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传染病学论文范文

传染病学论文精选(九篇)

传染病学论文

第1篇:传染病学论文范文

案例某县C村共有64户,351人。某年6月1日至7月5日共发生腹泻病人252例,罹患率高达71.79%,年龄最大的80岁,最小为2个月,15岁以上的罹患率为68.12%,15岁以下为78.69%。主要症状为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病程短暂,一般3~4天即恢复健康。经调查全村351人均饮用井水,全村有7口井,多数人饮用1号与2号井水,饮用者罹患率为77.81%;而饮用其他井水者为25%,两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x2=48.8、P<0.01)。病前有饮冷水习惯者罹患率为81.45%;无此习惯者仅为39.5%,两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x2=50.9、P<0.01)。于发病后10天采水样,从水源中分离到1株大肠杆菌。

你认为这次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流行面貌呈现什么型?它的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进行病因学调查?怎样控制及消灭这类腹泻病?(摘自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1,12(5):319)

第一节传染病流行病学

传染病(infectiousdisease)在人群中的发生,必须具备三个相互连接的条件,即传染源、传染途径和对传染病易感人群。这三个条件统称传染病流行过程三个环节,当三个条件同时存在并相互作用时就造成传染病的发生与蔓延。掌握传染病的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与影响因素,有助于制订正确的防制措施,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

一、传染源(sourceofinfection)

传染源泉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患传染病的病人、病原体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等均为传染源。

(一)人作为传染源

1.病人(patient)病人是一个重要的传染源,因病人体内存在着大量有毒力的病原体且病人的某些症状亦有利于病原体从体内排出。例如麻疹等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咳嗽,细菌性痢疾等肠道传染病患者的腹泻。病原体污染外界环境,增加易感者感染机会。

各种传染病的病程长短不一,按病程的发展过程可分为潜伏期、临床症状期、恢复及持续时间的长短。各期病人作为传染意义的不同,主要取决于他是否排出病原体,排出数量与频度及持续时间的长短。

(1)潜伏期(incubationperiod):自病原体侵入机体至最早出现临床症状这段时间称潜伏期,潜伏期的长短因病而异,短的仅有2~4小时(如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长的可达数月、甚至数年(如麻风病)。同一种疾病不同病例潜伏期亦有长短,但在一定范围内变动。有些传染病在潜伏期末可排出病原体,此时病人已有传染性,例如麻疹、甲型病毒性肝炎等。

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及用途:①潜伏期长短影响疾病的流行过程,潜伏期短的疾病流行趋势往往十分迅猛,很快即达高峰;而潜伏期长的疾病其流行波持续较久。②根据潜伏期可判断有受感染的时间,从而追溯传染源和确定传播途径。③根据潜伏期,确定对接触者的留验、检疫或医学观察的期限。一般按常见潜伏期加1~2天(附表6-1)。④根据潜伏期确定免疫接种的时间,例如在麻疹潜伏期最初5天内进行被动免疫其效果最佳。⑤根据潜伏期可评价某项预防措施的效果。

(2)临床症状期(clinicalstage):为出现该病特异性症状和体征的时间。在该时间内病原体在体内繁殖最多,有些症状又有利于并于病原体排出,故传染性最强。有些疾病在此期可有多种途径排出病原体。例如乙型病毒性肝炎除血液外,唾液、汗腺、乳汁等均可排出病原体,增加污染外界环境的机会而使易感者获得感染。

轻型或非典型病人往往未进行隔离与治疗,作为传染原的意义较大。个别病例如从事饮食工作则可导致该疾病的爆发或流行。慢性临床过程的病人,由于排出病原体的时间长,作为传染源的作用不可忽视。

(3)恢复期(convalescentstage):在此期病人因病而引起的功能紊乱开始恢复,临床症状消失,机体产生免疫力,体内的病原体被消除,不再起传染源的作用,例如麻疹。但有些传染病,如细菌性痢疾、乙型病毒性肝炎等在恢复期内仍能排出病原体,可继续作为传染源。有些疾病排出病原体的时间更长,甚至可终身作为传染源,例如伤寒慢性带菌者。

传染期(infectionperiod)指病人能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间。传染期的长短因病而异,传染期短的疾病其续发病例呈簇状出现,每簇病例之间的间隔相当于该病的潜伏期。传染期长的疾病,续发病例常陆续出现,持续时间较长。传染期是决定病人隔离期限的重要依据。

2.病原携带者(carrier)指外表无症状但携带并排出病原体的人。病原携带者是一个统称,因其所带的病原体不同而相应的称带菌(细菌)者、带(病毒)者、带虫(原由开蠕虫)者。病原携带者排出病原体数量比病人少,但携带者因缺乏症状而不易被发现,且能自由活动,有时可成为重要的传染源,甚至引起疾病的爆发,一般可分为潜伏期、恢复期及健康病原携带者三种。

(1)潜伏期病原携带者(incubativecarrier):指感染后至临床症状出现前已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有人认为是传染病的前驱期。例如白喉、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等。

(2)恢复期病原携带者(convalescentcarrier):指临床症状消失后仍能排出病原体的人。例如白喉、伤寒、乙型病毒性肝炎等。多数传染病人在恢复期病原携带状态持续时间较短,但少数传染病的病人持续时间较长,个别病例可终身携带。凡病原携带者持续三个月以内,称暂时病原携带者(transitorycarrier)。超过三个月称慢性病原携带者(chroniccarrier)。

(3)健康病原携带者(healthycarrier):指过去从未患过某种传染病而能排出某病病原体的人,多为隐性感染的结果,一般只能用实验方法证实,但隐性感染不一定均能成为健康病原携带者。此型携带者一般排出病原体量较少,持续时间短。

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取决于排出病原体的多少,持续时间的长短,个人职业及个人卫生习惯等。

(二)受感染的动物作为传染源

人感染以动物作为传染源的疾病称人畜共患病,目前已证实约有200余种,对人有得要意义的约90种。

1.人畜共患疾病按病原储存宿主性质可分四类:

(1)以动物为主的人畜共患病:病原体主要在动物中保持延续,在一定条件下能传给人,人与人之间一般不引起传播,例如钩端螺旋体病、森林脑炎等。

(2)以人为主的人畜共患病:疾病一般在人群中传播,动物感染是偶然的,例如人型结核。

(3)人畜并重的人畜共患病:人畜均可作业传染源,例如血吸虫病。

(4)真正人畜共患病:病原体必须以人和动物分别作为终宿主和中间宿主,例如牛、猪肉绦虫病等。

2.作为传染源的动物家畜、野生哺乳动物、家禽及野禽均可传播一些疾病

动物作为传染源的流行病学意义,主要取决于人与动物的接触机会与密切程度,且与动物的种类和密度有关。

二、传播途径(modeoftransmission)

病原体为了维持其生物种的存在,需不断地更换宿主。病原体由传染源排出后再侵入另一个易感机体,它在外界环境中所经历的途径称传播途径。病原体在外界环境中必须依附于各种生物或非生物媒介,例如空气、水、食物、手、蝇及日常生活用品等,参与病原体传播的媒介物称传播因素。

(一)经空气传播(airbornetransmission)

呼吸道传染病的病原体存在于呼吸道粘膜的粘液或纤毛上皮细胞的碎片中,当病人大声说话、咳嗽或打喷嚏时,其粘液或渗出物随气流经口、鼻喷出至传染源周围一定范围的空气中。根据颗粒的大小又可分类飞沫、飞沫核和尘埃三种形式传播。较小的飞沫在空气中飘浮,被易感者直接吸入而引起感染,例如麻疹。在空气中悬浮的飞沫,当外层水分被蒸发时形成有传染性的飞沫核,它在空气中能飘浮一定时间,即使传染源已离开,易感者亦可因吸入飞沫核而感染,例如白喉、结核病等。含有病原体的较大飞沫干燥后落在衣服、床单或地面上,当人们在整理衣服或清扫地面时,带有病原体尘埃又飞扬,可造成呼吸道传播,例如结核杆菌、炭疽芽胞等。

空气传播的发生取决于多种条件,其中人口密度、卫生条件、易感者在人群中的比例起决定性作用。

经空气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特征:

1.患者多为儿童,且多为传染源周围的易感人群。

2.多呈周期性并伴有季节性高峰,以冬春季多见。

3.流行强度与人口密度、居住条件及易感人口的比重有关。

(二)经水传播(water-bornetransmission)

许多肠道传染病,若干人畜共患疾病以及某些寄生虫病均可经水传播。

1.经饮水传播因饮水被污染而引起疾病的水型流行早年十分猖獗,随着城市公共供水系统建立及水质的卫生管理,因饮水被污染而引起爆发在城市已很少见,但在广大农村仍是一个重要问题。经饮水传播疾病历史上已有多次记载,如1854年英国伦敦发生霍乱流行。流行强度取决于污染水源类型、供水范围、水受污染的强度和频度、病原体在水中的抵抗力、饮水卫生管理等。

经饮水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特征:

(1)病例的分布与供水范围分布一致。

(2)除婴儿外,各年龄、性别、职业的人均可发病。

(3)停用被污染的水或水经净化后,爆发即可平息。

2.经疫水传播当人们接触疫水时可经皮肤或粘膜感染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等。其危险性取决于人体接触疫水的面积大小、次数及接触时间的长短。

经接触疫水传播传染病的流物特征:

(1)病人有接触疫水史。

(2)呈现地方性或季节性。

(3)接触方式以游泳、洗澡、捕鱼及收割等多见。

(三)经食物传播(food-bornetransmission)

所有肠道传染病、某些寄生虫病、个别呼吸道传染病(白喉、结核病)及少数人畜共患病(炭疽病)均可经食物传播。经食物传播可分两类:

1.食物本身含有病原体感染绦虫的牛、猪、患炭疽的牛、羊,其肉类含有病原体。患结核病的乳牛所分泌的乳汁可含有结核杆菌。感染沙门菌家畜的肉及家禽的蛋可含有沙门菌。当人们食用后可被感染。

2.食物在各种条件下被病原体污染食物在生产、加工、运输、贮存与销售的各个环节均可被污染。水果、蔬菜等只是机械地携带病原体,其数量不再增多。在另一些食品,如牛奶、肉馅等在适宜的温度下病原体可大量繁殖,人们食用后可感染而发病。

经食物传播传染病病的流行特征:

(1)病人有食用某种污染食品史,不食者不发病。

(2)易形成爆发,累及为数与食用污染食品的人数有关。

(3)多发生于夏秋季,一般不形成慢性流行。

(4)停止供应污染食品爆发即平息。

(四)接触传播(contacttransmission)

接触传播包括两类传播方式:

1.直接接触传播(directcontacttransmission)在没有任何外界因素参与下,传染源与易感者直接接触而引起疾病的传播,例如性病、狂犬病等。

2.间接接触传播(indirectcontacttransmission)易感者因接触被传染源排泄物或分泌物所污染的某些无生命的物体而引起感染造成疾病传播,又称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多种肠道传染病、某些呼吸道传染病、人畜共患病、皮肤传染病等均可经此途径传播。被污染的手在间接传播中起特别重要的作用。

间接传播的流行病学意义,与病原体在外环境中的抵抗力、日常消毒制度是否完善、人们的卫生知识水平及卫生习惯等有关。

经接触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特征:

(1)病例多呈散发,可形成家庭或同室内成员间的传播。

(2)无明显的季节性。

(3)流行过程缓慢。

(4)卫生条件差、卫生习惯不良的情况下病例较多。

(五)媒介节肢动物传播(arthropod-bornetransmission)

作为传染病传播媒介的节肢动物甚多,有昆虫纲的蚊、蝇、蚤、虱等。蜘蛛纲的蜱和螨。由于传播疾病的种类和方式不同又可分为两大类:

1.机械性传播节肢动物接触或吞食病原体后,病原体在它的体表或体内均不繁殖,一般能存活2~5天。当它们再次觅食时,通过接触、反吐或随同它们的粪便将病原体排出体外而污染食品等,当人们食用这类食品后被感染。例如苍蝇能通过这种方式传播伤寒、细菌性痢疾等肠道传染病。

2.生物性传播吸血节肢动物呆咬处于菌血症、立克次体血症或病毒血症时的宿主,使病原体随着宿主的血液进入节肢动物的肠腔,使肠细胞或其他器官造成感染,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内进行繁殖,然后再通过节肢动物的唾液、呕吐物或粪便进入易感机体。病原体在吸血节肢动物体内增殖或完成生活周期中某些阶段后始具有传染性,其所需要时间称外潜伏期(extrinsicincubationperiod)。外潜伏期长短常受气温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经吸血节肢动物传播的疾病为数极多,例如鼠疫、斑疹伤寒、疟疾、绦虫病等。还包括大约200种以上的虫媒病毒性疾病。

吸血节肢动物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特征:

(1)有一定地区性,病例分布与媒介昆虫的分布一致。

(2)有明显的季节性,病例季节性升高与媒介昆虫繁殖活动的季节一致或稍后。

(3)某些传染病具有职业特点,如森林脑炎多见于伐木工人及野外作业的工人。

(4)发病有年龄特点,老疫区病例多见于儿童,新疫区病例无年龄差异。

(5)人与人之间一般不直接传播。

(六)经土壤传播(soil-bornetransmission)

土壤可因种种原因而被污染,传染源的排泄物或分泌物以直接或间接方式使土壤污染。因传染病死亡的人、畜尸体,由于埋葬不妥而污染土壤。有些肠道寄生虫病的生活史中有一段时间必须在土壤中发育至一定阶段才能感染人,例如蛔虫卵、钩虫卵等。某些细菌的芽胞可在土壤中长期生存,例如破伤风杆菌、炭疽杆菌等。这些被污染的土壤经过破损的皮肤使人们获得感染。

经土壤传播病原体的意义,取决于病原体在土壤中的存活力,人与土壤接触的机会与频度、个人卫生习惯等。

(七)垂直传播(verticaltransmission)

孕妇在产前将其体内的病原体传给好的胎儿垂直传播,亦称母婴传播。从广义来看,可分为下列几种:

1.经胎盘传播受感染孕妇体内的病原体可经胎盘血液使胎儿遭受感染,但并非所有感染的孕妇均可引起胎儿感染。可使胎儿感染的病毒有:风疹病毒、水痘病毒、麻疹病毒、肝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B族病毒、腮腺炎及巨细胞病毒等。

2.上行性传播病原体经孕妇阴道通过宫颈口到达绒毛膜或胎盘引起胎儿感染,例如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等。

3.分娩引起传播胎儿从无菌的羊膜腔内产出而暴露于母亲严重污染的产道内,胎儿的皮肤、粘膜、呼吸道、肠道均可遭受病原体感染,例如淋球菌、疱疹病毒等。

(八)医源性传播(iatrogenictransmission)

医源性传播指在医疗及预防工作中人为地引起某种传染病传播,一般分两类:

1.易感者在接受治疗、预防及各种检测试验时,由污染的器械、针筒、针头、导尿管等而感染某些传染病。

2.生物制品单位或药厂生产的生物制品或药品受污染而引起疾病传播。

各种传染病流行时其传播途径是十分复杂的,一种传染病可同时通过几种途径传播。例如细菌性痢疾可经水、食物、媒介节肢动物及接触等多种途径传播。因此当某种传染病在人群中蔓延时,必须进行深入的流行病学调查才能了解其真正的传播途径,从而采取有针对性防制措施。

三、人群易感性(herdsusceptibility)

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易感的程度称人群易感性。人群易感性以人群中非免疫人口占全部人口的百分比表示。判断某一人群对某种传染病易感水平的高低,可从该病以往在人群中流行情况,该病的预防接种情况及对人群进行该病抗体水平检测结果而定。

(一)影响人群易感性升高的主要原因

1.新生儿的增加出生后6个月以上未经人工免疫的婴儿,对许多传染病都易感,由于他们体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

2.易感人口的迁入某些地方病或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流行区,当地居民病后或隐性感染而获得对该病的免疫力。当非流行区居民迁入使流行区的人群易感性增高。

3.免疫人口的死亡使人群易感性相对升高。

4.免疫人口免疫力自然消退有些传染病如天花、麻疹等病后有长期免疫力,有的能维持终身。一般传染病病后或人工免疫后,其免疫力逐渐下降,最后又成为易感者,使人群易感性增高。

(二)影响人群易感性下降的主要原因

1.预防接种对易感人群施行人工免疫是降低人群易感性最积极的方法。人工免疫所获得免疫力不能维持终身,故对易感人群必须有计划地进行免疫接种。

2.流行后免疫人口增加经过一次流行后,大部分易感者因感染而获得免疫,但不能依靠这种方式来降低发病率,因流行后传染源数量增多,有时反而可促进该病传播。

3.隐性感染后免疫人口增加隐性感染者虽无症状但也是传染源,不可能期望它的增加来制止疾病传播。

(三)人群易感性与疾病流行关系

易感者大量减少能抑制疾病的流行,甚至使流行终止。但也不能认为易感者上升至某种水平就一定能发生疾病流行,因疾病的发生必须有传染源的输入。

四、疫源地与流行过程(infectiousfocusandepidemicprocess)

(一)疫源地

指传染源向周围排出病原体所能波及的范围、每个传染源可单独构成一个疫源地,但一个疫源地内可同时存在一个以上的传染源。一般把范围较小的疫源地或单个传染源所构成的疫源地称疫点。范围较大的疫源地或若干疫源地连成一片称疫区。

1.疫源地范围

取决于三个因素,即传染源活动范围、传播途径的特点和周围人群的免疫状态。例如疟疾的疫源地范围,一般以传染源为核心、以按蚊飞行距离为半径的范围。麻疹的疫源地则为传染源周围较小的范围。不同传染病的疫源地大小不一,同一种传染病有不同条件下,其疫源地范围也不相同。

2.疫源地消灭的条件

(1)传染源已被迁走(住院、治愈或死亡)。

(2)通过各种措施消灭传染源排至外环境中的病原体。

(3)所有易感的接触已度过该病的最长潜伏期而未发病或感染。

(二)流行过程(epidemicprocess)

每个疫源地均由它前一个疫源地引起的,而它又是发生新疫源地的基础。一系列相互联系、相继发生的疫源地构成传染病的流行过程。疫源地被消灭,流行过程也就中断。

1.流行强度(epidemicprocess)

(1)散发(sporadic):某病在一定地区或国家其发病率维持在历年水平。一般多用于区、县以上的范围。各个病例在时间和空间上常无联系。

(2)流行(epidemic):某地区某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发病率的水平。

(3)大流行(pandemic):某病发病率远远超过流行时的发病率水平。它的特点是传播迅速,大流行可超越国界而波及许多国家。

2.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既是生物学现象又是社会现象。流行过程又受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的影响。

(1)自然因素的影响:自然因素通过对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人群起作用。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理、土壤、动植物等因素。其中以气候与地理因素尤为重要。自然因素可直接作用于传染源,对以野生动物为传染源的疾病、虫媒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影响更大。例如疟疾、乙型脑炎的流行常受气温、雨量和湿度等影响。疟疾病例多在春夏季复发,其时如按蚊密度高,复发病例作为传染源的作用就大。自然因素对传播途径的作用亦大,夏、秋季因暴雨可引起洪水泛滥,如当地猪或鼠类中流行钩端螺旋体病,它们的尿可污染水体,当人们接触污染的水体后可导致钩端螺旋体病爆发。自然因素对易感人群亦有一定作用,寒冷季节,人群室内活动多,接触密切,常出现呼吸道疾病的季节性高峰。

(2)社会因素的影响:社会因素包括社会制度、生产劳动及居住生活条件、风俗习惯、卫生设施、医疗条件、文化水平、防疫工作、经济、宗教等人类活动所形成的一切条件。社会因素作用于三个环节而影响流行过程。社会因素对流行过程既有促进作用亦有阻碍作用。

第2篇:传染病学论文范文

影视作为一种文化,其传播方式直观、新颖,给人以形象化的感受和心灵启迪[1]。利用原声影视辅助教学在语言类学科中得到广泛应用。同样,与医学有关的影视佳片也不少,为该学科的教学提供了简便而生动的素材。利用电影参与医学教学实践不仅能使学生身临其境,还能拓展其知识面,有效培养学习兴趣[2]。传统的流行病学教学侧重语言交流,多采用教师讲、学生听或学生讲、教师听的模式[3]。一些空洞、晦涩的理论不仅学生难以理解,而且感到枯燥乏味。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激发学习兴趣成为当前教学实践的重要任务[4]。我们以传染病流行病学为着眼点,对“影视赏析、寓教于乐”在流行病学教学方法改革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

一、传染病流行病学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学习传染病流行病学必须掌握流行过程的“三环节、两因素”。然而很多学生反映概念抽像难以理解。虽然课堂上可以通过模拟传染病暴发帮助学生学习,但虚拟的现实却无法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望,实际工作中遇到疾病流行时往往手足无措。针对传染病流行病学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5],我们有针对性地选择与传染病流行有关的影视素材,通过组织学生看电影与论电影,理论联系实际,寓教于乐,开展教学方法改革。

二、利用影视素材辅助教学的模式

与一般教学方式不同,本模式采用课堂内教学和课堂外学习相结合的形式。教学分为理论课前自主观看影片、课堂理论学习与影片内容讨论、理论课后再次观看影片并撰写评述性短文的三段式教学模式(附图)。第一阶段一般是利用业余时间完成,由于没有相应的传染病流行病学知识,这阶段学生对影片的认识多集中于感性方面。第二阶段相当重要,教师需结合理论学习,将知识点与影片内容有机融合,通过与学生互动帮助其理解知识点,启发学生对电影相关信息的思考、辨析,使学生掌握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相关知识。有了理论基础再次观看影片会有深层次的理解。针对某一主题的评述能够使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三、实践案例

1.影片选择。选择作为教学片的影片应该有丰富的内涵,要让学生通过看影片获取大量的与流行病学有关的知识。最近美国发行了一部影片《Contagion》,我们认为极适合作为教学辅助材料。影片讲述了一种新的高传染性、高病死率的病毒性传染病暴发流行时,社会各阶层人士面临的考验和抉择。首个病例是一个叫贝丝的女职员,从香港出差返家后很快出现身体不适,两天之后死在急诊室,且死因不明。很快,类似病例相继出现:剧烈的咳嗽、高烧,接着昏迷、脑出血,最终死亡。更可怕的是这种疾病正在全球范围多个国家和地区相继出现,并以极可怕的速度传播与蔓延,全球性恐慌开始……

2.组织观看。在“传染病流行病学”章节学习之前,先推荐学生观看这部影片,让学生对传染病的重要性和疾病流行背景有一初步认识。受课堂时间限制,初次观赏在课外由学生自主安排时间进行。

3.课堂理论学习与讨论。传染病流行病学理论主要包括什么是暴发(流行)?什么是三环节两因素?如何应对疾病暴发流行等?学完理论知识后我们在课堂上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引导学生讨论,及时将书本理论与影片情节结合。有了一定的背景知识,再来看影片就会容易得多。但课堂时间毕竟有限,不能将影片全部放映,教师应事先选好需要放映的重要片段。

4.课外任务。讨论结束后可以适时布置课外任务。如利用业余时间再次欣赏整部影片,撰写观后感和评述性论文,可以利用实习课时间请学生从不同角度针对影片进行发言。学生在调用已有的语言知识和材料时,会有一种自我诱发、自我发现、自我挖掘、自我补充的过程,以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动机和明确学习目标。对于学生撰写的评述性论文或PPT,教师应结合流行病学理论进行指导与评阅。

四、影片赏析与理论学习相结合的案例

1.对疾病流行强度的理解。流行强度是指疾病在某地区一定时期内人群中发病数量的变化及各病例间的联系程度。结合影片中所描述的传染病发病数量变化的特点,学生很容易理解散发、暴发及流行的含义。此外,教师应进一步指出,如果传染病迅速蔓延跨越省界、国界或洲界,其发病率水平超过该地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流行水平时,就称为大流行,并可引用历史上出现的流感、霍乱的世界大流行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

2.对三环节的理解。谁是影片中传染病暴发的最初传染源呢?有学生认为是贝丝,因为她是第一个发病的人。也有学生提出“病毒是谁传染给贝丝的呢”?影片结尾给出了线索:一名中餐馆厨师宰杀一头被感染的猪后,没有洗手与贝丝握手而导致病原体从猪传给了人,最终酿成一场全球性惨剧。通过影片,我们知道传染源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受感染的动物。患者无疑是重要的传染源,隔离和治疗传染源是控制流行的一个重要手段。影片采用生动的手法描述了超级病毒可以通过空气、接触、血液等多种途径传播,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可进一步指出切断传播途径能控制传染病流行。影片中的超级病毒为一种新型病毒,人类对其基本无免疫力,易感性高,从而引起该病的广泛流行。有学生提问:“为什么贝丝的丈夫没有被感染”?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去理解个体易感性存在差异、感染后的转归也存在差异这些知识点。影片中疾病最后被控制也正是依赖疫苗接种提高了人群免疫力而产生的效果。

3.对两因素的理解。针对这部影片,有学生指出人类砍伐森林,破坏环境,导致蝙蝠这类野生动物失去了生活和栖息的场所,增加了与猪等家禽、家畜甚至人类接触的机会,不同来源的病毒发生重组,导致新型病毒产生;也有学生认为人口密度大、交通发达、流动频繁是导致疾病在短时间内传播至世界各地的社会因素。通过讨论,学生对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在传染病流行过程中的作用有了感性和理性认识。

4.深层次问题的探讨。影片中的传染病最终是通过科学家成功研制出的疫苗而得到控制。一方面教师有必要介绍预防接种的概念,让学生知道预防接种是预防、控制甚至消灭传染病的重要措施。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开展深层次思考,如当卫生资源有限时,谁享有优先权?面对政治、科学、伦理、亲情的碰撞时如何决择?这些是学生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可能面临的实际问题。

第3篇:传染病学论文范文

(1.阜阳师范学院医院,安徽 阜阳 236000;2.阜阳市疾病控制中心)

摘要:传染病主要诱发因素为病原微生物,可传播于人群中.青年学生在高校中学习与生活,人群密度较高,且彼此之间接触比较密切,故而有较高发病率.强化对高校的传染病防控属于公共卫生问题,本文现详细论述高校医院开展传染病防范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高校医院;传染病;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R18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5-0031-01

高校属于重要防传染病区域,由于学校规模较大且人口集中性强,有较广的社会流动范围,故而传染病极易发生和传播;高校在医疗卫生防疫方面投入较少,没有严格开展卫生管理,无法保证食物供应来源的安全性,故而有时会由于饮食不洁导致学生出现肠道中毒现象.本文先分析高校传染病的主要类型,而后从几个方面探讨高校医院的防控措施.

1 高校传染病常见类型

主要有四种:(1)流行性感冒,在高校极其常见,属于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由流行性感冒病毒诱发,有较强传染性,可发病于一年四季,主要为冬春季.其流行密切关联于人口流动与密集程度,故而高校高发.(2)菌痢.属于急性肠道传染病,可发病于全年,夏秋季为高峰期.主要关联于饮食,高校中有诸多食物小摊,其卫生条件无法保证,但大学生食用频繁.(3)肝炎:高校以乙型和甲型多见.肝病有较强传染性,且传播途径多样,学生聚餐、过生日或者恋爱等都会直接接触,故而发生率高.(4)肺结核病:主要由结核杆菌诱发,多为边远地区学生中产生而后传染至其他学生[1],边远地区学生以前遭受过结核菌感染,但是由于体质较差且更换环境,缺乏足够营养后继发.

2 高校医院传染病防范措施

2.1 转变观念,增强认识

高校师生由于没有意识到传染性疾病的危害故而缺少重视,观念若未得到更新和转变则无法开展防范工作.当前高校医院普遍存在重治疗轻预防的现象,因此要加大宣传力度,转变管理者观念,加大防控传染病的物力、人力以及财力投入.

2.2 健全防控制度,规范上报程序

(1)接诊医生发现传染病疑似病例或者确诊病例一定要按照规定流程上报,并作好检查、登记工作,交予预防人员手中.(2)强化传染病管理责任.院长负责传染病管理,对分工予以明确,设立专人对传染性疫情报告予以负责,并定期下到科室监督、检查传染病管理情况,同时还要调查漏报与上报情况[2].尽早发现、报告、隔离与治疗,防止蔓延.(3)将消毒隔离工作落实到位.对门诊与病房制定的各项消毒制度予以建立健全,开展污水污物处理与血源管理,设立专人以监管医院感染、消毒以及隔离状况.定期检查,尽早发现问题并有效解决,同时还要做好随时接受上级疾控部门检查的准备.(4)构建隔离制度.建立预分诊制度并严格执行,同时对隔离门诊与病房予以开设,于春季、秋季、冬季重点筛查呼吸道传染病,并做好隔离分诊工作;夏季则重点筛查并隔离治疗肠道传染病[3].对专用诊室、医护人员以及通道予以设立,进而对传染病蔓延进行有效控制,也有利于预防医院交叉感染现象.

2.3 提升医院工作者专业水平

当前医学专业领域被不断细化,很少有医生去专门学习与传染病防治有关的知识,故而在处理传染病时专业水平较低.可经常组织培训,以强化隔离与消毒知识,促使医疗人员应对传染病的能力得到提升.

2.4 严格新生入学全面体检

每年新生入学后高校医院需组织新生进行全面体检,在此过程中应将肝炎与肺结核病作为重点,对可疑者进行跟踪复查,一直到确诊,而后再送至当地医院接受治疗.

2.5 强化卫生监督检查

需定期对高校食堂的卫生状况予以检查,减少肠道传染病现象,避免传播.同时还要经常开展校内的环境卫生检查工作,为师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学习以及生活环境.

2.6 强化传染病知识宣传

强化宣传卫生保健知识,将传染病知识作为重点.可通过校内简报、广播、宣传栏以及板报等形式开展全校师生的健康教育与卫生常识宣传[4],定期检查个人卫生状况,鼓励开展体育锻炼,提升抵抗力.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高校人口密度高且集中性强,故而传染病发病率高.当前高校流行的传染性疾病类型主要为流行性感冒、菌痢、肝炎以及肺结核.为减少高校传染病事件,本文提出诸多防范措施,以提升管理者对防范传染病重要性的认识,并做好新生体检工作,对防控制度予以健全,加大知识宣传力度,以提升全校师生对传染病的掌握水平.

参考文献:

〔1〕郝曙光,于淑艳,陈明芳等.论高校医院传染病防范举措[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9):268-269.

〔2〕马英利.论高校医院传染病防范举措[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2(6):475,402.

第4篇:传染病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因素

学校为一个人口密集区域,一旦发现传染病疫情,具有较严重的危险性。但学校疫情防治具有相对滞后性,会影响传染病情的控制处理[1]。如何有效缩短疫情报告时间,是有效控制疫情传播的重要方法。本文重点分析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的相关影响因素,并以此为依据,提高疫情防治效果。

1 临床资料

抽样选取某地4所院校出现的5例疫情(分别为甲乙丙丁4所学校),对学校疫情情况进行分析研究。5例疫情为细菌性痢疾,其中2例为福氏1a型,3例为福氏2b型。同时由相同调查人员对现场进行调查,调查对象包括个体诊所有关人员、村卫生所、乡卫生院、学校以及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 结果

2.1疫情发现者以及发现时间 疫情发现时间,从快到慢分别为专职校医、卫生院临床医生、教师以及乡防保医生,病情发现时间为甲校(5d)、乙校(8d)、丙校(11d)、丁校(15d),见表1。

2.2就诊地点与就诊时间 见表2。

从表2中可以看出,疫情发现较早的甲乙两所学校的就诊人数为23、55例,但有52.2%、52.7% 患者在同一地点接受治疗;而病情发现较晚的丙丁两组患者,就诊人数为80、120例主要集中在个体诊所中,表明影响疫情治疗效果的是就诊地点。其中甲校疫情发现时间明显早于乙校,表明集中于校医室更容易发现疫情。

3 讨论

传染病是病原体在人与人、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病原体中主要为微生物,少数为寄生虫。在对传染病进行防治时,防疫部门应制定明确的疫情报告,并针对具体传染病的传播,实施有针对性的治疗[2]。在发现疫情后应及时向防疫部门报告,将其称为法定传染病。传染病的传播需要具备传染源、传染途径以及易感人群。若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断裂,即可切断传染病传播。学校作为一个人口密集的场所,一旦出现传染疫情,会迅速传播蔓延,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以及身心健康,同时严重疫情还会导致教学秩序混乱,导致不能正常授课。学校作为一个特殊的公共场所,其具有相对独立性以及社会性,这与学校的传染疫情密切相关[3]。本文选择4所一般情况相同的发生疫情的学校,对学校传染病疫情的报告因素进行分析。从研究中可以看出,本次研究中学生疫情的发现,其中发现快慢学校分别为甲校(5d)、乙校(8d)、丙校(11d)、丁校(15d),发现病情人员从早到晚分别为专职校医、卫生院临床医生、教师以及乡防保医生,集中于校医室更容易发现疫情。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应建议学生实施寄宿制,同时建议学生在看病就诊时,以校医为主。若在1d内发现相同病例异常增多,应立即报告上级部门,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患者疾病。同时医务人员应不断提高诊断治疗水平,采取有效防控措施,防控疫情的恶化发展。

参考文献:

[1]侯任务.试论中小学校区传染病疫情的防控举措[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707-708.

第5篇:传染病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社区人群;传染病防治;知识;态度;行为

中图分类号:R2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9-0157-02

近年来“非典”、“甲流”等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给了我们许多新的启示,“新医改”中就明确指出:从2009年起我国将逐步向城乡居民统一提供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基本卫生服务。我国传染病防治法中也明确规定:“国家开展预防传染病的健康教育”,“各级人民政府组织开展群众性卫生活动,进行预防传染病的健康教育,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公众对传染病的防治意识和应对能力”。由此可见,传染病的防治工作离不开健康教育,为有效地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要求人们必须懂得如何实施预防控制措施,也要求人们了解影响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同时具备一定的健康知识水平和自我保护能力[1-4]。本研究中我们通过对浙江省杭州市具有代表性的多个社区人群进行调查,了解现阶段社区人群对传染病防治的知识、态度、行为(简称知信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同时运用健康教育学中的知信行模式,开展传染病健康教育项目的干预项目,并比较分析干预前后社区人群知信行变化情况,为社区人群传染病防治健康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浙江省杭州市具有代表性的3个社区,每个社区随机抽取1个街道3个小区60户居民共540人作为调查对象,以无记名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

2.研究方法:(1)调查问卷:按照调查要求统一培训5名调查人员,采用本课题组自行设计的传染病防治知信行调查问卷,由调查员询问调查对象完成干预前社区人群对传染病防治知信行的基线调查,在经过为期两个月的干预后利用同一调查量表进行效果调查。(2)行为干预:向调查对象发放人手一份本课题组自行设计的“传染病防治宣传扇子”一套,包含社区常见传染病如乙肝、艾滋病、手足口病、麻疹、肺结核等基本防治知识;在社区活动室多次播放有关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影音资料,并利用社区宣传栏每月出一期与社区常见传染病防治有关的宣传画报,共两期。(3)质量控制:在发放“传染病防治宣传扇子”同时就传染病防治知识向调查对象适当进行讲解和交流;在社区活动室分三个时间段播放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影音资料,每次由一名调查人员负责向调查对象发放小礼品并回答相关提问。

3.问卷内容:基本资料:包括调查对象的年龄、性别、民族、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以及月收入等情况。传染病防治知信行情况:(1)知识方面:包括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社区常见传染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及临床表现等内容的了解情况;(2)态度方面:包括对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的态度,定期进行健康体检的态度,对日常生活工作中进行必要的消毒灭菌的态度,对社区常见传染病进行隔离防范的态度等;(3)行为方面:包括主动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积极获取常见传染病安全防范知识,保持良好的卫生及生活习惯预防各种传染病的发生及传播等。本调查问卷内部一致性系数Crobach’s Alpha为0.881。

4.统计学分析。本研究的所有数据全部输入计算机,运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多个样本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

二、结果

1.社区人群一般情况分析:本次所调查的对象,干预前的基线调查总人数为540人,由于调查对象的流动性等原因,干预后调查的对象中全程接受本课题组干预的仅514人,其中,40岁110人(21.40%);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52人(10.12%),中学及中专206人(40.08%),大专及以上256人(49.81%);务农者60人(11.67%),工人238人(46.30%),离退休人员76人(14.79%),学生92人(17.90%),专业技术人员48人(9.34%);月收入4000元36人(7.00%),无收入132人(25.68%)。

2.社区人群传染病防治知信行水平及干预前后比较:社区人群经干预后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分别为11.76±2.37、11.44±2.92、9.55±2.77)普遍高于干预前(分别为9.49±3.34、10.15±2.95、7.89±3.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658、-4.781、-6.116,P

3.社区人群获得传染病防治知识的途径:所调查人群获得传染病防治知识的途径依次为:报纸电视(29.9%)、宣传栏(25.4%)、网站(14.1%)、书籍(13.7%)、亲戚朋友交流(12.4%)、其他(4.5%)。社区人群期望获取传染病防治知识的途径依次为:宣传手册等(18.6%)、宣传栏(16.1%)、专家讲座(14.9%)、网站(14.9%)、报纸电视等媒体(13.3%)、书籍(8.4%)、亲戚朋友交流(8.0%)、其他(5.8%)。

三、讨论

社区传染病防治是开展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我国社区传染病防治处于起步阶段,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社区人群对传染病防治的知识、态度、行为水平总体并不高,平均分分别为(9.49±3.34)、(10.15±2.95)、(7.89±3.11)分。作为行为科学及认知理论的重要研究成果,知信行已被广泛认可为最有影响力的行为干预理论之一,而知识是建立正确的信念(或态度),进而改变相关行为的基础。因此,有效地普及社区传染病防治知识是提高社区传染病防治整体工作水平的重要途径。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干预前得分低者,如年龄40岁以上者,低学历、低收入者,务农者以及普通工人等,经干预后得分提高明显,干预效果最为显著。从社区人群获取传染病防治知识的途径来看,目前社区人群获得的有关传染病防治知识的主要途径局限于报纸电视和宣传栏,但这两种途径的传染病防治知识具有明显的时间上和内容上的局限性,社区人群所获得的知识也非常有限。对于社区人群来讲,本次调查中所用的本课题组自行设计的“传染病防治宣传扇子”内容生动并通俗易懂,而影音资料则对社区传染病的防治知识讲解深入浅出,播放影音资料的专业人员也能面对面和群众讨论和解答日常生活中防治传染病的疑难问题,使参加者普遍觉得受益匪浅。通过调查可知,社区人群主观上更希望通过多种专业资料(如宣传手册、影音资料等),以及宣传栏和专家定期讲座等形式来获取传染病防治知识,这也为社区传染病防治的宣传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

参考文献:

[1]Mayawd P,Mabey D.Approaches to the control of 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old problems and modern challenges[J].Sex Transm Infect,2004,80(3):174-182.

[2]Jaramillo E. The impact of media-based health education on tuberculosis diagnosis in Cali,Colombia[J].Health Policy plan,2001,16(1):68-73.

[3]刘建民.抗击SARS:危机之中显示健康教育的作用――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首席专家田本淳研究员[J].中国健康教育,2003,19(8):565-566.

[4]孙学礼,刘元.传染病健康教育的重点环节[J].中国健康教育,1999,15(2):42-44.

第6篇:传染病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传染病流行病学;微课程;教学改革

当前我国医学高等院校对于流行病学等公共卫生核心课程的设置以及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方面尚不完善[1]。为适应当前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对核心课程的知识需求并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特点,中国医科大学流行病学教研室依托辽宁省精品课程平台和辽宁省线下一流本科课程平台,构建了传染病流行病学系列微课程。本文对传染病流行病学系列微课程的课程模块建设及应用策略的实践过程进行梳理,进而完善一流本科课程的品牌建设,并为同行开展公共卫生专业相关教学改革实践提供参考。

1传染病流行病学系列微课程的课程特色

1.1注重多元知识融会贯通

流行病学是公共卫生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同时也是医学领域广泛应用的方法学课程。医学领域的诸多问题都需要运用流行病学的观点和方法来解决。流行病学因在医学科学领域的最高视野处被称作“医学之母”[2]。但流行病学专业性强,相应课程复杂枯燥、数学化、难理解,因此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备严谨的逻辑思维和全景性的知识架构。传染病流行病学是流行病学理论在传染病中的应用,其教学内容需要融合传染病学和流行病学两大学科的知识点,既要关注传染病学的理论和方法,更强调流行病学原理与方法在传染病病因研究中的交叉应用。因此在设计系列微课程时,教师组以核心知识点为主干,不断寻求与其他章节知识点的结合点,实现多元知识的融会贯通。如围绕流行曲线知识点为核心,融合疾病三间分布、潜伏期、流行病学观点等其他单元的知识点形成全景性、条理化的知识架构,引导学生宏观流行病学思维的构建,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也是系列微课程高阶性的体现。

1.2着力有效教学不落窠臼

传统的线下课堂教学难以克服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模式陈旧固化等问题,而在网络视域下的线上教学面临信息超载和知识碎片化的两大挑战。因此系列微课程对导课和知识布局都做了精心设计。一方面在进行系列微课程教学设计时,主动顺应网络碎片化信息环境,积极探索益于教、利于学的知识布局和教学方式。如探索了教学引导语的设计策略,确定教学引导语的设计原则,从熟悉当下大学生的观念形态、思想潮流入手,积累学生喜闻乐见、耳熟能详的知识媒介,从中找到有助于开展师生对话、有助于传播教育教学理念的碎片化知识素材,并形成一系列课程推广文案和教学引导语,提高了在线课堂出勤率[3,4]。另一方面,在教学内容上也充分发挥知识碎片化的即时、新鲜的优点,对知识架构进行模块化处理,以核心知识为主干设计知识架构,并进一步填充包括碎片化知识信息在内的教学素材,客观上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灵活性[5]。如以当前热点新闻事件充实知识框架,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突出教师作为信息引导者的角色开展浸入式教学,引导学生对知识点的深入理解和主动分析,努力实现教学优势最大化。

1.3重组经典案例旁征博引

流行病学是一门现场的科学,在人类与传染病斗争史上有许多经典的现场流行病学案例。这些案例体现了学者们的流行病学思维和智慧,也是教学实践中宝贵的案例素材。尽管案例教学在流行病学教学中已广为应用,但案例内容在整体设计上仍缺乏统一的逻辑思维。如果仅孤立地按照课程各章节的知识点匹配案例,则极易忽视知识体系间的内在关联。因此在系列微课程设计时,我们对流行病学经典案例进行系统整理,梳理每个案例蕴含的流行病学思维和方法与对应知识点的逻辑关系,以更宏观的思维和更广阔的视角进行案例重组,并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带来的视觉和听觉冲击进行课堂渲染。此外,教师团队在重温经典案例时也注重开展引入文科元素的探索和实践,在利用鼠疫防控案例时从地缘文化中提炼文科元素,引导学生学习国士无双伍连德在东北地区防控鼠疫的精神和智慧。通过介绍我国学者何观清教授利用黑热病分布与白蛉分布的空间联系以及婴儿发病时间特点,进而明确黑热病只有白蛉叮咬一种传播途径的科学论证的全局思维策略[6],一方面实现了对于三间分布、流行过程和虫媒传染病等知识点案例教学的有机结合,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系列微课程在传递“新医科”的时代内涵、逐步培养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历史使命感的积极探索。

2传染病流行病学系列微课程的教学设计

参照人民卫生出版社《流行病学》第8版[7],传染病流行病学课程内容包括概述、传染过程、流行过程、预防策略与措施、免疫规划及其效果评价五个部分。以流行过程三个基本环节及其影响因素、传染病预防策略及措施、免疫规划的内容为知识点的重点难点。为实现更好的课堂效果,系列微课程打破原有章节顺序,对知识点进行了重新排布,同时引入思维导图教学策略,使知识点的梳理、提炼和扩展更加高效。

2.1传染病流行过程

核心知识点为传染病流行过程。以“人类的历史就是与传染病斗争的历史”作引导语引出历史上几次大瘟疫,用震撼的图片和惊人的数字激发学生对传染病的主动认知。以典型疾病传播途径调查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流行病学的方法展开暴发调查,利用疾病三间分布(疾病在时间、空间和人群的分布)的信息,追踪传染源探寻传播途径,即使在病原体和状况不明时,也能够利用传染病防控的“眼镜”模式为迅速准确制定控制策略提供线索。

2.2传染病暴发调查中的流行曲线应用

核心知识点为流行曲线的应用。流行曲线是传染病暴发调查中描述疾病时间分布的主要形式。课程以《孙膑兵法·月战》中“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做开篇,引导学生理解与传染病斗争中三间分布的重要意义。进而以典型的流行曲线为主线展开对比性教学,并自创顺口溜“一点一峰一来源,同源传染山连山,环境因素多变换,周期增殖人人传”,形象生动地总结流行曲线所能揭示的疾病传播特征,进一步引导学生模拟现场展开追踪传染源探寻传播途径的实操训练。

2.3舌尖上的危机-粪口传播模式

核心知识点为粪口传播模式。以此为载体展开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包括经食物传播、经水传播、接触传播等)及流行特征的讲解。微课内容从《舌尖上的中国》中学生耳熟能详的台词-“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朴素的烹饪方式”出发,引出加工不当导致食源性传染病的暴发案例,以医院人满为患的图片和感染的大数据调动学生的兴趣,并借助不同途径的同一疾病爆发案例引导学生进行三间分布的剖析。

2.4舌灿莲花-危险的唾沫星子

核心知识点为空气传播方式及流行特征。以高速相机下拍摄的喷嚏飞沫图片开场,围绕传染病空气传播方式展开讲解。分别以典型传播案例中的病例三间分布数据说明飞沫、飞沫核/气溶胶、尘埃传播方式在流行病学特征上的差别,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多元化数据信息开展研判练习。利用热点新闻传播事件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从传染病传播模式、防护措施建议、健康提示、媒体沟通等方面展开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的头脑风暴。

2.5疫苗的前世今生

核心知识点为疫苗的种类及效果评价,并以此展开对人群易感性、免疫屏障、疾病预防控制策略等知识点的讲解。在知识架构上,同时融合疾病分布频率测量指标、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等知识点。以1700多年前东晋葛洪编写的《肘后备急方》中记载的原始疫苗开篇,以爱德华医生为自己的儿子接种牛痘测试疫苗效果的案例介绍大医精诚,以天花的控制案例介绍免疫屏障的构建和群体预防策略的实施条件,并结合当前疫苗的研制和接种展开对疫苗种类、临床试验和防治效果的介绍。

3系列微课程的应用策略

3.1基于思维导图视域下提高微课程传达率

思维导图是围绕某一主题,逐步向外发散思路的一种工具,是大脑进行发散性思维的一种外部表现形式。利用思维导图能够聚焦课程中的核心问题激发创意,进行头脑风暴,摆脱习惯性思维的束缚,进而与知识框架产生互动。为引导学生对于微课程多元知识点的理解,教师组将流行病学课程内容进行整体分解,打破原有总论分论内容框架的局限,通过绘制思维导图梳理各知识点之间内在逻辑关系,以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基础知识并构建知识体系[8]。

3.2基于微课程进行课内翻转教学提高课堂参与度

翻转课堂是一种新颖而有效的教学改革模式[9]。在流行病学教学实践中,学生利用系列微课程进行学科知识预习,进而参与课内的翻转教学活动。一方面微课程短小精悍,学生可以从微课程中迅速获取课程内容的核心知识,无需教师占用课内时间进行讲授,使学生能够更专注于高阶认知的主动学习,使教师能够更专注于师生互动中的发散引导。另一方面,微课与翻转课堂相结合,有利于使教师从知识灌输者的身份中解脱出来,变成课堂的管理者,而学生也不再被动接受知识,而是更积极地参与课堂互动。

3.3利用微课程导学模拟现场实践提升思维能力

我国目前公共卫生本科专业的流行病学课程设置往往过多注重理论而缺少实践,导致公共卫生岗位能力需要与公共卫生人才教育匹配度不高[10]。因此,系列微课程在设计时一方面突出核心知识点教学的实际要求,有针对性地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梳理与重组;另一方面,也务实于公共卫生核心能力培养,注重理论的实际应用与操作。利用微课程进行导学,利用实习课模拟传染病的发生现场,将微课程中的经典案例进行包装复现,完成理论教学与实践的对接,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4以微课程为载体践行师者之传道

授业解惑在微课程中有效推进课程思政是流行病学课程团队所有教师的共同任务。系列微课程在设计时精心选择那些既能展示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传染病流行时的社会背景,又能体现微观情境下具体细节的典型案例,让故事中既有传染病流行病学概念、理论等高辨识度的角色,又有简短、精彩、连贯的故事情节,实现教学过程中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陪伴学生在不同的时代空间和学科体系内体会历史和现实之间的连接,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学习与国家社会需求有机结合。传染病流行病学是公共卫生领域的核心课程之一,积极开展针对传染病流行病学的教学创新改革,对于复合型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我校教师团队开发了传染病流行病学系列微课程,并结合多种教学手段将其投入教学实践。微课程内的部分模块不仅获得了全国高校(医学类)微课教学比赛三等奖,也入选了首批高校在线教学国际平台,即学堂在线,积极推动中国传染病流行病学教学资源的全球共享。课程团队将继续充分利用微课程的教学优势,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志趣和潜能,旨在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针对性地解决当前教学中的问题,补齐短板,培养与现代化疾病防控体系相适应的公共卫生人才。同时,传染病流行的防控需要全民参与,后续课程团队也将积极梳理系列微课程中的健康科普资源,积极开发并对公众开放预防传染病相关的健康教育视频资源,切实履行高等医学院校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冯安萍,詹岳伟,梁博文,等.公共卫生相关用人单位招聘需求和高校培养方案现况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1,42(3):555-561.

[2]曾光.现代流行病学方法与应用[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4:1.

[3]李范,关鹏,周宝森,等.网络视域下流行病学教学引导语的设计原则和技巧[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6,15(5):465-469.

[4]薛晓霞,任仰武,李雪莲,等.流行病学线上直播授课前的课程推广文案创作与实践[J].基础医学教育,2021,23(6):436-438.

[5]汪注.网络信息碎片化环境中高校教师信息运用观念与实践革新刍议[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2(4):31-34,42.

[6]廖苏苏.何观清:新中国流行病学和公共卫生不可忘却的先生[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9,23(9):1161-1164.

[7]詹思延.流行病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190.

[8]王宁,郭娜,胡志芳,等.思维导图辅助教学法在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基础医学教育,2018,20(6):432-434.

[9]彭慧琴,危晓莉,毛峥嵘,等.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人体形态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9,21(12):976-978.

第7篇:传染病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传染病学;教学模式

自古以来,人类的历史就是与传染病斗争的历史,传染病的流行,不仅会夺取无数的生命,而且严重破坏着人类的文明甚至国家的安全,深刻影响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传染病学是一门研究各种传染病在人体中发生、发展、传播、诊断、治疗和预防规律的学科,是临床医学的重要课程之一,是医学人才培养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季节性、流行性、地域性等特点,当前我国传染病格局正在发生变化,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大幅度下降,流行规律打破,天花、白喉早已绝迹,百日咳、流脑、麻疹等也得到有效控制[1];消化道、自然疫源性及虫媒传染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血源及性传播的发病率却逐年呈上升态势。一些过去基本控制的传染病有死灰复燃、卷土重来的态势,如结核病、梅毒、血吸虫病等;而新发传染病不断出现,目前,世界范围内共有新发传染病40余种[2]。新时期传染病疾病谱的变化使得传统的“以教为主”的照本宣科的灌输式、填压式单向临床教学模式不再能够满足现代医学教育的需要,因此,在传染病的教学中我们尝试了组合模式教学方法,以适应新形势下传染病学教学的需要。

1 全方位多媒体教学方式

多媒体教学由文本、图形、动画、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组成,特点是图文声像并茂、灵活多样、信息量大等,带给学生的是形象生动的多感官的综合刺激。与以往的单纯的幻灯片放映比较,更形象、更生动、更直观,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将各种疾病典型症状体征的照片制作成多媒体呈现给学生,增强其感性认识,有利于更好地掌握各种疾病的特点。如在介绍疟原虫生活史时,采用疟原虫在按蚊内繁殖、感染人体、在肝细胞及红细胞内的变化过程的Flas,完整地将疟原虫在按蚊及人体的发育阶段的整个过程展现在学生面前,效果形象生动、逼真,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讲传染病总论传染病的传播流行及危害时,链接有关传染病主题的电影如《恐怖地带》、《传染病》等的视频片段,让学生真切体会到传染病对人类的伤害不亚于洪水猛兽。采用全方位的多媒体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将所需要的图片及动画、视频插入课件,按照讲课的需要随时播放,大大增强了授课的连贯性,提高了教学效果[3]。

2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是以临床病案为引导,步步深入环环相扣开展教学,是一种重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教师在临床工作中收集有代表性的典型病例的临床资料,把典型病例的发生、发展、治疗、转归用多媒体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从个案中用讨论的方式挖掘提炼出疾病共性,如传播途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点、治疗原则、预后、预防方式等,即通过临床典型病例,发挥病例模拟作用,典型病例的讲述有利于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横向联系,融会贯通,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4],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临床实际工作能力。

3 问题教学法

问题教学即“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法”,教师根据教学要求有目的性地设计一些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在寻找答案中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技能,启发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比如在讲“伤寒”时,以故事“伤寒玛丽”引入,根据故事发生发展结局,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伤寒的传染源、传播途径,以及慢性伤寒的定义、危害等。这样能避免枯燥的灌输式的讲解,学生也能透彻理解记忆。

4 比较教学法

比较教学法就是把症状体征相似的疾病放在一起横向比较讲解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排课时,有意将症状体征相似的疾病排一起讲解,在共性中找不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问题及融会贯通的能力,并能加深记忆。比如把水痘、猩红热、麻疹、伤寒等发热出疹类的传染病放在一起讲,指出它们出疹的时间、顺序,疹子的形态的不同,可用“水(水痘)仙(猩红热)花(天花)莫(麻疹)悲(斑疹伤寒)伤(伤寒)”来记忆,即水痘指第1天出疹,以此类推;在讲病毒性肝炎时,将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的病原学、潜伏期、传播途径等进行比较讲解;在讲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时,将“流脑”和“乙脑”一起讲,让学生区别理解记忆这两种疾病的病原学、临床特征、治疗原则等。

为适应传染病形势的变化,在传染病的教学工作中,只要我们教学工作者认真研究,针对不断变化的形势随时调整教学观念、方法等,就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提高传染病教学的质量,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参考文献

[1]许海玲,李旭.中国近60年传染病疾病谱变化情况综述[J].安徽医学,2012,33(6):770-772.

[2]张之伦,周萍.新发病毒性传染病研究近况[J].天津医药,2006, 34(11):827-832.

第8篇:传染病学论文范文

传染病学研究主要是人体传染病发生及发展、传播以及诊断与预防规律的学科,其与我国传染病发病率降低、防控效果息息相关,故新形势下医学生不仅需全面掌握传统传染病知识,更需及时汲取新发、突发传染病相关知识,并应具备相应的探究能力,以确保临床实践能力得以明显提高。

1 病案样本库建立必要性

现代化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大数据技术已被广泛用于各大行业中,其对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有着促进作用。医疗健康大数据为大数据系统的重要组份,对医疗卫生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上世纪80年代初,些许发达国家开始着手建立完善生物信息网络化生物样本库,以确保生物样本库更具规范性、专业性以及产业性等。通常生物病理样本中包括病人的基本信息及随访信息、病理信息、治疗信息等方面内容,临床疾病发生及诊断、转移机制等方面研究工作可以此为依据,能够为医学研究、教学等事业提供科学有效的数据。

2 传染病案样本库建立

2.1 标准建立 建立传染病案样本库标准时,需先为每个重要疾病制定纳入、排除标准,并组织专家对相关内容做论证,提出标准化的病历模板,将病历所需相关内容详细明确,其中包括基础病历资料及影像资料、病理结果等方面内容,再将患者的体液与病理标本仔细收集。将病历依据相关规定分类,再依据各地优势病种分类病种后收集,通过专家审核后再允许入库。安排专人随访入库病历,对目前的治疗方法效果作定期随访,使传染病演变规律及时健全[1]。

2.2 标本库整合 可选择第三方统一购买或者交换、共享等方式,对各地的病历标本库做全面整合,以建立病历标本库大数据平台,使传染病临床教学内容得以不断充实,提出极具科学性的教学模式,从而使教师授课内容更丰富。并组织学生学习、探讨系列病案,使其对疾病发生及发展、治疗转归、并发症等方面情况均有所了解,同时对未来科研工作提供参考[2]。

3 病案教学实践

通常教学实践中的病案教学重点突出,并具有极佳的实战性。实际教学中可结合传统教学实施,使学生将书本上的传染病知识巩固,并对其传染病感性认知、实战能力进行培养。学生通过学习患者症状及体征、检查等资料,可使其学习主动性得以提高,并促使其问题分析及处理能力提高。本文对病案教学实践作下述探讨:

3.1 临床教学案例设计

3.1.1 案例编写 传染病教学的过程中需依据实际情况编写临床教学案例,并高度重视编写质量。通常案例选择时务必强调教学目标明确、课程主题突出,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直观画面,并强调知识难易程度互相结合。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需依据课程目标选择适宜的病例,以其典型病情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并加深其对相关知识的印象。通过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层思考问题,促使其主动查阅多种文献资料,并组织学生们于课堂上积极讨论。案例中出现关键性问题时,则强调教师收集的案例需高度符合教学内容,并考虑教学课程设置的满足。比如编写流行性感染疾病诊断时,以专业文献作参考,选择具有典型症状的病人,通常编写1-2个案例即可,建议案例1:1个15岁的学生发高烧,怀疑为H1V1感染后被隔离;建议案例2:1个男性农民工临床症状表现为发热、肺炎,怀疑为H5N1感染而隔离,经询问得知该农民工具有高血压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通过上述此种案例引导学生进入教学课程,并叮嘱其自行思考处理措施,教学期间提供并共同探讨。

3.1.2 情景设计 于病案?颖究庵醒褡罴巡±?做问题设置,可为包括常识性、单一性问题,但需注意其极具综合性及逻辑性。设置问题时要注重顺序设置,而其顺序需满足教学课程需求。参照理论体系对学生进行引导,用板书、课件等形式将其表现出来。通常教师可将问题设为两组,一组强调课程记忆及基础知识,比如设问题A为流感病毒抵抗力特点,问题B为获得流行病学资料途径及期间需注意的事项,问题C为流行性感冒患者隔离措施选择,问题D为健康人群流行性感冒疾病宣教工作;另一组则强调学生综合知识运用能力,比如设问题A为季节性及普通感冒的区别,问题B为重症流感、致病性禽流感并发症及其诊断,问题C为典型案例二中的治疗,问题D为流行性疾病患者病情加重期抢救[3]。

3.2 案例分析、讨论 教师选择病案样本库中案例教学时,需注重对学生案例分析及讨论的正确引导,促使学生全方位认识案例情况。教学过程中可以建立学习小组,让学生团队协作、共同努力,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及选择的机会,鼓励学生主动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建议,使其共同发展,并为学生未来步入社会后的团队协作奠定基础。通常每个学习小组为4个学生,指导学生模拟传染病科室团队,引导患者进行案例分析,强调学生思维的启发。提出极具引导性问题,并鼓励学生自主思考、积极查阅文献资料[4]。实际教学过程中亦可选择分层教学方式,每个学习小组应依据教学案例在病案样本库中选择适宜的案例,以使其学习积极性得以提高。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组织其展开专研课程,以使其知识视野得以拓展,比如病原微生物学及内科学、急救学等方面书籍,引导学生多于课外汲取知识,比如阅读微生物与感染、中华传染病等专业杂志期刊。实际教学期间教师要以指导者的身份,引导、协助学生展开自主学习,及时回答学生的疑问,并适当予以鼓励、肯定[5]。

第9篇:传染病学论文范文

撰写人:___________

期:___________

2021年传染病防治培训总结

为提高卫生技术人员对传染病防治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全面掌握传染病防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我院根据相关文件精神,并结合我院实际,于__月__日和__月__日分别对我院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重点是新增人员)和村卫生室人员进行了传染病管理法律法规及防治知识全员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将培训情况总结如下:

一、强化___、精心准备

针对卫生人员分布广泛、专业多、层次多和在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中担负的任务、培训的内容与重点各不相同的实际情况,在培训前我院强化了___领导,精心准备了课件和培训资料,在选取资料的时候注意了理论政策和实效性,又选派年轻业务能力强的骨干到县里学习回来成师资,突出了师资力量,又丰富了培训内容,为此次培训成功打下了基础。

二、明确目的突出重点

开展医务人员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是在医职务工作者学习和提高的有效途径。为了使我镇的传染病报告管理及___处置上一个新台阶,培训是保障。所以在培训教材选用上,我们既选用了法律法规,又引用了大量的规范文件;既考虑了农村的多发病常见病,也准备了重大传染病的防治知识。在培训结束后还采取了测试对所学进行了巩固。

三、培训工作开展情况

此次培训内容我们以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规范、各级关于传染病防制的文件及传染病常规分析方法等,我们采取理论学习与实际演练相结合,形成了多渠道、多形式、立体式的培训格局,满足了专业卫生人员的学习需要,确保了培训实效。

四、培训工作取得的成效

开展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得到了广大卫生人员的欢迎和好评:对卫生应急法律法规培训,有利于开展卫生服务工作,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培训流行病学调查和传染病报告,艾滋病、结核病、麻风病、等常见病、多发病、地方病和计划免疫相关病的诊断治疗,使全院医务人员对传染病法、重点疾病有了更深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