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建筑专业校企合作模式建立探析

建筑专业校企合作模式建立探析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发展,本科院校与社会企业之间的合作模式也逐步建立发展。校企合作模式的建立,有助于提升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提早熟悉专业就业岗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同时,为企业提供了选拔人才的机会,有利于储备人才,节约招聘成本。本文以本科院校建筑专业为例,从建筑专业校企合作模式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入手,对校企合作模式的建立及发展问题进行探索。

关键词:本科院校;建筑专业;校企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模式对丰富高校教学形式,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提升教学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开创性意义。下面以本科院校建筑专业为例,浅析校企合作模式,以资借鉴。

一、建筑专业校企合作模式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一)企业需求人数较少,实习地点分散

在校企合作模式中,企业的需求量往往远远小于院校学生的实际数量。例如建筑行业工程造价员、商务预算员等岗位,企业在每个岗位可供实习的人数需求往往在2~3人,但本科院校建筑专业学生通常数十人。因此,本科院校往往要选择将学生输送到不同的企业进行实习,但校企合作的企业有限,有时不得不采取轮训制度,学生分批次前往实习,造成实体周期过长,不利于安排本科课程。而且,建筑行业的性质决定了学生分配到的实习企业往往分布在全国各地,有些企业的实习岗位工作地点根据项目的施工进度具有不确定性,学生无法集中统一实习,人身安全也存在风险,不利于院校对学生的统一管理。[1]

(二)实习时间与在校时间冲突

企业可供学生实习的时间,与学生在本科院校中的学习时间,往往会出现冲突。例如,在本科院校建筑专业课程设置上,课程安排通常结束在大三上学期十一假期结束后,此时学生前往企业进行实习。但是,建筑行业的施工受季节限制明显,每年12月工程基本进入冬歇期,这就意味着学生在企业的实习时间不足两个月,就要面对项目停工,没有实习岗位的问题。而当项目重新开工后,学生面对几个月的工作断档,对之前在岗位上学习到的实践知识,出现记忆不熟、遗忘的现象,企业又要重新帮助学生进入工作状态,造成不可避免地重复作业,企业与学生之间,容易引发不满情绪。学生的实践效率不高,企业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实训,造成校企合作效果大打折扣。

(三)学生缺少实习纪律约束

前文提到,由于建筑行业的特点,学生实习地点通常分布在全国各地,本科院校在对学生的统一管理问题上,存在一定程度的疏漏可能。学生面对远离家人和学校的陌生环境,且初入职场社会,需要适应的时间和心态上的调节。在新鲜陌生的环境中,学生缺乏院校的束缚和管理后,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实习工作中,容易发生懒惰、懈怠的负面心理,实习积极性不高,参与热情度不够,把本应宝贵的实习经历当成了混日子,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而且,学生与企业之间并不是劳务雇佣关系,学生没有合约的限制,更不用谈工作纪律约束。迟到早退、工作效率低、工作时间溜号等现象时有发生,不仅使实习效果大打折扣,也对校企合作中双方的合作关系产生消极的负面影响,抹黑学校声誉。

(四)企业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校企合作模式对本科院校而言,是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增加就业渠道,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是国家对院校和学生的就业帮扶手段之一。对企业而言,虽然有助于建立人才培养和储备基地,但也存在潜在的人才流失风险。例如,学生的意识和能力不同,优秀人才未必在实习后能够入职实习企业,而想要入职实习企业的学生,其能力未必符合企业需求。面对这样的情况,企业在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和实习培训时,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必然受到影响。例如,在老带新实习过程中,必然会将师傅的精力予以保留;在岗位选择上,也会规避关键岗位,避免企业涉密信息的流出。在校企合作基地建设中,对建设经费的投入力度,也会因学生的不确定性而受到影响。总之,校企合作模式中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条件影响而左右摇摆,本科院校往往无计可施,处于从属地位。

(五)所学知识与实习应用不衔接

本科院校建筑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涵盖建筑力学、建筑物理、建筑结构、建筑法规与业务、城市设计、建筑设计、地基基础、建筑施工、室内设计、建筑设备等多门课程,内容既包含基础的建筑理论,也包含实际施工设计。但是,除了专业必修课以外,还有大量的公共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紧张的课程安排导致学生在消化理解时,对知识的转化率并不高。而且,建筑专业作为实践性极强的专业,课本的理论知识必须与实践结合,才能达到良好的消化吸收效果。但由于实习周期长,占用了学生的学期时间,使本就紧张的课程安排更加紧张,理论联系实际的部分往往需要学生在课下自主完成,效果一般。再加上企业提供的实习岗位,未必是学生擅长的知识领域,导致学生在刚刚进入实习岗位时,所学知识与实习应用会出现严重的不衔接现象。

二、如何建立校企合作模式长效机制

(一)成立建筑专业校企合作工作小组

任何工作要想顺利完成,都需要专业的人员和有序的流程共同推进,校企合作模式的建立和长效运行机制也不例外。成立建筑专业校企合作工作小组,对保证校企合作取得预期效果大有助益,是校企合作模式成功的前提。在本科院校和学院的组织发起下,成立建筑专业校企合作工作小组,将优秀的学科专家、就业指导专家、导员纳入小组中,定期召开例会,研讨、制定、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和措施,全权负责与合作企业的对接工作,及时解决合作中出现的问题,使校企合作在规范有序下进行。

(二)调研掌握行业动向和企业需求

建立校企合作模式的长效机制,调研掌握行业动向和企业需求,是本科院校必须及时跟进的问题。校企合作是基于企业的用人需求,如果对行业动向和企业需求调研不充分,就会与行业和企业严重脱轨,在人才培养方向上出现重大偏差问题,不利于学生就业。[2]基于行业动向和市场环境,企业在选人用人时,最需要哪些岗位上的人才,本科院校就应该在课程安排上,着重对此类岗位专业技能的培养。建筑专业的每一门课程固然有其存在的道理,但因实习占据大量的学期时间,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本就短暂,院校应根据行业动向和企业需求,勇于变革,敢于创新,对课程设置进行及时的增删和更新,把学生培养成适合行业和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这样才能使校企合作深入、长久发展。

(三)制定校企合作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是工作流程有序开展的制度保证,在管理制度的约束下,才能规范校企合作模式的长效运行。如果没有管理制度,校企合作的模式也就失去了可以依循的框架,院校和企业的利益,都将失去制度保障。例如,针对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消极怠工、工作思想懈怠等问题,应及时制定校企合作实习管理制度,用制度的形式将学生的言行规范在框架内。定期与企业进行沟通,依据实习管理制度进行考核打分,针对迟到早退、上班溜号、工作完成质量不高的情况进行减分处理,考核成绩直接影响本学期绩效及实习成绩,分数高者在就业推荐上优先考虑,分数低者以此顺延。用管理制度规范学生行为,为企业减轻负担,使实习真正成为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渠道,避免校企合作流于形式。

(四)校企合作开发教材及课程

前文提到,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存在所学知识与实习应用不衔接的问题。基于此,本科院校应主动出击,实现校企合作开发教材及课程,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深度结合。例如,本科院校在开发教材时,将企业纳入编委会中,聘请企业中拥有丰富工作经验和项目经验的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商务预算员、测量员等等,将他们在实践中积累的知识和秘诀与理论结合起来,同时引入我国最新的建筑实例作为教材的举例部分,使学生在学习教材的时候,能够感受到建筑行业最新的行业动态,有助于知行合一,快速适应工作岗位。[3]

(五)加强校企合作基地建设

加强校企合作基地建设是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物质保证,与双方的利益密不可分。良好的基地建设,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起到关键作用,同时也对企业的创新研发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校企合作中,可以把实验室、创新室、培训道场作为校企合作基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科学院和企业双方在科学合理的预算规划下,开诚布公地合力加大对基地的经费投入,为学生提供课后实践的“第二课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创新研发工作提供物质保障。对院校而言,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对企业而言,投入的经费有转化成专利创新成果的可能。

(六)开展校企合作联合活动

开展校企合作联合活动是丰富校企合作模式的重要手段,对校企之间的良好互动关系,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本科院校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定期组织校企之间的交流、参观、趣味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例如,院校定期组织企业专场开放日,邀请企业相关人员参加活动。将学生的创新成果进行集中展览,由学生主导解说,让企业直观感受到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组织文艺演出,将学生多才多艺的一面展现给企业,让企业感知到院校丰富的人文生活;组织测绘比赛,邀请学生和企业工作人员共同参赛,在友好竞争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三、总结

校企合作模式是我国经济发展和就业压力下的时代产物,对院校和企业双方,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院校通过成立建筑专业校企合作工作小组、调研掌握行业动向和企业需求、制定校企合作管理制度、校企合作开发教材及课程、加强校企合作基地建设、开展校企合作联合活动等手段,可以有效提高校企合作质量,为学生搭建良好的就业平台、提高就业率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对提高本科院校自身影响力、吸纳更多优质的合作伙伴具有积极作用,是每所高校都应思考的课题。

参考文献

[1]董宝平.高职院校土木建筑类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的浅谈[J].大众标准化,2019(11):30-31.

[2]李敏.浅谈如何建立高职建筑类专业校企合作长效机制[J].中外企业家,2020(18):170.

[3]郑成艳,刘宝,戚佰冬.校企合作共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BIM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产业科技创新,2020,2(16):117-118.

作者:李力怡 刘清颖 杨锦 单位:西安培华学院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