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课程改革的内容范文

新课程改革的内容精选(九篇)

新课程改革的内容

第1篇:新课程改革的内容范文

【关键词】新课改 新课标 教学评价 教学观念 实践能力

随着新课标的进一步实施,奋战在教育最前沿的广大教育工作者为能寻找到一个能适合学生,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而苦苦探索着。从新课标的确立、实施到教材的改编,无论做何种改变,其最终目的还是着眼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未来成长的需要。这些年,我在教学实践中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反思,使自己逐步清新地认识到,以往那种单一的教学评价模式早已落伍,已不符合新课标的基本要求。我认为,现阶段我们评价教学优劣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看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的转变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我们必须将教师对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的转变,作为教学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教育者的我们首先应摒弃以往奉行的传统陈旧不符合实际的部分教学观念,这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前提条件,也是新课改最为核心的问题。现正进行的如火如荼的基础教育改革,从理念到方法都是全新的,从表面上看只是改变了教材,实质上是在改造人,改造与课程利益相联系的每一个环节。我们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的方式方法,学生的学习方式等方面都需要进行根本性的转变。站在教育战线最前列的我们,必须要改变过去机械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我们要积极响应新课改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等先进的学习方式,简而言之,就是要培养学生好的学习方法。在教学中,我们要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要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原来的教学成果和不足,而不能采取一概否定过去的教学方式,因为课改并非是完全抛弃原来的好的做法,而是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在原有的基础上创新。

2.看“三维目标”的具体落实

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要将新课改所倡导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落到实处,而不能只停留在口头和理论方面。而我认为,“三维目标”的落实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1 注重“双基”教学,在教学中我们要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我们的课堂应该是充实的、扎实的、真实的、朴实的,从而认真落实“知识与技能”这一目标。

2.2 注重让学生经历、体验,使学生在经历、体验中获得学习知识、思想、方法和经验。

2.3 注重运用适宜的方法、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端正学习态度,营造出师生和谐积极的学习氛围。

3.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新课改要求,教师要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加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实践中创新,我认为,这一点至关重要。在新型课堂中,作为教师不能再停留在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这种单调的课堂组织方式上,我们要在如何让学生自己在学习中发现问题上做文章。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努力培养学生体验生活的能力,让他们切实感受到知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具有的鲜活的生命力,让学生理解知识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应用与生活当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看教师在教学中是否注重“四性”

4.1 看是否注重教学的生活性。我们在教学中要尽量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素材唤起生活经验,学起来必然亲切、实在、有趣、易懂。

4.2 看是否注重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感官、自己的头脑、自己的思想。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读书,代替学生感知,代替学生观察、分析、思考。教师只能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观察,感受事物,自己分析思考问题。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精心组织学生在不游离文本的前提下开展相互交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活动,从而使他们自己明白事理,自己掌握发现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不能再像过去那样,片面强调教师的“教”,而忽略学生的“学”,我们要主动走近学生,倾听学生的问题,让他们尽量说,倾听学生的见解,让他们尽量去想,倾听学生的心声,让他们尽量去争辩,要把宝贵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

4.3 看是否注重教学的灵活性。我们的课堂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活动能力。要努力追求“灵活”二字。首先是教学的方式方法要灵活,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灵活了,学生的思维才能变得灵活,课堂的气氛才能灵活起来。课堂一灵活师生才能显示出朝气、灵气,才能显现出勃勃生机的气象,只有灵活的课堂才具有旺盛永久的生命力。

第2篇:新课程改革的内容范文

关键词:家纺设计 智能家居 理念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2(c)-0178-02

2014年,中国经济发展趋缓,这场经济的风波席卷了众多行业,家纺业成为重新洗牌的重灾区。一些经过多年积累和沉淀发展起来的规模家纺企业纷纷倒下,繁荣不再。一些咬紧牙仍在坚持的家纺企业也是度日如年。传统的营销模式与招商模式成本高、效果甚微,渠道拓展难,市场不断萎缩,在如此复杂和艰难的行业大背景下,在社会经济和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再是拼质量、拼价格、拼规模的营销2.0时代,而是商业模式创新、移动互联网工具应用、大数据、信息技术的营销4.0时代。面对新时期新环境,怎么将家纺设计与时代结合起来成为当代大学教师面临的严峻课题。文章从互联网+的角度阐述家纺设计课程在传统教学基础中需要增加的一些新内容。

1 现代科技发展对家纺行业的影响变化

1.1 数据分析对设计产品的指导作用

传统的家纺行业销售结构以普通百货、超市/连锁店、批发市场为主,随着互联网对消费习惯的影响,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习惯于网上购物,网上购物可以足不出户便能充分了解你所感兴趣的商品,包括产品的外观、规格、阐述、功能以及价格等。同时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这就要求新研发的产品在结构、功能、品质、花色、款式及包装上都必须具有新特点、新突破才能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要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前提,根据市场需要,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必然要对大数据进行分析,找出畅销产品的共同点并加以提炼作为新产品开发的卖点和理论基础。

1.2 智能家居是不容忽视的未来趋势

智能家居是以住宅为平台,利用网路通信技术、智能家居系统设计方案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施集成,构建高效的住宅设施与家庭日常事务的管理系统,提升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艺术性,并实现环保节能的居住环境。智能家居至今在中国已经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从人们最初的梦想到今天真实地走进我们的生活,智能家居系统应用的普及率不断增长,市场的容量也不断放大并慢慢走入寻常百姓家。作为智能家居设计中的一环,无论在智能窗帘的应用,还是家纺中人性化的功能设计都离不开家纺设计师的身影。作为现代家纺课程的设计者更是不能忽视这种趋势,在具体课程设计中应当重视智能家居的普及并将相关知识传授给未来的家纺设计师。

1.3 把握市场,注重产品设计性与安全性的结合刻不容缓

当前家纺设计教学主要偏重于完整清晰地进行知识点灌输,针对特殊技能进行指导,课程授课主要在教室、在校内。学生无法第一时间接触市场、接触企业,不了解消费者需求,而随着家纺产品的丰富,市场对产品的质量提出更多的要求,国家针对这种需求出台了一系列的标准规范,如已制定出《静电植绒织物》《床上用品系列》《毛巾》等行业急需的家纺标准,并对这些标准进行多次宣传贯彻。现阶段的学校授课仍然停留在只关心设计本身,而无视国家强制标准的宣导与学习,其后果是直接导致设计者仅重视视觉效果,却忽略其产品的市场性和安全性,从而使产品变成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与市场严重脱节。

1.4 传统的才是民族的,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国内家纺消费市场的快速增长掩盖了许多问题,如何使我们的家纺设计尽快适应迅速发展的家纺行业,也是在校教职员面临的重大课题。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我们应当吸收各民族的文化精髓,弘扬手工印染、刺绣等各民族的优秀手工技能,按照现代的认知和需要来诠释、创新自己的传统文化,并使之走向世界。对历史的传承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未来的设计师所面临的艰巨任务,我们有信心做好,也有能力做好。

2 家纺设计课程改革对策与重点关注的问题

家纺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要求设计人员具有较全的综合应用能力,能组织和应用纺织品材料,了解家纺产品的基本结构与缝制工艺,并具备款式造型、图案色彩的应用、产品流行趋势、市场动态与消费心理的认识等能力。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对学生讲授家纺设计的基本理论及各类家纺产品的造型与结构设计,并通过实践制作,完成以上能力的培养。在传统的教学中,家纺设计教学主要通过几个部分展开,即:花型图案设计、家纺造型设计、家纺设计与制作、流行趋势等。在这些内容里,往往忽略了对家纺大市场和大趋势变化的关注。要提高家纺设计课程的教学质量,增强其实效性,这一重要环节就是要做好课程教学方案设计,利用有效的课时,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2.1 大数据时代,与时俱进,把数据教学引入家纺设计课程

如今,一个大规模生产、分享和应用数据的时代正在开启。互联网时代,尤其是社交网络、电子商务与移动通信把人类社会带入一个以“PB”为单位的结构与非结构数据信息的新时代。家纺行业相关信息也共享于这个大数据。家纺设计获取的信息已经不单纯依赖简单的书本,更多地在于虚拟的网络平台。如何借助于网络大数据为家纺设计所用也成为教学的一部分。在教学内容上加入网络数据收集、分析、预测,第一时间把握市场动向,与时俱进,把数据教学引入家纺设计课程。

2.2 关注最新科技,以人为本,把智能家纺理念引入教学

家纺设计培养的最终目的是“人”,是能适应行业设计及消费的人。不管是设计者还是最终消费者,以人为本是设计的最终依据,同样也是我们教学的价值理念。更新这个理念,以促进达到教学培养的最终目的。在教学中,要不断地把最新的设计理念、最新的材料更新、最新的工艺手法都应用于教学内容之中。

随着智能家居的不断开发应用,智能家纺也被带入设计。对新材料的关注应用、对人性化细节设计的把握都成为教学的重要环节。如何把高科技与人性化设计相结合,成为家纺设计教学的重要环节。课堂已经不能单纯地以教师讲授、学生被动获取知识点的形式进行,互动学习成为重要手段。

2.3 以行业规范为依托,融入家纺设计课程

产品标准是组织生产的依据,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各个行业的规范都有所不同,家纺行业在不同的类型和使用功能上,规范要求也有所差别。如印染有印染的规范,面料有面料的规范。同一产品,在不同的使用空间,规范都有所不同,如婴幼儿家纺产品与儿童家纺产品,其要求的规范就有所区别。只有了解熟悉各种规范,在设计中才不至于出现不适应或不该出现的安全隐患。

加强学生规范意识,课堂教学中不断把各种规范融入家纺设计,让学生设计有本可依,更贴近于市场。

3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物质需求已经升华到了精神需求。家纺作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其功能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作为家纺设计教学也应该与时俱进,接收最新信息,改变旧模式,与市场接轨,与最新科技接轨。只有不断地把握市场,把握最新科技,把握消费者心理,才能培养出符合创新性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I

第3篇:新课程改革的内容范文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作者简介:尹红(1963-),男,湖南宁乡人,湖南农业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副教授;王慧(1979-),女,湖南宁乡人,湖南农业大学教务处,讲师。(湖南 长沙 410128)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5-0062-02

课程作为教育教学的基本元素,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环节,一直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高等教育课程改革围绕当时文教政策加强了政治教育和革命教育内容;改革开放到20世纪90年代,在改革政治理论课的同时,逐步对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进行改革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90年代后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专业课程进行了扩充,拓宽了专业理论视野,加大了专业实践课程的比重。2003年“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开始了精品课程建设。经过几十年的改革与探索,我国高等院校课程建设质量得以稳步提高。“十二五”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期,面临两个重大转变,其一是要全面适应和满足现代化建设对各行各业人才的需要;其二是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高等教育部分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重中之重提出来。教育部、财政部在未来五年继续实施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也提出要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国家标准、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加强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要适应新形势下的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课程的改革不能只做修修补补的改革,必须从课程体系整体来思考其改革方向与内容,并及时将改革成果以教材形式相对固化和承载。

一、课程体系结构的优化

高校课程体系结构的优化应从课程性质、课程层次、课程学习方式、课程学科属性四方面来考虑。

课程根据其性质可分为理论课、实务课和工具课。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应有较大比重的实务课。课程按层次可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等。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上更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课程开设上应强调基础课程的开设,保证它在全部课程中的主要地位。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是专业知识的基础,其包含的基础理论知识相对稳定、持久,掌握好理论课程知识有利于学生更好、更快地接受和运用专业课的新知识,同时也能增强学生毕业以后适应职业转换的能力。在课程学习方式上,一般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种。为了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宽口径培养人才提供条件,适当增加选修课的开课量,增加选修课学分很有必要。课程按学科属性可分为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理、工、农、医专业,课程以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课程为主;文、史、哲、经、管、法、教等专业,课程以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课程为主。但应在课程结构安排上做到文理交融、相互渗透,才能使本科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高,发展潜力大。

课程体系结构的优化不是一个学院一个专业的事,学校和专业均应高度重视,这关系到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顶层设计,应结合有力措施使专业课程结构逐步优化,渐趋合理。

二、课程内容的优化

课程内容的优化是从专业知识链条和能力递进上来考察课程体系的优化,在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中最关键也最难。课程内容的优化可减少不同层次课程中知识的重复,使学生能更早更多地接触专业前沿知识,使整个课程学习体系化。

首先,要更新和充实基础课程内容。随着科技、文化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整体推进,中学阶段,特别是高中阶段的课本中已越来越多地涉及到了学科发展的新知识和新成果。进入大学阶段,在课程内容上应提高知识层次,删除与高中阶段重复的知识,充实更前沿的知识,提高学科研究新成果的比重。

其次,要去除课程间内容重复,防范课程间内容脱节。内容之间的重复脱节主要存在于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先行课程与后续课程之间,专业必修课与专业选修课之间也有不同程度的重复。在专业必修与专业选修课的设置上,可考虑将专业课的某些章节内容拆分变成专业选修课,专业课直接涉及学科领域发展前沿知识,提高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增长专业见识。

三、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

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出发点是培养符合该专业内核要求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它包括一般应具有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也包括专业必须拥有的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

1.适应原则

适应是指课程设置要适应社会需求和科技发展。我国高等教育课程改革自实行第一个国民经济五年计划(20世纪50年代初)以来,为适应社会对经济建设,特别是满足工业建设专门人才的需求,要求课程体系在系统的理论知识基础上实行适当的专门化,有重点地设置和加强重要课程,力求各学科的相互衔接。但因当时专业设置以移植前苏联的设置模式,导致专业设置繁多,特别是理工科的本科专业分得细、口径窄,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类型单一。这种状况直到改革开放初期才得以初步改善。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对本科人才素质要求也在逐步提高,对本科人才类型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对高校的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挑战。当代科技发展呈现出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各学科相互渗透,要求从业者在更高、更宽的层面上有所了解和掌握。因此,高等学校应当拓宽专业口径,在加强基础学科教育的同时,紧跟科技发展前沿,开设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和边缘交叉学科的课程,培养学生不断探索新知识和迅速掌握运用新科技的能力。

2.与培养目标相符合原则

国家对学校培养人才、总体目标和战略方针有明确的规定,即: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备献身精神和科学精神的人。据此,高校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大体可以概述为: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具有“专”、“博”结合的科学基础、熟练的基本技能和探索新知能力的应用型人才。高校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应与培养目标的基本精神相符合。

3.精减原则

高校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宽口径培养人才,势必设置新型课程,又不能让学生负担过重。因此,必须精减课程,保证学生学好主要课程,掌握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而充分的发展。

4.促进创新机制优化原则

课程教学内容的量变将引发课程设置、学时分配的质变。因此课程设置必须及时反映和体现这种质变,根据专业发展需要和课程调整情况及时更新人才培养方案,并在更新中促进创新机制的优化。

四、课程体系改革的核心

如前所述,笔者认为本科专业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首先,研究与改革的对象是“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使这一较宽范围的研究与改革更加深入,更加透彻了,一是可以帮助明确本科专业内涵,二是基本构成了专业国家标准的一个侧面,即专业课程设置基本标准。其次,在课程内容的研究与改革方面,第一是课程内容的基本界定,第二是课程间理论与实验实践内容的综合考察,即应推行理论与实验单独设课。

在课程内容研究与改革上更加深入、透彻,一是分别构建了本科专业理论体系和实验体系,二是这两个分体系合成了专业课程体系的核心,三是基本构成了专业国家标准的另一个侧面,即专业课程内容基本标准。

五、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相对固化与承载

本科专业课程改革,如果在课程结构上进行了优化,在课程体系(含理论、实验)上进行了构建,在课程内容上进行了梳理,则是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从过往情况看,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学人员变动,改革成果往往难以持续,也难以在其他专业得到有效推广,甚至研究结果本身亦有可能退化。如果能将本科专业的大部分主干、主要课程编出系列教材,并形成改革与教材及时跟进的联动机制,则可相对固化改革成果,避免个人意志转移、部分教师变动等因素而影响它的可持续。因此,笔者认为,以教材为载体来相对固化改革成果,可在一定时期内保证改革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建立起课程体系改革与教材联动机制,其结果构成本科专业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的基本标准。如果再将本科专业实习环节的基本要求予以明确,则标准更加完善。应当注意的有两点,一是这一标准应该顺应用人需求和科技发展。课程设置异动及课程内容更新是允许的和必然的。其二是不排斥特色,如偏理论或偏应用的层次特色、地域上的南北特色(如农业)、就业服务上的工农特色、技术层面上的特色。

参考文献:

[1]王英杰,刘宝存.中国教育改革30年[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09.

[2]杨有振.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设置改革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10,(4).

第4篇:新课程改革的内容范文

一、背景

人类进入21世纪,国际日趋激烈的人才竞争和国力竞争给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挑战,当今世界各国纷纷把改革和发展教育作为参与国际竞争的首要战略。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美国、英国、俄罗斯、日本等国都加大了课程改革的力度,相继研制了新的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从这些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所显示的内容来看,无论是课程理念,还是教学观念,都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鉴于我国目前教育的质量、素质教育的进展和成效与新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如果不及时、有效地改革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势必会影响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全民素质的提高。

1.初始阶段

在这一阶段,我国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还处于一个摸索的状态,无论是研究的深度与广度,都落后于世界其他教育发达的国家。因此,我国学者为了打开视野、借鉴外国经验,陆续研究介绍了西方以及日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状况。在西方,我国借鉴了法国学者沙费尔的“从信息手段的发展看其对普通教育内容的影响”的理论;英国学者J.B.英格拉姆的“综合课程的作用”和“综合课程的教学”以及苏联学者卡斯恩的“苏联学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在引入这些理论的同时,我国学者还先后学习并借鉴了西欧、苏联、美国以及日本的实践成果,并对其进行比较研究。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国学者在借鉴国外基础教育课改理论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国情也对我国课改问题进行了一些理论探究。秦孝瑞认为提高教学质量必须进行教学改革;江山野和里宁从课程设置、课程结构及课程内容的更新三个方面就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了讨论;陈侠从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原则出发,坚持课程改革的辩证法,正确处理改革中的各种关系,以及陈元晖的以“三个面向”(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导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

2.深入阶段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改革开放速度的不断加快,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步伐也不断向前发展。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多个学科以及社会的多个方面。因此,有的学者倾向于综合课程的设立。首先,李秉德、李定仁陆续向国内介绍了综合课程及其类型。吕达认为,在推进课程综合化的同时不能否定分科课程,需要采取综合与分科、整体与部分并举的形式进行课程综合化设计。同时,陈侠认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为学生减轻学习负担,进行课程规划时需适当采用综合课程的设计,减少学科门数,知识则要求与生活联系更贴切。

在这一阶段,国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研究领域被进一步拓宽,研究的深度、广度也不断加深,但是其系统的理论体系还未形成,所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研究空前紧迫。

3.升华阶段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一些问题仍需要深入研究。和学新认为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实施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关键在于对传统课程结构的改革与完善,认为合理的课程结构应包含两大类(正规课程与非正规课程)与三大板块(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及隐性课程)。另一方面,课程综合化已经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必然趋势。黄甫全认为综合课程的实质是“整合课程”,课程综合化实质上是“课程整合”。王洁补充到综合课程的实施,要根据其发展的新特点来设计综合课程,并且要具备一定的条件。

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概念

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相关概念较多,虽然他们之间有时相互通用甚至替代,但是在微观世界还是有一些分歧的。加之以分辨,对其概念研究的拓展与深入还是颇有裨益的。钟启泉将中小学课程改革解释为一种将以往课程组织、设计改造成新型的课程组织的作业。孙喜亭认为,课程改革即对已有课程中不符合价值理想的方面给予建构,根据新的价值需求进行调整、修订,提出新的建构。此外,黄甫全将课程改革视为一场课程革命,它的目的是扬弃原有的课程范式,构建新型的课程范式。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革新,信息化社会繁荣与发展,教育的现代化也逐步带动了课程的现代化。因此,我国许多学者也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质看作课程现代化的产物。其中,吴光普认为课程现代化就是将以往的旧课程观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形式、课程管理以及课程评价进行一套全面系统的大改造,将其转变到现代化课程的标准上。吴永军把课程改革比作一个具有丰富内涵和多元指标的价值标准,是一个多层面、多要素互动的过程。钟启泉提出课程现代化就是针对近代课程的偏失,解决下列问题:跨学科――综合化问题、知识结构化问题、吸收现代科学知识、德育与智育相结合的问题。

以上是学者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层面对课程改革的概念进行讨论研究。这些概念虽然在范围、特点、理解层次上互有分歧。但是,有些学者提出的概念也并不是毫无瑕疵的,因而在讨论研究课程改革概念时混杂现象也情有可原。

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条件

为什么要对基础教育进行课程改革?正如同一套工业机器正常运转的那样,机器运转促进工业的发展,而在机器运转的过程中,又要有相应的配套设施来支持、完善它的运转过程。那么,基础教育课改又有哪些条件来支持这项重大的工程顺利进行下去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涉及培养和发展人的过程,它涉及整个社会和个人的多个方面及各个领域,由教育行政部门、科研院所、学校和教师共同配合完成。

其一,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奋斗是课程改革顺利完成的先决条件。袁采在《改革课程教材,提高学生素质――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的基本思路》中总结到,课程改革是一项涉及全社会的教育变革,从学校的校长、师生到家长,从政府公务人员到社会人士,都要改变其原有的观念并加以传播,使他们深度了解课程改革的目的、意义、内容,从而做到对课程改革的鼎力扶持。

其二,与教育教学相关的配套软件也需要构成一个符合课程改革标准的完整体系。例如:加大办学经费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添置现代化教育的基本设备、配套完整的劳动技术教育的设备与场地。

其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还涉及改革教学环境、教学管理、教师培训以及教学评价等。在师生之间形成新的民主合作型的教学环境,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

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除了上述的外部条件,内部因素即教师的能力水平是决定性因素。

其一,钟启泉认为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对教师的进修以及考查进而提高是十分重要的。课程改革的现代化渗入了教育教学的新观念、新内容、新技能,因此,对于教师的培训成为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做到对教师、对课改的技能培训首先要做到摆脱旧有的思维定势,在保留旧有知识的基础上要适应新加入的选修科目以及课外活动课程。

其二,无论是传统的课程体系还是课改后新课程的加入,教师都应该积极主动地加入到课程开发的活动当中去,不容懈怠。

其三,保持终身学习。在原有的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跟随课改进行学习获得新的教育科学知识,与时俱进,促进两者的协调发展。

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涉及诸多领域,包含的内容丰富且繁杂。以下笔者就《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对课程改革的内容进行述评总结。

1.课程结构的优化

课程结构是否合理,能否贯彻课程目标的意图,将影响课程目标的达成。我国传统的课程结构的特征是单一化的,对活动课程不太重视,因此学科课程及必修课程构成了我国主要的课程结构。

其一,我们应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及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同时应建立由分科课程、综合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构成的新课程结构。以学生的学习态度、能力培养为主线,精选对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体现教育内容的现代化以及与社会经济、学生生活的联系,强调实践与探究,同时提供广博的科学知识背景。

其二,合理安排必修课与选修课。选修课的开设主要基于学生的兴趣与需要,占用地方、校本课程时间。高中选修课的多样性和高质量是改革的重点,目的是使课程具有多样性和选择性。

其三,加强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联系。农村初中推行通过“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职业技术的培训让学生获得双证的模式,城市中学也要开设适合的职业技术课程。

2.新课程标准的制定

国家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它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也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制定国家课程标准要依据各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具体内容,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加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革命传统教育和国防教育;加强思想品质和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倡导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引导学生创新与实践。

3.课程内容的更新

课程改革的内容历来是课程改革的核心。基础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就必须彻底革新课程内容,跟上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课程的“滞后性”尤为突出,这要求我们抓紧对基础教育知识内容作出变化。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号)的要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要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例如,高中化学在新课改中重点加强了实验教学的建设。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化学教学中重视实验,已成为广大化学教师的共识。但长期以来,化学实验教学仍然停留在教师讲实验,学生照样做的层面上。不少教师重视的是对化学实验进行理论上的分析,强调的是化学仪器使用的规范性,满足于做完课本上规定的实验,很难发挥化学实验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功能。为此,在高中化学新课改中,加强课程内容的实践性,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和能力,并让学生设计实验,熟悉一些创造技法,使高中化学实验课更富有活力,才能促进化学课的全面发展。

六、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反思与展望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性整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满足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指导,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具体而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重点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

(1)“中”与“西”

对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吸收和借鉴国外的课程改革的经验无疑是我国课程改革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所以,“闭门造车”是不可取的,要求我们要慎重吸收国外的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尊重自身的传统文化和民族思想,在吸取他国经验的基础上综合分析、消化、吸收。立足自身,洋为中用,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2)“继承”与“创新”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个创新与继承并存的过程,二者缺一不可,为了确保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就必须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立足现实,继往开来,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过程中继承,做到过去与现实的紧密结合,不搞。因此,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不是对之前我国的传统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全盘否定,而是对其逻辑性的继承与发展。

2.重视教师的课程参与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提倡并落实尊重知识和尊重教师的政策。为教师创造了不少优良的工作条件及生活条件,以此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但是不足的是,在参与课程改革方面,教师的主动性不高,往往是扮演旁观者的角色,在课程实施上,仅仅是一味地实施专家学者及教育部门所制订的课程计划,毫无创新意识。因此,教师的创造性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受到了极大的压抑,习惯于遵照旧模式,不敢走新道路。因此,教师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应该受到应有的重视,成为课程改革工作的主体而不是任务的执行者。

课程改革的必然性是毋庸置疑的,所以新课程改革是大势所趋,是不可回避的。关键是,如何在这一过程中让各方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我认为: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都要给予高度的关注和理解,提出自己合理的意见和看法,以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陈元晖.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进行课程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1984(04).

[2]陈侠.课程改革的辩证法:正确处理学校课程改革中的各种关系[J].课程・教材・教法,1985(06).

[3]陈侠.学校课程编订的趋势[J].教育论丛,1988(01).

[4]和学新.课程:教育文化的选择:课程设计的文化学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7(03).

[5]黄甫全.整合课程与课程整合论[J].课程・教材・教法,1996(10).

[6]黄甫全.论课程范式的周期性突变律[J].课程・教材・教法,1998(05).

[7]江山野,里宁.改革课程结构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J].教学研究,1985(06).

[8]卡斯恩.苏联学校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M].冯爱琼,译.外国教育丛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9]吕达.论普通中学课程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1989(03).

[10]沙费尔.从信息手段的发展看其对普通教育内容的影响[J].姜锦春,译.外国教育,1980(05).

[11]孙喜亭.当前基础教育的改革是要取代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改革吗:课程观讨论[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02).

[12]王洁.普通高中综合课程的开发与思考[J].载入:课程・教材・教法,1999(4).

[13]吴光普.我国普通中学课程现代化探讨[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95(01).

[14]吴立岗.迎接未来挑战的中小学课程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1991(03).

[15]吴永军.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现代化的若干理论思考[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7(03).

[16]吴履平.“三个面向”与课程教材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1993(09).

[17]袁采.改革课程教材,提高学生素质: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的基本思路[J].人民教育,1990(05).

[18]钟启泉.学校课程改革:挑战与期待[J].江苏教育研究,1998(01).

[19]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

[20]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办公室.改革中小学课程、教材的几点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1989(07).

[21]钟启泉.教材编制与教学结构[J].外国教育资料,1994(06).

[22]J.B.英格拉姆.综合课程的作用[J].吕达,译.课程・教法,1985(02).

第5篇:新课程改革的内容范文

关键词:高职课程改革;高等职业教育发展

一、前言

分析当前形势,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现阶段高职院校课程改革仍存在以下问题:

1.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结构不合理

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结构不合理,不能反映现代职业教育的特点。在课程组织方面强调其完整性,过分强调学科体系,重理论,轻实践,造成了相当一部分学生学到了很多知识,但是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做,往往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能力为基础的课程模式停留在概念层次,以专业发展为课程标准的课程体系和形式仍未落实;从实际效果来看,学生动手能力较差,而我们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几乎没有达到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这实际上就是简单的课程体系。

2.课程改革不能与时俱进

课程改革不能与时俱进,程改革只停留在表面,内容陈旧,学生在学校所学在职场上派不上用场,缺乏可持续发展,学生不受企业欢迎。这也与高职课程没有紧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有关,高职教育应根据职业资格标准,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使课程标准突出职业能力,必须与时俱进。

二、高职课程改革的思路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是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需要对课程概念进行认定,对课程综合规划,课程目标等因素进行设计。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思想,首先要对课程主体思路清晰,改变教师的角色定位和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传统教学。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内容与实际工作结合紧密,改进在实际教学中却缺乏方法,没有固定的标准的弊端,要解决这种思想就必须转变观念,逐渐弱化教师传授知识的角色,与学生共同探讨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

课程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建立以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不仅包括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也包括对素质教育系统的能力和素质,知识的培养。只有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才能培养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课程改革要建构新的课程体系,课程应充分结合行业需求,岗位能力,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需要改革所有相关的方面,如教学内容,方法,手段,作业和考试,甚至包括管理。课程目标的实现需要科学的选择课程内容,职业活动融入整个教学活动的工作过程,在教学中体现从学习到实践工作过程。

高职课程改革的目标应是面向职业,课程目标的确定必须立足于社会,岗位需求为基础,以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作为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在制定高职课程目标时就必须要充分进行市场调研,充分了解的社会需求和行业需求。通过研究确定课程目标及目标系统,而不能简单照搬本科模式,按照科学的方法和工作流程制定职业标准和能力要求的课程目标,形成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课程模式。另一方面,课程建设必须注重课程内容,课程内容须重视科学知识和人文素养的整合,实现课程的整体优化和综合规划的目标。除了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重构,还应注意改善内部和外部培训的实践条件,开展先进的课程目标培训,建立可以共享的教学资源库。

三、课程改革内容

1、教学内容的改革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包括:工作职责所需的知识,能力和职业素质。因此,根据职业的需要,在三年的高职教育中,课程设置就显得非常重要,课程应将内容知识,学生的能力提升和素质教育都包含在内。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战场的作用。目前,课程改革的迫切任务是适应行业,职位需求,主要教学内容的改革需要对各种专业的深入研究,然后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按照标准的指导方针,注重能力培养,突出实践能力的知识,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符合该行业需求的课程内容的职业能力标准。职业能力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既包括技术要求,而且具备一般职业能力,高职毕业生不仅要有较高的职业技能,也有相应的职业岗位转换能力,对就业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

2、课程内容的改革

改革不仅要重视传统课程内容,而且重视新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课程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自由发展的最大空间,高职课程开发要不断根据情况和专业发展调整。新课程的设计、开发,一定要根据产业需要来定,其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满足社会的需求,结合实际工作中的各个过程设计课程,选择课程情境,和用人单位共同开发的课程内容,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所需的能够完成特定任务的知识和技能,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的形成。在实践教学环节,也要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结合实际生产,生产和研究相结合的教学实践方式,实现导向的实践教学模式,实施灵活多样的,开放的实践教学模式。

3、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教学过程中,大力推进启发式,讨论和互动式教学,让学生参与教学,体现学生的教学主体作用。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特别是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提高实践教学质量,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主导作用,积极采用模拟教学,现场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以实践活动为出发点和教学手段,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独立人格。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老师,学生,教材,教学方法,教学系统等各种单元都要转变观念。课程改革要有整体观,全局观,根据各专业不同的职业特点,规划课程改革。教师是教学活动组织者和实践者,是课程改革主体,教师队伍的合理结构,专业基础扎实将会使高职课程改革取得实质性效果。(作者单位: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姜大源.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6.

[2]李晓红.关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J].职教论坛,2004,(.8).

[3]欧阳河,饶异伦.构建职业素质教学模式[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2):103.

第6篇:新课程改革的内容范文

关键词:高中数学;新课程;高中数学处于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的过渡阶段,对我国的数学教学改革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我国高中数学正在接受新课改的改革过程中,学校以及数学教师正致力于改变当前的教学现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与预期的目标之间还有较大的差距。

一、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改革的现状

高中数学是学生由初等数学向高等教育过渡的阶段,对学生数学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发展前途。高中是学生步入大学殿堂接受高等教育的重要前提,因此必须不断提高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在于提高学生的各个方面的能力,通过改变学校的教学方式与教学理念、课本教学内容等方面实现教学改革的目标。目前我们国家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改革对提高学校的整体教学实力有所益处,但是仍然存在着各个方面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不断探讨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二、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学校在新课程改革推广方面力度不够,没有深刻认识到新课程教学水平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的重要性。高中数学为了响应国家实行新课程改革的号召纷纷进行教学改革,但是仅仅局限于高中数学的课程改革,没有从本质上认识新课程改革的具体内容。课程改革仅仅是新课改的一个组成部分,新课改不仅是课程的改变,还应当包括教学方式、教学理念的改变。许多高中在进行数学教学改革的时候教学过程过于形式化,穿新鞋走老路。并没有从本质上进行改革

(2)教师改革的意识不强,认为课程改革就是加了一点新内容。如:程序框图、证明方法等。知识板块的次序变化,多数教师不知新课改的宗旨和理念,教学模式延用过去的模式,还是以知识为本而不是以培养人的素质为本。

(3)学生的学习观念改变不大,学生对新教材的学习理念是跟着老师走,自己没有主观能动性,只有被动的接受。传统的教学方式与教育内容导致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偏低,学生对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三、解决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改革问题的主要对策

(1)学校要积极加强新课程力度,深刻认识到新课程改革对教学水平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的重要性,从本质上认识新课程改革的具体内容。学校要认识到新课改不仅是课程的改变,还应当包括教学方式、教学理念的改变。高中在进行数学教学改革的时候不能够重于形式,应当从本质上进行改革。

(2)高中数学教师要充分解读新课程改革的内容,深入理解新课改的宗旨与理念,将其改革发展的目标贯彻于教学过程始终。数学教师应当转变对国家实行新课程改革的认识,要充分认识到国家实行新课程改革是为了促进国家与民族的发展,是为了提高国民的整体文化素质,教师自己也要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转变教育模式,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应试教育的现状。

(3)高中学生由于接受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导致其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适应性不够,因此教师应当积极转变学生的意识,改变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数学教师应当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进行教学创新,提高教育水平与教育质量,增强学生的课堂积极性。

四、结论

目前我们国家正在大范围的实行新课程改革,以此来转变我国的教育方式,让我国的教育体制逐渐符合现代化社会的发展需要。高中数学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需要学校、教师以及学生的共同努力,从而实现我国新课改的目标。

参考文献

第7篇:新课程改革的内容范文

一、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的成效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我国农村教育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促进了农村教育多方面的发展。

(一)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明确了农村教育的办学方向,体现了城乡教育公平的理念

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应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够达到,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从中可以看出,新课程改革强调义务教育应使全国城乡的适龄儿童都受到基本的、为终身发展奠定初步基础的教育,是着眼于提高国民素质、为学生成为合格公民打下共同基础的教育。这一理念和改革的目标,不仅明确了农村教育的办学方向,也确保了农村学生作为未来公民接受与城市学生相同教育的基本权利,增强了农村儿童在发展中的可持续性和竞争力,体现了城乡教育公平的理念,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二)新课程的实施推动了农村学校教育思想与观念的转变

长期以来,农村中小学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加之教师素质较差,课程资源短缺,“满堂灌”、“题海战术”等较为普遍,严重影响了学生乃至教师的身心发展。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会学习,生动活泼地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这改变了农村中小学长期以来普遍存在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学生被动苦学、教师被动苦教的局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提高了入学率和巩固率,降低了辍学率。

(三)新课程改革增强了课程对农村学校的适应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新课程改革增强了课程的适应性,满足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学校、不同水平的学生的需求。在课程管理上,新课程赋予了学校一定的课程自,从而促使农村学校根据本地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学校的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学生需求以及民族文化等开发学校课程,确保了学校提高水平,办出特色,教材的多样化也逐步实现。对于学生来说,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水平、未来志向等选择不同的课程,大大增强了课程的适应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新课程改革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提高了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教师改变是课程改革取得成功的内在动力。我国新课程改革是伴随着大规模的教师培训而展开的。在新课程实施之初,教育部就明确提出了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为了实施新课程,各地开展了不同层次、大规模的教师培训。国家除了对培训者开展免费培训以外,还对西部贫困地区的中小学教师开展了免费培训,使得西部地区中小学教师有机会参加国家层面的高水平培训。与此同时,各地(包括西部地区)也千方百计筹集经费,对教师开展以新课程为主要内容的全员培训。

(五)新的课程决策机制和课程管理体制初步形成,农村新课程改革受到关注

新课程改革赋予了地方一定的课程自。地方课程方案的制定、地方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教材的选用、考试方案的制定等,都要求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专家、校长、教师等的参与。为此,各地都制定了一系列课程政策,吸收了大批的教师、校长和本地专家参与课程管理和课程决策,这不仅培养了一批本土化的课程专家,而且也形成了新的课程决策机制和课程管理体制。特别是通过新课程改革,无论是中央层面还是地方层面,都十分关注农村教育的特殊性问题,在课程决策、课程管理、课程实施以及教师培训、校本教研、专业支持等工作中,都十分关注农村学校。

二、当前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课程在农村学校稳步推进,课程改革促进了农村教育的发展。但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再加上长期以来农村教育发展的滞后性,农村新课程改革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政府对新课程改革重视不够,领导不力

地方政府对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农村中小学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内容等认识不清,认为课程改革就是教材的更换。一些地方政府认为课程改革是教育行政部门的事情,是学校内部的事情。由于缺乏主要领导的参与,课程改革领导小组难以协调课程改革中的一些重大问题。政府部门对学校的考核主要看分数和升学率,制约了新课程理念的落实。

(二)农村学校课程改革的经费、课程资源配置和开发不足

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需要一定的投入,但从现实来看,在新课程改革中,无论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对课程改革的投入都严重不足。特别是农村地区,由于教育经费的不足,对课程改革的投入更少,很多地方没有任何投入,严重制约了课程改革的效果及其推广。

(三)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仍然薄弱

尽管新课程改革促进了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但总体来看,由于多种原因,农村教师队伍还相对薄弱。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农村学校骨干教师少,高水平教师流失严重,教师培训机会少,部分教师知识老化、教学方法陈旧,难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这导致新课程的部分理念和内容难以落实,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开发、校本教研等难以实施。

(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亟待进一步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手段。但从调查来看,部分农村学校不具备基本条件,信息技术设备不足或较差,难以满足教师的需要;部分学校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不足,使用效果较差。至于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获取资源、开展学习,在农村学校就更为困难,大大影响了新课程的实施。

(五)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和高中课程改革分步实施,影响了初中课程改革的推进及效果

课程改革中,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和高中课程改革分步进行。在很多省份,实施了义务教育新课程的学生,在升入高中后还是原来的课程体系,学生不能适应高中的课程,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更为突出的问题是,许多学校为了保证学生适应高中的学习,在初中阶段使用新、旧两种教材,这不仅影响了新课程的实施,也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三、加强农村学校课程改革的对策

(一)强化政府对新课程改革的领导,加强对农村课程改革的协调

课程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单靠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是很难顺利推进的。各级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要充分认识到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核心地位,把课程改革纳入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中,纳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特别要明确,课程改革绝不单单是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师的事情,也是政府部门的重要工作。课程改革不单纯是教材的更换或改革,而是从教育理念、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到评价方式,以及管理体制等均要进行改革。建议成立国家和地方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对课程改革进行宏观协调,提高课程改革的决策层次和领导层次;地方政府的主要领导和教育行政部门的主要负责人要担任课程改革领导小组的组长,强化对课程改革的领导工作,进一步增强地方政府对新课程改革的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各级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认识新课程改革对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意义,把课程改革作为农村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要像重视校舍建设那样重视课程改革;要改变那种等待、观望的消极态度,积极主动地开展课程改革,推进新课程的实施;要将推进课程改革特别是推进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力度和效果作为评价校长、教师的重要指标;要认真研究新课程推进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对于新课程实施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题研究,探索经验,予以突破。

(二)将课程改革的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设立中西部地区农村课程改革专项基金为了保证新课程改革的顺利

推进和持续性,要将课程改革经费纳入教育经费的范围,列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建议设立中西部地区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项基金,加大中央扶持的力度,推进中西部地区农村学校实施新课程。为了加强中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实施新课程,确保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和健康发展,中央政府应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特别是中西部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支持力度,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一定的倾斜。

(三)修订课程标准,增强新课程对农村学校的适应性

从调查来看,相对于课程改革的理念,课程标准在农村中小学的适应性要差一些,这既与农村中小学的师资、办学条件和学生的背景有关,也与课程标准的制定有关,更为重要的在于我国的国情,即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差距较大。课程标准是重要的国家课程文件。一般来说,国家课程的标准不宜过高,通常是中等偏下,这样就能保证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国家标准,从而避免因标准过高而将那些处境不利的学生排除在外。这既是国家课程最显著的特征,也是发达国家课程改革的重要经验。当前应根据新课程的试验情况和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研究各门学科课程标准对农村学校的适应性,特别要看是否适合农村学生和农村教师的实际。在坚持标准的前提下,积极地对课程标准进行调整,扩大弹性,使课程改革更加适合农村学校的实际,真正达到通过课程改革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目的。

(四)积极组织力量,开发适应农村中小学实际的教材教材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凭借,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据。

调查结果表明,相当多的校长、教师认为新课程缺乏适应性主要指的是教材缺乏适应性。另外,现行的很多教材在使用过程中要求较高,比如有些教材的练习要求学生上网才能完成,有些作业要求家长的帮助才能完成,有些教材在使用过程中对学校的资源有较高的要求,而这些对于西部地区一些农村中小学来说是不现实的。因此,当前应积极组织力量开发一些适合不同地区包括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实际的教材,这些教材既要能够达到课程标准的质量要求,不降低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又要使农村学校的教师、学生好用,比如内容贴近学生实际,完成作业不需要家长太多的帮助等,以增强这些教材对农村中小学的适应性。另外,要建立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和校长共同参与的教材选用机制,使农村中小学的校长和教师在选教材时参与其中。

(五)进一步深化教育评价改革,为新课程改革提供保障

目前我国新课程改革中,评价制度的改革还相对滞后,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领导一方面号召教师要参与课程改革,推行新课程,另一方面又按照过去的、与新课程不一致的方法要求教师,评价教师的工作,从而使得教师的改革热情受到打击,许多教师形容为“戴着镣铐跳舞”。当前要改变单一评价主体的现状,使他评、自评和互评相结合,使评价成为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积极参与的活动;要注重评价内容的多元化,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兴趣、动机及积极的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内容;在评价方法的选择上要重视采用灵活多样、具有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法,不仅仅把纸笔考试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要把考试和其他评价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描述学生的发展情况;在试题内容方面应加强对开放性试题的研究,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淡化记忆性内容的考查;要强调对学习过程的评价,不但要关注学习结果,更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将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

(六)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待遇,对于在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条件艰苦地区工作的农村教师,应采取特殊的优惠政策,比如大幅度提高工资、实行轮换制、提供专门的进修机会、保障住房、医疗等,使这些教师能够安心工作,努力钻研业务,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以更好地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要通过在职培训、专题研修、教学研究、远程教育、送教下乡、观摩示范等多种形式,提高农村教师的业务能力,使教师熟悉新课程,掌握新课程的主要特点。在提高农村教师业务能力的同时,更要注重其思想道德教育,使教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农村教育事业,热爱农村儿童。要通过教育和其他有效措施,使广大农村教师敬业爱岗,扎根农村中小学。

(七)加强对农村学校新课程改革的专业支持

第8篇:新课程改革的内容范文

关键词:“金课”标准;公安院校;行政法学课程;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編号:2096-000X(2020)27-0136-04

随着我国高等专业人才输出体系逐步完善,高校课程改革工作的实施范围和形式也在实践中不断的优化。[1]国家教育部在2018年明确提出了“金课”建设理念,并在全国各地各类高校部署和推行金课建设工作。[2]公安院校作为高素质警务人才输出的代表性渠道,其新时期人才培养的工作系列化管理与统筹性安排,将直接对国家基层警务执法服务队伍的整体品质产生影响。行政法学课程作为公安院校公安专业的基础课之一,是公安专业学生接受法学教育的重要一环。公安专业行政法课程涵盖繁杂的知识体系和丰富的教学内容,授课教师要在有限时间内促使学生全面掌握行政法的精髓,并协调好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难度。长期以来,公安院校的行政法课程普遍存在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教学方法较为传统和单一、与公安行政执法实践联系不紧密等问题,尤其是传统的行政法教学模式在培养公安专业学生自主学习、思维能力和公安执法实践能力等方面存在明显缺陷,[3]无法满足当下社会的多样化需求和学生的自主学习需求,其教育教学效果与当前打造“金课”的新要求有较大的差距。鉴于此,改革和创新公安专业基础课行政法学的教学模式,切实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当前,在金课理念指导之下,针对公安院校行政法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相关内容进行梳理和反思,一方面通过对公安专业行政法课程教学实践现状的针对性分析,总结当前公安专业行政法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意图改善传统上的公安专业基础课行政法学教学内容枯燥、高耗低效的弊端;另一方面,结合“金课”建设的标准,从我国公安教育的实践出发,以公安专业行政法课程改革为抓手,更深入地推进公安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向高水平、科学化方向发展推进,从而切实落实教育部有关“金课”建设的政策精神和具体要求。

一、“金课”标准与高校课程改革概述

(一)“金课”标准

“金课”一词,来源于2018年教育部组织召开的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该会议指出,对大学生要有效“增负”,要提升大学生的学业挑战度,合理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扩大课程的可选择性,要真正把“水课”转变成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2018年8月,教育部《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提出:“各高校要全面梳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概言之,“金课”是关于高校课程教学未来实践提出的建设性标准。[4]具体而言,“金课”标准就是“两性一度”。所谓“两性”是指高阶性、创新性。前者是指知识能力的有机融合,它与培养学生的复杂问题分析和解决思维意识培养相互結合;后者是指高校课程教学教学应体现出时代前沿性,将教学方式创设为具有探究性、个性化的实践形态。[5]所谓“一度”,则是指高校课程内容的设定应具有一定的难度性,在课程授课期间创建“最近发展区”,将“跳一跳摘桃子”的思想作为课程教学的重要实践形态。[6]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的规定,“金课”标准下的课程改革模式主要包括:线下金课、线上金课、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虚拟仿真金课以及社会实践金课五部分。当前,高校教师落实“金课”标准系列工作的有序安排,为教学活动探索在“金课”标准之上提升教学成效提供了应然趋向,也为教学工作的统筹性安排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二)高校课程改革

高校课程改革,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结构不断进行调节与优化的直接体现,是提升高校专业课程教学品质的主导条件,它具有基础性、多元性、时代性等特征。[7]自2008年以来,国内高校课程改革工作始终保持着稳中求进的发展状态。一方面,高校课程改革着重突出理论与实践比重的合理对接;另一方面,高校课程改革着重突出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有机衔接。[8]高校课程改革的核心与关键是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其乃提升高校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打造“金课”的导向下,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受到严峻挑战,它不仅抑制学生学习兴趣而且限制学生探究与创新能力的发展。比如在公安院校的行政法学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就应始终坚持以行政法学的社会应用实际情况为背景,深入分析如何有效指导学生灵活地进行行政法学知识的学习与运用。公安院校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应当为培养公安专门人才服务,紧密联系公安实践。改革和创新公安院校行政法学课程教学模式,对各公安专业培养预备警官的行政法治意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有利于预备警官们走上公安实践部门后能尽快融入执法实践。

二、公安院校行政法学课程改革中的现实困境

(一)课程内容涉及面广,改革实践难度大

公安院校的行政法学课程教学内容包含了公行政、国家行政、行政法、行政法律关系、行政权、行政主体、行政行为(行政强制、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确认、行政征用、行政命令等)、行政法制监督和行政救济等多个方面,内容体系庞杂且涉及面颇广,几乎包含到了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如何实现行政法学理论知识与公安行政执法实践相结合、学生学习兴趣与正确学习动机相结合、教师科学指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无疑是行政法学课程改革过程中必须切实解决的关键问题。[9]当前,在公安院校的行政法学课程改革过程中,往往采取局部实验到整体推行的探索策略,但由于行政法学课程中所包含的内容范围很大,一方面存在各种条件的局限性矛盾之状况,而在另一方面又不免呈现不断产生新问题的状态。此种课程改革推进过程相互交错的状况,自然增加了公安院校行政法学课程的改革难度。

(二)课程理论与教学实践分离,结合点难以掌控

当前公安院校行政法学课程主要采取专业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运用教学过程相互分离的教学形式。虽然理论与实践分离可达到“专项教学”的目的,但公安院校行政法学课程开设的最终目的是指导预备警务执法人员可以懂法、用法,而不仅仅是对某一法律概念进行概念考核,为此,学员在进行课程学习后往往会出现两极化的状态,课程开设的价值被降低。[10]同时,公安院校中学生的社会经验不足,他们对于行政法学课程的理解往往仅仅停留在表层,在课程理论知识学习后很难切实的体会课程学习的价值,从而对于行政法学知识学习的主动性严重不足,此种状态也增加了行政法学课程改革的难度。

(三)课程改革缺乏计划,改革工作无法长效推行

公安院校行政法学课程改革工作的推进,是一项长期性的教育实践战略,它不能在短时间之内取得良好的实践成绩。但从当前公安院校行政法学课程改革实施的基本状态而言,公安院校主要采取阶段性课程改革实践方式开展工作,且对于如何进行长期性的行政法学课程改革工作实施大多缺乏长远的计划。比如,公安院校进行行政法学课程改革期间,依旧以传统的应试成绩作为唯一考核指标,对于如何循序渐进的进行课程改革工作却无可行的计划,这些均是公安院校日常课程改革工作无法长效推行的体现。

(四)管理者与实践者认知趋向不同,改革操作存在矛盾

公安院校中行政法学课程改革工作实践困境重重,与高校管理者与教学改革实践者对于行政法学课程改革认知趋向不同也有着一定的关联。[11]其一,高校管理层主要是从宏观层面对行政法学课程改革成效进行把握,而对于课堂教学中的详细实施部分的分析相对弱化。而一线教师主要是从具体的课程实践角度上进行探究,更注重行政法学课程改革期间所产生的详细变化,而对于大方向层面的理论探索则相对较少;其二,课程改革工作整体与部分之间的衔接上,存在着管理因素错位的情况,这必然会对行政法学课程改革活动的开展造成了一定程度冲击。这样的行政法学课程改革的实践状态,自然也无法保障其课程改革成效。

三、基于“金课”标准的公安院校行政法学课程改革路径

(一)课程内容纵向整理,打造混合式“金课”

公安院校行政法学课程改革工作的开展,虽然前期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在后续课程探究与分析时,依旧要时时结合我国新时期提出的高校教育改革相关理论和政策,重新进行课程改革系列工作的统筹分析。其一,对行政法学课程改革内容分析时,应坚持纵向层面的推进,尽量避免教学内容层面的详细切割。其二,构建线上与线下课程相互结合的课程安排模式,凸显课程改革中内容的立体化特征。[12]

比如,某公安院校在行政法学课程改革探索过程中所采取的课程改革方案为:第一,借助网络新媒体资源,将行政法学课程进行“微视频”转换。例如每一小节中各种类型的“行政行为”等关键性知识点,均采用视频资料精简处理法进行授课。行政法学课程网络教学资源除了针对知识点拍摄的“微视频”外,还包括相配套的教学活动设计、教学课件、练习题、测试题以及相关网络学习资源等。此外,还应重点研究如何保证行政法学的网络教学资源被公安专业学生高效的学习和利用。第二,在所设定的行政法学课程改革方案中,一方面要对如何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内容整理方面寻求和设置相应的要点和难点;另一方面应按照行政法学知识学习和运用的逻辑关系,在局部实验期间设定良好课程知识体系,减少课程改革中的知识体系缺失抑或是课程改革实践受阻等状况。第三,在线下推行课程改革时,教师要坚持线上资源与线下课堂互动的相互承接,逐步打造新时期的线上线下混合性“金课”资源。基于“金课”标准的公安院校行政法学课程改革工作得以有序性推进,必须在改革中总体把握课程内容,将线上和线下资源有机融合起来。概言之,解决“以偏概全”的课程改革实践阻塞性问题,是当前“金课”标准环境之下公安院校行政法学课程改革工作有序性实施的重要环节。

(二)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适当进行学习难度调节

根据“金课”标准,必须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基础上,实行创造性、引导性的教学,而不是局限于实践或者是理论单层面之内。因而,公安院校进行行政法学课程改革自然也应针对当前存在的课程授课分离化实践情况和难度性学习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其一,行政法学课程改革工作深入落实期间,逐步将理论与实践两者有机融合起来。这里所说的结合,不是单纯的进行某一部分内容合并,而是真正的运用起来,增加学生学习的运用灵活性;其二,行政法学课程改革时,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能力特征,适当的进行学习内容的转换,提升学习内容的趣味性,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学习。

比如,某公安院校在“金课”标准的指导下进行行政法学课程改革期间,为了确保系列工作得以持续性推进,所采取的系列实践要点整合为:第一,授课教师进行理论知识授课部分,着重对“行政管理关系”、“行政法制监督关系”、“行政救济”、“内部行政关系”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引导学生对行政法学课程的研究主体内容进行了框架认识。第二,剩余四个主体框架之下包含的行政法應用、行政法应用主体、行政行为方式等多个分支内容的讲解,采用了理论概念融合于经典案例的方式进行授课,指导学生将行政法学理论与法务实践环节有机承接起来;第三,当遇到“行政违法与行政责任”等理解难度较大的授课内容时,授课教师有时会直接采取在线视频情景互动法进行课堂探讨,有时采取课堂情景模拟还原法进行讲解。此外,授课教师在序列性工作安排时,应当尤为注意结合不同专业学员的群体特征,将教学知识与学员的学习需求承接起来,构建“活跃”的行政法学课程教学实践环境。[13]概言之,公安院校行政法学课程改革工作的有序化推进,关键在于结合课程实践的实际情况,弥补当前公安行政执法工作实践中的不足之处,将原有的课程实践要点不够合理的领域进行有序性调节。同时,行政法学课程改革也要求授课教师应不断地创造学生能力提升的最近发展区,在课程改革优化期间,逐步增加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三)形成课程改革计划,实现课程教学周期循环

“金课”标准中的“高阶性”除了突出高校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实施应凸显社会实践性,还要求在高校课程改革工作具体落实时,应着重体现课程改革中的时代性、预见性特征。[14]其一,公安院校进行行政法学课程教学工作分析时,应着重突出课程改革需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的开展,进而保障行政法学课程改革的扎实性;其二,公安院校进行行政法学课程改革分析时,逐步构建起与课程改革核心相互对应的循环实践性条件。

比如,某公安院校在新时期“金课”标准的指导下进行的课程改革要点整合如下:第一,以当前公安院校行政法学课程开展的基本状态为向导,形成行政法学线上线下知识学习体系构建、科学在线答疑以及课堂云班课作业交流等快速的课程教学互动沟通体系建设。第二,教师在线进行课堂实践教学期间,要及时进行学生的学习状态、课程授课情况等方面进行情况记录。第三,教师除了分析学生每一阶段的教学情况,同时也在行政法学课程考察部分进行变革。其中既包括课堂中情景互动考察,又包括行政法学基本概念辨析,其过程进一步增加了行政法学课程改革工作实施的活力。概言之,在“金课”标准的指导之下,对于公安院校中行政法学课程改革的推进,一方面是关于如何进行课程内容实践形式的持续性变更,彰显课程教学的时代化特征;一方面是针对如何进行课程改革相关环节探讨深入,其核心内容是社会内容综合分析与探索的构成部分。

(四)科学调整参与主体的认知导向,做好改革定位

第9篇:新课程改革的内容范文

关键词: 课程建设 教学研究 教学改革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是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而迫切的任务。课程是体现学校培养目标的基本单元,课程设置反映了对人才规格的要求,要培养基础扎实,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关键在课程。因此,高校应将课程建设作为教学基本建设的重点工作,常抓不懈。

一、明确课程建设目标是课程建设的前提

课程是指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建构的各学科和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的系统,既包括学科体系,又包括其他有目的的教育教学活动体系。课程是人才培养活动中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的统一,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手段。课程又是学校办学思想、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等转变为具体教育教学实践的中介。课程建设与改革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战场。

教育部1998年的《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强调,“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的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落脚点,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中关于“十五”期间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政策措施明确指出,要“改革教学内容,构建面向21世纪的教育课程体系,确定符合素质要求的课程、内容、目标与标准,改革教学手段与方法”。课程体系改革、课程建设水平是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因素之一,所以,构建符合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的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的重要保证。

二、把握课程建设的内涵是搞好课程建设的关键

课程最直接的表现是师生在课堂内外进行的教学活动。课程质量如何,主要取决于构成这类教学活动的诸要素相互作用的综合效果。因此,课程建设的内涵相当丰富,包括教学思想与教学目标,课程结构与体系,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教师的素质与水平,教学基本条件与教学管理等。

(一)更新教育教学思想

课程建设与改革必须在正确的教育教学思想指导下才能取得明显成效。我校自2003年合校后,先后召开了以“转变教育观念,推进学分制改革”为主题,以结合本科教学评估,加强本科教学工作为内容的两次教学工作会议,就更新教育教学思想观念进行了深入的学习、讨论。经过研讨,学校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培养基础扎实、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教学质量观,进一步明确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教学观,克服主知主义的影响,重视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和谐发展,从学生的个性发展与社会需要,从学校的办学定位等方面规范教学活动。既把学生视为教学的主体,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水平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作为教师有效教学的一个主要因素。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需要和个性差异,教师与学生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实现师生互动与教学相长。

(二)优化课程结构

课程的结构决定了学生的基本知识结构和基本能力的形成。在课程建设中优化课程结构,就是要依据专业人才培养要求设置课程,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转化为课程目标,明确各门课程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加强课程之间的衔接,将不同类型的课程系统化,实现课程的总体功能。

学校根据教学改革的要求,在制订本专科生的人才培养计划时,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都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实现了“四压缩四增加”,即压缩专业课学时,增加基础课学时;压缩必修课学时,增加选修课学时;压缩理论课学时,增加实践课学时;压缩非主干课学时,增加主干课学时。经过改革,学校各专业课程结构、学时分配更加合理,反映在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的课程分必修课与选修课,二者的学分比例一般为7.5∶2.5。必修课是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学生必须修读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等方面的课程,包括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选修课是按学科类别,为满足社会对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和学生个人兴趣、爱好和特长的需要,为拓宽学生知识面,发展学生各方面能力而设置的课程,包括通识教育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其中,学生毕业必须修满10个学分的通识教育选修课。

(三)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

教学内容对增强教学效果和提高课程建设水平具有重大影响,学校适应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的需要,切实改变部分课程教学内容陈旧、分割过细、重复过多和简单拼凑的状况,及时将课程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同时,学校把教学内容的新颖性作为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推动教学内容的更新。学校在改革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重组的同时,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注重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新编了各专业各类课程的教学大纲。

教材是教学内容改革最集中的表现形式,学校在教材选用方面,不断完善教材选用机制,严把教材质量关,积极编写新教材。主要课程选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国家规划教材和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的教材及近三年出版的新教材,鼓励教师编写高水平、有特色的专业课教材及实验、实习教材。学校先后分五批对133种教材进行了立项建设。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是加强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学校把开展研究性教学,推进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和合作式学习方式等作为加强本科教学工作的重要方面,通过多种途径,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学校开展的教师课堂教学评估、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教学质量奖评奖、教学名师评选等,推动了教师对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的探索与改革;学校每年在教学研究项目立项评审过程中,对受益面大、推广应用价值高的教学方法与手段项目进行重点扶持,同时,立项开展双语教学,扩大双语教学课程的数量,提高双语教学课程的质量;学校按照教学规律和课程特点,推动多媒体辅助教学,鼓励教师自主开发多媒体课件。

三、积极开展精品课程建设是搞好课程建设的重点

“十一五”期间,学校把精品课程建设作为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建设一批部级、省级、校级精品课程,带动全校课程建设水平的提高。学校依据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的精神,建立了每两年开展校级精品课程立项建设工作制度。“十一五”共立项建设3门部级精品课程、24门省级精品课程、128门校级精品课程,对所有精品课程实现了网络教学与管理,做到了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上网并免费开放,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已形成了多学科、多课程的网络共享平台。

“十二五”期间,学校按照教育部、教育厅相关工作要求,积极组织申报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程,成功获批3门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4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部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2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我校获批部级和省级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与精品视频公开课程的数量在省属高校中均名列前茅。

四、加强教学研究与改革是搞好课程建设的源泉

课程建设是一项严肃的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对教学计划的修订、课程结构的调整、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必须进行认真的研究,在建设中进行研究,边研究边建设。自2003年以来,学校先后获批148项省级教研项目,立项442项校级教研项目,其中涉及课程建设与改革的省级教研项目24项,校级教研项目154项。这些研究项目以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为先导,在探索21世纪本科层次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与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相一致的主要课程内容与体系的基本模式,构建了以人才素质和能力培养为起点,以课程结构体系为骨干,以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为支撑点的新的教学体系。在学校先后获得的4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中,涉及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教学成果为14项,并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进一步推广应用,收到了良好的实践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

五、完善对课程的管理是搞好课程建设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