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乡村生态环境现状范文

乡村生态环境现状精选(九篇)

乡村生态环境现状

第1篇:乡村生态环境现状范文

    城乡一体化是党的十七大确定的我国在21世纪的重大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是破解“三农”问题、实现城乡均衡发展的根本性举措。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村金融在推进农村发展、实现城乡互促共荣等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和功能。而农村金融能否有效发挥其作用又取决于农村的金融生态状况。

    金融生态是个仿生概念。2004年,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最早将生态学概念系统地引申到金融领域,并强调用生态学的方法来考察金融发展问题。2005年10月19日上海证券报独家首发了《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随后,有关金融生态研究蓬勃发展起来。

    关于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问题,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王松奇(2005)等人认为,金融生态就是指影响金融市场运行的内外环境和基础条件。邢勃(2008)认为,金融生态环境是指影响或决定着金融主体生存状态及变化趋势的经济及社会环境。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2009)认为,中国的金融风险不仅源于金融业自身,而且更广泛地源于金融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外部环境,并对2008-2009年度中国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进行了评价。傅江湲、江发元(2010)认为,修改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赋予农村集体资产完整的权能,增加农村金融主体贷款的保障性要求等是促进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周妮笛(2010)以湖南省为例,采用14个地级市的调查数据与截面数据,运用AHP-DEA模型分析了区域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指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农村信用环境、农村法律环境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是造成这一区域差异的关键因素。安强身(2009)认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是实现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并从法制环境、信用环境、农村经济金融发展等方面,对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柳成、张翠宁(2010)运用系统论构建了金融生态环境评价的理论模型和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体系,并对金融生态环境组织实施的相关问题提出了建议。杨福明(2008)运用金融生态理论,从金融生态环境角度分析了非正规金融存在的经济基础、非正式制度的作用、法制环境以及金融生态的自我调节机制,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以上研究成果对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内涵、存在问题、对策、评价体系以及非正规金融等其他相关领域都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这对改善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以及相关研究的进一步深化都具有很大意义。但是,这些研究成果都没有从城乡一体化这一基本背景下,研究我国农村金融生态建设问题,本文则力图研究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问题。

    二、城乡一体化与农村金融发展

    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中,城乡关系经历了四种形态:乡育城市、城乡分离、城乡对立、城乡融合。推进城乡一体化就是实现城乡关系从“对立”走向“融合”的必经过程和环节。从本质看,城乡一体化就是城乡在平等基础上的互动发展,即城带乡、乡促城,并最终实现城乡的和谐发展。

    “城乡一体化”可以用三个标准来衡量,即:城乡二元制度的消除与农村平等发展权利的获得;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的有效互动;社会福利实现城乡居民共享。而要达到这三个标准,农村金融的发展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在现代经济中,金融虽然是经济的核心要素之一,但经济始终是金融的基础。一方面,经济发展必然引起金融市场的扩张和对金融需求的增加,进而推动金融发展;另一方面,金融发展状况也对经济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作用,有效的金融制度和金融市场会推动经济发展,相反则会制约经济的发展。众所周知,我国长期的城乡二元化发展模式不但造成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远远滞后于城市的发展水平,而且还存在比较明显的制度歧视,如城乡在教育、社会保障、金融等方面存在不对等的发展政策和环境。城乡一体化就是要破除城乡不平等的发展制度、环境和政策,以快速推进农村的发展。这对农村金融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城乡一体化为农村金融发展创造了新需求、新机遇,提供了广阔空间。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农村金融机构必将获得更好的制度平台和市场空间,在金融市场中更具竞争性和发展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必将吸引大量的金融资金流转在农村领域,这无疑有助于农村金融机构的长足发展。其次,城乡一体化的实现也需要高质量的农村金融服务。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而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等都需要大量的金融资金的支持和快速、便捷的金融服务。

    现实地看,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状态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农村资金大量流向城市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善;农村金融服务能力相对滞后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善;农村建设资金缺口巨大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善;农村金融发展环境的不良状况没有根本改善。然而,如果深入地探讨,我们可以看见,这四个“没有根本改善”与不理想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因此,推进农村金融生态建设、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便成为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当务之急。

    三、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现状

    借鉴相关研究成果,本文认为金融生态就是指影响金融发展、运行的各种环境和条件,包括政策体制环境、社会信用和法律环境、金融市场主体环境。研究金融生态环境,既要有静态视角,也要有动态视角,即既要考虑金融生态环境的现状平衡,也要考虑金融生态的动态发展平衡。

    农村金融是由农村金融的供给方和需求方构成的,因此,农村金融生态建设也应该从这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农村金融供给的不足抑制了农村金融生态建设空间

    我国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是以政府为主导的金融供给的改革。这种改革也就成为直接影响农村金融生态建设的关键。

    1.政府主导式的农村金融改革使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建设失去了基础

    与城乡二元化经济结构相适应,也形成了我国城乡二元化金融格局。改革开放以来,政府虽然开始对此进行改革和完善,但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始终以农村金融机构的自我完善为目标,以农村信用社和农业银行为主线。随着农业银行基本退出农村金融市场,农业发展银行也因政策性功能所限开始寻求新的发展出路,邮政储蓄银行又因规模问题显得力不从心,这样,支撑农村金融市场的基本力量就 只剩下了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社基本上成为农村唯一的“常驻”金融机构。但农信社一方面受其自身资金不足的限制不能提供多样化金融产品和金融业务,如保险、咨询、、结算等金融服务,造成农村金融机构和业务的单一化,另一方面又因农村信用社“一家独大”,在大多数地区事实上成了垄断(特别是贷款市场上)经营,而这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农村金融主体缺乏业务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农村金融服务与产品开发不足。传统的借贷服务仍是当前农村金融机构的主要业务,适应新农村建设以及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一些新的金融产品并没有开发起来,如商业保险、证券投资、信托、租赁、理财、网上银行、银行卡等业务。这种状况既制约了农村金融供给的有效性,也不能满足农村经济主体对金融的多样化要求。而比较活跃的民间信贷,由于缺乏有效的市场准入渠道,处于灰色状态,不能合理合法地提供农村经济发展所需资金。可以说,政府主导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偏离了制度目标,没有形成有效的金融供给,使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建设失去了基础。

    2.行政命令式金融监管使农村金融生态不能形成良性循环

    金融监管是影响金融生态的内部结构及其功能效率的重要因素。金融监管的必要性在于纠正金融市场失灵,并最大限度地提高金融体系的效率和稳定性。长期以来,我国农村金融监管更多地是一种权力监管,即行政命令式监管。这种比较传统、较为粗糙的监管方式通常表现为金融监管当局不仅直接对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进行监管,而且对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存贷款利率确定等具体的业务经营进行限定,忽视了监管的技术合理性或内在规定性。就金融机构的进入、退出的管理来说也不科学:过高的准入门槛,既加剧了金融供给不足,又导致非正规金融的地下运行,极大地削弱了竞争机制的强化和创新推动效应;退出机制的缺失与政府救助措施催化了金融机构的冒险性投资,增加了道德风险,使农村金融市场失去了优胜劣汰的自我净化功能,从而使农村金融生态不能形成良性循环。

    3.金融产权模糊使农村金融生态建设缺少内在基础

    产权清晰是降低交易费用、提高经济效率的基本前提。产权关系明晰是构建权利与责任对等、收益与成本相符的科学有效治理结构的前提。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虽然在明晰产权上做了很多工作,但由于多种原因,产权模糊的情况仍然比较突出。这表现在有的农村信用社的产权改革是按照以公有制为绝对主体的制度安排设置的,导致了产权虚置;有的农村信用社虽已实行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改造,但有的产权实际上仍然是模糊的:它们名为股份制,实则是内部人控制,股东作用弱化,理事会、监事会形同虚设。这种产权模糊的状况必然导致金融机构权责利的失衡,使农村金融生态建设缺少了内在基础。

    (二)农村金融需求主体的弱势性导致农村金融生态根基不牢

    按经济学的一般原理,供给虽然影响着(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需求,但只有满足需求的供给才是有效供给。农村金融需求主体的弱势性使农村金融供给失去了根基,从而也使农村金融生态建设失去了根基。

    1.农村金融需求主体天生的弱势使农村金融生态建设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农业、农村、农民三者作为乡村场域中的利益共同体,是农村金融的基本需求主体。然而,无论是从中国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来看,还是从“三农”本身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受自然因素的约束来看,“三农”对农村金融的需求都处于比较明显的弱势状态。首先,农业是一个特殊的弱质行业,生产周期长、资金周转慢、单位产品的价值较低、受自然与市场双重风险约束较大、缺乏有效竞争力等,客观上存在难以吸引金融资金的弱势。虽然,近些年来,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所改善,但并没有得到根本好转。其次,到目前为止,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村经济还处于分散、传统的小农经济状态,农产品商品化率低,产业链条短,客观上难以吸引大量的投资资金。再次,农民由于受农业生产性质、农村经济发展整体状况等因素的制约,其信贷需求具有额度小而分散、有效抵押物不足、信息不对称等特征,导致了农村金融的交易成本都相对较高,增加了贷款的违约概率和道德风险,抑制了金融供给者的放款意愿,导致部分金融机构惜贷。农业、农村、农民的天生的弱势使农村金融生态根基不牢,甚至处于无根基状态。

    2.农村信用不完善或缺失使农村金融生态建设失去了“灵魂”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灵魂,也是金融生态的灵魂。农村金融市场的建设既要有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也要有金融伦理道德这只“看不见的手”。因此,金融生态不仅是市场经济角度的生态,也是金融伦理道德角度的生态。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由于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善,社会信用缺失的问题比较突出,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的信用意识和观念都比较淡薄,加之金融需求主体个人信用数据不完整、失信成本较低等情况的存在,失信行为时有发生。有些乡村企业利用不实会计信息骗取贷款,一旦取得贷款又想方设法悬空金融债权。如此种种都恶化了信用环境,使良好的金融生态受到极大的侵蚀。与此同时,农村金融机构也缺乏必要的信用管理制度和措施、缺乏健全的信用风险防范与承担机制以及失信惩戒机制,增加了农村金融交易费用和制度实施成本,也使农村金融生态状况不甚理想。

    3.法治环境不健全加大了农村金融生态的规范成本

    如果说信用是市场经济的灵魂,那么法治是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基本保障。目前,我国农村法制环境建设刚刚起步,现行的法律体系中针对农村金融的法律法规较少,对农户、农村个体工商户和农村企业等因逃避银行债务的行为缺乏有效的法律规制。同时,司法环境也不容乐观,农村一些地方部门为了自身的利益,行政干预执法时有发生,而农民缺乏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维权意识低,在某种程度上也助长了这一现象。另外,农村金融案件执行时间长、费用高、抵押担保物品处置难等导致农村金融债权案件执行率低,严重损害了金融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更损害了良好农村金融生态的形成。

    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我国农村金融生态建设的基本对策

    推进我国农村金融生态建设,既要立足于改善我国农村金融的“旧”生态,也要着眼于构建适 应城乡一体化需要的“新”生态。

    (一)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为农村金融环境生态建设提供优良的政策环境

    我国已有的农村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以及现在的城乡一体化建设,都是政府主导的。由此,在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中,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建设政府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这里所说的政府责任是指政府应该为农村金融生态建设提供制度的和政策的保障,尤其是保障良好农村金融生态建设基础——农村资金的供给。第一,政府应该在财政资金和货币资金上给予保证。从财政政策来说,政府不仅要通过财政资金的拨付加强农村公共设施、基础项目建设,弥补“三农”资金的不足,而且要通过财政资金的投放,激励社会资金流向农村,以增强农村金融市场吸引力。从货币政策来说,中央银行应该综合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节信贷资金流向,放宽对农村金融机构再贴现的条件,使货币资金顺畅地渗透到农村实体经济。第二,面对“三农”资金的巨大需求,政府的财政资金和信贷资金总是有限的,因此,政府需要在构建适合农村情况的多元化融资渠道上作出更大的努力。根据日益多元化的“三农”资金需求,政府应该积极推动建立一个包括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证券公司、租赁公司、保险公司、村镇银行、小额信贷公司、担保公司、社会保障机构等在内多层次的、分工明确的资金供给体系,并在条件成熟时,放松民间资金的市场准入限制,规范民间金融活动。

    (二)发挥农村金融市场功能,为农村金融生态建设提供优良的市场基础

    包括农村金融市场在内的各种金融市场,不仅是资金的融通场所,也是实体经济信息和金融经济信息传递的场所,更是优胜劣汰、实现新陈代谢的场所。为了建设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我们应该把这三种功能有机地结合起来。第一,资金余缺调剂功能是农村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现在的问题是,农村本来既急需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生产与农产品流通所需的资金,也急需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教育、医疗等等的资金,但由于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不尽如人意,因此,各种金融机构吸收的农民的资金大量外流,流向大中城市和非“三农”行业。第二,农村资金余缺的调剂实质上就是经济、金融信息向“三农”的传递。农村金融市场不仅与“三农”联系密切,而且作为我国金融市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与其他各种金融市场和国内实体经济联系密切。为了农村金融生态建设具有坚实经济基础,农村金融市场应该向“三农”提供经济、金融信息,包括实物商品和金融商品的数量信息与价格信息。因此,应强化农村金融市场的价格信号功能,发挥农村金融市场的信息传递和新陈代谢作用。第三,农村资金余缺调剂好坏和信息传递快慢应该成为衡量农村金融供给者(金融机构和工作人员)工作业绩优劣的标准。对于不能为“三农”调节资金,反而把农村稀缺的资金“调剂”到城市、非“三农”行业的金融机构和工作人员,应该发挥残酷的市场竞争“优胜劣汰”法则,使其不仅在农村,而且在城市也没有立足之地。

    (三)实现市场与政府互补、市场经济与金融伦理协调,为农村金融生态建设提供优良的法律与信用基础

    农村金融生态建设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的,因此,这一建设不应该违背市场经济规律。然而,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的不同就在于,在经济领域,应该充分考虑“人”这个要素。因此,农村金融生态建设应该强调法律约束和金融伦理两方面。第一,市场经济应该是市场和政府互补的经济。市场经济本身不可能解决经济生活一切问题。市场也有“失灵”的时候。这是因为,在市场上竞争是不充分的、信息是不完备的。市场的失灵为政府在市场上的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农村金融来说,一些大的、国有的金融机构仅仅出于自身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需要,而不顾它们是国家的金融机构的“身份”纷纷从农村撤退,致使农村金融与城市金融的差距不是缩小,而是愈拉愈大;不是金融资金向农村流动,而是本来就十分稀少的农村资金向城市、向非“三农”产业流动,致使年年国家都出台“一号文件”强调支持中国经济最薄弱的“三农”,而年年都得不到落实,就是一个明显的证明。对于这些金融机构,国家应该有相关法律的“硬”约束,而不能仅仅靠道义劝说,或文件要求。第二,市场经济应该是“道德经济”,应该受两只“看不见的手”的约束:一只是市场经济之手,一只是社会道德之手。按照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的观点,市场经济的参与者既应该是“经济人”,也应该是“道德人”。如果说,法律约束是“硬”约束,那么,金融伦理约束则是“软”约束。在建设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中,金融伦理道德约束既包括对金融供给者的约束,也包括对金融需求者的约束。前者指金融供给者应该竭力避免由于机会主义行为导致过度涉险、欺诈、贷款冲动、贷款寻租而产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后者指金融需求者应该具有诚实守信意识,尽力避免逃废金融机构债务,自觉维护债权人利益。

    五、结语

第2篇:乡村生态环境现状范文

关键词 宝坻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 FN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72-0214-01

宝坻地处京津唐三角腹地,素有宝地之称。辖区行政总面积1450平方公里,总人口66万人。城镇体系现状为18个镇、3个乡、3个街道,共765个行政村。根据国家关于环境保护工作重点由城市向农村转移的要求,针对如何加强我区农村环境保护这一问题进行了专题走访调研。

1 农村环境现状

1.1 农村水环境现状

农村饮用水全部利用地下水源,根据区卫生部门2003—2005年的监测情况,东南部地区能够达到国家地下水饮用水源水质标准,但西北部高上地区约有270个村、15万人的地下饮用水源的氟化物不同程度超标。农村地表水目前有5条一级河道、8条二级河道,除个别河道外,大多为劣V类水体。

1.2 生活固体废物现状

全区765个行政村有近三分之一的村庄成立了卫生保洁组织,村庄内设立了垃圾存放池,但尚未建立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和处理的体制、机制,大部分村庄的生活垃圾仍然随意乱倒,严重污染了周边环境。

1.3 农村工业污染防治现状

近年来,由于我区对“十五小”和“新五小”以及小塑料颗粒、粘土陶粒等污染较重企业实施了关停,工业企业向工业园区转移,并建设了污染防治设施,实现了达标排放,使农村工业污染得到有效控制。但乡镇工业园区尚未建设集中污水处理厂。

1.4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现状

近年来,我区大力推广设施农业和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及有机食品,推广和引导畜禽粪便综合利用,使农药、化肥的施用量明显下降。引导和扶持畜禽养殖业向养殖小区集中、向公司化运营转移,部分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建立了污染防治和沼气利用设施,对控制面源污染起到了示范作用。但是,由于大多数农民受传统农业的影响,单方面追求产量和效益,致使农药、化肥施用量超标,构成对农产品安全的威胁。大部分畜禽养殖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坑渠。多数秸秆堆放在田边、沟旁。上述因素,加剧了水体氮磷负营养化,成为水体有机污染的新来源。

1.5 农村生态示范创建现状

宝坻区是全国50个生态建设试点县(区)之一,是“全国生态农业建设先进县”,同时也是市政府命名的“环保模范城区”。2004年12月宝坻区又被原国家环保总局命名为全国第三批生态示范区。截止2010年底,建成市级生态村3个,市两局级生态镇1个、生态村18个,建成文明生态村118个。

2 农村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党和国家对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不断加强,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与社会发展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农村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尚未建立;集中供热系统尚未实施,小型燃煤取暖设施普遍存在;天然气管网尚未形成,直接制约着农村能源结构的改善;生活垃圾收集转运体系尚未实现,农村卫生环境依然存在脏、乱、差现象。

2.2 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

农村河道淤积严重,水生杂草滋生蔓延,水体自净能力减弱;农业面源污染依然严重,农村生活垃圾随意乱倒,农作物秸秆随意丢弃,畜禽养殖废水随意排放现象较为普遍,农药化肥使用量偏高,生活污水不经处理直接排放,村镇园林绿地面积偏低,上述问题直接影响农村生态环境和饮用水源安全。

2.3 体制机制不够健全

首先,村镇经济总量不足,乡镇尚未形成支柱产业,传统农业比重偏高是制约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主要原因。其次,扶持和奖励制度尚未建立,缺乏强有力的政策体系保证。三是,农村环保工作长效机制尚未形成,虽然建立了基层环保所但乡镇领导的环保考核体系尚未健全。

总之,农村环境形势十分严峻,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相互交织,工业及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危害群众健康,制约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稳定,已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3 对我区农村环境建设的建议

针对上述农村环境问题与成因,为落实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全国农村环境保护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坚持以人为本,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实现宝坻的可持续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逐步改善全区环境质量,有的放矢地进行乡镇村的环境建设。

3.1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各级财政投入,充分利用好国家农村环保补助资金政策,积极争取国家资金,并引导农村企业投入,全面实施乡镇和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完成乡镇所在地污水管网、污水处理、垃圾收集转运和主要街道、集贸市场卫生公厕等基础设施建设。

3.2 深化工业污染防治与节能减排

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法律法规,严格实行项目准入制度,强化环境执法,严禁城市污染项目和高耗能项目向农村转移,取缔关闭淘汰落后产能和污染严重的企业或生产工艺,鼓励和扶持乡镇、村发展技术含量高、污染小、耗能低的生产项目以及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实现增产不增污。

3.3 加强农村面源污染防治

加快对重点乡镇、村的畜禽养殖粪便、作物秸秆的无害化综合利用,兴建沼气集中供气示范工程,推进畜禽养殖废水治理和污染防治设施建设;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有机肥的施用;以“三区三带”为重点,大力推广设施农业、城市型农业和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及有机食品等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工程,减少化肥、农药的施用量。

3.4 保障农村饮水安全

加强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的规划、建设、管理和监测工作,科学划定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区,对重点乡镇、村加大供水管网建设力度,逐步发展区域集中式供水,或采用除氟技术,从根本上解决部分农村饮用高氟水的问题,确保农村饮水安全。

3.5 深化绿化和农田林网建设

深化绿色通道、绿色河道、农田林网、环村林和生态林、经济林建设,以村落绿化为“点”、公路河道绿化为“线”、农田林网绿化为“带”、林业产业基地为“面”,形成点、线、带、面一体化的农村生态绿化新格局。

3.6 推广农村循环经济产业发展

依托饲料工业、养殖业和加工业,实现畜牧业与种植业协同发展,用秸秆、畜禽粪便等废弃物资源生产饲料、有机肥和沼气,构筑种植业—饲料加工—养殖业—有机肥料—种植业的良性循环产业链、形成“饲草—粮食—饲料加工—畜禽—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建设高产、优质、低耗和防污治污、综合开发利用的生态示范园和一批秸秆固化、气化利用示范村等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工程。

3.7 推进农村生态示范创建

加强乡镇、村主干街道园林绿化、景观景点建设,加大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强化生态区细胞工程创建,全面推进环境优美乡镇和文明生态村、绿色学校、绿色家庭创建活动。

参考文献

[1]宝坻区年鉴[M].

[2]中国环境报[M].

第3篇:乡村生态环境现状范文

关键词:美好乡村景观;城市设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S731文献标识码: A

1 美好乡村景观设计与城市设计

1.1关于美好乡村景观、美好乡村景观设计的基本认识

美好乡村景观区别于乡村景观,景观组成上应是侧重于乡村聚落形态空间以及与乡村聚落形态空间毗邻的生态山水格局、历史人文形态、农业生产景观在物质形态空间的整合;景观内涵上表现为集历史见证性、村庄特色、标志性风貌与品质于一身,展现生态之美和人文魅力的乡村文化与自然生态环境高度融合的景观综合体。

故,美好乡村景观是构成乡村形态和风貌特色的重要内容,也是使乡村得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特征与形象要素。关于美好乡村景观的设计,强调不仅注重乡村的自然生态、地理特征,还应体现乡村景观的历史文化内涵,在遵循审美性、地域特质性及历史文化传承性的基础上重点梳理美好乡村景观自然要素、人文要素的存在方式以及与乡村的空间、肌理关系。

1.2美好乡村景观设计与城市设计

在笔者看来,美好乡村景观设计在思想方法、整体目标的设定及价值取向上,与城市设计存在内在的空间关联。蕴含文化传统、历史肌理空间特征的美好乡村景观作为城市设计中关注的特质性所在,它的保护、传承与发展需要通过城市设计这一手段更好地得以维护和落实。

(1) 思想方法上

美好乡村景观设计,实质上是一个注重乡村自然地理特征,体现乡村景观历史文化的设计,强调在遵循审美性、地域特质性及历史文化继承性的基础上重点梳理场地内的美好乡村景观自然要素、人文要素的存在方式以及与乡村的空间、肌理关系。

城市设计是基于乡村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文化和现状相关问题把握基础上的乡村景观文化、艺术、审美的表达,它注重从村落意象关系的分析入手,把握乡村整体空间的历史文化性、美好乡村景观的特质性,从战略上来确立城市设计的基本命题,并以此指导空间形态设计。

(2) 价值取向与整体目标上

美好乡村景观设计的根本目的在于美好乡村景观历史文化内涵的表达和文化艺术审美品质的提升,价值取向是乡村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城市设计的整体目标与核心价值在于美好乡村形象特色的体现与美好乡村景观特质空间的生成与发展,强调乡村历史文脉的延续与传承。由此看来,美好乡村景观设计与城市设计在整体目标与价值取向上存在内在的空间契合。

2 美好乡村景观城市设计的基本观点

(1)美好乡村景观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实质上是一个基于美好乡村形象特色体现与美好乡村景观特质空间生成与发展下的城市设计问题。应在城市设计思想方法的指导下,把握乡村整体空间的历史文化性、美好乡村景观的特质性的同时,突出美好乡村景观形态空间的文化、艺术、审美。

(2)美好乡村景观城市设计,其空间生成的特质是基于美好乡村景观历史信息的可读性。设计应从战略高度来审视把握“美好乡村景观特质性”与“特质性生成下的文化传承发展”间的相互关系。美好乡村景观特质性的审视需要以敏锐的认知力,对场地内的景观空间历史脉络进行梳理,寻找它们的形态结构、该结构形成原因以及与地域特征的关系;而特质性生成下的文化传承发展,不只是复古与怀旧,也不是对历史肌理空间地简单复制,而是要处理好文化传承与时展品质的关系。

(3)美好乡村景观城市设计应从战略与空间设计两个层面来展开:

1、战略层面上,基于乡村自然地理、历史人文整体意象感知的基础上,结合现状存在的问题,通过美好乡村景观空间特质的比较、筛选和提炼,进而确立具有功能、文化、艺术、审美的美好乡村景观城市设计命题。

2、空间设计层面上,应在传承与发展乡村历史文化内涵、提升整体乡村景观品质的命题指引下,首先把握设计中的核心问题;进而对美好乡村景观空间进行空间构筑,梳理历史见证性场所空间与文化传承意义的文脉延续空间的内在有机关联,确立设计的具体内容;最后是具体形态空间设计,在具体形态空间设计中,应重点把握集地域特色,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与发展于一体的美好乡村景观功能与形态空间的塑造。

3 美好乡村景观城市设计技术路线

4 案例分析――安徽东至元甲山美好乡村景观城市设计

4.1城市设计战略层面的把握

4.1.1 元甲山基本概况

元甲山村地处安徽省东至县泥溪镇,与江西彭泽浩山乡毗邻,坐落在皖赣交界新岭梅山脚下,村庄已有千年历史,三面环山,流水绕村,一万多亩生态天然林形成一道天然的绿色屏障。源于该村千年古村落的历史渊源,又考虑到美好乡村建设的现代品质性需求,项目从城市设计的角度,把握元甲山乡村整体空间的历史文化性、美好乡村景观特质性的同时,突出美好乡村景观形态空间的文化、艺术、审美。

4.1.2 村落意境感知

(1)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元甲山庄地处东至县泥溪镇元潘村,三面环山,四面环水,自古有“峰峦叠翠、曲水环流”的美誉。一万多亩原始生态天然林,终年潺潺流水,四季鸟语花香,山庄有:“玉兰迎春、曲水环流;明山烟雨、双峰晚秀;新岭松涛、龟鲤争流;古杏似桅、虎啸群山”等自然景观。由此构成了山水聚落的优美生态景色。

(2)地域历史、文化意境感知

地域历史文化是乡村的灵魂,它以有形的或无形的方式融入到乡村的各个部分,是乡村特色打造的源泉。元甲山地域历史文化包含独具特色的“船型”村落形态、饱经沧桑的历史遗存、风格古朴的传统民居,加之深厚的耕读文化、徽州文化,它们作为元甲山村庄历史发展的文化积淀,反映出乡村的地域文化内涵。

4.2美好乡村景观城市设计命题的确立

基于对元甲山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历史文化意境的感知,结合对乡村历史肌理的分析与美好乡村景观要素的审视与提取,将美好乡村景观城市设计命题确立为:营建集山水田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旅游文化与时代精神风貌的,独具文化特质与文化传媒形象品牌的当代中国美好乡村景观的城市设计。设计从解决村庄建设的现状主要问题与建设发展的核心问题入手,通过对美好乡村景观特质要素的挖掘与提取、历史见证性景观场所空间的营造和文化传承意义乡村建筑景观的建构,将城市设计与美好乡村景观设计、历史文化保护互为整合,以突出美好乡村景观形态空间的文化、艺术、审美。

4.3 美好乡村景观形态空间设计

4.3.1 整体景观空间构筑――山水田园意象的强化

源于对村落水系历史与时代品质、村落原真性体现等目标的把握,以及生产、生活水域在村落营建的历史发展中融入元甲山村民的情致――船与帆的村落历史形态空间的思考,整体景观空间建构应重点突出环村水系生态、田园、自然的品质,对部分节点空间,加强水口、水圳场所空间的构筑,努力建构“山水村落”的生态田园环境意象。

4.3.2 特质形态空间设计

(1)历史见证性景观场所空间的营建

1、自然景观场所空间的营造――百年玉兰场所空间

百年玉兰位于村东公园,也是东侧进入元甲山的第一界面,从现状来看,作为第一界面,相对来说缺乏标识性;村东公园内树木种植散乱,村口的百年玉兰处于其他树木的包围之中,位置并不凸显。

基于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保留村口生态公园,在空间上凸显百年玉兰,并结合百年玉兰营造元甲山村口门景标志性场所空间。村口门景的打造是以元甲山历史文化内涵与历史建筑形象特质的特色形象建构为目标,运用元甲山传统民居建筑房屋内部结构与外部山墙形态的形式组合凸显“村”的意象;青条石肌理的踏步高台和百年玉兰隐喻“船态”、“桅杆”,从而突显元甲山村落“村在船上”的地域历史特质性。

2、人文景观场所空间的营造――王家花厅场所空间

源于王家花厅作为元甲山历史遗存建筑文化艺术的见证性空间,设计应注重保护历史文化遗存的历史真实性及其周边环境风貌的完整性和生活的延续性,凸显花厅地域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整体空间环境的文化、艺术和审美。

① 空间形态物化

24天井的花屋建筑群,如今只剩一方残垣断壁,保留那方残垣断壁,既体现出花厅的历史性、可读性,又展现其真实性。利用构架对墙体做加固性处理,同时以残垣断壁为背景,在其周边新建亭廊。通过亭与廊的结合、亭廊与水景的结合营造场所空间,并力求“残垣、断壁、亭、廊”的历史空间品质与整体空间外部环境的整合性与协调性。

② 场所空间景观环境营造

亭廊与水景的结合,形成庭院空间,同时两处圆雕的点缀,一人经商回家,一处女人带孩在家,使整个空间灵活有度,体现出徽商荣归与徽州民居的古韵风采。

(2)文化传承意义的文脉延续景观空间设计

元甲山的民居建筑设计整体风格在采用现代化功能布局、新形式、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基础上传承了地域文化特色:建筑形态上沿用了当地双坡屋顶与人字形山墙以及折线式马头墙的组合;雨棚形式以元甲山民居建筑山墙元素为母题;整体建筑色彩上传承了元甲山传统民居建筑的白色涂面搭配青砖墙面的立面色彩肌理;住宅主房与附属房的组合以及附属房之间的组合形式,亦是沿用传统民居建筑的典型方式。

乡村民居建筑设计,是对地域性建筑肌理的传承与发展。设计从当地的传统建筑文化中提取元素,并加以总结、概括和提炼,从中引申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村民住宅。建筑形式方面,广大村民喜欢“现代化加乡土味”的建筑,即用现代建筑材料、建筑技术,建造具有明显地方特质的建筑,因为现代化可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求,而“乡土化”则可激起村民们对大自然,对他们所熟悉的当地环境、传统和历史文化的亲切感。

5 结语

探讨美好乡村景观设计的目的,就是保护美好乡村景观的完整性和文化特色,改善目前杂乱无章的美好乡村景观现状,挖掘乡村历史文化资源,体现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并致力于美好乡村整体环境的文化、艺术、审美,这也是笔者行文的意义所在。可谓任重而道远,本文研究仅仅是漫长路途的一站,寄希望抛砖引玉,以期美好乡村景观设计问题的更多研究与探讨。

参考文献

【1】俞莉莉,郝日明;乡村景观对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的启示;金陵科技学院院报;2008(24)

【2】吴益芳;乡村景观文化表现手法初探;青海农林科技;2010(3)

【3】刘黎明;乡村景观规划的发展历史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农村生态环境;2001(17)

【4】吴强;文化遗产历史空间保护与城市设计――以安徽东至尧渡老街历史街区保护规划与城市设计研究为例;城市规划;2007(5)

【5】吴强;试论区位空间选择下的城市设计;城市规划;2005(4)

第4篇:乡村生态环境现状范文

关键词:乡村旅游;农村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自20世纪八十年代,乡村旅游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蓬勃发展起来,现已成为我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据测算,2008年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超过3.85亿人次,乡村旅游收入达到573亿元,农民直接就业达到495万人,间接就业、季节性就业达到1,840万人。然而,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农村生态环境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嬗变。为此,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已成为乡村旅游乃至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

一、乡村旅游及农村生态环境

乡村旅游是立足于农村,利用乡村自然和人文景观、农耕文化、农家生活、民俗民风等旅游资源,通过科学规划和开发设计,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教育、娱乐、健身等多项需求的旅游经营活动。它的生命线是乡村性,表现为乡村性的建筑、服饰、食品、田野、果园、环境等自然物质方面和乡村的民俗传统、乡风乡貌、语言文化、制度规范等精神文化方面,也即原生态的或乡村性的生态环境,包括乡村性自然生态环境和乡村性人文生态环境。Www.133229.COM

乡村旅游的产生与发展有其深刻背景和时代使命,一是城市化、工业化快速推进,人们在物质生活不断得到满足的同时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的满足,同时也是城市居民迫于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而渴望远离喧嚣的都市、回归淳朴的自然,由此形成了对乡村旅游的巨大需求动力;二是农村谋求脱贫致富,缩小城乡差别,由此构成了乡村旅游强大的供给动力。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迅猛,目前已形成多种模式,根据《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纲要》(2009~2015年)(征求意见稿),我国乡村旅游将“形成领域宽广、规模较大、特色突出、发展规范的大格局”,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推动实现农村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三大目标。由此可见,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充满机遇,前景广阔。

二、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互动关系分析自乡村旅游产生之时起,乡村旅游与生态环境注定是不可割裂的,他们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农村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根基,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乡村旅游发展就会受到制约。而作为衍生物的乡村旅游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则是非常深远的,是二者关系中的最主要方面,也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

(一)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互促共进1、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乡村性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内核,是乡村旅游的拉力源。乡村旅游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就是乡村独有的人居环境、田园风光、生活方式、民俗民风和生产活动等城市所不具备的要素。大凡乡村旅游都是在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优越、人文生态景观丰富的地区发展起来的。如笔者所在的湖北省荆州市的桃花村乡村旅游就是发端于曼妙娇艳的遍野桃花;张新场村乡村旅游则因楚国高等级贵族古墓葬熊家冢而插上腾飞的翅膀。全国各地乡村旅游发展得好的地区,也都因有良好的乡村性生态环境,如四川郫县友爱乡乡村旅游是在发展园艺、盆栽、林果的基础上嫁接乡村旅游;浙江省淳安县立足于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特色民俗、节庆发展乡村旅游;云南省根据生态性、民族性、地域性的差异,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打造出乡村旅游的多种不同发展模式。

2、乡村旅游促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保护和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内在要求;同时,乡村旅游发展增强了农村经济实力,当地政府和农民有能力对旅游环境资源进行投资,提高资源环境质量。

(1)促进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处于乡村生态环境系统的中心层次,也是乡村旅游吸引物的最直接表现形式。没有清新和美的田园风光、自然和谐的奇山秀水、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乡村旅游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乡村旅游应充分认识到自然生态环境不能被破坏、不能被挪作他用,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推行绿色生产、保护农田、保护野生动物、关闭土法工厂和采矿厂等,有效地保护富有价值的乡村旅游资源。

(2)促使乡村人文生态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和改善。乡村人文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品位提升、内涵延伸的着力点,乡村旅游开发主要就是对人文资源的开发。乡村人文生态环境包含非常丰富的内容,比如古迹、古镇、古建筑、饮食、语言、服饰、特产、手工艺、民俗、民风等。这些都是乡村文化的魂宝,是深深吸引乡村旅游者眼球的尤物,能带给旅游者极大的体验、教育、休闲、娱

乐享受。没有开发乡村旅游之前,这些丰富资源可能会被埋没、不受重视、遭受人为破坏或经历风雨摧残而日益破败、凋毁,其巨大价值白白闲置或流失。许多乡村旅游地正是认识到这一点,一些传统的、“土得掉渣”的东西被视如珍宝,有效地被保护起来,如对历史古迹、古镇、古建筑进行复古修缮,对当地传统习俗、特色有意识地加以保护,对那些濒临淘汰的民族手工艺加以继承和延续。通过乡村旅游的发展,祖先遗留下来的这些宝贵财富得以最大程度地被保护起来。(3)促进村容改善。一是乡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发展乡村旅游就有了动力、能力和积极性去翻修或新建住房,就能主动要求改水、改电、改厨、改厕,就有了村镇整体规划的愿望,于是一些村容整洁、各具特色的旅游小城(村)镇应运而生,乡村旅游地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二是交通越来越畅通。过去乡村交通的典型特征是“羊肠小道”、“泥泞崎岖”、“坑坑洼洼”,“外面的进不来,里面的出不去”;开发乡村旅游后,这种状况得到极大改观,乡村旅游地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且基本改道拉直;三是绿化走进乡村人家。过去绿化似乎只是城市的专利,乡村就是“土里土气”。开发乡村旅游后,人们在村落道路两旁植树,在自家庭院种花种草,美化家园,努力营造出更加清新、优美的村容村貌,绿化在乡村愈益受到青睐。

(4)促进乡村文明程度提高。一是掀起了农民求知热。受乡村旅游的外来影响以及从业素质需要,学文化、学技术成了农民的自觉行动,许多村民学起了普通话,甚至外语和电脑,互联网也已进入一些农民家庭,成为他们收集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二是农民环境意识大大提高。可观的收益使农民认识到了乡村旅游的重要性,也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农民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由从前的不感兴趣、不关心发生重大转变,环境保护成了农民的自觉行动,注重卫生健康也成为农民的一种生活习惯;三是乡村生产生活方式文明化发展。乡村旅游的外来和示范效应明显促进了乡村居民思想观念的更新和开放,农民乐意尝试和接受新的生产方式方法,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也有意识地参照城市模式改掉陋习,养成卫生习惯,形成文明化的生活方式;四是农民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生活积极性提高,乐观热情,热爱家园,在旅游乡村,人与自然显得日益和谐。

(二)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相互制约。

;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滞后制约乡村旅游的发展。没有优越的乡村性生态环境,乡村旅游自然难以启动。启动了乡村旅游后如果不对生态环境进行有力保护和建设,则乡村旅游必定难以持续发展。乡村生态环境是脆弱的,很多地方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缺少对生态环境的足够重视,面对急剧膨胀的相对于未开发旅游之前的成倍数增加的人流、物流、车流所带来的各种污染无所作为,特别是农家乐旅游,普遍存在污染排放无节制、无处理的情况。如武汉市

梁子湖因湖泊周边的旅游宾馆饭店和农家乐的污水,以及水上游览活动船舶的油类污物直接排入湖中而受到污染,有旅游经营活动的东侧水域水质明显较无旅游经营活动的西侧水域差,这样不仅使得人们对旅游地的环境印象大打折扣,而且还要为“先污染后治理”付出巨大代价,可能形成被动保护局面。此外,开发乡村旅游后如果不对乡村性生态环境进行深入挖掘、加强建设,也极易失去吸引力。特别是乡村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如果不突出,乡村旅游很难持续兴盛。如湖北荆州市桃花村乡村旅游由于缺少深度开发,只能在桃花盛开的前后若干天形势火暴,而一年中的其他300多天游客无几,非常冷清。

(三)乡村旅游给农村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冲击。乡村旅游往往肩负当地“以旅扶贫”“、以旅促农”的重任,在经济增长的赶超心态下,极易短视,一味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若乡村旅游的开发、发展未经调查研究、科学论证,忽视环境影响评价与区域规划,缺乏科学管理、监控,将导致生态环境诸多负面效应。

1、乡村自然环境压力增大。主要表现为:(1)环境承载力超标。每个旅游地具有明显的游览时间集中性,每个旅游地都有一定的环境承载力。外来人数增加,意味着环境承载量扩大,对环境产生负影响,环境效益逐渐减少。当旅游人数的增长超过环境承载力时,旅游环境将遭到破坏甚至严重衰退。(2)大量污染物产生。乡村旅游带来陡增的人流、物流,产生大量的污染物,严重污染水体、土壤、植被、大气。一是固体废弃物污染。主要是指生活垃圾,包括各类塑料制品及包装物(塑料袋饮料瓶、快餐饭盒等),还有炉渣、煤灰、废纸、口香糖等;旅游区内的饭店、旅馆产生的有机垃圾,包括剩茶剩饭、瓜果皮核、菜根菜叶、人畜禽粪便、动物尸体等,这些废弃物如果未经处理而随意堆放,则对水体、土壤、植被等都将产生严重污染;二是废水污染。生活污水在没有处理设备的情况下直接排入河道或房屋周围,直接污染水体、土壤和植被。(3)能源和水等资源消耗量大,存在浪费现象。大量客流、车流的进入,旅游地水、电、燃料、日用品、粮食等用量大增,而且大多处于无节制状态,生活资源压力大,有悖于节约型社会建设精神。

2、环境退化和生态破坏。不合理的土地利用,饭店、宾馆和旅游设施工程建设会导致旅游区的自然景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退化、水土流失、洪灾频发等一系列问题。尤其是生态遭受重创,建设过程中过多使用推土机、挖掘机,有的干脆先将现状夷为平地,再重新挖湖堆山、种树铺草、亭台楼阁一应俱全;或盲目模仿城市园林绿地的造景手法,追求高档次、大投入,或南辕北辙,北方地区模仿江南景致,南方地区模仿蒙古牧区景观,对现有地形、植物、池塘、衍生物等进行大肆破坏。旅游者过度地利用脆弱的自然环境,对自然生态也是一种严重摧残,如在旅游地过分践踏草地致使野草死亡,随意拍照、喂食和参观野生动物会极大地改变动物的生活习性。

三、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思考乡村旅游与乡村生态环境的互动关系中,互促共进是我们的根本目标,要求我们必须正确有效地规避二者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关键的是要保护和建设好乡村生态环境,减少乡村旅游对乡村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这需要乡村旅游各方共同努力,以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为前提,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及协调发展。

(一)地方政府要加强宏观管理。乡村旅游与乡村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政府必须担负起统领者的重任,发挥好管理协调作用。首先,要做好乡村生态环境和乡村旅游之间的协调发展规划。二者的协调,要求规划先行,并在其指导下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政府部门要充分调查和研究,对交通优势、资源优势、环境承载力和市场潜力进行科学论证,做好乡村旅游环保评估,突出环境效益,加强土地资源、水资源、动植物资源保护和水土保持,准确进行乡村旅游的功能定位和产品开发。第二,各地要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乡村旅游发展的环保法规体系,对乡村旅游发展进行指导和监管,以保证乡村旅游发展的正确方向和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第三,要加强乡村旅游的有序引导和扶持。要严格项目审批、环评、环保治理等制度,强化动态监督管理;加大生态环保的宣传和教育;推进环保节能,支持节能节水减排,倡导低碳旅游方式;对乡村旅游环保投入给予必要扶持,重点是环境管理体系建设和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构建行之有效的协调和监督机制,可成立乡村旅游发展专门工作组,形成乡村旅游环保工作合力。

(二)乡村旅游地必须坚持绿色环保、内涵型经营。各乡村旅游地经营者(包括企业、农村社区和农民)的作为直接影响和作用于乡村生态环境,他们是乡村旅游生态环保措施的身体力行者,肩负着旅游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任。

因此,乡村旅游经营者要坚持生态环保经营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环保意识和素质,积极配合当地乡村旅游整体发展规划和环保要求,不乱排乱放废弃物,节约用水、节约能源,积极利用新能源、新材料,广泛运用节能节水减排技术,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创建绿色环保乡村游;要以身作则,引导和监督游客行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可于旅游地入口、景点及设施边缘等重要场所树立醒目警示标牌,适时恰当地提醒游客保护生态环境。同时,乡村旅游地应密切关注景区游客容量,协调好游客集中期间的各项工作,使游览活动处于环境承载力允许的范围之内。此外,乡村旅游不能只向自然环境要效益,我们必须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以丰富深厚的文化生态提升乡村游的魅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乡村游客应加强环保自律。游客作为乡村旅游的消费者,其行为方式同样直接影响和作用于乡村生态环境,是外来的重要影响因子。因此,乡村旅游发展和乡村生态环境保护更要靠广大旅客支持,游客应该提高意识,遵守社会公德和旅游地规章制度,自觉保护生态环境。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政府网.旅游局就“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纲要”公开征求意见.2009.7.2.

第5篇:乡村生态环境现状范文

【关键词】乡村景观;意象;形态构成

1.引言

在中国,绝大多数的人都生活在乡村,乡村作为人类聚居环境基本细胞的地位不可忽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的建设目标和要求正在逐年提高,在这种背景下,乡村的面貌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着惊人的演变。在建设过程中,乡村景观的建设是体现该地区特色风貌,改善乡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手段,它在人类聚居环境规划中的作用和地位日渐重要。在以往的建设成果中,我们发现自然的乡村景观被认为是旧的和不美观的部分,很多的乡村景观建设成了城市景观的机械堆砌,推倒重建的建设屡见不鲜。这样的做法绝不是建设具有乡村特色,能够提炼乡村生态、文化和经济价值的正确选择。因此,我们要从分析乡村景观意象和形态构成的内涵入手,才能寻求出一条建设优秀乡村景观的可行之路。

2.乡村景观意象

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这本书中对“可意象性”作了准确的定义,即有形物体中蕴含的,对于任何观察者都很可能唤起强烈意象的特性。而且其形状、颜色或是布局都有助于创造个性生动、结构鲜明、高度实用的“环境意象”。乡村景观空间反映了乡村和地域环境的关系,同时还与景观要素的布局结构和数量有关,从而形成乡村的景观特色。景观体验叠加构成了乡村景观的意象,而乡村景观的意象性又具有特殊性。乡村聚落形态从点状分布的的农舍到一般的集镇,跟其他景观相比,最大特点是,以农业为主的生产性景观,以及乡村特有的田园生活和文化;再者,乡村景观是一种可加以开发利用的综合性资源,是乡村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宝贵资产。

3.乡村景观形态构成

乡村景观形态分为两个层面,即物质景观形态与精神景观形态,物质形态又由自然、聚落、和生产三大景观形态构成,它们之间相互影响,不可分割,而且在一定层面上左右着精神景观形态的形成。反之精神景观形态也反作用于物质景观形态。乡村景观正是在这种相互作用下形成、演变和发展的。

3.1自然景观形态。

(1)通常没有经过人类干预开发的景观我们称之为自然景观,这种真正意义上的自然景观正变得越来越少,所以,本文所指的自然景观是基本保持着原生状态,人类干预较少的景观。

(2)自然景观大体包含了气候、地形地貌、水文、土壤、动植物等要素,是乡村景观意象的总基底,进而在此基础上衍生发展出其它各类景观。我国乡村自然景观按照地理地貌差异,可分为以下几大类型:平原型乡村自然景观(多集中于大江大河中下游的冲积平原,如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山地形乡村自然景观(主要分布于赣南、闽浙、川东、渝、黔滇一带);丘陵平坝型乡村自然景观(多分布川西,关中,鲁中等地)。

3.2聚落景观形态。

(1)聚落形态是由住宅、田地、果木及河渠、道路等要素构成的景观形态。聚落形态一般都是在当地特殊的的地缘条件以及人文历史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乡村聚落的景观形态正是这种自然地理与人文积淀的外在反映。

(2)从聚落的布局形态方面讲,村落的发展是延续的、动态的、一般都具有一个从开始定居发展到定型的过程。通常说来,自然环境因素的变化是比较小的,而生产生活环境则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是乡村聚落演变决定因素。乡村聚落的最初的形态是散户、这些散户单元以河流或道路为骨架不断集聚,发展为带型聚落,进一步可发展成团状的乡村聚落。从乡村聚落的演化过程看,其实是一种从无序到有序,由自组织状态过渡到有意识的规划状态。

(3)从聚落的景观构成方面讲,聚落的空间层次主要表现在周边环境、建筑群组、外部空间形态和景观节点等几个方面。从外部空间展开,人们接近村落时首先看到到村口或为牌坊,或为水口,或为桥梁,给人以村落的初始意象;进入村落,经过居民区,穿过几条街巷,到达村落的中心,通常是公共或半公共区域,具有相对开放的特征,与封闭感很强的街巷形成鲜明对比;此外水井、祠堂、晒坝等形成的景观节点构成了村民日常休憩娱乐的次中心,可作为第三道景观层次。从景观构成上看,人们对村落局部的单一印象叠加起来,构成对乡村聚落总体印象。因此,乡村聚落的可识别性是通过乡村聚落的外在景观形象而获得的。总体上涵盖:边界景观、居住区景观、广场景观、标志性景观、水系景观等层面。

3.3农业生产景观形态。农业景观是人类长期改造自然过程中形成的生产性的景观。中国的农业大致经历了从原始农业、到古代农业再到现代农业的阶段。其划分的依据是土地利用方式和农业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这也是农业景观逐渐演变的根本动因。与此相对应,我国的农业景观的进化演变同样也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的农业和现代农业三个阶段。农业的现代化使农业呈现出多元化的景观。其影响因素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3.3.1自然条件的影响。农业生产受自然气候、地形地貌的影响形成丰富多彩的景观形态,我国由北至南地域面貌跨度非常大,自然气候和地形条件也各式各样,随之农业生产景观也呈现出迥然不同的景象。其中有三种农业景观最具代表性:

3.3.1.1北方旱地农业景观。旱地农业景观主要位于秦岭淮河分界线以北,中国北方十六省区旱地面积约占全国旱地总面积近74%。北方旱地既有平原耕地,也有山坡耕地,因为北方干旱少雨,因此水利灌溉设施显得尤为重要,同时也是北方农业景观独具特色的一部分。

3.3.1.2南方的圩田农业景观。主要分布于秦岭淮河分界线以南,在南方水田系统中,尤以圩田系统更具有文化传承的意义。江浙地区一直以圩田作为主要的耕作形式。圩田就是一个筑堤围堰,蓄水垦殖的过程。

3.3.1.3梯田农业景观。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先民们很久以前就开始顺应山势修筑梯田。梯田是坡耕地中最广为人知的一种。在坡度大于八度的山坡上垦殖的田地被称为坡耕地。据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坡耕地面积占全国耕地总面积达35%以上。梯田的分布以华北丘陵、黄土高原和西南山地最为集中,并构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

3.3.2生产力水平对农业景观的影响。农业景观的受生产力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生产方式的转变上,极大地改变了农业生产的面貌,同时也丰富了农业景观。生产工具的改进直接促进了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从而导致农业景观的变化。现代以规模化、有机种植和集约化为主的生产模式在更大程度上更新了现代农业景观的格局。

3.3.3土地利用方式对乡村景观的影响。在不同历史时期,生产力水平的进步产生了更先进的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和耕作制度,从而直接影响农业景观形态。经过长期农业生产实践,种植物和农作物的种类日渐增多;现代农业生物科技的发达让农作物受自然条件的制约越来越少,可以一定程度上跨区域种植等等,因而极大地丰富了乡村农业景观。耕作制度的进步丰富了生产性景观的多样性,扩大了农业景观格局和尺度。

3.4文化景观形态。乡村地区承载着我国数千年来农民耕读传家的生活,随着时代的变迁,乡村居住形态不断地演进,但源远流长的家族亲缘、邻里关系和传统习俗使居住形态成为“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草根文化”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的根基,它不会因为朝代的更替而发生颠覆性的变化。中国数千年的土地伦理充满着精神的含义,是草根文化的载体。我们的先民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世世代代繁衍、耕作,一条溪流、一座小山、一片风水林、一汪水塘深深烙在我们文明的基因里,归田园居成了每一个中国人的精神依托和价值认同,它们虽然不像皇家贵族的历史遗产那样恢弘壮丽,也没得到足够的重视和保护,但这些民间的、乡土的的景观,与我们的祖先和先贤的灵魂一起构成了我们民族草根信仰的基础。乡村文化景观作为人们在长期的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渐渐形成的风俗、道德观、审美观和价值观等等,具体包括生产观念、生活习惯、道德观念、行为方式、风土人情、和社会制度等多个方面。文化景观受自然景观和人造景观的影响,体现了一个地域的人文地理特征,其外在表达形式一般物化为生产方式、种植作物、乡村聚居区的形式和结构、村落布局、庭院绿化等方面。根据调研分析,笔者认为乡村文化景观的类型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土地利用,农业用地中的五大类体现了土地利用的不同模式,随着工业化往乡村的扩展,乡镇工业也成为了土地利用乡村景观之一,由于生态自然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制约着农业生产,导致其地域差异性非常明显,各地都有最适宜自己的粮食作物.同时根据各自的条件出产各种特色农产品;另一方面是聚落,聚落是乡村生活的主要载体。给人们衣食住行和进行社会活动提供场所,同时也是人们生产劳动的场所,不同地域不同的文化特色,经济状况生产生活习惯,以及土地开况等都是乡村聚落文化的体现。

4.结语

乡村景观意象是相对抽象的概念,但是对于其基本景观形态构成我们并不陌生,它包括物质景观形态与精神景观形态两部分,其中物质形态又分为自然景观、生产景观和聚落景观形态三大部分组成。其中聚落景观和人类的生产生活联系最为紧密,是乡村景观中最核心的部分;而乡村景观中最典型是农业生产性景观,各个时期的农业文明孕育了与之相应的农业景观特色,从而形成了特定的农业景观格局,乡村具有的多彩的文化景观源自于传统的耕读思想,并在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逐渐演变成型,呈现出多元趋势。理想的乡村景观意象应以建设良好的乡村人居环境,维持保护生态环境和农业经济的可持续性为目标,并结合自己的景观资源优势进行拓展。

参考文献

[1]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方益萍,何晓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2]王云才,刘滨谊.论中国乡村景观及乡村景观规划[J].中国园林,2003(1).

[3]王礼先.流域管理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

[4]李立.乡村聚落:形态、类型与演变——以江南地区为例[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3.

[5]金其铭.农村聚落地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60.

[6]王浩唐晓岚孙兴旺王婧著.村落景观的特色与整合[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4.

[7]吴必虎,刘筱娟.中华文化通志·艺文典·景观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202~205.

[8]闵宗殿,纪曙春.中国农业文明史话[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156.

第6篇:乡村生态环境现状范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生态旅游;法律保障

国家统计局经济数据显示,2014年末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54.77%,在农村居住的人口仍占近一半。繁荣农村,必须坚持不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密不可分。2015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工作报告显示,2014年全国乡村生态旅游使3000多万农民成为受益人群。2015年还将推进美丽乡村富民工程,选取重点扶持村与扶贫办共同开展乡村旅游扶贫试点工作。既要促进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又要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而面对我国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境和难题,如何用法律保障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则是今天我们要探讨的重点内容。

一、我国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意义及现状

1、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

中国美,农村必须美。2015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其中提到要提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创建水平,加大美丽乡村推介力度,扶持建设一批具有历史、地域、民族特点的特色景观旅游村镇。乡村生态旅游连接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能够直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村各类产业融合发展,使单一农业向多元农业转变,使粗放经济向效益经济转变,能直接富民、快速富民。很多贫困村通过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摆脱了贫困,很多农村通过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实现了富裕。2、我国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现状。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增长,消费结构转型升级加快,我国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态势迅猛,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年均增幅都超过20%。据统计,2014年,全国共有乡村生态旅游经营户超过200万家,乡村生态旅游特色村10万个,接待游客12亿人次,约占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的1/3。乡村生态旅游营业收入达3200亿元,同比增长15%。乡村生态旅游正成为我国旅游消费中发展最快、潜力最大、带动性最强、受益面最广的领域。

二、我国乡村生态旅游法律保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是我国乡村生态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乡村生态旅游要具备长远发展眼光,在满足当前旅游者的需求基础上,更要保护乡村生态资源和环境。目前,我国乡村生态旅游分布广泛,缺乏整体规划和布局,更缺少有效的管理和监管,策划和管理人才缺乏,致使纷争和纠纷时常发生,难以吸引乡村生态旅游者对外宣传和多次光顾,这就对我们提出了乡村生态旅游的法律保障问题。我们应在现有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乡村生态旅游的各项规律法规制度,促进我国乡村生态旅游真正通过法制化和规范化的途径,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也为新农村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2、是我国乡村生态旅游稳定有序发展的保障。

我国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势头迅猛,但由于缺乏有效管理和监管,导致乡村生态旅游市场存在盲目无序开发、服务水平较低、市场秩序混乱等现象。其一,一些地方乡村生态旅游市场没有专门部门进行管理和规划,盲目、重复、过度开发现象屡禁不止,出现了农家游、农家乐等低层次重复建设,仅仅是通过采摘等内容来吸引旅游者,没有深入挖掘人文内涵,往往很难促成旅游者再次光顾。其二,一些地方乡村生态旅游配套服务不到位,卫生环境差,还存在所售农产品价格欺诈、特色农产品以次充好等现象。这些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都需要通过法律保障来进行整改,规范旅游开发者和经营者行为,为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创造稳定有序的环境。

三、我国乡村生态旅游法律保障存在的问题

1、乡村生态旅游法律体系不健全。

乡村生态旅游起步晚且发展快,目前我国现有的旅游法中并没有专门针对乡村生态旅游的相应法律规范或相关措施规定。现有的旅游法对旅游企业、旅游经营管理者、旅游者等相关行为者权利义务进行规范,并未有具体涉及到乡村生态旅游等具体措施规定,尤其是涉及到乡村旅游规划、乡村环境保护条例、乡村旅游业服务标准等法规尚没出台。一些地方政府出台了相关意见,但此类意见多是促进乡村旅游业发展的金融支持政策或扶持政策,极少涉及具体管理措施和办法的。由于乡村生态旅游缺乏政策法律保障,很多乡村生态旅游经营者行为得不到规范,出现了无证经营、环境卫生不达标、脏乱差的现象。因此,为了满足乡村生态旅游对法律的需求,应当尽快制定与我国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相适应的旅游法律规范。

2、乡村生态旅游缺乏有效监管和执法。

乡村生态旅游的管理和监管涉及多个领域和部门,若没有统一协调的管理机构进行布局规划和管理往往会引起无效管理或混乱管理。乡村生态旅游管理体制不到位,相应地出现了执法不严、执法不力的现象和问题。目前就乡村生态旅游而言还没有专门的执法机构,从地方政府到相关管理部门并没有划分清晰各自责任归属,自然出现了执法空白区或执法不力现象。一是部分乡村生态旅游地区私搭乱建,影响整体景观,破坏自然风光;二是过度开发,浪费资源现象严重。换言之,目前各乡村生态旅游地区的管理部门和执法部门缺乏有效统一管理,没有形成统一集中执法管理。

3、乡村生态旅游法律意识淡薄。

乡村生态旅游的经营者、管理者依法经营和法律意识直接关系着乡村生态旅游健康稳定发展。由于乡村生态旅游的经营者和管理者过度追求经济利益和规模,盲目无序开发,破坏乡村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不到位,垃圾处理不及时,乡村生态旅游者找不到垃圾处理箱并为了便利随处破坏环境丢弃废弃物,使得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环境污染问题、生态环境被破坏问题、自然资源流失问题不降反增。乡村生态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要通过法律途径对乡村生态环境加以保护和治理。

四、我国乡村生态旅游法律保障路径探析

1、建立健全乡村生态旅游法律保障体系。

建立我国乡村生态旅游相关法律、法规,是乡村生态旅游法律保障体系建设的基石。只有具备健全的法律保障体系才能引导和促进乡村生态旅游资源和产业的合理有序开发和发展。面对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例如盲目无序开发、恶性竞争、资源环境破坏等问题,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都应从加强整体规划设计、加大环境卫生监督,并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及时制定有关的行政法规及实施条例,如乡村生态旅游规划纲要及实施细则、乡村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乡村生态旅游市场管理条例等,为乡村生态旅游的生态资源环境、乡村生态旅游人文环境保驾护航。

2、加强乡村生态旅游监管。

促进乡村生态旅游持续健康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步伐,必须比以往加强乡村生态旅游监督和管理,这是乡村生态旅游法律保障的关键环节。尤其是加大对乡村生态旅游的检查密度和处罚力度,美化乡村生态旅游经营环境。同时,还可以引入乡村生态旅游行业协会组织,多渠道多手段加强加大对乡村生态旅游中涉及到的游玩、购物、娱乐、饮食、住宿、交通等全方位监管,通过行政、法律、经济等手段,维护乡村生态旅游市场秩序,规范开发者和经营者的行为,提升乡村生态旅游服务质量,达到促进其健康稳定发展的目标。

3、加大乡村生态旅游执法力度。

除了加强乡村生态旅游监管以外,强有力的执法同等重要。乡村生态旅游只有拥有强有力的执法,才能保障其健康可持续发展。其一,乡村生态旅游涉及多个部门、多个行业,相应的执法也应是跨部门、跨行业的,这就提出了联合执法、综合执法的要求,涉及到公安、交通、质监、林业、工商、环保等职能部门的联合执法。其二,乡村生态旅游执法人员应具备基本的法律、政策、管理素质,同时要有高度责任意识,积极的生态环保意识,因为执法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乡村生态旅游地区的发展。其三,乡村生态旅游执法过程也要受到监督,既要提升执法力度,又要保证权益得到合理维护。

4、增强乡村生态旅游法律意识。

增强乡村生态旅游开发者、经营者和旅游者的法律意识是乡村生态旅游法律保障建设的重要基础。增强乡村生态旅游法律意识要在具备法律保障体系基础上,分领域、分层次、分对象通过集中学习、考察、实践等方式进行乡村生态旅游法制教育,结合当地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真真正正去懂法、学法和用法,使乡村生态旅游从开发者、经营者到旅游者都做到尊法守法,合理有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首先是乡村生态旅游开发者要依法开发,保护乡村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基础上有序合理开发;其次是乡村生态旅游经营者依法经营,热情诚信敬业;最后是乡村生态旅游者旅游过程中遵纪守法,爱护环境和资源,遇到问题依法进行协调和解或申诉。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朝气蓬勃,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只有拥有健全的乡村生态旅游法律保障体系,才能拥有稳定有序的乡村生态旅游市场和环境,才能保障乡村生态旅游健康、稳定、有序、可持续发展,才能为新农村建设增砖添瓦。因此,我们要加快新农村建设中乡村生态旅游的法律保障体系建设,真正实现乡村生态旅游的规范化和法制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郭二艳.我国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法律制度的完善[J].人民论坛,2015(3)中:142-145.

[2]梁虞,吴小平.浅谈我国生态旅游法律制度[J].法制与经济,2012(2):53-54.

[3]马存利.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及法律保障[J].法制之声,2012(5):43-45.

[4]丁硕.浅议生态旅游的法律规制[J].法治与社会,2012(7)下:278-279.

第7篇:乡村生态环境现状范文

环境保护的问题已得到决策层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的制度构想,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建设中。在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首次对环境污染成为危害农民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了系统阐述,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2014年1月19日的题为《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节约集约用地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强化监督考核和激励约束,促进生态型农业发展;抓紧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加大生态保护建设力度;以治理垃圾、污水为重点,改善村庄人居环境。

加强农村地区环境保护,切实解决农村环境问题,必须提高对农村环境保护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把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摆上更加重要和突出的位置,加强对基层环境保护管理机制构建与制度建设关键问题的研究。创新乡镇环保机制,对贯彻落实上述文件精神,强化农村基层环境管理,有效改善农村环境,保障农民的环境权益,实现城乡环境协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5-8]。

本文基于成都的实践,认真分析了乡镇环保机制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重点研讨了加强和创新乡镇环保机制建设的具体措施,力求破解农村环境保护的难题,实现城乡环境保护的均衡发展。

1 基层环境保护机构缺失、机制不畅是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的关键因素

首先,尽管农村环境形势十分严峻,环境保护任务异常艰巨,但是环境保护的属地责任仍停留在县级政府,地处农村最基层的乡镇一级政府普遍还未设置独立的环境保护机构并配备专职或兼职工作人员。乡镇及村组环境管理处于靠远程管理、完成上级部署的任务、配合各级部门阶段性检查、办理新闻媒体和群众投诉查处为主的被动状态,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缺乏属地管理。作为承担属地责任的县级环保部门普遍编制偏紧,“小马拉大车”的矛盾十分突出,环保监管难以全面辐射到乡镇街道和村社。以成都为例,全市区(市)县环保系统仅有1252人,平均每个区(市)县只有60人左右,要承担全市区(市)县范围内,包括乡镇、街道环境监管任务,往往是“有心无力”。

其次,农村环境管理的办法和手段严重滞后。一方面,农村面源污染因为缺乏相应的办法和手段长期得不到有效防治,大量富集在土壤中的化肥、农药残留物,随着雨水冲刷和传统的漫灌方式溢流水体中,并渗透地下,严重地影响了农村水环境质量和流域环境质量。另一方面,工业园区、场镇、集中居住区等重点区域和污染处理设施的建设、管理和运行,以及相应的监控,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不规范、不科学、不严格、未落实等问题。

第三,农村环境规划体系,环境监测网络体系,环境质量管理体系,环境污染防治体系,农民环境文化教育体系等农村环境管理严重滞后,导致农村环境资源缺乏有效控制,农村环境状况无相应的监测数据反映,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缺乏力度,农村环境质量日趋下降,这种状况如不尽快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改变,将严重影响整个中国的环境质量。

总之,当前农村环境管理缺乏政策、法规、机构、队伍的支撑,不想管、不愿管、难以管的状况普遍,环境管理的缺位和不到位客观上形成了污染农村环境的"黑洞",成为制约主要污染物减排成效的重要因素。

2 创新推进乡镇环保机制建设的建议

探索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模式、方法、途径,是一项长期而艰巨复杂的任务。从目前我国农村环境保护状况来看,农村环境问题必须通过制度创新,在充分考虑区域性和差异性的基础上因地因时制宜地研究制定科学的技术方案、建设可持续的基层环境管理机制,实现群防联管来解决。具体来看,可以从如下几方面着手:

2.1 强化乡镇人民政府环境保护目标管理,落实环境质量属地责任原则

对乡镇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要任务和指标实行年度目标管理,以国家环保部制定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及《2010年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制考核评价指标》等相关内容为依托,制定出台乡镇环保工作详细、可操作的考核办法,实行环境保护表彰奖励和惩处制度。建立镇(乡)-村(社区)-村(居)民小组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的环保问责机制,实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和一岗双责。

2.2 设立以合署办公为主要形式的乡镇环境保护机构,建设乡镇环保专兼职人员队伍

由于各乡镇经济发展、区位、人口、环境质量各有不同,在机构建设上也可因地制宜,根据自身环境管理目标与任务选择适合自己的模式。但结合已有经验,在当前编制问题很难突破的情况下,乡镇环保机构以乡镇政府内设合署办公机构较为适宜。相应的机构设置模式如下:

1.设立环境保护办公室(以下简称环办),明确由其作为乡镇一级政府环保职能部门,履行环保职责。镇长作为该镇环保工作第一负责人,由一名副镇长分管全镇环保工作,环办负责环保日常工作。

2.在形式上,可以独立挂牌,也可以在乡镇政府内部相关部门加挂环保办公室牌子,与相关部门合署办公。

3.环办设办公室主任1名(中层干部),副主任1名,专职工作人员数名,具体可以根据当地环保工作量大小进行配备。人员编制列入各乡镇,可通过部门调配或聘用政府雇员等途径解决。行政上归乡镇政府管辖,业务上接受县(市、区)环保部门的指导。

4.加强村级环保队伍建设,在村(社区 )、组全面设立环境保护联络员。可以划片方式,在环保重点地区推行网格化管理,一个片区一名环保员,也可以按行政村、组,一村、一组一名。人员公开聘用,明确职责,并给予一定的报酬。

5.为确保乡镇环保机制的顺利运行,建议把乡镇环保机制建设与运行所需经费列入乡镇政府年度财政预算,实行专项支付,同时,在县级财政预算中也应专门编制相应的乡镇基层环保经费预算,通过转移支付等方式确保该领域的资金投入。

2.3 健全完善农村环保联动工作机制

1.加强市、县两级环保部门对乡镇环保机构的业务指导。县(市、区)环保部门指派专人对口指导帮助乡镇环保工作;在乡镇环保机构成立初期,县(市、区)环保局应下派人员进入乡镇环保办公室参与具体工作,时间不少于一年,以此完成职能转变后的管理过渡,确保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不断链。市级环保部门也应派人对区(市)县乡镇环保机制建设进行指导,组织培训,调剂经费、装备支持乡镇环保机构建设。

2.建立健全区(市)县环保部门、乡镇政府及乡镇环保机构、村组环保员的三级联动机制。建设环保网络信息平台和指挥调度平台,建立农村环境污染防控、处置和应急反应工作体系,实行各级环保管控定期报告、定期述职、定期通报制度。

3.针对环境违法行为的瞬时性,建议赋予乡镇环保工作人员一定的调查取证权,以便更好的配合环保执法。同时建立环保执法监督投诉机制,防止执法权的滥用。

2.4 强化乡镇环保机制建设的配套措施

2.4.1 拓宽农村环境保护筹资渠道,保障环境保护资金投入

市、县两级设立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对涉及农村环境治理的项目进行专项支持,鉴于环保部门在该领域的专业性,建议将此项经费管理权赋予县级环保部门。在排污费征收使用上,争取一定比例定向用于乡镇环保能力建设,保障其设施配备,提升监管水平。

结合新农村建设,市、县两级财政部门逐年加大对乡镇环境保护工作的支持力度,出台一些优惠政策,推动成立"农村环境保护基金",鼓励并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逐步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的乡镇环保设施建设投资渠道,鼓励开展乡镇环保设施运行维护外包服务。

2.4.2 探索建立环境保护公共服务购买机制,提高环境保护的专业化、市场化与社会化水平

针对我市各县(市、区)在乡镇环境保护机制建设中普遍反映的人员配置、能力建设和业务水平存在短板等问题,建议有条件的县(市、区)在明确购买服务的原则、项目、方式和责任后,开展政府向社会购买公共服务的试点工作,以期从人员、能力和业务上充实乡镇环境保护机构。

2.4.3 建设村、组、户为主体的农村环境公共监督网络体系

建立村、组、户三包制度,通过《村民公约》等方式,赋予村民发现、报告和协助的权利与义务,形成村(社区)、组、户联动联防和群控群防制度。

2.4.4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建设

鉴于现有地方性的环境污染控制法规着重反映的是城市环境的要求,难以适应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需要,为了加强对农村环境的保护工作,建议有关部门进一步研究农村环保有关法律问题,条件成熟时着手起草《农村环境保护条例》,规范农村环境保护制度建设,为农村环境保护提供法规依据。

参考文献

[1]张厚美. 乡镇环保"断层"如何融合--广元市昭化区乡镇环保机构建设情况调查[J]. 环境教育,2013,(11).

[2] 赵楠,袁辉. 规定专人负责 办公经费财政列支 敦化市设乡镇环保助理及农村环保员[J]. 吉林环境,2012,(2).

[3]刘贤春. 乡镇环保如何考核[J]. 环境教育,2012,(5).

[4]张颖,唐艳丽,张应松. 乡镇环保所:县区环保的前沿哨所[J]. 环境教育,2011,(10).

[5]余克弟. 农村环保机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生力军[J]. 农业考古,2011,(6).

第8篇:乡村生态环境现状范文

【论文关键词】旅游资源;竞合分析;定位;北京市;南窖乡

南窖乡位于位于北京市房山区西北部山区,乡中心距108国道8km。总面积40km2,全乡所辖8个行政村,现有耕地521.33hm2,粮食总产量130t。主要的矿产资源有煤炭、石材、石灰石,同时还有果树、旅游、山场和牧草等资源。有各种果树40万株,主要品种有良乡板栗、柿子、核桃等,干鲜果品历史最高产量达2440t。南窖乡东南部为石灰系岩石山地,西北部为石灰岩山地。土质以山地褐土和黄褐土为主,土壤中性微酸。平均海拔754.9m,大部分地区处在203~700m,适宜板栗、柿子、核桃等果树生长。其中板栗是名特优品种,是“良乡板栗”的主产地。现有板栗树10.7万株,种植面积185hm2,年产量220t,市场销售广阔,产品供不应求。现对南窖乡旅游资源进行分析。

1竞合分析

南窖乡旅游产业发展初期,主要的竞争对象为南窖乡周边、房山区的其他旅游资源,如十渡、琉璃河、周口店遗址等,竞争的主要方面是对客源的争夺,因此首先明确客源至关重要[1]。京郊旅游的大部分客源为北京和河北的双休日旅游或小长假出游的游人,以旅游团、家庭自驾游、学生或同事的团体出游为主。游人主要目的是为从日常的生活中解脱出来,改换心情,主要游玩活动为欣赏京郊山区的美景以及体验以景色为依托开发的一些游乐项目,观看一些文化历史的遗址,体验农家乐和采摘活动等[2]。

南窖乡主要竞争对象都有主要旅游景观,如十渡镇——主要以优美景色为主,有漂流、蹦极等活动,竞争力强;周口店镇——周口店遗址,历史悠久;琉璃河镇——琉璃河大桥和琉璃河遗址等自然以及文物遗址资源等。周边旅游的优势:起步较早,名气较大,文物资源有些历史悠久,交通可达性强;劣势:有些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同一个地方旅游资源指向单一,难以引起游客的再度旅游兴趣。

南窖乡优势以及建设方向:特色资源丰富,有人文资源、自然资源、古建资源等,可以享受到多方面的文化和娱乐活动;充分发展基础设施,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吸引游客;生态环境保存好,遭受破坏小;由于去过的人少,对游人有神秘的吸引力;南窖乡的遗址可以让游人进行体验式旅游,不只是观光;发展生态农村[3],体验更高级别的农家乐;南窖乡现状资源丰富,涵盖了各色旅游资源,需要兼顾各个方面的同时应做好重点景观的突出,使每个村都有各自的特色和重点,并将其整合起来,形成南窖乡的京郊农村旅游链。要充分发挥并扩大每个村的资源和优势,利用道路互通的方式将几个村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具有竞争力的整体。并且在每个村现有的范围上扩大其影响范围,例如可将村周边的自然环境有效利用,修建林中小屋或增加游乐项目等,将相邻的村资源整合联系起来。为提高与周边的竞争力,整个南窖乡要改善基础设施,保护环境,充分发展“体验式旅游”,并建立生态村。最终实现旅游业的发展,带动经济,并起到保护环境和古建的作用。南窖乡的旅游业发展也存在着劣势,如知名度较小、交通不便利等。

2南窖乡旅游资源分析与定位

明确南窖乡的总体定位,以生态农村为主的体验式旅游,突出各个村自身的特色,从而让游人体验到多种活动,并可以加强其合作关系,减弱村之间的竞争[4]。

2.1花港村—生态门户

现状:在建设一条方便出入的道路;盛产桃子。

建设方向:作为进入南窖乡的门户,必须做好基础设施工作和门面工作,以游客接待住宿和生态观光园为主要特色,充分发挥自身资源;加大桃种植的规模和品种,每年春季举办桃花节,夏季举办采桃节,并以一些独特的活动增加氛围,扩大突出桃子的资源优势,形成一定的规模和一系列的产业链。

2.2中窖村——栗香金山

现状:曾产煤矿,但现已勒令停产;栗子资源丰富。

建设方向:进行采矿区的生态恢复和改造,形成自身独特的景观,并可以介绍采矿的历史、流程,以此作为一个吸引游人的项目;充分打造栗子产业链,举办栗子节,进行招商引资完善栗子产业链,形成栗子相关制品,带动旅游的同时推进自身的经济和产业的发展。

2.3大西沟——果林飘香

现状:水果、山羊、坚果、石材等资源丰富。

建设方向:充分恢复利用采石坑,形成独特景观,并且发扬页岩的历史、文化及用途;建立生态园采摘水果节,丰富种植的水果种类和面积,形成一定规模,可以采取招商引资的策略。此处不仅可以进行生态采摘,同时也可依傍着优美的自然景色,加大农家乐和采摘园对游人的吸引。

2.4水峪村——古韵犹存

现状:自然环境优美,被评为“2008北京最美村落”;有古建筑、中幡队、碾子等。

建设方向:由于其优美的自然环境和良好的人文气息,水峪村是南窖乡旅游项目建设的重点村之一。以古建为重点,依托美丽的自然环境,并适当调整水系。对比周边的资源,水峪村古建的优势在于可以作为开发为住宿的客栈,可以让游客们进行体验式旅游,旅馆和餐厅都可以参照古代的客栈和小店的样式,并提供与之匹配的餐饮和服务,以此来作为特色吸引游人。充分发挥此地美丽的自然景色的优质,建设相关的游乐项目,扩大水峪村的影响范围,将周边一定面积的山水都划入规划范围。与十渡相比,又多了份人文特色并且其自然环境保留较好,只要扩大知名度,其竞争力很有可能超过十渡。

2.5三合村——生态之村

现状:小型水库;小煤窑。

建设方向:对小煤窑进行生态恢复,可适当保留几个作为遗址,结合明清时期能源供应的问题,向游客讲述历史文化。充分利用扩建水坝,以三合村为例建立生态示范村。改造街道和房屋,建立收集雨水系统,增加村内绿地面积,将雨水收集、居民生活废水排放以及农业灌溉用水和水坝集合成一条系统,建成房山区第1个生态村。

2.6南窖村——古道西风

现状:南窖乡最大村落;拥有遗留的古建筑、古商道和集市。

建设方向:主打京西古道这个历史文化,将古集市的作用和影响力充分发挥出来,重现昔日古道丰富繁华的场面,参考北京烟袋斜街的做法,将南窖村打造成房山区的烟袋斜街;修复部分受损的有藏传佛教意义的古桥,加大对游人的宣传普及力度。

第9篇:乡村生态环境现状范文

关键词:乡村休闲农村转型经济发展

休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休闲将成为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乡村休闲尽管尚处于自发的萌芽状态,但其蕴涵的经济价值与社会效益已展示出强劲的发展趋势。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加快,乡村休闲成为我国目前农村经济转型和发展中面临的新课题和新机遇。本文选择从乡村休闲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角度着手,重点阐述乡村休闲的方式、农村经济转型的方向以及乡村休闲在农村经济转型中的积极作用和着力点。以期能够丰富乡村休闲产业的理论体系,起到对乡村休闲发展的指导作用。

农村、乡村与休闲概念的释义

(一)农村与乡村的概念

大多数学者把“农村”和“乡村”视为城市的相对面,并不区分“农村”和“乡村”在用词上的差异。学者袁镜身先生在《中国乡村建设》一书中也把“农村”和“乡村”合二为一进行论述,认为“乡村,是相对于城市的、包括村庄的集镇等各种规模不同的居民点的一个总的社会区域概念。由于它主要是农业生产者农民居住和从事农业生产的地方,所以又通称为农村”。

从字面意思理解,“乡村”和“农村”的区别可能在于认识的角度不同。“乡村”是从生活和居住的角度来看,表明乡村中的聚落,带有浓厚的文化气息;而“农村”可能更多地是从生产的角度来认识,意为从事“农事活动”的人群聚落。“乡村”聚落的居民未必是农民,而“农村”聚落的居民则一定是农民。很多城里人居住乡村,他的身份可能依然是城里人;而很多农村居民居住在城里,他们所从事的活动也与农业生产活动无关,可他们依然被视为农民。本文为了论述的方便,将不对乡村和农村的概念进行严格的区分。

(二)休闲的概念

对于什么是“休闲”,理论界已有许多界定: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著名的休闲研究教授杰弗瑞•戈比认为:“休闲是从文化环境和物质环境的外在压力下解脱出来的一种相对自由的生活,它使个体能够以自己所喜爱的、本能地感受到有价值的方式,在内心之爱的驱动下行动”。于光远先生在《论普遍有闲的社会》中指出:“休闲是人们对可以不劳动的时间的一种利用,它是人的行为,是可以自我做主的”。

从语义上讲,汉语中的休闲包含两层含义:休,停止劳作,休假,休息;闲,闲适、悠闲的状态。本文更倾向于休闲是一种面对生活的状态与心态,是人们在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内自主选择地从事某些个人偏好性活动,并从这些活动中获得惯常生活事务中所不能给予的身心愉快、精神满足和自我实现与发展。真正的休闲不是消遣,不是打发时间,而是在休闲时间里能够提高自身的素养。总之,休闲是人的生命状态的一种形式,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人类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是现代人追求精神生活的一种方式,是人类生存状态的较高目标。

乡村休闲方式

乡村休闲产业。乡村休闲是以旅游业、娱乐业、服务业为龙头的综合性产业,当然,这里所说的乡村休闲,并不一定是在村庄里休闲,也不仅是指已经发展起来的乡村景点景区,而是一个包罗范围较广的环都市乡村地带。这个地带与城市保持有一定的距离,环境主体是生态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尚未或很少侵入,大体上保留着山水和田园生态面貌,交通条件一般较好。乡村休闲以其乡村性、平民性、参与性和体验性,适应了人们对原生性和生态性的要求,因而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和喜爱。

乡村休闲方式。由于乡村消遣、乡村旅游、农耕体验和其它“发生在乡下”的乡村休闲活动,是一种社会现象,而非一种生产活动,休闲消费者所获得的只是一种经历,一种体验,远非传统意义上的“产业”所指,“经历”和“体验”产品供给是相关厂商群的彼此相互协作、有机组合的“共同产品”。因此,乡村休闲产业至少包括乡村旅游产业、乡村娱乐产业、休闲观光农业、乡村休闲度假产业等。近年来,不断增长的乡村需求强力促进了乡村休闲的发展,目前乡村休闲的内容形式主要包括乡村旅游、采摘农园、农家乐、体验农园、乡村娱乐、农家美食等。具体来讲,主要表现为:大城市附近的农家乐;高科技农业体验观光园;农业新村,特点是经济发达、乡村城镇化,在发展中有意识地使本村成为有特色的旅游目的地;古村落的开发,如江西安义的古村群、皖南古村落西递和宏村等;农业的绝景和胜景,如桂林的龙胜梯田;乡村娱乐和休闲度假。

事实上,不管是哪一种形式的乡村休闲方式,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背景下,大力发展乡村休闲对促进我国农村经济转型和农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农村经济转型方向及问题

所谓经济转型指两个方面的转变:一是体制转型,即从高度集中的计划再分配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二是结构转型,即从农业的、乡村的、封闭的传统社会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社会转型。经济转型是由供给约束向需求约束的经济运行机制和形态的变化。我国当前的经济转型主要表现是:经济增长由供给约束转变为需求约束,由资源约束转变为市场约束。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抓好农业和农村工作事关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改革开放30年来,在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运行机制下,我国农村发生了历史性巨变。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但也必须看到,农业的发展还主要体现在数量的增长上,质量和效益不高的问题还比较突出,而且农业发展由过去的资源约束变为现在的受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可以说当前面临的挑战更大。要实现农村经济转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战略目标,就是要千方百计改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全面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效益,促使农业向质量和效益型转变。在这一转型过程中,需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开发高附加值的新型产业,而乡村休闲则是当前农村经济中最具附加值的产业之一。加强乡村休闲的发展将大大促进农村经济的高效、优质发展,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村整体的发展进程。

乡村休闲在农村经济转型中的作用和着力点

作为一项综合性的产业,乡村休闲能促进一、三产业的紧密结合,在发展中具有立体式的乘数联动效应:可以使农民在既不离乡也不离土的情况下扩大就业;能使农产品直接面对消费者,跨越流通环节适时缓解农业产业化中购销体制不畅等诸多难题;能有力地推进乡村第三产业的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改善乡村环境等。

乡村休闲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乡村休闲是农村地区扶贫的重要突破口,而且可以推动广大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乡村休闲能够充分发挥和挖掘农业资源的价值和作用,发展乡村休闲能把农业的生态环境、农村民俗文化和空间环境等无形资产转化为合理的经济收入。因此,顺应时展潮流,强化市场导向功能,摆脱传统的单一种植业开发模式,运用现代手段和技术,发展乡村休闲,可以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另外,农业经济不能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是农业的购销体制不畅,而产供销一条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乡村休闲的发展在促进第三产业中的商业、饮食服务业发展的同时,可打破产业界限,有助于形成产供销、服工农、科工贸一体化的产业体系和购销渠道,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乡村休闲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乡村休闲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这类产业需要的劳动力多,其基本的服务工作对员工技能的要求并不是很高,或是经过一定的岗前培训就可以胜任。而且乡村休闲产业的关联度高,它与餐饮、娱乐、交通、建筑、食品、旅游工艺品等产业密切相关,可以为农村地区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这就意味着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以得到很好的转移,农民的就业问题一定程度上可以得到缓解。

乡村休闲加快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乡村休闲的开发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需要有与之相配套的基础设施,以提高游客进入旅游目的地的便利性,因此必须完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譬如道路交通、通讯、医院、商店等基础性设施。乡村休闲的开发将进一步改善当地的基础设施状况,逐步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快速、健康发展。

乡村休闲有利于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要维持乡村休闲市场的持久性,就必须注意并保持乡村生态系统的持久性。乡村休闲把发展生产、保护自然环境和人文内涵结合起来,它的生产要素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乡村环境,遵循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可持续发展的准则。通过乡村休闲的规范开发,可以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贯彻到农业、农村发展的过程之中,更好地创建清洁、优美的乡村环境,维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塑造良好的乡村,使整个农村成为物产丰富、风景秀丽的生产基地和生活乐园。

乡村休闲推动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发展乡村休闲,可以将先进的文化和观念引进农村地区,有利于打破农村地区信息闭塞的状态。在与外来游客交往的过程中,当地人民的思想进一步解放,视野逐渐开阔,思想道德素质得以提升,这就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契机。乡村休闲产业是服务产业,又是文化产业。如果没有视顾客为上帝的服务精神,就难以立足于市场,更难以产生经济效益。因此,发展乡村休闲产业还可以培养农民的市场经济意识和服务顾客的文明意识。

乡村休闲方式与农村经济转型之间的关联性可见图1所示。

结论

综上所述,乡村休闲的发展缘于旅游者的消费动机所形成的新的类型和休闲市场需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乡村休闲这个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发展乡村休闲,能够实现农村地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罗书林.发展我国休闲产业的必然性研究[J].苏州工职院学报,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