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临床康复护理服务范文

临床康复护理服务精选(九篇)

临床康复护理服务

第1篇:临床康复护理服务范文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普外科2006年10月~2008年3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20例,按照入院奇偶数的方式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治疗护理模式,观察组在传统治疗护理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应用临床路径,评价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术后卧床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住院费用、健康知识的掌握、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实施临床路径,降低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住院费用、促进了患者早日康复,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关键词】 临床路径 腹腔镜胆囊切除 应用

临床路径是指医院里的一组人员共同针对某一病种的监测、治疗、康复和护理所制定的一个有严格工作流程、准确时间要求的诊疗计划,以减少康复的延迟及资源的浪费,使服务对象获得最佳的医疗护理服务质量[1]。近几年,我国一些医疗机构纷纷对临床路径的实施方法、流程设计进行了研究和探索。我院普外科选取了腹腔镜胆囊切除这一病种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现对其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取2006年10月~2008年3月在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20例,按照入院奇偶数的方式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男20例,女40例,平均年龄42±7岁;观察组男21例,女39例,平均年龄43±6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种构成等方面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实施方法

对照组按常规治疗护理程序进行工作。观察组按以下方法实施临床路径。①制定临床路径路线:根据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的治疗和护理特点以及本院的实际情况,由护理部、科室护理组及医生组共同制定,内容包括入院前一日、入院当日、手术当日、术后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应做的工作。具体内容如下:入院前一日:门诊医生接待患者,为患者做详细体检,掌握手术适应证;导诊护士为患者进行电话预约,并嘱患者次日晨禁食、禁水后入院。入院当日:负责护士热情接待患者,及时准备床单位,介绍科室环境、制度、相关人员、诊疗护理计划、协助术前检查并说明目的、方法;指导患者术前饮食、体位、睡眠;手术室护士进行术前访视,介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手术方式、手术过程,做好心理护理,消除病人的紧张恐惧心理。手术当日:监测生命体征、腹部体征,密切观察术后并发症的先兆症状,介绍术后注意事项、正确体位、疼痛控制、切口护理、术后饮食。术后第一日:介绍早期下床活动的意义,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协助患者早期下床活动;观察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及进食后有无腹胀、恶心、呕吐、黄疸;手术室护士进行术后访视,了解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术后第二日:观察伤口愈合情况,指导康复护理,评价健康教育的掌握程度。术后第三日:负责护士进行满意度调查并做好出院指导,护士长及负责组长将病人资料进行整理。②应用实施:由护士长、负责组长、负责护士成立临床路径小组。负责护士于病人入院当日即严格按照临床路径制定的计划填写健康指引单(我院自行设计)并在发放的时候向病人详细讲解,对不懂的地方鼓励病人提问,然后再进行说明,直到病人掌握为止。负责组长则对负责护士落实的内容采用表格的方式进行评价,已执行的打“√ ”,对因特殊原因未能执行的书面注明原因。

3.观察项目和评价指标

记录每个病例的住院天数、术后卧床时间、住院费用、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的病人满意度调查表,包括医疗服务质量、合理用药、合理收费、合理检查共4 项,每项25分,共计100分)、病人对健康知识的掌握(采用我院自行设计的术后健康知识反馈单,针对术后康复共提出10个护理问题,每个问题有知道、部分知道、不知道三个答案,分别以3、2、1计分,以评价病人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得分越高,证明对健康知识掌握越好)、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时间。

4.统计学方法

将收集到的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结 果

两组病人均痊愈出院,观察组住院天数、术后卧床时间、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时间、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健康知识的掌握、满意度等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1。表1 两组观察指标比较(略)

讨 论

临床路径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医疗机构提供的一种新的医疗服务模式,国外已进行了20多年的研究,表明临床路径是一种高品质、低费用的新路径[2],它预先制定了诊疗护理日程计划表,有利于新上岗的医护人员短期内掌握规范,避免处理失当,防止错误发生[3] ,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实施临床路径后,在患者的整个治疗护理过程中,护士承担了管理、设计、协调患者知情参与的沟通与宣教,使护理工作不再盲目机械的执行医嘱或等医生指示后才能为病人实施治疗护理,护士更能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护理,使护理工作由被动变为主动,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从而也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

临床护理路径是整体护理的深入,它把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变成了具体实施项目,尤其是心理护理,通过耐心的讲解及指导,消除了病人的顾虑,同时临床路径的实施增强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感和沟通技能,保证了将健康教育贯穿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各个环节[4],使病人在整个住院期间融入医院规范的工作中,学到了疾病的预防、保健、自我护理等知识。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临床路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使得护患关系更加融洽。

近年来,医疗费用上涨过快与普通老百姓负担能力有限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看病难、看病贵”成为群众普遍反映的热点问题,临床路径服务模式有利于“知情同意”的实施,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自主权,临床路径表详细的告知了患者的治疗目标和护理内容,患者能及时了解自己的治疗和护理所需的住院时间及预期的诊疗、护理效果,使医疗护理易取得患者的理解、同意与支持,从而调动了患者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应用临床路径,规范了检查、治疗,使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明显减少, 住院时间缩短,节约了医疗资源。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临床路径,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卧床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从而促进了患者的早日康复。

总之,临床路径是以患者的住院时间为序,把具体的服务项目细化到患者住院的每一天,对需要为患者提供的服务项目定质、定量、定人,使环节质量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充分体现了循证医学的理念,坚持了持续改进的质量管理原则,又保证了诊疗措施的前瞻性、科学性、系统性和整体性,充分体现了“人文医疗年”服务宗旨。

参考文献

[1]袁艳玲,赵克华,胡锦华.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意义和方法[J].现代护理,2006,12(12A):2731.

[2]方丽珍,王爱莲,谌永毅,等.临床路径-全新的临床服务模式[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36.

第2篇:临床康复护理服务范文

关键词:神经内科 优质护理服务 探讨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18-0081-04

自2010年起,卫生部在全国卫生系统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简称“136示范工程”),全面提高医院临床护理工作水平。为了积极响应卫生部的号召,我院护理部隆重召开“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大会,认真贯彻落实卫生部2010年颁布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启动我院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达到“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的目标。我科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服务理念,认真落实优质服务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病员满意度达99%。具体如下:

1 我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具体内容

1.1 建立健全临床护理工作规章制度、疾病护理常规和临床护理服务规范、标准

1.2 建立护士绩效考核制度

根据护士完成临床护理工作的数量、质量以及住院患者满意度,将考核结果与护士的晋升、评估相结合。

1.3 确定临床护理服务内涵、服务项目和工作标准

分级护理的服务内涵、服务项目要包括为患者实施的病情观察、治疗和护理措施、生活护理、康复和健康指导等内容,并纳入院务公开,作为向患者公开的内容,引入患者和社会参与评价的机制。

1.4 临床护士护理患者实行责任制

责任护士对所负责的患者提供连续、全程的护理服务,增强护士的责任感,密切护患关系。

1.5 为患者提供满意的护理服务

扭转由患者家属或家属自聘护工承担患者生活护理的局面,减轻患者负担。

1.6 以“病人为中心”,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

将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和人文关怀融入到对患者的服务中,在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和专业技术服务的同时,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

1.7 不断丰富和拓展对患者的护理服务

在做好规定护理服务项目的基础上,根据患者需求,提供全程化、无缝隙护理,促进护理工作更加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

1.8 医院充实临床一线护士占护士总数的比例不低于95%

1.9 简化护理文书的书写

取消不必要的护理文件书写,简化护理文书,鼓励各科结合实际,采用表格化护理文书,临床护士每天书写护理文书时间原则上不超过半小时。

1.10 明确和落实医院各有关部门的职责分工

领导高度重视,把这项工作作为医院“抓服务、树形象”的重要契机,明确和落实医院各有关部门的职责分工,在全院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调动广大护士积极性。

1.11 加强有关部门团结协作,提高护士福利待遇,向临床一线倾斜,实行同工同酬,调动各方面力量为全面加强临床护理、落实基础护理工作提供便利条件和有力保障。

2 我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措施

2.1 建立健全神经内科护理工作规章制度、疾病护理常规和临床护理服务规范、标准

2.2 加强专科知识学习,提高护士的专业素养

加强专科知识学习,采取请上级医院医生讲课、晨会提问、开会交流、不定时总结等各种途径提高护士的专业素养。

2.3 制定专科入院须知及出院指导手册

制定专科入院须知,以反复讲解、书面、海报、健康宣传手册等方式进行;制定出院指导手册,分发给患者或家属,提供温馨服务。

2.4 建立病员意见簿,广泛收集病员意见

建立病员意见簿,收集出入院病员意见、建议及表扬等,不断改进、提高自己。

2.5 明确临床护理服务内涵、服务项目和工作标准

纳入院务公开,向患者公开内容,引入患者和社会参与评价的机制。

2.6 临床护士护理患者实行全程的整体责任制

使责任护士对所负责的患者提供连续护理服务,建立信任感。

2.7 改善服务态度

杜绝生、冷、顶等现象,增加主动服务意识,凡事到我为止,勿将矛盾扩大化。

2.8 以“病人为中心”, 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将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和人文关怀融入到对患者的服务中,提供有实用性、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细致、温馨、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2.9 积极开展护理新技术,融入特色护理

不断丰富和拓展对患者的护理服务,积极开展护理新技术,融入特色护理。

2.10 简化护理文件书写,加强护患沟通

简化护理文件书写,根据疾病特点,简明扼要。把时间还给病员,重在护患沟通。

2.11 弹性排班,加强晨晚间护理

在原来基础上添加两名护士上早班,中班人员少时,增加一个加强班。

3 我科的专科护理

3.1 病情观察

随时巡视病房,注意观察患者神志、患肢血液环等,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和情志变化,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师并做好记录,使患者得到最及时的治疗,杜绝不良事件发生。

3.2 治疗与护理舒适、安全

任何操作都按照操作流程进行,严格“三查七对一注意”,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最大程度降低患者的痛苦,保护患者的隐私。根据掌握患者的“八知道”,主动与患者沟通,使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治疗与护理舒适、安全。病房随时保持安静、清洁、舒适。

3.3 夯实基础护理

弹性排班,添加两名护士上早班,加强晨晚间护理,神经内科卧床患者多,中药贴敷、中药药液常污染床单,应及时更换床单元。做好面部清洁,皮肤、口腔、会阴、足部护理,保持头发、胡须、指甲清洁等。

3.4 皮肤护理

神经内科患者多,我科对患者护理要求做到三短九洁。行专科理疗时注意防止烫伤。病人出汗多,注意勤更换衣服、床单,温水擦洗,定时更换受压皮肤,预防压疮发生。有难免性压疮发生,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压疮的加重,促进压疮愈合。

3.5 心理护理

祖国医学十分重视心理在疾病发生和康复中的重要作用。对患者做好心理护理,沟通工作,认为不正常的心理和情绪能起到“治”病作用。

3.5.1劝说开导:运用人际关系学,在护理过程中通过语言、表情、姿势、行为的影响和环境的调整,对患者进行启发、开展、鼓励或暗示,达到调节患者不良情绪,正确认识疾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最终让患者有一个良性的情绪循环,积极上进的心态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回家,重返工作岗位,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

3.5.2因人制宜:①急、危重患者:心理多为恐惧,悲观或失望,医护人员以严肃、认真、沉着、机敏、果断的工作作风和稳、准、快的熟练技术给患者“看似无声胜有声”的心理影响,注意以谨慎细心的言谈举止影响患者。很多患者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无法接受所患疾病,受到沉重打击,很难接受现实,往往产生急躁、忧郁、沮丧等消极情绪,在无经济支持的情况下,患者甚至拒绝接受治疗和自杀。此时心理疏导尤为重要,及时与患者交流、沟通,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告知患者情能致病,也能治病。②慢性病患者:往往对治疗缺乏信心,有明显消极心理,护士在工作中尽量用积极、开朗的情绪去感染、鼓励患者,协调好家属的配合工作,唤起他们积极的情绪和与疾病作斗争的勇气和信心。③以情胜情:有意识地采用另一种情志去战胜、控制某种情志刺激而引起的疾病,达到治疗的方法。④清净养神:根据患者的心理状况指导患者保持乐观、愉快,避免不良情绪刺激。

3.6 饮食护理

清淡规律饮食,忌咸、寒、生冷瓜果、辛辣、煎炸、酒等。水肿忌盐,消渴忌糖等。注意食物的搭配,保证充足的营养,提高免疫力。根据内科不同患者的情况进行饮食调理,注意均衡饮食,合理调配,尽快恢复健康,缩短住院日,减少住院经费。

3.7 生活护理

根据护理级别进行护理,指导患者根据四季顺应四时;阴阳关系按时作息;根据病情进行康复运动并掌握运动量,以不疲劳为度;慢性疾病患者可开展练功、打太极拳、散步等活动。把健康知识融入生活,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身的调护,顺应自然,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

3.8 健康教育

简化护理文件书写,把时间还给病员,护士在病房工作的时间增加,针对不同的患者、不同的疾病、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修养等,从入院到出院,做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把专科知识融入其中,满足每一位患者需要,整个住院过程,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了解患者动态的变化,及时修改护理措施,有针对、有目标、及时的给予患者帮助,提出有建设性的个人健康指导,建立一种朋友式的护患关系,加强信任感。

3.9 功能锻炼

指导和帮助患者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中风患者可根据不同时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预防并发症发生。腰椎病、脊椎病、肩周炎等患者,可教患者做不同的健身操,如太极拳、瑜伽等,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尽快回归社会。

4 结果

我科自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实行整体责任制护理,护士对所主管的患者提供系统的优质护理服务。采取多种优质服务措施,优化护理服务流程,关怀体贴患者,耐心解释,随时巡视病房,随时做健康教育、情志护理,患者满意度达99%。

5 讨论

通过一系列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行,优点:①我科护士主动服务意识提高,整体观念改变。②我科护士专业知识大大提高,健康教育到位。③简化护理文书书写,专科疾病特点书写突出,采用表格式,护理书写简明扼要。④夯实基础护理,每个病房更加温馨,舒适,整洁。⑤增进了护患沟通,突出医院是医人而不是医病的特色,医患关系非常融洽,从而促进了医患和谐。⑥护士更多时间走进病房,像朋友式关爱患者,使他们得到更多的人文关怀,患者满意度大大提高。⑦入院到出院,患者更加明白了各个阶段的检查、治疗、护理、康复等,有利于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缩短了住院天数。⑧通过优质服务这个契机把更多科学养身的知识带到不同的家庭,使更多的人受益。

第3篇:临床康复护理服务范文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常规护理措施;白内障

引言

生活质量的提高使得人们对医疗卫生事业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近年来,人们对护理服务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对医院而言,不仅要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同时也需要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护理服务,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临床实践表明,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科学的护理方法,眼科白内障患者护理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满意度[2]。本文着重研究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眼科白内障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从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白内障患者中选取58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9例,男19例,女10例;年龄为61-78岁,平均年龄(69.4±3.8)岁;对照组29例,男20例,女9例;年龄为60-79岁,平均年龄(70.1±4.0)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可对比。1.2方法1.2.1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护理人员通过常规护理措施对白内障患者进行基础护理,实施健康教育,并让患者定期参加白内障疾病相关健康知识讲座,让患者了解更多的健康知识。1.2.2观察组临床护理路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临床护理路径,(1)制定临床护理路径,医院相关科室工作人员组建成临床路径小组,该小组工作人员根据标准护理计划评估护理程序,全面、分析、总结眼科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患者具体状况制定富含针对性的临床路径表。在制定临床路径表的时候应坚持实用性、科学性和最大康复原则,该表的横轴为护理时间、纵轴为各项护理方法和程序,之后反复检查、修改、讨论临床路径表,最终制定适合患者和护理人员的临床路径表。临床路径表的内容为从白内障患者入院后需进行的医疗内容、诊断评估、入院健康宣教、用药范围、手术方法、麻醉措施。辅助检查项目、生活、饮食、心理护理、活动康复计划、护理措施、出院指导及复诊等。其中,符合护理人员使用的临床护理路径表是一种将护理服务同健康教育相结合的表格,该种表格是通过临床路径小组成员通过全面、透彻的分析患者临床资料绘制出来的,并且该种表格能帮助护理人员很好的审查患者病历,进而为确定患者每日的诊疗护理活动。临床路径表是一种能让患者及时了解住院治疗期间中每天会发生的事情及医疗过程,进而降低白内障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提高患者配合护理人员的合作程度,促使患者早日康复。具体内容见下表1:(2)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在白内障患者入院的时候,责任护理人员填写入院评估表,并将制定好的临床护理路径表发放给患者及其家属,便于他们充分了解相关问题及住院治疗期间的护理目的。实施责任制,在患者入院的时候,护理人员应同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获得患者及其家属的认同感,并为其提供持续、整体的护理服务。在执行临床护理路径的时候,根据患者具体状况适当修改表格内容,并做好相应的说明。护理人员每完成一项,应让患者或是家属签字。对于没有完成的任务,应填写说明等。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变化状况和对护理满意程度,其中,焦虑、抑郁标准分的分界值分别为50分和53分,得分越高证明患者不良情绪越严重[3];根据我院自己编制的护理质量满意调查表进行调查,调查表的内容包含服务态度(20分)、服务及时性(20分)、管理规范性(15分)、综合素质(10分)和病房环境(10分),总分为100分,调查表分数越高证明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越高[4]。1.4统计学分析统计软件为SPSS18.0,计量资料t检验,(±s);计数资料c2检验,百分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变化状况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和护理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2.2观察不同组别患者护理满意状况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总分为(94.2±3.9)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2:

3讨论

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科学的护理模式,由专业的护理人员组成,针对某种疾病制定专门的护理方案,与普通护理措施相比较,临床护理路径更加科学、专业。在眼科白内障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可以为患者提供程序化的护理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临床实践表明,眼科白内障护理中利用临床护理路径,可以减少护理时间,提高护理人员工作质量,确保护理人员认真、积极的履行自身职责[5]。此外,临床护理路径可以保证护理的有效性,能节省患者治疗成本。通过本次研究显示,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同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之间具有密切关系,也就是说只有提高整个医疗服务水平,才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综合素质,进而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最终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焦虑、抑郁、护理质量总评分分别为(41.3±4.7)分、(42.6±2.7)分、(94.2±3.9)分均同对照组患者之间具有明显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在对眼科白内障患者护理时临床护理路径措施能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状况,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

参考文献

[1]刘秀华.临床护理路径在眼科白内障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3(15):3585-3586.

[2]刘新英,王清,李桂华,等.临床护理路径在眼科白内障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中医药,2016,4(B03):674.

[3]韩雪晶,颜廷霞,樊海英.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0):187-188.

[4]张敏霞.临床护理路径在眼科白内障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0):278-279.

第4篇:临床康复护理服务范文

1 相关概念介绍

1.1 床位分类管理

由政府主导建立分工合理的基本医疗服务体系,根据医疗机构功能定位划分床位类别,合理利用不同定位医疗机构的资源,主要将床位划分为治疗性床位、康复护理性床位、其他类床位。

1.2 治疗性床位

主要收治疾病急性发作期、危重期及疑难重症患者,主要指三级综合医院、二级甲等医院、专科医院床位。

1.3 康复护理性床位

主要收治急性期治疗后病情相对稳定,符合治疗床位出院指征,但需进一步康复治疗与护理的患者;诊断明确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患者;各种肿瘤患者的晚期非手术治疗和临终关怀;一般常见病、多发病患者;老年护理患者等。主要指二级乙等医院、老年护理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机构床位。

1.4 其他类床位

主要指疗养院、麻风病院等少数特殊医疗机构床位。

1.5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oninfectious Chronic Disease,NCD)[2]

指从发现之日起算,超过3 个月的非传染性疾病。这些疾病主要由职业和环境因素,生活与行为方式等暴露引起,如肿瘤、心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患,糖尿病,精神疾病等,一般无传染性。

2 国内外床位分类管理现状

我国国内目前还没有对床位进行分类管理的先例,主要分类方法是对医院进行分类,常用3 种分类方法[3]。按技术水平和服务层次可以分为一级医院、二级医院、三级医院;按收治范围可以分为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根据经营性质可以分为营利性医院或非营利性医院,其中第三种分类方法决定了医院的运行目标。2000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4],提出将我国的医疗机构根据其经营性质分为非营利性和盈利性两类。非营利性医疗机构[5]是指为社会公众利益服务而设立和运营的医疗机构,不以营利为目的,其收入用于弥补医疗服务成本,实际运营中的收支结余不能用于投资者的回报,只能用于自身发展,如改善医疗条件、引进技术、开展新的医疗服务项目等。营利性医疗机构是指医疗服务所得收益可用于投资者经营回报的医疗机构。他们二者区别的关键点在于收支结余是否用于投资者回报。但是从实践上看,实行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后,公立医院并未因其“非营利”的性质使医疗费用不合理上涨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6],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也未能得到建立,公立医院一统天下的垄断局面没有根本改变,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实际上是真正的营利者。因此,根据经营性质对医疗机构进行分类并没有实现降低医药费用和有效分流患者的初衷,必须探寻新的规划配置方法。

国外多数国家没有明确的床位分类措施,其医院分类按照治疗疾病的性质来区分,大型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主要治疗急性病患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主要收治慢性病和康复期患者,将患者分类进行管理[7-9]。我国目前的就医模式还是患者自主选择就诊机构,导致大量患者无论疾病轻重都涌向了大医院,没有形成合理的分流。多数发达国家居民的就医模式倾向于社区首诊制度(The system of the first treatment in the community)[10],即居民在患病需就诊时必须接受家庭医生(或称全科医生)首诊,除非是急诊,如果寻求专科医生的服务,必须要经过家庭医生的转诊,避免了患者自主选择医疗机构的盲目性,真正体现了医疗机构分类的意义。这样分类患者的就诊模式究其本质实际上是对疾病进行了分类,即分为急性病和慢性病。

大型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的急诊和住院病房是治疗急性病所用,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治疗慢性病、急性期后需继续康复疾病或长期需照顾的慢性病的场所。社区首诊制度减少了医疗费用的增长,合理分配了医疗资源,并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便捷、及时、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但由于社区首诊制对硬件设施和医务人员技术水平要求均高,不能一蹴而就,短期内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比较困难。

日本由于老龄社会的到来和疾病谱的变化导致老龄患者急剧增多,住院天数延长,医疗费用快速增长。为此,日本在2001 年进行的第四次医疗法修改中对医院病床分类进行了修改,明确地将病床分为以急性期疾病为主的“一般病床”和以慢性期疾病为主的“疗养病床”,以及精神、结核、传染病床[11]。我国目前的卫生服务需求与日本有许多相似之处,尤以老龄化问题最为突出。人口老龄化是世界性问题,但中国的老龄化速度是目前全球最快的,自2000 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中国局部地区已经出现了老年人口高龄化的趋势[12]。上海作为我国最早(1979 年)进入老龄社会的城市[13],其卫生服务的压力与需求可想而知,病床分类的经验值得借鉴。急性期医疗和慢性期医疗有很大的区别,前者以治疗的质量为重点,应强加人力资源的配置,集中强化治疗、专门治疗;后者以治愈后的生活质量为重点,以康复治疗和长期疗养为主,尽可能使患者恢复正常的社会生活。这样的分类管理方法必将缩短治疗性床位的平均住院日,增加床位周转率,同时是慢性比格恢复和急性病的康复期治疗更趋向集中化,便于管理和协调。

3 床位分类管理制度对护理工作的影响

启动病床分类管理,将使部分区县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挥贴近百姓和患者的优势,更好地开展术后康复护理、健康指导等综合服务;使大型综合性医疗机构和专科医院更好地服务于疑难杂症患者,发挥资源技术优势,向高、精、尖方向发展。护理人员作为与患者接触最多,直接为患者进行服务的医务人员,在实施床位分类管理后工作内容有所集中,将同时面临机遇和挑战。根据床位性质的划分,不同的医疗机构将承担不同的医疗任务,其工作人员将有不同的工作重点。作为治疗性床位机构的护理人员,由于其服务对象集中于急危重症患者,必将对其专科技能和综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有极好的应变能力和敏捷的思维,工作带有强烈的专科性质[14]。康复护理床位医疗机构的护理人员将主要服务常见病、慢性病、多发病及术后康复等患者,其工作性质更倾向于社区护士[15],不仅要掌握常规护理技术,更要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广博的医学知识,善于引导患者坚持长期治疗,擅长健康宣教。《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16]中明确指出要根据临床专科护理领域的工作需要,有计划地培养临床专业化护理骨干,建立和发展临床专业护士。将分步骤在重症监护、急诊急救、器官移植、手术室护理、肿瘤患者护理等专科护理领域开展专业护士培训,培养一批临床专业化护理骨干,提高护士队伍专业技术水平。同时,要提高社区护士队伍的业务素质,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大力发挥护理服务的作用和功能,提供符合社区人群健康服务需要的多样化护理服务。这是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然而,我国的护理教育以培养通科护理人才为主,尚无专科护理教育和社区护理教育模式[17]。我国在上世纪90 年代左右有专家提出培养专科护士的观点,进入21 世纪后,专科护士逐渐出现,比较成熟的有造口护士和ICU护士[18]。截止到目前,我国还没有直接从学校培养的社区护士,他们多是经过岗位培训后持证上岗的[19]。由此可见专科护理和社区护理人才的培养机制均有待完善和发展。两类人才的培养能否满足其数量需求和质量要求,护理技术的发展能否与不断更新的医疗技术同步,也是所有护理人员面临的巨大挑战。

毋庸置疑,床位分类管理制度将会给护理工作同时带来机遇和挑战,它能否彻底缓解三级医院就诊的压力,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现状,既和医疗、护理的技术发展相关,也与各类制度、法律关系密切,该制度的运行需要多方单位共同努力,协调合作。

参考文献

[1] 陕黎明.中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研究[M].珠海:珠海出版社,2008.

[2] 顾秀英,胡一河.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与控制[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3.

[3] 董恒进,曹建文.医院管理学(第二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4] 《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政策问答》编委会.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政策问答[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

[5] 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财政部,等.关于城镇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的实施意见[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0,20(8):3-4.

[6] 杨彪.我国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的经济学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04,23(12):31-32.

[7] 卢祖洵,金生国.国外社区卫生服务[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8] 侯建林,雷海潮,董竹敏,等.美国的医院分类体系及发展特征[J].中国卫生经济,2001,20(5):34-36.

[9] 朱毅.美国医疗机构分类及医疗保险浅探[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4,17(8):763-766.

[10] 马亚楠,刘洁,何钦成.社区首诊制实施途径探讨[J].中国公共卫生,2007,23(12):1532-1533.

[11] 孟开.从日本第四次以疗法的修改看医院病床分类[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04,21(3):120-126.

[12] 中国老龄化速度全球最快本世纪中叶将超过4亿[EB/OL]. cpirc.org. cn/news/.htm 2004/10/22.

[13] 毛军奇,秦绳缪,韩敏燕.社区老年护理院工作思考[J].中国全科医学,2001,4(11):898-89.

[14] 郭燕红.论专科护士发展现状和趋势[J].中国护理管理,2004,4(8):19-20.

[15] 社区护理,朝阳事业—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杜雪平谈社区护理的发展[J].中国护理管理,2007, 7(12):23-24.

[16] 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1):3-7.

[17] 王晓杰,沈宁.我国专科护士的培养及相关问题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06,6(12):8-1.

第5篇:临床康复护理服务范文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子宫切除;应用;效果评价

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 way,CP)是指医院里的一组人员共同针对某一病种的监测、治疗、康复和护理所制订的一个有严格工作顺序、有准确时间要求的诊疗计划,以减少康复的延迟及资源浪费,使服务对象获得最佳的医疗护理服务质量[1]。临床路径在世界发达国家已被普遍采用,并已取得良好的效果[2]。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5月在我院妇科住院的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等单病种做子宫切除术患者260例,年龄49--61岁,平均年龄(54.3±7.1)岁。按照入院顺序的单、双号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30例。

1.2 方法

2组患者均以整体护理为基础,对照组实施常规子宫切除术护理,实验组实施子宫切除术临床护理路径。 ①成立临床护理路径小组,制订临床路径表。主要包括3个部分:护士临床路径执行表,医生临床路径行表及患者临床路径告知表。临床护理路径以表格形式列出。按预计住院天数从入院第一天到最后一天设计路径表。护士路径表具体内容包括:护理计划、知识准备、诊疗、各项检查、用药、饮食、睡眠、排泄、休息与活动、心理状态、患者和家属的教育、差异分析、备注、出院计划共14项。医生路径表主要为规范化治疗方案,包括术前相关检查、术后各种处置、药物的种类、应用剂量等统一标准。患者路径表详细将患者在住院期间每天需进行的诊疗、护理及患者需要配合的项目告知患者,保证患者的知情和参与功能。 ②设立知情同意书,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临床护理路径的目的、做法,优点,让患者及家属了解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意义,以取得配合。③实验组自入院起就进入临床路径,对进入临床路径的患者,由经管医生、主管护士进行评估,按临床路径表上的指示,根据患者需要进行入院介绍,解释临床路径的有关内容和作用,取得患者的理解和合作,并在路径表上对患者达到预期目标的用蓝笔打“勾”,未达到预期目标的用红笔打“×”。主管护士、经管医生每日按照路径表上的指示,根据患者的需要进行评估、落实措施、评价,以达到规范医疗护理的目的,遇到“X”标记时,护士必须在护理记录中记载病情变化,并通知管床医生、护士长[3]。同时,组织小组成员进行讨论、分析、修正。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3.1健康教育知晓率。采用我院护理部制订常规使用的住院健康教育评估表。患者复述或示范健康宣教内容的程度≥85%为掌握,60%一84%为基本掌握,

1.3.2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采用我院护理部对临床科室使用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从服务态度、技术水平、语言与行为、帮助解决患者问题能力、健康教育等10项内容进行调查,按很好(10分),好(8分),较好(6分),一般(4分),差(2分)进行评价,满分为100分。总分90分以上为满意, 75-89分为较满意,74分以下为不满意。

1.3.3干预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恶心呕吐、腹胀及肩背酸痛依据患者的主观感受进行评价。超过72 h不能自主排气则为腹胀[4]。

2结果

2.1 组患者满意率(%)比较见表1

2.2 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见表2

2.3 组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知晓情况见表3

?

表12组患者满意率(%)比较

组别

例数

满意

较满意

不满意

例数

%

例数

%

例数

%

实验组

130

125

96.15

3

2.31

2

1.54

对照组

130

113

86.92

12

9.23

5

3.85

注2组比较Uc=2.6493,P

?

表2 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组别

例数

恶心呕吐

腹胀

肩背酸痛

?

例数

%

例数

%

例数

%

?

实验组

130

2

1.54

4

3.08

?

对照组

130

23

17.69

32

24.62

45

34.62

?

注2组比较X2=140.735,P

?

表3 2组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知晓情况

组别

例数

掌握

基本掌握

未掌握

例数

%

例数

%

例数

%

实验组

130

124

95.38

5

3.85

1

0.77

对照组

130

87

66.93

33

25.38

10

7.69

注2组比较Uc=5.8541,P

?

3讨论

3.1 临床护理路径作为护理管理新模式,溶于成效管理的概念,将“尽早康复”列为患者实施最佳护理的一个重要内容[5]。对子宫切除患者从入院即实施临床路径使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各项检查、治疗及护理,同时护理人员严格按路径程序实施有效的护理,减少了无效住院日,降低了住院费用,节约了医疗资源。表1可见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病人住院时间,降低了医疗成本。

3.2 提高健康教育知晓率。在子宫切除患者中实施临床路径,满足了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临床路径表格实际上也是健康教育的计划表和时间表,所有的健康教育工作必须沿着路径的内容进行,并由责任护士负责具体落实,通过责任护士耐心向患者进行医学知识和术前、术后注意事项等健康知识的宣教,减轻了患者的焦虑心理,提高了子宫切除术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患者麻醉清醒后护士主动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和协助早下床活动,可增强患者的自理能力,促进早排气,防止盆腔粘连,促进早日康复。保证健康教育的全面性和连续性,满足了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6]。

3.3 以病人为中心,提高病人满意度。护理过程公开化、具体化,充分尊重病人的知情权,让患者了解自己的护理目标,主动参与及配合诊疗护理,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实验组满意率明显提高。

3.4 临床路径强调团队精神。实施临床路径体现了医院多专业、多学科之间的团队协作精神,协调了医务人员之间、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的关系,促进了信息交流、传递,减少了中间环节,保证了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医疗护理的连续性,从而提高了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

3.5 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为护理质量管理提供有效途径。临床护理路径制定了标准的诊疗护理计划,为患者提供了标准化的医疗护理服务,规范了医生、护士的工作行为,避免医护行为随意性、盲目性和不必要重复,使护理人员能够全面准确观察病情,避免因个人水平、能力不同而造成遗漏及疏忽,使护理人员能尽早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尽快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减少并发症发生。不断分析总结,就可以对临床护理质量进行全程控制,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齐德广,秦银河,李书章,等.CP的应用及其相关问题和对策.医院管理杂志,2003,10(1):38.

[2]韦跃宇.CP-质量与效益.护士进修杂志,2002,17(12):908-909.

[3]郑冬燕,于莹.临床路径在子宫平滑肌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护理杂志,2007,24(1):12-13.

第6篇:临床康复护理服务范文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脑卒中;健康教育

临床路径是由临床路径发展小组,根据某种诊断、疾病或手术而制定的一种治疗护理模式,按照临床路径表指定的标准化治疗护理流程,让患者从住院到出院都按此模式来接受治疗护理,确保治疗和护理的连续性,使患者得到最佳的服务[1]。临床护理路径被广泛应用于规范护理行为,减少重复劳动,提高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缩短住院时间及增加患者满意度。它由病人统一诊断的常规护理计划综合而成,能够指导护士有预见性地、主动地工作;同时也使病人明确自己的护理目标,自觉参与到疾病护理过程中。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的“三高”特点。临床路径可以缩短住院时间,控制医疗成本,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并发症,其作用已得到共识[2]为探讨脑卒中患者最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2011年1月~2012年1月,对我院200例脑卒中住院患者应用临床路径实施健康教育,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神经内科住院治疗200例脑卒中患者。入组标准:(1)入院时经MRI或CT确诊为脑卒中并意识清醒交流合作;(2)患者能独立或与家属共同完成健康教育,且住院时间不少于13天的脑卒中患者。符合上述标准,每组各100例。按住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1。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法,即常规教育法,除了出入院教育外,住院期间对患者进行随机教育。实验组按照临床路径进行健康教育,为患者制定住院期间健康教育图,并对家属进行健康知识指导。整个实施过程由临床路径组长,护士长,责任护士共同完成,有责任护士具体负责根据情况对患者进行评估,在路径上对已执行的内容打勾、并签名。护士长每天抽查1~2份标准模式表,检查护士健康教育的实施情况。每周组织1次健康教育讨论会,分析教育效果不佳的原因,寻找对策,学习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技巧,以促进健康教育的有效性。患者出院时,标准模式表统一收存,以备总结和分析,并鼓励患者将本人的健康教育标准模式表复印一份带回家,以指导家中自我护理。

1.3 评价方法 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表进行调查评价,并于患者出院4周后进行回访,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出院时对患者家属进行考核及满意度调查,问卷内容包括10个项目如:脑卒中的主要病因、临床表现、治疗要点、药物知识、饮食原则、功能锻炼、危险因素、心理护理、预防措施及护理要点,每项1分,8分以上为优,6分以下为差,其余为良。满意度内容包括对健康教育过程的满意;对护士服务过程的满意;对健康教育效果的满意;对护士讲授能力的满意等。此测试在出院前一天进行,测试前做好解释工作,取得配合,参与率达100%。经统计学分析结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组间差别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及家属对脑卒中患者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见表2

2.2比较患者及家属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前后患者满意度比较见表2

2.3于患者出院4周后对其进行回访,比较患者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及压疮等并发症发生率见表3

3 讨论

3.1 临床护理路径改变了传统护理方法,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传统的护理方法是按照医嘱进行护理,目标不够明确,会因为护士资历、学历、知识水平参差不齐而给患者的健康教育带来不良效果[3]采用临床路径护理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使护士在工作中有章可循,使护理人员的服务理念发生了根本变化,临床护理路径有严格的时间框,可使健康教育工作有计划性、有预见性、针对性,使每位患者都能够得到规范的、连续的、完整的健康教育。也可使患者进一步明确自己的护理目标,在出院时对自身情况更加了解,充分调动患者主观能动性,以促进疾病尽早康复。

3.2 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与患者缺乏交流是常见引起医疗纠纷的原因之一,加强交流也是常常被护理人员忽略的一个重要问题。应用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要求护士经常向患者讲解与疾病有关的问题和内容,增加护士与患者交流的机会,密切了护患关系,由过去的被动沟通变为主动沟通,使患者及家属建立了良好的遵医行为,并能积极参与到医疗过程中,使各项治疗、护理计划得以有效实施,并有效地预防了疾病的复发和并发症的发生,不仅高质量地完成了护理工作任务,还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3.3 开展临床护理路径,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

为提高脑卒中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开展临床护理路径的方式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使他们主动参与到患者康复治疗当中。本研究显示,通过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其对脑卒中相关知识的掌握明显高于对照组,主要是因为临床路径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更直观、具体、易学;其次是对重点知识反复强调,加深了他们的印象。受过临床路径健康教育的患者及家属参与到整个治疗护理和康复过程,可以使患者保持情绪稳定,增加患者对康复治疗的信心;有报道[4]认为良好的心理护理可唤起患者的积极情绪,发挥正常的心理防御机制,对促进神经功能的康复起到积极作用;更重要的是减少了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患者的总体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以上几点都为患者及家属提供了相关更多的医疗护理和康复的知识信息,增加患者的依从性,提高满意度,增进临床路径在康复患者中的管理效应。

3.4 通过临床路径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使他们充分了解脑卒中的基本知识,逐步掌握健康教育的力度,增强了健康教育的效果,改善了脑卒中患者的护理质量提高了其生活质量,对患者的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有利于培养专科护士,提高护士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有利于督促护士履行职责和减少护理差错,同时也延伸了护理范围、促进护理事业向纵深发展。

参考文献

[1] 郎黎微,葛啸天,杨希琴,等.颅内动脉瘤患者治疗中实施临床路径的效果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8):684—686.

[2] 饶明俐.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第7篇:临床康复护理服务范文

【关键词】临床路径; 精神分裂症; 健康教育【中图分类号】R74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6-0303-01临床路径是以病人为中心,围绕康复,以患者结果为导向的管理模式[1]。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势在必行。应用临床路径进行健康教育,保证健康教育的连贯性,使护理人员依据临床路径对患者进行从入院到出院的系统、动态、连续而又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2],其效果是显现的。我科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应用临床路径对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1.1.1 病例选择标准:(1)诊断均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2)患者没有合并躯体疾病;(3)年龄20~60岁;(4)对照组和试验组文化程度均衡,具有可比性。

1.1.2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1月广西脑科医院一病科收住的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入院日期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均为男性;文化程度:文盲1%,小学18%,中学57%,大专以上24%。两组年龄、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在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常规的健康教育。试验组除应用抗精神药物治疗外,应用临床路径制订详细的健康教育计划表,进行有时间、有步骤、有计划的健康教育。

1.2.2组建临床路径小组,由护士长、护理组长、责任护士组成,进行护理路径知识培训,确定护理人员的角色和职责。通过查阅资料,咨询专家,充分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家属对健康教育的需求,在护理部主任的指导下,编写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健康教育的临床路径表,(表1)

1.2.3 应用临床路径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将临床路径表放入护理病历中,入院后值班护士进行入院宣教并签名。如患者处于急性期暂缓宣教,待病情缓解后责任护士根据健康教育临床路径表格进行宣教,宣教时语言通俗易懂,让患者容易理解和记忆,在每次健康教育之前先提问上一次的内容,根据患者的需要及掌握内容的情况,进行反复宣教。直至患者能够掌握相关知识,能够自觉采取有利于疾病恢复的行为。

1.2.4 检查、督促。护理组长经常与家属联系反映患者住院情况,征求家属意见,了解家属有何健康需求,并指导护士,监督、了解健康教育的进展和效果。护士长定期和不定期检查,每周一次或在晨间护理、护理查房时根据临床路径健康教育表格的内容,提问患者,了解患者掌握健康教育内容的情况,对在的问题进行反馈,责任护士再进行宣教。

1.2.5 出院前评价及指导:患者出院前由临床路径小组进行达标、总结、评价,患者出院时给予出院指导,使患者与家属充分认识休息、适应社会、良好的心理状态以及禁酒,遵医嘱坚持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在治疗精神分裂症中的重要意义。告之家属一定要督促患者按医嘱服药,防止随意增减药量或停药导致复发,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随时观察病情,定期复查,引导患者接受适当的社会刺激,预防复发。

2 评价指标

(1)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达标比较? 根据健康教育内容采用自制问卷,内容主要为精神分裂症的相关知识等,将复述内容得分在90分以上的患者视为达标。(2)患者和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采用我院护理部制订的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对出院患者和家属进行护理工作满意度问卷调查。

3结果

4.1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疾病中患病率最高的一组疾病。其病情迁延,复发率和病残率高,造成沉重的家庭和社会负担,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3]。由于患者对精神分裂症疾病认识不足,治疗依从性差,不能很好地认识到长程治疗的重要性,导致复发率高。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是当务之急,不仅对患者、对医院,甚至对整个社会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教导患者建立良好的遵医行为,是防止精神分裂症复发的重要措施之一。因此,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4.2按照临床路径图表内容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使护士知道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使健康教育更加规范、具体。按照护理路径循序渐进,分时间、分阶段地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克服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盲目性与随意性。满足精神分裂症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使患者掌握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情况、保健、康复、自我护理等知识,本文表2的结果表明,试验组健康教育达标率比对照组高。应用临床路径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提高了健康教育的效果。

4.3应用临床路径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在提高护理质量的同时也提高了患者(包括家属)的满意度。经统计比较:研究组病人满意度达95%,家属满意度95%。对照组病人满意度86%,家属满意度88%。应用临床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增强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提高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动性。护士每天按照路径内容主动实施健康教育计划,并提供相应的社会支持,增加了护士与患者之间沟通的机会,可充分了解患者的思想动态及需求,尽量满足患者的需要,充分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使患者在住院期间享受到人性化的护理,从而增进了护患关系,使患者和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所提高。参考文献

[1]方立珍.临床路径——全新的临床服务模式.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3.

第8篇:临床康复护理服务范文

【摘要】目的 研究临床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子宫次全切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试验组按制定好的医、护、患临床路径实施每日诊疗、护理、康复工作,对照组采用传统医疗护理方法。结果 试验组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和健康知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按临床路径实施诊疗、护理及患者的自理康复,可以减少平均住院日,降低住院费用,有利于患者主动参与诊疗和护理,促进了患者术后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关键词】 临床路径;子宫次全切除;护理

临床路径又称临床程序,是为已确诊为某种疾病的一组患者制定的、以患者为中心的、从入院到出院一整套医疗护理整体工作计划。是近年来继整体护理之后出现的新的医疗服务模式,目前正在全国一些医疗卫生单位中推广。我院通过对2011年3月~2011年10月的100例子宫次全切除术患者的应用,有很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1年3月~2011年10月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肝肾功能均正常、无其他合并症。两组患者在年龄、手术适应证、手术方式、麻醉方式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传统医疗护理方法按常规医嘱进行护理,采用随机教育方法。

1.2.2 试验组以手术天数为横轴,以术前指导、检查、用药、治疗、护理、饮食指导、功能锻炼、健康教育、出院计划等理想护理手段为纵轴,制订两份标准化的临床路径表,1份医护工作人员版,1份患者版,医护人员按临床路径表的标准化流程合作完成治疗和护理。医生在门诊按纳入标准选择临床路径的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对纳入患者进行入院宣教,做好手术前的阴道准备,手术前各项检查、检验的准备工作;向患者发放住院每日护理计划单,讲述路径的有关内容和最后要达到的治疗、护理目标,从而取得患者的理解与合作。第1天由主管护士发放并解释患者版路径表,以后由夜班护士发放给患者,以便患者了解第2天的治疗、护理和康复计划,第2天由主管护士负责向患者解释并实施当天的计划。每日每班次的护理人员,按照当日临床路径的内容观察病情变化,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开展健康教育。若病情沿路径方向发展,护士在工作人员版的路径表上用蓝色笔打“√”,未按照路径发展,则用红色笔在路径表上打“”。遇到标识“”时,当班护士必须在护理记录中记载病情变化,分析原因和给予相应的处理,护士长随机进行检查评价。临床路径预期住院8天,患者的住院时间比临床路径可能延长时,应登记在变异表上,并分析变异原因,做出相应处理,防止负性变异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1.2.3 评价的标准记录每个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经费,评价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患者对医疗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比较两组患者上述4项指标的差异性。(1)健康知识掌握评分表为自制问卷表,内容包括:手术前的饮食、手术后的饮食、活动,减轻伤口疼痛的方法,伤口的护理,保持大小便通畅的措施,康复功能的锻炼,情绪的调节8个问题。在出院前给予两组患者测试,让患者能复述有关的知识与技能,每个问题设3种答案(掌握、部分掌握、未掌握),分别计3、2、1分,总分为24分,在出院前进行问卷调查,得分越高,说明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越好。(2)满意度调查:采用我院护理部制定的“病人满意度调查表”在出院前发放,统计满意度。

1.3 统计学方法两组资料比较用t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试验组平均住院日和医疗费用明显降低,健康知识测试成绩、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见表1。

3 讨论

3.1 采用临床路径可缩短子宫肌瘤患者的住院天数,减少住院费用,临床路径在确保医疗护理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实施标准化的治疗、护理流程,界定了标准住院日,缩短了无价值的住院日,从而缩短了患者的住院天数,通过控制、规范治疗费、药费、检查化验费、护理费及床位费,使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康复出院,达到了降低住院费、降低医疗成本的目的。

3.2 临床路径可提高医疗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作为患者,除了需要在最短时间内康复、最低廉的医疗费用,更需要最高质量的医疗护理服务,由于临床路径是以患者的住院时间为序,把临床护理内容细化到患者住院的每一天,对患者的护理做到定时、定量、定质、定人,有效地控制了环节质量,所以能真正地保证为患者提供及时、高质量的护理;患者版的临床路径促进了医、护、患交流,通过向患者及家属解释临床路径的流程特点,使他们提前预知住院天数和将采取的治疗和护理方案、费用,满足了患者的知情权,促进了患者的监督机制,使患者主动配合,减轻焦虑,真正了体现以患者为中心,提高患者满意度。

3.3 临床路径将诊疗、护理工作标准化、流程化,临床路径有严格的时间性,可以使护士改变被动服务,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治疗和护理,使护理行为更加规范化和标准化,保证护理效果。从而避免因为个人的水平、能力、责任心的差异而造成的遗漏、疏忽甚至差错,有利于培训年资浅的或新调入科的医护人员,使之在短期内掌握本病种的医疗护理规范。

第9篇:临床康复护理服务范文

【关键词】 临床路径;乳腺癌;整体护理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 其发病率在我国已居恶性肿瘤的首位, 占全身恶性肿瘤的7%~10%, 目前乳腺癌已成为威胁女性身心健康的常见肿瘤。临床护理路径是整体护理中的一种工作模式, 它是在整体护理的基础上更加注意增加有价值的内容, 让患者完全清楚自己的病情发展与转归。它是由临床护理专家根据疾病或疾病手术的临床需求, 制定一种大家认可的治疗模式, 它体现了“以人为本”, 从心里、社会、人文等方面为每位患者制定最全面的个体化服务流程图。通过对乳腺癌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 把护理目标明确告诉患者, 让患者主动参与到治疗与护理当中, 促进康复, 也提高了护理效率, 减少医疗费用。

3 讨论

3. 1 临床路径的应用, 缩短住院时间, 减少医疗费用。临床路径是在护理程序的基础上, 更加注重增加实用性护理内容, 简化合并不必要的重复内容。护理人员严格按照设定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有效的护理, 使患者主动参与和配合治疗、护理, 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检查、治疗, 从而缩短住院日, 减少医疗费用, 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3. 2 临床路径的应用, 提高临床护理质量。针对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状态、对手术方式的接受程度、术后术侧肢体的功能锻炼配合程度, 护士根据临床路径护理模式, 有计划、有预见进行护理, 何时做治疗、护理, 如何实施心理护理, 促进护理工作完整完成, 使护理工作流程化、规范化, 避免遗漏或增加不必要的工作。同时激励护理人员不断学习相关专业知识, 以提高自身素质与业务水平, 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3. 3 临床路径的应用, 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皮下积液、皮瓣坏死、上肢水肿都是乳腺癌术后的常见并发症, 术后密切观察术侧肢体的血运情况、皮瓣下的引流管妥善固定、保持持续的负压吸引、胸带包扎松紧度适宜, 避免外展术侧上肢, 这些都是可以避免的。临床路径的应用, 使本院的“用心服务、用情呵护”

护理服务理念更加深入的开展, 护士不再是单纯执行医嘱, 而是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 参与到自我护理中, 并营造了关心患者、爱护患者、尊重患者的氛围, 使医患、护患关系更加融洽, 从而使患者并发症发生明显的减少。

3. 4 临床路径的应用, 促进患侧上肢的恢复,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路径的应用提高了患者的遵医行为和护理依从性, 让患者认识到术侧上肢功能锻炼的必要性及临床意义, 从而主动配合, 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循序渐进做好术侧上肢的功能锻炼, 能明显提高术后功能锻炼的正确率, 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 显著提高功能锻炼的达优率, 使患者在较短时间内恢复自理能力, 促进肢体的康复,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总之, 临床护理路径引入规范化护理行为, 使护理活动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 将临床路径运用于整体护理中, 体现了“以人为本”个性化医疗新概念, 更加深入开展本院“用心服务、用情呵护”服务理念。

参考文献

[1] 余北平,欧阳合意,刘兴丽.临床路径在恶性肿瘤患者介入术后疼痛护理中的效果.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7):755-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