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态农业的措施范文

生态农业的措施精选(九篇)

生态农业的措施

第1篇:生态农业的措施范文

1.禁止秸秆焚烧,促进农业生物质资源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是农村环境污染源之一,提高农作物秸秆还田率是综合利用秸秆的重要途径之一。环太湖地区农村秸秆粉碎还田机增长较快。2011年太湖流域地区拥有秸秆粉碎还田机12905台,是2007年的3.64倍。由于农作物秸秆主要是粮食作物产生,这里按粮食种植面积计,2011年农作物每万亩粮田拥有秸秆粉碎还田机6.86台,比2007年每万亩增加6.20台。其中,镇江地区增加量最大,5年来每万亩增加了13.90台。

2.综合整治畜禽养殖场所,有效改善太湖水体环境。一是对规模畜禽养殖场所进行摸底调查,排出限期达标的重点整治单位。二是制定相应的治理方案。根据各个畜禽养殖场不同的生产规模和基础设施条件,分别采取资源化、无害化和减量化的治理方法,实行关、停、整顿搬迁;采用了干湿分离、建造化粪池、沼液过滤还田等办法,有针对性地开展粪便等废弃物的综合治理工作,基本上杜绝了污水直接进入河道污染水体。三是加大投入治理资金的力度,如苏州市近3年累计投入3000多万元,对全市排出的多家规模养殖场进行治理。

3.推行循环经济模式,初步形成循环农业发展框架。环太湖地区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步伐不断加快,逐渐形成了几种循环模式:主要有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模式、种养复合生态循环模式、农业面源污染生态拦截模式等。这些模式都有取得比较成功的典型,实施后获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如:南京卫岗乳业有限公司淳化生态牧场开展的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模式,通过粪水三级沉淀、曝气发酵和生物净化后用于饲料地、绿化地,形成“三圈一带”自流灌溉的循环型生态体系。干粪经过堆积发酵,还可用作肥料还田还茶,加工后的有机肥每吨售价20元,每年给牧场带来近6万元的收入,整个牧场达到绿色环保目标。

4.加强品牌建设力度,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为切实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城乡居民身体健康,促进农业增效和可持续发展,环太湖区域农产品“三品”基地和认证工作稳步开展。2011年太湖流域农业“三品”基地面积为851.90万亩,农产品“三品”认证个数为3639个。与2009年相比,三品认证个数增加了1145个。

二、太湖流域生态农业建设面临的主要难题

太湖流域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传统农业正在向现代农业转变,受市场与环境的约束越来越明显,围绕太湖水环境治理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形势更加严峻。在建设生态农业的过程中面临以下难题:

1.水环境治理与农业循环利用目标难同步。自2007年太湖水危机爆发以来,防治水污染和修复湖区自然生态系统成为政府及社会各界关注的首要任务,进一步强化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生态农业建设的紧迫性。为实现太湖水环境的尽快好转,强制性的禁渔、禁养(畜禽养殖)、禁种(水稻种植)等行政禁令,在快速改善湖水周边生态环境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生态农业有机循环链条的断裂,造成了农业各产业之间的关联度降低,原有的种养立体循环模式被破坏,产业内部废弃物重复利用的耦合性失去可能。例如,畜禽粪便本是农作物有机肥料的天然来源之一,对养殖业的普遍关停造成了生态农业投入成本的快速增长,人为地中断了种养业内部的可持续发展。太湖流域的一些强制性治理措施带来了农业经营者短期经济效益的损失,导致他们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很多误区:一方面,重经济效益、轻生态效益,为降低成本,往往不愿意采用精耕细作的传统技术,更倾向于使用可快速带来显著效益的化肥、农药。另一方面,重产品产量、轻产品质量,更关注提高农作物产量,以获取较多的现金收入,不愿意花费力气开发利用秸秆、人畜粪便等生物资源,通过较长期的改变土壤质量和产品品质,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效益的共同改善。

2.发展需求与供给能力存在差异。生态农业建设不同于传统农业,其设施性、标准化等高要求,需要获得充足资金、先进技术、稳定土地等各种资源的协同保障。就当前而言,这些要素供给还远远不到位。从资金投入来看,生态农业资金缺口大。根据镇江市“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测算,“十二五”期间,全市建设41.7万亩高标准农田,投入资金总额达9.6亿元,平均每亩需要投入2300元。其中用于测土配方施肥、商品有机肥应用补贴、秸秆还田等耕地质量建设的投资总额有1.8亿元,平均每亩需要投入434元。从技术保障来看,生态农业建设需要现代技术支撑与应用型农业科技研发推广滞后的现状存在矛盾。由于科研、教学、推广与生产需求相脱节,生态农业的诸多技术尚未成熟,急需典型性强、效益好、易推广的专项生态农业技术的普及和传统技术的挖掘和提高,包括秸秆还田技术、利用畜禽粪便生产有机肥技术、小麦水稻收获后的集中晾晒技术、病虫害的生物防治技术等。从土地稳定性来看,农业的弱势地位导致农业用地因规划频繁变更,容易被工商业或公共基础设施侵占。农业生产周期性较长,对土地的依赖性强。规模经营农户往往还没等到土地变成“熟地”就被收回了,配套建设的排涝、大棚等基础设施也常因此遭到损坏,既不利于土壤持续改良,又动摇了农民对农业投资的信心。

3.经营主体素质与生态农业要求不匹配。目前农业经营主体的整体素质不高,难以达到从事生态农业所需的理念、知识、技术等水平。他们在生产及销售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容易受到市场波动和政策调整的各种风险打击。部分地方政府、企业及农户的生态环保意识不强,掠夺式生产屡禁不止,看不到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无公害食品开发的广阔市场前景。以特种农产品为例,效益高的农产品生产一哄而上,缺少长远规划,在对市场竞争估计不足的前提下,产品营销渠道不畅,价格变化频繁,成本居高不下,优质品牌效应及品质差异无从体现,经营收益大打折扣,经营信心因此动摇。缺少专业技术人员和一线劳动力的难题普遍出现。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现象严重,缺乏青壮年后备力量。各镇农业服务中心这样有正规编制的部门,也难以招收到对口农业大专院校的大中专毕业生。工作在农村一线的往往是“40、50”后技术人员,随着年龄的增长,因身体健康等原因纷纷转岗。在果蔬等农业产业园,采摘、施肥、打药等生产过程仍需要大量劳动力,经常会陷入“招工难”的局面。

4.扶持政策初衷与实施成效相背离。首先,省级层面主要出台导向性方针,多数措施以地方制定实施细则为主。因地区差异大,又以地方自行配套资金为主。有利的是更加符合地区实际,经济发展快的地区推广的快;不利的是对于经济条件较差又必须实施生态种植业的地区推进力度显得不足。加强统一标准的制定、加大省级财政支持力度,十分迫切。第二,已有政策或因时间演进效力降低,或因对实际状况了解不足而执行力减弱。例如,一些污染治理工程或生产经营工程往往由非农业部门下达,因缺乏对实际情况的深入把握,造成投资大而收效微的后果。如面源氮磷流失生态拦截工程项目投资可观,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万顷良田工程需要大块成片土地的整合,涉及宅基地、渔塘、工厂等搬迁整理,但复垦整理质量粗糙,很难作为农业使用。第三,还有些农户急需获得的政策尚未出台。例如,推动生态种植业后期营销过程的配套政策比较缺乏,有些优质农产品因营销不到位而出现滞销、亏本的现象,影响农户或企业生产的积极性。又如,大型农业机械的投入不足。农产品收获量大且收获期短,如果遭遇突变恶劣天气,无法及时收割存放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缺乏大型烘干设备和正规晾晒场所等问题依然突出。

三、太湖流域生态农业建设的推进措施

加快太湖流域生态农业建设步伐,需要采取综合配套的政策措施。

1.建立生态农业长效投入机制

首先,要加大省市县(市)三级财政对苏南太湖流域生态农业的投入。地方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尽快形成生态农业建设资金的稳定来源。加大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农业的比重,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要逐年提高。建设用地税费提高后新增收入主要用于生态农业建设。其次是加快制定农村金融整体改革方案,努力形成商业金融、合作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小额贷款组织互为补充、功能齐备的农村金融体系,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担保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生态农业建设的信贷投放。再次是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抓紧建立支农投资规划、计划衔接和部门信息沟通工作机制,完善投入管理办法,集中用于重点生态农业地区、生态农业重点项目,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益。要注重发挥政府资金的带动作用,引导工商企业、农民和社会各方面资金投入生态农业建设。加快农业投入立法进程,加强执法检查。

2.制定以环境保护为导向的生态农业补贴政策

首先,增加生态型农业生产资料的补贴。要逐步减少直至停止对苏南太湖流域地区化肥、农药和除草剂等农业生产资料生产厂商的政策性补贴,取消对农民购买化肥、农药和除草剂的农资补贴,增加农民购买化肥、农药和除草剂的货币成本。同时,对生产销售商品有机肥、生物农药、机械除草等农业生产资料生产厂商强化政策性补贴力度,并对农业经营者少用化肥、农药和除草剂而多用农家肥料、商品有机肥、生物农药和机械(或人工)除草的环保生产实行补贴,进行奖励。促使农业经营者进行环保生产和清洁经营,使苏南太湖流域地区过去遭受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起来,增加生态系统对气候的调节能力,使农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得到优化。另外,以有机肥料替代无机化肥、用生物农药和机械除草替代化学农药和化学除草,增加土壤的有机质成分,增加土地肥力,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其次,增加生态型农业产业的生产补贴。一是加大以水稻为主的粮油生产的补贴力度。在工业化、城市化超前发展的苏南太湖流域地区,由于水稻生产在保持自然生态平衡方面发挥的特殊作用,其生态和社会功能在某种程度上已超越生产粮食的经济功能。因此,要统筹城乡规划和空间布局,建立永久性的水稻生产区域。依托商品粮基地强化基本粮田保护,建立稳定的生产规模和综合生产能力预期;建立标准化生产体系,推进无公害和绿色优质稻米生产。对于水稻种植面积增加和保有程度好的区域实行奖励,相反的给予惩罚。对于从事生态粮油生产(绿色、有机、无公害)的农业经营者给予更多的补贴和奖励。二是加大荒山丘陵地区以造林绿化为主的生态修复工程的补贴力度。对于进行丘陵山区农业开发的企业和农民,地方政府要在资金、技术、人力和土地使用等方面给予支持。三是加大“四沿”(沿江、沿湖、沿河、沿路)生态公益林种植区域和沿江、沿湖湿地保护区的补贴力度。在太湖流域水环境治理方案中,设立为禁种(禁止种植水稻、果蔬等)的区域,目前以每亩每年400~600元标准补贴农民,明显侵犯了农民的土地权益。必须建立沿江、沿湖、沿河、沿路生态公益林种植区域的公平合理的补贴制度,其补贴金额建议以上一年水稻产量的市场价格为依据。四是开发生态休闲观光农业,打造农业发展和旅游服务业新的亮点和经济增长点,重点是建设规模较大、功能较全的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基地,提高生态农业经济效益,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增加农民收入。再次,增加生态型循环种植模式和耕作方式的补贴与奖励。一是重视传统生态农业种植方式借鉴与利用。苏南太湖流域地区有许多生态农业种植方式,如通过不同作物的间作套种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将农作物的根茎叶、秸秆、杂草、人畜粪便沤制肥田,将河、沟、渠中淤泥清理还田等,增加土壤有机质。要支持奖励农业企业和农业经营者加工利用上述废弃污染物用作有机肥还田“变废为宝”。要研究开发农作物废弃物收集、加工、运输、还田的一整套方法。二是推广应用现代生态循环种植模式。苏南太湖流域在现代农业建设过程中,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三大原则,初步建立了五种循环模式,即种养生态化模式、工业农业循环化模式、生活垃圾农业循环模式、蚯蚓生物处理循环模式和种养加沼气复合型循环模式。要强化资金技术的支持,通过进一步的试验、示范,加快推广应用步伐。最后,增加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补贴与奖励。对于农业废弃物应提高综合利用程度,通过机械方式或生物方式转化为有机质,一方面减少农业废弃物对水体环境和生活环境造成的污染,另一方面增加有机质的生产量,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如推进稻麦秸秆还田、以及蔬菜藤茬沤制还田,建设秸杆气化站或有机肥料生产企业,进一步加速相关农业废弃物的处理速度与处理能力,提高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和利用水平。特别是要多措并举积极推进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与综合利用,开展油菜、玉米等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与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与试验示范。加快引进和示范推广秸秆捡拾打捆机及配套的草捆装运机等,为秸秆后续利用(如:秸秆气化炉、造纸、发电、编织、制绳、菌菇养殖、饲料生产等)提供服务。积极探索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及综合利用的机制及措施。

3.减施化肥农药

从源头上控制污染,是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一环。大力减少化肥农药施用,推广有机肥和农药的替代品使用,应是今后生态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加强有机肥的推广应用,减少化肥面源污染。对使用商品有机肥的经营主体,增加地方政府的财政补贴力度。根据实际发展情况调节对商品有机肥生产原料供应商、生产企业和有机肥“零排放”农户的三方补贴。强化有机肥与测土配方施肥等项目有机结合,与培植基地种植大户、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等有机结合,积极引导农民增施有机肥。加强农药污染源头控制,采用多项成熟的减少农药用量物化技术,辐射到村。严格控制高毒、高残化学农药用量,在流域范围内大力推广使用低毒、低残农药替代了高毒、高残农药。化学农药防治农作物病虫害具有高效、速效、方便的特点,这些特点导致农业生产中对其过分依赖,结果是农业环境污染严重。建议取消目前的农药补贴,转向补贴推广绿色植保工程:如频振杀虫灯灭虫技术、性诱剂诱杀害虫技术、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等技术。大力推进专业化防治队伍建设,加大病虫统防统治力度。对连片50亩以上规模基地当年新添置防虫网、杀虫灯、性诱剂、诱虫板、穴盘育苗、养鱼网箱等先进生产设施。

4.培育生态农业经营主体

要积极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大户三大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主体的壮大来提升生态农业生产经营水平,以主体的力量引领现代生态农业建设。三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具体身份来源主要涉及五大类,即“投资农业的企业家”、“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基层创业的大学生”、“农村种养能人”、“农村干部带头人”。但他们几类的个体特征、创业背景以及优势劣势却不尽相同,因此,在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中,应根据“分类指导”的原则,为上述五类群体提供与其相适应的创业条件,并且为他们提供针对性的扶持政策。首先,从长远发展角度看,要重点扶持“年富力强”的经营主体。“返乡农民工”和“大学生”是“年富力强”的农村创业者群体的代表,会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主力军”,从长远看,应扶持这两类“年富力强”的经营者。尤其重点鼓励种养殖专业的大学毕业生投身农业,要在农业继续教育、农业科技项目立项、农业成果审定等方面,享受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科技人员同等待遇;对承包土地经营的,县级农业主管部门等优先提供担保支持,农村金融机构给予贷款利率优惠等。其次,从经济效益角度看,要大力扶持“强效辐射”的经营主体。由于在生产资本、管理经验等方面的优势,“企业家”是最有经济带动效应和辐射作用的经营主体。通常情况下,他们投资或开发的项目规模比较大、科技含量比较高、经济效益比较好,因而对周边农户或相关产业农户的带动效应比较大。因此,从现实经济效益角度看,政府应大力扶持这类经营主体从事生态农业生产,为他们提供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方面的便利,从土地、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引导他们成为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生态农业龙头企业。再次,从社会效益角度看,要积极扶持“土生土长”的经营主体。农村种养能人和农村干部带头人一般是来自于传统农户,大多是“土生土长”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他们的转型与发展不仅对现代农业发展,而且对农村社区的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常情况下,他们的经营规模和组织规模不是很大,但是他们的出现,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又可以维系一大批农业经营者的热情。因此,从社会效益角度看,政府应当特别关注这类“土生土长”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鼓励他们按产业布局,建立农业产业实用人才实训示范基地;鼓励他们组建能够吸纳分散小农的从事生态农业生产的合作社,并为他们提供包括信贷、技术、保险、土地等方面的政策扶持。

5.构筑生态农产品质量监督及流通体系

第2篇:生态农业的措施范文

【关键词】生态农业 问题 对策

目前,我国在生态农业的理论研究、试验示范、推广普及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不能否认,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正成为限制生态农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理论基础尚不完备生态农业是一种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包括农学、林学、畜牧学、水产养殖、生态学、资源科学、环境科学、加工技术以及社会科学在内的多种学科的支持。

1 基础理论有待完备

以前的研究,往往是单一学科的,因此可能对这一复杂系统中的某一方面有了一定的、甚至是比较深入的了解,但是对于这些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还知之甚少。单一学科、单一的理论已经远远不能够满足和处理我国当前存在的生态农业问题。因此,需要进一步从系统、综合的角度,对生态农业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对于这一复杂系统的某些方面有一定的或者比较深入的了解,但生态农业必须要从系统的、综合性的角度进行处理和研究,要从生态的前瞻性、协调性、地域性、层次性、稳定性、持久性等多方面进行考虑;必须超越生物学、生态学、社会学和经济学之间的界限,需要跨学科,多界面的专家人士来参与,利用多学科的交叉综合、各要素之间的耦合、结构优化、科学分类、科学评价,发掘各个领域的基础理论和生态农业存在的更多关系来建立健全农业生态理论体系。

2 技术体系要不断完善

技术体系不够完善在一个生态农业系统中,往往包含了多种组成成分,这些成分之间具有非常复杂的关系。例如,为了在鱼塘中饲养鸭子,就要考虑鸭子的饲养数量,而鸭子的数量将受到水的交换速度、水塘容积、水体质量、鱼的品种类型和数量、水温、鸭子的年龄和大小等众多条件的制约。在一般情况下,农民们并没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和经验对这一复合系统进行科学的设计,而简单地照搬另一个地方的经验,也是非常困难的,往往并不能取得成功。但目前在生态农业的实践中,还缺乏技术措施的研究,既包括传统技术如何发展,也包括高新技术如何引进等问题。

未来的生态农业将结合现代科技及应用技术装备起崭新生态体系。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包含了多种组成成分并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关系,解决这一复杂的关系需要利用传统技术的发展和引进高新技术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采取“低投资可持续农业”生产方式是一项重要的途径,具体措施:①将固氮技术和生物防治方法充分运用到农业生产中;②减少使用化肥和化学农药;③有效地利用植物和动物内部生物学遗产学的潜力;④将种植业和畜牧业最优化地结合起来;我国目前沼气池的建设是一项具体的基础的农业生态生产方式,要不断地提倡和巩固;⑤注意节约和保护土壤、水、能源和生物学资源等等,其中目前我国推行的沃土工程是一项非常有效发展循环经济的措施。不断完善和优化技术体系将是生态农业一项主要的发展方向。

3 制定政策、强化服务、转变职能提高生态农业的社会化服务水平

没有政府的支持就没有生态农业的真正普及和发展,政府的支持最重要的是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保障体系。有效激励机制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基层的农民来说还存在着知识水平有限,发展生态农业意识不够等诸多问题,提高广大农民的自觉能动性就显得尤为重要。要不断地为他们提供高水平的培训和学习的机会。当前我国在生态农业保障体系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仍然需要深入地贯彻实施。政策方面存在着需要完善的地方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就不可能使生态农业得到真正的普及和发展。而政府的支持,最重要的就是建立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与保障体系。虽然目前中国农村经济改革是非常成功的,但是对于生态农业政策的贯彻,还有许多值得完善的地方。

服务与技术同等的重要,服务体系的建立健全需要进一步的落实。在我国许多地方还不能为农民提供优质品种、幼苗、肥料、技术支撑和服务体系。政府应转变职能加大对有关生态农业的投入,金融部门要对生态大户提供信贷支持、简化手续,提高和优化服务体系,让其带领农民调整结构,组织生产,化解自然和市场风险。建立各种生态农业服务体系,稳定农业服务人员,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

4 提高生态农业的产业化水平,加大推广力度

农产品价格方面的因素,有时也成为生态农业发展的一个限制因素。因为对于比较贫困的人口来说,发展生态农业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持续发展。提高农业产业化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根据市场要求大力培育具有本地资源特色的市场容量大、竞争力强、对农业产业具有带动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强技术改造,提高加工能力,组织建设市场、企业、基地和农户紧密相连的体系,搞好生态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增加农民收入。对于已经成熟的产业化体系要加大推广力度,积极同龙头企业、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县所、县校合作,加大科技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科技教育水平,增强农民对市场化的需求。

5 其他方面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非农业强国,对于现在世界上农业现代化的趋势应有个全面正确的认识。信息服务也是当前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方面,因为有效的信息服务将十分有益于农民及时调整生产结构,以满足市场要求,并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另外,尽管必要的激励机制是十分必要的,但生态农业应当更趋向于开发一种机制,以使农民们自愿参与这一活动。要想动员广大的农民自觉自愿、并能够自力更生地通过生态农业发展经济,能力建设自然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人口问题一直是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之一。据估计,到2030年前后,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土地资源相对短缺,耕地面积还在不断减少,而人口在继续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已经成为困扰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障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也必须通过在生态农业中延长产业链、促进农业的产业化水平来实现。正如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所指出的那样,新的挑战和问题的综合与相互依赖的特征,与当前的组织机构的特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为这些机构往往是独立而片面。

加快基础理论的研究,采取“低投资可持续农业”生产方式,加大行政支持的力度,提高生态农业的产业化水平和社会化服务,深入贯彻落实政策和推广,增强农民意识和自觉能动性。我相信在通过这几方面的努力,我国的生态农业将会得到更好的改观,保证农业生产向着持续、稳定高效的方向发展,最终实现五化即硬化、美化、亮化、文化、绿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参考文献

[1]刘思华.生态农业若干建设问题研究.中国生态农业研究学报,2001,(2).

第3篇:生态农业的措施范文

1吉林省发展生态农业面临的问题

1.1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

吉林省拥有肥沃的黑色土壤,这对于农业来说是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由于单纯追求粮产量的提高,过渡开垦并不适合耕种的山区或者林地,导致吉林省多处地区发生水土流失和森林破坏[1]。这种粗放式的农业种植模式,不仅对吉林省的植被覆盖造成巨大破坏,而且也严重降低了土壤质量。据调查显示,从改革开放到今天,吉林省的黑土厚度减少了大约有0.3米,而且正在以每年超过一亿吨的数量减少。由于黑土的流失,导致吉林省高质量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少。由于土壤质量的降低,土壤肥力的不足,一系列的化肥、农药被大量使用到农业种植中,生产出来的农产品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严重超标,不仅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利益,使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大大降低。不仅如此,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还会带来更为严重、破坏力更为持久的危害,即破坏大气—土壤—水整个系统的的平衡,给我国生态环境带来危害。例如,吉林省西部地区由于粗放式的、不科学的放牧方式,导致牧区的大片草场被风沙覆盖,草场逐渐退化。土地盐碱化问题也非常严重,很多原有的草地都已经裸露出地表,根本没有放牧的能力,不仅损害了农户的利益,更给我省的生态环境带来沉重负担。

1.2农业生产的产业化水平低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的规划和生产应该根据市场供求不断调整,吉林省发展好生态农业,必须尊重当地农业发展的季节性规律,充分利用吉林省的自然资源,本着维护生态平衡的原则来进行农业生产,逐步探索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产业化。由于传统的小农经济在我国根深蒂固,所以使吉林省的农业生产也带有鲜明的小农色彩[2]。农业以分散种植为主,精细化管理程度低、农业的科技含量低。导致农产品的种类少、附加值低,农业生产率停滞不前,农产品与工业以及服务业的衔接不密,农产品产业链较短,发展不到产业的规模。主要体现在对农产品的加工不足,出售的农产品以初级产品为主,初级产品仍然占有很大的比重,农产品的转换率低。广大农民与农产品加工工厂,各工厂之间的沟通不顺畅,联系不密切,使农业的产业化发展缺乏有效的市场沟通,机制导致广大农民对市场需求信息不了解,阻碍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进程。

1.3农业生产的技术含量低

农业是一个具有多方面影响因素的产业。发展生态农业,必须要有足够的科学技术的投入,但是吉林省农业生产领域的科研机构却在不断减少,从事农业科研活动的专家学者也在逐年减少,人才和技术的匮乏,成为吉林省生态农业发展的一大难题[3]。吉林省第二次农业普查数据显示,在农业生产经营单位中从业的农业技术人员占全省农业技术人员总数的54.1%,全省高级农业技术人员仅有2419人[4]。除此之外,农民的思想观念也很落后,大多数农民认为从事农业种植非常简单,只需要单纯付出体力就可以,完全不需要专业的系统培训,也不需要科学文化知识的支持,同时,农业信息的滞后也降低了农民融入市场、参与市场竞争的积极性,损害了农民的自身利益。

1.4农业生产缺乏有效的规划

吉林省的农业规划程度低,用于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完善,土地制度也存在弊端。只有从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出发、符合农村和农民生产实际的土地制度能够大大激发生产者的热情,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吉林省目前实施的是土地制度才是家庭承包经营制,这种制度虽然使农民变成土地的支配者,可以为农民带来一定的收入,但一家一户的小农模式的耕种方式,难以进行集约式的机械化生产,阻碍了现代化、集约化生产的进程。除此之外,吉林省政府对生态农业生产的支持力度也不够。发展生态农业,需要前期大量的资金、人力物力的投入,而生态农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需要在长期发展之后才能显现,所以吉林省生态农业的发展进程缓慢。同时,政府在对农业市场的监管和制定农产品的市场准入标准方面也存在不足。化肥、农药等有毒有害物质超标的农产品大量出现在市场上,一些没有经过检验的产品也投入市场中,造成农产品市场毫无秩序可言。

2发展吉林省生态农业的建议

在报告中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为了更好更全面地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5]。发展生态农业,一方面要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产量,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农产品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要兼顾生态环境的承载力,要以修护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出发点。吉林省要想发展生态农业,就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农业资源,充分发掘这些资源的派生价值,在充分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利用,以保证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发挥出生态农业最大的优势,真正做到既满足人民群众的其实需要,又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长治久安。同时,政府部门相关的决策单位和管理单位要制定更加合理的土地和农业制度,制定具体的、可实施的生态农业发展规划,来确保生态农业的长期有效运行。

2.1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农业作为一种特殊的产业,既会受到来自气象灾害、病虫灾害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也会受到来自国际国内市场波动等社会因素的影响。所以,为了更好的发展生态农业,政府必须要制定相关政策,确保生态农业的发展有高效的制度保障。政府要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鼓励广大农民进行创新发展,加快农业的转型发展。例如,把对农业资源的开发限度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并严格执行,颁布农业资源保障制度。国家财政部门拨款,建设新型农业市场,政府给予财政上的补贴,并且要加大对农产品市场的监管力度,制定严格的农副产品检验合格标准,严禁化肥、农药等有毒有害物质含量超标的农产品进入市场。建立奖惩机制,鼓励绿色生产,对生产绿色产品的农户采取税收上的优惠制度,对农药化及肥超标使用的农户进行处罚。要加大对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科研人员的扶植力度,投入更多的资金用于支持农业新技术和新品种的研发。发展生态农业保险,增强广大农户应对农业自然风险和社会风险的能力,增强农户投身到生态农业的热情,免去农民的后顾之忧。

2.2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及时完备的市场信息

在社会化、信息化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信息是导致竞争成功或者失败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要想更好更快地发展生态农业,使我国的生态农业在世界上有较强的竞争力,必须要获取最新的信息资源[6]。政府部门要增强自身对农业信息的敏感度,建立专门用于农业技术研发和生产的信息部门,同气象部门、水利部门等相关机构保持密切联系,建立信息共享制度,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以便更好、更便捷地解决生态农业生产时面临的状况。政府要加紧对农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开设专门的技术研发机构和学习机构。同时,要培养综合性的农业科研和实践人员,培养他们的计算机操作、对网络和信息的应用,以及培养他们对于农业生产管理的能力。大力引进发达国家在农业领域的先进技术、生产经验以及实施设备,也可以引进发达国家优秀的农业科技人才。农民是发展生态农业的最终实践者,所有前沿的农业信息只有真正被农民所掌握和运用,才能最大限度地服务于生态农业的发展[7]。因此政府部门要开设专门的培训机构,给农民提供获得信息和学习的平台,增强农民的知识储备。同时,要加强对生态农业和生态保护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大众媒体的传播作用,并建立农用信息网站,实时更新数据和信息,逐步提高农民的信息意识。

第4篇:生态农业的措施范文

【关键词】生态环境;建设;农村环境保护

一、农村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农村环境一般指以农民聚居地为中心,一定范围内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总和。主要包括农村区域的人群生活环境、聚居地环境,当然也包括农业各产业环境,因为农业产业的活动空间主要分布在农村。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一般可归结为三类:一是生态破坏问题。主要是由于不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包括水、土地、生物资源等,造成生态失衡难以自我修复与更新所导致的后果。二是农业的自身污染问题。农业的集约化、产业化对农药化肥、农膜、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的高量投入以及养殖业发展带来的畜禽粪便污染等是这一问题的主要根源。三是农业的外源污染问题。主要指乡镇企业、城市工业的转入及农村社区生活垃圾等排放的“三废”污染。我县农村集聚着丰富的资源与生态条件,是“三农”的聚居地与载体,也是事关国民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区域。目前,我县农村人口比重仍较大,因此,农村仍然是农民生产、生活的重要空间。因此,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与科学合理地搞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已迫在眉睫。

二、村镇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基本原则

科学规划是合理建设与建康的前提。在所在区域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及环境建设总体规划的框架下,村镇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主要应遵循如下六项基本原则:

1.以生态学及规划理论为指导,与村镇建设总体规划同步制定。村是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交叉融合的复合系统,两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因此村镇的生态环境建设必须以生态理论为指导,按照生态理论规律并结合村镇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律的现实要求,按照“三同步”方针进行规划,既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发展”的原则。这样才能使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具有科学性与可行性。

2.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应能不断提高村镇的生产生态位和生活生态位。村镇生态环境建设应立足于促进生产、文化生活、使生产区和生活区布局协调,生产功能和生活功能逐步提高。将生态建设与产业开发、农民增收、区域经济发展、生活质量提高、社区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同步发展。

3.科学设计发展规划与模式,改善、优化结构。村镇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在规模上应相互协调,既要便于集中进行村镇基础设施建设,又要有利于就地开发和保护自然资源,发展生产。在总体构型、人口密度等方面要符合生态要求。应本着统筹规划、量力而行、分步实施、总体规划的原则进行。

4.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讲求实效。村镇生态环境建设应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与农艺措施相结合的方式,使多种治理措施科学配置,发挥综合治理效益。

5.坚持依法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并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实现依法保护与科学整治相结合。

6.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采取多渠道筹集生态环境建设资金的方式,确保生态环境建设能够顺利实施。

三、我县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主要措施

要想搞好村镇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必须领导重视、强化管理、转变观念、法律保障、措施得当等诸多因素配合,主要有以下七项措施:

1.加强领导,职责明晰,做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组织与实施工作。把生态环境建设成效列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内容。计划部门要统筹规划,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各主管部门应各尽职能,明确责任,强化领导与管理。财政、金融、科技、国土资源等有关部门均应积极支持生态环境建设。全社会各部门通力协作,才能保证规划目标的实现。

2.尽快建立健全我县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加快相关政策出台。各乡镇在建设规划与经济发展规划中应统筹考虑生态环境建设,在产业布局、开发项目建设时,严格执行有关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方面的法规法律,要同时检查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落实情况。

3.加大科技投入,以科技手段规划和整治生态环境问题。本着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构建节约型,和谐型社会的指导思想。

第5篇:生态农业的措施范文

“先行试点”措施的推行及产生的效应。在改革开放和“三农“建设的政策指导下,农村的发展要求也由原来只强调经济而转向经济、社会、生态等全面发展,人们开始关注生态环境的问题,并做出了一系列举措来改善生态环境,因此而产生一些积极的效应。治理农村生态环境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在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各级政府因地制宜进行不同程度的环境治理工程,并采取“先行试点”的措施。进行试点的范围涉及全国各个省市乡镇,试点项目也包罗万象,包括水环境整治试点、生态修复试点、地质环境保障工程试点等。试点后,各级组织试点地区。促进了一批高起点,高标准的形成,农村建设质量组织的高水平,更好地发挥辐射示范作用。实践证明,解决问题得抓住重点,国家两点论与重点论环境整治理论指导下,抓住重点地区进行整治能使得农村生态环境得到很好的改善。此外,近些年来,我国在总结经验和教训之后,提出了这样的对生态环境治理的思路,那就是“预防为主、保护优先”。也使得环境保护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进一步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举措

针对农村生态环境的问题,我国各级政府和组织采取了一系列的办法和措施,通过这些农村环保措施,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农村环境问题。

2.1加大政府对农村环保投资力度,推进环保产业形成我国针对农村生态环境的问题,除了对受体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使人们充分认识到环保工作的重要性外,国家近年来还专门出台了一些针对农村的投资项目,主要表现在各级环保部门,农业部门推出了具体的植树造林项目和防护林工程;同时,各地陆续开展了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另外,政府部门在农村进行了改路工程,有效避免农村因路况问题引起的扬尘,机动车排放的大量烟尘有所减少,较为直接的改善了农村环境;国家通过三农资金扶持农村的能源优化,推行沼气等新型能源项目,减少传统的薪柴的植被破环和燃烧后的气体灰尘排放。所有的这些政府措施,积极推进了环保产业的形成。

2.2制定环保法律法规及建立监督机制要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必须制定和健全环保法律法规和建立长效的监督机制。1989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0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此外,我国还颁布部级的环境保护相关法律6部,与环境有关的资源法9部,环境保护行政法规29项,制定环境标准364项。加上地方颁布的各类法律法规基本,我国基本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在农村环保问题上已有一些监管制度,可以促进农村环保的发展。

第6篇:生态农业的措施范文

我国农业用水问题不仅仅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是我国农业资源短缺,特别是用水的紧张,土地分配利用的不平衡的严峻形势所逼迫的。我国的农业高效用水和节水型农业的实行对我国国家的水资源安全和农产品粮食的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的安全具有极其中要的影响地位和作用。而对于我国的农业节水问题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需要高效用水和高效节水来实现解决。因此,加快我国节水型农业的新进展,用科学技术来推动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努力打造和我国国情相一致的现代高效节水型农业技术系统,这将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的途径。

1现代高效用水研究进展 (2)农业的高效节水措施分析,在农田之间可以通过各种措施实施节水,可以在限制作物的蒸腾上,抑制土壤的蒸发上进行探究。还有就是可以充分提高农田水的利用效率。可以通过抗旱育苗、限量农业生产、做好农田的保墒措施、高效节水灌溉措施,增加土壤的肥力等等措施。

(3)节水管理措施,是在作物生育期内把有限的灌溉水量进行最优分配,来提高作物可吸收的根层储水和灌溉水之间的转化,以及经济产量和光合产物效率的转化。可采用抗旱灌溉、不十足的灌溉和低水量的灌溉等等措施,通过合理的措施来调节农作物对水分的供应,充分利用有效降雨的措施,提高作物对农田水的利用效率。采用低定额灌溉一般可节水30%~40%,而对产量无明显影响,只有科学的管理,建立完善的管理机构,健全规章制度与法规,才能使其他节水措施发挥应用作用,大力推广现有的先进技术和科技成果,用好水、管好水、使水资源发挥最大效益。

2我国农业高效用水前景探析

要想实施我国农业的高效用水技术,就必须在农业高效节水技术中充分的利用高分子材料、电子信息、和生物模拟的相关的高薪技术措施等等。当然这些技术不仅仅涉及的是农业用水管理的节水输水工程上的技术问题,亦不是把生物节水和农艺节水简单的连接在一起。而是在熟悉高效节水农业的实施技术的基础上,充分的联系水利学、工程学、农作学、遗传学等等,各种学科要充分的联系起来。把农业的高效节水结束措施定位在与水灌溉—土壤水保墒—污水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干物质质量—农作物的循环转化等等。此外我国农业的高效用水和节水技术措施也需要信息、生物、计算机、化工、水利工程、现代的信息技术和现代的生物技术等等。为其科技含量的大幅提升带来了新的契机与机遇,深刻的影响着农业高效用水技术发展的进程,其发展的主要特征是在保障区域生态环境安全与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现代的高新科学技术来对我国传统的农业用水技术进行改造和升级。实施各类先进的高效的节水技术和农业产品的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促成我国农业管理、技术、专利、产业、标准为一体的高效节水型现代农业。

(1)目前各国对水位农业的服务政策已经非常的明确。如果能够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合理的利用水资源和高效的保护水资源就能保证我国农业的健康持续的发展进步。当前的立体化农业、新型生态农业、新兴有机农业、新兴设施农业等等模式都是高效节水型的绿色农业模式。特别是在地下灌溉、微型灌溉、营养液培植、膜下灌溉等技术措施都是可以采取的新型模式。

(2)喷灌机目前其研究开发方向是综合利用项目及进一步节能节水,其仍是作为大面积机械化解决大田作物节水灌溉的主要方式,近年在兼喷施农药和节能等方面有较大的突破。尽管不同喷灌机各自的优势不同,但综合考虑其条件,软管卷盘式自动喷灌机、平移式全自动喷灌机及人工移管式喷灌机等是推广重点。

(3)目前的地下灌溉技术是当今世界上普遍认为最好的和最高效的农业节水灌溉技术。虽然在推广和应用的方面上还存在着速度慢、认可率低等等现象。但是依据这种技术的高技术含量,我相信这些理论实践会得到很好的研究和解决在不久的将来。

(4)在旱地农业设施高效全面的机械化保水保墒措施将大有发展的潜力。在这种技术上已经形成了很多种农业体系系统。像深翻深耕农业耕地技术、轮作轮休农业技术、保护性和带状耕植技术、使用化学试剂进行保水保墒技术措施等等。这些技术措施如果能够采用机械化的农业耕植系统将会给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带来很好的效果。

第7篇:生态农业的措施范文

二十六年来,农业综合开发经历了起步、发展、提升阶段,已经成为各级政府支持和保护农业的一种有效手段,成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措施,成为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国家长期坚持的发展农业的战略决策。特别是农业综合开发的实施,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受到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农民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稳妥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战略性部署。201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立足国情农情,实现高产高效与资源生态永续利用协调兼顾,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要以解决好地怎么种为导向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以解决好地少水缺的资源环境约束为导向深入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要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农民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在今年3月召开的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联席会议全体会议上,副总理充分肯定了党的十六大以来农业综合开发取得的成绩,强调农业综合开发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支撑,是发展资源节约型、生态友好型农业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的重要途径。在新的历史阶段要牢牢把握农业综合开发的重点任务,充分发挥农业综合开发在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村改革发展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按照联席会议精神,农业综合开发在发展理念上作了新的定位,在工作部署上作了新的调整,以农业可持续发展为主线提出了新的战略布局。

一、农业综合开发战略调整的基本思路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农业走的是一条囿于国内资源、以增加农产品供给为目标的高投入、高产量和高资源环境为代价的道路,农业发展方式粗放、效率低下、资源短缺、生态恶化等矛盾和问题日渐突出,致使农业资源耗费过大,农业环境污染严重,农业生态持续恶化。此外,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也相当严峻,农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尽管过去二十六年中农业综合开发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于对农业生态环境资源的综合评估不够充分,使得部分开发项目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适应,主要体现在开局对水资源承载能力关注不够,没有从长计议水资源承载能力,有些地下水超采比较严重的地区未能停止开发;对土壤条件考虑不充分,没有意识到应对重金属严重污染的耕地停止开发,对培肥地力、改良土壤等投入较少,过多注重了硬件设施的建设;对生态综合治理力度不够,一些地方没有把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与农田开发同步协调。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更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实施以“休养生息”为核心,以增加农产品国际供给能力和提高国内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保障的新的开发战略。

财政部党组明确提出,农业综合开发要转变观念,调整思路,着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农业竞争力。要注重顶层设计,优化开局,既要不断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粮食安全,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又要更加注重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强化生态环境资源评估,适合开发的就干,不适合开发的坚决不干。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综合开发工作,要服从和服务于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大局,按照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总体部署,紧紧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加农民收入,“把握一个总基调,明确三项硬任务,落实三大推进措施,构建一个保障体系”。一个总基调就是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主线,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转型升级为着力点,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三项硬任务就是集中精力建设高标准农田,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三大推进措施就是优化农业综合开局,加大农业综合开发投入,创新农业综合开发机制。一个保障体系就是强化部门协作和组织保障。

二、实施战略调整的主要措施

围绕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农业发展转型升级,农业综合开发要调整和优化布局,以县为开发单位,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划分重点开发区、保护性开发区、限制性开发区三大区域,分别研究制定不同的开发政策,整合项目,实行“保、调、转、退、减、进”六大具体措施,精准投入,规模开发。

(一)划分三大区域,调整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布局。农业生态环境承载能力高低是关系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根据我国农业资源环境状况,一是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强、能够永续利用的地方划为重点开发区,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继续开展大规模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我国粮食核心产区;二是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有限,但有一定的恢复潜力,通过开发能够达到生态平衡的地方划为保护性开发区,适度开展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开展生态环境建设,打造我国农业生态区;三是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差、生态比较脆弱的地方作为限制性开发区,不再大规模进行土地治理,使这些地方休养生息,恢复生态。

按照上述三大区域的划分,要有针对性地采取“保、调、转、退、减、进”等措施。在调整布局方面,首先落实“保、调、退、减”等措施。

保,就是要围绕“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国家战略,确保完成《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确定的建设任务。2013年,国务院正式批复了财政部上报的《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明确到2020年,全国建设高标准农田4亿亩,其中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独立承担3.4亿亩、改造重点中型灌区1575处。要根据调整后的战略布局,重新划分开发区域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今后一个时期,高标准农田建设主要布局在13个粮食主产区,实施规模化开发,同时兼顾粮食主销区和口粮能够基本自给的产区。

调,就是要根据资源环境情况调整开局、开发结构和投入比例。调布局,就是要在批准的各省(区、市)总体框架下,把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按照三大区域划分的原则,分解落实到适合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开发县。无论哪一类区域,都要以水资源为前提,以土壤资源为基本,以气候资源和生物资源为必备条件。在适合种粮食的地方,既支持以灌溉农业为主的地区大规模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又支持以旱作农业为主的地区加大土地治理力度和节水工程设施建设。将不适合种粮食的地方,调整为支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同时,完善开发县推进机制。调结构,就是既以粮食主产区和产粮大县为开发重点,同时兼顾其他地区,发展各具特点的优势特色产业,并按照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要求,把支持发展现代农业园区、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一县一特”产业发展、股份合作经营等项目调整到合理区间。调比例,就是土地治理和产业化经营两类项目投入比例,全国总体把握在75∶25左右,并根据不同区域,分别确定不同的比例。三大区域用于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投入比例也应有所区别,特别是支持发展股份合作的投入比例要逐步增加。

退,就是要退出部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包括重金属严重污染的耕地、地下水严重超采区的耕地,以及一些投入产出效益很低的项目。同时,严禁在湿地、草地、林地和25度以上坡耕地上开发农田,严禁围湖造田和填海造田。

减,就是要在实行保护性开发的地方,缩小开发范围,降低开发强度。对依靠开采地下水、又得不到有效恢复的地区,减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对年降雨量在200毫米以下的地区,尽量不再安排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

(二)转变农业综合开发方式,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落实“转”的措施,首要的是尽快转变农业综合开发方式。要突出农业可持续发展主线,围绕农业发展转型升级这一抓手,立足发展现代农业这一中心,大力发展生态环保农业,扶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和“一县一特”产业发展。要推进农田水利同步开发,实行高标准农田建设与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同步规划和实施。要大力推广应用各种先进适用的农业节水灌溉和旱作农业技术,支持低碳化农业生物技术装备设施建设,加大对有机肥生产、培肥地力和土壤改良的投入力度,推进耕作方式和生产方式的转变。要加强农业技术的组装集成和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传统农业改造升级。要大力支持发展循环农业,加大养殖业畜禽粪便资源循环利用,支持高效肥和低残留农药使用,推广高标准农膜和残膜回收。要统筹生态资源适度开发,推进建设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带,支持生态环境治理,把生态环境治理作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屏障和储备资源,在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漏斗区实施“节水工程行动”,加强水源工程建设和雨、洪水资源化利用,逐步停止地下水开采,改变自流漫灌习惯,确保已建成和在建高标准农田旱涝保收。

(三)支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落实“转”的措施,还要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型经营主体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力量,构建新型经营体系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今后农业综合开发要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主攻方向,以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为重要抓手,将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纳入扶持对象范围,努力推动以农户家庭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发展。通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推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扩大家庭经营的土地规模,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提供社会化服务,提高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质量和面向市场的能力。要探索构建以供销社为载体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要把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商品转化率作为农业综合开发目标,稳步发展现代农业园区示范群,着力打造粮食生产核心功能、生态资源涵养和特色经济种植功能、标准化规模养殖功能、农产品加工和冷链物流功能、农业科技“繁育推一体化”功能、物联网和精准装备功能,并结合村庄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建成一批具有现代农业特征的示范群体。要引导龙头企业带动发展农业产业链,培育一批带动能力强、与农民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的重点龙头企业,让农民更多分享加工销售利益,增加收入。形成一批运作规范、发展强劲的农民合作社,要发挥区域优势,发展一批高产、优质、市场竞争力强的特色产业。

通过促进农业综合开发方式的转变,以及支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转”的措施,力争实现科学开发利用资源、大力保护和改善环境、推动发展现代农业的目的。

此外,还要采取“进”的措施,按照市场化、商业化模式,支持农业企业“走出去”,同时研究探索运用国内现有财政支农政策,对符合国家要求的农业“走出去”项目给予支持。

三、完善战略调整的政策保障措施

实行农业综合开发战略调整,必须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完善各项保障政策和措施,使农业综合开发更具活力、更有效率。

(一)调整中央财政投入资金结构,确保农业综合开发中央财政投入用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比重只增不减。土地治理项目和产业化经营项目的全国平均投入比例,将逐步调整为75∶25,用于农业科技推广中央财政投入比例由5%逐步提高到8%。实行中低产田改造与高标准农田建设两类项目并轨,适当提高新建高标准农田建设财政投入的补助标准。各级政府应稳定增加农业综合开发投入,使之与承担的建设任务和目标相匹配。完善“国家引导、配套投入、民办公助、滚动开发”机制,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筹措资金。更多探索利用市场化的办法,通过财政补助、贷款贴息、竞争立项等方式,撬动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投入农业综合开发。

(二)创新项目建管机制,允许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转交给合作社持有和管护,合作社全体社员享有。高标准农田建设财政补助资金可直接投向符合条件的合作社,引导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创造条件大规模建设高标准农田,同时允许把建成的高标准农田流转给合作社经营,也鼓励由合作社先行流转,再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要确保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经营的高标准农田主要种粮食,凡是搞“非农化”的,一律不支持,把保障谷物基本自给和口粮绝对安全落到实处。要通过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和引导农民参与项目建管。支持农民、农民合作社和村集体组织承担项目建设、使用和管护,积极推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使用管护一体化。对已建成的项目,要明晰产权关系,落实管护主体,保证建设成果长期发挥效益。探索由农民股份合作社持有和管护的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合作社自主经营或参股农业龙头企业经营所获得的红利在提取规定的公积金和资产折旧后,由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全体社员分享。同时,探索龙头企业使用财政补助资金形成资产由农民合作社或农民持有的形式。

(三)健全资金和项目管理机制,逐步建立农业综合开发现代管理制度。围绕三类开发区域,指导省级编制农业综合开发规划、布局开发结构,完善开发县推进机制。进一步下放审批权力,积极推行项目竞争立项制度,完善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项目和资金公示制,探索引入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提高项目立项和资金分配的科学性、透明度、公正性。克服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当年立项、当年实施的盲目性,实行中期规划和年度滚动计划管理,建立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库。加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估研判,逐步建立农业综合开发现代管理制度,不断提高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水平。

第8篇:生态农业的措施范文

【关键词】绿色农业;生态补偿;国外经验

1、美国绿色农业生态补偿实践经验

美国农业生态补偿从1956年实行长期休耕开始,经历了几次调整,逐渐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1956年农业法提出的长期休耕计划是美国政府首次对农业生态环境进行恢复补偿。随着农业发展,美国饲料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为了保证农民收入,政府制定实施了紧急计划,规定停耕20%面积耕地农场主可以得到停耕土地正常产量50%的现金或者食物补贴;如果停耕面积超过20%,政府可以把比例提高到60%,但是这些停耕的土地必须进行土壤保护。

随着休耕计划的推行,财政负担的增加在所难免,从1985年起,对水土流失严重的土地实施“土壤保护储备计划”,与政府签订10~15年合同的农场主,每年可以从政府得到补贴,其数额相当于全部地租和绿化及土壤保护措施成本的一半。

2002年新农业法加大了对畜牧业的支持力度,在原农业法中要求的至少50%的计划资助用于与畜牧生态相关的环境保护事项的比例调高到了60%。草地储备计划通过长期合同或者地役帮助土地所有者恢复草地,保护天然草地。对于长期合同,每年的租金支付等于放牧价值的75%。

2、欧盟绿色农业生态补偿实践经验

1992年的共同农业政策改革中,欧盟首次将环境问题纳入农业政策的关注范围。随后又颁布了《2002年议程》,针对成员国农业生产中出现的疯牛病、口蹄疫等新问题进一步加强了对环境的保护行动,明确宣布将农业生产质量、农业食品安全和农业环境保护等放在农业支持政策的优先位置,加强对不影响环境的农业生产方式的财政支持,其内容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环保措施与价格保护相配合,通过休耕、限制种植面积、控制草地最大放牧量等措施,诱导农民自主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二是改变农业生产者的种植品种和经营方式,减少化肥、农药等农用化学用品的使用量,对因改变种植作物品种和经营方式的农户给予财政补贴;三是植树造林,美化环境,加大对环境工程的投入力度,引导农户自愿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四是整体协调农业发展结构,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充分考虑当地的农业生态环境。在德国,实行有机农业生产,发展有机食品的农户,每公顷可以得到政府450马克的无偿补助。

3、日本绿色农业生态补偿实践经验

日本农业生态补贴主要反映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环境生物技术等方面,对符合生态农业发展要求的项目可以获得都道府县发放的优惠贷款,并在农业无机肥料的使用上给予财政补贴,对旱作作物的环保技术发展给予财政支持等。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财政拨款,设立生态补偿专门资金

政府设立环境保护型农业推进资金,从农业改良资金中划拨,由都道府县贷放无息资金,面向积极从事环境保护型农业导入的农户,贷款最大限额要在都道府县规定额度的80%以内。设立环境保护型农业推进事业资金,对共同利用设施的改良、建造和建造指定设施的项目,以优惠利率进行贷款,优惠年利率为1.9%,的偿还期限为20~50年;促进家畜排泄物管理适当化及其利用的法律配套的新设资金项目,主要是进行长期、低利息的资金融通,优惠利率为年2.0%,偿还期限分别为20年和15年。

(2)探索绿色农业的发展道路,大力提倡环保农业

日本根据各地区情况,鼓励发展绿色农业道路和环保型农业。北海道就是进入90年代以后开始探索绿色农业的典型代表。北海道提倡的绿色农业并非否定一切化肥、农药的有机农业,而是在环境容量内重新构筑农业生产技术,从而降低对地球环境的破坏。人与自然生态相协调是达到上述目的的前提,达成以下目标:第一,确定环境标准和环境容量;第二,掌握在环境容量内对生产技术环境、农业环境的影响;第三,施用农药减少三成;第四,形成高度的病虫害观测预防体系;第五,形成机械除草体系;第六,施用化肥减少三成。

(3)加快开发低毒害的农药,加大农药监管力度

随化工工业技术的进步,各种低毒农药不断地被开发出来,显著减少毒性大、残留性高的农药。按《农药管理法》对毒性大、残留性高的农药实行严格的注册管理制度。农药一经注册,必须通过药效、毒性、代谢、残留以及环境影响等各项试验,并且要将实验结果与药样一并提交农林水产省审查。

(4)强化用水管理,减少水体污染,保证水体质量

主要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保证农业用水不受污染,在全国范围内,对大型农业用水进行水质检查及污染原因调查。针对农业振兴地区,修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对受污染水质地区实施水源转换。保护渔业用水不受污染,开展了水银、多氯联二苯等有害化学物质对鱼、贝类影响的调查,并对预测方法进行了研究开发,以防止水质污染。对于浅海区因大规模开发而对水产资源及渔场造成的影响进行调查,并采取监测措施。建立收集、通报有关湖泊信息体制,并对渔场环境加以改善。

(5)大力研发新型农业环保技术,推广环保农业

提高农业环境治理和改善方面的技术在日本一直倍受关注。诸如利用生物技术、开发与生态协调的高效肥料实用化技术、土壤诊断技术、无农药无化肥栽培技术、残留农药简易诊断技术、水旱田地形边锁抑制氮肥向水系流失技术等等。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初期,环保技术的开发与利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无农药、无化肥生产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推广。

参考文献:

[1]严立冬,邓远建,蔡运涛,徐丽.绿色农业发展的外部性问题探析[J].调研世界,2009,8

[2] 罗必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趋势、机理及对策[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0

[3] 马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J].宏观经济管理,2004,10

[4] 秦艳红,康慕仪.国内外生态补偿现状及其完善措施[J].自然资源学报,2007,4

第9篇:生态农业的措施范文

对于多数种蔬菜种植业来说,使用农药对蔬菜以及农作物进行防治病虫是最有效、最迅捷且最经济实用的措施。但随着农药大量的使用,害虫所产生的抗药性日趋增强变得越来越强。因此,为了有效防止害虫,就必须增大农药的使用量,给坏境、生产的农产品质量和人类的身体健康3个方面造成要种的危害。环境上的污染,在使用农药对害虫进行消除时,仅有个别少数的农药可以被植物吸收,达到消灭害虫的效果。但剩余的农药由于没有被吸收,会残留在附近的土壤中、水源中,慢慢地对环境产生破坏作用。威胁人类健康,由于种植户使用农药过大,会导致很多的剩余农药残留在蔬菜中,当残留的农药达到一定的标准时,很可能导致实食物中毒的事件发生。此外,剩余的多数农药残留在土壤中、水源中,被植物吸收,经由是食物链渐渐的集中在人体中,导致人类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生,危害健康。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虽然使用了大量农药,达到了消灭害虫的目的,但因为过度的使用,对有益的生物成长和繁殖上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甚至是毁灭性的危害,导致有益生物的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甚至灭亡,严重影响了原有的生态平衡。

2植保技术实施的意义

针对当农药过度使用以及给坏境、生态平衡和人类健康3方面带来的问题,绿色植保技术,迎合了发展趋势和潮流被研发产生。绿色植保的含义即将植保的工作,作为人和自然相互协调发展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并突出其对农业在高产、优质和生态等诸多方面的保障和支撑作用。植保的工作即植物卫生事业,需采取生态治理、农业预防和治理、生态上的控制等具有综合性的防护措施,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实施绿色植保技术的过程中,在农药选择上需要选用低毒并且高效率的农药,采用先进的施药方法和科技化的机械,缩减有害物质的残留和污染,预防人畜中毒,生产出绿色天然的农产品。在植保技术的使用过程中,运用物理、生物和生态等综合性的方法,且有限制的、科学合理的使用农药药剂,最终实现保证安全控制农作物中的有害物质,保证其生产出的产品安全、无污染,使人们能够安全、放心的使用。从农业工作角度讲,保证绿色植保工作可以真正的“满足绿色消费”“提供绿色食品”的基础目标,采用多种方法和手段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放心,提升农业发展的水平,推动现代化农业的发展,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为社会主义献出自己的微薄力量。

3实施植保技术的方式

在现代农业中采用植保时,为了更好地落实和推进绿色植保防控的进展,农业工作效率和发展水平上的提升,食品问题能够真正的得到解决,在实施过程中需遵守以下几个原则。

3.1建立准确的病虫害测报体系,及时掌握信息

建立病虫害体系,是实施植保技术的重要基础,只有在第一时间对病虫害的发病时间及时、准确向上级有关部门进行汇报,才能采取正确、合理有效的措施对病虫害进行预防和治理。通过建立病虫监测点,使农业工作者分工配合,每个人针对一种病虫进行检测,最终把长期监测获得的数据进行综合的汇总工作,科学的研究,必要时需及时掌握有关病虫害的相关信息:发病情况、发展的动态等。做到准确预报,以便及时对其进行防治,减少不必要的损失。3.2运用综合防治的方法,减少农药的用量,降低农作物中有毒物质含量为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农作物中农药的残留,需推广使用具有高效率毒性较低的新型农药药剂;同时,需要在推动农业防治措施、物力防护措施、生态防治措施和生物预防措施上加大力度,使用植保技术的工作中,要充分利用这些有关先进的措施进行综合的预防和治理,让绿色植保防护治理措施可以发挥出更好的作用。

3.3创建具有专业化的植保防治队伍,有序的进行工作

想要在现代化农业技术中做好植保技术的工作,拥有专业化的队伍是不可或缺的,仅通过建立病虫害监测系统和有关的宣传工作不够的,还需要建立一支具有专业化的植保队伍,这样才能够更好、更专业的为农民朋友做好服务;同时,可以通过鼓励的方式让农民积极的组建植保防治队伍,把专业的植保内容和技能传授给他们。

3.4做好田间的防治

首先,清洁环境,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对上一次发病的植株、秸秆等采取参深埋或者是将其焚烧,阻断病虫害进行传播的途径。其次,进行合理的施肥。合理的施肥工作可使农作物更加强健,提高了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而对于比较轻度的病虫害,则完全可以靠农作物自身的体抗力防治,无需采取专门的预防措施。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