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皮肤护理的总结范文

皮肤护理的总结精选(九篇)

皮肤护理的总结

第1篇:皮肤护理的总结范文

妈妈先来了解婴幼儿皮肤的特性

我们人的皮肤是皮脂在其表面,起到保护、乳化、缓冲、排泄、抗菌和生物调剂的作用。刚出生的宝宝总皮脂量与成人接近,可是,出生大约一个月后,宝宝的皮脂量开始逐渐减少。整个幼儿时期,由于激素控制,宝宝的皮脂分泌量较少,因此,婴幼儿时期皮肤会较为干燥。男宝宝通常比女宝宝产生更多的皮脂。因此,女宝宝的皮肤护理更重要。

宝宝的皮肤不是水做的?

我们可能会误认为,宝宝皮肤水分很多,含水量应该比我们成人多,因此,宝宝的皮肤是不需要补水的。其实,这个想法是错误的。刚出生宝宝皮肤的含水量一般是74.5%,婴幼儿为69.4%,而我们成人皮肤的含水量最低为64%。从数据上看,宝宝皮肤含水量并不比我们成人多多少。

宝宝的皮肤是干性还是中性?

如果让妈妈来回答这个问题,可能很多妈妈会猜宝宝的皮肤既不会是中性,更不可能是干性。那让我们来看皮肤pH值的数据:我们成人皮肤的pH值一般在4.5~5.5之间,刚出生宝宝的皮肤pH值接近中性。这个数据还说明一个问题,就是宝宝的皮肤不能有效抑制细菌繁殖,抗感染能力较低。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宝宝的皮肤含水量较高,pH值较高,总皮脂量较低,抗感染能力较低,偏干燥。另外,宝宝的皮肤层还十分细腻薄嫩,最外层起耐磨作用的角质层是单层细胞,缺乏透明层,真皮中的胶原纤维也很稀少,薄而缺乏弹性,皮肤的厚度也只有成人皮肤厚度的十分之一。所以,从宝宝出生开始就要对其皮肤进行护理了。

宝宝7大护肤秘笈

1 宝宝护肤品的选择

从上面的数据我们了解到了宝宝的皮肤pH值较高,抗感染力弱,偏干性,自我调节能力较弱,还容易出汗,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更容易受到伤害。因此在为宝宝挑选护肤品的时候,我们要选择不含酒精、刺激性低、弱酸性的产品。市面上销售的护肤品按一周岁为界区分,一周岁以下的宝宝可选择专门的婴儿护理品,一周岁以上的则可选用儿童护理品。

2 润肤霜、润肤液还是润肤油的选择

面对市场上林林总总的护肤品牌妈妈本来就头大了,还要在润肤霜、润肤液和润肤油之间徘徊不定。润肤霜、润肤液和润肤油,这三种到底有什么区别呢?润肤油比前两者更油。相比之下,含天然滋润成分的润肤露、润肤霜一般含有保湿因子,能有效滋润宝宝的皮肤,适用于脸、手及身体;润肤油一般含有天然矿物油,能够预防干裂,滋润皮肤的效果更强一些。如果宝宝皮肤比较干燥,建议选润肤油,更适用于身体。

3 护肤品牌不宜经常更换

有的妈妈喜欢为宝宝买很多种牌子的护肤品换着用,其实这样对宝宝皮肤护理并不好。当宝宝用了一种品牌的护肤品没有出现过敏现象,最好不要随便更换。因为,这样宝宝的皮肤便不用对不同的护肤品反复做调整。出于个体差异的原因,其他宝宝用着好的产品并不一定适合自己的宝宝。在选择了一种品牌的护肤品后,妈妈除了先看生产日期、有效期、皮肤过敏者慎用等说明,易过敏的宝宝在用的时候最好先在手臂内侧或耳后抹一点观察一下,如果没出现异常反应再使用。

4 宝宝护肤品怎样涂抹才正确

有的妈妈为宝宝涂抹护肤品总是很随意,想起来了就随便倒一点为宝宝抹上,想不起来就不抹。有的是早上抹,晚上不抹,这都不是正确的护理方式。正确的方法是:对皮肤干燥的宝宝来说,选择护肤品的时候,总的原则是越浓越好。如果每天都抹,宝宝的皮肤还是干,那就把乳液换成霜或油。妈妈也可以考虑每天给宝宝涂两次润肤霜,一次在洗澡后,一次在白天。

5 皮肤太干要减少洗澡的次数

妈妈几乎每天都要给宝宝洗澡,但是,如果发现宝宝皮肤很干,可以适当减少洗澡的次数。特别是秋冬季,天气干燥,皮肤水分容易失去,如果过度洗澡,会使皮肤变得更干,严重的还会引起瘙痒。另外,给宝宝洗澡的水温不宜过高,秋冬季洗澡水温调至37~40℃,洗澡的时间控制在10分钟之内。

6 为宝宝选择适合的沐浴露

专家建议妈妈给宝宝选择为婴儿设计的没有香味、不含皂液的洗浴产品,会比普通香皂的刺激性小得多。建议沐浴液或浴皂的用量要少一些,因为它们会使宝宝的皮肤变干燥。最好不要使用清洗衣服的肥皂给宝宝洗澡,也不要把香皂泡在浴缸里。洗完澡后就尽快把宝宝抱出浴盆,要用毛巾轻轻地帮他快速擦干全身,然后,马上涂一层润肤霜,这样就能锁住刚才洗澡时留在宝宝皮肤里的水分。

第2篇:皮肤护理的总结范文

关键词 食管癌 三维适形放疗 皮肤反应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19.247

资料与方法

2008年1月~2009年4月收治食管癌患者71例,男48例,女23例;年龄44~83岁,平均64.8岁。全部病例经病理检查确诊:鳞癌58例,腺癌13例。病变部位:颈段8例,胸段63例。

治疗方法:采用三维适形放疗,在CT模拟机做固定胸部CT扫描局域网传送CT扫描的图像医师勾画肿瘤靶区上级医师确定并认可治疗靶区由物理师设计照射野物理主任核对并认可治疗计划副主任以上的医师认可治疗计划CT模拟校位由医师、物理师、放疗的技术人员共同在加速器校对照射野照射计划的实施。一般常规分次量DT 200cGy,放疗每周5次,DT总剂量6000~7000cGy。

放射性皮肤反应的分级:根据PTOG急性放射损伤分级标准[1],急性皮肤损伤分为5级。0级:无变化;1级:滤泡样暗红斑/脱发/干性脱皮/出汗减少;2级触痛性或红斑,片状湿性脱皮/中度水肿;3级:皮肤皱褶以外部位融合的湿性脱皮,凹陷性水肿;4级:溃疡、出血、坏死。

心理护理:应向患者和家属说明癌症是可治的,讲解适形放疗的优点、常见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减轻患者思想负担,使患者有信心接受治疗。

饮食护理:首先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指出这一反应为放疗中的必然过程,不是病情加重[2]。并向患者讲解进食的注意事项,鼓励患者进少渣、易消化、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食或半流食,进食速度宜慢,并分次少量进食;多饮水。

保暖:要调节室温在24℃左右,治疗结束后,立即帮助患者穿好衣服,尤其是年老、体弱、行动不便者,根据季节变化提醒患者及时增减衣服,以免受凉感冒。

皮肤反应的预防和护理:放疗前嘱患者保持放射野皮肤清洁、干燥;穿宽大柔软、全棉无领开身内衣,不要穿套头衣服。放疗摆位时要防止衣物或其他与治疗无关的物品遮挡,以免增加皮肤剂量。放疗期间照射野用温水和柔软毛巾蘸洗,禁用肥皂擦洗或热水浸浴,禁用碘酒、酒精等刺激性消毒剂。

结 果

71例患者中1级皮肤反应(又称干性反应)66例,表现为局部有红斑、烧灼感、刺痒感,继之由鲜红色变为暗红色、变黑、脱屑。2级皮肤反应(又称湿性反应)5例,表现为照射区充血、水肿、水疱形成,有渗出液甚至糜烂。50%的2级皮肤反应患者发生在放疗后的第4~5周,经过综合治疗护理后,多在1周左右愈合,未影响放疗的进行。未出现3级及以上的皮肤反应。

讨 论

对于放射性皮肤反应,除了暴露疗法和预防感染等一些基本措施外[3],正确使用一些药物对于预防促进皮肤愈合有重要作用。奥克喷(医用射线防护喷剂),能预防和减轻医用射线产生的自由基对人体皮肤黏膜组织的损伤。

放疗结束后,应用超薄型美皮康,不仅为皮肤愈合创造一个适度湿润的环境,也减少了放疗后皮肤疼痛和不适感。它顺应性好,可随体剪裁,应用方便。

参考文献

1 殷蔚伯,余子豪.肿瘤放射治疗学.第4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7:557.

第3篇:皮肤护理的总结范文

压疮是因身体在特殊状态下,局部皮肤组织长期受压,致使局部组织血液循环不畅,组织营养和氧供障碍导致皮肤和皮下组织失去正常功能,皮肤破损和坏死,又称压力性溃疡(1)。褥疮早期皮肤发红,采取翻身、减压等干预措施后可以好转。当皮肤出现浅表破损就应及时积极物理或药物治疗。

1.压疮临床分期表现

1.1 第一期:淤血红润期的临床表现是以局部皮肤暗红色、肿胀、灼热、疼痛为主症,皮肤的完整性尚未破坏,及时物理治疗,有望完全恢复正常而不溃烂。

1.2 第二期:炎性浸润期的临床表现是以局部皮肤紫红色、水肿为主症。瘀血久滞可成瘕,所以也每见皮下硬结。水肿甚时可使皮肤变薄,故又常见出现水疱,水疱不小心极易破溃,从而又可引发感染。此期治疗应注意保持皮肤洁净,严防引起感染。未溃破的水疱要尽量减少摩擦,以防破裂,大水疱可用注射器抽取疱内液体,以保护皮肤不受损伤,此期又称炎性浸润期。

1.3 第三期:浅度溃疡期的临床表现是褥疮比较严重的阶段,治疗和护理均较困难。由于褥疮早期失于发现,加之以后又治疗不彻底,致使病变局部表皮水疱逐渐扩大,以致破溃暴露出真皮。真皮极易感染,感染后原有的黄色渗出液表面可有脓液覆盖,并逐渐形成溃疡,开始出现疼痛。

1.4第四期:坏死溃疡期是坏死组织侵入真皮下层和肌肉层,脓性分泌物多,坏死组织发黑,可达到骨面,易引起全身感染。

2.压疮案列与诊断

2.1 案例:2016年收治一位孤老患者,男性,患小儿麻痹症65年,轮椅生活15年,患溃疡性结肠炎3年。慢性腹泻导致营养不良。长期轮椅生活导致尾骨和坐骨结节暗黑,入院后护理查体尾底皮肤暗黑伴破损,长期轮椅生活导致坐骨结节处皮肤暗黑伴硬结,溃疡性结肠炎导致肛周湿疹。

2.2 诊断:尾底部皮肤为褥疮第二期,坐骨结节处皮肤为褥疮第一期。

3.物理疗法在该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3.1 翻身护理:每1~2小时定时对病人进行翻身,按摩受压皮肤,保持肛周清洁干燥。因劳动量大,需要护理人员有高度责任心,定期为病人清洁皮肤,保持床单位的平整,清洁,干燥。实际护理中,由于病人行动不便,体重较大,需要双人协助翻身。

3.2 气垫床疗法:应用防褥疮气垫床,并2h翻身1次,避免皮肤受压过长,保持皮肤干燥、清洁,床单清洁、平整无皱褶。实际临床使用气垫床发现,气垫床的充气过程噪音影响患者的休息。气垫床的透气性差,易导致病人皮肤因汗液潮湿粘连,病人背部有不舒适感。

3.3 氧疗:利用纯氧抑制创面厌氧菌的生长,提高创面组织中氧的供应量,改善局部组织代谢。氧气流吹干创面后,形成薄痂,利于愈合。方法:氧疗面罩罩住创面,氧流量为5~6L/分钟,每次20分钟,每日3次。治疗完毕后创面盖以德湿可贴膜外敷。临床应用发现,尾底的破损处创面有显著改善,患者和护理人员信心倍增。

3.4 紫外线光疗法:

小剂量紫外线通过直接杀菌作用,刺激损伤部分细胞释放出刺激生长因子及加强正常细胞的代谢功能,从而达到促进创面愈合的目的。

①紫外线有抑制杀菌生长作用,能破坏细菌的核酸代谢,使细菌死亡。因此能有效的杀死繁殖在褥疮表面的细菌,消除感染,促进创面恢复。

②紫外线有消炎作用,紫外线红斑是皮肤对紫外线的一种特殊反应。在照射局部,由于组胺和类组胺物质的作用,使血液及淋巴循环加强,网状内皮系统功能增强,细胞吞噬能力增强,局部皮肤温度升高,酸碱度趋向碱性,新陈代谢旺盛,这些类炎症的反应加强了人体的防御能力。上皮组织在人体内释放的刺激生长因子的作用下生长加速,角化层增厚,色素沉着,提高了皮肤防御能力。

大剂量紫外线照射可通过强红斑量反应控制感染,促进坏死组织蛋白质分解脱落,达到创面清洁,使创面炎症反应减轻,分泌物减少,从而促进创面愈合。

4总结效果评价:

4.1 经2周的物理滚动疗法--清洁皮肤,翻身,氧疗,紫外线光疗,气垫床疗法。辅助德湿可贴敷,患者尾骨破损皮肤愈合,无硬结。坐骨结节处皮肤硬结软化,硬结好转。

4.2 做好压疮护理并不困难,皮肤压疮的护理需要护理人员的细致工作,家属的耐心陪伴,患者康复意识的自我激励皆有相互关联。

总结: 做好压疮护理,为相关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提供信心保障。物理疗法在压疮护理中的应用,使患者有效减少医疗费用支出。

第4篇:皮肤护理的总结范文

【关键词】 穴位自血疗法;皮肤护理;痤疮

一般临床治疗痤疮的方法包括穴位自血疗法和皮肤护理等, 如果将二者结合起来治疗痤疮是否效果会加倍, 有待研究。本文对比分析了穴位自血疗法与皮肤护理结合起来治疗痤疮的尝试, 以明确二者结合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在本院就诊的寻常型痤疮患者60例, 其中男33例, 女27例, 年龄17~40岁, 平均年龄(32.16±3.65)岁, 病程2个月~6年, 平均病程(13.15±2.44)个月。接受治疗期间患者不能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并忌烟酒。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 每组20例。A组是穴位自血疗法联合皮肤护理组, B组是穴位自血疗法组, C组是普通药物组。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重、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A组患者进行肘静脉抽血8 ml, 随即注入双侧足三里穴位, 每侧4 ml, 1次/周, 共8周, 同时进行皮肤护理, 2次/周, 共3周。具体皮肤护理的方法如下:①清洁面部:针对不同肤质的患者, 如干性皮肤、中性皮肤、油性皮肤或者混合型皮肤, 选择不同的洗面奶进行洁面, 一般4~5 min;②除粉刺:用含量3%的双氧水进行面部湿敷, 一般8~10 min, 待粉刺软化后用粉刺挤压器将其从皮脂挤出, 最后借助吸引器将皮脂彻底清除;③电疗皮损:用紫外光进行电疗皮损5~10 min;④面膜敷脸:采用自制面膜敷脸20 min, 如果患者病情较轻, 可以使用紫外光离子喷雾器热喷20 min, 如果病情中度, 则对其进行冷喷20 min。只对B组患者进行穴位自血疗法, 与A组方法相同, 不进行皮肤护理。C组进行单一药物治疗, 具体是四环素片0.25 g/次, 3次/d, 共3周, 维胺酯胶囊0.025 g/次, 3次/d。

1. 3 诊断标准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痊愈指皮肤损害消退率达到95%以上, 痤疮明显消失, 并且没有新出现的痤疮, 色素沉着基本消退。显效指皮损消退率达到70%~94%, 色素沉着消退一部分, 出现少量新痤疮。有效指皮损消退率达50%~69%, 色素沉着消退少量, 有新痤疮出现。无效是指皮损消退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A、B、C三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80%、75%, A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和C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在年轻人中经常会见到各种各样的皮肤病, 作为最常见的皮肤病之一, 痤疮多被认为由体内热气过高、气血瘀滞所致[1, 2]。常见的症状包括粉刺、丘疹、脓包、结节等, 常发病于面部, 对其进行穴位自血疗法或者单一的药物治疗都不能完全治疗病症, 所以本文使用穴位自血疗法联合皮肤护理进行治疗, 并观察其治疗效果[3]。

关于本文A组和B组采用的穴位自血疗法, 本文选用了足三里穴行自血疗法, 因为痤疮皮损通常发病与面部和前胸, 与足阳明经的走行符合。对患者的静脉血注入双侧足三里穴位后, 血液中就含有抗体、激素、酶类、微量元素等, 这样就会刺激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 使其释放免疫球蛋白, 从而调整内分泌状态, 达到消肿和消炎的作用[4]。

综上所述, 对痤疮患者进行穴位自血疗法联合皮肤护理比B组的只进行穴位自血疗法或者C组的药物治疗效果都要好,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槐华胜, 张婕, 黄河. 穴位自血疗法与皮肤护理联合治疗痤疮疗效观察. 中国美容医学, 2013, 22(9):992-993.

[2] 厉卫红. 自血穴位注射配合针刺治疗寻常痤疮43例.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 27(2):184-186.

[3] 黄瑛, 伍艺仪, 马万里, 等. 穴位自血疗法联合皮肤护理治疗痤疮. 广东医学, 2011, 32(4):514-515.

第5篇:皮肤护理的总结范文

关键词 剥脱性皮炎 护理

剥脱性皮炎又称红皮病[1],是一种严重的皮肤疾病,急性期全身皮肤弥漫性潮红、肿胀、渗液,亚急性期和慢性期皮肤浸润肥厚,大量脱屑,为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综合病征,常见的有银屑病、药物过敏、恶性肿瘤、湿疹皮炎和其他,重症患者可因全身衰竭或继发感染而死亡。2010年1月~2012年1月共收治18例患者。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中,男10例,女8例,年龄11~72岁。本组患者入院时均符合剥脱性皮炎的临床表现,全身90%以上皮肤发生弥漫性潮红、肿胀、渗液和皮肤浸润、增厚、反复大量脱屑,可伴有口腔、眼睑或外阴黏膜红肿、疼痛、糜烂、溃疡,多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其中药物过敏引起者9例,起病急,红斑迅速扩展至全身,可先表现为麻疹、猩红热样皮疹,以后发展为红皮病,发热全身症状显著。银屑病引起者5例,湿疹引起者3例,发病缓慢,皮肤浸润、肥厚,瘙痒剧烈,全身症状轻,另外1例病因不明。18例患者中有4例伴有有糖尿病,2例有肝炎及肝功能不全,1例有慢性肾功能衰竭,1例伴有心功能不全。药物引起者停用一切可疑药物,非药物引起者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并抗过敏及糖皮质激素治疗,合理使用抗生素,及时补充营养成分,精心的皮肤护理及合理饮食指导。18例患者无一例死亡,治疗后均痊愈或明显好转出院。

护 理

饮食护理:剥脱性皮炎为一种消耗性疾病,患者由于皮肤大量脱屑、渗液,体液及蛋白质丢失,导致低蛋白血症,恶液质而危及生命。所以饮食护理极为重要。首先要满足患者营养需要,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易消化的饮食,禁食辛辣等刺激性较强的食物,口腔溃烂进食困难时给予流质饮食,必要时用静脉或鼻饲维持热量,以补充营养,促进恢复。

皮肤护理:剥脱性皮炎的皮损护理是保证治愈和防治感染发生的至关重要的治疗环节。剥脱性皮炎皮肤护理以止痒、消炎、安抚为原则。急性期外用药宜缓和,无刺激性,常用植物油、氧化锌油剂,继发细菌感染者加用夫西地酸乳膏,患者有大量的皮屑脱落,应告诫患者不可自行撕脱,以免损伤新生皮肤,必要时应由医生或护士在无菌条件下用无菌剪刀剪去,每日更换床单,及时清扫脱落的皮屑、痂皮,护士协助患者翻身和更换服装,动作应轻柔。

黏膜护理:患者多有黏膜损害,部分患者需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更易继发细菌或真菌感染,因此应加强黏膜护理。湿润口唇,用3%碳酸氢钠溶液漱口,有念珠菌感染者可加用口泰漱口液交替漱口,疼痛明显时漱口液中可加入利多卡因,以减轻患者的疼痛。进食后督促患者及时漱口。患者出现结膜充血水肿及渗出者每天用生理盐水冲冼2次,睡前涂抹红霉素眼药膏,使用眼药膏时注意无菌操作以免造成污染。

防止感染的护理:安排患者住单人间,限制探视,医务人员进入病房时洗手、戴口罩、帽子,给患者进行操作时戴无菌手套。病床保持清洁干净,每天至少更换床单、被套1次,保持病房清洁,傍晚和早晨各开窗通风1次,每次30分钟,保持空气新鲜、流通。保持病房适宜温度和湿度,应用温度和湿度计,以便观察和调节。

心理护理:剥脱性皮炎发生后患者因病情重加之全身红斑脱屑,自我形象紊乱,容易产生悲观、失望、自暴自弃心理,甚至拒绝治疗。护士应加强病房巡视,主动关心、体贴、尊重患者,认真倾听患者主诉,给患者及家属交流,讲解有关疾病的知识,通过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教他们消除紧张与顾虑,积极配合治疗,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出院指导:嘱患者保持情绪稳定,适量锻炼,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保持皮肤清洁干净,防止抓破皮肤。药物引起者禁用可疑药物,其他疾病引起者应继续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结 果

经上述运用护理程序的护理,患者均痊愈或明显好转出院,无一例死亡,未发生任何并发症和后遗症,对自身疾病有了全面正确的认识,能积极配合治疗护理。

讨 论

剥脱性皮炎是一种严重的皮肤疾病,重症患者可伴发肝肾功能不全、皮肤感染,甚至败血症而死亡。本组患者经过制定有效治疗方案和积极护理,疗效显著,均痊愈或明显好转出院。该病的护理难度较大,总结本组患者的护理体会,护士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细致的病情观察,针对不同皮损情况采取不同的皮肤护理措施,全面的一般护理,适当的饮食指导,正确的心理护理等措施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治愈率,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第6篇:皮肤护理的总结范文

【关键词】银屑病 综合干预护理 效果

银屑病(牛皮癣)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易于反复发作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遗传因素是银屑病的发生的主要原因,国外曾报告有家族史者30%~50%,甚至有个别人强调达100%。国内报道有家族史者为10%~20%左右【1】。经临床实践研究发现【2】,除遗传因素外,与感染、免疫功能异常、代谢和内分泌障碍也有密切关系。发病时皮肤多有红色丘疹或斑块上覆有多层银白色鳞屑,导致患者无法以正常形象示人,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和人际交往。我科于2012年7月~2014年7月对收治的87例银屑病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7月~2014年7月我科收治的银屑病患者164例,诊断均参照2000年《现代皮肤病学》银屑病的诊断标准【3】。随机将患者分为2组各87例,观察组男64例,女23例,年龄16~76岁,病程6个月~21年;对照组男62例,女25例,年龄16~74岁,病程6个月~21年。患者均排除严重肝肾疾病和神经精神疾病,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中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给予心理、皮肤、用药、饮食等常规护理措施。

1.2.2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心理、皮肤、健康宣教等方面护理干预。

(1)心理干预:患者由于病情发展,常害怕周围人用异样眼光看自己,常出现紧张焦虑、自卑失望、抑郁苦闷的心理,甚至害怕与外界接触。我们护理人员要主动接触、关心患者,向患者讲解银屑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和预后,让其正确认识本病,并根据患者文化程度和接受能力采用针对性的心理疏导,让其多与其他患者接触、交流,通过学术专题演讲、视频让患者与其家属树立正确的认知能力,了解本病无传染性,要像对待正常人一样对待患者,从而减轻和消除患者不良情绪,树立治愈疾病的信心。

(2)皮肤干预:保持皮肤清洁是银屑病治疗的关键。患者急性期皮肤会有局部红肿、水疱和糜烂。应向患者说明用药的过程和注意事项,嘱其配合。用药前先清洗皮肤,如果有痂皮,先用食用油或油脂软化擦去,然后用0.1%的依沙吖啶、0.9%的Nacl进行湿敷,减轻渗出症状,如红肿、糜烂面积过大,应用消毒纱布浸透湿敷溶液,拧半干后放于创面上,每15~30min更换一次,保持纱布的清洁和潮湿,直至渗液减少或停止。对于慢性期患者皮肤增厚呈苔藓样病变患者,可用外用复方曲安奈德益康唑软膏或水杨酸软膏涂抹,起到和护肤的作用。

(3)健康宣教:向患者讲解有关银屑病发病因素、对机体的损害和治疗后注意事项,让患者正确对待病情发展。鼓励患者保持情绪的稳定,积极参与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注重个人卫生,避免穿一些化纤、不干净的衣物,避免用刺激性香皂、沐浴乳洗澡;饮食时保持水、蛋白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摄入,禁食海鲜、辛辣、刺激食物。定期到医院复诊,根据医嘱进行服药治疗,避免擅自用药导致病情加重。

1.3观察内容

观察患者护理后心理健康情况(SAS、SDS评分)【4】和护理效果。效果评定:痊愈,皮肤损害消退90%以上;显效,皮肤损害消退70~90%;好转,皮肤损害消退30~69%;无效,皮肤损害消退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P

2结果

2.1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

观察组痊愈36例,显效31例,好转1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0.8%;对照组痊愈24例,显效18例,好转14例,无效31例,总有效率为64.4%;两组比较有差异显著性(P

2.2 两组心理健康情况比较

观察组SAS(40.4±6.7)、SDS(43.8±3.2)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SAS(53.2±4.5)、SDS(56.1±4.9)评分,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银屑病是由多种不良因素导致的一种慢性皮肤病。其发病率占世界人口的0.1%~3%,我国总患病率为0.72%,目前已有1000万患者。银屑病目前被医学界认为属于典型的身心疾病。有研究显示【5】,在银屑病患者病情发展过程中,若给予护理干预,将有助于改善患者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我科对收治的164例银屑病患者采取分组护理,经本组资料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4%,两组比较有差异显著性(P

【参考文献】

【1】闫晓倩,刘秀燕,赵俊,综合护理干预在银屑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12)1429~1431

【2】梁春梅,董正蓉,马丹晓,综合护理干预对银屑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3,11,211~211

【3】李杰,李影,谷小敏,50例银屑病患者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03,77~78

第7篇:皮肤护理的总结范文

【关键词】 氮冷冻;皮肤病;护理

【摘要】 [目的]探讨利用氮冷冻治疗皮肤病的相关操作方法和护理方法。[方法]108例病人分别采用接触法、喷雾法、棉签法将液氮直接作用于病人的皮肤表面,对患处实施治疗,并观察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色素痣、寻常疣、扁平疣、尖锐湿疣、神经性皮炎的有效率均为100%,蜘蛛痣有效率1/2,雀斑有效率3/4,总有效率为98.1%。[结论]氮冷冻是治疗皮肤病的一种有效方法,通过掌握冷冻时间和深度,可以避免并发症的出现。

【关键词】 氮冷冻;皮肤病;护理

皮肤病是指皮肤受到内外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变化,进而产生的病理过程,是严重影响人们生活和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皮肤病包括疥疮、麻风、皮肤细菌感染、真菌感染等,发病率高,但多数易于治疗,尚不会影响身体健康,极少数病情较重者可能危及到生命安全。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于健康和美的追求越来越热衷,不仅局限于治愈皮肤病,还较重视治疗后的美观,瘢痕和色素残留情况。液氮冷冻是目前皮肤科进行医疗美容的常用手段之一[1],操作方法相对简便,治疗效果也较好,但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则应注重护理细节。我院自2006年7月—2009年10月共收诊皮肤病病人108例,现将其治疗及护理回顾性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6年7月—2009年10月,我院共收诊108例病人进行氮冷冻治疗,男52例,女56例;其中色素痣36例,寻常疣56例,扁平疣6例,尖锐湿疣3例,蜘蛛痣2例,雀斑4例,神经性皮炎1例。年龄8个月至72岁,平均年龄32.6岁,病程2个月至5年。部分病人在接受氮冷冻前接受过内服或外用药物治疗,但效果不佳。

2 治疗及护理方法

2.1 治疗方法

根据病人患处皮损程度大小和具体情况选择治疗方法。①接触法:适合于皮损面积较小、较局限者,皮损直径<0.3 cm,比如血管瘤、瘢痕疙瘩等;治疗时间每次20 s~30 s,连续冷冻2次,直接用实施冷冻作业的器械接触患处治疗,待皮损处边缘出现发白时开始计时;②喷雾法:适用于面积相对较大、皮损处呈现高低不平的病人,通常直径>1.0 cm,比如尖锐湿疣、疣状血管瘤、皮脂腺痣等;通常喷雾20 s~30 s,连续冷冻2次或3次,至皮损出现结霜变硬的情况;③棉签法:此方法简单易操作,且不受患处损伤大小、形态等限制,对多数病人普遍适用;通常根据皮损程度的不同,实施按压法进行治疗,应注意按压的时间和力度,受损皮肤组织变白即可停止按压,时间控制在20 s~60 s。以上治疗方法均为每周1次,并观察治疗效果,通常1次~3次即可痊愈,5次治疗后仍无效者视为治疗方法无效。

2.2 疗效判断方法

痊愈:皮损消失,患处恢复正常,可有少量色素残留;显效:皮损大部分消失,患处有大部分恢复,但仍有损伤面;无效:皮损绝大部分没有变化或全部没有改变。有效率=(痊愈+显效)/总例数。

2.3 护理方法

2.3.1 心理护理

皮肤病常会从心理上给病人带来困扰,因此护理人员要关注病人的心理状态变化,要亲切耐心地为病人讲解,全心全意地体贴和爱护病人。在治疗前要对病人进行氮冷冻治疗讲解,并与病人商量需冷冻部位,听取病人意见。

2.3.2 硬件准备

比如冷冻室的清洁,要保持宽敞明亮、良好通风环境。在治疗室里备有可供病人观察伤口变化的镜子,并准备风扇将液体排出氮气喷出后的气体化[2]。

2.3.3 冷冻深度的把握

冷冻深度要考虑到患处位置,一般骨、软骨等部位就不宜施压过大,时间也要控制的相对短一些,以免冷冻深及骨质、造成骨损伤。手背、指侧的皮肤也应注意力度,避免神经的触碰和损伤。头面部对病人来说是最重视的部位,深度要适中,以免留下瘢痕。

2.3.4 全身反应护理

个别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全身反应,主要为头痛、头晕、恶心、盗汗、心悸等。遇到此种不良反应,要立即停止冷冻,让病人平躺于床上休息,观察体温、脉搏和血压等的变化,直到病人恢复正常。

2.3.5 局部反应的护理

①病人出现疼痛感:可在冷冻后使用冻伤膏来进行止痛,如患处为病人疼痛的敏感部位,则先给病人服用止痛药物,待半小时后再行冷冻治疗;②出现水疱:如水疱为局部,则施以包扎手法,如水疱较大甚至出现血疱,则要先用碘伏消毒,再进行包扎;③红斑水肿:部分病人在冷冻后出现红斑水肿状况,应进行无菌包扎,并嘱咐病人保持干燥,避免接触水。

3 结果

表1 不同皮肤病治疗效果

4 讨论

4.1 结论

氮冷冻是治疗皮肤病的一种有效方法,尤其对色素痣、寻常疣、扁平疣、尖锐湿疣、神经性皮炎的治疗效果更显著,有效率较高;而对蜘蛛痣、雀斑的治疗有效率相对较低。

4.2 护理体会

通过掌握冷冻时间和深度,可以达到避免并发症出现的可能性。护理时应注重对病人的心理辅导,尤其是对年龄相对小[3]、对治疗不甚了解的病人。另外,注意在冷冻治疗过程中观察病人反应,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停止冷冻,采取正确措施减轻病人的不良反应。

4.3 注意事项

①部分病人于治疗后可能出现局部疼痛、肿胀反应,通常1 d或2 d即可自动消失,如症状较重,可根据疼痛部件适当予以镇痛或消肿;②在病人痊愈前,要嘱咐其注意伤口不可触碰水,保持干燥,预防感染;③在头部毛发较多的部位进行治疗时,应使病人先行进行洗发和理发,后再进行治疗;④对雀斑病人,在结痂期间嘱病人不可搔抓,在痂未脱落前不可用水擦洗,同时避免紫外线直射,必要时戴上帽子和遮阳镜。

4.4 液氮的使用

液氮是无色、无味的液体,是氮所凝华后的产物,不易燃,也不易爆炸。液氮的沸点在-196 ℃,是现代较常使用的冷冻剂[4]。用液氮进行皮肤病治疗,实际上是利用液氮的沸点低这一特性,通过特殊的治疗工具,将液氮直接接触病人皮肤患处,利用低温杀死患处细菌[5]。冷冻治疗法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皮肤科的临床治疗中,且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 冀春萍,孟昭影,周向昭,冯冬梅.液氮冷冻治疗皮肤病的护理体会[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2009,26(2):4546.

[2] 王变玲,成小玲,纪从容.液氮冷冻治疗皮肤病疗效观察与护理[j].实用医技杂志,2005,12(2):380381.

[3] 邝孝琼,林雪仪.液氮冷冻治疗皮肤病的操作及护理体会[j].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2004,10(2):163164.

第8篇:皮肤护理的总结范文

1 临床资料

132 例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女性131 例,年龄23~71岁;男性1例,39岁;平均年龄44岁。皮肤反应:0级43例;Ⅰ级?83例,Ⅱ级38例,Ⅲ级10例,Ⅳ级1例。

放疗方法?乳腺癌放疗宜在手术后4~6周内开始,有植皮者可延至8周。均为三维适形放疗,放疗靶为整个胸壁同侧锁骨上,治疗前由放疗医师、放疗物理师根据CT或MRI图像定位,勾画照射区,确定靶区体积,再制定放疗计划,经放疗主任医师认可计划并验证后正式实施治疗。乳腺癌放射治疗靶区处方剂量:调强计划:临床靶区(CTV)为2.23 Gy/次,总剂量58Gy,95%体积CTV剂量≥58Gy;计划靶区(PTV)为2.17Gy/次,每周5次,总剂量56Gy。适形计划:PTV为2Gy/次,每周5次,总剂量56Gy。两种计划均满足95%体积PTV接受剂量≥56Gy。以95%CTV体积获得58Gy处方剂量为基本标准,以便于评价和比较各计划。

2 放射性皮肤反应的观察及分级

根据PTOG急性放射损伤分级标准: 0级无变化 Ⅰ级 滤泡样暗色红斑/脱发/干性脱皮/出汗减少 ;Ⅱ级触痛性或鲜色红斑,片状湿性脱皮/中度水肿 ;Ⅲ级 皮肤皱折以外部位的融合的湿性脱皮,凹陷性水肿 ;Ⅳ级溃疡,出血,坏死[2]。

3 护理

3.1 心理护理 ?癌症作为一种危害生命的事件,对个体是会造成严重的心理应激反应,面对死亡的威胁,病人无助、失落、悲哀、绝望而产生抑郁情绪、焦虑情绪、恐惧心理,据文献报道,抑郁症使癌症人的存活时间减少10%--20%[3]。 患者因乳腺癌术后自我形象改变造成心理和生理痛苦,出现不同程度的绝望、恐惧、焦虑情绪,担心体形改变无生存价值及夫妻和谐,担心放疗效果和预后,为此,护士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耐心地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术后放疗的重要性和有效性,解释放疗期间的正常生理反应,使患者在心理上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激发患者放疗期间抵抗正常放疗反应的情绪,能够主动配合医疗和护理工作,顺利完成放疗。

3.2 放射性皮肤护理

3.2.1 放疗前皮肤护理 放疗前应向病人说明保护照射野皮肤对预防放射性皮炎的重要性。如选用全棉柔软内衣,避免粗糙衣物摩擦,建议不穿胸罩。照射野局部禁用肥皂擦洗或热水浸浴;局部皮肤禁用碘油,酒精等刺激性消毒剂,忌用化妆品外涂,不可贴胶布,因氧化锌为重金属,?放疗病人进入放射治疗室不能带金属物品,如手表、钢笔、项链、耳环、假牙、钥匙等,以免增加射线吸收,加重皮肤损伤。嘱病人注意保持照射野皮肤界线清楚,切勿洗脱照射野标志,同时,嘱病人避免在烈日下日照。

3.2.2 放疗中皮肤不良反应的护理

3.2.2.1 干性放射性皮炎? 皮肤色素沉着、红斑一般不作治疗可自然消退;瘙痒只可用手轻拍,切勿用手搔抓或摩擦,可用滑石粉、痱子粉、炉甘石洗剂以润泽收敛或止痒;不可用手撕剥即将脱落的痂皮,防止局部皮肤破溃。腋窝、腹股沟等部位,在放疗中要经常保持清洁干燥,注意通风。

3.2.2.2 湿性放射性皮炎? 对湿性皮炎应采取暴露皮肤损伤区域,避免感染,在局部清洗和抗炎同时,外用抗生素药膏,如伤烧湿润膏、比亚芬药膏,使其干燥愈合,促进皮肤修复。出现小水泡一般不宜刺破,对重度皮炎者应认真做好皮肤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用0.9%生理盐水擦洗清创患处,配合高频氧气局部皮肤高流量(9升/分)喷氧,每日喷氧两次,药物抗感染治疗。

3.2.2.3 出现溃疡,出血,坏死时,按外科换药给予局部换药,保持皮肤创面清洁干燥,以利于愈合,必要时停止放疗并对症处理,合并全身感染时需补液抗炎治疗。同时观察皮肤是否有异味或不正常分泌物,必要时应进行细菌培养。

3.2.3 放疗后皮肤护理 要坚持做好每天的皮肤护理。出院前做好宣教,嘱病人注意生活规律, 注意避免照射区域刺激,避免感染发生。

4 讨论

乳腺癌是危害妇女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在增高,已超过宫颈癌,成为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4],护理中注意观察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皮肤不良反应,早期发现放射损伤症状, 及时采取有效皮肤护理措施,是使乳腺癌术后患者保证放疗成功的重要环节,避免了皮肤不良症状的进一步加重,使病人的放疗副作用明显减轻,保证放射治疗顺利进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132 例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参考文献:

[1]马双连.临床肿瘤护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3,189.

[2]谷铣之,殷蔚伯.肿瘤放射治疗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3,1108.

第9篇:皮肤护理的总结范文

【关键词】变应性皮肤病;脱敏治疗;健康指导

变应性皮肤病是皮肤病中有代表性的最复杂的多发病和常见病,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瘙痒、红肿、皮疹等过敏症状。本院变态反应室2005年10月至2006年9月对124例患有变应性皮肤病症状患者进行了特异脱敏治疗,在对患者进行脱敏治疗的同时进行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使患者能较好地配合治疗,过敏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效果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4例变应原皮内试验阳性患者,其中男83例,女41例,年龄5~75岁,病程6个月~35年,既往均接受过不同剂量和疗程的药物治疗,疗效欠佳,均有瘙痒、皮疹等症状,均符合诊断标准。

1.2 方法 将124例变应性皮肤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除进行正规的特异性脱敏治疗,并辅以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而对照组只进行正规的特异性脱敏治疗。

1.2.1 寻找过敏原是治疗皮肤病的必要条件,有些过敏原如食物、药物均较易确定,也容易避免,而有些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真菌等难以避免。因此为变应性皮肤病患者检测过敏原就显得尤为重要。皮试的浓度吸入物为原液的1∶100,食物为原液的1∶10。变应原浸液由北京新华联协和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提供(原北京协医诊断试剂厂)。0.01磷酸组胺作阳性对照,溶媒作阴性对照。采用皮内注射法,选用上臂外侧,提取变应原0.01~0.02 ml,作皮内注射。15~20 min观察皮肤有无风团及红晕反应[1]。

1.2.2 特异性脱敏治疗。根据变应原皮试的结果,对患者选用变应原浸液稀释成相应的浓度级,依次从低到高,从0.1 ml开始,于上臂三角肌作皮下注射,每周2次,每次递增0.1 ml,10次为一疗程。第一疗程结束后行第二疗程,浓度增加10倍。每个浓度级依次类推,直至1:100结束。维持量每周注射2次,每次0.5 ml,注射剂量不变。如患者经维持治疗后逐渐痊愈,可酌情减少注射次数,如每周注射1次,每两周注射1次等,直至停止治疗[2]。

1.2.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χ2检验,以P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为经脱敏治疗,停止用所有抗组胺药物后,无风团、皮肤瘙痒等症状,时间长达6个月以上;好转为病情基本稳定,自觉症状减轻,有时有个别皮疹;无效为常规脱敏治疗6个疗程以上,症状无明显改善。

2 结果

2.1 脱敏治疗半年前后症状改善程度比较 本组124例患者经半年的脱敏治疗,其症状改善程度与治疗前比较见表1,经卡方检验,χ2=31.3,P

2.2 脱敏治疗实验组和对照组效果观察见表2,对照组显效11例(17.7%),好转23例(37.1%),无效28例(45.2%),有效34例(54.8%);实验组显效30例(48.4%),好转19例(30.6%),无效或未坚持13例(21%),有效49例(79%)。经卡方检验,χ2=56.58,P

3 讨论

3.1 心理护理 脱敏治疗疗效缓慢,需要连续使用。治疗前必须向患者耐心讲解,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取得患者的充分合作,从而提高脱敏治疗的效果。

3.2 健康指导 变应性皮肤病的治疗体系是避免接触过敏原,应用个性化健康指导,健康指导在变应性皮肤病的预防和治疗中有着十重要的作用。

3.2.1 指导患者避免与变应原接触或者去除变应原,合理安排治疗时间。①根据变应原测试结果需要“避”、“忌”、“替”、“移”的内容;②生活指导:如尘螨、真菌过敏者避免接触霉变物品,室内要多通风,物品要经常清洗和暴晒,保持清洁、干燥,防止霉变等;③饮食指导:如饮食中明显致敏的食物禁止食用等;④症状护理,如皮疹、瘙痒者尽量减少刺激,避免搔抓等。

3.2.2 减少遗传因素,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父母双方均无过敏家族史的其下一生过敏的机会为19%,若父母一方有过敏疾病的其下一生过敏机会为32%,而父母双方均有过敏性疾病的其下一生过敏的机会高达84%,因此应采取优生优育方法减少过敏遗传。

3.2.3 增强体质及提高自身免疫力,强调体育运动和自我保健意识。

总之,特异性脱敏治疗是治疗变应性皮肤病一种根本、持久的治疗方法,还具有积极预防的作用。而在脱敏治疗过程中,加强观察护理与健康指导,可避免在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为变应性皮肤病患者开辟了更为广阔的防治途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