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西方教育差异的总结范文

中西方教育差异的总结精选(九篇)

中西方教育差异的总结

第1篇:中西方教育差异的总结范文

关键词:一带一路;内陆节点城市;职业教育;差异化

作者简介:胡茂波(1975-),男,湖北鹤峰人,湖北工业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与管理;谢丽丽(1992-),女,湖北十堰人,湖北工业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01-0028-04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被简称为“一带一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既是中国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需要,也是加强和亚欧非及世界各国互利合作的需要。2015年3月,国务院、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和行动》(后简称“一带一路”愿景),规划十个城市为“一带一路”的内陆节点城市。根据地域分布,其将十个节点城市分为,中部地区节点城市:郑州、武汉、长沙、南昌、合肥;西北地区节点城市:西安、兰州、西宁;西南地区节点城市:重庆、成都。“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为内陆节点城市的职业教育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2015年出台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教职成[2015]9号)提出,职业教育要配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助力优质产能走出去。本文以“一带一路”建设战略为背景,分析其内陆节点城市职业教育发展差异化的动因、内涵、目标及路径。

一、“一带一路”内陆节点城市职业教育差异化发展的动因

(一)“一带一路”内陆节点城市产业结构的差异

2014年,武汉的GDP在中部节点城市最高,为10905.6亿元;南昌的GDP在中部节点城市最低,为4000.01亿元。中部节点城市的煤炭、钢铁、冶金与石化等重工业特征显著,第三产业相对滞后,中部地区的产业创新水平发展不均。2014年,西北地区内陆节点城市GDP除了西安较高之外,兰州、西宁的GDP分别为2095.99元、1131.62亿元,处于内陆节点城市的末尾(见表1)。西北节点城市的第一、二产业较为发达,形成了各自优势产业,西安关中地区为装备制造等产业,甘肃兰州地区为能源化工等[1]。西北地区城市主要以煤炭、石油、Y源开发为主,产业科技创新能力薄弱。2014年,成都、重庆的GDP均突破了10000亿元,在西南地区中经济发展水平较好。重庆主要以传统电子信息等为主导产业,成都主要以生物医药等为主导产业。西南地区节点城市的科技创新水平较高。重庆、四川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为63.03、59.62,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

(二)“一带一路”内陆节点城市职业教育发展基础的差异

“一带一路”内陆节点城市职业教育总体发展状况与各区域间的社会经济密切关联。中部地区节点城市,职业教育的总体发展目标与城市建设的目标定位联系更加密切,与城市的定位发展息息相关。中部节点城市质量发展不均,其中合肥、西安、长沙、南昌的中等职业教育规模较小,郑州、长沙两个节点城市的生师比相对较高,两地的专任教师较为稀缺(见表2)。武汉、长沙的高职院校数量最多,南昌的高职院校数在30所以下。西北地区节点城市兰州与西宁的职业教育发展总体目标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民生,培养技术人才。西北地区,中高等职业院校数量较少,师资水平也很低,生师比例较高。西南地区节点城市职业教育的目标更加注重职业教育内部的发展,提高职业教育层次、深化职业教育改革。重庆、成都的中职教育发展水平与中部地区节点城市的比处于中上,成都地区专任教师有待增加。

(三)“一带一路”内陆节点城市区域发展战略的差异

由于自然条件、区位优势、产业基础、政策环境、历史文化差异,中国东、中、西部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长期存在,且有扩大的趋势,因而以区域经济为基础的城市群必然出现非均衡格局[3]。“一带一路”内陆节点城市的总体规划,依托的城市群的发展方向不同。十大内陆节点城市分布在“一带一路”规划中不同走向的六大经济走廊,区域间节点城市的功能定位也有所差异(见表3)。西北地区节点城市西安、兰州、西宁作为连接中亚、西亚的门户城市,属于新欧亚大陆经济走廊、中伊土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西南地区节点城市成都、重庆作为连接东南亚、南亚次大陆的门户城市,属于孟中印经济走廊。成都、重庆处于南下出海通道的重要交通位置,是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门户城市。西部内陆和东部沿海的双向开放将促使中部地区由“单向夹层区”转变为“双向支撑核”[4]。中部地区为西部和东部面向国际化发展提供人才、资源、产品支撑。

二、“一带一路”内陆节点城市职业教育差异化发展的内涵及特征

(一)“一带一路”内陆节点城市职业教育差异化发展的内涵

差异化发展战略主要是通过树立品牌形象,提高管理水平,以创造一种独特的价值组合,使产品或服务在行业内部独树一帜[5]。其涵义为产品提供以及服务等方面与竞争对手形成差别,通过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以获取稳定的市场或者扩大市场份额。“一带一路”内陆节点城市职业教育发展差异化,是指各个城市根据职业教育的资源、结构的分布情况,进行资源优化合理配置,根据不同区域节点城市的经济基础、产业结构、区域发展战略,培养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具有地方特色的技能人才。“一带一路”内陆节点城市职业教育发展差异化主要体现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规格、国际合作对象的差异化。

(二)专业设置满足产业结构差异的特征

专业是学校人才培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契合点,是职业院校满足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载体。“差异化”战略的关键就是针对目标市场的个体需求,通过提供与竞争者存在差异的产品或服务以获取优势的战略[6]。对地方职业院校而言,目标市场就是区域经济发展,个体化需求就是地方产业结构升级所需要的专业人才。“一带一路”战略为内陆节点城市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内陆节点城市职业教育专业发展差异化体现为,在全球化背景下,职业院校从院校内部不断改革,依据所属经济带的需求合理设置专业,及时了解节点城市的产业结构及专业需求变动,建立动态专I调整机制。

(三)人才培养适应科技创新差异的特征

人才培养直接关系到“一带一路”建设目标的实现,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所需的技能人才是面向社会实践、服务国家战略的高端应用性专业人才。差异化发展的内部条件是,企业具有很强的研究开发能力,具备吸引创造性人才的条件。各区域内陆节点城市差异化发展的内部条件就是城市自身具备高技术层次的人才。各区域内陆节点城市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符合区域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的技术创新需求。调整节点城市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适应产业科技创新需求,是差异化发展的内部动力。各区域内陆节点城市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适应科技创新差异体现为:依据区域教育资源,发挥不同规格的技术人才的优势特长,协调应用本科、高职、中职与各产业技术结构的关系;同时,依据不同区域企业的技术需求,培养为企业服务的技术研究团队。

(四)国际合作适应区域定位差异的特征

内陆节点城市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的差异是由节点城市所属区域定位差异化决定的。企业差异化发展的外部条件是顾客对产品需求和使用的多种多样性。“一带一路”沿线合作国家多达60多个,各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对外政策都有所差异。不同国家需求的差异化可内化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差异化战略。内陆节点城市职业教育办学模式进行针对性的国际化,其示范性职业院校开展国际交流,进行留学生交换、国际合作办学,甚至在经济密切合作的国家开办分校,推广中国的职业教育理念与文化。在具体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一带一路”沿线经过亚洲、欧洲等国家,重视培养“技能+外语”的高素质国际技能人才。

三、“一带一路”内陆节点城市职业教育差异化发展的目标

(一)合理有效地开发内陆节点城市的职业教育资源

职业教育的经济属性要求职业教育能够为经济发展服务。职业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体现为职业教育对经济的促进和拉动程度。将企业的差异化发展战略运用到职业教育,其目标是为了实现合理投入资源,确立人才培养目标,更好地实现职业教育的社会经济功能。“一带一路”内陆节点城市职业教育发展差异化,是为了合理有效地开发内陆节点城市的职业教育资源,实现职业教育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促进当地经济建设,从而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的经济发展。职业教育资源是由人、财、物、制度等要素组合而成的复杂系统,资源的开发利用就是合理配置这些要素。“一带一路”内陆节点城市职业教育发展差异化,本质上是为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经济发展,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二)充分有效地满足“一带一路”差异化技能人才的需求

“一带一路”内陆节点城市职业教育差异化的发展,是指根据各区域的教育资源、地方特色进行人才培养,从而满足区域人才差异化的需求。差异化的精细度决定“一带一路”内陆节点城市职业教育服务的效果。职业教育差异化发展的目的,不仅仅是执行一项差异化政策的程序,而是要确保内陆节点城市的职业教育发挥出特有效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一带一路”区域发展战略由人才、信息、技术、程序规则等组合形成。不同的区域发展战略各有差异,其发展战略中的技能人才的技能素质、人文素质、综合素质需求不同。职业教育的差异化发展是满足这种差异化的技能素质、人文素质、综合素质的需求。职业教育差异化发展的实质目标是对接“一带一路”,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优化经济布局,增强发展过程和区域经济的协调性,满足人才差异化的需求。

(三)富有成效地促进“一带一路”的联动发展

联动是实现“一带一路”整体、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这样才能减少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实现经济的优势互补和稳步发展。“一带一路”上的重要节点城市,承担着连接各区域的中转枢纽功能。职业教育的区域发展必须紧跟“一带一路”的总体规划。“一带一路”内陆节点城市职业教育差异化发展的主要任务,是为“一带一路”提供人才支撑,培养外向型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产业走出去提供所需资源,促进与沿线国家文化交流,扩大我国职业教育影响。“一带一路”内陆节点城市的职业教育,以人才输出,联合办学,互派留学生等方式,同“一带一路”的区域和国家的经济、社会、文化相连。通过这种相连,寻求促进区域间公平、开放、全面、创新的发展,解决经济结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四、“一带一路”内陆节点城市职业教育差异化发展的路径

(一)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相适应的差异化发展

“一带一路”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发展机遇,企业有责任与职业院校合作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企业需要为职业院校传递人才需求信息,提供实训实践场地;职业院校需要主动与企业进行合作沟通。不同内陆节点城市的产业发展重点有所侧重,对应的专业设置应有所差异。西南节点城市成都、重庆本身的工业基础比较好,第三产业发展迅速,相关创新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可设置电子信息、高新技术等专业。西北节点城市的职业教育专业与西北地区特色融合,要充分利用甘肃经济文化和青海民族人文优势,还可设立资源开采等相关专业。中部节点城市是“一带一路”发展的内陆腹地,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大运输产业、基础建设人才培养,扩大铁路、航空、航海等专业招生。同时,要注重“外语+技能”的特色专业设置,加强专业与外语结合的双向人才培养。

(二)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相匹配的差异化发展

“一带一路”内陆节点城市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要匹配区域发展定位。职业院校需要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水平,达成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实施工学结合与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7],将匹配区域定位内化为职业教育质量的提升。西南嚷浇诘愠鞘谐啥肌⒅厍斓目萍即葱滤平较高,要提高人才培养层次,加快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本科转型,重点培养研究型的技能人才。西北内陆节点城市,要注重加大职业教育规模建设,要大力引进优质师资,加大投入,利用网络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中部内陆节点城市武汉、长沙、合肥等,可更加注重培养高端技能人才,促进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本科转型。郑州、南昌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在提高技术水平的同时,更加注重电子信息产业创新技能人才的培养,为所属区域的科技创新有效地服务。

(三)国际合作与区域定位相符合的差异化发展

“一带一路”内陆节点城市需要提高职业教育“走出去”的能力,积极培养学生的国际化意识与素质。西南节点城市成都、重庆重点在于与东盟建立合作关系,针对培养“专业+外语”人才,适应沿线东盟国家的文化、政治、语言需求。西北节点城市西安、兰州、西宁要根据自身的人文地理,加强面向中亚、西亚等地区的职业教育,重点选择以畜牧、农林为主的国家合作。中部内陆节点城市作为对外开放的经济腹地,是“一带一路”所有国家和地区的后备基地。郑州、武汉、长沙、南昌、合肥等内陆节点城市职业教育在国际化发展方面,应加大建立国际人才培养基地,通过专项基金和自筹资金,有针对性地派遣职业院校学生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企业、高等院校进行学习。同时,要注重培养电商贸易人才,积极参与国际合作项目,培养具有国际交流合作意识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苏毅,马志林.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西部地区产业发展空间维度解析――基于西北五省的产业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6(5):72-76.

[2]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报告2015年[R].北京:中国科技统计信息局,2015.

[3]苏雪串,舒银燕.我国城市群发展的差异化战略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2(8):44-48.

[4]杨保军,陈怡星,吕晓蓓,朱郁郁.“一带一路”战略的空间响应[J].城市规划学,2015(2):6-22.

[5]周晓红.实施差异化战略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J].求实,2008(10):34-36.

第2篇:中西方教育差异的总结范文

关键词:教育均等化 财政支出 泰尔指标

引言

教育是一国之本,是影响国家长远发展的重要因素;教育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手段。教育均等化作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指在符合受教育条件的情况下,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它是国家行使政府职能的重要领域,也是解决我国民生问题的重要体现。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对教育投资和改革,但受限于落后的经济实力和国家整体发展水平,教育事业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依然存在教育不均等等多方面的严重问题,也日益成为我国民生问题的重点,因此2005年政府提出公共服务均等化,教育均等化问题也随之提上日程,此后国家多次在政府文件、报告中主张要促进教育公平,努力实现教育均等化。教育作为一种准公共物品,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因此从财政支出的视角来看,政府财政支出的公平与否,可以体现教育是否均等化;财政支出的结构是否合理,也体现了教育是否均等化。基于以上背景和前提,本文运用泰尔指标等方法对教育均等化水平进行测度,发现教育均等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政策效果评价方法

泰尔指标源于泰尔从信息量和熵(信息期望量)的概念对个体间差异性的考察,泰尔指标值越小,说明差异越小,反之说明差异越大。本文将全国分为东、中、西三大区域(东部区域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辽宁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山东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共12个省份(市或自治区);中部区域包括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黑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共9个省份(市或自治区);西部区域包括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共10个省份(市或自治区)),运用泰尔指标测度我国教育政策实施以来,区域教育均等化水平变化情况,并分析区域间及区域内均等化对中国教育均等化程度的影响。泰尔指标值越大说明了教育均等化水平越低,意味教育政策效果并未促进教育均等化水平提高。而指标值越小,反映了具有较高的教育均等化水平,教育政策效果明显。

本文中三个区域泰尔指标分别为:

东部地区泰尔指标:

TE=∑E(Di/DE)ln(DiPE/DEPi)

中部地区泰尔指标:

TM=∑M(Di/DM)ln(DiPM/DMPi)

西部地区泰尔指标:

TW=∑W(Di/DW)ln(DiPW/DWPi)

区域内泰尔指标为:

TI=DETE+DMTM+DWTW

区域间泰尔指标为:

TB=DEln(DE/PE)+DMln(DM/PM)+DWln(DW/PW)

总的泰尔指标为:

T=TI+TB

其中:E、M、W分别表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区域;Di、DE、DM、DW分别代表i省(市或自治区)、东部、中部、西部财政教育支出在全国财政教育支出中所占的比重;Pi、PE、PM、PW分别代表i省(市或自治区)、东部、中部、西部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所占比重。

财政支出对教育均等化水平提升作用的评价

(一)教育均等化水平总体有所提高

由图1可知,衡量总体均等化水平的泰尔指标自2005年以来有所降低,说明均等化水平有所提高,教育均等化政策效果有所显现。从分解的区域间泰尔指标及区域内泰尔指标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总体泰尔指标的下降是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即自2005年以来,教育均等化水平有所提高是东中西部区域间均等化和三大区域内均等化程度同时提高共同贡献的。

总体均等化水平之所以提高是区域内和区域间均等化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对泰尔指标的分解计算,可以得到如图2所示的结果,从图2可以看出,总体泰尔指标的降低是区域内和区域间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区域内的贡献率要远远大于区域间的贡献率。也就是说,自2005年以来我国教育均等化水平的提高主要源于各区域内教育均等化水平的提高。

(二)东、中、西部三大区域内教育均等化水平差异大

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区域内教育均等化程度差异很大。由图3可知,总体上东部教育均等化水平最低,西部教育均等化程度优于东部但比中部教育均等化程度要差。我国东部地区泰尔指标自2005年以来呈现下降趋势,而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自2000年以来泰尔指标基本不变,即自教育均等化政策实施以来,东部地区的教育均等化水平有所提高,而中部和西部地区教育均等化水平依然保持原状,说明教育均等化政策在东部地区效果比较明显,而在中部和西部地区作用不大。正因为东部地区泰尔指标远远高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所以它对区域内的贡献率也最大。

由表1可知,区域差异主要由区域内贡献,而区域内差异则主要由东部地区拉动。东部地区对区域内差异的贡献率基本保持在70%以上,而中部和西部地区基本保持在10%以下,但总体都有上升趋势,这也是总体区域内贡献率持续上升的原因。

(三)农村与城市基础教育均等化水平低

本文中基础教育包含小学教育和初中教育,由于它们拥有极强的外部效应,从公共产品属性及政府财政的职能角度来考虑,基础教育最应该由政府来提供,而政府对教育的供给主要表现在财政教育支出方面。为了考察农村和城市教育均等化的水平差异,运用标准差的拓展形式以及变异系数分别对小学生和初中生的生均教育经费进行比较。

由图4可知,自2000年以来,小学生生均教育经费城乡间标准差逐年增大,从2000年的41.75增加到2010年的220.12,翻了超过五番;而初中生生均教育经费城乡间标准差变化趋势更加明显,除了2000年到2001年有所下降,随后从2001年的570.30上升到2010年的1809.29,其中虽然从2005年到2007年有所下降,但是2007年之后又以较大的幅度上升。由此可见我国城乡间基础教育均等化水平差异很大,而且有不断增大的趋势。

同时,通过小学生生均教育经费城乡间标准差与初中生生均教育经费城乡间标准差的比较来看,初中生的标准差要远远高于小学生的,说明在基础教育中,初中生的城乡均等化水平差异要比小学生的大很多。

本文利用统计数据,对农村内部和城市内部的教育均等化水平也做了分析,从图5可以看出,农村和城市的小学生、初中生生均教育经费变异系数差异不是很大,基本上都集中在0.60到0.80之间,说明农村和城市内部的教育均等化水平较高,但这并不能说明现在的农村和城市教育均等化已经达到了合理的范围,因为可能是由于农村或者城市生均教育投入普遍较低所造成的。此外,农村初中生生均教育经费变异系数经历了先降低后增长的趋势,而农村小学生生均教育经费变异系数、城市小学生生均教育经费变异系数以及城市初中生生均教育经费变异系数在2000年到2010年11年间总体呈现先增长后降低的趋势,而且基本以2004年、2005年两年为转折点,说明我国的教育均等化政策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四)教育经费投入结构不合理

我国通常将教育分为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三级结构,其中初等教育主要指小学生教育;中等教育指初中教育及各种专科教育;高等教育包括本科研究生教育及以上。本文出于数据的可得性,以及考虑教育作为公共产品的属性,中等教育只包括初中教育。

根据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在不同阶段对各级教育的投入比例的变化规律,初等教育的财政投入比例要高于中等教育,而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比例最少。同时,由于教育的外部性随着教育级别的上升而不断递减,所以越是基础的教育越应该由国家来提供,所以从这方面分析,国家对初等教育的投入也应该是最多的。

但是,由表2可知,自2000年以来,我国中等教育的财政支出要高于初等教育的财政支出,高等教育财政支出占比相对其他两级的财政支出最少,但比例也在20%以上,且逐年上升,到2010年已经达到26.77%,比例超过25%;而初等教育从2000年的39.34%下降到2010年的34.85%,在2007年达到最低值,只占财政教育支出的32.92%;中等教育支出占比最大,基本保持在39.00%左右。

不论教育的外部性随着教育级别的提高而递减这一规律,就各级教育的在校生人数来看,初等教育的在校生人数比例超过60.00%,远远高于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占比,从公平性的角度考虑,也应该是初等教育财政投入最多。所以当前我国三级教育财政投入结构严重失调,既不符合教育本身的属性特征,也不符合我国的国情。

结论及对策建议

(一)结论

一是我国教育均等化水平总体较低,尤其是区域内教育均等化程度低;自教育均等化政策提出以来,我国教育均等化水平有所提高,且这种提高主要源于区域内教育均等化水平的提高。

二是我国东、中、西部教育均等化水平差异较大。主要表现在东部地区教育均等化程度远远低于中部和西部地区,中部地区教育均等化程度最高。但是2000年以来,由于教育均等化政策的实施,东部地区教育均等化程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西部和中部教育均等化没有得到大的改善。

三是我国农村和城市基础教育均等化水平差异较大,并且差异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其中基础教育中初中教育均等化的城乡差异要远远高于小学教育均等化的差异。此外,农村和城市内部的基础教育均等化水平基本相当,且随着教育均等化政策的实施,内部均等化水平有上升趋势。

四是我国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及高等教育三级教育财政资金投入不合理。表现为财政对三级教育的资金投入结构与各级教育的性质不相符,同时我国三级教育在校生人数表现为初等教育在校生人数大于中等教育在校生人数大于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从公平性考虑,财政资金投入并不配比。即便是教育均等化政策自2005年以来努力推行,不合理的局面依然没有任何改观。

(二)对策建议

一是加大中央财政对东、中、西部教育资金的协调投入,尤其是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由于市场机制比较健全、信息流通较快,所以东部地区的教育发展应该转向各地区自主筹资和民间投资为主、财政教育投入为辅的模式;而中西部地区则要以财政支出为主,其他投资为辅。

二是建立教育对口支援政策,既包括东部地区对中西部地区的对口支援,尤其是对中西部边远山区和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支援;也包括各区域内部教育发达地区对教育欠发达地区的对口支援,构建地区间的教育财政资金转移支付机制。

三是加大对农村教育的财政投入,尤其是农村基础教育,要全面彻底普及九年义务免费教育,在贯彻该政策的过程中,为防止地方教育机构以其他形式收取学杂费、提高学生接受教育成本的现象,各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应设置监督机构,对各地方义务免费教育尤其是偏远农村地区的义务教育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

四是优化我国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及高等教育三级教育财政投入结构。财政教育资金应该主要投入到初等教育,其次是中等教育,最后才是高等教育,在中等教育的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中要鼓励集团、民间私人资本等多种形式的教育投入,鼓励校企合作等多样化办学形式。

参考文献:

1.安体富,任强.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问题与对策[J].财贸经济,2007(8)

2.王莹.基础教育服务均等化:基于度量的实证考察[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9(1)

3.谭建立.论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范围[J].中国国情国力,2013(1)

4.王叶春,杨树琪.实现教育均等化的评价指标选择分析—基于西部省市数据实证检验[J].经济研究导刊,2011(7)

第3篇:中西方教育差异的总结范文

关键词:大连市

中小学运动技能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10―0075―03

1 前言

目前体育教师养成和成长中始终占主导地位的是“运动技能专业化”价值取向,人们评价一位体育教师是否“专业”,主要就是看其自身是否具有或曾经具有相对较高的运动技术技能水平。同时,体育教师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对学生学习兴趣、运动技能的掌握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因此,体育教师运动技能的提高和保持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目前中小学体育教师在这方面面临着多重挑战,例如,繁忙的工作无时间锻炼;无地方锻炼;没有多余的体能进行锻炼等等。直接导致体育教师运动技能能力的整体下滑,甚至有的体育教师在专业项目上做不了教学动作示范,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和体育教师的自信心。

所以,在大连市构建强大的师资力量背景下,对中小学体育教师运动技能现状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更为教育领导者制定体育师资力量未来的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依据。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文以体育教师的运动技能为研究对象,把大连市甘井子区中小学体育教师按教学范围分成8个组,分别是北片,西片,东片,大连湾,红旗,中片,辛寨子和革镇堡简称辛革,营城子。测试项目分别为100米、武术、技巧、健美操、广播操、队列,除广播操和队列各5分外,其余每个项目10分,总分50分,针对测试的各项成绩进行统计与分析。

2.2 研究方法

2.2.1 数理统计法

通过查阅大量关于体育教师运动技能的文献,为本文提供了理论依据。

2.2.2 数理统计法

采用Excel软件对所有测试数据进行整理、汇总和统计。

2.2.3 逻辑分析法

通过对统计后数据的分析,反映体育教师运动技能的优势与不足。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各组体育教师运动技能成绩名次分布

注:各项成绩为平均值;口为单项名次。

从表1可以看出,总分从高到低依次是42.08、42.03、41.87、41.54、40.76、39.62、39.47、39.28,因此,名次第一至第八的顺序是北片、辛革、东片、红旗、中片、大连湾、西片、营城子;从差值上看,辛革、东片、红旗都具有明显争夺第一名的潜力。

3.2 各组体育教师100M成绩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8组中最高分都是10分,最低分中最少的是3分、最多的是8.5分,因此,差值不一,分别是7、6.2、6.2、3.9、3.5、3.5、3.4、1.5,所以,差值名次第一至第六的顺序是北片、东片=中片、大连湾、辛革=西片、营城子、红旗。从差值的大小可以说明,差值越大,同组中体育教师的100M的能力个别差异就越大,所以,北片中体育教师100米的个别差异最大,红旗体育教师100M能力个别差异最小。

3.3 各组体育教师武术成绩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8个组中最高分是9.8分,最低分中最低的是7分、最高的是7.3分,因此,差值分别是1.9、2.8、2.2、1.9、1.8、1.5、1.4、1.1,所以,差值名次是红旗、中片、西片=辛革、北片、营城子、东片、大连湾。因为,差值越大同组中体育教师的武术能力的个别差异性就越大,所以,红旗体育教师武术的个别差异性最大,大连湾的体育教师武术能力的个别差异性最小。

3.4 各组体育教师技巧成绩分析

从表4可以看出,8个组中最高分是9.6分,最低分中最低的是5.9分、最高的是7.1分,因此,差值分别是3.7、3.5、2.9、2.7、2.5、2.5、2.1、2。所以,差值名次是中片、营城子、大连湾、西片、北片=红旗、辛革、东片。因为,差值越大同组体育教师技巧能力的个别差异性就越大,所以,中片体育教师技巧的个别差异性最大,东片体育教师技巧能力的个别差异性最小。

3.5 各组体育教师广播操成绩分析

从表5可以看出,8个组中最高分是4.9分,最低分中最低的是2.5分、最高的是4.2分,因此,差值分别是2.4、2.4、1.6、1.4、1.2、1、0.9、0.6。所以,差值名次是北片=中片、西片、大连湾、红旗、营城子、东片、辛革、。因为,差值越大同组体育教师广播操能力的个别差异性就越大,所以,北片和中片体育教师广播操能力的个别差异性最大,辛革体育教师广播操能力的个别差异性最小。

3.6 各组体育教师队列成绩分析

从表6可以看出,8个组中最高分是5分,最低分中最低的是2分、最高的是4分,因此,差值分别是2.5、2、1.5、1、1、1、1、1。所以,差值名次是西片、中片、北片、东片=红旗=大连湾=辛革=营城子。因为,差值越大同组体育教师队列能力个别差异性就越大,所以,西片体育教师队列能力的个别差异性最大,东片、红旗,大连湾、辛革、营城子体育教师队列能力个别差异性最小。

4 结论

(1)体育教师运动技能总分成绩前三名的组别分别是北片,辛革,东片,但是辛革、东片、红旗都具有争夺第一名的潜力。

(2)体育教师100M的运动技能,北片体育教师100M能力的个别差异性最大,红旗最小。

(3)体育教师武术运动技能,红旗体育教师武术能力的个别差异性最大,大连湾最小。

(4)体育教师技巧运动技能,中片体育教师技巧能力个别差异性最大,东片最小。

第4篇:中西方教育差异的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等教育普及程度;Kruskal-Wallis检验;Spearman检验

中图分类号:G40-051文献标识码:A

一、研究背景、意义和目的

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教授在20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期提出著名的高等教育发展阶段学说,根据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水平把高等教育发展划为三个阶段:精英教育、大众化教育和普及教育。这一学说的建立使得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

从1999年开始,为使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同时也为促进经济增长,教育部大幅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扩招政策迄今推行近10年,使得中国高等教育普及程度有了质的飞跃。但其在东中西部是否存在差异性,如何对比分析高等教育在东中西部的普及程度以及造成差异性的原因是什么,这正是本文旨在研究的问题。

非参数统计是统计学的重要分支,它与总体究竟是怎样的分布几乎没有关系,仅需一般性假设,进行统计推断时只利用样本观察值中的直观信息,在实践中有着广泛应用。在高等教育普及程度的对比分析中,东中西部各省市相关指标值并不服从正态分布,因此不满足参数数据分析方法的正态分布假设,故应使用非参数统计的思想进行数据处理。

二、数据描述和实证方法

我国共有31个省市自治区,根据区域位置和经济发展程度划分为东、中、西三部,分别包括12个、9个和10个省区市。本文选取2007年各省市自治区相应的9个指标:GDP、城镇家庭平均每人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年纯收入、普通高校数、普通本专科在校学生数、平均每万人口在校大学生数、普通高校专任教师数、211大学各省分布数、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前三个指标衡量各省市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其余衡量各省市高等教育普及程度。本文采用Kruskal-Wallis方法来检验东中西三部分选取的各指标是否存在差异性,采用Spearman秩相关方法来检验两指标间是否具有相关性。

三、实证分析和结果

(一)Kruskal-Wallis检验。Kruskal-Wallis检验是用样本Xij的秩Rij代替Xij,再用ANOVA作统计分析的一种有效检验方法。设有k个连续性随机变量总体,其分布函数的形状相同,仅有可能是位置参数不同。Kruskal-Wallis检验即检验这k个位置参数?兹1,?兹2,…,?兹k是否全部相等,总体组间平方和SSB越大,说明总体间差异越大。该检验原假设为位置参数无差异,备择假设为有差异。

设东中西三部为总体X1、X2、X3,来自这三个总体的样本个数分别12、9、10。以2007年各省GDP指标为例,检验过程如下:

将31个样本数据合在一起,将数值由小到大排列,求出各样本的秩,相同数值取平均秩法。用秩代替原始数据,分布。检验p值较小(p

(二)K-W检验结果与分析。对9个指标分别进行Kruskal-Wallis检验,具体检验结果以GDP为例,如表1所示。GDP是重要的国民经济核算指标。由结果中可知:东中西部GDP秩的中位数与平均秩有着阶段性的差异,检验p值很小,不能接受原假设,即东中西部的GDP有差异。这与直观上认为的我国现实经济情况相吻合。

另外两个经济指标,分别反映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家庭的实际收入水平。通过K-W检验,得出p值均为0.000,表明东中西部的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程度的差异。

对于相关教育指标,普通高校数、普通本专科在校学生数、平均每万人口在校大学生数、普通高校专任教师数和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这五个指标运用K-W检验得出的p值均很小,分别为0.017、0.013、0.017、0.018和0.046,只有211大学各省分布数这个指标的p值为0.297。

由上述K-W检验得到的结果可看出,东中西部在高等教育普及程度上有较大程度的区别,其表现在:1、西部地区的普通高校数与东、中部相比存在较大差距;2、各地在校大学生这一绝对数值上,中部的人数中位数超过东部,平均秩与东部相同。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中部高等教育在人口中的普及效果较好,但也与中部人口众多的因素不无关系;3、平均每万人口在校大学生数是衡量高等教育普及程度的相对指标,反映一国或者地区高等教育普及程度和竞争力,人数越多,普及程度越高,竞争力越强。该指标能反映地区民众整体素质水平,而东中西三部在这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4、普通高校专任教师数体现高校的师资数量水平。东、中部在该指标上差异较小,拒绝H0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西部地区师资力量的相对匮乏;5、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反映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经费,虽然p=0.046表明东中西部差距不太明显,但由原始数据可以看出,该指标在地域上存在明显两极分化,北京为10,688元,遥遥领先,中部各省市该指标的中位数大约为1,010元,不及西部,这与中部较大的人口比重有关;6、“211工程”是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点。京、苏、沪、鄂、陕是211大学分布最集中的五省市,其余各省市211大学分布量均为1~5个,数值较一致,这也是造成p值较大的原因。但实际上,东中西部的高水平大学分布还是有较大差别的:北京、江苏、上海无疑是全国公认的高质量教育大省(市),211大学在这三省市的分布数占到总体的75%,湖北、陕西的211大学主要集中在武汉、西安,高水平大学呈现集中化的分布模式。而河北等十几个省市自治区整个省区市只有1所211大学,这与各地的平均每万人口在校大学生数等指标有着显著的不平衡,大众化背后急需关注的还有高水平的教育质量情况,这也是我国大部分省市高等教育普及程度进一步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Spearman秩相关检验。其基本思想是用两个变量的秩分别代替原变量,构造新的成对数据并做线性相关分析,对原变量的分布不做要求。(表2)

(四)检验结果与分析。一个地区的高等教育普及程度应该与该地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故作GDP与普通高校数、城镇家庭平均每人可支配收入与平均每万人口在校大学生数、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年纯收入与平均每万人口在校大学生数这三对指标的Spearman检验,检验p值分别为:0.020、0.004和0.000,这表明:

1、GDP与普通高校数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但并非强正相关,反映出各地经济发展较大程度的差异不是高校数普及程度的决定因素,高校在各地的普及率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等。

2、城镇家庭平均每人可支配收入与平均每万人口在校大学生数之间有较明显的正相关,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年纯收入与平均每万人口在校大学生数的正相关性更强。因为这两个经济指标分别反映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情况,收入越高,投入在教育上的成本就越显出增大趋势。

四、结语

通过非参数统计方法进行检验可得: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普及程度存在着较明显的差异,与各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差异有一定关系。但从一些指标的数值上看,中部与东部差异很小,反映了中部近几年来在推行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中与东部并肩而行,在更高水平的高校数量以及师资力量等方面,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我们有理由相信,目前高等教育普及程度较落后的西部地区在实行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也一定会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的进一步飞跃。

在中国,特殊国情决定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化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加大对区域高等教育普及化研究的力度和深度,使东中西部地区在各自的水平上都有较大程度的提升,我国整体的高等教育普及化程度才会有较为平衡和良好的发展。东中西部要通过对比分析,发现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借鉴其他地区的经验和启示,以经济实力的提升带动教育事业的进步,才能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郝保伟.国内高等教育普及化研究评述[J].理工高教研究,2007.2.

第5篇:中西方教育差异的总结范文

关键词:地方高校 教育经费 区域

我国“十三五规划纲要”对高等教育提出了很多要求,包括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以及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地方高校占全国高校总数最多,承担了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的主体任务,而教育经费作为支持高校发展的重要保障,优化其来源及结构对于探讨地方高校教育经费新的增长点,促进地方高校发展进而推进高等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地方高校区域间教育经费收支现状及横向比较

我国地方高校教育经费最主要的两大来源分别是教育事业费拨款和事业收入。我国31省市2014年该指标总收入为5792.71亿元,分省市看,西部地区的青海总经费额最少,为15.34亿元,东部地区的广东地方高校教育经费收入最高,为441.28亿元;2014年地方高校教育经费总支出为5532.97亿元,分省市看,仍然是西部地区的地方高校教育经费支出最少,为14.89亿元,东部地区的江苏地方高校教育经费支出最高,为427.36亿元。考虑到各省市的地方高校及学生数量存在较大差距,如单纯以教育经费收支总额来作为比较对象说服力不强,目前普遍认可的参考标的是以“生均教育经费支出”等指标来衡量教育发展水平。

以2014年为例,按照国家发改委解释的政策上划分,总体把地方高校分成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通过比较三者的“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得出下图1。从图1中比较可以看出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间“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存在明显的差距,东部地区指标高于西部地区,西部地区指标又高于中部地区,地方高校教育水平不均衡严重。

从表1对比可以看出,无论是东部还是中西部地区,地方高校教育经费来源主要是教育事业费拨款和事业收入,两者总占比在84%到86%之间,占比差距不大,东部地区对教育事业费拨款的依赖较中西部地区小,在其余各项经费来源中:总体上科研拨款占比不高;各级政府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东部地区分别约是中西部地区的4倍和2倍,差距明显;中部地区在企业拨款和校办产业两块明显落后于东部和西部地区;社会捐赠经费上东部地区是西部地区的两倍,中部地区明显落后于东西部地区。

结合表1和图1来看,东部地区地方高校的教育经费来源生均额要高于中西部地区。从各地区内部比较结果来看,既有东部地区如山东地方高校2014年生均教育经费支出仅1.69万元,也有西部地区如内蒙古和宁夏等地方高校2014年生均教育经费支出超过2.2万元,各地区的内部差异也较为悬殊,存在不均衡。

二、地方高校教育经费区域间差异的原因

(一)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不一

国内许多文献研究已经证实,地方经济发展水平是决定地方财政收入的最主要因素,而地方高校的收入来源主要依靠地方财政教育拨款,地方经济发展水平间距决定了地方高校教育经费的高低。我国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地方高校教育经费差距巨大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悬殊。

(二)国家近年来对中西部地区相关政策的倾斜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到今天,虽然地方高校生均教育经费区域间差距仍然较大,但教育各相关部门已充分认识到这一问题,并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如2010年财政部和教育部联合发文《关于进一步提高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生均拨款水平的意见》,制定了详细的促进和引导措施,对中西部地区地方高校生均拨款的奖补比例达35%,远高于东部的25%。相关政策的倾斜不仅提高了地方高校教育经费的投入比例,还缩小了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的教育经费差距。

(三)各地区地方高校的学杂费标准有差异

除了财政拨款,地方高校的教育经费另一大主要来源是事业收入中的学杂费收入,各区域的地方高校学杂费收取通常是依据所处省份的高校收费管理办法,各地区从3000元到15000元之间不等,不同专业之间还有不同标准,总体上依然是经济发达地区高于偏远地区。

(四)地方高校对其他教育经费来源结构的重视度不一

虽然财政拨款和事业收入占据了地方高校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但科研拨款、企业拨款、校办产业和社会捐赠在总经费结构中的地位也不容小觑。朱洁义指出,美国公立高校的捐赠收入占教育经费达4.7%,私立高校比例更高,达14.4%。部分地方高校对这些经费来源重视度不足,没有投入相应的人力和研究,导致其难以成为教育经费的重要来源,这也是相关指标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

三、地方高校教育经费来源优化的措施

(一)建立教育经费各级财政投入增长机制

教育事业费拨款几乎占据了地方高校教育经费来源的一半,所以建立教育经费各级财政投入增长机制对保障地方高校教育经费稳健发展极其必要,随着地方高校承担的高等教育任务越来越多,至少在形成新的教育经费主要来源前,必须保证原有的财政拨款投入比例才不致影响地方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继续加大对生均教育经费较少地区的战略倾斜

从上文分析来看,虽然自2010年后国家已有相关政策促进区域间地方高校生均教育经费均衡,但2014年的统计数据表明,差距仍然较大。中西部地区较为落后的经济水平限制了地方政府对高校教育拨款的投入,建议中央财政继续加大对中西部地方高校相应教育经费的补偿比例,提高中西部地方高校教育水平。

(三)依据地方情况适度调整学杂费标准

高等教育作为一个“准公共品”,其收费标准应该根据合理的分担比例来制定,各地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建立学杂费收取弹性制度。这个合理的分担比例中应该明确地方高校教育经费支出中哪些可以进入成本,由学生个人承担比例的依据,综合考虑经济发展、财政投入、物价水平、高校专业特点及个人承受能力等因素,最好是交由第三方机构公开、透明的核算公布。从目前来看,2014年,江苏、浙江等10余省份早已上调公办高校学费,2016年江西和广东等省份也已确定上调学费,增幅在2.3%―20.2%之间,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地方高校教育经费来源的不足。

(四)地方高校要结合自身优势,完善筹资体制

长期以来,我国地方高校的教育经费主要来源是财政拨款和事业收入,结合国外文献研究,建议地方高校寻求教育经费其他来源的增长点,例如校友等社会捐赠。根据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显示,2016年我国包括211和985高校在内的所有高校社会捐赠额中,地方高校有:山东理工大学7.86亿,宁波大学6.64亿,另外2015年校友捐赠中:温州大学4091万,浙江工业大学4039万;不论是从中国高校捐赠排行还是捐赠金额来看,部分地方高校已经走在了先列。

四、结语

要优化我国地方高校教育经费来源的总量和结构,不仅需要中央财政兼顾区域间差异后有的放矢,还需要地方财政加大支持,更少不了地方高校自身对教育经费自筹的重视,只有多管齐下,才能建立地方高校教育经费筹措的长效机制,更好地推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别敦荣,杨德广.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30年[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2]杨家珍.地方普通高校生均拨款研究[D].武汉:湖北大学,2013

[3]李未,陈岳堂.地方高校教育经费筹措研究综述[J].管理观察,2014(11)

第6篇:中西方教育差异的总结范文

关键词:旅游教育;空间分布;分异分析

中图分类号:F59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4)02-0133-02

引言

世界旅游组织预计,到 2020 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和第四大旅游输出国。可见,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广阔的。与此同时,我国旅游业也将面对着日趋激烈地国际竞争。要想提高国际竞争力,关键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培养要依靠教育,因此,快速发展旅游教育势在必行。目前,国内学者对于旅游教育方面的研究较多,但主要集中在旅游教育存在问题、教学定位、教学模式、发展对策及今后发展趋势等。另外,还有一些学者针对旅游教育与旅游业间的关联关系进行相关性研究。我国幅员辽阔,各省区旅游教育水平不一,因此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尝试从空间的角度对我国31个省区的旅游教育发展进行定量分析与评价,并试图通过对比找出各地区之间旅游教育水平存在的差异和成因,为今后旅游教育事业均衡、快速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一、评价方法

二、旅游教育发展的空间分异

(一)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衡量旅游教育发展的指标很多,本文依据指标选取的真实性、可比性、可操作性和易获得性的原则,主要选取了旅游院校总数(包括高等旅游院校和中职旅游院校)、旅游专业在校生总数、毕业生总数、教育支出、行业职工教育培训人数等5项指标。各项指标的原始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1》和《中国旅游年鉴2011》。

(二) 计算结果与分析

为了保证计算结果的科学性,在统计旅游教育综合得分时,采用加权求和的算法。同时利用德尔菲法,得到旅游院校总数、旅游专业在校生总数、毕业生总数、教育支出、行业职工教育培训人数等5项指标所占的权重分别为0.3、0.2、0.2、0.2、0.1。将反映各省区旅游教育发展的各项指标数据代入公式(1)和(2),经计算,得到各省区旅游教育综合得分及排序情况(见表)。

根据各省区旅游教育综合得分,大体划分为三种类型(见图)。第一种为旅游教育发达地区(F≥0.27):四川、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湖南、安徽、辽宁、云南、河南、北京、重庆、广西、河北;第二种为旅游教育中等发达地区(0.23≤F

1.旅游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虽然我国旅游教育发展较晚,但发展速度快。为满足旅游业对专业型人才的需求,各省区非常重视旅游教育,积极推动旅游教育事业发展。

2.旅游教育发展水平不均衡,从东到西、自南向北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

东部地区经济基础好,旅游业发展较快,旅游教育平均得分为0.331,表明旅游教育较发达;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旅游业发展较慢,旅游教育平均得分为0.197,表明旅游教育欠发达。总体表现为东、西部地区旅游教育发展不均衡,从东到西有逐渐降低的趋势。以秦岭-淮河为界,南方地区经济较发达,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展较快,旅游教育平均得分为0.325,表明旅游教育事业发达;北方地区旅游教育平均得分为0.204,表明旅游教育欠发达。总体表现为南、北方地区旅游教育水平存在差距,从南到北有逐渐降低的趋势。

3.各大分区内部亦存在差异

对于华东地区来说,江苏省旅游教育最发达,教育得分为0.49,福建省最落后,教育得分为0.19;华南地区,广东省旅游教育最发达,教育得分为0.65,海南省最落后,教育得分为0.10;华中地区,湖南省旅游教育最发达,教育得分为0.41,江西省最差,教育得分为0.20;华北地区,河北省旅游教育最发达,教育得分为0.27,而内蒙古最落后,教育得分为0.11;西北地区,陕西省旅游教育最发达,教育得分为0.14,青海省最落后,教育得分为0.01;西南地区,四川省旅游教育最发达,教育得分为0.84,最差,教育得分接近0;东北地区,辽宁省旅游教育最发达,教育得分为0.35,吉林省最落后,教育得分为0.09。上述分析表明,各大分区内部也存在差异。

三、结语

本文利用定量分析方法,探讨了我国旅游教育事业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旅游教育事业空间分布不均衡,尤其是中西部地区,旅游教育水平欠发达。基于上述分析结果,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政府应重视当地旅游教育,提供教育资金帮助,来改善该地区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设施,从而加快当地旅游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是政府应提供一些好的福利待遇来鼓励东部地区或南方地区的旅游专业人才向中西部输出,以提高当地的师资力量,从而加快旅游教育事业的发展,最终实现各地区旅游教育均衡发展。

三是提倡校企合作,实现双向发展。需要吸引外部资金,引入先进旅游管理企业,同时改善西北地区的交通路况,加快当地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从而推动当地旅游业地快速发展,为地方旅游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实践平台。

四是应拓展当地公民的思想观念,增强公民的旅游意识。因为只有让公民认识到旅游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人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旅游知识,最终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当地旅游教育欠发达的现状。

参考文献:

[1] 保继刚,朱 峰.中国旅游本科教育萎缩的问题及出路—对旅游高等教育30年发展现状的思考[J].旅游学刊,2008,23(5):13-17.

[2] 田 里,吕天云.比较视野中的旅游专业教育教学定位[J].旅游科学,2008,22(3):59-62.

[3] 阎雪晶.PBL教学模式在高等旅游教育中的应用[J].北方经贸,2013(6):149-150.

[4] 钱永兰,袁书琪.对当前我国旅游教育发展战略若干问题的思考[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2(5):95-99.

[5] 冯霞敏.江苏省五年制高职旅游教育发展前景分析[J].旅游教育管理,2011:79-81.

[6] 曾志兰.试论我国旅游教育发展的新趋势[J].教育评论,2003(6):63-65.

[7] 陆 林,刘莹莹.旅游教育与旅游业发展时空相关性分析[J].高等农业教育,2009(8):17-21.

第7篇:中西方教育差异的总结范文

[关键词] 教育投资 区域经济 发展

一、引言

经济增长与发展一直是一国宏观经济最主要的目标之一。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教育投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被经济学家所认识。早在20世纪60年代前后,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W・舒尔茨就已经比较完整和系统地提出了“人力资本”的理论。自舒尔茨开始,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开始把教育投资当成影响一国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当前,教育投资在一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高度。

二、我国教育投资与区域经济发展

我国不同地区,在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差异较大,因此教育投资发展水平也有比较大差异。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较低,用于教育投资的数额有限,国家对各地区的教育投资总规模不同。此外,我国在各区域教育投资结构不同。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结构主要分为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中学(包括普通中学及职业中学)、小学、其他等,在教育经费支出结构上存在不合理现象。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人口状况、地理环境、民族构成、文化教育基础的差异很大,形成为各个地区发展不平衡的显著特征。根据国家教委统计资料,我国在“十五”期间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地方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NP比例存在明显差异,反映了我国各区域之间教育发展相对平衡性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的突出矛盾,教育投资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协调性在教育经济发展欠发达地区尤为突出。

在理论研究实证方面,郑丽琳(2006)将全国分为东、中、西部三大区域,采用1996年~2002年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模型表明,教育投资对我国东、中、西部三个地区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各有不同,差别较大,东部最为明显,而中西部明显偏低。目前,产生教育投资效应区域差别的原因主要是国家在各区域投资规模和结构的不同。然而,在和谐社会建设和“十一五”规划下,我国各地政府对教育投资加强了重视程度和支持李度。最近,南昌市市政府出台了《关于鼓励城区加快示范性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学校建设的实施意见》后,四个城区(东湖区、西湖区、青云谱区、青山湖区)迅速制定实施方案,规划区域内“十一五”期间教育网点建设。按照南昌市市政府的规划,2007年至2010年全市城区将规划新建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学校15所、改扩建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学校2所,总投资达5亿元,将基本消除目前存在的教育盲点,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设施完善、质量优良的义务教育学校网点。

三、完善和发展我国区域教育投资的有效措施

1.加大对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的投资力度

基础教育是三级教育模式中的“塔基”。因此,必须加大对我国各区域基础教育的投资。在我国,三农问题始终是经济发展中的首要问题。中国农村占有总人口数四分之一的农民生产、生活状况能否得到根本性的改变,是关乎中国改革“三步走”战略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而加大对三农的教育投入,尤其是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而我国各地政府应在其中担当起主要的责任。今后,需要加强中央、省级政府对义务教育公共投资和财政供给水平,并且在有条件的地区要率先实现12年义务教育。

2.扩大对我国各地区职业技术教育的投资

今后需要结合我国的实际,积极开展农村农业实用型技术教育或者培训。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提供大量实用型人才不仅可以繁荣城镇经济,而且对农村经济的繁荣也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中国,通过普及高等教育来发展农村经济是不太符合实际的,而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目标的职业技术教育或在职培训将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农民通过一定的技术培训,掌握了实用性极强的农业科技知识和技能,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素质,而且可以利用具有比较优势的本地经济资源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这对于缩小中国城乡、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差距、协调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将起决定性作用。

3.构建市场经济下的多样化的教育投资模式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区域教育投资模式应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除了以国家财政为主的教育投资,应当大力发展我国以资本市场为依托的教育融资多渠道化,鼓励和支持多方筹资用于教育,积极鼓励兴办民办教育,重视发展农村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加大整个社会对教育投资的认识高度;最后,教育投资管理法制化也必不可少,我国义务教育法体系的日臻完善能够为提高教育投资措施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四、总结

我国教育投资近几年有了明显增加,发生了巨大改变,无论在投资总量还是比例上都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同国际上其他国家相比仍有相当大的差距,投资比例低于发达国家甚至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远远达不到世界平均水平。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求,我国增加教育投资,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和谐发展仍然是一个紧迫和重要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郑丽琳: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影响程度的区域差异[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6,(4)

第8篇:中西方教育差异的总结范文

关键词:教育模式;教学差异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4-0234-01

一、中西方教育思维的差异

(1)中西方教育思想中,对知识获取方式的界定不同。中西方自思想文化产生以来就存在了强烈的对比和差异性,同时也为教育理念的不同埋下了伏笔。中国古代有著名的教育家孔子、墨子、孟子,在古希腊同样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三大哲学家。孔子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主张,他尊重学生“材”的多样性,针对学生的特点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案。而苏格拉底认为人的一切知识均从疑难中产生,教师的作用是“助产”,通过不断地引导和诘问,用剥茧抽丝的方法使学生逐渐发现自己的错误,从而建立正确的知识观念;(2)中国教育求“稳”,而西方教育求“变”。季羡林教授认为。东西方思维模式的不同在于东方文化体系的思维模式是综合,而西方文化则是分析。东方人思维缜密做事谨慎,西方人个性张扬直截了当,反映到教育思维模式上就表现为东方教育重“和谐、统一、稳定”,而西方文化重“竞争、创新、变化”。中国人都有较强的群体文化心理,很注重“别人怎么看”,这种从众倾向的思维模式导致了在教学过程中,很少有学生主动表明观点,很少有学生敢反驳老师。与中国文化求“稳”截然不同,西方的个体文化鼓励独特、推崇个性、倡导变革。

二、中西方教育内容上的差异

傅斯年认为,由于中国与西方的社会结构(性质)不同,所以形成了中、西方教育内容上的不同。中国是一个政治型的国家,其教育内容首先是为政权、为政治服务的。这就形成了中国的教育重视人文学科而轻视科学技术的传统。而欧美等西方国家以工商立国,加之它们的实用主义哲学和抽象思辨的民族思维方式,它们的教育内容也就以科学技术和实用技能为主。

三、中西方课堂教学方法的差异

(1)中西方课堂教学中知识的讲授顺序不同。顾泠沅教授曾用一个学游泳的例子来说明中西方教育的差异,西方:先把学游泳者全部扔入泳池中,他们相信总有一部分人会浮出水面,当然也有部分会淹死,然后捞上来进行动作教学。中国:在学游泳前将动作要领说清楚,然后将学习者扔入泳池,绝大部分人不会淹死,然后继续进行巩固。从学游泳例子中可以看出中西方课堂教学最大的不同是理论与实践的先后之别,中式的课堂教学当中,虽然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差一些,但学生所学内容都已经总结成纲,这要比探究性学习更节省时间、效率更高,而且中式课堂教学的最大好处就是低错误率。这两种课堂教学模式都有其精妙之处,但这样的教育模式是在固有的文化思维模式和教育思想及背景下产生的,别人的方法固然优秀,如若生搬硬套拿来就用必然会造成自身的不适应,因此中西方教育者不断地寻求两者之间的融合,以提高教学效果;(2)中西方课堂教学中信息的传递方向不同。本研究按照中西教育思维的不同,将这些教学方法进行分类,即中式课堂教学法和西式课堂教学法,中式课堂教学法更侧重于讲授式、解说式、示范式教学,其知识信息是从教师向学生单方向传递的,教授顺序是先理论归纳后实践练习;西式课堂教学方法更偏重于讨论式、探究式、提问式、情境式教学法,其知识信息是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双向传递的,教授顺序是先实践练习后理论归纳。

四、教学目的的差异

中国教育重视基础知识的巩固,西方教育重视创造力的培养;中国教育注重知识的灌输和知识的熟练掌握,重视“精”和“深”,西方教育注重对知识的灵活应用,重视“广”和“博”。西方人比较重视儿童自我意识的自然发展,鼓励儿童自由且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力图使儿童通过自身的体验和经历发现自己的存在和认识与开发自己的能力。中国人认为孩子都是富有可塑性的,其必须经成人的帮助才知道去发现社会的存在和要求,于是老师和家长比较注重通过不断引导孩子了解自己的位置和调整自己的行为来成为适应和符合社会需要的人。

五、教学活动的差异

从中西方的课堂布局就能看出其中的不同,西方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和自由化,而中国课堂更强调学生们在课堂上的纪律性和严谨性。中国的课堂活动的设计扎实紧凑,并服务于知识的传授,学生教学常规较好,课堂中基本以教师――学生一问一答或者一问齐答的形式来传授新知,学生学到的知识较多,自己探究问题的能力较弱,学生所学多以应试为目的,强调背诵和记忆,教师会帮助学生在考试范围内反复练习重难点,达到熟能生巧,课堂趣味性较小。

中西方在教育思维模式上存在的差异是中西方教育体制不同的重要原因。东西方教育与文化的特点,不断思索,期望通过感悟中西方教育的差异来吸取精华,在自身教学过程中选择性地借鉴与运用。当然,西方的教育模式对我国在教育改革和未来发展方向上起了很大的作用,加强教育界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完善是我国的教育,促进人才培养机制。中国需要培养具有知识与能力兼容的接班人,基础教育更是重中之重。如何进一步优化我们的基础教育也是我们教师不断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第9篇:中西方教育差异的总结范文

我国教育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有了巨大发展。义务教育已经基本全面普及,2010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已达82%,2011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6.9%,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从入学率指标看,我国教育已经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但是,我国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衡的国家,区域之间教育质量、教育机会和教育公平水平差异很大,很不均衡。缩小区域之间教育发展的差异,推进教育均衡、协调发展,找出影响区域之间教育发展水平差距的原因,对于促进我国东、中、西部教育的均衡、协调发展,加快改变中西部地区教育发展落后的面貌有着重要意义。本文试图以地理空间视角,从地域特征和人文特征两大方面分析各种地理因素和人文因素对我国区域教育发展差异的影响,为促进我国教育均衡、协调发展,改变中、西部教育落后地区困境找出出路。

一、影响我国区域教育发展差异的地理空间因素

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影响人类文化教育活动的客观因素,对办学条件的形成和改善以及学生的身心发展与学习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我国国土面积广大,人口众多,每个区域的地域特征各具特点,且又复杂交错,千变万化,形成了我国复杂的地形地貌,人文特征丰富多彩。复杂地域既为区域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各种有利条件,也为教育的发展增加了难度。

(一)区域间地理位置差异对区域教育发展的影响

正如陈慧琳等在《人文地理学》中指出,文化区在空间上总有一个核心区,即该文化特征表现最为标准和典型的突出地方。在核心区外,是文化边缘区,其文化特征和标准性或典型性随核心区的距离增加而减弱,遵循距离衰减规律,直到完全消失。[1](P137)同样,在地理空间中,每个区域所在的位置是客观不变的事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所在地和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对文化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在的地区是文化教育的核心区,也是发展最好的地区。距离核心区越近,教育发展越好;距离核心区越远,教育发展相对滞后。著名教育经济学家王善迈先生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将全国30多个省(市)区分为四类:一类地区为京、津、沪经济最发达地区,二类地区为辽、苏、浙、鲁、粤等发达地区。三类地区为冀、晋、吉、黑、皖、闽、豫、湘、川、新等不发达地区,四类地区为其余省区等最不发达地区。[2](P35~36)据统计,北京、上海等一类地区人均教育经费始终是三、四类地区人均教育经费的2-3倍。再加上当地的文化底蕴更为浓厚,教育发展历史较长,这些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要远远超出三、四类地区教育发展的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导致了各地区对本地教育的投资存在较大差异,各地学校的数量、发展的质量和水平等都会受到很大影响。高等教育代表着一个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相对应,我国的高等教育资源分布无论是在高校总量、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还是在科研水平上,都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东部地区高校数量多、规模大、办学质量较高;西部地区高校数量少、规模小、办学质量较低。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不协调直接导致了城市和农村之间,东、中、西部之间高等教育机会的不均等。这不仅影响高等教育的均衡和可持续发展,影响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使“教育机会均等”难以实现,而且使得城乡差别难以解决。此外,王善迈老师把教育机会、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水平,取得社会公众满意的教育成果作为衡量教育发展总体水平的指标,据此测算出了2009年我国各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可以看出,2009年,教育发展水平最高的是上海、北京、浙江等地理位置优越的经济发达地区,最低的是贵州、云南、西藏等地理位置偏远的经济欠发达地区。

[JP+2]除此之外,交通条件、距离江河湖海出口远近也是影响教育发展差异的重要因素。交通条件好,距离江河湖海出口近,对外交流就快捷方便,容易获得新事物、新思想,有利于推动教育的快速发展。反之,则影响对外的交流,教育发展也因此受到影响。中、西部地区地理位置偏远,交通条件落后,制约了该地区教育的发展。[JP]

(二)区域间地形、地势特征差异对区域教育发展的影响

我国地形非常复杂,具体可分为五种类型:高原、山地、平原、盆地、丘陵。在五种类型中:高原占总面积的26%,山地占总面积的33%,平原占总面积的12%,盆地占总面积的19%,丘陵占总面积的10%。从地势上看,我国的地势特征从东到西呈海拔上升趋势。可分为以长江中下游和华北平原为主的第三阶梯;以黄土高原和四川盆地等为主的第二阶梯和以青藏高原为主的第一阶梯三种类型。在每一阶梯之内又分为高原区、山地区、丘陵区、盆地区和平原区。

以青藏高原为主,高原特征的第一阶梯区。该区域是我国教育发展最为落后的区域。一方面该区域地处偏远,距离我国文化教育核心区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较远,历史和现实的原因造成该地区经济文化落后,教育发展受到限制;另一方面,由于对外交流和交通的不便,在教育信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思想等方面和外界的交流受到限制,此外恶劣的自然环境也不利于教育的发展。

以黄土高原和四川盆地为主,山地、盆地特征的第二阶梯区。由于该区域距离文化教育核心区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相对较近,因此教育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但同时,该区域多山地的特征不利于对外交流,使教育的发展增加了难度。

以长江中下游和华北平原为主,平原、丘陵为特征的第三阶梯区。该地区距离文化教育核心区近,经济发展水平高,发达便利的交通也为教育的交流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所以,该区域是我国教育发展水平最好的区域。

复杂的地形、地势既为教育的发展带来了丰富的素材,也为教育的发展带来各种不利条件。

(三)区域间气候特征差异对区域教育发展的影响

古希腊的历史学家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5)认为寒冷地区的民族勇敢无畏,但缺乏智慧和技术;亚洲人聪明,但缺乏勇敢精神;居住在两者间的希腊人则具有两者的优点,所以能自立,能统治其他民族。他认为希腊民族之所以兼有两者的优良品性,明显的是由于希腊处于寒冷和炎热之间的这种气候决定的。[3](P9~10)美国学者亨丁顿(Ellsworth Huntington, 1876―1974年)在他的《气候与文明》一书中,认为一个民族不管古代还是现代,若无气候促进因素,就不能达到文化的顶峰。[3]虽然气候特征并不能在人性格形成和文化的形成中起决定作用,但不同的气候特征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不同的条件,在教育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有利因素或制约因素。温暖地区的气候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人们在温暖舒适的气候条件下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能创造出较高的教育成果。湿热地区的气候特征较为不利于学习,创造出的教育成果相对较低。寒冷地区的气候则不利于学习的开展,所创造出的教育成果最低。中国面积广大,气候类型多样,分布广泛。为了便于研究,本文依据气候类型特征把我国划分为三个区域:温暖地带、寒冷地带和湿热地带。

以长江流域和东部沿海热带、亚热带为主要特征的湿热地区;以华北平原、黄河中下游流域温带季风气候为主要特征的温暖地区;以青藏高原高寒气候为主要特征的寒冷气候区。在这三种不同的气候特征中,以北京为主的温暖气候区教育发展水平最高,以上海、武汉、广州为主的湿热地区教育发展水平较高,以拉萨为主的青藏高原高寒气候特征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最为落后。除了政治、历史、地理、人文等因素对一个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有着重要影响外,气候特征无疑是影响教育发展水平的又一个重要因素。

(四)区域间河流分布差异对区域教育发展的影响

[JP+1]“水”是生命之源,自从出现人类以来,人们都是逐水而居,滨水地带是人类最初的栖息地,世界上多数知名城市和建筑,均有水的孕育和滋养。现代农业和工业的发展更是离不开水源。人类的各大文明几乎都是起源于各大河流:古巴比伦起源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古中国起源于黄河;古印度起源于印度河及恒河;古埃及起源于尼罗河。并且在此基础上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并建立了强大的国家。由此可以看出,文明的起源和“水源”尤其是河流的分布息息相关。[JP]

现代学校的建立和教育的发展同样受到水源的限制和影响。从中国河流的分布来考察教育的发展状况对我国教育的发展规划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从中国地图上可以看出,我国北部主要河流有:黑龙江、松花江、海河和辽河;中部主要的河流有黄河、长江等河流;南部主要有珠江、雅鲁藏布江等河流;西部主要有塔里木河等河流。在众多的河流中,黄河和长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黄河更是被誉为中国文明的摇篮和中国的母亲河。而我国的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也主要分布在这两条河流附近。由此可见,现代教育的发展与“水”密切联系,充足的水源是教育发展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从中也可以看出由于我国西部地区河流分不少,年均降水量低,干旱缺水,人们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从而使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数量和发展水平也受到相应的限制,就全国整体教育发展指数来说,西部都处于极低水平。此外寒冷的气候和恶劣的自然环境也不利于西部地区教育的发展。

(五)区域间人口特征差异对区域教育发展的影响

人是教育的主体,区域教育发展水平的差异不仅受到区域地理位置、气候特征等地理因素的影响,区域间人口数量、结构、密度、人口素质等也是影响区域教育发展水平差异的重要因素。

教育以人为主体,人口数量与教育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人口数量影响着教育结构的设置,影响着教育规模的大小和教育发展的速度。人口数量的多少对教育投资、教育普及程度和规模、教育质量的提高都有着重要影响。

区域人口密度指某一特定时间内人口在地理空间的聚集和疏密状况。从教育发展的角度来讲,人口密度较高的区域,学校在相同的辐射面积之内可以有较多的生源,因而容易扩大办学规模、提高教育生产的效率。但人口过密会出现人口压力、劳动力过剩,从而引发上学困难和就业困难,并带来交通、住宅和公共产品供给紧张等社会问题。人口过稀、劳动力不足,经济和社会发展也会受到限制,比如教育会出现学校覆盖范围大,学生上学路程远、班额不足、办学规模小和教育生产的效率低等问题。[4](P133~134)我国区域间人口分布的主要特征是不均衡。中、东部省域的国土面积仅占全国的40%,而人口竟占90%。西部7个省域的国土面积占全国的60%,人口则不到10%。密度最高的上海每平方千米达2562人,最少的西藏只有3人。人口密度分布的差异既为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也为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挑战。

教育的发展对提高人口的文化素质、优化人口的文化结构,具有直接和关键性的作用。教育还影响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从而使人口再生产类型和年龄结构类型发生变化。[4](P137~138)区域人口的年龄结构及其变化对教育的结构和规模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人口素质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发展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之一。人口素质的提高又是发展教育事业的前提条件,区域教育发展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是区域人口素质的差异。[4]

(六)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对区域教育发展的影响

教育为经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经济为教育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和基本条件。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的支持,教育的发展也离不开经济的支持。区域教育发展首先受其区域经济因素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对区域教育发展提供基础性条件,提出培养人才的需求,既拉动教育扩大规模、提升层次和调整结构,又决定教育发展的结构、规模和效益。另一方面,区域教育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人才,提高劳动者的生产能力。通过创新、引进和推广技术,加速区域技术进步,是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手段和途径。

[JP+1]我国2011年各省市人均GDP经济实力排名。可以看出,我国2011年各省市经济发展实力最好的城市是第一层:上海、北京、天津;发展较好的是第二层:浙江、江苏和广东。广东的经济实力处于第二层,要远远好于第五层的湖北和重庆,但广东的教育发展指数为0.598,要远远低于湖北的0.658和重庆的0.662。这说明虽然经济在教育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但不是决定性作用。经济的发展并不必然带来教育的发展,经济的落后并不必然带来教育的落后。然而,地处我国北方的内蒙古在近几年的经济和教育发展中一直保持高速增长水平,其教育发展指数和经济实力要好于被一直认为是教育和经济“重镇”的湖北和重庆。这说明在经济落后的情况下,中、西部落后地区同样可以在教育方面取得突破。[JP]

二、推动区域间教育均衡、协调发展的对策

区域教育发展不协调,已经带来了许多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它不仅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而且造成了教育机会和教育过程的不公平,对社会和谐、政治稳定构成了潜在威胁,同时也进一步加剧了中西部人才的流失。因此,是否能够提出合理有效的手段以促进东、中、西部地区教育协调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国家层面。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当今世界政治风云变幻,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学技术发展迅速。而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而科学技术的创新和民族素质的提高离不开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讲,谁掌握了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导地位。我国老一代领导人邓小平多次提出,实现现代化,科学技术是关键,基础在教育。因此,国家应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位。全面协调、均衡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就要大力发展中、西部地区落后的教育事业。

而要改变中、西部地区落后的教育现状,首要的就是要改变中、西部地区落后的交通现状。中、西部地区教育落后于东部地区,除了政治、经济、文化和国家政策等因素之外,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偏远的地理位置大大限制了中、西部地区的对外交往和交流。因此,国家除了采用政策倾斜、资金支持、投资引导等传统做法之外,还应该结合中西部地区的对外交通不便的现状,在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方面,大力改善中西部地区落后的交通状况,为中西部地区的对外交流创造有利的交通条件。

第二,社会层面。均衡、协调的发展区域教育对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实现共同富裕,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提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这就要求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教育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地位。这就要求我们要做到:一方面,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加强舆论宣传,引起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支持中、西部地区的教育发展;另一方面,发达地区在人力、物力、智力、资金等方面大力支持落后地区。例如:可以结成地区与地区、省对省、城市对城市等形式的对口支援,有条件的地方甚至可以结成学校对学校的对口支援,实现在教育上“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到达全社会共同富裕”的目标。实现落后地区的教育与发达地区的教育协调发展、均衡发展,共同发展。

第三,中、西部教育落后地区。首先,中、西部教育落后地区要改变“等、靠、要”的观念,发挥主观能动意识,挖掘潜力,大力发展本地区的经济,为教育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其次,中、西部教育落后地区要充分挖掘民族特色,丰富民族教育内容,发展特色民族教育,走出一条教育的新路子。再次,中、西部教育落后地区要积极主动,加强区域内和区域外的交流合作,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充实教育内容,改变落后的教育管理方法,形成适合中、西部地区特色的人才培养机制,为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大量特色人才。最后,中、西部教育落后地区要改变传统观念,加大宣传力度,制定优惠政策,创造良好条件,改善投资环境,吸引资本到本地区发展经济和教育。

三、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