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配音入门技巧范文

配音入门技巧精选(九篇)

配音入门技巧

第1篇:配音入门技巧范文

关键词:双排键电子琴;钢琴;比较;功能性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电子技术扩大了电子乐器的发展空间,电子乐器进军音乐世界有了坚强的后盾,传统西方乐器受到挑战。双排键电子琴因为其强大的模拟能力、强大的功能,后者居上,向乐器之王钢琴发起了挑战。钢琴功底是入门的钥匙,同时又熟练键盘指法,很容易入门,花很少的时间就可以让人惊叹地得道,可以很自然、熟练地弹奏双排键电子琴。但是进步是有限的,因为半路转换的不可少有钢琴的特点和味道在其中,并且在表现的技巧中钢琴的技巧多于所学到的电子琴,并且钢琴的掩盖了电子琴,因此会阻碍进一步发展。但是,有了钢琴的功底对于学习电子琴竟是一种有益的基础,可以摆脱很多初学者遇到的困惑,并且可以获得较大进步。

技巧是表现乐器特色和艺术手段的有效媒介。离了技巧,便谈不上艺术。要明确艺术并不等于技巧,艺术上实现技巧的有用性,不偏不倚地实现音乐目的。所以,音乐作品包含着技巧,技巧附着在作品中,两者不能分开,当然不能忘了乐器这个大前提。虽然它们均是键盘乐器,在发声却差别很大。

1钢琴的性能

钢琴的每根琴弦都有不可代替的作用,他们在共鸣箱里同时作用,形成悠长的余韵。钢琴的单一单音色使它摆脱其他音色的限制,为更多的音乐艺术家创作提供更大空间。

(1)钢琴演奏者只能控制音强与音长。钢琴是敲击产声的,在钢琴表演的过程中,演奏者的能动性有限,只能通过力度来控制音强和音色,因为这两者与作品和乐器有关。演奏者掌控音长,其旨在配合踏板的制音,达到掌握单向递减的声音的长度。在此情况下,表演者只对音强经由触键进行操控。一键多弦共鸣的钢琴构造,颤音有可能出现,是由于众多琴弦水平、垂直振动幅度不统一造成的。不同的力度和速度作用于按键,可能会发出各异的余音进而产生声音的改变。因为是击打这一简单的动作发出单调的音色,并且无法在发声已经发生之后再改变,只能慢慢变弱或者戛然而止。钢琴的单一性限制了钢琴演奏缺失变化,只利用其共鸣效果力度和声音长短交叉形成的共鸣效果控制和层次的余韵来增强表现力。这使得钢琴的演奏技巧显得尤为明显,并显示出了钢琴的拿手好戏,即借助微妙触键力道速度的变化,以及使用踏板变化声音长度等窍门。然而钢琴演奏技巧中,不少技巧是在屡次实践中总结而来,对乐器的依赖性很强,现在被抛弃的技巧。例如,翼琴、大键琴,它们在演奏时轻快、灵活、巧妙的指法运用和别的许多乐器在对于色彩的表达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开始古钢琴演奏家采用这类指法的时候,完全忽略了要去考虑这种颇具特色的触键是否适用,能否改变音色。虽然,在巴赫前期,直指这种演奏方法里类似于弱指的锻炼这样的技巧,在人们记忆的脑海中早已销声匿迹,但对于钢琴演练而言,仍然保留一些专门的演奏技术,诸如克列门第练习曲中的连击音;英国式击弦构造有关的手指不换、独立进行分辨、重视长音符的节奏以及优美华丽的音色;车尔尼的练习曲快速灵活的手指变换归于维也纳式击弦的演奏法。

(2)钢琴的单一音色可以摆脱其他音色限制。然而我们要明白即使钢琴单调的音色使它的表现力缺乏丰富性,在某一程度上是钢琴的声音更纯、更清晰,没有各种各样的色调来限制它的主音,可以鲜明表达某一思想或主题。它不需要复杂的、变幻莫测的音色来修饰本身的感染力,它单一的音色却可以清晰表达丰富的思想和意境。它给贝多芬、莫扎特提供了自我发挥的机会和舞台。在最素的画纸上宣泄出美妙、深刻的旋律。

(3)钢琴键盘的相互配列可直观地显示音阶。钢琴键盘的位置安排让人一眼看出各个音阶,容易配成和弦,钢琴通过非常合适的转调技巧使音色可转化为不同的色彩。根据打击乐又方便对弦进行调节。钢琴键盘12平均律排列的方法,让其拥有能反应无调性的现代音乐的本领。总之涵盖了钢琴的特点,兼备牢固的构造,空进大的共鸣箱,赋予了它更多自由的成分。

2双排键电子琴的性能

第2篇:配音入门技巧范文

    以传授钢琴初级演奏知识、技能为目的的教材都属于钢琴基础教材。基础教材选用的含义:是否更新了观念、明确了方法、体现和运用了最新成果;是否体现了基础教学特定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因此,选择适当的基础教材进入钢琴基础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对于目前市场上出版的各种钢琴基础教材,笔者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和分析,从结构、内容、进度、趣味、音乐等方面进行比较与研究,根据它们各自存在的优点和不足,兼收并蓄为我所用。如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天天练练》,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新编钢琴入门与进阶》等,目的在于帮助练琴者锻炼手指,使之坚实有力和灵活。

    时代在发展,教材在更新,这必将促使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要改进。随着钢琴演奏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创新,双手最初都只在高音谱号的范围内弹奏的形式已不能适应当前的学习要求,要想在初级阶段让学生感兴趣,首先要采用趣味的、形象化的教材导入,既注重在趣味中培养音乐爱好,又注重在训练中目的性较强地解决演奏技巧。笔者选择了在我国钢琴教学中应用较广泛和正在推广的教材进行比较分析研究,提出一些自己的观点,供参考和探讨。它们是《拜厄》《车尔尼钢琴初级教程Op.599》《约翰·汤普森现代钢琴教程》《天天练练》《新编钢琴入门与进阶》。

    德国作曲家费迪南德·拜厄在编写《拜厄钢琴基础教程》时,正是德国古典乐派最兴盛时期,也是浪漫派初期时代。

    卡尔·车尔尼作为一名奥地利音乐教育家、钢琴教育家,一生写了无数钢琴练习曲。他在钢琴教育史上的地位是在贝多芬时代和现代钢琴演奏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美国钢琴家、作曲家约翰·汤普森尝试运用简明扼要的教学方法让儿童对钢琴弹奏产生兴趣而出名。

    美国钢琴家、教育家埃得纳-梅·伯纳姆编写的《天天练练》,以循序渐进的短小练习,达到手指坚实、有力、灵活,被广大教师和学生所喜爱。

    我国着名钢琴教育家但昭义编写的《新编钢琴入门与进阶》,是他以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博采众长的方式总结归纳写出的教材。

    从教材的结构内容来比较

    《拜厄》大致可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为音乐入门知识,主要特点是直观性强。例如:在学习等音时,运用键盘图说明,一目了然。第二部分为触键的准备练习。如:左右手单、双手触键练习,训练手指的独立性,与教师的联弹练习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乐趣。第三部分为教材的核心部分,是技巧训练渐进的双手练习,逐步达到锻炼手指有力、灵活之目的。第四部分为一些基本练习和二十四条大小调音阶。

    《车尔尼钢琴初级教程Op.599》是车尔尼系列钢琴练习曲的入门教材,创作于车尔尼开始专门从事钢琴教学时期。斯特拉文斯基也提到:“车尔尼练习曲不但给我带来好处,也带来真正的音乐享受……”练习曲是根据不同的训练对象和各种技巧从实际应用中编写出来的。它基本是以旋律加伴奏式的技术训练为主,与《拜厄》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在触键方法、音乐表达和应用各种表情记号及在调性变化、音色变化的分辨力上都比《拜厄》提出了更细、更高的技术要求,同时在歌唱性连奏、手腕断奏、和弦、两连音的训练等方面都给予了大量的训练内容。如第11、19、29、38、43、51、56、57、66、73、80、92课等,以右手的五指独立训练为主,左手伴奏为辅,一定要注意4、5指是否站稳,声音是否到底。准确使用指法、熟练转换和弦并合理利用手指的重量是弹好练习的关键。

    《汤普森现代钢琴教程》俗称大汤普森,共五册,前三册以基础教学为主。这套教程的特点是以音乐名作为基础,进行简易改编,每首乐曲具有标题及特别技巧的说明,对于初学者来说增添了不少兴趣。此外一部分乐曲附有歌词和相关插图。汤普森在编完此教材后又为更年幼的孩子们编写了一套教材,共六册。俗称小汤普森,其特点与大汤普森类似,只是程度上比大汤普森安排的浅显一些。这里只就一二册加以比较分析。第一册的学习重点是:(A)理解音乐的基础上学习弹奏,注重感受音乐和音乐基础知识的引入;(B)从C大调开始逐步引进其他调性,在出现的节拍、全音、半音、音程、和弦及转位等方面都逐步引入并将有关的音乐常识和常用音乐术语恰当地加在练习曲中;(C)在一些乐曲中出现不同手位,培养学生的移调能力;(D)注重培养读谱习惯和识别音型,通过各种不同类型的模式培养弹奏音乐的流畅性与节奏,把握整体的结构感;(E)引入触键的不同要求,在连奏、手腕断奏、和弦、两连音的训练方面都引入较形象的乐曲,如《讨厌的啄木鸟》《布谷鸟》《钟声》等。第二册是在巩固基本技术的基础上加强音乐的理解力和表达能力,循序渐进地扩大表达的音乐内容,它不局限在钢琴音乐,引进歌剧音乐、舞剧音乐、歌曲等,如《哈巴涅拉》、奥芬巴哈的《船歌》等。乐曲的曲式结构前三册多采用单二部和单三部曲式,多采用近关系调、关系大小调和同主音大小调的转换。同时引入穿指练习、大、小调音阶、半音阶、琶音、倚音、踏板等乐理知识和弹奏技巧方面的学习,为掌握新的技巧奠定了基础。这些形象化的乐曲使学生在趣味学习中淡化技术概念,趣味学习,使技术的训练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发展和提高。因此,此套教材很适合与《车尔尼钢琴初级教程Op.599》搭配来进行教学。

    《天天练练》共七册,是一组组的系列练习曲(每组十二首)。这里也只就较基础的前四册加以分析、研究。它们以循序渐进的练习形式为引导,以独特的短小练习为单位并配有形象化的标题和简笔画,让学习者很容易理解。这一点与汤普森较相似。开始,先作轻柔的慢练习,熟练后再逐步增加练习量,直到能正确地弹奏十二首为止。当学生能熟练而正确地弹奏第一组十二首时,再以同样的方法练习其他各组。可将每一组练习在不同的调上进行移调练习,这对学生是很有裨益的。虽然练习短小,但训练内容极其丰富,在每一组(十二首)练习中都安排有不同的节奏、音型、音区、奏法等各方面的技巧训练,如:开始练习短音阶、分解和弦时是以四分音符为单位,弹奏得慢、轻一些,然后逐渐地快、响一些;练习和弦时用中速,并用弱、中强、强等不同的力度变化来学习,逐步达到手指坚实、有力和灵活之目的。

    《新编钢琴入门与进阶》分上下两册,上册按照技术课题以循序渐进的方法,使学习者通过一本书即可学到较全面的基础弹奏知识,这是本教材的一个特点。下册主要是把适合初、中级教学的一些中外优秀曲目编辑成册,是上册的延伸和发展,但没有逻辑上的依赖关系。就上册进行比较分析,基本内容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章,钢琴弹奏基础;第二章,奏法与技法;第三章,综合进阶训练;第四章,手指快速跑动。它在开篇处和每一个新的技术课题出现处都作了详尽的教学说明,使教学进行的目的性和实际运用性得以充分体现。

    以上五本教材在基础训练安排方面都有各自的要求,但在入手上又各有所长。总体要求是开发手指的基本机能,强调手指的独立性及乐谱的基本知识。不同的是《拜厄》《车尔尼钢琴初级教程Op.599》较传统,在手指训练上缺乏灵活性、趣味性、音乐性,安排进程较平板;《汤普森现代钢琴教程》《天天练练》及《新编钢琴入门与进阶》结合识谱,开放式思路,不局限在一个音区,在训练安排上注意了音乐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教学思路,使学习者有弹奏的兴趣,而不被枯燥的手指练习击灭学习热情。

    从教材的进度安排来比较

    《拜厄》在结构、进度安排方面有较强的逻辑性和系统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其一,从手在键盘的位置上来看,是按五指顺序从C——G音开始的训练,逐步转移到G——D、A——E音。先是双手平行八度的进行,再发展成右手保持C——G,左手移至G——D位置,既拓展了双手弹奏的音域,又训练了双手相对的独立性。同时运用乐句的高八度重复以及音阶的引入使五指支配音域得到自然、合理的展开。其二,在时值的学习上是以循序渐进的原则安排,从全音符到二分音符、从附点二分音符到四分音符、从八分音符到十六分音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学习过程。

    任何教材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总会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缺陷,《拜厄》同样不例外。其一,从开始学习就一直放在高音谱号上,直到第54首突然出现低音谱号。其二,将五指固定在五个音上,使手指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在键盘上的活动受到束缚,造成学习枯燥乏味之感。其三,没有专门的断奏训练,只有在少数的乐曲句尾中出现跳音和顿音。其四,音符时值的安排不太合理,如:八分音和十六分音符的练习安排间隔太长。其五,教材的后半部分(从85—105)技术难度加深的不合理,有些过快了,学生往往学到此就立即反映出不适应。

    《车尔尼钢琴初级教程Op.599》在结构、进度方面有较强的逻辑性和规范性,表现在:其一,NO.1—10以4/4拍为基础,双手全部在高音谱号范围内,少量出现三和弦的练习,五指位安排较平稳。NO.11—31左手多以各种分解的形式出现,其中N0.19是第一条弹奏一个八度内的音阶练习,N0.32第一次出现低音谱号,N0.33首次出现左手弹十六分音符,N0.36出现临时升降记号。其二,整套教材奏法丰富——N0.20、23、30、31、51、56、57、68、73、84等有跳奏、连奏、断奏、断连奏、双音、和弦、三、六度、半音阶、同音轮指、临时升降记号、音阶、琶音、倚音等等。其三,音乐性较强。在歌唱性乐句中对连贯性提出要求,如29、36、73、84等,在欢快性乐曲中对手指的弹跳性要求较高,如44、83、95等。其四,技巧训练循序渐进。断奏与连奏频繁交替,双音、和弦、大跳及双手交叉等技术领域进一步扩大。

    《汤普森现代钢琴教程》根据前三册的结构内容来观察其技巧的发展与演进,可发现作者对教材作了系统的安排和持续的计划。其进度不像《拜厄》那样前松后紧,而是整体都比较紧凑。在读谱方面,也很有特点,每首乐曲都有标题及特别技巧说明,对音乐欣赏和基本乐理有较系统的引导,并配有适当的笔下练习作业。此外一部分乐曲均附有歌词和插图,对初学者来说增添了不少兴趣。逐渐展现了钢琴演奏的基本技巧,教材从一开始引入大谱表,同时出现了全音符、二分音符、附点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等,表情记号和临时记号也较早就出现使用了;在手位安排方面,从平行八度的C大调五指音型手位开始,逐步延伸到G大调的五指音型手位,很自然地引出双手弹奏这两个调性的音阶,在第一册结束前引出了四个升号和四个降号以内的其他大调;在技术训练方面,一开始就学习双手弹奏单音连奏、双音与和弦练习及力度、乐句的要求,手腕的断奏训练也较早出现。在节拍节奏方面,常见的拍子(2/4、3/4、4/4、6/8)及附点和切分节奏在第一册就有出现,并设有专门的练习。此外,安排了较多的弱起节奏的乐曲。

    《天天练练》共七册,以循序渐进的练习形式为引导,入门册以走路、单脚跳、右手拍球、左手拍球、翻滚……预备册以跑步、跳跳蹦蹦、双脚跳、大劈叉……第三册以深呼吸,第四册以醒来、双手伸展、刷牙、下楼、引体向上等形象化、生动简练的提示来进行学习。在练习进度方面第一二册从四分音符入手,以原位训练为基础,多种奏法并存的方式来进行训练,如第一册第四组的第10首就较早地接触同音无声换指的训练方法,目的是在短小精悍的结构下逐步完善技术培训。从第三册进入音阶、柱式和弦、分解和弦练习,打破常规的训练方式,让练习者开始训练就不畏惧在键盘上的远距离跑动,笔者认为此套教材的最大特点是,每进行一组学习都在强化左、右手同步训练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这是其他教材所不及的一个方面。从手的位置来看,教材从双手固定的五指位置开始,练习中有手位的移动和手指的扩张、收缩、穿跨。在读谱方面,不像《拜厄》《车尔尼OP.599》,而是在入门册当中就涉及到大谱表、临时记号、黑键等。

    《新编钢琴入门与进阶》在学习的进度安排方面是有意识地将各个方面训练内容有计划、有目的、有趣味的设计。从手指支撑这门课题开始,强调它在基础中的重要地位,入门阶段必须把落指的支撑训练贯穿在学习的全过程中。从分列的18个奏法与技法中体现了现代钢琴演奏需要的基础不仅仅是手指这一个“点”,而是一个更宽大的“面”的教学理念。从弹奏发音正确、清晰、均匀,到基本流畅,加强手指的挥动能力,增强手指的独立性、灵活性,注重开放式的训练,纳入丰富的训练方法,增加音乐知识,充分体现现代教学新理念。

    从以上教材的比较分析研究,我们发现,《拜厄》从现展了的科学教学体系的角度来审视,总体来讲显得太单一、太局限了;《车尔尼钢琴初级教程Op.599》较之好一些,在训练上比《拜厄》进阶速度平稳、系统,但也是显得单一、局限了。《汤普森现代钢琴教程》《天天练练》《新编钢琴入门与进阶》总体来讲较注重实效,主张钢琴演奏技法和音乐表现要根植于启蒙教育,并要求在入门阶段就为日后更深层次的演奏建立基础,抛弃了“基础”仅仅是“手指”训练为主的较为陈旧而片面的观念,故它们的进阶链条是开放式的、综合性的。

    从教材的音乐性来比较

    《拜厄》是一个典型的手指性训练教材,它着重于技术练习,绝大多数作品是旋律加伴奏的主调性音乐形式,极少涉及到复调音乐(个别几首运用了一点复调手法)。旋律写作略显单调,和声运用多是主和弦——属和弦——主和弦,主和弦——下属和弦——属和弦——主和弦的终止式等,调式、调性变化不够丰富。在教材中虽然也选用了一些民歌,但在技术方面不太适合初学者弹奏。综合几方面来看,此教材偏重于技术训练,而对歌唱性训练有所忽略。

    《车尔尼钢琴初级教程Op.599》的内容以技术性练习为主,基本写作手法也是以旋律加伴奏式的主调音乐形式,复调写作手法在教材中几乎没有体现。但在旋律的写作上具有较强的歌唱性,并在奏法的运用上也比《拜厄》丰富,如:装饰音的使用、临时升降记号及各种不同类型技巧的综合运用。和声写作方面,主要以大小调体系的功能和声为主,伴奏织体较简单。多数乐曲为活泼欢快性质,少量有进行曲风格的,如No.55,如歌的有No.71、典雅风格的有No.78作品等。节奏节拍写作方面,常见的节拍都有体现,节奏的写作变化丰富多样, 综合几方面来看,此教材既重视于技术训练又重视歌唱性训练。

    《汤普森现代钢琴教程》基本是以风格各异的主调音乐为主的结构形式,节奏鲜明、形式多样的旋律为特色,乐曲情绪有欢快的、恬静的、热烈的、忧伤的等。从取材风格上来研究,尽管大多数乐曲是采用编曲的形式,但它从巴洛克风格到现代风格的作品无所不包。特点是以音乐名作为基础,简易改编为特征,每首乐曲具有标题及特别技巧的说明,对音乐欣赏和基本乐理有较系统的引导,并配有适当的笔下练习作业。此外一部分乐曲均附有歌词和相关插图,对于初学者来说增添了不少兴趣,逐渐展现了钢琴演奏的基本技巧,变化丰富多样,因而也成为一个教育性和音乐性结合较完美的钢琴教材。循序渐进的扩大表达的音乐内容,它不局限在钢琴音乐,引进歌剧音乐、舞剧音乐、歌曲。如《哈巴涅拉》、奥芬巴哈的《船歌》等,音乐类型丰富多彩。同时引入了穿指练习、大、小调音阶、半音阶、琶音、倚音、踏板等乐理知识和弹奏技巧方面的学习,为掌握新的技巧内容奠定了基础。这些形象化的乐曲使学习者在趣味学习中把技术概念淡化,使学习变得趣味起来,技术的训练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发展和提高,在音乐鉴赏能力方面也得到了同步增长。

    《天天练练》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赋予形象化的、较渐进的动机来创作的。除了在训练演奏技巧方面上的精心设计外,在培养学生的音乐知识和音乐素养上做了精心的安排。形象生动的标题小曲不仅训练了学生的弹奏技巧,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乐感和音乐理解力。它注重鲜明的练习要求、体现表达音乐上的趣味性。形象的标题与插图不仅可以从视觉上加深对小品的印象,而且有益于激发初学者的想象力。

    《新编钢琴入门与进阶》强调钢琴教育应把艺术教育放在首位,摒弃了基础就只是手指技术这单一的概念,对音乐生动活泼的体现加以强调。如把经典作品的主题移入初级教学中,注重把民族音乐注入教材等等。

    如何认识音乐与技术的关系,是基础教学中重要的一个课题,笔者认为它们是辩证统一、相互依存的关系。音乐依靠技巧来表现,技巧为音乐服务时才体现出它的价值魅力。音乐表现是目的,技术是表现音乐的手段,它们是相互转化的关系。《汤普森现代钢琴教程》《新编钢琴入门与进阶》在处理此课题上有一定的突破。

第3篇:配音入门技巧范文

一.儿童歌曲弹唱课程教学现状

在儿童歌曲弹唱课程的教学方面,许多学校的教学都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教学问题就是将弹唱简单地进行了弹与唱的叠加。弹唱需要的是一种技术性与艺术性要求均较高的综合艺术修养能力。我国许多城市的教育教学及研究机构普遍存在问题,不仅是师资力量的严重不足,而且弹唱方法的失误与失策。我国目前有近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小学校甚至根本未开设弹唱这门课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绝大多数音乐教师仅仅能够做到音乐的理论教学阶段,而未能将音乐理论与音乐实践融入到音乐教学中去,就更谈不上使得儿童们能够达到五官与肢体的自如配合与音乐技巧以及音乐语言的灵活运用了。针对上述儿童歌曲弹唱课程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提出了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方面的解决之道。

二.儿童歌曲弹唱课程教学方法解决之道

从整个音乐理论来看,弹唱教育与弹唱训练不仅与音乐实践密不可分,而且还与作曲理论、和声理论等音乐理论息息相关,好的弹唱教师不仅可以在弹唱教学的过程中将这些音乐理论潜移默化地教导给儿童,而且还可以通过弹唱达到提高儿童的整体艺术修养的超出教育预期期望的目的。弹唱也常常被通俗地称之为自弹自唱,弹唱的表现形式已经充斥于各大媒体与各种“秀”的现场,弹唱也因其较强的实用性、大众性、艺术性而被应用到包括影视剧、电影等更多的艺术形式当中。

儿童歌曲弹唱方法在单纯练习弹奏技巧的同时必须兼顾其艺术性,同时还要考虑到演唱的配合。弹唱与其他音乐形式的特殊性在于弹奏与演唱之间的弹奏动作触觉与演唱声觉的完美融合。无论是演唱技巧还是弹奏技巧都是音乐艺术的一部分,绝对不能脱离音乐艺术单独存在。在教授音乐弹唱方法时应该将音乐对弹奏的技巧要求交待清楚,同样一个音在与不同的演唱配合时要弹成不一样的效果,不一样的弹奏效果可以从触击键盘的角度、柔音保留延音踏板等技巧加以实现。初学弹唱的儿童最易出现的问题绝大多数表现在手指与键盘的距离过远,这就使得弹奏的半径过长,对于较为紧凑的乐句就会显得有点忙乱。应训练儿童们对于音乐的表达应融入到每一句唱腔之中与每一个击键动作之中,久而久之,儿童们会主动从音乐的内容中自然而然地找到恰当的音乐表达方式。和弦弹奏是弹唱的一个必备的基本功,娴熟地掌握所有和弦的弹奏技法与表现是弹唱所必需的支撑技能,在熟练掌握了和弦之后才有可能进一步实现音乐艺术的艺术性表达与感情的渲泄。

三.儿童歌曲弹唱课程的教学策略解决之道

儿童歌曲弹唱课程是融弹奏技巧、和弦技法、乐理基本知识、曲式与作品分析理解等于一身的音乐课程。儿童歌曲弹唱课程的基本方法的练习策略亦不外乎在键盘方面熟练掌握与领会和弦的使用与表现方式以及音乐元素的技巧处理方法。儿童的音乐弹唱练习是儿童学习音乐的最为重要的基础,不仅可以在练习弹唱的过程不知不觉地学会视唱的基本知识与演奏的基本技巧,而且还因为儿童的音乐素养具有极大的可塑性,使得儿童从小就具备了不练习弹唱的儿童所不具备的音乐气质与艺术修养。弹唱的基本练习策略应从声乐练习配合机体的肩、臂、肘、腕、指有序的进行,以发掘儿童的对于音乐的理解潜力为主,教师宜采用实践为主,理论随辅的原则,在实践教学中将理论知识内化到实际的教学实践之中去。根据演奏风格的变化对弹奏技巧做出相应变化,进阶的练习可以以乐句为主,逐渐变成乐段、乐曲练习。儿童歌曲弹唱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教会儿童改变弹奏风格的技巧,不仅可以通过和弦的变化,还可以通过踏板的恰到好处的控制与指力的触击角度、方式、力度对音乐的表现力加以铨释。在讲解弹唱的基本方法的练策略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慢动作的方式,将手指触碰键盘的角度直观演示给儿童们,让他们真切了解弹奏的高级技巧及其与演唱的完美配合。弹奏与其他音乐的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演奏者必须学会情绪与身体机能最快的融入音乐配合实现音乐艺术的表达。儿童歌曲弹唱课程的练习策略应该采取循序渐进的形式,从最基本的视唱开始,然后发展到边弹边视唱,让音节与键位在儿童的脑海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然后再进行双音、三音、乐句的一步步的进阶练习,每一步练习都要求边弹边唱。儿童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就可以采取练习中学习的方法向儿童教授更多的音乐理论,这些技巧一旦融入到儿童歌曲弹唱课程教学实践中去,儿童们就会觉得这些音乐理论并不是太难,是完全可以通过练习与音乐实践获得的。

(一)协调与配合是儿童歌曲弹唱课程教学中的关键策略

钢琴弹唱的老三样要求弹唱者在演唱过程中与弹奏过程中必须很好地把控音准的正确性、节奏的稳定性、速度的均衡性。在老三样的基础素质要求上,随着新时期音乐教育水平的不断发展,为老三样赋予了新的话题。首先在音准方面,发音的正确性与弹奏的按键的正确性已经成为基本要求,优秀的音乐教育工作者们还会在儿童学习的过程中有意识地为儿童指出弹奏乐音的柔化以及演唱发声的感情化。其次在节奏方面,节奏的稳定性之外,还要指导儿童在实现基本节奏的前提下有意识地调整按键的触点角度与力度以及踏板的初级应用,同时在发声的过程中应依节奏的要求注意发声的铿锵。在速度的均衡性之外,还可以教授儿童们注意连奏与断奏的灵活运用以及演唱过程中的速度疾徐的稳定控制以实现演唱与演奏的流畅性配合。

(二)技术性与艺术性之有机结合的儿童歌曲弹唱课程教学方式

音乐的技术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结合也是老生常谈的一种音乐教学企盼,但是往往在训练方式方法上觉得无从下手。其实,技术性的发声与弹奏的一点一滴的微小组合与积聚过程中,只有每一步教授的都是正确的方向,那么最终的技术性与艺术性的结合必将是水到渠成。但是,如果训练方式方法有误,那么后期的矫正也是极困难的事情。

(三)儿童歌曲弹唱课程教学方法策略探究

弹唱方法的策略是音乐教育教学中的战略性问题,那些只将究墨守固定流程式的音乐教育教学是过于死板与机械的,音乐的教育与教学首先应该形成策略,然后按照既定的策略实现教育与教学框架,在框架之下实现各种弹唱训练方法。一个好的弹唱方法策略的示例是教育与教学工作应从分析作品着手,将作品本身的曲式架构、伴奏织体的改进、和声对位的调整以及调式特点内涵的理解,并将其消化成教学的策略,然后就可以根据音乐作品中的这些精髓进行弹唱方法的系统性策略安排。在儿童的弹唱教学中的主要策略可以将气息的练习方法、音域的拓展练习方法等纳入其中。

四、儿童歌曲弹唱课程方法策略探析

弹唱方法策略大致包括弹唱的和谐性、伴奏的渲染性、伴奏的引导性、弹唱的双重内涵性以及乐感的多重性等策略。虽然从理论上儿童可能无法全部理解这些策略,但是做为音乐工作者至少必须了解这些策略,并在这些策略的指导下进行音乐教育工作。

(一)儿童歌曲弹唱课程教学之和谐性探析

弹与唱的和谐统一是儿童弹唱方法策略中的基础,也是以下各项策略的大前提,对于儿童们而言,达到这一点相对要比成人初学者容易许多,这也是许多音乐教育家们呼吁对儿童进行早期音乐教育启蒙的一个重要原因。传统的弹唱和谐策略是先从儿童的右手练习开始,逐渐加入右手与左手的配合,自如以后就可以加入左脚的配合,然后就可以加入演唱的配合。但是,这种传统式的练习方式从一开始就忽略了演唱与手脚的配合,使得儿童从一开始就会出现弹与唱的人为不和谐屏障,正确的策略就是从一开始练习就力求演唱的加入。

(二)儿童歌曲弹唱课程教学之伴奏的渲染性探析

相对于小提琴、小号等其他“人味十足”的乐器而言,钢琴是人味化、歌唱化较差的乐器,但是其在烘托乐曲的氛围、创建宏大的场景、补充和声与对位、产生丰富的旋律方面则更擅胜场,因此弹唱过程中应善加利用钢琴的特性更好地增加钢琴对于环境的渲染性。因此,在教授弹唱技法的过程中必须着重对儿童进行连奏、音色变化、踏板运用等方面的训练,使儿童从小就将优美的连奏、丰富的音色转换、踏板的灵活应用熟稔于心。

(三)儿童歌曲弹唱课程之由内心乐感到多重乐感的飞跃

儿童歌曲弹唱课程中的声乐钢琴伴奏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钢琴艺术指导的作用及其与声乐教学的关系常常被忽视,是其最薄弱的环节。因此,声乐艺术指导应该受到声乐演唱者与钢琴演奏者的重视。

第4篇:配音入门技巧范文

【关键词】教学;演奏;技巧;修养

绪论

音乐是我们精神文化生活的一种主要形式,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专业音乐院校以及综合性大学学习钢琴。为了提高钢琴教学的质量,进一步提高钢琴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使演奏的乐曲能充分体现作曲家的思想及风格,让人们听了能感受到音乐的震撼。本文选取具备了一定的钢琴演奏技巧和知识的大学本科钢琴专业的学生为教学对象,从三个方面就如何提高钢琴学生的能力与素养进行探讨。

一、掌握和运用演奏技巧

演奏技巧是钢琴演奏者为了达到表现音乐的目的所使用的一种手段,是音乐表现的前提条件,演奏技巧与音乐表现相互依存,二者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手指的弹奏技巧支持着钢琴音乐的表现,通过手指灵活的弹奏才能弹出悦耳的钢琴音色,所以手指技巧是基础,手指技巧的灵活是通过弹奏者下苦功练习得来的。

(一)手指快速演奏的能力

演奏要靠手指的活动,而快速在钢琴演奏中至关重要。演奏技巧训练,从本质上来讲,就是提高手和手指的机能,同时让大脑能加以完善的控制,这些都是需要通过练习的量来积累达到的。在速度上,训练时一定要有正确的方法,通过手指的支撑训练、手指的独立训练、手指的控制训练来提高。

对于力度来说,和体育运动中的耐力一样,人体肌肉持续运动的能力是训练出来的。方法可以用普遍的强奏来增加肌肉的承受能力,提高肌肉活动量水准;有意识增加跑动反复的次数,在手感到一定疲劳时锻炼坚持的能力,增强手指耐力;有意识在慢速、中慢速或中速练习时适当地加大手指的动作幅度,用增加力量负荷的承受能力来加强耐力;用轻柔的连奏方法练习,克服不正常的力量耗损。

清晰度,即快亦清楚,德国钢琴教育家奇格勒称其为具有”核”的声音,按通常的说法叫做“颗粒性”,提高快速跑动声音的颗粒性主要是提高手指养成对非连奏触键的指触感,保持指尖有坚强牢靠的准备姿势。其次是提高击键清晰明确的点,使声音具有集中的音核。

(二)如何练习新曲

1.分手练习

钢琴的弹奏是由双手的相互协调与配合共同完成的,在弹奏过程中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以单手的良好弹奏作为保证。分手练习的目的是为了减轻大脑的负担,使精力更加集中,便于对每一只手的弹奏进行仔细的检查,能把音乐的各个细节都做到符合要求,使声音听起来更清楚细腻,为双手合练打好基础。所以,我们拿到一个新的音乐作品时,一定要先进行分手练习,即使在弹奏熟练之后,仍需要时常使用分手练习这一方法,有分有合、分合交替才能加深对乐曲的理解。

2.分声部练习

在钢琴练习过程中,应当养成把各个声部和层次区分开来练习的习惯,这种练习方法在练习复调音乐作品中尤为重要。在进行分声部练习时,首先是需要正确地找到织体中的各个声部,然后分析每个声部的旋律线条如何进行。在练习过程中,先练乐曲的某一声部,当这一声部练习熟练后,就可以改练另一声部。当每个声部都练习得准确无误了,就可以将各个声部合在一起进行完整的练习了。对于声部较多的乐曲,必须对每一个声部进行单独的训练,使每个隐伏的旋律完美地演奏出来,达到多个声部层次清晰,使恰当的音色、清晰的和声进行与旋律声部默契地配合。

3.难点练习

任何一首乐曲在练习中都会存在一个甚至几个技术问题,这些地方往往是练习时的难点和重点。遇到难点,应努力克服,尽量解决,这就需要我们将难点部分抽出来进行单独、反复的练习,只有这样,困难才会迎刃而解。

二、加深理解乐曲

乐谱是音乐的书面语言,里面包含了作曲家浓厚的创作灵感、心灵期待、理想追求以及音乐风格。我们要完成一部钢琴作品,读谱是第一步,也是最基础、最关键的一步,通过对乐谱的研读,可以窥探出作曲家内心的奥秘,把握作曲家的音乐脉搏,让演奏更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一)正确读谱

对钢琴音乐正确表现的前提是对乐谱的标示、记号的认识熟悉,这其中包含了力度记号、速度记号、音符和休止符,以及句法、节拍、表情术语、调性变化等等许多相关的标示记号内容。这些标记都直接影响对乐曲的理解、表现和对乐曲风格的处理。

乐谱上的音乐术语直接关系整个作品的风格把握,决定了乐曲的情绪、表情、速度、性质。正确的读谱,可以帮助提高音乐的思维能力以及表现能力。力度标记关系到了乐曲演奏中音乐的表现,作曲家还通过力度标记来表达音响的效果。速度变化标记直接影响乐曲的效果,弹奏出乐曲速度的变化可以很好的表达出音乐的风格形象、情感意义。因此,习琴者在弹奏之前应把乐曲的大概架构熟记于心。

(二)分析作品的音乐特性

音乐特性是指音乐内容、情绪、形象意境等所决定的音乐的局部特性和总体风格。分析作品的音乐特性是为通过把握不同音乐特征,结合自身音乐感觉把作品生动地表现出来,同时还应掌握一定演奏技巧。音乐特性是音乐的实质,是领会音乐把握音乐的基本要素,它决定我们用什么方式、什么手法、什么情感去表现音乐。所以,我们讲表现音乐,首先就要把握乐曲音乐特性。有的音乐是抒情性的,声音柔和优美;有的音乐是较活泼的,声音明亮轻巧;有的音乐是激情类的,要注重情感的投入,力度较大、手法也较复杂。

三、加强个人音乐修养。

(一)全方位感受音乐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钢琴习琴者应该要多注重培养用耳朵去聆听乐曲的旋律、调性、和声以及情感,为开阔个人的音乐视野,应多听音乐会等一些接触音乐的机会,同时还需要丰富历史文化知识,多阅读作曲家传记以及音乐史,了解作品时代特征,了解作曲家的生平、背景,可以从中体会作者的人生际遇、情感跌宕,开阔音乐视野,提高个人综合能力,把一部音乐作品通过自主学习和消化,才能对音乐产生更为深刻的理解,更好地体现出音乐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二)培养良好的演奏心理素质

人的各种活动都是在心理的调节和支配下实现的,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各种活动成功的必要条件。钢琴演奏是一门表演艺术,良好的演奏心理能帮助演奏者在任何条件下完成演奏,使音乐表现力得到最大化的发挥。因此,应当注重培养习琴者良好的演奏心理素质、强烈的表演欲望以及灵活的应变能力。

第5篇:配音入门技巧范文

【关键词】个性化;多元性;演唱技巧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1-0083-01

一、流行音乐的艺术特征

(一)大众化的传播。流行歌曲采用最自然真实的音色来演唱,很多未经过专业声乐训练的人也可以用自己真实、质朴的演唱来表达歌曲的内容和内心的情感。因为流行歌曲的演唱比较口语化,具有叙述性特征,贴近生活,所以很容易让大众接受。

(二)个性时尚的表演风格。流行唱法需要突出个性化,很多流行歌手普遍存在统一的演唱技巧,痕迹太重,忽略感彩,淡化自己的音色,缺失了自己的特点。因此,流行歌曲的演唱一定要展现歌手自己的音色,同时在表演中歌手的舞蹈动作、服装搭配等也要跟随当下的时尚潮流,符合当今社会的流行趋势。

(三)多元性的音乐元素。流行唱法的风格多样,包括爵士、布鲁斯、摇滚、民谣、灵歌、舞曲、拉丁、说唱等。编曲配乐形式多样,包括管弦乐、电声乐、民乐等各种形式,包含着丰富的音乐元素。例如阿信演唱的《北京一夜》、中国好歌曲中的《悟空》《舍离断》,这几首歌曲里融入了京剧唱腔,而《北京一夜》的编曲和演唱又融入了摇滚的风格,乐曲配器有民族乐器,也有电声乐器,包括电脑制作结合了非常多的音乐元素。

(四)鲜明独特的风格韵味。流行歌曲有很多种类型,每一种类型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演唱特点和风格。例如摇滚、乡村民谣、布鲁斯等类型歌曲,演唱时在声音色彩的选择、情感表达方式等方面,都显示出了鲜明独特的风格特色。独特的韵味,一方面是指歌曲本身包含的特有韵味;另一方面是指演唱者把这首歌唱得很有韵味。流行唱法最注重的就是用情感唱出独特的韵味。

二、流行唱法的演唱技巧

(一)呼吸是根本。“气为声之本”“呼吸是歌唱的动力”。不论是流行唱法、美声唱法还是民族唱法,都离不开气息的支持,而呼吸的运用更是关键。歌唱中的呼吸,包含胸式呼吸、腹式呼吸、胸腹式联合呼吸,而被我们所接受的也是声乐业界普遍认同的是胸腹式联合呼吸法。

(二)气声技巧。所谓气声技巧,是一种气息与声音不按常规发声状态组合的形式。传统唱法中,最注重气息与声音的完整结合。当气息通过声带时,声带自然闭合发声,这样的声音出来既结实又响亮,并且穿透力极强。而流行唱法则区别于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由于歌曲的不同风格以及感情表达方式,有的时候演唱者要有意使气息与声音不完全结合,仿佛是一种漏气的状态,声音中夹杂着气息,气息中荡漾着韵律,歌曲被演唱者诠释得既有柔情的一面,又有伤感的一面。

(三)混声的运用。人的声音存在一个换声区。对于学习流行唱法的初学者来讲,他们会问:混声不是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才能运用到的吗?其实不然,不管是哪种唱法都存在一个换声区,就是在演唱自然音域以上的音时,往往会出现“唱不上去”“卡住”的情况,这时,就需要混声技巧的帮助,使真声与假声完美结合转换进入头声,这种声音在气息的支持下听起来比较集中、靠前,不会像撕扯声带那样难以接受,又能够达到歌曲要求的音量和音高,听起来真实、贴切。

(四)把握声音的方向性。如何掌握声音的方向性是很重要的。因为在演唱过程中,歌手的位置是要不断移动的,无论你是唱低音、高音,头脑的意识要清晰,注意力要集中,声音永远是滚动向前的。口腔、鼻咽腔打开,深入体会唱高音时利用软腭提起带动咽壁的力量,形成强大的拉力作用,使高音具备一定的穿透力。根据歌曲不同的需要,适当运用咽壁力量,在演唱中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站立姿势与演唱的关系。在演唱流行歌曲时,良好的站立姿势很重要。从人的生理机能与发声状态上讲,站姿对于声乐演唱来说也较为重要。如驼背发声会使胸部挤压,气息无法通畅地在体内流动;翘下巴会造成颈部松弛,咽壁肌肉无力,给唱高音带来困难。良好的站姿应该是两眼平视有神,下颚内收,颈直不紧张,脊柱挺直,小腹微收,腰部稳定,身体不要僵硬。

三、结语

流行唱法是一种大众化、个性时尚、多元化、风格鲜明独特、普及性较强的唱法,既有流行性的一面,又有技巧性的一面。流行性是指这种唱法容易理解、容易接受、容易掌握;技巧性是指这种唱法也像其他唱法一样讲究发声、呼吸、咬字等技巧。要想成为一名具有专业水准的歌手,必须专门进行发声、呼吸、咬字、舞蹈等全方位的训练和包装。

参考文献:

[1]尤静波.流行音乐历史与风格[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7.

第6篇:配音入门技巧范文

关键词:小提琴 演奏技巧 左手颤指 分类及应用

小提琴数百年前诞生于意大利,是一种音色优美的乐器,深受人们的喜爱,更是众多音乐大师们展示才华的依托。最初,小提琴被应用于宫廷音乐以及教会音乐之中,要求演奏平稳庄重,展现出肃穆高雅的氛围。但是,随着以帕格尼尼为先导的浪漫主义音乐家们的创新与突破,小提琴颤指、和弦以及右手跳弓、顿弓等技法被不断发展出来。到了20世纪,小提琴的颤指已经成为一门普及性的技术了。

一、颤指技巧的分类

颤指技巧,按照发力部位的不同,可以分为四大类,即:手指颤指、手腕颤指、手臂颤指和混合颤指。每种分支技法都有其音乐表现上的不同特色。

(一)手指颤指

以手指为颤指的发力部位,其他左手关节随着手指的运动而配合性地小幅度运动。早期的浪漫主义演奏者们,最初就是利用手指的颤指来进行古典曲目的演奏,因为手指颤指的动作精细,能够进行一些微小快速的灵动变化。但是熟练掌握手指颤指,是具有较高的难度的。近现代的音乐大多数利用手腕颤指与手臂颤指来演奏,先掌握手腕颤指与手臂颤指之后,才能更容易学习手指颤指的技巧。

(二)手腕颤指

以手腕为中心进行颤指,手指的运动方向与手腕相反。在手腕动作时,如果手腕向琴头的方向运动,则手指与小提琴的指板之间的角度随之渐渐缩小;如果手腕向琴尾方向运动,则手指角度随之变大。在练习时,从易到全,左手先从三把位开始练习,熟练掌握之后,可以进行其他难度更高的把位的训练。

(三)手臂颤指

以肘部为发力点,手腕与手指不进行主动的发力,手指与手腕被动地随前臂的运动而动作。为了保证手指触弦的灵活,应该要在手臂颤指时,保持前臂其他关节处于较为放松的状态。练习时,也从最为简单的三把位开始练习,同时,因为手臂颤指的动作幅度太大,不容易精确操作,练习曲目可以挑选一些较慢的曲目,由慢到快来逐渐掌握手臂运动的熟练程度。

(四)混合颤指

掌握好手臂颤指、手腕颤指和手指颤指之后,可以将三者结合起来混合应用。因为手臂颤指的幅度大,操作精度低,手指颤指的动作范围又较小,手腕颤指的操作范围虽然在两者之间,但是精度与力度都不够强。实际演奏中,将三者混合应用,根据不同曲目的特点来临场发挥,往往能有更好的效果。

二、颤指技巧的中西方音乐作品中的应用

(一)颤指在西方音乐曲目中的应用

在巴洛克时期,音乐风格突出宏大庄重,对于抒情性的要求较高。那个时期的小提琴演奏家们并没有过多使用颤指,以巴赫的作品为例,主要是突出纯净的音色特点,只有在个别出为了抒情而少量应用慢速颤指。

到了古典主义音乐时期,音乐风格变得轻快。这个时期的许多著名音乐家,都开始采用颤指技巧来增加曲目的抒情和灵动。如贝多芬的《第5号F大调小提琴演奏曲》中,他就应用了手腕颤指来增强曲子的抒情性,然后又在几节速度较快的乐章中加入小幅度的颤指来增加清新欢快的灵动气息。

贝多芬的《第5号F大调小提琴演奏曲》谱例

进入浪漫主义音乐时期,音乐的架构更加自由,配乐变得丰富多彩。帕格尼尼为代表的小提琴名家广泛应用颤指。帕格尼尼般他将左手颤指应用在低音弦与低把位上,以慢速的大幅度颤动来增强乐曲的抒情感,其《G弦咏叹调》就是典型。之后,颤指的应用领域从抒情与歌唱性延伸到更大范围,在高把位的应用中,也不断被采用。不同的演奏家更是发展出了个人风格明显不同的颤指技巧。

帕格尼尼的《G弦上的咏叹调》谱例

(二)颤指技巧在中国音乐中的应用

事实上小提琴的左手颤指,不仅仅只是在西式的小提琴或者中提琴等乐器中应用。中国的二胡、板胡等拉弦类乐器中也都离不开颤指技巧。因此,在许多借鉴二胡曲改编的中国音乐的小提琴曲中,其颤指、滑音技巧也大量借鉴了二胡演奏的颤指技巧。如小提琴曲《梁祝》,这首中国民族音乐特色浓厚的小提琴曲中,将利用二胡混合颤指表达悲戚之感的特色发挥地非常出众。

小提琴曲《梁祝》谱例

第7篇:配音入门技巧范文

关键词:竹笛 技巧 循环换气 训练方法

竹笛是我国古老的开管气鸣吹奏乐器,笛音清脆、明亮、甜美,极富有中国民族音乐色彩和浓郁的地方特色。竹笛的演奏流派分为南派和北派。近年来随着作品创作的不断更新,使得新的演奏技巧不断完善,其中循环换气这一技巧在演奏与教学中迅速普及与推广使用。经历半个世纪的发展至今,它已成为中国竹笛教学、演奏中的常用技巧之一。

一、循环换气法简介

(一)竹笛循环换气法的创始人

中国传统的竹笛演奏技法,是没有循环换气的,本世纪60年代,笛子教育家、演奏家赵松庭借鉴唢呐上的循环换气技巧,将它运用到了竹笛上。从那以后,在一部分竹笛音乐作品中就出现了循环换气技巧。80年代后,随着民族器乐中的现代作品大量出现,循环换气技巧被广泛使用。现在,循环换气已经成了竹笛演奏中常用的技巧。但是,要掌握并在竹笛上熟练地运用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二)循环换气法的原理

要使乐音连绵不断地持续下去,吹奏者必须把气流源源不绝地吹到笛管内。但由于人的肺活量有限,要用这少量的气使乐音持续很长的时间,非在吹奏的同时把气吸人肺部不可。在人的生理习惯上,呼与吸是对立的、互相矛盾的,即呼和吸不能同时进行。因此我们必须从口腔中想办法。人的口腔能储藏少量的气体,这就是产生循环换气技巧的根本前提。如果我们能在口腔内部肌肉收缩把这部分储藏的少量气压出来的一瞬间,迅速地从鼻孔中将气吸入,以满足生理的需要,然后再把这部分气体继续吹出,循环往复,使气流连续不断,并有一定的强度,这便有可能达到乐音不断的目的。循环换气技术要以人的理智去克服自然生理习惯,因此比较困难。特别是在吹奏笛子时要保持一定的口形和气流强度,要掌握它,并非一日之谈,而需要通过持之以恒的练习。

二、练习方法

循环换气的练习过程及其方法。

(一)含气

主要依靠舌根收缩后退,打开口腔使咽喉容积增大,达到含气的目的。可以利用打哈欠的感觉去练习,切记不能太过于挤压喉结,否则容易造成肌肉紧张,不利于循环换气。

(二)挤气

练习面部颊肌、下颌肌及舌骨肌的收缩,挤出口腔中的气体,并使其吹出时具有一定的力量。先按吹奏口形,尽量扩张口腔,下颚加一点压力,帮助气流挤 (吹)出(这就是循环换气时口腔内动作的基本方法和原理所在)。挤气时用腹部和口腔含气的压力把笛子吹响。经过一定时间的练习,使口腔各部肌肉能互相配合,逐渐习惯于这种动作。挤气可以在单音上使用并反复练习。音区的选择上,刚开始宜用C、D调曲笛,筒音作5的升4音开始,这是笛子最容易发音的,由中音区逐渐向高音区与低音区练习。

(三)挤气与吸气同步进行

由于挤气与吸气的动作属于不同的肌肉群运动,这种互相独立的运动功能使我们完全可以在挤音的时候,让吸气肌肉群同时”开展工作”。在口腔肌肉收缩使空气迫出的一瞬间,同时用鼻把空气吸入肺内。这时一般人口腔中所储藏的空气大约不到半秒钟就用完了(熟练掌握后可以坚持到一秒钟),所以吹奏者要善于掌握这个时机,用鼻快速吸气。如此反复练习,便能达到同时进行吹和吸的目的。

(四)在笛子上练习

掌握唢呐上循环换气后,并不见得能在笛子上进行循环换气。笛子循环换气要比唢呐循环换气难得多。吹奏唢呐时气流全部进入乐器内,同时唢呐有气盘将嘴唇托住,不存在保持风门形状的要求。因此在换气时可以采用鼓腮,使口腔中储存的空气多一些;而笛子的吹奏者则必须尽量将呼出的气流送到吹孔内,与吹口的锐边相碰后气流散开而发生涡旋式的运动,产生了音波源,通过笛管腔共振而发声.因此,笛子循环换气除了要求保持气流强度外,还须保持口形和唇紧张度(否则产生断音或变音),其循环换气的困难就增加了。笛子的循环换气,一般不是采用面颊肌隆起的方法,因为控制口形的笑肌一旦被鼓起便会破坏正确的口形,影响发音,同时也影响了演奏者的仪表.故而一般应采用扩张口腔内部容积的办法来储气。而在循环换气的一瞬间,吹奏者唇部的控制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在吹奏高音时进行循环换气,如唇的收缩不够,则储藏的气体一下便跑光;而收缩过紧,使风门过窄,会造成音过细或吹不响。即使口形有轻微的变动,也会使气流进入风门的正确角度改变(偏上或偏下),导致吹不响或发出杂音。所以一定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使口腔控制适用要求。初学者可用细管插入水瓶中吹气泡的方法开始练习这一技巧。

(五)结合乐音练习

开始应采用单音练习,让思想集中在口腔肌肉上。低音所需气流比较慢,气量多,唇部松,风门大,因此在低音循环换气时唇部的正确控制是很不容易的,开始时不易成功;而采用高音练习也是比较困难的,因为高音所需的气流速度快,故口腔的压力也须增大,同时风门的收缩比中音紧得多。所以最好先在笛子的中音区进行练习,因中音区口形的变化比较小。

1、利用颤音循环换气,很容易成功。因颤音是在两个音不断的交替中发出的,所以不容易暴露因循环换气产生的痕迹。

2、用指振音,也是循环换气容易成功的方法之一。指振音所产生的音波振动与弦乐器中的揉弦一样,也可以起到掩盖的作用。

3、在旋律进行中。在两拍以上长音中的最后一拍的后半拍来进行换气是最不容易暴露循环换气的方法之一。在这里我们可以选用赵松庭老师的笛曲《三五七》引子来练习。

在练习循环换气技巧时,演奏者应在肺部保持一半或三分之一的气便开始循环换气。不然会造成生理缺氧,心里憋得慌,从而使肌肉高度紧张,达不到循环换气的目的.在开始练习循环换气时,吹奏者的口腔各肌肉和呼吸器官可能会感到紧张,从而影响技巧的掌握。因此,每次练习时间不宜持续太久,应该随着熟练程度的提高而逐步增加每次练习的时间。

总之循环换气技术训练有相当难度。因为它的用处较广,而且只要训练得法,一般人都能学会,所以值得练习。一般来说,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就能学会,并逐步加以应用。至于要娴熟,那就是“非一日之功”了!

参考文献:

[1] 赵松庭.笛艺春秋.[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3

[2] 俞逊发. 中国竹笛.[M].台湾:丹青图书出版公司,1991.

[3] 胡结续. 竹笛实用教程. [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第8篇:配音入门技巧范文

作为多年来享誉业界的机箱、电源和散热器领域的领军企业,曜越科技Thermaltake(Tt)一直深受全球玩家的认可和喜爱。暑期将至,为了能让更多的玩家享用最优秀、最专业的电源,曜越科技Thermaltake(Tt)特地于2009年7月10日至8月31日在全国范围内举办“平民价格,尊贵体验――Tt暑期风暴”促销活动。

此次活动期间,Thermaltake(Tt)经典电源金刚KK400售价低至198元。凡是在活动期间购买金刚KK400的用户均可享受到这一超低价位。

金刚KK400电源外壳采用珍珠质感的黑色喷漆,同时具备磨砂质感。电源额定功率300W,最大功率400W,被动PFC,双路+12V输出,+5v和+3.3V的功率更是高达120W,符合ATX2.2版本规范,并通过了CE和3C认证。

金刚KK400电源配备12cm双滚珠轴承静音风扇,风扇外面覆盖着低风切噪声的不锈钢风扇罩,可以降低电源运行时的噪音,为玩家带来安静的操作环境。电源提供两个SATA电源接口,6个大4Pin电源接口,一个小4Pin电源接口,一个6Pin电源接口,一个24Pin电源接口,两个+12V4Pin电源接口。电源主要线缆均使用束线套捆绑,次要线缆则采用尼龙束捆扎,方便玩家布线。

Thermaltake(Tt)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让更多的DIY玩家享受优秀、优质的电源产品。

■罗技Z103音箱火热上市

个人外设制造商罗技公司日前向中国市场正式推出一款线条流畅、造型优雅的入门级热宠音箱――Z103音箱系统,这是罗技再次为其细分用户丰富自有产品线的又一重大举措。作为罗技备受推崇的音箱产品线的新“入籍”成员,Z103音箱系统凭借其小巧流畅的外观、高贵典雅的黑白组合、精准便利的卓越品质和平易近人的售价在DIY市场抢尽风头。该产品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当前电脑用户的个性化潮流需求,采用了流畅的曲线、几何的造型,增添了无数的时尚气息,同时延续了罗技在音箱外形设计和技术力量上的经典优势。Z103音箱从卓越音质、高雅外观、小巧便捷度出发,佐以超高性价比,真正为入门级时尚消费人群送去了不一样的今夏诱惑。

第9篇:配音入门技巧范文

【关键词】笛子;戏曲;豫剧;演奏;应用;技巧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8-0087-01

笛子在我国民族吹管乐中是非常具有特色的,它不仅音色明亮清脆,演奏风格特别,而且是我国地方戏曲音乐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伴奏乐器,尤其在豫剧当中,笛子的作用更是不可或缺的。豫剧在我国各主要戏曲剧种当中极具特色,有一部分曲牌音乐是专门为笛子演奏设计的。用笛子演奏的曲牌音乐,很多时候是用于配合舞台角色的身段表演、渲染舞台气氛、表现戏剧情节和描写人物情感的,而更多的时候,笛子的演奏是需要与其他乐器在声腔的进行中完成。

笛子的角色与曲牌音乐中的其他角色不同。比如在豫剧伴奏音乐中,弦乐因其较强的表现力和坚实浑厚的音乐特点,主要承担了乐队领奏的内容。而笛子音色较为清脆,且穿透力较强,可能会对演员的演唱产生较强的干扰作用,所以在豫剧伴奏中,笛子并不完全跟唱包腔,只是蜻蜓点水似的时出时入。当演员吐字时随腔伴奏一句两句,它的主要任务是衬垫和吹奏大小过门。在过门时笛子可做即兴发挥,入拖长音、加花等,起着装饰性的作用。

当然,并不是笛子的所有伴奏都要表现出较强的装饰性。比如豫剧唱腔音乐根据其表现内容和方式不同,又分为了慢板、二八、流水、散板和快板等几种主要形式。在这些板式中,笛子作为伴奏乐器,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恰如其分的演奏。豫剧乐队笛子的演奏中,一般宜用连音(弧线)式吹法,以流畅自如为主,不宜每个音符都用舌尖吹奏。如若吐得多了,反而影响旋律的流畅性,也影响整个乐队的协调平衡。当然,在流畅自如的基础上,演奏者都要根据剧情需要,有目的地运用各种技巧。比如欢快的音乐加“指颤”;抒情的旋律用“气颤”加“滑音”;跳跃的情绪用各种“吐奏”;流畅的乐句用“连音”。这样恰当运用各种技巧,效果更佳。

笛子在乐队当中起到怎样的作用,还要根据实际剧目的音乐特点和音乐故事背景来具体分析看待。在某些剧目当中,笛子就由伴奏的身份转为担当许多色彩乐段的独奏和领奏。比如《朝阳沟》中“下山”的唱段“人也留来地也留”,主要表达银环决定离开山沟回城市的感情波动。银环在紧锣密鼓的紧二八中边唱边急走,突然一个明亮的笛子引子响起,银环触景生情,很自然地激发起对朝阳沟一草一木的热爱,使她对朝阳沟又难舍难分。笛子在此处的演奏利用流利的高音引出属音“2”,加上由慢渐快的指颤,表达了漫山遍野美景如画,激发银环对朝阳沟的无比眷爱。此处笛子伴奏设计得有声有色,技巧运用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