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产品技术创新的重要性范文

产品技术创新的重要性精选(九篇)

产品技术创新的重要性

第1篇:产品技术创新的重要性范文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有效组织和成功实施了“两弹一星”、三峡工程、载人航天飞船、青藏铁路等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形成了一批处于国际先进乃至领先水平的研究成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些重大科技创新工程使我国的国防实力、科技实力发生了质的飞跃,促进了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然而,与此同时,我国产业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薄弱、重要产业自主知识产权缺乏的问题却非常突出。据统计,目前我国99%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只有万分之三的企业拥有知识产权。由于缺乏核心技术,我国企业不得不将每部国产手机售价的20%、计算机售价的30%、数控机床售价的20%—40%支付给国外专利持有者。

为什么我国能在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工程上取得巨大的成就[1],但在产业和企业自主创新上面临比较大的困难?这其中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这是目前加快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过程中必须要研究和回答的一个现实问题,由此也应该成为我国创新管理理论研究上的一个重要问题。

按照公共经济学理论[2],产品应该分为满足社会公共需求的公共产品(包括准公共产品和纯公共产品)和满足私人个别需求的私人产品。“两弹一星”、三峡工程、载人航天飞船、青藏铁路等均属于公共产品,这些重大科技工程的实施属于公共产品创新的范畴。计算机、手机等属于私人产品,这些产品的技术研究和开发属于私人产品创新、也即传统的技术创新的范畴。因此,要研究和回答为什么我国能在重大科技创新工程上取得巨大成就,但在产业和企业自主创新上面临比较大的困难这一现实问题,实际上是要研究公共产品创新和私人产品创新的概念,分析它们之间存在的差别。

目前,国际和国内创新管理学界还没有明确提出公共产品创新的概念,但是国际上已有一些相关的研究。澳大利亚政府生产率委员会在2007年3月的报告[3]中指出,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医疗卫生和交通运输等领域科学技术的非商业性广泛应用,对促进社会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2003年针对公共研究问题了研究报告[4],对公共研究中优先领域的设定、经费投入、人力资源开发等问题进行了系统和深入的研究。P. M. Koch等人[5]研究了公共部门创新问题,T. Halvorsen等人[6]研究了公共部门创新和私人部门创新之间的差别,这些为开展公共产品创新研究奠定了比较好的基础。但是,公共产品创新和公共部门创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方面公共部门不一定完全开展的是公共产品创新,另一方面公共部门的建立是建筑在公共产品基础之上,还有从解决我国面临的实际问题考虑,首先是产品层面而不是部门层面上的问题,另外研究公共产品创新有公共经济学作为理论基础。因此,目前迫切需要系统和深入地研究公共产品创新问题。

本文以公共经济学和技术创新管理等理论为基础,首先讨论公共产品创新的定义,研究公共产品创新过程及其管理决策过程,然后将公共产品创新与技术创新进行比较,剖析它们之间的差别,说明相比公共产品创新企业技术创新的困难所在,接着结合案例分析,进一步比较公共产品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差别,说明通过公共产品创新带动企业技术创新的可能方式。

二、公共产品创新的定义及其过程

1.公共产品创新的定义

按照公共经济学理论,产品可以分为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公共产品又可以分为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一般而言,公共产品是满足社会公共需求的产品,而私人产品是满足私人个别需要的产品。公共产品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受益的非排他性,二是消费的非竞争性。所谓受益的非排他性,是指产品在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利益不能为某个人或某些人所专有,要将一些人排斥在消费过程之外,不让他们享受这一产品的利益是不可能的,或者说不能阻止不付费者对产品的消费,不付任何费用的人同支付费用的人一样能够享有产品带来的益处;消费的非竞争性,是指一部分人对某一产品的消费不会影响另一部分人对该产品的消费,一些人从这一产品中受益不会影响其他人从这一产品中受益,受益对象之间不存在利益冲突。

结合公共产品和技术创新[7]的概念,可将公共产品创新定义为:公共产品创新是根据社会公共需求以及已有的知识和技术产生新的产品构想,经过应用研究、技术开发、转化和应用,开发出新产品,满足社会公共需求,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所有活动构成的过程。

公共产品创新的定义表明,公共产品创新不是单纯的技术活动,而是技术与社会相结合的活动,它是以提供更高质量的公共产品、更好地满足社会公众的公共需求为目标,以通过技术的研究开发形成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为手段的活动。然而从本质上看,公共产品创新的核心是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检验公共产品创新成功与否的基本标准是产生多大的社会效益。

2.公共产品创新过程及其管理决策过程

对“两弹一星”等典型公共产品创新案例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发现,一般而言公共产品创新过程可以用图1描述,这是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首先,政府有关部门,从国家的战略需要(如国防安全、经济和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社会公众的需求出发,充分考虑已有的技术基础和研究开发能力,识别新的社会公共需求和新的技术机会,形成新的产品构思,确定需要开发的新产品及其技术开发方案,并进行新产品的研究、设计和开发。然后在有关政府部门的主导下进行产品的生产和制造,将公共产品提供给社会公众使用和消费。接着,根据社会公众提出的新需求,结合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具备的研究开发能力,再形成新的产品构思,进行新产品的研究、设计和开发,该过程不断循环往复和重复进行,不断改进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

图1 公共产品创新过程

我国过去进行的“两弹一星”、“载人航天飞船”等公共产品的研究开发和创新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由于其技术的高度复杂性,该过程中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因素,导致公共产品创新也面临着失败的危险。为了提升创新的成功率,需要加强对公共产品创新过程的管理,创新组织管理能力是保证能成功地进行公共产品创新的核心能力之一。因此,伴随公共产品创新过程的是公共产品创新的管理决策过程。根据决策理论和方法[8],该过程包含信息收集和分析、评价和决策、研究开发和生产过程管理、效 益评价等几个阶段。

(1)信息收集和分析。信息收集包括多方面的内容:一是社会公共需求信息;二是已有的知识、技术和技术开发能力信息;三是已经提供的类似公共产品形成的社会效益信息。在广泛收集这些信息的基础上,深入分析社会公众的新需求,准确识别技术发展带来的新机遇,科学评价已经提供的类似公共产品的社会效益,并进行综合分析,产生多种新产品构思,确定可能开发的新产品。

(2)评价分析和决策。该阶段是公共产品创新管理过程中非常重要和关键的阶段。由于即使在非常富裕的国家和地区,政府财政投入能力总是非常有限的,必须把其投入到最迫切需要提供的公共产品上。因此,在评价和决策阶段,需要对信息收集和分析阶段形成的各种新产品进行构思,逐个分析其满足社会公众需求的程度和可能产生的社会效益、技术开发的风险和成功的可能性、需要的财政投入规模等。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政府财政投入能力,对各种新产品构思充分论证和比较分析,确定需要研究开发的新产品。

(3)研究开发和生产过程管理。该阶段是公共产品创新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阶段,它需要能有效调动进行公共产品研究开发和生产需要的各种资源,有效地组织和利用,并能成功地研究开发和生产出需要的产品。依据生产管理理论,一般而言公共产品属于按订单组织研究开发和生产。同时,按照产品生产工艺过程类型分类,公共产品又可以分为:项目型(如神舟载人航天飞船等)、单件小批量型(如运载火箭等)、成批生产型(如战斗机等)和大量生产型(如枪支等)等。对项目型和单件小批量型,其研究开发和生产往往同步进行,对成批生产或大量生产型,往往是先研究开发,再组织生产。从管理角度看,该阶段不仅涉及资金、人力资源、质量、信息等的管理问题,特别需要重视技术及其技术风险的管理。

(4)效益评价。效益评价也是公共产品创新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公共产品的特点决定其产生的主要是社会效益。通过对社会公众消费新开发公共产品产生效益的评价,既可以了解已经开发的新产品产生的效益,评价新产品开发过程的组织管理水平和开发效率,又为将来开发出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公众需求的产品服务。

3.公共产品创新的特点

分析公共产品创新过程及其创新管理决策过程可以发现它有一系列的特点:

(1)公共产品创新一般不存在市场风险。公共产品创新是在政府有关部门的组织下,在需求相对明确和稳定的环境下,按照政府提出的明确订单要求进行研究开发和生产。政府是公共产品的主要购买者和研发的主要投入者,公共产品创新需求提出后,一般不存在生产出的产品销售不了的可能,即一般不存在市场风险。

(2)政府财政投入能力是公共产品创新规模和水平的核心影响因素。社会公众对公共产品有巨大的需求,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政府的公共产品供给能力总是有限的,公共产品的总需求总是大于总供给。这种情况下,政府部门只能在综合考虑需求程度、投入要求和能力、技术风险等各种因素的基础上对公共产品创新做出选择。在这些因素中,由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常规的技术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增加投入得到解决,因此制约公共产品创新的首要因素是政府的投入保障能力。

(3)公共产品创新面临较大的技术风险。公共产品创新是一个通过应用研究、技术开发、转化和应用开发出新产品的复杂过程。在该过程中,为开发出新的公共产品,或者需要开发新的技术,或者需要将已有的技术进行新的应用。由于技术的复杂性,存在着新技术开发或者已有技术的新应用无法成功等各种失败的可能,面临着比较大的技术风险,加强技术风险管理是公共产品创新管理的核心任务之一。

(4)公共产品创新的经济核算主要是成本。国防、环境保护等公共产品创新产生的主要是社会效益,目前从定量角度科学和准确地评价社会效益的大小非常困难。因此,公共产品创新的经济核算很难、甚至无法做投入产出效益分析,无法将其设计为效益中心,只能将其设计为成本中心,每年的财务目标是将成本控制在预算范围之内,开发出数量尽可能多、质量尽可能好、社会公众需求满足程度尽可能高的新公共产品。

图2 科学研究、技术发明、公共产品创新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

三、公共产品创新与其他科技和创新活动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1.科技和创新活动及其相互联系

目前,社会公众对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质和量的要求都越来越高,公共产品也需要不断改进质量和更新换代。因此,与企业类似,政府也需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机遇,不断进行公共产品创新,为公众提供更加稳固的国防安全保障、更优良的生活环境、更好的基础设施等各类高质量的公共产品。这样,科技发展不仅要支持私人产品的创新,也需要支持公共产品创新。

从科技发展既要支持公共产品创新、又要支持私人产品创新的要求考虑,国家创新系统中科学研究、技术发明与私人产品创新和公共产品创新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图2描述。

科学研究是产生有关物质、生物和社会现象的新发现,发现表现为知识形态,科学研究的结果是新的发现和新的知识。技术发明是指在技术上有较大突破,并创造出与已有产品原型或方法完全不同或有很大改进的新产品原型或新的方法。技术发明只考察技术的变动性和先进性,不考察是否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然,科学研究和技术发明存在很大的区别,但也存在密切的联系。因为当今技术上的重大进步总体来说是基于科学发展而取得的,科学上的每一个重大突破,不仅都将在一定时间内导致影响人类生活的新技术出现,还必定极大地丰富人类进一步认识自然的技术手段,即新技术的发明促使人类认识自然的实验手段不断增强,推动科学的进一步发展。

按照技术发明形成新技术的可应用领域不同,可以将技术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公共产品技术、私人产品技术和两用技术。所谓公共产品技术,是指主要应用于公共产品、一般不应用于私人产品开发的技术。目前常见的公共产品技术包括武器装备技术、环境保护技术等。如导弹、原子弹等武器装备技术主要应用于国防这样的公共产品的开发,属于公共产品技术。反之,私人产品技术,是指主要应用于私人产品、不应用于公共产品的技术,如洗衣机的洗衣技术、电冰箱的制冷技术等,这类技术也是大量存在的。另外,目前大量存在的一类技术是既能大量应用于公共产品、又能广泛应用于私 人产品的两用技术,如计算机芯片技术,既是应对现代高科技战争、保障国防安全必须掌握的技术,又是生产企业和个人大量应用需要的计算机类产品必须拥有的技术。

私人产品创新是指在根据新的市场需求和/或新的技术机会产生技术新构想之后,经过应用研究、试验开发或技术集成与组合,开发新产品和新工艺并实际应用和商业化,产生经济效益的所有活动构成的有机过程。实际上,传统的技术创新与私人产品创新是一致的。

技术发明与技术创新和公共产品创新之间又存在紧密的联系。技术发明可以形成具有商业目的或社会目的的技术新构想,并由此开发出新的产品和工艺,从而构成技术创新或公共产品创新活动的一个环节,从这个意义上说,技术创新、公共产品创新可以包含技术发明。但是技术发明可能不具备商业价值或社会效益,只有技术意义,也可能终止于技术原型,这时技术发明就不能构成技术创新或公共产品创新的一个环节。如果将从技术发明到应用开发看成是一个完整的技术活动链,技术发明仅侧重于链的前端。

2.公共产品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差别

将公共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发现,它们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别(表1)。

(1)公共产品创新是为满足社会公共需求产生社会效益服务的,而技术创新是为满足私人个别需求产生经济效益服务的。

公共产品创新是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如国防技术的创新让社会公众有更强的安全感,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创新让社会公众的出行更顺畅,因此公共产品创新投入主要产生的是社会效益,这种投资的回报往往是间接的,许多情况下很难计算其投资回报率。

技术创新主要是满足私人的个人需求,企业是通过提供满足私人需求的产品产生经济效益,这种经济效益应直接反映在企业的利润上,相对而言创新投资的回报率是比较容易计算和评价的。

(2)公共产品创新投入的主体是政府,技术创新投入的主体是企业。

公共产品创新是根据社会公众不断提升的对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开发新产品,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改进政府的服务水平。显然,公共产品和服务提供的主体是政府,公共产品创新投入的主体必然是政府。私人产品是企业为满足私人的个别需求,向市场提供的产品,并从中获得利润。企业是技术创新的利润获得的主体,自然是技术创新投入的主体。

投资主体的不同导致创新失败带来的结果完全不同。公共产品创新失败,导致投资不能收回,其损失实际上是由社会公众共同承担,一般而言参与公共产品创新的个人和单位由此带来的损失比较小。然而,技术创新投资的主体是企业,一旦企业技术创新失败,所有损失都要由企业来承担。如果损失太大,有可能直接导致企业破产和倒闭,企业技术创新面临更大的挑战。

(3)公共产品创新设计为成本中心,技术创新设计为利润中心。

公共产品创新主要产生的是社会效益,其经济价值或者很难体现,或者有经济价值,但也是潜在的,直接评价其经济效益是很困难的。这样,公共产品创新通常被设计为成本中心,每年的财务目标是将成本控制在预算范围之内,开发出数量尽可能多、质量尽可能高、满足社会公众需求的新的公共产品。

私人产品的创新是经济活动,通常被设计为利润中心,具有自己的损益表。在私人产品的创新过程中,人们总是希望能够将那些已经充分发展、成熟了的技术加以商业化开发,这样可以大大减少新产品开发中的研究开发费用。同时,如果大量应用还不成熟的技术,在将其应用于新产品之前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不仅大大增加了成本,而且技术的不成熟还会带来更大的风险,容易错过产品进入市场的大好时机。

(4)公共产品创新主要面临技术风险,技术创新既存在技术风险,又存在市场风险。

公共产品创新是根据比较明确的社会公共需求,在政府财政资金投入下进行的产品创新活动。公共产品创新实际上属于定单式生产方式,政府预先进行产品的创新投入,产品创新成功后也归政府所有,由政府提供给公众使用和消费。显然,公共产品创新一般不存在创新形成的产品没有用户的问题,即不存在市场风险,只存在技术风险,即能否在规定的时间和预算范围内开发出新产品。

与公共产品创新不同,技术创新既存在市场风险,也存在技术风险。大量的技术创新案例表明,即使企业克服了技术风险,开发出了技术性能很好的产品,也可能由于市场风险导致创新产品不能产生预期的经济效益,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由于公共产品创新主要面临的是技术风险,创新过程中的技术管理是其管理的核心内容。而私人产品的创新既面临技术风险,又面临市场风险,因此在其管理决策过程中不仅要做好技术管理,还要做好市场管理,更要把技术管理和市场管理有效结合起来。

(5)不同公共产品创新之间主要存在技术上的关联性,不同技术创新之间既存在技术上的关联性,又存在创新投入上的关联性。

所谓不同产品创新之间的关联性,是指在此之前产品创新成功与否对后续产品创新的影响。对公共产品创新而言,之前产品创新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其技术和技术能力的积累对后续类似产品的创新都会有积极的作用,他们之间存在技术上的关联性。但从创新投入的角度看,公共产品创新属于政府应该履行的职能,其投入一般要列入政府的财政预算。这样在一定的时期内,即使某个或某些公共产品创新失败,政府在公共产品创新上的投入一般不会有大的变化。如果政府认定必须要完成某些产品的创新,它会一直投资直到实现为止。这说明即使上一轮公共产品创新投入失败,也一般不会明显影响下一轮政府在公共产品创新上的投入规模,只有可能影响其投入的领域和方向。不同公共产品创新投入上的关联性很小,公共产品创新投入具有稳定性。

对私人产品而言,之前产品创新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特别是其技术和技术能力的积累对后续产品的创新会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产品创新能力是路径依赖的,需要通过不断的产品创新实践才能累积形成,因此企业内不同产品创新之间存在明显的技术上的关联性。

同时从创新投入上分析,企业上一轮创新投入的投资回报情况直接影响其下一轮可能的创新投入。如果企业上一轮创新投入产生了比较好的效益,带来了比较大的利润,自然会不断增加其创新投入,以图获得更大的回报。反之,如果上一轮投资回报非常低,甚至完全失败,很可能导致企业没有积 极性、甚至无力再进行新的创新投入,严重时会导致企业破产和倒闭。因此,不同技术创新之间在创新投入上存在比较强的关联性,直接影响技术创新的投入规模和稳定性。

(6)公共产品持续创新的难度小,私人产品持续创新的难度大。

与技术创新不同,公共产品创新主要只面临技术风险,创新成功的可能性大。同时不同产品创新投入上的关联性很小,这些都导致实现公共产品持续创新的可能性大。

然而技术创新不仅面临技术风险,更面临很大的市场风险,导致其创新成功的难度大,可能性低。一旦企业内某个或某些产品创新失败,由于技术创新投入上的关联性,会直接影响企业后续产品创新的投入,导致私人产品持续创新的难度非常大,面临更大的困难。

(7)公共产品创新可以采用理性主义战略管理方法,技术创新需要采用渐进主义战略管理方法。

由于社会公共需求的变化相对比较平稳,公共产品的供给几乎没有竞争,公共产品创新是在比较稳定的环境下进行的。这样,在公共产品创新过程中,可以对社会公共需求进行比较全面和深入的分析,由此可以基于理性主义战略管理方法对公共产品创新进行战略管理。

技术创新面临的环境非常复杂并且快速多变,更需要采用渐进主义战略管理方法。在技术创新过程中,需要随时根据用户需求和竞争对手竞争策略等的变化,调整产品创新的目标和研究开发方案;应把技术创新作为一个动态博弈过程对待和管理。

四、案例分析及其启示

1.美国摩托罗拉公司开发铱星系统失败的原因分析

公共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比较的结果表明,公共产品创新主要面临技术风险,而技术创新不仅面临技术风险,更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难度更大。美国摩托罗拉公司开发的全球卫星移动通信系统——铱星系统的失败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铱星系统1990年提出设想,1991年由摩托罗拉公司筹建。它的天上部分是运行在7条轨道上的卫星,每条轨道上均匀分布11颗卫星,组成一个完整的星座,就像化学元素铱(Ir)原子核外的77个电子围绕其运转一样,因此被称为铱星。后来经过计算证实,6条轨道就够了,于是,卫星总数减少到66颗,但仍习惯称为铱星。1997年铱星系统投入商业运营,成为第一个覆盖全球每个角落的移动通信网络系统,其技术先进性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处于领先地位,1998年被美国《大众科学》杂志评为年度全球最佳产品之一。

同其他卫星通信系统相比,铱星系统有如下一些显著优势:一是覆盖面广,能为全球任何一个地方提供通信。不像有的系统只能覆盖北美和南美等部分地区。二是铱星运行轨道低,更易于实现全球个人卫星移动通信。铱星公司的口号是,把整个地球覆盖起来,让世界上任何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与任何人都能相互沟通。三是有完善的应急服务。四是具备强大的漫游功能,不仅可以提供卫星和蜂窝网络之间的漫游,还可以进行跨协议漫游。铱星系统用户能在手机上装备不同制式的蜂窝模块,从而实现世界各地不同通信标准间的漫游。无论在哪里,用户只需要一个号码,只收到一个账单。五是提供完善的寻呼服务。

铱星系统开创了全球个人通信的新时代,被认为是现代通信的一个里程碑,使人类在地球上任何“能见到的地方”都可以相互联络。其最大特点就是通信终端手持化,个人通信全球化,实现了5个“任何”(5W),即任何人(Whoever)在任何地点(Wherever)、任何时间(Whenever)与任何人(Whomever)采取任何方式(Whatever)进行通信。

然而,如此高“技术含量”的系统却在移动通信市场上遭受了冷遇,用户最多时才5.5万。据估算它必须发展到50万用户才能赢利。由于无法形成足够的用户和达到基本的市场规模,2000年3月17日铱星系统终止提供服务,3月18日铱星背负40多亿美元债务正式破产。技术非常先进的铱星系统之所以失败,许多专家分析认为,主要是其市场预测和定位错误。

将技术创新与公共产品创新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两弹一星”这样的公共产品创新,一般是在政府的主导下,在财政投入的支持下进行的,主要面临技术风险。而“铱星系统”这样的技术创新,不仅存在技术风险,更面临巨大的市场风险。铱星系统的技术研究开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形成了技术上非常先进的产品,但是由于创新产品没有被市场接受,没有形成一定规模的用户,最终还是导致其失败。显然,公共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别。

2.公共产品创新概念的提出带来的启示

公共产品创新概念的提出及前面的案例分析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

(1)公共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之间存在很大差别,技术创新面临更大困难。

显然,公共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别,它们之间创新的新构想来源不同、创新投入的主体不同、面临的风险不同。铱星系统失败的教训表明,技术创新不仅面临技术风险,更面临巨大的、难以应对的市场风险。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交织在一起极大地加剧了技术创新风险管理的难度。

当今企业技术创新更多的是在市场需求拉动下进行的,采取什么样的技术解决方案和选择研究开发什么样的技术,是与需要开拓的市场和需要针对用户的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样技术风险管理和技术不确定性的解决依赖于明确要服务的市场和用户。但是,市场风险的存在导致企业很难马上明确产品要服务的市场和用户及其需求,由此采用什么样的技术解决方案和重点解决什么样的技术问题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形成了更大的技术风险,市场风险导致私人产品面临更大的技术风险。因此,仅在风险管理上,相比公共产品,技术创新不仅增加了市场风险,而且技术风险也显著增加,导致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成功的难度更大。

(2)公共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之间的巨大差别,导致公共产品的创新模式和组织管理方式很难直接移植和应用于技术创新。

公共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别,创新的新构想来源不同、创新投入的主体不同、面临的风险不同,产生的效益不同,导致公共产品创新与技术创新的机理和模式存在比较大的差别。这样,政府能有效组织实施重大公共产品创新,却很难在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不确定性的情况下,替代企业组织实施技术创新。因此,不能试图简单地把“两弹一星”、“载人航天飞船”等公共产品创新的成功经验、创新模式和组织管理方式等直接移植和应用 于私人产品的创新,以加快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3)可以通过加强公共产品创新带动企业技术创新。

公共产品创新概念还表明,可以通过加强公共产品创新带动企业的技术创新,支持企业尽快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公共经济学理论表明,部分准公共产品可以实行私人供给,同时政府作为主体供给纯公共产品的过程中也可以让企业参与。这样,公共产品创新过程中也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支持企业参与,以此带动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创新能力的增强,这些方式包括:在政府供给的公共产品创新中,尽可能吸纳企业参与创新过程;大力支持企业进行私人供给公共产品的创新;以公共产品创新为先导,大力支持既能应用于公共产品创新、又能应用于技术创新的两用技术的研究开发、应用和向企业的转移;在政府消费的私人产品采购中,积极采购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私人产品等。

(4)通过加强公共产品创新带动企业技术创新,可以发挥比较大的作用。

在公共产品创新中大力支持企业参与,其作用是多方面的和比较大的。首先,可以让企业形成一块相对稳定的市场和利润来源,实现比较好的利润积累,增强企业抗击市场风险和技术风险的能力,为企业持续创新创造更好的条件;其次,企业通过参与公共产品创新,可以形成更多的技术和技术能力积累,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再有,可以更好地发挥政府在公共产品创新投入上的作用,让一份投入在公共产品创新和企业创新这两方面均发挥作用,得到两份产出,既为满足社会公众的普遍需求服务,又为私人的个别需求服务。

第2篇:产品技术创新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 高新技术 高新技术产业 创新能力

一、高新技术产业的内涵

关于高新技术产业,国际上一般采用技术密集度(R&D经费强度或R&D人力强度)作为确定的基本依据。美国对高技术产业的定义经常采用两种指标,其一,产品研究与开发费用在销售额或增加值中所占比重;其二,科技人员(包括科学家、工程师、技术工人)占总劳动力的比重。因为,研究与开发强度反映了产品和技术变化的速度,以及产业和公司的技术含量。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把研究与开发密集度(即R&D经费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作为界定高技术产业的标准,将相对于其他制造业而言具有较高R&D密集度的产业定义为高技术产业。OECD在20世纪80年代将R&D经费占总产值高于4%的行业划分为高技术产业,90年代后期这一标准提高到8%,其成员国均按该组织确定的划分标准统计高技术产业并进行国际比较。2001年OECD依照新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重新确定了高新技术产业分类标准,根据13个成员国1991年~1997年间的平均R&D经费强度(R&D经费占产值的比重和R&D经费占增加值的比重),将制造业中的航空航天制造业,医药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无线电、电视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医疗、精密和光学科学仪器制造业5类产业确定为高新技术产业。

欧盟《科学技术指标报告》把有很高的经济增长率和国际竞争能力,有较大的就业潜力,同时R&D投入高于所有部门平均水平的航空航天制造业,化工产品制造业,医药品制造业,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科学仪器制造业产业作为技术密集型或先导产业。

我国对高新技术的界定基本上采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新旧两种口径。采取概括法,也称例举法,即按技术类型定义高技术产业。1991年3月原国家科委公布了《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条件和办法》,对高新技术的范围进行了规定,把新兴科学与技术融合在一起,把高新技术的范围划定为:(1)微电子科学和电子信息技术产业;(2)空间科学和航空航天技术;(3)光电子科学和光机电一体化技术;(4)生命科学和生物工程技术;(5)材料科学和新材料技术;(6)能源科学和新能源、高效节能技术;(7)生态科学和环境保护技术;(8)地球科学和海洋工程技术;(9)基本物质科学和辐射技术;(10)医药科学和生物科学工程;⑾其它的新工艺、新技术。

根据2006年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共同组织编制并颁布的《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目录2006》,涉及电子信息、现代交通、航空航天、先进制造、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环境保护、地球空间与海洋、核应用技术、农业共11个领域的产品。

二、高新技术产业及其产品属性

高新技术产业同传统产业相比有着独特的特征,主要是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等。OECD提出的高技术产业的五个特征是:(1)强化研究与开发工作;(2)对政府具有重要战略意义;(3)产品与工艺老化快;(4)资本投入风险大、数额高;(5)研究与实验成果的生产及其国际贸易具有高度的国际合作与竞争性。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知识技术密集性。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与产品或劳务相关的新知识、新技术、人才和R&D资金密集程度决定产业的发展水平和层次。

第二,高投入性。高技术产业的高投入主要体现在研究与开发阶段的投入,这是与资本密集型产业在投向上的主要区别,因而技术密集度(R&D经费支出占总产值比重)成为划分高技术产业的主要依据。从事高新技术R&D活动要取得科技成果,这项科技成果无论是自己研究产生的,还是他人研究产生的,都需要投入研究费用。通常,技术难度越大、越复杂,需要投入的资金就越多。此外,高新技术企业在产业化阶段推向市场和扩大市场占有率方面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第三,高风险性。高新技术企业的高风险来自它所面临的众多不确定性因素,主要体现在:(1)技术风险。高新技术及产品R&D过程的不确定性,高新技术转化为现实的产品或劳务的不确定性,存在因技术失败而造成损失的风险;同时还有其他新技术、替代技术的产生使现有技术急剧贬值所带来的风险。(2)侵权风险。如果企业通过大量的R&D投入所取得的技术、发明、产品或软件等得不到法律的有效保护,在推向市场后被其他企业仿冒或侵权,研制该产品的企业很快便会无利可图,甚至可能无法回收R&D费用。因而,构建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是维护高新技术企业利益的核心工具和手段。此外,高新技术企业的高投入意味着,如果企业的生产规模与效益、投入与产出等不匹配,企业会面临巨大的财务风险。

第四,高回报性。高新技术企业如果创业顺利,通常具有极高的收益率。这种高收益性往往来源于内在化于企业产品的知识和技术的垄断性、排他性。借助于市场的需求和技术的垄断,给企业带来超出传统产业的垄断利润。

第五,创新性。高新技术是以最新科学研究成果为基础,通过代价高昂的研究和探索,促成技术和应用不断创新。高新技术在产品开发中的应用加速了高新技术的渗透和辐射,只有不断创新的产品才具有持续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创新过程的实质是技术知识的投入产出过程。无论是以新产品还是以新工艺出现的创新,其中都包含了新的技术知识。知识往往具有公共品的特性,即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创新正是由于包含了新的技术知识而具有一定公共品的特征,从而具有技术方面的外部性。可以说,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特征就是创新特性――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以及组织和制度创新。

第六,时效性。当代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高新技术成果不断涌现,而且从研制、开发到生产应用的周期也在迅速缩短,高新技术产品的生命周期也在缩短,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市场竞争的激烈、时间效益特性更加突出。只有及时将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高新技术产品才会有竞争力。

三、创新能力: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创新是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也是提升高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甚至惟一途径。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虽然近年发展较快,但总体规模小,高技术密集度、高附加值、高效益的优势尚不显著,国际竞争力不显著;企业传统的“重产品引进,轻消化吸收”、“重模仿创新、合作创新,轻自主创新”的模式导致创新能力尤其是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在国际分工中所处的地位和发展水平与领先国家尚有较大差距。

以软件产业为例,印度2005-2006财年软件出口236亿美元,整个产业产值达296亿美元;中国2005年的软件出口值为35.9亿美元。从软件外包业务看,我国的软件外包项目大多为低端外包出口,中高端的项目很少;以做数据录入、编码测试等工作为主,这不利于中国软件业的长期发展和做大做强。2005年中国软件外包服务市场规模达9.2亿美元,约占全球软件外包的2.3%;2006年达到14.3亿美元。在全球软件外包服务市场的竞争格局中,排名第一的印度约占有全球离岸外包业务50%的份额。这些数据表明,中国软件外包业整体规模与印度相去甚远。

为了改变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1.鼓励并培育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组织,提高高科技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强科研机构、大学与企业之间的知识交流,使之逐步形成企业创新能力的新知识和新技术来源。诱导企业通过学习和模仿,形成技术创新的新思维,以解决技术创新不足的问题。

2.注重创新人才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最为稀缺的创新资源,是决定创新水平的关键因素,也是企业创新的根本动力和竞争制胜的关键。因此,必须加强人才开发,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和引进自主创新带头人,形成企业多元创新人才结构。值得注意的是,大学在重视完成人才宽厚的基础知识储备的同时,更应重视让学生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学会独立地分析和思考。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科学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创新提供必需的能力基础,使创新型、创业型人才培养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只有培养出具备创新才能的人才,才有现实意义上的创新企业和创新产业。

3.构建良好的投融资环境。健全的风险投资体系和完善的资本市场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本要素,这是由高新技术产业的成长规律决定。时下技术创新不能够顺利转化为实业、不能够顺利实现创业,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融资困难。对于创业型的企业,特别重要的就是广义的风险投资,包括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基金,能帮助以技术人员为主的这些创业企业成长壮大。尽快建立健全风险投资、创业投资机制,通过产权抵押、知识产权专利入股等资本化操作方式分散企业创新的风险,确保企业创新的收益。

4.建立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现代产权制度。加快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进程,严格执法程序,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没有对创新产品知识产权的保护,就没有对创新者的利益实现保护,也就无法提高企业研发创新的积极性。明确市场与政府的职能,优化技术产业化的环境。

5.完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环境。政府的主要责任,就是要为创新和创业构建一个好的环境。强化对高技术企业的综合服务能力,重点发展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加快高科技园区、大学科技园、科研机构创业园、留学人员创业园的建设;加强孵化服务的公共技术基础设施平台建设。鼓励多种模式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介服务机构,引导以生产力促进中心、风险投资机构等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为科技型企业发展提供市场化服务平台。另外,政府还可以通过财税优惠、融资资助、研究发展经费补助等奖励措施或优惠政策来鼓励产品技术创新。

参考文献:

[1]刘友金:集群式创新与创新能力集成――一个培育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战略新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 2006,(11):22~29

[2]王雷高长春:小企业集群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路径依赖[J]. 软科学,2006,(5):109~112

第3篇:产品技术创新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技术创新;组合赋权法;创新能力评价

引言

创新能力的发展是新兴企业的当务之急,保持可持续的创新是创新型企业的首要任务[1],而对于创业型的高新技术企业来说,只有对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有系统的了解,才能在动态的创新过程中不断持续改进,优化资源配置,促使创新能力持续稳定的增长,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从而以综合公正的方法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是至关重要的。创新能力的评价包括两个重要组成部分: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2]。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能够以全面的视角审查企业创新过程,有利于企业发现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不足,优化企业资源配置。同时全面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能够为指导高新企业改进技术创新方向、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高技术创新水平提供基础和依据。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维度审视了技术创新能力,如拉里和柏格尔曼[3]从组织行为学出发,将技术创新能力认定为是组织能力、创新能力、信息获取能力、适应能力的综合;傅家骥等[4]将技术创新能力分解为创新资源能力、创新管理能力、创新倾向、研究开发能力、制造能力和营销能力等。由于目前在理论上对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有着不同理解,许多研究只是从技术创新产出这一方面来重点考虑,过于单一。国内外学者构建不同的指标体系并采取了不同的方法来评价技术创新能力。例如,文献[5]采用专家评分法对经营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评价,也有学者在多目标DEA投影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企业竞争力与技术创新能力的关系[6]。除此之外,刘慧玲等[7]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评价,也有学者采用层次分析法、变异系数法或者客观权重法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评价。在利用主观赋权法进行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和技术创新指标体系的选取上受到了主观因素的影响,专家知识占据了评价的主要部分,评价结果的主观随意性较强。而客观赋权法需要对指标体系中包含的大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其通用性和可参与性较差。为了更加客观合理地进行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本文在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的基础上,将两种方法进行组合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简称组合赋权法。

1评价指标体系

1.1技术创新能力

技术创新能力是管理者抓住新兴市场的盈利机遇,以获取商业利润为宗旨,通过知识创造、科技活动等重新组织企业内部生产要素,采取先进的工艺流程,建立科学高效的生产经营系统,最终成功推出新产品并使其商业化的全过程[8]。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的无形资产,能够指导企业寻求动态的竞争优势,为企业带来新的营业增长点。技术创新能力不仅仅是单一的线性过程,还包括了创意概念的形成、组织内增加客户和商业价值的创意概念的成功开发等整个流程。技术创新的整个流程包括根据确定的创新项目寻找需要的具体技术指标进行研究设计,创造出新产品,对新产品进行可行性评估,最后进行市场营销与推广使创新成果商业化。这一整个过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启动阶段、开发阶段和实施阶段。在技术创新的启动阶段,企业需要组织人力资源、技术资源、金融资源和信息资源投入,保证创新活动的顺利实施;在开发阶段,企业主要应加强研发和生产能力,加强创新项目的风控,促使各部门开展创新协作,同时提高市场营销能力,建立新产品的销售渠道;实施阶段主要是通过推广销售的方式来展现企业新产品的经济转化能力,可以直观地看到各种要素新组合后所产生的实际利润。本文从创新过程角度将技术创新能力分为三个方面:创新资源投入能力、创新实施能力和创新产出能力,并分别从各方面入手建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这种基于创新过程的技术创新能力是指企业结合市场需求通过知识管理产生新概念并将此概念评估后进行实际研究与开发,同时对研发出的新产品市场化来实现新概念的综合能力。基于组合赋权法,从创新过程角度出发的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在实际应用中较贴近企业实际,便于企业管理者采用。

1.2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基于上文对技术创新能力的界定,遵循可行性、科学性、可比性等指标选取原则,本文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现有文献回顾,考虑到各项指标的可行性,最终选出评价指标集。我们所提出的指标体系包括三个层次,涵盖创新资源投入能力、创新实施能力和创新产出能力等内容,共涉及十二项指标因素。(1)创新资源投入能力技术创新需要结合组织技术和人力资源来开展创新项目,同时提供金融资源支持突破式的新产品开发。技术资源获取能力是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和发展的关键要素。而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的综合素质又间接性地影响了资源的获取,员工是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尤其是技术研发人员。员工的综合素质也就决定了企业技术创新的速度、层次、质量和成本[9]。创新资源投入分为研发资源投入和非研发资源投入。研发资源投入主要包括研发经费、项目活动人员和研究设备,一般来说企业用于研发经费占总销售收入的比重可用来衡量经费投入能力;而企业管理、技术人员数量和研修、培训经费等可用来反映其人力资源投入能力;企业研究设计设备的价值比率可用于衡量设备投入量。(2)创新实施能力技术创新实施能力,主要包括新产品的研发制造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研发制造是通过将科学要素重新组合用于新产品的开发中,将研发的成果投入规模制造、转化为创造商业价值的批量产品的能力。市场营销能力旨在运用组织共享的知识、技能和关系资源来打通市场渠道和创造卓越的顾客价值,是一种资源整合过程[10]。衡量研发能力可以通过研发强度,即研发的投入资金总量来衡量。由于专利是研究开发的重要成果,所以专利数指标也是研发能力的反映。而生产设计方面可以用技术开发设备支出占企业全部资本支出的比重来衡量。市场营销能力可以通过营销费用投入强度来反映。(3)创新产出能力企业技术创新产出能力即新产品商业化后的经济利润转化能力,它反映了技术创新中所有技术、经济、知识要素组合、企业资源投入的实际成效,是评价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最直观、最有效的指标。衡量创新产出能力可以从以下指标入手:新产品销售收入、新产品销售百分比(新产品销售收入/总销售收入)、新产品产值率(新产品产值/企业总产值)和新产品的销售利税率(新产品实现的利税总额/新产品销售收入)这四个方面来衡量。依据上述分析,最终选出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集,具体包括三个层次,涵盖创新资源投入能力、创新实施能力和创新产出能力,各指标分布如图1所示。

2评价模型

在运用主观赋权法进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时,可以充分利用专家知识,但是决策者的偏好因素影响了权重赋值,而客观赋权法可以充分利用指标决策矩阵,但是脱离人的判断倾向有时不会被认可[11]。由于主观和客观赋权法都有其可取性,因此本文采用综合主客观赋权法的组合赋权法。本文将使用综合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的主客观组合赋权法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影响权重进行赋权。

2.1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AHP)是美国运筹学家Saaty提出的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分析方法。这种方法一般根据需要评价的目标影响因素的复杂程度,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通过获取定性和定量数据,获得各项指标的测度值,标准化后对研究者的主观判断进行客观量化[12]。AHP的具体步骤为:(1)建立判断矩阵通过对两两指标的比较,对同一层次中每个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进行判断,列出矩阵如下:(1)指数型判断标度的判断体系为:当标度=1时,表明两指标具有同等重要性;标度=3时,ai比aj稍微重要;当标度=5时,ai比aj明显重要;当标度=7时,ai比aj强烈重要;当标度=9,表明ai比aj极端重要。(2)计算单一准则下指标的相对权重。

2.2熵权法

熵权法是一种客观赋权方法,它的基本思路是根据指标变异性的大小来确定客观权重。一般来说,若某个指标的信息熵Ej越小,表明指标值的变异程度越大,提供的信息量越多,在综合评价中所能起到的作用也越大,其权重也就越大。相反,某个指标的信息熵Ej越大,表明指标值的变异程度越小,提供的信息量也越少,在综合评价中所起到的作用也越小,其权重也就越小[13]。熵权法的评价步骤如下:(1)数据标准化对每个指标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假设给定了k个指标X1X2X3...Xk,其中Xi={x}1x2...xn,假设对各指标数据标准化后的值为Y1Y2...Yk,那么:

2.3组合赋权法

确定权重本文的主观赋权法选用层次分析法,客观赋权法选用熵值法。由于主观赋权法可以反映评价者的直觉,但评价结果可能无法克服主观随意性,而客观赋权法可以弥补这一缺点,但又未充分考虑指标本身的相对重要程度。因此,在综合分析主客观赋权法的优缺点后,本文选取基于这两种方法之上的组合赋权法进行评价。

3应用实例

本文以FH通讯科技股份公司的数据为例[8],采用组合赋权法对企业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通过对不同层次的各个指标进行赋权,用AHP法确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各指标权重,再用熵值法计算相应指标的权重。通过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实际评价可以看出,该企业在创新资源投入的人员投入方面和资金投入方面做得比较好,技术开发和研究、拥有专利数方面也有其本身的优势。由于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该企业还是可以发挥其本身的研发优势,改善创新产出能力。更深层次地说,该企业需要提高创新实现效率,优化产品生产过程;重视市场营销这一环节,加强对创新成果的推广;提高新产品的生产效率,建立完善的新产品营销推广机制,保障新产品销售的顺利实现;同时提高企业知名度,保障创新成果市场化,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产出能力。

4结论

第4篇:产品技术创新的重要性范文

一、技术创新的定义及基本模式

(一)技术创新的定义

技术创新理论首先是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1912 年发表的《经济发展理论》中第一次提出,他把技术创新称作是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巴顿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核心是掌握专业知识的人、技术系统、管理系统的能力及企业的价值观等,这一观点揭示了技术创新能力的核心内容。[2]最后把技术创新的定义界定为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发新产品,提供新服务,提高产品、服务质量,从而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它对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生产成本的降低产品市场的占有率的提高及在消费者心目中地位的上升都至关重要。[3]

(二)技术创新的基本模式

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术创新的基本模式可分为转移式技术创新模式、模仿式技术创新模式、继承式技术创新模式、追赶型技术创新模式和合作型技术创新模式。转移式技术创新模式就是农产品加工企业利用国家或地区间的技术势差引发的技术转移进行技术创新。国家或地区间的发展进程有快有慢,因此,一些在发达国家淘汰,落后的技术在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可能是先进的高新技术,这就是不同地区的发展势差所引起的技术势差,通过这种技术转移,落后国家或地区可以用较小的代价获得新技术。模仿式技术创新模式,是指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模仿领先创新者的思路和创新行为,吸取其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引进或破译领先者的核心技术和核心秘密,并加以改进,生产出更富竞争力的产品,以取得经济利益的创新模式。继承式技术创新模式其技术的获取来自内部,技术重点是根据新的市场需求对传统的技术进行改进创新,从而研究开发出新一代的技术,这种模式的技术创新能最大限度地保持技术的连续性,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设备、基础设施以及配套技术和配套设施,大大降低技术创新和技术应用的成本,从而降低技术创新的财务风险。追赶型技术创新模式的实质是追踪科技产业发展的最新动态,以最快的速度模仿,开发出与领先型科技产品相类似的新产品,借助领先企业的市场开拓成果,以较低的成本分享一定的市场份额。合作模式可以是纵向合作———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也可以是横向合作———企业共同出资研发。[4]

二、技术创新对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的影响

(一)技术创新对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的有利影响

成功的技术创新是企业克服了技术创新中的重重困难而成功地开发了一门新技术或者是将原来的技术以一种新的方式组合成功,而技术创新对企业发展的有利影响也主要是从技术创新的成功这方面考虑的,主要有:第一,在以市场方向为前提的技术创新的成功,使企业的新产品在市场中容易被顾客所接受,从而企业的新产品就有可能在市场中占据一定的份额,在产品占领市场后可以迅速地回拢资金,并获得相对丰厚的利润。第二,企业技术创新的成功,可以使企业获得利润,按照惯性思维,企业会继续进行新的技术创新活动,以牟取更大的市场份额与利润。第三,技术创新的成功会使企业的技术人员与员工受到很大的激励,获得自我满足感。总之,技术创新的成功对企业来说不论是当前利益还是长远利益在一定程度上都是有益的,企业应该多促进员工进行技术创新。

(二)技术创新对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的不利影响

1.未来市场的不确定性。现在的市场瞬息万变,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时虽然做足了准备,进行了充分的市场调查、分析,但是企业不能保证在他们的新技术开发出来之后,市场就是按照他们原来进行的市场分析的方向发展,致使企业的新产品很难融入市场,进而影响企业对未来做出一个合理的规划与安排,并且即使市场走向未变,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果也很可能成为其他企业开展模仿创新模式的基石,在其他企业的新产品投入市场前,企业可以回笼部分资金,但当功能更全面的新产品研发成功并投入市场后,相比之下企业的产品就容易被淘汰,在这期间,企业回笼的资金不一定就能弥补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投入的资金,因而造成亏损。

2.对企业人事的影响。很多企业不是专门搞研发的,因此他们的技术人员不是集中在一起,而是分散在各个部门。企业要进行技术研发就得把他们集中在一起,这样就会打乱原来的人事分布,需要重新分配人员,但当企业在技术创新成功之后,企业并不是急于下一次的技术创新,而是观察新产品在市场上所占份额及顾客反映等,然后才会制定下一步市场开发计划,因此,这些技术人员在完成任务之后就得重新回到原来的岗位,但由于时间的间隔,他们融入这个角色还得有一个时间过程。另外,在技术创新前期,由于员工对创新的不了解和其他的原因,员工对技术创新会有一定的抵触情绪,不利于技术创新工作的展开。当企业的技术创新失败后更坚定了员工们要求保持现状的决心,企业很难进行下一步的技术研发工作。

3.企业会付出高额的技术研发费用。企业在进行技术研发时,会投入大量的资金,有企业回收的资金,也有企业通过融资得到的资金,技术创新的失败会使企业前期投入的资金无法收回,并且可能使企业的资金运转不灵而出现财政危机,从而影响企业的正常活动。

三、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术创新的困境

(一)农产品加工企业融资困难

资金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企业资金运作表现为企业的财务活动,是企业组织科研、生产和经营的必要条件,也是技术创新的关键要素,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不足,使得农产品加工企业很难进行技术研发、创新。农产品加工企业融资困难既包括市场融资困难,也包括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够。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普遍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低,资信程度不高,而银行从降低贷款的风险出发,不愿经营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贷款问题。资本市场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开放也才刚刚起步,农产品加工企业因其经济规模达不到证券市场的要求,农产品加工企业不能上市。

(二)技术创新人才的缺乏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一切创新活动都是以人为中心的,技术创新的关键是如何能使人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创新才能。因而人才的缺乏就变成了制约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而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缺乏人才表现在创新企业家、企业高素质的管理者、技术人员、技术工人、营销人员的短缺。许多农产品加工企业缺乏长远眼光,不能看到技术创新人才所带来的长远利益,忽视人才的长期培养与储备,致使技术创新人才的匮乏,相当一部分经营者缺乏创新意识和专业技术背景,大部分的科技人才都集中在大企业,而且由于知识参与分配落实难以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机制,农产品加工企业对人才的吸引远不如大企业,现有科技人员的流失也日益严重,而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多数优秀人才不愿意去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害怕自己的技术在农产品加工企业不能被重视。

(三)农产品加工企业激励机制不健全

技术创新激励机制是企业激励员工进行技术创新的导向,企业有了这种导向就会在员工中形成一种技术创新的文化气氛,员工们互相促进共同探讨技术改进与创新问题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凝聚力。但是,由于激励机制的不健全,比如,激励手段单一;缺乏有效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等,直接影响了企业员工的技术创新积极性,使得企业在创新方面很难有所突破。[5]

(四)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不明确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但是很多农产品加工企业的领导层缺乏对技术创新重要性的高度认识,对创新主体的角色意识淡化,观念陈旧,在技术创新上对政府和科研单位过分依赖,经营理念上注重短期效益,缺乏持续发展的思想,没有开展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外部机制上看,政企不分的情况未得到根本改善,地方政府没能很好地从计划机制下的直接介入式管理转化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服务,企业没有充分的决策权,创新的自主性受到很大影响,从企业内部看,制度再造缓慢,产权界定模糊,法人治理严重缺陷,经营者重速度、轻效益,不愿意向内挖潜、改造和创新,技术参与分配的创新机制无法形成。[6]在现实中技术创新与亏损并存,就意味着技术创新成为大部分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受到限制。

(五)农产品加工企业缺乏信息获取渠道

信息是技术创新的关键,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不能获得企业相关的技术创新信息,尤其是技术信息和市场信息。企业只有及时掌握可靠的科技信息,才能了解和洞察国内外同行业的最新技术动态和方向,作出及时、快速的反映。市场需求和取得市场效益是产品创新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准确掌握市场情况,才不会造成技术创新的盲目性。[7]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张技术创新的障碍是信息不灵,不能很好地寻找创新机会,更不能保证开发的新产品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四、针对技术创新的困境所应采取的措施

(一)准确预测市场需求容量的大小

企业无法精确地计算市场容量的大小,只能通过对现有市场的调查分析来预测需求的大小。在这个间段,企业的调查应该尽量地涉及到每一个细分市场,并抓住顾客的消费倾向,这样有利于比较准确地预测市场的容量大小,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指明方向。

(二)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扶持

1.制定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术创新的具体法律。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术创新的法律法规,这就难以规范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经营活动,不能保护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合法权益,无法充分激励农产品加工企业有益的技术创新活动,难以抑制对社会有害的技术创新活动。[8]因此,要逐步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术创新的法律体系,规范企业在创新过程中的各项权利、义务,使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能够在良好的环境内开展。

2.财政、税收政策的倾斜。农产品加工企业具有建设所需资金少建成周期短,决策机制灵活,管理成本低,能够适应市场多样性需求等特点,特别是在创新机制和创新效率上具有其他大企业无法比拟的优势。[9]但农产品加工企业势单力薄,需要政府制定政策来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政府可以考虑财政拨款,设立政策性贷款担保机构,专门为农产品加工企业申请贷款提供担保,对技术创新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专项贷款、贴息贷款等形式的筹资优惠,积极鼓励银行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融资。

(三)完善激励机制,吸引、留住人才

企业应自主培养人才,提高员工素质,可以通过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进行人才培训,帮助他们学习掌握市场经济知识、企业管理知识和科学技术知识等,也可以从外部引进高端的研发人才,为之提供较为优厚的薪资和优良的工作环境,充分发挥其在技术创新方面的骨干作用,对有良好素质与潜力的员工进行系统的业务培训,并适当给予进修、锻炼与考察的机会。采用科学有效的内部激励制度,让员工体会到自己出色的业绩成果反映在薪酬上的变化,对于自身有较大潜力或较大热情的员工,除给予薪酬上的激励外,应更多地给予培训及深造的机会,在企业内部为其指明或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道路。除物质激励外,对员工更需要采取精神层面或内部层面的激励,给予员工充分的信任,提供更有挑战性的职业工作,提升工作纵向负责的深度,对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树立企业学习榜样对象或颁发荣誉证书等。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进而激发创新的积极性。

第5篇:产品技术创新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破坏性创新;弱势品牌;品牌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1月3日

一、引言

在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当今社会,品牌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品牌竞争也成为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主流手段。行业先入者由于进入市场的时间早、占有当前市场份额大以及客户资源丰富等优势形成了独有的品牌效应,而弱势品牌面对市场中的强势品牌,提升企业的品牌竞争力已成为了弱势品牌的首要任务。破坏性创新是一种非连续的技术、产品、方法或商业模式创新,一般通过打破低端市场平衡和需找新兴市场等独特方式进入非主流市场,建立起新的客户价值结构,改变市场现有的竞争规则,破坏强势品牌的竞争优势基础,为弱势品牌实现品牌跨越式发展,冲击和赶超强势品牌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2015年,全球著名品牌咨询公司Interbrand了“2014年全球最佳100强品牌排行榜”,其中显示美国占了54%的比例,其中前6个品牌都为美国品牌,苹果和谷歌分别为第一和第二,中国“华为”品牌价值43.13亿美元,位居94位,成为榜中唯一的中国品牌,这也是中国品牌首次闯入百强。华为科技有限公司1987年创立,当时为一家香港公司销售生产用户交换机,那时的华为尚还不能称之为品牌,在过去的20多年里,华为更多的是维持性创新。华为通过两大架构式的破坏性产品创新在欧洲等发达国家市场获得成功,一个是分布式基站,一个是SingleRAN,SingleRAN被相关技术专家称作“很性感的技术发明”。华为通过破坏性产品创新从弱势品牌逆袭成为全球最佳100强中的一员,为其他弱势品牌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

二、文献回顾

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克莱顿・克里斯藤森(Clayton M.Christensen,1997)在《创新者的困境:当新技术导致大企业失败时》一书中第一次正式提出破坏性创新的概念。书中提到维持性创新的概念,即对现有主流商品未做性能上的本质改变,只是对产品性能进行升级。而破坏性创新打破了维持性创新的概念,在企业所提供的技术性能供给超过用户对技术性能需求的条件下,率先进入低端市场或新市场,放弃主流市场,避开主流市场用户重视的绩效属性,通过长期占有低端市场或新市场,从而在低端用户或新用户中形成新的绩效属性,属性组合产品或服务,再逐渐达到破坏或取代现有主流市场产品或服务的一类创新。Christensen研究的一个主要观点就在于破坏性创新将会打败维持性创新,最终会成长到主导市场的地步。

许晓明等(2008)认为只要新进企业率先进入了新市场,那么市场中的竞争规则就将会被彻底改写,强势品牌将被迫使实施以破坏性创新为起点的市场新规则。苏启林(2006)认为中国产业成长的关键在于用破坏性创新开发庞大的非消费市场,这将是推动 “中国制造”模式向“中国创造”模式转变的现实新途径。孙启贵等(2006)指出,面对冲击世界汽车行业的新一轮破坏性增长浪潮,充分利用破坏性创新机制并发挥其战略性是中国汽车业做大做强的可选之路。杨雪滢、白俊峰(2011)研究了破坏性创新对我国自主品牌竞争优势的意义和影响方式,通过深度剖析破坏性创新的理论框架,并结合破坏性创新对我国自主品牌的影响方式,寻找中国自主品牌企业的破坏性机会。以期利用其后发优势,提高自主品牌创新能力和水平,推动自主品牌竞争优势的形成,实现跨越式发展。王朝辉(2005)从市场营销的角度分析破坏性营销的六个步骤,研究了弱势品牌从各个层面分别进行破坏,从而超越市场中的强势品牌,建立自己的品牌竞争力。

目前,从破坏性创新的理论视角研究我国品牌发展的学者大多从自主品牌出发,研究我国自主轿车品牌,如比亚迪、长城汽车、奇瑞等。另一部分学者从手机行业研究我国破坏性创新,主要以小米、山寨手机研究为主。较少的学者从整个弱势品牌角度研究我国破坏性创新对品牌竞争力的提升作用。本文通过对现有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从品牌的技术创新和弱势品牌的破坏性创新两个方面分析我国弱势品牌通过破坏性创新侵入主流市场、进行低端市场和新市场破坏性,探讨通过破坏性创新方式提升我国弱势品牌竞争力的对策,同时为我国弱势品牌实践和应用破坏性创新战略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三、基于品牌的技术创新

通过技术创新来促进品牌的进一步发展已成为当前企业的共识。根据当前众多学者的观点,技术创新按照创新技术强度与创新市场结构变化可分为维持性创新和破坏性创新。现有品牌发展大多通过“引进――消化――再创新”的维持性创新来促进品牌发展,但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技术更新速度加快,破坏性创新的“非竞争性”、“初始阶段的低端性”以及“颠覆性”等特点,使得主流市场的强势品牌很难及时做出恰当的反应。破坏性创新在造成无数强势品牌消亡的同时,也为新进的弱势品牌提供了技术赶超的契机。

(一)维持性创新。克里斯滕森将传统创新模式称为维持性创新,因为这类创新旨在维持企业在市场上的领导地位,而不是颠覆其地位,通常由运作良好的行业领导企业开发。维持性创新主要满足主流用户需要,对已有技术的渐进式改进主要按照主导市场中的大多数用户所重视的方面进行,沿着主流市场主要顾客的需求曲线改进已有产品的性能。

我国品牌当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家电品牌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通过家电技术的维持性创新对国际家电市场进行技术跨越和替代。然而,90年代以后,随着大多数行业技术趋于成熟以及网络和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国际市场上技术变革不断加速,通过维持性创新实现技术跨越变得越来越困难。所以,采用维持性创新进行技术跨越的传统创新思维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我国品牌的发展。

(二)破坏性创新。破坏性创新描述了挑战或彻底取代已有技术、创新或设计平台。回顾整个品牌史,这种技术破坏性周而复始地发生,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已有技术被“新一波”的破坏式技术淘汰的情景。20世纪80年代的磁带后来被MP3所取代,现在苹果的ipod和iTunes又给音乐消费和视频消费带来了新模式。

破坏性创新将带来产品新性能、成本急剧降低、市场结构变化等改变。技术具有破坏性通常表现为通过成本更低的做事方式带给人们变革性改变,当这一技术成为主流,就会改变人们的做事方式。例如,360杀毒软件对一些基本功能免费提供,这对于传统消费杀毒软件是一种破坏。所以,破坏性创新挑战传统的做事方式,在市场上创造新的市场定位。对于维持性技术无法充分解决或迅速解决的问题,破坏性创新引入创新方式以使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破坏性技术提供了已有产品的替代选择,并且更灵活、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鼓励人们大胆尝试截然不同的方法,新方法的成功会对强势品牌的地位产生威胁,威胁的持续增加也会导致市场领导者的更替。破坏是一种持续发挥作用的力量,当新“价值网络”出现时,新的破坏者又会出现,随着新技术快速发展,破坏性技术也将会越来越多。

相比强势品牌,弱势品牌更容易实现破坏性创新。面对破坏性性技术挑战,强势品牌和弱势品牌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强势品牌为了维护其在市场中维持性技术的优势,保持行业领先地位,通常会选择坚持维持性创新,他们更加侧重对主流市场的分析,更重视开发已有技术的能力,造成强势品牌更容易失去通过破坏性创新获得新的市场份额的机会。而弱势品牌更容易对破坏性创新做出反应,有利于抓住破坏性创新机会,抢占新的市场份额。

四、基于弱势品牌的破坏性创新

根据对众多学者观点的梳理及对文献的总结可以得出破坏性创新从市场的角度可以划分为“低端市场破坏”、“新市场破坏”和“混合型破坏”。低端市场的破坏性创新令强势品牌逃避攻击。新市场的破坏性创新诱使强势品牌忽略攻击。

(一)低端市场破坏。低端破坏是指为无需高端市场看重的所有性能的目标消费群体提供破坏式产品。在产品过度满足特定消费者市场需要的情况下,产品改进速度超过消费者采用新性能的速度,破坏性技术以其提供性能比不上成熟产品性能的产品打入某一特定细分市场。这一细分市场上的消费者不愿意为某些可有可无的产品功能支付高价。一旦破坏者通过服务于原有价值网络中的低端市场在市场上立足,就开始着力提高其利润。这种破坏并非开辟新的市场,但它冲击了原有行业的商业模式和产品――通过低成本来吸引原来消费能力低的客户群体。例如,上网本对笔记本电脑的破坏。

强势品牌通常容易忽略利润低或无利可图的细分市场。随着弱势品牌破坏力度加强,强势品牌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小,最终弱势品牌通过破坏性技术满足最有利可图的细分市场需要,赢得主流市场的认可,取代强势品牌。

(二)新市场破坏。新市场破坏是向未曾购买强势品牌的产品或服务的目标消费群体提供破坏性创新产品。当一个新概念能够开发出新技术改进已有技术,使缺少资金或技能的消费者可以拥有产品,或者使顾客更便利地使用产品,这一新概念就有潜力成为新市场破坏性创新。由于新市场破坏一开始争取的是新顾客,在破坏性创新没有赢得主流市场之前,强势品牌将很难察觉到。

新市场破坏是通过发展挖掘新用户的消费能力,构造出新的客户价值曲线,以其不同于主流市场消费群体的新的初始消费者,开拓潜在的全新客户市场。佳能的台式复印机对施乐复印机的破坏就属于新市场破坏。

(三)混合型破坏。在实际生活中,破坏者除了只进行“低端破坏”和“新市场破坏”外,还很有可能同时进行低端破坏和新市场破坏,这种破坏就属于混合型破坏。混合型破坏是向未曾购买强势品牌产品或服务的目标消费群体提供性能不及已有产品的产品。这样既有可能是因为是新市场而使强势品牌忽略攻击,同时也因为破坏性创新产品的性能较低而迫使强势品牌逃避攻击。

克里斯滕森认为很多的市场破坏性创新都是混合型破坏性创新,是低端市场破坏和新兴市场破坏的组合体。例如,传统电视广播媒体面对分众传媒的破坏性冲击案例。分众传媒首创了中国户外视频广告联播网络,它最初的定位是在商业楼宇视频媒体,目标锁定于中高收入的商务群体,着重覆盖25~50岁之间的核心消费人群。产品线逐渐扩充到卖场终端视频媒体、公寓电梯平面媒体、户外大型LED彩屏媒体、手机无线广告媒体、互联网广告平台及数据库营销渠道等多个网络渠道。分众媒体以其精准的受众定位,有效的多网络营销得到了广大消费者和广告客户的肯定,对传统媒体形成了破坏性冲击。

五、基于破坏性创新的弱势品牌竞争力提升对策

(一)破坏性产品创新。破坏性产品创新是性能更佳或价格更低的破坏性产品或服务替代已有的产品或服务。破坏性产品创新对市场中的消费者和产品生产者都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它树立了新的服务标准、成本以及生产周期,完全改变了主流市场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消费行为。破坏性产品创新主要是由多个技术创新整合而成的新产品创新,是由技术可能性与市场选择相互作用下为消费者接受的满意产品。弱势品牌最主要的努力方向应该是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弱势品牌可以通过扩大新兴市场的规模来降低成本,从而实现提升品牌竞争力这一目标。

(二)破坏性技术创新。某些新技术取代已有技术,使价格更优、性能更能满足客户的基本需要,这种新技术就是破坏性技术、颠覆性技术。破坏性技术的成功运用要求破坏性技术创新者要具备识别未满足细分市场的能力。

弱势品牌可以通过确定“低端市场是否存在某些客户,他们愿意用较低的价格来购买性能较差但足够好的产品?是否存在某些非消费群体可以成为我们的用户,使得我们可以创建一个新的市场?对于有上述两种可能的市场,我们需要做什么来满足潜在用户的需求?”等来确定市场定位。一旦确定了目标市场,弱势品牌就可以通过破坏性创新技术取代已有的新技术,以更简单、更低价、更易用等新价值为市场带来全新的选择。

(三)破坏性方法创新。破坏性创新方法优于传统方法,通过提供性能更佳或价格更低,使品牌具有竞争优势。破坏性方法创新是以破坏性技术创新为基础,品牌通过拥有破坏性技术采用新的营销方式,降低经营成本,使竞争对手处于劣势。

(四)破坏性商业模式创新。在许多新的或现有的行业领域,以破坏性技术、破坏性产品或破坏性方法为基础,都能催生出一种新的破坏性创新,也就是破坏性商业模式创新。一般来说,商业模式的破坏是指销售什么产品、如何制造、如何分销和提供支持、产品卖给谁或不卖给谁等方面的破坏。依靠这种破坏性商业模式创新弱势品牌可能对强势品牌商业模式形成挑战或超越。

六、结论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品牌现有竞争优势只是暂时的。破坏性创新成为了弱势品牌实现地位赶超强势品牌的重要手段。强势品牌大多坚持维持性创新以保持其在行业中领导地位,而弱势品牌则更容易进行破坏性创新,进而通过破坏性产品创新、破坏性技术创新、破坏性方法创新、破坏性商业模式创新等方面超越强势品牌,使自己成为主流市场的领导者。

主要参考文献:

[1]Christensen,C.M.The Innovator’s Dilemma:When New Technologies Cause Great Firms to Fail[M].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Boston,MA,1997.

[2]许晓明,宋琳.基于在位企业视角的破坏性创新战略研究综述及应用模型构建[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8.12.

[3]苏启林.破坏性技术、组织创新与产业成长预测[J].中国工业经济,2006.11.

[4]孙启贵,邓欣,徐飞.破坏性创新的概念界定与模型建构[J].科技管理研究,2006.8.

[5]杨雪滢,白俊峰.破坏性创新与自主品牌跨越式发展[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

第6篇:产品技术创新的重要性范文

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在物质资源不断稀缺与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双因素影响下,企业发展模式变革的要求日益强烈,而且在知识经济的时代环境下,企业的发展战略逐渐由知识形态的技术要素取代了物质要素,技术创新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路径。同时,技术创新概念的引入对企业的管理将产生重大变革,特别是企业成本管理,传统的企业成本管理模式将无法满足以技术创新为导向的企业发展理念。如果企业一味只重视创新领域的扩展,没有对技术创新成本实施有效管理,优化配置企业资源,那么企业将无法通过技术创新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甚至可能会导致技术创新的失败。本文拟从产品生命周期的视角,重新定义技术创新生命周期成本的内涵,分析技术创新生命周期各阶段过程的产品成本动因,并提出有效的技术创新成本管理对策。

一、技术创新生命周期成本管理内涵

目前,我国很多学者对技术创新理论的研究日趋完善,很多的观点都得到了统一,认为技术创新是由技术创新的构想,经过研究开发或技术组合,到获得实际应用,并产生经济、社会效益的商业化全过程活动,大体上分为五个阶段:创新构思、创新评估、创新研发、创新成果商业化以及创新反思(宫兴国,2011)。任何一种技术创新行为都不能脱离这五个阶段,整个过程循序渐进,不存在越级以及逆向的技术创新行为。因此,从技术创新构思到创新反思,可界定为创新行为从开始到结束的过程,结合传统产品周期理论从“摇篮”到“坟墓”的理念,可从狭义的角度将技术创新看作一个完整的产品生命周期(杨亚萍,2008)。

因此,结合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技术创新过程各个阶段,国内学者依据不同的标准,对产品的技术创新生命周期作了不同的划分。比如梁莱歆(2010)从创新过程各阶段的成本构成不同和风险不同的角度出发,将技术创新生命周期划分为立项阶段、先行开发阶段、设计开发阶段以及工业试验四个阶段,强调以风险和质量控制为技术创新过程管理的核心,以目标成本的完整考核为终点的成本管理路径;陆卫国(2005)在技术创新原始过程的基础上,结合技术创新不同阶段资金需求的不同,将技术创新生命周期分为创新构思期、项目确定期、研究开发期、工业设计与产品试制期、规模投入与批量生产期、技术实现期等几个阶段;张劲松(2011)主要从产品生命周期过程中环境成本角度考虑,将技术创新生命周期分为五个阶段:设计开发阶段、材料采购阶段、产品生产阶段、产品销售阶段和废弃物处置阶段,认为环境成本将是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最需要重视与控制的成本环节。尽管各个学者对技术创新生命周期的划分有一些差异,但其共性在于都认为技术创新生命周期的划分其最终目的在于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管理与产品成本管理的有效结合,必须从技术创新生命周期各阶段的成本动因出发才能实现技术创新成本的有效管理。实现产品成本管理的有效控制,才能为企业技术创新行为提供有力支撑。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技术创新的成本管理要求,传统的成本管理过分注重产品的生产环节成本,没有拓展到技术领域和流通领域,缺乏市场观念(郭彤君,2008),而技术创新企业仅关心产品的生产成本是不够的,应对产品生命周期内发生的一切成本进行统一核算,将成熟的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理论引入技术创新成本管理,从过程观的角度,分析技术创新生命周期各阶段的成本动因并制定相应的技术创新成本管理措施。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考虑到技术创新不同生命周期阶段成本的特征,将技术创新生命周期过程重新划分为五个阶段:决策期、研发期、制造期、成果商业化期以及维护期。技术创新成本即在各个过程中因资源消耗转化而成的各种成本。

二、技术创新生命周期成本内容

由于资源环境约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因素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重要议题,造成企业技术创新生命周期成本管理涵盖的范围增大,技术创新成本呈现零散的特点,技术创新成本管理的难度随之增大,要求企业必须全面统筹协调各种影响技术创新成本的因素。按照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理论,可将技术创新成本分解为产品设计过程产生的成本、产品制造过程的成本、产品销售过程的成本、产品使用过程的成本和产品处置回收过程的成本,再对每个过程进行多任务分解,分析每个任务需要消耗的资源以确定技术创新成本构成(李世辉,2013)。

但是由于技术创新过程中伴随的不确定因素过多,譬如企业技术资源是否能够解决创新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技术壁垒,市场需求会因创新周期过长而变得无法把握,竞争对手是否会更早进入创新领域等等,造成在技术创新生命周期各个阶段成本管理时很容易忽略各项隐性成本,造成成本管理困难。因此,在做成本管理动因分析时,应该准确定位技术创新成本的源泉,将技术创新生命周期成本进行分类管理,并结合技术创新生命周期各个阶段所损耗的成本进行分析。笔者认为技术创新生命周期成本的承载者应该分为三种:企业成本、消费者成本与环境成本(郭彦斌,2010),如图1所示,这三种成本根据自身成本特征的不同贯穿于技术创新生命周期的各个过程。

企业成本即企业所承担的成本,譬如决策阶段的市场调研成本,研发阶段的人力投入成本,如雇用研究与开发人员的工资、雇员的培训费及解雇费等,制造阶段的设备成本、材料采购成本、人工成本,如设备购买费、设备折旧费、原材料费、办公设备费、加工人员工资等;同时还包括产品商业化阶段的营销成本、物流成本,如产品广告费、营销活动策划费、产品销售物流运输费等等(宫兴国,2009)。这部分成本属于显性成本,主要发生在研发决策期、研发期、制造期、成果商业化期四个阶段,完成了从产品设计到产品销售,从而企业获取利润的整个过程。

消费者成本本意为消费者所应承担的成本。在企业完成产品设计、生产以及销售之后,产品转接到消费者手中,产品的成本消耗本应该由消费者所承担,但是由于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强调服务的市场经济形成以顾客为导向的发展趋势,产品的售后服务水平成为消费者评价企业产品的重要参考因素。因此,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产品要想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不得不将用户所承担的消费者成本嫁接到企业中,而这部分成本往往是企业在成本管理中最容易忽视的隐性成本。它主要包括产品的使用成本、维护保养成本以及废弃物回收处置成本等(郭彦斌,2010)。消费者成本主要发生于技术创新生命周期的成果商业化期和维护期,以消费者的角度可理解为在获得产品、使用产品以及废弃产品过程中所产生的成本。

由于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环境的损害日益加重,国家对于建立生态经济的要求日益严格,强调可持续循环发展战略。企业面对日趋强化的环境约束,需要强化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对技术创新生命周期过程中环境资源的破坏承担主要的责任,即环境成本。这是目前企业最需要重视但是也是传统成本管理中容易忽略的隐性成本。而且,从创新产品的产生到消亡,环境成本贯穿于技术创新生命周期的整个过程。环境成本的引入使技术创新成本所涵盖的范围更广,所考虑的因素更多,造成成本控制更为复杂,主要表现为在控制产品成本最优化的同时又需对社会环境与产品使用者负责,形成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其中,环境成本的来源主要分两个层面:一是企业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废置材料的处置成本和某些消费者在产品使用后的回收成本;二是治理环境污染成本,产品从研发到使用,从企业到消费者,都可能形成例如污水、污气等环境污染,为长远可持续发展,企业必须为此而承担相关责任,付出治理环境污染的成本。因此,环境成本将成为未来企业发展过程中重要的成本构成因素。

三、技术创新生命周期成本归集

结合技术创新生命周期的决策、研发、制造、成果商业化以及维护五个阶段与企业成本、消费者成本和环境成本三种成本类型,本文从微观层面对技术创新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成本耗费进行了归集,将各个阶段的成本进行细化,力求技术创新的成本核算更加完整,从而保证在宏观层面成本管理能够更加趋向合理化。技术创新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细化的成本构成如表1所示。

1.决策期:CPDC=CMDC,其中CPDC表示决策成本,CMDC表示市场调研成本。由公式可知,在决策期,技术创新成本的主要来源是市场调研成本,其中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来源于企业做技术创新研发之前对市场需求、企业自身技术能力以及竞争对手状况等进行的市场调研活动所需的成本,以凭借调研情况决定是否开始创新行为;另一部分来源于环境市场调研。在生态经济要求下,企业必须考虑环境因素,强调产品的可持续性,考量产品无论在研发、制造还是在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以及评估环境成本是否会存在过度隐性增高项目成本的可能。决策期成本是决定技术创新后续所有阶段是否继续的关键性支出,只有投入足够的市场调研成本,明确技术创新的各项基本要求,才能保证技术创新行为的成功。

2.研发期:CR&D=CLC+CTPC+CPEP+CAC,其中CR&D表示研发成本,CLC表示人工成本,CTPC表示试制成本,CPEP表示环境污染预防成本,CAC表示废置成本。在研发期,最耗费的属于人工成本,人工成本可分为人力资源效率成本和资金成本。创新是需要大量人才资源、技术资源才能实现的复杂性工作,而技术员工由于知识资源的专业性也造成在产品研发过程中产品的单一性,也就是在产品未开发完全之前,员工无法兼顾企业其他产品的研发、制造行为,造成人力资源总体效率降低。而且技术型员工的工资都相对较高,造成人工使用成本增高,给企业在资金层面造成压力。因此,无论从人力资源效率层面还是资金层面,研发期间都需要耗费企业较多的人工成本;技术创新行为风险性高,目前国内企业创新能力总体偏低,创新成功率相对较低,在较长的创新周期下,产品研发过程中往往需要做大量的实验,所以企业需要准备大量的实验材料,因此将其称之为试制成本;企业在研发过程中需考虑环境因素,尽量符合生态产品的理念,在研发过程中尽量减少产品污染环境的可能性而造成研发成本增高,即所谓的环境污染预防成本;并且实验过程产生大量的废弃材料,为避免废料直接投入自然环境造成环境污染又会耗费企业的废置成本。研发期产品的设计将直接决定产品的制造成本以及相关的成果商业化成本和维护成本,是企业成本构成的关键阶段,可通过改善产品的设计以控制后续各阶段成本的大小。

3.制造期:CMC=CLC+CMPC+CEC+CAC+CEMC,其中CMC表示制造成本,CMPC表示材料采购成本,CEC表示设备成本,CEMC表示环境治理成本。制造期技术创新成本开始变得复杂,属于产品开始量产的阶段,总成本的大小主要依据产品量产规模。成本组成方面开始变得零碎。本文将员工工资以及设备使用培训费用等统一纳入人工成本,各种生产原材料纳入材料采购成本。制造期需要购买用于生产制造特需的某些设备机器、办公用品等,以及在制造过程中产生的相关设备折旧等费用,将其一起归纳为设备成本费。同时,在制造过程中会产生相关废品、废渣,又不可直接投入自然环境,所以也会产生相关的废置成本,而且在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等环境污染物在排放到外界环境之后会造成环境损害,企业出于社会责任,应该投入相关环境治理成本。因此,制造成本总的可由人工成本、材料采购成本、设备成本、废置成本与环境治理成本五部分构成。

4.成果商业化期:CCC=CMC+CLTC+CIC+CAC+CEMC,其中CCC表示成果商业化成本,CMC表示营销成本,CLTC表示物流运输成本,CIC表示安装成本。成果商业化期是唯一一个由企业成本、消费者成本与环境成本共同组成的阶段,是实现产品使用价值的重要阶段。企业只有将创新产品投放市场完成企业产品与消费者交易,才能为企业创造利润。本阶段企业主要花费在产品销售的营销成本,关系到企业产品是否能迅速占领市场,有相关的广告费、代言费、营销策划费等。同时,从产品投放到市场,继而到消费者手中的过程中,将伴随物流运输成本。某些产品由于使用功能的限制,企业还需要为消费者承担安装成本。废置成本与环境治理成本依旧贯穿于成果商业化的整个阶段。

5.维护期:CPSC=CLC+CRC+CLTC+CAC+CEMC,其中CRC表示维修成本。维护期企业成本将不会影响总成本的改变,企业主要承担消费者和环境治理的成本。在提供售后服务的过程中,需要相关技术人才解决产品使用性能上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时需要相关零部件进行产品的维修,因此将会产生人工成本与维修成本。并且,产品的维修一般发生于商家,对于某些大件物品,存在商家与消费者之间产品的物流运输成本,以及在维修过程中产生的相关废置成本与环境治理成本。

四、技术创新生命周期的成本管理对策

通过以上对技术创新生命周期各阶段的成本分析,针对技术创新不同周期阶段成本构成的复杂性,笔者为企业在进行成本管理时提出相关建议,希望能够对技术创新成本管理有所帮助。

(一)依据技术创新生命周期各阶段成本特点实施成本管理

由技术创新生命周期各阶段成本构成可知,每个阶段的成本构成都存在各自的特点,各阶段成本控制的重点都有所不同。因此,技术创新生命周期成本控制管理不能再单一依靠某一种成本管理方式,需要依据各阶段成本管理重点的不同制定相应的成本管理方式。

在决策期,需要依靠战略成本管理。该阶段作为技术创新整个过程的开始,需要全面考虑技术创新成本的影响因素,从整体的角度对技术创新生命周期成本作出整体规划,以判断后续技术创新行为能否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从而使产品的价格能被市场所接受;在研发期企业成本管理最为复杂的阶段,企业耗费成本的因素多,需要依靠风险成本管理与目标成本管理的集成成本管理模式。技术创新行为时刻伴随市场风险和技术风险,而且企业想要获得的收益越高,风险越大,很多企业经常面临创新失败的结果,如果研发失败,将导致企业所有的成本投入失去意义。因此,本阶段企业应该注重风险成本管理,尽量通过关键技术支出、技术人员支出、相关专利购买等方式规避创新风险。而且,研发期只占整个技术创新过程20%的成本,却决定整个技术创新过程80%的成本,主要因为研发设计阶段将会直接决定后续各阶段的成本支出,例如产品的设计将影响制造阶段所需的材料、设备等成本,产品商业化和维护阶段的产品废置以及环境保护等成本。因此,企业在该阶段注重规避成本风险的同时应该结合目标成本管理方法,由市场需求、环境需求等各因素来制定产品的预测成本,通过目标成本管理进行成本分解,以确定产品的研发成本,实现产品成本最优化。在产品制造期,企业要注重质量成本管理。企业在保证产品成本在可控制范围内的同时,又需保证甚至提高产品的质量,这需要企业支出一部分必要的产品质量成本,因此,协调产品质量与投入产品成为该阶段重点关注的成本管理。在成果商业化期和维护期,企业承担的成本在技术创新生命周期成本中已经不再占据太大的成本比例,主要承担消费者成本和环境成本,在产品销售和使用过程中根据产品出现的问题反馈到产品设计和制造阶段,进行产品的改进,实现产品成本的优化,以实现产品成本的事后反馈控制。

(二)基于目标成本管理,分配技术创新各过程的成本控制责任

技术创新行为是一个过程性行为,从决策期到维护期,每个阶段逐级递进。而且,上游阶段的成本控制将会对下游的成本产生影响,越处于上游的阶段,将对技术创新整个过程的成本产生越大的影响。因此,技术创新成本既要从整体的层面进行统一核算,实现成本的总体控制,又应该针对每一阶段发生的成本进行独立核算。本文认为基于技术创新成本构成的复杂性,应该从过程观的角度,针对每个阶段技术创新成本的不同,将各个阶段的技术创新成本进行分解,以目标成本管理为依据,将成本控制的责任下放到技术创新各个过程的负责部门,甚至每一个员工,实现企业成本控制的全员参与。具体说就是在实际目标成本管理过程中,依据各个过程的不同成本先进行目标成本责任分配,在每一个过程的结束阶段,将目标成本与实际成本相比较,寻找责任单位,根据各自实际成本与目标预算指标的差异,分析形成差异的原因,通过技术改进、采用更经济的工艺流程和设备、合理组织生产、加强企业内部制度建设等方法,借助于评价、奖惩等手段降低产品生命周期的成本费用,纠正脱离目标的偏差,实现各阶段的成本控制,避免下游阶段成本控制过度受上游影响而导致无法实现企业整体的成本控制(刘红霞,2002)。

第7篇:产品技术创新的重要性范文

我国农业现代化已进入全面推进、重点突破、梯次实现的新阶段。但要清醒地认识到,随着农业现代化深入推进,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深层次问题更加凸显。这突出表现在消费结构升级和农产品供应结构性失衡、资源环境约束趋紧与发展方式粗放、国内外农产品市场深度融合与农业竞争力不强、经济增速放缓与农民增收渠道变窄、发展动力转换与科技创新成果供给不足等五个方面。这些问题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集中交织,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亟待破解的难题。指出:“农业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我们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和依靠农业科技进步,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讲话立足农业现代化发展规律,深刻洞察农业科技进步对于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为破解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难题指明了方向。目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基础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先进制造与智能控制等领域产生的最新科技加速向农业渗透,催生了颠覆性的农业科学技术,对农业产生了革命性影响,推动了生物种业、食品产业、生物质能源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兴起和发展。“十二五”期间,我国农业科技突破了一批重大基础理论、方法和核心关键技术,集成推广了高效、节能、绿色等大批配套生产技术,数字农业、智能装备制造等方面也取得了积极进展,整体科技水平大幅跃升,呈现出领跑、并跑、跟跑“三跑并存”的局面,对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科技仍有较大差距,农业科技工作中仍存在不少体制机制问题,制约着农业科技创新及其成果的转化应用。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了当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目标任务,农业科研院所要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发展全局,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构建符合国情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努力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一支生力军。

二、准确把握创新驱动农业现代化的重点任务

在山东考察时强调,走中国特色现代化农业道路,要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农业现代化是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用现代科技改造农业、用现代经营体系推进农业的过程。在“四化同步”发展背景下,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必须构建以科技创新为主的动力机制。现阶段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面临两大历史性战略任务。一是顺应国内农业现代化规律和要求,坚持产业发展导向,加强重点领域的科技创新与成果应用,紧紧依靠创新驱动农业现代化。二是应对国际农业竞争和农业科技竞争,在战略必争的基础和前沿技术领域创新一批理论和方法,在受制于人的核心技术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大幅度降低技术对外依存度,建设创新型国家。把握科技发展大势,应对国际农业科技竞争,今后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工作的思路是:按照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部署和农业现代化建设要求,认真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这个中心和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大力推动自主创新、原始创新,充分激发各类主体的创新活力,着力构建以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方向的现代农业技术体系,不断提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强有力地引领和支撑现代农业发展。具体来说,“十三五”时期,我国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要突出以下重点。一是针对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客观现实和守住口粮绝对安全的底线要求,进一步加强动植物新品种培育和绿色增产增效模式创新,力争打破大动物品种和高端设施园艺作物品种长期被国外垄断的局面,有力支撑粮食及重要农产品生产发展。二是针对需求“量质双升”、食品安全隐患多、供求结构失衡的突出矛盾,进一步加强农产品优质化、安全化和营养化全产业链科技创新,有效引领农产品提质增效。三是针对生产成本和农业污染居高不下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加强绿色化、低碳化、生态化技术的研发和集成应用,降低资源利用强度,提高循环利用效率,引领和支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现代农业发展。四是针对组织化和规模化发展的现代农业发展趋势,加强农业信息化、机械化关键技术创新,探索适合小规模条件下的智能作业、智慧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发展模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主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五是针对全球农业转型升级加快和农业新兴产业异军突起的外部挑战,系统部署基础和前沿技术领域的原始创新,加强基因资源高通量规模化发掘和利用技术、农业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农业新材料技术、农业机器人等创新研究,不断取得理论、方法和技术的重大突破,有效降低农业技术的对外依存度,发挥科技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为落实上述农业科技创新重点任务,当前农业科研院所要以推动我国现代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为目标,深入组织实施一批现代农业科技行动。一是“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科技行动。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部署建设农业领域的国家实验室和科研中心,加强高光效育种、绿色投入品、智能作业机械等农业技术研发,为农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发展奠定基础。二是优质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行动。加快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控制等成果转化和技术应用,提高农业生产标准及其生产覆盖面,确保农产品优质化和百姓“舌尖上的安全”。三是绿色化生产科技行动。落实“一控两减三基本”部署,集中集成应用一批耕地有机质提升、新型智能肥料、纳米农药、节水控污、生态养殖、废弃物循环利用等技术,促进农业的绿色化和效益化转型。四是养殖业提质增效安全科技行动。加强大动物品种、水产动物品种选育和重大疫病防控等核心技术研发,加快优质牧草资源开发、秸秆饲料开发、水产健康集约养殖等技术体系研发,大力发展畜牧水产品精深加工技术,促进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

三、深入持久地推动农业科技创新

第8篇:产品技术创新的重要性范文

技术创新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不竭动力。大力推进技术创新,是**全省工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措施。

**是技术创新取得重大成就的重要时期。全省深入贯彻"科教兴省"战略,积极实施国家经贸委《技术创新工程》和《浙江省**工业交通技术发展纲要》,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有力促进工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主要表现:一是关键技术攻关有突破,产品技术含量稳步提高。围绕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突破工业生产中的35项关键技术,实施了国家和省重点技术创新项目计划、国家重大装备国产化创新项目计划,一批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达到20世纪90年代末的水平。开发成功部级新产品303项和省级新产品6744项,**年新产品产值率达到11.41%。二是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加快,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建立了6家部级企业技术中心和12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产学研联合开发产生丰硕成果,县(市)及企业技术创新试点取得新的经验。初步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政府引导和社会各方参与的技术创新体系。三是技术创新机制逐步完善,企业创新动力明显增强。探索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技术创新机制,初步实现了技术创新由政府推动向企业自主创新转变,初步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投入机制、运行机制、激励机制。四是促进了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了企业竞争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一大批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到**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的17.5%,比**年提高了近5个百分点。

五年来的技术创新实践充分表明:注重企业技术创新与工业结构调整相结合,是促进技术创新自身发展的战略要点;坚持产学研合作创新为主与企业自主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是促进技术创新的基本路子;加强技术创新与企业改革改组相结合,是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技术创新机制的重要保证;抓好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是构筑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的关键环节;突出重点,点面结合,整体推进,是促进技术创新的有效方法。

当前技术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技术创新的观念和方式不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技术创新资源的市场配置能力还不强,技术创新投入还不足;不少企业缺乏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体系与运行机制不完善;政府对技术创新的指导方式有待进一步改进。

**时期是浙江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也是技术创新的大推进时期。技术创新面临新的世界科技和经济发展环境,机遇和挑战并存。一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技术创新压力加大。产品和技术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研究开发的成本越来越高,技术升级和产业升级的步伐越来越快,技术创新水平越来越成为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关键。二是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亟待提高。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开放型经济发展和技术竞争、产业竞争进入一个新阶段。大力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大力开发和推广运用有助于形成竞争优势的关键技术,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是企业在更高层次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分工、提高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三是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区域经济综合实力竞争全面展开。沿海发达省市为争夺新一轮竞争的制高点,普遍加大技术创新和工业结构调整力度。积极应对挑战,在原来的体制优势和先发优势的基础上构建新的技术优势和产业优势,是进入新时期浙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技术创新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与原则

技术创新的指导思想是:突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深入贯彻"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方针,以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健全技术创新机制,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和升级,推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全面提高全省经济整体素质。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技术创新工作把握好以下原则:

--坚持体制创新与技术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利用浙江体制创新的优势,充分发挥广大企业的创新活力,推进技术创新。以体制改革开道,进一步集聚国内外技术创新资源,加快建立技术创新的新机制,不断获取技术创新成果,形成技术创新的集成优势。

--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的原则。在全面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提高企业总体技术水平的基础上,重点选择一批应用面广、产业关联度大、作用力强的共性技术和高新技术,特别是对传统产业升级具有战略性、关键性、基础性的共性技术,集中科技资源,重点攻关突破。

--坚持跨越发展与有序发展相结合的原则。既遵循技术发展和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稳步推动由低而高的技术升级和产业升级;又按照发挥后发优势的要求,力争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重点在具有一定基础和发展潜力的技术领域,瞄准世界先进技术发展前沿,集中力量组织技术攻关,推广运用高新技术,实现技术发展大跨越,加快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步伐。

--坚持政府引导与全社会推动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完善产学研联合开发体系和运行机制,提高技术创新的整体能力。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改进和加强政府在技术创新中的引导作用,不断完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增强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

(二)主要目标

--基本建立适应市场经济需要、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技术创新的投入机制、运行机制、激励机制,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到**年,全省技术进步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5%以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全省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18%;工业新产品产值率达到15%。

--到**年,50%的主要传统工业生产技术达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际先进水平,10%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80%达到同期国内先进水平;重点传统产业和骨干企业的主要技术装备达到20世纪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传统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年均提高15%。

二、主要行业技术创新重点及关键技术

(一)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重点

开发以数字通信设备、接入网设备为重点的网络及通信技术产品;开发以软件、信息系统为主的计算机软硬件产品;开发以光有源与光无源器件、光通信设备为主的光电子、光通信产品;开发以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音视频产品为主的信息家电产品;开发以集成电路、片式元器件为主的微电子产品;开发以高档磁性材料、单晶硅材料、光纤预制棒、压电材料、声表材料等功能材料为重点的新型信息材料。

关键技术:应用软件技术;微电子及光电子技术;数字、网络及通信技术。

(二)机械工业技术创新重点

发展高档豪华大客车、专用车和大排量摩托车及新型发动机,开发为轿车、微型车、重型车配套的关键零部件及大型汽车模具;开发城市污水处理成套设备,工业废水处理成套设备,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及综合利用成套设备,大型空分成套设备,发电与输变电成套设备,冷热源与通风成套设备以及新型纺织成套装备,制药化工用成套设备,高档印刷、包装成套设备;开发工厂化农业成套设备;开发以设计智能化、加工过程柔性化和整体管理集成化为特征的智能集成制造系统;开发加工中心、数控机床及专用成套加工设备;开发高精度轴承、高温高压特种泵阀、智能低压电器等机械基础件;发展出口特种船舶。

关键技术:光机电一体化技术;优化设计与集成制造技术;激光加工及先进热加工技术。

(三)化学工业技术创新重点

开发氟化工材料,有机硅材料,新型工程塑料和密封材料;开发高效低毒、安全的化学和生物农药新品种以及农药新剂型;开发高效催化剂,各类新型助剂,高档颜料、染料、涂料和农药、医药中间体;开发生物化学品、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电子化学品、造纸化学品、工业表面活性剂、信息材料等新领域精细化工产品。

关键技术:新型催化及合成技术;精密分离提纯技术;生物化工技术。

(四)医药工业技术创新重点

开发医治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老年病及抗感染的新药;开发生物工程药品;开发控释、缓释等新型制剂;实行中成药二次开发;开发新型医疗器械和医用材料。

关键技术:新型制剂及辅料技术;基因工程技术;中药提取纯化技术;新型医疗器械制造技术。

(五)纺织工业技术创新重点

开发功能性纤维、差别化纤维、复合型纤维、多种纤维混纺纱线及面料;开发大豆蛋白纤维技术;开发以土工合成材料、汽车用纺织品、高档粘合衬、高性能多功能过滤材料为重点的产业用纺织品;开发高保真、数字式喷射印花丝绸产品;开发高档真丝复合丝及面料。

关键技术:化纤仿真、天然纤维开发及织物后整理技术;多种纤维混纺交织复合印染技术;产业用织物和复合织物制造技术。

(六)轻工业技术创新重点

开发食品新产品和海洋生物食品;开发食品保鲜、保藏和增进食品风味的新型酶制剂;开发工业技术配套用纸、特种纸及高档纸板;开发新型的洗涤用品;开发节能高效电光源产品和高性能电池;开发智能化、节能型、环保型家用电器新产品,发展模糊控制技术、变频技术,开发家用电器中的各种传感器关键部件;开发具有防水、防油、防污功能的高档服装革,具有阻燃性、耐光性的汽车坐垫革等汽车工业用革,高档家具装饰用革;开发新型农用塑料、包装塑料、建筑塑料和工业及工程塑料制品。

关键技术:食品加工保鲜技术;以表面涂装为核心的表面处理技术;新型助剂的开发和应用技术。

(七)建材工业技术创新重点

开发特种水泥、商品混凝土外加剂;开发以混凝土砌块、高强度轻质墙板等为重点的新型墙体材料;开发以塑料管及配套管件、建筑涂料、防水材料、建筑用硅酮结构胶为重点的新型化学建材;开发以建筑卫生陶瓷及五金配件、竹木制品为重点的新型装饰装修材料;开发以玻璃纤维、高强度玻璃钢、特种陶瓷、特种玻璃为重点的无机非金属新材料。

关键技术:新型墙体材料和混凝土添加剂生产技术。

(八)冶金工业技术创新重点

开发电子引线框架铜带、水箱铜带、变压器用铜带、超长冷凝管、内螺纹高效节能管;开发低合金钢、合金钢和稀土材料、金属功能材料、新型耐火材料及硅材料;开发高纯金属和高精度金属箔;开发铜锌物料鼓风炉炼铜锌分离技术。

关键技术:炉外精炼技术。

(九)共性的关键技术

清洁生产及环保技术;纳米材料的应用技术;新型节能降耗及可再生资源利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

三、推进技术创的主要措施

(一)创新观念和工作方式,加强规划指导

切实把技术创新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以新的观念和新的方式推动技术创新工作。技术创新运行机制,从政府推动、政策扶持为主向政策引导、企业自主创新转变;技术创新管理,从常规管理向符合国际惯例转变;技术创新方式,从抓项目为主向抓项目和创新体系建设并举转变。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经贸部门与各有关部门密切合作,协调动作,努力解决技术创新工作中的突出问题,积极推进技术创新工作开展。根据当代科技发展的趋势,结合本行业、本地区工业发展和技术创新的实际,组织制定并实施技术创新规划,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措施有力、实效明显。

(二)突出重点,抓好专项

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关系我省**产业发展的25项关键技术,集中力量抓好一批部级重点技术创新项目和6个省级重点技术创新专项滚动计划(即新材料专项,产学研联合专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创新专项,工业信息化专项,先进适用技术专项,工业可持续发展专项等)。实施6个省级重点技术创新专项,在我省具有相对比较优势行业和企业形成新的竞争优势,使这些领域的技术水平、产业化程度等方面走在全国的前列。继续编制实施部级重点新产品试产计划、省级重点高新技术产品试制试产计划,在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开发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产品。

(三)加大政策引导,完善投入机制

加大财政、税收、金融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对有利于产业优化升级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推广应用的重点技术创新项目,政府在资金上给予重点扶持。鼓励企业加快设备折旧,企业年综合折旧率可达12.5%,重点骨干企业综合折旧率经主管财税机关核准可加速30%,高新技术企业可达到25%,中试设备折旧可再加速30-50%。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投入机制,运用税收政策,鼓励企业增加技术创新投入。稳步提高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省"五个一批"重点骨干企业可按销售收入的1%提取,高新技术企业可提取3%。拓宽融资渠道,逐步建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融资担保制度。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技术创新,加快形成以社会资本为主体的风险投资体系。

(四)加快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增强创新能力

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及运行机制。重点抓好部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争取建立各具特色、运作有效的100家示范性企业技术中心,并在**已建立6家部级企业技术中心的基础上再发展一批。对已建立的企业技术中心实行动态管理,加强工作指导和支持力度。加快推进重点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开发体系建设,以重点企业为依托,建立若干行业技术创新基地。**争取建立100个产学研示范联合体,探索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形成以企业为主体、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广泛参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一体化运行机制。大力发展技术创新的各类中介机构和服务体系,建设100个面向行业和中小企业的技术服务中心。充分利用现有科技、教育、人才、产业基础和信息等优势,建立技术开发与推广服务、信息服务、融资服务、技术创新咨询服务、法律服务等服务功能强、辐射作用大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创造条件,加快我省产品创新中心的建设。鼓励各类中介服务机构举办技术创新专题活动。

(五)扩大对外合作交流,优化科技资源配置

在技术创新各领域广泛开展对外合作与交流,特别是加强区域性技术创新合作,加大与国内外技术创新机构的交流。重点选择若干领域加强和国际著名创新机构的合作,积极引进跨国公司来我省创办研究机构或创新中心。鼓励企业与跨国公司、国内外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合作建立各类技术开发中心;鼓励企业通过技术贸易与国外企业建立"动态联盟"等方式,开展国际技术创新合作;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到发达国家建立研究开发中心,充分利用国外各类创新资源,提高技术创新的国际化程度。

第9篇:产品技术创新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比较优势;自主创新;技术;风险性 

1 比较优势理论的局限性

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要点是:无论是生产力水平高还是低的国家或地区,按比较利益原则参与国(区)际分工和国(区)际贸易都可得到实际利益。即在所有产品生产方面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与地区没必要生产所有产品,而应选择生产优势最大的产品进行生产;在所有产品生产方面都处于劣势的国家或地区也不能什么都不生产,可选择不利程度最小的产品进行生产。这个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回答了没有任何绝对优势的落后国家和地区所客观参与的分工并从中获利问题 。

在当代,科技不断发展,知识越来越密集,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时代,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却是以劳动密集型产品和知识密集型产品之间的交易为特点。冈纳.缪尔达尔曾说过:“贸易所起的作用(一般来说)具有一种有利于富裕的和进步的地区(以及国家)而不利于欠发达国家的倾向”。穷国从贸易中获取的利益不仅少于富国,而且穷国变得更穷,假如因为富国变得更富的话。而且,自由贸易本身甚至会有助于使不发达地区以及国家的停滞永久存在。 

可见,作为短期策略,比较优势理论是可行的。但是,发展中国家如果长期奉行以初级产品为主的出口导向政策,极可能导致技术上落后,经济上受压制,那么缪尔达尔的话未必不会出现。

在综合国力竞争愈来愈体现为科技竞争的新形势下,企业的生存、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较量,日益集中地表现在科技竞争方面。科学技术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而自主创新能力又是国家和地区竞争力的核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支撑,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支撑,是提高发展中国家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支撑,也是发展中国家进行赢利的国际贸易的可靠保证。

2 典型的发展中国家崛起实例分析

韩国,在结合间接引资、产业提升政策的情况下,实行出口导向发展战略。在政府主导型市场机制下,推进了经济快速发展,韩国于上世纪90年代末进入发达国家行列。我们要注意到,韩国,在实行出口导向发展战略的同时,通过引进外资,实行技术创新,从而提升产业,这样反过来又有利于出口。1960年韩国的出口构成中,初级产品占64.4%,将近40年之后的1999年,这个比例下降到2.7%,而制造产品已经达到91.5%,特别是技术含量高的复杂产品已经占总出口的62.7%,远远超出简单产品的比重。

从上述例子中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韩国的发展,不是简单的出口进口带来的。他们在进口商品的同时,进口技术。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和培养各种技术人才,然后进行产品的升级,再出口。从而将短期的贸易利益长期化。这也是本文所要阐述的中心问题:走自主创新之路。

3 技术创新的特征

3.1 风险性

技术创新是一个具有很大不确定性的随机过程,这个过程必须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是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技术创新活动的投入和结果不存在简单的正相关关系。据统计,大约有90%的创新最终在进入市场之前夭折,技术创新具有较高的风险性。

3.2 在技术方面的首创性

首创性是自主创新追求的目标。新技术成果具有独占性,在技术开发的竞争中,真正法律上的成功者只有一个。在同一市场中,非首创性的自主创新是没有意义的,自主创新项目必须将技术上的首创性作为努力追求的目标,才有可望获得成功。

3.3 社会溢出效应

在技术创新过程中要投入大量的科学技术资源、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需要社会上众多人群的共同努力,才能生产出新的物质产品和知识产品。而且创新成果不局限于一国一地范围内传播和共享,重要的创新将迅速扩散到全球,为全社会共同享有。

3.4 在知识和能力支持下的内在性

知识和能力支持是创新成功的内在基础和必要条件,在研究、开发设计、生产制造、销售等创新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相应的知识和能力的支持。自主创新不仅是内生的且创新持续过程也主要是依靠自身的力量推进的。另一方面,自主创新过程也为创新者本身提供了积累知识和能力的良好环境。

3.5 在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上的显著性

综合国力的竞争本质是科技实力的竞争。目前,全世界86% 的研发投入、90% 的发明专利都掌握在发达国家手里。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凭借科技优势和建立在科技优势基础上的国际规则,形成了对世界市场特别是高新技术市场的高度垄断,牢牢把持着国际产业分工的高端,获取超额利润。我国许多产业尽管在规模上不断扩大,但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失去了许多应得的利益。

4 自主创新的对策

4.1 把知识产权战略纳入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完善的知识产权制度是鼓励自主创新的重要保障。因此,要把知识产权战略纳入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以强化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要切实完善知识产权制度,把完善知识产权制度提到科技、经济、文化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综合运用法律的、经济的和行政的手段,引导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充分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增强全社会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活力。

4.2 通过政府采购促进自主创新

随着政府采购规模的不断扩大,许多国家都注重运用政府采购手段来促进自主创新,扶持本国产业发展。如《购买美国产品法》规定,凡是使用纳税人的钱采购商品,必须优先购买纳税人所办企业生产的产品,只有当本国企业不能满足需要时才允许进口。在日本,对社会公众有利害关系的招投标项目,一定要有行业协会的推荐,其用意在于支持和鼓励采购本国产品。但在我国,目前对使用进口设备实行减免税,而对购买国产设备缺乏激励政策,这是一种逆向调节,不利于国内自主品牌的发展,必须完善相关措施。

促进引进与创新协同发展克服重引进、轻消化吸收的现象,充分利用国外先进技术资源,依托重大项目,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妥善处理好引进与创新之间的关系,把吸引外资与产业、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相结合,制定相应政策,引导外资更多地投向高新产业和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高起点引进技术,重点引进专利技术、软件和必要的关键设备,加强对关键性、战略性技术的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增强持续创新能力,增加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