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翻转课堂定义范文

翻转课堂定义精选(九篇)

翻转课堂定义

第1篇:翻转课堂定义范文

关键词:翻转课堂;微课;教学

一、翻转课堂与微课

翻转课堂就是教师利用视频讲座的方式,把知识传授这部分内容移到课外去,然后把腾出来的课堂时间用于跟学生积极的互动,沟通,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2015年Abeysekera给翻转课堂下了定义,描述了翻转课堂的三个主要特征,首先将知识收授的环节移到课外去,其次利用腾出来的课堂时间进行深度交互和积极学习,最后是学生必须完成课前及课后的学习任务,从而更好地从课堂教学中受益。翻转之后的课堂是课前创建教学视频,自定步调学习。

n上是现场答疑解惑,深度交互探究,课后布置学习任务,进行拓展学习。2012年美国在线教育给微课下了定义,而微课就是以简短的视频或音频方式基于某一严格定义的单一话题的课授模式。他可以作为在线学习,混合学习,面授学习的组成部分,与其他活动一起用来增强课授学习的学习效果。

二、实施翻转课堂与微课的必要性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兴的课堂教学实践,在教育信息化的召唤下应运而生,它是“自下而上”的教育模式,发起于一线教师,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实践,为我国课改的发展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大学英语课堂以实践为主,班级大,人数多,翻转课堂可以更好的促进外语教学活动。自从夸美纽斯确定现在的班级教学制以来,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一直延续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无论什么教学流派,结构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课堂教学模式从来没有改变过。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普及,名师讲堂信手扭来,各科知识随时获得,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难以维持,有睡觉的、玩手机的、走神的,应有尽有。所以翻转课堂一经提出,就被大家认为改善学生投入度的一剂良药,受到大家的普遍欢迎。

翻转课堂中知识传授需要通过视频的形式完成。所以翻转课堂以依赖微课来实现。微课的流行是与信息时代的资讯模式及计算机、手机能智能终端的成熟发展有关。首先信息的组织方式、知识传递方式、学校教学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图书馆、课堂已经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殿堂。其次是承载知识的介质发生了变化,从原子媒介、电子媒介到数字媒介,如今再到网络媒介。既然媒介技术发生改变,就决定书本面授不再是唯一教学方式。微课本身就是一种新的知识传递媒介。他用视频的方式,集知识内容传授讲解及学习反馈于一身。体现了新的教学互动范式。这与分布认知理论及麦克卢汉的媒介即信息的理论不谋而合。

就外语学习本身的特点而言,语言学习的实践性,语言应用的交互性,文化习得的情境性都不可能仅仅在课堂内完成。而微课的学习材料有助于促进外语自主学习。这些都要求教师提供最精炼的学习内容和方法、途径、指导、反馈。微课教学是可以选择的方法之一。就实践应用的学习理论而言,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联结主义都可以支持微课形式的学习。但现在教师还是在凭经验教学,可以说观念已经落后于技术,技术在倒逼教学改革。信息革命之于人类知识的传承,要求课堂教学具有经济性、创新性、自主性及有效性。因此教师不是知识的搬运工,而是甄选、创造、点化知识的艺术家。所以微课是信息技术催生的知识递授的新模式。

三、成功实现翻转课堂的必要条件

(一)网络环境

网络速度较慢是当今制约众多学校开展网络教学的负面因素之一。在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时,学校要通过各种途径解决这一问题,例如配置高性能服务器,增大网络宽带的接入量。学生在课后是需要通过电脑和网络进行学习的。对于一些缺乏硬件条件的学生,学校应该提供相应的设备支持,例如学校机房应在课余时间内仍对学生开放。教学视频制作的质量对学生课后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从前期的拍摄到后期的剪辑需要有专业人士的技术支持,不同学科的录像设计也会有不同的风格。实施翻转课堂教学实验的学校需要给授课教师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并在制作授课录像过程中形成流程化的范式,为后续教学视频录像提供经验。流程化的过程是麻省理工学院开放课件运动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外,翻转课堂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取决于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程度。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构建个性化与协作化的学习环境至关重要,其中涉及到教学平台的支持。

(二)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信息素养的要求

学生在课余观看教学视频后,自己完成课余练习并在互联网中查找资料,总结问题,然后在课堂中与教师、同学进行讨论。这一切安排都是建立在学生具有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素养的基础上的。

(三)教学评价方式的改变

以纸质笔试的传统测试方式是无法测试出学生在翻转课堂中全部的学习效果,因为,翻转课堂还涉及到学生合作能力、组织能力、个人时间管理能力、表达能力等。教师必须转变评价方式。此外,应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评价方式的改变需要学校在政策体制上的支持。

(四)教师专业能力的挑战

翻转课堂的核心内容是微课,微课资源的优劣直接影响教学质量,两者的关系密不可分。“微课程孕育挑战,翻转课堂实现蜕变”,在实际教学中,微课作为翻转课堂的核心,直接决定课前知识传递效果,影响课间教学活动的设计,从而影响最后的教学效果,当两者结合,便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设计制作优秀的微课是成功实施翻转课堂的必要前提。加强对教师信息素质能力的培训,在视频录制技术人员的帮助下,录制情感丰富、生动活泼的教学视频,避免死板、单调的讲述。教师在网络教学平台中要引导学生积极的进行交流。通过基于问题、项目的探究式学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探究性。课堂活动的组织也需要教师根据学科特点来设计。

作者简介:

第2篇:翻转课堂定义范文

关键词:翻转课堂 计算机 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 (2017) 04-0129-02

翻转课堂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将传统的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活动的顺序进行置换,由先教后学转变为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它强调学生个性化学习,学生在课外自主学习,老师由授课转为进行引导。教师在课前创建视频,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再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的一种教学形态[1]。

在教育部开展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大背景下,职业学校也进入提高办学质量,尤其是提升课堂教育教学质量的内涵式发展新阶段,深入研究和探索新的课程教学改革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一、翻转课堂的发展和涵义

2000年,美国Maureen Lage, Glenn Platt and Michael Treglia在论文“Inverting the Classroom: A Gateway to Creating an Inclusive Learning Environment”中介绍了他们在迈阿密大学教授《经济学入门》时采用“翻转教学”的模式,以及取得的成绩。但当时并没有提出“翻转课堂”或“翻转教学”的概念。

2000年,J.Wesley Baker在第11届大学教学国际会议上发表了论文”The classroom flip: using web course management tools to become the guide by the side”。

2007年,美国科罗拉多州Woodland Park High School 的化学老师 Jonathan Bergmann and Aaron Sams 在课堂中采用“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并推动这个模式在美国中小学教育中的使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翻转课堂的方法逐渐在美国流行起来并引起争论[2]。

国内也曾经有类似的教学探索,比如1998年山东杜郎口中学所尝试的杜郎口教学模式, 但被冠以高效课堂。与当前的翻转课堂不同,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这些模式中学生并不使用微视频和在线做题,而使用导学案,课本和习题册。

翻转课堂译自英语“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亦称“颠倒课堂”,核心要义在于“翻转”,它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课堂之内不再学“知识”,课堂之外不再做“作业”。教师不再占用课堂的时间来讲授信息,侧重于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通过看微课视频、听播客、阅读功能增强的电子书、在线论坛讨论等方式自主地进行学习;课堂内的宝贵时间,师生更多深入的交流互动,完成作业,检验学习的成果。

二、引入翻转课堂的必要性

翻转课堂对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升课堂教育质量、以及增强学生独立应用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翻转课堂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将传统的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活动的顺序进行倒置,由先教后学转变为先W后教的教学模式。学生能够更专注于主动的基于项目的学习,共同研究解决应用中的实际难题和困惑,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这与职业教育旨在培养以能力为本位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目标相契合。

翻转课堂强调学生个性化学习,学生在课外自主学习,老师由授课转为进行引导,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极大地激励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树立学习应用实践的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和创新意识。近可解决职业学校学生课堂睡觉、玩手机的厌学困境,远可提升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增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翻转课堂的实施

传统课堂(先教后学):新课导入知识讲解作业布置课外练习

翻转课堂(先学后教):

教师主要做好导演角色,精心设计好剧本,准备好道具;学生是主角,是学习活动的主体。翻转课堂对教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专注于制作分享微课视频、预习指导、课前学习效果分析、课堂学习活动设计等各个环节;同时对学生学习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他们培养在网络环境下的自我管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能力,学习反思和自我评价的能力,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

教师也能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交流,关注每个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在课后,学生自主规划学习内容、学习节奏、风格和呈现知识的方式,教师则采用讲授法和协作法来满足学生的需要和促成他们的个性化学习,使学生通过实践获得更真实的学习。

翻转课堂要求学校搭建相应的软硬件信息化平台,为师生教学活动创造一定的基本条件。具体来说,教师要有录制微课和学习内容的条件,学生有课外学习的设备。为最大限度地发掘利用职业学校现有教学实训设施,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可实行多媒体机房晚自习开放,机房连接因特网,教室配备电子白板、联网教学电脑及投影仪,提供活动型教室等。

四、翻转课堂应避免的几个误区

1.不是视频取代教师

翻转课堂不同于普通的课程视频,不是简单地把面授课堂录制下来,而是要充分利用科技的手段(教育平台,一种仍待不断完善与开发的教学软件系统)来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它把课堂时间留给更有意义的“团队学习反思”,留给更有意义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课堂内,老师组织学生们共同完成“作业”。当然值得注意的是,此“作业”并非“答题”,而是师生间在充分互动中应用“知识”去“思考”,去解决“现实的问题”[3]。

2.不是在线课程

在线视频、作业、讨论只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手段,是为获取信息,为课堂内的“作业”做好知识储备和必要铺垫。学习的效果必须回归于课堂,在课内“作业”中得到检验和升华。

3.不是学生在孤立的学习

学生可配合学习任务书,与小组成员一起互助学习,有问题可随时通过在线讨论或Q群、微信群等与教师交流求教。

4.不是学生无序学习

学生是整个学习活动的主角,教师是导演。教师事先精心设计好剧本,准备好道具,布置好学习任务书,让学生明白学习的方向和目标,规划好学习流程和进度。在此过程中可采用小组协作法等手段监控、引导学生学习进程,防止无序学习。

翻转课堂的实施,学情分析显得尤为重要。实践中感到对高职学生较适宜;中职学生由于年龄、基本素质、认知水平等因素制约,实施难度和普及程度会受到一定影响。

结束语

综上所述,翻转课堂能努力创设让学生主动学习,对自己的学习负责的环境氛围。它改变了传统课堂管理,老师是主导,不是主讲;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获得学习实践的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和创新意识,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与增强学生参与社会求职竞争能力。它是一种能最大限度尊重学生个性、发挥潜能的个性化教学模式。翻转课堂的内容得到永久存档,便于复习或补课,也有利于不断补充和完善,具有共享性。翻转课堂是一种手段,可以增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促进师生间的友谊和共同发展,从而提升职业学校整体教学水平与完善教学硬件信息化平台建设,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第3篇:翻转课堂定义范文

关键词:中学思想品德;微课;翻转课堂

1微课与翻转课堂

1.1微课的定义

先后有学者从教学资源、课程等方面来进行界定,郑小军、张霞在《微课的六点质疑与回应》中阐释微课,“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精心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趣味性、可视化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包。” 胡铁生认为,“微课是微课程的简称。”何秋兰、徐占春在《梳理中国微课研究现状》中提出微课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微课是指“包括微视频、学习单与学生学习活动流程的微课程。”

当前,微课还在发展当中,我们的研究也还处于不断探索的阶段。因此,关于微课的定义,到目前为止仍没有统一的答案。本文所探讨的微课,主要立足于中学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实践,分析现代教育技术的最新表现形式,以及它区别于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所在。

1.2翻转课堂的定义

翻转课堂,最初起源于美国,由“Flipped Class Model”翻译而来,又被称为“颠倒课堂”。它是将知识传授与知识内化进行颠倒安排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以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

在翻转课堂中,师生之间的交流增加,这与新课改要求的开放互动式教学理念相契合。

2 微课与翻转课堂的关系

翻转课堂主要由微课视频、教学活动、支撑环境三部分构成,使学生学习知识在课外,内化知识在课堂,以微课视频为主要教学方式,打破教学时空限制。由此可见,微课作为传统教学的补充,是翻转课堂的基础和核心,而翻转课堂则是微课发展的主要载体。

3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中学思想品德中的应用

当前,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教育各阶段、教学各环节都产生了广泛影响。每门学科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对思想品德这门课而言,课程设置与同学们的成长生活密切相关,课程内容决定了思想品德教学要与时俱进、密切联系实际。因此,运用微课、翻转课堂等新兴教学模式是尤为重要的。

在翻转课堂的模式下,学生在课外可通过微课自学教材相关知识点,在课内可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开展自主学习。而思想品德教师则需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这就有别于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是真正意义上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互动式教学。

3.1以学科为轴心

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与社会生活和品德养成紧密联系的学科,将微课运用于中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凸显了学科特色和优势,翻转课堂给学生更多的空间,极大地丰富了教学活动。

正是因为思想品德教材取材于社会生活,更要充分体现学科与生活的关系,注重教材资源的开发。在微课制作中,要充分挖掘与学生成长生活息息相关的素材,不照抄照搬,要有代表性、针对性、接近性。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实现同步,凸显学科特色,从而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带动学生探究热情。结合学科本质特征,运用翻转课堂优势,使原本枯燥抽象的知识转化为真切形象的认知,这样的教学才会事半功倍。

3.2以学生为中心

新课改要求,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翻转课堂也特别提出,在教学活动中,要还原学生主体地位,从传统教学模式中走出来。尤其是思想品德这一课程,更要彻底摆脱以往“一讲到底”的教学风格,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

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中心,不仅体现在学习主体,还要充分考虑到中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认知规律。在微课制作的过程中,要将抽象难懂的知识点进行切割,分版块分小节阐释,采用循序渐进的原则,这样才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根据学生不同的学情,可以自定义微课视频,比如设置视频的播放次数、进度快慢、重点标记等,实现“一样的课程,不一样的私人订制”,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体会到翻转课堂的乐趣,并且都能学有所得。

3.3以学习为核心

微课形象生动、触手可得,翻转课堂也把更多的时间交给了学生,一方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但另一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在中学阶段,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较差,在相对自由的教学环境里由于缺少敦促,加之微课教学本身的自由行和灵活性,学生的学习精力容易涣散、学习热情可能消退,这就需要教师担任好“教学促进者”的身份,把学生引到“学习”这一核心上来,不可本末倒置。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初衷在于解决教材内容与学科知识发展脱轨的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翻转课堂将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但作为教学促进者,教师也不能完全旁观,要时刻关注、实时跟进。在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同时,要注意借助网络平台,建立起教师与学生之间、与家长之间的对话体系,辅之以各阶段各环节的学习任务清单、作业与反馈、教师评价栏等,为学生创设最佳自学环境,最优资源配置,真正实现学生个性化、自主性学习。

4 结语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这类新兴的教学模式在业内得以广泛而快速地传播,教学反馈良好。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它是顺应教学发展趋势的,因此在教育各阶段各学科广泛运用。本文仅从中学思想品德这门学科展开讨论,它给教学带来的影响不可小觑。但同时我们更应该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看待新生事物,如何继续完善,使它们在变化中永葆生机、在教育行业持续发挥光和热,还需要广大同仁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第4篇:翻转课堂定义范文

一、关于MOOC的研究现状

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assive Online Open Course,以下简称 MOOC),产生于开放教育资源(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以下简称OER)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与OER类似,MOOC也是一种面向社会公众的免费教育形式。

(1)MOOC的分类及特点

现在被人们认可的MOOC分类是基于关联主义的cMOOC和基于行为主义的xMOOC。袁莉、斯蒂芬・鲍威尔、马红亮(2014)认为,cMOOC是建立在联通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强调在非正式情境下的一种学习。而xCOOC是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为支撑,教学模式是高校内部教学模式的一种迁移或者延伸。他们两者的主要争议在与强调学习过程还是学习内容。相对应地不同的学习理念,衍生出不同的MOOC机构。

(2)关于MOOC的教育教学方法的探讨

J.Cabiria(2012)认为,关注技术的同时也需要关注学习方法、学习经验以及学习理论和原则;Kop(2011)认为,自我学习能力和文化水平能够为成功参与学习活动提供保障,使用不同学习工具时还需要自信,合作、创造力、心态等;Kop,Foumier和Make(2011)认为,在学习者和课程调控者之间可以积极创造学习资源用以支持学习方面的教育方法是可以互相迁移的。

二、关于“翻转课堂”的研究现状

“翻转课堂”一词来源于英语“Flipped Class Model”,国外“翻转课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将“翻转课堂”运用于教学实践。国内对“翻转课堂”的研究和实践刚刚起步,仍处于引进、介绍的阶段。

(1)关于“翻转课堂”模式的研究

Gersten(2011)构建了环式的“翻转课堂”模型,包括体验参与、概念探索、意义建构和展示应用四个阶段。各个阶段设计有相应的学习活动;金陵(2012)认为,“翻转课堂”是把老师白天上课,学生晚上做作业的教学结构翻转过来,形成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知识的内化过程、在课堂外完成知识学习的课堂教学结构;钟晓流、宋述强(2013)认为,“翻转课堂”就是在信息化环境中,学生在上课前完成对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的学习,师生在课堂上一起完成作业答疑、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等活动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2)关于“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的研究

曾贞(2012)指出“反转”教学有三个关键步骤。首先是观看视频前的学习,讨论并提出问题。其次是观看视频时的学习,根据问题寻找答案。最后是应用并解决问题的学习,深入问题进行探究;张金幕(2012)根据“翻转课堂”的内涵构建出“翻转课堂”教学模型,包括课前学习和课堂学习两部分。在这两个过程之中,信息技术和活动学习是“翻转课堂”学习环境创设的两个有力杠杆。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MOOC背景下“翻转课堂”的研究概述

通过以上文献回顾,可以看出在北美“翻转课堂”被越来越多的学校所接受并逐渐发展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浪潮,在我国“翻转课堂”也受到了广泛关注。我国对“翻转课堂”的主要研究表现在两部分,一是概念和特征的界定。我国学者进行了多视角的探讨,并形成了较成熟的观点;二是多样的“翻转课堂”模型设计思路。对于“翻转课堂”模型设计,国内学者借助多种教学理念对“翻转课堂”的教学流程进行了设计,形成不同的“翻转课堂”模型。

(2)MOOC背景下“翻转课堂”存在的问题

我国目前“翻转课堂”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两部分。一是研究主题比较粗糙。较多的是关于“翻转课堂”的表象描述、现状分析,模式的深入分析研究较少;二是实践指导价值不高。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国内对“翻转课堂”的研究主要是对“翻转课堂”理论的研究,也有具体的实践步骤和环节研究,但是针对性不强,对实际应用的指导价值不强。

(3)MOOC背景下高校实行“翻转课堂”范式改革的建议

通过上文对 MOOC和“翻转课堂”的分析,我们认为如果将MOOC和“翻转课堂”结合起来,高校的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在MOOC平台上学习最优秀的授课视频,在课堂上和老师、同学进行面对面的讨论和交流,这将成为学校教育改革的新思路。另外针对 MOOC平台课程完成率较低的现状,老师通过课堂交流和讨论刺激学生学习主动性,把 MOOC课程结业证书作为考核成绩的依据。结合“翻转课堂”等模式,打造“教学共同体”,实现课堂教学模式的根本创新。

参考文献:

[1] 金陵,2013a:《大数据与信息化教学变革》,《中国电化教育》第10期。

[2] 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2013:《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开放教育研究》第1期。

第5篇:翻转课堂定义范文

【关键词】“翻转课堂” 建构主义 教师发展新要求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的想法来自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的林地公园高中。2007年春,该校化学教师乔纳森・伯尔曼(Jon Bergmann)和亚伦・萨姆斯(Aaron Sams)开始使用录屏软件录制讲课视频,并将其上传到网络以此帮助缺席的学生。这种新的教学形式一经推出,得到了学生的热烈反馈,纷纷下载视频进行交流和学习。后来,随着大量开放教育资源的丰富和可汗学院等视频课程的兴起与发展,“翻转课堂”这种新的教育模式得到更多的关注。

一、“翻转课堂”的实质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相反,“翻转课堂”中,学生在课堂外运用教师提前录制好的视频、课件,按照自己的学习方式与进度完成学习任务。教师通过网络告诉学生遇到某种问题类型时应该采用怎样的方式进行解决。第二天回归到课堂上,教师将讲授的时间用于课堂提问和疑难问题的解答,更多的是师生之间进行互动交流。“翻转课堂”使教师赋予学生更多的自由,把知识传授的过程放在课外,让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接受新知识;而把知识内化的过程放在课内,以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有更多沟通与交流。“翻转课堂”的核心思想是学习的个性化和知识内化的交互性的体现。

二、支撑“翻转课堂”的学习理论

1.“翻转课堂”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实现

从建构主义的角度,学生对知识的建构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逐步发展进化的过程。每个人的知识都是一个结合自身特殊经验的建构过程,不存在硬性的“外部知识”。“翻转课堂”就是这样,教师通过有目的的引导问题,来逐步帮助学生建构起理性的知识,理清思维中相互矛盾的地方,知识自然而然的进行加入和组织。这是一个由混乱到清晰的过程,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设计好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在对话和协商中完成意义建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理解力和创造力,期望学生达到在今后遇到类似和更加复杂的问题与情境时,学生可以灵活运用知识的变换方式,为新的问题创造新的知识。

2.“翻转课堂”是掌握学习法的体现形式

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在他们的网站上声明,“翻转课堂”模式并非源自新的教育和学习理论,其采用的仍然是为广大教师所熟悉的布卢姆掌握学习法。传统的掌握学习法是在不影响班级授课制的前提下,使绝大多数学生达到良好的水平,所以提倡的仍然是集体教学形式。但是这种模式的不足是师生与学生之间缺少相互作用以及个别化针对性的辅导。“翻转课堂”使这种学习方法更加完善,使其有可能实现一对一的教学。它将掌握学习法中学生自己分配学习时间和调整学习进度的优势体现出来,学生能够自我安排时间进行视频学习和线上交流,在课堂上进行测试提供反馈,直到掌握后进行下一个学习目标。

三、“翻转课堂”对教师角色的新定位

“翻转课堂”将教师直接传授的教学方式与建构主义学习思想深度融合,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相结合,让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发生根本性变化。“翻转课堂”看似“剥夺”了教师的主体地位,其实体现了他们更多的主体灵活性。学生课外进行自主视频学习的前提条件是完成教学目标所规定的教学任务、教学进度。学习任务、教学视频制作、以及课堂上的提问交流管理都是由教师来掌控的,由此看来,在“翻转课堂”中,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学习的导航者、帮助者和合作者。

四、“翻转课堂”对教师发展的新要求

1.教师应更新教育观念

尽管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一直在倡导要“以学生为中心”,但是多年来却未落实到实处。“翻转课堂”的出现,更进一步折射出教育过程关注学生主体的重要性。教师要转变“只需传递知识”的思维模式,改变不断催促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思想,注重学习过程,把培养能力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发展高级思维能力、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和民主参与讨论能力才是重中之重。

2.教师应掌握必要的技术运用能力

可汗学院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来自制作精良、画面简单、清晰、明确的教学视频。冷静思考,我们是否已经具备了独立拍摄、录制、剪辑视频的技术?科学的教学模式得以实践,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持,教师要掌握高水平的技术运用能力,才能更好的将“翻转课堂”的理念深入实施。在视频录制过程中,一方面,教师要考虑技术的适应性;另一方面,要做到预知学习问题的难度性。这对于教师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对课程的教学设计注重理解,不要跳过意义建构必须的“间隙”。

3.教师应提高对学习过程的掌控能力

“翻转课堂”的互动很多,对教师的课堂掌控能力就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中国这种大班额制度下,应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心理特点。当学生对某些知识产生疑问的时,很多中国学生不会像美国学生那样主动提出来,他们更多的会在乎自己的面子,不懂装懂。所以教师课堂的掌控一定要适用于中国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信任感、亲切感,引导他们将问题表达出来,促进良性的循环和互动。

4.教师应确立新的评价理念

教师一般采用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测评,了解知识的掌握程度。“翻转课堂”的评价标准更多关注教育评价的过程观,即形成性评价。侧重评价的不是学生“学”到了什么,而是“得到”和“体验”到了什么,具备了怎样的经验,增长了哪些阅历,提高哪方面的能力。“翻转课堂”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自我学习能力以及思维情感方式的形成。它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诊断方式和建议,使学生更好进行总结,不断地完善自己。

“翻转课堂”的出现,对于教师来说既是激励又是挑战,它是自下而上的变革,教师应抓住机遇,采用合理的方式,使“翻转课堂”的内涵和教育理念得以倡导,发挥积极作用,才更好地为中国学生服务。

参考文献:

[1]张跃国,张渝江.透视翻转课堂 [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

[2]张红艳,龙荣培.试析翻转课堂在国内本土化实践过程中的挑战 [J].文教资料,2013.

第6篇:翻转课堂定义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翻转课堂;实施

翻转课堂是近些年来新兴的课堂教学形式,尽管已经推行很长时间了,但是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施中依然有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关于翻转课堂理论依据的思考

翻转课堂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一种颠覆性的挑战,它的出现一改原有的以教师为教学开展中心的课堂教学形态,同时也改变了已经流传已久的课堂教学结构与流程,是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的新模式。面对翻转课堂这种新教学模式的出现,我们不仅要问: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所依据的理论是什么呢?这样的问题引发了我们的一些思考,从个人的观点来认识,翻转课堂应该归属于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体系,因为该理论核心的内涵就是指知识的获得,并不是单纯由其中知识的传授方通过其知识的单向传递而获取,是由知识的学习者,在外界的帮助下,通过必要的资料获得以及相应的教学情境的设置,而进行的基于合作基础上的知识学习活动。这种知识的学习与获得方式是以知识的构建作为基本方式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翻转课堂所具备的一些特征也与这样的教学理论存在着某种暗合,其最重要的相似点则是翻转课堂在实施过程中,同样是要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合作而展开教学活动的,翻转课堂中的师生互动、沟通是一种常态化的教学状态。从教师的角度来分析,我们也不难发现,翻转课堂也与构建主义的教学理念相契合,这主要是因为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权威,课堂中一切教学活动的开展都是以教师的讲授来进行,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

二、对翻转课堂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应用优势的思考

1.充分体现学习过程中的互动优势

在以往的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将要传授的内容进行充分的讲解,然后要留一些作业让学生回家做,而翻转课堂的实施则改变了这样的教学模式,语文知识的学习主要不是通过课堂来完成的,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主战场由班级逐渐的转移到家中,而学校课堂的功能则转化为学习成果相互分享的功能,因此这样的教学更具开放性。教师在翻转课堂的实施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师生之间展开实效性的互动,把一些教学中的疑难问题,通过师生之间的集思广益得到圆满的解决,教师通过网络的载体组织学生进行研究和讨论,还可以通过这一平台,推动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互动,以多元的互动,推进教学的高效开展。

2.翻转课堂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习取得实效的基础,一个学生如果对所学的知识不感兴趣,期望这个学生能够在所学的学科中取得优异的成绩那是不现实的。传统的语文教学,更多的是关注课堂知识传授的结果,对学生的主观认识与情感体验很少关注,因此在传统的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往往表现得比较被动,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高,对语文的学习缺乏兴趣。而翻转课堂的有效实施,则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形成具有非常大的作用,这主要体现在翻转课堂实施过程中要运用大量的视频素材,影视内容加入到中学语文教学中,使语文教学活动一改传统教学以文字为主要教学方式的刻板,让学生在丰富的视听享受中,体验到学习语文知识的乐趣,这样的教学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这样的教学可以极大地提升语文教学的效率,推进中学语文教学的高效实施。

3.翻转课堂更有利于家长的角色定位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家长往往对学生在学校中的课堂表现、学习状态不能够及时地掌握,这就使得家长往往成为学生学习的局外人,对他们的学习情况缺乏应有的了解,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学习的有效开展。而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教学,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学生在家中自主地看视频学习的过程中,其学习的情况家长可以及时地掌握,并且通过与教师的及时沟通,可以有效地纠正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促进学生学习的高效实施,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翻转课堂的实施,可以促进家长角色定位的及时转变,由学生学习的局外人,变成了学生学习的积极参与者与监督管理者。

翻转课堂是一种基于新教学理念的新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对推进语文教学的有效开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以翻转课堂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为视角,对翻转课堂的实施展开了尝试性的分析,对相关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以此,希望能更好地促进翻转课堂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参考文献:

第7篇:翻转课堂定义范文

关键词:翻转课堂;大学;英语教学;可行性;研究

所谓翻转课堂,就是在正式的学习中,教师创建视频,学生在家里或课前观看教师事先录制好的或是从网上下载的讲课视频进行学习,然后回到课堂师生面对面的交流问题和完成作业的一种教学形态。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2007年起源于美国。开始主要用于帮助课堂缺席的学生补课,这种在线教学视频很快被更多的学生接受并广泛传播。近几年来它风靡世界,也传到了中国。由于翻转课堂具有许多优势,英语教师们纷纷将其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那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这一教学模式是否可行呢?本文将针对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研究。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翻转课堂提供了理论支撑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首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注重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教师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其次,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注重在实际情景中进行教学。在教学中尽量创设与学习有关的真实世界的情景,尽可能的将学习者嵌入到和现实相关的情境中。此外,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注重协作学习。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于事物的理解,从而不同人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不存在唯一的标准的理解。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授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这种建构是无法有他人来代替的。因此,在教学中,学习者通过小组学习、协作学习的形式能使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从建构主义的视野来看,翻转课堂正好能解决传统课堂中所存在的问题。这正好为翻转课堂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

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翻转课堂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将成为我国面向21世纪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目前,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多采用多媒体教学,这使得大学英语的教学内容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多媒体教学中的课件不仅包含了文字、图像,还能呈现音频、视频,这种图文声像并茂的多种感官综合刺激不仅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发现、主动探究,而且还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同时还能为大学英语的个性化、自主化学习提供实施的舞台,对于教师而言,教师可利用网络批改作业,与学生实时沟通,还可自己制作教学课件将知识多媒体化,师生之间可以利用网络平台相互交流,共享资源。因此,计算机辅助教学为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施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三、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使翻转课堂应运而生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改革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势在必行。要改革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首先必须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在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依旧采用“填鸭式”、“满堂灌”的方法,只注重传授知识,不注重发展能力。教师的教学方法陈旧,通常教师是教学的中心,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是课堂的主宰,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师生之间很少有主动的双向的信息交流,从而导致了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厌学情绪高涨。而翻转课堂正好相反,一切从学生学习发展的角度出发,学生是教学的中心,是主导者,这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无限的自主性、创造性和想象力。基于此背景下,翻转课堂应运而生。

四、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为翻转课堂的实施奠定了夯实的基础

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是教育的关键。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以及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教师对自己综合素质的提高越来越重视,加之国家在教师培训方面也较大力度给予了较大的支持。近十年来,我校相继派出了大量的英语教师国内访学、国外深造。因此,教师无论是在知识水平、文化修养、还是在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具备现代教育思想和具有创新意识能力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提高。这些为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教学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有了理论、信息技术的支撑加上教师运用现代化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笔者在自己的任课班级进行了翻转课堂的尝试。首先,我在自己上课的两个班级中进行试验。在上课前一周我把录制好的教学视频发给学生,要求学生观看并在教学视频的指引下,进行自主学习,完成教师事先设计好的课前学习任务。上课前,通过课前学习的反馈,我了解了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困难所在,有针对性的设计了课堂教学内容、课内要完成的作业。在交流讨论和拓展练习时,我采用了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来完成知识的建构、吸收和内化。从我所上的两个班级来看,首先,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的调动起来了,95%以上的学生在课前都观看了视频,多数学生看了多遍并做了认真、详细的笔记。大部分学生在课后的问卷调查中坦言,观看视频时遇到的多数问题在课堂的练习、交流中得到了解决,但仍有少量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部分学生在问卷调查中表示,对这一新型的教学模式表示认可,但部分学生认为,翻转课堂的实施受到了学校的学习环境的限制。

第8篇:翻转课堂定义范文

【关键词】翻转课堂;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13-0107-02

初中信息技术是一门具有基础性、发展型等特点的综合性课程,教学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但是在当前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为此,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需要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翻转课堂作为信息时展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我国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翻转课堂是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以此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基于翻转课堂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特点及意义

翻转课堂是比较新颖的教学模式和理念,就是让学生通过提前学习从而更好地完成相应教学任务和目标,更加注重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在我国起步比较晚,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相关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应用信息技术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为此,信息技术课程具有实践性的特点。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学效率,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相关问题时可以通过向教师询问进行解决,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学习到知识的同时还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也能够给每位学生公平展示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相应的提升,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此外,翻转课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传统教学内容的局限性,丰富学习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基于翻转课堂的原则

1. “三基”的原则

初中信息技g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要注重对学生“三基”的培养,“三基”就是基础知识和技能、基本学习方法和基本态度的培养等。此外,翻转课堂的应用要注重信息技术内涵的深层意义,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得学生能够应用信息技术知识来更好地认识客观事物。

2. 因材施教的原则

教师要根据学生自身的学习基础来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针对性地设置不同的学习任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以及兴趣爱好选择相应的任务。在教学组织上可以让学生采用自主学习、个别学习和集体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让学生在多元化的组织形式中学习相应的内容,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3. 联系实际原则

教师在应用翻转课堂进行教学时,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在保证完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加入学生生活中熟悉的案例进行教学,通过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组织有特性的教学活动,从而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

三、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意义

1. 提升学生兴趣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够激发学生在学习中的兴趣,让学生将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 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中要明确教学模式及各个环节,教学模式要具有一定的操作性,这样使得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实践性。

3. 提升信息素养

翻转课堂一方面能够促进学生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初中信息技术本身是为了提升学生在信息方面的能力,使其具有利用信息科技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为学生的未来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四、基于翻转课堂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设计

1. 课前环节

在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前,教师要准备相应的教学资源,其主要任务是根据教学内容制作视频课程,视频课程的解说可以教师自己录制,通过后期剪辑而成。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仅有深厚的信息技术相关知识,还要具有一定的操作能力。此外,教师在教学中还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熟练掌握教学内容和相应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习到相应的知识内容,也可以在相关的课程网站中下载视频材料,结合教学实际制作视频材料,以便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所学习的知识内容,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在课前阶段的任务就是观看教师的视频资料来学习相关知识,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下载相关的课程视频进行学习,通过自学的形式,自主掌握知识并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将学习的知识纳入到自身知识结构中。对于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不懂的问题,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的形式向同学或者是教师请教,通过这种翻转课堂的形式能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 教学过程环节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帮助学生解决在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对学生出现的个别问题进行指导解决,对于共性问题采用统一讲解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将学习的知识纳入到自身知识结构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为学生设计主题活动,让学生采用自主学习或者是小组学习的方式学习相关知识内容。学生完成相应的学习活动之后,教师要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展示其作品,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所学习的知识,进一步深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3. 课后环节

课后环节主要是通过布置相应的作业和任务,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一步深化或者是巩固自己所学习的知识,能够将所学习的知识应用到不同的情境中,学会活学活用,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此外,教师还要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反思在翻转课堂教学中还有哪些不足需要改进,以此进一步的提升教学效果。

五、翻转课堂应用建议

翻转课堂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但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做好相关的监督管理工作。教师要和家长合作,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保证学生利用视频能够学习到相应的知识技能,并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以便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二是要有相应的教学物质准备。对于一些没有电脑的学生,学校要保证学生有学习视频的机会;三是要建立相应的网络平台,以便共享信息、交流问题,从而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

翻转课堂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学效率,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翻转课堂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要能够注重从课前、课中、课后几个环节进行设计,以便让学生更好地内化所学习的知识,提升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 屈磊.翻转课堂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171.

[2] 陈诚.基于翻转课堂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实践[J].电脑迷,2016(8):98.

第9篇:翻转课堂定义范文

关键词: 翻转课堂 大学英语 教学模型

一、引言

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尽管实施了多种教学改革,如分级教学、试点班教学、课堂面授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学等,教学效果还是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现行课堂仍然采用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及教师对教学活动有绝对话语权,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都不够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翻转课堂创始于美国高中学校化学教师乔纳森・伯尔曼(Jonathan Bergmann)和亚伦・萨姆斯(AaronSams),他们使用屏幕捕捉软件录制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播放和讲解声音,把结合实时讲解和PPT演示的视频上传到网络,以此帮助课堂缺席的学生补课。目前翻转课堂的普遍教学形式流程是,教师创建关于学习内容的视频,学生在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检查完成作业。

目前国内外翻转课堂的研究与实践多集中在小学和中学,大部分是教学实践研究,还有翻转课堂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对比研究。国内一些教育发达地区的中小学也开展了很多翻转课堂教学实践,但仍处于摸索阶段。总体来看,可以有介绍多于研究,理论缺乏深入探讨,应用研究缺乏系统性的总结。尤其对高校而言,大学生心智更成熟,信息技术素养更全面,更具备翻转课堂所需的素质和条件,但目前关于高校开展翻转课堂的研究很少。因此,笔者将回顾翻转课堂的理论渊源,并结合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践研究,提出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理论基础和课堂教学模型,从而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参考。

二、翻转课堂的理论基础

翻转课堂模式的理论基础之一是掌握学习法。掌握学习法的创始人是本杰明・布卢姆。掌握学习法理论认为,只要提供最佳的教学条件、足够的学习时间,学生的成绩将不是正态分布,绝大多数学生会掌握学习任务,获得良好成绩。布卢姆认为采用掌握学习法,有90%以上的学生能学会课程内容。掌握学习,就是学生按他们自己的节奏学习课程;当他们完成一个单元,他们必须证明自己已学到了内容。

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对翻转课堂活动的设计提供了指导,该理论是由瑞士的皮亚杰(J.Piaget)最早提出的。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该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例如基于项目的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PBL)。在翻转课堂设计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科特点和学习者特征等具体情况来完成课堂活动的设计。

元认知理论也为翻转课堂提供学习策略支持。元认知是认知主体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控。翻转课堂的成功,需要学生在课前认真学习掌握传统课堂中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并且在课堂讨论交流中内化所学知识。元认知由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组成,元认知知识是学习成功的前提。元认知体验是将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使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行为主体化。元认知监控是学生主动控制自己的学习活动,灵活地选择学习策略。

美国心理学家Albert Bandura把社会因素引进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提出了“交互决定论”,即强调在社会学习过程中人的行为、认知和环境三者的交互作用。通过交流、探讨、分享并获取知识,学习从一个人变成了一群人,社会化学习环境为学习交互提供了条件。翻转课堂正是基于社会环境、课堂环境、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共同交互影响决定学习的效果。

三、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1.教学流程设计

翻转课堂实施结构模型流程:观看教学视频,针对性的课前练习,快速少量的测评,解决问题,促进知识内化,总结、反馈。

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实施:根据大学英语学科的特点,教师预先录制好语言点、语法知识和聊天话题,课堂时间用于学生练习和应用所学的新的语言,交流讨论,翻译点评,用语言知识编写故事、读书报告、辩论会等。在此基础上,通过实践,设计出符合大学英语教学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流程。即创建或寻找教学视频、文档、PPT、音频,设计学习任务单,学生观看视频,课前少量学习任务,发现问题,交流协作完成学习任务,个性化指导,展示与评价,教学反思,优化设计。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