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传承传统文化总结范文

传承传统文化总结精选(九篇)

传承传统文化总结

第1篇:传承传统文化总结范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现代性;结合

一、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相关概念

(一)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也被理解为狭义的所有中国公民的文化,是指华人社会继承自中国文化后不断演化、发展而成的特有文化。

(二)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马恩创立的,是根据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看待自己所创立的理论的,在批判地继承了法国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基础上,逐步创立了科学的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和世界观。列宁认为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组成的。我们对于马克思的理解不仅要“返本”,从经典原著中学习理论、找寻答案,还要“开新”,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具体国情去发展马克思主义,最大限度地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的自我更新和发展。

(三)结合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应理解为:立足当代中国和世界的现实,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理论对中国的历史文化进行总结和概括,以有利于对实践的指导,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总之,不能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历史文化相结合”简单地理解为用中国历史文化的思想资料来证明、解释马克思主义是普遍真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不仅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总结和概括,也应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总结和概括。

二、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性

在文化问题上,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与融合、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是人类文化交往的一个普遍规律。如果我们从整个人类文化的交往发展看,马克思主义是现代西方文明的主要代表,中国传统文化是古代东方文明的主要代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实质上是东西两大文明结合。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就是这一结合的产物。事实上,思想中的有些内容并非来自马克思主义,而是直接源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抵制共产国际和斯大林在中国革命上的错误,打破帝国主义对新中国的侵略,独立自主地进行革命和建设,主要是继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独立自主、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所以我们在强调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时候,必须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历史文化相结合。

长期以来,由于忽视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历史文化实际的结合,造成我国的一些马克思主义者对中国自己的历史、哲学、文化缺乏应有的学习和研究。为此,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上,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研究不同民族之间文化交往的规律;全面理解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正确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意义,加强对中国历史、哲学、文化的学习与研究。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具有以下两大意义:

首先,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重要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关系到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命运和出路,也关系到中国社会的命运和出路。而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传统文化能否相结合,关系到能否更好地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其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名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如何继承并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关系到中华民族复兴的未来。中国传统文化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遭受到前所未有的重创,文化的自卑心态一直影响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影响着中国软实力的提升。

三、结合过程中要警惕中国传统文化消极因素的渗入

任何民族、国家的文化都是一个矛盾的复合体,中国传统文化也不例外。它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既有优良传统,也有不良传统。即使是优良传统,也受到历史条件和阶级的限制,不能照搬照抄,全盘继承。事实上,精华与糟粕,常常是交织在一起的,人们对精华与糟粕的认识和区分不是绝对的,存在着把糟粕当精华或把精华当糟粕的可能。

我们应当承认,晚年犯错误的一个思想文化原因是他的思想中渗进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某些消极因素。例如,平均主义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均贫富”的思想反映了农民小生产者的平等要求,成为历史上农民起义的思想武器。“均贫富”的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平等观念有类似之处。在很长时期里,对科学社会主义与小生产者的平均主义的界限是比较清楚的。他反对绝对平均主义,反对农业社会主义,反对民粹主义。但在晚年,平均主义思想也反映到他的头脑中,并且与历史上的平均主义联系起来。他认为《张鲁传》所记“五斗米道”的做法、不满八级工资制,即为例子。

当今社会上存在一种尊孔读经热、国学热,但是我们一定要十分警惕中国传统文化中某些消极因素对马克思主义的渗入。做到这一点的重要前提,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要有一个全面的、实事求是的认识,要防止以实用主义的态度对待历史文化,防止把糟粕当精华,防止在一种倾向下掩盖着另一种倾向。在弘扬民族精神、继承优良传统时,我们不要忘记中国传统文化中还有不利于现代化的负面因素,有了这种警惕,保持清醒的头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可以得到健康的发展。

作者简介:刘珂,性别:女,籍贯:山西临汾,出生日期:1992年05月22日,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研究,单位:山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业:思想政治教育,2014级硕士研究生。

第2篇:传承传统文化总结范文

关键词 老子 文化 创新

17届6中全会决议指出:“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为文化繁荣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总书记在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指出,要“着力推进改革创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对优秀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的顽强生命力植根于几千年延续的民族文化。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如何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已成为十分重要的课题。

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民族文化与积极进行文化创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统一的。继承是创新的前提,对优秀民族文化的继承并不排斥创新,相反,任何一个走在时代前列的民族,其民族文化都是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结合。老子思想之所以至今仍然能够为文化创新提供动力,原因正在于此。

中华民族文化之所以历经五千年而不衰,原因就在于它总是在继承和弘扬自身传统中发展,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实践中更新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就是中华民族文化因时变革、革故鼎新精神的鲜明写照。

创新是最有效的继承。延安时期我们党一大批文艺工作者立足实践深入生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创作出许多具有时代气息且富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和作品,深受广大群众喜爱,许多在革命战争年代创作的作品至今仍在群众中广为传诵。由此可见,民族文化的创新最根本的是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尊重民族文化传统,充分体现民族文化的历史继承关系。离开对优秀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弘扬,所谓文化创新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在继承和弘扬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必须正确对待民族文化。民族文化中优秀的部分会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而保守的方面会成为社会发展的桎梏。因此,我们既不能搞“民族虚无主义”全盘否定,也不能持“文化保守主义”全部继承,正确的态度应是在对民族文化深刻认识和全面把握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一个民族的优秀文化凝聚了该民族世世代代的创造和智慧,是该民族赖以生存和延续的精神力量。一个民族的发展和复兴,离不开对优秀文化的继承,而继承民族文化,重要的是要立足现实,继承民族文化中有生命力的东西。只有立足于时代和民族的需要并同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结合在一起的继承,才是对优秀传统的真正继承。

近百年前的“”树立了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使中国许多方面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造成了新思想、新理论广泛传播的大好机遇,但它对中国古典文化的一味批判以及对西学的全盘肯定则具有很大的片面性。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传统是无法彻底割裂开的。传统文化一般具有民族性、时代性、继承性、延续性等基本特征。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是中华民族赖以繁衍生息的精神支柱。当然,中国传统文化是植根于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经济土壤,以儒家思想文化为核心,本质上是农业文明的产物,确实有许多糟粕;但它毕竟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几千年的文明载体,记录着民族历程的轨迹,凝聚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智慧,因此它必然蕴藏着精华。“新文化运动”在剔除批判传统文化糟粕方面功不可没,但批判、否定有过之而鉴别、吸收却不足。倒脏水连同孩子一起倒掉,没有充分发掘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光彩,没有充分发挥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的应有作用。

相比之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却是一个对于传统文化扬弃有度的实例。马克思说:“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自己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主席指出:“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他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予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他主张对中国传统文化要“契其瑰宝”、“绝其淄磷”,以达到“取精用弘”之目的。从建立新中国到改革开放,从三个代表到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都遵循着这一原则。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本质上也是一种创新,是面向时代的一种创造,是在创造中继承,在推陈中出新。只有这样的创新才是有活力、能发展、经得起考验的。那么,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中,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到底有哪些精华可以成为今天文化创新的土壤和生发点呢?让我们把目光投向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哲学家――老子。

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所开创的道家思想不仅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广泛影响着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老子》博大精深,犹如长江浩海任人取酌、畅游,正如陆游《读〈老子〉》诗云:“《道德》五千言,巍巍众妙门”。

《老子》一书是老子对长期历史经验和丰富人生阅历的总结和升华,处处放射出智慧的光辉。老子将“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应用于社会政治,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政治原则:“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无为而治”并不是消极地无所作为,而是谨守自然之“道”,顺应自然规律治国理民,顺应民意、体贴民情,让百姓自生自化,安宁质朴地生活。老子反对战争主张和平,倡导国与国之间和平共处,认为“不争”才是王道。“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A然而善谋”。老子这样描绘小国寡民的社会图景:“小国寡民,使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就是老子所憧憬的 “太上”之治、“道治”社会。

第3篇:传承传统文化总结范文

作者简介:朱尉,男,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新闻业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姜开元,男,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主要从事新闻学研究;陈思,女,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主要从事心理学研究。

摘 要:文化对国家和民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文学经典则是文化的凝练和集中体现,对于经典文学的学习是文化传承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随着媒体环境的改变以及阅读方式的变革,经典文学传统的传承和学习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面临困境。而高校作为培养人才和塑造人格的重要角色,对于探究传承文学经典的新形式责无旁贷。本文以此为基点,结合具体事例,从新媒体的大环境和高校的角度出发,通过论述学习经典对人格培养教育教学的作用、现今经典学习方法的弊端和面临的困境来探讨传承经典的新思路。

关键词:文学经典;传承思路;新媒体;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10-0162-03

“文化”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总的来说,涵盖了人们长期社会历史创造的产物,不仅是对历史事实的记载,同时也是社会变迁的见证。而文化同时也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以文化为核心的国家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文学经典是民族文化的凝练和集中体现,对于经典文学的学习是文化传承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高校作为培养人才和塑造人格的重要角色,对继承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无可厚非的责任。

但在新媒体的大环境下,网络媒体技术和阅读载体技术迅速发展,整个社会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内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高校学生因为易于接受新事物,对社会事件感知度较高,受到的影响尤为明显。这种影响有利有弊,因为它使阅读的内容丰富了,但阅读的深刻性降低了;阅读的娱乐性增强了,但阅读的思考性浅显了;阅读的时间开放了,但阅读的系统退化了[1]。总体来说是弊大于利的,这不仅对于正常社科知识、专业知识的学习有消极影响,对传统文学经典的学习消极影响更为重大。因此,新媒体环境下阅读习惯与传统阅读习惯的冲突,文学经典传承传统方式与高校学生新认知的冲突应当受到关注,也应当积极寻求方法去解决。

一、高校传承经典文学的优势及经典文学的意义

文学经典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和集中体现,传承和推广是极为必要的,然而时机和方式值得商榷的。经典文学对于人格塑造和素质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但传承面向全社会,全年龄段是不现实也是不可取的,最佳时期是大学时期。这一时期人的价值观念初步形成,个人才能全面发展,对于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有自己的看法和理解,也正是接受经典文学熏陶的好时期。而高校以其专业性、权威性和独有的丰富资源成为经典文学传播的重要阵地,在经典文学推广活动中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专业性”即高校可将经典文学的培养与中文等专业学科的教育结合起来,共同培养,共同促进;“权威性”即高校可依托完整正确的学识体系对经典文学的传播加以引导,使学习者信服;“丰富资源”即高校可借助信息量巨大的图书馆、各领域各专业的专家教授将经典文学进行诠释补充,更好地传承。因此,高校应当利用好这一良好时机,把握好“专业性”、“权威性”,利用好丰富资源,贯彻积极、科学的方针,结合自身的定位和特色,努力探索适当的高校文学经典传承的新途径、新方法。

1.经典文学的传承对于教育教学意义重大。谈到经典文学的传承的最大受益者,毋庸置疑,社会各界的第一反应都会是中文专业或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以及历史文化相关专业。当然,这些相关专业是受益的主体,因为对于经典文学的内容进行诵读学习、对其语言结构和句式用法进行推敲、对其文化内涵进行深入分析可以帮助其更好认识自身专业,丰富其对自身专业的理解认知。目前此类学科也把经典文学中的重点篇目通过课堂教授和课下布置的形式进行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需要强调的是这样的经典文学传承只是在极个别相关的专业的范围内进行的,并没有形成全面的、覆盖面广的学习氛围,然而全面的学习氛围不仅对整个高校范围有带动辐射作用,同时对这些专业自身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同时,经典文学的传承对于其他学科教育仍有益处。现如今,当提到高校应当全面学习经典文学时,总会出现质疑和反对的声音:“一些与文学关联性小的专业,甚至一些理工科专业学生也需要进行经典学习吗?”答案是肯定的。所谓经典,是指其中的内容能够不局限于时代,能够在长期的社会历史进程中被保留、被遴选、被检验之后沉淀下来的精华。学习经典,并不只是读出书中的内容,而是通过阅读去锻炼“思辨”的精神,体会作者的用心,思考作品的意义,提出疑惑的问题,寻找合理的解释,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自身的理解和思考能力,对各个专业都大有裨益。同时,许多专业在学习文学经典后,再接触本专业的知识,可以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例如,播音与主持专业的学生通过学习文学经典,不仅可以丰富自身的文化底蕴,提升自身文学修养,同时在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实践时,可以将所学内容与实践需要结合,更好地完成自身相关工作。

2.经典文学的传承对于个人素质培养有积极意义。文学经典的传播不仅具有以上两点教育意义,同时教化意义也是极为重要的。文学经典中孕育着人类丰富的生命体验与情感经验,大学生阅读文学经典不仅是一种愉悦身心,陶冶情操的休闲方式,而且能够修养身心,启迪智慧,净化心灵,指引未来,能够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主要的功能有社会政治教化功能,即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政治理想目标;道德伦理教育功能,即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其优良的道德感;个体人格净化功能,即促使大学生拥有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人生目标,用正确的人生态度去生活;审美情感教育功能,即要求大学生拥有良好的辩证能力和高情商。因此,经典文学的教化意义也就决定了其重要地位。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文学经典教育传承现状及弊端

文学经典的传承一直是学界和社会各界讨论的热点问题,如何将文学经典中有益的部分提炼推广和如何让社会大众自觉自愿接受文学经典,并学习文学经典一直为人们所提及。但随着媒介相关技术的功能日益强大,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充斥人们生活,新媒体时代已经到来,高校原有的文学经典的传承方式也受到挑战,传统的传承方式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

谈及原有的高校经典文学传承方式,总的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种形式:第一,课堂教学法,将文学经典设立选修课程和必修课程,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对经典文学典籍分析整理归纳,将其中重点知识和思想教授学生;第二,学结法,即学生按照学习目标和计划对文学经典进行学习,将书中内容进行记录学习,通过整理汇报的方式对文学经典进行研读。

1.文学经典的文化内涵需要发现和创新。学习文学经典,最重要的是学习其文化内涵,并且发现运用书中的核心内容。对于大部分家喻户晓的文学典籍,书中蕴含的人生哲学、处事哲理大都口耳相传,我们都有所了解,但“温故而知新”,我们不能因为发现文学经典中某一突出的,具有积极意义的内涵,而停止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探索,每一次的深入阅读都可能会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和收获,仅仅掌握片面的内涵是远远不够的,而且对于文学经典的学习者来说,也是不能够满足的。现有的文学经典教育就存在这样的弊病,教授的内容趋于一致,教授的篇目趋于集中,教授的内涵陈腐未变,这种现状亟待改变。

2.传统的文学经典传承方式缺乏生机和活力。提及高校文学经典的传承方式,大多数人都会想到课堂教授。这样的方式没有问题,自有私塾以来,这样的文化传承方式已经绵延了千百年,但在覆盖范围广、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的新媒体环境下、在学生接受新事物习惯不同于以往的高校范围里,这样的文化传承方式已经很难再受欢迎。对于翻看书本上的传统文学篇目,课堂上由老师将篇目的主旨大意及文化内涵口头教授的方式缺乏生机,大学生很难主观能动地去了解相关知识,也很难深入发掘文学经典的深层意义,这与传播文学经典的用意是背道而驰的。

3.传统的文学经典传承方式难以适应新媒体。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获取信息的内容和形式得到了极大地丰富。传统媒体时期的信息传播内容在形式上比较单一,基本上只有文字图片的形式,过于呆板,吸引力不强。新媒体的应用为大学生提供了有声文字、动态图片、视频等新形式,形式多样,图文并茂[3]。相对于同样的信息,大学生更倾向于接收娱乐性强、信息容量大的信息,而文学经典却没有与这一需求紧密地结合起来,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传统传播方式与借助新媒体传播的其他各类信息相比较毫无优势可言。因此,想要达到传播文学经典的目的,与新媒体相结合、满足大学生的兴趣需求十分重要。

三、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文学经典传承新思路

1.文学经典的新内涵和新思想需要发掘。正如前文提到的,文学经典中传统的文化内涵和核心思想已经不能满足传承和教育的需要了,想要让文学经典的传承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新的内涵和新的思想是必要的,但从文学经典中发现新的积极意义也需要遵循一些方法和原则。在重新发掘过程中,要抛开既定的思维模式,用全新的角度、全新的方式去解读曾经研究过的文学经典,发现其中的新内涵、新思想,将其加以整理传播,让文学经典的传承焕发生机与活力。

2.高校需要创新传承思路转变角色。高校要提高文学经典传承的主动性,创新传承思路。在以往文学经典的传承过程中,高校只是作为一个主办人的角色出现,而并非作为策划人、负责人的角色,在传播过程中对于细节的把握和反馈的收集做的并不到位,这也导致了虽然关于文学经典传播的活动在开展,但收效甚微。因此高校必须破除以往关于文学经典传播的旧思维,积极转变角色,结合文学经典的积极作用与学校自身特色,制定出符合自身特色的文学经典传承思路。只有高校这个把关人、负责人的工作做好并做到实处,相关的工作才能有条不紊地开展。同时高校需要完善相关机制,如负责机制和激励机制等,相关工作安排到人,让每项工作有人具体负责,有人统筹规划;通过激励机制从上至下激发潜能和活力,保证相关活动稳步进行,在创新中发展。

3.文学经典的传承方式需要与高校活动相结合。如何让大学生自觉主动地接受文学经典要从大学生日常兴趣点入手。在高校,学生除了日常的学习生活外,最能够自觉主动参加的便是学校、学院及社团组织的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仅达到了沟通交际的目的,同时也在参与过程中收获了知识。文学经典的传承便可以与众多的校园活动相结合,采取“学校提倡、学院主办、社团添彩”的方式,让文学经典的教育与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举办读书报告会、诵读大赛等形式,用活动的方式吸引学生参与,让大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自觉自愿地接受文学经典的熏陶和教育,同时又转变为积极的宣传者。如我校新闻与传播学院的特色活动“晨读经典大赛”就是将传承经典与活动相结合,活动的目的旨在让学院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加深学生的文化底蕴,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学院发起活动,学生自选篇目,对篇目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和理解,将其中感兴趣的内容或故事诵读或排练成节目,通过初赛、复赛和决赛,最终以晚会的形式呈现。活动自开办以来,学生热情度极高,也自主编排了形式各异、各具风格的节目,活动效果也十分良好,不仅让学生对文学经典进行了充分深入的学习,同时也锻炼了本学院学生相关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增强了学生的组织领导能力。

4.文学经典的传承方式需要与新媒体相联系。传统的校园文化活动圉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覆盖面受限,而新媒体的出现解决了这种时空问题,使得校园文化活动的持续性和影响力大为增强[4]。目前,尽管新媒体技术在校园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但是由于其具有不可替代性的优势,在未来一定会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高校应当本着“重视平台作用、找准切入要点、广泛宣传推送、考虑实际效应”的原则,切实加强新媒体文化建设,搭建文化传承创新的多样化、立体化展示平台。

首先,应当开始并加快相关新媒体建设。对传统文学经典传播方式所面临的困境和弊端需要正确认识、正确分析,把握新媒体技术在文学经典传承创新中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增加软硬件基础设施投入,让新媒体成为文学经典传承创新的重要窗口。其次,搭建多样化实践平台。把握学生的个性特征,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建立微信、微博、博客、论坛等互动、体验、引导和渗透式的平台,进一步丰富文学经典传承创新的载体,接收师生的反馈意见,不断加强和改进文学经典传承创新的信息化、数字化和网络化建设,从而促进文学经典在“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中均得到有效的传承与创新。最后,将传统的传承推广策略与新媒体的特性相结合,互补利用。正确分析传统的推广宣传策略中的优势和弊端,结合新媒体的优缺点,在实际运用中要注意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努力实现双向互动、双向联动,共同服务于文学经典的传承推广。

总而言之,经典文学在传承教育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优秀的文学作品为基础,以丰富的文学典籍为资源,以书中优秀的思想、良好的品格为指导,以提升自身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为目的,采取传统传承与新媒体传承相结合的双向联动的传承方法,采用高校主动推广与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形式,来推进经典文学的传承。

参考文献:

[1]黄晓霞.大学生阅读的时代变迁与文化传承[J].晋图学刊,2014(2).

[2]李华,张建永.文学经典对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功能[J].大众文艺,2011(14).

[3]吕红雁.新媒体视阈下高校文化传承创新探析[J].前沿,2013 (22).

[4]薛波.新媒体视角下高校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创新[J].人民论坛,2012 (26).

第4篇:传承传统文化总结范文

传统工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内容,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称公约)明确规定保护工作既包括传承,也包括振兴,只有开展好传承和振兴等一系列工作,才能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振兴传统工艺”的要求,一方面是为更好地履行《公约》,保护文化多样性;另一方面是为构建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体系,激发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服务。

总体来说,振兴传统工艺,有助于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文化生态,丰富文化资源,增强文化自信;有助于更好地发挥手工劳动的创造力,发现和弘扬手工劳动的创造性价值,并在全社会培育工匠精神;有助于促进就业,实现精准扶贫,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增强传统街区和村落活力。

从文化的一般意义上看,传统工艺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不论是造物的观念、技术、技艺、制度,还是产品本身,都被打上鲜明的中华文化烙印。尽管近代以来发生技术革命的周期越来越短,新中国的工业化浪潮曾一度要完全改造传统工艺,但自上世纪90年代之后,传统工艺重新回归到手艺人世世代代的出发点―家庭作坊或企业,重启手工制作、自主生产、自主营销的商业模式。尽管这种文化再生产模式还处于不断优化过程中,但已经实实在在地发挥了这一古老的文化传承体系作用。今天,透过手工制品,似乎“文明可掬”,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智慧、气度和文雅神韵变得真实可感!

我国现阶段发展还存在许多亟待纠正的社会风气和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比如说各行各业中工匠精神缺失;优秀传统文化在生产、生活中的创造性转化不足;青年人就业困难;区域经济和文化发展很不平衡;一些传统街区和村落在现代化进程中失去了活力等。《计划》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建设和社会治理相协调的角度提出:振兴传统工艺在“培育工匠精神”“促进就业”“实现精准扶贫”“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增强传统街区和村落活力”等方面都具有现实意义。

《计划》在制定“总体目标”时充分考虑到了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目前商品生产领域供给与需求不匹配、不协调和不平衡,这个矛盾的主要方面出现在供给侧,表现为生产供给不能灵活适应需求的重大变化。一方面,随着外部需求收缩和国内传统消费需求饱和,一些传统产业出现明显的产能过剩,存量供给远远超过市场需求;另一方面,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各类消费需求的性价比、安全、质量等要求水涨船高,消费趋势也愈发向个性化、高端化、服务化方向发展,而有效供给却难以跟上。传统工艺行业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供需失衡的矛盾,由于大量工艺品样式陈旧,简单仿古,实用性不够,美观度不高,个性化定制不多,柔性化生产尚未真正推广,加上近年来受国际市场疲软和国内礼品市场急剧萎缩的影响,传统工艺各门类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产能过剩”现象。

《计划》制定的“总体目标”是要提升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再创造能力,提升行业管理能力,增强品牌战略意识和文化服务意识,把传统工艺引向健康发展之路。目标紧紧扣住传统工艺的生产供给和文化服务两大主题,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要发掘和提炼传统文化元素,吸收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丰富传统工艺的题材和产品品种;通过提升设计与制作水平,提高产品品质,培育知名品牌,使传统工艺真正能满足人民群众消费升级的需要。

第5篇:传承传统文化总结范文

关键词:中国画;继承;传统

发展文化的脉络就称之为文脉,探究当下中国画的文脉就是为了将发展当下中国画的脉络予以确立,对当下中国画在历史语境中文化意义的探究也是十分有帮助的。身为一个时代的画家,不仅应当跟历史相接轨,而且还应在历史的基础上不断地创新,而这些都只能凭借画家本身的艺术创造力。一个艺术家的创造力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当人们都认同他们的创造力时,中国绘画史也必将理所当然地将他们认定为这个时代的代表,他们的创造也必定会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相接轨,并推动将来中国文化的发展。

一、存在于传统中国画继承中的问题

(一)绘画理念日益西化

因为当下中国文化中有越来越多的西方文化渗入,导致现今众多的中国画家缺乏传统的理念,盲目地追求水墨实验,不是追逐形式方面的中西融合,就是无休止地辩论色彩与形式。

中西文化都属于珍贵的人类文化资产,对中西文化关系的处理,必须先在思想理念方面对其予以区分理解,其次再结合各自的需求,互相学习借鉴、取长补短,而不是盲目地将西方文化加入中国文化之中。切不可全盘否定或全盘肯定某一家的文化,“落后”的中国文化与错误的“中西融合”并不是造成当下发展中国画陷入停滞或误区的因素,中国人认为中国科技没有西方科技先进,文化自然也不如西方先进,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理念。数百年以来,很多中国画家从狂妄自大到盲目自卑,从对古人的尊崇到对西方人的艳羡,展现出他们过分的狂热、浮躁并缺少理智[1]。

(二)传统文化正逐渐被遗忘

传统的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很多杰出的画家都是源自中国,他们总结了众多的画论资源,并将这种珍贵的艺术资产遗留给了我们,怎样对这笔巨大的艺术遗产予以传承,这是值得我们不断探索、研究的话题。许多画家在继承传统中国画的过程中,经常会迷失方向,丧失本身的创造能力,最终被传统所同化,深陷仿古主义的深渊中而无法自拔;还有些人因为不了解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予以蔑视,并四处传播传统文化过时论,所以他们不屑于继承传统文化,并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作为能事。

二、对传统中国画进行继承与发展的对策

(一)应当传承中国画优良的传统

中国画不仅历史悠久,而且还具有光辉的传统,其是用作抒发我国劳动人民情感的一种方式,象征着我国的历史文明,它也使中国人民的聪明智慧得以充分地展现。历代画家经过无数个岁月的摸索实践,创建了多种中国画的艺术表现方式与笔墨技巧,构建了具有民族特点的绘画风格,使中国画成为深受世人景仰的世界艺术宝库中一项闪亮的瑰宝。

倘若与传统相脱离,发展中国画就没有了基础保障,中国画必然会成为无源之水,只能走向枯竭。有些人误认为创新就是对离奇进行追求或者乱涂乱抹,这与中国画的生存基础相脱轨。任何艺术模式要想实现不断地发展,则必须对传统予以传承。历史表明,历代名画家的成长、成名都离不开对先代名画家的传承。譬如张b通过对先代名画家经验的总结,对“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理念予以概括出,建立了指导原则以供后人创作所用;再如以点为皴画法就是五代时期的荆浩创建的,他通过传承并发展范宽、关仝的经验,最终成为一代山水画名师。以上都充分表明了只有对传统予以传承,才能彰显艺术的生命力[2]。

(二)基于对传统中国画的传承来发展中国画

不仅要对传统的中国画予以传承,而且还应基于对传统中国画的传承来发展中国画。

通过不断地实践,中国画的笔墨技巧实现了规范化,其美学理念也逐步建立和完善,受到社会的认可而流传于世,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之一。其拥有悠久的历史,其体系也是自成一派,美学原则也是形神兼具,技法要求更是笔精墨妙。然而传统的建立也是通过持续的革新来实现的,革新的本质就是改变,而这种改变也是有要求的,倘若变得充满了洋味,那也就称不上是传统了。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时,周扬曾在《关于美术工作的一些意见》的报告中指出,画家必须学习和关注世界先进的绘画艺术,有意识地吸纳和借鉴西洋技法,才能拓展中国画的艺术领域。与此同时,新画家也应该仔细地探究民族绘画的遗产,继承和整合成熟的国画技法,才能使中国画作品具备更多的民族性特点。周扬还提出了画家固然应该摒弃保守主义,但是也不能陷入对虚无主义的盲目崇拜之中。这些讲话也正道出了中国画的发展方向。传承与革新、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对传统的传承不是机械式地反复循环,而是需要对传统进行不断地革新与发展。倘若只是单纯的继承传统,却不对传统进行革新,则继承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3]。

(三)应当对发展方向予以明确

必须对传统予以创造性地传承,参考西方文化并发展传统,使“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得以有效地体现。在中国画中纳入西方绘画的观念,以使中国画的艺术技巧更加丰富,为中国画注入新的活力。

鉴于西方和本土的双向刺激,中国艺术可通过如下三方面来应对,那也正是自“”之后中国文化艺术界最广为流传的三个口号:实行现代化革命以实现与世界接轨;复兴民族文化艺术;通过将中西文化进行结合,以实现民族现代艺术的创建。然而将中西文化进行结合并不是指要与传统相脱轨,而是要对传统予以完善、丰富,我们依旧必须将主体定为传统,只是将某些西方艺术元素加入其中,以使中国画变得更丰富。

三、结语

事实证明,中国画家若想发展与革新中国画,则首先应当对发展方向予以确定,并仔细地、不断地摸索、探究,同时在传统的基础上,构建个性风格,那样国人才会认可并崇尚他们,他们才有可能变成新时代中国绘画史的开拓人。

参考文献:

[1]杭春晓.“写生”的概念嬗变与二十世纪中国画[J].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15(05).

第6篇:传承传统文化总结范文

关键词:传统音乐表演艺术;传承;发展

继承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每个炎黄子孙都应该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随着21世纪地球村概念的不断普及,外国文化逐渐入侵我国本土文化市场,韩流日流的火爆程度甚至超过了我国本土流行音乐文化。如何能够在各种文化充分涌流的现代社会使传统音乐表演艺术文化重新焕发生机成为了传统音乐教育者着重研究的问题。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但却因为时代潮流的冲击而黯然失色,新一代年轻人因为媒体的导向,逐渐向外国文化倾斜,中国传统音乐表演艺术不但受众群体逐渐变少,甚至面临着后继无人,濒临灭绝的险境。对于祖辈留下来的宝贵的文化遗产,教育工作者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将古老的传统文化与新生文化进行适度融合,在增大传统文化的关注度的同时,宣传原汁原味的传统文化。传统音乐表演艺术应该在政府和民众的共同努力下来进行,政府发挥其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适度拨款;学校普及传统音乐表演艺术的教育,对年轻人进行兴趣培养,审美熏陶;民间艺术工作者积极宣传,努力提高自己的艺术表演水平;富有极高造诣的传统音乐表演艺术家应出版著作,便于对传统音乐表演艺术爱好者的培养和指导。传统音乐表演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有利于提升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而这一过程需要传统音乐教育者的不懈努力。

一、传统音乐表演艺术的发展

(一)传统音乐表演艺术的教育现状

传统音乐的传承一方面是民间心口相传的传承,一方面是在教育制度的要求下,以师生关系为前提,规定教材为指导进行的系统教育。就民间传播而言,虽然已有的经验和传统风俗能够为其提供有力指导,贴近传统音乐自然生长环境的授课地点使其更能够汲取传统音乐的精髓,但是民间的传统音乐传承仍存在师资力量薄弱,教育设备落后,教育系统不完善等缺点。而就教育制度下的传承而言,学生生活在坐落于城市的培训学校,远离自然,原离传统音乐得以孕育而生的生态环境,原离充斥着人文气息的民间艺术家集散地,这使教育制度下的传统音乐传承在一定程度上华而不实。如何使教育过程更“接地气”,更原汁原味地体现传统文化来自民间的的特性成为体制下音乐教育亟待解决的难题。现代的音乐课堂,必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实践出发,以理论为指导,从民间汲取养分,从国外吸收经验,注重传统音乐的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同时又要把经典的,古老的,有高超水平的传统音乐原汁原味地保存下来,奉之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教师群体应不断提高自身的音乐涵养,把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带给学生们,开拓其视野,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后备力量。注重在音乐传媒,音乐教育,音乐创作等方面的人为调控。把控信息时代的价值取向,生产适合观众口味的具有传统音乐元素的音乐作品。音乐工作者应该树立高度的民族责任意识,在精心音乐创作的过程中不应该仅仅考虑商业利润,更应该在自己的作品中插入中国传统音乐表演艺术的元素,引导歌迷对传统音乐的正确认识。

(二)传统音乐表演艺术教育的大众化普及

目前,仅仅是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才能够接触到一些传统音乐表演艺术的教育。但事实上,由于我国的高等艺术院校并未设置完整的中国传统音乐表演艺术课程,这给对传统音乐表演艺术富有浓厚兴趣的音乐专业学生带来极大的不便。如果能在中国高等音乐教育学院设置传统音乐表演艺术专业或者设置相关的辅修课程,不但能够满足一部分学生的需求,还能吸引更多的音乐专业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进行深入了解和研究,进一步培养富有良好音乐专业素养的传统音乐表演艺术者,提高我国传统音乐表演者的整体素质。其次,不仅应该注重对音乐专业学生的传统音乐表演艺术教育,还应该注重对民间传统音乐业余爱好者的教育。国家应成立中国传统音乐表演艺术文化保护基金,基金应在社会的监督下用于成立非盈利的公益性质的民间传统音乐表演艺术学校,主要面向学校,社区,社会的各个行业和阶层,进行具有专业性保障的,同时也适合整体学员认知水平的免费教育。对于民间已有的专业传统音乐表演艺术组织和团体,组织者应该注重学员从小的教育和兴趣培养。为年轻的表演者提供充足的舞台表演机会,使其在学习阶段就能积累大量的舞台经验。传统音乐表演艺术团体的经营者应该注重在师资力量,教学设备,服装舞美等方面的投资,稳健提升其教育水准。

(三)传统音乐表演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区别于其他文明的标志,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民族特色,民族精神的代表。推动传统音乐表演艺术的教育可以让国人找到历史归属感,增强民族自信心。传统文化具有很高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如果推广成为产业文化,其物质利益和文化利益都是丰厚的。传统文化的教育普及还可以提高世界人民对中国的重视程度,使世界人民加深对中国的了解。中国传统音乐表演艺术作为传统文化的一种,既是历史的积淀和精华,又是新时期可以借鉴,值得探索的文化宝藏。

二、建议

(一)发挥政府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对于一些后继无人,濒临灭绝的中国传统音乐艺术表演艺术种类,国家文化部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一些符合条件的优秀剧种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引起群众的重新关注。同时,国家应该下拨经费,专门用于推进中国传统音乐表演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工作,使一些颇具历史积淀,地域特色,传统风俗的小型的,从事传统音乐表演艺术工作的民间团体得以在观众群体稀少的当下继续正常运转。保证民间艺术工作者的固定收入,有利于为传统音乐表演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培养专业人才。

(二)坚持传统教学模式,糅合时代特点

保持传统的口授心传的教学方式,使中国传统音乐表演艺术能够原汁原味地传承。由于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音乐在本质上的不同,以至于在西方音乐教学体系下培养出来的音乐人才无法领悟到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精髓所在。为了避免文化异化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保护文化源头,继承传统基因成为中华传统音乐表演艺术传承与发展的重头戏。与西方国家系统科学的音乐教学模式相比,中国传统音乐表演艺术教学更加注重心口相传的教学方式,这顺承了中国传统音乐从艺工作者千百年来的从艺经验。讲究“师出名门”的中国传统音乐表演艺术者不但看中艺术手法上的传承,更看重人品格调上的代代延展。

(三)传统音乐表演艺家适当增强理论研究,总结新的教学方法

相比于西方的音乐体系,我国的传统音乐表演艺术缺少完善的理论支撑。已有的研究成果虽然也取得了可圈可点的成绩,例如“借字”方式的旋律发展手法,传统律制的定律风格等等。但是这些研究成果仅仅是研究者个人的经验,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大面积的普及。我国大多数民间的传统音乐表演艺术的开展依旧处在由表演者自身的艺术水平主导的阶段,表演水平良莠不齐,并没有展现出中国传统音乐表演艺术的韵味和精髓,导致新一代年轻人对传统音乐文化的误解和轻视。所以,在传统音乐表演艺术方面已有极高造诣的艺术工作者应积极承担传统音乐的继承和发展工作,总结自身经验,传播先进思想,为民间业余传统音乐表演艺术工作者提供正确的技术引导,精髓点拨。从基层出发,提高我国传统音乐表演艺术工作者的整体水平,促进我国传统音乐表演艺术领域的振兴。

三、结束语

21世纪,中国国民经济总值跃居世界第二,成为世界性的金融大国,然而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在新潮文化不断收获越来越高的关注度的同时,中国传统文化逐渐黯然失色。以中国传统音乐表演艺术为例,在媒体,舆论都导向现代流行音乐文化的情况下,中国传统音乐表演艺术可以说是在夹缝中生存,甚至,其中的不少剧种正面临着后继无人,濒临失传的境地。如何让中国传统音乐表演艺术紧跟时代潮流,俘获稳定的颇具规模的观众群体,是传统音乐表演艺术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音乐如果能够被好好地传承和发展,就能够大大发挥其传统文化自身的魅力和特性,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自豪感,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就目前而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存在教育不到位,政府不重视,媒体忽视,受众群体老化等问题。如果能够引起政府的足够关注;电视,广播,网络等大众传媒进行适度的引导;学校设立教授传统音乐表演艺术的专门课程,聘请优秀教师或民间艺人对学生进行兴趣培养,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那么,传统音乐表演艺术的复兴是指日可待的。

作者:安静 单位:贵州商学院

参考文献:

[1]董维松.关于中国传统音乐及其分类问题[J].中国音乐,1987(2).

[2]樊祖荫.继往开来,团结奋进[J].中国音乐,1994(3).

[3]冯光钰.保护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之我见[J].音乐探索,2003(1).

[4]杨立梅.柯达伊教育体系中传统音乐传统的继承与发展[J].中国音乐,2000(1).

[5]姜夔.一个有战略意义的构想[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8(1).

[6]李彦.不须“乞灵”自知自重[J].人民音乐,1999(10).

[7]李晓樱.中国大陆新闻教育发展的态势的走向[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8(4).

[8]戴元光,金冠华.传播学通论[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318.

[9]杨荫浏.国乐前途及其研究[J].中国音乐学.[10]黄翔鹏.论中国传统音乐的保护和发展[J].中国音乐学.

[11]周文中,邓启耀.《民族文化的自我传习、保护与发展》民族文化文库、文化史论丛书总序见王胜华《云南民族戏剧论》、周楷模《云南民族音乐论》等[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12]蔡仲德.溪山琴况试探[A].中国音乐美学史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8.

第7篇:传承传统文化总结范文

关键词:非遗语境下;民间美术;艺术设计;协同发展;路径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顾名思义,就是指通过利用民间美术与艺术设计的形式对人类社会的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化进行表现的一种宝贵文化。因此,为了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加强民间美术和艺术设计协同发展。

二、民间美术与艺术设计的关系

众所周知,民间美术与艺术设计两者之间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为了加深对民间美术与艺术设计之间关系的认识和理解,接下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民间美术与艺术设计的关系进行详细介绍。

(一)民间美术与艺术设计的来源

民间美术与艺术设计的来源都是相同的,均来自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民间美术与艺术设计均可以看做是丰富人们的生活,提高人们生活的乐趣和幸福指数的表现形式,同样,民间美术与艺术设计是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例如:剪纸和烙花是传统的民间美术,这些传统的民间美术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其内容的表现形式主要以人们的生活的情景为主要内容,以此同时,由于艺术设计的灵感主要从传统的民间美术中获得的,因此,艺术设计也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艺术在设计的过程中,主要以人们的日常生活为载体,这样一来,提高了艺术设计作品的实用性,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总而言之,民间美术与艺术设计都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为丰富人们的生活,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二)民间美术与艺术设计的本质

虽然民间美术与艺术设计都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但是两者的本质有很大的不同,传统的民间美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最为密切,但是艺术设计属于市场推广的产物,因此,艺术设计更注重利用市场的推广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由于艺术设计是以赚钱盈利为目的,因此艺术设计为了满足市场需求,要不断的进行完善和优化,从而达到创新目的,给人们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赚取更多的利润。

三、民间美术与艺术设计的协同发展路径

由于民间美术和艺术设计两者各有千秋,两者相辅相成才能给观众带来了焕然一新的感觉,因此,加强民间美术与艺术设计的协同发展势在必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现提出民间美术与艺术设计的协同发展的路径,为了加深对这些发展路径的认识和理解,接下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民间美术与艺术设计的协同发展路径进行详细介绍。

(一)利用传统民族文化对艺术进行设计

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艺术设计理念的独特性和国际性,其实这些优秀的设计理念绝大部分都来源于全国各地传统的民族文化,因为,艺术设计如果没有有效结合传统的民族文化,那么其艺术设计就没有独特性和国际性而言,因此,为了有效的促进民间美术与艺术设计的协同发展,必须通过利用传统民族文化对艺术进行设计,在利用传统民族文化对艺术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首先,为了提高艺术设计的水平,必须有效的结合传统的民族文化,例如:法兰西人艺术设计的浪漫理念,主要来源于以前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传统民族文化;意大利的建筑艺术设计自古以来就非常著名,是因为意大利在建筑艺术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有效的借助了传统的民族文化,因此,为了提高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速度,必须将艺术设计与传统民族的文化特色进行有效结合,在传统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对现代的艺术进行高效设计,从而提高现代艺术设计的独特性与国际性,在利用传统民族文化对艺术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传统的民族文化也得到了有效的传承和发展。总而言之,通过利用传统民族文化对艺术进行设计,一方面提高了艺术设计的创新性与国际性,另一方面对传承和发展传统的民族文化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从而全面的实现了民间美术与艺术设计的协同发展。

(二)利用民间艺术的设计灵感对艺术进行设计

传统的民间艺术随着地域和民族的差异化表现形式也是各有千秋,种类繁多,因此,每一个艺术设计的简欧可以都可以从不同形式的民间艺术中得到独特的设计理念,也就是说民间艺术的设计灵感不同给艺术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通过利用民间艺术的设计灵感对艺术进行设计,就可以有效的实现提高艺术设计的独特性的目的,在利用民间艺术的设计灵感对艺术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首先,充分认识和理解传统民间美术的含义,然后将民间美术的设计灵感进行整理和汇总,并通过艺术设计的形式将汇总的设计灵感充分的展现出来,其次,由于传统的民间美术非常重视绘画色彩的搭配和运用,然后将那些杂乱无章的事物进行整理和归纳,最终用简单的作品进行展示,因此艺术设计也要借鉴传统民族美术这一特征,从而对艺术设计的创新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除此之外,由于传统的民间美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人们的生活存在很大的独特性,最终导致传统的民间美术也具有很强的独特性和丰富性,因此,艺术设计从多样化的传统民间美术那里获得了更多的设计灵感,与此同时,传统的民间美术也从艺术设计中学习到了更形象生动的表现形式,这样一来,很好的达到了民间美术与艺术设计的协同发展的目的。总而言之,通过利用民间艺术的设计灵感对艺术进行设计,一方面有助于艺术设计从传统的民间美术那里获取更丰富的设计灵感,另一方面,还有助于传统的民间美术学习艺术设计鲜明的表现形式,从而有效的实现了民间美术与艺术设计的协同发展。

(三)通过艺术设计加强民间美术的传承力度

由于传统的民间美术给艺术设计带来了创造上的灵感,而艺术设计的展示又反过来加强民间美术的传承力度,两者在相辅相成中得到了共同的发展,因此,通过艺术设计加强民间美术的传承力度是时代的趋势。在通过艺术设计加强民间美术的传承力度的过程中,首先,在对艺术进行设计的初期,要对传统的民间美术有一定的认同感,并在结合传统民间美术的基础上,实现对艺术设计的创作,这样一来,艺术设计就很好的继承了传统的民间美术,除此之外,由于艺术在设计的过程总引用了大量的传统民间美术的内容,这样一来,艺术设计在展示的过程中,通过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享受,增加人们认识和理解传统民间美术的机会,与此同时,艺术设计主要面向市场的推广,通过媒体报道的形式同样加强民间美术的传承力度,这样一来,艺术设计不仅传承了传统的民间美术,而且还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人们学习传统民间美术的意识。总而言之,通过艺术设计对加强民间美术的传承力度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一定要引起艺术设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四、结语

综上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最宝贵的文化遗产,然而,一些宝贵的非物质遗产却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进步,正在走向流失,走向灭亡,因此,保护和传承这些文化迫在眉睫,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着非常宝贵的传统民间美术,这些传统的民间美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了传承这些传统的民间美术,可以将传统的民间美术融入到艺术的设计中,这样一来,不仅提高艺术设计的独特性,还有效的传承了传统的民间美术,对实现非遗语境下的民间美术和艺术设计协同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耿涵,马知遥.“非遗”语境中民间美术与艺术设计的共向发展刍议[J].民俗研究,2014(2):61-65.

[2]韩芳.『非遗语境中民间美术与艺术设计的共向发展分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6(19).

第8篇:传承传统文化总结范文

历时五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培训即将结束,虽然学习时间很短暂,但我受益匪浅,接收到了许多新知识,对以后加快我县非遗保护传承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现将几天来的学习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坚定文化自信,阔步迈进非遗传承发展的新时代

      党的报告中,提出了坚定文化自信、繁荣中国文艺的目标。不仅标志着我国各项各业走进了新时代,更标志着我国文化领域迈进了全新的文化大繁荣的新时代。同时也为我们文化工作者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正如王晨阳司长讲的一样“机遇与挑战共存”,作为文化工作者要牢固树立在提高中保护的理念、非遗走进现代生活的理念和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生态保护理念。非遗保护的关键是传承,只有不断提高传承水平,才能增强非遗的表现力和吸引力,维护和拓展非遗的生存与发展空间,鼓励和吸引更多的人加入传承行列,实现可持续的非遗保护。 非遗是民族的文化印记,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一个乡村和一个街道社区的生活方式。非遗是以人为核心、以生活为载体的活态传承实践。非遗的生命在生活。要促进非遗在秉承传统、不失其本的基础上,更加全面地融入当代人的生活,让非遗在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传承。把非遗项目和其得以孕育、滋养的人文环境一起保护;避免非遗失去传承基因、环境和土壤。

二、聚力挖掘保护,踏上非遗传承发展的新征程

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而以生活为基础的传承理念就是要坚持传承与创新相结合。就是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三、突出重点抓核心,开创我县非遗传承发展新局面

党的提出了乡村振兴计划,说明我们发展非遗的的重点要与乡村振兴计划紧密结合。我县属于山区县,古称“房陵”,位于鄂西北十堰市东南部,介于神农架、大巴山和武当山之间,素有“千里房县”之称。地大物博,资源丰富,文化底蕴厚重,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以“诗经文化”、“神农文化”、“忠孝文化”、“宫廷文化”等为主的特色地域文化。自然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也非常丰厚。从2006年开始,我县先后挖掘整理了116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资源名录,输入并上传省非遗数据库资源条目共365条。1项部级非遗代表性项目;6项省级保护项目;14项市级保护项目。1个部级生态文化保护实验区。5个乡镇建立了“非遗”传习基地。尽管如此,我县在非遗传承发展方面与兄弟县市还相差一段距离,离国家、省、市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相差更远。通过这次学习,回去以后,结合我县实际,突出重点,抓住核心,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抓好我县非遗工作。

一是秉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指导方针: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针对我县一批频临消亡的非遗项目以及非遗资源进行抢救、保护为主。

二是聚力挖掘一批手工艺项目。虽然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已告一段落,2018年,我们将开展征集传统手工艺作品和技艺,建立我县非遗资源库。

三是精心策展非遗馆,将已经列入国家、省、市、县级非遗名录的非遗项目以及作品分类布展,专门开设一个互动区域,同时展出一批精选的非遗资源。

四是加大非遗工作者及传承人的培训力度。采用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开展非遗培训,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

五是合理利用文化生态实验区,传承发展非遗项目。一方面通过合理的利用,扩大保护工作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另一方面,通过发展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开启文化扶贫的新路子。

非遗工作走进了新时代,任重而道远,学习开启了非遗知识的大门,只有理论结合实际,在实践中边学习边探索,才能创造性开展非遗传承发展。作为文化工作者,我们在坚持文化自信的前提下,非遗知识的学习和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发展永远在路上。

 

                          2019年1月22日

第9篇:传承传统文化总结范文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化;马克思主义;综合创新

中图分类号:B0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2)03-0116-05

从上世纪末开始,在全国范围掀起了传统文化热。关心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人也越来越多,许多学术团体相继成立。西方国家一些思想家也希望复活东方文化传统并使之现代化,用来消除工业文明带来的一系列恶果和弊端。但是,传统文化是一个纷繁复杂的体系,它并不能自然地适应现代社会的环境与需求。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使其在当代获得新的活力,对于当前的精神文明与文化软实力建设意义重大,也是文化大发展与大繁荣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方法论是传统文化现代化成败的关键,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科学的批判和抽象的继承

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内容之一是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成分而摒弃其糟粕。而传统文化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如何做到在继承过程中既不遗失精华,又能很好地去除其糟粕呢?事实上,关于继承传统文化的方法论问题曾经发生过激烈的争论,我们不妨从历史上发生争论的两种观点入手来探讨这个问题。

关于如何继承传统文化的态度和方法问题,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曾经指出,“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必须将古代封建统治阶级的一切腐朽的东西和古代优秀的人民文化即多少带有民主性和革命性的东西区别开来。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但是这种尊重,是给历史以一定的科学的地位,是尊重历史的辩证法的发展,而不是颂古非今,不是赞扬任何封建的毒素。对于人民群众和青年学生,主要地不是要引导他们向后看,而是要引导他们向前看。”他所提倡的这种方法称为批判继承法,代表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待传统文化的一种态度,也是我们在继承传统文化时所一贯遵循的一种原则。

然而,批判继承法所表述的内容比较宽泛,仅仅给出了继承传统文化的一种态度和一般性原则,对于怎样继承的问题并没有给出解答。实际上,任何思想遗产的继承都是一种批判的继承,都要经过取舍和转化的过程。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那样:“实际上,‘批判继承’乃是一个一般性的原则,仅只是停留在此原则的一般性上,就既谈不上‘批判’,也谈不上‘继承’。因为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任何思想理论意义上的继承都只能是一种批判继承,都要经过某种取舍、过滤、转化和重构。”而当我们面对具体的需要批判继承的对象时,究竟应该怎样进行批判和继承呢?冯友兰对此进行了探讨,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有借鉴意义的方法:抽象继承法。

冯友兰是在谈论继承传统哲学命题时提到抽象继承法的,但这种方法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普遍意义。他认为中国哲学史中的有些哲学命题具有两方面的意义:一为抽象意义,一为具体意义。他对哲学命题作抽象意义和具体意义的区分是基于这样一个出发点:“有些道德是跟着社会来的,只要有社会,就得有那种道德,如果没有,社会根本就组织不起来,即使暂时组织起来,最后也要土崩瓦解。有些道德是跟着某种社会来的,只有这种社会才需要的,如果不是这种社会,就不需要它。前者我称之为‘不变的道德’,后者我称之为‘可变的道德’。”他认为某些道德是具有超越性和普遍性的,而如果要根本否定了这一前提,那么对传统的继承也必然会成为一句空话。冯友兰提出的道德的超越性和普遍性,实际上是给出了继承传统的一个前提。有学者指出:“肯定有某种一般性的道德,也就是肯定人与人之间的共通性,肯定某些文化价值的超越性和普遍性。根本否定这一前提,所谓‘继承’也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冯友兰提出的‘抽象继承法’的意义就在于此。”冯友兰对哲学命题所作的这种区分,其意义并不仅仅局限在哲学领域,实际上是对如何批判继承传统文化问题进行了更加深入和具体的探讨,提出了一种思路,触及到了在当代如何继承在封建社会形成的传统文化这样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他的这一观点在当时引起了学术界比较强烈的反响,许多学者对此发表了不同的意见和看法,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对,这种学术争论一直延续到现在。

事实上,批判继承与抽象继承并不是完全对立的两种对待传统文化的方法,关于这一点冯友兰有过这样的解释:“其实,抽象继承和批判继承并没有冲突,也不相违背,它们说的是两回事。批判继承说的是继承要有所选择,于我有利的就继承,于我有害的就抛弃。这说的是继承的对象的问题,说的是继承什么的问题。抽象继承法说的是怎样继承的问题。批判继承选择了继承的对象以后,就有个怎么样继承的问题,它讲的是继承的方法。”

客观地讲,批判继承主要讲的是一个态度和原则的问题,它主张在继承传统文化时要有选择的进行,它可以防止在继承传统文化过程中的照单全收的倾向,而在实践中有可能产生批判多、继承少的问题;而抽象继承法则讲的是怎样继承的方法问题,它有珍惜传统文化的意图,对于继承和保护传统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实践中也可能产生泥沙俱下的后果。对此,不少学者也有类似的看法。朱宝信认为:“‘批判继承法’重在批判,这种方法运用的实际后果是传统文化在社会中几乎被人遗忘;‘抽象继承法’则重在继承,其抽象性不过是达到继承的一种手段。……抽象继承法能够伸张语言的民族性、普适性和历史性,传统文化才能走进当代中国,即达到历史与现实的交融。而按照批判继承法,传统的内容只能(绝大部分地)被拒于当代中国之外。”郭建宁指出:“从历史上看,讲批判继承,结果往往是只有批判,没有继承。讲抽象继承,又往往不加分析,对民主性的精华与封建性的糟粕的区分比较忽视。总的情况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通行批判继承法,拒斥抽象继承法。80年代抽象继承法强势反弹,长期盛行的批判继承法则被搁置一边,很少提及。90年代有人重提批判继承法,指出抽象继承法的不足。”

笔者认为,批判继承法与抽象继承法两者在实践中是互补的,只有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是继承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这里我们不妨称之为“批判的抽象继承法”:即既要根据批判继承法的态度和原则摒弃传统文化中那些过时的糟粕的内容,也要利用抽象继承法提供的方法充分地继承和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内容。只有做到科学批判和抽象继承的统一,才能既不传承糟粕,又能把传统文化的精华发扬光大。

二、与马克思主义实现有机的结合

马克思主义是现代的科学的思想体系,也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离开马克思主义谈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不科学的,其结论也必然是不完善的。可以说,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是传统文化完成现代转型,在当代充分发挥其建设作用的必然。

从历史的角度看,传统文化基本适应了中国传统社会的生长环境,影响和塑造了一代又一代人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对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文化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已经不复存在,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理念和价值观受到了近代西方文化理念的冲击,其自身的缺点也暴露了出来。比如:传统文化缺乏民主意识,而民主意识正是现代政治理论的精神动力所在;传统文化诸多人际关系的伦理原则有着强烈的等级意识,而这与现代的平等意识存在着尖锐的对立;传统文化推崇德治,对法治强调不够;等等。可以说,传统文化的一些理念与价值观并不能完全适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它的现代转型势在必行。而经过一个多世纪现代文化的冲击与浸润,中国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着力发掘的传统精神资源,主要与理性、科学、民主、自由等现代精神相联系。那些与现代精神背道而驰的内容,也受到了多方面的批评。可以认为,传统文化在基本价值取向上已初步实现了由前现代向现代的转化。但由于文化的惯性,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任务还没有彻底完成,依然任重道远。而要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不是对传统文化固有的内容做任意解释,也不是用西方文化模式随意改造传统文化,而是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立足于现代社会需要,使传统文化中那些可以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部分得以发展。

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在理论内容上有许多共通之处,为两者的结合提供了便利。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些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同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和辩证法具有相通之处。中国哲学重视习行践履、强调主观能动性的特点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和认识论也有某种相通之处。另外,虽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具有相当的局限性,但也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等观点有相通之处。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社会理想与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有相似之处,两者在当前的和谐社会构想中产生了共鸣。在共通的基础上,传统文化可以与马克思主义在多个层面上,以多种方式进行结合。首先,可以从马克思主义出发,对传统文化的一些理念进行改造,在保留传统文化特色的同时又使之具有科学性。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的结合就是这方面的范例。提出的“为人民服务”思想,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和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传统民本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结合的典范。其次,可以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赋予传统文化中一些价值理念以时代内容,创造出既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又体现传统文化特色的新概念和新范式。小康社会的提法就是这方面的典范。“小康”是一个具有传统文化色彩的范畴,经由邓小平的诠释而完成了其内涵的现代转换,“小康社会”理论已经成为一个为当代中国发展提供理想图式和现实指向的纲领。再有,可以使用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文化形式表述马克思主义理论,以使其充分发挥对中国建设实践的具体而实际的指导作用。这方面最为突出的范例便是对“实事求是”一词的借用。“实事求是”一词源于《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其中有“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之语。对“实事求是”做出了一个全新诠释:“‘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实事求是”这一民族化、中国化的语言就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的精确概括。

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不仅仅是理论发展的需要,更是实践发展的需要,两者的结合不能脱离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产生了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结合的需要,也决定了两者结合的内容和方向。历史和实践的经验显示,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鲜明的时代特色。在革命时期,实践需要是鼓舞人民的斗志,旧世界建设新世界,所以,当时两者的结合主要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舍生取义等精神与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的结合。而在当前的建设时期,实践的需要是保持稳定的政治局面,大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需要传统文化的和谐成分与马克思主义建设理论之间进行多种方式的结合,充分发挥它们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指导作用。而这也正是建设和谐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任务所在。

需要指出的是,传统文化的发展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不意味着传统文化就处于完全被动的地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也离不开传统文化。对于一个社会来讲,人们认识并接受某种外来思想时,总是以一定的观点作为视界来对其进行评价然后才能采取接受或者拒绝的态度,而这种作为视界的观点则来自于现实的社会历史条件和传统文化。外来文化只有与本民族传统文化相融合,扎根于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才能根深叶茂、开花结果。正如恩格斯指出的那样,每个国家运用马克思主义,都必须穿起本民族的服装。马克思主义虽然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但毕竟是产生于西方的文化,它本身并不能自动地解决中国的问题,必须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从内容到形式都真正转变为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才能被中国人民所接受、更好地发挥其指导作用。事实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及其每一个阶段性的理论成果,都包括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内。思想的发展和形成,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真正走进了中国,在此基础上经过不断的探索,又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它们都是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崭新的马克思主义。

三、弘扬特色与综合创新

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已经内化成为国人的一种思维习惯,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它深藏在每一代人的深层意识中,对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产生深刻的影响。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特色和优势对于其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意义重大。可以说,特色是一种文化的立身之本,只有具有一定特色的文化才能在与外来文化的碰撞和交锋之中不被淹没并且获得进一步的发展,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传统文化中有相当一部分具有民族特色的内容是人类文化发展史中的瑰宝,它们相对于西方文化来讲具有一定的优势,在当今仍然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和重要的价值,可以起到与西方文化融合甚至是纠偏的作用。比如,在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上,西方文化注重个人本位,而中国文化则凸显了关系本位的伦理规范。不可否认,个人主义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进步,是西方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由于个人主义中包含了某种原子主义的倾向,它的兴起尤其是被极端化后也给现代人类社会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形成的关系本位非常强调一方对于另一方所应承担的义务,这为推进人际关系走向和谐的理想境界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念。再比如,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西方文化持人类中心主义的宇宙观,而中国传统文化则持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人类中心主义的宇宙观导致了人与自然的严重对立,而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则有助于走出这种困境。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在思维方式上重直觉、辩证思维、中庸之道;在方法论上重综合,强调相互联系;在人生观方面重视立业、重德轻利;在价值观方面主张国家为上,爱国主义;在道德观上讲求仁、义、礼、忠、孝、和为贵,等等。传统文化的这些特点是需要我们重视并加以发扬光大的。

当然,传统文化中也有一些消极成分,而且影响极大,在实践中需要谨防其负面作用的发生。众所周知,继承传统文化要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然而,仅仅有批判的态度还远远不够,因为传统文化中这些消极成分具有很强的顽固性。这些内容不仅仅是作为一种思想世代传承,而是已经内化成一种民族心理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举止行动。比如,人们都明白法大于隋的道理,但现实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案件难以执行等现象比比皆是,追根溯源,都与传统文化中“重关系、讲人情”的理念有一定关联。因此,不仅要对传统文化中的消极成分有清醒的认识,还要对它的这种顽固性与潜移默化的影响保持清醒的头脑。

然而,在传统文化的当展中,仅仅弘扬其特色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不断地发展与创新。在全球化条件下,传统文化需要积极与外来文化进行交流,借鉴吸收其他文化的优秀成分以促进自身的发展。对其他文化的借鉴和吸收是文化发展的重要条件,封闭的文化很难适应国情和时代的需要,更谈不上创新和发展了。著名哲学家罗素1922年在《中西文化比较》一文中曾经说过:“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过去已被多次证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希腊学习埃及,罗马借鉴希腊,阿拉伯参照罗马帝国,中世纪的欧洲又模仿阿拉伯,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则仿效拜占庭帝国。”在多元文化的交流中,各种文化都可以获得新的内容和新的形式,从而实现共同发展。西方著名的历史学家雅各布·布克哈特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中曾经指出:文化的多元性是推动人类进步所不可缺少的成分,是人类文化进步的一种重要动力。一个民族的文化只有遇到更先进的文化,在冲突与融合中才能创新和发展。从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看,中华民族历来就有海纳百川的博怀,我们的祖先曾经克服种种困难去发展同世界其他各民族的交往,而这也正是中国具有悠久文化历史的重要原因。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在抵御西方列强对中国侵略的同时仍然不断地学习西方各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的实践过程中更是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历史经验表明,对外开放、学习其他文化的长处会推动自身的发展,而拒绝与其他文化的交流必然影响自身的发展与创新。

坚持并弘扬传统文化的特色与在交流吸收中进行创新是一种辩证的关系。保持特色是交流借鉴的基础,交流吸收是为了更好地弘扬特色。国学大师张岱年提出的“文化综合创新论”就很好地体现了这种继承与创新的结合。他认为,创新决不是传统文化的断裂,而是优良传统的继续和发展,而综合中西文化之长,融合中西文化为一体,这才是真正的创新。“综合创新论”要求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西方古代文化以及近代文化,正确认识人类文化的全部成就,同时更要发挥创造性思维,进一步探索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的奥秘,有所发现、有所发明,建立新的文化体系。这一任务是巨大而艰难的,然而前途是光明的。具体说来,所谓“综合创新”有两层含义,一是中西文化的综合,即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综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与近代西方文化的先进成果;二是中国固有文化中不同学派的综合,包括儒、墨、道、法各家思想精华的综合以及宋元明清以来理学和反理学思想的综合。张岱年的“文化综合创新论”为我们在当代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指明了道路。笔者认为,“文化综合创新论”揭示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基本线索,体现了人类文化发展的总体趋势和规律。可以肯定的是,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形势下,在弘扬传统文化的特色和长处的同时吸取各种先进文化的长处,走综合创新之路,符合当前中国文化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07-708.

[2]郑家栋,冯友兰“抽象继承法”之我见[A],郑家栋,陈鹏选编,解析冯友兰[C],北京: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422.

[3]冯友兰,三松堂自序[M],北京:三联书店,1984,299.

[4]郑家栋,断裂中的传统——信念与理性之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343.

[5]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1卷[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242.

[6]朱宝信,论研究和弘扬传统文化的两种态度[J],青海社会科学,2003,(1):32.

[7]郭建宁,的文化观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几个问题[J],河北学刊,2003,(9):7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