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技创新作品教程范文

科技创新作品教程精选(九篇)

科技创新作品教程

第1篇:科技创新作品教程范文

关键词:纺织染整;学科建设;“讲座”导师团队制;培养模式;创新应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8-0028-02

纺织产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在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面临着产品结构的调整和高科技元素的植入。而染整加工又是纺织品生产的重要环节,对提高纺织品质量和附加值起着重要的作用。纺织染整行业的持续发展和技术提升,需要创新应用型人才的支撑。高校面对“如何保持传统专业的特色,又适应新形势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培养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合理的知识结构,同时具有新产品开发和科技创新能力的高级技术人才”问题,应该把教改作为学科建设的中心,对专业课程设置进行新的设计和优化,建立具有现代纺织染整专业特色的教育培养体系,使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与时俱进。近年来,我们在本科生中实施了“讲座”导师团队制,对促进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一、改革培养方案,实施本科生“讲座”导师团队制

在2007年修订的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中,本科生开始实施“3+1”导师团队制培养模式和专业前沿新技术“讲座”平台特色模块课程教学体系,培养理论和实践能力并重、富有创新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3+1”的培养模式,是前三年学习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从第四学年进入“讲座”平台某方向和相应的实践教学环节,由导师团队负责深入的专业前沿技术方向的学习和实践活动,即“讲座”导师团队制培养。“讲座”平台模块课程包括:“新型纺织材料科学与应用”、“清洁染整工艺与应用技术”、“新型染整设备与数字化染整技术应用”、“高能物理技术与功能纺织品研究与应用”、“生物和纳米技术与纤维制品生产”、“绿色染整助剂及其应用研究”等本学科不同前沿技术方向的系列讲座,紧密结合染整行业发展的趋势,调整课程体系,使学生了解本学科和专业技术发展前沿,培养创新意识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开发能力,以满足社会发展和纺织行业提升对人才的需求。在学生确定了某个柔性专业方向以后,在导师的指导下进一步系统、深入地学习与本方向相关的理论知识,参与导师的科研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科研训练。

二、注重学科和教学团队建设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开展教改活动。师资队伍建设是课程建设和专业发展的基础,教师的素质是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关键。我们把创建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作为核心工作,天津工业大学轻化工程(原染整工程)专业建立五十多年,历经几代教师的辛勤努力,他们为学科建设和发展积淀了珍贵的经验和严谨的教学基础。他们主编的《染整工艺实验》、《针织物染整》、《智能纺织品设计与应用》、《仿真与仿生纺织品》、《测色与计算机配色》等教材或著作得到全国纺织高校的好评。在延承老一代专家成果的基础上,积极引进人才,使团队成员在知识结构、年龄和职称结构上具有良好的互补性,既有本专业的博士,也引进了生物、化学化工等专业的博士;在年龄结构上,既有丰富经验的老教师、骨干中年教师,又有精力充沛、朝气蓬勃的青年教师。实行青年教师为企业服务,强化工程经验训练,下厂实践计划等。本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曾获得优秀教学质量一等奖、省市级教学成果奖、市级精品课等多项奖励。完成了“轻化工程特色专业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建立轻化工程专业特色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应用型人才的研究”、“染整工艺原理课程改革与建设”、“改革和加强实践教学,培养适应现代纺织发展需要的印染专业人才”等教改项目。

2.积极进行教材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团队教师积极进行教材建设,编写教材和参考书、特色讲义等,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如《纺织印花实用技术》、《服装整理学》、《织物抗皱整理》、《开放实验》、《纺织品清洁染整加工技术》、《智能纺织品设计与应用》、《高性能防护纺织品》、《仿真与仿生纺织品》、《测色与计算机配色(第二版)》、《针织物染整(第二版)》等。教学中以清洁生产为现代教学理念,及时将科研成果和本学科前沿技术融入到经典的印染知识体系中,体现基础性、先进性、时代性。如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微波染色、天然色素染色技术、绿色纤维生态染色技术、无水和少水染色等科研成果融入教材和教学,使学生学到专业新技术,培养创新意识,为特色专业和品牌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为搭建一个新型的、前沿的学科,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奠定了基础。

3.加强实践环节,整合实践教学体系。染整专业具有实践性强、工艺和设备更新快等特点,而且企业需求的是有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强的技术人才,通过对学生和就业单位进行调研反馈的信息,我们感到建立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和加强学生实践能力、产品开发创新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因此,我们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和着力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改革切入点,鼓励本科生提早进入“讲座”平台实验室参加科研、创新实验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专业理论应用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产品开发能力、创新能力,并鼓励他们自由探索。将实践教学环节设计为递进式实验教学体系,由验证实验、综合实验、开放实验到实际生产设计的递进式实验教学等模块构成。通过几个模块由浅入深、由简单至复杂的教学过程,实现既定目标的培养,这既培养了学生专业的基本实验技能,又注重了他们产品综合设计和开发研究能力,以及解决复杂工艺问题的能力。并将课内实验教学延伸到“课程之外”,与开放实验、实习、科技创新活动、专业性学生艺染社团、“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专业开放日”、“本科生科研项目招募计划”等,实践环节有机结合,建立一套促进创新、实践应用能力人才培养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运用所学的理论、方法和技能解决染整工程领域中的某些实际问题,以及对新技术的快速反应,调动学生在实践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通过课程设计教学环节,使学生既提高了对专业的兴趣,又提高了他们综合分析能力和适应生产实际的能力,他们从中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学习主动性也得到提高。

第2篇:科技创新作品教程范文

食品生物技术手段生产的食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解决事物短缺,改良了食品的质量,增加了食品来源。食品生物技术将成为现代食品加工业的核心竞争要素。鉴于此,我国很多中职院校都开设有生物技术课程。但是,就目前而言,中职食品生物技术课程还是以往的教学模式和理论,存在很多不足之处。笔者总结出了以下的几点;

食品生物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单一。当前,中职院校的食品生物技术课程的创新并没有真正考虑到理论与实践环节。缺少情景教学,还是只注重理论轻实践的模式。食品生物技术作为一门强理论性的课程,如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等部分的内容理论抽象、难懂,传统的黑板教学的模式并不能达到目的。为教师授课还是中规中矩,按照课本的知识给学生进行大满灌式的上课模式,教学模式单一,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食品生物技术课程评价考核体系不健全。对于当前中职院校中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还是凭一张试卷来评判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大部分学生也认为对于本课程的学习以后,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有重点的复习考试以后就能得到相应的学分。除此之外,中职院校的食品生物技术课程考核体系不健全,不能够有效的促进和督促学生的学习,并且不能够使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本门课的学习上。

缺乏先进的教学设备。就国内而言,很多中职院校的教学资源相对较少。对于一些先进的计算机、多媒体、教学仪器或设备相对较少。这就对于本来很抽象的食品生物技术学科来说,一些抽象的生物技术表述在传统的教学课本中很难使学生完全明白,教学创新遇到很大的阻碍。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学生很少能获得最新的食品生物技术的发展现状。这就制约了中职食品生物技术课程的创新改革的脚步。

中职食品生物技术课程教学创新的措施

完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对于不同教育类型的学生来说,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习惯、学习基本情况等方面都会存在不同的差别。对于中职教育中的食品生物技术课程来讲;大满灌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要。它既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和学习兴趣的培养,也无法让学生从教学中获得满足感。因此,中职教师需在教学方法、教学目标等方面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除此之外,食品生物技术不光只停留在理论教学中,教师需要完善教学形式,可以增加一些实践教学环节,使学习更加接近于生产实践,这样不但可以使学生学习到专业的理论知识,又能使他们加强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信心。

加强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学习。有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是中职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开展不同教学内容的有力保障。中职食品生物技术学科的评价机制可以采用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结合的评价机制,其中以形成性评价为主。采取作业布置、沟通、实例分析等评价方法进行,让其占总成绩的65%;终结性评价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进行,占35%。食品生物技术形成性评价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知识和能力的增进。同时,还要重视学生的情感和价值取向在学习中的运用。综合考核学生的协调能力与合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性能力。

借助先进的教学设备进行生动的教学。对于食品生物技术学科来说,它是一个抽象、复杂、牵扯多学科知识交融的一门学科,对于中职教育学习来说,可以增加一些基础的教学设备如多媒体教学设备来增加教师讲授的全面性。多媒体教学可以模拟不同的教学场景,例如在讲到发酵工程的知识点时候,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发酵的过程中的物质的变化,让学生一目了然。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同时,先进的教学设备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途径、学习方式,能够融合不同学科的专业知识,有效的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尤其对于食品生物技术来说,先进的教学设备可以将生物技术中需要的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融合和展示。

第3篇:科技创新作品教程范文

关键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应用型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食品工业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食品工业的现代化水平是反映人们生活质量高低及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应用型创新性高技能人才的缺乏成为制约我国食品工业现代化发展的瓶颈。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食品加工一线企业创新型研发人员的有效途径,所以围绕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目标,挖掘食品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有效途径,为食品工业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应用型高端技术人才是高校食品专业研究生教育的重点。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专业型研究生教育在世界各国都是教育的最高层次,主要实行学位教育,包括硕士和博士两个层次。我国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主要在农业院校、轻工院校、综合性大学设置。在我国的教育体制中,改革开放以后的上世纪80年代初期,该专业主要设置在高等农业院校,在某种程度上从属于农业科学,主要涉及农产品贮藏与加工。此外,有少量的轻工院校和商业院校设置该专业,而且也是以农产品贮藏与加工专业为主。现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已逐步向我国综合性大学扩展。从师资的配备和教学的内容来看,食品相关专业教育在我国仍然带有浓厚的农产品贮藏与加工的色彩。

根据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专业目录,设置有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在此一级学科下设有食品科学、粮食/优质及植物蛋白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和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可授予工学或农学学位。目前,我国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类型有两种,即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二者的培养目标不同,学术型是以培养食品相关专业的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授予的学位为学术型学位;专业型硕士是具有职业背景的学位,培养食品技术相关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旨在为食品加工及质量控制相关的职业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与复合型专门人才,是以实践为导向的专业化职业教育。设专业的研究生教育承担着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食品领域内的高级科研、管理、工程技术人才的战略任务,近十几年来,本领域的研究生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向食品工业输送了大批应用型人才,但面对“十三五”科技创新和教育改革的重要使命,食品领域专业研究生教育和培养中显露了一些问题,导致专业型研究生的创新愿望不足、创新能力匮乏。

一、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问题分析

(一)专业型硕士与学术型硕士培养模式大同小异

专业硕士重视的是职业技能的培养,而学术型硕士重视的是科研能力的培养。二者培养目标不同,培养模式也不同。但一些高校对专业学位的认识不够准确,仍在沿用学术型学位的培养模式和教学体系,专业硕士培养目标不明确,研究课题与生产实践联系不紧密,导师和学生都或多或少存在“重科研、轻应用”的思想,造成食品专业硕士的职业型人才培养特征不明显,不能进一步更新知识,提高把握和运用专业理论解决实际工作中技术问题这一人才培养的特殊要求。

(二)研究生课程设置偏离专业实际

在研究生教学方面,应以研究为导向,以创新精神或者研究成果的数量和质量作为评判优劣高下的标准。研究生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课程O置不尽合理,偏离专业实际和研究需要,授课方式多是沿袭以往的课堂授课为主,没有通过问题讨论等形式给研究生更多的自我发挥空间,有些课程结构不科学,不利于学科的交叉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另外,由于近几年研究生招生人数逐年增加,有些课程研究生的授课班型较大,授课形式与本科生差异不大。而且,近年来,一些研究生受到社会就业压力的影响,急功近利,学习心态浮躁,对科学研究兴趣不足,学风较差。课堂学习不认真,玩手机,甚至存在缺课、旷课等现象。由于学校和导师监管不严,个别学生更是忙于社会兼职或是提早到就业单位实习等,真正投入到学习和科研上的时间和精力很少。

(三)毕业课题脱离生产实际

研究生科研训练是其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食品专业的研究生科研训练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在科研选题上,很多研究生甚至是导师缺乏实际生产经验,不能从生产中发现问题,更不能在解决技术难题的过程中发现科学问题,导致很多研究生在论文选题上,脱离食品企业实际。第二,查阅文献的能力、研读文献的数量及深度不足,缺乏国际视野和对食品科学技术前沿问题的了解,文献读得不多、读得不深入,较难胜任开拓自主创新的科研和技术开发工作。第三,缺乏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的锻炼。实验操作能力尤其是基本的实验操作能力是开展课题研究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是科学研究所必备的基本技能。而目前很多同学往往是为了发文章,为了毕业论文而去搞实验设计,当然,不能说这是完全错误的,但是对于新入学的硕士研究生,应该尽早去实验室锻炼,为以后的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可以培养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带着问题去搞科研。

(四)研究生创新意识不强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创新来源于实践最终应用于实践,研究生的创新能力需要依托科研实践进行培养和训练。这就使得科研能力的培养成为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相当大一部分研究生是由应届本科毕业生考上来的,考上研究生的同学一般都是在本科生阶段学习比较优异的同学,已经适应了本科以“学”为主的教学方式,对研究生阶段以“研”为主的学习方式还缺乏了解,忽略了科研能力的培养与学习。造成刻苦“学习”的研究生很多,但很少能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很多研究生只在意怎样发表几篇论文然后顺利拿到奖学金、得到学位,而对创新不感兴趣。所以,研究生阶段,首先在思想和认识上要明白研究生主要就是研究、创新、工作,所有的学习都为创新服务。

二、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几点意见

(一)探索研究生教学的新模式

经过本科阶段的专业课学习,研究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所以非常适合运用自主性、开放性课程教学方法。在研究生课程教学中,通过“讲授”“讨论”式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帮助研究生掌握本学科系统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还能帮助其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及趋势。既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可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

注重学科交叉,开拓学生思维。食品专业是一门包括化学、微生物学、生物学和工程学等多学科的专业,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科交叉。学生通过交叉学科的学习、实践和研究,改善其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思维方式,增强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各学科理论、技能和方法的互补互感作用,改善其知识结构、思维方法、科学方法和综合技能。这要求研究生管理部门制定合理的研究生培养计划,使学生了解掌握新兴学科、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最新知识,以开阔研究生视野,适应科技发展的需要。

(二)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形成学术氛围

学术活动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通过学术活动研究生可以了解相关学科前沿领域、新理论和新方法,通过交流和探究等活动,研究生对自己研究领域的认识不断深入,在自己的研究领域会融入和产生很多创新思维,这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搭建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可以为研究生创造更多的参与学术交流活动的机会、提供更广泛的交流合作渠道。学术交流平台建设应以研究生管理部门为核心,以学科为依托,在研究生导师的积极配合与合作下,形成纵横一体的学术交流网络,营造学术氛围、丰富学术交流机会,以及调节学术交流形式的多样化。食品领域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的搭建及实施需要从导师组、校内和校外三个层面上开展。

一是导师资助研究生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和学术论坛,积极鼓励研究生参加各种学术会议。

二是校内学术交流制度化。定期邀请校内知名专家、教授举办可以交流的学术讲座,建立学院间不同学科研究生之间、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学术交流机制,导师与研究生之间或课题组之间定期开展学术研讨,就学科的最新问题或难点进行讨论,也可谈谈最近的学习心得,培育学生的学术意识,提高学术水平。

三是开展学术竞赛活动打造学术氛围。如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创业大赛、研究生食品大赛等,在校内开展学术竞赛一方面可以选拔参加全国比赛的人才,同时也可以提高校内的学术氛围,促进研究生之间的相互切磋与沟通,并带动研究生整体学术水平的提高。

四是校外层面上,积极与国内外相关学科研究团队保持学术联系,与其他院校保持适当的团队合作,定期选派研究生交流,努力实现校际间学术资源共享,实现学术资源受益的最大化。研究生管理部门将各个学校的优秀学术讲座及时放到网上,供大家分享,扩大受益面。

(三)重视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专业,随着现代加工、检测技术的飞速发展,涌现出许多新方法、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手段等,如不能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的生产实际就会落伍,造成研究意义的空洞。

所以,首先从研究生管理人员、导师到研究生本人要从思想上认识到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科学研究来自于食品加工、检测实践,探索科研问题是为了更好地去指导生产实践,应将实践能力培养作为研究生教学质量的指标并写入培养目标。

在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多与食品企业进行沟通,了解企业对研究生能力的需求并依此调整相应的培养方案,加强多方合作与交流。在专业课程的要求与设置上尽可能形式多样,以满足科研与实践所需,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潜能。

在研究生培养方式上,科研采取产―学―研结合的方式,将生产、教学、科研三者紧密结合起来,结合食品企业的需求,开发出新的课程体系、培训体系等,并学习国内外优秀高校,加强与企业间的密切合作,企业可以为高校提供许多实践基地,学校可以组织研究生到企业参观、学习,或者以项目研究的方式帮助企业解决实际生产中出现的问题,这种双赢的模式应加以利用和倡导。

另外,可以采用双导师制,即可以聘请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企业家来为研究生授课,或者根据学生参与不同项目的科研方向指定相关方向的企业人员担任导师,以利于研究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三、锦州医科大学食品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效果

锦州医科大学2007年开始招收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010年获批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一级学科硕士点。主要以畜产品加工作为主要研究方向,近年来,以辽宁省肉类加工与质量安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依托,通过与辽西地区盘锦宋大房食品有限公司和锦州益多乐乳业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共同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聘请校外企业优秀专家兼职研究生导师,充实导师队伍,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定期举行导师和用人单位座谈会,探讨学生的创新培养方法。学院每年邀请校外兼职导师和用人单位的领导到学院进行座谈,征求提高培养研究生质量的良方,听取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聘请盘锦宋大房食品有限公司专家开展中式传统肉制品现代化生产的研究。

目前,学校已与企业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12名,不仅加强了研究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使研究生解决企业生产实践的能力、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要锻炼的创新能力有了大幅度提升,而且促进了学校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学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吉忠,,张俊,黄文.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生教育创新人才培养之探索[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4(1).

[2]李保国.关于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科技信息,2014(15).

[3]宋晓燕,朱伟,张小全.论食品科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建设[J].安徽农业科学,2009(28).

[4]王彪.\谈交叉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2(39).

[5]王小三.浅谈食品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J].科技创新导报,2014(29).

[6]卢芳国,陈伶利,杨胜辉,高强. 论学科交叉在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2).

第4篇:科技创新作品教程范文

机电技术承担着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技术和装备的重任,机电技术教育专业属于一个长线专业,同时也是一个国家必不可少的基础性专业。安徽科技学院于1999年开始承办该专业,是在农用机电专科专业多年办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较为深厚的专业办学积淀,现为校级特色专业。安徽科技学院是安徽省设置机电技术教育专业的唯一高校,也是学院第一个工科本科专业。自2010年以来,安徽省成立了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开始应用型本科改革的试点,安徽科技学院是联盟高校之一,但究竟什么是应用型人才,如何培养,目前没有很明确的定义,都处于实践探索阶段[1]。通过借助暑期进行联盟高校调研、企业调研和毕业生调研,我们总结出了一些经验和教训,并将其体现在我们新人才培养方案中,形成了具有本院特色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1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更准确客观

应该说,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直接决定了培养出来的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才,适用于什么行业,目标定位是否准确及符合学校实际,直接决定了人才培养的成败。我们认为,机电技术教育专业应该培养这样的人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机电工程方面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在中等职业学校从事教学和指导生产实习能力,能够在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制造及其设备开发、操作、维护以及销售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2]。因此,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人才,更好地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是高等教育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在高等教育中,必须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切实加强工程实践训练和创新教育;加强基础、拓宽专业面;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的学生应用性不强,缺少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相对较弱,无法胜任现代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为了培养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并有较强的科技运用、推广、转换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本专业将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为理实融合、教-学-做一体化、产学研结合的优化模式,即“2+1+1”模式,其中“2”为两年通识教育阶段,第一个“1”为一年专业基础教育阶段,第二个“1”为一年专业整合提升阶段;改革教育教学的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的机制体制,形成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围绕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设计学生的知识结构,塑造优秀工程师为目标的教育理念,突出能力培养,强化实践环节。

3优化课程体系

改变传统的按照学科理论来设置课程的模式,这是传统的研究型大学的课程建设的道路。研究型大学对学生的学科理论要求,应该是培养的人才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因为他将来要从事研究工作。高职院校对于理论的要求是“够用”,以理论“够用”作为标准。应用型本科教育既不能按照研究型大学来要求学生的理论又深又厚,也不能按照职业教育只要“够用”就可以,应该要求理论“坚实”,就是理论的科学性很准确、实在,但是不要求过深。具体来说,一个正确的理论摆出来,把它说清楚,让学生能够掌握这个理论,就可以了。至于这个理论的来龙去脉、构成学派等等,就适可而止。应该着重于这个理论如何转化为实践,如何应用到实践中去。

3.1构建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框架的课程体系

知识、能力、素质是人才培养规格的三要素,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辨证统一的关系,素质处于核心位置。本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按照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可以概括为:(1)一条主线,即工程应用。按照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制造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构造应用型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知识方面强调实用性,方法方面强调综合性,能力方面强调运用和基本技能。(2)两根支柱,即机和电。现代机械工程与信息技术、控制技术、微电子技术融合,形成机电一体化技术,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机械设计和制造为“机”,信息技术和控制技术为“电”,两者构成了现代机械工程师知识、能力结构框架的基本支柱。(3)三块基石,即数理及力学、外语、计算机应用。数理及力学、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是理工科类大学生必需掌握的基础知识,它们是从事专业学习的基石。(4)四个课群,即设计、制造、机电控制、创新创业。学生掌握业务知识、培育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是通过一系列课程教学的严格训练来完成的,课程是决定人才培养品质的最基本要素之一。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要求,设置了机电产品设计、机械制造、机电测控和创新创业四大课程群。(5)五种能力,即基本、专业、迁移、发展、创新。基本能力,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各种认识能力的综合,主要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等;专业能力,主要指专业技能和职业技能,本专业的能力主要表现为从事机电产品设计、制造、测控和技术应用的能力;迁移能力,主要包括不同行业和学科的技术“相互迁移”及学生迁移至相关岗位的能力,也即适应其它岗位的能力;发展能力,包括自学能力、科研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和更新知识的能力。

3.2优质核心课程建设

科学的课程体系,是实施“2+1+1”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通过点、线、面,制定全方位立体化的课程体系。即以优质核心课程为建设点,各课程之间的知识体系的衔接为线,分模块专业方向的教学为面。高年级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发展方向,从不同专业模块中进行选择。根据“平台+柔性模块”的原则,提炼优质核心课程4门,作为核心的建设点,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材建设、课程团队建设等多方面开展优质核心课程建设,以优质核心课程为中心,带动相关课程群建设,形成富有特色的专业模块。4门优质核心课程为《现代设计技术》、《现代制造技术》、《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和《机电系统控制工程及应用》,根据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和国家标准,依据市场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设置优质核心课程教学内容,构建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编制校本教材,制作校本课件,建立网络教学资源库。

4产学研合作特色鲜明

通过产学研合作教育,充分利用企业的项目、人才、设备、资金,实施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4]。

(1)与企业合作进行科技攻关和产品开发。依据重点建设学科平台,围绕汽车电子电气及汽车关键零部件的设计与制造,瞄准安徽省建设汽车强省的战略需求,积极申报并开展相关的科技项目攻关。

(2)联合企业、政府共建科技创新平台。与奇瑞、美菱、德力等企业集团合作,双方共同建立技术研究中心或实验室,通过对学校和企业具有共性的关键性技术进行科技攻关,以此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汽车、家电行业以及非金属材料成型设备等产业的整体研发水平,加强学校的学科建设和提升学校的学术水平,同时也开拓学生的专业实习基地,是学校和企业实现双赢之举。

(3)产学研合作中的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是产学研合作的重要支撑和落脚点。依托有条件的企业,建立本科生实习基地。推动高校与企业合作,建设相对稳定的“教学-科研-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本科生实习基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一线人才需求的对接,同时也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并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学院与奇瑞汽车联合创办了“奇瑞班”,与德力玻璃集团联合创办了“德力班”,与神舟机械联合创办了“神舟机电班”,与东昱集团成立了“东昱机电班”,真正实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与企业一线人才应用的对接。

创办直接面向产业的工程硕士点。根据行业、企业需求和具备的条件,探索高校与有条件的企业联合申办工程硕士点的工作,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中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增强企业后备人才的储备能力和造血能力。

5品质保障体系有力构建

所谓品质保障,是指为达到品质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目的是促进品质的不断提高,并保证品质达到所规定的最低标准。教学品质保障体系,是在教学过程中综合发挥目标导向、条件保障、激励约束、监督控制功能,使教育结果最大程度地与一定的品质标准相适应、与不同公众的需求和期望相适应的系统。因此,应用型本科的教学品质管理保障体系应具有以下三个特性:目标性、形成性和可评价性[3]。

5.1人才评价体系构建

机电技术教育专业,主要是培养技术型和工程型应用人才,技术型人才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管理学知识、计算机基本知识、机械电子工程领域的专业知识、管理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创业能力;工程型人才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工程学知识、运筹学知识、精通一门外语、专业技术能力、系统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等。根据机电类应用型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人才评价原则、方法和标准,制定《机电技术教育专业人才评价实施细则》,作为人才品质考核的依据。

5.2教学管理制度建设

(1)建立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提高教学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程度。一是以完善教学基本文件为目标,按照应用型专业建设的原则性文件,重新编印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为日常教学管理提供基本的规范。二是建立应用型专业教学管理日常规范,保障教学的有序进行。

(2)制定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加强对教学过程品质的监控。一是对教学过程的课堂教学、课程考核、毕业论文(毕业设计)重新制定系列文件,提出相应的品质要求和标准,保证课堂教学和工训中心实习实训稳定有序地进行。二是针对实验、实践教学环节,制定相应的管理和考评办法,尤其是工程技术训练中心的管理和相关教学品质的考评。

(3)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教学管理队伍。聘请2~3位责任心强、有丰富专业经验的教师,担任教学督导工作,对教风、学风及教学管理工作的不足之处,提出意见和建议。采用“送出去培养,请进来培训”的办法,培养一批专兼结合的教学管理队伍,不断提升管理队伍的管理水平,教育教学理论和沟通协调能力。

5.3品质监控体系

教学品质监控体系主要由监控目标、监控措施、信息系统和组织保障这4个部分组成[5]。教学品质监控体系的有效运行,对于促进教师自我约束、自我激励,调动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实现培养“知识结构优、实践能力强、敬业精神强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5篇:科技创新作品教程范文

关键词:创新教育;技术史;机械专业

作者简介:刘元朋(1976-),男,河南邓州人,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教研室主任,副教授。(河南 郑州 450015)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特色专业建设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郑州航院教育科学研究课题(课题编号:zhjy12-01)“依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优化特色专业建设”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5-0059-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高等教育要注重学思结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环境”。也就是说,创新是未来工程技术人才必须具备的核心素质。[1]但当前人们批评工程教育在培养“三有三无”人才:“有知识,无文化;有专业,无常识;有技能,无思想”。[2]这显然与工程教育改革发展是极不相称的。那么怎样提高工科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宽广的知识,包括人文学科、社会学科、自然学科以及所学工程学科在内的各类学科的基本原理、核心理论以及看待事物、分析问题和寻求答案的思路和方法构筑而成。[1]因此,科技史教育是创新教育非常重要的实现途径。法国科学家朗之万也认为:[3]科技的教育价值一方面在于发现,同时却也在于能够达到这种发现的努力,这两个方面就如等式的两项一样是不可分离的。本文结合机械专业创新教育改革的现状调查,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在机械专业实施技术史教育进行了实践和探讨。

一、创新教育现状调查及分析

在笔者组织的机械专业“大学生创新教育问卷调查”中,共回收问卷300份,涉及大一至大四350名学生,其中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分别占总样本的10%、20%、40%、30%。在调查问卷中,针对“在本科教育中,您觉得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思维方法哪个最重要”的问题,66.7%的学生认为思维方法最重要,33.30%的学生认为专业技能最重要。这说明学生比较认可思维方法训练的重要性,同时也反映机械专业课对学生思维启迪性太差。针对“课程学习过程中,您最满意的地方是什么”的问题,20%的学生选择了专业基础知识,46.70%的学生选择了知识的应用方法,33.30%的学生选择了创新意识教育,这说明学生比较重视知识的应用而不在乎知识的多少。针对“您对学习生活中的某些产品不满意时,是否有改造的冲动”的问题,66.70%的学生表示有,20%的学生表示没有,13.30%的学生表示不清楚。这说明大多数学生有创新冲动,但也有不少同学没有创新愿望。针对“您想对某个事物进行改造时,知道改造工作如何进行吗?”的问题,33.30%的学生表示不知道,66.70%的学生表示不清楚。这说明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很差,不知道如何应用所学知识进行问题分析。针对“专业课程学习后,您是否清楚具体问题的解决步骤”的问题,20%的学生表示知道,13.30%的学生表示不知道,66.70%的学生表示不清楚。这说明专业课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方面还有待加强。针对“你认为学生的创新能力与什么有最大关系”的问题,26.70%的学生认为是学生的性格,40%的学生认为是学生的兴趣,33.30%的学生认为是老师和学校的引导,这说明不少学生对学校创新教育的期待很大。通过上述调查统计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学生对创新和工程能力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专业知识本身;现阶段学生的创新能力还很差,创新知识还很缺乏,但比较认可创新教育的作用,而现有专业教育尚不能满足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期望学校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新教育及实践机会。

二、技术史在机械专业创新教育中的作用

当前,机械专业课程的教学是把经过200多年发展历史的机械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传授给学生。学生在学习机械专业知识过程中不清楚机械专业知识产生的背景和来龙去脉,不了解机械知识应用的条件和局限性,不明白知识有待完善的地方,囫囵吞枣地将知识全盘接受,形成书本型思维定势。虽然,机械专业课程教学大纲中要求教师都必须适当地向学生介绍本专业学科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趋势,但是一般来说学科发展史不作为教学大纲中要求掌握的内容,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往往对此比较轻视,很少对学生进行全面深入的探讨。

技术史记载了人类技术创新活动中最重要的技术发明,是对现代人类活动产生重大影响和重要变革的创新成果。它内涵了重大技术发明的思想、社会条件、社会影响等创新必须的基础知识,是现代工程技术人员从事技术发明的最佳参考资料。技术史涵盖了自然科学、人类思想、社会历史等方方面面,这种大跨度、高集成、全方位和纵横方向的极大延伸等特性注定了技术史所特有的桥梁作用。通过技术史这座桥梁,学生能够高效率地获得诸多学科的综合知识,文化素质的提高是显而易见的。应该看到,这绝不单纯是知识在量上的简单堆积,而是不同学科、事件、人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启迪与借鉴,是思维开阔的飞跃。有了开阔的思维,解决问题时则左右逢源。[4]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的发展功能是指通过教学有效促进学生智力、能力、情感、意志等心理品质和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认知兴趣和探究能力,即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与提高。技术史能很好地实现这个功能,因为它不仅揭示了人类的认识成果,更重要的是揭示了人类在这一过程中的思维火花、求知态度、探究的方法。在教学中通过重演和再现知识的发生过程,把镌刻在教材知识之中的智力因素充分展开,暴露发明家思维发生发展的轨迹。这种再现和重演不仅使学生了解技术成果的由来,而且使学习主体对人类的认识能力得到复制与积淀,以至发展和提升。通过技术史的教学,让学生可以不仅学到具体的、现成的工程知识,而且可以学到“科学的方法”,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更具有洞察力。通过技术发展史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技术动态的发展,在对技术演变的了解中更准确地理解技术与社会、经济、环境的关系,并学会更好地利用已有的知识,而不是只学到一些作为现成结论的知识片段。

三、技术史在机械专业创新教育中的实施

技术史对工程创新教育非常重要,但如何在工程专业中开展技术史教育却并不乐观。这是因为,目前高校工程专业整体课时空间比较紧张,在有限时间内原有专业知识尚不能保障得到完全讲解,更何况专业跨度比较大的技术史内容。此外,大多数高校也缺乏具有技术史造诣的教师,致使教师对技术史教育缺乏必要的热情。

当前,高校开展技术史教育有以下途径可以尝试:选拔一批教师进行科技史教育培训,以此为依托面向全校开展科技史教育公开课。提高专业课教师的技术史素养,加强技术史教育在教学环节中的应用。面向具体专业组织院系部开展相关研究,提炼专业的技术史教学内容,将技术史内容有计划有目标地融入到专业教学计划中去。在实验室文化建设中,面向具体技术,以图版、电子稿等多种形式将具体技术发展史展示给同学,使学生在实践环节中体验技术发展过程。

四、技术史在机械专业创新教育中的实践

根据机械专业创新教育对技术史的需求,我们在特色专业建设过程中逐渐将技术史教育融入到专业课教学、实验室文化建设等教学活动中,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特别是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一门“技术史”公共选修课,对技术史教育进行了尝试。

“技术史”公共选修课程的主要任务是结合重大机械、计算机、日用品的技术发展历史,了解重大技术的演化历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创新方法的学习,培养学生科学创新的能力;通过典型案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初步具有进行创新的能力。通过该课程的学习,除了使学生掌握技术的演化进程和创新方法外,更重要的是拓宽学生视野,扩大知识面,激发他们对后续课程的学习热情,提高知识学习方法的科学性,为今后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技术史”公共选修课程着重讲授人类发明创造机械产品、计算机产品、日用品的过程,以相关产品的典型装置的进化史为主。机械产品主要讲解了机床、汽车等产品的发展史,计算机产品主要讲解了计算机、鼠标、键盘、软件等产品的发展史,中间也穿插讲解了计算机技术对机械技术发展的影响,而日用品主要讲解拉链、易拉罐、膨胀螺钉等产品的发展史。在授课过程中,以技术的设计、发明、应用、替代为主线,把重大技术发明、重要发明家、重要的技术思想串联起来,既讲清产品本身的进化选择过程,也讲清科学、技术、文化、经济、军事等其他因素对技术发展的具体影响。此外,在授课过程中也注意把微观的案例分析与宏观的规律概括结合起来,着重突出技术认识论的内容,即技术问题的提出、设计方案的制定、技术的检验与评价、方案的实施与改进、技术发明者的知识结构、思维方法等技术认识程序。在宏观上,着重讲清技术创新的动力与社会、经济、技术等条件,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程式,技术与多种社会因素之间耦合相干、互动演变的总体规律,从而突现技术的本体论与价值论内容。[5]

通过课程教学,学生对技术史有了全面认识,改变了大多数同学对技术的片面认知,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激情,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创新不需要有什么渊博的知识,什么机智的头脑,只需要一颗留意的心,多多留意生活中的细节,认真思考,一个个创新就会诞生;通过学习可以对专业有一个更宏观的认识,所学的知识好像被一根根线串起来,形成网络,所有的知识都贯通起来了。

参考文献:

[1]林健.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的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2,(5):1-17.

[2]杨小明.充实而有光辉谓之大——东华大学科技史教学经验谈[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

[3]李建珊,贾向桐.当代科学教育中的科学史向度[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5(2):15-18.

第6篇:科技创新作品教程范文

发明创造和科技创新不像其他活动可以短期展现效果,而是需要一个过程。但是,科技创新活动对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拓宽思维与视野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

要做好青少年发明创造和科技创新教育工作,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创新教育必须从青少年开始,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将影响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成长,而现在教育的最致命的弱点就是青少年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要做好青少年发明创造、科技创新教育工作,首先要得到学校领导的重视。有了校领导的支持,科技创新工作才能大刀阔斧地展开。

科技辅导员自身应加强学习,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生产劳动中留心观察,综合分析,从中发现不足,针对新的问题构思新的方案,最后确立发明创造、科技创新课题。

再者引导学生如何构思,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或技术方案,并找出实施设想或方案的途径。还应在指导样品制作时,灵活变通选取代替的制作材料。

一旦在试验制作过程中出现新问题或最终失败,老师应鼓励和指导学生一步一步地改进和完善作品,并要看到“发明”中还有发明,这样才能指导出高质量、高水平的发明创造作品。

很多家长甚至部分老师还有这样一个观念:搞发明创造和科技创新占用了学习的时间,会影响文化成绩。

这种想法是对科技创新的误解,不是发明创造和科技创新占用了学习的时间,而是学生的学习任务太重,作业太多,把本来是课余搞发明创造和科技创新或其他活动的时间也占用了。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和国家领导谈到关于学校科技创新教育时就说:“所谓优秀学生就是要有创新,没有创新,死记硬背,考试成绩再好也不是优秀学生。”所以,我们要多宣传,让家长、社会都理解开展发明创造和科技创新教育,对青少年学生的成长和培养国家未来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性。

根据上级科协、教育等部门的工作布置,结合学校自身的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创新教育活动。

譬如,笔者所在的南宁市第三十一中学以《点燃发明创造之火——青少年发明创造简明教程》为基础,申报了南宁市西乡塘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课题,并获得批准和科研经费的支持。学校通过开设科技创新课,经过实施、改进和完善研究开发,已形成具有科技创新教育特色的校本课程。

开展青少年发明创造和科技创新活动必须要有活动场所,如科技创新制作室,配备创新作品制作必需的常用工具。

第7篇:科技创新作品教程范文

关键词:地方高校;创新能力;多维实践平台;构建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08-152-03

良好的实践平台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关键所在[1]。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属于应用型极强的专业之一,其培养的人才可以满足食品产业不同层次人才需求。因此,对该专业的大学生应有更高的要求,除了需要掌握理论知识之外,更需要有很强的实践技能。作为库区唯一的本科院校,重庆三峡学院肩负为三峡库区食品行业培养食品类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因此构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多维实践平台”,对于提高学生动手能和创新能力,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促进三峡库区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地方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创新现状及实践教学存在问题

1.1 地方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创新现状 当前大学生创新意识不强,在加上本身缺乏自信心,不善于利用和创造条件,缺乏创新意识。缺乏创新意识很难有创新的成果。目前,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不强,不能自主、有意识地进行创新实践活动。在实验、实训过程中对指导教师过于依赖;此外,学生的创新知识比较薄弱,不能充分了解食品学科的前沿动态,知识结构不完善,知识更新较慢,又不善于请教经验丰富的教师,不能将相关学科联系起来。因此,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难于创新;缺乏创新的思维,传统的教学理念和缺乏创新的教学方式,造成学生依赖的心理。思维方式比较单一,不够灵活和全面。“行而不思,创新无望;行而三思,脱颖出新。”只有善于思考,形成解决问题的独特思维方式,才能有所创新[2]。这正是地方院校大学生所欠缺的;实践技能不强,创新能力不足,由于学校各专业办学定位不同,资源分配存在不均现象,再加上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较多,实训基地相对较少的现实情况,减少了本专业学生实践的机会,从而影响了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

1.2 地方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存在问题

1.2.1 实践教学与实际生产需求相脱节 社会需要的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用技能型人才,而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重理论轻实践,以课堂讲授知识为主,以实践教学为辅,结果造成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强。而实践教学的安排也是围绕课本进行设置,未能结合实际生产条件,企业的实际需求和行业发展要求而综合进行,与实践生产相脱节。

1.2.2 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 依托中地共建项目和生物与食品市级基础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更新和购置大量的实验、实训设备,但是,部分现有实验仪器设备利用率并不高,没有明显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部分课程实验质量不高,学生实践技能并没有得到真正的锻炼和提升。验证性实验较多,设计性、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相对较少。以校内实验为主,校外实习、实训较少。由于经费的限制,实习基地建设相对薄弱,有些实习基地流于形式。此外,实习基地的运作和管理体制不够健全,评价指标体系不够完善,学生实习效果一般。实践教学只为理论课程服务,缺乏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

1.2.3 实践环节传统单一 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仅靠任何一门课程或某一个方面的知识是不能解决实际的问题。目前,该专业学生主要根据理论课程来设计实验课的项目和内容,实践环节相对比较单一,例如,课程见习、生产实习、专业课程设计、毕业实习等。尽管这种实践方式在培养学生某一方面的实践技能效果是非常明显的,但是,经过该实践方式锻炼后,没有及时应用这些技能去解决实际生产问题,通过考核之后则很快便将其遗忘。

1.2.4 学校实践教学资源不足 随着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发展,招生规模逐渐扩大,校内的实践资源显得相对不足[3]。学校不可能根据学生的就业领域和工作要求设置校内实践教学,配备校内实践教学条件。

2 构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多维实践平台指导思想及功能

2.1 构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多维实践平台的指导思想 构建多维实践平台,要树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核心,实践教学与教师科研相结合,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训相结合”的指导思想;将创新教育融入教学当中,尊重学生,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培养兴趣,张扬个性;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处理好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与素质提高之间的关系。同时将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贯穿创新教育,充分发挥地方院校作为应用技能型的培育基地的重要作用[3]。

2.2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多维实践平台的构成及功能“多维实践平台”是有机整合校内实践环节(实验、、实训、课程设计)、校外实践环节(课程见习、生产实习)和校企产学研3个层次,形成由校内实践平台、校外实践平台以及校企产学研平台共同组成的、多角度、多层面的学生实践学习平台,旨在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并以建立校企研发中心为桥梁,探索各个平台相互衔接和融合机制,实现学生、学校和企业的多赢局面,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和时间能力。

2.2.1 构建校内实践平台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和就业竞争力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重要途径。学校依托市级教学示范中心―生物与食品基础教学示范中心平台,构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体化、三层次”校内实践教学平台(见下图1)。

“一体化”是指服从人才培养目标,以培养实用技能型、创新型人才为根本宗旨,追求知识结构完整,使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和必备的专业技能,旨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4-5]。

“三层次”是指根据实验内容类型不同分3个层次:基础实验(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综合实验(学科间交叉)、专业设计型实验(专业应用与创新);在每个层次中也体现“三层次”。精炼基础实验(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食品化学实验、基础生物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等),主要培养学生的实验基础技能与应用。注重综合实验,在第六学期(大三下学期)增加学科交叉的综合实验,即强化实践技能,又加强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强化专业设计实验,在前面训练基础上,在第七学期(大四上学期)强化专业方向设计性实验,比如以大学生创新性实验,大学生挑战杯等项目为载体,以设计为主,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创新意识、科研作风。

2.2.2 构建校外实践平台“以企业需求为基础,以学生技能实训为重点”,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制订示范性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方案。加大校外实践教学建设的经费投入,新增和巩固与企业合作建立的校外实训基地。建立健全实训管理制度,规范运行管理,制定《实训指导教师管理办法》、《实训室管理人员工作职责》、《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实训实习设备管理及维护规章制度》等,从而保证和提高实训设备的使用率和完好率,确保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实效性。

目前,校外实践平台已初具规模,已与三峡库区10多家食品企业建立了董事单位,并与飞亚集团、鱼泉榨菜有限公司、诗仙太白酒业集团、蓝希络食品公司、万州乳峰乳业有限公司、瑞宝食品开发有限公司、大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重庆永建食品有限公司、重庆金万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建立了教学、科研、实习、实训基地。

2.2.3 构建产学研平台 产学研用合作教育就是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把学校教育与实际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的教育形式。为探索适合本专业的产学研用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机制,学校通过与整个社会及产业界的广泛合作,根据学校的特色和优势,准确有效地选择科研课题和科技开发项目,与社会实践接轨。通过产学研用合作教育的不断深入,学生跟随教师去企业做课题的机会越来越多,学生通过这些实践,提升了自身的素质和对自身的要求,服务意识、工作能力,学生质量逐年提高,用人单位对学生的满意度也得到很大的提高。已与企业合作成立了1个研究所(重庆市万州区食品工业研究所)和1研究中心(乳制品研究中心)。

2.2.4 多维实践平台实践效果 本项目自2012年实施以来,始终围绕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多维实践平台”的建设中心,主要从校内实践平台、校外实践平台和校企联合研发中心平台3个方面开展工作,同时注重各个实践平台的有效协作,着重提高教师团队的实践教学水平,旨在通过“多维实践平台”锻炼,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水平。

(1)教学效果见表1。

(2)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利用该平台,本专业学生先后承担了国家和重庆市大学生创新创新计划、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和校级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等各类创新创业实践项目41项,其中部级2项,市级7项,院(系)创新实验项目12项。项目实施过程中平均每学期有30%以上的学生参与教师科研实践,学生发表或参与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这些数据反映了通过“多维实践平台”提高食品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3)应用型教学团队初步形成。基于该平台,初步建立一支包含企业导师、学校导师在内的应用型教学团队,能对学生在不同的实践锻炼时给予精心的指导。素质良好的教学队伍是培养人才的关键,教学团队近2a来成功立项国家自然基金、教育部重点项目和重庆市自然基金等一批高层次科研项目,发表科研论文50余篇,其中SCI论文6篇,获授权专利1项,校企合作项目3项,为进一步做好教学和科研工作奠定基础。

(4)非学历培训硕果累累。为了实现实践教学与技能培训相结合,依托“多维实践平台”,我院2012年5月份成立了职业技能鉴站,开始对学生进行技能培训和考核。到目前为止,已培训食品检验工300余名,公共营养师40余名,为渝东北地区输送了多名专业应用技能型人才。

(5)特色鲜明的实践效果。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入选2014年部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重庆三峡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成功入选实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是渝东北地区唯一获得改革试点项目立项的高校。该专业2015年被重庆市教委纳入到市级特色专业建设计划,这标志着重庆三峡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在专业建设和发展的道路上有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3 结语

本文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核心,实践教学与教师科研相结合,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训相结合”理念指导下,通过多维实践平台建设,探索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新机制。“多维实践平台”是有机整合校内实践环节(实验、实训、课程设计)、校外实践环节(课程见习、生产实习)和校企产学研3个层次,形成由校内实践平台、校外实践平台以及校企产学研平台共同组成的、多角度、多层面的学生实践学习平台,旨在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通过这个多维创新实践平台建设,将建立起以研发中心为桥梁、各创新要素协调相长的有效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资源和学生、教师积极性,切实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为地方工科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参考和依据。

参考文献

[1]于彦华,周建忠.构建高等农业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多维实践平台的探索[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277-279.

[2]邓风,肖雪峰.多维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中国科技信息,2010,23:249-250.

[3]赵姝颖,潘峰.基于多维实践平台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11):311-313.

[5]刘宝生,黄军左,付文.高校化工类专业实验教学“一体化、三层次”改革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1,10:127-129.

第8篇:科技创新作品教程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科技创新;实验教学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在当前高等教育工作中,一项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创新型人才。科技创新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已经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内容。科技创新的实质是一类综合性极高、应用性极强的学术研究活动,要求大学生具备较高的实践素质,此特点决定实验教学成为影响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效的重要因素。面向科技创新,高校实验教学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当前部分高校在组织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过程中出现了由于实验教学不能达到科技创新要求而导致创新成效不佳的情况。因此,根据大学生科技创新对实验教学的要求,改善教学现状,增强创新成效,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势在必行。

一、大学生科技创新对实验教学的要求

实验教学能够促进学生整合所学内容,贯通理论与实践,增强综合运用知识的水平,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是大学生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之对应,实验教学成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效的重要影响因素,以服务科技创新为目的,其被寄予了更高的期望:

(一)健全的机制保障是前提

健全的机制是各项工作成功的必要因素。面向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实验教学需要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主要包括实验室建制和管理体制、实验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机制、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制度、实验教学激励机制以及实验课程督导机制。这些机制的建立,能够为实验教学打造一个完善的课程体系,为科技创新创造有利的条件,保证各项工作有计划、有系统、方便、高效地进行。

(二)良好的实验阵地支持是基础

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实质是解决创新设计中的问题,处理这些问题的手段是反复的研究与实践。面向科技创新,高校实验室兼任了教学平台与创新基地的双重身份。为了满足科技创新中各种纷繁复杂的实验以及作品加工的要求,同时给学生营造一种培养创新能力的良好氛围和环境,实验室需要增加资金来源,加大投入,加强建设,采用更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通过种种措施,精心打造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先进阵地。

(三)高素质的实验教师队伍是要求

高素质的实验师资队伍能够在思想上对学生进行更好的启迪,培养其科技创新的正确动机,浓郁兴趣、敏锐意识以及优良习惯;能够在技能上对学生进行全面提升,拓展其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避免创新的随意性与盲目性,奠定创新基础;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形成有效的创新方法,调动创新的积极性,增加创新动力。因此,引进知识丰富,技术先进,教学手法灵活,创新意识较强的实验教师,打造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大学生科技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

(四)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是关键

紧跟科学发展步伐的有层次、有系统的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以及自选性实验是实验项目发展的主要方向,其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提高研究兴趣,强化创新意识,培养创造性思维,锻炼实践能力,增强综合运用知识的水平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实力,这些成效与科技创新的基本目的相吻合。从奠定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内在基础,迎合科技创新的基本目的出发,高校实验教学项目中理应增添更多综合性,设计性以及研究性元素。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的不良现象反映出的实验教学不能满足创新要求的现状

随着全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越来越关注,大学生科技创新得到了迅速发展,创新活动的参与范围、创新水平、成果质量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然而,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科技创新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一些不良情况。透过这些情况,发现高校实验教学现状与科技创新要求相距甚远。

(一)大学生科技创新的不良现状

对当前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出现的各种不良情况进行总结,主要有以下具体表现:1.许多学生对科技创新重要性认识不够,误认为其只是可有可无的第二课堂活动,尚未将科技创新在自身学习中的地位提升到一定的高度,投身创新的主体意识不强。2.起始阶段学生参与创新的热情高,但是能够一直坚持的少,科技成果突击的多,长期研究的少。3.对于创新的方法学生了解不够,创新思路狭窄,实践能力不强,创新能力有限。4.科技立项作品水平低、思想滞后狭隘,创新作品粗糙、精品少。5.学校为创新配备的指导教师的积极性不高、力量不足,辅导能力有限,指导时间少,学生进步慢。6.科技创新配套措施不健全,资金投入少,缺少保证创新顺利进行的各项经费以及实验场地支持。

(二)透过科技创新的不良现象折射出的实验教学不能满足科技创新要求的现状

1.实验师资队伍力量薄弱,对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引导作用不强。学生科技创新的热情、意识相当大程度上来源于实验课堂上的激发与培养,创新的方式、思路、能力、习惯受实验教师的直接影响,学生在自身创新素质方面凸显出来各种问题直接反映出了当前高校实验师资力量的问题。薄弱的师资导致学生科技创新思想缺少正确的引导,知识技能缺乏深入的指导,创新热情不高,知识面过窄,思维呆板,创新技能捉襟见肘。

2.实验课堂内容欠缺合理,严重限制了大学生创新思想体系的形成。学生创新素质低下、创新能力不足、创新成果欠佳都体现了实验课堂内容的欠合理性。由于现有的实验项目的性质大多是演示性、验证性,极少融入设计性、综合性、研究性的元素,学生不能通过实验项目有效的整合知识、联系理论与实际、形成一整套系统、科学、合理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思路与方法,思维局限性太大,从而科技创新能力欠缺、难出精品。

3.缺乏有利的实验场地支撑,遏制了科技创新作品质量的提高。科技创新的不良现状中直接呈现了实验场地支持力度不够的尴尬事实,作品粗糙、精品少也从侧面突出了这一问题。一方面由于实验室管理制度的不合理,学生很难便利地进入实验室,引起其对于科技项目创新设计的实验论证不够充分,创新水平下降,另一方面由于资金投入的不够,实验室的设备、材料达不到创新设计中的要求,导致科技创新的作品质量大打折扣。

各项制度不够健全,成为科技创新进一步深入发展的短板。任何一项活动中的问题都可以归结为活动配套机制中的问题,实验教学现状不能满足科技创新的要求反映了实验教学体系相关机制中存在着不足。现有一些高校的实验人才引进、实验教师工作评价、实验教材建设、实验室规划等制度不够健全,导致实验教学的发展跟不上科技创新的发展步伐,从而引发了实验教学在师资队伍、课堂内容、实验场地等环节中与科技创新要求相脱节的问题。

三、改善工科实验教学,推进工科生科技创新的相关建议

为了改善当前大学生科技创新的不良情况,面对高校实验教学的现状与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对它要求的脱节,要从多方面同时入手,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使二者相匹配,把科技创新活动推向前进,全面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一)健全实验教学的配套机制

完善的配套机制,是实验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各高校应当成立专门负责实验教学规划、管理与教研工作的实验中心,把实验教学当成专项重点工作来抓。实验中心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要求,进行高校实验教学的课程体系规划,实验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质量督导,以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为契机,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实验教学地位,从宏观上把握实验教学的发展步伐与方向。

(二)增强师资力量

首先,各高校应当加大人才引进力度,聘请对口专业的富有创造性的高水平实验师或者经验丰富的实验技术人员来承担实验教学任务;其次,对现在岗位上的实验教师进行培训,加强组织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技能竞赛;第三,引进竞争上岗制度,完善相应的激励机制,敦促教师自主学习。通过一系列措施,强化创新意识,改进教学手法,提升实验技能,增强行业素养,从整体上提高实验教学师资力量,为大学生科技创新建立强大的后盾,帮助其发展创新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奠定创新基础,提升创新技能。

(三)创新实验教学模式

建立面向大学生科技创新综合理论讲授的创新实验课程。这是将理论与实际紧密融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其拥有以服务科技创新,培养高水平创新型人才为基本理念的教学纲领以及集成创新中常用的方法、理论、实验项目为主要内容的配套教材。教学环节划分为理论讲授与课程实践两个部分,理论讲授主要阐述分析创新的基本手法、途径、创新必备的跨学科基础知识以及优秀创新成果实例,课程实践则由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创新理论训练与巩固,创新过程模拟以及自主创新设计。此种教学体系既能为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奠定基础,指明方向,训练技能,同时使创新设计得到专业指导,还能够解决非实验课时间科技创新缺少实验室支撑的问题,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

(四)完善实验室体系

开放性实验室是目前被公认最有利于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发展的一种实验室体系,是高校实验室体系改革的发展方向,各高校应当以建设开放性实验室为基本准则进行实验室的改造与完善。开放性实验室主要包括实验室的管理开放,实验设备的开放,实验内容的开放,实验时间与实验空间的开放等四个方面的内容,其能够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科研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进而为科技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深层次地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总之,面向科教兴国战略,必须把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作为新世纪人才培养的目标,面向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必须把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落到实处。为了进一步地发展大学生科技创新,首先应当从改进高校实验教学工作做起。只有逐步完善实验教学工作,为大学生科技创新奠定基础,活动开展的质量才能更高,效果才更明显,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才会有效增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才可以落实,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才能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阳太林.以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中心改革高校实验教学[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10):34-38,41.

[2]汪露.高校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90-92.

[3]刘天宁,徐清.高校实验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101-103.

第9篇:科技创新作品教程范文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 培养模式改革

改革食品“卓越工程师”教育模式就是以培养“卓越工程师”或企业家为目标,创新专业培养理念和方案,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以适应现代食品产业发展的需要。笔者在食品“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多年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本文就食品“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方案改革谈一点体会。

一、“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趋势

(一)国内研究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模式有两个:一是专业技术型,二是基础理论型;上述人才也许计算机、数学模型、基础理论等掌握得很好,但实践动手设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却下降了。有的工程专业的学生只会写文章,对搞设计束手无策。近几年来,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人力资源强国等战略部署,教育部联合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共同在有关高校中组织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该计划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高等教育率先启动的重大改革计划。清华大学等61所高校被批准为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

目前,全国许多大学认真贯彻教育部有关通知精神,积极推动学校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制定了适合现代工业发展人才培养计划和方案,改革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着重提高工科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为培养一批研究型、管理型、创新型、国际型卓越工程师开始了教育大改革。

(二)国外研究现状

迄今为止,美国拥是世界上工程教育体系最完备的国家,譬如,麻省理工、斯坦福、加州理工、卡内基梅隆等大学在工程学科的教育具有明显的优势,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做法。另外,美国富兰克林・W・欧林工学院对工程教育别具一格,与许多“先理论后实践”的工程教学方法不同,讲究的不仅仅是教授概念,更是讲知识和实际生活中的

挑战和课题联系起来。美国欧林工学院认为,未来工程界的领军人物,一要具备精湛的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二要对工程的社会作用有广泛的理解;三要创造性地提出解决当今世界工程问题的新办法;四是使自己的梦想变成现实的创业精神和才能;要求学院教会学生具有其将来从事工程行业所需的创造性,理解工程工作可能对人类社会的福祉所产生的巨大作用。目前,世界许多大学十分重视工科教育与艺术、人文社会科学和企业管理精神的融合,并制定出可行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计划。

迄今为止,国内外的一些工业高校在“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是,国内尚未有关于食品“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方案制定具体内容的相关报道。

二、食品“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

(一)建立“新型食品工程师”培养模式,改革“面向岗位”工程教育理念

改变传统工业化阶段面向行业,特别是我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所形成且至今根深蒂固的面向岗位的工程教育传统观念,突破专业屏障,包括工程教育与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隔绝,以便适应“新型工业化”对工程人才的要求。改革“岗位式”或“订单式”教育的缺点,即实行以工程师或企业家速成为目标的培养模式。按照“强工程、重设计、全素质”的教育理念,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完善教育质量体系。

(二)建立“产学合作教育”模式,改革学校“独立教学”体系

食品工程教育要实行产学结合,组成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成员由企业的总工程师或技术总监、各行业协会或行业专家、教授组成,其中企业或行业专家不得少于50%。高校可以直接从企业引进人才作为全职教师对学生的工程实践教学或科学研究进行指导。让学生们能够直接感受到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企业的工作模式。制定鼓励企业支持教育的优惠政策,增强企业对学生培养的社会责任,建立长期企业实习工作计划,不断完善产学合作培养方案。

(三)创新“我要学”教学方法,改革“让你学”教育模式

传授知识做法以教为主是以教师为中心,以学为主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传统的讲授型的教学模式是以教为主的,僵化落后,教学效果差;要深入探索如基于问题,基于项目,基于网络协作等以学为主的信息化教学模式,改进以“填鸭式”为主的培养模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求知欲。要深入研究工程创新人才的品行、知识、能力等各方面素质的养成与构建的规律,注重培养过程中的共性要求和个性需求,加强师生互动;教师在设计教学任务时,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设计不同的任务,使学生真正成为教与学的主体,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应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注重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应增加开放性的任务型活动和探究性的学习内容,鼓励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与观点。教师还要注意学生团队合作和与人沟通能力的培养。

(四)建立“教学科研结合”联合培养模式,改革“以上课为主”单一传授书本知识的教学方法

大学的科学研究是育人的重要方式,重大的科技项目是培养和造就一流人才的有效平台。大学生不仅要从课堂中获取知识,而且要从亲自做科研、做设计得到工程训练,只有两种方式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出真正的高水平人才。

(五)建立教师“工程能力”教学资质考核机制,改革传统“论文+课时”教师考评方法

大学要积极改革完善工程教师职称聘任和考核等制度;考核和评价内容要以评价工程项目设计、专利、产学合作和技术服务为主;优先聘任有在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教师职称晋升时要有一定年限的企业工作或锻炼经历。另外,政府和学校要制定鼓励企业支持教育的优惠政策,不断强化企业对人才培养的社会责任,建立企业承担实习制度和实施计划,不断探索产学合作培养工程师教育新模式。

三、“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方案改革的目标

培养适应现代食品工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专业知识扎实、设计能力强,能从事食品加工管理、科研、新产品开发、质量控制、工程设计等方面工作,具备初步设计能力的食品“卓越工程师”。要面向现代食品工业化和国际化,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设计能力强、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和食品产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食品工程技术人才。以提高食品工程类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目标,针对工程人才培养与教育的重要环节进行改革创新,通过强化内涵建设,打造专业大师队伍,注重课程教材建设,强化设计教学环节,创建并实施先进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管理体系,建立一套为满足现代食品工业化、国际化人才需要的培养模式和机制。

四、“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方案改革重点

随着食品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方式改变,改革的食品“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需要增加与食品工程有关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食品新产品设计开发、食品广告(影像)设计、食品供应链设计、食品包装设计、食品机械和自动化设计、食品质量体系认证、食品营销设计、食品虚拟现实设计等。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围绕培养食品工程创新型人才主线,以强化工程师教育为核心,体现“强工程、重设计、高素质”的新型人才培养特色。

五、“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内容

优化工程教学课程,注重综合素质培养。汲取国外大学的经验,鼓励学生选修人文、艺术素养课程。例如:《美学》、《设计学》、《中外食品文化》、《心理学》、《社会学》、《科学研究方法论》等课程;除了要求学生限选专业英语外,还开设双语课程如《粮油食品工艺学》(双语)、《果蔬加工工艺学》(双语)、《畜产品加工工艺学》(双语)等,大大提高学生的设计知识和外语应用能力。

优化培养方案,注重设计能力培养。在改革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中,要适当增设创新项目,鼓励本专业学生获取各种创新项目学分,以创新奖励学分替代公共选修课学分;创新项目具体包括教师的科研课题、工艺设计和生产现状调查等;获取得分的依据包括:正式发表学术论文,或设计出较高质量作品,或取得部级发明专利,或参加全国科技知识、技能竞赛并获奖等。

改革教学计划,提升大学生创业理念。增加经济管理类的选修课,如《食品连锁经营》、《互联网+食品》、《财务管理》、《企业成本核算》、《食品政策与法规》、《管理概论》、《经济法概论》、《投资项目管理学》、《世界贸易组织》、《企业经营决策》等;在选修课程方案中建立创业教育板块,譬如,增加创业教育概论、创业技巧、创业案例分析等授课内容,不断提高学生对创业的认识水平,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

改革实验实践教学,加强工程设计性能力培养。增加课程实验设计内容,不断优化改进试验方法,要求实验设计课时所占比重达30%以上。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例如《动物性食品设计开发大实验》、《植物性食品设计开发大实验》;也可以增加生产性设计环节,例如,《食品包装设计》、《工厂设计》、《工程原理课程设计》等。要充分利用假期实践对学生的实践性能力进行锻炼,开展有计划、有组织、多样性的假期课外实践活动,例如,社会、市场或企业生产实习和企业调查等。利用科研训练引导学生的科研兴趣,鼓励学生计入开放实验室,培养学生科学意识和能力;另外,要强化对教学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等重要的实践环节的监督,加大实验和实践教学环节的学分权重。

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为核心,积极推行案例式、讨论式、探究式、调查式等新型教学办法,充分发挥学生能动性,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育理念。减少答题模式的作业方式,增加读书报告等形式,给予学生更多的设计空间,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素质。

强化工程实践训练,明确企业培养职责。校外工程实践训练基地应由企业主要管理人员负责,其任务是承担学生在企业学习期间的各项管理工作,与高校有关教学管理人员一起共同制订培养计划和培养方案,共同设置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指导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实践训练质量。企业要配备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担任学生在企业学习阶段的指导教师,并选择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为学生开设专业课程;企业还应根据校企联合培养方案,落实好学生在企业学习期间的各项教学安排,提供实训、实习的场所与设备,并安排学生跟班实际动手操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学生直接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企业还要与高校共同为学生提供安全保护,并对学生开展安全、保密、知识产权保护等内容的教育。学校要从校外实习基地聘请实践经验丰富、专业技术水平高的工程师或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定期邀请到学校向学生授课,并作为学生工厂实习的指导教师。

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的校外兼职教师队伍,探讨兼职教师管理机制。学院要将制订《外聘授课教师工作暂行办法》,积极运用学校人才政策,结合本专业情况,开展人才聘任制工作,遵循“不求我专业所有,只求我专业所用”的方针,继续聘用一批国内外业务上拔尖,急需的教学和科研人员;同时,对外聘的人员加强考核,对不符合要求的聘用人员及时辞退。

建立教师参与工厂锻炼制度,强化教师创造力教学能力。要强化食品工程师创新、创业教育和领导力教育内容,首先要培养创造性的教师,引导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参与企业生产锻炼和新产品开发,使教师的理论与工程实践紧密融合,培养出一批能讲、会操作、敢于创新的师资队伍。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求把知识的传授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创造性地思考问题,灵活地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使学生在大学阶段对理论创新、技术创新的过程有较全面的了解和亲身参与的经历。

总之,要培养出适应现代食品工业发展需要的卓越工程师,就要改变传统工业化阶段面向行业、面向岗位的工程教育传统观念,突破专业划分和专业隔绝,改革“岗位式”或“订单式”技术或技能教育的局限性以及重学术论文轻工程应用设计的现状,实施以“卓越工程师”或企业家为目标的培养模式。只有按照“强实践、重设计、全素质”的教育理念,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行产、学合作教育的开放式办学模式,改进以“填鸭式”为主的培养方法,才能激发学生主动求知欲,使学生成为教与学的主体,更好地发挥年轻人的智力和创造潜力。

参考文献:

[1] 周文化,林亲录,郑仕宏,钟海雁.推进食品卓越工程师创新计划的思考.2013(2):157-160.

[2] 谢蕴江,张民,任海霞.基于卓越工程师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及几点思考――以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教育教学论坛, 2014(1):97-98.

[3] 罗欣,李大鹏. 打造卓越工程师摇篮培养应用型食品工业人才.山东农业教育,2013(2):20-21.

[4] 王雪艳.集美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2013(6):742-744.

[5] 袁先铃,叶阳,刘君,王凌云,刘清斌. 面向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需求培养食品产业创新型卓越工程师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5(5):383-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