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技创新产业规划范文

科技创新产业规划精选(九篇)

科技创新产业规划

第1篇:科技创新产业规划范文

关键词:科技创新园;规划设计;项目概述;规划原则;规划布局

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增长,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地位不断攀升。现阶段我国逐渐形成东部率先发展,中部迅速崛起,西部竞相开发的格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是时代所趋,云南空港国际科技创新园项目的规划布局与建设必将促进经济区资源的优化配置,掀起高新技术革命,带动经济的发展。

一、云南空港国际科技创新园建设意义和紧迫性

1、云南空港国际科技创新园的建设意义

建设科技创新园区有利于工业集群式布局,依托云南省的人才储备和科研力量,综合考虑资源分布、产业基础和主体功能区类型,优化工业发展布局,把科技创新园区作为工业集聚发展的主要载体,把园区经济作为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根据云南省工业化战略布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建设高起点、高标准和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云南省产业结构调整,完成工业化与现代化的完美结合,促进云南省经济的迅速发展,进而带动整个西南片区的发展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

2、云南空港国际科技创新园建设的紧迫性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立足科技创新园区,以第一产业为依托,第二产业为基础,高新技术产业为经济增长点,是云南省社会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强烈愿望。

云南省不仅是西南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连接东、中、西三部经济的纽带,具有极强的经济、政治战略价值。云南省作为西部多民族聚集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民族安定和团结、国家的稳定,更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国共产党的最高奋斗目标。

二、项目概述

1、区位分析

项目位于昆明市向东北、东南方向拓展新区的发展轴线上,紧邻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处于滇中产业聚集区“大板桥-嵩明组团”之中,是建设云南省中部产业发展带的桥头堡。该项目利用空港交通优势疏解了主城发展压力,是滇中产业聚集区发展的战略引擎。

2、项目基地概况

基地内部有良好的山体背景,山体景观良好,地块植被丰富,但水资源较为缺乏。 基地内部交通可达性较差,现状道路为土路,基地西南角有现状村落。项目规划净用地面积45.51公顷,计容建筑面积为59.28万m?,不计容建筑面积为12.81万m?,容积率为1.3。

3、规划背景

项目建设由省科技厅牵头,昆明市政府和省级相关部门协助推进,项目被列入省政府20项重大建设项目予以重点督查督办,同时还被列为2010年、2013年全省“三个一百”重点建设项目和2013年“全省产业督导年”督查项目。

4、产业定位

本项目规划定位为创新企业孵化基地、创新总部基地、创新人才培育基地、科技生态创智园、市场科研金融结合基地。项目重点发展生物、高端装备制造及新材料大三产业。构建以科技创新研发孵化平台、科技总部办公基地、科技服务及公共配套服务组成的三大功能板块。旨在为技术创新活动构建一条“企业孵化器――公共研发平台――金融投资体系――科技成果形成产品――产权交易――市场中介――法律服务――物流平台”的完整创新链条。

三、总体构思和规划结构

1、总体构思

本规划方案在以上理论及原则指导下以基地与山体、绿地、自然的关系为切入点,以0.5平方公里的步行可达为规模尺度,将公共空间及功能组团楔入各个组团内部,以形成高密度、混合功能、紧凑发展以步行为主的慢行交通系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园区氛围。

2、规划结构

打造“一心、一带、多组团、绿网渗透”为规划结构――园区打造五条多彩花带,并依托云南良好的气候、资源优势,将整个园区融入在多彩花带、生态绿地和景观水系之中。

四、规划原则及规划布局

1、规划原则

本项目以绿色新田园城市理论为依据,采用基本组团模式与社会城市模型打造健康的、活力的、绿色的、可持续发展的创新科技园区。同时,本项目体现人文主义的规划原则,从人文主义价值、原则、特征、营造理念来展开规划设计。

2、规划策略

(1)打造创新平台、密集创智的创新链。打造创新园科技创新研发孵化平台、科技总部办公基地、科技服务及公共配套服务三大功能区,为企业、人才机构创智提供全面平台。

(2)打造景观优先、形态完整的鲜花人文小镇。整合昆明当地气候、景观、历史人文等资源特色,以鲜花为主题,打造立体花带景观和配套商业老街,通过中央绿核、鲜花小镇、植物王国、古街巷追忆营造极具当地特色与吸引力的创智园。

(3)打造组团空间、复合渗透的生态立体空间。园区提供了“最佳可持续实践”的展示平台,将低碳、绿色基础系统等设施对住户和访客开放。通过生态立体的多重空间,塑造丰富的灰空间体,与变换丰富的景观花带、形式多样的建筑体系相结合构建一个丰富的内外部交流空间。

(4)打造尊重自然、多重台地的坡地建筑、景观体系。尊重自然、因地制宜,提倡零土方开发。通过对现状坡地的认知与解读,塑造多重台地。建筑依山就势,采用退台式建筑设计化解山地高差,与花带景观结合,打造独具特色的坡地建筑、景观体系。

(5)打造多元复合、设施完善的多功能小镇。优化用地布局,满足创新园生物、新材料、装备制造三大产业的功能需,完善产业居住、配套商业服务设施配套等功能,打造以产业研发孵化为主导,服务、生产、居住、游憩为一体的多功能复合小镇。

(6)打造复合慢行、节能低碳的绿色交通体系。组织交通微循环,完善慢行系统,建立人车分流,园区内采用智能、清洁能源型交通组织园内交通方式。规划慢行步行道、慢跑道、自行车道、登山道等多种绿色交通方式共存的慢行交通体系。

3、道路交通规划

(1)交通组织。组织园区内部交通微循环,打造研发功能区人行连廊与车行流线分离的立体交通模式。货运车辆进入园区后可从北部停车场入口进入地下车库,并在地下车库内形成交通环线,货运功能可覆盖产业研发组团的大部分区域,设置地下车库货运专用出入口。

(2)慢行系统分析。规划以花带景观步道为主线、以广场为主要节点、结合园区道路人行道和宅前小路铺装,整体构建园区的慢行网络体系,同时在地块西北角的产业研发组团打造二层步行连廊。

4、竖向设计

基地紧在机场航空限高范围内,地块所在区域航空限高绝对高程2142.30米。山坡地保护性利用主要受到地形、坡度、坡向的制约,设计中考虑顺应山地的地形特征,确定合适的土地平整方案,对场地进行梯级台地处理,以最大限度的逐级平地化用地,进而达到与自然环境的协调、融合。

五、结束语

本规划以打造健康的、活力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创新科技园区为出发点,以体现人文主义特征作为落脚点,结合昆明当地资源禀赋,逐一将规划策略进行落实,将创新园打造成为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的科技创新中心及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乐土!

参考文献

第2篇:科技创新产业规划范文

1规划院“十二五”农业科技工作取得的成效

规划院始终坚持“科技立院、人才兴院、质量强皖、开门办院”的发展战略,以科学发展为主线,以构建“部级现代农业工程技术支撑体系”和“部级现代农业规划咨询工作体系”为抓手,紧紧围绕中央“三农”政策精神和农业部中心工作,深人推进“政府服务、科技创新、工程集成”三大平台建设,建立健全符合自身特点的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十二五”农业科技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引领并推动了我国农业工程学科建设和发展。

1.1科研领域不断拓展“十二五”规划院始终坚持研究课题来源于实际需求、研究成果应用于生产实践,针对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农业工程问题,开展了 大量研究工作,主持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科技支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等部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70余项,较“十一五”增长了75%。科研内容涵盖农业资源遥感监测、生物质能源、废弃物综合利用、农产品加工、设施农业等领域的现代农业技术研究与推广示范、工程集成和标准制定(修订)工作,取得了一大批农业工程科技创新成果,许多重要成果在农业生产上实现产业化开发和规模化应用,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我国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

1.2规划咨询水平稳步提升规划院拥有农业行业工程咨询甲级资质、建筑行业和农林行业工程设计甲级资质和工程监理甲级资质,现代农业规划咨询业务一直是规划院主要的工作职能之一。进人“十二五”以来,以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导向,以加快农业产业发展、实现区域农业现代化为目标,恪守“公正、客观、科学、可靠”的咨询准则,积极服务于农业部、全国各级政府及农业部门、龙头企业等单位,共承担完成各类咨询项目1900余项,包括省级、地市级农业规划200余项。咨询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工作成果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认可,为政府农业投资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政府部门和建设单位项目的科学决策和组织实施发挥了重要的咨询和参谋作用。

1.3科技基础条件逐步改善科技基础条件资源作为科技创新的基本手段和载体,对农业科技的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十二五”以来,规划院围绕学科建设,以产学研一体化为主线,深人谋划条件建设项目,科技基础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先后承建了农业部生物质工程中心、农业部遥感应用中心、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装备分中心,以及农业废弃物能源化利用和农业设施结构工程两个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同时,为了满足科学试验、示范推广的需要,先后投资建设了苏家屯循环农业示范基地、顺义杨镇中试转化基地和河北永清示范基地。通过强化科技基础条件建设,提髙了科技产出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步伐,有力地推动了产学研一体化的进程。

1.4科技成果培育效果显现规划院依托国家(省部级)科研攻关课题和各级政府委托的农业咨询项目,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难题,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规划院共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励48项(部级1项,省部级47项),较“十一五”期间的6项有大幅提高,其中,“秸杆成型燃料高效清洁生产与燃烧关键技术装备”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青海省‘十二五’特色农牧业发展规划”荣获2014年全国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一等奖,成为当年农业专业领域唯一获得咨询成果一等奖的项目;国家(行业)标准18个;鉴定成果13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专利52项、软件著作权14个;发表学术论文475篇(其中,SCI12篇,EI83篇),主持参与编著著作20部。大量的优质科技成果对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1.5人才队伍建设逐步加强按照“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十二五”规划院通过积极做好选拔干部、评优选先、推选专家、专业培训、职称评审等工作,吸引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共培养博士后26人,引进博士25人,取得正高级职称17人,副高级职称40人。多人获得国家荣誉和奖励,其中,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部级人选1人,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2人,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1人,全国先进工作者1人,全国农业先进个人1人。2014年,规划院还推荐评选出规划、遥感监测、有机肥料、设施园艺、农产品加工等8个院级优势创新团队,通过科技创新团队的遴选,进一步凝练了学术方向、整合了学术资源,打造了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一流人才队伍,形成了学术梯队,提高了全院整体科研实力。

2农业科技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期,发展呈现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化三大特点,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因此,农业科技发展要充分认识当前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要求,着力解决制约现代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2.1创新驱动,促进农业“转方式、调结构”

当前,农业发展过程中的资源环境压力、人口耕地、粮食安全等一系列问题凸显,亟须大力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2014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方式关键靠科技。通过科技创新,重点攻克一批核心技术、关键技术,为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提供科技支撑;突破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等高新技术研究,带动传统产业技术升级,加快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培育和发展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w,使农业尽快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技术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走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2.2深化改革,促进科技体制机制创新为了构建

总体布局合理、功能定位清晰、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体系,充分发挥其在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提升国际竞争力和保障国家安全中的战略支撑作用,2014年年底国家启动实施了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将中央各部门管理的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整合形成五类科技计划、专项和基金,强化顶层设计,打破条块分割和资源“碎片化”的痼疾,改革管理体制,统筹科技资源,加强部门功能性分工。改革从源头上破解了科技计划体制机制的弊端,为科技改革带来了春天,为科技创新奠定了基础。整合后的重点研发计划将以重点专项的方式从基础前沿、共性技术到应用示范进行全链条设计、一体化组织实施,从终端目标出发,着力解决产业发展亟须攻克的关键问题。

2.3需求导向,促进产业链跨域集成协同研发作为产业发展的关键支撑,农业科技工作的最终目的是通过科技研发成果解决农业生产和经营中的实际问题,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农业科技工作应围绕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对科技的重大需求,坚持支撑产业、服务产业的目标导向,完善体系、统筹资源、强化服务,为保证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在创新驱动的新常态下,农业科技将催生新产业,如大生态农业、大生物农业、大健康农业、大数据农业、大品牌农业和大城市农业等?,农业研发模式将从单向技术研发向产业链式集成技术研发转变,而新产业的发展,需要充分调动各级各类科技资源与社会力量,共同开展研发、转化和推广,形成各产业科技力量在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基础上的大联合、大协作格局[51,激发创新活力,促进农业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2.4“一带一路”,促进农业“走出去”

2013年9月,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旨在促进沿线各国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命运和责任共同体。“一带一路”沿线60多个国家丰富的农业资源,为中国农业“走出去”带来极其广阔的市场。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能把农业“走出去”面临的基础设施落后、贸易不便利、融资困难等问题逐步解决,为农业“走出去”带来绝佳机遇夂统筹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做好顶层设计,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开展国际合作交流,实现更高起点上的自主创新和跨越发展,巩固和提升利用国际资源服务于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能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建设。

2.5人才战略,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发展

当今世界,农业的竞争实质是农业科技的竞争,我国农业科技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上都与发达国家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原始创新和关键技术成果明显不足,究其原因,核心问题还是缺乏人才。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程度决定了农业科技进步的速度和质量,因此,农业现代化建设需要培养出高素质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实施人才战略,培养人才对待科学技术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人才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热情,不断挖掘人才的科技创新能力,大力发展原始技术创新人才、农业科技成果推广转化人才,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要凝聚智慧力量,实现农业科技创新的大突破、大繁荣。

3农业科技工作的重点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经济发展进人“新常态”,各项改革事业进入“攻坚期农业现代化建设应顺应新常态下提质增效升级的内在要求,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抓手,努力构建保供与增收并举、速度与质量并重、生产与生态协调的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新格局'规划院的农业科技工作将立足于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调整新重点,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

3.1加强重点领域集成创新研究紧紧围绕农业现代化建设、确保粮食安全的战略目标,以关键技术组装集成为重点,开展农作物资源监测技术、生物炭应用技术、能源环保技术、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技术、温室节能改造技术等重大关键技术创新集成研究,发挥规划院多领域的工程技术和装备集成优势,以应用研究为主体,形成具有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的农业大联合,打破部门、单位、区域和学科界限,凝聚科技力量,构建上下联动、左右协同、资源共享的农科教结合新局面。解决影响现代农业发展全局的重大技术瓶颈,提髙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

3.2构建农业产业综合研发体系长期以来,农业科研单位的研究课题大多来源于国家与各级政府的项目计划,按市场需求的自主研发项目相对较少。科研与市场脱节,在产出成果的效率和效果上无法与国外大企业的团队式、工厂化相比,难以解决农业发展实际问题'因此,农业科技要转变从文献到研究的科研思路,将农业实际问题作为工作的主要对象,将技术应用变成科研的第一要务,围绕国家目标、产业需求和农民需要,以实验室、创新团队与产业技术体系等为载体,实现科技人员、研究基地与应用平台的有效衔接,促进研究成果的转化,推动研究与市场的结合,赋予科技成果真正的活力和生命力。

3.3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建设科研基地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物质基础,是推动科技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是衡量科研院所学科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科研人员掌握实验方法、科技创新和合作交流的重要基地。因此,要充分利用规划院现有的五大科研基地,加强基地条件建设,协同推进农业废弃物能源化利用和农业设施结构工程两个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发展,聚焦高端研发,创新和试验一批优秀科研成果,使基地在促进农业科技创新中发挥真正的效用,提高科技创新与服务能力。

3.4充当农业“走出去”的“智囊团”和“实践者”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进一步增强为农业“走出去”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发挥农业工程技术装备集成创新、农业发展与区域规划、农业项目建设咨询等方面的技术与人才优势,在农业“走出去”的战略规划布局、重点区域与关键行业的选择、投融资方式、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前期咨询等方面充当“智囊团”;在农业“走出去”的农业资源普查与监测、农村沼气与生物质能源环保技术与装备、农产品加工技术与装备、设施农业技术与装备等方面充当“实践者”,努力推动形成农业“走出去”工作合力,为实施我国农业“走出去”战略做出应有的贡献。

3.5打造创新型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加强农业科研人才结构优化,合理调整人才队伍结构,培养由研究员、高级工程师、工程师构建的“金字塔”形创新型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做好“传帮带”工作,加速培养一批优秀的领军人才和科技团队,运用有效的管理机制和良好的依托平台,提高整体科研水平,争取承担重大项目,研发更多的科研成果以专项资金的方式支持优秀青年科技人员开展基础研究工作,支持科技创新团队开展重点研究领域技术提升提质工作,为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第3篇:科技创新产业规划范文

6月5日,科技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部、教育部、、国家林业局,。中国银监会八部门共同举办的“全国科技特派员工作会议暨农村科技创业行动启动仪式”在北京隆重举行。会议传达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的重要指示。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科技部党组书记李学勇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各部委负责同志出席了会议。来自全国各地有关部门代表及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代表参加了会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对此次会议非常重视,专门作出重要指示,指出科技特派员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要求“围绕破解‘三农’难题、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总结新经验,开拓新思路,创新新举措,大力提升和扎实推进科技特派员工作”;希望”加强部门协作,完善创业政策,推动科技创业服务平台建设,营造良好的农村科技创业服务环境,为造福亿万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会议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国务院《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精神,总结交流各地科技特派员工作经验,安排部署下一阶段工作,下发了《关于深入开展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的意见》,启动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福建,宁夏等省区的领导,浙江、内蒙古、辽宁等省区科技厅领导,以及优秀科技特派员代表、法人科技特派员代表等不同方面的代表作了大会交流发言。会议表彰了550名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165个全国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集体和23个科技特派员工作省级优秀组织管理单位,认定了73个科技特派员创业链。会议动员广大科技人员作为科技特派员深入农村基层,开展创新创业和服务,为发展现代农业,统筹城乡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切实贡献。

我国首次专利行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在《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颁布实施一周年之际,国家知识产权局了《专利行业发展规划(2009年-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这是我国首次专利行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

截至2009年5月31日,我国取得专利人资格证书的已有10219人,批准设立的专利机构共716家,执业专利人6017人。在国家知识产权局总共受理的503万件专利申请中,有71.1%经过专利人。

《规划》明确了未来7年专利行业的发展目标、基本原则、主要任务、专项工作以及政策保障措施等。《规划》提出,到2015年要确保专利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专利人队伍规模大幅度增加,达到1万人左右,其中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的专利人才达到上千人专利机构发展水平大幅度提升,特色突出、专业化水平较高的优秀专利机构达到100家以上;专利行业法律法规体系更加完善初步建立专利行业诚信、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秩序;逐步形成专利服务行业区域协调发展的态势。

2009年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首批项目立项公布

近日,科技部和财政部已完成了2009年度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第一批项目的审定工作。这项审定工作是根据《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关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的暂行规定》、《科技型中,J、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财务管理暂行办法》,经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管理中心组织有关专家和单位进行评审和评估的。本批立项项目涉及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机电一体化、新能源和环保等领域,共计2725项,计划资助总金额16.6696亿元。现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2009年度支持的第一批项目已经在相关网站公布。

“蓝火计划”试点正式启动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携手地方政府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

6月2日,“蓝火计划”一常熟产学研合作试点活动在江苏省常熟市举行,本次活动由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和常熟市委,市政府共同主办,科技部火炬中心、江苏省委组织部,科技厅,教育厅为活动支持单位。江苏省长助理徐南平、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常熟市委书记王翔出席活动并讲话,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副主任李建聪在开幕式上宣读了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志的贺信。来自全国52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230多名专家,常熟企业代表300余人,以及苏州及常熟市相关部门负责人共8002人参加了开幕式及会后的产学研对接活动。

“蓝火计划”是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响应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号召,促进高校与地方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推进区域创新及企业技术创新而开展的一项具体工作。目的是加速高校创新科技成果向社会转移及产业化,增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

在会上,李志民对“蓝火计划”作了简要介绍。他说,蓝色象征科技,火代表动力,蓝色火焰是火焰中温度较高的部分。蓝火计划寓意为将科技创新的火种播向神州大地,用高校科技力量提升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蓝火计划”的核心是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携手地方政府,充分发挥高等学校人才和科技优势,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及地方产业发展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组织高校赴地方开展产学研合作活动。同时,也希望能借助地方及企业的资源、资金优势支持高校,提升高校科研水平及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尤其是要积极配合国家促进大学生就业指导思想,共同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为大学生多创造就业岗位,从而实现优势互补、互惠共赢、共同发展。

李志民介绍,在“蓝火计划”实施初期,将主要面向产业经济发展有一定特色、行业产业集聚效应明显,企业创新需求旺盛的地区,计划每年有重点地选择几个地方开展活动。2009年主要是要挑选几个有特色的地方进行试点工作,待试点工作取得一定经验和成效后再全面铺开。李志民说:通过从经济实力、产业特点、现有基础,试点目的等方面综合比较,我们认为常熟较适合作为“蓝火计划”试点城市。经过多次协商,双方针对常熟产业特点拟定了“蓝火计划”在常熟进行试点的行动方案,常熟成为”蓝火计划”首个试点城市。

第4篇:科技创新产业规划范文

关键词:合肥;科学智慧城;战略定位;空间设想

Abstract: in this paper, drawing on the successful mode of science development at home and abroad and experience, proposed the strategic positioning of China in hefei science wisdom city space and vision, and to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hefei city China scientific wisdom, put forward related Suggestions.

Key words: Hefei; Scientific wisdom city; Strategic positioning; Space idea.

中图分类号: TU984.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引言

建设合肥中国科学城是合肥由来已久的战略。2004年,科技部明确将合肥市作为科技创新型试点市,重点支持合肥市相支体制综合改革,共同搭建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立国家科技创新型示范基地(合肥科学城)。2012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在合肥高新区开工建设,以此为契机,安徽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合肥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四方提出“省院合作、市校共建”战略合作,共同建设创新联合体和创新载体。未来,合肥将以“院(中国科技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为引领,以“岛(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科学岛)”为支撑,以“城(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核心示范区)”为载体,以“区(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依托,打造“中国科学智慧城市”,形成科技智力汇集新高地。

1 建设合肥中国科学智慧城的意义

1.1 是落实国家科技资源战略型布局,探索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具体实践。

目前,以国务院名义批准的科技城只有绵阳一个城市,此外还有中关村、东湖、张江三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其中,中关村、东湖已分别开始启动中关村科技城和武汉未来科技城的建设。合肥密集的科教资源、鲜明的研究特色、雄厚的研究积淀、卓越的科研基础设施与条件、相对完善的产业化基础、优美的生态环境和丰厚的人文资源以及未来国家交通枢纽地位等都构成了合肥建设中国中国科学智慧城的区位优势。

1.2 是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推动城市转型发展的内在要求。

国际发展经验表明,当一国人均GDP在2000美元以下时,经济发展主要靠资源投入驱动,产业技术进步主要依靠模仿和引进技术来实现,而当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后,创新能力将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2012年,合肥市人均GDP接近8000美元,已进入整体跨入创新驱动型发展阶段。因此,从准确把握未来国内外环境变化趋势入手,从调整本地发展要素资源战略性布局开始,突出前瞻性,启动中国科学智慧城建设,是合肥作为加速崛起的现代化新兴中心城市下一步发展的内在要求。

2 国内外科学城建设的模式与经验

科学城作为科学、教育与工业相结合的一种经济、社会现象,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斯坦福研究园和苏联的新西伯利亚科学城,是在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依托知识、技术、人才的高度集中化来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的组织形式。

科学城内的活动主要是研究、开发,生产高技术产品。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以开展基础科学研究为主的科学城。如前苏联新西伯利亚科学城、日本筑波科学城、韩国大德等,二是以发展高技术及其产业为主的科学城。如美国硅谷及波士顿128号公路高技术园区、英国剑桥科学园、印度班加罗尔等。从现实情况看,多数科学城的功能都已经大大扩展,发展成为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集中,基础设施完善,环境优美,以高新科技产业为主体,集科研、生产、服务和居住为一体的新型城市形态。我国的中关村未来科技城、天津未来科技城、武汉未来科技城、广州科学城和中新知识城、成都新川创新科技园、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无锡太湖科技园等均进行了有益探索并取得显著成效。

国内外科学城的发展模式

基本类型 主要功能 运作模式 主要促进措施

一是以开展基础科学研究为主的科学城;二是以发展高技术及其产业为主的科学城。 一是通过聚集效应提高科技研究开发能力;二是通过辐射效应发展高技术产业;三是发挥带动效应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一是国家规划和管理的运作模式;二是地方规划和管理的运作模式;三是国家和地方联合规划和管理的运作模式;四是大学规划和管理的运作模式。 一是争取国家、省、部支持;二是加强顶层设计,谋划空间载体和平台,合理选址和规划;三是制定法律法规,出台人才、创新、产业等方面优惠政策;四是坚持市场化运作,积极争取企业和民间资本的支持;五是优化环境,加强创业文化氛围培育。

3、合肥中国科学智慧城的定位思考与空间设想

3.1 战略定位

从全国范围来看,高端打造科学智慧城成为城市在整合创新资源、壮大经济规模、发展新兴产业、汇聚高端人才、打造生态城区、创新体制机制等方面的战略承载空间,这为合肥建设科学智慧城提供了宝贵经验。

立足合肥雄厚科技资源优势和产业集聚基础,从打造区域创新战略高地和支撑带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高度规划设计合肥科学智慧城的战略愿景,应该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引领产业技术发展的战略创新平台。结合区域产业发展重点布局一大批战略性产业技术创新载体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探索形成产学研各类创新要素充分融合、联动发展的新机制,带动合芜蚌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改革探索进程,成为争夺战略前沿技术领先地位的主战场和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动力源。

支撑区域经济崛起的经济增长引擎。壮大园区经济规模,培育发展总部基地和创新型产业集群,把握全球产业分工网络重构契机打造产业竞争优势,成为支撑合肥特大城市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板块。

驱动区域转型升级的新兴产业高地。强化创新创业孵化培育体系,激活区域科技教育资源转化为经济活力,围绕新兴产业领域培育聚集具有较强产业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成为新兴产业孕育成长的创业领航区和引领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先导示范区。

富集现代服务产业的金融商务载体。聚集整合金融服务资源,完善技术与资本高效对接的机制,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产业,完善科技服务体系,成为区域性科技金融商务中心。

嵌入全球创新网络的国际人才特区。申请创建部级人才特区,推动研发运行机制创新,大力吸引高端创新创业人才,汇聚国际一流的研发团队,加快培育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成为全球创新人才流动网络和全球技术合作网络的重要节点。

融合科技山水人文的智慧田园新城。高标准建成国际水平的基础配套设施,布局融田园风光、科技公园、生态景观于一体的开放式绿色空间,深化智能化数字城市管理应用,建成智慧化运行的现代田园科技新城。

3.2 空间设想

合肥中国科学智慧城选址东起大蜀山、北到新桥国际机场、南至派河、西到小庙和官亭,围合区域面积约500平方公里,建设用地控制在100平方公里以内。规划建议利用城市西部的山、湖、河、渠、田自然格局,依托复合交通走廊,按照“轴向延伸、组团布局”的思路,构建“一轴延展、两区推进、四城环绕、山水田园”的城镇空间结构。

“一轴延展”:依托长江西路、312国道,强化其快速通道作用,“集束式”布局服务中心、生活中心、研发中心和产业中心,打造合肥中国科学智慧城东西向带状拓展的复合空间发展主轴。

“两区推进”:依托发展主轴,打造启动区和拓展区。启动区以高新区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示范区和合肥创新平台(一中心,三基地)为基础,打造整个中国科学智慧城的知识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拓展区以高新区和肥西县合作区为平台,努力建设成为自主创新和科技转化能力强的生态型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组团环绕”:依托核心区和拓展区,结合新桥国际航空枢纽和紫蓬山国家森林公园建设,向西、南、北跨越式发展,构建新桥空港新城、科学岛、高店田园风光农业区、官亭现代制造基地、紫蓬生态旅游区。

“山水田园”:以自然生态环境为基调,充分利用和依托现有的山体和水体,在最大限度上保护原生态,形成“山水环绕、田园嵌入、轴带生长、组团簇群”的集中紧凑型发展格局。

4加快合肥中国科学智慧城建设的相关建议

4.1 成立合肥中国科学智慧城建设领导小组

参照中关村、武汉东湖等示范区的合作共建模式,争取建立由安徽省、科技部、中科院、合肥市共同组成的合肥中国科学智慧城“四方共建”机制,成立共建领导小组,协调重大决策事项,争取国家创新资源布局和政策先行先试,设立日常合作工作机构,落实推进各项工作;设立由省市相关职能部门共同组成的工作小组,推进各项具体工作。

4.2 加强战略研究和智库建设

聘请国内外著名研究咨询机构开展合肥中国科学智慧城发展战略研究和顶层设计,具体可以下设新兴产业、产业金融、国际合作、科技中介、智慧园区、管理创新等专业领域;同时,成立高层次战略咨询顾问机构,成为谋划合肥科学智慧城发展战略和发展路径的智囊智库,指导制定整体竞争发展思路,并能够借此成为搭建国际合作渠道、整合全球创新资源以及拓展国际发展能力的重要抓手。

4.3 编制《合肥中国科学智慧城总体发展规划》

聘请国内外著名规划设计机构开展《合肥中国科学智慧城总体发展规划》;《合肥中国科学智慧城总体发展规划》形成之后,建议由安徽省人民政府、国家科学技术部和中国科学院联合报送国务院,由国务院进行审议、批准和。

4.4 加大宣传力度

广泛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多种媒体和互联网宣传合肥中国科学智慧城相关工作推进情况,营造社会各界关心和参与中国科学智慧城建设发展的良好氛围。筹划举办高规格的中国合肥中国科学智慧城专家高峰论坛,邀请安徽省、科技部、中科院等领导和有关专家参加,共同探索适合安徽特色的科学智慧城建设模式。

参考文献:

[1]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合肥中科智城战略规划研究(草案)》.2012年10月

[2]肖刚.广州市科学城及其规划建设的思索.城市规划汇刊.1999年第1期.P25-27

[3]刘弘涛.中国科技城绵阳城市空间发展研究.西南科技大学.2008

第5篇:科技创新产业规划范文

第二条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保护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体系,以制度创新、机制创新推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将自主创新作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

第三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规划的编制和修订应当充分体现促进科技创新的基本要求,并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重大科技项目等作为规划的重要内容。

第四条市人民政府(以下简称市政府)应当制定*市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以下简称科技规划),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批准后组织实施。

科技规划应当包括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目标、投入、关键技术与重大专项、政策措施等内容。

第五条市、区人民政府(以下简称市、区政府)应当定期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科技创新发展、科技政策与法规执行、科技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等情况。

市、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应当加强对市、区政府实施科技法律、法规情况的监督检查。

第六条市、区政府科技行政管理部门(以下简称市、区科技主管部门)是本行政区域内科技创新促进工作的主管部门。

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相关的科技创新促进工作。

第七条市、区政府应当探索建立适应自主创新需要的新型公共服务体系,组建战略研究、知识产权、技术转移、技术产权交易、情报信息等公共服务机构。

鼓励相关行业协会、中介机构等组织开展科技创新咨询、评估、经纪、行纪等服务。

第八条合理利用境内外科技资源,促进科技交流与合作。

加强与*特别行政区的科技合作,促进两地创新人才、设备、项目信息资源的交流,建立科技资源共享机制。

第九条市、区政府应当加强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为科技人才营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建立、完善创新、创业的政策支持体系,吸引科技创新型人才到本市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市、区政府应当制定促进人才培养的有效措施,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后备队伍建设。

鼓励教育、培训机构开展创新型人才的继续教育和职业教育。

强化素质教育,加强开发少年儿童的创造性思维,支持青少年的科技创造活动。

鼓励、支持离退休人员的科技创新活动。

第十条市、区政府应当建立财政对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引导和促进企业以及其他社会资金投入科技创新活动,推动全社会科技创新经费持续稳步增长。

市、区政府财政科技经费投入及其中的研发经费增长幅度应当与地方可支配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相适应。逐步提高财政投入的研发经费占财政科技经费投入的比重。

第十一条进一步整合市财政各类专项科技资金,设立科技发展的专项资金,分项管理,规范、统筹使用,提高科技经费的使用效率。

第十二条科技发展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如下:

(一)科技创新理论、战略、路径与方法研究;

(二)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

(三)技术创新活动;

(四)新产品研制、高新技术成果转化;

(五)技术进步与技术改造;

(六)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及重大项目建设;

(七)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等科技条件平台建设;

(八)科技创新奖励;

(九)科学普及、科技交流与合作;

(十)知识产权资助;

(十一)与科技创新相关的其他活动。

第十三条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研究开发机构在本市的联合和协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科技发展专项资金给予配套资助:

(一)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建立或者与企业联合建立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的;

(二)取得国家、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与重大攻关项目立项的;

(三)本市企业采用委托研究、共同开发、产权共享等形式与*特别行政区高等院校、法定机构研发合作的。

第十四条建立和完善财政科技经费投入绩效评估机制。市科技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科技项目评估标准,完善科技项目验收机制。

市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依法加强对政府投入的科技经费使用情况的绩效监督。

市政府应当完善对财政科技经费使用的投诉处理机制和社会监督机制。

第十五条建立政府财政科技经费投资或者资助建设的科技基础设施和科技条件平台资源共享机制,促进研究实验基地、大型科学仪器与设备、科技数据与文献、自然科技资源、信息网络资源等资源的整合和有效利用。

市科技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按照本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发展的需要,统筹规划,调整和设置本市公共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平台。

第十六条市政府可以发起或者参与设立创业投资基金,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创业投资企业,引导创业投资企业投资于预期良好的科技项目或者属于鼓励发展范围的初创科技企业。

第十七条市政府可以发起或者参与设立再担保机构,重点扶持担保机构对企业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担保。

市政府可以建立政策性信用担保机构风险准备金制度,对于市政府设立的再担保机构为担保机构担保科技创新型企业提供再担保而发生的亏损,实行财政有限补偿担保代偿损失。

第十八条市科技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建立自主创新产品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机制,并征求企业和社会的意见。每年公布本市自主创新产品目录,目录公布前应当公示,公示期限不少于十五个工作日。

政府采购、政府投资工程在同等条件下应当优先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目录中的产品和服务;对符合国家规定、需要重点扶持且经科技、贸易工业行政主管部门认定,首次投放市场的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采购应当优先采购。

购买自主创新产品目录中的产品和服务的企业,在参与政府采购和承接政府投资工程时享有优先权。

第十九条市政府应当对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

第二十条单位或者个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五年内不得申请财政科技经费资助,市科技主管部门并应当向社会公布:

(一)在申请科技计划项目中提供虚假材料,骗取财政科技经费的;

(二)非法挪用、侵占财政科技经费的;

(三)阻挠或者故意规避政府有关部门依法对科技计划项目的监督、检查和验收,情节严重的。

有前款规定情形的单位的法定代表人、董事、主要股东、实际控制人以及个人设立或者控股的其他单位,在申请财政科技经费资助时,适用前款规定。

第二十一条行政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法追究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行政或者刑事责任:

(一)未按规定发放或者故意拖延发放财政科技经费的;

(二)贪污、挪用财政科技经费的;

(三)政府采购中,在自主创新产品目录中的产品能够满足需要时,采购非自主创新产品的。

第6篇:科技创新产业规划范文

关键词:产业园区产业园区规划产业集聚空间布局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1.产业园区的发展

1.1产业园区、产业园区规划的概念

产业园区是指由政府或企业为实现产业发展目标而创立的特殊区位环境。它是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调整和升级的重要空间聚集形式,担负着聚集创新资源、培育新兴产业、推动城市化建设等一系列的重要使命。产业园区的类型十分丰富,包括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园、工业区、金融后台、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物流产业园区等以及近来各地陆续提出的产业新城、科技新城等。

规划是园区建设的龙头,规划决定园区建设的规模、方向和品位,所以园区在基础建设过程中也始终坚持“规划先行”的指导原则。产业园区规划是比较全面的产业园区长远发展计划,是对园区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土地开发、招商引资、运营管理等全局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研究分析,是未来一个时期指导产业园区健康发展的行动纲领。产业园区规划是园区建设的龙头,规划决定园区建设规模、方向和品位,所以园区在基础建设过程中也始终坚持“规划先行”的指导原则。

然而,从规划角度看,全国产业园区规划都停留在传统城市规划模式这一个层面上,进行规划设计的单位更多的是按照投资方的要求进行平面布局,而对于园区功能的定位从不深究,因此功能单一的产业园区便不计其数;园区建成后,由于招商手段的相似,造成经济效益不佳,于是越权出台优惠政策的现象也有出现;更有甚者完全只是追求规划布局构图的好看,对其可操作性视之不见,于是盲目建区、违规占地范例也层出不穷。

在规划设计前首先通过对项目所在区域“开发条件与资源整合分析”、“市场调研与目标客源市场分析”、“发展定位研究”,确定其功能定位、分析其目标市场并提出经营策略;然后确定项目主要、次要、辅助功能区的划分并对其进行平面布局,提出项目的开发时序,挖掘区域特色进行“主题创意与品牌形象策划”打造项目特色。

给出项目的“实施开发模式及运营管理建议”,制定“开发计划”及进行“财务估算”,找出项目实施的“最先启动切入点”,最后对项目进行“风险评估”并提出相应“对策”。

产业园区的发展将更多的符合经济活动的核心规律,也将从一般性的成本竞争转向为效率的竞争和技术能力的竞争,将从一个规模化园区时代逐步走向“功能化园区”的时代。

1.2产业园区发展(尤其是高新园区发展)的几个趋势

随着产业园区的主导产业,由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不断的转型,也必然使园区的发展内容和特征存在以下几个明显的趋势,也是未来产业园区规划和发展中需要注意的内容;

趋势一、从注重优惠政策向发展产业集群转变:从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来看,基本经历了由“单个企业同类企业集群产业链产业集群”的发展路径演变,高新技术产业只有集群化发展,才会激发出更大的能量。从未来高新技术园区政策走向看,优惠政策将可能逐步从区域倾斜转向技术倾斜和产业倾斜(这是国外通行的做法)。

趋势二、 由加工型高新区向研发型高新区转型:由于高新技术园区功能的特殊性,决定了高新技术园区适合打造前端性产业链(研发、设计、中试等)。未来高新技术园区的发展在于比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转化效率,我国高新技术园区也将逐步走向以研发中心、研发型产业、科技服务业为主体的研发型高新技术园区。

趋势三、从强调引进大型公司向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转变:随着高新产业系统化、交叉性的增大,使得科技研发与转化的复杂性日益加大,从而大规模研发的系统风险大大增加。而随着科技预测性和可控性的加强,在总体方向下,将研发课题市场化、模块化、专业化,采用小规模研究,充分利用其灵活性,可有效分散风险和加快科技研发速度。

趋势四、由单纯的土地运营向综合的“产业开发”和“氛围培育”转变:产业园区的发展,未来必然应该从孤立的工业地产开发走向综合的产业开发,通过土地、地产项目的产业入股等方式,将土地、园区物业与产业开发结合起来;同样也从片面的环境建设走向全方位的氛围培育,在打造一流的硬环境的同时,加强区域文化氛围、创新机制、管理服务等软环境的建设。

趋势五、由功能单一的产业区向现代化综合功能区转型:现代的产业发展不同于传统工业发展模式的特性――智力资源密集、规模较小、信息网络化,决定了新的产业区功能的综合性,不是单纯的工业加工、科技产品制造区,还包括配套服务的各种商业服务、金融信息服务、管理服务、医疗服务、娱乐休憩服务等综合功能。

2、产业园区规划

2.1产业园区的规划方法和新的规划理念

过去的15年我们看到的和正在进行的,都是因为产业活动的总量增加促进的城市扩张,推动了城市化和全球化的过程,也推动了城市功能的提升;我们将要进行的是以空间规划手段、构建功能性城市区域,引导和推动城市的产业经济活动能力。新的产业园区规划,首先要倡导以核心资源聚集为主要目标,空间规划是围绕核心资源的服务需求而进行的;

第一:园区的规划首先是以产业平台构建为核心导向,而不是以用地性质和规模设定为主要目标。

园区规划的宗旨是围绕建设一个产业平台或者产业服务平台为核心的,这就要求在规划的初始,就着重分析和判定,这些平台构建的实际需求和发展途径,例如:围绕一个产业技术构建的平台,核心能力是研发或技术交易能力,就需要围绕这个能力去建立一个创新科技服务平台:

第二:要围绕构筑高端要素聚集能力为主要目标,包括城市服务功能的配给以及宜居环境的营造。

当前一轮的全球产业分工,实际上是高端资源集聚向欧美、低端要素集聚向中国及东南亚的过程,以成本和规模取胜的时代即将结束,通常意义上的“微笑曲线”也将随着“金融泡沫”的破灭,开始新的重构过程。我们需要在新的一轮产业板块及分工中,尽量取得高端战略的实现,也需要在园区的规划与发展中做到空间和服务平台的适应性。一个重要的观点:打造一个“吸引力中心”和宜居宜业的空间环境同样是产业园区发展的重要基础。

第三:不仅仅需要考虑园区自身的利益,也更多的需要考虑园区内企业的成长性和二次成长培育。

园区的服务是园区发展的核心关键,但是,大部分园区仍然更加重视仅仅是“招商引资”的初始过程,在园区内部企业的发展服务方面做的很不到位,也是园区发展、甚至在规划过程中也需要更多关注的问题。我们根据企业的成长需要,提供这样一个服务平台和功能是必要的,按照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提供不同的关键服务:

2.2产业园区规划思路

一般而言,产业园区规划包括产业园区规划背景、发展定位、规划布局、招商策略、园区运营管理等等。

我们认为产业规划的总体规划思路的关键在于产业的定位分析,只有将产业定位准确了,后续的空间布局、招商策略和增值服务的设计才会更加具有成效。

当然,在进行产业定位之前,我们需要对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进行全面有效地梳理,为产业定位打下扎实的基础。在此,结合其他案例的自身研究的相关经验,笔者提出了“五步法”的总体规划思路。

类型园区方面存在差异,我们在进行园区规划时应先认真分析,不能盲目定位。在我国,不论是何种类型的园区规划和建设,有些经验和方法是相通的。鉴于上文的分析,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坚持科学规划,有序推进实施,不断提升开发建设水平。

科学超前、先进合理的规划,是促进资源整合、凝聚开发合力、保障开发水平、增强开发区持续竞争力的基础和前提。“规划先行”、“规划即法”是最值得推广的园区发展理念之一。

第二,坚持科技兴区,注重载体建设,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园区始终把科技进步作为立区之基、强区之本,在不断扩大外来技术溢出效应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原始创新与集成创新能力,加快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从“资源依赖”向“科技依托”、从“园区制造”向“园区创造”转型。

第三,注重园区人力资源的挖掘和培养,不断提高人才素质。

园区可以采取优惠政策吸引科技人员和海外学子等高素质人才进入园区,同时园区管理局主动促进与周边的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的合作与产品研发。

第四,注重政府在园区规划和建设的引导作用,形成政府、市场和企业的有效联动。

一般而言,政府都会给予园区以政策和人才等方面的优惠扶持,园区应该建立和健全高级别权威性的管理机构和机制,使政府在扶持、引导、协调、监督园区发展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结束语:我国产业园区应该营造创新创业环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二次创业”,应对这一历史使命,产业园区规划应准确定位、选择主导产业,打造自身特色;形成产业链竞争优势、打造高素质人才聚集地,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产业园区规划应该从资源分析、产业定位、空间布局、配套策略等方面来综合考虑。

第7篇:科技创新产业规划范文

论文摘要:根据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部署及关于中部地区“三个基地和一个枢纽”的定位要求,结合中部六省“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对中部六省的科技发展战略进行了比较研究。中部六省根据各自的特点。对“十一五”期间的科技任务进行了 科学 的规划。

0前言

在我国全面部署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背景下,中部六省(即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根据我国的科技规划纲要。相继出台了各省的“十一五”科技规划。为了深入研究依靠科技创新促进中部崛起的问题,有必要结合中央有关文件精神以及各地的实际情况。对中部六省的科技发展规划进行对比分析。从而为进一步明确和细化我国中部地区科技发展战略提供借鉴。本文比较的重点是中部六省科技发展重点领域、优先主题和重大专项。比较的核心是中部六省科技体制改革、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和具体政策措施。

1中部六省科技规划的总体特点

1.1在指导思想上紧扣自主创新的主题

中部六省都强调以邓小平理论、“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和人才强省战略,遵照国家“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以自主创新为主线,为当地的 经济 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为建设创新型省份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些指导思想和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大体上是一致的。

1.2在定位上略高于中央的要求

中央在《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中指出,“东部地区要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支持中部地区加强科技发展能力建设”。但是中部六省在科技规划中都把“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规划的基点。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重要任务,这种定位略高于中央的要求。

1.3在规划上体现了各省的特色、在科技项目部署上突出了重点

从规划的体系结构上来说。中部六省的科技规划内容、体例大都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框架大体一致。主要的区别在于由各自的科技基础和实力不同所导致的具体科技攻关领域和项目、科技体制改革、配套措施等方面的差别。

中部六省的科技项目规划主要是两个重点领域:一个是集中于“农业、能源原材料、 现代 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领域的科技项目布局。在中部各省的发展战略中大都把新型 工业 化作为重中之重,提出要“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另一个重点是人口和生态领域,主要是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生态建设、防灾减灾等方面。

具体说来,各省规划的重点和特色是:

山西省选择具有相对优势的生物技术及新医药、新材料、 电子 信息等高新技术领域,以共性关键技术创新为核心。

安徽省加快电子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巩固在电子基础材料和元器件等方面的优势。将生物技术作为迎头赶上的重点。促进新材料向功能化、智能化、集成化方向发展。

江西省围绕优势和特色产业,着力在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开展关键技术攻关。

河南省在电子信息方面形成集聚效应和规模化产业发展优势。在生物工程方面加强医药生物、微生物发酵、生物技术育种等方面的重点研究。在新材料方面加快新材料的制备和成型加工两大关键技术的研发。

湖北省发挥电子信息和生物技术优势,提高汽车、钢铁、化工等支柱产业和农业的创新能力.将能源、资源、环境技术放在重要位置。

湖南省将重点放在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与医药、现代 交通 运输业等领域,加快利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

2中部六省科技发展战略背景和目标比较

2.1发展战略背景比较

中部六省在“十五”期问,科技事业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为各省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但还存在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如: 企业 尚未完全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不紧密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改观,科技体制改革有待深化,区域创新体系还不健全。“十一五”时期,中部六省将面临许多 历史 机遇和挑战。无论是实现中部崛起、促进社会和谐,还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都需要以科技为支撑。

2.2具体指标比较

中部六省发展的总体目标大都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提高科技总体实力”等等。湖北、湖南、江西和山西4个省都提出要达到全国或中部地区上游水平。

从具体目标来看,各省不统一.反映了各省对科技发展规划目标认识的差异性。此外,在少数可比性较强的指标中,各省大体上差不多。如:“全社会研究与发展投入(r&d)占gdp的比例”、“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等指标各省大体相同。

3中部六省科技发展重点领域、优先主题及重大专项比较

中央对中部地区的定位是“三个基地和一个枢纽”.也就是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

3.1粮食生产方面

中部六省都是农业大省,各省在农业领域的优先主题、重大专项和基础研究都很多。根据中央的要求.中部六省大都继续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畜禽良种工程等种子工程和动植物保护工程,不断加强动物疫病防治,继续推进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和服务体系建设。

各省除了在重大专项上还能体现出一定的区域特色之外,彼此之间农业科技规划的差异并不显著。农业(动植物)新品种选育(繁育)技术、畜禽水产健康养殖与疫病防控、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业信息化技术、农业生态安全(农产品安全技术、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现代农业技术装备与设施等,大都被中部六省作为重点。

各省还根据区域特色选取了一批重大专项。山西省的重点是:旱作节水高效农业综合配套技术示范工程;红枣、马铃薯、优质小杂粮等特色农业产业化技术研究。江西省的重点是:东乡野生稻有利基因的定位及育种研究:红壤区域治理与生态农业技术研究及开发:猪重要经济性状主基因的鉴别与优质种猪的选育研究。湖北省的重点是:名特水产品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主要畜禽良种培育与产业化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双低油菜产业化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等。湖南省的重点是:超级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与示范:大宗农产品综合深加工技术及关键装备的研究与开发。

3.2能源原材料方面

中央关于中部地区能源原材料基地建设的要求是,“加强能源基地建设,稳步推进山西、河南、安徽等煤炭资源丰富地区大型煤炭基地建设”

山西省根据自身是煤炭大省的优势,大力加强和煤炭安全生产、开发、利用有关技术的研究。安徽针对“两淮地区”煤炭的开发利用进行相关技术的研究,部署了煤炭高效安全清洁生产和煤化工专项。河南充分发挥豫北地区油气煤炭资源比较丰富的优势,大力开展煤和石油生产及其深加工技术研究。

而湖北、湖南和江西把重点放在高效节能研究上面。湖北强调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水电);江西强调鄱阳湖风能开发和生物质能研究:湖南强调新能源(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并把生物柴油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作为重大科技专项。这些规划符合中央关于“因地制宜、积极稳妥地推进生物质能发电和风电建设工作”的要求。

中部省份的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中央提出“加强原材料基地建设,发挥中部地区铁矿石、有色金属、黄金、磷和石灰石等矿产资源优势,建设综合开发利用基地”。安徽以铁、铜、金等资源为重点,着重开发高效开采和冶炼技术,特别是深部隐伏矿床找矿技术。湖北重点加强对特色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技术的研究,部署了磷资源开发利用关键技术研究重大科技专项。湖南着重加强矿产资源高效分选提取与矿山接替资源探查技术的研究。

中央还提出要“重点支持钢铁、石化、化肥、有色、建材等优势产业的结构调整,形成精品原材料基地”。山西主要是和冶金有关,其重大专项是:无镍不锈钢、优质合金钢连铸及热轧工艺技术。安徽省主要是新型特种建材、非金属矿深加工和精细化产品开发。河南省主要是冶金建材。江西主要是钢铁冶炼与加工、有色金属新材料和化工新材料。湖北重点是开发高性能冶金材料.以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端板材的需要,开发化工关键技术及其产品.发展新型建筑材料关键技术与装备。湖南加快用高新技术提升陶瓷、轻纺、钢铁、建筑等传统材料行业,以技术优势形成产业优势,其重大专项是高性能金属材料产业化开发关键技术。

和农业规划不同,各省之间的能源原材料规划很不均衡。能源集中在山西、安徽两省,特别是山西省仅在煤炭领域就设置t4个重大专项。矿产资源集中在安徽、湖北两省。材料集中在湖南、湖北和江西。江西省总共只安排了16个专项,但仅在材料领域就有6个重大专项。能源、资源和原材料是紧密相关的3个领域。山西、安徽和河南省对于能源和资源规划得多,而对于材料贝4较少涉及。安徽、河南在材料方面规划得很简单,而湖南、湖北规划得较详细。

3.3现代装备制造方面

中部六省在现代装备制造领域规划了许多重点和专项。

山西省突出重型装备制造工艺及技术、智能高效采煤设备和工艺技术、铁路机械和专用机械生产工艺技术等.安排的重大专项是:矿山机械、重卡汽车生产装备制造技术、公路改性沥青快速制备技术。安徽省突出汽车整车产品开发、关键零部件及汽车电子、混合动力汽车、绿色制造、数字化和智能化设计、智能信息家电等,安排的重大专项是节能环保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专项、制造业信息化专项。江西省突出先进工业流程标准化示范工程、先进制造技术研究及应用、新型运载工具制造技术等,安排的重大专项是民用航空关键技术研究。河南省突出汽车、摩托车关键零部件和轿车车身开发技术、超精密加工及超高速加工技术与装备、新型输变电成套设备、新型机械设备。湖北省突出电动汽车及汽车关键零部件、现代装备制造技术与设备等,安排的重大专项是电动汽车、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湖南省突出现代工程机械、新型轨道交通设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安排的重大专项是电动汽车及关键零部件、新型换流变压器及特高压直流输变电系统重大装备、轿车无级变速器(crv)产业化关键技术。

中央关于中部地区建设现代装备基地的要求是:“建设具有自主创新的现代装备制造基地,重点发展清洁高效发电技术装备、高压输变电设备、大型矿山开采设备、石化设备、大型施工机械、数控机床及关键零部件、新型农业装备、高速铁路列车、大功率铁路机车、新型地铁车辆、汽车及零部件、高附加值船舶及配套”。

从上面各省的规划可以看出,中部六省在现代装备制造的某些领域过于集中。如汽车领域,除江西侧重于民用航空领域以外,其余5个省都重视汽车产业的发展。安徽、湖北、湖南、河南都将汽车作为重点领域,湖北、湖南还将电动汽车作为重要发展项目。而在国家所列举的l2个中部地区重点发展领域中,只把汽车及零部件作为第11个列举项目。

对于国家所列举的其它领域,各省关注程度普遍不高。如关于“输变电设备”项目,只有湖南和河南列入规划;“大型矿山开采设备”只有山西列入规划;关于“高速铁路列车、大功率铁路机车、新型地铁车辆”只有湖南的“新型轨道 交通 设备”和山西的“铁路机械”涉及到。而“高效发电技术装备、新型农业装备、高附加值船舶及配套”项目,中部六省都没有列入规划。江西省侧重 发展 的民用航空项目不是国家所列举的项目。

中部六省除湖北省 现代 装备制造种类较多以外,湖南侧重于工程机械、输变电和轨道交通:江西侧重于民用航空;山西侧重于煤炭机械和运输;安徽侧重于汽车整车生产;河南的特色不明显,重点不突出。

3.4高技术产业方面

中央关于高技术产业基地的要求是:“建设高技术产业基地,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国家对 电子 信息、生物工程、现代中药、新材料等领域的研发与产业化给予重点支持”。

相比现代装备制造基地来说.中央对中部六省高技术的规划不是很具体.没有列举什么项目.而是着重对促进 企业 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加强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建设国家工程中心和实验室进行了说明。这就说明,中部地区的高技术产业和现代装备制造业不同,还没有形成鲜明的特色,中央的着眼点是“如何培育高技术,加快产业化”。但是由于高技术产业对 经济 的带动性十分显著,加上中部六省普遍对自身创新能力期望很高,因此,在各自的规划中都将发展高技术作为重中之重。

(1)信息产业。山西省以光机电一体化、微电子、新型元器件、软件、现代通信为重点,以数字化、智能化、 网络 化为核心。安徽省突出软件和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和片式元器件、自动化装置与系统,安排的重大专项是电子信息材料专项、 计算 机软件专项。江西省突出信息技术应用工程、软件技术、光电子产品技术.安排的重大专项是应用软件研究开发。河南省突出计算机网络高速路由器、交换技术与产品、各种宽带网络的接入技术及产品.加强信息化的开发应用,研制开发新型农业信息系统。湖北省突出光通信技术及下一代网络、无线通讯系统与终端、激光技术及应用、数字视听(3c技术及融合)产品、软件及信息服务业等。湖南省突出新型显示器件技术、数字视讯与媒体技术、软件、信息网络与现代物流技术,安排的重大专项是数字卡通内容制作及传播应用关键技术。

从上面可以看出,湖北侧重于光电子技术:湖南侧重于数字卡通,其它各省重点不明显。除河南以外,其余5省都强调软件研发,特别是江西和安徽将软件开发列为重大专项。

(2)新材料。在新材料领域,中部六省主要是集中于纳米技术的研发。新材料领域和原材料领域联系较紧密.不少省都集中于传统原材料领域的新材料研发,而对于高技术领域的新材料研发实际上并不多。如:山西的重大专项是纳米、永磁、多晶硅及镁合金新材料制备技术开发;安徽的重大专项是纳米材料和新型功能材料:江西的重大专项是纳米新材料研究开发;河南的重大专项是新材料的制备和成型加工技术;湖北的重点是新材料技术研究与开发;湖南的重点是先进电池材料、先进硬质材料、先进复合材料、纳米功能材料。

(3)生物工程、现代中药。山西省以中药现代化综合技

术开发为主攻方向,加强中药现代化的关键工艺技术和集成工艺技术开发,重大专项是中药现代化技术。安徽省突出酶工程和细胞工程技术、基因操作和蛋白质工程技术,重大专项是新药创制。江西省突出生物医药、化学药新药、中药新药、中药现代化技术聚焦工程.重大专项是江西道地和特色中药现代化关键技术研究开发。河南省在医药生物、微生物发酵、生物技术育种等方面开展重点研究,形成产业化发展的群体优势。湖北省突出生物医药技术、生物农业技术、生物 工业 技术、生物医用材料技术、生物能源、生物环保和生物服务技术。湖南省突出生物安全技术、医药生物工程技术、现代中药技术、创新药物技术。

从上面的项目名称可以看出,在生物工程和现代中药领域,中部地区主要是依托当地的中药材资源优势,进行现代中药开发。

3.5综合交通运输枢纽

中央关于将中部地区建设成为交通运输枢纽的要求更多地是从交通运输、商贸流通体系、交通运输重点项目的角度进行规划的。因此,中部省份在综合交通运输枢纽方面的科技立项十分少.只有湖南和安徽将发展“智能交通技术”列为优先主题.但是具体内容也不是很多。

3.6人口和生态重点科技领域

中央指出.中部地区发展面临着“人口和生态环境压力大、 自然 灾害频发,抗灾能力较弱”的问题。由于这些问题很具体,因此,中部六省在科技规划中,对优生优育和人口控制、污染治理、废弃物综合利用、自然灾害预报等领域都设立了优先研究主题。

结合自身的特点.山西将工矿区土地复垦及生态重建研究与示范、煤烟型大气污染控制技术与示范、重大矿山灾害事故预警与应急救援技术作为重点。安徽将巢湖、淮河水污染综合治理作为重大专项。江西将鄱阳湖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相关技术研究作为重大专项。河南加强对艾滋病和地震灾害的研究。湖北强对血吸虫病、洪水预警和防治的研究。湖南把湖沼地区血吸虫病防治关键技术研究作为重大专项,并加强对水旱灾害防治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研究。

4中部六省科技体制改革、创新体系建设和对策措施比较

作为省一级的科技规划.促进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是一项重要内容.也得到了各省的高度重视。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和对策措施的关系十分紧密。关于这部分内容的规划,各省差异较大:有的将创新体系和体制改革作为对策措施中的一部分:有的没有对策措施,只有创新体系建设。这种差异反映了各省对建设区域创新体系和进行科技体制改革认识上的不同。各省都强调要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相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以及社会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只是在具体表述上有所不同。从具体对策来看,各省主要从财政投入、政策法规、优惠政策、人才培养、加强领导等方面进行阐述。

中央并没有单独就中部地区问的科技协作进行要求,只是把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高技术产业发展放在一起,指出中部地区要“加强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技术合作,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加强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的建设,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支持建设若干科技基础平台”。这就说明,中央认为中部地区高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创新体系的建设。

第8篇:科技创新产业规划范文

去年,全区478家规模以上企业完成总产值459亿元;完成工业税收46亿元、增长7%,占全区入库税收一半以上。新兴产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72.8亿元、增长14.8%。

加快新兴产业跃升计划实施

立足新兴产业升级,突出“引优育强、打造规模、提升品质”主题,扎实推进规模骨干型企业升级计划,加快培育科技领军型企业集群,着力做好对上争取和政策支持两篇文章,引导企业做大做强。

该区科技系统深入高新技术企业开展“高企服务月”活动,采取多项措施有针对性地帮助和推动全区相关优势传统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加大科研投入、转化科技成果、引进科技人才、开展科技合作,壮大了一批高新产业龙头企业。

加快知识产权立市战略实施

将提升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作为推进知识产权工作的主线,调整思路,紧紧围绕“质量与知识产权立市”战略目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开展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引导企业运用知识产权战略,提升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能力。

尤其是对照企业知识产权的管理机构和制度建设、信息利用、宣传培训及其知识产权的产出与效益等条件,指导企业申报各类示范创建,为向上争取奠定扎实基础。深入企业开展专利工作宣讲、调研,对企业健全知识产权制度、推进知识产权工作提出建议和意见,深受企业欢迎。

去年,全区完成专利申请超过9569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743件、授权369件,百亿元GDP专利授权数1056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2件以上。专利申请量、发明专利申请量和发明专利授权量同比增长均高于全市平均增长水平。

加快人才集聚促进企业产业化

积极开展国内外“招才引智”活动,打造海外引才工作站等各类招引载体,举办全英学联创业大赛、国家“”人才滨湖行等活动。2012年,该区新引进各类人才7400人,其中高层次人才444人、海外留学人员106人,累计引进国家“”17人、江苏省“双创”人才48人、无锡市“东方硅谷”创新创业领军人才19人、创新创业团队2个、无锡市“530”计划509人。全区省级以上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累计达23家、列全市第一;正常运行海外引才工作站6家。

同时,进一步加大引进力度,关心好已引进的“东方硅谷”计划、“530”计划、国家“”、省“双创”落户企业,重点培育一批产业化、规模化的骨干企业;着力开展“科技服务周”、“蠡湖之光”集合信托计划、海归企业与民营企业“牵手”、科技保险等活动,推出金融保险、担保融资、法律援助、财务管理、项目申报、人才培训、专利申请等科技服务,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排忧解难,促其做大做强。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

积极引导企业扩大以“7+1”政产学研为主的科技合作,加强“企业研究生工作站”“企业博士后工作站”“企业国家工作站”“企业院士工作站”和“企业工程技术中心”的“四站一中心”合作建设,提升了滨湖企业竞争力,加速了滨湖产业升级。

特别是进一步发挥“7+1”院校优势,加强政府激励和引导,促进规模骨干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及科技中介机构有效合作,鼓励组建政产学研合作创新联盟。进一步推进重大研发机构建设,全区累计落户清华研究院、复旦大学无锡研究院、中科院软件所无锡分所、国家集成电路(无锡)设计中心等7家政产学研合作重大研发机构。

近年来,这批政产学研合作重大研发机构共为本地培养研究生以上学历人才1311人,提供技术培训1086人次;孵化企业16个,年销售超过5个亿;引进企业33个,年销售超过1.2个亿。

加快科技招商技术交流合作

围绕新兴产业,加快各类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大力提升园区内涵品牌。

第9篇:科技创新产业规划范文

(一)自主创新意识不时增强。分别作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省份的重大战略安排。为贯彻全国全省科学技术大会精神,市委、市政府于5月25日隆重召开了全市科学技术大会,制定了市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出台了市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决定》对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作了全面规划和部署。历下、历城、长清、高新区等绝大部分县(市)区也先后召开了科学技术大会,对推进科技自主创新作了再动员和再部署,各级党委政府的科技创新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社会各界议创新、谋创新、促创新的氛围空前浓厚。为突出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加大政策的导向推动作用,市政府还出台了以企业为主要指向的市建设创新型乡村若干政策》其中明确规定对新认定的部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别给予300万元、100万元的资金支持;对新认定的中国名牌产品、著名商标分别给予每个100万元奖励;对主要承担制定国际、国家规范的分别给予300万元、100万元的奖励;对新认定的部级科技园区,给予500万元奖励;对新认定的部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部级特色产业基地,给予200万元奖励等。年共落实奖励经费5600万元。这些政策的出台,全市特别是企业引起了轰动性反响,极大地激发了自主创新,加快发展的热潮。为确保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整体深入推进,成立了由鲍志强市长任主任、14个市直部门和高新区为成员单位的创新型乡村建设推进委员会。定编制、定人员、定职能,发明性地构建了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组织体系、评价体系、规划体系、责任体系、政策体系、创新体系六大体系,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落实到位。这些开创性的重大举措,使我市创新型乡村建设工作走在全国的前列。

(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市累计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866.82亿元,同比增长27.78%。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2.28%比年初增长2.16个百分点,连续五年实现每年增长2个百分点的目标。全市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18家,总数达843家(其中省级439家,市级404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产品252个,总数达954个。高新技术企业达到规模以上企业的46%;产值过亿元的达到136家(其中过10亿元9家)市被国家商务部新认定为中国服务外包基地试点乡村和国家软件入口创新基地。高新区二次守业效果明显。科技部的大力支持下,年在高新区设立了国家信息通讯国际创新园(CIIIC这是科技部目前在全国重点建设的两大创新园区之一。按规划将重点建设以齐鲁软件园为依托占地7.4平方公里的总部研发区和以东部产业新区为主占地52平方公里的产业发展区,重点打造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信息通信产业集群、装备制造信息化产业集群和以信息技术引信的自主创新产业集群,预计2010年创收500亿元,利税60亿元。这对于提升信息通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引领和带动全省乃至全国信息通讯产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同时,为形成创新整体合力,高新区大力推进产业联盟和高端合作,相继建立了交通软件产业联盟、电力软件产业联盟、软件入口外包产业联盟等专业化的产业联盟,大大提升了市场竞争力。依照科技部口径,高新区年实现技工贸总收入750亿元,同比增长16.1%工业增加值完成176亿元,同比增长15.1%利税完成74亿元,同比增长14.6%入口创汇完成4.6亿美元,同比增长16%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改造激进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CAD普及率达到90%ERPMRP达到65%新产品开发周期平均缩短45%,新产品贡献率平均达到35%。7家企业入选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企业,31家企业被认定为省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联等一批企业成为带动全市电子商务及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龙头企业。

(三)全市自主创新能力显着增强。一是加快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着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年,市属大中型企业90%以上建立了技术中心或研发机构,骨干企业技术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平均达到3%以上。重汽集团、浪潮集团、二机床集团、齐鲁制药先后被国家科技部、发改委认定为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和部级企业技术中心,全市各级企业技术中心总数达到119家;力诺、桑乐等15家企业被新认定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各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34家。浪潮集团被国家科技部、国资委确定为国家首批创新型试点企业;数控等8家企业入围国家统计局评选的首届全国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行业十强”二是大力实施专利、名牌、规范大战略,依自主创新推动企业提升发展。年,全市专利申请量完成8223件(增长26.43%)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678件(增长41.72%)全市专利授权量完成3104件(增长45.73%)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275件(增长32.21%)专利申请量、发明专利申请量、发明专利授权量项指标居全省首位,专利申请量居全国副省级乡村第6位。新认定中国名牌4个,名牌35个,中国著名商标2个,省着名商标33个,组织申报国家规范22个。目前,市拥有中国名牌11个,重点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名牌114个,中国著名商标9个,省着名商标96个。积极发挥科技发展规划和计划对自主创新的组织引领作用。年共安排市本级计划278项,市本级科技经费6565万元。积极与国家、省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相衔接,大力实施重大自主创新项目,年共争取省级以上各类计划217项(省计划194项、国家计划23项)争取到位资金8295万元。立项实施的重大自主创新项目中,获国家、省单项支持资金过百万的项目35个,过500万的重大项目7个,国家信息通信国际创新园(CIIIC基础环境平台建设、济钢生态工业园区循环经济模式构建与示范项目分别获得科技部1000万元的资金支持,创下历年新高。通过计划项目的实施,年共取得重要科技效果200项,其中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5项,国际先进水平的43项。王克明等完成的粒子与光电资料相互作用的应用基础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钢铁集团总公司完成的济钢热能资源高效梯级综合利用技术开发”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四)加大对节约型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科技支撑。年共安排农业社会领域市级科技攻关计划70项,围绕农业和社会科技发展。经费1267万元。争取省级以上项目41项,资金1630万元。主要工作一是实施十、百、千”科技示范工程,积极探索科技兴农的新模式。全市共确定了10个科技兴农示范园、130个示范村、1087个示范户,实施科技兴园、兴村、兴户,推动新农村建设。10个示范园科技投入5000余万元,组织各类培训15万人次,辐射带动种植面积20余万亩,呈现了镇有主业、村有亮点,户户增产”喜人局面。二是实施星火计划、良种产业化等重点专项,促进农业丰产丰收。全年新上省农业良种工程和效果转化项目7项,获经费支持100万元,带动各级投入科研经费7000余万元,培养人才3万余人,选育审定新品种40余个,其中国家审定品种7个,累计实现经济效益20多亿元,形成了一批区域特色产业和商品基地。佳宝乳业在全市及周边建立起260余处一体化奶牛饲养小区,使农民每年增加收入约4.5亿元。章丘市实施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小麦、玉米平均亩产分别达到465.5和606公斤,直接增加经济效益5000余万元。实施社会发展科技支撑工程取得显着效果。围绕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争取并实施了一大批国家专项和重点计划,推动社会事业健康发展。深入实施国家清洁能源、清洁汽车示范乡村重大专项,积极申报国家“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点项目,获科技部与全国清洁汽车行动领导小组重点支持。全面开展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国际合作,长清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被省科技厅列为首批候选项目。积极推进中药现代化,宏济堂、福胶集团、润华药业等入选省自主创新重大科技专项计划。年7月我市还顺利入选全国科技强警示范城市。

(五)整合省会科技资源。完善守业服务平台。鼓励发展具有地区特色、专业化、规范化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历下区软件园被科技部新认定为部级高新技术守业服务中心,至此,市已经拥有部级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4家,各类科技孵化器孵化面积达72万平方米,孵企业近700家,孵化面积与孵化功能在15个副省级乡村中名列前茅。新建生产力促进中心7家,生产力促进中心总数达到14家,其中,部级2家,省级3家。科技评估中心、专利事务所、技术产权交易机构等各类科技中介机构300余家。二是整合基础资源,完善公共资源共享平台。年重点加强科技效果转化、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软件研发与综合测试、新药临床前评价(含GLP动物实验室)等五大平台建设。市科技效果转化交易服务平台以生产力促进中心为依托,建成展示面积1000余平方米、展示实物1000余件的科技效果与专利技术展示交易大厅以及相配套的计算机检索查询网络系统,收录和信息1.6万条,可供查询专利信息41万条。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共录入地区20万元以上大型仪器设备近800台(套)其中50万元以上的230余台(套)仪器设备总价值4亿多元,涵盖了地区85%左右的科技领域,已接转各种服务信息9000余条,实现平台仪器共享1200余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配备了全套中国专利数据和“七国两组织”近2000万条专利信息资源。依托平台,成立了全省首家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部级利技术展示交易中心。软件开发测试平台、新药临床前评价平台不时加强软硬件建设,服务功能更加完善,为企业产品研发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胜利举办了第届中?国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效果和专利技术展示交易会。国内外23个城市、72家高校院所、285家单位、1.2万项效果专利参会参展,市企业与大学、科研院所签约项目315项,技术转让交易额达10.2亿元。为推动科技效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新增科技效果转化资金2000万元,年累计达到5000万元。依照项目、人才、基地一体化原则,深入实施青年科技明星和留学人员守业计划,新入青年科技明星计划34人,留学人员守业计划1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