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规避风险主要措施范文

规避风险主要措施精选(九篇)

规避风险主要措施

第1篇:规避风险主要措施范文

水利水电工程风险管理的内容各有侧重点,这就要求在应对各个阶段的风险时应具有针对性。通过对规划、设计、施工以及运行阶段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分析并做好防范的措施,能够降低风险造成的损失,确保工程的顺利完成。

1.规划阶段风险的识别及其避让措施

水利水电工程在规划选址阶段,应做好风险的识别以及风险避让等措施。工程选址和规划过程中,地质构造中的巨型滑坡以及土层断裂等是其最大风险,有效、科学的风险规避措施能够最大限度降低或避免风险造成的损失。水利水电工程规划阶段,尽量避开滑坡体以及断层,若避免不了时,可以选择改变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避免高坝建库并避开存在潜在地质风险河段,若避让不了时应控制工程规模大小。与此同时,还应对水利水电工程的规划进行审批,并认真审核,确保工程能够顺利实施。

2.设计阶段风险分析及其防范措施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过程中,应对其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分析并评估,根据分析、评估的结果来选择合适的坝型,设计并优化建筑结构,布置枢纽的格局。设计阶段需做好地质风险、洪水风险以及地震引发的地质灾害风险的防范措施,其具体防范方法如下。

(1)地质风险的防范措施:影响水利水电工程的地质风险主要有两种,其一是由于深厚覆盖层导致坝基渗透或变形;其二是拱坝坝肩稳定、抗滑的性能。防范前者风险应在设计是增加坝基的防渗透措施;防范后者时应确保深层地基的稳定抗滑性,并将地质、地形等条件优先考虑进去,合理布置挡水的建筑物。

(2)洪水风险防范措施:设计时应优先选择混凝土坝,利用其坝身开展泄洪工作。针对深厚的覆盖层,可以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材料坝,增加泄排水方面的能力。

(3)地震或地震引发的地质灾害防范:全面、综合分析地面建筑边坡的地形和地质条件,并采取与之相适应的防范措施,减少或避免变形岩体、危岩体等危害水坝。对于高山、峡谷等区域,应将其厂房安排在地下,通过隧道等形式上坝、进厂。

3.施工阶段风险监测及其控制措施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阶段主要是对风险进行控制,其目的是为了在保证工程施工的安全及其质量的前提下,缩短工期,节约工程成本。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作业中常常会出现勘探的结果和实际地质条件不吻合等风险,而施工单位忽视其支护工作,一旦出现此类风险,就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是发生安全事故。因此,施工阶段需全程监控整个挖掘作业,一旦出现实际地质条件与勘查结果不同时,及时做出应对措施。水利工程开挖过程中,当出现施工现场地质条件与勘探结果不相同时,会影响一系列客观以及开挖支护等主观风险。因此,开挖时必须遵循动态设计的原则。大坝填筑过程中,工程风险从安全风险向质量风险,表观向内部、显像转向隐蔽转变,且这些转向不可逆。因此,在大坝填筑,特别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必须严格且有效控制施工的质量风险,并且加强后期补救措施,确保施工的质量。

4.运行阶段的风险管理

水利水电工程运行阶段对其风险的管理主要是通过制定紧急预案,最大限度降低风险产生时造成的损失。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后期风险未得到相应的规避或控制,水利工程投入运行阶段,尤其是初期对其的保养和维护力度不够,会严重影响工程的运行。因此,要加大水利水电工程运行阶段的风险管理。水利工程运行阶段风险管理,首先应明确管理的主体,建立健全管理机制。水利工程风险关系到公共的安全,因此,必须建立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风险管理责任制度,逐一将风险责任制落实到各级政府,完善并明确责任追究体系。与此同时,水利工程运行过程中还应制定相应的风险应急预案,明确管理条例,完善风险等级制度,降低水利水电工程运行阶段风险,提升其运行的经济与社会效益。等级报告制度的建立,需明确报告的主体,以及操作的程序和时效;明确说明事故发生的地点、时间、原因以及危害程度等要素。应急预案的制定主要包括组织体系、应急保障、监督体系以及运行机制等,且制定时必须保证期完整性以及实用性。预防措施的制定需有针对性,且程序需具有可操作性,并确保运行时可行。

二、结语

第2篇:规避风险主要措施范文

关键字:水利水电工程科研设计阶段工程施工阶段风险因素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 TV5 文献标识码: A

众所周知,中国筑坝数量位居世界领先水平,截止目前已超出8.9万座。水库大坝的修建为国家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但存在风险隐患的水利水电工程却对沿线生态安全、基础设施安全及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此外,水利水电工程风险因素涉及到规划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及运行阶段,那么制定的风险措施必须具有针对性,其中工程规划阶段应偏重风险识别与规避;工程可研阶段应偏重风险分析与防范;工程施工阶段应偏重风险监测与控制;工程运行阶段应偏重风险管理与应急。

一、水利水电工程规划选址阶段的风险识别与规避

(一)风险识别

工程规划选址阶段的最大风险主要由巨型滑坡体及自活动断裂所致。工程规划选址一旦出现偏差,后期采取任何弥补措施皆无法转移或规避既定的风险,其中以活断层上方建坝为甚。例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福克河流域的奥本坝,该大坝因误建在活断层上方而被迫全面停工。

(二)风险规避措施

1.工程规划选址阶段必须采取必要的避让措施,此乃最大化规避或降低风险影响程度的必然要求。例如:汶川地震灾区的沙牌水电站及紫坪铺水电站与地表破裂带之间的距离分别为32km、8km,从而把水电站整体震损控制到最小程度。

2.工程规划选址阶段必须识别源自库岸滑坡的超标准洪水及源自库内巨型或大型滑坡的库中坝风险。例如:阿尔卑斯山区瓦伊昂河流域的瓦伊昂拱坝因托克山坡体下滑而全部损毁。

3.坝址尽量避开存有严重地质风险的河段,即工程规划坝址应远离活动断裂带及滑坡体。针对无法避开地质风险地段的坝址,尽量不要设置高坝大库,以免工程受到山体水文地质条件改变的影响,由此把风险损失及地质灾害发生的概率降至最低。例如:汶川地震灾区某两座小型水电站因唐家山堰塞湖而完全损毁。

二、水利水电工程可研阶段的风险分析与防范

(一)风险分析

可研阶段必须对工程存有的一切隐性与显性风险进行分析,同时对一切风险的级别做出评估,由此提高所选坝型及枢纽布置格局的合理性。研究证实,对工程可研阶段风险的分析可防范风险;对建筑物设计的优化可降低风险;对设计标准可靠性的把握可控制风险;对运行调度方式的编制可管理风险。由此可见,加强对工程可研阶段风险的分析可提高工程的整体抗风险能力。

(二)风险防范措施

1.就地质风险防范而言,挡水建筑物的布置必须综合考虑地质条件与地形条件的适应性,其中混凝土拱坝风险防范应偏重坝肩抗滑稳定问题;混凝土重力坝应偏重深层抗滑稳定问题;深厚覆盖层上当地材料坝应偏重地基渗透稳定问题及不均匀变形问题,同时必须重视坝基的防渗设计。

2.就洪水风险防范而言,水利水电工程应尽量选用混凝土坝,即通过坝身泄洪可有效防范工程结构布置风险。如果覆盖层深厚,最好选用当地材料坝,此时必须尽可能增强泄水工程的泄流能力,而工程结构布置必须考虑到泄洪消能区对挡水建筑设施的冲刷作用。

3.就地震等地质灾害风险防范而言,高山峡谷地区最好采用地下厂房布置方案,而进厂与上坝交通最好采用隧洞方案。此外,必须对地面建筑工程上方边坡工程的地质条件进行勘探分析,同时采取一系列防范措施,以免变形岩体及危岩体影响到建筑设施的安全。例如: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纳伦河流域的托克古尔水电站,因可研阶段未考虑河流两岸坝肩岩体卸荷对坝体的影响,致使原工程施工方案及总体布置方案无法通过审核,从而对工程施工进度(该工程最终耗时达17年)与工程施工成本的控制造成严重的影响。

三、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阶段的风险监测与控制

(一)风险监测

工程施工阶段偏重对风险的控制,而一系列控制措施的实施旨在保障工程施工安全与施工质量及控制工程施工进度与施工成本。工程施工阶段通常需全面落实设计阶段指明的一切风险防范措施,由此实现对风险的控制。众所周知,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控制是工程施工阶段必须重点把握的风险,但目前多数建设单位皆执行一套“重进度、轻质量与安全”的施工方案,此乃我国多数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阶段风险由主观意识及客观存在所致的重要原因。

(二)风险控制措施

1.工程开挖施工阶段,往往出现一系列源自可研勘测预测结果与实际地质条件不相符的客观风险及源自参建单位“重开挖、轻支护”的主观风险。由此可见,水利水电工程开挖阶段必须坚持“动态设计”原则,同时结合施工开挖的实际地质条件及安全监测资料,对工程设计方案进行动态调整。

2.大坝填筑或混凝土浇筑阶段,工程风险开始向质量风险、内部风险、隐蔽风险转化,且期间产生的风险具有很强的不可逆性。由此可见,如果大坝填筑阶段(以混凝土浇筑为甚)施工质量风险失控,则后期补强与运行期间处理工作皆难以正常开展。

四、水利水电工程运行阶段的风险管理与应急

(一)风险管理

如果工程施工阶段风险因素未被完全规避或控制,其必然会再次集中出现在水库大坝运行阶段(以大坝运行初期为甚)。据国际调查资料显示,全球接近1/2的溃坝案例发生在工程运行的前5年,接近1/3的溃坝案例发生在工程运行的第一年,其中工程施工阶段及投入运行的第二年也存在溃坝现象。此外,如果工程规划质量、设计质量、施工质量皆非常完美,但工程运行期间的保养与维护亦是必不可少的。

(二)风险应急预案

1.大坝风险管理要求必须明确责任的主体,即建立健全风险责任制。水利枢纽工程风险责任制的核心应为地方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即根据隶属关系,自下而上依次落实水库管理单位、水库主管部门、同级政府的责任人,同时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

2.大坝风险管理要求事先制定工程常见风险应急预案,同时建立健全风险等级报告制度,由此确保风险损失被降至最低。应急预案通常由运行机制、监督管理、组织体系、应急保障等部分组成。此外,报告制度必须明确事故的程序、主体与时限;阐明工程事故的具体地点、时间、原因、影响;针对事故基本情况制定并实施处理办法。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有效的风险管理往往能为工程质量与安全提供保障性措施;理想的风险管理要求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发生的一切风险因素,由此规避原本可能发生的风险因素,及减轻或转移已经发生的风险因素,进而为水利水电工程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由此可见,加强对水利水电工程风险管理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芬花.水利水电工程系统的风险评估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

[2]赵华.水利水电工程招投标阶段中的风险分析[J].电力学报,2008,04:348-349.

第3篇:规避风险主要措施范文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工程风险;风险应对措施

水利水电工程是改造大自然并充分利用大自然资源为人类造福的工程。但在水利水电工程开发过程中,存在着大量不确定的因素。因此,如何发现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风险,并有效的规避这些风险,成为了水利水电建设中的重要一环。

1.水利水电工程风险

发展性和积累性是水利水电工程风险的两种表现形式。若在工程规划、工程设计及施工阶段没有充分识别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并没有采取相应的规避、控制或者转移措施。那么,水利水电工程在运行阶段就会因一些外因引发而显现出来,不断发展放大,最终导致无法控制的重大事故和损失的出现。

水利水电工程风险同时兼具自然和社会的双重性。其风险管理集自然与社会因素于一体,需要在风险的识别、分析、评估、预测、决策、应对和控制等环节进行动态管理。本文就水利水电工程风险及应对思路进行一些简略的探讨。

2.影响水利水电工程的风险因素及对应处理措施

水利水电工程分为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阶段。在各个阶段,水利水电工程的风险设计各有侧重,而其对应的处理措施也各不相同:

2.1规划阶段,识别、避让风险

活动断裂及巨型滑坡体是水利水电工程选址阶段的最大风险。选址错误,如将大坝建在活断层上,到后期无论使用何种补救措施都无济于事。因此在选址时,采用避让措施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或者规避风险。此外,库岸滑坡可引起超标准洪水、库内大型或巨型滑坡可能形成库中坝。这些在选址时,都应有所注意。

正确的选址应该远离活动断裂,规避滑坡体。在无法避开的情况下,这些河段也不应设置高库大坝,避免对当地的山体水文地质条件的显著改变。

2.2设计阶段,分析、防范风险

在设计阶段要分析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并对其进行评估。依据分析和评估,选择适合的坝型及枢纽布置格局、优化建筑设计,对可能的风险进行防范。

防范地质风险:地质风险主要有以下两种,一为混凝土拱坝坝肩的抗滑稳定性,二为深厚覆盖层上当地材料坝坝基的不均匀变形和渗透。前者应注意深层抗滑稳定,后者则应该增强坝基防渗透的设计。另外,地形、地质条件的适应性是布置挡水建筑物是应优先考虑的问题。

防范洪水风险:混凝土坝应优先选择,利用坝身泄洪;如果覆盖层较深厚,则应选择当地材料坝,并增大泄水建筑物的泄水能力。

防范地震和由地震造成的地质灾害的风险:高山峡谷区,宜将厂房布置在地下,尽量采取通过隧道的方式上坝及进厂。同时要积极分析地面建筑上部边坡的地质条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危岩体或变形岩体对水坝的危害。

提高建筑物或者其地基的设计指标或标准可以有效的控制或规避因有限地质资料引发的不确定风险。有关资料表明,在重力坝事故中因地基失衡而诱发的占34%,拱坝中则为37%,当地材料坝中则为30%。因坝基出现的风险具有隐蔽性强,后期补救困难两大特点。因此,坝基的设计除了需要跟建筑物一样的可靠度标准,还对耐久性有着高标准。

风险评估应该由专业人士负责,特别是针对主要建筑和设施设备的风险评估。风险评估的结论往往是在人为假定或理想条件下进行模拟实验的结论。如果计算采用的参数、模型或评判标准不同,最后得到的结果也就大相径庭。因此对于试验结果,不应该盲信,更不应该直接引用。必须结合类似的工程案例加以比较参照,在此基础上分析判断,最终合理采用。

主要建筑在设计上,只关注整体的安全是不可取的,设计者更应该将目光放到局部风险可控上。以挡水建筑物的孔、洞等关键部位的设计为例,整体的安全设计是必要的,但同时也应考虑到局部的应力和变形。努力降低因应力超标而引起的开裂或变形过大导致的畸形运转的风险。

若临时建筑要改建成永久建筑,其风险也必须经由充分论证,包括其改建的方案、措施、施工的方式方法以及其施工的时间。同时对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及新材料的使用也应引起高度重视。没有实践的新事物,可能存在未知的风险,对这一点,我们应该有充分的认识。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弃用不用新事物。我们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积极使用新生物体。但是,在积极使用的时候,我们更应该学会稳妥。

2.3施工阶段,监测、控制风险

风险控制是施工阶段应对风险的主要任务,它的目的是既保证工程安全、质量优异,缩短工期,又使工程造价相对节约。设计之初提出的可能性风险及其应对措施应在施工阶段得意落实,并凭此进行风险控制。然而在施工过程,各施工单位往往以进度为重,忽视了安全和质量,从而引发了风险。

工程开始挖掘的时候,可能存在实际挖掘地的地质条件与设计阶段地质勘探测量结果不一致的风险。同时也存在,参与建设的单位只重挖掘轻视支护的风险。因此,在开挖阶段,施工单位应该遵守动态设计原则,以挖掘地新的地质条件,或依据安全监察的资料,进行动态调整和设计。

当工程进入混凝土浇筑或大坝填筑阶段时,工程的风险类型由安全风险转变成了质量风险。由外转向了内,由表象转为了里像。而此过程不可逆。因而,在填筑阶段,施工质量风险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控制,那么后期补救起来就很困难,运行阶段处理难度就更大了。

2.4运行阶段,风险管理、制定应急预案,减少损失

若是建设末期未能有效彻底的控制和规避风险因素,在水坝运行期,特别是初期,问题将会大量涌现。即便是前期规划合理合据,设计无懈可击,工程质量优异的水利水电工程,在后期运行中依旧需要维护和保养。水利水电工程的风险管理贯穿着这个工程运行阶段。

工程的风险管理应该明确责任主体,并建立健全风险责任制。同时风险管理也应该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建立风险等级报告体系,首先在制度上降低和规避风险。应急预案应包括组织体系,使用机制,使用保证及监管条例等内容。其注重点应放在实用性上。

3.结束语

水利水电工程风险同时兼具自然和社会的双重性。它客观、普遍存在的。但是只要我们采用适当的措施方法,在规划阶段,识别、避让风险;在设计阶段,分析、防范风险;在施工阶段,监测、控制风险;在运行阶段,风险管理、制定应急预案,我们就能够防范甚至规避风险的发生,降低因风险产生的损失。

【参考文献】

第4篇:规避风险主要措施范文

【关键词】海外工程合同;规避策略;风险识别;风险转移

1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深入贯彻“走出去”这一方针政策,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包括签订双边投资保护协定、双边税收协定等,清除对外投资障碍,为企业开展跨国经营提供便利。对于资金问题,国家财政部和商务部还专门安排专项资金,重点投资于合作过程中发生的前期费用、海外投资保险费用、项目贷款等方面。虽然国家在政策、经济上都给予帮助,但由于海外承包工程周转周期长,短则几年,长则数十年,导致海外施工过程中受到各种不利因素的干扰,甚至会造成停工、赔款等现象的发生,因此在合同洽谈商议时必须加强风险意识,积极寻找规避风险的策略。

2海外工程合同管理中的市场风险

海外工程的承包第一项是找好合作伙伴,洽谈相应事项,在实现各自的利益最大化中寻求平衡,商定后签订合同。因签约双方互不了解,所以合同签订与执行在整个海外投资项目中存在极大市场风险。例如有的国家或地区建筑市场发展相当迅速,工程数量较多,但材料供应速度却跟不上工程敲定速度,市场上就会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又如材料供应商故意延期供货,且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随意篡改合同内容,提出一些新要求;还有一类是建筑市场本身就很混乱,承包制度不规范,存在不正当的竞争行为。上述两种情况是较为普遍的现象,产生两种状况造成工期延误和成本提高,导致国外建筑市场发展参差不齐。在整个海外工程管理合同中还体现在因为政治、经济、文化差异等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的不同程度的市场风险,因此要加强对合同的管理,提前预测市场风险,做好积极应对合同签订以及各项准备措施。在确保利益的基础上,工程结束后立即确认有无付款,要保证对方及时付款。经过多年的经验总结,海外工程最常见的市场风险包括市场价格变化促使新技术改革的风险、汇率及利率风险、承包商不严格执行合同导致市场混乱风险等[1]。而规避风险的最好办法就是识别市场风险,近几年较为流行的识别方法有核查法(核查表等)、调查法(文献、访谈、德尔菲法等)、图解法(故障书流程图法)等。针对海外市场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识别方法,与其他方法并用,把调查结果整理出来,目的是保障自身利益。

3海外工程合同风险分析

海外工程合同风险主要包含两个大方面:主观性风险和客观性风险,下面分别就两大类风险进行阐述。

3.1主观性风险

主观性风险即人为引发的风险。主观性风险一旦发生,施工方可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控制和管理。主观风险主要包括投标、变更、管理等风险。投标风险就是指在工程筹备阶段,国内企业由于资金、技术、管理上的不完善以及国际化水平低等导致在投标过程中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缺乏竞争实力;变更风险则体现在地质环境、设计变更、工程量变更等方面。如果内容超出合同范围而导致合同变更,那么必须事先做好准备,比如书面证据,以防索赔时有理有据。国内大部分企业管理体制不完善,在合同谈判及签订的过程中对一些专有名词以及谈判、履行等无法做出科学的认识,对合同中的不明确的地方就会选择性忽视。再比如承包商不按规矩执行合同上的条款执行,导致了潜在风险的产生,这就是所谓的管理风险。

3.2客观风险

客观风险分为三个部分:自然风险、经济风险、政治风险。

3.2.1自然风险

在海外工程项目中,投标前多数承包商极少对项目进行实地考察,本能进行主观臆测,其主要原因是每个地区地质条件及自然环境都存在差异,没有专业人员进行实地考察,很难分辨出环境的复杂性;同时海外工程项目业主一般情况下只提供不多的资料给承包商,无法保证资料的准确性。以上两种情况导致在现场施工时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去勘测、清扫现场,所以多出来的费用在结算的时候往往都会产生争议。

3.2.2经济风险

经济风险主要包括汇率变化和通货膨胀。汇率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通常稳定性较差,变化频率高,而我国多数企业工程项目目标基本上都是发展中国家,因此经济风险比较大;另一方面由于通货膨胀的不断恶化,物价上涨飞快,货币也越来越不值钱,导致业主国投资环境恶化,承包商的施工环境也相应地朝着恶化方向发展。

3.2.3政治风险

政治风险分三个层面:社会风险、法律风险、国家风险。不同的国家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政治环境、价值观都各不相同,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海外工程的施工进度。且法律有不同法系,这些法系在形式、术语、理论等应用上都不尽相同,因此合同的签订也存在较大争议。从国家层面来说,国家站在征收纳税、为民谋利的角度上把部分私有财产变为公共财产。

4海外工程合同管理中市场风险的规避策略

4.1加强风险评估

前面已经提到几种较为普遍的评估方法,利用这些方法对项目中存在的市场风险的发生概率进行预测,评估影响程度,可从两个方面制定合理完善的管理措施:评估各种风险的相对大小,寻找管理重点;评估总体风险的大小,统一制定完善的规避措施。在海外工程项目管理中,风险评估这一块,利用AHP、统计概率等方法评估风险,计算每种风险的绝对数量,比较期望值,看看期望值落在哪个区域,最后界定出风险级别,再采取适当措施规避风险。

4.2制定完善的风险应对措施

4.2.1风险转移

在签订合同的时候,应当要求与承包商一起全面分析合同,找出风险源头,然后进行风险分摊。有的风险不可预测,那最好采用风险转移的方法,通过非保险转移方式,将一部分风险转移给施工当事人。如果是工期超过一年的合同,在不能签订固定总价合同的情况下,努力争取签订一个可调价合同。而承包商则可以采用分包的方式,把工程分包出去,再把风险最高的部分转移给分包商。还有一种方式就是通过保险转移的方式,购买保险,把部分风险转移到保险公司,做到合理降低风险[2]。

4.2.2加强损失控制

如果风险不可避免,那么一定要采取补救措施,加强对损失的控制,有效降低风险带来的影响。由于汇率的不稳定性,风险往往不可控制,因此在风险变成事实前,应该通过金融行业对外汇风险加以套期保值、多国货币组合贷款、提前或延期支付等方式把损失降到最低。对工程管理而言,规避风险的最重要一点就是加强管理,提高施工方管理员的管理水平,做好施工资料的完善与归档工作,同时制定完善周密的损失控制计划,如预防、灾难、应急计划等,利用一切方式将损失降到最低。

第5篇:规避风险主要措施范文

【论文摘 要】目前,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普及使一些传统的文件载体不断消失,而计算机办公自动化正逐渐被很多企业推广运用。办公自动化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信息档案的建立,这种记录信息的手段对企业来说更加方便和快捷,避免了传统的纸张档案的弊端。但是有利必有弊,计算机自身也存在着一些缺陷,导致企业在使用信息档案这一手段时也存在一些弊端,针对这个问题,企业在运用此技术时一点要做好风险的防范措施,力求使风险降到最低。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的风险控制方法进行了探讨。

目前,人们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必须的工具的就是电子计算机,其具有多种多样的功能,这为企业的办公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使企业办公变得更加方便快捷。而在信息技术时代,最新的档案方式就是电子信息档案,它对企业在高科技方面的创新发展意义重大。但是根据具体情况来看,电子信息档案并不全是优化,它也有自己的不足,比如与传统的纸张档案相比,具有更大的风险性,如果没有积极制定防范风险的措施,那么很容易导致企业的数据被盗,所以,企业在使用信息档案时一定要注意信息的安全性,积极主动的制定一些避免风险的措施,以使信息资源更加安全。

一、避免风险的措施

提前预防,在风险还没有出现的时候就进行遏制是规避风险最有效的方式,也是最经济的方式,对于电子档案来说,应该以其自身的潜在缺陷为根据来实施控制管理,来保证内部信息的安全可靠,主要措施有:

1.积极引进最新技术。计算机在工作过程中要同时结合多种措施,而规避风险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引进新的技术,新技术对可以使电子信息档案更加安全可靠。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设置密码,这是现代操作系统最常运用的方式,在对电子信息档案实施密码设置后,要积极的训练一些计算机技术人员来实施管理控制,避免信息资源被一些外界因素干扰。

2.制定一些制度。为了保证信息资源的安全性,那么必要的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企业要主动制定一些有针对性的制度来进行预防,也可以根据需要授权档案管理人员自己制定制度,例如:可以规定只有管理人员才能进行相关的系统操控,而无关的人员没有权利操作系统等。

3.及时消除风险。为了确保信息档案数据的安全性,及时消除潜在的风险是非常重要的,在计算机维修期内,企业尤其要注意随时可能存在的风险,主动采取应对措施。因为计算机网络的的复杂性,使得控制风险工作也极其的不容易,不过,只要及时且做到全面看待问题,那么就可以把问题解决掉。比如,对于那种对计算机激进主义异常敏感的机构来说,为了应对潜在的危险,那么采取一定的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4.及时进行预防和保护。为了消除危险电子信息档案的因素,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措施就是安全防护,其可以有效的避免信息数据受到外界因素的破坏,保证信息的安全可靠。

转贴于

二、缓解风险的措施

电子信息档案在遭到外界的干扰后,为了把危险降到最小,就需要管理人员尽最大的努力把危险掌控在一定的范围内,那么管理人员应该怎么做才能使风险得到缓解?目前,许多企业开始利用风险转移的策略进行缓解,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的风险缓解就是通过制定实施应变计划、灾难恢复计划、电子信息档案相关资产重新布置等手段来减小电子信息档案及相关资产价值本身或风险的后果或影响。常见的风险缓解方法包括:事前措施、事后措施。前者是指在损失发生前为减少损失程度执行的方案;后者是在损失发生后为减少损失执行的方法。需要强调的是,在进行电子信息档案的管理时如果发生危险,那么不管是什么情况,企业都要积极主动的进行及时的处理,这才是最为关键的。

三、分散风险的措施

在电子信息档案管理中,还有一种经常使用的规避风险的措施就是转移策略,所谓转移策略实质上是一种风险的分散,即把风险转到其他的地方,以此来把已经存在的风险降到最低,一般而言,能够从多个角度对风险转移的方法实施修正,如:修改配置模式、购买保险、外包给其他机构、或者与提供商签署服务合同等等。经过这样的处理之后,我们可以把复杂的风险问题进行简化,再对原先实施的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策略优化改进,创造更加先进的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系统。此外,还可以与网络供应商互相协调,让供应商的安全服务符合电子信息档案的使用需要。另外,还要强调的是,外包同样隐含着风险,如果外包人员不符合合同的标准,那么后果会很严重。所以为了预防人为因素给企业造成损失,那么那些使用电子信息档案的人员要做的就是一定要严格遵守操作标准。

四、评估风险的措施

当风险来临后,企业最需要做的就是积极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为了把风险造成的影响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还要积极与其他措施相结合使用。风险评估的目的是为了能够使预防计划更加科学合理,在对电子信息档案实施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探究引起风险的因素以及其带来的后果。需要实施分析评估的基本内容是:发生危险的概率,危险带来的后果有多大,危险的成本探析,有哪些合适的控制防范办法等等。此外,企业管理者要树立风险观念,积极主动的制定一套体系完善的针对多种风险的预防计划。需要强调一点,如果机构中每个已被识别的弱点通过承认得以控制,这说明企业在安全防范工作中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企业防范风险的最大弊端在于,许多经营管理者错误地认为电子信息档案无危险性,在使用档案资料时未采取针对性的安全管理方案,这对于电子信息档案带来了诸多不便。而对于档案管理人员来说,其在管理期间要控制好各个环节的工作,这对于档案管理是极为重点的。在进行评估中,为了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性,档案管理人员就必须要非常警觉,对于潜在的风险能够及时发现,并把其扼杀在萌芽状态,对于已经发生的风险要积极采取措施,力求使风险造成的损失最小。

简而言之,管理者或管理部门在对电子信息档案管理时,一定要有这样的意识,即电子文件的风险不是主观的,而是客观存在的,这种风险不是确定的,而是不确定的,而且还可能带来很大的危险,所以一定要有对风险的警觉度,把预防风险看做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制定风险防范办法,使电子信息档案的管理水平得以提高,这对于有效规避风险和降低损失有重要的意义。

参 考 文 献

[1]冯惠玲.论电子文件的风险管理[J].档案学通讯.2005(3):8~11

[2]王兆新,裘洁.浅议电子文件信息的安全与保密[J].浙江档案.2004(1):36~37

[3]邹生.开放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安全问题[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04(4):28~29

第6篇:规避风险主要措施范文

关键词:建设工程 风险对策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建设工程项目由于工期长,投资大,参与主体多,组织关系复杂,在实施过程中不确定性因素很多。建筑工程项目风险应对策略多种多样,本文从风险防范、风险控制、风险自留、风险利用和后备措施五个方面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建筑工程项目风险防范

建筑工程项目风险防范就是事先提高建筑工程项目防御风险的能力。通过对以往类似项目的经验和对项目风险事件的把握,事先从制度、管理、组织等方面,提高项目防御风险的能力。

(一)风险防范的手段

风险预防通常采用有形的手段和无形的手段。

l.有形的手段:如技术法。

2.无形的手段:如程序法。

二、建筑工程项目风险控制

建筑工程项目风险控制是采取各种技术和方法以减少项目风险发生的频率同时降低项目风险损失的严重性。

(一)风险回避

指当项目风险潜在威胁发生的可能性太大、不利后果也太严重又无其他策略可应对,主动放弃项目或改变项目目标与行动方案,从而规避风险的一种策略。

考虑采取此种方法的情况

某风险所致的损失频率和损失幅度都相当高

应用其他风险管理方法的成本超过了其产生的效益

采用这种控制方法的时机

项目决策阶段

采用这种控制方法的利弊

项目管理者回避了风险,避免了承担风险造成的损失

也使项目管理者失去了可能从风险中获取赢利的机会

(二)风险损失控制

损失回避试图在项目系统内割断入和物与危险的联系,消除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常用回避形式有两种:一、完全拒绝承担风险。二、抛弃早先承担的风险。对损失控制的分析方法有:1.根据控制目的,损失控制可以分为损失预防和损失减轻两种。前者以降低损失频率为目的,后者以缩小损失幅度为目的;2.根据措施的性质,损失控制又可分为工程物理法和人们行为法。前者以消除风险的物理性质为控制着眼点。

(三) 风险分散

风险分散是指通过增加风险的单位以减轻总体风险的压力,共同分摊集体风险,从而减轻风险的可能后果。常用于承包工程中的采购和分包,如:企业内部扩张,增设实体以分散风险;企业兼并从而加大风险承受能力;多揽项目、广种博收可避免单一项目上的过大风险;承包工程付款采用多种货币组合;工程联合承包。

(四) 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是指承包商不能规避风险,风险转移到了其它学科来承担,是指转换风险。风险转移一般指的分包商和保险机构。风险转移的风险金额大或中等风险事件。

1.非保险风险转移

非保险转移的主要形式是通过合同,很大一部分项目风险,一些分包商和供应商的生产要素,如业主,承包商,承包商的分包商,供应商的供应商总。非保险转移主要有:担保合同,租赁合同,合同,转包,不承担任何责任合同,合资,股份制等。

2.保险风险转移

购买保险是另一个主要手段转移风险,保险合同,承包商将面临的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承担。

三、建筑工程项目风险自留

风险自留又称风险自担,就是由企业或项目组织自己承担风险事件所致损失的措施。

风险自留的原因:1.估计风险损失不大;2.费用低于购买保险的支出,作为经营费用的一部分;3.没有预测到风险的存在,被动自留。

从风险主体的承担意愿出发,风险自留又可分成两大类。

1.主动风险自留。对某些风险,在识别风险及其损失,并权衡了其他风险处置技术后,主动决定自己承担风险损失的全部或部分,并适当安排一定的财力准备。

2.被动风险自留。是指没有充分识别风险及其损失的最坏后果,没有考虑到其他处置风险措施的条件下,不得已由自己承担损失后果的处置风险的方法。

对风险自留可采取的具体措施有:

1.将损失计入当前发生的费用;

2.建立内部风险基金;

3.建立外部风险基金;

4.借入资金。

四、风险利用

正如之前所提到的,风险有两种:一种是纯粹的风险,这种风险可以引起或导致任何损失,另一种是投机风险,有可能造成的损失,也有可能获利的机会。风险利用仅针对投机风险,指利用投机风险提供的可能机会谋利。投机风险是指投机风险和利益的人,可以使用的风险。我们所谈论的投机,不是不择手段寻求利益,但要充分利用的机会来谋取利益。

(一)风险利用的可能性

1.风险的两重性;

2.风险的可变性;

3.风险可能成为索赔的合法动因。

(二)如何利用风险

1.首先要分析风险利用的可能性及其价值;

2.其次,要计算利用风险的代价,并评估自己的承受能力;

3.然后,制订策略和实施步骤。

4.密切关注风险因素的变化,及时因势利导。

因此,在考虑使用一个投机风险,首先应该分析其利用的可能性和增值的可能性,和使用的风险成本,风险评估自我能力,在此基础上,积极地把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从而成为利润的源泉。

五、后备措施

确定风险规避对策后,必须考虑后备措施,一旦项目实际进展与计划不同,可采取后备措施,以确保项目实现预定的目标。工程项目后备措施主要有三个方面:

1.费用后备措施

主要表现在预算应列入单独预算计费,准备的资金主要用于项目统计的准确性,弥补错误,遗漏和其他不确定性。

2.进度后备措施

对于项目进度方面的不确定因素,项目各有关方一般不希望以延长时间的方式来解决。

3.技术后备措施

技术后备措施专门用于应付项目技术风险,它是一段预先准备好了的时间或一笔资金。当没有出现预期的情况下,需要采取补救措施,将利用这笔资金或时间。

总结做为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的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是衡量项目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甚至决定着工程项目是否成功,对项目风险进行有效地识别、分析、评价和控制对项目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系统的梳理和探讨建设工程项目风险对策,总结出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主要风险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具体的控制对策,希望能对管理和控制类似工程的风险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参考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基于模糊灰色理论的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学位论文]胡春兰,2010年,长沙理工大学

【2】工程项目投资风险度量研究,[学位论文]郭庆军,2007年 西安工业大学

【3】刍议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风险防范,《科技信息(科技教育版)》,2006年,张轶群运用项目风险管理系统模型进行项目风险管理

第7篇:规避风险主要措施范文

【关键词】变电站;安装;风险;措施

一、背景及意义

风险是由不确定性因素产生的,任何项目都有其限定条件(约束性),它包括投入要素(人、材、物等)方面的约束,技术的约束,时间的约束,质量的约束,外部条件的约束,政策法规的约束,机制的约束,环境保护的约束等等。这些复杂的因素,导致工程建设项目实际发生的后果与人们预期后果的会产生某种程度的背离。因此,对工程建设项目进行风险因素分析是必然的要求。

工程项目风险是指在工程项目目标规定的条件下,该目标不能实现的可能性或者遭受发生损失的危害。工程项目的风险有许多方面,总的说来,它是预期结果和实际情况之间的相对变化。工程项目的一次性使其不确定性要比其它一些经济活动大,因而其风险的可预测性就也就差很多。工程项目的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风险。风险大多数随着项目的进展而变化,不确定性也随之减少。最大的不确定性存在于项目的早期,因此为减少损失而在早期阶段主动付出必要的代价要比拖到后期阶段才迫不得已采取措施好得多。

然而,在进行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管理之前,必须对其风险源进行分析,确定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情况,采取措施对其进行规避或者将损失降到最小。本文通过对35KV变电站项目安装工程进行实地调研,结合相关理论研究,对其变电站项目安装工程风险因素进行分析,为实际工程提供借鉴参考。

二、变电站风险源分析及预防措施

35kV变电站安装包括2台变压器安装,高、低压开关柜安装,直流屏信号屏安装,母线安装,绝缘管与穿墙套管安装,室外避雷针制作安装,接地系统安装等。根据实际调研可以发现,变电站项目安装工程的主要风险存在于施工准备、接地网敷设、构支架安装、母线安装、设备安装、电缆敷设和电气调试及高压试验七个方面。

(一)施工准备风险源分析及预防措施

在施工准备阶段主要的风险是由工程未按规定程序施工、临时建筑未经设计及整体规划和作业环境比较恶劣带来的。因此,在施工准备阶段,进入场地前,必须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措施,办理开工手续;临时建筑工程需经总体设计规划,合理布置,符合《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作规定(试行)》的要求;变电所施工前要彻底平整场地,道路硬化,设有安全通道,生活区要装设足够的照明,现场坑道、沟道等要设围栏,室内施工前要将孔、洞封好,并设置警示标志。

(二)接地网敷设分析及预防措施

在接地网敷设阶段,主要是由于土石开挖、焊接及敷设过程中的意外情况及事故带来的风险,例如锹、镐伤人,大锤头脱落伤人,感应电伤害,接地带、接地钢筋留,甩头处伤人等。因此,在接地网敷设过程中,接地开沟要有专人负责,检查好工具情况;接地带、接地极焊接要由专业焊工作业,作业时必须穿绝缘胶鞋戴电焊手套,穿焊接作业防护服,接地沟潮湿处要垫干燥木板,焊接点处要清除残土,保持足够的作业空间;尽量少留甩头,并留甩头处做平整处理。

(三)构支架安装分析及预防措施

在构支架安装过程中,风险主要由于搬运货物过程、焊接、起吊、安装和接地过程中的不安程序进行或者意外情况带来,例如搬运过程挤压手脚、焊接不牢固、横梁不稳、安装过程高空作业人员出现意外等情况。因此,在这一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程序和安装要求,按步骤进行操作,同时还要加强危险操作员工的防护措施。

(四)母线安装分析及预防措施

在母线安装过程中,主要的风险是由于母线不达标、三种母线(软母线、硬母线和封闭母线)安装步骤不正确带来的。因此,在母线安装之前,就需要对母线进行检查,其表面应光洁平整不应有裂纹、折皱、夹杂物及变形和扭曲现象;在安装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母线安装要求,各种金属构件的安装螺孔不应采用气焊割孔或电焊吹孔;同时,还要注意规避高空坠落、起重伤害等意外情况。

(五)设备安装分析及预防措施

在设备安装过程中,主要的风险产生于主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二次设备和蓄电池安装过程,由于其不正确安装、设备不合格及意外伤害带来的风险。因此,在设备安装之前,需要对设备进行合格检验;同时,要严格按照安装程序进行安装,清理周围场区,注意员工防护措施。

(六)电缆敷设分析及预防措施

电缆敷设过程中的风险主要是由于沟槽开挖不到位、未设置防护栏、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没有及时处理和安全监护缺失造成的。因此,在电缆敷设过程中,需要保证开挖深度并进行支撑,同时设置防护栏,且进行绑扎牢固;在暴雨、大雪等天气后,要对支撑措施进行复查,并在电缆敷设前对电缆沟道通畅情况、支架牢固性等进行安全监察,发现情况及时处理。

(七)电气调试及高压试验分析及预防措施

这一过程的主要风险来自于电缆绝缘层老化、高压试验不设置安全围栏、引线过长等带来的触电风险和施工过程中的意外和其他伤害带来的风险。因此,在调试和试验之前,要对设备是否漏电再进行一次检验,同时检查设备安装是否正常,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绝缘保护,加强监护措施,在可能漏电地方设置安全防护栏。

三、结论

本文从施工准备、接地网敷设、构支架安装、母线安装、设备安装、电缆敷设和电气调试及高压试验七个方面对变电站项目安装工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源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这样的分析有降低或规避安装工程风险,并减少意外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从预防措施可以看出,在安装过程中,按照安装要求和正确的安装顺序,并加强监督防护措施,是能够有效地规避风险的。

参考文献:

[1]李双桂.EPC模式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2009.

[2]路石俊.内蒙古500KV变电站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研究[D].2010.

[3]包博,王婉婷.220kV变电站传统运行方式风险点分析及改进措施[J].电气应用,2013,(05):60-62.

第8篇:规避风险主要措施范文

关键词:消防设施 风险 控制 管理

Abstract: The author on the daily work of product testing of fire-fighting facilities at risk, as well as guidance on risk management and control, coordinating role of the discourse.

Keywords: fire-fighting facilities, risk, control and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998.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风险是指不确定性对目标的影响。风险管理是指导和控制某一组织与风险相关问题的协调活动。风险规避是决定不陷入风险,或者从风险状态中撤离的行为。风险规避是一种主动行为,但放弃风险同时也意味着收益的丧失。

所有类型、规模的组织都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内部和外部的、使组织不能确定是否及何时实现其目标的因素和影响,组织的所有活动都涉及风险。消防设施检测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对客户需求的识别、评审和承诺;二是实施检测方法的科学可靠性;三是检测后的有效可追塑性。消防设施检测的风险首先是与客户的接洽交谈,对客户需求信息的完整收集、汇总、分析和处理,讲求及时、完整、真实性,不同行业、规模的客户,其要求就不一样,故组织在与客户签订合约前,必须清楚了解客户的全部需求,并确保组织能一一满足客户所需;其次就是组织在开展消防设施检测时所使用的方法、标准和依据,由于消防设施检测的特殊性,安全是它的唯一标准和最终目标,这样就不容许出现一丝一毫的漏检或错判,正如前不久,同行竞争对手打出的所谓“全检”就是最好的例证,专业、科学的消防设施检测工作要求组织必须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人员队伍、高尖端的检测手段和一套完善、科学高效的检测方法,任何随意性、不科学的检测都必然存在着极大的风险。消防设施随着科技进步在不断的更新换代,新的设施与旧的设施能否很好的配套结合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许多新设施安装后由于未能很好的解决与原设施的结合调试问题,结果反倒是整个系统陷于瘫痪。在现场检查中遇到设备更新时,尤其要重点关注这方面的问题;再次就是组织实施消防设施检测结果的收集、归档管理,要求检测的过程形成记录,并且是完整、真实和规范的,必然得经得起事后的调查、考证,具有可追溯性,以防组织检测过的消防设施项目一旦发生火灾事故时不能跟查。

消防设施是指建(构)筑物内设置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火栓系统等用于防范和扑救建(构)筑物火灾的设备设施的总称。消防设施是保证建筑物消防安全和人员疏散安全的重要设施,是现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消防设施检测是指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及消防工程规范的要求,采用科学方法,利用先进的设备仪器对建(构)筑物消防设施进行系统、全面的检测,检测发现工程中存在隐患和不符合,向建设方及时提出整改要求,并为消防管理监督机构进行消防工程验收提供法定检测依据的活动。我国的城市建筑中,消防设施在产品质量和安装质量以及维修管理上,存在着严重的缺欠和隐患。近期我省一些城市的调查结果,让人触目惊心,消防设施完好率不足百分之二十五,尤其是自动报警系统,问题尤为突出。要知道,消防设施不能有效的工作,等于建(构)筑物不设防,本身就是重大火灾隐患。我们必须对此要有深刻认识,万万不可等闲视之。消防设施是一个非常高风险的行业,所有参与者都必须要有清楚和清醒的认识,绝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和分心。消防工作搞不好,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繁荣,确实是关系到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大问题。

对解决消防设施检测潜在风险,可从风险措施内容、风险措施选择、风险措施计划等予以考虑:

消防设施检测风险规避管理措施可包括

通过决定不开展或停止产生风险的活动来规避风险;

为寻求机会,接受或提高风险;

消除风险源;

改变可能性;

改变后果;

与另一方或多方共担风险(包括合约);

通过有事实依据的决策保留风险。

消防设施检测风险规避管理措施选择需考虑的方面

法律、法规、社会责任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

风险应对措施的实施成本与收益(有些风险可能需要组织考虑采用经济上看起来不合理的风险应对决策,例如可能带来严重的负面结果但发生可能性低的风险事件);

选择几种应对措施,将其单独或组合使用;

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和价值观、对风险的认知和承受度以及对某一风险应对措施的偏好。

制定和实施消防设施检测风险处理计划

计划中应包括以下信息

a)预期的收益;

b)职效指标及其考核方法;

c)风险管理责任人及实施风险应对措施的人员安排;

d)风险应对措施涉及的具体业务和管理活动;

e)选择多种可能的风险应对措施时,实施风险应对措施的优点次序;

f)报告和监督、检查的需求;

g)资源需求,包括应急机制的资源需求;

h)执行时间表等。

2、风险应对计划要求与组织的管理过程整合

风险处理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失灵或无效。因此,要把监督作为风险应对措施的实施计划的有机组成部分,以保证应对措施持续有效。

风险处理方案可能引起次生风险,对次生风险也需要评估、应对、监督和检查。在原有的风险应对计划中要加入这些次生风险的内容,而不应将其作为新风险而独立对待。为此需要识别并检查原有风险与次生风险之间的关系。当影响到组织内其他领域的风险或影响到其他利益相关者时,要评估这些影响,并与有关利益相关者沟通,必要时调整。决策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应当清楚在采取风险处理方案后的剩余风险的性质和程度。

第9篇:规避风险主要措施范文

该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丙烯酸及酯生产装置、辅助生产设施和公用工程。采用引进丙烯酸技术,配套国产化丙烯酸技术,装置每年生产14万吨丙烯酸以及16万吨丙烯酸及酯。根据项目建设工程全过程的周期性特点,本文将要研究的对象分为四个阶段,即决策阶段、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对各阶段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风险控制研究。

2项目安全风险控制

2.1决策阶段的风险控制

决策阶段风险事故还没有发生,因此要制定安全有效的措施控制潜在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1风险规避

对工程项目而言风险规避主要是通过变更项目的一些计划,消除原有计划中存在的风险因素或那些能产生风险的条件,从而达到保护项目正常进行避免遭到风险因素影响。在丙烯酸工程项目决策阶段通常是通过直接消除导致事故的风险因素和设置一定的保护应急措施来规避事件发生后的可能损失。

2.1.2风险减轻与转移

风险减轻是通过在风险事故发生前采取一定的有效措施减小风险事故发生概率的大小或者在风险事故发生之后通过一定的保护应急措施减小事故的损害程度,把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和事故后果减小到可接受的范围。

2.1.3分散控制措施

在丙烯酸及酯工程项目决策阶段,风险分散主要是通过增加承担风险的单位来减轻总体风险的措施。

2.2施工准备阶段的风险控制

项目施工准备阶段的风险主要包括建厂选址风险和工程设计方案以及合同拟定等方面风险。因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风险控制:

2.2.1对丙烯酸及酯项目的技术、设备、工程方案严格审查,防止出现缺陷而导致工程变更或是施工索赔,使得投资增加以及工程造价难以掌控;

2.2.2明确招标范围,避免导致承包商投标报价不准等引发的合同争议;认真审查该项目工程清单编制避免出现遗项、错项而引起承包商索赔或者提高报价;

2.2.3认真拟定合同,明确合同款项权责利,以防止出现合同纠纷,或者过多地将风险转移至承包商,造成承包商履行合同不力。

2.3施工阶段的风险控制

风险管理的目的并不是完全的消除风险,只能够从项目实施过程中制定一些风险应对方案尽量减小风险的损失。在丙烯酸及酯工程项目施工阶段风险控制要结合施工安全控制、质量控制、工程技术控制。

2.3.1施工安全控制。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安全直接影响着施工的进度和成本,所以安全控制显得极为重要,主要包括对施工人员的教育培训、保证现场安全防护措施的完整性、确保劳保用品的正确使用等。

2.3.2质量控制。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就是通过作业技术和活动来达到质量要求。为了有效的进行质量控制、监控和检查,对工程项目的一些要求要转换为定性和定量的指标。

2.3.3工程建设技术和进度控制

通过对以往的类似的工程项目研究来看,工程进度和建设是项目重点控制的风险因素。因此为了保证工程项目顺利的完成就要加大对工程建设技术和进度的控制。

2.4竣工验收阶段的风险控制

丙烯酸及酯工程项目的验收竣工是投资由建设转入生产、使用和运营的标志,是全面考核和检查建设工作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这一阶段的准确风险评价和采取的防控措施直接影响后期工作的顺利进行。通常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控制:

2.4.1工程竣工验收管理。由于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一些整改措施落实不到位,整改计划执行不利等造成的项目本身存在的缺陷,从而导致项目不能达到竣工验收条件而引起的风险,因此应该加强合同的执行情况的预验收,并及时进行整改完善,来减小工程竣工验收的风险。

2.4.2工程竣工资料管理。建立资料收集、归档岗位责任制,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对有关资料进行管理,按照资料归档要求对第三方的资料进行确认审核,从而避免不必要的纷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