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建筑文化概论范文

建筑文化概论全文(5篇)

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建筑文化概论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建筑文化概论

第1篇:建筑文化概论范文

近年来,国家和政府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高度重视,在全方位开展农村现代化建设实践,积极推动农村经济产业多样化、特色化发展的同时,也极其重视农村传统文化、地方特色建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建筑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表征,除了有遮雨避寒、隔绝保温等多种实用价值功能,还具有传播农村地方特色民族文化精神内核、社会制度、民族风情风俗等功能。农村地方特色文化传承发展要用好特色“建筑”这一有效路径,结合现代多媒体技术、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信息化技术等,以贴合农村经济文化发展实际需求的特色建筑设计,进一步推动农村经济产业繁荣、乡土文化自信,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深层化、信息化、多样化建设。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是高等院校动画设计、游戏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等相关专业“十二五”规划推荐教材之一,该书在简要介绍数字媒体艺术发展历程、当前发展现状及整体发展趋势等基础概述的基础上,深刻剖析数字媒体艺术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因,从而探讨数字媒体艺术发展未来趋势及主要特点,为当前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实践及教学探索提供了一定参考。该书紧扣数字媒体艺术设计行业发展实际,知识点丰富多样,涉及数字媒体艺术基础概念、数字媒体艺术分类、数字视频技术、数字动画制作流程、信息传播技术及数字图像技术等,作者还就数字媒体艺术与新媒体艺术、数字媒体与传统影视艺术之间的关联作出细致探讨和分析,提升该书理论知识的时代性、实用性。该书可作为高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现代文化传媒等多个专业教育教学辅助材料,也可作为数字媒体艺术研究爱好者阅读参考书籍。

鉴于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乡土文化传承、现代化城乡一体化建设等多个农村发展项目的逐一落实和深入,本文参考《数字媒体艺术概论》中对数字媒体艺术主体、客体及其特点的深入剖析,并借鉴书中关于数字媒体设计艺术构思、创作、展示交流的解读,就农村特色建筑工程实践中借助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开展创新探索的策略和方法略作探讨,以期可以为当前农村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民族特色风俗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提供一定参考。数字媒体艺术的出现得益于互联网技术、信息化网络技术等多种技术的联合应用,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以其优势传播、交互、开放等特性迅速成为新时代艺术设计的“热点”,从电视频道包装到商业化广场设计,从音乐舞蹈舞台到基础建筑,无一不包。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不仅推动各行各业经济利润的飞涨,还推动各行业艺术呈现、审美价值的多样化变革,为现代化经济文化娱乐发展注入新的生命力。例如贵州省黎平县人民政府携手荣程集团联合打造的黎平地扪书院就是融合黎平县农村乡土文化、民间手艺文化、乡村生活的经典范例,既在一定程度上重构了乡村价值体系,也为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全新设计样板。那么,如何将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技术、价值理念巧妙地融合农村地方特色建筑工程实践中去呢?首先,注重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与农村特色建筑文化的一致性。在农村特色建筑艺术设计中融入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并非是简单的“1+1=2”式的数学问题,而是要注重二者的交叉、融合最后浑然一体的艺术设计哲学课题。简而言之,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与农村特色建筑设计实践要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其中包括与农村自然生态环境、农业经济产业环境、民情风俗及节庆,以及建筑设计作品整体造型、各种建筑材料等多种因素的一致性和统一性。

其次,融合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理念的农村特色建筑设计要紧密结合时代“脉搏”。农村特色建筑设计不仅要为现代化农村经济产业生产加工、农村日常生活服务,还要为农村未来发展、乡土文化传承发扬服务。因而农村特色建筑设计在融合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理念、元素时,需要紧密结合时展潮流和趋势特征,例如当前建筑设计领域提倡的环保材料、可循环使用建筑材料、环境友好建筑材料等,并精选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精华”,积极开展融合创新,推动农村旅游、文化等经济产业特色化革新。再次,遵循建设艺术设计基本规律和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农村特色建筑设计的核心服务主体对象是“人”,观者的文化、视觉、情怀体验是衡量建筑设计水准的重要指标。向往美好、和平生活是我国广大劳动者的普遍祈愿,同时在数字化、信息化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影响下,农村与城乡生产生活的差距的进一步缩小,农村人口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进一步提升,因而农村特色建筑设计还需要充分考虑农村人口的常态化、多样化、动态化艺术审美需求,兼顾特色建筑设计的实用性功能和艺术审美价值。最后,体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核心价值及农村经济文化产业发展核心需求。农村特色建筑是呼应农村经济产业文化发展内在需求的有效路径,更是广泛传播、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影响力的重要形式。农村特色建筑设计借助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实现动态化、可视化、影视化,农村特色建筑成为可亲、可近、可触摸的现代化多元互动“平台”,拥有生命的“温度”和文化的厚度,有利于树立乡土文化自信、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作者:柳鸿宾 单位:武汉商学院

第2篇:建筑文化概论范文

关键词:区域文化;高等教育;环境设计

近年来,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成为全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工作。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提出了“推动转型发展高校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全面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的高校转型发展指导思想。因此,本文围绕培养服务地方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理念的改革与创新,针对所在地方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教育的实际情况,分析在办学理念、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影响应用型教育发展所存在的问题,整合区域文化艺术资源,从而探索出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环境艺术设计应用型人才的路径。

一区域文化在应用型环境设计教育中的重要性

贺州学院为贺州市的唯一一所本科院校,随着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也提出了多元化的需求,转型发展成为了这所地方性本科院校的必然选择。同样,环境设计专业要向应用型转型,就必须“突出特色、服务地方”,“突出特色”就要从挖掘其区域文化入手。贺州位于中国三大民族走廊之一“南岭走廊”的中段,是南岭走廊的核心区域。这一区域受中原文化、广府文化、百越文化、湘楚文化等多元文化的影响深远,区域文化呈现多元共生的格局。在贺州及其周边区域遗存着许多极具地域文化特色的古村落、古建筑、民风民俗、手工艺品等,特别是古村落、古建筑以“实体”的形式记载着这一区域的文化历史进程,这为环境设计教育应用型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教学资源。只有将区域文化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才能培育出适合地方建设需求的人才,并创作出能体现区域文化特点的环境设计作品。

二区域文化融入应用型环境设计教育的路径

“南岭走廊”贺州段是中原文化进入南岭的核心区域,民族、族群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十分活跃。如在古建筑文化方面,通过建筑与环境、建筑与构架、建筑与材料、建筑与装饰等方面体现出浓厚的族群文化底蕴。将这些丰富的建筑文化资源融入应用型环境设计教学中,并探索出区域文化融入应用型地方高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一)“立足贺州”,强化办学特色

自升本以来,贺州学院坚持以“立足贺州、服务区域、面向基层、突出特色”为办学定位。“立足贺州”是应用型转型的前提,环境设计专业教学要“立足贺州”,就必须以贺州“本土文化”为切入点,结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深入挖掘潇贺古道沿线古建筑文化元素,丰富课程教学资源,强化环境设计“本土化”的应用型办学特色。如潇贺古道古建筑文化元素,包括黄姚古镇的“九宫八卦”布局及白墙灰瓦的清代建筑;封阳古建筑中的镬耳墙、龙船脊等岭南风格建筑;石龙镇的道教文化石雕石拱桥等。如此庞大的建筑文化资源如何融入应用型课堂?这就要求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将部分内容放在校外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大量的田野调查,从地方人文及自然生态景观中,提高自身在环境设计方面发现、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此传承并发展地方优秀的民族文化。同时,将课堂外考察收集的古建筑文化资源可以广泛融入于园林景观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等课程的教学中,在环境艺术设计教育中保留其区域性的文化特色,在设计上借鉴其典型环境风格,传承潇贺古道区域文化。真正实现在“立足贺州”的前提下,“服务区域”经济建设。

(二)区域文化进课堂,凸显应用型课堂

区域文化融入应用型环境设计教育关键在于课程内容的不断更新。实际上,将传统文化融入创新型、应用型的环境设计课堂是相互促进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更多地需要教育者不断地通过更新教学内容去使两者更好地融合。如《著名建筑鉴赏》、《环境艺术概论》等课程依旧停留在理论教学阶段,课程内容以发展史论为主,课程结束进行理论考试的传统模式。使学生对这些基础课程产生抵触心理,教师虽然根据教学大纲查阅、收集大量资料,并通过多媒体让学生欣赏优秀的环境设计作品,但这些都不能从实际上解决学生近距离对本土文化的认识问题,脱离了本土文化的应用型课堂也就名存实亡。在《著名建筑鉴赏》课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感兴趣的富有本土特色的,包括建筑选址、建筑布局、建筑装饰、室内装饰等建筑文化素材,通过开放性的课堂引导学生发掘本土建筑的造型表现及材料建构的特点,拓宽设计思维,丰富其设计专业文化语汇,使学生逐渐建立独具一格的本土设计观念,影响和丰富本土化的环境艺术设计。在基础理论课程中,通过不断创新和调整教学内容,进一步凸显应用型课堂教学。

(三)依托文化创新平台,拓宽应用型教学渠道

大数据时代,“互联网+”成为了当今社会关注热点。同样,“互联网+教育”、“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也成为了教育界所追捧的焦点。依托这些新型的教育平台成为了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最佳渠道。贺州学院由于地理位置较为偏远,接触创新创意产业的机会少而单一,学生除了课堂学习以外接触最多的就是互联网,通过互联网实现交流、学习等活动,甚至是在互联网上为自己搭建就业、创业的平台。对于应用型环境设计教育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课堂以外适当地建立本土文化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相关的课程或网站,学生可以自主地通过互联网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内容,教师可以通过点击率等数据的分析,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丰富学习形式。二是,通过校园建立的本土文化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互联网平台,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平台,由学生创作并设计的本土文化环境设计作品,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与市场交流,更好地服务地方拓宽渠道。如:本土建筑文化、本土民间文化,通过互联网进一步推广环境艺术设计中地域文化思想的价值,在开拓学生设计视野的同时,促使具有地方特色文化走进大众的视野。

三结语

总的来说,地方高校环境设计专业要向应用型转型,需要通过转变教学模式、创新课程内容等手段,并依托新型教育平台拓宽其影响范围。只有这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地域文化融入应用型环境设计教育,从而为政府决策以及古村落保护、新城镇化建设、房地产开发、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等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朱其现.地方文化特质对地方高校办学理念的影响——基于贺州学院“立足贺州”办学定位的思考[J].贺州学院学报,2013(02).

[2] 石承斌.地方院校美术教育应重视发掘乡土美术资源[J].贺州学院报,2009(01).

第3篇:建筑文化概论范文

[关键词]德国;西方建筑;手绘艺术;中国传统绘画

1岛城建筑风格分析

青岛旧称“胶澳”,别称“琴岛”、“岛城”。青岛是沿海重要中心城市、沿海开放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被誉为“东方瑞士”。青岛地处山东半岛东南部沿海,胶东半岛东部,濒临黄海,隔海与朝鲜半岛相望,三面环海,一面连接陆地,地形起伏错落,是一个风光旖旎的海滨城市。山地与滨海赋予青岛独特的山与海的自然风景,而现代西方文明又与青岛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产生社会碰撞,形成了独特的青岛岛城建筑风格,也就是人们常看到的“红瓦黄墙、绿树、碧海、蓝天”的老城风貌和独具特色的“山海城”的城市新貌。

1.1岛城建筑风格形成

19世纪末,青岛的建筑受到了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德国青年派、哥特式、巴洛克式、罗马式、拜占庭式、折中主义等26个国家的建筑风格。

1.2德式建筑风格形成

德国建筑对青岛建筑的发展有着深厚的影响,德占青岛时期,德国人按照“带形城市”和“花园式住宅”这两种格局,对青岛进行了有计划的城市规划和建设,这也是青岛城市规划发展的重要一个环节。当下流行的“宜居”理念,在当时早已得到最具体的体现,这期间遗留下来许多优秀建筑,如德国胶澳总督府旧址、青岛德国监狱旧址博物馆、德国第二海军营部大楼、青岛德国总督楼等,奠定了青岛近代建筑特色基础,标志着青岛现代建筑和城市规划的开始,为后来青岛的城市建筑设计发挥了推动作用,岛城风格初步形成。

1.3现代建筑风格形成

20世纪初,青岛在经过日本帝国、北洋军阀政府和国民政府的动乱时期后,其建筑在继承德式风格的基础上开始呈现出现代风貌,这一时期又同时出现了中国传统风格的复兴,所以当时很多建筑都是互相融合了很多建筑元素和风格。随着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当地出现许多将地方建筑风格融合到岛城建筑文化中的现代建筑,如韩复榘别墅、公主楼、青岛市人民会堂、青岛取引所、青岛广播电视塔、青岛海关办公业务大楼等。青岛拥有多国家建筑文化的特色,它们之间既有明显的区别,又有些重叠的共同因素,它们像一个个时代的缩影,在人文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下相统一,形成了青岛别具一格的岛城风格。

1.4岛城风格建筑特点

青岛建筑风格十分明显,岛城风格主要的特点有以下几点。折坡的屋顶、高耸的山墙、墙体多用砖木结构、红瓦黄墙、独立的布局、灵活多变的形体、开敞的庭院和空透的围墙等。如图1,建筑外墙本身多为砖木结构,采用当地崂山花岗岩石料,钢材从德国运来,大型建筑通常配置花岗石镶嵌角落或厚重的蘑菇石作墙裙。岛城建筑的屋顶多以红色为主,屋顶通常采用牛舌瓦折坡形式,三角形的屋顶十分吸引人们的视觉,山墙呈现出高耸的姿态,即使得屋檐水平线不那么单调,又起到了整个画面构图中心和视角焦点的作用,为建筑素描速写提供了一个参考线。青岛的建筑大多采用欧洲中世纪田园建筑设计手法,大部分是仿木结构,各种建筑中的门窗搭配精美的装饰线条,根据建筑的用途,门窗套的顶部处理为不同的卷拱型形式,各形式的门窗都相应对称,为建筑增添了别样的形式美。青岛建筑的外面墙体大多使用水泥,并用凹凸花纹或水泥拉毛的做法,其外墙色彩多数以米黄色为主,颜色鲜亮,建筑经常以独栋出现,周围绿树环绕,在碧海蓝天的青岛,一栋栋建筑格外鲜亮,形成了独特的岛城风格。

2手绘对建筑的艺术表现

艺术和建筑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现代绘画艺术的手法展示建筑的特征也是保留历史建筑的另一种方式。由于作者的个性化原因,不同的艺术作品往往因作者创作视点的不同、表现手法的不同、思考深度的不同,从而产生不同艺术表达方式,也在思维的不同层面上产生了艺术火花的激烈碰撞,也使得各个建筑展示其不同的魅力。

2.1西方手绘方式对建筑的表现

手绘表现,通过绘画形式来表现设计构思与创意的“视觉语言”,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是作者创意灵感最直接的体现。在大部分手绘表现中,更多的是倾向于素描、速写、色彩、透视学等西方自然科学成果,重在研习空间表现技法与透视的准确性。手绘作为一种传统的表现手段,一直沿用至今,即使在有了电脑的今天,它也一直保持着自己独特的地位,并以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向人们传递着想要表现的思想,理念以及情感。现代建筑手绘主要包括线稿类手绘,如钢笔、铅笔线稿;色彩类手绘,如水粉、水彩画等。线稿表现手法非常严谨,线的虚实、画面的疏密、线条的美感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同时还要注意各体块之间的透视关系、大小关系,通过透视学掌握建筑的结构,并使用手绘方式表现出来。在手绘表达中写生活动使人有更直接的体验,作者对眼前建筑的所见、所闻、所感、所遇,这些往往成为创作的原料,会激发起作者生动的想象和丰富的情感,还有对画面的整体空间性以及对不同材质线条的表现手法会有更直观的把握。写生时我们认真仔细观察所描绘的对象后,就会发现自己对事物反映出来的信息了解的更多,当我们画了几个窗户,我们就会注意不同类型的窗框、窗扇的形状、周围阳光的照射、玻璃的反光、建筑各部分材料的对比等。类似这样的情况不仅能作出更真实的速写素材,同时这种条件反射和对速写体验的贡献来说也是重要的信息。图1、图2是作者在青岛写生的作品,通过现场观察写生,增强了手绘中对树木的明暗关系处理、建筑材质的体现和建筑结构表达。

2.2中国传统绘画对建筑手绘的表达

中国画与手绘表现,很多人都无法将二者联系起来,一个重在传统,一个倾向科学,是两种赫然不同的文化观念和艺术形式,事实上,手绘表现在中国溯源已久。中国古代的“界画”艺术就被认为是建筑手绘表现图的前身。此外,两千多年间无数画家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实践,形成的绘画技法与理论体系对当今的手绘表现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构图语言中,中国画中的独特之处便是留白,它是建立在艺术想象基础上的一种艺术创造,通过虚实相生去进行意象创造的美学追求。留白在衬托了画面主体的同时扩大了画面的意境,极具情趣。中国画中的留白不仅仅是为了配合主体,构建画面独特的形式美,更赋予了物象之外的深意。中国画手绘的表现中也需要留白处理。留白之处配以简洁文字,则更体现中国传统绘画诗书画结合的艺术特色,如图四的公主楼、图五康有为故居,是作者在青岛写生以中国画方式创作,通过对传统绘画留白处理的思考与研究,布局整体画面,用中国画的表现方法,使青岛的建筑展示出一种古建筑的韵味。

3结论

在青岛,众多的现代建筑与各种时期风格的建筑相融合,从造型到细部设计,都真实地反映了19世纪末及20世纪初,欧洲大陆的建筑流派与建筑艺术,这是一个时代的写照,也是中国大地上罕见的西方文化缩影。建筑是凝固的雕像,是历史的载物,是需要细细体味的春秋史话,环绕着这些至今保存完好的建筑,不仅仅展现了青岛鲜明的建筑风格,更是为许多的艺术作品提供最原始的创作素材。有人说建筑是理性的,而我认为建筑是感性的,它承载着历史的文脉,它像一个旁观者,静静地看着这个城市慢慢成长,而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如何通过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将它们传承下去,无论是西方手绘表现方式还是中国传统绘画方式,都应积极发扬,通过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示的青岛建筑的文化魅力。

参考文献

[1]熊红丽.浅析手绘表现中的传统绘画语言[J].青春岁月,2013(24):43+42.

[2]姜楷文.德式历史建筑对青岛的影响[J].居业,2016(2):76,79.

[3]彭吉象.艺术概论(第四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4]宋连威.青岛城市老建筑[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5.

[5]李菲.建筑文脉的传承与风格的演化[J].山西建筑,2014(36):7-9.

第4篇:建筑文化概论范文

[关键词]德国;西方建筑;手绘艺术;中国传统绘画

1岛城建筑风格分析

青岛旧称“胶澳”,别称“琴岛”、“岛城”。青岛是沿海重要中心城市、沿海开放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被誉为“东方瑞士”。青岛地处山东半岛东南部沿海,胶东半岛东部,濒临黄海,隔海与朝鲜半岛相望,三面环海,一面连接陆地,地形起伏错落,是一个风光旖旎的海滨城市。山地与滨海赋予青岛独特的山与海的自然风景,而现代西方文明又与青岛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产生社会碰撞,形成了独特的青岛岛城建筑风格,也就是人们常看到的“红瓦黄墙、绿树、碧海、蓝天”的老城风貌和独具特色的“山海城”的城市新貌。

1.1岛城建筑风格形成

19世纪末,青岛的建筑受到了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德国青年派、哥特式、巴洛克式、罗马式、拜占庭式、折中主义等26个国家的建筑风格。

1.2德式建筑风格形成

德国建筑对青岛建筑的发展有着深厚的影响,德占青岛时期,德国人按照“带形城市”和“花园式住宅”这两种格局,对青岛进行了有计划的城市规划和建设,这也是青岛城市规划发展的重要一个环节。当下流行的“宜居”理念,在当时早已得到最具体的体现,这期间遗留下来许多优秀建筑,如德国胶澳总督府旧址、青岛德国监狱旧址博物馆、德国第二海军营部大楼、青岛德国总督楼等,奠定了青岛近代建筑特色基础,标志着青岛现代建筑和城市规划的开始,为后来青岛的城市建筑设计发挥了推动作用,岛城风格初步形成。

1.3现代建筑风格形成

20世纪初,青岛在经过日本帝国、北洋军阀政府和国民政府的动乱时期后,其建筑在继承德式风格的基础上开始呈现出现代风貌,这一时期又同时出现了中国传统风格的复兴,所以当时很多建筑都是互相融合了很多建筑元素和风格。随着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当地出现许多将地方建筑风格融合到岛城建筑文化中的现代建筑,如韩复榘别墅、公主楼、青岛市人民会堂、青岛取引所、青岛广播电视塔、青岛海关办公业务大楼等。青岛拥有多国家建筑文化的特色,它们之间既有明显的区别,又有些重叠的共同因素,它们像一个个时代的缩影,在人文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下相统一,形成了青岛别具一格的岛城风格。

1.4岛城风格建筑特点

青岛建筑风格十分明显,岛城风格主要的特点有以下几点。折坡的屋顶、高耸的山墙、墙体多用砖木结构、红瓦黄墙、独立的布局、灵活多变的形体、开敞的庭院和空透的围墙等。如图1,建筑外墙本身多为砖木结构,采用当地崂山花岗岩石料,钢材从德国运来,大型建筑通常配置花岗石镶嵌角落或厚重的蘑菇石作墙裙。岛城建筑的屋顶多以红色为主,屋顶通常采用牛舌瓦折坡形式,三角形的屋顶十分吸引人们的视觉,山墙呈现出高耸的姿态,即使得屋檐水平线不那么单调,又起到了整个画面构图中心和视角焦点的作用,为建筑素描速写提供了一个参考线。青岛的建筑大多采用欧洲中世纪田园建筑设计手法,大部分是仿木结构,各种建筑中的门窗搭配精美的装饰线条,根据建筑的用途,门窗套的顶部处理为不同的卷拱型形式,各形式的门窗都相应对称,为建筑增添了别样的形式美。青岛建筑的外面墙体大多使用水泥,并用凹凸花纹或水泥拉毛的做法,其外墙色彩多数以米黄色为主,颜色鲜亮,建筑经常以独栋出现,周围绿树环绕,在碧海蓝天的青岛,一栋栋建筑格外鲜亮,形成了独特的岛城风格。

2手绘对建筑的艺术表现

艺术和建筑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现代绘画艺术的手法展示建筑的特征也是保留历史建筑的另一种方式。由于作者的个性化原因,不同的艺术作品往往因作者创作视点的不同、表现手法的不同、思考深度的不同,从而产生不同艺术表达方式,也在思维的不同层面上产生了艺术火花的激烈碰撞,也使得各个建筑展示其不同的魅力。

2.1西方手绘方式对建筑的表现

手绘表现,通过绘画形式来表现设计构思与创意的“视觉语言”,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是作者创意灵感最直接的体现。在大部分手绘表现中,更多的是倾向于素描、速写、色彩、透视学等西方自然科学成果,重在研习空间表现技法与透视的准确性。手绘作为一种传统的表现手段,一直沿用至今,即使在有了电脑的今天,它也一直保持着自己独特的地位,并以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向人们传递着想要表现的思想,理念以及情感。现代建筑手绘主要包括线稿类手绘,如钢笔、铅笔线稿;色彩类手绘,如水粉、水彩画等。线稿表现手法非常严谨,线的虚实、画面的疏密、线条的美感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同时还要注意各体块之间的透视关系、大小关系,通过透视学掌握建筑的结构,并使用手绘方式表现出来。在手绘表达中写生活动使人有更直接的体验,作者对眼前建筑的所见、所闻、所感、所遇,这些往往成为创作的原料,会激发起作者生动的想象和丰富的情感,还有对画面的整体空间性以及对不同材质线条的表现手法会有更直观的把握。写生时我们认真仔细观察所描绘的对象后,就会发现自己对事物反映出来的信息了解的更多,当我们画了几个窗户,我们就会注意不同类型的窗框、窗扇的形状、周围阳光的照射、玻璃的反光、建筑各部分材料的对比等。类似这样的情况不仅能作出更真实的速写素材,同时这种条件反射和对速写体验的贡献来说也是重要的信息。图1、图2是作者在青岛写生的作品,通过现场观察写生,增强了手绘中对树木的明暗关系处理、建筑材质的体现和建筑结构表达。

2.2中国传统绘画对建筑手绘的表达

中国画与手绘表现,很多人都无法将二者联系起来,一个重在传统,一个倾向科学,是两种赫然不同的文化观念和艺术形式,事实上,手绘表现在中国溯源已久。中国古代的“界画”艺术就被认为是建筑手绘表现图的前身。此外,两千多年间无数画家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实践,形成的绘画技法与理论体系对当今的手绘表现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构图语言中,中国画中的独特之处便是留白,它是建立在艺术想象基础上的一种艺术创造,通过虚实相生去进行意象创造的美学追求。留白在衬托了画面主体的同时扩大了画面的意境,极具情趣。中国画中的留白不仅仅是为了配合主体,构建画面独特的形式美,更赋予了物象之外的深意。中国画手绘的表现中也需要留白处理。留白之处配以简洁文字,则更体现中国传统绘画诗书画结合的艺术特色,如图四的公主楼、图五康有为故居,是作者在青岛写生以中国画方式创作,通过对传统绘画留白处理的思考与研究,布局整体画面,用中国画的表现方法,使青岛的建筑展示出一种古建筑的韵味。

3结论

在青岛,众多的现代建筑与各种时期风格的建筑相融合,从造型到细部设计,都真实地反映了19世纪末及20世纪初,欧洲大陆的建筑流派与建筑艺术,这是一个时代的写照,也是中国大地上罕见的西方文化缩影。建筑是凝固的雕像,是历史的载物,是需要细细体味的春秋史话,环绕着这些至今保存完好的建筑,不仅仅展现了青岛鲜明的建筑风格,更是为许多的艺术作品提供最原始的创作素材。有人说建筑是理性的,而我认为建筑是感性的,它承载着历史的文脉,它像一个旁观者,静静地看着这个城市慢慢成长,而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如何通过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将它们传承下去,无论是西方手绘表现方式还是中国传统绘画方式,都应积极发扬,通过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示的青岛建筑的文化魅力。

参考文献

[1]熊红丽.浅析手绘表现中的传统绘画语言[J].青春岁月,2013(24):43+42.

[2]姜楷文.德式历史建筑对青岛的影响[J].居业,2016(2):76,79.

[3]彭吉象.艺术概论(第四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4]宋连威.青岛城市老建筑[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5.

[5]李菲.建筑文脉的传承与风格的演化[J].山西建筑,2014(36):7-9.

第5篇:建筑文化概论范文

随着当代农村城镇化发展,各个地方的传统民居面临升级换代的需求,现代农房应运而生,就在今年,国家提出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结合农村扶贫的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地展开,农村集中居民安置点、新农房建设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同时,在当今倡导低碳生活的时代背景下,我国不仅在农村地区强调资源的集约化利用,尤其是土地以及诸多不可再生资源的节约利用,而且注重农房居住的舒适性问题。在新农村建设中,关注功能适应、结构安全,民族文化传承等新农房设计显得尤为必要。在我国高校建筑学专业的教学中,开设了《中国民居》的理论课程,为改变传统高年级理论教学不能有效指导学生创作实践的问题,我们在完成基本理论教学同时,根据时展的特点与需要,在教学课程中进行《新民居设计实践》的课程设计,其内容主要包括现代功能适应与空间重构、现代材料与地域适宜技术结合、能耗技术创新与居住舒适度提升、民族与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等方面。我校教学改革结合凉山彝族地区农房实际社会需求,在《中国民居》课程教学中加入实践环节,开展了融合绿色建筑理念的彝族新农房课程设计实践,为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二、融合绿色建筑理念的彝族新农房课程设计实践的意义

(一)《中国民居》课程设计的提出符合农村城镇化发展的时代性需求

当前,农村城镇化迅速发展,乡村规划与农房建设的发展机制却很还不健全,在经济迅速发展的情况下,急需科学的规划与设计理论体系指导以及可行的技术措施支撑。首先,农村住宅设计常盲目照搬城市类型的住宅平面与风格,很少根据农民自身的生活、生产需求和行为要求出发,这就亟待展开专项调查、再进行设计与研发。其次,现有农村住宅多为农民自建,用材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平面布局不合理,常导致农村住宅性能差,建筑空间品质不高,建筑风貌也考虑较少,特色彰显不足。最后,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农民无意参与农村整体环境的营造,住宅布局分散,院落空旷,土地利用率低下,无法保障农村可持续健康发展。针对上述农房建设中所出现的具体问题,我们认为应充分考虑农民特定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将节约上地与创造优美的生产和生活空间、良好的生态环境结合起来,打造一种新型的具有地方特色、能够凝聚“乡愁”的农村住宅模式,实现健康、和谐、节地、节能、可持续的人居环境目标。因此对该类课题进行教学研究颇为必要。

(二)《中国民居》课程设计贯彻建筑学教学“应需而教”的原则

《中国民居》课程主要是系统介绍各个地区的传统民居和乡土建筑的起源、形成和演变,乡土建筑的布局结构和成因,乡土建筑的典型形制、风格与社会意义,对传统民居和乡土建筑的教学更多是“照相式”的展示和艺术欣赏。但是建筑学专业根本的目的是培养出来的学生应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与较高的专业技能,掌握相对完整的专业基础知识是最基本的要求,更重要的还要培养学生开展专题研究的能力,具有综合人文素质。由此,我们应依据当代农村城镇化与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在教学课程中设置“新民居设计实践”课程设计,解决农房建设中的设计问题。

(三)《中国民居》课程设计需要在美丽新村建设中推广绿色建筑技术

我国当前开始从粗放型转向可持续发展发展方式,建筑设计教学也需要融入绿色发展理念,课程通过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的宣传,充分利用彝族地区太阳能、风能以及石材、木材等地方材料,采用耐震的结构形式和平面布局,提高房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提高室内环境的舒适度,实现建设田园牧歌、秀山丽水、和谐幸福的美丽宜居乡村的建设目标。

三、课程设计的主要思路与技术指导路线

(一)课程设计教学时间、学时安排

本科生的《中国民居》课程,各个学校虽然不一样,但多将本课程安排在三年级下学期或四年级上学期,一般为32学时,个别学校是24学时,采用1-16周或者1-8周短课程方式,其课程设计应在教学量中占比达到1/3,大约8-10学时,课程设计辅导周应大于2周。在课程中期布置设计任务,通过理论学习,加课程设计,能较好融合贯通专业知识,形成创新能力。

(二)课程设计内容的选择确定

为了达到较好的教学目标与要求,“彝族新农房”课程设计任务书,在内容上提出了设计要求,首先是面积指标的限制,按照新农村节地规范,人均占地不大于35平方米;其次是开展气候性适应设计,将节能率提高到50%;第三是空间建构方面,提出了不同农村业态的差异性,分成了纯务农型、底商型、加工经营型、综合型等,按照各自的工作流线,适应农村新业态,组织新空间构成;第四是,在建筑文化传承方面,要求在宗教信仰、立面装饰、色彩与彩绘配置方面,传承彝族建筑文化。在教学组织方面,设计任务书采用分组分型差异化布置,也就是,班级分成若干组,每组在业态选择上体现差异,同时在服务人口方面,也就是用地规模上体现差异,分成三人户、四人户、五人户及六人及以上等类型,使得方案具有一定工程应用价值。在教学研究中,设计任务书还要求根据当代集中居住的需求,例如安置点、居民点、联建房等农村城镇化建设实际,进行农房组合空间的设计,综合解决城市设计的问题。

(三)教学目标达成度和教学要求

根据当代彝族农房建设的新要求,我们希望在农房设计中,融入绿色建筑的理念,解决现实的社会需求,提出了四个方面达成度,对教学成果提出了四个基本的要求:功能的实用性:农房空间需求紧贴现代农村和彝族地区农业的生产生活实际需要,合理布置现代农机具、农业加工业等需要的空间,同时按照现代家具的常规尺度设置房间大小,满足独立卫浴的空间需求以及三代居的潜在空间延性,合理进行空间组合设计。空间的多样性:提供多种用地类型、多种用地形状、多种院落出口形式以及彝族建筑风格,让居民结合当地情况,进行多方面选择。文化的传承性:彝族民居风格特点鲜明,提取借鉴传统彝族建筑中的精华,如气候适应性、空间形态、材料色彩、装饰符号,结合现代的生活方式,运用现代技术,呈现出具有彝族风貌的地域性建筑。技术的绿色性:农房要满足抗震设防要求,紧凑布局并降低体型系数,节地节材节水节能,采用地方建筑材料与适应气候的构造做法,充分利用凉山州太阳能资源丰富特点,融合太阳能综合利用技术实现绿色能源的科学利用。

(四)设计教授方法与技术指导路线

《中国民居》课程设计是在本科生高年级中进行的,需要强调设计的分析与研究性,重在训练学生处理实际设计问题的综合能力。传统的教学方式大多是老师指导、督促学生按照指导书的要求在数周内完成设计课题。而“彝族绿色农房”的教授方式应当区别于以往一些课程设计的教学方式,应该以“对民居原型调研分析+小组合作交流+设计过程控制”的方式来进行。在该课程设计的教学中,教师应对彝族传统民居进行基础知识普及,将彝族传统民居中聚落空间布局、平面布局形态、装饰与建筑文化等特征进行总结;同时要对当前农房的实际需求进行文献调研和分析,通过相互交流与合作来促进对农房设计问题多方面的理解,从生态、形态、情态三方面进行再生设计思考,从空间建构、功能适应、性能提升、文化传承四个方面探寻设计问题的实质,改变以往那种“轻过程而重结果”的倾向,真正强调理论教学和实际设计之间的联系,进行设计思维的科学训练。

四、课程设计教学实践与成果

2018年6月,依托西南科技大学建筑学专业2014级《中国民居》课程,布置了“融合绿色理念的彝族新农房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思想是,贯彻实施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坚持乡村振兴战略与传统民居的保护与更新相结合,强调彝族新民居要从选址、运形、建构、装饰、用材、文化六个角度思考其营建智慧;根据农房业态进行功能适应性设计,按照家庭人口构成,结合高山、坡地、谷地等常见地形,分类开展彝族新民居方案设计创作。在组合形态上也制定了联拼、独栋、等组合形态,共完成方案创作60余个。我们在课程设计初期非常注重强化学生实地调研分析的环节,无论是功能适应还是文化传承,不断激发设计组学生合作交流的思维效能,严格设计步骤,充分发挥过程教学的作用。根据课程设计完成的作业成果比较来看,从整体上而言,各个方案在当代农房的功能适应、空间建构、结构选型、性能提升、文化传承与风貌延续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教学目标达成度比较好。可以说,通过此次课题的训练,促使大部分学生对彝族农房的发展问题有了更切身地理解,也使得他们处理实际农房建筑、环境营造、结构技术等方面问题的综合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

五、结束语

在当今农村城镇化建设的热潮中,传统民居新旧更替、旧貌换新颜的农房工程遍地开花却又参差不齐,“彝族新农房课程设计”的研究与教学工作的开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不仅对国家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积极回应,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怀,同时对彝族地区农村农房建设具有极强工程应用价值。本文通过在《中国民居》课程教学中加入课程设计的教学改革,对课程设计的训练目的、教学组织、技术要求提出了一些想法与建议,同时结合指导教师团队的实际教学过程与体验,对该课程设计的实际教学效果进行了概要阐述,目的是促进和完善建筑学课程教学,培育出符合当前建筑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建筑学专业本科人才。

参考文献:

[1]石涛,侯克凤,陶莎.中国传统民居概论课程教学研究[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4(2):105-108.

[2]钱才云.对于“旧建筑更新改造类设计课题”在建筑学专业教学中开展的研究[J].建筑与文化,2010(12):104-105.

[3]闫秋会,南晓红,李安桂.课程设计教学模式的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7(4):94-9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