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汉语言文学的内涵范文

汉语言文学的内涵精选(九篇)

汉语言文学的内涵

第1篇:汉语言文学的内涵范文

摘要:在对外汉语的教学中,学生的词汇量往往可以体现出其汉语水平。然而不同语言的词汇在文化内涵上相差甚远。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目的是能使学生在真实的交际环境中使用。所以一定要重视词汇的文化及语言交际功能,帮助学生在跨文化的语境下正确使用汉语词汇,提高其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跨文化 对外汉语 词汇教学 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H109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0-0000-02

1.词汇教学的重要性

词汇教学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因为语言究其根本是由词汇组合而成的,语音是词语的具体读音的综合,语法是词语的具体用法的概括,离开了词语也就没有语言可言。词汇教学的效果直接影响学生的整体汉语水平。汉语很多词汇由于文化内涵影响而具有不同的用法差异,所以我们在词汇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到不同词语字面意思后的隐性文化差异和习惯表达方式,把词义和文化知识联系起来,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更准确更深刻地理解目的语,同时也能够增加学生对目的语文化的了解,丰富其知识面,提高学习语言的趣味性。

2.词汇意义分类

根据语言学家G・Leech的分类,词汇意义大概有六种:①概念意义 ②引申意义③社会意义④情感意义⑤搭配意义⑥联想意义。这些词义类型的差异从根本上说是文化因素的不同。如果将这些类型进行概括,个人认为可以笼统分为两类:理性意义和文化内涵。以汉英词汇为例,两种语言词汇就理性意义和文化内涵的对应关系大致有三种:①对应词语。也就是那些在两种语言中表示完全相同概念的词语,如WTO―世界贸易组织;②不对应词语。这类词语在一种语言中存在,而在另一种语言中没有表示相应的概念或者事物,如汉语的户口、小康、道等极具中国民俗特色的词语;③不完全对应词语。这类词语是指理性意义对应而文化内涵不对应或不完全对应的词语。如汉语的“农民”和英语的“farmer”虽然经常被互译,但事实上并不能完全划等号。欧洲的“farmer”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农业工人”。

3.词汇文化内涵对语用的制约

词汇的文化内涵依存于词汇各个层面的意义上,而不管哪一层面的词汇意义都不外乎是长期文化积淀的结果,是约定俗成的规范和心理模式,是指导交际行为的文化规约。本民族的人处于这种文化规约之中,自然不会犯错,但是对于异文化的学习者来说,必须经由教师解释强调才能够在跨文化交际中合理使用。不同语言中理性意义对等的词汇在文化内涵上可能存在很大差异,这种文化差异静态地依附并隐藏于理性意义上,但是一旦进入交际中就会活跃起来,对词汇的语用产生规约性,二语学习者如果不加以重视,就很难跨越母语文化障碍。受母语负迁移影响,他们在使用汉语词汇时会经常产生偏误。

以英汉词汇为例,很多汉语词汇在英语中有着完全不同的文化联想。常见的如动物词汇中,“ 龙”被中国人视为吉祥之物,是帝王的象征。汉民族也以“龙的传人”自称,觉得龙是一种高贵的动物,具有无所不能的神奇力量。然而在西方文化中,“dragon”是一种嘴里喷火的形似鳄鱼的邪恶动物,所以它所代表的文化意义是罪恶或者灾难,很少用来形容人;中国迷信的说法认为“夜猫子(猫头鹰)进宅”是厄运将至的信号,也就是说“猫头鹰”在汉语中的文化联想是及其消极的,可是它在英语中却恰好相反,“owl”象征着智慧。

颜色词汇也是文化荷载比较多的一类词,所以文化内涵差异表现也比较集中。经常被大家讨论的如“红色”在汉语中有革命和喜庆的意思,在西方则是暴力和危险的象征;汉语中的“绿色”有青春、充满生机的潜在内涵,而英语的“green”却常常用来相容没有经验的,如green-hand。

汉英词汇的文化内涵差异不止体现在上述词类中,还有很多诸如亲属称谓词、数词以及来自文学典籍或者跟历史相关的专有名词等,不一而足。两种语言交流的本质是文化的交流,要使学习者能在跨文化交际中应对自如,就要从语言的最基本要素―词汇出发,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强调这些词汇隐含的文化要素和其中荷载的民族文化信息,拓宽学习者词汇的语用空间,提高其学习效率。

4.如何进行有效的词汇教学

4.1不同阶段区别对待,因材施教

初级阶段词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要求学生掌握一批最常用词语的基本意义和主要用法,认识到词汇学习的重要性,并通过实例分析讲解,让学生明白不同语言的词语之间不存在简单的对应关系,而是在各方面都可能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从而端正其语汇学习态度。所以在这一阶段可以采用目前通行的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新词表,对于在学习过程中某些词语出现的新的意象要及时补充,同时可以采用夹注的方式解释一些直译后学生不能很好理解的词语。

中级阶段的词汇教学任务较之初级阶段有所不同,主要是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进一步加深对两种语言词语各方面差异的认识,并能正确运用这些词语。所以中阶段的词汇释义也不能采取简单的对译夹注,而要适当增加现代汉语原文词典中的释义内容,还词语“本真”。同时可以讲一点关于构词法的知识,介绍一些常见的相当于词头词尾的成分,以帮助学生更大程度上扩充词汇量。

到了高级阶段,词汇教学就应该着力于加深学生对汉语词语“原义”的理解,加深对两种语言词语差异之处的认识,培养并提高学生正确运用汉语词语的能力。这阶段要培养学生使用汉语原文词典的能力和习惯,对一些比较复杂的词汇进行深入讲解,对一些多义词语可以适当归纳总结,讲解其原义、引申义和比喻义等各层语义之间的关系。对那些学生经常用错的常用词,应该将其跟学生的母语对照,进行深入地对比分析。

4.2 树立多元平等的文化意识

国际汉语教师不仅是教授汉语的“教书匠”,还是传播中华文化的大使,具有双重身份。因此国际汉语教师的文化意识和文化修养至关重要。它决定了语言教学中的文化观是否积极,影响着词汇教学中对文化因素的处理态度和方式。多元文化意识是成为国际汉语教师的先决条件。教师只有从文化中不断汲取营养,才能在教学中重视与语言相关的文化因素,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运用词语。

然而学生学习的目的只是要了解,认知,而不要求他们完全认同。所以我们应该在词汇教学中坚持文化多元平等观。要做到对学生母语国家文化不做褒贬。在保持中国文化居中的前提下,使各文化同济共荣。我们应该以包容的心态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习者交流,以互动的方式启发他们积极主动介绍自己国家的相关文化,努力搭建一个双向多元文化交流平台,让学生通过这个平台对不同文化进行比较思考,正确对待地域文化的差异性。

4.3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势

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现代化语言教学技术日趋成熟。多媒体已经在各类型的课堂上广泛应用,成为正常教学不可或缺的有力手段。多媒体的使用能在很大程度上使得教学内容直观丰富,有趣而又容易理解。在讲解一些具象的实物词语时,直观的图像可以省去很多解释,而且学生可以从视觉形象中很快掌握词语意义,印象深刻。如在介绍亲属称谓词汇时,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把所有这些亲属词汇归类为父系,母系和夫妻不同的三大称谓系统,把这三大系统制成表格配上图片,再通过多媒体背景人物动画来展示,简洁明了又生动有趣,可以让学生一目了然并且加深印象,避免了母语的文化干扰。

同时,可以给学生看与教学相关的视频,听音频等,尽量使学生在接近目标语文化环境中自然习得,培养学习者的文化习得意识。通过在影视中观察中国人的日常行为规范及社会生活礼仪,了解中国的饮食、服饰、居住、交通、日常交往等各方面。学生在观影过程中以愉悦的心情了解到了这些目标语国家人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等相当全面细致的潜在文化内涵,并会不自觉地与自己文化中的类似情况相对照,减轻教学压力的同时还能提高教学效果,何乐而不为?

4.4利用语境帮助学生理解

人们的交际活动总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进行的。人们交际的内容或所传递的信息,也只有凭借这些特定的语言环境才能确定所指,排除歧义,理解“双关”,补充省略意义,体味语境意义,说话才会得体,少出笑话。总之,语境是提高交际效果的重要因素。语言的交际功能也只有在特定的语境中才能实现。

词语在一定的语境中意义是唯一的,所以学习者可以通过上下文语境或者不同语境的对比把握词汇的文化内涵。比如中国的打招呼用语“去哪呀?/吃了吗?”等,如果不加解释学生也许会觉得中国人有窥探别人隐私的嗜好。但是如果直接告诉学生这只是中国人打招呼的方式不够有说服力,学生还是不能很好理解。所以可以找几组学生,设定不同的文化语境,比如在中国,在美国见面打招呼的情境,让学生在参与表演的过程中体会到“去哪呀?/吃了吗?”其实跟“hello”是等价的。这样教师就无需再多做解释。另一方面,我们要以实践性教学原则为指导,在课堂上设置真实的交际环境,引导学生在目标语文化中用所学文化词汇进行表达;或者设置单项、多项选择填空,以句子材料设置语用环境,让学生辨别填写,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词汇的文化内涵。

4.5重视体态语言的辅助

人们的交际行为有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两大类。非语言交际也就是体态语的使用。一般包括目光语,面部表情,气味语,体触语、手势、姿势、体距和服饰语。这些非语言行为在传词达意上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在给学生解释一些词语的文化内涵时如果能恰当使用体态语言,常常可以事半功倍。如在讲解不同的语气词表达的感情时,可以把这些语气词放在不同的句子中绘声绘色读出来,同时用适当夸张的表情进行表演,如:

“今天天气好热啊!”(用手扇风,擦汗状);

“啊?老师又迟到了?”(张嘴惊讶状);

“下课我们一起去吃饭好不好呀?”(腼腆,撒娇状);

“你是美国人吗?”(疑问,好奇状)

再如讲解“暗送秋波”“面面相觑”“手舞足蹈”之类的可以直观表现的词语文化内涵时,教师都可以先通过面部表情、手势等进行演示,然后让学生之间互相创造性表演以加深理解和记忆。这样的展示方式新鲜,活泼有趣,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增加学习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有效提高词汇教学效果。

词汇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词汇的理性意义和文化内涵并不总是完全对应。对于那些看起来意义相同实则在文化内涵上差异甚大的词语,我们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要格外注意。词汇不同的文化内涵会造成误解,不利于跨文化交际的进行。对外汉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汉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所以我们有必要对汉语词汇教学中的文化内涵阐释进行研究,探讨跨文化语境下词汇教学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周思源,林国立.对外汉语教学与文化[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7.

[2]孙德金.对外汉语词汇及词汇研究[M].商务印书馆,2006.

[3]李瑞华.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研究出版社,1996.

[4]贾立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第2篇:汉语言文学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英汉词汇文化内涵;词汇习得偏误;文化内涵

教学语言作为一种交际工具,承担着传递信息的任务,但与此同时,语言更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载体,反映着一种语言所在的不同社会背景、习俗及时代的特征。而词汇是语言的基本要素,并且常常最直接的反映社会生活和社会思想的变化,传播着特殊的文化内涵。因此,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由于汉语词汇的文化涵义而产生的学习偏误现象也是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下面就以英汉词汇文化差异为例进行简单的论述。

一、英汉词汇文化涵义的对比及分析

(一)英汉文化差异下词汇意义的对应性

1、完全对应性,即汉英两种语言里都有并且指称意义和内涵意义都基本相同。例如一些基本名词像“太阳sun”、“雨rain”、“手hand”等,还有类似“天鹅swan”都代表优雅、高贵,“狐狸fox”都表示狡猾、奸诈,汉语中有“狐狸尾巴露出来了”的说法,英语里也有类似的“Whenthefoxpreaches,thentakecareofyourgeese.”。2、不完全对应性,指两种语言词汇中指称意义和内涵意义不完全对等。其中包括两方面:第一,词汇的指称意义相同,文化内涵部分相同或完全不同。例如:“知识分子”与“intellectual”,汉语的“知识分子”比“intellectual”的范围要广泛得多,泛指有一定文化科学知识的脑力劳动者,如科技工作者、文艺工作者、教师、医生等。但在英语中,“intellectual”只包括大学教授等有较高的学术地位的人,而不包括普通大学生,所以这个词所指的范围要小得多。第二,词汇的内涵意义一致,但指称意义不同,也就是用不同的事物表达同样的意义。例如:表示一个人很瘦,英语表达为“asthinasashadow”,而汉语中多数表现为“瘦的像猴子”。类似于这样的表达还有“adrownedrat落汤鸡”、“ablacksheep害群之马”等等。

(二)学习者在词汇文化层面产生偏误的类型与原因

我们可以把偏误类型分为两种,一种是词汇意义本身习得产生的偏误,一种是词汇在交际语用中产生的偏误。关于第一种偏误,对于汉语中的‘我不知道’、‘我不会’都可以译为‘Idon’tknow’,这样学习者就会分不清‘知道’和‘会’的涵义,将二者等同起来。”而第二种偏误主要出现在实际交流过程中,根据诸多偏误现象,我们可以对这些由文化差异形成的偏误的原因进行总结:1、受本族文化的迁移影响。文化具有很强的民族性,一个民族的词汇反映了本民族特有的文化观念,例如英语中的“knight”、“Earl”和汉语中的“丝绸”、“瓷器”等。在这种情况下,学习者在学习文化空缺词时就会更加难以理解和掌握。除此之外,文化的民族性还表现在反映同一客观事物或现象的词语在不同的语言中因民族文化的差异而呈现出不同的意义。差异比较鲜明的就是英汉文化中颜色词的文化内涵,以红色为例,汉语中红色给人的感觉的都是热烈和喜庆的,但英语就完全不同,红色代表一种危险的信号,起着警示的作用。例如“红榜”一词就极有可能会被错误理解成一则“紧急警报”。2、受词汇文化意义的历史沉淀及其动态性的影响。无论是哪一种文化背景,词汇通常是民族文化丰厚的历史沉淀,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反映着各民族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等。汉语中有“三从四德”等表达封建伦理观念的词汇,也有“吃大锅饭”、“打退堂鼓”等具有中华民族鲜明文化个性的惯用语等,都与中国的历史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时间的推移,汉语词汇也在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变化,也就是它的动态性。社会发展到不同的时代,也会随之产生不同的词汇,有些是新词的创造,有些是旧词新用,例如原有的贬义词不再具有贬义色彩,甚至变为褒义,像“魔鬼”一词,现在的“魔鬼身材”就是一种赞美,对于学习者的理解和使用就增加了更大的困难。3、受不同文化下思维方式和心理结构的影响。思维是认识世界的过程,是社会的产物,不同地域的地理环境,社会制度等都会引起思维方式上的不同。不同思维方式便导致了文化背景不同的人们对语言结构及语义联想的不同。“一个民族的语言结构和词语运用与其心理结构和心理活动有内在联系,在几千年的重意、重神、重风骨、重凌虚、重整体、重和谐的哲学和美学传统影响下,汉语形成了一种注重图像性整体联系、模糊含蓄和隐含关系的语言结构性质,反映到词汇上是汉语词语的直观性、汉语词义的笼统性及表意的模糊性。”像汉语中最特别最丰富的量词,就使语言的表达更加形象了。

二、对外汉语词汇文化内涵的教学方式和手段

(一)传统的文化因素教学与学习者文化意识的培养相结合

文化的涵盖面很广,根据不同的角度,文化有不同的分类。从时间上可分为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从性质上可以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从类属上可分为宗教文化、建筑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等等;从文化结构上还可以分为表层文化和深层文化,而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属于认知的范畴,人类的认识规律又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所以,以表层文化和深层文化的分类来确定各个阶段的汉语文化教学内容是比较科学的。在进行词汇教学的同时进行文化教学,主要是解释一些词汇时也介绍中国文化知识。例如“拜堂”,“聘礼”、“迎亲”、“过年”、“元宵”、“贵姓”等包含了礼俗文化因素,“菜系”、“龙井”、“茅台”包含了饮食、服饰文化因素。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一定的文化理论指导,把这些文化知识介绍给学习者,在学习文化的同时帮助词汇的理解和运用。而作为文化深层次的精神文化则复杂得多,它包含了思维方式、审美趣味等精神内容,这些学生都很难理解。

(二)注重对外汉语词汇的语境教学

不少学习者在汉语词汇学习过程中出现偏误的原因是语用的不准确,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下不能很好理解词汇的附加意义,更不会使用所学词汇。语境是指在人们的言语交际中,与理解某一特定的交际话语有关的一切自然和社会文化因素的综合,包括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语言语境又包括语流语境和上下文语境。所谓的语流语境就是将语音单位即音位组成音节、音节组成音组的组合在语言交际中通过音变、重音、停顿等手段进行韵律选择与调控,其中在语流语境中最显著的例子就是轻声和儿化,以“大意”为例,非轻声的读法表达“文章概况”,轻声读法则表示“粗心马虎”。由于汉语缺少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所以词类的划分就主要依据语法功能。这也是学习者在语用方面容易造成偏误的重要方面。

(三)注意时代的变化对语言发展的影响

一个时代的社会生活决定了那个时代的语言内容,而一个时代流行的语言内容也带上了时代色彩,语言的时代性使得词汇也带上了时代色彩,而其承载的文化内涵也带有鲜明的时代的特征。词汇的文化内涵随着时代的变化也相应的发生了变化。有些词汇意义甚至完全发展到相反的一面,例如“龟”在中国古代一直代表着长寿、智慧,出现了“龟年鹤寿”、“龟龙麟凤”等成语,但随着社会文化的变化,“乌龟”、“王八”便成了对人的极大侮辱;有些词汇还被赋予了新的文化内涵和使用方法,例如“宅”,原本只表示住宅、房屋,而新的时代和文化背景让它的使用范围变大了,“宅”可以用来形容一种不出门的生活状态。总而言之,词汇的意义具有时代性、动态性,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对外汉语教师在教授汉语词汇的同时,更要注重发展变化的一面,增强对外汉语教学的实用性。

三、结语

由于语言和文化的不同,对于某些词汇,即使了解了词汇本身的意义,或其主要意义,也不能说明就理解了它真正的涵义,词汇的社会文化意义或内涵意义往往远远比它的表面意义复杂的多。词汇的学习是掌握一门语言最重要的一部分,词汇的意义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和文化,因此,词汇文化内涵的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要素,汉语教学应当适应学习者日益增长的文化意识,提高学习者将文化因素融入语言学习的自觉性,让学习者充分重视语言中的文化因素,注意文化之间的雷同与差异,从语言中学习文化,又从文化中习得语言,适应在不同文化环境中进行有效交际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杨捷.略论词汇的文化意义[J].科教文汇,2008,(12).

[2]王红.中英文词汇的文化意蕴对比[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2006,(3).

第3篇:汉语言文学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汉越语 动物词语

一、引言

在我们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语言是一个很重要的参与因素。而在语言的各个要素中,与文化的关系最密切的是词汇。通过词汇,我们往往可以看到隐藏在它背后的民族文化。王祥福、吴汉樱说:“一个民族的语用心理往往在含有动物的表达方式里表现最为明显。”[1]在人类漫长的发展进化史中,动物一直与人类保持着密切联系,并对人类的生存、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以动物来比喻人的某些品质特征,是语言间的一种普遍现象。但是因为有不同的文化背景,这些喻体有了不同的含义。本文主要考察中越两国动物词语内涵的异同以及产生异同的原因,以便中越两国人民能更好地了解汉越两种语言中动物词汇的差异,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

二、汉越语动物词语文化内涵的共性

首先,在这个世界上,人类本身及其赖以生存的一切外部条件存在着种种共性,这些共性使得人类对自身以及客观世界达成共识。其次,中越两国语言、文化的接触与交流在历史上源远流长,两国的地理和气候特点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再者,两国都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国家。所以两国人民在思维、心理、文化习俗上有很多共同点,这使得中越两种语言中有很多基本相同的动物形象及文化涵义。

说到动物形象,我们不得不说,但凡在中国有的大部分动物,在越南也有,如狗、各种鱼、鸡、猫、虎、水牛、大象、马、羊、狼、鼠、牛、蛇、龙、猪等等。甚至在成语中也有同样的运用,如汉语有“放虎归山”,越南语有“(放虎归林)”。关于动物词语的文化内涵,中越两国人民也有共同的看法。例如,中国人认为自己是龙的传人,中国是龙的故乡,对龙具有一种特殊的情感。龙是中国神话中的一种善变化、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而在越南,“龙”的形象同样占有独特的位置,它被视为民族的祖先――“龙子仙孙”(),“龙”曾经是皇帝大腿上独有的文身图形,一直沿用到陈朝英宗皇帝时才废除此习俗。再如,虎背熊腰、虎虎生威、虎视眺耽、虎口拔牙等,都是汉语中用来形容老虎之雄威凶悍的用语,说明中国人对老虎之敬畏。越南人对老虎同样处于“害怕”的情绪,他们认为老虎是山林中最凶恶的动物,他们把老虎叫做“山林王”、“山林主宰”、“三十翁”和“赤鲁”等等。从上面的一些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汉越两种语言中动物词语具有相同的文化内涵 ,这体现了越汉两国人民对动物的认知有着某些方面的共性,属于文化重叠现象。

三、汉越动物词语文化内涵的差异

人类社会既有共同的主体文化(main culture),也有着千差万别、风格迥异的亚文化(sub-culture)。虽然中越两国在语言文化方面的接触源远流长,但是中越毕竟是两个不同的国家,其地理环境、风土人情、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等方面必然会有些不同,这就使得有些动物词语在两国的语言中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

(一)同一种动物,表达方式相似,但意义完全不同

例如:汉语中有“老马识途”用来比喻阅历丰富的人富有经验,能在生活工作中起引导作用,具有褒义色彩;越南语中“”翻译成中文是“马识旧路”,形式和汉语有点相像,但意义完全不同,“马识旧路”是指习惯性犯老毛病,恶习难改,和重蹈覆辙是一样的意思。再如:“狗”的在汉语中可以喻指势利小人,“人傍有钱佬,狗咬破衫人”;越南语中有相似的表达“chó náo rách(狗咬破衣人)”,喻指祸不单行。

(二)同一种动物,中越两国人民所抓住的特点不同

比如同是“猫”,中国人抓住了猫儿爱偷吃的特点,联想到小偷的“偷窃”行为,于是造出了“没有不吃腥的猫”的习语,喻指惯贼总忘不了偷窃;“猫儿生活”喻指小偷小摸的行为;同时也抓住了猫的“爱吃腥味――鱼”的特性联想到贪婪邪恶的人,“猫儿见腥,无有不吞”,喻指贪财的坏人,一旦见到财物,没有不想方设法去窃取的。而越南人抓住的却是“猫”个体小、体力小、弱小、温顺的特点,他们由“猫”联想到了饭量小、挑食、能力差的人,所以越南语中会有“an mèo(吃如猫),(小猫捉大老鼠)”等的表达方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特别是关于家畜的动物词语,中越两国人们几乎都会抓着同一家畜动物的不同特点进行运用。由此可见,不同语言、文化环境下,人们对事物的关注点还是有差别的。

(三)同一动物,两种语言表达方式及内涵不同

“马”在汉语里经常出现在“千里马、骏马、马骥”的组合中,比喻有才能、有本事、能干、有本领、才智高的人才,有“高山出骏马”的习语表达,而越南语中则没有这样的表达和文化内涵。吹牛/吹牛皮(说大话,言过其实)越南人则不会联想到“说大话”的。此外,还有一种情况是,同一种意思汉语用含有动物词语的成语表达但是越语却不用动物词语。如汉语中的“狗头军师”是指爱给人出主意而主意又不高明的人。越南语中表示这样的意思的习语是“”,翻译成汉语就是“槟榔扇子军师”。

“羊”在越语中有“好色之人、淫夫”之意,汉语中完全没有这个意思;“鸡”和“猪”在越南是财富的象征,“谷满仓,鸡满庭”,而在汉语中“猪”和“鸡”只是普通的家畜动物而已;尽管“鼠”在中越两国人民眼里都是被列入“黑名单”的动物,但是在越南的民间生活里,“老鼠”还有着丰富的色彩和含义,人们常常把它当做日常男女关系的“指代物”:Con chi sau hè.Hay ve chu?t chù?(后屋什么东西在动?是否四脚蛇来看老鼠?)。还有一种情况是越语有汉语无法用含有动物词语的熟语表达形式,如越语中“Lo bò ”翻译成汉语是“忧牛白牙”,对应汉语中的“杞人忧天”。

(四)不同的动物词语在汉越表达中具有相同的文化涵义

在汉语中,我们可以用“驴事未去,马事到来”喻指不好的事,越南语中却用“鸡”和“鸭”的关系来表达同一意思“(鸭罪没过,鸡罪已来)”;汉语中用“非驴非马”喻指走了样、不伦不类的东西,越南语中用“(一半是蝙蝠,一半是老鼠)”来表达同一意思;汉语中可以用“人不知自丑,马不知脸长”来喻指自丑不觉得的人,越南语则认为这一意思应该用“Chó chê mèo (狗嫌猫多毛)”来表达……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由此可看出,不同的民族由于其民族心理的不同,他们对同一个动物词语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四、汉越动物词语文化内涵差异的原因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历史发展进程,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历史文化和思维方式,这使得各自的语言词汇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内涵。

(一)社会生活环境不同

社会生活环境不同,所见到的事物就有可能不同,由此反映到语言词汇中的文化意义也就不同。比如在越南很少见到“驴”,驴只被当做一种普普通通的家畜,没有被赋予文化内涵。而在中国,特别是北方,“驴”是很常见的一种动物,所以汉语中经常会用到“驴”,比如“小毛驴使不出黄牛劲”指小孩力量小,不能过高地要求他;“好心倒做驴肝肺”指一片好心反倒被人当成坏意等等。

(二)文化不同

文化影响语言,语言反映文化,这是人们普遍接受的道理。[2]中越是两个不同的国家,拥有两种不同的语言,还有各自的文化渊源和文化特色,这些都使得动物词语在汉越语中有不同的文化意义。比如汉语中“一马有病百马忧”,比喻局部出了问题会影响全局;而越南语“一只马得了病,全马栏里的马不吃草”(“ con ”)比喻“某集体里的一个成员遇难,全体成员都感到伤心同情”。

(三)具体认知方式不同

虽然人类在“由此及彼”的认知过程中遵循相同的认知机制,大致沿着相似性和相关性两条路线进行,但是,不同民族在具体的认知方式上是不可能一致的,都会有自己的特点,这导致了同一动物词语在不同民族语言里具有不同的文化意义。越语熟语有“如狗见稻谷般呆痴”,而中国人可能难以想象狗见到稻谷如何会呆痴。越南人认为,狗不能吃稻谷,肚子饿时见到稻谷不知如何是好,只好“呆痴”,想象力十分丰富。在中国人的认知里,狗也不吃稻谷,但是不会想到“狗”遇到“稻谷”会发生什么情况,所以中国人无法理解“狗”在越南语中的这一文化形象。

(四)地理、气候方面的不同

由于越南属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常年高温多雨;而中国的气候复杂多样,既有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又有多种多样的干湿地区。越南从总体上比中国高温,大象是他们经常见到的动物;而中国只有云南省的一些地方有大象,其他地区的人们几乎没见过大象。所以,越南人对“象”的熟悉度高于中国人,他们也常常把“象”运用到日常的交流中,使它呈现出更多的文化内涵。例如,象征美好的事物:“”(得到象还渴望得到仙);有才能的人:“”(大象犁地――大材小用)。汉语里也有一些因为地理、气候方面的原因而特有的动物词语文化涵义,如“秋雨瘦马牛”这样有关“生活经验”的习语。

五、结语

语言承载着文化,文化影响着语言,语言和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中越两个民族在语言、文化、社会生活环境、具体认知方式、地理气候等方面的“同中有异”造成了两国动物词语文化内涵的“大同小异”,仔细研究分析它们之间的“小异”,准确把握动物词语隐含的文化涵义,对对外汉语教学和跨文化交流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学习目的语语言系统的知识,还要学习其词汇背后的文化,减少文化冲突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从而更好地掌握第二语言。

参考文献

[1] 王祥福,吴汉樱.文化与语言[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2]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 吴慧君.汉越熟语中家畜动物词语的文化意义比较[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4] 陈志明.十二生肖动物的汉越成语及其文化比较[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第4篇:汉语言文学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假朋友,翻译术语,内涵,外延

中图分类号: NO4;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578(2013)02-0052-05

引言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由邹申主编的《写作教程1》[1]中将英语中词形或发音相似但意义不同的成对的词称为“假朋友”(false friends),并且举了一些例子,如advise和advice,angel和angle等。该书作者认为很多“假朋友”具有相同的词源,但意义不同。如human和humane这两个词词源相同,且语义关系密切,但其意义并不一样。据此,该书作者提醒英语学习者碰到这些词时要注意进行比较,从而避免误用“假朋友”性质的词汇。

然而,笔者对该书作者所界定的“假朋友”这一语言学术语的概念含义却感到十分困惑。在查阅相关资料之后,笔者发现,实际上,学界对于这一英语语言学术语的汉译使用也比较混乱,不符合术语的单义性规范要求。为了厘清这一英语语言学术语概念的确切内涵和外延,辨识其对应汉译术语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笔者就该术语进行了个案研究,旨在探讨翻译术语使用的单义性规范问题。

一术语false friends及其汉译溯源术语false friends(即法语中的faux amis)最早由科斯勒(M. Koessler)和德罗克奎尼(J. Derocquigny)于1928年在其影响巨大的经典著作《英语词汇的假朋友和骗子:给翻译者的建议》( Les faux amis, ou, Les trahisons du vocabulaire anglais: conseils aux traducteurs)[2]中首次提出。从共时的角度看,术语“假朋友”可以定义为两种或多种既定语言(given languages)中两个既定单词词形(或语音)类似(或相同)但意义不同的事实。换言之,“假朋友”的能指(signifier)相同(或相似),但意思不同。正因如此,“假朋友”现象对于译者而言是陷阱,稍不注意就会误译误用。尽管false friends是命名这一现象最常用的术语,但其他如false equivalents和false cognates之类的名称也有人使用。从定义中可以看出,这一术语的最初内涵包括三个基本要素:第一,跨语言;第二,形似(或形同)或音似(或音同);第三,意义不同。

查米索(Chamizo Domínguez P.J.) [3] ①把“假朋友”分为两类,即“偶然形成的假朋友”(chance false friends)和“语义上的假朋友”(semantic false friends)。

“偶然形成的假朋友”指由于偶然的机会两种或多种语言中的某些单词类似或相同,这些单词之间没有语源或者语义上的联系。比如英语单词coin和法语单词coin(指角落)由于偶然的历时过程而拥有一样的词形。实际上,跨语言中“偶然形成的假朋友”类似于单个自然语言中的同形异义词(homonym)的特点。这种“假朋友”也称为“伪同源词”(false cognate)。“伪同源词”有时候会被误用为“假朋友”的同义词,但两者实际上并非一回事。“假朋友”是“伪同源词”的上义词,“伪同源词”则是“假朋友”的下义词,即所有的“伪同源词”都属于“假朋友”的范畴,但并非所有的“假朋友”都是“伪同源词”。

“语义上的假朋友”是指由于单词之间的语源联系而形成的“假朋友”,类似于单个自然语言中的多义词(polysemy)的特点。比如英语单词bigot(偏执之人;心地狭窄之人)借自法语,但它与法语词bigot(法国人对诺曼人的蔑称)的意思已经完全不同了。查米索还将“语义上的假朋友”进一步细分为“完全的假朋友”(full false friends)和“不完全的假朋友”(partial false friends)。前者指跨语言中词形或发音相同或类似但意义完全不同的单词,后者则指某些单词具有多重含义,在两种或多种语言中这些含义部分相同。

查米索认为研究false friends对译者尤为有益。因为某种自然语言中单独的词在没有误用的情况下,对译者来说并不存在独立研究的意义。只有在误用并引起误解的情况下,“假朋友”才会体现其“价值”。当“假朋友”在语源上有联系时,在译文的听者或读者发现文本前后矛盾、不连贯之前,使用者自身可能不会意识到“假朋友”的意思是不同的。

与国外学者一样,国内的学者也很早就发现了“假朋友”这一语言学术语在翻译领域的研究价值。国内翻译界最早提及该术语的是钱钟书[4]先生,在他的文艺理论批评著述《管锥编》中,有这么一段话:

言译事者以两国语文中貌相如而实不相如之词与字,比于当面输心背面笑之“伪友”(les faux amis),防剔谨严,比喻之两柄亦如卖友之两面矣。

这里的les faux amis就是英文的false friends,钱先生将其译为“伪友”。此处的“译事”并未言明其具体语境是英汉或汉英翻译,“两国语文”可以指任意两种不同的语言文字。“貌相如”可以理解为形同(或形似),“实不相如”指的则是“词与字”意义的不相同。真正将“假朋友”这一术语引入英汉翻译的人是赵振才。他在《翻译的“假朋友”》[5]一文中提到国外翻译界把两种语言形式(或发音)相似,但含义不同的词叫作翻译的“假朋友”(false friend)。同时,他在这篇文章中将这一术语借用到了英汉翻译中,用以研究表面意义和实际意义不一致的英语词语(或短语或句子)的汉译现象:

英汉两种语言的形式或发音都截然不同,因此,就英译汉而言,构成真正危险的倒是另一类“假朋友”――英语中多义的常用词。遇到这样的词,译者自以为对它们非常熟悉,把它们当作多年的老朋友来对待。翻译时往往不查辞典,不结合上下文加以推敲,信手便把自己所懂的释义搬到译文中去,结果造成错误。

笔者注意到了一个问题:该定义的主语是国外翻译界,false friends这一术语的使用范畴因此被限定成了翻译界。可以看出,他的本意只是借用一下这个术语,并且他也注意到了这个借用实际上与原术语的内涵并不吻合,因为“英汉两种语言的形式或发音都截然不同”,因此不会存在形似(同)或音似(同)的情况。此处“假朋友”上的引号其实是表明,该词在此处具有特定含义,是一种类比借用的情况。

一般而言,该语言学术语的汉译对应词有两个,即“伪友”和“假朋友”。据笔者查阅资料发现,国内学界广泛使用的是“假朋友”这一译法,只有极个别的学者还在使用“伪友”。因此,从术语翻译的准确和规范要求来说,“假朋友”这一汉译对应词是没有什么问题的。然而,“假朋友”这一翻译术语在进入汉语语言学术语系统之后,由于使用者缺乏应有的术语单义规范意识,对其使用过于随意,产生了一些误用,有悖于术语使用的单义性规范。

二false friends的汉译

对应术语使用现状通过文献研究,笔者发现,false friends这一术语的汉译“假朋友”目前在中国学界的使用情况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术语概念的内涵或外延变窄;第二类,术语概念的内涵改变。这两类情况的出现均是外来翻译术语在目的语语境下使用不当造成的,其差别在于程度不同。

第一类使用者基本沿用该术语最初的概念内涵,但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上略有些差别,具体来说,即概念的内涵或外延变窄。比如庄乐群[6]提到,语言学家将法语与英语中词形相同或相近而在词义上存在差异的词称为“假朋友”(faux amis),也有人把它们称为“词的陷阱”(Motspièges),“背信弃义的双胞胎”(treacherous twins)。比如,法语词lecture意思为“阅读”或“朗读”,词形完全一致的英语词lecture意思则为“演讲”或“讲课”。这类词汇据统计有近3000个。正因为这类词汇的数量很大,所以庄乐群认为“假朋友”是法语和英语中别具特色的语言现象。在他的定义中,原概念中的given languages被限定成了法语和英语,这一限定实际上导致该术语概念的外延变窄。而伍铁平[7]则认为“假朋友”指两种语言中外形相同或相似但意义各殊的词。他的定义忽略了音似(或音同)的情况。然而,实际上,由于音似(或音同)引起的“假朋友”数量还不少。比如,《牛津语言学词典》[8]中就收录这样的例子:英语cold和德语kalt意思均为“冷”,因此有人可能误认为意大利或西班牙语中的caldo也表示“冷”,而其实际含义为“热”。不难看出,伍铁平的定义使得 “假朋友”的内涵变窄了。

第二类情况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对该术语最初内涵包含的第二个基本要素(形似或形同,音似或音同)的改变和第一个基本要素(跨语言)的改变。这其中,第一种类型的改变比较普遍,其使用者主要为译界学者,他们将“假朋友”这一术语应用于汉英互译的研究中,实际上也改变了该术语概念原来的内涵。false friends的最初概念包含三个要素,其中第二个要素为形似(或形同)或音似(或音同)。而汉语属表意文字,英语属表音文字,无论从何种角度讲,这两种语言之间都很难存在形似(或形同)或音似(或音同)的情况。

上文提到赵振才第一次将这一术语引入英汉翻译中,但他的本意只是借用该术语的物质外壳――名称,而并非其原有的概念内涵。然而,这种移花接木的跨语借用,实际上是该翻译术语概念“失真”的开始。而且,随着该翻译术语越来越广泛的使用,它必然会离其来源术语的概念越来越远。换言之,术语跨语传播之后,即便最初的翻译是规范合理的,但如果译语使用者不注意相应的使用规范,久而久之,其翻译术语的概念内涵和外延就不再准确对应了。或者,我们也可以将这种情况视为翻译术语的概念借用与扩展。

比如,姚金梅就曾明确表示:“假朋友”不只存在于西方字母文字中,在性质完全不同的英语和汉语中也有“假朋友”存在[9]。她认为有些词语的意义似乎相同而事实不然,会把人引入理解的误区。她举了一个常见的例子:tea和茶。比如英国的“afternoon tea”并非指下午喝的茶,而是下午的加餐。这里tea的意思是a light meal,因此才有high tea之说。可以判断,姚金梅在使用这一术语的时候对其原来的概念内涵是有清醒意识的,但她在借用这一术语名称的同时,对其物质外壳下的内涵做了修改,以使其符合自己的研究目的。这显然是改变了其内涵和扩展了其外延。

而方梦之则在其主编的《译学词典》中进一步明确了“假朋友”这一借用的翻译术语的新定义,与姚金梅的观点同出一辙。方梦之指出,如果不考虑特定的语言,假朋友可定义为:两种语言字面意义相同而实际意义全然不同的词语。他认为貌合神离的假朋友是翻译中的一大陷阱,如不予辨别,会造成误译。比如,horse sense意为“常识”而非“马的感觉”等[10]。

至此,“false friends”这一英语语言学术语,在中国译界获得了广泛认可,成为英汉或汉英翻译中的一个译学基本术语。据笔者统计,CNKI数据库中以“假朋友”为关键词进行检索,从2006年至2012年共计有文章15篇,只有两篇立足于英法文的互译,其余的分析均基于英汉或汉英翻译。

这些研究当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成昭伟、张思永的相关研究[11]。他们详细分析了英汉翻译中“假朋友”的成因,并对其进行了分类。同时他们尝试将这一术语概念的内涵进一步扩大,认为在一种语言的变体中也会存在“假朋友”,如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中的“public school”,其所指迥异。而一种语言的不同方言之间也可能存在“假朋友”的情况,如汉语中的“吃饭”,在南方特指吃米饭(eat rice),而在北方则统指饮食(have a meal)。甚至他们认为如果将身势语也看成一种语言形式的话,某些身势语在不同语言文化中的含义也是不一样的,如“跺脚”这一动作在汉语文化中表示愤怒,在英语文化中则指不耐烦,这样就形成了更广义上的“假朋友”。

可以看出,他们在对“假朋友”现象进行梳理的同时,试图将它的翻译学解释向语言学方向靠拢。比如提到“a childs play”中的child和play分别与“儿戏”中的“儿”和“戏”形成“形同”,意图使其解释符合该术语词汇学解释内涵的第二点:形成“假朋友”的两个词必须形似(或形同)或音似(或音同)。然而,笔者认为,成昭伟等人试图使“假朋友”这一翻译术语概念内涵的改变合理化,其实是引起了该翻译术语使用的混乱。正如笔者在引言中提到的例子,虽然《写作教程1》这本教材是用英文编写,但由于该教材的使用对象为中国英语学习者,所以其所用的术语在很多情况下都会被教师译为中文。该书作者将“假朋友”定义为英语中词形或发音相似但意义不同的成对的词。如果教师对这一术语照搬照用,不加解释,则必然会误导学习者的相关理解和使用,以至于“以讹传讹”下去了。

如表1所示,false friends这一术语的汉译对应词“假朋友”在其跨语际旅行的过程中已经发生了变异,变异后的术语概念的内涵或外延与其源语术语有了或多或少的偏差。虽然术语在其生存周期中或许由于学科发展和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其内涵、外延会发生一些变化,然而若是因为在跨域使用的过程中人为对某术语原有的概念进行曲解误用,笔者认为这与术语的单义性相悖,不利于术语的跨语际交流。毕竟术语翻译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寻求等价术语的过程。

三结语一般而言,在探讨术语翻译问题的时候,学界的关注点往往是术语的一语多译现象,要对术语对应词进行甄别勘误,最终再推荐翻译得最为准确规范的对应术语。但是,对于已经定名的翻译术语,其使用状况的研究也同样重要,不容忽视,如果不考虑外来翻译术语概念和内涵的适用性,随意借用或乱用,其结果自然会引起外来翻译术语与原有术语的概念内涵和外延不再对等。

具体到false friends这一案例,表面看来,这一术语的汉译并没有问题,国内学界普遍使用“假朋友”这一对应术语,并不存在术语翻译一对多的现象。然而,仔细考究之下,不难发现此“假朋友”(语言学术语)非彼“假朋友”(中国译界使用的术语),只不过是相同的语言外壳,其容纳的是截然不同的概念,因为误用了翻译对应词,原本单义的术语概念变得模糊不清。这种人为的、特别是同一学科领域出现的术语使用混乱而造成的术语“多义现象”应该避免。通过本文,笔者希望引起相关专家学者的注意,在术语跨文化使用过程中维持其单义性。

注 释

①西班牙马拉加大学教授,主要致力于语言哲学、修辞和翻译研究。

参 考 文 献

[1]邹申.写作教程1[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1: 6-7.

[2]Brown, Keith. Encyclopedia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M]. 2nd edit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426-429.

[3]Chamizo Domínguez P J, Nerlich Brigitte. False friends: their origin and semantics in some selected languages [J]. Journal of Pragmatics, 2002(34): 1833-1849.

[4]钱钟书. 管锥编[M].北京:三联书店,2007:66.

[5]赵振才. 翻译的“假朋友”[J].中国翻译,1983(8):13-15.

[6]庄乐群. “假朋友”探源[J].法国研究,2000(1):17-24.

[7]伍铁平. 不要上假朋友的当[J].语文建设,1995(12):33-34.

[8]Matthews P H. 牛津语言学词典[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126.

[9]姚金梅. 社会文化词汇和“假朋友”与外语教学[J].中国民航学院学报:综合版,1997,15(5):46-50.

第5篇:汉语言文学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审美;问题

汉语言文化是中华文化教育传承的重要载体,与传统型的中国国学、中国华文文化相比,其涵盖的内容更多、涉及的范围更广、富含多元化的内在知识,并且具备一定的包容性,是将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以及中国等多元素进行相互融合的文化。

一、汉语言文学的基本内涵

汉语言文学研究主要是对汉语语言相关方面的研究,就宏观意义上来讲,我国的汉语言文学相较于国际上的文化相比具有较为深远的意义,我国在汉语语言以及汉语文学方面都具有较深层次的研究以及探索,因此,其蕴含的领域范围也相对较广泛。汉语言文学主要包括汉族文化、中华文化语言文学以及中国汉语文学三大部分共同组成。汉族文化的文学内涵主要指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的文学,较为灵活的展示了我国民族发展中的发展过程以及民族精神等,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发展媒介。而中国汉语文学则是将汉字文学逐渐发展到56个民族文化当中,使得各个民族的文化都能够有效的融合起来,并进一步汇总。中华文文化语言文学主要是对我国民族文化在实际范围内的传播方式以及传播方法进行综合。

二、对于汉语言文学审美问题的分析

(一)古代汉语言文学审美特点

对汉语言文学的审美主要涵盖了人文性汉语言文学以及思想性汉语言文学,在进行审美的过程中应对各类文学作品的重要思想、文学作品的艺术形式以及文学作品的时代特征进行综合性的考虑,对汉语言文学的评价标准不应限制于汉语本身的语言美感,还应对汉语言内在蕴含的基本思想进行探索,从而实现二者的相互融合,我国古代的汉语言文学对这两方面都进行过全面的探索与实践。例如:我国南朝时期对作品的艺术形式更加注重,当时的骈体文以及宫体文极为重视字面的美感程度,善于运用大量较为优美的文字对文章加以修饰,即使文字外表确实华丽,却往往使得文章的内部结构不够充实,使得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因此,对这种艺术形式就容易缺乏高度挖掘的实际意义。不同于这种文化的是战国时代的墨家代表作以及法家代表作,其更加重视文章内容以及实用价值,但是外在缺少一定的美感,使得人们常常感受到内容相对枯燥乏味。这两种文化现象主要代表了我国汉语言文学存在的两种极端现象,都是对标准审美的不正确做法,在真正意义上能够受到群众欢迎与热爱的汉语言文学审美是将文学的思想性以及艺术性进行有机结合的审美形式。

(二)现代汉语言文学审美

当今时代是传媒广泛运用的时代,针对汉语言的审美标准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语言审美特性逐渐为语言的应用探索带来了新的内涵与变化,社会时代背景的改变也逐渐改进了文学的主要形式。例如:民国时期,我国对文学作品的审美形式更加着重于对文学思想、文学历史以及文学形式进行详细的研究,对文学思想意识形态进行深入的思考,对社会人性进一步的反思,对文学形式本身进行批判,进而在相对较为特殊化的时代大背景之下进一步赋予了汉语言文化的审美内涵以及独特的功能。处于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学创作者积极的对社会历史进行反思,逐渐对社会上的伤痕进行揭露,对社会人性进行全面的反思,促进了文学的发展浪潮,大多数文学作品的创作不单单引领了语言审美的热潮,并且为历史的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就大层面来看,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探索路线,采用文学作品实现真实的文化情感与表达。

三、汉语言审美问题的沉思

人们常说文学作品是作家对生活的感悟以及思考,针对不同的文化时代有着不同的文学。不同的文化时代,塑造出来文学世界的景观也各不相同。民国时期的中国文学是从对历史的感悟以及反思中得出来的,当时的文学主流就是反思中的审美文学。文学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不断的沉淀、不断的沉思,使得人性、意识形态、文学本身都充分得到了进一步的沉思以及改变。经由创新式的角度能够有效地观察出,沉思的历史以及波动的政乱恰巧为文学带来了一定的创设环境,提供给文学以时代化的创新式创作视角。作家与诗人对历史残酷的伤痕进行全面揭露,对历史进行充分的反诉,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有效的拯救。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一些不同的文学浪潮相继涌现出来,就宏观角度来看,文学的审美沉思经历了十余年之久,就像黑暗中的光亮一样,不断的对光明有着迫切的渴望,并且不断的追逐着内心的理想。

四、汉语言文学美的有效展现

(一)汉语言语言之美

基于我国人口众多的国情,占地面积也相对较多,并且拥有56个民族,语言就较为丰富。例如南北方的语言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南方人一些读音发音不够标准,通常情况下对汉语拼音中的l和n分不清,普通话相对不够标准;北方人对一些平翘舌音也难以发出来,使得普通话极不标准。我国一些少数民族中仍然使用自己的语言,甚至一些少数民族人们仍然运用自己的文字,例如朝鲜族。虽然我国的语言足够丰富,但是普通话作为国家的标准用语,对汉语的审美应主要遵从普通话为基本标准。

(二)汉语言文字之美

中国古代的诗歌足以将文字美展现的极为到位。中国古代诗歌通常善于采用一些写作手法,如对偶、拟人、白描等。采用一些相对美好的意象,留给读者极大的想象空间,这样呈现给读者的就是一个诗情画意的世界。一些诗歌还善于采用较为良好的修辞手法,读者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不得不对作者的文笔感到惊叹,一些好的诗歌具有好的意境,并且诗词中蕴含的寓意也极深,逐渐带给读者深刻的启示,或者逐渐将现实的无情进行揭露。时代不同诗歌特点也相对不同,但是古代遗留下来的文字都能让我们强烈的感受到汉语言独特的魅力。例如一些汉字的美主要体现在从甲骨文到楷书的一系列转变中,中书法传承下来后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汉语言文学在我国文化的研究领域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其在不同的时代展现出独特的时代特征,我国对汉语言文学的研究还应涵盖诸多的方面,不但有助于对中文影响力的扩充,还进一步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要对汉语言文化的基本特征与时代审美相结合,对审美问题进行积极探究,逐渐提升我国的国人素质,并促进汉语言文化的进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元英.汉语言文学审美问题初探[J].青年文学家,2014(24):136-136.

[2]张丽霞.论汉语言文学审美问题[J].青年文学家,2014(35):129-129.

第6篇:汉语言文学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茶文化;汉语言文学;发展;作用

作者:蔡江(郑州职业技术学院,河南郑州450121)

汉语言文学是我国文化发展的重点,为了促进我国汉语言文学整体发展,需要重视茶文化在汉语言文学中的作用。茶文化内容丰富,能够为汉语言文学作品提供更多创新方向,深刻体会茶文化内涵理念,能够对茶文化进行更有效地传承,进而带动汉语言文学顺利发展。

1基础概念理解

1.1茶文化的概念理解

茶文化的定义主要为在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征,中国是茶的故乡,有四千七百多年的历史了。茶文化包括茶画、茶德、茶道、茶艺、茶具、茶联、茶书、茶故事、茶精神、茶学等。茶文化自身具有丰富的内涵,传扬着美德和美感,茶通常是中国待客的主要习俗,不同地区茶的配制也各不相同,主要有苏州的香味茶、杭州的龙井茶、蜀山的侠君茶、太湖的煎豆茶、湖南的姜盐豆子芝麻茶等。

1.2汉文化的概念理解

我国汉文化即华夏文化,是我国历史以来的特色文化,自春秋战国开始的八大派别思想为根底形成的汉民族文化,一直影响着我国的整体发展。我国汉族文化历史悠久,历史可考证的时间已有五千多年,期间的文学作品、历史典籍内容非常丰富,有利于推动我国对历史的深入考究[1]。汉文化几千年来,从军事、史学、政治、文学、经济、艺术等方面诠释了更多我国文化发展进程,为现代文化发展做出巨大贡献。汉文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人民的基本知识素养,对于整个民族的发展意义重大,一直受到国家的重点关注。

1.3汉语言文学的概念理解

汉语言文学是我国最主要的语言文学体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更多实际应用型人才,主要培养内容包括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汉语言文学培养出来的人才,要具有实际工作能力,可以在更多需要文学评论、教学、科研的工作中发挥个人才能。语文教育是汉语言文学相对应的专科专业,中、高等学校中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教师或教学研究人员,是汉语言文学主要的培养对象。汉语言文学相关课程主要有文字学、现/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等等。

2茶文化对汉语言文学的影响

2.1茶文化发展推动了汉语词汇的发展

中国茶文化是中国制茶、饮茶的文化,茶文化内涵丰富,源远流长,其自身体现了多层面的内容,茶文化的传承对于中国整体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茶文化逐渐渗透入中国的宗教、绘画、诗词、医学及书法中,其凸显了物质文化及精神文明,在我国历史长河中不断积累了大量有关茶文化的内容、精神,丰富了文化学的内容、概念。

中国茶文化其中的精神及物质文化不断发展,对汉语词汇的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长期以来茶文化在精神层面的体现具有特色,进而使得茶文化丰富了汉语言文学内容。茶活动发展过程中通过茶礼、茶艺、茶诗等文化内容,创造了更多相关的词汇,比如品茗、茶德、沏茶、茶话等这些词汇均由茶文化精神文化发展而得。此外,随着茶文化物质层面在历史中的发展,茶叶的制作、种植及品种等物质基础也逐渐发生变化,丰富了相关联的汉语词汇。就茶叶的品种来说,逐渐产生了很多相关词汇,主要包括铁观音、大红袍、六安瓜片、西湖龙井等等。

2.2茶文化的发展使得汉语词义发生变化

茶文化整体思想概念随着时展而变化,茶起初被指为茶树、茶叶或茶水,现如今茶的含义被扩展至茶制成的饮品,更便捷地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中。冰红茶、龙井茶都为茶的范畴,此外还有一些由菊花、柠檬等泡成的茶,这些都是茶文化的扩展和发展。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一些文化现象也会随之产生变化,比如与茶有关的词汇中,一些老旧的词汇已经逐渐被人们淡忘,如茶会这一词汇慢慢地消失在人们的生活中。茶会如今更多地表现为一种以茶会友的聚会方式,兼具茶话会和物品交易意识,这是随着社会发展需求而产生的新文化形式。

2.3茶文化现象的没落导致汉语词汇没落

茶文化伴随社会整体发展,其相关词汇也不短更新,一些旧的文化元素受时代影响不断没落。中华民族对于茶文化依然十分热爱,一些古老的有关茶的词汇被代替掉,随着文字的演变,对于我国整个文化概念也随之变化[2]。比如文言文与现代汉语文学的区别,就体现着时展的特征,茶文化中的检、劳这两个文字,主要表达茶树、采摘时间较晚,现已经很少见,被更现代化的词汇所代替。再例如奉茶、斗茶等茶文化中的一些动词,也逐渐演变和消失,当今更多表达为倒茶、泡茶等。

3茶文化的发展促进汉语言文学的发展

3.1茶的物质文化发展促进汉语言文学中汉语词汇的发展

与茶有关的物质文化,通过对茶生长、制作、茶具等等的研究,结合日常生活应用,会有很多新的汉语词汇产生。新品种茶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渐扩大种植面积,随着对不同地区茶的推广,确立了地方特色,比如西湖龙井茶、祁门红茶、兰溪毛峰茶等。在时展推动下,茶文化发展促进了汉语言文学的不断变化,就茶的名称来说,根据之前的苦茶、茗茶等,逐渐新添了检格(茶树)、茗井(茶)等词汇。茶的制作发酵情况不同,会创造更多新的词汇,比如黑茶、红茶、清茶等;茶的制作方式或材料不同,也产生了新的有关茶的词汇,比如茶宪、茶碾、茶笼等[3]。因此,茶的物质文化发展对汉语言文学中汉语词汇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关茶的活动内容很多,在生活中不断对汉语言文学产生一定冲击,具有更高文学价值。

3.2茶的精神文化发展促进汉语言文学中汉语词汇的发展

茶文化发展不仅体现在物质层面,还在精神层面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相关茶艺、茶道等精神文化内容为汉语言文学中汉语词汇发展提供了更多创新发展机会。沏茶、选茶、品茶都是茶艺内容,能够培养人对美感的要求,茶艺内容丰富,严格要求选茗、烹茶这一过程,汉语言文学受到茶文化的影响,拓宽了相关词汇量,比如茶农、品茗等。

茶文化中的茶礼也推动着汉语言文学的整体发展,茶的礼仪或礼品即茶礼,而古代风俗中将“受茶”意为女子婚礼受聘,“茶礼”就是聘礼。茶文化精神层面的追求更多的来自于茶礼,新添了一些词汇,例如奉茶、冲茶、侍茶等,都体现了茶礼的道德内涵。

4茶文化与汉语言文学融合发展的策略

4.1促进茶文化的弘扬与发展

茶文化发展在我国汉语言文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两者融合发展是我国文化整体发展的重要策略,需要重视茶文化更大力度地弘扬。国家应该重点关注茶文化的宣扬,及时保护茶文化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在我国福建具备良好的产茶环境。我国大力弘扬茶文化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对茶文化整体发展的基本保障,让人们体会茶文化的历史魅力,亲身感受茶文化为社会带来的贡献,进而对茶文化进行传承和发展。

我国应遵循社会发展潮流,不断弘扬茶文化,需要结合当代市场经济发展情况,选择更优化的销售形势,进而将当代市场与茶文化的传扬紧密联系起来,将推广与文化建设同时进行,有助于我国汉语言文学最直观的发展。茶文化在弘扬发展过程中,能够推动汉语言文学内容的拓展,提升茶文化在汉语言文学中的价值,汉语言文学与茶文化内容的融合,能够为中国整体文学作品提供创新素材,实现中国文化整体提升。

4.2汉语言文学教育端进行茶文化的引入

为了促进茶文化与汉语言文学的融合发展,我国应该重视汉语言文学教育中的茶文化内容引入,让更多的学生能够接触到茶文化,进而达到教育传承的目的[4]。在教育教学端引进茶文化比较容易,结合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将茶文化贯穿在文学教育实践中,能够丰富学生的认知,更多的了解有关茶文化内容。在教育中普及茶文化,或组织一些有关茶文化发展的挥动,提高大家对茶文化了解、探究的兴趣,同时能够帮助教育机构提升教学质量。

茶文化对于汉语言文学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应用于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可将其内涵思想,有效地进行传达,强化语文教育中美德、品行等精神层面的教育力度。汉语言文学教育发展中不断吸取茶文化相关内涵,有助于传承茶文化及相关思想,促进茶文化在新时代下的繁荣发展。茶文化与汉语言文学协同发展,也是当今教育的重要目标,为我国汉语言文学发展创造优良的环境。

4.3增强茶文化对汉语言文学的影响

第7篇:汉语言文学的内涵范文

汉语言文字是中国文化的记录形式,也是中华文明得以传承发展的关键性要素。在国内国际经济文化稳步发展的时代,为了有效的推进国家的精神文化建设,加快与国际先进文化的交流,汉语言文字起着尤为关键的作用。汉语言文字特有的结构、发音和含义,造就了中国文化的丰富性和特殊性。从语言文字的角度出发,分析汉语言文字对于中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影响,才能在实现中华文化创新与发展的路途上,更新相应的语言和文字的要素,并能够抛开地域偏见和文化壁垒,实现国际范围内的中华文化的传播,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也是增强中国国际软实力的重要方面。

一、汉语言文字及其特征

(一)汉语言文字

汉语言文字是包涵汉语言和汉文字两个方面,它是中国独有的语言,也是现如今中国社会运用最普遍的语言。每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字的特殊性,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文化的特殊性和多样性。汉语言文字在研究和探索汉语言文字的历史、现状及其内在发展规律的同时,也是通过文学作品和文学艺术,记载着中国文化及其发展历程。汉语言文字字体演变过程历史悠久,并在中国新的文化背景和信息技术条件下得以丰富和发展。汉语言文字有特殊意义,在不同的环境背景中,不同的用词、汉字巧妙组合,传达出文字作者自己的观念和想法,汉语言文字的意合特性,使汉语言文字表达出得内容独特新颖,内容复杂多样,呈现出得灵活性、简约性是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语言文字所无法比拟的。

(二)汉语言文字的特点

汉语言文字最初也只是用于简单的沟通和交流,是沟通双方能够彼此理解的基础,同时也是传达出沟通双方内在想法的重要方式,具有其独到的特殊性:汉语言文字具有很强的地域性。汉语言的文字与发音有着很明显的地方性差别,特别是在读音方面,这一面是沟通和文化交流的障碍,但也是中国语言文字丰富性的重要方面;汉语言的民族特性,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形式和语言发音;汉语言是思维的形式和表达工具,作为思想表达的基础,循环往复;汉语言文字很强的易读性,不同的文字排列和组合整齐而有规律,整体性非常强;汉语言文字中的独立的文字有相应的音节,匹配不同的语素,语音与语素相互适应;除了应用广泛的普通型余元,口语也是重要方面,不同的职业的专业性属于折射出得是不同的专业、职业的特殊性的文化特色;汉语言文字中的很多形声字,占据了中国文字的90%左右,决定了汉语言文字有很强的易识性和内涵性。汉语言文字数量居多,复杂多变,也是众多的表意文字的组成部分之一,在中国甚至世界的文化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二、中国文学发展

中国文学的风格在世界文學丛林中独树一帜。发展历史久远,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体现出中国古代以及近现代的时代精神的变革。从古代的神话传说到近代的诗词典籍,文学文字内容丰富、文字用词优美,时代的变化带来中国文学的不断吸收丰富的文化知识和地域性特殊用词,完善丰富着中国的文学及其内容,全面提升中国的文化水准。中国文学的风格有着其特殊性:词汇表达的手法多变,简单与复杂相互交织,汉字的立体性很强,决定了汉字的信息多,容量大及其传达出得内涵及其丰富;汉字的表达具有直观性,但是在表意上却有很强的意象性,不同的人在阅读同样的文学作品时,由于自身的独特感情和想象力,会对文学有着复杂的理解和感悟;汉语言的声调有四声,使得汉语言表达是非常的富有节奏感,特别是中国的诗词文化,可以朗诵和吟唱的诗词,是汉语言在音乐方面美的表达和传递。汉汉语言文字博大精深,中国文化也是在汉语言文字支持下中国人民不断努力的结果。

三、汉语言文字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分析

(一)拓展中国文学的想象力

汉语言文字在历史长河中得到不断的积累和丰富,在传达出表层的意思之外,汉语言文字所创造出的意境会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中国文学具有多种的文学表现形式,诗词歌赋等等,都是在不断更新变化的历史环境和条件下得当时的人们生产生活的状态,更是在一种思想层面的精神层次的展示和宣泄。中国文字的象形性以及一次多解,在综合促成中国文学的上,将中国文学推进到新的高度。将自己的心境投射到具体的诗词描述的诗词环境中,内心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和强烈的认同,汉语言文字拓展了人们想象的空间,极大的丰富了中国文学知识,创作出的中国文学作品折射出生活之感和心灵之美。

(二)增加中国文学的特殊性

汉语言文字是国际上运用较为广泛的语言文字,具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并能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把握住时展的脉搏,语言文字也会相应的进行更新和丰富。汉语言文字的特殊性和丰富性使得汉语言文字在散发其独有的魅力。汉语言文字在语法、结构、组词、造字、读音等各方面都有别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语言文字。富有特色的汉语言文字,造就了极具艺术性和独特魅力的中国文化。特别是在中国古代文学的分支研究上,很多国家的文化都是无法比拟的。即使是在国际国内文化交流不断增多,很多古代文学作品翻译成其他语言的时,便会丧失其原有的意境和内涵。这不仅仅是由于文化背景差异造成对于诗词的立即的差别,更是由于不同的汉语言文字的使用和组合对于中国文学特别是中国文学表达的意境的深刻影响。

(三)推进中国文学的国际性

第8篇:汉语言文学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 汉英动物词汇 文化内涵 对比

文化作为一个概念,是1871年第一次被英国人类文化学之父爱德华・泰勒在其《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他认为“文化是一种复杂的整体,其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余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由此可见,文化是一个广泛复杂的概念。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文化的载体,势必折射出文化的丰富多样性。而英语和汉语是两门完全不同的语言体系,体现的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体系。本文就从动物词汇的角度来分析它们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相同、相似或者不同的内涵甚至词义空缺。

一、同一动物词汇在中英文化环境中有相同或相似的内涵――词义相同或相似

由于人类最早期生活环境一样,中英两国人民从动物的自然属性这一角度去认识动物,会产生相同或相似的联想,赋予相同的文化的内涵。比如:英国人会说an old fox,而中国人也会说“老狐狸”。可见狐狸都被赋予奸诈、狡猾的内涵。具有相同文化内涵的同一动物词有很多。羊(sheep)在英汉中都用来比喻性格温和、恭顺。而对应的狼(wolf)本性贪婪、凶残,所以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相似的表达方式:as cruel as a wolf(像狼一样凶残)。

二、同一动物词汇在中英文化环境中有不同的内涵――词义冲突

词义冲突是指词汇的指称和语用意义的不同。其中的语用意义就是指语言符号与使用者的关系,是语言对人产生的影响,也就是蕴涵意义或者象征意义,这个是跟文化密切相关的。由于英汉两民族长期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所以自然而然地对同一动物词会产生不同的联想,赋予动物词以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1.一些动物由于传统文化差异带有鲜明的文化民族特征

龙(dragon)是神话传说中的动物。中文里吉祥尊贵的“龙”与英文中邪恶凶残的dragon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中国文化中,龙象征着皇权、高贵和繁荣。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在封建社会,龙是帝王的象征,历代皇把自己称为“真龙天子”。今时今日,在中国人民心中仍是至高无上的,我们把自己的国家称作“东方巨龙”,龙可以看作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汉语中有大量的关于龙的成语,诸如“龙腾虎跃”、“龙飞凤舞”、“龙凤呈祥”都展现了龙在汉文化中的文化内涵。然而在西方文化中,dragon是邪恶的象征,长相可怕。《圣经》中撒旦被称为dragon。英语中还称凶暴的女人为dragon,如:She is a real dragon,you’d better keep away from her.(她是凶狠的母夜叉,最好离她远点)。中英文化的差异使同一动物词有不同的内涵,给人带来的联想截然不同。

2.审美价值取向和社会心理的差异

审美价值取向和社会心理的差异的不同造成同一动物词在中英两种文化中产生不同的褒贬义,这与英汉两个民族对动物的好恶有关。对该动物喜欢、欣赏,那相对应的动物词就会向褒义方向发展。反之,就会向贬义方向发展。

(1)同一动物词在英语中表示褒义,在汉语中却表示贬义,举个最典型的动物――狗(dog),其文化内涵意义差异甚大。狗在英语中大多数场合是褒义词,可用来形容值得同情信赖的人,如:lucky dog(幸运儿),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很显然,这些说法反映了英国人的文化心理,他们视狗为可爱的同伴、人类最好的朋友,如as faithful as a dog就是用来形容人的忠诚。汉语里狗常是骂人用的,如“的”、“狼心狗肺”、“狐朋狗友”、“丧家狗”、“走狗”等。

(2)同一动物词在英语中具有贬义,而在汉语中却含有褒义色彩的也比比皆是,比如鱼(fish)。可怜的fish与带来财富的鱼。fish与鱼的文化内涵在中英文化的喻义更是大相径庭。英语中fish含有贬义色彩,一般用来形容不好的人和事,如poor fish(可怜虫),fish in the air(水中捞月)。汉语中有“年年有余(鱼)”的说法,中国人过春节时除夕夜的餐桌上不能没有鱼。特有的社会赋予了鱼以丰富的文化色彩。

三、同一动物英汉中缺少相对应意义――词义空缺

词义空缺指的是英汉语中缺少互相对应。某动物只在特定国家才会有特定的文化含义和表达。

1.英语中有丰富的内涵而汉语中没有

cat(猫)在英语民族文化中是一种有着丰富喻义形象的动物,如rain cats and dogs(大雨倾盆)。英语中还有很多与猫有关的习语,如,bell the cat(为别人冒险),let the cat out of the bag(泄露机密)等。而汉语中很少有与猫有关的类似表达法。

2.汉语中有丰富的内涵而英语中没有

比如:鸳鸯,是一种雌雄常在一起、形影不离的动物,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鸳鸯多喻指“恩爱夫妻”,故有“鸳鸯配”、“鸳鸯梦”、“鸳鸯戏水”等之说;有情人之间常自比鸳鸯,在古代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描述刘兰芝“自挂东南枝”,焦仲卿“举步赴清池”后,化为“双飞鸟”,并“自名为鸳鸯”。结婚时鸳鸯也是必不可少的装饰品,绣在各种枕头上、衣服上,寓意夫妻长相厮守。可见,鸳鸯在中国自古就是“美好爱情的象征”。而英语中的“mandarin duck”则没有任何文化内涵。

语言作为文化的反映和载体,充分展现了文化的魅力。简单的动物词汇反映出来的却是丰富无比的中英文化。只有在充分了解文化的基础上,才能正确使用动物词汇,理解正确的比喻意义。我们也只有在英语学习中把握跨文化知识,才能正确学习好英语词记的内在意义。

参考文献:

[1]Jack Richards,John Platt,Heidi Weber.Longman Dictionary Applied Linguistics[M].Longman Group Ltd.,1985.

[2]Lado,Robert.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s[M].University Michigan Press,1957.

[3]Laufer,B.Why are some words more difficult than other?[J].In IRAL,1990,Vol.28.

[4]Leech,G.N.Semantics[M].London:Penguin,1981.

[5]陈建民,谭志明.语言与文化多学科研究[M].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3.

[6]陈文伯.英语成语与汉语成语[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

[7]杜学增,胡文仲.中英文化习俗比较[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8]胡文仲.英美文化辞典[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9]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第9篇:汉语言文学的内涵范文

摘要:十二生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其文化内涵的研究可以向留学生展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帮助留学生更好地理解其深层含义。而2017年正值中国农历的丁酉鸡年,汉语中关于鸡的词语不在少数,而且大多数词语中包含着明显的文化色彩。因此,在生肖鸡年研究与鸡相关的词汇教学,更贴近现实,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文将以汉语成语中与“鸡”相关的词语为研究的载体,探究这些成语中“鸡”所代表的情感倾向以及文化内涵。同时,笔者会对十二生肖中“鸡”的文化内涵进行汉外对比,并且通过对比,找出留学生习得十二生肖相关成语的偏误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外汉语教学策略。本文最后归纳了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一般原则。

关键词:鸡;文化内涵;偏误;文化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H1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015-02

一、十二生肖中“鸡”的文化内涵

1.汉语十二生肖中“鸡”的文化内涵

鸡,位于十二生肖的第十位。《中华成语辞海》和《古今成语大词典》中含有“鸡”字的成语共计184个,其中“鸡”字具有文化内涵的成语共计172个。“鸡”的文化内涵有褒有贬,但贬多褒少。下文在分析这172个成语的基础上,综合探讨、研究“鸡”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文化内涵。

(1)古人普遍认为鸡有“文、武、勇、仁、信”五德,《韩诗外传》中说道:“头戴冠,文也;足搏距,武也:见敌敢斗,勇也:见食相呼,义也;守夜不失时,信也。”[]于是,古人称鸡为德禽。同时,在汉语中“鸡”与“吉”谐音,因此也具有了吉祥如意的感彩。

(2)“鸡”是人们最早喂养的六畜之一。由于鸡的鸣声长期作为报时的工具,因此“鸡”可以用来象征战争、上路等不吉的征兆,例如:“雄鸡夜鸣”、“鸡声断爱”等;“鸡”也作为被饲养、供玩乐的对象,例如:“斗鸡走犬”、“抱鸡养竹”等。同时,在中国的一些民族和地区依然存在着“斗鸡”这种古老的游戏,从中也不难看出“鸡”长期以来被视为供人们休闲、娱乐的。

(3)“鸡”体型微小,身体无力,胆小易惊,因此常用来象征小人、无所作为的人,或者能力平庸的人。例如:“鸡零狗碎”、“手无缚鸡之力”等。

“鸡”常被赋予负面的含义,因此与“鸡”相关的其他事物也会被赋予负面的内涵,例如“鸡毛蒜皮”中的“鸡毛”象征渺小、微不足道。

(4)鸡长期作为报时的工具,司晨报晓,唤旭日东升。因此,“鸡”象征着勤恳等正面的意象。例如:“闻鸡起舞”:比喻发愤图强。

与此同时,由于“鸡”被看做是司晨报晓的工具,自然在一些具有贬义色彩的成语中,“鸡”则用来象征失职的人或者是犯错误的人。例如:“失晨之鸡”指的就是忘记报晓的鸡,用来比喻应该做某事而却失职没做的人。

2.西方文化中“鸡”的文化内涵

“鸡”在西方文化中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雄鸡在西方文化中是英勇善战的象征,它的鸣叫预示着光明的到来,它可以战胜黑暗,可以吓退蛇怪。在基督教文化中,雄鸡就是基督的象征,具有深刻的宗教意义。直到今天西方的很多教堂尖都树立着鸡的雕塑,以此来象征光明和复活。同时,在西方文化中,公鸡常常作为预知命运的工具,人们常常以鸡的进食状态来预测战争的胜败。而体态丰盈的母鸡则被视为具有良好的繁衍能力,子孙满堂。

同样,在英语语言文化中,鸡也带有一定的负面感彩。如“鸡”意味着胆小、懦弱,用来象征那些杞人忧天的人。“鸡”在英语中有多种表达方式,如“chicken”、“cock”、“hen”、“rooster”,每一种表达方式都带有一定感彩。

二、留学生习得过程中的常见偏误及文化原因

1.常见偏误

留学生在习得汉语中与“鸡”相关的成语时,常出现偏误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理解上的偏误。学习者在习得的过程中如果不能深入理解汉语成语的故事及背景,就无法正确理解含有“鸡”的成语的意思。如“抱鸡养竹”就很容易被学习者按照字面意思简单地理解为一种悠闲的农家生活。另一类则是应用上的偏误。学习者可能理解了成语的意思,但不知道应该如何在句子中应用。如“鹤立鸡群”在应用时容易产生“*他是一个鹤立鸡群的人。”类似的偏误。

2.文化原因

留学生在习得汉语中与“鸡”相关的成语时,常常会出现偏误,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众所周知,中西方文化在思维方式、行为主张等许多方面多存在着差异,这对于十二生肖中的“鸡”也不例外。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留学生在理解与“鸡”相关的成语时出现各种偏误,如:“闻鸡起舞”很容易被学习者理解为听见鸡的叫声就害怕等错误的意义。另一方面是由学习者母语的负迁移造成的。英语中鸡的表达方式有多中,表示的感彩也不一样,学习者可以根据外在形式判断褒贬色彩。虽然汉语中对鸡的感彩有褒有贬,但是表现形式都是一致的。这就很容易造成学习者的偏误,易将所有含“鸡”的成语都归结成同一个感彩,导致习得的失败。

三、十二生肖教学策略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十二生肖的教学隶属于对外汉语文化教学范畴,具体教学原则如下:

1.语言与文化相结合原则

文化教学要与语言教学相辅相成,切莫无限度地拓展文化教学的内容,而忽略语言教学。如:在讲解成语“偷鸡摸狗”时,不要对成语中“鸡”和“狗”的文化内涵无限的展开讲解,而是要根据学习者当时的汉语水平,适当的略讲即可,讲解的重点应放在“偷鸡摸狗”的语言意义以及如何应用上。

2.针对性原则

在教学中不需要对出现的十二生肖的所有象征意象作详尽解释,而是要有针对性、要分清主次,合理安排知识点。如,“鸡”的文化内涵在中外文化中有一些相似之处,如,都是胆小、懦弱的象征,因此,在进行教学实践时,对于相似之处可以一言代之,应该着重讲解容易出现语言偏误和交际错误的不同之处,如,鸡在汉语中与“吉”谐音,有吉祥如意的意味。

3.发展性原则

十二生肖文化源远流长,同时也与时俱进。随着时代的发展,十二生肖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因此,在教学中不但要讲解传统文化意象,也要注意对时代内涵的讲解。例如,对外汉语教学中应该注重将古人所谓的“鸡的五德”,与儒家所倡导的“仁、义、礼、至、信”相结合,并且赋予传统文化以现代意义。

4.知识与能力相结合原则

对外汉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习者使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尤其是文化教学更应该使学习者避免在交际中因文化分歧而产生交际障碍。讲解十二生肖的文化内涵不仅是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一部分,也是对外汉语语言本体教学的一部分,因此学习者的学习目标不仅是掌握其文化内涵,也要学会如何将其恰当的运用到日常交际中。

四、结语

2017年正值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中的鸡年,研究和探讨与鸡相关的成语的文化内涵,可以激发外国学习者对中国十二生肖文化的兴趣,增强他们学习汉语的内在动力。同时,以汉语成语作为研究载体,将语言和文化结合起来,对于对外汉语教学具有深远的意义。同时,笔者通过分析留学生使用汉语成语的偏误以及文化层面的原因,更深层次地探讨十二生肖教学乃至整个文化教学的策略,希望可以为对外汉语文化教学提供有益的指导。

参考文献:

[1]刘晨斯.十二生肖的文化内涵及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偏误分析[D].河南:河南大学,2014.

[2]张月明.生肖动物相关词汇的中西方文化差异研究及教学资源――以典型的生肖动物马、狗、龙为研究对象[D].江苏:苏州大学,2013.

[3]蒋争艳.生肖成语的文化内涵及对外汉语教学[D].河南:河南大学,2013.

[4]马丹.论汉语成语中十二种生肖动物词的象征意义及其教学[D].四川:四川大学,2006.

[5]董晓荣.汉语动物成语的语言文化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2.

[6]龙玉莲、李延林.英汉语中“鸡”相关惯用语的文化内涵与翻译[J].现代语文,2013(3):145-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