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西方商务礼仪差异范文

中西方商务礼仪差异精选(九篇)

中西方商务礼仪差异

第1篇:中西方商务礼仪差异范文

文化差异背景下的商务礼仪:

1中西方的价值观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西方国家中,其观念多是以个人价值为主,个人价值的体现才是最终的人生价值,因此,在西方国家中,人们多是将自身利益放在最高位置,人们的信仰是以追求物质和精神利益为主,崇尚权利和自由。而中国的价值观则是以社会价值来体现个人价值,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才能体现出个人的价值,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观就导致了个人的思维方式的不同,思维决定了行动,所以,商务礼仪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2商务礼仪在空间上的差异

人们在交际中,身体间距离也是有着一定的差异的,在不同的国家,人们互相身体间保持的距离也说明了一些问题。例如,两个人在在相互交谈时,英国人保持的身体间隔就较大;而大利人就比较靠近一些。因此,在进行商务会谈的时,人们的空间观的差异会影响到商业交际的和谐氛围。

3商务礼仪中的语用习惯和行为习惯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第2篇:中西方商务礼仪差异范文

【关键词】商务礼仪 文化差异 价值观 时间观 空间观

人们在长期的商务活动形成的行为规范及常用形式就是商务礼仪。在商务交际中,商务礼仪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全球每个国家间的商务礼仪不仅有着国际交际性,而且还蕴含着不同国家的民族特征。因此在进行商务活动时,为了最大限度地缩短交际距离,提高商务交际的效率,除了要遵循国际通用的社交礼仪之外,还必须留意到不同国家、不同文化间的文化差异性。本文从价值观、时间观、空间观、语用习惯等几个文化视角探析不同文化间商务礼仪的差异。

一、价值观的差异

西方的文化观念中,个人价值是其人生价值的最终体现,社会是围绕着个人这个核心,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也是个人追求其自身利益的主观能动性。所以,在西方,人们往往将自身利益摆在最高的位置上,信仰的是自由主义及利己主义,自身有追求其物质及精神利益的权利及自由。与西方不同的是,在中国,社会价值是其人生价值的最终体现,人的价值往往都是放在整个社会关系中去衡量,否定个人的物质利益及精神享受,“牺牲”、“忘我”等这类词语往往与人生意义联系在一起。所以,在中国,人们所向往的是伦理道德的社会图景及和谐稳定的社会关系,个性的弘扬是在确保国家或集体利益的前提下才能被肯定。由于价值观是决定人的思维方式及行为方式,因此,价值观差异是商务礼仪存在差异的根本性所在。

二、时间观的差异

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时间观。一般来说,时间观上的差异有以下三种:

1.过去、现在和将来时间观念上的差异。不同的文化背景对过去、现在、将来认知的侧重点会有所不同,由此形成了过去的时间取向、现在的时间取向和将来的时间取向。我国是属于过去的时间取向,较西方更为重视过去;而像印度的教徒,由于他们往往将希望寄托于来世,他们侧重于向往将来。

2.环形时间观与直线时间观的差异。在印度文化中,由于佛教的影响,他们的时间观往往是环形的,在他们看来历史是呈现一种循环的发展方式,生命像车轮一样在天堂、人世、地狱间轮回。而在部分西方文化中,由于历史传统和基督教的影响,往往是用直线方式来看待时间,他们把过去、现在、将来看成一条时间直线,并将时间的重点放在将来。而在中国,这两种时间观是兼而有之,但是直线式的时间观占据主导地位,比如,中国人常常将时间比作流水,一去不复返。但是,中国的直线式时间相较于西方的来说往往较薄弱,例如,请客人吃饭的时候,人们一般都会说一些客气话:“请慢慢吃!”等等。

3.单向时间习惯和多向时间习惯。所谓的单向时间习惯指的是一种强调日程、阶段性、准时性的时间观念;而多向时间习惯则表现为对工作安排、时间限制不那么固定,在时间安排上较为随意,更讲人情味。具有单向时间习惯的地方有西欧、北美、北欧等,而亚洲大部分国家、非洲国家、拉美等地都是属于多向时间习惯。如事先通知是单向时间习惯的一个重要特征,美国人认为约会、邀请或参加任何某商业活动都应该事先通知对方,这表明主人是真心实意的邀请。在商务活动结束之时,单向时间习惯的人往往希望有个结果,如与美国人进行商业活动商谈之时,他们希望与对方达成一个确切的结果。而在中国,商务交际往往还会涉及感情投资,喜欢酒桌文化,在推杯换盏中进行商务交际,这样的商务交际自然较为缓慢,甚至是重复进行的,一个协议的签订可能需要几次的商务交际才能达成。守时也是单向时间习惯的另外一个重要特征,对于美国人来说即使只是迟到几分钟,道歉也是必须的,假如迟到达到半个小时,这个人往往就会被标签为难以信赖,对此次商业活动的不重视、不尊重,是一种严重失礼的行为。

三、空间观的差异

人们在交际中,身体间距离的远近是空间观的重要方面。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交际时相互的间隔距离有不同的偏好。例如,在相互交谈的时候,瑞典人、英国人等相互之间的间距较大,而希腊人或意大利人间的间距则较近。在进行商务会谈的时候,可以采用“观察”及“试探”的方法了解对方的间隔距离。

在不同文化间的商务交际中,注意空间观上的差异,往往会增进商业交际的和谐。而对于商务活动中的最佳空间距离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解。“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在《无声的声音》和《隐含的规模》中有大量生动的例子。如果一个美国人与南美人谈话,会出现一个有趣的情景,前者步步后退,后者步步靠近。所以,美国人到了南美国家,常会用坠子或椅子作障碍物,以此来与当地的谈话伙伴保持距离;后者却常常干脆越过这些障碍物,以寻找他们喜欢的人与人间的亲近。”在东方国家中,最佳的空间距离往往还会关涉到其相应的社会地位及阶层,例如坐席的安排就是按照人的社会地位来排列的。

四、语用习惯的差异

语用文化是语言用于交际中的语用规则和文化规约,是不同民族的文化、特别是习俗文化决定的,在商务交际中,不了解对方文化差异就会造成语言形式选择上的失误,这种失误与交际双方的身份、语域、话题熟悉程度有关。例如,中文中的“谢谢”与英语中的“thank you”的不同用法就常常会在中英美商业交际中产生误解:在受到别人的嘉奖之时,“thank you”是英语中最常用的回答,但是在中文中,则会说“过奖”,又或者是“惭愧”之类的话。如果直接将中文中的回答转换成英文,就会变成“you flatter me”、“I feel ashamed”,这些回答在英语中是不得体的。

各种文化在商务交流中都会照顾对方的面子,如果是有伤害到对方感情的话,都要避免直说,让对方从含蓄的话语中体会出来,从而降低交际的不愉快。比如,在东方文化中,对他人的请求如果不能答应,很少直接说“不”,而是要婉言拒绝,所以东方人如果回答“是”、“对”的时候,并不一定变式同时,往往有时候还会表示“可能”等否定的意思。这些婉拒会使一些西方人感到疑惑,觉得东方人不够真诚。对于他人的赠予之时,东方人说“不”的时候也不一定表示拒绝的意思,有时只是表示客气。美国人喜欢直来直去,对于不喜欢的东西也会直接说“不”,很多时候这样都会让东方人感到尴尬,而在墨西哥,直来直去又是一种软弱的表现,甚至是一种背叛。所以不同文化的“不”包含着不同的文化韵味在其中。

五、行为语言的差异

行为语言是属于非语言交际中的一种,包括有人体语、面部表情、目光接触等方面。在商务交际中,一举手一投足都反映着一个人独特的文化特征。例如,最常见的见面礼节——握手。如何握手,在同一文化中,长幼之间、男女之间、上下级之间都有不少讲究,一般礼节是主人、身份高者、妇女、年长者先伸手。握手方式上,用力过大、软弱无力、用手指尖、用手背握手等等都是不礼貌的,戴手套表示不欢迎或讨厌与对方握手。美国人一般经过第三者介绍后两人才握手,法国人和意大利人见面时经常相互握手,英国人很少与别人握手,在东欧的一些国家,人们见面不是握手,而是相互拥抱,而在日本,见面时只是相互鞠躬。

又如翘大拇指,这个行为在中国表示赞扬,而在美国和加拿大这个行为表示赞成、满意。拇指向下翘表示反对或不满,在希腊则是表示“滚”,在英国则是路人用来请求搭车的信号。

综上所述,不同的文化背景往往会致使完全异同的商务礼仪。如今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各国间商务往来日益频繁,为了提高商务交际的效率,商务人士就需要了解不同文化层面的商务礼仪,在不同的商务活动中,采取正确的商务礼仪,避免误会的产生,得体的商务交际定会带来意外的收获!

参考文献

[1] 方燕妹.跨国商务礼仪文化的差异[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4).

第3篇:中西方商务礼仪差异范文

[关键词] 商务谈判 国际贸易 谈判策略

语言有很多职能,其最重要、最基本的职能无疑是充当交际工具。同时,语言还是思维的工具、文化的载体以及民族的象征。国际市场的发展,特别是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也必然要求国际范围内信息的快捷沟通。但是,英语作为一种国际性的语言工具,英语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差异却严重妨碍人类的交际。众所周知,在国际贸易商务谈判交际中语言的沟通分为语言类交际和非语言类交际,因此英语文化在商务谈判的整个环节中都是不容忽视的,因此,本文结合国际贸易商务谈判英语文化应用策略的研究背景和文化差异形成的原因,重点探讨了国际贸易商务谈判英语文化应用的策略。

一、国际贸易商务谈判英语文化应用策略的研究背景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大浪潮已经到来,世界各国为实现各自利益最大化,普遍采取各种方式,超越空间和社会的限制,在贸易、投资、金融等领域加强合作与协调,充分顺应并全面融入这一大浪潮、大趋势。WWW.133229.COM经济全球化带来了国际社会诸多领域的合作交流,使当代人类经济生活的理念、方式和空间发生了深刻变化。纵观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商务谈判始终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是各国各企业紧密联系、合作共赢的手段。所以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对外开发程度的加深,商务谈判成为各国企业国际贸易之间合作交流的重要途径。在合作的同时,各国各企业也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在这场带有国际性的博弈中,为了保持竞争优势,我们必须充分掌握谈判对手的谈判文化,才能做到“知已知彼,百战百战”。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尤其是我国进入世贸之后,中国在国际交际舞台上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例如,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这些机会使我们参与国际交际的机会越多越多,同时向各国来宾提供外语服务也成为我们面临的一大课题。由于中国经济腾飞,全世界开始把目光聚焦中国。这使得我国诸多企业迈开了向全世界进军的步伐,与国外企业合作、谈判、交流。此外,一些国外人士也走进中国,例如跨国公司在中国的迅速发展。无论是中国实施“走出去”的战略,还是国外企业来中国发展,都离不开语言的沟通交流,可见国际贸易商务谈判英语文化的应用已经上升到促进国家经济发展重要地位。

二、国际贸易商务谈判中英文化差异形成的原因分析

由于中国与西方国家人们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历史背景等不同原因的存在,造成了中西文化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一是价值观念的不同。西方文化突出个体、彰显个性的行为,推崇个人主义,而中方文化则注重整体性,突出团体行为,强调群体价值,提倡和谐统一;二是利益观念不同。西方文化推崇个人价值,以物质财富为个人价值的实现标准,而中方文化则提倡淡化物欲,无私奉献;三是感情表达方式不同。西方人的表达方式比较直接,而中方人思想相对保守。这种差异的主要内容包含以下几项:

1.礼仪性语言交际文化差异

礼仪是礼节和仪式的统称。它是人们在社会工作、交际中约定俗成、律己敬人的行为规范。从伦理道德的角度来看,礼仪是为人处世行为规范的外在表现;从交际的角度来看,礼仪是人与人交往中的一门艺术,是一种相互友好沟通的技巧;从美学的角度来看,礼仪是展现一个人外在美和内在美的综合表现。所以,在国际贸易商务谈判过程中,必须知道在交际中遇何场合讲何礼仪,方不会事与愿违,贻笑大方。例如,西方人见面用拥抱和亲吻表示热情和善意,而中国人比较含蓄,习惯于握手和微笑等简单的方式来欢迎客人。

2.时间、空间语言文化差异

西方人十分讲究时间。无论被邀往何处,他们总是希望准时到达,所以在与交际过程中,无论是平时的沟通交流,还是商务谈判都要告诉他们确切的时间。同时,如果受到美国人的邀请或与他人有约,他们会明确定出时间,这意味着我们不应该早于该时间也,也不应迟于约定的时间。如无法准时到达,我们应打电话告知对方,一到达就该道歉,并说明迟到的原因。因为,在国外,迟到或早到都是十分无礼的行为,也是对别人很不尊重的表现。在空间上西方人认为“以右为上”、“前排为上”、“面门为上”,而在中国“以左为上”“右为下”不同。因此,在商务谈判或日常交际中,我们也要注意西方与我方这种英语文化上的差异,表示对他人的尊重,以便更好的交流。

3.体态语语言文化差异

体态语包含目光交流、动作等,它主要借助于人体的各个部位与话语相联系的动作和姿态来传递自我表达的信息。例如,微笑、点头、皱眉等,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体态语也有所差别。

首先,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也是面部最能传递信息的器官,在跨文化交际中目光交流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西方文化中,目光的注视表示对人的尊重和信任,例如,如果在商务谈判过程中,对对方的目光飘忽不定,就会让对方感到不真诚,不够尊重。不同的文化在目光接触方面有不同的习惯,我们应该视情 况随机应变,对此类非言语交际行为不可掉以轻心。

其次,动作上的差异在跨文化交流中也应该引起重视。例如,“摇头不算点头算”几乎是各种文化的人都能接受的常规动作,但是在保加利亚和印度的某些地方摇头恰恰表示肯定。美国人用拇指和食指连成一个圆圈,表示ok,而欧洲人将这种手势视为下流的动作。翘大拇指的手势,在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都有三种含义:(1)搭车手势;(2)侮辱人的信号。这时大拇指急剧上翘;(3)表示5。可见,一个细节的体态语在不同的国家表达的意思也不尽相同。因此,要想真正的了解对方的思想,必须掌握对方体态语文化。

此外,体态语的语言文化还表现在交流的空间上。例如,德国人在交流过程中,往往保持一定的距离,而中国人的大街上、公交车上肩碰肩的事情极为常见,西方国家对这种事情却不能接受。德国人习惯于封闭的空间工作,而中国人则喜欢把门敞开,如果门被关上了,则表示 某个重要的、紧急的会议或者特殊的谈话正在进行。

三、国际贸易商务谈判英语文化应用策略

2002年中国华立公司收购飞利浦的cdma芯片设计部门时,而飞利浦的cdma芯片设计部门的工程师极力反对,这是因为这些工程师不认同中国文化,在这种情况下,华立公司的高层领导施展外交手段,在商务谈判时,对谈判的各种环境都进行的周密的准备和安排,在谈判过程中极力营造和谐融洽的氛围来感染对方,同时强调在公司的经营管理中采用的是中西管理相结合的经营管理文化,这一点的提出赢得了和谐融洽的谈判气氛。如果华立公司不采取相应的谈判策略,很可能面对的是将飞利浦的cdma芯片设计部门收购后,全体工程师辞职,给公司带来严重的损失。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国际贸易商务谈判中,我方要了解英语文化,并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具体如下:

1.重视礼仪,尊重对方

礼仪是礼节和仪式的统称。它是人们在社会工作、交际中约定俗成、律己敬人的行为规范。从伦理道德的角度来看,礼仪是为人处世行为规范的外在表现;从交际的角度来看,礼仪是人与人交往中的一门艺术,是一种相互友好沟通的技巧;从美学的角度来看,礼仪是展现一个人外在美和内在美的综合表现。所以,在谈判过程中,必须知道在交际中遇何场合讲何礼仪,方不会事与愿违,贻笑大方。例如,在言谈礼节的称呼用语上,一般称男子为先生,称结婚的女子为夫人,未结婚的女子为小姐;对一般为部长以上的地位较高的官方人士,按所在国情况称为“阁下”,职衔或先生。此外,美国人的姓名与我国汉族人的姓名也不大一样,除文字的区别之外,姓名的组成、排列顺序都不一样,还常带有冠词、词缀等。在商务谈判中,若不能正确掌握对方姓名的读法,不但会闹出笑话,甚至

会使对方认为不尊重而使对方不快,从而不利于相互交往。

2.语言得体,言之有方

俗话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尤其是说话,要把握好这个度,就要把话说得恰到好处。许多成功的谈判之所以会成功,就是因为说话时把握好了分寸,就是因为他们能够把话好得恰到好处。比如说,建国初期,敬爱的周总理,多次在国际上的外交场合,树立了中国人的光辉形式。尤其在印尼的万隆会议上,以他那高雅潇洒的气质、和蔼可亲的魅力、不卑不亢的风度、语言分寸的掌握、击中“要害”的技巧,粉碎了帝国主义对新中国的污蔑,广交了国际朋友,增加了友谊,赢得了世人的赞誉,建立了新中国的外交格局。谈判的语言要务实,直接,谈判的衣着要节约得体,达到尊重对方,友善的目的。同时,要想把话说得恰到好处,卡耐基强调最重要的一点是把握住说话的时机。孔子曰:“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不见颜色而言谓之木。”此外,在谈判过程中,要注意“keep the ball rolling ”,也就是使交谈不要冷场或中断。有时要策略性的打断对方,有时要澄清一点事实,有时要控制谈话不要跑题,有时要争取交谈的控制权。在这些情况下,语言的运用是相当讲究技巧的。

有时谈判过程中无法进行下去出现冷场,有时对方跑题,有时双方话不投机,有时想争取谈判的主动权。这时改变话题可能是一个非常必要的手段。除了有意识地谈自己的话题外,美国人的接受的大众话题很多,其中有工作、住所、个人爱好、旅游度假、电影、天气、地方或全国大事等。改换话题必然要影响到对方,因此要特别注意语言策略。善于转换话题,可以在谈判中更加“灵活自如”。

3.营造氛围,占据主动

把握谈判的主动权,有两层意义,一层意思是交流的态度要积极、敢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见解,另一层的含义是交流的方式要主动。为了占据交流的主动权,营造和谐氛围。例如,在谈判的准备阶段,中方谈判人员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尊重美方的谈判习俗,营造和谐、平等、融洽的氛围。在谈判过程中,根据美方采用具体条款谈判的策略,我方也应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适当的调整我方谈判策略,一方面体现我方尊重对方,另一方面也使我方在谈判过程中应对自如,占据谈判的主动权。

4.掌握技巧,赢得胜券

任何谈判都需要一定的技巧,如果没有任何技巧,很难在谈判过程中,站稳自己的脚。在中美双方谈判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学会倾听,一是要在谈判前搜集与谈判相关的材料,做到心中有数;二是在谈判过程中,要认真倾听对方的信息,这样才能明辨对方的优势与弱势。其次,准备多种方案,做到有备无患。尤其是在谈价的时候,可能会遇到很多情况,甚至会遇到僵局,那么我方可以提供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

5.组建团队,专业谈判

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趋势,越来越需要专业化的谈判。面对美方谈判的强势,谈判的团队有着专业化的谈判技术和谈判风格,中方也应该加强对谈判队伍的专业化要求,谈判的成员要具备翻译、法律、产品技术等各方的素质,构建专业化、系统化、知识化的谈判队伍是当前中方在谈判过程中制胜的法宝。

6.积累英语文化,做到心中有数

了解英语国家人们的思维方式、心理特点、行为逻辑,对我们中国企业来说尤为重要。因为我们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迥然不同。在英语学习中,我们不要以为掌握了一些词汇、语法、句型,就算会英语了,还要知道何时使用这些语言材料才合适,还要有英语国家社会文化方面的知识。因此,加强对英语文化的阅读,积累非语言文化知识。例如:可以通过阅读经典的英美文学作品、浏览英语新闻网站、英语报、英美原版电影等来及时的了解西方社会、政治、文化等。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英语文化知识,才能在国际贸易中更透彻地理解别人,更准确地表达自己,更好的把握住机会,做到心中有数。

总结: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中西国家之间的往来日益频繁,作为中西国家沟通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商务谈判可以说在推动全球经济合作,贸易发展等各个方面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有利于中西国家实现双赢,促进各国经济共同增长;它有利于中西文化的融合,搭建良好的中中西友谊桥梁。但是,在国际贸易商务谈判中,由于存在着英语文化差异对中西国家商务谈判产生了影响。英语文化的差异如果解决不好,就会产生文化冲突,破坏国际贸易商务谈判的和谐友善的关系,造成沟通中断。因此,国际贸易商务谈判中的英语文化的应用是我国企业“走出去”首先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根据国际贸易商务谈判中英语文化应用策略的研究背景,进一步分析国际贸易商务谈判文化差异分析形成的原因及内容,同时结合案例深入分析了对国际贸易商务谈判英语文化应用的策略:重视礼仪,尊重对方;语言得体,言之有方;营造氛围,占据主动;组建团队,专业谈判;掌握技巧,赢得胜券;积累英语文化,做到心中有数。

参考文献:

[1] 刘园:国际商务谈判[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

[2]周忠兴:商务谈判原理与技巧[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0

第4篇:中西方商务礼仪差异范文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西方也逐渐建立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色。而且这些文化还存在着很大的不同,甚至在一些方面是具有一定的矛盾和冲突性。正确的认识中西文化的不同和冲突,并且提出积极有效的解决措施,能够有效的解决我国企业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主要问题,使得国际市场的范围更加广泛。

关键词:

商务谈判;文化差距;价值观

中国长期以来都被视为文明礼仪之国,并且具有救援的文化历史,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代表,但是西方国家在发展历史上远远低于中国两百年。很多西方人都是世界各地移民而来的,很多的民族和种族相互融合,构成了现在的西方国家。整体上来看,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在形成的历史文化环境中各不相同,并且也具备了不同的特点。从时间的层面来看,中国文化的发展时间比西方文化的发展时间要长。而且,文化的实际精神价值也不同,中国的文化是崇尚道教文化和孔子学说,但是在西方文化中比较注重基督教思想,而且具有鲜明的英雄主义。因此,西方人是运用了较短的时间创造了丰富的西方文化。现在的社会发展十分迅猛,国际之间的沟通也比较频繁,因为中西文化礼仪的不同使得中西贸易交流遇到了一定的问题,因此探索中西方文化质检的礼节差别,提升中西贸易交易是现在的大势所趋。该项目主要研究中西方商务谈判中的礼节差异问题,并且从这些不同中进行形象的对比研究。最后,再给这些差别提供一些解决措施,希望能够给国际贸易的发展提供一些帮助,使得人们能够更加深入的认识和了解中西方文化的不同。

一、中西方文化不同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主要表现

(一)价值观的不同中国主要主导以“仁”为核心,希望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能够形成一种和谐的集体主义氛围。集体主义注重的是团队目标和团队理念。国外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就是所谓的集体主义,认为集体主义就是集体主义文化的有关成员为了整体的利益可以牺牲个人的利益、需求和目标。正是因为这样,中国在进行沟通交流的时候注重社会的整体利益,其中的个人利益要以大局为重,换句话说,就是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才是个人利益的最佳体现。但是在西方国家个人主义占据核心地位。在西方文化中,比较注重个人价值、个人意志、个人尊严、个人自由、个人感情、个人权利和个人利益。在整个社会中,都比较注重个人主义,注重完成自我价值,并且以个人价值的体现来判断这个人的人生价值。“物质至上”是西方文化在个人价值中的主要表现形式。所以,西方人在交流的时候主要是强调自我,也就是以传播者为中心,交流语言简单明了,并且亿实际结果为主要依据。为了完成自己的任务和目标,不惜使用多种说服方式。

(二)思维模式的不同1.统一思维和对立思维的差别在国际商务谈判的时候,中国人谈判的主要方式就是:首先根据相关合同双方所要遵守的整体性原则和整体利益为基础进行讨论。他们比较注重双方的长效性合作。所以他们尽量减少在谈判的开始阶段就讨论相关的细节问题,而是把合同中的细节问题放到日后的谈判活动中去处理。这就谈判模式就是“先谈原则,再讲细节”,这也是中国在谈判方面最为明显的特点。但是西方人却不相同,他们比较注重细节,所以先从细节谈起,尽量不讨论原则。特别是美国人在谈判的时候采取的方式是局部把握,关注细节。美国人因为受到线性思维和分析思维方式的影响,比较看重事物质检的抽象逻辑性,比较注重具体内容。他们在思维方式上比较注重“直接”和“简单”。所以他们习惯直截了当,直奔主题。2.螺旋型思维和直线型思维的不同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是螺旋式的,在叙述有关事物的时候,依据相关的中心思想来进行表述,其中反复发展的螺旋式是对有关问题的进一步展开,避免在开始阶段就直奔主题。在国际商务谈判的时候,中国人一般都使用的是比较委婉的表达方式,他们认为比较含蓄的表达模式比开门见山的表达方式更为有效。但是在西方国家他们则认为事物之间是相互孤立的,所有的事物都在直线向前发展,所以产生了相应的线性推理观念。3.伦理和法制意识的不同在协调人的举止和解决纠纷问题的时候,中西方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中国人善于站在伦理道德的角度思考问题,并不是站在法律角度。但是很多的西方国家却不是这样。在中国“伦理之上”的观念已经深深的印入人们的脑海中。如果出现问题纠纷,最先想到的解决措施就是怎样获得周围强烈的舆论帮助,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在中国人的严重具有十分独特的意义和价值。中国谈判人员在谈判的时候,对于活动,纠纷问题的处理,主要依赖于人际关系、利用组织、制造舆论等方式来进行处理和帮助。西方人在处理纠纷问题的时候通常会通过律师来解决。在国际商务谈判的时候,他们注重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办事,不能单纯依靠自己的良心。西方很多人和公司都会聘请专业的律师顾问、律师来进行帮助,出现纠纷问题就会让律师来处理。在国际商务谈判的时候,他们根据一定的制度来办事,谈判结束后有关合同管理和相关的交流工作,则依据商务活动的规则也就是共同合同来限制对象。如果出现分歧,就要按照正式的法律途径来处理。

(三)礼仪方面的不同1.服装礼仪。服装礼仪是国际商务谈判中最为基础的礼仪内容。端庄得体的服装,不但是个人形象美、素养高的体现,还是对他们的一种礼貌和尊重。商界比较注重服装的得体性,服装是商人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国际商务厅谈判的时候,尤其在正规场合要求穿着得体、高雅、庄重。2.见面礼仪。中国人在见面的时候,最为常见的礼仪方式就是握手。这也是国际上通用的礼节。但是有的国家在见面的时候不是握手,例如日本在见面的时候采取的是鞠躬的方式;泰国在见面时采用的是双手合十的方式;法国人在见面的时候采用的是亲吻的方式;阿根廷人在见面的时候不但亲吻还会拥抱,通常是男人亲吻女人,女人亲吻女人,但是男人不亲吻男人。在很多的非洲国家中,善于用身体打招呼———较长时间把手放在客人的肩膀上。3.交谈礼仪————语言和非语言表达的不同。因为长时间的文化和历史的影响,各个国家都拥有自己的语言文化。中国文化比较注重谦虚谨慎,善于说“谢谢“,”不用客气或不用谢“等语句。但是英国人的回答主要是“That'sallright”。这就表现了个性直率的不同文化背景。4.回赠礼品礼仪。回赠礼品不但是国际商务谈判中的沟通桥梁,还是一种文化地雷阵,因为它不但可以巩固其情感,还可以帮助加强和客户之间的交流。但是因为文化不同而容易出现错误。例如赠酒在法国十分普遍,特别是深受法国人喜爱的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但是在阿拉伯国家却不允许送酒;而在中国,送礼以双数最为吉利,在日本却认为奇数比较吉利,在美国,收到礼品要现场拆开,并且要对礼品进行赞美(虽然你不喜欢),还要对送礼人员表示感谢,在日本除非送礼人员有要求,不然是不能当场拆开礼物的,这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等等。

二、处理谈判中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解决措施

(一)加强文化差异敏感性,建立跨文化观念在国际商务谈判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构建跨文化观念,构建全球文化观念,去除文化本位论。要正确的认识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谈判人员在需求、动机、信念和谈判模式以及决策方面的不同。认识并且掌握对方文化,随机应变,使得自己的谈判风格和方式能够适应不同的文化需求。

(二)在进行谈判的时候要进行相关的准备工作1.要规定好谈判的计划工作。要充分了解和把握对方(包括其他利益方)的国家和文化状况,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为了更加的熟悉对方,我们要解决下面的三个问题:(1)知道自己的目的是什么,能够用几句话或几个词就能表达其中的中心含义;(2)知道其中的阻碍因素是什么;(3)举出谈判双方可能做出的多种选择。考虑哪些方案是自己能够承受的哪些方案是能被对方所接受的等等。2.在准备的时候还要考虑相应的谈判方式。因为文化背景的不同,使得谈判人员在交流的时候遇到问题。因此为了保证谈判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就要接受和理解对方的文化习惯。在进行谈判的时候要避免使用一些对方忌讳的语言。站在谈判习惯的角度来看,中国人在谈判的时候对精准度的要求比较高,但是美国人比较注重语言的直截了当,喜欢直奔主题;日本人则比较含蓄等等。为了更好的处理这些问题,就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3.公司代表还要对谈判做足充分的思想准备。在国际谈判的时候,花费的时间往往是国内谈判的2倍,甚至是6倍。谈判人员可以在这段时间内适应对方国家的语言和行为习惯,从而保证谈判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加强外语使用能力,解决语言沟通问题在进行国际商务谈判的时候,困难是必不可少的。关键是出现问题时,要及时的处理沟通问题,减少误解的产生,从而保证谈判的顺利进行。这就需要谈判人员熟练的掌握谈判方的语言,并且能够灵活自如的运用,有效的处理不同文化环境中语意理解之间的问题,减少沟通障碍的出现。

(四)在谈判的过程中要抛弃种族主义观念,尊重和宽容不同文化,保持中立在商务谈判的时候各个小组成员的文化背景都各不相同。有的原则和风俗在一种文化背景中是公正科学的,但是在另一种文化背景中也许就会产生不一样的意义。所以,谈判人员不能依据自己的主观判断认为一样的风俗习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意义也是一样的,谈判人员要学会尊重外来文化,虽然有时候对方的文化在我们的思维逻辑中是不能理解的,但是也要学会尊重。树立正确的谈判意识,谈判人员用属于自己的风格个策略去顺应不同商务文化的转变。比如,在同礼仪规格较高的英国人和法国人进行谈判时,谈判人员首先要对自己的言行举止和着装进行关注,从而体现出自己良好修养。因此,谈判双方要尊重和理解对方的文化习俗和禁忌,减少在谈判过程中出现的不利因素。在国际商务谈判的时候,谈判双方的文化差距各不相同,有的时候会产生巨大的反差。有的在一方看来是符合情理的、不能进行改动的原则和礼俗,在另一方可能就被认为是不能理解的。所以,不能单一的理解自己国家中认可的事物在其他国家也具有相同的效果。并且,还要学会尊重和接受异国文化,不能随意进行指责和批评。而且也不能随意让对方来评判自己的文化习惯和价值观。要保持中立,减少矛盾的出现,避免谈判失败的产生。在进行谈判的时候,各个民族的地位都是平等的。不论对手所在的文化环境是怎样的不能理解或是无法想像,谈判的时候都要学会尊重。树立正确的谈判意识,涉外谈判人员要灵活多变,使得自己的谈判风格和方式能够顺应不同的商业文化种类。例如和注重礼仪的法国、日本、英国人在进行谈判时,要注重其着装和举止,展示自己的教养和风度。但是在一些不太注重穿着的国家,穿便装也是可以进行预正式的商务谈判。因此,在和国外商务人员进行沟通的时候,要尽量掌握他们的风俗习惯,减少因为不知道某些习惯而造成对象不愉快甚至影响商务谈判的发展和最终的结果。

(五)在谈判的过程中加强法律观念,增加法律意识现在的所有商务活动都是要以法律为基础的。但是因为社会和文化环境的不同,中西方的法律观念还是存在很大的不同。西方国家属于法制国家,法律制度完善,法律观念影响深远。中国受到封建思想的束缚,官本位思想和关系意识比较强烈,法制观念比较薄弱,使得中国谈判人员在谈判的时候过分注重人际关系和非正式的处理模式。所以,中国要建立完善的法制观念,加强国民的法律意识,提升司法人员的综合素养,使得学法、懂法、用法的观念深入人心。结语中西方文化差异可能会对商务谈判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假如谈判谈判双方能够科学合理的使用一些交际策略,就能够有效的减少误解的产生。并且谈判双方只有充分的了解和掌握对方文化背景的情况下才可以建立相应的交际策略,从而为顺利谈判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莉.浅议中西文化差异对跨文化商务谈判影响的原因[J].中国商贸,2010,20.

[2]周文凯.从中西文化视角看商务谈判[J].经济研究导刊,2010,03.

[3]杨莹.跨文化视角下的中西文化差异在商务礼仪中的体现[D].中南大学,2009.

第5篇:中西方商务礼仪差异范文

关键词:礼仪;馈赠;思维方式;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115文献标识码:A

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古人云:“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然而,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随着跨国交往的日益增多,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越发明显,这种差异带来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如果不了解西方的礼仪风俗和传统习惯,就有可能会引起误会,导致交际无法进行,因此,在中西礼仪没有得到完美融合之前,我们势必要了解一些礼仪的差异。

一、中西方文化背景下礼仪的差异

(一)见面礼仪的差异

1、见面时的打招呼礼仪。打招呼是人际交往中最为平常的事情,是联络感情的手段,沟通心灵的方式,增进友谊的纽带,所以,绝对不能轻视和小看。见面时打招呼既表示亲切、友好,也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在招呼语的表达上,中国人大多使用“吃饭了吗?”“你干什么去?”“今天不用上班呀?”等涉及个人生活的语句来体现人与人之间的亲切感与关心。可在西方发达国家,基本上没有这种招呼语,因为这些是属于个人的隐私,因为在西方人看来“我到哪里去”、“我忙什么”是我自己的事,别人无权干涉,往往有管闲事和窥视隐私的误解,他们不希望别人过多地干涉自己的私事。在西方国家见面打招呼是很自然的,他们只说一声“Hello”,或者说声“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就可以了。打招呼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要跟对方有进一步的交往,只不过是一种礼仪形式。因此,在西方国家旅游的时候,如果迎面而来的人对我们说“Hello!”,别露出一副莫名其妙的表情,甚至置之不理,那可就非常失礼了。

2、见面致意礼仪。见面礼仪是日常社交礼仪中最常用和最基本的礼仪,而握手礼是当今国际交往中运用最广泛、最频繁的一种致意礼仪。在中西方不同文化环境下,握手的时机、握手的形式、握手的要领及握手的禁忌基本相同,其最大区别在于握手时伸手顺序的不同。从握手礼的实施顺序看,在一般的社交场合,中方文化通常应遵循两个优先:即长者优先和女士优先。而西方文化着重强调的是女士优先,妇女在各种场合均应受到特别的尊重和照顾,因而在介绍时通常要把男士介绍给女士,但16岁以下的女子没有这个优先权。除了握手礼,吻礼也是盛行于西方的一种见面致意礼节,包括亲吻礼、拥抱礼和吻手礼。这三种吻礼在日常交往中常用,但是在商务往来一般不使用,其中吻手礼是流行于欧美上流社会异性之间的一种最高层次的见面礼,适合于已婚女士。

(二)谈吐礼仪的差异

1、称呼礼仪。称呼是人际交往中比较重要的礼节,关乎个人修养,社会和谐,文明高雅,但是称呼在日常生活中问题也不少,而且中外称呼习惯不完全一样。在我国,人们在称呼自己时,习惯说“本人”或“鄙人”,而称呼他人时则习惯称“您”,在西方称呼对方时不分“您”和“你”,都是“you”或者“阁下”。在我国,人们习惯称呼职务、官衔等,并与其姓连在一起,如张局(长)、赵总(经理)、李教授等。在西方国家,同我们不一样,不习惯把官衔、职务、职业与姓名连在一起,想要强调他的部长、总统身份时,只称“部长先生”、“总统先生”。

中西有些称呼完全一样,如先生、女士、小姐等,但是,我国特有的一些称呼,不能随意移植到西方去,如大爷、叔叔、大妈、同志、师傅以及老XX、XX老、小XX等,因为像老张、吴老等称呼在我国有亲切与尊敬之意,而在西方,西方人往往直呼其名,即便是长辈亲人也是如此,这表明西方比较崇尚平等、自由,人们却忌讳“老”字,因为在他们看来,老是虚弱、没本事、不中用的代名词,称别人为“老”则是一种轻视无礼的表现,所以即使面对真正的老人,也最好不要称呼他们为“老XX”或“XX老”,否则会引发不愉快。

2、交谈礼仪。交谈是人们彼此交流感情、传递信息、增进了解和友谊的重要形式。若想让别人觉得自己有吸引力,最好的办法是说话真诚明了,并且明智地选择话题。在交谈话题的选择上,中国人喜欢问人私事,或毫无保留地披露自己的私事。在中国,人们在一起聊天时多半会谈到家庭、婚姻、孩子、经济收入等问题,这正是中国人所谓的拉家常。因为按中国的礼貌传统,了解私事是接近对方、关心对方的友好表示,是和谐人际关系的体现,这些话题能缩短人们之间的距离,使人有亲切感。而在西方,女性的年龄、婚姻及男性的工资收入、财产状况、个人情况等私人生活方面的问题在交谈中如果被提及,那会非常的敏感,或容易引起反感,尤其是对欧美人而言,他们认为这是对对方的不尊重,侵害了对方的隐私权,是一种极为失礼的行为,而且还会认为提问者极为缺乏教养。因此,一般来说,在陌生人或是不太熟悉的人之间宜选择比较简单的话题,如天气、当天的新闻、四周的环境等,因为这些话题比较安全,不容易引起误会和不快。

(三)馈赠礼仪的差异

1、接受礼品的方式不同。东西方接受礼品的方式不一样,东方人接受礼物时往往显得比较恭敬和虔诚,一般是用双手接受礼品,并轻微低头表示感谢,并说“您太客气了”之类的话,习惯在受礼时说“受之有愧”等自谦语,而且随即将礼品收起来,等到赠礼人离开后再慢慢打开欣赏。西方人则不同,他们往往很随意,但很注重礼品的包装,喜欢当着客人的面打开礼物,边欣赏,边说一些像“这礼物很漂亮”等感谢的话,甚至高兴时还会拥抱对方一下,与送礼者共同分享这份礼物的喜悦。

2、感谢语不同。一般在受到礼品之后,西方人往往会在一周之后,写一封感谢信或者打打电话致谢,而国人则基本没有这个习惯。谦虚历来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在送礼时也有所表现,送礼者一般喜欢强调自己礼品的微薄,而不介绍所送礼品的珍贵或是多重用途和性能,如“区区薄礼,不成敬意,请笑纳”。西方人在送礼时,喜欢向受礼者介绍礼品的独特意义和价值,以表示自己对对方的特别重视,如“这是我特意为你选的”。

3、礼品价值的意义不同。赠送是友好的表示,礼品是友好的象征,所谓礼轻情意重,送礼是为了表达一种情感,所以要讲真情。人们在选择礼品时,都是将其看作友情和敬意的物化,通过赠送礼品来表达对对方的情谊和尊重。礼品如果能融入和体现送礼人的情感,就是最好的礼品。真正好的礼品不是用价格可以衡量的,送礼的心意重于礼品本身价值,因此在选择礼品时,不能只着眼于礼品的价值,更要着眼于礼品所代表的情感和心意。

中方在送礼时一般都比较贵重,因为在他们看来,价值较低的礼品有失面子,而西方人则比较重视礼品的感情价值,礼品价值过高,会被误认为有求于他们,是一种贿赂而招致反感,比如送给英国人礼品时,礼品要轻,可送些鲜花、小工艺品或者巧克力,都会得到英国人的喜欢,特别是中国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间工艺美术品,他们会格外欣赏。德国人不喜欢首饰或鲜艳夺目的礼品,喜欢价格适中、典雅别致的礼物,但包装一定要尽善尽美,德国人认为只有当关系发展到相当密切时,才有必要送礼。

4、送花。此外,鲜花都被人们赋予了特定的含义,中西方对不同的鲜花有不同的解释,如在我国,牡丹是国花,表示富贵吉祥;代表高洁;康乃馨代表着热情、魅力、真情、温馨;百合寓意百年好合。在西方,玫瑰是很多国家的国花,象征着爱情;康乃馨则表示伤感或拒绝,单独送人时必须慎之又慎;菊、莲和杜鹃,在国内口碑甚佳,在涉外交往中却不宜用作礼品。在西方系“葬礼之花”,用于送人便有诅咒之意;莲花在佛教中有特殊的地位;杜鹃则被视为“贫贱之花”,用于送人也难免发生误会,如此等等。因此,如果选择鲜花作为礼品,一定要考虑所送的场合和对象,避免不必要的误解产生。

(四)餐饮礼仪的差异

1、餐具不同。中国人使用筷子,饭也是用碗盛,通常是圆桌,而西方人则是用盘子或碟子盛食物,用刀叉即切即吃,喝汤则有专门的汤匙,通常是长桌。

2、餐饮氛围不同。中国人有句话叫“民以食为天”,由此可见饮食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中国菜注重菜肴色、香、味、形、意俱全,甚至于超过了对营养的注重,既要好吃又要好看,营养反而显得不重要了。西方的饮食比较讲究营养的搭配和吸收,是一种科学的饮食观念。西方人多注重食物的营养而忽略了食物的色、香、味、形、意如何,他们的饮食多是为了生存和健康,似乎不讲究味的享受。

在餐饮氛围方面,中国人在吃饭的时候都喜欢热闹,很多人围在一起吃吃喝喝,说说笑笑,相互让菜,劝酒,甚至不醉不归,为客人布菜,大家在一起营造一种热闹温暖的用餐氛围,而西方人在用餐时,讲究“4M”,即Menu:精美的菜单,Mood:迷人的气氛,Music:动听的音乐,Manners:优雅的进餐礼节。喜欢幽雅、安静的环境,在餐桌上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礼仪,不可以失礼。西餐实行分餐制,即便是有公菜,也会放一些公共餐具,此外,在西餐宴会上,人们是只祝酒不劝酒,只敬酒而不真正碰杯的。

3、餐饮观念不同。中国人如果在家请客吃饭时,摆在桌上的菜花样繁多,荤素搭配,会准备满满一桌,并很谦虚地说“今天没有什么好菜招待大家”、“菜做得不好,多吃一点”、“多多包涵”、“怠慢了您”之类的话。宴请结束时,如果菜基本被吃完,主人会觉得很没面子,认为饭菜准备的太少了,客人可能没吃饱等。唯恐怠慢了客人,尽显主人好客热情之道。而西方宴请,份量以吃完或稍有剩余为最佳,最好是吃完所有的菜,这样女主人会很高兴,认为大家喜欢她做的菜。面对丰盛的宴席,主人会说“这些是我的拿手菜来招待大家”的话。

在西方,亲朋好友之间聚会,实行AA制是很普遍的,但是在中国,AA制一般只被年轻人,特别是大学生和白领所接受,传统的中国人不愿意这样“小气”的各掏各的钱。其实我们可以通过中国和西方的文化差异来解释为什么中国人和西方人会对AA制持有不同的态度。

二、中西礼仪文化差异的来源

(一)思维方式的不同。从思维方式上看,中国人主张“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主观联系的直觉思维和直观实用的思维原则,注重直观、整体、经验。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不是通过归纳推理,演绎推导,而是基于事实,凭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加以识别、理解和进行整体判断。西方人主张“主客二分”的对立思维模式,分剖精细的逻辑思维和纯粹思辨的抽象理性。注重思辨理性分析实证,剖析整体再加以综合;在西方哲人看来,只有思辨性的东西才是最真实、最完善、最美好的。

(二)价值观不同。从价值取向看,西方人注重以自我为中心,重个人、重竞争,因此,不习惯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不过问他人的事,甚至把主动帮助别人或接受别人的帮助看作是令人难堪的事,以为接受别人的帮助是证明自己无能,而主动帮助别人会被认为是干涉别人私事。他们提倡每个人应表现出自己的个性,越是表现出自我个性,越能体现人生的价值。因此,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意识很强,靠竞争来取得自己的利益,实现自己的价值。西方人崇拜个人奋斗,尤其为个人取得的成就而自豪,从来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和荣誉感。中国人注重群体、社会、和谐。中国文化不主张炫耀个人荣誉,而提倡谦虚谨慎。中国人的价值观,强调群体意识、社会意识,个人利益应当服从社会整体利益,只有整个社会得到发展,个人利益才能得到最大利益,推崇一种高尚的、无私奉献的情操,主动关心别人,给人以关怀是一种美德。

(三)伦理道德观不同。从伦理道德上看,西方文化鼓励个人开拓创新,做一番前人未做过的,杰出超凡的事业;西方人的家庭观念比较淡漠。子女一旦结婚,经济上必须独立,父母不再有义务资助子女。这种做法给青年人提供了最大限度的自由,培养其独立生活的能力,但亲属关系比较疏远。在人际关系上,中国传统的文化则要求人们不偏不倚,走中庸之道,担心创新危险,总要瞻前顾后,权衡左右,喜好事事而安,维护现状,保持和谐。对待家庭,喜欢大家团聚,老人帮助照看儿孙,以备养老送终。家庭成员互相依赖,互相帮助,虽然密切了亲情关系,但这种生活方式,不利于青年人独立能力的养成。

(四)风俗习惯的差异。习俗文化指的是贯穿于日常社会生活和交际活动中由民族的风俗、习惯形成的文化,不同的民族在招呼、称谓、道谢、恭维、致歉、打电话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民族文化和习俗。

三、结束语

总之,在中西礼仪差异的比较中,我们既要看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礼仪在操作层面上的差别,也要了解产生差异的真正原因,中西礼仪各有特点,因文化背景而异,无好坏之分,只有不同,可以相互借鉴,但不能一味盲从,只有这样,才能使中西礼仪文化得到真正的融合。

(作者单位: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张秋筠.商务礼仪教程.中国商务出版社,2007.11.

第6篇:中西方商务礼仪差异范文

关键词:商务英语 谈判 跨文化交际能力

引言

企业国际化进程中,商务英语谈判人才成为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发声喉咙,商务英语谈判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对外贸易的成败。这就要求商务英语谈判人才不仅要熟练掌握语言知识、深谙西方传统文化与风俗习惯,更具备娴熟的跨文化交际技巧。

一、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商务英语谈判实质上就是通过跨文化的沟通、协调,实现利益共享的过程,是否能够通过这种跨文化交际达成有利共识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对外贸易的成败。但由于西方国家的文化和我国文化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谈判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缺乏往往导致谈判陷入僵局、甚至谈判破裂,达成谈判后也容易因误解导致的巨大经济损失、造成贸易失败,更严重者则会影响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因此,提高商务英语谈判人才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极为重要。

二、影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主要因素

(一)思维模式的差异

中国与西方国家文化的不同造成了双方思维方式极大的差异,这严重地影响了商务英语谈判的效率。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由董仲舒“天人合一”的思想哲学体系构建的,强调世界是个统一的整体,万事万物之间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每一个环节的的动作都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就形成了中国人注重综合、注重总体的思维。西方文化却一直宣扬个性主体,强调事物的独立性,这就形成了西方人注重分析、注重个体的思维。思维方式的不同影响着中西方的谈判策略:中国人往往先将谈判内容进行整体分析,列出最重要的原则性问题和其他附加细则,一旦原则性问题达成一致,其他附加细则便可有所调和。西方人则将谈判内容分条列框地逐一列举,然后对每一项条款进行细致分析,只有每一项内容都达成了共识,整个谈判过程才算结束。

(二)语言和非语言的交际障碍

语言和非语言的交流都是商务英语谈判中重要的交流方式,在这两方面上,中西方也存在较大障碍。在语言交流上,中国人温文尔雅,出于面子的原因,习惯根据语境用间接、委婉的方式隐晦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即便是谈判中并不同意的建议,也往往用沉默来代替说“不”。西方人恰恰相反,他们的交流注重实效,语言往往间接、明了,力图用最直白的语言表达清楚自己的意图。在非语言交流上,中国人讲求和谐礼让,认为过长时间的直视对方是咄咄逼人的不礼貌行为,而西方人更加认同直视对方,进行真诚地目光交流,否则则被认为是不自信的表现。

(三)礼仪习俗的不同

世界上不同国家乃至不同民族都有不同的礼仪习俗,中国和西方更是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时间观念上,中国人认为比约定时间提前到达是对对方的一种尊重,西方许多国家则认为按照预定准时达到即可;在餐饮礼仪上,中国人习惯为对方夹菜,劝客人多吃,来表达自己的招待热情,西方人则认为宾客自主,自需自取为宜;面对赞美时,中国人往往表示自己承受不起这样的夸赞,来表示谦虚的美德,西方人则会大方回应“谢谢”,接受对方的赞美与肯定。了解对方待人接物的礼仪习俗,成为商务工作进展的必要基础。

(四)人际感情与效率意识的矛盾

无论是商务英语谈判的谈判过程还是最终决策,中国人与西方人的另一巨大差异就是人际感情与效率意识的矛盾。中国人把人际感情和商务活动的进行密切地结合起来,无论是在谈判前、谈判中还是在谈判后都注重与伙伴的情感沟通,认为只有在建立深厚的人际关系的基础上,才可能建立长期友好的贸易关系。即使不能够达成合作意向,也注重“买卖不成仁义在”的友好关系。然而西方的实用主义却显得并不那么注重人情,他们把人际感情和商务活动看做两个独立的个体,在谈判时利益优先、注重效率,在谈判过程中往往表现得不讲情面、分毫必争,决策结果也不会考虑人情因素而主要依靠效率意识来做出独立决策。这两方面的差异也成为中外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

三、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策略

商务英语谈判人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首先依靠高校商务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一是提高高校教师的文化意识。学校培养商务英语教师树立跨文化交际意识,通过进修、培训等方式,将教师的商务英语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只有教师自身有生动的商务英语谈判实践经验才有可能将跨文化交际知识准确地传递给学生。二是转变商务英语教学方式。商务英语是一门注重实用的课程,因此必须改变以往将英语语言知识和商务知识简单相加的教学方式,切实地把商务英语教学的目标放到“有用”上来。这可以通过情景模拟、多媒体放映、学术交流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应对谈判中问题的各种能力。三是建立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与跨国企业相关联,建立学生的实践基地,使学生在学习语言技能和商务知识的同时广泛接触外资企业,真正与国外企业面对面接触,真实感知双方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实际情况和面临问题,才能在以后的学习和实践中有的放矢,不断完善自身的商务英语谈判技能。

此外,商务英语谈判人才要自觉学习跨文化交际知识并对文化差异采取宽容态度。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谈判人员在谈判前要有针对性地对对手的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宗教禁忌甚至是个人爱好加以了解,对对手的谈判策略、谈判技巧、谈判方式加以分析,未雨绸缪,提前避免文化冲突给谈判带来的消极影响。同时,承认世界文化的多元性,理解并接受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尊重对方的文化,才能取得谈判的成功,实现互利双赢。

四、结语

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导致谈判无法进行,是商务英语谈判中的常见现象。商务英语谈判人才只有认识到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清楚看到自身存在障碍,积极提出策略逐步克服文化壁垒,努力学习对方文化知识,宽容对待双方文化差异,才能在谈判中进行顺利有效的沟通,推动企业对外贸易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平洪.商务英语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外语,2009.4

第7篇:中西方商务礼仪差异范文

【论文摘要】 文化差异存在于一切的国际交往之中,能否消除文化差异,避免文化冲突,是能否顺利开展国际商务活动的关键因素。我们应该注重了解和分析这些文化差异,并提出培养商务意识的对策。 【论文关键词】 国际商务 文化差异 对策 自加入WTO以来,我国的国际经济贸易地位不断提升,国际商务交往更加频繁,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商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对商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与外商语言的交流,更重要的是文化的沟通。因为商务活动的各个环节都涉及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问题。如果在具体的贸易实务中忽视这个问题,就会产生很多冲突,就不利于成功地达成交易。 一、商务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及原因 由于商务活动是一种跨文化交流,而各国有自己不同的文化背景,如果不理解对方的文化,而按照自己的文化所表达的含义去行事,就会引起文化冲突,从而导致商业活动的失败。下面从商务活动的几个方面对文化方面存在的差异进行分析。 1.商务接待 作为商务活动的首要环节,外商接待是商务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由于各国历史传统文化习俗的差异,商务人员要具有足够的文化敏感性,能够参照不同的文化价值观让外商感到礼貌热情又宾至如归。但不少人就无意识参照母语文化,并把自己的价值观作为理解的尺度标准,于是造成了文化误解和冲突。例如在接机时,看到外商就热情欣喜地上前握手,“You must have had a tough journey. Please let me help you with the luggage. ”通常对方会感到吃惊甚至不悦,“No, no. My journey is OK, and I can manage my luggage. ”又如一刚毕业的大学生陪同六十多岁的英国客户来到预定的宾馆,临走不无关切地说,“You must be very tired, Sir. You ’d better have a good rest since you are old.”不料这位老绅士很生气地回答,“No, I am NOT old, and I am NOT tired at all. ”年轻人的困惑和尴尬就可想而知了。以上两个简单事例充分说明了忽视文化差异的严重性,我们眼中的热情周到招待,老外却毫不领情甚至生气厌恶。殊不知,在普遍崇尚“独立”精神的西方社会,人人习惯以自我为中心, 因此他们视过多地接受别人的建议和帮助为耻辱,更不愿倚老卖老,因为“老”就是无用的代名词.这两个场合得体的表达可以这样: How about your journey? 和How are you doing, Sir? A little rest would do you some good, wouldn’t it? 2.商务谈判 商务谈判是商务活动的重要环节,对其成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谈判双方来自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如果事先不了解对方的文化,就可能因为细小的环节产生分歧。比如说中国人思维间接、称呼语复杂、注重礼节、喜欢近距离与人交谈。欧美人思维就直接、就事论事,时间观念教强、称呼语简单、不注重礼节、喜欢谈话保持一定的距离,并且谈吐比较幽默,喜欢营造轻松愉快的气氛。在商务谈判中,商务人员应熟悉别国的文化背景,把握谈判对方的性格特点,以便在谈判中处于主动的地位。总体而言,美国人的性格特点是热情奔放、充满自信,这些特点充分渗透在商务洽谈之中,他们精力充沛,迅速将谈判引到实质性阶段,而不喜欢那种漫长式的谈判。与美国人相比,日本人则讲究礼节、谦虚,但喜欢兜圈子,往往采取间接的谈判方式,以保持选择的灵活性,但有时会使对方摸不着头脑。而英国人则显得沉稳、讲究仪表,给人以不冷不热的感觉,而且往往颇有架子,这与大英帝国的辉煌历史有着密切的关系。此外,在欧美,人们做什么事都严格遵守日程安排,有很强的时间概念;而亚非拉国家一般不太有安排日程的习惯,也不注意遵守时间,该干什么的时候可能没有按时去干,该结束的时候可能又不结束。 3.经营管理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跨国公司的不断发展,企业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从事经营管理已经相当普遍。但研究发现在一个国家能够从事高效率经营管理的企业或管理者却未必能在另一国也能成功,其中主要的原因是企业管理人员忽视异国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对于跨国经营管理,企业通常会在人际关系、劳动态度、时间 观念、劳动协议及权力与决策等方面面临较明显的文化冲突。例如,在我国,外方经常抱怨中国员工缺乏时间概念和竞争意识,工作效率低;而许多职工又抱怨外方管理太严,所定指标太高。我国历史上的诸多原因造成了他们缺乏竞争意识,劳动纪律松驰。这种长期形成的习惯改不过来,就不能适应外方企业的管理要求,因而造成与外方管理人员的矛盾。 4.广告创意 广告的内容、主题、形式都反映了不同个体的思维特点以及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在商务英语中,广告的创意和设计应该考虑到各民族的文化特征,以免引起冲突,影响商品的销售。1985年,埃及撤消市场上销售的天津鞋厂生产的白鸽牌女鞋,因为鞋底的图案花纹与“真主”极其相似,是对当地宗教的大不敬。在美国, 一则广告的口号可以出现“don’t spend a penny until you’ve tried”(试用前别花一分钱) 这样的用语;而在英国却不能, 因为“spend a penny”相当于“got to see a man about a dog”(轻视某人)。为适应国际市场而设计出口商品广告时,应考虑到异国文化冲突,只有广告主题、广告信息符合各国不同的文化特点,才能体现广告的功能。 5.商标语言 商标不仅仅是商品的标志名称,更重要的是它所承载的商业价值和文化价值。人们心理上习惯与根据商标判断商品的价值,更乐于接受那些感觉冲击力强的商标。因此,商标的设计应该符合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消费心理,审美价值等等。比如说“白象”方便面如果翻译成英语“White Elephant”,英美国家的人就很难接受,因为“a white elephant”是英语中的一个习语,意思是“烦琐无用的东西、沉重的负担”。如果“白象”方便面译成“White Elephant”出口到这些国家,岂不是一大失误。相反,国美电器的英文取其谐音则是一大妙笔。“gome”一方面保留了汉语拼音“guomei”,另一方面也引起了人去购买的欲望。 6.货物包装 货物的包装,尤其是内包装,不仅能保护货物的质量、美化货物,而且在货物的销售方面也起到一定的作用。由于各国文化习惯的差异,消费者的品味、要求及爱好也不同,因此,货物的图案设计,色彩搭配等方面全面临着异国文化的冲突。例如,在包装图案的设计方面,伊斯兰教人们不愿看到猪和熊猫的画面,意大利人不喜欢看到菊花,英国及南亚人不喜欢看到大象,而日本人喜欢乌龟和鸭,不喜欢荷花。在色彩选用方面,德国人不喜欢红色、黑色、深棕色和深蓝色,法国人不喜欢绿色。我国河南杜康酒厂为打进国际市场,在产品包装设计上考虑到异国文化的差异,把酒瓶设计成龟模样,销往日本;把酒的商标设计成龙凤呈祥的图案,销往东南亚一些国家。从而使包装满足不同地区、国家消费者的不同爱好和需求,并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可见货物包装亦应符合消费者的不同品味,尤其应注意消费者的一些独特的要求和禁忌。 三、培养商务文化意识的对策 1.学习不同国家的文化,包括它们的政治、经济、历史、教育体制、宗教习俗、风俗习惯等 在学习中应该注重加强商务文化意识的渗透。此外还应该接受一些有关西方文化、英美概况、企业管理、营销策略等方面的培训,在文化渗透的同时进行知识渗透。 2.要掌握一些商务礼仪方面的知识 商务礼仪是通用知识,无论哪个国家,商务礼仪虽然具体的要求不同,但基本的常识是相通的。像是求职面试、工作着装、头衔称呼、业务联系、商务会议、公众演讲、商务旅行、协调与客户同事的关系等方面的知识都有很多共性。只有了解了这些共性,才能更好地了解不同国家商务文化的差异。

第8篇:中西方商务礼仪差异范文

【关键词】涉外礼仪 跨文化交际 交际作用

“礼”起源很早,伴随经济增长文化政治的交流,“礼”也成为一种文化被众人熟知,也成为一个国家的上层建筑的一部分[1],涉外礼仪就从此出现在人的视线中,遍布在我们的生活中。涉外交际礼仪简称为涉外礼仪,是指当你在对外交际中,用来维护自身形象对外交人员表示尊重和友好的方式。种族的差异导致了民族文化差异,经济的发展又使得民族之间必须联系起来,不同民族在交流沟通中会因为不了解别国风俗习惯造成沟通不顺利,甚至诱发民族战争。本文通过分析国与国之间文化的差异来阐明涉外礼仪在跨文化交际的作用。

1、跨文化交际中经常出现的文化冲突

由于民族信仰不同,导致文化差异很大,例如中国的隐私观念不够强,但西方就非常尊重个人隐私,中国人总是尽可能多的介绍自己让对方熟悉并了解自己,因为这是中国人表示想和你做朋友的一种直接方式;但在西方他们觉得这让他们隐私遭到窥探,对人是及其不礼貌的。中国人的谦虚是各国都熟知的,正如中国人在比赛或者其他中胜出也喜欢用一句承让来表达的自己的谦虚之情一样[2]。但西方不同,当受别人表扬时他们通常欣然接受,特别是当西方人听到中国人否定别人称赞时,他们会觉得中国人特别虚伪。中华民族对远来的客人总是那么热情,中国酒桌文化源远流长,通常会准备衣着丰盛的佳肴拉款待客人,给客人倒酒,帮客人夹菜总之就是想让客人尽可能多吃菜。

2、涉外礼仪的分类

涉外礼仪有种类繁多,在不同活动中我们有不同礼仪,同时我们也应该尽可能的掌握不同的礼仪。

2.1涉外商务礼仪

在商务谈判中我们也应该展示自己友好的一面,正如中国的古话所说,“买卖不成仁义在”。所以,在商务活动中我们应该把自己有好的一面展示给别人,莫要把经济利益放在首位,这样会给人一种唯金钱至上的感觉,其实在商务交际中不仅仅只是经济交往,更是文化的交流,让对方更加了解自己的企业,自己的民族,维持一种友好的关系,这样在日后的经济往来也就更简便。

2.2涉外交谈礼仪

在涉外交谈的时,由于语言的差异,交谈会有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在涉外交谈中要比以往更加需要小心注意。例如,不要随意打断别人的谈话,这样会让别人感觉你的表现欲望很强,对人不尊重;如果和别人交谈时不要心不在焉,会给人一种你没有交谈的欲望,只是在应付别人而已,这样会显得极其不礼貌,也不要轻易转移话题。当认识新朋友时切忌不要冲动,也许别人没有和认识的欲望,而且你的冲动行为会让人在感觉你这个人很轻浮;为他人介绍自己的朋友不要用手指指指点点,先介绍身份高的[3]。

3、涉外礼仪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

经济迅速发展使得各国之间的联系也就变得密切起来。对于初次接触民族文化的差异的人,留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个人修养和文化素质,个人修养和文化素质也涉外礼仪中的一部分。

3.1涉外礼仪在跨文化交际中可以展现民族形象

跨文化交际是全球化发展必经之路。不仅是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的要求,更是民族走向和谐统一的基础。人们在跨国际交往时,从国家角度来说代表的不是个人是整个民族,一个人在交际活动中的行为举止会对决定他人对你的评价。如果在交际的时候表现的生机勃勃,充满活力,这就使得人的合作欲望会更强,这就要求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拥有良好的涉外礼仪,在社交中表现出彬彬有礼[4]。一个充满正能量的生命才会获得他人的尊重,让他人会有更想了解你甚至是你的民族,随之而来带来经济效益的增长。一个民族具有其自身的民族气息,在跨文化交际的时候,你就是祖国的千万人民的代表,所以良好的涉外礼仪能让你在跨文化交际或得别人的肯定,使你的民族获得别人的敬佩。通过良好的涉外礼仪可以是民族受到尊重,在交往中树立威信。这就使得涉外礼仪成为跨文化交际中每个人必须学的一门课程;尽管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礼仪,但我们应该尽可能在涉外交际中彼此磨合彼此适应使得它成为各国都通用的涉外礼仪,。而一个外交人员在跨文化交际中正确选择涉外礼仪可以起到维护国家形象的作用,让外交人员人员在进行跨文化交际中给自己国家的形象增加亮点。

3.2涉外礼仪在跨文化交际中可以塑造形象,进行信息交流、传递知识

跨文化交际中信息是双向传递。然而涉外礼仪就是在交往过程中各自外在的信息形象。交往从见面到问候和沟通都有很多的礼仪。衣着说话方式都会透露出各种信息,这就是给别人留下初步印象。衣着应该符合场合,当与别人交谈时,应注措辞和说话的语气和语态。这样给他人的感觉就是你的道德素养较高,从而让自己获得别人的尊重。

涉外礼仪在跨文化交际中可以将人的感情联络在一起。在跨文化交际中表达出并不是单纯的礼仪,它从侧面带入了人自己的感情。人们通常通过他人对自己展示的友好程度来确认别人对自己的感情。在交际中主要能达到两种情感结果:一、感情达到一致产生共鸣。当双方在涉外交际中能够产生相同的情感,彼此双方就会注重对方,从而建立和谐共处的人际关系。二、情感南辕北辙这就使得跨文化交际工作不能继续下去,从而导致彼此关系破裂。涉外礼仪也可以在跨文化交际充当行为调节的作用。跨文化交际中人和人的交往时通过自己在对方心中的形象来有意识的对别人进行控制。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可以通过涉外礼仪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对形象进行修饰;行为可以对人际关系进行调整。涉外礼仪是一种交流方式,使得跨文化交际工作可以顺利进行[5]。这种感觉就是像是家人给带来的温馨感;又像朋友给的深厚友情的幸福感。在跨文化交际中按照涉外礼仪的规则去做,能够成功避免很多情感问题,建立良好的外交人际网。

3.3涉外礼仪是跨文化交际中道德的典范以及文明的象征

在当今社会良好的礼仪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必须具备的优秀品质,涉外礼仪是跨文化交际的行为准则,让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相互尊重彼此帮助,与人为善,可以间接映射出人心灵的善恶,在跨文化交际中让人际关系变得更纯洁,这也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可以根据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人的涉外礼仪来分析评价一个的生活习惯,并帮助其改正那些不良的行为习惯,涉外礼仪可以督促人们用文明的礼仪规范去协调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关系。

涉外礼仪还是跨文化交际中的枢纽,可以淡化矛盾冲突。当参加跨文化国际活动时,涉外礼仪是是活动中的剂,当人们加深了解增进彼此间的沟通,都会通过恰当的涉外礼仪方式来表达,这就使得人的感情慢慢交流,关系也就得到改善,涉外礼仪还是跨文化交际的推动剂,在跨文化活动中我们“主张礼多人不怪”。

结论

文化与礼仪紧密联系在一起,礼仪中包含文化,同时也是文化一种存在形态,然而礼仪的形成和发展道路困难重重,每个国家的礼仪都受本国的文化起源和政治制度影响,有些国家礼仪讲究简单务实,让学习者可以迅速掌握并广泛运用和传播。

现代的涉外礼仪在人类的跨文化交际中成长并成熟起来,一个人在跨文化较集中的场合中,不再是自己个人行为举止,它意味着关乎你的组织甚至是你所代表的民族在别人眼中的形象。

【参考文献】

[1]王春,郑晓燕. 浅谈涉外礼仪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J].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6:559+591.

[2]王丽,杨霞. 浅谈非语言行为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J].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1:90-92.

[3]秦俊. 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言语交际[J]. 科技信息,2009,14:115.

第9篇:中西方商务礼仪差异范文

【关键词】跨文化 交际与礼仪 重要性

一、跨文化交际的概念

世界各地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活动,相互之间交流的过程就是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不同于普通交际的一点就体现在不同背景的“跨”。交际双方因为跨文化交流,因为文化背景、习惯与思维不同以及风俗礼仪的差异性,在交际活动中会引发误会,更严重者甚至可能还会引起冲突。跨文化交际与礼仪,是联系双方的桥梁,是实现交流互动的重要条件。

二、跨文化交际与礼仪的重要性

跨文化交际与礼仪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跨文化交际与礼仪在文化方面的重要性。跨文化交际在文化方面有其重要性。文化在人们的日常行动之中具有指导行为的作用,由此,文化也成为跨文化交际与礼仪的一个核心内容。例如,民族历史传统、宗教、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社会组织及社会制度等,这些都是影响到跨文化交际与礼仪发展的文化因素。文化模式、文化交往规则不同,这些是各国文化中存在的差异,了解这些差异将有助于认识文化差异对交际的影响,提高交际者对跨文化现象的敏感度,理解跨文化交际语境中交际对象的行为语言。

2.跨文化交际与礼仪在涉外秘书工作中的重要性。在涉外秘书工作中,一般会与世界不同国家的人员交流,在这种情况下,不仅是机遇,也将是一个艰巨的挑战。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文化等背景,产生的跨文化交际障碍越来越多。在工作中要解决和处理好跨文化交际活动,避免和降低跨文化交际障碍问题,促使跨文化交际活动的顺利开展与进行。这就需要涉外秘书了解世界各地不同国家的风俗习惯、文化信仰、礼仪、语言与非语言交际等问题,尊重不同国家的风俗习惯和信仰,注重与尊重世界各个国家的习俗、禁忌、交往礼仪等,在交际中注意理解语言与非语言行为,以此提高处理跨文化交际问题的能力,确保跨文化交际活动的顺利开展。

3.跨文化交际与礼仪在送礼习俗中的重要性。中国自古素来以礼仪之邦自称,在国人眼中似乎并没有不能送礼的日子或者与送礼相关的禁忌。但是与中国送礼风俗习惯截然不同,在世界其他一些国家,送礼就有着诸多习惯与禁忌。例如,西方国家中不适合送礼的日子包括:订婚仪式、毕业典礼以及阿拉伯人初次见面,这些场合都不适合送礼。

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想要与来自不同国家和有着不用文化背景的人顺利交流,并不能单纯的依靠语言知识,这就需要我们掌握相关的跨文化交际与礼仪知识。

在世界各个国家之间,文化背景不同、生活习惯也不同,这些差异性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到了交际的正常进行。在世界各国之间,文化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社会知识、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多个方面。

通过跨文化交际与礼仪知识的学习,我们将更加清楚地了解世界各国送礼的风俗习惯,避免在交际活动中因文化差异造成误会和尴尬,确保交流的顺利进行。

4.跨文化交际与礼仪在商务交谈中的重要性。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科技与网络技术的普及,世界各地之间的往来越来越频繁。中国人将有更多的机会与世界各地人们的交流互动,彼此往来越来越密切。这就需要人们必须具备扎实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礼仪知识。

在国际商务交际中,跨文化交际与礼仪是交接双方外在信息形象的体现,从见面、问候到沟通,整个过程中涵盖了很多礼仪。衣着打扮、说话方式都透露出相关信息,这些都将给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因而,只有掌握必要的商务文化与外交礼仪,才能在交际中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从而灵活的掌握谈判节奏,在跨文化交际中占据主导地位,获得谈判的成功。

5.跨文化交际与礼仪在联络情感中的重要性。人与人在交际中感情的联络与维系中,跨文化交际与礼仪具有重要作用,其从侧面融入了感情。在交际活动中,人们往往凭借他人对自己的友好态度,确认别人对自己的情感。跨文化交际与礼仪在联络情感方面主要表现为,促使交际双发产生相同的情感,彼此认可与尊重,建立和谐共处的人际关系,促使合作交往的继续。如果跨文化交际与礼仪无法联络和维系情感,那么在交际中很容易导致双方关系破裂。因此,跨文化交际与礼仪在交际活动中对人与人的关系起到调节作用,对行为进行约束,对形象进行修饰,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外交人际关系。

三、结论

跨文化交际与礼仪作为时展的需求和国家交流的桥梁纽带,不仅反应了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以及交际能力,同时,也折射出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的程度、社会道德风尚以及生活风俗习惯等。本篇论文主要从文化方面、涉外秘书、送礼习俗、商务交谈以及联络情感等方面论述了跨文化交际与礼仪的重要性,指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开展跨文化交际与礼仪的必要性。

参考文案:

[1]严子寒,李海潮.浅谈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及能力的重要性[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