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信息安全保护措施范文

信息安全保护措施精选(九篇)

信息安全保护措施

第1篇:信息安全保护措施范文

 

1.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信息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已经成为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对于电力企业来说,信息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缺乏信息,即使有了资金、物资和能源,要把电力企业管理好也是十分困难的。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已经成为最重要的资源,企业占有的信息多、掌握的信息准确,谁就在行业中占有主动权,有了制胜的先机。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曾经做过预测,针对中国电力企业调查他们对信息安全需求,企业对于信息安全的认知也跨出了一大步,有相当一部分电力企业担心信息安全问题,而网络问题则是他们关心的第一位,调查还显示只有五分之一的电力企业没有信息泄密的事实,却也足以让人心惊胆战。电力企业的正常运作离不开信息资源的支持,包括经营计划、知识产权、生产工艺、方案图纸、客户资源以及各种重要数据等,这些都是电力企业全体员工努力拼搏、刻苦钻研、殚精竭虑、长期积累下来的智慧结晶,是企业发展的方向和动力,关乎着我国电力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如果企业的重要信息一旦被泄露,就会使企业失去市场竞争优势,甚至会遭受灭顶之灾。

 

2.当前电力企业信息安全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据有关资料统计,当前我国电力企业的信息安全管理才刚刚起步,而60%以上的企业存在的信息安全问题来自于内部的电子信息系统,如木马、内部人员有意、无意攻击、泄密、病毒传播、内部资源滥用等。而国内信息产业长期桎梏:“重硬轻软”,始终制约着信息系统监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在防火墙、入侵检测等传统网络安全产品占据信息安全市场半壁江山的同时,电力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安全监管类技术仍处于起步阶段,电力企业信息安全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电力企业信息安全水平也在不断随着各种信息安全产品的产生、应用而不断得到提升。随着未来信息化不断发展,信息安全防护要求不断增加,安全设备系统将不断增多。与此同时,电力企业在安全管理中也逐渐显露出一些难点问题。

 

安全管理人员少、安全分析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电力企业早期信息安全管理工作随着信息化发展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因此在电力企业内部,早期安全管理人员主要由之前网络运维人员转化而来,早期安全管理任务主要集中在对少数的安全设备系统进行运行管理、以及通过安全设备监视发电、输变电等安全预警,及时发现电力运营中的安全问题。但是一直以来电力企业存在信息专业安全管理人员少、安全分析技术水平参差不齐。随着电力投入的不断增加,安全设备系统不断增多,运行管理工作量大增,安全预警数量海量增加,分析预警发现问题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这些对信息安全管理人员的数量和技术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没有一个综合平台支持。在众多电力安全设备系统预警中分析发现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多,需要在多个安全管理人员之间进行协同处理从而提高安全问题处理效率和专业性,但是缺乏有效的协同平台进行支撑。随着电力安全设备系统不断增多,安全数据分析不再是单独的安全设备系统的数据分析,需要通过对所有涉及电力运营的安全设备系统数据综合分析来展示安全域的指标状态和趋势。没有一个综合平台支持,靠安全管理人员很难完成。

 

电力企业员工信息安全防护意识差。当前在电力企业运行过程中出现信心安全问题的里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员工上网安全防护意识差,没有深刻认识到信息安全对电力企业,对自己发展的重要性,只是一成不变,按部就班的完成自己的工作,并不把信息安作为对自己工作的特殊要求来重视,没有通过每天重复的工作加深电力安全意识,反思检查工作中存在的漏洞,因此一些事关电力企业正常运作的信息就在工作人员的疏忽大意中泄漏,从而给电力企业带来莫大的危机。

 

2.4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

 

信息安全管理在国内各个行业中还是处于相当弱势的地位,从电力企业管理者对信息安全的认识上来说,有很多的管理层领导还没有建立这方面的意识和理念,其认识也刚刚从单机用户到局域网,虽然国家各部委也都在提倡提高信息化的水平,而在实际的工作中实施信息系统的层次比较低,技术管理还没有跟上,所以在目前的电力企业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没有专门的团队负责内部信息技术相关事宜或者只是管理日常的应用,缺乏应对信息系统安全漏洞的侦测修补以及突发事故的应急对策。因此,当新破坏力强的病毒传播开来时,电力企业受到的影响也较大。而且对于自身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也难以主动发现,使得信息数据有被入侵,窃取和破坏的隐患。所以很多电力企业都在遭受信息安全事故带来的损失时,缺乏可行的应对办法和有效的手段来改变这一状况。关键是信息安全管理系统没有建立,或者没有在电力企业的信息化战略中加以足够的重视。

 

3.解决信息安全问题对的措施

 

信息管理采用集中化管理。电力企业信息安全管理人员不用再去为了获取电力运营安全设备系统状态而去登录各个设备系统,不用再去为了将多个设备系统的监视指标进行综合监视分析而发愁.定时自动巡检协助运维安全管理人员不用再花更多的时间去效率低下的检查每个需要被巡检设备的指标状况,每天定时去查看一下集中化管理平台给出的巡检结果就可以完成巡检。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ems86.com总第543期2014年第11期-----转载须注名来源通过信息化管理平台,及时进行通报、预警、多级机构协同、电力安全事故处置等等业务流程。安全数据综合分析通过自动发现机制从海量的安全设备系统预警信息中挑拣出需要安全管理人员跟踪处理的安全事件。

 

降低电力企业核心应用系统遭受攻击的风险。为了有效地降低电力企业核心应用系统遭受攻击的风险,电力运营信息网络应分为物理隔离的信息内网和信息外网。黑客可以通过Internet公共信息网采用木马、蠕虫和病毒等攻击手段,破坏电力企业办公系统、窃取核心系统机密数据、篡改公司网站信息、截获公司邮件等等。所有这些攻击行为都会对电力企业运行造成损失。为了保障机密数据的安全,电力企业应分别建立两套独立的信息网络。信息内网承载电力企业核心业务系统、财务系统、OA办公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投资管理系统、呼叫中心系统、内部视频会议系统以及保险企业与上级机构、保监会、行业协会、银行等国家金融机构的专线互联系统。信息外网承载电子商务系统、企业邮箱系统、企业门户系统、人力资源招聘系统以及员工对Internet公共信息网的访问等等。电力系统信息内外网分离的方式有效地降低了来自Internet公共信息网对企业机密数据的攻击风险。

 

一、桌面终端操作系统安全。大部分PC所使用的操作系统是微软公司的Windows XP或者Windows Vista,针对黑客攻击行为,微软公司会定期系统安全补丁包。信息内外网应各部署一套微软WSUS补丁服务器,定期统一下载操作系统安全补丁。

 

二、系统防病毒策略。计算机病毒是电脑系统瘫痪的元凶。防病毒策略由部署在信息内外网的防病毒服务器来实现。在信息内外网各部署一套防病毒服务器,信息内外网PC设备安装防病毒客户端,定期自动从防病毒服务器更新防病毒库。

 

三、移动存储介质安全。缺乏有效保护的移动介质是传播病毒的有效载体,是泄露电力企业机密和国家机密的罪魁祸首。电力企业应部署安全移动存储系统,对U盘进行加密处理。所有员工均使用安全U盘,规避移动介质风险。

 

提高工作人员的信息安全保护意识。目前,许多电力企业员工对信息安全存在着误区。应该尽量使用复杂的密码做为保护,而不是只要随便设置个简单的密码,例如“123456”不同的账号和文件,设置不一样的密码,才不会让入侵者或“泄密者”有机可乘。而许多电力企业对入职员工培训并没有涉及到信息安全、保密这一方面。员工对信息安全、保密意识的缺失,企业也有一定的责任。员工安全上网行为对于企业数据信息安全来说越来越重要,这也正是步入信息时代上网行为管理产品市场需求逐步扩大的重要原因。上网行为管理产品已经成为企业用户最喜欢的网络增值类产品之一,例如在中央政府招标网上可以看到,上网行为管理类产品的厂商有41家之多,一些传统的国内安全厂商也纷纷加入该领域。电力企业使用适合的上网行为管理产品、引导员工安全上网,势必会大大保障了电力企业信息的安全。 要安装防火墙、杀毒软件,当今互联网的发展,使得电力企业不能够不使用网络进行各个方面的洽谈,正是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导致了电力企业信息无时无刻都可能暴露在广大网民面前。所以,在管理好内网的同时,还需要对外网的行为进行管控,及时的更新防火墙、杀毒软件的版本,做好计算机网络的防护,也是防止电力企业信息失窃的重要手段。

 

要使用加密软件,对文档进行加密。保密和泄密只在一念之间, 在全球范围内信息化浪潮不断推进的今天,企业只有建立科学完善的保密意识、培养专业的信息安全管理人才,才能在激烈的信息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维护好自己的切身利益。做好电力企业内部网的防毒作用,网络用机严禁私接光软驱,私自安装软件,尤其是游戏软件。严禁拆换网络计算机及相关设备的零件部。信息中心搞好网络管理工作,电力企业内部网必须把好用户及密码的关,合理分配IP地址,搞好虚网划分及管理。

 

建立健全企业信息安全保护体制。随着电力企业电子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使用的电脑也越来越多,现在电脑安装部位普遍存在防范措施薄弱,安全隐患突出。为安全使用电脑,加强信息化管理,凡是配有电脑部门的员工要从思想上重视电脑和信息的安全管理,必须建立健全必要的安全管理制度,认真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必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完善电脑台帐,电脑软件未经领导批准,不得擅自带出和外借,自觉做好保密、防盗和防病毒工作,更不得用电脑从事任何违法活动。有电脑的室内必须加强对火种、电源的管理,不得擅自明火,禁止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使用电源必须保证安全,人员离开后应切断电源。外来人员未经同意不得擅自操作电脑。

 

加强电力企业信息技术安全人员的技能培训。电力企业信息系统的开发由信息中心主持进行,尽量减少信息化孤岛,开发的平台应结合网络系统实际来定,避免孤立行事,将开发纳入信息化发展正常渠道,对于有难度的开发由信息中心确认后可派专人进行。信息中心人员应指导、教授业务部门人员有关系统的应用,保证生产部门人员能正确使用系统。IT人员做好自己理论学习工作,多看书,多交流,做好学习总结。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越来越多地电力企业信息被置放于企业内外部网络环境中,如何保护企业机密,保障电力企业信息安全,被越来越多地摆上了议事日程。电力企业信息安全建设已经成为电力系统信息化发展过程中面临和解决的问题,成为当前电力信息化发展中的一个焦点。

第2篇:信息安全保护措施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防护措施

计算机的网络通信在技术上的发展逐渐走向成熟,因此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推动了信息化的发展。当然,各行各业也增加了对计算机通信的依赖度,同时,也关注了它的安全性。为了从本质上提升计算机的通信网络安全性,就需要制定相关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计算机能够安全运行。

1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与防护的意义

计算机的通信网络能够在互联网的系统中存储大容量的信息,通信网络的存在是对信息的提取、传输以及处理等而为计算机提供的一种传递信息的通道。互联网所存储的大容量信息主要是用户的资料以及个人保密的信息,还有一些网络运营商提供的服务。它的安全、防护等技术旨意在维护计算机通信系统及网络在存储信息、传递信息过程中的安全。因此,计算机的通信网络在安全方面采取的防护措施,能够确保该系统在网络环境下得以正常、安全的运行。对于计算机系统而言,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必然会存在漏洞的缺陷,而这些漏洞恰巧能够威胁计算机的安全,会引发一系列的安全问题。虽然存在着漏洞,但是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因此,对计算机通信实施安全和防护的措施,是为了使通信信息具有完整性与安全性。

2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

2.1人为因素

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的计算机通信安全问题,是构成计算机安全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人为因素主要体现为:管理人员不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以及安全意识;或是利用真实的身份信息侵害网络,并修改计算机的数据信息;此外还包括一些黑客的人为行为阻碍计算机的通信网络实现安全的发展。

2.2安全隐患

计算机对通信信息进行传输的过程中,由于系统在设计上不具备完善性,对于存在的安全问题无法防护,进而对计算机的安全构成了较大的威胁。另外,计算机业具有很强的辐射与破坏性,如果内有一定的防护对策,就容易使信息被盗,并造成很大的安全影响。

2.3计算机通信网络自身问题

由于计算机的通信网络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特点,所以对数据的传递很难加强其保密性。同时,对自身网络的布线、通信质量都会造成极大的影响,从而导致安全的问题;由于通信软件在系统上存在的不完善性,很容易引发安全问题与漏洞的出现。在加上不具有防护的措施,很难保证数据不被丢失;另外,就是自身服务器的问题,由于它的运行与工作的效率较低、以及IP协议的安全局限,都会使通信网络遭到安全的威胁。

3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与防护措施

3.1改善计算机通信系统的基本性能

由于计算机的通信网络在设计方面采用了比较简单的方式,也就产生了不安全的致因。所以为了保证计算机的通信网络安全性,有必要通过改善和提升计算机具有的基础性能。譬如:对计算机病毒的检测与防护、恢复瘫痪的网络、对安全作出应急的处理、对信息实施加密的管理工作等,不断开发出具有安全性的新技术,提升系统的安全性能与防护性能,并减少漏洞的出现。另外,还可通过设计增加防护对策,制定有关安全的管理制度,实施检查与监督,避免由于漏洞的存在导致系统降低安全性,全面提升计算机的安全性能。

3.2积极宣传网络安全教育

要想解决计算机的安全问题,就需要提高人类对网络安全性的重视。通过积极宣传有关网络安全的教育工作,以此加强计算机的通信在技术方面的沟通与交流。因此,要求利用一定的安全技术去提升通信网络的安全性。此外,计算机的管理者直接管理到网络通信的安全,此管理者应具有安全的意识,并采用有效的防护手段,进而保证计算机信息不被丢失或盗取。

3.3制定网络安全防护

对计算机制定相关的安全防护内容包括:制定访问网络的权限,限制网络用户对加密信息的访问,体现安全防护的措施。在用户访问计算机信息时,通过控制的功能模块阻止用户对计算机部分信息的访问。即使要访问也要有身份的验证,才能允许用户实施访问的行为。对于非法的用户在访问时,网络就会实施拦截,阻止其对信息的访问;制定使用网络的权限,为了避免计算机通过通信网络的传输而泄露具有价值的信息,应该对用户制定使用网络的权限,以此控制对部分资源的查询,进而有效提升通信网络的安全;对信息制定加密的保护,对信息实施加密的方法主要是为实现对数据以及信息的保护,不但防止不法分子偷窃计算机的数据信息,还提升了通信网络的安全性,达到了防护的目的。

4结语

对计算机的通信网络实施安全的防护措施,实际上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为了提升计算机通信的安全性与防御性,需要掌握影响或威胁计算机安全的因素,进而才能实施有效的措施实现防护。通过改善通信网络的基础性能,并积极宣传有关通信网络的安全教育、以及制定安全的防护措施,及时、有效提升通信系统的安全性,保护数据的安全与完整。利用这样的防护措施,提升管理者对家算计安全的意识,真正从根源上确保计算机能够安全、有序的在网络环境下运行。

作者:马卫纲 单位:大学

参考文献

[1]冯冬.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与防护策略探讨[J].信息通信,2015,7(9):175-176.

[2]黎辉.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与防护措施[J].信息安全,2015,8(3):220.

第3篇:信息安全保护措施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 信息安全 技术 防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6)06-0206-01

近年来我国的社会发展十分迅速,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方面的需求也逐渐上升。计算机在现代信息化时代中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计算机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性的同时,信息安全问题也导致用户的信息受到了威胁。下面将对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及防护措施进行详细的讨论和分析。

1 计算机信息安全概述

计算机的网络安全主要指的是在进行计算机使用的过程中网络内部的环境安全维护,对计算机网络中的硬盘、软件等数据资源进行保护,以便于保护信息的安全和计算机的正常运行。因此,可以说计算机信息安全指的是信息内容和资料等在计算机运行环境中的安全性,保证信息不回受到外部的侵袭而受到威胁。在计算机网络的使用过程中由于系统方面存在着一些漏洞问题经常会导致信息安全处于完全威胁环境中,这些问题随时可能导致信息出现泄漏。计算机网络安全当中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主要包括:计算机硬件安全和系统软件安全;网络服务器和使用的账号密码安全;计算机系统不断更改的密码以及用户的网络访问等等。

2 计算机安全防护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计算机网络信息化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信息安全在当前已经成为了人们所关注的重点问题所在。但当前阶段在计算机的信息安全防护技术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例如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性低,因此要想提升信息安全的保护性,就一定要在当中配置一定的安全信息设备,但由于整体的安全技术防护水平低,因此信息的安全仍然不能得到保障[1]。此外,在计算机的安全防护中应急措施明显不足。我国在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方面近年来越来越重视,但仍然有人多人在安全防护的意识上比较差,不仅不能正确的认识到网络安全信息防护的重要性,同时对于专业方面的建设投入力度也明显不足,从而导致我国的计算机 安全防护水平整体比较低。

3 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及防护措施

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十分重要,人们在生活中很多时候都需要利用计算机,因此对于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及防护措施进行研究当前是十分有必要的。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不仅涉及到了用户的隐私和资料安全,更加直接的关系到一些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更加应当加以重视,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防护才能为我国的计算机安全使用提供保障。

3.1 计算机病毒的防护

随着网络计算的快速发展,现代网络中的相互之间联系十分密切,同时对信息的传播速度也比较快,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旦出现了病毒,那么就会快速的在网络中形成扩散,并导致计算机出现瘫痪等问题。例如近年来出现的大熊猫上香的网络病毒就给网络和计算机的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不仅导致了计算机瘫痪,同时也间接性的导致大量的资金受到了损失,甚至无法估量。因此,在进行计算机病毒的防护当中首先应当对计算机系统软件采取保护措施,有效的维护计算机使用安全性。当前我国很多的企业都在计算机软件安全防护方面做出了努力,并产生了一定的效果,例如360和金山等这些企业都在病毒防护方面为计算机安全保障做出了贡献。其次,应当在计算机的使用操作系统上面进行进一步的安全防护,尽量的保持系统稳定性,并减少各种漏洞问题,为用户的使用提供保护。

3.2 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

近年来我多对各种影响安全的信息因素都展开了适当的保护措施。当前阶段可以说我国在计算机网络安全方面的技术体系已经趋于完善化,当中所涉及到的内容也比较广泛,不仅包括了对计算机的防火墙技术和扫描技术,更加制定了相应的杀毒技术等,以便于为用户的计算机使用提供安全性保障[2]。在计算机安全使用中,所面向的比较大大客户主要就是一些大型企业。这些企业不仅要建立起完善的管理制度,同时还需要不断的提升工作人员的能力和技术水平,从而促使网络信息的安全能得到进一步保护。对于一些企业的重要信息资料应当及时的进行保存和备份,以便于在紧急时刻能够进行使用,为资料的完整性做出保障。此外,应当对企业中保密的资料采取加密措施,并使用单独的密钥进行防护管理,提升信息安全性。

3.3 加强信息管理人员的安全防护技术

我国当前阶段对于计算机的信息安全防护比较重视,因此在这方面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就当前的情况来看,计算机的信息安全防护工作中仍然不能离开人的支持,在未来还需要人来不断的对系统进行完善[3]。因此,在现阶段应当重视起对人员的专业能力培训,并使之养成正确的工作态度和习惯,这样才能更进一步的促进计算机防护技术得到提升。此外,对于信息技术安全管理人员一定要全力的进行协助,共同来应对外界的侵扰,从而在主体上提升防护的水平。

4 结语

计算机作为现代社会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的信息安全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在现阶段一定要不断的强化信息安全技术的建设,并逐渐的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提升信息安全防护的整体水平,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的提升计算机安全性,为用户的信息数据安全提供进一步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李东旭.试析计算机信息安全的有效控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3):50-55.

第4篇:信息安全保护措施范文

关键词:区域医疗信息化;网络安全防护;安全规范建设

随着医疗单位的信息化发展,各地积极建设医疗服务信息共享平台。区域医疗信息共享平台具有节点多、应用复杂等特点,平台中包含大量患者隐私信息数据,必须保证网络运行安全,避免出现信息泄露事件。上海市级信息化共享建设项目为了保证医疗共享平台的网络运行安全,积极部署安全防护技术,实施安全防护策略,取得了良好效果,可以为其他地区的医疗信息平台建设提供参考。

1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项目及网络安全建设要求

1.1上海市级信息化共享建设项目

上海市级信息化共享建设项目是国内覆盖范围较大、涵盖大型医疗机构较多的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项目。该项目工程覆盖30多个网络医疗节点,其中包含23家市三级医院和6家市三级医院分院,连接长宁、闵行和卢湾等众多区县级卫生数据中心。如此规模的医疗信息服务平台对网络数据安全有极高要求,任何一个节点出现问题,都会威胁到整个系统的网络数据安全。所有联网医疗机构都需要在信息化共享平台中交换信息数据,其中包括患者个人信息、既往病史、医疗检查报告等,涉及到大量个人隐私数据。各个节点或医疗数据中心在进行数据交互过程中,既要提高信息共享程度,又要保证各医院网络的相对独立性,避免互相产生干扰。

1.2网络安全建设要求

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对系统平台的网络安全有极高要求,网络安全框架的构建涉及到医院行政管理、业务操作、技术部署等各个方面,要从整体上确保网络运行安全,准确识别各种潜在安全风险,建立全方位的安全防护体系,并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安全管理对策,适应网络安全防护需要。此外,还要建立统一的安全管理规范,在系统内部的各网络节点进行有效落实,加强网络安全控制力度。总体来看,医疗信息共享系统的网络安全建设要符合可靠性、开放性、可扩展性、安全性和易于管理等基本要求。

2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中的网络安全防护措施

2.1安全技术部署

在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网络安全防护技术的应用是网络信息数据安全的基本保障。针对区域医疗信息共享平台的复杂性,应综合运用多种安全防护技术,建立立体化网络安全框架。区域医疗信息共享平台的安全技术主要包括:2.1.1防火墙技术在上述上海市级医疗信息共享系统中,分别在数据中心和外网接入口配置两台千兆防火墙,互为热备,将数据中心的应用处理与外部网络隔离开来,实现对内部信息数据的保护。在整个信息平台中,对防火墙进行路由限制,使数据中心只接受系统内医院网络的访问,医院端则只接受数据中心的访问,极大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医院节点的防火墙部署则分为三个区域,分别是医院内网、联网接入区和DMZ区。其中,内网可以访问数据中心,但数据中心禁止访问内网,最大程度保证各医院信息系统的独立运行和网络安全。2.1.2入侵检测技术在上海市级医疗信息共享平台中,配置有一套完整的入侵检测系统,采用两台千兆探测引擎布置在内网核心处,并在Web服务区配置两台百兆探测引擎,对所有探测引擎进行统一监管。在信息共享平台中,内网核心区一级Web区的交换机是入侵检测技术的主要应用部分,要将其网络流量通过镜像方式映射到入侵检测系统中,实现对关键部分的网络风险检测,及时识别网络攻击行为。2.1.3漏洞扫描技术防火墙与入侵检测技术均属于被动防护手段,漏洞扫描技术则是一种主动的网络安全防护措施,根据医院信息共享系统的网络安全要求,定期、不定期的对系统进行安全扫描,并作出安全等级评估,为系统安全提供保障。一旦在扫描过程中发现系统漏洞和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补,确保系统更新维护的及时性。

2.2安全防护对策

在综合应用各种安全防护技术的基础上,还要建立周全的安全防护对策,针对医疗信息共享系统的主要风险问题进行有效防范。医疗信息共享系统面临的主要安全风险问题包括身份窃取、数据窃取、假冒、路由错误、拒绝服务和非授权存取等。上海市级医疗信息化共享系统主要采取以下几点安全防护措施:2.2.1逻辑建网措施医疗信息共享网络采用政务外网线路,将用户接入到托管机房,与公务网进行物理隔离,与互联网进行逻辑隔离,保持系统网络的独立性,禁止未授权单位访问。2.2.2网段隔离措施整个平台系统可以分为数据中心及网络节点两部分,网络节点即各个医院的端节点,数据中心又可以分为内网应用处理区与Web服务区。应用处理区负责数据采集、分析、汇总等工作,并与卫生局等关联单位进行数据交换。Web服务区是医院的对外门户网站,用于重要信息,并根据功能进行子网划分,加强子网之间的信息访问控制。2.2.3网络设备配置措施对医疗信息共享系统的网络设备进行合理配置,布置好安全防护设备,为安全技术的应用提供设备保障。增加访问控制列表,建立内部访问控制措施,关闭一些不必要的服务功能,避免出现资源掠夺。强化过滤功能,防止非法访问接入。采取权限管理措施,为内部人员设置不同级别的账户权限,避免越级操作。此外,还要确保设备配置文件的安全,避免安全防护方案泄露,对系统网络安全造成威胁。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网络安全建设是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的首要问题,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技术和措施,可以为医疗信息系统安全提供保障,从而最大化的发挥医疗信息共享系统的积极作用。通过综合应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等安全防护技术,可以建立立体化安全防护框架,为医疗信息系统提供全方位保护。在此基础上,根据系统安全需要,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可以进一步提高网络安全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第5篇:信息安全保护措施范文

【关键词】网络安全技术;电子商务;问题;对策

伴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互联网的运用,各类商务信息利用互联网共享、开放的功能,实现了共享和网上交易,因而产生了电子商务,商户与客户之间不谋面便可以开展各种商务交易和谈判,并通过在线电子支付平成交易。但互联网的共享性和开放性也给电子商务带来了一定的不安全因素,而各种网络漏洞带来的不仅仅是安全隐患,更给商户与客户之间造成了经济和精神上损失。

由此可见,电子商务网络安全的技术问题不容忽视,那么如何加强技术防范呢?笔者认为,首先要清楚网络安全的重要性,这是基础;其次,要明确了解电子商务网络安全的技术问题有哪些,这是根本;再次,就是要对电子商务网络安全的对策进行研究和探索,这是关键。

一、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要解决好电子商务网络安全技术问题,首先要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网络安全技术对于电子商务的重要性和网络中的不安全因素对于电子商务交易双方的危害,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够对网络安全技术进行深入的钻研和探索。

从计算机信息安全的角度而言,网络安全是核心。我们常说“网络安全是核心,系统安全是目标,计算机安全是基础”,可见,网络安全需要一个大安全的环境来支撑和保护,是保障计算机信息安全的核心环节。具体说,网络安全是确保网络系统的软件和硬件以及网络中的有效数据不被非法用户进行有目的或恶意性的破坏、篡改和泄露,以此来保障网络系统能够稳定、持续、正常地工作和运行。

从维护国家和社会稳定的角度而言,网络的安全可以有效保障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落实。近年来,随着网络的迅速普及,网络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如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网上银行等各类网络新业务的兴起,使机密性质的信息传输渠道进行了改变,随之而来的是计算机犯罪事件的逐年增多,利用计算机网络发起的犯罪事件呈上升态势,对国家和社会的稳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所以,网络安全技术措施的研究和开发就显得非常重要。

从网络安全的防范角度而言,根据不同的应用环境选用合适的网络安全技术手段是关键。网络安全技术的本质是保证网络信息的安全,但是如果不根据应用环境的变化而采用相同的安全防范策略,不结合应用环境的特性忽视安全技术的综合应用,就会给网络入侵提供条件,最终使网络使用者或商务交易双方蒙受不必要的损失。同时,网络安全产品的自身安全防护技术是网络安全设备安全防护的关键,一个自身不安全的设备不仅不能保护被保护的网络,而且一旦被入侵,反而会变为入侵者进一步入侵的平台。可见,网络安全技术的应用和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电子商务网络安全的技术问题

电子商务网络安全可以从计算机网络安全和商务交易安全两个部分进行分析。这可以为研究制定电子商务网络安全的技术对策提供帮助和依据。

(一)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技术问题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技术问题从宏观上看,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而且都是非常重要的技术节点。首先应该提到的是,因软件自及或操作过程等原因可能导致网络不安全现象的发生。计算机操作系统在默认安装状态下,都存在网络漏洞,这给网络安全带来了“天生”的隐患,需要我们在进行电子商务交易之前安装相关安全软件进行完善或通过安装系统补丁等技术措施加以完善,才能达到预期的安全程度;其次,非法用户通过技术手段使合法用户不能正常进行网络交易、网络服务以及无法访问网站,也就是拒绝服务攻击,也是网站的安全隐患之一;同时,有些用户因为缺少相关的技术知识,由于使用安全软件不当,不能够起到保护网络安全运行的目的,由此产生了不安全隐患;还有就是由少管理而产生的不安全因素,缺少严格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加强网络安全制度建设的根本,就是使网络安全管理工作有效、有序、规范的开展,就是要从思想上引起网络管理人员的重视,保障网络的安全和技术措施的落实。

(二)电子商务网络交易的安全技术问题

电子商务网络交易的安全技术问题,最主要危害就是电子交易信息被窃取。其主要原因是未采用有效的安全措施,如:加密、安装验证软件等。未采用网络安全措施的网络交易,其交易相关信息和数据在网络上是以明文的方式进行传输,入侵者在数据包经过的网关或路由器上可以截获传送的信息,再对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寻求到交易信息的相关规律及形式,从而获取交易信息的详细内容,致使信息泄密,对电子商务网络交易造成隐患;其次是对交易信息进行篡改。当入侵者掌握了交易信息的相关规律及形式后,通过技术手段和方法,将交易信息在传输过程中进行修改,再发向传送目的地,这种方法在路由器或网关上都可能出现;再次就是伪装合法用户进行商务交易。由于入侵者掌握了数据的格式,并可以篡改信息,攻击者可以冒充合法用户发送虚假的信息,而交易双方通常很难分辨和发现。

三、电子商务网络安全对策

在了解了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和电子商络网络安全的技术问题后,关键就是研究制定对策,主要应该包含计算机网络安全措施和商务交易安全措施两大部分。

(一)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措施

笔者认为,计算机网络安全措施应该包括保护网络安全、保护应用服务安全和保护系统安全三个方面,各个方面都要结合考虑安全防护的物理安全、防火墙、信息安全、Web安全、媒体安全等项目。

其中,保护网络安全,就是要做到全面分析、研究、规划好安全策略,加强制度建设、使用有效的防火墙技术、加强对硬件设备的物理保护、检验系统的漏洞、建立可靠的识别和鉴别机制;保护应用安全,就是要利用电子商务支付平台的软件系统建立安全防护措施,但应独立于网络的任何其他安全防护措施;保护系统安全,是指从整体电子商务系统或电子商务支付系统的角度进行安全防护,应与系统的硬件、操作系统等软件相关联。

(二)电子商务交易安全措施

各种电子商务交易安全服务都是通过网络安全技术来实现的,可以采用加密技术、认证技术和电子商务安全协议等加强电子商务交易的安全性。

其中,采用加密技术,就是交易双方可根据需要在信息交换的阶段使用密钥去加密和解密数据,建议最好使用非对称加密技术,交易双方一个使用公钥和另一个由用户自己秘密保存的私钥;采用认证技术,可以防止交易信息被篡改,以证明交易双方身份和信息的准备性,如:数字签名、数字证书等;除上述提到的各种安全技术之外,电子商务的运行还有一套完整的安全协议,可以采用电子商务的安全协议加强电子商务的网络安全。目前,比较成熟的协议有SET、SSL等,都是加强电子商务网络安全的有效措施。

综上所述,电子商务网络安全的技术,需要我们做到与时俱进,要随着技术的进步,不断研究和探索新的技术防范措施,以保证电子商务的网络安全。

参考文献

[1]《网络安全攻防实战》电子工业出版社

第6篇:信息安全保护措施范文

【关键词】 计算机通讯 网络安全 措施 相关技术

现在,计算机通讯网络需要加强维通信护网络,以此来确保有效安全的运行计算机通讯网络。不断提升防护手段与安全性,使计算机通信网络得以很好的工作。然而,现在对于网络安全问题与防护方法的必要性大部分人还没有意识到,正常运行通讯网络也因此受到干扰。总之,关于网络安全与维护措施,必须提升关于网络通信的认知与相关技术。

一、计算机安全通信技术概述

综合性、涉及面广等等,都是计算机通讯网络的特点。对于应崩数学、信息论等大多数综合性非常强的知识面都有涉猎。有非常多的问题存在于计算机通信网络之中,例如:因受到攻击网络服务不正常,信息遭到破坏、系统硬化等等。因1988年的“蠕虫”事件,通信系统的维护措施和安全性才得以重视并列入研究行列。风险性评估是维护计算机通信网络必做之事、同样重要的还有网络的等级性安全、备份资料的丢失或被盗等等一系列问题。现在,以我们的科技手段,计算机网络安全维护只能通过评估网络安全性必须打好提前量,通过各种安全防护技术,防止通信网络中的病毒攻击信息资源,使得计算机通信网络中的操作系统、数据资源、软件、硬件等等受到保护。跟外国相比较而言,因为比较晚开始这项研究,我国的计算机网络安全性还存在很大的不足之处。在上世纪70年代,国外领先做出了“可信计算机系统安全评估准则”,并且计算机网络安全维护的安全协议,近年来得到了不断的完善。我国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以保证我国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的维护与进步。2009年,为了进一步的推动我国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大战与进步,对计算机通信网络的灾难文件备份使用了相关措施,对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安全性维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措施与防护技术

1、软件集中安装与管理。软件的集中化安装与管理是安全防护措施中不可或缺的。使计算机通信网络防护的质量得到提升的办法是软件的集中化管理和安装,还能使得安全性整体得到二忙常好的提高。为了使通信网络的安全性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应该把软件安全机制的安装和检测系统技术进行相结合,一同使用,发挥更为显著的效果。并且,就目前而言,网络安全监测软件都拥有它们特别的检查方法,能够对多个通信网络传输数据进行的检测,通过这样的方式使计算机通信网络互相传输的安全性得以保障的同时,对进算计网络进行严格的监事与控制。

2、安全维护技术。第一,加密技术,就是利用技术将信息进行一种伪装,通过估计的密码保护,防止不怀好意的人员对计算机通信系统进行破坏。现在,对称加密是最为普遍的加密方式,另一种就是不对称加密。而代替密码、乘积密码和移位密码这三种属于现代的密码类型。第二点就是防火墙,现代计算机初道防护措施就是防火墙,目前的防火墙技术有应用网关、技术和数据过滤技术等等。使用防火墙技术,使得往来的数据信息必须经过限制和识别才能进入进算计通信网络,从而达到对计算机通信网络的保护作用。第三,鉴别技术。为了更好的加强计算机通信网络信息交换合理换,有效换、真实换,得以保证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安全性,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鉴别技术得以保障。第四,通信网络的内部协议。协议的安全功能必须通过对信息数据的验证,才能证明计算机通信网络内部协议的安全性。但是,我们可以在升级协议的同时,在协议中添加加密技术,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对计算机通信网络进行安全防护。第五,入侵检测技术。计算机通信网络在受到病毒攻击之时,检测出入侵的病毒同时,警报系统会提醒工作人员计算机通信网络施以解决入侵病毒攻击问题。

3、强化计算机网络内部管理与职业培训。加强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内部管理以及强化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职业培训是为了更好的让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得到防护,这样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安全性才会得以提高。所以教育工作人员安全防护意识和安全技术,才能培养出高级技术人才。

第7篇:信息安全保护措施范文

近年来,随着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机制的不断完善,主管部门监督检查力度的不断加大,信息系统开展等级测评的数量稳步增长,测评覆盖率显著提升。通过统计分析本单位近些年测评的数百个信息系统的数据,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是较早开展等级测评的行业,经过测评和整改建设,测评符合率逐年提高;二是随着等级测评工作的持续推进,近期才开展首次测评的行业特别是基层单位的信息安全工作基础较薄弱,测评得分明显偏低。通过对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机构、人员安全管理、系统建设管理、系统运维管理等10个层面的测评结果进行统计,其中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应用安全、系统运维管理等方面的不符合率相对较高,信息系统的建设、使用、运维阶段存在一些较普遍的问题。

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措施落实情况分析

整体而言,随着等级测评工作的持续推进,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对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得到普遍提升,在管理和技术两方面主要采取了以下安全措施:

信息安全管理措施落实情况

在信息安全管理方面呈现出两级分化的特点。一些重点行业的业务信息化程度高、自身信息技术队伍力量足、信息安全投入经费有保障,其安全管理措施一般也能得到有效落实,在机构、人员、制度、建设管理、运维管理等方面均能较好地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这一类的典型包括银行、证券、电力等行业主管部门对信息安全监管严格的几大行业。相反,部分对信息系统管控相对松散的单位如大专院校、在信息安全投入方面得不到充分保障的单位如基层政府部门,其信息安全专业人员的配备达不到标准规范的要求,安全责任部门地位偏低权限不足,很难制定并有效贯彻落实结合本单位实际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信息安全技术措施落实情况

多数单位通过部署边界安全设备,强化入侵防范措施来提高网络的安全性;通过加固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的安全策略,启用安全审计,安装杀毒软件等措施,来提高主机安全防护水平;通过开发应用系统的安全模块,从身份鉴别、访问控制、日志记录等方面,强化业务应用的安全性;通过部署数据备份设备、加密措施,加强对数据安全的保护。

信息系统常见安全问题分析

随着等级测评工作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近年来初次测评的单位和基层部门仍发现一些典型问题。

信息安全意识有待提高

很多单位对当前日趋严峻的网络安全形势认识不足,将信息安全工作视为被动应付上级检查、被动应对安全事件的任务来消极对待。一些单位认为取得“基本符合”的测评结论就高枕无忧,完成测评备案就完成了等级保护。由此造成对信息安全合规的落实不够、资金和人员投入不足、重建设轻运维、有制度无执行、有预案不演练等问题,根源还是安全意识薄弱。

信息安全管理有待加强

信息安全管理不到位主要表现在安全管理制度、系统建设管理、系统运维管理等方面。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基层单位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不全、人员配备不足、授权审批流于形式、执行记录缺失等问题较为常见。部分单位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照搬模版,未结合本单位实际进行修订,导致缺乏可操作性。

系统建设管理不到位。系统建设过程中落实信息安全“同步建设”原则不到位。在软件开发阶段较普遍未遵循安全编码规范,导致安全功能缺失、应用层漏洞频现。在系统验收阶段,很多单位仅注重业务功能验收,缺乏专门的安全性测试;电子政务类项目较普遍未按规定在项目验收环节完成“一证两报告”(即等级测评报告、风险评估报告和系统备案证明)。

系统运维管理不到位。在系统运维管理方面,部分单位运维和开发岗位不分,职责不清,存在一人身兼数职现象。很多单位在信息资产管理、介质管理、变更管理等方面缺乏操作规程和相关记录,数据备份策略不明,应急预案不完善并缺乏演练。

关键技术措施有待落实

分析近年来的测评结果,安全技术措施不足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物理安全方面,随着电子政务集约化建设的推进,大量信息系统已经集中到高规格的专业机房,但仍有部分单位自有机房条件简陋,位置选择不规范,出入管理较随意,防盗防破坏、防雷防火防潮能力较差,环境监控措施不足。

在网络安全方面,常见网络和安全设备的配置不到位,如未合理划分区域、未精细配置访问控制策略、未对重要设备做地址绑定等;较普遍缺少专业审计系统。部分单位设备老旧,安全产品本身存在一定缺陷导致无法满足等级保护要求。个别单位用于生产控制的重要信息系统在网络层面未采取必要安全措施的同时,还违规接通互联网,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在主机安全方面,部分单位存在弱口令、不启用登录失败处理和安全审计功能、不及时更新补丁、不关闭非必要服务等问题。此外,由于主流操作系统和数据库很少支持强制访问控制机制,相关要求普遍未落实。

在应用安全方面,很多应用软件安全功能不足,缺少身份鉴别、审计日志、信息加密等能力。由于很少进行安全扫描、渗透测试,相当一部分系统存在高危风险,如SQL注入、跨站脚本、文件上传等漏洞,以及弱口令、网页木马等问题。

在数据安全方面,较常见的是数据保密性和完整性措施薄弱。此外,部分信息系统的备份和恢复措施欠完善,缺乏有效的灾难恢复手段。

针对新技术的等级保护测评标准有待出台

随着浙江政务服务网的大力推进,省内各级政务云平台的建设使用已全面开展,有相当数量的电子政务系统已迁移上云。同时涉及城市公共设施、水电气等工控系统密集的行业对等级保护工作越来越重视,对云计算、工控系统、移动APP等的测评需求不断加大。但现有的《GB/T 22239-2008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未涉及云计算、工业控制、移动互联等领域,在测评实践中已遇到诸多不适应情况。针对这些新技术新应用的等级保护测评标准需求已非常迫切。

重要信息系统安全保护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以供参考。

提高信息安全意识

提高全员信息安全意识是全面提升信息安全保障水平的根本解决之道。要树立全体人员的安全观念,加强信息安全培训。除了通过强化工作考核和安全检查来督促信息安全工作的深入开展,还应通过多种方式开展信息安全政策解读和信息安全标准宣贯,强化对全员的安全意识教育和考查。建议结合一些合适的安全职业技能培训,落实信息安全相关岗位“持证上岗”的要求。

加强信息安全管理

“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各单位应转变观念,将“信息安全”与“系统稳定、功能正常”同等重视起来,将安全管理要求与自身业务紧密结合,制订完善的体系化的安全管理制度。

在系统建设管理过程中,应要求开发人员遵循安全编码规范进行开发;在系统验收环节,应认真做好安全性验收测试。在电子政务领域应落实国家对电子政务项目管理的制度要求,验收阶段完成等级测评,未通过测评的应不予验收。

在系统运维管理方面,应加强制定信息系统日常管理操作的详细规范,明确定义工作流程和操作步骤,使日常运行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对信息资产按重要性进行分类梳理,建立完善应急灾备措施,定期开展演练,确保备份的有效性。

落实关键技术措施

针对测评发现的问题,各单位应根据系统所定级别,结合自身条件,综合考虑问题的影响范围、严重程度、整改难度等因素,制定整改计划,有步骤地落实相关技术措施。对于策略配置类的问题及时纠正;对于整改难度大、需要添置硬件或修改代码的问题,应在充分测试和试运行的基础上实施整改。对于强制访问控制、敏感标记、双因子鉴别等难点问题,建议国家加强相关产业政策的引导,促进安全厂商研发技术、推出产品,解决市场供应问题。各级主管部门应通过测评、整改、监督检查、再测评的闭环管理,督促关键技术措施的落实。

加快新技术的等级保护测评标准编制工作

第8篇:信息安全保护措施范文

【关键词】数字化;档案信息;安全管理;体会

一、概述

随着国家电网公司集团化、标准化和信息化的快速推进,各单位的办公、财务、生产及工程项目等业务的信息管理系统已逐步建立和应用,其中形成的电子文件、电子归档的数量也迅速增长。琅琊山电站工程项目为安徽省“十五”期间重点能源项目,电站枢纽主要有上水库、输水系统、地下厂房、下水库和地面开关站五部分组成。电站装设四台15万千瓦的单级可逆式抽水蓄能机组,总装机容量60万千瓦。2002年12月2日正式开工,2007年9月25日四台机组全部并网发电,2009年通过国家档案局档案验收,2012年获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该工程从2002年开工以来,业主就对档案信息进行数字化,且信息量每年以“惊人”的速度递增,目前实现了电子档案查询利用功能。

档案信息资源是国家或企业宝贵财富和重要战略资源,只有建立在安全的基础上,才能使其价值得以真正实现,否则将会影响档案信息作用的全面、有效的发挥。强化信息安全管理是档案信息数字化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下面,我从安全职责、管理措施、技术措施等方面,谈谈数字化档案信息安全管理的体会。

二、建立职责明确的责任体系

加强内部管理,建立职责明确的责任体系,是确保档案信息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据统计,我国公安部门破获的网络入侵案件中,90%以上都可以通过加强管理来避免。据美国FBI调查,75%的公司报告财务损失是由计算机系统安全问题造成的,超过50%的安全来自于公司内部。信息安全管理应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营谁负责”原则,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信息安全第一责任人。信息安全实行专业化管理、归口监督。信息工作办公室是信息安全的管理和保障部门,安全监察部是信息安全监督部门。各部门职责明确,分工到位,形成了完善的信息安全责任体系。

建立信息安全责任体系,强化员工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可以提高制度的执行力,确保档案信息数字化的顺利进行。在琅琊山电站建设期,业主与监理、施工、设计等参建单位组建了办公自动化网络,在合同条款中对监理、施工、设计等参建单位在档案资料收集、整理、档案信息录入、信息安全等方面进行了约束。同时在电站建设和生产不同时期,成立了档案管理领导小组和信息安全领导小组,建立了由各参建单位和各部门人员参加的档案工作网,全员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书》、《信息安全承诺书》和《员工保密承诺书》,并定期开展网络信息和保密教育培训,形成了“保障档案信息安全,人人有责”的氛围。同时,档案管理部门不断地对档案信息安全现状进行认真地分析,把档案信息安全作为档案信息部门、档案工作者各项考核的首要指标;对现有制度进行认真清理,完善数字档案保管、编目、利用、编研、保护、保密等方面的制度,并对制度的执行情况加强督促和检查,定期进行考核,确保各项制度能够有效、正确执行;对当前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制定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保管、保密和利用制度,加强电子文件的保管和检修鉴定;在档案信息提供利用中,认真执行国家信息安全和信息保密等规定,严格把握档案利用审查关,加强对档案信息利用的监督和管理工作。

三、采取严格有效的管理措施

数字档案信息安全包括网络系统、档案信息系统、数据、环境及人员管理的安全。要保证数字档案信息安全,必须采取严格有效的管理措施。一是要不断建立和完善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对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进行检查和审定,对存在不足或需要改进的安全管理制度及时进行修订,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才能更好地维护档案信息安全。目前,我国已建立了《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计算机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等一系列信息安全方面的法规标准,这些法规为维护网络安全提供了法律依据,有力地保障了信息安全工作的顺利进行。二是要明确安全管理机构,设立系统管理员、网络管理员、安全管理员等岗位,并明确各岗位职责。应加强信息安全管理人员之间、信息只能部门和业务部门之间的合作与沟通,共同协作处理信息安全问题。三是要加强人员安全管理,关键岗位应签订保密协议,及时终止离岗员工的所有访问权限,严格外部人员访问程序。四是在运维管理方面,要严格执行信息机房管理有关规定,确保机房运行环境符合要求,严格机房出入管理。对终端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等设备实行标准化作业。强化存储介质存放、使用、维护和销毁等各项措施。对档案信息服务器系统,要详细记录日常操作、运行维护记录和修改等内容,严禁任何未经授权的操作;要及时进行软件升级更新,定期进行漏洞扫描,及时安装补丁程序。要及时升级防病毒软件和恶意代码库。五是要建立备份与恢复管理相关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控制数据备份和恢复过程,妥善保存备份记录,执行定期恢复程序。六是建立与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培训和演练,确保人力、设备、技术和财务等应急保障资源可用。七是要切实加强员工信息安全培训,提高全员信息安全意识。

我公司按照国家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和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先后建立了网络系统管理、档案信息系统管理、数据备份管理、病毒防护、设备管理维护、信息机房管理、档案信息部门人员管理、操作技术管理等有关制度,如:《信息安全管理标准》、《信息系统机房管理标准》、《信息系统终端使用管理标准 》、《信息系统检修维护管理标准 》、《信息化设备管理标准》、《信息系统应用管理标准》、《信息系统运行管理标准 》、《档案工作管理标准》、《保密工作管理标准》、《档案工作应急预案》等。

第9篇:信息安全保护措施范文

总的来讲,我们目前对信息系统的安全保障工作处在初级阶段,主要表现在信息系统安全建设和管理的目标不明确,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重点不突出,信息安全监管体系尚待完善。为了实施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我国制定颁布了《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GB17859-1999)和《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技术安全性评估准则》(GB/T18336-2001)等基本标准,随后又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国家标准,对信息等级保护工作的定级、建设、测评、安全管理等进行规范。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就是对各领域的重要信息系统依照其对国家的重要程度进行分类分级,针对不同的安全等级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以此来指导不同领域的信息安全工作[1]。99年颁布的《等级划分准则》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能力划分了五个等级[2],保护能力随着安全保护等级的增高,逐渐增强。第一级为用户自主保护级。使用户具备自主安全保护的能力。第二级为系统审计保护级。在继承前面安全级别安全功能的基础上,需要创建和维护访问的审计跟踪记录。第三级为安全标记保护级。在继承前面安全级别安全功能的基础上,要求依据访问安全级别限制访问权限。第四级为结构化保护级。继承前面安全级别安全功能的基础上,划分安全保护机制为两部分,关键部分和非关键部分,对关键部分访问者直接控制访问对象的存取。第五级为访问验证保护级。按要求增设访问验证的功能,负责访问者对所有访问对象的访问活动进行仲裁。

2.企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实施流程

在实施企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流程时,主要得工作可以分为信息系统定级、规划与设计和实施、等级评估与改进三个主要的阶段。

2.1信息系统定级

系统定级是根据整个系统要求达到的防护水平,确定信息系统和各个子系统的安全防护等级。需要由专业人员评估企业的信息系统、各种软硬件设备及企业业务支撑的各个环节,根据其重要性和复杂性划分为各个子系统,描述子系统的组成和边界,以此确定总系统和子系统的安全等级。2.2安全规划和设计安全规划和设计是根据系统定级的结果,对信息系统及其子系统制定全套的安全防护解决方案,并根据方案选取相应的软、硬件防护产品进行具体实施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工作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2.2.1系统对象的分类划分及相应保护框架的确立。

企业需要对信息系统进行保护对象进行分类和划分,建立起一个企业信息系统保护的框架,根据系统功能的差异和安全要求不同对系统进行分域、分级防护。

2.2.2选择安全措施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在确定了企业信息系统及各个子系统的安全等级以后,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等级安全要求。根据对系统评估的结果,确定出主系统、子系统和各保护对象的安全措施,并根据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

2.2.3安全措施规划和安全方案实施。

确定需要的安全措施以后,定制相应安全解决方案和运维管理方案,以此为依据采购必要的安全保护软、硬件及安全服务。

2.3实施、等级评估和改进[4]

依照此前确定的安全措施和解决方案,在企业中进行方案实施。实施完毕之后,对照“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相关标准,评估所部署的方案是否达到了预想的防护要求,如果评估未能通过,则需对部分安全方案进行改进后再进行评估,直至符合等级保护要求。

3.企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体系的主要内容

3.1安全体系设计的原则及设计目标

信息系统安全体系的设计需要按照合规可行、全局均衡、体系化和动态发展原则,达到并实现“政策合规、资源可控、数据可信、持续发展”的生存管理与安全运维目的。系统安全等级保护体系的技术指标,可以分为信息技术测评指标和非信息技术测评指标两类。所以整个安全等级保护体系应包含基本技术措施和基本管理措施两个组成部分。

3.2基本技术措施

3.2.1物理安全

物理安全是信息系统安全的基础,物理安全主要内容包括环境安全(防火、防水、防雷击等)、设备和介质的防盗窃、防破坏等方面。

3.2.2网络安全

网络是若干网络设备组成的可用于数据传输的网络环境,是信息系统安全运行的基础设施。对于内网未通过准许联到外网的行为,可以使用终端安全管理系统来检测。对登录网络设备和服务器的用户进行基本的身份识别,使网络最基本具备基本的防护能力。[5]

3.2.3主机安全

主机安全主要是指服务器和终端系统层面的安全风险。主机的安全风险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操作系统的脆弱性,二是来自系统配置管理和使用过程。可以通过建立一套完善安全审计系统实现系统层、网络层以及应用层的安全审计。

3.2.4应用系统安全

应用系统是提供给用户真正可使用的功能,是以物理层、网络层和主机层为基础的,是用户与系统底层的接口。应用安全首先要考虑身份验证、通讯加密、信息保护和抗抵赖性等安全风险,对应用系统方面应关注系统资源控制、应用代码安全、系统安全审计和系统容错等内容,一般需要通过安全审计系统和专业的安全服务来实现。

3.2.5数据安全

数据是指用户真正的数据,信息系统数据安全所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数据遭到盗窃;数据被恶意删除或篡改。在考虑数据安全方案时,除了使用从物理层到应用层的各种层次的安全产品,更重要的是考虑对数据的实时备份。目前主要使用数据库技术来保证数据私密性和完整性,制定好数据存储与备份方案,来完成日常的数据备份与恢复。这部分工作可以考虑引入专业安全服务。

3.3基本管理措施

3.3.1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审核和修订等工作,需要在信息安全领导小组的统筹下,按照安全工作的总体方案,根据系统应用安全的实际情况,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并进行定期的审核和修订。

3.3.2安全管理机构

要根据要求建立专门的安全职能部门,配置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并对安全管理人员进行日常活动的监督指导。同时要对安全职能部门进行全面的设计,内容包括的人员和岗位的配置、日常工作流程、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和合作、系统安全的审核和检查等方面。

3.3.3人员安全管理

人员的入职、离职、绩效考核、业务培训等环节都要考虑安全因素。对第三方人员管理上也要考虑安全风险。

3.3.4系统建设过程管理

要在系统建设的各个阶段贯彻系统安全等级保护体系的思想和内容。主要是对系统建设从方案设计、采购、开发、实施、测试验收、交付到系统备案、安全测评等环节进行全流程的监控,对所有涉及安全保护的方面提出具体要求。

3.3.5系统运行和维护管理

信息系统运维安全管理涉包括日常管理、安全事件处置、应急预案管理和安管中心等几方面内容,可以是内部人员管理维护,也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内部人员和专业安全厂商相结合的方式。

4.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