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范文

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精选(九篇)

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第1篇: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范文

一是强化机制建设,提升科技服务水平。成立三年行动计划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县直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科技局,科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抓好行动计划的各项日常工作。县政府制定出台了《保靖县科技服务与创新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2年-2014年)实施方案》,为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明确了方向。将各项指标进行分解,纳入年度文明建设综合目标进行考核。同时,完善科技创新奖励机制。出台了《关于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保靖的决定》,每三年召开一次全县科技奖励大会,奖励一批科技兴县功臣、科技工作先进单位、科技兴县先进个人、先进专业技术协会、科技致富带头人和科技民营企业;加大科技进步奖励力度,设立保靖县优秀新产品新技术奖,“对取得有效发明、实用新型专利得到转化,产生较好经济效益的,县政府一次性给予8万元奖励;锌锰企业现有工艺通过技术改造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县政府一次性给予20万元奖励”。

二是大力培养和引进科技人才。针对重点科技领域和重点发展产业中人才匮乏紧缺的实际,未来3年,聘请20名知名专家作为县政府科技顾问,选拔培养50名具有行业先进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100名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建立200名高级科技人才后备队伍。同时继续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以建设好保靖黄金茶特色产业省级科技示范基地为契机,以推进保靖黄金茶科技特派员创业链建设为重点,建立“政府+科研院所+特派员+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开发模式,形成种、产、销、研各环节分工协作的保靖黄金茶市场经济产业开发链,从而有效促进产业的发展。

到2014年,计划发展保靖黄金茶示范基地5万亩,力争将保靖黄金茶打造成中国驰名商标。

第2篇: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范文

2004年,国务院转发了《2004-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从四方面明确提出了科技平台建设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原则”、要完成的“目标和任务”、建设的“内容与重点”、需采取的“保障措施”。

按照纲要要求,国家开始成体系地部署科技平台建设工作,一批部级的重要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相继建成。同时,各省区(市)也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特别是产业发展需求,逐步建成了一批从事研究开发、资源共享和成果转化的科技服务平台。

结合重庆实际情况,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科委的直接组织和带领下,自2004年起,我市启动了“三大科技平台”建设,即“研究开发、资源共享、成果转化”三大平台。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我市探索出“整合资源、创新机制”的做法,突出企业、科研院所、高校资源的有效整合,盘活其存量资产。只花了三年多的时间,通过资产重组、资源集聚、双向激励和产学研互动四种方式,初步建起了研究开发、资源共享、成果转化三大科技平台。截止目前,这些科技平台的相继建成和运行,提升了我市的区域创新能力,成为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如此,不少平台特色鲜明,其彰显的作用受到业界和社会的普遍欢迎。我市平台建设的探索被誉为“重庆模式”,受到各方高度关注和赞誉。不久前,原国务委员陈至立作出批示,“重庆的做法十分有意义,建议总结重庆经验……”。其中作为资源共享平台建设重要内容的重庆科技检测中心的组建和有效运行,还受到科技部万钢部长及市相关领导的肯定。

大家知道,今日之中国企业所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帮助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他们的国际竞争力,已成为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关键之一。

构建地方企业需求的公共科技服务平台,既能助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更能成就区域创新能力的大大提升。这是因为科技平台的建设和运行促进了社会科技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综合利用,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重要载体,是科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平台,是帮助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

地方科技平台的建设与运行何以能提升区域创新能力?这里不妨作一比较,即可得到答案。

l  科技平台建设前(三年前)重庆的创新能力情况

三年前,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家科技部创新战略与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柳卸林博士带着他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和《重庆技术创新能力分析》来到重庆向我们公布了这样一个结果:1999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排名中,重庆市居于中偏下水平——第18位。

2004年,科技部公布的《2003年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及综合评价报告》显示,重庆的科技进步水平指标排在全国第14位,基本上与柳卸林博士公布的重庆创新能力全国排位相吻合。

科技进步指标中有两个一级指标非常能够说明问题,2003年重庆的“科技活动产出”(包括知识产权和高新技术产业及技术贸易)评价指标在全国排位第5,比上年升了7位;“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标排位第12,比上年提升了2位,但最后的“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标”排位却是第19。

数据显示,直辖以来,重庆的科技创新能力一直在持续增强;但另一方面却反映出,重庆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是依靠直辖、西部大开发、三峡移民三大机遇带来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和外来投资推动的,其经济真正的可持续发展还未完全转移到依靠科技创新上来,而科技创新必定要构建全市的区域创新体系,其中的科技平台建设又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尽管重庆区域创新能力在提高,但当时毕竟还只能在全国排第四军团,不仅没法跟北京、上海和沿海城市比,就是在西部,也落后于成都、西安。创新之路任重道远,创新能力提高迫在眉睫。

l  目前重庆的创新能力情况

当《2007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亮相后,重庆区域创新能力在全国已排位13,比三年前升了5位,已是一个不小的进步。这也应验了当年柳卸林博士在渝接受专访时的断言:重庆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的潜力很大。

是的,重庆一直在努力。

从2004年开始,根据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我市全面展开了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随着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不断完善和三大科技平台的逐步建成运行,目前全市的区域创新能力正日益提高,科技进步正在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越来越深远的影响。

l  科技平台对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正发挥显著作用

地方科技平台既是区域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又是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预备队”。国家规划科技基础条件是战略性、前瞻性的“自上而下”,地方科技平台则是战术性、市场导向的“自下而上”。在大力发展下,地方科技平台还可以“升华”为国家科技平台。

在重庆,以三大科技平台为标志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使重庆科技投入的综合效益由直辖之初排名20多位跃升到稳居全国最前列。科技平台建设在提升区域创新能力过程中,发挥出强力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较大程度满足了重庆产业发展要求和企业需求,提高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缓解了科技资源的供求矛盾,加快和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

我们不妨来看一组实例。

——2007年11月28日晚,西南大学研究生曾磊在学校实验室做研究,进入关键阶段突破不了,因学校的实验室没有病毒生物学分析仪。正在为难之时,他想到了重庆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抱着试一试的心情登录了该共享平台网站,查到了拥有该分析仪的重庆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问题解决了。第二天清晨,他来到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运用那里的设备完成了实验研究的最关键一步。

这正是重庆整合市内近70家单位、1300台价值11亿的大型科学仪器建立的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促进科技创新的一个缩影。

——2006年,针对重庆和西部地区装备制造业关键检测技术和共性检测技术的实际需要,重庆科技检测中心应运而生。该中心整合了我市23家科研院所及高校的科技检测资源,建立起了15个检测大类、40个检测实验室,拥有64项国家和市级检测资质、1200余台(套)检测科研设备和100余名专业技术检测人员,形成了能为我市企业集中提供集分析、测试、校准、技术诊断、研究开发、经营运作等于一体的综合服务能力,实现了我市闲置检测设备的集成、开放和共享,检测设备使用率提高到70%以上。

该中心不仅以国内首创分析检测公共服务“检测超市”模式闻名全国,更以其方便快捷的“一站式”服务,开放式的检测检验协作网络工作平台,“分析测试业务”和“技术诊断服务”并重的特色优势,在支撑区域优势产业发展,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心运行以来,已完成检测实验业务达52542项,比该平台建立前各检测机构同期业务量增长30%以上;完成技术咨询服务4891次,对外取证培训878人次,比该平台建立前同期增长50%以上。中心受10余家企业委托,为其制定项目技术方案、共同开发项目8项,降低了企业的研发成本,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窥一斑而知全豹。从2004年到2006年底,我市的各类科技平台累计转化推广科技成果1359项,大型科学仪器资源共享平台为科研、高新技术产品开发项目完成分析测试样品上百万个(件),直接服务企业300多家。通过科技平台建设,重庆不仅吸引了中科院、日本CEA公司、美国阿尔发公司、瑞士SGS、清华紫光等国内外知名研发机构入驻,扩大、加强了我市企业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开阔了他们的视野,提高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而且还有力支撑了重庆的产业发展,提高了区域创新效能,直接成就了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可以说,科技平台的建设及运行已成为助推区域创新活动开展的强力引擎。

回首过去,重庆科技平台建设创出了特色,成效显现;放眼未来,重庆科技平台建设绘出蓝图,任重道远。2007年3月,胡锦涛总书记要求把重庆加快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重庆科技发展、科技平台建设,迎来了历史性机遇。

科技平台建设经历了发展初期的简单资源整合,正在逐步向聚集科技资源,支撑区域优势产业发展及社会创新的方向发展。重庆科技平台下一步的发展之路应该怎样走?借鉴国内科技平台建设的经验,结合我市具体情况,依我之见,重庆科技平台建设应着重从“扩大开放、深度整合、延伸服务”等方面下功夫。通过科技平台建设促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从而推动重庆经济社会发展。

扩大开放。就是要树立开放意识,不能把眼光只放在本地的资源和市场上,要通过健全完善开放灵活的机制和良好的发展环境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机构成为平台的组成部分,积聚更多的资源,增强科技平台的实力。同时,要通过健全和完善虚拟网络平台,扩大平台的外延。在基于整体规划和统一标准的前提下,将纳入到平台的相关信息实现全面对接、无阻互通。网络平台与实体平台集合在一起,最终形成区域整体的服务平台,真正实现立足重庆、面向西部、辐射全国的目标。

深度整合。就是要把更广范围内的与科技平台相关联的各类资源有效、深入地联系起来。资源深度整合应重点从几个方面进行。一是跨区域资源整合。科技平台建设要与区域产业优势紧密结合,支撑产业发展,因此,把分属于不同区域的相关资源聚集起来是建设区域性科技平台的关键。地域障碍可通过相关地区科技主管部门之间建立协作协调机制来促进资源整合。整合方式上可以是引入机构进入实体平台,也可以是加盟网络平台。二是跨行业资源整合。这类整合具有一定难度。以重庆检测行业为例,检测资源主要分布在质检、农业和科技系统,虽然各有侧重,但也存在功能重合、服务对象重叠、相互之间同业竞争等问题。从建立大平台的观念看,应该对分布在这些行业的资源进行整体规划和整合,更有利于提升地方科技平台的整体实力,在一定条件的促成下,还可以升华为国家平台。但是,因为利益关系,各自为政的局面很难打破。针对这个问题,建议可由地方政府牵头,统一规划、统一实施。

第3篇: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范文

当前我院人才队伍的状况,85%以上为院校毕业生,其中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助理工程师,已经成为整个生产技术的骨干力量。职工综合技术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在这些专业技术人才中,最近几年我们从专业院校招聘有15名,从社会招聘近20多名,送到专业院校培养的3名,参加各种函授25人,专业文化层次上已上了一个大的台阶。作为不同的单位,其具体情况各不相同,作为像我们这样外业测绘院,在现有的体制下,完成好各项测绘任务,最主要的就是:

一、立足现有人才队伍和专业技术力量,鼓励他们在实践中自主创新

最近几年由于仪器设备更新的较快,使外业测绘工作变得比以往简单,特别是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等现代测量仪器的使用,使测绘职工从繁重的和大量繁杂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因此就现有人才队伍的情况来看,完成现有的工作任务应该是没有多大问题的,所以要合理使用好现有的人才队伍,使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首先要合理打造人才队伍结构。这几年,我们始终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使我院人才队伍结构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我院从2003年开始先后从武测招聘了2名本科生,从专业院校招聘了10名专科生,从2000年开始,我们每年都安排3-5名表现比较优秀的职工参加中专大专及专升本的学习。目前本科文化程度占职工总数20%以上,专科占约75%,优化了队伍的结构,使职工的整体专业技术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其次是在人才队伍建设上,知人善任,量才使用。近些年来,我们在用人方面一直做到人尽其才,各尽所能,院中层以上的干部学历都是本科以上,凡是业务技术比较好的都被放到重要岗位上,进行锻炼,让他们挑大梁,担当重任。比如去年我们从武测招聘的一名职工,专业技术比较强,我们就把他放在几个重要的测量任务上去锻炼,他看到院领导对他比较器重,工作积极性特别高,不但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前完成了任务,而且质量优秀,类似的事例还有很多。

第三是在人才队伍建设上,要善于发现员工的闪光点。从基层的实际出发,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更需注重调动职工的积极性,积极为经济建设又好又快发展服务。在实际工作中要善于发现员工的闪光点,鼓励他们自主创新。近些年来我们每年都召开会议,对自主创新的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并号召职工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勇于创新。近几年我院先后有十几名职工在地籍测量,房产测量,工程测量中,利用一定的软件为平台,自主开发出便于使用和掌握的测量软件,大大的提高了生产的效率。为了鼓励他们的积极性,院里专门为他们提供了技术和资金的支持,这几年我们每个测区,每个中队都有几个能人,有效的解决了生产中的难题和困难,为院里创造了可观积极的效益。

二、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必须转变人才培养的模式

人才培养理念是人们对人才培养现象,本质,特点,规律以及如何培养人才的认识和看法。它指导人才培养全局,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渗透于人才培养各个环节。从现实情况来看,我们在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着突出的问题,一是重使用轻培养,二是重学历轻能力,三是重当前轻长远,其突出表现就是只要有任务,就不停步,工作安排得满满的,有的能力与学历倒挂,学历很高,能力较差。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更新观念,转变人才的培养模式,一是由零散型向集中型转变。目前,我们培养人才多数情况下都是零星的或松散式的方法,系统性和计划性不强,专业人才没有形成规模化效应,因此我们应在一定的时期内,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集中培训。二是在内容设置上应由单一型向综合型转变,促进人才队伍素质的综合化,把培养专才和通才结合起来。我们现有的职工多数只能单打一,通才全才的人才太少,有的职工一辈子自始至终就会干一种工作。三是要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现在我们培养人才一般的方法是老师带学生,老兵教新兵,知识和能力在低层次上循环,知识面窄,视野不开阔,靠老经验,靠老办法。因此我们要瞄准测绘科技的前沿,请专家学者进行讲学,传道授业,如果需要可以出国进行短期培训,还要利用科研院所和远程教育接收最新的科研成果来为我们的事业服务。四是继续教育内容设置要有针对性,时间要有保证,不能走过场。现在我们每年进行的继续教育大都是为了应付检查,完成上级规定的内容,被动式的教育,这种形式的继续教育不光浪费时间,而且浪费了人力和物力,起不到任何效果。正确的方法应该先进行调研,每次一个主题,不会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使受教育者真正能学到东西。

三、加强对人才队伍的管理,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成长和发展环境

第4篇: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范文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农业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3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3-0213-02

一、农业高职院校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实现科教兴国战略,高等教育责无旁贷。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建设方面,高等学校担当了主力军的角色。在当今时代,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决定高校办学水平高低、社会影响力大小和对社会贡献度的重要指标。同时,社会发展对高校的依赖性变得越来越强,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各类高校发展的必然选择。

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提出要探索走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依靠加强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业科技研发水平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才能实现。在此背景下,农业高等职业院校的科研能力建设、科研队伍培养、科研经费投入、科研管理水平等方面都必须适应中原经济区建设发展需要,解决这些问题是农业高职院校不可回避的现实。由于近几年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过快,很多学校存在科研基础薄弱、科研条件差、科技投入经费不足、科研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致使农业高等职业院校参与科研项目机会少,科技创新能力弱,服务能力跟不上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为了增强农业职业院校的适应性和为“三农”服务的能力,以部分涉农高职院校为对象,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策略和建议,为农业高职院校乃至其他高职院校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农业高职院校的科研现状及存在问题

1.对科研工作不够重视,缺乏科研意识

有些教师对科研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认为只要完成教学任务就行了,搞不搞科研不重要,或者认为科研是普通高校和专业科研机构的事。客观上讲,与普通高等学校的科研工作相比,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存在基础薄弱、科研条件差、课题数量少、课题层次低、科研业绩认可度不高等现实问题,导致一些领导和教师,对科研工作重视度不够,甚至缺乏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和消极,很多学校缺乏良好的科研氛围和开展科研的动力,承担科研项目不主动,很多人只是迫于评职称的压力或攻读学位的硬性要求,才承担课题和开展科研。

2.科研队伍素质不高,科研工作不能持续发展

部分高职院校是由中专学校升格而来的,教师普遍缺乏参与科研项目研究的基础与经验,没有经过科研工作的历练。在申报科研项目时往往无从下手,选题随意性大。加之教师的教学任务过重,特别是中青年教师,一面忙于备课上课,一面忙于进修、考试、攻读学位,根本无暇顾及科研。此外,由于学校办学经费不宽裕,允许教师参加科技交流和科研培训的机会不多,因此,教师获得科研信息有限,科研视野相对狭窄,对本领域科技发展热点捕捉不准确,科研选题针对性差。多数高职院校没有组建有明确研究方向的科研团队,即便是能参与一些课题或项目,也是临时找几个人凑在一起,项目结束就各奔东西了,这些因素均导科研工作发展缺乏持续性。

3.科研投入不足,制约科研能力的提高

多数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把重心放在教学上,重视教学设施的配置,轻视科研场地和设备的建设,用于科研的经费与教学经费比例失调,科研经费严重不足,甚至没有专门的科研经费。据统计,目前农业高职院校年科研经费50万元以上的占20%,30万―50万元的占10%,10万―30万元的占20%,不足10万元的占50%。可见,多数农业高职院校存在科研经费紧张的状况。短缺的经费投入与高职院校科研工作需求相比,只能算是杯水车薪,不能从根本上支撑工作能力的提升和增强。

4.科研管理机制不完善,不利于激发积极性

科研管理机制是开展科研工作的保证和支撑。多数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起步晚,机构设置简单,管理制度不健全,专职管理人员职数较少;有的院校甚至没有专门从事科研管理的工作人员,更谈不上设立专门的科研管理机构。由于人手受限,科研职能部门对课题的管理无法达到全面规范管理的要求,对课题只注重立项和结题而忽视过程管理,对论文只追求发表数量而忽视质量要求,对纵向课题只起到公示的作用而忽视对院内科研力量有机的整合,对科研的类型只注重纵向课题而忽视横向课题的承接。对科研业绩的评价和认可机制也不健全、不合理,许多教师的科研工作得不到应有的认可。科研动力仅仅来自于评定职称的需要,而不是源自于内心对科技创新的追求。教学的科研积极性难以调动和激发,也很难达到以科研促教学的目的。

三、提高高职院校科研能力的对策和建议

1.加强对科研重要性的正确认识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工作的意见》中有指出,“教学与生产、科技工作以及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基本途径。”对高职院校提出了“要积极开展科技工作,以科技成果推广、生产技术服务、科技咨询和科技开发为主要内容,积极参与社会服务活动”的要求。高职院校已占居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理应树立“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 。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经验表明,一所高校的社会影响力,关键靠科研和科技服务水平;一个教师的社会影响力,关键靠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因此,高职院校领导和教师都应树立科研强校,引领未来的观念,应充分认识到科研工作是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领导应从管理高度突出科研的重要地位,教师应积极参与科研,从科学研究着手驾驭知识,用科研工作的成果丰富或创新教学内容,促进科研和教学相互提高,为推动农业高职院校发展和服务现代农业能力提高提供有力支撑。

2.准确定位,量力而行

农业高职院校的科研应立足于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立足于培养应用型农业技能人才的目标,要有鲜明的特色,要能发挥农业行业优势,而不应与综合型大学、科研型大学和科研院所等盲目攀比。农业高职院校的科研内容要与“三农”相结合,紧紧围绕服务现代农业发展,围绕中原经济区提出的“三化”协调的目标开展科技创新研究,推广农业及相关领域的科研成果,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增强农业高职院校办学实力。

3.改善科研条件、加大科研投入

科研经费是科研工作正常开展的必要保证,除了高职院校本身应保证投入一定数量的科研经费外,还应积极争取国家和地方科研任务,也可采取校企结合的方法争取企业科研项目,多途径解决经费问题。高职院校首先要完善院内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建立健全科研经费资助机制,扩大科研经费资助的范围,加大科研经费的资助力度。同时,高职院校还应搭建科技平台,为高质量完成科研项目服务建立信息平台,积极为教师提供获取新信息的条件,如开通网络数据库,提供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和进修机会等;建立科研实施平台,提供必要的科研场所和科研设施与设备,保证科研的正常进行;提供科研成果应用和推广平台,与企业建立广泛合作,加大科研成果推广力度,使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最大。

4.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努力拓宽项目来源渠道

高职院校由于自身职业教育的属性,普遍与企业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为教师从事实用技术和高新技术应用研究以及技术创新成果的转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特别是农业高等职业院校,多年来与“三农”形成了密切的关系,学院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加强校企合作,及 时了解“三农”的需求,把最新、最实用的技术和措施送到企业或农民手中。在校园内要构建多主题、多层次、多形式的学术交流平台,营造浓厚的学术探究氛围,加强学院内外的学术切磋探讨,促进学院与兄弟院校、学术界的联系沟通。

5.完善管理体制,提高科研工作的管理水平

科研管理对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具有重要导向作用。学校应建立健全科研管理机构和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不断完善课题申报评审中期检查结题和推广等管理工作,努力提高科研专项经费的使用效率;建立科学合理的科研激励机制,以调动和激励广大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广大科研人员的工作动机,并且不断地提高教师及科研人员整体素质,推动科研不断创新与发展。这些将对促进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开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为科研管理人员提供必要的进修、学习机会。科研管理人员应树立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熟悉科研管理业务,并具备一定的公关能力。学院要不断完善科研管理工作体系,结合高职院校本身的特点,创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和办法,做到既有利于工作,又有利于教师开展科研,逐步使科研工作规范化。

参考文献:

[1] 吕俊峰,袁建平,孙小娅.高职高专院校科研工作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35):24-26.

[2] 滕勇.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现状与对策[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4):111-112.

[3] 陈家颐.构建高职院校科技创新体系的思考[J].盐城工学院学报,2007,(3):61-64.

[4] 张家寰.高职院校综合办学能力探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6,(10):37.

第5篇: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范文

关键词:高校党组织;科技创新中心;党管人才

本文以党管人才为指导,以《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上海2015年5月的《关于加快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22条意见》和国务院2016年04月15日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印发上海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方案的通知》为依据,结合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和高校党组织建设内容,探索高校党组织促进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机制,并提出相关对策。科技创新中心是全球科技创新要素的集聚区域、全球科技资源的配置区域,也是全球领先的创新思想、创新技术的原创地,创新产品、创新商业模式的先锋实验地。上海在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进程中,高校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党管人才的制度优势,努力引进培养具有国际科技创新视野,具备创新创业能力,能够推动产学研发展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同时积极吸引科创人才入党,不断增强高校党组织的凝聚力,始终用党的先进性确保人才工作的健康发展,在人才建设的层面支持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一、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时代背景

首先上海发展的宏观环境发生了变化。近年来,国内外发展环境出现了新变化和新趋势。全球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逐渐兴起,国际经济竞争集中体现为科技创新与科技实力的竞争。国内经济发展也进入新常态,过去主要依靠要素驱动和资源消耗的发展方式不可持续,只有依靠知识经济,引入人的智力要素,实行科技创新,采取创新驱动发展,才能实现国内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进而推动国民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其次,上海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也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需要。在2014年5月视察上海时,针对上海的发展阶段提出:“上海要在推进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方面走在全国前头、走到世界前列,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同时,对上海提出三个“牢牢把握”的要求:“要牢牢把握科技进步大方向,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领域和顶尖水平,力争在基础科技领域有大的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大的突破;要牢牢把握产业革命大趋势,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把科技创新真正落到产业发展上;要牢牢把握集聚人才大举措,加强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创新条件建设,完善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机制,让各类人才的创新智慧竞相迸发。”第三,上海建立科技创新中心也是自身转型发展的需要。短期来看,上海的人口、土地规模控制和结构调整、商务成本控制以及生态环境问题制约了城市发展。长期来看,上海发展后劲乏力,难以支撑迈向世界城市的宏伟目标。上海建设世界级的科技创新中心,必须以世界科技发展进步趋势为指导,顺应知识经济的发展趋势,同时服从服务于国家科技创新发展战略,从不同国家和领域集聚各类科创人才,不断推进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而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二、上海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要充分发挥高校的知识创造功能

2015年5月,上海《关于加快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22条意见》,《意见》提出要分“两步走”的规划,“第一步是2020年前,上海要建成科技创新中心基本框架体系;第二步是2030年,上海要建成科技创新中心城市的核心功能,同时走出一条符合时展特征、具有中国特色和上海城市特点的创新驱动发展新路”。其总目标是把上海建设成为综合性开放型科技创新中心,特征是世界创新人才聚集,科技要素集中,高新科技企业集聚,创新创造创意成果众多,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完备,服务体系完善。城市发展定位于全球重要的创新城市,努力成为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枢纽以及国际性重大科学发展、原创技术和高新科技产业的重要策源地之一。其中重要的一项是上海要拥有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上海实施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要以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具有世界声誉的基础科学研究机构以及作为高科技创新策源地的科研院所为支撑,要以先进的科研技术成果为依托。在上海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过程中,高校作为支撑科创中心的知识源头、工程和科学研究重镇、重大科技成果诞生地、创新创业人才汇聚及培养的场所、创新驱动发展的智力资源宝库,在建立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建设的知识基础方面,应该发挥重要作用。

三、明确高校党组织在建设上海科技创新中心进程中的定位

在建设上海科技创新中心的进程中,上海高校党组织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要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为建设一流大学和科技创新中心保驾护航。2010年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也明确提出,“要发挥高校党的总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根据其相关规定,高校党组织在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过程中的定位主要体现为:一是为建设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提供政治保障作用。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正确的政治方向、团结带领群众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党的任务的战斗堡垒。全面推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在科技创新领域的作用,这是高校党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高校是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基层党组织作为高校的政治核心,应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团结和带领高校科研人员,努力实现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目标以及建设世界一流高校的需求。二是在建设上海科技创新中心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思想引领作用。

高校党组织的引领作用是为了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科技创新人员提供思想上的支持。应着重引导广大师生和科研人员深入学习贯彻党的理论,勇于开拓,锐意创新,在建设上海科技创新中心的同时,不断提升个人精神境界。三是在建设上海科创中心的进程中不断凝聚干部群众的作用。高校基层党组织要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凝聚各方力量。高校党组织要及时地通过深入调查,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协调处理好行政管理和科学研究、团队与个人、学术带头人与其他成员、成员与成员之间的关系,通过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组织优势,最终达到解放思想、统一认识、化解矛盾、凝聚人心的效果。四是在建设上海科创中心的进程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高校党组织建设要以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为依托,以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契机,紧密结合学校的中心工作,一方面努力把党员干部培养成为科研教学的中坚力量。另一方面把科研队伍中的骨干吸收到党的组织中来,使党组织真正成为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核心力量。

四、以党管人才为突破口,全方位集聚多层次创新人才

科技创新城市的建设,实质上是科技创新人才的聚集与发展。城市拥有了一流的科创人才,才能拥有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

2015年5月上海市出台的《关于加快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22条意见》通过聚焦引进培养、使用评价、分配激励三个环节,来指导人才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与之相对应的,高校党组织要以党管人才为指导,充分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加强党管人才。调动党内外的积极因素,大力开发科技创新人才资源,统筹、搞活、用好社会各类人才资源,为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服务。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高校党组织关键在于通过发挥党的组织制度优势,各方集聚、使用和培育科创人才,以人才工作为切入点,不断参与、实践与服务于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高校党组织要在建设中不断提高管理服务水平,通过发挥自身组织优势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提升科技创新人才的创新动力与创新能力,在科技创新领域体现党的先进性。并在人才建设过程中,不断激发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活力。

(1)确定建设上海科创中心和建设世界一流高校的共同目标,增强创新人才的荣誉感和使命感。高校党组织要从建设科技创新国家、建设科技创新城市以及建设世界一流高校的高度,同时考虑广大科技创新人员的切身利益,与学术带头人一起确立发展战略,使发展战略既体现学校发展需求,又要兼顾到个人利益,同时又与上海的改革发展和国家的科技发展相吻合,把建设上海科创中心和建设世界一流高校的共同目标渗透到共同目标中,使之成为共同精神支柱。

(2)高校党组织要制定符合科技创新规律的人才引进模式和制度。进一步重视团队引进模式,建立跨学科人才引进机制。加快制定“高端人才团队引进计划”,对海外科技人才团队实施整建制引进。吸引一批国际一流的战略科学家和高层次科研团队。兼容并包,面向海内外不同领域招聘具有跨学科知识、宽广国际视野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领军人才及其团队。重点吸引和引进在国际科技企业中的华人科学家,建立其示范效应。

(3)加大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力度。要注重从学校内部培养选拔优秀人才,建立健全内部人才培养机制,加强科技领军人才后备力量建设。在高校中,党组织要起到核心作用,在吸引、凝聚、培养优秀科技人才方面积极探索。在组建高校科研团队方面,基层党组织要积极参与人才引进方面的选拔工作,在人才筛选、任命、培养等环节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优势。

(4)积极对接上海科技领军人才培养工程等已有的人才项目。坚持高校科研人才培养与发展相结合、创新与创业相互结合、项目与计划资源不断融合。运用项目带动、产学研用结合、国际合作交流等多种形式,引进培养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科技领军人才,打造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科研基地。

(5)高校党组织要在广大创新人才中树立服务社会的意识,把推进高校产学研、服务人民作为实现人生价值,体现共产党的先进性的一个方面。完善对外交流和宣传,多方展示团队成果、优势和潜力,积极协调帮助高校内部、高校与政府、企事业和科研单位进行联合,开展科技协同创新,共同提升创新能力,形成校内外优势互补的格局。

(6)完善高校各领域各地区的人才引进及人才评价机制。建立完善利于人才潜力发展的引进、评价及激励制度。建立多类型的人才评价、考评机制、再培训机制。人才评价标准不仅参考学历、专业、专利、论文、职称,而且还要参考其社会服务、创新成果、成果转化等多方面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倪朝霞.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路径与对策研究[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4(03).

[2]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肖林,周国平,严军.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战略研究[J].科学发展,2015(04).

[3]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上海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方案的通知[Z].2016-04-15.

第6篇: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范文

【关键词】科技平台;科技创新;服务

引言

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无疑是取得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是促进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富裕的重要支撑力量和发展动力,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发展,核心竞争力的确立显得更加重要。对于如何提升自身的科技创新水平,各地政府也在群策群力,本文将以科技平台的建设为着力点,通过加强科技平台建设来不断推进科技创新服务水平。

一、科技平台建设

科技平台建设由资源条件、研究开发、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交流合作等物质与信息系统及相关的管理制度、专业人才队伍等组成,是创新体系的基础性工程。加强科技平台建设,有利于促进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科技资源的开放共享,对于推进科技创新服务水平有着重要作用。目前,加强科技平台建设,主要包括资源共享平台、技术创新平台、成果转化平台、交流合作平台的建设,本文将着重从这几个方面的对如何提高科技创新服务水平展开分析和讨论。

二、科技平台建设的类型

1、资源共享平台建设

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主要需从如下三个方面展开响应的工作:加强科技文献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加强自然科技资源和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建设,加强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建设。在这方面大庆市政府通过积极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自2007年以来,大庆市通过实施“数字政府”、“数字企业”、“数字社区”、“数字农村”四大工程,加快“数字大庆”建设步伐,实现了全市网络资源优化组合与共享,及可共享信息的集中存储、交换与共享,为全市搭建了畅通的交流平台,为促进科技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技术创新平台建设

科技创新的关键在人才,而起重要的成果则体现在技术水平的先进性上,因此搭建技术创新平台尤为重要[1]。技术创新平台是实现资源共享的系统、集成的平台体系,在重视产业单项或共性的技术开发的同时,更加关注新兴产业和重大产品的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平台主要包括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公共研发平台、院士工作站等。经过积极努力,目前大庆市科研院所及分支机构已达到86家,省部级以上中试基地4个,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8家,检测中心10个,工程技术研发中心15个,重点实验室43个。这为人才引进、发展创造了条件。

3、成果转化平台建设

科学技术的创新是前提,而成果转化则是假设技术研究和实践工作的桥梁,积极推进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可以从如下四个方面开展响应的工作:首先,必须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类科技园区的推动作用。以重点行业和优势产业为核心,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其次,加强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推进中小企业的成长,促进中小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科技交流合作。再次,建立各类产学战略联盟,加强交流协作,进一步提高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2]。最后,推进技术市场建设,健全技术交易市场,发展各类科技中介机构。关于这方面的工作,大庆市政府经过积极努力也取得了积极成果,为各级、各类单位和个人创新、创业优化了环境。

三、积极发挥政府主导功能

充分有效的引导能够有效规范和提升政府的科技创新服务水平,应充分发挥政府在公共科技资源供给的主导作用,激发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的创新积极性,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运行机制市场化,发挥市场对科技资源的配置、调动作用;扩大科技平台的服务对象,将研究、开发等产业环节纳入服务对象;实现资源条件的共享化,打破科技条件拥有者、经营者、使用者间的壁垒,降低科技创新成本。制定的切实可行的科技共享服务计划,实现科技资源条件的共享,开放资源服务社会。政府应大力支持民营企业设立专业的科研机构,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科技平台建设,对于推进科技经济结合、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只有切实了解区域科技创新实际,把握现有的科学技术,将人才与资源结合,借助政府与市场的配合,才能正真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建立完善的科技创新平台,推进科技创新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第7篇: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范文

关键词:科技创新 基地建设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1(b)-0057-02

培B具有创新型科学研究能力的人才是国家高等教育的目标之一。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直接影响到高等院校的知识创新水平,也关系到国家未来的整体创新能力。我国国内的很多高校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开展了相应的改革,建立了以工程培训中心、创新实践基地为代表模式的新型校内工程创新实践教学基地,以科技创新基地为中心、以各类创新活动为主题的一种新型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正在逐步形成[1-4]。现结合笔者学院实际,对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基地建设进行了探索。

1 完善与更新实验条件,提高实践教学水平,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物质保证

机械类专业的理论知识来源于实践,也需要通过实践来检验,只有通过不断实践才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随着科技发展,大量的先进技术在制造业中得到了具体应用,通过完善与更新现有实验条件,不断丰富和充实实践教学内容,使实践教学的整体内容与现代机械设计制造领域的发展相适应,不断吸收相关学科的最新发展成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专业适应面。

实践是创新的基础,笔者学院以科技创新基地为依托,完善并更新了现有实验题目,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对现有的机械基础、数控、液压、机电传动、PLC等实验设备进行更新的同时,购置新的实验设备,增加了有关先进制造技术、单片机技术及应用、工业机器人技术方面的实验,设置学生创新实验平台,使所学的专业理论课程知识能够在实践中得到巩固,并做到融会贯通,从而应用到科技创新活动中,满足了学生创新学习要求,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2 开放实验室,成立科技创新小组,鼓励学生参与教师课题,满足多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需求

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既要重视课内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又要考虑课外的自学和第二课堂学习活动。建设课外科研活动基地,开放实验室,按照学生兴趣成立不同方向的科技创新小组,各小组由高年级学生带动低年级学生采用自我管理的方式,开展相关的科技创新活动,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工程设计思想、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敢于创新的精神和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管理能力。

根据学生自身发展特点和能力,可以搭建不同层次的科技创新实验室,教师可以将一些能力突出的学生吸收到自己的科研项目中来,在项目的研究中,培养学生的技术攻关能力。在基地建设中,还购置了一批与学科教师科研方向相匹配的先进科研设备,使学科科研平台建设达到一个新高度。强化学科特色和优势,发挥学科的科研与工程化作用,依靠学科优势竞争研究项目,以科研项目带动学科发展,以项目提升学科水平。

3 加强创新型师资队伍建设,为科技创新实践基地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科技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和学生的学术创新活动离不开教师的严格指导。科技创新实践基地建设是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能否建设一支满足工程人才培养要求的高水平创新型的教师队伍。笔者学院多数青年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当前,因教学任务繁重,青年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还存在很多困难,科技创新实践基地为培养青年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搭建了平台。通过邀请企业工程师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与在校教师共同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课外科技活动,不仅弥补了青年教师实践经验的不足,还在共同指导中,开展广泛交流与合作,使师生了解行业最新进展,直接体会到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企业的工作模式,提高了师生综合能力。

学术队伍是学科发展的关键。科技创新实践基地建设一方面提升了师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可以通过高层次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在现有的学术队伍条件下,积极营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和人才健康成长的良好科研环境,全面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教学科研能力强、实力雄厚的特色学科队伍,拓展并凝炼研究方向及领域,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中教授、博士的比例,实现优势互补以及各学科间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积极申报特色专业,使专业特色更加鲜明,从而产出高水平成果。

4 加强产学研合作,力争科研水平上新台阶,利用科技创新实践基地更好地服务社会

建设高水平学科基地,完善科研设施条件,形成具有独特优势的学术氛围和科研环境。针对教师现有的科研方向,增加科研设备投入,加强学科建设,争取在重大项目、重大成果、重大创新和提高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能力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科研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积极承担专业方向的纵向、横向课题,为企业、为学校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吸引优秀人才,最大限度地发挥创新人才的团队作用和群体效应,将个体、分散的科研行为转变为整体、团队的创新行为,把科研以满足个人志趣为主转变为符合国家、地方、大学利益需求,从而提升创新能力,彰显科研特色。加强与学科配套的实验室及科研基地建设,注重提高科技创新成果的层次和水平;争取更多的科研项目和更多的科研成果,注重推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努力提高科研工作的效益。通过加大科研投入力度,促进科研整体实力的快速提升。

通过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围绕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我省制造业发展的需要培养特色人才,同时加大与相关企业的合作力度,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共同建设,共同受益。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服务地方经济。与企业挂钩,及时将成果转化为产品;结合化工学院的创新产业园的便利条件,利用本专业团队在大学科技园注册的公司,将相关研究产品投入生产实际。

总之,为了适应社会需求,进行科技创新实践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探索,给教师提供科学研究平台的同时,为学生提供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课堂,通过承担机械类专业本科学生专业实验、专业实习模拟、工程知识教育和毕业环节等实践教学任务,承担各类科技开发项目,以创新实践为目的,使本学科的师资队伍、科研水平和办学条件进一步提高,增强了师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构建了高科技硬件环境,形成具有特色的实验教学科研基地,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障和智力支撑。

参考文献

[1] 贺利乐.机械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教育与现代化,2010(2):40.

[2] 王治国.机械类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培养模式探讨[J].中国西部科技,2014(3):109.

第8篇: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范文

2012年,全市科技工作将紧紧围绕“积极融入生态经济区建设,加快建设国家新能源科技城”的总体要求,以建设创新型为目标,以实施“”科技创新工程为引领,以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方针,按照“围绕一个中心、强化四个重点”的总体思路,即:围绕科技创新这一中心;强化产业提升、技术对接、专利工作、载体建设四个重点,着力培育创新主体,构建创新平台,深化科技合作,营造创新环境。科技综合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四项指标考核中科技指标保持全省前列。

(二)工作重点

1、以产业提升为重点,着力实施“543211”科技创新工程,推进国家新能源科技城建设。围绕我市5大优势高新技术产业,抓好产业集聚、项目集群,做大、做强、做长产业链,全力推进国家新能源科技城建设并组织编写“国家新能源科技城”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快建设国家光伏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螺杆膨胀动力机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园。积极做好协调组织工作,力争我市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动力与储能电池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督促指导赛维国家光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按期完成建设任务及验收准备工作。抓好省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省级创新型企业、省级节能减排创新型企业和省优势科技创新团队创建和建设工作,指导江锂公司申报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加大重点项目的申报和实施,壮大高新技术产业规模。

2、以技术对接为重点,着力提高科技合作新成效,拓展产学研合作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深化与大学、大学、大学、理工大学等科研院校的战略合作,力争理工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挂牌。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技交流合作,共同设立技术研发中心或平台。力争钢铁、新能源、新材料三大产业科研成果尽早在我市得到转化。通过合作,建立产学研对接长效机制。努力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推动开展各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对接活动,促进供需双方的合作互动。

3、以载体建设为重点,着力提升科技服务水平,筹建部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一是为加快培育和壮大科技型企业,尽快编制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方案。二是加强科技服务全市经济发展热点、难点的能力,在申报高新技术企业、企业上市等方面提供科技服务。指导2家以上企业完成高新技术企业的申报或准备工作。三是加大科技服务县域经济发展指导力度,指导分宜县建设好省级转变经济生产方式科技示范县。建立健全科技特派员工作长效机制。抓好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工程,重点抓好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乡镇2个、示范村5个。四是做好全市科技奖励大会的相关工作并推荐5项科技成果参加2012年省科技奖的评审。

4、以专利工作为重点,着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建设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积极推进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确保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的验收,成为全国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进一步落实专利奖励及资助政策,确保我市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两项指标均增长20%以上。强力推进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提高钢铁、新能源、新材料三大支柱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主要措施

1、优化促进国家新能源科技城建设发展环境。加强对新能源企业的指导协调力度,对新能源企业在项目申报、项目立项等方面优先安排。通过实施“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计划”、“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等,着力为新能源企业培养科技创新人才。以建设赛维国家光伏工程技术中心为契机,引导新能源企业加大投入,加快建设,尽快形成研发能力。鼓励新能源企业建设省级、部级研发中心,开展新能源行业关键技术攻关。引导、鼓励新能源企业引进或共建技术中心,围绕新能源行业发展前沿技术,开展基础性、关键性技术攻关,增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2、完善科技政策配套措施。根据国家、省有关科技政策措施,尽快实现市一级层面科技政策配套。做好国家新能源科技城规划编制、科技企业孵化器方案、促进产学研结合等规划、政策制定工作,形成完整的科技政策支撑体系。

3、进一步做好科技项目管理工作。立足我市实际,积极争取国家创新基金项目、省高新技术重大产业化项目等国家和省科技项目的支持,加强跑部进京力度,及时了解、掌握国家、省里科技项目扶持政策和相关信息。积极与省科技厅各职能处室沟通联系,争取支持,做到谋划储备一批、上报一批、立项一批、实施一批。着力加强与优势资源转换和特色支柱产业发展紧密结合的关键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规模产业化等相关科技工作。做好科技项目的实施、跟踪、检查和验收工作。

4、深入开展科技大调研活动。掌握我市产业发展的动态,制定相应规划。寻找适合我市发展战略的新项目,推广已成熟的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建立完善项目储备库、专家库、成果库、人才库、技术需求库等。

5、加强省内外科技交流合作和人家引进培养。制定支持产学研合作的政策性文件,发挥我市优势,拓展对外科技合作的新领域,广泛开展科技合作。积极申报科技合作项目,积极引进科技含量高的科技项目来我市落户。大力支持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活动。通过项目支持、进修深造、科技创新等方式,大力培养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加快培育部级和省级创新人才团队。

第9篇: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范文

【关键字】唐山市,创新型城市建设,科技创新平台,构建

基金项目:本文为河北省唐山市科技局2010指令计划项目“基于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唐山市科技创新平台构建研究”(课题编号10150201C-8-1)的阶段性成果。

目前,创新已成为城市经济发展中重要的内在动力和决定性因素,在区域科技与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之一,唐山市将实现由资源型城市向创新型城市的转变,其中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在其中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唐山市产业集聚和技术创新初具规模,对科技创新平台开展了多方面探索与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如,唐山市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建成了中国科学院唐山高新技术研究与转化中心,并建有科技情报信息机构,基本构建起服务范围广、层面多、内容丰富的科技资源共享和信息服务平台,从而通过资源共享,降低企业信息化成本,为服务地域科技创新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唐山市科技创新平台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系统分析目前唐山市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有发展思路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唐山市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唐山市经济粗放型发展方式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尚存在经济结构不合理,产业和技术层次低,质量和效益不高,资源和环境约束加剧等问题,与此相对应,唐山市创新型城市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还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如下:

(一)科技创新投入明显不足,平台建设资金缺乏

目前,唐山市支持创新产业成果转化的区域资本市场、社会投融资市场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用于科技的资金在绝对和相对数额上都极为有限,资金瓶颈现象十分突出。科技投入机制不健全,难以形成较大的研发效益,致使唐山市的整体科技实力不强,科研机构的力量薄弱,规模小、人数少。

(二)高端科技创新人才缺乏,平台发展乏力

专业化的管理和技术支撑人才对科技创新平台的高效运转至关重要,目前唐山市科技人才总量及结构与实际发展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尤其是高层次人才和高新技术研发人才紧缺,面临着急需引进人才和防止人才外流的双重压力,人才缺少状况依然严重。当前,知识创新的创新主体是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而目前唐山市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严重不足,特别是研究型高等院校尤其缺乏,同时拥有科研机构的企业也不多,能够支撑产业发展的、促进科技人才聚集并形成规模效益的创新平台建设相对滞后。

(三)科技创新资源尚未有效利用,统筹安排有待提高

目前,唐山市高新技术企业规模小且行业分散,相关产业、关联技术的研发平台没有建立,部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点产业尚未延伸成产业链,产业集聚效果不明显,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尚未真正形成,且远远落后于国内先进地区及同类城市。可供共享的科研资源还十分有限,利用京津科技资源不足,驻唐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科技资源的统筹安排有待提高。目前唐山市尚存在科技自由归部门和单位所有的局面,在科技基础设施、仪器设备、文献资料方面,还存在封闭、分散的现象,资源共享机制和相关制度保障需要进一步完善。

(四)科技条件与创新需求脱节,资源利用效率有待加强

目前高校与科研机构科技活动多以出成果为导向,以争取政府奖励、、著作为目标,离商业化应用有较大距离,而企业需求的创新成果是工程化的成熟技术,且以经济效益为目标,这就使得科技供给与经济需求之间“供需断层”矛盾突出,科技成果难以向生产环节转移,特别是缺乏适应中小企业、乡镇企业技术需求的科技成果,科技资源利用效率有待提高。

(五)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发展滞后,市场化与组织化程度不高

唐山的科技中介机构,大体上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与创新相关的科技中介体系赋予不健全。虽然已经成立了多种多样的科技中介机构,但绝大多数中介机构规模小,实力不强,市场竞争力弱,企业化、市场化的运作机制还尚未真正建立起来,不能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

针对上述问题,今后唐山市要不断聚集创新资源,完善创新平台,优化创新环境,提高创新能力以支撑科学发展。

二、唐山市科技创新平台发展思路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是深层次推进科技与经济相结合,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工程,是一项涉及科技、经济、人才等多领域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政府、企业、院校及相关单位共同参与,从而形成“政、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创新体系。

因此,今后唐山市要始终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相结合,重视人才队伍建设与资金多元化扶持,实现产学研的结合促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总体思路。采取稳定支持模式与竞争项目支持相结合的方式,平台建设要与区域创新布局相衔接,创造一个既有市场中介服务组织广泛介入又有政府适当参与的为创新资源的创造、储备和转让服务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作用的创新体系。具体措施如下:

首先,要从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健全平台投入机制、整合投融资服务体系、加强平台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入手,针对科技创新研发平台、科技创新合作平台建设、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具体功能依托创新型城市建设促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其次,要按照“产业集群+自主创新”的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各类工业园区、产业基地在产业发展中的集聚、辐射和引领作用,努力打造一批服务体系健全、功能设施配套、管理运行规范、高新技术聚集力强的科技创新平台。

再次,建立健全平台建设运行的共享监管机制,通过成立由投入者、使用者和管理者代表组成的专门委员会,科学论证平台建设的立项,实施民主监督,提高平台建设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者的权利和义务,促进平台资源的开放共享。

参考文献:

[1]李啸,朱星华.浙江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经验与启示[J].中国科技论坛,2008,(3).

[2]张利,李强.高等农业院校科技创新平台科学管理对策[J] .农业科技管理,2009,28(5).

[3]吕庆磊,方策,李金明.科技创新平台的构建模式及创新特色[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1).

[4]刘毅.高科技园区创新平台的运行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6):75-77.

[5]黄宁生.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升广东自主创新能力[J].广东科技,2009(2):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