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养殖业技术培训范文

养殖业技术培训精选(九篇)

养殖业技术培训

第1篇:养殖业技术培训范文

自2006年生猪及其产品价格在政策的调控下走出低迷局面以来,畜牧业就呈现出生产成本持续上升、疫病防控难度逐年加大、销售价格不断突破新高的态势,越来越多地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成为社会投资热点之一,而具有品种优良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模化、防疫规范化、管理标准化、粪污无害化等特征的现代化畜牧业在此机遇下得以快速发展。这种局面也同时带来了投资盲目跟风、疫病风险认知不足、后续发展资金短缺、信息渠道不畅、技术人员缺位等问题。在这种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形势下,加强现代畜牧养殖技术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近年来在基层积极组织、参与阳光工程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乡土人才培训、技能鉴定培训等多种形式的培训工作,年培训人员1 200人次以上,对当前形势下加强现代畜牧养殖技术培训进行了分析与思考,供参考。

1 当前基层畜牧技术培训工作现状

(1)能够开展现代畜牧养殖技术的培训机构。当前具有培训职能的单位众多,除畜牧部门外,还有执行阳光工程培训的机构、劳动力转移培训机构、组织部人才办、畜牧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移民局、科协、畜禽养殖专业经合组织等,这些具有培训职能的机构均会根据业务项目需要或者村组群众要求,开展或集中学习、或到户现场指导、或组织外出参观等形式多样的培训,基本每年都能够对有发展需要的区域实现全覆盖,并有争取培训名额和经费,争抢培训区域重复开展培训的趋势。

(2)培训机构的师资力量。畜牧部门、畜牧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畜禽养殖专业经合组织、种畜禽繁育公司等一般有自己的师资力量,能够独立开展现代畜牧养殖技术培训。执行阳光工程培训的机构、劳动力转移培训机构、组织部人才办一般采取聘用畜牧部门技术人员或者委托畜牧部门直接开展相关培训。

(3)受训人员的分类。接受现代养殖技术培训的人员初步可分为农村基层干部、一般散养户、规模养殖户业主、畜牧专业技术人员等四类。

农村基层干部为满足工作需要,更倾向于掌握国家政策、市场行情走势、养殖技术概论,对各种培训兴趣较为浓厚;一般散养户对身边规模养殖户的生产现状较为好奇,愿意接受诸如仔猪补铁、家禽育雏、防止应激反应等简单易学的知识点;规模养殖户业主和畜牧专业技术人员对畜牧产业发展新模式、新产品、新品种、市场信息、国家政策、行业发展现状等热情度较高,愿意接受各种方式的培训,从畜牧产业发展来说,他们是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时间内现代畜牧养殖技术培训的主要受训人员。

(4)当前易为受训人员接受的现代畜牧养殖技术。易为受训人员接受的现代畜牧养殖技术的基本要素是要能够达到一听就懂、一看就明白、一学就会。湖北省畜牧兽医局近年来总结推行的各种家庭化养殖模式具有这个功能并符合现代化畜牧养殖技术培训要求,如生猪“150”模式、蛋鸡“153”模式、养牛“165”模式、养羊“1235”模式、肉禽“156”模式等养殖模式可根据建设场地和资金预算做适度调整,易为受训人员接受。对大规模养殖场开展工厂化流程的无公害养殖模式,能够帮助企业迅速走上正常轨道,也是需要培训的重点内容。

(5)培训方式。当前开展培训的方式主要有集中授课、现场指导、外出参观、现场实践等四种。从襄阳开展培训的效果来看,对新建养殖场做现场规划指导,带领规模养殖场业主和技术人员参加种猪拍卖会、观摩市内外新建的规模养殖场等参观活动,安排新建规模养殖场人员进入良友公司、神童公司等现代化猪场跟班学习活动,这些更能够帮助受训对象牢固地掌握培训内容。而自2011年开始,襄阳市畜牧技术人员充分利用借助投影仪开展集中授课也能够基本达到授课目的,但更大程度上还要取决于授课老师对现代畜牧养殖技术知识的占有量。

2 当前畜牧技术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1)基层师资力量业务能力有待提升。从目前形势来看,年龄较大的技术人员存在着知识老化、不会使用电脑及投影仪等光电教学仪器、掌握现代畜牧养殖技术不够等问题;较为年轻的技术人员或者因实践经验不足不能做到让受训人员满意,或者虽对现代畜牧养殖技术掌握较好但停职外出到企业去发展。

(2)基层畜牧部门培训经费不足。畜牧部门开展技术培训的经费是从畜牧技术推广公益职能经费中列支,没有利用项目支撑的专项培训经费,大多数情况下只好参与其他机构的培训工作达到自己的培训目的。

(3)基层缺乏现代培训仪器设备。要能够达到有效培训目的,师资人员必须借助照相机、摄影机、电脑等收集到大量有效的信息,并利用投影仪对受训对象开展深入浅出的培训。但是目前没有信息表明有相关的项目对基层畜牧部门给予现代培训仪器的完善配套。

3 对加强现代畜牧养殖技术培训的建议

加强现代畜牧养殖技术培训,必须从构建培训机制、解决培训经费、充实培训内容、补充培训队伍等方面入手,形成领导重视、机制健全、实用人才有较强带动性、示范基地布局合理的良好局面。

(1)加强领导,提高思想认识。首先要从省级农业主管部门开始进一步提高对现代畜牧养殖技术培训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从畜牧系统自上而下的安排项目支持,解决培训经费和培训器材不足的问题;其次要从体制上破除基层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只有防疫监督员,没有技术推广员的尴尬局面;三是要充分利用政策宣传、市场引导、利益驱动等手段,大力宣传现代畜牧养殖的政策措施、先进经验、优秀典型和实施效果,大力宣传科技培训的目的与意义,鼓励、动员农民参加培训,营造科教兴牧的良好社会氛围,激发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

(2)改进培训方式,增强受训对象的培训针对性。一要做好培训前的摸底工作。按需施教,不能“一厢情愿”定题目,无论是制定培训计划还是实施培训计划,开展具体的培训,都要面向生产需求,对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规模以及开展培训的时间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分析,进而明确培训目标,制定具体可行的培训计划,以增强科技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二是完善机制,多样教学。从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出发,针对成人的特点和不同培训对象的实际,分别开展以阳光工程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培训为重点的培训,同时重点加强产业示范基地建设,通过产业带动增强培训的实际带动能力。

(3)整合资源,加大培训力度。成立由市畜牧技术推广站管理的、市内畜牧系统中级职称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现代畜牧业培训工作小组。一是统筹规划,接受各种培训委托,并据此制定培训规划和内容;二是统筹安排人员,分别集中上课,再针对培训情况到实地现场培训,分类指导;三是邀请专家到地方上课,传授新知识、新方法、新理念等;四是抽调系统业务骨干参加知识更新培训。

(4)加大投入,提高农民培训的积极性。建议市财政将农民技术培训所需经费列入公共财政预算,并逐年加大投入力度,由市政府统筹安排落实。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投入机制和体制,使农民培训进入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达到双赢的局面。

(5)科学规划,认真抓好农民技术培训工作。在具体培训中,必须要坚持“高、广、实、活、严”五字方针。一是在培训的组织领导上要突出一个“高”字。要实行“一把手”责任制,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工作人员协助抓,这样才能形成上下联动合力抓,共同推进培训工作全面开展的良好局面。二是在培训的对象上要突出一个“广”字。要按照一户一个明白人的要求,对农民进行分类培训,对那些真正想培训、愿意接受培训的人员,更要进行重点培训,让他们通过培训先富起来,以此带动大家学科技、用科技的热潮。三是在培训内容上要突出一个“实”字。要坚持“实际、实用、实效”原则,立足自身实际,以市场为导向,紧紧围绕全市畜牧产业布局开展农民实用养殖技术和畜牧新技术培训,使之更能适应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四是在培训形式上要突出一个“活”字。建立和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民素质培训网络,在培训方式上不要拘泥于形式,可采取集中与分散、长期与短期、白天与晚上、送科技下乡与干部下基层、专家授课与现场操作、请能人进来与送农民出去以及养殖大户带动等灵活多变的有效形式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五是在培训管理上要突出一个“严”字。对培训实行目标考核制管理。不允许任何人为了完成培训任务搞“花架子”,走过场,必须把培训质量和效果放在首位。

第2篇:养殖业技术培训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从全区林牧渔业发展和农民实际需要出发,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以推广主导品种、主要技术为主要内容,以多渠道培训为主要手段,积极开展种植、养殖实用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科技水平,增强林牧渔业产品市场竞争力,努力推进楚州区林牧渔业再上新台阶。

二、培训对象

乡镇林牧渔业专业技术人员,种养大户和党员干部,一般种养农户。

三、培训目标与内容

㈠目标

2014年,全区林牧渔业技术培训总人数为8000人,其中畜牧业培训3000人,渔业培训3000人,林业培训2000人;建立畜牧技术培训示范点2个,位于三堡乡和建淮乡。

㈡内容

1、畜牧业:⑴奶牛高效养殖技术;⑵无公害生猪养殖技术;⑶优质家禽养殖技术;⑷动物疫病防控技术。

2、渔业:⑴草鱼高产高效快速养殖技术;⑵青虾养殖技术;⑶网箱养殖黄鳝技术;⑷鮰鱼养殖技术;⑸龙虾养殖技术;⑹大规格河蟹复合养殖技术。

3、林业:⑴林草牧(禽)复合经营技术;⑵优质杨树苗培育技术;⑶杨树病害防治技术。

四、培训计划

4月-5月完成林牧渔业技术培训人数达4000人次,其中畜牧业1500人、渔业1500人、林业1000人。

6月-7月完成林牧渔业技术培训人数达1200人次,其中畜牧业400人、渔业400人、林业400人。

8月-9月完成林牧渔业技术培训人数达1500人次,其中畜牧业600人、渔业600人、林业300人。

10月-11月完成林牧渔业技术培训人数达1300人次,其中畜牧业500人、渔业500人、林业300人。

五、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2014年度林牧渔业技术培训工作顺利开展,我局专门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与讲课组。领导小组由局长周红缨作组长,副局长熊淮生任副组长,成员由区兽医站、林业站、水产站、渔政站负责同志组成,负责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人员调配等。讲课组由分管科教工作副局长任组长,副组长由兽医站、林业站、水产站、渔政站负责人担任,成员由相关专业的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技术人员组成,负责林牧渔业技术培训。区兽医站、林业站、水产站要认真组织落实好本专业的技术培训工作。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切实做好本乡镇技术培训工作。

2、采取多种形式培训。实行区、乡分级技术培训,区林牧渔业局负责对乡镇林牧渔业技术人员、党员干部与种植、养殖大户进行培训,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要组织技术人员对一般农户进行培训,每乡镇每专业培训人数不少于100人次。培训工作要与项目实施、科技入户工程、送科技下乡、成人教育、农村劳动力转移等方面结合起来,采取集中授课为主、分散指导为辅的培训方式,扎实开展林牧渔业技术培训。

第3篇:养殖业技术培训范文

由市和饲料有限公司承办、县畜牧兽医局协办的现代养殖实用技术培训班今天正式开班了。谨此,我代表县畜牧兽医局对全县现代养殖实用技术培训班的成功开班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市和饲料有限公司王周远总经理、徐海淜经理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参加培训的各专业技术人员和养殖大户表示最为诚挚的欢迎!

加强现代实用养殖技术培训,提高畜牧科技含量是全面加快我县畜牧业发展步伐的关键和突破点。经过多年来不懈努力,我县初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畜牧科技推广体系,以生猪品种改良为主的基层良种繁育体系进一步完善,县、乡、村三级畜牧兽医科技服务队伍不断充实壮大,建立了一批具有较强辐射带动力的规模养殖场(户),畜禽新品种、饲草饲料开发利用、林草牧结合示范、饲料配制等现代实用养殖技术得到普遍推广应用,农村科学养殖水平明显增强,生猪良种覆盖率达85%,出栏率达107%,养殖科技入户率达80%以上,科技对畜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断增强,有力提升了全县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

但是,受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等多种因素影响,现阶段全县畜牧科技含量总体水平不高,基层良种繁育体系还未健全,良种繁育能力不强,猪人工授精、肉牛冻精改良等良种良法推广进程缓慢,地方优良畜品种资源退化严重,农村传统养殖比重依然较大,良种覆盖率、出栏率和科学养殖水平与内地先进县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产业化生产程度低,畜牧兽医专业技术队伍不稳定,人员思想观念和专业技能更新缓慢,严重制约了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迅速提高。

当前,我县畜牧业正处于加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县委、政府进一步深化认识县情,畜牧产业地位和作用日益凸现,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改善社会民生的角度出发对建设我县现代畜牧业提出了新的更高目标和要求,进一步加大了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建设现代畜牧业,关键在科技,核心在人才,就在昨天,县人民政府做出了加强全县农业技术巡回培训工作的决定,抽调畜牧、农技、林业、科技专家组成培训组深入全县所有自然村对农户进行为期半年的全覆盖式培训。作为畜牧兽医专业工作者,要明确自身职业角色与社会职责,认清发展形势,把握发展机遇,增强学习紧迫感和工作责任感,自觉加强对现代实用养殖技术的学习和掌握,做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树人先树己,切实承担起自身所肩负的重要工作职责。作为养殖大户也需要加强培训学习,准确掌握养殖市场发展规律、发展形势及最新实用养殖技术,不断增强科学养殖水平,提高养殖综合效益,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养殖生产不断发展壮大,使自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4篇:养殖业技术培训范文

关键词:课堂-养殖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1-0159-02

畜牧业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畜牧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农业的现代化。江苏是畜牧业大省,2010年,畜牧业产值923.3亿元,占全省农业总产值的21.49%。江苏畜牧业主要以生猪、家禽、奶牛为主,拥有常州立华畜禽有限公司、大北农集团、江苏京海禽业集团公司、南京卫岗奶业集团等一批部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08年,江苏在全国率先提出“生态健康养殖”的理念,目前1368家规模养殖场成为畜牧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基地,力争2013年全省80%以上的大中型规模养殖场达到生态健康养殖标准。

我院地处畜牧业主产区泰州市,办学历史悠久,是东南沿海唯一的畜牧兽医类高职院校。多年来,学院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学院自身实际,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指导思想建立了“校中厂”、“厂中校”、“双师工作站”,形成了具有畜牧兽医专业鲜明特色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课堂-养殖场”人才培养模式。

“课堂-养殖场”工学

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为了制定出符合养殖企业工作能力要求的人才培养方案,深入开展“订单式”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我院畜牧兽医专业组成调研团队,于2008~2011年期间深入行业和企业进行了多次系统的调研活动,举行了多次专业研讨会。在收集和分析调研信息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江苏现代畜牧业校企合作示范区的教育资源和先进的实训条件,加强与高邮红太阳集团等龙头企业的合作,让学生从课堂到养殖场“工学交替”,彻底改变“黑板上养殖,教室里治病”的现状,进一步构建了“课堂-养殖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分为四个阶段:第Ⅰ阶段(第一学期):感知养殖。在学习基本文化素质课程和部分岗位基本领域课程的同时,通过学前专业教育、行业专家讲座和参观养殖基地让学生感知养殖环境,明确学习目标,设计适合个人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第Ⅱ阶段(第二学期):认知养殖。学生在专业实训室和养殖场,开展岗位基本领域课程的学习与实践,了解养殖生产过程,初步掌握岗位基本技能。第Ⅲ阶段(第三、四学期):践行养殖。学生全部进驻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部级姜曲海猪保种场、高邮红太阳食品有限公司泰州高邮鸭育种分公司和南京卫岗奶业集团泰州奶牛场等示范区龙头企业,以典型的工作任务为载体,完成企业生产任务。设计不同的学习情境,以企业兼职教师为主,指导学生进行“做中学”和“学中做”,使学生在学技术的同时学做人,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意识、职业道德和吃苦耐劳精神。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了解养殖生产过程,形成良好的职业态度,获得职业技能,积累职业经验,习得职业发展策略。第Ⅳ阶段(第五、第六学期):顶岗实习。根据江苏乃至东南沿海现代畜牧业的发展方向,针对企业不同的人才需求,依托校外实训基地,开展不同生产方向的为期12个月的顶岗实习。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结合岗位工作与企业文化开展综合性技能训练,校企共管,实行企业导师制。通过预就业顶岗实习,让学生掌握养殖生产技能,全程实践,能力递进,培养“下得去,留得住,顶得上”的人才。

另外,我们还在寒暑假安排学生到示范区及周边养殖企业进行职场体验、专业实践,进一步完善“课堂-养殖场”人才培养模式,激发学生对畜牧业的兴趣,巩固学生专业意识,使学生在态度上爱牧、知牧和扎根畜牧业。通过四阶段的综合培养,使学生真正具备“养、繁、防、销、管”的岗位能力,提升就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课堂-养殖场”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成效

学院自2008年实施“课堂-养殖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以来,得到了畜牧兽医专家的充分肯定,实现了教、学、做、用与生产实际的“无缝”对接,提升了对学生职业素质和实践创造力的培养,真正实现了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人才。

构建了以企业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在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的领导下,校企双方组成课程开发专家团队,结合“课堂-养殖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深入企(行)业调研,在分析岗位群职业能力和职业标准的基础上,通过对职业领域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确定学习领域的知识、技能、素质标准和教学内容,按照“必需、够用、实用”的原则,以实际生产工作过程为导向融会教学内容,以模块化为原则,构建了以“职业岗位基础学习领域课程”、“职业岗位专业核心领域课程”、“职业岗位专业方向领域课程”、“职业发展领域课程”为核心的全面素质目标培养的课程体系。

实训基地更多元化、规范化 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是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在校内实训基地和实训室建设上,我们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目标,合理规划,精心设计,规范建设。学院与江苏高邮鸭集团、南通正大集团进行对接,共建了“校中厂”、“厂中校”以及企业技师工作站。企业负责生产运行管理,企业技师工作站实施专业教学,走企业主体之路,探索合作育人新模式,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同时,学院对校内实训基地的场地与功能进行了规划,并对各实训室的建设规划进行了论证。目前,完善了4个实训室的建设,新建实训室2个,不但为单向技能实践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撑,还为畜禽饲养工、畜禽繁殖工、饲料化验检验员、动物防疫员等职业技能培训和相关社会服务提供保障。

提高了学生的操作技能 《养猪与猪病防治》、《养禽与禽病防治》、《牛羊生产与疾病防治》等职业岗位专业核心领域课程全部在校内生产实训基地授课,即部级姜曲海猪保种场、泰州高邮鸭育种分公司和南京卫岗奶业集团泰州奶牛场等企业完成,使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结合,实现了学院实训与企业生产一体化,技术骨干与教师一体化,使学生置身于真实的职场环境中学习训练。另外,学院与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培养”。目前,畜牧兽医专业已经开设了“正大班”、“大北农班”、“红太阳班”、“双胞胎班”等校企合作班,为企业定向培养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职业工种鉴定内容,学生每学完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对相应的养殖企业生产过程都能有很好的了解和熟悉,专业操作技能显著提升。

提升了学生的职业能力 高职院校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摇篮。学院畜牧兽医专业以“双证书”制度为切入点,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课堂-养殖场”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以来,畜牧兽医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大大提升,“双证”率连续两年达95%以上。该专业学生人数逐年增加,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毕业生就业形势一片大好。在学院2012届毕业生就业洽谈会上,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生供需比例为1∶10,其中60%都被企业“预定”,还有部分毕业生开始自主创业,就业洽谈会完全成了毕业生的“买方市场”,实现了毕业生由“学校人”向“企业人”、“社会人”的转变。

锤炼了一支专兼结合的高质量“双师型”教学团队 学院以专业发展规划为基础,制定师资建设规划,聘请企业一线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加盟教学队伍,建立完善的“兼职教师库”。兼职教师参与专业建设、课程资源库建设、技师工作站建设,并担任50%以上的教学任务,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工学结合,教学效果良好。同时,利用校内生产实训基地和校企合作单位,每年选派3~4名畜牧兽医专业中青年骨干教师到生产一线顶岗实践、参与企业整个生产过程,提高实践技能。通过“专兼互培、双向交流”制度,培养了一支高质量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开发了6门优质核心课程资源库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在原有两门部级精品课程、三门省级精品课程的基础上,建设了6门体现职业教育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要求的优质专业核心课程资源库,实现了课程资源共享,发挥了优质专业核心课程的辐射带动作用。

建设了一批突出职业岗位技术的立体化特色教材 畜牧兽医专业教师先后到温氏集团太仓公司、卫岗奶业集团等30多家企业对专业涉及的主要职业岗位进行人才需求、岗位任务和工作过程等调研分析,将职业技术标准通过校企合作引入专业教材建设,以传统纸质教材为基础,融合多形态、多层次的教学资源,开发与实践教学相配套、能反映生产实际、体现岗位技术要求和职业技术标准的立体化教材,形式包括纸质印刷教材、软件、多媒体课件、实训教学指导书、视频与音频教材等。

增强了社会服务能力 根据社会和企业的需要,两年来分别与江苏太子乳业有限公司、兴化双平禽业、南通正大集团等10余家企业合作开展职工在职培训、农民培训等培训达1.4万人次,为江苏省饲料企业培训饲料化验检验员200多人,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科技服务方面,为滨海县、江苏省淮安市淮阴种猪场、南通华多种猪繁育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开展科技帮扶,协助建立了2家苏姜黑猪扩繁场,推广苏姜黑猪种猪200多头、苏牧1号白鹅5000多只。在注重服务地方经济的同时,学院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如2011年9月选派3名专业骨干教师赴津巴布韦开展畜牧养殖实用技术培训,共培训技术人员46名。

参考文献:

[1]宋连喜,等.畜牧兽医类高职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43-45.

[2]陈宏智,等.高职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应用实践[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3):142-144.

[3]徐向明.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36):55-56.

[4]唐小芬,柏叶,肖守斌.畜牧兽医专业“农场+公司”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2009(5):10-12.

[5]禹华芳.高职畜牧兽医专业“零距离”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9(11):39-40.

[6]范先超.高职畜牧兽医专业“2211”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5):69-72.

[7]吴云,等.高职畜牧兽医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J].职业教育研究,2008(11):157-158.

第5篇:养殖业技术培训范文

从2008年至今,云南省妇联、云南省农业厅在云南农业大学举办了9期“云南省农村致富女能手种植、养殖骨干培训班”,共有1489名来自全省16个州(市)的从事种植和养殖农村女性农民参加了培训,参加种植培训的人数为688人,占培训人数的46?2%;参加养殖培训人数为801人,占培训人数的53?8%。参加培训的农村女性农民中23?4%为云南省各个地区的少数民族,包括傣族、白族、彝族、哈尼族等18个民族。参加培训的农村女性农民的总体文化程度不高,其中小学文化水平占5?3%,初中文化水平占65?7%,高中文化水平占24?5%,大学专科文化水平占3?8%,大学本科文化水平仅占0?7%。通过近年来“云南省农村致富女能手种植、养殖骨干培训班”的培训实践,取得了以下成果。

(一)培训质量得到不断提高

通过16年来共23期“云南省农村致富女能手种植、养殖骨干培训班”的培训实践,主办单位在培训的过程中不断总结,深入农村地区了解农村女性农民的实际需要,不断丰富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法,提高培训层次,满足农村女性农民多样化的需求。不仅提供种养殖技能培训,还增加了农产品营销、现代企业管理、创业技能等培训内容;培训方法方面,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与实地考察、实际技能培训相结合,有效地提高了培训质量。

(二)提高了农村女性农民的学习意识

通过多年来云南农村致富女能手培训教育实践,累计培训来自云南省16个州(市)的农村女能手2299名。培训不仅仅教给她们种植、养殖的技能,经营管理方法、创业技能等,更重要的是让她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通过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她们的技能,增长专业知识,更能将她们的知识和技能转化成财富,这些来自各个州(市)的致富女能手回到当地,她们的亲身经历影响着更多的女性农民,认识到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较大地提高了农村女性农民的学习意识和学习积极性,希望能通过不断地学习,提升自身素质,将知识和技能转化成财富。

(三)提高了农村女性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

虽然云南省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但是目前云南农村女性农民的整体素质不高。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年轻女性劳动力大量外出打工,受过高等教育的农村女性大多数都愿意留在城市工作,很少返回农村,造成了农村女性农民的学历较低,整体素质不高。近5年来,参加云南农村致富女能手培训的种养殖女能手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了总人数的71%,具有大学本科文化的仅占0?7%。可见,农村女性农民的文化程度不高,急需提高她们的科学文化水平,才能适应当前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发展。通过近年来云南农村致富女能手培训教育实践,让来自16个州(市)的种养殖女能手参加培训,并将各自所学带回家乡,带动当地的女性农民一起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并通过培养她们主动学习的意识,不断提高云南农村女性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

(四)提高了农村女性农民的创业能力

农村女性农民由于长期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与外界接触较少,更加缺乏经营管理知识,往往不具备创业能力。通过近年来云南农村致富女能手培训教育实践,不仅提高了她们的科学文化水平,更重要的是开阔了她们的眼界,提供参观考察成功的农业生产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机会,使农村女性农民不仅学习了企业经营管理的知识,还能借鉴成功企业的经验和教训。通过培训学习,有效地提高了农村女性农民的创业能力。

二、农村致富女能手培训在促进云南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一)农村致富女能手培训促进了农村生产的发展

通过多年云南农村致富女能手培训教育实践,培养了来自各个州(市)及少数民族地区的种植、养殖女能手,提升了她们的科技文化素质,并带动了各个地区的农村生产发展。如培训班学员王世菊,她在培训班学习了新的种植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回到家乡后成立了蔬菜专业合作社,引进了新的蔬菜品种,并对当地农户进行宣传,介绍最新的种植技术,已有150多户当地农户加入了蔬菜专业合作社,采用新的种植技术,建立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目前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433hm2,并修建冷库和蔬菜加工工厂,有效地带动了当地农村生产发展。

(二)农村致富女能手培训有效地提高了农民收入

通过多年云南农村致富女能手培训教育实践,不仅带动了当地农村生产发展,也有效地提高了当地农民的收入。云南各个州(市)的种养殖女能手,通过培训学习种植、养殖的先进技术、了解前沿的知识、学会经营管理和营销策略,她们回到家乡后成为懂生产、有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女性农民,带领当地农民生产致富,发挥着她们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如培训班学员陈玉琼,通过培训,提高了养殖技术和经营管理能力,在她所在的村,带动842户村民加入专业技术协会,创办养鸡场,当地村民协会会员共存栏蛋鸡10?2万只,专业技术协会还定期为农户提供养殖培训,累计培训人员1880余人次,由于技术先进,生产出的无公害鸡蛋供不应求,大大地提高了当地农民的收入,带领他们逐渐实现“生活富裕”的目标。

(三)农村致富女能手培训有利于优化农村环境、促进乡村文明和管理民主

云南农村致富女能手培训的教育实践,提高了农村女性农民的整体素质,在发展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农村环境得到改善,由于村民素质的提升,乡村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农村管理也更加民主。如培训班学员杨君芹,由于她所在的村社,田地全被征用,许多农村妇女无所事事,面对这样的情形,杨君芹决定将自己所学的农业知识和经营理念传授给她们,并充分利用当地自然优势,因地制宜,带动村民种植高原特色农作物,并寻求当时农业科技部门的帮助,不断学习新的种植技术和农产品加工技术,成立了一个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公司,带动村民共同致富。许多村民都参加到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的工作中,改变了以往无所事事的局面,由于公司定期组织相关的培训和集体活动,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在农业企业和现代化农业发展的过程中,也更加重视生态的保护,生产也更加规范,大大改善了农村的环境条件,随着村民们文化生活越来越封面,综合素质也在不断提高,农村管理也更加民主。

三、结语

第6篇:养殖业技术培训范文

发挥专长搞养殖

刘青伟在郯城县一所职业中学畜牧兽医专业毕业后,便在村里从事兽医工作,为乡亲们提供动物防疫及疾病诊疗服务,并利用家中原有的几间猪圈养猪。在养猪及与其他养猪户打交道的过程中,刘青伟深深体会到了养猪的辛劳,可他不怕辛苦,怕的是行情和疫病。特别是2001年大面积爆发了高热病,一看到养殖户无助的面孔,刘青伟心里就十分难受,但从前在学校学的知识和平时积累的经验根本就无法解决眼前的困境。此后,刘青伟开始大量订阅专业报刊,时常光顾书店购买专业书籍,不断学习畜牧兽医知识。随着养殖技术的提高及经验的积累,刘青伟利用家后的空闲地又建了10间猪圈,增加养殖规模。刘青伟在一心提高自己能力的同时,也在无私地帮助着其他养殖户提高养殖技术,增加养殖户们的经济效益。

科技培训长见识

2007年郯城县农广校开办了“新型农民”培训班,刘青伟被推荐成为学员。农广校针对养殖业的热点、难点,聘请省、市、县的专家和老师为学员做了专题系统培训,又组织学员参观了一些有规模的养殖场,学习成功经验。2008年,刘青伟又主动申请参加了 “新型农民”培训班,通过这两年的学习培训刘青伟学到了知识、增长了见识,特别在培训中了解到了生态养猪的相关技术。刘青伟觉得要想把猪养好就得利用新知识、新技术,利用生态养猪技术两年左右清理一次粪便,既省工、省时、省力又环保,既节省饲料还减少患病率。回家后刘青伟便跟其他养猪户谈及环保养猪技术,但因为是新鲜事物,前期投资又大,大家都不敢尝试,他便在深入考察之后新建了一个养猪场,给自己扩大效益的同时也给其他养殖户做一个示范、建一个样板,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2010年刘青伟又被推荐参加了山东省阳光工程农村创业人才临沂培训班,在培训班上听了省、市专家的课程及致富典型的经验介绍,并与参加培训的同学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这进一步转变了刘青伟的创业观念,开阔了视野,提升了知识技能和创新能力,更加坚定了干事创业的自信心。

示范带动众乡亲

第7篇:养殖业技术培训范文

一、主要做法和取得效果

一是发展壮大企业实力,发挥帮村龙头作用。公司创建初期就高标准、高目标定位,向规模要效益,继2005年8月份一期工程7000个标准笼位建成后迅速从苏州太仓市引进全国唯一通过AAA级认定的金星獭兔优良品种1000余只进行扩繁,**年随着种兔群迅速扩大,公司新上二期工程,完成8000个标准笼位建设并相继投产,建成拥有标准笼位15000个,存栏种兔5000只,年繁供良种獭兔3万只,产销商品獭兔7万只,带动23个村1200个农户产销50万只商品獭兔的全国大型、江苏最大的良种獭兔扩繁产业化示范基地。**年,公司基地扩繁推广良种獭兔收入80余万元,固定资产投入300余万元,并初步建立起覆盖苏鲁的獭兔产销经营网络。公司主动与村对接,实行“公司十农户”发展模式。在我公司扶持下,新安镇于营村养兔大户毛桂军种兔扩栏到300余只,产销商品獭兔6000余只,养兔收入20多万元,纯收入10万元以上;堆沟港镇东腰村孙志刚养殖种兔100余只,产销商品獭兔2000余只,收入8万多元,纯收入5万多元;花园乡温庄村温玉生、温兆年去年4月15日分别购种兔45只,至今年6月底出售商品兔收入5万元,纯收入达3.5万元。**年,全县出栏商品獭兔1000只以上的规模户有211个。

二是技术培训进村入户,普及推广獭兔养殖新技术。为了确保农户养兔成功,公司普及推广新技术。一是采取程序化操作,先进村免费培训,将养兔技术普及到户,再帮建标准笼位,创建良好的养兔圈舍条件,然后投放推广良种獭兔。凡列入獭兔养殖发展计划的重点村獭兔养殖培训班每村必到。二是采取全县集中培训,按乡镇轮回培训办法将技术培训直接进村,技术普及到每个养兔户。**年,公司面向全县农户举办大小规模的獭兔养殖培训班41期,培训养兔从业人员2000余人,使受训农户扎实掌握了獭兔养殖技术和经营技巧,从根本上消除了养兔户怕死愁销的顾虑。

三是争取项目帮扶,培植獭兔养殖业专业村。为了让更多的农户能抓住市场机遇,养殖獭兔增收致富,公司积极组织申报财政支农、科技支农项目,让农户在项目建设中享受补贴得到实惠。近二年来公司连续获得财政支农项目资金的支持,主要用于农户购买良种兔补贴;同时抓住省市扶贫工作队,帮扶**发展的机遇,争取后方单位和驻村队员对獭兔发展的支持,将一大批困难户引导走上养殖獭兔增收致富的道路。汤沟镇的下尧村、五队乡许圩村等獭兔养殖户发展都达到200户以上,预计2007年产销商品獭兔在5万只以上,实现獭兔产业增收200万元以上。

二、今后企业发展和民企帮村计划安排

第8篇:养殖业技术培训范文

一、工作总结

(一)渔业业务工作

上半年,我局本着“转方式、调结构、促创新“的渔业发展理念,积极培育渔业经济的新动能,发挥科技引领作用,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以新技术、新理念、新模式、新品种示范应用,加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提升渔业产业的创新水平,实现“提质增效,减量增收,绿色发展,富裕渔民”的目标。上半年,全区养殖水面5万余亩,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为1万余亩。

一是抓一三产业融合  促乡村经济振兴  以沿黄“十里荷塘”项目为主战场,以休闲渔业为主题,申报了十里荷塘渔业休闲公园建设项目,于年初完成规划设计,将垂钓、放鱼、文化长廊、渔业科普馆等渔业元素融入沿黄施工建设。目前,规划30亩的渔业垂钓区和10亩的观赏鱼养殖区已顺利完工,观赏鱼池放养锦鲤500余斤,观赏鱼池周围的木栈道已顺利完工;垂钓池放养鲢鱼、草鱼、鲤鱼共计6000余斤,垂钓池的垂钓位路面已经硬化完成,垂钓台已施工完毕。十里荷塘渔业休闲公园已初具规模。

二是抓新品种新技术 促进渔业高效化  加大小拱棚养殖技术的推广力度,并尝试引进推广智能化、规模化、工厂化新型养殖模式,进一步扩大养殖新品种青鱼的养殖规模,引进市场潜力较大的澳洲斑节对虾、全雌罗氏沼虾和加州鲈鱼等名特优养殖品种,试验区定在丰华养殖合作社和滨北慧德聚贤合作社,引进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200条珍稀名优养殖品种鳄鱼已成功落户于三河湖志诚鳄鱼养殖基地。

三是抓品牌渔业 提升渔业高质量发展  依托万嘉生物科技海洋创新高科技项目的规模化运营,引进高科技项目;依托绿洲、丰华、睿翔、淡水养殖试验场等企业“三品一标”的认证,提高品牌效应;依托项目建设,促进产学研结合。

四是抓基层体系 提高渔业服务效能  依托渔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的实施,加大培训力度,加大对丰华养殖专业合作社、一鸣渔业合作社和聚贤慧德渔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增强我区承接渔业科研和建设项目的能力。

五是抓水产品质量 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依托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的创建,加强对辖区内养殖企业的谁产品质量监管,积极配合国家、省、市对我区水产品药残和病害的抽检,确保检测合格率100%。

第9篇:养殖业技术培训范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畜牧业升级计划为重点,以专家体系为支撑,以技术指导员为纽带,以农民满意为标准,以资源整合与机制创新为突破口,以推广主推技术和实施主体培训为主要内容

,以扶企联系、结对帮扶为关键措施,加快构建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长效机制,为发展我市现代畜牧业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二、目标任务

继续组织我市100名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按照省里总体要求,重点推广“三大集成八项技术”,帮扶500个规模养殖场(小区),带动3000个养殖户。通过畜牧专业技术人员直接到场,良种良法直接

到圈,技术要领直接到人,面对面、手把手地传授、指导,培育一批思想观念新、生产技能好、带动能力强的科技示范场和技术能人,并带动广大农户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构建政府多部门联合推动,

科技人员、示范场、饲养小区和农户多层互动的畜牧技术推广服务新机制。

三、主要内容

(一)推广“三大集成八项技术”。根据良种、良法、良料、良管、良防综合配套原则,重点推广生猪标准化生态健康养殖、奶牛快繁双增和种草养畜三大集成技术。主要包括:生猪人工授精技术、发

酵床生态养猪技术、提高母猪繁殖性能技术、种猪生产性能测定技术、奶牛性控冻精应用技术、奶牛全混合日粮饲喂技术、青贮饲料制作技术和种草养畜技术。各地要根据本地畜牧业生产特点和市场需

求,选择主推技术,细化技术措施,发放技术培训资料,组织学习“三大集成八项技术”光盘。

(二)开展专家结对帮扶服务。在100名专业技术人员结对帮扶的基础上,根据示范效应和农民自愿的原则,微调帮扶对象,建立帮扶档案。活动中要注重发挥共青团员、妇女养殖能手的作用(帮扶档案

中要分别注明)。全市100名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每个人至少帮扶5个养殖场(户),全年累计入户帮扶时间不少于60天。要对畜牧科技进万家活动结对帮扶情况进行登记、造册、建档,并上网公布,

接受农民咨询和社会监督。突出抓好规模养殖场、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科技示范户以及各类养殖大户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做到关键环节主动入户,突发事件及时入户,技术咨询随时入户。

(三)开展技术培训与现场观摩服务。今年将邀请专家举办1-2期奶牛养殖技术培训,重点围绕奶牛快速繁育、奶牛全混合日粮饲喂技术、青贮饲料制作技术和种草养畜技术进行培训。受训对象为存栏50

头以上的奶牛养殖场(户)技术人员与牧场经营者,力争受训牧场达80个,受训人数达100人,提高我市广大奶农生产经营技术水平。同时,积极配合省里做好我市家畜繁育员培训与资格认证工作,做到

持证上岗,规范繁育工作。

2012年4月到11月,市县两级将举办2期科学养殖技术培训班,重点围绕发酵床生态养猪技术、猪人工授精技术和种猪生产性能测定技术等。在开展培训的同时,安排现场观摩,实现以点带面,在较大范

围内推广发酵床生态养猪技术。大力推广生猪人工授精覆盖面,快速推进我市生猪品种改良进程,力争受训猪场150个,受训人数达200人,提高我市生猪养殖业经济与生态效益。结合奶牛良种补贴项目

培训计划,开展奶牛人工授精、不孕症诊治技术培训,提高我市奶牛繁殖技术水平,提高经济效益。

(四)深入开展科技宣传与咨询服务。充分利用农村有线广播、电视、报刊、网站等现代传媒手段,广泛开展畜牧养殖技术宣传与咨询服务。充分利用市畜牧水产局和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开

辟“畜牧养殖技术专栏”,经常更新内容,就养殖户关心的热点技术问题进行宣传,便于广大养殖户学习;设立“专家在线”栏目,点对点地解答生产技术问题;各县畜牧部门可与农村广播、电视等部

门合作,举办畜牧科技讲座;结合新型农民培训工程,组织养殖户学习畜牧业生产实用技术,掌握动物疫病预防控制知识。通过“三下乡”、庙会、科普赶集等活动制发技术明白纸、技术光盘和政策明

白纸,宣传扶持畜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不断提高养殖户技术与政策水平。

(五)突出抓好示范点引导带动。组织各级专家,充分依托各类科技示范园、试验示范点、标准化示范牧场及畜牧产业技术体系,大力开展三大主推技术的试验与示范,采取组织现场观摩与培训的形式

,做给农民看,引导农民干。

市畜牧水产局今年计划在全市建发酵床生态养猪示范点6个,面积5000㎡(肥东2个,2000㎡;长丰3个,2000㎡;肥西1个,1000㎡)。设立奶牛性控冻精推广与性控胚胎移植示范点7个(肥东2个,长丰4

个,肥西1个),争取省里安排的性控冻精,推广奶牛快繁双增集成技术,实现性控冻精配种情期受胎率达到45%,性控成功率92%。设立种草养畜示范点5个(肥东2个,长丰2个,肥西1个),推广饲用玉

米、紫花苜蓿、菊苣、甜高粱、高丹草、黑麦草等各类牧草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改变多年传统的饲养习惯,实现种草养畜。大力推广玉米青贮技术,使全市存栏50头以上的奶牛养殖户全部使用青贮玉

米饲养奶牛。

四、时间安排

整个活动自3月开始至12月底结束,分3个阶段进行。

(一)发动阶段(3月份)。召开全市畜牧技术推广工作会议进行布署,广泛开展动员、宣传、培训等活动。各县认真制定好活动的实施方案,落实好专业技术人员和帮扶对象,对本地重点饲养场(小区

)、动物疫病易多发地区尽早下派专业技术人员结对帮扶。各县将本辖区内的专业技术人员名单和帮扶对象(场、小区、户)名单要登记造册并存档。

(二)全面帮扶阶段(4-11月份)。100名畜牧专业技术人员要深入到结对的饲养场(小区)和农户,主要帮助选择改良品种,传授和指导相关技术,帮助完善畜舍规划和经营管理。把建设规范、技术

成熟的养殖场(小区)作为培训农民、指导农民的科普大院。引导农民发展专业合作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农民综合素质,探索不同地区科技入户的有效途径与模式。

(三)总结阶段(12月份)。被帮扶的场(小区)和农户,实事求是地填写“畜牧科技进万家活动绩效表”,并签字确认后,由专业技术人员所在单位上报,12月15日前报市活动办公室,市级汇总后于

12月20前报省活动办,作为科技人员评奖的重要依据。

五、活动要求

(一)精心组织,加强领导。各县养殖业主管部门要深刻认识科技服务在畜牧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切实把畜牧科技进万家活动作为推进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和“畜牧业升级计划”的重要工作和措施摆

上议程,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市局成立了畜牧科技进万家活动领导小组和专家技术指导组。各县也要成立县级畜牧科技进万家活动领导小组和专家技术指导组,指定专人负责,并将联络人电话、传真

和邮箱于4月10日前报市活动(电话:)。各县养殖业主管部门要和相关部门通力合作,根据实际,明确目标任务和工作计划,并在经费和时间上保障科技服务措施落实到位。

(二)整合资源,推进服务。为推进畜牧科技进万家活动深入开展,各县养殖业主管部门要从大局出发,加强协调,整合人力、资金、物资等资源,开展科技服务,技术随项目走,项目靠科技支撑。以

开展种猪生产性能中心测定、“优良种猪进站点”、标准化养殖示范创建和生猪发酵床生态养殖技术成果转化等工作为抓手,推广生猪标准化生态养殖集成技术;以“奶牛性控冻精应用技术”为抓手,

推广奶牛快繁双增集成技术;以秸秆养牛和种草养畜项目为抓手,推广种草养畜集成技术。

(三)加强宣传,沟通信息。活动期间,要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工作,及时报道推广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总结活动开展的经验和成效,推进活动深入开展。要及时

上报“畜牧科技进万家活动季度统计表”,分别与3月底、6月底、9月底和12月底上报市活动办,加强活动信息沟通,及时反映本地活动开展情况。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