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态学研究问题范文

生态学研究问题精选(九篇)

生态学研究问题

第1篇:生态学研究问题范文

【关键词】生态环境 贸易经济 人文主义

随着国际经济贸易的持续发展,环境与贸易问题越来越突出。 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分析环境问题的根源,探讨贸易自由化引发的 环境问题,并论述我国出口中的环境壁垒,进口及利用外资中的境外污染物转移等,最后探讨实现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建议。对策部分则提出把发展环境产业作为 21世纪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重点,同时,不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努力实现全球范围内的环境成本内部化。本文结合中国对外贸易的实际,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和实用价值。

一、背景

因为社会的生产力以及工业的大力发展,我们所赖以生存的家园越来越差。而这种因为工业而造成的破坏,令社会在大力发展经济的时候,开始注意到如何减少对生存地的破坏。因此,对于如何平衡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我们需要作出各项试验和研究。世界经济的变化与改变已经随着时间同过去大相径庭。而破坏环境,追求快速利益就是过去的主要经济发展形势。

(一)经济对生存环境的影响过程。在最远古的时候,因为资源交换的缺乏,人来对于环境虽然有所索取,但是对坏境影响不大。可是,随着人类的生存和繁衍,过多的人口令环境有所负荷。而生存地的状态也越来越差。最直观的一个例子,就是伐木耕田。而随着小农经济的淘汰,西方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让经济大幅度的提升。这种快速提高经济的方式普及世界以后,人类的生存环境也因此受到影响。即使它快速的提高了经济利益,但是对于未来的生存发展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摧毁。所以,在经济和环境保护的两者之间,矛盾和利益相互冲突,而各国也暂时无法提出方案。保持两者之间的平衡。而这个平衡,就是各国专家需要去研究和试验的。

(二)快速发展的损害。过去的改革发展里,金钱的吸引力让很多人前仆后继的去发展贸易。而之前的经济表露点就是有多少利润。重商主义也是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而产生。如此只关心金钱,而忽视环境的观点,令地球收到了极大的破坏。如今对于贸易利益的新的观点,就是将环境与利益合二为一。在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度时,创造利益。这一种理论,可以称为人文贸易。过往以利益为主的经济贸易模式,逐渐被这种人文主义经济而取代。这一个新的理论,很快就让全球各国接纳和认可。

二、什么是人文贸易

(一) 人文主义。在文艺复兴期间,人文主义看是萌芽和发展。人文主义表达的就是以人为本,提高自我价值,注重内在品质。通过知识和精神的充足,来让社会和世界更加美好。传统人文主义认为,人是一切的中心。但是,现代人文主义更加考虑到了生存环境的因素。所以,也因此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论调。对自我价值的要求,也逐渐改变为要以不影响社会公正为基本。

(二) 马克思。马克思对于人文主义也有自己的设想。马克思提出的共产主义,就是以个人价值为基本。而之后的列宁对于以人文本,也提出了要完善民众福利的言论。同时,马克思主义要求人与自然应该是和平互助的。大自然与人类是互相帮助的。因此,在发展经济时,必须要考虑对环境的影响。这样,才是长久的经济发展政策。

(三)文化与经济。现代人文主义的大流所在,对经济贸易产生了巨大影响。而如今的经济贸易,更多的是要求减少环境破坏,保护大自然。过去的传统主义,令人类贸易对环境产生了过大的破坏,人类发展直接与自然保护相对立。这种纯粹利润的追求方式,也造成了贫富差距过大的社会现象。如今的现代主义,则避免了这冲突的状况,因此对全球的经济长远发展,有着更大的好处。

(四) 自然界。人类的存在是建立在自然安全和谐之上的。人类是无法脱离自然的。所以,自然的受损,对人类来说也是一种自我损伤。人和自然是不可以相冲突的。因为人的发展以环境为以依赖对象的。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世界各国还应该继续进行保护和法律法规。

三、如何保护环境

因为经济的发展过快,自由贸易令人类的生存环境受到越来越多的破坏。而大自然受到的破坏,急需人类开始弥补。如此一来,人文贸易就是经济全球化最需要倡导的观点。对于此,世界贸易组织也做出了应对举措,比如组织了环境保护与贸易政策小组,以此来监督经济利益对自然的影响。而且,不仅是自然生态,大自然的野生动物,也是需要迫切保护的。

(一) 如何保护环境。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让很多自然环境已经受到了不可弥补的损失了。而人类也就此感觉到环境影响,对自身最直观的改变。环境与经济的和谐关系,受到了严重的关注:1.关税。全球自由贸易对环境的影响,需要相关的关税进行控制。但是,环境关税的存在有时候也会成为强势国家对弱小国家的欺压。比如西方国家会以环境保护作为掩饰,去加大发展中国家的销售关税。如此接着环境之名而以大欺小的手段,国际贸易法律不会认可。2.生态标志。生态标志也就是环境标志,也是绿色标志。这是由国际标准组织所公布的一个世界性的绿色标志。如果贸易产品有此标志后,那么它不仅质量过关,也对自然没有过多影响。适合回收利用的环保观点。3.检验衡量。如何衡量是否符合环境标准,这就需要衡量。而贸易技术壁垒就是这种衡量。它要求所有成员国必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要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这种壁垒,可以阻止违背本国绿色要求的他国产品进入本国。4.环境补贴。当因为保护环境而影响利益的时候,某一程度上可以申请得到环境补贴。这样,不仅可以保护环境,也可以减少利益的损失。5.环保包装。以保护环境为基础,在商品生产的时候,可以采用保护环境的材料,多方面循环利用。以此来减少经济发展对环境的损害。6.安全检查。一些食品外销是时候,急需食品安全的检查。这样,能最大程度的防止传染病的流传。而各国可以利用产权的唯一性,来维护经济贸易秩序。也可以通过独特的产权,来减少人类对自然的破坏。

产权和专利的效用很大,但是运用植物和动物来进行产品生产的,则不能申请专利。如此要求,则可以大幅度的保证动植物不被经济利益所破坏。世界经济与环境的和谐统一,越来越受到重视,并且成为主流。

(二) 关于动物。动物也属于大自然的一部分。而我们也应该对动物的生存提出保障。而关于动物的保障,有以下几点:1.有充足水源和自由。我们要让动物有着足够的水源和食物,让动物不因饥饿而死亡。同时,对生病动物进行救治,让它得以康复。再者,不可以禁锢动物,让动物失去本性和自由。2.通过法律保护动物。国际动物保护公约的存在,让很多成员国减低了对动物的伤害。比如在欧美这些发达地域,直接制定了条例,要求动物有着群居和充足的自由。即使要屠杀可食用动物,也要单独屠杀,不能造成种群精神伤害。3.动物福利。动物福利的产生和对于出口销售动物产品时,有着很大关联。因为经济的发展,全球资源日渐消减,污染的环境令植物和动物都受到了影响。有些趋于利益而去捕杀稀有动物和植物,会让生态平衡失衡。而生态的平衡和国际的经济发展是相互影响的。

四、生态环境与经济贸易

(一)环境与经济的依赖关系。 如今和绿色有关的产品和理念,都受到各国的欢迎,而这也是一种新型的经济销售方式。它不仅对环境有利,也能大力发展经济。所以说,环境的存在也是可以作为一个产业链存在的。

(二)环境与经济的制约关系。虽然环境能让经济加速和长远发展,可是环境也会影响经济贸易。因为全球经济化而产生的关税,对于全球经济贸易产生了一定的阻碍。比如在进口或者外销产品时,因为各国关税的不同,而造成经济损失。而无法外销的产品,最好也会同样造成生态环境损害。

(三)漏洞。虽然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则越来越多,但是期间仍然有一定的漏洞。第一,关于环境和贸易关系的规则,发达国家更加压制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可以凭借自身能力,提高标准。而正在发展中的国家,则因为这种标准无法外销。第二,发达国家会利用经济能力,将污染产业投入到发展中国家,从而让发展中国家的环境变差。第三,发达国家的国力远高于发展中国家。这种高级的存在,对于法律法规拥有更大的操作性和控制性。这些都是需要去继续完善的。

五、本国的经济与环境

我国的政策方针有指出,我们在大力发展经济的现状下,还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目标。

人与自然和谐统一:1.国内。在发展和谐的绿色发展之时,相对应的法律法规是不可避免的。虽然要求产品环保绿色。但是,有些商家为了利润,而在生产途中造成环境破坏。而另一方面,我国在追求经济时,引进了国外产业的转移。但是这些转移对我国的环境造成的污染。因此,面对这些,我们必须做出更完善的法律法规。再者,除去进口和自产自销以为,我们还有外销产品。对于这一点,我们必须高要求高规格,从而减轻被其他国家的关税调查而造成的不必要损失。2.全球。除去本国的努力,我们还有与国际接轨。运用同各国合作的影响力,从而提高我国在国际上面的发言权。

六、总结

总而言之,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保护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所以,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要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从而能够长期的发展经济。让人类有着更好的生存家园。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M].2011年3月.

第2篇:生态学研究问题范文

关键词:数学教育;情境教学;动态生成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9-0039-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19.024

问题情境下的动态数学课堂可以充分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经验共同融入到课堂学习情境中,寓教于乐,乐中学、学中乐,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动态课堂中快乐学习,对所学的数学知识更容易认识与理解。数学问题的创设应围绕教学目标、从学生实际学情出发、高趣味性、操作性强、富于生活化、动态生成的。这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知识基础与教学机智来完成的。

一、创设充满趣味性的动态数学教学情境

将问题融于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中,使数学学习变得充满了趣味性,是学生易于接受的一种教学方法。趣味性的问题引发学生高度的关注,可以集中注意力、调动学生的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共同解决数学问题。小学生的兴趣往往需要具备有趣、好玩、新鲜等特点,因此,充满趣味性的问题可以从多种多样的游戏活动、情节生动的童话故事、日常生活中的有趣事件中,引发学生对问题进行积极分析共同解决。例如,“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中,数学教师可以从趣味问题开始:“我们经常看到电视节目中魔术师在魔术表演中可以变换出很多东西,真是太神奇了,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一位魔术师,看看他为你们变出了什么?请观看大屏幕。看完节目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呢?”有的学生问:“一共变出了多少朵花?”教师说:“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我们来看一共变出了多少朵花?”有的学生说可以一个一个地数出来;有的学生说可以一次数2朵花;还有的学生说魔术师每次变出2朵花,一共变了3次,就可以把2加3次,2+2+2=6。“同学们真聪明,想出来了这么多的办法,那么2+2+2=6是几个2相加呢?”由此让学生初步认识了乘法。通过看魔术,引入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计算,从而激发出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求知欲,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全方位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趣味性的教学情境可以促使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本课围绕着重点认识“几个几”,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了乘法,在认识与理解的过程中,体验到了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二、创设操作性较强的动态数学教学情境

创设操作性较强的数学问题教学情境,目的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产生疑问,思源于疑起于问,问题引发思考,激发探究,直至解决问题。我国大教育家孔子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问题激发求知欲,数学知识在求知欲的推动下可以迎刃而解。在数学教学课堂中,组织学生人人动手参与到数学操作中,可以使学生的手脑并用,学生的思维空间会更加开阔,充分发挥自身的个性。例如,“方向与位置”的教学中,可以如下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拍照片吗?我们看看这几张照片是拍照的什么地方?”接着打开大屏幕依次播放分别从不同角度拍摄的教室图片。原来是我们的教室,可是为什么同一间教室拍出来的图片却不一样呢?引导四名学生分别站在教室的四个方向,根据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所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经过学生的回答描述出来的所见景象,使学生明白了不同位置看到的视觉现象是不一样的,并且学会了从图片分辨观察者的方向与位置。这样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从观察中比较,从想象中分辨,使学生很快认识并理解到了方向与位置的知识。

三、创设“数学在身边”的问题教学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中要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特点,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生活中的数学到处可见,生活就是随身的数学,数学就在身边。数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从生活中汲取新鲜、生动、有趣的数学问题,置于数学教学情境中,鼓励学生认真观察、勤于思考,探索数学的奥秘。例如,“角的初步认识”一课的学习中,教师可以播放一个小白兔的家,帮小白兔找一找它的家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学生一下子就觉得感兴趣,仔细观察,回答,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就吸引过来,学习情绪被调动起来。小白兔的家原来是由这么多的角组成的啊!“我们的身边有多少的角呢?你可以说出多少?”接着数学教师可以出示含有角的各种教具:五角星、三角板等等,引导学生先亲自触摸一下角的形状与特点:都是由直边组成的,都是标准意义上的角。通过学生的触摸感受到了角的形状都是两边直直的、尖尖的,而这个两边直直的相交的点就是角的顶点,两边直直的线叫做边。因此,通过学生触摸身边的数学,认识到了什么是角?角的形状与结构是怎么样的?角是由什么组成的?结合身边的各种角的实例,使学生不但学到了新知识,而且对数学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探索兴趣。

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产生好奇、渴求、探究、协作、交流等学习欲望,因此,数学问题情境能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促使数学课堂成为动态生成的教学活动。只有不断地提出问题、探索分析和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在快乐学习中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真正理解。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创设的问题情境应是可以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认知策略和水平、促进学习目标完成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 林黎珍.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的数学探究需求[J].才智,2009(24).

[2] 洪美平.浅谈小学数学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与思考[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4).

第3篇:生态学研究问题范文

关键词:课堂因子;教育生态学;大学英语听说课堂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26-0048-01 收稿日期:2016-07-29

基金项目:本文受华中农业大学校级教学研究项目“教育生态视域下的大学英语课堂因子互动失衡的问题研究”(2014B33)资助。

作者简介:陈 婷(1976―),女,湖北武汉人,华中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

一、大学英语听说生态课堂的失衡现象

(1)师生互动失衡现象。

华中农业大学大学英语听说课堂的班级规模大,口语课堂的班级规模是40人左右,听力课堂的班级规模是65人左右。鉴于学校的实际情况,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不得不放弃某些交际性的课堂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课堂作为教育与教学的有序组织结构,其规模大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与情感,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态度与行为,进而影响课堂上的师生互动。

(2)生生互动失衡现象。

华中农业大学的生源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农村。鉴于农村的英语教学实际情况,学生们的英语读写能力较强,而英语听说能力较弱。大学英语听说课堂可能导致较多的同学失去自信,其情感焦虑也会相应增多,不利于学习内容的输入与吸收。这也导致在课堂活动中,学生们的参与度不够,生生互动性不强。

(3)环境与教师或学生的互动失衡现象。

随着电化教学的普及和推广,华中农业大学配备了多媒体教室或语音室。为了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还增设了不少的活动教室(即教室内全部是单人课桌椅,而且课桌椅可以自由移动),可以容纳36名学生,这为口语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环境。然而根据笔者的课堂观察,发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不少问题。①语音室的座位数一般是75人,如此大规模的授课班级势必不利于教师组织课堂活动和师生互动。②语音室的每个座位上都配有电脑的显示器,显示器遮挡了学生的面孔,不利于老师及时观察学生的反映,进而合理地把握课堂教学的进程。③由于口语课的学生人数较多,不少班级的人数超过了36人,因此口语课无法安排在活动教室,而是固定教室(即教室内全部是多人连接的课桌椅,而且课桌椅均固定在地面上)。固定教室不利于口语课教师组织各种交际性口语活动,影响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④活动教室的课程安排不多,这使得它们成为了考研占座一族的“天堂”。教室内的课桌椅上堆积了大量的考研复习资料和杂物,这使得上口语课的师生们每次在上课前都要花费一定的时间进行清理。不良的教学环境对师生的上课状态都有一定的影响。

以上对教育生态结构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只有生态结构合理,才能发挥其有效的生态功能,否则极易出现教育生态失衡。

二、建构大学英语听说生态课堂的核心问题及策略

(1)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核心。

满足英语教学的客观规律,达到合理的师生比,控制大学英语听说课堂的班级规模,提高师生互动性。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以创建友好的生生关系为重点。

可以较多运用小组为单位来组织课堂教学活动,使用合作学习法来降低能力弱的学习者的情感焦虑,同时注意给那些能力强的学生较多的个人表现机会。在学生评价方面可以有机地结合小组成绩和个人成绩,更加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真实的语言水平。

(3)以创建优雅的课堂环境为辅助手段。

在优良合理的教学环境中,教学双方才能更加放松地投入教学活动中。进一步优化华中农业大学大学英语听说课堂的教学环境,有利于维持课堂生态主体与课堂生态环境的和谐关系。

三、结语

理想的大学英语生态课堂应该是一个环境与教师、环境与学生、师生、生生之间良性互动,课堂生态主体通过反馈信息不断进行自我调整或得到调整,达到动态平衡的生态系统。创建理想的大学英语生态课堂的核心问题是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并积极探寻重构课堂生态平衡的方法途径,促进教育生态系统中的生命体对其具体生态环境的适应和发展。

参考文献:

第4篇:生态学研究问题范文

[关键词]世界美学史;生态美;自然美;美学对象;自然生成论

[中图分类号]B83-0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848(2011)06-0008-04

[作者简介]李衍柱(1933―),男,山东青岛人,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文艺理论研究。(山东济南 250014)

Title: Ecological Aesthetics: the New Member in the Family of World Aesthetics

Author: Li Yanzhu

Abstract: From the angle of world aesthetical history, this paper presents that “ecological aesthetics is a new member in the family of world aesthetics’. It discusses the point of the research of ecological aesthetics, shows that ecological aesthetics enlarges the field of aesthetical research, breaks down the dominating conventions of “human-centrism”, and marks the new direction of aesthetical development. Meanwhile, many issuses we should examine further are presented. They include the philosophical base and researching method of ecological aesthetics, its pattern, construction and aesthetical feature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ecological aesthetics and nature, society, science, technology and arts, its researching present situation, problems and developing trends, the point of Chinese ancient ecological wisdo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logical aesthetics and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society.

Key words: world aesthetical history; ecological aesthetics; natural aesthetics; aesthetical object; natural generation

自1750年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正式提出美学(aesthetik)为一门新生学科以来,已过去260年的历史,经过康德、黑格尔、车尔尼雪夫斯基、马克思、海德格尔等各国美学家的不断探索和研究,现在它已成为一门世界性的“显学”。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著名的自然文学作家蕾切尔・卡逊用自己的生命写出震惊世界的《寂静的春天》。这部书“犹如旷野中的一声呐喊,用它深切的感受、全面的研究和雄辩的论点改变了历史的进程”①。由此,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出现一个声势浩大的“绿色革命”运动。时代的呼唤,人民的期待,生态美应运而生,成为世界美学大家族中的一位受宠的新成员。

一、生态美扩大了美学研究的对象,标志着美学发展的新方向

1.中外传统的美学著作中,美学的研究主要围绕美、美感(审美)和艺术展开。在1835年正式出版的109万余字的惶惶巨著《美学》中,黑格尔虽然从理念出发论述了自然美的问题,但并未提出生态美范畴。美学研究在中国起步比较晚,上个世纪40年代,蔡仪先生在《新美学》中,率先提出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他认为自然美是不依赖于人的客观的独立存在的美。从宇宙天体到微生物、植物、动物等自然美,由于其客观存在,才有可能成为审美对象,从而被人所认识和欣赏。但在他的著作中,并未提出生态美的问题。建国后出版的几部影响较大的美学教科书,如王朝闻主编的《美学概论》,刘叔成、夏之放、楼昔勇等著的《美学基本原理》,都未提出生态美问题。进入21世纪,我国出版的最新的美学教材是叶朗先生的《美学原理》,该书吸取了20世纪中国美学研究的成果,结合新的时代的社会实践和艺术实践,扩大了美学研究的领域。书中具体分析了中国美学界已出现的关于美学研究对象的六种看法:(1)美学研究的对象是美(美的本质、美的规律);(2)美学研究对象是艺术;(3)美学研究对象是美和艺术;(4)美学研究对象是审美关系;(5)美学研究对象是审美经验;(6)美学研究对象是审美活动。作者设定审美活动为美学研究对象,进而将美学研究领域扩展为: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技术美。但这里仍没有生态美的位置。

2.生态美问题的提出,突破了长期在美学领域居于主导地位的“人类中心主义”,转向“生态中心主义”或“生态整体主义”。曾繁仁先生说:“这可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意味着一个旧的美学时代的结束和一个新的美学时代的开始。”②

3.生态美进入美学研究对象的领域,不可避免地引起美学研究的方法论革命。在世界美学史上,苏格拉底“标志着希腊美学思想的一个很大转变。此前毕达哥拉斯学派和赫拉克利特等人都主要地从自然科学的观点去看美学问题,要替美找自然科学的解释;到了苏格拉底才主要地从社会科学的观点去看美学问题,要替美找社会科学的解释”。③生态美的研究既与属于自然科学的生态学有关,又与人文科学有关。因此,生态美的深入研究,如同马克思所说,“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将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自然科学往后也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这将是一门科学”。④运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统一的研究方法,将成为美学研究的一个新趋向。

二、研究生态美的哲学基础

1.生态美研究的哲学基础是什么?对这个问题,学界看法并不一致。在世界美学史上,美学研究经历了本体论美学、认识论美学、价值论美学的不同发展阶段。20世纪以来,西方著名哲学―美学家批评了本质主义和认识论美学研究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波普尔说:“我用本质主义这个名称来表示柏拉图和许多他的后继者所主张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纯粹知识或‘科学’的任务是去发现和描述事物的真正本性,即隐藏在它们背后的那个实质本质。”①本质被描述为“定义”,它追问和回答的是“是什么”的问题。对于这种本质主义的思维方式,波普尔批判说:“任何一门科学,只要它使用了亚里士多德的定义方法,它就仍然处于一种空洞的冗语状态和经院哲学的禁锢之中,而各种学科之所以取得任何进展,则取决于清除了这种本质主义的程度(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许多‘社会科学’仍然从属于中世纪的原因)。”②本质论与认识论的美学研究对中国的美学、文艺学研究影响很深,在20世纪50年代开展的那场美学大讨论中,也是把“美是什么”的问题作为讨论的中心。建国后,文艺学领域受苏式文学原理的影响,同样也把“文学是什么”作为研究的起点。对这个问题如何看,学界需进一步辨析和研究。

2.生态美研究,摈弃了传统的本质主义和认识论的思维方式与方法论,不少学者转向存在论的研究方式。有的美学家说自己从事的生态美学是一种存在论美学观。“当代存在论美学观最主要的理论内涵是以胡塞尔所开创的现象学方法作为其哲学与方法论指导。”③存在论哲学的确为美学、文艺学研究开辟了新的路径,具有不可否认的真理性和现实性。作为存在论的奠基者,海德格尔一改传统的提问题的方法,他认为不应当以“存在是什么”方式提出问题,而应以“存在何以成为存在”的方式提出问题。他说:“现成存在是一种存在方式。……在的‘本质’在于它的生存。……这个存在者的一切‘如此存在’首先就是存在本身”。④怀特海进一步“把宇宙的过程纳入到了理解概念之中。……诚然,只要与过程的关系未弄清楚,任何事物最后都未被理解”⑤。但我们要问:胡塞尔的现象学、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和怀特海的过程论,固然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是否还有局限性呢?我们能否以存在论和现象学作为生态美研究的哲学基础和方法论呢?我个人认为,对此应持慎重态度,需做深入研究。

3.自然生成论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为生态美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研究方式。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

“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

“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所以关于他通过自身的诞生、关于他的诞生过程,他有直观的、无可辩驳的证明。”⑥

生态美的问题,重点要研究人类出现以后(约250~300万年前)“人化自然”与“自然人化”的生态美,还应研究宇宙中的星球上出现生命之后的生态美问题。据有关科学家研究,在人类出现以前(大约在35亿年前),地球这个星球上就开始出现生命,火星上有没有生命现象,目前正在探索中。这个非人类社会的而又开始出现生命的星球上的生态美问题,目前尚是个谜,但绝不能排除在生态美研究的范围之外。这个问题,直接牵扯到宇宙生成论。人类社会的出现,人类的实践活动起了关键作用,因此研究人类社会的生态美问题,毫无疑问应以马克思主义生成论和实践论为指导;研究人类社会出现之前的生物世界的生态美问题,则不应忽视老子的自然生成论思想。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①他又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②老子的这种自然生成论是与他的天、地、人合一的思想结合在一起的。老子的生态智慧,不仅在他所处的世界轴心时代是无人与之比肩的,就是在今天也仍然放射着灿烂的光辉。我认为老子的生态思想远比海德格尔的“天地神人四方游戏说”高明。

三、生态美提出的崭新研究课题

生态美的研究,是时代向美学工作者提出的崭新课题,它直接关系到人类生存的家园和人类自身生存的方式,它联结着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有关的诸多问题,都尚未研究或刚刚开始研究。就本人接触的有限的文献资料看,当前有以下十个问题急需群策群力展开研究:

1.生态美提出的历史必然性和迫切性。

2.生态美研究的哲学基础与方法论。对国内外已有研究者的指导思想与研究方法的述评。

3.生态美本身的构成、形态和审美特征。

4.“人类中心主义”对美学研究的贡献与局限。如何重新评价康德以来世界美学传统?如何评价康德提出的“自然是为人而美,美只适用于人类”的观点?

5.重新研究自然美的问题。达尔文提出的动物也有美感,我们今天如何看?20世纪50年代美学大讨论中关于自然美的评述。

6.生态美与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科学美、技术美的联系与区别。

7.中国古代生态智慧研究的现代意义。

8.国外生态美研究的现状、问题和发展态势。

第5篇:生态学研究问题范文

研究性学习的提出与实施意义在于打破课堂中学生被动服从的静态局面,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对教育主体的尊重与再认知,重构了新型的动态教学框架。

研究性学习中,语文课程的实施者是教师,教育主体是学生,那教学的主导方式应该是什么呢?春秋时期我国已经有“博学之,审问之, 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教学主张。叶圣陶先生则认为教学“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复需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教育家们意识到:教学主导方式应为自主研究。基于此,我们应定位教师在这一动态教学模式中的角色。

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可充当这样的角色:发现者、开发者、引领者、参与者、调度者。

一.发现与开发学生这一课程资源是教师的重要职责。

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对象,是教育中最重要的力量,更应是宝贵的课程资源。失去这一资源,教育也就失去了根本。

首先,学生的经验是宝贵的资源,也是教学的真正起点。知识与学生经验结合并内化为学生新的经验才有价值。教师的教学必须改变重视学科本身而忽视经验的倾向,改变过去过于重视教科书和机械训练的倾向,应该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社会生活,到其中探究、发现、交流、合作,而自己应该加强所教授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与学生生活的联系。

其次,学生的兴趣是宝贵的资源。教师要借助与学生接触中发现的学生对某些事物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利用能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切入点可以使学生的头脑产生学习的兴奋,发挥他们的主动性。

发现与开发学生这一课程资源是我们教育工作的起点,也是动态教学体系的基石,开掘和利用好学生课程资源,有助于真正落实研究性学习。

二.做动态教学中的引领者是教师为学生学习服务的体现。

学生虽然是课堂的主人,但限于学识智力水平不能自主解决所有的问题,因而教师要在教学中要加以引领。

教师对教学内容研究应领先于学生。教学研究不是研究课文本身的过程,而是研究文本与相关资料、学生年龄及心理特点、学生经验与兴趣触发点和教学设计的完整过程。教师的研究必须全面而且深入,并在实践中丰富与发展自己。

教师的研究态度应领先于学生。教学过程开始前,教师必须使自己提前进入研究状态,以严谨求实、积极进取的精神引导学生融入研究性学习。教学过程开始后,教师要以自己的热情点燃学生的研究欲望,并且保持研究态度始终如一,在与学生交流中实时纠正学生研究态度的偏差。学习过程告于段落时教师应该激励学生,使他们保持积极向外扩展的研究姿态,引领学生将学习中的体验尽快转化为个人的经验,进入新一轮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中的引领地位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加强自身修养,平时注重积累做到博学广识,引导学生时做到心态平和、高瞻远瞩,对学生学习能力、个人经验、兴趣爱好做到深度知晓和适度把握,努力为学生营造理想的心理氛围。

三.成为动态教学模式的参与者和调度者是教师在教学中发挥作用的直接体现。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强化参与和调度的责任意识。学生学习过程是实时更新且多向的,教师参与其中并合理调度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研读习惯、敏锐的观察能力、务实的探究态度、灵活的解决问题能力、大胆的批判创新精神。

研究性学习应该解决三个层面的问题:低级型、中级型、高级型。低级型问题,是指他人预设的问题,解决方法可知,学生只需记忆即可。中级型问题,是指他人预设的问题,但方法和结果都不可知,学生需借助推理才可以解决问题。高级型问题,是指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它的解决不仅要借助记忆、推理,还应具备并运用创造性思维。

第6篇:生态学研究问题范文

关键词:网络课程学习;学习障碍;学习需求;生态缺失

作者简介:刘玉梅(1968-),女,河北石家庄人,硕士,上海电视大学管理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远程教育与教育心理学;孙传远(1968-),男,安徽明光人,博士,上海电视大学管理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远程教育及教师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重点课题“网络课程学习生态缺失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编号:GAQ1305;主持人:刘玉梅)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项目“学习生态观视角下的网络课程建设研究”(编号:11YS259;主持人:刘玉梅)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25-0033-06

一、问题的提出

199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习无国界计划”的负责人威瑟首次用生态学的原理和规律来分析学习活动,并提出了“学习生态观”[1]的概念。他认为:各种生命体与其所赖以生存的环境系统是共同存在、动态演变和协同进化的,这正如学习者与他所处的学习环境一样,学习环境可以被比作生态圈,各种各样的学习共同体在其中进行学习,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实现意义建构。[2]在此基础上,美国学者布朗和加拿大学者赛门斯相继提出并诠释了“学习生态系统”的观点,虽然他们的表述有所不同,但两人都认为:学习生态系统是由大量兴趣重叠的学习共同体和学习环境构成的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3][4]这种用整体、适应和多元的角度透视学习的观点,不仅可以还原学习的本真面孔,而且有助于加深人类对学习活动的全景式认知,同时也为深入探索基于互联网的网络课程学习奠定了理论基础,引起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共同关注。

按照生态学的观点,网络课程就是由学习共同体和网络课程虚拟学习环境共同构成的一个微观学习生态系统。[5]其中,扮演着多重角色的学习共同体和学习环境之间通过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达到生态平衡,以此实现学习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行和学习者的健康发展。然而现实的网络课程学习生态系统运行状态却不尽人意,存在着开放性不够、针对性不强、交互质量低、学习模式单一等诸多生态失衡问题[6][7][8],不仅难以满足学习者的需求,同时也造成了师生精力的巨大浪费。目前,国内学者对网络课程学习生态缺失问题的研究大多还处于客观描述阶段,[9]尚未见到较为系统全面的实证分析报告。针对这一现实,本研究以上海电视大学的远程学习者为调查对象(注:上海电视大学是一所从事远程开放教育的成人高等学校,学习者大多为在职人员,平时除了参加少量的集中面授辅导学习以外,主要是利用业余时间借助书面教材和网络课程平台进行自主学习),通过发放问卷,收集学习者在网络课程学习中的问题、困惑和需求,以期真实了解网络课程学习生态缺失的现状,梳理出其中的主要生态失衡问题,并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抛砖引玉,以引起更多同仁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研究。

二、 研究过程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研究分两个阶段进行。

(一)编制调查问卷及进行试调查

1.提出研究假设。课题组研究人员通过文献研究、专家访谈、远程学习者座谈和国内外网络课程比较等方法进行调查,系统收集网络课程学习生态缺失的相关资料,提出研究假设。

2.编制试调查问卷。在研究假设的基础上自编了“网络课程学习生态缺失现状的调查问卷”。问卷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指导语(含概念说明)、个人基本信息(含网络课程学习者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工作年限、入学年月、在学层次、所学专业等)和调查题项(含网络课程的学习概况,学习障碍,学习需求三部分。学习概况设计成单选和多选的形式,主要包括网络课程的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常用媒介等几个方面;学习障碍和学习需求两个维度共计编制了24道题,其中学习障碍主要包括课程设计、学习资源、学习交互、情感体验、学习评价等几个方面,它们是网络课程学习生态系统和谐、平衡和有序运行的重要影响因素)。

3.选择样本进行试调查。问卷编制完成以后,研究人员选择上海电视大学四所分校的167名远程学习者进行了试调查,试调查问卷的回收率和有效率均为100%。试调查结果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第7篇:生态学研究问题范文

关键词:生态问题;环境问题;生态民俗学;环境民俗学

人类社会发展到上世纪中期,人类周围的环境质量开始普遍下降,并朝着持续不断恶化的趋势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后果:生态系统失衡,严重危及人类的生存状况与条件、幸福与利益,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环境问题从区域性、局部性向全球性、整体性趋势扩展。

环境危机的全球性与严重性,使得人类开始对片面追求物质利益、无节制地改造自然的近代化发展道路等进行反思。从而,展开了人文科学与生态学交叉研究的新学科领域,如生态人类学、环境社会学等学科分支。近20至30年来,关于人文、社科、历史等的生态学视角研究都得到了相当的发展,并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民俗学也不例外,在各个学科都展开了有关环境、生态视角研究之际,民俗学也开始了学科领域的反思与探索,学界的中坚力量更是力倡环境民俗学的学科建设。本文以日本环境民俗学的发展为契机,思考中国现代民俗学对于生态、环境研究的可能性趋势。

一、日本环境民俗学的研究概况1

民俗学研究领域里的环境或是自然,是包涵人类自身在内的环境或自然,而非一般意义上的环境或是自然,是只有客体存在的环境或自然。对环境民俗学的研究,就是“以自然这个整体概念被重新统合后所描绘的人民的新的生活面貌”进行研究,从而“对迄今为止的民俗学的思考方法,以及民俗学本身的意义进行重新的认识。”(菅丰)

日本有关人与自然关系的研究,日本学者菅丰教授总结为三个潮流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关于“生态民俗学”的民俗志研究。这一研究领域主要以野本宽一为代表,野本从其研究的“日本大井川流域从上游到下游地区的民居屋顶的使用材料情况,发现各个地区的人们都是各自从自己所处的环境当中来选择适合于自身屋顶材料的植物来铺盖屋顶的”出发,并指出应把民俗现象放回到“自然和人的关系”问题的出发点上,然后进行重新认识,这其实就是从生态学的观点重新认识民俗文化。他进而还指明了生态民俗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即以民俗学为研究主体,“把人重新置于大自然的生态系统之中,在自然环境中对民俗事项进行重新把握。”(野本宽一)

菅丰肯定野本在揭示自然和人的关系的详尽信息,生动地描述在河川流域中生活的人们及其地域性,尝试作为整体性的民俗志的实践的同时,也对其研究上的谬误进行了批评。他指出,野本把现在的民俗和古代或者基层文化之类的东西轻易地联系起来进行解释,这种解释方法没能够从民俗学的恶习中摆脱出来;野本将民俗事象轻易地当作与环境相预定调和的东西来理解,但他并没有进行探讨和验证。(菅丰)

第二个时期是关于“民俗自然志”的研究。这一领域的研究,首先以筱原彻为代表,对“民俗自然志”进行方法性探讨:有关自然的物质文化、技术志的研究;把有关自然的生产作为维持生存最低限度的活动进行探讨的研究;作为风险分散战略的多资源适应的自然生产论研究;从商品经济、货币经济的对应中寻求生产复合意义的自然生产论研究(菅丰)。从这些研究的内容和成果上,可以看出,皆是从生态的、经济的侧面,作为“量”的问题来进行研究的,从而致使有关生产的质的问题一直被忽略。

关于“质”的方面,主要是松井健“次要的生产”研究,探求生产活动的“质”问题:1)从生产到消费是直接相连的;2)与自然保持紧密关系的;3)在单纯的技术水准中要求具有高难度的技法;4)不能还原为简单的经济性的意义;5)受到空间性、时间性的限制;6)通过身体性,可以深刻地认识到自然与人的相互作用之本来的位相关系(菅丰)。菅丰肯定了松井健关于“次要的生产”概念与分析,并指明“内在的乐趣”是开始或继续进行生产和劳动的原动力。

第三个时期是关于“环境民俗学”的研究。野本宽一在其《提倡生态民俗学》中已有提及,并认为生态民俗学是环境民俗学研究的最主要内容和趋势。然而,将环境民俗学发展开来的却是鸟越皓之先生。他以对滋贺县琵琶湖的研究作为基础,提出坚持抽出生活者内在理念之立场的“生活环境主义”2概念,此概念是为解决居住者的生活问题,同时也反映了以生活者内在理念为基础的实践性意义。以这样的视角及主义,在民俗学中形成的研究即是“环境民俗学”(菅丰)。

鸟越认为,环境民俗学就是从民俗学的视角,对具有如此意义的“自然环境”(被加工的自然环境)和人类之间关系的巧妙机关进行研究的领域(鸟越皓之),并指出了环境民俗学研究的三个领域:人类“利用”自然环境;人类与环境“共生”;以环境为媒介的“人类相互的关系”。鸟越从加于人类之手的自然环境和人类之间相互的关系入手的研究方法,为环境民俗学成立的可行性奠定了基础。

日本关于自然的民俗研究,可谓是“以传承的民俗为基础,对现代的问题进行探讨的实践性尝试”(菅丰)。因此,在现代社会中,有关对自然的民俗研究,恢复了日本民俗学对现实社会作贡献的实践性研究方向,从而也确立了有关自然的民俗研究所应有的地位。

二、中国的环境民俗学研究概况

关于中国的环境民俗学研究,从环境民俗学的提出到发展至今仍较鲜见。至今为止,就笔者掌握的资料来看,仅有乌丙安和江帆两位学者对“生态民俗学”进行了论述。

(一)乌丙安的“生态民俗学”构想

1994年,乌丙安以文化人类学关于旧大陆我国北方农耕文化类型的研究为契机,点明了文化人类学在对中国北方麦黍、南方稻米的农耕文化分野的研究中,忽视了“对形成两大农耕文化分野的生态环境解析”,指出“从生态民俗文化的视角考察中国北方农耕文化,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从而以生态学中的食物链为桥梁,认为“联系食物链的有关民俗文化,叫做生态民俗。这是中国最早关于生态民俗的提法。

1999年,乌丙安在其所著的《中国民俗学》中,明确地将民俗划分为四个大的类别,(1)经济民俗:包括自然生态民俗、物质生产习俗、交易和运输民俗、消费生活民俗;(2)社会民俗:包括家族与亲族民俗、乡里社会民俗、都市社会民俗、个人社会仪礼、婚姻的民俗传承;(3)信仰民俗:包括传统的迷信与俗信、岁时节日与信仰习俗;(4)游艺民俗:包括民间传统文化娱乐活动及民间竞技4。这是国内学者在对民俗事象的把握中,首次将“自然生态民俗”作为一个细目明确地提出来。

2002年,在意识到生态民俗研究的重要性之后,乌丙安有了构建中国生态民俗学学科的构想。他认为,中国现代民俗学在繁荣发展的历程中已经积累了大量有关各民族人与大自然、人与动植物关系的民俗资料,这些资料和它们的民俗原形态,都和生态学的许多重要课题有着深层次的相关性,同时,这些关于生态的民俗对于认识我国人与自然关系的悠久传统有不可估量的价值。5于是,他提出构建“中国生态民俗学”的学科设想,并从生态民俗学的视野、植物生态民俗、动物生态民俗、自然周期生态民俗、人类在食物链中居统治地位的生态民俗五个方面,论述了确立中国生态民俗学学科研究的重要意义。

(二)江帆的“生态民俗学”构建

在认识到“生态民俗学”研究的重要价值之时,江帆的《生态民俗学》一书将“构建生态民俗学学科”这一构想变为现实。江帆通过生态学视野中的民俗文化,生态学的人文转向与生态民俗学的提出,围绕民俗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展开论证:阐述了生态民俗学的研究视角与特点,并就民俗生成的生态型本原、经济民俗的生态特征等进行了详细的剖析,对社会民俗、精神民俗、游艺民俗等内容进行了生态学视角的解读,系统阐发了生态民俗视角的多元视角及生态文明时代的生态价值观等。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性边缘学科,生态民俗学具有学科的综合性、理念的整体性、研究的实用性等主要特点。

《生态民俗学》从两部分阐明了民俗学对现代环境问题的主要功用,即运用民俗学已有的知识系统对有关生态的地方性知识进行描述与诠释;对民俗学者研究方向及其关注的主要问题进行引导。在对第一个功用进行阐述时,作者以“功能生态位的视角”指出,民间信仰与禁忌中包含有民众对地方物种持续存在与永续利用的观念,这些观念内化为历代民众的精神信仰和行为规范,并以习俗的方式传承下来,从而保持和维护了生态平衡,民间信仰的主要功能就在于维护和调节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在这里,作者以生态视角来理解民间信仰与禁忌的作用,阐明了民俗之于生态系统的维护功能,并积极寻找其现实意义,这为我们对民俗学的研究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在对第二个问题进行论述时,作者指出民俗价值观的指向,从来都密切关联着人类的生存需求,因而对于民俗价值观的探寻,唯有回到人与自然关系上来探讨。

作者通过对以上两方面的论证,既希望通过民俗学对环境问题的理论探索,构建对民俗事项以生态学观点来研究的学科视角,也希望借助于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让民俗学走出停留在发现问题、描述问题和解释问题上的研究困境。

三、日本环境民俗学研究带来的思考

从以上关于日本环境民俗学的研究概况中不难看出,日本的环境民俗学正逐步朝着学科理论、实践的建设方向不断前进着,有关人与自然环境的民俗学研究成果也愈加丰硕。由此可推测,有关人与自然环境的民俗研究,将是未来民俗学研究的主要趋势之一。而国内关于环境民俗学的探讨与研究仍然较少,就目前的情况看,主要集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探讨上。其实,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过程中,并不乏与自然环境相关的民俗事项。

然而可喜的是,国内学界对长期忽视的民俗事项的生态学视角研究,开始有了普遍的关注与回应,并于2007年10月27-28日,在北京召开了“自然环境与民俗地理学”中日国际学术研讨会。北京师范大学的色音教授指出,自然环境与人类民俗文化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人类的社会行为始终受到各种知识系统的规约和引导,除了普同性知识外,各民族各地区的地方性民俗知识,一直在潜移默化中规约和引导着不同人们群体的社会行为。因而推动民俗学与环境科学、地理学的交叉研究,提升民俗学者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并进行国际前沿学术交流就成为一个热门6。此次大会就自然环境与人类生存、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资源利用与民俗知识、地理空间与民俗空间、环境演变与文化变迁、自然灾害与灾害民俗、区域环境与生态移民等7个专题展开了讨论,并对自然环境与民俗地理学的前沿理论和具体个案研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虽然这只是一个“自然环境与民俗地理学”的学术探讨,但我们可以从中嗅出国内民俗学界对环境民俗学的关注与探讨势必将“流行”开来。然而,从日本环境民俗学已有的研究来看,笔者认为,我们在用生态学视角、环境学视角等对民俗事项展开研究时,不能忽视人作为自然的主体这一关键要素,可借鉴日本业已取得的研究成果,摒弃其中的历史还原论、预定调和论等缺陷。同时,我们也要根据国内自身的具体情况,思考在国家建构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民族文化生存的重要性与当地民俗地方性知识的作用,摒弃传统的“生态中心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等陈腐观念,虑及我国多民族的文化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特点,关注我国民俗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的人文关系。从而使环境民俗学的研究在解决社会发展、环境危机等问题时,为当地居民提供可依据的理论知识,使环境民俗学成为中国现代民俗学发展道路上走出的“实践性”一步。

注释:

1.本文所参引之日本主要文献:菅丰《关于自然之民俗研究

的三大潮流》,野本宽一《提倡生态民俗学》,鸟越皓之

《试论环境民俗学》,皆为课堂使用资料,即将在中国发表

2.生活环境主义,指在理解和处理环境问题时,重视生活者

的生活实践活动以及由此得出的对环境的态度。宋金文,

《生活环境主义的社会学意义――生活环境主义中的“生

活者视角”》《河海大学学报》,2009年6月第Ⅱ卷第2期

3.乌丙安,《生态民俗链和北方民间信仰》,《民俗研

究》,1994年第1期

4.乌丙安,《中国民俗学》,辽宁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5.乌丙安,《论生态民俗链:中国生态民俗学的构想》,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5月第24卷第3期

第8篇:生态学研究问题范文

>> 生态文明智库:现状、问题与建议 浅析渑池县生态文明建设现状\问题与建议 生态文明研究现状与展望 石台县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及建议 对北方茶园生态旅游开发建设现状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南昌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山东省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生态文明评价的现状与发展方向探析 地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内涵与现状研究 自伤行为研究:现状\问题与建议 殷都区林业生态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 广东省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现状与问题研究 宁夏林业生态产业发展现状与建议 当代生态电影的现状与问题 社保基金监管的现状、问题与建议 城市群发展的现状\问题与政策建议 我国教辅出版的现状、问题与建议 西部金融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建议 江苏行业组织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 北京电子商务现状、问题与建议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EB/OL].[2016-12-16].http:///xinwen/2015-05/05/content_2857363.htm.

[3] 中共中央、国务院.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EB/OL].[2016-12-26].http:///guowuyuan/2015-09/21/content_2936327.htm.

[4]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EB/OL].[2016-12-20].http:///2016-12/22/c_1120169808.htm.

[5] (美)蕾切尔・卡d.吕瑞兰,李长生,译.寂静的春天[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6] 赵建军.绿色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7] 环境保护部行政体制与人事司.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EB/OL].[2016-12-20].http:///gkml/zzjg/qt/201606/t20160602_353267.htm.

[8] 杜梅,辛勤.关于建设江苏生态文明智库的思考[J].淮海文汇,2016(4):17-20.

[9] 王晓红.办好智库刊物是提升智库影响力的关键[J].全球化,2014(7):106-115.

[10] 王健.论中国智库发展的现状、问题及改革重点[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29-34.

第9篇:生态学研究问题范文

关键词: 结构; 过程; 集成; 地理学; 生态学

人类活动的强烈干预推动着地球系统演化进入了“人类世”(anthropocene era) 的新纪元[1]。人类活动对地球系统运行的影响赶上甚至超过了自然变化, 地球系统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率发生变化并进入一个未知的演化方向和轨道[2]。在这种背景下, 传统地理过程、生态过程研究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 地理过程、生态过程及其与相关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正在成为现代地理学和生态学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在概述地理—生态过程研究进展的基础上, 探讨地理—生态过程研究的主要科学问题和未来发展的重要领域, 以期为我国地理学、生态学等相关领域研究与发展服务。

1 地理—生态过程研究进展概况

地理过程是指地表环境(要素、综合体) 随时空变化的历程, 按要素可分为自然过程和人文过程, 按机制可以分为物理过程、化学过程和生物过程等[3]。在传统地理过程的研究中, 地貌过程和水文过程是其研究的主题和核心内容, 各种营力作用下形成的地貌形态和地形单元以及流域水循环的过程与机理是其研究的主要方向。生态过程作为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主要涉及生态系统中的元素循环、种群动态、种子或生物体的传播、捕食者和猎物的相互作用、群落演替和干扰等方面[4]。

20 世纪后期以来, 人类活动及其所导致的全球环境变化成为了全球生态系统格局、结构和过程变化的主要驱动力[5, 6]。在这个过程中, 土地利用改变了全球生态系统格局与结构, 人工直接管理的生态系统达到陆地总面积的40%以上[7]。1970~2000 年间土地利用扩展使物种灭绝速率比自然背景值提高2~3 个数量级, 全球物种多样性降低40%[8]。同时, 人类活动深刻地改变了水资源与水循环[9, 10], 1960 年以来, 水资源利用每10 年增加20%, 15%~35%地区出现水资源过度利用; 此外, 人为因素诱导的土壤侵蚀、土地退化等也成为全球面临的突出生态与环境问题[11], 全球约有40%的农业土地存在不同程度的土壤退化现象[12]。在21 世纪, 人口和经济持续增长以及全球环境快速变化将给全球生态系统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8]。

在人类活动深刻影响和全球环境变化的背景下, 早期地理与生态过程的相关研究表现出明显不足。在地理过程的描述中, 由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研究内容的分化[13], 自然地理过程往往只考虑自然变化机理, 而忽视人文因素的作用和动态过程。如早期的水文过程研究, 虽然可以分析径流和输沙的动态变化, 但是却往往难以揭示人类活动的影响效应。同时, 在构建的地理过程模型中, 也存在许多相互割裂的现象。如土壤侵蚀模型,其经验模型往往难以揭示土地利用空间分布格局对土壤侵蚀过程的影响; 而物理模型虽然能够反映出土壤流失的过程, 模拟不同土地利用情景下土壤侵蚀的变化; 但在实际应用中, 却由于野外和实验获取的数据难以满足模型参数设置的要求、误差累积和不确定性增加等原因, 而影响模型精度, 限制土壤侵蚀模型的应用[14]。

在生态过程研究中, 也多以自然生态变化的机理而展开。如植被空间格局变化研究仍然以顶级群落概念、群落格局演替gap 理论和生命区划分体系为理论基础, 难以解释由人类主导的生态系统的动态过程。如在生态系统结构和过程变化的动态描述中常以odum 的生态系统演变规则(strategy of ecosystem development)[15]为理论框架, 在此框架下生态系统应向热力学稳定态(homeostasis) 演化; 然而, 生态系统很少达到稳定态, 也不一定呈现向稳定态演替的趋势。生态系统对环境长期变化的适应性研究经常以tilman的资源竞争平衡理论为依据, 但以此为基础的模型并不能现实地模拟生态系统结构和过程的动态变化[16]。同时, 由于大多数生态学理论是基于单个生境中小尺度上的研究发展起来的, 而目前的环境问题具有大尺度的性质[17], 所以, 尺度问题业已成为现代生态过程研究的需求。

在全球环境变化驱动下, 传统地理过程与生态过程的研究发生了深刻变化, 与地理—生态过程相关的国际重大科学计划相继启动。如从国际生物圈计划(ibp) 到人与生物圈计划(mab), 再到千年生态系统评估(ma); 从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 到全球变化的人文影响计划(ihdp)等。纵观这些研究计划和相关学科的发展, 可以发现地理过程从任何角度看都不再是单纯的自然过程, 生态过程的研究也不再仅仅局限于生态系统内的动态与发展, 注重人类活动影响, 注重多学科的交叉融合, 正在成为现代地理—生态过程研究的重要特点。

目前, 地理过程的研究正经历着从自然向自然与人文结合方向发展, 从无机向无机与有机结合方向发展, 从单要素、单个过程的研究向多要素、多过程耦合与综合研究方向发展, 从宏观到宏观与微观结合方向发展[3]。生态过程的研究也伴随着生态学的发展,表现出生态过程研究与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相结合, 其研究对象从自然生态系统向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方向发展。研究方法从局部的、孤立的研究向整体的网络化研究发展, 生态过程研究的时空尺度不断拓展, 研究手段不断更新。在地理—生态过程的研究中, 新的科学问题和研究领域正悄然凸现。

2 地理—生态过程研究的主要科学问题

现代地理—生态过程强调人为因素在各种过程中的作用, 强调人为因素作用下的地理—生态过程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影响, 强调地理—生态过程与全球变化之间的耦合作用以及可能引发的后果, 强调地理—生态过程在土地退化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强调利用现代手段进行定量化研究和过程模拟。在地理—生态过程研究中, 所涉及的基本科学问题包括结构与过程、综合与集成两大方面, 其研究重点则集中在尺度—结构—过程相互作用、自然—经济—社会相互联系、地貌—水文—生态过程相互耦合、地理—生态过程与资源环境效应相结合等领域。

2.1 基本科学问题

2.1.1 结构与过程在地理—生态过程的研究中, 结构往往是指不同生态系统和景观单元的空间关系, 如生态系统与景观单元的大小、形状、数量、类型及空间组合等。所涉及的过程包括自然过程(元素和水分的分布与迁移、物种的分布与迁徙、径流与侵蚀、能量的交换与转化等) 和社会文化过程(交通、人口、文化的传播等)。目前, 结构与过程研究的科学问题主要集中在结构、功能、动态、驱动力、过程、机制等几个方面。

(1) 结构关于结构的研究, 是重点探讨地表系统的要素组成和空间分布特征, 如土地利用/ 土地覆被的组成和分布格局、生态系统的空间异质性等。其中, 如何有效刻画生态系统和景观单元的结构特征, 构建具有生态学意义的格局指数是目前地理—生态过程研究中富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现代信息技术为获取生态系统和景观类型空间分布的基础信息提供了强大技术支撑, 深入分析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相关学科的发展趋势对于全面提升结构分析的研究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功能系统的要素组成决定系统功能的发挥, 功能是不同系统要素与结构的外在体现。功能的研究主要分析陆地表层系统的结构演变与过程动态所表现出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不同类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结构变迁与过程耦合下的资源环境效应等是目前功能研究的热点问题。

(3) 动态动态变化是在结构分析的基础上, 研究生态系统和景观单元等的变化规律和特征, 解释结构发生怎样的变化、变化的地点以及变化的速度等问题。在动态变化的分析中, 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 对现状的分析; 对未来变化的模拟。其中, 采取何种方法或技术刻画动态变化的特征, 是学者们共同关注的话题。此外, 在动态分析的研究中, 对不同时期数据精度、分类系统等一致性的处理, 往往是进行动态分析的先决条件。

(4) 驱动力驱动力分析是在结构变化分析的基础上, 揭示生态系统和景观单元变化的原因和驱动机制, 以期为预测结构变化方向和制定相应管理对策等服务。驱动力包括自然驱动因子和人为驱动因子两个方面, 其中, 自然驱动因子主要指对特定结构的形成与演变起作用的自然因素, 包括气候、地貌、水文、土壤和自然干扰等; 人文驱动因子主要涉及到人口变化、技术进步、政治经济体制变革、文化价值观念改变等。在驱动力的分析中, 重点探讨: 驱动因子选择与关键因子甄别、驱动力分析方法确定、不同驱动因子在不同时空尺度上的功能和效应等。

(5) 过程陆地表层系统过程的研究内容涉及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生物过程和人文过程等方面, 其研究将朝微观深化和宏观综合两个方向发展, 其关键在于系统中界面过程的综合研究[18], 同时注重过程的格局分析[19]。目前, 地理—生态过程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水文循环过程与水量转化、流域系统中物质迁移过程、土壤侵蚀过程、土地系统演变过程、土壤—植物—大气连续系统过程、环境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生物多样性变化过程、人文与文化过程等方面。

(6) 机制旨在揭示结构与过程的相互作用关系。在机制的研究中, 注重地理—生态过程与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重视非线性科学和复杂性科学在揭示机制研究中的应用。模型作为地理—生态过程的定量表达, 是探讨机制的重要途径, 需要通过模型的手段开展机制的分析和情景预测研究。

2.1.2 综合与集成综合是地理学的本质和存在依据, 集成是综合的演进与升华[20]。在地理学研究中, 需要综合多学科的理论和知识, 选择典型区域, 针对主要问题开展综合

与集成研究。在地理—生态过程的研究中, 也需要综合多种实验观测手段和研究方法开展综合研究。在此基础上实现地理—生态过程研究中的要素集成、过程集成和区域集成。

(1) 要素集成现代地理—生态过程受自然、生态、经济、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将人类活动纳入地理—生态过程, 对多种要素进行集成分析, 对于揭示结构与过程的演

变规律与特征具有重要意义。在要素集成的研究中, 要考虑自然社会经济要素的集成和

相互作用, 也需要考虑要素的尺度效应。

(2) 过程集成黄秉维先生早在20 世纪50~60 年代就提出了综合研究地表物理过程、化学过程与生物过程的学术思想[21]。过程集成强调地球表层系统各个过程之间的相互关联, 注重自然过程与人文过程的耦合研究, 强调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地理—生态过程的综合研究, 突出自然地理过程与生态过程的耦合研究等。在过程集成中, 基于过程模型的模拟与预测研究是过程集成方法研究的重要内容。

(3) 区域集成地球表层系统不仅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和地域分异规律, 同时也是

一个多层等级系统, 既有坡面—小流域—流域—区域—全球的不同尺度, 也存在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景观—区域—全球的多个层次。在地理—生态过程的区域集成研究中,不仅需要针对不同尺度地球表层过程的发生机理展开研究, 更需要通过尺度效应分析和尺度转换(尺度上推与尺度下推), 获知其他尺度的信息, 开展多尺度研究, 从而体现研究对象的整体性。在尺度效应分析与尺度转换中, 需要注意特征尺度选择与尺度域划分、转换方法与模型构建、时间尺度与空间尺度的合理匹配、尺度转换结果的不确定性分析等问题。

此外, 在综合与集成的研究中, 也需要加强集成方法的拓展, 发挥计算机技术、应用数学方法、空间信息科学与技术在地理—生态过程研究中的作用, 开展基于对过程理解和定量阐述的模型研究, 如建立区域综合模型、多尺度地理—生态过程模型等。

2.2 重点研究领域

2.2.1 尺度—结构—过程相互作用“尺度—结构—过程”是地理—生态过程研究的核心理念, 结构影响过程, 过程改变结构, 尺度不同, 结构与过程的关系也将有很大的差异。其中, 结构是不同地理—生态过程与自然背景综合作用的结果, 地理—生态过程的变化与发展影响和改变着陆地表层系统结构的形成, 从某种意义上说结构是各种地理—生态演变过程的瞬间表现。同时, 结构能够从多个方面影响过程, 如生态系统的空间分布能够影响局域地表温度、养分丰缺、生物种群或其他物质在空间上的分布状况, 景观要素的变化可以影响景观中的物质流和能量流等[22, 23]。

结构、过程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离不开其所依赖的尺度。地理—生态过程不同, 其相应的尺度也会有很大的变化。就研究粒度而言, 富营养化的研究往往在30 m 或更小粒度上展开, 而森林砍伐的粒度则多在100 m 以上; 就研究的幅度上, 叶片的生理过程一般发生在平方毫米/ 平方厘米的空间尺度和秒/ 分钟的时间尺度上, 而景观动态过程的研究则需要考察几百/ 几千平方公里的空间尺度和十年/ 百年的时间尺度[24]。结构与过程的关系会因研究尺度的不同而发生明显的变化, 如在不同尺度上, 土地利用结构与土壤养分、土壤水分、水土流失的影响机制并不相同[4], 中小尺度上的研究成果并不能满足大规模综合治理与开发的需求。

尺度—结构—过程的相互作用研究是现代地理—生态过程研究的重点领域, 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 针对单一尺度分析结构与过程的作用机理;

(2) 探讨不同尺度之间结构或过程变化的规律和特征, 并分析其尺度效应;

(3) 基于不同尺度结构与过程的作用关系和尺度效应分析结果, 进行多尺度综合研究和尺度转换研究;

(4) 探讨不同尺度划分体系(如时间尺度、空间尺度、过程尺度、观测尺度、模型尺度等) 对结构、过程、结构与过程作用关系的影响效应;

(5) 其他研究, 如多尺度模型研究、尺度转换不确定性分析研究等。

2.2.2 自然—经济—社会要素相互联系当代地理学作为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相互作用与关系及其时空规律的科学, 其研究内容主要面向当前世界性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25]。现代地理—生态过程的研究, 必然注重自然、经济、社会等多因素的综合研究, 注重人类活动与环境变化的关系[19]。

在自然—经济—社会要素相互联系的研究中, 地理—生态过程重点探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自然、经济、社会单一系统内部的要素、过程时空变化规律与特征;

(2) 自然、经济、社会不同类型的要素、过程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作用机理;

(3) 自然、经济、社会不同系统之间多要素或过程之间的综合与集成;

(4) 地表系统在自然、经济、社会共同作用下的变化规律与发展趋势;

(5) 其他研究, 如复合系统基础理论创新等。

2.2.3 地貌—水文—生态过程相互耦合地貌过程、水文过程和生态过程是地理学、生态学研究的传统优势领域。在早期的研究中, 往往关注单一过程的研究, 而对两两过程或多种过程的综合研究不够。然而, 多种过程的耦合作用机理往往是识别系统动态演变的关键所在。在全球环境变化的背景下, 地貌过程—水文过程—生态过程的耦合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 地貌过程—水文过程—生态过程的耦合研究重点关注地形发育、径流形成、污染物迁移、土地退化、生态系统调控等领域, 其重点研究内容有:

(1) 人类活动影响下的生态—水文过程;

(2)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

(3) 流域水、沙及化学物质迁移过程;

(4) 其他研究, 如耦合模型开发等。

2.2.4 地理—生态过程与资源环境效应研究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并寻求解决其中关键问题的途径, 为区域整治提供理论基础和决策依据, 是当代地理学和生态学服务社会的重要方面。目前急需解决的资源环境问题包括水资源供应危机、土地质量急剧下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严重、灾害频发等问题, 这些资源环境问题的解决往往和地理—生态过程的调控密切相关。探讨地理—生态过程与资源环境效应的关系是目前地理—生态过程研究的重要方面。

地理—生态过程与资源环境效应研究的重点内容有:

(1) 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与全球变化;

(2) 流域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及其资源、环境和灾害效应;

(3) 土地利用/ 土地覆被变化过程及生态环境效应;

(4) 城市化过程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与效应;

(5) 生态系统过程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6) 地貌过程与灾害效应等。

3 地理—生态过程研究的发展趋势与方向

3.1 地理—生态过程研究的发展趋势

现代地理—生态过程研究正跨越不同时空尺度, 开展多学科的交叉和融合, 从近期发展看, 地理—生态过程研究具有以下明显的动态和趋势。

(1) 系统化系统化是地理—生态过程研究的重要方向。地理—生态过程是以系统论为基础, 以陆地表层系统、环境系统、人地系统等为对象开展研究。在系统化研究中,需要探讨系统的内部要素与结构组成、系统层次与相互关联、系统动态与外部环境的相互关系, 揭示全球变化背景下地理—生态过程与地表系统演变的作用关系, 探求系统协调发展的机制与途径。

(2) 综合性综合性是地理—生态过程研究的重要特色。在地理—生态过程的综合研究中, 不仅要在分析要素与要素关系、要素与过程关系、过程与过程关系的基础上开展要素综合和过程综合, 也要在尺度效应分析和尺度转换的基础上开展区域综合研究。在区域综合研究中, 不仅需要聚焦危机区、脆弱区或热点地区, 针对独特区域开展独特问题的综合研究[26]; 同时也应具有全球化视角, 开展跨国或全球尺度的研究。此外, 也应注重总结性的综合研究[27], 基于重要地理区域科学数据构建部级的地理科学基础平台,为进一步创新研究提供基础。

(3) 交叉性地理—生态过程研究本身就属于学科交叉的范畴。随着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全球性问题重要性的日益突现, 地理—生态过程研究的交叉性特点将愈加明显, 自然与人文的交叉、科学与技术的交叉、多学科交叉成为地理—生态过程研究不可逆转的趋势, 地理学、生态学、资源科学、环境科学、大气科学、社会学、经济学等不同学科对于地球表层系统的共同关注, 在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的同时, 也为地理—生态过程研究的深入发展提供了机遇。

(4) 应用性地理—生态过程的未来研究, 将积极拓展科学研究的应用领域与范围,在环境与灾害管理、生态系统管理、国土综合整治、全球环境变化、土地退化防治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开展应用研究, 以满足国家需求, 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服务。

3.2 地理—生态过程的重大研究论题

地理—生态过程作为当代地理学、生态学及相关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和前沿领域,在未来的研究中, 需要整合科技资源, 针对以下领域和内容开展工作。

(1) 地表系统中的物质、能量和生物流过程研究其中重点加强生态水文过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人地相互作用过程、全球碳氮循环等研究; 注重界面过程和不同类型过程的耦合; 注重野外观测、试验分析、空间信息技术、数学模型等研究方法的综合应用。

(2) 地表环境变化的驱动力、过程和效应研究主要分析陆地表层系统、环境系统和人地系统演变的自然和社会经济驱动, 分析不同结构和过程的时空变换特征, 探讨不同变化情景下的资源、环境、生态和灾害效应。

(3) 区域综合和区域内异质性研究区域综合研究有待于加强区域综合实验研究、区域综合的方法与模型应用; 同时针对区域内的时空变异, 开展区域内景观多样性与异质性、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研究。

(4) 尺度推绎与转换尺度问题是地理—生态过程研究中极富有挑战性的课题。针对不同的尺度划分体系(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景观、区域、全球; 坡面、集水区、流域、区域、全球), 开展尺度推绎与转换的理论基础研究和区域实验研究, 发展尺度推绎与尺度转换的方法和模型。

(5) 地理学的整体性研究整体性是地理学的特色, 在当前环境变化研究中, 基于系统分析的整体性研究愈加重要[19]。目前, 地理学的整体性研究亟需加强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的融合, 注重环境变化与规划、土地利用变化与规划、区域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研究, 突出人类活动对环境和过程的影响, 探讨模型模拟研究在地表系统整体性中的作用。

(6) 方法论创新方法论创新是推动地理—生态过程研究的重要途径。需要加强非线性科学和复杂性科学在地理系统研究中的应用, 开发研制或发展地理过程模型、多尺度综合模型等, 加强模型的有效性检验与验证。

(7) 地理—生态过程研究的应用在地理—生态过程的理论与创新的基础上, 积极加强应用研究, 其中重点加强的领域有: 水循环与水资源、地貌过程与工程和灾害防治、气候变化及其效应、生态过程与生态系统恢复和保护、土地退化过程与治理、人地相互作用过程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全球变化的区域适应研究等。

3.3 地理—生态过程研究的几点建议

我国在地理—生态过程这一领域已经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 并取得许多重要的研究进展。但是, 与国际相关研究的发展相比, 我们还有明显差距。为了更好地开展地理—生态过程的研究, 服务于学科发展与国家需求, 在未来研究中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 加强观测、实验、调查与模拟获取数据是开展地理—生态过程研究的前提和基础。目前, 我国已经建立了长期野外观测与研究台站网络, 为监测我国资源环境动态、推动地理学与生态学的发展、服务于国家需求和政府决策提供丰富的数据基础。然而,很多研究还缺少第一手的观察与监测数据。因而, 在未来的研究中, 要加强观测、实验和野外调查, 注重数据监测的长期性、监测手段与方法的一致性。同时, 加强地理—生态过程的模拟研究, 发展基于观测的过程模拟模型。

(2) 加强遥感与野外观测的结合遥感手段是目前快速获取地表信息, 开展地理—生态过程研究的重要手段。然而, 由于时间分辨率与空间分辨率的限制, 遥感数据的解译结果往往具有不确定性。因而, 在基于遥感手段开展野外调研和数据分析的过程中,需要加强野外的同步观测, 将遥感调查结果和野外观测数据相结合, 提高地理—生态过程研究的准确性。

(3) 加强区域综合和全球研究在我国目前地理—生态过程的研究中, 区域的综合研究已有较多的案例, 但是缺乏基础理论创新, 多尺度综合研究的内容也并不多见; 同时, 在地理—生态过程领域, 我国具有全球性视野的研究非常匮乏。在今后的研究中,我国学者要关注全球的问题, 积极开展跨国或全球尺度的研究。

(4) 加强学科交叉, 特别是一级学科的交叉学科交叉点往往就是科学新的生长点、新的科学前沿, 这里最有可能产生重大的科学突破, 使科学发生革命性的变化[28]。然而,从目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申报情况可以看出地理学者有意开展交叉研究的项目比例较低[29], 地理学家们对于自然与人文的综合研究相对薄弱, 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国家需求。因而, 在今后的研究中, 亟需加强学科交叉, 将其他学科, 如生物学、物理学、化学、数学、信息科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应用到地理—生态过程的研究中, 以期取得突破与创新。

参考文献(refer ences)

[1] crutzen p j. geology of mankind. nature, 2002, 415(6867): 23.

[2] igbp. global change and the earth system: a planet under pressure. igbp science 4, the global environmentalprogrames, 2001.

[3] leng shuying, song changqing. review of land surface geographical process study and prospects in china. advances in earth science, 2005, 20(6): 600-606. [ 冷疏影, 宋长青. 陆地表层系统地理过程研究回顾与展望. 地球科学进展,2005, 20(6): 600-606.]

[4] fu bojie, chen liding, wang jun et al. land use structure and ecological processes. quaternary sciences, 2003, 23(3):247-255. [傅伯杰, 陈利顶, 王军等. 土地利用结构与生态过程. 第四纪研究, 2003, 23(3): 247-255.]

[5] margaret a p, emily s b, elizabeth a c et al. 21st century vision and action plan for the ec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report from the ecological visions committee to the governing board of the ec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2004. /ecovisions/.

[6] franoise b, jacques b. landscape ecology: concepts,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new hampshire: science publishers,inc., 2003. 18-24.

[7] goldewijk k k. estimating global land use change over the past 300 years: the hyde database. global biogeochemical cycles, 2001, 15(2): 417-434.

[8]/news/ecology2004.php#wwf_report">/news/ecology2004.php#wwf_report. [9] vorosmarty c j, sahagian d. anthropogenic disturbance of the terrestrial water cycle. bioscience, 2000, 50(9): 753-765.

[10] oki t, agata y, kanae s et al. global assessment of current water resources using total runoff integrating pathways.hydrological sciences, 2001, 46(6): 983-995.

[11] dumanski j, pieri c. land quality indicators: research plan. 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 2000, 81:93-102.

[12] oldeman l r, hakkeling r t a, sombroek w g. world map of the status of human induced soil degradation: an explanatory note. international soil reference and information centre, wageningen, nl, 1990.

[13] thrift n. the future of geography. geoforum, 2002, 33: 291-298.

[14] fu b j, zhao w w, chen l d et al. a multiscale soil loss evaluation index.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6, 51(4):448-456.

[15] odum e p. the strategy of ecosystem development. science, 1969, 164: 262-270.

[16] cao mingkui. meeting the challenge of ecosystem research and management in anthropocene era . 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human activities and ecosystem change, dec.30, 2005. [ 曹明奎. 人类世时期生态系统研究和管理面临的挑战. “人类活动与生态系统变化”创新团队学术讨论会, 2005 年12 月30 日, 北京.]

[17] chen changdu. to follow the world's new tendency of ecological development in developing china's ecology. science& technology review, 1996, (2): 7-9. [陈昌笃. 注目世界动向: 迎接21 世纪中国生态学新发展. 科技导报, 1996,(2): 7-9.]

[18] zheng du, chen shupeng. progress and disciplinary frontiers of geographical research. advances in earth science,2001, 16(5): 599-606. [郑度, 陈述彭. 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前沿领域. 地球科学进展, 2001, 16(5): 599-606.]

[19] gregory k j. the changing nature of physical geograph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2000. 125-131,275-289.

[20] ge quansheng, wu shaohong, zhu liping et al. some ideas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geography in the 21st century.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03, 22(4): 406-415. [葛全胜, 吴绍洪, 朱立平等. 21 世纪中国地理学发展的若干思考. 地理研究, 2003, 22(4): 406-415.]

[21] huang bingwei. some key tendencies of physical geography.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1960, 26(3): 149-154. [黄秉维.自然地理学一些最主要的趋势. 地理学报, 1960, 26(3): 149-154.]

[22] pickett s t a, cadanasso m l. landscape ecology: spatial heterogeneity in ecological systems. science, 1995, 269(21):331-334.

[23] reiners w a, driese k l. transport processes in nature: propagation of ecological influences through environmental spac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91-267.

[24] buttenfield b p, cameron d r. scale effects and attribute resolution in ecological modeling. in: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grating gis and environmental modeling (gis/em4): problems, prospects and research needs,2000.

[25] song changqing, leng shuying. characteristics and trend of modern geography and progresses of geographical researchin china. advances in earth science, 2005, 20(6): 595-599. [宋长青, 冷疏影. 当代地理学特征、发展趋势及中国地理学研究进展. 地球科学进展, 2005, 20(6): 595-599.]

[26] cai yunlong, lu dadao, zhou yixing et al. national demands for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chinese geography.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4, 59(6): 811-819. [蔡运龙, 陆大道, 周一星等. 中国地理科学的国家需求与发展战略.地理学报, 2004, 59(6): 811-819.]

[27] lu dadao. some key issues concerning development of geographical science in china.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3,58(1): 3-8. [陆大道. 中国地理学发展若干值得思考的问题. 地理学报, 2003, 58(1):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