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物资回收市场分析范文

物资回收市场分析精选(九篇)

物资回收市场分析

第1篇:物资回收市场分析范文

关键词:实物期权 收益 波动 正相关

1 概述

在关于资产定价的论文中,资本市场收益与其波动被广泛认为是负相关的(French,Schwert and Stambaugh(1987),Campbell and Hentschel(1992),and Duffee(1995)。“杠杆效应”假设认为:当股价下降的时候,企业杠杆升高,从而增加了股价收益的波动性。French, Schwert, and Stambaugh (1987)则认为:因为系统风险的增加抬高了风险溢价和股价的期望收益,而未知的波动改变则可能减少企业价值,导致企业收益与波动的负相关关系。

与综合市场检验结果相反的是,Duffee(1995)发现在企业层面的检验结果为股价收益与波动呈现正相关关系。游宗君(2010)指出中国股市存在波动反馈效应,且预期收益率与波动之间的的跨期关系为正。这一实证检验结果具有很重要的理论解释意义,因为它同“杠杆效应”与风险溢价假设是相违背的,而且在资产价格及其波动性的关系上对传统金融理论提出了挑战。

本文在上述研究基础上,结合李善民(2006)对企业包含实物期权多少的分组方法,及Gustavo(2012)测算上市公司股价收益波动相关系数的回归分析方法,对中国上市公司股价收益与波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

2 理论假设

实物期权是怎样影响股价收益与波动之间关系的?下面我们将从实物期权的价值来源着手进行分析,并给出度量企业面临的经营波动大小、区分企业拥有实物期权多少的方法。

企业面临的经营波动赋予了实物期权相应的价值,且该部分价值包含在企业价值之中。实物期权的价值随着企业所面临的经营状况波动而改变,这些经营状况波动包括需求波动、成本波动及所有的利益相关波动。由于企业可以改变经营和投资决定(如减少生产、停止经营、推迟投资等)来缩小不利消息所带来的影响,也可以通过扩大生产、重启经营、提前投资等手段扩大好消息所带来的影响,当经营状况发生波动时,实物期权的执行可以让企业减少损失或者是扩大收益,对企业的价值是一个积极地影响。因为实物期权的存在,企业将面临的波动更多的转化为收益,这也就导致了股价收益与波动之间的正向关系。

评定企业拥有实物期权多少的依据是企业的管理弹性及市场不确定性。从支付期权费用(如进行R&D活动的前期投入)到获得期权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这个阶段是实物期权的积累期,这个阶段实质上是战略性投资的积累,其目的是获得未来决策上的灵活性,是积累或者说创造实物期权的过程。

为了探索国内企业股价收益与其波动之间的关系是否因其拥有实物期权的多少而不同,我们对沪市部分上市公司按实物期权多少进行分类,然后作面板回归分析。对比拥有实物期权较多的行业企业与拥有实物期权较少的行业企业,如果前者的正相关系数高于后者,则说明实物期权是影响这一正向关系的关键因素之一。

3 研究方法和结果

3.1 模型建立

Gustavo (2012)在测度Duffee(1995,2002)和Albuquerque(2012)提到的企业层面的收益与其波动之间正向关系的时候,通过收益与波动改变之间的相关系数βt来反应相关关系,用波动该变量Δvolit、企业特征向量xit和上市企业股票相对市场组合的波动性Beta系数,来对企业收益进行月度代表性回归估计:

rit-rft=αt+βtΔvolit+γtmktit+δtxit+εit(1)

本文以此方程为基础,企业特征向量选取上市公司股票月度成交量对数lnvolumeit及企业年龄ageit,最终选取的回归方程为:

Rit=C+β1ΔVOLit+β2LNVOLUMEit+β3AGEit+εit(2)

其中,收益采用收盘价的对数差来计算,Rt=lnrt-lnrt-1,rt为第t月的月末收盘价。根据Angetal(2006,2009) and Duffee (1995),企业i在第t月的波动率的计算方法为:

volit=■ (3)

其中volit(结果分析中用std表示)代表企业i在第t月的价值波动(标准偏差),riτ为企业i在第t月中第τ天的收盘价,Δvolit(结果分析中用dstd表示)表示当月波动同前一个月波动的差值。

Δvolit=volit-voli,t-1(4)

3.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借鉴李善民、朱滔(2006)的分类方法,按照管理弹性及市场不确定性对上市公司所拥有的实物期权多少进行分类。为了对比结果更为明显,我们选取分组中的两组(同时为高的HH组和两个因素同时为低的LL组)进行回归论证分析。对比两组的回归结果,如果收益对波动的敏感性在拥有较多实物期权的HH组企业当中表现的更强,那么将企业收益与其波动变化量之间的正向关系归因于实物期权的存在便是合理的。上市公司股票收益率数据来源为大智慧股票软件,财务指标来源于巨潮咨询网,结合Excel及Eviews等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1996年12月,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交易实行涨跌幅不超过前日收市价10%的限制。因此,本文排除了这段起步时期,选择沪深股市1997年到2013年部分正常上市A 股信息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时间跨度为1997年6月至2013年4月。

3.3 结果分析

回归分析采用固定效应的面板混合估计模型。按照实物期权理论,将拥有实物期权较多的企业同拥有较少实物期权的企业区别开来,其中HH(管理弹性高及市场不确定性高)组企业被认为是拥有实物期权较多的企业,而LL(管理弹性低及市场不确定性低)组企业被认为是拥有实物期权较少的企业。分析结果如下:

表1 HH组的面板混合估计结果

表2 LL组的面板混合估计结果

对于HH组企业而言,一个单位的波动改变量,对收益有13.78%单位的正向影响,相当于LL组企业相关系数的3倍还要多,这与开始时的假设是相吻合的,所以有理由相信在企业层面的波动―收益正向关系是有一部分是实物期权的存在造成的。

4 小结

本文对企业层面的收益―波动关系进行了验证,因为实物期权的存在,上市公司在面临市场不确定性时具有更多的操作灵活性,从而有效地增加了企业的价值,也为探讨实物期权在上市公司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中的作用给出了直接的依据。

参考文献:

[1]Stock returns and volatility A firm-level analysis [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37(1995):399-420.

[2]游宗君,王鹏,石建昌.中国股票市场的收益与波动关系[J]. 系统管理学报,2010,02:183-190.

[3]李善民,朱滔,张毅芳.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物期权价值创造的实证检验[J].管理学报,2006,02:222-228.

[4]郁洪良.金融期权与实物期权――比较和应用[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5]Stock Returns, Volatility, and Cointegration among Chinese Stock Markets[J]. China &;World Economy,2005,02:106-122.

[6]吕鹏勃.股票收益率和波动性的动态关系分析[D].复旦大学,2012.

第2篇:物资回收市场分析范文

【关键词】 资源再生产业 发展模式 市场化道路

资源短缺是我国新世纪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约束条件。研究表明,世界上80%以上的可开采金属矿产资源已变成各类产品和废物,每年生产的产品有70%进入废旧物资行列。据测算,每回收利用1万吨废钢铁,可出钢8500吨,节约成品铁矿石2万吨,节能0.4万吨标准煤,少产生1.2万吨矿渣;每利用1万吨废纸,可生产纸浆8000吨,节约木材3万立方米,节约能源1.0万吨标准煤,节水100万立方米,节电600万千瓦时。由此可见,发展资源再生产业对缓解资源短缺、维护可持续发展的国家资源安全战略体系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首先,发展资源再生产业是缓解我国资源危机的根本出路,是保障国家资源安全的重要措施;其次,积极推进资源再生产业既能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又能取得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最后,资源再生也是治理污染、改善环境的必然要求。

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形势下,要充分发挥资源再生产业的巨大潜力,缓解资源约束矛盾,就必须探索一个切实可行的模式。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积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机制,为资源再生产业打造一个产业化、市场化的平台,是资源再生产业得以良性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构建有中国特色的资源再生产业发展模式就应该成为我国发展资源再生产业的当务之急。

一、国际产业动态

一直以来,西方发达国家都相继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资源再生产业的实践,取得了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如瑞士每年回收废罐头盒1.2万吨,废电池的回收率为64%;德国每年回收包装材料599万吨,废物利用率达到50%,年产值达到400亿欧元。

1、资源再生产业发展的关键是政府的政策导向

西方国家一直以来就非常重视资源再生问题,政府不但在政策上对资源再生给予正确引导,制定鼓励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而且在财政上也给予直接支持。

2、资源再生产业发展的平台是产业化政策和配套产业布局

西方国家资源再生产业的发展得益于政府的产业化政策及相应的产业布局调整。政府运用税收优惠和补贴政策、产业配套设施建设等市场化手段,构建产业化发展体系,形成产业聚集效应和规模效益,为资源再生产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市场空间。

3、资源再生产业发展的保障是健全的法律规范

西方国家资源再生的相关法律、规范比较完善,已经形成标准化和系列化,同时辅以必要的量化措施,可操作性非常强。

二、西方国家的资源再生体系的实践

根据大量的资料分析与总结,西方国家的资源再生体系主要由以下5个体系构成 。

1、制造商一体化体系

制造商控制公司内部市场,收集大量的可用材料,减轻制造商对原生材料的依赖,其也是废弃物转运体系、处理—加工商体系、零售—批发商体系和临时性体系的买方。

2、废弃物转运体系

通过和政府合作,优先获得规模、稳定的物资来源,保证持续获取大量稳定的可回收利用废弃物,为制造商一体化体系和处理—加工商体系提供货源。

3、处理—加工商体系

拥有专业的处理、加工、运输设备,对废弃物进行收集、分解、加工,使之达到工业标准的要求,这个体系同时也是废弃物转运商、零售—批发商以及临时性体系的买主。

4、零售—批发商体系

该体系是“强制押金”法规的产物,其职能是完成分销任务,消费者在这样的体系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他们把“产品”带给渠道成员后换回押金。

5、临时性体系

临时性的垃圾回收组织不定期地收集可回收利用物资,卖给永久性的渠道成员。这些组织的活动具有间断性,是消费者和买方的中介。

从这个产业模式可以看出,各个体系是把可回收利用的废弃物资与最终市场的物资需求联结起来的纽带,体现了市场的整合与调节。这些体系能否正常运行,不仅取决于该体系自身的功能和作用,还取决于再生物资的市场供给与需求的有效性,即再生物资的回收利用必须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及市场化的有效渠道。

事实上,资源再生过程是一个循环流动的渠道体系,上述体系从对再生资源进行初步收集、分解和分类开始,到与工业企业进行市场交易并为工业企业重新利用,其本质就是市场体系的运作,其运转必须满足四个基本条件:具备回收物资的高效处理技术;有可利用的物资或产品存在;有产品收购商和制造商;有最终产品的市场需求。因此,建立资源再生体系,必须从市场的角度出发,从资源需求的层面考虑目标市场的性质、分销物资的类型及相应的处理要求、渠道成员作用及整个企业的赢利能力。

三、中国资源再生产业的实践

我国自建国以来就比较重视再生资源的利用工作。近年来随着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等政策的出台,我国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受到极大的重视。

1、我国再生体系的构成

当前,我国资源再生体系主要由回收网络、市场集散交易和综合利用处理三个重要环节组成。回收网络:由社区回收点和街道回收站组成,负责回收居民交售的可再生资源并进行简单分类、整理,以便企业利用或进入集散交易中心。集散交易中心网络(区域性的集散地和交易市场):接收街道回收站及工厂、企事业单位回收的再生资源,按照分类标准进行分拣、整理、加工,通过市场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方便资源利用企业进场采购。综合利用处理网络:以一定规模和加工能力的企业作为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的终端,利用高新技术对再生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形成再生资源产业群,使再生资源行业产业化。

2、我国资源再生产业存在的不足

上述资源再生利用体系的实践在我国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形成了一批典型企业,建立了一些大型废旧物资配送交易中心和省级再生资源加工园,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的资源约束矛盾。但是,我国的资源再生产业还存在明显的不足,制约了我国资源再生产业的良性发展。

(1)缺乏健全的管理法规和行业标准。虽然我国近年来相继出台了《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和《循环经济促进法》,确立了产业基本规范和法律框架。但比较西方国家,我们的法律法规体系仍不甚完善,还缺乏必要的操作层面的制度、办法,致使回收网点无序发展,再生资源市场秩序混乱。

(2)资源回收企业规模小,资源流失严重。我国资源回收利用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不足50人的小型企业占相当比例。由于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有限,再生资源流失严重,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

(3)行业技术进步缓慢,与国外同行业差距较大。由于缺乏资金和技术投入,我国资源再生行业技术普遍落后,大多数企业仍以手工劳动为主,工艺流程落后,缺乏深加工能力,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同时由于科技投入低,科技人员比重远远低于其他行业,企业发展潜力不足。

(4)市场化程度严重不足,资源整合能力弱,资源再生产业的潜力难以充分发挥。第一,我国目前尚未出台一个相对具体的资源再生产业的发展规划,因此产业发展缺乏实质性的产业化政策以及相应的配套产业布局。直接影响资源再生企业的规模化,行业集中度低,难以形成产业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无法发挥行业整合优势,难以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第二,行业管理缺乏市场化手段,无法发挥市场的潜力。我国在市场定价、企业融资、企业资格认定、税收政策等方面还缺乏必要的市场化手段,导致资源再生企业鱼龙混杂、群雄割据、各自为战,甚至为争夺资源或市场恶性竞争;企业缺乏必要的优惠政策,缺乏融资渠道,企业规模难以扩张,行业技术进展缓慢。第三,由于缺乏市场机制,资源调控和优化配置难以顺利实现,再生资源产业调整经营结构、资产结构、人员结构和发展战略都缺乏必要的基础,产业的发展潜力受到极大限制。

四、资源再生产业市场化发展模式的构想

有关统计表明全世界再生资源产业的产值可以达到每年6000亿美元,其中美国达到1100亿美元,日本350亿美元,而我国仅为200亿美元。与此同时,每年可以回收利用但是没有回收利用的再生资源价值达350—400亿美元,如何将这些庞大的资源迅速转化为市场需求的资源,为其构筑一条高效的转化渠道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这既反映了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也显示出我国资源再生产业发展的巨大空间。

因此,为了更加有效地发挥资源再生产业的潜力,缓解我国当前的资源约束矛盾,就必须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市场化发展道路。

首先,要着重开展对资源再生产业发展的模式研究。对比发达国家资源再生产业的现状,分析我国发展资源再生产业的比较优势,找到资源再生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从制度建设、社会观念和技术角度确定适合我国当前和未来经济发展的、可持续的资源再生产业发展的市场化模式。

第3篇:物资回收市场分析范文

关键词:逆向物流 4PL 循环经济

长期以来,人类工业文明的发展遵循的是线性逻辑,从自然界中索取原材料,经生产、消费后再排放到自然界,经过自然界长时间的自然分解回到资源体系。随着资源短缺和环境压力的不断增大,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正遇到越来越严峻的形势,循环经济开始得到重视,相关法律、法规及商业模式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我国是一个人均资源稀缺的消费大国,经济的发展提升了居民的消费能力,同时,技术的进步也使产品的生命周期大大缩短,产品更新换代加快,供应链末端堆积的产品价值不断增加,科学合理地处理正向供应链末端的废弃产品不仅蕴含着巨大的商业机会,而且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环境保护意义,是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环节。

我国逆向物流发展现状

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其核心内容就是在供应链网络中的各企业和消费者之间实现逆向物流管理。逆向物流(RL)属于逆向供应链(RSC)的研究范畴,和传统正向供应链一起组成闭环供应链(CLSC)。逆向物流流程包括对需要进行处理和回收利用的材料、零部件和产品进行充分的控制和协调、物理分拣以及运送,并最终返回适当的场所,达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目的,它具体涉及到废旧产品的回收、清洗拆卸、检验、筛选、再制造以及配送和再销售。

面对愈发严重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世界各国对逆向物流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制定了强制性的法律法规。我国把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提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相继出台了《电子废物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等多部法律法规,以引导市场经济主体注重逆向物流的建设和发展。

在逆向物流的实践上,国外发达国家由于市场起步较早,社会商品的丰富程度高,因此,也在较早时候就出现了大量废弃物的问题。目前,西方国家的资源回收再利用水平远高于我国,民众回收意识强,对于再生产品接受程度高,且有专业的公司从事废弃物品的处理及再生工作。

目前,我国逆向物流处于起步阶段,在逆向物流网络构建及运作优化、回收渠道、信息技术建设等方面存在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其一,逆向物流理论体系不完善。逆向物流是一个新生事物,只有当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背景下,才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对逆向物流的理解集中在如何实现废弃消费品的回收再利用上,但是对于为何出现废弃物,缺少从产品研发、设计、使用、维修保养直至功能丧失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以致于对产品的废弃只能提出事后的补救性措施,缺乏对闭环供应链的系统性掌控能力。

其二,回收渠道不规范,难以实现规模经济。从市场主体和产品属性来看,逆向物流的起点是广大消费者,逆向物流的原材料是日常生活中涉及到的不同类型的产品,需要采用不同手段加以回收和再利用。但是,现有的废旧资源回收行业低端,从业者众多,处理能力低下,产业缺乏集中度,对废旧资源的利用程度不足,回收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大。以家电产品为例,常见的回收渠道为商场的以旧换新收购、旧家电市场、垃圾回收者、售后服务站点、流动摊贩等。

其三,回收处理污染环境,监管困难。废旧资源由于对环境的外部性而具有公共产品属性,目前国家对废旧资源的拣选加工采取了强制资格制度,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取得行业资格。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从业企业规模小、数量多,导致主管部门难以对分散的经营者进行有效监管。同时,由于回收主体多样化且多以利益为导向,物品处理过程简单粗暴,缺乏相应的再生技术指导,有毒有害的物质暴露在环境中,人员安全和环境安全受到威胁。

其四,制度实践难以生根。我国逆向物流方面的制度建设基本的理念是生产者延伸责任制,鼓励生产者自行或者委托销售者、维修及售后服务机构或者第三方机构进行产品的回收利用。欧盟、日本、瑞士等国家在包装材料、汽车、电子电器等多个领域推广生产者延伸责任制,取得了良好成效。然而,生产者延伸责任制的政策实施成效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程度密切相关,其成功经验不能被简单的复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规定没有落到实处,缺乏配套的政策措施和监督条例。

一般性消费品逆向物流流程分析

消费品逆向物流的运作模式涉及的是正向供应链中的材料和产品回流的过程,可以根据制造商、经销商、消费者所采用的回收渠道进行分析。图1为一般性消费品逆向物流运作流程。

一般情况下,逆向物流涉及到的主体为:消费者、回收者、再制造者。消费者是逆向物流原材料的提供者;回收者是逆向物流的服务提供者,连接着消费者和再制造者。再制造者为利用逆向资源进行新产品生产的具体实践者。消费者-回收者-再制造者是逆向物流的核心节点,构成逆向供应链的核心链条。在不同的业务模式下,逆向物流流程和核心节点都会有一些区别。在一般消费品领域,产品的回收可能由制造商和分销商共同承担,也可能由制造商授权分销商或第三方售后机构独自承担,回收的流程和信息的控制变得更加复杂。

同正向物流不同,逆向物流的原材料存在于消费者手中,来源结构复杂、地点分散、时空不确定,由于废弃物品价值低,在逆向物流流程不完善、法律不健全的情况下,消费者缺乏返回废弃物品的动力,回收者和再制造者也会受利益驱动而忽视环境压力。因此,在逆向物流的流程分析中,既要明确资源流程和业务流程,还需要分析利益关系。即逆向物流的运作一方面要从制度上激励和引导消费者、回收者、再制造者提供逆向物流服务,另一方面要从技术上优化流程,利用信息技术和再制造技术创造价值增值。

4PL逆向物流运作模式

逆向物流的运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遵循系统工程方法论的基本原则,激发消费者、回收者、再制造者的积极性,协调不同成员间的目标冲突,协调成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平衡,并实现信息在逆向物流过程中的共享及信息的透明化。

逆向物流的运作需要结合国情具体分析。现阶段,我国逆向物流服务需求巨大,物流基础设施基本齐全,具备提供逆向物流的硬件环境,但是由于缺乏逆向物流的商业实践和完善的法律法规建设,我们与完全商业化、市场化的逆向物流运作还有距离。第四方物流(4PL)作为供应链集成商,不仅能满足供需方之间的3PL企业物流功能,还能整合社会资源,共享物流信息,充分利用存量物流资源,为供应链提供一整套解决方案。

因此,本文提出我国消费品逆向物流运作的基本思路:政府主导下的由专业的第四方物流公司参与运作的逆向物流运作模式(见图2),整合现有的从业者,实现废弃物品的集中化、规范化处理,通过做大规模,形成产业集中度。同时,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运作流程,借鉴发达国家企业的成功经验,推动我国循环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如图2所示,4PL服务商为逆向物流提供一整套解决方案,利用信息技术平台促进供应链中的信息资源交换,通过经济激励、法律约束、流程优化、再制造技术等手段激励逆向物流从“消费者-回收者-再制造者”的流动和增值。逆向物流回收环节需要逆向运输、仓储、产品分拣、测试、翻新维修以及按照法律无公害处理废品等服务,因此涉及到的主体较复杂。4PL可以和回收服务提供者采用战略联盟、市场合约等形式结成内部合作关系,共同开发市场。例如美国埃森哲公司和Ryder Integrated Logistics公司的协同运作模式,埃森哲为Ryder提供技术支持、供应链管理决策及项目管理能力等,双方共同开发市场。也可以作为方案提供者,联合市场上的回收服务提供者形成以自身为核心的虚拟组织,对多方资源进行整合、统一管理。例如UPS通过管理多个不同职能的3PL,直接为朗讯提供复杂的物流运作管理服务。

(一)4PL服务商

4PL的服务商需要具备逆向供应链整合能力,能够组织、管理、协调、控制逆向供应链上的各个主体,例如专业的维修公司、废弃品无害化处理公司、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消费者、制造商、销售商、二级市场销售者等。采用战略联盟、市场合约等多样化形式,充分利用现有市场资源存量,调动消费者、回收者、再制造者的积极性,推动逆向物流的持续发展,并最终实现自身经济利益的增长。

目前,在我国逆向物流的发展初期,社会效益任务大于经济效益。4PL的服务商可以是政府授权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利用其丰富的管理经验、强大的技术、丰富的物流资源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调度社会资源,控制逆向物流关键环节。另外,也可以和外资合作成立4PL逆向物流公司。我国逆向物流发展薄弱,缺少具有领导力地位的4PL提供商。国际上一些知名的物流公司在逆向物流运作上积累了有益的经验,例如EXEL、UPS等,合资成立专业的4PL逆向物流公司值得尝试。

(二)政府政策支持

消费者是逆向物流的源头,回收过程的经济回报及消费者的环保意识、社会责任感影响消费者对废弃物品的处理决定。政府应完善法律法规的建设,利用思想宣传和经济措施引导消费者从源头控制好废弃物品的处理,同时,加强社会监督,保证法律法规落到实处。目前,我国出台的《家电以旧换新实施办法》大大促进了废弃家电的回收,抵押金返还策略也达到了提高废弃物品回收率的目的。

此外,为了确保废弃物品经过逆向渠道及再制造重新循环利用,政府应对从事逆向物流的4PL公司及相关的维修公司、废弃物品无害化处理公司、第三方公司和利用循环材料再制造的企业实施税收减免,给予金融上的扶持,加强政府在回收技术上的研发投入,并可在政府采购时积极向循环经济倾斜。

(三)信息技术平台

4PL与3PL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其对信息的掌控能力。4PL对信息化水平的要求很高,因为4PL提供者正是依赖信息技术来实现对各个服务提供商的整合,实现对供应链活动的规划和控制。4PL公司利用网络技术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平台,并利用其高度专业化的知识将逆向物流运作构建成一个相互链接的网络,整合物流资源,满足消费者、再制造者、回收者等多个主体的信息查询和沟通需要。此外,在废弃物品的流通过程中,4PL利用先进的RFID、EDI、GPS等信息技术,可以跟踪整件、零部件的相关情况和动态,尤其对于贵重物品或者高科技物品的循环利用更为重要。

参考文献:

1.Krikke,H.,Bloemhof-Ruwaard,J.,Van Wassenhove,L.N.Design Principles for Closed Loop Supply Chains:Optimizing Economic,Logistics and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Erasmus:Erasmus Research Institute of Management,2001

2.唐纳德.F.布隆伯格著.刘彦平译.逆向物流与闭环供应链流程管理[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

3.张桂花.我国废旧家电回收物流发展路径研究[J].生态经济,2011(6)

第4篇:物资回收市场分析范文

【关键词】钢铁企业;逆向物流;废旧钢铁

一、钢铁企业逆向物流的定义

美国物流管理协会1992年提出:“逆向物流就是对最终消费端到最初的供应源之间的原材料、库存品、产成品及相关的信息流、资源流进行的一系列计划、执行和控制等活动和过程”。这里将逆向物流定义为:原料、产品、产品运输容器、包装材料等物资及相关信息从消费端到供应端的“逆向”流动,并在此过程中对被退回的产品、废弃产品或最终废弃物进行正确处置,进行计划、执行与管理的过程,其最终目的是重新获得产品的使用价值。

二、钢铁企业发展逆向物流的必要性

(1)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减少污染,提高资源的回收利用率。对钢铁企业的逆向物流实施有效的管理,可以节约资源,也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给企业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2)降低物流成本。传统的物流管理模式对物流的管理仅限于企业内部,忽视外部废旧产品及其他废弃物的利用,大量可再用资源被闲置和浪费。逆向物流在减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3)提高满意度,塑造良好企业形象。钢铁生产商应通过加强对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努力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

三、钢铁企业逆向物流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对废旧钢铁回收的控制松散。大多数企业对钢铁废弃物的分类,仅限于黑色、有色和稀有贵金属几个类别,对废旧钢铁回收利用分选贮存也不能按牌号进行,导致不同种类的废旧钢铁混杂程度严重,降低废旧钢铁的回收利用效率。(2)市场秩序混乱。钢铁回收企业数量较多且分布不集中,市场管理效率低下,很多企业用低品位的废旧物资冒充高品质的废旧物资,钢铁废弃物进入钢铁企业之前成分混乱,对不同品质的废旧物资在钢铁企业中的合理再利用产生影响。(3)从事钢铁回收业务的企业规模偏小。目前,从事钢铁废弃物回收业务的企业普遍规模较小,把买卖差价作为其利润的主要来源,对钢铁废弃物的回收只重数量、不重品质,使得钢铁废弃物再回收利用的价值降低。同时,这些企业资金和技术实力均较弱,经营场地狭小,将钢铁废弃物混放堆放,整个钢铁回收行业的资源循环利用水平较低。(4)主管部门对钢铁废弃物回收利用扶持力度不足。政府对钢铁回收产业的支持力度不够、对回收利用技术研究和回收网络建设的投入很少,循环经济的措施实施还不完善,执行力度尚有待加强。多种经济成分参与钢铁废弃物回收利用市场,政府对参与到钢铁废弃物回收利用市场的多种经济成分从宏观上进行引导、服务、协调、监督、调控,但是执行力度不够。除此之外,国家对地方性的小规模回收企业给予了一些优惠政策,而钢铁企业却得不到这些政策,这将影响到他们投资废弃物回收加工业的积极性。对废钢铁的进口管理责任划分不清,存在着多头管理的问题,海关的进口标准与国际废钢标准未能接轨。

四、钢铁企业逆向物流发展对策

(1)政府角度。制定钢铁生产回收相关标准、管理制度和法律法规。建立政府监管体系,规范废旧钢铁回收的行为。建立和规范废旧钢铁回收市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废旧钢铁回收网络建设,使各主体及时准确的获取相关信息,规范钢铁回收市场中各主体的行为。加大扶持力度,政府加大回收技术的开发利用投入,加强废旧钢铁回收忘了基础设施建设,对地方性的小规模钢铁回收企业给予一定优惠政策,扶持中小钢铁回收企业发展。(2)企业角度。提高认识,重视钢铁回收利用。产生废旧钢铁数量多的企业要提高认识,组建专门的机构配备相应的人员负责回收工作。引进钢铁回收利用技术,采用科学的回收处理方式。回收企业应大力引进国外钢铁回收技术和设备,提高回收分拣的自动化程度,同时,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工人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规范废旧钢铁的回收、分拣、分类的方法,提高废旧钢铁回收分类效率和质量。钢铁产品设计融入绿色理念。在钢铁产品设计阶段,充分考虑产品结构的可维修性、可拆卸性、可回收性和可重复利用性,增强产品的回收比率,降级回收过程中分拣、拆分和再利用的难度,提高回收效率。

对于钢铁企业逆向物流实施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政府和企业一同努力,将逆向物流理念纳入发展规划,重新建立钢铁企业物流系统,促进钢铁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向盛斌.逆向物流与环境保护[J].物流技术.2001(1)

[2]雷红.浅析废旧钢铁产品的逆向物流[J].时代商贸.2006,4(52)

[3]王雨雷,叶耀华,曾学智.关于废钢铁资源的逆向物流规划[J].物流技术.2005(1)

第5篇:物资回收市场分析范文

【关键词】第三方;逆向物流;价值;运作;回收

【中图分类号】F2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07)01-0033-04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批准号:kJ099B)、安徽省高校青年教师科研项目(批准号:2005JQW053)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员巧云,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生,安徽财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物流管理。(江苏南京210016)

一、引言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环境法律规则的提出和公众环保意识的增强,逆向物流的战略地位日渐突出。一些跨国公司,比如Sun Microsystems,拥有国际零部件翻修中心,来自亚洲或拉丁美洲的零件经过翻新,可以达到最新设计的要求;Hewlett―Packard也经常采用改制的零件,以不同的方式再销售其产品;Thomson家用电器公司委托第三方物流企业,将可回收的零部件运往墨西哥进行再加工等。目前,许多国际知名企业已将逆向物流战略作为强化其竞争优势的主要手段。近年来,逆向物流不断发展的原因主要有:

1.产品的高返回率

回流的原因包括:产品的生命周期缩短,零售商及其他客户不愿持有样式过时的积货;运输途中的损坏和错误的出货;产品召回、需求调整以及废旧产品的回收,等等。

2.对再利用产品的需求增加,企业从中盈利

回收产品经过拆卸、维修、翻新、改制等活动,重新获得使用价值后,可直接进入产品生产过程或在二级市场销售,获取利润。不断发展的二手市场和全球市场为再处理加工后的产品提供了很大需求,逆向物流盈利增加。而且,随着资源供求矛盾的突出,逆向物流的优越性越来越显著。据Rogers和Tibben―Lembke(1999)的研究发现,在西方国家有许多这样的产品二级市场,在汽车、飞机的零部件及电子产品制造业,使用翻新零部件已成为一种趋势。美国宇航局重新利用改制与翻新的零部件,使飞机制造费用节省了40%-60%(Beltran,2002)。

3.环保法规力度增大

近10年来,很多工业化国家或地区都制订了环境法规,为企业的环境行为规定了约束标准,环境业绩已成为评价企业经营绩效的重要指标。欧盟、美国等不断增加对回流产品的环保法规约束力,要求企业能够有效承担其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为废弃后的回收利用责任,并促使生产者更加关注其产品设计和使用阶段的环境友好性;荷兰政府规定,汽车制造商必须将汽车使用的可回收材料比例提高到86%;欧盟规定生产商必须将至少45%的包装材料回收利用。市场的全球化以及国际绿色壁垒的形成,也迫使企业更加寻求环境友好的经营方式。

4.塑造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竞争力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当前,消费者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要求企业能够为其产品的废旧处理和环境危害等问题负责。具有良好环保形象的品牌企业更易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和信任,帮助建立长久的客户关系。另外,方便、及时的退货能够提高客户服务水平,退货信息有助于改进产品设计,这些都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产品竞争力。

5.企业用于回收处理的费用逐年增加。各国的垃圾填埋能力越来越低,成本日渐昂贵,重新包装、再制造、循环再生等逆向物流战略能减少最终废弃物的排放量,降低处理费用。

逆向物流非常棘手和复杂,许多资源有限的企业将他们的逆向物流业务转包给第三方。比如,在美国许多公司使用NetRetum,一个联邦快运的系统进行逆向物流管理。Netretum可以让授权的消费者将退货交给商家。FedEx、ASTRA、GENCO等不仅安排获取和运输这些退回的货物,而且收集消费者信息,跟踪返回产品的状态。第三方逆向物流是提供部分或全部企业逆向物流功能的一个外部服务提供者,一般负责将退货、回收产品直接返还原厂商,或者完全或部分地承担旧产品的修理、原材料回收以及再制造等活动,并承担对回收产品的环境责任。某些核心业务可以由有再制造、修理能力的OEM来完成。当前,第三方逆向物流公司运作的关键途径是与原生产商共享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通过这些资源,第三方可以得到最优的拆分指导、构件和材料的图像鉴定、构件和材料的市场信息,以及产品的相关新闻。可回收材料或者可再用部件可以通过电子商务交易。

文献中研究逆向物流的很多,Majumder and Groeneveh(2001)分析了第三方再生厂商回收产品拆分配件对原件需求产生的影响。Lund(1984)分析了产品回收再生产计划的复杂性。Guide等(1996)提出了回收再生产计划的高度不确定性,认为由于拆解旧产品产生配件的性能和状态的不同,而且用于回收的设备或人员可能产生冲突,使得再生产必须建立在高度的协调和合作基础上。Kriwet等(1995)提出更利于产品再生产的产品设计方案。Spicer等(2005)提出由制造商、生产者联盟或者第三方负责回收产品的三种形式比较。Dennis等(2002)提出了第三方进入逆向物流的决策模型。

二、第三方逆向物流的优势

图1描述了旧产品回收再生产的简单框架,包括从供应商到制造商、零售商再到消费者的正向供应链,以及旧产品从消费者逆向回流的过程。其中,旧产品可以通过原制造商或者其零售商直接回收再生产,也可以由原制造商委托第三方实现再生产过程。原制造商通过投标等方式选择价格和服务最优的第三方再生产商,与其签订契约,包括对旧产品回收、技术支持、质量保证、保险、所需新配件的供应、再销售过程等都有一定的合同保证,原生产商对旧产品的回收处理工作完全委托第三方完成。由于第三方可能对同类或相似产品的多家厂商产品再生产负责,可能会产生一定数量的可循环利用的原材料等供给供应商,其再生产产品也可以通过电子商务网站直接销售给消费者。

委托第三方完成旧产品的回收利用具有一定的优势:

1.降低逆向物流成本,增加生产厂商利润

物流费用在供应链成本中占很大的比重。在原制造商负责回收的方式中,需要建立回收检测点,这些进行初步检测的机构是为了减少无价值产品运往处理点的逆向物流费用。但是,对于单个的厂家而言,考虑到投资成本和回收数量,回收及检测点的数量是很有限的。第三方回收商为多个生产厂家服务,可以负责特定区域的大量产品,配备更多的回收检测机构。相应的物流距离会减少。另外,原生产商通过投标的方式选择第三方逆向物流公司,他们了解产品设计对投标的影响,会调整其设计以便降低回收再生产成本。所以,有直接和快速的动

机去最优化设计,这进一步促进了产品回收的有效性。

2.第三方逆向物流公司之间不断竞争,促进技术革新和服务效率提升

第三方公司之间可以在信誉、价格、服务质量等各方面竞争,促进逆向物流行业发展。由于第三方物流可以同时为多个生产商提供再生产服务,也可以利用网络系统与其他厂家分享知识,从而不断积累产业经验。原制造商可以因第三方企业竞争带来的改革和效率提升而获得好处。另外,由于集中运作。第三方的再生产过程更利于政府和公众的监督。

3.为小生产商、停产商品以及进口商品提供了回收途径

虽然一些大的制造商可以独立实现再生产,小生产商未必有这个能力,第三方物流则为小生产商提供了这种机会。原生产商可以实现产品回收责任,并集中于核心业务,同时除去了回收利用不确定性的经济风险。由于第三方物流处理比原制造商更大范围的更多种类的产品,他们可以受益于更专业的回收再生产技术。另外,第三方物流可以处理一些倒闭或者转型企业的已停止生产的产品和进口产品。

4.规模效益和拆解配件互相补充降低了回收数量和时间的不确定性

第三方物流回收同类或者相似的旧产品时,即使是不同厂家的产品拆解后的配件也可能在性能和用途上趋于一致(尤其是一些由同一OEM提供的配件),这些配件可以在多个产品中搭配使用。比如,当一些产品无法再生产,但是其某个配件还能够再利用时,就可以将其用于其他需要该配件的产品中,提高利用率,降低成本。规模效益和配件补充降低了回收数量和回收时间的不确定性,这对于原生产商的后期再制造以及库存和销售等影响很大。另外,原制造商的旧产品回收数量和再生产后的剩余物数量有限,而第三方物流由于为多厂商服务数量的庞大,可以将剩余残渣等循环利用产生原材料,增加收益。

从上述优势分析,委托第三方物流再生产的模式是可行和有利的。

三、第三方逆向物流的难点

1.对旧产品鉴定的困难

相当数量的产品回收后需要将整件产品或者拆解处理后的配件返回给原生产厂商,由于旧产品的有效票据不齐全,标志磨损,需要有效的途径鉴定这些产品的准确生产商,以便降低回收风险。另外,当消费者不再使用一个产品时,需要有途径让其知道该找哪个责任人?以何种方式、在何处回收?这些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回收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2.分解和鉴别材料的困难

如果第三方逆向物流要有效和正确地分解和回收废旧产品,需要与原生产厂家在产品设计和技术等信息上实现有效的知识传递。然而,有些产品的处理需要专业的设备及专业技术人员,企业考虑核心技术的保密,及回收网络对其信誉、品牌的影响,制造商对是否委托第三方物流回收,以及多大程度上由第三方物流处理是许多高新技术产品所面临的问题。

3.准确把握市场需求,销售大量再生资源和配件的困难

除了返还给原生产商需要的旧产品或者配件以外,第三方物流会回收产生大量的再生资源或者拆卸的配件,而旧产品回收的时间、数量、质量和市场需求是很不确定的,如何实现有效的市场需求和产品供给以及存货积压之间的矛盾,是一些亟待解决的难题。

四、第三方逆向物流业务选择和有效运作的策略

(一)业务选择策略

由于生产厂家竞争策略、利润驱使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要求,逆向物流的规模和发展潜力很大,越来越多的企业介入第三方逆向物流业务。但是,逆向物流的服务对象、产品质量、技术要求千差万别,在人行前必须做好市场调查和效益预测,以便对开展的业务做好决策。一般而言,企业在选择开展第三方逆向物流业务的决策步骤是:

1.研究现有的逆向物流的文献,确定服务对象

打算进入第三方逆向物流市场的公司必须研究当前的有关逆向物流的文献,并作一些市场调查,这有助于科学地了解当前逆向物流的最新发展现状。同时,要研究那些已经在回收商品,但还没有采用第三方逆向物流的客户和已采用逆向物流客户的频率和数量,这对于将来开发更多的潜在客户很有帮助。

2.研究客户需求,明确竞争者及差距

一旦考察到潜在客户,第三方逆向物流公司应该研究这些客户对于逆向物流已有的或者潜在的需求,确定各个不同的第三方逆向物流公司竞争者,并确定他们的逆向物流能力。通过网络或者社会调查的方式,可以了解到他们及其客户的信息,利用上面得到的资料分析与已有的竞争者差距,比较在市场上现有和未来客户的差距,这对于在市场上的定位策略分析很有效。

3.进行可行性分析

第三方逆流公司利用已经获得的信息来分析当前在市场中所处的位置和进入逆向物流市场的可行性,进一步计算为了弥补和其他公司的差距,扩充服务所要进行的投资。应该调查市场上的客户来确定现有资源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满足需求?要进行怎样的改进?这些分析对于今后确定业务决策非常有效。

4.确定公司的战略定位

所有上述步骤都是为了确定第三方逆向物流公司的最终如何决策?也就是他在逆向物流市场上的定位如何?如果利用可行性分析确定该公司具有足够的资源开展逆向物流服务并获利,那么该公司就应该朝此方向发展。通过上述信息,公司要建立开展逆向物流业务的长期战略规划。由于第三方逆向物流涉及的业务范围很广泛,所以应该根据自身的优势和资源确定正确的业务内容。比如,如果公司决定全面开展逆向物流业务,则需要建立客户网络以及网络上的物流再分配中心,购买功能全面的软件管理系统,培训业务人员,制定货运计划以及相关的物流要素;再比如,专业技术较强或者资源有限的公司可以针对性地为某些类别的产品服务,如电子类或者影印器材类等,突出自身的优势。

(二)第三方逆向物流公司有效运作的策略

1.选择服务产品时首先评估其结构复杂性

由于产品结构的复杂性对回收利用过程有较大的影响,所以,第三方逆向物流公司在选择服务的产品时,需要对其结构先进行评估,这点对一些产品回收后需要分解、检测、再生产时制定计划非常重要。决策时要考虑产品复杂性的影响,并且与原生产厂商进行产品设计信息的动态交流,促进产品设计向有利于回收再处理的方向发展,这种促进策略通过针对不同产品设计制定相应的服务价格方案来实现。

2.采用电子商务交易、网络技术支持的运作方式

电子商务网站上列出回收利用以及买卖的产品种类,客户或者消费者可以通过网站了解和选择不同产品的回收地点和回收方式,利用电子商务交易回收材料或者可再用部件等。为了弥补电子商务交易方面的业务缺陷,可以委托专门的从事电子商务运作的商家来合作完成这些业务。

网络技术支持解决生产过程的便利问题,第三方逆向物流公司可以与生产厂商合作,来为产品拆分或拆卸过程提供便利,提供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通过这些资源可以得到最优的拆分指导、构件和材料的图像鉴定、构件和材料的市场

信息,以及产品的相关新闻。另外,可以利用一些软件工具来更好地实现产品拆分。比如:Disassemblv molded analvzer是基于网络的产品拆分或拆卸系统的核心,也是首要的回收利用成本程序,用于复杂产品的经济评价。除了一些不同的基本分析外,该程序可以为复杂产品建立最优的产品拆分或拆卸计划,并且已经应用于有1000个构件的影印机模拟。

3.自主设计产品标识系统

在废旧产品鉴定问题和产品拆分或拆卸费用确定问题上,第三方逆向物流公司可以与其签约的制造商被授权在生产时就为需要回收的产品贴上这种标签,这种方式可以让每一件产品用唯一的编码安全地鉴定出来,原始制造厂商需求用于再生产或再使用的构件会在该系统中标记出来,并且在回收时系统自动发送回去。

4.与非营利性组织的合作

现在有生产商与非营利回收再生组织合作回收废旧产品的实践,生态非营利组织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护生态环境的平衡,减少资源浪费。一些大的非营利性组织拥有良好的服务网络和技术支持,第三方物流公司可以与他们进行合作,共享回收点、合作运输、设备和技术共享交流等,共同提高行业经验,并达到双赢。通过促进双方逆向物流发展,非营利性组织更好地实现了环境保护的问题;而第三方逆向物流通过较少的代价弥补自身的一些资源方面的缺陷,扩大业务范围,获取更多利润。

5.具有一定的行业规范和监督机制

应该为他们设立一些资格和许可验证,这些资格证书需要显示他们接受责任转让的能力,并且与保险商形成保险合作关系来抵抗循环材料的价格波动。政府也应制定一些法律规范,保证该行业的有效运作。

6.开发更多的客户

通过调查潜在的客户,主动沟通,让厂家意识到产品回收对其信誉和未来销售的益处,以及旧产品回收所能带来的优厚利润,从而挖掘更多的客户,更好地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和规模效益。

五、结论

第6篇:物资回收市场分析范文

目前,对国债市场运行现状理论界和实际部门有不同看法。本文认为,我国国债运行现状良好,具体分析如下:

(一)政府频出助推债市

2002年上半年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及有关措施对于推动国债发行,支持国债市场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其中影响较大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央行下调存款利率。年初,央行实施了自1996年5月以来的第8次降息。此次降息源于刺激经济的需要,同时对国债现货市场形成直接利好,各券种纷纷以上涨作为回应。

2、短期内积极的财政政策不会淡出。目前通货紧缩和有效需求不足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依然不足,这对短期和长期的经济增长都是一个巨大压力。因此,不能以短期的财政收入平衡或赤字规模大小作为决定积极财政政策是否退出的依据,特别是要防止积极财政政策过早地淡出可能对我国经济稳定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

3、净价交易顺利推出。根据有关决定,2002年3月25日起沪深证交所开始试行国债净价交易。这一交易方式有利于判断国债的市场利率,解决了市场走势的不连续性问题,也使交易佣金、交易经手费等均有所下降。

4、记账式国债柜台交易平静登场。2002年4月初,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商业银行柜台记账式国债交易管理办法》。这一举措的积极意义不言自明,但由于利率偏低和存在价格波动风险,本期国债发行并没有出现火爆场面,这说明记账式国债柜台交易依然存在被投资者逐渐认可的过程。

5、市值配售助推市场利率走低。在大资金的热捧下,国债现券市场终因其本身容量小、品种结构不健全等问题而不堪重负,在2002上半年,中、长期国债收益率在短期内猛降至历史最低位。在新股按市场配售政策出台之前,我国同业拆借和回购市场交投活跃的一个主要动力,是来自申购新股的资金需求,每当新股发行接二连三、市场资金面紧张时,3天、7天的回购利率会升至5%以上。新股发行实行二级市场市值配售后,同为拆借和国债回购在申购新股方面已失去用武之地,以往同业拆借和国债回购市场周期性喷发的强烈的短期融资需求从此终结。此外,市值配售之后,原来囤积在股票一级市场申购新股的资金,有很大一部分转移到国债市场,也促使了国债利率的走低。

(二)多因素导致资金推动型行情

进入2002年,债券市场整体延续了去年的强势行情,国债各品种都有较好涨幅,虽然降息后市场价格有一定回落,但成交量保持温和,出现高位整固格局,预计投资者对降息后的国债市场仍谨慎看好。4月份之后,受国内物价走低和再次降息的预期,债券市场更是走出了一波大的扬升行情。

在降息利好出台和股市低迷的背景下,各类债券轮番上涨,现货和回购交易量上升,整个市场呈现出资金推动的投机特征。在4月份至6月份期间,债券市场总体上涨了2.72%,其龙头券种010107更是上涨了8.72%,与伺期股票市场下跌2.94%相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同时,国债一级市场招标利率的不断下降与二级市场收益率的下降对债券价格的上涨形成了推波助澜之势。从4月初的5年期国债招标利率低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开始,连续数次的国债招标利率都是不断降低的。不断降低的招标利率,对二级市场的国债现货走势都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此外,净价交易和银行柜台国债交易的推出、物价的持续下跌等情况也都助长了债市的全面上扬。

因此,每次财政部在一级市场发行国债时,都会形成供不应求的局面。为争取更大的国债份额,承销团成员之间免不了相互压价,使新券的招标利率屡次低于二级市场。于是,债券市场形成这样一个奇异的循环:新券发行利率走低,推动二级市场行情,然后再由二级市场价格上涨,对新券发行利率构成压力。

但是也应看到,经过2001年底和2002年上半年的炒作,债券市场开始面临较大的风险。由于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资金仍然是相对稀缺的资源,因此从长期来看,2.9%的长期国债的到期收益率无疑是较低的。并且,未来若干时间内,如果我国宏观经济走出通货紧缩境况,物价指数上扬,通货膨胀又将不可避免,人民银行完全有可能采用提高利率的货币政策手段。到那时,30年期国债票面利率为2.9%,对应二级市场的交易品种就可能出现跌破面值的情况。如果加息前债券行情没有充分调整,届时就会出现单边下跌走势。由于债市持仓主体大多为银行、保险公司、券商等机构投资者,持有国债的品种期限结构大都趋同,一旦风险突现,很难全身而退。

此外,在国债回购交易中,机构投资者还通过反复抵押国债而取得贷款,转而购买更多国债,导致交易量数倍放大,这可能使市场风险数倍放大。因为,万一遇上债券市场利率反转或通货膨胀稍有抬头,债券价格受到冲击,必将导致机构无法售出所持债券偿还贷款,从而使国债市场受到冲击。

二、上市国债投资机会及风险分析

(一)近期国债二级市场投资机会分析

由于预计银行存贷款利率一段时间内不会下调,因此从银行流出的资金有限,因而银行居民储蓄资金和企业储蓄资金中流入国债市场的资金就不多,但由于2002年以证券投资基金特别是债券型开放式基金为代表的加快发行,机构投资者拥有的资金已达一千多亿元,加上其它资金,预计场外增量资金还是比较充裕的,问题的关键在于机构投资者在股市和国债市场因套利机会而进行资金转移。从这个意义上讲,场外资金有可能继续推动国债继续缓慢上扬。但是由于大部分老的现券品种目前市价均比较高,其到期收益率和持有期收益率比较有限,仅靠赚取二级市场差价存在一定风险,因此,预计老券价格再往上涨的幅度就很有限,而上市时间比较短的新券则很有可能受到场外机构资金的关照。

在相关市场因素方面,影响国债价格走势最紧密的因素是股票和基金市场状况。一般而言,国债市场和股票市场之间有跷跷板效应,股票市场好,投资收益高,资金就会流进股市,间接使国债市场受到冷落。因此判断股市今后一段时间内的走势显得非常重要。对股市大盘的研判,本文认为大盘在经过深幅下调后风险已得到较多的释放,特别是国有股停止在二级市场减持政策出台后股市有重新走活的迹象,但根本上股市仍没有摆脱熊市的阴影,今后更多的走势很可能是以大箱体运行。基于这种认识,老的国债现券价格也很可能维持一个小箱体震荡运行态势,而新券则可能在大盘仍然低迷时受到场外资金的大力关照而稳健上扬,国债市场从去年至今的价格走势也印证了这一点。此外,由于基金没有稳定的利息收益而仅靠分红获取收益,但是因股市状况不好而使得目前基金运作业绩较差,投资者是否享受分红和分红多少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因此目前看来投资基金的收益不及投资国债的收益,一部分原先准备投资基金的资金也有可能转向国债市场,使得国债市场的运行有了资金面的支持。

(二)上市国债投资风险分析

由于国债是由中央政府发行的公债,所以它的信用风险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其投资风险主要来自于利率风险、机会成本和购买力风险。

1、利率风险分析。由于2000年我国国债利率采用浮动利率的定价方式,这是我国国债市场的一个重大创新,是适应其未来发展的需要,和当时的宏观经济形势和市场环境密切相关。我国目前的国民经济运行仍然良好,物价指数平稳,通货紧缩状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观,GDP增长率维持在7-8%左右的水平,从这个意义说,当前的银行存款利率下调空间已经不大,一段时间内预计会维持目前的水平,上市国债的市场利率风险较小,如果今后国民经济出现通货膨胀,银行利率还有上升的预期。因此,目前从银行流入国债市场的储蓄资金比较有限,更多的是依靠场外机构资金和民间资金,国债二级市场走势可能维持一个温和震荡态势。

2、机会成本风险分析。由于上市国债流动性强,对其它债券存在的变现力风险和机会成本(再投资收益)对上市国债而言就很小。

3、购买力风险分析。购买力风险是指由于通货膨胀而使货币购买力下降的风险。在通货紧缩期间,购买力风险几乎为零,而在通货膨胀期间,收益长期固定的国债受到的影响很大,通货膨胀程度越高,购买力风险就越大,而此时股票投资的购买力风险就相对小一些。目前我国经济存在一定通货紧缩趋势,因此,收益稳定的国债存在变现货币购买力风险就很小。

三、近期国债发行市场走势分析

2002年我国国民经济稳健增长,但是,经济体系的内部需求依然没有得到有效的启动,物价指数仍然呈现结构性下降的趋势,据统计,同期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8%。除服务类收费项目如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烟酒及用品价格上涨外,食品价格下降0.9%,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价格分别下降1.1-2.4%。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3.4%。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购进价格下降3.9%。因此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于投资和外贸,而内需则成为经济稳定、持续增长的不稳定因素。为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保证经济的健康增长,我国政府积极的财政政策仍然没有淡出,国债的发行仍旧在较大规模地进行。另外,2002年4月份,国家出台了一项新政策,允许银行利用柜台交易记账式国债,由于以前记账式国债只能通过证券交易所进行交易,限制了一些居民参与记账式国债的交易,因此此项政策的出台进一步扩大了记账式国债的交易参与者,有助于我国记账式国债的发行。其次市场对于国债尤其是记账式国债的需求非常旺盛,目前的需求情况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保险公司的需求,二是基金供求的需求,三是投资公司为主的机构投资者的需求。目前新基金发行的节奏加快,这将不可避免地增加市场对国债的需求。

第7篇:物资回收市场分析范文

[关键词]专利技术;企业;评估问题

[DOI]10.13939/ki.zgsc.2016.31.263

专利技术经过开发生产出样品,另外还要经过小式,中式批量生产,才能说工艺上大批量生产可行。就是大批量生产可行,但是大批量生产的成本与市场能接受的售价之比,就反映该专利技术的市场评估值,能够带来高额市场利润的专利技术,评估值就高,不能够带来高额市场利润的专利技术,评估值就低,而不能带来任何利润的专利技术的市场评估值为零。但就是因为某项专利技术采用而使该企业亏损,该专利技术的评估值也只能为零,而不能为负数,因为在资产评估中不能有资产评估值为负数的资产,如果某项资产的使用会使企业亏损,那么企业就会放弃该项资产或不使用该项资产,如某条生产线出来的产品产生巨大的环境污染,企业为此要付高额排污费,那么企业就会停止使用该项资产,那么此项资产评估值为零,但不会是负数。

1外商投资进来的专利技术评估问题

中方出土地和厂房,外商出设备和专有技术,这是我国引进外资举办中外合资合作企业的较普遍模式。按照规定外方投入的专利专有技术最高可达25%的企业注册资本股份。但是外商投资进来的专利专有技术的价值如何评估这确实是一个十分困难的问题。现在对这种专利专有技术的评估方法有成本法、市场价值法、经济评估法等。成本法是按照开发该项专利或专有技术的实际成本进行测算,以测定该专利专有技术的价值。一般来讲,对于刚开发成熟的专利专有技术,还没有经过产品生产出来,一定时间的销售检验,专利专有技术持有人愿意以这种方法来评估该项专利专有技术的评估价值;而合作对方对这种方法抱有一定的怀疑态度,因为还没经过检验的专利专有技术,如果经过一段时间市场检验后,根本不可行,那么企业还要负担因投产该项专利专有技术的投资的资金损失。市场法就是参考最近一次交易中可比知识产权的价格来确定。但是最近一次交易方法中的价格是否合理,中外双方是否接受这个价格,这又是双方面临的问题。经济评估法有净现金流量法和使用费率法。净现金流量法是将该专利专有技术的未来年份所能带来的超额利润现值化,以测算该专利专有技术的折现值,以确定该专利专有技术的评估价值。一般来讲对于已经开发成熟的,在市场上有销路的专利专有技术采用这种方法比较合适。但是市场的变化是很难确定,以未来的超额收益来确定该项资产的现有价值,只能对该项资产的持有人有利,而对合作对方不利。使用费率法使将该项专利专有技术的未使用年限的每年使用费折现为现值,来确定该项专利专有技术的评估值,同样未来市场的变化是难以确定的,以未来该项资产该实现的收益来确定该项资产的现值,对该企业的合作双方来说,都有一定的风险性。综上所述,以上各种方法都有一定的缺陷,对于专利专有技术的合作双方来说,都要承担未来市场变坏的风险。所以应根据专利专有技术的开发成熟程度用不同的评估方法来确定该项资产的评估值。对于刚开发出来不久,还没经过市场一定时期检验的专利专有技术应根据实际的开发成本法来测算该项资产的评估值;而对于已经开发成熟的,经过市场一定时期检验的确实能带来超额利润的专利专有技术,只有采用未来超额利润年金现值法来测算该项专利专有技术的评估价值比较合适,因为虽然未来市场变化难以确定,可能因为变坏而使企业未来拿不到该项专利专有技术所带来的超额利润,但也可能因为市场变好而使企业未来每年所得的超额利润超过评估时测算的未来每年超额利润的价值,风险和机遇是同时存在的,一半对一半。

2专利专有技术未来超额利润如何确定

在目前资产评估中,对专利专有的技术未来超额利润都是采用收益现值法来进行测定,即假定今后一定年限内每年能带来一定数额的超额利润,然后假定这个超额利润按照专利使用年限,将其年金现值化,这样现值化的结果就是专利专有技术的评估价值。在这整个过程中关键的因素就是未来年度,可能因为经济发展,超额利润不止这个数额,也可能因为经济走向衰退,超额利润小于这个数。因此对超额利润进行预测就是一个关键的因素。在我国目前资产评估所使用的方法中,全部都是基于初等数学建立定量的预测公式和测算公式。下面运用高等运筹学和现代非线性理论介绍两种新的数学预测方法。

3混沌动力学在资产评估超额利润预测中的运用

本法假定某公司应用某项专利已有一定年限,有了一定的历史数据,根据这一定的历史数据来预测未来年份的超额利润,以作为收益现值资产评估法的基础,以往的时间序列预测法在预测中都是采用平滑指数法或加权平均法,将各种指数平均化,然后用线性回归分析法来预测经济领域中各种数量指标的变动及规律。这种预测方法实际上是将现实经济生活各种杂乱无章的随机数据强制的用一种线性的方法来处理(我们可以把这种方法叫作强制线性法),如果这类经济现象本身的演变是一种线性的或近似线性的趋势,那么这种预测的误差性相比之下较小,而如果这种经济现象本身是一种随机的混沌非线性系统,这种强制的线性预测的结果将会产生很大误差。而用混沌动力学的时间序列预测的各种方法将会大大地减低这类误差。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大部分表现的是一种随机的非线性的混沌现象,因此混沌理论中的时间序列预测方法能更好地预测和描述这些现象。在运用非线性方法建立预测模型时,第一步,将样本数值在M维空间轴上标出(但超过四维就难标了)。第二步,查看这种样本分布值适合于哪种非线性方程特性。第三步,用一种标准的拟合这些散布点很好的方程式来建立预测模型,如本例是用一维二次方程来模拟。以下即是以混沌力学的时间序列全域预测法来建立超额利润与销售之比的数学模型(该数据来自某高科技公司,单位:万元)。

从上面的分析过程可知,这种全域预测法较典型的一阶线性模型(线性回归法)能更贴切地拟合经济现象中大量的非线性动力系统。在资产评估中,销售额比较容易预测,而利润就难预测,有了这种方法后,我们就可以预测各种非线性的相关关系了。

未来收益现值法是资产评估中的一个很好方法。但是如何测定未来收益,却是一个十分困难的问题。现代数理统计学理论对未来发展的预测有很多很好的方法;除了用非线性数学理论来预测未来值以外,线性回归方法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这种方法要求该项专利已使用了一定年限,有了一定的历史数据,利用已有的数据来预测未来收益的线性发展趋势,以求得被评估项目的一个比较切合实际的未来值。线性回归分析可成为一元和多元性回归分析。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均为研究及度量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的方法,从广义上讲,相关分析包括回归分析,然而严格意义上说,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是有区别的,回归分析是研究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的,根据回归分析,可以求出一定的关系式,称为回归方程式。这种回归方程式如果是线性的,即称为线性回归方程式,否则即成为非线性方程式。回归方程式确定后,即可以根据自变量的数值来推测因变量。相关分析是以某指标来度量回归方程所描述的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的密切程度,相关分析常用回归分析来补充,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如果通过相关分析显示出变量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则通过所求得的回归方程式可获得相当准确的推算值。

回归分析与相关分析主要解决如下三个问题:

(1)通过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确定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着关系。如果存在着一定关系,即可找出表达它们之间依存关系的合适数学模型。

第8篇:物资回收市场分析范文

【关键词】生活垃圾;填埋;焚烧;堆肥;现状;发展方向

1生活垃圾处理发展概况

建设部《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报》显示,截止至2005年底,我国垃圾填埋、堆肥和焚烧的无害化处理能力所占比例分别为82.4%、4.7%和12.9%。

在1990-2005年期间,城市垃圾清运量年平均增长率为5.5%,城市垃圾量的增长稍快于城市人口的增长。80年代,人均垃圾产量为0.5~0.6kg/(人·d);90年代,垃圾产量为0.7~0.8kg/(人·d);21世纪初,垃圾产量预计为0.9~1.0kg/(人·d)。

从近10年来我国城市垃圾处理所发生的变化可以看出,城市垃圾取得的成绩和进步是明显的,特别是先进的垃圾处理技术开始逐步得到应用。例如,在近几年建设的许多填埋场中,为提高填埋场的防渗水平,采用高密度聚乙烯膜作为防渗材料;为提高填埋作业效率,一些大型的填埋场采用了填埋压实机;一些城市如杭州、广州、深圳等的填埋场开始对填埋气体进行回收利用。

垃圾焚烧处理从无到有,不断发展。深圳市于1985年从日本三菱重工业公司成套引进两台日处理能力为150吨/日的垃圾焚烧炉,成为我国第一座现代化垃圾焚烧厂。国内一些经济基础较好的城市如上海、广州、北京等都建设了较高标准的垃圾焚烧厂,这些焚烧厂多为通过利用国外资金、引进关键技术或设备、按照较高污染控制标准来建设的现代化大型垃圾焚烧厂。

堆肥处理是我国城市垃圾处理使用最早也是在早期阶段使用最多的方式。堆肥处理主要采用低成本堆肥系统,大部分垃圾堆肥处理场采用敞开式静态堆肥。“七五”和“八五”期间,我国相继开展了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动态高温堆肥研究和开发,并取得了积极成果。

当前,垃圾处理的投入与垃圾处理的需求相比仍明显不足,垃圾处理的水平还很低,从总体上讲,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还处于由粗放到处理的发展阶段。主要表现为垃圾堆放现象普遍存在,垃圾处理场的二次污染相当普遍。

2城市生活垃圾特性变化

城市垃圾的构成特性与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消费水平、消费结构以及城市居民燃气率等因素有关。我国城市的垃圾在产量迅速增加的同时,垃圾的构成及特性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我国地域辽阔,南北温差大,东西经济发展不平衡,燃料结构差别大,因此,我国的垃圾成分随地域而变,即使是同一城市,一年四季垃圾成分差别也大。但总的趋势是垃圾中有机物成分在增加,大城市垃圾中有机物接近50%,中等城市垃圾中有机物为30%~40%;无机物在减少,大城市垃圾中无机物为30%~40%,中等城市垃圾中无机物为50%~60%;垃圾成分的不同决定了不同城市采用的处理方法也不同,城市生活垃圾中有机成分占总量的60%,无机物约占40%,其中废纸、塑料。玻璃、金属、织物等可回收物约占总量的20%。

垃圾中的可燃物增多,可利用价值增大,因此随着今后我国大城市,尤其是北方城市随着城市燃气化率的不断普及,城市生活垃圾中的有机物含量及垃圾的热值将进一步增加。

居民生活水平和消费结构的改变不仅影响城市垃圾的产量,也影响着城市垃圾的成分。尤其是近十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居民收人不断增加,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包装产品的消费,以及废纸、塑料、玻璃、金属、织物等可回收物的消费不断增加。

包装废物的快速增长,是城市生活垃圾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实际上垃圾中的废纸、金属、玻璃、塑料等绝大部分是使用后废弃的包装物。随着包装业的快速发展,商品包装形式越来越繁多,包装物的种类和数量增加很快,过分包装和豪华包装的产品比比皆是,这在大城市尤为突出。一次性的商品被广泛应用,增加了垃圾的产量。目前我国包装品废弃物约占城市家庭生活垃圾的10%以上,而其体积要构成家庭垃圾的30%以上。

3城市垃圾处理现状分析

3.1主要技术介绍

国内垃圾处理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填埋、堆肥、焚烧三种方法,另外还有热解、分选回收、综合处理方法。

3.1.1填埋

填埋技术作为生活垃圾的传统和最终处理方法,目前仍然是我国大多数城市解决生活垃圾出路的最主要方法,2005年,全国共建有356座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90%(含简易填埋)以上的城市生活垃圾采用填埋处理。根据环保措施(主要有场底防渗、分层压实、每天覆盖、填埋气导排、渗沥液处理、虫害防治等)是否齐全、环保标准能否满足来判断,填埋场大致可分为简易填埋场、受控填埋场和卫生填埋场三个等级。

1、简易填埋场(临时堆场)

基本上没有考虑环保措施,或仅有部分环保措施,也谈不上执行什么环保标准。严格来讲,目前我国仍有很大部分填埋场属于这个等级。这类生活垃圾填埋场为衰退型填埋场,在使用过程中它不可避免地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2、受控填埋场(准卫生填埋场)

有部分环保措施,但不齐全;或者是虽然有比较齐全的环保措施,但不能全部达标。目前的主要问题集中在场底防渗、渗沥水处理、每天覆盖等不符合卫生填埋场的技术规范。这类填埋场为半封闭型填埋场,也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3、卫生填埋场(无害化处理场)

既有完善的环保措施,又能满足环保标准,为封闭型或生态型的填埋场。由于建设和运行费用目前在我国大部分城市尚难以接受,管理水平也有较大差距,所以真正意义上的卫生填埋场目前在我国仍较少。

3.1.2焚烧

我国生活垃圾焚烧计数的研究和应用起步于八十年代中后期,全国现有各类生活垃圾焚烧厂50多座,综合目前我国生活垃圾焚烧技术应用的现状,大致可分为简易焚烧炉、国产化焚烧设施和综合型焚烧设施三类。

1、简易焚烧炉

简易焚烧炉工程规模较小,主要利用原有的煤窑或砖窑等改造而成,工艺简单、价格低廉,往往缺乏基本的供风和烟气处理系统,工作条件差,生活垃圾无法得以充分燃烧、污染物也不能达标排放。这类焚烧炉在我国还有一定的市场,主要在一些中小城镇应用,由于不能满足环保标准和燃烧条件,正逐步予以取缔。

2、国产化焚烧设施

工程规模中等,生产及配套设施相对比较简单,主要设备为流化床焚烧炉,建设及运行成本相对较低。目前在江苏、浙江等地已建成多座国产化生活垃圾焚烧厂,温州市东庄生活垃圾焚烧厂(炉排炉),绍兴市生活垃圾焚烧厂(流化床),无锡市生益多生活垃圾焚烧厂(炉排炉)是其代表。

3、综合型焚烧设施

综合型焚烧技术设备,是指把引进技术设备与国产技术设备有机结合起来的垃圾焚烧系统。其关键技术和设备从国外引进,工程规模较大,生产及配套设施比较完整,建设及运行成本较高。深圳市市政环卫综合处理厂,上海市江桥生活垃圾焚烧厂,上海市浦东御桥生活垃圾焚烧厂是其代表。

3.1.3堆肥

生活垃圾堆肥在我国具有悠久历史,但堆肥处理率并不高,目前全国共有各类生活垃圾堆肥厂约70多座。在我国常用的生活垃圾堆肥技术大致可分为简易堆肥、好氧堆肥和厌氧堆肥三类。

1、简易堆肥

工程规模较小、机械化程度低、主要采用静态发酵工艺、环保措施不齐全、投资及运行费用均较低。简易高温堆肥技术一般在中小型城市应用较多。

2、好氧堆肥

工程规模相对较大、机械化程度较高、一般采用动态或半动态好氧发酵工艺、有较齐全的环保措施、投资及运行费用均高于简易高温堆肥技术。

3、厌氧堆肥

工程规模普遍较大,机械化程度相当高,一般采用湿式或干式厌氧发酵工艺,发酵周期可缩短至15~20天后,沼气收集后可用于发电等,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较高,投资及运行费用高于好氧堆肥,占地面积少于好氧堆肥。厌氧堆肥技术在欧洲有较多的应用实例,国内上海等地则还能够在实施项目。

3.1.4热解

热解法就是把有关固体废物(或液体废物)在无氧或少量氧的条件下加热至800~1000℃,获得高温气体的方法,同时还可以获得煤(焦油)再作化工原料,关于分解后剩余的以碳为主的残渣,可以作肥料、填坑物和固体燃料等。热解可在焚烧温度低的条件下,从有机物中直接回收燃料油、气,从资源化的角度论,热解比焚烧有利。

3.1.5分选回收

城市生活垃圾分选回收技术较为可靠,资源化效果较好,分选出的资源化物质可以直接回收利用,该技术是许多发达国家基于分类收集基础上的首选处理技术。该技术选址较为容易,但有一定的噪声、臭气污染。城市生活垃圾分选回收技术环境可能存在分选效率低、经济效益不好的隐患,且分选后有较多残渣。

3.1.6综合处理

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技术是在克服单一处理方法缺点的基础上,采用填埋、堆肥、焚烧、分选回收等两种或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去处理城市生活垃圾,从而避免和降低了因处理不当对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和资源的浪费,同时达到资源充分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目的;此外,该种处理方式能彻底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基本无二次污染。而资源的回收利用,正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事实上,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技术是以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为目标,并优化用多种管理、技术手段构筑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系统工程。综合处理技术内部各类单元处理技术根据应用的先后顺序,主要包括前处理、中间处理、后处理和最终处置等四道工序。事实上,组成这四道工序的主要单元处理技术包括填埋、堆肥处理、焚烧、回收利用四类。

3.2应用情况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已由1990年的66座增加到2005年的471座,无害化处理量和处理率也分别由1990年的2122万t和2.3%,提高到2005年的256312万t和60.1%。

近年来综合处理已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但迄今为止应用最广泛的仍是填埋、焚烧、堆肥三种方法,其中填埋法是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最主要方法,无论是大城市还是中、小城市都普遍采用;中、小城市采用堆肥技术较多,但处理规模较小,因堆肥销路等原因,有的已关闭;焚烧技术这几年在经济发达城市得到了迅速发展。

3.3存在的问题分析

3.3.1填埋场问题分析

大多数填埋场的设计、建设和运营仍存在很多问题,表现在:(1)设计理念比较落后,科技水平低,土地填埋利用率不高,占用了大量土地资源;(2)大部分生活垃圾填埋场缺乏有效的基础和边坡防渗措施;(3)由于生活垃圾中有机物含量和含水率往往高达50~60%,导致渗滤液产量大、浓度高,渗滤液处理达标排放或能够送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的填埋场较少,地下水污染地表水的污染事故不断出现;(4)填埋气体处理与利用系统刚刚开始发展,现有填埋场多为敞开式排放或通过竖井排放,简易填埋场的填埋气仍处于无组织排放状态,不仅引起了温室效应,造成安全隐患,而且也是产生恶臭的主要原因;(5)填埋场的封场一般都未进行生态恢复,由于缺乏封场和后续管理标准,缺乏相应的政策和法规,已经终场的生活垃圾堆体不能够合理地安全封场和持续维护。

3.3.2焚烧问题分析

(1)对热值低、水分高、成分复杂的生活垃圾适应性不好。引进的炉排炉一般适应处理国外成份相对简单、低位热值高(一般都在1600kcal/kg以上),水分含量低的生活垃圾;(2)工程投资大。据统计,目前国内利用国外先进焚烧技术建造的焚烧厂普遍建设工程投资大,折合吨工程投资约50~75万元,而引进技术,关键设备国内生产的吨工程投资约35~45万元,技术和设备全国产化的吨工程投资只要25~30万元;(3)运行成本高。据统计,我国目前运转基本正常的国外技术建造的焚烧厂的运行费用为180~300元/吨;(4)飞灰没得到安全处置。除个别高水平建设和管理的焚烧厂外,其余焚烧厂飞灰处置没得到足够重视,大多填埋处理或作为建筑材料利用,安全隐患大。

3.3.3堆肥问题分析

阻碍我国生活垃圾堆肥化发展的主要因素不是技术因素,而是非技术的经济因素,这表现在:(1)混合收集的生活垃圾杂质含量高,为保证产品质量而采用复杂的分离过程导致产品成本高,没有政府的补贴,是很难运行下去的;(2)一般堆肥厂的粗堆肥产品只能作为土壤改良剂,其销路取决于堆肥厂所在地区封条件的适宜性,在粘性土壤地区,特别是南方的红黄粘土、砖红粘土、紫色土地区有较好的销路;(3)堆肥厂产品的经济服务半径一般较小。质量较差的粗堆肥产品一般只能就近销售,利用粗堆肥产品制造的复合肥,其销售也面临一般化肥和复合肥的竞争;(4)生活垃圾处理的连续性和堆肥产品销售季节性之间存在的固有盾,也会增加生活垃圾的处理成本和堆肥产品的生产成本。

因此,虽然个别大型生活垃圾堆肥处理厂和一些不定期地运行的、简易小型生活垃圾堆肥厂产品有销路,近几年国内建成的大多数堆肥厂,实际上均不能正常运行。

4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发展方向

根据我国实际情况,现实的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发展方向必须面对混合收集的、可回收物质含量和热值低、垃圾含水率和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含量高的生活垃圾。远期(2015年后)可考虑实现了分类收集基础上的垃圾处理技术。

1、发展生活垃圾综合处理技术

我国生活垃圾的特性决定了很难有一种垃圾处理技术能对其进行有效的处理,必须采取多种技术对其进行综合处理才能达到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但是,这需要在一个新的基础上去考虑综合处理模式中各种技术的地位和作用。

针对我国混合收集垃圾的特点,将生物处理技术作为填埋或焚烧的预处理技术,是解决我国垃圾处理难题的一种有前途的技术组合。近10年来,机械生活处理技术在欧洲作为填埋处理或焚烧处理的预处理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已经出现了机械生物处理——卫生填埋、机械生物处理——焚烧发电等一些综合处理的趋势。

2、生活垃圾填埋技术标准化、规范化、环保化、国产化发展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填埋气导排技术在生活垃圾填埋场得以普遍采用并不断完善,同时填埋气回收利用技术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扩大试验范围;(2)大、中城市的生活垃圾填埋场基本上能做到每天覆土。覆盖材料除粘土外,新型替代覆盖材料的研制工作也取得进展,并在部分缺少覆盖土来源的生活垃圾填埋场试点应用;(3)在引进、消化的基础上,开发出压实机等新一代的国产化填埋专用机具,用于生活垃圾填埋场并取得较好效果;(4)国产化人工合成防渗衬底材料的质量有较大的提高,设置人工合成防渗衬底的生活垃圾填埋场不仅仅局限于个别示范工程;(5)生活垃圾渗滤水的处理技术多样化并取得实质性进展;(6)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好氧填埋技术,在部分示范工程中率先得到应用;(7)在大城市中,生活垃圾经过回收利用、堆肥、焚烧等方法处理后进入填埋场作最终处理。

3、生活垃圾堆肥技术机械化、国产化,堆肥产品高附加值发展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生活垃圾堆肥厂的机械化水平和堆肥质量有明显提高;(2)堆肥产品中的重金属和碎玻璃等杂质的含量得到有效控制;(3)国产化有机复合肥成套生产技术与设备进一步完善,生活垃圾堆肥厂中生产有机复合肥和颗粒肥的比例将逐步提高;(4)采用机械化动态发酵工艺和利用有效菌种快速分解的新型堆肥技术,在部分城市得到应用并逐步推广;(5)由于具有良好的减量化和资源化效果,生活垃圾堆肥技术将重新得到重视,生活垃圾堆肥处理的比例将逐步增加。

4、生活垃圾焚烧技术国产化、环保化、资源化发展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低位热值稳步提高,低热值生活垃圾焚烧技术的工艺进一步完善;(2)新一代国产成套生活垃圾焚烧设备的开发取得成功,并在部分中、小城市形成一定的市场。单台处理能力200t/d以下的生活垃圾焚烧设备将以国产化为主;(3)生活垃圾焚烧厂的二次污染特别是尾气的净化技术取得突破,同时人们对二恶英等污染物的关注程度愈加提高;(4)生活垃圾焚烧余热的综合利用技术得到提高,焚烧发电将继续得到政府在政策和税收方面的支持;(5)生活垃圾焚烧厂将向大型化方向发展。由于国产化率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其工程投资和运行成本将得到控制;(6)生活垃圾焚烧技术将稳步发展,生活垃圾焚烧处理的比例将逐步上升。未来几年内在部分城市将建成若干个和国外接轨的生活垃圾焚烧厂。但在我国全面推广的条件尚不具备。

5、分类收集、分类处理逐步推行

生活垃圾作为一种取之不尽的再生资源将逐步得到重视,垃圾分类收集、分类处理方式在我国大、中城市中逐步推行,主要途径如下:(1)对一次性物品的限制使用初见成效,同时产品包装行为进一步规范,过度包装逐步减少;(2)净菜进城工作逐步被市民认可,生活垃圾中易腐有机物的比例逐步下降;(3)有关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的地方性法规将陆续出台,生活垃圾回收利用工作将纳入依法管理的轨道。与垃圾分类收集相适应,生活垃圾回收利用技术将得到重视,垃圾分拣中心和资源化利用工厂等配套设施,将在一部分城市率先建成,许多城市会将此提到议事日程。生活垃圾中回收利用的比例将逐步增加,并带动废品回收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5结语

从系统管理的角度出发,抓好垃圾源头减量工作,尽量少产生垃圾,将已产生垃圾最大程度回收利用,再通过卫生填埋、堆肥、焚烧制能等工程技术措施减容及进一步资源化,是符合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做法。

综合分析垃圾处理技术的可靠性、经济性、实用性和所能达到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效果等方面,卫生填埋、焚烧、堆肥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在坚持因地制宜、技术可行、设备可靠、适度规模、资源利用和综合治理的原则下,采用三种主要方法适当组合,能取得更大的环境效益。依据科学发展观和循环经济的理论,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我国现阶段垃圾处理工艺选择的总体思路是:巩固完善现有的卫生填埋技术,稳步发展焚烧处理技术,充分重视生物处理技术,探索和鼓励资源再利用和综合处理技术。

参考文献

[1]王均奇,施国庆.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7,(1):99-100.

第9篇:物资回收市场分析范文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的理财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国企业面对的财务风险也变得更加多样和复杂,与此同时,财务风险对我国企业的影响也愈渐加深,这已成为我国大多数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进行全面的财务风险管理研究既是完善企业经营管理的必然要求,也是财务风险管理理论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

财务风险;物流企业;风险管理;投资

0引言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所面临的形势也越来越严峻,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因此风险管理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全球金融危机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经济秩序,企业所面对的外部环境业更加繁杂,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发生使证券市场频频受创,使上市公司面临更大的挑战。对中国远洋物流公司财务风险进行分析的现实意义主要有:①有利于保护公司投资人和债权人的利益,投资人和债权人在进行财务决策时更多的需要事前信息;②合理有效的财务风险分析可以帮助经营者及时把握财务问题,并实施相应措施。

1中国远洋物流有限公司财务风险的分析

中国远洋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远洋)成立于2002年1月8日,是中远集团全资控股的子公司,是居于中国市场领先地位的国际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家电和电子物流、航空物流、化工物流、电子商务物流、国际船舶及供应链管理等业务领域为国内外客户提供全程的解决方案,以品牌经营的船舶业务在国内市场所占份额超过50%。中远物流在17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海外业务机构,与40多家国际货运企业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形成了遍及全国、辐射全球的服务网络系统。下面用表1和表2分别说明中国远洋2012-2014年的年度利润和现金流量财务数据。从这3个表中可以得出,中国远洋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销售情况都在大幅度的萎缩,这与整个行业的状况是分不开的。资金筹资风险是指中国远洋在筹集资金过程中的财务风险。其筹资风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筹集不到企业运营所需要的资金,二是不能按时还本付息。投资风险是指中国远洋投资后可能无法取得收益的可能性。中国远洋是一家综合性质的服务企业,提供物流行业所需的包装、仓储、运输等全过程的服务。由于物流行业本身的特殊性,及在企业资源条件的特定情况下,如何合理地投资、配置和利用资金等问题,成为物流企业提高效益的重中之重。物流企业如果要维持正常的经营,就必须按时的收回资金。由于中国远洋面对的是广大的物流市场,客户的信用程度不同,行业的竞争压力也非常激烈,为了能更好地占有市场资源,中国远洋提出了很多优惠的付款条件,加大了货款回收的难度,导致资金的回收率和回收速度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经营效益。

2中国远洋物流有限公司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筹资风险对中国远洋的经营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必须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关措施,提出科学的应对方案,可以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建立科学的筹资规划制度和科学的融资结构评价机制。资金投资是影响中国远洋财务风险管理的关键因素,如何选择合适的投资项目,如何降低企业的资金使用成本,如何增加资金的流动性,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投资项目计划都是中国远洋要考虑的关键问题。就当前的情况来看,中国远洋的资金投资欠缺合理的投资规划,导致项目收益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因此必须从市场的角度出发,建立科学的物流项目的开发机制。资金回收是引起中国远洋财务风险的重要因素,其可以采用完善的措施来规避风险,如完善应收账款风险应对机制、完善客户信用评价体系、建立完善的财务人员培养机制。

3结论

本文通过对中国远洋的财务信息分析,可以得知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它既可以给企业带来损失,也可以给企业带来收益。中国远洋应该采用多种方式来处理风险,减少风险对公司的影响。如,尽量使用资金变现,增加应收账款的回收率和处置好公司的坏账,为公司提供现金流;通过重整财务改变现有的财务结构和优化财务体系;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积极因素和有利方面进行债务重组和资产更新等各种方法措施,使中国远洋的整体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得到提升;采取收缩性战略,吸引优秀的战略投资者,以获得资金。

作者:高宇晨 单位:西北大学现代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崔文慧,闫晨阳.物流行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及控制[J].商,2015(4).

[2]邓旭东,方晨阳.A物流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研究[J].物流技术,2015(12).

[3]杨刚.物流公司财务管理风险防范工作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5(17).

[4]周杰.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J].商业经济,2013(8).

[5]邓丽雯.物流上市公司财务风险评价[J].物流技术,2013(5).

[6]赵玉晶.新时期下物流企业财务风险及对策研究[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3(12).

[7]江虹,胡春梅.物流企业财务风险数据分析及对策探讨[J].财会通讯,2013(26).

[8]胡翠萍,万幼清.物流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及传导载体研究[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2(1).

[9]祁士闯,王佳.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研究[J].物流技术,2012(15).

[10]李晓宇.第三方物流公司的杜邦财务分析——以中海海盛为例[J].物流技术,2012(23).

[11]石小娣.物流企业财务风险分析[J].金融经济,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