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汉语言文学特色范文

汉语言文学特色精选(九篇)

汉语言文学特色

第1篇:汉语言文学特色范文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特色班;培养模式;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7-214-02

作为我国普通高等教育中有着悠久历史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有着辉煌的成绩,涌现出许多优秀作品及名人大家,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今的汉语言文学教育出现的许多问题,招生难,就业难。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亟待改革,为此,不少高校都作出了积极的探索,其中,武昌理工学院2010年开设了全国首例本科专业的“文学创作特色班”,以“作家班”的形式,为高素质人才培养作出了积极的探索,并在三年的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文学创作特色班的成立背景

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加大了改革开放的力度,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一切向前看”的口号在民间实际变成了“一切向钱看”。“人们开始以金钱的标准来观察和衡量一切事物的价值。精神领域的东西带给人们的收益和实惠,往往不如物质领域的东西来得直接和实在。”在市场经济转型和大众文化发展的双重冲击下,文学及文学类学科日益边缘化,严肃的研究不受重视。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近几年遭遇尴尬处境,招生难、就业难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普遍面对的难题。究其原因,一是专业定位不准,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轨;二是课程结构不合理,理论课程大于实践课程;三是教学方式滞后,课堂沉闷,不利于学生锻炼思维能力。

一方面是专业的不景气,另外一方面,大学生成为网络文学创作的主体。2012年的中国现代文学馆《2012中国文学发展状况》报告称,2012年的网络文学呈现出与传统文学日益融合的趋势。调查发现,现在几个大型专业文学网站的签约中,在校大学生要占到50%以上。在网络文学的带动下,网络新媒体文学研究成为文学研究的新分类,文学市场进一步壮大,大学生队伍的成长为汉语言文学未来的发展开拓出新的道路。

然而,现有的教育体制中,却没有一套完整的写作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机制明显滞后于社会发展。武昌理工学院作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高校”,独立承担“创新民办高校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创建高水平民办大学”的任务,于2010年创办了我国高校首例本科阶段的“文学创作特色班”,迄今为止,经过二年半的培养,该特色班的学生获得了不菲的成绩,目前该班学生已出版二部专著,发表作品的人次比例达80%以上,在各种部级、省级文学大赛中获奖人次比例达70%以上。基于此事实,文章以该校特色班为例,探讨该校文学创作特色班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武昌理工学院“文学创作特色班”培养模式详解

针对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萎缩的问题所在,武昌理工学院“文学创作特色班”的培养模式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目标模式创新、培养机制创新、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创新、评价机制创新。

(一)“优招优培淘汰制”的招生模式

文学创作特色班实行“优招优培”淘汰选拔制。面向全国招收“文学创作”方向的学生,入学后在全校范围内再次进行征集选拔。一年后实行淘汰制,不适应特色班培养模式的学生转回原专业或其他专业方向就读。这种招生模式不拘一格,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生源质量,并且将具有写作天赋和写作能力的人才筛选出来,集中资源,提供平台去培养那些热爱写作并且有能力去写作的学生,保证每一位学生的成才。

(二)一对一’导师制和“工作室模式”的培养模式

文学创作特色班在教学上实行“一对一导师制”。传统的课堂教育模式易导致课堂沉闷,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在一对一导师制下,学生阅读和思考的问题能及时得到导师的指点,并有机会对自己的论点和导师公开进行有效的、具有针对性的深入探讨。对于文学创作特色班,一对一导师制确保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在写作上教师全程跟进,有利于学生在文学写作上的深入发展。

“工作室教学模式”借鉴了艺术创作的形式,以工作室的形式,将几个或十几个学生组成一个创作团队,以专业教师为主导,以辅助教学和承接创作课题为教学手段,由教师带领学生承接和完成创作项目,将产、学、研融为一体,最终使学生的综合专业技能得到提高。工作室模式最初来源于职业教育,一般是艺术专业团队集体创作的模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文学创作特色班”将工作室模式引入写作领域,通过承接出版社选题、自拟选题、签约文学网站连载作品等途径,为学生创造大量写作机会,一来将志趣相投的学生聚集到一起,有利于学生相互促进、相互学习;二来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写作氛围,激励学生投身于创作。“工作室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其实践教学重于理论教学,遵循从实践到理论、再由理论到实践的教学规律。不仅如此,工作室模式还让学生了解、适应现今文学市场的运作模式,将文学创作人才的培养与社会需求密切联系起来。

(三)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大胆创新

针对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方式滞后的现状,武昌理工学院在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上大胆创新,采取了“兴趣引导法”、“选题牵引法”、“环境同化法”、“体验式教学法”、“同题比稿法”等新型课程体系及教学方法。

“兴趣引导法”:通过短期的写作实践,使学生丰富体验,全面了解各种文学形式,挖掘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导师再结合学生的不同创作兴趣和写作基础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实现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选择发展方向。

“选题牵引法”:在班级内建立几人到十几人组成的多个小型工作室,承接文化公司选题和自拟选题,通过选题牵引,实现学生创作过程中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再到理论的螺旋上升过程,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

“环境同化法”:大胆创新教学内容,在教学实践中穿插名家讲坛、创作竞赛、选题讨论、作品研讨会、同题比稿法等多种形式,营造创作氛围,形成名家典范激励、学生竞赛促进、志趣相投者相互勉励的环境同化作用;

体验式教学法:文学采风、笔会、选题创作等实践教学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创作实践中,充分锻炼、培养学生扎实的写作能力。

同题比稿法:相同的命题让不同的学生进行创作,以比稿会的形式进行验收、评论,培养学生竞争意识、求新意识和市场意识。

(四)以创作成果为评价的评价机制

武昌理工学院在全校推行“开发内化教学”,评价机制上推出了“素质学分制”的改革,学生毕业以创作为考核指标。

“素质学分制”转变传统的评价机制,将评价重点放到学生的素质测评,主要评价学生获得了多少实际性知识,获得多少思维方法及在认识问题、解决问题中的能力,在创造性等方面取得了多少收获。重点考核学生的创新性能力和实践能力。

毕业创作要求学生以十万字的文学作品作为学位认定的依据。从实际成果出发,科学认定其创新性能力和实践能力,确保培养出合格的创作型人才,强调学生实践能力。

第2篇:汉语言文学特色范文

【关键词】跨文化对外汉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077-02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国际社会之间经济文化的合作交流日益密切,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更是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汉语热。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文化的传播与弘扬要依靠语言这一载体进行,同时,语言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其形成与发展、理解与运用都深受文化的影响,并承载着社会文化、价值观念、风俗习惯以及等体现民族特色的文化意识。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决定了对外汉语教学的特殊性质,在此明确学科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对外汉语教学的实现机制,使得对外汉语教学更加科学有效是十分必要的。

1跨文化视角下开展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

1.1 从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关系看学科性质

对外汉语教育学是语言教育学科,文化教学是语言教学的补充。基于这一学科性质,跨文化背景下的对外汉语教学要注意体现中国特色文化,并尝试与学习者的母语文化相结合。对外汉语教学中汉语言是教学主题,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向学生讲解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和实用的日常用语、提高学生语言技能水平,也要重视中国文化在汉语对外教学中的体现,满足学生了解中国特色文化的需求。

1.2 跨文化视角下的对外汉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学是在文化与语言多元化发展的环境下对人际交往以及社会行为进行综合性研究的学科,跨文化交际学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拓展了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空间,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动对外汉语教学事业迈上新的台阶。对外汉语吸收跨文化交际学理论中适用于自身的部分,例如对比分析学习者母语和汉语差异,思考处理文化冲突,提高对外汉语的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

2跨文化视角下对外汉语教学的实践机制

2.1 践行教学原则

跨文化视角下进行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要遵循"培养语言能力为基础,传播中国特色文化为补充,尊重不同文化特色"的教学原则。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汉语水平,制定合理的教学规划,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和需要开展教学,重要的是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与运用水平。传播中国特色文化是指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提高学生语言水平的同时,注重中国特色文化在汉语教学中的体现,满足学生对了解中国特色文化的需求,使得文化教学成为语言教学的有力支撑和必要补充。对外汉语教学要遵循文化教学为语言教学服务的原则,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2.2 完善教学内容

对外汉语教学的内容体现着教学水平并影响教学效果。从对外汉语教学内容的选择来说,课堂教学要让学生学习生动的、常用的、鲜活的语言,避免枯燥的课文诵读和语法讲解。从对外汉语教学内容的层次来说,基础阶段是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中级层次是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高级阶段则是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与价值观念,体现我国文化历史、当代国情以及语言文化发展知识等。

2.3 丰富教学实施

首先,汉语教学可以采用体验教学的方法,例如教师在课堂上带领学生写毛笔字、学习剪纸、编织中国结、给京剧脸谱上色等,在学生体验与认知的过程中,加深对汉语语言和中华文化的理解。其次,汉语教学也可以通过对话教学的方式,使得师生在课堂对话过程中实现信息的交流和情感的交融,学习者可以在轻松开放的学习环境中学习知识、探索适合于自身的学习方式,教师则可以在对话过程中了解学习者的进度、感兴趣的话题以及偏误或疑虑。最后,汉语教学可以通过对比教学的方式,在对不同语言和文化进行比较的过程中,发现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针对差异现象给学生抛出话题、组织讨论、举例讲解、启发思考。

3总结

对外汉语教学规模的扩大、水平的提高是我国综合国力与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体现,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水平、探讨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对于提高汉语的影响力、传播中国特色文化、实现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加大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力度,结合新形势新问题提出新思考新措施,逐步提高我国对外汉语教学水平,推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繁荣和中国梦的美好愿景早日成真。

参考文献:

[1] 李旭中,孟斌斌,张蔚.跨文化视角下的对外汉语教学[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 31(7):31-32

第3篇:汉语言文学特色范文

 

本文把这些词语称为“色彩语”。色彩语不仅传达了视觉性,还被植入了人类的感情,被广泛用于比喻和象征,这种现象在不同的语言中具有普遍性。不同文化中的色彩语在词汇数量、表达方式和意义层面有很大区别。

 

究其原因,与使用者对色彩的认知和文化背景的差异有不可忽视的关系。韩国和中国由于历史上的文化渊源,文化共性很多,因此色彩语也有很多相似的含义。但是由于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文化差异,因此两国色彩语的意义也不乏个性。

 

本研究通过对韩语和汉语“黑”基本意义和隐喻意义的对比,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希望能为韩国语学习者和汉语学习者提供帮助。

 

色彩语在词汇构成中占有重要比重,色彩语的形成和发展与人类对色彩的认知能力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语义有单纯含义、比喻含义和隐喻含义。本文通过对韩语和汉语色彩语“黑”基本意义和隐喻意义的对比,以及对它们相同点和不同点的分析,希望为韩汉对比方面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为韩汉对比方面领域的研究学者提供一些帮助。韩国和中国分别对韩国语和汉语色彩语“黑”做了如下先行研究。

 

第一,韩国语色彩词的先行研究。金英哲、金正雅、黄英熙对韩国语形态、意义、结构特征进行研究。李英淑、李昌根、沈贤淑,以韩国语教材中出现的色彩词为研究对象,对色彩词进行对比、分析。

 

第二,汉语色彩词的先行研究。汉语对色彩词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形态、语源、意义、文化、教育教学等方面。金福年、曹成龙、陈征对汉语色彩词的体系、形态、意义、构词能力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第三,对两种语言中色彩词对比的先行研究。朴景山、王梅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英语和韩国语色彩词隐喻意层面进行对比研究,金珠妍对韩中色彩词的文化意义的差异进行对比。

 

对比语言学通过对两种及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共时性的对照研究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其中比起两种语言的共同点,更侧重于两种语言间的差异。本文通过对比语言学隐喻理论对韩国语和汉语色彩语“黑”进行对比分析,韩国语色彩语词汇收集和选定来自《标准国语大辞典》,汉语色彩词的收集和选定来自《现代汉语词典》。

 

1.韩国语和汉语色彩语“黑”基本意义对比

 

1.1韩国语色彩语“黑”的基本意义

 

(1)黑色;(2)乌黑的瞳仁;(3)乌黑发亮的头发;(4)黑脸;(5)黑心肠;(6)晒黑了的脸。

 

1.2汉语“黑”基本意义

 

(7)黑板;(8)黑不溜秋;(9)山洞里一片黑暗;(10)天黑沉沉的;(11)隧道里头黑洞洞的;(12)楼道里黑灯瞎火;(13)屋里黑咕隆咚的;(14)眼前黑茫茫的一片;(15)白天黑夜。

 

1.3韩国语和汉语色彩语“黑”基本意义对比

 

因为汉语是表意文字,而韩国语是表音文字,所以汉语的色彩语不像韩语色彩语那样层次分明、体系完整,不能通过语音变化表现出色彩的差异,只能借助其他的实体体现色彩异。

 

2.韩国语和汉语色彩语“黑”隐喻意义

 

2.1韩国语色彩语“黑”隐喻意义

 

(16)渺茫;(17)一干二净;(18)数量浩繁;(19)阴狠,恶毒;(20)不安,担心,焦躁;(21)没有希望;(22)错误;(23)非法,非公开;(24)利益;(25)小心翼翼;(26)无知。

 

2.2汉语“黑”隐喻意义

 

(27)秘密,神秘:黑话,黑客,黑匣子;(28)非法,非公开:黑车,黑名单,黑社会;(29)不公平,不公正:黑哨;(30)落后,反动:黑暗势力;(31)恶毒:黑手,黑心;(32)公平:黑脸包公;(33)肥沃:黑土地;(34)错误,过错:黑白不分;(35)利益:黑字;(36)污名,骂名:背黑锅;(37)数量多的数不过来:广场上黑压压地站满了人;(38)肃穆:葬礼的现场有很多身穿黑色衣服的人,他们脸上挂着沉痛的表情,和痛苦的泪水。

 

2.3韩国语和汉语色彩语“黑”隐喻意义对比

 

韩国语和汉语色彩语“黑”的隐喻意义一共有18项,其中相似的义项有7项,不同的义项有11项,只在韩国语中使用的隐喻意义有4项,只在汉语中使用的义项有7项。韩国语和汉语色彩语“黑”在隐喻意义上不约而同地表示否定意义,这是因为从色彩语的语源上讲,“黑”一般都用来表示黑暗、颜色深的状态,这和色彩语本义有极大关系。

 

3.结语

 

韩国和中国相邻且同属汉语文化圈,所以韩国受中国影响很大。在隐喻意义上,来源于汉语的隐喻意义可以直接在韩国语的色彩语中使用。在韩国语和汉语中有相同意义的色彩语,这些色彩语的隐喻意义受到社会历史条件、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语言成分之间密切关联的影响。如韩民族崇尚白色的历史传统与韩民族单一的民族特征和干净朴素的民族特征息息相关。

 

相反,发源于黄河流域中原地区的汉族喜欢热烈的红色,这些民族特质也能体现在语言中。通过这些语言表现的差异,我们能在符合语言表现特征的基础上正确使用语言。

第4篇:汉语言文学特色范文

[关键词] 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

一、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设置概况。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我国高等院校设置最多、历史最悠久的专业之一,更是高等院校专业构建中不可或缺的基础专业之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近现代大学中又称中文系或国文系,近年有些高校称中国语言文学系。

在设置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众多高校中,民族院校处于一种比较特殊的地位。民族院校是我国专门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的高等院校。我国目前共有本科民族院校13 所,其中国家民委直属6 所即中央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大连民族学院,各省、区属7 所即云南民族大学、贵州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西藏民族学院、青海民族学院、湖北民族学院。此外还有一些处于少数民族地区、以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为主的综合性高校如新疆大学、内蒙古大学、西藏大学、广西大学、宁夏大学、青海师范大学等,都设有汉语言文学专业。设置较早的是在20 世纪50 年代,如西南民族大学1956 年设专科,1957 年设本科。

相对于各类综合性大学、师范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而言,民族院校中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师资队伍、专业建设、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等方面既有相似的问题,更面临着各自特殊的难题。首先,民族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诸多方面本来就无法和综合性大学相比;其次,在我们民族院校内部强调突出民族特色因而对汉语言文学专业重视不够,无论是经费还是科研项目等方面都不可能向其倾斜;第三,民族院校内其他专业的同志没有认识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性、应用性地位和作用,一味强调各自专业的应用性、实用性,忽略了汉语言文学对其他那些应用性、实用性专业的支撑作用。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民族院校的重要意义。

(一)对于少数民族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首先,从民族院校学生在校学习来讲,汉语文是他们必备的工具。民族院校的学生无论在学校选学什么专业,都离不开汉语文这根拐杖。如果汉语文的基础比较差,学习各类专业知识将必然会面临许多困难,肯定会影响到他们的专业学习和研究。

其次,汉语文可以提高民族院校学生择业的竞争力。当今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假如学生只是精通某种民族语文而缺乏汉语文的表达和书写能力,学生毕业时就会感受到比别人更大更多的就业压力。

第三,汉语文对于中华大家庭各民族共同交流和经济建设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华大家庭中有55 个少数民族,党和政府一贯主张“尊重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宪法也明文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民族语文是民族地区教育和民族文化传承所必需的。但是汉语是我国最广泛的交际工具,也是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更是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语言之一。因此,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就离不开汉语言文字学的学习。有少数民族学者早就指出:“少数民族懂得汉语文的人越多,运用汉语文的能力越强,本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也就发展越快。”

(二)有利于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首先,汉语言文字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结晶。语言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变化而形成和变化的,在形成、发展、变化的漫长历史进程中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各民族之间的交往都会对汉语产生影响,换句话说汉字不单单属于汉民族,而且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结晶。

其次,汉字文献也不仅仅是汉族文化的载体。浩如烟海的汉字古籍文献,是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综合知识的总结,也记载着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与交流,甚至许多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经验、文学艺术也主要靠汉字文献而得以流传至今,换言之汉字文献成为中华多民族交流的见证,也为保存各少数民族文化做出过积极贡献。

因此,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可以进一步增强对民族团结的认识,树立在中华大家庭中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的思想观念,树立“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的意识,从而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三)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稳定与发展少数民族人才学好汉语言文学,可以更好地对外交流,可以更便捷地获取各类信息,从而更好地为少数民族省、区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建设作贡献,缩小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差距,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繁荣昌盛做出更大贡献。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的思考和愿景。

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已经开始在汉语言文学学科建设上作思考、探          索和改革。

第一,文学院近些年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并从学理上进行探讨,在实践中进行改革。比如徐希平早在2003 年就发表了《关于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本科人才培养的思考》,2007 年又发表了《加强实践、突出特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等论文,从理论上对此进行了思索和研究;汉语言文学专业各学科的老师都在积极探索、踏实改革、认真实践,学院在2007 年西南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办学50 周年之际,特地将全院师生对于汉语言文学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的相关论文结集出版。

第二,加强教学改革与研究。文学院从2006 年期每年定期举行“文学院教学活动月暨教学艺术研讨会”,至今已连续举办了三届,全院师生共同参与,推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科建设、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

第三,加强课程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学院十分重视课程建设,到目前为止汉语言文学专业有省级精品课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校级精品课程现代汉语、美学概论、外国文学史。汉语言文学专业2007 年被批准为四川省特色专业。

第四,在学校实行完全学分制的前提下,认真调查研究,切实修订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计划和学生修读指南,突出汉语言文学在民族院校的特色和优势。其中我们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坚持完成汉语言文学专业普通教学计划的前提下,拓宽对民族文化、民族文学以及民族交融有关知识的了解和认识;其次适当调整课程结构,加强对各民族学生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训练;再者增加对中国文学和文化介绍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即重视过去被忽略的各少数民族代表性文学作品和许多保留在汉字文献中的少数民族作品;最后注重基础课与应用型课程的有机结合,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各民族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

第五,切实改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增大各门课程的信息量,有效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到目前为止,汉语言文学专业所有课程都已实现多媒体教学。

虽然我们做了一些尝试和努力,但我们和兄弟院校还有差距,我们也还有许多困惑,所以我们殷切期望通过全国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研讨会,实现如下愿景:

其一,加强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交流和沟通。有利于我们扬长避短、进一步突出各自的特色,更好地适应西部地区、民族地区对多民族人才的需求。

其二,希望由此搭建一个平台,将研讨会办成一个可持续的、松散的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联谊、交流和沟通的论坛。我们希望由今天开始,以后大家轮流、不定期地举办此研讨会,增进友谊,互相学习,使我们办出各自特色。

其三,推动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材建设。过去因为各种客观和主观的原因,我们不得不选用“权威”教材,可是这些教材却不适合民族院校多民族学生的文化和知识水平,我们希望组织力量编写立足于民族院校多民族学生实际情况的、适合多民族学生多元文化背景的教材。

其四,推动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再上新台阶。召开研讨会,有幸请到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文学院、中文系的各位领导、专家,希望能不吝赐教,毫不保留地将您们好的办学理念和思路,成功的改革实践经验传授给我们,我们将认真学习,深化我们的教学改革,推动我们的专业建设,从而使汉语言文学专业,使文学院办得更有特色。

参考文献:

[1]张绵英,阿旺措成。略论藏族地区的‘双语’教学[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88(民族语言文学研究专辑)。

[2]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

[3]徐希平。关于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本科人才培养的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10)。

第5篇:汉语言文学特色范文

一、新彝文的出台及彝语文专业的设置

1950年,中央西南各民族访问团在西昌专区访问期间,就协助西昌军管会对彝族语文进行了科学的调查研究,1951年1月设计了一套拼写彝语的新文字。同年2月2日西昌专署召开发展彝族语文座谈会,决定实验推行这种新文字。中共西昌地委书记梁文英在这次座谈会上,号召专区各机关干部努力学习彝族语文,决心长期为彝族人民服务。这个号召得到各民族干部和西昌民族干部学校、省立西昌师范学校全体师生的热烈响应,从3月到7月,便先后在西昌和大凉山中心区的昭觉一带,掀起了学习彝族语文的高潮。参加学习的干部和学员们都认识到学习彝语文的重要性,把这项工作当作一个政治任务来完成。西昌专区民族干部学校、省立西昌师范和昭觉的基层干部训练团是当时热烈学习彝语文的三大中心。发展彝族语言和实验推行彝族新文字的工作,从一开始起,就是在党的领导下结合着彝族人民的需要来进行的。因此,如彝族师资的培养,彝族小学和民族干部学校各科教材的编译,彝族干部的识字教育,以及汉族干部的彝语文教学等工作,从1951年3月初便有步骤地展开了。西南民族学院也为了适应彝族地区社会需求,设立了彝语文专修科。这就是彝语言文学专业的前身。彝语文专修科开办以后,采取了多层次办学,多学制并举的办法,共培养新彝文编译、教师和推行人员近2000人,成为新彝文最大的实验教学基地。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和不同学制,编写多种教材,在编写教材和进行教学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开展了多方面的科研工作,为新彝文的实验教学以至新彝文方案的修订完善工作作出了贡献。彝族、汉族、白族、纳西族、僳僳族等各族学员毕业后,有的被分配在彝族地区开展彝语文工作,有的在地方民主改革工作队工作,有的在政府和部队当翻译;有的被分配到国务院彝文翻译处为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全国党代会和其他全国性的会议及活动做翻译;有的被分配到省级机关和教育部门继续进行彝语文人才的培养工作。1958年,民族语文工作受到严重挫折,民族语言委员会等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单位被撤销,并取消了彝文学习、实验推行等工作。彝语文专修科中断招生。1960年5月24日,凉山彝族自治州第四届人民代表会议正式通过了撤销“新彝文”的决议。

二、规范彞文的推行与彝语文专业的复兴

彝语文工作曾经走过较长的一段弯路,教训是深刻的。正如四川省委川发(1975)72号文件中指出的,“1951年创制的《凉山彝语拼音方案》(即新彝文)离开原有彝文,脱离实际,脱离群众,条件不具备,没有搞成。1958年停止推行后,又离开原有彝文直接推行汉文。也由于绝大多数彝族不懂汉话,只学汉文,形成语言和文字脱节,不容易学,也不容易巩固”。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党中央和人民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广大彝族干部群众一致强烈要求使用自己的原有文字。1974年9月,四川省委决定采用原有彝文,在整理、规范的基础上予以推行。根据省委的决定,四川省民委和凉山州政府对原有彝文进行了整理规范,在原有彝文字的基础上,以四川凉山喜德语音为标准音、以圣乍话为基础方言,从近万个原有彝文字中选出了819个原字加上次高调符号及一个替音符号共1165个规范彝文,并引入现代标点符号等新成份,制定出了《彝文规范方案》。规范后的彝文为表音的音节文字,不论其词义有何不同,只要读音相同,均用一个字表示。规范彝文有43个声母,10个韵母,4个声调;为了使书写统一,彝、汉文对照翻译时排列一致和使用方便,规范书写格式一律从左到右横排。《彝文规范方案》还确定使用国际通用的阿拉伯数字和彝文原有的数字。四川规范彝文使用范围是北部方言区,包括凉山彝族自治州、雅安地区、甘孜州、乐山地区、云南西北部的宁蒗县、昭通地区等。彝族人口共有230多万,不懂汉语的占80%。规范彝文通过在四川省成功推行后,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西南民族学院也恢复了彝语文专业。当年,彝语文专业的考生除了参加全国统一高考以外,还要进行彝语文口试及面试,彝语文面试是委托考生所在地的语言文字工作部门进行的。当时,160多名彝族青年踊跃报考西南民院彝语文专业。最后录取了49位作为恢复后的第一批彝语文专业大学生。由于受当时条件限制,彝语文专业缺师资,缺教材,教师们夜以继日地工作———编教材,用蜡纸刻印教材和辅助学习材料等,克服困难,艰苦奋斗,创造条件把彝语文专业办得非常成功。当时彝语文专业在教育部的教学大纲中还未设立,所以,该专业不能以彝语文专业毕业,必须同时学完教学大纲规定的汉语文专业的全部课程方能毕业。为此,学生的学习负担加重了一倍,一方面要学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全部课程,一方面还要完成彝语言文学专业的全部课程,再加上学校为了办好第一届彝语文本科专业,要求教师在工作上一丝不苟,创造性、摸索性地教学,教学质量要求高,教学的各个环节一环扣一环,学生们背负双重学习任务,刻苦学习,最后除了一位同学降级以外,其余48位学生都以优异成绩获得了文学学士学位。被分配到中央机关、中央民族学院、西南民族学院、云南民族学院、四川省级机关、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人民出版社、四川省广播电台以及凉山彝族自治州州级机关和县政府工作,成为第一批各条战线的规范彝文工作骨干。由于师资力量有限,另一方面为了认真总结经验和进一步改善、加强彝语言文学专业的办学条件和教学大纲的制定,西南民族学院停止了1978年的彝语言文学专业的招生。在做好充分准备后,1979年开始,按照彝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大纲,进行了每年的常规招生。1977年恢复招生后,彝语言文学专业与藏语言文学专业和汉语言文学专业合并成立语文系。1984年,彝语文专业和藏语文专业脱离语文系成立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1992年,单独成立了彝语言文学系。2000年,彝语言文学系更名为彝学系。2003年,彝学系更名为彝学学院。目前彝语言文学专业在校学生500余人,其中,本科生421人,硕士研究生70余人,彝学方向博士研究生11人。30多年来,彝语言文学专业先后开办了短期进修、专业证书、中专、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等各种层次的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班。迄今为止,已经在四川、云南、贵州、广西、浙江等省区的彝、汉、白、藏、纳西、哈尼、傈僳、壮、侗、佤等16个民族的考生中招生。先后培养了3000多名不同层次的彝语言文学人才。一批批彝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走向彝族地区,成为彝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建设者和骨干,为西南民族地区,特别是广大彝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族团结做出了积极贡献。此外,还先后接收了来自美国、法国、瑞士、德国、波兰、捷克、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菲律宾等国家和台湾地区的留学生前来学习彝语文和彝族文化,为加强国际交流、宣传彝族文化、逐步实现“中国彝学、世界彝学”的学科发展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历经60年的艰辛创业,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的蓬勃发展,彝语言文学专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坚定地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办学之路。目前,彝语言文学专业已经发展成为国家民委和四川省的重点学科、四川省品牌(特色)专业和教育部特色专业。2001年,彝学系被确定为四川省彝汉双语本科人才培养基地。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的结果,是学校党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是一代代潜心于彝学事业的志士仁人无私奉献、锐意进取、改革创新、倾注毕生的心血,共同写就了彝语言文学专业发展壮大的华丽篇章。

三、彝语言文学学科专业在改革中发展壮大

纵观彝语言文学专业60年发展历程,所取得的成绩主要得益于特色优势。西南民族大学彝语言文学专业是国外没有、国内少有的传统优势特色专业,目前在国内外同一学科专业中处于领先水平,是西南民族大学的特色和品牌。但是,当今世界正在走向知识经济和全球化时代。高等教育的全球化、国际化、市场化、大众化,赋予今天的大学以新的内涵,影响着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和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面对这样的时代背景,传统的特色专业,如果不经营、不改造、不发展,就只能成为保守的特色、落后的特色、苍白的特色,最终必然会被全球化、现代化所淹没。因此,必须赋予传统的特色专业以崭新的时代特色。惟有如此,传统的特色专业才能与时俱进,才能不断地走向辉煌。这便是改革与发展的使命。当然,这种改革,并非背离传统,而是“经营传统,经营特色”,让“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让“民族的”成为“世界的”。正如大河奔流,一脉相承,贯穿古今,融通中外,承先启后,与时俱进。

(一)双语(多语)教育教学改革实践

在学校“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进程中,彝语言文学专业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深化教学改革,大胆调整和拓宽专业口径,脚踏实地地走出了一条双语教育教学和双语人才培养的崭新路子。从理论上讲,“双语”或“多语”现象在本质上是两种或多种文化的交流、吸收、融合、互补的最直接的体现。“双语”或“多语”劳动者的目标是既保存世界语言的多样化,又促进信息交流的顺畅和通达。这也是为创造未来文明的人们所共同期盼的。从现实情况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彝族地区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彝汉”双语和“彝汉英(日)”等多语已经成为广大彝族地区和彝族人民的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传播、获取信息的重要载体。国内近800万彝族人民主要以大杂居、小聚居的形式分布于滇、川、黔、桂四省区。这一特点导致彝族地区和彝族人民急需熟练掌握“双语”和“多语”的各类专门人才,而且,这种需求是长期的、大量的。基于此,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彝语言文学专业进行了大刀阔斧的专业改造,从单一的“彝语言教学”走上了一条“双语”和“多语”教育教学和“双语”、“多语”人才培养的崭新路子。赋予了传统的特色专业以崭新的时代色彩。在保留彝语言文学这一传统特色专业的同时,先后开办了“彝汉双语文秘”、“彝汉双语经济管理”、“彝汉双语行政管理”、“彝汉双语师资”、“彝汉翻译”等多个专业(方向)。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00年开办的“彝汉双语文字信息处理”专业,是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有机结合的典范,是古老的彝文走向信息化、数字化的有益尝试。2002年,彝学系又成功开办了“彝英双语”专业方向,这个专业方向的开办,标志着传统的“彝学”正在努力走向世界,为让“彝学”走向世界,让世界关注“彝学”迈出了坚实的一步。2008年,新开办了“彝日双语”专业方面,标志着彝学院的“双语”和“多语”教育教学步入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至此,彝语言文学专业已经初步建成了包括多个本科专业(方向),2个硕士点和1个博士点研究方向的学科专业结构。这一学科专业结构的建成,标志着古老的彝文作为一种国家学历教育文种,在共和国学历教育的各个层次上已经全面实现“通车”。目前,彝语言文学专业常设4个本科专业(方向),即“彝汉双语语言文学”、“彝汉翻译”、“彝英双语”和“彝日双语”。这些专业培养目标明确,课程设置科学,知识结构合理。

1.彝汉双语语言文学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彝汉双语语言文学全面系统知识和其它文科知识的,能在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教育、党政管理部门及相关单位从事有关教学、研究、管理、编辑、翻译、新闻、出版、文学创作、文秘等方面工作的专业人才。主干课程:现代彝语、彝文文选及习作、彝族传统文化、彝族文献学、彝族文学概论、彝族尔比克智、彝族哲学、彝族诗学、彝族语言与文化、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概论、汉语写作、汉语普通话、文艺美学、彝汉翻译理论与实践、彝族史、民俗学等及普通高校规定的公共基础课。

2.彝汉翻译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培养具备彝翻汉、汉译彝、彝汉双语语言文化、文学艺术、社会历史等全面、系统知识的彝汉双语高素质本科人才为目标,能在彝族地区文化教育、党政管理部门及相关单位从事有关教学、研究、管理、编辑、翻译、新闻出版、古籍整理、文学创作、文秘等方面的工作的专业人才。课程设置:现代彝语、彝语方言比较、彝文文选及习作、彝族现当代文学、彝族文献学、彝族文学概论、彝族尔比克智、彝族诗学、彝族文字学、彝族传统文化、彝族语言与文化、彝族史、彝汉翻译理论与实践、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汉语写作、汉语普通话、文艺美学、民俗学等及普通高校规定的公共基础课程。

3.彝英双语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培养具备彝英双语语言文化、文学艺术、社会历史、经济管理等全面、系统知识的彝、英双语高素质本科人才为目的。注重彝族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及有关西部少数民族文化知识,以及英语听、说、读、写、译等专业方向素质的培养。该专业方向人才的培养,能逐步满足西部民族地区文化教育、旅游管理、涉外经贸、新闻传播等行业对少数民族复合型人才的极大需求。主干课程:基础英语、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阅读、英语语音、英语语法、英语写作、高级英语、欧美文化、彝族传统文化、现代彝语、彝族文学概论、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文艺美学、文化人类学及普通高校规定的公共基础课。

4.彝日双语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培养具备彝日双语语言文化、文学艺术、社会历史、管理研究等全面、系统知识的彝、日双语高素质本科人才为目的,注重彝族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及有关西部少数民族文化知识,以及日语听、说、读、写、译等专业方向素质的培养。该专业方向人才的培养,能逐步满足西部民族地区文化教育、旅游管理、涉外经贸、新闻传播等行业对少数民族复合型人才的极大需求。主干课程:基础日语、日语会话、日语听力、日语语音、日语泛读、日语语法、日语写作、日语视听说、日语翻译、高级日语、日本文学作品选读、彝族传统文化、现代彝语、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汉语写作、演讲与口才、文化人类学等及普通高校规定的公共基础课。

(二)着力提高双语(多语)人才培养质量

彝语言文学专业针对彝族地区人才需求情况的变化,加强彝汉双语和彝汉英三语人才培养。在人才培养的具体实践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注重学生整体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为原则,使学生真正做到思想上自强、学习上自立、心理上自信、行动上自律,从而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做事。尊重学生中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和独特性,因材施教,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西南民族大学彝学学院本科毕业生陆续考上中山大学、浙江大学、暨南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邮电大学、贵州大学、云南大学、同济大学、四川大学等国内重点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有的在校生作为与海外大学的交换生被选派出国学习,有的毕业生远渡重洋,赴国外攻读硕士和博士。这是彝语言文学专业改革实践成果在人才培养上的具体体现。2009年,“彝语言文学专业多语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荣获四川省人民政府教学成果一等奖。

(三)有力推进教材建设、课程建设和科学研究

由于彝语言文学专业的特殊性,专业课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主要靠教师自己编写。1977年恢复招生时,彝语言文学专业没有一部正式出版的教材。为了解决专业教材匮乏的问题,多年来,彝语言文学专业教师编写出版了《彝族文学概论》(“九五”国家重点教材)、《彝语概论》、《当代彝族文学作品选读》、《现代彝语》、《彝族民间文艺概论》、《彝汉翻译》、《20世纪彝文优秀作品选读》、《彝族民间长诗导读》、《彝文写作教程》、《〈勒俄•玛木〉释义》、《彝族尔比克智释读》、《民俗学概论》、《现代彝语概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等一系列质量较高的教材,彝语文专业教材匮乏的老大难问题已经从根本上得到了改观。课程建设方面,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专业口径的不断拓宽,彝语言文学专业坚持“经营特色”的理念,加强课程体系建设,优化课程结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更加科学、更加规范、更加合理,课程质量不断提高。2005年、2006年和2007年连续3年间,“现代彝语”、“彝族传统文化”、“汉彝翻译”和“民俗学概论”等4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并在为实现部级精品课程零的突破不懈努力。彝语言文学专业教师结合彝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彝学学科专业发展的需要,开展了一系列特色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30多年来,先后在公开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译作80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100余部,承担国家及省部级项目50余项,40多项成果获各级各类奖。这些成果中“彞文信息处理”等相当部分成果填补了国内外同一学科研究领域里的空白,产生了较大的社会效益。

第6篇:汉语言文学特色范文

[关键词]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

一、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设置概况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我国高等院校设置最多、历史最悠久的专业之一,更是高等院校专业构建中不可或缺的基础专业之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近现代大学中又称中文系或国文系,近年有些高校称中国语言文学系。

在设置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众多高校中,民族院校处于一种比较特殊的地位。民族院校是我国专门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的高等院校。我国目前共有本科民族院校13所,其中国家民委直属6所即中央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大连民族学院,各省、区属7所即云南民族大学、贵州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民族学院、青海民族学院、湖北民族学院。此外还有一些处于少数民族地区、以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为主的综合性高校如新疆大学、内蒙古大学、大学、广西大学、宁夏大学、青海师范大学等,都设有汉语言文学专业。设置较早的是在20世纪50年代,如西南民族大学1956年设专科,1957年设本科。

相对于各类综合性大学、师范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而言,民族院校中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师资队伍、专业建设、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等方面既有相似的问题,更面临着各自特殊的难题。首先,民族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诸多方面本来就无法和综合性大学相比;其次,在我们民族院校内部强调突出民族特色因而对汉语言文学专业重视不够,无论是经费还是科研项目等方面都不可能向其倾斜;第三,民族院校内其他专业的同志没有认识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性、应用性地位和作用,一味强调各自专业的应用性、实用性,忽略了汉语言文学对其他那些应用性、实用性专业的支撑作用。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民族院校的重要意义

(一)对于少数民族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首先,从民族院校学生在校学习来讲,汉语文是他们必备的工具。民族院校的学生无论在学校选学什么专业,都离不开汉语文这根拐杖。如果汉语文的基础比较差,学习各类专业知识将必然会面临许多困难,肯定会影响到他们的专业学习和研究。

其次,汉语文可以提高民族院校学生择业的竞争力。当今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假如学生只是精通某种民族语文而缺乏汉语文的表达和书写能力,学生毕业时就会感受到比别人更大更多的就业压力。

第三,汉语文对于中华大家庭各民族共同交流和经济建设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华大家庭中有55个少数民族,党和政府一贯主张“尊重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宪法也明文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民族语文是民族地区教育和民族文化传承所必需的。但是汉语是我国最广泛的交际工具,也是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更是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语言之一。因此,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就离不开汉语言文字学的学习。有少数民族学者早就指出:“少数民族懂得汉语文的人越多,运用汉语文的能力越强,本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也就发展越快。”

(二)有利于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首先,汉语言文字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结晶。语言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变化而形成和变化的,在形成、发展、变化的漫长历史进程中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各民族之间的交往都会对汉语产生影响,换句话说汉字不单单属于汉民族,而且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结晶。

其次,汉字文献也不仅仅是汉族文化的载体。浩如烟海的汉字古籍文献,是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综合知识的总结,也记载着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与交流,甚至许多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经验、文学艺术也主要靠汉字文献而得以流传至今,换言之汉字文献成为中华多民族交流的见证,也为保存各少数民族文化做出过积极贡献。

因此,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可以进一步增强对民族团结的认识,树立在中华大家庭中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的思想观念,树立“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的意识,从而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三)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稳定与发展少数民族人才学好汉语言文学,可以更好地对外交流,可以更便捷地获取各类信息,从而更好地为少数民族省、区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建设作贡献,缩小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差距,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繁荣昌盛做出更大贡献。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的思考和愿景

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已经开始在汉语言文学学科建设上作思考、探索和改革。

第一,文学院近些年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并从学理上进行探讨,在实践中进行改革。比如徐希平早在2003年就发表了《关于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本科人才培养的思考》,2007年又发表了《加强实践、突出特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等论文,从理论上对此进行了思索和研究;汉语言文学专业各学科的老师都在积极探索、踏实改革、认真实践,学院在2007年西南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办学50周年之际,特地将全院师生对于汉语言文学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的相关论文结集出版。

第二,加强教学改革与研究。文学院从2006年期每年定期举行“文学院教学活动月暨教学艺术研讨会”,至今已连续举办了三届,全院师生共同参与,推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科建设、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

第三,加强课程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学院十分重视课程建设,到目前为止汉语言文学专业有省级精品课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校级精品课程现代汉语、美学概论、外国文学史。汉语言文学专业2007年被批准为四川省特色专业。

第四,在学校实行完全学分制的前提下,认真调查研究,切实修订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计划和学生修读指南,突出汉语言文学在民族院校的特色和优势。其中我们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坚持完成汉语言文学专业普通教学计划的前提下,拓宽对民族文化、民族文学以及民族交融有关知识的了解和认识;其次适当调整课程结构,加强对各民族学生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训练;再者增加对中国文学和文化介绍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即重视过去被忽略的各少数民族代表性文学作品和许多保留在汉字文献中的少数民族作品;最后注重基础课与应用型课程的有机结合,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各民族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超级秘书网

第五,切实改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增大各门课程的信息量,有效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到目前为止,汉语言文学专业所有课程都已实现多媒体教学。

虽然我们做了一些尝试和努力,但我们和兄弟院校还有差距,我们也还有许多困惑,所以我们殷切期望通过全国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研讨会,实现如下愿景:

其一,加强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交流和沟通。有利于我们扬长避短、进一步突出各自的特色,更好地适应西部地区、民族地区对多民族人才的需求。

其二,希望由此搭建一个平台,将研讨会办成一个可持续的、松散的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联谊、交流和沟通的论坛。我们希望由今天开始,以后大家轮流、不定期地举办此研讨会,增进友谊,互相学习,使我们办出各自特色。

其三,推动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材建设。过去因为各种客观和主观的原因,我们不得不选用“权威”教材,可是这些教材却不适合民族院校多民族学生的文化和知识水平,我们希望组织力量编写立足于民族院校多民族学生实际情况的、适合多民族学生多元文化背景的教材。

其四,推动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再上新台阶。召开研讨会,有幸请到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文学院、中文系的各位领导、专家,希望能不吝赐教,毫不保留地将您们好的办学理念和思路,成功的改革实践经验传授给我们,我们将认真学习,深化我们的教学改革,推动我们的专业建设,从而使汉语言文学专业,使文学院办得更有特色。

参考文献:

[1]张绵英,阿旺措成。略论藏族地区的‘双语’教学[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88(民族语言文学研究专辑)。

[2]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

[3]徐希平。关于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本科人才培养的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10)。

第7篇:汉语言文学特色范文

关键词:对外汉语 学科 对外汉语教学

一、“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现状

“对外汉语教学”这一名称是1983年在为筹备成立的全国性对外国人进行汉语教学的学术团体取名时首次提出并正式启用的。自1950年7月清华大学最早设立“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至今,全国已有近400所大学开展了对外汉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这一“国家和民族的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发展。

早在1978年,吕必松先生就提出“应当把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来建设;1984年,熙先生提出对外汉语教学“实际上是一门学问,在国外,已经变成一门学问,这需要研究”;1984年12月,教育部部长何东昌明确指出:“多年事实证明,对外汉语教学已发展成为一门新的学科”。

(一)“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新型而又特殊的学科。

说它新型,是因为这门学科的名称、性质、内涵等问题,众多学者如吕必松(1999)、胡明扬(2000)、邢福义(2000)、陆俭明(2000)、赵金铭(2001)等发表的意见都不尽相同。说它特殊,是因为在全国所有的学科中,只有这门学科有部级的领导小组及专门的机构。

在讨论学科定位时,人们越来越感觉到“对外汉语教学”这一名称的局限性,因为它无法用来指称对海外华人的汉语教学,也无法指称在世界其它地方进行的汉语教学。在讨论学科地位时,人们又感到“对外汉语教学”似乎只落实在了“教学”二字上,而缺少理论色彩。如潘文国(2004)“‘对外汉语教学’无法进入现行的学科体系”,“把建立学科的希望转移到‘对外汉语’上”。也就是说应把学科和专业合二为一。郭熙(2004)提出采用“对外汉语学”作为学科名称。周健(2005)也提出:“我们认为‘对外汉语教学’或‘对外汉语’作为学科名称是不合适的,我们建议把‘对外汉语语言学’作为本学科的正式名称。”总的来说,目前主要有三种意见:一是作为现代汉语专业的分支;一是从现代汉语专业中分立出来,作为教育学的分支;一是作为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分支。因为学科地位没有定论,学科的正式名称也就没有定论。正如鲁健骥(2000)所说,“一个学科,在发展初期,对其名称多推敲推敲,也是正常的,有利于学科的发展。”

(二)一个学科必须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

对外汉语教学(虽学科的名称没有定论,但它是使用者最多、使用时间最长的一种名称)的研究对象是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的汉语学习和教学;研究目的是揭示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的汉语学习和教学的客观规律,以便指导教学实践;研究内容包括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学习和教学的全过程以及这个过程中的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语言测试等全部教学活动。在研究方法方面,主要有:1.对比研究。吕叔湘先生在北京语言学院做的《通过对比研究语法》的学术报告,是向对外汉语教学界发出的开展不同语言间对比研究的号召。事实证明,它是一种有效的研究方法,其研究成果是语言教学的有效资源,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20世纪80年代又将这一研究方法运用到了不同文化中。2.定量分析。“语言研究有一种其他任何学科所不具有的特点。语言学是一门以语言本身为研究对象、又以语言本身为研究工具并以语言本身为表达方式的科学。这就给语言研究带来了极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宁春岩,1982)。

以往的语言研究,多使用定性分析的方法,而定性分析具有随意性,引入定量分析恰恰可以限制其主观随意性,使结论更客观、更科学。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体系是综合应用语言研究、语言学习研究、跨文化交际研究和语言教学研究等方面的成果,使其达到有机统一,形成能够全面指导教学活动的理论系统。

(三)搞好学科理论建设是学科发展的核心,这是众多学者的共识。

对外汉语学科理论建设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已取得了一定成就,但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讨论空间。吕必松先生在他的着作和论文中提出了搞好学科建设的理论框架,把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归结为基础理论和教学理论两个方面。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包括语言理论、语言学习理论和一般教育理论等,主要的热点问题有:1.国外语言教学流派介绍。对外汉语教学是世界第二语言教学体系中的一个成员,只有遵循第二语言教学规律,将自己纳入世界第二语言教学这一大的坐标系统中,才能取长补短、科学发展。早期的研究成果是《现代外语教学法》和《语言教学原理》等专着。现在设立的课程体系、分技能的课程教学模式都是它的产物。2.语言学习和习得研究。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其中,对外国人汉语学习的偏误分析和中介语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较为显着,北京语言大学还研制出了“汉语中介语语料库”。虽然此类研究几乎是跟国际同类研究同步进行的,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仍然有限。3.汉语认知研究。20世纪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是出成果比较多的时期。语言认知研究是当前语言研究和语言教学研究的一个国际潮流。语言认知研究依据信息加工理论,探索影响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因素和学习策略,对认识汉语学习规律、改进教学,有着重要作用。目前教学理论的几个热点问题主要有三方面:第一,文化与文化教学研究。20世纪90年代初期,探讨语言教学中的文化问题成为一股世界潮流。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界也进行了不断探讨,发表了大量研究论文。第二,汉字教学研究。20世纪90年代后期,汉字教学成为了世界范围的研究热点,召开了各种研讨会,并研制了汉字教学软件。第三,多媒体和网络教学研究。这方面相关的呼吁和理论探讨虽然不少,但除建立了个别教学网站,研制出了一些课件外,实际进展非常缓慢。

二、对外汉语本科专业的现状

对外汉语专业由1985年仅局限于4所高校到现在的遍地开花,成为对高考考生有吸引力的 专业已有二十多年的时间了。在这期间,不少学者对“对外汉语”这个名称提出了质疑,如吕必松、施光亨等认为“对外”是修饰“汉语教学”或“汉语教育”的,“汉语”本身没有对内、对外之分(汉语有无对内、对外之分也引起了讨论,如潘文国[2004]、周健[2005]、王路江[2003])。但“对外汉语”这一名称自从出现在教育部的学科目录里,就一直使用至今。 在学者们纷纷讨论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建设时,对外汉语本科专业的建设也是刻不容缓的。对外汉语专业培养的是将来有可能承担对外汉语教学任务的从业人员,他们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具体的教学,或参与开发相关测试工作等。如果这一环节出了问题,即使学科理论建设搞得再好,也无法有效地将理论转化为实践,无法搞好这项“国家和民族的”事业。

在“汉语热”席卷全球而汉语师资缺口又相当大的情况下,“对外汉语”专业无疑是个“香饽饽”。但这个“香饽饽”的就业状况却不容乐观,集中体现为就业率低和专业不对口。这种尴尬的状况,不得不引起人们的反思。

第一,从课程设置和主干学科来看,根据2005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对该专业的要求,全国普遍开设此专业的高校的课程设置大致包括以下四类:语言类、文学类、文化类和教育教学类。就语言类来说,对该专业的学生而言,汉语既是他们听、说、读、写的工具,也是他们学习、研究的对象,更是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的教学目的语。汉语的学习、教学才是该专业的本体。但是,从目前各高校的课程设置比重来看,基本上是外语所占的比重多于汉语。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如果顺利出国,可能对国外环境的适应性很强,但其实际的教学能力却是令人担忧的。

对外汉语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从专业设置上看,以中国语言文学和外国语言文学为主干学科的设置,无法体现出它的专业特性,也无法跟传统的相近专业区别开来。虽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对此专业的主要课程做了相应的规定,但一般的高校在“学科基础课”中都添加了“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课程,在专业课中都设置了“对外汉语教学法”“第二语言习得”等课程。目前,加强该专业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和第二语言教学理论比重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第二,从专业特色来看,该专业发展的突破口是做好专业特色的建设工作。有文章曾将同时开设“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文秘”“对外汉语”专业的高校的课程设置做过比对,发现这三个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几乎一样,稍有不同的是“对外汉语”专业在专业课中增加了“对外汉语教学通论”“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法”两门课程以示区别。还有的高校在选修课上大作文章,将各种课程都纳入该体系中,美其名曰扩大学生的就业面。这两种做法实质上都将对外汉语专业置于了不伦不类的境地,没有深刻理解对外汉语的专业特色。该专业的特色在于培养出来的学生应具有扎实的中文素养、较强的外语应用能力及较好的对外汉语教学技能,其中较好的对外汉语教学技能尤其重要。如今在北京、上海等外国人聚集较多的地方,都开设有对外汉语教学培训班,如“上海默恩国际对外汉语教学培训班”“上海曙海对外汉语教学师资研修班”等,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了这项事业中。如何提升本科生的就业竞争力是开设此专业的学校不得不思考的问题。与社会汉语教学人员相比,全面系统的专业知识是对外汉语教师的优势,但如果没有一个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教学实践平台,缺少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就很难适应社会的需要。因此为该专业的学生打造教学实践平台,是提升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也是凸现其专业特色的一个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1]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理论建设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1999,(4).

胡明扬.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展望和当前的任务[A].对外汉语教学回眸与思考[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陆俭明.对外汉语教学是汉语本体研究的试金石[A].对外汉语教学回眸与思考[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邢福义.关于对外汉语教学[A].对外汉语教学回眸与思考[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赵金铭.对外汉语研究的基本框架[J].世界汉语教学,2001,(3).

王路江.对外汉语学科建设新议[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2).

潘文国.论“对外汉语”的学科性[J].世界汉语教学,2004,(1).

郭熙.“对外汉语学”说略[J].汉语学习,2004,(3).

周健.也谈“对外汉语”及学科名称问题[J].世界汉语教学,2005,(2).

[10]鲁健骥.“对外汉语”之说不科学[J].语言文字应用,2000,(4).

[11]陆俭明.增强学科意识,发展对外汉语教学[J].世界汉语教学,2004,(4).

[12]崔永华.二十年来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热点回顾[J].语言文字应用,2005,(1).

第8篇:汉语言文学特色范文

[关键词]对外汉语;地域文化;辽宁

在当今世界中,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日益频繁,2012年共计有三十二余万名外国留学人员来到我国学习,这大大促进了国际间的学术与文化交流。为了更好地实现学术与文化的交流,“汉语学习”当为第一要务。“沟通是人类语言的终极目的”(1)275,语言意义的表达和理解“基本上都要求参与到一个沟通过程中去”(2)112。外国人在学习汉语并用汉语进行交际时,沟通的实现不可能完全脱离文化因素的参与,特别是当他们以留学人员的身份来到中国进行汉语学习时,非但不能忽视中华文化这一要素,而且还应该重视当地地域文化因素的参与。

中国地域文化丰富多彩,因此对外汉语教学在总体一致的前提下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如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体现地域文化,是对外汉语教学所共同面临的一个课题。2012年到辽宁学习的外国留学人员达一万六千余人,留学人数位居北京、上海、广东、天津、浙江和江苏之后。本文将以辽宁为例,探讨如何将地域文化因素融入到对外汉语教学中,以促进对外汉语教学的有效开展。

一、丰富的文化资源:地域文化因素导入对外汉语教学的前提

地域文化是在地理环境、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综合影响下,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积淀形成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各民族、各地域的发展过程和生活环境不尽相同,因此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文化习俗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各地的地域文化以其独特性和典型性相区别。

辽宁拥有中华文化共同的本质方面,同时由于辽宁所处的地理和气候的特点积淀了独特的人文特征和风土习俗,从而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这主要表现在历史文化、战争文化和宗教民俗文化等方面。辽宁的历史文化资源主要集中在远古文化、清前文化以及清朝文化三个方面。远古文化资源如金牛山遗址、仙人洞遗址、沈家台遗址、前阳遗址、查海遗址、新乐遗址以及牛河梁遗址等。清前文化资源有燕文化、汉魏文化、鲜卑文化、高句丽文化和契丹文化等。清朝文化资源包沈阳故宫、新宾兴京赫图阿拉老城、辽阳东京城、沈阳盛京城、新宾永陵、沈阳福陵、沈阳昭陵等。辽宁的战争文化资源主要以阜新万人坑、辽沈战役遗址、辽东解放烈士纪念塔、苏联红军阵亡将士纪念碑、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张氏帅府等历史文化遗存为代表。辽宁的宗教文化有义县万佛堂石窟、奉国寺、本溪九顶铁刹山、千山玉佛苑、朝阳北塔、崇兴寺双塔、辽阳白塔等;民俗文化包括满族文化、皇寺庙会、剪纸、手撕画、二人转、小品等。辽宁地域文化,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系统。多元构成的文化形态是辽宁地域特色的外在表现,这些文化特色鲜明、形态众多,这为我们围绕辽宁地域特色进行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了可能。

但是,按照张英(3)的观点,“文化因素”与“文化知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文化因素是指存在于语音、语法、语义、语用等层面的文化;文化知识是指存在于交际规约等方面的文化。并指出二者虽然构成了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重要内容,但是却承担着不同的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而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应该是“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注入和语言密切相关的文化内容”(4),主要是进行“语言的文化要素”的教学,即语言形式之内的文化,以排除语言理解和语言使用方面的障碍。因此,在辽宁的地域文化中,一部分是地域文化知识的教学,一部分是地域文化因素的教学。而我们所提出的导入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域文化更侧重于地域文化因素,即地域文化反映到语言中的文化因素。

二、语言的文化本质:文化因素导入对外汉语教学的可行性

语言的文化性质是指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语言是文化总体的一个组成部分。(5)语言符号的产生、使用乃至消亡无不在体现着语言使用者的思维,所以人类建构的文化世界可以说是储存在语言之中的。德国人类文化语言学家洪堡特和美国人类语言学家萨丕尔、沃尔夫是最早关注语言与文化关系的学者,洪堡特认为:民族语言就是民族精神,而民族精神就是民族语言;萨丕尔和沃尔夫受此影响,认为:语言形式对思维方式有重要影响,语言结构规定了思维结构,而一个民族的思维结构(模式)从本质上决定了这个民族所属的文化结构类型。可见语言系统中可能存在的语法范畴和语义分类,决定着说话者的世界观,这种语言系统是说话者同他的本族文化一起继承下来的。之后,梅耶进一步强调语言是社会事实,特别是民族、社会、文化因素对语言中词义的变化有巨大的影响作用,并且各种语言的发展演变与其所使用的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环境有极其密切的联系。因此不可把语言的研究看成是脱离社会而独立发展以至死亡的有机体。(6)这些观点为第二语言突破“就语言教语言”的传统提供了理论基础,为语言与文化教学的关系研究拓宽了视野。

在国内的对外汉语教学中,以20世纪80年代为分期,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文化教学被置于语言教学之外,语言与文化被完全割裂。20世纪80年代以后,文化与语言的关系逐渐得到了研究者的关注。他们开始探讨在“语言与文化”的范畴内什么是“文化”的问题。张占一、赵贤州、吕必松等人提倡将文化进行二分,包括“交际文化”和“知识文化”,而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相当于直接影响交际效果的文化知识。20世纪90年代以后,周思源、陈伸、许嘉璐、胡文仲等人对文化的二分法进行质疑,提出文化的三分法,并认为文化是一个综合的概念,不能只从“交际”这一角度限定文化的概念,这样会使文化的概念失于狭隘。在明晰了语言的文化本质、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文化的范畴后,学者们又开始思考对外汉语教学中所进行的文化教学的内容应该是什么?陈光磊(7)从语言本位的角度把应该导入的文化因素分为语构文化、语义文化和语用文化;魏春木、卞觉非(8)从文化功能的角度,将导入的文化因素分为文化行为项目和文化心理项目两大类114个子项目。

作为文化的特殊载体――特定的语言对应着特定的文化,因此,在汉语的学习中,不但要掌握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系统,更要理解和接受汉语中内隐的文化特征,即语言文化世界。特别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重点是让学习者可以较为自如地运用汉语完成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交际需要。目前的对外汉语教学仍然侧重于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训练,如果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充分关注文化因素的导入,就会产生文化“失语”、“文化休克”等现象。语言和文化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在以文化为导向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不但要进行中国文化的学习,而且要积极导入地域文化因素。

三、语言与言语:地域文化因素导入对外汉语教学的必要性

《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索绪尔提出了“语言”和“言语”的二分,并指出:语言和言语是相依存的,语言既是言语的工具,又是言语的产物。但这一切并不妨碍它们是两种绝不相同的东西。“语言”和“言语”的绝不相同表现在:“言语是个人的意志和智能的行为”(9)35,“语言是言语活动事实的混杂的总体中一个十分确定的部分,是言语活动的社会部分,是个人以外的部分。”(10)41因此对外汉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习者在一定范围内利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对外汉语教学既要让留学生尽量地掌握语言系统,提高语言能力;同时还应进行“言语”学习,让留学生可以更好地完成交际活动、掌握“语言”。在索绪尔“语言”与“言语”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可以将普通话的教学看做是“语言”教学,留学生所在当地的“方言”教学看做是“言语”教学,因此我们在对来辽宁的留学生进行汉语教学时有必要引入辽宁方言的教学。

(一)与普通话语音的差别

辽宁语音基本遵循普通话的语音发音规则,但声母有相混现象,如“同胞”的“胞”读为“pāo”,“撞车”的“撞”读为“chuàng”,“蝴蝶”的“蝶”读为“tiě”,“奖券”的“券”读为“juōn”,“扔掷”的“扔”读为“lēng”,“裙子”的“裙”读为“chún”,“安全”的“安”读为“nān”,“用法”的“用”读为“ròng”;“人民”的“人”读为“yín”,“热闹”的“热”读为“yè”等;

韵母出现移用现象,如“什么”的“么”读为“mē”,“暖气”的“暖”读为“nǎn”,“天津”的“津”读为“jīng”等;

有的是声调与普通话出现偏差,杨春宇(2010)总结了辽宁声调的规律,辽宁境内的胶辽官话将阴平读作212,其他地区的调值一般为44;辽宁境内的胶辽官话的阳平调值一般为35,其他地区为24;辽宁境内的上声调值一般为213;辽宁境内的方言区中去声调值一般为52等。如在胶辽官话区当地人会将公交线路“708”读作“qǐ-líng-bǎ”;在抚顺地区当地人一般会将“饼干”读作“bíng-gàn”。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有必要系统总结这一类与普通话有差别的语音现象,教授学生当地语音与普通话的对应规律,让留学生知道方音的所指,更好地实现语言的交际功能;同时在这种对比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强化汉语普通话的教学。

(二)与普通话词汇的差别

在辽宁方言区中存在一定数量的方言词和满语词,方言词和满语词的存在丰富了汉语的词汇系统。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将在日常语言交际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土语词和满语词引入到课堂中,以方便学生完成与当地人的交际。

1.方言词

近年来,辽宁的喜剧小品、二人转和反映农村文化生活题材的电视剧的热播,形成了具有辽宁特色的“东北风”和“关东风情”,对辽宁现代文化的传播起着重要的作用,成为辽宁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相应,一批方言土语词也开始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日常语言交际中。如:“的瑟”形容人比较爱炫耀,“硌硬”表示讨人厌烦,“硌楞”形容不和谐、不爽快,“磕碜”形容丑陋、难看,“煞楞”形容办事利落,“毛楞”形容办事粗心不稳当,“赶趟”形容来得及;“旮旯”指称角落、地方,“多暂”指啥时候;“拉倒”指算了吧;“嘎哈(gà-ha)”用来问指干什么,“嗯哪(en-na)”表示用来回答对方的“行”、“是”等。

随着东北二人转影响力的提高,以及反映辽宁农村新生活、新面貌等电视剧的走入荧屏,越来越多的辽宁方言词进入到大众语言生活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应该系统地向留学生介绍这些方言词,以便留学生可以在当地更好地完成语言交际活动。

2.满语词

在辽宁历史中的少数民族,满族居于重要的地位。满族崛起于17世纪,先后在新宾、沈阳建立了后金政权,后改名为清。在长达400余年的统治中,为中原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满语势必与当地的汉语发生碰撞,丰富了中国近代及现代汉语的词汇。

一些反映满族人生活、文化、政治等词语存在于辽宁方言中。如“福晋”、“阿玛”、“格格”、“阿哥”等表示称谓的词语;“裙门”、“马蹄袖”、“坎肩”等表示服饰的词语;“饽饽”、“萨其马”等表示食物的词语。又如“埋汰”、“哈拉”、“磨即”等词。这些词语仍活跃在辽宁当地人的日常语言交际中。

1971年,美国语言学家海姆斯在“On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一文中首次提出了“交际能力”的概念。海姆斯认为,如果把能力看作说话人和听话人所具有的运用语言的全部基本知识,那么这种能力不能仅限于语言能力,还应该包括交际能力。海姆斯提出的交际能力既包括语言能力,也包括语言运用能力。交际能力由语法的正确性、语言的可行性、语言的得体性及语言的可接受性等四个方面构成。在这里语言知识是基础,只有落实到交际的运用中才能被消化和内化,语言能力才能转化为运用能力。“语言”是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必修课”,但是为了更好地培养交际能力,我们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有必要讲授当地方言,使在当地的语言交际活动中留学生所使用的“语言”能够得体,当地人所用“语言”具有可接受性。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既要选择经典的书面材料,同时又要涵盖口语性、实用性较强的材料,如我们可以引入二人转、小品等说段的教学,让学生真实地接触到辽宁的“言语”环境。

融合辽宁地域特色的对外汉语教学并不是轻“语言”、重“言语”的教学过程,而是二者同时进行,不可偏废。如果只会“语言”,学习者的语法知识、阅读能力比较强,但是在实地的语言交际中可能会出现障碍;反之,如果我们刻意追求学生在言语活动中的言语交际能力,可能会造成“语言”知识的缺失,因此我们有必要找到“语言”与“言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契合点,提升汉语学习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2]岑运强.言语的语言的界定、内容及其研究的方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4):71-77.

[3]岑运强.语言和言语、语言的语言学和言语的语言学[J].汉语学习,1994(4):43-46.

[4]杨春宇.辽宁方言语音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93-99.

[5]白长青.辽宁地域文化的多元构成要素探讨[J].沈阳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39-42.

[6]庞壮国.东北土语[J].天涯,2002(3):92-94.

[7]邢公畹.从对外汉语教学看“语言”“言语”划分的必要性[J].世界汉语教学,1993(2):88-92.

[8]张英.对外汉语文化因素与文化知识教学研究[J].汉语学习,2006(2):59-65.

注释:

(1)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第一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2)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第一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3)张英.对外汉语文化因素与文化知识教学研究[J].汉语学习,2006(2):59-65.

(4)胡明扬.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3(4).

(5)张公瑾.傣族文化研究[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8.

(6)梅耶.历史语言学中的比较方法[M].岑麒祥译.北京:语文出版社.1992.

(7)陈光磊.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导入[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2(3).

(8)魏春木,卞觉非.基础汉语教学阶段文化导入内容初探[J].世界汉语教学,1992(1).

(9)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明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05.

第9篇:汉语言文学特色范文

关键词:“白色” ;文化内涵;文化差异;翻译;交流

 

abstract:color is very close to people’s life. it is an important tool for people to understand the world. color not only has physical attributes, but also has rich cultural connotations. color words are abundant in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however, people of different countries often react differently towards the same color as a result of their different cultural traditions and social systems. so color words can be used as a significant mark of different cultures. 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of “white” and how to deal with them in translation, so that communication can be improved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nations.

key words:“white”;cultural connotations;cultural differences ;translation;communication

 

一、   前言

 

人们每天生活在绚烂缤纷的颜色海洋中,环视周围的事物,发现它们无不有着各自独特的色彩。红日(red),黄金(yellow),蓝天(blue),绿草(green),白云(white),黑夜(black)……世界因颜色而变的更加五彩斑斓,美丽动人;人们因颜色而变得更加容易、迅速的分辨和记忆各种各样的事物。但是,由于汉、英民族分属两个截然不同的东、西两大不同的文化体系,受语言与文化的特殊性的影响,人们对于色彩的实际感受和赋予颜色词的意义也随之各不相同。[1](pⅸ)

文化的蕴涵十分丰富,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dward tylor)对文化(culture)的定义是:“文化是一种复杂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人们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一切能力和习惯。” [2](p477)众所周知,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其独特的生存土壤,即特定的自然环境,历史条件,地理位置和社会现实,因此颜色词在英汉民族两种不同的文化土壤中必定生长出许多不同的文化内涵。久而久之,颜色词的不同文化内涵便形成了英汉民族文化差异长河中的一条支流。本文主要探讨“白色”在英汉语言中存在的文化差异以及如何翻译的问题。力求在跨文化交际日趋频繁的今天,对两种语言的互译寻求一种指导意义和促进英汉两个民族的文化交流。

 

 

二、英汉语言中“白色”的文化内涵

 

   俗话说的好:“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白色”在英汉两个不同民族的文化内涵除了保留其基本的字面意义外,在各自的领域内都产生了许多与其民族传统和文化相关的、超忽我们想象的涵义。而了解二者间的文化差异,对英汉语言学习者和交流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在此笔者认为,首先要做的就是懂得英汉语言中“白色”的各自独特的文化内涵,才能解决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有关文化翻译方面的难题。

 

 (一)、英语中“white”的文化内涵

“white”是英民族最中意的颜色,人们对白色的偏爱体现在语言的各个方面

对英民族传统而言,“white”有纯洁、可爱、美丽的意思。 如“a white soul”指“纯洁的心灵”,这源于the bible(《圣经》)故事中,天使总是长着一对洁白的翅膀,头顶悬着银白色的光环。因而“天使”成为英美文学作品中天真可爱的人的代名词。又如在经典芭蕾舞剧 “swan lake”(《天鹅湖》)中的白天鹅“white swan”带有善良、纯洁和美好的涵义。“white moment of life ”译为人生最得意之时。

在英民族文化习俗中“white”因象征纯洁,又引申为公正、公平、诚实、正直的意思。例如:“white light”(白光)译为公正无私的判断;“the teacher treated us white.”译为老师公平地对待我们。;“put on/stand in a white sheet”是指“认错、忏悔”。该习语原指犯通奸罪者当众公开忏悔,white sheet是忏悔者在这种场合所披的白衣服。 “this is very white of you”译为你真诚实!在美国早期的无声电影中,戴“white hat”(白帽)的角色,则指好人、正直的人、英雄。“a white spirit”即正直的精神。

在经济生活中“white”有多种内涵。白色作为一种纯洁而高贵的色彩,一直以来都是一种流行趋势,在欧洲、北美,澳洲等地区,白色消费笔记本已成为时尚的代言人。此外化妆品、电器、汽车等一系列高雅的白色包装设计的产品在世界范围刮起了一场白色风暴;“white war”经济竞争,“white sale”大减价,“white money”银币。[3](p90)以上充分体现了英民族崇尚白色、热爱白色的深厚情感。

英民族文化里存在重视“white”的传统,但在一定场合中它可用作贬义。比较典型的有“white feather”,喻怯弱的表现。这源于西方的斗鸡比赛。人们总是认为尾部有白羽毛的公鸡肯定是胆小、不善斗的公鸡,后来引申为胆小、怯弱。“white elephant”含有无用而累赘的东西、花费大却收获益少的东西的意思。[4](p137)

(二)、汉语中“白色”的文化内涵

与英民族相比,汉民族对“白色”的崇尚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白色由于和白云、白雪、白玉同色,自古人们常用白色象征高洁、明亮、素雅、光明等。中国成语有清白无辜、洁白如玉、白璧无瑕等。

“白色”是汉语中贬义较强的颜色词。中国传统文化认为“白色”是一个禁忌词,体现了中国人在物质和精神上的摈弃和厌恶。因为古代常在秋季征伐不义、处死犯人。所以白色是枯竭而无血色、无生命的表现。

“白色”还与经济有密切联系。“白色”象征正当、合法。如“白色收入”,它是我国城镇居民主要的经济来源。由于这部分收入一般是公开的、合法的,比较透明,故称之。“白市”是公开的合法买卖的市场,与“黑市”相对。“白道”比喻正当的渠道,也指大学生毕业后走的做学问的道路。

“白色”在中国也具有落后、顽固的意思。例如在20世纪60年代,“白”为偏离正确方向有走“白专道路”之说,指不突出政治,单纯追求业务技术。“白色”也有失败等含义。如,在战争失败的一方总是打着白旗(white flag)表示投降。“白色”同时也有正义、光明的象征。屈原《九章·怀沙》:“变白以黑兮,倒上为下。”屈原在诗中用黑白不分来比喻他所处的政治环境的是非不明,善恶莫辨。

“白色”在中国传统戏剧脸谱艺术中,一般性格粗暴、为人阴险奸诈的人所用的脸谱的颜色。如:秦代的赵高、三国时代的曹操、明代的严嵩等人物。由以上分析可见,在汉语中带“白”字的词语多为贬义。

 

 

三、英汉语言中“白色”的文化差异及翻译

 

(一)、文化差异与翻译

文化差异是指人们在不同的生态和自然环境下形成的语言、知识、信仰、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方式、道德、风俗习惯等方面的不同。[5](p96)翻译是一种语言文字的实践,是利用一种语言文字把另一中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思确切而完善的重新表达出来的实践。[6](p1)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曾指出:“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者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7](p40)顾在翻译中要考虑文化因素,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文化上的差异,会导致人们对同一事物产生不同理解,有时甚至会引起误解,进而导致翻译失误。因此在对英汉语言中“白色”作翻译时一定要注重对比二者之间的文化差异,不能主观臆断地离开文化背景去翻译。

(二)、“白色”在英汉语言中的文化差异

颜色本身没什么具体情感含义,但颜色有一种很大的心理效应。[8](p73)其可以引起人们的心理联想,因而某些语境中颜色词被赋予了情感和褒贬的内涵,具备了带指向性的联想意义。而由于社会习俗、地理环境、历史、宗教、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英汉语言中白色的联想意义有较大的差异。在分析“白色”在英汉语言中的文化内涵之后,以下笔者主要从六个方面对其文化差异进行简单概括。

1.不同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形成的差异。在欧美文化里,“white”正是人们心仪的颜色,因其表达了人们共同美好的心理愿望。如“white christmas”(白色圣诞节)象征欢乐、幸福、吉祥、喜庆。在西方婚礼上新娘身穿最爱的白色婚纱,表示爱情的纯洁、真挚、永恒、高贵。许多世界一流的产品都采用白色包装,代表了高雅、高档次,是西方人所喜爱、向往的产品。而在中国人的观念中,“白色”是悲哀、痛苦的象征,自古以来亲人死后,家属要戴孝(穿白色孝服),因此白色是悲哀的颜色。在中国古代“白色”还用来表示贵贱尊卑,如白衣,白屋,白身(白丁)等就分别指称平民、茅草屋和没有官职或功名的人。

2.不同心理因素引起的差异。由于历史沿革、文化背景、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的种种差异,英汉族人民的心理因素也往往不同,这形成“白色”在英汉民族的差异。比如英民族对“white”一词,颇有好感,white wedding给人带来快乐、美好、兴奋的心情。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白色”是无生命的表现,象征死亡、凶兆,给人冷峻、不详的感觉,人们一看到它心理就产生惊吓、畏惧感。例如京剧里,将阴险狡诈的人画白色脸谱。这种运用颜色词对艺术形象进行具体描绘,不但使艺术形象具有间接可视性,而且由于色彩在人们心灵深处长期积淀,人们对它有一种共性的感悟,以致什么颜色一出现,便能体味到它象征什么。这是中华民族的特色文化。

3.感情色彩形成的差异。“白色”在英汉语言中所具有的感情色彩也有巨大的差异。在英语里“white”一般是个褒义词,在汉语言中“白色”一般是个负面词。如英语中“a white collar job” 是人人心仪的白领工作, “white man”善良的人,有教养的人。“white sheep”指坏人中的善人,“white witch”指的是做善事的女巫。“days marked white moments of life”指幸福的日子。在汉语里,带“白”字的词语多含贬义。如把智力低下的人称为白痴(idiot)—英语里的白痴绝不包括颜色在内,[9](p49)花费力气做事却无成效的称为“白搭”,把以傲慢、轻视的眼神看别人称作“白眼”。

4.不同政治制度导致的差异。英汉民族恒久以来就有着不同的政治经济制度,因此他们利用不同颜色代表政治派别或表示民族特性的习惯古已有之。这便使得“white”在中西方语言中有了不同的政治色彩。英民族语言中的“white”象征着权利,“white house”白宫,是美国总统府,因其墙壁皆白,故名。今常用为美国政府的代称,是美国权利的象征。“white hall”(白厅)是英国伦敦的一条街,此街闻名于1662年詹姆士一世建筑的王宫,现虽荡然无存,但街上有许多重要建筑为英政府办公机构,因此“white hall”用来指代英国政府,是英国政治权利的象征。“white book”白皮书,是美国、葡萄牙等国官方文件。          [10](p115)“white knight”(白衣骑士)指政治改革家。“white list”指守法人士、合法机构等的名单。英语中“white paper”或“ blue paper”(“白皮书”或“蓝皮书”)是指英美政府就某一专题发表的封皮为白色或蓝色的报告书或外交文书。在汉语里,“白色”在政治上的隐含意义包括落后、反动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人们反对反动统治着大规模逮捕、屠杀革命人民、破坏各农民组织、残酷镇压人民革命运动、民族解放运动的行为称为白区、白据点、白地,以国民党军队为主的武装力量被称为白军、白匪、白狗子。足见,指示意义相同的“白色”在英汉各自的文化背景意义上确实大相径庭。

5.不同的价值取向导致的差异。由于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促成“白色”英汉民族的价值取向方面出现很大不同。英语中“white”和“black”有是与非、合法与非法的价值取向,如“in black and white”(白纸黑字),“call white black”(颠倒黑白)。“a white hope”为某团体(或) 城镇带来荣誉的人。而在中国“白色”有低贱、无能的价值取向。我国古代,人们称呼没文化,没功名地位的人为“白丁”,把缺乏锻炼、阅历不深的文人称为“白面书生”,它们都可使人产生卑贱、清贫的联想。

6.由于英汉民族的文化差异,“白色”有时在西方代表一种意义,而在中国又代表另一种含义,甚至对白色的涵义理解恰恰相反,即同一种颜色词产生不同的含义。例如在英文短语“white hands”中“white”不能按字面意思认为是汉语的“白色”,并不是中文所表示的“白手起家”之义,而是诚实之意,“ a white day”不表示白天,而是表示吉日(lucky day),“white goods”即体积大,单价高的冰箱,洗衣机等大型家用电器,这类物体的表面常被刷成白色,而不是令人捉摸不透的“白色家电”,“white light district”不是白灯区,而是美国纽约的不夜区,“white slaver”实指逼良为娼的人,而不是白奴, “white room”不是白房,是绝尘室,“white coal”不是白煤,是水力。[11](p33)另外在汉语中有些与“白”字搭配的词组,实际上与英语中的“white”所表示的颜色没有什么联系,而是表达另外的意思。例如白卷(blank examination paper)、表白(explain something for oneself)、白吃(eat something without pay)、白字(wrongly written or mispronounced character)、坦白(to confess )。[3](p89)

 

(三)、“白色”的互译策略

1.直译。人类生活在同一物质世界,经历了大体相同的社会发展阶段,物质世界的共同性,社会发展的相似性,人类思维和情感的共同性形成了各种文化和语言的相溶性和相通性。因此,尽管中英两国存在文化、社会背景的差异,但带有浓重文化色彩的颜色词都存在一些完全或基本对应的情况,只要认准它们各自的真正含义,翻译时直译即可;有时,英(汉)语言中的“白色”在汉(英)语言中虽然不常用,但为了保持原文的风格和民族特色,也不妨采用直译法。比如

white lead 白铅矿

white continent(白色大陆),顾名思义,指的是南极洲。

white coffee 牛奶咖啡

white corpuscle 白细胞

white source 白沙司

white tie 白领结

 

白蜡 white wax

雪白 snow-white

白牡丹 white peony

白酒 white wine

白云 white cloud

白皙 white-skinned

 

2.直译加补充信息法。英汉语言中有些带有“白色”的词语或短语在直译后不能很清楚的将源词语的意思准确、完整地再现出来;或是英(汉)语言中的“白色”在汉(英)语言中有白色之表意但无白色之实意,这些情况下可通过增加补充说明的方法来进行翻译。试看:

white paper 白皮书,(英政府就某问题发表的报告,其封面为白色,因而得名) 

the white way 白光大街,(指的是城市里灯光灿烂的商业街)

white meat 白肉,(指的是煮好的禽类身上某一部分的嫩肉)

white squire 白护卫,(为保驾某公司不被另一家公司收购而购买该公司股票的人)

white collar 白领阶级,(从事脑力劳动不太流汗的工作人员)

white sepulcher 白色的坟墓,(就是伪善者,伪君子(源于基督教《圣经》)

 

打白条 issue iou

白区(国统区) white area (the kuomintang-controlled area)

 

3.意译。根据前文所分析,由于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的不同,英汉民族在对“白色”的感觉上存在着差异,所产生的联想也有一定的距离。翻译时要考虑其文化差异,尊重目的语“白色”的习惯用法,以避免“白色”的死译,应采用意译法;再者,由于英汉民族由于民情风俗、思维方式、语言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同一“白色”词有不同的引申意义,翻译时也只能采用意译法,去其形而留其神;或是英(汉)语中带白色的词语,对应到汉(英)语中无法用到白色在对应翻译,这种情况下也只能采取意译才能表达其本意,这类词语在英语和汉语中也占较大比重。例如:

white-livered 懦弱的人

white lie 善意的谎言

white wash 用以嘲笑涂脂抹粉的姑娘。[11](p33)

white days 吉日

white rage 震怒

white night 不眠之夜

 

白话 vernacular

白眼 supercilious look

白发 gray hair

白做 get small thanks for something

白费力的事 a bad job

白头偕老 live to old age in conjugal bliss

唱白脸 play the villain

白熊 polar bear

通过上述分析显而易见,“白色”的翻译有它本身特殊的性质和难度,需要译者细细推敲,谨慎处理。以下提出几点建议以助于学习者提高翻译水平。

首先,应当博览群书,了解西方社会发展、历史典故、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因为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主要表达形式和传播工具,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我们也会学习和了解语言中所包含的文化知识。将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对比,时刻牢记文化的差异,就会克服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的翻译失误了。

其次,可以利用多种渠道,吸取和体验异国文化。如通过图片资料、电影、电视、录像等直观地感受外国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耳濡目染英语的实际使用。同时将日常交往中的中西文化差异进行归纳总结,这样就会避免因文化因素而导致的翻译失误。

此外,多多解析句子,体会颜色词的文化蕴涵。颜色词反映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态度,记载了使用语言的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颜色词的含义必然都印着民族文化的烙印,隐含着民族文化的内涵,其中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各种文化信息,而并非是孤立存在的。[5](p100)

总而言之,在中西交际日益频繁的现今,学习者要掌握好英汉语言中“白色” 的翻译就须懂得必要的翻译理论和技巧,加强两种语言的修养、拓宽知识面。[12](p4)

 

四、结语

 

自然界是多姿多彩的,语言中的词汇也是异常活跃的因系,而词汇中的颜色词意义非常丰富。在描述自然界时英汉民族使用的词语存在着差异。而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跨文化交流越来越广泛,翻译也会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语言学习者只有对中西文化进行坚持不懈的比较和学习才有利于两民族间的顺畅交流。这正如王佐良所说过的:“翻译的最大困难是两种文化的不同。” [13](p75)因此,研究和对比“白色”在英汉语言中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对于两种语言的学习、翻译和教学都极具重要性和必要性。

 

参考文献

[1]贾文波. 汉英时文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pⅸ.

[2]周志培.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p477.

[3]江峰,丁丽军.实用英语翻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p90.

[4]潘红.英汉国俗词语例话.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p137.

[5]韩立钊.文化差异导致的翻译失误及其对策.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第26卷(第2期):p96.

[6]丁树德.英汉汉英翻译教学综合指导.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6.p1.

[7]耿洪敏.实用英汉翻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p40.

[8]帕默尔.语言学概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p73.

[9]李群.颜色词与英汉文化差异.开封大学学报2001年第15卷第2期:p49.

[10]郭著章李庆生.英汉互译实用教程.第3版(修订版)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p115.

[11]庄建灵.英汉颜色涵义与文化背景.泉州师专学报,1999,第3期:p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