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命的传承范文

生命的传承精选(九篇)

生命的传承

第1篇:生命的传承范文

一、传统音乐研究专家主旨发言

赵宋光的《有关岭南文化的若干思考》从岭南音乐文化研究现象出发,观照岭南自然地理、文化地理,清晰地勾勒出岭南音乐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田青的《民歌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当下民歌挖掘、传承、保护中的种种现象为切入点,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冯明洋的《流行文化风潮中的岭南音乐》回顾了多元一体的岭南音乐文化建设中所取得的成就,提出在现阶段全球性流行文化风潮中的岭南音乐文化建设,需要大音乐观、大文化观、大岭南观等理念引领。周凯模的《岭南音乐研究的方法学探索与实践》提出了音乐人类学视角的岭南音乐研究方法学理论。蓝雪霏的《地缘亲缘剪不断,闽粤音乐理还乱》从闽粤地理关系到闽粤历史民俗关系,以丰富详实的田野工作资料,分析论证了闽粤传统民歌的内在关系。李幼平的《广州南越王墓的音乐考古学观察》提出了“将音乐文化遗物归置于相关遗迹中进行综合考证研究”的音乐考古学研究基本原则。罗艺峰的《“汉藏——南岛文化丛”与华南玎族乐器起源的拟测》以人类学对“汉藏——南岛文化丛”的研究成果为理论认识基点,考证了由这种乐器演奏的萨佩音乐与中国疍民疍歌的内在关系。陈雅先的《探索中前行——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的岭南传统音乐舞蹈研究》阐述了以地域传统音乐舞蹈研究为切入点,树立高校服务地方文化引领学科发展理念,并形成了学科研究特色及教育特色。

二、岭南传统音乐研究主题交流

(一)岭南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陈天国、苏妙筝的《潮州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的宝库》介绍了多年潜心研究“潮州音乐”的成果,认为潮州音乐不只是地方性乐种,也是中国传统音乐的宝库。仲立斌的《“延续传统”还是“开拓创新”——粤剧“申遗”后的思考》,刘泽梅的《客家传统音乐保护与传承之策略研究》等,均对岭南传统音乐非物质遗产传承中关于“延续传统”或“开拓创新”的问题进行反思。

(二)岭南传统民间音乐田野工作的理论与实践

在探索岭南音乐田野工作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中,显示出近年来岭南传统民间音乐研究者扎实有效的田野工作方法,陈雅先的《潮州大锣鼓民间音乐活动声音景观探究——基于景观生态学视野的田野与案头》在田野工作的基础上以学科交叉的思维方式,解读潮州大锣鼓民间音乐活动,提出建立于潮汕民间民俗活动所形成的音乐声音景观是具有核心价值意义的珍贵声音景观。潘妍娜的《民俗空间中的当代潮州大锣鼓——对于潮州市意溪镇下地段和磷溪镇埔涵村“营老爷”活动的比较性考察》,李萍的《潮州民间音乐“传统”与“传承”一瞥——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2012潮州民间音乐考察纪行》,黄燕的《民间客家山歌主体音乐行为的考察与分析》等田野调研报告,蕴藏了丰富的岭南民间音乐活态存在信息,不仅可作为进一步研究的资料,还提出了岭南传统音乐传承与保护的有益见解。

(三)岭南传统音乐美学研究

刘瑾的《世俗与超越——论广东音乐的休闲文化特征与价值》从休闲文化理论的视角,提出广东音乐所具有的诗性文化特质。万钟如的《论广东音乐的非民间音乐属性》研究表明,成熟期的广东音乐具有与传统文化截然不同的大众流行文化的所有特征,即它的商品性、大众传媒的依赖性、通俗性和娱乐性。巫宇军的《“客家筝”美学思想探微》通过对罗九香等老一辈“客家筝”演奏家的演奏意识分析中,得出了“客家筝”由演奏向审美意境进行理论归纳和提升,并反过来用以指导实践的客家筝派风格。郭永青的《泷州歌艺术特征略论》解析了泷州歌的文学价值、艺术价值以及社会价值、文化价值。

(四)岭南传统音乐历史及其流变研究

孔义龙、曾美英的《从单件青铜乐器看岭南早期文化传播》从岭南青铜乐钟的编制和性能上对岭南地区早期乐钟展开研究,认为先秦时期岭南地区的礼乐文化至少经历了岭外传入、吸收融合与独立发展三个阶段,并初步探索了先秦时期岭南、岭北的文化异步的发展态势。李英的《外江戏在粤东的生发与演进》,刘德波的《广东传统乐舞文化在东南亚地区的传播》,范晓君、李琳的《赣南传统采茶戏音乐对现代粤东采茶戏的影响——以〈乌云下的歌声〉为例》,董学民的《潮剧音乐的融合及变异——以对高腔的吸收为例》,杨艳的《东莞沙田疍民与咸水歌探究》,李维路的《沙湾广东音乐发源地的历史渊源及保护措施》,均通过对岭南传统音乐不同乐种发源的历史渊源考证、音乐特点分析,解析岭南传统音乐结构的发生变化,由此引申出岭南传统音乐融合、变异的特点。

(五)岭南传统音乐资源的课程转换研究

居文郁的《传承优秀文化遗产,开拓粤乐文化空间——回顾开设〈广东音乐〉选修课25周年》提出“传承”的核心和关键在于选择有代表性的乐种传承人,并根据传承人的演奏,整理出科学、准确、简便、实用的专业演奏谱。同时,将“无形化”的活态遗产通过“有形化”的方式记录保存下来,使之成为不断传承和发展的重要依据。邓兰的《职业院校与原生态民歌的保护与传承》,刘宏伟、陈秀清的《中小学民族民间音乐教学实践研究报告》,施绍春的《潮州大锣鼓锣鼓经鼓垒教学探索》,魏石成的《广西艺术学院本土民歌传承人培养机制考察》均立足音乐课堂,以提高民族民间音乐课堂教学的实效为出发点,在探索课堂教学实践如何渗透传统音乐文化方面做出有益尝试。

三、岭南民间乐社工作坊

“岭南民间乐社工作坊”是吸引与会代表眼球的一个亮点。

(一)岭南传统音乐三大乐种“私伙局”展示

会议邀请了岭南传统音乐三大乐种(汉乐、潮乐、粤乐)的三个“私伙局”(民间乐社)到研讨会现场,展示“私伙局”活动。这三个乐社分别是:“羊城广东汉乐团”、“黄埔区潮乐社”、“番禺区沙湾镇翠园乐社”(粤乐)。这三个乐社成员的年龄在50至70岁之间,大多是退休人员,“羊城广东汉乐团”由广东客家人组成,演奏了《迎宾客》(中军乐)、《怀古》(弦丝乐)等传统汉乐;“黄埔区潮乐社”以潮籍潮乐爱好者组成,演奏了《柳青娘》、《寒鸦戏水》等传统经典潮乐;“翠园乐社”以广州当地人为主,演奏了《娱乐升平》、《旱天雷》、《雨打芭蕉》等经典粤乐。这些乐社每周聚会,以自娱自乐为目的演奏岭南传统音乐,每个乐社均掌握了大量的岭南传统音乐曲目。工作坊演出不仅彰显岭南民间音乐的艺术魅力,也创造了使与会代表近距离接触民间乐社的机会。

(二)硕士研究生田野工作成果“潮州大锣鼓”游行锣鼓表演

岭南传统音乐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传承创新。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倡导研究生的学习和研究应深入社会实践,积极开展田野调查工作。由该院研究生袁静静司鼓表演了潮州大锣鼓。研究生通过向潮州民间音乐传承人采集、学习锣鼓经,产生了有社会文化价值的毕业论文选题,为岭南传统音乐的“传承创新”做出了贡献。

结 语

岭南传统音乐研究与传承学术研讨会围绕“传承创新”的思想碰撞,产生了丰硕成果,体现在:

(一)重视岭南传统音乐文化历史的研究

历史是起点,其被研究和认识的意义就在于它有待于被超越和延伸,掌握和梳理前人积累下来的岭南传统音乐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岭南传统音乐文化历史的研究,使我们在“传承创新”时不会忘记应立足于传统,只有在立足于传统的同时开创新意,才能使岭南传统音乐得以更广泛传承。

(二)重视岭南传统音乐文化现状的研究

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岭南传统音乐文化,也存在着对外来文化的吸纳、消化和利用,对岭南传统音乐文化现状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高等音乐教育应通过对岭南传统音乐文化现状研究,守望民族精神,坚持自身的文化主导权,保持民族音乐文化自信。

(三)重视岭南传统音乐文化的高校传承研究

通过本次研讨会,建立了宽松活跃的学术氛围,使师生及与会代表能够通过学术研究引领岭南传统音乐文化创新,并且利用岭南传统音乐文化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以契合新的时代精神和学科要求。

(四)对岭南传统音乐文化活态存在现状采取辨析的态度

第2篇:生命的传承范文

作者复原了逼真的时代场景

清秋子是近年来蜚声文坛并活跃于网络的著名作家。本书以宏大、深刻、公允的历史观作为主线,鲜活地复原了那个时代的逼真场景与历史人物命运。

清秋子先生聚焦西汉初年这段云谲波诡的历史,写出了长篇历史小说《汉家天下》的恢宏长卷,一共包括七部,内容涵盖西汉王朝前期的崛起历程,从“萧何月下追韩信”事件起,至霍光专权止。第一部《楚汉争锋》描绘了刘邦、项羽两大集团中的多位典型历史人物,细微刻画他们的性格和内心世界,从而使历史现场在某种意义上完成了现代的复活。小说刻画人物,是在错综复杂的楚汉战争中穿行的,各有侧重,繁简得当,通过人物的命运沉浮,搭建起了古代战争的宏大场面,深刻挖掘了历史进程中的人性、权谋与正义性诉求。在兼顾人物描写和历史场面描写上,作者调配得当,巧为设计布局,情节十分引人入胜,使得古代故事中融入了现代意义。

第二部《刘邦定鼎》讲的是:刘邦消灭了对手项羽之后,称帝并定都长安,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完备的大一统王朝。由于刘邦起自民问,目睹秦王朝暴政速亡的结局,吸取了历史经验教训,采取了无为而治的正确治国方略,开创了大一统帝国的稳定局面,深得民心。王朝初建后,刘邦为巩固皇权,维护安定,先后剿灭并废除了韩信、英布、彭越等异姓王,扶植刘氏子孙为诸侯王,立誓“非刘姓而为王,天下共击之”。还着力刻画了刘邦、吕后与韩信的诸般争斗与谋略,也表现了吕后与戚夫人之间围绕立储问题而产生的矛盾冲突,再现了严酷的政治权力之争,情节惊心动魄。

作者独特的语言叙事方式使历史人物活了起来

读这两部书,令人印象深刻的,除了人物的鲜活、叙事结构上出神入化以外,最令人赞叹的是作者的写法――章回体的历史演义小说的呈现方式。

《汉家天下》从“楚汉争锋”这一段历史开始写起,作者用古风犹存的语言形式表现了那一段金戈铁马的风云史。栩栩如生地描绘了刘邦、项羽两大集团中的多位典型历史人物,细微到他们的性格、事迹和内心世界,使其在历史上的作用、表现,以贴近读者的文字予以生动描绘,从而使历史现场在某种意义上完成了现代的复活。

本书作者在司马迁给出的史料基础上,大大发挥了他独到的文学想象力,通过他独特的语言叙事方式,使得刘邦、项羽及一大批那个时代的风云人物活了起来,读起来不失古韵,又特别酣畅淋漓,痛快过瘾。可以说,《汉家天下》里面的人物,到了这部书里,有了血肉,有了音容笑貌,有了清晰可感的动态形象。

作者驾驭小说结构的功力令人赞叹

本书令人不忍释卷的原因,还有作者用章回体来驾驭小说结构的功力。楚汉之争期间,战争频仍,许多战役的线索本来就错综复杂,如何将这些事件逐个讲清楚,又不能让事件淹没了人物,作者在这方面处理得非常艺术而巧妙。对于多场战争的描绘,详略得当,各有侧重;多条线索并行不悖,有始有终,没有偏废了某条线索或让某条线索一支独大。作者经过精心的结构布局,使人物性格在战争场面中逐步延伸展开,直至揭开人物的内心世界。

小说刻画人物,也是在错综复杂的楚汉战争中穿行的,通过人物的命运沉浮,搭建起了古代战争的宏大场面,深刻挖掘了历史进程中的人性、权谋与正义性诉求。

第3篇:生命的传承范文

关键词:革命传统文化;地方特色;传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13)01-0003-05

文化是产生于实践并指导实践的认知体系,高校肩负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大使命。在党的十报告中指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文化具有历史印证、文明传承、政治教育等价值,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基和核心内容。高校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时必须传承和创新具有地方特色的革命传统文化,才能为青年学生构筑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宜宾学院以川南区域革命传统文化为基础,在传承和创新地方革命传统文化方面进行了大量实践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推动了校园文化建设和地方文化建设发展。

一、革命传统文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地方特色

革命传统文化植根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历程,具有强烈的时代感、政治信仰导向性和地方文化特征。因此,在新时期充分发扬革命传统文化,需要全面认识和准确把握其科学内涵,并在传承与创新革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彰显地方特色。

(一)革命传统文化的内涵及形态

1、革命传统文化的内涵

革命传统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和社会主义革命实践中创造的先进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共产主义信仰者、追随者、建设者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诉求、政治立场和政治主张,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从而不断超越自我、超越现实形成的一种推动社会、民族向前发展的特有的精神反映。具体来讲,革命传统文化具有三个方面的深层内涵。

首先,革命传统文化是以近现代中国国情为背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理论基础。以中国共产党为主体创造的优秀民族文化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在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革命实际相结合过程中凝结出的文化成果,是马克思主义的革命观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对马克思主义革命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其次,革命传统文化吸收了以“爱国、敬业、奉献、拼搏、牺牲、艰苦奋斗、民主、公正、创新”等为核心内容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蕴,与中华民族的主流文化高度吻合,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的主流价值形态,保留和延续着中华民族的精髓,同时主动吸收世界文明的积极成果,与世界先进文明积极融合和统一,实现文化的世界交流与交融。

最后,革命传统文化在不同时期外化为亿万群众在各条战线上的精神风貌、价值取向及人生追求,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柱,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起着深入人心、凝聚力量的作用。革命传统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成为引领时代文化的源动力,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

2、革命传统文化的形态

革命传统文化具有物质、精神、理论三种表现形态。革命传统文化的物质形态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过程中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等,主要包括重大革命事件发生地旧址、纪念碑、烈士陵同、领袖故里、陈列展览场馆等历史遗迹、遗存。这些有形的革命传统文化渗透着深厚的革命历史文化内涵。

革命传统文化的精神形态属于革命传统文化的核心层次,指的是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回忆录、故事传说等载体中所反映和提炼出的革命精神。这种形态的革命传统文化是抽象的、内在的,是物质形态的精神内核,也是革命传统文化中最持久、最具生命力的部分。

革命传统文化的理论形态是指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者建设过程中形成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等理论成果的总和,是精神形态的具体化、显性化,是物质形态的升华和抽象,它是革命传统文化教育、学习、研究的理性材料。

革命传统文化是物质、精神和理论这三种形态的有机统一体,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全面认识其内在的深层含义,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其精神力量。

(二)革命传统文化的地方特色

法国心理学家塔尔德认为。人对文化的内化遵循由内及外的规律,即先吸收本土文化,后接纳外地文化。这种先后关系反映了人们对地方文化的偏爱和固守。因此,地方文化是凝聚人心、振奋精神的主要手段。地方文化要长期发挥这样的作用,必须要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地方文化的内涵:推陈出新,不断创造出新的文化产品,使地方文化总是充满生命力和吸引力。

按照塔尔德的理论,在大学生中开展革命传统文化教育,要使之内化为大学生的精神信仰,必须结合地方区域文化载体挖掘地方文化特质,使革命传统文化转化为地方文化内容,为大学生所喜闻乐见并耳熟能详,为学生熟悉而获得高度认同,才能在大学生中内化于心、外显于行。地方高校作为地方区域的最高学府,是知识的殿堂,是地方知识群体的汇集地,理所当然地成为地方的文明建设之灯塔。直接影响和引领地方文化和文明进程。地方高校在打造革命传统文化的地方特色过程中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一是突出革命传统文化本土化。地方高校利用大学生熟知和认同地方文化的先天优势,将革命传统文化赋予地方文化载体,以地方案例去映射革命传统文化的博大内涵和深刻影响。比如说,爱国主义可以赋予地方革命先烈、地方革命遗址、地方革命活动;奉献精神可以赋予地方杰出人士;服务精神可以赋予地方行业精英。在深入研究地方革命传统文化典型及其特点过程中,采用最适合地方文化特征的形式对其进行重点打造和宣传,使之成为地方革命传统文化的浓缩与精华。从而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

二是突出地方革命传统文化时代化。说,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何为发扬?对于地方高校来讲,就是紧密结合时代特征和革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加强对地方文化的开发、培育和巩固,既提炼地方文化中蕴含的革命传统精神,又为地方文化融入新的时代内容,使高校成为一个革命传统文化浓郁、时代精神强烈的文化载体,积极发扬革命的优良传统,从而真正发挥高校传承与创新革命传统文化的功能,推动高校教育理想的实现。

三是彰显地方革命传统文化教育价值。高校倡导崇尚真理、弘扬正气、追求卓越、关怀人类的大学精神,大学的精神文化是无形的,它在影响大学师生具有较高的民族精神、高尚的思想情操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方面与革命传统文化教育的出发点、落脚点高度一致。都是通过文化无声无息的浸润来弘扬和坚守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在促进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树立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舆论和风气,推动社会文明与进步方面发挥自己的独特价值。

二、地方高校传承与创新地方革命传统文化的优势与责任

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的纪念大会上,指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推进以革命传统文化为导向的文化传承创新是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思想保证,也是一所高校综合实力的精神底蕴。可以说,高校能否传承和弘扬地方革命传统文化是彰显其文化特色和衡量其文化软实力的主要标志。作为地方高校,宜宾学院具有因地制宜地挖掘、整理、传播地方革命传统文化的优势与责任,树立起了地方高校传承创新革命传统文化的标杆。

第一,地方高校是地方区域文化教育中心,在本土人文、地理和文化资源的研究与传承方面,具有相对优势。因此,地方高校充分发挥其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为地方革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创新和研究提供智力支撑。地方高校可以培养一批长期在地方生活和成长起来的文史专家,他们热爱这片沃土,熟悉地方文化发展的历史及特点,有强烈的家乡人文情怀,在挖掘和传承地方革命传统文化方面有丰富的生活积淀和强烈的内生动力。也可以建立革命传统文化的研究中心,主要研究地方近现代中国革命过程中涌现的优秀革命志士。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向学生传承地方革命传统文化的教学阵地。

第二,地方高校在传承与创新地方革命传统文化方面拥有丰富的资源。地方高校在传承与创新地方革命传统文化方面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川南区域具有光荣革命传统和斗争历史宜宾市辖有8县2区,其中有9个县(区)是革命老区。因此,宜宾学院拥有丰富的地方革命传统文化资源,可以为大学生提供了解家乡革命斗争历史的生动材料。在党的创立初期和大革命时期,宜宾涌现出了孙炳文、郑佑之、卢德铭、李硕勋、赵一曼等革命英烈,地方党组织领导了三次抵制帝国主义商品的“仇油运动”,领导了宜宾县农民抗捐斗争,领导了反对烟厘捐的屏山县农民围城运动。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党组织在宜宾获得进一步发展,建立了南溪县川南工农革命军独立团、兴文县红军游击队、汉王山农民武装、长宁县游击支队等,开展了大量的革命活动。抗日战争时期,国立剧专内迁江安县、同济大学和中央研究院内迁李庄镇,使宜宾成为抗战大后方文化中心;涌现了宜宾抗战剧团、宜宾商会抗敌晨呼队、学生抗日宣传队等组织。解放战争时期,宜宾组建了中共川南地方工作委员会、中共宜宾中心县委等党组织,组建了岷江纵队、越溪支队、横江纵队等武装,组织了泥木石工人为增加工资的罢工斗争、长宁县群众抗丁活动等群众斗争。从1919年到1949年。宜宾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创立了地方党组织,发动农民暴动,坚持武装斗争,开展爱国民主运动;宜宾无数共产党人、革命先烈和优秀儿女,为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和全国人民一道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迎来了新中国灿烂的黎明。他们的奋斗精神和牺牲精神为宜宾学院传承地方革命传统文化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第三,地方高校肩负着传承与创新地方革命传统文化的责任。有学者指出,“引领文化是大学的重要功能”。引领文化就是要发挥高校在创新与发展地方革命传统文化的引领作用。还有学者指出,“大学是创新的沃土,创新是大学的灵魂。”因此,高校在引领地方革命传统文化发展中还必须要肩负文化创新的责任。在物质主义盛行、精神交往虚化的后现代背景下,高校必须要引领地方革命传统文化的创新,才能激发大学生对地方革命传统文化的兴趣,从而重塑大学生的精神信仰。因此,地方高校要主动融入地方传统文化,全面体验地方区域地方革命传统文化生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把握其精神实质、物化载体、发展走向,并结合地方经济、人文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修茸整合其物质形态,重塑精神体验和思想教化氛围。宜宾学院为了切实肩负起创新地方革命传统文化的责任,做到了:一是深入研究和挖掘川南区域在近代涌现出来一批为同为民的救国义士和民族英雄的奋斗精神,整理他们的事迹材料,在校园内塑造他们的雕像,配合地方政府修建革命英烈的故居、展览馆、陈列室,完善地方革命传统文化的物质形态;二是深入挖掘和整理宜宾人民在近代的革命斗争活动、事迹、遗址,编撰成脍炙人口的故事和读本,完善地方革命传统文化的理论形态:三是从本土英雄人物和革命事迹中提炼本土革命传统文化,以及在地方革命传统文化激励下形成的改革开放、锐意进取、包容奋进等时代精神,完善地方革命传统文化的精神形态。这些优秀文化成果对于引导大学生爱国爱校、刻苦学习、奉献国家与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促进地方革命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有机融合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要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精神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发展革命传统文化,必须促进地方革命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有机融合。

(一)促进地方革命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有机融合的重要性

校园文化是高校发展的灵魂,革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促进革命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是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需要。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革命传统文化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要文化载体,将革命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有机融合,高校校园文化就有了灵魂与方向。就有了反映时代要求并得到青年认同的主流价值观。

高等学校坚持以革命传统文化为导向,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碰撞交融中创作出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涌现出一批有理想、有信仰、有作为的时代青年,必然会展现出高校紧跟时代、追求卓越、生机盎然的校园文化素质。

地方高校可以实施深入挖掘地方革命传统文化借以提升校园文化、从而打造学校特色文化氛围的战略决策。宜宾学院为大学生编写了《奋斗者的足迹》励志读本,开办“奋斗者足迹”的系列讲座,深入介绍了近代宜宾的一批早年志出乡关、舍身报国的革命先驱的奋斗精神。一批建国后潜心科研、为国为民的学术大师的奋斗精神,改革开放后在革命传统文化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一批领舞时代、勇立潮头的政商精英的奋斗精神。这些精神成为了校园文化的主流,成为激励学生刻苦学习、报效祖国的动力源泉。可以说,宜宾学院正在形成的“崇尚学术、发扬民主、追求卓越”的大学精神,也由此而获得了巨大的助力。

(二)促进地方革命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有机融合的途径

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要求。近年来,宜宾学院在促进革命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有机融合的实践中,高度重视发挥地方革命传统文化的引领作用。

第一,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革命传统文化是先进的共产党人和知识分子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形成的,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链接革命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最便捷最有效的途径。宜宾学院大力推进包含着革命传统文化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对于引导学生了解历史、认识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宜宾学院广泛开展地方革命传统文化讲座,定期举办科学与人文论坛,大量开设哲学社会科学类通识选修课程,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地方革命传统文化教育;宜宾学院还设置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所、历史与哲学研究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抗战大后方文化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对地方革命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研究。这些措施推动了宜宾学院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快速发展。

第二,发展多元文化,促进不同文化和谐共存发展。在这个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时代,文化的大融合也是文化发展的趋势之一。宜宾学院聚集着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多民族学生,他们是各地各族文化的传播者,成为校园多元文化的组成部分。地方革命传统文化与多元校园文化的融合,可以促进各种文化博采众长,兼收并蓄,不仅丰富地方革命传统文化的内容,而且也促进了宜宾地方文化与全国优秀文化的交流。宜宾学院还通过外国留学生的座谈、讲座使国内学生了解外国文化,派出教师去国外访学深入研究和认知外国文化,让教师和学生在地方革命传统文化的导向下,对中外文化进行深入交流与对比,从而坚定自己的政治信仰并弘扬自己的民族文化。

第三,充分发挥校园内文化传播载体和媒介的作用。地方革命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需要借助媒介,校园内的校报、杂志、广播、电视台、校园网、宣传栏,以及文艺表演、青春歌会等都可以将地方革命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很好的链接起来。可以开辟《红色影院》构建校园红色影视文化,以“五四”青年节、国庆节等节日为载体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等等。这些媒体的引导和交互作用,既有效地构造了一个地方革命传统文化网络,又增强了校园媒体的吸引力,提升了育人效果。

第4篇:生命的传承范文

红色旅游是红色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历史的见证,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民族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奋斗历程中,形成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历史文化遗产。红色资源是红色文化的物化形态,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探索救国救民真理,并最终取得民族解放和民族独立的鲜活而生动的历史见证。红色文化传承的方式有很多,如学校教育,影视作品等,但是作为一种社会教育方式,红色旅游寓教于乐,无疑是一种重要的方式和有效的途径。通过红色旅游使广大国内旅游者对“革命圣地”慕名而来,在游览、观光革命历史遗迹、遗物,聆听导游员讲述英雄事迹、革命故事时接受红色文化教育,红色文化就会在他们的知识体系中得到强化。按照人对事物的认知规律,知之深方能爱之切,即“情感”产生于“认知”之后。通过对革命战争的思考,从而在圣地净化了灵魂,同时获取一种的精神力量,潜移默化于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

红色旅游是传承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在红色旅游载体的物质形态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纪念地、旧址、遗址、纪念碑、陵园、故居、纪念馆、惨案遗址、历史遗产等。“旧址”类载体文化内涵丰富且时间长,虽然分属全国各个根据地、解放区,但是正好可以从这里感受到中国革命战争形势的变化多端、革命道路的曲折和环境条件的艰难,可以亲自感受到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人民的不懈的奋斗历程。“遗址”类载体具有强烈的视觉直观性和心理震撼性,可以明显感受到战争的惨烈程度。“祭奠”类载体文物资料丰富,适合观瞻,在这里能够净化心灵,缅怀先烈,坚定信念,为社会主义事业奋发图强。红色旅游的载体承载了丰富而厚重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是发展红色旅游的重要资源和支撑,也是弘扬和传承红色文化的实质性载体。

在当今全球化、经济化和区域化趋势日益明显的背景下,文化因素在区域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红色文化作为一种特有的文化元素,越来越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综合竞争实力提高的重要战略资源。因此,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红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显得尤其重要。在红色旅游的大潮流和背景下,作为红色旅游的灵魂和核心,红色文化是以真实反映革命历史,向人们传递这些红色文化遗存所承载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革命精神,无疑受到了特别的关注。红色旅游是一项实施保护和传承红色文化的伟大工程,红色旅游是一项抢救、挖掘、保护和展现红色文化资源,提升红色文化遗产的品位,扩大红色文化遗产的震撼力、感染力和影响力的文化建设工程。

发展红色旅游,传承红色文化的规律

红色旅游资源中凝结了丰富的红色文化,所以我们要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挖掘红色文化内涵,充分发挥其传承红色文化的功能,弘扬红色文化。红色旅游有着极其重要的红色文化传承功能,必须掌握红色文化传承的规律,才能更好地促进红色旅游的发展。

当前,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革命精神的鼓舞下应运而生的红色文化,其价值是红色文化存在的根据,是红色文化生命力的标志,也是红色文化传承的前提条件。作为主流文化,红色文化的传承必须深挖红色文化的内涵,提升红色文化的品质,感受红色文化的精神。红色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当代价值,红色文化是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见证;在当代传承红色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提,也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需要,红色文化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有利于推动国民素质的提高和党的自身建设。文化内涵能体现红色文化的本质要求,是红色文化重要的价值体现,是红色文化传承最重要的价值内核。

一个民族要想振兴,必须以文化觉醒为先导,并依赖于先进文化的繁荣。政府主导是主流文化传承发展的动力和一种保障机制。无论在社会发展的任何历史时期进行文化建设,都必须重视国家政权和政策的作用。红色文化与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成长相伴相随,中国共产党建立后就选择了红色文化,继承了红色文化,创造了红色文化,创新了红色文化。可以说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的主导文化,是代表中国先进阶级的先进文化,也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所在,其中包括成熟进步的政治主张和经济发展的战略。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有责任有义务要传承红色文化,因为它不仅会主导一个国家的未来发展,还决定着各个时期的民族凝聚力的强弱。红色文化作为一种中国共产党的主导文化,政治文化,作为一种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及民族凝聚力和改革创新为鲜明特质的红色文化,更加需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进行广泛深入的传播,才能更好地彰显其科学内涵和发挥它的应有价值。

在红色文化的传承中,红色文化可以各种方式将革命战争年代的情感体验、情感共鸣传达给当代人,引导和帮助人们实现这种转化。社会教育的方式很多,红色旅游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有效方式,通过让人们在革命纪念地现场或者看到革命战争年代的实物等,进行感官刺激,再由进行导游讲解,激发人们产生回忆或者联想产生情感共鸣。同时必须研究游客的心理需求,依据心理学上知、情、意、行的规律,注重游客的利益诉求,满足游客的心理需要,开发符合游客需要的旅游产品,达到情感共鸣的目的。还有其他方式如红色经典影片、纪录片等,以高度的视觉、听觉刺激和情感触动,将人们置身其中共同感受和体验,从而发人深省产生认同。

当代,文化离不开媒介的助力。大众传播是大众文化的载体,是大众文化传播过程中的策划者、实施者和推动者。为了增强红色文化传承的有效性,必须以主流媒介为主,整合各种媒介资源,构建立体的红色文化优势媒体传播网络平台。作为社会公器的大众传媒,应该承担起传承红色文化的社会责任。同时充分组合运用互联网、手机等媒介作为传播红色文化的媒体,和大众传媒一起成为红色文化传承的主渠道,引导国民树立正确理想信念和价值观。

进一步发展红色旅游,促进红色文化的传承

红色文化是红色旅游的核心和灵魂,要发展红色旅游,就必须要挖掘红色文化内涵;传承红色文化是红色旅游的主题和目的。红色旅游是红色文化传承的有效载体。

在红色旅游的发展过程中,红色旅游规划对红色文化的传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红色文化传承强有力的支柱和动力。红色旅游资源作为“历史的见证者”,是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就是要科学开发和合理利用红色旅游资源,展示红色文化,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社会教育作用。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可以扩大红色文化震撼力、感染力和影响力,是对红色文化创新的过程和途径。通过对红色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开发和合理利用,结合游客心理、需求和审美,将凝聚红色精神的物质载体打造成人们喜闻乐见的,既有历史感、又贴近生活的有震撼力的红色旅游产品,使红色旅游目的地更具有经典性、思想性和时代感,从而激发人民奋发向上,积极投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之中去。

红色旅游景区是红色文化的承载者和展现地,红色旅游景区建设包括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红色旅游景区红色文化的传承要在空间上营造红色文化氛围,在内容上丰富红色文化内涵,在服务上强化红色文化元素,尊重、还原、活化红色历史,提升红色旅游质量,方能达到有效传承红色文化的目的。首先,要加强红色旅游景区“硬件”建设。红色旅游景区要打造红色旅游精品,不断创新展陈内容,加强革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完善景区配套设施。其次,要以红色旅游景区服务为载体,传承红色文化。红色旅游就是红色文化的洗礼经历,红色旅游服务是红色文化的重要传承载体,作为红色文化的传播者,红色旅游企业、红色旅游服务和管理人员都有传播红色文化的责任和义务。在服务的各个环节中,都应传承红色文化。

要做好红色旅游营销就要掌握红色旅游市场的特点和知晓红色旅游者的需求,遵循红色文化传承的基本规律,辅之以活性载体,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表现,让红色旅游者亲自去信服的事实面前感知,最终让旅游者达到情感共鸣,最终传承红色文化。

第5篇:生命的传承范文

演讲稿也叫演讲词,它是在较为隆重的仪式上和某些公众场所发表的讲话文稿。演讲稿是进行演讲的依据,是对演讲内容和形式的规范和提示,它体现着演讲的目的和手段,演讲的内容和形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传承红色精神演讲稿,欢迎借鉴参考。

更多关于“红色精神”的相关文章内容推荐【 】2021追寻先烈足迹传承红色精神征文800字5篇

追寻先烈足迹传承红色精神范文10篇

2021追寻先烈足迹传承红色精神征文5篇

2021感悟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学习心得体会10篇

传承红色精神演讲稿1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掀起热情,回忆革命。

时间悄无声息的过,回忆革命的征途,回忆革命的事迹,回忆革命的精神。为革命之伟大而怆然泪下,有革命的存在我们现在才可以过上现在舒服的日子,有革命的奋斗我们才记忆犹新。

祖国的命运也就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命运,祖国的发展与富强要靠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贡献与奋斗。我们应该时时想想我为祖国做些什么,而不是从祖国母亲那里索取些什么,热爱祖国决不能只靠一句空话。

作为一名普通的大学生,一名年轻的团员,我一定要爱祖国的满腔热情落实到自己的日常实际工作中,同甘共苦,求实奉献,为学生会的名誉为学院的发展添砖加瓦,为学院取得好的名望而做一个好榜样,这就是爱国的具体表现。

我们的革命英雄邱少云在1952年11月11日反击391高地作战中担负突击任务,并奉命于夜间在距敌60米的山脚下潜伏,以待次日傍晚发起突袭。12日11时,他的潜伏地不幸被敌盲目发射的燃烧弹击中。

为了不暴露部队的整个行动计划,邱少云忍受烈火烧身的巨痛,在5个小时的时间里一动不动,直至牺牲。他以自己的生命换取了此次作战的胜利。当晚反击部队顺利攻占391高地,全歼守敌1个加强连。

战后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称号。

1923年,陈炯明进攻广州总统府时,叶挺率兵先掩护孙中山脱险,随后亲自手持一支"花机关枪"(即冲锋枪)扫射叛军,为已怀孕的宋庆龄突围打开通路。

在北伐战争开始后,双方部队火力均不强,叶挺强调遇敌后就猛烈射击,然后迅速冲进敌阵将其打乱,乘其未及整顿再长途追击,后来总结成"猛打、猛冲、猛追".他鼓励部队向前冲,对那些临阵退缩者毫不留情地执行战场纪律。

当时,一些学生兵上了战场怯场,别人都告诫说:"打仗千万不能后退,小心叶挺的!"后来的红军一向能以少胜多,其中继承了叶挺铁军的这种战斗精神,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革命战争的胜利,是战士们用点点滴滴的鲜血换取而来的。他们不屈服,不言败,再艰苦也要坚持。这种不屈服的精神也就代表着每一位战士的不言败,赞扬了他们就不屈服,为了革命的斗争事业,宁愿牺牲自己的伟大精神,他们就像树,无论经历多少严寒酷暑,都还是一动不动的屹立着。没有人能动摇他们坚强的意志,他们是伟大的,崇敬的,他们是真正的英雄。

这一幕幕的历史,就代表着一份份的忠诚。他们拼命的战斗难道不是为了祖国的明天,祖国的未来吗?红军战士长途跋涉,都在步步泥泞的路上走着,他们没有松懈过,一生都在拯救祖国,保卫祖国。

没有他们,哪来如今的美好的家园,哪业如今的富裕生活,他们是创使者,他们尊敬他们是理所当然的。多少年来,有多少人赞扬过他们,他们百折不挠,奉献生命,为了革命的斗争而光荣殉职,总之,一句话--他们生得伟大,死得光荣。

革命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把他的精神应用到我们学习当中来。我们走革命的路,争取做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相信自己,因为你们将明天会更好!

传承红色精神演讲稿2第29届奥运会正在中国举行。中国健儿们身着红色主基调的运动服活跃在各个赛场上,满载着感动!

红色,传承了中华民族多少历史,多少的辛酸。那种鲜亮,那种光芒——深沉而又勇敢。饱经风霜,饱经磨难。

在我读小学的时候,就从教科书里知道了邱少云、罗盛教的英雄故事。毛泽东同志领导工农红军赤手空拳打江山,为的就是能让老百姓翻身作主过上好日子!历经千辛万苦,血染的日子里记满了多少英烈的动人事迹。

1998年,在那个烈日灼灼的夏天,疯狂地洪水在中国大地从南到北泛滥,肆无忌惮!第一时间,几十万人民子弟兵们冒着生命危险,以排山倒海之势奔涌在大堤上。“董存瑞连”、“沙家浜连”、“双大功连”、“蟠龙山英雄连”、“三八线英雄尖刀连”……数百面不同历史时期的战旗迎风飘扬在大堤上。

那个时候,抗洪战士吴良珠已是肺癌晚期了!可是在这灾情日益严重的时刻,他却没有放下责任,依然奔赴在前线,竟连续工作了55个昼夜。开汽车、垒堰堤、堵渗漏、背沙袋,直到昏倒在大堤上。当医生打开他的腹腔时,全都被镇住了!肿瘤已经像葡萄一样布满了整个肝区,其余的都已破裂。腹腔内竟出血达700毫升!冰冷的讯息传来——抢救无效!55天!也许对常人来说很平凡,但对于他,每一日都是煎熬!每一日都背负着千斤重的责任。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发生8.0级的大地震。时间凝固了,停滞在被残酷的大地摧毁了的汶川!那前一秒还欢声笑语的家园——顷刻毁于一旦!天一下子暗了,梦碎了!原本恬静的城镇,被面目狰狞的残垣断壁、砖石瓦砾所颠覆。心,在剧烈地颤动!泪,似乎绝了堤!

我无法忘记母亲的那条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妈妈永远爱你!”,我无法忘记那名不顾自己安危的子弟兵的哭喊声:“求求你们!让我再救一个!让我再救一个!”我更加无法忘却那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谭千秋!

他弓着背,双手紧紧抓住讲台边沿,一动也不动,而他的头部却已经深深地凹下,红殷殷的一片……

2008年8月8日20点在北京拉开了第29届奥运会序幕,至今已囊货了 枚金牌,这与中国人第一次参加奥运会相比已有了飞跃般的突破,更改变了外国人对中国的看法。当他们还在想中国是否仍处在汶川的悲痛中时,却已被这个民族的力量所震撼!这个5月,这个2008是那么的伤痕累累,又那么坚强!就像先辈们留下的那些足迹一样!

他们的爱国之心,敬奉之心,团结都让我们深深感动和铭记。因为我知道,我的祖国历史是多么悠久,多么沉重;我知道,他们留下的不仅仅是这片土壤,还有中国人的骄傲和自强!这不是外国人说的民族特色,而是民族精神,是中国56个民族团结一心、憾天动地的民族魂!

传承红色精神演讲稿3五星红旗摇曳着……

时光的脚步凝固在空气中,将红色精神描绘得绘声绘色,万水千山中默默的留下脚印。寒风呼啸着,空气中像是带着刀刺一般直入红军们的身体,刺骨,凛冽,默默存在。

食物乃人生食粮,延续生命的感动与奇迹,而在艰苦中生与死中,他们将不泯灭的精神为食粮,成为了胜利的奠基。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背后涌动的这一股力量,激发着无数人爱国敬业,他们也存心每一个红军的心中。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是古时那最嘹亮的口号,将暴政推向历史的教科书,而几千年后的现在又出现了一支雄厚的军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当一缕光芒出现的时候就已有了燎原之势,是他们典藏的历史用行动书写了光辉篇章。

曾经的丧权辱国,无用之至都不会抹去,他们是悲惨的,凛冽的被历史所牢记,也被13亿中国人所牢记,然而正是这样令人切齿的历史才让更多的人去拼搏,铭记历史带给我们的教训,传承红色基因。

作为新时代孕育出的小花,承载着时展的责任,只有将红色精神承接下去,发扬起来,才能做一个优秀的青年,祖国的崛起不只是需要我们刻苦学习,而是许许多多青年在青春之时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中国故事。”

岁月湮没在尘埃里,将历史铭记,而后,中国不再屈服。

消防队员消灭火灾,警察叔叔除恶扬善,解放军叔叔抗震救灾,承载国人梦想的载人航天……一桩桩、一件件是中国的伟大进步。

国际上那抹红色,将永远激励中华民族创造更多奇迹。

传承红色精神演讲稿4红色,是一种信仰,然而他和其他的信仰不同,他不是少数人的信仰,不是个别国家或者民族的信仰。一般的信仰,更多的是教人为自己谋利,讲究的是个人的生前死后、因果宿命。只有红色,从不让人去为自己谋私,从不让人去沉迷于飘渺的虚无。

是十月的一场燎原大火烧出了天空的第一片红,是1921至1949整整28年的抛头颅洒热血染成了神州大地的红,因此,这种红色的信仰绝不是虚无的,而是有无数的前辈用生命去检验、践行的,并且,在一代代的不懈努力中,他成为我们世代相承之意志,只要人们还追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我们就决不停止追逐。所以,红色更是我们的基因,我们不能放弃,要好好地传承下去。失去这种基因,我们就会掉进资本主义的陷阱,被历史淘汰,苏联就是这样的例子。

为什么要我们传承红色基因?

这不是上级要求,也不是政府要求,而是这个时代的要求,直接关系到我们这代人能否实现中国梦。当我们沉浸在缤纷繁复的物质世界,徜徉在灯红酒绿之边缘,我们会在实现理想的道路上迷失。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我们要沿着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那就要让红色血液在全身流通,让头脑清醒,让行动坚定。这种血液的来源靠输送是不行的,要自己长出来才可靠。

近来央视热播的电视剧《十送红军》表现的就是十位最普通的红军战士经过长征的跋涉、战斗与牺牲,以自己的生命,熔铸和诠释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信念的历程。它生动地展示了我党我军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艰苦奋斗、不惧牺牲、自强不息等优良传统。这些优良传统凝结一体,就是红色基因。我们传承红色基因就是要传承和发扬这种传统,将之融入血脉中随着生命的延续而延续下去。当然,正如一位哲人所说,传统不是守住炉灰,而是热情火焰的传递。

当代革命军人要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也是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内容。我党我军从来都保持着同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从一定的层次上讲,我们肩负的历史使命是相同的。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这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新时代我们的全新追求,是以中国梦为中心的最高追求。传承红色基因就是要求我们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秉承先烈之意志,高举红色之火炬,继往开来,走前辈们没有走完的路,走我们这代人特有的路。

其实,我们身边从不缺乏自觉走在时代前列的英雄模范。把研究做到最后一秒的戈壁之花林俊德,心里只装着别人的“当代雷锋”郭明义,不离不弃照顾养母十二年的孝心少女孟佩杰,造林22年永葆公仆本色的好书记杨善洲……

他们每一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发扬红色精神,用自己的红色基因生长全新的红色血液。这些人无愧为时代的榜样。新时代的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接近接近伟大复兴的目标,但越是如此越是应怀如履薄冰之谨慎,坚决听党指挥,围绕强军实践,筑牢军魂。

主席提出广大官兵应传承红色基因,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这意味着“传承红色基因”不再是模糊的意识,而有纲领性的精神,意味着我们传承红色基因不再单纯靠自觉,而是受到党和人民的监督。这一转变,正犹如道德自觉向法律约束的转变,有理可依,有凭可持。

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千秋伟业筚路蓝缕。以史为鉴,可知兴衰,在风云暗涌的和平岁月里,唯有传承红色基因,发扬红色力量才能步步稳进、兴盛强大,才能实现中国梦、强军梦!

如此,也足以告慰先烈英灵。

传承红色精神演讲稿5大家中午好!

每当看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我的耳边就会回响起这首歌:“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为你欢呼,我为你祝福,你的名字,比我生命更重要”,每每听到这首充满激情的歌曲,我心中总会涌起一股莫名的激动。我骄傲,为生长在这个朝气蓬勃、不屈不挠的民族而骄傲;我自豪,为浴血奋战、换取和平的那些可亲可敬的人而自豪。

历史不会忘记,那些英勇无畏、前仆后继,用鲜血扭转乾坤,用生命铸造新中国的共和国卫士。两万五千里的漫漫长征,奋起抵御日寇的八年抗战,抗美援朝的五次战役,抗洪抢险中奋不顾身的感人场面,这是一部又一部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是一次又一次的光荣壮举,他们创造了无与伦比的骄人业绩,谱写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诗篇。

而红色基因,就是这种革命精神的传承。在我们身边,有许多传承红色基因的时代先锋,从雷锋到郭明义,从焦裕禄到孔繁森,从钱学森到吴孟超,从李大钊到刘志丹……他们用奋斗与牺牲,书写着对真理和信仰的执著,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其事迹令人叹服,其品格光彩照人,其精神感天动地。

在中国革命史上,我县的南梁就是一道流星,划过旧中国西北的长空,产生了一种光华四射的革命精神。1934年__月,为了发展陕甘边根据地文化教育事业,习仲勋亲自发动群众在南梁荔园堡的转咀子办起了陕甘边第一所红色学校――列宁小学。派张景文、高敏珍和霍建德等担任列宁小学教师。

当时,列宁小学的条件极其艰苦,只有两栋房子和一孔窑洞做教室。张景文带领60多名学生,自己动手垒土台,支木板,解决没有桌凳的困难。并亲自编写教材。在南梁山区,入学的大都是一些十三、四岁的孩子。张景文对这些孩子非常关心,衣裳破了她亲手一针一线给补好,手脸脏了她一把一把给孩子们洗净,甚至孩子们身上有了虱子,她坐在油灯下一个一个给抓掉,孩子们都很喜欢她,敬重她。这便是“南红色基因”。身为华池这片红色热土上的一名教师,我深深懂得在教育工作中应该传承这种红色基因,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 。 要弘扬高尚师德,淡泊名利、言传身教,真正做到自尊、自强、自省、自律,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引领学生全面发展。要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和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结合起来,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要有仁爱之心,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爱护、尊重、宽容学生,让所有学生都成长为有用之才。努力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好教师。

今天,新教育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四有”好老师的号角

第6篇:生命的传承范文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下;在世界环境复杂多变的今天,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要具备战天斗地、遇水架桥、逢山开路、越挫越勇的革命精神。我们要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就必须要认真学习党史,继承红色基因。

中华民族由“东亚病夫”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再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这些都是英雄们用“鲜血浇灌”的结果,我们要感恩英雄们为人民的无私奉献。坚贞不屈的共产主义战士是英雄: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中越自卫反击战中为祖国捐躯的英烈们是英雄。坚定党的初心是英雄;立过数次战功又不声张、默默奉献的是英雄;钟南山、张伯礼、张定宇、陈薇等先进事迹是英雄;不顾疾病传染战斗在抗击新冠一线的医生、抗洪抢险和抗震救灾连天加夜抢救生命的解放军战士、冲进火海的消防官兵是英雄;新时代的科学家以及改革先锋和劳模等等,他们都是英雄。他们身上都有一种共同东西,就是为人民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如果没有千千万万英雄的革命精神,我们革命就不可能胜利,我们事业也不可能成功,也不可能有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要不忘革命史,不忘英雄们的牺牲和付出,不忘先进人物的默默奉献;要饮水思源,不忘感恩。而要做到这些,最好方式就是认真学习党史,继承红色基因。

弘扬革命精神,让先烈们的追求和坚定得到弘扬,这是传承红色基因的本意。党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史国史的学习,高度重视革命精神的传承和弘扬。从参观复兴之路,到参观上海党的一大会址,转而又重温红船精神;从考察改革开放前沿深圳,到梁家河看望父老乡亲;从安徽金寨革命老区缅怀先烈,到江西红军长征集结发出地……对革命精神都有厚重的情怀。说:“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走的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红色基因就是要传承。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经历了多少坎坷,创造了多少奇迹,要让后代牢记,我们要不忘初心,永远不可迷失方向和道路”。这些重要论述是对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论的具体应用,也体现了对革命先烈的深厚感恩。我们要牢记总书记的谆谆教导,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让我们坚定革命理想和革命宗旨,继续高举革命旗帜,认真学习党史继承红色基因,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第7篇:生命的传承范文

[关键词]党性传承;党性要求;教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28X(2011)06-0005-04

建党90周年,我们党已经从一个夺取政权、领导计划经济的革命党转变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执政党。我们党如何把革命时期形成的崇高政治理想和精神风貌传承到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党员队伍中去?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考验。

一、党性传承:一个沉重的历史话题

世界政党发展的历史证明,革命时期的政党往往具有崇高的政治理想和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掌握政权后虽然保持着革命的热情并继续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但可能是“惯性”在起作用,因而,政党最终难以摆脱“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马克思主义政党如何防止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出现革命意志衰退和奢侈享乐风气的历史悲剧?重要方法是学习党的历史,传承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

1.苏共源于革命理想和革命精神的丧失。在列宁的领导下,苏共是一个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新型政党。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党性原则是由列宁首先提出来的。列宁指出:“党性是高度发展的阶级对立的结果和政治表现。”[1]马克思主义的党性原则要求共产党人始终从阶级对立的角度看待问题。在列宁看来,党性就是共产党人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观察问题和选择政策。十月革命以后,列宁推行“工厂民主制”,要求共产党领导干部只拿相当于一般工人的工资水平。斯大林成为党的最高领导后,领导干部的特权开始滋长和蔓延,以致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认为苏共形成了一个“红色权贵”。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试图纠正党内的特权现象,结果得罪了既得利益集团,最后被勃列日涅夫赶下了台。勃列日涅夫上台不久就把苏共干部的特权制度化。据有关资料统计,在苏共前夕,群众认为苏共是代表工人阶级的,只占4%,认为苏共是代表人民的占11%,而认为苏共是代表国家机关干部的,占到了85%。[2]历史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不是永恒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如果不能传承固有的党性原则和优良传统,性质就会发生变化,就会失去人民的支持。

2.党性传承: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保持先进性的重大课题。在革命时期,由于我们党有外在的压力,因而有保持先进性的强大动力。但在长期执政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党所秉承的党性原则和价值体系受到了严峻挑战。首先,各种思潮相互碰撞,党员有丧失理想信念的危险。其次,市场经济追求利润的特性,对党的宗旨产生了冲击。在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下,一些党员干部不仅有个人主义的严重倾向,有的还腐化堕落。第三,党长期执政,领导干部存在疏远群众的可能性。面对党性原则在新形势下的挑战,迫切需要我们研究和传承革命党的党性。列宁曾经指出,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可以说,执政党忘记了革命时期长期形成的党性原则,也就失去了自身特有的品格,也即失去了先进性。

3.革命党的党性与执政党的党性之间的逻辑链接。政党的历史是延续的,不间断的,应当在性质和宗旨等方面有传承的关系,从而保持本党固有的阶级属性。毫无疑问,如果一个政党在变革中丢弃了自身的固有本性,就意味着变质。历史实践证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最容易丢失的是传统精神,甚至会发生执政党对革命党性质的背离。孙中山领导的在早期是生气勃勃的,但领导的变为执政党后就背叛了孙中山的遗训,开始腐败堕落。可以说,执政时期的与革命时期的没有崇高精神的传承。为代表的在大陆的28年统治是专制暴政,最终丢失了政权。我们党是按马克思主义原则建立的,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了特有的党性原则和革命精神。如坚定的理想信念,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等。我们党夺取政权后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如何继承革命时期的党性原则和革命精神?这直接关系到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当然,党性原则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要求,革命时期的党性原则与执政时期的党性要求是不同的。但是,革命党的党性与执政党的党性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始终为大多数人谋利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人只有传承革命时期的党性原则,才能抵御市场经济的负效应,才能抵御各种政治思潮的侵袭,才能摆脱“历史的周期律”,从而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二、先进与执政:把革命党的党性融化于执政的主体

我们党是人民的主心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因而我国的执政主体就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我们党是通过崇高的党性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今天,我们党要获得广泛的民意基础,就必须坚持党性原则,传承老一代共产党人的革命理想和革命精神。

1.坚定党的崇高理想,完成革命先烈的未竟事业。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奋斗的最高目标是共产主义。由于中国共产党诞生于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因而革命时期的最低纲领是反帝反封建。我们党执政后的崇高政治目标是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革命时期,千千万万的共产党人为了三座大山,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今天,我们党要实现执政的目标,需要共产党人坚持崇高的政治理想,完成革命先烈未竟的事业。

理想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是激励共产党人不懈奋斗的强大动力。共产党人有了信念,就能抵御形形的诱惑,就能经受各种严峻的考验。从党的历史经验来看,共产党人永葆先进性,既要面对外部的考验,还要面对党内的考验。从外部来说,革命理想使共产党人具有顽强的革命毅力。为了革命理想,失去了六个亲人,家族有2050人牺牲。[3]为了实现革命理想,共产党人忍受失去亲人的痛苦,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从党内来说,共产党人有坚定的信念,才能在重大挫折面前具有相忍为党的政治品格。在党内,政治生活并不是平静的,有时也会碰到曲折、冤枉和错判。但有信念的共产党人不会因为个人的不幸而放弃党的理想。

我们党的力量在哪里?不依赖金钱的支撑,不仰仗权力的控制,而在于崇高的政治理想。

2.牢记“镰刀与斧头”的党旗符号,坚持为大多数人谋利益。中国共产党从成立起,就把“镰刀和斧头”作为党旗的符号,昭示着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始终代表大多数人的利益。在党旗的指引下,我们党不仅在纲领政策上始终代表人民的利益,而且广大党员干部也展现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风采。首先,不断满足人民最现实最直接的物质利益。我们党在革命时期如何凝聚群众?不是靠空洞的说教,而是通过土地革命让群众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在解放战争时期,我们分给农民的土地是“死契”,即让农民永远成为土地的主人。由于党成为人民利益的共同体,因而获得了人民群众真心实意的拥护。在辽沈、淮海和平津战役中,直接服务我方前线的民工达940万人,支援大小车辆有82万辆,粮食8亿斤。元帅当时感叹地说:“我死在棺材里,也忘不了山东人民对我们的支援。”其次,党员干部真正是人民的公仆。在延安,不仅有一整套民主的制度和机制,而且“官员”没有任何特权,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延安,我们党实行供给制,同时给领导干部一些津贴。1938年,党内的津贴标准为,士兵(班长)1元,排长2元,连长3元,营长4元,团长以上一律为5元。当时,、只有5元,而著名文化名人或大学者为5-10元。如艾思奇每月10元。[4]由于领导干部没有任何特权,没有任何政策规定的“好处”,因而人民相信领导干部,真心实意拥护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延安事实上已经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成为全国人民尤其是青年学生想往的革命“圣地”。第三,党员能与群众打成一片。在革命根据地,党员与群众只有分工的差别,而没有尊贵之分。革命家彭湃为联系群众,学说土话,只穿农民衣服,还有意把脸晒黑,以农民的打扮、情感做群众工作。革命根据地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吸引力?秘诀之一是官民平等,形成了党群之间的鱼水关系。最后,党内没有腐败分子的藏身之地。在革命根据地,如果一个领导干部出现腐败,不仅会“群而攻之”,而且会受到法律规定的严厉制裁。1926年8月4日中共中央扩大会议发出的通告就要求党组织对腐败分子“务须不容情的洗刷出党,不可令留存党中,使党腐化,且败坏党在群众中的威望”[5]。据有关资料统计,在瑞金革命根据地,领导干部贪污264.7元就判死刑[6]。由于我们党从严治党,因而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成为全国政治最清明的地方。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在革命时期,我们党是靠党的宗旨赢得天下的。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员干部应当牢记“镰刀和斧头”符号的政治意蕴,发展好实现好和维护好人民的利益。外国政党固然有许多联系民众的做法,也值得我们去研究和借鉴。但我们党在革命时期赢得群众的方法最科学,也最有效。革命时期党履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真做,能让人民在平时的生活中切身感受到。在那里,群众是主人,党是工具。实现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最紧要的是把自己真正作为实现人民利益的工具,而千万不能把人民作为实现自己利益的工具。

3.倡导党内讲真话和相互批评的风气,不断提高党的决策能力和领导水平。讲真话和敢于批评,是检验一个领导干部党性强弱的重要标志。党员干部加入共产党是为了实现人民的利益,应当没有任何私心杂念,因而能讲真话,也敢于开展批评。我们党为什么能够从小到大,最终取得了政权?重要原因是党内有一大批革命者对党负责,敢讲真话,不仅及时纠正了错误的决策,而且能制止党内的各种错误倾向。

党在执政的条件下,领导干部在党性上的一个重大考验是讲真话还是讲假话。领导干部讲假话有可能暂时赢得上级的青睐,而讲真话的同志难免会受到上级领导的误解甚至打压。在我们党内,要谨防式的人生哲学。我们党执政后,私心膨胀,专心研究的心理,然后投其所好。他在日记中“把大拥,大顺作为总诀”,表示要“跟着转,乃大窍门所在”。的蜕变说明,革命者向执政者转变,容易从革命者变成政客。一旦政客在党内兴风作浪,就会败坏党内的风气,就会危害党的事业。因此,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需要党员干部弘扬战争年代讲真话的品格,对党以高度负责的精神积极向党提建议,保证党的决策的科学性。

4.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和掌握真实信息,提高工作的预见性和有效性。开展正确的调查,是我们党联系群众、保证决策科学的重要方法。强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为联系群众,一生重视社会调查。但他早年和晚年的调查因方法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效果。在井冈山时期开展调查是深入群众,请农民吃饭,过夜时还请农民盖大被子,启发农民讲真话。他曾经指出:调查“以年龄说,老年人最好,因为他们有丰富的经验,不但懂得现状,而且明白因果。有斗争经验的年轻人也要,因为他们有进步的思想,有锐利的观察。以职业来说,工人也要、农民也要,商人也要,知识分子也要,有时士兵也要,流氓也要”。在湘潭调查32天,所得的材料不少。他感叹地说,许多农民运动的道理,和在汉口、长沙听到的道理,完全相反。通过调查了解了群众,因而能科学制定党的土地革命的政策。在晚年也开展调查。但由于地位的变化,调查就大打折扣。1955年11月1日到4日在天津和上海等地搞社会调查,调查对象都是党政干部,最低级别也是副市长、副专员。当时,调查的主题是解决农业合作化问题。农业合作化关系到几亿农民,搞大量的调查竟然没有找一个农民谈话,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

党的历史告诉我们,科学的决策不能简单地依赖领导干部的英明,主要是取决于深入的调查。只有做到情况明,才能对事物的发展趋势作出前沿性的判断和预测。

5.了解党内政治生活,做一个有崇高人格的共产主义战士。我们党是按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起来的,因而党内政治生活既有政治原则的严肃性,又有心情舒畅的灵活性。然而,党的政治生活并不是平静的,有时候个人也会遇到不公正对待。当在党内遭受挫折的时候,是逃避、忍耐,还是做叛徒?在党的历史上,涌现了成千上万的对党忠诚、忍辱负重,讲人格,为党献身的共产党员。在执政的条件下讲党性,共产党员应当学习老一代共产党员的崇高品格。首先,要经得起挫折。其次,要经得起误解。第三,要坚守崇高的人格。在党的历史上,我们党有千千万万的党员面对各种困难和考验的情况下坚持真理,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情操。同志在“”被打倒时,坚持真理。1975年,他跟随邓小平在科学院搞整顿,雷厉风行。胡启立同志在撰写回忆文章时,评价“在邪恶面前选择正义,在逆流面前选择真理,在得失面前选择良知,在误会面前选择理解。”[8]历史实践证明,一个党员在党内政治生活中是不可能一帆风顺的。党员正确对待挫折和不幸,对保持先进性至关重要。党是先进的,但不意味着每一个党员都先进,因而党员不能把个人的不幸与党联系起来,更不能与党的事业联系起来。在党的历史上,我们党内涌现了无数个正确对待挫折的共产党员。在执政条件下,党员要传承老一代共产党员的政治品格,在复杂的环境中要坚持真理,不怕邪恶,经受各种考验。

三、执政党传承革命党党性的路径思考

党在执政条件下传承革命时期的党性原则,对共产党人来说是一个历史性课题。从历史的经验来说,革命时期的共产党员是因为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而保持了坚定的党性;解放后加入党组织的党员因为对党充满了敬仰和期待,加之党内教育较严,因而能较好地传承了革命时期的党性原则。随着执政时间的延长,党的队伍出现了新的变化,传承革命党党性的难度越来越大。执政党传承革命时期的党性原则,需要推进党内教育创新。

1.学习马列经典,让党员确立党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革命党与执政党在中心任务、纲领政策以及能力要求等方面是不同的,但两者之间在本质上有传承关系。革命是为了执政,而执政是为了实现革命的理想。如果执政党忘记了革命时期的承诺,那就意味着背叛。因此,加强党性修养,需要共产党人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了解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了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和成果。共产党人的政治修养,来自于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深刻认识,决心为创建一个没有剥削和压迫的社会而奋斗;共产党人的理论修养,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决心按社会客观的规律改造世界,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共产党人的宗旨修养,源于马克思主义为大多数谋利益的本质,决心以个人奋斗实现公共的利益。今天,我们党要传承党性,应当学习老一代共产党人加强党性修养的方法,自觉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要通过学习,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熟悉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理想,了解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规律,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2.宣传先进人物,为全党提供共产党人的道德典范。在实践党性修养的过程中,我们党涌现出千千万万的优秀共产党员。通过学习党史中的党性典范传承党性,是党员提高党性修养有效而便捷的路径。在革命战争年代,除了、,刘少奇等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本身是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典型外,还涌现出诸如张思德等无数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人物。传承革命时期的党性原则,需要我们学习党史中的优秀典型。共产党员的典型是共产党员价值观的生动体现。党性理论是抽象的,而党史中的人物是具体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通过宣传党史中的优秀典型,可以从优秀人物的言行中了解共产党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同时,共产党的典型还反映了特定时代的精神面貌。党性原则是共同的,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共产党的党性有不同的时代要求。在革命根据地,我们可以学到共产党员艰苦奋斗,不怕牺牲,联系群众的品格。在统治区,我们学到共产党员对党忠诚,充满智慧,视死如归的品格。在解放初,我们可以学到共产党员艰苦奋斗,任劳任怨,工作认真,不计报酬和干劲冲天的品格。在改革开放条件下,我们可以学到共产党员解放思想,追求科学,勇于创新的品格。通过学习党史中的优秀人物,可以使我们更加了解党性的时代要求,从而更科学地传承党性原则。

3.建好党史遗迹,以红色资源弘扬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党的历史遗址是党的重大事件的遗留物,也是党性教育中的重要资源。目前,延安革命根据地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等党史遗址已经成为我们党对干部进行党性教育的重要基地。党史遗址具有实感特征。开发和建设党的历史遗址可以打造党的红色文化,烘托党性教育的氛围,让更多的党员接受党性的教育。因此,传承党性传统,党组织应当重视党史遗址的挖掘,开辟更多的渠道让党员参观党史遗迹。要通过参观党史遗迹,使党员认识党的历史,感受党的文化,熟悉党的优秀人物,从而树立党的意识,自觉传承革命时期的党性原则,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

参考文献:

[1]列宁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63.

[2]转引自王长江主编.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175.

[3]光明日报[J].2010-6-11.

[4]斐毅然.孙晓丹[J].世纪.2010-4.

[5]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2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282―283.

[6]祝彦.李红辉.党史纵览[J].2011.3.

第8篇:生命的传承范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文化属性;传承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4)04-0119-04

2006年,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的推进,《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保护名录》颁布,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被放在了一个重要的位置,标志着我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更为重要的是它可能带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方面理念的转变,进而在实践中得以体现,即从静态的“物”的保护转向了动态的“人”的保护,[1](P18~22)2007年以后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陆续命名公布就是一个极好的注脚。尽管不少学者已经注意到传承人的重要性,但总体上关注不够,尤其是传承人在传承实践中所具有的意义还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无论是未被命名的广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者还是经过国家、省区、州市、县各级政府命名的项目传承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体,他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这种意义主要体现为以下两大方面。

一、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属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属性主要体现在活态属性和自身文化属性两个方面,自身文化属性就是该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独特性,是其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在要素,而活态属性则是该文化的生存方式,是其被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前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这两个基本属性的保有以作为文化主体的传承人为基础。

(一)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属性离不开传承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个引进的概念,虽然经过多年发展调适,在其内涵与外延及其分类等方面的理论表述逐渐科学化、规范化,但与实践着的文化生活本身一一对应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仍需进行辨析厘定,以更好地概括和指导文化生活事实。目前使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中,共识之一是至少应该强调“活态性”。作为在历史中展开的文化实践活动,具有历史的规定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别于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基本特性, 就是依附于个体的人、群体或特定区域空间而存在的,是一种活态文化,可以说“活态性”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在属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最真实而重要的价值意义就在于它是当下人们正在实践着的生活方式,是活的文化事实。而其“活”离不开文化主体――传承人,活态的本质或核心就是人,[2](P114~123)指其存在于人们的现实生活中,表现为人们特定的生活方式,作为文化主体的人实践着,遗产才能“活”起来。从目前所认定的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来看,其中很大部分是被称为“艺术”的部分。在民族民间文化活动中,艺术大都没有独立的本体性存在,它就呈现为民众的生活方式,文化主体在很多艺术活动中既是创作者、展演者,也是欣赏者,他们作为艺术的创造、操演、欣赏主体,贯通于该文化实践全过程,是该项艺术的承载者和传递者,保证了该文化过程及其完整性、延续性,从而使之代代相传。在研究和实践层面,对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关注一直更多地停留在文化艺术客体――“物”上,专注于文化事象。最直观的关注方法就是“采风”,从活生生的文化实践中摘出片断事象作为文化的表征,见物不见人,把文化艺术当成静态的标本而不是不断生成的实践活动,于是,“传统”被当成了文化事象本身进行保护,而忽略了生成“传统”文化的文化传统是一个由主体运作的文化生存发展机制,文化传统在主体的操演下决定了文化怎样在自身既定轨道和现实境遇两者形成的纵横关系网络中生长。文化不可能一成不变,在今天这样的特殊文化背景下更不可能,而文化的生长需要人和“物”两相结合,只有通过人的实践,“物”才能得到延续发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强调其活态性就是强调传承人这个文化实践主体,因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项目申报认定中,强调基本的要件之一就是要有传承人,有传承活动,以保证它是活态的而不仅是标本。

(二)秉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文化属性离不开传承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历史地形成的,每一种来自不同文化的遗产项目都秉承文化母体属性,拥有该文化的独特性,这也是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所以被选择、被命名、需要被传承的内在依据。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与认定中,不仅是基于其杰出的技术形式特征,更主要的还是它所代表的各种文化的表征,内含了该文化的编码逻辑。对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技术并非决定性和最关键要素,技术形式符号所蕴含和表征的文化基因意义更为关键,[3](P11~21)从而能够参与构成文化多样性、丰富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母体文化的这种整体性关联决定了文化实践主体在其中的重要性,作为文化的一个部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文化具有的内在结构关联,正是由于主体的存在才整合为该文化整体,剥离了主体,遗产就只能转化为单纯的技术形式。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中,强调遗产是一种活态文化,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活态文化就是依然作为民众生活方式、保留了该文化属性的文化,如上所述,只有作为文化主体的传承人的实践才能保证活态性。目前对各种地方性文化的关注基于各种错综复杂的缘由,因此,经常出现反客为主,用客位观念代替主位观念进行理解的现象,尤其是在权力介入引导的自上而下的文化遗产运动中,在代替性理解中容易造成隔靴搔痒或重新解释而扭曲他者文化的现象。人类学学科强调,要真正理解他者文化,必须尊重文化持有者的表述和理解,在对一种文化进行解读时需要主位客位并置讨论,才能在彼此的对话中达到对一种地方性文化的理解。[4](P13~18)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中要求尊重当地人意愿,尊重文化主体自身的选择,因为那是“他们的”文化,他们置身其中并与其融为一体。更为特殊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和项目绝大部分属于被划分为“艺术”的文化,作为“艺术”的文化有其不同于其他文化门类的特殊性,那就是它感性直观的独特符号形式,这种符号形式孕育于其文化并与其文化相互契合,水融,不仅对艺术背后的文化的体验需要来自于持有者内部眼界,而且对艺术形式本身,看似可以相对超越文化的“单纯”审美品位也来自于文化的形塑。在主体的感官与文化合而为一的历史进程中,艺术形式的养成需要内在文化的支撑。所以,对传承人的界定至少包括重要的两点,一是掌握特殊文化技能,二是享有该文化。无论如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讨论都离不开遗产背后的整体文化,而沟通二者的中介就是传承人,是他们把携带的文化积淀和对自身文化的理解放进了既定的文化形式之中并不断进行着形式创新,各民族文化才能在历史进程中运行在自己既定的轨道上,保留并生成着与其他文化不同的属于自己的个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范畴中,只有形式而没有传承人及其传承实践的文化不能被划定其中,同时还强调当地人群或享有该文化人群的想法。这样,就能够把文化主体传承人放在其应有的位置上,还艺术主体在艺术实践活动中应有的地位和意义,改变以往民族民间艺术研究中见物不见人的现象。文化遗产的传承不仅是文化事象的保留,更是文化主体对文化事象的操演和不断创造,从而实现一种文化的真正传承发展。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意义和作用

传承与发展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两个重要的关键词,表面上呈现的是文化客体自身的不断延续和演进,事实上,是作为文化主体的传承人对文化的不断操演与不断创新的过程。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中,传承人的作用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传承发展的文化主体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未被命名以前的传统社会中,文化的延续发展是一个自然过程,文化在民族的代际之间自然传递,通过家传、师承或社会传承等诸多方式和途径,在一代代传与承的生活实践中绵延下来,只要生活方式仍在继续,就能保证相应的文化自然地被传递下来。今天,被命名为不同级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那些文化项目只是各民族文化中的滴水,各民族创造的不可计量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多元文化背景压力下仍在传承,依靠的就是民众群体。从文化建构论出发,传承发展内在地包含了创新,把一种文化纹丝不动地保留下来既不是文化发展史上的事实,也不符合文化发展逻辑,文化总是在其遭遇的环境中朝着自己的方向现实地生长着。文化的创新离不开文化主体,“物”自身不可能随着环境改变自身,“物”凝聚着的是人的观念和具体的操作。从具体层面看,每一个文化的传承发展都经由个人创造,作为传统的文化因群体共享看起来好像是群体发展,但很多文化实践可以证明,传统的生成及发展是个体与社会文化之间互动的结果,它不仅是集体记忆造就,更来自于个人叙事突破传统自身增减和完善的创新,在很多著名的民间艺术活动中都可以看到这样的例证。[5](P24~36)

由于个体与社会文化互动的不同结果,文化在个体身上的分布和携带是不均衡的,不同领域总会出现某些杰出人物,成为该文化前进的推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名录,就是对该文化杰出的实践主体进行选择性认可与褒奖,是对一种文化诸多传承个体中独具特色或颇具典型的文化操演风格的认可,风格成为个体参与文化创造的一种度的标志。在很多文化实践中可以看到传承人的生存策略、知识结构与传承方式等对一种文化自身发展的影响,这也是民间手工不同于机器批量复制的根源所在,它尊重的不仅仅是直观的劳动量,更主要的是手工背后主体所赋予的生命亲历性及温润随心的情感体验,正是这些生命的内在欲求推动了形式的创新发展,生成了特殊技艺。在这个人与集体共同推动的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中,传承人主体成为文化发展的生产性动力,极大地推动了民族文化的创新发展。

(二)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非自然传承的主要力量

当代民族文化处于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自我与他者等多元文化并存格局中,文化发展的自然河道在多重力量的影响下不断发生突然改变甚至是中断,传统文化发展面临的压力是空前的,文化的自然传承面临中断的危险,这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提出和强调的背景。这样,传承人尤其是那些被命名的传承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他们从两个方面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

1.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文化自觉意识

当文化离开自然传承的轨道时,其传承需要在文化自觉意识的引领下才能顺利进行,文化自觉意识依赖于文化主体而产生存在。在不同文化发生碰撞接触及交流互融的过程中,彼此成为参照将激发各文化自意识,从而极大提高文化发展的自觉性,增强该文化自身内部生长调适机制。而在当代文化背景下,文化接触交流并非能够以“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理想状态进行,对很多地方性文化来说,只有通过各种方式和利用各种契机不断增强文化主体的自觉文化意识,才可能增强该文化的传承发展活力。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首先介入的是政府与学者,作为文化发展方略以政治话语姿态自上而下铺开,他者的话语几乎淹没了自我的声音,如与当代文化接轨的“知识产权”问题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对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主体来说是陌生的;节庆类遗产实践中,民俗变官俗的现象也非常普遍。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对该文化的自我认知和反思如其意义及保护传承等文化自觉意识首先源于那些被命名的传承人。

在实践中可以发现,被命名的传承人经由他者命名及资助活动后,逐渐培养起他们对自身文化知识的反观意识及视角,之后又为了政治、经济、展演等不同目的,迎来各组织机构提供的更多渠道和契机对该文化进行操演,如此往复,逐渐培养起他们对自身文化的自意识,并由点及面地以一种示范性培养地方民众对该文化的自意识,再逐渐上升为对民族文化的强烈的、稳固的自觉意识。文化自觉是文化生存发展中的强烈稳固的自意识,只有相应的文化自觉,文化的传承发展才不会只是被某些外力驱使推动以达到某些功利的目的;也只有相应的文化自觉,文化才具有强大的内在动力保证主体的文化传承意愿。如云南少数民族很多被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类文化,20世纪80年代以前,在强大的政治力量影响下,具体事象已留存不多,90年代以后,在各种文化认同场景中,各种合力促使直接的现实目的与心中留存的文化记忆相互契合激荡,在部分人群尤其是杰出的民间艺人中激发起一定的文化自意识,这种意识与文化惯性相结合,逐渐实现着自我文化的恢复或重构。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最先被激发起并养成文化自觉意识的大多是杰出的被命名的传承人,因此,传承人在更好地促进地方文化保留和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体传承通道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国际性认同的文化思潮,根源之一就是传统与现代的矛盾。各民族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文化产生和对应于传统社会,是传统社会各地方人群适应自然社会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特色文化,它犹如一条河流,在传统社会中大多可以在既定的河床内向前流淌。而现代社会的生产方式彻底颠覆了传统文化生存的根基,它的河床被修改或者直接消失了。这种特殊语境使传统文化何去何从成了文化研究和实践的热点和难点,从而兴起了一轮又一轮传统文化传承保护思潮。在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中,生活文化的变迁导致自然传承链的断裂,传统文化的发展需要人为的干预,其传承保护成为一个时代课题。政府和学者合力提出的理念及出台的政策都不少,但只是宏观的理论的指导,具体的传承实践也还停留于说得多、做得少的阶段,犹如明确了战略目的还需要靠一次次具体战役及其中的战术去完成一样,充分的理论描述需要在实践环节中展开和实施。

在非自然传承环境中,依靠文化惯性进行自然传承已经不可能,于是,“保护”才成为民族文化发展中的重要概念。要保护一种文化,不是止于静态的标本展示,更重要的是作为文化的传承延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就需要积极主动有意识地为之,传承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从理论到实践的具体枢纽和中介,决定了他在其中的重要作用,这种作用目前尚未得到发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旗帜下,一批批杰出的地方文化持有者被挑选出来,以命名、资助,甚至立法等方式确立他的文化地位、文化责任,以保证他的文化传承实践,是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的一项重要举措。然而,从对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现状调查中可以发现,在目前已经完成不同批次、不同级别的传承人命名,相关资助也逐步落实到位的情况下,项目的传承实践并未发生实质性改变,传承人的有关责任与义务还停留于纸上,很多被命名的不同级别的传承人仍然停留在以前的自然传承状态中。

因此,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就是要从重视传承人入手,在明确其责、权、利的前提下,细化传承人的责任与义务,围绕此制定实施的具体措施并监督落实,以此构建起非物质文化遗产具体可行的传承通道。这样就可以以传承人为结点,统摄起每一次传承实践所需要的契机、场景、方法、途径等,形成相应的传承运行机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发展提供一条切实可行之道。同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传承人的代际断裂是传承中最严峻的挑战,尤其是那些需要特殊技能的项目,调查中,很多传承人最担忧的就是现在年轻一代不愿意继续传承该文化,项目传承后继无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除自身亲历亲为进行项目传承外,他还有重要的传承活动就是培养传承人,以保证该文化代代相传,因此,在具体传承通道构建中,传承人的意义是不可替代的。

[参考文献][1]顾军.从《保护》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思维[J].江西社会科学,2006,(3).

[2]祁庆富.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传承及传承人[J].西北民族研究,2006,(3).

[3]乌丙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和认定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7,(1).

第9篇:生命的传承范文

(一)教育性

早在大革命时期,红色体育活动就在安源的学生、工人、民众中蓬勃开展,向他们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革命纲领,教育他们要有强壮的身体、坚强的意志、铁的纪律,才能为国家、民族承担拯救与复兴的义务和责任。通过红色体育文化教育活动,使活动参与者在体验中回顾革命先辈的光辉历程,开展爱我中华,继承革命先辈的吃苦耐劳精神和牺牲奉献精神。培育人们的红色体育文化活动意识,传承红色体育文化的竞技拼搏精神,塑造人们勇往直前、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在参与红色体育文化竞技比赛活动中感受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传播革命传统文化、净化人们的美好心灵、构建和谐健康的人格,弘扬社会正气,树立人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引导青年人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敢于担当社会责任,立足民族复兴,创建美好家园。

(二)凝聚性

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全国人民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剥削,建立新中国,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人有共同的理想和信念,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红色体育文化活动是一个大家庭的盛会,它没有民族之分、军民之分、城乡之分,大家共同参与、共同竞技、共同拼搏。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传统,都可以通过红色体育文化活动彰显革命精神特色,打造地域红色体育文化品牌。通过红色体育运动会,增强了红色文化区域之间的互动与联系,提高了人们的红色体育文化传承意识,践行了革命先辈的拼搏精神、奉献精神,使人们在参与活动中形成人与人之间、团队与团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在竞争展示中互帮互助,形成一种向心力、合众力,从而形成一种国家、民族的凝聚力。

(三)健身性

革命战争时期开展的红色体育文化活动具有军民共建的特点,既凝聚军心,也凝聚民心。通过红色体育运动,提高军民强健的体魄,满足革命战争发展的需要。有了强壮的身体,才能在战争中战胜敌人、保存自己,达到保家卫国的目的。早在苏区时期就提出了开展红色体育“锻炼工农阶级铁的筋骨,战胜一切敌人”,以满足革命战争的需要,增强军民的战斗力。开展红色体育文化活动,在竞技中娱乐身心,展现军民的鱼水之情,在体验中获得锻炼的价值。开展红色体育文化活动也是对竞技体育文化发展的补充,能够有效的促进和引导我国的全民健身活动。从青少年锻炼抓起,以红色体育文化精神为指导,寓教于乐,可以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锻炼观,让每一个学生的身心都能健康成长。

(四)传承性

红色体育文化既是对革命战争年代体育文化的传承,也是对革命战争年代英雄人物、英雄事迹精神文化的拓展与延伸。革命战争时期的红色体育文化思想为新中国的体育文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井冈山精神、遵义会议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革命战争年代的吃苦耐劳精神、牺牲奉献精神成为我国人民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源泉和精神动力,展现了我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和决心,促进了改革开放,国民经济的大发展。激励着中国运动健儿在奥运会上和世界大赛上努力拼搏、为国争光并取得了竞技赛场上辉煌的成绩。红色体育运动会的素材源于革命战争时期的英雄人物和感人故事,通过红色体育运动会这种表现形式,以继承革命战争精神、弘扬红色文化、促进全民健身、服务红色区域经济发展,达到融军事、竞技、娱乐、教育、传承于一体的红色体育传承品牌。

(五)创新性

红色运动会是一项具有时代特色、鲜明特点、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特色运动会。红色运动会源于对革命战争年代的体育文化、英雄人物、英雄事迹、民间民俗体育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英雄人物的精神刻画与传承,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先进文化的具体实践,也是对军旅体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红色运动会内容丰富、寓教于乐,充分地将红色文化的精神元素融入到体育文化运动,利用风趣灵活的赛事规则和比赛形式,生动展示了战争年代革命老区军民的感人事迹和人民军队的顽强作风,激发人们的奋斗热情,达到运动育人的目的。利用红色体育文化特色,开展红色体育文化旅游、红色体育文化户外运动,建设和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红色体育文化健身品牌项目,对拓展红色体育运动市场,具有重要的创新价值和实践价值。

(六)和谐性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必须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才能立世界民族之林。历史实践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和社会建设洗礼凝炼出来的先进文化,才能激发中华民族的每一个分子为之鼓舞、为之改造世界。通过红色体育文化活动的参与对革命战争年代辉煌历史的回顾与传承,体验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形成军民同乐、城乡共建,实现经济与文化协同发展、体育文化与红色文化协同发展、传承与发展统筹兼顾、竞技与娱乐协同发展、挖掘与保护协同发展,民族精神与创新精神协同发展,使整个社会形成一个团队、一个整体、一个奋斗目标。提高了人们的参与意识、锻炼意识,满足了人们身心内外的和谐发展,实现了社会建设环境中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从而促进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团结和谐。

二、红色体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革命遗址遗迹、人文景观是革命战争年代留下的宝贵财富,是不可再生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资源,在不破坏其原有价值及环境的情况下应加强有效的开发利用。通过红色体育文化活动,引导人们开展红色体育文化教育、户外体育旅游、健身、举办红色体育运动会、重走长征路等系列活动,培养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艰苦朴素精神,使人们在缅怀历史、追求和谐、构建美好生活的过程中激励人们励志图强。

(一)创建红色体育文化教育参与平台

红色革命遗址遗迹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蕴藏着丰富的革命历史信息,凝聚着深厚的育人内涵,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功能。目前我国已经开发的红色教育平台有:12个重点红色基地区域;30条红色精品线路;208个红色教育基地,它们已经成为我国红色文化教育的重要精神支柱。通过建立红色体育文化活动示范基地,着力打造教育服务参与平台。以遗址遗迹、英雄人物、英雄事迹、红色体育为内涵建立红色体育文化陈列馆,在军事体育、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学校体育、城乡体育等方面进行多维度、多层面进行档案资料的动态挖掘与保护,展示它们的教育性、时代性及传承性。充分利用体育赛事的形式和规则,生动地展示战争年代革命老区军民的鱼水之情和感人事迹。这种别具一格的红色体育文化活动在学校、社区、公司、企业中积极开展,利用特别节日和旅游景区将红色体育文化中的革命精神、运动健身、革命传统教育融为一体,通过运动与参与,培育人们的红色文化意识,传承红色体育文化精神,塑造人们勇往直前、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

(二)培育红色体育文化旅游休闲热土

红色体育文化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具有时代性特点。它所形成的红色体育文化项目不但具有很强的教育性、健身性和娱乐性,开发前景广泛、旅游价值较高。根据不同的时间、空间和地域环境进行红色旅游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建立以红色体育文化旅游为主题的发展思路,突出地域红色体育文化旅游特色,尽可能将红色体育文化与历史文化、民族风情、地域特色融合在一起,彰显红色生态运动旅游。发挥红色体育文化旅游教育功能,在参与革命遗址遗迹、革命故事、红色文化的旅游实践过程中,使旅游者在感悟感知中凝聚一种拼搏精神、奋斗精神,激发参与者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充分利用每年的春节、清明节、建党节、建军节、国庆节等重要节日与旅游景区进行合作,组织开展一些行之有效的红色体育文化活动项目和旅游休闲娱乐项目。如扭扁担、爬雪山、过草地、送军粮、自行车比赛、攀岩比赛、登山比赛、重走长征路等休闲娱乐的健身项目,丰富旅游活动内涵。让旅游者在体验中自觉的参与到保护革命圣地,爱护红色文化的遗址遗迹和周边的生态环境,达到红色旅游实践育人的目的。

(三)打造地域红色体育文化运动品牌

1.打造红色体育运动会。红色体育运动会是指集红色文化元素与体育文化元素为一体,具有传承、弘扬红色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创新性、群众性体育赛事。它是将革命战争中的英雄人物和感人故事巧妙的融入到体育竞技比赛和大众体育娱乐活动,是一项集健康体育内涵的新赛事、新项目、新品牌,它对推动地方的产业经济、休闲旅游、体育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对传承红色文化精神,拓展体育健身市场,丰富军民的体育文化生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挖掘、整理、开发红色体育运动会项目资源时,应根据不同的地域红色文化特色和环境,组织开展红色体育运动会比赛项目的开发,打造特色,建立品牌。各地域开展的红色体育运动会要充分体现它的地域性、时代性、先进性、教育性、健身娱乐性。加强红色体育文化与群众体育的有机结合,融运动参与、竞技展示、休闲娱乐、文化教育于一体;加强运动组织与竞赛创新,力求突出地域红色文化特色,发展品牌效应;加强红色体育文化与地域文化、民族风情的整合,丰富红色体育运动会内涵;加强地域红色体育文化与周边红色体育文化的横向联系,拓展、拓宽红色运动会的规模,提高运动参与质量,扩大教育影响,加大传承发展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