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态农业的意义范文

生态农业的意义精选(九篇)

生态农业的意义

第1篇:生态农业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 生态农业 农业经济 持续发展 意义

[中图分类号] F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6)10-0017-01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农业一直是我国一项十分重要的发展行业,由于近年来,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被不断深化和推进,因此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将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上了日程。现阶段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时期,虽然我国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得到了解决,但是由于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升,因此对农产品的需求也开始逐渐的向多样化进行发展,可以说在这个前提下,我国现阶段的农业也遇到了很大的挑战。基于此,我们就应该不断完善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使农业的发展有更稳定的基础,促进我国农业的全面发展和完善。

1 发展生态农业的意义

1.1 更好的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

生态农业在进行发展的过程中,也是以我国传统农业为依据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参考了之前我国农业生产和发展中的优势和好处,同时也吸收了很多外国先进的技术和经验,根据我国实际的国情和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这些问题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和完善,同时也将农业技术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1]。通过这一系列的发展,我国的农业生产水平不仅得到了大大的提升,同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发展,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帮助和作用,我国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也有了更稳定的基础。

1.2 有利于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在进行生态农业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能不断加强对农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更好的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通过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我们能有效的避免对生态农业的污染和破坏,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要加强对农业资源的重视,对于可更新的资源适当的进行增殖和生产,对于不更新的资源我们也要适当的加强保护和利用,争取在不破坏的基础上保证做到合理的发展。只有这样,自然资源才能得到更有效的使用和发展,对生态环境的才能起到更好的良性循环的作用[2]。

1.3 有利于提升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

农业生产的推广,不仅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农业生产的劳动率和加强土地的利用率,同时由于对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更加合理,因此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我们还能有效的提升经济效益。在进行农业生态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我们对自然资源的使用更加充分、合理,因此在物质的循环过程中,我们通常会获得更为显著的农业效益。这种方式不仅能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的农产品,同时还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是一项有利于国家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3]。

2 生态农业在促进 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

2.1 生态农业是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途径

随着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和农业的迅速发展,现阶段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问题和资源短缺的问题已经越来越严重,尤其是现在很多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比较严重,如果我们不及时的调整战略部署,对现阶段的问题进行更有效的完善,那么我国将面临着巨大的生态危机。针对现阶段的状况,我们就要从根本上转变原本的农业生产方式,将生态农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将生态资源得到更合理的使用,并且相应的建立起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的新型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体系。作为优化农业生产经济结构的重要方式,我们在生态农业的发展过程中要不断和市场的基本需求相适应,积极的对现代的相关经济和产业进项调整,突出农业生产的地区优势[4]。

2.2 生态农业建设是今后我国农业生产追求的重要目标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的建设,更好的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首先我们应该严格的按照保护生态环境,减少环境污染为前提。在今后的农业生产和发展过程中,我们要将农业资源的利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相结合,这样才能有效的达到生态环境合理发展和合理利用的目的。同时,我们还要适当的将传统农业技术中的优势和现代农业技术的优势进行更好的结合和完善,在两种技术水平的发展过程中,建立起更具有优势的现代化农业生产和发展的新模式,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和节能环保的理念。今后的农业生产中我们要使农业生产更好的满足生态环境的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发展的效益做到有效的结合和统一,是今后我国需要长期追求的重要目标[5]。

结束语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农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和作用。但是在过去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我国经济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没有达到先进的水平,因此在农业生产上也走了很多弯路,对农业生产也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影响。随着生态农业的发展和推广,在今后的农业生产过程中,我们将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和成绩,为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将产生更大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淑凤.简析发展生态农业对现代农业经济的作用与意义[J].新农村(黑龙江),2014,25(14):31-31.

[2] 闫立新.论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6(17).

[3] 涂洪强.可持续发展观的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思路探讨[J].商场现代化,2014,29(29):249-249.

第2篇:生态农业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意识形态 农村 作用

农业在国民生产中所具有的基础性地位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农村意识形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农业生产是人类生存和“创造历史”的首要条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农业生产是“一切社会的基础”,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

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界定及发展历程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农村的意识形态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及其继承人们关于农村革命、建设及发展的理论、思想与观点等。马克思、恩格斯对农村问题的思考起源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近代农业的发展, 特别是对英、法、德、美等国农业进化的考察。在经典著作《法德农民问题》一文中, 恩格斯比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农村问题,强调重视农村问题的极端重要性。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农村问题可以从农业地位与作用、农村问题及其成因、农村主体命运及其历史走向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马克思、恩格斯在研究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指出了农民阶级的不足之处,并指出了农民的最终归宿―“他们是未来的无产者”,启迪农民阶级思想的启蒙。列宁深刻地描绘了俄国农民在沙皇制度和资本主义的压榨下忍受饥饿煎熬的状况以及剥削者穷奢极欲的事实。清楚认识到苏俄是落后的农业国,提出俄国农民“是真正的革命民主派”,革命浪潮已经激发了农民的“巨大革命热情和革命干劲”,从思想上认识到只有农民发动起来并支持工人革命,各项革命任务才能得以完成,农村革命意识贯穿列宁革命思想的始终。

2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农村发展的作用

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反复强调的工农联盟,到提出的农业基础理论、邓小平大力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后期的三农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到如今关于农村问题的深化改革,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无不高度重视农村意识形态的发展问题,可见意识形态对农村发展的重要性。

2.1反作用。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还有反作用。社会主义意识对社会主义的社会存在,也就是对社会主义的物质生产,起促进、保护作用;非社会主义的社会意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阻碍破坏作用。

2.2独立性。通过革命能改变旧社会的生产方式、经济制度,却不能一下子改变旧的社会存在所产生的社会意识,它们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平衡性。因为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不完全同步。当前,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也随着变化。但总的看 ,社会主义意识、精神文明建设还跟不上物质文明建设的步伐,仍旧制约着基层农村政治、经济、生态等方面的发展。

2.3继承性。历史的发展是延续的,人们创造历史,都是在以往继承的基础上创造的,思想文化的发展同样具有继承性。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积淀着精华和糟粕两部分,基层农民不但熏陶着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精华,也经受着糟粕文化的抑制。各种封建礼教思想,各种宗教迷信言论,各种有神论观点等充斥着农村地区,给科学的社会主义在农村传播带来阻碍,进一步影响着农村地区的整体发展。

3 农村意识形态的“五位一体”发展对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既快速发展又充满矛盾的时代,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农村意识形态得到了农民群众的广泛认同,社会主义主旋律在广大农村地区不断唱响和弘扬。

3.1加强基层政治建设,维护基层社会稳定。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领导农村意识形态建设的核心作用。首先,从思想上着力提升坚持党领导农村意识形态建设的自觉意识;其次,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着力提升其领导意识形态建设的水平和能力;再次,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基层党组织干部队伍。

3.2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模式,提高农业从业人员收入。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意识形态具有显然的经济功能,其根本宗旨就是服务于经济基础,农村意识形态的建设从根本上来说是为了农村的经济发展。

3.3提高农民科技文化水平,锻造有技术、有思想、有文化、有素质的新型农民。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农村意识形态建设,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这是现阶段加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根本要求。1)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繁荣农村文化市场,积极发展农村教育和科普,大力弘扬科学精神;2)不断提高道德意识形态实现规范市场经济中的不良行为的功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加速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农民思想规范;3)增强抵制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能力实现营造安定的经济环境的功能,特别是要严禁西方意识的出版物流入文化市场中;4)加强农村文化工作队伍的培养和建设。

3.4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和谐农村社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保障决定社会和谐。农村经济能否发展,农村社会能否稳定,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没有农村社会的和谐,就不可能有城乡关系的和谐,也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和谐。

3.5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环保农业发展。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着工业化与生态化的双重使命,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跨度大,必须走可持续的农业发展道路,才能实现农业发展的现代飞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农业发展方式的生态文明转型,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能积极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党校教务部编.马列著作选编[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2

[2]刘付春、赖宏.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农村问题[J].贵州社会科学.2007.5

第3篇:生态农业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农村生态环境;生态路径;社会主义新农村

[作者简介]华启和(1975―),男,江西临川人,硕士,东华理工学院政法系讲师。(江西抚州344000)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关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学者们提出了许多建议和思考。但是,笔者认为,针对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必须从生态的角度,选择生态路径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生态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容回避的问题

人们谈到污染,更多关注的是工业领域。实际上,近几年,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非常严重,有关环境事故不断出现,严重制约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影响了农村社会的稳定。

1、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制约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从根本上侵蚀了农业耕作的物质基础,致使农业生产减产,农产品质量下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第一,农村水污染严重,水环境状况不断恶化。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农村的生态环境质量日益下降,生产和生活用水受到严重污染,许多河流出现了“60年代饮水淘米,70年代洗衣灌溉,80年代水质变坏,90年代鱼虾绝代”的现象。我国农村饮用水符合农村饮水卫生准则的比例为66%,还有34%的人口饮用水达不到准则的要求。[1]水污染对农业生产的破坏非常大,可导致农业减产、减收,降低农产品质量,严重制约农业的发展。

第二,耕地污染严重,土地退化和沙漠化加快。全国受重金属污染的耕地多达2000万公顷以上,受农药和其他化学品污染的农田约6000多万公顷。[2]农膜及各种塑料制品废弃物,由于极难降解,且降解过程中还会溶出有毒物质,对耕地的污染非常大。耕地污染使其转换为财富的能力下降,加快了土地退化和沙化,削弱了土地的产出能力并降低了农产品的质量,增加了后代农业生产的成本,直接损害后代人提高收入的能力。

2、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威胁农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第一,农民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影响。在20世纪末,农民因环境污染所导致的恶性肿瘤死亡率逐步上升,从1988年的十万分之95.02上升到2000年的十万分之112.57,提高了33.4%。况且,环境污染造成的疾病并不仅仅是恶性肿瘤,还包括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骨科病、皮肤病、胎儿畸形和死胎等等。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世界25%的疾病和死亡是由环境因素造成的,全世界每年死亡的4900万人中3/4是由于环境恶化所致,其中儿童是环境恶化的最大受害者。[3]另外,农产品农药残留现象普遍,农民食品安全受到威胁。

第二,农民的生活质量下降。据统计,1995年全国农业污染损失至少为819亿元,相当于当年5196万农民的纯收入。1993年、1995年的全国农业税分别为125.7亿元和278亿元,而环境污染造成的农业损失分别为当年度农业税的3.5倍和2.9倍,最终演变成沉重的生态负担,成为生态灾难。[4]与此同时,对于排除在医疗保障制度之外的农民来说,因环境污染致病是一个天灾人祸,且不说长期的病痛所带来的痛苦,仅仅医疗费就会使人因病返贫,因病致贫,成为沉重的经济负担。

3、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诱发农村的不稳定

第一,生态破坏导致生态移民的出现,影响农村稳定。据世界环境监测中心报告,自20世纪80年代起,腾格里沙漠先后吞噬了数万亩农田、近百个村庄,当地群众成了“生态难民”。内蒙古自治区将在未来10年内被迫生态移民20万,山西省将在未来5年内被迫生态移民40万。[5]大量的生态移民严重扰乱了农村正常秩序,也给接受移民地区带来新的不稳定因素。与此同时,我国污染防治不公加剧了城乡之间的矛盾。我国污染防治资金几乎全部投到工业和城市,农村环保设施几乎为零,农村还有3亿多人喝不上干净的水,1.5亿亩耕地遭到污染,农民的生存权利受到严重威胁,这是一个巨大的社会不稳定的潜在因素。

第二,环境污染诱发并加剧社会矛盾。近年来,各类环境纠纷日益增多,环境问题投诉以年平均30%的速度增加,2004年达到60多万件,群众上访达8.6万批次以上,“两会”期间提交的人大建议、政协提案超过1.3万件,一些地方由环境问题引发了,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如2005年4月,浙江东阳市画水镇因竹溪工业区污染导致严重冲突,造成30多人受伤,数十辆汽车被砸,学校停课,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严重影响社会稳定。[6]

二、生态路径:破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

农村生态环境直接关系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成效,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我们必须以生态为突破口,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态路径。

1、生态路径的价值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领“三农”工作的突破口,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举措,应该充分认识到生态要素的制约性作用,选择生态路径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一,生态路径是解决农业问题的有效途径。我国化肥农药的使用量、生产量、进口量均为世界第一,导致了严重的面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影响了土壤、水体和大气的环境质量,对食用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削弱了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成为我国农产品面向国际市场的最大障碍。因此,我国农业只有走生态化的道路,选择生态路径,才能获得持续性的发展。

第二,生态路径是解决农村问题的有效途径。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我国农村生态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农村的发展基础受到严重的损害,这也是我国农村贫穷落后的主要原因。我国是一个人口密度、人均资源贫乏的国家,农村人口的持续增长和耕地的梯减难以逆转,人多资源少的矛盾非常突出,对农村生态环境资源形成了巨大压力,也扩大了农村生态环境破坏的乘数效应。如果考虑到农民相对落后的粗放经营、生活方式和环保意识,则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更大的破坏。所以,必须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走生态化的道路,选择生态路径,为解决农村发展问题提供坚实的基础。

第三,生态路径是解决农民问题的有效途径。我国农民问题最关键的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改变贫困的诉求,成为农民谋求发展的最直接动力。由于受资本缺乏以及发展途径的制约,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能力较差的农民无力顾及对生态环境污染控制,走上资源消耗型的发展道路。这种发展实际上是掠夺式发展,以非持续的方式残暴地从环境中索取的发展,从而直接造成土地退还和沙化、森林破坏、河流湖泊水库富营养化等一系列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因此,走生态化的道路,选择生态路径,能够促进农村的产业升级,提升农村的生产方式,让“生态”为农民发家致富创造机会。

农村生态环境的危机昭示了生态要素的重要性,选择生态路径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历史的必然。正如有些学者指出:“有远见的政治家已认识到,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问题,比解决阶级与阶级、民族与民族、政党与政党之间的矛盾问题更为根本。”

2、生态路径的选择

当前,新农村的建设需要新的发展理念和模式来指导。如何在生态化发展的背景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生态路径为突破口,全面、立体探索农村生态化发展的模式,对新农村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优化农业结构,发展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生态农业要求农业发展同其资源、环境及相关产业协调发展,强调因地、因时,以便合理布局农业生产力,适应最佳生态环境,实现优质高产高效。因此,发展生态农业就是要通过实施高产稳产基本农田建设、庭院生态经济开发、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等工程的推广适用,逐步实现农业结构合理化,技术生态化,过程清洁化,产品无害化的目标。当前,主要是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生态农业旅游,把它们的发展都纳入到生态的轨道上来。

第二,加大政府投入,制定生态法规。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实际上也是一个社会公正和公平问题。在我国环保工作中明显存在着重城轻乡的现象,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从一开始就把投入重点放在大城市,投入结构放在大工业和大工程上,农村成了被遗忘的角落。但是,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环境状况决定着全国的环境状况,并对能否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实现城乡环保投入平等。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大对农村生环境保护的投入,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基础实施和医疗卫生事业。

政府在加大投入的基础上,还要加强生态法规的建设。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必须走法制化和规范化的道路。近年来,我国政府相继制订了一系列涉及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但从目前的环境现状看,应该尽快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税法》等绿色税法,开征环境税和生态补偿税。环境税既可调节人们的经济行为、减少污染,又可以为国家公共财政筹集资金,从而扶持农村的环境保护事业;生态补偿税是指自然资源使用人或生态受益人在合法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对自然资源所有人或对生态保护付出代价者支付相应费用的税收制度,这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解决好农村问题。

第三,提高人的素质,培育生态农民。

我们现在很多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还缺乏生态环境和生态消费方面的知识,需要加强生态道德的教育。我们要把生态道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逐步落实到教育体系和教育计划之中,落实到地区的社会发展计划之中。特别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农村绿色生态教育,新闻媒体要把环境保护作为宣传重点,强化公众的生态意识和环境意识,使他们充分认识到环境质量的优劣与他们自身的利益息息相关,使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成为农民的自觉行为。[7]

当前,关键是要引导建立农村民间环保组织,以保证农民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中的话语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农村民间环保组织的发展和参与不仅可以约束、监督企业和政府,而且还可以将社情民意全面真实地反馈给政府,便于真正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这种农村民间组织还可以通过农民的参与,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能力,解决好农民问题。

农村生态环境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生活质量,关系到新农村的建设,关系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选择生态路径,就是选择一条绿色的道路来建设新农村,这在新农村的建设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3][4]李锦顺.城乡社会断裂和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研究[J].生态经济,2005,(1).

[2]李佩.农业污染:食品和生态安全的隐蔽杀手 [J].生态经济,2005,(1).

第4篇:生态农业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新农村 生态文化建设 生态文明 路径

在党的十报告中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①新农村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历史任务,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局。长期以来,粗放式发展观念使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受到巨大的破坏,严重制约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新农村建设实践中,生态文明建设就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程。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灵魂与根本,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导引作用。当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经济文化发展落后,农民生态意识薄弱,资源环境破坏严重,不仅影响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也阻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加快推进农村生态文化建设,建设美丽新农村,对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农村生态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

文化是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是一个民族传承和国家维系的精神支柱,也是促进或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因。当今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实质上是生态文化的危机。生态文化作为人类新的生存方式,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新的阶段。②它是一种新型的文化,它秉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念,摒弃了人类中心主义的“人是自然的主人、主宰者和统治者”的错误价值观,确立了生命和自然有价值的新的文化观,从而实现文化领域的伟大变革。它为社会提供了一种宽容、和谐、互利的文化理念,也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理论支撑。当前生态危机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全球问题,解决目前的生态危机不仅在于寻求科学、法律手段,而且在于改变人类现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当然最关键是人类自身应树立正确对待自然的价值观念。人类要彻底消除生态危机,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就必须加强生态文化建设,使人们在实践中从根本上确立生态文明理念和养成良好的生态文明行为。

生态文明是以生态文化为基础的改造自然的积极成果,它积极主张人类对自然的敬重与爱护,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互惠互利、共处共融,反对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毫无节制的尽情“享用”。它表现为人们对生态文化的普遍认同与养成,是一种内涵更丰富、层次更高的社会新文明。生态文化所倡导和弘扬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价值观,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方法论指导。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与工业一样实行的是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只讲发展不讲环境,农业生产造成了农业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严重制约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为了解决“三农”问题,党中央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决策。优良的生态环境是新农村建设的题中之意和建设美丽乡村的一个“硬指标”,也是有效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农村生态文化建设是打造农村优良的生态环境使然,农民传统的生态伦理价值观需要生态文化的引导,通过推进生态文化建设,不断增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意识,培育人们生态文明行为,引导人们养成健康文明、和谐的生产生活方式,促使建立健全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政策与体制,不断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品质。

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制约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面对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我国政府非常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化建设,并取得了许多成效。但在农村,由于受文化生态缺失、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粗放和农民素质普遍不高等因素制约,农村生态文化建设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亟待解决。

宣传教育不到位。生态文化对人们的行为和思维习惯具有春雨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影响作用,要发挥这一作用,宣传教育和引导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应该通过各种教育方式引导公民树立生态文明观,逐步养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这些年来,面对农村生态破坏日益严峻的形势,各级政府和部门十分重视,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环保宣传和教育活动,生态文化建设也取得了许多成效,特别是人们的生态意识得到很大提升。但是,由于一些地方政府认识出现偏差,重视不够,加上资金短缺,导致生态教育和公益宣传欠缺,生态文化广泛传播和普及不够,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仍较为薄弱,参与生态建设的热情并不高。在许多农村学校,由于教育的功利化致使教育产生了严重的异化,生态教育严重缺失,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较为淡薄。宣传和教育的不到位,严重地制约了农村生态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生态文化缺失。农村环境污染根本原因在于农村生态文化缺失。农村村民总体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偏低,同时受传统道德观念、小农意识和落后的习俗等的严重影响,农民对生存环境的关注度较低,环保知识匮乏,整体环保意识缺乏,这样导致了环境文化的缺失。在这样的生态文化缺失境遇下,他们缺乏保护生态的理念,对环境的社会行为就可能没有约束。由于没有意识到环境的破坏将会给人类带来的严重影响,有时出于某种习惯或为了自己生活便利,造成对环境的“伤害”,或者有时为了个人微小的经济利益等而做出危害生态环境的行为。由此可见,生态文化的缺失已成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制约因素。因此,在广大农村推进以生态价值观和生态道德为核心的生态文化建设尤为重要。

过分追求经济利益,生态文化遭受冲击。在许多地方,由于发展观的偏差和误导,人们过多而疯狂地追逐短期经济效益,“一味地向自然索取,以破坏和掠夺自然来求得所谓的发展,最终导致了对生态环境的肆意破坏,造成了今天的生态环境危机。”③在农村一些地方,有些企业和个人肆意采矿,毁坏大片生态林和植被,地表支离破碎。这种粗放的、无序的、掠夺性的开采,不仅造成的森林植被和景观破坏、良田毁坏、水土流失等,而且也带来了一系列如土壤质量下降,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导致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直接破环了人居环境,乃至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健康。当代农业生产完全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为了提高产量,大量的化肥被施用于土地,大量的农药用于农业病虫害防治,造成了大气、水、土壤的污染和环境的破坏,这不仅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危害,也扰乱了生物的生活方式和改变了农业生产的基础环境。由此可见,人们为了追逐眼前的经济利益,忽略了生态环境保护产生长期综合效益,而肆意放纵自己破环环境的行为,致使生态道德缺场,对生态文化造成了严重的冲击。此外,农村的大多数乡镇企业技术设备落后、环保意识薄弱,甚至一些企业为了自身利益,在生产过程中直接将污水、废气、废品不加任何处理而随意排放和随处堆放,致使当地自然环境和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受到破坏,居民的生命安全也受到威胁。农村自然生态的破坏已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在许多地方,环保部门出于地方保护主义,对这些企业肆意危害环境行为监管不力,甚至视若罔闻,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形同虚设,不仅危害了当地群众的切身利益,也打击了群众对环保的信心和参与度,直接冲击和弱化了人们的环保意识,导致生态文化缺失。

监管体制缺位,长效机制不完善。尽管我国出台了保护环境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环境保护政策法规还不够完善,环保工作体制不够健全。特别是农村的生态文化的管理体制还处于起步阶段,管理制度不健全,不能做到有章可循,出了问题有时无所适从。一些环保部门对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没有实施有效地监管,导致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现象愈演愈烈。另外,生态文化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然而,农村经济条件有限,资金匮乏,生态保护团体不能建立,生态教育宣传无法有效开展,直接影响到公众保护环境的自觉意识的生成和环保的参与度。

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直接关系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和实现程度。因此,我们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解决农村生态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全面推进农村生态文化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加强生态道德教育,促成生态行为的养成。导致生态危机的根源之一,就是人类缺乏环境资源保护意识。生态文化建设是消除这一危机根源的有效手段。对人们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培训是生态文化建设的最主要的手段方法,人们生态意识的提升和良好的生态行为养成离不开生态教育的引导。生态文化体系建设是一项全民参与的伟大工程,生态文化必须走向群众,必须成为家喻户晓的大众文化。因此,加强生态意识、生态规范、生态素质等方面的教育, 转变传统观念,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观、发展观、科技观和价值观,已经成为当今公民尤其是农民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首先,政府部门要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积极宣传生态知识和传播生态文化。政府部门或社团组织专业人员到广大农村进行生态保护宣传,也可以通过设立宣传栏或举办展览等形式,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生态道德教育,培养农民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深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化观念,营造生态文化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在农村,积极倡导绿色健康消费模式,激发农民良好的生态觉悟与环境保护意识,促使他们改变不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不恰当的生产生活方式,倡导和鼓励他们在生活中保护生态、节约资源,并投身于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的行列中来,使建设生态家园成为人人参与的自觉行动,在全社会逐步形成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青少年是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因此,要突出抓好对农村青少年的生态道德教育,把生态环境教育纳入学生的素质教育内容,组织他们参与环境保护与宣传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提高他们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培育青少年良好的生态道德品质和情操,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并化为自觉行动的一代新人。

发展生态产业,培育生态文化。发展生态产业(即农业产业的生态化)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消除生态危机的有效途径。在农村,发展生态产业既包括发展生态农业,也包括发展生态工业、生态文化产业等。生态农业可以实现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因此,它是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选择。发展生态农业必须依托当地资源优势,把现代农业、旅游观光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具有地区优势的特色农业。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以发展技术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的生态工业,与此同时,以生态资源为依托,发展生产业,为生态工业发展提供绿色服务,开辟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同时,在发展生态产业过程中,使农民在绿色生态环境中受到生态文化的熏陶,把生态文明的理念渗透到村民的日常行为、意识和习惯中去。

生态文化本身也是一种无形的经济资源。根植于农村的生态文化产业不仅可以促进人们生态意识的提高,而且能够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农村生态文化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在农村发展生态文化产业,要充分挖掘和整合农村特有的生态文化资源,如手工艺、民俗文化等,把地区独特的生态资源与当地深厚的文化底蕴结合起来,实现文化与生态的融合,打造具有特色鲜明的生态文化精品,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使其成为农村靓丽的致富风景线。这也有利于帮助农民树立“绿色、和谐、健康”的生态消费观,培育绿色生产方式,逐步养成绿色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构建健康和谐有序生态文化体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融。

加强监督管理,建立生态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制度和体制是生态文化建设的保障和支撑。农村政府部门要通过相关制度和各种机制的建立和完善,确保生态文化建设的有力推进。首先, 要建立健全农村生态文化建设机构体系。生态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面比较广,参与的主体也比较多。农村政府主管部门在农村生态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发挥其主导作用。政府主管部门要建立健全生态文化建设的管理制度和规范各方面的的管理工作,并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生态文化建设的长远规划和考核标准;要对农村干部进行定期培训,提高认识及其环保的执行力;同时,加强生态文化宣传教育和生态保护志愿者队伍建设,促成人们绿色消费行为的养成;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建立绿色示范区,搭建生态文化教育平台,逐步形成生态文化建设的合力。

其次,完善监督机制。生态文化建设是重要的公共事务,关系到公众切身利益。生态环境保护必须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群众有权参与和监督,缺乏群众的参与与有效监督环境保护不可能取得成效。在农村通过开展义务植树造林活动、生活垃圾的定点分类堆放和志愿者行动等活动,推进民众保护生态环境的参与度。积极发展民间环保团体和组织,带动公众参与环保活动,使之成为生态文化建设的主力军。新闻媒体应充分发挥其舆论监督作用,对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行为进行曝光批评,对保护环境先进事例褒扬。建立健全生态文化建设群众监督制度,鼓励群众参与监督,拓宽公民参与环境决策和治理的渠道,提高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第三,建立完善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做到生态保护有法可依。加强环保法律、法规宣传执法力度,特别是加强对污染企业的管理和整治力度,对违法的企业严厉处罚,绝不庇护。通过法律和法规宣传,提升农民的生态伦理道德水平,逐步形成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的生态道德价值观。运用法律法规规范和约束村民行为,引导农民树立生态环保护意识,促成他们生态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

(作者单位:绵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注释】

①:《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39页。

②余谋昌:《生态文明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第10页。

第5篇:生态农业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水稻;生态环境;发展现状;治理意义

1我国生态环境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污染物及城乡生活污水逐年增加,在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农膜等农业投入品使用量不断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田水土流失严重,农用水体与土壤污染加剧,野生动植物资源减少,农作物病虫草害严重,农产品中有害物质超标成为普遍[1]。

我国人多地少,近年来由于资源开发利用不科学,导致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据统计,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56万km2,约占我国国土面积的37%,平均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1万km2。黑龙江省水资源匮乏,每年干旱面积达106.67万hm2。同时,因不合理不科学用水,农业用水浪费严重。

我国有533.33万hm2农田遭受不同程度的大气污染,农村环境污染呈蔓延趋势,废污水随意排放,秸秆焚烧,人畜粪便进入河道,水体污染严重。

农业生产每年带来的环境污染也十分惊人。我国化肥年使用量达4124万t,平均用量在400kg/hm2以上,鹤岗市郊区年化肥用量达到9256t,平均化肥用量高达450kg/hm2。农民几乎不施用有机肥,连续多年使用化肥,化肥应用指标已远远超过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对水体污染而设置的225kg/hm2的安全上限,化肥平均利用率仅为40%左右。化肥的大量使用,使氮素浪费严重,加剧水体富营养化,导致农业污染加剧。

农药污染也十分严重,全国遭受不同程度农药污染的农田面积超过933.33万hm2。目前,生产上使用的农药品种十分混乱,随意添加组合的现象十分严重。据调查,鹤岗市郊区每年使用农药达到12t,除30%~40%左右被作物吸收外,大部分进入水体、土壤及农产品中,使耕地及农产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2]。

农业生产中由于投入品的不合理应用,形成农业面源污染,又称农业非点源污染。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氮素和磷素等营养物质、农药、重金属以及其他有机和无机污染物质、土壤颗粒等沉积物,从非特定的地点,以不同的形式对大气、土壤和水体等环境造成污染,尤其是通过农田的地表径流和地下渗漏造成水域环境污染。农业生产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而农业面源污染涉及范围广、随机性大、隐蔽性强,因此不易监测,难以量化,控制难度大。

2黑龙江省生态环境治理的意义

资源与环境是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黑龙江省是东北地区水稻优势产业带的主要区域,水稻种植面积233.33万hm2(2007年),约占东北水稻面积的60%左右,比北方14省市水稻面积的2/5还多,位居全国第九,总产量为1650万t,商品率高达952万t/a。鹤岗市下辖2县1区,区域内耕地面积47.2万hm2(包括绥滨县、萝北县及宝泉岭管局)。水稻种植面积15.67万hm2,其中宝泉岭管局11.67万hm2,县区4.00万hm2。水稻平均产量为7.0~7.5t/hm2,稻谷产量115万t,其中县区27.5万t。

从生态环境上看,黑龙江省发展绿色优质水稻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由于开发晚、人口密度小、工业化程度低和森林覆盖率高等原因,该地区空气清洁,自然环境优越,稻田灌溉用水质量优良。全年冬季严寒漫长,夏季作物生育期短,病虫害种类少,发生程度较轻,本田使用化学农药数量也少,尤其是对生产绿色稻米影响很大的生育后期农药使用量远远低于南方省市。

黑龙江省生产的粳稻深受国内外销费者的欢迎,发展生态农业具有较大的优势。但是,由于长期掠夺式经营,农药、化肥超量使用,农田有机肥施用少,耕地质量下降十分严重。土壤有机质从5%下降到2%。同时,一家一户小规模种植方式,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差。农业生产尤其是水稻生产出现品质下降而出现卖难的现象。加强农业生态环境治理,增加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与建设,促进耕地养护,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目前,鹤岗市水稻生产已发展成为区域内的优势产业,生产面积逐年扩大。但是,由于水田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沟渠不畅,农药化肥的盲目大量使用,农业新技术应用面积小,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农业面源污染加剧[3-4]。因此,通过加强水田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水稻生产条件,运用优质、高产品种,推广高产栽培新技术,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提高农民种稻水平,科学合理使用化肥与农药,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对于发展该区域粮食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都将起到非常重要的意义。

3参考文献

[1]刘京希.生态政治理论的方法论原则[J].江海学刊,2001(4):64-69.

[2]隋维钧,李惠芝,梁淑华,等.发展绿色农业走农业与生态和谐发展之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6(S1):79-80,86.

第6篇:生态农业的意义范文

生态意识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新的认识、新的价值评判与新的社会实践,是建立在对生态危机自觉反思基础之上建构和谐生态关系的文明意识。全国污染调查数据显示,农村污染已经占据了我国总体环境污染的“半壁江山”①。其中,农业面源污染是农村污染的重中之重。这一局面的形成,究其根源,和我国部分农民欠缺生态意识有关。我国正在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为了能够根本性地扭转农村污染发展的趋势,我国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增强农民的生态意识,鼓励农民参与到农村环境保护的事业中。 一、我国农民生态意识培养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要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这表明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生态意识对推动环境保护社会运动、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认知作用、交流作用与组织作用等方面②。生态意识可以在更高、更深层次上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和价值观,使人们更为深刻地认识到,人类依赖自然生态提供物质条件,而人类在减少对自然的剥夺时,也就减少了对其他人的剥夺,包括对他人劳动产品的剥夺与侵占,进而更加自觉地参与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去。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且农村人口几乎还占到全国人口的一半。生态意识除了上述的一般性意义外,当前,我国培养农民的生态意识还具有以下特殊的意义: (一)有利于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根据近年来我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的调查数据,我国农业生产造成了严峻的面源污染,如2010年,“农村环境问题日益显现,局部地区形势有所好转,但总体形势仍十分严峻”,突出表现为“农业面源污染形势严峻,……农村生态退化尚未得到有效遏制”[1]。农业面源污染是农民的生产方式不符合生态规律所造成的,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只能够依赖于农民转变旧的农业生产方式,实施生态化、绿色化的农业生产。这需要农民具备一定的生态科学知识与素养,养成一定的生态保护意识。 (二)有利于培养农民的文明素质。 生态环境不仅仅具有物质价值,可以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必不可少的物质与能量。生态环境还具有精神价值,可以为人类提供丰富的精神养分。古代中国人在观察自身周遭的自然万物与了解动物品性的基础上体悟与领会了自然的寓意,用诗歌的形式把这些观察与体悟表达出来,从而表达出自己生活状态与情感。如通过作者的“托物言事”、“藉物抒情”,《诗经》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联想到“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通过《诗经》的传播与影响,中华民族逐渐培养出自强不息、生生不已的民族精神[2]。生态意识不仅包含了对生态环境物质性价值的认知,推动民众保护环境,还包含了对生态环境精神性价值的认知,培养民众对自然美的欣赏能力及对这种欣赏的表达能力。因此,培养农民生态意识,不仅培养了农民对生态环境物质性价值的认知能力,还培养了农民对生态环境的精神性价值的认知与鉴赏能力、对生态美的表达能力,提高了农民的文明素质。 (三)有利于培养农民的社会参与能力。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目的在于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生态文明建设内在地要求每一社会成员具备公民美德,农民也不例外。没有任何社会成员天生就符合社会规范要求,这些社会美德都是培育、教化的结果。参与社会事务则是培育公民美德的重要途径。通过参与社会事务,公民了解到自己参与的社会事务所具有的重要社会价值和意义,熟悉社会事务决策的过程与方式,理解社会事务对自己和他人的利益影响程度,就能够在分歧的公众意见和建议中寻找到存在的共识。在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过程中,农民在生态意识的推动下,参与生态保护就是在培育自身的社会参与能力,在培养自身的社会美德。通过学习、了解并且践行生态意识,养成健康向上的生态文明,懂得为了公共利益、为了长远利益可以舍弃自己个人的利益、短期利益。他们能够知晓自己个人微薄的生态保护行动也具有意想不到的社会效果,能够给他人以关怀、关爱,维护生态以换得健康。通过这种参与,锻炼了他们生态价值的表达与诉求能力,培训了自身生态利益的维护能力。这样,他们就能够对涉及自身利益的生态环境事务做出相应的决策,体会到当家作主的成就感,从而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参与到社会事务中,树立民主与法治的观念和实践能力。 二、当前我国农民生态意识的现状分析 (一)我国部分农民欠缺生态意识的表现。 尽管经过多年的宣传教育,生态意识在我国社会各阶层中已显著地树立起来,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环境保护工作。但毋庸讳言,在我国农村中,部分农民还没有接受应有的生态教育,他们生态意识还相当欠缺,特别是在个别落后地区,由于生存的需要有的盲目进行农业生产,有的还处在刀耕火种的状态之下。其主要表现形式有: 1.未能深刻地认识到农村环境的恶化后果。我国农村环境问题虽已日趋严峻,但许多农民并没有认识到环境恶化所导致的严重后果,特别是对后代人影响的严重性。由于没有认识到环境恶化后果的严重性,因而他们就不愿意采取有效行动改变自身非生态的行为方式。 2.未能了解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对土壤与水体的影响。长期以来,人们总是认为污染环境只是工业生产所造成的,农业生产对环境不会产生污染。因此,人们只是预防与治理工业生产的环境影响后果,忽视了对农业生产的环境影响后果的预防与治理工作。特别在我国农村,由于大部分农民缺乏农业科学知识,他们不知晓土壤中的营养成分与种植物需求之间的关系,也缺乏必要的检测土壤成分的仪器设备,为了获得较好的收成,他们抱持“宁多勿缺”的心态,根据经验施用肥料,结果形成超量施用;同时,部分农民也不能理解降水(灌溉)与农业面源污染之间的因果联系,施肥、喷药与降水(灌溉)近乎同时,加剧了有效成分的流失,形成化肥、农药的施用与严重污染之间的恶性循环。部分农民因为没有关注农地降水(灌溉)能够淋溶化肥与农药中的有效成分,降低化肥与农药的利用率,在施用农药与化肥时不合理的增加了农地中的降水,使得在水循环的作用下有效成分被淋溶与流失,形成农业污染后,不得不再次增加化肥与农药的施用量,形成新的农业污染。农民未能根据土壤营养成分和种植物的营养需求合理地施用肥料与农药,造成化肥与农药超量、不恰当地施用,形成了农业面源污染。#p#分页标题#e# 3.缺乏交流与沟通农业环境保护知识的能力,不易接受生态农业的理念与运作方式。多年以来,为了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我国开展了大力推行生态农业生产的活动。一些农民具备相应的接受与理解能力,能够依照生态农业的理念与运行方式安排农业生产。但是,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民现代科学知识欠缺,他们不能够理解与接受生态农业的理念与运行方式,更无法按照生态农业的要求从事生产活动。这些农民在生产过程中固守传统农业生产的经验,总认为多施用农药与化肥就可以获得农业丰收。他们过量施用化肥与农药的行为造成了农业面源污染。 (二)部分农民欠缺生态意识的原因。部分农民欠缺生态意识的原因主要有: 1.农业生产传统习惯心理的影响。 千百年来,我国农民养成了传统农业生产的习惯做法。在传统农耕时期,这些习惯做法由于没有使用农药与化肥,不会产生有毒化合物的残留问题,因而农民也就形成了“农业生产没有环境污染后果”的习惯思维定势,并影响到对当前的农业生产环境后果的认知,依旧认为农业生产不会产生环境污染后果。实际上,当前的农业生产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之间存在迥然的差异。当代农业生产广泛地施用农药与化肥,这些原本自然界所没有的人工化合物在超出自然的净化能力外,会形成残留物质滞留于土壤、水体与空气中,成为环境污染的源头。但是部分农民没有认识到当代农业生产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其心理依然保持于对传统农业生产所形成的认知中,没有关注当代农业生产方式对生态的负面影响,造成了他们生态意识的欠缺。 2.缺乏应有的科学教育。 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我国农村地区教育投入远远不足,不能够满足农民对教育的需要。特别是科学素质教育,我国农村地区大大地落后于发达国家水平。这样,使得大部分农民没有掌握到应有的科学知识,不能够理解农药、化肥的使用与一些环境要素变化之间的因果联系,如水体发黑、变臭,河流中某些鱼类的消失、某些藻类的疯长。农药与化肥的过量施用,不仅仅影响到施用地的环境,也会损害千里之遥的地方——河流下游的环境。如果缺乏相关的生态科学的知识,人们就无法将农药、化肥的施用行为与生态系统的健康与平衡的状况变化联结起来,在二者之间建立起因果关系,从而关注农药、化肥的施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害后果,并进而形成生态保护的意识,减少农药、化肥的施用以保护生态环境。总之,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并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要理解这种影响后果的原因,就需要科学知识。我国农村地区科学教育的缺少使得部分农民无法理解农药、化肥的过度施用与生态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当然就不能够树立应有的生态保护意识。另外,我国农民结构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也影响到科学教育的效果。由于农业生产的产出较低,许多接受知识能力强的年轻农民到城市就业,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之中,大部分是接受知识能力较低的年龄偏大的农民。这些农民囿于原先接受的教育层次不高,对现代科学知识缺乏应有的认知,因此,他们在进行农业生产时,容易固守习惯方式,不轻易改变以适应现代化的科学的农业生产,当然,也不太注重农业生产的生态负面影响。 3.农民参与生态保护的渠道不畅。 生态意识需要通过参与到生态保护中、实践生态科学知识来加以培养与提高。生态意识的培养不仅仅限于对生态科学知识被动的接受,相反,更应该依靠这些知识的实践运用。通过生态科学知识的实践,不仅检验了知识的可靠性,还提高了实践者参与生态保护的能力,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参与愿望。同样,农民参与生态保护、实践生态科学知识也能够起到如此的作用。在生态意识的推动作用下,农民参与生态保护的事业中。毋庸讳言,我国农民参与生态保护的渠道还不够畅通,制约了农民生态意识的提高。其一,农民生态权益遭受漠视,缺乏有力的保障机制。我国许多农村地区频频出现大规模严重的环境污染事故,河流、空气和土壤遭受损害,农民身体健康也遭受损害。但是,农民的生态权益却无法通过相应的保障制度予以保护,导致了诸多环境污染引发的发生。这些事件的爆发本身就已经说明了农民生态权益遭受损害的事实。显然,农民自身权益不能够得到保护,他们就不会关注生态本身的健康问题。实际上民众生态事务参与能力的培养与生态意识的提高正是首先通过维护自身生态权益而取得的。农民生态权益保障机制的缺乏不利于农民维护自身的权益,也不利于通过这种维权、参与行动来培养生态意识;其二,农村环境决策参与机制不健全,农民还不能真正地参与到环境决策过程中。他们对涉及自身生态利益的事务还没有真正地参与到环境决策过程中,因而他们对生态保护的事务就不会产生相应的认知和激励,从而他们也不会主动地学习、了解生态科学知识,培育自身的生态意识。可以说,哪里的农民有畅通的渠道参与到生态保护事业中,哪里的农民就具备较强的生态意识,他们参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就高。反之,农民不能够真正地参与到环境决策过程中,他们就无法真正地关心环境的状况,树立良好生态意识。 三、多元协同:培养农民生态意识的有效路径 为了提高农民的文明素质、防治农业面源污染、保护农村生态环境,进而有效推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我国迫切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农民的生态意识。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与各种环境政策均有相关规则涉及到提高民众生态意识,如《环境保护法》、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发〔1996〕31号1996年8月3日)第十部分“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环境意识”、2005年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国发〔2005〕39号)第三十二部分、《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国发〔2007〕37号)、《环境宣传纲要》、2012年《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等。这些法律、法规与政策对于提高我国农民生态意识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促进了农村环境保护。但是,总体而言,农村环境问题的严峻性与大部分农业生产的非生态性说明农民的生态意识还有一定的缺陷,还有进一步提高的必要性。具体而言,培养农民生态意识、提高他们生态素养的路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p#分页标题#e# (一)设立《环境教育法》,专门章节设置农民环境教育制度。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中包含一些关于环境教育、培养公众生态意识的规则,但是这些规则存有一定的缺陷,表现为规则的刚性不强、不成体系。我国环境教育规则大多以环境政策的名义出现,基于政策本身的灵活性与弹性,环境教育规则的落实在地方层面大打折扣,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特别是对农民生态意识的培养,许多地方根本就没有认真地实施过,关于环境教育的规则仍然被搁置在书面上、文件中。另外,农民环境教育制度不完整,没有相应的公共财政支出、环境教育公共服务等配套措施的支持,不能够形成制度的合力。因此,提高农民的生态意识,当务之急,就是要制定包括农民环境教育制度在内的环境教育法。用法律的刚性防范某些地方政府对环境教育的不作为或者乱作为。同时,鉴于环境教育、生态意识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国家应该把学习与接受环境教育作为一种法律义务予以规定,强制包括农民在内的全体社会成员分阶段接受相应的学习与培训。 (二)完善相关的配套措施以有效地培育农民生态意识。我国环境教育规则的失灵除了制度本身不健全的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肇因就是配套措施的不完善。环境教育制度的有效运行不仅仅需要制度本身的健全,还需要配套措施的完善,如教育经费和必要的设施的投入、师资力量的投入等。因此,在建立与健全环境教育制度的同时,国家还需要完善相关的配套措施,从而形成制度的合力。 (三)实施灵活多样的农民生态意识培养机制。一些地方政府在培养农民生态意识时,方式僵硬、呆板,不符合农民的接受模式,因而并没有取得好的效果。我们可以采取形式多样的教育、传播方式,如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新媒体,也可利用传统的方式,主动到农村的田间、炕头,乃至茶馆等农民休闲、娱乐的场所,用农民听得懂、看得明白、理解得了的方式传播生态科学知识和生态保护意识。在传播生态科学知识与生态意识的过程中,特别要注意传播的方式,不能高高在上,简单、粗暴地对待接受者。江苏省姜堰市首个农村环境保护非政府组织——乡村家园协会在开展农村生态意识教育方式方面取得了不少经验。协会成员充分利用苏南地区农民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与文化形式宣传生态意识,培养农民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意愿[3]。这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借鉴推广。 (四)健全生态保护农民参与制度。强化农民的生态意识。生态环境具有多重价值,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就是因为这些价值值得保护,需要保护。倘若我们感受不到、体会不到这些值得保护的生态价值,要我们去保护生态环境,肯定是困难重重。因此,强化民众生态意识的途径不仅仅是民众被动地接受环境教育,更应该让民众主动地走进大自然,亲身感受自然无穷的魅力,体悟它多样的价值。同时,社会还应该提供相应的条件保护民众生态环境相关权益,让民众在参与生态保护的过程中体会到人生的成功、成就。如果农民参与生态保护的愿望得不到实现,很容易使他们形成生态环境和自己无关的心理。我们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完善相关的制度,消除农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障碍,使农民可以方便、顺畅地加入到生态环境保护活动中,不断增强他们的生态意识。 四、结论 农民生态意识的培养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现阶段,我国农民生态意识有所欠缺。这极大地影响了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为了提高农民生态意识,我国需要建立多元协同的制度体系,共同发挥培养农民生态意识的作用,切实增强农民生态意识。

第7篇:生态农业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休闲农业发展意义;态势;前景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132116

1 休闲农业发展的意义

1.1 有助于新思路农业生产模式的发展

休闲农业的发展依据是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的高质量进行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当今社会,休闲农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它使农业生产由最初的落后形式转变为与城市发展具有一定关联性的新思路农业生产模式,其存在意义十分重大,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1.2 促进农村的产业类型及规模符合现代农业发展标准

休闲农业的发展可以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灵活性,使大量的闲散劳动力得到有效管理,增加就业率,由于休闲农业更加强调的是生产力及劳动服务质量,这就说明休闲农业在运行过程中不但对劳动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具有一定的要求,更加需要部分从事餐饮及商务管理的服务类工作人员,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方面提供了重要保障,从而使得农村人民的生活质量得以提高。

1.3 增强了城市与农村的联系性

休闲农业增强了城市与农村的联系性,使农村生活更加贴近城市,促进城乡之间的文化及信息交流,使城市人民能够深入到农村对农业文化进行体验及了解,促进城乡的共同发展。

1.4 对农村的传统文化进行科学保护及发扬

休闲农业可以对农村的传统文化进行科学保护及发扬,这既可以使农村的基础文化得以保留,更能够促进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使农村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具有现实意义。

2 休闲农业发展的态势

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进程具有如下形式:休闲农业受到发达国家的影响而兴起,从1980到之后的10a时间内,在经济环境较好的改革开放地区推行了可供观赏的采摘农业;在1991年之后的10a时间内,休闲农业逐步进入探索发展阶段,其主要在部分发展较快的大城市及海水分布广的沿海区域,使休闲农业及观光农业得到了落实;在2001年至目前的一段时期内是发展速度最为快速的阶段,生产经营模式已经逐步趋于现代化应用水平,各项与农业有关的观光旅游项目得以较好发展,并且对其发展规模及价值定位制定了具体的评判方案,使经营方式更加科学化及长远化。

通过对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过程进行研究,休闲农业在最初的发展阶段,延伸至目前,已经具备基本的流程规范;休闲农业的规模由最初的小试牛刀,到目前的广泛发展,已经逐步向着扩大经营方向进行运作;休闲农业从最初的单调、单向特点向着更加符合现代化特色的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方向进化,并从只能采摘观赏到目前的休闲度假胜地,集交流、体验、观赏为一体的全面经营;经营管理意识已经从最初的注重于生产及经营为主转移为休闲与体验,使休闲农业更具观赏性及休闲性,并将生态意识及环保意识始终贯穿于休闲农业运行始终;休闲农业与促进农村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农村内部结构更加稳固,并能使农村经济与人民生活质量共同提高;休闲农业的发展前进趋势为从东部向西部进行拓展,从城市向郊区拓展,从大城市向小城市发展,因此休闲农业可以带动其他产业的共同发展是有理论依据的。

3 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的前景

我农业建设面积较广,农业基础好,自然环境比较美观,植物类型多样化;农业资源储备量大,农业类型多种多样;地区与地区之间存在较大差距,这就形成了不同地域之间的差异性文化景观;农业发展过程较为漫长,农作经验较为丰富;不同乡村具有独特的文化特点,农村生活乡土气息浓厚;随着城市化和经济的发展,城里人到农村观光休闲的人会越来越多,休闲旅游的市场需求大;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广大人民的心声。这些都是我国发展休闲农业的有力条件。因此可以说未来中国不仅是旅游大国,而且也应是农业休闲旅游大国。展望未来,中国发展休闲农业的前景十分广阔。

4 总结

休闲农业就是观光农业、旅游农业,是以农业资源、田园景观、农业生产、农耕文化、农业设施、农业科技、农业生态、农家生活和农村风情风貌为资源条件,为城市游客提供观光、休闲、体验、教育、娱乐等多种服务的农业经营活动。休闲农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可以促进城市与农村的共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休闲农业,处于不断发展的进步阶段,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常运书.浅议城市休闲农业发展的意义、态势与前景[J].论苑,2015(23).

第8篇:生态农业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 农业政策;政策变迁;人文理念;经济转轨;经营制度

中图分类号:D03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677/65-1285/c.2016.04.06

欢迎按以下方式引用:赵新勇,宋怡.改革开放以来农业政策变迁中的人文理念浅析[J].克拉玛依学刊,2016(4)40-47.

“三农”问题直接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我国已将“三农”问题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立足于社会形势发展的农业政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支柱,而农业政策又有其内在的人文理念因素,什么样的人文理念就会演变出什么样的农业政策。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农业政策越来越趋向务实的人本主义,并且取得很大成绩,实践证明越能满足农民利益的政策方针越能促进农业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文理念的内涵也不断丰富和完善,不再局限于人本主义。因此,对于农业政策变迁中人文理念的分析,有利于完善农业政策,促进我国农业改革顺利进行。

一、改革开放以来农业政策的变迁

自1978年以来,中国农业政策经历了一个不断变迁的过程,主要涉及三个时期: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是新的农业经济体制开始取代传统农业体制的关键时期,中国农业指导思想发生根本性转变,农业生产力也开始真正得到解放;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是中国农业逐步探索的阶段,这一时期出现了徘徊和反复,但总体方向还是前进的;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是中国特色农业不断完善时期,新的惠农政策不断推出,对农业的扶持力度也不断加大,“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对三个时期农业政策的解析,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农业发展的历史,预测中国农业发展的方向。

(一)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

这个时间段是中国农业全面转机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中国采用的是统购统销的农产品购销体制,后来农业生产又走上了农业集体化道路,这样的农业政策在那一时期起到过一定的作用。但历史实践已经证明,它不能实现农业生产力的彻底解放,也没有起到改善农民生活水平的作用:1952-1978年农业生产率指数仅增长了2.78个百分点,而工业生产率却增长了1.66倍,两者之间存在鲜明差距;[1]57同样,农民的收入水平更是相当有限,1978年人均纯收入只有134元,农民生活水平难以提高,且有1.5亿的农民生活在绝对贫困当中。

这一时期农业政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废除体制,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的召开,为中国农业开启了新的篇章。此次会议将农业问题作为首要议题,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该草案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的经验教训,其中倡导的大多措施都在于使农民休养生息,改善农民生活水平。中国农村经济改革最先是在基本经营制度方面获得突破的。1980年9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标志着国家对生产责任制的态度由观望、适应向调整政策、经济指导转变。在该时间段内,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内核的经营制度在农村快速普及开来,并成为各地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

第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兴起,农业激励政策不断出台。随着的解体,各式各样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代之而起,为农业现代化转型提供了组织保障,这种制度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产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热情;同时政府也采取相应的激励政策,如提高农产品的价格,这种非集体化模式和刺激、创造性的制度激励促进了农业的高速发展。

第三,开始关注民生,积极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从1978年至1984年,农民的实际收入年均递增15.1%,农业产值年均增速也达到了7.7%,农业政策的变更是取得巨大成绩最重要的因素。[2]22

从表1中的数据可以看出,由于中国农业政策开始从僵化的体制中解脱出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国农业出现了转机,农业生产力得到巨大解放,农民收入水平大幅度提升,这也说明了农业政策是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和发展农业经济的关键性因素。以人为中心、尊重现实发展规律的农业政策也是这个时代农业发展的一大方向。

虽然在1978年至1984年时间段内,农业产业结构实质性地调整并没有展开,但一系列的改革具有很大成效,它彻底改革了农村经济体制和生产经营的微观基础。农业产量大幅度上升,农产品供应得到实质性好转,农村集市贸易获得很大发展;同时,财产权和生产经营的自被农民掌握,农民开始扮演独立商品生产者的角色,生产积极性提高,收入水平增长,中国农民的温饱问题也得到基本解决。

(二)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是中国农业全面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农业现代化进程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一时期改革的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建立市场体系。在上一阶段的改革当中,国家只是在品种和数量上作了调整,不利于农民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不利于维护农民自身利益。在这样的制度下,农民只能将自己生产的农产品低价出售给国家。因此,198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统购统销制度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农产品开始实行多渠道流通,启动了农产品的批发市场和培育农产品的市场体系。1985-1992年是中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最关键的时期,流通体制的改革使市场价格开始在农业生产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开始真正起步。

第二,在社会化服务体系方面,更加注重农民的意愿和客观实际,开始改变以前不顾农民要求的差异推广农业社会化服务意愿的做法,明确建设的方向和原则,实现了服务体系的较快发展。

第三,农业政策出现偏差,计划经济有所抬头。1985年以后,中国的改革由突破阶段转入探索阶段,持续的改革依然推动农业的发展。但是1985年的农业绩效已经不能再和改革初期高速增长的态势相提并论了,而是呈现减弱趋势。由于在头一年就遇到严重的困难,粮食产量出现大幅度波动,政府感受到巨大压力,认为牢牢把握农业行政手段不可或缺,所以又在1989年将合同订购改成国家订购,更加强化国家的计划职能。

这一阶段的改革可谓是步履维艰,出现了徘徊和反复。然而,政府并未深化农村市场经济改革,也没有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反而通过行政控制,采取了一些计划经济体制的办法来限制商贸的自由,这也使得农民的负担更加沉重。造成此阶段徘徊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1985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也不再是农村而是转移到了城市,政策制定者将定价、收购及相关的措施作为影响农业的主要手段,但在政策安排中,一系列的偏差和漏洞逐渐体现出来,这些政策甚至阻碍了农业的发展,并加速了资源的外流;同时,这一阶段的改革涉及农村与城市、农民与国家的多重利益关系,对统购统销制度的改革必然会遇到各个既有利益阶层的阻挠,这势必造成这一阶段的反复和徘徊。即使如此,农业改革仍然坚定不移地推进,诸如对农产品实行放管结合的购销政策、多渠道流通机制已经初步形成、农村市场体系初步形成。

(三)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农业改革进入全面向市场转轨的新时期。1996年,中国农业获得了喜人成绩,粮食总产量超过了一万亿斤,自此,农产品市场开始由卖方市场逐渐转变成买方市场,农业发展迈进了一个新的阶段。[3]141992年以来,农业改革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继续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农产品的市场化进程。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1997年发出《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通知》和中共中央十五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都明确指出要不断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制度;农产品价格完全放开,农副产品的供给也纳入市场交易的轨道;农业产业化在全国范围内得到较大发展;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管理农业的框架基本形成,更多地依赖市场这个无形的手来发展农业。

第二,废除农业税,加大农业补贴力度。“十五”初期,中国开始了农村税费改革,主要包括取消“三提五统”等税收收费、改革农业税收等主要内容,借此达到减轻农民负担的目的。[4]692000年试点从安徽开始,并逐步扩展到其他省份,2004年农业改革进入深化时期,2005年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从2006年1月1日废止《农业税条例》的重大决定,这意味着在中国实行了几千年的农业税制度终于告一段落。自此,农民负担大大减轻,生产积极性大大提升,在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第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社会主义新农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目标要求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协调发展,进而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新时期,“三农”问题已经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农业政策也变得更加灵活,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成了防范农业风险的农业政策的根本目的。为适应新时期发展,农业政策不断推进,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农业补贴逐年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在农村普遍展开;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建立新型专业化、科学化、社会化、组织化的农业经营体系。[5]1

以上三个时期农业政策变迁的侧重点有所不同,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正值计划经济向商品经济转轨时期,农业体制进行一次脱胎换骨的转变,目标是消除政治性的体制,解放农村生产力,改变农民的贫困局面;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主要任务是巩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商品市场经济的发展,处于探索时期,出现了政策的偏差;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侧重于解决农民问题,致力于实现城乡的协调发展。尽管它们之间呈现的内容不同,但三个时期是紧密联系的。第一个时期的农业政策确立了主体方向,奠定了以后两时期发展的基础,后两个时期本质上都是对第一个时期的发展完善。总之,改革开放以来农业政策的变迁也是中国政府治理理念不断成熟的过程。

二、改革开放以来农业政策变迁中的人文理念分析

(一)不同时期农业政策的人文理念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农业政策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变化时期,其中蕴含的人文理念在不同阶段会有很大变化。三个阶段实际上展现了现代人文理念在中国的形成、发展和完善。改革开放之初并没有形成人本观念,只是意识到人是发展生产力的积极因素;八九十年代也只是对人文理念的摸索时期,没有成为政府的指导思想;90年代至今人文理念不断得到扩展延伸,已经成为国家大政方针的根本原则。

1.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的人文理念

1978年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真正步入常态化的现代化进程当中。

这一时期是政府管理体制的新时期,同样也是政府人文理念开始转变的关键时期。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民拥有了生产经营的自主选择权,生产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这也说明了政府开始以农民为着眼点来解放农村生产力,让农民拥有独立的财产、保障农民生产经营中自由选择的权利,市场贸易没有完全开放,对农村、农民的改革也不彻底。但不得不说这是中国农民的一次解放,由政府支配农民到农民自己管理自己,政府开始尊重农民的意愿,从农民现实情况出发,采取商品市场和私有体制的方法,积极发展农村经济和改善农民生活水平。

在这一阶段,改革开放正式拉开帷幕,新的外来思想不断传入,人的自我觉悟空前提高并越来越重视自我解放,现代政府人文理念开始在中国扩散,但人文理念的深层内涵还没有得到真正剖析,仍然夹杂着传统行政理念的色彩。

2.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的人文理念

这一时期的农业改革继续向前推进,但出现徘徊和反复,在以国家为导向还是以人为导向的选择上出现了困境。政府订购再次取代合同订购,说明政府在对市场自由和人的创造性方面还是存在质疑的,但这并没有扼杀现代人文理念在中国的发展,只是说政府在人文理念的接受和实施上出现了偏差,或者可以说这是传统行政理念和现代人文理念的一次交锋。中国农业政策方面所取得的成绩足以说明新生的人文理念是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

这一阶段人文理念的内涵较之前一阶段得到一定的丰富,增加市场人文精神,重视市场经济的自由精神;在人的方面,重视人性的解放,尊重人的创造性。市场经济原则中的自由、平等、公平开始成为政府进行公共管理的人文理念价值取向。

3.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的人文理念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中国正式入世,带有西方色彩的人本主义与中国的传统人本思想碰撞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时代特色的人本主义思想理念。

这一时期的农业政策中的人文理念已经不再仅仅是追求表面上人的价值和利益,同时也包括许多新的内涵: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社会的和谐;破除传统的农业方法,倡导科学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构建和谐安宁的乡村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爱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从农业政策变迁来看,农业政策有三个主要特点:一个是人性化,不仅农业政策的旨归在于让农民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而且农业政策实施之前开始倾听基层农民的意见,体现农民的利益要求;二是灵活性,农业政策不再像从前一样不顾实际地下达,现在更加注重具体情况,实事求是;三是市场化,农业经济的发展不再是强有力的行政控制和政府单一化的指导,现在依赖更多的社会组织、依赖市场的自由流通。以上三个农业政策特点,正是现代人文理念在农业领域的最好诠释。

(二)农业政策变迁中人文理念变化分析

政府的人文理念观是影响政府社会治理模式的重要因素,一个国家如何认识和看待人文理念会在国家的方针政策上反映,因此,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业政策的不断变迁,也表明了政府的人文理念在悄然发生变化,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第一,在看待人的问题上,由人的工具性价值转变为人本身的价值。在改革开放之初,一直把人视作实现某种目的的手段,对于人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认识,认为只要实现某种政治目的或者经济目的就达到最终所要实现的效果,人简简单单地只具有工具性价值。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自我觉悟不断提高,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再者政府为适应全球公共管理潮流,不断增强公民服务意识,努力构建人本主义政府。政府所有行为都直接指向于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人自身的价值也成为政府追求的最高价值。

第二,在看待社会的问题上,由追求效率转变为公平和效率兼顾。在八九十年代,国家追求的是生产力的解放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没有注意到社会的贫富分化,政府倡导先富带动后富,更加加剧了人们收入差距悬殊的现状,这对于一个急切谋求发展转型的国家来说是必然的结果。伴随经济的发展和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忽视公平、片面强调效率的理念失去了存在的基础,从而使政府开始注重社会公平,同时兼顾效率,实现社会公平成为政府行为的主要目的之一。

第三,在看待自然的问题上,由牺牲自然转变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改革开放后一段时间,中国走的是西方国家之前不科学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工业化道路,以牺牲自然生态换取社会经济利益,人们生活水平虽然得到提升,但生活环境开始恶化,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存。自然观念的转变是政府面对现实的必然选择,中国所倡导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一大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念已经成为政府社会经济建设的重要理念。

第四,在处理人、自然和社会关系上,由人和社会优先、忽视自然转变为人、社会和自然协调发展。在现代人文理念的萌发时期,人文理念关注的视野比较单调,只仅仅关注某个独立的方面,忽视了各个方面之间的联系。因此,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出现偏差,后来人们活动领域不断扩大,对于发展的前景有更开阔的认识,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也就成为追求的理想模式。

作为农业政策变迁的深层因素,人文理念的变化更加需要深入分析,只有了解人文理念内涵的变化,才能真正把握整个农业政策变迁的原因。

三、农业政策变迁中人文理念的未来走向

(一)人本主义是人文理念的核心思想

坚持以农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农民谋福利,是农业政策变迁的根本指导思想;人本主义将作为人文理念的核心思想继续盛行于中国。

当前,农民生活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善,中国还存在很多贫困村,“三农”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农民问题,切切实实增加农民收入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要途径。

我国将会规范农业补贴制度,加大农业补贴力度,扶持农业经济的发展,调整城乡发展战略,转变传统的区域优先发展模式。中国一直以来重视城市,特别是重大城市的发展,忽视农村的经济发展,造成城乡差距扩大、城乡之间联系中断,政府已经意识到问题所在,十报告就明确指出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措施,中国不仅要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还要合理调整财政收支,对财政支出偏向富裕地区和城市的现状做出改变,这也将是现今农业政策调整的一大方向。因此,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共同发展将是农业政策变迁的主线。

中国农业人口众多,也是造成农民平均收入水平过低的一个原因,这就要求我国必须继续进行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城镇化改革,这也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举措。

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人们对于自身价值和主体性的认识不断加深,人本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伴随着全球公共管理运动的高涨,它已经成为政府治理的一个基本原则。政府权力授之于公众,在公共管理当中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实现公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旨归。因此,中国农业政策的变迁必然以此作为目标取向。

中国的人本理念与人本主义思潮紧密相连,人本主义有两种内涵:其一指的是人文主义,是肯定人的价值,赞颂人的尊严,倡导个人的自由意志和个性的自由发展,反对专制,倡导人权;其二指承认人的价值和尊严,把人看成万物的尺度。[6]42但就现在而言,人本主义已经被赋予多种含义,人本主义的思潮既具有伦理道德和政治意义,也具有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意义。[7]6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是从人本主义思潮延伸出来的,它将人本主义作为思想根基,强调人的自由和尊严,而非人的工具性价值。

在当代,人本主义的盛行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形势,人的价值已经被放置至上的地位,一个合法的政府必须要得到人民的认同,而要得到人民认同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服务于社会和公众。现在世界各国都在进行政府改革,但什么样的政府才是好政府,暂时还没有定论,现今的改革大多围绕实现政府去权力中心化,让更多人参与权力体系,这不可不说是人本主义产生作用的体现。

中国正在进行服务型政府建设,必须首先确定的就是服务型行政文化,其核心是以人为本的人文理念,传统的行政理念没有更正是不可能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人本主义虽然在中国一系列的改革上有很多体现,但往往停留在形式上,人本主义的精神并没有深入人心,国家公务人员素质不高,人本主义意识还相当有限。但不可否定的是,人本主义的思潮将继续在中国传播发展。

(二)市场精神是人文理念的主要内容

发展和完善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是未来农业政策的基本走向,蕴含自由、平等、公平等内容的市场精神也将进一步得以倡导。

当前,我国农业经济体制依旧不完善,农业经济发展比较缓慢,现代化农业转型滞后,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必须确定市场经营主体、市平等的竞争环境和宏观调控能力。

现代人文理念要求自由、平等、公平,对于发展市场导向的农村经济,农业政策必须要保证农户和企业的独立地位、能自由进入市场进行农产品流通,不能以强制的行政措施破坏市场经济的规律,损害农民的利益。另外,要正确处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之间的关系,要在自愿、互利、民主、平等的基础上,积极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在农村的发展。今后我国应该以家庭经营为起点,引导农民发展更多的合作组织、创新合作形式、搞活家庭经营,让其能够融入市场体系中。

市场精神是人文理念在当展最显著的标志,市场经济的发展也是现代人文理念不断丰富的动力。

市场精神蕴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市场经济强调以市场为导向,而非政府。在管理社会经济上,既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支配性作用,又要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这就要求我国必须建立服务型政府,厘清政府、企业、市场之间的关系;在农业经济发展上,政府应逐渐抛弃大政府的角色,转变为支持辅助的角色,依靠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发展农业市场经济。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与人类人性要求相符合,自由、平等、民主等精神一直是人类社会追求的目标,现阶段中国社会在民利、社会公平等方面还有很大缺陷,市场精神的人文理念仍作为改革发展的理念取向。

农业政策的变迁历史实际上就是从政府单一化的管理模式转变为市场化的多元模式。市场精神是时展的要求,中国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市场、也离不开市场精神的引导,农业政策的不断完善也正是对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过程,市场精神的倡导必然是中国人文理念走向的选择。

(三)生态文明是人文理念的鲜明特色

发展生态农业、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未来农业政策的必然选择,生态文明也将是人文理念发展的价值追求。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30余年里,中国一直追求农业生产的集约化,不可否认,中国农业集约化政策取得很大成效。我们可以展望,中国农业集约化程度将继续大幅度提高;但同时集约化农业所造成的资源、环境以及农村社区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将会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这样,生态农业就成为中国农业发展的新趋势。

现代中国生态农业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出现了,因为忙于追求量的提高,生态农业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但是可以预见,生态农业模式必将在中国重新得到推广。生态农业主要指通过生态工程的手段把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三方面高效益和协调发展的目标。生态农业是时展的需要,也是中国农业政策的走向。生态农业不仅可以有效解决农村可再生资源短缺的问题,而且可以发展多种经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保障农民生活水平;生态农业可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文发展的最好体现;发展现代中国生态农业等形式的“知识加劳力”密集型生态经济将会致富未来的中国农民。

时代的进步和社会发展经验的积累使得我们具备了更长远的眼光,党的十报告中将生态文明放在突出地位,指出要让其融入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倡导建设美丽中国,这充分说明生态主义人文价值已经深深影响到国家的大政方针。

生态人文理念所包含的内容是相当广泛的,一般而言,就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深处来说,生态主义价值应当包含几大核心要素,如公正、高效、和谐和人文发展,公正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基础,效率是实现生态文明的手段,和谐是生态文明的保障,人文发展是生态文明的终极价值。

中国农业的生产模式一般是传统的人力耕作,传统农民头脑里没有生态环保意识,因此进行农业生产的同时,会忽视环境保护,造成环境的污染。随着生态主义的兴起,一方面由于国家的大力宣传引导,另一方面农民自身科技素质的提高,农业生产开始呈现生态化的发展取向;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农民逐渐关注身边的生态环境,谋求农业生产和自然之间的和谐。但总体来说,中国还是处于工业文明时代,生态文明只是作为一种思潮起着政策导向作用,并没有在实际社会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环境污染现象随处可见,原因也很多,中国经济和科技还没有发展到以生态建设为目的的程度,粗放型的经济建设、落后的经济发展方式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正是因为生态文明社会还没有实现,存在极大问题的工业文明还继续存在,中国人民和中国政府对生态文明的价值追求依然迫切。

生态文明的价值追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个高层次的体现,不仅中国在努力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世界各国也面临同样的课题,全球性问题的频繁爆发也迫切要求人文发展价值的实现。中国农业问题关系国家的稳定安宁,然而农业发展却面临严峻的生态形势,如耕地被占用情况严重,耕地质量也大大降低,水资源匮乏且水污染严重,化肥、农药被不合理使用,土地利用不当,这都对环境造成巨大压力。上述种种问题都要求我们端正生态观念,政府必须要有生态文明理念,把理念落实为具体的行为。

农业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产业,尤其在我国,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同时与其他各个产业紧密联系,农业政策的好与坏会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结合农业政策的变迁,对人文理念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完善农业政策,发展农业经济和改善人民生活。现代人文理念牵引着中国农业政策的走向,要想制定适宜的农业政策,必定要研究人文理念的变化。中国的人本主义、生态主义等人文理念必然有利于现代农业的转型,相信人文理念也会不断得到丰富,农业发展的前景也必然是光明的。

参考文献:

[1]陈丽珍.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农村的稳定与发展是政府政策的生命线[J].铜陵财经专科学校学报,1999(2).

[2]徐炜,我国政府行为影响农民收入的研究[D].贵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陆学艺.三农新论――当前中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4]孙力.群众路线创造的制度空间――论制度的历史活性[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13(6).

[5]新形势下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部署[N].农民日报,2013-01-07(1).

第9篇:生态农业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改进;农村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农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3.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132007

1 生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我党加强对农村建设,加大对农村建设的人力、财力多方面的投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农业经济是农村经济收益的主要来源,做好现代农业的引导,提高农村经济收益。将现代先进农业耕种技术,提高农业种植产量,增加r业经济收益比重,实现农民经济增收;农村农业种植中结合可持续发挥的生态农业种植理论,改进农村生态环境,优化农业种植规划,并逐步引导农业经济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逐步形成完整的产业结构体系,形成农村农业经济发展循环式发展。吉林省白城市洮南市地处东北松嫩平原,地势资源优越,充分结合我国当地的地理优势,促进当地农村经济收益增长,实施生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洮南市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 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经济发展现状

对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以吉林省白城市洮南市为例,洮南市地处东北松嫩平原,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四季分明,在农业经济发展上具有地域优势。随着我国对农业种植经济的投入比重不断增加,洮南市的农业基本特征,实现农业种植逐步实现科技化、专业化发展,并取得初步成效,但依旧存在一些不足,对当地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造成影响。主要归结为:当地农民的可持续农业意识较低,农村农业种植循环性低;农业种植绘画缺乏科学性,农业种植总综合利用率;当地农业发展的产销水平结构体系不完善,农业经济发展的循环性较差。从洮南市的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来看,我国农村农业经济发展持续可循环发展依旧任重道远[1]。

3 改进农村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农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措施

3.1 提高农民农业种植可持续发展意识

实现农村农业经济可持续循环发展,农民农业种植生态可持续发展意识。当政府做好农业种植科学规划,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完善的农业发展规划,指导农民进行农业种植;提高农民可持续农业经济意识的引导。例如:吉林省白城市洮南市干部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理念进行宣传,将大面积秸秆焚烧转变为秸秆能源利用,秸秆发酵产生气体作为农民生活能量供给来源,结合农业生活实例,提高农民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利用意识,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洮南市农业经济实现持续循环综合发展。

3.2 加强农业种植生产的现代技术措施的应用

现代农村建设发展过程中,加强农业种植生产的现代技术措施的应用,结合农业种植科学规划,将现代农业种植发展技术综合开发利用,提高农业种植技术的质量和种植速率,降低农村农业种植中的人力应用,缩小农民农业种植的经济成本。例如:洮南市政府积极引导当地农民实现科学种植,大量引进先进的农业种植生产设备,当地农民种植中,做好对农村农业发展种植监督管理,聘请农业设备应用专业技术人员,对农民进行技术设别指导,不仅大大提高了洮南市农业种植的速率,同时也促进当地把农业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促进洮南市农村进行增长。

3.3 合理应用当地自然资源,实现农业综合发展

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可以合理应用当地自然资源,实现农业综合发展。以吉林省白城市洮南市为例,洮南市地处东北松嫩平原,地势辽阔,土地资源和森林资源丰富,结合当地自然气候条件,充分应用平原地势开展农业规划种植,科学规划农业种植次数,提高农业产量;总额应用吉林丰富的森林资源,开展林下经济,实现农业种植综合开发应用,东北地区资源综合应用,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循环发展。

3.4 逐步形成完善的农业发展产业链

现代农业发展也应当充分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用现代互联网技术提高农村信息畅通度。形成农村农业种植产销平衡的生产模式。以吉林省白城市洮南市为例,当地农民充分应用互联网技术进行农业销售市场探索,做好市场产销信息调查,农业资源综合应用,逐步形成产销配合一条龙的销售模式,实现当地生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2]。

4 结论

加强新农村建设,积极做好农业开发综合应用,促进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本文结合吉林省白城市洮南市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提出改进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村健康可持续发展措施,为我国新农村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严力蛟.中国生态农业[M].北京:气象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