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态学研究的主要用途范文

生态学研究的主要用途精选(九篇)

生态学研究的主要用途

第1篇:生态学研究的主要用途范文

【关键词】农地综合价值 土地征收 土地增值收益

一、引言

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要“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然而,长期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低成本”的城镇化却是以被征地农民未享受城镇化的“土地”红利为代价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份调查显示,征地之后土地增值部分的收益分配,开发商拿走了40%到50%,政府拿走20%到30%,村级组织留下25%到30%,而农民拿到的补偿款只占整个土地增值收益的5%到10%。(刘守英,2013)因此,对征收过程中的土地增值收益的形成机理和分配问题进行研究十分有必要。但是,目前土地增值收益研究尚不能突破既有的分析范式,理论创新不够。基于此,本项目尝试从农地综合价值角度,深入探讨土地征收增值收益的内涵及其形成机理,并构建土地增值收益的理论分配框架。

二、土地增值收益形成机理

(一)土地增值收益内涵

土地增值的本质是一种社会劳动贡献及资源稀缺性增值的结果,本文研究的土地增值收益的内涵是放在征地-出让环节中理解,从未经人类使用时的农地的初始r值到土地出让价值的这一过程的土地价值增加过程。是一种广义的土地增值。

本文从自然增值和人工增值的角度来详细介绍土地增值收益构成。自然增值指由于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配套设施的不断投入,投资环境的完善,其产生的扩散效应相应地提高了土地价值。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土地成为一种稀缺资源,严重的供需矛盾使得城市土地价值上涨明显。因此,一旦农用地流转为城市建设用地,其价值将大大提高。对应的就是按照具体增值原因的不同,可分为以下三类:一是由土地用途管制、土地用途变换而导致的用途转换价值:农用地非农建设发展权增值――农地发展权价值,也称之为土地用途转变增值;二是农地稀缺性产生的供给无弹性而导致的供需矛盾引起的增值,也就是市场供求性增值;三是外部投资辐射性增值:基础设施建设,可理解为政策性增值,也称之为间接投资性增值。(周诚,2003;黄俊南,2004;张俊,2007)

如图1所示,为便于本文研究,根据三种自然增值发生的环节不同,将其进一步区分:市场供求增值和间接投资性增值在产生上是相互耦合的,共同形成自然增值,不易区分,且在农用地状态下和建设用地状态下都会产生这种自然增值;而土地用途转变增值是只发生在征地结束后的出让环节的自然增值。再按照产生的前后顺序不同,最终将自然增值区分为自然增值Ⅰ、Ⅱ、Ⅲ,依次为发生在征地环节的供求增值和间接性投资增值,发生在出让环节的用途转变增至和发生在出让环节的供求增值和间接性投资增值。

人工增值对应的就是直接投资性增值。在征收环节,主要体现在农民对农地的长期和短期投资,如开垦平整农地、灌溉水渠的修筑、农田道路的建设、肥力的增加等,本文将其定义为人工增值Ⅰ。在出让环节,要进行土地平整等一系列工作,投入成本较大。此外单位建设用地上投入的资本、劳动力等非土地要素明显高于在农业用地上的投入量,即因土地资本的投入和积聚导致土地价值增加而产生的,定义为人工增值Ⅱ。

(二)农地综合价值与土地增值收益形成过程

结合上一小节对土地增值收益构成的分析,本小节从边际效用价值理论出发,综合土地征收―出让的两个环节,结合农地的不同价值表现形式、价格种类、产权性质发生的变化,系统梳理土地增值收益的形成过程。

从边际效用价值理论,外部性理论和土地产权理论出发,分析了农地作为资源具有的功能效用,归纳起来,农地(综合)价值是包括有农地经济产出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和农地发展权价值。其中农地的非市场价值主要表现为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其中社会价值细分为社会保障价值和社会稳定价值;市场价值是农业用途下的农地经济产出价值和非农业用途下的农地发展权价值,农地发展权价值就是实际上就是农地由农业用途转变为建设用地用途之后的土地价格与农业用途利用方式下的土地价差。

如图1所示,从价值表现形式来说,农地价值主要表现为征地环节农地农业用途下的四类价值和出让环节非农用途下的农地发展权价值。其中,农地价值对应人工增值Ⅰ,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对应自然增值Ⅰ,农地发展权价值对应自然增值Ⅱ。从价格类型来说,农用地到建设用地征收―出让的整个过程中,不同用途的土地分别对应产生了农地价格、生地价格、熟地价格、出让成交价格几种价格类型。而不同价格之间的差额就是我们本篇文章要重点讨论的自然增值Ⅰ、Ⅱ、Ⅲ和人工增值Ⅰ、Ⅱ。其中,农地价格可通过分别计算各部分农地农业用途下的价值,即经济、社会、生态价值,然后简单加和,大小等同于为人工增值Ⅰ和自然增值Ⅰ的价值之和;基准地价和出让地价可以通过相关数据搜集直接获取。在此基础上,自然增值Ⅱ表现为生地价格和农地价格之差,自然增值Ⅲ表现为出让价格和基准地价之差。

就产权类型来说,在农用地征收过程中,土地产权由原来的集体所有转变为国家所有,农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灭失;而后,国家以土地(建设用地)的所有者身份出让土地的使用权给土地的具体使用者,形成建设用地所有权和使用权。这种产权形态发生变化的唯一途径就是我国土地征收政策的强制执行,也是当前我国农用地用途转换的唯一合法方式。这种不合理的农地非农化制度和残缺模糊的农地产权制度相互作用,变相的剥夺了农民应享有的部分土地增值收益,即用途转化价值,即农地发展权价值。因此,在土地增值收益研究中,应引入农地发展权,并显化其价值。就土地利用类型来说,在产权形态改变的同时,土地的用途也发生了改变。原有的低收益用途的农用地得以向预期收益较高的建设用地转变。而对于刚完成征收的土地,由于基础设施、土地平整等工作还未实施,在建设用地形态上,仅仅只能算生地。由生地到可直接出让的建设用地之间还存在一个土地一级开发市场,即生地到熟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作为土地的所有人,将对征收土地进行“五通一平”、“七通一平”等基础设施建设,将生地开发为熟地,此时的农用地才完全的转变为了建设用地;此时的建设用地还受到了城市规划、区位以及土地政策的影响。政府在出让建设用地使用权时,会按照城市规划分区对土地的用途进行设定,而后依据用途对其进行划拨、招标、拍卖、挂牌等不同方式的出让。

图1 土地增值收益形成过程

三、基于农地综合价值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框架构建

本文从土地增值形成机制的角度来理解分配问题,即根据土地增值来源决定该部分增值的分配主体是失地农民(集体),还是地方政府,亦或是两方按照一定比例共享。人工增值Ⅰ、Ⅱ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分配比较明晰。但是正如上文所述,三种自然增值涉及到的利益主体多元,并且由于所产生的外部性,或者说造成土地自然增值的原因和形态是多样而复杂的。所以,增值收益分配问题的关键就是弄清梳理好自然增值Ⅰ、Ⅱ、Ⅲ的分配主体。

(一)人工增值分配

人工增值属于直接投资性增值,分为人工增值Ⅰ、Ⅱ。人工增值Ⅰ是由于农民的长期、或是短期的直接农地投入而产生的,理应由农民享有;人工增值Ⅱ来源于在征地出让前期准备阶段,即土地储备阶段,政府对征收后的土地进行资本、管理、劳动等要素投入,对应的是图2中生地―熟地的过程,因而这些要素的投入者――地方政府应该获得这部分增值收益。

(二)自然增值分配

土地价值来源于土地对人类的功能效用,价值大小取决于人类对土地的需求和土地的产出,取决于土地对人类社会的各项功能效用。从上述的农地资源价值分类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目前通常认知下的农地价值实际只是农地资源价值的一部分,即具有直接市场的经济产出价值,显著低于农地总价值。农地价值被低估,直接导致了农地征用补偿的低价格,被征地农民未能共享到被忽视农地价值对应的土地增值收益份额,政府从中攫取了大量利益。具体分配情况如图2所示。

1.自然增值Ⅰ。征地环节结束后,农地转用为城市建设用地,其农业用途下所具有的生产功能、生态功能、对农民的社会保障功能均已经灭失。因此被征地农民应得的土地增值收益中应该包括这其中的部分价值。被征地农民应该享有农地的社会保障价值,这一观点在已有学者研究中是达成共识的,拥有扎实的制度基础和现实基础。制度基础表现在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是土地公有制,农村土地实行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没有土地的所有权,只拥有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通过劳动,获取土地的物质产出以满足其生存与发展的需求。这种以家庭为单位的联产承包责任制,打破了集体经济制度,农民从通过集体获得保障转向依靠单一家庭来获得保障。同时,长期以来形成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城乡二元化现实格局,使得城乡社会保障标准还没有统一,城镇居民所享有的养老、医疗、失业等各种保障体系在农村区域都没有建立起来。所以,土地仍是保障农民养老、医疗、就业等的主要凭借,农地无可避免地被赋予了社会保障功能。

而对于剩下的粮食和生态安全价值,有部分研究认为被征地农民同样应该享有。本研究认为这是不合理的,首先,农地生态和粮食安全保障功能并非农民耕作的自觉追求,农地的生态价值和粮食安全价值作为公共利益存在并为国家所拥有,不应成为对失地农民进行补偿的依据;其次,农地转化为非农业用途后,其生态保护和粮食保障功能也随之消失,对已消失的功能进行价值补偿也于理不合。

综上所述,自然增值Ⅰ的分配经过再进一步的细化,其中的社会保障价值部分应由农民享有,而剩余部分也就是粮食和生态安全价值应该由地方政府获得。

2.自然增值Ⅱ。自然增值Ⅱ就是农地用途转用增值,也就是农地发展权价值。非农业使用的土地表现出的承载功能,使得土地可以与劳动力、资本一样作为生产资料发挥着作用,由于农业的比较利益低下,我国建设用地供给的稀缺,农用土地转用至建设用地后,必将出现土地增值现象。由于用途性管制制度的限制和农地产权的不完整性,集体所有农用地的用途改变的唯一途径是其产权发生改变,即由农村集体所有转变为国家所有,农用地才能依法转变为建设用地。

用途性转换的增值实质上是土地产权的改变。被征地农民贡献出了农用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从产权形态上来说,这种由a权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应该由原产权所有人获得。因此这部分的增值收益应该由农民(集体)获得。因此征用价格补偿中应包括转用后建设用地价格份额。

3.自然增值Ⅲ。自然增值Ⅲ指出让环节的间接投资增值(外部辐射性增值)和供求性增值。外部辐射性增值,其主要来源于国家投资和社会投资,属于公共范畴,也理应属于公共财产的代表人――政府获得。从产权形态来看,土地在储备环节只存在土地形态的变化,并未发生产权形态的改变。并且征收后的土地用途为城市建设用地,其土地权利完整,完全为国家所有,因而其产生的增值部分也应该由其产权所有人获得。因此,以产权和来源两个方面来看,政府都应该获得这一部分的增值收益。供求性增值源于建设用地的供需矛盾。而由于我国城区建设用地为国有,因此作为可出让的建设用地的供给者只能是政府,政府作为征收后土地的所有权人,也理应获得这部分增值收益。从来源来说,出让环节的增值收益来源于基准地价与成交价格之间的差额,政府作为这一环节土地的唯一供应者应获得这部分增值额。

图2 土地增值收益分配

四、结论和展望

本文基于农地综合价值视角,重新梳理了在征地-出让环节过程中,土地增值收益的构成和形成过程,并将农地的四类农用价值和非农用的土地发展权价值一一对应到具体的各土地增值组成部分,明确了土地增值收益的实质和来源。在根据效用价值理论、地租地价理论和收益分配理论,构建了土地征收增值收益的理论分配框架,由此得出研究结论,被征地农民(集体)应获得人工增值Ⅰ,自然增值Ⅰ的社会保障价值部分和自然增值Ⅱ;政府应该获得自然增值Ⅰ的粮食和生态安全价值部分,人工增值Ⅱ和自然增值Ⅲ。

考虑到工作量和征地数据、出让价格数据和农地各方面价值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主只从理论角度构建了土地增值收益的分配框架,为使得研究更加完善,应该进一步研究农地价值测算,进行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实证分析。

参考文献

[1]王玉奇.基于耕地价值的征地补偿标准研究[D].长安大学,2016.

[2]屈宇宏,梅昀,任君.基于耕地总价值的征地补偿标准研究――以襄阳市谷城县为例[J].生态经济(学术版),2011,(02):11-15.

[3]王仕菊,黄贤金,陈志刚,谭丹,王广洪.基于耕地价值的征地补偿标准[J].中国土地科学,2008,(11):44-50.

[4]杜莺.农地非农化增值收益分配研究[D].四川大学,2007.

[5]黄俊南.城市土地增值及其收益分配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

[6]周诚.关于我国农地转非自然增值分配理论的新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06,(12):4-7.

[7]朱一中,曹裕.农地非农化过程中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研究 ――基于土地发展权的视角[J].经济地理,2012,32(10):133-138.

[8]诸培新,唐鹏.农地征收与供应中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创新――基于江苏省的实证分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3(1):66-72.

第2篇:生态学研究的主要用途范文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12)12-0035-04

从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到党的十七大,到“两型社会”建设,到国家“十二五”发展纲要的正式公布……“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建设生态文明”的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已成为一个新的有重大意义的发展方向。[1]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如何把握它的历史背景和实现条件,如何认识它面临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如何平衡方方面面的利弊得失,如何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这些都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作为起步不久的伟大战略,十分需要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特点出发,研究怎样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伦理观念形塑方面的优势,探索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的方法和途径,形成科学有效的生态文明观教育理论,以达到顺利推进这一伟大战略的目的。我们认为,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框架下,进行生态伦理教育,形成生态文明的伦理观念,是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进行的工程。这既有其合理性和可行性,也有其不容忽视的理论意义和实际运用价值。

一、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

生态文明观伦理形塑的合理性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可以也应该从多个角度进行。选择从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中进行生态文明的伦理教育,应当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前提和逻辑起点,它有其充分的合理性。

1.生态文明观的树立,内在地蕴含着要开展生态伦理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

生态文明观的树立,无非两个途径:一是现实的生态困境和“生态危机”对人们的教育,因生态忧患意识的产生获得必须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朴素生态文明观念。进而产生建设生态文明的责任感和行动;另一个就是通过学校教育,习得生态文明的观念。为实际的生态文明建设做好准备,而学校教育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可见,生态文明观的树立,内在地蕴含着要开展科学的生态伦理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当以尊重生态价值为特征的生态伦理成为植根于人们心灵深处的人格特质时,才能克服那些危及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的观念上的、深层次的文化痼疾,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文明,实现人、社会和自然的协同进化。

2.与现有社会文明的其他规范相比,生态伦理具有独特优势

对人的行为的规范,一方面是社会的法律体系和各种规章制度的规范、各种社会习俗等外部力量的约束,但是,这些会使人感受到其主体性受到抑制,因而常常伴随精神上的痛苦。另一方面是思想道德的规范,它使人内心有了德性的引导,从而在调节自己的行为时能感受到自由、尊严和幸福。生态文明观念的树立尤其是这样,既要有法律的规范,更应该作为一种德性进入人们的心灵之中。加上生态环境本来就与人们的切身利益休戚相关。因此,建设生态文明一旦进入人们的德性世界,成为人们的道德追求,就会彰显出不可小视也不可代替的独特优势。通常情况下,某种伦理原则和规范一旦形成,就必须借助于适应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自身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人的存在和社会进化的观念体系、实践路径、实施方法体系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才能具有真正持久的生命力。这也正是思想政治教育介入生态伦理教育并存在和发展的现实基础。

3.探索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伦理教育的依赖路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要依赖大批具备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念的人的有效实践。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及时弄清在目前的中国,要培养这样的具有生态意识、生态伦理的人如何入手?要开展生态伦理教育、树立生态文明观念面对的首要问题是什么?生态伦理教育又如何保障生态文明观念的树立?思想政治教育在生态文明观的树立中应该做什么?可以做什么以及怎么做等一系列问题。借助有效科学地展开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生态文明观的伦理形塑研究,可以较好地认识和有序地解决这些问题。

4.思想政治教育在人们观念形成中作用独特优势明显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着眼于人们的思想。人的思想是一个多要素的综合系统,是制约人们行为的各种因素组成的综合系统,它包括动机系统、心理过程系统、观念系统。在这些因素中,思想政治教育又侧重于人们的政治思想及观念系统的构建。政治思想所关心的主要是国家与社会的前途与命运,以及如何认识和解决各类社会矛盾。政治思想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内容之一,是上层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各种社会意识中居于首要的支配的地位。同时政治思想也是社会政治经济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人们的哲学思想、经济思想、法律思想、伦理观念等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思想政治教育理应站在时代前列,以加强现代生态文明观念的传播和帮助人们树立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念体系为己任,努力完成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任务。

其次,从学科发展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已实现了学科体系的跨越式发展,正在迈向精细化研究的新台阶,一大批研究专著的问世表明,这个学科不仅研究方式多样化,还呈现出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态势。从专业人才培养来看,该学科已建立起自己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他们建功立业的实践表明,这个专业优势明显,风格独特。在此基础上介入和开展生态文明伦理观念教育优势十分明显。

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

生态文明观伦理形塑的可行性生态文明作为人类历史的新发展,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人们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切入,将生态文明理解为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的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台阶。卢梭曾对使工业文明过分膨胀的工具理性侵蚀人的道德理性、破坏人与自然和谐的可能性和危险性发出过警告。马克思、恩格斯更是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所导致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异化做出过深刻的反思。1972 年,在罗马俱乐部发表了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1987 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了研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1992 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推动了全世界的生态环境建设。这些都为进行生态文明观的伦理形塑提供了现实基础。从理论方面说,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主要集中在以下两大方面:一是自20 世纪中 期以来,面临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学者们将关于生态环境的理论思考推向了广阔的领域。西方的生态主义,生态后现代主义,生态马克思主义等对如何保护生态环境问题有非常丰富的理论探索。这些无疑对我们怎样树立生态文明观以及树立怎样的生态文明观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二是近年集中于对生态文明的特征的研究,国内以姜春云、张云飞、刘湘荣、廖福霖、李锦、陈寿明、吴凤章等为代表的大多数学者,对生态文明的特征都有深刻研究。这些为进行生态文明观的伦理形塑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如:巩英洲对生态文明时代人类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所作的深刻的哲学审视和理性描绘;杨通进、高予远对现代社会生态转向和生态文明的构建这一正在展开的历史过程的描绘;薛晓源、李惠斌的《生态文明研究前沿报告》,对当前生态文明研究的理论进展做了很好的概括;[2]姬振海在对生态文明问题研究中,将文明分为意识文明、行为文明、制度文明、产业文明四种的学理创新;[3](P35-37)苗启明在提出制度文明之后,进一步将社会生态文明区分为生态-技术文明、物质-财富文明、制度-权力文明、精神-规范文明和生活-行为文明五层双质结构,以及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深层思维方式:熵理思维方式;[4](P51-55)特别是最近张云飞先生关于生态文明历史方位的分析等,都极具启发意义。[5](P5-11)这些研究为我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中生态文明观的伦理形塑研究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前期研究成果。

然而,许多研究者只是借用“生态文明观”这个概念,借用国外生态学理论、工业化发展的得失经验来阐述今日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对什么是生态文明观、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的发展应该和可以坚持怎样的生态文明观、怎样树立科学的生态文明观等类似问题的研究却十分少见。国内外的学者对于怎样树立生态文明观的研究也不多见,研究成果相对稀少。就实践层面来看,仅有局部的、少量的诸如兴办“绿色学校”、提倡“生态旅游”、建设“生态大省”、“生态城市”、“生态村镇”的类似实践。对怎样树立生态文明观问题的研究还远未形成系统的、明晰的理论体系和实践参与机制。至于将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伦理教育与树立生态文明观的研究进行理论整合,探索其实践路径、应对策略的基础研究则几乎为零……可见,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生态文明观的伦理形塑研究不仅势在必行,而且具有较大的创新空间和较好的研究基础和条件。同时,该研究的有效展开,还必须在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中就如何突破难点、选准重点以及研究思路和方法等环节上精心设计,以保证研究的可行性。

三、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生态

文明观伦理形塑的价值和意义1.理论价值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由于生态危机的强烈影响,使得全人类不得不面对人类自身的生存危机,又由于生态危机的产生和克服都不是孤立的,必须以系统的方法才能解决。因此,人们应该选择和坚持什么样的生态文明观,如何倡导和弘扬现代意义上的科学的生态文明观,如何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人们观念塑造方面的独特优势,就成为必须及时展开科学研究的问题。如前所述,目前,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态文明观的树立的研究尚没有充分展开,研究成果相对稀少、专著也未曾见到,远未形成系统的、明晰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机制。因此,对这些方面的问题做出系统研究,既能体现生态文明观的时代精神,又能建立一整套进行实际树立生态文明观的理论体系,填补理论研究方面的空白。

2.实际运用价值

“建设生态文明”虽然写进了党的十七大报告,但在现实中人们究竟会把生态文明摆到何等地位,以及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使其真正成为一种文明趋势,“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尚任重道远。伟大的事业,急需大批具有现代生态文明观的优秀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应该依赖自身在学科建设以及人才培养方面的独特优势,顺应时代呼唤,在办学经验丰富、教育教学改革成果不断迈上新台阶的基础上再立新功,以解决当前的新问题。

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中生态文明观伦理形塑的研究,不仅可以探索在当代中国树立生态文明观的途径与方法,推进对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理论认识和寻求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路径,还可以加深我们对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理论和实践的系统论证,增强实践操作效果。此外,还有助于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与公民道德教育实践的现实问题,赋予思想政治教育崭新的时代内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并为各级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和具体的实践指导,从而增强其运用性。

四、在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

有效开展生态伦理形塑教育1.确立可行的研究目标

首先,要探索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有效介入我国公民树立生态文明观的领域和方法,为在国家层面上建立起称得上中国特色的、具有现代意义的、能推动社会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献计献策。其次,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向培养社会急需人才实践转化的途径与方法,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的创新,为培育符合中国国情的、多层次的、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有用之才而努力。第三,努力论证以下观点:(1)在当代中国树立生态文明观的特殊性;(2)生态文明观的树立与思想政治教育和生态伦理教育关系密切;(3)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伦理教育的有效实施离不开生态伦理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4)生态文明观的树立离不开社会意识形态的良性控制;(5)高校应成为生态文明观的倡导者,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伦理教育的实践者和中坚力量。通过这些研究,努力在可行性方面打开道路。

2.构建科学的研究内容

要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的全面梳理和系统研究,全面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伦理教育在树立生态文明观中的基本特征、地位作用以及内容体系、基本路径。第一,尽早开展生态文明观的基础研究。即生态文明观与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伦理教育的基本问题研究。包括生态文明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生态文明观与生态伦理教育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态文明观念的伦理形塑的关系等问题的基础研究。特别注重对一些基本 概念和范畴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的研究和清理。第二,开展树立科学生态文明观的实施路径研究。即在当代中国树立生态文明观的现实研究。主要是在现有的生态文明观念和应有的生态文明观的实然与应然模型分析中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生态文明观念的伦理形塑的实施对策与路径。第三,开展生态伦理与当代价值观的转型研究。即生态文明观与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伦理教育的发展研究。主要从意识形态理论的变迁和生态社会主义的产生和拓展中来思考当代中国人的生态伦理的态度和行为模式的生成与变化过程。第四,开展生态文明观与生态伦理的个案研究。即从某省、某地区的实际调查出发,从生态文明观的梳理、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伦理教育有关生态文明观念的树立与现代人的生态行为选择、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构建中国本土的生态文明观体系,探索可操作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伦理教育的对策与途径。由于我国少数民族众多、现代与原始共生共存、与发达地区和国家的社会观念结构迥异,因而,对这种复杂地区的个案研究成果,可以用来与发达地区的生态文明观念进行对比,从而有很大的深入分析的时空和理论探讨意义。

第3篇:生态学研究的主要用途范文

【关键词】 朋辈辅导;咨询热线;大学生;热线使用态度;横断面调查

中图分类号:B844.2、R749.0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0-6729(2008)012-0913-05

朋辈咨询(peer counseling)是受过半专业训练的并受督导的学生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的互动交流,对需要帮助的同辈提供倾诉、支持或咨询的服务[1]。朋辈咨询以其接纳度高、影响力大、易于建立关系等特点发挥着专业心理咨询不可替代的作用[1-2]。朋辈咨询的形式多样,热线电话咨询是朋辈咨询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国内外学校心理辅导工作中有较为广泛的应用[2-5]。虽然咨询热线的实践应用较多,但大学生对热线的了解程度如何,为何寻求热线帮助,影响大学生使用热线电话的因素等基本问题尚无相关报道。本研究通过调查大学生对电话咨询热线的认知情况,分析大学生使用求助热线的影响因素,为高校朋辈辅导热线的推广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完全随机路栏访问法进行调查。由20名经过培训的同学担任调查员,在某工科院校的餐厅、教学楼附近等学生较为集中的场所随机获得调查对象,在征得同意后完成调查问卷。共发出问卷360份,全部收回,剔除个人信息不全,漏答、多答等无效问卷,得到有效问卷319份。其中男201人(63%),女118人(37%);年龄17~25岁,平均20±2岁;专业:理工科252人(79%),文科57人(17.9%),医学10人(3.1%);年级:大一103人(32.3%),大二79人(24.8%),大三76人(23.8%),大四61人(19.2%);生源地:大城市83人(26%),县城101人(31.7%),农村135人(42.3%)。

1.2 工具

自编朋辈咨询热线相关问题调查表,主要内容包括:①是否知晓热线(知道、不知道);②是否知道热线号码(知道、不知道);③知晓热线的途径(同学介绍、老师介绍、BBS、楼道宣传牌、传单书签、讲座);④设置热线的必要性(有必要、没必要、无所谓);⑤热线能否帮自己调整心态(能、不能);⑥遇到问题时的求助方式(独自面对、请教老师、告诉家长、求助同学、心理咨询、其他);⑦知道热线后是否拨打(是、否);⑧拨打热线的原因(有问题就拨打、周围找不到人倾诉时、隐秘问题不愿告诉认识的人时、无聊时、其他);⑨不愿拨打热线的原因(没时间、不信任接线员、不方便、不习惯这种方式、其他);⑩是否经常寻求帮助(是、否);另外还有个人资料,对咨询中心的了解等方面问题。编制的调查表经同学访谈、讨论后确定题目,并经小范围施测后修改问卷内容。

1.3 统计方法

进行描述性统计、χ2检验、确切概率计算。

2结果

2.1 不同年级、性别、生源地学生对热线的知晓率比较

在319名学生中,有112名知道有热线电话,对热线的知晓率35.1%。不同年级、性别、生源地的知晓率见表1。表 1显示,知晓率的年级差异显著,除大二略低外,知晓率随年级基本呈上升趋势。不同性别的知晓率也有显著性差异,女生知晓率高于男生。

2.2 不同年级、性别、生源地学生的知晓途径比较

知晓热线电话的117名学生中 ,知晓的途径按选择率从高到低依次是:书签传单26人(22.2%),BBS站点25人(21.4%),同学介绍24人(20.5%),楼道宣传牌21人(17.9%),老师介绍16人(13.7%),听讲座5人(4.3%)。不同年级、性别及生源地学生知晓途径的情况见表2。表2显示,一年级知道热线的主要途径是老师介绍和书签传单,二年级的主要途径是同学介绍和楼道宣传牌,三年级主要是书签传单、楼道宣传牌,四年级主要是BBS和同学介绍,而且高年级的知晓途径更为集中。在性别方面,男生知道热线的主要途径是书签传单和同学介绍,女生主要是BBS和楼道宣传牌。生源地的差异:来自大城市的学生主要通过BBS、老师介绍及楼道宣传牌了解热线,来自县城主要为书签传单和BBS,来自农村学生以同学介绍和书签传单为主。

2.3学生使用热线的意愿及相关态度

在被调查的319名学生中,有2.5%的学生使用过热线电话。对“在知道热线电话后,会不会拨打”的回答(使用意愿),有57.7%的 学生表示会拨打,42.3%表示不会拨打。对“热线能否帮自己调整心态”,有65.2%的学生认为能帮助自己调整心态,有34.8%认为不能。对“校园内是否有必要设置热线电话”,有75.9%的学生认为有必要,22.3%认为无所谓,1.9%认为没有必要。经χ2检验,对上面3个问题的回答,不同年级、性别及生源地学生的选择率差异均无显著性。

2.4 使用或不使用热线的原因

对“拨打热线的原因”的回答,有49.8%的学生选择周围找不到人倾诉时,17.2%选择隐秘问题不愿告诉认识的人时,11.0%选择无聊时,17.6%选择其他情况。对“拨打热线的顾虑”,45.8%选择认为解决不了问题,31.0%选择担心隐私泄露,13.5%选择怀疑接线员能力,9.7%选择其他。对“不拨打热线的原因”,59.2%选择不习惯这种方式,19.7%选择不方便,12.2%选择不信任接线员,5.0%选择没时间,3.8%选择其他。经χ2检验,对以上3个问题的回答,不同年级、性别及生源地学生的选择率差异均无显著性。

2.5不同热线使用意愿学生对热线认知和使用态度比较

表3显示不同热线使用意愿学生对设置热线必要性的认识、对热线作用的认识、求助方式及不拨打热线的原因差异显著。认为有必要设置热线、热线能够调整心态的学生更愿意拨打热线,出现问题时愿意请教老师、告诉家长及求助同学的学生更愿意拨打热线,因为不方便而没有拨打热线的学生的使用意愿更强。

3讨论

钱铭怡等调查了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知状况,结果有40.9%的大学生对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极其关心和非常关心,40.3%比较关心。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的常识有一定了解,但也存在一些误区 ,如对心理健康的范围界定不清,对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的概念混淆等[6]。他们还调查了大学生对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专业工作的认知,发现大学生对心理咨询和治疗工作持肯定和重视的态度,但对许多具体问题存在误解,对专业领域的现状也不满意[7]。朋辈辅导热线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文献线索尚未发现大学生对热线的认知或态度的研究,本调查中,有35.1%的学生知道咨询热线,11.6%知道电话号码,说明大学生对热线咨询这一求助途径有一定了解。各年级的知晓率三、四年级较高,这与他们在校时间长、接触心理健康教育的机会多有关。知晓率的性别差异也很大,女生的知晓率高达45.8%,与女性更喜欢倾诉,寻求感情支持有关。对咨询热线的知晓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心理健康教育和相关宣传工作的力度,也是大学生利用该途径解决心理问题的前提。

明确咨询热线的知晓途径对热线的宣传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总体来看,通过BBS了解咨询热线的学生居多,同学介绍次之。BBS作为一种新的交流平台,以其匿名性、平等交流和丰富的内容等特点受到学生欢迎,已逐渐成为大学生校园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8],本调查的结果说明,BBS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宣传的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各年级学生了解热线的途径不同,大一学生多听老师介绍及关注传单等宣传品了解热线,而大四学生更多通过BBS了解热线,对楼道宣传牌、传单、书签等传统宣传途径关注较少。随着年级增加,经同学介绍了解热线的人数增加,而经老师介绍的减少,从一个侧面反映咨询热线在学生中口碑相传的效果,以及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演变。在性别方面,女生的知晓途径主要是BBS和楼道宣传牌,而男生主要通过同学介绍和传单书签了解热线。不同生源地了解热线的途径也不尽相同,来自大城市的学生从BBS了解的最多,其次是老师介绍和楼道宣传牌,来自县城学生以传单书签和BBS为主,来自农村的学生经同学介绍的最多。本研究结果提示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方面应多种途径并进,针对不同年级、性别采取不同宣传方式,要特别重视BBS的宣传作用,而且要发动同学、老师共同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本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能够肯定热线的作用和必要性,而且在知道热线后愿意拨打热线,并认为设置咨询热线很有必要,35.1%的同学知道热线,有2.5%使用过热线,折算后在知道热线的学生中有7.1%使用过热线,此比例和知道热线愿意拨打的57.7%有很大差距,说明对热线这种形式同学仍没有完全接纳,从本调查的结果看,原因主要是不习惯使用热线、认为解决不了问题以及担心隐私泄漏,这说明大学生中对寻求心理咨询热线的帮助仍有许多误区,需要进一步宣传热线咨询的优势和作用,提高热线咨询的受益面。

在影响热线使用意愿的因素方面,认为有必要设置热线、认为热线能够帮自己调整心态、经常寻求帮助的学生更愿意拨打热线电话,遇到心理问题经常寻求老师、同学、家长帮助的学生愿意拨打热线的比例较高。不拨打热线的原因以不习惯这种方式的学生最多,而选择拨打热线的学生在不拨打热线的原因一问题上,对不方便、不信任咨询员、没时间等选项的选择率仍然很高,说明即便是能认可热线的同学,由愿意拨打到实际的使用热线还需要克服一定的困难。此结果提示我们在咨询热线的推广方面,要加强对热线作用和保密承诺等方面的宣传,消除学生对热线的顾虑,认可设置热线的必要性,同时要加强热线咨询员的培训和管理,提供高质量的热线服务。

以往研究以对电话咨询热线的作用及技术探讨,以及对来电的问题类型、群体特点的统计分析为主[9-12],尚未见大学生对热线认知及态度的研究。本研究结果揭示了大学生对热线的认可程度、知晓途径、态度和使用意愿,可以为高校咨询热线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作用的理论探讨提供依据,为进一步开展高校咨询热线工作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林静.朋辈心理咨询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作用的探讨[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8):26-28.

[2]Frisz RH. Multicultural peer counseling: counseling the multicultural student[J]. J Adolesc, 1999,22, 515-526.

[3]石芳华.美国学校朋辈心理咨询述评[J].上海教育科研,2007,(8):52-55.

[4]陈庆,童永炯.大学生心理干预新途径:心理咨询热线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4):93-94.

[5]张淑敏.朋辈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性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06,21(1):100-104.

[6]钱铭怡,马悦.北京市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12):848-852.

[7]钱铭怡,马悦.北京市大学生对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工作的认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10):659-662.

[8]张春生.高校校园BBS:从公告板系统到校园门户网站[J].青年研究,2005,(10):14-20.

[9]葛缨,朱万里.重庆市自杀危机干预热线求助者110名心理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8):20-22.

[10]林英,徐瑜,陈锦辉,等.健康咨询热线中341人次心理问题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07,23(9):674-676.

[11]van Balen F, Verdurmen JEE, Ketting E.Assessment of a telephone helpline on infertility provided by a patient association[J].Patient Educ Counsel, 2001, 42(3): 289-293.

第4篇:生态学研究的主要用途范文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课题选择;创新能力培养;表达能力培养;综合能力培养

作者简介:黎静华(1982-),女,广西博白人,广西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广西 南宁 530004)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6-0016-02

电气工程以电磁学理论为理论基础,将电能作为研究对象,是通信和计算机信息的载体,与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电子科学和控制科学交叉,是基础理论性较强的交叉学科。同时也是工程性很强的专业。庞大电力工业的安全运转、人类伟大的电气化时代离不开电气工程学科的发展。电气工程学科是一门既有着强基础理论支撑的、又有着广泛应用背景和应用平台的交叉混合型学科,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1]该学科的学生既需要掌握理论分析的知识,又需要掌握服务于国家能源发展、电力工业的特殊技能。研究生教育肩负着为国家电力工业建设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重任,以培养科学和专门技术中德才兼备的高级科学专门人才为目的。[2]因此,应根据电气工程学科的特点探索适合电气工程学科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和途径,向电力行业和社会输送更多更优秀的高层次研究型人才。

一、电气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的目标

1.电气工程学科硕士学位培养的目标

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勇于创新的开拓意识和良好的职业素养;掌握电气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和必要的技能;了解本学科有关研究领域国内外的学术现状和发展方向,具备较好的国际化视野和国际交流能力;具备独立分析和解决本学科的专门技术问题的能力,能胜任电气工程领域相关的科研、教学、工程技术开发及管理工作。

2.电气工程学科博士学位培养的目标

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勇于创新的开拓意识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在电气工程学科内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专业的前沿动态;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并要初步具有主持较大型科研、技术开发项目或解决和探索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能力;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具有应用计算技术解决本学科相关技术问题的能力,具备一定的交叉学科知识,拓宽知识面,可以开展跨学科内容的研究;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能够胜任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科研、教学和管理工作。

为实现上述电气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的目标,笔者认为应从多方面加强对研究生的培养。

二、课题的选择

课题的选择是研究生做好科学研究的基础。良好的课题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性,主动地投入研究工作,从而获得创新性强、有实用价值的研究成果。[3]可见,新颖、创新、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选题至关重要。导师在结合学科特点、综合考虑学生的能力和兴趣爱好的基础上,可从如下几个方面获得良好的课题:

1.创造机会到电力工业或电力部门去调研

电气工程学科是一个工程性很强的专业,具有良好的应用平台。作为电气工程学科的研究生,首先应了解电力工业的发、输、配和用的各个生产环节,不仅需要到电厂、变电站、电力部门等传统部门去调研交流,更需要到新建设的、符合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和满足电力工业发展需要的新建设的基地和部门去调研交流,全面了解当前电力工业迫切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并据此作为研究的切入点或课题,将使得所选择的课题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价值。

2.查阅行业网站和相关的学术网站

电气学科的研究生应多浏览行业信息网站,了解中国电力工业的最新发展和研究动向,并掌握国家对电力工业发展的战略导向。其次,应多浏览相关的学术网站,如国外的风电等新能源网站。这些是丰富自身知识、把握电力工业发展的前沿、明晰未来工业发展方向的良好途径。同时,也对指导科学研究的选题具有重要作用。

3.广泛阅读国内外文献

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科学研究或研究生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地阅读文献则是获得解决问题方法的重要途径。通过学习经典的书籍和高水平的论文可以了解所需解决问题里程碑的方法、当前研究的进展、已有方法存在的不足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从而明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此外,可以针对所需解决的问题开展对数学领域以及交叉学科知识的学习,运用数学知识或者借鉴其他学科的知识解决本学科科学技术问题。

4.结合导师科研项目

导师的科研项目已经是经过调研、论证比较可行的课题,研究生可以立足导师所立项目所需解决的问题去探索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并以此作为自己的课题。一般地,依据导师的科研项目进行选题在研究经费、实验条件等方面都有较好的保障,学习过程中融合导师的科研过程,有更多的机会与导师进行交流学习。

三、创新能力和思考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是指利用已经积累的知识和经验,经过科学的思维加工和再造,产生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成果的能力。[4,5]一个国家和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是人才,尤其是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研究生培养就是要为我国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如下途径加强对创新能力和思考能力的培养:

1.参加学术交流会议

学术交流会议是研究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获取科学前沿动态、实现学科交叉的一个重要平台,其对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学生可以从报告人讲述的内容中感悟到不同的创新方法和思维方式,获得广博的知识,作为自身学科创新的物质基础,从而以不同的方法思考本专业的问题,往往会获得一般方法难以得到的科研成果。目前电气工程学科举办的大型学术会议越来越多,比如全国电自专业高校年会、全国电工学科研究生论坛、电机工程协会的年会、博士生论坛等,研究生们都可以积极主动地去参加。

2.多参加交叉学科的学术讲座

电工学科本身就是一门交叉学科。电力系统的问题也不可能仅仅依赖于电力系统本身的知识去解决,学习交叉学科的知识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肥沃土壤。在讲座中,可以听到报告人对自己学科工作的综述和研究体会,可以学习到学术大师们治学的理念、态度和方法,从而启迪和激发自己的思想,达到以他山之石攻自己之玉的效果。

3.重视组内学生之间的交流

相对来说,学术会议和学术讲座的频率并不是太高,且由于开会地点、时间和科研经费等的限制,学生并不能经常参加学术会议。因此,组内学生之间的交流就显得愈加重要。课题组内不同研究方向的学生应该每周举行一次交流会,相互汇报各自的研究成果和遇到的问题,自由争辩,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使认识得到发展,在相互的交流中碰撞出新思想的火花,从而有可能产生新的科学假说,开辟新的研究途径。

四、表达能力的培养

人最高层次的能力是表达能力,包含写和说的能力。研究工作需要得到认可或需要得到别人建议和帮助都依赖于良好的表达。思维敏捷、条理清楚地阐述自己的学术观点或展示自己的研究工作是使自己的科研工作得到认可或获得有价值建议的重要途径。可以通过如下方法加强和培养表达能力:

1.多练习口头汇报

首先,参加会议时要争取汇报的机会。表达能力是需要不断练习和锻炼的,有时候想得很好的内容未必能有条理地进行讲述。其次,要勇于提问,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同学之间的相互讨论是非常宝贵的学习机会。提问不仅能充分把握新知识,且能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研究生们时常胆怯,不敢提问,生怕暴露自己知识的浅薄。钱伟长先生经常说:“报告总是不能全听懂的,要提问题,没有愚蠢的问题,不提问的才是愚蠢的!”青年学生应充分重视提问,在增长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表达能力。

2.多写学结

科学研究中一定要重视书面的表达。多数学生觉得这些问题自己已经掌握了,没必要写出来,殊不知这里面隐含着很大的学问。把内容和观点写出来是对自己工作的梳理,是理清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书面表达后会使得自己对问题的认识更加清晰,条理更清楚,更能加深理解和记忆。学结包括许多方面,不仅仅是写学术论文和毕业论文,其具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如写开会的会议纪要、会议报道、记录每天的学习进展、总结每周的学习内容或对某个阶段成果的梳理等。

3.反复体会教师修改后的论文

人总是在学习中成长和进步的。只有充分认识到不足和发现自身与别人的差距才能更好地学习和进步。导师就是研究生阶段最好的学习榜样。不少同学并不重视导师修改过的论文、ppt等材料,这无形中损失了许多宝贵的学习机会。研究生应细细品味导师修改后的表达方式和领悟导师的意境,及时丰富和纠正自身存在的不足,日积月累,水平自然会得到快速提高。

五、综合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和专业知识固然是培养研究生的重要内容,但是研究生的思想修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积极向上的处事态度也至关重要。俗话说:要想做好学问,首先要做好人。学习专业知识和进行科学研究并不应该是研究生学习和培养的全部。许多学生认为只要学习好就行,其他事情与他无关,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学生降低了对自己的要求。在科学研究过程中,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脚踏实地做事的作风。此外,学生应该做导师的好助手,协助导师做好本科生毕业设计、课程设计的指导。对于课题组的其他公益事务研究生也应该主动承担,认真完成,抱着“既行之,极致之”的态度,增强自己的责任心。

六、结语

培养具有电气工程学科特点的高层次研究人才对推动电力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本文结合该学科的特点提出了关于研究生选题、创新能力培养、表达能力培养和综合能力培养的具体途径及方法,希望研究生能通过参加实践调研、广泛阅读文献、积极参加学术交流和交叉学科的学术讲座以及勇于提问、善于表达等途径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水平,达到培养的目标,在科学或专业技术上取得创造性的成果。

参考文献:

[1]董方敏,周学君,黄华.电气工程硕士校企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J].中国电力教育,2010,(35):45-46.

[2]《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编写组.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6):1-21.

[3]谭德荣,高松.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论文模式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2,(34):19,33.

第5篇:生态学研究的主要用途范文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传播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包括传播和维护马克思主义理论所支持的无产阶级意识形态两个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传播和维护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播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部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很多情况下是以灌输的方式进行的,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播则不能光靠灌输,是需要发挥传播者和受众的积极的能动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播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对理论的内容进行解读并让受众认可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形成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科学的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过程。这里我们便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传播的部分进行探讨,指出其发展现状、在传播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对策建议。

l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传播的发展现状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播是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产生而出现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一部分。我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非常多,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研究明显不足,而作为理论教育重要部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播研究则更加缺乏。作为在国际共产主义的运动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也伴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播。而传入中国的结果便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三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WWw.133229.coM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中国的社会产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证明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非常正确的,因此要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播。只有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才会进一步发展,才能达到十七大报告中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随着当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处于低潮,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播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中国社会又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转型时期,有许多人思想较浮躁,认为只要经济发展了,学不学马克思主义理论都无所谓。许多学者也只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而很少研究如何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于是在2006年12月8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组建成立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并联合举办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的传播”学术研讨会。鉴丁现实状况,笔者也认为有必要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并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播。

2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传播存在的问题

既然以上已经分析马克思主义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播在实践中的特有的价值和作用,并说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传播中存在着不足,因此有必要对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

2.1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播研究主体存在问题

我们现在并不缺乏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者,但我们却缺乏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播研究者,即缺乏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传播的研究主体。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一般以高校、政治学院以及党校等为载体,传播者一般是这些地方任教的教师。但正如前面所说,讲授哲学的主要研究哲学问题而不是去研究如何教授哲学的问题,即我们许多学者只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而对理论教育的传播如何进行则很少关注。

2.2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播途径较单一

传播存在很多途径:除报刊、电视、广播、网络四大主流媒体外,还有其他诸如舆论,课堂教学等多种传播途径。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播主要途径则非常贫乏,几乎都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实现的,虽然其他的媒体也进行了一些传播,但总量是非常少的。报纸杂志曾经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最主要的途径,现在却显得有些穷途末路了,而网络阵地又主要被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占据。现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播途径便被挤进了狭小的课堂教育空间和一些党的理论教育会议上。这对本来就不是世界主流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因此增加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播途径势在必行。

2.3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传播的客体(受众)存在的问题

受众在接受传播信息时具有的受动性和能动性的特点,他们接受传播媒介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自身的满足。影响受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传播认知的因素有社会因素和自我因素两个方面。从社会因素来说,我国现在正在社会主义的转型时期,西方资本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充斥着我们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对人们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产生巨大的冲击。从自我因素来说,受传者是“自我”的,受传者只了解自己所需要的要素,其余或略之、或弃之。由于当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暂时处于低潮,且受西方实用主义价值观念的影响,使许多人更加关注自身的生存和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出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仰危机,很多人怀疑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传播存在的价值和必要性,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播存在轻视甚至歧视现象,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播无法顺利进行。

3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传播存在问题的对象研究

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传播中的几大要素(传播主体、传播客体、传播途径)都存在问题。因此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传播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有必要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3.1研究主体缺乏的对策建议

研究的缺失,导致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播相脱节现象,因此我们将从两个方面来解决理论与教育传播脱节问题。

一方面,研究主体应将每年大量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研究成果,应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播,即用研究成果指导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针对性、实效性、科学性的进行,使得受众接受理论研究的新兴成果,而不能使成果只限于理论层面,无法进入实践的传播环节。即研究主体要坚持内容的导向性,时代感和现实意义,根据受众接收信息具有选择性的特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传播的内容应具有一定的新鲜度,这样才能使受众更加容易接受。

另一方面,现实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大量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传播的实际问题,要加强理论的论证和指导。首先要让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传播的人本身产生了对该理论教育的传播发展前景的信任。且不能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播庸俗化,不能认为只要懂宣传就可以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播,熟不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也是一门科学,其传播是需要专业人才进行的,这是关于意识形态的教育传播。是需要坚定的政治教育人格和立场的,是不容许出现政治偏差的,并不是什么人都能胜任的。因此选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传播的人才要更加严格慎重。其次针对不同的问题进行传播的可行性研究,并将研究结果应用于实践环节,只有如此,一支功能强大的主体以及主体坚定的信念才能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播真正地发挥出来。

3.2传播途径单一的对策建议

报刊杂志曾经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宣传基地,现在正受到市场经济社会的极大挑战。但市场经济也带来了传播的契机,日报等报刊发行量及读者的增加,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播得以继续扩大。

电视现如今已进入了每一户家庭,央视等卫视应继续扩大新闻的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报道。并将抽象的理论教育运用图片和视频等模式进行传播。

广播虽然在近年来随着其它媒体的发展而现没落,但随着私家车和出租车的增加,以及城市的“堵车经济”也给广播带来了生机,因此,利用广播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播这块阵地是应该坚守的。

网络作为新兴的第四大媒体,其信息传播能力令无数人折服。网络的普及,也给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播带来契机。与传统的传播方式相比,网络中有更加广阔的传播空间。事实上,互联网已成为不同意识形态争夺的另一阵地,不可否认,西方发达国家掌握着互联网的主动权。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也在网络中占据了广阔的阵地,网络成了传播西方的思想文化的一大途径。正因如此,与

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相比,网络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优越性就更加明显,其是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源泉。中国的辉煌成就是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播的。因此,努力占领网络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基地迫在眉睫,也是势在必行,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多途径传播则非常必要。

3.3客体(受众)接受程度的对策建议

受众的接受与否与接受的程度直接影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成果。首先,传播者在实际工作中,加大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宣传力度,让受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播不是只说不做的,而是要落实到行动中的,是实践证明了的伟大的正确地理论。只要认识到这一点,传播者就能更加坚定的支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受众也会更加认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播。

其次学者不只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也要将如何教学理论纳入自己研究的范围,增加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趣味性,在课堂教学中,风趣幽默的老师的思想总是容易被学生接受的。这可直接促成更多人从心里认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直接达到了传播的目的。

第6篇:生态学研究的主要用途范文

关键词:在沪留学生;目的地选择;计划行为理论;旅游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3-0197-03

现阶段国际国内都已认识到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极大促进作用,积极开发各个旅游细分市场,如老年旅游市场、白领市场,旅游行业竞争激烈,形成红海战域,急需开发新的蓝海战域,留学生旅游市场尚属蓝海。

积极开发留学生旅游市场有各种显著效益。首先,能更好的了解、评价以及预测留学生目的地选择决策行为,在提高留学生在华旅游质量的同时,促进留学生旅游经济效益;其次,发展在华留学生为游客有利于扩充国外旅游市场;再次,充分利用留学生回国后的旅游宣传效应;最后,留学生旅游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一、开发留学生旅游市场的研究方法

TPB理论认为在以上三个条件都满足的情况下,人们会实施某种行为,即相信这种行为的实施会产生有价值的结果;相信他人也肯定这种行为及其带来的价值;相信自己拥有必需的资源、能力和机会以确保行为的顺利实施[2]。

2.导入的影响因素介绍。由于国内外对旅游者决策已存在一些比较成熟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本研究将针对留学生作为学生和入境者的主要特点从心理研究方面导入主要相关的影响因素即喜欢的目的地类型、文化、信息感知途径重视程度。(1)喜欢的目的地类型。喜欢的目的地类型是从情感上研究。态度的情感要素指个体对态度对象的情绪反应,表现为情感体验的程度,如尊敬和轻蔑、喜欢属于两极情感体验。本研究中主要指留学生对旅游目的地类型的偏爱程度。(2)文化。旅居者会对中国的一些旅游目的地有着极大的偏好而对另外一些却没有兴趣,根本上是由于当地人的文化价值观与旅居者的文化价值观存在差异。(3)信息感知途径重视程度。每个人对特定事件都会感知到很多的信息,一般对感知信息途径的重视程度会影响个人对此信息的重视程度,而对感知信息的重视程度又会影响个人的行为。

二、问卷与样本分析

本次调查采取随机抽样,对三所大学的在校留学生随机发放问卷;共发放问卷180份,回收问卷161份,其中有效问卷共148份。由统计结果可知,本次调查对象中将近75%为20~25岁的年轻人,在中国留学时间二年以内的占到80%,其中男女比例约为4∶3,亚洲达到73%,其中韩国和日本人数最多。

目的地选择态度、主观规范、行为控制、目的地类型、文化、对感知途径的重视程度因子分析,均得到了符合标准的拟合效果,因与以上过程相同,此处不再详述。

2.问卷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由统计可知,留学生目的地选择意图中各公因子的均值都高于3,其中偏爱类型、身边重要人物推荐最高,分别为4.31、4.21,其次为学习文化目的和目的地知名度因素。

在旅游目的地类型喜欢程度调查的4个公因子中,均值都高于4,其中文化旅游的均值最高(4.41),说明大部分留学生最重视具有浓厚的中国文化的目的地。

在文化对旅游目的地选择影响的因子中,G1均值为2.97,表明大多数留学生认为本国母文化与中国文化差异较大;G2均值为3.99表明大多数留学生都比较喜欢中国文化;G3均值为4.13可知,大多数留学生愿意通过选择旅游目的地来体验学习不同的中国语言与文化;G4均值为3.98表明大多数留学生相对于中国的古镇更愿意去现代化的城市旅游。

在对信息感知途径的重视程度因子中,身边重要人物的推荐均值最高(4.25),其次是媒体推荐(4.19),说明留学生在目的地选择过程中,身边重要人物给予的信息和媒体推荐度对其目的地选择影响很大。

曾经的旅游经历均值为4.45,说明旅游经历对留学生将来的目的地选择影响大;对既定目的地出游的信心为3.05,说明大部分留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对自己出游的信心不高。

3.假设检验的回归分析。

4.外在变量与行为意向分析。对“在中国留学时间”与“目的地选择行为意向”之间进行ANOVA分析结果如图,虽然在华留学时间对行为意向来说,不是主要的影响变量,但从数据上可以提供一些信息。

三、结论

(一)研究结果

1.选择目的地态度。(1)留学生对观光旅游、度假旅游、节事旅游、文化(包括宗教文化)旅游兴趣大,均值达到4.3,其中文化旅游的均值最高4.41,说明大部分留学生最重视具有浓厚的中国文化氛围的旅游目的地,节事旅游最低4.17,说明中国节事旅游发展的还不够好或者宣传的不够好。(2)大多数留学生认为本国母文化与中国文化差异较大,对中国文化喜欢程度较高,愿意通过选择旅游目的地来体验学习不同的中国语言与文化,其中相对于中国的古镇更愿意去现代化的城市旅游,对中国的现代化旅游目的地更感兴趣。

2.来自他人主观规范。(1)本研究中态度研究留学生个人偏爱的目的地类型,主观规范研究身边重要的人对留学生的影响,主观控制研究留学生对自己选择目的地的行为控制信心。主观规范对行为意向影响程度最大,其次是态度,表明留学生在中国选择目的地时非常重视身边的老师、朋友、同学甚至部分大众媒体给予的旅游信息,然后结合个人喜好选择目的地。(2)在对信息感知途径的重视程度因子中,身边重要人物的推荐均值最高4.25,其次是媒体推荐4.19,对在中国学到的文化知识和目的地资料掌握完整度重视程度较低一些,说明留学生在目的地选择过程中,更愿意相信和采取身边重要人物给予的信息和媒体推荐度高的目的地,对自己去收集掌握目的地资料的做法不是很赞同。

3.主观感知行为控制程度。曾经的旅游经历对留学生目的地选择影响显著,这一研究结果符合大多数既定行为研究成果,留学生对既定目的地出游的信心均值为3.05,说明大部分留学生对自己出游信心不高,外界条件干扰较大。

通过访谈可知,留学生期望在中国留学期间能尽可能多旅游,但由于对中国缺乏足够了解,不知道如何挑选旅游目的地,另中国很多目的地存在欺诈外国人的现象如故意提高价格、额外收费等,让本来还是学生的留学生不敢贸然旅游,对产品缺乏信任感和安全感,导致留学生主观感知行为控制程度低。

(二)研究结论

选择行为规范即身边重要人物提供的信息对留学生目的地选择影响最显著,并会影响留学生选择目的地时的态度;曾经的旅游经历和文化对留学生目的地选择有很大影响,留学生更偏爱文化型旅游目的地;留学生旅游市场需求旺盛,缺乏相应的旅游目的地,留学生对自己出游的信心普遍不高。

参考文献:

第7篇:生态学研究的主要用途范文

1文献的概念及其分类

文献是通过载体记录的知识,载体是文字语言附着物,是物质形态。从古至今,载体有竹简、纸张、磁带、磁盘、光盘等。科技文献是记录、保存、交流和传播科学知识和思想的一切著作的总称。其分类包括:①一次文献即原始文献。②二次文献。在一次文献基础上加工而成,常称为“检索工具”,如目录、索引、摘要等。③三次文献。通过检索工具(二次文献)收集原始资料(一次文献),加工整理成的综合性文献资料,如综述、述评、年评、指南等。④零次文献。

未成文的口头传递的信息,或手稿之类的资料,即还没有传播载体。

从上可以看出,综述既不同于原始论文,不属一次文献,也不是论文的摘要、索引或书目,不属二次文献,而是一次文献高度浓缩的产物,是把多篇相关文献综合加工而写成的三次文献。因此,综述包容的信息量大、反映学术动态快,是获取信息、促进科研、指导实际工作的有效途径。

2文献综述的特点

综述包括现状综述——成就性综述、回顾性综述——动态性综述和专题争鸣性综述三种。其特点如下:①资料来源是拿别人的文章做自己的文章。②研究对象是文献资料,不是人或动物。③内容涉及面广,信息浓缩、精炼。④叙述性的表现手法,以事实为基础,在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评论。⑤引文多,有很强的参考性。

3撰写文献综述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信息时代的特点如文献数量多、增长快,内容分散,重复交叉,语种增加,知识老化加速,质量下降,时滞严重等,呼唤着护理综述文章的出现,使其显得非常必要。此外,综述是知识再创造的研究(科研分为创造知识、修改知识、综合利用知识),写作综述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步骤,是促进护理学科发展、成熟,促进人才成长的重要环节。再则,综述提供回溯检索文献线索等,以上说明文献综述的撰写显得非常重要。

4写作步骤

4.1选题

①选取护理工作中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②选取位于学科前沿,有一定超前性,能反映新成果、新技术、新动向或矛盾焦点的问题。③选取自己熟悉或有一定研究基础的题目。④选题要大小适度。⑤希望在杂志发表的综述,应注意期刊的要求。总之,选题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掌握四个相符:与个人主观条件相符、与自身客观条件相符、与护理进展现实相符、与自己今后的研究方向相符。

4.2收集文献资料

4.2.1对文献数量和质量的要求:①数量要求。>40篇,有人提出初始收集资料最好>100篇。②质量要求。年代分析,文献发表的年代越近越好,近3年最好,至多不超过5年;专业分析,资料来自本专业学术期刊、核心期刊的论著性文章;国别分析,资料来自本课题研究的先进国家、权威机构、有威望的专家;主题分析,引用资料的主题与自己的选题相同或相近。

4.2.2收集方法:①顺查法。顺年查找,由远及近。②逆查法。由近及远,从当前开始,倒查近3年或5年的文献。③追溯法。又称篇后文献检索法,是利用已发表综述后的参考文献进行追溯查找的方法。

4.2.3检索工具:有目录、索引、文摘等类型。①中文工具。《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全国报刊索引》(自然科学技术)、《中国医学文摘》和《国外医学》等。②英文工具。美国《医学索引》(IM)、荷兰《医学文摘》(EM)、美国《生物学文摘》(BA)、美国《化学文摘》(CA)等。③联机与光盘。中国生物医学光盘数据库(CBMDISC)、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联机数据库(MEDLINE)等。④网上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数据库、中医药信息检索系统网上数据库等。

4.2.4检索途径:①题名途径(主要按书名、刊名检索)。②著者途径(按作者姓名检索)。③分类途径(按文献所属学科类查)。中国图书分类法规定,“R”是医药卫生,如R4为临床医学,R47为护理学,R248为中医护理学,R5为内科学等。④主题途径(按规范化术语即主题词查)。

4.3整理加工文献

①阅读(浏览、粗读、精读;应确定优先阅读的文献)。②整理、分类、筛选。③综合组织(可按主论点、分论点组织论证材料,确定论证方法,安排层次结构)。④拟定提纲,完成全文。

第8篇:生态学研究的主要用途范文

【关键词】职业院校美术;多媒体技术引导;研究性学习

【Abstract】 In order to respond to national call to vigorously develop vocational education, but also as China's new round of curriculum reform vigorously, vocational schools research study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art for art curriculum reform has brought great vigor. Make full use of multimedia technology to carry out vocational school of art studies, learning has become a trend, at the same time we need to play a student-teacher interaction through effects, and teachers, the role of Tao FAQ award this innovative ways to improve the independent development of curriculum, so that staff students ultimately achieve self-realization and self-shaping of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personality.

【Key words】Vocational college of Fine Arts; Multimedia technology guide; Research study

自美术课程改革得到各地许多美术教育工作者的支持以来,大家的共同努力使美术课改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尤其在职校美术研究性学习开展中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一定程度上彰显了教学与管理的科学性和人文性,但是这也需要我们在前进发展中不断总结经验并反思研究。

1.职校美术开展研究性学习是响应时代的要求

1.1现代信息技术对美术研究性学习的影响;现代信息技术将动态或静态的图、像、声、字等多种信息资源巧妙结合,带给人们最大限度的视觉冲击,这一特点与作为视觉艺术的美术的形象直观性特点是最吻合的,使得美术课的教学不再局限于平面和立体的空间视觉形象上。倘若师生不擅长运用最具时效的交流工具,就会和新世纪的先进文化脱节,那将不利于学生形成对世界的感知力和独立思考的价值取向,有碍他们的智慧提升和人格塑造。在美术教学中希望通过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学会用艺术思维的方式认知世界,掌握艺术表现的方法,因此只有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才能实现学生“实践——感知——思考”的整体学习。

1.2多元智能理论对职校美术研究性学习的启示; 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对人类智力结构提出了新的观点,把智力结构归结为九种智能,这九种能力相互间是独立的,但由于受到环境和教育以及遗传或性格等影响,又会使不同方面的智能形成各自特点,在成长过程中突显智能的优越性和差异性。研究性学习打破以片面培养学生一两种智能为核心的课程的传统观念,力求更全面、创新地培养独具个性和创造性的学生。这种强调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更大限度地减轻了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扭转了学生对学习知识的被动接受性,开辟了学生获取知识渠道的多向性。

美术对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发展学生健康全面的人格特质,并适宜地开发其美术方面的智能都具有重要意义。职校美术研究性学习同样可以通过社会调查、参与社区活动、合作创作、交流汇报等形式来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

2.加强职业院校美术研究性学习的途径

2.1加强教师的引导作用;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需要教师转变职业角色,采用以学生活动为中心的教学步骤,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在开展职校美术研究性学习中,课程的性质需要教师以引导者与协助者的身份介入到学生的课题研究中来,师生之间应该体现出“对话”的关系。尤其是关于课题的选择上,教师更应该把主动权和选择权交给学生,无论是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的方向、方法都应该允许学生按照个人兴趣提出并经过筛选等方式最终确立下来。假如美术教师可以和学生共同建立一个专门用于交流讨论的网站,那么必定是为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了极为便利的途径。

2.2完善对美术研究性学习的评价;由于美术具有浓厚的人文内涵,与社会、宗教、政治、经济以及其他领域的文化发生普遍的联系,加之其表现形式的多元化,决定了在美术领域有丰富的可研究资源,美术研究性学习的表现手法也比其他学科更多样化。有时候学生会出现一种对待自评和互评“无所谓”的态度,因此就更应该加强学生在合作中的自评和互评的时效性,以及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和观察的全面客观性。不仅学生本人要认真进行自评,还需要组员之间进行匿名互评,从对待研究课题的学习态度和实践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投入程度,到合作期间反映出每个人不同的能力。教师要善于用学习记录或成长记录等形式来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价,并注意对评价的反思和总结。

2.3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示学生学习成果;当今的社会是多元化的社会,学习的途径也应是多元化的。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展现自己的学习成果并学会享受成功的喜悦,因此把先进的现代化信息技术运用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是教育发展的必经途径。我们提倡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逐渐融入教学中,我们的教学就可以摆脱往日那种因为受客观物质环境所限的状况,使学生的学习可以更透明,传递学习成果的途径更宽阔,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更公平。

3.研究性学习在职校美术课程中的重要性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社会对人才的创新精神提出了前所未有的紧迫要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课程改革的目标是要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美术课程在这次课程改革浪潮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充分发挥了美术特色和优势力量。其中研究性学习作为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之一,它强调让学生通过实践加强探索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合作精神。

《美术课程标准》强调美术课程应该“鼓励学生在感受、体验、参与、探究、思考和合作等学习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体验美术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形成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研究性学习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研究性学习在美术课程中的重要性,它在理论上可以通过教师的“解惑授道”来引导学生习得相关知识,又在实践上通过学生亲自实验来验证问题的假设,最终达到自我价值的实现和自我个性塑造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常锐伦 学科教育学大系——美术学科教育学.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9篇:生态学研究的主要用途范文

Abstract: Vocational public English education is a cultural foundation course, and ultimately for professional students' foreign communication services in the future work. Occupation is the direction of the Vocational English courses, practice is implementation of the Vocational English courses, and comprehensive ability is the goal of the Vocational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Therefore, this paper described tha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ESP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manifestation of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 and curriculum system of vocational English, and carried out some research.

关键词: 专门用途英语;公共英语;工学结合;课程体系;课程开发

Key words: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ESP);English for non-English majors;work-study integration;curriculum system;curricular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2-0202-03

0 引言

国家教育部于2006 年11 月16 日颁布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近些年,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普遍存在一些问题:①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目标定为有待进一步优化,未能突出高职教育的特点;②所设计的课程标准侧重基础教育,专业课缺少针对性,学生普遍缺乏实践应用技能;③传统应试教育理念根深蒂固,培养出的学生缺乏英语综合能力;④师资结构单一,师资力量薄弱。大部分高职英语教师均出自英语专业,他们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普遍缺乏行业实践经验,鲜少关注行业动态,无法从专业角度教授给学生未来目标岗位所需的职业英语应用技能。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发展倡导ESP,但本国的大学英语教学一直沿用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致使ESP课程师资短缺,进步缓慢,教学状况离真正实施高职英语ESP教学还有较大的差距。职业性是高职公共英语课程的方向,实践性是高职公共英语课程的实现方式,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是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高校应根据以上三点要求科学地设计高职公共英语课程目标评估体系。在高职公共课程体系中,高职高专公共英语可以说是一门重要的公共课程,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职英语专业学生的客观要求,是每一位高职院校英语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为此,本文对工学结合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进行了一些研究。

1 开展 ESP教学是工学结合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重要体现

开展 ESP教学是工学结合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重要体现。专门用途英语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教学方向发展是许多英语教育专家所倡导的一种模式。当前不少高职同行正在对这种ESP教学进行教学实践探讨,尝试将英语与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或某一个学科结合起来。目前公共英语ESP教学改革迫在眉睫,未来几年将有越来越多的大学英语教师承担向ESP课程转型的历史使命,能否完成转型是这项改革成败的关键,关系重大。

1.1 专门用途英语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介绍 ESP课程内容与专业、职业岗位以及活动密切相关。专门用途英语强调与某种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通过英语语言与专业内容的完美融合,进而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开设职业英语课程。一般来说,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教学特点有几个方面:一是满足特定学习者的个性需求;二是根据特定岗位或职业设计ESP课程内容,体现专业教学的实践性;三是将职业英语引入词汇句法和语法教学内容,突出英语交际教学;四是与普通英语相比,ESP 突出英语教学情境,注重英语专业知识的实用性,也就是根据未来目标岗位要求和学生的实际需求设计语言结构,理论教学与应用教学紧密结合,充分体现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由此可见,ESP课程的设计思想与我国高职教育思想相吻合。ESP教学不同于大学英语专业教学,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和时新性要求教师必须是具备理论与行业实践技能的“双师型”教师。教师必须实时了解职业动态,能够针对行业动态从专业角度给出科学的分析论断,并根据市场需求分析合理设计课程体系和教学标准。具体来讲,作为ESP教学的专业教师,首先要有扎实的基础英语理论知识,能够熟练运用专业语言,并且要深入了解教学对象的真正需求。由此可见,大学英语教师要实现向ESP的转型恐怕不是朝夕之事。专门用途英语的分支具体包括三分法和二分法。三分法主要有ESS(社科英语)、EBE(商贸英语)和EST(科技英语),各分支又涵盖了学术英语与职业英语两块内容。二分法比三分法简单很多,它仅有学术英语与职业英语之分。学术英语涵盖了EAP(一般类学术英语)和ESAP(专门类学术英语)两个分支。二分法与三分法的侧重点不同,前者主要以学习者的最终语言使用的目的和语言环境为主线,后者则是根据学科门类来划分。作为培养技能型的高职学生来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应该结合学生毕业后从事的职业,关注学习者的最终语言使用的目的和语言环境,并以此为依据,对不同的专业分别融合与专业对应的职场英语和行业英语进行教学。

1.2 打造一支优秀的专门用途英语(ESP)的师资队伍是实施工学结合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是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重点。当前,大部分高职英语教师均出自英语专业,他们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普遍缺乏行业实践经验,鲜少关注行业动态,无法从专业角度教授给学生未来目标岗位所需的职业英语应用技能。职业导向的教学理念引入高职教育之后,教师普遍缺乏行业实践能力便已成为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关键点。BELL通过两个专业英语培训项目的实证研究证明ESP教师的专业知识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没有必要的专业知识,教师就无法理解专业内容,削弱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无法展开课堂活动,将自己置于课堂旁观者的尴尬地位。因此ESP教师除了需要具备较高的语言水平,掌握语言教学技能外,还必须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ESP教学不同于大学英语专业教学,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和时新性要求教师必须是具备理论与行业实践技能的“双师型”教师。教师必须实时了解职业动态,能够针对行业动态从专业角度给出科学的分析论断,并根据市场需求分析合理设计课程体系和教学标准。具体来说,作为合格的ESP教师,首先应该掌握扎实的语言基本功,能够针对关注行业动态和就业方向从专业角度给出合理的需求分析,并以此进行课程体系设计。复杂的市场环境和多元化的行业需求使高职英语教师实现ESP转型面临诸多考验。高职院校应在本校专业建设的方向上有计划地培养和补充英语教师的专业背景知识和行业实践经验,英语教师自身也要到企业学习实践,以满足职业导向高职英语教学需求。

2 工学结合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体系构建

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采用“2.5+0.5”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校上课时间只有两年半,开设公共英语课的时间是一年半,总课时216节左右。以前公共英语课程是集听、说、读、写、译于一体的综合英语,教材的内容侧重于文史方面的题材,强调趣味性和情节性,缺乏实用性和职业性,词汇基本上是通用词。教学内容并没有从专业和目标岗位的角度去体现实用性。当前,我校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正在尝试建立工学结合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体系,并将专门用途英语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教学融入到课程中,得到了广大学生的认可,但也给公共英语课教师带来了挑战。

2.1 工学结合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体系结构 职业能力是人们成功地从事某一特定职业活动所必备的一系列稳定的、综合性的个性心理特征。它主要包括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在职业教育中,人们主要是通过学习某个职业(或专业)的专业知识、技能、行为方式和态度而获得的。通常,专业能力包括工作方式方法、对劳动生产工具的认识及其使用和劳动材料的认识和利用等。开展专门用途英语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教学能使学生迅速的形成英语职业素养,提高职业能力。在教学实践探讨和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我们可以给出一种通用的工学结合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2.2 工学结合的高职公共英语的课程开发 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的开发强调实现工作过程分析到教学过程分析的转换。即实现工作任务分析行动领域归纳学习领域转换学习情境设计过程。工学结合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体系设置应考虑专业职业发展,英语职业技能和职业英语课程三个方面,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专业设置,形成课程体系。工学结合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体系开发流程图如图2所示。

其中,公共英语典型工作任务是专门用途英语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在工作岗位中的具体体现。 工学结合的高职公共英语的课程教材的编写要以ESP和专业工作岗位的需求分析为基础,以真实性为原则,确定选用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标准,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进行工作任务分析和行动领域归纳,培养职业能力。教材作为学习输入的主要信息源,对ESP教学的成功与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真实性是ESP教材及其教学法要遵从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原则,真实语料必须来自既定的目标情景、密切联系学生的专业、体现ESP相关的社会信息。同时,以需求分析结果为基础来选择教材可以减少ESP教材选用中存在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工学结合的高职公共英语的教材特色表现在:①以ESP需求分析为基础,创新教学理念;②完备的教学课程体系;③密切联系学生的专业、体现ESP相关的社会信息,进行职业和工作过程的教学设计;④真实的教学情境,确定真实的交际需求介绍、真实的交际内容,真实的交际任务;⑤科学的测评方法;⑥立体化的教学资源,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CAI等现代技术,采用文字、发音、图像、视频等多种输入方式,使其立体化、多方位、多层次地配合教学。工学结合的高职公共英语的教材各开发主体和作用如表1所示。

3 结束语

高职公共英语教育虽是一门文化基础课,最终还是为专业学生在将来工作岗位上的涉外交际服务。教学中应反映学生将来职业发展的逻辑规律,反映工作岗位对从业者在英语方面的具体要求,是我国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然方向。为此,本文从开展ESP教学是工学结合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重要体现和工学结合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体系构建两个方面对工学结合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进行了一些研究。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12(5):5-7.

[2]Basturkmen H, One I C. Developing courses in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J]. The Electronic Journal for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2012, 16(1).

[3]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修订版)[M].上海:上海外语研究出版社,2008.

[4]ARN■-MACI■E. The role of technology in teaching languages for specific purposes courses[J].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2012, 96(s1): 89-104.

[5]李思阳,陈悦.试论高职院校专门用途英语人才培养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31(8):102-104.

[6]李良彦.高校专门用途英语的发展现状及教学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3(20):135-136.

[7]马冰鹤.基于需求满足的高职ESP教学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2(32):43-45.

[8]王鑫.专门用途英语的语体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30(3):176-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