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实验室安全管理注意事项范文

实验室安全管理注意事项精选(九篇)

实验室安全管理注意事项

第1篇:实验室安全管理注意事项范文

关键词:生物实验室 安全管理 “6S”管理模式

随着近年生物科学和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仪器设备的添置、实验项目的增加以及开放力度加大高校生物实验室呈现出技术密集、人员复杂、危险因素增加且相对集中的特点。实验室是高等学校进行实验教学、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为保障实验室的良好运行,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可小视。

我校生物实验室自07年实行了“6S”管理模式且效果明显。所谓“6S”是源于日本5S现场管理法,在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等五个项目的基础上添加并强调安全(Safety)这一要素。新模式在保障实验安全、改善实验条件、降低实验成本、打造高素质教学团队、提升学校形象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我校今年成功由高等学校升格为本科学院,在学校新的转型发展时期如何坚持强化“6S”管理模式,更好开展生物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现结合几年的工作实践,做一些总结探析。

一、生物实验室安全防范的重点

区别于其他类型的实验室,生物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不仅包括常规的防火、防爆、防盗、防中毒、防触电等方面,还应注意一方生物安全事故。

1.火灾事故

引发此类事故原因主要有:电路老化、负荷不足、短路、接触不良以及自然界的雷击和静电;操作不规范或管理不善使得火源接触到易燃物质;忘关电源,致使仪器设备长时间通电或工作,温度过高。

2.中毒事故

此类事故起因较多,主要包括:操作不规范造成实验人员误食误触有毒药品;通风设备老化或故障,有毒气体无法排出;仪器故障、容器破裂造成有毒物质泄漏;排水系统堵塞或污水处理系统的故障导致有毒废水的回流或未经处理的排放,从而引起实验室和周围环境的污染;实验室管理不善造成有毒药品流失,在实验室外造成一些中毒事故。

3.爆炸事故

此类事故的原因主要是易燃易爆物品的错误存放、错误操作,压力容器的老化和违规使用。

4.生物安全事故

所谓生物安全事故是指由现代生物技术和应用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的潜在威胁。高校生物实验室此类事故主要表现为实验过程中操作不规范造成的病毒、细菌以及疾病的感染;实验产生的生物废弃物可能会对人体健康和周围环境产生较大污染。

5.其他类型的事故

生物实验室高速离心机、烘箱、培养箱、高压蒸汽灭菌锅等仪器设备由于老化故障、操作不当、缺少防护有可能造成设备损坏、人员触电或对实验人员造成其他方式的损伤。

此外,实验室的防盗工作也应做好,避免影响实验室正常使用、造成国家的财产损失。

二、推行“6S”管理模式,加强实验室硬件建设

实验室安全事故有着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特点,根本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 “6S”强调的是通过整理、整顿、清扫对人、物、事进行科学管理,改善实验环境,并将具体实施过程制度化、规范化,以维持其成果,从而人人按章操作、依规行事,养成良好的习惯,从根本上消除安全事故发生的必然性,减少事故发生的偶然性。

1.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

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是实验室安全的基础,高校生物实验室的设计建设或改造应符合我国颁布的《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充分考虑生物安全做到如下几点:(1)实验室选址要尽量独立,确保实验人员和周围环境的安全;(2)合理布局实验室的水、电、气管道,插座要设置漏电保护装置并接地线,排水管道应考虑防回水设计,保证水路畅通;(3)科学设置防护门窗,保证安全通道的畅通,防止节肢动物和啮齿动物进入;(4)按要求设置通风橱、排风扇、空气过滤器和生物安全柜等环保设施;(5)操作台和边台的设置应预留足够的设备安全操作空间;(6)实验室要配备多种灭火器材,以应对实验室可能的起火;(7)设置必要的实验废物处理装置。

2.仪器设备的日常管理

生物实验室仪器设备老化、损坏、生物因子污染、操作使用不规范都较容易产生安全事故,在仪器设备的管理和操作中应做到:(1)对实验室配备的仪器设备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测,确保仪器设备状态良好、运行安全;(2)及时排除仪器设备的故障和安全隐患,经常接触感染性生物因子的仪器设备还应消除污染;(3)大型精密仪器和特殊仪器的管理必须责任到人,逐台建立技术档案,包括出厂的技术资料以及详细的使用维修记录;(4)大型仪器和特殊仪器的使用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取得上岗证或操作许可才允许进行操作;(5)生物实验室各仪器设备的适用范围不同,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符合要求的设备,以免引发安全事故,如各级生物安全柜防护性能不同,选用时须注意。

生物实验常用的各种吸头、针头、注射器、培养皿、手术刀片、手套等器具在实验过程中会直接与实验材料和各类试剂接触,所以不仅要科学存放、规范使用,防止对人体造成机械损伤,还应及时消毒灭菌,以免成为毒害物质和病原物的传播载体。

3.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

生物实验室存在大量的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药品会引发火灾,毒害品会引发毒害事故,腐蚀品会对人体和设备造成损害。我校一直把危化品事故防范作为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药品储存区与实验教学区分开并设置安全标志,防止师生误入;药品分类存放,自配溶液要求标签上药品名、配置时间等信息齐全,避免误拿误用;严格执行药品领用制度,建立药品账册,记录药品的采购、验收、领用、交还情况,做到使用后及时消账;单独设立危化品仓库,实行双人双锁,危化品的领取必须两名管理员同时到场。种种措施保证了实验室药品储存、领用的科学化,规范化、减少药品无端浪费,绝不让药品从实验室流出,杜绝一切危险因素,防患于未然。

4.实验废弃物的安全处理

生物实验会不可避免产生废气、废液、废渣以及生物废弃物,经适当的无害化处理才能排放。对于通常的废弃物,可以用溶液吸收、固体吸附的方法处理SO2、NH3、H2S、汞蒸气等废气;掩埋法或焙烧法处理无机、有机废渣;混凝沉淀、中和等方法处理部分废液。生物废弃物由于接种疫苗注射药物或抗体等实验处理往往对于环境有一定的污染,甚至可能造成疾病、病菌的散播,生物废弃物的处理主要是注意分类收集和消毒灭菌,避免与生活垃圾一同存放。

三、强化“6S”管理理念,提升实验室软件

1.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提高防范技能

实验室管理人员与实验人员安全意识差,安全防范技能低是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如何加强安全教育成了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安全教育要想取得成效,应做到安全教育常态化:(1)实验教师和实验室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实际操作技能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2)编写《实验室安全手册》和《实验实训守则》,并组织所有师生认真学习;(3)学生初次进入生物实验室,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生物实验室的功能、注意事项的介绍以及防火、防水、防触电、防中毒、防烧烫伤、防生物污染的安全教育;(4)每次实验操作前,教师应该针对本次实验教学讲解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和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的解决办法。

2.制定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要从根本上确保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稳定性,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就必须制定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我校不仅制定完善了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规章制度,还根据生物实验室的具体情况制定专用设施、设备的使用管理制度,同时为每台大型仪器都建立实时档案,包含操作流程和使用维修记录,实行每日上报制度,及时将仪器设备和药品耗材情况上报实验实训中心,使得仪器设备能够定时按需进行维修保养和更新,药品耗材能够及时补充,保障了实验室的顺利运行。

为了进一步完善生物安全的管理制度,我校还建立了生物实验室准入制度和实验室开放制度。一方面对本校人员进入实验室进行权限管理,另一方面也实现了在实验室开放过程中,对外来人员的管理。实验室开放严格把关,开放人员的申请必须经由实训中心初步审查后组织专家进行课题审核,审核通过后由学校逐级下发实训任务至实验室负责人,负责人与指导老师、实验室管理人员确定时间对开放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培训合格方可安排时间进入实验室完成开放实验。

3.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

我校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专业人员具体抓的原则,以“注重组织领导、注重职责细化、注重责任落实、注重关键环节、注重督促检查”为手段,着力建立健全三级安全管理体系,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安全工作格局,确保安全工作做到有安排、有布置、有重点、有成效。

与此同时,我校还逐层逐级签订安全责任书,将安全责任层层传递到个人、岗位职责细化落实到个人,真正做到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肩上有指标,从上到下抓实抓好安全工作。通过领导以身作则带动教职工,教职工言传身教影响学生,进一步提高全员开展安全工作的积极性,营造“人人重视、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教导全员在实验时力争做到以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每一项操作的“小安全”带动长治久安的“大安全”,推动实验室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四、结语

实施“6S”管理模式后,生物实验室在已有条件的基础上不断改善实验条件和安全设施,安全管理体制日趋完善,形成一支由实验室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实验指导老师组成的高素质的管理团队,带动参加实验的学生和实验室开放人员一同为生物实验室的科学规范化管理、安全运行努力。面对学校发展可能会产生的新问题,我们仍应坚持这一模式,在硬件建设和软件支持两方面不断探索研究,适应学校的发展需要,做好生物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温光浩,周勤,程蕾.强化实验室安全管理,提升实验室管理水平.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4):153~157

[2]李五一.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概论.浙江摄影出版社,2006

[3]戴芳,何江,赵治华.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建立的思考.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4):199~202

第2篇:实验室安全管理注意事项范文

当前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高校教育发展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生物实验室作为高校培养创新实践人才的核心场所,会涉及到水、电、气等安全使用,同时,实验人员在实验过程中还必须确保各项实验仪器的规范操作,避免失误操作引起安全事故。因此,高校要不断加强对生物实验室的安全环保管理,积极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切实落实安全责任制,对现场的各项仪器、实验试剂以及药品进行科学管理,确保实验后废弃物得到妥善处理,通过安全环保教育活动向广大实验人员积极推广应用高效清洁的实验方法。

一、高校生物实验室的特征

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新建各种类型的实验室,投入大量财力、物力、人力去培养现代科研人才。高校生物实验室承担着较为繁重的教学与科研任务,因此,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其安全环保管理工作是至关重要的。高校生物实验室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其人员流动性大、突发情况较多以及安全控制管理难度大等。与其他各类实验室相比较,高校生物实验室储存了大量的现代化精密实验仪器、各种各样的生化试剂、易于燃烧爆炸的实验物品以及具备毒性的化学物品等。此外,高校生物实验室所要涉及到的科研项目众多,不同项目要求的实验条件也会具有差异性。在部分生物实验中某些实验材料是活性器官或者活生物,在该部分实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如果不妥善处理便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危害人们的生命健康。

二、高校生物实验室环保与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软硬件方面问题

高校高层领导未能够充分认识到生物实验室环保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在日常安全环保管理资金投入上较为匮乏,实验室内部各项安全设施不够完善,不能够有效避免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节能环保和防护设施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生物实验的要求,容易对实验人员与周围环境造成威胁。与此同时,高校领导过于注重科研与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生物实验室的安全环保管理工作,管理人员安全环保意识普遍偏低,未能够根据实验室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严格督促现场实验人员按照制度规范操作,从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由于缺乏定期对生物实验室管理人员和实验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导致一部分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不高,未能坚决履行好自身的职责,因此,导致不能有效提高生物实验室的安全环保管理水平。

(二)安全环保管理制度问题

众所周知,保障各类实验室高效稳定的前提就是必须建立起科学完善的安全环保管理制度,切实落实好各项安全管理措施。然而,由于当前高校实验室管理人员整体安全意识浅薄,工作观念落后,未能够正确认识到生物实验室安全、环保的重要性,导致各项管理工作流于形式,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就相互推卸责任。此外,相关部门岗位人员职责不够明确,未能落实好责任制度,做到权责统一,不断加强实验室现场的科学规范管理,这样无疑降低了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工作质量和效率,不利于各项实验有条不紊地进行。

(三)废弃物处理问题

生物实验室常见的废弃物主要包括以下几类:一是生物活性材料及其代谢物。在生物实验过程中,实验人员常常要使用到活性动物和各项植物等实验材料。活性动物在解剖后会遗留下来大量的废弃器官,动物也会产生一定的代谢物,这些废弃物如果不能进行妥善处置,就会造成对其他实验项目的干扰和影响,严重情况下还会导致各种传染疾病的发生,不利于实验室的安全环保管理。二是有毒有害物品及其实验废弃物。在部分实验当中,实验人员需要应用到一些有毒有害的物品,例如,常见的氰化物、重金属、甲酰胺、四甲基乙二胺以及丙烯酰胺等。该类实验物品具有较大的毒性,倘若不规范管理、处置,不仅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还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此外,实验人员在使用有毒有害物品进行实验后,会产生各种污染废弃物,不及时处理的话也不利于生物实验室安全环保管理工作的开展。三是放射性物质及其废弃物。在生物实验室中存在着各种具有放射性的样品,实验人员在进行生物实验操作过程中经常要使用放射性元素作为标记物,只要经过放射性元素处理的实验物品、材料以及仪器等都会受到一定程度放射污染,现场安全环保管理人员如果不及时将放射性污染进行科学处理,就会导致该污染对人类健康与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

三、加强高校生物实验室环保与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实验室基础设施规范建设

高校高层领导要高度重视生物实验室安全环保工作,根据学校自身发展水平和条件,适当加大对实验室设施规范建设的投资力度,首先,要确保生物实验室选址的科学性,积极引入先进的安全管理设施和事故防范设备,加强对实验室内部环境的优化改善。对于陈旧的生物实验室,高校要通过改造更新确保各个电路、管道的安全性,还要不断完善实验室通风系统与现场监控设备。其次,管理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环保安全管理意识,履行好自身的职责,加强对现场各项高端仪器设备、化学药剂以及实验物品的规范管理,保证实验室基础设施的完好无损,能够正常投入到实验中进行使用。最后,高校要注重生物实验室的安全事故防范管理工作,要根据国家防火相关需求及时配备好消火栓、灭火器等设备,对于存放贵重物品、药品的库房要贴好警示标志,在实验室外明显位置要张贴好各种安全标识,时刻提醒管理人员与实验人员规范管理操作,杜绝实验安全事故的发生,不断提高高校生物实验室的安全与环保管理水平,实现各项功能的充分发挥利用。

(二)建立完善的实验室安全环保管理制度

高校要想实现生物实验室的安全环保管理,就必须针对以往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效建立起科学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例如,相关管理部门要制定出《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实验人员相关守则》以及《实验废弃物处置管理条例》等具体实验操作守则和管理办法。管理人员要切实落实好各项制度,严格督促现场实验人员规范操作使用各种物品、药剂和仪器,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环保性。此外,安全制度的制定必须涵盖生物实验教学内容的安全管理、活体动物及植物安全管理以及药品试剂等。

实验室管理部门针对生物实验室的安全环保管理特殊性,要确保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建立的规范性、系统性以及科学性,要严格执行安全责任制,明确各部门、各岗位工作人员的职责任务。例如,通过根据不同部门的属性,逐级去签订安全责任书,这样能够保证在发生安全事故时明确落实责任,避免出现相互推卸责任的情况。高校要组建起专业的实验室管理委员会,加强对实验室安全制度的监督执行工作。

(三)强化废弃物处理的管理工作

1.规范处理生物活性实验材料。在高校生物实验中,教师会经常组织学生进行活性生物实验,对于废弃的生物活性材料,尤其是微生物与细胞等,教师要科学指导学生进行严格的消毒或者灭活处理。例如,对于细菌的处理可以通过使用15%次氯酸钠进行30分钟的消毒作业,有效稀释过后进行排放,这样能够最大化降低实验废弃物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影响。

2.科学处理有毒有害实验废弃物。在生物实验环保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必须严格督促实验人员按照规章制度科学处理有毒有害废弃物,将不同的废弃物进行分级分类,收集处理,不能将所有废液倒在一起进行集中处理。例如,过氧化物与硫化物、有机物以及氰化物等。实验人员为了避免有害有毒废液的泄露,危害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环境安全,就必须及时对其进行处理,收集在不会被废液腐蚀的容器当中。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在生物实验室的建设发展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其安全环保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高校实验室管理部门要努力为广大实验人员创建出安全和谐的实验环境,确保各项实验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生物实验室管理部门必须建立起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强对管理人员与实验人员的专业安全培训,促使他们树立起先进的实验管理理念,自我规范操作管理,避免实验事故的发生。学校要加大对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完善各项安全设施,将不安全因素扼杀在萌芽状态,保障全体师生员工的生命健康和环境健康。

参考文献:

[1]潘勋,张淑平,赵庆双.高校生物

学实验室废弃物安全管理的几点建议[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21(4):115-118.

[2]许业河,黄建榕,廖秀萍,等.浅

谈高校化学生物类实验室安全的危机管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28(6):165-167.

[3]杨平,陈燕灵,黄建平.建立实验

第3篇:实验室安全管理注意事项范文

【关键词】 生物安全;实验室;管理;必要性

1 前言

生物技术是21 世纪科学和产业发展的一个关键领域,生物安全实验室又是发展这一领域的重要基础,所以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2 建立生物安全实验室具有的重要意义

建立生物安全实验室是建立病原微生物研究安全平台的需要,是生物防护(国防)的需要,是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的需要,是动物防疫的需要,是出入境检验检疫的需要,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需要,GOARN监测网络离不开生物安全实验室。GOARN监测网络是WHO建立的全球传染病突发预警和应对的网络(the Global outbreak Alert and Response Network,GOARN),其中要加强实验室网络建设。建立生物安全实验室同时也是国家和执法的需要。生物安全也涉及到国家的安全,在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和资源保护中,加强生物安全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符合国家利益、政治与政权的需要。[1]美国的生物恐怖主义袭击刺激了科技界对生物安全的研究。特别是在2003 年春天,当我国很多省市遭受“非典”病毒侵害时,有些单位急需购买III 级生物安全操作柜,某些发达国家以各种理由阻止国外公司向中国出口高级别的生物安全柜。

3 建设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基本原则

建设生物安全实验室基本原则有如下几种:①科学合理的原则:屏障原理,过滤原理,消毒灭菌原理,个人防护原理。②安全首位的原则。③软件在先的原则。④管理严格的原则。⑤远离病原的原则。⑥预防为主的原则。⑦使用方便的原则。⑧厉行节约的原则。

4 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中的注意事项

目前,不少科研单位、高等学校、医院和卫生防疫部门都已经建设了或正要建设生物安全实验室。但由于其造价昂贵,不宜盲目建设,避免造成浪费。在建造生物安全实验室时,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4.1 在立项建造生物安全实验室前,首先应对其主要用途、基本的性能指标以及建造实验室的目的等有透彻的了解,否则会陷入盲目性,有可能造成浪费或者安全隐患。不能盲目的追求高等级,因为级别越高,建造和运行费用也越高。

4.2 目前国内有能力承接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设计和施工任务的企业并不多。因此用户在选择承建单位时要特别谨慎,应当选具有资质的企业,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

4.3 生物安全实验室竣工后,必须首先经过国家授权的检测机构的检测,并由有关部门批准后才能投入使用。但有的单位为了降低造价,选择一些小公司设计和施工,使用了一些劣质的材料和设备,这样建成的生物安全实验室很难达到验收标准。

5 结束语

[2]美国生物恐怖事件发生后,特别是SARS 疫情过后,我国进行生物安全研究显得更加重要。因为我国人口多,居住密集,容易遭受传染性疾病和恐怖组织的生物恐怖袭击,包括生物武器对我国的威胁。我国医药研发和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也急需大量各种生物安全实验室,其建设的规范管理已经提上议事日程。

参考文献

第4篇:实验室安全管理注意事项范文

高校化学实验室是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开拓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科学化、规范化的实验室管理对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实验室制度管理、实验技术人员管理、实验试剂管理、实验仪器管理以及实验室安全管理等方面对化学实验室科学化、规范化管理进行探讨。

关键词

实验室;规范化;安全;管理

实验室是开展教学、科研、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是学生验证科学理论,训练操作技能、培养科研能力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高等院校教学实力的重要标志。随着实验室条件的改善和实验教学的加强,实验室管理工作日渐复杂,要求日益提高。如何管理好实验室,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已经成为高校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课题。①而化学实验室易燃、易爆、腐蚀性、刺激性、剧毒性等危险物品居多,人员出入较为频繁,因此管理工作至关重要。近几年频发的化学实验室安全事故,更是提醒我们加强实验室管理刻不容缓。笔者作为高校实验系列人员,主要工作就是围绕实验教学以及实验室管理展开,有着多年的实践经验,本文就实验室管理工作谈一些具体的做法和体会。

1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重视实验室技术人员队伍建设

实施实验室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健全实验室规章管理制度,并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规定化学实验室应制定相应实验室规则及实验室安全制度,包括遵守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的管理规定;实验室常用危险物品、化学试剂的性质、使用和处理方法手册;实验室废弃物处理条例等。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许多高校原有的规章制度并不能满足实验室的现状,如缺乏对实验室安全细节上的规定,缺乏生动的教材或者宣传方式,对制度的执行缺乏力度和持久性,缺乏常规评估和考核等。②因此,为了加强学校的实验室管理工作,使之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我校除贯彻国家已有的管理条例外,还制定了《化学实验室规则》、《实验室安全防火管理规章制度》、《学生实验守则》、《实验室仪器损坏处理办法》、《实验室日志》、《化学仪器室管理员职责》等。对进入实验室的学生进行行为上的规范,增强学生遵守实验操作规范、爱护公共财物的自觉性,保护实验仪器设备,减少仪器的损耗,提高实验的成功率和安全性;同时对实验室的管理人员提出要求,使其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为实验室安全管理和实验教学提供更好的服务。实验技术人员作为实验室的一线管理者,是实验室管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实验教学的质量。因此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具有优秀的专业技能以及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的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对提高实验室建设管理,保证实验教学质量是非常重要的。我校的实验技术人员是通过正式的招聘程序,吸收学士、硕士、博士进入实验室管理岗位的。在正式工作之前都会进行岗前培训,一方面提高实验室技术人员的师德修养,培养其教书育人、以德修身的教学理念,同时注重培训实验室技术人员实验教学的专业知识和科学素养,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另一方面,重点加强对实验室技术人员管理专业知识的培训,请专业的管理老师授课,同时,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信息技术,建立多渠道、多元化的培训模式,加强本校实验室管理和其他高校实验室管理的沟通与交流,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取长补短。③正式上岗之后,定期各教研室也会组织安全管理讲座,为实验技术人员提供继续教育学习的机会,并将业务培训与实验教学的实践相结合,提升实验技术人员的素质,保证实验室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2加强实验室规范化管理,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在健全实验室规章管理制度、提升实验技术人员的素质的基础上,加强实验室规范化管理至关重要。实验室管理工作加强,实验室的作用和地位随之增强,就为开展实验教学工作提供了根本的保障。实验室的管理,包括实验试剂的管理、常用仪器和大型仪器的管理、环境与安全的管理等各种事项。

2.1实验试剂与药品的管理

化学实验中,有着大量的实验试剂,种类繁多、性质各异,其类别、数量、品质等关系到实验教学的质量,因此试剂管理是重要一环,应当引起足够重视。④化学试剂申报购买由专人负责。在本学期课程开始之前,各个实验课带教老师必须统计好实验所需试剂种类和数量,向专门负责药品管理的老师申报,老师根据上学期实验教学试剂剩余量和本学期实验教学的需要量,进行合理的归纳和分类,然后由科室主管教学的主任核实审批,最后购买。购买时要从有资质的正规药品销售公司购买,购买试剂上要标有名称、含量、产品标准、生产厂家、规格、生产日期及保质期等信息,入库需要验收和登记。对于验收合格的试剂分类存放。对于常见的药品试剂,按照其各自的化学性质分类后保存,比如氧化剂与还原剂,酸和碱等分开摆放;易潮解、易氧化的药品保存于电子防潮箱中;腐蚀性药品存储于腐蚀性化学试剂药品安全存储柜;毒麻药品、危险品置于专门的毒麻药品柜等。每个类别区域再根据各自特点及性质摆放,方便查找取用,比如无机物可按周期表、试剂的字头排列、阴离子排列来排放,有机物按官能团分类排放,指示剂可按功能、颜色排放等。⑤另一方面,对于配制好的试剂,按实验项目分类存放,在所有的装有化学试剂的容器上贴好标签,标明试剂名称、浓度、配制日期、保质期、存储方法、配制人等信息,以免在使用时出现混用或者存储不当的现象,从而导致不安全的事故发生。并将实验项目名称标记于柜门,以便下次准备实验查找。对化学试剂的领用要做好出库登记,填好领用人、试剂名称、数量等信息。危险品必须专柜存放、严格取用制度,确保人员和仪器设备安全。采取“五双”制度,⑥即双人管理、双本帐目、双把门锁、双人领发、双人使用,严格控制,对有剩余的危险品及时收回,防患于未然,要有安全意识。

2.2常用仪器和大型仪器的管理

化学实验所用玻璃仪器种类繁多,规格各异。烧杯、量筒、锥形瓶等均有不同规格,分门别类的收集在柜子里,并统计好数量规格,做好登记表,以方便找寻。破损的玻璃仪器单独收集,统一回收处理。对于大型仪器,必须建立大型仪器设备档案,包括采购与验收档案、仪器的管理档案等。仪器专管老师需对仪器名称、数量、生产厂家、规格型号、入库时间、入库地点、出库时间、领取人员、仪器编号和教保处编号等建立表格,做好新仪器验收登记,并存与档案室。另外登记教学仪器总分类账和明细账,并对日常仪器的使用、维修做好记录,同时及时做好破损仪器核销工作。

2.3环境与安全的管理

化学实验中常常会接触到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有刺激性气味的化学药品,经常使用各种加热仪器,如电炉、电热套、酒精灯等,因此实验管理人员以及进出实验室的其他工作人员和学生必须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安全问题的重要性,树立“安全第一、以防为主”的观念,事事都要把安全放在重要位置,决不能麻痹大意,关注实验室安全管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从小事做起,营造一个绿色的、安全的实验环境。实验授课前,教员需向学生讲授实验室安全守则,加强学生安全防范意识,使其充分了解相关实验的安全注意事项,重视安全操作;学生实验时,需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按有关安全规则开展实验,做好安全用电、用水、防火、防毒、防爆、防污染等安全防范工作;实验完毕,剩余试剂及时回收,妥善保存,实验废弃物不可随意处置,应分类集中回收,并定期交由有资质的公司处置,避免产生其他不安全事故或对环境造成危害,营造绿色化学实验室。另外,学生应清洗好实验仪器,整理好实验用品和实验台,值日生负责打扫实验室卫生,并必须检查实验室的水、电、气、门窗是否关好。经检查合格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总之,化学实验室的管理工作是一项需要不断完善、常抓不懈的基础性工作,对保障实验教学、科研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笔者深刻地体会和认识到要做好化学实验室的管理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不断学习,总结经验,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管理能力,使实验室管理工作朝规范化、制度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确保实验教学和科研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努力使实验室管理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作者:张俊娜 李明华 黄雁茹 何炜 单位:第四军医大学药学院化学教研室

注释

①王文安.加强实验室管理,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J].科学教育,2005(9):109.

②邱琦,罗仲宽,吕维忠等.国内外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探究[J].广州化工,2010.38(5):273-274.

③韩宝庆.高校实验室管理队伍建设探析[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4.30(5):126-128.

④胡翔,张嘉杰.化学试剂管理与实验教学[J].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8):2482-2483.

第5篇:实验室安全管理注意事项范文

关键词:护理实验室;安全隐患;安全管理

高校实验室是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活动的重要基地,是学校全面实施综合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实验技能、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必要场所[1]。实验室安全不仅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而且关系到师生的生命安全。近年来,高校频繁发生实验室安全事故,给国家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损失。做好实验室安全工作,保障师生的人身安全,避免国家财产蒙受损失,对整个高校的安全和稳定至关重要,是建设平安校园、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2]。

1 加强护理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护理实验室是医学院校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国家和地方政府对高校实验室建设的投入大幅度增加,护理实验室在软硬件方面得到质的提升。同时,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教改工作的深入,护理实验教学和科研活动工作力度加大,实验项目越来越多,实验形式越来越丰富,开设了开放性、设计性、综合性等多样化实验。护理实验室除正常实践教学外,全天候对师生开放,进入实验室的人员激增且流动性大,实验设备使用频繁,安全工作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从而对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认真剖析实验室的安全隐患,建立健全规范、合理、高效的安全管理制度,强化实验室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的安全责任意识,创建一个安全的教学和科研实验环境,对学校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2 实验室的安全隐患

2.1 安全意识淡薄,实验操作不规范

分析事故产生原因可知,60%以上的实验室事故是管理者或操作者缺乏安全意识引起的[3,4]。例如:实验人员在实验过程中由于缺乏安全意识而操作不规范,甚至违反规程操作;实验结束后没有及时关闭仪器设备、水、电等。在实验室安全检查中发现的一些安全隐患,有的是因为学生和教师安全意识淡薄造成的,有的则是虽然明知存在安全隐患,却因为存在侥幸心理,甚至根本不在乎造成的。高校中重教学科研、轻安全环保的思想依然存在,师生没有正确认识和对待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事故。另外,学生不认真学习和严格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使其难以真正落实。

2.2 压力容器的安全隐患

护理实验室涉及的压力设备以压力容器为主,包括氧气钢瓶、空气压缩机、储气罐、高压灭菌锅等。为实验方便,管理人员将氧气钢瓶随意放置在实验室内,没有妥善固定,没有醒目的标志,搬运和使用不规范。护理实验室压力容器缺少安全设施和专人监管,防爆系统不健全,缺少相应的规章制度,或制度建立后落实不到位,给使用与管理留下安全隐患[3]。压力容器一旦发生事故,将造成非常严重的危害。

2.3 火灾的安全隐患

在护理实验项目中,特别是在中医护理操作中,使用明火是常规操作之一,如拔火罐、艾炙、温针灸等操作项目,同时,护理实验室病床多,被服类易燃物品多,如床单、被套、床帘隔、手术衣、隔离衣、各类包布和治疗巾等,如果操作不当极易引起火灾。

2.4 医疗锐器物的安全隐患

护理实验室大量使用注射器,输液器,手术刀、剪,安瓿,玻璃棒以及温度计等,使用不当易造成扎伤、割伤、刺伤等外伤。学生在练习操作时容易发生医疗锐器外伤事故,损伤后引发感染的风险较高。

2.5 实验废弃物的安全隐患

由于实验室教学和科研任务繁重,产生的实验废弃物越来越多,如一次性输液器、针筒,医用纱布,消毒棉签、棉球,各类引流袋等。这些医疗垃圾如果得不到有效管理,随意倾倒排放,将给校区及周边环境带来严重污染。

3 护理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对策

3.1 完善及落实安全管理制度

科学规范的安全管理制度是实验室正常、高效运转的有力保障,也使管理者和执行者在工作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5]。实验室在学院的领导下坚持“安全第一,防范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的安全法律法规,制定了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如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则,学生操作守则,实验室安全卫生制度,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等使用和存放制度,实验室安全用电用水管理办法,实验室使用明火管理办法,特种大型精密、贵重仪器使用、维修保养管理制度及安全管理办法,“三废”处理规定等。有了健全和完善的管理制度,即奠定了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

3.2 加强实验室安全监督检查

学校安排专人负责实验室安全检查工作,按照“日常检查和节假日重点排查相结合,安全教育和重点防范相结合”的方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记录在册,及时处理,确保整改工作的顺利完成。每个实验室都配备安全责任人,每天下班前检查各个楼层的安全和卫生工作,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有效预防了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每个实验室都安装门禁管理系统,教师和学生凭校园卡出入,杜绝了实验物品的丢失,保证了实验室日常工作中各种安全设施的完好。

3.3 加强师生安全意识教育

实验室的安全意识,是实验人员必须具备的心理意识。学校按照“全员、全程、全面”教育的思想,组织师生参加专业性的安全教育活动,开展各种预案演练、急救知识培训与操作等活动。实验室安全员定期对实验教师、学生开展防火、防盗、防破坏、防自然事故的“四防”教育和道德教育。做到所有实验教师熟悉消防器材的摆放位置及使用方法,掌握意外事故的现场处理方法。实验中心主任每学期主讲两次安全知识专题讲座,结合安全教育片观看实际案例,让教师掌握一定的安全技能,增强安全意识和责任心,将安全知识贯穿在整个实验教学中。在我校,实验室安全教育是新生始业教育的重要环节,考试合格的学生才能进入学校实验室进行学习和参加科研活动。学校鼓励教师外出参加安全教育培训,通过交流与探讨,不断学习国内外高校及同行业实验室建设的先进管理经验[6]。采取多种途径加强安全教育,加大安全宣传力度,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及安全防范技能,让“安全第一”的理念深入人心。

3.4 严格规范实验操作

实验操作规范是实验成功及安全的重要保证。在实验过程中,指导教师应严格要求学生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正确掌握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将避免人身伤害的理念渗透到实验的每个环节。尤其要注意以下几点:(1)在拔火罐操作中,学生应学会正确使用95%的酒精燃烧和灭火的方法,操作时应避开床帘隔和被服类易燃物品。(2)使用注射器时指尖不能触及针头,操作完毕不要回套针帽,禁止用手分离污染的针头和注射器。在配置药液时,为防止掰安瓿划破手指,可包裹纱布或使用创可贴。(3)传递各种锐器时应使用容器传递,针头、刀片、缝合针用后立即放入坚固、耐刺、防渗漏的容器内,并立即盖好盖子,贴上标签。(4)接触各种与血液、体液有关的操作时应戴手套。在实验教学中,规范各项操作程序,纠正学生在操作练习中的不良习惯和行为,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3.5 压力容器的安全使用

压力容器使用的维护保养坚持“预防为主”和“日常维护与计划检修相结合”的原则,保证其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学校在每学期初和学期末请专业人员检修、维护压力容器,确保其安全正常后才可使用。在运行期间经常巡回检查,发现操作中或设备上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消除隐患,保证容器的安全运行。每个实验室分别直立放置1个氧气钢瓶,统一采取固定架稳妥固定,远离热源,避免阳光暴晒和防止强烈振动,瓶体有明显的“易燃”“易爆”“满”“空”和“四防”标识,防止引起火灾、爆炸或倾倒等事故发生,并建立常规记录档案。

3.6 加强废弃物的处置管理

实验结束后,将废弃物按类别放入相应的收集容器。每个容器上有明显标识,如废弃物名称、主要成分与性质,并保持清晰可见。确保容器完好无损,杜绝盖子破损等一切可能导致废弃物泄漏的隐患。将危险废弃物收集容器存放在符合安全与环保要求的室内特定区域,且做好相应的记录。定期集中回收实验室废弃物,交由学校指定的职能部门统一处理,切实做好实验室废弃物的分类、收集、处置工作,从根本上消除医疗垃圾带来的安全隐患。

3.7 制订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是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起到减少实验室安全事故,降低损失,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将危害控制在最小范围内的作用。学校应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实验室安全事故,制定一系列应急预案,将应急工作规范化,定期演练,提高对突发事件的紧急处理能力。

4 结束语

安全无小事,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把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制定完备的管理制度,并在工作中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常抓不懈,强化责任目标,规范操作程序,加强安全教育,为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最大限度地保证国家财产和高校师生的人身安全,构建安全、文明、和谐的高校校园环境[7]。

参考文献

[1] 金海萍,阮俊,冯建跃.高校实验室安全与环保教育方式和内容的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3):185-187.

[2] 李五一.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概论[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6.

[3] 程世红,马旭炅,白德成.高校实验室气体钢瓶的安全管理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4):216-218.

[4] 王文芳,肖建东.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策略研究[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2(3):91-93.

[5] 张明,穆建平,范卓华.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10):5-7.

第6篇:实验室安全管理注意事项范文

【关键词】 电工学;实验;安全隐患;管理措施

“电工学”是高等院校非电专业重要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涉及面广,应用性强。其主要任务是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从事工程技术工作打好基础。南华大学电工学课程,2005年就被评为校级优秀课程,2008年又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近年来正在争创省级精品课程。而电工学实验教学是该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课程不仅能使学生深化学习理论知识,又能学会并掌握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及基本电量的一些测量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这几年随着高校逐年扩招,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加之电工学又是一门服务专业广的基础课程,且该课程一般集中安排在大学二年级的上期。而电工学实验与理论课相呼应,即要求做到实验和理论授课的进度一致。这样就导致实验资源短缺,实验室从早到晚开放运行,实验设备和实验教师都超负荷运转。因此在如此繁重的实验教学任务下,如何在确保实验设备和学生安全的前提下高质量完成电工学实验教学任务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1]

一、电工学实验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1、人身安全隐患

电工学实验是以电源为载体的实验。电在带给我们方便、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同时,若不注意用电安全,不遵守有关规章制度和安全工作距离等,就有可能发生各种不同形式的触电事故。年轻的大学生好奇心重,到了实验室喜欢这里摸摸,那里摸摸,有些同学趁老师不注意甚至打开了试验台后面板,这是很危险的,因为所有的节点都在外面,只允许专业人员检修仪器时才能打开。且电工学实验包含用三表法测电路等效参数、正弦稳态交流电路相量的研究(日光灯实验)、三相交流电路电压及电流的测量、三相交流电路功率的测量、电动机正反转控制和顺序控制电路等强电实验。其中前两个实验使用的是相电压220V,后三个实验使用的是线电压380V。如果实验时不严格遵守实验操作原则,在电源不切断的情况下直接拆线,就会造成人身伤害。[2]

2、设备安全隐患

电工学课程一般安排在大学二年级上期,电工学实验和理论授课进度一致。全校30多个专业,90多个班级,将近3200个学生集中在一个学期完成电工学实验。可想而知实验室必须从早到晚全天开放,实验设备是超负荷运行。再加上学生对实验不够重视,由于实验成绩只计入平时成绩,因此一部分学生在思想上就麻痹大意。课前不好好预习实验,即使写了预习报告,也只是简单地把实验指导书的内容抄在实验报告本上,没有深刻理解实验原理和实验内容。不仔细研究各种仪器的使用说明和实验注意事项,进了实验室根本不知从何入手。这样就不能高质量完成实验,也容易损坏实验室的设备。

二、解除安全隐患相应措施

1、制定完善、科学的实验室管理制度

完善、科学的实验室管理制度是确保学生安全和设备完好的前提,是高质量完成实验教学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南华大学根据电工电子实验室的具体情况和办学定位,制定了“南华大学学生实验守则”,“电工电子实验室安全守则”,“电工电子实验室仪器操作规程”,“实验教学中心人员年度考核办法”等一系列实验教学管理制度,并用镜框装好挂在实验室正前方。这些完善的管理制度明确了实验技术人员平常的仪器维护、维修工作。也明确告知学生实验纪律和注意事项 ,如果万一出现安全事故,应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如果学生的不安全行为导致安全事故,学生应承担的责任等。

2、加强安全教育[3]

学校不定期对实验技术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培训,首先是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安全意识。如果安全意识高,风险意识和危机意识就会超前,对未来发展中的危害也有预见性,则能大大控制事故和减少伤害。实验中心还配备专门的消防员,专门负责实验室的消防安全。消防员定期检查实验室的火灾隐患和消防设施,并做好消防安全检查记录。

学生首次进入实验室,对实验室的安全制度、安全体系不了解;对实验过程中常见安全问题更是知之甚少。所以在学生第一次进入实验室时,首先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包括人身安全和仪器设备的安全使用。首先一定要养成不带电操作的习惯,在断开电源的情况下才检查或改接电路;实验做完后要先断电再拆线。做每个实验前一定要认真预习实验,明确每个实验的步骤、原理、所需的仪器设备,并了解所需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实验指导书上每个实验项目都专门有实验注意事项,学生一定要牢记这些注意事项。如三相交流电路中电压、电流的测量,实验指导书180页,实验注意事项:(1)本实验采用三相交流市电线电压380V,应穿绝缘鞋进实验室。实验时要注意人身安全,不可触及导电部件,防止意外事故发生。(2)每次接线完毕,同组同学应自查一遍,然后由指导老师检查后,方可接通电源,必须严格遵守先接线,后通电;先断电,后拆线的实验操作原则。(3)用星形负载做短路实验时,必须先断开中线,以免发生短路事故。学生如果实验前都认真预习了这些内容,做实验时就会心中有数,按照实验步骤,一步一步顺利完成实验。[4]

3、改善实验教学环境

近年来学校加大投入力度,大大改善了电工实验室的教学环境。电工实验室主要以杭州天煌教学仪器厂生产的KHDG-1高性能电工实验装置为实验平台,该产品吸收了国内外先进教学仪器的优点,充分考虑电工实验室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从结构、性能上进行了很多改进和创新。实验测量仪表采用指针式、数字化、数模双显、智能化、人机对话及多机通信相结合,对控制屏及部件采用全方位的功能保护及人身安全保护体系,同时还设有定时及报警功能。所有器材连接端子与普通连接线都改为安全端子和安全护套线。为了以防万一,在每组实验装置下还安放了绝缘橡胶垫。这样人身和设备安全得到大大提高。

4、构建院、校二级实验教学督导制

为了保证实验教学的正常运行和各种实验教学管理制度的实施到位,学校建立了院、校二级实验教学督导机制。学校教务处聘任那些德高望重、治学严谨的教授组成校级教学督导组,他们每学期都会下到各个实验室随机听课,检查老师的实验准备情况,教师的实验教学大纲、教案是否齐全;抽查学生的预习报告是否认真,学生实验完成情况,对老师和实验室有何建议和意见;还有仪器仪表设备的使用情况登记表和维修记录等。教学督导组成员通过考核评价表给实验教师打分,并在考核表上记录下对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在教学中期和末期召开实验教学工作座谈会,听取教师对实验教学的情况 、设备更新和实验考核等方面的意见。

学院还成立了院级教学督导组,主要由负责实验教学的院长、实验室主任和一些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组成。院级督导组是对校级督导组的有益补充。院、校二级督导组的建立,说明学校、学院都非常重视实验教学工作,老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不重视实验 、实验完成不好的状况得到改善,使电工学实验课的教学质量得到大大提高。

三、结语

尽管电工学实验任务如此繁重,但是有学校的重视和支持,有老师们强烈的责任心和安全意识,这么多年来电工学实验一直紧张有序、安全开展下来。实验环境越来越完善,实验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近年来,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和挑战杯中均取得了很好的成绩。[5]

今后教师们要持续不断地加强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责任心,积极总结吸取自己和他人的经验教训,在保证实验安全前提下提高实验教学效果、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

【注 释】

[1] 欧阳宏志,单长虹,管金云,陈文光.电工学精品课程建设初探[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9(9)75-77.

[2] 彭安华,张金文.电工学实验中安全管理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4)195-198.

[3] 潘晓慧.电工实验教学中不可忽略的几个问题[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3(6)46-48.

[4] 耿大勇,李亮之,王俊生.面向21世纪电工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08(5)24-26.

[5] 孙凌翔,王丽君.电气信息专业实验教学创新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09(8)130-131.

第7篇:实验室安全管理注意事项范文

关键词:生物医学工程;超净实验室;安全管理;健康意识

生物医学工程(BiomedicalEngineering)是生物学、医学和工程学等多学科相结合的新兴交叉学科,综合了生物、化学、物理等多种类型的实验。近些年来,随着国内各高校办学规模和招生数量的不断扩大,对培养创新型生物医学人才的要求更高,为了满足社会需求、引领未来生物医学工程科技和市场的发展,我国不少高等院校成立了生物医学工程专业,随之而来,则是对生物医学工程超净实验室的开放性、共享性的要求不断提高。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教学及研究中,超净实验室的应用需求非常普遍。使用超净实验室的人员包括科研研究者、实验室人员、本科生及研究生。这就意味着超净实验室使用人员具有数量大、进出频繁、成分复杂、知识层次不同等特点。如果使用不当会对环境和操作者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有效预防超净室安全事故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大量的实例证明,超净实验室的安全与健康管理除了安全硬件设施的建设以外,软件建设即人的管理也是极为重要的。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原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人的不安全行为,包括实验操作人员安全意识不强,存在麻痹侥幸心理,未遵守实验室标准操作规程违规操作,有效的个人防护不足;(2)物的不安全状态,包括实验室防护、保险、警示灯硬件设施装置缺乏或有缺陷,实验仪器设备带病作业;(3)管理上的缺陷,包括实验室管理制度不严、实验室安全培训不到位,考核不严格,实验室管理者安全法律责任意识淡薄,上级职能部门监管不力;(4)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包括实验室水电线路以及设备配置在设计装备上的不科学造成的隐患。因此,要落实和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和实验室环境健康,需要各级管理机构、实验室工作人员、实验室使用人员的多方配合和共同参与。下面结合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超净实验室的应用特点及潜在不安全因素及通行的安全管理模式,并结合作者在本校超净实验室工作的亲身经历,从超净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安全教育及健康意识引导实践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超净实验室的应用特点及潜在不安全因素

生物医学工程是应用工程学的原理和技术解决生物学和医学的问题。生物医学工程运用工程科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与生命科学的原理和方法结合,以达到认识机体功能及生命运动的规律、维护并促进人类健康的目的。与其他学科类似,生物医学工程的研究内容涵盖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个方面的内容。基础研究主要包括生物材料学、各种理化因子的生物学效应、生物系统的建模与仿真、生物医学信息的提取与处理等;应用研究包括人工器官、医用制品和仪器,康复与治疗工程技术,生物医学信号检测与传感技术,生物医学信息处理技术等。生物材料学主要研究与生物体特别是人体组织、血液、体液相接触或作用时不凝血、不溶血、不引起细胞突变、畸变和癌变,不引起免疫排异和过敏反应,无毒、无不良反应的特殊功能材料。而人工器官则主要研究人体组织与器官的再生、修复与替代。超净实验室是对洁净度有一定要求的实验室,洁净度是指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悬浮粒子数量的程度。超净室主要由空调机组、过滤系统、进排气通道等组成。超净实验室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室外新风经过初效、中效空气过滤器和高效过滤器处理,通过空调和风机送入超净室,而室内的尘埃则通过回风夹道被带走。以上过程循环往复,使超净室达到设定的洁净度。我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超净实验室主要用途为进行细胞培养、材料表面生物分子接枝及其检测、光刻制备微图形、支架喷涂等实验,由万级和十万级两个洁净度区域构成,每个区域各有4个实验室。超净实验室内新风量仅占20%左右,这就意味室内空气80%左右都是回流循环风,超净实验室内氧气浓度明显低于大气中氧气浓度。为避免实验人员长时间因缺氧发生不适或晕倒等意外,要求实验人员进入超净实验室工作时间不宜过长,建议最好两个小时左右离开超净室透透气。特别是每年本科毕业班同学做毕业设计时,进入超净实验人员众多,再加之进行细胞培养实验时通常在超净工作台内使用酒精灯,酒精燃烧时耗氧,这些都会加剧超净实验室内缺氧。在细胞实验中,除定期用紫外线辐照房间空气灭菌以外,超净工作台使用前也要进行紫外线辐照灭菌。由于超净工作台使用频繁,紫外灯工作时间长,紫外线辐照的同时,会产生大量的臭氧,如不注意防护,紫外线和臭氧会对人体产生损害。紫外线强烈作用于皮肤时,可发生光照性皮炎,严重的还可引起皮肤癌;臭氧能对人体皮肤中的维生素E起到破坏作用,致使人的皮肤起皱、出现黑斑;紫外线和臭氧还破坏人体的免疫机能,对神经系统、视觉系统也能产生危害,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乏力、头痛、头晕、视力下降、记忆力衰退、失眠、易感冒等症状和免疫力下降等情况。

二、我校生物医学工程超净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安全教育及健康意识引导

超净实验室使用中学生是实验操作的主体,但他们往往存在实验安全意识薄弱、专业知识不熟练和实验操作不规范的问题。针对生物医学工程超净实验室特点(超净室是一个相对密闭的系统,并且新风量远低于循环风量,超净工作台使用频繁,产生大量紫外线和臭氧)和超净实验室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及健康意识引导等问题,以预防为主培养学生实验安全意识,引导其建立实验室健康意识,增强实验事故防范能力,是实验教学管理工作的重心所在。1.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定具有可操作性且详细的超净工作室安全管理制度,并张贴在醒目处。要求实验人员进入超净室必须穿实验服、长裤和不露脚面的鞋;禁止携带食物、饮品及与实验无关的物品进入超净室;室内禁止吸烟;进出超净室需登记出入时间、使用房间、实验内容、使用设备运行情况;定期进行实验服、物品及地面清洁及空气净化系统检查维修。进行实验室定期安全检查,对超净实验室中的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护,建立设备使用台账及预约制度,设备旁附上简单易懂的操作说明。对超净工作室中的化学品使用进行安全管理,包括化学品的采购和运输、化学品的储存,以及产出的废弃物分类收集放置并由学校和学院进行统一回收处理。建立超净室安全应急响应措施及预案,包括在超净实验室内配置急救箱,箱门不上锁以备随时可用,箱内配备有急救用基本药品和工具,例如碘伏、创可贴、毛巾、纱布、防毒面具、棉签等,实验室管理人员定期检查、补充及更换急救箱内物品;配置安全标示及应急设备,超净实验室门口墙上悬挂超净室平面设计图,标注紧急情况下人员快速疏散的方向和通道,超净室内安装安全出口指示灯以及火灾逃生出口及救生锤。根据实验室使用功能配置相关的安防设施,包括监控录像头、烟雾报警装置、灭火毯、灭火器等。实验室管理人员定期进行安防设施使用方法现场培训,并在学校安全部门及学院和系安全员指导下定期开展包括火灾、地震、人体受伤、有害化学品和气体溢出等在内的突发事故应急响应演习,尤其重点针对火灾突发事故进行应对演习,其程序包括判断火势能否自行扑灭,如不能扑灭则应尽快通知超净室内其他人员及时撤离,撤离前对所在实验室房间进行断电,并及时通知实验室管理人员。通过这些应急响应演习,提高实验室管理人员和使用人员的安全意识,并能在紧急情况下采取正确的应急措施从而避免更大的事故及伤害的发生。2.逐级安全培训。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入学之初即需要到实验室开展认知实习,让其初步了解生物医学工程超净实验室的特点及其工作原理,从理论角度认识紫外线和臭氧等对人体的危害,初步树立一定的安全、健康意识。需要进入超净实验室进行实验的学生集中安全培训,老师向学生详细讲解超净室设计布局、设备使用流程特点、安全注意事项,并对超净实验室的规章制度进行详细的说明。组织学生观看实验室安全教育片,把一些常见的实验伤害和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措施用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培训完毕后,培训人需在安全保证承诺书上签字。3.超净室使用资格考核。学生入室开展实验前,必须通过超净室使用资格考核,考核合格后方能取得进入超净实验室进行相关实验的资格。考核分为理论和实地操作两部分,考核内容包括超净室使用规则;超净室特点、分区、布局;超净室能开展哪些实验、仪器设备使用及注意事项;实验人员进出超净室流程;物品及仪器设备等进入超净室注意事项等。

第8篇:实验室安全管理注意事项范文

关键词:电工电子实验;实验室管理;管理制度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980X(2015)11-0068-02

“电工电子实验”是职业教育院校电工学课程中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内容包括电工技术实验、电子技术实验、电气测量的基础知识、常用仪器仪表和简单电路的焊装等。

1“电工电子实验”废弃物的管理

学校电工电子实验,因为教学班多,实验多,因此电子废弃物污染不可避免。电子废弃物俗称电子垃圾,包括各种废旧电池、导线、电子元件、电路板等。很多学校对于这些电子废弃物的环境管理还是空白。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对工业固体废物和城市生活垃圾的污染防治都作了详细的规定,而对电子废弃物的环境管理却未做任何具体规定。因此,目前这些电子废弃物的最终归宿不是被扔进垃圾堆里,就是被一些小贩收购,拆掉一些有用的零部件后再丢弃。按照国家环保总局1998年7月颁布的《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的规定,电子废弃物虽然不属于危险废物,但由于其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和其他有毒有害成分,如多氯联苯、铅、汞等,如果不进行环境管理、由专门的机构去进行收集,并采用先进的符合环保要求的技术和设备对其进行处理和处置,将对我们生存的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严重的危害。当然,在电子废弃物中有许多材料是可以进行资源化利用的。例如,各种塑料可以被直接回收利用;一些金属、贵重金属和稀有金属的提取和一些非金属材料的再生利用等等。因而,从资源再利用的角度来说,电子废弃物的处理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若采用不当的工艺技术和设备进行处理处置,对环境的危害也是不容忽视的。因此,需要有相应的政策法规、专门的机构、统一的管理、安全有效的技术和设备,对电子废弃物进行环境管理。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对电子废弃物进行环境管理,受到了政府的重视、政策的支持、法律法规的保障以及资金的支持。我国应借鉴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加强电子废弃物的环境管理。

2“电工电子实验”安全卫生管理

电子电工实验教学是基础性的实验教学重要环节,应经常开展防火、防盗和卫生的宣传活动,制定并严格执行安全措施,防止事故发生,创建一个整洁安全的实验环境,保护国家财产和师生生命安全,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具体做法有:①实验室要经常做好各项安全防范的宣传工作,做到人人皆知,并贯彻在日常工作之中。②各实验室负责人要监督并严格执行安全卫生制度,教育全体工作人员重视并做好安全卫生工作。③安全用电。各实验室电源的安装和使用都要规范化,防止人体触电,或线路“短路”而使仪器损坏或造成火灾事故。各实验室和办公室人员对本室用电线路分布及用电情况应十分熟悉,并能及时处理突发事件。④防火要求。走道及实验室要保证消防通道、人行通道的畅通。各实验室应配齐灭火设备,所有实验室工作人员应熟悉使用消防器材。⑤每次实验课前带课教师应检查仪器及电源线和电源插头应完好无损,避免发生触电事故。⑥实验室的门、窗要求牢固。实验室工作人员下班时要关好门、窗,并切断电源。⑦实验室内的一切不安全隐患要及时汇报并排除。⑧实验室内除仪器管理人员、有关实验教学的教师、学生外,其他人员进入使用仪器应登记,下班后或节假日使用实验室,要经实验室主任批准,并特别注意落实安全措施。⑨讲究卫生。实验室内应保持整洁,养成每天打扫的习惯,实验室负责人要安排每天卫生打扫责任人。要求做到天花板无蜘蛛网;桌、椅、台、柜表面无尘;仪器放置齐、清洁;地面干净。

3“电工电子实验”指导老师职责

(1)设备及安全管理。①负责实验室的管理、仪器设备维护。②按时进入值班岗位,不得擅离工作岗位。③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确保学生实验的顺利进行,确保实验室及实验室人员的安全。④及时检查实验室仪器设备状况,对实验中出现的故障要及时处理,对仪器损坏情况要及时记录和报修。⑤定期检查实验室安全,落实实验室安全防范措施,及时消除安全隐患。⑥注意节水、节电、节约材料,杜绝浪费,保持实验室内的日常清洁卫生。⑦学生实验完毕,值班教师要检查并整理好实验室仪器设备,下班或离开实验室时,必须锁门、关窗、断电。

(2)学生指导及评价。①全面检查学生的实验预习情况。对无预习报告或实验方案者,要求其完成预习或实验方案后才能允许进入实验室。②实验前对学生集中辅导一次,主要进行知识点指导、重点讲解共性的问题及实验注意事项,实验中及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严格审查学生的实验数据,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指导学生正确完成实验。③认真检查是否存在违反“学生实验守则”的现象,对违规者要及时教育和处理和记录。④及时检查和记录学生的实验情况,客观评定和记录学生的实验成绩。⑤批改实验报告、拟定期末试卷考试,进行成绩评定。⑧不断学习,积极摸索和改进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4学生实验守则

为了维护正常的实验教学次序,提高实验课的教学质量,顺利完成各项实验任务,确保人身、设备安全,特制定如下实验规则:①进出实验室要登记时间。②自觉维护实验室的安静、整洁和卫生。③要爱护实验室仪器设备,保持实验室和仪器设备的整齐清洁。使用仪器要先学后用,不能盲目使用,严禁私自拆装,每组配用的仪器设备不能擅自挪用交换。如因使用不当损坏仪器仪表,视情节轻重和认识程度,按仪器仪表管理办法进行赔偿,并写出书面检查。④在实验室必须注意安全,防止人员和设备事故的发生,如发现仪器有异常现象或发生事故,应立即切断电源,及时向指导老师报告,并保持现场,不得自行处理,待指导老师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实验。⑤领取材料都要列出详细的元器件清单,未经同意不准私自拿取实验室的器材。节约使用材料,在组装调试中出现的非正常损坏应赔偿。⑥实验结束后,必须清理实验桌,将实验设备、工具、导线按规定放好,关闭电脑及仪器电源。⑦实验中不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不爱护仪器设备,在电脑上做与实验无关之事,而又不服从管理教育者,实验室指导老师有权终止其实验。

参考文献

[1]杨丽华.《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J].机械职业教育,2010,(6).

[2]刘庆刚.谈高职《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6).

第9篇:实验室安全管理注意事项范文

关键词:分子生理学;实验室;安全管理

作者简介:梁宏伟(1976-),男,蒙古族,内蒙古赤峰人,三峡大学生物技术研究中心,讲师;王玉兵(1977-),男,湖北恩施人,三峡大学生物技术研究中心,讲师。(湖北宜昌443002)

基金项目:本文系“地方综合性高校生物类专业实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项目(项目编号:2009192)资助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7-0092-02

随着生命科学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科研机构和高校设立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及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它已经成为生物、医学等领域的重要实验基地。分子生物学是一门非常强调实验技术和技能的学科,以大量的实验为基础,涉及的贵重仪器设备和有毒有害生化试剂种类繁多。目前,大部分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都缺乏专职的技术人员进行管理、维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安全问题已经迫切地摆在人们面前。加强分子生物学实验的安全管理以及充分发挥研究生在其中的作用对整个实验室的可持续发展、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都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一、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作为高校生命科学人才培养和现代生物技术产业化的孵化器,其安全正常运转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师、学生的生命安全和学校的公共财产安全。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与教育培训是分子生物学学科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及生命科学研究的蓬勃发展,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实验室的使用、人员流动和内部管理都产生了许多新情况,这些都要求我们认真分析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新形势,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国外一些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在多年前就制定了严格规范的生物安全制度和相应的管理机构。世界卫生组织早在1983年第一版《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对实验室生物安全、仪器设备安全使用及生化试剂、水电安全进行详细阐述,随后在新版本中不断进行补充和完善更新。为加强我国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在2009年7月1日开始实施新版《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8),该标准对实验室生物安全设施、设备等硬件和安全管理体系、组织、文件等软件管理做出通用性强制性国家标准。这一法规性文件的实施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的认可和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将发挥重要的指导和规范作用。

尽管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随着一系列政策法规的出台,人们的环保和安全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但仍有很多问题存在。如有些师生实验室安全意识薄弱、规章制度未能获得有效执行、实验垃圾和生活垃圾混放、将食物带进实验室等。再者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基础建设投入不足,很多高校尚未对分子生物学实验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甚至对于产生的废弃物不知该如何处理而丢入普通垃圾桶或倾倒入下水道。就此我们提出了一些关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措施来和大家共同探讨,使其能够安全、高效地为生命科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服务。

二、分子生物实验室存在的安全问题及对策

1.有毒有害生化试剂的使用及废弃处理

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所用到的生化试剂大多具有挥发性、强毒性、腐蚀性、致癌性等,如氯仿(CHCl3)、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溴化乙锭(EB)、丙烯酰胺、NN-亚甲双丙烯酰胺、焦碳酸二乙酯(DEPC)、IPTG、Trizol、二甲基亚砜(DMSO)、二硫苏糖醇(DTT)、四甲基乙二胺(TEMED)、苯甲基磺酰氟(PMSF)、过硫酸铵等。这类物品不仅对实验操作人员毒性大、危险性高,而且对环境的危害和影响也极大。在取用这类生化试剂时应佩戴合适的手套、口罩、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装备,在化学通风橱内完成相关操作,防止试剂溢洒并接触皮肤,防止挥发性、粉末试剂吸入呼吸道及对眼睛黏膜造成毒害。对用完和废弃的有毒有害试剂要及时进行无害化或净化处理,然后使用专用容器盛放并做醒目标识,防止对他人造成毒害和环境污染。如溴化乙锭(EB)是强诱变剂,具有高致癌性,实验结束后应对含EB的溶液进行净化处理再行弃置。对于EB含量大于0.5mg/ml的溶液,先用水稀释至浓度低于0.5mg/ml,加入一倍体积的0.5mol/L KMnO4,小心混匀后再加入等量的2.5mol/L HCl,混匀后置室温数小时,再加入一倍体积的2.5mol/L NaOH,小心混匀后可丢弃。[1]DMSO存在严重的毒性,使用时要避免其挥发,皮肤沾上之后要用大量的水洗以及1%~5%稀氨水洗涤。丙烯酰胺和NN-亚甲双丙烯酰胺具神经毒性,操作时戴手套在通风橱内进行,聚合后的聚丙烯酰胺凝胶没有毒性,可随普通垃圾一起扔掉。

2.生物安全及其防护

在实验室安全管理中人们通常只关注到有毒有害生化药品、防火及水电安全,往往忽视生物安全的管理。这是因为人们普遍认为实验室不太可能发生感染,即使感染也没有很严重的后果。虽然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研究的实验室不多,但实验室感染是客观存在的现象。尤其是从事致病性或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实验室和研究人员,本身就存在很大的风险。如2004年4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所实验室由SARS冠状病毒引起实验人员的感染;近期报道的2010年东北农业大学28名师生因活体动物实验而被布鲁氏杆菌感染等。从事致病性或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研究的实验人员应经专项培训,建立健康监测制度,配备适当水平的个人防护装备;对此类实验室建立相应的生物安全防护等级,配备相应级别的生物安全柜等专用设备,并按照正确的程序和方法进行操作。普通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中常用的菌株往往具有抗生素抗性,在药物存在的情况下也能正常生长。在微生物相关试验中首先要做好个人的安全防护,实验结束后要及时对菌体进行灭活处理,防止对人身造成感染及环境污染。试验中用到的动植物材料也可能携带致病源,在实验完成后要及时进行妥善处理,否则可能会造成病菌和疾病的传播。对于转基因动植物材料应严格控制其栽培或养殖环境,防止基因飘移扩散对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危害。

3.仪器设备的安全使用及水火电的安全

在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常用到高速离心机、高温高压灭菌容器、紫外光源、烘箱、微波炉、超声波处理器等仪器设备。首先要保证不同规格型号仪器的用电安全性、线路荷载承受能力;其次要经常检查各种仪器的自动控制装置是否运转正常。如对高速离心机的使用一定要确保转子上离心管的配平,否则会导致设备损坏甚至转子飞出伤人;对高温高压灭菌容器应定期检查其压力和温度控制、定时装置是否正常,对非全自动压力灭菌容器在运转时应全程看护;对烘箱除确认自动控温装置是否可靠,同时还需要人工检测温度,以免温度过高,在使用时严禁把易燃易爆溶剂及物品送入烘箱或微波炉中。紫外光或紫外线可损伤眼视网膜,皮肤过度暴露在紫外线下导致损伤及诱发皮肤癌,切勿用裸眼观察和使用没有防护装置的紫外光源,在紫外光下操作时要戴合适的防护性手套。对经常接触有毒有害生化试剂的仪器设备(如凝胶电泳系统)应划定专用操作区,同时还要防止在操作观察中与其他设备的交叉污染。

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在设立之初应进行严格的规划设计,遵照国际通用及国家对实验室安全管理通用要求进行合理的布局安排。尤其应当注意的是,实验室内严禁乱接电线、电源,动力电源和普通照明电源分开使用。要经常检修、维护线路以及通风、防火设备等;在实验结束时,要及时切断电源、火源、水源等。

4.个人防护装备及求助对象

个人防护装备(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PPE)是指用于防止工作人员受到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有害因子伤害的器材和用品。在生物安全实验室中,这些器材和用品主要是保护实验人员免于暴露于生物危害物质(气溶胶、喷溅物以及意外接种等),避免实验室相关感染。[2]有毒有害试剂及感染性材料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难免溢洒,从而可能发生身体接触,此时个人防护就是保证安全的关键所在。需要注意的是,任何物理防护设备的保护功能都有一定限度,都不是绝对的。

需要防护的身体部位主要包括眼睛、头面部、呼吸道、手、躯体、耳(听力)等。对于眼睛的防护采用护目镜,实验室配备的洗眼装置应安装在明显和易取的地方,并保持洗眼水管的通畅,便于工作人员紧急时使用。对头面部及呼吸道保护主要是口罩、防毒面罩及帽子,装有过滤器的防毒面具可以保护佩戴者免受气体、蒸汽、颗粒和微生物以及气溶胶损害的影响。[3]对躯体的保护采用实验服、防护服,对手部的保护需要配备手套等,如取用有毒试剂的一次性手套、高温高压灭菌器及焚烧炉上卸载物品的隔热手套等。对耳的保护主要采用听力保护器,如对超声波处理时产生的分频谐波对听力的伤害。

此外,实验室内应配备国际通用的急救箱和急救手册,在醒目的位置标明就近的急救中心位置及联系方式。

三、研究生在实验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最终要落实到具体的实验操作人员上,而研究生作为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验室安全管理中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研究生的毕业论文都在实验室完成,日常的学习和科学研究活动当中要使用实验室的各种生化试剂和仪器设备,其对实验室的了解程度和待在实验室的时间在一定程度上都超过了教师。如果他们缺乏高度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责任意识,不能正确使用仪器设备与生化药品,这些仪器设备与药品的潜在危险性将会被诱发出来,并有可能导致安全事故。因此,实验室应制订合理的研究生安全管理体制,充分调动研究生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从而确保实验室安全正常运转。

1.安全组织和培训

在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中应定期举办安全知识和生物防护培训演练,提高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包括对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各类仪器设备操作手册的学习、实验室安全紧急状况的处理和应急程序的演练,如洗眼装置的正确使用、紧急逃生能力等,创建实验室的安全文化。只有师生的安全防护意识得到提高才能更有效地避免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要确保每一名进入实验室学习和开展科研工作的学生受到良好的安全意识培训。实验室中还应定期组织实验技能的培训、仪器设备的安全正确的操作及有毒有害试剂的取用等方面的培训。熟练的操作技能和正确的操作方法也是避免安全事故发生的有效手段。

2.建立制度约束、利益基础的安全管理制度

研究生可以协助导师对实验室的各种仪器设备、生化试剂及水电暖等设备进行日常管理和隐患排查。针对实验室的具体情况建立切实可行的研究生安全管理制度,根据不同研究生的研究方向侧重点和不同的工作阶段,可以指定一名研究生对特定仪器设备等进行具体的管理和维护,这样将实验室的各种仪器设备、有毒有害试剂以及水火电的安全管理分别委派到具体的研究生。遵循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具体的负责人应熟悉该仪器设备或试剂的操作方法及销售维修人员的联系方式,其他研究生在进行相关实验前都必须找该负责人进行登记和咨询。此外,还要充分发挥高年级研究生对低年级研究生的“传帮带”作用,帮助导师指导、监督师弟师妹的学习和科研工作。

研究生参与到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中无疑增加了他们的学业负担,为使研究生的管理作用得以充分的发挥,激励措施是不可或缺的手段。院系可以在实验室设立研究生助管岗位,提供一定的经费作为其劳动报酬,以充分尊重学生的劳动付出。[4]导师也应对参与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研究生给予一定的补助,以提高其工作积极性。还应把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对工作出色的研究生在评优过程中予以加分,从而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做好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

四、结束语

总之,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是高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对整个高校的安全和稳定至关重要。要针对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安全特点和现状来制订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并严谨认真地遵照执行,就一定能做好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确保研究生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刘辉.生物实验室常见有害物质处理的初探[J].实验室科学,2009,

(5):140-141.

[2]李勇,实验室生物安全[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