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突发事件的舆情应对与引导范文

突发事件的舆情应对与引导精选(九篇)

突发事件的舆情应对与引导

第1篇:突发事件的舆情应对与引导范文

【摘要】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新型传播方式不断涌现,政府的施政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突发事件所引发的舆情,一经网络传播即呈现出爆炸式和几何增长式的传播方式。一些地方和部门虽然近年在舆情回应上取得较大进步。但总体来说,仍不能满足互联W对政府治理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待,工作理念不适应、回应时效不及时、回应效果不理想等问题仍然突出,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策略的研究必须实现引导方式和方法从有到优、从被动到主动、从回应舆情到引领舆情、从治标到治本阶段的跨越。建立起一种积极主动进行舆情回应和引导的新常态。

【关键词】政府 突发事件 网络舆论 策略研究

一、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定义

突发事件发生后,舆情引导主体应用相应的舆情引导手段来操纵网民的意识,影响网民对某突发事件的关注与评价,维护网络舆情的良性发展,把网民的心理、思想、情感和行为引导到社会所需要的方向上去,使他们按照社会管理者制定的路线、方针、规章从事社会活动的一种传播行为。具体来说,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对突发事件发生后网络舆情所表征出来的社会思潮、思想倾向、公众行为等进行公开评价;运用法律、行政或大众媒体、网络媒体等当前网络舆情及舆论行为进行引导,使网民明辨是非,始终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确保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运用议程设置手段,就某一社会事实制造网络舆论。

二、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现状

(一)政府在突发事件中网络舆情引导取得的成绩

政府在突发事件中网络舆情引导取得一定的成绩:引导机制逐渐完善;网络互动开始形成。目前,大多数政府部门已充分认识到网络的力量,充分利用“政府网站”、“政务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来传播政令信息,沟通民众情感,引导舆论走向,促进事件解决。

(二)政府在突发事件中网络舆情引导不当的表现

1.理念存在偏差

出现突发事件网络负面舆论时,有些政府机构想的不是如何在第一时间信息,满足公众的知情权,而是想着在“突发事件已得到基本解决”或者是“突发事件的负面影响已得到初步控制"之后,才想着向社会公众公布相关信息,也没有想着通过网络渠道信息。

2.认知存在偏差

有些政府部门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往往信息的方式和时间都滞后于网络平台信息。对网络舆论的认知存在误差一些政府部门仍然不愿意或不屑于通过互联网做好舆情引导工作。

3.行为存在偏差

主要表现为:封锁消息、沉默是金、躲避媒体采访、采取野蛮的网络行为包括网上 出现不同声音,就开始时采取删贴、封闭ID、关闭网站等方式代替。

4.内容存在偏差

政府在突发事件信息的披露上,存在着“我想公开就公开,不想公开就不公开"、“想公开多少就公开多少”、“想如何公开就如何公开”的思想,不敢说真话成为主流,不敢公布事件真相,导致政府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中的内容存在严重偏差。

5.能力存在偏差

主要表现为:网络舆情引导队伍的非组织化;网络新闻发言人有名无实。虽然有些政府部门设置了网络新闻发言人,但有些网络新闻发言人的素质与能力并不足以让其胜任工作。

6.效果存在偏差,

主要表现为信息滞后;网络谣言没有及时澄清;草率公开调查言论。

三、提升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力具体策略

(一)转变网络舆情引导理念

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人都进入麦克风”的新媒体时代,议题的“草根性”、视角的“平民化”、角色的“打入感”,使网络舆论呈现出快捷性、开放性和互动性、尤其是复杂性等新特征。大大增加了舆情引导和处置的难度,而这一切要得到根本解决,关键还在于政府相关部门是否已经树立真正的“舆情”思维、树立科学应对舆情和舆情引导的理念。

(二)健全网络舆情引导机制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在政务公开工作中进一步做好政务舆情回应的通知》一经,旋即引发了各方的广泛关注。如何落实好“通知”精神,使之有效地作用于各级党政机关的回应工作实践,我认为最优先的问题是必须要做好机制建设,这就好比盖高楼“打地基”,地基打不牢固,再好的顶层设计也无法实现,再多的技法也都是空中楼阁。建立科学、连贯的网络舆情引导机制亟待得到重视和解决。

(三)构建网络舆情引导法治

要坚持依法独立审判的底线不动摇;要构建法律机关与社会舆情的良性互动;要培育社会公众的法治思维;要强化舆论的自律与他律。要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为政府所用,就必须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对其进行正面引导,妥善处置舆情内外关系,最终树立政府的公信权威。法律机关应当积极主动,坚持运用法治思维、辩证思维来看待舆情问题,正向引导社会情绪,将舆情释放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当中。

(四)完善网络舆情引导法制

“无规矩不成方圆”,政府在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引导中不仅要不断的树立法治思维引导舆情,同时政府对网络舆情的引导应在相关法律法规许可的范围内进行、网民针对突发公共事件在网络上发表言论,同样也应受到相关 法律规章制度的制约,唯有依法引导、依法言论,才能营造一个和谐的网络舆论环 境,才能促进突发公共事件的顺利解决。

(五)创新网络舆情引导方式

第一、把握舆论生态变化,充分利用政务新媒体

政府需发展多元化政务信息平台、扩大政务新媒体的平台化属性.

第二、提升网络舆情预判能力,积极开展网络阵地建设

政府需主动学习建设网络阵地、有的放矢善用社会力量。

第三、加强网络舆情监测和分析,主动设置网络媒体议程

有针对性地进行舆情监测和分析。如在重大决策、重大节日以及相关事件爆发初期,对突发舆情事件进行动态性地适时跟踪、及时研究和判断,对其所处的阶段进行深入分析。政府可以根据监测分析和研判结果,通过对议程设置确定哪些事件进入到媒介议程,引导整个网络舆论参与者改变原有状态,从而达到引领舆论的目标。

第2篇:突发事件的舆情应对与引导范文

学校 突发事件 网络舆情 管理策略

近年来,学校突发事件时有发生,给学校正常秩序造成了程度不同的影响和破坏,甚至诱发出其他社会矛盾。面对突发事件,学校建立了各种应急预案,以便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进行处置和引导。但是,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交流方式、信息传播方式以及信息获取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网络空间成为社会民众意见表达的重要空间,是社会舆论的重要影响力量。每当突发事件发生时,社会民众在网络空间予以了极大的关注,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给学校网络舆情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这种情况,如何管理网络舆情,对舆情进行正确引导,是学校必须面对而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

一、学校突发事件引起网络关注的原因

教育是民生之基,是民众最关心的民生问题之一。学校突发事件由于其后果的危害性,更是社会和网络空间关注的热点。系统分析和把握网络空间舆情形成的根源,有助于学校及时正确管理舆情。

1.网络舆论的“涟漪效应”

“涟漪效应”是由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杰考白・库宁(Jacob Kounit)提出,亦称为“模仿效应”。网络舆情的“涟漪效应”是指某些事件引起的社会波动。学生是网民中的一个庞大群体,由于网络的开放性以及青少年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期,他们缺少社会阅历,对问题思考不周密;他们好奇心盛,容易接受新生事物;他们独立思考能力不强,从众心理表现突出。这种状况很容易造成突发事件发生时网络舆情的快速传播,导致网络舆论的“涟漪效应”,引起“一石激起千层浪”的现象,使学校的突发事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议。

2.公民新闻的兴起

个人传播技术的普及、受众主动参与新闻传播的需求以及网络传播促成了公民新闻的兴起,公民新闻颠覆了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在新媒体时代,民众能够以“快餐”方式了解最新发生的国内外新闻动态。但是,基于各种各样的初衷,他们并不满足于担当“看客”的角色,而是更倾向于以“现场目击者”的身份通过互联网新闻,他们主动寻找新闻信息,对学校突发事件的发生以及对整个事件的应对过程评头论足,形成各种舆情,影响事件进程。在传统媒体时代,话语权主要是由媒体方控制,但网络时代公众的话语权掌握在自己手中。网民可以借助网络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根据自己的喜好按动键盘个人的“权威”信息,表达对社会上一些现象的态度和观点。

3.网络舆情负面信息的凸显

网络舆情倾向于出现与主流舆情分歧的局面,由此引起网民的围观甚至是追随。这种分歧多数是源于现实生活中网民所存在的不满情绪和心理压抑所致。很多情况下,网民在进行网络意见表达的时候,常常不重视突发事件本身的有关信息,而只是一味地对学校存在的问题进行过度的负面渲染,使得负面消息不断扩散、蔓延并引起公众聚焦,负面信息叠加到某种限度时,可能会演变成危机事件。同时,民众对于学校所寄予的理想期盼与现实的实际差距也增加了他们的负面情绪。负面的网络舆论一旦占据主导地位,便产生了网络舆情危机。

4.“眼球经济”的驱动

“眼球经济”是依靠吸引公众注意力获取经济收益的一种经济活动。“眼球经济”时代,一些社会媒体,只为吸引消费者眼球,刺激消费欲望,抢占市场份额,而不惜突破公共道德的底线,乃至违背法律。过多地关注和追求高“收视率”“发行量”和“访问量”,使一些媒体把过多的精力放在消费者的关注度上,把心思放在如何让“噱头”更吸引人上,淡化了自身的社会责任,甚至为了吸引眼球不惜自降品格,传播虚假信息,歪曲事实真相。这种舆情引导的扭曲一旦牵扯到学校,学校突发事件很容易成为某个时期的一个极端舆论“热点”,使学校的声誉遭受贬损。

二、学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管理工作中的制约因素

网络舆情的复杂性给学校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造成了很多困难,导致学校在处理突发事件的过程中顾虑重重、谨慎小心。对于网络舆情的管理方面,很多学校更是缺乏经验,也制约了该项工作的开展。除此之外,学校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管理方面还存在以下制约因素。

1.网络舆情话语权的局限性

“话语权”简言之,即控制舆论的权力。话语权掌握在谁手里,决定了社会舆论的走向。学校仅仅拥有自己的门户网站、BBS论坛、微博等宣传阵地,还没有其他媒介话语权,而目前学校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却源于校外网络。话语权空间的局限性制约着学校舆情应急处理机制的健全和完善,也削弱了学校化解舆情风险的能力。当前,学校引导和化解网络舆情主要依靠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帮助,然而在这一过程中,常常会出现错过舆情引导的有利时机问题。面对突发事件,如何建立同地方的联动机制,有效加强对舆情的管理,是需要着重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2.责任被“无限扩大”

学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聚集的焦点通常都是学校管理存在的漏洞以及学校应当承担的责任问题。然而,认真梳理分析舆论指责的原因,常常是把学生安全责任被“无限转移”到学校。事实上,学校、老师对学生所负的是教育、管理、保护的关系,而不是监护关系。此外,学校还担负了许多“无限社会责任”,学校突发事件一般被要求由学校单方面负责并予以解决。当然,学校有责任妥善处置突发事件以及管理好网络舆情,但也需要家庭、社会和政府的支持和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承担起教育和保护学生的重担。

3.身份被不适当界定

网络舆情中,学校的身份常常被民众主观地界定为“强者”。关爱弱者、帮助弱者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一个人都要力所能及地去做的事情。在对待强者和弱者的问题上,人们总是习惯于从弱者的角度去确定价值判断的标准。学校发生的突发事件,学生经常被看作是弱势群体,是网民同情和支持的对象,而学校被视作强者,是网民认定的责任方。这种对强者和弱者身份的主观界定,有悖于对制度、道德规范的尊重。社会民众情感、态度的支持映射到网络舆情中,就会导致学校责任的无限扩大以及一面倒地对学校进行质疑和指责,使学校面临强大的舆论压力。

三、学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管理的对策

网络舆情使学校对于突发事件的处置更为棘手,增加了工作的难度。如何遵循法律,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对策,应对和引导网络舆情,是各类学校在处理突发事件过程中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1.加强组织领导和科学决策

建立常态化的组织机构,加强对网络舆情工作的管理,完善对网络舆情的决策程序,是提高网络舆情管理质量和水平的重要保障。学校要结合自身的实际,建立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统一领导,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分工负责,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形成长效工作联动机制。同时,在学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处置过程中,组织机构要深入调研,查清事实真相,确定事件性质,并充分征集和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作出处置决策,正确引导网络舆论。

2.强化网络舆情监测和研判

舆情监测是对网络平台社会公众的言论和观点进行监视和预测。突发事件发生时,相关信息会短时间内迅速传播,引发公众热议。特别是一些非理性议论,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监测和应对,往往会造成难以预料的结果,进行舆情监测对于学校来说非常重要,完善的信息资源可以准确地把握网民的思想轨迹。要加强日常监测和特殊时期的重点监测,关注网民的主流声音和负面情绪,做好舆情信息的收集和整理方面的舆情监测工作,并及时向相关部门反馈。同时,要做好舆情研判,通过来源分析、真伪分析和归类分析,对舆情的趋向作出判断,以便于制定出正确的工作预案,采取应对措施,确保舆情彻底解决。

3.提高信息公开和透明度

突发事件发生时,网民既关注突发事件的本身,同时还关注突发事件的原因、事件的进展以及与事件相关的其他一些情况,特别是学校对事件处理的态度和方式。网民形成或扩大舆情的过程,其实是期盼事件能够得到合理解释的一种方式。如果期待时间过于漫长,他们对学校的处置工作便会产生怀疑,进而负面情绪就会大量汇聚,发展到一定程度可能会产生对抗情绪。同时,网络的便捷性,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学校必须面对而不能回避,要及时通过微博、门户网站、新闻会以及媒体专访等形式,向社会公开学校对事件处理方式方法、进程以及措施,解答公众的质疑,提高事件信息的公开和透明度,让公众了解事实真相,有效控制负面舆情,防止虚假信息肆虐和蔓延,取得舆情引导的主动权。

4.注重网络舆情的平衡与引导

加强网络舆论的平衡与引导是网络舆情管理中防止出现舆情危机的一项重要工作。首先要组建一支高素质的“网上舆论平衡员”队伍,发挥学校专家学者对社会的引领作用、学生管理工作者的专业指导作用、优秀学生的榜样示范作用,对负面舆情进行疏导和化解,控制负面舆情的发展势头和矛盾激化,防止出现舆情危机。其次,重视对“舆论领袖”的教育以及对舆论领袖的培养。意见领袖是网络空间对突发事件的传播起主要推动作用的网民,时常在网络信息并对他人的观点施加影响,意见领袖的意见表达极易取得学生网民的遵从和认同。学校要重视学生中“意见领袖”的对舆情的影响,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和培养,让他们成为网络正能量的传播者,抑制网络空间负面舆论的扩散。

5.重视突发事件中学生的心理干预

一般情况下,学生在经历过突发事件时,会不同程度出现一些生理和心理问题,例如,恐慌、焦虑、压抑、情绪低落等,需要进行一定的心理调试和干预。如果心理干预不及时、不到位,可能会给学生带来持久的心理阴影和心理压力,进而再次引发一些不可预知的危机事件。学校要高度予以重视,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专业机构心理辅导或者通过在线咨询、心理干预辅导讲座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调整,让学生尽快走出心理阴影,化解内心困惑,使心理功能恢复到危机前水平,消除该事件对学生的影响

6.对网络舆情处置进行事后评估

对网络舆情处置进行事后评估,可以有效地总结经验,发现漏洞,进一步提高学校应对和处置舆情的能力,避免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当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平息后,学校要组织召集相关职能部门对舆情事件的发生原因、传播特点以及处置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对处理的效果作出客观评价,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以提高学校在网络时代应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快速反应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秦启文,等.突发事件的管理与应对[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2] 荀瑶.公共危机事件与网络舆情安全[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0(6).

[3] 刘志明.微博网络舆情中的意见领袖识别及分析[J].系统工程,2011(6).

第3篇:突发事件的舆情应对与引导范文

〔关键词〕SWOT分析;网络舆情;政府策略

1 现状分析

截至2011年6月,中国网民数量达4.85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6.2%,继续超过世界平均水平[1]。某个突发事件在网上刚一曝光,即可迅速引爆全国舆论,把地区性、局部性和带有某种偶然性的问题,变成全民“围观”的公共话题,甚至变成需要中央政府出手干预的公共事件。

目前,国内已有一些学者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进行研究。丁菊玲等在网络舆情危机事件形成因素分析[2]中重点分析了网络舆情危机形成内在过程,对网络舆情危机形成外在因素进行探讨,给出网络舆情危机影响因素;张一文等在网络舆情与非常规突发事件作用机制[3]的研究中,利用系统动力学建模探究事物自身演化机理,为控制非常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扩散,引导非常规突发事件舆情传播提供有力依据。

本文通过分析政府在应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方面具备的优势和劣势、机会和威胁等因素,构建了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SWOT策略矩阵,为政府实现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2 基于SWOT分析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

SWOT是一种策略分析方法,通过对被分析对象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加以综合评估与分析得出结论,通过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结合来清晰地确定被分析对象的资源优势和缺陷,了解所面临的机会和挑战,从而在策略与战术两个层面加以调整方法、资源以保障被分析对象的实行以达到所要实现的目标[4]。SWOT分析矩阵如图1所示。

对作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方的政府部门来说,影响事态的因素大致可分为4类:有利于应对和控制事态的优势;自身存在的可能导致事件恶化的劣势;有利于事态好转的机会;可能导致情况恶化的威胁。因此,SWOT分析可以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复杂因素的信息分析提供有效的思路和途径,为政府处置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提供策略。

2.1 基本思路

注重政府与网民联系的紧密性,充分认识优势、劣势和机会、威胁的相互转化。建立面向未来的思维,采取动态、辨证、关联的视野来识别优势、劣势、机会、威胁,注重内部资源、能力和组织的核心竞争力对各因素的影响,加强对优势、劣势和机会、威胁相互转化的考虑。

2.2 优势分析

突发事件一般要经历突发事件发生、政府部门处理案件、网络舆情产生和传播、事件平息等阶段。在政府部门处理案件过程中,通过调查取证掌握突发事件详尽的原始信息,这是政府争取网络话语权最重要的信息;在网络舆情产生和传播阶段,政府部门拥有电视、报纸、广播、政府网站等主流媒体对事件进行报道。政府部门在处置突发事件网络舆情过程中,具有应对和控制事态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1)突发事件发生后,政府部门通过调查取证,拥有突发事件最为全面的信息;

(2)政府通过网络监测宏观把握舆情态势,即采用技术手段,采集互联网信息,从而达到了解社会民情,挖掘民意,从而辅助国家决策,为科学决策和和谐社会建设更好的服务;

(3)政府拥有主流媒体和宣传机构,可用其稳定社会情绪,加强社会凝聚力;

(4)政府拥有对网络监管的权利,可以制定相关政策、法规等规范互联网信息;

(5)政府部门(公安机关)有执法权;

(6)应对网络舆情,政府部门人力、物质资源丰富。如上海市专门成立网络宣传管理办公室,与各大互联网站建立紧密的联系、沟通机制,通过网络编辑业务培训和资格认证制度加强网络舆情管理队伍的素质。

2.3 劣势分析

截至2011年6月,中国的网站数,即域名注册者在中国境内的网站数(包括在境内接入和境外接入)有183万个,互联网资源数在大幅度增长[1]。据抽样统计,每天人们通过论坛、新闻评论、博客等渠道发表的言论达300余万条,超过66%的中国网民经常在网上发表言论[5]。面对海量的网络信息,传统的人工化监测手段已无法满足监测的时效性,传统的政府宣传及舆情获取方式已无法满足当前政府网络媒体治理工作的需要。政府部门在处置突发事件网络舆情过程中,自身存在的可能导致事件恶化的劣势,主要体现在:

(1)部分政府干部对网络舆情重要性认识不足,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不强。一些政府干部对网络舆情的影响作用估计不够,认为网络舆情是虚拟的,对现实社会影响不大,没有意识到网络舆情通过“催化”、“发酵”,将会使“小问题”演变为网络“大事件”[6]。

(2)政府部门处理突发事件滞后于网络舆情产生和扩散。

(3)政府部门缺少联动协作。

(4)政府部门忽视舆情的网络特征以及统计数据的价值挖掘。当前政府网络舆情治理工作大多集中于舆情管理机制层面,主要是制定网络舆情管理策略、网络舆情应对机制等,倾向于从宏观管理制度及舆情发生后的应对策略上做研究,忽视了舆情的网络特征以及统计数据的价值挖掘,容易导致研判工作的本末倒置,即在没有科学的方法及技术手段作为支撑,对舆情事件数据进行准确收集、统计、分析、研究的前提下,任何管理制度和策略实施的效果都只能停留于理论层面,既无法实现日常网络舆情的监测和危机舆情的预警,更无法把握深层次的网络舆情演变规律。从而在危机舆情爆发时,事前无预兆,事后无头绪[7]。

(5)政府部门缺乏全面的网络舆情引导机制。公众舆论具有可控制性和可引导性,突发事件发生后,围绕网络热点问题,政府往往错过“第一时间”信息,引导正确舆论导向,导致政府工作被动。

(6)政府部门舆情监测手段落后,导致网络舆情预警滞后。目前的很多舆情监测系统舆情分析的主要问题在于热点发现的速度很慢,而且热点滞后严重,往往是流行了好几天才发出来,而发现的热点也仅仅是印证当前的热点,最终导致网络舆情预警滞后。

2.4 机会分析

目前,我国政府部门与公众的信息互动渠道较为单一,主要渠道都是单向性传播的,尤其是在网络传媒环境下,政府管理部门与网民就重大社会问题的互动远没有达到网民满足的程度,而且现有的互动大多是非常态的,缺乏制度性。近年来虽然政府部门主动公开信息的意识加强,但仍受到传统惯性思维的影响,与网民缺乏互动信息的传递,无法满足公众的全面知情权,不能及时回应不断出现的各种质疑。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部门在处置突发事件网络舆情过程中,有利于事态好转的机会可以归纳为:

(1)大部分网民具有爱国主义情怀、社会正义、人道关怀。

(2)“舆论领袖”作用日益重要。

(3)网民总体知识水平逐年上升、学生成为网民主体。

(4)网络传递信息快捷,易于政府和网民交流和沟通。

(5)网络信息可以被监测、网络舆情传播扩散有规律可循。

(6)信息(文字、图片、视频)需通过“把关人”审查。网络“把关人”应是信息提供者、信息引路人、信息规范者和监督人,设置好有关话题或议题,吸引终端上的个人参与到公共话语空间,通过自由热烈的网络交互,及时的新闻报道,再加上详尽的事实背景材料,对不同空间的话语进行整合,在交流中引导大众舆论,促成正确舆论的形成[8]。

2.5 威胁分析

政府部门在处置突发事件网络舆情过程中,可能导致情况恶化的威胁主要有:

(1)部分网民对突发事件不完整信息进行猜测、恶意关联可能导致大量片面、虚假的信息产生。

(2)网民构成参差不齐,对事件认识不全面,易于情绪化,易引发有害舆论。

(3)网络匿名现状,促使某些网民哗众取宠、谋求高关注、高点击率制造虚假新闻(信息)和新闻(信息)炒作。

(4)网络推手隐蔽性、渗透性强,他们通过制造话题、策划网络事件诋毁竞争对手或制造有影响力的话题,混淆视听,影响或改变现实社会中事件的发展趋势[9]。

(5)网络信息传播不受地域限制,容易产生引起连锁反应。

(6)部分论坛信息审查不规范;部分博客、个人空间、QQ群等上传图片、视频甚至不需要审查;部分视频网站对上传视频缺失内容安全审查。

2.6 构造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处置策略矩阵

见图2。

3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策略研究

上文分析了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时所面临的内、外部因素,得出了政府的应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SO、ST、WO和WT策略,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政府往往需要采用策略组合才能很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网络舆情形势。为了更好地辅助政府制定策略措施,本文将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策略分为长期策略和近期策略。长期策略即在突发事件没有发生的时候,政府应做好加强优势、改善劣势等工作时制定的策略;近期策略即在某个突发事件发生后,政府应对网络舆情传播制定的策略。

3.1 长期策略(WO-ST策略组合)

在没有突发事件发生时,政府部门应不断加强自身在应对网络舆情时的优势、改善自身劣势,争取劣势转化优势,同时制定降低已知威胁的策略。基于此种考虑,本文将WO策略和ST策略进行组合作为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长期策略,具体措施如下:

(1)提高政府干部认识网络舆情重要性,关注民众的网络声音。

(2)提高政府部门处理事件的效率,建立事件进展信息制度。

(3)政府各部门(公安部门、宣传部门、组织部门等)间建立网络舆情联动应急机制。

(4)重视舆情演进规律、舆情监测技术、网络数据挖掘及预警研究。

(5)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网络舆情引导机制,挖掘培养“意见领袖”,发现并依法处理网络推手。

(6)鼓励政府干部、各部门新闻发言人、理论工作者等开办微博,平时利于和网民交流,“战时”可以引导网上舆论。

(7)实行网络实名制,完善互联网法规,加强对网络媒体的准入许可、监督管理和违规处罚。

(8)通过网络编辑业务培训和资格认证制度加强“把关人”素质,制定论坛、博客、个人空间的信息的审查制度,尤其是图片和视频的审查。

(9)在人气旺、影响大的论坛设立网络警察(或者培训“意见领袖”深入论坛、博客等),对网络舆论进行必要的秩序维护。

(10)成立由专业人士网络监察机构,对网络进行监管。

3.2 近期策略

突发事件一般要经历突发事件发生、网络舆情产生和传播、政府介入干预、事件平息等阶段,所以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对社会的影响一般分为潜伏期、明显期、高潮期和消退期[10]。在舆情潜伏期,政府面临的机会大于威胁,政府选择“争取机会”的策略易于引导舆情的发展,此时应采取“先声夺人”的策略组合(“SO-WT”策略组合);如果政府错过潜伏期的舆情引导,那么在舆情明显期,政府面临的威胁大于机会,选择“降低威胁”的策略可以尽量较少负面舆情,政府应采用“亡羊补牢”的策略组合(“ST-WO”策略组合)。

3.2.1 “先声夺人”策略――“SO-WT”策略组合

在舆情潜伏期,政府面临的机会大于威胁,政府选择“发挥优势、争取机会”的SO策略易于引导舆情的发展,尤其网络舆情监测重点应该是论坛、微博、个人空间等,避免发生“蝴蝶效应”[11];在舆情明显期以及高潮期,政府面临的威胁以及曝露出来的劣势逐渐明显,政府应采取“改善劣势、降低威胁”的WT策略;在舆情消退期,政府应监测衍生舆情、进行舆情反馈和经验总结。具体策略措施如图3。

3.2.2 “亡羊补牢”策略――“ST-WO”策略组合

如果政府错过舆情潜伏期的引导和控制,那么在舆情明显期,政府面临的威胁大于机会,选择“发挥优势、降低威胁”的ST策略可以尽量较少负面舆情,避免出现“轰燃效应”[12],尤其是通过网络监测处理虚假信息、不良舆论以及“网络推手”等威胁;在舆情高潮期,政府应采取

“改善劣势、争取机会”的WO策略来“弥补和挽回”政府错过最佳控制时期的损失;在舆情消退期,政府应监测衍生舆情、进行舆情反馈和经验总结,尤其是总结此次舆情处理滞后的教训并进一步完善舆情反应机制。具体策略措施如图4。

4 结束语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建立社会安全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以及“加强重要新闻媒体建设,重视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建设、运用、管理,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提高传播能力。”体现了党对政府对加强网络舆情工作的重视。本文通过分析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优势和劣势、机会和威胁等因素,构建了SWOT策略矩阵,确定了政府的长期策略及近期策略,尤其是应对突发事件时的“先声夺人”和“亡羊补牢”策略,为政府控制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扩散,引导突发事件舆情传播提供决策依据。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省略nic.省略/dtygg/dtgg/201107/t2011011820250.html.

[2]丁菊玲,勒中坚.网络舆情危机事件形成因素分析[J].情报杂志,2011,(2):6-9.

[3]张一文,齐佳音,马君,等.网络舆情与非常规突发事件作用机制――基于系统动力学建模分析[J].情报杂志,2010,(9):1-6.

[4]靖继鹏,马费成,张向先.情报科学理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370-372.

[5]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09年事业的进展白皮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秦亚欧.组织部门应对网络舆情问题的策略分析[J].领导科学,2011.2(上):41-43.

[7]梅松.政府网络舆情治理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思考[J].电子政务,2011,(6):76-79.

[8]李尚.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府网络舆论引导策略研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1,(2):21-23.

[9]王子文,马静.网络舆情中的“网络推手”问题研究[J].政治学研究,2011,(2):52-56.

[10]张一文,齐佳音,方滨兴,等.非常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热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情报杂志,2010,(11):71-75.

第4篇:突发事件的舆情应对与引导范文

一、突发公共事件中舆论引导的重要性提升

在实践中,我们过去一直存在重“事”(事件处理)而轻“论”(舆论引导)的倾向,往往给我们带来许多不良的恶果。在当今媒介时代,突发事件中的信息流与作用越来越大,所以重“事”轻“论”应该改成二者并重,甚至舆论引导更重。舆论引导是突发事件能否顺利解决的关键环节,有效的舆论引导有助于防范新的危机连锁发生,而且舆论引导还有助于提高公众认识水平,防范发生类似突发事件。可以说,突发事件的新闻,本身就是事件进展的一部分。由于突发事件的特殊性,其新闻,更需要有效的机制与制度保证,有更大的主动性,有更高的传播技巧,也需要更高的媒体管理和服务水平。所以突发事件处置的舆论引导是考验新闻制度的试金石。

从历史上看,我国的新闻制度就是伴随突发事件一起发展的。改革开放以来突发事件推动新闻有三个典型案例。即1979年11月的渤海二号沉船事故,1994年3月的浙江千岛湖事件,2003年春天的“非典”。这实际上也形成了新闻的三个大的阶段,即上世纪80年代的初步建立期,90年代之后的曲折发展期和2003年之后的快速发展期。2003年“非典”之后,是新闻制度大规模的推进期。一方面是突发事件本身在快速增多,媒体对突发事件的报道热情在提升,另一方面是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在提升,新闻的制度化体系建设在加快。然而我们看到,从2008年的“3・1”“5・12”汶川地震,到2011年的“7・23”动车事件,突发事件依然是新闻历程中的标志性事件。

在近年来频发的突发公共事件中,突发事件中舆论引导的要求在不断提升,而存在的问题也在凸显。可以说,提升突发事件中舆论引导的能力,是当前提升舆论引导水平的重中之重。

二、当前突发公共事件的新特点

在当前的突发公共事件中,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随着媒体活跃及社交媒体的发展,媒介事件的地位上升。在实践中我们发现,突发事件并不一定有自然或事故灾害,有或流行性疾病,而可能就是媒介事件。所谓媒介事件,是“由媒介披露而引发,进而形成强大的公共舆论,尽管目的是揭露真相,监督政府和企业的不当行为,但是其中也会有非理性的情绪、不当言论和错误信息,需要政府或企业迅速回应并及时处置,否则也会对政府和企业的形象形成重大影响”①的事件。2007年的“周老虎”事件,事实上就是一个媒介事件,也是网络媒体登上中国舆论舞台的标志性事件。随后的2011年的“郭美美炫富”、故宫“十重门”、2012年的海南“宰客门”、烟台“药袋苹果”都是此类事件。近年来这类事件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如“青岛大虾”“哈尔滨万元鱼”等,都是这类事件。值得注意的是,媒介事件结合具体个案引发的巨大社会影响,成了当前媒介事件的新特征,例如2015年的“庆安枪击案”、2016年的“魏则西事件”“雷某案”“丽江游客被打”、2017年的山东聊城“刺死辱母者”等等,这些事件是当前舆论引导的薄弱环节,值得我加以特别重视和研究。

其次,当前突发公共事件中,混合型事件也是舆论引导的薄弱环节。人们在比较“东方之星”沉船和“天津港炸”的引导效果时,看到了巨大的差异。但是背后一个重要的不同就是东方之星沉船是相对简单的事件,而“天津港炸”则是原因背景及其过程都复杂的混合事件。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事件可以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安全和社会安全四大类。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凡是涉及到有人为原因的突发事件,新闻就十分困难,尤其是原因性质复杂的突发事件,就更加困难。“天津港炸”就是如此,既是事故灾害,又是公共安全(因为有氧化钠的泄露),还是社会安全(有示威抗议),还有权力的分割、权力的腐败等等,对新闻的要求更高。当前混合型媒介事件有增加的趋势。

第三,当前的突发公共事件中,由于社会急剧转型和价值观多元,不仅有传统的反腐、吏治、公共政策、医患矛盾等,涉及社会道德评判及国际关系看法的事件也逐渐增多,这也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新变化。在近年来的突发公共事件中,有涉及道德评判与价值观冲突所引发的事件如“王宝强离婚”“罗一笑事件”“校园霸凌”,有涉及法理困境的“刺死辱母者”等等,涉及国际关系的事件如“南海仲裁案”“萨德入韩”等等,可以预计,今后此类事件也会越来越多。

最后,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及“传播下沉”,突发公共事件的传播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我们看到,报纸、杂志、电视等传统媒体在事件中的议程设置能力进一步下降,“两微一端”成为很多中国人了解新闻时事的第一信息源,而且更多的社会阶层上网,网民结构日益向中国总人口的结构还原,推动网络话语权趋于均等化;与此同时,网民部落化、网络社群有所发展,网络舆论渐趋分层呈现,或者用尼葛洛庞帝的话说,互联网正在有可能从“同一个世界,同一个网络”走向四分五裂的巴尔干化。②当然,这一方面有利于在多元传播环境中达到理性共识,但是另一方面,“后真相”时代的到来,使传播环境更为复杂,管理难度也在进一步加大。

三、突发公共事件舆论引导的对策建议

通过对上述事件的整体研究,我们认为今后的舆论引导,应该在政策、事件研究、舆论引导的原则、具体操作及制度建设各个层面,做进一步的改进。

在政策层面,事实上,党中央、国务院近年来对舆论引导的重视程度非常高,连续出台了多项政策文件。例如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回应社会关切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意见》,201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健全信息和政策解读机制的意见》,2015年中央宣传部、国务院新闻办《关于建立健全信息和政策解读机制的意见实施细则》,2016年更是连续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关于在政务公开工作中进一步做好政务舆情回应的通知》及《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意见的实施细则》等等。文件的密集程度前所未有,而且文件的规定也非常具体。例如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建立新闻的“4・2・1+N”模式,规定了新闻的频次及对领导干部的要求。明确提出了回应的责任主体,特别强调提出主要负责人就是“第一新闻发言人”,强调了实效和约束机制,要求重大突发舆情在24小时之内召开新闻会。文件还特别明确需要重点回应的五类舆情:“对政府及其部门重大政策措施存在误解误读的、涉及公众切身利益且产生较大影响的、涉及民生领域严重冲击社会道德底线的、涉及突发事件处置和自然灾害应对的、上级政府要求下级政府主动回应的。”③这些文件中都把突发事件作为重要问题,也提出了具体的制度建设安排,关键是如何理解及做好落实,例如开展全国新闻的评比工作,就是一个很好的举措。

在研究层面,要加强对媒介事件及混合事件的研究。媒介事件看起来没有地震山洪、爆炸塌桥,没有较大的人员伤亡,但是影响力却很大,也是当前舆论引导的薄弱环节。媒介事件处置直接面对媒体和公众舆论,涉及到对媒介环境变化的认识,涉及到媒介管理和传媒政策,更考验新闻工作的机制建设和效率,而且媒介事件也在越来越多地与具体的突发事件结合,形成混合事件。强调现代社会是“风险社会”概念的英国学者吉登斯就声称,传统的风险主要是来自外部(External risk),但是当代更多的风险来自内部,是被制造出来的风险(Manufactured risk),“所谓被制造出来的风险,是指由我们不断发展的知识对这个世界的影响所产生的风险,是指我们没有多少历史经验的情况下所产生的风险”。④媒介事件,就是这样的风险,所以更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

在舆论引导的原则层面,也有些需要商讨改进的地方。例如,过去在突发事件的处置原则中,往往谈到要“快说事实、慎说原因”,理由是当原因复杂时,不好表态。实际上,我们认为这个“慎”只是相对的,原因就是为事件定性,我们还是要坚持“情报与定性优先的原则”。⑤定性可以包括为事件的分类定性,为事件的程度定性,还可以包括为事件的责任定性。美国危机管理专家劳伦斯・巴顿称,公众在每次的危机中都会问三个问题:“发生了什么?”“事情是怎么发生的?”“采取了什么措施保证不再发生?”,如果没有原因的回答,就有一半以上的疑问解决不了。传播学的原理也告诉我们,只有在第一时间为事件定性,才能制定更好的传播方案。目前,很多失败的案例不是慎说原因,而恰恰是急于将本单位本部门与危机起因做切割,草率脱责,往往给媒体和公众留下不负责任的印象,甚至引发进一步的危机。再如,我们在突发事件的处置中还有一个原则,就是行政事权与权的统一,实践表明,在涉及到需要承担责任的事件时,者最好由上一级的部门来,更容易取得好的效果。我们在“雷某案”中可以看出,首先就是舆论引导的定性不准,把事故型的事件当作无过错型的新闻,其次就是的层级不够,昌平警方的上级出面太晚,最终酿成了舆情的失控。而西安地铁三号线伪劣电缆事件和山东聊城的刺死辱母者判决事件,都是由更高部门迅速出面,才迅速地化解了舆情。

在舆论引导的操作层面,要避免一些常犯的错误而引发引爆舆情。一是面对复杂的混合型事件,要避免模糊回应。例如,天津港爆炸的前六场新闻会,记者提出的60个问题有一半都没有得到当场回应,而“民警张际勇失踪案”,当地的回应也是含糊其辞,躲躲闪闪。二是面对汹涌高涨的舆情,要避免官腔官调、冷言冷语甚至对抗性的回应。例如,中关村二小对校园霸凌事件的回应就属于前者,而丽江官微怒怼游客留言,山东聊城刺死辱母者中济南公安官微的不当回应,就属于后者。三是对于事件不清且原因复杂的事件,不要急于切割或是大包大揽,避免只有拍胸脯而没有权威数据。正如总理在视察天津港爆炸现场所说,“权威信息跟不上、谣言就会满天飞”。我们可以总结当前舆情事件回应不当的种种类型:态度对抗型、问此说彼型、回应相互矛盾型、回应模糊型、生硬切割型等等,这些都有具体的表现,也都是在具w操作上需要避免的。

在思想观念和制度建设方面,也需要进一步的强化。我们看到,对突发事件中舆论引导重要性的认识问题依然模糊。尽管我们说在突发事件中,事件处置与舆论引导居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今天的新媒体环境下,甚至处于更加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历史的惯性原因,许多领导干部,还是存在着重视事件处置而轻视舆论引导的倾向,常常以处置事件为名而不出席新闻会,不接受记者采访,往往认为记者是“添乱”的,或者“口出惊人之语”而引发新的舆情灾害。在许多单位的突发事件处置预案中,舆论引导的地位并不高,只有些笼统的原则和规定。我们还看到,舆论引导的制度化建设问题依然任重道远。在突发事件处置中,凡是舆论引导不利的,都与机制建设不完善和领导重视程度不高有关。在2015年的“庆安枪击案”中,媒体炒作了十几天,而新闻则迟迟不见。在2015年的天津港炸中,正是信息不清,的职责不明,回应关切不到位,导致在微博平台上负面舆论高达70%以上。⑥相反,2015年“东方之星”沉船,由于领导有力,机制完整,信息透明有序,网络舆论中正面和中性的报道占了整个报道的66.4%。⑦而2017年年初的丽江系列案件,被新闻评论员曹林称之为“塌方式舆情”,认为原因是自上而下媒介低能,上面缺乏领导力,基层缺乏执行力,中层缺乏判断力,其实也与观念和制度约束不利有关。当前我们已经进入了新闻制度建设的深化和改革时期,要加强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制度建设。例如,在新闻发言人的培训和考核中,增加突发事件与舆论引导的培训与考核内容;又如,在新闻的评估制度中,增加突发事件处置的评比权重;再如,考虑与应急管理系统和各级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的应急机构进行有效对接,等等。这样才能更好应对我们面临的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的新形势。

「注释

①刘笑盈:《突发事件处置与舆论引导》,五洲传播出版社2013年版,第11页。

②胡泳:《从尼葛洛庞帝之叹说起》,《新闻记者》2017年第1期。

③见“中国政府网:政策:文件库”《 关于在政务公开工作中进一步做好政务舆情回应的通知》。

④(英)安东尼・吉登斯:《失控的世界》,周红云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2页。

⑤刘笑盈:《突发事件处置与舆论引导》,五洲传播出版社2013年版,第109页。

第5篇:突发事件的舆情应对与引导范文

[关键词]校园传播学;风险社会;校园突发事件

目前,中国的传播学研究按研究领域划分,有所谓乡村传播、城市传播、政治传播、文化传播、国际传播、性别与女性传播等。本文立足风险社会的视角,以校园重大突发事件的信息传播为切入点,讨论开拓和建立传播学的一个新分支——校园传播学。

一、风险社会与大众传媒

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首次使用“风险社会”的概念来描述充满风险的后工业社会,并提出“风险社会”理论。有关风险社会的代表性成果还有谢尔顿•克里姆斯基的《风险的社会理论学说》、芭芭拉•亚当的《风险社会及其超越:社会理论的关键议题》等。“风险社会”理论描述和分析了我们所处的社会结构特征,为我们理解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提供了独特的视角,为制订相关的社会政策提供了有益的思路。中国学者申凡、陈奕认为,社会风险是一种将导致社会既有运行机制和稳定局面遭受破坏的不确定因素,其核心特质为一种导致社会危机与社会冲突的可能性,在共时态上表现为一种社会不安状态,在历时态上表现为一段持续发展过程。

中国近年有关风险社会的研究有一批专著问世,如张乐的《风险的社会动力机制》、庄友刚的《跨越风险社会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丁烈云的《中国转型期的社会风险及公共危机管理研究》等,大多从公共管理视角或哲学层面切入,有些研究涉及了风险社会中的大众传媒和信息沟通。确实,在大众传媒广泛渗透并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大众传媒已成为风险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贝克也认为大众传媒与社会风险之间关系密切。按照发展传播学的观点,传播系统是整个社会系统发生变化的晴雨表和推进器。探讨大众传媒在化解社会风险、推动社会健康发展中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具有学术价值,亦有较强的实践意义。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多发期,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的社会结构特征在不同的社会结构层面同时存在,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许多风险和挑战。近年的一些突发事件表明,“风险社会”其实离中国并不遥远。政治、经济、生态、文化等领域都存在潜在风险,处理不好,将对社会稳定与和谐产生灾难性的影响。因此,加强对风险社会的研究,对我们避免、预防和消除自然的和人为的社会风险具有借鉴意义;对于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颇具参考价值。

二、风险社会视角下的突发事件与校园突发事件

风险社会与突发事件紧密相连。突发事件又被称为“突发公共事件”或“危机”事件,如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它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在当下的互联网时代,突发事件与网络舆情相伴而生,相互影响。一方面,对突发事件的网络信息传播与舆情管理若有不慎,易引发“蝴蝶效应”,产生重大社会影响;另一方面,互联网舆论已成为一些突发事件的策源、酝酿、发酵、放大的重要场域。随着突发事件频发,网络媒介越来越深度介入,如何认识、把握并有效管理网络舆情,维持社会和谐稳定,是各级地方政府和舆论宣传工作者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网络舆论是社会舆论的一个集中表达与展示的窗口,承载着社会与公众的诸多期盼,与社情民意有着深刻的联系与互动。全面把握网络舆论的规律和走向,倾听、引导和满足公众诉求,积极疏导,有助于化解社会风险,促进社会和谐。在全面提高社会科学化管理水平的诸多措施之中,健全网上舆论管理机制被寄予厚望。2011年,时任总书记强调“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首次提出把虚拟社会的管理纳入社会管理,把网络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管理统筹结合起来。

突发事件网络信息传播与舆情管理已成为当前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国外相关研究相对中国较早,注重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在对突发事件网络信息传播与舆情管理方面,国外主要有三种调控模式,即彰显个人自由的北美自律模式、个体自律与国家调控相协调的欧洲均衡导控模式和凸现政府强制介入作用的东亚模式。国内突发事件网络信息传播与舆情管理研究以几大主题为主,涉及新媒体环境下的突发事件网络信息传播模型与规律、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监测和预警、研判及其指标体系、政治监督、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管理的公众行为解读、政府信息公开、政府导控、应急决策支持、媒体责任、法律与政策规制等。这些研究也体现了多学科的交叉融合特色,如丁柏铨教授的论文《新媒体语境中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与舆论关系研究》,围绕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从新媒体语境中的舆论角度切入,提出了可行的研究方法、理论架构和研究思路;喻国明教授的论文《大数据分析下的中国社会舆情:总体态势与结构性特征——基于百度热搜词(2009—2012)的舆情模型构建》,以百度搜索词数据库为研究对象,采用大数据的价值挖掘与分析技术,提出将碎片化的舆情信息整合处理,并进行舆情模型构建,用以分析当下中国社会舆情的结构性特征和测定中国社会舆情指数,对于社会管理和社会协调有重要启示;赵振宇教授的的论文《系统论视野下的突发事件舆论引导框架构想》,在系统论的视野观照下,构建了应对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的传播系统。喻发胜、赵振宇的“双因叠加效应”认为,对于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而言,“事件处置”和“舆论引导”恰如一个硬币的两面,两者相互影响,难以分割。如果事件处置不力,则舆论引导难以奏效;同时,如果舆论引导不力,则会使事态变得更为复杂,且可能激发更强烈的舆论。

在论著方面,有丁俊杰、张树庭主编的《网络舆情及突发公共事件危机管理经典案例》、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合著的《网络舆情热点面对面》、邹建华的《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策略》等,都非常注重研究的应用性和针对性。

近年,突发事件频频发生,其中校园重大突发事件占了相当比重。校园重大突发事件因涉及公众利益成为社会和的焦点,网络传播的快捷性更加使此类事件的影响力急剧扩大,网络传播的失范与道德缺失又增加了校园重大突发事件所引起的负面影响。因此,校园重大突发事件的信息传播与舆情管理亟需规范,以期预防和减少校园重大突发事件的模仿行为,维护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目前对校园重大突发事件的信息传播与舆情管理的研究方面,仅有零星论文涉及,如陈强、王雅蕾、王国华的《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泛化现象研究》、施敏锋的《校园重大突发事件网络传播中的道德缺失与秩序重构》、赵治的《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变过程及应对策略》、唐东升的《新兴媒体条件下的高校群体突发事件舆论引导机制构建研究》等。新闻业界的突出研究成果则有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定期的高校应对网络舆情能力推荐榜,对高校应对网络舆情提出了应对意见和建议。

具体到校园重大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而言,近年有些校园重大突发事件也频频被推到网络舆论的风口浪尖。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校园重大突发事件与社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校园神经连接千家万户,校园舆情也是社会舆情的一个窗口。相关部门在这方面既有成功应对的经验,也有处置不当的教训。校园重大突发事件的信息传播与舆情管理表现出与其它领域的共同一面,也有自身的特点,对此加以研究总结,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综上所述,近年中外学者在突发事件信息传播与舆情管理研究方面成果令人瞩目,学术积淀丰厚,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学术养料,奠定了坚实的学理基础。这些研究也存在不足,如研究方法比较传统、单一,宏观、中观、微观结合的研究不多,缺乏对各类典型个案的分析和解剖,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采用得比较少等。

三、关注校园重大突发事件的校园传播学

如前所述,目前中国的传播学研究按研究领域已有较细致的划分。以上述校园重大突发事件的信息传播研究为切入点,可尝试开拓和建立传播学的一个新分支——校园传播学。校园传播学研究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校园传播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在应用价值方面,校园传播学研究可立足风险社会的视角,通过对校园重大突发事件生成背景的考察,以及原因分析,在研究校园重大突发事件传播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可深化对网络舆情管理的认识和理解,并提出规范与引导举措。校园传播学研究的总目标在于为当下中国校园治理和教育发展提供传播支撑,亦即研究如何以传播促进教育、社会和国家发展。

2.校园传播学研究什么

校园传播学的总体框架可分为史论篇、实践篇、对策篇和借鉴篇等。首先,史论篇可对风险社会、风险社会视域下的突发事件和校园重大突发事件进行理论探讨,为整个研究提供理论工具。研究中国校园重大突发事件与风险社会视域下的网络舆论之间的相互影响。把中国校园重大突发事件放到社会大系统和诸多复杂的现实因素中加以考察。其次,史论篇可探讨中国历史上的校园重大突发事件,加深研究的纵深感。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都呼唤校园传播学的建立。我国数千年历史中的学生运动其实都可称为校园重大突发事件,这样一种学术视野将为当下的突发事件信息传播和网络舆情管理提供丰富的历史养料,并显现出校园传播学研究的中华传统特色,还可开拓研究的历史深度和学术厚重度。

史论篇研究应注重采用理论探讨、历史文献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查阅并分析鉴别、分类整理有关中国学生运动的历史文献,为校园重大突发事件传播和治理研究提供历史素材。个案研究法,即在分类的基础上以典型性校园重大突发事件为例,具体分析。实践篇则主要研究近两年和今后三年中国校园重大突发事件的信息传播和网络舆情管理方面的现状和问题,以及相关对策。可从校园重大突发事件的信息传播模式,即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网络传播入手,考察校园重大突发事件信息传播、网络舆情管理的现状和问题。重点分析校园重大突发事件信息传播和网络舆情管理的典型案例,案例可包括过去两年和将来三年。研究上述5年期间校园重大突发事件引发的网络舆情热点事件,包括事件简述、进程实录、传播路径、舆情源头、网络传播、官方回应、舆情分析、评论文章、多方点评等。对围绕特定事件形成舆论的内在演变机理进行研究,构建风险社会视域下的校园重大突发事件的舆论演变机理体系,系统分析校园重大突发事件的舆论演变路径、演变动因和生命周期。

对策篇主要探讨校园重大突发事件信息传播和网络舆情的管理对策。按照人际传播管理、组织传播管理、大众传播管理、网络传播管理分别探讨。就政府、学校、媒体如何提高舆情识别、舆论引导和交流沟通能力进行对策性研究,包括校园重大突发事件舆情识别指标、舆论处置模式、舆情沟通机制等。对策篇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并重,辅以个案研究。定量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内容分析法等手段,田野调查法以追踪调查法和深度访谈法为主。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篇可探讨国际上突发事件信息传播和网络舆情管理的三种主要模式:北美模式、欧洲模式和东亚模式。鉴于美国是一个突发事件、尤其是校园重大突发事件较多的国家,可以美国作为研究重点,以资借鉴。主要采用对比分析、囯别分析、个案研究方法。采用对比分析、囯别分析有助于拓宽学术视野。

总体而言,要坚持宏观研究与微观调查相补充、全面调查与典型调查相统一。既要宏观把握古今中外校园重大突发事件传播和治理的整体情况,又要以校园个案的微观调查弥补宏观研究之不足。要想研究出切实有效的校园重大突发事件信息传播和网络舆情的管理对策,前题是了解真相。对于尚未平息的校园重大突发事件,深入现场进行追踪调查和深度访谈将充满挑战。对于已经过去的校园重大突发事件,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以还原事实真相也颇不容易。在研究的总体思路方面,可先从德国社会学家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出发,以风险社会理论为视域,是研究视角的创新。通过梳理其理论,建构关于风险社会之传媒角色的规范性认识,为后文的描述和分析提供理论工具;接着,以校园重大突发事件的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和网络传播为基础,构建校园传播的模型。通过校园重大突发事件的典型案例,以网络舆情演变为核心议题,运用生命周期理论,对校园重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的孕育、扩散、变换和衰减四个阶段的舆情管理展开研究,探讨校园传播和校园治理、教育发展之间的关系,这也属于国家治理体系建设与现代传播研究的新探索。

四、小结

第6篇:突发事件的舆情应对与引导范文

[关键词]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研究综述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06.137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06-0-02

2016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6.8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0.3%,手机网民规模达6.20亿。网络的不断发展使信息传播向公众敞开了“参与之门”,让公众有了更多话语权,网络也成为各种社会事件、问题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场所,尤其是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网民的行为在网络媒介功能作用下,往往引发新的网络风险或公共危机事件。《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建立社会舆情信息汇集机制和分析机制。

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公共舆论管理、危机传播理论、网络舆情技术模型与平台建设等方面。

1.1 公共舆论管理

Norman R.Luttbge指出公共舆论、媒体和决策三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T.Glasser.& C.Salmon指出公共舆论客体的重点研究对象是社会问题。A.Cvetkovich认为民意调查是公共舆论管理中重要的研究方法。

1.2 公共危机传播

Endreny和Singe通过对不同媒体在灾害事件中报道的传播内容进行分析,发现政府官员对危机信息传播具有重要影响。Benoit指出政府在危机管理中要勇于负责,及时传播有效的危机事件信息。Jonathan Bernstein认为对公共危机的处理办法要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才有可能使危机传播趋于稳定、和谐。

1.3 网络舆情理论研究

Patricia Moy认为突发事件的应对和舆论引导不当是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主要影响因素。Noelle-Neumann认为公众意见在网络舆情的形成中有重要作用,一方意见会因为另一方意见的沉默而成为某种一致性的舆论,进而演化为网络舆情。

1.4 网络舆情的技术与模型研究

Hegselmalm 等人指出在网络舆论传播过程中,舆情观点是多种观点的共同交互结果。Elgazza强调领导者的重要性,认为负有传播、解释各种观点责任的个体,可以轻易地、完全地改变其他个体的看法和观点。Antioine Naud 等人认为采用聚类算法等方法和技术,对网络上的舆情话语进行舆情简报处理、倾向性分析等操作。Vadrevus、Gelgif、Davulcuh 等人认为对网络舆情可以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如Fisher判别法、距离判别法等。

2 国内研究现状

2.1 网络舆情的内涵及特征

陶建杰指出公众借助网络来表达自己对社会发生的焦点事件、热点问题的言论与观点就是网络舆情。纪红 等人指出网络舆情就是公众通过网络对社会事件的发展变化中执政者及政治价值持有者的基本态度。徐晓日认为网络舆情具有来源广泛性、发生突然性、指向倾向性、传播极化性和匿名性五大特征。

2.2 网络舆情的演变过程与机制研究

曹劲松认为网络舆情发展包括“散播―集聚―热议―流行”四个阶段和“爆发、升华、延续”三个关口。顾明毅认为网络舆情的发展一般包括早期传播―社会性知情―社会性表达―社会行动等阶段。王国华以“药家鑫案”为例,重点从事件、公众和媒体三者关系分析了意见领袖的作用。唐超认为网络情绪在网络舆情演化过程有着重要作用,并提出网络舆情的情绪演化规律。

2.3 网络舆情的分析模型与技术研究

郑军设计了Web舆情系统模块,并构建舆情热点发现和追踪模块。谢海光和陈中润 等人提出了舆情分析“十点”论,并对突发事件的传播、扩散以及影响进行实证研究。马海兵指出舆情分析引擎是网络舆情监控技术的核心。李晓黎认为舆情采集技术,数据挖掘技术、信息检索技术等各类技术是政府监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支持保障。

2.4 网络舆情的对策研究

第一,加强舆情引导能力。秦健认为,突发事件发生之后,可以鼓励党政部门领导、部门新闻发言人、宣传部门工作者等开通微博,就发生的事件进行线上评论、解释或答疑。蔡晓平 等人认为,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要掌控主流舆论,对信息进行有选择性的分类与引导,满足公众需求。第二,加强舆情监控制度保障。白树亮认为要利用法律制度来对网络舆论进行规范控制。周文飞认为以法制化为核心,建立舆情监控体系是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关键。第三,推动监控技术防范保障。郑保章认为要注重从技术层面上对网络信息进行筛查,如使用具有信息分级以及筛查功能的浏览器;使用专门的信息筛查软件,有效阻止信息进入广域网。

3 结 语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学者都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但是在某些方面还存在值得加强的地方,如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跨学科分析尚存在不足;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化规律还需要深入探讨;如何应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还有待加强等,这也是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未来值得研究的方向。

主要参考文献

[1]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6.

[2]高波.政府传播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3]刘杰.网络诱致突发事件:概念、特征和处置[J].中国行政管理,2010(2).

[4]许鑫,章成志,李雯靖.国内网络舆情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3).

[5]Zhou Y, Moy P. Parsing Framing Processes: The Interplay Between Online Public Opinion and Media Coverage [J].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2007(1):79-98.

[6]Elisabeth Noelle-Neumann. The Spiral of Silence: Public Opinion -Our Social[M].EndEdition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Press, 1993.

[7]Rainer Hegselmann,Ulrich Krause. Opinion Dynamics and Bounded Confidence Models, Analysis and Simulation[J]. Journal of Artificial Societies and Social Simulation,2002(3).

[8]Stauffer D, Oliveira P M C. Persistence of Opinion in the Sznajd Consensus Model: Computer simulation[J].The European Physical Journal B -Condensed Matter,2002(4):587-592.

[9]Antoine Naud, Shiro Usui. Exploration of a Text Coll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Topics by Clustering[J]. Lecture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 2007(12):115-124.

[10]陶建杰.完善网络舆情联动应急机制[J].当代行政,2007(9):28-30.

[11]纪红,马小洁.论网络舆情的搜集、分析和引导[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7(6):104.

[12]徐晓日.网络舆情事件的应急处理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7(1):89-93.

[13]曹劲松.网络舆情的发展规律[J].新闻与写作,2010(5).

[14]顾明毅,周忍伟.网络舆情及社会性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田[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5):67-73.

[15]王国华,张剑,毕帅辉.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中意见领袖研究――以药家鑫事件为例[J].情报杂志,2011(12):1-5.

[16]唐超.网络情绪演进的实证研究[J].情报杂志,2012(10):48-52.

[17]郑军.网络舆情监控的热点发现算法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

[18]谢海光,陈中润.互联网内容及舆情深度分析模式[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3):95-100.

[19]马海兵.网络舆情及其分析技术[N].光明日报,2007-01-30.

[20]李晓黎.Web信息检索与分类中的数据采掘研究[D].北京: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2001.

[21]秦健.网络舆论的引导和控制[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4):151-152.

[22]蔡晓平,李海云.高校网络舆情诊断及引导研究――以广东省高校为例[J].高教探索,2011(6):27-30.

[23]北京大学青年研究中心.高校突发事件的网络舆论引导模式研究初探[J].北京教育,2011(7):29-32.

[24]中共中央宣传部舆情信息局.舆情信息汇集分析机制研究[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6.

第7篇:突发事件的舆情应对与引导范文

一、高校突发事件及网络舆论特征

高校突发事件界定为在校园内引发的、以师生为参与主体,快速、广泛传播,形成舆论洪流甚至能够极速引爆危机的事件。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以微博微信、人人网等为代表的社交网络平台的崛起为网络舆论传播提供重要载体,“自媒体”时代下高校突发事件的网络 舆论呈现以下特征:

(一)网络舆论传播的方式更加多样化

从近年高校突发事件的传播方式看,媒体传播形式日益多样化。人民网舆情检测室表明:2013年发生的83起影响力较大的社会热点事件,而网络爆料而引起社会公众的高达23起,约占全部事件的30%。与传统BBS、博客占据主要网络舆论阵地不同,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已超越传统网络舆论载体,成为社会热点事件曝光的主阵地。

(二)传播媒介联动化

“自媒体”时代的到来,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互动所形成的舆论力度更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联动主要表现两方面,一是网络媒体聚焦新闻点,形成网络舆论,为传统媒体提供新闻线索。二是传统媒体对突发事件进行报道,经过互联网的聚焦专题报道,产生强大的舆论合力。当前,高校突发事件的传播大多是通过新媒体和网络媒体二者的联动合力作用,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力。

(三)“新意见阶层”和“公民报道者”在网络舆论中迅速崛起

“新意见阶层”和“公民报道者”在社会舆情中的地位迅猛崛起,“意见领袖”作用更加突出。“新意见阶层”和“公民报道者”的核心就是“意见领袖”他们愿意让社会公众认识和了解自己,直接与有关领导和部门交流与对话,越来越呈现“显性化”的趋势。

二、当前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引导存在的问题

高校的媒体应对策略,直接影响到事件的发展以及事件的处理。然而,目前存在着突发事件发生后高校应对网络舆论的误区,导致事件的处理难度加大,高校的公信力下降。

(一)当事方封堵信息,设置报道障碍

高校学生是一群思想活跃、对任何事物都保持好奇心的群体。突发事件一经其关注和传播,就会以非理性或失真的状态向社会媒体传播。高校如果人为封堵信息,设置报道障碍,会使自己处于被动应付状态,失去危机处理的最佳时机,致使网络舆论最大限度地聚集和爆发。

(二)信息迟缓,舆论应对不力

突发事件往往具有不可预测性,容易引起连锁反应等特征,网络舆论传播具有迅速性、匿名性等特征,两者结合后容易围绕一起突发事件形成广泛议论,如果突发事件处理不当,容易造成信息迟缓,舆论应对不力。

(三)校园媒体的舆论引导功能缺失,对新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重视不够

高校校园媒体包括广播、校报、校园网和官方微博微信等,这是高校舆论引导的主阵地,但是,大多数高校仅仅是把广播、校报、校园网作为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校方和学生互动性较差,沟通功能弱。除此而外,高校对移动互联和智能手机等新媒体二者的作用认识不够深入。

三、高校突发事件的网络舆论引导策略

(一)第一时间控制舆论,杜绝谣言产生

高校应重视自身在网络舆论引导中的权威性和主导性作用。即要求在第一时间控制舆论,避免谣言四处传播,避免事态无限扩大。国外学者作过一项实验,受众第一时间接受的信息,要想得到有效清除,至少需要数倍于第一信息的信息量。因而,第一时间权威信息,主动公开事实真相,这是高校处理重大突发事件的首要选择。

(二)建立新闻制度,化解舆论危机

高校突发事件发生后,很容易被媒体炒作后出现负面信息。建立新闻制度,培养能够传递出高校准确、权威的信息,极大限度地挽救社会公众对学校的不良印象。建立新闻制度的前提是确立新闻的决策机制,利用新闻的方式和渠道,构建切实有效的对话沟通机制。坚持及时、准确、适度和有利于事件处理的原则,针对不同媒体特点,接受采访,新闻。

第8篇:突发事件的舆情应对与引导范文

【关键词】网络舆情 新媒体 监督 引导

切实增强网上舆论引导的主动性

网络舆情是社会重大事件、群众利益诉求和网民思想情绪在网络上的集中反映和体现。目前,新媒体已成为效率最高、范围最广、人数最多、速度最快的传播手段。越来越多的普通网民由传统媒体时代舆论格局中单向被动接受者,变成新媒体中双向主动参与者,通过手机、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点击、跟贴、发送图片、传播视频等,成为新闻的“报道者”、舆论的“散播源”。

畅通的言论通道与开放的舆论环境给人们开阔眼界、学习知识、沟通信息以及交流思想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但是仍有一些网友通过网络来扩散所谓的“情绪型言论”,造成比较严重的负面影响,使广大群众盲目跟从,加剧了负面效应的传播,甚至打乱正常社会秩序,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网上舆论的复杂性、多变性给管理带来了挑战,如果还按照管理传统媒体的思路,采取封、堵、躲、压等落后手段,已不能顺应形势的发展变化,无法满足公众和媒体的信息需求与心理诉求,促使网上围观的“媒体审判”负面效应发酵积聚并长期存在,进而失去网络舆论引导控制的主动权,甚至会影响突发事件的正常处置,酿成难以掌控的后果。

欲先影响社会,必先影响媒体。作为领导干部,要彻底改变看待媒体的传统思维,变“封堵”为“疏导”,变“应对”为“面对”,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尊重新闻规律、善于利用媒体发声。要积极适应网络时代公开透明的舆论环境,把新兴媒体作为执政新资源,以积极务实的态度看待网络,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对待网络舆论,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实施网络舆情引导,提高新型媒体的驾驭能力。领导干部只有切实做到了真懂网、勤上网、善用网、会管网,才能真正重视网民,真心感知网民,真情引导网民,鼓励网民理性发表见解,传播正面声音,才能在官民互动中传递正面信息,在关注梳理网络民意中改进工作,提高决策科学化水平。

牢牢把握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的制高点

重大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需要快速的反应机制和完善的应急保障,只有未雨绸缪,建立主动作为、统一指挥、协调有力、运作高效的部门联动机制,才能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处乱不惊,有力、有序、有效地引导网上舆论。通过及时准确权威的新闻宣传,有效澄清事实,及时回应,牢牢把握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的话语权,最大限度压缩负面信息和网络谣言的生存空间,减少网上各种非理性、片面化的议论和猜测,提升政府公信力。

第一,及时回应。第一时间发出政府权威声音,成为第一个为事件“画像”的人,不仅会对后期事件的成功处置产生重要影响,还会对整个舆论走向起着关键作用。应按照“快报事实,慎报原因,重报态度,续报进展”的原则,根据网上舆情的关注点,主动设置议题,迅速事件调查的实时信息,对事件原因、损失程度、人员伤情、现场处置、政府态度等社会公众比较关注的问题进行快速报道,使群众及时了解事情的真相,化过激为冷静,化对立为理解,化猜疑为信任,避免因主流渠道失音导致非主流的杂音、噪音广泛传播,为突发公共事件的妥善处置提供有利的舆论环境。

第二,真实准确。信息的来源决定着信息的真实准确性,而能否真实准确的掌握信息源,直接关系到信息的权威性以及各地党委政府的公信度。引导突发事件的舆论,政府要做到不隐瞒事实、不掩盖真相和不回避问题。对于社会的关切,用真实表达来回应,用准确的报道来赢得社会信任。记者出于职业需要追逐热点、追问真相,政府就要及时准确、有针对性地做好信息,信息公开透明,才能真正显示出政府的高效与坦诚,体现出政府的责任和担当,才能得到媒体和公众的广泛认可,进而有效避免网上不实报道和个别人的恶意炒作,占领舆论阵地制高点。在突发事件处置中,领导干部有时需要亲自面对记者接受采访。面对媒体发表的言论,首先要完整地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要有成熟的思考以及对事件准确的定性,才能发表前后一致、实事求是的观点和看法,切不可随意表态,自相矛盾,损害政府的公信力和领导干部个人的媒体形象。

第三,动态跟踪。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置需要一个过程,因此,舆论引导重在持续,应贯穿事件处置全过程。第一时间做出的回应一般只能是既定的事实以及当地党委政府处置事件的态度,对于很难说清事件的原因和结果,需要当地政府持续的作出回应,树立真相与谣言赛跑的意识,把握好舆论引导的方向以及重点,对于网民的质疑,要主动的答疑解惑,澄清说明。通过不间断新闻信息,动态跟进报道,步步深入解析,展示事件本质,始终把握事件的话语权。事实证明,坚持将信息公开与真实报道相结合,将政府立场与媒体立场相结合,将网上舆论引导与网下解决问题相结合,采取不遮不掩的态度,通过完全开放的互动式信息,精细化、人性化的延伸服务,政府的声音就会得到公众的广泛认可,就会形成网上网下互为推进的有机整体。

第四,把握好“度”。这主要是指掌握好新闻的“度”。对于突发事件,如果没有弄清楚事件的性质以及真相,就不要多说,只能对事件现场的客观情况进行描述性地介绍,绝不能够随意地对事件进行评价或者妄加猜测;要把握好职责业务的“度”。对于那些不属于分管职责或业务范围内的事件,不要轻易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要实事求是地向新闻媒体说明情况,必要时可以请专门的部门给予答复;要掌握时间内容的“度”。对于一些突发敏感的事件,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时候说什么内容,都要依据事件的性质以及大局进行统筹把握。如果是媒体广泛的关注事件,那么就要及时广泛地进行澄清;如果事件只是在一定范围内受到媒体的关注,那么就可以在这个特定的范围内予以回应;如果只是个别媒体关注,就可以对其进行一对一地的沟通。做到不扩大,防止其他媒体盲目炒热。

积极探索网络舆论引导的新机制

伴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社会舆论的生成、存在以及传播方式都在发生改变,网络舆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需要立足实际,积极探索,推动网络舆论引导走上科学有序的轨道。

首先,采取有效措施,调控网上舆论。领导干部要充分利用好网络这一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渠道,切实提高媒体素养,了解新媒体应用的相关知识,重视网络舆情的监控和研判。健全宣传部门协调指导、责任部门和事发辖区共同参与的全方位多角度网络舆情引导应对机制,对网上有倾向性的问题早发现、早介入、早处置,增强网上突发舆情的预警能力。要开通专业网站,明确专人负责,及时工作动态,报道重大活动,达到正面宣传的舆论引导效果。为加强网络舆情的监管和调控,政府应成立专门的网络信息舆情中心,充实新闻专业人员,不间断关注收集分析网络舆情动态,对发现的负面舆情尽快调查核实,对网友的意见建议尽快回应,并配备完备的应急新闻指挥和装备,按照新闻规律改变行政话语方式,专业化操作当地新闻工作,用专业化服务与媒体和公众进行有效沟通,为信息化条件下突发事件应对提供人力和技术保障。

其次,注重网络管理,健全问责机制。政府要顺应新媒体舆论的发展趋势,不仅要形成有效的舆论预警机制,还要加强网络社会的法制建设,提高网络舆论规范管理。在保障网民采取理性、有序、合法的方式表达意见诉求的同时,对于网络舆论中明显失实、非理性、发泄式的言论,敢于站出来到舆论场中展开“正面辩论”,通过真切的交流互动,辨明真相,还原事实。站在讲政治、讲大局、守纪律的高度,提高对网络民意的甄别能力,对个别利用网络散播谣言、煽动过激情绪、策划网下非法行动危害社会稳定的,要落地查人,果断依法处置,防止网上非理性情绪蔓延扩散,防止个体事件演变成社会。严格依法行政,民主决策,规范运作,从源头上防范因不当行政行为引发的突发性事件和网络舆情。对网络舆论引导不力,导致事态升级后果严重的,应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再次,整合媒体资源,畅通引导渠道。做好媒体沟通是有效引导舆论、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环节。领导干部要以充分信任媒体、充分依靠媒体的理念,乐于同新闻媒体记者交流,深入研究媒体,了解媒体的所需所想,与媒体建立良性互动、合作共赢的关系。要开辟与重大、重要网站的协调、沟通渠道,能说该说的主动地说、及时地说、智慧地说,不失语、不作秀,及时为媒体提供信息,通过媒体来引导舆论,化解矛盾,凝聚人心。要切实加强媒体服务,为记者的采访报道提供帮助,集聚网络舆情引导的宝贵资源。

结语

开展有效的舆论引导,不仅是一名领导干部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而且对于一个地方建构良好的对外形象,提升知名度、认同度、美誉度,更好更快地扩大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聚集生产要素、实现开放发展,保持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第9篇:突发事件的舆情应对与引导范文

一、工作原则

1.准确把握、快速反应。舆论事件发生后,首先与区委宣传部取得联系,力争在第一时间准确、权威信息,稳定公众情绪,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公众猜测的不准确报道,掌握舆论的主动权。

2.加强引导、注重效果。提高正确引导舆论的意识和工作水平,使突发事件的舆论有利于全区和财政工作,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有利于社会稳定和人心安定,有利于事件的妥善处置。

3.讲究方法、提高效能。坚持舆论突发事件处置与宣传同步启动、同时落实,积极引导和应用好媒体,处置舆论突发事件的各部门密切配合舆论工作,确保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最新消息,正确引导舆论。

4.严格制度、明确职责。完善我局工作信息报送制度,加强组织协调和归口管理,健全制度,明确责任,严明纪律,严格奖惩。

二、组织机构

为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应对、早处置日常工作中发生的舆论,经局党组研究决定后,预成立达州市通川区财政局舆论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组长由党组书记、局长黄本松同志担任,副组长由党组副书记李京同志担任,局内设股室预算股、国库股、债金股、党建办、行财股、监督局、社保股、投资股等相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舆论的评估、预警、分析和报告工作,主要工作职责为:

1.根据舆论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启动应急预案,决定各相关股室介入突发事件的处置。

2.对舆论突发事件与信息应急处置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进行报告,提出解决方案及处置措施,确定相关股室进行处置。

3.落实上级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应急程序

舆论应急,应坚持以正面导向为主,把握主动权,增强事件处理透明度,以疏代堵,具体程序为:

1.各股室(中心)要密切注意舆论动态,发现问题及时向局主要领导报告,由各科室负责人对事件进行初步分析,根据事件严重程度决定是否召开局舆论应急处置工作会议。

2.舆论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办人参室接到报告后,召开应急会议,有针对性地布置处置工作,形成新闻通稿并组织宣传报道。

3.工作领导小组将舆论情况及时以书面形式上报区委宣传部,及时上报事件有关信息,并与新闻媒体及时保持信,息沟通。

4.做好突发公众舆论事件的24 小时全程处置工作的文字、声像记录工作。

四、健全制度

1.建立信息反馈常态机制

在日常工作过程中,要突出重点,把握关键,切实加强工作调度,认真做好信息反馈,严格执行信息报送制度。

2.建立健全舆论监控体系

一是做好新媒体管理工作。局网络管员为办公室工作人员李进涛,网评员为席峯、陈玮,加强新浪微博等网评工作,积极应对媒体舆论,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传播的舆论信息正能量。二是由网络管理员加大监测监控力度,做到早发现、早上报、早应对、早处置。

3.健全信息公开制度

要全力做好信息公开透明,尤其是在处置突发事件过程中,要做到及时、客观、透明,把握舆论的主动权,最大程度消除突发事件所带来的社会负面影响,促进事态向良险方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