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特殊教育的基本理念范文

特殊教育的基本理念精选(九篇)

特殊教育的基本理念

第1篇:特殊教育的基本理念范文

【关键词】特殊体育;课程建设;理论基础;发展对策

1特殊体育概念的阐释

有人认为,特殊体育论如同残疾人体育学,是专门研究残疾人体育现象,揭示残疾人体育规律的科学。这种说法显然带有一等的片面性。狭义特殊体育的外延是,为那些体育运动能力显著地低于同年龄中、小学生平均水平的在校残疾学生提供体育服务。广义特殊体育学外延是,为那些体育运动能力显著低于同年龄人平均水平的任何群体的人提供体育服务。从根本上来说,其外延的内涵均侧重于生理条件的局限,亦即生理残疾者。但是,需要特殊体育教育的,并不单纯是生理状况有明显缺陷的人群,站在当代人文价值观念的立场上,在某一阶段有特殊需要的人群同样需要特殊关照,何况,生理条件的缺陷在社会交往中,常常引发心理病态。故现代特殊体育课程建设应把生理和心理的特殊性在内涵和外延上都应予以重视。

2 普通高校特殊体育课程建设的理论基础

2.1和谐理念基础:建设和谐社会是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任务。和谐社会呼唤和谐的大学体育教育,和谐的基础是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的基本利益可以得到保障,大学体育要想均衡稳定地发展,必须关注身体练习障碍学生的特殊体育的健康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而坚持以人为本,则更多地是体现人文关怀。这里所说的人,固然是指人的总和,但体现人文关怀,更应向弱者和弱势群体倾斜。理想的学校体育,应该实现所有受教育者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

2.2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基础:目前,体育与健康课程树立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而对于特殊群体的伤、残、病、弱等学生在特殊体育教学中更需要注重“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而此“健康”需更加全面,更具该群体特征所需的健康水平。此外,体育学科诸多课程,诸如学校体育学、运动训练学、运动营养学、体育心理学以及体育保健学等将为构建特殊体育课程提供最为专业的理论基础。特殊体育理论与体育理论的关系是特殊与一般、个性与共性的关系。它的形成与发展,一方面有赖于直接引用、借鉴体育理论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最新研究成果;另一方面,又可促进体育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完善和发展。

2.3健康教育理论:健康教育就是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条件和规范,通过学校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和有评价的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各种教育手段,使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养成健康行为和良好的生活方式,并学会在必要时求得适当的帮助,从而实现保护和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为终身健康打下牢固的基础。健康的概念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更加的科学、全面、完整、系统。而特殊群体学生在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等方面与正常人相比不可同日而语,他们坚强的背后心理压力更大,也愈更加的脆弱,身心障碍造成其不能很好的参与社会活动,在社会适应方面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他们更需要掌握一定的健康教育理论知识。

2.4残奥(运)会、智运会理念基础:残奥会已经成功举办了13届,每一届的理念都不相同,但都是围绕着关爱所有的残疾人、让残疾人享受与健全人一样的待遇和通过残奥会表现残疾人不屈不挠的精神等主题来展开的。“超越、融合、共享”是北京残奥会的理念,也是中国向全球人道主义事业所做出的承诺与贡献。残奥会、特奥会的成功开展对于学校特殊体育课程的建设具有指导意义,残奥会、智运会开展众多运动项目很多都可以用于特殊体育课程教学,诸如坐式排球、地掷球以及智运会棋类项目等。

3 特殊体育课程建设发展对策

3.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学校特殊体育发展重要性:中共中央国务院7号文件指出,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应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育工作。然而,作为弱势群体的伤病、残障、特殊体型等特殊群体学生也是广大青少年一部分,更应该给予过分关注。因此,呼吁各高校在制订学校体育工作发展规划中给予特殊体育教育于重视,尤其需要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

3.2加强特殊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业务素质,奠定坚实人才资源基础:“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之计,教师为本”, 特殊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环节。然而,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近年来,招生规模日益扩大,使得诸多高校原本就比较薄弱的高校体育师资力量矛盾凸显,可以胜任特殊体育教育的师资更是匮乏,已成为制约高校特殊体育课程建设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加快师资队伍建设,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特殊体育师资队伍已成为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尤其是校园体育文化亟待解决的问题。建议各高校认清存在的问题,本着积极务实、高效低耗的态度,一是对现有体育教师进行培训,二是逐年分步骤引进特殊体育师资力量,加强特殊师资队伍建设力度。

3.3注重理论研究,积极编写特殊体育课程教材或教学指导书:编写适用教材是规范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然而,到目前为止有关特殊体育的教材和教学指导用书犹如凤毛麟角,少之又少。建议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学者编写有关特殊体育教学的通用教材和教学指导用书,也建议有经验的有一定理论水平的特殊体育教育专家积极尝试撰写教材和教学指导用书,为特殊体育课程建设提供理论基础。

3.4集思广益,合作共赢,注重特殊体育资源的开发与共享:学校体育部门也要善于开发场地资源,如坐式排球仅需要铺有地毯或有光滑地面的室内场地就行,地掷球场地不需太多经费又可以建成,实在不行找一平整地面也可以开展,有些项目如台球、乒乓球可以利用教职工活动中心的空闲时间开展。一些地区高校可以结合民族传统体育开发不需太多场地器材限制、具有当地特色的校本体育课程用于特殊体育课程教学。在诸多同城高校或兄弟院校中应加强联系,信息畅通,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笔者认为,通过资源共享的方式,统筹规划,合理利用和开发各种各类体育课程资源,是解决目前普通高校特殊体育教育资源紧缺的的强有力武器。

参考文献

[1]马维平.特殊体育论探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增刊).2000.24(12):79--81

[2]宋玉芳.残障人体育的社会文化意义[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3, 20, (2).

第2篇:特殊教育的基本理念范文

【摘要】人文素质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校竞争力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文知识、人文科学等人类社会的优秀文明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培养、实践锻炼等各种教育活动,内化为人的精神、气质、人格、修养等相对稳定、健康的内在品质,使受教育者掌握人文知识、明晓人文思想、把握人文方法、具备人文精神,最终实现人的科学发展。

关键词 特殊教育;师资;专业化;人文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5)21-0006-02

一、研究背景

特殊教育的发展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教育水平的指标之一。党的十八大提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支持特殊教育”。教育的根本在于教师,重视特殊教育师资的专业发展质量是为更好地发展特殊教育事业奠定基础。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在入职后学习、研究和反思,完善自身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形成积极的专业态度的过程。

特殊教育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无论在特殊教育理论、特殊教育观念,还是特殊教育知识、特殊教育技能等多个方面都存在明显的特殊性,其原因在于教育对象,盲聋哑及智障儿童由于身心残障,其接受教育的过程、方式、内容极大地区别于普通正常的儿童,他们能否具有较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取决于特殊教育教师的影响。因此,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水平极为重要。

目前,保定市各区县基本都建立了一所特教学校(中心),笔者曾就此开展“保定市特殊教育师资现状调查及培养培训模式”课题研究,自编“保定市特殊教育师资状况调查问卷”,问卷内容涉及教师年龄结构、性别比例、学历层次、专业类型、教龄、职称结构、科研状况、教师来源渠道及各类渠道所占比例、在职培训进修途径及次数、特殊教育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和需求程度。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常规性归类统计和分析处理。

二、保定市(各区县)特殊教育师资的基本现状

保定市(各区县)特殊教育师资的基本现状是:教师的基本素质总体较低,专业训练不够。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①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中专业人员十分欠缺,女性教师占绝大多数,特殊教育师资性别比例不合理;

②学历层次总体较低,大多数教师都是专科或本科学历,本科以上学历几乎没有。特别是教师队伍的第一学历总体上层次更低,最终学历的取得途径有多为函授、自考、电大,特殊教育师资队伍整体质量不高;③特殊教育教师任教课程偏重于与普教相似的“语文、数学、英语”等,而能够集中反映特殊教育特点的课程,如“感统、律动、语训、康复”等开设不足。这与特殊教育师资队伍的专业结构不合理密切相关;④目前相当一部分教师是从其他专业转向特殊教育工作的,没有经过正规的专业训练。特殊教育教师对特殊教育方面的理论和实际操作有较高的需求;⑤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需求更多地表现在“特殊儿童鉴定评估与行为矫正”方面,这与我国着力发展“医教结合”的教育康复的大趋势极为适应。

三、改革措施

转变人才培养观念、更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现代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适应创新教育的要求,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都将发生重大变化,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也会发生重大变化,这些都对教师队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队伍的素质决定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整体进程,关系到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成败。

鉴于此,非常有必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推进特教师资专业化发展。笔者认为,可从以下方面着手:①在师资培养中扩大男性比例,使未来的特殊教育师资性别比例合理;②利用继续教育和自学等途径提高特殊教育教师的学历水平,落实教育资格制度和特殊教育资格制度,优化特殊教育师资队伍;③加强特殊教育教师的职后培训,注重特殊教育理念和特殊教育专业技能的培养;④高师院校要设置特殊教育专业,包括特殊教育方向和教育康复方向等,培养适应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高质量师资;⑤高师院校特殊教育专业要加强专业课程的开发与建设,紧密结合当前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大趋势,增加“特殊儿童鉴定评估与行为矫正”等方面的课程;⑥充分发挥多学科的综合优势,获取“心理学、医学、康复学、教育学”等学科的强力支持,走“医教结合”道路,拓宽特殊教育发展的方向,培养应用型特殊教育教师。

1.转变教育理念,树立师生民主、平等的学生观和知识观。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改变以往教育认为学生就是接受现成结论、不需要了解知识是如何生成的弊端。要求教师灵活处理教材,改变死板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2.完善知识结构,建立适应创新教育的教学模式。

(1)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和完备的知识体系。教师的基本功首先包括三笔字、朗读、普通话、使用工具书,课堂教学、教学研究和多媒体课件制作和使用等;其次是掌握本学科的知识结构和特点,探索在学科领域中提高课堂质量和效率的办法与途径,发挥与本学科相适应的教学风格和个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学会学习,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再次,教师除了精通所授学科知识和技能以外,还应在心理学、教育学知识的基础上,具有运用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能熟练掌握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指导学生进行课外活动。

(2)深入钻研教材,提高教学能力,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备好课的基础上授好课,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此外,教师要大胆地改革教学模式,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使教师的风采、学识、口才和魅力等都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做到条理简明,表达清晰,材料详实,语言幽默,情感真实,教学手段多样,分析判断准确,说理循循善诱。如果授课具有这些优势,就一定能体现出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和启发作用,这种开放性、探索性、趣味性、多样性的教学,肯定能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

(3)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较高的理论修养,充分发挥教育的示范作用。“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一个了解、关心、尊重、信任学生的教师,一个能与学生交朋友、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教师,必然会得到学生的尊重。因此,教师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对国家的方针政策、对国内外的思想动态、对新的教学理论都应涉猎,及时引导和纠正学生的错误观点及行为,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3篇:特殊教育的基本理念范文

(一)经济投入的薄弱学校是实施教育、特殊教育以及特殊音乐教育的重要场所,然而,由于经济投入的不足,一方面导致了学校规模的受限,造成大量适龄特殊儿童严重失学,阻碍了特殊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导致了学校校园环境差、教学质量不高、音乐教学设施品质差且不齐全等问题的出现。尤其在我国农村地区、贫困地区以及边远山区,这一问题更为凸显:音乐教学设备更为简陋,许多大型器乐已经老化不能继续使用,教辅设备、残疾儿童康复治疗设备以及特殊儿童专用音乐教室缺位,无法满足儿童在课堂中的学习需求。再者,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部分欠发达地区学校尚未真正开展音乐教育,部分地区虽然已经开设音乐教育课程,但分配课时较少,对其重视程度远远不够。

(二)教育师资的欠缺师资是教育的根本,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学水平。然而,在我国特殊音乐教育领域,师资问题却显得更为突出,主要表现有三:其一体现在师资数量的不足上,我国特殊教育起步较晚,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残障儿童的教育相对比较落后,直到结束后,音乐教师的培养才逐步走向正轨;其二体现在教师的教学实践上,教师在教学中只将学生当成教育的“对象”,缺乏对学生的主体性认识,尤其缺乏对特殊儿童生理缺陷上的认识,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将音乐知识简单、机械地灌输到学生的头脑当中,使音乐课堂丧失了应有的人文关怀,音乐课程缺少了应有的人文属性;其三体现在师资的培养与管理上,在我国特殊音乐教师的培养与管理制度还不健全,一方面职前教育专业性不强,导致年轻教师的教学与实践技能较差,另一方面职后教育形式化,影响了在职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从而使得我国特殊音乐教育在师资问题上陷入严重的困境。

(三)教材内容的迷失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知识来源,对于特殊儿童的音乐教育来说,编制合适的音乐课程,选择合适的音乐教材,对培养特殊儿童的学习兴趣、提升特殊儿童的音乐素养、加快残障儿童的康复具有重要作用。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在对音乐课程的理论研究上缺乏一定的深度,特殊儿童的音乐教育缺少专门的音乐教材作为支撑。据了解,我国大多数特殊学校所选用的音乐教材与普通中小学相同,而且在课程内容上出现繁、难、偏、旧的现象,没能针对特殊儿童的特殊性以及特殊儿童的个体差异性进行编排,满足不了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另外,虽然有些特殊教育的学校已经有了校本课程,在内容上体现出一定的新颖性,但由于受教师自身水平的限制,在课程体系、课程目标等问题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二、我国特殊音乐教育发展的“出路”

(一)健全教育制度———良好外部环境的拓展特殊教育的法规性文件是用来指导特殊学校教学与管理工作的重要指南。特殊教育与特殊音乐教育要想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就必须对其进行科学的规划与管理,并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与政策性文件对其进行统一的管理与指导。首先,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使之不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能确保特殊音乐教育的有效实施;其次,在经济方面,政府要加大对特殊音乐教育的投入力度,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宏观调控,使各地市的特殊学校都能够得到较为均衡的发展,并在管理上逐步走上科学化与规范化。

(二)实施个别化教育———教育者理念的提升个别化教育是一种以适应并发展学生的差异性和个别性为主导的教学策略与设计,它是针对特殊儿童之间以及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之间在发育程度、学习程度、身心状况的差异程度而提出的一种教育理念,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班级授课与个别指导能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使每一位特殊儿童在音乐课堂上都能得到合适的音乐教育,因此,开展个别化教育计划对发展特殊音乐教育十分必要,这一计划要求对儿童的基本资料以及对儿童的音乐能力进行了解,并以此为基础制定音乐教学目标、确定音乐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设计评价标准与评价方式等,从而调动特殊儿童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促进其身心和谐健康发展。

(三)健全培养与培训机制———教育者专业能力的加强师资是教育的根本,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工作的成败。特殊音乐教育师资作为总体师资的一部分,同样担负着未来教育的发展,决定着特殊儿童今后的成长。要加强特殊音乐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特殊音乐教师整体水平,首先要鼓励各高校开设特殊音乐教育课程和专业,并建立配套的培训中心,为特殊音乐教育的发展奠定专业的人才基础。其次,要为在职特殊音乐教师搭建一个继续深造和培训的平台,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教师更要给予其更多参加培训和学习的机会,从而提升其个人素养、转变其教学观念、丰富其专业知识,以缩小各地区之间的差距。

(四)整合教材内容———课程资源的改进特殊音乐教材是特殊音乐课程最为基本的课程资源,是特殊音乐教育理念在音乐教学实践中的反映,它的建设与完善对特殊音乐教育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加快我国特殊音乐教育的发展,一方面要尽快完善特殊音乐教育的课程标准,编写出适合不同类型特殊儿童的音乐教材,将思想的新颖性与艺术的高雅性融合于教材之中,并以此为基础改变过去教材在形式上过于单一、死板,在内容上偏难的常态,使音乐课程更具系统性与连贯性;另一方面要呼吁各地市共同研发更加适用于本地区、本校的特殊音乐教材与课程标准,以满足特殊儿童的不同学习需求。

三、结语

特殊音乐教育是音乐教育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特殊儿童作为该教育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特殊教育正在发展,音乐教育作为特殊教育体系的子系统该如何克服发展中的困难,解决好发展中的问题,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还需要教育部门、政府机关、社会各界、学校领导、教师以及学生的共同努力。要尽快解决我国特殊音乐教育发展中的问题,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首先要发挥其指针作用,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先导,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水平,以调动广大音乐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音乐教师的专业素养,使其在音乐教学中能够针对特殊音乐教学的特殊性,将音乐教学与治疗有机结合,使学生能够在体会和感悟音乐的同时,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感受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第4篇:特殊教育的基本理念范文

关键词:感觉统合教育 全纳教育

一、前言

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感觉统合(以下简称感统)教育从国外引入国内,至今在国内舞台上扮演了20多年的“特殊教育”角色,一直以一种运动训练矫正法的姿态存在,但却不为大众所知。在90年代中期,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全纳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引入后,为国内特殊教育研究领域赋予了许多新的理念。全纳教育以更宽、更广的视角对教育做了深刻的变革预期,赋予了特殊教育许多新的意义和内容,不仅推动了特殊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也丰富了我们对特殊教育的认识,加之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尤其是农村学龄前儿童教育的重视,致使大批的学前工作者不得不从各方面认识和接纳全纳教育。此外,对于多数幼儿园,如何利用校本资源来定位感统教育这种特殊教育,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理论+实践的问题。从逻辑学的角度上讲,感统教育概念的泛化,已经不再是一个孤立的词义问题了,它涉及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因为“内涵”与“外延”的不确定,使感统教育命题及命题间的关系也不确定,结果导致感统教育概念的随意性,这也是迄今为止,感统教育依然没有一个很明确定义的原因。感统教育概念的过度泛化,一方面使感统教育理论研究出现混乱,另一方面也导致了感统教育实践的“迷茫”。因此,确立“全纳”走向下学龄前儿童感统教育的本体定位,是学龄前儿童教育理论领域和实践领域迫切的共同需要。

二、“全纳”走向下学龄前儿童感觉统合教育本体的认知迷茫

(一)感统教育概念的演变

1960年,谢林顿和莱斯利率先提出“感觉统合”这一术语,之后被广泛用于行为和脑神经科学的研究[1]。在多年实验研究的基础上,1969年,美国南加州大学心理学教授珍.艾尔斯博士提出了感统训练理论,并于1972年初步形成体系[2]。艾尔斯博士认为:“感觉统合就是机体对外界刺激信息的组织和利用。”这一理论涉及了脑功能及发展、学习及学习障碍和治疗这三部分[3]。”1989年,她又对其做了新的阐述:“感觉统合是组织机体对源于自身及外界环境的刺激做出积极反应的神经学过程。来自不同感觉模态的空间刺激、时信息通过大脑的选择、比较、增强或者禁止,整合感觉信息形成灵持续的形式。简言之,即大脑完成信息的整合。”[4]

(二)感统教育认知的迷茫

感统是人一生中必不可少的学习,婴幼儿时期大脑发展十分迅速,这个阶段感统学习几乎占一生的80%,而且,儿童的感统学习对其身心发展起着其它任何学习均无可替代的作用。感统教育是以提高儿童的能力为主,教的不是知识,而是吸收知识的工具---能力。

然而,感统教育的对象是感统失调严重的一群特殊儿童的特殊教育,也可以称其为矫正教育。而且针对感统失调(Sensory Integrative Dysfunction)儿童,仅限于某些医院、妇幼保健院以及一些比较受重视的特殊学校。从另一个角度讲,感统教育是针对身心有极大缺陷的幼儿而言的。随着国外在普及感统教育上取得巨大成就,国内很多幼儿园抓住商机,带着一种功利心引进昂贵的感统器材,开始在幼儿园开设贵族课程。因此,感统教育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两种极端:①针对有缺陷的儿童;②关注“贵族”儿童,这无意中表现出许多学校或老师忽略普通儿童的感统训练。

周念丽认为全纳教育对正常儿童的心理发展有三方面的意义:激发儿童的自我效能感;增强儿童的移情能力;促进儿童的心理理论发展[5]。受全纳教育思潮的刺激,特别是基于“特殊需要”的思潮,近几年来感统教育在我国加速泛化。虽然,在国内外的研究中,研究者普遍认为学前感统教育对普通儿童的身心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但是,大多数学者所做的验证性试验都是针对有特殊缺陷的儿童,效果也比较显著,但这种从特殊推导一般的逻辑在定位感统教育本体认知上似乎很牵强。

在参考了一些运用感统量表对幼儿进行测量后的统计数据后,意识到正常儿童可能“并非正常儿童”这一问题的严重性。2011年,在利用国民体质监测幼儿测试项目部分对荆州市实验幼儿园300多名幼儿进行体质测试后的统计数据分析来看,这一套测试评分系统已经不是很适合幼儿的测试分析了(见表1),在借鉴它以及感统训练器材和原理的基础上,我们创编了一套以学龄前儿童身体基本活动能力为目标的测试指标体系(见表2)[6],并于2011年3月在荆州市实验幼儿园、荆州市机关幼儿园以及荆州小学幼儿园三所幼儿园共398名(男207名,女191名)儿童中进行了试测,根据测试的统计结果来看,学龄前儿童身体基本活动能力测试指标体系,即小班的七个项目、中班的九个项目、大班的十个项目均能如实的反映幼儿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各项指标具有很好的区分度,可以投入使用。[6]但基于课题实验及测试样本的局限,我们还未能为该指标体系制定评分标准,所以在对学龄前儿童运用自制器材普及感统教育的思想还处于探索阶段。

第5篇:特殊教育的基本理念范文

【关键词】特殊教育 师资建设

【中图分类号】G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252-01

所谓特殊教育,主要指针对特殊儿童进行课程、教材、教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设备特别设计,旨在达到一般和特殊培养目标的教育。特殊教育的开展对为残疾学生提供足够的教育支持,促进区域基础教育均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发展是新形势下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理念。特殊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其发展,实现其与普通教育的协调发展是推动我国教育事业整体发展的重要举措。而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发展特殊教育的关键。近些年来,随着教育事业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尽管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形成了一支较为合理的特殊教育师资队伍,但仍存在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

本文结合我国特殊教育学校师资建设现状,在分析特殊教育学校师资建设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特殊教育学校师资建设的对策。

一、我国特殊教育学生师资建设现状分析

近些年来,国家对于特殊教育做出了整体规划,明确指出要“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我国特殊教育事业也基本形成了一支较为合理的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如特殊教育生师比趋于合理,特殊教育师资队伍专任教师结构趋于合理及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学历结构与职称结构趋于合理等等。然而,特殊教育师资建设在取得这些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具体分析如下:

1.教师队伍专业化程度偏低

在特殊教育领域,由于学生在身体上有不同程度的缺陷,需要根据其身心状况开展各种辅助教学,因此对特教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目前,部分特殊教育学校存在教师队伍专业化程度偏低的现象,如特殊教师所学教育不是特殊教育,特殊体育教师任教的课程亦不是其所学的专业,专业出身的教师数量低于非专业教师数量,非专业教师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就上岗的现象屡见不鲜。

2.教师队伍科研能力欠缺

目前,特殊教育学校的师资队伍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长期从事特殊教育工作的老教师;另一个层面则是近年来不断补充到特教队伍中的年轻新教师。老教师教育观念保守,思想观念僵化,对现代特殊教育模式、方法接受程度不高,从而局限于传统特教的教学。新教师虽思维观念较为活跃,但缺乏经验,缺乏对课程教学应有的思考。作为当前特教队伍的主体,这两个层面的教师都存在科研能力欠缺的问题,对现代特殊教育的脉搏把握不够,对特殊教育的教育方式、课程建构、评价模式等缺乏探索。不能满足特教学校、尤其是特殊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各学科教学需要和事业发展需求。

3.教师队伍思想意识和心理压力隐患较多

在笔者所开展的一项调查活动中,访问特教学校教师“为什么选择特教事业”时,近5成的教师回答是因教师工资有保障,或因毕业分配,无其他选择机会而选择特教,而并非从思想意识上喜欢特教学校教师这一职业。同时,在心理压力上,将近4成的教师认为工作压力超出了承受能力,在分析压力来源时,一方面是特殊儿童的不良行为及教学的费时费力;另一方面则是特殊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对特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特殊教育学校师资建设的对策

1.建立完善的教师任用机制和培养体系,提高特教教师的专业化程度

教师队伍的专业化程度直接影响教育教学质量。在师资队伍建设中,特教学校应把好任用和培养关,建立完善的教师任用机制和培养体系,提高特教教师的专业化程度。首先,教师的任用应结合教师的所学和专长具体进行,探索符合不同学段、专业和岗位特点的教师招聘办法,健全以岗位管理为核心的教师职务聘任和聘期合同管理制度。鼓励普通高中聘用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社会团体等机构的专业人才担任专兼职教师;鼓励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聘用能工巧匠、企业管理人员等担任专兼职教师。其次,开展紧缺专业特聘教师引进培养工作,依托当地高等特殊教育学院和专业机构建设特殊教育教师培训基地,把特殊教育教师培训纳入地方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体系,推动课程改革、专业建设和师资培养。最后,加强特教师资的职后培训,开展集中办班和巡回指导的培训活动。把教师继续学习的动机与教学工作结合起来,加强培训的针对性、层次性和实用性,调动教师参加职后培训的积极性。从而通过培训活动,切实提高特教学校教师的专业化程度。

2.建立专门网络研修社区,加强特教教师教研、科研队伍建设

课题研究是反思教学行为,解决教学困难,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抓手。针对当前特教队伍两个主体存在科研能力欠缺的问题,特殊教育学校应积极建立专门网络研修社区,开展“小问题切入,小步子推进”的科研方案。使课题研究置于一个公开的可以实现交流互动的平台上,实现跨区域的学习和交流,打破传统校本教研的时空局限,促进新老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努力实现对学校教育理念、教育方式、课程建构、评价模式的全新架构,构建更符合现代特殊教育需求和特殊儿童培养需要的教学体系。

3.创设良好的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树立特教教师全新的思想认识、缓解心理压力

特殊教育学校应在工作作风、管理方式、教师晋级及教学评价等方面为教师创设良好的学校环境,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最大限度地激发特教学校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促进教师树立终身教育的思想意识,增强教育责任感,把特殊教育事业作为自身的终身投入事业,将外部的管理要求转化为他们自我发展的内在需求。同时,学校应结合政府、社会、家庭等的共同力量,建立特教学校教师心理健康的外部社会支持系统,缓解教师的心理压力,让教师获得更好的心理环境。

三、总结

发展特教,师资先行。建立一支数量足够、质量合格的特殊教育教师队伍是促进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针对特殊教育学校师资建设存在的问题,学校应从提高特教教师的专业化程度,加强特教教师教研、科研队伍建设及树立特教教师全新的思想认识、缓解心理压力等方面入手来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师资的建设。

参考文献:

第6篇:特殊教育的基本理念范文

关键词:特殊教育;存在问题;解决途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出台标志着素质教育在我国的全面展开。特殊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部分,也必然走素质教育之路。由于特殊教育的受教者在身理、心理等方面存在不同于健康学生的情况,因此,特殊教育学校的素质教育与普通学校存在很多不同,如何在特殊教育学校实施有效的素质教育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特殊教育学校的素质教育

素质的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素质是指: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广义的素质指的是教育学意义上的概念,指一个人在政治、思想、作风、道德品质和知识、技能等方面,经过长期锻炼、学习所达到的一定水平,主要包括人的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等。

素质教育所指的素质是广义的概念。素质教育是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特殊教育学校的素质教育因其教育对象的特殊性,不仅需要像普通教育那样,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还特别强调进行补偿缺陷和发展优势的教育。

二、特殊教育学校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残疾学生因自身的残疾与缺陷,缩小了对世界的感知范围,减少了接受教育影响的途径,对事物和外部世界的感知不够完整,理解不够深刻。因此残疾学生极易出现不良的个性和行为表现,因此在特殊教育学校推行素质教育尤为重要。但现今特殊教育学校的素质教育存在很多的问题,影响素质教育的效果。

1.采用“填鸭式”的知识传授,忽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2.过于强调教育对象身体方面的特殊性。

3.忽视生活能力和生存能力的培养。

4.缺乏科学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

5.现有教材和课程无法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

三、特殊教育学校素质教育的解决途径

在特殊教育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着采用“填鸭式”的知识传授,忽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过于强调教育对象身体方面的特殊性;忽视生活能力和生存能力的培养;缺乏科学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教材以及课程设置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素质教育的推进。

(一)完善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评估机制,改变教育观念

对于教育观念的滞后,需要加强管理,发挥目标导向作用,引导转变观念。改变观念的首要任务是制定素质教育目标,并根据目标建构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只有目标体系与评价体系相结合,才能对特殊教育学校的素质教育活动进行有效的调节和控制。通过教育评估机制的建立,充分发挥评价手段的调控功能,使它成为促进素质教育的科学的系统的机制,并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完善,促进素质教育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完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提高教师素质,改变教育观念

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对于现职教师,学校应建立在职教师进修、培训制度,定期和不定期举办在职教师培训和进修学习班,扩大教师进修的途径,提高理论修养。作为培养未来教师的师范教育,应实施与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教学课程的内容、方法及教学技能、技巧及实践环节等方面的改革,如:建立以能力和情感为主导的师范教育新模式等。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整体素质,满足素质教育需求。

(三)进行课程教材改革

教材是教改之本,是教学的主要依据。在特殊学校推进素质教育必须加快教材改革的步伐,编写出一套适合特殊学校特殊学生的教材,改革课程,注入活力,使其思想性、科学性、知识性、应用性、多样性、可读性结合得更完美,让学生喜欢,教师满意,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一个好的依据和基础。

1.加强德育学科课程建设,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定期进行心理咨询和辅导,使聋生具备优良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具有抗挫折能力和良好的适应性、创造性、竞争性、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促进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2.打好语文数学两门基础工具学科的基础,利用其基础性和实用性,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敏捷思维和创新能力。

3.加大体育美育的课程比重,发挥学生在视觉、运动方面的天赋,因材施教,培养综合能力。

4.要优化课程结构,加强活动课程建设,精心组织和设计活动课,比如开设班团队等常规性课程、科学知识性课程、科学文化性活动课程、操作性活动课程等,在发展学生智力的同时,推动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

5.重视隐性课程,就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给学生提供一个优美的校园环境,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在教室间、师生间、同学间营造和谐团结、友谊温馨的人际关系,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十分必要,这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模仿能力较强的广大学生。

参考文献:

[1]余雪莲,汤耀新.试论素质教育与教师素质.嘉应大学学报,1995(2).

[2]教育部师范教育司.聋童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06.

[3]程从国.特教学校应突出素质教育.现代特殊教育,1999(9).

第7篇:特殊教育的基本理念范文

[论文关键词]特殊群体 教育帮扶 科学化 路径

一、大学生特殊群体的概念

对于大学生特殊群体的概念,目前国家教育部门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而学术界的研究也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重进行各自的界定。尽管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是在对其内涵以及分类等有关问题的认知上还是大体一致的。即大学生特殊群体是指在某方面存在不利或处于劣势的群体,是与大学生普通群体相比较而言的群体。基于这种认同,并结合本人的研究和高校当前的实际,本文给大学生特殊群体的概念界定为:由于主、客观因素造成的,在心理、学习、经济等诸多领域中存在一定困难和问题,但又没办法单靠个人力量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所造成的不良后果或阻碍自身发展,或危及高校安全稳定的学生群体。

二、现行大学生特殊群体教育帮扶存在的问题分析

1.分类标准清晰,分层举措模糊。对大学生特殊群体的分类标准每个学校大至相同,均分为经济困难、心理困难、学业困难等几大类。然而在对这些群体进行教育帮扶时,教育者往往没有去深究群体中的个体、群体中不同层次学生的特殊情况,没有对同类型群体中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到因人施教。大学生特殊群体教育帮扶举措缺乏针对性直接影响帮扶工作的实效性。

2.对“刚性”帮扶政策落实到位,对“柔性”帮扶机制建立欠缺。目前高校都能做到认真领会国家下发的关于特殊群体帮扶政策的文件精神,对上级下拨的资助专项资金也能落实到位。这确实从一定程度上有效地缓解了部分特殊群体的经济压力。然而对他们来说,在得到学校物质帮扶的同时,更希望得到精神帮扶,得到思想上、心理上、情感上的“柔性”帮扶。然而目前这方面的帮扶机制还比较欠缺。

3.对经济困难、心理困难学生关注较多,对其他类型的特殊群体关注较少。经济困难、心理困难学生引起了教育者、研究者的高度关注,而其他类型特殊群体则常常被忽视,如思想困难群体。由于近年来西方强势文化思潮的输入和价值观念的撞击,部分学生的价值取向、信念逐渐偏离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因此,我们在帮扶过程中必须重视对所有特殊群体的教育工作。

三、大学生特殊群体教育帮扶科学化的基本内涵与原则确立

大学生特殊群体教育帮扶科学化就是要使特殊群体的教育帮扶工作达到科学的状态,即在对特殊群体进行教育帮扶时,教育者必须秉持科学的原则和态度,运用科学的知识和方法来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大学生特殊群体教育帮扶工作的实效性。科学化的教育帮扶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全面关爱原则。教育是一项充满人性关爱的事业。爱是教育的基础,更是师德之魂。特殊群体学生内心比一般同学更为敏感、脆弱,因此他们比一般学生更希望得到有效的情感支持、人文关怀和心灵抚慰,让他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国家、社会、学校给予他们的关爱,从而化压力为动力,化劣势为优势,促使其健康成长。

2.重视服务原则。随着学生主体地位的进一步明确,传统的以管理为主的学生工作模式已经很难满足教育和学生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和“服务育人”的思想,从解决特殊群体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不同的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措施,着力抓好学生工作服务平台的建设。将服务内化成一种理念,在服务中实现教育、管理。

3.立足发展原则。立足发展的原则就是要着眼于挖掘学生的潜能,关注每个学生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特殊群体虽然在某些方面存在不足,但我们必须理解、尊重学生发展中的个别差异,善于去发现这些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在工作中坚持因材施教,着力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4.促进和谐原则。和谐是发展的前提,没有和谐,谈不上发展。作为校园内部要素之一的特殊群体学生,由于思想、心理和行为方面的偏差,不仅阻碍其自身的发展,同时也是构建和谐校园潜在的不稳定因素。促进和谐原则就是要通过对特殊群体的教育帮扶使校园内部各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良好平衡状态,从而实现学校和学生的和谐发展。

四、大学生特殊群体教育帮扶科学化的实现路径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加强大学生特殊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在人的主观精神世界中居于核心地位,起着主导和统领的作用。加强大学生特殊群体的理想信念教育,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使他们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克服困难、战胜挫折,从而形成完美健康人格。

第二,责任意识教育。特殊群体学生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往往表现为两个极端:一种是轻易放弃;另一种是做出伤害自己、伤害别人的过激行为。然而不管是哪种行为都说明了他们严重缺乏责任感。特殊群体学生的责任意识教育包括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和家庭责任意识教育,教育他们自觉地把个人利益与家庭利益、社会利益、国家利益统一起来。

第三,自我意识教育。对特殊群体学生进行以“自尊、自强、自立、自信”为内容的“四自”教育,唤醒他们的自我意识,帮助他们克服自卑,让他们意识到走出逆境的关键在于个人的努力。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依靠自己的能力克服困难,逐渐培养乐观向上的人格。

2.以解决大学生特殊群体的实际问题为根本出发点,优化五个服务与保障机制。第一,优化大学生心理健康学校、院系、班级三级信息工作机制。研究表明特殊群体学生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心理问题,其他很多问题也都是由心理问题引发的。学校要通过开展新生心理普查,为每位同学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并实行动态管理,对重点关注对象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教育;院系层面要多开展各种主题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定期对本系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调研;班级要设心理委员,掌握本班学生的心理状况,如有异常,及时上报。心理健康三级信息工作体系的建立,不仅有助于及早发现问题,而且能全面的对特殊群体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有效防止过激行为的发生。

第二,优化“奖、勤、助、贷、补”五位一体的帮困助学机制。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加强对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切实减轻学生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同时,学校资助中心要不断吸纳、开拓社会资源共同参与到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工作中,设立各种奖、助学金;专项基金用于对贫困学生个人素养、就业能力等培训,使他们不仅在生活上自立,而且在精神上自强。

第三,优化学生学习帮教互助机制。针对学习困难学生通过开展交流谈心,掌握导致其学习成绩差的原因。学校可选派一些优秀学生与这些同学结对,开展“一帮一,多帮一”活动。同时还可以安排专业老师采取个别辅导与集体辅导相结合的方式,为学习差的学生开小灶,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另外还可以发挥班集体中先进分子的榜样作用,带动和促进后进同学共同进步和提高。

第四,优化校园危机预警和信息机制。所谓预警是指在危机即将发生前提早发出警报,通过信息系统,及时、准确上报,以便决策部门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避免突发事件发生或防止事件恶劣影响扩散。大学生特殊群体是校园中的不稳定因素,通过建立校园危机预警机制和班级信息员队伍,能及时准确地向学校保卫部门、学生工作部门提供特殊群体学生的动态信息,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突发事件处置在萌芽状态。

第五,优化学生就业指导服务机制。首先针对每个年级的特点建立起以大一职业生涯规划、大二职业体验与实践、大三求职技巧等为主题的分阶段、多层次的全程式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其次,深入分析就业困难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开展个性化的指导。对存有“等、靠、要”思想的同学,加强就业观、择业观的教育,调整心态;对就业信息渠道闭塞的同学,积极为他们创造机会,推荐给适合他们的用人单位;对自卑、内向的同学,要鼓励他们自强自立,帮助其树立信心,提高就业能力,顺利实现就业。

第8篇:特殊教育的基本理念范文

关键词: 特殊教育 素质教育 中国特色

特殊教育因其服务对象的特殊性而得名,原来只泛指面向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开办的学校教育,如最常见的聋哑学校、盲人学校、培智学校的教育。在这些学校就读的儿童,或存在听力障碍、视力障碍、智力障碍,或有脑瘫、自闭以及其他病症,受限于这些身体的残疾,他们普遍不能适应普通学校的集体教学,只能选择接受特殊教育。现在,特殊教育的概念有了扩展,除了在特殊教育学校接受教育的人群以外,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虽然本身有特殊教育需要但却一直在普通学校就读的学生,也被纳入特殊教育的范畴,称作随班就读;另外,一些完全没有行动能力,不能到任何学校就读的学生,接受送教上门的服务,也在特殊教育概念之中。这样一来,中国的特殊教育便形成了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和附设特教班为主体,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送教上门和家庭、社区教育为补充这样一个格局。由此,特殊教育的概念已从传统的特殊教育学校教育,扩展到普通学校和社区对有特殊需要人群的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特殊教育还会向学前和高等教育甚至终身教育延伸。

即特殊教育发展格局。目前在校学生大概有37万多人,其中,17万多人在特殊教育学校就读,19万多人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

特殊教育概念的扩展,反映了人们对特殊教育的新认识,反映了时展对特殊教育的新要求,打破了长期以来特殊教育采取的相对封闭的教学方式,也打破了我国人民对残疾人过度保护的传统思维,让我们站在一个新的高度来思考特殊教育发展问题。

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2013年,党的十提出要“支持特殊教育”;2014年初,国务院批转教育部等七部委制定的《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计划》要求,“到2016年,全国基本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视力、听力、智力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0%以上,其他残疾人受教育机会明显增加”;要“扩大普通学校随班就读规模”、“提高特殊教育学校招生能力”、“组织开展送教上门”。在党政协力支持特殊教育的新形势下,全社会都在“关心特殊教育”,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得以全面推进。特殊教育科学体系也开始日益完善,特殊教育学制开始向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及高等教育延伸,残疾人事业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的理想正在走向现实。

对于特殊教育来说,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新的起点,预示着特殊教育正在获得新的地位和新的发展机遇,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面对新的历史条件和机遇,如何确保特殊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笔者以为,还必须厘清几个问题。

一、如何认识特殊教育的本质和意义

二、如何看待中国特殊教育的历史和现实

三、如何开创中国特色的特殊教育发展道路

一、如何认识特殊教育的本质和意义

特殊教育的本质是素质教育,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教无类”,是对“精英教育”、“应试教育”观念的革命。

中国著名教育家、实业家张謇在1916年创办中国第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南通狼山盲哑学校时,就为学校确定了这样的办学宗旨:“造就盲哑使其具有独立自存之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特殊教育乃真正体现了教育的本质,它把最容易被社会忽视的残疾人群作为自己的教育对象,把培养残疾人的基本生活技能、品德素养(而不是“成才”)作为教育的根本目标。

然而,这种教育思想一度以来处于被冷落、贬斥的境地。不能不说,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精英教育思想逐步占据主导地位,这种理念把“树人”、“育才”作为教育的最高目标、甚至唯一目标。在这种教育理念指导下,整个社会都处于应试教育的无形压力之下,产生了一种集体变态。社会的目光、公众的关注、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督查、教师的精力等等,都被应试教育这一根指挥棒打倒了。在这种理念指导下,成绩不好、不太好的学生只能被淘汰,残疾人教育更是可有可无,因为残疾学生,尤其是智障、脑瘫、多重障碍学生等等,是很难按照精英教育的理想最终“成才”的。

同样是在这种教育环境的主导下,社会上的主流人群包括一些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开始习惯于将特殊教育作为一种补充教育,一种人文关怀、慈善举动,形成了一种居高临下的同情态度、或类似包容的忽略态度。这种对特殊教育事业既不抱期望也不提要求的集体无意识,导致特殊教育学校长期边缘化,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自认为低人一等,特殊儿童家长也不认可特殊教育,不那么心甘情愿地接受特殊教育,不愿意自己的孩子被打上特殊教育的标签。

在这样的环境氛围中,对特殊教育的关心、重视是无法真正落实的,特殊教育的师资培养、人员配置、经费投入也是只能排在后面的,不是不想重视、不想关心,而是顾不上。特殊教育的教学研究也就成了冷板凳。

这种精英教育理念的根本,就是背离教育的本质,背离教育的伦理。其危害,不仅在普通教育中长期制造不公平,对特殊教育的发展尤其致命。中国教育历来倡导“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新中国成立以来,更是把普及教育当做现代社会对每个个人必须尽的义务,把接受教育当成每个个人应该享受的权利。但是,只要精英教育思想继续占据教育的主导地位,不要说普通教育提倡的素质教育仍将沦为空谈,特殊教育的事业发展也将落不到实处。

因此,特殊教育能不能健康发展,关键是如何认识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本质,是全民教育、素质教育,还是精英教育、应试教育?是成全人、发展人,还是筛选人、淘汰人?要进一步普及特殊教育,就必须充分认识特殊教育的本质和意义,转变整个社会的教育观念,尤其是破除在现时代中国占统治地位几十年不动摇、呈愈演愈烈之势的精英教育思想,彻底打破教育的功利主义,还原教育的本义。只有这样,特殊教育才不会处于边缘化、被忽略、被同情的境地,人们才会真心实意地关心特殊教育,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特殊教育机构,才能真抓实干促进特殊教育发展。

从这个意义上讲,发展特殊教育也是对全社会教育思想的一场革命。

值得庆幸的是,如今,特殊教育的理念已经越来越普及,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也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同。1994年6月10日在西班牙萨拉曼卡召开的《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上通过的一项宣言中提出“全纳教育”,强调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过程,要求容纳所有学生,反对歧视排斥,促进积极参与,注重集体合作,满足不同需求,是一种没有排斥、没有歧视、没有分类的教育(在香港,也叫“融合教育”)。这些全新的特殊教育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为中国特殊教育扩大规模、发展内涵、提升质量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如何看待中国特殊教育的历史和现实

提起特殊教育,我们有些专家学者总是说中国的特殊教育起步晚、基础差,开口就是《萨拉曼卡宣言》,全纳教育、融合教育,用的都是英文注释,扛着“洋枪洋炮”,唱着洋腔洋调,热衷于搬外国的砖。在他们看来,要发展中国的特殊教育,就必须学西方的经验,走西方的道路。

这一点在今天的特殊教育界很有市场。论坛、研讨、报纸、杂志上,动辄美国怎样,英国怎样,日本怎样,就看不到自己怎样。在特殊教育研究上,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在特殊教育建设上,好高骛远,贪大求洋。

我们是要虚心学习西方以及全世界一切特殊教育的好经验,但也不能妄自菲薄,盲目跟着别人走。其实,中国的特殊教育也有很先进的一面,特别是新中国的特殊教育吗,有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成功经验。

以“随班就读”为例。认真审视我们的“随班就读”,会发现这种教育安置模式是一种很先进的模式,与现在国际上流行的“全纳教育”、“融合教育”不谋而合。所谓“融合教育”、“全纳教育”,等“非隔离的特殊教育”,无非就是提倡把特殊儿童教育和普通儿童教育放在一起,让特殊儿童不受任何歧视地和普通孩子享受同等的教育,和现实社会保持正常的接触;就是在完全自然的学习环境中为他们提供特别的支持,而不是让他们远离普通儿童、封闭在独立的特殊教育学校里。这与我们“随班就读”的做法本质上完全一致。

随班就读概念出自江苏,绝对是中国特色的特殊教育现象。尽管“随班就读”的概念上个世纪80年代才出现,但随班就读的实践在中国已经超过60年,从新中国成立后普及6年义务教育开始。翻开特教史可以发现,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的特教学校只招收盲生和聋生,智障及其他残障儿童大都进入普通学校接受义务教育,这就是最早的“随班就读”。这些随班就读的学生,由于本身存在各种各样的障碍,常常被称为差生或后进生,现在流行叫学习困难学生,按照最新的大特教观念,也叫“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这些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存在学习困难,往往跟不上集体化教学,需要个别辅导,这就是个别化教学。无法实现跟大多数学生同等的教学目标,需要实施分类教学,即因材施教。在不惟分数的时代,这些人就学的压力其实是不大的,有些因为品德好或特别能劳动,还会被当成好学生对待。上黑板得个2分也不算什么可耻的事,跟不上集体教学老师会给你补课,补课还是跟不上,留级也不是丢脸的事。有个别智障学生因为完不成学习任务不断留级,在小学一呆就是十几年,也不是大问题。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不少学习能力不足的学生通过随班就读念完了小学,具备了读书报、简单计算、从事一般性工作劳动、生活自理等基本生活和谋生能力。所以说,中国的“随班就读”实践是与新中国的教育同步发展的,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且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相比较,1994年《萨拉曼卡宣言》提出的“全纳教育”理念,比我们的“随班就读”概念晚了近10年,比我们的“随班就读”实践则晚了40多年。即使在特教界现在很时髦的“个别化教育”,也不是外国人的发明,中国的“因材施教”,难道不是个别化教育吗?这在中国古代就有了,新中国也一直在提倡。

再以培智教育为例。现在的主流观点是把我们的培智教育与开办培智学校的时间划等号,认为中国的培智教育从1980年代后期才开始发端,远远落后于大多数发达国家,把这一点当做中国特殊教育整体水平落后、社会文明程度不高甚至不讲人权的证据。这实际上是一种由崇洋导致的无知。

前面说过,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的特教学校只招收盲生和聋生,智障儿童大都进入普通学校接受义务教育。所以并没有专门的培智学校。直到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全社会持续、过度放大高考的地位,导致考核唯分数,学校唯分数,教师也只能唯分数,那些原本还能“随班就读”的、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在普通学校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以致终于呆不下去,培智学校才应运而生。所以中国的培智教育学校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才出现,这是基础教育整体环境恶化的结果,而非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成果。

也许有人说,我们是做了一些事,或许做得一比较早,但是我们做得不够好。那么,外国人就都做得很好了吗?未必。以色列是个很重视特殊教育的国家,以色列的特殊教育1988年立法,此后有几次修订,各种政策措施,甚至课程规定都很实在。就是这么小一个国家,经济发达的国家,到2009年,全国11万有特殊教育需求学生,3―21岁,还只有22.42%在普通学校就读,这其中还有57%在普通学校的特教班就读。他们离全纳教育的目标也还远着呢!所以,千万不要迷信外国,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认识我们自己的特教史和特教现状,有利于我们准确判断,认清形势,既不妄自菲薄,也不麻木自大。特别是能够树立足够的理论自信和教育自信,立足于自己的教学实际,开创自己的特教道路。

因此,我们要自信,从事特殊教育的老师也要有自信。我们有资格自信。中国的特殊教育应该立足于自身实际,认真总结自己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成效显著的经验,不断发扬提升。只有这样,才能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特殊教育发展道路。

三、如何开创中国特色的特殊教育发展道路

教育的特殊性深深植根于民族的文化特性之中。笔者一直认为,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相比西方文化具有独特的优势,因为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一个民族为什么能存在那么长久?一定是文化上有优越性,包括生活方式、饮食结构,都具有优越性。中国的食品(这里讲的是传统食品而非今天被外来快餐文化污染了的现代食品)是最健康,最适合中国人的。而中国的文化,或者说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从根本上说也更讲人性、仁爱、平等。比如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扶弱济贫,这是最平等的思想体现。舍生取义,这是最高尚的道德选择。而西方发达国家呢,至今奉行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金钱买卖的市场法则,一味推崇竞争、交易,那绝不是真正的人性。

正因为东方文化更以人为本,所以中国人更注重家庭,如果家里不幸有了残疾人,那么一家人都会来承担照料的责任。你看见中国有多少盲人是自己上街的吗?大多有家人搀着、陪着(小时候看到有“瞎子”算命――现在叫盲人了,都有一个人拿着竹竿的另一头牵着);更不用说智障人士了。所以,在外国,早就有导盲犬、盲道等等,而中国没有,这是因为在以家庭为单位的中国还用不着。现在有些人把这些都看做是中国的不文明,其实有失偏颇。那是因为我们的盲人都有家人照顾。有外国教师到中国的盲校考察,发现我们的盲生不会使用盲杖,莫名惊诧,这在外国是不可思议的,他怎么出门啊。可是在中国,我们长期以来都用不着。还有像自闭症、脑瘫儿童,在发达国家,1942年左右就有了病例,所以开始研究得早。而在中国,到1984以后才发现有类似的病例,所以开始研究得晚。这是现实需要决定的,或称文化差异决定的,并不代表谁先进谁落后。

因为如此,中国的特殊教育特别注重亲情、爱。对特殊教育的教师,要求具有特别的爱心、耐心;特殊学校的校园,追求的是温暖和谐的文化氛围,将每个残疾儿童纳入家庭般温暖的集体环境之中。正是在这种文化氛围中,中国的特殊教育摸索出具有自己特色的“医教结合”、“融合教育”、“随班就读”、“个别化教学”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方法,并获得骄人的成就。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在美国工作的家庭,生了一个自闭症的孩子,父母很苦恼,因为孩子在美国接受特殊教育好几年,一点效果也没有。后来这家人有机会来中国工作,就在北京,家长于是把孩子送到北京市海淀区培智学校借读。结果一年不到的时间,孩子的行为就发生了很大变化。回到美国的学校后,洋教头非常惊讶。家长就说,孩子曾经被送到北京海淀培智学校,在那里经过教育之后就变成这样。这位美国同行几乎不敢相信,怎么回事?中国的特殊教育学校怎么可能比我们还厉害?后来他特地来到海淀培智学校,向该校校长请教,校长就把学校如何进行“医教结合”开展康复训练的做法一二三四五讲了一遍。结果美国同行大加赞叹,说:“太神奇了!”

还有一个例子,就是苏州市盲聋学校在花朵幼儿园进行的融合教育实验。这项实验从2003年开始,目的是让经过语训的轻度听障生进入普通幼儿园随班就读,没有任何借鉴,全靠她们自己摸索。到去年10年时间,共有33名聋童接受实验,其中有23人接受苏州市聋儿康复评估,康复率达100%;有20个孩子顺利进入普通小学就读,完全能跟上普通小学的教学进度。这不是奇迹吗?过去我们形容聋儿开口说话是“千年的铁树开了花”,而这些孩子现在经过我们特殊教育学校的特殊教育,不仅能够开口说话,而且能够和健听儿童一样“侃侃而谈”。这个奇迹就是我们中国特殊教育教师们自己创造的。

真正的理论应该来源于实践,经过实践的检验,再反过来指导实践。中国特色的特殊教育道路在哪里?应该从我们自己的实践中领悟、总结、提炼出来,应该牢牢扎根于中国的文化土壤。只有这样,中国的特殊教育才能蓬勃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

参考文献:

[1]肖非.推进教育公平的深度实践[J].现代特殊教育,2014,(2).

[2]唐晓娟.近观以色列特殊教育[J].现代特殊教育,2013,(5).

第9篇:特殊教育的基本理念范文

关键词:河南省 特殊教育教师 专业素养

一、问题提出

教师专业发展贯穿于教师生命的全过程,需要教师在与学生、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不断进行解构和建构,教师专业素养是教师职业发展的核心内容。随着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关于其专业发展的研究逐渐增多。我国近期的一些研究发现特教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存在诸多问题,如王雁等人在对全国的特教教师调查中发现:突出的问题是特校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不高,学历专业以非特殊教育专业为主,且专业素质水平一般,普遍存在着专业知识不足、专业技能欠缺,职前培养数量不足、职后培训不完善的情况;毕书慧指出,基层特教教师素质不高、专业水平差;王艳梅、路明通过对吉林省的研究指出,特教教师的学历水平较低、以大专为主,且特殊教育专业的毕业人数比例偏低;陈芳、傅朝晖在湖南省的调查发现特教教师专业发展满意度有待提升,存在着专业学历培训不足、专业理论知识缺乏、课题研究和同行交流欠缺等;常建文的观察发现特殊教育教师信息闭塞、各自为政,专业思想不稳固、专业素养低、专业水平低下;冯建新等人对陕西省的研究发现,该地区存在师资匮乏、专业化程度偏低、在职教师科研意识淡薄,参加专业培训少、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等问题;刘全礼对聋校教师的研究中发现,其职前专业培养不完善,继续学历教育不能紧密结合聋校教学实践的现实需要,学科素养不理想。特教专家们基于我国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迫切需求,进行了积极地思考和本土化地实践探索,并提出了富有参考价值的建议。如沈立等人将特教教师专业发展目标分解成职业道德、心理素质、教育观念和知识技能四个方面;常建文,张继成、王志华建议通过校本培训、校本研究、校本视导等途径来推动专业化发展;张文京则从高师特教专业建设的角度来思考特教师资培养问题,强调特教师资培养应关注通识性、实践性、研究性、养成性、合作性、国际化及相关服务等方面。河南省地处中原,是人口大省,全省有一百多所特殊教育学校和一所培养特殊教育师资的地方本科高校。目前,本省的特殊教育在全国范围内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急待奋起直追,跟上时展的步伐。本研究着眼于河南省特殊教育教师专业素养发展,把特教教师的专业素养分为身心素养、人文素养、学科素养、信息素养四部分,设计问卷,展开调查,通过探讨河南省特殊教育教师专业素养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来探索促进其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健全特教教师的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体系、构建提升专业素养的长效机制。为加快河南省特殊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建设高素质特教教师队伍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从河南省郑州、三门峡、濮阳等地区共选取特殊教育教师300名,回收问卷288份,回收率为96%。其中在职特殊教育老师128人,职前特殊教育专业学生160人,具体信息如表1所示。

2.研究工具

采用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两种研究方法。自编《特殊教育教师专业素养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学历、教龄等),第二部分为特殊教育教师专业素养状况,分为四部分:身心素养、学科素养、人文素养、信息素养。采用4点计分法,不同程度从低到高分别计为1、2、3、4,将每题得分相加即得到总分,总分越高,说明专业素养越好。

3.研究程序

采取邮寄问卷对当地特教教师开展问卷调查和现场发放问卷对特殊教育专业学生进行调查,对回收的问卷进行筛选整理,将有效问卷进行数据录入,采用SPSS17.0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三、调查结果

1.特殊教育教师专业素养总体状况

表2结果显示,河南省特殊教育教师专业素养水平整体情况一般,本问卷采用4点计分法,中数为2.5,专业素养总分为2.975,略微大于2.5。各维度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学科素养、身心素养、人文素养、信息素养。其中信息素养低于均分2.5,处于最低水平。具体如图1所示。

2.特殊教育教师专业素养人口学差异

为分析特殊教育教龄、学历、性别等人口学因素对专业素养的影响,对各因素不同水平间进行差异比较,结果发现,特殊教育教龄对专业素养的影响最显著。具体结果如下:

表3结果显示,特殊教育教师专业素养总水平(t=10.277,p

四、讨论

1.河南省特殊教育教师专业素养总体状况

本研究所得的结果显示,河南省特殊教育教师专业素养总水平均分为2.975,略微高于均分,整体处于一般水平。其他各维度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学科素养、身心素养、人文素养、信息素养,其中信息素养得分低于均分2.5,处于最低水平。

结合所调查结果,我们认为河南省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素养水平与国内其他省份的情况相近,都处于不能令人乐观的状态,急需全面提升;尤其是信息素养偏低的现实,意味着我们的特教教师虽然身在信息化时代,但还没有充分享受到快捷、便利、交互、多元的信息生活。通过访谈我们发现:特殊教育教师认为信息素养在自己的教学和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一般,感到在各种各样的信息海洋中筛选对自己有用信息的能力较弱以及运用现代化信息工具的意识不强。长期以来,河南省的特殊教育发展速度落后于普通教育,基本教学设备资金投入不足,使得一些基层特校缺乏现代化的教学设备,部分县级学校每年的经费仅能维持日常的教学运行,资金缺口较大,教学处于维持现状的水平,教师依然习惯于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方式;再加上基础教育阶段的普校新课改如火如荼地进行了十年多,特校领域的新课改之东风依然在期盼中,虽然是已经有暖风拂面的感觉,但尚未带来万紫千红的盛景。许多特教教师还是生活在传统教育模式的辖制之下,急需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学手段的丰富、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教学设计的个别化。但是,这些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技术,需要通过自主学习、系统培训、校本教研、反思教学等途径获得的,信息素养低,反映出特教教师的信息意识薄弱,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不高;甚至有部分教师对网络信息技术存在着畏惧、逃避或排斥心理,不敢探索或不想应用等。也有一些教师强烈呼吁建设区域性的特教教师资源网站,为广大的一线教师提供交流、分享的网络平台,提供可以免费下载的丰富、实用、可操作性强的教学信息,如案例赏析、个案辅导、教具制作、教学设计、活动分享、特教论文、教学视频、专家讲座、精品课程、师资培训、康复技术等,尽快帮助特教教师走出受地域性限制、经济发展差异而带来的信息素养“被降低”的困境,在国际视野下,发展本土特色的特殊教育,以满足中原地区的多层面、多类别、多领域的特殊教育需求。

2.河南省特殊教育教师专业素养的特殊教龄差异

在教师成长历程中,用教师教龄划分出教师职业生涯的发展阶段,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有不同的专业发展需求。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随着特殊教育教师特教教龄的增长,其专业素养总体水平及各维度均呈现上升的发展趋势。这与教师职业成长发展规律相符合。新入职教师或职前准教师(0~1年和1~5年)处于职业初期,其专业素养水平较低,此阶段是教师即将进入学校或在学校系统社会化阶段,新教师需要努力提高能力,争取得到学生、同事与学校领导的认可和接纳,属于“关注生存阶段”。因此,该时期的教师需要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尽快融入特殊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丰富专业知识,积累实践经验,逐步提升专业素养。随着教龄的增长,特殊教育教师逐渐进入能力建构期(5~10年)和热情成长期(10~15年),这两个时期是教师教学技能和能力快速发展的时期,也是积累经验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的专业素养在这两个时期得到迅速提升,属于“关注情境阶段”。当从教15年以上,教师专业发展进入稳定期,也到了“关注学生阶段”。在这个阶段具体表现为将关注目标由教学内容转移到学生本身,可以做到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根据学生的不同需要来因材施教。其专业素养达到了收放自如的成熟水平。

五、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河南省特殊教育教师专业素养总体处于一般水平。各维度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学科素养、身心素养、人文素养、信息素养,其中信息素养得分低于平均水平。

(2)河南省特殊教育教师的特教教龄对专业素养水平影响显著。随着特殊教龄的增加,专业素养水平呈现上升趋势。

2.建议

特殊教育教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特殊教育的质量。特殊教育教师专业素养的培养需要关注职前与职后两个阶段;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专业化程度高的特殊教育教师队伍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及教师们自身的共同努力。

(1)各级政府应当高度重视,加强政策引导,改善教学条件

政府的重视可以起到导向作用。省教育厅日益关注全省特校建设、特教师资队伍成长和高师特教生的培养问题,通过广泛的调研,正在颁布一系列的文件来加大发展力度,开展省级合格特殊学校与示范性特殊学校的评建工作。各地市、县领导的重视也是特校发展重要的支持力量。在访谈中了解到一些县级特殊教育学校,地处偏僻、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办学条件极为简陋,如校舍面积、校园设施、基本的教学康复设备等或是没有到位或是形同虚设,远未符合国家颁布的特殊教育学校基本的建设标准。尚需当地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从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支持和保障,防止“马太效应”的过度出现,造成本地区的残疾儿童被迫流失外省或周边地区,产生一系列不良连锁反应:如本地特校生源不足,办学规模萎缩,办学资金减少,教师队伍不稳定等。一些根据国家政策新建的特校亦面临着招生类型的扩大、办学模式的创新等问题。不能仅仅停留在只招盲、聋哑、轻中度智障生的办学思路上,还需要接纳自闭症、多动症、多重障碍、重度智障等适龄残疾儿童,亦须为随班就读的学生提供个别化的帮助,通过探索适切的教育路经,促进本区域特殊教育的普及与发展。避免使特校办成教育系统的“装饰、点缀”,应成为与普教相互支持、协同发展的生力军。

(2)制定专业标准,实施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证书制度

现代教育规范化的特征即是专业认证制度的出现。在特殊教育领域,实行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是特殊教育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的必经之路,也是提高其专业化水平的重要保证。专业认证制度的施行需要制定相应的专业标准,可以借鉴国外如美国、英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的“持证上岗”做法,教师若想获得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证书,必须学习从事特殊教育所需的课程,以达到特殊教育教师的资格标准。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提升特殊教育教师的入职门槛,从源头上把好关,保证特殊教育教师专业素养的高起点;另一方面,也可以使一大批普通教育的教师通过学习、培训和考核后投身特殊教育工作,间接扩大特殊教育教师队伍,保证特殊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需要教育部门研究制定并出台特殊教育教师的相应专业标准,保障特殊教育教师专业认证制度顺利实行。上海市已经走在全国的前列,实行了特殊教育教师资格制度,积累了一定的管理经验,值得我省参考学习。

(3)完善特教教师职前培养体系

教师职前教育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基础环节,不可或缺。职前教育可以提供教师基础性的知识和能力,教师职后的很多教育教学能力都是在该基础上加以拓展提升的,如果缺少职前的特殊教育专业学习,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就会大打折扣。我们既需要不断完善本科特殊教育专业的课程建设,亦需要提升高等特殊教育办学层次,探索特殊教育专业的教育硕士、教育博士的培养模式;同时,还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4+2”模式,即大学普教本科毕业生如果有志于从事特殊教育事业,须继续系统修习两年特教理论课程,进行教学实践训练,并通过相关考核,即可获得教师资格。结合本省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合理、系统、科学的特教教师职前培养体系,切实体现“大特殊教育”观念。在访谈中还发现,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生的职业认同度不高,这与官春兰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似,一些毕业生认为是特殊教育选择了他(她)而非他(她)选择了特殊教育,他们只是为了文凭而在这个专业学习,在特校半年多的见习、实习经历虽然能够加深对特殊儿童的了解,但是依然不愿意投身特教,更愿意在普教或企事业单位发展。认为在特校工作没有前途、没有成就感、会被社会误解为个人能力差、家人也不理解特教工作的意义、社会支持力度低等。在专业学习中精力投入不高,技能训练活动参与度低,时常有应付的表现。少数毕业生藉由专升本的机会实现改变专业发展的梦想,通过填报教育管理、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等专业来跳出特教圈。由此看来,加强职前特殊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观教育十分重要,重庆师范大学特殊教育专业开设了特殊教育道德修养课,十分重视特教师资师德的养成,每届毕业生都会经历学术交流、教育旅游、同伴分享、同行共勉等系列养成性专业教育活动,他们的毕业生特教就业巩固率效果显著,有75%的毕业生能坚守在特殊教育岗位,该校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还有一些毕业生谈到自己的教学技能、康复技术掌握不好,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有难度,有“畏教”情绪,面对多种障碍类型的特殊儿童感到自己无从下手、无力应对,而去普教从教感觉工作内容相对就简单很多。这种情况的出现反映出我们高校特殊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与时俱进,做出科学调整,加强实践教学,突出“应用型”特色。不能只是带着学生躲在象牙塔内做文章,而应紧密结合基层特校的实际教学需求,培养“实战型”的特教师资后备军。祝春梅的研究中亦指出,特殊教育专业应在全纳教育视域下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4)建立特殊教育教师职后培训体系

由于我国的特殊教育发展历史较短,特殊教育师资培训体系尚不完善,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学历教育、继续教育衔接不紧密,教育部与地方政府正在致力于探索适切性强的职后培训模式,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市培计划相继出台,特殊教育教师职后培训逐渐呈现出规模化发展。由于河南省是人口大省,特殊人群的数量和类型相应较多,而从事特殊教育的在职在编教师数量严重不足、性别比例失衡,且较多集中在聋教育、培智教育领域;资源教师、融合教育教师、康复教师、学前特殊教育教师、“双师型”职业技术教师极度匮乏。针对这种情况,一方面,要增加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从事特殊教育教师的数量;另一方面,通过相关培训提高在职教师的专业水平。首先,当地师范高校可以开展学历教育,使在职的特教教师通过继续教育取得特殊教育专业的学士、硕士、博士学位,以改善河南省目前以大专学历为主体的低学历水平状况。其次,是开展特殊教育的专业培训,帮助非特教专业教师转行成为特教教师。再次,有针对性地举办系列化康复教育培训,实现教康整合。第四,大力推进校本教研,高校、基础教育的特教教研室、特校、康复机构有机结合,通过行动研究等方式,以科研带动教学,实现有效教学。最后,省特殊教育研究分会做好搭建特教平台的工作。该分会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但长期以来活动较少,尚未充分发挥专业引领作用。建议大幅度提高活动频率,积极开展全省范围内的业务交流,学术论坛,教师基本功比赛,专业论文评选,优质课、示范课、观摩课展示,组织外出考察等系列活动,为特教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舞台,并给予强有力的专业指导和技术支持。

(5)教师自身转变观念,实现自我提高

教师专业素养的培养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随着社会快速的发展变化,教师的自主学习、自我培养逐渐成为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最具活力的方式。只有特教教师本人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专业素养对教育的影响,才能更快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首先,特教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受教对象正在变得障碍类型多样化、障碍程度严重化、干预年龄早期化、康复服务全程化,特教教师就应积极主动地尽快适应该变化,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技术、教学策略、教学设计、班级经营、个案管理、相关服务等方面快速跟进与提升。其次,需要持之以恒地浸润在特教领域里,做好职业发展规划,自主成长,从特教新手、熟手成长为特教专家,创造性地完成每一个阶段的发展。第三,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是一个缓慢渐变的过程,在提高人文素养方面,可以通过制定适合自己的阅读计划,每天阅读一定量的书籍,广泛涉猎不同学科的知识,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厚积薄发,领悟生命的珍贵、敬畏生命的能量,陶冶高尚的情操,塑造博大的胸怀,淡薄功名利禄,拥有人格的魅力,散发人性的光辉。第四,自觉提升信息素养,特教教师可以尝试学习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使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使其成为传授知识的电子载体、了解世界的便捷窗口、专业学习的快速渠道。总之,专业素养的提高需要特殊教育教师的践行!通过在实际教育教学活动中、在持续的专业培训中、在强烈的自我职业成长追求中,实现自身的专业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郑俏华.论特殊教育学校师资队伍专业化发展策略[J].中国特殊教育,2005,(8):81-85.

[2]王雁,肖非,朱楠,魏寿洪,李欢.中国特殊教育学校教师队伍现状报告[J].现代特殊教育,2011,(10):4-9.

[3]毕书慧.基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4):32-33.

[4]王艳梅,路明.吉林省培智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状调查[J].长春大学学报,2011,(12):95-97.

[5]陈芳,傅朝晖.湖南省特教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及其分析[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0):10-12.

[6]常建文.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几点思考[J].绥化学院学报,2011,(10):13-14.

[7]冯建新,冯敏.陕西省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1,(1):65-69.

[8]刘全礼.聋校教师的专业素质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0,(10):44-50.

[9]沈立,夏峰,徐玉珍.特教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考与探索[J].思想理论教育,2010,(12):83-85.

[10]张继成,王志华.校本培训: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之快车道[J].绥化学院学报,2011,(8):13-15.

[11]张文京.特教师资培养与高师特教专业建设思考和行动[J].现代特殊教育,2009,(9):15-17.

[12]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432-433.

[13]姚璐璐,江琴娣.美国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认证制度述评[J].中国特殊教育,2009,(2):59-63.

[14]汪蔚兰,昝飞.美国特殊教育选择性教师资格制度实施及启示[J].中国特殊教育,2009,(11):61-65.85.

[15]李艳,昝飞.英国特殊教育教师资格准入制度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09,(7):18-21.33.

[16]陈小饮,申仁洪.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标准及发展模式的研究述评[J].中国特殊教育,2008,(4):65-69.

[17]邹菊梅,赵瑛.韩国中小学ICT教育的现状及其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03,(4):75.

[18]韩国教育部.教师信息和通信技术扫盲评估[R].首尔,2003,(6):6.

[19]赖炳根.澳大利亚国家教师专业标准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0.

[20]于素红.上海市特殊教育教师资格制度的现状与发展[J].中国特殊教育,2008,(6):52-57.

[21]刘宇.美国教师专业发展的范式转换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3,(4):43-46.

[22]官春兰,王雁,张丽敏.特殊教育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现状的调查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1,(4):2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