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财务管理概述范文

财务管理概述精选(九篇)

财务管理概述

第1篇:财务管理概述范文

关键词:逻辑起点;条件和评价;资源配置论;必要性

一、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回顾

(一)环境起点论

持这个观点的人认为财务管理理论是从财务管理实践中产生的,而这些实践活动又是在社会政治经济环境下进行的,因此应以环境为起点来构建财务管理理论体系。“有什么样的理财环境,就会产生相应的理财模式,也就会产生相应的财务理论体系(王化成,2000)。”环境是财务管理理论发展变化的基础,一切的财务管理理论问题都由此展开。

(二)假设起点论

持这个观点的人认为“任何一门学科的研究与发展,都是以假设做为逻辑起点的,然而在财务学的研究中,却忽略了这一点”;“假设对任何学科都是非常重要的,因而它对学科的理论和实务提供了出发点或奠定了基础”(陆建桥,1995年)。财务管理假设是财务的相关人员对经济事物和财务现象无法确切认识和论证进而根据客观情况所做出的合乎逻辑的断定。假设为相关学科的理论和实务提供了出发点。

(三)目标起点论

“任何管理都是有目的的行为,财务管理也不例外是,只有确定合理的目标,才能实现高效的管理,我认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财务理论结构应以财务管理的目标为出发点。”(王化成,1994)财务管理目标的确立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研究指明了方向,既与理论相结合又与实践目标相联系,突出了财务目标在财务管理理论中的地位。

(四)本金起点论

“本金起点论符合逻辑起点的基本标准,弥补了前述不同起点理论的种种不足。”(郭复初,1997)持这个观点的人认为:本金起点理论符合逻辑起点的标准,并弥补了其他起点的不足,一门学科能找到渗透于该领域的一个基本细胞,那将它作为研究起点最合适不过,那么财务的本金起点便是如此,有利于从各个方面概述,并构成完整的财务管理理论体系。

(五)本质起点论

这种观点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我国财务初建时期。“本质是事务的内在联系,财务本质是财务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财务管理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根本标志。”(张兆国,1999)杨淑娥认为,财务管理的逻辑起点应是整个财务理论体系中最基本的部分,应能够体现理论内在的规律性及客观性并能演绎推理出整个财务理论框架,因此以财务本质做为逻辑起点是较好的选择。

二、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的条件及评价

(一)符合财务管理理论逻辑起点的条件

本文综合相关理论研究的成果,认为财务管理理论的逻辑起点,应具备六个条件:第一,逻辑起点应具有内生性,而不是外在的条件;第二,逻辑起点应具有原生性,而不应是由其他前提或条件派生出来;第三,逻辑起点应具有客观性,而不应是人们主观确定;第四,逻辑起点应具有相对稳定性,而不是多变的;第五,逻辑起点应具有发展性,应随着环境的发展和信息的完善不断发展和完善;第六,逻辑起点应能够联系财务理论与财务实践。

(二)财务管理理论相关逻辑起点的评价

环境是一种外生变量,对任何学科和任何活动都有影响,不能将其自身与财务管理理论相结合,更不能演绎、推理出财务管理的其他理论和范畴,且环境具有复杂性与多变性,因此很难建立相对稳定的财务管理理论体系,也很难为财务理论的研究提供深层的根基。所以环境只能作为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理论背景和外部条件。

财务管理假设是对财务管理环境的高度概括、抽象、提炼和总结,也是对财务管理相关活动前提条件的理性认识。因此财务管理假设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且与环境密不可分,环境的复杂性与多变性决定了相关财务假设复杂性与多变性。财务管理假设又具有人为的主观性,对实务和实践的指导缺乏一般性认识,所以以此为起点对财务管理理论系统研究不具有统驭作用。

财务管理目标是财务管理活动的起点,但构建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不应等同于财务管理活动的起点。财务管理目标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和多变性,不同的环境和时空下,财务管理的目标将不同,目标缺乏稳定性与自身逻辑性的科学反映,因此不能将其做为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起点。

本金虽贯穿财务管理活动的起始,但它只是财务管理对象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且财务管理对象与财务管理理论研究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因此以它为逻辑起点会限制财务管理的作用范围,并很难构建起内容完整的理论框架。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财务本质反映了财务管理理论与财务管理活动的内因及内在规律性联系,弥补了上述不同起点理论的不足,以此做为财务管理理论的研究起点是最符合。而关于本质起点中本质的观点也不一致,关于财务本质有货币关系论、资金运动论、资源配置论、本金运动论等多种观点。而本文认为在众多观点中,资源的概念最大,涵盖的范围最广,大于资金、货币及本金等的概念。只有资源配置论的观点可以阐述企业的财务活动,资源配置论是以一定的方式来配置经济资源、生态资源、社会资源,以最大限度地使各方平衡、协调发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避免生态的恶化。所以财务管理理论应以资源配置论的财务本质作为逻辑起点,结合财务管理目标、假设、原则、职能、环境等来构建财务管理概念框架。

三、可持续发展观下对财务管理理论的研究

社会的发展与人类文明的进步离不开强有力的经济支撑。而资源环境对经济增长的制约是可持续发展观不可忽视的一项。“资源”由过去只关注经济资源转向关注经济、社会、生态总资源,资源的范围在扩大,这对财务管理理论的研究也具有重大影响。而财务管理的本质是资源配置论,正是以可持续发观为背景,在此情况下研究财务管理理论体系既符合时代的需要,也是构建财务管理理论框架不可缺少的因素。本文从财务管理本质、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管理假设三个方面重新思考与定性。

在可持续发展的观下,本文认为财务管理本质就是资源配置论,即财务主体对经济、社会、生态资源的有效性及合理性配置。

财务管理目标由企业价值最大化向企业价值最大化同时兼顾社会与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的转变,企业不能只追求自身的效益,要把尊重自然、改善环境、履行社会责任做为企业永续发展的目标。

财务管理假设,以前的假设全是有关经济方面的,如“经济人”假设、有效市场假说、财务主体假设、理性财务行为假设、不确定性假设假设等。在可持续发展下,我们更应该关注生态发展,把“有限理性经济人假设”和“资源稀缺性假设”做为财务假设的范围。

四、我国可持续发展观下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必要性

(一)贯彻十精神的必然要求

十报告中,回顾了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并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对我国继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这个背景下,企业将可持续发展和资源配置的有效性观点纳入企业发展的思想体系中符合时代的要求。

(二)企业竞争与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企业逐渐意识到,企业要想取得竞争优势实现长远发展,除了不断创新外,企业还要维护良好的社会形象,这种形象的维护来自于企业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和维护生态环境所做出的贡献,所以在可持续发展观下,构建财务管理理论体系具有现实的必要性。

(三)适应新经济形势需要

新经济形势要求达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三者的统一。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自然资源的耗费,企业相关成本的核算也应考虑资源成本与环境因素。对企业来说,企业要以可持续发展观为理念,才能保证企业的清洁生产,才会意识到生态问题,才能实现企业有序健康的发展,也才能符合社会新经济形势的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王化成.财务管理的理论结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李心合.论公司财务概念框架[J].会计研究,2010(07).

第2篇:财务管理概述范文

财务管理模式的类型

根据决策结构的差别,结合企业集团核算与管理特点,可将财务管理体制分为四种模式:

统一核算、集中管理型

该模型的基本内容是:集团总部财务部门作为统一的权力机构,对资金筹资运用、成本核算、利润分配等实行高度的集中管理,统辖下属各成员企业的财务部门;各成员企业的财务部门自身无自,按照集团公司的统一要求,从事各项核算与管理工作,在业务上只对集团财务部门负责,并接受其领导。该模式的特点是:将整个企业集团的财务成本信息纳入统一核算体系。在具体操作上,实现“十统一”,即由集团总部统一领导、统一材料采购、统一产品销售、统一货款结算、统一成本核算、统一办理贷款、统一资产管理、统一资金调配、统一制定分配政策、统一上交利税等。

统一核算、分级管理型

该模型的基本内容是:集团母公司财务部门只对重大的全局性的财务成本管理作出原则性、政策性的规定,将执行决策的责任和作出次要财务成本的决策管理权下放成员企业的财务部门。

该模式的特点是:成员企业拥有一定的自。就领导隶属关系而言,成员企业的财务部门由各成员企业领导并进行管理,集团财务部门只对成员企业财务部门进行指导和监督。在具体操作上,由集团财务部门将统一核算指标,按照一定原则和标准分解下达给成员企业,再由各成员企业财务部门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在规定的职责范围内,对与其本身工作有关的财务成本各项目实行全方位的管理。

分级核算、集中管理型

该模型的基本内容是:成员企业的日常核算工作全部由自己的财务部门负责,并对其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管理方式。集团总部对成员企业实行承包制度,确定承包基数,税后留利比例等分配制度。按期对成员企业上交的报表进行汇总、审核,对于重大财务活动(如产业布局、市场情况、筹资、投资等)由集团财务部门统一管理。该模式的特点是:各企业财务部门有一定的经营自和财务决策权,能对自己内部存在的问题“因地制宜”,同时,重大财务活动的统一管理,又可使企业集团内部形成有机联系的管理体制。

分级核算、分级管理型

该模式的基本内容是:财务管理所涉及各项业务的决策都是由成员企业自主分散进行的。该模式的特点是:成员企业的财务不纳入统一核算,而是建立彼此各自独立决策、独立经营、独立管理、独立核算的财务体制。集团财务部门对成员企业财务部门只起一种指导、协调和服务的作用。

财务管理模式的选择

在实践中,企业集团采用何种财务管理模式,我们认为,应综合以下因素:

集团的组建方式

就目前我国企业集团的组建方式而言,一是通过企业之间的横向联合,如企业承包企业(即承包式),企业租赁企业(即租赁式)等形式;二是通过大企业的自身扩张,如企业兼并、投资控股、技术联营、名牌产品加工扩散等形式。在不同的组建方式下,财务管理体制亦有所不同。如以承包方式组建的企业集团,由于各成员企业实行的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管理体制,因而采用分级核算、集中管理模式较为合适;以租赁方式或用行政力量组建的跨行业企业集团,由于各自另有主管部门,财务相对独立,因此,采用分级核算、分级管理模式较为合适。

集团内部的产权结构

就企业集团在产权上的特征而言,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企业的资本所有者一般为银行或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企业集团之间相互持股;企业经营者与企业资本使用者分离;开放工人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渠道等。就企业集团的产权关系方式而言,主要有二种基本方式:一种是平行的产权关系,即企业之间通过相互持有对方的股份而形成的产权关系或者是企业共同入股集资建立一个子公司而形成对该子公司的产权关系;另一种是纵向的产权关系,即集团中的主导企业通过控股、参股方式对被控企业形成的产权关系。企业集团的这种产权制度,具有界定和规范其财产关系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构建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从而为企业集团经营的有效运行奠定基础。财务管理体制正是在特定的产权关系下,处理企业集团内部各产权主体、债权主体、经营管理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制度安排,从而使产权制度的各项功能通过财务管理得以实现。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产权理论是研究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的理论基础。

按产权联结关系和生产经营协作关系,我国企业集团的典型组织结构主要包括四个层次:一是集团核心,即母公司;二是紧密层,即子公司;三是半紧密层,即参股公司;四是松散层,即关联企业。由于不同层次的成员企业产权联系不同,生产经营管理方式不同,应分别采用不同的财务成本管理体制。一般来说,核心层企业和紧密层企业宜采用集中的财务管理体制,半紧密层企业和松散层企业宜采用分权、分散、分级的财务管理体制。

集团的法人资格

我国企业集团的法人地位问题,在现实中存在两种情况:一是多级法人现象,即不仅成员内各企业都是法人,且集团本身也有法人地位;二是“一个法人”现象,即集团企业只有一个法人,成员企业只是集团内部的非独立经营单位,不具有法人资格。此两种现象是否科学合理,不属于本文探讨的范围。本文仅就它对财务成本控制的影响作一讨论。例如,对于融资性租赁,以及购买全部产权为特征的兼并等方式所组建的只有一个法人的企业集团,宜采用统一核算、集中管理型财务成本体制。而对“多级法人”企业可考虑采用分级核算、分级管理型。

模式的优缺点

统一核算能够使企业集团得到全面的财务成本信息,提高决策的科学性,而分级核算则能将大量工作分散进行,保证信息的及时性;集中管理能够发挥集团整体优势,便于集团的宏观调控与指导;分级管理则能够结合本企业特点灵活自主决策,有助于调动成员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综上所述,构建集团财务管理模式要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企业集团的产权形式、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等的特殊性;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目标、财务决策等的合理性。这种影响使我们很难在现时的环境下,构建一个理想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例如,在具体设置财务组织机构时,必须考虑一系列影响财务组织结构的因素,如企业集团现在业务的发展趋势、企业集团经营产品门类的多少、企业集团内部组织结构、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目标和内容等。企业集团在全面衡量种种因素的基础上,设计和选择适合于本集团的财务组织结构。一般来说,在财务机构的具体设置上,集团总公司的财务机构应依据财务管理的内容分别设置筹资部(负责与集团战略有关的资金筹集决策)、投资部(负责与集团战略有关资金投放决策)、综合部(负责核算集团公司的管理费用以及对下属各公司、分公司会计资料的汇总、合并编制对外会计报表等)、审计部(负责监督和审查整个集团成员企业对集团财务制度的遵循情况以及会计记录的合法性、合理性等),并统一由财务总监负责。在设置子公司财务机构时,应参照集团公司设置筹资部、投资部和综合部,并统辖于财务主管之下。

需要指出的是,改革开放的中国已经登上了WTO的列车,它意味着我国企业集团面临参与国际竞争的挑战,为了进一步强化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除大力开展企业集团自身的财务管理工作外,还应创造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以期推进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规范化、完善化。

参考文献:

第3篇:财务管理概述范文

【关键词】财务重述;经济后果;公司治理;管理层自利

财务重述(Financial Restatement)是指上市公司修正前期财务报告,以更正其报告中会计差错的过程(FASB,2005)。财务重述作为一种补充信息披露工具,其本意是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信息透明度,然而这种工具使得信息的披露内容和披露时间可分离,从而导致企业高管对信息披露的时间节点可以加以控制影响(杨蓉,2011),并成为管理层操纵公司信息的手段之一(Li & Zhang,2007),反而加剧了公司信息不对称的程度。财务重述不仅会给投资者带来巨大的财富损失,还会导致公司市场价值严重下滑(Richardson et al.,2002;Palmrose et al.,2004)。然而各国上市公司财务重述行为仍然日渐频繁,美国财务重述公司的数量10年间增加了18倍(Scholz,2008),我国2005年进行财务重述的上市公司比重也相当高,达到了全部上市公司的20%(于鹏,2007)。因此十分有必要对上市公司进行财务重述的原因及财务重述产生的经济后果进行深入研究。

一、财务重述的原因分析

上市公司进行财务重述行为的原因可以从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内在是由于管理层自利所导致,外在是由于公司治理机制不完善、外部监管不力、准则的模糊性以及业务的复杂性所造成。

(一)管理层自利

从根本上来说,上市公司进行财务重述是为了迎合管理层的个人利益。管理层自利行为一方面表现为在公司财务重述前后进行异常交易,大量形式股票期权从资本市场获利,另一方面表现为提升公司业绩、掩饰亏损等,以获取高额薪酬。Efendi et al.(2007)认为管理层会出于各种原因,如为达到激励指标、迎合财务预期或是满足融资要求等进行盈余操纵,而盈余操纵行为一旦被识别,那么财务重述就在所难免。Burns和Kedia(2006)则发现,持有股票期权的首席执行官有强烈动机通过财务重述来对股价造成影响,进而谋取一己之私。张为国和王霞(2004)认为上市公司如果存在亏损、高负债、利润下降、线下项目产生较高收益的情况,其发生高报盈余的财务重述行为的概率会大大增加。

(二)公司治理机制不完善

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是公司高效提供财务信息的保障,财务重述的背后是公司治理的失效(GAO,2002)。Simons和Peterson(2000)研究认为董事会规模与上市公司财务重述行为正相关,因为规模大容易形成多个利益中心,而财务重述则可能是平衡利益主体利益的结果。另外,由于男性管理者比女性管理者更容易出现过度自信,从而采取更为激进的会计政策(Peng & Wei,2007),因此,上市公司男性管理者占比越高,发生财务重述的概率也就越大。Prendergast和Stole(1996)研究发现年轻的管理者展示自身能力的欲望要比年长的管理者强烈得多,从而在进行决策时,表现出过度自信并更愿意承担风险,而年长的管理者则更倾向与遵从历史经验并规避风险。因此管理层年龄越大,出现财务重述的概率越小。另外还有研究认为管理层学历越高,出现财务重述的概率越小(何威风、刘启亮,2010);审计委员会的高效运作能有降低财务重述发生的概率(Dechow et al.,1996;Abbott et al.,2004;杨忠莲、杨振慧,2006)。总而言之,财务重述与公司治理机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三)外部监督不力

Young et al.(2008)以及Almer et al.(2008)的研究都发现,经国际知名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上市公司发生财务重述的概率较低,这是因为通常情况下,国际大型会计师事务的独立性及专业胜任能力均较强,提供的审计服务质量也较高,能够有效发现公司财务舞弊行为(Palmrose,1988;Carcello & Nagy,2004)。Stanley和DeZoort(2007)从注册会计师和客户关系时间长短与财务重述发生概率的角度进行研究,并发现两者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

(四)准则制定的模糊性

现行企业会计准则以原则导向为前提,准则及准则解释均为管理层决策提供了大量的选择空间,因此管理层在编制财务报告时,需要做出许多职业判断,而判断往往都有出错或前后不一致的时候。准则的模糊性为管理层进行财务重述提供了一个十分合理合法的借口。

(五)公司业务的复杂性

Dzinkowski(2007)研究认为,公司业务的复杂程度也与财务重述发生概率有着密切联系。公司业务所涉及领域越来越广,所进行的交易也日益复杂(张元智、马鸣萧,2004),在如此纷繁复杂的业务面前,管理层所作的决策往往难以确保精准无误,由此导致财务重述的发生。但是投资者关注财务重述公告的重点在于重述是否影响其对公司价值的判断,因此,由此类技术问题所导致的财务重述,市场反应往往并不显著(魏志华等,2009)。

二、财务重述的经济后果

大量研究发现财务重述会带来异常回报率,导致公司价值下降以及投资者遭受巨大损失,其实财务重述所带来的经济后果远不止此,本文具体做如下分析。

(一)财务重述的市场反应

一般情况下,市场将财务重述视为不好的事件。由于会计问题财务欺诈等导致的财务重述、重述涉及多个会计年度、重述调低了公司盈余或是其他坏消息时,将导致相当严重的消极市场反应;倘若财务重述公告带来的是好消息,则市场反应较为积极(魏志华等,2009)。Hirschey et al.(2005)研究显示,涉嫌欺诈的财务重述公司在重述公告前后三天累计超常收益高达-21.80%,而同期非欺诈公司则仅为-7.73%。Palmrose et al.(2004)研究认为调低公司盈余的财务重述引起市场的负面反应最大,导致股价下跌13%,其次是重述导致报告收入下降的情况,引起9%的股价下跌。而Desai et al.(2006)则认为收入确认不正确所导致的财务重述会引起-14.89%的市场负面反应,成本确认不正确引起-10.51%,位居第二。

(二)财务重述与法律诉讼行为

国外大量研究表明财务重述会招致法律诉讼,而国内有关研究则相对比较薄弱。依据相关法律,投资者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来要求公司对财务重述所导致的损失进行赔偿,尤其是当财务重述的内容涉及财务舞弊。Sullivan早在2002年就进行统计发现,财务重述导致的诉讼占股东集体诉讼的比例,从1991-1995年间的9%上升到1996-2000年间的19%,增加了10个百分点。Lev et al.(2007)研究发现对历史盈余做出较大修改的财务重述行为,很有可能导致集体诉讼。Palmrose和Scholz(2004)通过研究也发现,财务重述涉及金额越大、重述带来的市场反应越大以及前期销售收入增长过大等情况下,招致集体诉讼的可能性会大幅增加。

(三)财务重述的其他经济后果

财务重述还会导致一系列其他的经济后果,如导致管理层发生变更、融资成本增加、机构投资者减持股票、传染效应等等。Desai et al.(2006)发现财务重述公司的管理层变更比例要显著高于非重述公司,并且因为财务重述而被辞退的高管,有92%没有找到相应职位,意味着他们的前途也会因此受到影响。Graham et al.(2008)发现财务重述后银行在贷款时会要求提高利差、更多的安全性保障、更多契约限制以及期限缩短等,并且由于财务欺诈导致财务重述的公司贷款利差要比其他财务重述公司大很多。Hribar et al.(2004)研究发现发生财务重述的公司的机构投资者至少会减持四分之一的该公司(下转第71页)(上接第68页)股票。Gleason et al.(2008)发现财务重述在导致本公司价值下降的同时,也会诱使同行业非重述公司的股价下跌,从而认为财务重述具有一定的传染性。

三、结论与建议

规范上市公司财务重述行为,发挥其应有的信息补充更正功能,是保护投资者利益并维护资本市场秩序的保障。针对国内财务重述行为尚不规范的现状,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第一,对公司而言,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完善内部审计制度,提高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的比重,加强董事会、监事会以及股东大会的监督作用,减少上市公司财务重述行为。第二,对监管当局而言,应提高证券交易所及其他监管部门的监管效率,强化年报重述披露行为的监管,并加强外部审计的监督作用,对财务重述报告进行专项或补充审计,充分发挥外部审计“经济警察”的作用。第三,对投资者而言,投资者需要提高自身素质,加强价值投资理念及风险意识,仔细甄别上市公司披露的各种信息,不盲目投资并减少投机行为,做到真正的价值投资。

参考文献

[1]何威风,刘启亮.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背景特征与财务重述行为研究[M].管理世界,2010(7):144-155.

[2]黄志忠,白云霞,李畅欣.所有权、公司治理与财务报表重述[M].南开管理评论,2010(5):45-52.

[3]魏志华,李常青,辉.中国上市公司年报重述公告效应研究[M].会计研究,2009(8):

31-39.

[4]Palmrose Z.V.,Richardson V.J.,and Scholz S.,Determinants of Market Reactions to Restatement Announcements,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04(37):59-89.

第4篇:财务管理概述范文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成立于1973年,其目标是制定和国际会计准则,促进各国会计实务在国际上的趋同。1989年4月,IASC委员会批准了一份名为《财务报表编报框架》的文件,并于同年7月。该概念框架在指导国际准则的制定及评价现有准则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IASC于2001年重组成立了新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IASB运作以来,就一直致力于更新概念框架及制定全球性的会计准则的过程中,并于2010年9月完成了《财务报告概念框架》(The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Financial Reporting简称“概念框架”)的第一阶段结果,与此同时1989年发表的《财务报表编报框架》的相关章节将被取代,当该概念框架项目被全部完成时,理事会将拥有一份全面、综合且单一的被称作《财务报告概念框架》的文件。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一系列由财务报告的目标和受目标决定的其他基本概念所组成的一套理论体系。目的在于指导财务报告的宗旨并为财务报告的报告主体、信息质量特征、报表要素、确认、计量、列报及披露提供基本的概念与原则。IASB发表的2010年财务报告概念框架包括了四章节的内容,第1章:通用目的财务报告的目标(The objective of general purpose financial reporting);第2章:报告主体(The reporting entity);第3章:有用财务信息的质量特征(Qualitative characteristics of useful financial information);第4章:1989年概念框架的剩余内容(The Framework (1989):the remaining text)。IASB已完成的概念框架项目第一阶段的成果包括第1章和第3章的内容,同时取代1989年财务报表编报框架的相关内容。第2章报告主体还有待于补充完善,而第四章的内容与1989年发表的财务报表编报框架的相关内容完全相同。因此,本文仅就《财务报告概念框架》中的第1、3章与《财务报表编报框架》中的相关部分做一个比较评述,下面将具体地加以研究。

二、通用财务报告的目标

(一)《财务报表编报框架》关于财务报表的目标

1989年财务报表编报框架中关于财务报表的目标是提供有助于各种类型的使用者进行决策是所需要的关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变动的信息,使他们更好地评估企业偿付债务,制造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能力及其形成的时间和可确定的程度。同时财务报表还应反映企业管理层对交付给它的资源的经营成果和受托责任。由财务报表的目标可以看出,该目标在强调决策有用性的同时,也显示出管理层受托管理资源的经管责任。

(二)《财务报告概念框架》关于通用财务报告的目标

2010年财务报告概念框架中关于通用财务报告的目标是提供关于报告主体的财务信息,以便有助于对现在和潜在的投资者、贷款人和其他债权人做出向主体提供资源的决策。这些决策包括购买、出售或持有主体的权益和债权工具,及向主体提供贷款的金额和信贷形式。同时通用目的的财务报告也需要提供关于主体的资源及主体管理层、董事会对交付给他的资源的经营成果和受托责任,从而有助于现在或潜在的投资者、贷款人和其他债权人评价主体未来净现金流入的前景。由此可以看出,评价治理当局履行经管责任要求的信息通常也是资源配置决策需要的信息,因此,决策有用性包括了受托责任观,这样就没有必要专门将受托责任作为财务告的目标。

(三)两者的比较

关于财务报告的目标,编报框架和概念框架都强调了对使用者决策有用的目标,同时兼顾了经管者的受托责任,评价受托责任是为了进行经济决策,即“受托责任隶属于决策有用性”。这是两者的相同之处。但概念框架第1章“通用财务报告的目标”与编报框架中“财务报表的目标”相比还有以下特点:

1.内容更加具体,逻辑更加严密,结构更加合理。IASB的财务报告概念框架明确地将内容分为四个章节,改变了编报框架中“一盘散沙”的局面,使得层次更加清晰,更易于理解。在“介绍(Introduction)”部分简化了概念框架的“范围(Scope)”,删除了“用户及其信息需求(Users and their information needs)”部分。在概念框架第1章中内容也做了较大的调整,分为“介绍”、“通用财务报告的目标、有用性及限制”与“关于报告主体经济资源、要求权及资源和要求权变动的信息(Information about a reporting entity’s economic resources,claims,and changes in resources and claims)”三个部分进行描述,将编报框架中的“财务状况、业绩及财务状况变动(Financial position,performance and changes in financial position)”部分包含在了“关于报告主体经济资源、要求权及资源和要求权变动的信息”,删除了“附注及补充计划(Notes and supplementary schedules)”,从而使内容更加明确、具体,结构也更加合理。

2.以“财务报告目标”取代传统的“财务报表目标”。IASB的财务报告概念框架中关于目标在范围上的“重点”开始针对财务报告,而非编报框架中的财务报表。这是由于财务报表是财务报告的核心内容,但财务报告还包括财务报表以外的其他财务报告,而其他财务报告也可以提供预测信息。因此,这种概念上的拓宽可以有助于改进会计实务,更好的满足使用者的信息需求。

3.明确了通用财务报告目标的定位。概念框架的目标1(OB1)明确了“通用目的财务报告的目标形成了概念框架的基础。概念框架的其他方面―报告主体概念、有用财务信息的质量特征及约束条件、财务报表的要素、确认、计量、呈报及披露―逻辑地来自目标”。通过明确而准确地对“通用财务报告目标”的性质与作用进行了定位,至少使人们明确了目标具有两大重要作用:一是规定财务报告的目的与宗旨,为编报财务报告指引方向;二是所有其他基本概念,都产生于目标的要求并共同为实现目标服务(葛家澍,2010)。

4.将通用财务报告的目标集中于投资人和债权人的需要。财务报告目标的核心是为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IASB在财务报告目标中明确指出,现在和潜在的投资者,贷款人和其他债权人是通用目的财务报告直接指向的主要使用者。虽然报告主体的管理者及其他参与方也需要企业的财务信息,但通用财务报告信息并不主要针对他们。尽管通用财务报告主要针对投资者和债权人的需求,但通用财务报告不可能为这些群体提供其所需要的所有信息,仅是针对他们投资信贷决策的共同需要,为满足使用者各方面信息的需求,这些信息使用者也需要其他方面的相关信息。

5.更具体地阐述了决策有用目标的内涵。该概念框架具体落实在通用财务报告所能提供的,直接或间接与评估主体未来现金流量前景密切关联的各种信息之上,包括经济资源和它的要求权,及基于交易、事项情况引起资源和要求权变动所能提供的有用信息。并对经济资源和要求权的变动信息先分为由财务业绩引起和与财务业绩无关两类。由财务业绩引起的变动又区分为基于权责发生制会计(accrual accounting)所形成的财务业绩和基于过去现金流量(past cash flows)形成的财务业绩。所有这些变动应提供的信息,像如何预测主体预期现金流量的金额、时间安排与不确定性以及怎样评估主体产生未来现金净流入的能力等都是使用者所普遍关心的,因为他们各自经济利益均与主体未来的有利现金净流量密切相关。因此该概念框架在描述通用财务报告目标时更加严谨、具体,使得财务报告能提供对决策最有用的信息。

三、有用财务信息的质量特征

(一)《财务报表编报框架》对财务报表质量特征的描述

在1989年的财务报表编报框架中,质量特征被定义为“是使财务报表提供的信息对使用者有用的那些性质。四项主要的质量特征是可理解性(Understandability)、相关性(Relevance)、可靠性(Reliability)和可比性(Comparability)”。

1.可理解性。财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的一项基本的质量特征是便于使用者理解。它假定用户对企业的经济活动具有合理程度的知识,而且自身又愿意用适当的精力去研究会计信息。可理解性决定着会计信息的利用程度,但对于具体的信息使用者而言其效用的大小则还取决于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运用能力。

2.相关性。是指有用的财务信息必须与使用者的决策需要相关。当信息可以帮助用户评价过去、现在或未来的事项,或通过确证或纠正使用者过去的评价,从而能够影响用户做出的经济决策时,信息就是相关的。在该编报框架中相关性不仅包括了预测价值(predictive value)、证实价值(confirmatory value)还包括重要性(Materiality),如果由于信息在财务报表上的省略式差错,以致影响使用者做出有关的正确的经济决策时,该信息就是重要的。

3.可靠性。当提供的信息没有重要差错或偏见,能如实反映其所反映、理当反映的情况,可供使用者决策做依据,则该项信息就是可靠的。可靠性的内容包括如实反映(Faithful representation)、实质重于形式(Substance over form)、中立性(Neutrality)、审慎性(Prudence)和完整性(Completeness)。

4.可比性。财务报表信息的使用者为了更好的理解和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业绩的变化趋势,不仅需要比较企业不同时期的财务报表数据,还需要对同一时期不同企业的财务报表数据进行比较。为此,要求财务报表提供的信息必须具有可比性,要求同类交易或事项的计量和列报必须按一致的方法进行。

《财务报表编报框架》在第43至45段提出了对相关和可靠信息的限制性因素,包括及时性(Timeliness)、效益和成本之间的平衡(Balance between benefit and cost)以及质量特征相互之间的平衡(Balance between qualitative characteristics)。该编报框架在质量特征的最后部分特别讨论了“真实与公允观点(True and fair view)”,即“公允表述(fair presentation)”的问题,但却未给出明确定义。

(二)《财务报告概念框架》对有用财务信息质量特征的描述

在《财务报告概念框架》中,有用财务信息的质量特征确定了建立在财务报告基础上,对现在或潜在的投资者、贷款人和其他债权人做出的关于报告主体的决策是最有用的信息的类型。它应用于财务报告及以其他方式提供的财务信息中。有用财务信息的质量特征第4段(QC4)描述了,“如果财务信息是有用的,它必须是相关的并且如实反映其拟所反映的。财务信息的有用性将被加强,如果它是可比的、可验证的、及时的及可理解的”。有用财务信息的质量特征分为基本的质量特征(fundamental qualitative characteristics)和增强的质量特征(enhancing qualitative characteristics)及对有用财务报告的成本约束(the cost constraint on useful financial reporting)。

1.基本质量特征包括相关性和如实反映。如果财务信息能够对用户做出的决策产生影响,则该财务信息就是相关的。相关性要求财务信息具有预测价值及证实价值,而重要性也是一个主体相关性的特定方面。财务信息的预测价值要求其可以被用户用来作为输入信息来预测未来的结果。财务信息的证实价值要求其能提供关于以前评估的反馈情况。重要性是指当遗漏或虚假陈述某信息时,将会影响到使用者依据关于报告主体的财务信息做出的决策。有用的财务信息要求其不仅反映相关的现象,而且也必须如实反映其意欲反映的现象。为了完全的如实反映,描述需要具备三项特征,即它是完整的(complete)、中立的(neutral)且免于错误的(free from error)。完整性要求为使用户理解被描述的现象,该描述应包括所有的必要描述和解释方面的所有信息。中立的描述要求在选择或呈报财务信息时不带任何偏见。免于错误意味着在描述现象时无差错或遗漏,并且用来产生报告信息的程序也被无误地选择和应用。当然,免于错误并不意味着在所有方面都是精确的,例如估计的存在。

2.增强的质量特征。可比性、可验证性(verifiability)、及时性及可理解性是属于增进的质量特征,其旨在提高相关且如实反映的信息的有用性。增进的质量特征也可以帮助决定在两种方式都均衡的考虑相关性和如实反映的情况下,哪种方式可更好的来描述现象。可比性要求财务信息能与其他主体类似的信息以及同一主体不同时期的信息相比较。可验证性帮助确保信息如实反映了其意欲反映的经济现象。可验证性意味着在特定描述是如实反映的前提下,不同知识背景且独立的观测者能够达成一致的意见,尽管不一定完全一致。及时性意味着可利用的信息对用户来说是及时的,以便能够影响他们的决策。可理解性要求清晰简洁的对信息进行分类、按特征进行描述及列报。

3.有用财务报告的成本约束。成本对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是一个普遍的约束。在报告财务信息时需要考虑成本与效益的约束条件。

(三)两者的比较

1.相似点。《财务报告概念框架》和《财务报表编报框架》所要求的质量特征从整体来说都有严密的体系,其主要内容可以说是大同小异。两个体系都服从财务会计的基本目标,为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

2.差别点。(1)以“有用财务信息的质量特征”取代编报框架中的“财务报表的质量特征”。从而使概念框架中第3章“有用财务信息的质量特征”更加服从于第1章“通用财务报告的目标”。(2)概念框架中有用财务信息质量特征的层次更加明晰。在概念框架中有用财务信息的质量特征被分为基本的质量特征和增强的质量特征,不同于原先的主要质量特征,使得层次更加分明、结构更加严谨,有利于理解不同质量特征之间的关系。(3)概念框架中以“如实反映”取代了主要质量特征中的“可靠性”,并作为基本的质量特征,其包含完整性、中立性和免于错误,这更符合财务信息的特点。因为信息本来就是客观事物的反映,通用财务报告中的财务信息理应如实地反映一个主体客观存在的经济资源,对资源的要求和引起两者实际变动的现实交易、事项与情况,只有如实反映,才有可能通过财务信息确切描绘主体的经济真实(葛家澍,2010)。(4)概念框架中将可比性、可验证性、及时性与可理解性作为增强的质量特征,而编报框架中却将及时性列为制约因素,将可比性与可理解性作为主要质量特征的组成部分,并且不包括可验证性。这些修改目的是为了更贴近通用财务报告的目标,具有更重要的意义。(5)删除了财务报表质量特征中的“真实与公允观点(公允表述)”,增加了“应用基本质量特征”和“应用增进的质量特征”两部分。从而使得标准更为简化、实用并容易被接受。

四、总结及对我国的启示

自国际财务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成立以来,就一直致力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研究,经过多年的精心研究论证,终于在2010年完成了《财务报告概念框架》中的“通用财务报告的目标”和“有用财务信息的质量特征”两部分,取代了1989年的《财务报表编报框架》。与此同时,FASB在同年的第8号概念公告也与该概念框架实质上是趋同,甚至是一致的。IASB第一阶段成果的完成,对完善概念框架又更近了一步。但我们应该意识到,概念框架的完善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它需要集中国际一流的专家、学者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不断研究探讨,因此将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第5篇:财务管理概述范文

由于物流企业的业务运营处于流通环节,且该环节又以供应链的特定节点为功能定位,这就使得企业风险的发生不仅存在于环节本身,还受到上、下游供应链节点的影响。

1.环节本身的风险。诸如因交通原因而出现的时间延迟,为此所发生的赔偿风险;甚至因某些不可控力而产生的风险等。尽管目前存在着风险转嫁机制(寻求保险公司理赔),但其仍将使物流企业存在经济损失。

2.供应链节点的风险。受到现有立法的影响,在流通领域中的责任划定和规避机制仍不完善,最为明显便是快递业。这种情况所导致的直接后果,不仅在于使物流企业生产不必要的交易成本,还会为此而增大会计成本。

货损的发生在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因为物品本身的理化特性使然,另一则是因为物流业务本身的原因。在以契约为基础的第三方物流运营中,货损控制在一定比例范围内是可以的,但从我国物流企业的发展状况来看,似乎因货损而被投诉的量却占大部分。由此可见,这也将从经济层面对物流企业导致了损失。

二、特征指向下的财务管理合理化定位

上述针对物流企业运营特征的分析似乎与其财务管理没有联系,实则不然,其为物流企业财务管理合理化提供了切入点,即运用财务管理方法来减少上述经济损失的发生量,从而提升企业利润率。

(一)应对成本发生的定位

不难理解,人工成本、材料成本和油耗不可能被避免,而重要的在于合理控制。其中,人工成本与员工人数有关,从而具有合理性;而材料成本则与成材率有关,且又与员工的操作技能和岗位意识有关;对于油耗来说,则在于经济距离和货载数量的选择。为此,三者分别定位如下:1.人工成本。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背景下,人工成本的发生具有天然的合理性。从财务管理的角度来看,应保证人工费用的合理支出,且在福利基金的积累上也应给予企业员工充分考虑。2.材料成本。无论是物流包装还是流通加工环节都将产生一定的材料成本,这就意味着财务管理的重点应放在“控制”上。上文提到了成材率问题,而这又直接取决于员工的职业素养方面,因此财务管理应集中在约束、激励员工的个人行为方面。3.油耗。油耗的控制在于稀释该项成本,这不仅需要在货物机载水平上下工夫,还应在路线选择和运距控制上做文章,且这些最终都需要强化员工的岗位意识。

(二)应对风险发生的定位

从数学的角度来看待风险,其实则属于小概率事件。但是物流企业往往会因这些小概率事件而出现品牌价值下降,甚至因赔偿而倒闭的情况。那么对此财务管理合理化如何给予定位呢。根据其它企业的经验,物流企业不仅需要购买保险,还应在企业基金中单独设立风险赔偿基金。关于基金数量的界定,则需要针对企业类似事件的发生概率和赔偿额度等统计数据基础上做出决策。这一点,应成为物流企业财务管理合理化的构建要素之一。

(三)应对货损发生的定位

与上文所提到的风险不同,货损的产生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人为。由此,若加强货物运输订单控制,和强化流通环节保障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便能有效降低货损的实际发生率。对于后者而言,则可以在财务资金配置上给予适度倾斜。不难理解,确保货物流通的及时和安全将极大的提升物流企业的品牌号召力。其最终效果,必然会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

三、定位基础上的管理模式构建

根据上文所述并在合理化定位基础上,管理模式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构建。

(一)财务管理人员方面

财务管理人员尽管作为主体与本文主题没有明显联系,但从组织资源的视角下来看,增强财务管理人员的岗位素质和意识,将能直接优化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目前,针对这方面的论述较多,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来阐述:1.增强团队互动机制。财务人员素质所内在的稳定性和整体性,依赖于会计团队内部组织文化的熏陶。通过建立学习型组织文化,营造会计人员自主学习和相互学习的良好氛围。因此,应通过制度安排推动团队人员间的业务交流。同样,业务交流应突出个体的工作心得体会,以及对团队发展的愿景。前者能形成直接的知识外溢现象,从而提升组织的知识存量;后者则能在团队成员间形成心理暗示,有助于规范组织成员的行为。2.增强绩效管理机制。这里需要根据激励兼容原理设计出合理的激励机制,并同时根据物理元原理建立合理的考核指标。由此,可以引入第三方组织成员对财务人员的评价机制,这样将推动财务人员实施跨部门的协同活动。

(二)会计成本控制方面

1.人工成本控制。尽管正常的人工费用支出是合理的,但这并不代表人工成本没有控制的必要。在物流企业财务管理中,可以根据项目单元将预算资金分配给该业务负责人管理。并约定在有效完成工作任务后,节余资金或全部或按比例作为相关人员奖金发放之用。2.材料成本控制。材料控制主要存在于流通加工环节,这也是物流企业的增值领域。因需要提升成材率,所以财务管理中首先应在资金配置上对该领域进行适度倾斜,并在配合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后给予奖金发放和扣除。3.油耗控制。根据上文分析结论,可遵循材料成本控制方式来进行财务合理化管理。

(三)运营风险管控方面

运营风险从某种程度上看是无法用概率来界定的,因此在财务管理中分配必要的赔偿基金是必要的。上文假设风险存在概率和历来赔偿金额数据,那么如何进行风险基金数量的决策了。对此,本文无意进行系统阐述,因其已超出本文主题讨论范畴。这里笔者建议:在财务管理中应在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上下工夫。对于前者而言,需要将业务部门的骨干力量纳入到财务测算团队之中;并在制度保障下,建立以财务部门为中心的各部门联动机制。

(四)货损概率降低方面

对于因发生货损而出现的赔偿,仍应划入到风险基金管理之中。但就这里的降低货损概率而言,则应在财务资金预算的倾斜和对人员的绩效管理上下工夫。对此,上文已做出阐述。综上所述,以上便构成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当然,还可以从其它方面进行阐述,但就可操作性来看本文所得结论具有一定的实践性。

四、小结

第6篇:财务管理概述范文

论文摘要: 本文着力探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否应该包含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目标的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的关系”两个关键问题。本文按照四个基本、层层递进的逻辑来分析第一个问题。对于第二个问题的讨论, 本文认为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应该融合、且指出了决策有用观目前面临的困境。

一、引言

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目标是会计理论、特别是规范会计理论范畴内至关重要的两个核心概念。若干年来, 会计界对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目标进行了孜孜不倦的研究, 研究结论也日益丰富。概而言之, 在西方会计理论研究中,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前后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目标各领数十载。但具体到我国会计界,长期以来则比较关注会计基本假设的研究, 但对会计目标的关注则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之后才开始。关于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目标的研究, 目前存在着两个悬而待决的问题: (1)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否应该包含会计基本假设? (2)会计目标的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的抉择。本文将本着继承与发展的思路, 对如上两个关键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二、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是否应包括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本假设是否应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拥有一席之地? 这个问题的回答并非“是”或“否”那样简单。本文将分为以下四个相互关联、逻辑上层层递进的问题来进行解读:

1. 会计基本假设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地位的变化。Trueblood 报告和FASB 于1973 年4 月启动“企业财务报告目标”的研究计划是一座“分水岭”。在此之前, 会计界一直尝试将会计基本假设作为构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及会计准则体系的逻辑起点, 尽管在ARSNo1. 3 被否定后会计基本假设的研究日渐式微。可以说, 早期构建会计准则体系的逻辑为: “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一般原则会计具体原则会计准则”。这个逻辑的代表为Moonitz 与Moonitz and Sprouse。[1]即便是APB Opinion 否定了ARS No1 之后, 会计基本假设也并未彻底消失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范围之外, APBStatements No4 中提出的13 项会计基本特征仍将会计基本假设涵盖在内。但是自此, 会计基本假设在概念框架中的地位盛极而衰。

在美国APB 存续的后期, AICPA 与APB 其实已经意识到了制订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因此APB 制订了APB Statements No4“企业财务报表的基本概念与会计原则”、AICPA 的Trueblood 委员会也颁布了研究会计目标的Trueblood 报告。可以说, 此时研究概念框架的逻辑起点已经在悄然由会计基本假设转向会计目标。FASB 启动的“企业财务报告目标”计划(CF 计划之一)更是第一次明确地将构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逻辑起点定位为会计目标。

2. 会计假设作为逻辑起点的概念框架遭到否定的内因。然而, “ 会计基本假设逻辑起点论” 发表后,招致了绝大多数人的批评。Leonard Spacek ( 1961) 认为, ARS No.1 中大部分所谓的假设, 都是不言而喻的经验, 它们不能作为合理会计原则的基础。此外,Spacek 指出, 构建一个合理会计理论框架的必要前提是对会计目标的清晰界定。Mautz ( 1965, p 46) 曾撰文指出, “让会计原则、理论建立在假设之上, 就好比把房子盖在沙子上一样。换言之, 如果以会计假设为基础, 构建会计理论, 环境依赖的会计假设能支撑多久? 谁敢说会计假设是有效的? 这样还有谁敢依赖会计理论?”

受上述种种批评影响, 以及考虑到按照会计基本假设作为逻辑起点演绎的会计原则与会计实务的差距(gap),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和会计原则委员会最终否定了ARS No.1。本文认为, 会计基本假设之所以作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逻辑起点最终遭到质疑乃至否定, 并非全然是由于会计基本假设作为逻辑起点构建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本身存在问题。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 若以基本假设作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之基础, 则意味着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建立在一些不够严谨的推断之上, 这势必会毁损体系的逻辑严密性和可信性。但也许这并非是主要的原因。正如下面我们将要讨论的, 会计目标本就是一项会计基本假设(也可以理解为一项假定, 葛家澍, 1997.10), 是特定的历史横截面上对会计信息使用者、使用者的需求等在调查基础上得出的暂行结论,因此也具有假设的性质。若否认会计基本假设为起点构建概念框架的严谨性, 也等于质疑了会计目标为起点构建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那么, 会计基本假设作为逻辑起点构建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受到非议的内在原因是什么呢? 本文设想,主要原因在于会计基本假设为起点构建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过于重视会计的技术层面, 而“ 缺省” 或“漠视”了会计准则与会计信息的其它层面, 使得由会计基本假设衍生和演绎的内在逻辑一致的会计原则往往与会计实务相互脱节, 难以在特定会计环境与会计实务下进行应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和会计准则的制订过程, 本身就是一个利益协调、均衡和政治妥协的过程(尽管每个会计理论工作者本意并不希望如此), 以会计基本假设为逻辑起点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难以实现这一均衡(tradeoff)或协调功能, 未曾考虑到会计、会计准则和会计信息的特殊性。

众所周知, 会计并不仅仅具有技术性, 按照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会计信息实际上具有了一定的经济后果性, 因此会计准则的制订过程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利益集团的游说(lobby for or lobby against)(刘峰, 2000)。为此, 虽然会计准则的制订过程力求公允中立, 但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及各种利益关系的错综复杂, 使得中立性好比会计准则制订过程中的“极限”一样, 只可逼近, 永远无法达到。正因为如此, 所以才需要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来抵御外来压力, 寻求“ 借口”。照此, 作为指导、评估和发展会计准则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也同样经受利益集团的游说和评论。实际上, 制订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另一个功效在于, 力图将对制订一个个具体的会计准则的利益协调过程, 更多地转换为对财务会计一些概念的协调, 以便节约交易成本。以FASB 制订SFAC No1 为例, 先后于1977 年8 月1-2 日、1978 年1 月16- 18 日进行了两次公开听证会;在1977 年8 月举行的听证会期间, 收到283 份书面评论意见(属于游说支持或反对的意见), 其中221 份直接涉及财务报告的目标(SFAC No1, Par.61- 62)。

3. 会计目标本就是一项会计基本假设。从会计目标的内涵可以看出, 会计目标并非臆断, 而是来自于客观的会计环境。所不同的是, 会计目标并非直接源自于对客观经济环境因素的概括, 而是来自于对特定会计环境下的针对性调查。以研究会计目标的Trueblood 报告为例, Trueblood 调查了5000 家以上公司的意见, 举行了50 次以上的面谈, 邀请相关利益团体举行了35 次的会议, 在纽约进行了3 天的公开听证会, 历时2 年半, 后才于1973 年3 月颁布了“Trueblood 报告”。[2]后来的FASB, 同样是在调查的基础上, 得出了会计目标是向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有助于评估主体未来现金流入、流出的金额、时间和不确定性的信息”的结论。该结论充其量只能够算作是一项“命题”, 或者是一项有待检验的假设———会计目标本就是一项假设(葛家澍, 1997.10)。随着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 会计目标的上述暂行性结论不断地再接受修订, 譬如AICPA(1994)等进行的相关发展。

4. 会计基本假设应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有一席之地。诚然, 会计基本假设为逻辑起点构建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无法取得利益相关者的一致认可, 但并不能因此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将会计基本假设全然排除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之外。不少的作者以FASB 的SFAC No1 为例, 认为美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就未曾将会计基本假设列入。这一观点本身值得怀疑。的确,SFAC No1 未曾明确地对会计基本假设进行归位, 但是我们仍能够从SFAC No1、6 中读出会计基本假设的影响:

⑴SFAC No1 的Par.9- 16, 冠之以“ 环境对各种目的的影响”的总标题, 其实质上主要分析了会计环境等因素对财务报告目标的影响。

⑵SFAC No6“财务报表的要素”中, 贯彻“未来经济利益观”所给出的各项财务报表的要素, 无一不隐含着会计基本假设。例如, 资产被定义为“特定的主体A 因为过去B1 的交易或事项, 而拥有或控制的、可能的未来B2 经济利益”。这样, A 其实明确的受到会计主体假设的影响; B(含B1、B2)其实蕴涵着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的思想———若无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何来“过去”与“未来”?

所以, 会计基本假设并非被FASB 排斥在外, 合理的解释也许应该是: 会计基本假设、尤其是最基本的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货币计量等, 被FASB 认为是不言自明的, 因此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多次引用。与此相类似, 英国ASB 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制订的相应的概念框架中, 也都并未将会计基本假设排斥在外, 这些概念框架的要素定义说明了本文的这个观点。我国的基本会计准则(总则)、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企业会计制度(总则)等初具概念框架雏形的文献, 也无一例外地将会计基本假设置于醒目的位置, 加以详细规定与阐述。

综合上述层层递进的逻辑, 本文认为, 会计基本假设理应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拥有一席之地, 切不可因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目标导向而否认会计基本假设的作用。

三、会计目标的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

1. 关于会计目标的典型观点

FASB 的SFAC No1 是“决策有用观”的全面阐释者, 至此, “决策有用观”就被各国会计准则制订机构奉为“圭臬”。FASB 指出: “编制财务报告应为现在和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它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 以便他们做出合理的投资、信贷及类似的决策”。FASB 同时阐述了什么样的信息具有决策有用性, 即“有助于预测现金流入、流出的金额、时间及其不确定性的信息”。[3]

1999 年, 英国的ASB 在“Statements of Principlesfor Financial Reporting” 中提出了财务报告的目标为:“财务报表的目标是提供关于报告主体的财务业绩和财务状况的信息, 从而有助于各种使用者评价报告主体管理当局的受托责任以及制订相关的经济决策。有助于使用者评价报告主体产生现金的能力(含时间及确定程度)以及评价报告主体财务适应性(adaptability)。”ASB提出的会计目标具有如下一些特点: [4]

⑴ASB 提出的会计目标将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进行了融合, 将两者的思想联合进行表述;

⑵ASB 提出的会计目标中, 认为最具决策有用性的信息除了与现金流动相关的信息之外, 还包括财务适应性(adaptability)———即报告主体采取有效措施, 改变现金流量的时间和金额, 从而适应未曾预期的需要和机会的能力(Par.1.19)。

⑶ASB 提出的会计目标, 将信息使用者统一看待,并不象FASB 提出的会计目标一样, 对投资者格外侧重。究其原因, 可能与美国、英国的公司治理机制有关———英国更多的推崇“利益相关者”的公司治理模式, 认为企业不仅是股东的, 将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同等看待; 而美国一直较为奉行“股权导向”的公司治理模式。国际会计准则的“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中认为,财务报表的目标为“提供在经济决策中有助于一系列使用者的关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变动的信息。财务报表还反映企业管理层对交付给他们的资源的经管成果或受托责任。使用者之所以评估企业管理层的经管情况, 是为了能够做出经济决策”(第12、14 段)。与ASB 提出的会计目标相仿, IASB 的提法等于同时承认了财务报表的“决策有用性”和“受托责任性”。更进一步, IASB 还含蓄地指出, “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其实相互包容, 认为评价受托责任往往意味着决策有用———撤换或续聘管理当局。

2. 会计目标的“受托责任观” 与“ 决策有用观”的融合是科学的表述

会计目标的受托责任观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并与公司治理下的委托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狭义的受托责任观指资源的受托者对资源的委托方负有解释、说明其经营活动及其结果的义务。随着公司治理的“利益相关者观”的逐渐蔓延和发展, 受托责任的内涵也逐步扩展到“社会责任” ( social responsibility) 。[5]会计目标的决策有用观依托的环境背景一般为高度流通的证券市场及股东异常分散的上市公司, 此时存在着两项重要的变化: 第一, 股东只是法律终极意义上的所有者, 企业的实际控制权掌握在企业的管理当局手中———“强管理者, 弱所有者”格局, 所以股东其实已经蜕变为“投资者”; 因此, 他们一般往往只满意于定期获得满意的股利即可。第二, 由于股权分散的现实及集体行动的困难性, 这些投资者往往并不希冀去撤换企业的管理当局, 而往往代之以“用脚投票”的方式退出资本市场。此时, 他们一般通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进行买卖股票的投资决策。

基于上述的描述, 本文认为“ 受托责任观” 和“决策有用观”并非是矛盾的或排斥的, 相反两者之间具有某些交集, 是可以进行融合的。受托责任观下,根据企业管理当局提供的财务报告决定是否继续聘任或就此解聘管理当局的行为, 本身就是一项决策; 而决策有用观下, 一个个投资者根据财务报告、通过股票市场持有或抛售特定公司的股票, 表面看起来与受托责任评价关系不甚紧密, 但若在“看不见的手”的指引下, 大部分的投资者都进行了相同的抛售决策,那么等于形成了一项“集体行动”, 最终的累积效应则可以理解为一种受托责任的决策———一种间接行使受托责任关系权利的体现。如果以一种更为广义的角度去理解受托责任概念或受托责任观, 我们发现, 两者不仅并不矛盾或排斥, 而且决策有用观往往体现为受托责任发展到一个特定历史横截面上的特例。

为此, 本文较为赞成ASB 和IASB 提出的会计目标, 并认为应该尊重不同国家资本市场发展的现实阶段与特征, 以决策有用观为主、兼顾受托责任观, 或以受托责任观为主、决策有用观为辅, 实现两者的融合。

3.“决策有用观”的困惑

即便“决策有用观”得到了相对较大范围内的认可, 但是“决策有用观”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⑴决策有用总是具体和针对性的, 但一套通用的财务报表不可能会对所有的信息使用者都有用。尽管FASB 在提出会计目标时认为, 对投资者和债权人有用的信息, 同样能够满足其它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所需,但缺乏明显的经验证据证明这一点。

⑵FASB、ASB、IASB 在论述会计目标时, 基本上都认为“有助于预测现金流入、流出的金额、时间及其不确定性的信息”的信息是决策相关的, 但FASB 的SFAC No1 同时指出, “利用报告收益和收益组成内容的信息, 可以预测企业的现金流量前景”(Par.42- 47)。这个前后相悖的论断并未得到详尽的解释。

⑶ “‘有助于预测现金流入、流出的金额、时间及其不确定性的信息’即为决策相关的”的表述不尽科学。追本溯源, FASB 得出财务报告目标的基础为Trueblood 报告, 而Trueblood 报告得出结论之前调查的企业主要是非常重视现金流量的“房地产”公司。若果真如此, 的确将决策有用的信息界定为“有助于预测现金流入、流出的金额、时间及其不确定性的信息”的表述不仅存在争议, 而且还需进一步进行详细的审视与验证。

⑷会计目标的使用者到底应该象FASB 那样界定的、以股东和债权人为主, 还是象ASB 和IASB 那样界定为利益相关者团体。正如前文指出的, 前者与股权导向的公司治理模式相适应, 而后者侧重于利益相关者的公司治理模式。若采纳前者, 则以此为导向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以及该模式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指导和发展的会计准则、乃至受该类会计准则规范的上市公司的会计确认、计量与报告, 是否会重蹈美国一系列财务欺诈的覆辙? 但若采纳后者, 则如Jensen 指出的, “利益相关者理论不合逻辑, 因为它没有给出一个公司目标函数的全面描述。具体来说⋯⋯利益相关者理论要让管理当局服务于众多的‘主人’。但当诸多主人存在时, 没有人能够得到公正的报答; 没有单一的目标来阐明任务, 企业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必然产生困惑、冲突、效率低下、甚至竞争失败”。[6]那么,与利益相关者模式相适应的会计目标表述, 是否也会导致最终财务报告无法满足任何人的信息需求呢? 公司治理中出现的、在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模式下管理当局的“自然卸责”现象是否会在会计信息披露领域再现呢? 若果真如此, 那么会计目标指引的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将无法实现透明度, 浑浊的信息披露将加剧管理当局和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将受到削弱。

四、小结与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本文着力探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否应该包含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目标的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的关系”两个关键问题。对于第一个问题的分析,本文遵照的是四个基本的、层层递进的逻辑———⑴会计基本假设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发展过程中地位的变化; ⑵会计基本假设为逻辑起点的概念框架遭到否定的内因; ⑶会计目标本就是一项会计基本假设; ⑷会计基本假设应在财务会计框架中拥有一席之地。对于第二个问题的讨论, 本文认为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应该融合、且指出了决策有用观目前面临的困境。值得指出的是, 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目标作为财务会计概念和会计理论中的核心概念, 学术界对它们的研究还将不断的持续和丰富。

参考文献:

[1]Moonitz, “The Basic Postulates of Accounting”, ARS No1,1961。

[2]葛家澍、杜兴强, 《知识经济下财务会计理论与财务报告问题研究》,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4。

[3]FASB, “ Objective of Financial Reporting by BusinessEnterprises”, SFAC No1, 1978。

[4]ASB, “ Statement of Principles For Financial Reporting” ,London, CCH Publishing, 1999, 12。

第7篇:财务管理概述范文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了取得理想的经济效益,需要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对企业未来的经营活动状况及结果进行估计、判断和推测,即要进行经营预测。其中,对企业财务活动、财务状况及财务成果所做的预测叫财务预测。财务预测是财务计划工作的基础,也是企业进行正确经营决策的前提和依据。

一、累计概率中位数法的一般原理

累计概率中位数法是根据累计概率,确定专家预测意见的中位数,以对未来的经济现象进行点估计和区间估计的方法。使用累计概率中位数法进行预测的基本步骤如下:

(一)成立预测组、编制调查表

预测组由企业高管人员、相关业务部主管人员或者外部专家组成,一般有10-15人。调查表采用回答问题的方式,而且包含背景资料和参照标尺。

(二)汇总并整理调查表,进行点估计和区间估计

根据调查表的统计结果,得到累计概率分布函数,确定函数的中位数为点估计值。根据可以接受的误差范围确定区间估计。

(三)计算预测误差,校正预测值

根据历史预测数据计算平均绝对误差,以此判断预测结果的稳定程度,校正点估计值。

二、累计概率中位数法的应用方法与案例分析

笔者通过实例来阐述累计概率中位数法在财务预测中的运用。湖北省某股份公司是一家生产型企业,2005年1月成立,从成立起至2007年8月流动费用率如表1所示:

用累计概率中位数法预测2007年9月份的流动费用率,具体步骤如下:

(一)成立预测组、编制调查表

成立包括企业总经理、高管人员、关键部门主管人员和外部专家在内的12人预测组,并编制预测调查表如表2:

在回答问题时参照以下标尺,见图1:

给出的标尺代表从0-1的累计概率区间,各分点将[0,1]区间分成8个等份,样本点落在每一个小区间内的概率均为12.5%。利用标尺可以了解每一个答案在累计概率区间的位置。

将上述调查表发给每个预测组成员,并安排预测活动。

(二)汇总并整理调查表,进行点估计和区间估计

将12人的答案汇总,整理得到表3。为得到整个预测组统一的累计概率分布函数,需要求出标尺中各分点对应的12个估计值的平均数。将所得的累计概率分布函数的中位数确定为2007年9月流通费用率的点估计值,见表3:

可知,2007年9月流通费用率的中位数为9.43。根据各点的平均数和累计概率,画出流通费用率的累计概率分布函数,如图2。

根据预测的需要画出平滑曲线,如果要求误差不超过1%,即以点预测为中心,置信区间为±1%,则置信区间为:[8.43%,10.43%],流通费用率落入此置信区间的概率为:1-0.125=0.875,即有87.5%的可信度保证流通费用率预测值的置信区间为:[8.43%,10.43%],可靠程度可以满足要求。

(三)计算预测误差,校正预测值

根据历史预测数据计算平均绝对误差如表4所示。

/20=0.66%,平均绝对误差是平均流通费用率的11%,表明对过去20个月的流通费用率所做的预测是相当一致和比较稳定的。通过校正的预测比原预测的误差有所下降,预测的准确程度提高了。根据上述预测平均误差,对2007年9月份的预测值进行校正,校正之后的预测值=9.43%+0.3%=9.73%

三、应用中的注意事项与启示

由以上案例可以看出,累计概率中位数法用以预测企业的流通费用率,具有较强的可靠性、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但在预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一)预测实施前需对累计概率中位数法作出充分说明

一般调查表都应该有前言,用以说明预测的目的和任务,介绍与预测内容相关的背景资料。如果是首次组织预测,需在预测前对调查组成员进行累计概率中位数法的理论培训。

(二)确定累计概率时,将预测者所预测的最高值对应的累计概率确定为99%,而最低值所对应的概率确定为1%。不能将累计概率分别定为0和100%,是因为所有的预测值均为预测者的主观判断,任何数值都是有可能出现的。

(三)一般以历史预测数据为基础校正预测值

首次预测无法计算预测误差,则只以汇总调查表确定预测值,即调查表中的中位数就是最优预测值。如果定义了预测误差的范围,也可直接根据汇总调查表得出预测值的置信区间及置信系数。

第8篇:财务管理概述范文

创业计划的组成部分

创业计划一般包括:摘要、公司概述、市场调查和分析、公司战略、总体进度安排、风险因素的分析及应对、管理团队、财务计划、假定公司能够提供的利益等九个方面。

1.摘要

是创业计划的一到两页的概括。包括以下方面:

——本创业的宗旨及商业模式

——我们的产品及服务

——目标市场的描述和预测

——竞争优势

——资金需求、资金筹措方法、销售总汇、资产负债汇总表

——团队概述

2.公司概述

公司概述应包括公司简介、详细的产品/服务描述、专利和相关技术以及它如何满足关键的顾客需求。

3.市场调查和分析

主要是阐释以下问题:

——顾客

——市场容量和趋势

——竞争和各自的竞争优势

——估计的市场份额和销售额

——市场发展的走势

4.公司战略

阐释公司如何进行竞争,它包括三个问题

——营销计划:定价和分销,广告和提升

——规划和开发计划:开发状态和目标,困难和风险

——制造和生产计划:生产周期,设备和改进

5.总体进度安排

公司的进度安排,包括以下领域的重要书件

——收入

——收支平衡点和正现金流

——市场份额

——产品开发介绍

——主要合作伙伴

——融资

6.风险因素的分析及应对

评估一下你业务的主要风险(包括管理问题、市场状况、技术状况和财政状况),以及对所预测风险的防范。

7.管理团队

介绍公司的管理团队,其中要注意介绍各成员与管理公司有关的教育和工作背景(注意管理分工和互补);介绍领导层成员,创业顾问以及主要的投资人和持股情况。

8.财务计划

介绍公司的财务计划(如财务年度报表、资金需求、预计收入报表、资产负债预计表、现金流量表);并讨论关键的财务表现驱动因素。

一定要讨论如下几个杠杆:

——毛利和净利

——盈利能力和持久性

——固定的、可变的和半可变的成本

——达到收支平衡所需的月数

——达到正现金流所需的月数

9.假定公司能够提供的利益

这是创业计划的“卖点”,包括

——总体的资金需求

——在这一轮融资中需要的是哪一级

第9篇:财务管理概述范文

    关于“财政监督”的概念,我国财政学界历来没有一个被大家所普遍接受的确切表述。传统乃至目前的一些财政学教科书甚至没有对“财政监督”的概念作单独论述。在我国,“财政监督”的概念更多的是与财政职能概念相互联系的。我国财政学对财政职能的理解和表述也有一个历史演变过程,最初的表述比较粗浅,仅概括为财政分配和财政监督两种职能。直到目前,财政职能仍有两种主要表述:一种是“三职能”说(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稳定经济职能);一种是“四职能”说,与前者的差异是多了一个“财政监督”职能。但多数观点赞成“三职能”说,因为“三职能”说更能从社会再生产角度,也就是从财政活动作为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的角度,比较准确地反映客观实际。而财政监督更多的体现了财政实际工作需要,不应视作财政作为一个分配范畴所固有的职能来表述。从西方财政学理论看,也只强调财政职能的“三职能”说,“财政监督”概念不纳入经典财政学论述范畴。

    中西方财政学理论中,对“财政监督”概念一般都不予专门阐述,究其原因,我认为可能是财政监督实践往往超出了财政学研究范围,尤其在市场经济机制环境中,财政活动作为公共权力的重要体现,本身要受到公共权力运用的内在制度性制约,因而,财政监督往往超出了以较典型财政活动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财政学研究范畴。

    尽管财政理论上对“财政监督”概念未形成共识,但在财政监督实践基础上,中西方财政管理学论述当中都贯穿了财政监督的思想,财政监督是财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实践中各国都在探索适合自身情况的财政监督体制和方法。

    在财政监督实务当中,财政监督概念是指监督主体对一定范围内的财政活动行使监督权的行为。关于监督主体,主要有三种理解:一种是单指财政部门(这里指广义财政部门而非仅指财政部,如有的国家包括国库部、财政部,有的包括计划预算部、财政部等);一种是独立审计部门;还有一种是最高权力机关。国外基本上是这几种情形,只是不同的国家对独立审计部门(或者审计法院等)的定位有所不同。关于监督主体行使财政监督权的范围,主要有两种理解:一种是仅对财政收支活动进行监督;另一种是对政府财政运行全过程进行监督,包括预算监督、税务监督、国有企业财务监督、国有财产监督等。从国外市场经济国家看,市场经济实质是宪政经济,一切公共权力行为都会受到内在制约与监督,财政行为也不例外,财政监督权的范围呈不断扩大趋势,从则政分配行为到影响这种分配行为的相关信息都纳入行使财政监督权的范围。

    从我国财政监督实践看,主要的财政监督主体包括全国人大、审计部门、财税部门等,不论谁作为监督主体,监督主体行使监督权的范围都呈扩大趋势,只是监督的重点和方式有所侧重。这种“大监督”的思想应该说符合世界潮流。结合当前实际,对财政部门行使监督权范围的表述,拟为较大范围的监督,即“对被监督单位涉及财政收支、财务会计、国有资本管理及其他有关财政事项的审查、稽核和检查”,监督主体明确规定为财政部门(含派出机构),相对于其它监督主体而言,是财政运行系统的内部独立监督,它直接服务于日常财政管理,可以看成是整个财政监督体系的基础。就不同的财政监督主体来说,我们认为,在强调不同财政监督行为的区别和工作侧重点的同时,更多的是要加强不同财政监督行为间的配合和财政监督成果的相互利用,共同提高财政监督的宏观效率。

    二、财政监督行为基本分析

    (一)财政监督行为实质。财政监督的实质是国家或者政府行为,是国家或者政府管理社会经济事务的重要内容之一(最高权力机关的财政监督表述为国家行为更恰当,以下侧重论述政府财政监督行为)。传统经济理论很少论及政府行为,政府行为被看成是经济体系的一个外生变量,并且以促进公共利益为目标(即总是追求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在这些理论当中,政治过程和经济过程是截然分开的。但现实情况并非如此,尤其是“二战”后,针对“市场失灵”的政府干预行为越来越多,但政府干预经济所导致的“政府失灵”弊端,又促使人们通过非市场的集体决策过程分析来研究政府干预失误的原因。在这种背景下,公共财政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与其它新政治经济学理论等开始关注经济政策的制定过程。在它们看来,政府行为或政策制定过程应视为经济活动的内在因素,可用市场机制的特征去分析政府行为。它们进一步认为,政府行为中的最终决策者、选择者和行动者都是个人;政府行为中的个人奉行经济人理性原则;政府行为实质是利益交换或利益相互妥协。政府决策过程就是将个人选择(偏好)通过民主机制转化为集体的选择(偏好),是对资源配置的非市场决策过程。在我们看来,上述理论虽有其庸俗之处,但不无借鉴意义,尤其对于建立市场经济过程中的转轨政府而言。就财政监督而言,比如如何增强财政监督决策过程的透明度和民主决策,如何在选择财政监督检查重点的过程中避免部门或者团体利益交换等,均值得思考。

    (二)监督者与被监督者。在对政府行为一般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再进一步对财政监督与被监督之间关系作一分析。监督者与被监督者是一对矛盾,是参与博弈游戏的双方。

    被监督者的行为倾向取决于违规成本与违规利益期望的比较,后者越大于前者,被监督者就越可能发生违规行为。违规行为给被监督者带来的违规利益与其违规程度呈正相关,但违规程度越大,被监督者发现和查处的概率就越大。因此,违规的实际利益大小应该是考虑到被查处可能性后的违规利益期望,如果这种违规利益期望不足,仅仅是有可能导致被监督者发生违规行为。实际上违规行为是否发生,条件更复杂,比如还要看违规利益期望与其主观收入期望之比较。

    对监督者的行为分析与被监督者相似。进而,我们考虑两者之间的关系,在监督者发生违规行为的情况下,监督者与被监督者行为选择则更加复杂,监督者与被监督者就有可能出现合谋行为。理想的情形是,被监督者倾向于遵守规则(如财政管理制度),这就要求规则科学合理,而且尽可能透明、公开,使得被监督者潜在违规的利益期望小于其主观利益期望,防止双方合谋行为的发生。

    更特殊的情形是,监督者与被监督者在某范围内发生集体性违规行为,此时有效的监督机制就必须有赖于独立于该范围的外部监督者。这种外部监督者角色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它直接影响上述既定范围内潜在违规者的利益期望。总之,被监督者受到的监督范围越大,他们的利益期望越易受影响,这种范围越大越好(不一定非指专业监督)。

    (三)财政监督中的授权行为。财政监督中的授权行为这里是指中央级财政监督主体存在派出机构的情形,如审计部门、财政部门的派出机构。在授权监督过程中,比较理想的情形是被授权方能够准确贯彻执行授权方的意图,双方目标始终保持高度一致,这时财政监督的整体效果处于最佳状态。但实际上这种授权行为是一种行政性授权,而非一般市场中的企业性授权,因此这种授权行为存在难以避免的一个制约因素就是,对被授权方无法形成竞争。另外,还有以下因素影响这种授权监督的效率:一是被授权方有其相对独立的利益追求,它与授权方的目标并不是总保持一致。二是被授权方与授权方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一方面是被授权方无意识的漏报或者误报信息;另一方面可能是被授权方凭借自己的优势信息,或隐蔽信息(逆向选择)或隐藏行动(道德风险)。无论哪种情况都会影响授权监督的效率,要改变这种状况,一是尽量避免多次授权,授权链越短效率越高;二是授权方授权内容明确,避免反复、避免过多干预;三是健全激励约束机制,规范被授权方行为。

    (四)财政监督中的委托行为。财政监督中的委托行为主要针对我国目前存在的财政、审计机构委托社会中介参与财政监督检查事项的情况。这种委托行为实质也是一种授权行为,只是向中介机构(企业)的授权,两者之间是一种商业关系。同上述授权行为分析类似,这种授权行为中也存在中介机构偏离委托方目标的倾向,前者着眼于提供劳务获取报酬,后者着眼于通过中介机构去完成财政监督检查事项,显然两者目标不完全一致。要想提高委托中介机构参与财政监督检查的效率,除了上述授权行为分析中提到的措施外,还有一个制度上的重要安排,就是建立被委托中介机构参与财政监督检查的竞争机制,择优选择中介机构。这种机制可以较好地促使委托中介机构考虑政府委托人的目标,约束中介机构的行为偏差,也节约政府部门的监控成本。

    三、财政监督与财政管理

    (一)财政监督的目标定位:处理与管理。财政监督的目标如何定位,直接事关财政监督效果。根据上述分析,要想减少被监督者的违规行为,就必须降低其利益期望。要想降低其利益期望,就必须大幅度增加其潜在违规行为的利益损失期望,即使得这种利益损失期望大大高于其违规行为不被发现时的利益期望,使其不敢贸然发生违规行为。这就要求在财政监督中,一定要注意加强对被监督者违规行为的严格处罚。

    严格处理不是财政监督的目的,更主要的是通过财政监督改进管理、完善财政运行机制。首先,从理论上讲,如果被监督者对其潜在违规行为的利益期望为零,或者对其潜在违规行为的利益损失期望为无穷大,则被监督者的潜在违规行为不会发生。进一步讲,为什么被监督者对其潜在违规行为的利益期望为零呢,最一般的情形就是由于此时的财政管理制度无懈可击(当然特殊的情况是被监督者品格完全高尚,不存在任何潜在的违规意识和行为,显然这种不能代表反映现实世界的普遍现象,前述经济人理性原则已经排除了这种情况)。此时就没有必要对其实施财政监督。因此,财政监督的最高目标就是财政管理制度的完善无缺,不再需要财政监督。但实际上,财政管理制度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总是有机可乘的(即“寻租”的机会)。因此,被监督者违规行为不可能完全被杜绝,财政监督自然十分必要。通过财政监督不断去发现被监督者的违规行为,并严格纠正违规行为和严格处理相关责任人,并据此不断完善现行财政管理制度,才是财政监督的目标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