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思想政治教学案例范文

思想政治教学案例精选(九篇)

思想政治教学案例

第1篇:思想政治教学案例范文

关键词:高职思政课;案例教学;探究;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案例教学,是以案例为基础,学生通过个人自学、小组讨论、班级讨论,教师引导、释疑,分析和研究具体案例及其问题,从而掌握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一种教学模式。我校在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中,已经开始应用案例教学法,对案例的采用编辑及具体教学模式进行了相应的探索与研究,其教学成果正在显现。

1精挑细选,建成案例资源库

该校近几年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案例教学中,首先着重案例的选取,选取新颖、丰富、真实的案例,选取富有实效性、感染性、针对性的案例,多方面挖掘“案”源,建成案例资源库。首先,选取具有真实性的案例。柏拉图在谈到用讲故事塑造学生心灵时就特别强调故事的真实性,他指出,“为了培养美德,他们(年轻人)最先听到的故事应当是最优美、最高尚的。”因而我们选取的案例:一是引用有证可考的古今中外典型事例,选择可信度高,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强的案例;二是节选相关的影像资料进行整合加工,使其更具有感染力和震撼性;三是把参观考察等方式获取的第一手材料通过整理、剪辑和技术加工等,制作成新的教学案例,使其保持“本色”,真实可信、形象具体、说服力强,受到学生的喜爱。同时,教师在叙述案例时必须客观公正,真实可信,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这样的案例教学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并在思考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从而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选取具有针对性的案例。案例的选取和运用重在为教学目标服务,与课程教学内容密切相关,不要牵强附会,生动不是好案例的唯一标准,好案例的第一标准应该为教学目的服务。因而要以教学目标和教学基本内容为主线来选择案例,使其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针对性,以达到目标明确、事实充分、说服力强的教学效果。如在讲“爱国主义教育”专题时,我们以“爱国主义”为主线,讲述爱国主义的内涵和爱国主义的重要性的基础上,列举出举我国历史上屈原、文天祥、岳飞等著名的爱国英雄,用他们的感人事迹来说明爱国主义的概念、意义及其形成过程,用他们的感人事迹来教育学生,为他们树立学习的榜样。正是由于案例选择恰当,现实性、针对性强,同学们感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爱国情怀,教学也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次,选取具有启发性的案例。在案例教学中,案例的选取绝不能追求表面的、显而易见的东西,要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审美需求出发,更要在基本观点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案例选择要贴切准确,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灵魂在于它的思想性,必须用课程自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案例一定要有典型性和启发性,不能随信拈来,而是筛选有代表性、针对性、时代性并且能揭示矛盾、反映问题较为典型的实例。这样,才能让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全面认识和分析事物,提高认识水平,纠正认识上的误区和偏差,达到教书育人、用理论武装思想的目的。

2探索“专题式案例教学”的新思路

思政课教材是国家统编教材且本专科通用,对高职专科学生来说理论性太强,实例偏少。我们在不打破教材基本体系的前提下将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实行专题化教学,将大量贴进社会、贴进实际、贴进生活的相关教学资源整合进专题教学中。根据“05”方案各门课程综合性较强的特点,该校发挥在案例教学、专题教学和多媒体课件研发的各自优势和整合效应,以激活课堂教学、提炼和活化教学内容为切入点,着力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的新尝试——“专题式案例教学”的教学思路。首先,在“专题式案例教学”中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念与职业教育理念相结合,不断渗透职业教育理念,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高等职业教育相适应,把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职业能力相结合,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目标。其次,在“专题式案例教学”中,教师围绕每一个专题,收集大量相关教学案例,运用多种手段沟通师生之间的信息,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另一方面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人格,倾听他们对专题教学的意见和建议,选用贴近学生实际和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素材,不断调整教学,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双赢局面。再次,在“专题式案例教学”中,我们从教材现实、社会现实、高职学生现实出发,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处理好教材体系和教学体系的关系。针对高职学生的实际状况和高职教育的特点,选取学生关注的有关国际国内形势变化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等方面的案例,如在讲“领会法律精神理解法律体系”这一专题时,我们将本专题的主线、重点、主题与高职学生关注问题相融合,选择反腐败案例、选择马加爵、林森浩等大学生犯罪案例,加深学生对法律概念与历史发展的理解,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更好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样,不仅培养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也提高了大学生的法律素养,增强了维护法律尊严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同时也实现了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完美转化。

3形成具有高职特色的案例教学模式

坚持案例为教学目的服务的要求,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为中心,着力培养学生符合“第一线”职业岗位要求的理论素养与思想道德素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形成主要由三个基本环节构成的案例教学模式,即教师展示案例、学生讨论分析案例、教师引导释疑。首先,教师展示案例。教学中,根据不同的专题,不同的内容,展示不同的案例。如在讲述“思想”这一专题时,运用了不同时期的诗词,介绍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思想的主要内容及伟大历史意义,加深学生对及思想的正确认识和理解,从而感受伟人的人格魅力。同时,不同的案例在不同的环节展示。如那些内容复杂、时间跨度大的案例,在课程结束后展示给学生,给他们充足的时间查阅资料,加深对案例中人物和事件的理解;那些耳熟能详、耐人寻味的案例,在课前展示给学生,易于对课程内容的理解;那些教育意义大、感染性强的案例,要穿插在授课内容中,在给学生带来惊喜和震撼的同时,引发他们的讨论,加深对课程内容的掌握。其次,学生讨论分析案例。在学生分析讨论案例环节中,要高度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辩论、问答、模拟体验等方式参与其中。对于那些通俗易懂、大众化的案例让学生自由讨论。如古今中外耳详能熟的名人名言、名人轶事等经典案例,让学生自学或自由讨论,加深对相关内容的了解和掌握;对于那些复杂的、不易理解的案例,开展小组讨论,每个小组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选出代表参与讨论。如学生关注的一些社会热点和难点等案例,集中讨论,使学生对相关问题作出正确的理解和判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教师引导释疑。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引导、点睛、释疑格外重要。教师要根据案例的内容和教学目的提出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进而引导学生带着疑问来研读相关案例;教师要采用即时点评和总结性点评相结合的方式,分析解读案例,发挥答疑解惑的作用;教师要采取激励措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采用案例教学,把课堂由教师的“讲堂”变成学生的“学堂”,已引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发挥,真正实现了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今后,在已经取得成果的基础上,将不断总结经验,进一步推动案例教学在该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使其在人才培养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05(4):31-35.

[2]武建国.关于案例教学法的几个问题[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4):79-82.

第2篇:思想政治教学案例范文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新型教学方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只有在把握案例教学的概念、内涵、实质及实施原则的前提下,才能真正提高案例教学质量,进而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推行案例教学时,必须遵循和把握准确性原则、生动性原则、政治性原则、针对性原则、时效性原则和学为主体教为主导原则。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法;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为目的,它既是具体的教学方法,又是当前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方向和路径。在案例教学法的实行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大量吸收了国内外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思想政治理论课自身的特殊性,要求教师在理清案例教学的概念、内涵、实质的基础上,有效地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的实施原则,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一、案例教学的概念、内涵及实质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新型教学方法,是本体论与方法论的统一。案例教学就是教师在从理论的高度把握纷纭复杂生活现象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用具体的案例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表达等活动,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平等对话和积极研讨等形式,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探究,发散思维,运用逻辑思维得出正确的认识和判断,从而培养提高学生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是一种动态、开放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具有主导作用。案例教学法注重启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素质,有利于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在案例教学中,学生作为主体参与到案例的分析、应用当中,“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引导和总结,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1]。因此实施案例教学的关键在于通过启发式、体验式学习,引导受教育者分析和解决案例情境所包含的矛盾。由于案例教学采用的是“双向互动”教学方式,因此从本质上来说它是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不同于传统理论教学把学生当作客体的一味灌输的方法。案例教学的实际效果,取决于教育对象能否在教育者指导下介入案例研讨。“实施案例教学,既是学生对自己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激发和强化头脑思维的过程,同时又是学习新知识和不断提高自身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2]案例教学法克服了传统教学法的一些缺陷,十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够充实教学内容,活泼课堂气氛,改变传统行为主义的单边教学路径,尤其师生全面参与、平等对话的课堂讨论,对提升教学质量无疑能起到重大作用。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案例教学的意义

案例教学体现了现代教育发展的理念,它注重引导学生认识与思考现实问题,能够为课堂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有利于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功能,有利于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还能够促进教师自身更新教学思想和教育观念。

(一)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的的手段。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可以将政治理论和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结合大学生实际情况,把抽象的理论转换成具体生动的事例即案例交给学生,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有效激活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在活力,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接受与探索并举,有利于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使他们端正思想认识,调整心理状态,积累人生经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单向灌输式教学等教学方式方法相比,采用案例教学法更能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和宗旨。

(二)有效提高学生的能力

在教学价值观上,案例教学将教学目标定位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表现的是一种意义学习的心向。案例教学抛弃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引导学生独立地对案例进行分析评价,再通过充分的课堂讨论让学生真正理解案例,这样可以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充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案例教学中,要使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对大量原始资料进行判断与分析,教师就要活化教学内容,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充分让学生思考、探讨,进而引起他们的共鸣,这有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理论思维能力。

(三)促进教师更新教学思想和教育观念

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是一个大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的过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体现民主、平等和科学性,注重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发挥,突出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开展案例教学,还要求教师重视各种教学资源的整合,以丰富教学内容。可见,开展案例教学,有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更新教学思想和教育观念,不断提高理论素质和教学水平。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的实施原则

案例教学是一种动态、开放的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推行案例教学,教师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准确性原则

教学案例来自现实社会,服务于课堂教学。准确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案例应具备的首要属性。第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的逻辑结构、教学要求等科学地选择案例,合理地对案例素材进行必要的取舍。教师在选择案例时,一定要通过认真的对比分析,选择出最恰当、最具典型性的案例。第二,案例中的各种信息必须真实、准确,教师决不能为了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而凭空想象和杜撰案例。第三,教师在课堂上对案例的点评不能以个人的直观感受或思想情感代替客观实际,只有让学生对案例产生强烈的真实感和现实感,才能激发他们分析、思考和评价案例的热情。

(二)生动性原则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案例的生动性。枯燥乏味的案例不仅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容易降低课程的感染力和吸引力,甚至导致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产生排斥心理。因此,教师选择的教学案例必须具有特定的背景、鲜活的人物、具体的情境、动人的情节,这样才能把抽象的理论形象化,深奥的原理通俗化,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另外,贴近大学生生活实际的案例,发生在对青年人有吸引力的人物身上的事件,往往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及情感反应,增强课堂教学的亲和力和吸引力。

(三)政治性原则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须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在选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案例时,教师的基本立场必须正确,在政治倾向上不能保持中立,必须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特色,与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高度一致,注意在教学中弘扬主旋律,决不能选用渲染低级趣味和具有负面影响的案例,否则就会在价值导向上出现偏差,有违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的根本宗旨,影响学生的信仰、信念、信心、信任。在案例分析过程中,教师要立足于提高大学生的政治觉悟和思想道德素质,着眼于培养提高大学生的认知能力、问题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努力通过正面教育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

(四)针对性原则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案例必须紧扣教学目的和主旨,紧密联系教学内容。选择的案例必须符合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一定要有针对性,即要针对大学生面临的现实问题和关心的社会问题来展开,否则就会喧宾夺主,干扰主要教学内容的展开,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同时,案例所提供的信息和资料应尽可能多地蕴涵教材中的重要概念和原理,有针对性和典型性的案例才具有震撼作用,才能使学生得到更多的启发,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

(五)时效性原则

根据大学生青春活泼、关注现实、追逐流行和时尚等特点,教师要时刻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紧扣时代脉搏,这样才能紧跟形势,推陈出新,选择出在时间和空间上距离学生较近、具有较强时代特征的案例,从而激发学生对案例的兴趣,提高案例教学的效果。教学案例不能缺乏时代感和针对性,教师尽量不要选用时过境迁、与社会现实有较大差距的案例资料,要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高度关注与大学生利益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尽量使选择的案例反映新思想、新观点。选择的案例要有一定的新闻性与时效性,教师还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讲透难点、重点、疑点,帮助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形成正确看法,澄清他们的模糊认识。

(六)学为主体、教为主导原则

从信息流向来看,传统教学实现的是信息由教师向学生的单向传递。案例教学是一种“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学生是案例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和主角。案例教学可以使课堂由“灌输”变为“探究”。因此,实施案例教学,教师必须率先转变观念和角色,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探究知识;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案例中蕴含的理论知识、立场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要注重课堂互动,注重引发学生对社会问题、自我问题及其解决方法的思考;要强化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责任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作为案例教学的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教师必须注重发挥其教学主导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有两个关键,一是教学案例的搜集、选择和加工处理,二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在案例教学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从观念上将自己的角色定位于教学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积极营造民主气氛,循循善诱,真正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以便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良好地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向互动。案例教学法体现了现代教育发展的理念,采用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引导学生认识与思考问题,能够为课堂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教学实践表明,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者:范连生 单位:凯里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第3篇:思想政治教学案例范文

关键词:案例教学;价值引领;时效性; 趣味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0-0118-02

新一轮政治课程改革不仅仅是政治课教学内容的变革,更重要的是对传统教学观念、教学评价体系的变革,案例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思想,在政治课新课改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思想政治课教师应紧跟时代脚步,正确认识案例教学的重要性,并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讲究运用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一、案例教学在思想政治课中的重要性

案例教学是指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情境,通过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领悟和揭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获取知识、深化情感和提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对思想政治教学而言,案例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思想。

第一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是对传统教学观念的变革,真正体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的教改目标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做到了通过学生的实践性、探索性和创造性的活动,完成教育教学目标的要求。

第二符合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随着身体的发育和智力的发展,中学生的个性逐步形成,但情感、思维、意志与性格还不成熟,影响中学生精神面貌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将具有直观、形象、生动等特点的案例巧妙地运用于课堂教学,容易感染学生,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增强教学的感染力,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第三能巧妙应对学科本身的特点。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中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理解力还未达到最佳状态,思想政治课只有理论联系实际、多运用案例,才能帮助学生消化理解学习内容,使得教材中抽象、枯燥的内容变得直观、形象、趣味化,激活课堂气氛,使得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生活化”,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的策略

案例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思想,对思想政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围绕知识点精选精用好案例教学,做到有的放矢,防止案例滥用,将思想政治课上成故事会,需要教师讲究机智,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坚持正面引导,注重价值引领。

案例教学可以将教材的抽象内容还原为生动具体、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给以人身临其境之感,可以使学生在情境教学中触景生情,增加角色体验,缩小理论与实践的距离,培养学生关心时局、学以致用的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对案例的引入必须有所选择,要做到正面引导,实现价值引领。要坚持案例选择以正面教育为主,反面教训为辅,要多选择正面的、阳光的材料,唱响时代的主旋律,做到弘扬正气,讴歌正义,使学生在案例教学中,坚信党的领导,坚定社会主义信念,自觉培养爱国主义情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杜绝大谈特谈消极反面的东西,误导学生是非判断能力,影响学生健康成长。比如,学习《政治生活》中民主监督的内容时,可以讲政府官员渎职的案例情境,但不能全部选取,更要选择正面的材料,更多的要强调我们党和政府防腐倡廉的决心和力度,强调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让学生在案例学习时无形中认识到社会风气主流是好的、积极的,消极的东西毕竟是支流,正气永远能够战胜邪气。

2.紧扣时代脉搏,注重时效性。

时效性,是指引用的案例应紧跟形势,切合中学生的关注点、兴奋点,使学生感兴趣,有新鲜感,从而在高度兴奋中受到教育的启迪。如,在讲《政治生活》第三课“我国政府是人民政府时”,举例总理在灾难面前,指导救灾、慰问灾民,并用真实感人的视频画面使学生认识到我国政府的性质、职能、宗旨和基本原则等内容,非常有说服力。再如,在讲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时,用多媒体展示这样一组画面:在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灾难中,14岁的舟曲男孩张建新与母亲一起被压在了泥石流下。当总理喊话安慰他时,他反过来安慰总理:“总理,你放心。我能挺住。”而在救助面前,他又说:“先救我妈妈!”母亲得救了,而他却永远离开了人世。生动的事迹,感人的画面,深深震撼了学生,学生对此很有感触,展开讨论,争相说出自己的看法。老师因势利导进行讲解,说明百善孝为先,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张建新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知恩图报的儿子的感恩情怀,看到了危难关头,一个儿子心系母亲安危,为他人着想的高贵品质,张建新是中国千千万万知恩图报优秀儿女的代表,鼓励学生相信自己面对危难同样也会做得很好。这样,用新鲜真实的时政新闻,通过师生互动,激发学生饱满的精神状态,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得以提高,课堂教学达到了最佳效果。

3.激发积极情绪,注重趣味性。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情绪是影响学生认知活动的最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因此,在案例教学中,教师的着重点主要是通过趣味性的案例,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趣味性,是指所举案例应生动有趣,生活化、通俗化,可以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开展一个游戏,挑战一道难题,讲解一则笑话,探究一个问题,朗读一首诗歌等手段,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例如在教学《经济生活》中“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时设立连环设问,并用幽默的语言调侃,钱少了是自己的,钱多了是大家的,存入银行大家用,钱再多了就是人民的了,所以就叫“人民币”。再如,在讲解《哲学与生活》中“把握思维的奥妙时”,组织10个学生开展游戏,让第一个学生给第二个学生说句悄悄话,依次悄悄传递,让最后一个学生大声说出来这句话是什么,再让第一个学生说出原话,经过比较,二者已经完全走样。然后,引导学生认识出偏差的原因,说明认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会因立场、观点、思维能力、环境等条件的限制而表现不同,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通过趣味性案例,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情绪,使学生感到原来深奥难懂的政治原理也亲切有趣、易于理解,从而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总之,精选和设置恰当的案例是事实案例教学的前提条件,也是案例教学效果的关键。对于理论性较强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来说,能恰到好处的用好案例是一种技巧,思想政治课教师只有在深刻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找准切入点,注重价值引领、时效性、趣味性等,才能收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余雅飞.巧用案例,演绎精彩课堂教学[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1,(1):42-43.

第4篇:思想政治教学案例范文

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思想状态和政治觉醒,在2005年,中央有关部委便推出了极具实践的新课程体系[1]。新的课程将原有的7门课减为5门课,这5门课集中体现了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改革的新方向和新任务,例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从哲学的高度为学生建构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服务;《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悉数展示给学生,让他能够从中国的基本国情中寻找自己人生未来的价值与方向;《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历史的眼光去审视中华民族的过去,尤其是1840年以来的伤痛,用历史材料去证实中国共产党的伟大贡献和政权合法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一门课很贴近现实,为学生未来生活可能面临的诸多问题考虑并务实地把法律加入其中;《形式与政策》明确地针对时下热点,帮助学生摆正方向并深度分析,是学生理解大势的重要工具。总的来看,我们课程设置的主要目的就是围绕着“大局”来展开,让学生形成大局意识,在学习中主动知道大局,分析大局,坚持大局。

面对党和国家交给的光荣任务,身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线人员,必须深刻地分析新课程的目标和内容,以现实的课堂教学为出发点,不断探索新型教学模式和方法,积极引进国外思想教育的新成果和新经验,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当下,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课堂活动,大多没有实质内容,只是在唱“口号”,拉“标语”,并没有深入到学生的内心和情感中去发掘最能打动他们的正能量。这些浮于表面的教学活动,只会让思想政治课失去更多的地位和支持,因而,必须以最新鲜的思维去撬动成旧的教学模式。

二、专题案例教学模式的构建

上世纪初,美国学者[2]在大学课堂教学中,开始利用案例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的教学实践,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后来得到了美国政府的承认与推广。案例教学之所以取得那么大的成功,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理论角度去看待它,很明显就可以发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身影,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必须依靠主体对外在素材进行分析和内化,才能产生自我的知识体系。这种新兴的教学模式便受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的关注,他们在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中,逐渐不断地引入这种新型模式,形成了独有的专题案例教学模式。从概念上来说,专题案例教学模式是以案例为课堂教学的主要素材,通过师生在案例情景下互动交流,让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理解、评价、应用四大环节,从而构建自己的实践生活能力。这种教学模式最大的特色就是,立足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故事为背景,将课堂知识教学实例化,从现实背景帮助学生产生更真实的实践体验。在专题案例教学的实施时,教师主要需要抓住以下案例选择——案例制作——案例分享——案例评价四个环节,相互之间关系固定,不能随便打乱。因而,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时,表现为适应新环境下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特别是课堂主动性调动、教学资源开发、教学效果等方面,作用巨大。

(一)调动课堂主体的能动性

大学课堂在本质上其实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平台,这一个平台所能够提供给学生的东西,应该是尽可能地真实或还原真实。课堂的模拟性特征,使得它必须要给主体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发挥自我的能动性,去利用和发掘自我的潜在能力。传统的课堂只是为教师而设计的,而现代的课堂不仅要为教师设计,还要为学生设计。这种设计的核心就是主体的能动性,以能动性为抓手,着力提高课堂最终的时效性[3]。案例教学对于教师的能动性是一个巨大的考验,这种考验就是源于案例的制作,例如:在《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教学前的案例制作时,考虑到第一位的因素就是形象性与故事性相结合,之后确定“林则徐的仕途浮沉”作为案例,在找寻资料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知道许多历史知识和典故,并对中国近代的屈辱和不公深感沉痛。为了扩大学生的认知面,从更广阔的角度去解读西方侵略给中国带来的深远影响,从台湾学者研究林则徐的论文和资料,又会有另一种解读。教学不仅仅限于课堂更多的还是需要我们课下去充实自己,教师要充实自己,更重要的目的是为了充实学生,在上课时,我便以“林则徐的仕途浮沉”为教学材料,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对于他们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还有许多不为自己所熟知的故事兴奋不已。通过一个小小的案例,学生的学习能动性被调动了起来,而教师的教学能动性因为这一个制作案例的过程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二)开发学习资源的多样性

现代学习理念要求学习不仅仅是接受知识,更重要是创造知识即是探究性学习,案例学习模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上,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在学习资源运用上,实践教学[4]运用的资源最为多样,也最为综合,最适合实践教学的模式便是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的资源来自实践,特别是来自于真实的社会时政热点,对于当代大学生十分具有吸引力,而且很能打开他们的思维窗口,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去透析时事背后的深刻规律。这种丰富的资源,必须得到有效整合,这种手段只有案例。针对《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第八章“了解法律制度实践法律规范”的案例教学,表面上看教师只需要帮助学生明白法制重要性,但是这种与他们切身利益关系不大的话题,很难引起共鸣。因此,我制作了专题案例“美国次贷危机与法制的关系”,选取了多种类型和多种观点的材料,集合百家之言,例如:西方媒体对自身文明的审视;中国社会各界盲目乐观;学者对美国和世界金融制度的反思等等。这些多样的材料和资源,都可以集中到“次贷危机”这个案例中,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时政学习的材料,也增加了更多政治学和经济学的学习资源。从上面案例,我们可以发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相关的探究性学习,最好的开展形式就是案例教学法,这种将多元化的资源以理论实践的方式,形成了一种民主与和谐的交流气氛。

(三)生成教学成果的显著性

一门课最能反映教学效益的东西,便是教学成果,特别是显而易见的成果。教学效果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追求的重要价值之一,这项价值的实现离不开教学每一个环节之间的协调与统筹,特别是在案例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讨论与述评时,必须明确教学的主要目标,以目标为导向,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紧紧地凝聚在“大局”思想上来。思想政治教育最高的目标就是实现情感态度的认同,在实施教学活动时,以情感类的专题案例分析与探讨最能产生显著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个人品格培养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在第三章“创造有价值的精彩人生”标题下第二节“人生价值的取向与把握”相关内容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面临选择时的从容不迫的精神,在这种个人价值取向比较明显的课题,往往会让很多教师在阐述“大局”和“小我”之间关系上犯难,从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其实这些困惑,并不是没有破解之法,最重要的就是教师能够以真情实感的案例进行教学,在对案例进行分析时,尽可能地多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情感取向。例如:我在这一课时的设计时,以“我的选择,我负责”为题目,将自己的成长经历、学习经历、个人选择等内容制成案例,提供给学生,让学生以“我”的角度去面对我以前所遇到的困难和抉择,畅快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建议。那节课结束之后,有很多学生自愿留下来和我一起交流自己的感悟,还有自己所面临的困扰,希望能够从我这里获得更多的答案,虽然我并没有给他们任何准确的答案,但是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已经达到了。这群浑浑噩噩的大学生,对于自己的人生和未来也开始有了思考,对于现在和未来可能面临的选择有了醒悟。

三、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简单地说,我们的专题案例教学最大的优势就是以一种真实场景重现的模式,把学生的学习变成一种研究或探究的过程。在实践这个过程时,教师有可能遇到各种挑战和障碍,特别是来自学生的挑战,还有就是制作案例遇到的障碍。这些问题的解决,还是必须依赖于案例教学本身的特点,发挥课堂主体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性,并开发尽可能多的教学资源和素材以及利用情感态度的非理性特征,去完成教师的教学引导工作。

(一)专题案例单一

对于教师来说,在教学中最大的困难莫过于教学资源的匮乏,尤其是案例教学的主要教学载体——案例。如果案例不能及时准确地反映教学内容,将教学过程有效实现引领,那么很有可能整堂课都是会失败。但是实际工作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常常面临的情况就是案例紧张,案例内容过于单一,更甚至于没有案例可用。在这种情形下,教师必须做好充足的上课准备,平时生活过程中时刻注意案例的搜集,特别是身边发生的大事、小事。这些事情就是最好的案例,也是最能说明问题的案例,例如:前几年,学校周围发生了不少与学生有关的治安案件,但是学生相互之间并不能说清楚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因为他们并不了解内情。不过各种流言和小道消息,在学生之间便不胫而走,对于学校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因此,我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中便用“我们身边发生了什么?”为案例课题,将自己所知道的各种大小事情都编在其中,以自己听说和亲身经历的时间先后顺序打在PPT上面,让学生参与并填充自己所知道的相关内容,经过一节课的努力,各种大小故事便都浮出了水面。从学生的细节补充,我的案例库又得到了充实,并且将他们的消息来源和我的消息来源进行对比,就可以发现最多的就是以“听说”“据说”等不确定信息。最后,我用法律基础知识为学生的道听途说做了界定,这些流言只要不是针对他人的恶意攻击和诽谤都无伤大雅,但是我们老是生活在流言之中显得太悲哀了。生活不仅也是一个“万花筒”,而且也是储藏案例资源的大宝库,只有留心生活,留心小事,我们才能有源源不断的案例供给。

(二)背景知识不足

高校中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并不是一门单一的学科,它综合了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许多知识,比如:教育学、哲学、历史学等,这种复杂的学科背景,直接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出现的案例内容复杂多样。这种多样的案例虽然可以给学生以多种层次和角度的透析视角,但是也给学生的相关背景知识带来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在我国文理分科的高中教育教学现状,一时无法被打破的情况下,课堂案例的相关背景知识不足产生的问题,显得更加棘手。在此时,补充学生相关的背景知识也存在着两方面的困难:一是时间上并不能够充分的满足;二是学生自己并不会化太多的心思去关注这些背景知识。因此,教师必须选择一个能够化难为易的方法,把背景知识浅化为已有的生活常识,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案例的内容。例如:《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当中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任务”一章,关于“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内容是学生在学习时,最难以理解的一节知识,因为这里涉及的背景知识既有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原理,又涉及科学社会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些理论作为课题的背景知识,对于相关专业的学生理解起来都很有难度,更何况是非专业的学生。在上这一课时,我选择了以“中国的改革开放”作为案例,以中国改革开放之前和改革开放之后,发生的巨大变化及背后的原因所折射出来的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让学生从正面去了解共产主义的存在巨大的科学性和必然性。

(三)课堂结构松散

日常生活中,案例往往是以故事的形式出现,虽然能够调动人们的兴趣并引来极大的关注,但是这种故事化的倾向也使得实行案例教学法的课堂结构比较松散,难以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并进行足够深度的思考,总是停留在表面。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5]是课堂气氛活跃必不可少的要素,然而学生的热情一定要集中到学习上来,将精力放在对课堂问题的探究和案例的分析上去。对于课堂结构松散的问题,我认为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不是万能的,它也有自己的局限。因而,在上《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一课时,我原本设计好以“社会主义基本路线的内容和实践”作为案例交由学生分析,这条基本路线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关系,并思考在实践过程中如何贯彻相关内容,谈谈自己的想法。然而,在进入教室时,我发现许多学生正在议论“中日之争”,而且谈论得很激烈。我想自己应该适时调整自己上课的思路,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放在最后,先以“”问题为引子,和学生一起探讨相关问题的产生、变化和现状,并让学生以自己的想法制作一个方案“夺回”。表面上看来,这堂课已经脱离了上课的主线,但是最后3分钟的时候,我打住了所有的讨论,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作业即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争端之我见”。这样一下就将案例教学的主动权给了学生,在课堂上大家充分的讨论已经有了充足的资源,课后学生便可以从上课时获得的信息去制作属于自己的“社会初级阶段”案例。

第5篇:思想政治教学案例范文

【摘要】:案例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思想,它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应用广泛,它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在案例教学法实施的过程中需要教师精心选择案例,正确科学地运用案例。

【关键词】:案例教学;兴趣;能力;案例选择;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1

我设计这节课主要采取"案例"教学法,这是我工作以来一直在课堂探索和实践的方法,也是我这节课的最大亮点。对政治课而言,案例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思想。通过设计典型的案例,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让学生在案例中理解知识、运用知识。案例教学法能创设一个良好的宽松的教学情境,把真实的典型问题展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设身处地地去思考,去分析、去讨论,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所学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实践证明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下面我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为例进行一番分析与反思。

一、选择案例应坚持的原则

1、针对性原则

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的原理和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往往难以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

过程中列举具体的案例来说明。设置案例的目的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所以列举的案例必须有针对性,这样才能达到反映和说明教材内容的目的。列举的案例要紧扣教学目标并和课本知识有机结合,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想状况,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增强教学效果,不能把政治课上成案例堆砌会。案例太多,学生会迷失方向,只顾听案例而忽视了案例所反映的道理。所以,我在讲四种消费心理时,精选的四组情景都是围绕本课内容,做到案例内容与学习的重难点有机结合。

2、生活性原则

新课程呼唤政治教学向生活回归,围绕生活、反思生活,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因此,教学所选用的案例材料必须具备生活性。当授课的材料与所学的知识和生活体验相联系时,学生对学习才会有兴趣。案例材料越贴近生活,就越容易形成学生情感和心理上的共鸣。

我在讲做理智消费者,应坚持的第一个原则避免盲从、理性消费时,选用了家庭装修时一家人的一段对话:

妻子:老公,同事们都说,现在装修流行"田园风格"。

丈夫:那就听你的吧!反正一切跟着流行走!

小明:不对,我们同学上网搜索过,明年新居装修将出现"地中海"时尚。

丈夫:啊!那咱家怎么装修啊!

这个案例中所展示的是社会活动中的现实背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是学生普遍感兴趣的现实问题,所以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很高,在学生的热烈讨论得出结论:家庭装修应坚持的正确原则。

3、时效性原则

案例背景材料的选择必须具有时效性,尽量选择最近最新的材料,特别是当年的重大时政和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的相关材料,这样才能更接近生活,同时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点燃学生的热情,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诱发学生设身处地地去思考,去分析、去讨论,从而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在讲做理智消费者,应坚持的第二个原则:量入为出、适度消费时,我不失时机地将这两年的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引入课堂:房奴、卡奴、守财奴、月光族,选择的这一案例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从而激发了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拓展了学生思维,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分析案例应该注意的问题

分析讨论案例,这是案例教学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而这一环节的关键是通过师生互动,将案例的内容与相应的教材知识点联系起来,揭示案例与教材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教师要善于启发诱导,在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的基础上引导他们与所学的知识结合起来,做到理论与材料相结合。

1、注重课堂设问、以及设问艺术地把握。

问题的设计是进行案例教学的关键,是把材料与知识结合起来的纽带。好的设问既能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设问需要结合学生认知水平,从科学而符合实际的角度提出问题,并注重把握设问的内容和时机,强调设问的切入点和启发性,才能发挥案例材料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问题设计有梯度,由浅入深,这样有利于学生"入题",符合学生的逻辑思维规律,也有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在明确为什么问的基础上,要善于确定问题的切入点,解决问什么。

我在讲量入为出、适度消费这个原则时,出示这样的案例:

我的大学同学王某在武威工作,为了买房倾其所有,每月大部分收入用来偿还房贷。他

在获得了面子好看,心理安慰的同时,生活质量大幅下降,消费水平急转直下,不敢换工作

不敢旅游,担心生病,节衣缩食......

我家邻居李某,他们经济条件比较宽裕,却把富日子当穷日子过,存钱嗜命,只存不取。

生活上低标准,不打手机,不下馆子,吃饱肚子就行,穿戴"一贯制"......

针对上述案例,我提出了这样一组问题:

你如何看待这两种不同的消费方式?

为了贷款买房自己生活质量下降,值得吗?

邻居挣了钱不花,攒钱有什么用?结合房奴和守财奴,怎样把握消费的度?

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讨论,讨论后同学们提出了许多看法,有些观点还出于我的意料之外。这样会大大地增强教学实效性,提高教学效果。

2、及时启发引导、总结陈述案例

在分析讨论案例的过程中,有的同学观点正确,有的观点错误,有的观点偏激,有的不合题意,这时候就要求及时启发引导、总结陈述案例。案例教学给学生提供了思考、反思的机会,对学生正确的观点的和不足之处,进行总结和补充性的评述。让学生对讨论案例有更深刻的认识。

我在讲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这个原则时,我给出的案例是:平时在外面吃饭剩余的饭菜是否带回家?有的同学在讨论这个话题时,谈到现在经济条件好了,没必要带回家。我及时从现实国情、民族精神、个人品质等角度陈述现在仍然需要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的必要性,从而使学生提高了认识。

总之,案例教学法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它实质是属于研究性学习,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我们在今后政治课教学中应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案例教学指南》郑金洲著

第6篇:思想政治教学案例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不同于传统教学法,适应了教育改革的发展。《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积极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案例教学法就是通过引用案例达到教学的目标。教师根据教学的内容与重点,选取教学所需的案例,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一起探索、分析和讨论,从而加深学生对教学知识的记忆,帮助学生掌握教学重点与难点,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案例教学法符合新形势下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教学活动可取的教学法之一,对教育改革有着深刻的影响。

一、案例教学法的发展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1920年,美国哈佛商学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提出了这一教学法,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在不断地探索与发展中,案例教学法开始逐步深入人心。把案例教学法应用于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案例都是来自于商业管理的真实情境或事件,透过此种方式,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实施之后,颇具绩效。这种案例教学法到了1980年,受到了师资培育的重视,认识到了案例教学法在教学中所起到的作用与在师资培育课程中的价值,从而案例教学法正式成为“哈佛教学模式”的一大特色,被广泛应用于哈佛大学一些学院的教育教学中。随着案例教学法的成功,我国教育界也开始重视并引用,现在案例教学法在我国教育界已日趋成熟,而且促进了我国教育界的改革与发展,为我国的教育改革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二、案例教学法的作用

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传统的教学注重“教”而不注重“学”,传统教学采用的是灌输式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把现成的知识与方法传授给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学生缺乏自己探索、自己研究的经历,只是单一地接受知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牢固,甚至对一些教学难点不理解,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案例教学法打破了灌输式教学的模式,在教学中运用真实案例让学生发挥自主创新能力和探索能力,自己去发现、研究、探索,找出解决办法。在实践中,学生对学习中的未知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索心,这就使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被激发了出来。带着对知识的渴望,学生在不断探索中养成了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2.培养学生的交流技能

案例教学法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探索,在案例教学的后期,每位学生都要对自己的探索结果进行发表。学生五花八门的新奇想法与自己对案例不同程度的见解可以让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借鉴,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拓宽学生的思路。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在发表过程中,学生提高了人际交流的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学生为了能使自己的表达更加清晰流畅、更加具有说服力,便会在发表过程中下意识地提升自己的语言水平,经过长时间的发表,学生的交流技能自然而然就得到了提高。

3.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需要教师掌握多方面的知识以及多学科的知识,这对教师来说是不太现实的。而且,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处于次要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动发起者,要想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学生要处于主导地位。

案例教学法满足了这一要求,案例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由于学生掌握了多学科的知识,在拿到一个案例时,学生会从多方面、多角度对案例进行分析,从而在案例研究的过程中对每个学科的知识都进行了复习与巩固。

三、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1.精心设计教学案例

案例教学法的关键就是案例,案例的选取、编排都对案例教学法在教学中是否成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案例教学法中的案例要经过精心的选取。例如,在对纳税这一知识点进行讲解时,可以选取《甲方乙方》这一电影作为案例教学的正面案例,选取厦门特大走私案,通过犯罪嫌疑人偷逃税款300亿元的事件向学生进行反面案例教学。在进行“量变与质变”的讲解时,为了给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我选取了《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以“君之病在肌肤”“君之病在肠胃”和“君之病在骨髓”表现了蔡桓公病的发展,用“量变引起质变”解释了蔡桓公最终死亡的原因,扁鹊通过“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生动形象地为学生解释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加深学生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兴趣。

精心设计的教学案例还要能够反映现实生活。例如,在讲解“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这一哲学道理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说句心里话》这首歌,引出学生对歌曲现象的一种思考。我为什么想家?既然想家为什么还要来当兵?这体现了一个什么样的哲学道理?通过层层递进的提问,让学生逐步思考事物之间的联系。我想家是因为家中有老母亲,我当兵是因为要保卫祖国、保卫家,可见,“我”“老母亲”“国家”“家”这些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从而明白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

案例教学法所重视的不是知识的灌输与传授,重点是让学生对案例进行研究探索。选取的案例包含的知识点多,学生才能在探索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多方面来看待案例,引发学生不同的见解。

2.精心组织案例讨论

案例教学法的精华就在于对案例进行研究与讨论,知识点是学生在研究讨论中得来的,交流能力是在研究讨论中得到提高的,所以,教师要对案例讨论进行精心的安排。

以“可持续发展”为例,教师可以搜集报纸上的时讯,如:我国土地荒漠化引起沙尘暴,我国每年土地沙漠化的面积已经达到了2500平方千米,这加剧了我国土地沙漠化。教师通过这个例子可以提出许多问题来引发学生对案例的讨论。这个例子反映了日前我国存在的什么问题?引起例子中的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国家针对这种现象应该采取什么措施?等问题的提出,可以激发学生对例子的讨论,各抒己见,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让学生对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直观的感受。

教师在案例教学过程中还要组织好课堂纪律。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有秩序的讨论能充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让大家都参与到案例讨论中来,从而达到案例教学的目标。所以,教师要及时对课堂讨论的秩序进行维持,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课堂秩序。

案例教学法对教育教学有着积极的影响,所以我们要在教学中积极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通过对高中思想政治案例教学法的研究,希望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能够正确采用案例教学法,真正发挥其在教学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第7篇:思想政治教学案例范文

关键词:转变;表现;分析;解决问题;创新能力;学习迁移能力;真实性;实效性;目标性

【中图分类号】 G633.2【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06-0017-01

思想政治课中进行案例教学,适应了新课改发展的和学生成长的需要。何谓案例教学?它是基于情景学习论,认知弹性论,以学生为主体,凭借具有多元表征的潜在价值的“案例”,引导学习者进入科学探索和反思的学习过程。案例教学通过对一些典型案例的判定、分析和研究,阐明某一学科的一般规律,某一问题的具体认识,从而使学生了解掌握所学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案例教学的运用,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加强实践环节。,促进学生自主、和谐地发展,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案例教学对于坚持和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突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践特色,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推动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的深化改革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在案例教学中进行了反思,将一些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 充分调动教师在案例教学中的作用,提高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教师在案例教学中角色地位的转变

教学方法和程序在案例教学中,发生了较大变化。学生自主学习、自研自教。它训练的学生独立、自治与自创精神,而不是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针对性。这不仅要求教师学生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求老师具有较高的授课水平,教学能力上的跨越,这种教学方式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把学习主动权让给学生,为他们提供了广阔的参与空间,使学生学得主动积极,有充分的机会去研究,去发现。教师不仅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也是学生活动的参与者和合作者。案例教学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主动学习、领悟、探索、创新。学生自主活动和发展,学生学会在案例中用自己眼睛去发现、去寻找、去探究。他们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声提去感受,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和活动的主人。

2.教师在案例教学作用的表现

政治课案例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的目的,准备和精选典型的案例,为课堂教学做前提工作。接着教师确定好案例的焦点和讨论的主题,通过录像、投影、课件漫画和学生表演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尽快体验和进入案例情景。这是案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接下来学生阅读教材,查找论点、论据,进行讨论。虽然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但是不等于教师袖手旁观,放任学生自流。学生各抒己见后,教师通过组织、引导、启发、点拔、评论等,把绝大多数学生的讨论统一到正确结论上,课堂讨论发言生动活泼,健康地发展。教师及时的表扬学生在课堂中所表现的探索精神、能力、发表的各种见解、观点。案例教学突破了传统的僵化的政治教学模式,使教学有了新意,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化、生动化和灵活性,学生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学会解决实际问题,课堂教学效果显著。

二 充分完善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1.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政治课直接参与对案例的分析、讨论和评价,形成了民主、平等、和谐地课堂教学氛围。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的积极性高涨,他们在案例教学中有较多展现自我的机会,激发学习的兴趣,思维方式得到完善。同时也加深了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缩短书本理论与实际教材的距离,这样学生对教材不仅有感性认识,而且有理性认识,在脑中留下深刻印象。他们对案例中所蕴含的问题,会设身处地区思考,学会把教材中抽象的概念、原理具体化、形象化,摄取信息与表达能力得到提高,论辩技能得到锻炼,学会了正确分析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2.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学生在案例教学中,是学习的主人,他们学会自主探索,主动获取知识,分析运用知识。调动了他们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敢想敢说""异想天开""想说就说",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畅所欲言,各种思维火花不断碰撞,许多创造性灵感就会不断地闪现。学生学会一例多用,一例多变,一观点多用,正向,逆向思维,灵活的思考案例,主动去探索新知识,他们的学习潜能得到开发,激活了创新意识。他们想思考、会思考、爱思考,思维的火花碰撞激烈。他们敢于标新立异,提出各种问题,进行大胆创新,想出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独特方案、最佳方案,使得他们在欢快的中健康地发展。

3.提高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

学习迁移指的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案例教学使学生能正确把握所学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他们学会举出与此知识相关的多个案例,培养了发散思维和案例迁移能力,学习的知识会迁移,触类旁通。学生的学习方法会迁移,学习效率得以提高。他们正确运用所学案例知识和解决问题。案例迁移,使学生举一反三,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使得学生把政治课所学知识运用到案例中,不在拘泥于头脑中。

三 充分改进案例教学中的一些细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教师所选教学的案例,要求真实

它来源于我们身边的真实的生活实际,社会生活,国际社会。这样引导学生关注现实中的人生、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增强了政治学科的可信度,更好地提高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的效果。这样的案例与所学知识点紧紧相扣,对学生有可信感、说服力和感染力。学生在真实又真切的体验中、教学实践磨练中,受到启迪,最终将外在的思想道德要求内化为健康的情感品质,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对人生的成长与发展起到重大的引导和提升作用。相反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千万不能用虚构的案例去教学,不能随意堆砌,不能信手拈来,不能不着边际。在真实案例创设的情景中,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对案例中蕴藏的问题能进行充分又缜密的思考,开展精辟而又深刻的讨论,切中要害。真实的案例教学不仅调动了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的能力,而且完善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学生会用知识理解社会现象,提高了学生获取知识的兴趣愿望,使得课堂教学进入良性循环。

2.案例教学所选案例数目要恰到好处,不能只流于形式

第8篇:思想政治教学案例范文

在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教师需在初中政治课的教学方法上进行一定的改革,打破以往初中政治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模式,使师生关系由单纯的授受关系转变为合作探究的关系,充分利用各种生动具体的案例,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中。可以说案例教学法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也是对以往的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同时,案例教学法是发展的,它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不断推动其发展。

一、案例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又有部分老师对案例分析法的了解不够,选取的案例与课堂教学内容联系相关不大。在课堂教育学中出现很多问题。因此,教师务必要学会在课堂教学中正确运用案例教学法很重要。

(一)处理好学生学与教师教的关系

从教育改革的角度看,现代教育思想更注重“以人为本”,更注重培养学生能力和开发学生的智力,教育的过程是双方互动、共同促进和提高的过程。师生关系作为学校环境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这一关系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效果、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

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融洽的。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心灵的互相接纳,形成师生至爱的、真挚的情感关系。因为在案例教学法教学中是要求学生与老师互动的。这样学生就更容易接受新的知识。而且在教学中它的宗旨是本着学生自主性精神,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发展。它应该体现在:一方面,学生在与教师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实践,逐步完成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的确立;另一方面,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

(二)充分做好课前准备

做好课前准备提升教学效益 案例教学要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和学生都要做好课前准备。首先教师应吃透案例。教师应查阅与案例有关的材料掌握案例的背景知识对学生可能提出的各种问题有充分思想准备。其次应搞好课堂设计。如案例呈现方式确立案例的焦点和争论主题做好案例分析的预测等。再次应向学生布置预习内容发放案例材料。作为学生应做好课前复习和预习认真阅读案例材料并对案例进行分析、思考归纳讨论要点或发言提纲以提升教学的实效性。

(三)围绕案例组织讨论

积极引导课堂分析、讨论提升思维品质 分析讨论是案例教学的中心环节。学生是课堂分析、讨论的主体同时教师要发挥启发和引导作用。首先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讨论的良好氛围鼓励学生自主思考积极发言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鼓励学生敢于触及敏感问题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其次要启发学生围绕中心议题进行讨论在讨论中学生提出的正确观点和想法要给予充分肯定和必要补充对于讨论中出现的错误观点和模糊认识要及时纠正和引导从而把讨论引导到正确轨道上。再次要把学生从对案例本身的讨论引导到一般问题的讨论进而把讨论引向深入。最后教师要发挥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主持讨论、辩论维护课堂秩序使案例教学有序进行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四)组织好案例分析报告的撰写与评价

在案例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组织课后案例分析报告的撰写是整个案例教学的最后一环。这一环节,既有助于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又有助于提高其综合能力。案例分析报告不仅要求每个同学把自己的分析表达出来,还应吸收小组讨论和班级讨论的成果。特别应注意报告的内容要精炼,案例分析要有依据,尽可能客观地评述问题,增强报告的质量和说服力。报告完成后,教师应尽可能全批全阅,并在规定时间内反馈给学生,指出值得鼓励的地方和应改进的不足,注重正面评价,积极评价。对学生报告中反映出来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可在课堂教学和答疑过程中集中解答。同时,还可将案例课中同学的表现及案例分析报告作为考核同学学习成绩的一个重要方面,甚至可作为考试的重要题型。因为案例分析不是单纯地复述所学知识点,而是要将案例中涉及的知识点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抓住要害,言之有据。从我们的实践可以发现,这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对学生做出真实有效的评价。

二、应用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来讲,初中高年级及高中阶段的学生抽象思维占思维能力的主导地位,且具有更高的概括性能力,逐渐向辩证逻辑思维发展;具有深刻性和批判性,能够自觉地从本质上比较全面地看问题,对别人的意见有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具有独立性、创造性。

由于案例教学要求学生直接参与案例的分析、讨论和评价。因此每一个学生都想抓住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显示自己的才能,为此他们就要随着教学的进程正确地组织语言、准确加以表达,让学生置身于实践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学习,使他们能在学习中去发现问题,从而去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然就会得到提高。

第9篇:思想政治教学案例范文

1、有效激发医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积极性

案例教学是以典型的热点事件为题材,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的讲授过程中,教学用的医学案例,大多式相关专业领域典型事件或国内外的医学相关热点问题,具有强烈的针对性、现实性以及趣味性,与学生的专业及未来职业发展密切相关,会极大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老师搜集典型案例,结合专业特点进行整理加工,提升案例的问题导向性和理论说服力,结合《概论》课教学内容进行讲述,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以实现互动式教学的效果,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主动探索和思考案例所蕴含的哲理,很好的体现“概论课”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真正入学生脑、入学生心。

2、拓宽医学生专业知识面,培养医学生良好职业素养

医学生未来从事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工作,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还应有高尚的医德和强烈的责任感、奉献意识。医学教育在培养医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必须加强对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的培养,在《概论》课教学中充分运用医学案例,通过对医疗领域中热点问题、先进典型人物等问题的介绍和讨论分析,对于拓宽医学生视野,培养医学生良好的医学生人文素质及职业素质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3、增强医学生思政理论课教学实效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最显著的特征,重视实践、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内在要求。《概论》课运用案例教学把课堂融于社会实践,融于学生生活,与医学生的临床实践结合起来,可以让医学生潜移默化地感知良好医德及医学人文素质的重要性,结合教学内容、学生实际、课程教学特点,有针对性的选取案例,引导学生关注相关专业领域热点问题及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或事件。这样才能实现思政课的教学目标,提升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将自己所学应用于临床实践,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

二、医学案例在医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原则

1、针对性原则

医学案例的选择和运用要有针对性,针对医学生所关注的热点问题,根据医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结合教学案例,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分析当前社会及医学专业领域热点问题和现象,树立正确的三观和良好的医学人文素质。具体而言,一是医学案例选择的针对性:结合所学内容的学习目标、医学生的实际情况、医学领域热点、疑难问题、趣味性等;二是教学对象的针对性,针对不同专业学生选取突出专业特点的案例,如中医类学生,可选取中医类经典案例,吸引学生主动参与交流、互动,结合专业背景进行案例分析探讨。三是与教学内容的契合,概论课理论性及思想教育性相对较强,医学生大多缺乏学习兴趣,教学实践中根据所涉及的基本理论可能给医学生带来的问题的角度去选用医学案例,以达到相应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效果。

2、典型性原则

医学案例的选用必须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反映某一现象的典型特征、普遍存在的问题和某种时代特征。选用的医学案例既要典型、又要有明确的导向性,同时要体现趣味性,才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在第八章以大家关注的热点事件“药品回扣门”、“莆田系医院”事件等典型案例,从医疗体制改革、医患关系等角度分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性、目标和主要任务,及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和社会保障体制。

3、实践性原则

案例教学以学生的直接参与为基础,医学生通过自己解读案例、查阅资料、实践调研、分析总结形成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最后努力去解决问题。案例教学提供了生动的例子,将社会热点及典型事件和任务程进行直接呈现,使医学生从生动的事例中提炼出科学的理论,用科学的理论去分析社会现实,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如在《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一章节中,可以结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变化和取得的成绩进行讲解改革开放的过程及取得的成绩,同时以此为题让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调研,调研基层医疗机构或普通民众就业的困难和问题等,并以课程作业的形式撰写调研报告。

三、医学案例在医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实施

1、精心选取案例

《概论》课医学案例的选取,既要考虑医学生的特点及专业背景,又要符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医学案例运用中的医学知识必须契合《概论》课教学目标,将掌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医学生综合人文素质的提高融合起来。同时要体现时代性、导向性、启发性,案例既要密切结合社会现实及专业特点,也要有明确的思想导向。学生通过案例分析,能够达到掌握基本理论、引发讨论的目的,也能达到提高其认识水平和道德修养的目的。此外,任课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平台、APP等以视频、ppt形象生动的形式展现案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2、精心设计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