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产品设计的领域范文

产品设计的领域精选(九篇)

产品设计的领域

第1篇:产品设计的领域范文

本文数据来源于中国外观设计智能检索系统,检索的时间界限为200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提取的产品类型包括:豆浆机、微波炉、电水壶、榨汁机、面包机、电压力锅、电饭煲、电磁炉、咖啡机、电烤箱。

申请现状分析

1.总体申请量统计

厨房电器领域各类型产品的中国外观设计专利申请量一直以来不是很大,但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该领域产品的中国外观设计专利申请量呈现上升趋势。从图1可以看出,自2001年以来,该领域中国外观设计专利申请量排行前10位的产品类型分别是:电磁炉、微波炉、豆浆机、电饭煲、咖啡机、(电)烤箱、电水壶、榨汁机、电压力锅和面包机。其中,电磁炉类产品的申请量最高,达到2600件,其次分别是:微波炉类1572件,豆浆机类1242件,电饭煲类1151件,咖啡机类1039件。申请量低于500件的是面包机类。大部分类型产品的总体申请量处于700~1500件的范畴中。

其中,不少国外企业在中国申请相关产品的外观设计专利时要求了国外优先权。从图1的申请量对比中可见,要求国外优先权的产品外观设计专利申请量在该领域的整体申请量中所占比例较小。就2001年以来的统计结果看,申请时要求国外优先权的产品排名前3位的分别是:咖啡机类225件,微波炉类186件,(电)烤箱类106件。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在我国申请量最高的电磁炉类产品要求国外优先权的只有5件,电压力锅类产品要求国外优先权的也只有4件,而豆浆机类产品没有国外企业申请外观设计专利,其余类型产品要求国外优先权的数量处于30~50件的范畴中。这与国内外饮食结构差异所导致的厨房电器领域各类型产品的分布不同有关。

2.代表性产品及企业发展状况分析

图2是具有代表性的微波炉类和咖啡机类产品的中国外观设计专利申请量年度分布图。微波炉是国内发展比较成熟的产品,从图2可以看出,微波炉类产品的中国外观设计专利申请量在2003年和2008年时比较低,徘徊在100件左右,2006年申请量达到191件,近3年的申请量稳步提升,2011年达到高峰值206件。而咖啡机类产品在国内发展比较快,其中国外观设计专利申请量从2003年的14件迅速发展到2006年的126件,2006~2009年的年申请量比较平稳,维持在110件左右,近两年申请量再次攀升,2011年申请量达到了223件。

美的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内知名的家用电器生产企业,其产品主要包括制冷家电、生活小家电、厨卫家电、个人护理产品和其他产品。为在市场营销中更好地吸引顾客,避免其他厂家对其产品外观的仿制,美的集团每年的外观设计专利申请量在700件左右且呈增长趋势。图3是美的集团2001~2011年厨房电器领域产品的中国外观设计专利申请量分布图。从图3可见,美的集团的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对各类型产品都有所涉及,其中电磁炉和微波炉的申请量所占比例较大,分别是28%和27%,其次为电饭煲13%、电压力锅12%。其相关类型的产品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在市场上具有比较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发展趋势

厨房电器领域产品的外观设计近年来走高端化路线,企业在进行相关类型产品的专利申请时出现了以下几种趋势。

1.系列产品的申请量增加

同类型产品要想在市场上获得消费者的青睐,在产品性能满足消费需求的情况下,产品的外观对消费者的最终选择往往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具有企业特色、外观设计出色的产品在市场竞争中更能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出于市场战略的需要,一些企业逐渐加大了对同一设计构思的系列产品的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和保护,以期帮助企业进一步扩大其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有率。图4是电磁炉类产品的系列外观设计专利申请,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些电磁炉面板的图案虽然不同,但是图案、色彩等方面具有相似的设计要素,形成了很有特色的系列产品,容易给消费者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一般来说,企业在产品的设计研发阶段会形成比较多的设计稿,通过一定的筛选模式,只有部分产品最终被选出申报专利和投入生产。现阶段,不少企业已经意识到专利保护网的重要性,其外观设计专利保护开始向“核心设计+设计”的保护模式转变,积极扩大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的范围,使之不仅局限在最终投入生产的产品上。通过建立“核心设计+设计”的外观设计专利保护网,企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取得相关类型产品的市场垄断地位,增加市场竞争力。

2.相似外观设计的申请量增加

根据审查指南的规定,属于相似外观设计的情形为其他设计和基本设计具有相同或者相似的设计特征,二者的区别点在于:①局部细微变化;②该类产品的惯常设计;③设计单元重复排列;④色彩要素的变化。厨房电器领域各类型产品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产品的面板上。图5为微波炉类产品的相似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其产品控制面板局部的形状和图案有细微变化,简要说明中指定设计1为基本设计,设计2与基本设计相似,可以作为相似外观设计合案申请。

2008年修改的专利法施行前,同一申请人如果分别提出多项相似的外观设计专利申请,会因为不符合“同样的发明创造只能授予一项专利权”的规定而被驳回,而相近似的设计方案在侵权诉讼中会因为被控侵权产品的设计与获得专利权的外观设计相比略有不同而被认定为不侵犯其外观设计专利权。新专利法实施后增加了相似外观设计制度,1件相似外观设计专利申请中可以包含最多10项相似外观设计,这样的合案申请制度可以充分保护外观设计专利权人的正当权益,同时,专利权人只需要缴纳1件专利申请和维持的费用。因此,相似外观设计制度对企业来说是非常有利的。

2009年10月1日新专利法实施后,厨房电器企业逐步加大了相似外观设计专利的申请力度。截止到2011年6月30日,涉及相似外观设计的申请量为9416件,约占同期总申请量的12%,同期申请比例呈逐步上升趋势。其中,1件相似外观设计专利申请中包含2项相似设计的比例超过50%。图6是厨房电器领域产品相似外观设计中国专利申请量统计。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微波炉类产品的相似外观设计专利申请量最高,累计达到了49件。其次是豆浆机类产品,申请量为46件。

3.关键设计部件的申请量增加

厨房电器领域各类型产品的设计要点主要表现在一般消费者所关注的面上,主要涉及产品形状、图案和色彩要素的变化。例如,就产品的控制面板而言,随着技术的发展,具有防水、不褪色等特点的薄膜面板已经成为厨房电器领域各类型产品所采用的新型面

板之一,企业在设计薄膜面板时注重其图案和色彩要素的变化,以满足功能性和装饰性的市场需求。诸如薄膜面板等关键设计部件作为产品可以更换的组成部分,因符合专利法第二条第四款所规定的外观设计专利保护客体的要求,可以单独申请外观设计专利。图7所示的为电磁炉类产品,其中外观设计专利3包含了外观设计专利1和外观设计专利2,但是企业将外观设计专利1和外观设计专利2单独进行专利申请,则可以将该面板应用到其他同类型的产品上,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其专利的保护范围。

厨房电器企业在产品研发时对关键设计部件的投入较大,其对企业形象的建立和产品的市场推广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产品外观设计的特点,关键设计部件也非常容易被其他生产者模仿和抄袭。如果企业将产品外观设计作为一个整体申请外观设计专利,那么在维权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近几年,厨房电器企业逐步意识到了产品关键设计部件单独申请外观设计专利在后续维权程序中的优势,关键设计部件的外观设计专利申请量呈逐年上升趋势。

申请策略的建议

通过对厨房电器领域各类型产品中国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状况的分析,笔者对我国厨房电器企业进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的建议主要有以下几点。

1.加深对外观设计专利制度的了解

2008年专利法修改,其中涉及外观设计的部分包括专利授权条件和标准、专利确权、专利权评价报告等多个方面。厨房电器企业应更好地了解新专利法中规定的内容,合理利用相似外观设计等制度扩展厨房电器领域各类型产品的外观设计专利申请范围,争取企业利益的最大化。同时,应注重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的质量:第一是要提高申请图片的质量,以便更好地准确界定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第二是要把握简要说明中设计要点的撰写。设计要点是外观设计专利的独特点,也往往会被其他生产者模仿和抄袭,企业在申请时应重视设计要点的撰写,特别是要抓住厨房电器领域各类型产品的图案要素的独特点,尽可能扩大该专利保护的范围。

2.注重申请前的保密并合理确定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的时机

厨房电器领域各类型产品的外观设计很容易被抄袭。由于对同样的发明创造,专利权授予最先申请的人,所以企业应重视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前的保密工作。此外,法律规定专利自授权之日起得到保护,因此,专利申请时机不同会导致外观设计产品的市场垄断权起算点不同。如果其他生产者在企业专利产品授权前生产、销售该产品,在很大程度上会削弱专利产品的市场影响力,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建议企业应该尽早提出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尽力防止或降低市场损失。在设计研发完成后,企业可以采用绘制视图或者渲染视图的图片提交方式申请外观设计专利。

3.建立牢固的外观设计专利保护网

企业要想建立外观设计的专利保护网,首先就必须把握市场需求和流行趋势,提高外观设计的开发能力和专利申请的质量,拥有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这样其产品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企业在申请外观设计专利时,不应局限在最终投入生产的产品上,可以扩大同类型产品的外观设计专利申请范围,以便形成“核心设计+设计”的保护网,取得相关产品的市场垄断地位。

第2篇:产品设计的领域范文

一、设计思路

新牌坊“商务领航”主题展区展示系统可以说是一个让客户被动沟通感知体验主动询问实现销售商务领航产品的过程。达到客户从进入展厅被动沟通到实现的销售感观转变过程,是通过人性化引导性的亲身感知形式来实现的,因而在展示、体验过程中,充分体现展厅展品的使用价值,让客户亲身感知、体验产品是贯穿整个设计的主体思路,从而支撑让客户通过体验,建立沟通最终达到销售的设计目的。

1.展示体验为主,宣传品为辅

展厅设计的以展示、体验的形式为主,充分展现商务领航产品对用户自身的实用性即使用价值,并辅助宣传品的发放,传达产品价值信息。因为客户关心的重点是对产品对自身的价值而非产品本身,只有迎合客户需求的展厅设计方能更好地达到促进销售的目的。

2.设计基调

以功能单元划分、颜色划分,声音导航三种形式来实现商务领航展厅布置的整体设计基调。

A.功能单元划分

分为“展示、沟通”和“产品体验”两个功能单元。通过两种不同风格的设计包括用材、灯光、布置等实现功能单元的划分,使整个展厅的布局紧凑合理,一目了然。

B.颜色划分

运用不同的色块对每个功能单元下的实用区域进行划分,不但让客户第一时间就能知晓自己所处的位置和便于寻找适合自己体验区域,更体现处商务领航对客户服务的细心、周到。

C.声音导航

现代化的声音导航,智能性地引导客户进行体验。通过声音音乐、提示让客户在进行模拟体验时如身临其境般的感受,更容易在温馨的氛围中达成销售的目的。

二、设计

功能单元的分配

A.展示沟通单元

分为“接待控制区”、“形象传播区”、“培训讲座区”、“洽谈休息区”四个功能区域。

其向客户传递的是以展示和沟通的主题,让客户对商务领航的获得直观的感知,因此统一划分为一个功能分区,营造出舒适、亲切、周到的氛围。

B.产品体验单元

分为“通用产品展示区”和“分类客户群产品展示区”两个功能区域。

其向客户传递的是商务领航产品体验的主题,让客户针对性地获的对商务领航产品使用价值的感知,因此统一划分为一个功能分区,营造处直观、明了、实用的氛围。

三、单元总体布局

Ø“沟通、洽谈、展示单元”

以舒适、亲切、周到为单元主题,营造出舒适安逸的实用性氛围。

其以包含下5个区域:

接待+中控、形象展示、培训讲座、咨询洽谈+休息区

Ø“产品体验单元”

以简洁、明快、直观为单元主题,营造出一目了然的功能性氛围。

其以包含下2个区域:

通用产品展示区、分类客户群产品展示区

四、功能单元详尽讲解

1.沟通、洽谈、展示单元

此单元的装饰主要以固定设施布置为主,营造出舒适、亲切、周到的氛围。通过柔软的地毯,暖色调的灯光以及人性化贴心的服务,实用性的功能分区给客户带来对商务领航温馨的感知和触觉。

功能区域:

Ø接待+中控

设置“接待+中控”区,展现简洁明快的格调,通过搭建简洁接待柜台和大幅的形象墙,摆放展厅导航图,配备小礼品和辅助宣传资料,并由工作人员长期值守进行灯光、音乐也中控。

客户到来时,通过形象墙展示商务领航整体形象;辅助派送小礼品,给客户以亲切温馨的感受;发放宣传资料,达到引导客户体验和传递产品形象的目的;工作人员同时开启区域灯光、背景音乐和运行设备,营造舒适、周到的氛围。

预计布置设施:简洁明快的柜台、展厅导航展架、商务领航形象墙。

Ø形象展示

设置“形象展示”区,展现展会式高雅展示格调。通过带灯的嵌入式橱窗和柜台式橱窗设计,呈现商务领航的理念、产品、服务、客户定位、未来发展动态的五个主题形象宣传,还通过陈列客户的成功案例进行商务领航的整体推广宣传,配合现代化的声、光、电科技,灯光的互动、壁挂式液晶显示屏,进行商务领航的形象宣传片的滚动播放。

客户到来时候,通过橱窗的展示,直观感知商务领航的定位,形成对商务领航的获知,而展会式的橱窗浏览设计更是有效地合理地分配了有限空间,达到形象宣传的最大化橱,符合整个展厅系统的内涵和定位,营造出轻松、典雅的氛围。

预计布置设施:带灯的嵌入式橱窗、柜台式橱窗、液晶显示屏等

Ø培训讲座

设置“培训讲座”区,展现人性化的功能性风格,搭建10人左右的小型培训讲座场地,配备投影仪、音响、多功能座椅、饮食机等功能设施,并由专业人士不定期的对客户进行商务领航的专题讲座和培训。

客户到来时候,通过直观的PPT幻灯片展示和声效的传递,配合专业人士的专题讲座,进一步提升客户对解商务领航产品的认知度。多功能的座椅和饮水机的配备,显示出展厅设计的专业和周到。

预计布置设施:投影仪、音响、多功能座椅、饮食机等

Ø休息+咨询洽谈

设置“休息+咨询洽谈”区,营造出安逸舒适的清爽格调。“休息区”通过沙发、茶几、风景图片展板的布置,配以小点心和咖啡,如条件允许,还可配备2台计算机,供客户上网让客户在休息时全身心地放松。“咨询洽谈区”通过易拆装的磨砂玻璃、沙发、多功能办公座形成独立的包厢,由客户经理对目标客户或是意向客户进行一对一,点对点地获知产品介绍及问题解答。两个混合而又相对独立区域划分为一个功能分区,目的是便于客户由休息之后轻松即可进入“咨询洽谈”包厢进行业务咨询。

客户到达“休息区”的时候,感受到与整个展厅不一氛围,喝点咖啡或吃些点心,全身心的放松,避免的视觉的疲劳,进而促进客户经理与客在轻松的环境之中进行交流。进入“咨询洽谈”之后,包厢式的设计更显示了对客户私密性的尊重,配以沙发、咖啡、点心,便于客户经理与客户在轻松的氛围之中进行一对一,点对点的产品详细介绍及问题解答。

预计布置设施:沙发、茶几、风景图片展板、饮水机、咖啡、点心、商务领航特制烟灰缸、纸杯等

2.产品体验单元

此单元的装饰主要以易换、可变的设施为主,营造出简洁、明快、直观的现代风格。通过色彩性的区域划分、现代化的音乐、灯光、场景切换,功能性的分区给客户带来对商务领航产品应用的直观体验。

功能区域

Ø通用产品展示区主体展示系统

设置“通用产品展示”区,展现时尚的功能性格调,进行通用化的商务领航产品体验。通过搭建地板的色彩性区域划分、导视系统、多功能数字化办公桌模拟出企业的组织环境架构板块,构建合理的场景式商务领航产品体验。

客户到来时候,可一目了然的观察到根据地板的色彩性区域划分、导视系统标注的所属区域范围、此区域商务领航产品的体验内容等,让客户更直观。通过模拟搭建企业的组织环境的基础架构,以行政管理、生产管理、营销管理三大部门为框架,及其下属细分的职能部门的实际使用场景进行展示体验,配以商务领航的产品手册,让客户在体验时思路清晰明确,更能理解产品的定位和内涵,展现出功能性、条理性的设计氛围。

例:生产管理部门,用红色划分区域,顾客一目了然就能清楚地知道不同的功能分区;区域引导性的导视如:生产管理部门体验区及生产管理部门商务领航的体验产品如:在这里您可以体验到宽带无线猫、领航者路由器、网络传真、一号多机、企业短信……。

预计布置设施:地板的色彩性区域划分、导视系统、多功能数字化办公桌、射灯等

Ø分类客户群产品展示区

设置“分类客户群产品展示”区,展现人性化、情景式的科技展示格调,进行针对性的商务领航产品体验。通过搭建下拉式的遥控展布,满足符合客户企业定位的情景式体验区域,让客户身临其境的感受体验,并由客户经理针对性地进行的商务领航产品介绍、讲解。

客户到来的时候,由客户经理遥控音乐、射灯、下拉式背景展布切换至客户企业定位的场景,让客户感受到量身定做的打包式特定主题情景展示体验,更直观地融入商务领航的产品中来,配合宣传资料和客户经理的讲解,更有效地让客户全面提升对产品的认知度,营造出专业性、针对性的现代化科技氛围。

例:客户体验完通用产品展示之后,根据自身需求或企业定位,进行打包式主题展示。如商铺用户,由客户经理遥控下拉式背景展布,调节射灯,切换至“我的E店”主题进行打包式服务介绍和产品体验。

预计布置设施:导视系统、多功能数字化办公桌、射灯、下拉式背景展布等

五、模拟通用流程

客户走进入展厅,进入接待+中控区域,前台小姐开始接待,发放商务领航资料、礼品,并开启灯光和背景音乐。

客户参观参观形象展示区域,直观地看到商务领航的综合信息,包括理念、产品、服务、客户定位、未来发展动态等总体形象宣传感知。

客户进入培训讲座区域,由专业人士进行商务领航专题讲座。

客户走入正厅,一目了然地看到由地板的色彩性区域划分的通用产品展示区域,直观看到的区域导视牌包含企业部门组织构架、所应用的商务领航产品,并可根据模拟的企业组织构架进行分层次体验。

客户可根据针对自身企业定位和特点,进一步的深入体验,进入分类客户群产品展示区域,由客户经理带领进入,下拉式背景展布切换至客户企业定位的模拟场景,

第3篇:产品设计的领域范文

关键词: 现代机械设计 系统化 结构模块化 产品特征 智能化

随着近年来人类科学技术水平的加速发展,特别是计算机软硬件性能的持续提高,以及计算机技术对各行各业全面深入的渗透,各技术领域的思维、观念和方法不断得以更新。机械设计作为一个具有几百年历史的技术领域,也在世界科技进步的大潮中获得了新生。目前,计算机辅助产品的设计绘图、设计计算、加工制造、生产规划已得到了比较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并初见成效。

根据目前国内外设计学者进行机械产品方案设计所用方法的主要特征,我们可以将方案的现代设计方法概括为下述四大类型。

一、系统化设计方法

系统化设计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将设计看成由若干个设计要素组成的一个系统,每个设计要素具有独立性,各个要素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并具有层次性。所有的设计要素结合后,即可实现设计系统所需完成的任务。

系统化设计思想于上世纪70年代由德国学者Pahl和Beitz教授提出,他们以系统理论为基础,制定了设计的一般模式,倡导设计工作应具备条理性。德国工程师协会在这一设计思想的基础上,制定出标准VDI2221技术系统和产品的开发设计方法。

由于每个设计者研究问题的角度以及考虑问题的侧重点不同,进行方案设计时采用的具体研究方法亦存在差异。具有代表性的系统化设计方法有设计元素法、图形建模法、“构思”―“设计”法、矩阵设计法、键合图法,等等。

二、结构模块化设计方法

从规划产品的角度提出:定义设计任务时以功能化的产品结构为基础,引用已有的产品解(如通用零件部件等)描述设计任务,即分解任务时就考虑每个分任务是否存在对应的产品解。这样,能够在产品规划阶段就消除设计任务中可能存在的矛盾,早期预测生产能力、费用,以及开发设计过程中计划的可调整性,由此提高设计效率和设计的可靠性,同时也降低新产品的成本。Feldmann将描述设计任务的功能化产品结构分为四层:(1)产品(2)功能组成(3)主要功能组件(4)功能元件。并采用面向应用的结构化特征目录,对功能元件进行更为具体的定性和定量描述。同时研制出适合于产品开发早期和设计初期使用的工具软件STRAT。

这种方法认为专用机械中多数功能可以采用已有的产品解,而具有新型解的专用功能只是少数。因此,在专用机械设计中采用功能化的产品结构,对于评价专用机械的设计、制造风险十分有利。

这种方法提倡在产品功能分析的基础上,将产品分解成具有某种功能的一个或几个模块化的基本结构,通过选择和组合这些模块化基本结构组建成不同的产品。这些基本结构可以是零件、部件,甚至是一个系统。理想的模块化基本结构应该具有标准化的接口(连接和配合部),并且是系列化、通用化、集成化、层次化、灵便化、经济化,具有互换性、相容性和相关性。我国结合软件构件技术和CAD技术,将变形设计与组合设计相结合,根据分级模块化原理,将加工中心机床由大到小分为产品级、部件级、组件级和元件级,并利用专家知识和CAD技术将它们组合成不同品种、不同规格的功能模块,再由这些功能模块组合成不同的加工中心总体方案。

这种方法以设计为目录作为选择变异机械结构的工具,提出将设计的解元素进行完整的、结构化的编排,形成解集设计目录。并在解集设计目录中列出评论每一个解的附加信息,非常有利于设计工程师选择解元素。

根据机械零部件的连接特征,将其归纳成四种类型:

1)元件间直接定位,并具有自调整性的部件;

2)结构上具有共性的组合件;

3)具有嵌套式结构及嵌套式元件的连接;

4)具有模块化结构和模块化元件的连接,并采用准符号表示典型元件和元件间的连接规则,由此实现元件间联接的算法化和概念的可视化。

在进行机械系统的方案设计时,用“功能建立”模块对功能进行分解,并规定功能分解的最佳“粒化”程度是功能与机构型式的一一对应。“结构建立”模块则作为功能解的选择对象,以便于实现映射算法。

三、基于产品特征知识的设计方法

基于产品特征知识设计方法的主要特点是:用计算机能够识别的语言描述产品的特征及其设计领域专家的知识和经验,建立相应的知识库及推理机,再利用已存储的领域知识和建立的推理机制实现计算机辅助产品的方案设计。

机械系统的方案设计主要是依据产品所具有的特征,以及设计领域专家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推量和决策,完成机构的型、数综合。欲实现这一阶段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必须研究知识的自动获取、表达、集成、协调、管理和使用。

四、智能化设计方法

智能化设计方法的主要特点是:根据设计方法学理论,借助于三维图形软件、智能化设计软件和虚拟现实技术,以及多媒体、超媒体工具进行产品的开发设计、表达产品的构思、描述产品的结构。在利用数学系统理论的同时,我们考虑了系统工程理论、产品设计技术和系统开发方法学VDI2221,研制出适合于产品设计初期使用的多媒体开发系统软件MUSE。上述各种方法并不是完全孤立的,各类方法之间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联系。

机械产品的方案设计正朝着计算机辅助实现、智能化设计和满足异地协同设计制造需求的方向迈进,由于产品方案设计计算机实现方法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还没有成熟的、能够达到上述目标的方案设计工具软件。我认为,综合运用文中四种类型设计方法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虽然这些方法的综合运用涉及的领域较多,不仅与机械设计的领域知识有关,而且涉及系统工程理论、人工智能理论、计算机软硬件工程、网络技术等各方面的领域知识,但仍然是产品方案设计必须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邹慧君,蓝兆辉,王石刚,郭为忠机构学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2]基于WEB的计算机辅助机械创新设计系统研究..计算机类.计算机应用.

[3]机械产品方案的现代设计方法及发展趋势.中国.其它.创新论文.

[4]唐林,邹慧.君机械产品方案的现代设计方法及发展趋势.机械科学,2006,9,18.

[5]雷永刚,彭颖红,阮雪输.机械产品概念设计:综述与分析.武汉大学学报,2006,9,13.

[6]刘晓叙,陈敏.机械产品绿色设计理念.机械设计,2006,4,12.

[7]韩忠愿,熊模华,钟毅芳,周济.现代机械工程设计的特点及CAD技术的走向浅.华中理工大学CAD中心.

第4篇:产品设计的领域范文

论文摘要:当今社会老龄化问题严重.这种社会结构性问题已经摆在我们的面前,特别是中国的社会现状更加值得我们重点研完老龄化社会为社会带来的诸多问题,其中,在产品设计领域中,如何运用和把握适用于老年人的产品设计原则就尤为重要,本文从产品的设计中分析探讨适合老年人的设计特点,力图利用产品设计给老龄化社会提供一种解决方法,以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导言:在21世纪的今日,特别是我国的社会人口分布中老年人所占有的数额越来越大.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的有效工作年限在逐渐增加更多的老年人不再受到自身年龄和身体情况的限制而继续参加到创造财富的社会大军中,以这样的形式实现着自身的特有价值。再者因社会人口和年龄结构的特点我国越来越偏向于青年人口数量减少和老年人口数量增加的趋势,老年群体在社会经验和工作经验上往往比青年人占有更大的优势而且他们也更愿意在某种程度上继续参与社会生活追求自我实现的更高标准所以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都要有专门针对老年人群体而做出的设计来迎合这种社会的总体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工业设计领域中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特殊条件和心理条件而专门设计出的产品则尤为重要,因为人类最终生存在自己制造的人为自然中.日常生活几乎都是和人造的产品环境接触的大到城市的规划与建筑小到家用产品所以在了解老年人的生活和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做出一系列适合他们这一群体特征的产品设计也表现了设计对于老年人生活的一种关怀和引领特征。

但另一方面,也值得我们注意当今的设计领域尤其是产品设计诸多行业中真正针对老年人的特点而开发的设计并不是非常常见,现在更多的设计师把关注的目光都投入到了时尚的表层只是针对年轻人的审美特点而设计一些外观时尚的产品而并没有把各种人群需要的功能设计放在设计工作的首位,从而也会忽略老年人对于产品的功能特点的诉求。另外整体的社会商业环境也要受到老龄化趋势的影响而逐渐发生经营重点的改变。这是一个和设计领域互动而发生效果的过程,而且只有设计师集团在突破了现有的设计倾向以后,真正把重点放在老年人的人群特点上去考虑设计的形式才有可能在市场上引导商家的经营重点,从而引领社会的关注角度以便真正做到在老龄化社会到来之际做到全体社会的积极准备。

一、对于劳动能力的判定—一种老年人的现代概念

现代社会由于高度组织化与专业分工化所以把人的作用更多地导向于其对于社会的贡献或自身的工作能力这种价值判断的倾向在学术界是有原因的。自从启蒙运动之后的近代思想普及以来传统意义上的学术视野已经过多地偏向于和中世纪愚昧相对的理性与科学这一价值标杆之上了r在思想领域中完全排斥非理性的神秘主义因素已经使得现代意义下的’‘理性‘’走向了其价值判断的反面,因为过多的理性主宰社会领域中的一切标准从而人的价值开始发生了异化科学至上和工具理性的偏向不仅发生在生产技术领域中同样发生在人性的判断中。在理性主义大行其道的时代,已经出现了其对于人类社会消极的一面在传统社会中文字的驾驭能力是一种判定人能力的标准而随着现代社会教育的普及文字的判断已经转向了工作劳动能力的判断当一个社会个体因其年龄的原因而不能在适合做某些工作的时候社会就判定他失去了“劳动能力“.这样老年人的现代概念就产生了。但进入21世纪工作的劳动能力已经从传统的体能指标转化为媒体时代的信息驾驭指标脑力成为判定一个人是否失去工作能力或者是否可以继续进行良好的工作的主要因素同时由于科技的发达以及辅助工具的功能性增加为“老年人“在进入传统意义上的老龄化之后,仍然可以在社会上创造商业价值.虽然该价值的实现并没有完全将年龄的差异界限去除但仍然与传统意义的年龄界限相比模糊了很多。这使得传统意义上的老年人定义发生转变与之相对应的就是该群体在社会上的地位变化这种地位变化直接导致了其在消费领域的能力和实际需求从而在客观上使得该群体在消费领域起到了越来越大的作用。

总的说来在这样的工具转化的前提下老年人的定义又随之发生了动摇所以也可以说明为什么大多数老年人在年龄达到退休标准以后还有继续工作而追求实现自我的目标。产品设计的优势就在于帮助这些所谓的“老年人“继续“劳动”,从而在基础概念上彻底动摇这个现代的概念。

二、和产品设计相关的老年人群体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老年人因为其身体年龄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导致其生理和心理双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的变化,其中多是因生理的机能性变化而引起的心理变化这在产品设计的初期就应该使设计师掌握大量的有关方面的知识和信息以便在设计的过程中因地制宜地使产品的特点符合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和操作习惯.贴近他们的生活,从而改善和帮助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也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产品设计对于生活的引领作用。

在生理方面.老年人操作产品上最大的特点就是由年龄原因引起的知觉能力减退。特别是视力和听力的减退尤为明显这就需要产品设计师们在进行产品开发的过程中不能一味地把产品的特点诉诸于形式的新颖,而应该从功能的改进上重点探讨适合老年人操作的人机界面等,帮助他们解决知觉能力的减退这种自然的现象。如界面的清晰度、字体的大小以及各种按钮的位置安排和旋转或按压的设计都应该贴近老年人的特点。

其次.在大多数老年人群体中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记忆力减退的现象。这一现象和产品设计也是有极大关联的因为在信息社会中大量的操作和工作环境都是在虚拟的人机界面中完成的,这已经是一个不能改变的事实而现代大多数老年人不适应这种飞速发展的虚拟界面操作一旦操作程序设计比较复杂,而且有多项子界面交叉的情况存在就会阻碍老年人的操作成功从而使得他们具有心理上的挫败感而放弃产品的使用。针对这种情况,界面程序的设计应该尽量使用一键导航或单线流程以及一键返回等设计形式,避免老年人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学习记忆而使他们在操作过程中能够更加简单地驾驭产品的各项功能。

在人体工学方面,要充分考虑人机工程学在老年产品开发设计中的运用因为老年人的身体机能有所下降设计师在收集分析老年人的基本人体尺寸、健康状况、人格特征、消费心理、使用特点、生活偏好、活动时间分配、家庭空间运用等,应建立起相应的资料库。把综合的要素考虑在产品设计中。

如:产品与老年人人体尺寸、形体及用力是否配合产品是否方便老年人的使用;操作系统是否安全;能否产生意外伤害各功能界面是否实用各组件在安置上能否准确无误、易于老年人的识别。在一些机械操作为主的产品设计中,应该尽量考虑老年人的这种行动不便的特点减少操作空间的阻碍物,注重座椅或操作台面的高度减轻操作过程中的疲劳程度多增加机械自动化的设计标准使得老年人在操作的过程中能够集中精力专注于一到两项具体的操作行动避免一项产品功能的实现占用过多的操作行动。

此外在一些交通用品的设计上应注意在普通人的标准上更加大减少疲劳操作的可能性从驾驶台的操作器械中精简不必要的机械成分增加半自动的设计模式使得老年人也可以轻松完成驾驶的任务。

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多数偏向于安静沉稳的特点这就需要设计师在产品设计的各个方面避免过多的刺激比如屏幕的亮度,外观的色彩鲜艳的程度各种警示音的音量设计等等,都要考虑到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尤为值得注意的是现在设计中往往忽略的触觉感在一些操作中应用柔和平滑的表面机理可以增加使用者的心理舒适程度,这正贴近老年人的心理预期应该在设计过程中加大应用范围。

总之在产品设计的领域中如果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就可以逐渐积累设计经验.把针对老年人的产品设计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一方面满足了现代老龄化社会的用户需要.适应了市场另一方面也使得设计师队伍在现有的设计学科中不断地从实践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开拓设计的专项任务形式,在社会上加大引领生活的层面和范围。

三、结语

当今社会老年人已经逐渐摆脱了传统的身份定义而努力实现着自我的价值这样.在社会上很自然的形成了一种力量他们不再是社会的次要消费群体其在社会中所发挥的作用也不再是辅的,这种社会作用的变化与将其定义为需要受特殊照顾的群体在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同时决定了老年人已经开始进入发言主体的范围。产品的销售也将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老年人的直接或者间接消费而实现。消费的数量与其群体在社会中所发挥的作用成一定的比例关系而递增。

第5篇:产品设计的领域范文

关键词:库存;生态产品;再设计

中图分类号:F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3-0080-02

时间进入21世纪,生态产品已经成为设计领域最受关注的概念之一,另外,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产品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人们也越来越痴迷于“新”产品,例如现今出现的“苹果控”们,只要乔布斯一推出新产品就会有人彻夜排队购买,殊不知产品换代更新的速度越快就越容易产生库存产品,从环保角度来说,过度消费或在企业诱导下的产品快速更新本身就是一种对地球资源的浪费。

一、现代商业社会环境中生态产品的定义

1.现代商业环境与库存产品形成的内在关系。在现代商业社会中,企业以更快的速度推出换代产品并以源源不绝的附带更新外观与功能的新产品诱导消费者购买产品,这样的商业模式已经成为当代商品社会的既定模式,这样的商业模式在带来更大商业利益与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巨大的社会问题。以手机行业为例,乔布斯时代的苹果模式在全球得到推广,企业在推出产品的同时着力培养品牌“粉丝”,品牌忠实度成为跨国巨头们最为重视的领域,消费者们深陷其中,不断购买更新的换代手机,同时老旧手机在还具备完整功能性时便遭弃置,同时过快的更新换代更易导致库存问题。在后乔布斯时代的全球手机领域,中国企业无疑成为最具特点的族群,现有联想等大型产品生产企业在手机领域异军突起,再有以小米、魅族等民营企业的“逆袭”,再到以华为为代表的传统通信的快速崛起,这些都是以快速推出换代产品的模式实现的,我们为国产企业在手机领域取得巨大成功鼓掌叫好的同时,也发现这样的成功背后暗含隐忧,那就是大量库存产品的出现和过度消费带来的环境问题。早在1995年,我国库存及闲置物资总量就已经超过3万亿元人民币,且仍以每年3%~5%的幅度递增,截止到2008年,库存商品价值总额远远超过了十万亿元。产品过剩严重影响全球经济的增长,特别是像中国这样正在高速发展的国家,库存问题既造成极大的浪费也制约着企业的正常发展。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造成许多企业的生产过剩,供过于求,库存积压,资金难以运转,成为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负担。如何积极推销库存,提高库存的价值,成为企业亟需解决的难题。从社会价值角度来看,怎样通过设计手段减少库存产品,这也是基于可持续性设计的思想,在地球资源日益紧张的今天,研究库存商品在生态产品中的运用显得更有价值。

2.传统生态产品的定义及新时代中再设计的意义。“生态产品”是十报告提出的新概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核心理念。传统意义的生态产品指维系生态安全、保障生态调节功能、提供良好人居环境的自然要素,包括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源和宜人的气候等。在传统概念中,生态产品又称为绿色产品,其特点在于节约能源、无公害、可再生。生态产品的概念是一个新兴的概念,又涉及到材料学、物理学、化学、环境学、生理学等多门学科领域,因此目前对生态产品的理解存在着不同,关于生态产品的定义也就不同。目前的生态产品的涉及领域更多在于与环境保护相关的学科与行业,而生态产品的设计者们也将更多的目光聚焦于对环保产品的设计,这样的研究领域与研究方式在今天看来过于狭隘,我们应该从全新视角审视生态产品的概念,在注重环保领域产品设计的同时,我们也应该重视现有资源的再利用与调配,即利用科学手段将库存产品资源通过有效调配并通过再设计激发产品的新价值、新属性,并将其再次投入市场流通,通过这种方式达到环保、生态的目的。

要达到库存产品重新上市流通的目的关键手段在于“再设计”,这里的再设计是以重新审视已经存在的库存商品为目的的设计,目的在于借各个优秀的设计师之手来改良其原先的设计。纵观现有的库存商品市场,最多的库存商品是日常用品,而日常用品都是一些经过时间的洗涤、千锤百炼而成的成熟产品。比如,最常见的塑料杯子,可能由于原先的设计款式不符合时代的审美趋势而产生滞销,造成库存现象,这需要设计师针对杯子的现状通过重新组合、修整等手段使原先的杯子成为一个全新款式、全新功能的产品,这一过程是最艰难的,因为杯子作为一个成熟产品在功能上已经相当合理,怎样利用杯子的现有结构打造全新的产品,并使其成为符合当下审美情趣且具备市场需求的全新产品是一个特殊的设计过程。通过这样的再设计使得老产品焕发“青春”,从而具有新的使用价值并可以再次流通。

二、库存再设计在产品设计领域的应用及全新网络资源调配的重要性

1.再设计与手作的新流行趋势为库存商品再设计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近年来,世界各地掀起了手作与再设计的风潮,年轻设计师们与时尚人士对之趋之若鹜,实际上在设计界,手作与工业产品之争从未停止。从工业革命时期的伦敦水晶宫博览会引发的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到后现代主义在全球的盛行,从威廉威廉・莫里斯到安迪・沃霍尔,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们始终坚信手工作品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时至今日,当环境保护成为人类不可避免的社会问题时,人们更加认识到再设计与手作对于未来的价值。这样的大趋势无疑给了生态产品更大的历史舞台。

2.库存商品再设计中的创意思维及目前的发展趋势。在目前我国的生态产品领域,企业与设计师们更多的把重点放置在与环境保护直接相关的领域,如绿色节能汽车、太阳能城市家具等等,然而却很少关注现有资源的循环利用,这其中也包括很少关注库存产品的再设计与再利用。其实,对于现有资源的有效调配与完美利用本身就是最具可持续发展眼光及具有生态价值的发展模式。我国对于库存商品的再利用目前主要局限于库存物料的再利用,尤其在纺织品领域及钢铁领域,企业将库存物料回收重新“回炉加工”,并生产出新产品。这样模式的再利用还处于初级阶段,也仅仅局限于物料的再利用,而且重新回炉的工程也将产生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与国内对比较为明显的是在发达国家,出现了大量艺术家、设计师甚至是普通人,他们利用库存商品、废旧产品甚至是建筑垃圾创作出精彩的雕塑作品、装置作品与日用品。

3.网络时代的资源调配的重要性及全新的商业销售模式的探索。目前我国已有多个专业库存商品信息网站,但由于影响力及传播渠道等问题并没有及时有效的将库存信息完美地展示出来,一方面库存商品积压严重,另一方面需求库存商品的企业却很难通过网络渠道及时了解相关信息。在网络信息化时代,我们需要更有效、更有创作性的网络平台将生产企业、销售企业、设计单位及自由设计师有机联系起来,让设计单位或设计师能够根据生产企业提供的现有库存商品信息设计出全新产品,再通过网络平台和专业的销售企业将全新产品信息并最终销售出去,从而达到资源有效配置的目的并实现整套过程的生态价值。

三、库存再设计在产品设计中设计方法

1.功能变更。功能变更是库存再设计的最基本方法,设计师通过再设计,赋予原有商品不具备的全新功能,从而改变商品的实际使用模式及功能,这不同于传统的物料再利用,纺织布再利用后还是“布”的功能,而这里的再设计却具有全新的使用功能,这样的模式赋予作品全新的面貌,给消费者耳目一新的感受。如图一所示,设计师将库存衣架作为设计原材料,通过衣架的排列组合与形态设计,最终形成了组合桌椅的功能。

2.剖切组合。对于作为原材料的库存商品,我们不仅可以改变功能,还能够通过剖切、打散、解构等方法,利用原商品的解构部件的重新组合形成全新形态。实际上,经解构、剖切等方法精心处理的相互分离的局部与局部之间,往往存在着本质上的内在联系和严密的整体关系,往往并非是无序的杂乱拼合,这些组合或者是为了整体形态的美观,或者是为了实现某种特殊的功能性。如图二所示,库存衣架在通过解构并重组后,形成了多个X形的组合,这样的组合既美观大方,又具有放置酒瓶的功能。

3.材料混搭。混搭,实际在各领域都早已存在。比如,建筑设计上,自晚清就有所谓中西合璧的建筑,如海口的骑楼、北京的人民大会堂、民族文化宫等等,混搭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出奇制胜。虽然是多种元素共存,但不代表乱搭一气,混搭是否成功,关键还是要确定一个“基调”,以这种风格为主线,其他风格做点缀,分出轻重,有主有次。不同材料的混搭能够弥补单一材料的缺点,使作品细节丰富并充满对比效果。

四、小结

综上所述,生态产品的流行已经形成了基本趋势,而通过结合不同的库存产品,找到焕发其全新活力并使其具有较高市场价值的设计方法,并设计出全新的生态产品,再经过分析,利用全新网络平台找到销售新产品的有效途径,最终将新产品销售出去,这一过程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利用,体现了生态价值,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设计、制作生态产品的思路。

参考文献:

[1]行淑敏,徐雪梅,陈健敏.模块定制家具设计流程初探[J].家具与室内装饰,2004,(02).

[2]童时中.模块化原理设计方法及应用[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0.

第6篇:产品设计的领域范文

作为中国建设工程领域信息化服务产业的中坚力量,广联达一直在加速国际化发展。此次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收购行为,不仅能大幅提升Progman Oy的销售能力,更重要的是广联达可以借助其在欧洲的市场基础,拓宽国际市场。

渠道协同 加速国际化战略布局

广联达成立于1998年,2010年5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是中国建设工程领域信息化产业首家上市软件公司。2009年起广联达开始国际化进程,以美国子公司为核心辐射欧美国家,以新加坡子公司与香港子公司的区域优势带动马来西亚、印尼、泰国等东南亚市场的发展。目前,广联达的国际业务势头良好。业界普遍认为,此次收购芬兰Progman Oy公司,将大大提升广联达在欧洲BIM专业软件市场的竞争力。

作为一家专门从事产品和服务的采暖、管道、通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电气系统的设计的软件公司,Progman Oy的主要产品是建筑设备领域BIM专业软件MagiCAD,属于国际机电行业主流BIM软件。

该产品具有很好的协同效应,能够将广联达现有的BIM技术从过程控制向设计端延伸,与此同时,借助广联达在东南亚一带的渠道优势,可以有力推进该产品销售业绩。

广联达董事长刁志中先生评论此次交易:“广联达通过拥有Progman Oy功能强大的MEP软件MagiCAD,增强对全球化产品的组合配置。此次收购,宣告广联达开始进军欧洲市场,向我们既定的迈向国际市场的远大目标,又前进了一大步。”

业务协同 完善产业生态链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目前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业界的广泛认可,被誉为建筑业变革的革命性力量。在我国,随着建筑信息化的发展,BIM技术已成为当前建筑业各参与方讨论的热点,国内工程建设行业领域越来越多的项目都选择采用BIM,其作用日益显现。

第7篇:产品设计的领域范文

一、学科建设

农产品加工学科是一个综合性强、自身特点突出、理论与应用结合紧密的交叉学科,是以研究农产品属性和食品工业所依托的科学理论问题、工程技术及装备的实现问题为基本内涵的学科。它融合了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农学、医学、材料与工程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农产品的性质及其影响因素、加工过程、贮运与保鲜及其生物学基础等,形成了农产品原料学、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学、食品生物化学、食品风味化学、食品营养学、食品物性学、食品卫生学、食品检验学、食品加工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品质学等分支学科。不同时期农产品科学的内涵与外延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其从农产品加工的基本问题,发展到农产品加工材料的生产、处理,以及加工过程对产品品质和加工性能的影响,涵盖了农产品组成成分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变化、对加工过程的影响、对人类的营养作用、食品质量控制,以及资源的综合利用等方面。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国内农业院校纷纷建立了农产品贮运与加工专业或食品科学系或食品工程(食品加工)专业,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期又发展成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这其中包括中国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西北农学院(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上海农学院(现并入上海交通大学)、福建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等多所农业院校以及西北轻工业学院(现陕西科技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淮海工学院等。90年代中期以后又有很多高校相继增设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近几年来已有47所部属或省属院校增设了该专业。

1998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新的本科专业目录。新的食品科学与工程由原食品工程、食品科学、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制糖工程、粮食工程、油脂工程等专业合并组成,专业覆盖面涉及工、农、贸等几大领域,而且沿用至今。从学科发展性质来看,农产品加工与食品学科是一门连接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学科。随着科技的发展及各学科的交叉融合,农产品加工与食品学科体系正在逐步完善,使学科结构划分更科学,学科交叉更明显。农产品加工与食品学科在我国科学研究体系中已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

二、平台建设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农产品加工平台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相继建立了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产品加工学科群(综合性重点实验室与专业实验室)、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国家中心与专业分中心)、科技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工程实验室等部级农产品加工研究平台。目前,由农业部组建的有关农产品加工领域的研究平台有由科技教育司组建并管理的农产品加工学科群和由农产品加工局组建并管理的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

1.农产品加工学科群

2011年,农业部以满足产业发展、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科学与技术问题、提升农产品加工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按照“产业导向、整合共享、合力攻关”的建设思想,在部级重点实验室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的基础上,根据不同行业在农产品加工业中的重要程度,并充分考虑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以产业为主线,兼顾区域布局,建立以农产品加工综合性重点实验室为龙头、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为骨干、实验站为补充的三级学科群。

按照上述设计思路,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农业部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控制重点开放实验室的基础上,建设农业部农产品加工综合性重点实验室。根据不同行业在农产品加工业中的重要程度,按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和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要求,结合已建的各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建设6个部级农产品加工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和若干个农产品加工实验站,形成以行业为主线、区域为辅助的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体系。

(1)农产品加工综合性重点实验室

功能定位:以应用基础和共性技术研究为主,兼顾基础和公益性研究,主攻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工作,突破制约行业发展的共性和关键技术难题。

研究内容:针对世界农产品加工业科技发展前沿和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科技需求,重点实验室主要从事大宗农产品(粮油、果蔬、肉品、乳品)加工与保鲜、质量与安全的基础与应用基础理论研究,重点研究农产品加工品质与过程控制机理、农产品物流保鲜的生物学机理、危害物及其防控机制等科学问题,发展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控制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装置,持续支撑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建设单位:农业部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控制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2)农产品加工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

功能定位:围绕某一特定专业(区域)发展和学科建设的需求,以应用基础研究和科技基础性工作为主,主攻某一特定专业(区域)发展面临的创新工作,突破制约特定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

研究内容:针对粮油加工、果蔬加工、畜产品加工、农产品贮藏保鲜、功能食品等某一特定行业(区域),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研发,推动某一特定行业(区域)内重大科技成果的培育和二次开发工作,形成具有自己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和专有技术,为某一特定行业(区域)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建设单位:以现有的6家农产品加工领域的部级重点实验室为基础,建设6个农产品加工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

――果蔬加工专业性重点实验室(建设单位: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畜产品加工专业性重点实验室(建设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水产品加工专业性重点实验室(建设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热带作物产品加工专业性重点实验室(建设单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农产品贮藏保鲜专业性重点实验室(建设单位:天津市农业科学院)

――功能食品专业性重点实验室(建设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2.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

2007年,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着手组建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建设,到目前为止,分4批共认定了1个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和261个专业分中心(269个依托单位),并成立了粮食加工、油料加工、果品加工、蔬菜加工、食用菌加工、肉蛋制品加工、奶制品加工、茶叶加工、特色农产品加工、农产品加工装备9个专业委员会。两百多家专业分中心分布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其中在东部地区135个、中部地区58个、西部地区50个、东北地区26个,分别占总数的50%、22%、18%和10%。从领域分布来看:主要分布在7个技术领域,其中粮油加工领域68个,果蔬加工领域59个,畜产品加工领域52个,特色农产品加工领域38个,生物质燃料加工领域3个,农产品加工装备领域15个,水产品加工领域34个。从依托单位的性质看:主要分布在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骨干龙头企业,其中科研单位57个,大专院校29个,企业183个,分别占总数的21%、11%和68%。

2012年,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大力加强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建设,实现了“建平台”向“用平台”的方向转变。通过综合分析研究,完善了“十二五”农产品加工公益性行业科技项目规划,组织争取14个项目列入国家计划,总经费超过2.3亿元,100多家科研单位、高校和企业以“产学研用”相结合方式参与课题研发。在12个重点研发单位开始启动农产品加工技术集成和中试基地建设项目,国家投资达到6000多万元。组建了农业部农产品加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加强了农产品加工研发9个专业委员会的工作指导,组织开展了系列科企技术对接活动和农产品贮藏、干燥等技术的示范推广活动,数百家企业的技术难题得到了解决。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的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凝聚力、战斗力得以提升,运行机制更加顺畅。

此外,由科技部组建的研究平台有国家肉类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柑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乳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肉品质量安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农产品现代物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茶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粮食加工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珠海)。

由国家发改委组建的研究平台有粮食储运国家工程实验室、稻米及副产物深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小麦和玉米深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粮食加工机械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粮食发酵工艺及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三、人才队伍

目前,我国从事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与开发的科研单位和大中专院校已经超过400家,50余所科研院所、230家高等院校设立了食品科学、农产品储藏与加工专业,近100多家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能够培养研究生,其中硕士点院校91所、博士点院校24所,约有5万人从事该领域的研究。已初步形成了国家、部门、地方三级科研体系,组建了一支多学科的农产品加工专业科研队伍,包括粮油加工、果蔬加工、畜产品加工、传统食品工业化、保鲜与物流、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加工装备等。同时,扶植和培育了一批具有较强加工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农产品加工企业集团,一大批农产品加工企业相继成立了研发中心,20多家企业设立了博士后工作站,使之成为我国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的先导力量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农村实用人才和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进一步加强我国高层次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建设、促进优秀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快速成长,2011年,农业部启动实施“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该计划作为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的子计划,计划从2011年至2020年,分2批选拔培养300名中青年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在全国建立300个农业科研创新团队,建立一支学科专业布局合理、整体素质能力较高、自主创新能力较强的高层次农业科研人才队伍。

目前共确定2批、150名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其中农产品加工领域共有6位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

总之,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创新型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衔接的研究开发体系和联合攻关的有效机制,形成了一支学科齐全、了解农产品加工贮藏发展前沿,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科研开发能力的科研队伍。

四、科技投入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从科研项目、基本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1.科研项目投入

科研项目的资助主要集中在农产品加工关键工艺、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示范等方面。“十五”期间,科技部启动的“农产品深加工技术与设备研究开发”重大专项,是我国首次在国家层面上对农产品加工领域给予重大专项资助,产生了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并有力推动了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余科技的快速发展。“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设置9个食品领域项目,108个课题,总投入经费超过6亿元。国家863计划也加大了对食品学科的资助力度,“十一五”期间资助额度超过1亿元。“十二五”期间,科技部入库农产品加工项目222个,截至2012年,出库项目包括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共10个项目、85个课题,经费总投入约8亿元。

由农业部组织实施的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也逐年加大对农产品加工领域的支持力度。2009年,“大宗农产品加工特性研究与品质评价技术”和“肉类生产与加工质量安全控制技术”2 个项目立项,财政拨款4491方元。2011~2012年资助了“适于不同区域农户小型储粮设施研究与示范推广”和“粮油真菌毒素控制技术研究”2 个项目立项,财政拨款3435万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食品学科研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十一五”以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基金委)在食品科学领域的立项逐年增多,2007~2009年,与食品科学研究领域有关的申请项目数分别为461、604和823项,资助项目数分别为67、114和141。2009年,基金委设立食品科学学科,主要资助食品科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自2010年起开始受理和评审食品科学领域的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同年申请项目l386项,各类资助合计270项,总资助经费达8000万元。2012年,资助食品科学领域面上项目164项、青年项目181项、地区项目52项,资助经费总额19877万元。

2.基本建设投入

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组织的《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专业分中心建设项目》,从2007年开始,连续5年对全国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内研发中心基本建设给予补助,累计投入6220万元,用于购置应用开发、中试和检测等仪器设备,初步为研发体系的建设搭建了农产品加工中试研发、人才培养和成果转化的技术先进、功能齐全的技术平台,整体装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通过全国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建设项目的资助,各研发中心研发工作硬件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在各自领域内的研发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断研制出新工艺、新技术和新产品,为开展农产品加工前沿技术、重大共性技术及产业化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提供了条件支撑。

五、重大项目

几年来,农业部、科技部、国家自然基金委等相关部门相继设立重大专项大力支持农产品加工业科技创新。

1.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是围绕农业部门的职责、任务以及农业发展的实际需要,重点开展应急性、培育性、基础性科研工作,2007年起实施。其中,“大宗农产品加工特性研究与品质评价技术”是农产品加工领域的第一个行业科研专项,于2009年开始资助。截止到2012年,已经实施的农产品加工领域的行业科研专项有“大宗农产品加工特性研究与品质评价技术、肉类生产与加工质量安全控制技术、适于不同区域农户小型储粮设施研究与示范推广、粮油真菌毒素控制技术研究”等4个项目。农产品加工领域的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是以解决制约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技术瓶颈为重点,以初加工和综合利用为切入点,根据产业发展需要适当向精深加工延伸,并强调技术研究与装备研究同步,加快实现产业化。

2.科技部863与科技支撑项目

科技部从“十五”开始设立农产品加工重大科技专项,“十一五”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十二五”期间通过“项目入库出库”的方式确定重大项目,截至目前,共支持“大宗粮食绿色加工技术与产品、主食工业化关键技术与装备及其产业化示范、功能食品设计及制造关键技术与产品、果蔬食品制造关键技术与产业化、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加工科技工程、食品质量安全控制及检测关键技术与产品、区域特产资源生态高值利用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鲜活农产品安全低物流技术与配套装备”等8个科技支撑项目,以及“食品生物危害精准检测与控制技术研究、绿色智能农产品供应链核心技术研制”等2个863项目。

3.国家自然基金委杰青项目

自2009年国家基金委在生命科学部设立食品科学学科以来,逐年加大支持力度,除面上项目、青年项目的支持数量和经费大幅增加之外,开始设立重点项目和杰青项目。2010年杰青项目“乳酸菌及乳品发酵剂基础研究”由内蒙古农业大学张和平教授主持,2011年杰青项目“食品微生物功能发掘与利用的基础研究”由江南大学陈卫教授主持,2012年杰青项目“食品科学”由天津科技大学王硕教授主持。

六、标准制订

第8篇:产品设计的领域范文

平面设计是现代设计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充满丰富文化内涵的设计作品可以凸显其文化性和科学性,为了更有效的突出平面设计作品的文化性,传统文化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因此其产生的影响也十分深远。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西方文化的融入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应用与发展也有了更深层面的认识。传统文化与当代设计领域的有效融合,对当代平面设计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就对此进行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平面设计;当代设计;传统文化

当代艺术设计领域中,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应用的成功作品数不胜数,传统文化在设计领域始终有着广泛的应用。由于平面设计要将虚拟的设计作品转变为真实存在的作品,所以设计本身应当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而且要与使用者的需求相适应;同时,平面设计也是文化的发展过程,必然要与周围的生存环境发生碰撞,因此也在无形中实现了与传统文化的接触,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传统文化的应用基础。由此可见,传统文化对当代平面设计的影响,已经深入到平面设计的具体设计环节中,为平面设计作品赋予更多文化内涵。

一、传统文化融入当代平面设计的意义

传统文化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对当代平面设计领域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学习传统文化精神,将其渗透到生活和生产的各个领域中,为我国艺术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在设计领域中融入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

1)传统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为平面设计文化体系的形成奠定的了基础。

在传统文化中,包含了各民族人民的智慧结晶,因此其形式和内容都十分丰富,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新时期,传统文化也是国家与地区之间实现文化交流的必要保证,因此,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对现代艺术领域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成为了艺术设计活动文化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2)传统文化凝聚了民族的力量,增强群众对平面设计作品的认同感。

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人们的精神认同感和文化认同感十分强烈,虽然生活在不同的地区,但是共同文化的认同作用,使得中华民族可以呈现出巨大的民族力量,而其具体的表现形式,就是不同民族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方式,如民族服装、风俗习惯、艺术品、戏剧等等,所以民族文化融入当代平面设计活动中,可以为设计作品赋予更多文化内涵,从而增强作品的民族认同感。

3)民族文化是当代艺术设计领域的艺术之源。

传统文化中包含了很多艺术设计活动的文化和精神,而这无疑为当代平面设计活动提供了更多的指导和启示。平面设计活动的开展,一方面要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另一方面则要体现其自身的艺术特色,所以平面设计要关注中国文化,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是实现平面设计艺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4)适应多元文化的冲击。

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增强的背景下,促进了多元文化体系的构建,希望文化越来越多的渗透到国内的生产和生活领域中。平面设计作为艺术文化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新时期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审美性和艺术性的艺术方式,所以坚持传统文化的指导,可以提高平面设计应对多元文化冲击的能力,稳定传统文化的地位。

二、当代平面设计与传统文化的结合

平面设计是一种面向使用者需求的设计活动,所以其设计过程需要考虑到作品的实用性与社会效益问题;而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精神文化,是一种精神领域的意识活动,要将其赋予设计活动中,才能通过作品的形式将其体现出来。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而且渗透到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中,越来越贴近生活,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形象认知也越来越深刻。从某种意义上说,传统文化赋予了平面设计作品更多的精神内涵,而平面设计则是传统文化最为直接的体现,这是一种精神和形象的结合。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精神层面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平面设计作品如果单纯的表达形式而没有内涵,会让人觉得空洞、抽象,所以必须要注重传统文化的融入,只有用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指导平面设计活动的开展,才能为其赋予更多文化内涵,使平面设计作品具有更丰富的文化价值。传统文化的形成,聚集了各民族、不同历史时期的精神文化精髓,其中包含了多种艺术形态,每一种都表达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和艺术手段,而这些民族文化也为平面设计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更多的参考和依据,可以更好的实现传统文化的融入,发挥传统文化对现代艺术设计活动的指导作用,也从另一个方面实现了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很多成功的平面设计作品都体现了传统文化的艺术内涵,而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形式,利用自然资源可以营造出自由、随性的生活态度,也可以为现代都市快速工作节奏压力下人们创造一个舒缓、休息的空间,从而更加体现出平面设计的人文特色。

三、结语

传统文化是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结晶,蕴含丰富的文化和精神内容,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平面设计领域必须要正视传统文化融入其中的重要意义,并且对平面设计与传统文化的结合有全面的认识,才能将传统文化更好的融入设计活动中,发挥传统文化的指导作用,增强设计作品的文化性。与西方设计作品更加追求视觉审美和形象化的风格相比,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平面设计更加注重作品精神和文化的表达,为作品赋予生命力,所以我们要坚持体现中国特色的设计精神,将传统文化科学的融入到设计活动中,增强设计作品的文化底蕴。

参考文献

[1]乔今.传统福文化对当代平面设计的启示[J].艺术教育,2015-08-01.

[2]黄思华.论中国传统美学对当代平面设计文化韵味的影响[J].美与时代(上),2014-12-15.

[3]刘坤.当代平面艺术设计对传统文化的继承[J].文艺研究,2013-09-10.

第9篇:产品设计的领域范文

关键词:仿真技术;液压挖掘机;联合仿真

液压挖掘机是一种功能典型、工况复杂、用途非常广泛的工程机械,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几乎在所有的基础建设中都要用到挖掘机。节能型挖掘机就成为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进行液压挖掘机的设计开发成为目前主要的先进设计手段之一。

1 计算机仿真技术产生的背景

1.1传统技术的缺陷

传统批量产品的开发过程通过单件产品的模型试验来获取信息,然后再制造物理样机来核查设计要求是否达到。要加快设计周期,满足市场需求,可以采用“并行设计”的思想,但是产品有实质性变化时设计需要反复试验和修正,影响了并行设计的效果。要有效地加快设计进程,最合理的方法是加快样机的试制。由于物理样机的试验和改进延长了设计周期,多个样机的制造更导致成本高昂,可见传统的基于物理样机的产品开发设计模式有待改进。

1.2市场竞争的需要

随着世界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为了提高竞争力,必须缩短新产品研制和开发,降低产品的研发成本,进行创新性设计.计算机仿真技术就是在这种迫切需要的驱动下产生的。

1.3仿真技术实现的可能性

计算机软硬件的发展,为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实现提供了良好的支持和技术环境。仿真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与CAD技术的成熟及大规模推广应用分不开。此外,机械系统动力学建模理论的计算机实现使得参数化机械系统动力学数学“软模型”得以很好实现。计算机硬件的发展,加上数值算法的进步,加快了复杂的数学模型仿真运算速度,促进了计算机可视化技术及动画显示技术的提高,为虚拟样机技术提供了良好的用户交互界面。

2 计算机仿真技术发展趋势

虽然现有的仿真工具可以有效辅助产品某个功能单元的设计开发,但随着产品规模和复杂程度的不断增长,分系统问的关系也越来越复杂。仅靠传统的单领域仿真已经很难满足对整个产品或其某个复杂子系统的功能和行为分析。目前,有不少商用仿真软件本身里边有好多模块,它既可以对一个产品进行联合仿真,同时也提供了与其他仿真软件之间的接口。通过这些接口,实现多领域建模,并提供联合仿真运行功能。

3 联合仿真技术的特点

传统的设计思想是串行的过程,从设计到产品的批量生产按照从前至后的顺序进行。在整个过程中各个小组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各自的细节上而忽略了整机性能,最终产品集成后存在冲突缺陷。

联合仿真技术采用数字仿真的形式进行虚拟产品设计开发,仿真模型的参数就是物理样机的设计参数,虚拟样机因为参数修改方便,相比物理样机而言是“软模型”,能轻易地实现原型的多样化,柔性好。无需制造实物样机就可预测产品的性能.节省了物理样机制造时间,降低了开发成本,减少了风险。

4 仿真技术与液压挖掘机开发

4.1复杂产品仿真技术研究现状

复杂产品通常涉及众多学科领域,其每个子系统都可能是由各学科领域的零部件组成。众多的子系统相互作用,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展示出产品的外观和功能。

仿真通过对所要研究系统模型的开发,帮助人们了解系统的行为,使人们在产品设计阶段即可对产品行为进行全面的分析,并有可能根据产品行为进行优化设计。复杂产品由于自身的复杂性,开发难度大、时间长、成本高,因此要求将仿真应用于其设计中,使企业能以更短的时间、更好的质量、更低的成本推出自己的产品。在过去的10—20年内,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飞速发展,仿真技术已在复杂产品设计中得到大量应用。

4.1.1系统动力学仿真现状

虚拟样机是一种新型的设计、开发和评估手段,其在工程中的应用是通过商业化软件实现的。由于系统仿真技术能够满足真实产品设计要求,通过建立机械系统的虚拟样机。使得在物理样机建造前便可分析出它们的工作性能,因而其日益受到国内外机械领域的重视。目前,国际上有20多家公司在这个日益增长的市场上竞争,比较有影响的有美国MSC.Soflware公司的ADAMS、比利时LMS公司的DADS等。

4.1.2液压控制系统仿真现状

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国外开始进行液压系统和元件的计算机数字仿真研究,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开发,液压仿真软什的性能实现了从原先的精度低、速度慢,发展到精度高、速度快:从只能处理线性系统发展到能处理非线性系统;从复杂的编程和输入发展到交互友好的图形用户界面等。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液压系统仿真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近几年来,各款老牌的液压仿真软件公司纷纷推出了面目一新的版本,例如,英国的Bathfp、瑞典的Hopsan等。

4.1.3联合仿真现状

目前。人们已经开始将机械、控制、电子和软件等多领域的联合仿真应用于汽车、铁路车辆、作战系统等复杂产品的设计中,例如:福特公司将整车多体动力学仿真和汽车姿态控制系统仿真集成,通过机械、控制的多领域联合仿真,使机械设计人员和控制系统设计人员能够更好地进行通信和协同工作,极大地缩短了产品开发时间。

虽然联合仿真已经在很多领域得到应用,但目前的应用还存在诸多局限,主要体现在:通常只能做到机械、控制和液压等少数领域的联合仿真。通常只能局限于单台计算机上集中进行,分布式协同建模和分布式仿真运行几乎不可能。

4.2仿真技术在液压挖掘机领域的应用

4.2.1国内应用现状

国内液压挖掘机行业近年来虽有很大发展,但与国外挖掘机行业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许多不足,设计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的差距。国内众多的研究人员和单位对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设计进行了不少研究,开发了设计软件,他们的研究基本上局限于某些问题的解决,关于工作装置设计参数分析和在CAD上其自动设计的综合研究文献还没有。因此,开发出的软件缺少通用性,不能用于挖掘机一些通用问题的解决,对液压挖掘机进行分析的大型通用软件目前市场上还很少。

4.2.2国外应用现状

仿真技术在国外工程机械的很多方面都得到应用,如车辆悬架设计、发动机设计和冲击特性预测、驾驶员行为特性仿真、挖掘功率预测及工作效率预测等多方面都成功地应用了仿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