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美术知识教育与能力范文

美术知识教育与能力精选(九篇)

美术知识教育与能力

第1篇:美术知识教育与能力范文

(一)“个性化”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特色美术贵在创新,而创新需要个性。我们都知道,学校教育应该促进学生有个性的发展,这才是教育的真正的价值。忽视个别差异性,泯灭个性发展,其实就是美术教育的悲哀。学生在美术的学习过程中,个体的差异性源于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兴趣、爱好、感情、习惯、能力、气质、素质等多方面的不同,作为美术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表现,开发学生的思维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在当代全球一体化的信息时代,国际艺术现场与实践活动展示的是艺术家个性化的发展,在艺术的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用自己熟知的艺术语言,去实验、实践、实现身体在行为中的艺术状态。然而今天我们所面临的尴尬教育现状却是教育没个性,没创想。有的是机械化的教与学,“标准化”的复制和继承,这与现代教育理念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注重独立思考、注重创新的观念背道而驰。美术原本就是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我们的实践是要有独到见解和个性张扬的。支撑“实践”的当然是“理论”的知识。身为教育者我们除了提升自身的技能、技法,思想观念的更新尤为重要。要从“本本”“、标准”转向“人本”,以“人”的个性、追求以及掌握知识的量和质为“本”。抛弃我们在传统的美术教育中只看重技法的传授和示范,忽视对作品艺术内涵的发掘和对学生主体情感的启发。让我们的学生真正地走进“画”中,体会“画”的魅力。

(二)明确美术教育的目标促进教学美术教育是立足“美术”学科而开展的教育活动。在美术教育系统中,我们既可以理解为是关于“美术”的教育,也可以是服务于“教育”的美术教育,这两种不同的理解直接造成了教育理念的截然不同。由此,美术教育的内涵是复杂多变的,无论哪一种取向的美术教育,只要是发生在学校之中,它都离不开“教育”这种实现手段。在高校美术教育中,我们更多的教师将其理解为一种侧重于“美术”的教育,其主要目的及功能就是努力实现美术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因为关注的是美术学科本身,故其教学内容过分地注重技法传授,使得美术教育局限在技法教学的单一层面上,教育方式也未能游离“师徒传授”模式。美术学科的重感情、重创造与重个性化特征,因而也一直未能在高校的美术教育中得到充分体现,才导致我们多数的美术教学出现学生高能力的模仿教师技法表现,而缺乏对作品的个人情感表达。当代教育非常强调通过对话、交流、启发,唤醒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持续的内在学习兴趣和动力,学会学习,在教师的帮助与指导下成为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学习者。美术教育也应如此。在教育中的美术实践活动可为受教育者学习生活、掌握经验提供一个“窗口”,使人们学习到许多真实、具体、广阔的生活图景和各方面的知识。同时它对人们有着美化心灵、美化生活的意义与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明确美术教育的目标指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选择有所侧重,在强调美术教育的过程给学生带来情意的积极影响时,重视的是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的情感态度的参与,而不是太过于关注学生作品完成的最终效果。高校美术教育应该是以美术学科教育为中心,兼顾学生个性心理发展,使学生的能力获得提高的同时,内在品格也得到完善。

(三)美术教师思想转型的重要性美术教师是美术教育中重要的知识传播者,教师的专业素养及个人的教育思想观念决定着我们高校中美术教育质的转变。众所周知美术十分重视个性的表现。任何一件美术作品,从制作到最后的完成都包含着艺术家不同程度的创造,否则这件作品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美术总是与创造相伴。同样,美术教育在训练学生的创造性能力方面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美术学科虽然有利于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但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处理不当,不仅不能开发学生创造力,反而会扼杀这种能力。我们一贯的美术教育模式就存在这一弊病,教学中注重临摹,重技巧技能的训练,学生学习美术被套上了许多框框,创造力受到极大抑制。因此美术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并不是单纯的把美术知识与技能直接地传授给学生,而应该是要教会学生在接受美术知识与技能过程中学会如何“学习”,并非机械的复制模仿。

同时,美术教师还应该清楚认识到,美术教育首先应该是通过训练人的感觉器官,让学生具有一双审美的眼睛。因而在美术教学的各种实训学习中,注重学生对形式特征与形式美规律的感受,如形体、空间、质感、光色、节奏、韵律、多样统一、对称、均衡、对比、调和、反复、渐变等,才能提高学生的视觉审美,从而培养出学生的创造力。虽然一直在对美术“技能”教育有很多质疑,但并非完全否定“技能”在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作为高校的美术教育,它应该显示的价值既在“美术”,又在“教育”。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把握好度,在技能的训练中,通过不断的动手操作让学生学会造型必须掌握的一定技能技巧,如用线、用色、构图、空间处理等基础知识。

此外,美术理论知识的教育也至关重要。美术教师除了向学生传授与美术技能有关的理论知识外,还必须配合美术技能对学生实施美术理论教育。通过美术理论知识的教育,学生在美学基础、美术史常识与文化以及美术作品的欣赏与鉴赏、批评等多方面知识获得系统的教育,从理论的角度提高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使学生不仅具有一双审美的眼睛,而且,对美术史及文化现象有着全方位的了解,并在文字的表述方面获得提高。只有这样我们的美术教育才真正做到了人类文化的继承与传播。

二、结语

第2篇:美术知识教育与能力范文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育专业;知识结构;能力结构

小学美术教育专业是以培养高素质小学美术教师为目标的综合型专业。其专业特征一是职业导向明显,二是带有很大的综合性。[1]对小学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结构的培养,一方面要合理把握美术专业内涵和美术课程结构,另一方面要充分兼顾到学科类课程和小学美术教师职业技能培训的特点。

一、小学美术教育专业的知识结构

信息社会的发展,需要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综合的创造性思维方法和熟练掌握本专业技能的艺术教育人才。小学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教育科学方面的理论知识;(2)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3)各学科的基础知识。围绕这三个方面从以下几点来思考,可以更好地对学生进行知识结构的培养。

(一)良好的人文素养

无论是美术专业知识还是美术专业技能都只能存在于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是以人文素养为基础的。人文素养是指个体掌握的历史、哲学、文学、宗教、艺术、审美等学科知识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对人类生存充满深情关怀的意识,人文素养就其核心来说,主要是指人的世界观与人生观,以及人文科学中体现出来的以人为本的精神。它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人文学科知识和人文精神。良好的人文素养是由历史文化和传统精神熏陶而成的修养和气质,是融进了自已理解和悟性的认知结构,是对人格心理及人生定位有着巨大影响的“遗传基因”。[2]

人文知识不等于人文素养,人文知识是指史学、哲学、文学、法学等人文类学科的知识。

(二)较强的创新思维

知识经济的灵魂是创新,而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我国教育的现状,还是偏重知识传授而轻过程分析的应试教育,教学方法多是科学主义的理性分析法,受教育者的创新能力还没有得到较好的开发和培养。

艺术教育具有开发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培养创造性人格的价值,培养小学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形成其创造性人格,这与高校培养人才的目标是相一致的。

创新教育的核心内容是教学方法的运用,它要求教育者在教学中注重创新教育观,即以培养创新人才为己任的教育观,它是人本教育观、素质教育观和健全的人格教育观。它不仅要求教育者倡导民主的教学作风,轻松愉快的教学情景,不轻易否定受教育者的思维结果,而且还要注重在校园范围内营造有利于师生催生创新灵感、激发创新潜能、保持创新活力、涵养创新素质、取得创新成果的文化环境,以及注重激发受教育者的思维为关键,注意激发、培养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尤其是批判性思维。

(三)厚实的可持续发展的知识修养

可持续发展是当代社会的新理论和新战略。创新教育的结果是科技的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而科技的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又有利于促进创新,有利于可持续发展。[3]知识经济是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为基础,以科学技术的知识生产、分配、传播和使用为支柱,以创造性的人力资源为依托的经济形态。自然知识和人文知识还要与人文素养和自身能力诸方面和谐发展,才能确保其主体行为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宗旨,并创造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价值。

对小学美术教育专业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的知识修养的教育是以可持续发展价值观为核心的教育,旨在使每个受教育者形成可持续发展需要的价值观念、行为和生活方式,进而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广泛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将会逐步提高教育质量,把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推进到新的历史阶段。(四)丰富的现代教育知识与技术

面对信息社会的挑战,教育改革速度加快以及新型的教学方式,要求小学美术教育专业学生适应新的教学环境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技术素质。现代教育技术,一个支点是教育,一个支点是现代技术,它是先进教育思想与先进科学技术密切结合的产物,并且现代教育技术随着科学技术和教育思想的发展而不断充实和丰富新的内容,增加新的内涵。

现代教育技术就是以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和方法为基础,以系统论的观点为指导,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由于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给人强烈的活动感、立体感等特点,所以能极大地引起受教育者探求知识的热情和兴趣,减少教学过程中的枯燥无味感,充分调动受教育者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的综合参与,对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小学美术教育专业的能力结构

根据小学美术教育专业的特点,学生的能力结构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审美教育能力;(2)组织教学能力;(3)专业活动能力;(4)美术科研能力;(5)获取信息能力。根据以上五个方面,教师培养他们的能力结构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把审美教育能力的培养放在第一位

席勒说:“若把感性的人变为理性的人,惟一的路径是使他们成为审美的人。”[4]面对小学美术教育的预备军,要想他们将来成为审美教育的工作者,必须先使他们成为审美的人。对学生审美教育能力培养的基本任务是:1.敏锐的审美感受能力;2.全面的审美鉴赏能力;3.初步的审美创造能力。而这三种能力的培养是在相应知识建立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把审美知识的传授与审美能力的培养具体体现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上。

(二)组织教学能力和专业活动能力的培养是关键

组织教学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的培养,而且还要把儿童心理和生理与儿童美术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在如何科学地对儿童进行美术教育,综合提高儿童素质上下功夫。

专业活动能力是组织教学能力的前提和基础,它包含两个方面:1.了解小学美术教学大纲,研究小学美术知识和技能,具备给儿童传授知识和指导学习方法的活动能力;2.具备美术专业创造能力。这要求教师在美术必修课、选修课、教育实践环节中,融入专业活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全面的科学教育知识和广泛的各科基础知识,具备丰富的美术知识和基本表现技能,并培养学生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

(三)美术科研能力和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是发展的要求

小学美术教育专业培养的学生是将来推动素质教育和时代进步的基础教育工作者,它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步伐,符合时代的要求。由此,小学美术教育专业必须培养具有时代开拓精神和一定科研能力的高素质的小学美术师资。

对学生的美术科研能力的培养要注意两点:1.对小学美术教育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科研能力的培养,推动学生将来深化教学各方面的改革;2.对美术学科的科研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艺术创造和艺术思维的提高。

对学生能力结构的培养,也是学生将来从事小学美术教育的需要,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和合理知识结构的重要途径。

总之,对小学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结构的培养应以培养高素质小学美术教师为目标,以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较强的创新思维、厚实的可持续发展的知识修养和丰富的现代教育知识与技术,以及熟练掌握本专业技能和科研活动能力为任务,使小学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能更快更好地适应21世纪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惠中.高等教育体系中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的思考[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2).

[2]胡根发.浅议中学教师的人文素养[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11).

第3篇:美术知识教育与能力范文

关键词:价值作用;美术教育;思考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6-076-1

中学美术教育旨在向学生传授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还在培养与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审视当前的中学美术教育,很多的学校、教师和学生普遍对美术教育价值作用的认识严重不足,这影响与制约了美术教育。笔者就此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肤浅的认识与思考。

一、当前美术教育的现状及其成因透析

作为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美术教育是学生接受审美教育的重要载体。然而,在很多学校把素质教育作为“门面装潢”的教育现状面前,美术教育更是成为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有这样几点:

一是应试教育使美术成为被“遗忘”的科目。片面性的教育评价把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定在了单纯的升学率上,学校教育教学的焦点和轴心就是升学考试。因此,教和学的双方都把升学考试必考的科目作为“头号工程”,无论是教师的配备,还是课时的安排都向必考科目倾斜。如此情况下,作为非考试科目的美术被学校、教师、学生“遗忘”。

二是对美术教育价值认识上的偏差。一些学生与家长在对美术教育价值的认识上存在偏差,认为美术就是画几幅画,美术教育就是教师教会学生画画。从中反映了他们对美术认识的严重不足与片面,他们对美术的构成要素知之甚少,对美术的教育价值更是浑然不知,因此他们轻视美术,轻视美术教育。殊不知,美术教育对学生的艺术素养、对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着重大的作用。

二、正确认识美术教育的价值作用

要重视美术教育关键是学校、教师和学生对美术教育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要在充分认识美术教育价值的基础上来提高对美术教育作用的认识。

1.美术教育能有效提升中学生艺术素养

培养中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是提高中学生艺术素养的核心。一个人对于美的认识、发现和鉴赏的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获取这种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学习、培养和训练。中学美术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又要使学生受到审美教育,使他们的艺术修养不断提高,审美情趣得到良好陶冶。因此,学生审美素养的提高需要有美的教育、美的陶冶、美的体验、美的积累和美的升华。美术其特点是直观和形象的视觉艺术,其造型生动鲜明、色彩情趣盎然、艺术形象感人,能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其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充分地凸显在学生欣赏体验美术作品的过程中,由此艺术素养得到提高。此外,学生辨别真善美丑的能力也会在美术学习中得到提高,促进了健康心理和乐观向上精神的形成。人类生活有诸多的需要,美是其中重要的一种。美需要人们去发现,去追求,去创造,要创造美必须要有审美的“火眼金睛”。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关键是要能够发现美,美术教育要使学生在美的世界中生活,在美的世界中徜徉,在美的世界中享受,在美的世界中陶冶,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充分的发展。美术教育还应使学生积极地去追求美和主动地去创造美,这样他们的生活就会更加绚丽多姿,美丽无比。

2.美术教育能发展中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因此,教师不能做“模具工”,把学生铸造成“一模一样的人”,而应成为“锻造师”,把学生“打造”成为特长各异,个性鲜明的学生,充分挖掘和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形成和拥有独特的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现在初中的语数外、政史地课程,都非常突出知识的积累,而且学生在答题的时候必须运用积累的(一种答案)知识,学生在答题过程中运用的思维是再现性的思维。这种再现性思维的作用是堆积理性知识,而对于学生想象力和创造性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却作用甚微。然而美术却不同,创造是美术的生命,美术教育更突出了培养与运用创造性思维。例如用易拉罐设计制作精致的摆设品,尽管都是一样的材料,然而由于学生爱好不同,生活阅历各异,因此制作的摆设品形色不一,各具特色,而且都符合制作要求。教师要使学生摆脱单一训练的桎梏,广开学生训练的途径,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促进创造力的提升。

3.美术教育能提高中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个人的实践能力最能反映出其对书本知识理解、掌握和运用的真实情况。智慧来源于实践,实践活动其实质也是对书本中知识的科学运用。一个人能力的强弱主要体现在实践能力上。现在的中学生的生活条件优越、家长百般呵护、学业负担过重、社交圈子狭小等,使他们几乎没有时间和机会参加各类实践活动。而很多学科的课堂教学中也难以体现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与培养,学生实践的内容和空间被缩小和限制,这些都是导致当前中学生实践能力低下的主要原因。除了欣赏之外,中学美术教学的过程是学生体验与实践的过程,突出了学生的实践操作,对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很有意义。

第4篇:美术知识教育与能力范文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徐州经贸分院 江苏 徐州 221004)

摘要:通过对通识教育与艺术教育两者关系的讨论,为利用公共艺术教育改变亟须解决的职校中“半人”教育问题提供了思路与路径,为职校公共艺术教育拓宽了通识教育视野,指出公共艺术教育在职校生增强人文素质,培养完善人格,成为“全人”等方面有着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 :通识教育;职校;公共艺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5)03-0069-04

作者简介:丰欣欣(1980—),女,硕士,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徐州经贸分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音乐学、音乐教育。

职业教育是与经济发展关系最为直接的教育。所以,在职业教育发展中“重视技能,服务经济”的教育理念成为全球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在我国专才教育意识仍然顽固、功利主义大行其道的当下社会,重视技能的教育模式往往被解读为“重技能、轻人文”,“重专业、轻文化”。这些现象正如费洛姆所批判的“我们现在的教育目的,主要在于造就与社会机器有用的公民,而不是针对学生人性的发展。”这种功利性质的教育模式也会制约职校生全面发展,进而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所以,增强职校生人文素养的使命使通识教育与艺术教育走入了研究的视野。

一、通识教育解读

何谓通识教育?目前的学术界趋向于:以人类知识的角度,通过跨学科的互动和知识的整合,为学生拓展广阔的知识视野,获取广博的知识,并通过知识的提升和内化进而达到人格的完善。通识教育的核心是人的均衡发展,目的是通过知识间关系的构建、提升和内化,最终培养人。这与我国教育界近年来一直倡导的“全面发展教育”、“素质教育”的诉求耦合。这种均衡发展的理念彰显着马克思、恩格斯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观”。从这个角度上讲,通识教育的性质是除专业性和职业性之外的具有广泛性、非功利性的普遍研读的教育,内容涉及知识、能力、态度和价值观,以培养健全个人为目的,直接指向人的发展。

(一)通识教育是一种全人教育

通识教育与全人教育的耦合之处在于对人的生活、道德、情感理智的和谐发展的关注。

全人即完整的个人,强调个人智力、尊严、人格的完善和充分的自我发展。全人教育是指充分发展个人潜能以培养完整个体的教育理念与模式。全人教育是20世纪70年代针对现代教育中“非人化”回应的一种教育思潮。其强调人的整体发展,倡导培养完整的人,使人在包括身体、知识、技能、道德、智力、精神、灵魂、创造性等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隆·米勒认为“全人”包括六个素质,即智能、情感、身体、社会、审美、精神。全人教育就是以这六项素质的整体发展为目标,以人的和谐发展为导向,培养具备完整知识、完善人格及拥有正确价值观和积极人生态度的人。全人教育可以缓解现代教育中人文关怀缺失、价值观错位、生命迷失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全人教育理念下学校教育要求学识与人格的平衡、个人与群体的平衡、身心与灵魂的平衡。

作为“全人”,完整的知识是必不可少的。而通识教育通过跨学科的互动和知识的整合,使学生的知识广度获得拓展,而且通识教育用整体观来构建知识,能使学生获得整体发展的能力。广博的知识基础和宽广的知识视野进而使学生人格完善。这与全人教育的目标不谋而合。正如1945年哈佛《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报告中提出,通识教育应着眼于学生身体,道德和智力的和谐发展,其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即有全面的知识、广阔的视野和完整的人格的有教养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讲,全人教育是教育的诉求,而通识教育是实现这一诉求的有效途径。

作为完善的人,需有完整的知识构建,认为不同的学科只是不同的视角看待生活,学科彼此间有着广泛的联系。而通识教育主张以整体观看待知识,认为知识不是割裂的,而是系统的。强调人文、社会、自然的互动和整合。从这个意义上讲,通识教育则体现出全人教育的知识取向。

(二)通识教育是一种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强调通过知识的内化进而转化为内在品质与外在能力与气质。通过人文素质教育可以增加学生的人文关怀,引导学生进行价值判断和道德判断,加强学生对周围事物的关心与思考。实质上,人文素质教育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和素质的综合提高。通识教育主张文理会通、古今会通、中外会通。知识的贯通学习及自主掌握是人文素质教育得以实现的前提,是奠定学生人文精神的手段。

二、职校公共艺术教育释义

职校公共艺术教育是指职业学校对非艺术专业的学生开展的一种素质教育。它以提高受职校生的审美素质和艺术欣赏水平,发展职校生的创新思维,陶冶职校生的情操,塑造美的心灵,最终以促使其全面发展为教育目的,通过包含美术、音乐、舞蹈、书法等在内的课程学习或实践活动实施。

与专业艺术教育不同,作为职校生的必修课程之一,公共艺术教育不以传授专业技能知识为目的,从人文角度,主要引导学生认识美、欣赏美,得到审美经验并内化为气质品质,从而形成完善的人格。这是培养职校生审美情感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洞察力、理解力、表现力、交流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通识教育理念下的职校公共艺术教育

唯物论认为,世界万物在一定条件下构建起联系。通识教育与艺术教育虽是两种不同的教育概念,但两者在内涵上却有着渊源。厘清两者的关系,可以为通识教育开拓研究领域,同时可以使艺术教育拓宽研究视野。

(一)通识教育与艺术教育的思辨关系

公共艺术教育与通识教育两者的契合之处是以通识教育的观念研究公共艺术教育的前提。艺术教育以艺术的方式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通过艺术的陶冶和心灵的净化来实现人的完整、自由、和谐发展。公共艺术教育旨在通过学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审美能力,从而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发展思维。这与通识教育的理念有着某种相通之处。

1.艺术教育与通识教育一样追求人的自由发展

从历史上看,通识教育源于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主张人的自由发展,从而达到人格的完善。那时的“自由教育”中包含艺术教育。可见,艺术教育与通识教育同源。从艺术教育本质上看,艺术教育亦是使人获得更多的自由。文克尔曼认为“艺术之所以优越的原因是有自由”。这种“自由”实质上是追求人的精神上、心灵上的自由。这与通识教育一脉相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形成的《艺术教育发展路线图》指出:“艺术教育应该为所有人提供参与文化和艺术生活的机会。”艺术作品中多数不充斥功利性,容易以最纯真、质朴、原始的情感打动人心。通过艺术教育,在艺术作品的欣赏中感受无功利性的喜怒哀乐,在情感领域中获得无限的自由。

2.艺术教育与通识教育一样诉求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追求的是感情和理性相统一,真、善、美相统一的理想人格,即完善人格的形成。完善人格的形成包括智能的发展、道德完善和品格的提升。追求完善人格的形成是通识教育的终极目标,而完善人格的形成离不开美的熏陶。《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人才,具有重要作用。”艺术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教育。艺术所表现的美具有和谐有序的特点,其平衡性使人身心得到满足而愉悦,进而使情感纯洁、情操陶冶、心灵净化。艺术教育能够通过调节、改善、丰富和发展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人的精神品质。通过艺术的审美教育,提升学生的审美趣味,培养其高尚情操,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进而促进学生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最终使其心灵净化、情感升华。对于艺术教育能够使人身心合一的作用,古今中外有着共识。《论语·宪问》中孔子回答子路怎样成为完人时说:“若臧仲武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成人矣。”可见,孔子认为“诗、礼、乐”是培养完人的途径,对人的思想的启迪,“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即由诗开始,以礼为依据,最后由乐完成。《美国教育国家标准》指出:“艺术教育能够培养完整的人。”由此可见,艺术教育的实施为通识教育的目标达成提供了可能性与实施路径。

艺术教育能够促进智能发展。智能是个体认知方面各种能力的综合,包括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其中,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是智能的核心,创造力是智能的最高表现。近代心理学家在对世界知名的科学家和诺贝尔获奖者的大量研究后得出结论,天才的重大特征不是智商而是形象思维和创造能力。艺术可以增强人的想象力,同时也能改善认知思维品质,培养创造力。其原理是艺术本身是包括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在内多向思维的活动。通过艺术创作、欣赏等环节,调动多种思维运用,起到培养、锻炼智能的目的。生理学认为负责艺术形象思维的右半脑的启动可以抑制负责科学的左半脑抽象思维的兴奋,以至左右半脑平衡,人们可以在工作、学习之余得到暂时的放松,从而劳逸结合,达到事倍功半。科学史上很多杰出科学家都是这种平衡协调发展的典范,以至于国外很多综合性高等学府均把艺术课程列为必修课。可见,艺术教育的启智作用是真实存在的。

艺术教育能够促进道德完善。康德说:“美是道德的象征。”在审美活动中通过审美形象唤起审美主体的情感来理解和体验审美客体。此时,美便是一种理想中的载体与道德境界紧密相连。对美的追求过程,实质上是在认识与道德、现实与理想之间作出了批判的选择。正如柏拉图说:“受过这种良好音乐教育的人可以很敏捷地看出一切艺术作品和自然界事物的丑陋,很正确地加以厌恶;但一旦看到美的东西,他就会赞赏它们,很快地把它们吸收到心灵里,作为滋养。因此,自己性格也变成高尚优美。”荀子在《荀子·儒教》中说:“诗言是其志也,礼言是其行也,乐言是其和也。”可见,艺术在思想志向上、道德规范中均发挥作用。

3.艺术教育与通识教育一样彰显强烈的人文情怀

“人文”见于《易经》:“文明以止,人文也。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辞海》对“人文”的界定为:“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综上,人文是指人类文化中先进的、科学的、优秀的、健康的部分。通识教育是关注人的教育,通过跨学科的知识整合,传承人类文明。而艺术教育认知功能不仅同通过艺术作品来认识世界和历史,而且可以认识一个民族的精神和一代人的生活。雅思贝尔认为:“一个民族的精神层次是由这一民族的陶冶方式所决定的,究竟有多少人受到陶冶,人们又是以什么样的敬畏心来对待陶冶的本质,这些都可作为衡量一个民族精神层次的标准。”艺术是人类创造的最为辉煌灿烂的精神财富。艺术作品中蕴涵着悠久的民族历史、宗教信仰、生产方式;蕴藏着人类最具代表性的伦理哲学;承载着人类最美好和最理想的情感和趣味;折射着真、善、美的价值观;散发着浓郁而强烈的人文情怀。

列夫托尔斯泰说:“艺术是这样的一项人类活动,一个人用某种外在的标志有意识地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而别人为这些情感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感情。”在艺术作品中,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领域能相互关联呈现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艺术作品中的感性特征呈现出外在世界与人内在世界的具体性,使人们能细致入微地体验自然的内在生命,人生的悲欢苦乐,现实生活的多面性与复杂性,更全面、更具体地感受生活的意义。所以,经过艺术熏陶的人,与自然有着更多的灵性沟通,常怀有悲悯之情和敬畏之心,因而更热爱自然与生命,更具有豁达平和的胸襟,更能明白生命的尊严和生活的价值。可见,艺术教育与通识教育在运作过程中均关注着人,传承着人类文化及文明,进而使学生学会与自我、他人、社会相处,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通识教育理念下职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实践

1.职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目标应诉诸于学生的整体发展

公共艺术教育作为必修课成为职业学校的课程的目的是解决职校“半人”教育现状。所以,职校生公共艺术教育有着比其他学校性质的公共艺术教育更为强烈的紧迫感和必要性。这就要求职校公共艺术教育要确立以学生整体人格的培育,素质全面发展为教育目标,强调以生为本,关注学生发展,面向所有学生的教育理念。通过艺术欣赏教学,使学生获得理解、想象、情感的艺术体验,实现受教育者与艺术作品的共鸣,从而将艺术作品中美好而高尚的情感内化为人的心灵,外化为人的行为,真正使艺术教育成为培养学生自由发展、完善人格的教育。

2.职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方向应从人文角度诉诸实践教学

从人文的角度实施公共艺术教学,从根本上说就是强调艺术欣赏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淡化艺术理论和技能培养。职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定位就在于实施对象是非专业的职校生,切不能把艺术课上成纯艺术理论的讲授或是艺术技能的传授,而是以人文的角度切入教学,拓展学生的人文知识,培养学生用人文的眼光和价值观去审美,从而看待所有的事物,达成豁达、包容的人文情怀,进而提升人文素养。

3.职业公共艺术教育的内容应以开放、多元的视角实施

开放、多元的视角审视职校公共艺术教育本身就把职校的公共艺术教育的内容定位在通识性上。对于艺术的内容进行连接和整合,或是艺术门类间横向交叉融合,或是某一艺术门类知识的纵向拓展,使其具有开放性和多元性,拓展公共艺术教育内容的广度。这在教育部刚刚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中已做明确要求。通过跨学科、跨门类的知识的整合和对话,可以激活学生的灵感和想象,丰富学生的艺术体验,多层面的知识贯通、交叉可以开阔学生视野,增强文化底蕴。

教育没有固定的模式,公共艺术教育亦然。既然如此,职校公共艺术教育应以多元化的视角审视自身的发展。期待通识教育理念下的职校公共艺术教育在解决职校“半人”教育现状,促进职校生完善人格的形成等方面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宏建.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

[2]奚传绩.艺术教育丛谈[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8.

[3]赵峰.高校艺术教育的多元化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

[4]栾晓梅.艺术教育与全人发展[J].教育与职业,2011(10).

[5]曹莉.关于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的辩证思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2).

第5篇:美术知识教育与能力范文

一、通识教育解读

何谓通识教育?目前的学术界趋向于:以人类知识的角度,通过跨学科的互动和知识的整合,为学生拓展广阔的知识视野,获取广博的知识,并通过知识的提升和内化进而达到人格的完善。通识教育的核心是人的均衡发展,目的是通过知识间关系的构建、提升和内化,最终培养人。这与我国教育界近年来一直倡导的“全面发展教育”、“素质教育”的诉求耦合。这种均衡发展的理念彰显着马克思、恩格斯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观”。从这个角度上讲,通识教育的性质是除专业性和职业性之外的具有广泛性、非功利性的普遍研读的教育,内容涉及知识、能力、态度和价值观,以培养健全个人为目的,直接指向人的发展。

(一)通识教育是一种全人教育

通识教育与全人教育的耦合之处在于对人的生活、道德、情感理智的和谐发展的关注。

全人即完整的个人,强调个人智力、尊严、人格的完善和充分的自我发展。全人教育是指充分发展个人潜能以培养完整个体的教育理念与模式。全人教育是20世纪70年代针对现代教育中“非人化”回应的一种教育思潮。其强调人的整体发展,倡导培养完整的人,使人在包括身体、知识、技能、道德、智力、精神、灵魂、创造性等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隆·米勒认为“全人”包括六个素质,即智能、情感、身体、社会、审美、精神。全人教育就是以这六项素质的整体发展为目标,以人的和谐发展为导向,培养具备完整知识、完善人格及拥有正确价值观和积极人生态度的人。全人教育可以缓解现代教育中人文关怀缺失、价值观错位、生命迷失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全人教育理念下学校教育要求学识与人格的平衡、个人与群体的平衡、身心与灵魂的平衡。

作为“全人”,完整的知识是必不可少的。而通识教育通过跨学科的互动和知识的整合,使学生的知识广度获得拓展,而且通识教育用整体观来构建知识,能使学生获得整体发展的能力。广博的知识基础和宽广的知识视野进而使学生人格完善。这与全人教育的目标不谋而合。正如1945年哈佛《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报告中提出,通识教育应着眼于学生身体,道德和智力的和谐发展,其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即有全面的知识、广阔的视野和完整的人格的有教养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讲,全人教育是教育的诉求,而通识教育是实现这一诉求的有效途径。

作为完善的人,需有完整的知识构建,认为不同的学科只是不同的视角看待生活,学科彼此间有着广泛的联系。而通识教育主张以整体观看待知识,认为知识不是割裂的,而是系统的。强调人文、社会、自然的互动和整合。从这个意义上讲,通识教育则体现出全人教育的知识取向。

(二)通识教育是一种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强调通过知识的内化进而转化为内在品质与外在能力与气质。通过人文素质教育可以增加学生的人文关怀,引导学生进行价值判断和道德判断,加强学生对周围事物的关心与思考。实质上,人文素质教育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和素质的综合提高。通识教育主张文理会通、古今会通、中外会通。知识的贯通学习及自主掌握是人文素质教育得以实现的前提,是奠定学生人文精神的手段。

二、职校公共艺术教育释义

职校公共艺术教育是指职业学校对非艺术专业的学生开展的一种素质教育。它以提高受职校生的审美素质和艺术欣赏水平,发展职校生的创新思维,陶冶职校生的情操,塑造美的心灵,最终以促使其全面发展为教育目的,通过包含美术、音乐、舞蹈、书法等在内的课程学习或实践活动实施。

与专业艺术教育不同,作为职校生的必修课程之一,公共艺术教育不以传授专业技能知识为目的,从人文角度,主要引导学生认识美、欣赏美,得到审美经验并内化为气质品质,从而形成完善的人格。这是培养职校生审美情感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洞察力、理解力、表现力、交流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通识教育理念下的职校公共艺术教育

唯物论认为,世界万物在一定条件下构建起联系。通识教育与艺术教育虽是两种不同的教育概念,但两者在内涵上却有着渊源。厘清两者的关系,可以为通识教育开拓研究领域,同时可以使艺术教育拓宽研究视野。

(一)通识教育与艺术教育的思辨关系

公共艺术教育与通识教育两者的契合之处是以通识教育的观念研究公共艺术教育的前提。艺术教育以艺术的方式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通过艺术的陶冶和心灵的净化来实现人的完整、自由、和谐发展。公共艺术教育旨在通过学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审美能力,从而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发展思维。这与通识教育的理念有着某种相通之处。

1.艺术教育与通识教育一样追求人的自由发展

从历史上看,通识教育源于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主张人的自由发展,从而达到人格的完善。那时的“自由教育”中包含艺术教育。可见,艺术教育与通识教育同源。从艺术教育本质上看,艺术教育亦是使人获得更多的自由。文克尔曼认为“艺术之所以优越的原因是有自由”。这种“自由”实质上是追求人的精神上、心灵上的自由。这与通识教育一脉相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形成的《艺术教育发展路线图》指出:“艺术教育应该为所有人提供参与文化和艺术生活的机会。”艺术作品中多数不充斥功利性,容易以最纯真、质朴、原始的情感打动人心。通过艺术教育,在艺术作品的欣赏中感受无功利性的喜怒哀乐,在情感领域中获得无限的自由。

2.艺术教育与通识教育一样诉求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追求的是感情和理性相统一,真、善、美相统一的理想人格,即完善人格的形成。完善人格的形成包括智能的发展、道德完善和品格的提升。追求完善人格的形成是通识教育的终极目标,而完善人格的形成离不开美的熏陶。《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人才,具有重要作用。”艺术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教育。艺术所表现的美具有和谐有序的特点,其平衡性使人身心得到满足而愉悦,进而使情感纯洁、情操陶冶、心灵净化。艺术教育能够通过调节、改善、丰富和发展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人的精神品质。通过艺术的审美教育,提升学生的审美趣味,培养其高尚情操,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进而促进学生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最终使其心灵净化、情感升华。对于艺术教育能够使人身心合一的作用,古今中外有着共识。《论语·宪问》中孔子回答子路怎样成为完人时说:“若臧仲武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成人矣。”可见,孔子认为“诗、礼、乐”是培养完人的途径,对人的思想的启迪,“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即由诗开始,以礼为依据,最后由乐完成。《美国教育国家标准》指出:“艺术教育能够培养完整的人。”由此可见,艺术教育的实施为通识教育的目标达成提供了可能性与实施路径。

艺术教育能够促进智能发展。智能是个体认知方面各种能力的综合,包括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其中,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是智能的核心,创造力是智能的最高表现。近代心理学家在对世界知名的科学家和诺贝尔获奖者的大量研究后得出结论,天才的重大特征不是智商而是形象思维和创造能力。艺术可以增强人的想象力,同时也能改善认知思维品质,培养创造力。其原理是艺术本身是包括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在内多向思维的活动。通过艺术创作、欣赏等环节,调动多种思维运用,起到培养、锻炼智能的目的。生理学认为负责艺术形象思维的右半脑的启动可以抑制负责科学的左半脑抽象思维的兴奋,以至左右半脑平衡,人们可以在工作、学习之余得到暂时的放松,从而劳逸结合,达到事倍功半。科学史上很多杰出科学家都是这种平衡协调发展的典范,以至于国外很多综合性高等学府均把艺术课程列为必修课。可见,艺术教育的启智作用是真实存在的。

艺术教育能够促进道德完善。康德说:“美是道德的象征。”在审美活动中通过审美形象唤起审美主体的情感来理解和体验审美客体。此时,美便是一种理想中的载体与道德境界紧密相连。对美的追求过程,实质上是在认识与道德、现实与理想之间作出了批判的选择。正如柏拉图说:“受过这种良好音乐教育的人可以很敏捷地看出一切艺术作品和自然界事物的丑陋,很正确地加以厌恶;但一旦看到美的东西,他就会赞赏它们,很快地把它们吸收到心灵里,作为滋养。因此,自己性格也变成高尚优美。”荀子在《荀子·儒教》中说:“诗言是其志也,礼言是其行也,乐言是其和也。”可见,艺术在思想志向上、道德规范中均发挥作用。

3.艺术教育与通识教育一样彰显强烈的人文情怀

“人文”见于《易经》:“文明以止,人文也。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辞海》对“人文”的界定为:“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综上,人文是指人类文化中先进的、科学的、优秀的、健康的部分。通识教育是关注人的教育,通过跨学科的知识整合,传承人类文明。而艺术教育认知功能不仅同通过艺术作品来认识世界和历史,而且可以认识一个民族的精神和一代人的生活。雅思贝尔认为:“一个民族的精神层次是由这一民族的陶冶方式所决定的,究竟有多少人受到陶冶,人们又是以什么样的敬畏心来对待陶冶的本质,这些都可作为衡量一个民族精神层次的标准。”艺术是人类创造的最为辉煌灿烂的精神财富。艺术作品中蕴涵着悠久的民族历史、宗教信仰、生产方式;蕴藏着人类最具代表性的伦理哲学;承载着人类最美好和最理想的情感和趣味;折射着真、善、美的价值观;散发着浓郁而强烈的人文情怀。

列夫托尔斯泰说:“艺术是这样的一项人类活动,一个人用某种外在的标志有意识地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而别人为这些情感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感情。”在艺术作品中,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领域能相互关联呈现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艺术作品中的感性特征呈现出外在世界与人内在世界的具体性,使人们能细致入微地体验自然的内在生命,人生的悲欢苦乐,现实生活的多面性与复杂性,更全面、更具体地感受生活的意义。所以,经过艺术熏陶的人,与自然有着更多的灵性沟通,常怀有悲悯之情和敬畏之心,因而更热爱自然与生命,更具有豁达平和的胸襟,更能明白生命的尊严和生活的价值。可见,艺术教育与通识教育在运作过程中均关注着人,传承着人类文化及文明,进而使学生学会与自我、他人、社会相处,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通识教育理念下职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实践

1.职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目标应诉诸于学生的整体发展

公共艺术教育作为必修课成为职业学校的课程的目的是解决职校“半人”教育现状。所以,职校生公共艺术教育有着比其他学校性质的公共艺术教育更为强烈的紧迫感和必要性。这就要求职校公共艺术教育要确立以学生整体人格的培育,素质全面发展为教育目标,强调以生为本,关注学生发展,面向所有学生的教育理念。通过艺术欣赏教学,使学生获得理解、想象、情感的艺术体验,实现受教育者与艺术作品的共鸣,从而将艺术作品中美好而高尚的情感内化为人的心灵,外化为人的行为,真正使艺术教育成为培养学生自由发展、完善人格的教育。

2.职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方向应从人文角度诉诸实践教学

从人文的角度实施公共艺术教学,从根本上说就是强调艺术欣赏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淡化艺术理论和技能培养。职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定位就在于实施对象是非专业的职校 生,切不能把艺术课上成纯艺术理论的讲授或是艺术技能的传授,而是以人文的角度切入教学,拓展学生的人文知识,培养学生用人文的眼光和价值观去审美,从而看待所有的事物,达成豁达、包容的人文情怀,进而提升人文素养。

3.职业公共艺术教育的内容应以开放、多元的视角实施

开放、多元的视角审视职校公共艺术教育本身就把职校的公共艺术教育的内容定位在通识性上。对于艺术的内容进行连接和整合,或是艺术门类间横向交叉融合,或是某一艺术门类知识的纵向拓展,使其具有开放性和多元性,拓展公共艺术教育内容的广度。这在教育部刚刚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中已做明确要求。通过跨学科、跨门类的知识的整合和对话,可以激活学生的灵感和想象,丰富学生的艺术体验,多层面的知识贯通、交叉可以开阔学生视野,增强文化底蕴。

教育没有固定的模式,公共艺术教育亦然。既然如此,职校公共艺术教育应以多元化的视角审视自身的发展。期待通识教育理念下的职校公共艺术教育在解决职校“半人”教育现状,促进职校生完善人格的形成等方面发挥作用。   [本文由WWw. dYlw.NE t提供,第 一论 文网专业写作职称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参考文献:

[1]王宏建.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

第6篇:美术知识教育与能力范文

[关键词]幼儿教育 早期智力开发 美术教育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幼儿的脑机能的可塑性极强,发展潜力巨大。五岁幼儿的脑重可达成年人的95%。幼儿期是人类学习最基本、最重要能力的时期,人的感知能力、身体的协调,语言的形成等基本能力的学习,都在这一时期完成。因此,在幼儿阶段,合理、全面地进行智力开发,对人的一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儿教育现已越来越受到教育界及家长们的高度重视。

幼儿美术教育是三至六岁学龄前儿童所从事的造型艺术活动,反映了幼儿对周围现实生活的认识、体验、思想和情感。幼儿美术教育是幼儿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表现幼儿的思想、情感兴趣和对外部世界的认识,给幼儿们美的享受,使幼儿感受和理解真善美并引起幼儿的情感律动,是培养幼儿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审美力以及创造性思维,使之得以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幼儿美术教育在幼儿智力开发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一、幼儿智力发展与美术教育

幼儿期是人的各种能力均衡发展的关键时期,尤其是形象思维能力的充分发展是这一时期智力发展的主要特点。据罗杰•斯佩里教授关于“左右脑分工理论”研究表明:人脑的左半部是抽象思维,右半部处理总体形象信息。然而,目前部分家长和教师重视的文字、数字这些教育内容,则使幼儿左脑负担过重,右脑锻炼不足。这种现象有损于幼儿健康和谐发展。

日本研究幼儿美术活动的专家板光彦认为:“幼儿美术活动不在于教会幼儿画成一张或制成一件工艺品,不是为了培养未来的画家,而是把它当作开发智力、培养创造才能和高尚情操的一种手段。”这种说法很有道理,因为幼儿美术教育,是用有趣、新奇的刺激,去启发和诱导幼儿去感知事物的外形、结构。这在很大程度上主要是锻炼幼儿的想象和形象思维能力,通过这种锻炼,能够刺激右脑的发育,从而有利于促进智力的均衡发展。美术教育还要求幼儿手脑并用。如绘制一幅画的整个过程,需要幼儿的眼睛、大脑、心灵、手甚至身体的各个部位都合作起来,首先是对所画对象细致、敏锐观察,加之丰富的想象力,然后把自己所看、所记、所想的尽可能完整地绘制出来,这是一种创造能力的表现。而且,绘制好一幅画需要双手、身体、大脑之间的协调与配合,需要掌握绘画工具的能力,认识色彩的能力,完整地认识与表达事物的能力,需要耐心、恒心,需要愉悦的心情和审美体验,需要全身心的投入。上述这些,对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帮助。

二、幼儿的感知能力与美术教育

感觉是人类发展认识的前提。幼儿的视觉、味觉、嗅觉、触觉和听觉等基本感觉能力是其接受环境中的信息的基础。幼儿的感知能力大多依靠形象思维获得。而美术教育活动主要通过视觉和触觉感受来进行,对发展感官,促进智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感知能力是想象和创造的基础和源泉。幼儿因为年龄小,知识经验缺乏,所以没有具体的实物让他们依赖,很难令幼儿想象,更谈不上去创造。但在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大自然这个美术表现的丰富资源,通过各种途径为幼儿创造接触外界事物的机会,鼓励他们多看、多触摸、多听、多尝试,从而达到发展幼儿感知能力、丰富孩子生活和想象、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的目的。例如,让孩子们以《美丽的小鸟》为题作画,要求把幼儿带到动物园,让幼儿们认真观察各种各样的鸟的外形特征,给幼儿讲解鸟的生活习性,鼓励幼儿大胆用自己的语言描绘鸟,并画出自己喜爱的鸟。这种直观的教学,让幼儿感受到鸟长的什么样,鸟是如何的漂亮、美丽等,从而促进其感知能力的发展。

三、幼儿的想象力与美术教育

黑格尔在他的《美学》中指出:“最杰出的艺术本身就是想象。”幼儿期是培养想象力的最好时机。而幼儿美术教育无疑是培养这种想象力的最佳手段。

儿童,特别是幼儿,他们的想象力极强,但写实能力缺乏,他们对世界的认识不是凭理性,而是凭想象力去认识世界,这种丰富的想象力幼稚甚至可笑,但它是孩子们思维的闪光点。因为,在幼儿美术教育过程中容易诱发孩子的想象力。不论是意愿画还是主题画,幼儿都能把自己想象的事物表现出来。尽管画得可能与现实事物不一样,但它是物象在幼儿们头脑中的“真实”反映。也正是那所谓的不“像”中,融合了幼儿非凡的想象力。如幼儿在画“秋天”,可以先做“寻找秋天”的游戏,老师启发幼儿用自己已有的经验或眼睛观察,寻找秋天的踪迹,知道秋天已经悄悄地来到我们的身边,幼儿一边用笔画自己的所见、所感知的事物,这样他们在创造过程中表现出自己非凡的想象力。想象力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过程,缺乏想象,科学就不能发展,人生就灰暗。这种创造性的表现、非凡的想象力的培养,是幼儿期一个主要的任务,这对以后的发展意义是深远的。

四、幼儿的审美情趣和造型智慧与美术教育

幼儿期是人的学习的最初阶段,是绘画才能开始的表现时期。在这一时期对幼儿进行美术教育,会对其审美观念和造型智慧形成,产生积极影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没有形象的呈现,就没有理智的活动”,这句话点明了形象在思维发展中的重要性。幼儿美术教育紧密结合对大自然和人的认知,如春天的百花齐放、夏天碧波荡漾、金秋的硕果累累、冬日的白雪皑皑、街道上的车水马龙、公园里的多彩多姿等,以丰富他们的情感经验;同时,对大自然中的花卉、草木、山石等的表现训练,使他们对于各种形体组合的思维得以发挥。这样,促使幼儿在自然中、在社会生活中发现美表现美,激发幼儿的审美情趣和造型智慧。

幼儿对美的追求,既反映在对客观事物的评价上,也表现在对一切美的事物的热爱上,那些美的形象景色,无不引起他们的奇思遐想。在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美术教师可以根据绘画活动的要求,积极充分运用感官为原则,充分利用教学环境中的有利条件,灵活地运用集体活动与个别活动形式,为幼儿提供充分感受美的活动机会,使幼儿在充分感知美的基础上,理解美和形成美的观念,产生表现美的情趣,初步具有判断和评价美的能力,从而激发幼儿的审美情趣和造型智慧,开发幼儿的智力。

五、幼儿的创造意识与美术教育

创造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潜能,如同播种在土地里的种子,一旦温度适宜、水分充沛、阳光充足,种子便会生根发芽,进而开花结果。幼儿成长的过程,是知识经验缺乏与日益增长的客观世界的认知、自我表现欲矛盾冲突的过程,这时幼儿采用的解决方法往往是将有限的知识经验超乎常规的组合,以达到表现自己心中世界的目的,于是想象与创造不断产生。幼儿对于世界各种规律认识的浅显,使其创造在不可避免地掺杂着简陋粗糙的同时,也具有超越成人的大胆与神奇。

模仿不是创造。在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要促进幼儿创造性的发展,尽量不要给幼儿范例,而应启迪他们的思维;要善于理解和尊重他们的心理特征;要注意在学习中保持愉悦气氛,遵循循序渐进的方法,注重幼儿的学习过程,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运用科学的分析和恰当的指导语言,对幼儿的绘画创造性活动进行指导,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丰富想象、大胆创造、自由表现。让幼儿们画其所想,画其所爱,按自己的兴趣爱好由感而发、由情而画,从而使幼儿对美术活动抱有强烈的兴趣和创作热情。在教学中,教师可提出一些线索作为孩子思考的起点,让幼儿展开想象,大胆创作;或对创造意图进行解释演绎,帮助其理清思路,使幼儿有创造的基点,又有无限伸展的广阔空间,从而达到培养幼儿创造意识的作用。

六、幼儿良好的自信心理与美术教育

自信教育存在于日常生活和教育活动中,成人和教师对幼儿的态度和对幼儿的自信心培养至关重要。大人充分的信任、正确评价、热情的期待与鼓励都能有效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幼儿如同一张纯洁的白纸,想画上什么颜色就是什么颜色,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要从小开始培养和教育,因此,父母、老师的责任重大。幼儿美术教育对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起到独特而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一,幼儿美术教育是一种爱心教育,它让审美主体用纯真的心灵审视与体验着周围生活,产生对自然、社会生活的关爱与审美意识,从而得出心理与道德上的判断,正是在进行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幼儿的个性心理品质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

第二,幼儿美术教育能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积极的个性特征。如:幼儿在具有趣味性的美术活动中,对问题的认识更加敏感,对绘制的成功抱有更强的信心,会更多地去观察自然和体验生活。在美术绘制的活动中,自然与生活对他们来说是亲切而有趣的,这种活动往往会令他们感到兴奋而惊喜。幼儿美术教育,能增强幼儿对生活的热情。

第三,美术教育有助于陶冶情操。一件绘画作品,既能表现出幼儿纯真的心灵,又能反映他们不同的个性特征,从幼儿绘画作品中可以看出有的绘制者大胆、热情,有的则懦弱、呆板、缺乏独立个性。因此美术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幼儿的绘画作品,因材施教地去逐步影响幼儿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第四,美术教育有助于引导幼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使之富有爱心帮助别人,解决问题,摆脱困境,并为同伴的绘制进步和成功而感到愉乐。这些创造型的心理特征,如爱心、热情、自信和勤奋好学、爱创造等,都是幼儿美术活动是对幼儿实施创造性教育的最佳手段。因此幼儿美术教育的根本意义在于通过幼儿创造性的美术活动,促进幼儿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为他们的全面和谐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七、幼儿全面和谐发展与美术教育

幼儿美术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初步培养幼儿对社会生活和大自然的欣赏表现能力,逐步培养幼儿对绘画的兴趣与爱好,发展其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动手协调操作能力,初步了解并掌握简单的美术知识及表现手法,运用已学的知识和技能表现对周围生活的感受。幼儿美术教育活动是一种综合性教育,它通过感性与理性、动脑与动手、艺术与科技、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等方方面面,在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这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基本要求。杨景芝先生曾经提出,幼儿教育者应根据幼儿教育的特点,精研教材,利用教育活动,在传授美术基础知识的同时,使幼儿智力得以全面、和谐的发展。

综上所述,幼儿美术教育在幼儿的成长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儿美术教育者应当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提高思想认识,端正态度,努力挖掘幼儿美术教育活动的独特功能,从而充分发展幼儿的智力,使幼儿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受益无穷,让幼儿在欢快的童年里健康、全面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第7篇:美术知识教育与能力范文

关 键 词:高师美术教育 美术教师素质

高师美术教师是高师美术教育的工程师,是高师美术教学改革的实施者和实践者。高师美术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高师美术教育改革的成绩,决定高师美术教育的方向、水平和质量。没有能适应现代学术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再好的方案、计划也将付之东流,因此,加强高师美术师资队伍建设是发展教育的一项战略性任务。

所谓素质,是指事物本来的性质。教师的素质在教育心理学上是指老师在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所具有的一般人的先天特点,以及作为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特质。根据教育学的解释,素质只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不能决定人的心理内容和发展水平。教师的心理内容来源于教育与社会实践,教师素质也是在教育与社会实践中逐渐发育成熟和养成的。研究教师的素质对于发展现代教育有十分积极的意义,这不仅有利于发挥、利用教师的智慧和潜能,而且能促进教师通过有目的的学习和实践,对自己某些素质上的缺陷进行不同程度的补偿。

高师美术教师既是艺术的传授者,又是未来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塑造者。艺术性和师范性的双重统一,决定了高师美术教师除了应具备一般美术家应有的艺术创作能力外,还应具备独特的素质。这些素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

合格的高校美术教师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和马列主义文艺观,热爱美术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这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师资队伍建设上显得尤为重要。高尚的道德素质,要求高师美术教师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这是最重要的精神要素之一。有了事业心和责任感,才能产生强大的持久的动力,才能忠于职守、踏实工作,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高尚的道德素质,还要求高师美术教师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搞绘画艺术,可贵的是功力和灵气;搞美术教育,最重要的是热忱和无私。当一个画匠要比当一个画家容易得多,而当一个画家与当一个美术教育家相比,后者比前者艰巨得多。因而,高师美术教师的道德素质应表现为献身教育、志向坚定、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还应该指出的是,平等信任每一名学生也是高师美术教师良好师德的表现。美术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美术教师应热爱全体学生,并公正平等地对待所有学生,而不是因为偏爱几个“未来画家”,冷落了大多数学生。

二、全面的文化理论素质

高师美术教师应具备全面的文化素质,包括知识素质和智能素质。

首先,要有牢固的基础知识。在科技、文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大量的新发现充斥着各个知识领域,新理论、新学科、新技术令人目不暇接,但各学科的基础知识是相对稳定的,只有牢固掌握基础知识,融会贯通,才能沉着应变,不断进行知识更新。

其次,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长期以来,高校美术师资普遍存在画地为牢的状况,教中国画的教师不去过问色彩或工艺;甚至教中国花鸟画的教师还要分为工笔和写意两大阵营,专业方向分得太细太窄。这种状况带来的副效应就是因人设课、编制的膨胀、师资力量的浪费,等等。在欧美高等艺术院校里,很少有人终身只从事一门课的教学,不少人可同时胜任几种不同类型的课。现代艺术发展的特性之一就是由分化走向综合,材料、技法、语言的综合运用使艺术门类之间的界限正在模糊。因此,高校美术教师应具有全面的艺术素养,提倡一专多能。也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美术和美术教育的发展。具体言之,高师美术教师必须掌握美术史和美术理论知识,了解美术概论、构图学、色彩学、透视学、解剖学、材料学、艺术鉴赏等相关知识;要具有综合的绘画知识与技能,掌握素描、色彩画、中国画、版画等基本绘画技能,同时还要掌握一些设计知识和技能。

再次,要有广泛的专业理论知识。美术专业的教学过程既是技法的传授过程,也是理论的传播过程。一个合格的美术教师必须要有系统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技能技巧,懂得艺术教育的规律,才能担负起“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一个缺乏理论素养的教师必然流于俗匠。所谓的专业理论,至少由三个部分构成:一是教育理论;二是专业基础理论;三是艺术美学理论。目前,高师美术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仍是基于感性经验上的侧重于具体技法技巧的传授,比较忽视对艺术教育规律和专业理论的研究和系统把握。而国外高师则开设了教育原理、教育哲学、课程论、学科教学论、教育心理学、教育评析、教学法等课程。作为一个合格的高师美术教师必须自觉学习理论知识,不断加强自身理论修养。

高师美术教师除了应具有上述知识储备外,还应具备独特的智能素质,这包括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立体思维能力等。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日益发展的高师美术教育的需要。

三、灵活的教育教学素质

作为高师美术教师,除了应具备运用材料媒介进行艺术创作的能力外,还应具备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

首先是审美教学能力。高师美术教育应善于通过审美施教,让学生学会注意材料的特性和运用工具进行艺术创作,使学生逐步树立审美观,提高审美理论、审美知识、审美想象、审美表现、审美技能等多方面的审美素养。

其次是组织教学能力。由于美术教学具有实践性强、创造性强等特点,这就要求美术教师不仅要有一般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组织能力,还要发挥教学过程本身的组织作用,即:通过教学过程本身,应用教学技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此外,高师美术教师还应具备较强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师范美术教学要求专业知识的传授要有较强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不能停留在师傅带徒弟的作坊式的传技水平上。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是教师必备的基本条件。作为一个美术教师,还应该去研究美术教育的规律,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建立一定的理论体系,同时,还要了解本学科的学术动态,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中外成功的美术教育家能建立教学思想体系,著书立说,这与他们广博精深的专业素养、文化理论水平以及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是分不开的。人们常说,美术教师要有善思的头、灵巧的手、能讲的口,这的确道出了美术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

参考文献

[1]潘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李春秋:《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3]康翠萍:师范性与学术性统一[J].江苏高教,2001年3月

第8篇:美术知识教育与能力范文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美术教师;价值取向;创新理念

当代教育的目标就是为社会输送全能型、复合型、创造性人才,以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而美术教育作为一门基础教育,其发挥的主要作用就是育美。它要求美术老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绘画基础以及宽泛的美术视野,同时还要求美术老师必须了解和掌握美术教育的规律性,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充分发挥美术的教育意义和价值。

一、新课程改革中美术教师必须具备的第一价值取向是以人为本。在新的课程改革中,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教育理念,这也是现代化教育的发展趋势。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老师的身份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是教育的中心,学生则是处于被动接受和吸收知识的状态,并且将课程和知识混为一团,认为课程就是知识的载体,教材是教学的中心。但是在新的课程教学理念中,明确了课程的内涵,即集知识、活动和经验为一体的课堂实践,主要包括了体验课程和文本课程,它是对老师、学生、教材与环境的有机整合,并使之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四维互动。课程的性质也由过去知识的载体转变成了师生探索和研究新知识的一种媒介。学生则成为了教育教学的主体和自身的主体。学生在不断地成长与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吸收知识。并且明确了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等同地位,即均为课程资源的创造者和开发者。为了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适用性复合型人才,美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明确新的课程教学理念,进而将此理念转化为自身的价值取向,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灵活的应用于美术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教育教学的主体,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的培养与发展,为学生营造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学会自主的学习和探究,促进学生整体能力水平与素质的提升。

二、新课程改革中美术教师必须具备的第二价值取向是“大美术”教育观。所谓的大美术教育观是指在新的课程教育教学思想引导下的美术教学外延,并将美术教学的内容不断地深化、将美术教学的渠道和路径不断地拓展,使美术教育教学的课程设计不断地优化。传统的美术教育与大美术教育在教育的宗旨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主要分为几个阶段进行,即工艺与绘画阶段、欣赏阶段以及课外活动阶段,虽然在教学活动中明确了这三个阶段的共同地位,但是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却并没有重视课外活动这一第二课堂的开展。而大美术教育则是关注社会、科学以及技术之间的关系,同时还关心技术与科学的社会价值,重在培养学生的科研探究实践能力以及科学的精神,将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作为了美术教学的整体,并使两者进行了有机的结合,优化了美术教学的模式,同时也将美术教育的延伸性与补充性列为了美术教学的重点。

三、新课程改革中美术教师必须具备的第三价值取向是创新教育观。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与进步都离不开创新,故而创新是国家和民族得以发展的原动力。而二十一世纪作为一个科技、经济、信息全球化发展的时代,也可以视为是知识创新的时代。随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地加大,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而老师则是培养人才的关键之所在,故而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具有创新能力与创新价值取向。具备创新意识与能力的老师则可以将此教育理念自觉地转变成为人才培养教育模式。创新性美术教师是将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对知识的传授两者共同作为教育教学的重点,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创新新的教学方法,并引导学生培养创新的意识与能力。并将传统的封闭式教学方法转变为开放式教学,将培养的重心由知识转变为能力和思维。让学生学会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

四、新课程改革中美术教师必须具备的第四价值取向是生活化、现代化和综合化。美术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所承担的任务是创新教育。随着社会和职场竞争的加剧,为了有足够的立足之地,老师必须具别较强的社会适应性、鲜明的个性、深厚的专业知识基础、较高的综合素质以及丰富的学识等。而在当代美术教学中,越来越重视老师的综合素质与文化程度。故而,美术教师必须去重新认识和审视基础知识及其内涵,并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地创新和突破。同时还要涉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以及文理科各种专业领域,不断地积累和沉淀知识,拓展教学的视野,满足当代社会教育的需求,进而能够顺利完成当代教育的任务和目标。

结语:新课程改革中美术教师的价值取向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并且各种价值取向之间具有相互依存性与相辅相成性。在后阶段的美术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各种价值取向的培养与应用,并将其进行有机的整合,并对学生加以适当的、正确的渗透与引导,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大教育观的指引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并将所掌握的知识灵活的应用于问题分析与解题过程之中,促进学生整体综合素质与能力水平的提升,使美术教学充分发挥它的育美能力,成为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思维能力,塑造学生完美品质与人格的真正沃土,凸显美术教学对现代化教育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小鹭.现代美术教育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第9篇:美术知识教育与能力范文

首先,它通过审美教育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审美教育对人们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历来被许多有识之士所认识。我国著名的艺术教育家丰子恺先生曾这样说过:“能用作画一般的心来处理生活、对付人生,则生活美化、人世和平。”此为艺术的最大效用。众所周知,美的事物在生活中处处都有,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和欣赏的,因为人们认识美、发现美和鉴赏美的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要通过学习、培养、训练才能逐步得到、逐步增强的。虽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各人对美的内涵的认识却大相径庭,审美的情趣和品位更因人而异,甚至相距千里。要增加审美素养,就必须接受美的教育和熏陶,不断积累和升华对美的体验。

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正处于发育阶段,属于从少年向青年过渡时期,他们求知欲强,可塑性大,通过美术课对他们进行系统的美术知识教育和技能训练,对于提高他们的审美修养、审美感受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由于美术是直观形象的视觉艺术,它的鲜明生动的造型、富有情趣的色彩和直观感人的艺术特征,较适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因而它更能引起学生兴趣,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良好的审美教育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乃至一生都有积极的影响。

美术的审美教育作用早在古代就被人们所认识。我国在西周和春秋时期,教育制度已比较完备,在教育内容上,主要科目都有德、行、艺的内容,实际上包含了德、智、体、美几方面的内容。封建社会晚期,美术虽然未被列为必修课,但“琴、棋、书、画”却一直作为士大夫阶段―知识分子在文化素养方面自我完善的内容之一。但是,期间,审美教育没人敢提,爱美追求几乎成了资产阶级的专利。那时,学生美术课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学生美术教育事业发展缓慢,甚至出现了倒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学美术教育事业也和其他各项事业一样得到了重视,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审美教育作为中学生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人们的一致认识,中学美术课得到了全面恢复,被国家教委列为普通中学的必修课。

从人类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角度看,人们对美的需求是在精神上寻求心理平衡和自我实现的必然,它是人类生活的一种需要。人们要在生活中不断地发展美、追求美、更好地创造美,就必然需要不断地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充实、丰富和完善自己。中学美术课的审美教育作用正在于此,它的这一作用是中学其他课程所难以替代的。

第二,中学美术课通过审美教育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并促进其智力的发展。

中学美术课对中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我们也可以称之为美育美育是指审美教育和美感教育。它的目的在于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人们感受美、认识美、鉴赏美,正确地分析、看待周围的事物,增强分辨美丑善恶的能力。学校实施美育,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认识力的需要,是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的需要,是培养全面发展一代新人的需要。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发展阶段,较容易接受各种教育影响,可塑性极强。我们要关心学生的成长,抓住学生这一有利的人生阶段,在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德育和智育的同时实施美育,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提高他们对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辨别能力,陶冶其道德情操,很自然地与“五讲四美三热爱”的政治教育融为一体,这无疑对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积极意义和作用。

审美教育能使人心理健康、乐观向上,精神生活更充实、更丰富,有助于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除此之外,中学美术课通过审美教育对智力发展也起着促进作用。美术课通过具体形象如线条、色彩、形体、结构、空间等绘画语言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记忆、想象和创造能力,而这些能力正是智力的主要因素。丰富有趣的美术常识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知识、民族风俗等内容又大大增加了学生头脑中的知识容量,对发展智力大有裨益。

第三,中学美术课通过对学生进行美术知识教育和美术技能训练,有益于将来的社会工作。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美术在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用途越来越广,与人的生活联系越来越密切,除了绘画、雕塑这些观赏性艺术属于纯美术之外,生活中许多方面都与美术有关。譬如,要盖一幢大楼,设计时必须考虑大楼的外观,要考虑大楼的造型、色彩与周围环境的协调,而造型、色彩就属于美术范畴。大楼的设计者除了具备力学知识、土木建筑结构知识外,还应具备一定的美术知识和审美修养,否则就难以成为一个真正优秀的建筑设计师。再如纺织业,从面料的花样设计到成衣的款式设计和色彩搭配,无一不与美术密切相关。过去我们的纺织品由于美术设计不够重视、产品颜色单调、款式陈旧,难以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尽管我们的产品质量很好,但由于设计单一,因而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现在由于我们重视了美术设计,使产品以新颖的设计、优雅的款式和众多的花色品种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了信誉,为国家创造了大量外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