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养殖业的作用范文

养殖业的作用精选(九篇)

养殖业的作用

第1篇:养殖业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农业三新工程;生猪;健康养殖;配套技术

中图分类号:S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3)12-0091-03

近年来,受生猪养殖利润丰厚的诱惑,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投入到生猪养殖中。如何确保生猪养殖场养猪的数量与质量,发展养猪循环经济,实现资源整合重组与农民富裕,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课题。虽然养猪生产发展势头良好,品种质量显著提高,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如猪场选址不科学、场内布局建设不合理、养殖条件落后、饲养管理不规范、兽药滥用、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卫生防疫制度不健全、员工素质偏低等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养猪生产的健康发展。

盱眙县是生猪养殖大县,荣获江苏省“生猪调出大县”称号。生猪养殖一直是该县的主导产业,生猪养殖量和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疫病和粪污对社会环境影响逐步加大,严重制约着生猪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高度关注生猪健康养殖,投入奖补资金用于引领龙头企业、大型养殖场发展高效健康养殖,而更多的中小规模养殖场由于各种条件制约难以获得奖补资金扶持来发展高效健康养殖。通过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项目的实施,众多中小规模养殖场得到项目实施单位的技术扶持,更好地解决了疫病防控、粪污处理等困扰养殖业发展的难题。

1 农业三新工程项目的目标与制度设计

1.1 农业三新工程项目的目标

农业三新工程是江苏省实施科技创新与人才强农战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的一项重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计划。其主要目标是加快农业科技成果集成转化,实现农业重大技术推广全覆盖,通过科技进步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提升农业产业科技竞争力。

1.2 农业三新工程项目制度设计

为提高项目实施效果,江苏省农业委员会、江苏省财政厅强化农业三新工程项目制度建设,相继出台《关于印发农业项目督查和验收管理规定的通知》、《江苏省省级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更新工程管理办法》等指导性文件,规范了项目申报、实施、监管、验收等各方面的行为。项目管理遵循公开申请、科学评审、专款专用、绩效评估的原则,要求设立项目领导小组,实行重大技术推广协作组首席专家监督指导和项目单位执行专家实施制度。

2 组织实施农业三新工程项目

2.1 农业三新工程项目实行重大技术推广协作组制度

江苏省每年根据产业或重大技术推广需求设立若干技术推广协作组,每个协作组设立一位首席专家,指导各项目单位(市、县畜牧兽医技术推广部门)开展相关技术集成推广,推进新技术、新模式、新品种的应用。盱眙县于2012年6月申报了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生猪高效健康养殖配套技术集成推广“项目,在项目申报时便与项目试验示范场签订合作协议,组建相关的执行专家技术团队,开展项目方案的制定。项目获批后,积极开展相关新技术和新品种的试验示范,设立项目基地标识牌,进行生猪高效健康养殖配套技术推广应用。

2.1.1 协作组首席专家及其团队的监管指导 生猪高效健康养殖项目协作组通过组织专家团队项目单位的执行专家、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人员和养殖场负责人的培训、座谈,到项目单位试验示范场指导技术集成,定期听取项目单位的汇报并对项目实施工作进行评点,推进项目实施。

2.1.2 形成汇聚协作组专家团队智慧的三新工程项目的技术指导要求 针对中小规模养殖场实际,要求项目单位围绕以下要求的方向开展生猪健康养殖技术集成与应用。①养殖环境优化、种猪种质提升技术集成与应用和精细化饲养管理技术集成与应用等入手对影响其猪群健康生产的相关环节进行HACCP分析,测试相关环境因子,分析生猪健康生长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对策。②加强投入品控制、改进饲料生产与储藏工艺、强化养殖流程质量监管等措施,实施有效营养调控,禁止使用霉变或添加违禁抗生素、添加剂的饲料,增强营养性免疫力,保障猪群健康。③改善猪场消毒隔离、防鼠防蚊蝇和粪污处理设施,改进猪场消毒防疫流程,规范饲养过程、减少饲喂应激、防止过程性霉变污染,减少蚊虫侵袭等有效措施,改进示范基地生物安全状况。④完善猪场各类生产信息录入及报表制度,总结生猪健康养殖配套技术。

2.2 执行专家及技术小组实施项目

依托项目协作组专家团队的技术支撑和江苏省财政资金的扶持,项目单位——盱眙县畜牧技术推广站按照项目方案和协作组专家团队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试验,改进饲养设施条件,完善技术措施,强化规章制度,从饲养管理技术和养殖场建设改造规范这两方面集成生猪高效健康养殖配套技术和实施方案。

2.2.1 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1)品种选择。选择杜洛克、长白、大约克等优良瘦肉型纯种猪和二元母猪及地方优良纯种猪进行杂交,生产杂交仔猪育肥。基础好的养殖场推广“两点式”生产工艺,提高圈舍利用率。

(2)饲料选择。①饲料原料和添加剂应符合《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饲料使用准则》的要求。②不同生长时期和生理阶段应根据营养需求,配制不同的配合饲料。③严防饲料霉变。④禁止在饲料和饮水中添加兴奋剂(瘦肉精)、镇静剂、激素类、砷制剂。⑤使用含有抗生素的添加剂时,应在育肥猪出栏前按使用规定执行休药期制度。

(3)猪舍管理。选择与猪场饲养规模和工艺相适应的先进的经济的设备以及管理方案是提高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猪舍及其设备原则上要满足猪的生理需要,保证舍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低含量的有害气体、足够的生活空间等。在集约化养猪生产中,母猪妊娠前期定位饲养、高床产仔和高床保育是关键技术,猪舍设施设备都是围绕满足小猪怕冷、大猪怕热、大小猪都不耐潮湿,还需要洁净的空气和一定的光照的生理特点,而解决了哺乳母猪怕热乳猪怕冷的矛盾是获得养殖成功的前提。

(4)疫病防控。①坚持“以养为主,养重于防,防重于治,养防治相结合”的原则,搞好疫病控制。②定期搞好猪场周围及猪舍内环境卫生和消毒。③根据本地和本场传染病发生病种及规律,按照有关规定制定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接种工作。④平时注意观察猪群健康状况,发现疫病及时隔离治疗。

2.2.2 养殖场建设改造

(1)根据《畜牧法》有关规定和农业部有关文件要求,将畜禽标准化饲养场概括为必须达到“五配备、四分开、三改变、二分离、一利用”。“五配备”即配备兽医消毒设施、配备兽医防疫设施、配备粪污处理设施、配备畜牧兽医专职人员、配备养殖档案和各项管理制度;“四分开”即生活区与生产区分开、生产区与集污区分开、健康畜禽与发病畜禽分开、种畜禽与商品畜禽分开;“三改变”即改变明沟排污为暗沟排污、改变水冲式清粪为干式清粪、改变无限制用水为控制用水;“二分离”即场内设施要做到固体污物与液体污物分离、雨水与污水分离;“一利用”即粪便经过无害化处理后被农田果园利用。粪便无害化处理模式有三种:即固体粪便采用强通风静态堆肥技术模式、液体粪便采用农田利用技术模式、沼气池发酵生产沼气利用技术模式。

(2)结合“六项创建”活动,推进相关创建标准。盱眙县根据养殖场状况,结合江苏省组织实施畜牧生态健康养殖、畜禽良种化、动物防疫规范达标、新型畜牧合作经营模式、畜禽粪便综合利用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六项创建”活动,提出建议,推进规模养殖场达到场区布局科学、饲养规模适度、设施设备先进、档案记录齐全等相关创建标准。同时,依据江苏省项目协作组专家意见,项目单位执行专家团队不断探索发展对策,以提高科学养猪水平、养猪生产效率、无害化处理能力、疫病防控能力、猪群抗病能力、生猪及其产品的质量,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促进养猪生产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2.2.3 实施效果与意义

(1)将项目实施与开展“六项创建”活动等业务工作相结合,相互促进共同落实。大力推广生猪高效健康养殖模式,全面推进粪污综合利用,提高动物疫病综合防控水平,提升畜牧兽医科技创新能力,实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通过省项目协作组专家的培训指导和项目的开展落实,培训锻炼了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人员,增强了基层的服务能力扩大了服务范围,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制约中小规模养殖场发展的技术瓶颈,提升了生猪养殖的发展空间。

(2)农业三新工程发挥了巨大积极作用。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项目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缓解了基层农技推广部门缺乏资金进行技术推广的问题,推动了基层农技推广部门的工作积极性,解决了中小规模养殖场(户)的技术难题,也进一步密切了与养殖场户的技术联系。主要表现在:一是江苏省项目协作组专家团队的指导帮助,培训锻炼了基层畜牧兽医技术队伍,走进了中小规模养殖场解决生产中的难题;二是鼓励了基层畜牧兽医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三是提供了规模养殖场户接受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的机会;四是部分解决了基层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开展技术推广的经费;五是让更多的中小规模养殖场户提高科学养殖理念。

第2篇:养殖业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渔业养殖者 合法权益 保护对策

《渔业法》第十八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养殖生产的技术指导和病虫害防治工作。”为了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提高养殖效益和水产品质量,规范养殖行为,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认真履行职责,加强执法管理工作,不断提高执法水平,强化执法效率,创造和维护良好的渔业养殖秩序,依法打击侵害养殖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努力增强养殖者的法律观念和维权能力,积极鼓励养殖者充分利用现有水域滩涂资源发展水产养殖业。本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发展思路,用科学发展观实现依法兴渔、科技兴渔、以渔富民的目标,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在当前新形势下,保护内陆水域养殖者的合法权益,确保养殖渔业的健康发展,需要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增强养殖者的法制观念,依法规范养殖行为

为了促进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减轻养殖者的负担,增加渔民的收入,渔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养殖者法律法规的培训和指导,开展送法入户活动,让养殖者懂法、守法和依法养殖,强化养殖者的渔业安全生产意识;让养殖者明白国家鼓励发展养殖业的方针、政策和对水产养殖水域滩涂实行养殖证制度的重要性。只有持证养殖,合法权益才受法律保护。养殖权是养殖者依据法律规定在一定水域滩涂从事水生动植物养殖的权利,为了保护水域滩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养殖者在取得租赁、承包、使用养殖水体的养殖权时,应当签定承包合同或养殖协议,明确约定双方的权力、责任和义务,必要时可聘请律师代为办理并进行公证,依法完善养殖措施,以有效规避养殖纠纷,减少麻烦,放手大胆地从事养殖生产。只有不断提高养殖者的法律意识,使其熟知国家发展养殖渔业的政策,养殖者的合法权益才不会受到侵害。

2增强依法行政的责任心,努力创造良好的养殖环境]

渔业养殖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水产业的发展,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充分行使法律赋予自身的权力。坚持依法行政,执法为民;坚持勤政清廉、亲民安民富民;做养殖者维权的使者,不辜负渔民的期望。对国家确定的重点养殖水域要加强监督检查,加大执法力度,利用广播、电视、电影等媒体,宣传大力发展养殖渔业的重要性,提高人们自觉尊重他人养殖权的法律观念,对干扰养殖渔业生产秩序,偷捕、抢夺他人养殖水产品,破坏他人养殖水体、养殖设施造成他人损失的,要依法追究当事人的法律责任,决不姑息迁就,以维护法律的尊严。对养殖水体造成的污染事故,要及时采取行政措施、法律措施、经济措施,并按照《渔业污染事故处理程序规定》调查取证,核算损失,对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依法为养殖者挽回损失。努力维护良好的养殖环境和渔业生产秩序,真正体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积极为养殖渔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3增强养殖者的技术水平,转变养殖效益的增长方式

渔民的养殖效益提高了,才有推动养殖渔业快速发展的源动力,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大科技扶持力度,对养殖大户要定期开展技术培训,抓点促面,带动整体,发挥部门优势,把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模式送到渔民手中,强化高效渔业基地建设。抓住3个转变不放松:即从产量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从无标生产向标准化生产转变;从分散单一型向规模集约型转变。让养殖渔民从中受益,坚持以养为主,推广生态养殖,指导养殖者科学防治鱼病,禁止滥用药物,影响水产品质量,以渔养水,以水养渔,优化养殖结构,发展特色渔业、高效渔业、品牌渔业,改变渔民传统的养殖模式,在有条件的地区发展庭院渔业和日光温室渔业,全方位、多渠道转变养殖效益的增长方式。

第3篇:养殖业的作用范文

1增强养殖者的法制观念,依法规范养殖行为

为了促进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减轻养殖者的负担,增加渔民的收入,渔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养殖者法律法规的培训和指导,开展送法入户活动,让养殖者懂法、守法和依法养殖,强化养殖者的渔业安全生产意识;让养殖者明白国家鼓励发展养殖业的方针、政策和对水产养殖水域滩涂实行养殖证制度的重要性。只有持证养殖,合法权益才受法律保护。养殖权是养殖者依据法律规定在一定水域滩涂从事水生动植物养殖的权利,为了保护水域滩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养殖者在取得租赁、承包、使用养殖水体的养殖权时,应当签定承包合同或养殖协议,明确约定双方的权力、责任和义务,必要时可聘请律师代为办理并进行公证,依法完善养殖措施,以有效规避养殖纠纷,减少麻烦,放手大胆地从事养殖生产。只有不断提高养殖者的法律意识,使其熟知国家发展养殖渔业的政策,养殖者的合法权益才不会受到侵害。

2增强依法行政的责任心,努力创造良好的养殖环境

渔业养殖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水产业的发展,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充分行使法律赋予自身的权力。坚持依法行政,执法为民;坚持勤政清廉、亲民安民富民;做养殖者维权的使者,不辜负渔民的期望。对国家确定的重点养殖水域要加强监督检查,加大执法力度,利用广播、电视、电影等媒体,宣传大力发展养殖渔业的重要性,提高人们自觉尊重他人养殖权的法律观念,对干扰养殖渔业生产秩序,偷捕、抢夺他人养殖水产品,破坏他人养殖水体、养殖设施造成他人损失的,要依法追究当事人的法律责任,决不姑息迁就,以维护法律的尊严。对养殖水体造成的污染事故,要及时采取行政措施、法律措施、经济措施,并按照《渔业污染事故处理程序规定》调查取证,核算损失,对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依法为养殖者挽回损失。努力维护良好的养殖环境和渔业生产秩序,真正体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积极为养殖渔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3增强养殖者的技术水平,转变养殖效益的增长方式

渔民的养殖效益提高了,才有推动养殖渔业快速发展的源动力,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大科技扶持力度,对养殖大户要定期开展技术培训,抓点促面,带动整体,发挥部门优势,把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模式送到渔民手中,强化高效渔业基地建设。抓住3个转变不放松:即从产量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从无标生产向标准化生产转变;从分散单一型向规模集约型转变。让养殖渔民从中受益,坚持以养为主,推广生态养殖,指导养殖者科学防治鱼病,禁止滥用药物,影响水产品质量,以渔养水,以水养渔,优化养殖结构,发展特色渔业、高效渔业、品牌渔业,改变渔民传统的养殖模式,在有条件的地区发展庭院渔业和日光温室渔业,全方位、多渠道转变养殖效益的增长方式。

第4篇:养殖业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 水产 养殖技术 成本构成 建议

[中图分类号] F32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2- 引言

水产养殖是渔业产业的重要内容,其养殖技术和深加工技术是影响整天发展建设的核心因素,养殖企业非常重视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在运营的过程中必须全面掌握水产养殖技术与其成本投入的关系,明确养殖技术在成本控制管理中的作用,这对于水产养殖的发展壮大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国家对农业发展的不断重视,着力解决三农问题成为关键,逐步增加农业财政投入,从而促进农业的发展,振兴农业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具体来说,这一目标的实现间接或者直接依赖于包含于大农业之下的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相关副产业的发展水平的提升。渔业是其重要的形式之一,渔业的整体发展必然推动大农业的持续发展。本文主要阐述了提高水产养殖技术、降低成本投入的相关建议,分析水产养殖技术与企业成本的构成,以期服务于水产养殖企业的发展壮大。

一、水产养殖技术与企业成本的构成

从技术层面上解释,水产养殖就是指养殖户利用海水或者淡水水体加上配套的渔业设备,通过人工繁育、放养、管理苗种,科学的进行环境改良、防治病害与敌害、合理施肥、培养天然饵料、调控水质等生产措施,保证养殖的水产品生物健康繁殖、生长,并最终获得水产品的生产劳动。

水产养殖技术是决定养殖获得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能否获得可观的经济收益与科学的养殖技术和把握市场的能力有较大关系,水产养殖技术是科学养殖技术的一种,包括很多具体的生产技术,比如水产生物遗传育种技术、水产生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水产生物诱导与催产技术、水产生物饵料培养技术、微藻饵料培养技术、工厂化养殖工程与设施技术、养殖水处理技术、海上水产品繁殖与捕捞技术等,是各种技术的统称。而水产养殖成本指的是养殖户在一定时期生产经营水产品的一系列过程的费用支出,间接反映了渔业生产经营的质量和效益以及竞争力,是一项综合性指标。水产养殖技术的高低间接决定了生产成本的高低,水产养殖控制成本的能力决定了整体养殖的竞争优势,又反过来影响水产养殖技术,加强成本管理,科学利用成本,降低生产成本需要从养殖技术层面来研究,是广大养殖户经营活动的重要内容。必须提高水产养殖,提高养殖的产量和质量,科学的利用成本,实现养殖效益的最大化。

二、提高水产养殖技术,降低水产养殖成本的措施

1.多方面运用水产养殖技术

多方面运用水产养殖技术是提高养殖水平,降低养殖成本的有效方法,正确运用和理解水产养殖技术的应用范围,不仅仅只用于养殖的具体过程,还应该拓展到决策制定、销售、宣传等管理过程中,养殖企业可以从水产养殖技术的专业角度分析研究养殖的方案,便于做出科学的决策和部署,在后期的销售过程中,水产养殖技术能够提高水产品运输途中的存活率,最大限度的延长保鲜期,提高商业价值和市场竞争力,在宣传过程中,不要局限于宣传的载体,从专业的角度将产品展示于众人眼前,让人们更信服,有利于建立厂家与消费者的信赖感。因此,多方面的运用水产养殖技术能够提高产品的收益,降低生产的成本,提高整体实力。

2.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实现水产养殖技术的自主更新

只有不断的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水产养殖技术,使其与社会的发展同步才能保持养殖户的整体竞争力,同时先进的养殖手段能够节省许多生产成本。水产养殖技术的自动更新需要水产科学技术的创新,通过生产实践不断研究摸索新的养殖方法,提高养殖的效率。养殖户应该适当的增加技术研发的投入,包括科学技术人才、资金、设备的投入,保障水产养殖技术的自主更新,建立独特的养殖技术体系,申请养殖技术专利,保持领先地位,国内不少水产养殖企业都拥有自己的科技研发队伍,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保持企业的实力和技术的先进性。虽然短期的成本会很高,但是从长远的角度分析,带来的经济利润是巨大的。

3.加强员工的科学文化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员工的水产养殖技术水平

水产养殖技术的高低取决于员工的科学文化素质高低、知识储备的多少、理解创新能力的强弱、实际运用能力的高低,决定着整个养殖企业的生存发展,决定着养殖企业在整个水产品市场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从辽宁地区的水产养殖企业可以看出,整个工作人员经历过专业技术培训的只占25%,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教育或培训的只占4.3%,接受过中等以上职业教育的只占0.36%,没有接受过任何教育或者培训的比例超过70%,因此,加强员工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其专业技术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知识掌握水平是提高水产养殖技术的必要措施,也是降低生产成本的主要手段。

4.加强企业间合作,促进水产养殖技术的共享

水产养殖企业往往通过借鉴学习外部的较为先进的技术和手段,在结合自身生产实际情况,消化吸收,并进行改进和重组,实现提升自身养殖技术水平的目的。对于广大中小型水产养殖企业来说,“合则两利”的原则必须坚持,通过企业间的合作交流,实现技术的互通,将优势技术互补,达到提升自身水产养殖技术水平、优化配置资源、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整体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目的。

5.产、学、研相结合,促进水产养殖技术快速提升

水产养殖企业必须加强与科研机构、大中专职业技术院校的合作交流以及技术研发,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水产养殖技术水平,提高生产队伍的整体素质,实现科研与生产力的转化,提高经济效益,降低生产成本,科研机构能够为企业提供实际需要的养殖技术,职业技术学院能够为企业提高高素质人才,实现各取所需的目的,逐步提升水产养殖技术的综合水平,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的投入,实现利润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博亚.2011年国家支持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1,(7):12.

[2]郭国防控制和降低水产养殖成本的关键技术[J].水产科技.2007,(4):29

[3]刘新山。渔业行政管理学[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0.107.

[4]于孝东.水产养殖企业的经营之道[J].科学养鱼,2000,(12):14.

[5]潘开宇.渔业企业经营管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39-40.

[6]郭国防.控制和降低水产养殖成本的关键技术[J].水产科技,2007,(4):29.

第5篇:养殖业的作用范文

1畜禽养殖业污染减排的进展情况

1.1政策逐步得到完善。近年来,随着国务院《畜禽养殖业污染物防治条例》、《水十条》、新环保法、新环评法、环保税法和国务院关于《畜禽农业资源污染综合治理与节能减排问责制度》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颁布与实施,浙江省政府也相应地制定了更为严格的地方条例与地方法规。为进一步减轻畜禽养殖业污染,改善温岭市生态环境质量,促进畜牧业转型升级,温岭市政府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浙江省、台州市相关文件精神,先后制定了《温岭市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划分方案》,《温岭市畜禽养殖场污染整治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指导方案。为加大畜禽养殖业治理力度,提高水环境质量,促进畜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的指导依据。各级政府和环保部门,通过科学划分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及宜养区,结合农牧结合、生态循环的要求,合理调整、优化养殖业区域布局,对畜禽养殖业开展了大刀阔斧的治理整顿,促进畜牧业有序健康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1.2加强地方政府的管理。温岭市政府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指标任务分解到各镇、街道进行考核,并实行问责制,做到任务具体,责任到位。各镇、街道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明确各畜禽养殖场的责任主体,排出整治时间表、落实监管责任人,签订协议、承诺书,建立档案,落实责任,确保各项整治工作落到实处。同时,环保、畜牧、发改和财政等部门之间加强“联动”和指标任务“考核”,促进畜禽养殖业的发展和农业源减排任务的完成。1.3提高业主环境意识,增强环保自觉性。随着畜禽规模养殖业主的不断增加,畜禽规模养殖业主保护环境的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他们已经懂得:污染问题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畜禽养殖污染更是不可小视。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意识,强化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力量,共同监督养殖场户自觉遵守环保要求,全面推进畜禽养殖业减排工作。平时利用送科技下乡、畜牧科技人员进场入户、技术讲座等活动,加强对养殖场户的宣传和指导,提高养殖场户环境保护、清洁生产、循环农业和“谁污染谁治理”的意识,增强了养殖业主保护环境的自觉性。1.4政策扶持、积极引导,加大污染物防治投入,提高减排成效。畜牧养殖业是微利行业,污染治理设施投资与运行费用较高,养殖业主单独治污资金匮乏,负担过重,致使养殖污染防治设施投入滞后于经济发展。近年来,温岭市政府通过政策扶持,对养殖企业在建污染防治工程建设项目内容如沼气工程、储液池、堆粪场、沼液输出管道、防渗膜等给予政府资金扶持,因此大大提高了污染减排成效,国家在核定污染减排量时对温岭市多个畜禽养殖业污染减排项目给予了认定。1.5推进资源化利用。加强农牧结合、生态养殖农业主管部门负责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指导和服务,大力推广干清粪工艺、沼气化处理、有机肥加工与应用、养殖-沼气-种植等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实用技术和生态养殖模式。要求养殖企业与种植户特别是水稻、瓜果蔬菜、山林等专业合作社等签订粪污消纳协议,确保有足够的消纳土地来满足粪污的消纳。按照“市场化运作、政府适当补助”的原则,建立完善“三沼”服务队伍,根据服务养殖场(户)的存栏量、沼液沼渣的运输量、运行情况及本区域内养殖污染后续管理总体效果等进行年度考核,给予一定的运行、设备和维护经费补助。

2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政策不完善,减排推进受制约。农业污染防治不像工业源,有较为完善的配套防治政策及减排技术,其技术条件相对比较低。推进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的相关政策也不完善,相应的环境管理也较为薄弱,缺少农业源减排配套实用的污染治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制约了畜禽养殖业减排的推进。农业污染防治政策上的缺陷是我国农业污染防治工作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2.2部分养殖业主环保意识不强。部分养殖场业主环保意识不强。部分养殖业主只注重规模扩张,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环保设施的配套,对周边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2.3清粪方式落后。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逐年上升及新一代劳动力观念转变,近年来我国大型规模化猪场开始改造并使用水泡粪、水冲粪等劳动力需求少的清粪方式,与环保部鼓励的干清粪工艺不符。我国《“十二五”污染物总量减排规划》中明确规定规模化养殖企业,必须采用干清粪工艺。因此,有效解决劳动成本节约与环境保护需求之间的矛盾成为污染减排源头控制首要解决的关键问题。2.4监管体系不健全、执法水平和能力有待提高。近年来,随着“五水共治”和水环境质量改善工作的推进,各级政府和部门从思想上加大了对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问题的重视力度,并不断加大了对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的力度。但由于缺乏成熟配套的监管设施且能力有限,不像工业源有比较成熟的监控体系如在线监控及刷卡排污等,农业源监控设备等不宜安装,畜禽养殖业排放量及进一步去向难以监控,以及基层执法人员在农业源污染执法水平和能力有所欠缺,给监控、执法带来了较大的挑战。

3对今后实施畜禽养殖业污染减排工作的建议

总的来说,建立畜禽养殖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推进畜禽养殖污染减排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温岭市将规模化畜禽业污染减排作为农业源减排重点,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为更好地推进“五水共治”工作,促进温岭市水环境质量的改善,建议通过完善的法律法规政策、加大减排力度、扩大资源化利用范围、加大政策扶持与技术支持力度、严格执法与加强监管以建立畜禽养殖污染长效监管机制,以此有效地防治畜禽养殖业污染,确保农业源污染物减排得到实效。3.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配套政策。在现有法律法规及配套政策的基础上,根据畜禽养殖业发展的现状,及其在环境保护过程中呈现出的新问题和新形势,完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体系,对畜禽养殖做出相应切实可行的环保政策规定,以促进其健康、可持续地发展。3.2加大减排力度,扩大资源化利用范围并提高资源化利用水平。一是要继续加大减排力度,对已存在未完成减排任务的规模畜禽养殖场,要求企业积极投入资金,限期完成污染治理及资源化利用设施的建设与投运,确保真正做到粪污“零排放”。二是要扩大资源化利用范围,对没有达到规模的畜禽养殖场(微小型养殖场及散养户),采用以下两种处理方式:一种是要求企业限期治理,若在规定期限内治理任务未能完成或完成治理任务却不达标的,限期予以关停;另一种则是集中养殖管理,将微小型养殖场及散养户等非规模养殖场集中起来,合理规划,走养殖小区等集中管理之路,壮大养殖规模,由养殖户集中投入污染防治及资源化利用资金。促使所有养殖企业均能实现污染物治理及资源化利用。3.3加大政策扶持与减排技术支持力度。对完成治理与资源化利用并通过验收的畜禽养殖企业,要继续加大对沼气工程、储液池、堆粪场、沼液输出管道、防渗膜等污染防治及资源化利用设施的资金扶持,建立以“以奖促治”、“以奖代补”机制。在鼓励引导非规模化养殖专业户集中的同时,各级政府还要切实加大对畜禽养殖企业污染综合防治及资源化利用资金的投入。但是,仅仅依靠政府扶持政策和养殖企业的投资,远不能达到真正实现对所有养殖企业实现污染物治理及资源化利用。必须通过政府引导,利用市场化手段,实现畜禽粪便“资源化、商品化、减量化”,使粪污加工形成产业链条,才能让农业生态系统良性循环。要从根本上解决畜禽粪污污染问题,必须综合再利用,使畜禽粪污中的养分、能量充分利用,比如优化清粪和固液分离技术等。还要加大减排技术支持力度,通过加强农业源减排技术培训,总结畜禽养殖业资源化利用的典型案例并进行推广,加深畜禽企业对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认同,推动畜禽养殖业减排工作。通过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实现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拓展畜禽产业链。3.4加强宣传,促进养殖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提升规模化程度。要防与治结合,防止清养关停后的养殖场再反弹、再回潮,对保留下来的养殖场的污染物抓好达标治理;要堵与疏结合,对关停的养殖户按政策足额补助,帮助他们另找出路,引导和鼓励他们选择其他行业;要长与短结合,既抓好一段时间内的集中整治,又对保留下来的养殖场有长远打算、长效措施。大力提升规模化程度,要严把环保治理关。要充分发挥宣传引导的作用,大力宣传宣传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相关法律法规、畜禽养殖水环境治理的举措、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典型、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成果,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合力推进的畜禽养殖污染治理。3.5严格执法,加强监管,建立畜禽养殖污染长效监管机制。环保、畜牧、行政执法、国土等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责,加强畜禽养殖执法巡查,强化联合执法,对违法畜禽养殖行为要坚决予以查处,对典型案件要及时曝光和公开处理;各镇(街道)要建立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长效管理机制,加强对禁养区内违法畜禽养殖行为的巡查,一经发现,立即清理。对畜禽规模养殖未按照规定处理畜禽养殖废弃物的,依法由环保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造成环境污染的,按《浙江省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进行及时处理。浙江省率先启动环境保护网格化监管改革试点,温岭市已开展乡镇成立“环保办”、划分基层网格与配备网格员的工作,需在明确部门职责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管理措施,强化巡查机制。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各镇(街道)落实每个区片及每个村的监管责任人,建立网格化巡查监管机制,对畜禽养殖行为进行常态化巡查监管。

作者:赵敏 潘盛 单位:温岭市环境保护局

参考文献

[1]吴根义,宋李思莹,孙浩,等.“十二五”时期农业源污染物总量减排分析[J].环境保护,2015,43(21):28-30.

[2]肖瑞杰,蒲敬海,舒拉.畜牧养殖中的环境污染现状与治理[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5,36(12):114-115.

第6篇:养殖业的作用范文

水产养殖技术是决定养殖获得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能否获得可观的经济收益与科学的养殖技术和把握市场的能力有较大关系,水产养殖技术是科学养殖技术的一种,包括很多具体的生产技术,比如水产生物遗传育种技术、水产生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水产生物诱导与催产技术、水产生物饵料培养技术、微藻饵料培养技术、工厂化养殖工程与设施技术、养殖水处理技术、海上水产品繁殖与捕捞技术等,是各种技术的统称。而水产养殖成本指的是养殖户在一定时期生产经营水产品的一系列过程的费用支出,间接反映了渔业生产经营的质量和效益以及竞争力,是一项综合性指标。水产养殖技术的高低间接决定了生产成本的高低,水产养殖控制成本的能力决定了整体养殖的竞争优势,又反过来影响水产养殖技术,加强成本管理,科学利用成本,降低生产成本需要从养殖技术层面来研究,是广大养殖户经营活动的重要内容。必须提高水产养殖,提高养殖的产量和质量,科学的利用成本,实现养殖效益的最大化。

二、提高水产养殖技术,降低水产养殖成本的措施

1.多方面运用水产养殖技术多方面运用水产养殖技术是提高养殖水平,降低养殖成本的有效方法,正确运用和理解水产养殖技术的应用范围,不仅仅只用于养殖的具体过程,还应该拓展到决策制定、销售、宣传等管理过程中,养殖企业可以从水产养殖技术的专业角度分析研究养殖的方案,便于做出科学的决策和部署,在后期的销售过程中,水产养殖技术能够提高水产品运输途中的存活率,最大限度的延长保鲜期,提高商业价值和市场竞争力,在宣传过程中,不要局限于宣传的载体,从专业的角度将产品展示于众人眼前,让人们更信服,有利于建立厂家与消费者的信赖感。因此,多方面的运用水产养殖技术能够提高产品的收益,降低生产的成本,提高整体实力。

2.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实现水产养殖技术的自主更新只有不断的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水产养殖技术,使其与社会的发展同步才能保持养殖户的整体竞争力,同时先进的养殖手段能够节省许多生产成本。水产养殖技术的自动更新需要水产科学技术的创新,通过生产实践不断研究摸索新的养殖方法,提高养殖的效率。养殖户应该适当的增加技术研发的投入,包括科学技术人才、资金、设备的投入,保障水产养殖技术的自主更新,建立独特的养殖技术体系,申请养殖技术专利,保持领先地位,国内不少水产养殖企业都拥有自己的科技研发队伍,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保持企业的实力和技术的先进性。虽然短期的成本会很高,但是从长远的角度分析,带来的经济利润是巨大的。

3.加强员工的科学文化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员工的水产养殖技术水平水产养殖技术的高低取决于员工的科学文化素质高低、知识储备的多少、理解创新能力的强弱、实际运用能力的高低,决定着整个养殖企业的生存发展,决定着养殖企业在整个水产品市场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从辽宁地区的水产养殖企业可以看出,整个工作人员经历过专业技术培训的只占25%,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教育或培训的只占4.3%,接受过中等以上职业教育的只占0.36%,没有接受过任何教育或者培训的比例超过70%,因此,加强员工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其专业技术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知识掌握水平是提高水产养殖技术的必要措施,也是降低生产成本的主要手段。

4.加强企业间合作,促进水产养殖技术的共享水产养殖企业往往通过借鉴学习外部的较为先进的技术和手段,在结合自身生产实际情况,消化吸收,并进行改进和重组,实现提升自身养殖技术水平的目的。对于广大中小型水产养殖企业来说,“合则两利”的原则必须坚持,通过企业间的合作交流,实现技术的互通,将优势技术互补,达到提升自身水产养殖技术水平、优化配置资源、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整体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目的。

第7篇:养殖业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高效肉牛;养殖;问题;措施

近年,肉牛养殖产业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各种养殖技术也在不断完善和改进。肉牛养殖管理期间,为更好地推动养殖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充分利用各项资源,要始终坚持以绿色生态为核心,将肉牛养殖产业发展为特色产业,带动地区经济的健康发展。尤其是近年社会大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高品质牛肉制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要求市场上所提供的牛肉制品绿色生态安全,要求我国牛养殖产业逐渐向科技化方向转变,要始终坚持以绿色环保为基础,加快生态养殖技术的有效推广应用,提高肉牛总体养殖效益的同时,更好地实现生态环境保护,避免规模化肉牛养殖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带动地区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存在的问题

1.1发展体系相对落后

生态健康养殖产业是肉牛未来养殖业的主要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但是当前很多养殖户对绿色生态养殖技术的重视程度不高,基层地区也没有形成完善的产业链,发展体系相对较为滞后。很多农牧民群众一直沿用传统的肉牛养殖模式,高污染高消耗,肉牛养殖中对周边生态环境构成的危害较为严重,会添加一系列添加剂和兽药,牛肉药物残留比较严重,缺乏深加工产品,营销渠道不顺畅,如果遭遇市场突变,养殖户将面临较大的经济损失。

1.2资金投入不足

以往的粗放式的养殖管理模式不需要投入过多的成本,养殖户可利用自己的庭院或者空闲的土地开展肉牛养殖,然而绿色生态健康养殖模式下,对整个养殖管理有较为严苛的要求,需要养殖户在前期投入大量的资金[1]。生态绿色养殖模式虽然能为养殖户带来较高的经济收入,但是前期的成本投入相对较高,再加上肉牛养殖周期相对较长,很多养殖户难以承受规模化生态养殖的资金成本投入,经常会出现资金周转问题。近年,地方部门为更好地带动绿色生态高效肉牛养殖产业的发展,出台一系列支农惠农措施,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有效衔接,但是部分养殖户仍然存在资金投入难的问题,由于资金供给不足,造成养殖户不能及时补栏,不能扩大养殖规模。

1.3生态环境污染严重

绿色生态高效肉牛养殖要求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加强对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但从当前的肉牛养殖现状分析,大多数养殖户主要以传统的养殖技术、养殖理念为主,小农思想根深蒂固,先进的养殖管理技术还没有在广大基层地区得以有效的推广和应用。由于养殖环节存在诸多不科学之处,普遍存在资源利用效率低下,产生的污染物得不到妥善有效的处理,直接向外排放,对周边的土壤、水源、空气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2]。

2高效肉牛养殖措施

2.1加强政策引导带动

近年,随着地方部门对畜牧养殖产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相继出台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更好地带动生态高效肉牛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未来肉牛养殖业发展中,应充分发挥部门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方面的作用,加大养殖资金的投入力度,将绿色生态高效肉牛养殖产业作为重点产业去扶持。还应结合现阶段肉牛养殖现状和地区的肉牛规模养殖场的数量,实现针对性的扶持带动,对经济效益相对较高的养殖场给予适当的奖励,积极鼓励中小规模养殖户发展适度规模的肉牛养殖产业,让更多的中小规模养殖户参与到规模化生态肉牛养殖产业中,为市场发展部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通过示范带动,加快先进养殖技术的有效推广应用,转变传统的养殖模式,减轻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

2.2创新发展模式

为切实提高绿色生态,高效肉牛养殖产业的经济效益,应重视规模化养殖产业的发展,要转变过去散养养殖点多面广污染较为严重的态势。应结合市场需求,引导养殖户对肉牛品种做出动态化的调整,结合市场需求情况鼓励龙头企业发展壮大肉牛养殖产业,通过示范基地,让更多的农户参与到肉牛养殖领域。进一步完善高效生态绿色旅游养殖相关产业链,形成龙头企业带动、养殖基地参与、农户全面融合的综合发展模式。通过形成完善的产业链,加快高效生态养殖技术的有效推广和应用,推进适度规模养殖产业的发展[3]。对当地的肉牛养殖资源做出有效的整合,打造区域性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养殖产业链,形成地区肉牛养殖品牌,以品牌为带动,更好地提升当地肉牛的市场竞争能力,有效推动绿色、生态、高效肉牛养殖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3坚持循环,高效利用

绿色生态高效肉牛养殖的关键环节是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高效利用,减轻养殖场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和污染,要达到该目标,一方面应加快构建标准化的养殖基地,通过养殖基地的引领大众作用能更好地推动绿色肉牛养殖产业的发展。养殖基地在建造中应始终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要秉持合理分布、保护耕地的观念,积极推广应用生态养殖技术。另一方面要做好养殖场选址和综合布局工作,重视日常疾病的针对性防控,重视对粪便的高效收集及处理,积极推广应用无害化的资源利用模式。绿色高效生态肉牛养殖中,为进一步降低饲料成本的投入,应充分利用好农业生产中产生的各种资源,加快推进秸秆饲料化产业发展,将秸秆转化成优质的饲料,为肉牛提供充足的饲料。绿色生态高效肉牛养殖产业发展中,坚持以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绿色养殖技术为基础,不断探索全新的循环养殖模式,在实现养殖效益提升的同时,更好地应用绿色生态养殖技术。加大扶持力度,积极扶持那些规模养殖产业或者养殖大户,依托养殖大户,带动地区的生态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

2.4优化服务质量

绿色高效生态共赢,养殖产业发展中,应重视科学技术的培训。人才培训是确保技术高效推广应用的关键环节。结合当前绿色肉牛高效生态养殖现状,每年制定针对性的养殖人员培训计划,进一步提高养殖队伍的专业素质,这有利于先进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有效推广应用。委派一些优秀的人才到肉牛养殖企业进行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绿色生态肉牛养殖技术的创新能力。通过科技培训、合作等多种方式来提升科技人员的专业技能。结合市场需求及当地肉牛养殖现状,加快构建适合于地区发展的农业专业合作社,建立区域性的肉牛养殖协会,依托养殖协会,对养殖环节作出有效的规范,不断提高肉牛养殖产业的市场化水平和组织水平,为肉牛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结束语

尽管一大批肉牛养殖技术在广大基层地区得以有效的推广和应用,但是肉牛养殖过程中还面临诸多技术问题,普遍表现为环境污染严重,发展体系比较滞后,资金投入不足,规模化企业数量较少。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始终坚持绿色生态为出发,创新发展体系,积极推广生态养殖产业,构建地方龙头企业,有效带动生态肉牛养殖产业的发展。同时在地方部门带动下,引入绿色生态养殖技术,将肉牛养殖业打造成区域经济振兴的支柱性产业,增加农民群众经济收入,更好地推动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苏政,黄嵘峥,刘鹏,等.塔额垦区肉牛高效养殖技术要点[J].湖北畜牧兽医,2020,41(5):36-37.

[2]张林.云南地区的肉牛高效养殖技术探讨[J].畜牧业环境,2020(20):51.

第8篇:养殖业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小型畜牧养殖业;现状;面临的问题;解决措施

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城市居民对蛋、奶、肉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带动了畜牧养殖业飞速发展,尤其是小型畜牧养殖在政府大力支持下如雨后春笋般得到发展,但发展过程中呈现了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必须加以重视。

1面临的问题

1.1销售价格偏低

养殖户因为饲料费、人工费投入偏高,市场肉、蛋、奶销售价格偏低,利润减少,严重影响了养殖积极性。

1.2养殖技术普遍落后

主要是因为小型养殖户养殖数量少,奖金少没有能力聘用专业技术人员。为了减少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加之对温度、饲料、免疫等方面没作严格要求。加之基础设施如圈舍、采暖等方面建设不完善,其它的各项服务体系也很难形成规模,专业信息化程度非常低,从使养殖技术水平比较落后,产业发展比较缓慢。

1.3防疫工作没有做到位

小型养殖场专业养殖技术水平低,专业养殖技术人员稀缺,的养殖场的建设布局和规划不够合理,尤其是对当地气候、地理环境考虑不够全面,对环境卫生方面的考虑更是欠缺,排污措施、消毒等没有做到位,导致疫情不断发生。没有专业技术人员指导防疫工作,们生命及健康。即使发现疫情也不能及时得到控制,会很快传播,波及其它动物及其他的养殖户,严重时还会引发大的疫情。其次,小型畜牧养殖业出现的粪污问题是给环境带来了较多的压力与危害,比如集中排放的牲畜粪便量较多,不断增多的粪便无疑会对养殖场周围的环境、土壤、水源及空气污染严重。又比如畜牧养殖离不开水源及食物,尤其是水的供应压力较大。同时比如家畜、家禽体内的某些病毒也会通过各种途径传播给当地的居民,严重影响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尤其是处理牲畜产生的粪便等污物,最为常用的方式就是用大量的水冲洗,这不仅造成水资源的浪费,而且冲洗之后的污水没有经过处理就随意排放进河道,这无疑会对当地的水源产生较大的污染。如何协调市场需求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成为当前畜牧养殖业目前面临的关键问题。

2解决措施

2.1提高畜牧养殖从业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

当前畜牧养殖从业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普遍不高,只看重眼前的经济效益,而忽视长远的环境效益。要想改善养殖业的环境效益,必须从养殖工作人员的行为及思想入手,使他们树立具备环保意识,把环保工作落实到位。比如畜牧、环保等相关管理部门应当不定期的组织畜牧养殖人员进行环境保护方面的培训,普及环保知识,使他们掌握具体的保护环境的方法。还有相关部门为了规范畜牧养殖人员的养殖行为,使得他们逐步形成合理的养殖方式,必须出台硬性指标与政策,设置相应的环保指标等。

2.2利用先进的技术改善养殖污染状况

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减少粪池环境的污染,比如通过建设沼气池将畜排泄物、食物残渣等进行发酵处理后,用作农业生产的肥和日常生活用气,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还比如将养殖产生的污水以及动物尸体等污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进行无害化处理,以阻止疫情传播的。还有养殖场将排放的污水净化装置系统进行科学处理,实现循环利用,切实做到了节约和环保。总之,科学技术在逐步环保化的畜牧养殖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家在这一方面应该增加扶持政策,畜牧等相关技术部门应该加大研发力度,不断提高养殖业的污染处理能力。

2.3加强对养殖人员的专业培训养殖户通过自学与养殖

有关的书籍可以获得专业养殖知识。还可以观看与养殖有关的视频一边进行养殖实践一边自学养殖技术,使得理论结合实践,也可以经常向专业养殖人员、畜牧兽医工作人员请教养殖方面遇到的问题。小型养殖户只有具备一定的专业养殖技术,养殖业才能长期的经营下去。因为畜牧养殖技术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养殖业发展的成败。

参考文献

[1]于东云,等.规模化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及防治[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5,08:13-14.

[2]李国才,等.规模化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及防治[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5,08:63-64.

[3]和成云.试论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及防治[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5,09:21-22.

[4]其木格.动物传染病防疫工作的几点建议[J].当代畜牧,2013,(11).

第9篇:养殖业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畜牧养殖;技术推广;存在困难

一、推广的意义

我国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在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条件下,我国农村的畜牧业经济也不断发展。但当前,我国的畜牧养殖技术水平处在比较低的位置,提升的空间还很大,所以必须实现传统到现代的转型,而转型后的工作重心之一就是开展畜牧科技的推广工作,向农村的养殖户主们推荐新的养殖品种,给他们教授新的养殖技术,改善农村的养殖环境,提高农村养殖户的养殖技术。通过现代养殖技术的推广,提高我国农村养殖户技术的科学含量,促进农村养殖业的发展,提高农村畜牧业养殖的经济效益。

二、存在的问题

(一)推广方式不当

目前,许多畜牧养殖技术推广人员仍然利用传统的方式进行技术推广,如宣传、现场咨询和指导等,这些传统宣传方式停留在说教层面,很难取得实际的推广效果。实际上,畜牧养殖的每一项新技术,其在推广之前,都需要经历试验、示范、培训的过程,如果这些过程都没有经历,直接在养殖户中推广,那样养殖户对畜牧业的认识水平就无法上升到实践层面,推广的养殖技术也很难在具体的操作中取得好的效果。这种推广方式无法使分散的畜牧养殖户学习到真正的技术。

(二)推广知识陈旧

目前,我国对于养殖新技术的推广重视力度不大,进行推广的队伍拥有的养殖技术还处于传统阶段,甚至是在十几年前的陈旧技术,这些技术的推广,是不符合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当前,畜牧养殖技术推广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推广工作人员技术老化。一是经济条件的不足,推广单位没有足够的技术经费,无法进行新的科学技术的学习,没有科技期刊的理论教学,也没有养殖技术的专业培训,养殖技术和知识得不到及时更新。另外,养殖部门人事制度的局限。推广工作中心的技术人员,很大部分不是拥有真正养殖技术的人员,这些人员不具备专业养殖知识,而那些畜牧专业的养殖人员无法进入养殖中心,导致无法向养殖户推广专业养殖技术。

(三)推广投入不足

目前,虽然国家开始重视农业的发展,但在畜牧业推广方面,投入的资金明显不足,导致无法建设推广基础设施,无法提供服务功能,养殖技术人员得不到最新的技术培训,养殖知识得不到更新,这四大问题是当前畜牧养殖技术推广中的面临主要问题。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农村养殖技术方面的推广不仅基础设备不完善,而且缺乏推广经费,使必要的推广设备无法进行购置,也没有经费组织养殖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更新他们的养殖技术和知识,使推广的养殖技术完全不符合现代畜牧业养殖的需求。要解决这些问题,国家就要加大资金投入,更新养殖中心人员养殖知识和技术,以便推广符合养殖户需求的养殖技术。

(四)人员素质偏低

我国农村从事畜牧业养殖的大多是无法外出工作的农民,这些人的特点即是年龄偏大,没有较高的文化知识修养,对新的养殖技术和知识接受的能力差,这些都给养殖技术的推广增大了难度。一些留在农村进行畜牧业养殖的青壮年,却极少接触养殖方面的新知识和新技术,这也是现代养殖技术无法全面推广和应用的原因。

三、推广的途径

(一)打造技术推广人员

畜牧业养殖技术的推广,拥有科学技术能力的农村人员是主力军,因而提高农村畜牧业养殖户的科学技术水平,让他们来带领畜牧业养殖新技术和知识的推广,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建立一支掌握养殖新技术和新知识的农村畜牧业养殖技术推广队伍,是当前推广工作的迫切需要。首先,要解决养殖中心少技术人员的情况,应该尽量减少依靠关系得到推广工作的人员,并通过一些薪酬的设置,利用高福利和报酬来吸引一些高校的畜牧养殖专业人才,保证畜牧养殖技术推广的质量。其次,要对原有的技术人员开展新技术的培训,特别是对一些年龄较轻,接受能力好并具有一定文化基础的人员,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学习途径,鼓励他们进行畜牧养殖技术自学或者进入学校学习,使他们成为畜牧养殖新技术合格的推广人才。

(二)增加推广资金投入

资金投入能够很好地促进畜牧养殖技术推广工作的进程。要提高畜牧养殖技术的推广范围,最重要的是增加投入。目前,我国已经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划为社会公益性工作,因而推广工作的资金,必须依靠国家的资金投入。特别是对于推广基础设备建设的投入,保证推广工作有场地开展,此外,需要更新养殖技术推广人员的知识,这样才能使推广的技术满足现代养殖业的发展。因此,各个市和县政府应该加大养殖技术投入,组织养殖技术推广骨干进行新技能的培训,做好各县专业物资的协调供应工作,购置推广工作所必备的一些电教设备。此外,需要投入资金加强农村养殖技术推广基础实施的建设。例如,推广办公室的建设,畜禽舍、检验室和试验场地的建设等。而相关的进行畜牧养殖技术推广的设备也不可缺少。

(三)优化技术推广方式

我国畜牧养殖技术的推广是一项巨大的工程,但现今推广的技术还比较落后,推广的方式也陈旧,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因此,推广先进的养殖技术,优化推广技术方式是当前工作的中心。首先,需要建立起推广工作进行的推广基地,在基地中进行养殖技术和项目的试验、培训和实践,这有利于提升养殖技术推广人员的养殖技术。其次,可以对外开放推广基地,吸引养殖户和畜牧爱好者进入参观,并开展一定的技术实践活动。另外,推广基地可以通过招收学员,进行养殖技术的学习,这些学员毕业后,直接参与养殖活动,通过和其他养殖户的交流,达到养殖新技术推广的目的。

四、结语

我国农村畜牧业的发展,养殖技术推广是关键。当前,我国畜牧养殖技术的在推广上的问题很多,影响了我国畜牧业发展的进程,为了畜牧业更好地发展,国家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努力建设一支有推广能力的队伍,摒弃传统的推广方式,利用现代方式进行推广,使农村养殖户学习到先进的养殖技术,推动我国现代畜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岩.畜牧养殖技术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畜牧科技,2016(1):154.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