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汉语国际教育含义范文

汉语国际教育含义精选(九篇)

汉语国际教育含义

第1篇:汉语国际教育含义范文

摘 要:词汇教学是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外汉语教学中比较困难和关键的一部分,能否对学生进行高效的词汇教学直接关系着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完成。然而,传统的词汇教学更多地停留在词语读音、拼写、语法以及字面意义讲解等层次上。由于忽视了词汇的文化内涵意义,导致学生对词汇意义理解不完全以及使用上的偏差。本文包括四部分,绪论总述笔者基于文化导入的词汇教学;第二部分论述跨文化交际对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重要性;第三部分重点阐述词语语言意义与文化含义的关系;第四部分是教学方法上的探讨。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词汇教学;文化导入

一、绪论:词汇教学总述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语言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语言是文化的基础,同时语言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词是语言的基本要素,词汇是语言这个庞大系统得以存在的支柱。从语言的社会功能出发,文化差异在词汇层面表现得最为突出。我们都知道词汇不仅具有概念意义,也具有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笔者所提倡的文化导入法旨在重视词语文化内涵的教学,以提高汉语最为第二语言习得者的语言应用能力。跨文化交际教学法作为一种新的理论模式已经在英语语言教学(ELT)中确立了自己的中心地位。那么,对外汉语教学是不是也应该加速教学改革,重视跨文化交际。

二、跨文化交际与词汇教学

在实际的教学中,大部分老师只关注词语的概念义,忽视了词语的文化内涵。实际上,对外汉语教师应当在词汇教学中引入文化语境,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充分认识到文化背景语境、认知心理背景等都会影响到词语的正确理解和跨文化交际。

(一)跨文化交际与词汇教学

我国研究跨文化交际起步较晚,迄今为止仅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学界对跨文化交际的定义很多,有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就是跨文化交际。吴为善、严慧仙《跨文化交际概论》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将“跨文化交际”定义为:跨文化交际是指在特定的交际情景中,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交际者使用同一种语言(母语或目的语)进行的口语交际。从已发表的论文和著作来看,我国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语言与交际的关系;非语言交际;中西习俗对比;中西经营管理模式比较;国民性研究。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语言交际能力、非语言交际能力、语言规则和交际规则转化能力以及文化适应能力。所以,跨文化交际有利于词汇教学,意味着词汇教学以语用为终极目标,注重文化和交际规则的指导作用。

(二)文化背景语境与跨文化交际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涵。文化语境能全面地影响语言的表达,在词汇教学中我们不得不重视并加以利用。文化背景是有层次的,其中最重要的是民族文化与地域文化。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其又与该民族的语言联系在一起,隐含于民族语言中,蕴含丰富、表现复杂。想要真正了解语言,就必须重视文化背景语境和跨文化交际。例如老鼠,在汉语中是遭人唾弃的动物,在俄语中比喻聪明伶俐的人。地域文化是同一民族因居住的地区、地域而产生的不同的文化,地域文化集中体现在民风民俗方面①。比如虎,北方说“大虫”,温州说“大猫”,实际上很多地方是禁忌说“老虎”的。将地域文化与语言教学结合起来,具体地介绍各地区真实而多彩的文化现象,才能使外国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及其文化,才能使他们与当地人顺畅地交流。

(三)认知语境与词汇教学

词汇认知心理背景语境可简称为“认知语境”或“心理语境”。它与认知的主体:人的生活经历、知识结构、感知能力乃至心理情绪等有着密切关系②。其中负面影响最大的是文化优越感和文化偏见。前者以自己的文化为中心,不自觉地将自己的思想价值和审美观念植入目的语的学习中。后者是带着偏离事实和社会的评价标准的态度去学习目的语,要避免这种不利的认知心理就必须做好词汇教学的工作。

三、文化与词汇

(一)语言与文化

语言和文化关系密切,各民族文化的特征经过历史的积淀总会凝聚在词汇层面。美国语言学家恩伯说“一个社会的语言能反应与其相对应的文化,其方式之一则是在词汇内容或者词汇上。”词汇直接记录事物,包含了人类历史几乎全部的文化现象。语言与文化就像两个相交圆,不同的语言系统反映了不同的社会文化,故脱离文化的词汇教学是不可能的。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语音、词汇和语法是表层因素,文化习俗才是深层因素。

(二)词语的语言意义与文化含义

众所周知,两种语言所所反映的文化差异越大,两种语言的词汇中其概念意义和文化内涵偏差也就越大,那么跨文化交际能力也就越低。所以,这部分我们将从语义学的角度详细地论述两者之间的关系(主要以汉语与英语对比为主,也会提到其他语言)。简单地讲,两种语言中完全等值的词语很少,大部分是不等值或不完全等值的词语。有些学者认为这种差异表现为五个方面,有些学者认为是十个方面,笔者综合整理为七个方面。

1.语言意义相同,文化含义相对应。这类词语多指称自然现象和科技术语。例如:“太阳、月亮、星球、空气”与“sun,moon,star,air”;“计算机、电视机、科学”与“computer,television,science”。但是,此处的“相同”主要呈现于科技论文或一般性的陈述中。在一定的语境中,其文化联想和感彩会有复杂的差别,尤其是隐喻义不尽相同。例如“竹”在中国文化中就有清高、气节、文雅之意。

2.概念意义相同,文化内涵只存在于一种语言中。由于中西方的历史和审美取向不同,文化含义迥异的现象比较普遍。例如狗,在汉民族文化中多数与贬义相关:走狗、疯狗、哈巴狗、狗腿子、狗仗人势、狗眼看人低;但在英语中“狗”代表幸运、喜爱之意。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I am a lucky dog(我是一个幸运儿);big dog(保镖);top dog(有权势的人);clever dog(聪明的家伙)等。

3.语言意义与文化含义皆不对应。这类词语又称为“国俗词语”或“文化词语”,即反映某种文化独有特点的词语。如汉语中的“下放”“户口”“留守儿童”“下海”“”“知青”“房改”等等。

4.语言意义对应,文化含义在另外一种语言中没有对等词。许多词语在双语词典中都可以找到语言意义对应的解释,但是概念意义对应的词语所反映出的文化形象或文化概念不一定也对应。有时甚至差异极大,甚至将一种语言的说法译成另一种语言的对应词时,对目的语国家的人提供不了任何信息,甚至会提供错误信息。例如“单位”与“unit”,大陆人常用“工作单位”或“单位”表示所在的工作机关、团体或部门。汉英词典将“单位”译成“unit”。在跨文化交际中,西方人却难以理解其含义。

6.不完全等值词指不同语言中意思、色彩、用法不完全相同的词,这里我们列举语言意义对应,但感彩、文化意义大小不同的词语。例如:英语的ambition没有褒贬之分,而汉语与之大致对应的一个是褒义词“雄心”,另一个是贬义词“野心”。又如个人主义”与“individualism”。中国人将“个人主义”等同于自私自利的意思,英美文化将其重视个人独立的标志。又如亲属称谓词,汉语用伯母、婶母、姑母、舅母、姨母五个词表示五种关系,英语只用一个词“aunt”表示,这反映了汉民族重家庭伦理关系的思想观念。

7.语言意义貌合神离,文化含义差别悬殊。“貌合神离”的词语,即两种语言词语的字面意义似乎对应而实际意义并不完全对应或完全不对应,也包括语言意义对应而文化意义不对应的词语。在二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中,最容易造成文化误解或交际失误。例如“汽车旅馆”与“motel”,“休息室”与“restroom”,“哪里哪里”与“where,where”,“煤气站”与“gas station”等等。

四、教学操作

1.教学方向:词语的意义包括语言意义和文化含义。文化含义是附加在语言意义上的主观意义,表达的是人们对词语所指的人或物所怀有的感情或持有的态度,反映出交际者的文化心理、态度和感彩。对于词汇教学来说,词语的语言意义和文化意义同等重要,如果忽视了文化意义的教学,学生则无法全面彻底掌握词义,引起交际失误。

2教学方法:以文化导入为主,语素释义相配合。笔者所认为的词汇教学不仅仅是词语教学,还包括短语、固定短语、成语和歇后语的教学。词组作为一个组块在认知心理学和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已取得了有力的证明,即词组教学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采用文化导入法(具体通过六种方法:例举法、直接解释法、联想法、对比法、词源法以及错误分析法),有意识地输入词汇的文化内涵意义。在释义时还应当采用语素释义法,即解释清楚词组中每个语素的意思,然后说明它的整体意义。在使用语素释义法时,还可以介绍词语的引申义和词语的用法。语素释义法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古汉语知识,相当熟悉汉语语素的意义,善于联想。文化导入以实际教学目标为主,讲清楚就好,不能倾盆大雨式地灌输,一定要记住我们是通过文化导入讲解词汇,而不是进行文化讲座。

适度引入表达方法的讲解,让学生了解词语背后的文化含义之来源。象征、双关、比喻、谐音、反语和用歧等能够使词语增加一定的文化色彩。笔者提倡词组教学,而不是简单的词语,就是因为简单的词语本身并不能凸显文化内涵,需要文化背景语境的衬托。例如描写女性魅力的词语顾盼流连、顾盼神飞、炯炯有神、面若桃红、脸若银盘、唇红齿白、口吐莲花、婀娜多姿、亭亭玉立、楚腰纤细、俊眉修眼、眉清目秀、慈眉善目、浓眉大眼、巧笑倩兮等,几乎都有隐含于字面的比喻义。对外汉语老师适度的点播和讲解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语的文化含义。

我们都知道没有万能的教学法,所以笔者的探索自当也有其不足。所以,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对外汉语老师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巧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以期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参考文献

[1] 《现代汉语上》黄伯荣,廖序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6

[2] 《现代汉语实用语境学》周明强著,浙江出版社;2005.7

[3] 《汉语语素论》杨锡彭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9

[4] 《加强对外汉语教材的“词组层级”建设》邓恩明著;1998.6

[5] 《普通语言学概要》伍铁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

[6] 《对外汉语中的跨文化交际》周小兵著,《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6期

[7] 《Effects of Cultural Instruction Methods in Vocabulary Teaching on Cultivating Student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商亮 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5

注解:

第2篇:汉语国际教育含义范文

关键词:国际汉语教学 语言环境 个人环境 文化环境 教育环境

一、引言

“语言环境”有时简称“语境”②,其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因学科研究角度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语言环境是掌握一门语言的必备条件”(陈昌义,2000),这已经是第二语言学习领域内不争的事实。尤其在第二语言教学界,人们非常重视语言环境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学界关于社会语言环境、自然语言环境、多语言环境、副语言环境、教育语言环境等对语言教学影响的研究不胜枚举。但国际汉语教学领域所应考虑的语言环境要素应该包括哪些,如何处理这些环境要素并使其最大程度地促进汉语教学的效果等问题目前学界还少有研究。

本文首先对语言环境进行“历时”研究,总结语言学学科对语言环境认识的三个阶段,再从共时层面梳理不同语言学分支学科对语言环境的认识,以此为基础尝试归纳国际汉语教学中的语言环境应包括的主要内容。

二、语言学学科对语言环境的认识阶段

自19世纪初至19世纪六七十年代历史比较语言学建立,语言学摆脱哲学附庸地位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来,语言学领域中关于语言与语言环境之间关系的研究经历了以下几个主要阶段:

(一)积累阶段

19世纪中期以前是语言学学科对语言环境认识的积累阶段。在这一时期,历史比较语言学“一统天下”,语言学家主要将研究兴趣集中在通过比较的方法建立语音对应关系,探讨语言演变规律上,没有意识或者极少认识到语言环境与语言之间的内在联系。但是这一时期的研究为后来语言学各个分支学科对语言环境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宝贵资料。

(二)思辨与论证阶段

19世纪中期,语言学家在对历史比较语言学的语言观点和研究方法进行反思的基础上,开始对“语言研究是什么”“语言是什么”等问题进行哲学思辨与探究。这一时期关于语言与语言环境关系的认识可以分为三个派别。一派以“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Saussure)为代表。19世纪末20世纪初,索绪尔将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划分为“语言”和“言语”两个方面,并提出“语言学的唯一的,真正的对象是在语言自身之中研究语言和为研究语言而研究语言”。索绪尔的理论奠定了20世纪结构语言学的基础,但同时割裂了“语言环境”与“语言”之间的关系,将“言语”研究和语言环境研究排除在语言学研究之外。另一派以波兰籍人类语言学家马林诺夫斯基(B.Malinowski)为代表。同样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马林诺夫斯基在研究中指出“话语和环境互相紧密地纠结在一起,语言的环境对于理解语言来说是必不可少的”(Malinowski B.,1923:307)这一主张,并于1923年提出“语境”这一概念。在马林诺夫斯基语境理论的基础上,美国哲学家莫里斯(Morris)于1938年首次提出“语用学”(Pragmatics)这一术语。语用学将研究的视角置于具体语言环境中语言与使用者的关系上。经过不断发展,语用学逐渐发展成为现代语言学研究中一门重要的分支学科。还有一派以法兰西社会学派的梅耶(Meillet)为主要代表。在语言学学科发展的历程中,梅耶最先将语言研究的社会方面纳入语言学研究范畴之内(戴庆夏,1993:5)。研究者开始关注具体社会语言环境中的言语现象。社会语言学随之在20世纪60年代得以兴起,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三)广泛应用阶段

20世纪中期以后,随着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各学科的飞速发展及相互交叉影响的日益频繁,关于语言与语言环境之间关系的研究也日趋多元化。在语言学各分支学科中,社会语言学研究语言的社会环境,尤其重视言语社区、年龄、性别、阶层、民族、家庭、社会网络环境中的语言变异,以及语言与使用者的关系;语用学则主要侧重于研究语言发生的情景环境,如言语交际中的会话含义(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预设(presuppositions)等;狭义的应用语言学即语言教学,研究语言的学习环境,进而探究语言学习的规律以及如何将这些规律运用到语言教学中。在其他学科领域的研究中,教育学将语言环境作为教育环境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在教学活动的组织、教学法的选择以及教材编写等方面。人类学和民族学研究语言的亲疏远近,以及持不同语言,生长于不同语言环境之下人们的思维习惯、族群认同意识和态度,以及对世界的认知等。

三、不同语言学分支学科对语言环境的认识

作为语言学分支学科的社会语言学、语用学以及作为狭义应用语言学的语言教学研究中都涉及到“语言环境”的概念,但不同研究领域对语境的定义不同、研究思路不同,所关注的语境内容也有所不同。

(一)语用学研究中的语境问题

语用学最早关注“语言环境”的研究。马林诺夫斯基(1923)最早在《意义的意义》一书中将“语境”分为“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伦敦学派创始人弗斯(John Rupert Firth)(1957)在《语言学理论概要》中对语境做出了明确的阐述,他认为语境包含由语言因素构成的上下文语境(context)和由非语言因素构成的情景上下文(context of situation)两部分内容。后者又包括:1.参与者的有关特征:人物,个性;2.有关实物;3.言语行为的效果(Hymes,1976:22)。索振羽(1999)在此基础上,将“语境”进一步区分为“狭义的语境”和“广义的语境”。狭义的语境指言语发生的上下文语境。广义的语境包括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和民族文化传统语境。其中,情景语境主要指个人环境,包括交际的时间、地点、所选话题、所处场合以及参与者的身份、职业、思想、教养、心态等;民族与文化传统语境包括历史文化背景、社会规范和习俗以及价值观等。(索振羽,1999)

语境研究是语用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语用学家认为语境的存在是为了使话语意义能够恰当地表达和准确地理解。语用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如指示词语、会话含义、预设、言语行为、会话结构等的研究都建立在对语境的研究基础之上。索振羽(1990)将“语境”研究看作是与预设、会话含义等同样重要的语用学研究内容。从语用学的发展史看,早期的语言学关注狭义的语境,也就是上下文语境。当代语用学则开始研究广义的语言环境对话语理解及表达的影响。从这一角度看,语用学就是一门“狭义语言环境学”。

(二)社会语言学研究中的语境问题

社会语言学研究“人们说的话”(王远新,2006:258),同时揭露“社会”与“语言”“这两个变项的相互关系”“包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等”(戴庆夏,1993:2)。社会语言学家研究语境的最终目的,是研究语言环境中的语言变异以及在言语社区、社会阶层、民族、年龄等社会语言环境中人们对语言的认同等问题。因此,社会语言学不关心狭义的上下文语境,而是更关注情景语境与民族文化传统语境。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Hymes)将语境归纳为八个部分,分别是:“话语的形式和内容、背景、参与者、目的、音调、媒介、风格和相互作用的规范”。(索振羽,1999:20)

(三)应用语言学研究中的语境问题

于根元(2003:46)指出,“语言教学是应用语言学中主要的内容。狭义的应用语言学就是指语言教学。”语言教学作为狭义应用语言学,首先是一种教学活动。语言教学又是以传递“语言”这一具有特殊性质的知识为内容的教学活动,而语言的产生、发展、变化和使用都离不开语言环境。克拉申(Krashen)认为语言学习是一个内在化的过程,即把一种语言的语法和语用规则内在化,成为学习者大脑机制的一部分。而语言环境在这个内在化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语言教学研究中当然也就包括研究语言环境诸构成要素对语言内在化过程的影响以及规律。换句话说,语言教学关注狭义语言环境中那些与教学实施过程以及学生的习得过程密切相关的因素,其概念外延远远大于语用学所定义的广义的语言环境。

四、国际汉语教学中的语言环境

语言学习的模式主要有两种:自然学习和课堂学习。自然学习一般是指学习者在目的语环境中,通过语言实践活动,采用非自觉的方式掌握目的语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知识的过程。课堂学习则是指学习者通过参加有组织的学校学习,以特定的目的为驱使,并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应用一定的学习方法,系统地掌握目的语知识的过程。自然学习过程一般具有很大的不可控性,因此语言教学主要研究影响语言课堂学习的因素,以及各要素对语言学习效果的影响等。“语言环境”因素正是影响课堂学习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国际汉语教学中的“语言环境”是指课堂汉语学习活动中影响语言学习效果的所有主观和客观因素的总和。

2005年“世界汉语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际汉语教学时代已经到来”(吴应辉,2010),2006年“六大转变”政策的提出,促使世界范围内汉语教学的主阵地由国内转移到世界各地。国际汉语教学中的语言环境较传统意义上对外汉语教学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我们在综合分析影响语言教学过程的各种语言环境因素的基础上,认为新形势下的国际汉语教学语言环境应该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个人环境

弗斯(1957)曾对语境中的个人因素做了阐述。他在研究中将语言表达和理解中所涉及到的非语言因素称为Context of situation(情景上下文),其中参与者的有关特征,如人物、个性等都是重要的语境内容。我们认为弗斯提出的语言环境因素既然影响语言的表达和理解,那么也必然在一定意义上影响语言教学的效果。我们将弗斯提出的“人物”和“性格”因素与国际汉语课堂教学活动结合,认为国际汉语教学中的个人环境具体体现为学习者的社会特点、性格特点、学习目的(动机)、学习策略和语言观念等几个方面。在汉语教学过程中,这些个人环境因素将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汉语教学的效果。

1.学习者社会特点

学习者的社会特点指学习者作为社会个体在社会中的身份、职业、地位等因素,这些因素会对国际汉语教学的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在泰国汉语教学中,王室成员和普通民众由于社会身份的不同,在汉语教学中采用的教学策略和方法甚至教学内容均需有所不同。王室成员作为泰国贵族,更加关心中泰两国的政治经济情况以及中泰两国的关系,而普通民众在学习汉语的时候可能更加关心旅游、生活等话题。

2.学习者性格特点

学习者的性格因素也将影响汉语教学的效果,有研究表明,性格外向的学习者与性格内向的学习者相比,能够更加快速高效地掌握汉语知识。国际汉语教学针对某个国家的学习者,这些学习者往往体现出一些性格方面的共性。如中亚地区的学生大多性格外向而缺乏纪律性,喜欢迟到;日韩学生大多遵守纪律,尊重师长;欧美学生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

3.学习目的和动机

汉语学习目的和动机是另一影响汉语教学效果的个人环境因素。教育学通过大量实证性的研究证实了学习动机的强弱将对教学效果产生不同的影响。学习目的和动机还从一定程度上预测了学习者能够达到的学习水平。

4.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程序、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是内隐的学习规则系统。”(Duffy G.,1982:357~373)学习策略的不同会对学习产生直接的影响。有学者认为第二语言学习策略与一般性语言学习策略有所不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习者的语言学习策略会呈现出差异。学习者采用单一的学习策略还是多种学习策略,采用哪种学习策略都将影响汉语教学的效果。

5.语言观念

语言观念指的是学习者对目的语言以及对目的语言学习本身所持的观点和态度。语言观念也可以分为“工具性观念”和“系统性观念”两种。持语言工具性观念的学习者重视语言的交际能力,不太关注这种交际能力的养成是否通过系统的学习,更加不重视汉语学习的可持续性。而持系统性观念的学习者则认为语言是一个系统的有机体,语言学习是一个系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二)文化环境

关于语言和文化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已经是学界的共识。在国际汉语教学中,处理好文化要素与语言要素之间的关系,可以使他们相互促进;处理不好他们之间的关系则将使语言教学的效果事倍功半。语言教学中的文化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学习者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冲突,学习者对目的语文化的认同以及学习者跨文化交际意识和态度。

1.学习者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冲突

文化的差异性是文化本身固有的特点。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说不同语言的人的文化观念也必不相同,学习第二语言实际上就是学习第二语言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因此学习者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差异是一组客观存在的矛盾。这种文化差异可能是直接的、明显的,如中西方差异,西方人健谈,喜欢平等的对抗,极力表现自我,向外延伸自我;东方人婉转含蓄、模棱两可,压制自我、慎言戒言,对环境高度敏感。也可能是细微的、不明显的,如东南亚有些国家信奉佛教,对人热情,和善,强调自我,不喜欢干涉他人等。这些文化差异会给语言教学带来现实的冲突,如果处理不好,将影响汉语教学的效果。

2.学习者对目的语文化的认同

《中华文化辞典》认为,“文化认同是一种肯定的文化价值判断。即指文化群体或文化成员承认群内新文化或群外异文化因素的价值效用符合传统文化价值标准的认可态度与方式。经过认同后的新文化或异文化因素将被接受、传播。” (冯天瑜,2001:20)

在国际汉语教学中,学习者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度是影响语言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这种认同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习者对“文化”本身的认同,即是否具有多元文化态度,是否用包容的态度对待现代文明中同时并存的不同文化现象。二是学习者对中国文化的态度,如是否愿意了解中国文化,并用开放的态度接受中国文化对其自身文化的改造。

3.学习者跨文化交际意识和态度

学习一种语言,必然面临一个跨文化交际的问题。其中包括接触汉语教材,与具有中国文化背景的老师打交道等。由于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在跨文化交际行为中很可能产生交际失误,甚至可能产生冲突,形成交际障碍。在国际汉语教学中,学习者本身的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强弱影响学习的效果。比如日韩等国家的学习者含蓄内敛,不喜欢表达,在学习汉语过程中因为害怕说错而不敢开口,造成很多“哑巴汉语”的现象。

(三)教育环境

已有对语言环境进行的分类研究一般按照“二分法”将语言环境区分为“个人环境”和“社会环境”两部分。其中“社会环境”包含“文化环境”和“教育环境”两个部分。这种分类方法与弗斯对“语境”的分类方法一致,是对语言研究中“语用”思想的继承。我们认为,从语言教学学科自身特点出发,教育环境在语言教学中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因此我们将其单列出来予以讨论。

教育环境作为语言教学中的一种语言环境,指的是对教学组织形式和组织过程起决定作用的环境因素。这些因素一般由组织语言教学的具体组织单位、区域、国家制定,通过对语言教学形式所做的规定约束语言教学的效果。语言教学中的教育环境主要包括教育政策、教育资源、教学管理、课堂教学语言、教学方法的应用、师生关系等。

1.教育政策

教育政策“一般指的是由一国政府制定的在一定历史时期教育发展的目标和任务,以及具体实施的方式和办法等。”(盛译元,2012)一个国家的教育政策,尤其是语言教学政策属于一个国家汉语传播的顶层设计,对这个国家的汉语教学情况的开展具有指导意义。

2.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一般指“一切可以用于教育、教学的物质条件、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崔永华,2008:129)教学资源为语言教学活动的实施提供帮助,比如黑板、图片等直观教具可以直接应用到教学过程中,多媒体设备可以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可以多方位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等。教育资源还包括获取教学相关资料的途径,如图书馆、网络媒体等。

3.课堂教学语言

第二语言学习理论一般认为采用目的语语言组织教学的效果好于相同条件下采用学习者母语作为教学语言进行教学。然而是否采用目的语作为课堂教学语言,取决于采用哪种教学模式,还取决于学校教育制度的规定等。如在一些国家的国际教育学院开设的汉语课,校方规定必须用英语来教授汉语的情况。

4.教学方法的应用

王策三(1985,244~245)认为“教学方法是指为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手段而进行的,由教学原则指导的,一整套方式组成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语言教学中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虽然采用不同教学方法在达到教学目的方面可能“殊途同归”,但其实施过程和步骤都可能对语言教学产生一定的影响。

5.师生关系

汉语教学在世界其他国家大多是一种汉语作为二语的教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太强调师生关系,似乎这已经是无需讨论的问题。我们认为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非常重要,尤其当将“语言”作为教学的对象,而教学过程又涉及用“语言”来教“语言”的时候。另外,师生之间建立以学生为中心还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关系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之一。

以上分析了语言学学科对语言环境的认识过程,以及不同语言学分支学科对语言环境的认识。在综合分析影响语言教学过程的各种语言环境因素基础上,我们认为国际汉语教学中的语言环境应该包括个人环境、文化环境和教育环境三个部分。在国际汉语教学中,这些环境因素与教学活动要素之间是一种辩证的关系:一方面,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行为能动地改造环境,另一方面,环境影响教师和学生的行为和思想状态。教材的编写和选择要以教学环境为基础,但同时教材所设计或创造出的微观教学环境贯穿整个学习过程,是实现教学目的的重要保证。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对语言环境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注 释:

①本文行文中的“语境”即“语言环境”。

参考文献:

[1]Duffy G.Fighting off the Alligatores:What Research in Real

Classroom has to say about Reading Instruction, Journal of Reading Behavior,1982,14(4):357~373.

[2]Hymes.Cohesion in English[M].London:Longman,1976:22.

[3]John Rupert Firth. A Synopisis of linguistic Theory,

Studies in Linguistic Analysis, Blackwell, 1957.

[4]Malinowski B.The Problem of Meaning in Primitive Language见

冯志伟.现代语言学流派[C]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

[5]陈昌义.论外语语言环境[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

(2).

[6]戴庆夏.社会语言学教程[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3.

[7]王远新.语言理论与语言学方法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6.

[8]索振羽.语用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9]于根元.应用语言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0]吴应辉.国际汉语教学学科建设及汉语国际传播探讨[J].语言

文字应用,2010,(3).

[11]冯天瑜.中华文化辞典[Z].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12]崔永华.对外汉语教学设计导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

社,2008.

第3篇:汉语国际教育含义范文

关键词:后现代教育思想 汉语言文学 教学分析

汉语言文学专业独具我国传统文化特色,开展这一专业课程有利于继承与弘扬传统文化,在以往的教学模式当中,汉语言文学课程的展开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这种方式极大的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此应当将转变教育思想作为课程改革与建设中的重点内容。

一.以后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

开展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意义后现代教育思想中的教育观念对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展开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作用。首先,后现代教育提倡教育的人性化与个性化,即关注人的生存环境与个性发展,使人能够主动对自身以及身边环境进行改善。汉语言文学具有独特的文化特征,个性化的教育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并使汉语言文学的特征显露出来。其次,后现代教育提倡提问式与对话式教育,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同时在一问一答中可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激发,引发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进一步思考。再次,后现代教育提倡教育民主化发展,这种观念有利于形成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为汉语言文学研究的深入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最后,后现代教育提倡创新观念,创新是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后现代教育思想中将对创造力与创新思维的培养放在了突出位置,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促进汉语言文学的弘扬与发展。总的来说,在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应当以后现代教育思想作为指导,从而促进高校教育的发展,促进人才能力与思维的全面发展,促进汉语言文学以及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传播。

二.以后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开展汉语言文学教学的途径

1.调整教学计划。

传统教学活动完全依照教学计划执行,缺乏灵活性与实用性,课堂节奏完全由教师掌控,这种情况下学生只能以被动的形式接受知识,教学效果较差。汉语言文学内容繁多复杂,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因此为了将其特点充分的展示出来,教师应当以后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对教学计划予以调整。教学计划应当具有灵活性,应当让计划适应实际教学活动,而不是让教学活动迎合教学计划。教学计划的制定要从专业特征、学生、教师三个方面出发,进行综合性的考虑。

2.转变教学模式。

汉语言文学专业涵盖内容丰富,包括诗词、小说、曲赋、散文等,单凭直白的讲述,学生是很难理解其中的深刻含义的,因此教师应当转变教学模式,将单向的输出模式转化为双向互动模式,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互动与探究,通过交流学生能够主动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其对汉语言文学有着更为深入的体会与了解,使看似枯燥的文学课变的生动活泼。另外,通过面对面交流与探究能够增进师生间的关系,加深彼此的了解,为教学工作的展开奠定良好的基础。

3.明确教材意义。

教材是教学活动展开的基础,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虽然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全面的解读,但是却并没有将教材中的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尤其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其内容大多为诗词、曲赋、小说、散文等,学生往往意识不到这些文学作品与自身的相关性以及与生活实际的相关性,因此学生的实际能力与素质并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在后现代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教师在汉语言文学的教育教学中应当对教材进行研究,明确教材内容设置的实际意义并将学生的思想意识、实际生活以及教材内容联系一起,使之成为统一的整体,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意识到汉语言文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在专业学习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4.有效利用知识。

教育教学开展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对知识予以利用,提高学生的实际素质与能力。教师应当让学生学会如何利用知识,学生要对知识予以深入探究,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能够养成学习的习惯,使学生可以主动投身到汉语言文学知识的学习当中。汉语言文学涵盖的内容丰富,仅凭课堂教学难以将让学生完全了解该专业知识,因此学生需对课堂知识予以有效利用,并将课堂延伸到课下。

三.结语

以后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开展汉语言文学教育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教育、学生、汉语言文学的发展都离不开这一思想的指导。汉语言文学专业应当创新教育思维,调整教学计划、改变教学模式、教师与学生都要对教材的含义进行深入探究并可以对知识予以有效的利用。

参考文献

[1]石慧.论后现代教育思想下的汉语言文学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1(15).

第4篇:汉语国际教育含义范文

汉语言文学教学审美教育应用一、前言

汉语言文学教育已经成为全国各大高校的教育课程,也是各大学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审美教学是汉语言文学理论教学中的主要部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方向和审美能力。在大学的教学中,审美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评析和分析文学作品的能力,是最基础的理论教学。因此,汉语言文学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全面融入审美教学,达教学的理念,把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作为首要任务,这样的教学目的,也是让我国大学生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环境中更好的取得成功。但是,从我国的各大高校的教学方向看来,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审美教学只是停留在理论阶段,要让汉语言文学教育走向实际操作的阶段还是有一定困难的。实际上,汉语言本身就是具备良好的审美教学因素,再加上审美教学自身的魅力,让汉语言教学在审美教学中运行是完全行的通的。

二、汉语言文学教育的现状

汉语言文化教学很好地诠释了我国的语言历史,在保持传统的同时又跟上了时代的脚步。对于汉语言文学教育来说,通过汉语言文学教育培育出来的人才,应该是具有良好的审美能力,对于文学作品具有很强的感知力,这种能力可以对自身人生品格进行塑造,也可以通过发挥自身的专业特长,服务于社会人民,把我国的历史文化发扬光大。但是,理想是美好的,在现实中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其实存在着很多我们需要改进的问题。首先,汉语言文学课程的设置具有一定的问题;其次,是授课的课时也是严重不足,上课的形式也不够科学,从而导致对于汉语言文学内涵不能深度挖掘。由于汉语言文学课的实践时间不足,导致学生们的汉语言文学能力不全面。当前,各大学学生的汉语言文学能力明显不足,但是都能顺利毕业,那么说明学校在汉语言文学教学制度和考核方面极其的不重视,对于教学方面过于忽视,对于教学过程和教学实践不管不问,只重视理论。还有一些同学虽然选择了这门专业,但是从他们的内心中并不是喜欢这门专业,导致他们产生对该专业的厌烦情绪,对其授课质量得不到保证,他们感觉不到传承历史文化的光荣使命,使其自身的文化素养也得不到提升。

三、实施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审美教育的具体措施

汉语言文学教育过程必定是要涉及到国内外文学作品,而我们知道,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心灵的释放,是自身思想的升华,因此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教材都是收集了很多文学大家的作品,可以认为是文学精华的浓缩,这些文学作品对于培养学生对于美的感受有重大的作用和意义。对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措施和应用结果,主要是以下四点:

1.汉语言文学教育的过程是完全挖掘文学作品中作者对于美的表达和作者对与艺术的感受。我们不仅要向学生解剖文学作品中的精华部分,还要引导学生从外部向作品中心渗透,从而保证学生对于作品的审美能力和对文学精华的感知力,体会到作者精心创作的意境之美。通常来说,文学作品本文就是自带审美功能,我们的汉语言教师应该充分的利用这一点,来吸引学生自主发现作品的美好部分,让学生产生深刻的审美意识,渐渐地提升审美的能力和理念。

2.兴趣是教学最大的原动力,对于有兴趣的学生教学,是非常容易的,反之就很困难。因此,我们在对学生教授汉语言时应该时刻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理念。对于新一代的学生来说,他们对未知的事物都有很强烈的好奇心,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所以,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特性,通过文学作品本身散发的神秘气息,来激发学生对于答案的渴望,从而达到审美教学的目的。汉语言教学老师应该利用作品所散发的艺术魅力来调动学生的文化情感,把课堂营造成具有强力汉语言文化气息的课堂,感染每一名学生。

3.汉语言文学作品所描述的场景或意境,无一例外都是作者的实际经历或内心写照,因此,在进行汉语言文化教学的同时,教师在解读文学作品的同时,要帮助学者走到作者所描述的意境当中去,感受作者当时在写作时的情感。这就是说,要体验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文学内涵,就要提高学生们的鉴赏能力,追求更深层次的美。

4.汉语言文学教师在安排教学时,要根据目前的教学状态,观察课堂的小细节,根据课堂测验判断学生的学习质量,要做到在教学的关键点做到全心全意,次要的地方可以一笔带过。先从审美教学的基本开始讲起,在将审美教学融入到汉语言教学中去,对于审美教学的一些重点、难点可以挑选讲授,重点是要让学生感受到审美教学和汉语言文化教学之间的联系,充分利用两者之间的共同点,使其成为一个系统的教学内容。

四、汉语言文化审美教育的应用效果

汉语言文化教学的应用,对审美教学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审美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具有文化涵养的人,对待任何作品都能说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在阅读作品时能全身心体验到阅读的,那种愉悦的感觉如果没有审美教育是无法达到的。汉语言文学的出现使得审美教育的理念又一次受到了冲击,新时代的审美方式由此诞生。例如,我们在阅读著名作家巴金老先生的作品《家》的时候,其中作者对“家”的含义从新定义,家是避风的港湾,是让人感到温暖的地方,但是在这部作品中却有了不一样的含义,当时的社会还处于思想未解放的时代,带有先进思想的巴金先生在当时的情况下,描写了《家》的意义,我们可以借用汉语言中的审美方式对这部作品进行鉴赏,享受那个年代的人文风情和作者思想。这就是汉语言文化教学中审美教学的应用效果,丰富的思想表达和人文描绘,是作品对阅读人员表达出的意境。起来从一个专业的角度来看,包含着汉语言的审美方式是很神奇的一种审美方式,不仅仅是局限于表面,还可以看到作者内心和作者隐藏在文中的信息。

五、结束语

汉语言文学中的奥秘不仅仅是这一点,这当中我们没有看到的部分,还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研究。汉语言审美教学在全国各大高校的推广,也是现在的首要任务,要做到每一个汉语言专业毕业的学生,都会使用汉语言审美阅读作品,从而让中国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

参考文献:

[1]杨世毅.浅析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施[J].华章,2012,(18).

[2]赵君玉.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施[J].才智,2012,(07).

[3]冉毅.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施[J].才智,2013,(13).

第5篇:汉语国际教育含义范文

汉语国际教育(TeachingChinesetoSpeakersofOtherLanguages)是在对外汉语教学和汉语国际推广的基础之上的新的提法。它指的是指面向母语非汉语者的汉语教学。不仅是一种语言教学,更是一种文化教学,或者是文化传播。因为从事汉语国际教育的工作者不仅仅停留在校园内进行有计划的系统的课堂的汉语教学,还会走出去,走进社区,走进凡是有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需要的任何一个地方,所以它既有别于国内的对外汉语,又不同于简单的汉语国际推广。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当今,汉语国际教育更能加快汉语及汉文化走向世界的步伐。

2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文化定位及文化内涵

汉语国际教育的重新定位使得它既不同于以往的对外汉语教学,也非粗泛而表象的语言文化推广。故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文化内容也应有新的定位。尽管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一直存在着争议,但比较认同的是与语言教学和语言交际密切相关的那部分文化。这样的定位对担负着传播中华文化任务的汉语国际教育来说,显得狭隘了一些。

什么是“文化”?中外为其下的定义数不甚数。可见其复杂。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豢勒(E,B,Tavlon认为:“文化是一种复杂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人们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当代美国人类学家艾尔弗克罗伯认为文化包括各种外显的和内隐的行为模式,其核心是传统观念,尤其是价值观念。(辞海》是这样解释的:文化是指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我国国学大师季羡林认为:“文化是非常广泛的,就是精神方面,物质方面,对人们有好处的,就是文化。”从以上中外对文化的阐释可见,文化是复杂而广泛的,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其核心是价值观念。也可以这样说,凡是民族的,有吸引力的,为异国学习者所需的一切文化内容皆为汉语国际教育的教学内容。因为汉语国际教育的对象已经不仅仅局限为象牙塔里留学生,还包括从事与汉语有接触的各行各业的外国人士,甚至是与汉语毫无接触,仅仅是对东方文明古国怀有好奇心的老头老太太们。

3文化教学的具体内容

以往的对外汉语教学对文化因素的探讨颇多,但由于汉语国际教育有别于对外汉语教学,故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文化教学内容也应重新定位。从以上对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文化定位来看,简单地说,文化内容包括存在于语言及非语言形式中的各种文化因素和相对独立的文化知识。具体内容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3.1语言中蕴含的文化因素

主要指存在于语言系统各层次中的文化内涵和语言使用的社会规约。它主要隐含在语音、词汇、语法、语用等系统中。属于语言的文化因素。

3.1.1语音中的文化因素

语音对文化交际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任何语言的语音都有自己一定的结构系统,如汉语的声、韵、调系统,这个系统是社会约定俗成的结果,承载了大量独特的文化信息。例如,汉语中存在大量的同音字和近音字,于是人们就从这种谐音关系中引出了吉利话和禁忌语。如与“死”谐音的数字“4”,在电话号码,车牌号码中凡带有“4”这个数字的,人们都不愿意选它,这就是避讳。反之,“8”与“发”谐音,含有发财,发达之意。所以人们都喜欢带有8的数字。这些都充分反映了汉民族特有的文化心理。另外,汉语的音节有其独特性,由声母、韵母、声调三部分组成。承载了大量的文化信息。如双声、叠韵、叠音的韵律美;押韵回环的节奏美,声调配合的抑扬顿挫之美;模拟声音的仿真之美等等,在诗歌、民谣、顺口溜、绕口令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3.1.2词汇中的文化因素

汉语所使用的词汇中的文化现象异常丰富。尤其是那些很少能和外语对译的词汇。比如汉语的中表示亲属称谓的词,远远多于其他语言,这表明中华文化注重家庭、血缘关系。另外词汇中的文化内涵还能反映出一个民族的心理模式和思维方式。如姓名的书写顺序是先姓后名,信封上地名的书写顺序是先大后小。这反映了中华文化中重家族轻小我的民族心理,先整体后局部的思维方式。从词汇的结构形式来看,双音节词最多,存在大量的四宇成语,并且其中不乏两两对称的并列式或联合式词组。

3.1.3语法中的文化因素

汉语句子的生成是以语义为第一要素,以义统形的。不用严格的性、数、格、时态等形式变化来体现语法关系和语义信息。而是在遵照一定的规则后,只要在前后语境中表达合乎事理,就可以组句组段。汉语中多话题句就是这个缘故。例如,“我已经做完作业了。”常常说成“作业我已经做完了”。只要你细细地体悟,就能悟出各种表达的微妙差别。在造句心理上表现为重意境、主神似;写景状物时要求化景物为情思,赋情思于景物;叙事说理时则贵言简意赅。同时不求形式上的面面俱到,却讲究意境上的回味无穷。汉语句子在生成过程中对于语境、情景以及交际双方背景知识有很大的依赖性。所以在理解句子时就不仅对语言符号作表层分析和组合,而且要努力进入对语境的领会,对情景的感受,乃至动用储存在大脑中相关的背景知识。这是汉民族重领悟而不重形式的哲学与思维方式的体现,是汉语根深蒂固的文化精神的体现。它渗透到汉语各个领域的各个方面而集中体现在了语法上。

3.1.4语用中的文化因素

语用中的文化因素体现在语言交际中的语用规则和文化规约。它是由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别是民俗文化所决定的。一般的基本语用包括以下几种:

①称谓语。中国是礼仪之邦,讲究长幼尊卑亲疏的人际关系,对长辈、老师、上级不能直呼其名。故对老者要在姓前或后加“老”字,表示尊敬:对不熟悉的人也用叔叔阿姨,兄弟姐妹等亲属关系相称,以拉近距离:对上级则用姓加职务的方式相称,表示对对方社会地位的尊崇。

②问候语。中国人见面问候并非“你好”二字那么简单。“吃了吗,”“去哪儿,”“上班哪7”这些并不需要认真回答的看似不经意的随便问问,既是对对方的在意和关心,也是对社会生活的写照,还能反映出时代的变迁。

⑧禁忌语。一般在结婚、寿诞等喜事期间,要说些美好祝福的语言,不要说不吉利的话,或是有不吉祥之嫌的话,若是不小心为之,也要用吉祥的话来转化一下。在外国人看来,年龄、收入、婚姻状况等属于隐私禁忌的范畴,而中国人,看关系的远近,也是可以或者是愿意和朋友交流和分享的。

④谦辞与敬语。中国人对自己尽量谦逊,对他人尽量表示尊敬,是中国文化最基本的交际规约。而外国人往往把中国人的这一谦逊传统看作是不自信,自卑的表现,这是对中国文化的不了解而导致的误解。

3.2非语言的文化因素

相对于存在语言形式中的文化因素而言,非语言的文化因素存在形态大于语言形式。除了通常所理解的与语言相对的“体态语”以外,还包括记录语言的符号一文字,即汉字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符号。

3.2.1文字

文字是记录有声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汉语言的书写符号就是汉字。它除了具有文字的一般功能以外,还具有神奇的文化功能。特别是汉字的书法魅力和它的构造来源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也是中华文化极富吸引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汉字的书写非常讲究。虽然每一个汉字都是由一定的基本笔画组合而成,但是一旦融入了人的理解和性情而诠释出的汉字则体式多样,风格各异,或飘逸,或凝重,或雄健,或清秀,因而形成了各种派别的书法艺术。

汉字的构造极其来源更是彰显了汉文化的魅力。一部《说文解字》也道不尽它的魅力。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融入了个人的人生感悟的新“说文解字”也层出不穷。如”人”字,《说文解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腥之形。凡人之届皆从人”。天、地、人为宇宙”三才”,而人乃“天地之性最贵者”,可见,我国古代对“人”的重视。现代人对人有新的诠释。认为“人”字由一撇一捺构成,分别取自“男”字中有力的一撤和“女”字中风情万种的一捺,共同支撑起了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人若肩负社会责任感则为“大”(“一”为责任);人再大大不过“天”(一”为天),人若能立于天地间,则为大丈“夫”(“二”代表天地)。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对“人”字构造的阐释,都融合了“天人合一”文化思想。

3.2.2体态语

体态语是属于非语言的信息传递方式。主要指通过表情和动作来传递信息。体态语在交际中最自然地流露出一个民族的文化信息。“拱手”是中国人特有的见面或告辞致意的礼貌举止,是有古代文人见面作揖演变而来的。在有师长、领导等前辈在场时,要有一定的距离,坐姿端正,显得谦逊有礼,以表示对前辈的尊敬和敬仰,而不是彰显自我个性的时候。

3.3文化知识

其实,通常所说的文化教学就是指的文化知识的教学。文化知识指的是有别于以上谈到的所有的文化因素而相对独立的知识性文化。是中国五千年来创造、积累、传承下来的文明集合。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3.3.1文化背景知识:主要包括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哲学、科技、风土人情等。由于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地属高山盆地内陆之国,受几千年的儒家哲学思想的熏陶,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温文尔雅,忠厚通达,博大内敛的文化气息。与西方的热情奔放,冒险不羁的骑士精神全然迥异。

3.3.2基本国情知识:主要包括人口、政治、经济、教育、民族等方面知识。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新中国,依然秉承历史之精华,敞开胸怀,广交宾朋,吐故纳新,积极进取,为世界的和谐发展贡献力量。

3.3.3专门文化知识主要指针对汉语言专业或汉语言文化专业的学习者所开设的专门的系统的文化知识。它更具专门性、系统性、学术性,更突出文化价值观念,保证学习者受到足够的人文科学教育。

第6篇:汉语国际教育含义范文

(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摘 要】语言的掌握一直是人类语言学习上的重心与基础,对于国际交流与发展日益被重视的今天,外语学习的必要性更是毋庸置疑。现如今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学习汉语,如何在对外汉语课堂上有效地进行词汇教学已成为众多汉语教师关注的焦点。笔者在本文中例举了部分具有汉文化特点的词语,在提出对汉文化词语教学方式的建议的同时,介绍了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跨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关键词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跨文化意识

0 引言

国际上对外汉语教学的难点很多都是词汇的理解和记忆,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就必须要注意相关的文化内涵,有跨文化意识的教学才可以保证知识性词汇和文化性词语的有效记忆和理解。

1 能够体现汉民族文化的独有词汇的教学重难点及技巧

能够体现汉民族文化的独有词汇主要包括:(1)反映汉民族特有文化的节日词汇,如中秋、寒食、春节、端午等指称民族传统节日的词语,蕴涵着浓厚的文化特色;(2)汉民族的历史、传说和文学作品所特有的人物词汇,如曹操、林黛玉等,这些词汇往往具有象征和隐喻意义,如“曹操”可代指乱世奸雄,“林黛玉”则可代指多愁善感的女子;(3)指称汉民族传统食物的词汇,如饺子、豆腐、粽子、麻花等,而对于西方人而言,他们的语言存在着这些词语的缺失现象;(4)反映汉民族独有的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特点的某些特殊词汇,如臣为君纲、计划生育、小皇帝、下岗等;(5)某些成语典故,如叶公好龙、揠苗助长、画龙点睛等等。这些词一般单从字面上是无法探究其含义的。它们是汉文化所独有的,其内容从表层意义和形象构词到深层内涵的文化特征,都难以用其他语言进行对译。这类词在英语中,很多直接用汉语拼音拼写。因此要真正学好汉语,就必须尽可能的掌握这些词语以及这些词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

以“饺子”为例,其中最重要的文化信息有两种。其一,它是我国传统节日春节的一种特别典型的食物。其二是它代表人们对新年来临的企盼。饺子是“交子”的谐音,“交”是交替的意思,“子”则是指夜里十一点到第二天一点的时间,表示新的一年的到来。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可采用实物教学的方法,展示饺子的图片,来让学生了解什么是饺子。对于饺子的隐含文化含义,则可以通过看PPT和视频,老师讲解来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十二生肖和中国古代的计时方式。这样既可以减少纯文字教学带来的乏味,避免学生的注意力分散,又可以让学生了解此词背后的故事,一举而数得。

2 反映汉民族传统观念的词汇的教学重难点及教学技巧

这一类别的词汇主要包括:(1)颜色词汇。不同的民族对同一色彩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因此指称色彩的词语常常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稍不留意就容易导致语用错误。例如:中国人认为红色是吉祥、喜庆、高贵的象征;西方国家则认为红色是暴力和色情的象征。(2)指称动植物名称的词汇。语言中有大量指称动植物的词汇,是同使用该语言的民族所特有的历史文化、生活习俗、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东西方相同的动植物词语往往具有不同的寓意。例如:中国人自称“龙的传人”,中国皇帝穿龙袍,自称是“真龙天子”,很多地方都建有龙王庙,民间在喜庆的节日里常常举办舞龙大会,划龙舟比赛。在中国,龙经常与水联系在一起,被认为是一种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动物。最重要的是,龙被认为是中华民族长期相互影响、融合、团结的象征。西方也存在有口喷火焰的龙,但它则被认为是童话故事里的一种邪恶的怪兽。

针对此类文化词语,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注意多使用语料。一些有趣的笑话、寓言故事或者是图文搭配的讲授,或者是关于此类文化词的视频都能够对语言学习者的语言学习起到一定的帮助。这些方法寓教于乐,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他们更好地了解中国的文化和风俗民情。

3 跨文化意识教学的技巧和优点

传统的教学方式里,教师授课只教授学生单词的个别含义或者教师根据自己多年经验总结的单词的常用含义,致使学生不能灵活运用词汇进而不能理解整个语句的含义。一物多词让人头疼,一词多义现象在汉语的学习与运用过程中更是占据主导位置,汉语对于外国人来说看上去简单实际运用却总是出现差错。很多来中国学习的留学生都以通过HSK考试为目标,他们在HSK考试后反映阅读理解是整套试题当中最难的部分,因为他们不能完全理解文章的内容,这时,做到结合部分词汇的含义来猜测上下文的含义及整篇文章的内容就变的尤为重要了。这样的答题方式既可以减轻学生由于生词量大背不下来的负担,又可以提升考试解题的效率,同时也能让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与快感,使汉语学习形象、灵活、轻松。跨文化意识教学的特点就是把人们日常的学习经验看成是语言使用的基础,再加上人的语言能力进而形成人的一般认知能力。

跨文化意识教学就是重视语言的象拟性,通过词语的隐喻意义加上对词语语义理解的解释对语言进行学习。跨文化意识教学强调“隐喻思维能力是随着人的认知的发展,特别是认识抽象事物不可缺少的一种认识能力”。跨文化意识教学提出,对于语言的创建、学习以及运用,基本上都必须通过人类对事物乃至整个世界的认知加以理解。跨文化意识教学认为语法作为语言结构并不足以满足对于汉语的理解,语法跟语言的词汇部分及语义部分都密不可分。而语义又是由主观看法或是心理因素加上客观条件形成的。所以语言边界不明确对于主观客观没有公正的分析。且不同民族、不同种族、不同地域之间的人们认知特点也有很大区别,对整体认知也有一定的影响。我们日常生活中应注重对词语隐喻意义的介绍,通过反复多次的提及来帮助学生掌握词语内部的基本意义。教师应尽力培养学生隐喻义及联想的能力,从而达到学生对语言的更深一层掌握。

4 结束语

无论是学习哪一门语言对于词汇的掌握都是必经之路,各种考试更是强调词汇基础,国人的教育观点一直是以认识的单词多少判断个人语言能力的高低。听、说、读、写、译归结来讲还是样样离不开词汇的基础。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由于文化的差异使得很多外国人不能透彻理解汉语文化词的含义,因此,在词汇教学中培养跨文化意识对于汉语教师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张若莹.从中高级阶段学生词汇习得的偏误看中高级阶段词汇教学的基本问题[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27-28.

[2]胡明扬.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4):31-33.

第7篇:汉语国际教育含义范文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 文化因素 文化知识

1 汉语国际教育 

 

汉语国际教育(Teaching Chinese to Speakers of OtherLanguages)是在对外汉语教学和汉语国际推广的基础之上的新的提法。它指的是指面向母语非汉语者的汉语教学。不仅是一种语言教学,更是一种文化教学,或者是文化传播。因为从事汉语国际教育的工作者不仅仅停留在校园内进行有计划的系统的课堂的汉语教学,还会走出去,走进社区,走进凡是有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需要的任何一个地方,所以它既有别于国内的对外汉语,又不同于简单的汉语国际推广。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当今,汉语国际教育更能加快汉语及汉文化走向世界的步伐。 

 

2 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文化定位及文化内涵 

 

汉语国际教育的重新定位使得它既不同于以往的对外汉语教学,也非粗泛而表象的语言文化推广。故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文化内容也应有新的定位。尽管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一直存在着争议,但比较认同的是与语言教学和语言交际密切相关的那部分文化。这样的定位对担负着传播中华文化任务的汉语国际教育来说,显得狭隘了一些。 

什么是“文化”?中外为其下的定义数不甚数。可见其复杂。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豢勒(E,B,Tavlon认为:“文化是一种复杂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人们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当代美国人类学家艾尔弗克罗伯认为文化包括各种外显的和内隐的行为模式,其核心是传统观念,尤其是价值观念。(辞海》是这样解释的:文化是指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我国国学大师季羡林认为:“文化是非常广泛的,就是精神方面,物质方面,对人们有好处的,就是文化。”从以上中外对文化的阐释可见,文化是复杂而广泛的,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其核心是价值观念。也可以这样说,凡是民族的,有吸引力的,为异国学习者所需的一切文化内容皆为汉语国际教育的教学内容。因为汉语国际教育的对象已经不仅仅局限为象牙塔里留学生,还包括从事与汉语有接触的各行各业的外国人士,甚至是与汉语毫无接触,仅仅是对东方文明古国怀有好奇心的老头老太太们。 

 

3 文化教学的具体内容 

 

以往的对外汉语教学对文化因素的探讨颇多,但由于汉语国际教育有别于对外汉语教学,故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文化教学内容也应重新定位。从以上对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文化定位来看,简单地说,文化内容包括存在于语言及非语言形式中的各种文化因素和相对独立的文化知识。具体内容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3.1 语言中蕴含的文化因素 

主要指存在于语言系统各层次中的文化内涵和语言使用的社会规约。它主要隐含在语音、词汇、语法、语用等系统中。属于语言的文化因素。 

3.1.1 语音中的文化因素 

语音对文化交际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任何语言的语音都有自己一定的结构系统,如汉语的声、韵、调系统,这个系统是社会约定俗成的结果,承载了大量独特的文化信息。例如,汉语中存在大量的同音字和近音字,于是人们就从这种谐音关系中引出了吉利话和禁忌语。如与“死”谐音的数字“4”,在电话号码,车牌号码中凡带有“4”这个数字的,人们都不愿意选它,这就是避讳。反之,“8”与“发”谐音,含有发财,发达之意。所以人们都喜欢带有8的数字。这些都充分反映了汉民族特有的文化心理。另外,汉语的音节有其独特性,由声母、韵母、声调三部分组成。承载了大量的文化信息。如双声、叠韵、叠音的韵律美;押韵回环的节奏美,声调配合的抑扬顿挫之美;模拟声音的仿真之美等等,在诗歌、民谣、顺口溜、绕口令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3.1.2 词汇中的文化因素 

汉语所使用的词汇中的文化现象异常丰富。尤其是那些很少能和外语对译的词汇。比如汉语的中表示亲属称谓的词,远远多于其他语言,这表明中华文化注重家庭、血缘关系。另外词汇

[1] [2] [3] 

中的文化内涵还能反映出一个民族的心理模式和思维方式。如姓名的书写顺序是先姓后名,信封上地名的书写顺序是先大后小。这反映了中华文化中重家族轻小我的民族心理,先整体后局部的思维方式。从词汇的结构形式来看,双音节词最多,存在大量的四宇成语,并且其中不乏两两对称的并列式或联合式词组。 

.. 语法中的文化因素 

汉语句子的生成是以语义为第一要素,以义统形的。不用严格的性、数、格、时态等形式变化来体现语法关系和语义信息。而是在遵照一定的规则后,只要在前后语境中表达合乎事理,就可以组句组段。汉语中多话题句就是这个缘故。例如,“我已经做完作业了。”常常说成“作业我已经做完了”。只要你细细地体悟,就能悟出各种表达的微妙差别。在造句心理上表现为重意境、主神似;写景状物时要求化景物为情思,赋情思于景物;叙事说理时则贵言简意赅。同时不求形式上的面面俱到,却讲究意境上的回味无穷。汉语句子在生成过程中对于语境、情景以及交际双方背景知识有很大的依赖性。所以在理解句子时就不仅对语言符号作表层分析和组合,而且要努力进入对语境的领会,对情景的感受,乃至动用储存在大脑中相关的背景知识。这是汉民族重领悟而不重形式的哲学与思维方式的体现,是汉语根深蒂固的文化精神的体现。它渗透到汉语各个领域的各个方面而集中体现在了语法上。 

.. 语用中的文化因素 

语用中的文化因素体现在语言交际中的语用规则和文化规约。它是由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别是民俗文化所决定的。一般的基本语用包括以下几种: 

①称谓语。中国是礼仪之邦,讲究长幼尊卑亲疏的人际关系,对长辈、老师、上级不能直呼其名。故对老者要在姓前或后加“老”字,表示尊敬:对不熟悉的人也用叔叔阿姨,兄弟姐妹等亲属关系相称,以拉近距离:对上级则用姓加职务的方式相称,表示对对方社会地位的尊崇。 

②问候语。中国人见面问候并非“你好”二字那么简单。“吃了吗,”“去哪儿,”“上班哪”这些并不需要认真回答的看似不经意的随便问问,既是对对方的在意和关心,也是对社会生活的写照,还能反映出时代的变迁。 

⑧禁忌语。一般在结婚、寿诞等喜事期间,要说些美好祝福的语言,不要说不吉利的话,或是有不吉祥之嫌的话,若是不小心为之,也要用吉祥的话来转化一下。在外国人看来,年龄、收入、婚姻状况等属于隐私禁忌的范畴,而中国人,看关系的远近,也是可以或者是愿意和朋友交流和分享的。 

④谦辞与敬语。中国人对自己尽量谦逊,对他人尽量表示尊敬,是中国文化最基本的交际规约。而外国人往往把中国人的这一谦逊传统看作是不自信,自卑的表现,这是对中国文化的不了解而导致的误解。 

 

. 非语言的文化因素 

相对于存在语言形式中的文化因素而言,非语言的文化因素存在形态大于语言形式。除了通常所理解的与语言相对的“体态语”以外,还包括记录语言的符号一文字,即汉字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符号。 

.. 文字 

文字是记录有声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汉语言的书写符号就是汉字。它除了具有文字的一般功能以外,还具有神奇的文化功能。特别是汉字的书法魅力和它的构造来源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也是中华文化极富吸引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汉字的书写非常讲究。虽然每一个汉字都是由一定的基本笔画组合而成,但是一旦融入了人的理解和性情而诠释出的汉字则体式多样,风格各异,或飘逸,或凝重,或雄健,或清秀,因而形成了各种派别的书法艺术。 

汉字的构造极其来源更是彰显了汉文化的魅力。一部《说文解字》也道不尽它的魅力。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融入了个人的人生感悟的新“说文解字”也层出不穷。如”人”字,《说文解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腥之形。凡人之届皆从人”。天、地、人为宇宙”三才”,而人乃“天地之性最贵者”,可见,我国古代对“人”的重视。现代人对人有新的诠释。认为“人”字由一撇一捺构成,分别取自“男”字中有力的一撤和“女”字中风情万种的一捺,共同支撑起了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人若肩负社会责任感则为“大”(“一”为责任);人再大大不过“天”(一”为天),人若能立于天地间,则为大丈“夫”(“二”代表天地)。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对“人”字构造的阐释,都融合了“天人合一”文化思想。 

.. 体态语 

第8篇:汉语国际教育含义范文

关键词:拓展;英汉词汇;跨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7-0162-02

英国学者Geoffrey Leech在《语义学》(Semantics)一书中指出,词义可以分为七种主要类型,即概念意义、内涵意义、风格意义、感情意义、联想意义、搭配意义和主题意义。事实上,文化词汇与其他一般词汇的界定有以下两点:(1)文化词汇本身载有明确的民族文化信息,并能反映深层次的民族文化演化历史背景;(2)文化词汇也体现在其与民族文化的交融上,这些民族文化包含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等,它们有的直接体现民族文化的图腾思想,例如汉语语言文化中的“龙、凤、华表”;有的则间接反映该民族文化人的思想境界和追求,如我们民族语言词汇中的“梅、竹、兰、菊”等象征性词语等。由此可见,不同文化背景下衍生出来的跨文化交际信息,会给教育客体在实际的语言应用过程中带来语言逻辑混乱。

鉴于不同文化背景下许多词汇的内涵和外延差异,笔者以为,中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有必要为学生阐释词汇的跨文化交际信息,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准确理解该词汇的含义及用法,以提高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下的综合运用能力。就现阶段而言,中学英语教学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因此,按照高中英语新课标规定,以高中阶段学生认知能力和学科发展要求为基准,让学生充分理解更多基本英语词汇在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为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同时,在学生获得基本英语语言能力的基础上,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灵活多样的学习策略以及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在此,笔者从普通词汇、文化词汇和来自典籍的专有名词这三个方面来阐述作为教育主体(教师)应如何在教学中拓展词汇的跨文化交际信息,以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一、注意普通词汇背后的文化内涵

1.亲属称谓是语言反映文化的一个突出例证。在英语中的brother是“兄”或“弟”,sister是“姐”或者“妹”,汉语中没有一个词与brother或sister完全相等;在汉语中严格区分“兄”与“弟”、“姐”与“妹”,因为“长幼有序”。同样,英语中uncle一词能泛指汉语中的“伯父、叔父、舅父、姨父、姑父”;与之类似的aunt相当于汉语中的“伯母、婶母、舅母、姨母、姑母”;这表明汉语语言文化中不仅注重长幼有序,也提示我们对本民族对父系、母系和姻亲关系十分重视。当然,这与中国历史文化传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封建主义结构重视亲属特性,因此要严格区分亲属关系的称谓语词。无论哪一方面的社会关系,都必须严格按照亲属称谓的规定,而且,不论是婚丧嫁娶、承继遗产,甚至封建刑法下的诛族灭门,都要按亲系等级办理。相对而言,英语中亲属称谓简化,意味着家庭(家族)构成要素和社会功能显著区分于我们的民族。

2.汉语中名词没有可数与不可数之分,并且名词也没有单复数的概念。代表性的例子包括:我们常说“一只羊、两只羊,一群羊、两群羊”等,在英语中却说成“a /one goat,two goats,a/one group of goats,two groups of goats”。此外,汉语表述事物数量的模糊概念时,简单地用“多”或“少”两个基本词汇来表达,而英语中却有“many,much,little,few,a little,a few”等之分。由此可以发现,英语对名词的分类很细,重视名词在使用时的单复数形式,同时在句法结构中,主谓一致又有着严格的要求。这种重视反应了英语语系中人们对事物的量是十分看重的,这种语言现象可以说是资本发展、积累和分配过程的产物,是文化对资本私有制度的延续。

3.英语词汇意义还有着指示意义(denotation)和隐含意义(connotation)之分。通常词典上只给指示意义而不给隐含意义,因为指示意义是比较固定的,隐含意义可以因人因时而异,是人们通过联想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典型的词汇如politician,它的指示含义是“从事政治,关心政治,特别是以政治为生涯的人”,而隐含意义表示“不讲原则、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能言善变和言而无信”。由于从事政治的人在竞选时采取各种手段争取选票,经常许下宏愿,而在当选后利用职权,营私舞弊,把对选民的许诺置于脑后。这种politician的表演一再重复,于是人们在使用politician一词时就难免作坏的联想,从而使politician在语言的迁徙和发展过程中逐渐附有贬义。

二、文化词汇的概念意义和内涵意义

文化词汇既有一般词汇的特点,也反映特定的民族文化背景,是语言词汇在长期的民族文化演化过程中打下的烙印。文化词汇的意义在英汉之间可能表现为以下三种不同情况:第一种,英汉概念意义相同,内涵意义相同或大致相同;第二种,英汉概念意义相同,内涵意义不同;第三种,概念意义相同,英语词汇有内涵意义,汉语词汇无内涵意义,或者汉语词汇有内涵意义,英语词汇无内含意义。

属于第一种情况的词汇,英汉之间数量较少。例如fox与“狐狸”不仅概念意义相同,内涵意义也相同,都包括了“狡猾”这一层含义;pig与“猪”在概念上都指同一种动物,pig在英语中用于指人时具有“肮脏、贪婪、令人讨厌”等的意思,猪(或猪猡)在汉语中也有类似的含义。

属于第二种情况的词汇较多,这种词汇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概念意义相同,但它们的内涵意义不同,有时英语语言词汇的内涵意义大于或小于汉语语言词汇,有时两种语言的内涵意义截然相反。下面以6个常见词汇为例做出说明。

例1.红色(red):在中国历史上,红色被周朝、汉、隋、唐、宋、元、明、清等最多的朝代崇尚,同时也是被崇尚历时最长的颜色;人们用红色象征幸福、喜庆、吉祥、欢乐、兴旺发达。比如汉民族春节时的红对联,结婚被称作红喜事,新娘的红嫁衣,新郎的红稠带、大红花等。日常用语中,用“红”作语素的词一般都包含兴旺、发达顺利、圆满、受欢迎等意义,如红利、红运、分红、红榜、红包、开门红、红极一时等。“红”在近代又用来象征革命和革命斗征,如红旗、红心、红军、红领巾、红色政权、红色娘子军等。而在英语中,red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却大相径庭:在欧美,新娘的结婚礼服为白色,象征纯洁。在圣诞节、新年等节日也没有用红色表示喜庆的习俗。只是在red carpet treatment(用红地毯接待)中表示对尊贵客人给予隆重的欢迎,似乎包含了一些喜庆的意思。但应该注意的是red-light district是出没的红灯区,red flags在通常的用法中并不是指革命的红旗,而是指需要提高警惕预防出事的情况,in the red指预算或账目中的赤字。用red指共产主义也往往会有贬义,至少是不严肃的说法。

例2.农民(peasant):peasant在英语的内涵意义上指没有受过教育、举止粗鲁、思想狭隘的人;而在汉语中,“农民”是指直接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人,无论在革命斗争中或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都是一支重要的力量。

例3.龙(dragon):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神圣化的综合图腾,它兼有蛇、兽、鱼等多种动物的形态,是以蛇为主的幻想动物,这反映了华夏民族不断融合的过程。汉语中的“龙”总是用于好的意思,代表性的成语包括“龙飞凤舞、龙凤呈祥、龙盘虎踞、生龙活虎”等。而在西方神化传说中,dragon是一只巨大的蜥蜴,长着翅膀,身上有鳞,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能够从嘴中喷火。因此尽管通常“龙”译为dragon,然而实际上严格地讲,“龙”与dragon所指并不是同一个动物,这从中国人所画的龙与西方人所画的dragon的对比中可以得到证明。在西方文化中,dragon通常代表罪恶、邪恶,令人感到恐怖,所以很早就被用来作为战争的旗帜。在英语中,说一个人有点像dragon是说此人飞扬跋扈,令人讨厌。

例4.凤凰(phoenix):在我国传说中,凤凰是一种神异动物,它前如鸿鸟,后像麒麟,有蛇的颈,鱼的尾,龙的纹采,龟的身躯。中国的传统文化认为,凤凰是百鸟之王,所以有“百鸟朝凤”之说。在古代,人们相信凤凰出现预示着天下太平,后世多以龙比喻皇帝,以凤凰比喻皇后;此外,也用凤比喻有圣德的人。然而,phoenix在西方文化中是传说中的一种鸟,据说该鸟在阿拉伯少漠上生存五六百年,临死前为自己筑一个里面铺满香料的巢,唱完一支凄凉的挽歌后,用翅膀扇火,将自己烧为灰烬,然后从灰烬中又诞生一只新的phoenix,由此,在英语中phoenix衍生出“再生、复活”的含义。

例5.猫头鹰(owl):在汉语中猫头鹰与前兆有关。由于它在夜间活动,鸣声凄厉,人们便把它的叫声与死人联系,所以,它的叫声被人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家人会有不测。而在西方文化背景下,owl是智慧之鸟,用owl喻他人的聪明和智慧。

例6.孔雀(peacock):孔雀在汉语言文化中象征吉祥,孔雀开屏也因此被认为吉祥如意的前兆。在英语中,peacock是指骄傲、炫耀、洋洋自得的意思,例如“as proud as a peacock”表示“像孔雀那样骄傲”。

第三种情况是某些词汇在中西方语言背景中具有内涵意义的缺失或不对称。例如,在汉语中“松柏四季常青”象征长寿,鹤被视为神仙坐骑之鸟,长生不老,喻为“长寿”之意;“蟠桃”在民族文化中为寿桃。然而,相应的英语词汇“pine/cypress/crane/peach”却不具有上面所说的内涵意义。又如,梅、兰、竹、菊在中国文化中被称为花木四君子,梅象征高雅纯洁,兰象征品格高雅,竹象征正直、坚贞、廉洁、有气节、有骨气,菊象征坚毅、清雅、淡泊的高尚品质,而英语词汇中“plum blossom orchid/bamboo/chrysanthemum”只是一些植物名称,并不具备汉语词汇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再如,源自“犹大出卖耶稣”的数字“13”在西方语言中普遍被认为是不祥的数字,喻为不祥,人们在旅行、婚宴和日常生活中都会刻意远避该数字,尤其要避开“13号星期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九”表示最高、最大多数,又因为与“久”谐音,意为“长久”之意,这也是皇帝要穿九龙袍希望长治久安之意;皇宫三大殿的总高度为九丈九尺,象征九重天,宫殿的台阶也是九层或九的倍数,大门门钉也是横九排竖九排,共有九九八十一颗门钉,取义“重九”吉利之意;因此,在汉语词语中有九流、九族、九泉、九星、九品、九连环、九头鸟、九牛一毛,九牛二虎、九死一生等词汇。而在英语中,nine并没有这种特殊的内涵。

三、来自文化典籍的专有词汇

此外,还有一些具有丰富内涵的专有名词来自文化典籍。这类词在汉语语言文化中比比皆是,如有的名字所代表的人物来自人们熟悉的文学著作(曹操、红娘、林黛玉等),这些人物在人们心中代表固有的形象和含义,而如果说一个女孩像林黛玉,我们想到的是她肯定弱不禁风、多愁善感。在英语中也有不少专有名词由于出自名著或与一些历史事件相联系,并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例如童话故事Cinderella(灰姑娘)讲的是一个心地善良的漂亮女孩受继母虐待过着非人的日子,后来忽得女巫相助,与王子结为夫妇;Cinderella现在泛指不受重视或正在遭受打压的人或部门,也用于那些本有才干但一时未被赏识的人;莎士比亚名剧《威尼斯商人》中的Shylock(夏洛克)成为极为苛刻、违反人性的代表,常指心肠狠毒唯利是图的小人;Waterloo(滑铁卢)因为拿破仑1815年在那里的惨败,从此to meet one’s Waterloo就成为“遭到决定性失败”的代名词。

总之,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给教育客体(学生)阐明相关词汇的历史背景、内涵和外延,这样不仅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学生正确理解来自典籍专有名词的内在含义,有助于学生准确把握词汇的正确使用,避免学生的“汉式英语”表达习惯,提高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也正因为人们在交际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词汇,所以,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普通词汇内涵意义和引申意义。上述只是笔者在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提及的部分例子,不一而足。

参考文献:

[1]常敬宇.汉语词汇与文化[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2]李瑞华.语义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7.

[3]常敬宇.汉语词汇与文化[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4]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第9篇:汉语国际教育含义范文

关键词:文化视野;教学策略;识字教学

一、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意义

当前普遍认为识字教学的意义是为以后的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奠定基础,其实识字教学的意义远不止如此。华东师范大学倪文锦教授提出:“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培养语文综合素养的前提和保障,是学习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必要手段;识字是发展智力、提高认知能力的重要条件,识字教学有助于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本文认为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意义在于以下几点:一是有利于语文素养的培育,

学生在入学前已经拥有口语表达能力,识字教学促进学生识字,

为最终达到学生语言发展和语文素养提高的目标提供了可能。二是有利于智力和认知力的发展,识字的过程中大脑要对音形义进行综合和异同的比较,从而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这一系列复杂的思维活动为发展智力、认知能力的提高提供了重要条件。三是有利于审美情趣的提升,识字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引导学生领略汉字形体美、结构美和音韵美的过程,使学生自身的审美情趣得以培育和升华。

二、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文化缺失的现象

当前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引领下有了新的突破和发展。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其中小学识字教学文化缺失现象比较严重。一是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过程中,学生常常会运用加一加、减一减这样的识字方法。这种方法是把汉字看做一个个零件的组合,学生有的只是机械组合式的记忆,是孤立无意义的识字方法,学生的学习更是有口无心,毫无兴趣。这是一种完全脱离了汉字的构字本质的认知方式,摒弃了蕴含着丰富文化的汉字识记与拼音文字的字母的组合记忆无异。二是识字教学过程中,对汉字的构想分析随意解释,如把“春”字上边讲成“三人”,实际上,“春”上边是“艹”和“屯”的变形,取春天太阳温暖,草木复苏之意。三是在讲解合体字的意义时,随意拆分它们的组合方式,使得学生不能正确分析汉字的形体结构,准确把握汉字的构意,造成学生对汉字认识的混乱,不利于汉字的学习和掌握。

三、文化视野下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策略

众所周知,文字是文化的工具,但文字本身所蕴含的大量文化信息却为我们所忽略,当下的识字教学,应将汉字作为一个文化系统,与整个民族的社会历史、文化制度是密不可分的。对识字教学的认识要站到更为广阔的视野中去,让学生通过汉字来了解汉民族的社会历史、文化制度、思维模式。所以在识字教学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有效教学。

1.运用联想和想象

汉字独特魅力的源泉在于客观存在的象形性和表意性。形表意汉字的主体精神首先表现在象形字的取象角度上。每一个汉字都蕴含着先民的逻辑思维和文化意识,通过直观的方式来整体把握对事物的认识是汉民族的诗性,汉民族的美学,包含着汉民族对事物独特的观察角度、审美情趣与情感理智。汉字是一种以形表意为其主要特征的文字,而象形文字的识别与儿童思维相符,由此使汉字成为易于儿童所接受的文字。每一个字中都承载着古人的情感,古人的灵魂,你可以想见他们的喜怒哀乐,一个汉字包含着他们对某一事物的认识过程。

2.运用多媒体,追根溯源

在识字教学中,可用图文对照和分析字形演变的方法,重现象形字的形象,让学生在具体感知与观察变化中感受汉字与汉文化的魅力。如运用多媒体,将文字在屏幕上展出,如介绍象形字时,将相关图片变成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体,把象形字从具体实物抽象而来的演变过程形象地展现出来。学生立刻就明白了这些字的意思,同时,也在头脑中建立起清晰的表象与抽象的文字联结,很容易记住了字形,领悟了字义。

3.开发汉字文化的课程资源

初级阶段的识字教学是有自身特点的:受教育者一般年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