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际交往心理学总结范文

人际交往心理学总结精选(九篇)

人际交往心理学总结

第1篇:人际交往心理学总结范文

关键词:昆明主城区;高中生;和谐人际关系;实验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0

[基金项目]昆明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2011重点课题(MZ11003)

一、 研究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

高中时期是一个身心发展迅速,个体逐渐走向成熟的时期,人际关系是影响到高中生日常生活的重要方面,影响着高中生的自我评价、学业成绩乃至心理健康等诸多方面。但是由于高中阶段学业负担非常重,加上高考的压力,所以很多普通高中生在人际关系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有的学校因为升学等压力,甚至有些忽视和谐人际关系在教育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其实,建立积极和谐人际关系在高中生中至关重要,当然要想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和谐人际关系,是需要探索的,可能有多种未知的途径和方法有待探索,但经过研究和实践探索我们发现,目前普通高中学校普遍推行的是简单的说教式的知识传授,以及身教式的模仿方式。这些方式方法比较单一和陈旧,学生往往出现左耳进,右耳出的现象。因为孩子没有切身的体验和感受,所以很难起到教育的效果,所以,通过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和方法,我们尝试开发一套能提高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团体式辅导方案,这套方案不仅能满足学生成长的迫切需要,也能成为高中学生心理辅导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研究的目的意义

1.目的:增进高中学生的人际关系的和谐度和社会的适应性,提高人际交往的技能,克服人际交往的障碍,促进高中生的身心和谐成长和发展。

2.意义:

(1)通过对高中生人际交谈、交际交友、待人待物、异往、陌生交流五个维度的调查研究,不断的完善高中生人际交往理论及操作经验。

(2)通过全面系统的实验性研究,形成有针对性、综合性和可操作性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促进高中生人际交往的发展和完善,维护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

通过对昆明市某校高一两个班的学生进行人际交谈、交际与交友、待人接物、异往、陌生交流五个维度现状的调查,分析中学生人际交往的基本特点及存在问题,探索中学生人际交往心理辅导辅导的内容、技巧、途径、策略和方法,根据学生的人际关系的现实需求和发展需求,探讨在校高中生开展和谐人际关系的团体心理辅导的取向,总结提出针对高中生开展和谐人际关系教育教学的思,实施针对性的心理辅导辅导方略,进而开发适合高中学生需要的人际关系心理辅导操作方案,促进学生人际关系素质的提高。对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突破性的实践研究,提高心理健康教育针对性和和实效性。

(二)研究对象

本研究被试是昆明市主城区一所重点高中学校随机抽取的一年级的部分学生,共计两个教学班,以班为单位随机分成实验组66人、对照组62人,共计254人次。样本基本情况见(表1)。

表1样本基本情况一览表

(三)实验结果分析

1.实验组和对照组前测人际关系和谐程度的结果分析:(见表2)

表2实验组和对照组前测人际关系和谐程度结果

注:*P

对实验组与对照组间进行前测后,结果发现:两组各因子及总分的均值和标准差相差不大,且t值不具有统计学的显著差异,说明组间差异不大,实验组和对照组从总体及各因子处于同一水平、属于同质样本。

2.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教学后人际关系和谐程度各因子的(T)检验结果(见表3)

表3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教学后测人际关系和谐程度结果

注:*P

运用配对样本T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对实验组经过团体心理辅导后和对照组经过常规教学后的问卷数据进行交叉分析,得到以下结果:(1)人际交谈、交际交友、陌生交流以及总分都呈现出巨显著的差异,而且均值都大幅度提高,说明团体辅导式教学比常规传统教学效果更好,说明经过团体心理辅导,对提高高中生的人际交谈、交际交友和陌生交流的能力是有很大的帮助。

(2)在待人接物和异往上也都呈现出较显著的差异。而且均值都有所提高,所以团体心理辅导式教学对待人接物和异往也有一定的提高。

(3)该学校的高中生在人际关系的5个方面都还是比较和谐的,得分多在0-2期间。但按照均值的大小来看,最弱的是交际交友方面,说明高中生正处在一个交际交友高峰时期,他们不喜欢孤独,需要和朋友在一起,但又不善于创造条件并积极主动地寻找知心朋友,而且担心,自己在主动后得到“冷”体验。其次是陌生交流方面,说明高中生具有了一定的交谈能力和与陌生人的沟通技巧,但还需更详细的指导。情况最好的是异往方面的能力,说明伴随着社会的发展,高中生能更开放、更坦然的处理异性之间的关系。

(4)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均值都较之前的测试有所下降,说明经过一年的时间,一年级的高中学生的人际关系能力均有所提高。但实施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后,出现了非常显著的差异,说明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对提高人际关系的和谐程度具有显著的作用。

3.实验组在团体心理辅导前测和团体心理辅导后测在人际关系和谐程度的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分析(见表4):

表4.实验组团体心理辅导前测与实验组团体心理辅导后测结果

注:*P

经过团体心理辅导后实验组前后测的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在人际交谈、交际交友、待人接物、陌生交流方面具有十分显著的差异(P

4.对照组经过常规教学后两组样本在人际关系和谐程度的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分析(见表5):

表5.对照组常规教学前测与对照组常规教学后测结果

注:*P

表5的结果显示:对照组进过常规教学后,由于还是沿用传统方法,没有运用团体心理辅导的原理和方法对人际关系进行教育教学,所以对照组前后测的数据的多项因子上都不具有显著的差异,只有交际交友上有显著性差异,而且均值有所下降。除此之外,对照组后测在陌生交流、待人接物以及总分上的均值都有所下降,说明经过一年的时间,一年级的高中学生的人际关系能力还是有所提高的,只是效果远远不如团体心理辅导式的教育教学好。

参考文献:

[1]凌文辁方俐洛.心理与行为测量【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2]郭秀艳.实验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7.8

第2篇:人际交往心理学总结范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人际关系 异往 调试

人际关系是由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交往而构成的共处状态,是人们内心的需要在外部行为上的表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与他人的交往,单个人的生存与发展同样离不开与社会、与他人的交往。社会心理学认为:人际交往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是人们在群体活动中,由于相互认知和相互体验而形成的心理关系。

高职院校学生人际关系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过程中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针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现状进行调查和研究,了解当代高职院校大学生人际关系现状,分析其特点,寻求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途径和方法,对于有的放矢地推进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具有不可低估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1. 与同龄人的关系

调查显示,高职生非常愿意与同龄人广交朋友,受访学生在待人接物方面,大多表现出和谐宽容的态度,能尊重别人,有较好的待人接物的机智。如对“与别人不能和睦相处”,男、女生作肯定回答的也均在10%以下,分别占各自总数的6.6%和2.4%。在与异性朋友交往方面,高职生对异性持有偏见者很少。

在对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普遍认同的同时,问卷统计也显示,高职生对如何与人交际又缺乏一些基本技巧和方法。人际沟通的困扰主要表现在话语交流、与陌生人交流和异流三方面。一是难于表达自己的感受。如对“关于自己的烦恼有口难言”,无论男生、女生回答“是”的比例都很高,男生达48.6%,女生达52.6%;对“时常避免表达自己的感受”,男生、女生回答“是”的比例分别占到各自总数的40.8%和36.1%。二是与陌生人的交往缺乏自信,对“在社交场合感到紧张”,男、女生回答“是”的比例都分别高达40.3%和51.9%;特别是对"担心别人对自己有什么坏印象",占到各自总数的49.7%和59.6%。三是不善于把握与异往的分寸。如对“与异往不知如何更好地相处”回答是的,占男生总人数的42.4%,占女生总数的32.7%。同时,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受访学生在异往方面存在两种极端倾向:一种是认为异性间的交往需要时间,必然影响学习,采用自我封闭的态度,不愿与异往;另一种则表现为热衷于异性间的交往,甚至忘了学业是学生的主要任务,为了同异往,可以不上课。

2. 与教师关系调查、研究

调查中发现,高职院校师生之间的关系总体上较为融洽。特别是在师生地位关系上,尊师爱生成为师生关系的主流。对“你的思想常被老师支配”,男、女生回答“是”的也只占各自总数的19.3%和15.1%。对于师生间的教学关系,多数学生感到较为平和。如对“老师常给你增加学习负担”,男、女生回答是的分别为73人和43人,占被调查总数的12.3%;对“你在学习上的创造性见解常得不到老师的肯定”的回答占被调查者总数的14.9%。

然而,问卷调查也反映出师生间的情感距离较大,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如对“老师不了解你的忧虑与不安”,男生中回答“是”的占男生总数的61.4%,女生回答“是”的也达到了41.3%;对“老师很少与你倾心相谈”,男、女生回答“是”的比例,分别高达69.2%、74.8%。

3. 与父母关系调查、研究

在从高中进入高职院校时,大多数学生感到与父母的关系变得微妙起来。一方面,离开家庭的独立生活使之与父母的关系开始由依赖阶段向独立阶段发展,由依赖关系向平等关系过渡,与父母关系的质量提高,家庭更和谐了。如对“你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的,占被测总数的4.47%。另一方面,伴随心理的逐渐成熟,自我意识的日趋完善,高职生形成了强烈的独立自主的需要愿望。由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高职生与父母关系的行为困扰主要集中在对家庭过多约束的不满。如对问卷中“父母把你当小孩看待”一题,男生回答“是”的分别占各自总数的43%和61.3%;通过对学生调查我们认为,当代高职生的人际关系总体上是和谐的,总体呈现出开放性、独立自主性、平等性的基本特点。这些特点都有利于发挥人际交往的各项功能,促进高职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4. 高职生人际交往中行为困惑的主要成因及其调适

4.1自卑心理及其调适

进入高职院校的大多数学生都是由于高考成绩不理想,对自己缺乏自信、产生自卑感。自卑心理源于心理上的一种消极的自我暗示,很多心理学家指出,自卑感和本人的智力、受教育程度、所处的社会地位等因素无关,而仅仅是对“自己不如他人”的确信。自卑的人往往忧郁、悲观、孤僻,不愿或不敢与人交往。克服自卑心理,首先必须正确认识自己,对自己进行客观地分析,既要看到自己的不足,也要如实地看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其次,要进行积极的自我鼓励,树立自信心。再次,要改变逃避退缩的态度,善于表现自己,要有意识地加强与性格开朗、乐观、豁达的人交往。

4.2异往困惑及其引导

异性的交往是高职生人际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职生在与异往中存在的行为困惑需要运用综合手段进行调适。第一,摆脱传统错误观念的束缚。破除“男女授受不亲”封建旧观念的束缚,本着自然、坦诚、平和、平静的心态与异性相处。第二,多参加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保持与异性直接接触。有利于开发双方的智力和创造力,促进彼此性格和人格的完善。第三,与异往注意分寸。与异往,言谈举止、动作表情要得当。第四,要处理好交往与学业的关系。高职生需要处理好男女交往,更应解决好异往与学业的关系。要引导学生学会用理智控制感情,掌握与异往的艺术,切忌把男女交往的广泛内容理解为恋爱。

高职生年龄大多在17~22岁之间,正是“成人感”产生的时期。给予自己成人应有的同等地位和平等关系是高职生的普遍心理。随着高职生交往范围的扩大,更为关注自己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开始注重自己的外貌,如体形、服装等。据调查,41%的同学认为自己在日常打扮上花费时间太多,而另有35%的同学表示应再多拿一点费用装扮自己。

人际交往效果和人际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高职生的心理健康及其成长与发展。提高交往能力,构建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是高职生成长过程中必须面对的实践课题。随着国家、社会和广大教育工作者对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研究,高职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将会日益受到重视,并结出丰硕成果。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第3篇:人际交往心理学总结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交往;调查分析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7090

1调研背景

人际交往能力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个体具有交往意愿,积极主动参与交往,并且表现出有效和适宜的交往行为,从而使自身与他人关系处于和谐状态的能力。[1]大学生思想活跃、精力充沛、课余活动丰富、兴趣广泛,人际交往的需要极为强烈。但是从“云南大学的马加爵事件”到“复旦大学投毒案”再到近期发生的各类大学生暴力行为,让我们看到目前大学生所面临的人际困惑。因此,研究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

2调研基本情况

2.1项目执行情况

本次问卷调查历时两个月(2015年4月15日―2015年6月20日)。此次调查的范围是东华大学本科学生,被访者不限性别、专业。调查方法为东华大学校内两个校区随机访问。

2.2样本信息统计

经过精准的问卷投放后,发出问卷为300份,有效问卷为2.75份,有效率为917%。对于回收的数据本文采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样本总量为2.75份,其中男性占4.5.1%,女性占5.49%;年级比例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分别占2.98%、2.1.1%、2.65%和2.2.5%;专业分为文科类、理科类、商科类和艺术体育类,分别占比3.16%、4.40%、178%和66%

调研主题为“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与技巧的调查”,意在了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现状和需求,探索通过一定措施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技巧。

3调研结果

3.1人际交往现状

当调查者被问到对自己现有的人际交往状况是否感到满意时,有将近一半的大学生选择了“一般”,这部分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或多或少都遇到了一些问题,且造成了困扰。选择“非常满意”的大学生仅占8%,这部分学生对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比较有信心。但仍有9%的学生认为自己现有的人际交往状况十分不满意,这部分学生的人际交往已经出现了比较大的危机。总体来看,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状况不容乐观。

宿舍是大学生休闲娱乐的场所,良好的宿舍关系能够让大学生身心得到很好的放松。在对所处的宿舍关系氛围的评价中,有一半大学生认为“宿舍气氛融洽”,但有三分之一的大学生在宿舍室友相处中出现问题,这表现为寝室内部不团结,部分成员间有矛盾,但值得注意的是,仍然有6%的宿舍关系出现较为严重的危机,亟待解决。

对于“大学生对班级或社团集体活动的态度”,有8%的学生对集体活动比较热心,这类学生多为班级干部或学生干部,人际交往能力也较强;有一半以上的大学生对此类集体活动持有比较大的热心和积极性,但同时也有四分之一的学生表示“无所谓”,1.3%表示“不太热心”,这类学生一般会表现为不太擅长集体活动中的人际交往。

3.2人际交往对象

当有心事的时候,有76%的大学生选择向“密友”吐露; “父母”和“兄弟姐妹”占比分别是20%和1.4%,这是由于绝大多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学校,而且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不能时时刻刻都与家人保持联系;向“班主任或辅导员”吐露心事的比例仅占5%,对于这个现象被调查者表示“在于辅导员沟通时会感到有压力,毕竟不是同龄人”。

调查显示,大学生结交朋友的渠道较为丰富,其中主要以宿舍、班级、课堂以及课外时间和社团活动为主,处理好这些方面的人际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3.3人际交往认知

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对于交往的态度85%的大学生能够“听取别人的意见并考虑对方的意见是否合理”,这部分学生对人际交往比较理智;有1.1%的学生选择“直接接受对方的观点”,这样的态度表明这部分学生对人际交往稍显盲目,导致自我的独立性和主见降低;仅有4%的人选择“在交往中会坚持自己的观点,绝不让步”,他们在交往时态度较为强硬,原则性较强,比较容易和他人发生冲突。

大学生课外活动丰富,在日常生活中与陌生人交往是不可避免的,对于“大学生与初次见面的人主动聊天的意愿”,64%的学生选择“在某些情况下愿意”,这部分学生既能够很好地进行人际交往,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较为理智;2.1%的学生选择“非常愿意”,他们待人热情,也很好地掌握了人际交往的技巧;另外,1.4%的人不太愿意与初次见面的人主动聊天,这部分同学在人际交往时会稍显被动,需要提高交往能力。

3.4人际交往动机和影响因素

在人际交往的目的中,占比最高的是“能使生活愉快”,达74%,可见人际交往最大的优点在于能够调节心情、缓解压力。其中选择这项的一、二年级学生占选该项总人数的79%,而选择“促进个人未来事业发展”的三、四年级学生占选择该项总人数的88%。由此可见,在人际交往的动机上,表现出年级的差异,情感性与功利性并存的状态。大一、大二低年级以情感性的获得快乐和缓解压力为主要需求,而大三、大四高年级学生开始逐步关注自己将来的事业发展,注重为自己积累人脉资源。

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中,占比最高的是“性格”,同时“个人能力”和“处事作风”也是大学生人际交往过程中关注的主要因素,这些属于内在的人格特质和魅力;相反,“家庭状况”“学习成绩”“外貌”这些外在条件在交往中并不是十分看重。

3.5人际交往技巧

在“容易引发人际冲突的原因”调查分析中,“沟通不畅,导致误解”的占比最高,达到64%,证明大学生在沟通交流方面的能力还有待提高;“价值观差异”占被调查总数的48%,“性格差异”占被调查总数的5.4%,“心情不好”占37%,“生活习惯差异”占5.1%,“意见不一”占40%。这些选项反映了一个共同问题,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更关注自我状态与自我感受,注重个性表达,有时候可能往往会忽略他人感受。面对与自己有异的观点,希望别人接受顺从自己的想法,习惯按照自己意愿行事,没有摆正自我在人际交往中的位置。

在调查“大学生最需要加强的人际交往技巧”中,大部分人认为需要加强“交谈技巧”“倾听技巧”和“自我情绪管理”这三类技巧,分别占70%、59%和56%,可以发现,这三类技巧是大学生认为人际交往中最重要也是最缺乏的技巧。

4存在问题分析及建议

4.1缺乏交往技巧,人际交往较为被动

根据之前的调查发现,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时容易引发冲突矛盾的情况很多,大部分学生认为这个问题是由于语言表达能力和交谈能力欠佳才造成的。大学生由于缺乏人际交往技巧,往往会在与他人交往时显示出沟通交流问题,导致冲突矛盾差生,既会影响自己周围的人际关系,同时也会造成他人的困扰。

对策:①学校鼓励成立有利于人际交往的学生社团。大学生本身就是人际交往的主、客体,在学生社团的环境中,他们可相互交流和学习,并利用刊物进行相关的研究和探讨,形成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的良好氛围。[2]②设置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指导课程。从调查中了解到,大部分大学生希望大学期间接受人际交往能力方面的训练,这反映出学生对参与提高交往能力的训练有较高的积极性,学校应当尽快开设有关讲座、选修课,帮助他们从理论上提高认识和技巧。掌握一定人际交往的理论知识,并在实际的交往活动中实现知与行的相互转化,是形成科学的人际交往方式和能力的重要环节。

4.2人际交往范围拓宽,但扩展交往的能力较弱

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不仅仅局限在宿舍、教室等活动场所,同时也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但还是有很大一部分学生真正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并不高。调查发现,一部分学生对集体活动抱有无所谓或是不愿意的心态,不主动参与交友活动,将自己的人际圈子限定在并不是很大的范围,搞小团体、小圈子;部分学生不愿主动与初次见面者主动交流沟通,扩展交往的能力不够强。因此,尽管大学生的交往途径多样,但能够扩展交往的情况并不多。

对策: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大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往往是以团体合作进行的,是集体性很强的项目,一个团队往往拥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和任务。实践活动能够很好地让大学生认识到个人是集体的有机部分,每个成员都有责任正确地处理自己和集体的关系。这既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锻炼了社会活动能力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也提高了他们的创新能力、交际能力与组织能力,为他们提供了适应未来社会的机会,提高了未来就业的竞争力。[3]

4.3部分大学生在交往时缺乏深度

部分大学生自我意识过强,不信任并且不能够敞开内心与他人交往。而且,对于集体活动不会特别热心,助人为乐的观念也不强。这些都与大学生的不良人际交往观及交往能力欠缺有关,这导致了大学生与人交往缺乏深度。

根据调查,大学生与老师交流的频率较少,而交流内容最多的是关于学习研究以及考试就业方面的信息,涉及个人生活的很少,学生有心事也不会选择向老师或辅导员吐露。由此可见,大学生与任课老师的交流仅仅是知识层面上的交流,缺乏真诚交流,交往缺乏深度。

对策:学生管理工作中要注意化解矛盾,用心沟通。作为集体和组织代表的辅导员和班主任要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在工作中注意平衡学生之间的关系,化解他们的矛盾。尽力改变辅导员日常工作陷入日常管理的琐碎事务之中,对学生内心世界了解不多的局面,应当使辅导员与学生之间能够有更多平等的沟通交流机会,使他们对学生的人际交往辅导更为到位。

5结论

对于大学生而言,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个准备跨入现代社会的人的必备条件。积极的人际交往可以帮助大学生宣泄不良情绪、转移和遗忘、放下不快,心理矛盾得到缓解,心理压力得到释放,有利于身心健康。因此,大学生需要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提升人际交往能力,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参考文献:

[1]王英春,邹泓青少年人际交往能力的类型及其与友谊质量的关系[J].心理与脑科学研究,2009(2).

第4篇:人际交往心理学总结范文

【文章摘要】

研究目的:探讨团体训练对于提升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有效性。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实验组、对照组的前测与后测设计。对实验组进行为期8周的人际关系团体训练,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实验前后分别对人际交往问题及社交焦虑程度进行评估。研究结果:由T可知,实验组被试经团体辅导后的人际关系总体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其在交谈、交际、待人接物、异往四个维度上的分数变化与辅导前比较达到了显著水平,控制组没有显著差异;而社交焦虑水平实验组显著下降。结论:团体训练可以显著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交谈能力和待人接物能力,同时降低交往焦虑水平。

【关键词】

团体训练;大学生;人际交往;社交焦虑

人际交往能力是大学生必备的一般实践能力之一。大学时期是学生从校园走向社会的关键期,大学作为浓缩得微型社会,是提升人际关系的良好阵地。进入大学之后,很多学生都是初次脱离父母的怀抱,家庭的保护,渴望得到同学的真挚友谊,渴望得到老师的尊重和认可。但当代的“90后”大学生表现出了不同的特点和问题,正处于心理成熟期的他们,往往忽略了语言艺术和沟通技巧的提升,而以高中时代的交往模式和标准行事。很多学生进入大学之后表现出人际交往的不适应,自我中心严重,不能容纳别人的生活习惯和自己不一致,不能对别人宽容理解,甚至产生误会和冲突,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问题已经成为大学生主要心理问题之一。

团体训练可以通过教育指导、情景模拟等形式将有共同目标的学生聚集到一起,相互学习、模仿、相互支持,从而提升团体中每个成员的心理品质。研究表明团体训练尤其适用于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根据群体动力学和社会学习理论的原理,团队的共同支持会给群体中力量较弱的个体提供强大的行动力,个体通过相互学习、模仿,将更容易被他人接受的人际沟通和交往方式纳入自己的行为体系中。从而提升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同时团体训练还可以对现实情境进行模拟,通过心理剧、角色扮演等形式解决现实的问题与冲突。本研究探讨团体训练对于提升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有效性。

1 研究方法

1.1 被试

实验对象为2011级选修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生,总人数128人,随机分成两个班,实验组64人(男生20人,女生44人),控制组64人(男生19人,女生45人)。

1.2 调查工具

《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北京师范大学郑日昌等编制本量表。量表共有28个条目,由靳 媛 孙丽岩 王 昭 高 博 王福东 大连医科大学 116044交谈困扰、交际困扰、待人接物困扰和异往困扰四个维度组成,评分采用“是—非”方式,选择“是”计1分,选择“非”计0分。该量表信度效度较好,符合研究要求。

《交往焦虑量表》:用于评定独立于行为之外的主观社交焦虑体验的倾向, 含有15 个条目, 采用5级评分, Cronbacha 系数超过0. 87。

1.3 实验设计

本研究采用实验组、对照组的前测与后测设计。对实验组进行为期8周的人际关系团体训练,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为避免研究过程给对照组同学带来不必要的成长困扰,在研究结束一定时间后再安排对照组进行相关的团体训练活动。

本研究中的团体训练过程分为4 个阶段。第1 阶段:相互认识,团队建设;第2 阶段:自我认识;第3 阶段:提升自信,学会理解他人;第4 阶段:评估团体训练对团队成员人际关系能力的提升效果。整个活动分为5次进行,每次活动120 分钟,训练方案见表1。

2 研究结果

为了考察团体训练队人际关系的训练效果,本研究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式,分别在训练开始前一周和训练结束后一周进行测量,对比实验前和实验后结果,《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结果见表2。

注:T表示前测与后测分数之间的均值比较, *表示p

由T可知,实验组被试经团体辅导后的人际关系总体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其在交谈、交际、待人接物、异往四个维度上的分数变化与辅导前比较达到了显著水平。结合前面实验组与对照组后测在交谈、待人接物及人际关系的总分上差异显著的结论,同时与对照组进行的比较排除了成长等因素的影响,说明实验组被试分数的提高是团体辅导作用的结果。证明团体辅导对改善班级同学人际关系方面有效果。对照组在后测中,待人接物维度分数略有上升,交谈、交际、异往及人际总分方面分数略有下降,对数据进行差异检验,表明人际关系总体水平及其各维度分数没有显著的变化。

将实验组《交往焦虑量表》前测、后测结果进行配对样本t 检验,结果显示实验前后实验组被试的交往焦虑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显著。

2.1 被试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

实验组被试对团体辅导效果进行自我评价,评价分为4个等级:效果很明显、效果较明显、效果不明显、完全无效。64人全部参加了评价,其中48人认为效果很明显,约占75%;14人认为效果较明显,约占21.9%;2人认为效果不明显,约占3.1%;无人认为完全无效。被试反馈的主观评价中,绝大部分成员都表示团体辅导对沟通技巧、人际交往等方面是有效果的,并表示愿意再参加相关的团体辅导。

在对实验组被试进行追踪测量的同时,对实验组班级的辅导员、班导师、任课教师进行了解和调查,他人反馈评价为:班级同学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有很多积极的变化,学生参加集体活动较其他班级更为积极,参加活动的数量及效果均超过其他班级,班级同学之间的交往也比较积极,班级同学之间的关系也较为融洽。

第5篇:人际交往心理学总结范文

[摘 要]为调查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现状和影响因素,采用自编问卷对云南师范大学865名本科生进行实证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总体较好;影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因素主要有年级、性别、学科、独生子女与否、成长区域以及月消费水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心理辅导视角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 宿舍人际关系 现状 影响因素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是社会、学校等关注的焦点,引发大学生心理问题和心理危机的来源中,有来自社会方面的:高校扩招、社会竞争激烈、就业压力大,更多的还是与学生个体的心理素质直接相关,如人际交往能力、应对方式、个性等。人际关系既是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也是心理问题的外在表现和后果,有调查显示,某高校心理咨询中心的大学生咨询的问题有70%是人际问题,其中35%涉及宿舍生活。

宿舍关系是大学生全部人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宿舍作为大学生休息、学习、娱乐的重要场所,大学生在宿舍停留的时间较长,有调查表明,近90%的大学生平均每天呆在宿舍的时间(包括睡觉时间,但周末除外)在8小时以上,其中,以8~12小时居多,占62.8%;另一方面,在学分制和选课制下,行政班级的概念逐步淡化,行政班级被课程班级所替代,由于课程班人员不固定,流动性大且相互交流少,人际情感和交往不如集体宿舍广泛:成员相对固定,相处时间长,交往频繁,互动较多,相互影响较大,因此,宿舍关系对于大学生生活的意义更重大,宿舍关系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的情绪状态、生活满意度及主观幸福感。据此,对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研究十分必要且对学生身心健康、高校学生管理都有重要意义。

关于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现状,目前的调查结果大多趋向于普遍良好,但也有部分学生满意度很低;影响因素的探讨有不同的结论;研究工具上缺乏标准化的问卷和量表,大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自编问卷予以研究。从发表的文章整体上分析,描述性文章多于实证研究类文献,与描述性文章的经验概括、描述、探讨相比,实证调查研究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更具有科学参照意义,因此,本研究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调查分析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现状和影响因素,为建立在“学校——学院——班级——宿舍——个人”的五级心理危机预防机制上,针对宿舍层面的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的理论研究和应用提供依据和借鉴。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

本研究采用目的性随机取样,在云南师范大学发放问卷900份,回收890份,剔除无效问卷25份,剩余有效问卷865份,问卷有效率为97.2%;其中男生344人,女生521人;大一229人,大二235人,大三219人,大四182人;理工类264人,文史类247人,艺术228类,体育类126人。

2.研究工具

自编《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调查问卷》。自编问卷经过查阅文献资料、个别访谈、预试和正式测试后经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最终确定了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结构,并形成了由28个项目、五个维度构成的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问卷。五个维度分别是:亲融性、深度沟通、人际冲突、积极应对和对宿舍人际的重要性认知。测量采用5点计分,从“非常不符合”、“不符合”、“不确定”、到“符合”、“非常符合”,依次记分为1分、2分、3分、4分、5分,其总分作为宿舍人际关系质量的评定指标,得分越高表明宿舍人际关系越好。五个分维度和总问卷的同质信度均在0.5以上,问卷同质性信度较好;各维度与总问卷的相关在0.626~0.925之间,五个维度累积可解释的变异量为55.313%,结构效度较好。

3.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处理与统计分析。

二、结果

1.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总体状况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总分及各因子得分显示(见表1),除了在人际冲突上有近20%的学生得分低于中值分,在其余各因子上得分高于中值分的人数在91%以上;总分上,约97%的学生得分高于中值,近55%的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较好(得分高于112),说明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整体状况良好。

表1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状况(M±SD,n=865)

2.不同特征对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影响分析

采用独立样本检验考察不同性别、独生子女与否对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影响发现(见表2),性别对宿舍人际关系总分的影响及其显著(t=6.194,P

表2 不同特征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比较(M±SD)

注:*P

3.年级对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影响

采用方差分析考察不同年级对大学生宿舍人际的影响结果显示(见表3),整体检验结果发现,年级的影响除人际冲突这一因子外均达到显著性差异(P

表3 年级对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影响的方差检验(M±SD)

4.学科对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影响

采用方差分析考察不同学科对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影响结果显示(见表4),整体检验结果发现,除人际冲突外,总分及其他因子因学科不同而有所差异(P

表4 学科对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影响的方差检验(M±SD)

5.成长区域对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影响

方差分析整体检验结果显示(见表5),在不同区域中成长的大学生的宿舍人际关系总分没有显著差异,但在深度沟通上有差异(F=7.617,P

表5 成长区域对宿舍人际关系影响的方差检验(M±SD)

6.月平均消费水平对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影响

方差分析整体检验结果发现(见表6),月平均消费水平不同的大学生的宿舍人际关系总分没有显著差异,但在亲融性(F=2.866,P

表6 月平均消费对宿舍人际关系影响的方差检验(M±SD)

三、讨论

1.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总体状况

当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总体状况良好,近55%的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较好或非常好,3%的学生报告宿舍人际关系不好,这与前人的调查结论基本一致(张京波等,2010),说明大学生在宿舍人际交往中,能相互理解、宽容,交流与沟通较好,由于认识和体验到宿舍关系的重要性和影响,即使产生矛盾与冲突也能采取积极、理性的应对方式解决;同时有30%的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人际冲突,这与实际工作经验相符,来自某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的统计发现,前来咨询的学生中因为宿舍关系困扰的比例占三分之一左右,这也是本研究的实际意义所在。学校层面,应开展化解人际冲突的技巧、方法的主题教育课程与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与应对能力。通过本次调查研究,建议在实际工作中,高校把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这一测查放入学生心理档案的建档中,这将有利于学校、学院、班级及时把握学生的心理状况,做好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

2.不同特征对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影响

此次调查最大的发现之一是年级的差异,随着年级增加,宿舍人际关系质量有下降趋势,大一最高,大四最低,大一明显高于大三和大四,随着相处时间的增加,舍友间认识和了解的越多,矛盾、冲突的累积,没有及时化解,导致在宿舍人际不良的学生身上,该状况一直持续,导致在整体上大三、大四学生的宿舍人际评价较低,这与吴连海和古全美(2008)的“V”型趋势不同,大四时,学生的宿舍人际质量因为即将面临毕业等原因回升,也与胡纬华(2009)的年级越高,宿舍关系越好不一致。原因可能来自调查对象的不同、样本大小、调查的角度、所采用的问卷不同。这启示高校根据本校的实际状况,有针对性地在不同年级间开展不同主题的宿舍人际关系指导,如将讲座、团体辅导、个别咨询等多形式相结合。其二是独生子女与否的影响,独生子女的宿舍人际关系在总分高于非独生子女,其中的亲融性和深度沟通两个因子上达到显著差异。这一调查结果打破了人们对独生子女这一群体的人际交往技巧缺乏和难以融合的认识。事实上,独生子女在其成长过程中形成的人际交往能力、技巧及个性特点并非因为其童年缺乏亲生的兄弟姐妹这一单一因素决定,其在学校的经历与非独生子女相同,甚至独生子女在宿舍人际相处中更加开放、健谈、融入集体活动。

另外,性别对宿舍人际的影响显著,女生评价高于男生,每个因子和总分均如此。这与胡纬华(2009)、毛小玲等(2005)[的结论不同。实际生活与工作中,笔者发现,女生对于人际交往、情感体验的敏感性、细腻性高于男生,对于人际相处的归属感需要也较男生强烈,因此在宿舍人际关系中体验到的满意度也较高,但同时也因为采取了更加积极的应对方式和改善措施,其关系发生转变的可能性较大,导致多数女生对自身的宿舍关系质量评价较高。学科上,文史与艺术类学生的评价高于理工与体育类学生,与实际经验相同,文科类学生总体上思维更为活跃,语言丰富,个性特征鲜明,沟通形式多样化,在人际相处与交往中,更加灵活,因此评价也较高。在不同区域中成长的大学生宿舍人际总分上没有差异,但在深度沟通上,在城市成长的学生要好于在山区成长的学生,成长的环境差异较大导致大学生在宿舍关系中的态度与行为不同,相比在山区成长的学生,在城市成长的学生在大学以前几乎没有住校经历,他们在与舍友交往的过程中,可能源于他们对生活环境、自我等的自信程度高,更加健谈,自我暴露的程度更高,对于自己的家人、好朋友等乐于与舍友谈论。大学生的月平均消费一定程度上是家庭经济状况的窗口,消费水平对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总分没有显影响,但在亲融性和深度沟通两个因子上,月均消费在800元~1200元的群体好于月消费500元~800元的学生,这与前人(许传新,2005)的研究相似,经济状况处于中上的学生对宿舍人际关系的评价较高:在与舍友相处的过程中,物质在人际交往中是比较敏感和容易突显的因素,这一群体不因物质上的自卑心理导致人际困扰和交往受阻,人际质量较高。

四、结论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总体状况良好,有少数学生的评价不高,性别、年级、学科、独生子女与否、成长区域、月消费对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影响程度不同,高校应针对不同群体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展大学生宿舍人际辅导,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及生活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唐红艳.新时期女大学生宿舍不良人际关系探析[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2)

[2]陈青萍.大学生宿舍生活心理适应障碍及其干预措施[J]. 中国学校卫生, 2002,(23)

[3]张冬梅,阿代?哈尼西.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8)

[4]许莉娅.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影响因素研究——以北京大学生为例[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5]杨荣.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现状调查——以池州师范专科学校为分析案[J].池州师专学报, 2005,19(6)

[6]王甫勤.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大学教育科学,2008,1(1)

[7]胡纬华.影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若干因素的调查分析[J].上海商学院学报,2009,10(6)

[8]张京波,蒋元春,沈桂凤.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质量调查分析[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8(4)

[9]吴连海,古全美.当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基本因子特征调查分析[J]. 精神医学杂志,2008,21(6)

[10]毛小玲,李宏翰,张建梅.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特点[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l9(7)

第6篇:人际交往心理学总结范文

摘 要:人际关系和谐是评价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也是高职心理健康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精选教学内容,将人际交往的基本问题与培养感恩、培养爱的能力等内容有机结合,使教学内容具体、深入、实用。同时,还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提高整个教学过程的有效性。教学中要注意调动学生自己的资源,使学生在充分参与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

关键词 :高职 心理健康 人际交往 教学设计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够处理好自身与环境的关系,而环境的主体是人,人际关系和谐是评价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引发心理困惑最多、最严重的,也是人际交往问题。对于高职学生来说,由于正处于人际关系走向多样化、复杂化、深层次化的转折时期,学生遇到的人际交往问题最多,学生心理咨询中涉及最多的也是人际交往问题。因此,设计好高职心理健康课人际交往单元的教学意义重大。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高职心理健康课人际交往单元的教学设计。

一、精选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具体、深入、实用

要精选教学内容,将人际交往的基本问题与培养感恩、培养爱的能力等内容有机结合,使教学内容具体、深入、实用。

人际交往很重要,人际交往问题涉及面广泛,高职心理健康课要具有一定的深度,还要解决学生生活实际中的问题,所以,有必要探讨安排哪些内容、怎样安排内容。

人际交往单元的教学内容要安排一定的课时,以三次课为宜。第一次课主要从心理的角度使学生认识到人际交往的重要性,明确人际交往的内涵,了解人际交往中的心理现象,并掌握人际交往中必要的心理学方法。这里主要涉及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际交往相互性要点、人际吸引因素等方面的内容。第二次课主要探讨感恩与宽容,帮助学生学习感恩的态度和感恩的行为,并由此培养宽容的心态。第三次课主要帮助学生理解爱情的内涵,探讨建立良好爱情关系的途径。这样,第一次课主要解决一般意义上的人际交往问题,第二次课探讨与人交往的深层次问题,第三次课探讨高职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这样安排,使人际交往单元的内容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同时还增强了对高职生的针对性。

二、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提高整个教学过程的有效性

为了让学生体验人与人交往的相互性,可以安排“支撑”活动:让学生坐在椅子上围成一个圆,前面的同学倒在后面同学的腿上,以此类推,然后撤掉所有人的椅子,让大家靠着彼此的力量相互支撑。多数学生在第一次做这个活动时都会感到很神奇,当成功完成活动时,学生都能够强烈地体验到自己没有倒下是因为有别人在支撑,同时自己也在支撑着别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相互支撑的关系。

为了让学生了解人际吸引的因素和人际交往中的心理现象,可以安排“朋友树”活动:让学生画一棵树,再画上果实,有几个要好的朋友就画几个果实,并在果实上写上好朋友的名字,然后思考与好朋友最初是怎样成为朋友的,友谊持久的原因是什么,思考后小组分享,最后进行归纳总结,达成课程目标。

为了帮助学生学习感恩的态度,可以安排“互助之旅”活动:一部分学生用眼罩蒙上眼睛,然后让其他学生引领着通过一系列障碍,蒙上眼罩的同学首先感到行走于障碍中的无助,再感受被人引领通过障碍的温暖,从而产生对引领的同学的感恩之心。活动后学生分享感受,并由此引发对更多人的感恩之心。

为了引导学生积极解决生活中人际交往的困惑和问题,可以设计生活场景,让学生来表演,将经过小组讨论的解决办法表演出来。这样,对表演的同学来说强化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对其他看表演的同学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

三、积极调动学生自身的资源,不断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教师要积极调动学生自身的资源,使学生在充分参与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人际交往问题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出现最多的问题,也是心理健康课学习过程中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针对学生的实际,借助学生自身的资源,为学生的心理成长服务。

比如,在培养爱的能力的教学中,可以先让学生思考自己的恋人标准,并进行分享,从学生的分享中可以发现学生不同的恋爱观,并可由此总结什么是爱情,学习恋爱三因素论,使学生对爱情有进一步的理解。在探讨爱的能力的内涵时,可以先让学生讨论几个与恋爱相关的问题,如被一个异性喜欢怎么办,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自然会列举出不同的情况。被异性喜欢时可能自己也喜欢对方,也可能自己并不喜欢对方,对前者如何接受,对后者如何拒绝,学生自己的经验中有好的或不好的应对方式,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爱的能力包括接受爱的能力和拒绝爱的能力。

第7篇:人际交往心理学总结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交往;干预对策

【中图分类号】G51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9-0034-01

我国著名的医学心理学家丁瓒先生说过,“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的失调而来。”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中,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个人寻求更好的生存空间所在。当然我们的大学生们也不例外,人际交往成为大学生生活中的重要内容。

1人际交往的定义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与人交感互动时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1]。从心理联结的不同性质看,两人(或多人)间的人际关系有三类: 1、以感情为基础的人际关系。这类人际关系是存在与人与人之间的心理性联结感情。2、以利害为基础的人际关系。这类人际关系是存在与人与人之间的心理性联结,依据当事人经济、社会、权利和政治等各方面的厉害得失为转移。3、缺乏任何基础的陌路关系。这种人际关系是存在于路人之间,彼此间不存在心理联接。

2大学生人际交往特征及在人际交往中产生的问题表现

2.1特征

1、交往的对象:大学生大多数以同龄人为主要交往对象。2、交往动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动机中功利性少情感因素多。3、交往性别:大学生对交友特别是对异性之间的交往愿望强烈。4、交往地位:大学生人际交往强调互相之间的交往地位平等。5、交往愿望: 大学生在际交往中追求完美愿望。

2.2问题表现: 现实生活中,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又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渴望与人交往,但缺乏交往的经验和技巧;渴望人情消费,但经济能力有限;渴望拥有知心朋友,但缺乏真诚;渴望与异往,但实际交往不尽如人意;渴望神圣与纯洁,但实际交往中庸俗化趋势加重。

3大学生人际交往过程中产生不适的原因

当今大学生,面临最大的一个问题不是学习和就业,而是人际交往[2]。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常常因为一些客观的因素以及主观因素的偏差而走入了心理误区,就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主观因素

3.1.1自卑心理 :自卑是人际交往的大敌。这类大学生最大的特点是总觉得别人瞧不起自己,自认为自己处处不如别人,往往很悲观、总觉得自己的一言一行总是受到别人的指指点点,这样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自卑的心理。当然,产生自卑的心理也有外在因素,如:身材矮小、相貌丑陋、出身低微、家庭背景差等等。

3.1.2孤独心理 :孤独是一种生活在自己的情感世界里,不愿意与他人交往。这里所指的孤独是指在心理上的而不是外在的。即使你生活在纷纷扰扰的闹市中,其内心深处也会有一丝丝的孤独感。短期有这种感觉是属于正常的范畴,然而你长期有这种感觉那就是属于孤独心理的一种表现。大学生由于性格另类、过于自负、多重挫折或者自尊强烈等,往往会产生孤独心理,从而影响人际交往。

3.1.3嫉妒心理 :嫉妒是在人际交往中,因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学习、名誉等方面不如对方而产生的一种不悦、自惭、怨恨甚至带有破坏性的行为。特点是:对优于自己的人心怀嫉妒;总希望别人落后于自己;还有就是由于自己没有竞争的勇气,往往采取挖苦、讥讽、打击甚至采取不合法的行动给他人造成危害。从而形成扭曲的嫉妒心理。这种情况往往会严重阻碍了大学生的人际交际。

3.1.4报复心理: 所谓报复,是在人际交往中,以攻击方法发泄那些曾给自己带来挫折的人的一种不满的、怨恨的方式。它极富有攻击性和情绪性。据社会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报复心理的产生不仅同个性特点有关,而且与挫折的归因和环境有关,报复常常以隐蔽的形式进行。由于大学生怀着报复心理进行人际交往,其结果显而易见,在人际交往中一定会受到挫折,使人际交往不会向健康方面发展。

3.2客观因素

3.2.1学习方面: 对于众多大学生来说,大学生活是迈出了独立生活的第一步。如何在新的生活环境中建立新的人际关系也是当代大学生面临的重要问题,曾是老师眼里的"尖子",同学心中的"才子",家庭中的"王子",然而到了大学之后,"众星捧月"的环境将不复存在。因此,许多同学常常被这突然变化的环境产生不适感,莫名其妙的开始烦恼,学习上就会分心,从而学习开始一落千丈,越学越没有成就感,从而影响了学业成绩。

3.2.2环境方面: 大学生的集体生活一方面创造了彼此交往的条件,另一方面也构成了矛盾纠纷的起源。一些同学无法适应从以前受人注意到现在的不起眼的心理落差,仍以"公主"或"王子"的身份自居,遭到别的同学的反感而处理不好人际关系。另外,由于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各自的生活习惯、思想观念有所不同,一些同学不适应新的环境,无法接受别的同学的生活习惯,对别人横加指责,有时不经意间损伤别人的感情或损害别人的利益,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再者,有些同学来自贫困地区,自卑感很强,再加上性格内向,不善于同其他同学交往,处理不好人际关系等。

4大学生人际交往不适的干预对策

当今世界信息化高度发展 ,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作为未来社会的高级人才当代大学生具备与人良好交往合作的能力越来越重要。[3] 21世纪教育委员会主席雅克·德洛尔将“学会与人相处”视为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把与人交往的能力提到一个相当高的地位。可见人际交往的重要性。我们对大学生人际交往不适应采取如下干预对策:

4.1注重交往能力的培养

4.1.1增强自己人际吸引力。人际吸引是人与人之间友好,亲近和喜欢的心理现象。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应该做有心人,尽可能利用现有的个人魅力和各种能力来吸引更多的同学,从而使自己的人际关系密切起来。

4.1.2磨练个性品质和人格魅力。大学生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尊重他人、待人真诚、乐于助人、尽自己所能维护好人际关系并使之往好的方向发展。

4.1.3善于处理各种情境的能手。比如尴尬情境或者制造热闹气氛等,对这些情境处理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一个人在他人心目中的印象,运用你的智慧和幽默感,随时将出现的尴尬局面化解并制造出大家其乐融融的氛围。

4.2注重思想教育的引导

4.2.1引导大学生正确的思想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是一种做人教育。核心问题是教育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自己和他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对于大学生的人生评价,大部分同学是以国家和集体社会利益作为人生评价的标准,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以自己的利益作为评价标准,也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注意。人生价值取向的轨迹,始终是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变化密切相联的。因此,高校德育工作者一定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为他们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提供帮助和指导,使大学生在和睦的人际交往氛围中健康成长。

4.2.2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针对大学生心理发展不够成熟的特点,我们应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因人因事因时而施教。所以大学生在学生过程中应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1)情绪乐观和心境良好。大学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

(2)关系和谐和乐于交往。通过人际交往,使他们能够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培养遵守纪律和社会道德规范的习惯。

(3)活动积极和交往健康。大学生应培养多种兴趣,发展业余爱好,通过参加各种课余活动,发挥潜能,振奋精神,缓解紧张,维护身心健康,进而提高心理素质。

总而然之,我们是生活在各种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组成的网络之中。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但对于我们来说是重中之重,而且大学生也不例外。和谐的人际关系不但是大学生活的需要,也是将来走向社会的需要。从某种意义上说,人际交往能力也是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

参考文献

[1]黄希庭.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第8篇:人际交往心理学总结范文

Abstract: This study adopts college students interpersonal comprehensive diagnostic scale compiled by Zheng Richang and the questionnaire of college students' mobile phone network usage questionnaire to investigate 342 students in Yan'an University, the purpose is to discuss the influence of college students' mobile phone network usage on the realit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关键词:移动网络;大学生;人际关系

Key words: mobile network;college student;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03-0161-02

0 引言

移动网络时代不仅具有简单的通讯功能,同时摒弃了以往手机通讯与无线网络的通讯障碍,手机网络以其便捷性的信息供给受到人们的喜爱。但随着大学生对手机网络的频繁使用,特别是社交网络的使用,例如QQ、微博、微信将人们的现实人际交往搬到虚拟的网络世界,导致现实世界的人际关系萎缩,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1 文献回顾与问题提出

1.1 移动网络

移动网络是以移动电话为终端,通过公用语言进行交互信息传输而形成的信息网络[1]。移动网络不受时间空间限制,信息传递灵活快速已经成为当今信息时代重要的通信手段。2G、3G、4G、WIFI的出现是对移动网络功能的日趋完善,适应了人际交往中的任何需要。

1.2 移动网络对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影响

1.2.1 移动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积极影响

在吴晓云[2]的调查研究中显示,网络交往拓宽了大学人际交往范围。Peris等人通过对由66名被试组成的聊天室研究,发现网络交往是完全有益的,网络人际关系是对现实人际关系的拓展[3]。陈朝阳研究表明,现实生活中人际交往大多采用表情、动作等肢体语言和衣着装饰来表情达意但由于所处区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和信仰等存在的不同,而造成一词多义的窘境[4]。现代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自主观念极强,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好冲动,不能良好地适应。而网络背景下,他们通过符号化的语言进行人际传播,缓解了现实生活中的交往冲突,加深了彼此的感情[5]。

1.2.2 移动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消极影响

在网络交往中,人与人的间接交往主要是通过文字、图片、声音,弱化了现实人际交往能力。王莉、卢桂桃[6]的研究显示现代网络交往模式契合了大学生交往心理需求,大学生投入更多时间进行网络交往从而忽视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导致现实交往能力的降低。徐进[7]的研究结果显示,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担当着不同的社会角色,通过人际互动,这些角色得到巩固完善。而网络环境为人们提供了扮演不同角色所需要的群体。同一个体以不同角色在不同地点与不同对象进行交流。然而在多重角色之间的矛盾冲突积累到一定程度或者角色转换过于频繁时,就会出现心理危机,导致角色发生混乱,甚至人格障碍。

1.3 研究目的

大学生利用网络进行人际交往已成为普遍的现象,但移动网络在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对自控力相对薄弱的大学生产生一定的困扰,本研究叙述了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特点,并考察移动网络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的关系影响,本研究采用标准化量表和自编问卷队大学生进行调查,考察当代大学学生人际交往现状,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2 研究设计

2.1 被试

本研究根据要求,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对延安大学大一至大四学生进行调查,共抽取四个年级360名同学进行施策,施策过程中被试沿用一套指导语匿名完成问卷。有效问卷342份,有效率95%。

2.2 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郑日昌编制的《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和自编的大学生上网情况调查问卷,《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主要考察了人际困扰的严重程度,包括28道题,量表分为交谈行为、人际交往、待人接物、异往四个维度,每道题以“是”和“否”来回答,答“是”得1分,“否”得0分,总分和各维度得分越高,说明人际困扰程度越高。

3 数据分析及结果

3.1 大学生在四个维度上人数分布情况分析

统计大学生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的各分数阶段人数百分比,对各阶段所占人数是否有差异结果发现处于低分阶段的占59.4%,即存在人际关系方面的困扰较少,32.5%的学生与朋友相处时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困扰,7.6%的学生人际困扰程度严重,0.5%学生在心理上出现较为明显的障碍。对各分数阶段所占人数做卡方检验,结果表明在四个区间上人数的分布有显著不同。

3.2 大学生手机上网时间与人际关系困扰之间的分析

对不同手机上网时间的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水平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事后多重比较,结果见表1与表2。

注:“1”代表2小时以内,“2”代表2-5小时,“3”代表5小时以上.

结果显示:每天使用手机时间不同的学生在人际关系上存在显著差异。在人际关系困扰程度上,上网控制在2小时以内的学生与2-5小时的学生、5小时以上的学生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2小时以内的学生的人际困扰程度低于2-5小时以内的学生和5小时以上的学生(p

3.3 大学生上网对现实交流程度影响与人际关系困扰之间的分析

对大学生上网交流程度影响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事后多重比较,结果见表3和表4。

注: “1”代表非常普遍,“2”代表时常,“3”代表偶尔.

有不同程度交流损失的大学生在人际关系的四个分量表和总分上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认为减少了交流时间这一现象非常普遍的学生在交谈行为、人际交往、待人接物、异往上存在的困扰要多于认为这一现象只是偶尔程度的学生,在交谈行为、异往和总分量表上的困扰多于认为这只是时常现象的学生,在认为减少交流是时常现象的学生在交谈行为、待人接物和总分量表上的困扰要多于认为这只是偶尔现象的学生。

3.4 大学生人际关系在人口统计学各变量上的情况

经过研究发现,大学生的现实人际关系在性别、年级、专业、生源地、是否独生方面都不存在显著差异。

4 结论

在人际关系中59.4%的大学生存在的人际困扰较少,32.5%的学生与朋友相处时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困扰,7.6%的学生人际困扰程度严重,0.5%学生在心理上出现较为明显的障碍。

手机使用时间不同的学生在人际关系上存在显著差异。上网控制在2小时以内的学生的人际困扰程度低于2-5小时以内的学生和5小时以上的学生。

有不同程度交流损失的大学生在人际关系的四个分量表和总分上存在显著差异,认为减少了交流时间这一现象非常普遍的学生在交谈行为、人际交往、待人接物、异往上存在的困扰要多于认为这一现象只是偶尔程度的学生,在交谈行为、异往和总分量表上的困扰多于认为这只是时常现象的学生,在认为减少交流是时常现象的学生在交谈行为、待人接物和总分量表上的困扰要多于认为这只是偶尔现象的学生。

5 调试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建议

5.1 规范合理运用网络

就目前而言,学校校园网的建设比较快,学校应根据大学生本身的特点设置一些和他们学习、生活和相关的内容,积极发挥大学生社团的作用,把学生兴趣引导到合理的轨道上来。

5.2 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大学生更愿意说出心里话,而由于网络的时空较大,更便于进行团体辅导、心理帮助、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等等。

5.3 加强师生联系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最重要的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具有正性的激励作用,教师做好学生的榜样。

5.4 加强现实生活中学生之间的联系

鼓励大学生发展现实中的人际关系。组织各种集体活动,增强学生之间的了解,增加合作解决问题,建立积极向上的人际关系。

参考文献:

[1]顾海燕.手机网络对高职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0.

[2]吴晓云.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影响的现状及对策[J].嘉兴学院学报,2002,14(5):62-65.

[3]Peris, R. , Gimeno, M. A. Online Chat Rooms Virtual Space of Interaction for Socially Oriented People[J].Cyber Psychology & Behavior,2002(5).

[4]陈朝阳.网络对人际交往心理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6,29(4):1019-1012.

[5]黄燕华.因特网对当代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探析[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1):064-065.

第9篇:人际交往心理学总结范文

[关键词] 信任:人际信任;社会关系

信任和人际信任,作为人们社会交往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精神品质,能够降低交往过程中不必要的资源损耗。提高交往互动的效率,对整个社会发展状况具有重要的影响。目前,学术界和社会媒体普遍认为,处于社会现代化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缺乏信任或诚信,低信任水平阻碍了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由于信任的意义及其缺失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使得有关信任及人际信任问题的研究,在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人与人交往过程中的重要性日益突显出来。本文在梳理人际信任相关研究的基础之上,重点分析了“社会关系与人际信任”的相关研究。

一、人际信任概念

人际信任在信任范畴内的定义比较宽泛,国外有学者认为人际信任是指“对某种人际关系具有的信心的程度”(薛天山、翟学伟,2009)。国内有学者认为人际信任是指当个体面临结果不确定的事件时,期待他人发生符合自己期望的“适当”行为或满意结果的心理或行为倾向(薛天山、翟学伟,2009)。综合这两个定义及文献综述中对信任定义的解释,对人际信任这一概念的把握应确定三点:(1)人际信任是对另+体或群体的信任而非事件或系统;(2)人际信任本质上是个体的一种心理状态或行为倾向而非实际行动:(3)人际信任只在无法预料结果的可选择情况下通过行动来观察理解(薛天山、翟学伟,2009)。

有学者将已有的信任研究,诸如从不同角度探讨信任的定义、分类、产生机制及功能等,根据研究取向及理论主张做了大致归类:(1)社会结构决定论,主张信任是社会结构的产物,并且两者相互制约:(2)文化规范决定论,主张信任受一个社会的文化规范影响,提倡跨文化研究;(3)关系性质决定论,主张信任是人际关系的产物,由人际关系中的理性计算和情感关联所决定;(4)人格特质决定论。主张信任是个人的人格特点如人品、能力影响后的表现(张云武,2009)。

二、人际信任实证研究

受国外学者研究的启发,近15年来,人际信任也成为国内社会学者的研究热点,研究成果回应了国外学者有关中国人信任行为的偏见,提出了中国文化背景下的信任的概念指标、信任结构、信任模式,以及维持信任和产生信任的机制等(张云武,2009)。归纳起来,国内学者对我国城市居民的人际信任的研究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大量的实证调查来分析我国城市居民的人际信任的特点和现状;二是寻求一种解释机制来分析我国人际信任状况的原因。

1.对我国城市居民人际信任特点的实证研究。如张建新等学者的研究表明:北京、香港和美国的大学生对亲人的信任度没有差异,并且对他人的信任度随着与他人关系的亲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北京大学生对熟人和陌生人的信任度高于美国和香港的大学生。王飞雪等学者比较了中、日、美三国的城市居民对一般性他人的信任度,发现中国城市居民的信任结构较为复杂,对他人的一般信任度低于日、美居民。而程胜利在对城市居民的人际信任统计调查结果则认为;当前市民的人际信任程度是令人担心的,虽没有达到人心唯危的地步,但也应引起人们的重视。

2.关于解释我国人际信任状况原因的研究。张静将中国人的信任分为对当事人的信任和对维持生活信任机制的信任。进而讨论了维持信任的三种机制,即人际关系约束、单位组织约束和制度约束:随着社会的变化,前两种约束的效力下降。因此,必须加强制度约束。杨中芳、彭泗清研究则认为:应把信任放在中国的独特社会、文化、历史背景下考察,并描述了人际关系与人际信任之间的辩证关系,建立了本士人际信任模式。王绍光、刘欣通过对中国四个城市的数据调查。发现社会地位对信任度有所影响,参与集体活动、乐观心理状态和熟悉度的增加都有利于提高信任度;程胜利在对济南市城市居民的人际信任的调查分析认为个体差异(性别、年龄、文化)对人际信任具有显著影响。胡荣在2006年的一项研究也证实了农村居民的社会信任程度与信任对象的个人特征具有紧密联系,个体差异如性别、年龄、收入在影响普遍信任上存在显著差异。

三、社会关系与人际信任的研究

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差序格局”无疑为中国传统社会关系的研究开辟了一个独特的视角。但随着、包产到户、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等一系列社会变革的发生,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再是一个以农为生,世代定居的封闭状态了。特别是城市居民的社会关系范围和性质发生了较大变化,融入了更多的理性和市场经济的因素,并成为他们进行社会交往的行动准则。如部分国外学者主张信任是人际关系的产物,信任如何体现由人际关系中的理性计算和情感关联所决定,代表学者有列维斯、韦吉特(1985)和麦克阿利斯特(1995)等。而帕特南(1993)则认为:社会信任能够从互惠规范和公民参与网络这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产生。公民参与网络增加了人们在任何单独交易中进行欺骗的潜在成本;公民参与网络培育了强大的互惠规范;公民参与网络促进了交往,促进了有关个人品行信息的流通;公民参与网络还体现了以往合作的成功,可把它作为一种具有文化内涵的模扳,未来的合作可在此基础上进行。

国内学者主要从社会关系网络的视角探讨人际信任与社会交往的关联性问题。李伟民、梁玉成研究发现在人际信任中中国人所信任的人群除了以血缘关系为主外,还包括有亲密交往朋友;彭泗清的研究显示:信任程度与人际关系的密切度成正比。胡荣、李静雅在对厦门市城市居民的人际信任研究中考察了社团参与对城市居民人际信任的影响,但得到的结论是社团参与对一般信任和特殊信任的影响并不具有显著性。张云武的研究认为对于日常生活中所有接触对象的总信任度不同的居民,社会交往的取向和拥有的关系网络是不同的,总信任度高的居民与总信任度低的居民相比,社会交往的选择取向和表面取向弱,并且拥有丰富的关系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