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重要性范文

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重要性精选(九篇)

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重要性

第1篇: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 大学英语 思辨能力 模式构建

1.引言

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对思辨能力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比较重视,但是总体来看有待进一步加强,这主要是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在新的教育改革背景下还没有及时转变所致。面对新的教学发展,要能够积极地转变教学观念,通过加强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对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有着积极作用,在这一背景下加强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理论研究就有着实质性意义。

2.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重要性及培养的现状分析

2.1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重要性分析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思辨能力培养是素质教育要求的落实,关于思辨能力,主要含有思辨技能及方式,也就是认知的能力,还有就是思辨态度及人格特质等,这些都是思辨能力重要的内涵部分。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思辨能力培养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积极作用,这是对大学英语教育改革的迎合,是实现英语教学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在教育改革逐步深化的背景下,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对这一教学培养目标有了更多的重视,思辨能力的培养能够诱导学生积极思维,对学生思想及创新精神的培养都有着积极作用,有利于促进学生英语的全面发展[1]。

2.2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的现状分析

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的现状来看,还有诸多层面存在问题有待解决,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对机械记忆比较侧重,对学生的逻辑思辨没有重视,这主要是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尤其是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老师就对学生的重复记忆及机械记忆力度加以加强,以此作为学生英语素养提升的重要途径,没有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进行重视,日常英语教学中对于学生对主题分析及过程阐述等层面较重视,这样就使得学生的思维处在停滞状态,不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

再者,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课程都相对比较单一,有的学校只开设了必修英语课程,对相关选修课程没有开设,这些对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也会有一定影响。大学英语教学的师资力量并不是很强,长期下就会使英语教学受到局限,也不能有效地对学生思辨能力加以培养[2]。

另外,英语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大学的英语教学更注重对学生的交际能力培养,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要能够让学生在兴趣基础上加强学习。但是实际教学中老师往往对学生的兴趣培养及思辨能力的培养没有重视,这对学生的主动学习及多角度思维有很大的限制,使得学生在学习的内在动力上不足。除此之外,就是在教学中没有将感性及理性的认识进行协调性发展。

3.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构建优化策略

第一,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思辨能力培养策略实施要从多方面考虑,要在教学中让学生敢于提问及勇于提问。学生的思辨能力要通过个人情感进行展现,老师要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其能够树立自信,师生间的关系要得到和谐构建,让学生能主动地投入到英语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充分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看法,教师也要能够对学生的课堂表现积极评价[3]。

第二,对学生思辨能力意识的加强比较重要,思辨能力的培养质量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实现有着直接关系。大学的英语教学并非教与学的简单结合,也并非简单的理论灌输,这就要求对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不能停留在理论层面。要使师生的思辨能力培养意识都得到加强,高校自身要能对大学英语思辨能力培养有充分重视,定期组织英语教育者在专业知识的培训上进行加强,使思辨教学的方法及意识都能够得到加强。

第三,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积极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使学生的推理能力及分析能力逐步得到提高。自主学习探究能有效培养学生情感特征实施自我的管理,对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老师要充分加以重视,有效激发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兴趣,从而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动力,有助于学生完成任务。另外老师要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应用多样化的方法加强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第四,将英语教学中的方法及模式加以创新,从而促进思辨能力的培养,对于有着较强开放性的课程,教师就要能够适当采用问题情境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辨,例如“What’s your view of the author’s use of languare?”,这样的开放性问题能使学生的思维得以激发,从多角度对问题深入思考,学生的感知及判断能力有效提升[4]。同时可采用内容依托的方法实现学生认知能力及语言技能发展目标。除此之外,还要对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加以优化,并能够将课程评价的体系进行有效创新,对学生的思辨能力考察充分重视。

4.结语

大学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也是丰富自己知识储备的重要阶段,在这一过程中,不仅是对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要能将思辨能力有效提升,这样才能对问题的解决有所帮助。此次主要从大学英语思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及现状和策略的角度进行分析,希望对实际教学发展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孙有中.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与思辨能力培养座谈[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4(04).

[2]孙有中.突出思辨能力培养,将英语专业教学改革引向深入[J].中国外语,2014(03).

第2篇: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 大学英语 思辨缺席 思辨能力 培养策略

教育部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要求“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由此可见,在当前和未来的“十三五”期间,围绕创新型人才培养这一课题,全国高校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大学英语作为一门高校公共课,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型外语人才的教学重任。作为高校外语教师,其亟待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在充分理解思辨内涵的基础上,将思辨理念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营造一种张弛有致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语言技能和思维能力的双重飞跃,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

一、思辨能力的内涵及意义

1.思辨能力。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即“思辨能力”,也有学者将其译成“批判性思维”、“思维能力”等,一般指运用恰当的评价标准,进行有意识的思考,最终做出有依据的判断。1998年,黄源深教授撰写的《思辨缺席》引起了业界的高度关注,接着林崇德、文秋芳、孙有中等人分别提出了三棱结构思维能力模型、思辨能力层级模型和相关教学改革举措,也有部分一线教师从大学英语教学层面探讨了思辨能力的培养策略。

2.培养思辨能力的意义。

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思辨能力在许多国家被列入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面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时代背景和国情要求,在外语教学中注重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已变得愈发重要。思辨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引发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分析和判断,形成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它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核心和源泉,是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思辨缺席现状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从2003年正式启动,经过十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暴露出不少问题,比较突出的一点,是学生普遍缺乏批判性分析、思考和创新能力,换言之,思辨能力已然成为学生外语学习中的一块短板。

1.重机械识记,轻逻辑思辨。

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对重复、听写、朗诵、替代和日常交流等机械训练,都能驾轻就熟、自如应对,而一旦涉及主题讨论、过程阐述和原因分析,学生的思维就明显处于短路状态,虽有想法但表达出来的内容条理不清、词不达意,更有甚者,在自由提问和小组辩论等环节出现集体“失语”,导致正常的教学秩序打断。学生普遍反映虽有辩证思维的意识,但心余力绌,长期的线性思维束缚了自己看问题的视角,达不到批判思考、质疑和辩驳的要求。

2.重感性认识,轻理性认识。

部分大学生擅长对现象进行描写和陈述,停留在认识的初级阶段,洋洋洒洒地表达自我,而一旦碰到分析现象背后的原因和本质,或者对某些复杂问题进行分析探究,就会失去方寸,逻辑不清晰,说理不透彻,不能做到从宏观角度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与主要矛盾,从而很难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越。

3.重实际应用,轻兴趣培养。

外语学习的目的之一是通过对目的语国家的语言、文化和背景知识的全方位了解,从而开阔眼界、放飞思想和增进文化认同。然而,对多数学生来说,他们的外语学习更多地是为了充当未来考研、就业或出国的敲门砖,一旦目标实现,便无法保证持久的学习热情。与之相对的是,基于兴趣的外语学习动机相对薄弱,学生在主动学习和积极思考方面比较懈怠,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不强,无法为外语学习提供持久的内在驱动力。

三、思辨缺席原因分析

探究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思辨能力的缺失,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对外语教学目标的曲解。

外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事实上,在实践中,从行政管理人员、教师到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对上述目标存在曲解。一方面,广大行政管理部门倾向于将考试、过级等与教学质量业绩挂钩,对思辨的重要性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理由无非是前者客观、明晰且易于评估,后者抽象、费力且短期内不具实效性。另一方面,很多教师为了应付学校考核,力争教学业绩排在前列,倾力于应试教学(刘晓明,2013:61),教学中更注重听、说、读、写、译等基本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的机械灌输,忽视了有利于培养学生独创性思维的分析、讨论、辩论等过程,造成学生思维不活跃,不善于深入思考和判断。另外,学生本能地传承了中学时代重重闯关的应试学习习惯,孤立地学习语言点,一味地专注于听、说训练和单纯的语言识记、模仿,虽然他们的英语学习动机各异,但不得不承认,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仍是大多数学生英语学习的终极目标。

2.课程设置和教材内容有待深入改革。

在课程设置上,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大学英语课只针对大一、大二两个年级,课程内容主要围绕考试和过级展开,相关的选修课很少甚至没有开设,造成学生知识结构单一,人文学科知识薄弱,看待问题的视角狭窄,成为思辨培养的潜在阻力。同时,大学英语的教材内容有必要深入改革,从教材内容看,有的单纯记叙缺乏人文情怀,有的看似说理太深实则空洞无物,有的话题陈旧与时代脱节,等等,学生提不起阅读兴趣,教学仅仅停留在完成任务层面,思辨培养成为空谈。

3.大学英语课程评价体系忽视了思辨能力培养。

一般来说,大学英语这门课程的评价体系由学生的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两部分构成,分值为四比六,其中对平时成绩部分,教师可以设置几项评价指标,包括出勤、课堂表现、平时测验、课后作业等。从中不难看出,这两部分本质上主要都是考查语言技能,体现不出对思辨能力的评估。另外,这种片面的课程测试必然对教与学产生消极作用,造成“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应试型教学,导致学生思辨能力的集体缺失。

4.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是思辨缺席的诱因。

教师是课堂的灵魂,教师的教学理念、方法和教学过程的优劣直接决定一堂课的成败。关于思辨教学,每位教师的领悟、权衡和操作不尽相同。一些教师认为,外语课主要是技能培养和语言操练,他们更看重口语互动的开展和学生发言的频度,不注重为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一些教师也鼓励学生质疑,然而,学生的质疑时刻受到教师思维定势的干预,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被压制,变相地被教师牵着鼻子走;也有些教师自身的思辨素养还不强,无法熟练地开展相关课堂活动,只能兜转于讲解、纠错等浅层次的改进。这些都是造成学生思辨能力不同程度的“空位”的原因。

5.大数据时代搜索的便捷性滋生了学生思维的惰性。

信息化时代,网络搜索的便捷性和开放性,正改变着当代大学生学习、思维和生活的模式。大学生是接触网络最广泛的群体,他们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快,但辨别是非的能力较低,容易受到影响。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无处不在的海量网络搜索,对那些自控性差、自主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来说,无疑是走捷径的法宝,课堂上人云亦云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就滋生了学生思考的惰性和解决问题的依赖性,影响了思辨教学效果。

四、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途径

1.提高思辨能力培养的意识。

思辨能力的培养关乎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英语教学绝不是简单的灌输式教与学,知识习得和能力培养应并行不悖,思辨培养也不能停留在政策层面,应纳入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切实执行。一方面,高校应高度重视思辨教学,组织相关人员系统地学习思辨内涵,尤其对大学英语的行政岗人员和一线教师,可以培训、观摩和研讨等形式,增强教师的思辨意识,引导教师逐步成为主动的行动研究者和知识建构者。另一方面,将思辨培养的理念、重要性和学习方法推广给学生,引导学生从思辨层面提高英语综合能力,师生共同致力于寻找新的思辨学习突破口。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尽力扭转大学英语教学中思辨培养的放任局面。

2.尝试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大学英语教学必须迎合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潮流,以思辨培养为导向,在实践中积极尝试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如针对思辨培养,首推“苏格拉底式教学法”(Socratic method),它有助于启迪学生积极思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教师设计问答和讨论部分,引导学生对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展开思辨,及时指出学生回答和推理中出现的问题;在教学模式上,可积极尝试内容依托式教学(content-based instruction,简称CBI)。它立足于学科内容教学,教师用内容话题而非语法规则或词汇表作为教学的框架,以目标语进行学科知识的教学,实现认知能力培养和语言水平发展的双重目标。它的出发点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学生是知识意义的发现者和体验者,能充分激发其主观能动性和学习兴趣。

3.改革大学英语课程设置。

要提高思辨培养的质量,大学英语的课程设置改革势在必行。首先,精选合适的教材,合理削减语言技能训练所占课堂教学比重,酌情增加有助于发展学生思辨能力的功能际活动和专题讨论;加大相关选修课的力度,促进学生对目的语的语言输入和文化认同;此外,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思辨培养不能与其他学科知识割裂,与外部学科的嫁接能拓展知识结构,让思辨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应鼓励学生辅修双学位,或跨学科旁听,通过各种知识的交融迸发出思维的火花,为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4.倡导个性化的自主学习模式。

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可以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情感特质方面入手,充分发挥网络自主学习平台的作用,学习者自主确立学习目标,决定学习内容和进度,选取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并自我评估学习效果。具体步骤如下:上课前,教师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分配学习任务,如presentation、网络作业、演讲、role play、debate等,组员间相互督促,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完成任务;上课中,学生以个人或小组呈现的方式,展示学习成果,并接受同学的即兴提问,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将课堂交给学生,引导学生充分思考,一旦出现跑题或“冷场”,应及时点拨;课堂后,师生共同进行教与学的总结,巩固教学效果,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客观评价,制订合理的自主学习方案。教师可通过课堂反馈、问卷调查、访谈、教学日志等形式,重新审视和总结阶段性教学,促进教学相长和科研水平提升。自主学习模式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和信心,培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是集认知能力培养和情感特质开发为一体的有效方式。

5.在课程评价体系中增设对思辨能力的考查。

对学生思辨能力的考察也应体现在课程评价体系中。目前来看,在大学英语的课程评价体系(包括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中,涉及思辨能力的考查很少。为引起师生对思辨能力培养的关注,应适当加大形成性评估的含量,在形成性评估中增加对思辨能力的考查。除了传统的考试,测评的形式可以丰富和多样化,如个人或小组presentation、辩论、研讨、观后感、时评等,给学生提供充分表达自我、放飞思想的空间,真正达到目的语输出和思辨能力考查的目的。

思辨能力的培养关乎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目标之一,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循序渐进地推进落实。思辨能力的培养就像一块尚未开垦出来的肥沃土壤,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和探索价值,除了大学英语这门课程,思辨能力的培养应在各学科、各高校引起充分重视,全方位开展,高校教学改革应全面落实思辨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黄源深.思辨缺席[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7):1.

[2]林崇德.思维心理学研究的几点回顾[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35-42.

[3]文秋芳,王建卿,赵彩然,刘艳萍,王海妹.构建我国外类大学生思辨能力量具的理论框架[J].外语界,2009(1):37-43.

[4]黄源深.21世纪的复合型英语人才[J].外语界,2001(1):9-13.

[5]孙有中.突出思辨能力培养,将英语专业教学改革引向纵深[J].中国外语,2011(3):49-58.

[6]丹.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的有效策略分析[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12):158,160.

[7]蒋丽香.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思辨能力的培养[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2(6):76-78.

[8]李莉文.英语写作中的读者意识与思辨能力培养_基于教学行动研究的探讨[J].中国外语,2011(3):66-73.

第3篇: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大学英语;思辨能力;培养

思辨能力,顾名思义就是思考辨析的能力,可以简单理解为能对一件事物进行分析、推理、判断、辨别、说明等的能力[1]。想要将英语作为一个有利的工具来应对社会快速发展所需的高素质、高水平,思辨能力绝对是不可或缺的。

1大学英语教学中思辨能力培养的现状

1.1对英语教学的要求和目标模糊

教育部公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大学生应具备听力理解能力、口语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翻译能力、一定的词汇掌握量,并且将这六项能力由浅到深分为三个层次。却没有将较为重要的“思辨能力”单独、明确列出。该教学要求也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这段话提到了综合应用能力,也提到了听说能力,同样的也没有明确提到思辨能力,但是“思辨”和“听说”有明显区别,思辨更具高要求和高标准。

1.2对“思辨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

很多高校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对“思辨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首先,课程设置和考评方式不尽合理,主要表现为:教学目标主要集中在听、说、读、写、译等方面,课程设置也是围绕训练这几项技能开展,评估方式也仅仅局限于期中、期末考试或者相关的等级考试等方式。因此,变相导致学生只知道记单词、听听力、做阅读理解、造一些简单的句子,来帮助自己提高这些语言技能然后通过考评。其次,学校培养思辨能力的意识不强,缺乏良好的语言交流环境,导致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得不到训练和提高。最后,学校的不重视导致学生的不重视,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主动交流的勇气。

2思辨能力培养模式的探讨

2.1加强思辨能力培养意识

培养意识的加强是构建培养模式的第一步。任何人才培养目标的形成都根源于社会需求,而如今,社会需要一批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较强的人才,这就迫使我们不得不转变培养重点,由最初的读写能力到听说能力,最终到思辨能力。无论是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老师、学生都应该认清当前国际交流的实际需求,认识到英语思辨能力的重要性,并加强思辨能力培养的意识,明确培养思辨能力的重要性[2]。

2.2强化听说能力

英语学习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方面都重要,因此要合理分配每一项能力培养的时间和方式。听说能力可以说是思辨能力的基础,思辨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他是在不断强化阅读理解、听、说、读、写等多项能力基础上训练出来的。而听说能力的强化是提高英语水平的一个突破口也是培养思辨能力的关键。强化听说能力首先要有一个语言环境,可以是课堂语言环境,老师在授课过程中鼓励学生用英语交流,有些学生没有勇气张口说英语,作为老师应该耐心引导、认真倾听,在他表述过程中遇到不会表达的语句,老师可以先询问他的意思,然后帮助他翻译出来。有些学生喜欢用英语交流,但是容易用“中国式”英语交流,这种情况老师要及时指正,防止他愈走愈偏。其次可以改变作业训练方式,比如说写作中加入辩论,老师在布置有辩证性的作文时,可以附加辩论,让学生以作文的内容划分立场,准备好证明立场的论据之后安排时间进行辩论,以这种方式读写、听说、思辨能力都能得到训练。最后,课外的英语角一个开放、自由的语言环境,学生可以找英语能力相近,又有共同话题的对象来锻炼自己的听说能力。

2.3教学模式由被动灌输到鼓励主动学习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老师讲、学生听是最基本的教学形式。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的扩招,老师应该逐渐转变教学模式,由最初的灌输到鼓励主动学习。首先,在课堂教学方式上,老师应该适当调整授课方式,先安排学生预习做好课堂准备工作,把课堂时间教给学生鼓励学生自主授课,学生授课结束老师进行点评、补充,知识点学习结束后当场进行课堂练习,同样的鼓励学生进行习题讲解老师从旁指正、补充。这样不仅能鼓励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能提高学习效率,帮助学生更深刻的掌握知识。其次,在课堂交流上,不同的学生对英语的掌握程度不同,在课堂交流上老师应该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感受,在交流主题的选择上应该有难有易,涉及不同领域,这样才能提起学生交流的兴趣。

2.4考评方式多样化

对学生英语学习结果的考评不能仅仅局限于各种期中、期末考试、或者是英语四级、六级考试。很多人都明白能通过各种考试并不意味着拥有与之相对应的应用能力。这种单一的考评方式不够客观、不够科学。除了试卷考试外、可以增加演讲、辩论、问答等方式来考核学生,考评方式多样化可以充分展现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和不足。对提高学生思辨能力、综合应用能力有很强的可行性。

2.5教材内容选编

目前使用的大学英语教材更重视教学内容的广和深,在思辨方面的“着墨点”较少,注重探究理论,而不管理论被挖掘、确定、评论的过程。所以,未来几年,为了增强大学英语教材的“思辨价值”,英语教材选编者、教育专家们应将更多的精力到“教材逻辑结构”的确立上。如:将科学技术、文化知识、社会热点等各方面话题集合在一起,添加到逻辑结构中,文化知识的沉淀和积累诱发了科学技术的兴起,科学技术改变了社会生活,按照这个套路来挖掘,不仅可以充分展现出英语语言在逻辑思维处理上的规律和特征,还能帮助学生以英语逻辑思维看待社会问题,培养“英式”思维。同时,教育部门应针对高校英语教材选编策略问题展开专项讨论,设定一个总体目标,围绕一个目标任务,增设教材内容,保证了大学英语教材在逻辑思维上的统一性,使得后续教育中思辨能力培养工作更加顺畅、稳定。在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要求逐渐攀升的职业市场,英语的使用已经不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种素质,除了交际英语,还有文化英语、思想英语等优势等待广大学生们掌握、拥有。以思辨能力培养为导向,将思辨能力培养融入到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构建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模式,将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推向纵深,培养出英语技能和思辨能力俱佳的有用人才。

作者:郑丽婷 单位:韩山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第4篇: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 思辨能力 泰语演讲 口语教学

一、引言

思辨能力培养在西方教育界是高等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并逐步贯穿所有专业领域的思辨能力培养的行动研究。在国内,外语教育界目前达成这样一个共识:外语教学过于重视培养语言技能,而忽略思辨能力的培养。在第二外语的教学中如何继续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本文针对泰语演讲中思辨的重要性进行阐述,同时结合泰语演讲教学的现状阐述如何在演讲中培养思辨能力。

二、思辨能力的定义

思辨能力即思考辨析的能力,主要包括观察、解释、分析、推断、认知等方面的能力。中国古代即有“慎思之,明辨之”的说法。但思辨并不是我们国人的优势。为应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环境,思辨能力的培养已成为中外学术界的关注焦点。

在最近二三十年内,国外学者就思辨能力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研究,就其定义形成了两个权威的理论框架。一个是“特尔斐研究”模型,该模型“把思辨能力理解为有目的的、自我调节的判断,它导致对证据类、概念类、方法类、标准类、或背景类考虑因素的阐释、分析、评价、推理与解释,而上述判断正是建立在此基础之上。思辨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探究工具”。另一个是Paul和Elder提出的“三元结构”模型,即思维元素、标准和智力特征。该模型的中心是思维八元素。他们认为思维应该有目的、问题、信息、基本概念、假设、特定视角、推理、启示,这八个元素形成思维的循环链。

与此同时,国内对于思辨能力的研究现阶段还处于起步,还没有形成比较完善的研究体系,但已引起了教育界,特别是外语教学界的高度重视。林崇德提出了“三棱结构”模型,其中包括六种因素:思维目的、思维过程、思维材料、思维自我监控、思维品质、思维中的认知与非认知因素。该模型的一个优点是将自我调节置于顶部,具有统管全局的能力,位于其他因素的上一个层次。人的自我调节能力不仅包括计划、检验、调节、管理与监控认知能力,还对非认知因素起着同样的作用。

文秋芳提出了高层次思维能力的理论模型,主张将思维能力细化为两个层次:元思维能力和思维能力。第一层次元思辨能力是指对自己的思辨计划、检查、调整与评估的技能;第二层次思辨能力包括与认知相关的技能和标准,以及与思辨品质相关的情感特质。处于第二层次的思辨能力受第一层次元思辨能力的管理与监控。从以上分析可知,思辨能力涵盖高等教育目标所涉及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有效推理能力及论据评价能力。

三、泰语演讲中思辨的重要性

关于思辨能力的理论研究成果并没有被广泛用于外语专业教学中,目前对英语专业学生的的思辨能力的研究相对其他外语会比较多一点。既然英语专业学生本身的思辨能力已经引起足够的重视,那么小语种的专业课程也应该对学生的思辨能力起到良好的培养作用。

在泰语演讲课堂活动中,当学生就某一话题进行讨论时,只会进行一般性的日常交流会话,缺乏一定的深度和力度,很难连贯地表达内心的想法。究其原因,首先是学生容易习惯和满足于用母语进行浅层次的会话交流,较少就某一个话题连续地深入阐述,因此限制了他们思辨空间和语言运用的深度。其次,在演讲活动训练中,由于学生水平不一,教师往往较多进行重复的机械性的口语练习,而较少进行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再次,教师更强调学生用语的准确性,善于纠正语法、词汇错误,忽略语言表达的内容逻辑性和思维创意性。所以,大部分学生尽管能够用泰语表达他们的想法,但由于仅限于课本上固定的表达句式和主题范畴,因此不太容易满流信息的基本要求。这促使演讲教学不应停滞在教会学生单词和短句的初级阶段,而应有意识地通过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

思辨在演讲中的意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思辨意味着创造。演讲活动具有动态性,学生根据不同的语境锻炼思辨能力。教师对学生口语进行反馈评价,并让学生反思,重新修改和重演同一话题的演讲,从新视角提出新内涵。其次,思辨在较高层次上影响演讲内容。演讲者在内容展开时能对话题的目的、范围、途径和意义进行全面的思考,整体把握演讲的推进。再次,思辨能加强理性分析能力。思辨的内在要求理性分析能力,要求演讲者在演讲活动中摆脱固定模式的禁锢,提高对话题的分析和推理能力。第四,思辨能帮助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和思维是相辅相成的。丰富的内容和清晰的思维有助于语言表达的广度和深度,帮助学生说出令人信服的关键话语,明了地传递出思想。最后,思辨在活动中起着整合作用。通过思辨,学生可以在思维层面探寻演讲内容的一致性,使内容发挥整体效果。因此,在泰语演讲中强调思辨,既培养了学生对话题进行综合处理的逻辑分析能力,形成新概念新思想,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演讲中思辨能力的培养

演讲活动主要包含两个层面:语言和思辨。思辨层面以语言层面为载体,并位于语言层面之上。语言层面指演讲具有主题性,能运用通顺连贯的语言表达主题。思辨层面关注的是理性的深度思考。所以,要提高泰语演讲水平,实现有效交流信息的目的,就必须从这两个层面上培养思辨能力。这同时需要教师善于发现、分析学生的行为和心理特点,以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1.在课堂内培养学生泰语演讲思辨的意识。大部分学生实际上是有要学好泰语的强烈主观意愿的,因此,教师要充分依据外语口语教学的规律,建立以学生为课堂中心的口语训练手段,激励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堂训练中,从而有效提高泰语演讲水平。

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以自主训练为主,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对学生的参与行为多鼓励、多褒奖,给学生创造心态良好、要求宽松的学习环境,对于语法不必逢错必纠。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乐于学习,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使他们从被动的听课者变为课堂的主动参与者,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和思辨能力。

在不断强化自主学习意识的同时,还应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特别是思辨能力。首先进行扩宽思维的训练,引导学生围绕题目展开联想,发散思维,然后进行思维的聚合、抽象训练,并通过加工丰富的素材,从而提高话语的深度和广度。这样的课堂活动可以表现为看图说话、故事接龙、转述、分组讨论、辩论等。这些课堂内的训练形式带有较强的表演风格,易激发学生参与的愿望,进一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只要学生主动认真参与,勤于思考,加强训练,就能使这些丰富多彩的训练形式真正发挥出提高思辨能力的作用。

除此之外,课堂上教师的语言输入应融入学生的语言逻辑训练中,这对提高演讲思辨能力也具有积极的作用。教师在备课泰语演讲活动时,即上课前,要选择典型性的场景和主题作为语言输入的内容,提供学生学习的模板。这些模板能缩短学生课堂上的思考时间,帮助他们对语言主题进行分析、整理和加工,并有效表述出来。学生通过创造性学习,从模仿到创造,学会用泰语进行分析性的思考和系统性的陈述,但要避免灌输现象。因为学生的泰语演讲能力和思辨能力是靠自己扎扎实实苦练出来的,不是仅仅靠教师从外部灌输的。因此在课堂活动中要不断要求学生反思,给学生体会和创造的机会,使学生领悟和内化演讲活动的价值,使演讲思辨水平不断提高。

2.在课堂外提供口语思辨能力的途径。由于泰语属于小语种,因此目前我国的泰语口语师资、教材等教学资源较为短缺,泰语课程主要采用大班教学,加之课时有限,学生人均的课堂口语训练时间比较少或者说极其有限。所以如何使学生学会在课堂外自主学习,积极地思辨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鼓励学生互相合作、学习,共同提高,营造共同进步的氛围。大多数的口语练习,特别是基础练习,都是以交流为目的的。因此,学生的课外口语训练特别强调配合和坚持。教师要认真设计提高思辨能力的多种训练形式,建议或布置给学生,安排学生在课外以结对或小组的形式,在日常生活中完成课外训练任务。

其次,多种形式地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开展有计划、有目的、切合学生就业实际的第二课堂活动,如举办泰语朗读比赛、泰文歌曲赛、泰语演讲赛等活动丰富学生课外生活,创造学好泰语的良好氛围,给学生提供使用泰语的机会。由此,激发学生的泰语演讲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鼓励学生积极思辨,使学生从语言到思辨产生质的飞跃。

五、结语

在泰语演讲活动中进行思辨训练,体现演讲与思辨能力的辩证关系,不仅能提高学生口头表达的流利性和深刻程度,还能使学生通过思辨能力的训练,逐渐具备良好的思维品质。演讲中的思辨能力培养要从篇章内容和层次结构两方面入手,引导学生把握整体结构,准确表达意义,根据逻辑关系渐进展开,为思辨能力的培养提供保障。教师只有树立这样的教学理念,才能培养出合格的泰语人才。

参考文献:

[1]文秋芳,王建卿,赵彩然,刘艳萍,王海妹.构建我国外语类大学生思辨能力量具的理论框架[J].外语界,2009(1).

[2]张子宏.论思辨能力的特征及其语言知识间的关系[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0(6).

第5篇: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大学英语;写作;思辨能力;策略

许多年来,在我们国家,大学英语教学就一直存在一种倾向,那就是看重对学生语言技能的训练,轻视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黄源深在文献中称之为“思辨的缺席”,他在文中指出:“思辨的缺席直接影响人的创造力、研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影响人的素质。”同时,大学英语写作影响了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更进一步影响了大学生语言技能的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是其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心理素质的重要构成部分。如果一位学生具备出色的思辨能力,那么他就能够展示其个性的视角,更能够体现出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一、思辨能力

思辨能力的英文翻译为“critical thinking skills”,也就是思考辨析的能力,其中主要包括了观察、解释、分析、推断和认知等五个方面的能力。因为一旦学生的思辨能力水平低下,会缺乏对事物的洞察力、判断力和分析力,从而导致其价值观模糊,更有甚者直至迷失。造成这样不好局面的主要原因,不仅仅有学生的人生经历尚不足等客观因素,更有学生个人主观层面的因素。学生的思辨能力代表其具备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质疑、判别、反思和评价的能力,该项能力能够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进而提升其综合素质。

二、民办高校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思辨能力培养策略

1.提高大学英语写作在日常教学中的权重。民办高校的英语写作教学现在基本处于一个“四无”现状,也就是无系统教材,既无科学的教学计划,也无具体的时间保障,更无系统的写作练习,这是一种彻底不重视英语写作的思辨培养模式,对学生英语思辨能力的提高毫无益处,我们应该予以彻底的改变。在制订高校的英语课程的教学计划时,就应该对英语写作制订一个单独的科学的教学计划,严格规范民办高校写作教学的课时,从根本上引起高校英语教师的重视。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英语教师很有必要引导学生进行系统的英语写作练习,并通过各种生动的案例启发学生思维,从根本上培养大学生的思辨能力。

2.改进英语教学方法。过程写作教学法(process approach)的基本观点是,写作的反馈应该也必须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写作构思的全过程之中。过程写作法主要的思想是把写作过程划分为写前、写作、修改和编辑等四个重要阶段。与我们采用最多的传统的成果教学法相比,这个过程写作法是一个过程,呈现出动态性,而且注重学习者的主动性。学生需要的不仅仅是教师的语言反馈,更多地需要其他同学的正确反馈。过程写作教学法主要的思路是要求学生根据英语教师以及他同学们反馈,认真分析其在英语写作中出现的或即将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通过自己的修改或重写,从根本上提高文章的整体质量。教师点评作文,加强学生写作思维的训练。教师可以选择往届学生的典型作文,组织学生进行评价,以此训练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思辨所必备的认知技能。

3.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师本身的思辨意识。民办高校的英语教师首先必须要意识到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重要性。积极转变原有的以课堂为主的固有模式,在旧的固有的模式中,我们只注重解析范文和传授写作规则,没有对大学生思辨能力进行培养。在新式的英语写作课堂上,教师必须要尽量用问题启发学生展开积极主动的思考,可以针对社会热点以及青年人特别关注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研讨,深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民办高校学生的思辨能力是现阶段英语写作教学的瓶颈问题,我们需要将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密切结合,在民办高校的英语教学中,通过采用新颖的教学模式,着重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之深度参与到课堂写作中,独立思考,深入探索,不断提升思辨能力。从多角度、多层面培养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是现阶段民办大学英语教学的必然趋势,要强化教学效率,从兴趣点上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推理和探究能力,最终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

参考文献:

[1]文秋芳.论外语专业研究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培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10).

[2]罗荣娟.论作文教学与中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第6篇: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课堂;作文课中;综合性学习;思想材料;思辨能力;生活

所谓思辨能力,简言之就是思考辨析能力。所谓思考指的是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所谓辨析指的是对事物的情况、类别、事理等的辨别分析。

当今的时代是一个知识更新、各种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变革时代,现实生活中各种复杂纷纭的现象,要求学校教育不但要传授现成的知识,更应注重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学会分析、推理、判断,让他们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复杂纷纭的现象能进行思考,分析并作出正确的判断。而新课标也要求语文教学要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思考想象能力,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上述意义上说,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改变课堂模式,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教学需要思辩,只有思辩,语文课堂才能够变得开放而充满活力,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传统的课堂以教师为主,一堂课下来。主要是教师在讲,没给学生多少思考的时间。这样的课堂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而当今社会需要的是有思想,会思想的人才,新课程要求我们教师一定要改变观念,积极开发,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培养出善思考,会思考的人。要想培养学生的思考辨别能力,就得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的主人。

今年,我校开始全面实施的导学式课堂教学模式,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一改传统教学模式中以教师为主,教师一讲到底的形式,真正实现了新课程所倡导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要求。这种模式下的课堂,采取学生自学,学生教学生,教师精讲点拨的方式,学生自己能得出的,教师不讲,教师只精讲点拨学生不明白的,没想到的,一般情况下,一堂课只允许教师讲15分钟以下,学生自学十多分钟,学生交流讨论十多分钟,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以学习《音乐人贝多芬》这一课为例,在实现分析人物形象这一目标时,我按小组人数(5人/组)把课文分为五个部分,每一个成员研读一个部分,从自己这一部分中感知人物形象,再小组成员交流,讨论,分析得出总的人物形象,这样,首先,学生都得思考,辨析得出自己的结论,然后再把自己的结论告知本小组其它成员,这样,一堂课有学生自己独立思考的时间(自学阶段),这一时段学生在思考,在辨别;另一时段(学生交流讨论时段)学生要把自己的观点,想法说出来,让小组成员明白,要思考;学生听小组成员的思考成果,也要思考,也要辨别。这样,学生在思考后交流,在交流中思考辨别,在探讨中辨别思考。这样,一堂课下来,学生思考的时间大大增加了。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发现,学生的学习积级性提高了,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提高了,更让人高兴的是学生爱思考了。我相信这样的课堂教学,长时间下来,学生的思考辨别能力定会提高。

2.课堂上教师的引导、培养和鼓励很重要

教师的引导和鼓励是促使学生思考的催化剂,一个成功的语文教师一定是一个善于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大胆思索的教师。

其实,现在的初中生的求知欲、上进心、表现欲都很强,他们都喜欢,都渴望得到老师的认可和表扬。作为教师的我们一定要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让学生大胆想象,无所顾忌的表达。一开始学生想法可能让你觉得可笑,可叹,可气,但作为老师的我们一定要大力表扬他爱思考,切忌嘲笑,讽刺他的怪诞,愚蠢可笑的想法,不然会扼杀学生的思考力。久而久之,学生在你的课堂上就害怕说,不敢说出自己的想法了。这样的课堂就不是我们所要的开放而充满活力的课堂。

作为教师的我们不仅在课堂上要用激励的语言大力表扬爱思考的学生,同时,还要采取其它的手段,鼓励学生大胆思索,积极参予。这样,学生在你的课堂上一定会勤于思考的,久而久之,学生的思考能力肯定会提高。

当然,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帮助学生克服思考中的盲目性、随意性,让他们打破思维定势,引导学生学会辨证地看问题,学会通过现象看本质,让他们多角度地思考,创造性的思考,让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3.关注生活,感悟生活,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生活是一本大书,是培养学生思辨力最鲜活的教材,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感悟生活,让他们在生活中感悟,思考,辨别,体验事物的真、善、美、假、恶、丑,从而培养他们的思考辨析能力,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引导学生关注,感悟,体验身边之事来提高思辨能力。学生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听的事,他们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往往会让他们有更多的感悟与更深刻的体验。当我们挖空心思,苦口婆心去教育孩子要注意节约,要关心体谅父母,体谅他们持家的不易,也许我们说得口干舌燥,头头是道,可对学生的心灵触动并不大。如果我们这种苦口婆心、空对空的教育换成让学生亲身体验,让学生跟随父母去劳动一下,让他们亲身体验一下父母劳动的艰辛,或许他们会更懂得节约,懂得体谅父母了。这样,他们自然会明白怎么做是对,怎么做是错了。

以前,我在为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荣辱观、推进公民道德建设的活动中,我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心身边之事,让他们去发现身边的“荣”与“耻”。并把他们的发现都张贴在墙上,或者把他们的发现在班上交流、讨论,在这一活动中,我发现这些内容有的是反映我班实际情况的,如“以抄作业为耻,以勤学好思为荣”;有的是反映学生自身问题的,如“以着装整洁朴素为荣,以衣冠不整为耻”;有的是反映家庭社会问题的。总之。这些都与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通过这一活动,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提高了,很多学生的不良行为得到了控制,班纪班风更好了,家长们也反映孩子长大了,懂事了。

引导孩子关注生活,感悟生活,从他们身边的事抓起,这样会更贴近孩子的心,产生的体验更易触及孩子的心灵,学生在感悟,体验生活中提高了明辨是非的能力。长期如此,学生的洞察力、思考力、辨别力自然会提高。

二是应有意识地提供给学生尽可能丰富的思想材料。从自然、社会、人生等各个领域,从思想道德、情操等各个方面引进各种现象,问题,让他们针对这些问题、现象,敞开心扉、各抒己见。当然,在学生的讨论过程中,教师应因势利导,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会辨证地看问题,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让学生在这些讨论中明白是与非,对与错,美与丑,真与伪,逐渐提高他们的思考辨别能力。

4.开展好语文综合性学习

语文综合性学习很贴近现实生活,可以说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开展,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自然、社会现象等问题的认识,也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一定要重视这一活动。

首先,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活动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让学生在设计和组织活动的过程中去探索、去研究。当然,教师要注意各环节的指导。这样就能充分锻炼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

其次,综合性学习应注意贴近现实生活和学生的实际。要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开展。这样,在实现语文学习目标的同时,才能提高学生对自然,社会现象与问题的思考、辨别、认识。例如:在七年级下中我班搞了《黄河,母亲》这一综合性学习,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学生认识到了环保的重要性,明白了如何进行环保。再如,在《我也追星》这一综合性学习中,学生对“星”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思考。这些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对自然,社会,人生有了一定的思考与认识。学生在活动中思考,辨别。无庸置疑,学生的思考辨析能力会在活动中提高。

5.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写作与思维是无法分开的,写作能使人的思维缜密、准确,能促进思维的发展,思维的发展能让写作更轻松。所以,提高了学生的思辩能力,也能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其实,作文的过程就是一个复杂的思辩过程,没有思辩参与的写作是不可思议的,是不能写出真正的好文章来的。同时,思辩能力也是在复杂的思辩活动中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因此提高思辩能力,写作训练是一种极佳的途径。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在作文教学中我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联想力,想像力,思考力这几种思维能力,通过这几种思维能力的培养,训练,学生的思考、辨别能力自然就得到培养、提高。以观察力为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能锻炼学生的眼力,能开启学生的智慧。学生观察的过程就是认识的过程,也是思考、辨别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思考辨别能力,也能丰富学生的作文素材。可见写作与思维是密不可分的。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文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这种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思辨能力的提高是一种很好的途径。

培养发散性思维, 就是让学生学会围绕某个中心问题向四面八方辐射的思索和联想,广泛地搜集与中心问题有关的各种感性材料、相关信息和思想观点,最大限度地开拓思路,也就是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多角度多方面看问题的意识, 引导他们多向思考, 在思考问题时, 不局限于某一点、某一方面,思维不是线性的,而是沿着多条路径思考。

当然,作文能力与思辨能力的提高都是一个漫长而又艰巨的过程,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不过,只要不断地训练学生的思辩,增加学生的作文实践经验,就一定会提高学生作文的能力。自然,学生的思考辨析能力也得到提高。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学生思辨能力的提高,除了亲身感悟,体验生活之外,除了教师的引导之外,学生应积极主动观察、思考,养成与书本对话,与身边的报章杂志等沟通和对话的习惯。在与它们的对话中养成主动探索,独立思考的习惯,从而提高思考辨析能力。

当然,思辨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教育者把知识传播和能力训练很好地结合起来,利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和机会训练学生的思考辨别能力。 它需要教育者注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学习方式,养成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需要教育者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引导学生主动发现,解决问题,养成关注生活的习惯,让学生处处留心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让他们通过与生活的对话来感悟生活,思考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洞察力、判断力和辨别力。

参考文献

[1]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霍宁丽)

第7篇: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商务英语;思辨能力;培养模式

一、引言

自20世纪90年代起,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与思辨能力相比,出现了语言能力较强,而思辨能力较弱的现象。由于这一现象的发现,使许多学者都对该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而从商务英语的特点而言,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又尤为重要。它一方面能够使学生对所学的商务英语知识充分利用,另一方面,学生在分析和解决实际商务问题时,也能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由此可以看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对学生自身的发展及对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等方面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如何才能使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得以提高就成为商务英语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思辨能力基本概念

21世纪六七十年代初期,就已经有许多学者提出思辨能力这一概念。 保罗与埃尔德就思辨能力给出定义:“为了决定某东西的真实价值,运用恰当的评价标准,进行有意识的思考,最终做出有理据的判断。” 还有学者将其定义为:个体反思“做什么”较为合理或是“信什么”较为合理的思维能力。1980 年,学者们经过一系列的讨论之后,许多学者认为思辨能力是一种能够自我校准且有目的的判断能力,该判断能力多体现在解释、评价、推断、分析研究已存在的标准、方法、概念等方面。因此,我们可以进一步将思辨能力概括为是一种以判断为核心的反思型思维能力,在运用相关技能及知识的基础上判断和思考事物。

三、大学生思辨能力欠缺的原因

教育部2007年正式批准商务英语成为本科专业。也就是说,与之前的英语教育专业并列,即英语专业分为英语教育和商务英语两个方面。截至到 2010 年为止,我国已经有800 多所高校成立了商务英语专业或者商务英语方向。那么,作为适应时展的新兴专业,商务英语在培养学生思辨能力方面,同样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

(一) 学生思辨能力受商务英语课程设置的影响

在高校商务英语课程设置上,仍然存在着课程不够丰富且不够全面的问题,也不足以让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掌握充足的商务英语专业知识。一般只包括外贸函电、国际贸易实务、商务英语听说等几门与商务英语专业相关的课程,并没有达到总学时的百分之十五,没有培养思辨能力的相关课程。同时,还缺少一些必要的商务实践课程,导致商务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枯燥、乏味,无法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由于商务英语与时俱进的特点,所以,与现代商务的实际情况相比,过去的商务英语教材内容比较陈旧、老套,大部分教学内容都未能跟上时代的步伐,需要及时的更新换代,以免使其与现在商务英语现状产生或多或少的出入。而学校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却没有为学生提供培养大学生思辨能力的课程,对我们后天思辨能力的提高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英语的时间不够充裕,限制了学生的学习面和视野,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二) 学生受表面认知与内在认知不相称的影响

培养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与沟通能力的人才是商务英语教学目标中最为重要的一点。但是,由于受一些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本身的认识不够深入和思辨能力欠缺的影响,导致学生在遇到一些稍微有难度的商务问题时,都不能做到全面、深刻地认识并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他们的认知水平只是停留在问题的表层上,忽略了问题发生的实质。因此,现在的大部分学生在遇到需要细致研究、深入分析或者是阐述事件发生的本质时,总是思维混乱,不知所措,因为他们只能看到问题的表面现象,不能找出问题实质的解决办法。

(三) 学生缺乏浓厚的学习兴趣

为了让学生通过专业英语四级、八级及BEC等测试英语水平的考试,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主要培养学生扎实的商务英语基本技能,却忽视了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同时,由于教师对思辨能力也缺乏透彻的理解和认识,对培养学生思辨能力也不够重视,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是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完成教学内容,从而达到教学目标,基本忽视了对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而学生自己也只是比较重视通过专业英语四级、八级、BEC考试,对商务英语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都觉得微不足道,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四、构建培养思辨能力模式的策略

在2009 年制定的《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中,明确指出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要求,即“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宽阔的国际化视野、合理的国际商务知识与技能,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和跨文化交际与沟通能力。”根据以上要求,这样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明确体现了将培养思辨能力这一教学理念得以重视是非常必要的。

(一)强化个性化自主学习

学习者训练和掌握认知技能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自主学习。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的进行自主学习,那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激发其学习的动力,从而使学生能够进行自愿学习,而非被迫学习。与此同时,学校也要为学生营造让他们进行自主学习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自主学习的方式可以灵活多样,比如,可以在教师引导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自身语言能力和思辨能力发展。同时,通过学生与小组之间的互相合作,使学生获得更多方面的信息,并且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提高问题解决能力。这样,他们就可以对已学知识、方法等进行独立思考、理智分析和准确判断,也为培养思辨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二)依托课程内容,结合知识学习和语言学习

培养思辨能力的两种教学形式分别是独立设课式和内容依托式。首先,独立设课式指学校专门开设培养思辨能力的相关课程,从而对思辨能力进行专门、系统的训练和提高。内容依托式就是利用学科内容作为依托,学生通过语言作为媒介,一方面获得学科知识,另一方面提高语言技能和思辨能力。尽管独立设课式是最符合培养思辨能力要求的,但是,通过独立设课的方式会需要较多的专业师资力量、硬件设施等其他教学条件的配合,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由于一些学校并不能提供相应的师资力量和硬件设施,因此,内容依托式的教学形式对培养学生思辨能力是最合适的选择。在教学模式上,商务英语教学主要采取的是内容依托式教学,这种教学形式在商务英语教学上可以有效地开展。学生在学习商务英语的过程中,利用所学习的商务英语知识,解决具体问题,对学生的思辨能力进行训练和培养。从商务英语专业的特点入手,在课堂上,还可以开展与商务英语专业知识相关的商贸活动,比如案例分析、模拟公司、谈判、角色扮演等。

(三)改革评测方式,发挥形成性评估作用

长期以来,在评价和测试体系上,对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评价和测试主要是通过英语专业四级、八级、BEC考试来完成的。其中,BEC考试是专门为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设置的,英语教育专业的学生不允许报名。当今社会对英语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仅用专业四、八级及BEC考试作为评价和测试英语专业学生和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就显得不够全面。同时,商务英语专业还需要研究出一种可以评价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商务英语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其思辨能力这三方面能力的评价标准。作为一门新兴专业,商务英语专业需要研究更加合理、完善且有效的评测方法保证商务英语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得以实施和落实。然而,就目前情况而言,商务英语专业四级、八级及BEC考试这3种形式是否能够对学生的语言能力、商务英语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思辨能力三方面能力进行针对性的考查?并且,我们还可以采用何种方式才可以更好的对这三面的能力进行检验?因此,可以看出,合理、有效的评价方式对培养优秀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十分必要。

五、结语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对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而培养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对学生的综合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思辨能力是人们应用推理对事物做出判断的能力,它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决策效率。因此,从发现思辨能力中存在的问题、改革教学模式、构建思辨能力的评价方式、采取内容依托式教学方式等多方面入手,便可以有效地提高并改善学生分析、推理及判断的能力,可以为商务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提供新的设想和思路。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辨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晓民.论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构建[J]. 外语界,2013, 15(05).

[2]王欣欣.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外语教学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09).

[3]徐继菊,王淑雯,吕旭英. 关于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构建研究[J]. 时代教育,2015,18(09).

第8篇: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地方高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思辨能力培养

近年来,随着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关注,2000年修订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中也明确指出要加强学生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然而,由于受到课程设置、教学模式、课程评价方式、思维习惯等因素的影响,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很差,甚至出现思辨缺席的症状。翻译教学是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培养国际交流所需具有较强翻译语言技能人才的关键渠道,然而国际社会的飞速发展要求高校英语专业培养的人才是既有语言技能又有创新思维能力的人。由此可见,以思辨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改革与研究有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也是势在必行的。

一、广西地方高校翻译教学中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现状及分析

广西地方高校由于受到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教学观念狭隘、教学方法滞后、难以选用适合学情的教材、学生基础薄弱、师资力量层次不齐等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思辨能力不佳。

1.广西地方高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的现状

一是广西地方高校英语专业翻译课程的设置。一般情况下,翻译课在高年级即大三下学期至大四上学期开设,课时少、教学内容多,导致翻译教学效果不佳。二是广西地方高校英语专业翻译课程的教学模式。由于地方高校在人才引进时受到学校自身各种客观条件的束缚,任用的教师在业务能力、专业素质等方面都还有欠缺,多数教师在翻译教学中依旧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讲授为主。先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讲授翻译的基本知识:翻译史、翻译理论、翻译的特点、译者基本的素养等;接着教师分章节讲授翻译方法:词类的转译、增词减词、分译等;最后是翻译实践:学生通过翻译练习巩固翻译理论及翻译方法,教师对学生的译文以纠错的方式给予讲评,从而形成统一的译文。三是广西地方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基础。广西地方高校的学生主要来自广西各个偏远山区,他们的基础比较薄弱,语法知识面不全、基础词汇量少、翻译方法少,有些甚至不了解翻译方法或理论,认为翻译只需要语法和词汇即可,因此学生翻译教学很难展开。此外,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能力也不足,翻译是跨文化交际的一种体现,只有对双方的文化背景及差异有所了解,才能更好地进行语言的转化。广西地方高校学生薄弱的基础和缺失的文化都严重影响了其翻译能力的培养。四是广西地方高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的评价方式。虽然在考试的评价方式中,广西地方高校也采用了形成性评估方式,即最终评定=平时考核+期末成绩,各高校具体比例的设定稍有不同,平时一般占40%、30%、20%;期末成绩占60%、70%、80%。但是期末考试的命题还是比较传统:中英互译(短语、句子、段落);翻译理论或方法的释义;题目一般来自课后练习,从试卷分析中不难发现学生的答卷几乎如出一辙,及教师讲授练习时的“最终译本。”这种考试可以说更多测试的是学生的记忆能力,严重忽略了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五是广西地方高校英语专业翻译教材参差不齐。教材内容陈旧,与学生实际需求及当地发展需求脱节;轻翻译理论、重翻译方法及技巧;轻偏重翻译、重句子翻译。因此教材比较适合教师讲授,但不适合学生自主学习,这也是学生翻译能力提高的一个障碍。

2.广西地方高校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现状

通过梳理我国外语类核心期刊上1998-2017年间有关于“思辨能力”研究的论文,笔者发现学者们已达成的共识是:思辨能力的研究和培养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差甚至出现“思辨缺席”的症状。广西地方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更是让人担憂。一是受传统学习方法的影响:多数学生已经习惯于被动地学习,课堂上听教师讲授、做笔记;课后背笔记、做作业,学生已经懒于思考,甚至不愿思考。此外,学生不善于逆向思维过的学习,习惯于随主流。二是受评价方式的影响:多年来学生已经习惯教师单纯地用“对”或“错”的方式来评价其学习效果或能力,学生的质疑或“与众不同”的想法都比较容易被单一的评价标准否定,从而导致部分有想法的学生慢慢失去了思考的勇气和信心。三是受教师教学模式及内容的影响:广西地方高校多数教师依旧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讲授为主,教学内容比较局限于教材、抽象度不高,不利于英语专业学生结合学科特点进行散发性和思辨性思考。

综上所述,广西地方高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中教师重对译文质量的评价、忽视了对学生翻译过程的研究及思辨能力的培养;学生被动地接受、缺乏思考和分析问题的主动性。因此,广西地方高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必须要以学生思辨能力培养为导向进行改革,从而顺应人才培养的需求。

二、广西地方高校翻译教学中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策略

1.营造“思辨”的课堂氛围

教师在翻译教学中,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思辨”意识并将其贯穿于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翻译课程的具体特点,围绕学生设置各种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活动:如分组讨论,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组内成员多译本的对比与评价,从而挑选出组内一致认为比较好的译本并称述理由,同时归纳出本组成员在翻译中遇到的共性问题及对应解决方法,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引导与评价;学生展示,让翻译的译文较好同学做出展示,讲述其翻译的亮点、缺陷及在翻译中的困惑及解决思路,然后有班上其他同学进行辩论或提出建议等;角色互换,让学生作为课堂活动的设计者,教师将其设计的教学活动与自己设计的教学活动进行对比,从而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师的教学目标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营造出良好的思辨氛围和环境,让学生感受到参与课堂和思考问题给他们带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进而激发他们的思考激情和思辨能力。

2.更新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模式

教师要不断地更新教学内容将思辨能力的培养与学科教学内容相结合。教师在翻译教学中要让学生对英汉两种语言背后体现的思维差异、文化差异等有所认识,从而提高其语言转换意识和翻译能力。在翻译教学中融入思辨能力训练的课堂活动及训练,重在对学生的翻译过程进行分析、讨论,鼓励学生撰写翻译实践报告或日志,同时也可以倡导学生进行合作翻译练习、讨论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翻译课堂教学内容在常用翻译技巧的讲解上,要适当增加辨析讨论的内容;课后练习的布置也要在翻译技巧及理论运用联系的技巧上,适量增加思考性训练,如译文对比、翻译评论或翻译作品批评等。此外,教师在翻译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更能激发学生分析及思考问题兴趣的教学模式,如“对分课堂”,将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分配学习时间,将更多的时间用于课堂参与,积极思考问题,教师则是课堂的监督者和引导者。以英语专业翻译课程教学为例,教学环节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教师讲授,教师用10-15分钟讲授本节课要学习的翻译理论或翻译技巧;二是学生对教师讲授内容的内化吸收阶段,用事3-5分钟,在这个环节,学生完全独立思考,对本节翻译理论或技巧进行内化吸收,教师必须严格要求并监督学生不与他人讨论;三是讨论环节: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并明确小组任务,即每个小组通过讨论完成对文本的翻译、总结翻译中遇到的困难及本组成员在解决共性问题时使用的解决办法。在分组时教师要兼顾学生差异,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学生讨论时教师要观察每组讨论情况并适当给与调整,这个环节占时15-20分钟;学生讨论完成后,小组代表进行展示,教师对讨论情况及学生的成果展示给予总结,这个环节占时5-10分钟。在整个讨论环节,学生都能根据自身情况参与到不同的讨论环节,对问题进行思考、分析甚至辩论,一方面有利于其翻译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生思辨能力的锻炼及培养。

3.改变评价方式

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不能只注重对译文优劣的评价,要更关注对学生翻译过程的评价,即从宏观的角度对翻译材料、翻译过程及译文进行评价。以学生的翻译实践报告为例,首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或目的来选择文本,文本选择和决定的过程即是强化训练学生理性思维能力的过程:分析文本、判断拟用的翻译理论或技巧、预测翻译情况,包括翻译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法、翻译实践的反思;接着教師根据学生的翻译实践报告进行道德评价和功利评价,对于学生翻译中的不当之处予以引导,可以采用译文对比的方式,教师提供几种参考译文供学生评价及鉴赏,通过对比分析,学生更能深刻领会知识点的运用,从而提高其翻译能力及思辨能力。课程考核方式要多样化,如让学生对文本的译文进行一个翻译述评;梳理各种翻译理论或技巧的优缺点,并至少列举2-3个典型的例句加以论证等,这样既能兼顾翻译课程的特殊性及翻译过程的创新性,又能锻炼学生的分析及创造能力,在翻译实践中提高其思辨能力。

4.加强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效果的提高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当下多数学生的学习目的功利性很强,翻译能力等同于翻译技巧的运用,任何有关于思辨能力的练习都备受其排斥,学生不愿主动思考、分析问题,因此翻译练习多以应付心态完成,完成情况差强人意,如中式英语。因此学生要加强自主学习的能力,如进行思辨性的阅读、借助现代化技术及学习平台学习各种先进的翻译理念及理论、借助各种交流工具分享翻译所得等,从而改善学生懒得思考甚至是害怕的陋习,增强其思辨意识。

四、结束语

改善广西地方高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中学生思辨能力弱甚至是思辨缺席的现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课堂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场所,教学中只有将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融入到翻译教学中,使用适合时代需求及广西地方高校具体学情的翻译理念及方法,师生共同参与,才能培养出真正解决学生思辨能力弱的现状,从而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所需的翻译人才。

参考文献: 

[1]黄玉霞.翻译教学中思辨能力的培养.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年.第6期.51-53 

[2]尚路平.翻译教学中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现状与分析.内江科技.2014年.第12期.96、108 

[3]杨能.论云南地方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11月.第11期.105-108 

[4]张苇.翻译教学与思辨能力的培养---基于翻译教学中反思日志作用的思考.合肥学院学报.2014年11月.第6期.127-130 

作者简介: 

第9篇: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层级理论模型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6167(2016)03-0123-02

研究背景

2003年~2013年,大学英语教学以计算机辅助教学为中心展开了为期十年的改革,并以此为基点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进行培养及进行过程性评估。此次改革,成效是显著的,但却并未从根本上体现出改革的两大核心要点,教师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自学内容仍仅注重对学生语言技能的培养,如此仅以考试为目的的教学模式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无法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为此,将思辨能力培养模式引入大学英语教学中逐渐被提上日程,且此举也已被证实是解决当前大学英语教学困境的有效途径。关于思辨能力,TheDelphiProject将其定义为“有目的的、自由调节的判断,以实现对证据类、概念类、方法类、标准类或背景类考虑因素进行阐释、分析、评价、推理与解释”。国内对思辨能力的研究起步较西方学界晚,同时大学英语教学也不够重视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据此背景,本文试图对如何构建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进行剖析。

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

本文依据文秋芳等人提出的“层级理论模型”(见表1),分别从认知能力、情感特质两个维度讨论如何构建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1)改革教学设计众所周知,互动媒体交际方式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较大,因此他们对社会话题及新生事物均表现出敏锐的感知和独立的判断,亦或说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技能训练很难激起他们对学习的热情。从前文可知,2013年之前十年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对改变教学模式的重视程度远超教学过程,同时无论教学过程怎么改变,也很难摆脱技能训练的束缚。可见,改革教学设计非常必要。根据表1所示,认知维度包含分析、推理、评价三种核心技能,因此大学英语教学任务的设计应以上述三种核心技能为出发点,对课本练习进行拓展,具体表现在下列两个方面:①根据思辨能力的理论要求,对教材中已设问题进行二次加工,以适应思辨性课堂教学的要求;②提供学生充足的空间与时间来运用所学的知识,以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根据大学英语视听说教材第1册第2单元的内容举例说明:本单元的主题是食品。考虑到当今社会相当关注食品安全,此时教师可以以课堂辩论的形式设计课堂教学内容,即教师拟定辩题之后,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搜集资料,然后再组织学生进行辩论。实践证实,此种教学形式对训练学生的语言技能、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及分析、推理、评价能力非常重要,同时也能拓展学生的英语知识和调动学生的思维,可谓一举多得。(2)创设思辨性课堂环境根据表1可知,层级理论模型中思辨能力的情感特质包含好奇、开放、自信等情感特征。可见,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相关情感特质非常重要。从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课堂可知,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只能从教师预设的教学模式中被动接受信息。如此环境中成长的学生大多不具备层级理论模型中所指出的相关情感特质,亦或说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是来自教师的外部压力。对于传统课堂所暴露出的问题,本文认为应从下列方面进行纠正:①教师可以借助网络平台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如微信、微博等,以消除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代沟,从而建立起更加密切的师生关系;②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设法引导、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并将学生的参与情况纳入成绩考评,以帮助学生形成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习惯;③教师不应过度关注学生的不足,而忽视学生的优点,应多鼓励学生进行探索和创新,并为学生提供体验成功的机会。(3)创建思辨能力评价标准评价标准的科学性事关教学模式变革的成效,而教学评价制定的标准是教学目标。可见,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离不开相应的评价标准做指导。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现状暴露出当前的课程评测具有评测形式单一、评测内容浅层、评测标准含糊的缺点。据此,本文认为思辨能力评价标准的创建应考虑到下列方面的内容:①众所周知,考试对国内现行的教育体制仍然具有指导性的作用,因此首先应改变考试对教育的引领地位,即对学生进行综合测试,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从而取代单纯依靠考试的语言技能测试。②传统测试中客观题往往仅设单选题来确保测试的效度、信度及区分度。很显然,此种测评形式极不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为此,应提高试卷中思辨题型所占的比例,如阅读理解中增加分析题、推理题、判断题等。③开展过程性评估,即评估学生平日作业中的思辨能力,注意此种评估行为应有规范的评估标准,如“参考思辨能力整体评价量”(由美国人P.A.Facione与N.C.Facione提出)。(4)鼓励学生自主学学英语教学中,多数学生仍采取反应式学习方式,此种学习方式表现为学生仅按教师与教材的要求来设定和完成学习任务,因此此部分学生难以体会到“学会学习”对学习语言的重要作用。研究表明,自主学习对引导学生找出最佳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及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学生亦可据此构建出符合自身条件的思维范式。态度与兴趣作为非智力因素的范畴,对学生学习成效的提高意义非凡。目前,西方学界多位人士均已证实非智力因素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性。总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可推动认知能力与情感特质的结合,帮助学生找准学习需求,从而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观、价值观及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并最终激发学生的智力因素。

结语

学生的全面发展及国家长期发展战略的实施均要求对学生进行思辨能力的培养。可见,思辨能力对国家的稳定、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具有重要作用。但众所周知,包括大学英语教学在内的高等教育教学活动均不太重视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同时国内学界对思辨能力的理论研究也明显落后于西方学界。根据前文的研究内容,本文认为要想切实改变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的现状,就应准确把握四个方面的内容:改革教学设计、创设思辨性课堂环境、创建思辨能力评价标准、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除此以外,国内学界对思辨能力的理论研究、教育界对思辨能力的重视也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李颜.思辨能力培养对我国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5(1):132-136.

[2]邹绍艳,高秀雪.大学英语教学中思辨能力培养的现状调查——一项基于反思性问卷的研究[J].外语研究,2015(3):61-65.

[3]岳鹏.突出培养学生思辨能力,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4(2):86-88.

[4]岳鹏.面向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大学英语课堂设计研究[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65-67.

[5]张秀峰,杨恒雯.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实证研究[J].外语艺术教育研究,2014(1):42-47.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