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传染病产生的原因范文

传染病产生的原因精选(九篇)

传染病产生的原因

第1篇:传染病产生的原因范文

案例某县C村共有64户,351人。某年6月1日至7月5日共发生腹泻病人252例,罹患率高达71.79%,年龄最大的80岁,最小为2个月,15岁以上的罹患率为68.12%,15岁以下为78.69%。主要症状为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病程短暂,一般3~4天即恢复健康。经调查全村351人均饮用井水,全村有7口井,多数人饮用1号与2号井水,饮用者罹患率为77.81%;而饮用其他井水者为25%,两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x2=48.8、P<0.01)。病前有饮冷水习惯者罹患率为81.45%;无此习惯者仅为39.5%,两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x2=50.9、P<0.01)。于发病后10天采水样,从水源中分离到1株大肠杆菌。

你认为这次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流行面貌呈现什么型?它的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进行病因学调查?怎样控制及消灭这类腹泻病?(摘自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1,12(5):319)

第一节传染病流行病学

传染病(infectiousdisease)在人群中的发生,必须具备三个相互连接的条件,即传染源、传染途径和对传染病易感人群。这三个条件统称传染病流行过程三个环节,当三个条件同时存在并相互作用时就造成传染病的发生与蔓延。掌握传染病的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与影响因素,有助于制订正确的防制措施,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

一、传染源(sourceofinfection)

传染源泉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患传染病的病人、病原体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等均为传染源。

(一)人作为传染源

1.病人(patient)病人是一个重要的传染源,因病人体内存在着大量有毒力的病原体且病人的某些症状亦有利于病原体从体内排出。例如麻疹等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咳嗽,细菌性痢疾等肠道传染病患者的腹泻。病原体污染外界环境,增加易感者感染机会。

各种传染病的病程长短不一,按病程的发展过程可分为潜伏期、临床症状期、恢复及持续时间的长短。各期病人作为传染意义的不同,主要取决于他是否排出病原体,排出数量与频度及持续时间的长短。

(1)潜伏期(incubationperiod):自病原体侵入机体至最早出现临床症状这段时间称潜伏期,潜伏期的长短因病而异,短的仅有2~4小时(如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长的可达数月、甚至数年(如麻风病)。同一种疾病不同病例潜伏期亦有长短,但在一定范围内变动。有些传染病在潜伏期末可排出病原体,此时病人已有传染性,例如麻疹、甲型病毒性肝炎等。

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及用途:①潜伏期长短影响疾病的流行过程,潜伏期短的疾病流行趋势往往十分迅猛,很快即达高峰;而潜伏期长的疾病其流行波持续较久。②根据潜伏期可判断有受感染的时间,从而追溯传染源和确定传播途径。③根据潜伏期,确定对接触者的留验、检疫或医学观察的期限。一般按常见潜伏期加1~2天(附表6-1)。④根据潜伏期确定免疫接种的时间,例如在麻疹潜伏期最初5天内进行被动免疫其效果最佳。⑤根据潜伏期可评价某项预防措施的效果。

(2)临床症状期(clinicalstage):为出现该病特异性症状和体征的时间。在该时间内病原体在体内繁殖最多,有些症状又有利于并于病原体排出,故传染性最强。有些疾病在此期可有多种途径排出病原体。例如乙型病毒性肝炎除血液外,唾液、汗腺、乳汁等均可排出病原体,增加污染外界环境的机会而使易感者获得感染。

轻型或非典型病人往往未进行隔离与治疗,作为传染原的意义较大。个别病例如从事饮食工作则可导致该疾病的爆发或流行。慢性临床过程的病人,由于排出病原体的时间长,作为传染源的作用不可忽视。

(3)恢复期(convalescentstage):在此期病人因病而引起的功能紊乱开始恢复,临床症状消失,机体产生免疫力,体内的病原体被消除,不再起传染源的作用,例如麻疹。但有些传染病,如细菌性痢疾、乙型病毒性肝炎等在恢复期内仍能排出病原体,可继续作为传染源。有些疾病排出病原体的时间更长,甚至可终身作为传染源,例如伤寒慢性带菌者。

传染期(infectionperiod)指病人能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间。传染期的长短因病而异,传染期短的疾病其续发病例呈簇状出现,每簇病例之间的间隔相当于该病的潜伏期。传染期长的疾病,续发病例常陆续出现,持续时间较长。传染期是决定病人隔离期限的重要依据。

2.病原携带者(carrier)指外表无症状但携带并排出病原体的人。病原携带者是一个统称,因其所带的病原体不同而相应的称带菌(细菌)者、带(病毒)者、带虫(原由开蠕虫)者。病原携带者排出病原体数量比病人少,但携带者因缺乏症状而不易被发现,且能自由活动,有时可成为重要的传染源,甚至引起疾病的爆发,一般可分为潜伏期、恢复期及健康病原携带者三种。

(1)潜伏期病原携带者(incubativecarrier):指感染后至临床症状出现前已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有人认为是传染病的前驱期。例如白喉、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等。

(2)恢复期病原携带者(convalescentcarrier):指临床症状消失后仍能排出病原体的人。例如白喉、伤寒、乙型病毒性肝炎等。多数传染病人在恢复期病原携带状态持续时间较短,但少数传染病的病人持续时间较长,个别病例可终身携带。凡病原携带者持续三个月以内,称暂时病原携带者(transitorycarrier)。超过三个月称慢性病原携带者(chroniccarrier)。

(3)健康病原携带者(healthycarrier):指过去从未患过某种传染病而能排出某病病原体的人,多为隐性感染的结果,一般只能用实验方法证实,但隐性感染不一定均能成为健康病原携带者。此型携带者一般排出病原体量较少,持续时间短。

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取决于排出病原体的多少,持续时间的长短,个人职业及个人卫生习惯等。

(二)受感染的动物作为传染源

人感染以动物作为传染源的疾病称人畜共患病,目前已证实约有200余种,对人有得要意义的约90种。

1.人畜共患疾病按病原储存宿主性质可分四类:

(1)以动物为主的人畜共患病:病原体主要在动物中保持延续,在一定条件下能传给人,人与人之间一般不引起传播,例如钩端螺旋体病、森林脑炎等。

(2)以人为主的人畜共患病:疾病一般在人群中传播,动物感染是偶然的,例如人型结核。

(3)人畜并重的人畜共患病:人畜均可作业传染源,例如血吸虫病。

(4)真正人畜共患病:病原体必须以人和动物分别作为终宿主和中间宿主,例如牛、猪肉绦虫病等。

2.作为传染源的动物家畜、野生哺乳动物、家禽及野禽均可传播一些疾病

动物作为传染源的流行病学意义,主要取决于人与动物的接触机会与密切程度,且与动物的种类和密度有关。

二、传播途径(modeoftransmission)

病原体为了维持其生物种的存在,需不断地更换宿主。病原体由传染源排出后再侵入另一个易感机体,它在外界环境中所经历的途径称传播途径。病原体在外界环境中必须依附于各种生物或非生物媒介,例如空气、水、食物、手、蝇及日常生活用品等,参与病原体传播的媒介物称传播因素。

(一)经空气传播(airbornetransmission)

呼吸道传染病的病原体存在于呼吸道粘膜的粘液或纤毛上皮细胞的碎片中,当病人大声说话、咳嗽或打喷嚏时,其粘液或渗出物随气流经口、鼻喷出至传染源周围一定范围的空气中。根据颗粒的大小又可分类飞沫、飞沫核和尘埃三种形式传播。较小的飞沫在空气中飘浮,被易感者直接吸入而引起感染,例如麻疹。在空气中悬浮的飞沫,当外层水分被蒸发时形成有传染性的飞沫核,它在空气中能飘浮一定时间,即使传染源已离开,易感者亦可因吸入飞沫核而感染,例如白喉、结核病等。含有病原体的较大飞沫干燥后落在衣服、床单或地面上,当人们在整理衣服或清扫地面时,带有病原体尘埃又飞扬,可造成呼吸道传播,例如结核杆菌、炭疽芽胞等。

空气传播的发生取决于多种条件,其中人口密度、卫生条件、易感者在人群中的比例起决定性作用。

经空气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特征:

1.患者多为儿童,且多为传染源周围的易感人群。

2.多呈周期性并伴有季节性高峰,以冬春季多见。

3.流行强度与人口密度、居住条件及易感人口的比重有关。

(二)经水传播(water-bornetransmission)

许多肠道传染病,若干人畜共患疾病以及某些寄生虫病均可经水传播。

1.经饮水传播因饮水被污染而引起疾病的水型流行早年十分猖獗,随着城市公共供水系统建立及水质的卫生管理,因饮水被污染而引起爆发在城市已很少见,但在广大农村仍是一个重要问题。经饮水传播疾病历史上已有多次记载,如1854年英国伦敦发生霍乱流行。流行强度取决于污染水源类型、供水范围、水受污染的强度和频度、病原体在水中的抵抗力、饮水卫生管理等。

经饮水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特征:

(1)病例的分布与供水范围分布一致。

(2)除婴儿外,各年龄、性别、职业的人均可发病。

(3)停用被污染的水或水经净化后,爆发即可平息。

2.经疫水传播当人们接触疫水时可经皮肤或粘膜感染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等。其危险性取决于人体接触疫水的面积大小、次数及接触时间的长短。

经接触疫水传播传染病的流物特征:

(1)病人有接触疫水史。

(2)呈现地方性或季节性。

(3)接触方式以游泳、洗澡、捕鱼及收割等多见。

(三)经食物传播(food-bornetransmission)

所有肠道传染病、某些寄生虫病、个别呼吸道传染病(白喉、结核病)及少数人畜共患病(炭疽病)均可经食物传播。经食物传播可分两类:

1.食物本身含有病原体感染绦虫的牛、猪、患炭疽的牛、羊,其肉类含有病原体。患结核病的乳牛所分泌的乳汁可含有结核杆菌。感染沙门菌家畜的肉及家禽的蛋可含有沙门菌。当人们食用后可被感染。

2.食物在各种条件下被病原体污染食物在生产、加工、运输、贮存与销售的各个环节均可被污染。水果、蔬菜等只是机械地携带病原体,其数量不再增多。在另一些食品,如牛奶、肉馅等在适宜的温度下病原体可大量繁殖,人们食用后可感染而发病。

经食物传播传染病病的流行特征:

(1)病人有食用某种污染食品史,不食者不发病。

(2)易形成爆发,累及为数与食用污染食品的人数有关。

(3)多发生于夏秋季,一般不形成慢性流行。

(4)停止供应污染食品爆发即平息。

(四)接触传播(contacttransmission)

接触传播包括两类传播方式:

1.直接接触传播(directcontacttransmission)在没有任何外界因素参与下,传染源与易感者直接接触而引起疾病的传播,例如性病、狂犬病等。

2.间接接触传播(indirectcontacttransmission)易感者因接触被传染源排泄物或分泌物所污染的某些无生命的物体而引起感染造成疾病传播,又称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多种肠道传染病、某些呼吸道传染病、人畜共患病、皮肤传染病等均可经此途径传播。被污染的手在间接传播中起特别重要的作用。

间接传播的流行病学意义,与病原体在外环境中的抵抗力、日常消毒制度是否完善、人们的卫生知识水平及卫生习惯等有关。

经接触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特征:

(1)病例多呈散发,可形成家庭或同室内成员间的传播。

(2)无明显的季节性。

(3)流行过程缓慢。

(4)卫生条件差、卫生习惯不良的情况下病例较多。

(五)媒介节肢动物传播(arthropod-bornetransmission)

作为传染病传播媒介的节肢动物甚多,有昆虫纲的蚊、蝇、蚤、虱等。蜘蛛纲的蜱和螨。由于传播疾病的种类和方式不同又可分为两大类:

1.机械性传播节肢动物接触或吞食病原体后,病原体在它的体表或体内均不繁殖,一般能存活2~5天。当它们再次觅食时,通过接触、反吐或随同它们的粪便将病原体排出体外而污染食品等,当人们食用这类食品后被感染。例如苍蝇能通过这种方式传播伤寒、细菌性痢疾等肠道传染病。

2.生物性传播吸血节肢动物呆咬处于菌血症、立克次体血症或病毒血症时的宿主,使病原体随着宿主的血液进入节肢动物的肠腔,使肠细胞或其他器官造成感染,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内进行繁殖,然后再通过节肢动物的唾液、呕吐物或粪便进入易感机体。病原体在吸血节肢动物体内增殖或完成生活周期中某些阶段后始具有传染性,其所需要时间称外潜伏期(extrinsicincubationperiod)。外潜伏期长短常受气温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经吸血节肢动物传播的疾病为数极多,例如鼠疫、斑疹伤寒、疟疾、绦虫病等。还包括大约200种以上的虫媒病毒性疾病。

吸血节肢动物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特征:

(1)有一定地区性,病例分布与媒介昆虫的分布一致。

(2)有明显的季节性,病例季节性升高与媒介昆虫繁殖活动的季节一致或稍后。

(3)某些传染病具有职业特点,如森林脑炎多见于伐木工人及野外作业的工人。

(4)发病有年龄特点,老疫区病例多见于儿童,新疫区病例无年龄差异。

(5)人与人之间一般不直接传播。

(六)经土壤传播(soil-bornetransmission)

土壤可因种种原因而被污染,传染源的排泄物或分泌物以直接或间接方式使土壤污染。因传染病死亡的人、畜尸体,由于埋葬不妥而污染土壤。有些肠道寄生虫病的生活史中有一段时间必须在土壤中发育至一定阶段才能感染人,例如蛔虫卵、钩虫卵等。某些细菌的芽胞可在土壤中长期生存,例如破伤风杆菌、炭疽杆菌等。这些被污染的土壤经过破损的皮肤使人们获得感染。

经土壤传播病原体的意义,取决于病原体在土壤中的存活力,人与土壤接触的机会与频度、个人卫生习惯等。

(七)垂直传播(verticaltransmission)

孕妇在产前将其体内的病原体传给好的胎儿垂直传播,亦称母婴传播。从广义来看,可分为下列几种:

1.经胎盘传播受感染孕妇体内的病原体可经胎盘血液使胎儿遭受感染,但并非所有感染的孕妇均可引起胎儿感染。可使胎儿感染的病毒有:风疹病毒、水痘病毒、麻疹病毒、肝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B族病毒、腮腺炎及巨细胞病毒等。

2.上行性传播病原体经孕妇阴道通过宫颈口到达绒毛膜或胎盘引起胎儿感染,例如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等。

3.分娩引起传播胎儿从无菌的羊膜腔内产出而暴露于母亲严重污染的产道内,胎儿的皮肤、粘膜、呼吸道、肠道均可遭受病原体感染,例如淋球菌、疱疹病毒等。

(八)医源性传播(iatrogenictransmission)

医源性传播指在医疗及预防工作中人为地引起某种传染病传播,一般分两类:

1.易感者在接受治疗、预防及各种检测试验时,由污染的器械、针筒、针头、导尿管等而感染某些传染病。

2.生物制品单位或药厂生产的生物制品或药品受污染而引起疾病传播。

各种传染病流行时其传播途径是十分复杂的,一种传染病可同时通过几种途径传播。例如细菌性痢疾可经水、食物、媒介节肢动物及接触等多种途径传播。因此当某种传染病在人群中蔓延时,必须进行深入的流行病学调查才能了解其真正的传播途径,从而采取有针对性防制措施。

三、人群易感性(herdsusceptibility)

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易感的程度称人群易感性。人群易感性以人群中非免疫人口占全部人口的百分比表示。判断某一人群对某种传染病易感水平的高低,可从该病以往在人群中流行情况,该病的预防接种情况及对人群进行该病抗体水平检测结果而定。

(一)影响人群易感性升高的主要原因

1.新生儿的增加出生后6个月以上未经人工免疫的婴儿,对许多传染病都易感,由于他们体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

2.易感人口的迁入某些地方病或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流行区,当地居民病后或隐性感染而获得对该病的免疫力。当非流行区居民迁入使流行区的人群易感性增高。

3.免疫人口的死亡使人群易感性相对升高。

4.免疫人口免疫力自然消退有些传染病如天花、麻疹等病后有长期免疫力,有的能维持终身。一般传染病病后或人工免疫后,其免疫力逐渐下降,最后又成为易感者,使人群易感性增高。

(二)影响人群易感性下降的主要原因

1.预防接种对易感人群施行人工免疫是降低人群易感性最积极的方法。人工免疫所获得免疫力不能维持终身,故对易感人群必须有计划地进行免疫接种。

2.流行后免疫人口增加经过一次流行后,大部分易感者因感染而获得免疫,但不能依靠这种方式来降低发病率,因流行后传染源数量增多,有时反而可促进该病传播。

3.隐性感染后免疫人口增加隐性感染者虽无症状但也是传染源,不可能期望它的增加来制止疾病传播。

(三)人群易感性与疾病流行关系

易感者大量减少能抑制疾病的流行,甚至使流行终止。但也不能认为易感者上升至某种水平就一定能发生疾病流行,因疾病的发生必须有传染源的输入。

四、疫源地与流行过程(infectiousfocusandepidemicprocess)

(一)疫源地

指传染源向周围排出病原体所能波及的范围、每个传染源可单独构成一个疫源地,但一个疫源地内可同时存在一个以上的传染源。一般把范围较小的疫源地或单个传染源所构成的疫源地称疫点。范围较大的疫源地或若干疫源地连成一片称疫区。

1.疫源地范围

取决于三个因素,即传染源活动范围、传播途径的特点和周围人群的免疫状态。例如疟疾的疫源地范围,一般以传染源为核心、以按蚊飞行距离为半径的范围。麻疹的疫源地则为传染源周围较小的范围。不同传染病的疫源地大小不一,同一种传染病有不同条件下,其疫源地范围也不相同。

2.疫源地消灭的条件

(1)传染源已被迁走(住院、治愈或死亡)。

(2)通过各种措施消灭传染源排至外环境中的病原体。

(3)所有易感的接触已度过该病的最长潜伏期而未发病或感染。

(二)流行过程(epidemicprocess)

每个疫源地均由它前一个疫源地引起的,而它又是发生新疫源地的基础。一系列相互联系、相继发生的疫源地构成传染病的流行过程。疫源地被消灭,流行过程也就中断。

1.流行强度(epidemicprocess)

(1)散发(sporadic):某病在一定地区或国家其发病率维持在历年水平。一般多用于区、县以上的范围。各个病例在时间和空间上常无联系。

(2)流行(epidemic):某地区某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发病率的水平。

(3)大流行(pandemic):某病发病率远远超过流行时的发病率水平。它的特点是传播迅速,大流行可超越国界而波及许多国家。

2.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既是生物学现象又是社会现象。流行过程又受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的影响。

(1)自然因素的影响:自然因素通过对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人群起作用。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理、土壤、动植物等因素。其中以气候与地理因素尤为重要。自然因素可直接作用于传染源,对以野生动物为传染源的疾病、虫媒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影响更大。例如疟疾、乙型脑炎的流行常受气温、雨量和湿度等影响。疟疾病例多在春夏季复发,其时如按蚊密度高,复发病例作为传染源的作用就大。自然因素对传播途径的作用亦大,夏、秋季因暴雨可引起洪水泛滥,如当地猪或鼠类中流行钩端螺旋体病,它们的尿可污染水体,当人们接触污染的水体后可导致钩端螺旋体病爆发。自然因素对易感人群亦有一定作用,寒冷季节,人群室内活动多,接触密切,常出现呼吸道疾病的季节性高峰。

(2)社会因素的影响:社会因素包括社会制度、生产劳动及居住生活条件、风俗习惯、卫生设施、医疗条件、文化水平、防疫工作、经济、宗教等人类活动所形成的一切条件。社会因素作用于三个环节而影响流行过程。社会因素对流行过程既有促进作用亦有阻碍作用。

第2篇:传染病产生的原因范文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引起乙型肝炎的病原体,一般人感染该病毒后可产生4种抗原、抗体系统,即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和表面抗体,乙肝病毒核心抗原和核心抗体,乙肝病毒e抗原和e抗体,前S蛋白抗原和抗前S蛋白抗体。目前临床一般只检查前3类,且由于核心抗原在血清中很难查到,故仅查表面抗原、表面抗体、e抗原、e抗体和核心抗体5项指标,这就是俗称的“两对半”。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英文缩写HBsAg)是乙肝病毒的外壳蛋白,本身不具传染性,但它的出现常伴有乙肝病毒的存在。表面抗原是人体感染乙肝病毒后最早出现的一项血清标志物,在病毒感染的潜伏期便可检出(也就是说感染者在发病前2~3周即可出现HBsAg阳性),是乙型肝炎早期诊断的一项重要指标。经过治疗以后,大部分急性乙肝患者的HBsAg可在病程早期(5周~5个月内)转阴。慢性乙肝患者和无症状HBV携带者的该指标可持续阳性,长达数月、数年,甚至终身。

乙肝病毒表面抗体(英文缩写HBsAb或抗-HBs)是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而形成的。该抗体为中和性抗体,能将体内的乙肝病毒清除掉。体内出现乙肝病毒表面抗体证明机体对乙肝病毒已产生了免疫力。机体经急性、隐性感染HBV或注射乙肝疫苗后大部分可产生乙肝病毒表面抗体,它的出现大多数发生在病毒感染3~6个月以后,表示病情进入恢复期,预后良好。机体出现乙肝病毒表面抗体后便获得了免疫力,即可抵抗乙肝病毒的再感染。

乙肝病毒核心抗原(英文缩写HBcAg)是乙肝病毒的核心部分,只存在于肝细胞核内,不在血液中游离存在,因此用一般方法检测不出来,临床上不作为常规检测项目。但是,核心抗原是有传染性的标志,它能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即核心抗体。

乙肝病毒核心抗体(英文缩写为HBcAb或抗-HBc)。乙肝病毒感染早期即可查到核心抗体,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是乙肝病毒在体内持续复制的标志之一,显示具有传染性。

乙肝病毒e抗原(英文缩写为HBeAg)来源于乙肝病毒的核心,是核心抗原裂解后的产物,由感染的肝细胞分泌入血。e抗原的长期存在提示病情趋于慢性化。乙肝病毒e抗原如为阳性,则提示处于乙肝病毒急性感染的早期;病毒复制活跃,具有高度传染性;急性乙肝病人一般应在6周内转阴,否则预后不良;e抗原和表面抗原同时存在的孕妇可发生母婴垂直传播,婴儿感染率为70%~90%。

乙肝病毒e抗体(英文缩写HbeAb或抗-HBe)是由e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的一种相应抗体。乙肝病毒e抗体如为阳性,则提示乙肝病毒复制处于静止状态,仍具有传染性但传染性相对降低;乙肝急性期如很快出现抗-HBe并很快消失,则提示预后较好;如在急性期出现后,并长期存在,则提示该患者容易发展为慢性肝炎;如慢性活动性乙肝患者持续出现抗-HBe阳性,则提示该患者容易发展为肝硬化。

讲到这里,我们可以打开化验单对照检查一下了:

⑴HBsAg(+)、HBeAg(+)、抗-HBc(+):提示急性或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病毒复制活跃,具有高度传染性,也称“大三阳”。

⑵HBsAg(+)、HBeAg(+):表示处于乙肝感染的潜伏期或是急性感染早期及慢性携带者,传染性强。

⑶HBsAg(+)、抗-HBe(+)、抗-HBc(+):提示乙肝已趋向恢复,或是慢性携带者,传染性减弱,也称“小三阳”。

⑷HBsAg(+):提示处于乙肝感染的潜伏期、急性感染早期,或是慢性携带者。

⑸HBsAg(+)、抗-HBc(+):表示处于急性感染期,或是慢性携带者,传染性弱。

⑹抗-HBs(+)、抗-HBe(+)、抗-HBc(+):提示处于感染恢复期。

⑺抗-HBs(+)、抗-HBc(+):提示处于感染恢复期,或正感染。

⑻抗-HBe(+)、抗-HBc(+):提示感染已过,处于乙肝病毒表面抗体出现前的窗口期。

⑼抗-HBs(+)、抗-HBe(+):表示急性感染趋向恢复,或慢性携带者要转阴。

⑽抗-HBc(+):提示过去有乙肝感染或正处于急性感染。

⑾抗-HBs(+):表示接种疫苗或既往感染后获得免疫力。

⑿5项指标全部阴性:提示从未感染过乙肝病毒,需注射乙肝疫苗。

“大三阳”患者的血液、尿液、唾液、乳汁、分泌物及中均含有大量的病毒,其中1/3的患者会因治疗或调养不当而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因此,该类患者除了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外,还应定期到医院检查肝功能,一旦出现肝功能异常,就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由于“大三阳”患者的传染性强,与之有密切接触的人应注射乙肝疫苗。

第3篇:传染病产生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鱼类;病毒病;病原种类;防控

危害养殖鱼类的病原性疾病主要有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和寄生虫性疾病等。其中病毒病由于其病原体微小,在宿主细胞内复制,所以难以采用药物进行控制,一旦爆发病毒病将损失惨重,农业部新的《鱼类产地检疫规程》也将病毒性疾病作为重点检疫对象;同时北京市水产养殖主要是在静水池塘条件下养殖鲤、鲫、草鱼、鲟、观赏鱼以及在流水条件下养殖鲑鳟等鱼类为主,因此作者重点探讨北京市静水池塘和流水养殖条件下鱼类病毒病的防控技术措施。

1  鱼类病毒病的主要特点

1.1  鱼类病毒病发病与品种和水温有关  鱼类病毒病发病与养殖品种和水温密切相关。例如鲤春病毒血症主要在鲤中发生,发病温度为11~17℃,超过22℃不发病[1];锦鲤疱疹病毒病在鲤和锦鲤中发生,发病温度为23~28℃,低于18℃或高于30℃不发病[2];草鱼出血病在草鱼、青鱼中发生,在水温20~30℃特别是25~28℃时为流行高峰[3]。

1.2  鱼类病毒病难以用药物控制  病毒性疾病不同于细菌性疾病,由于病毒不能自身增殖,必须依靠宿主细胞内的能量和物质增殖,是专性的细胞内寄生生物。因此可以治疗细菌性疾病的抗生素等药物对病毒性疾病基本没有作用。鱼类一旦感染病毒性疾病,大多没有有效的药物治疗措施,主要是以预防为主。

1.3  隔离和控制难度大  鱼类生活在水中,病毒以水体为媒介传播,一条鱼发病后整个池塘的鱼很快都会感染,因此鱼类病毒病发病后很难控制。也只能隔离整个养殖池塘,而不能隔离单条发病鱼。

2  鱼类病毒病的主要病原种类  鱼类病毒病潜伏期长短不一、临床症状复杂多变、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死亡率高,严重危害水产养殖业,能够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迄今已报道可引起鱼类病毒病的病原有上百种,常见的也有20余种,大多数属于弹状病毒科、虹彩病毒科和疱疹病毒科,少数属于呼肠孤病毒科、双节段rna病毒科、腺病毒科、反转录病毒科、野田病毒科和正黏病毒科等。弹状病毒科主要包括鲤春病毒血症病毒、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病毒、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鳜鱼弹状病毒、胭脂鱼弹状病毒和白斑狗鱼幼鱼弹状病毒等;虹彩病毒科主要包括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症病毒、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淋巴囊肿病毒、日本鳗鲡虹彩病毒、鲈鱼虹彩病毒、真鲷虹彩病毒和白鲟虹彩病毒等;疱疹病毒科主要包括锦鲤疱疹病毒、鲤鱼痘疮病毒、斑点叉尾鮰病毒、鲑鱼疱疹病毒和马苏大马哈鱼病毒等;呼肠孤病毒科常见的有草鱼呼肠孤病毒;双节段rna病毒科常见的有传染性胰腺坏死症病毒;腺病毒科常见的有鳕鱼腺病毒;反转录病毒科常见的有鲑鱼鳔肉瘤病毒;野田病毒科常见的有病毒性神经坏死病毒;正黏病毒科常见的有传染性鲑鱼贫血症病毒[4]。

3  北京市需要重点防范的鱼类病毒病种类

3.1  主要鱼类病毒病的宿主范围  2008年农业部对《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进行修订,涉及到水生动物疫病的有36种,其中鱼类病毒病有9种。鲤春病毒血症定为一类动物疫病,草鱼出血病、传染性脾肾坏死病、锦鲤疱疹病毒病、病毒性神经坏死病、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斑点叉尾鮰病毒病、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和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定为二类动物疫病。这些病毒病是目前我国水产养殖中防范的重点疫病对象。

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vcv)的宿主范围很广,能感染各种鲤科鱼类,包括鲤、锦鲤、鳙、草鱼、鲢、鲫、丁鱥和欧鲶等,其中鲤和锦鲤是最敏感的宿主[1]。草鱼出血病是由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引起的,该病毒可感染草鱼、青鱼、麦穗鱼、鲢、鳙、鲫和鲤等常见的淡水养殖品种,但主要是体长2.5~15.0 cm的草鱼和1足龄青鱼易发病[3]。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isknv)感染鳜鱼。锦鲤疱疹病毒(khv)仅感染锦鲤、鲤和剃刀鱼,其鱼苗、幼鱼、成鱼均可感染[2]。病毒性神经坏死病毒(vnnv)感染至少11科22种鱼,常发生在尖吻鲈、赤点石斑鱼、棕点石斑鱼、巨石斑鱼、红鳍多纪、条斑星鲽、牙鲆和大菱鲆等海水鱼。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ehnv)可通过水体接触传染赤鲈、虹鳟、澳大利亚河鲈、食蚊鱼、金尾贝氏石首鱼和南乳鱼等种类,其中赤鲈对ehnv极为敏感,幼鱼

和成鱼都可受ehnv感染,幼鱼对该病毒更易感。斑点叉尾鮰病毒(ccv)主要感染宿主为斑点叉尾鮰稚鱼和幼鱼,带有病毒的成鱼是传染源,病鱼有高度的接触传染性。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病毒(ihnv)感染虹鳟、硬头鳟、鲟、几种大马哈鱼属包括大鳞大马哈鱼、红大马哈鱼、大马哈鱼、马苏大马哈鱼、玫瑰大马哈鱼,以及银鳟和大西洋鲑[5]。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vhsv)可感染虹鳟、褐鳟、茴鱼、白鲑、白斑狗鱼和大菱鲆等。

3.2  北京市需要重点防范的鱼类病毒病种类  北京市的东部和南部是平原地带,也是北京市水产养殖重点区域,主要以静水池塘养殖为主,多数分散经营,养殖用水主要来自地下水,养殖品种主要集中在鲤、鲫、鲂、草鱼等食用鱼以及金鱼、锦鲤等观赏鱼。在北部和西部山区有流水养殖资源,重点养殖鲑鳟鱼和鲟鱼。

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苗种在国内外以及市内外的大量引进和流通,一些病毒病病原进入北京市的风险较高。结合北京市主要水产养殖品种特点以及鱼类病毒病感染对象进行综合分析,未来北京市静水池塘养殖主要应防控鲤春病毒血症、锦鲤疱疹病毒病和草鱼出血病;流水养殖区域主要防控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和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重点是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

4  应采取的主要防控技术措施

基于北京市水产养殖的基本特点,对养殖鱼类病毒病防控提出以下几点防控措施以作探讨。

4.1  建立一批无规定疫病水产苗种场  无规定疫病场是参考陆生动物建立无规定疫病区的想法而提出。是指在规定期限内,没有发生过某种或几种疾病,同时在该养殖场及其连接水域内,对水产动物和水产动物产品、动物源性饲料、遗传材料、水产动物病料、兽

药(包括生物制品)的流通实施有效控制的特定水产养殖场。由于北京市鱼类养殖场(商品鱼养殖场)大多规模较小且分散,不利于全面监管,因此重点是建立一批无规定疫病水产苗种场。控制住水产苗种,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控制住了病毒的传染源头,能够遏制病毒病的大规模爆发。

具体做法是选取一部分养殖规模较大的苗种场,通过在发病季节和产卵季节对其连续两年的监测,确保无规定疫病,从而建立无规定疫病水产苗种场。例如建立无鲤春病毒血症和锦鲤疱疹病毒病的鲤鱼、锦鲤苗种场,建立无草鱼出血病的草鱼苗种场,建立无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的鲑鳟鱼苗种场。

除此之外这些场还要满足以下条件:第一,保证水源无特定病原,北京市的静水池塘养殖用水大部分来自地下水,基本认为是无特定病原的;如果水源不是来自地下水,应该经过有效消毒处理后方可作为养殖用水,在流水养殖区域无规定疫病场只能建立在最上游,确保在其上游没有其他养殖场造成的病原污染。第二,保证饲料的安全可靠,不使用带病鱼加工饲料,应选用质量好、信誉高的生产厂家生产的饲料。第三,在苗种的转移方面做好记录,严格控制外来苗种。无规定疫病水产苗种场引入易感动物及其产品只能来自于相应的其他无规定疫病场。对进入无规定疫病场的苗种,应先在监测区实施隔离监控,在病毒适宜增殖的温度下隔离养殖一定时间,经检测确定无规定疫病后方可进入养殖区域。第四,建立防鸟的有效设施,防止鸟类间接传播病原。

4.2  重视渔场消毒工作  由于某些病毒可在水或泥中存活数年,因此对于那些已经发过病的渔场,要采取严格措施进行消毒。消毒的重点是养殖池和养殖工具,可以将水排干后进行养殖池消毒。在流水养殖区域进行消毒时,应从上游消毒开始,逐步消毒到下游。虽然工作量大,但该项工作必不可少,否则尽管有无规定疫病的苗种也难避免不发生鱼类病毒病。

4.3  加强宣传疫病防控知识  第一,引导养殖户建立自我保护意识,主动索取鱼类健康证明,确保所购买苗种不带有特定病原。第二,引导农户正确处理死亡的鱼,不要随便丢弃,一定要经过无害化处理或深埋,防止病死鱼再次成为疫病传播的源头。第三,定期对养殖用水和渔用器具进行消毒处理,尤其是发病池的水必须经过处理后才能排放,如次氯酸钠和二氧化氯都是很好的消毒剂。第四,不同池塘之间的渔具不要混用,以免造成疫病在池塘之间传播。第五,防止通过生物媒介造成传播,如某些食鱼的鸟类通过食用病鱼造成疫病在不同池塘或不同渔场之间传播。

4.4  尽快启动水生动物产地检疫工作  产地检疫是指水产动物在离开饲养、生产地之前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派员所进行的到现场或指定地点实施的检疫。该项工作是控制水产动物疫病传播的重要措施。2011年农业部已经下发了《鱼类产地检疫规程》,但目前该项工作由于种种原因还没有切实深入的开展。目前应尽快依照《鱼类产地检疫规程》的要求,明确各相关部门责任

,开展水生动物产地检疫工作。尤其是那些未列入无规定疫病场的渔场更要严格执行产地检疫制度,出场前必须经过水生动物检疫,并且要在特定的发病季节监测,例如鲤春病毒血症应该在每年4-5月和10月-11月(水温8~15℃)监测,锦鲤疱疹病毒病应在每年6-9月(水温20~30℃)监测。

5  小结

目前,水生动物病毒病的治疗还存在很大难度,尽管国内外已经研发和生产了少数鱼类病毒性疾病的疫苗,但仍存在免疫效果差、血清型差异等问题,难以在生产实践中应用。因此鱼类病毒病主要以预防为主,首先并从源头管理抓起,如保证水源和饲料不带病原、禁止引进染疫苗种和卵;其次要切断病毒传播途径,如重视渔场日常消毒工作和病鱼无害化处理;再次应增强渔民的疫病防控意识;最后尽快开展产地检疫工作。

参考文献

[1] 陈爱平,江育林,钱东,等. 鲤春病毒血症. 中国水产,2010(9):63-64.

[2] 陈爱平,江育林,钱东,等. 锦鲤疱疹病毒病. 中国水产,2010(11):58.

[3] 陈爱平,江育林,钱东,等. 草鱼出血病. 中国水产, 2010(11):56.

第4篇:传染病产生的原因范文

时间: 2003-12-24  作者:  

提要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及两个影响因素(社会因素与自然因素)。疫源地、流行过程、流行强度;传染病的防制措施(综合措施、主导措施);预防接种、计划免疫;消毒。疾病监测。

案例 某县C村共有64户,351人。某年6月1日至7月5日共发生腹泻病人252例,罹患率高达71.79%,年龄最大的80岁,最小为2个月,15岁以上的罹患率为68.12%,15岁以下为78.69%。主要症状为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病程短暂,一般3~4天即恢复健康。经调查全村351人均饮用井水,全村有7口井,多数人饮用1号与2号井水,饮用者罹患率为77.81%;而饮用其他井水者为25%,两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x2=48.8、P<0.01 )。病前有饮冷水习惯者罹患率为81.45%;无此习惯者仅为39.5%,两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x2=50.9、P<0.01)。于发病后10天采水样,从水源中分离到1株大肠杆菌。

你认为这次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流行面貌呈现什么型?它的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进行病因学调查?怎样控制及消灭这类腹泻病?(摘自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1,12(5):319)

第一节 传染病流行病学

传染病(infectious disease)在人群中的发生,必须具备三个相互连接的条件,即传染源、传染途径和对传染病易感人群。这三个条件统称传染病流行过程三个环节,当三个条件同时存在并相互作用时就造成传染病的发生与蔓延。掌握传染病的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与影响因素,有助于制订正确的防制措施,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

一、传染源(source of infection)

传染源泉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患传染病的病人、病原体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等均为传染源。

(一)人作为传染源

1.病人(patient) 病人是一个重要的传染源,因病人体内存在着大量有毒力的病原体且病人的某些症状亦有利于病原体从体内排出。例如麻疹等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咳嗽,细菌性痢疾等肠道传染病患者的腹泻。病原体污染外界环境,增加易感者感染机会。

各种传染病的病程长短不一,按病程的发展过程可分为潜伏期、临床症状期、恢复及持续时间的长短。各期病人作为传染意义的不同,主要取决于他是否排出病原体,排出数量与频度及持续时间的长短。

(1)潜伏期(incubation period):自病原体侵入机体至最早出现临床症状这段时间称潜伏期,潜伏期的长短因病而异,短的仅有2~4小时(如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长的可达数月、甚至数年(如麻风病)。同一种疾病不同病例潜伏期亦有长短,但在一定范围内变动。有些传染病在潜伏期末可排出病原体,此时病人已有传染性,例如麻疹、甲型病毒性肝炎等。

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及用途:①潜伏期长短影响疾病的流行过程,潜伏期短的疾病流行趋势往往十分迅猛,很快即达高峰;而潜伏期长的疾病其流行波持续较久。②根据潜伏期可判断有受感染的时间,从而追溯传染源和确定传播途径。③根据潜伏期,确定对接触者的留验、检疫或医学观察的期限。一般按常见潜伏期加1~2天(附表6-1)。④根据潜伏期确定免疫接种的时间,例如在麻疹潜伏期最初5天内进行被动免疫其效果最佳。⑤根据潜伏期可评价某项预防措施的效果。

(2)临床症状期(clinical stage):为出现该病特异性症状和体征的时间。在该时间内病原体在体内繁殖最多,有些症状又有利于并于病原体排出,故传染性最强。有些疾病在此期可有多种途径排出病原体。例如乙型病毒性肝炎除血液外,唾液、汗腺、乳汁等均可排出病原体,增加污染外界环境的机会而使易感者获得感染。

轻型或非典型病人往往未进行隔离与治疗,作为传染原的意义较大。个别病例如从事饮食工作则可导致该疾病的爆发或流行。慢性临床过程的病人,由于排出病原体的时间长,作为传染源的作用不可忽视。

(3)恢复期(convalescent stage):在此期病人因病而引起的功能紊乱开始恢复,临床症状消失,机体产生免疫力,体内的病原体被消除,不再起传染源的作用,例如麻疹。但有些传染病,如细菌性痢疾、乙型病毒性肝炎等在恢复期内仍能排出病原体,可继续作为传染源。有些疾病排出病原体的时间更长,甚至可终身作为传染源,例如伤寒慢性带菌者。

传染期(infection period)指病人能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间。传染期的长短因病而异,传染期短的疾病其续发病例呈簇状出现,每簇病例之间的间隔相当于该病的潜伏期。传染期长的疾病,续发病例常陆续出现,持续时间较长。传染期是决定病人隔离期限的重要依据。

2.病原携带者(carrier)指外表无症状但携带并排出病原体的人。病原携带者是一个统称,因其所带的病原体不同而相应的称带菌(细菌)者、带(病毒)者、带虫(原由开蠕虫)者。病原携带者排出病原体数量比病人少,但携带者因缺乏症状而不易被发现,且能自由活动,有时可成为重要的传染源,甚至引起疾病的爆发,一般可分为潜伏期、恢复期及健康病原携带者三种。

(1)潜伏期病原携带者(incubative carrier):指感染后至临床症状出现前已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有人认为是传染病的前驱期。例如白喉、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等。

(2)恢复期病原携带者(convalescent carrier):指临床症状消失后仍能排出病原体的人。例如白喉、伤寒、乙型病毒性肝炎等。多数传染病人在恢复期病原携带状态持续时间较短,但少数传染病的病人持续时间较长,个别病例可终身携带。凡病原携带者持续三个月以内,称暂时病原携带者(transitory carrier)。超过三个月称慢性病原携带者(chronic carrier)。

(3)健康病原携带者(healthy carrier):指过去从未患过某种传染病而能排出某病病原体的人,多为隐性感染的结果,一般只能用实验方法证实,但隐性感染不一定均能成为健康病原携带者。此型携带者一般排出病原体量较少,持续时间短。

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取决于排出病原体的多少,持续时间的长短,个人职业及个人卫生习惯等。

(二)受感染的动物作为传染源

人感染以动物作为传染源的疾病称人畜共患病,目前已证实约有200余种,对人有得要意义的约90种。

1.人畜共患疾病按病原储存宿主性质可分四类: 

(1)以动物为主的人畜共患病:病原体主要在动物中保持延续,在一定条件下能传给人,人与人之间一般不引起传播,例如钩端螺旋体病、森林脑炎等。

(2)以人为主的人畜共患病:疾病一般在人群中传播,动物感染是偶然的,例如人型结核。

(3)人畜并重的人畜共患病:人畜均可作业传染源,例如血吸虫病。

(4)真正人畜共患病:病原体必须以人和动物分别作为终宿主和中间宿主,例如牛、猪肉绦虫病等。

2.作为传染源的动物 家畜、野生哺乳动物、家禽及野禽均可传播一些疾病

动物作为传染源的流行病学意义,主要取决于人与动物的接触机会与密切程度,且与动物的种类和密度有关。

二、传播途径(mode of transmission)

病原体为了维持其生物种的存在,需不断地更换宿主。病原体由传染源排出后再侵入另一个易感机体,它在外界环境中所经历的途径称传播途径。病原体在外界环境中必须依附于各种生物或非生物媒介,例如空气、水、食物、手、蝇及日常生活用品等,参与病原体传播的媒介物称传播因素。

(一)经空气传播(airborne transmission) 

呼吸道传染病的病原体存在于呼吸道粘膜的粘液或纤毛上皮细胞的碎片中,当病人大声说话、咳嗽或打喷嚏时,其粘液或渗出物随气流经口、鼻喷出至传染源周围一定范围的空气中。根据颗粒的大小又可分类飞沫、飞沫核和尘埃三种形式传播。较小的飞沫在空气中飘浮,被易感者直接吸入而引起感染,例如麻疹。在空气中悬浮的飞沫,当外层水分被蒸发时形成有传染性的飞沫核,它在空气中能飘浮一定时间,即使传染源已离开,易感者亦可因吸入飞沫核而感染,例如白喉、结核病等。含有病原体的较大飞沫干燥后落在衣服、床单或地面上,当人们在整理衣服或清扫地面时,带有病原体尘埃又飞扬,可造成呼吸道传播,例如结核杆菌、炭疽芽胞等。

空气传播的发生取决于多种条件,其中人口密度、卫生条件、易感者在人群中的比例起决定性作用。

经空气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特征:

1.患者多为儿童,且多为传染源周围的易感人群。 

2.多呈周期性并伴有季节性高峰,以冬春季多见。 

3.流行强度与人口密度、居住条件及易感人口的比重有关。 

(二)经水传播(water-borne transmission) 

许多肠道传染病,若干人畜共患疾病以及某些寄生虫病均可经水传播。

1.经饮水传播 因饮水被污染而引起疾病的水型流行早年十分猖獗,随着城市公共供水系统建立及水质的卫生管理,因饮水被污染而引起爆发在城市已很少见,但在广大农村仍是一个重要问题。经饮水传播疾病历史上已有多次记载,如1854年英国伦敦发生霍乱流行。流行强度取决于污染水源类型、供水范围、水受污染的强度和频度、病原体在水中的抵抗力、饮水卫生管理等。

经饮水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特征:

(1)病例的分布与供水范围分布一致。 

(2)除婴儿外,各年龄、性别、职业的人均可发病。 

(3)停用被污染的水或水经净化后,爆发即可平息。 

2.经疫水传播 当人们接触疫水时可经皮肤或粘膜感染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等。其危险性取决于人体接触疫水的面积大小、次数及接触时间的长短。

经接触疫水传播传染病的流物特征:

(1)病人有接触疫水史。 

(2)呈现地方性或季节性。 

(3)接触方式以游泳、洗澡、捕鱼及收割等多见。 

(三)经食物传播(food-borne transmission) 

所有肠道传染病、某些寄生虫病、个别呼吸道传染病(白喉、结核病)及少数人畜共患病(炭疽病)均可经食物传播。经食物传播可分两类:

1.食物本身含有病原体 感染绦虫的牛、猪、患炭疽的牛、羊,其肉类含有病原体。患结核病的乳牛所分泌的乳汁可含有结核杆菌。感染沙门菌家畜的肉及家禽的蛋可含有沙门菌。当人们食用后可被感染。

2.食物在各种条件下被病原体污染 食物在生产、加工、运输、贮存与销售的各个环节均可被污染。水果、蔬菜等只是机械地携带病原体,其数量不再增多。在另一些食品,如牛奶、肉馅等在适宜的温度下病原体可大量繁殖,人们食用后可感染而发病。

经食物传播传染病病的流行特征:

(1)病人有食用某种污染食品史,不食者不发病。 

(2)易形成爆发,累及为数与食用污染食品的人数有关。 

(3)多发生于夏秋季,一般不形成慢性流行。 

(4)停止供应污染食品爆发即平息。 

(四)接触传播(contact transmission) 

接触传播包括两类传播方式:

1.直接接触传播(direct contact transmission)在没有任何外界因素参与下,传染源与易感者直接接触而引起疾病的传播,例如性病、狂犬病等。

2.间接接触传播(indirect contact transmission)易感者因接触被传染源排泄物或分泌物所污染的某些无生命的物体而引起感染造成疾病传播,又称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多种肠道传染病、某些呼吸道传染病、人畜共患病、皮肤传染病等均可经此途径传播。被污染的手在间接传播中起特别重要的作用。

间接传播的流行病学意义,与病原体在外环境中的抵抗力、日常消毒制度是否完善、人们的卫生知识水平及卫生习惯等有关。

经接触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特征:

(1)病例多呈散发,可形成家庭或同室内成员间的传播。 

(2)无明显的季节性。 

(3)流行过程缓慢。 

(4)卫生条件差、卫生习惯不良的情况下病例较多。 

(五)媒介节肢动物传播(arthropod-borne transmission) 

作为传染病传播媒介的节肢动物甚多,有昆虫纲的蚊、蝇、蚤、虱等。蜘蛛纲的蜱和螨。由于传播疾病的种类和方式不同又可分为两大类:

1.机械性传播 节肢动物接触或吞食病原体后,病原体在它的体表或体内均不繁殖,一般能存活2~5天。当它们再次觅食时,通过接触、反吐或随同它们的粪便将病原体排出体外而污染食品等,当人们食用这类食品后被感染。例如苍蝇能通过这种方式传播伤寒、细菌性痢疾等肠道传染病。

2.生物性传播 吸血节肢动物呆咬处于菌血症、立克次体血症或病毒血症时的宿主,使病原体随着宿主的血液进入节肢动物的肠腔,使肠细胞或其他器官造成感染,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内进行繁殖,然后再通过节肢动物的唾液、呕吐物或粪便进入易感机体。病原体在吸血节肢动物体内增殖或完成生活周期中某些阶段后始具有传染性,其所需要时间称外潜伏期(extrinsic incubation period)。外潜伏期长短常受气温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经吸血节肢动物传播的疾病为数极多,例如鼠疫、斑疹伤寒、疟疾、绦虫病等。还包括大约200种以上的虫媒病毒性疾病。

吸血节肢动物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特征:

(1)有一定地区性,病例分布与媒介昆虫的分布一致。 

(2)有明显的季节性,病例季节性升高与媒介昆虫繁殖活动的季节一致或稍后。

(3)某些传染病具有职业特点,如森林脑炎多见于伐木工人及野外作业的工人。

(4)发病有年龄特点,老疫区病例多见于儿童,新疫区病例无年龄差异。

(5)人与人之间一般不直接传播。 

(六)经土壤传播(soil-borne transmission) 

土壤可因种种原因而被污染,传染源的排泄物或分泌物以直接或间接方式使土壤污染。因传染病死亡的人、畜尸体,由于埋葬不妥而污染土壤。有些肠道寄生虫病的生活史中有一段时间必须在土壤中发育至一定阶段才能感染人,例如蛔虫卵、钩虫卵等。某些细菌的芽胞可在土壤中长期生存,例如破伤风杆菌、炭疽杆菌等。这些被污染的土壤经过破损的皮肤使人们获得感染。

经土壤传播病原体的意义,取决于病原体在土壤中的存活力,人与土壤接触的机会与频度、个人卫生习惯等。

(七)垂直传播(vertical transmission) 

孕妇在产前将其体内的病原体传给好的胎儿垂直传播,亦称母婴传播。从广义来看,可分为下列几种:

1.经胎盘传播 受感染孕妇体内的病原体可经胎盘血液使胎儿遭受感染,但并非所有感染的孕妇均可引起胎儿感染。可使胎儿感染的病毒有:风疹病毒、水痘病毒、麻疹病毒、肝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B族病毒、腮腺炎及巨细胞病毒等。

2.上行性传播 病原体经孕妇阴道通过宫颈口到达绒毛膜或胎盘引起胎儿感染,例如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等。

3.分娩引起传播 胎儿从无菌的羊膜腔内产出而暴露于母亲严重污染的产道内,胎儿的皮肤、粘膜、呼吸道、肠道均可遭受病原体感染,例如淋球菌、疱疹病毒等。

(八)医源性传播(iatrogenic transmission) 

医源性传播指在医疗及预防工作中人为地引起某种传染病传播,一般分两类:

1.易感者在接受治疗、预防及各种检测试验时,由污染的器械、针筒、针头、导尿管等而感染某些传染病。

2.生物制品单位或药厂生产的生物制品或药品受污染而引起疾病传播。

各种传染病流行时其传播途径是十分复杂的,一种传染病可同时通过几种途径传播。例如细菌性痢疾可经水、食物、媒介节肢动物及接触等多种途径传播。因此当某种传染病在人群中蔓延时,必须进行深入的流行病学调查才能了解其真正的传播途径,从而采取有针对性防制措施。

三、人群易感性(herd susceptibility)

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易感的程度称人群易感性。人群易感性以人群中非免疫人口占全部人口的百分比表示。判断某一人群对某种传染病易感水平的高低,可从该病以往在人群中流行情况,该病的预防接种情况及对人群进行该病抗体水平检测结果而定。

(一)影响人群易感性升高的主要原因 

1.新生儿的增加 出生后6个月以上未经人工免疫的婴儿,对许多传染病都易感,由于他们体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

2.易感人口的迁入 某些地方病或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流行区,当地居民病后或隐性感染而获得对该病的免疫力。当非流行区居民迁入使流行区的人群易感性增高。

3.免疫人口的死亡使人群易感性相对升高。

4.免疫人口免疫力自然消退 有些传染病如天花、麻疹等病后有长期免疫力,有的能维持终身。一般传染病病后或人工免疫后,其免疫力逐渐下降,最后又成为易感者,使人群易感性增高。

(二)影响人群易感性下降的主要原因

1.预防接种 对易感人群施行人工免疫是降低人群易感性最积极的方法。人工免疫所获得免疫力不能维持终身,故对易感人群必须有计划地进行免疫接种。

2.流行后免疫人口增加 经过一次流行后,大部分易感者因感染而获得免疫,但不能依靠这种方式来降低发病率,因流行后传染源数量增多,有时反而可促进该病传播。

3.隐性感染后免疫人口增加 隐性感染者虽无症状但也是传染源,不可能期望它的增加来制止疾病传播。

(三)人群易感性与疾病流行关系

易感者大量减少能抑制疾病的流行,甚至使流行终止。但也不能认为易感者上升至某种水平就一定能发生疾病流行,因疾病的发生必须有传染源的输入。

四、疫源地与流行过程(infectious focus and epidemic process)

(一)疫源地 

指传染源向周围排出病原体所能波及的范围、每个传染源可单独构成一个疫源地,但一个疫源地内可同时存在一个以上的传染源。一般把范围较小的疫源地或单个传染源所构成的疫源地称疫点。范围较大的疫源地或若干疫源地连成一片称疫区。

1.疫源地范围

取决于三个因素,即传染源活动范围、传播途径的特点和周围人群的免疫状态。例如疟疾的疫源地范围,一般以传染源为核心、以按蚊飞行距离为半径的范围。麻疹的疫源地则为传染源周围较小的范围。不同传染病的疫源地大小不一,同一种传染病有不同条件下,其疫源地范围也不相同。

2.疫源地消灭的条件

(1)传染源已被迁走(住院、治愈或死亡)。 

(2)通过各种措施消灭传染源排至外环境中的病原体。

(3)所有易感的接触已度过该病的最长潜伏期而未发病或感染。

(二)流行过程(epidemic process) 

每个疫源地均由它前一个疫源地引起的,而它又是发生新疫源地的基础。一系列相互联系、相继发生的疫源地构成传染病的流行过程。疫源地被消灭,流行过程也就中断。

1.流行强度(epidemic process) 

(1)散发(sporadic):某病在一定地区或国家其发病率维持在历年水平。一般多用于区、县以上的范围。各个病例在时间和空间上常无联系。

第5篇:传染病产生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乙肝;艾滋病;梅毒;病毒感染

乙肝、艾滋、梅毒均为严重的传染病,母婴传播是其主要的传播方式之一。因此,为了进一步控制好传染源,对孕妇进行传染病检测对于降低地区人群病毒感染率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发现,传染病发病情况在不同民族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1]。为了进一步调查新疆克拉玛依白碱滩区孕妇传染病发病情况,此次我社区卫生院随机抽取该社区的294例孕妇,用ELISA法对孕妇进行检查,观察其乙肝、艾滋、梅毒病毒感染状况,具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白碱滩区294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孕妇年龄18~45岁,18~20岁4例,20~30岁219例,31~40岁67例,大于等于41岁4例,平均年龄(28.6±3.7)岁,平均婚龄(2.7±1.1)年,其中汉族154例,维吾尔族140例。本科以上文化程度89例,大专学历83例,专科以下学历122例。初产妇187例,经产妇107例,经产妇前一次产后产妇及新生儿情况均良好。所有患者无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等。

1.2方法 对所有孕妇进行静脉血采集,分离血清进行病毒检测[2]。采取乙肝表面抗原ELISA试剂盒进行乙肝表面抗原检测;采取HIV抗体ELISA试剂盒及Western Blot法对艾滋病毒检测;采取梅毒螺旋体抗体ELISA试剂盒及TPPA对梅毒病毒检测。

1.3统计方法 记录所有孕妇的姓名、年龄、民族等基本信息,本实验所有统计学计算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完成。各组间差异比较采用方差分析U检验,以P

2结果

2.1所有孕妇不同民族间病毒感染状况 所有抽取的294例孕妇中,汉族总感染率明显高于维吾尔族总感染率,U=3.28,P

2.2所有孕妇不同文化程度间病毒感染状况 本科以上文化程度89例孕妇中,病毒感染人数为6例,总感染率为6.74%;大专学历83例中,病毒感染人数为4例,总感染率为4.82%;专科以下学历122例中,病毒感染人数为20例,总感染率为16.39%。专科以下学历感染率明显高于本科以上感染率及大专学历感染率,U值分别为5.73、7.25,P

3讨论

乙肝、艾滋病及梅毒均为严重的传染病,对人类生命健康危害极大[3]。乙肝、艾滋病及梅毒三种疾病均可通过血液、、母婴传播等方式传播[4]。母婴传播是造成儿童感染的主要原因。HIV、梅毒螺旋体及乙肝病毒均可可在妇女妊娠期感染胎儿造成胎儿死亡、流产等。因此,对于妊娠早期孕妇进行病毒检测可以极大的降低病毒对新生儿的危害,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提高我国人口身体素质,预防传染病的传播,近些年来国家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目前研究发现,传染病发病情况在不同民族及不同文化程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此次我院抽取白碱滩区294例孕妇进行病毒检测,结果发现:①汉族总感染率及乙肝感染率明显高于维吾尔族总感染率、乙肝感染率,维吾尔族梅毒感染率明显高于汉族梅毒感染率,其原因可能与不同民族之间生活习惯及种族遗传有关;②高学历孕妇总感染率明显低于低学历总感染率,高学历人群接受教育较好,生活习惯及经济条件较好,对疾病的预防有一定的认识,因此,感染率相对较低。综上所述,本地区乙肝艾滋梅毒病毒感染状况存在不同民族及不同文化程度差异。针对以上研究结果必须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比如,对于文化程度较低的人群应该重点加强疾病的宣传教育,妇女婚前、妊娠期均要进行病毒检测阻止母婴传播,对于高危人群仍需广泛开展疫苗接种工作。

参考文献:

[1]昌思思,罗梅,康文玉,等.云南省不同地区产妇乙肝表面抗原筛查及乙肝病毒感染状况分析[J].昆明医学院学报,2012,2(3):114-118.

[2]朱黎明,朱英杰,朱定菊,等.少数民族地区孕妇乙肝病毒感染的调查分析[J].临床肝胆病杂志,2005,21(2):73-74.

第6篇:传染病产生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非淋菌性尿道炎;病原学;预防

引言 非淋菌性尿道炎是一种由性接触传染的尿道(宫颈)炎,是 80 年代以来广为流行的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已超过了淋病。目前众多学者认为非淋菌性尿道炎较为常见的病原体是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少数为阴道毛滴虫、白念珠菌、单纯疱疹病毒、腺病毒和类杆菌等微生物所致。

1.不同微生物的病源学

1.1 衣原体

沙眼衣原体隶属于衣原体目,衣原体科,衣原体属,而衣原体属包括4个种,即沙眼衣原体、肺炎衣原体、鹦鹉热衣原体和新反刍衣原体。沙眼衣原体的生物学特征介于病毒和立克次体之间,是一类革兰染色阴性,在细胞内寄生有着独特发育周期的原核细胞微生物。

沙眼衣原体有4个生物变型,即鼠和猪变型、性病性淋巴肉芽肿变型和沙眼变型。沙眼衣原体的繁殖发育周期有两型,即感染型和复制型。原体为圆形的细小颗粒,有细胞壁和细胞膜,中央为核样体,原体可存活于细胞外,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吉姆萨染色为红色。当原体黏附并侵入宿主的柱状上皮细胞后,增大分化成始体,始体呈圆形,体积大而疏松,无传染性,始体在细胞内生长,进行新陈代谢,以二分裂方式发育成原体,大量原体堆积成包涵体,经由包涵体释放到细胞外,再去感染新的细胞,整个生长周期需要 48-72小时。

1.2 支原体

支原体是一类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和增殖的最小原核微生物,由于缺乏细胞壁,具有可塑性,其形态为多形性,基本形态为球形和丝形,可以通过滤菌器,用普通染色法不易着色,革兰染色阴性,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特殊的油煎蛋样菌落。

支原体主要寄生于细胞外,它可经细胞表面嵌入,与宿主细胞争夺营养物质,影响蛋白质和 DNA 合成,使宿主细胞染色体异常,以致于细胞死亡。支原体在正常情况下寄居于人体腔道的黏膜上,当机体免疫力低下或黏膜受损时寄生的支原体则发展成致病菌。支原体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弱,通常在 45℃下15分钟即可被杀死,低温(-20℃)或冷冻干燥后能保存一年左右或更久。支原体不耐干燥,但对肥皂、酒精、四环素、红霉素、卡那霉素等敏感,对影响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如青霉素不敏感。

1.3 其他微生物

目前认为,有 10%-20%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是由阴道毛滴虫、白念珠菌、单纯疱疹病毒、腺病毒、类杆菌等微生物所致。

2.非淋菌性尿道炎的流行特征

我国非淋菌性尿道炎的发病人数正在逐年增高,衣原体、支原体可存在于健康者,而在性乱者、同性恋、*女、淋病患者中衣原体、支原体检出率较高,可见到淋球菌与衣原体;淋球菌与支原体;解脲支原体和衣原体的混合感染。年龄是与衣原体、支原体感染有直接关系的社会人口学因素。非淋菌性尿道炎好发于青年,且非淋菌性尿道炎的发生与性伴数也有关系,性伴侣越多,感染的机会也越多。与 STD 患者有过性接触是衣原体、支原体感染的危险因素。在女性患者中还未见到同性恋与异性恋患者在发病率上的差异,而在男性患者中,异性恋的发病率高于同性恋者。

避孕方式的不同也可以改变衣原体感染的传播以及并发症的发生。在使用屏障避孕法如安全套,若方法正确且坚持长期使用,能使衣原体感染率降低一半,而口服避孕药则与生殖道衣原体感染呈正相关,这是因为宫颈上皮细胞的易感性和脆性增加,导致衣原体感染发病。非淋菌性尿道炎主要是通过与感染者的性接触传染。

3.非淋菌性尿道炎的发病机理与免疫

衣原体的致病机理为抑制宿主细胞代谢,溶解破坏细胞,使溶解酶释放,通过代谢产物的细胞毒作用引起迟发性变态反应和自身免疫。人体感染衣原体后,可获得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从而产生防御和保护作用,但这种特异性免疫力不强,易于造成持续感染、隐匿感染或反复感染。在细胞免疫上,常表现为迟发性变态反应;在体液免疫方面,衣原体感染后可产生中和抗体,抑制衣原体对宿主细胞的吸附,增强吞噬细胞的摄入。

转贴于 沙眼衣原体的 HSP60 是重要的致病因子,由于沙眼衣原体的慢性“隐匿性感染”使病原体长期存留于组织中,不断释放HSP60,导致迟发性变态反应。通常,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协同因素,也是罹患宫颈癌的危险因素。沙眼衣原体感染的主要病理变化为慢性炎症引起的组织损伤,由此形成瘢痕,这是沙眼导致失明,急性输卵管炎导致不孕和异位妊娠的原因所在。具有致病性的支原体则是通过自身特殊的结构,黏附在易感宿主细胞膜表面的受体上,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释放有毒的代谢产物如过氧化氢和氨等,并向宿主细胞吸取自身需要的营养成分,损伤宿主的细胞膜使其抗原结构发生改变,产生自身抗体,发生病理性免疫反应。

4.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临床表现

非淋菌性尿道炎的潜伏期为 1-3 周;分别就男性、女性及孕妇的感染进行探讨。

4.1 男性感染

(1)尿道炎 表现为尿痛、尿道分泌物增多,但症状轻于淋病,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无任何临床症状或症状不典型,故有一半的病人初诊时被误诊。

(2)淋病后尿道炎 有 19%-45%的淋病患者可同时合并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感染,对这类患者仅予以抗淋病药物治疗(如头孢曲松等,此对衣原体、支原体无效),经过1-3 周潜伏期后患者症状持续存在,造成所谓的“淋病后尿道炎”。据统计,约 70%的淋病后尿道炎是由沙眼衣原体感染所致。

(3)合并症 附睾炎、前列腺炎、Reiter 综合征、直肠炎等。

4.2 女性感染

(1)宫颈炎 约 70%-90%女性患者宫颈的感染呈无症状[18],可持续数月至数年。若出现症状则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异常,性交后出血,体检:宫颈糜烂,红肿,异位,有接触性出血(即脆性增加),但多数患者宫颈未见异常。

(2)尿道炎 约 50%女性患者表现为尿频、尿急、排尿困难,也称为“急性尿道综合征”。约 60%患者为尿道感染与宫颈感染同时合并存在。

(3)合并症 盆腔炎、急性输卵管炎、前庭大腺炎、直肠炎、肝周围炎、不孕。

4.3 孕妇感染

可引起不孕、异位妊娠、胎膜早破、早产、盆腔炎等一些严重的后遗症,也可经母婴传播导致新生儿眼炎和肺炎。

5.预防与控制

作为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的非淋菌性尿道炎,对患者及性伴都带来生理和心理问题,并且对优生优育也带来了损害,就使非淋菌性尿道炎的防治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对非淋菌性尿道炎的预防措施有:

(1)坚持正规治疗,消灭传染源,预防其并发症。

(2)对混合感染者,针对不同的病原体予以治疗,疗后仍须去医院复查,以判断是否治愈。

(3)对患者的性伴侣要进行检查与治疗。

(4)在患者和性伴侣治愈前应避免性接触。

(5)提倡使用安全套等隔膜性工具。

(6)若症状持续存在或症状消失后又复现者,应及早去医院诊治。

第7篇:传染病产生的原因范文

⑴过去感染了乙肝病毒,现在感染已经结束,或是乙肝恢复期,即将痊愈,血中的乙肝病毒标志物主要是“抗体。”

⑵感染了乙肝病毒,但没有发病,成为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血中既有“抗原”也有“抗体”。

⑶感染了乙肝病毒并且发病,有症状,转氨酶升高,血中也是“抗原”“抗体”兼有。

那么什么是抗原那?只要是致病微生(如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侵入人体,它就成为了抗原。这是因为人体的免疫细胞可以识别它,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只要侵入人体就会被免疫细胞识别,并针对它们产生相应的“抗体”。

乙肝病毒常见的抗原有三种: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和核心抗原(HbcAg)

针对三种抗原人体可产生三种抗体:表面抗体(抗-HBs)E抗体(抗-Hbe)和核心抗体(抗-HBc)。可见,抗原抗体共三对,但为什么化验单大多为“两对半”呢?因为,其中的核心抗原(HbcAg)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周围血液中很难检测到,所以就剩下“两对半”了。

有人会问,既然乙肝病毒入侵人体,为什么不直接检测病人血中的乙肝病毒呢?何苦搞什么抗原,抗体检测那?其实,感染乙肝病毒的人在血液中是可以检测到完整的乙肝病毒的,早在1970年,国外学者Dane就首先发现了病人血中完整的病毒颗粒,,有三种特有的颗粒。一是大球形颗粒:为具有感染性的HBV完整颗粒,呈球形,又称Dane颗粒。它的外衣壳,相当于一般病毒的包膜,HBV的表面抗原HbsAg镶嵌于包膜的脂质双层中。去除病毒的外衣壳,即暴露出内衣壳,它是HBV的核心抗原HbcAg,用酶或去垢剂作用后,可暴露出e抗原HbeAg。二是小球性颗粒,成分为HbsAg,不含病毒核酸DNA及DNA多聚体,无传染性。三是管型颗粒,成份也是HbsAg,是由多个小球性颗粒串联而成,也不含病毒核酸。但这三种颗粒只能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况且不易找到,不可能在大多数医院进行常规检测。又由于乙肝病毒的繁殖与细菌不同,首先在肝细胞内产生“零件”,然后再把这些零件组装成为完整的病毒。故病毒的繁殖多叫“复制”。它们被牛产出来后进入血液中,很容易应用血清免疫学方法检测到,临床实验室目前主要靠RIA和ELISA等血清学方法检测,其中ELISA这种方法易于在医院推广,且价格低廉,成了乙肝两对半的常规检测方法。

乙肝病毒的外壳---HbsAg:乙肝表面抗原是乙肝病毒的蛋白质外壳,包绕在乙肝病毒最外层。单独的HbsAg并没有传染性,但它却能激发人体免疫功能产生抗HBs,一旦人的血液中存在大量的抗-HBs,就能保护人体不再患乙肝了。因此,乙肝疫苗的主要成分就是HbsAg。

乙肝病毒的“内部部件”---HbeAg:标志着乙肝病毒正在复制。有明显的传染性。与HbeAg对应的是抗-Hbe,通过治疗及自身的免疫调节,病人血中的HbeAg消失,被抗-Hbe取代,标志着乙肝病毒复制的终止,或仅有低度复制,传染性消失或有轻微的传染性,这是好转的表现。

乙肝病毒的“核心部件”―HbcAg:它提示乙肝病毒的复制,与其对应的抗―HBc是经常检测的项目。抗―HBc分为两类,一类是抗-HbcIgG,提示乙肝病毒既往感染,不易从血中消失,另一类是是抗―HbcIgM,提示乙肝病毒新近感染或近期发作,过了急性期。抗-HbcIgM消失,为抗-HbcIgG取代。

抗原,抗体的若干组合

抗原,抗体很少单独在血液中出现,大多是相互组合而出现的:

1, HbsAg,HbeAg,抗―HBcs三项组合阳性,这就是俗称的“大三阳”。提示乙肝病毒正在复制,很活跃,有显著的传染性。

2, HbsAg,抗-Hbe,抗HBc三项组合阳性,俗称“小三阳”,一般提示乙肝病毒非活动状态,复制停止或低复制,没有或有轻微的传染性。

3, HbsAg,抗-HBc两项阳性,提示感染了乙肝病毒,但有无病毒复制,有无病毒活动状态不能确定。

4, 抗-HBs,抗-Hbe,抗-HBc三项阳性,俗称“三抗阳”,一般提示乙肝病毒感染已经结束,或乙肝恢复期,无治疗价值。

5, HbsAg一项阳性,很少见,提示感染了乙肝病毒,有一定的传染性,但有无病毒复制不能确定,不能献血。

6, 抗-HBc一项阳性,提示既往感染乙肝病毒,或有低水平的乙肝病毒的感染,也有可能是化验误差,应再复查。

7, 抗-HBs一项阳性。提示注射过乙肝乙肝疫苗,体内产生了抗体,或为乙肝感染的结束,有时也可能是化验误差。

此外还有其它组合形式,有时很难解释它们的临床意义,这要求多复查几次,避免化验误差。病人面对化验结果不要想当然,不要看到(+)就害怕,应请有经验的专科医生帮助分析。

HBVDNA是判断乙肝病毒有无复制的“金指标”

HBVDNA称为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病毒从结构上分为两类,一类是RNA病毒(称核糖核酸病毒),另一类是DNA病毒(脱氧核糖核酸病毒),乙肝病毒属于后者。病毒与细菌不同,细菌体内含有两种核酸(RNA和DNA)而病毒体内只含有一种核酸(RNA或DNA)。核酸是病毒的核心部分,病毒的基因都在这里,没有核酸,病毒就不能复制。因此,检测HBVDNA是判断乙肝病毒有无复制的“金指标”。

有人会问,检测乙肝“两对半”已能反映乙肝病毒有无复制,有无传染性,为何还要检测HBVDNA那?这是不是重复检查,增加了病人的经济负担?可以肯定,检测HBVDNA是必须的,不是重复检查,原因如下:

1.如果乙肝病人是“小三阳”,一般说这是乙肝病毒进入非复制状态,传染性消失或很低,病人也应当趋于稳定。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有时病人的转氨酶仍然反复波动,甚至出现黄疸,这是怎么回事?经检测HBVDNA为阳性,可以可定,病毒仍复制活跃,病情不稳定与乙肝病毒活跃有关。“小三阳”乙肝引起HbeAg阴性,被医生称为“HbeAg阴性肝炎”,是由于病毒变异造成的,故也称“异性乙肝”此型不能掉以轻心,病情可能更重。

2.在检测病人“两对半”时,仅发现其中一项阳性,如HbsAg阳性或单一的抗-HBc阳性,这不能说明病人体内病毒有无复制,必须检测HBVDNA,一旦阳性,就可肯定病毒仍有复制,也有传染性。

3.有一些肝炎病人的两对半5项全部阴性,甚至甲,乙,丙,丁型肝炎病毒标志物也是阴性,但病人的转氨酶确很高,有黄疸,肝功能损伤明显,这是怎么回事那?通过检测HBVDNA后发现为阳性,借此可判断这种肝炎见“慢匿性乙肝”在不明原因的肝炎中,此类型肝炎约占30-60%

4.有的乙肝病人竟被检测到抗HBs,这是保护性抗体,它的阳性说明感染结束,但为什么病人的病情依旧,并无好转迹象?如HBVDNA阳性,问题又解决了,这叫“抗-HBs阳性乙肝”,也是病毒变异导致的。

第8篇:传染病产生的原因范文

案例 某县c村共有64户,351人。某年6月1日至7月5日共发生腹泻病人252例,罹患率高达71.79%,年龄最大的80岁,最小为2个月,15岁以上的罹患率为68.12%,15岁以下为78.69%。主要症状为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病程短暂,一般3~4天即恢复健康。经调查全村351人均饮用井水,全村有7口井,多数人饮用1号与2号井水,饮用者罹患率为77.81%;而饮用其他井水者为25%,两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x2=48.8、p<0.01 )。病前有饮冷水习惯者罹患率为81.45%;无此习惯者仅为39.5%,两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x2=50.9、p<0.01)。于发病后10天采水样,从水源中分离到1株大肠杆菌。

你认为这次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流行面貌呈现什么型?它的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进行病因学调查?怎样控制及消灭这类腹泻病?(摘自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1,12(5):319)

第一节 传染病流行病学

传染病(infectious disease)在人群中的发生,必须具备三个相互连接的条件,即传染源、传染途径和对传染病易感人群。这三个条件统称传染病流行过程三个环节,当三个条件同时存在并相互作用时就造成传染病的发生与蔓延。掌握传染病的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与影响因素,有助于制订正确的防制措施,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

一、传染源(source of infection)

传染源泉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患传染病的病人、病原体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等均为传染源。

(一)人作为传染源

1.病人(patient) 病人是一个重要的传染源,因病人体内存在着大量有毒力的病原体且病人的某些症状亦有利于病原体从体内排出。例如麻疹等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咳嗽,细菌性痢疾等肠道传染病患者的腹泻。病原体污染外界环境,增加易感者感染机会。

各种传染病的病程长短不一,按病程的发展过程可分为潜伏期、临床症状期、恢复及持续时间的长短。各期病人作为传染意义的不同,主要取决于他是否排出病原体,排出数量与频度及持续时间的长短。

(1)潜伏期(incubation period):自病原体侵入机体至最早出现临床症状这段时间称潜伏期,潜伏期的长短因病而异,短的仅有2~4小时(如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长的可达数月、甚至数年(如麻风病)。同一种疾病不同病例潜伏期亦有长短,但在一定范围内变动。有些传染病在潜伏期末可排出病原体,此时病人已有传染性,例如麻疹、甲型病毒性肝炎等。

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及用途:①潜伏期长短影响疾病的流行过程,潜伏期短的疾病流行趋势往往十分迅猛,很快即达高峰;而潜伏期长的疾病其流行波持续较久。②根据潜伏期可判断有受感染的时间,从而追溯传染源和确定传播途径。③根据潜伏期,确定对接触者的留验、检疫或医学观察的期限。一般按常见潜伏期加1~2天(附表6-1)。④根据潜伏期确定免疫接种的时间,例如在麻疹潜伏期最初5天内进行被动免疫其效果最佳。⑤根据潜伏期可评价某项预防措施的效果。

(2)临床症状期(clinical stage):为出现该病特异性症状和体征的时间。在该时间内病原体在体内繁殖最多,有些症状又有利于并于病原体排出,故传染性最强。有些疾病在此期可有多种途径排出病原体。例如乙型病毒性肝炎除血液外,唾液、汗腺、乳汁等均可排出病原体,增加污染外界环境的机会而使易感者获得感染。

轻型或非典型病人往往未进行隔离与治疗,作为传染原的意义较大。个别病例如从事饮食工作则可导致该疾病的爆发或流行。慢性临床过程的病人,由于排出病原体的时间长,作为传染源的作用不可忽视。

(3)恢复期(convalescent stage):在此期病人因病而引起的功能紊乱开始恢复,临床症状消失,机体产生免疫力,体内的病原体被消除,不再起传染源的作用,例如麻疹。但有些传染病,如细菌性痢疾、乙型病毒性肝炎等在恢复期内仍能排出病原体,可继续作为传染源。有些疾病排出病原体的时间更长,甚至可终身作为传染源,例如伤寒慢性带菌者。

传染期(infection period)指病人能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间。传染期的长短因病而异,传染期短的疾病其续发病例呈簇状出现,每簇病例之间的间隔相当于该病的潜伏期。传染期长的疾病,续发病例常陆续出现,持续时间较长。传染期是决定病人隔离期限的重要依据。

2.病原携带者(carrier)指外表无症状但携带并排出病原体的人。病原携带者是一个统称,因其所带的病原体不同而相应的称带菌(细菌)者、带(病毒)者、带虫(原由开蠕虫)者。病原携带者排出病原体数量比病人少,但携带者因缺乏症状而不易被发现,且能自由活动,有时可成为重要的传染源,甚至引起疾病的爆发,一般可分为潜伏期、恢复期及健康病原携带者三种。

(1)潜伏期病原携带者(incubative carrier):指感染后至临床症状出现前已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有人认为是传染病的前驱期。例如白喉、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等。

(2)恢复期病原携带者(convalescent carrier):指临床症状消失后仍能排出病原体的人。例如白喉、伤寒、乙型病毒性肝炎等。多数传染病人在恢复期病原携带状态持续时间较短,但少数传染病的病人持续时间较长,个别病例可终身携带。凡病原携带者持续三个月以内,称暂时病原携带者(transitory carrier)。超过三个月称慢性病原携带者(chronic carrier)。

(3)健康病原携带者(healthy carrier):指过去从未患过某种传染病而能排出某病病原体的人,多为隐性感染的结果,一般只能用实验方法证实,但隐性感染不一定均能成为健康病原携带者。此型携带者一般排出病原体量较少,持续时间短。

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取决于排出病原体的多少,持续时间的长短,个人职业及个人卫生习惯等。

(二)受感染的动物作为传染源

人感染以动物作为传染源的疾病称人畜共患病,目前已证实约有200余种,对人有得要意义的约90种。

1.人畜共患疾病按病原储存宿主性质可分四类:

(1)以动物为主的人畜共患病:病原体主要在动物中保持延续,在一定条件下能传给人,人与人之间一般不引起传播,例如钩端螺旋体病、森林脑炎等。

(2)以人为主的人畜共患病:疾病一般在人群中传播,动物感染是偶然的,例如人型结核。

(3)人畜并重的人畜共患病:人畜均可作业传染源,例如血吸虫病。

(4)真正人畜共患病:病原体必须以人和动物分别作为终宿主和中间宿主,例如牛、猪肉绦虫病等。

2.作为传染源的动物 家畜、野生哺乳动物、家禽及野禽均可传播一些疾病

动物作为传染源的流行病学意义,主要取决于人与动物的接触机会与密切程度,且与动物的种类和密度有关。

二、传播途径(mode of transmission)

病原体为了维持其生物种的存在,需不断地更换宿主。病原体由传染源排出后再侵入另一个易感机体,它在外界环境中所经历的途径称传播途径。病原体在外界环境中必须依附于各种生物或非生物媒介,例如空气、水、食物、手、蝇及日常生活用品等,参与病原体传播的媒介物称传播因素。

(一)经空气传播(airborne transmission)

呼吸道传染病的病原体存在于呼吸道粘膜的粘液或纤毛上皮细胞的碎片中,当病人大声说话、咳嗽或打喷嚏时,其粘液或渗出物随气流经口、鼻喷出至传染源周围一定范围的空气中。根据颗粒的大小又可分类飞沫、飞沫核和尘埃三种形式传播。较小的飞沫在空气中飘浮,被易感者直接吸入而引起感染,例如麻疹。在空气中悬浮的飞沫,当外层水分被蒸发时形成有传染性的飞沫核,它在空气中能飘浮一定时间,即使传染源已离开,易感者亦可因吸入飞沫核而感染,例如白喉、结核病等。含有病原体的较大飞沫干燥后落在衣服、床单或地面上,当人们在整理衣服或清扫地面时,带有病原体尘埃又飞扬,可造成呼吸道传播,例如结核杆菌、炭疽芽胞等。

空气传播的发生取决于多种条件,其中人口密度、卫生条件、易感者在人群中的比例起决定性作用。

经空气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特征:

1.患者多为儿童,且多为传染源周围的易感人群。

2.多呈周期性并伴有季节性高峰,以冬春季多见。

3.流行强度与人口密度、居住条件及易感人口的比重有关。

(二)经水传播(water-borne transmission)

许多肠道传染病,若干人畜共患疾病以及某些寄生虫病均可经水传播。

1.经饮水传播 因饮水被污染而引起疾病的水型流行早年十分猖獗,随着城市公共供水系统建立及水质的卫生管理,因饮水被污染而引起爆发在城市已很少见,但在广大农村仍是一个重要问题。经饮水传播疾病历史上已有多次记载,如1854年英国伦敦发生霍乱流行。流行强度取决于污染水源类型、供水范围、水受污染的强度和频度、病原体在水中的抵抗力、饮水卫生管理等。

经饮水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特征:

(1)病例的分布与供水范围分布一致。

(2)除婴儿外,各年龄、性别、职业的人均可发病。

(3)停用被污染的水或水经净化后,爆发即可平息。

2.经疫水传播 当人们接触疫水时可经皮肤或粘膜感染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等。其危险性取决于人体接触疫水的面积大小、次数及接触时间的长短。

经接触疫水传播传染病的流物特征:

(1)病人有接触疫水史。

(2)呈现地方性或季节性。

(3)接触方式以游泳、洗澡、捕鱼及收割等多见。

(三)经食物传播(food-borne transmission)

所有肠道传染病、某些寄生虫病、个别呼吸道传染病(白喉、结核病)及少数人畜共患病(炭疽病)均可经食物传播。经食物传播可分两类:

1.食物本身含有病原体 感染绦虫的牛、猪、患炭疽的牛、羊,其肉类含有病原体。患结核病的乳牛所分泌的乳汁可含有结核杆菌。感染沙门菌家畜的肉及家禽的蛋可含有沙门菌。当人们食用后可被感染。

2.食物在各种条件下被病原体污染 食物在生产、加工、运输、贮存与销售的各个环节均可被污染。水果、蔬菜等只是机械地携带病原体,其数量不再增多。在另一些食品,如牛奶、肉馅等在适宜的温度下病原体可大量繁殖,人们食用后可感染而发病。

经食物传播传染病病的流行特征:

(1)病人有食用某种污染食品史,不食者不发病。

(2)易形成爆发,累及为数与食用污染食品的人数有关。

(3)多发生于夏秋季,一般不形成慢性流行。

(4)停止供应污染食品爆发即平息。

(四)接触传播(contact transmission)

接触传播包括两类传播方式:

1.直接接触传播(direct contact transmission)在没有任何外界因素参与下,传染源与易感者直接接触而引起疾病的传播,例如性病、狂犬病等。

2.间接接触传播(indirect contact transmission)易感者因接触被传染源排泄物或分泌物所污染的某些无生命的物体而引起感染造成疾病传播,又称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多种肠道传染病、某些呼吸道传染病、人畜共患病、皮肤传染病等均可经此途径传播。被污染的手在间接传播中起特别重要的作用。

间接传播的流行病学意义,与病原体在外环境中的抵抗力、日常消毒制度是否完善、人们的卫生知识水平及卫生习惯等有关。

经接触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特征:

(1)病例多呈散发,可形成家庭或同室内成员间的传播。

(2)无明显的季节性。

(3)流行过程缓慢。

(4)卫生条件差、卫生习惯不良的情况下病例较多。

(五)媒介节肢动物传播(arthropod-borne transmission)

作为传染病传播媒介的节肢动物甚多,有昆虫纲的蚊、蝇、蚤、虱等。蜘蛛纲的蜱和螨。由于传播疾病的种类和方式不同又可分为两大类:

1.机械性传播 节肢动物接触或吞食病原体后,病原体在它的体表或体内均不繁殖,一般能存活2~5天。当它们再次觅食时,通过接触、反吐或随同它们的粪便将病原体排出体外而污染食品等,当人们食用这类食品后被感染。例如苍蝇能通过这种方式传播伤寒、细菌性痢疾等肠道传染病。

2.生物性传播 吸血节肢动物呆咬处于菌血症、立克次体血症或病毒血症时的宿主,使病原体随着宿主的血液进入节肢动物的肠腔,使肠细胞或其他器官造成感染,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内进行繁殖,然后再通过节肢动物的唾液、呕吐物或粪便进入易感机体。病原体在吸血节肢动物体内增殖或完成生活周期中某些阶段后始具有传染性,其所需要时间称外潜伏期(extrinsic incubation period)。外潜伏期长短常受气温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经吸血节肢动物传播的疾病为数极多,例如鼠疫、斑疹伤寒、疟疾、绦虫病等。还包括大约200种以上的虫媒病毒性疾病。

吸血节肢动物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特征:

(1)有一定地区性,病例分布与媒介昆虫的分布一致。

(2)有明显的季节性,病例季节性升高与媒介昆虫繁殖活动的季节一致或稍后。

(3)某些传染病具有职业特点,如森林脑炎多见于伐木工人及野外作业的工人。

(4)发病有年龄特点,老疫区病例多见于儿童,新疫区病例无年龄差异。

(5)人与人之间一般不直接传播。

(六)经土壤传播(soil-borne transmission)

土壤可因种种原因而被污染,传染源的排泄物或分泌物以直接或间接方式使土壤污染。因传染病死亡的人、畜尸体,由于埋葬不妥而污染土壤。有些肠道寄生虫病的生活史中有一段时间必须在土壤中发育至一定阶段才能感染人,例如蛔虫卵、钩虫卵等。某些细菌的芽胞可在土壤中长期生存,例如破伤风杆菌、炭疽杆菌等。这些被污染的土壤经过破损的皮肤使人们获得感染。

经土壤传播病原体的意义,取决于病原体在土壤中的存活力,人与土壤接触的机会与频度、个人卫生习惯等。

(七)垂直传播(vertical transmission)

孕妇在产前将其体内的病原体传给好的胎儿垂直传播,亦称母婴传播。从广义来看,可分为下列几种:

1.经胎盘传播 受感染孕妇体内的病原体可经胎盘血液使胎儿遭受感染,但并非所有感染的孕妇均可引起胎儿感染。可使胎儿感染的病毒有:风疹病毒、水痘病毒、麻疹病毒、肝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b族病毒、腮腺炎及巨细胞病毒等。

2.上行性传播 病原体经孕妇阴道通过宫颈口到达绒毛膜或胎盘引起胎儿感染,例如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等。

3.分娩引起传播 胎儿从无菌的羊膜腔内产出而暴露于母亲严重污染的产道内,胎儿的皮肤、粘膜、呼吸道、肠道均可遭受病原体感染,例如淋球菌、疱疹病毒等。

(八)医源性传播(iatrogenic transmission)

医源性传播指在医疗及预防工作中人为地引起某种传染病传播,一般分两类:

1.易感者在接受治疗、预防及各种检测试验时,由污染的器械、针筒、针头、导尿管等而感染某些传染病。

2.生物制品单位或药厂生产的生物制品或药品受污染而引起疾病传播。

各种传染病流行时其传播途径是十分复杂的,一种传染病可同时通过几种途径传播。例如细菌性痢疾可经水、食物、媒介节肢动物及接触等多种途径传播。因此当某种传染病在人群中蔓延时,必须进行深入的流行病学调查才能了解其真正的传播途径,从而采取有针对性防制措施。

三、人群易感性(herd susceptibility)

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易感的程度称人群易感性。人群易感性以人群中非免疫人口占全部人口的百分比表示。判断某一人群对某种传染病易感水平的高低,可从该病以往在人群中流行情况,该病的预防接种情况及对人群进行该病抗体水平检测结果而定。

(一)影响人群易感性升高的主要原因

1.新生儿的增加 出生后6个月以上未经人工免疫的婴儿,对许多传染病都易感,由于他们体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

2.易感人口的迁入 某些地方病或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流行区,当地居民病后或隐性感染而获得对该病的免疫力。当非流行区居民迁入使流行区的人群易感性增高。

3.免疫人口的死亡使人群易感性相对升高。

4.免疫人口免疫力自然消退 有些传染病如天花、麻疹等病后有长期免疫力,有的能维持终身。一般传染病病后或人工免疫后,其免疫力逐渐下降,最后又成为易感者,使人群易感性增高。

(二)影响人群易感性下降的主要原因

1.预防接种 对易感人群施行人工免疫是降低人群易感性最积极的方法。人工免疫所获得免疫力不能维持终身,故对易感人群必须有计划地进行免疫接种。

2.流行后免疫人口增加 经过一次流行后,大部分易感者因感染而获得免疫,但不能依靠这种方式来降低发病率,因流行后传染源数量增多,有时反而可促进该病传播。

3.隐性感染后免疫人口增加 隐性感染者虽无症状但也是传染源,不可能期望它的增加来制止疾病传播。

(三)人群易感性与疾病流行关系

易感者大量减少能抑制疾病的流行,甚至使流行终止。但也不能认为易感者上升至某种水平就一定能发生疾病流行,因疾病的发生必须有传染源的输入。

四、疫源地与流行过程(infectious focus and epidemic process)

(一)疫源地

指传染源向周围排出病原体所能波及的范围、每个传染源可单独构成一个疫源地,但一个疫源地内可同时存在一个以上的传染源。一般把范围较小的疫源地或单个传染源所构成的疫源地称疫点。范围较大的疫源地或若干疫源地连成一片称疫区。

1.疫源地范围

取决于三个因素,即传染源活动范围、传播途径的特点和周围人群的免疫状态。例如疟疾的疫源地范围,一般以传染源为核心、以按蚊飞行距离为半径的范围。麻疹的疫源地则为传染源周围较小的范围。不同传染病的疫源地大小不一,同一种传染病有不同条件下,其疫源地范围也不相同。

2.疫源地消灭的条件

(1)传染源已被迁走(住院、治愈或死亡)。

(2)通过各种措施消灭传染源排至外环境中的病原体。

(3)所有易感的接触已度过该病的最长潜伏期而未发病或感染。

(二)流行过程(epidemic process)

每个疫源地均由它前一个疫源地引起的,而它又是发生新疫源地的基础。一系列相互联系、相继发生的疫源地构成传染病的流行过程。疫源地被消灭,流行过程也就中断。

1.流行强度(epidemic process)

(1)散发(sporadic):某病在一定地区或国家其发病率维持在历年水平。一般多用于区、县以上的范围。各个病例在时间和空间上常无联系。

(2)流行(epidemic):某地区某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发病率的水平。

(3)大流行(pandemic):某病发病率远远超过流行时的发病率水平。它的特点是传播迅速,大流行可超越国界而波及许多国家。

2.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既是生物学现象又是社会现象。流行过程又受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的影响。

(1)自然因素的影响:自然因素通过对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人群起作用。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理、土壤、动植物等因素。其中以气候与地理因素尤为重要。自然因素可直接作用于传染源,对以野生动物为传染源的疾病、虫媒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影响更大。例如疟疾、乙型脑炎的流行常受气温、雨量和湿度等影响。疟疾病例多在春夏季复发,其时如按蚊密度高,复发病例作为传染源的作用就大。自然因素对传播途径的作用亦大,夏、秋季因暴雨可引起洪水泛滥,如当地猪或鼠类中流行钩端螺旋体病,它们的尿可污染水体,当人们接触污染的水体后可导致钩端螺旋体病爆发。自然因素对易感人群亦有一定作用,寒冷季节,人群室内活动多,接触密切,常出现呼吸道疾病的季节性高峰。

(2)社会因素的影响:社会因素包括社会制度、生产劳动及居住生活条件、风俗习惯、卫生设施、医疗条件、文化水平、防疫工作、经济、宗教等人类活动所形成的一切条件。社会因素作用于三个环节而影响流行过程。社会因素对流行过程既有促进作用亦有阻碍作用。

第9篇:传染病产生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产前检查;免疫检查;应用价值

产前检查目前应用比较广泛,一系列病理变化所引发的高危妊娠情况都是通过在妊娠期对孕妇和胎儿的临床检查来确认。能够及时的发现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避免合并症和并发症的发生[1]。选取门诊及住院孕产妇200例,随机分为参加产检免疫项目组以及未参加产检免疫项目组各100例,探讨产前检查免疫检验项目的临床应用价值,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门诊及住院孕产妇200例,随机分为参加产检免疫项目组以及未参加产检免疫项目组各100例,入选患者中年龄21~41岁,平均28.1岁;停经时间24~58d,平均停经42.7d;在所有患者中,初产妇46例,经产妇5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住院时间、血β-HCG定量达正常所需时间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选取门诊及住院孕产妇200例,随机分为参加产检免疫项目组以及未参加产检免疫项目组各100例,对孕妇以及胎儿进行产前检查免疫检验项目有助于纠正高危妊娠,避免诊治时机的延误。探究肝炎病毒检查、梅毒检查、HIV检查以及TORCH检测的临床价值,从而提高生育质量。

1.3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 SPSS 13.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 (x±s)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2结果

产检免疫项目组的患者在生活质量等方面情况都明显优于未参加产检免疫项目组,经免疫项目检测有效降低了妊娠问题的发生机率。

3 讨论

3.1 检查甲肝病毒 甲肝病毒(HAV)其传播途径主要为粪-口途径,在临床中症状表现为急性黄疸型肝炎,特点是无慢性化并且预后较好,患者一旦痊愈便会获得永久免疫力 [2]。HAV是由IgM以及IgG组成的,若孕妇HAV-IgM检查结果呈阳性则表明感染。起病伊始伏期平均1个月左右,发病2~3w后随着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IgG的产生,血液以及粪便的传染性会逐渐消失。

3.2 检查乙肝病毒 乙肝病毒(HBV)其主要传播途径为血液和血制品,往往会发展为慢性肝炎或肝硬化。HBV标志物的检验可以作为临床检验的依据。HBV有3种抗原,即核心抗原(HBcAg)、表面抗原(HBsAg)以及e抗原(HBeAg),其中以表面抗原为检验感染的主要指标。高滴度的抗-HBc阳性表示病毒有一定的传染性,低滴度则表示具有乙肝病毒感染史。E抗原具有较强的传染性,若存在期超过10w便会转为慢性,而其转阴后则会产生抗-HBe,这是预后良好的表现。

3.3 检查丙肝病毒 丙肝病毒(HCV)是引发急慢性肝炎的原因之一,并且会产生抗HCV,可以通过检测抗HCV作为HCV感染的标志,HCV-RNA在HCV感染的检测中非常重要。若结果呈阳性则说明传染性的存在。由于HCV-RNA在抗-HCV前出现,因此可以在诊断中根据HCV-RNA呈阴性判断HCV已经清除。HCV-RNA的变化也可以用于评估预后以及治疗的效果[3]。

3.4 检查戊肝病毒 戊肝病毒(HEV)是急性传染病的一种,主要通过粪-口传播,往往会导致重症肝炎,由于其潜伏期相对较长,一般为2~9w,且在孕产妇中比较高发,尤其是第6~9个月的孕期中发生率最高。HEV感染在临床中有显性和隐形感染,往往感染会引发流产、死胎等情况。HEV感染往往在发病的6w后便自行痊愈,之后患者会获得终身免疫力。抗-HEVIgG是如今感染患者的唯一检测标志。

3.5 检查HIV病毒 HIV病毒会通过攻击辅助T淋巴细胞系统来破坏细胞的免疫功能,经母婴传播,导致胎儿早产、宫内发育不良、宫外孕、死胎以及新生儿感染等情况。产前HIV呈阳性产妇感染胎儿的机率为母婴传播HIV的20%左右,因此产前HIV的检测非常重要。在感染初期产妇会出现一些自限性的症状例如连续性的高热、淋巴结肿大等,往往患者会在4w后进入感染期。产妇在被感染的半个月内由于缺少明显症状往往无法被成功检测,只有在感染6~8w后才能够测出HIV抗体。因此产前检查免疫检验项目不可用于确诊,仅作为筛查试验,确诊需要经WB等试验。

3.6 检查梅毒 梅毒往往由TP引发,会影响到身体的各个器官[4]。梅毒孕产妇会在4个月的时间出现一些不良情况,例如早产、流产以及分娩先天梅毒新生儿,甚至死胎等。梅毒血清病原学检查是通过梅毒螺旋体IgM抗体的检测以及非梅毒螺旋体血清的试验来完成梅毒血清病原学确诊。非特异性抗体检查中主要通过TPPA来检查。梅毒螺旋体IgM抗体检测的主要作用是在早期诊断中诊断胎儿是否感染。作为免疫球蛋白的一种,IgM抗体用于诊断梅毒的临床效果令人满意,具有较高的敏感度,IgM抗体分子较大而往往无法通过胎盘,因此TP-IgM检测结果呈阳性则说明婴儿有感染情况。

3.7 TORCH检测 TORCH检测是综合微生物感染检查的一种,具体是指T(弓形虫)、R(风疹病毒)、C(巨细胞)、H(单纯疱疹Ⅰ/Ⅱ型)。TORCH检测的主要作用是判断孕产妇是否有相应微生物感染的情况,若出诊检测出TORCH特异性IgM抗体呈阳性,则需要再一次对患者第二份血清检测品进行检验以确认是否出现感染情况,并动态监测抗体水平的变化,来观察TORCH综合微生物感染的病情发展状况。弓形虫感染需要通过血清检测来确认,孕妇早期感染弓形虫会经胎盘危及胎儿,导致流产、发育障碍甚至死胎。孕中晚期感染弓形虫则会对孕产妇中枢神经、眼以及内脏造成伤害[4]。巨细胞病毒感染容易造成胎儿畸形,导致胎儿一系列不良情况,例如脑炎、宫内生长不良、黄疸、视网膜脉膜炎、溶血性贫血等症状,该感染目前较为危险,在死亡率方面居高不下。风疹病毒往往在孕产妇妊娠前3个月中受到风疹病毒感染后,经胎盘传播给胎儿,导致流产、死胎等情况,新生儿往往会伴有畸形、智力障碍、白内障等先天性风疹综合征。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是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主要分为Ⅰ型和Ⅱ型。妊娠早期感染则会导致流产,而妊娠中晚期则会导致新生儿疱疹等一系列疾病。

综上所述,产前检查免疫检验项目意义重大,能够帮助孕妇及时地纠正高危妊娠,避免延误诊治,对于孕产妇生育质量的提高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苑春华,郭素红,李改等.多种方法联合检查在产前筛查中的价值[J].广东医学,2010,31(24):3213-3215.

[2] 邱振华,高艳,吴玉华等.联合检测孕中期血清甲胎蛋白、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游离雌三醇筛查出生缺陷的应用研究[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9,23(7):64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