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建立班级文化的策略范文

建立班级文化的策略精选(九篇)

建立班级文化的策略

第1篇:建立班级文化的策略范文

关键词:班集体;班主任;管理策略

班级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形式,因而班级管理在学校管理体系中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当前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出现一些管理困难,需要提出合理化建议改善这一现状。

一、护理专业班级管理出现的问题

护理学教育背景体制下,松散的管理模式已经很少,当前比较重视对于班级中人才的管理人才的培训,因为不同于初中、高中的班级管理模式,教师需要作为班级管理的主体,这一阶段的学生学习专业的知识和能力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方面是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但是经过对各个班级的走访,发现小部分的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还是比较松散,没有开展制度化的管理流程,不去考虑班级之间的屏蔽,和制定日常班级管理目标,只是在上级领导分配工作以后机械性的安排一下相关的工;另外班主任制定了详细的班级管理目标和管理计划,但是没有制定好良好的规章管理制度以及管理措施,所以不能取得良好的评价标准,出现班级管理松散的现象出现。

二、班主任开展策略的推行方式

1.科学合理的学习观的树立

我们所说的学生观是教师对学生的印象以及看法,这种人生观点对教师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管理行为和管理策略有着积极的影响。因而在传统的教学观点中,教师处于管理地位,学生处于被管理地位,要求学生被迫容纳知识或者某个事物。但是当前的学生观是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成为校园的主人。因而可以了解,作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一定要树立科学合理的学生观。

第一,个性化的发展时代,学生也处于这种年龄层,所以性格中很多独立的因素表现较多,因而心理建设异常敏感,具有较为强烈的责任心。护理专业的学生大多不喜欢学习文化课,并且在以往的文化课考试中成绩不是很理想,如果在学习上班主任不注重教学引导的方法,容易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班主任面对这种情况需要学会尊重学生,转变自身的角色,这样才能让师生之间建立和谐平等的关系,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并提升师生之间的信任度。第二,学生在发展过程中有巨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会受到教学质量和生活环境的影响,这种差异性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努力逐渐改善。所以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时候需要尊重学生的这种差异性,不要按照统一的标准硬性的要求每一个学生,班主任需要根据学生之间的不同差异性创造灵活的教学模式,推动学生的健康发展。针对学生的差异性,班主任最好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制定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培养计划,这样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融入到班级中,并且给学生营造快乐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范围,学生高效的学习效率,有助于学生在今后真正的把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完善自己专业的同时,服务社会。

2.管理层策略提升与班集体形成理论认知

实践表明,护理专业的班级体策略形成与班主任的管理策略以及班级管理中的各个维度之间有密切的关系。所以班主任要了解一点,班级的健康发展与班主任在活动管理中的策略密不可分,如果开展的策略合理、科学,那么才能打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班集体,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特点,弥补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体验快乐学习的喜悦,这样学生能够更好的接受正面的教学引导,促进自己向着良性发展态势前行。如果班级管理中管理策略不合理会让班级之间产生消极和负面的影响,比如同学之间的关系冷淡并且待人接物方面比较傲慢等情况的出现,不利于学生个人良好素养的养成。

3.抓住管理中的主要矛盾,重视干部的选拔和培养

班级管理作为一项比较复杂的工程项目,班主任在解决班级矛盾的时候要做到公平公正,这样才能营造良好的班级管理气氛。一个班级是由不同个性的学生共同组成的集体,只有发挥出班集体中的核心作用,班级本应有的作用才能显现出来。良好班级的形成不能离开班委会的选拔,因为学生之间的矛盾让学生自己化解,不但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也能更好的团结班级,班主任只需要做好从旁指导。所以班委会的建立以及班委的作用就凸显出来,班委会成员作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需要协调班级中的各项矛盾,并在组织班级活动,对班级建章建制。因此,班主任一定要善于挖掘和培养学生的管理协调能力,这样不但可以在班级管理有帮手,更培养学生走入社会后的综合能力。

4.班主任运用不同的管理策略管理班级

班级中的差异化存在,让初中班主任运用合理的策略管理班级。如果一个班级学生之间没有统一的价值信念和班容风貌,那么这个班级的整体凝聚力也不会很高。因而班主任需要经常组织活动提升班级同学之间的凝聚力,比如开展主题班会,在班会上同学之间可以各抒己见说出自己对班级中一些事件的看法和观点,如果学生感觉说出来不好,那么可以运用匿名的方式写出来,班主任通过这种方式了解班级管理中是否存在问题。比如某次事件中班委是否处理合理,有没有徇私的情况出现,如果没有,那么班主任要和同学解释,解除误会,如果有班主任需要和改名同学沟通,及时的指正。

三、结语

班级是护理专业基本的构成单位,班级建设情况的好坏会影响整个学校的教学质量,也关系到一个学校的管理是否成功。班主任如果想建设好一个班级需要多方面努力,作为班级建设的核心力量,班主任需要调动各方面力量,运用多种方式提升班级的管理策略。

参考文献:

第2篇:建立班级文化的策略范文

收益管理作为现代航空公司提高收入、参与市场竞争的不可或缺的手段,已经在国外航空公司创造了巨大奇迹。资料统计,世界各主要航空公司通过使用收益管理技术,年收入增加了2%至8%[1]。相应地,学术界也涌现了大量文献对航空公司收益管理进行研究。McGill与vanRyzin[2],Talluri与vanRyzin[3],Chiang与Chen[4]以及Shen和Su[5]对已有研究作了比较全面的综述。由此可以看出,大部分研究主要针对单个航班的收益管理问题。近年来,随着航空公司之间激烈的竞争,学术界也开始关注并研究不同航空公司之间多个航班竞争的收益管理模型。

当前航空客运市场竞争激烈,多家航空公司在同一航线上竞争,但是,对每家航空公司而言,也有一些属于自己的相对垄断的航线。而且,为了满足不同旅客的需求,航空公司通常在同一条航线上提供多个不同时刻起飞的航班。我们称其为平行航班。如国内某航空公司在某航线上提供了两个平行航班A和B。它们的起飞时间不同:航班A起飞时间为下午17:15,到达时间为晚上21:15,航班B起飞时间为晚上20:10,到达时间为晚上24:10。两个航班的机型配置完全相同,都是73G型飞机。因此,旅客在选择该公司的这条航线时,主要基于航班时刻和票价考虑。我们从该公司销售部选取了该航线上某一时期各航班的销售数据作为基础数据来源分析航班需求状况,得到一些统计指标。从统计指标中可以看出,航班A的平均客座率为92.60%,B为89.80%,两者相差不大,总的平均客座率接近91.2%。由此可看出两航班需求处于比较充足的状况。实际中,航线经理也认为这是相对垄断航线,需求旺盛,所以,都采取一个固定的价格销售,即全价票销售。事实上,航班A的客座率(92.60%)比航班B的客座率(89.80%)多出近三个百分点,但是,航班A的平均票价为1036元,B为1047元,B比A还要高11元。这种现象是不合理的。因为,前面提及,该航线上价格和航班时刻是对需求影响的主要因素,可以看到,航班B的起飞时刻不如航班A的起飞时刻好,这时更应该充分利用价格杠杆来调节需求。另一方面,我们从该航线的价格结构进行分析。虽然该航线上也设置了多等级价格结构,即有头等舱(F舱),公务舱(C舱),普通舱(Y舱)的Y、T、K、H、M、G、S、L、Q、E、V、R、J和I共十四个价格等级,对应的价格等级为Y是全价票,T舱为0.9折,后面依次按照0.05折扣递减。由某个时期A、B两个航班的出票情况可以看出航班A和航班B的出票来源都是以Y等级票为主,尤其是航班B除了Y等级的出票之外,其他各等级出票情况几乎相同,即几乎没有卖折扣票。这说明,航班价格等级过分依赖高价,没有深度挖掘低价市场,尤其没有考虑如何利用动态定价策略,将部分需求转移至其他航班,以提高整个航线总的收入。一般来说,旅客根据其偏好,在公司的多个航班之间进行选择。通常,高价值旅客对票价不敏感,对时间敏感,愿意坐一天中较好时间段的航班,如上午或者下午的航班;而低价值旅客对时间不敏感,只要价格合适,他们愿意坐任何时段的航班。所以,航空公司一般可以采取相应的定价策略,提高整个航线的收入。一般航空公司可以在早上或晚上的航班制定低价,在上午或下午的航班制定高价,这样使更多低价值旅客购买早上或晚上航班,而将上午或下午的航班留给高价值旅客。对于上面例举的航线来说,航班B在夜间,高价值旅客会更愿意选择下午的航班A,因此,下午的航班更适合使用高价策略,而夜间的航班要以最大化吸引顾客(尤其是低价值顾客)为主要目标,使用高价策略的效果可能不如下午的航班好。基于此,本文针对航空公司的该类问题为研究对象,根据旅客需求的特点,采取动态定价策略,优化多个航班的收入,从而提高公司总的收入。这个问题与以前其他文献所讨论的航空公司在同一航班上选择不同等级价格的问题是完全不同的。

动态定价策略研究作为收益管理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国外研究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McGill和vanRyzin[2]、Bitran和Caldentey[6]、Talluri和vanRyzin[3]都从收益管理的角度对价格策略的研究进行了综述。Elmaghraby和Keskinocak[7]也从产品生命周期较长和较短的情况下定价策略、综合考虑库存和定价决策和在理性消费者的市场中定价等多个角度进行了文献综述。从以上几篇具有代表性的综述文献看,大量的文献主要针对单一产品的定价,而对多产品的动态定价问题讨论较少。Gallego和vanRyzin[8]研究了多产品动态定价问题,得出了渐近最优的启发式方法,并将结果应用于多航段的收益管理问题。本文虽然也是属于多产品动态定价的范畴,但是,由于航空客运垄断航线上航班的特殊性,即多个航班起飞时刻不同,因此,本文的多产品的失效性时间不同,这与Gallego和vanRyzin[8]研究的多产品具有相同失效时间不一样。而且,与他们提出启发式方法求解该模型不同,我们得到的是考虑两个平行航班情况下的最优解。Gallego和Philips[9]提出了“柔性产品”的概念,即服务于同一市场的功能相同的多种产品组合,并将该概念应用到多航段的收 益管理 问题,得到了近似最优解。Zhang和Cooper[10]提出了基于顾客选择行为的两个平 行 航 班 收 益 管 理 舱 位 控 制 模 型,Zhang和Cooper[11]还考虑了基于顾客选择行为的两个平行航班动态定价模型。他们在两篇文章中利用马尔科夫决策过程建立了离散时间随机动态模型,并采用基于价值和策略近似的启发式方法来解决髙维马尔科夫的问题,同时得到了价值函数的上界和下界,没有得到精确的解析解。本文的研究问题与他们的相同,但是,不同之处在于:一是研究方法不同。本文应用随机控制理论,根据两个平行航班的相互影响的需求构建连续时间随机动态模型;而他们建立了离散时间随机动态模型。二是研究结果不同:本文通过对最优价值函数的Hamilton-Jacobi等式和最优价格策略性质分析,递推求解出价值函数的解析解和时间阀值点。而他们只得到了价值函数的上界和下界,没有得到精确的解析解。

目前,国内学者对于航空客运收益管理的研究已经从定性讨论其概念、意义及实施的必要性等方面转向定量研究,而且已经开始涉及前沿问题研究。罗利和萧柏春[12]对国内航空客运收益管理研究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罗利等[13]研究了基于需求转移的新老产品替代的易逝性产品动态定价策略。罗利等[14]也研究了在竞争市场环境下,两家航空公司的两个航班两级价格动态定价连续时间数学模型,给出了均衡解满足的条件,并探讨了模型求解的方法及相关性质。陈剑等[15]借鉴供应链协调机制研究的框架,探讨航空公司与旅行社在机票销售中如何进行协作使得在实现整体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同时实现各自收益最大化。李晓花和萧柏春[16]建立了航空客运动态定价与舱位控制的统一模型,并得到了最优策略。朱金福等[17]建立了航空客运舱位控制和超售综合动态模型,提出了并行控制和串行控制两种动态策略。李豪等[18]研究了竞争环境下航空公司动态定价模型。肖勇波,陈剑等[19]也研究了双航班(即本文的平行航班)的动态定价策略。但是,与他们建立离散时间模型不同的是,本文建立了连续时间动态定价模型,而且,本文通过对最优价值函数的Hamilton-Jacobi等式和最优价格策略性质分析,递推求解出价值函数的解析解和时间阀值点。数值实验结果也表明了我们这种时间阈值点的综合控制策略易于实施,而且,应用该策略得到的总收入比两个平行航班单独决策时得到的总收入大。这对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综观国内外文献,虽然航空公司收益管理的研究文献很多,但是,研究在相对垄断的航线上,航空公司的多个平行航班的动态定价问题很少。本文在Zhang和Cooper[11]研究基础上,研究一种相对简单的情形,即只考虑一家航空公司的两个平行航班的情况。但是,如前所述,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与他们的研究是不同的。

2模型建立

本文讨论的问题是航空公司在相对垄断市场下单航段的多个平行航班动态定价策略。航空公司在每个航班上均有多个价格等级,相应于不同航班的不同价格,需求可以发生自由的转移,且转移是没有任何附加成本。在这种市场情形下,公司需要综合考虑多个航班的定价策略,因为单独一个航班的收入优化并不能保证整个航线的收入是最大的。为了简化问题,本文只考虑两个平行航班的情况,事实上,可推广到多个平行航班的情形。假设两个平行航班的起飞时间分别为T1和T2,设0<T1<T2,0是开始售票时间,各自的飞机容量分别是M1和M2(当然,M1可以等于M2,因为通常两个平行航班都提供相同的机型,如上面的例子),不考虑超订的情况。n1(t)和n2(t)分别表示在t时刻,第一个航班和第二个航班的库存量,简单记为n1和n2。为了简化问题,假设两个航班都提供两种不同的价格等级,p1 >p2,以后研究可推广到多个价格等级。对应不同的价格等级,旅客需求服从非齐次泊松过程,对应的需求率分别用λ1ij(t)、λ2ij(t)表示,其中,λ1ij(t)表示在t时刻,第一个航班提供价格等级为pi和第二个航班提供的价格等级为pj时,第一个航班的需求率。类似地,λ2ij(t)表示在t时刻,第一个航班提供价格等级为pi和第二个航班提供的价格等级为pj时,第二个航班的需求率。设λ1i.(t)和λ2.j(t)分别表示该航线上只有第一个航班(提供价格等级为pi)或只有第二个航班(提供价格等级为pj)时各自的需求率。两个航班之间的需求会因价格控制策略而相互影响。旅客会根据公司提供的价格作出购买决策。如果他们的首选航班没有满意的价格,则会转移到另一个航班而不会自动升级。在垄断航线上,航空公司完全有能力通过调节价格控制产品的需求。问题是如何对上述存在需求转移情况的航班实施动态定价策略引导需求的走向,航空公司如何根据订票的情况和剩余销售时间综合制定该航线上两个航班的动态定价策略,实现总收入的最大化。这对实现有效的精细化管理、提高收入具有显著的意义。为了更好地描述问题,我们需要作如下假设:

假设1

两个航班的需求率满足:λ121(t)>λ122(t)>λ111(t)>λ112(t)λ212(t)>λ222(t)>λ211(t)>λ221(t) (1)

假设1说明采用价格策略对两个航班需求的影响。对每一航班来说,在自身采取低价p2时的需求大于采取高价p1时的需求,同时,在它的平行航班采取高价p1时的需求大于采取低价p2时的需求。

假设2

定义某航班的收入率为该航班的需求率乘以其价格。若p1 >p2,则某航班的收入率是其价格的递减函数,即:λ12j(t)p2 >λ11j(t)p1λ2i2(t)p2 >λ2i1(t)p1(2)假设2说明只有需求与价格满足以上关系,航空公司才有降价的动力,否则,低价永远也不会执行。这是收益管理领域的一个基本假设。

假设3

某个航班价格变化对自身收入率的影响比对另一个航班收入率的影响大,即:λ12j(t)p2-λ11j(t)p1 ≥λ21j(t)pj-λ22j(t)pjλ2i2(t)p2-λ2i1(t)p1 ≥λ1i1(t)pi-λ1i2(t)pi(3)假设3说明在两个航班共存的情况下,当公司改变某一个航班的价格时,其总收入率(两个航班收入率之和)应该增加,企业才有改变价格的动力。

3最优策略性质分析

为了得到最优策略,们将证明价值函数的一些性质。

性质1

价值函数V(t,n1,n2)关于t是连续、严格递减的。引理1说明,平行航班的价值函数关于时间t的性质与单个航班相同。该引理的实际意义表明机票产品的易逝性。

性质2

当两个航班同时服务时,第一个航班在T1左邻域内的最优价格为p2。证明:显然,由单个航班的性质可知,p2是第一个 航 班 单 独 服 务 时 在T1左 邻 域 内 的 最 优 价格[20]。下面将证明当两个航班同时服务时,它也是第一个航班在T1左邻域内的最优价格。显然,当tT1时,有V(t,n1,n2)V2(T1,n2)。设u2是第一个航班在T1左邻域内价格为p2,而第二个航班在T1左邻域内价格为pj时的控制策略,u1是第一个航班在T1左邻域内t时刻价格为p1,而第二个航班在T1左邻域内t时刻价格为pj时的控制策略。则对充分小的Δt和控制策略u1,有:Vu1(t,n1,n2)=λ1j1(t)Δt(1-λ1j2(t)Δt)(p1+V2(T1,n2))+λ1j2(t)Δt(1-λ1j1(t)Δt)(pj+V2(T1,n2-1))+(1-λ1j1(t)Δt)(1-λ1j2(t)Δt)V2(T1,n2) (8)上式中,右边第一项表示在T1左邻域内充分小的Δt内以价格集合 {p1,pj}只卖出一张第一个航班的机票的期望收入,同样地,第二项表示只卖出一张第二个航班的机票的期望收入,第三项表示没有卖出任何航班的机票的期望收入。同样地,对于控制策略u2也有类似的等式:Vu2(t,n1,n2)=λ2j1(t)Δt(1-λ2j2(t)Δt)(p2+V2(T1,n2))+λ2j2(t)Δt(1-λ2j1(t)Δt)(pj+V2(T1,n2-1))+(1-λ2j1(t)Δt)(1-λ2j2(t)Δt)V2(T1,n2) (9)由(9)减(8),得:Vu2(t,n1,n2)-Vu1(t,n1,n2)=(λ1j2(t)-λ2j2(t))Δt[V2(T1,n2)-V2(T1,n2-1)]+[λ1j1(t)λ1j2(t)-λ2j1(t)λ2j2(t)]Δt2V2(T1,n2-1)+[λ2j1(t)p2 +λ2j2(t)pj]Δt-(p2 +pj)λ2j1(t)λ2j2(t)Δt2-[λ1j1(t)p1 +λ1j2(t)pj]Δt +(p1 +pj)λ1j1(t)λ1j2(t)Δt2=[λ1j2(t)-λ2j2(t)]Δt[V2(T1,n2)-V2(T1,n2-1)]+[λ1j1(t)λ1j2(t)-λ2j1(t)λ2j2(t)]Δt2V2(T1,n2-1)+{[λ2j1(t)p2 - λ1j1(t)p1]-[λ1j2(t)pj-λ2j2(t)pj]}Δt+(p1+pj)λ1j1(t)λ1j2(t)Δt2(10)因为Δt是充分小的正数,由假设2,有:λ12j(t)p2-λ11j(t)p1 ≥λ21j(t)pj-λ22j(t)pj以及V2(T1,n2)≥V2(T1,n2-1)[20]和λ21j(t)>λ22j(t)(显然,当第一个航班为高价时,第二个航班的需求将增加),可以得到,(10)式第二个等式中右边第一项和第三项大于零,而其余各项是高阶无穷小,可得当Δt0时,上式右边大于零,即Vu2(t,n1,n2)>Vu1(t,n1,n2) (11)所以,p2是T1左邻域内第一个航班的最优价格。证毕。但是,性质2对于第二个航班来说,不具有类似的性质。即设pj为第二个航班单独服务时在T1左邻域内的最优价格,则两个航班同时服务时,pj不一定是第二个航班在T1左邻域内的最优价格。证明方法与上面证明类似。性质2对于后面寻找两个航班的最优价格策略有重要作用。根据这一性质,我们可以求出V(t,n1,n2)在T1左邻域内的值。然后,应用逆推方法求出对于任意0≤t≤ T1,V(t,n1,n2)的值。性质3若 {pi,pj}是t时刻,两个航班剩余票数为 (n1,n2)时的最优价格集合,定义边际价值函数为:类似地,可证明(13)式。证毕。

性质3

说明最优价格满足的必要条件,根据Hamilton-Jacobi等式,它也是充分条件。因此,利用性质3,我们可以得到最优价格策略满足的充要条件,由此也得出了最优控制的时间阀值点。

4模型求解方法

先求解n1=n2=1。根据性质2,在T1的左邻域内,最优价格集合为 {p2,pj},其中,pj为第二个航班 在 两 个 航 班 同 时 服 务 时 的 最 优 价 格。 而V(T1,1,1)= V2(T1,1),V1(T1,1)= 0,则 上 述Hamilton-Jacobi等式为:根据(20)和性质3的判断条件,我们可以求出所有的V(t,n1,n2)。

5数值实验和结果分析

在这一节我们提供一个算例。算例的条件可能会与实际有所偏差,只是用来提供一些例证。假设某航空公司在某一航线上有两个航班,两个航班的起飞时间分别为T1和T2,飞机容量分别为M1和M2,价格等级为p1和p2,令:T1=1,T2=2,M1= M2=100,p1 =2(千元),p2 =1(千元)按照模型中的变量表示,需求率参数如下:λ111=1,λ112=0.8,λ121=2.5,λ122=2.2;λ211=1.2,λ212=3.2,λ221=1,λ222=3;λ11.=1.2,λ12.=3,λ2.1=1.5,λ2.2=4通过计 算,以 上 数 据 符 合 模 型 的 假 设 条 件。应用Matlab软件编程,可以得到模型的结果。两个航班的最优定价策略控制的时间阀值点如下表2,其中,表中 {pi,pj}表示变换前的两个航班的最优价格,{pi′,pj′}表示变换后的两个航班的最优价格。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这种时间阀值点来进行价格策略的控制。这对实现精细化管理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上面的表3和图2中,Ju(t,n1,n2)表示在两个航班共存时,各自的需求都不考虑其他航班对其的影响,即各自优化自己航班的期望收入,然后将两个航班的收入相加。由此,可以看出,应用本文的全局优化模型得到的总收入比两个平行航班独立决策时得到的总收入大。这说明该策略有利于提高公司的收入。

第3篇:建立班级文化的策略范文

(一)和谐管理理论概述

和谐管理理论是西安交通大学席酉民教授运用系统论的思路,其核心特质是将自身定位为复杂环境下的“问题解决学”。和谐管理理论的基本框架可以表述为:组织领导依据组织的战略愿景,在分析内、外部环境的基础上,提出当前阶段的和谐主题(HT);根据和谐主题(HT)确定和则(HP)与谐则(XP)体系,并通过和谐耦合(HC)机制,实现组织管理活动的高绩效;解决了现有的和谐主题之后,又会产生影响系统演化的新的和谐主题,通过新一轮循环实现新的主题和谐,如此循环往复,循环优化,实现系统不断优化发展的目标,如图1所示。其中:和谐主题是指特定组织情境下,实现组织战略愿景需亟待解决的问题或任务;和则和谐则是和谐管理活动中优化控制机制和能动演化机制;和谐耦合是组织管理者通过和则与谐则两大体系围绕和谐主题在不同层面的互动、转化与整合。

(二)新时期班级管理引入和谐管理分析框架的必要性分析

1、和谐管理学科特性更适合新时期高校班级管理实践致力于多变环境下解决复杂管理问题的和谐管理理论以其独有的系统性、包容性和开放性,通过“问题”为导向把学校内外部环境、战略导向同和则、谐则及互动耦合机制的有机结合,纳入一个管理系统,使它对新时期高校班级管理实践具有更好的指导作用。2、引入和谐管理理论可以确保班级管理与战略环境的对接基于和谐管理理论的高校班级管理以和谐主题作为管理定位及体系设计的出发点。在班级管理和谐主题识别过程中,班级管理者在班级外部环境和内部状态的分析的基础上,以学院(系)、学校乃至社会的愿景、使命、战略意图等为依据,可以从根源上保证班级管理与学校的管理目标、个人发展目标、社会要求趋于一致,实现班级管理与战略环境的有效对接。3、基于和谐管理理论可以提出更系统的高校校园危机管理策略和谐管理理论强调从“人”、“物”及“人”与“物”的互动三个方面认识管理的影响因素,不仅主张通过制度、流程、结构等对管理流程进行规范,而且强调发挥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能动性,并通过“人”与“物”互动的耦合机制提高管理绩效,我们基于此可以提出更系统的高校班级管理策略。4、依据和谐管理理论可以建立起高校校园危机管理评估体系依据和谐管理理论,我们通过对高校班级和谐管理体系中三个一致性关系(即S与EOL的一致性; HT与S的一致性;HP、XP及HC与HT的一致性)的判断,可以为班级管理的评估提供一个系统的参考框架,建立起完整的高校班级管理评估体系。

二、构建基于和谐管理理论的高校班级管理体系

根据和谐管理理论的基本框架,我们可以从新时期高校班级管理的内涵和特征出发,通过确定和谐主题、设计管理机制、制定评估体系三个阶段,构建出基于和谐管理理论的高校班级管理系统。

(一)确定和谐主题

新时期高校班级管理和谐主题的确定,需要综合考虑班级外部环境(E)、内部状况(O)、领导特质(L),以及战略愿景(S)等因素。班级的外部环境包括学院(系)、学校、家长、社会等环境因素,受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及信息化技术蔓延的影响,其呈现出日益复杂的趋势,对班级管理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和标准,不仅要求班级安全稳定,学生成长成才,而且还要求提升学生的人性,构建和谐发展氛围,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鉴于此,我们可以描述新时期和谐管理理论的高校班级管理体系的和谐主题是:培养和谐发展的大学生。

(二)设计管理机制

围绕新时期班级管理的和谐主题——培养和谐发展的大学生,我们需要设计出相应的和则(HP)、谐则(XP)和耦合(HC)机制体系,使组织实现主题和谐(HX),从而实现班级管理工作的高绩效(P)。1、构建和则体系构建和则体系,我们需要针对新时期班级管理的民主化和差异化特征,着眼于班级管理工作中,与人相关要素不确定性的消减和利用,为班级学生发展提供和谐发展的环境空间,以解决由于动态环境复杂性和领导能力局限性而产生的程序性管理不足。具体包括:加强使命和愿景教育;发扬民主,调动班级成员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班级环境;加强师生间的沟通交流;构建班级心理契约;树立标杆人物和事迹,发挥正能量,促进和谐班集体的形成等。2、构建谐则体系针对新时期班级管理过程中确定性高、可察、可控的相关因素及其关系,我们构建谐则体系,通过正式的规章制度、体制、机制等,对班级成员的行为规范、运作程序进行优化设计和控制。谐则体系的具体内容包括:构建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干部、学生成员的分层管理模式,促进班级建设的健康发展;抓好班级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建成一支爱干事、会干事、能干事的学生干部队伍;制定出一套符合科学性、政策性、严肃性的班级管理制度和流程;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班级建设和管理,形成“家长——学校——学生”的有效沟通机制和班级日常管理活动即时处理机制,提升班级管理效率等。3、构建和则与谐则的互动耦合机制高校班级管理和则与谐则的互动耦合机制,是指以“民主化和差异化”为特征的“能动致变的演化”要素与“制度化和信息化”为特征的“设计优化的控制”要素围绕“培养和谐发展的大学生”这一和谐主题的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相互转化的过程,包括策略性思考、程序性思考、文化及人际思考、系统性思考等环节。具体内容包括:班级规章制度与激励政策的互动;制定导向性制度,激发使命意识,促进愿景共识;促进班级制度与文化的建设和协调;协同班级制度的强制力量和文化的诱导作用;通过师生积极的舆论和和谐文化推动民主化、差异化管理制度的构建;不断地实现班级优良传统和文化形式转化成制度等。

(三)制定评估体系

第4篇:建立班级文化的策略范文

[关键词]构建;农村教师自主成长的策略;研究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对农村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农村教师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以顺应教育新的发展趋势。那么如何促进农村教师自主成长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构建农村教师自主成长的策略入手,研究论证策略是否有助于促M农村教师自主成长?

1 农村教师自主成长的策略的构建

1.1 拓宽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之空间

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各级教师培训机构在农村教师继续教育中的主体作用,由部分师范院校牵头成立农村教师发展基地,进一步整合农村教师继续教育资源,搭建一个全新的合作平台,为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创造有力条件。

1.2 开展农村教师反思性活动

农村教师学会反思,有助于提升其决策能力。农村教师的反思是在总结教学规律和经验的基础上,对教学进行积极思考的过程。不断开展农村教师的反思性活动,对其教学水平和能力的提高会大有益处,其决策的合理性也会相应地有所改进。

1.3 创建网络学习平台

为农村教师创建专门的网络学习平台,除了网络共有的资源外,应包括专门为农村教师准备的课例,教案,课件,题库,名师答疑,群讨论,展示平台…等。

1.4 创造更多的听评课机会

学校应该加强教研活动,鼓励教师多参加听评课活动,并且为老师们创造更多的去外校听课学习交流的机会。

1.5 制度激励

我们认为,学校制度是在保底的前提下,更好的引导和激励农村教师成长。建立激励性考评制度,发挥好制度的引领作用。落实骨干农村教师考评制度,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1.6 真情关爱,营造农村教师成长的环境

我们普遍感到,当今社会农村教师压力很大,因此,作为学校领导必须理解农村教师、关爱农村教师,在情感上、生活上、工作上给予关心、指导和帮助,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农村教师成长的和谐、宽松的工作环境。

2 研究

(1)研究的问题:构建农村教师自主成长的策略是否有助于促进农村教师自主成长?

(2)实验的主体:在本研究中,受试对象是汕头市成田高级中学高一级所有科目的老师(除音体美)及高一级八个班级的学生。

(3)实验工具:①为老师构建的自主成长的平台;②2张调查问卷;③各科目的中考模拟试卷,④高一各科目的期中考试试卷; ⑤高一各科目的期末考试试卷。

(4)实验的时间:一年(高一整个学年)

(5)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

(6)培训过程:本实验分为五步,第一步,答卷。让受试对象中所有的老师完成一张调查问卷。让受试对象中所有的学生参加各科目的考试,试卷为中考模拟试卷。第二步,分组。首先,把高一级所有科目的老师分为两组,高一八个班跟随所教老师也分为两组。Group1:包括语文A老师(及1班和2班),语文B老师(及3班和4班);数学A老师(及1班和2班),数学B老师(及3班和4班);英语A老师(及1班和2班),英语B老师(及3班和4班);生物A(及1班,2班,3班和4班);地理A(及1班,2班,3班和4班);历史A(及1班,2班,3班和4班);化学A(及1班,2班,3班和4班);政治A(及1班,2班,3班和4班);物理A(及1班,2班,3班和4班);Group2:包括语文C老师(及5班和6班),语文D老师(及7班和8班);数学C老师(及5班和6班),数学D老师(及7班和8班);英语C老师(及5班和6班),英语D老师(及7班和8班);生物B(及5班,6班,7班和8班);地理B(及5班,6班,7班和8班);历史B(及5班,6班,7班和8班);化学B(及5班,6班,7班和8班);政治B(及5班,6班,7班和8班);物理B(及5班,6班,7班和8班)。Group1作为实验组,Group2作为对照组。第三步,培训活动。Group1中的老师参加农村教师自主成长的策略平台的活动,活动时间为高一整个学年。第四步,答卷。高一学年末,参加实验的所有老师完成一张调查问卷。第五步,数据收集。

3 数据分析与讨论

为了完成本实验的研究的问题,作者对收集的数据进行了以下分析:

(1)通过实验前后两张调查问卷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参加农村教师自主成长策略平台活动的农村教师,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更高,并且能把所学的东西应用到教学中。

(2)实验前8个班级学生各科目的成绩(平均分)(见表1)

从上面的表格可以看出,各班级在实验前,各科目的平均分基本相同,平均分的差别只在1-2分,这些表明,在实验前各班的成绩没有显著差异,基本相同。

(3)实验中期8个班级学生期中各科目的成绩(平均分)(见表2)

从上面的表格可以看出,在实验中期,实验班的期中各科目的平均分与实验班的期中各科目的平均分有所差异,平均分的差别在3-4分,也就是说,1班,2班,3班,4班的成绩比5班,6班,7班,8班的成绩高出3-4分,这些表明,参加农村教师自主成长的策略平台活动的老师所带的班级成绩比没参加农村教师自主成长的策略平台活动的老师所带的班级成绩好。

(4)实验后8个班级学生期末各科目的成绩(平均分)(见表3)

从上面的表格可以看出,在实验后,实验班的期末各科目的平均分与对照班的期末各科目的平均分有所差异,平均分的差别在4-5分,也就是说,1班,2班,3班,4班的成绩比5班,6班,7班,8班的成绩高出4-5分,这些表明,参加农村教师自主成长的策略平台活动的老师所带的班级成绩比没参加农村教师自主成长的策略平台活动的老师所带的班级成绩好。

4 总结

通过上面的分析,作者得出构建农村教师自主成长的策略有助于促进农村教师的自主成长。因此,作者建议校方为农村教师构建自主成长的策略平台。

第5篇:建立班级文化的策略范文

〔关键词〕 数优生;数困生;应用题;表征策略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6)22-0008-05

一、问题提出

当前国际教育改革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是,其着眼点由关注教师的“教”转而日益重视学生的“学”。教育者们逐渐深刻地认识到,只有真正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学才是有效的。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兴起和发展,心理学家对学习者的内在认知加工过程的认识逐渐深入,学习策略成为教育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许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工作者把学生掌握学习策略看作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

应用题学习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初等数学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儿童解决应用题的水平不仅代表了他们掌握、理解数学基础知识的水平,也代表了他们应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1980年,全美数学教师协会(NCTM)就提出“必须把问题解决作为80年代数学教学的核心”的口号,并且主张“在问题解决方面的成绩如何,将是衡量数学教育成效的有效标准”。而数学问题解决中最主要、最直接的形式就是数学应用题解决。应用题解决既是数学教育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学生应用题解决的学习心理也一直为心理学界所关注。

国内外的诸多研究都发现,很多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数学学习困难(mathematical learning disability,简称MD)的问题。学生的数学学习困难随着年级的升高会越来越严重,甚至延续到成年。因此,很有必要从学龄早期就开始关注数学学习,特别是关注应用题解决困难的问题。了解小学生应用题解决过程中表征策略的使用情况,发现不同类别学生间存在的差异,这对揭示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做好数学学习困难学生的认知分析和教育干预,帮助那些数学学习困难儿童更好地完成学校教育的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的基本设计为:2(学生类别:数优生、数困生)*2(试卷类型:A卷、B卷)*3(年级:4年级、5年级、6年级),其中学生类型和试卷类型为被试间设计,学生年级变量为被试内设计,最后测量的因变量为使用表征策略的类型和数量。通过分析三个年级数优生和数困生在不同试卷类型试卷上使用表征策略的类型和数量差异,探讨小学4~6年级学生数学应用题解决中表征策略的使用特点及数优生和数困生的问题解决差异。

二、研究过程

(一)被试的选择

本研究在某实验小学中选取四、五、六三个年级,每个年级分别随机选取由同一数学老师任教的两个班,共六个班364人。其中四年级116人,五年级119人,六年级129人。在测验结束后,对测验试卷进行处理,剔除无效问卷共16份(其中四年级6份,五年级5份,六年级5份),剩余有效被试共348人。根据数学学习困难的操作定义:学生的数学学业成绩比根据其智力潜能达到的水平显著落后,而且他们可能同时在学习、品德和社会性上存在问题。这样,本研究选择数困生的标准为:(1)本学期三次重要数学考试的平均成绩居全班第二十个百分位内(后20%);(2)让任课教师根据MD的操作定义和特点,对学生做出综合评价,指出班内哪些学生属于MD;(3)满足两条排除性标准:排除智力落后(IQ130);没有明显躯体或精神疾病。这样每个班级各挑出10名数困生。为了考察数优生和数困生在解题上的差异,我们又相应在每个班选出了10名数优生,以做对照研究。

(二)研究材料和工具

1.智力量表

采用张厚粲等人修订的《瑞文标准推理测验》(Ravcn’s Standard Progressive Matrices )。该量表经国内多次使用,已证明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2.数学成绩

采用被试本学期三次重要考试的数学成绩的平均分作为学生类别的划分指标。

3.应用题测验

在小学阶段,学生接触到的算术应用题主要分为变化题、合并题和比较题三种类型。据此,自编小学数学应用题两套(A卷和B卷),经小学四、五、六年级的数学老师共同讨论和小规模试测,删除了过难的题目和四年级没有学到的分数知识等内容,并对题目的文字表述进行了较大修改,最后每套各保留了十道相对应的题目。

A卷是常规类型题,即问题表述与教材和平时练习题目相同。B卷的题目在题目内容、基本数量关系和计算难度上与A卷保持一致,但题干表述与常规类型题目不同,这无疑增加了题目的难度。

在问卷的最后要求学生对解题过程中使用的表征策略进行选择,问题是“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题目的条件的?请选择(可多选)A根据老师平时讲的套路、B根据公式、C多读几遍题、D画图、E记住主要的数字、F找出关键词分析数量关系。”参考前人的分类标准,将策略归为四类:凡是选择“根据老师平时讲的套路”和“根据公式”的归为直接迁移策略;凡是选择“多读几遍题”的归为复述内容策略;凡是选择“画图”的归为结构表征策略;凡是选择“记住主要数字”和“找出关键词分析数量关系”的归为关键信息策略。

正式施测前再次的小规模预测表明两套题目都具有较好的区分度。

(三)研究程序

1.自编数学应用题测验的施测

每个年级的两个班同时进行,随机选取一个班施测A卷,另一个班施测B卷。每个学生一份测题,独立完成,时间为50分钟,到点收卷。指导语是:“同学你好!这些题目是为了了解你在解应用题时的一些具体步骤,不是考试也不是测验,答案对错不重要,重要的是详细地写出你解题时的思考过程,你可以使用任何帮助你思考和解题的方法,对你的回答我们会严格保密,不会向任何人公布。”强调不是考试,是为了消除学生的紧张感,以利于更好地解题。正式计时前先由主试以一道应用题的解答为例详细讲解做题要求和基本步骤。每次测验时,每班都有一名主试(心理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和本班的班主任在场维持秩序,以保证测验的顺利进行。

测验后根据学生对解题过程中使用的表征策略选择进行归类分析。

2.以自然班为单位进行瑞文智力测验

同时,查阅学生成绩档案,选取被试本学期三次重要数学考试成绩,以平均分作为学生数学能力的标准;访谈每个班的数学任课老师,请他们根据MD的操作定义确定数困生,并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根据同样选择标准确定数优生。

以自然班为单位全体施测是为了营造自然氛围,避免单独抽出数优生和数困生带来的实验效应。智力测验和数困生、数优生的选择最后进行,并要求该班数学老师回避测验整个过程等做法,是为了避免实验者效应和教师期望效应。

(四)数据处理

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一)各年级表征策略使用统计

从表1可以看出,四年级报告的应用题表征策略最少,五年级最多。事后回溯访谈发现,其原因在于四年级学生由于概括和自我反省能力较弱,不能很好地总结和归类自己曾使用的表征策略,加上题目(特别是B卷)对多数四年级学生有相当难度,没做的题目较多;而六年级表征策略报告少的原因在于,A卷对多数学生而言比较简单,他们认为自己不需要什么表征策略就直接完成了题目,故没有报告。

3*4的独立性χ2检验表明,在策略使用特点上,不同年级间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χ2(6)=18.876,p=0.004。具体而言,四年级虽然使用结构表征策略的只有6人次,但所占比例远远高于五、六年级。五年级关键信息策略的使用比例高于四、六年级,六年级内容复述策略的使用比例高于四、五年级。

数据还反映出三个年级使用结构表征策略频次均较低,而且表征策略的使用并不是随年级升高而必然提高,因此需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二)不同年级表征策略使用比较

从表2可以看出,四年级不管是数优生还是数困生所报告的应用题表征策略都偏少,且数量上没有差异。原因前已述及,主要是由于学生概括和自我反省能力较弱和没做的题目较多。

两个2×4的独立性χ2检验表明,两个班的学生类别和策略使用类型都是无关的(A卷班:χ2(3)=2.420,p=0.490,B卷班:χ2(3)=2.333,p=0.506)。由于策略使用次数较少,使用特点都不明显。

从表3可以看出,五年级数优生的策略使用显著多于数困生(χ2(1)=6.696,p=0.010),体现了数优生策略使用的优势。

两个2×4的独立性χ2检验表明,两个班的学生类别和策略使用类型都是无关的(A卷班:χ2(3)=0.277,p=0.964,B卷班:χ2(3)=5.156,p=0.161)。结合具体数据可以看出,关键信息策略和模式匹配策略使用较多,B卷班数困生还较多使用了内容复述策略。

从表4可以看出,六年级数优生的策略使用显著多于数困生(χ2(1)=4.909,p=0.027),也体现了数优生策略使用的优势。

2*3和2*4的独立性χ2检验表明,两个班的学生类别和策略使用类型都是无关的(A卷班:χ2(2)=4.844,p=0.089,B卷班:χ2(3)=2.075,p=0.557)。结合具体数据可以看出,最显著的特点是结构表征策略使用较少,其他三种都有较多使用。

四、讨论

结构表征策略对题目结构的正确表征能够对解题起到促进作用,因为它是一种形象表征,形象表征有助于减少记忆负荷或提高贮存能力,以更具操作性和简化复杂关系的形式对信息进行编码和处理。结构表征策略是最有利于正确解题的策略,但三个年级被试都使用不多,因此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关键信息策略也是注重对应用题已知条件之间关系的表征,而对应用题中所涉及到的细节很少关注,它所占用的工作记忆容量也较小,并且由于在一些题型中这种表征方式也能够导致正确的解题,因此它也应该成为较多学生使用的策略。而模式匹配策略和内容复述策略对A卷之类常规题的解决比较有效,但从考察学生独立思考、灵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角度来看,对二者较多的使用反而是思维层次不高的表现。

因此,还是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结构表征策略和关键信息策略,使学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优的解题效果。而且从年级间的差异看,六年级策略的使用层次反而低于四、五年级,说明策略的使用和形成不随年级的升高而自然提高,更需要尽早加强训练。

总体而言,在问题表征策略的使用上,所抽取的这两类学生共同表现出很少使用对解题最佳的结构表征策略,机械的、刻板的策略使用较多的特点,张庆林、管鹏[1]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这说明无论对数优生,还是对数困生都应该加强问题表征策略方面的训练。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表征策略的训练应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面向全体小学生进行。

五、结论及教育建议

第一,在表征策略的使用上,对于能够减少记忆负荷的结构表征策略三个年级的学生使用都较少,而且表征策略的使用并不是随年级升高而必然提高。这说明,在小学生中加强解题策略的指导是很有必要的。除了概念和规则的教学之外,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学习策略,自己学会学习数学,为他们进一步的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第二,五年级报告的表征策略最多,其次是六年级,四年级最少。四年级结构表征策略使用的数量虽少但比例较高,五年级使用关键信息策略比例较高,六年级使用内容复述比例较高。以往研究发现,到小学四年级时,小学生已掌握了基本的表征类型,已经基本度过“表征由无到有”的阶段,接下来的就是进一步的水平发展,即小学生尤其是数优生越来越倾向于采用优势表征策略来解决应用题[2]。因此,让有利于问题解决的表征策略成为学生的优势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这需要引起教育者的重视并在教育教学中加以引导。

第三,总体而言,在问题表征策略的使用上,数优生无论从数量还是从质量上都要优于数困生,因此应特别注重对数困生的补救教学。数困生不同于其他学生那样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觉生成一些积极有效的学习策略,他们需要更为具体的学习策略指导和训练。教师应在了解数困生和数优生应用题表征策略使用不同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哪种表征策略在哪个年龄段学习是最有效的,以便在最恰当的时机给予训练。

国内目前的小学教育中,由于班级人数过多,教师很难通过专门的个别辅导来帮助每一个数困生。国外的一个成功经验是为学习困难学生建立一个主流班级教育之外的教育场所──资源教室[3]。存在相同问题的学生在固定的课外时间进入资源教室接受特殊教育教师的专门辅导。这种辅导与当前数学教育中强调的建构主义的学习方式是一致的,数困生在小组学习中完成了社会建构和个人建构。

此外,有研究表明[4],合作学习对数困生的发展大有裨益。在合作学习中,后进生能在优生的帮助下坚持完成作业,不仅在坚持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逐步弥补知识的缺陷,而且能够模仿并掌握优生的良好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技巧,同时能逐渐增强自信心和学习兴趣。更细致的方法和技术,如强化法、榜样示范法、策略训练和自我指导训练等[5]都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张庆林,管鹏.小学生表征应用题的元认知分析[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13(3):11-14.

[2]郑琳娜.小学生数学应用题表征类型对问题解决影响的实验研究[D]. 辽宁师范大学,2007.

[3]李新宇.小学数困生加减应用题解题过程及补救教学的实验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4.

[4]张红梅,朱丹.小学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5]庞国维.数学学习与教学设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第6篇:建立班级文化的策略范文

[关键字]:策略;管理;方案

中图分类号:G47

自十一五以来,各地教师开始积极研究教学方案的展开工作,课题组成员分工明确,系统推进,是当前教学工作的有效实现形式。

如果把每个班级都比作交响乐团,班主任作为乐团的指挥员,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班级协调性,从而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优秀的班级通常情况下有以下特点:一为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其次每个学生都有明确的目标,再次是有健全的班级组织,最后是要有健康的舆论。教师应该引导班级中有相应自觉的纪律与让学生自行创建相应的活动。

一、现代初中学校管理策略研究的基本内容

在当前的发展形势下,教育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越来越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与全面提升,因此,班级管理的创新化发展应运而生。

第一,班级是学生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的非家庭环境,班级管理应该在围绕某个中心的基础上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从而凝聚师生之间与同学之间的情感,让班级成为一个健康积极的团体。

第二,初中生正处于生理发育的重要时期,不管心理与生理都面临着巨大的转变,很多教育学家将初中生所经历的特殊时期称为心里断乳期。因此,对于初中教师而言,所面对的是一个个不稳定的生命个体,注重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引导,是初中教师的重要工作内容。

第三,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在当前的发展形势下,教育理念的发展与提升,使得教育向着现代化的方向飞速发展,在创建良好班级氛围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突出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改变单一的说教与训诫教育模式,从而丰富班级管理的载体。借助现代科技的发展,加强信息的沟通的便捷性与交互性,从而实现效益管理的提高。

当前的初中学校管理,应该本着探究民主,和谐与体现人文关怀的管理策略,教师应该努力让班级从过去传统单一与封闭的状态向开放化,多元化,自主化与创新化的方向发展。最终增强初中生管理的时代性,适应性与发展性。

二、现代初中学校管理策略研究的基本方法

第一,建立网络化管理,优化教学内容,争取将教学落到实处。当前初中教育的发展,应该以严谨的科学态度进行相关的课题管理,在成立课题领导小组的基础上,尽可能把实验举措向非实验班级进行推广,最重视的教学成果有阶段性的拓展与实现工作内容的有效分担。学校在教研的过程中要制定严格的科研制度,建立健全的交流制度,在以往的工作过程中不断的总结新的教学经验,从而不断地发现问题与完善阶段性的教育总结。

第二,通过加强学习,从而拓宽教师教育信息来源渠道。在教师开展日常工作的过程中,要深入了解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经验,从而提高课堂的深度与广度。要在相关的文献上查找有价值的资料,开展相关的教学研讨活动,将对于教学工作的理解融入到日常工作中,以便于随时调整教学内容。

教师在开展日常工作的过程中,要多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从而总结以往教学中的经验与教训。学校也要提供相关的平台,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多参与讨论,发表见解,提升自我。

第三,建立多元的信息交流平台,让家长与教师实现合理有效的沟通,通过网络,构建便捷的交互平台,当下的初中生可谓是在网络中成长的一代,绝大多数初中生见识广博,知识丰富,生长的环境已经不为父辈所比拟,因此对班主任的管理也相对挑剔,因此班主任姚在当前的形势下适应当前的教育发展现状。

第四,教师要适当的进入学生的社交中心,例如建设公共的邮箱与QQ群,从而实现教师与学生的资源共享,班主任也可以将有关的班级规章与过程资料供学生与家长及时掌握。绝大多数的初中生使用网络中的公共社交平台,教师可以通过了解学生喜欢的公共社交平台,实现对学生心理动向的了解。

第五,教师在班级建设的过程中建立班长责任制,通过班级核心人物的推选,帮助学生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烦恼。班长中心制的建立,也有助于培养班长的责任感,进一步让班长明确今后的目标。

结语:初中生处在特殊的成长时期,因此每个初中生的性格特点与习惯方式都各有特点。教师在与初中生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千万不能对学生进行体罚。初中班级的形态因此也较为复杂,班级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个体发展,因此对于班主任来说,初中班级的管理是一项异常艰巨的任务,关系到学生的个性发展。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班级教育更要面向每一个学生,着眼于每一个学生的未来,因此,对于初中教师来说,如何在应有现有资源的情况下,实现让每一个学生健康积极的发展,是当前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课题[2]。

参考文献

[1]陈飞.《初中学校内涵发展的管理策略研究》[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第7篇:建立班级文化的策略范文

【关键词】以人为本;班级管理;心理疏导

随着用人企业创新发展的需要和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它带动了中职学校班级管理的创新战略,直接推动了“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策略运行和实施。在中职学校班级管理中,需要根据“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打造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规范每位学生的行为标准,调动学生积极的进取心和自信心,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职业规划制定全面的发展策略。

一、我国中职学校班级管理的现状

1.1学生成分复杂造成班级管理的难度

长期以来,中职学校都是作为全日制普通院校的有效补充,造成其生源极其复杂,更多集中于中考落榜生、技校特长生和社会其他学历生源,这样造成中职生的年龄大小不同,学历程度不同,学习能力不同。其次,中职生的学习目标大多集中于专业课程的学习,为了将来能够在社会上谋求一份合适的工作,这就造成他们对于班级管理缺乏认同感,在同龄人中存在一定的自卑感。最后,中职生的年龄比较小,思想比较单纯,娇生惯养的环境造成他们缺乏团队协作精神,这都影响到班级管理的效果。

1.2学校重就业轻管理影响班级管理效率

目前,中职学校的教学能力和教育成果都需要中职生的就业率来进行衡量,而其衡量标准集中于专业考试成绩和用人单位的岗位考核,这都造成了中职学校普遍存在着重就业轻管理的困局,注重中职生的专业成绩,而忽视其思想品德和人文精神,对于中职生的多样性和社会需求的复杂性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班级管理不能获得有效认同,班级管理效率长期低下。

1.3班级管理工作指导思想存在问题

自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职学校得到了国家的重视和认可,其得以在残酷的高校扩招和成人高考招生中得以生存和发展。但是,需要面对的是,面对庞大的中职学生群体,学校往往采取整体化一的班级管理模式,严重忽视学生个性化的学习要求,而高压的班级管理策略又容易导致学生的学习疲劳和心理扭曲。最后,中职学校和老师没有把自己摆在正确的位置上,脱离学生学习需求和合理要求的班级管理只能是徒劳的说教,缺乏对于学生足够的关怀和人性化的管理。

二、中职学校以人为本班级管理的策略

2.1建立符合班级管理实际的规章制度

在中职学校开展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工作,它必须强调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人文精神培养,其核心要素就是构建符合班级管理需要的规章制度,强化开展全体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如纪律制度、考勤制度、学习制度、作息制度等,让中职生从松散的学习、生活状态中直接转向有规律、有节制的思想状态,推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其次,中职班级管理应该构建以共同价值为核心的班级精神,将其落实到学生的情操培养和班级凝聚力的制度制定,通过具体的评价制度来量化学生的言行举止,敦促中职生将思想、情感、作风与班级班风进行相互联系,实现符合学生特征的个性化班级管理。

2.2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班级管理手段

在中职学校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其具体管理手段需要落实到管理主体、管理内容和管理方式的创新发展。首先,班级管理必须认真打造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体系,它强调让每个中职生都能在班级管理中找到自己扮演的角色,这就需要中职学校班主任给每个中职生赋予相关的工作职务,提高学生的班级融入感和团队凝聚力。其次,加强班级基于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成员情感的小组建设,打消学生对于班级管理的抗拒心理,能够有效评估班级管理的成果。最后,在班级理性组织的基础上打造情感关系网,真正实现班级组织工作切实有力,而通过情感关系网实现班级的感情熏陶和人际关系拓展,加强班级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

2.3落实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的心理策略

中职生的年龄都比较小,而脱离家庭氛围就投身到班级学习中,容易对于班级管理工作产生抗拒心理,而青春期的中职生又面临着众多生理、思想上的困局,这些都需要中职班级落实积极的心理策略。教师应该开展具体的团队辅导技术,落实分组讨论、心理拓展、情景教学等心理培训手段,积极培育中职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抵抗不良思想的心理防线。其次,教师应该积极倾听学生的学习心得和思想活动,给予适当的鼓励,通过适当的心理沟通技巧来激发学生的沟通欲望和交流需求。

三、总结

中职学校承担着为用人单位输送优秀中职人才的重任,它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挑战,需要中职学校和班主任正视中职学校班级管理的现状,开展有针对性的实践策略,造就中职生的健全人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王荣霞.如何在班级管理中实现以人为本的理念[J]学周刊.2016.24

第8篇:建立班级文化的策略范文

【关键词】构建;班级管理;合作;机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明确提出,21世纪是一个合作的时代,合作将成为时代的基本精神。在新的教育形势下,重新认识教育的合作对象,将教育放在一个开放的系统中构建班级管理中的合作机制,是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有效途径。因而,在班级管理中尝试一种合作管理模式,是新时代教育管理领域的具有独创性的改革。如何对新教育形势下班主任角色重新定位,对班级管理中合作因素重新审视,并以人本主义的策略探索班级管理中合作机制的构建,从而落实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和创新精神教育目标,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是一项值得认真思考的课题。

班主任是学生的精神关怀者,其专业道德、专业素质、专业技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育教学指向的落实。关注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就是关注人的可持续发展,关注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班主任所创建的班级应该是学生的精神之居、生命之所、欢乐之园、互爱之地。

传统的班级建设中,班主任角色的定位大都以单独管理者为主,与学生的关系一般表现为组织与被组织、领导与被领导,缺少民主与平等,其根本原因是没能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合作机制。新的教育时代,“学校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的场所,而且已成为一个学习型的组织,教师则是这个组织中的一员”。这种教育观念的改变,使得师生关系发生根本转变,在班级建设上,建立新型的合作机制就成为必然。

一、班级建设中班主任角色和合作对象的再认识

21世纪,应当是一个“合作的时代”。在新的教育形势下,重新认识教育的合作对象,将教育放在一个开放的系统中,构建班级管理中的合作机制,是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有效途径。

1.合作机制中班主任角色的定位

从班级管理的过程来看,合作管理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化”了的管理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尽管学生由过去的被动接受转变为自助管理,由“要我做”变为“我要做”,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得到了激发,但仍难以离开班主任的指导,其角色并没有消退,反而得到进一步的增强。与传统的管理方式相比较,班主任在合作管理中的角色是:①合作管理的组织者(主要是指制定合作目标、决定合作成员等),②指挥与决策者(确定合作内容、解释合作任务、建立合作标准等),③合作管理的参与者(提供帮助,介入并教授合作技巧等),④合作活动的仲裁者(评定学生的合作情况、反馈合作效果、强化合作活动等)。

2.对合作机制中合作对象的再审视

(1)建立与领导、科任教师的合作。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学校领导作为学校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对班级的检查督促,对班级的关心程度,会影响班级建设;而科任教师则更容易直接参与班级管理。

(2)建立与学生、特别是班委会的合作。学生是班级构成的主体,班委会是联系班主任与学生的纽带。不论在传统还是现代管理中,通过班委会与学生的联系,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都是搞好班级工作的有效途径。

(3)建立与家长及社会组织的合作。老师和家长,虽然身份不同,但教育下一代的目的和心情是一样的。教师必须与家长合作,通过家访、通信,电话等方式与家长联系,共同教育管理学生。同时,也可利用一些团队及公益性社会组织,辐射影响学生的行为,为班级建设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班级建设中的合作策略

“策略”指的是一种在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谋略意识。班级管理中,班主任通过以人为本的策略性管理,调动更广泛的人参与管理,才能产生一种较高层次的具有指向性和调控性的合作管理机制。

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动向是情感、意志、态度等品质调节下的价值取向。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对合作对象进行全面的了解,挖掘其参与管理的因素,并有意识进行调控,使其对班级管理产生正面影响。

(1)开放过程和时空。对以往班主任独自掌握的学生构成情况的内容(包括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个性特征)进行公开,建立档案,张贴在教室,从而让领导及科任教师了解班级,让学生之间彼此了解;并利用合适方式,让家长了解。档案内容应全面详细,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既要有学业成绩,又要有学习意向;而对其个性特征,尽量表现其“闪光点”,把学生看成是独特的人,珍视他们的独特个性,并注意不暴露学生的缺点,以致伤害他们的自尊。同时,在时间和空间上不再局限于教室和课堂,而拓展到学生活动的一切时间和地方。

(2)注重情感、过程、方法的结合。不论是领导、科任教师、家长,还是学生,在管理中,既要关注他们参与管理的情感,又要注意管理过程,还要进行必要的方法指导,将这三者统一起来。要从学生的积极行动,唤起领导、科任教师参与管理的情感;鼓励学生认真去完成每一件事,并给予必要的方法指导,让他们在活动过程中体验参与管理的喜悦,从而以更大的热情参与到班级管理之中。在具体的管理中,可实行“轮流班长制度”、“做小老师活动”等使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之中。

三、班级建设中合作机制的实践意义

1.有利于形成立体的管理体系,克服唱“独角戏”的管理局面,降低了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强度好难度

在班级管理中实行合作管理,将班主任与领导、科任教师、家长及学生都调动起来,克服了传统的班主任一人进行管理的单一层面,形成了一种立体的管理体系。而且,全方位的参与,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有效的结合,也降低了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强度和难度,使班主任走出了苦与累的困境。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作管理的实行,将学生视为合作对象,放手让他们自主活动,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提高他们自我管理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构建班级管理中的合作机制,是新时代的教育管理领域中具有独创性的改革,也是对素质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探索。它必将超越传统的管理模式,将民主与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应用于管理之中,使教师活起来,学生活起来,最终使教育活起来。

参考文献:

[1]《班主任之友》,2003年09期

[2]钟启泉,崔允,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P402-405.

[3]教育部文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第9篇:建立班级文化的策略范文

一、学理论,强素质,铸就坚强领导班子

在创建活动中,我们始终突出学理论、强素质这一主题,进而坚定信心,找准方向,提高能力,建设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

强化理论学习,坚定打造国际一流重工企业的信心。集团公司重组前,大重和大起集团的前身分别成立于1914年和1948年,都属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百年老店”。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加之产品结构单一、技术装备老化、历史包袱沉重等原因,企业曾一度陷入困境。重组以后,集团公司领导班子从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入手,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坚定信心,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创新意识和发展意识,进而增强了振兴民族装备制造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领导班子果断提出,要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抢抓机遇,带领企业打头阵、当先锋,向打造国际一流重工企业的目标进军。

落实科学发展现,正确把握企业发展的方向。重组使两个老字号企业走在一起,从发展战略到产品结构,从人员管理到企业文化,如果整合不好,就会造成貌合而神不合。企业往何处走,是重组之初领导班子面临的最大课题。为此,领导班子提出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企业发展方向,指导企业发展战略。在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理论内涵和精神实质的基础上,我们确立了“五个转变”战略,即企业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产品市场由“国内”向“国际”转变,产品结构由“单一”向“多元”转变,企业管理由“粗放”向“精细”转变,经营发展由“速度”向“质量”转变。在这一战略指导下,我们在做精传统产业的同时,也积极将产业布局向新能源、环保等新领域拓展。

强化知识培训,提高领导班子的素质和能力。在创建活动中,我们从强化知识培训入手,以更新观念、更新知识、提高创新力和执行力为重点,对各级领导班子提出了由“准、新、细、强”四要素构成的能力建设目标。“准”就是通过加强投资决策、市场风险等专业知识培训,实现领导班子决策要准。“新”就是通过加强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行业发展前沿理论等知识培训,实现领导班子战略思维要新。“细”就是通过建立现代企业精细化管理流程,强化精细化管理意识,实现领导班子经营管理要细。“强”就是通过参加大连市委举办的“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讲坛,选派班子成员参加培训和岗位锻炼等途径,实现领导班子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要强。

二、求创新,谋发展,促进领导班子创造一流业绩

在创建活动中,我们紧紧围绕创新和发展这一主线,实施技术和管理创新,突出三大激励作用,引导各级班子创造一流业绩。

实施技术创新,提供企业发展动力。我们瞄准前沿技术,依托设计、研发、实验和工艺四大技术平台,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集机电液为一体的1500热连轧系统成套装备和20000吨桥式起重机等多项技术成果,有的填补了国家空白。目前,累计完成新产品开发136项,其中自主开发115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14项、产学研结合开发7项。公司被确定为国家创新型企业试点单位和辽宁省重大装备研究中心。我们还完全依靠自己力量,建成了世界瞩目、国内惟一、占地50余万平方米的现代化重大装备临海研制基地。

推进管理创新,增强企业经营活力。集团领导班子认为,打造国际一流重工企业,不是一个口号,而是在管理、技术、文化等各方面都要向国际一流看齐,其中实现管理创新尤为重要。我们建立了以业务流程再造和信息化建设为支撑,适应国际化竞争要求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和管理机制,完善了简捷、高效的市场快速反应体系和财务核算控制体系,推行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从而很快改变了集团公司重组前管理半径过长、管理层次复杂、管理效率低下的局面,为企业持续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

突出三大激励作用,创造企业一流业绩。首先,突出目标激励作用,给各级班子成员建立任期目标,使他们“人人肩上有指标,个个围着目标转”,激励班子多创业绩,创好业绩。其次,突出典型激励作用,发现和树立先进典型,激励领导班子向典型学习。铸钢分公司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连年亏损7000万元,濒临破产。新领导班子上任后调整产品结构,实施技术、管理创新,带领员工艰苦创业,硬把一个技术含量低的普通铸钢厂打造成了一个产品打入国际高端市场、管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化企业。我们抓住这一典型,大力宣传推广其成功经验,号召全集团都来学习,争创一流业绩。第三,突出机制激励作用,我们先后出台了《集团公司中层领导人员选拔任用考核管理办法》和《中层领导人员业绩报告制度》,逐步形成了优胜劣汰、奖勤罚懒的选人用人机制和业绩考核机制,调动了各级班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了企业经营业绩连年跃升。

三、讲团结,抓作风,树立领导班子的良好形象

我们一直把加强集体团结协作,改进班子成员作风,作为领导班子树立良好形象的重要内容。

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树立领导班子和谐共事的形象。对事关企业发展的重大战略调整、重大投资决策和重大人事变动等问题,领导班子坚决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严格按照决策议事制度和程序办事,坚持群策群力和集体研究,有的还提交职工代表大会审议,做到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领导班子坚持开好每一次民主生活会,将谈心活动融入日常的工作配合当中,成员之间广泛开展相互学习“照镜子”、查找不足“开方子”活动,达到了和谐共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