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配音入门的技巧和方法范文

配音入门的技巧和方法精选(九篇)

配音入门的技巧和方法

第1篇:配音入门的技巧和方法范文

以传授钢琴初级演奏知识、技能为目的的教材都属于钢琴基础教材。基础教材选用的含义:是否更新了观念、明确了方法、体现和运用了最新成果;是否体现了基础教学特定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因此,选择适当的基础教材进入钢琴基础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对于目前市场上出版的各种钢琴基础教材,笔者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和分析,从结构、内容、进度、趣味、音乐等方面进行比较与研究,根据它们各自存在的优点和不足,兼收并蓄为我所用。如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天天练练》,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新编钢琴入门与进阶》等,目的在于帮助练琴者锻炼手指,使之坚实有力和灵活。

时代在发展,教材在更新,这必将促使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要改进。随着钢琴演奏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创新,双手最初都只在高音谱号的范围内弹奏的形式已不能适应当前的学习要求,要想在初级阶段让学生感兴趣,首先要采用趣味的、形象化的教材导入,既注重在趣味中培养音乐爱好,又注重在训练中目的性较强地解决演奏技巧。笔者选择了在我国钢琴教学中应用较广泛和正在推广的教材进行比较分析研究,提出一些自己的观点,供参考和探讨。它们是《拜厄》《车尔尼钢琴初级教程Op.599》《约翰·汤普森现代钢琴教程》《天天练练》《新编钢琴入门与进阶》。

德国作曲家费迪南德·拜厄在编写《拜厄钢琴基础教程》时,正是德国古典乐派最兴盛时期,也是浪漫派初期时代。

卡尔·车尔尼作为一名奥地利音乐教育家、钢琴教育家,一生写了无数钢琴练习曲。他在钢琴教育史上的地位是在贝多芬时代和现代钢琴演奏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美国钢琴家、作曲家约翰·汤普森尝试运用简明扼要的教学方法让儿童对钢琴弹奏产生兴趣而出名。

美国钢琴家、教育家埃得纳-梅·伯纳姆编写的《天天练练》,以循序渐进的短小练习,达到手指坚实、有力、灵活,被广大教师和学生所喜爱。

我国著名钢琴教育家但昭义编写的《新编钢琴入门与进阶》,是他以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博采众长的方式总结归纳写出的教材。

从教材的结构内容来比较

《拜厄》大致可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为音乐入门知识,主要特点是直观性强。例如:在学习等音时,运用键盘图说明,一目了然。第二部分为触键的准备练习。如:左右手单、双手触键练习,训练手指的独立性,与教师的联弹练习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乐趣。第三部分为教材的核心部分,是技巧训练渐进的双手练习,逐步达到锻炼手指有力、灵活之目的。第四部分为一些基本练习和二十四条大小调音阶。

《车尔尼钢琴初级教程Op.599》是车尔尼系列钢琴练习曲的入门教材,创作于车尔尼开始专门从事钢琴教学时期。斯特拉文斯基也提到:“车尔尼练习曲不但给我带来好处,也带来真正的音乐享受……”练习曲是根据不同的训练对象和各种技巧从实际应用中编写出来的。它基本是以旋律加伴奏式的技术训练为主,与《拜厄》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在触键方法、音乐表达和应用各种表情记号及在调性变化、音色变化的分辨力上都比《拜厄》提出了更细、更高的技术要求,同时在歌唱性连奏、手腕断奏、和弦、两连音的训练等方面都给予了大量的训练内容。如第11、19、29、38、43、51、56、57、66、73、80、92课等,以右手的五指独立训练为主,左手伴奏为辅,一定要注意4、5指是否站稳,声音是否到底。准确使用指法、熟练转换和弦并合理利用手指的重量是弹好练习的关键。

《汤普森现代钢琴教程》俗称大汤普森,共五册,前三册以基础教学为主。这套教程的特点是以音乐名作为基础,进行简易改编,每首乐曲具有标题及特别技巧的说明,对于初学者来说增添了不少兴趣。此外一部分乐曲附有歌词和相关插图。汤普森在编完此教材后又为更年幼的孩子们编写了一套教材,共六册。俗称小汤普森,其特点与大汤普森类似,只是程度上比大汤普森安排的浅显一些。这里只就一二册加以比较分析。第一册的学习重点是:(A)理解音乐的基础上学习弹奏,注重感受音乐和音乐基础知识的引入;(B)从C大调开始逐步引进其他调性,在出现的节拍、全音、半音、音程、和弦及转位等方面都逐步引入并将有关的音乐常识和常用音乐术语恰当地加在练习曲中;(C)在一些乐曲中出现不同手位,培养学生的移调能力;(D)注重培养读谱习惯和识别音型,通过各种不同类型的模式培养弹奏音乐的流畅性与节奏,把握整体的结构感;(E)引入触键的不同要求,在连奏、手腕断奏、和弦、两连音的训练方面都引入较形象的乐曲,如《讨厌的啄木鸟》《布谷鸟》《钟声》等。第二册是在巩固基本技术的基础上加强音乐的理解力和表达能力,循序渐进地扩大表达的音乐内容,它不局限在钢琴音乐,引进歌剧音乐、舞剧音乐、歌曲等,如《哈巴涅拉》、奥芬巴哈的《船歌》等。乐曲的曲式结构前三册多采用单二部和单三部曲式,多采用近关系调、关系大小调和同主音大小调的转换。同时引入穿指练习、大、小调音阶、半音阶、琶音、倚音、踏板等乐理知识和弹奏技巧方面的学习,为掌握新的技巧奠定了基础。这些形象化的乐曲使学生在趣味学习中淡化技术概念,趣味学习,使技术的训练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发展和提高。因此,此套教材很适合与《车尔尼钢琴初级教程Op.599》搭配来进行教学。

《天天练练》共七册,是一组组的系列练习曲(每组十二首)。这里也只就较基础的前四册加以分析、研究。它们以循序渐进的练习形式为引导,以独特的短小练习为单位并配有形象化的标题和简笔画,让学习者很容易理解。这一点与汤普森较相似。开始,先作轻柔的慢练习,熟练后再逐步增加练习量,直到能正确地弹奏十二首为止。当学生能熟练而正确地弹奏第一组十二首时,再以同样的方法练习其他各组。可将每一组练习在不同的调上进行移调练习,这对学生是很有裨益的。虽然练习短小,但训练内容极其丰富,在每一组(十二首)练习中都安排有不同的节奏、音型、音区、奏法等各方面的技巧训练,如:开始练习短音阶、分解和弦时是以四分音符为单位,弹奏得慢、轻一些,然后逐渐地快、响一些;练习和弦时用中速,并用弱、中强、强等不同的力度变化来学习,逐步达到手指坚实、有力和灵活之目的。

《新编钢琴入门与进阶》分上下两册,上册按照技术课题以循序渐进的方法,使学习者通过一本书即可学到较全面的基础弹奏知识,这是本教材的一个特点。下册主要是把适合初、中级教学的一些中外优秀曲目编辑成册,是上册的延伸和发展,但没有逻辑上的依赖关系。就上册进行比较分析,基本内容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章,钢琴弹奏基础;第二章,奏法与技法;第三章,综合进阶训练;第四章,手指快速跑动。它在开篇处和每一个新的技术课题出现处都作了详尽的教学说明,使教学进行的目的性和实际运用性得以充分体现。

以上五本教材在基础训练安排方面都有各自的要求,但在入手上又各有所长。总体要求是开发手指的基本机能,强调手指的独立性及乐谱的基本知识。不同的是《拜厄》《车尔尼钢琴初级教程Op.599》较传统,在手指训练上缺乏灵活性、趣味性、音乐性,安排进程较平板;《汤普森现代钢琴教程》《天天练练》及《新编钢琴入门与进阶》结合识谱,开放式思路,不局限在一个音区,在训练安排上注意了音乐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教学思路,使学习者有弹奏的兴趣,而不被枯燥的手指练习击灭学习热情。

从教材的进度安排来比较

《拜厄》在结构、进度安排方面有较强的逻辑性和系统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其一,从手在键盘的位置上来看,是按五指顺序从C——G音开始的训练,逐步转移到G——D、A——E音。先是双手平行八度的进行,再发展成右手保持C——G,左手移至G——D位置,既拓展了双手弹奏的音域,又训练了双手相对的独立性。同时运用乐句的高八度重复以及音阶的引入使五指支配音域得到自然、合理的展开。其二,在时值的学习上是以循序渐进的原则安排,从全音符到二分音符、从附点二分音符到四分音符、从八分音符到十六分音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学习过程。

任何教材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总会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缺陷,《拜厄》同样不例外。其一,从开始学习就一直放在高音谱号上,直到第54首突然出现低音谱号。其二,将五指固定在五个音上,使手指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在键盘上的活动受到束缚,造成学习枯燥乏味之感。其三,没有专门的断奏训练,只有在少数的乐曲句尾中出现跳音和顿音。其四,音符时值的安排不太合理,如:八分音和十六分音符的练习安排间隔太长。其五,教材的后半部分(从85—105)技术难度加深的不合理,有些过快了,学生往往学到此就立即反映出不适应。

《车尔尼钢琴初级教程Op.599》在结构、进度方面有较强的逻辑性和规范性,表现在:其一,NO.1—10以4/4拍为基础,双手全部在高音谱号范围内,少量出现三和弦的练习,五指位安排较平稳。NO.11—31左手多以各种分解的形式出现,其中N0.19是第一条弹奏一个八度内的音阶练习,N0.32第一次出现低音谱号,N0.33首次出现左手弹十六分音符,N0.36出现临时升降记号。其二,整套教材奏法丰富——N0.20、23、30、31、51、56、57、68、73、84等有跳奏、连奏、断奏、断连奏、双音、和弦、三、六度、半音阶、同音轮指、临时升降记号、音阶、琶音、倚音等等。其三,音乐性较强。在歌唱性乐句中对连贯性提出要求,如29、36、73、84等,在欢快性乐曲中对手指的弹跳性要求较高,如44、83、95等。其四,技巧训练循序渐进。断奏与连奏频繁交替,双音、和弦、大跳及双手交叉等技术领域进一步扩大。

《汤普森现代钢琴教程》根据前三册的结构内容来观察其技巧的发展与演进,可发现作者对教材作了系统的安排和持续的计划。其进度不像《拜厄》那样前松后紧,而是整体都比较紧凑。在读谱方面,也很有特点,每首乐曲都有标题及特别技巧说明,对音乐欣赏和基本乐理有较系统的引导,并配有适当的笔下练习作业。此外一部分乐曲均附有歌词和插图,对初学者来说增添了不少兴趣。逐渐展现了钢琴演奏的基本技巧,教材从一开始引入大谱表,同时出现了全音符、二分音符、附点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等,表情记号和临时记号也较早就出现使用了;在手位安排方面,从平行八度的C大调五指音型手位开始,逐步延伸到G大调的五指音型手位,很自然地引出双手弹奏这两个调性的音阶,在第一册结束前引出了四个升号和四个降号以内的其他大调;在技术训练方面,一开始就学习双手弹奏单音连奏、双音与和弦练习及力度、乐句的要求,手腕的断奏训练也较早出现。在节拍节奏方面,常见的拍子(2/4、3/4、4/4、6/8)及附点和切分节奏在第一册就有出现,并设有专门的练习。此外,安排了较多的弱起节奏的乐曲。

《天天练练》共七册,以循序渐进的练习形式为引导,入门册以走路、单脚跳、右手拍球、左手拍球、翻滚……预备册以跑步、跳跳蹦蹦、双脚跳、大劈叉……第三册以深呼吸,第四册以醒来、双手伸展、刷牙、下楼、引体向上等形象化、生动简练的提示来进行学习。在练习进度方面第一二册从四分音符入手,以原位训练为基础,多种奏法并存的方式来进行训练,如第一册第四组的第10首就较早地接触同音无声换指的训练方法,目的是在短小精悍的结构下逐步完善技术培训。从第三册进入音阶、柱式和弦、分解和弦练习,打破常规的训练方式,让练习者开始训练就不畏惧在键盘上的远距离跑动,笔者认为此套教材的最大特点是,每进行一组学习都在强化左、右手同步训练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这是其他教材所不及的一个方面。从手的位置来看,教材从双手固定的五指位置开始,练习中有手位的移动和手指的扩张、收缩、穿跨。在读谱方面,不像《拜厄》《车尔尼OP.599》,而是在入门册当中就涉及到大谱表、临时记号、黑键等。

《新编钢琴入门与进阶》在学习的进度安排方面是有意识地将各个方面训练内容有计划、有目的、有趣味的设计。从手指支撑这门课题开始,强调它在基础中的重要地位,入门阶段必须把落指的支撑训练贯穿在学习的全过程中。从分列的18个奏法与技法中体现了现代钢琴演奏需要的基础不仅仅是手指这一个“点”,而是一个更宽大的“面”的教学理念。从弹奏发音正确、清晰、均匀,到基本流畅,加强手指的挥动能力,增强手指的独立性、灵活性,注重开放式的训练,纳入丰富的训练方法,增加音乐知识,充分体现现代教学新理念。

从以上教材的比较分析研究,我们发现,《拜厄》从现展了的科学教学体系的角度来审视,总体来讲显得太单一、太局限了;《车尔尼钢琴初级教程Op.599》较之好一些,在训练上比《拜厄》进阶速度平稳、系统,但也是显得单一、局限了。《汤普森现代钢琴教程》《天天练练》《新编钢琴入门与进阶》总体来讲较注重实效,主张钢琴演奏技法和音乐表现要根植于启蒙教育,并要求在入门阶段就为日后更深层次的演奏建立基础,抛弃了“基础”仅仅是“手指”训练为主的较为陈旧而片面的观念,故它们的进阶链条是开放式的、综合性的。

从教材的音乐性来比较

《拜厄》是一个典型的手指性训练教材,它着重于技术练习,绝大多数作品是旋律加伴奏的主调性音乐形式,极少涉及到复调音乐(个别几首运用了一点复调手法)。旋律写作略显单调,和声运用多是主和弦——属和弦——主和弦,主和弦——下属和弦——属和弦——主和弦的终止式等,调式、调性变化不够丰富。在教材中虽然也选用了一些民歌,但在技术方面不太适合初学者弹奏。综合几方面来看,此教材偏重于技术训练,而对歌唱性训练有所忽略。

《车尔尼钢琴初级教程Op.599》的内容以技术性练习为主,基本写作手法也是以旋律加伴奏式的主调音乐形式,复调写作手法在教材中几乎没有体现。但在旋律的写作上具有较强的歌唱性,并在奏法的运用上也比《拜厄》丰富,如:装饰音的使用、临时升降记号及各种不同类型技巧的综合运用。和声写作方面,主要以大小调体系的功能和声为主,伴奏织体较简单。多数乐曲为活泼欢快性质,少量有进行曲风格的,如No.55,如歌的有No.71、典雅风格的有No.78作品等。节奏节拍写作方面,常见的节拍都有体现,节奏的写作变化丰富多样,综合几方面来看,此教材既重视于技术训练又重视歌唱性训练。

《汤普森现代钢琴教程》基本是以风格各异的主调音乐为主的结构形式,节奏鲜明、形式多样的旋律为特色,乐曲情绪有欢快的、恬静的、热烈的、忧伤的等。从取材风格上来研究,尽管大多数乐曲是采用编曲的形式,但它从巴洛克风格到现代风格的作品无所不包。特点是以音乐名作为基础,简易改编为特征,每首乐曲具有标题及特别技巧的说明,对音乐欣赏和基本乐理有较系统的引导,并配有适当的笔下练习作业。此外一部分乐曲均附有歌词和相关插图,对于初学者来说增添了不少兴趣,逐渐展现了钢琴演奏的基本技巧,变化丰富多样,因而也成为一个教育性和音乐性结合较完美的钢琴教材。循序渐进的扩大表达的音乐内容,它不局限在钢琴音乐,引进歌剧音乐、舞剧音乐、歌曲。如《哈巴涅拉》、奥芬巴哈的《船歌》等,音乐类型丰富多彩。同时引入了穿指练习、大、小调音阶、半音阶、琶音、倚音、踏板等乐理知识和弹奏技巧方面的学习,为掌握新的技巧内容奠定了基础。这些形象化的乐曲使学习者在趣味学习中把技术概念淡化,使学习变得趣味起来,技术的训练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发展和提高,在音乐鉴赏能力方面也得到了同步增长。

《天天练练》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赋予形象化的、较渐进的动机来创作的。除了在训练演奏技巧方面上的精心设计外,在培养学生的音乐知识和音乐素养上做了精心的安排。形象生动的标题小曲不仅训练了学生的弹奏技巧,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乐感和音乐理解力。它注重鲜明的练习要求、体现表达音乐上的趣味性。形象的标题与插图不仅可以从视觉上加深对小品的印象,而且有益于激发初学者的想象力。

《新编钢琴入门与进阶》强调钢琴教育应把艺术教育放在首位,摒弃了基础就只是手指技术这单一的概念,对音乐生动活泼的体现加以强调。如把经典作品的主题移入初级教学中,注重把民族音乐注入教材等等。

如何认识音乐与技术的关系,是基础教学中重要的一个课题,笔者认为它们是辩证统一、相互依存的关系。音乐依靠技巧来表现,技巧为音乐服务时才体现出它的价值魅力。音乐表现是目的,技术是表现音乐的手段,它们是相互转化的关系。《汤普森现代钢琴教程》《新编钢琴入门与进阶》在处理此课题上有一定的突破。

第2篇:配音入门的技巧和方法范文

一.儿童歌曲弹唱课程教学现状

在儿童歌曲弹唱课程的教学方面,许多学校的教学都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教学问题就是将弹唱简单地进行了弹与唱的叠加。弹唱需要的是一种技术性与艺术性要求均较高的综合艺术修养能力。我国许多城市的教育教学及研究机构普遍存在问题,不仅是师资力量的严重不足,而且弹唱方法的失误与失策。我国目前有近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小学校甚至根本未开设弹唱这门课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绝大多数音乐教师仅仅能够做到音乐的理论教学阶段,而未能将音乐理论与音乐实践融入到音乐教学中去,就更谈不上使得儿童们能够达到五官与肢体的自如配合与音乐技巧以及音乐语言的灵活运用了。针对上述儿童歌曲弹唱课程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提出了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方面的解决之道。

二.儿童歌曲弹唱课程教学方法解决之道

从整个音乐理论来看,弹唱教育与弹唱训练不仅与音乐实践密不可分,而且还与作曲理论、和声理论等音乐理论息息相关,好的弹唱教师不仅可以在弹唱教学的过程中将这些音乐理论潜移默化地教导给儿童,而且还可以通过弹唱达到提高儿童的整体艺术修养的超出教育预期期望的目的。弹唱也常常被通俗地称之为自弹自唱,弹唱的表现形式已经充斥于各大媒体与各种“秀”的现场,弹唱也因其较强的实用性、大众性、艺术性而被应用到包括影视剧、电影等更多的艺术形式当中。

儿童歌曲弹唱方法在单纯练习弹奏技巧的同时必须兼顾其艺术性,同时还要考虑到演唱的配合。弹唱与其他音乐形式的特殊性在于弹奏与演唱之间的弹奏动作触觉与演唱声觉的完美融合。无论是演唱技巧还是弹奏技巧都是音乐艺术的一部分,绝对不能脱离音乐艺术单独存在。在教授音乐弹唱方法时应该将音乐对弹奏的技巧要求交待清楚,同样一个音在与不同的演唱配合时要弹成不一样的效果,不一样的弹奏效果可以从触击键盘的角度、柔音保留延音踏板等技巧加以实现。初学弹唱的儿童最易出现的问题绝大多数表现在手指与键盘的距离过远,这就使得弹奏的半径过长,对于较为紧凑的乐句就会显得有点忙乱。应训练儿童们对于音乐的表达应融入到每一句唱腔之中与每一个击键动作之中,久而久之,儿童们会主动从音乐的内容中自然而然地找到恰当的音乐表达方式。和弦弹奏是弹唱的一个必备的基本功,娴熟地掌握所有和弦的弹奏技法与表现是弹唱所必需的支撑技能,在熟练掌握了和弦之后才有可能进一步实现音乐艺术的艺术性表达与感情的渲泄。

三.儿童歌曲弹唱课程的教学策略解决之道

儿童歌曲弹唱课程是融弹奏技巧、和弦技法、乐理基本知识、曲式与作品分析理解等于一身的音乐课程。儿童歌曲弹唱课程的基本方法的练习策略亦不外乎在键盘方面熟练掌握与领会和弦的使用与表现方式以及音乐元素的技巧处理方法。儿童的音乐弹唱练习是儿童学习音乐的最为重要的基础,不仅可以在练习弹唱的过程不知不觉地学会视唱的基本知识与演奏的基本技巧,而且还因为儿童的音乐素养具有极大的可塑性,使得儿童从小就具备了不练习弹唱的儿童所不具备的音乐气质与艺术修养。弹唱的基本练习策略应从声乐练习配合机体的肩、臂、肘、腕、指有序的进行,以发掘儿童的对于音乐的理解潜力为主,教师宜采用实践为主,理论随辅的原则,在实践教学中将理论知识内化到实际的教学实践之中去。根据演奏风格的变化对弹奏技巧做出相应变化,进阶的练习可以以乐句为主,逐渐变成乐段、乐曲练习。儿童歌曲弹唱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教会儿童改变弹奏风格的技巧,不仅可以通过和弦的变化,还可以通过踏板的恰到好处的控制与指力的触击角度、方式、力度对音乐的表现力加以铨释。在讲解弹唱的基本方法的练策略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慢动作的方式,将手指触碰键盘的角度直观演示给儿童们,让他们真切了解弹奏的高级技巧及其与演唱的完美配合。弹奏与其他音乐的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演奏者必须学会情绪与身体机能最快的融入音乐配合实现音乐艺术的表达。儿童歌曲弹唱课程的练习策略应该采取循序渐进的形式,从最基本的视唱开始,然后发展到边弹边视唱,让音节与键位在儿童的脑海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然后再进行双音、三音、乐句的一步步的进阶练习,每一步练习都要求边弹边唱。儿童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就可以采取练习中学习的方法向儿童教授更多的音乐理论,这些技巧一旦融入到儿童歌曲弹唱课程教学实践中去,儿童们就会觉得这些音乐理论并不是太难,是完全可以通过练习与音乐实践获得的。

(一)协调与配合是儿童歌曲弹唱课程教学中的关键策略

钢琴弹唱的老三样要求弹唱者在演唱过程中与弹奏过程中必须很好地把控音准的正确性、节奏的稳定性、速度的均衡性。在老三样的基础素质要求上,随着新时期音乐教育水平的不断发展,为老三样赋予了新的话题。首先在音准方面,发音的正确性与弹奏的按键的正确性已经成为基本要求,优秀的音乐教育工作者们还会在儿童学习的过程中有意识地为儿童指出弹奏乐音的柔化以及演唱发声的感情化。其次在节奏方面,节奏的稳定性之外,还要指导儿童在实现基本节奏的前提下有意识地调整按键的触点角度与力度以及踏板的初级应用,同时在发声的过程中应依节奏的要求注意发声的铿锵。在速度的均衡性之外,还可以教授儿童们注意连奏与断奏的灵活运用以及演唱过程中的速度疾徐的稳定控制以实现演唱与演奏的流畅性配合。

(二)技术性与艺术性之有机结合的儿童歌曲弹唱课程教学方式

音乐的技术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结合也是老生常谈的一种音乐教学企盼,但是往往在训练方式方法上觉得无从下手。其实,技术性的发声与弹奏的一点一滴的微小组合与积聚过程中,只有每一步教授的都是正确的方向,那么最终的技术性与艺术性的结合必将是水到渠成。但是,如果训练方式方法有误,那么后期的矫正也是极困难的事情。

(三)儿童歌曲弹唱课程教学方法策略探究

弹唱方法的策略是音乐教育教学中的战略性问题,那些只将究墨守固定流程式的音乐教育教学是过于死板与机械的,音乐的教育与教学首先应该形成策略,然后按照既定的策略实现教育与教学框架,在框架之下实现各种弹唱训练方法。一个好的弹唱方法策略的示例是教育与教学工作应从分析作品着手,将作品本身的曲式架构、伴奏织体的改进、和声对位的调整以及调式特点内涵的理解,并将其消化成教学的策略,然后就可以根据音乐作品中的这些精髓进行弹唱方法的系统性策略安排。在儿童的弹唱教学中的主要策略可以将气息的练习方法、音域的拓展练习方法等纳入其中。

四、儿童歌曲弹唱课程方法策略探析

弹唱方法策略大致包括弹唱的和谐性、伴奏的渲染性、伴奏的引导性、弹唱的双重内涵性以及乐感的多重性等策略。虽然从理论上儿童可能无法全部理解这些策略,但是做为音乐工作者至少必须了解这些策略,并在这些策略的指导下进行音乐教育工作。

(一)儿童歌曲弹唱课程教学之和谐性探析

弹与唱的和谐统一是儿童弹唱方法策略中的基础,也是以下各项策略的大前提,对于儿童们而言,达到这一点相对要比成人初学者容易许多,这也是许多音乐教育家们呼吁对儿童进行早期音乐教育启蒙的一个重要原因。传统的弹唱和谐策略是先从儿童的右手练习开始,逐渐加入右手与左手的配合,自如以后就可以加入左脚的配合,然后就可以加入演唱的配合。但是,这种传统式的练习方式从一开始就忽略了演唱与手脚的配合,使得儿童从一开始就会出现弹与唱的人为不和谐屏障,正确的策略就是从一开始练习就力求演唱的加入。

(二)儿童歌曲弹唱课程教学之伴奏的渲染性探析

相对于小提琴、小号等其他“人味十足”的乐器而言,钢琴是人味化、歌唱化较差的乐器,但是其在烘托乐曲的氛围、创建宏大的场景、补充和声与对位、产生丰富的旋律方面则更擅胜场,因此弹唱过程中应善加利用钢琴的特性更好地增加钢琴对于环境的渲染性。因此,在教授弹唱技法的过程中必须着重对儿童进行连奏、音色变化、踏板运用等方面的训练,使儿童从小就将优美的连奏、丰富的音色转换、踏板的灵活应用熟稔于心。

(三)儿童歌曲弹唱课程之由内心乐感到多重乐感的飞跃

儿童歌曲弹唱课程中的声乐钢琴伴奏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钢琴艺术指导的作用及其与声乐教学的关系常常被忽视,是其最薄弱的环节。因此,声乐艺术指导应该受到声乐演唱者与钢琴演奏者的重视。

第3篇:配音入门的技巧和方法范文

【关键词】教学;演奏;技巧;修养

绪论

音乐是我们精神文化生活的一种主要形式,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专业音乐院校以及综合性大学学习钢琴。为了提高钢琴教学的质量,进一步提高钢琴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使演奏的乐曲能充分体现作曲家的思想及风格,让人们听了能感受到音乐的震撼。本文选取具备了一定的钢琴演奏技巧和知识的大学本科钢琴专业的学生为教学对象,从三个方面就如何提高钢琴学生的能力与素养进行探讨。

一、掌握和运用演奏技巧

演奏技巧是钢琴演奏者为了达到表现音乐的目的所使用的一种手段,是音乐表现的前提条件,演奏技巧与音乐表现相互依存,二者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手指的弹奏技巧支持着钢琴音乐的表现,通过手指灵活的弹奏才能弹出悦耳的钢琴音色,所以手指技巧是基础,手指技巧的灵活是通过弹奏者下苦功练习得来的。

(一)手指快速演奏的能力

演奏要靠手指的活动,而快速在钢琴演奏中至关重要。演奏技巧训练,从本质上来讲,就是提高手和手指的机能,同时让大脑能加以完善的控制,这些都是需要通过练习的量来积累达到的。在速度上,训练时一定要有正确的方法,通过手指的支撑训练、手指的独立训练、手指的控制训练来提高。

对于力度来说,和体育运动中的耐力一样,人体肌肉持续运动的能力是训练出来的。方法可以用普遍的强奏来增加肌肉的承受能力,提高肌肉活动量水准;有意识增加跑动反复的次数,在手感到一定疲劳时锻炼坚持的能力,增强手指耐力;有意识在慢速、中慢速或中速练习时适当地加大手指的动作幅度,用增加力量负荷的承受能力来加强耐力;用轻柔的连奏方法练习,克服不正常的力量耗损。

清晰度,即快亦清楚,德国钢琴教育家奇格勒称其为具有”核”的声音,按通常的说法叫做“颗粒性”,提高快速跑动声音的颗粒性主要是提高手指养成对非连奏触键的指触感,保持指尖有坚强牢靠的准备姿势。其次是提高击键清晰明确的点,使声音具有集中的音核。

(二)如何练习新曲

1.分手练习

钢琴的弹奏是由双手的相互协调与配合共同完成的,在弹奏过程中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以单手的良好弹奏作为保证。分手练习的目的是为了减轻大脑的负担,使精力更加集中,便于对每一只手的弹奏进行仔细的检查,能把音乐的各个细节都做到符合要求,使声音听起来更清楚细腻,为双手合练打好基础。所以,我们拿到一个新的音乐作品时,一定要先进行分手练习,即使在弹奏熟练之后,仍需要时常使用分手练习这一方法,有分有合、分合交替才能加深对乐曲的理解。

2.分声部练习

在钢琴练习过程中,应当养成把各个声部和层次区分开来练习的习惯,这种练习方法在练习复调音乐作品中尤为重要。在进行分声部练习时,首先是需要正确地找到织体中的各个声部,然后分析每个声部的旋律线条如何进行。在练习过程中,先练乐曲的某一声部,当这一声部练习熟练后,就可以改练另一声部。当每个声部都练习得准确无误了,就可以将各个声部合在一起进行完整的练习了。对于声部较多的乐曲,必须对每一个声部进行单独的训练,使每个隐伏的旋律完美地演奏出来,达到多个声部层次清晰,使恰当的音色、清晰的和声进行与旋律声部默契地配合。

3.难点练习

任何一首乐曲在练习中都会存在一个甚至几个技术问题,这些地方往往是练习时的难点和重点。遇到难点,应努力克服,尽量解决,这就需要我们将难点部分抽出来进行单独、反复的练习,只有这样,困难才会迎刃而解。

二、加深理解乐曲

乐谱是音乐的书面语言,里面包含了作曲家浓厚的创作灵感、心灵期待、理想追求以及音乐风格。我们要完成一部钢琴作品,读谱是第一步,也是最基础、最关键的一步,通过对乐谱的研读,可以窥探出作曲家内心的奥秘,把握作曲家的音乐脉搏,让演奏更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一)正确读谱

对钢琴音乐正确表现的前提是对乐谱的标示、记号的认识熟悉,这其中包含了力度记号、速度记号、音符和休止符,以及句法、节拍、表情术语、调性变化等等许多相关的标示记号内容。这些标记都直接影响对乐曲的理解、表现和对乐曲风格的处理。

乐谱上的音乐术语直接关系整个作品的风格把握,决定了乐曲的情绪、表情、速度、性质。正确的读谱,可以帮助提高音乐的思维能力以及表现能力。力度标记关系到了乐曲演奏中音乐的表现,作曲家还通过力度标记来表达音响的效果。速度变化标记直接影响乐曲的效果,弹奏出乐曲速度的变化可以很好的表达出音乐的风格形象、情感意义。因此,习琴者在弹奏之前应把乐曲的大概架构熟记于心。

(二)分析作品的音乐特性

音乐特性是指音乐内容、情绪、形象意境等所决定的音乐的局部特性和总体风格。分析作品的音乐特性是为通过把握不同音乐特征,结合自身音乐感觉把作品生动地表现出来,同时还应掌握一定演奏技巧。音乐特性是音乐的实质,是领会音乐把握音乐的基本要素,它决定我们用什么方式、什么手法、什么情感去表现音乐。所以,我们讲表现音乐,首先就要把握乐曲音乐特性。有的音乐是抒情性的,声音柔和优美;有的音乐是较活泼的,声音明亮轻巧;有的音乐是激情类的,要注重情感的投入,力度较大、手法也较复杂。

三、加强个人音乐修养。

(一)全方位感受音乐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钢琴习琴者应该要多注重培养用耳朵去聆听乐曲的旋律、调性、和声以及情感,为开阔个人的音乐视野,应多听音乐会等一些接触音乐的机会,同时还需要丰富历史文化知识,多阅读作曲家传记以及音乐史,了解作品时代特征,了解作曲家的生平、背景,可以从中体会作者的人生际遇、情感跌宕,开阔音乐视野,提高个人综合能力,把一部音乐作品通过自主学习和消化,才能对音乐产生更为深刻的理解,更好地体现出音乐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二)培养良好的演奏心理素质

人的各种活动都是在心理的调节和支配下实现的,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各种活动成功的必要条件。钢琴演奏是一门表演艺术,良好的演奏心理能帮助演奏者在任何条件下完成演奏,使音乐表现力得到最大化的发挥。因此,应当注重培养习琴者良好的演奏心理素质、强烈的表演欲望以及灵活的应变能力。

第4篇:配音入门的技巧和方法范文

关键词 :钢琴 即兴伴奏 能力培养

即兴伴奏(Accompaniment Improvisation)是一个具有双重含义的概念。“即兴”和“伴奏”这两个词组合在一起后的含义即是,在某种乐器上为主旋律即刻弹奏出的一种具有一定的曲式结构、和声织体、伴奏音型,同时又具有烘托作用的曲调。即兴伴奏是一种有别于正谱伴奏的弹奏形式,它的特点是自身的“即兴”特点。即兴伴奏所用乐器有多种类型,如:钢琴、手风琴、扬琴等等,这些都可以作为伴奏乐器来使用,因乐器不同所以在伴奏方面的要求也有差别,其他伴奏形式本文暂不做探讨,仅在钢琴伴奏方面进行论述。

钢琴即兴伴奏的特点:钢琴即兴伴奏是一门集音乐理论与钢琴弹奏技巧为一体的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它是所有艺术课程中具有特殊意义和重要作用的综合课程。它之所以重要,不仅仅是因其在师范教育中的不可或缺性,更主要的因素是其包含了——“即兴”这一特点,这个特点需要弹奏者在弹奏中不仅要有音乐方面的多种知识,更需具有很强的应变能力。尤其要有灵活的头脑和熟练的技巧, 所以在即兴伴奏时首先应注重强调脑、手、眼、耳几方面的协调配合能力。

脑——总体的指挥官,除对和声、伴奏音型进行思考外,还对手指、耳朵、眼睛发出相应指令;

眼——主要的任务是观察旋律谱子;

手——根据所想到的东西用手指在钢琴上弹出;

耳——主要是感觉脑和手所行成的音响是否和谐。

钢琴即兴伴奏对学生的要求很高,它要求学生既要有比较全面的理论知识,又要具有一定的钢琴弹奏技巧,快速、准确的视谱能力和敏锐的听辨能力,同时还应有灵活机动的应变能力。即兴伴奏是对学生能力的一种培养,我们在教学中不能只教学生理论和技巧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在即兴伴奏方面所应具备的多种能力。

那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呢?

一、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

感知能力是每个音乐学习者必备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学习音乐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以审美为核心”,在教学中通过人的情感世界强调加深了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通过让学生感受音调、音色、力度、时值等因素来感受和认识声音,通过熟记旋律、认识和声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认识和理解能力。如:视唱、听音、分析伴奏乐谱、看音像资料等等,这些都是为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做的一些准备工作,目的是让学生能主动体验音乐所表达的各种情感,感知音乐感情的发展变化。只有让学生掌握了丰富的情感体验,才能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挖掘学生的创造力,只有这样才能适合即兴伴奏的需求。

音乐的审美能力是人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中所显示出的一种本质力量,由于音乐审美活动是一种复杂的思维过程,是心理活动的最终结果,因此音乐审美能力的体验和获得是学生在不断地聆听并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实现的,音乐的实践过程是培养审美能力所必需的。审美能力的提高不仅需要音乐实践,还需要有文化和生活方面的知识,应有渊博的知识,开阔的审美视野,正如廖家骅先生所说:“各种音乐技能是传递音乐美感的工具和手段,更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才能掌握,这种实践也是审美境界的必由之路。”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音乐和文字不同,文字是通过我们所看到的字来表达明确的概念和准确的思想,而音乐则是通过人们的听觉来感知,使人们对作品的形象产生联想从而达到目的的。正因为音乐的这种特点, 就需要学生在学习音乐时要有良好的想象能力和弹奏意识。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的重要一点就是对学生在能力方面和伴奏意识方面进行培养,而且意识和能力的形成又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是需要教师在常规教学中能有针对性地、循序渐进地进行正确引导。

在教学实践中要让学生有自我思考判断的机会,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我们的教育方式多年以来一直以应试教育为主,传统的教育模式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直担当着教学主体的重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是处在被动接受的位置,他们没有思考的空间和机会,这使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没有了想象和思维判断能力。要想改变这种状况,提高学生的能力,就要从这种模式中寻找能改变现状,让学生能在学习中成为主体的教学方式。

最好的教学方法是用引导启发式、才能展示式等进行教学。在即兴伴奏的教学中,教师最重要的工作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弹奏即兴伴奏,如何选配和弦,如何根据歌曲的风格选择伴奏音型。教师首先应把弹奏的基本点以及如何配和弦告诉学生,然后就要让学生自己学习为歌曲配和弦配伴奏了,教师不能把所有的和弦都标记出来,要鼓励学生有自己的思维。伴奏没有对错,只有好坏之分。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应变能力

钢琴即兴伴奏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它的特点是“即兴”弹奏,其中体现着自我表现和自我创造力,这一点在即兴伴奏的学习中尤为重要。在即兴伴奏的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勤动脑、多动手,在教学中要运用多种方式让学生弹奏。可以通过一首歌曲让学生熟练弹出旋律的基础上,再给学生提出多种的伴奏要求,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应变力。如:在教授歌曲《在水一方》时,首先,要求学生用最简单的伴奏手法,配伴奏时可考虑用和弦形式为歌曲配伴奏;要求学生运用规范的和弦连接进行编配,一开始可让学生自己配和声,教师讲解后再规范为:Ⅰ—Ⅵ—Ⅴ—Ⅰ—Ⅳ—Ⅰ—Ⅴ—Ⅰ。其次,在学生掌握好基本的弹奏手法后,教师可进一步要求学生把伴奏音型加以变化,和弦也可适当变化进行伴奏,如音型可弹奏为柱式和弦或有符点的节奏型。最后,提出用分解和弦或琶音的伴奏音型为歌曲伴奏,要求学生除用琶音配弹之外,更主要的是让学生根据歌曲的风格特点,用两种伴奏型为歌曲配伴奏。

另外,将学生分组练习,采取小组与个别辅导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给出一段旋律让学生编配并弹奏,要求后弹奏的同学除给先弹奏的同学指出优缺点外,还要弹出与前面同学不同的伴奏来,最后给一两个学生进行重点讲评,同时要求学生能提出不同意见。这样既促进了学生之间的观摩学习,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既开动了脑筋又提高了创造力,通过学人之长,克己之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5篇:配音入门的技巧和方法范文

【关键词】黄梅戏;琵琶演奏;戏曲伴奏;作用;魅力

黄梅戏发源于湖北省黄梅县,因而得名,早期叫黄梅调,又叫采茶调,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与京剧、越剧、评剧 、豫剧并称中国五大剧种,影响十分深远。黄梅戏以纯朴、抒情、清丽、明快的风格见长,韵味丰富,唱腔淳朴流畅,优美动听,如行云流水。表演朴实细腻,载歌载舞,以真实活泼著称。它的基本旋律都取之于民歌小调,以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清新的乡土风味感染观众。她优美的曲调和人们的美好愿望以及想象中的天堂仙景相结合,美丽的爱情故事配上黄梅调,产生了许多美丽动人的剧目,有着强大的艺术感染力,雅俗共赏,怡情悦性,成为深受全国观众喜爱的著名剧种。

一、黄梅戏中琵琶演奏的作用

黄梅戏最初只有打击乐器伴奏,即所谓“三打七唱”,演唱时只是在开唱前和过门处用打击乐打个长槌或者六槌聊作烘托,伴奏非常简单。随着黄梅戏的发展,简单的三打七唱的伴奏模式渐渐不能满足剧情的要求。为了增加剧种的品位,提高音乐的效果,民族乐器被渐渐融于黄梅戏音乐中,《天仙配》、《女驸马》的演出,使黄梅戏伴奏有了全面成熟的发展,逐渐确定用高胡作为主要伴奏乐器,琵琶在音乐配器中也有了全面的展现。在黄梅戏的乐器演奏中,琵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托腔。在黄梅戏舞台上,琵琶有着特殊的地位和演奏效果,演员的唱、念、做、打,各种人物内心情感的表达离不开乐队的配合,更离不开琵琶的曲调。琵琶发挥的托腔的作用主要是利用琵琶颗粒状音的特性,运用弹挑、轮指、摇指等演奏指法使旋律充分得以细化,同步弹奏演员的唱腔和过门,完成黄梅戏音乐中的说唱性。

(2)演奏。由于琵琶的演奏技巧十分复杂,十指全都派上用场,所以表现力很强。演奏时左手五指按弦,可快速换把,产生泛音、打音、揉弦、推拉弦、绞弦并变换各种速度的乐曲,和右手的扫、弹、挑、滚、轮指等技法协调运作,以其独特的表现力和民族风格赢得天下第一弹的美誉。琵琶的演奏作用主要通过在黄梅戏音乐中承担独奏和领奏得以实现。

(3)伴奏。琵琶属颗粒状音色,这是有别于其他乐器的地方,又因为它是四弦乐器,可演奏和弦,所以作曲家常用它担当主旋律和内声部的伴奏,在戏曲中担当主旋律和伴奏部分。琵琶的伴奏作用主要体现在黄梅戏音乐的某些部分中琵琶溶和在黄梅戏乐队的整体里,主要担任和弦音、分解和弦和节奏型等任务。

(4)抒情。琵琶具有独特的情感表达作用,演奏者运用丰富的音色变化、幅度变化、力度变化来表达黄梅戏作品中的情感维度、情感层次和情感张力,营造出“腔行韵生”、“气韵传神”的演奏意境。琵琶的分解和弦、伴奏加花、和弦琶音等,根据演员的情绪来演奏,充分体现旋律的情绪,调式统一自然,与乐队和谐、默契,充分发挥琵琶演奏技巧,配合黄梅戏剧情的发展和人物情绪的变化。

二、黄梅戏中琵琶演奏的魅力

琵琶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因其丰富的演奏技巧与表现力被誉为弹拨乐器之王。琵琶音域宽广,高音清脆响亮、纤细入微,中音圆润饱满、柔和甜美,低音浑厚深沉。琵琶音色优美,清澈、明亮,富于颗粒性。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著名诗句“大珠小珠落玉盘”,形象生动地说明了琵琶的音质特点。在黄梅戏表演中,琵琶演奏有着非凡的魅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琵琶的各种演奏技巧为烘托剧情锦上添花。琵琶左右手的演奏技巧极为丰富,右手演奏技法中,滚奏、双弹、双挑、扫、拂、临、挂、勾、抹、剔、飞、遮、分、扣、摘、拍、提、摇等弹挑类技法,长轮、四指轮、三指轮、七指轮、半轮、带轮、上出轮、下出轮等轮指类技法,左手在按音换把演奏技法中的推、拉、吟、揉、绰、注、打、带、擞、煞、绞弦、并弦、泛音、和音、和弦等演奏技巧为烘托剧情锦上添花。例如,黄梅戏《女驸马》中,公主要拉冯素珍“金殿去面圣君”时,冯素珍临危不惧,从容地诉说原委,进而借古喻今,唱出了一段:“怎知民间女子痛苦情……”在这段伴奏中,琵琶对旋律进行加花时,运用上行、下行和八度跳进等演奏技巧,如行云流水,舒展洒脱,与演员的演唱水融,相映成辉。

(2)琵琶优美的音色使黄梅戏具有民族特有的韵味。在黄梅戏伴奏中,演奏慢速的旋律并要求乐音连绵不断,富于歌唱性时往往采用“长轮”技法,使音乐更富于歌唱性;在旋律中结合弹挑,推拉弦的运用使音乐韵味十足;在轻快的乐曲中结合弹挑、小轮,使旋律富于弹性和风趣性;结合使用轮和扫轮来表现悲恸、哭诉等情绪,使黄梅戏具有民族特有的韵味。例如,黄梅戏《牛郎织女》最后一段:“空守云房无岁月,不知人世是何年 ……”中,琵琶演奏通过长轮、弹、挑、夹弹、分、摭等演奏指法,如泣如诉,委婉动听,把织女内心的苦闷、哀怨、惆怅,诠释的淋漓尽致,琵琶演奏者不仅将乐器本身所具有的音色属性运用演奏技巧表现出来,而且融入了表演者个人的思想感情、审美情趣和对作品的理解,以及对风格的把握等因素,演奏出歌唱般的圆润音色,使黄梅戏散发出民族特有的韵味。

总之,琵琶表达感情细腻,表现力丰富,独具特色,在黄梅戏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展现出非凡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汪粤;戏曲电影《天仙配》创作手法赏析[J];戏曲艺术;2008年04期

[2]刘正国;黄梅戏早期特色伴奏乐器“筹”考[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3]杨春; “大珠小珠落玉盘”――谈琵琶的技巧如何在戏曲伴奏中发挥作用[J];《黄梅戏艺术》 2006年04期

第6篇:配音入门的技巧和方法范文

教学内容建设

教学内容是实现音乐技能技巧课教学目标的基本保证,决定着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因此要遵循科学系统的原则来选择教学内容。1.要合理安排基本功训练内容。基本功训练是技能技巧课教学中的基础内容,它是方法和技术训练,方法和技术是表现音乐的手段,是实现创造美、表现美目标的基本保证。因此,必须有目的、有计划、科学合理地安排基本功训练内容,要紧密配合所学曲目的需要,并且要常抓不懈,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2.要科学选择教学曲目的内容。首先,要选择不同题材、体裁、风格的作品。音乐作品的题材、体裁、风格,代表着不同的技术水平和艺术水平,这是学生必须系统学习掌握的内容。只有多方面把握这些作品,学生的音乐技术才能不断丰富,音乐理解能力才能不断加强,音乐艺术水平才能不断提高。其次,要选择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度的优秀作品。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国度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特征、民族性特征和不同的文化内涵。通过学习这些作品,可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多元文化艺术,尤其是西洋器乐和美声唱法的教学,一般都以外国作品为主。笔者认为,更应该注意选择一定比重的中国作品,做到中西兼容并蓄,增强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艺术文化修养。3.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曲目。因为学生入学时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专业素质和水平的差异,在学习中也存在着很大的个性差别,这就要求教师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程度水平、专业素质、接受能力、优势与不足等,选择适合具体学生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使教学实有成效。

教学方法建设

音乐专业的技能技巧课程是最能体现因材施教的课程,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学方法,结合教学实际,形成合理的教法体系。对于音乐技能技巧课来说,主要应用的教学方法应有以下几种:1.讲授法。在任何课程当中都不可缺少讲授法,音乐技能技巧课程也不例外。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向学生讲清楚相关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讲授相关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基本技术等,使学生获得相应的技能技巧和方法要领。其次,要对相关作品进行必要的分析,要讲清作品的题材、体裁、结构、风格等。再次,要进行技术分析,提出基本要求,指出重点难点,并指出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等。这些都必须以教师讲授的方式来进行。2.示范法。在音乐技能技巧课教学中,居首要位置的就是示范教学法。教师在教学中,自始至终都要运用示范演奏(或演唱)的方法,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对于学生来说,无论基本技术练习,还是音乐作品的学习,都需要在自己的头脑中建立起正确的直观概念,作为其学习的具体目标,也便于他们进行模仿。特别是对不同风格的作品的学习,各种技能技巧的应用是变化多端的,离开了教师的具体示范几乎就无法完成。同时,示范法还有利于带动学生音乐表现的情绪,激发学生音乐表现的灵感,引领学生迅速进入音乐表现的状态和境界。3.对比法。正误对比法是音乐技能技巧课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因为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在某些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常会出现迷茫模糊,甚至错误的现象。运用正误对比法进行教学,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先把学生的错误动作或声音模仿给学生看或听,然后再把正确的动作要领,正确的声音示范给学生,通过直观对比,学生能迅速做出正确判断,在对正确表现的模仿中掌握要领。4.欣赏法。这也是音乐技能技巧课教学中常用的教法之一。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鉴别能力,是此类课程教学中的重要任务。欣赏能力和鉴别能力提高的过程,也是专业素养、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所学内容,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进行必要的音乐欣赏活动,既包括所学作品的欣赏,也包括其他作品的欣赏,同时还要注意欣赏内容与形式不能只局限在目前所学的课程上,要做到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教师要指导学生明确欣赏的目的,掌握欣赏的方法和要领,加强艺术欣赏活动。5.研习法。这是随着现代科技发展而产生的更直接有效的教法。教师要改变过去某些门户之分的迂腐观念,博采众家之长,引导学生研究不同专家教授表演和教学的音像资料和文字资料,形成师生共同研讨、练习的新型课堂教学形式。这种教法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探索精神,培养他们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既营造了教与学的和谐气氛,又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以上是音乐技能技巧课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具体的学生,他们本身都有自己的不同特点,教师还应注意教学的针对性,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因材施教,这样才能收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建设

音乐技能技巧课长期以来是以个别课的形式进行授课的,因此,课堂教学比较容易出现随意性。其实,即使这样的课程,一些基本的课堂教学规范还是必须要遵循的。音乐技能技巧课课堂教学的基本规范至少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课堂教学形式的规范。近年来,国内许多综合类院校音乐专业的技能技巧课程,都在进行着各种教学形式上的改革尝试,一些院校把这类课程一对一的形式改为小组课、集体课的形式。这种授课形式针对零起点、低层次的学生还可以,对有一定水平或程度参差不齐的学生来说是不合适的。因此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甚至导致教学质量有所下降。其实,小组课、集体课的形式是由于高校扩招,教师、教室、设备等教学资源严重不足带来的,并不符合技能技巧课的教学规律,因为每个学生在入学时的水平都是参差不齐的。即便是同一程度的学生,由于他们的个体差异,所面临的具体问题也不可能完全相同,在学习过程中还会出现距离越来越大、问题越来越复杂等现象。要解决这些个性问题,只能靠一对一的单兵教练、个别指导,这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二是教学环节的规范。音乐技能技巧课一堂课的教学实际上只有两大部分,即复习旧课,学习新课。在这两大部分中,还包含着许多具体的环节。复习课就是检查学生上次课(或上几次课)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其教学环节应是先让学生进行完整的演奏(或演唱);教师发现问题,提出不足,指出改进办法,指导学生进一步演练。这是在原有的基础上的细致加工、不断提高的过程。一部优秀作品的学习和掌握,需要长期反复的锤炼才能达到应有的标准。学习新课的过程至少包括这样几个环节:第一是基本功训练,训练内容的选择要有针对性,即与将要学习的音乐作品合理搭配,以便解决乐曲中的关键问题;第二进行音乐分析,包括作品的题材、体裁、风格、技术等的分析,提出基本要求,指出重点难点;第三是教师进行完整的示范演奏(或演唱),使学生对所学作品形成整体印象;第四是现场带领和指导学生练习,发现学生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第五是进行课堂小结,总结学生的优缺点,提出注意事项,指导学生练习的重点、难点和练习方法,并根据作品的篇幅大小分段布置作业。

第7篇:配音入门的技巧和方法范文

我们都知道,不管是在钢琴的演奏还是在钢琴的示范教学中,对于钢琴键盘的运用能力都是衡量一个人钢琴技艺的最主要的标准,即便是在目前多媒体技术得到大量运用的新型教学模式下,老师与学生在钢琴教学中的最主要的方式仍然是通过钢琴键盘上的演示与讲解,但是根据笔者的观察现在在高校中很多音乐专业的学生在这个方面的掌握情况并不乐观,所以本文就对此作出探讨。 一、高校音乐专业培养其钢琴键盘运用技能的内涵分析 首先,能熟练的运用钢琴键盘这是演奏钢琴乐器最基本的技术,主要包括了跳音、双音、断奏和连奏等技巧,这是在运用键盘中最常用的几种技巧。其次就是学生可以通过学习掌握到一定的即兴演出能力,这种即兴的表演能力是目前高校学习音乐专业的学生在运用键盘中最为直观的能力体现,因为这种即兴方式不仅要求学生有较为扎实的基本功,而且对于音乐能够有一定的审美能力,能在短时间内根据题目或者歌曲创作并弹奏出最为恰当的伴奏音乐来保证演唱的顺利进行。最后就是学生的合奏能力,因为通过锻炼学生的合奏能力可以让学生更加适合多人的集体演出,并且通过团队的合作可以培养学生们的合作意识以及专业技巧,这样也更加符合目前培养实用性人才的方针。 二、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培养其钢琴键盘技能的策略探讨 在高校的音乐专业学习的学生不同于专门的艺术院校中的学生,所以针对这些学生我们应该给出不同的教学策略: (一)在钢琴基础知识阶段的学习 在这个打基础的阶段我们最为注重的应该是基础的教学与学生已经掌握的钢琴键盘运用技能结合起来进行教学:首先就是要依据课程安排来设置专门训练各种键盘演奏技巧的专题来进行教学,这个阶段一般都要持续两年,通过集体教学的方式来进行。在这个阶段老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演奏技巧分成不同的专题并且以此来作为教学核心来培养学生们的演奏技巧。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来看,认为应该重点关注的就是各种经典钢琴曲目的结构以及乐曲中和声功能等结构的运用,同时还应该科学的安排学生去学习各种技巧,这种教学模式具有的优势就是能够让学生全面并且准确的掌握键盘技能,其次就是可以激起学生们的创新思维能力,把过去的被动学习改为主动式的探索。其次就是可以充分的发挥出集体教学的优势来进行培养学生键盘技能的学习。集体的教学模式跟一对一的教学模式比起来,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发挥出群体的心理作用来帮助教学,笔者就曾经让学生来演示教学或者小组合作表演的形式来让学生在课堂上互相学习对方的优势,然后反观自己的缺点。通过集体的教学方式还可以培养出学生们较为良好的心理素质来更好的表演钢琴演奏。 (二)钢琴配弹阶段的培养策略 笔者在设计钢琴教学课时时,把第二个阶段,也就是进行钢琴配弹的课程阶段安排在了大学的第三个学年,这种课程安排方式是符合高校的音乐专业的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及规律的。但是也出现了一个重要问题:钢琴的配弹教学要求的不仅是让学生掌握到即兴伴奏的能力,这只是教学的其中一个方面,所以这个阶段的学习应当是在学生前两个学年已经充分的学习到了演奏技巧和键盘运用技能的基础上,来进一步的挖掘和培养出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首先是针对钢琴键盘知识的理论学习,在高校中,学习音乐专业的学生在前两个学年已经学习完了最为基础的乐理以及和声等基础音乐知识学习,在第三学年已经开始进入到对于作品的分析以及写作歌曲等综合音乐理论的学习。这些基础课程知识就构成了学生学习钢琴配弹技能最为重要的基础。随着知识技能的逐渐丰富,学生们可以选择的各种手法以及材料也开始丰富起来,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就应该在教学去指导学生科学对歌曲的特点以及结构、和内涵等进行分析和学习,然后依据不同的表演场合来选择一个最为恰当的表演方式。在指导学生掌握即兴演奏的技巧时应该让学生学会可以依据音乐的主题以及核心内容来选择配弹的材料以及用演奏来进行抒情和叙事。 在配弹学习阶段来帮助学生提高自己钢琴键盘运用技巧能力的另外一个比较有效的策略就是可以让学生较多的分析和借鉴正谱的伴奏来学习其技巧。钢琴的正谱伴奏,这是作曲家在创作中经过其精心的构思的,在艺术感染力上是最强的,也需要最为精湛的表现手法,所以说这对于提高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在运用钢琴键盘上的艺术性都有较多的指导意义。在这个方面,老师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可以让学生学会把和声看作是一种艺术语言,而不仅仅只是一种音响的材料,不能仅仅只是一种传统中的非常固定的呆板的思维方式,而是综合的去考虑前后的搭配以及整个乐章的结构来进行声部的连接和和声的选择。这是在培养学生提高对于钢琴键盘运用能力中的关键点,也是一个重要的提高自身即兴演奏能力的方法与途径。 结语 在高校的音乐专业学生中,要切实有效的培养这些学生在运用钢琴键盘上的技能以及学生在亲身演奏钢琴过程中的音乐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首先要做的是提高学生们的音乐意识,其次就是改变传统的课时安排,把学生的键盘技能学习和基础学习结合起来进行有效的课时连接。这样才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综合运用其所学的知识来分阶段的完成学习目标。

第8篇:配音入门的技巧和方法范文

关键词:提高 学前教育专业 学生 弹唱 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c)-0223-02

学前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办好学前教育,关系亿万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所以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对幼教师资水平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幼儿歌曲的弹唱能力作为幼儿园教师必备的基本技能,在幼儿园工作岗位上经常用到它。尤其在幼儿园教师招聘中,已将幼儿歌曲弹唱列为必考科目。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作为培养幼儿教师的摇篮,更应该将培养和提高学生对幼儿歌曲的弹唱能力作为重点。

目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普遍存在对幼儿歌曲的弹唱能力差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在教育实习中学生不敢上音乐课,因为不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幼儿园歌曲弹唱的准备。弹跟唱两者结合到一起就不能很好地发挥,不是唱歌状态不积极,面无表情,就是钢琴伴奏声音响而噪,衬托不出歌曲的气氛和效果,达不到幼儿园课堂教学的目的。另外,中职的新生,一般都是没有接触过钢琴和正规唱歌的,是进入高中以后才开始学习的。课程多,学生练习时间很有限,那么如何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内,既完成钢琴和唱歌的基础学习,又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幼儿歌曲的弹唱能力呢?对此做了初步的探究。

1 正确认识弹唱的概念

弹唱能力是音乐教学多学科的综合体现,具体来说它是歌唱、弹奏有机结合的产物。幼儿园教师幼儿歌曲弹唱能力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幼儿园音乐教学的质量。作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老师,只有正确认识弹唱的概念和重要性,才能有计划,有针对性的进行弹唱教学和训练。作为学生,只有正确认识弹唱的概念和重要性,才能进行有目的,有重点的学习和练习弹唱。

弹:是根据幼儿歌曲的旋律在键盘上即兴弹奏,这需要学生融作品分析、和声编配、伴奏音型及钢琴技巧应用为一体。即兴伴奏不仅仅是作为歌声的配村,更重要的是对歌曲作积极的配合,从情绪、背景、意境等方面,加强歌曲的表现力,使歌曲的音乐形象更加丰满,更具有艺术感染力。

唱:是指为自己伴奏独唱,它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唱歌能力,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学会体会和挖掘各种歌曲作品内涵,根据内涵进行有表情的、自如的、富有表现力的演唱。

幼儿教师在课堂上充满情趣、熟练地弹唱。不但可以充分调动幼儿学唱歌曲和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幼儿对音乐审美的渴望,又可增进师生间的感情交流。

2 重视弹唱基础的学习

中职的学生都是未接触过钢琴弹奏和歌唱学习的,只有抓好基础学习,才能为以后的自弹自唱打好坚实的基础。

2.1 即兴伴奏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音乐学科

需要先学习基本弹奏知识、基本弹奏技巧、基本乐理知识、和声基础知识,并能掌握和运用和弦连接的一般规则,熟练大、小调正三和弦的原位、转位等等。这些都是为即兴伴奏做准备。在新生入学后的第一学期钢琴教学中,我们都注重弹奏姿势、弹奏手型、非连音奏法、连音奏法等的训练,因为错误的姿势和弹奏技巧,将会增加弹奏的难度,影响到学生的弹奏,一旦将错误的姿势和演奏技巧弹熟练,再重新改的话就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了。所以基础教学是不能马虎的,必须落到实处。然后在第二学期针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多,练琴时间少的情况,教师根据不同学生不同练琴特点,选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曲和乐曲,将个别教学和集体教学结合起来,有针对性的使学生有步骤有目的地不断克服困难,从而增加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这样既能缩短乐曲学习的时间,同时又能帮助提高乐曲的弹奏质量,为伴奏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弹奏技巧。另外,常用大、小调的音阶、琶音、和弦的弹奏,车尔尼599里的弹奏是必不可少的。因为熟悉各种调试可以为移调打基础,车尔尼599有好多的伴奏音型和和弦连接,在弹奏教学时可以有意识的在分析乐曲的过程中加入伴奏理论知识的讲解。使学生在弹奏过程中,熟悉各种调式,并对伴奏音型、和弦连接等有初步的认识。

2.2 优美的歌声,能给学生留下美好的印象,并能激起学生歌唱的兴趣,反之,空白无力的歌声,缺乏感染力

现在,高中的孩子都追求流行音乐,对于正确的声音,一点概念都没有。我曾让参加高职考的高三学生给高一新生表演唱歌曲,当高一新生听到她们的歌声,觉得挺不可思议的,觉得就教教幼儿园还要学这种唱法,有种不屑一顾的感觉。其实优美的歌声是需要正确的歌唱方法去支持的。所以专业教师要给学生讲授歌唱的重要性,演唱姿势、演唱技巧、呼吸方法、咬字吐字等很多基础的知识和如何掌握演唱技巧方面的知识,并要多给学生示范和多听一些优秀的歌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声音概念,然后通过平时不间断的练习,让学生体会和学会用科学的发声方法演唱歌曲,以后才能给幼儿园的小朋友展示完整流畅、生动优美的歌曲艺术形象。

3 先易后难、由浅入深

任何知识的获得都是遵循循序渐进、从简单到难的规律。我们中职的学生都是在初升高考试中失败的学生,对待困难总是采取逃避、放弃的态度,一旦对某样事情失去信心,他们都是放弃对待。但是一旦她们有所收获,喜欢某一样,她们就会付出努力。而且对幼儿歌曲弹唱的学习,是一个漫长,枯燥的过程,需要学生慢慢积累,不断从中吸取各种知识,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得马虎,所以在弹唱教学中,应该从最基础的开始,从最简单的开始,从学生的兴趣开始,在不同教学阶段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和重难点,多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手段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加学习的信心,喜欢上弹琴、唱歌,乐于学习学前教育的专业知识。

4 敏锐的听觉能力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也是一门听觉艺术”。弹唱的效果需要用耳朵来聆听。所以学生必须建立良好的听觉和分辨音乐的能力。如,在和弦的进行、和弦的连接教学中,多采用弹出歌中不同和声配置的音响效果,让学生去比较优劣,决定取舍。逐步使他们建立起敏锐的和声分辨力和和声进行的基本框架,培养他们的内心听觉和对和声色彩的想象力。另外,在伴奏音型的选择中也为学生介绍各种伴奏音型在伴奏实例中应用的效果,让他们产生听觉上的感受,然后启发他们对具体音乐形象的想象,并将其逐步融入到自己的伴奏之中。还有弹奏效果,可以通过听,改进触键效果,促进歌曲感情更好的发挥。当然,唱,也离不开听觉,莎士比亚说:“只有倾听,嗓音才能获得正确的机制”。通过听可以辨别音准、音色、节奏、速度、强弱、演唱声音的好坏等等。

5 提高表现力

音乐是情感艺术。通过音乐,我们可以感受到对方的喜怒哀乐,感受到音乐的美。正确理解和表现幼儿歌曲的情感,有理解、有感情的弹唱幼儿歌曲,才能使课堂更具生动活泼和艺术性。这是幼儿园音乐教学的目的。每一首幼儿歌曲,应该使小朋友享受到艺术的美和艺术的快乐。学前教育专业的一切钢琴和演唱学习,都是为了能充分展示歌曲服务的,为了能胜任幼儿园音乐教学而服务的。因此,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应教会学生学会发掘歌曲的思想内涵和艺术内涵,并从“语言、演唱、演奏、表情、情感”等各方面充分地展示幼儿歌曲的特点,淋漓尽致的弹唱幼儿歌曲,做到以声、以琴感人,以声、以琴抒情,吸引幼儿园小朋友的注意,激发小朋友的学习兴趣,使小朋友感受音乐的美,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达到美育的效果。

6 强化实践练习

弹唱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熟能生巧,如和弦的编配、歌曲的演奏、歌曲的演唱、及弹唱能力的综合都是在不断的实践练习当中获得的。尽管在课堂讲授中需要讲述大量的关于伴奏的理论知识,但学生的编配、演奏训练和弹唱训练无疑也是我们课程的主题内容。把很多编配知识的传授纳入到训练当中,并结合学生在弹奏中出现的问题,和通过各种形式结合伴奏实例来讲授,使学生学而致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钢琴和唱歌的学习,只有多实践,才能巩固所学知识,掌握弹奏和演唱技巧,才能发现问题,改进问题,才能将弹和唱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另外,鼓励学生大胆实践,勇于在不断的配弹、演唱的练习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弹唱能力。只有做到多弹、多配、多听、多想、多唱,才能不断地提高弹、唱的技能和质量。

7 良好的心理素质

弹唱是一个逐步积累、逐步提高的过程。中职的学生普遍存在自卑心理,也有可能是技术不够硬。像有些学生平时的练习中,这方面的能力还不错,但每当有旁人在场时就会顿时惊慌失措,手也发抖,声音也发抖,表情变得呆板,以致不能完整地弹唱一首歌曲。因此,教师应多提供她们当众表演的机会,如举办音乐会,让学生采用即兴伴奏、自弹自唱、给人伴奏、或者他人伴奏自己演唱等不同形式进行当众表演,从而锻炼学生们的胆量,丰富演唱、演奏的经验。作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多给自己寻找“表现”的机会,抓住一切可以表现的机会,逐步克服自己的怯场心理。

幼儿歌曲的弹唱能力,体现了幼儿园教师的音乐水平。提高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幼儿歌曲的弹唱能力,是我们专业教师必须高度重视的教学任务,应作为重点去抓,去落实。

参考文献

[1] 马拉吉.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自弹自唱能力培养的探索[J].北方音乐,2012(4):96-97.

第9篇:配音入门的技巧和方法范文

[关键词]黑龙江;齐齐哈尔;音乐教育;教育公平技巧课

[中图分类号]J0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03 ― 0160 ― 02

一、公平与教育公平

公平的本质是协调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亦或是资源分配关系的相关规则。“公平”,从词义角度来看,与公道、平等、均等、公正的意思相近,但公平并非是均等,相对于均等它更朦胧,更具有抽象性。正因如此,所以长久以来公平

的概念一直都是模糊、朦胧、不具体的,更加没有可操作的实践意义。

教育公平同样如此,它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含义。不仅仅是我国,实际很多发达国家同样存在教育不公平现象。大量移民涌入和日渐悬殊的贫富差距同样产生许多教育不公,但总体来看,西方国家在教育配置设施投入上还是比较注重公平的,这点的确值得我们学习。而中国由于诸多历史原因,教育投入和政策倾斜造成了“重点校”的诞生,重点校让家长趋之若鹜,于是高达几百万的学区房应运而生。而重点校通过择校、共建等途径,又获得远远超过普通校的教育资源,基于各种利益驱动,学校“寻租”活动由此产生,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

二、教育公平理念

实际教育公平并非新观念,相反,教育公平的观念可谓源远流长,而追求教育公平一直都是人类社会古老的理念。从历史上看,最早提出教育公平理念的是古希腊的大思想家柏拉图,而亚里士多德则率先提出利用法律确保公民的受教育权利。两千多年前的古老东方,教育家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民主教育思想。“有教无类”的思想基础来源于中国传统的启蒙教材――《三字经》中的“性相近,习相远”。“性相近”说明了人人都有成才的可能性,而“习相远”又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基于对“性相近,习相远”的认识,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理念。也正是因为“有教无类”的思想,所以孔子的三千弟子中,什么阶层的人都有。“有教无类”的本义是不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国界地区,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所以孔子的弟子来自蔡、晋、秦、鲁、齐、陈、宋、楚等不同国度,这不仅打破了当时的国界,也打破了当时的民族之分。此外,孔子弟子中有来自贵族阶层的,如司马牛、南官敬叔、孟懿子,但更多的是来自平民家庭的,如子路、仲弓、颜回、曾参、子张、闵子骞、子贡子夏等。而平民教育更能体现孔子“有教无类”的精神实质。

我国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即公元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即1905年,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共经历了1300年。这种一视同仁,不限年龄,面向不同阶层开放的科举制度同样体现出教育公平的理念,无论你是权贵子弟还是平常百姓,想当官全凭笔底功夫,不玩一点虚的,而且并不存在歧视,不限制年龄,像范进中举人时虽然已经年过花甲,但仍然可以参加考试。最后就是教育水平公平,考试时并不因为你师出名门而高看你,更不会因为你自学成才而轻视你,看的是你的真才实学,锦绣文章。

近代著名思想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他的一系列进步教育理论包括普及教育、平民教育、生活教育等思想,对中国近现代教育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当时的历史下,对普及识字教育、扫除文盲,在很多方面是适应的。他积极倡导教育改革毕生致力于用平民教育取代,只为统治者服务的阶层教育,创办人民所需要的学校,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其中第五章文化教育政策第四十一条这样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准,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从《共同纲领》中我们可以看出,新中国重视社会公平、教育公平的核心价值。

近代西方国家同样重视教育公平,甚至在18世纪末,就已经有一些西方国家就已经制定一些立法措施,利用法律确保公民的受教育权利。而到了近现代,又出现了不同教育公平理念,即激进主义教育公平观、保守主义教育公平观、自由主义教育公平观和后现代主义教育公平观。激进主义教育公平观,追求的是结果上的公平。认为社会应保障每一个学生都有取得教育成功的机会,对那些没有取得教育成功的学生要进行补偿教育。保守主义教育公平观,仅仅是在法律上确保公民的受教育权利,但没有考虑到受教育者的差异性,所以实质上仍然有失公平。自由主义教育公平观,注重过程公平,要求从教育制度上平等地对待每个受教育者,保证人人都可以受到同等的教育。这些教育公平观在特定历史时期,对教育公平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随着时代变迁,这些教育公平观已经不适应当下的教育环境。因此,我们可以说,教育公平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不同社会背景下有着不同的含义和标准。它既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反映,同样也可以超越社会现实,它是社会现实与教育理想的统一,具有其历史合理性同样具有历史局限性。

现代普遍认同于后现代主义教育公平观,这种公平观理念不仅仅是确保了人人受教育的权利,而且同样尊重人所具有的差异性,主张部分国家、种族、年龄、性别等等,强调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三、技巧课音乐教育所具有的特殊性

相对于其他学校教学科目,技巧音乐课具有其特殊性。采取一对一而非一对多的授课模式,教师在面对学生教授某个技巧时,教学结果不得不被迫依照该学生的实际掌握、接受能力和技巧熟练程度而进行。有的学生某个技巧掌握的快,学习进度就快,反之就慢。此外,学生私下的练习时长和刻苦程度也同样制约着教师的教学进度和教学结果。那么如何能够最大化的实现技巧音乐课的教育公平?应该成为我们经常思考和讨论的话题,并科学有效地付诸实践。

四、技巧课音乐教育所显示出的教育不公

技巧音乐课较容易出现三种教育不公平现象,即教育机会不公平、教育过程不公平和教育结果不公平。

1.教育机会不公平

以齐齐哈尔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为例,全院音乐专业教师近百人,虽然都是高学历的专业教师,但教师因其技巧音乐课的特殊性,所以每位教师的实际技巧水平还是有所差异的,专业技巧水平较高、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和刚刚毕业、几乎没任何教学经验的教师同样被安排作任课教师,而技巧音乐课一对一单独授课的特殊性,就造成了这种教育机会的不平等现象。

2.教育过程不公平

对于技巧音乐课,教育不公平现象几乎无一例外都是非主观意愿的,甚至可以说是被迫的。一对一而非一对多的授课模式,教师在面对学生教授某个技巧时,教学过程不得不被迫依照该学生的实际掌握、接受能力和技巧熟练程度而进行。有的学生某个技巧掌握的快,学习进度就快,反之就慢。这势必存在教育过程不公,即便不存在主观意愿,但这种不公平却是客观存在的。

3.教育结果不公平

技巧音乐课,学生自身的实际业务基础、领悟能力、学生课下的练习时长和刻苦程度同样会造成技巧音乐课教育结果不公平。

五.技巧课音乐教育公平最大化的基本路径

1.摈弃“同等看待”,强调“因材施教”

首先,不要“同等看待”。平等地给每位学生平等的机会。这就是“机会平等”。“机会平等就是要肯定每个人都能受到适当的教育,而且这种教育的进度和方法是适合个人特点的”。也就是说教育的平等不是指名义上的平等,而是个人化的平等,不是要把每位学生都拉平,而是针对每位学生的具体情况,使每个人都能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具体到实际教学中,即在乐曲曲目和技巧练习曲选择上,要均衡考虑学生的实际演奏水平和差异性,不要机械的安排同一年级不同水平的学生演奏同一首乐曲或练习曲。

其次,采取积极意义上的区别对待。学生在实际掌握、接受能力和技巧熟练程度等方面存在差异,所以不能“同等看待”,但是如何对待这些差异?后现代主义的公平观是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的公平。所以,既然人的天赋存在着差异,我们就应该正视这些差异,从差异出发,承认差异,尊重差异,以积极的态度来对待差异,看待平等,因材施教,通过适合学生自己的曲目或练习曲使每一名学生最大程度的展现自己,发挥潜能,这才是现代的平等观。

2.保障学生的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在教学过程中,学校和教师都要尊重学生的权利,尽可能为学生的权利的实现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营造出一个平等温馨的校园环境。不能把学生看成是工具,更不能把学生看成是奴隶。为学生建构一个平等正义的校园环境,确保每一个学生的权利。只有真正的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公平才有建立的基础。

其次,在承认学生个人权利合法的基础上,也要坚持应尽的义务和道德责任。作为生活在社会和关系中的个人,不管是否意识到,都要对他人、对社会负有一定的义务和责任、肩负一定的使命。这是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客观存在。

3.是在教育关爱中分配公平

教育关爱是一种态度更是体现教育公平原则的主旨。公平原则即所有的学生都是平等的,无论其家境背景如何、性格如何、业务水平如何、家庭教育如何、学习成绩如何、教师都要如春风般温柔地对待学生,做到循循善诱,做到恒定的给予学生教育关爱。当快乐时带给学生快乐,当遇到压力时同样给予学生快乐,将关爱一以贯之。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天性并对其进行客观地评价。肯定每一位学生的优点,鼓励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当然平等并不意味着就是抹煞差异。相反,平等更要尊重差异。这种平等和尊重是建立在对差异的尊重的基础上的,这种公平观理念不仅仅是确保了人人受教育的权利,而且同样尊重人所具有的差异性。实际上,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在差异的基础上给予学生恒定无差别的教育关爱。

以上是我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地区齐齐哈尔大学技巧课音乐教育为例,以实际情况、调查研究着手,寻求最大化的实现技巧音乐课教育公平的方式方法。虽然我们目前还无法保证技巧音乐课教育起点的公平,但是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能做到的是保证过程的公平,尽量使教育公平最大化,从而更好地推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地区技巧课音乐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 考 文 献〕

〔1〕马东风,刘倩男.论音乐教育与人格主体塑造的关系〔J〕.中国音乐教育,2010,(06).

〔2〕吴晓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音乐教学新貌〔J〕.中国音乐教育,2008,(08).

〔3〕郁正民,宋蓓.从教育公平的角度看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J〕.艺术教育,2009,(11).

〔4〕金奉.请关注西部农村的音乐教育――对云南省沾益县农村音乐教育现状的剖析及建议〔J〕.中国音乐教育,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