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儿童美术的教学方法范文

儿童美术的教学方法精选(九篇)

儿童美术的教学方法

第1篇:儿童美术的教学方法范文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文献综述

学前教育――人终身发展的起点,美术教育――学前教育课程设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教育是一个综合性、实用性很强的专业。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教师的音乐、舞蹈、美术、队列操练及口语表述等基本技巧和能力,是决定教育活动开展成败的重要因素,尤其美术教育,直接影响着儿童对美的感知。有关美术能促进人发展的研究,一直是众多专家所关注和研究的。而作为人的发展之启蒙阶段的幼儿美术教育更是备受关注。从美术活动能全面促进幼儿和谐发展的基本假定出发,心理学家们运用各种实验结果、基本原理、方法,去观察、解释美术活动的促进作用。我们尝试对学前美术教育领域内主要贡献者的观点进行归纳,并梳理其理论逻辑,进而理解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实质。

一、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价值

1.以发展人格为基础的美术教育

以发展人格为基础的美术教育,强调美术教育的教育价值,通过美术创作促进儿童健全发展。这是工具论的倡导者美国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尔德和英国美术家里德提出的。罗恩菲尔德对创造性推崇备至,里德主张通过美术教育促进儿童人格的发展,认为儿童生来就有艺术潜能,并具有不同的表现类型,教师应按儿童的类型进行指导,以发展儿童个性。奥地利的儿童美术教育家齐塞克将注重发展儿童的创造力、注重儿童人格的发展,作为儿童美术教育的重要目的。

楼必生和屠美如指出美术教育有助于一般智力和创造性的发展。美术活动中所整合的各种知识经验,所发展出来的直觉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对抽象、逻辑思维起互补作用,有助于一般智慧的发展。杨黎明、刘志红、李建春和陈彤都认为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不仅是智能培养,更在于通过美术教育来发展儿童自己,促进儿童完整、健康人格的发展,可以对儿童在健全人格的培养和形成方面产生潜在的影响和促进作用。学前美术教育在人格教育方面有独特优越的功能,因为在教育情境中美术活动可以将儿童带入一个丰富多彩的美的世界,使他们从感受领悟中体验、创造中获取实现自我的潜能、智慧、价值和乐趣,获得真、善、美高尚的人格素质的熏陶和锤炼。

2.以学科为基础的美术教育

以学科为基础的美术教育,主要价值在于它对个人经验的独特贡献。儿童美术能力不是自然发展的结果;美术学习由创作、批评和历史三方面构成;必须经过学习才能获得,而严格的课程设计是美术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对美术教学效果要尽力进行评价。这是本质论的提倡者艾斯纳提出的,与他观点相似的格里主张以美术学科的基本内容作为美术教育的课程内容。W・迪文格内尔的观点与艾斯纳相近,格内尔倡导DBAE大纲,他曾在文章《一种以学科为基础的美术教育:将美术作为一种学科研究的方法》中首次使用了“以学科为基础的美术教育(The Discipline-Based Art Education)”的术语。这一流行的教育思想简称“DBAE”。

二、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实践研究

1.以传统的技能的传授为主的教学方法

(1)国外的教学方法

在古希腊时代,儿童学习美术主要在文法学校中进行,儿童模仿教师描画字母轮廓。在20世纪早期,英国美术教师史密斯他认为绘画教学要像书写一样,从基础开始,循序渐进。德国的美术教育和英国、美国的教育实践在形式上基本相同,教师示范,让儿童模仿和练习线和形。日本在明治初期,美术教育也十分重视实用功利,绘画局限于用笔描绘正确的图形。

(2)我国的教学方法

由于受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幼儿美术教育实践中最主要的方法是临摹和记忆,不能发挥幼儿创造性及自我表现的价值,重结果,轻过程,讲究功利性目的。传统的方法具体步骤为:出示范画、讲解、示范。上世纪70年代风行的简笔画教学更限制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以培养学前儿童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方法

(1)国外的教学方法

教育家杜威采用进步主义教学法,指出在美术课中应让儿童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他认为应重视和欣赏儿童的发展过程的有限经验,因此在美术教育中教师不必提供指导,更不应干涉,他提倡培养儿童创造性的智能。卢梭、德国柯思修泰纳和齐赛尔提倡让儿童到优美的环境中去,反对临摹。视觉艺术是一种语言;艺术不以一条准则、一门学科、一些抽象的技巧,或被视为其他任何关注技巧本身的方式教幼儿。在瑞吉欧・艾米利亚学前学校,对于大多数幼儿来说,对于还没有具备正式书写和阅读能力的幼儿,使用视觉和图像语言来表达对世界的探索和理解是很容易的。但这并不表示在幼儿使用工具、材料和图像、视觉表现方式时,不给予任何指导。在开始画画前,交流他们真实看到的事物,交流他们的想法和观察的早期经验,能为孩子的绘画和创造带来一定的好处。儿童的作品被谨慎地储存和展示,让幼儿们感受到成人对其作品的重视,激励幼儿更投入和认真地进行他们的创作。加登纳也认为,那些已经掌握了符号系统而又能不受其束缚的人,“易于获得最新鲜的概念,最原初的行动和最独特的情感组合”。幼儿园应任凭儿童自由地按照自己的想法画画,而不是过早地教导儿童线和形的画法。

(2)我国的教学方法

朱家雄和孔起英认为,学前美术教育可以通过绘画、手工和欣赏来开展。通过欣赏来培养学前儿童的审美感知力,通过绘画、手工来培养审美创造能力,通过绘画、手工和欣赏来培养审美情感的体验和表达能力。在情感方面的教育,孔起英指出应通过美术教育对幼儿进行审美情感教育,重视儿童审美经验的积累,她认为技能与创造性的发展不矛盾,技能为创造性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在个性方面的教育,刘志红、李连春和高明认为,学前儿童教育活动应从儿童个性心理发展特点入手实施美术教育,根据儿童个性发展特点因势利导,创设有利于儿童个性发展的环境。

参考文献:

[1]西方现代美术教育理论中的工具论和本质论.

[2]王洋,赵英辉.从彼此颉顽抗衡到相互借鉴发展――对工具论与本质论的评价及二者对中国美术教育发展的现实意义.网络财富,2010-11-23.

[3]西方现代美术教育理论中的工具论和本质论.

[4]苏慧红.高等学校美术教育如何作用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探索,2006-12-30.

[5]孔起英.学前儿童美术教育[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6]林琳,朱家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第2篇:儿童美术的教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儿童美术心理;儿童美术教育;文化心理学

传统儿童发展心理学下的儿童美术心理研究,主要是关于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的研究,即将儿童绘画能力作为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标志,通过对儿童绘画的分析研究,为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研究提供科学的实证材料。显而易见,发展心理学中的儿童绘画阶段研究,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儿童美术心理研究,因为仅仅依靠对儿童绘画阶段的分析判断,还不足以揭示儿童美术活动心理现象的根本规律。

立足于生命哲学起点的儿童美术心理研究,首先关注的是儿童生命存在的价值,而不是儿童为艺术生存的价值。从学科属性来看,儿童美术心理研究不是直属于艺术心理学的范畴,当然也就不能简单套用艺术心理学的研究策略和方法。儿童美术心理研究的对象应是处于特定文化环境下的儿童心理问题,美术教育作为一种文化环境要素,对儿童美术心理的发生、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不仅能促进儿童美术特殊能力的发展,同时也应促进儿童情感、人格的成熟。

一、儿童美术心理研究的嬗变与发展

传统的美术心理学从毕达哥拉斯的“数的原则”到亚里士多德对“秩序”“匀称”的判断,直至“黄金分割律”标准的应用,自然科学的价值判断在审美研究领域被推崇到了极致。这种建立在自然科学方法论基础上的美术心理学,在决定论和还原论的主导下,一直试图在复杂的美术活动中探寻永恒的心理客观规律,不论是在生物学、生物化学支持下的“实验心理学派”,还是其后受物理学影响的“格式塔心理学派”,都成为美术心理学的奠基理论,使美术心理学沿着科学化的方向走到了今天。

建立在儿童发展心理学基础上的儿童美术心理学研究,其重要的标志性研究是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与罗恩菲德的绘画发展理论之间存在着惊人的对应性,这种明显的对应性证实了以儿童画作为思想标志探索儿童思维发展的可行性”。在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学说的影响下,1927年英国心理学家里德发表了他的“儿童绘画发展阶段说”,首次把儿童绘画发展分为“涂鸦期”“线描期”“叙述的象征期”“叙述的写实期”“视觉写实期”“压抑时期”“艺术复活期”7个阶段。同时,他与罗恩菲德同时提出了儿童绘画发展的“直线型”模式,认为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是一个随着儿童智能不断成熟而成长的“直线型”发展过程。

然而,到了1978年,在美国“u型行为发展会议”上,儿童发展心理学家们开始提出儿童心理的“u型”曲线发展模式,认为儿童绘画是一个有峰谷曲线变化的发展过程。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英国、美国有关学者在这一研究基础上更是提出了“多轴媒体表现说”,认为“不同儿童在同一阶段的绘画会呈现不同风格,而且文化环境因素往往决定绘画能力的发展,儿童在社会文化资源和日常生活中受到环境文化影响,所以,不同民族、地域文化会影响儿童绘画的知识认知和形式表现。”可见,当今的儿童美术心理研究已从单学科走向多学科,从关注儿童个体发展走向宽阔的社会文化领域,儿童美术心理的发展不仅与美术教育具有直接的关系,而且与民族文化之间具有重要的关联。

二、传统儿童美术心理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儿童美术心理作为儿童个体生命现象,不仅反映出儿童生命存在的本真,同时也折射出儿童作为社会文化存在的特征,儿童美术心理活动自然离不开美术知识形态,而且必然地受到美术审美心理结构以及社会文化结构的影响,所以有关儿童美术心理的研究不仅会涉及儿童美术活动的生理与心理机制问题,也会涉及美术知识与审美情感问题,同时还会涉及儿童美术心理发展中环境文化影响的问题。

(一)关于儿童美术活动的生理与心理机制问题

如同人类存在语言模式的生物发展结构一样,人在发展过程中也可能存在着审美发展结构,人的审美经验甚至在儿童使用蜡笔、颜色之前就已经开始了。研究生命发生基础的生物学理论一直是研究儿童美术心理发生问题的重要理论依据。“儿童作为生命发生体,天生就携带着一种先天性的‘自然结构’和图式,这是儿童与生俱来的一些审美心理原感。”传统儿童发展心理学基础上的儿童美术心理研究立足于儿童物质生命的本原,对儿童美术心理中的视知错觉和生理变化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而现代儿童发展心理学基础上的儿童美术心理研究则立足于儿童的社会文化属性,对儿童美术心理中的文化符号认知理解和体验问题情有独钟。

“心理学是否是纯自然科学,是否应当列入生物科学的范畴,这应当是一个应该继续讨论的学术问题。心理学也可以应用比较法,通过和各级动物的比较,来进一步说明人的有关心理现象,但是,无论如何,绝不应该把人的心理机械化和生物化。”建立在儿童生理成熟机制上的儿童美术心理研究把儿童美术活动能力首先归于其生理机制的成熟,特别是有关儿童美术技能研究的生理成熟论者往往把幼儿手腕、手掌大小、肌群及手臂肌肉发达程度作为儿童美术心理发展的主要原因,并且把美术活动有形的结果视作衡量儿童美术动作机制成熟的重要标准。其实,通过美术活动结果来判断儿童生理机制发展水平,往往会让研究者过分相信儿童美术动作技能的“记录”功能,但事实是,对于那些有动作技能不良记录的儿童,之所以没有表现出美术能力,往往不是因为他们的手臂、手眼协调机制没有达到成熟水平,而只是由于缺少有关经验而已。比如“发展知觉能力和肌肉运动能力可以为临摹几何图形提供必要基础。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是符合逻辑的。与此相反,我们认为上述研究所得结论也未必完全正确,因为,他们(研究者)把临摹几何图形的能力看成只不过是知觉能力和运动能力的相加,这显然是不够的。”传统儿童发展心理学忽视儿童美术活动特有的整体性,仅仅把儿童绘画视为一种感知意义上的心理现象,而非多元因素作用下的学习过程。尽管以格式塔心理学为代表的传统儿童发展心理学认为知觉感官的功能同样具有抽象、推理等理解上的意义,但是儿童美术活动毕竟不是一种单纯的视知觉心理现象,仅凭这些“儿童知觉感官功能的抽象、推理”显然不能让儿童顺利完成复杂的美术活动任务。

传统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儿童美术心理研究由于固守实验、实证的方法研究儿童美术活动中的生

理心理机制,所以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把儿童绘画作品作为“试纸”,试图依此判断儿童智力水平的现象。如20世纪60年代流行于美国的“画一个人”的测量工具,它旨在依据儿童画中出现的细节详尽程度来判断儿童对环境认知的水平,让心理学家由此断言:“那些虽然在纸上自由画出一些符号,但还没有能力画出‘封闭形状’,或是不能将自己在纸上所画的符号与他们周围环境之间联系起来的儿童,可以看作是三岁儿童的智力水平,在三岁年龄阶段,这样的绘画水平是正常的。”时至半个世纪后的今天,在我国还依然能够看到当年美国“画一个人”测量的影子,如当下我国长期热度不减的“少儿美术考级”,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儿童美术心理测试。

(二)儿童美术心理研究中的知识与情感问题

“人不仅在其本质上是乐于求知的,而且人的生命、全部现实生活也是由知识所建构的。”从儿童美术的发生看,游戏是儿童美术活动的重要原生形态,如果说艺术是游戏的一种形式,那么儿童的游戏就是一种艺术形式。知识既然是认识和经验的总和,那么儿童美术活动的知识就应包括对游戏中物质媒介操作的经验与相应的内心情感体验。儿童美术活动不是狭义的艺术专业化的生产或欣赏活动,而是伴随游戏过程的一种广义的学习活动,所以它一方面涉及非专门化的宽泛的造型艺术知识,另一方面涉及游戏活动规则以及由实践操作引发的认知理解行为,即当儿童把玩绘画工具,进行涂鸦游戏时,不但认识操控了工具,同时也体验了整个游戏所带来的精神愉悦。

由于传统儿童美术心理研究过分强调儿童美术活动的有形成果,强调儿童美术知识的所谓专业化,因此就难免使自身在儿童美术知识认知与情感表达之间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他们一方面认识到“现代绘画方法确实给儿童提供了表现其心理活动的机会”,使儿童能够不受传统技法知识的束缚来自由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但是另一方面他们又担心儿童这种自由表达“不仅鼓励了那些所谓的自发笔画和因一时冲动而闪现出的形象的大量出现以及由混乱不整的色彩所组成的粗糙的艺术品的大量涌现,而且干扰了受视觉控制的形式的准确性。粗糙的画笔以及滴色的油笔,仅使儿童们创造出某种片面地表现他的心理状态的画。”他们看到了传统写实主义艺术观念下技法训练的弊端,“传统方法就是让儿童用一支削尖了的铅笔一味地把模特描摹下来,”因此使儿童受到了束缚,但同时他们又主张“阻止儿童运用艺术品去再现他所观察到的现实”。由此可见,传统儿童发展心理学家在尊重儿童自由表达与维护经典美术知识的权威之间徘徊不定。

其实,如果我们摆脱经典艺术知识观对儿童美术心理研究的约束,从儿童美术活动的生命价值出发看待儿童美术活动中知识的个体经验特征,就可以避免上述矛盾,因为如果心理学也是科学,它就要研究被人们认为是主观的、个别的、偶然的现象,并且不能否认它们的合规律性。

(三)儿童美术心理研究中的民族文化影响问题

心理现象是由社会活动、自然环境及社会活动和自然条件所产生的概念等建构而成的。时至今日,虽然科学实证方法仍然是包括儿童美术心理学在内的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途径,但是,“科学如果没有社会环境的需要和刺激,是不可能得到发展的”。受实验心理学科学实证观的影响,传统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儿童美术心理研究一直忽视儿童所属民族文化对儿童美术活动产生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美国康达尔大学家庭研究与人类发展学教授w.l.布雷顿曾充分肯定儿童美术发展阶段理论的价值,认为“在美术的发展上,世界各地的儿童似乎都遵循着一条共同的规律,他们都是按照上述的美术阶段发展的。我们曾经收集了另外一些国家的儿童绘画,像巴基斯坦、巴西、埃及、印度、乌拉圭、日本以及许多欧洲国家等,从这些国家的儿童画中也发现了同样的情况。由此可见,儿童早期的美术作品所采取的形式在世界各国都是相似的,其差异仅在于画面上所反映的内容有所不同,这些差异不是因为各国文化的不同所造成的,明确地说是因为儿童在绘画中所反映的各国不同的风土人情所造成的。”从以上论述我们不难发现,当“风土人情”没有作为文化要素进入儿童美术心理研究时,儿童早期绘画被认为都是相似的。

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心理学则认为某一文化语境制约着语境环境内的人对刺激的反应,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符号表象系统,“人的心理尤其是高级心理活动主要是符号活动,是创建或制造、运用、操作符号的过程。”照此观点,儿童美术心理活动同样应该是儿童在一种特定文化环境中的符号认知与操作过程。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发展心理学研究者张增慧、林仲贤合作开展了3-6岁壮族与蒙古族儿童颜色爱好的研究,结果表明:受所属民族文化的影响,不同民族儿童对颜色的爱好具有差异性。此研究结果为我们认识民族文化与儿童美术心理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重要支持。进入本世纪后,世界各国的儿童美术心理研究进一步表明:“文化的因素将决定绘画能力的发展,儿童从社会文化资源、日常生活中学习绘画……即使共属同样的文化传统,地区环境的因素也会影响儿童的认知及绘画表现。”

三、不同价值观、知识观与文化观的美术教育对儿童美术心理发展的影响

“环境和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上具有决定作用,遗传只提供儿童心理发展的可能性,而教育则规定儿童心理发展的现实性。”不同教育观念下的儿童美术教育直接影响着儿童美术心理的发展。我们认为,儿童美术心理研究与儿童美术教育研究的重要区别与联系在于:前者是针对儿童美术心理现象的事实问题进行归因分析;后者则是从社会要求出发,在明确儿童美术教育价值、目标的前提下,通过对儿童美术现象的分析研究来检验美术教育内容、过程与方法的有效性。当然“这并不是说,心理学不是实验教育学的一个必要的参考因素,而只是说,实验教育学所参考的问题不同于心理学的问题。实验教育学的问题所涉及的不是儿童一般的和自发的特征和智力,而是有关的教学过程对于这些特征所产生的变化。”

(一)不同价值观的美术教育对儿童美术心理发展的影响

正确看待幼儿原始美感的发生以及遗传基因的文化属性是儿童美术心理研究的重要哲学起点。“卢梭要求把儿童当做儿童对待的观点是应该加以检讨的,因为儿童不仅是一个‘儿童’,而且还确实是一个‘人’,儿童的活动不仅是‘儿童的活动’,而且还是‘人的’活动。看不到‘儿童’与‘成人’之间的差别是错误的,但是,看不到‘儿童’与‘成人’之间作为‘人’而存在的共同性也是不对的”。正是受卢梭的影响,传统儿童美术教育家往往在“保持儿童艺术天性”和“适时美术教育干预”之间摇摆不定,就连著名的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博士也不例外。在她看来,“没有什么绘画的进阶练习能引人达到艺术创造,儿童的绘画是依自己的情感制作,就象促进自己的语言的成熟一样,儿童的努力是自发的,因此她坚信儿童绘画是不可教的,但是她又以激烈的语言谴责当前学校展出的那些具有‘自由画’儿童期特色的可怕的美术作品,她认为心理学家收集、观察,并加以分类的‘幼儿心理的文件’,其实不过是智能上不法的可怕表现而已,‘它们显示出儿童的眼睛未受过训练,手是迟钝的,心对于美

丑同样地无感觉,真假不分’。”蒙台梭利顺应儿童的自然成长,确认儿童的努力是自发的,但是又惧怕儿童因缺失训练而变得美丑不分,同时把这种现象归罪于心理学家,显然有失公允。

儿童美术教育的专业化往往把儿童美术学习看成是儿童接近艺术经典的必然途径,从而忽视了儿童美术心理的自发特征。“艺术教师很容易有尽可能早地教学生中心透视法这类诀窍的倾向,它使老师显得很内行,使想尽快达到成人标准的学生感到高兴,也会给家长留下深刻印象,但是,它很快就变成笨拙的洗脑。”显而易见,儿童美术教育家在目睹了实验心理学关于形状知觉、图形记忆与外在刺激条件的研究成果后,会更加坚定利用美术手段促进儿童上述方面发展的信心,于是也就出现了旨在训练儿童专门化形状知觉与形状记忆能力的教学内容,如儿童写实绘画训练,原本是借用了一种艺术式样的普通美术活动,由于教师偏颇的教学理念,即要刻意强化儿童对客观形状知觉记忆的刺激条件,结果出现了固定僵化的儿童美术教学内容与机械死板的训练模式,使儿童陷入被动的苦恼之中,尽管儿童所画的形象与客观实物越来越像,但其自主表达的能力却越来越差。因此,有美术教育家认为:“发展知觉能力和肌肉运动能力可为儿童绘画奠定重要基础,但是,美术活动中的技能操作不是知觉能力与运动能力的简单相加,如果排除了有关理解、想象和情感兴趣等其它心理因素,而一味希望通过专门化的感知训练来达到发展儿童美术心理的目的,可能会让儿童付出惨痛的代价。”

(二)不同知识观的美术教育对儿童美术心理发展的影响

“幼儿心灵的成长在最好的情况下也是一个脆弱的过程,很容易受到在错误的时间灌输的错误内容的干扰,在艺术及其他教育中,最出色的教师并不是将自己的所知倾囊相授,而是凭着一个优秀园丁的智慧、观察、判断,在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帮助。”儿童美术教育的目的必须通过美术知识来实现,这其中包括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获得的美术知识。传统的发展心理学认为,“在专门组织的感觉训练的条件下,知觉的发展最为有效。”同时,“儿童为了正确感知图画,必须学会考虑绘画的特点,他应当掌握社会上已经形成的素描和色彩画的艺术标准。”如果从儿童的特殊才能或特殊儿童教育培养角度看,上述主张似乎并不错,但是对于普通儿童发展意义上的儿童美术教育来说,这种狭隘的美术知识观显然已经背离了儿童美术教育发展的健康轨道。

关于儿童美术的概念,在《牛津艺术指南》中,其条目的主要内容是:“如果给予儿童方法和机会,他们会用线条和色彩表达自己,或者会塑造他们能找到的造型物质,这种能发展成表现物体的素质将持续到青春期。显然,儿童的美术知识不应是专业化美术知识形态的代指,在鲁道夫·阿恩海姆看来,儿童美术“知识的根本是一个感性世界,是我们可以体验的,从一开始,儿童就试图用公开的形式表现出他的体验,这种形式的形成既受到他所接触到的并知道如何运用的媒介的制约,同时也只有用这种媒介才得以产生。”以上论述虽然没有为我们界定出明确的儿童美术知识概念,但是,正是这种模糊的表达显示出儿童美术知识的人文性特点,因为儿童美术知识不仅仅是显性的知识形态,作为人文知识,它理所当然地还具备隐喻性特征,即作为一种人的体验与表达,它不是“通过逻辑的、实证的渠道来进行的。”。只有基于这样的儿童美术知识观,儿童美术教育才能在促进儿童审美情感、发展儿童审美知觉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并使儿童美术教育成为儿童美术心理发展的外在动力。

(三)不同文化观的美术教育对儿童美术心理发展的影响

第3篇:儿童美术的教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幼儿美术教育 美术欣赏 艺术素养 必然选择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4)02-0142-02

美术欣赏是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美术教育一直以绘画为主、手工为辅,单独的欣赏课程较少。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们幼儿园进行了系列的美术欣赏教育的实验研究,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由此可见学前儿童开设美术欣赏课程是幼儿园美术教育改革中的一个必然选择。

美术欣赏对学前儿童发展的意义。美术欣赏不仅可以促进儿童良好艺术素养的形成,而且对儿童其他方面的发展也有积极作用。

一、有利于开阔儿童的视野

在美术欣赏教育中,儿童接触到不同历史年代和题材的作品,这些作品既是从艺术的角度进行审美欣赏的材料,也是从历史文化的角度了解历史事件,社会生活、东西方文化差异和人类复杂情感的材料。它有助于开阔儿童的视野,扩大其知识面,帮助儿童积累一定的社会历史文化知识。

二、有利于发展儿童的想像力和创造能力

艺术欣赏是艺术作品本身,艺术家的生活和社会背景、情绪、情感等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艺术欣赏过程实际上是欣赏者积极主动的创造过程。艺术作品就象一台发动机,它把欣赏者潜在的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而欣赏者则动员自身所有知识经验和个性情感来进行创造,使艺术欣赏对象带上独特的个性和创造色彩。在当代接受美学理论看来,艺术作品并不是一个自身独立,向每一时代的每一个人提供同样信息的客体,而是一个有待读者、听者或观者参与并与之对话的特定的,开放的文本。艺术文本中有许多“空白”和“空缺”,它使文本产生极大的不确定性,它们呼唤和等待欣赏者运用想像力来补充和完成。因此,一件作品可以有许多接受方式,欣赏者融入作品的何东西都合法地成为意义。这一理论在儿童欣赏现代派大师的抽象作品时体现得尤其突出。

我们的研究结果证明,儿童对抽象作品作出反应的热烈程度,对线条、形状和色彩的感受水平,围绕作品的意象和情感所展开的想像能力,是绝大多数成人所不及的。抽象作品为儿童提供了一个不受拘束,自由想象、创造的广阔空间。此外,在美术活动中讨论作品情感,透过作品猜测画家心境和个性特点,给作品起名字等,也有利于儿童想像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三、有利于培养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

对艺术作品的欣赏需要通过对话的方式进行。它包括教师与儿童,儿童与儿童之间的对话,欣赏者与作品之间的对话等几个方面。无论是哪种对话都要借助语言这一中介来实现。对于儿童来说,这几种对话是相互交织的。一方面,作品通过色彩、线条、形状、构图,以及所描绘的事物或情节等因素向儿童发出信息,儿童则靠敏锐的直觉和审美经验不断地获取这些信息,并作出情感上的回应。另一方面,儿童通过与教师、同伴的对话,讨论乃至争论,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同时,也倾听别人的感受。在整个对话过程中儿童不断丰富着自己的内心感受,并希望将其表述出来。通过这种发展不仅表现在表述的流畅,长句子的经常出现各种词语,特别是与情绪情感有关的词语的大量运用上,还表现在儿童乐于表达,并能自然地将这种能力移到其他学科活动和日常交往之中。

四、有利于培养儿童积极的情感态度

儿童在感受力、领悟力、想象力和创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的良好发展,有利于儿童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归根结底是由艺术的无错特点以及它给儿童提供的巨大的想象和创造空间所带来的。例如:他们善于独立思考,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而不人云亦云;他们能大胆发问并积极尝试解决回答;他们会就某些问题展开积极的思考,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等等,这些都表现出儿童们积极的情感态度。

美术欣赏课程实施指导的基本方法――对话法

(一)对话法的概念及特征

对话法是指美术欣赏教育中教师、儿童与艺术作品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交流。

(二)对话法的实施

在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育中实施对话法,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1.对话双方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教师不能强求儿童接受某一权威的结论或教师自己对美术作品的看法,而应让儿童有自己的探索,平等的对话关系是对话能够进行的条件也是儿童乐于对话的前提。

2.教师自己首先要会与美术作品进行对话,做好儿童与美术作品之间的“审美期待”中介。教师在对学前儿童进行美术欣赏教育之前对美术作品的解释,同时在引导儿童欣赏的过程中又不停地被修正着。因此,教师自身应对美术作品所蕴含的意义进行合理的解释,对艺术的形式有一定的理解与欣赏。

3.要为儿童提供大量欣赏的机会,扩大其欣赏面。教师要给儿童提供大量欣赏的机会,扩大他们的眼界。这种欣赏除了美术作品的欣赏,也可以是自然景物周围环境的欣赏,还要适当地教给学前儿童一定的美术欣赏的基本艺术语言与形式美的原理,使他们在美术欣赏中首先能理解作者的用心,帮助他们进一步加深对作品的情感体验。

4.应给儿童利用多通道充分体验的时间。教师首先应给儿童一定的时间进行独立欣赏,要尽可能让他们用自己的以视觉器官为主的多种感官进行感知,不要操之过急讲得太多,要让儿童畅所欲言,尽量不打断他们的陈述,充分发挥他们的观察力、艺术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第4篇:儿童美术的教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美国儿童;早期教育;艺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13)05-0046-03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对早期教育研究的逐渐深入,儿童早期艺术教育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如何培养儿童的艺术兴趣,激发他们的艺术潜能,成为儿童艺术教育研究的主要课题。美国是艺术教育开展较早的国家之一,在艺术教育理论方面的成果非常丰富。20世纪90年代美国政府颁布了《艺术教育国家标准》,指出“缺乏基本的艺术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决不能称为真正的教育”,“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强调艺术与教育本质含义的密不可分,从此确立了艺术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核心地位。而艺术教育一直是我国课程中比较薄弱的环节,为改变这种状况,本文对美国儿童早期的艺术教育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希望借鉴美国学校艺术教育的成功做法,提升我国的儿童艺术教育水平。

一、美国儿童早期艺术教育的特点分析

(一)重视艺术教育的地位,重新定位艺术教育的目标

美国赋予艺术非常高的教育地位,将艺术确定为基础教育的核心学科,享有与语文、数学等其他核心学科同等重要的地位。艺术教育的目标在于关注儿童的创作,与艺术感受、艺术史及其他外在的艺术活动联系起来。美国儿童艺术教育试图探索更加具体的艺术教育目标,比如,如何培养儿童的艺术能力,应培养儿童哪些良好的艺术品质等。

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多重视语言、逻辑符号系统在人类表达与交流过程中的作用,忽视了艺术符号的认知功能。为了挑战传统观点,明确艺术教育的目标及意义,改善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之间的不平衡状况,哈佛教育研究生院的著名哲学家和美学家纳尔逊・古德曼教授创建了“零点项目”。该项目研究组专家认为,艺术虽然确实需要灵感和美感,但它与科学一样需要用脑去思考、去理解,艺术思维与科学思维同等重要,两者之间相辅相成,它们都是人类重要的思维方式。多元智能理论是“零点项目”最重要的研究成果之一。依据智能的前提与标准,加德纳整理出了八种形式的智能,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为艺术教育提供了有力的辩护,指出了艺术教育的培养方向,阐明了艺术教育能够开发儿童音乐、空间、语言、身体运动等各方面的智能,对早期儿童的成长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零点项目”也成为了美国和世界教育界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课题组,最多时有上百名科学家参与其中,至今已经投入了上亿美元的研究经费,在心理学、教育学、艺术教育等方面取得了多项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明确了美国早期儿童艺术教育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各界对艺术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二)培养儿童艺术创造力,倡导个性化艺术教学

在美国,儿童艺术教育并非“天才教育”,它是为全体儿童所享有的。美国儿童艺术教育在内容上主要包括艺术创造和艺术欣赏两个方面,即通过艺术创造的实践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通过对艺术品的鉴赏活动提高儿童的审美体验。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把创造力的培养纳入艺术教育课程结构中。教育家与心理学家致力于解决艺术教育工作中的问题研究,并为艺术教育课程的具体实施做出了富有成效的设计:(1)在童年时期,任何形式的艺术学习都应以创作活动为中心。(2)有关艺术的感知以及其他相关“艺术”的活动,都应该尽可能来源于儿童的创作并与之紧密相联。只有儿童将艺术感受、外在的艺术活动与其创作联系起来,艺术作品才会显得鲜活生动,而非空洞无味。(3)艺术的学习要多元化。(4)艺术教育需要相互合作。艺术教育需要由艺术家、教师、行政管理人员、研究人员和儿童自己相互配合才能顺利开展,每个单位或个人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另外,在艺术教育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在全面了解儿童个性特征的基础上,重视儿童间存在的个别差异,注重因材施教,充分开发儿童的内在潜能。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儿童对艺术教学活动的浓厚兴趣,促进儿童在艺术活动中的潜能发展。

(三)提倡开发儿童艺术潜能,开设与生活联系的艺术活动

美国前教育总署署长欧内斯特・L・博耶认为,为了促使儿童的潜能发展,艺术学习在儿童生活的头几年就应该开始。学前儿童在他们未学说话前就本能地喜欢图形、色彩和儿歌。儿童出生后的最初几年,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心,知识量也急剧增长,他们能够采取主动的态度积极地认识周围环境,并开始用听觉、触觉、视觉来感知世界。这时将艺术活动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不仅可以激发儿童的创造性和求知欲,陶冶他们的情感,还可以让儿童在亲身的动手操作中发现美、创造美。

美国艺术教育课程标准强调,艺术必须深深地根植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用艺术深化生活、丰富生活,把生活作为儿童艺术教育的源头,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引导儿童加强生活与艺术之间的链接,使艺术具有真正的价值和意义。

美国的艺术教育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非常注重实用性和儿童动手能力的培养。艺术教育一方面要反映美国和美国人民的某些特征,贴近现实与民众;另一方面要为生活服务,如环境艺术、商品艺术、建筑艺术等。受这种实用主义的艺术观念的影响,美国的艺术教育中注重儿童动手能力的培养。艺术教师鼓励儿童从小参加劳动,自己动手制作工艺品、练习绘画,让儿童在亲身体验中热爱生活。教育工作者注重艺术与周围环境相融合,会在教室的艺术角摆放便于儿童亲自制作的各类艺术材料。

(四)公益艺术资源丰富,倡导社会、学校和家庭三位一体的艺术教育

美国艺术教育中学校艺术教育与社会艺术教育相互配合、积极合作,不断拓宽校内艺术资源,寻求校外解决艺术教育问题的途径。政府和民间组织积极配合、投入巨资,为艺术教育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条件和艺术氛围,建造了各种各样的艺术馆、纪念馆和博物馆。

在美国民众的观念中,生活就是一门丰富多彩的艺术,在生活中充满了各式各样的艺术资源。美国的公益艺术资源相当丰富,首都华盛顿有上百个博物馆、纪念馆供儿童免费参观;纽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艺术文化积淀,众多的艺术场馆,与城市自身文化以及环境浑为一体,被誉为当今世界的艺术中心;达拉斯的美术馆中有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年代的艺术珍品,供参观者了解世界文化的发展与变迁,场馆内还有专门供儿童学习绘画的工作室,并配有专业人员对他们进行免费辅导。此外,这些城市还拥有先进的艺术教育设施和宽阔的艺术教育场所,城市雕塑在美国大小城市也是随处可见。

美国的艺术教育充分挖掘现实生活这个广阔而丰富的艺术资源,引导儿童从生活中发现艺术,在耳濡目染的艺术环境中提升审美能力,进而培养他们的艺术素养。从校园到教室,从社区到家庭,环境的布置充满了艺术和教育的氛围,身处其中很容易受到感染和熏陶。教师会充分利用校外的艺术资源,与社区的艺术家、艺术团建立联系,请他们到学校指导儿童的艺术学习与创造,或让儿童到校外参与社区艺术活动。另外,家庭也成为儿童发挥艺术创造能力的场所,住宅的设计、布局和室内装饰、摆设都具有较强的艺术性,能够激发儿童的艺术潜能,陶冶儿童的情操,提高儿童的艺术素养。

二、美国儿童早期艺术教育评价

美国的艺术教育提高了儿童的审美水平,丰富了儿童的内心情感,以期使他们的人格向更加完满、更为和谐的方向发展。这为我国艺术教育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探讨和研究。

(一)取其精华:美国早期儿童艺术教育的经验

1.早期儿童艺术教育的开放性

美国儿童早期艺术教育充分体现了美国文化的开放性。在艺术教学活动中,教育所需要的资料和信息,来自世界各民族的艺术产品和审美经验,但美的标准则是开放的,并未事先确定。对于比本国优秀的艺术作品,美国人持有接纳和引进的态度,并会进行模仿和创新。这些开放性的艺术教育资源,为美国学前儿童从小就真切地感受艺术原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美国早期儿童艺术教育的开放性还体现在艺术教育的资源上,其资源不局限于校园内部的艺术教育设施,而且还扩展到儿童的周围生活。教师常会利用社区艺术资源,与社区的艺术家、艺术团建立联系,请他们到学校指导儿童的艺术学习与创造。艺术教育活动不只在教室内,教师还会把儿童带到大自然中,让他们欣赏、感受大自然的艺术魅力,或鼓励儿童参与社区的各种艺术活动,带领他们参观艺术博物馆、艺术展览等,从小培养儿童对艺术的感受力。

2.早期儿童艺术教育内容的广泛性

美国的儿童艺术教育内容十分广泛,包括音乐、美术、舞台艺术、艺术理论、工艺制作及商业艺术等。在每一项目中又包括许多小的项目,如音乐教学的内容就包括基础理论教学、表演教学和器乐教学等。

美国的教育者深信多元化的艺术教育有益于艺术的繁荣与发展。为此,鼓励儿童个性化的艺术表达,儿童基本上可以随心所欲地创作他们自己选定的题材,抽象的、概念化的都可以。美国儿童的艺术教育是多元化发展的,自由度较大。在美国的《艺术教育国家标准》中,强调艺术教育应当根植于美国人的日常生活,拓宽艺术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使艺术真正具备日常生活的价值和意义。所以,美国的儿童艺术教育丰富多彩,这种多样化的教学能满足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拓展儿童的艺术经验、增强儿童的艺术感受。

3.强调儿童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美国的儿童艺术教育十分重视儿童主体意识的培养,认为儿童是艺术学习的主体,艺术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扮演引导者、组织者、管理者和参与者,而不单单只是传授者。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美国儿童艺术教育教学方法重视发挥儿童学习的主动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儿童。在美国,单纯的模仿往往被视为是对儿童自主发展和创造性培养不利的,因而受到人们的反对。而反对传统观念被认为是积极的,美国人看重创造性、问题的发现、自我表现、自我开发和探索,很多教师为了避免儿童养成效仿他人的习惯,很少向儿童展示自己的视觉艺术作品。

(二)去其糟粕:美国早期儿童艺术教育的局限性

1.艺术教育的课程过于轻松

美国对儿童人性和自由充分尊重,儿童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人们赞叹美国是儿童的天堂。然而事实上,美国儿童这种完全“放松式”的学习状态并非是绝对的好事,儿童对教师无所顾忌,会使儿童处于一种放任自流的状态,对学习内容“蜻蜓点水”,在艺术活动中学习不到实质的知识。由于美国遵循尊重儿童、爱护儿童个性发展的教育哲学,教育者不会对儿童在课堂上的表现做出过高的要求,使得儿童投入学习的时间较少。过于轻松的课堂教学会对儿童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局限。首先,它并不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决定了儿童的自制力、意志力是有限的,由于知识和认识水平的局限性,在学习目标、方法、课程等方面需要成年人的指导。其次,这种无压力的直接后果是学习质量的下降。这种教学模式也极易使艺术教学陷入一种“无压力,无动力”恶性循环之中,不利于儿童今后的成长。

2.各地艺术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

美国幅员广大,共有五十个州和一个特区。各州在经济、教育、社会福利等措施上有许多自,以反映各地之政治和经济情况以及人民的意愿。由于美国教育的地方分权制,《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出台至今仍很难落实,各校艺术教育各行其是。美国各州的经济成长程度也不尽相同,有些地方较发达,人民收入较高;有些州以农业为主,比较落后贫穷。这种情况也反映在教育资源与措施上,因为美国教育实施地方分权制,教育是地方职责,相对贫穷落后的学校设备与教育成效也往往比较差。如何平衡各地教育资源是联邦及各州政府教育施政重点之一。

3.新移民、多种族给艺术教育带来困惑

美国每年有成千上万来自世界各地的新移民,随着时间及形式的变化,以及移民社会所特有的开拓性和兼容性,美国人开始对“美国化”这一概念产生争论,逐渐调整对这一术语的认识。美国法律规定,语言、文化、精神、性别等方面的差别不能成为被排斥在教育之外的理由。然而,新移民的英语能力不高,孩子在校需要特别辅导。除此之外,美国民族越来越呈多样化发展趋势。由于各民族在、政治倾向、社会环境、文化背景,以及价值观念上有所不同,对教育的要求与成就也有很大差异,这直接影响到艺术教育在学前儿童中的开展状况,儿童接受到的艺术教育无法避免地呈现出参差不齐的局面。

*注:按照美国基础教育的习惯划分,本文中的早期儿童主要是指O岁~8岁儿童。

【参考文献】

[1]罗海鸥.开放、多元、综合的艺术教育――美国艺术教育考察报告[J].教育研究,2003,(1).

[2]邵燕楠,刘衍玲.美国艺术教育历史述略[J].中国美术教育,2008,(6).

第5篇:儿童美术的教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直觉 儿童美术教育 传统美术教育 视觉训练视觉表达

一、直觉在儿童美术教育中的地位

直观知觉和理智分析路人类的两种认识程序,两者相互配合发挥作用。直觉是一种为感性活动所专有的认 识能力,儿童的认识主要靠直觉发展,尤其在艺术活动中,感性的智慧占主导地位。儿童依靠直观知觉作画有 以下特点:

(一)儿童依靠直觉把握物象基本特征 儿童观察物象时眼睛最先接触到的并不是可度量的现象,而是接 受视觉刺激后得到的直接的、原初的感染力,他们把吸引了他们注意力的东西加以选择和强调,从而表现出对象的特征。从审美的角度看,被感知的意象就是感知物的本质。

(二)儿童依靠直觉能创造性地表现视觉意象 儿童的早期艺术形式,含有高度抽象的几何图形,它们并 不是对大自然的复制,而足对大自然本质特征的反应,有人认为这样的概念不可能产生于观察过程本身,它只可能是更高级的、非观察性的层次上推敲的结果,他们认为儿童对现实情况的思维不是靠直接的感觉,而是靠 非感性的智力的升华。其实,儿童与成人的艺术概括相反,是非理智的思维活动。概括在所有的知觉中都会自动发生,因为简化的形象是被记住的形象,儿童所表现的视觉意象,更多的是把注意力放在主观需要上。

(三)儿童依靠直觉能体现美的自然法则 对自然中存在的平衡、秩序、和谐等现象的体验和追求,是人 类的审美本能。在儿童的绘画中,均能得到自然显现。如儿童在线画中能自由运用各种形态的线通过疏密、繁 简变化表现节奏和韵律,他们用直线、曲线、圆形、方形、三角形在人物、动物、植物上自由组合装饰,做到繁而不乱,繁简有序;在线描写生画中,能把复杂的景物组织得井井有条。儿童在色彩画中,常用补色对比表现强烈而和谐的色彩关系,依靠直觉他们能感觉出一块红背景前的人脸是绿色的;在黄色背景前把人脸面成紫色;他们还可以根据物象受光的影响所产生的明暗变化,用不同的明度和纯度的色块进行 表现,这些并不是在理性知识指导下的艺术表达,而是靠直观感受,靠主观感情支配所做的自然表达。教学中教师只需要把儿童画中表现出的这些优点加以肯定,并有意识地加以引导,使儿童由无意识的显现发展为艺术 表现,认识就会得到升华。

人的直觉不是少数超人和艺术家才有的特质,直觉是人所共有的天赋,依靠直觉进行的美术教育活动,可 以开启人的智慧,促进人的直觉发展。

二、我国传统儿童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儿童美术教育只重视理性知识和技能传授,把传授专业技能技巧作为掌握知识、发展理智的根本途 径,在教学中教师向儿童灌输知识,儿童只能被动接受一套死的表现方法,从而抵消和压抑了直觉的认识作用 ,也抹杀了儿童的灵感和天赋。

(一)传统美术教学,注重临摹,忽视儿童的个性表现 常用简化了的图形做为形象表现的模式,通过临 摹灌输给儿童,把学简笔画称为让儿童掌握绘画“词语”。儿童在成长中,模仿是他们的天性,如果成人先入 为主地教他们画一些模式化的东西,就会使儿童形成定势,儿童学会了这些形象公式,套用在自己的画里,就 出现了所有儿童画一个模子的太阳、大雁、花、树……。

(二)传统的美术教育忽视儿童成长的历程,教材内容脱离儿童实际 如教材内容由简到繁,从成人的眼 光看儿童的造型能力发展,认为:物象的形状越简单,儿童越容易掌握和接受,所以教材从简单形到复杂形安 排,以体现由浅入深的认识过程,所以教材规定由平面形开始:圆形、方形、三角形、组合形……看来这种安 排似平是符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实际上儿童生来认识世界并不以形的繁简来发展认识,他们喜欢画 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人和事,他们一开始拿笔画画就先会画人。

(三)传统美术教育的评估标准,压抑儿童创造力的发展 在传统的美术教育中,只以象不象为评价作业 的标准,忽视了艺术中的多元化表现。

人的美感由于审美观点、审美标准和审美能力不同,对审美对象产生的审美感受就有差异,美从不同的侧 面和角度呈现在人面前,也会引起不同的美感。儿童受不同环境、不同气质和不同教养影响,审美情趣和能力 也有差别,美感的差异性是普遍的、绝对的。在美术创造活动中只有强调个性表现,提倡独出心载,才可能促 使儿童产生创造力。

三、依靠直觉进行造型训练的原则与方法

(一)依靠直觉进行造型训练应遵循如下教学原则

以儿童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为儿童创造自由表达、自由探索、自由创作的机会,以利身心健康和谐发 展;根据儿童各年龄段的绘画心理特征和他们素质与能力的发展,选择和决定各段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形成连 续性教学;依靠直观知觉,发展儿童感官,培养美学意识,利用多种手段扩大生活视野,激发创作兴趣,培养 儿童视觉造型反应和创造力,以及情感表达能力;通过观察、记忆、体验、联想、欣赏等进行启发式教学,教 师尽量不做技法示范。教会学生运用各种绘画工具、材料的方法,以及运用造型元素、造型规律的方法,不限 制只用一种表现方法。

(二)依靠直觉进行造型训练的教学方法是

1.以视觉训练为中心,培养儿童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中国传统绘画历来用传授技术的方式,如教使用绘画工具的表现技巧,习惯用一种模式来要求学生如何表 现。这种数学容易对儿童的创造力产生抑制作用,也不符合艺术教育特点。其实,儿童绘画能力不靠教具体知识和方法,仍旧能自然发展。发展规律为:由简单表达到复杂表现,由意象到再现。

2.尊重儿童的视觉表达,把儿童从再现和复制自然中解放出来

第6篇:儿童美术的教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美术活动审美感知儿童审美感知

一、审美感知的概念

在审美心理学中把审美感觉和审美知觉合在一起,统称为审美感知。这是审美感受的基本心理形式。审美感知力是从具体审美对象出发,通过生动的直观,由单一到丰富的过程,是我们在审美观过程中把握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各种审美特点的能力,它的形成不是单纯地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往往取决于主体的意识指向。

审美感觉,按心理学的分析,是对事物个别特性的反映。它是通过感官与对象的直接接触而获得的。当我们感到的某种色彩、声音、线条、质地而产生愉快时,这种愉快就起于感觉。一切较高级复杂的心理现象,如知觉、想象、情感、理解等,都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

审美知觉不是知识的判断,不是科学的归类,而是透过事物的形式达到对它们的情感表现的把握。只有当人们看到一条条潺潺流淌的小溪时,立即感到它的欢快和生机;看到黑云压城的景象时,感到威胁和压抑,这些才是审美知觉。作为审美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审美知觉与其他心理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二、儿童美术活动中审美感知的培养

对儿童进行美术教育,要注重审美意识的启蒙与培养。美术教师要重视儿童的艺术潜能,保护其艺术天性,关注儿童对美术作品敏锐的知觉观察力。让他们从静止的画面中感受到生命的运动,从流动的旋律中描绘出生动的场景,通过对画面感知和分析体会艺术作品所表达的特别的情感和美感。注重提供适宜的环境,激发儿童大胆表达自己感情理解和想象的艺术潜能。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顺应儿童对环境的需要,创设良好的绘画欣赏的教育环境。

1.创设环境、潜移默化。创设良好的环境,装饰具有绘画艺术特色的墙面和空间美,对于儿童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儿童对具体形象的事物感兴趣,离开具体形象儿童就无法接受和感知,也就无法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动机和情感,只有良好的教育环境才能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而教室是儿童观察、学习、感知的良好场所,教师在设计墙饰画面时教师有意识采用红、黄、蓝、绿、紫等对比强烈的传统色彩,在民间剪纸展示上以并列、重复的排列方式贴满展板,色彩如同版画般的效果,红绿相间、单纯大方,使儿童身临其境、潜移默化。

2.主动参与、共同布置。教育实践发现,儿童积极主动参与教育环境的创设,能有效的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教师有计划的组织儿童参与艺术作品的收集,还发挥家长的力量一起收集民间绘画艺术作品,如在收集年画艺术作品时,有的儿童拿来了挂历、有的拿来了月饼包装盒、有的拿来了书籍、图片、碟片,通过主动收集作品,儿童对年画作品有了初步的感受;教师还与儿童、家长一起参与每单元的环境布置,教室里有教师的作品,也有家长的作品,更有儿童的作品,我们把大家创作的作品经过剪辑、装饰,以美的形式呈现在教室里,让儿童体验创作所带来的。

(二)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儿童绘画情趣,体验审美愉悦。

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必须选择形式多样、活泼生动的教育方法,利用游戏法、儿歌故事法、歌谣、看画说话等不同形式来进行美术绘画艺术的欣赏教育。通过讲故事“精卫填海”、“嫦娥奔月”,让儿童感受传统民间传说中的人物画的色彩、造型的美感,结合幻灯、范例让儿童观察、讨论作品的构图、设色,初步地感受民间绘画的艺术美,在此基础上让尝试创作,鼓励幼儿大胆的进行艺术表现。通过区角活动,提供头饰、磁带、云袖服饰让儿童进行表演,以情景游戏的形式把欣赏和表现有机的结合;儿童在设计屋、巧手屋中,听着传统音乐进行扎染活动,把自己沉浸在情景中大胆构想、创作,极大的鼓励了儿童的创作欲望。

(三)提供丰富的活动材料,让幼儿充分实践。

有了充分的感受和体验后,根据单元内容,提供不同种类、各种材质多种材料,让儿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例:欣赏了脸谱后儿童在活动区用水粉或泥塑来表现;在欣赏了年画后儿童运用学过的吹塑纸版画来制作年画;在欣赏了剪纸画后幼儿动手利用废报纸、彩色挂历纸剪自己喜欢的十二生肖,并进行编故事活动;在欣赏了蓝印花布后儿童参与印染活动,儿童用宣纸、水彩进行扎染活动,体验色彩的浸透和晕化;在欣赏了中国画后,儿童尝试在宣纸上画鱼图,并通过师生合作动手制作灯笼,把自己的作品变成美丽的手工艺品,这些活动充分地激发了儿童再创作的积极性。有了丰富的材料有了多重的选择,儿童才能把自己的欣赏经验给予充分的表现。

(四)教师尽可能在与儿童的活动中创设宽松愉悦的活动氛围。

活动中教师和儿童不是灌输和被灌输的关系,而是双向交流的关系,教师把民间绘画作品中的对称、均衡、重复变化的形式美,通过观察、讨论,给予儿童启发,不以教师的权威压制儿童,而是作为引导者,让儿童畅所欲言大胆的观察和理解。在儿童充分发挥想象力和理解力后,经常会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说出意想不到的见解,如欣赏了古代双鱼太级盘子后,儿童对盘子上的花纹、造形就有丰富的理解,有的孩子认为是鱼爸爸和鱼妈妈相亲相爱不分离,有的孩子根据年画欣赏的经验迁移,认为表现的是年年有余,还有的孩子认为是克隆小鱼,通过讨论儿童感受了鱼形图案所包含的循环、重复的形式美。

总而言之,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忽视美育的教育是低质量的教育,通过对儿童实施美术教育将会对整个教育体系产生重大影响。教师在儿童美术教育中,应注重对儿童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应对儿童的美术潜能有充分的认识和估计,相信儿童的创造力和表现力,保护其艺术天性,根据儿童的发展状况和需要,对绘画的表现方式和技能技巧给与适时、适当的指导,开展生动活泼、富有个性、有生命的艺术教育,方能使儿童在审美意识上保持纯真的“个性”。为其以后的素质教育打下基础,为其顺利成长创造条件。儿童必将是能创造新生活,创造新时代,创造新国家的一代人,也必将是最具艺术修养的人。

参考文献

[1]许鸿.幼儿艺术教育[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陈帼眉.学前儿童发展教育评价手册[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3]孔起英.学前儿童美术教育[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7篇:儿童美术的教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农村;儿童美术;教学方法

0 导言

发展美术教育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要提高全民的审美素质。发展农村美术教育是德育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国内美术教育的最薄弱环节就是农村的美术教育,容易被人遗忘、忽视。农村美术有教学方法陈旧、师资不足、教学观念落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教学设施不完备等等问题。本文重点从游戏学习法、玩做学习法、心画学习法、创设艺术气氛,完善交流环境,创设校园氛围,增强艺术感染等方面进行深入论述,以期对丰富农村美术教学体系及方法有一定的认识。

1 农村儿童美术教育现状分析

1.1 农村美术教育功能定位解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农村美术教育功能的准确定位变得越来越重要。通过美术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还可以激发其对美术的爱好与追求,更有助于塑造学生健全的性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以要加快农村美术教育工作落实并进一步明确农村美术教育功能定位。使“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成为农村美术教育大的发展方向,从而确实巩固农村美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

1.2 农村美术师资队伍问题分析

农村美术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始终是素质教育的薄弱环节,具体表现为人才不足、专业教师培训困难、国家师资分配不全面等等的问题。从事美术教育教学的教师大多数不是专业人士,严重影响了美术教师队伍的思想和整体的发展。要想在农村美术建设方面有所提高。首先,要给美术教师创造更多的学习、培训的机会,提高教师的教育素质。[1]其次,确定美术教师在岗位上的指定作用,定期对美术教师进行固定的考察和审核。

1.3 农村美术未来教育发展预测

现在农村美术教育事业的未来发展形势使美术教育不再使用传统教学评估体制,而进行科学的教学监督;使人们逐渐转变价值观念,端正对待美术教育的态度;使农村美术教师专业队伍逐渐得到重视,创新美术教育教学思路,提高农村美术教育素质。只有立足实际才能探索出一条适合农村的美术教育发展之路。

2 美术教育对农村儿童成长作用分析

2.1 儿童美术教育对儿童早期智力开发的重要性

现在儿童早期的智力开发就显得格外重要。恰好儿童美术活动本身就是智慧和创新的代名词,孩子每天都要接触很多新鲜事物,但他们并不是每件事都能牢记在心,所以就需要用绘画来激发儿童对客观事物的好奇心从而提高他们的认知、记忆等各方面的能力。绘画主要就是要通过视觉形象来进行视觉形象思维,要对绘画的对象作认真细致的观察分析,如它的形状、结构、色彩等等,而且要进一步了解事物之间内在和外在的联系,了解物与物、物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样不仅可以在绘画过程中使智力得到开发又可以使儿童具备合作创新的精神。

2.2 儿童美术教育对儿童思想品德方面的影响

良好的思想品德是需要良好的教师和积极的学习氛围去培养的。其中学习美术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生活的理解和热爱,更有助于提高丰富的艺术修养并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师应当认识到美术教学不仅仅从属于德育,它自己也有着自身的教学目标和任务。美术艺术能激发儿童对美好理想的追求,不仅能丰富儿童的文化生活,还能培养欣赏美的情操。只有懂得去创造美的人,才会格外珍惜创造美的劳动和事物,也会尊重别人的劳动并懂得怎么去爱,进而爱人类的一切劳动成果。

2.3 美术知识和技能的实用价值

在不断革新的新时代社会中,实践技能和使用价值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其中美术实践能力所带来的快乐使儿童能更加积极地学习,从而拥有正能量的人生观。美术方面的知识涉及生活的各个领域,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就拿衣着打扮来说,一个优秀的设计一定会给人以美观大方的感觉。相反,就算用高级衣料、金丝银线,描龙绣凤去点缀一个拙劣的设计,还是会使人感到俗不可耐。即便我们不是专业的设计师,也应该了解掌握一些相应的美术知识和技能,这样就可以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发挥作用,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3 农村儿童美术特长教学策略

3.1 有效引导思考,激活发散思维

学好美术最重要的就是想象力。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丰富的图形、颜色、形象让孩子们初步了解绘画的乐趣和奥秘,也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和潜能,从而激活他们的想象思维、发散思维,对孩子未来的成长影响深远。勤练多练美术基础的同时还要具有发散型的创造思维,并结合儿童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儿童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2]让小朋友们在这样的氛围下进行审美创作并在不经意间体会到美术创作的主动性,让儿童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3.2 提炼生活素材,提升感知生活能力

少儿美术教育是让学生接触生活、感受生活的良好机会。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挑选,提炼生活中的各种素材。例如,穿衣服、洗漱、给家人做礼物、身边的动植物、花草等等,通过对这些素材具体形象的描绘,让孩子们深刻地认知生活,再融入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从而使这些普普通通的生活素材成为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手段。我们应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知识与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3.3 综合运用教学手段,让美术课堂生动有趣

少儿的美术学习应该以轻松愉快为主。在课堂上应尽量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与手段,如多媒体的运用、情境的创设、游戏的贯穿、材质的变化,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美术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对美术的兴趣。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绘画,在绘画中感受快乐。

3.4 培养儿童的合作意识,帮助其适应社会

现在的儿童最需要培养合作意识和能力。要精心设置合作学习情景和内容,让孩子们自由地完成。将儿童美术学习与合作学习这种创新性的学习方式联系起来,通过合作绘画、想象、游戏等学习形式来促进儿童之间相互协作、沟通和交流,帮助他们摆脱孤独、自私、任性的性格弱点。

4 农村儿童美术特长教学方法

4.1 游戏学习法

游戏学习法在美术学习方面的运用是最广泛的,游戏的自我表现方式可逐渐形成视觉和造型的设计理念。游戏中具有韵律的活动可发展为舞蹈和音乐,客观地来说游戏是把建设性活动发展为手工艺的活动。而这些方面是可以融为一体的,即是人格与艺术创造的和谐发展。在笔者的美术教学中,主要从感觉和思想上利用游戏学习培养儿童的造型、绘画、手工能力,并且是以自我为中心。[3]所以,游戏在这个方面就恰恰成为了艺术活动的引导线,儿童通过游戏来学习绘画便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2 玩做学习法

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认为“学习兴趣是推动儿童学习的内驱力,学习这一活动最好的办法是让孩子尽兴‘玩’数学。”即有了兴致,就会激发求知欲,形成积极的心理。而学习都是相通的,在美术绘画中我们也可以做到“玩”。玩做顾名思义就是边玩边做,它能使学生的个性在美术创作中得以充分展现,个性可以体现出学生的绘画风格和特点,这点使得玩做学习法引起广泛的重视,在玩做中既可以锻炼儿童的动手操作能力,并逐步将其发展成儿童的心理活动,也能不断地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去完成他们展现自我、超越自我的愿望。

4.3 心画学习法

心画学习法是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逐渐推出的一种新式学习法。名家作画往往是在静逸的心境和环境中去完成一幅优秀的作品,因为静逸的环境使人的思维扩张,毫无掩饰地去表现出心中的图式,可以让学生在安静的环境中完成自己的绘画创作。心画的首要前提就是营造静逸的氛围,老师通过播放优雅的音乐,让学生闭目静思片刻,脑中浮现出所想的画面,将心中所想,脑中所看到的画面展示到画纸上就是心画学习法的精髓。

4.4 创造艺术气氛,完善交流环境

从儿童有交流意识的时候开始,就会渐渐地运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他们自己的个人想法。而美术便成了这个阶段的儿童最易表达自己感情和情绪的一种有效方法,就像平时我们教学时经常看到一些儿童在一起绘画时不断大声地表达自己的意图。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校教育的影响,孩子这样的表达方式会逐渐消失,而我们作为教育的传播者应主动维护孩子的学习氛围,让孩子在学习中学会交流,使儿童的思想得到启发,情绪得到升华。

4.5 创造校园氛围,增强艺术感染

要有效利用学校教育的大氛围,渐渐影响儿童的艺术创作这个小氛围。学校可以定期地开展儿童画展让学生的创作体验得到展示。较大规模的现场命题创作作品也可以增强儿童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学校通过这些多姿多彩的活动来让学生们充分展现出自己对美术绘画的理解,表达他们对美术的热爱之情。

5 结语

根据本文,我们了解到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并没有真正发现农村美术教育的重要性。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大课堂,它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资源,如果我们能够将其充分发掘出来,将会对美术教育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其次结合新课程特点不断努力创新,大胆尝试开展农村特色美术化教学,逐渐走出一条具有农村特色美术教育的新道路。

参考文献:

[1] 诸葛蔓.幼儿美术教育现状分析与思考[N].山西青年报,2015-8-3(5).

第8篇:儿童美术的教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儿童美术教育;素描创新

素描是造型艺术技法的基础,是练习绘画基本功的手段,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孩子对绘画基本功的训练。但现在的美术教师直接采用自己大学期间接受的素描训练方式进行儿童素描训练教学,没有意识到我国普通美术学校的造型基础训练是以写实的具象素描训练为教学体系不适合儿童素描教育,教师忽视了儿童学习素描的阶段性。学院派美术以提高技法为目的,强化扎实的基本功以准确的形体来表现物体的真实感。而儿童素描教育则应以提高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为主要目的。一味地照搬学院派的素描训练方法,缺乏创新精神;一味的严格要求会使儿童感觉有难度而产生厌倦感,从而对美术学习失去兴趣。

如何使儿童在素描方面尽快接受更科学、更系统、更规律的教育,使儿童的绘画技能稳步上升,是现在儿童素描教育面临的一大难题。通过教学实践和研究,美术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解决这个难题:

一、循循善诱,由浅入深,多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儿童经过儿童画学习,虽积累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和观察能力,但素描的绘画过程是需要眼睛、大脑、手,共同进行的,并且需要敏锐的观察、理性的分析、耐心的刻画将事物展现在画面中。这对初学者来说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单一的黑白灰调子比起多彩的儿童画更加枯燥乏味。这时美术教师应多鼓励学生,对他们的教学内容,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因此儿童素描教育可以从球体、立方体、等基本形体进行教学,让儿童认识到生活中的许多东西都是由这些基本形体简化而来的。用光线的明暗关系来表现空间感,不应太过复杂。

2.激发儿童的绘画兴趣,让儿童在熟悉素描工具的过程中体会绘画的乐趣,运用各种绘画工具,画出不同的线条感觉,这样引导儿童去尝试、去体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打消他们对写实性素描的神秘恐惧感,教师应适时地对好的学生作业加以肯定和表扬。这样做的好处,一方面是作者的成绩得到了肯定;另一方面也鞭策和鼓励了其他的同学。另外,教师还可以定期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多方面的比较,总结学习成果。这样来引导儿童进行自我评价,发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指导儿童从其他人的表现技法中发现可取的部分。树立儿童学习素描的信心,上课注重使用现代法教学,加强其感性认识,使儿童对学习素描保持新鲜感和认同感。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和耐力。

二、以结构素描为主,写生与临摹相结合,促进而儿童掌握知识和技能

1.儿童素描教学中应以教学表现物体结构的线描为主。线描主要是使用轮廓和结构线来表现物体,在练习中反复对各种物体的形体、透视变化、大小比例、前后位置等进行观察比较。然后用点、线、面来构成形体,通过一系列观察与描绘的手法,儿童会获得视觉形象和构成形象的一系列规律,提高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这样能够使儿童更牢固地理解和掌握形体知识,为以后的明暗素描的学习打好更加坚实的形体结构基础。

2.儿童初学素描写生,是从比较随意的绘画转入较为“正规”的绘画技能训练及技巧培训,是培养学生分析能力、观察能力和比较物体的外形特征而加以概括绘画的一种重要训练,是学习绘画技法的重要方法。但是由于素描写生要求在二维的空间上表现三维的立体感觉,而且又有严格的程序性,这种有较强的理性的训练,对儿童来说有一定的理解困难。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只有教会儿童运用正确的临摹,才有可能学会写生。因此要学好素描,一定要把临摹与写生相互结合,使学生写生时有法可循,不至于产生恐惧心理。

三、开发新的学习模式,提高学生的绘画热情

通过讲解一些绘画写实方法后,让学生在认识了一定程度的素描方法后,让他们进行相关的简单的创作,来表达内心的想法。因为儿童的理解力和绘画能力都很局限,不能对他们在绘画技巧上做太多要求,以简单素描的形体、空间、明暗来表现事物。在选用主题时要以儿童的思考方法来确立,展现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不要要求过度的形体准确性,可以变形夸张,并略稍加明暗,不主张过于讲究明暗调子的细节变化,鼓励学生在写实的基础上敢于取舍,不拘于形,敢于添加自己的想法,增强学习素描的信心,主张“一题多画”“一题多变”的独创性思维能力。这样既展现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扩展素描的艺术表现力,使学生在不断加强素描功底的同时,又达到了美术兴趣的培养。

四、因材施教,培养整体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儿童素描教育主要是启发学生直观地面对客观事物,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对象,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理解对象,这就需要学生的实践中、在积累经验过程中和审美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认识和技能。教师还应根据每个学生的身心特点,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儿童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由好奇转向对知识的探求,激发学生兴趣,进而提高素描绘画能力。

为了培养儿童整体的洞察力和表现力,我们应该在静物写生教学中,不应该直接让儿童去画静物,而是指导他们有计划、有目的地从各方面观察其形态特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物体加以描述。通过描述,学生懂得观察物体时应如何比较,在比较重加深对形状的进一步理解,做到心中有数。在教授理论性知识的和表现技法时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绘画能力,要将兴趣和绘画能力进一步提高以致上升到一种知识水平,使之感受艺术美。

此外,教师巡视指导也是一个较为重要的环节。巡视指导中发现有共性的毛病,教师可在黑板上示范纠正。使个别表现不到位的学生,教师还要动笔帮助修改,使学生从教师改画中体验正确的观察和表现手法。

总之,儿童素描教学训练不能操之过急,不能以学院派写实性的具象素描训练进行儿童素描教育,儿童学习素描的阶段性是不可忽视的,应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采取适应儿童生理和心理特点的不同教学方法进行素描教育,使儿童的绘画逐步正常发展,并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达到儿童美术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杨景芝.《儿童美术教学法研究》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第9篇:儿童美术的教学方法范文

唯我独占的构图、大胆无忌地落笔、奇特夸张的造型、我行我素的用线、单纯强烈的对比色,画面有一种无法言表的和谐与韵律,使人耳目一新。美术活动是儿童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对孩子来说既是玩画游戏,同时又是一种再创造,在不知不觉中感悟美、追求美、创造美、享受美,在观察思考中锻炼了创造能力,增长了知识,开拓了视野。

近年来,许多家长愿意送孩子去美术班学习,这说明人们已经认识到美术对儿童智力早期开发所占的比重。但如果执教无方,便适得其反,事与愿违,美术教师是设计者、启发者、引导者、鼓励者,而绝非单纯传授技能技法的“教书匠”。

我在教学中体会颇深的是,已经上过多次美术班的学生,被太多成人模式化的东西束缚了手脚而失去自我个性,没有自己的观察思考的方式,只会用学过的凤毛麟角的公式生搬硬套,将临摹来的一招两式重复表现,一旦面对现实写生就束手无策。而那些不曾专门学过绘画的儿童则大有可塑性,虽无临摹之技,但一经启发指点,茅塞顿开。其进步则不可估量。

我认为儿童美术教育,就是让儿童在美术环境中游戏,在游戏中提高他们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教给他们正确的观察方法,启发形象君维运转,鼓励想象与表现的“敢”字。美术教学的基本原则,就是让儿童处于自由创造的主动地位。万不可用程式化的模式、公式化的教条、以成人的意志强制性的机械模仿,来干涉教育儿童,这种做法的后果导致儿童失去兴趣、失去信心,直至对美术产生反感。这种教学与开发学生知识背道而驰。

美术教学中如何发挥儿童的创造性是关键,对儿童而言,没有生活感受是缺憾,有了生活感受无法表达便是遗憾。为了增强儿童的想象力,在选修课中先抓儿童速写这一关。一个常见的静物、一个简单的工具、一个劳动机械、一个新的环境,都能引起他们浓厚的兴趣。强调观察的重要性,讲解整体和局部的先后顺序,改变孩子千人一面的公式化弊玻在速写过程中改掉个别好动的儿童“马虎”和“求快”习惯,一定要苦口婆心、循循善诱,让学生勤思索、细观察,从中完成能力培养。?经过一段时间,?就深入得如同绣花一样,这时再乘热打铁,催促“快”中有量点、有整体。儿童绘画教学讲究一个“严”字,多鼓励、多观察,收益无穷。教师手勤、腿勤、眼勤、嘴勤、脑勤,只要全身心投入,儿童就会学有所长。

这里选登几幅儿童写生作品,其中可以看出学生在学习、观察、作画中对节 奏、韵律、整体、局部的理解。

有了速写的强化训练,学生的整体美感素质加强了,潜力和智慧得以挖掘,儿童对自己的信心更足了,学会了对一景一物留心观察。美术教学也是一种综合教学,它把美有教育渗透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作用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文化课程的兴趣,学生在乐学善学的气氛中又得到美的熏陶.两者相得益彰. (北京信息员李曜明)""儿童美术教育指误""儿童美术教育指误当前儿童美术教育,虽然受到各方面的关注,但总是在不正常的情况下松散地进行着。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教育思想上轻视美术。近十年来,儿童美术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美术教育理论中的一些根本性的问题得到澄清。可是落实到教学实践上却相差甚远。在多数教育工作者的观念中,德育、智育、体育早已成为固定的教育模式。

学校的一切教育活动往往围绕几大主科开展,美术教育仍处在附属地位。有些学校常以没有专业教师为名不开课,稍好些的学校为应付上级检查随便叫个老师顶顶,有的学校语文、数学、外语课一多,干脆把美术课挤掉,用来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有些学校把艺术教育错误地理解为一种活动,用它来充当节假日学校的装饰。

把自己的审美意识强加给学生。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将自己的审美意识、情趣强加给学生,只讲如何去欣赏,不讲怎样观察、描绘,忽略了儿童自身的感受。

实际上,有些变形、夸张的儿童作品往往是儿童自己直觉经验的体现,是特定年龄阶段的产物。作为教师,在辅导中应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结合实际在绘画技能方面适当地加强指导和训练,进而完成儿童在艺术表现中的感性上的审美体验,丰富和强化属于他们自己的审美意识,这样无论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还是儿童自己的创作,都会产生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