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儿童心理学人格的概念范文

儿童心理学人格的概念精选(九篇)

儿童心理学人格的概念

第1篇:儿童心理学人格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父亲参与 儿童 性别角色 启示

亲子关系被公认是儿童性别角色形成的影响因素,早期研究多关注单一的母子关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失父问题导致儿童心理问题增加,这才引起研究者对父子关系的重视,由最初注重探讨父亲缺席的影响逐渐扩展至其他方面。研究表明父亲角色对儿童的社会化和人格、人际关系、性别角色、道德发展、认知发展等方面均有重大影响。近年来,这个领域迅速成为研究热点,探究父亲参与在儿童性别角色正确形成中的作用意义重大。

一、性别角色与父亲参与

性别角色形成是指儿童形成与自己生理特征一致、符合社会期望的认知。[1] 性别角色包括性别角色概念和性别角色知识两个方面。性别角色概念指个体对自己性别的认知与评价,它是自我概念的一部分,是人格和社会化发展的重要内容。按形成顺序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性别角色的认同,指儿童对自己和他人性别的正确标定;二是性别角色的稳定性,指儿童对自己和他人的性别认识不受年龄、情景等影响;三是性别角色的恒常性,指儿童对性别认知不受外表(如发型、衣着)和活动的影响。性别角色概念的发展,性别角色的认同的产生早于性别角色的稳定性,性别角色的恒常性出现最迟,大约到9岁儿童才能够用言语解释性别的稳定性和恒常性。性别角色知识是指个体关于男性或女性各自适应的行为方式和活动的认识。

心理学对父亲参与的定义一直模糊,直到Lamb首先提出父亲参与的概念模型。他将父亲参与划分为三个维度:投入(engagement)、可接近(accessibi- lity)、责任(responsibility)。[2]“投入”指父亲投入精力照顾儿童,“可接近”指可用性,“责任”指父亲关心儿童身心健康并承担抚养义务。之后,Dollahite等提出七种“父亲工作职责”[3],在Lamb的基础上扩大了父亲影响的维度,后来Hawkins又将此维度扩充至九个。[4] 更多研究者发现父亲参与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是多维度的、开放性的。父亲参与对儿童的性别角色形成有重要的现实意义。[5]

二、父亲参与影响儿童性别角色的形成

父亲参与理论指出父亲通过给家庭提供经济支持,对儿童承担抚养义务,与儿童互动游戏等方面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父亲参与对儿童性别角色形成意义重大。

(一)父亲参与影响儿童性别角色形成过程

1.父亲参与影响儿童性别角色认同的发展

性别角色认同是儿童对自己和他人性别的正确标定。弗洛伊德认为父亲参与对儿童性别角色认同有重要影响。[6] 他认为性别认同期男童因恋母情结形成“焦虑”,女童则因恋父情结形成“妒羡”,因此父亲要在儿童生活中扮演最有力的角色,使其在恐惧和激励的影响下向同性父母产生认同,进而缓解内在冲突。冲突的顺利解决促进儿童性别角色认同的发展。戈尔德温研究一例双性人案例后认为性别认同是抚养方式造成的。[7] 当一个儿童同时具备男女双性性别特征时,抚养人的态度决定此儿童的性别认同方向。一旦父亲缺席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男童、女童都会受到母亲强烈女性特质的影响而形成与之相对应的性别认同。孔德里还发现父亲对儿童的性别行为有比母亲更强的期待 [8],这种期待会阻止“不合适”的性别举动,使其形成社会接受和称赞的性别认同。可见,父亲参与影响儿童性别角色认同发展的方向、速度和平衡。

2.父亲参与影响儿童性别角色稳定性的发展

性别角色稳定性指儿童对自己及他人的性别认知不受年龄、情景等影响。心理学家Paquette等认为父亲通过游戏互动中的肢体接触和行为奖惩影响儿童性别稳定性的发展 [9],在游戏中父亲会严格按照社会规定的性别角色标准要求儿童(尤其要求儿子)玩那些适合其性别的游戏,否则就会施加惩罚。[10] 这样,通过在模拟场景中游戏,儿童能分辨不同性别代表的社会意义,并通过父亲有意识的强化获得稳定的性别角色认知。另外,儿童与父亲游戏会产生心理安全,对父亲形成强烈的心理依恋,这种依恋能使儿童摆脱情绪紊乱,避免性别角色认知失调。并且儿童倾向观察父亲的行为,并将其复制内化成“自己”的性别角色知识。所以,父亲通过提供安全依恋,在游戏中按社会标准惩奖性别行为是儿童性别角色稳定性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3.父亲参与影响儿童性别角色恒常性的发展

性别角色恒常性是指儿童对性别认知不受外表(发型、衣着等)和活动的影响。研究认为社会经济地位影响儿童性别角色恒常性的发展。[11] Emmerich等对几百名4~7岁社会经济状况较差的儿童进行性别恒常性研究 [12],发现在6~7岁儿童中,分别只有16%和25%的被试具备性别角色恒常性。社会分工决定儿童抚养由父亲提供经济支持,保证家庭能够良好地运行,因此父亲是儿童性别角色恒常性发展的保证。另外,科尔伯格提出了“性别图示”概念 [13],他认为儿童在各个阶段的性别角色认知都与家庭密切相关:家庭角色完整、父亲参与度高的儿童较容易获得性别图示知识,从而正确界定自己的生理性别,建立对性别及相应行为的认知,并能规范和评价自身行为是否符合社会性别角色标准。如果父亲缺失或参与度低,儿童性别图示便很难形成,性别角色的恒常性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

(二)父亲参与影响儿童性别角色形成的内容

第2篇:儿童心理学人格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儿童;数学学习;个别差异;个性化教育

个性化数学教育在21世纪之初就显示出了其蓬勃的发展势头。随着我国课改的逐步深入,参照世界先进教育理念的发展方向。在儿童数学学习过程中,了解儿童个别差异,有针对性地对待不同的学生,在当今数学教育具有深远意义。

一、儿童数学学习的个别差异

(一)学习水平差异

数学学习在儿童的学习生涯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由于学校教学条件,家庭环境氛围以及自身智力差异等因素,儿童在数学学习中呈现出了较大的水平差异。主要表现在:对数字概念的理解;对数学符号的运用;运算能力的强弱等。经研究证明,某些3--4岁的儿童数字概念很强,有些可以超过一二年级的水平,而这种学习水平差异与年龄的增长呈正比。在对数学符号的理解方面,儿童也会表现出不同的水平,如对1+1=2的理解,可以从外部添加一样东西组成两样东西来表明儿童对于“+”的理解。儿童性别也对其学习数学的水平有一定影响。女生在学习中比男生更容易与老师形成良好的关系,并在态度上更为积极,认真,但女生的数字理解能力,运算能力比男生略弱。

(二)学习风格差异

学习风格主要是指儿童在一定时期内的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外在认知、个。儿童在学习中很容易养成自身学习习惯和偏好。学习风格不同,偏好不同,儿童对于数字信息的处理能力、组织能力和记忆能力也不同。有些儿童在数学学习中较为耐心,细心,容易分辨数字符号等,能避免出现错误。相反,有些儿童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极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比如窗外的汽车声、桌上摆放的小物件等,这就为儿童数学学习造成了一定阻碍。另外,有些儿童对数字不敏感,接受抽象思维的反应较慢,需要通过各种具体的形象的方式才能理解某些数学概念。自身个性特征也会影响儿童数学学习。个性外向的善于与他人讨论研究结果,个性内向的往往偏向于独立思考,不好意思向他人询问。

(三)学习情感差异

儿童对数学本身的情感是儿童学习数学的重要条件。很多儿童在早期学习中受到了同学嘲笑或是老师的冷淡态度,对数学学习抱有很强的抵触情绪,认为自己在智力上不如他人。这样的学习情感很难使儿童树立信心,加强和老师同学的互动交流。另外,由于数学学习难度的加深,儿童对数学学习的情感容易随年级的增加而下降。

二、个性化数学教育的实施措施

个性化数学教育在我国开展的时间并不长,因此,还有很多需要在实践中得以改正和发展的地方。本文重点提出三个个性化数学教育中的重要措施,使儿童能有良好的数学学习体验,同时也有利于优秀教育理念在教学实践中开展。

(一)完善教育、组织体制

个性化数学教育归根结底要落实到各个学校,各个班级中,因此要不断完善教育体制。个性化教育要求教师与学生的良性互动,需要保持一定的小班化教学,学生人数不宜过多。但这样的要求在我国目前的教育大环境下,实施起来还有一定的困难。应该在发达地区先实施试点,逐步向欠发达地区推进实施。只有实施小班化,才能保证教师对儿童学习过程的监督和管理,抓住不同儿童的特点,实现真正的个性化。

(二)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

数学作为抽象性很强的学科,要求具有从具体到抽象转化的思维。儿童对于数学学习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单一的,普通的教学方法很难使儿童长期集中注意力,并完成思考运算过程。因此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很有必要。对于数字概念和运算,如果为儿童提供具体的实际的教学模具,再逐渐向图像、符号等方面转化。另外,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儿童创造出全面的立体的数学学习环境,充分调动眼、手、耳等多个身体器官,使儿童掌握抽象概念,发现数学规律。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激发儿童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升儿童数字辨识能力。

(三)教师与儿童的全面互动

教师应当与时俱进,深入领会课改要求,充分了解并认识个性化数学教育的重要性,努力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和水平。因材施教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充分了解学生。儿童正处在性格形成的过程中,思维及行为模式都不会完全相同。因此,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与儿童全面互动,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受到老师重视,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使他们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仅靠老师一人互动还不全面,还应在儿童数学学习中贯穿多种学习形式。另外,由于每个儿童数学学习水平的不同,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习方面较困难的儿童,分析儿童在数学学习中的问题所在。如:有些儿童手指比出的数字与口头说出的数字不一致,出现了口头念慢的情况,教师应当放慢数数速度,引导儿童把一个数字数清楚比清楚后再进行下一个。

三、总结

在充分研究儿童数学学习个别差异和对个性化数学教育深入理解的基础上,认识到儿童的差异,找到针对不同学习水平,不同学习风格,不同学习情感的儿童的学习方法,做到体制上个性化、教学方法个性化、教学主体个性化,从根本上践行我国课改方案要求和世界先进的教育发展理念。与此同时,使儿童的数学学习得到有效提高,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

第3篇:儿童心理学人格的概念范文

一、实施儿童经济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在我们国家,对孩子实施经济教育往往是不被理解的。首先,是由于经济学本身所给人的“晦涩”感觉;其次,在我们国家历来奉行的是“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思想,钱财乃身外之物,谈钱俗。在金钱问题上,家长们一概包揽,觉得这压根不是他们该操心的事情,长大了自然而然就会了。然而,小时候“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长大了就能够运筹帷幄把自己的生活打理得有声有色了吗?在现如今的社会里,越来越多的家长在孩子的消费问题上“被孩子牵着鼻子走”,陷入高消费养孩子的泥潭中不可自拔;越来越多的家长望着小小年纪的孩子深谙攀比虚荣之道而束手无策;越来越多的“月光族”与“啃老族”令人无可奈何。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手里的零花钱越来越多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据国家统计局所属美兰得信息公司的一份调查表明:全国0至12岁孩子每月的消费总额超过35亿元,在众多家庭中,一个孩子每月的平均消费超过一个大人。Lunt在其1996年的研究中讲到:消费者社会的扩大越来越多地把儿童吸引到经济活动中来,再加上在当今社会中年轻人也相当富裕,这些情况造就了这样的儿童,他们一面熟悉这个经济世界,一面积极参与其中。儿童这样卷入经济社会会演变成为一个潜在的“社会问题”,已经可以看到,一些问题迫使人们加以研究。

近些年来,这些问题其实已经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其表现之一就是儿童理财的兴起。在各大金融机构与媒体的大力宣传之下,儿童理财这个词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家长们追逐的“风尚”。为了满足家长们的需求,各个金融机构与教育机构争相开发出一个个的项目与产品,来抢占这个悄然升起的儿童市场。在当前的社会里,儿童理财指的是一个个的儿童教育储蓄、儿童保险与儿童教育储蓄开发基金,是银行为宣传其理财产品而推出的一个个理财教育活动,是一些教育机构推出的高价精品课程,然而儿童对经济知识的初步了解和认识,对金钱的态度以及他们消费习惯的培养等,这些经济教育本身所包含的内容绝非仅仅是金融机构或者少数教育机构所能承担起来的,学校作为教育的重要阵地和场所应该承担起这个责任。

二、实施儿童经济教育的可能性分析

由于儿童这一教育对象的特殊性,使得在给孩子们进行经济教育时必须注意以下两点:首先是要以孩子们的认知发展水平为依托,其次是要以孩子们的日常生活经验为依据。倘若脱离了这两点,儿童经济教育便会成为空谈。

(一)实施儿童经济教育的心理学依据

关于儿童与金钱的研究,在国外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Kohler,1897;Dismorr,1902)。自那以后,人们开始出现了对儿童的金钱知识和工作经验的强烈研究兴趣(Witryol and Wentworth,1983;Mortimer and Shanan,1994),以及对儿童和青少年在经济生活方面进入社会的学术与实用意义的研究。这些研究大都依据两个基本研究范式展开,一是皮亚杰的儿童发展理论,另一种是儿童的“朴素理论”。

在第一种研究范式下,他们对儿童经济学知识的发展是否遵循皮亚杰的智力发展的普遍阶段感兴趣,研究大多依据儿童经济学知识的理解随着年龄的增长将不断加深与拓宽这一基本假设而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儿童经济学概念的发展存在一个总体的发展水平线,从断断续续的观念开始,如仅仅会对一些可见的经济交换现象的处理,到开始认识到生产过程的存在,并且把它与关于销售和消费的逐渐清晰的范式相联系,再到他最终能够建构一个复杂而相对精确的经济学结构的表征。还有一些研究者甚至把儿童经济学认知的发展划分为类似于皮亚杰认知发展的阶段:如伯蒂和博比(Berti and Bombi,1988)在20世纪80年代末针对儿童对工作、货币、商品和产品等概念的认识,以及人为什么工作、谁来付钱、钱从哪里来、如何获得某项工作,贫富、银行的功能、商品的来源、生产和分配、货币在买卖中的价值和作用、商品价格的区别、价格的形成等问题展开研究。也将儿童的经济认知划分为了:概念的前运算阶段(3~6岁);概念的直觉水平(6~7岁);概念的具体运算阶段(7~10岁);概念的形式运算阶段(11~14岁)四个阶段。

儿童的朴素理论,强调的是特殊领域知识的重要性。以韦尔曼 (Wellman)和格尔曼 (Gellman)为代表的发展心学家提出,儿童可以自动构建其自身内部的理论来解释周围的事物,这个内部理论是由常识性的特定领域的相关知识组成,儿童思维发展的差异就体现在儿童所形成的关于世界这些内部“理论”上,获得这些知识对儿童特定领域内的问题解决和其他信息加工活动具有重大而普遍的影响。由于这些知识的组织具有理论的基本性质,同时又属于一种非正式的朴素的“理论”,因此,也被称为“朴素理论”(native theory)。简言之,“朴素理论”即儿童在一些领域获得的非正式的、前科学的知识框架。他们认为一个特定领域的朴素理论必须包括,该特殊领域的认知对象集合、特殊领域的因果原则集合与一个内部关联的、可以对各种现象进行一致性解释的知识体系这三方面的内容。西格勒和汤普森(Siegler and Thompson,1998)经研究认为,经济学也是儿童认知的一个核心领域,具备核心领域的三个特征:本体区分(如买主和卖主),因果机制(如供求关系)和理论建构间的一致关系。

由于我国经济教育的特殊现状,使得儿童经济教育在我国鲜有研究,2007年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毛妮娜在其硕士论文《3~6岁儿童对经济学知识理解的发展研究》以上海3所普通幼儿园中120名3~6岁儿童为对象,对他们对基本经济学概念的认知能力、钱币的应用能力以及商品价格与材质对应关系的认识和商品等价交换的意识展开了研究,研究表明:3~6岁的儿童对一些基本的经济学概念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认识,且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随年龄的增长儿童对钱币的认知与比较能力都不断提高。

这些研究都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开展儿童经济教育奠定了基础,它们是我们开展儿童经济教育的依据和前提。

(二)实施儿童经济教育的教育学基础

教育要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它是对儿童开展教育的一个现实依据。随着社会环境的日益丰富,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开始越来越多的接触一些经济经验,比如生活习惯的培养、零花钱的应用、玩具的选择,对超市、银行的认识等等。这些社会环境的变化与更新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教育者的关注,而它也是我们确定教育内容,展开教学活动的前提。

在国外,在心理学研究的基础上,也有一些研究致力于探究促进儿童经济学认知提高的教育干预措施。考里尔斯基(Kourilsky,1977)经过调研证明,甚至在幼儿园开始培育懂经济的公民都不算早,在一个名为“儿。童经济”的教育计划中,孩子们懂得了什么叫短缺、决策、生产、专业、消费、分配、供需、生意、金钱、以物易物等概念。由此向我们说明,一个儿童能成功地作出经济上的决定,接受的适宜发展性教育或辅导比单纯的年岁增长更有关系。考里尔斯基(Kourilsky,1987)认为,在每个年级水平上,如果能给提供适宜的策略和材料,孩子是可以学习经济学的;处于不同学业能力水平的孩子是有能力学习经济学概念的;来自不同社会经济阶层的儿童也是有能力学习经济学概念的;儿童可以通过许多教育方法学习经济学概念(如基于说教/材料的方法、基于科技/媒体的方法、基于调查导向/经验的方法等)。

三、实施儿童经济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经济教育尚未纳入到教育体系中去,但是经济教育范属社会科学,因此可将其纳入至社会科学课程中去,成为其一部分,这样不但有利于帮助孩子们了解一些基本的经济学知识,也有利于发展孩子们的社会认知能力。

其次,经济教育是与孩子们的认知发展紧密相连的,如对数字的认知等,因此要注意以此为基础,循序渐进。

第4篇:儿童心理学人格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绘画治疗;情绪障碍;自我概念;社交技能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1)06-0014-03

儿童的有机体正处于发育变化中,还没有定型,在发展过程中,其情绪和行为难免受到环境的影响而表现出一些异常,如畏缩、焦虑内向等。出现这些异常情绪及行为表现的原因在于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较低,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及心境体验等。而在现代四百多种心理治疗方法中,多数是以言语为媒介从而实施心理治疗的,虽然这些方法在矫正成人非理性认知和思维上有一定的疗效,但在解决儿童的心理问题,尤其是以情绪障碍、创伤体验等情绪困扰为主要症状的心理问题时,这些疗法难免显得无能为力。而在绘画治疗中,治疗师以患者的绘画为中介,以此对患者的情绪障碍、创伤体验等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及治疗,可取得一定的实效。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绘画治疗扩展出很多的形式,如:涂鸦画、自由画、画人测验、动态房树人测验、家庭动态图、学校动态图、自画像、树木人格图等。在这些绘画治疗的形式中,儿童得以借助绘画把言语无法表达的情感或是潜藏的焦虑等表达出来,从而得到帮助,绘画治疗是促进和改善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且有效的途径。

一、绘画治疗的理论基础

1.投射理论

绘画治疗主要以分析心理学中的心理投射理论为基础。它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作用在于减轻焦虑以及保卫自我以维持自身内在的人格结构,这里的投射指的是个体将自己的过失或者不为社会所认可的欲念加诸于他人,又称之为否认投射。投射可以被看作是无意识主动表现自身的活动,它是一种类似自由意志物在意识中的反映。投射的产物不仅可以以艺术的形式存在,梦境、幻觉、妄想等形式也都可以理解为心理投射。艺术心理学认为绘画天然就是表达自我的工具,是用非语言的象征性工具表达自我潜意识的内容[1],绘画是心理投射技术的一种。罗夏墨迹测试、主题统觉测试等心理投射技术已经被研究者证明是有效、科学的心理咨询及治疗的工具,因此绘画也应该具有此功能。

2.大脑偏侧化理论

大脑左右两半球存在着优势分工。左半球同抽象思维、象征性关系以及对细节的逻辑分析有关;右半球则是图像性的,与知觉和空间定位有关,具有音乐的、绘画的、综合的集合――空间鉴别能力[2],这说明音乐、绘画、情绪等心理机能都是由右半球所掌控的。另外,对精神分裂症侧化损害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大脑右半球功能亢盛,表现为情感活动异常,主要是负性情感的体验[3],说明右半球功能的损害会影响患者的情绪机能。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不能用左半球的钥匙去开右半球的锁”[4]。因此,绘画疗法认为右半球所控制的绘画艺术活动能影响、治疗情绪机能障碍。

二、绘画治疗的操作实施

总体而言,严格意义上的绘画治疗一般包括诊断、帮助改变与结束三大阶段。

1.绘画治疗的诊断阶段

在正式的绘画治疗前,治疗师要通过多种途径来了解当事人的背景信息,包括家长或教师的描述、专业诊断的结果以及在跟当事人交谈中所观察到的信息等。依据创作方式的不同,绘画治疗诊断可分为两种方法,即非结构性方法和结构性方法。非结构性方法是指由治疗师提供材料,如铅笔、黏土等,当事人自己选择主题,自由发挥;而在结构性方法中,治疗师明确规定创作主题以及媒介,涉及大量的投射技术,如“房树人”测试[5]、诊断家庭人际关系的“动态家庭绘画”测试[6]。无论采取哪种方法,都要求治疗师仔细观察当事人的行为表现,尤其是当事人与治疗师的互动、对作品的解释等。通过评估从而诊断出当事人的心理发展水平、内心的矛盾及处理问题的方式,以及当事人是否适合进行绘画治疗、适合何种绘画治疗形式(个体、家庭或团体)等,进而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出详细的治疗计划与目标。

2.绘画治疗的改变阶段

正式的绘画治疗包括多次会见,主要在于唤起当事人的美术创作,促进与其围绕作品进行互动。初期阶段,治疗师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当事人克服心理防御和阻抗,以激发当事人的美术创作,从而进入治疗过程,在此阶段,有经验的治疗师善于运用口头鼓励、热身活动等方式。由于心理防御等原因,当事人可能会在作品中隐瞒自己的真情实感,如遭受丧亲之痛的当事人可能会以临摹或者模仿的方式避免表现真实情感,因此,整个治疗的中心是采取各种方法引发当事人表达真情实感,包括布置主题绘画作业、建议当事人更换美术媒材等。作品完成后,治疗师与当事人要围绕作品展开互动。当事人作为创造者,既可以与治疗师谈论其作品,亦可将其作品收藏起来。治疗师作为作品的观赏者,要以尊重当事人的意愿为前提,经其同意,可对其作品的隐意及显意进行适当的反馈,提供必要的情感支持。在这种互动中,当事人能逐渐领会自己在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真实情感,进而以口语等更直接的方式来面对这些情感,达到其情感和个人经历的外化。通过互动,治疗师则能在真正理解而非曲解或误解当事人的思想、情感及其对周围世界的看法的基础上,选择最适宜的干预措施,促进整个治疗过程的良性发展[7]。

3.绘画治疗的结束阶段

当事人的行为、情绪等有了明显改善后,就进入了绘画治疗的结束阶段了,此阶段一般需要2次会见。在此阶段,治疗师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当事人回顾整个治疗过程,以进一步巩固治疗成果。治疗师可运用各种方法来达到目的,如鼓励当事人按照创作顺序观看整个过程中所创作的作品,使其了解成长历程;或通过创作表达出因治疗即将结束所产生的焦虑、沮丧等情感。一般而言,针对各种精神障碍、神经症等患者的治疗是在病房开放的环境中进行的。此时,美术作品一方面可用来评估当事人的身体状况,另一方面被用于帮助当事人表露自己对疾病的认识和看法。可见,绘画治疗的过程既仰赖治疗师的理论取向,也取决于当事人的身心状况[7]。

三、绘画治疗在儿童心理治疗中的应用

绘画治疗在儿童心理治疗中的应用逐步增多,研究一致证明,绘画治疗对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1.绘画治疗在处理儿童情绪障碍方面的研究

绘画治疗在儿童情绪冲突方面的应用最多,研究成果也最为丰盛。如潘润德采用房―树―人测验的方法对6名来心理咨询的有情绪障碍的中学生进行治疗,通过对绘画形式和内容的分析,发现6名中学生有心理创伤、情绪化倾向、情绪低落、逃避人际关系、防御、心理失衡等问题,使用绘画治疗可以更好地了解儿童情绪冲突的缘由,在儿童心理咨询中起到很好的效果[8]。

绘画治疗不仅可以了解儿童情绪冲突的缘由,而且可以帮助解决儿童情绪方面的问题。近十年,西方不少研究证明绘画治疗能治疗、处置创伤性情感体验。萨恩(Singh)通过绘画让经历家庭暴力的儿童表达和沟通他们的情感和创伤,达到了治愈的目的。劳杰(Logies)鼓励儿童运用绘画对父母离婚所导致的创伤性情感加以释放,从而引导儿童更好地集中在认知和社会发展上。汉蒙裕Hammond)对两名具有情绪管理问题的学生进行个体和团体的绘画心理治疗,发现绘画改善了其情绪管理技巧[9]。

儿童的心理问题较多地表现在情绪方面,基于绘画治疗对情绪问题的作用,在对儿童进行心理辅导时,应善于运用绘画治疗这一有利的工具。

2.绘画治疗在提高儿童自我概念方面的研究

自我概念是人格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与儿童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但儿童自我概念的形成往往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积极自我概念的形成也难免会受到一些条件的限制。而对于儿童绘画治疗的研究发现,绘画治疗能提高儿童的自尊和自我概念,促进其和谐人格的构建。刘中华对一名形成寄人篱下自我概念的留守小学生进行跟踪研究,使用绘画治疗对其进行干预,最终缓解了其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压力,进一步加强了其自我概念[10]。凯威(Keve)采用自发绘画创作的方法,对面临家庭和发展问题的儿童进行干预,也发现绘画疗法可缓解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压力,促进焦虑的表达和宣泄,从而加强自我概念[11]。科尔韦尔(Colwell)的一项绘画与音乐治疗干预对住院儿童自我概念的效果比较研究显示,绘画干预活动在自我概念的各个维度上都使得分提高,而音乐治疗没有达到这么全面的效果。这说明,绘画治疗是一种独特的增强儿童积极自我概念的方法。

3.绘画治疗在促进儿童社交技能方面的研究

绘画可以改进社交技巧。卡纳拉弗(Kanareff)对4例孤独症儿童进行了38期团体绘画心理干预,提高了这些孤独症儿童的社交技能。汉蒙裕Hammond)对两名具有情绪管理问题的学生进行个体和团体的绘画心理治疗,发现绘画有助于帮助他们改善情绪管理技巧和社会化技能,从而有助于他们获得持久的友谊和社会支持[9]。在一项对宁波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中同样发现,绘画治疗能够促进留守儿童社交功能的好转。绘画治疗同样会促进自闭症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改善[12]。

此外,绘画治疗作为一种新型的心理治疗方式,它在治愈精神疾病,尤其是灾后儿童的心理辅导中显示出极大的优越性,如绘画治疗对增强地震丧亲青少年儿童的主观幸福感有一定的作用等。可以看到,从情绪障碍到自我概念再到社交技能等,从留守儿童到孤独症儿童再到自闭症儿童,绘画治疗无不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从绘画治疗在儿童心理辅导的应用上,我们一致认为,绘画治疗是一种促进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绘画治疗在儿童中的应用范围和群体会越来越大。

四、小结

绘画疗法运用非语言的方式表达出当事人潜意识中隐藏的内容,与传统的心理治疗相比,这种方法有很多的优点,如当事人不会感觉被攻击,阻抗较小,也易于接受,有利于真实信息的收集;绘画疗法不受当事人的性别、语言、年龄及绘画技巧等的限制;治疗的实施也不受治疗地点和环境的限制;绘画疗法可以使当事人通过正当的方式释放毁灭性能量,使患者焦虑得到缓解,心灵得到升华;绘画治疗的测验可以多次使用。此外,绘画本身有助于个体认识到自己潜意识中的内容,从而产生治疗的效果。绘画治疗对儿童心理各方面的提升已被很多的研究所证实。绘画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只是其特殊的治疗价值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基于绘画治疗对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有必要将绘画治疗应用于学校心理咨询,最大程度地帮助孩子解决其心理问题,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另一方面,学者们可尝试拓宽绘画治疗在儿童中的应用范围,逐步探讨绘画治疗对学习障碍儿童、即将辍学的儿童等的干预,极力发挥绘画治疗――这一促进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的功用。

注释及参考文献:

[1]高楠.艺术心理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185~190.

[2]孟沛欣,郑日昌,蔡焯基.精神分裂症患者团体绘画艺术干预[J].心理学报,2005,37(3):403~412.

[3]金卫东主编.精神分裂症:模型・药理・治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84~109.

[4]Sheikh A, Shaffer J T. The potential fantasy and imagination [M].New York: Brandon House, 1988.

[5]Buck J. The H-T-P Technique: A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scoringmanual. J Clin Psychology, 1948, 4:317

[6]家族画研究所编集.临床描画研究[M].东京:金刚出版,1986:52~101.

[7] (美)玛考尔蒂.儿童绘画与心理治疗[M].李晓庆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8]潘润德. 绘画治疗在情绪障碍中学生的临床应用[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007), 749~750.

[9]王立花. 儿童绘画心理治疗综述[J].英才高职论坛,2009(3):39~42.

[10]刘中华. 宁波“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与绘画艺术治疗[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1):135~140.

[11]Education, A Art Therapy and Children: A Case Study on Domestic Violence.

第5篇:儿童心理学人格的概念范文

“力学”,既是我校校名,又是学校校训。我们提出“努力学习,学会学习,享受学习”的学习观,丰富“力学”的内涵;我们致力“研究性课堂”的探索实践,提升“学力”的品质。从《研究性课堂50问》到《研究性课堂案例解读50例》,再到《研究性课堂实践论》的正式出版,从校内课堂展示、专题研讨到阶段性研究报告、与专家面对面的思想交流,我校研究型课堂的实践经历了多次思想爬坡。我们认识到,研究性课堂实质是儿童的课堂,是儿童在学习,儿童在研究。可以说,“儿童研究”,是研究性课堂的核心,也是“力学”的标志。

一、“儿童研究”的内涵

“儿童研究”概念的提出源自力学人对“学习”这一永恒命题的深刻思考。我们看重通过学习获得知识,我们也看重对待学习的态度,我们更看重获得知识的学习方法与能力。教育,从“心”开始;学习,从“研究”起步。我们提出“儿童研究”,是期待儿童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研究,形成一种带得走并始终促进个体不断发展的结构性力量——学习的动力、毅力、能力。我们把儿童主动学习、有效学习凝练为“儿童研究”的行为概念,主要基于以下两点考虑:

1.尊重儿童的心理天性。儿童,是天生的研究者。婴儿呱呱坠地后,便张开他全部的感觉器官去感知这个世界,研究探索这个世界,拥有这个世界。复杂的手机或者电视遥控器,儿童在手里几下一转,便操作自如。儿童能够研究,是儿童的天性使然:一是好奇心的驱动,二是不知天高地厚的闹劲(不管怎样,先试一下),三是做主人的强烈愿望。所以蒙台梭利说,儿童是上帝派来的密探。

2.顺应儿童的成长诉求。“学习力”是现代公民最重要的素质。“儿童研究”始终把“儿童”置于学习的首要位置,把“研究”当作成长的生命姿态。如对一个标点的关注,对一段旋律的玩味,对一个数理的推敲,对一个自然现象的观察分析……虽然这种研究不同于严谨的、规范的、系统的、创新的科学研究,但在研究的过程中,儿童增强了问题意识,养成了探究习惯,形成了初步的研究兴趣和品质。这种“意识”、“习惯”、“品质”将不断给孩子的生命成长输送动力、输送智慧、输送伦理、输送品格,演绎着儿童生命进程的一个又一个辉煌。

由此看来,“儿童研究”应当具有三个基本特点:

1.探究性。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对未知知识、世界的发现、研究、探索有一种近乎本能的欲望与需求。当儿童面对的学习内容与其原有的认知水平不和谐、不平衡时,同样会不由自主地产生探索的冲动。观察、比较、诘问、思辨、讨论,在研究中发现,在探索中提高。

2.游戏性。儿童研究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自发地、感性地、稚拙地发问、探究与解答,它不是科学研究,不必追求过程的严谨、规范与系统。作为课堂上的一种学习活动,它更多是模仿前人的研究过程、印证前人的研究成果。趣味第一、过程第一,这是儿童研究的基本属性。

3.生长性。虽然儿童研究是游戏形态的,但却十分自然地表现出学习的本质:主动的心向,研究的姿态,发现的眼光。研究的内容聚焦于根本知识,研究过程中培养的习惯、方法、意志、情趣更是学生学习发展的助推器、动力源。可以想象,“主动、研究、发现”的背后是一种人格的完善与成长。

二、“儿童研究”的操作性概念体系

儿童研究不是一个口号,也不仅仅是一种理念,她需要在课堂落地生根。从“儿童研究”提出之日起,力学小学就一边进行探索性实践,一边进行经验性总结,一边进行理性的提炼与升华,一个又一个课堂教学概念从研究性课堂中孕育而生。蓦然回首,我们惊喜地发现,一个比较清晰的儿童研究的课堂操作性概念系统已现雏形:

“力学”的核心在研究。“力学”是儿童研究的标志性校本概念,指一种行为,也指一种精神,更是一种目标引领。

“努力学习、学会学习、享受学习”是儿童研究的价值期待,一个会学习的儿童才是幸福的学习者,一个感受到学习魅力的儿童才会乐于投入学习。

“主体性”、“探究性”、“创生性”即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主体性,最大限度地彰显课堂的探究性,最大限度地追求教学的创生性。这是儿童研究课堂区别于一般的接受性学习课堂的特征表现。

“研究点”、“兴趣点”、“结合点”是儿童研究课堂最为现实的操作性概念。三者的关系是融通的,“研究点”在其中居于首要位置,支撑着课堂的推进与发展,也决定着教学的品质与价值。好的“研究点”必然契合儿童的“兴趣点”,是研究的起点,也是课堂环境中儿童的生长点。好的“研究点”一定需要教师对教材、教学、师生等课堂要素的开发与设计,以“结合点”的方式整合各种教学关系,使教学成为一个完整系统。“研究点”有时不是“点”,可能是穿引教学的线索;研究点有时不是具体的内容,可能是一种教学的策略、研究的方式。

“研究性学习”居于整个概念系统的中心,所有的理念、操作在这里聚合、呈现。因为学科的差异,研究性学习在不同学科会表现出不同形态。

“学力”是“力学”的结果,是儿童研究学习的目标、宗旨。学力既是相对于昨天的,又是立足于今天的,还是指向于明天的。学力是学习力、研究力与创新力的整合,是传承力与发展力的整合,也是认知力、意志力、情感力的整合。

三、教师携手“儿童研究”

改变最终必须发生在课堂上。教师携手“儿童研究”,必须尊重儿童的研究天性,顺应儿童的成长诉求。

第6篇:儿童心理学人格的概念范文

一、儿童核心知识领域朴素理论的研究综述

(一)概念界定

1 朴素理论。又称天真理论、似理论、直觉理论、前理论等。朴素理论是与科学理论、成熟的理论、正规的理论相对而言的一个概念。Wellman和Gelman认为,朴素理论是指人们对某一组信息、事物、现象等的日常的理解。研究表明。学前儿童在人类重要的知识领域也已经具有自己的“朴素理论”,而儿童的朴素“理论”是指儿童在某些领域中获得的非正式的、前科学的知识。

2 核心领域。Wellman和Gelman提出了儿童的三个核心知识领域:朴素物理学、朴素生物学和朴素心理学。朴素心理学是指儿童日常如何根据内部的心理状态来解释人类的行动:朴素物理学是关于儿童早期对机械的或物质现象的理解,例如物体碰撞、自由落体或有质量等;朴素生物学是儿童对日常的生物和生理现象或过程的早期理解,如疾病、出生、成长或死亡等。

(二)儿童核心领域朴素理论的国外研究

1 儿童核心领域朴素理论的提出

Wellman和Gelman等人使用儿童语言资料转换系统进行自然语言分析,研究儿童朴素理论的核心领域。他们对儿童从2岁开始进行跟踪直到5岁,共收集10.000多次谈话,对这些谈话内容和事件的因果解释进行编码分析,发现儿童谈话的主题及内容分别为心理的、物理的、生物的和社会传统的、魔幻般的和行为解释模式等。Wellman认为儿童朴素“理论”的构成必须满足三个条件:第一,能认识到该领域有它的特殊认知对象,进行本体区分;第二,能运用该领域的特殊因果原则对该领域的现象作推理或解释;第三,这些解释具有一致性。儿童可以自动构建其自身内部的理论来解释周围的事物,儿童对心理、物理和生物现象的理解和信念构成了他们的知识系统,儿童对这些现象的认知发展就是对核心知识的理解,这些核心知识构成了儿童的朴素理论。

2 儿童核心领域朴素理论研究

2.1 对不同本体的区分。幼儿能否辨别一种特殊理论的认知对象,具体表现为他们能否将其与不属于这个特殊领域的认知对象进行区分。上世纪80年代的研究发现:婴儿能够分辨人的运动和物体的运动;3岁~4岁的幼儿已经意识到。人具有思维,而玩具娃娃没有;一些自然现象,如云、星星、植物的存在,应该用非心理的或非人造的解释。Springer和Keil在儿童对颜色获得的因果机制认知的一项研究中,发现4岁~7岁儿童已经可以对不同领域的颜色获得给予不同的解释,他们更愿意用生物内部的原因来解释花朵、小动物的颜色获得。而用人为因素来解释人造物的颜色获得。JWellman等人探查了儿童是否区分心理实体与物理实体,结果发现3岁~4岁儿童都能顺利完成判断任务,即使是3岁儿童也认为只有客观物体具有可感知性、公共性和持续性这三个特点。而心理实体没有这些特点。从以上研究可见,儿童早期就能进行本体区分。

2.2对不同领域内因果原则的认知。朴素理论的第二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因果原则的集合。Kalish和Gelman让3岁的幼儿预测物体是否易碎,结果表明,3岁的儿童已经可以基于物体的材料而不是外型进行正确的因果判断和推理。Gelman和Bloom的一项研究考察年幼儿童如何给物品命名,研究发现3岁的幼儿就更依赖于人在制作物体时的意图对人造物进行命名,而对于自然物则更依赖材料进行命名。Gelman等人考察了5岁~7岁幼儿在不同本体集合内对物理因果关系的应用,发现所有年龄组的儿童都倾向于在各个本体集合内正确泛化所学习的因果关系,5岁~7岁儿童还可以区分事情发生的直接原因和人们推断这一直接原因的理由。[9]以上这些研究表明,学前儿童对不同领域的现象背后的因果关系已有所掌握。儿童不依赖物体外形对本体的认知,对儿童本体集合的发展十分重要,这表明他们已经开始区别现象和本质。

2.3各领域发展的年龄特征。朴素理论第三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儿童是否在每个特殊领域里都发展着一套独立的、相互关联的、具有内部一致性的知识体系。在一项研究中,研究者让2岁的幼儿观察不同形式的物体运动,结果发现对于存在明显外力作用的运动物体,幼儿一般会寻求母亲的帮助使物体运动,而对于没有外力就能运动的物体,儿童不会向母亲求助。这表明幼儿可以区分自主运动和非自主运动。这些研究支持了朴素物理学在幼儿早期的存在。Wellman等人对幼儿进行自然观察实验,发现2.5岁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自发原因解释和表述已经存在物理、生物和心理三个领域的区分。在另一个实验中,他们让幼儿对人的行为做不同的原因解释,发现4岁幼儿已经具有朴素生物学的知识。而Carev等人认为。幼儿直到6岁才具有朴素生物学的内部理论,在此之前,对于朴素生物学的因果原则还不能正确认知。Wellman等人运用错误信念等任务对幼儿朴素心理学发展的研究发现,幼儿在2岁左右就能够理解人的愿望:而直到4岁才可以理解人的信念,并将“信念”概念整合进入幼儿的朴素心理理论。以上观点可总结为:幼儿朴素理论的发展可能是不同步的,朴素物理学发展最早,朴素心理学次之,而朴素生物学则最晚发展。

(三)儿童核心领域朴素理论的国内研究

目前国内儿童朴素理论的主要研究者有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方富熹、朱莉琪、亢蓉以及四川师范大学的鄢超云等学者,其中关于儿童朴素心理理论的研究是儿童朴素理论研究的热点和焦点。

1 儿童朴素生物理论的研究。学者朱莉琪、方富熹以4岁-6岁学前儿童为被试,采用朴素生物学理论的三个公认标准(生长、衰老和疾病、死亡),利用访谈法,探查了学前儿童的朴素生物学认知。结果发现:6岁儿童在以上各个维度上都能够区分生物和非生物,他们对以上生物现象的认知表现出不同步性,对生长的认知成绩最好,死亡次之,之后是衰老和疾病。张丽锦、方富熹以128名4岁~7岁儿童为被试。采用访谈和分类任务从亲代、子代两个维度探查儿童依据繁殖对动物和非生物的本体区分及因果解释。结果显示。4岁~7岁儿童关于动物繁殖的朴素生物学理论的发展经历了萌芽认识、部分掌握、基本掌握和成熟稳定四个阶段。6岁儿童基本掌握了动物繁殖概念,并能对之进行一致的生物学的因果解释。由以上研究推论,儿童在入学前就形成了独立的朴素生物理论。

2 儿童朴素物理理论的研究。鄢超云在其论文中采用质与量相结合的研究策略探讨儿童的朴素物理理论。研究结果表明,儿童对力和运动的认识包括:力是某种物质或物质的属性,是可以被传递和消耗的;力可以是外部的,也可以是内部的;可以区分

自我发起运动和非自我发起运动,但倾向于将气体、液体、天体、物体下落等运动看作是自我发起运动;物体运动是因为有力的作用,物体静止是因为没有力的作用。物体由运动转为静止是因为力被用完了;对运动轨迹也有着丰富而细致的认识;定性的、描述性理论强于定量的、解释性理论。

3 儿童朴素心理理论研究。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杨小冬、方格的一项研究中,考查学前儿童对事实、信念、愿望和情绪间关系的认知。结果显示:3岁儿童在区分信念和事实时。出现错报事实或错报信念两种错误,而不单纯是现实主义偏向错误;在推测他人愿望时,部分3岁和4岁儿童虽然能够正确报告他人的信念却不能正确推测他人愿望,愿望认知发展有其复杂性的一面。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发展心理研究所的文、林崇德、张文新采用“意外转移”和“欺骗外表”两种实验任务,比较各类攻击儿童的心理理论。研究结果显示:总体而言。攻击儿童与无攻击儿童的心理理论不存在显著差异;间接攻击儿童的心理理论显著高于身体攻击儿童。文、张文新采用“意外转移”和“欺骗外表”两个错误信念测验任务考察儿童“心理理论”的获得年龄和发展阶段,得出如下结论:3岁之前儿童已理解外表与真实的区别。但还不能理解错误信念。4岁儿童理解了欺骗外表任务中自己和他人的错误信念。5岁儿童理解了意外转移任务中的错误信念。以上研究表明,学前儿童主要依据愿望推测他人情绪,儿童对信念和愿望的认知水平制约儿童对他人情绪的理解:各类儿童的表征变化不存在显著差异;4岁~5岁是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关键年龄。

三、儿童朴素理论研究对学前教育的启示

1 应根据儿童朴素理论发展规律实施教育。儿童的朴素理论与严格意义上的科学理论、成人意义上的理论有着区别,儿童的这种非正式的或前科学的理论虽然不规范,但它是儿童用以解释周围世界事物的工具或知识框架。儿童认知的发展变化,其实质就是儿童朴素理论的发展变化。

首先。儿童是会思考的、具有各种心理状态的人。“心理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贡献是了过去认为年幼儿童对心理一无所知的论断”。也就是说。学前儿童在人类重要的知识领域拥有自己的“朴素理论”,他们在受到正式教育前,就已经开始用这种理论来解释现实世界的现象,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丰富的认识。人们常常低估了儿童的思维和认知发展水平,教育者要重视这些发现,把儿童看成是会思考的、有意图、有愿望、有信念、有着各种心理状态的个体。

其次,要了解儿童朴素理论的发展变化规律。当我们在说“儿童有朴素理论”时,儿童却往往对他们的“理论”缺乏意识,教育者不但要认识到儿童拥有自己的理论,还要将这些朴素理论从无意识状态带到意识状态,从难于言述到可以言述,促进儿童认知的进一步发展变化。

再次,要采用多种方法唤醒儿童的朴素理论。儿童朴素理论的发展变化是一个“扬弃”的过程,不能简单地否定、排除,甚至粗暴地“抛弃”。教师要善于利用儿童的朴素理论,在教育过程中要把儿童看成是积极构建知识的主体,采用恰当的方法帮助儿童学会反思、帮助儿童学会认识自己的心灵世界。

2 教学应为了儿童原有观念的进化发展而展开。儿童朴素理论认为儿童可以自动构建其自身内部的理论来解释周围的事物,“当以形成的内部理论与现实出现矛盾时就会形成新的理论代替原来的理论,从而实现认知的发展”。传统的教学观认为。儿童原有的“日常概念”必须被消除,代之以正确的科学概念。研究表明,儿童的“日常概念”在特定情境里依然“存活”,教学的目的不应是为了消除原有的观念。而应是通过各种教学策略让儿童表达出自己原有的观念。儿童的科学概念总是以前科学概念为先导,儿童前科学的朴素认知是后继科学知识掌握的基础。为此,教育者要转变教学取向,从“儿童的概念形成观”转变为“儿童的理论发展观”。并通过各种教学手段与策略引发儿童的认知冲突。使儿童自主选择发展、进化自己原有的理论。

第7篇:儿童心理学人格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 三农问题;法律概念;留守儿童;解析;重构

政府主导下建构的留守儿童关爱管护制度,藉公权力而动用了大量的公共资源。如果“农村留守儿童”外延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性,会使得政府留守儿童关爱管护工作标准无法统一,规则随意性大,难以获得科学的统计数据,无法对政府工作的正当性与效率进行测评,带来权力运行的新问题。从法学视角解析“农村留守儿童”,努力使规则建构更科学,提升规则的确定性,以实现法律的公正、客观与理性价值。

一、对“农村留守儿童”已有概念的评析

“农村留守儿童”概念,多见之于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人口学四大学科领域。留守儿童合法权益的保护是法学研究的重心。

较为典型的“农村留守儿童”概念是叶敬忠教授在2005年提出的。他认为:“留守儿童指农村地区因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在外打工而被交由父母单方或长辈、他人来抚养、教育和管理的未满18周岁的儿童。”[1](P18)立足法学视角,对这一概念做如下分析。

1、“留守”是指生活在“农村地区”

“农村地区”是相对于城镇的一个地域范围,是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聚居区,“农村留守儿童”是“农村地区”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留守儿童”的父母离开这一区域,暂时脱离了农业生产,却将未成年子女“留守”在该地区。

2、“留守”是指父母与未成年子女在生活空间上的分离,这种分离使得监护职责的履行产生异动

父母不得不把自己所应共同担负的监护职责交由一方、或委托给近亲属履行。

3、导致父母与未成年子女在生活空间上发生分离的原因是父母“长期在外打工”

但这只是一个表象,“留守”与“被留守”,都非当事人自身能力所能左右的。“留守”是弱者生存状态的一种写照。

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能够与上列概念形成矫正与互补。段成荣认为:“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从农村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的农村地区,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尚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2]这一概念将“户籍所在地”与“农村地区”联结起来,关注到了“户籍”问题,但“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范围的限定欠缺必要论证。

在大多数学者看来,“留守儿童”就是指“农村留守儿童”,在概念揭示中无需赘述“农村”。阮积嵩在其题为《对农村留守儿童权利保障的法律思辨》一文中认为:“留守儿童,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工作,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3]作者恰恰忽略了“农村留守儿童”中“农村”这一核心构成要素。

学术界在留守儿童概念认定上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性。由于缺乏科学严格的论证,有关留守儿童的研究大都流于宽泛,理念宣扬大于理性思辨,概念炒作多于真理索求。这与“国内关于留守儿童的专题研究,实际上尚处于探索性的阶段”这一现状有关。[4]研究对象不确定,支撑研究的数据由何而来?制度设计的基础是什么?

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概念界定中存在的问题,林培淼、袁爱玲的研究认为,应当从地域维度、在校/园维度、年龄维度、家庭结构维度、留守时间维度、父母外出维度、主要监护人维度等七个维度来构建“留守儿童”的概念。如果照顾到了这七个维度,就能“为准确把握全国留守儿童的总体状况,为决策部门制定相应对策提供参考。”[5]基于这样一个落脚点,该研究在概念外延的周全上下了很大的功夫。

本文将立足法学视角,以法社会学的方法为基础,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概念予以解析与重构。

二、“农村留守儿童”概念的法学解析

“概念是所有同一基因的客体的表征。概念来源于事实,也是对事实的抽象”。[6]“农村留守儿童”概念的建构首先要从对作为这一概念来源的事实进行分析入手。作为“农村留守儿童”概念来源的事实就存在于这一概念本身,把构成这个概念的词汇拆分开来,逐一分析,事实就会明了。

1、什么是“农村”

农村,与城市相对,是指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聚居的特定区域。农村较之于城市,有以下特征:

(1)农村首先是一个区域概念。“在我国,农村的概念并不像有人所讲的,是个经济概念,农业才是经济概念,农村更主要的是地域概念或区域概念。”[7]当然,农村概念也具有文化、经济意义。“乡村研究”是基层社会研究的一个重点,包含着经济、文化、政治、法律等多重意义。

(2)农村是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区域。在中国,由于农业生产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从事农业生产的门槛较低。农村常常与贫穷落后联系在一起。

(3)农村是从事农业生产人口聚居的区域。我们将从事农业生产的人称为农民。在中国,认定农民身份的标志并不是“从事农业生产”,而是户籍,户籍将农民与农业生产、农村牢牢地捆绑在一起。

(4)农村地域广阔。无论是农村的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都适于居住、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怀古”。城里人经常慨叹农村的好处不外乎两项:一是自然环境好,污染少,空气好,属于物质层面;二是保留着一些传统的东西,属于文化层面。

(5)农村相对落后。造成农村落后的原因除了农业生产本身的特点外,制度因素是主要的。农村与城市的二元社会构造引发的城乡对立是长期制度安排不合理形成的。长期制度安排的不合理使得农村的落后不仅是全方位的,并且与城市的差距日益扩大。乡村精英们的远去,使得农村日益空洞化,愈发丧失了进步的推动力。

2、什么是“留守”

留守是指共同生活的夫妇、父母子女,因为一方远赴城市从事非农劳动,而与居住生活在户籍所在地的另一方在生活空间上发生的一种长期分离状态。这种长期的分离状态对于亲密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带给各方的利益构成不利影响。[8]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的概念,就是把处于分离状态两端中在户籍所在地居住生活的相对弱势一方在概念中予以彰显的结果。

立足“留守儿童”视角,“留守”一词可做如下分析:

(1)留守是共同生活的一种长期分离状态。父母应当与未成年的子女共同生活,以妥当履行监护职责。但由于种种缘由,这种共同生活的状态发生了时空上的分离。时空分离不仅包括分离状态在时间跨度上的长期持续性,还包括分离状态在空间上的远距离、高成本。空间上的远距离、高成本加剧了分离状态在时间上的长期持续性。

(2)留守是指未成年人的留守。留守是共同生活的一种长期分离状态,未成年人的父母与未成年人处在“留守”状态的两端,离开任何一端,“留守”都无法构成。“留守”,缘于将学术关注和制度设计的重心集中在相对弱势一端。作为一个完整的社会现象,只关注“留守”状态的一端,只解决相对弱势一端的权益救济,忽视另一端,甚至把造成“留守”的原因归结到“父母长期外出打工”这一现象上,把父母置于与留守子女对立的一面,流露出对这些“不负责任”的父母的抱怨。这样的学术基点存在着极大地局限性。

(3)留守使得未成年人的法律权益受损。从法律的角度来观察,留守这一长期分离的生活状态使得未成年子女无法及时得到父母的照顾,从而使其受法律保护的权益受损。从对留守儿童实证研究的成果来看,留守儿童在心理学、教育学等多个角度所折射出的广义上的法律权益受损现象带有极大地普遍性。

(4)引发留守这一社会现象的原因是多重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只是引发留守现象的一个表象,最根本原因是城乡发展的严重失衡。潘璐、叶敬忠在其研究成果中援引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以及南南合作局的研究报告,该报告对斯里兰卡、菲律宾、摩尔多瓦、墨西哥等国家的留守儿童规模进行了统计,这些数据能够帮助我们认识这一现象。[9]

3、什么是“儿童”

由于立法目的不同,不同立法在使用同一概念时所关注的基点是不同的。通过对《民法通则》、《未成年人保护法》、《婚姻法》以及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对比,为确保规范的统一,“留守儿童”中的“儿童”应当是指18周岁以下的公民。

但在政府主导的留守儿童管护实践中,在确定谁应成为留守儿童管护制度关爱的对象时,法律规范仅起到一个参考的作用。政府主导下的管护制度及其运行首先考量的是行政权力的可行与便利。这样一来,各地会根据各自情况制定一些标准,来划定留守儿童的范围。并且,同一地区所划定的留守儿童范围也会根据财力的增减和工作重心的调整而随时调整。

经过调研发现,划定“儿童”范围一般会考虑下列因素:

(1)以是否在校读书为标准,将“儿童”分为在校儿童与非在校儿童。非在校儿童,即使属于“留守”,一般也无法纳入留守儿童关爱管护制度范围。

(2)以是否正在接受义务教育为标准,将“儿童”区分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和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包括学龄前和高中阶段的儿童,一般都不在留守儿童关爱管护制度范围内。

(3)以是否寄宿为标准,将在校生分为寄宿生与非寄宿生。非寄宿生儿童一般不在留守儿童关爱管护制度范围内。

地方政府一般会选择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中的留守儿童作为关爱管护制度的对象,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与学校教育结合起来,通过增加基础教育投资、改善办学条件、完善课外辅导、建立师生联络,建立以教师为主体的家长队伍等措施,使留守儿童关爱管护工作有抓手、见效快。

三、“农村留守儿童”概念的法学重构

对“农村留守儿童”概念的重构,除了对决定概念内涵各要素的事实予以高度抽象概括外,还必须考虑这一概念重构在学术上的必要性。学术必要性是说价值。社会科学研究不可妄谈创新,人文情怀的养成、深厚的学术积淀需要漫长的持续不断地积累。应当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使命恢复到启迪智慧这一本源上来,学者们所秉持的批判态度能够给社会提供冷静反思的机会,使人们的行为更加理性。学者们的研究使从事实务的人懂得反思,瞻前顾后,不断调整工作方案,最终趋向合理。地方政府在运用公共财政实施留守儿童管护工作时,人为地将一部分留守儿童排除在外,“可行性”是堂而皇之地辩解理由。“可行性”忽略了法律的效力,“留守儿童家长”就是不具有民法效力的管理措施。[10]

留守儿童现象的出现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有关。城市化与工业化为大批适龄农村劳动力转移至城市就业提供了机会。然而,在经过艰难奋斗后,这些来自农村的农民劳动者们发现,阻碍他们融入城市生活的诸多制度并未有丝毫改变,他们及其子女根本无法获得与城市人口在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方面的同等权利。将未成年子女留守在户籍所在地农村上学、生活是一个无奈地决定。留守给未成年人造成的教育、生活方面的某些不利影响能够通过政府的救助减少或者消除,但只有父母才能给予他的东西是永远无法弥补的。留守儿童最大的缺失是父母对他们的爱与关怀,是精神层面的。父母如果不去城市打工,与他们共同生活在农村,物质虽然贫乏,但精神是恬静安逸的。作为传统乡村的一分子,作为父母的农民将秉持传统道义,履行着乡村秩序带给自己的对村落、宗族、家庭的义务,心安理得地分享着乡村生活的怡然自得与自给自足。这种稳定与秩序是家庭教育的外在环境,能够给未成年人带来安全感,使得他们健康成长。这一环境伴随着农民父母的进城被彻底打破,新的教育环境迟迟无法构建,留守就是这个历史转折期的伴生现象。

在城市边缘生存着的农民劳动者,由于其农民的身份,无法获得他们期望的城市生活,城市带给他们只有歧视与伤害。这种苦闷的情绪影响到了他们与孩子的交往。父母缺乏自信的笑脸,缺乏对生活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以及这些积极的东西对留守着的未成年子女的感染。在这样的条件下,除了金钱,他们还能给孩子什么?城市的不容与村落的终结,是新生代农民必须面对的残酷现实。

我们认为: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因其具有农村户籍的父母一方或者双方远赴城市从事非农生产,而将其留守在户籍所在地的农村,由父或母单亲抚养,或者交由其他近亲属抚养,甚或交由远亲抚养的未成年人。

农村留守儿童具有如下主要特征:

(1)父母的农民身份。农民身份不是由职业所决定,农民即使离开了农村,从事非农生产,只要户籍没变,他仍然是农民。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现象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其父母的农村户籍,以及户籍制度所带来的制度歧视。

(2)留守在农村。“留守”只是一个暂时的状态,未来的奋斗方向是去到城市。农村是“大本营”,但绝不是生活的目标与方向。人口自农村流向城市,而不会发生“倒流”。对未来的这种期望越高,对留守的感受就越深。

(3)非父母双亲监护。未成年的留守子女由父或母一方长期监护,或者由祖父母、外祖父母监护。父母有时甚至会将未成年的留守子女交给同辈兄弟姐妹监护,或者根本不具有血缘关系的人监护,等等。

(4)留守儿童是指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少年”、“儿童”、“青年”是一个边界模糊的生活概念。如果“儿童”要作为公共资源施惠的对象,不确定性会给公权的运作带来诘难。

【参考文献】

[1] (美)詹姆斯・莫瑞著,叶敬忠译.关注留守儿童:中国中西部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的影响[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 段成荣,杨舸.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8(5).

[3] 阮积嵩.对农村留守儿童权利保障的法律思辨[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2).

[4] .留守儿童的定义检讨与规模估算[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5] 林培淼,袁爱玲.全国留守儿童究竟有多少―“留守儿童”的概念研究[J].现代教育论丛,2007(4).

[6] 邓大才.概念建构与概念化:知识再生产的基础―以中国农村研究为考察对象[J].社会科学研究,2011(4).

[7] 刘冠生.城市、城镇、农村、乡村概念的理解与使用问题[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8] 韩长安.亲密关系对国家法消解的原因、机理和结果分析[J].比较法研究,2008(4).

[9] 潘璐,叶敬忠.农村留守儿童研究综述[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10] 吴友平.对留守儿童施以“家长制”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山东省团校学报,2014(1).

【作者简介】

第8篇:儿童心理学人格的概念范文

《儿童心理学》网络课答案

形考任务(60分)

阶段测验一

题目1

概念题01.

学前儿童心理学

答:以学前儿童为研究对象,研究从受精卵形成到入学前这一成长过程中,儿童生理、心理和行为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和发展规律,以及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和发展规律。

题目2

概念题02.

发展

答:发展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衰老的生命历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简而言之,就是研究个体毕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题目3

概念题03.

个案研究法

答:个案研究要求对某个学前儿童或幼儿园教师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收集相关材料,分析其心理特征,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原因,进而进行准确的问题诊断与有效的干预行动。

题目4

概念题04.

跨文化研究法

答:跨文化研究法是在一项研究中用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被试进行研究,从而了解文化因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在研究时通常选取文化差异较大的被试进行比较。

题目5

概念题05.

纵向研究

答:纵向研究也叫追踪研究,是指在一段相对较长的时间内对同一个或同一群被试进行重定期的观察、测量或实验,以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

题目6

概念题06.

横向研究

答:横向研究:在同一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组被试进行观察、测量或实验,以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

题目7

概念题07.

观察学习

答:观察学习是指通过观察他人(榜样)的行为及其结果就能学会某种复杂行为,又称替代学习、无尝试学习。

题目8

概念题08.

替代强化

答:替代强化是指由于观察到别人的行为受到表扬或惩罚,而使儿童也受到了相应的强化。

题目9

概念题09.

认知结构或图式

答:有组织的思维或行动模式,可用来整合经验、解决问题。

题目10

概念题10.

同化与顺应

答:同化是指外在刺激适应于个体内在心理结构的过程(将当前刺激纳入一个正在形成或已经形成的结构中的过程)。顺应是指改变个体原有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外在刺激结构的过程(当他发现原有的图式不能适应新的刺激时,就会改变自己原有的图式来应对新的刺激,这就是顺应)。

题目11

概念题11.

最近发展区

答: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与“通过成人的指导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就是儿童的“最近发展区”。

题目12

概念题12.

社会生态系统论

答:美国学者布朗芬布伦纳提出。他认为个体的发展处在直接环境(养育家庭)到间接环境(社会文化)之间的几个环境系统中,每个系统都和其他系统以及儿童个体本身发生交互作用,这种作用结果导致儿童不同发展水平。个体的环境由里到外依次为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宏观系统和动态变化系统构成。

题目13

简答题01.

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包括哪些内容?

答:1.个体心理的发生

2.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3.学前时期心理过程和个性的发展

题目14

简答题02.

科学儿童心理学产生的标志是什么?现代儿童心理学的支柱指的是什么?

答:科学儿童心理学的产生,以1882年德国生理学家普莱尔的《儿童心理》一书的出版为标志。

现代儿童心理学的支柱:华生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题目15

简答题03.

简述二十世纪的主要儿童观。

答:儿童是一个社会的人,他应该拥有基本的人权;儿童是一个正在发展的人,不能把他们等同于成人,或把成人的观念强加于他们,或完全放任儿童自然、自由发展;儿童期不只是为成人期做准备,它具有自身存在的价值,儿童应当享有快乐的童年;儿童是具有主体性的人,他们在各种丰富的活动中不断建构自己的精神世界,每个健康的儿童都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幼儿才能的发展存在递减法则,开发得越早就开发的越多;儿童的本质是积极的,他们本能的喜欢和需要探索、学习和成长,他们的认识结构和知识及个性是其自身发展与环境交互作用过程中自我建构的;实现全面发展与充分发展,是每个儿童的权利,其先天的生理遗传充分赋予了实现全面发展的条件,自由全面的发展才能实现充分发展;儿童的学习形式是多样的,如模仿学习、交往学习、游戏学习、探究学习、操作学习、阅读学习等。成人应尊重幼儿各种学习形式,并为他们创造相应的学习条件。

题目16

简答题04.

简述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

答:1.遗传与环境之争。

2.发展的主动性与被动性问题

3.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问题

题目17

简答题05.

观察法的特点是什么?自然观察法与结构性观察有什么不同之处?

答:观察可在自然环境中进行——自然观察法——在自然的环境下对儿童的行为进行观察、记录,从而获得心理和行为的发展变化规律;观察也可在预先控制的情景中进行——结构性观察。自然观察法是研究年幼儿童较好的方法,因为我们很难借助语言技巧研究婴幼儿的心理和行为。它具有较好的生态效度,能更真实地向我们展示儿童心理和行为

特征。

结构性观察是在实验室中涉及一个可能会促进某种行为发生的情境,然后透过隐藏式的摄像机或单向玻璃观察儿童,看儿童是否会表现出那种行为来。

结构性观察它使所有的被观察者都面临相似的情境。但它的生态效度不如自然观察法。

题目18

简答题06.

调查法的特点是什么?有哪几种方式?

答:能够收集到大量的资料,使用方便,效率高,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中。调查可采用两种不同的方式进行:访谈法及问卷法。

题目19

简答题07.

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四个阶段及其主要特点。

答:感知运动期(0-2岁)儿童通过感知和动作认识外界,创造出动作图式(感知运动图式)以适应周围环境,这些动作图式逐渐内化为心理符号,使儿童逐渐获得客体永久性,发展出延迟模仿,并使儿童不再依靠试误的方法而是能借助表征解决简单的问题情境。在该阶段后期,儿童建立了初步的因果关系概念,开始认识到主体既是动作的来源,也是认识的来源。

前期运算(2-7岁)由于符号和象征功能的出现,思维得以从具体动作中摆脱出来,表象思维和直观形象思维成为该阶段的主导。儿童开始在游戏中创造性地使用语言和想象。该阶段的主要特点是自我和泛灵论的思维。

具体运算期(7-11岁)儿童能借助具体实物的支持,进行运算。思维获得了内化性、可逆性、守恒性和整体性的特点。但是还不能对假设性命题进行逻辑思考。

形式运算期(11、12岁以后)儿童的思维摆脱了具体实物的束缚,能进行抽象的、假设演绎推理。

题目20

论述题01.

请列举20世纪中期以来,对儿童教育教养影响较大的基本理论流派,各个理论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最具代表性的观点以及各理论流派对儿童教育教养的主要影响。

答:华生的行为主义观点:认为一切行为都是刺激(S)-反应(R)的学习过程。坚信儿童没有任何先天倾向,他们要发展成什么样子完全取决于他们所处的养育环境,取决于父母和其他重要人物对待他们的方式,儿童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行为变化过程,是由个人独一无二的经验锻造的,因此存在巨大的个体差异。

题目21

论述题02.

当一个2岁的儿童经常看到他的姐姐接近并宠爱小狗,并且受到夸奖,他可能也会喜爱小狗,并与它们建立积极的关系,请用班杜拉的理论解释这个学习过程。

答:班杜拉是美国新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在其理论中最强调的就是观察学习和替代强化。所谓观察学习就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而进行的学习。在他看来,儿童总是“张着眼睛和耳朵”观察和模仿周围人们的那些有意的和无意的反应,观察、模仿带有选择性。通过对他人行为及其结果的观察,儿童获得某些新的反应模式,或调整、矫正了现有的反应特点。当一个2岁的儿童观察到她的姐姐接近并宠爱小狗后,可能也会与小狗建立积极的关系。

替代强化-由于观察他人的行为而受到表扬或惩罚,而使儿童也受到相应的强化,当儿童看到他的姐姐爱护小动物,并获得了夸奖,那么他以后也会尝试使用这种方法。

阶段测验二

题目1

概念题01.

遗传力

答:遗传力是指在一定时间、一定群体的某些特征(如智力)的全部变异中,可以归因于遗传差异的比率。

题目2

概念题02.

人格

答:个体在对人对己对事反映时显示出的特有的模式,这个模式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和行为的稳定而同一心理品质。

题目3

概念题03.

致畸因子

答:致畸因子指所有能对胎儿造成损坏的因子。

题目4

概念题04.

阿普加量表

答:美国医生阿普加设计的一种快速测定新生儿是否正常的量表。该量表由不同等级组成,测量的内容包括心律、呼吸、肌肉弹性、肤色和应激反射。

题目5

概念题05.

髓鞘化

答:随着大脑细胞的分裂与生长,一些神经胶质细胞开始产生髓磷脂,这是一种蜡状物质,它们把单个神经元包裹起来,形成一层髓鞘,这个过程就是髓鞘化。

题目6

概念题06.

优势脑半球

答:在脑的偏侧化基础上,儿童逐渐依赖某一特定半球执行某种特定功能,在此基础上儿童形成了用手偏好,强烈的用手偏好反映了大脑某一半球具有更强的功能,这一脑半球即个体的优势脑半球。

题目7

概念题07.

“补偿性生长”

答:营养不良的儿童一旦获得充足的营养,一般都会快速生长并追赶上正常的生长水平。

题目8

简答题01.

简述遗传对气质、人格的影响。

答:个体间的气质差异有其生物学基础,受遗传因素影响较大,并表现出相对的稳定性。研究者发现:个体在活动量、注意力,易怒性及社交能力等气质特征上,同卵双胞胎的相似性高于异卵双胞胎。因此,可以认为,一些气质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内向性/外向性就是一个受遗传影响很大的特质。移情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受遗传影响。许多人格特质都有中等程度的遗传可能性。当然,这一中等强度的遗传力也正反映了人格在很大程度上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从遗传的观点来看,同卵双胞胎的遗传基础完全一样,因此他们之间的不同,应该完全归因于他们之间的环境差异。所以,环境对人格发展的影响力也是非常大的。

题目9

简答题02.

简述儿童身体发育的不同步性。

答:儿童身体各系统的发育略有不同:身体各个系统的发育都有自己唯一的、独特的发育曲线,生理系统的发育是一个不同步的过程。

题目10

简答题03.

幼儿一般要经过几年的时间才能正确地握笔写字。这一过程通常分为哪几个阶段?

答:三个阶段,一、涂写

二、模仿和临摹

三、流畅书写

题目11

简答题04.

儿童动作发展的基本趋势是怎样的?儿童早期动作发展是否存在个体差异?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基本趋势:由上至下——头、颈、上肢的动作发展先于腿和下肢的发展:由近及远——近躯干的肢体动作先发展,远离躯干的手、脚等后发展。存在个体差异:动作发展早晚与早期运动经验有关;还有显著的性别差异;以及成人的鼓励、期望和榜样示范不同所造成的差异。

题目12

论述题01.

举例说明遗传与环境的三种互动模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答:(1)被动的互动:是指环境(如父母)根据儿童的遗传特征为他们提供的成长条件,包括父母为孩子提供的遗传基因,为他们提供的社会、情绪以及认知发展环境等。如爱运动的父母可能将此特征在遗传上提供给孩子,并为孩子提供崇尚运动的家庭环境。

(2)唤起性的互动:是指由于个体的遗传特征而影响了作用于他的环境因素,具有不同遗传结构的个体,可能会唤起不同的环境。如爱笑、好动的婴儿所接受到的注意以及社会刺激,与闷闷不乐、消极被动的婴儿多;老师可能更喜欢漂亮的婴儿,而忽略长相一般的婴儿。

(3)主动性的互动:是指主体在其遗传特征的影响下,对环境因素进行自主的、有目的的选择、改变与创造。儿童会倾向于选择那些自己能适应、能胜任的环境,这也使在相同的环境中的儿童,各自拥有了不同的微社会环境,进而影响了他们的发展方向与发展水平。例如,有社交倾向的儿童,喜欢邀请朋友到家里来或到朋友家去,热衷于参加各种活动;而回避型的幼儿会主动避免大型的社交活动,选择自己单独进行的活动(如搭积木,看书)。

题目13

论述题02.

尽管胎儿生长的环境与子宫外的世界相比是相对稳定的,但也有很多因素会影响到胎儿的发育。请问影响胎儿生长的环境因素有哪些?

答:(1)致畸因子。致畸因子指所有能对胎儿造成损坏的因子。常见的致畸因子包括一些药物,以及烟、酒精和一些辐射、化学污染。

(2)母亲的其它因素。

1)母亲的疾病。疾病会改变母亲的生理状况,恶化胎儿生长的生理环境。

2)母亲的营养。营养良好的母亲在整个怀孕期内,健康状况比营养不良的母亲好,她们贫血、流产、早产等的机会也更小,胎儿发育更好,生出的孩子也更健康。

3)母亲的情绪压力。尽管母亲和胎儿之间的神经系统没有直接的联系,但母亲的情绪状态还是会影响到胎儿的发育。

题目14

论述题03.

影响儿童早期身体发育的因素有哪些?

答:

(1)遗传和激素:遗传在儿童期的身体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影响。身高就是一种具有较强遗

传倾向的特质。脑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也是影响身高的重要因素。甲状腺(位于颈部)分泌的甲状腺素也同时影响着儿童的生长发育。

(2)睡眠习惯:良好的睡眠有助于儿童的生长

发育。

(3)营养:人类营养的主要来源是食物,饮食不足与饮食过量都可能导致营养不良。

蛋白质、热量、维生素和矿物质是儿童身体发展必不可少的营养。

(4)疾病:对于营养充足的儿童来说,一些常见的儿童疾病对他们的身体发展都不会造成太大影响。儿童一般会出现补偿性生长的现象。如果儿童是中度或严重营养不良的话,疾病对儿童生长的消极影响将可能是永久性的,疾病和营养不良的恶性循环对身体发育和认知发展的影响将是非常严重而不可逆的。

(5)受伤:儿童早期是意外伤害发生的主要年龄阶段。儿童受伤发生于复杂的社会生态系统中,个人、家庭、社会都是影响儿童受伤的因素。

(6)情感:良好的情绪对身体的发展有很深远的影响。那些承受太多压力、获得太少关爱的儿童在身体发展方面也可

能会落后于他们的同龄人。“非器质性发育不良”和“心因性矮小症”两种严重的生长紊乱就源自于情绪压力与爱的缺失。关爱和敏感细致的照顾也是身体健康生长的必要条件。

题目15

论述题04.

宝宝7个多月,喜欢上爬行了,于是乎家里到处都成了他的游乐场,因为宝宝的爬行,家里常常会弄得一团糟,对此宝宝的爸爸妈妈既喜又悲。他们不知该如何应对,请帮他们分析一下。

答:爸爸妈妈需要鼓励宝宝爬行。

爬行是人类动作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环,在婴幼儿爬行阶段,要为他们创设安全,能提供丰富感知觉的探索环境,要合理对待婴幼儿爬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挫折,并给予积极的支持,鼓励孩子独立自主的探索行为,让他们在有重要意义的爬行阶段获得充分的生理,心理成长.

鼓励的同时要给予宝宝一些约束;

在已有条件下鼓励宝宝爬行有助于促进宝宝的感知觉发展。

题目16

论述题05.

亮亮今年4岁了,在奔跑、跳跃、接传球等能力方面明显落后于其他同龄孩子,亮亮妈妈想促进儿子动作能力的发展,而有人却说孩子动作能力的发展与孩子的识字算术能力相比并不重要,请结合“促进儿童动作发展”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答:(1)运动是实现动作发展的基本途径。儿童渴望运动,运动使儿童释放体能,心情愉快。所以,成人要多为孩子提供运动的机会;

(2)父母和教师的态度对儿童动作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批评、挑剔孩子在运动或动作上的表现,那么就可能会打击孩子的自尊心,阻碍孩子动作的发展;

(3)目前,社会上过分强调儿童的符号能力及训练,反而忽视了动作和运动能力的发展。

阶段测验三

题目1

概念题01.

视觉偏好法

答:指研究者同时给婴儿呈现至少两种刺激,观察婴儿是否对其中的一个刺激更感兴趣。

题目2

概念题02.

知觉整合能力

答:指能够根据一种感觉特征,确认另一感觉通道所熟悉的刺激物或形式的能力。

题目3

概念题03.

感知运动图式

答:指用来达到目标的活动的表征。这是最先出现的智力结构,包括抓握、抛掷、吸吮、咬、敲击和踢等。

题目4

概念题04.

客体概念

答:指我们关于客体基本性质的内隐的常识信念,如客体永久性——当我们看不到某个物体时,我们知道这个物体仍然存在。

题目5

概念题05.

词义的过度扩张和词义的过度缩小

答:词义的过度扩张,即儿童扩大了单词的外延和使用范围;词义的过度缩小,是指儿童过于狭隘的使用某一词汇,缩小了单词所代表的概念和内涵。

题目6

概念题06.

单词句

答:一周岁左右,婴儿开始能用一个单词来代表一个完整的意义与他人进行交流。

题目7

概念题07.

电报句

答:双词句中省略了如助词、介词等功能词,就像我们发电报时用的语言,如“我们跟狗狗一起玩”,会被幼儿表达为“狗狗玩”,因此,这种句子也被称为“电报句”。

题目8

概念题08.

“妈妈语”

答:养育者与幼儿说的话,有许多有趣的特征,这些特征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被称为“妈妈语”。

题目9

简答题01.

婴儿早期记忆的发展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再认、再现是记忆提取的两种主要方式,儿童何时出现这些能力的?

答:(1)表现在:对刺激的习惯化和去习惯化、条件反射和模仿行为。

(2)再认在婴儿期就己经出现了,再现(回忆)是在两岁左右逐渐出现的。

题目10

简答题02.

举例说明同化和顺应。

答:C婴儿拿到什么东西都放在嘴里,这是因为他们把这些东西同化到了吸吮格式中,这就是同化。

当孩子看到成人玩不倒翁,认识到可以用推的方式玩这个玩具时,下次再见到不倒翁,他就可能会试图去推它,而不是把它放在嘴里,这就是顺应。

题目11

简答题03.

简述感知运动阶段的发展。

答:共六个阶段:反射练习阶段、初级循环反应阶段、次级循环反应阶段、有目的的动作形成阶段、三级循环反应阶段、心理表征阶段。

题目12

简答题04.

举例说明母亲会以哪几种方式对孩子不正确的陈述作出反应。

答:有三种反应:(1)扩充。以某种纠正的或完整的形式复述儿童的陈述;

(2)重新塑造。以某种不同的结构重新阐述儿童的话语;

(3)澄清问题。表示听者没有理解该叙述,要儿童再次进行交流尝试。

题目13

简答题05.

简述儿童语言发展的影响因素。

答:语言的习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很多因素影响。从三个方面讨论影响儿童语言发展的因素:生物学因素的影响、环境的影响和儿童认知发展的影响。

题目14

论述题01.

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幼儿思维有什么特点?

答:特点为自我中心性、前概念性、泛灵论、直觉思维、分类能力。

题目15

论述题02.

影响幼儿智力发展的因素。

答:儿童早期经验会影响日后智力潜能;家庭环境的质量和特点起决定性作用;父母给予的关爱和温暖也是重要因素。

题目16

论述题03.

8个月的拉拉饿了,妈妈还没回来,拉拉开始哭闹,爸爸就给她放了一首巴赫的钢琴曲,拉拉安静下来,可是3分钟后他又开始哭闹,爸爸就换了贝多芬的《命运》,拉拉又安静下来。请用习惯化和去习惯化的概念解释拉拉的反应。

答:当一个新异刺激出现时,婴儿会产生许多身体变化或反应。但如果同样的刺激反复出现,婴儿的反应就会越来越弱,直到完全消失。这样一个过程,就是习惯化的过程。此时,如果再出现一个新的刺激,婴儿可能产生新的条件反射,这个过程被称为去习惯化。

而拉拉一哭闹爸爸就给她不一样的刺激。因为前后

放的钢琴曲差别较大,是不一样的刺激。所以拉拉才会安静下来。

题目17

论述题04.

咪咪的爸爸拿了她最喜欢的磨牙饼干,把它放在了纸巾下面,然后向咪咪摊开他空空的手。10个月大的咪咪看起来很迷茫,没有找到饼干。请解释咪咪的反应——为什么她有困难完成这个藏物任务?

答:客体概念是指我们关于客体基本性质的内隐的常识信念,如客体永久性——当我们看不到某个物体时,我们知道这个物体仍然存在。婴儿最初分不清自我与客体,客体对儿童来说只是忽隐忽现的不稳定的知觉图像,儿童不了解客体可以独立于自我而客观地存在。他们认为自己看得见的东西才是存在的,看不见时也就不存在了。当某个玩具在他眼前时,他知道它的存在,可是当这个物体不在他眼前时,他就觉得这个物体似乎神秘地失踪了。本案例中的咪咪就是出于这一阶段。18—24个月时,婴儿才逐渐理解,当物体不在自己的眼前或通过其他感官不能察觉时,它仍然是存在着的,这时,婴儿获得了客体永久性。获得了客体永久性的婴儿,开始寻找玩具、找妈妈,因为他知道,即便看不到妈妈,妈妈也存在,只是他不知道她在哪里。

题目18

论述题05.

在家里4岁的小茜茜可以理解三轮车没有生命,它自己不能移动。然而,当茜茜和家人一起去钓鱼时,父亲问:“你知道为什么河水是流动的呢?”茜茜回答:“因为它是活的,它想流动。”你怎样解释茜茜推理中的矛盾呢?

答:茜茜的推理反应了幼儿思维缺乏逻辑性,泛灵论的特点。3-4岁的幼儿认为,所有的物体都是有生命的、有意义的,思维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4-5岁以后,幼儿开始认识到,移动的物体才有生命。六岁的幼儿认识到,有自发运动状态的物体才可能有生命。

茜茜四岁,已经认识到,只有移动的物体才有生命,三轮车不能自己移动,所以没有生命,在她看来,河水是自己在流动,所以认为河水是有生命的。倩倩的推理矛盾是这个年龄段特有的思维特征。

题目19

论述题06.

母亲:怎么又吵起来了?你们俩不是争这个就是抢那个,一点都不大方。

三岁:我不会抢。我大方,哥哥小方。

五岁:只能说大方,没有人说小方。

三岁:我大方。我的方好大好大。

五岁:我的方比你的大。

三岁:我的方更大。

五岁:我的方最大。

三岁:我的方最最大。

试以这两个幼儿的语言发展为例说明幼儿语言发展的几个方面。

答:3岁的幼儿已经有了惊人的语言知识和能力。

(1)在语音方面,3岁的弟弟有了汉语语音的知识;他能熟练地把一连串的杂音,分析为有意义的信息。当他听到一个新词——“大方”,马上会重复为汉语语音的“大方”。

(2)在语意方面,3岁的弟弟有断词的能力:他知道“大方一点”应断为“大方”,而不会是“方一”,又能够从上下文领悟到一个极抽象的概念“大方”是一种美德,还会使用“大”和“小”相反的含意,创作一个新词——“小方”。

(3)在语法方面,3岁的弟弟还掌握了句型变化的知识:他知道如何表达“大、更大、最大、最最大”的层次。当5岁的哥哥把“方”用在“我的方比你的大”的句型中时,3岁的弟弟能进一步用“更”来回答,表示他了解前一句是比较的句子。

(4)在语用方面,3岁的弟弟似乎了解妈妈的第一句话只是形式上的问句,不必回答,第二句才是反驳的重点。

阶段测验四

题目1

概念题01.

情绪与移情

答:情绪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移情指知觉到他人的情绪体验,并产生相应的情绪反应,也就是对他人情绪产生共感的反应。

题目2

概念题02.

情绪理解

答:情绪理解——指儿童能识别自己和别人的情绪,并理解情绪产生的原因和结果的能力。情绪理解包括对情绪状态的理解和对情绪过程的理解。

题目3

概念题03.

社会性参照

答:社会性参照——当婴儿处于不确定的情境中时,他们就会观察父母对这种情境的反应,并利用得到的信息来调整自己的行为,这就是社会性参照。

题目4

概念题04.

情绪调节

答:情绪调节——是对情绪的内部过程和外部行为表现所采取的监控、调节,以适应外界环境和人际关系需要的动力过程。

题目5

概念题05.

依恋

答: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接触的倾向。

题目6

概念题06.

气质

答:气质是指在情绪反应、活动水平、注意和情绪控制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质与量方面的差异。

题目7

概念题07.

拟合模型

答:拟合模型——指父母的抚养模式和抚养环境与儿童的气质之间的匹配。

题目8

概念题08.

自我认识

答:自我认识——指个体对自己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社会特征的认识,是对“我是谁”、“我为什么是这样的人”等问题的回答。

题目9

概念题09.

自我控制

答:自我控制——指对优势反应的抑制和对劣势反应的唤起。

题目10

概念题10.

性别概念

答:性别概念——儿童能分清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并认识到性别是一种无法改变的特征。

题目11

简答题01.

简述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儿童移情能力发展的影响。

答:与其他情感能力的发展一样,养育行为也同样影响着同情和移情能力的发展。积极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孩子移情能力的发展。热情、敏感、善于鼓励孩子、更多表现同情心、关心他人的父母,往往拥有一个有移情能力,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孩子。父母除了可以向孩子示范同情心,对他人的关心外,还可以教孩子慈善的重要品质,当孩子表达不恰当的情感时父母还可以进行干预。而消极的富养方式很容易阻碍早期移情能力的发展。例如:受到身体虐待的儿童与没受虐待的同龄儿童相比,更少表现出对同龄人的关心,他们常常以害怕生气和身体攻击来回应沮丧,伤心的同伴,这些儿童的反应模仿了他们父母的行为,他们的父母也总是对他人(包括自己的孩子)的痛苦不敏感。

题目12

简答题02.

简述学前儿童情绪识别能力的发展。

答:(1)婴儿很早就注意到情绪的某些声音信号,并会给予回应。(2)婴儿对他人面部表情的识别和解释发展略晚。(3)一岁半以后,婴幼儿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有关情绪的词,情绪的识别能力也迅速发展。(4)幼儿在3岁之前很难正确地命名图片人物或木偶的表情,他们还是喜欢滥用“快乐”这个情绪标签。(5)除了对面部表情的识别,幼儿还能对身体动作所蕴含的情绪信息加以识别。(6)对混合情绪的理解在幼儿阶段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题目13

简答题03.

简述学前儿童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

答:(1)出生头几个月,照顾者调节着婴儿情绪的觉醒状态;(2)6个月左右,婴儿对消极情绪的调节能力开始发展;(3)1岁以后,开始使用一些策略减少不愉快情绪;(4)18-24个月,开始有意识地控制那些让他们感到不舒服的人和物。此时,他们也开始能处理一些挫折事件;(5)3-6岁的幼儿情绪调节和控制能力越来越强,已经能够使用很多策略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题目14

简答题04.

简述情绪表达规则。

答:在表达自己的情绪时,社会成员要符合一系列的社会规范。根据这些规则,人们可预测别人的行为,促进成员之间的交流。即使是学前儿童,在大多数情景中,也要求遵循这样的情绪表达规则,甚至要用不同的情绪来代替自己的真实感受。情绪表达规则有四类:①最小化规则;②最大化规则;③面具规则;④替代规则。

题目15

简答题05.

依恋与日后的发展有何关系。

答:依恋是婴幼儿最早形成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非常稳定,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也非常深远。首先,这种最初形成的人际关系模式,可能是个体成人后发展人际关系的基础。其次,依恋会影响未来的心理健康。第三,依恋关系具有代际传递性。

题目16

简答题06.

气质是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但为什么儿童的气质也会表现出一定的不稳定性?

答:第一,气质本身会随着年龄的发展而发展,早期的行为会被整合到新的更复杂的系统中。第二,某些行为的意义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而这些行为反映了气质的特点。第三,环境对气质也有一定的塑造作用。

题目17

简答题07.

如何对待孩子的“物权意识”?

答:“物权意识”表明幼儿已经有了自我认识,建立了自我概念。对此,父母应持保护性的态度,多给孩子一些理解和宽容,用各种策略引导孩子服从那些必须服从的规则,而对孩子们不违反规则的自我坚持,则给以鼓励、接受和支持。

题目18

简答题08.

自尊是学前儿童发展的重要方面之一,什么是自尊?学前儿童的自尊包括哪几个维度?

答:自尊是个体,对自己的价值判断和由此产生的情感体验,自尊是自我发展的重要方面,它影响着我们的情感经历,将来行为表现以及长期的心理调整,儿童的自尊包括学业能力,运动能力,社会能力,外表长相,行为举止。

题目19

简答题09.

依恋是婴儿最早的社会关系,依恋有几种类型?其表现如何?

答:依恋有四种类型

一、安全性依恋:这类婴儿与母亲在一起时会独自探索,母亲离开会引起他们明显的不安。

当母亲返回时,他们对母亲有温暖的回应。如果有母亲在场,他们对陌生人很随和大方。如果感到很压抑,那么这类婴儿常常会寻求身体接触来缓解压力。

二、抗拒型依恋:这类婴儿在母亲要离开之前总显得很警惕,有点大惊小怪。

如果母亲要离开,他们就会表现出极度的反抗,但是与母亲在一起时,又无法把母亲作为安全基地这类婴儿见到母亲回来就寻求与母亲的接触,但同时又反抗母亲的主动接触,似乎在责怪母亲的离开。这类婴儿对陌生人有比较强的戒备,甚至当他们的母亲在场时也不例外,这类婴儿不容易被抚慰。

三、回避型依恋:对这类婴儿来说,母亲在不在无所谓。

母亲离开时,他们并没有特别紧张或忧虑的表现,母亲回来时,他们往往也不予理会,有时也会欢迎母亲的到来,但只是短暂的接触一下。这类婴儿接受陌生人的安慰,就像接受母亲的安慰一样。实际上这类婴儿并未形成对人的依恋,所以也有人称为“无依恋的儿童”。

四、组织混乱或方向混乱型依恋:婴儿在陌生人情景中表现出混乱和无目标,没有一个清晰的行为模式,对分离后的重逢,经常有一些不一致的古怪的行为反应。

在美国有5%到10%的婴儿在陌生环境中表现出极度的压抑,这种类型可能是最不安全的,这个类型混合了抗拒型和回避型依恋的模式,这类婴儿似乎对要接近还是要回避照顾者犹豫不决,当母亲回来时,这些婴儿看起来不知所措有时他们会在接近母亲的过程中,因为母亲的接近而突然跑掉。

题目20

简答题10.

简要分析性别差异形成的原因。

答:(1)生物社会理论;(2)社会学习理论;(3)认知发展理论和性别图式理论;(4)整合的理论.

题目21

论述题01.

“豆豆14个月时会当着很多大人和小孩的面,跟着“小螺号”的调子开心地边唱边跳,可是24个月时,他跳了几步就会停下,并且用手遮住脸”。为什么豆豆的行为会有如此的改变?对此豆豆父母的应取怎样的反应方式和评价方式。

答:(1)从2岁开始,豆豆已经产生了自我,意识到要对自己边唱边跳的行为进行评价。这时,他就会产生诸如羞耻感、窘迫感之类的自我意识情绪,“并且用手遮住脸”。(2)一般而言,成功会使儿童表现出自豪感,失败会使儿童表现出羞愧感,这些表现都依赖于父母的反应。对此,豆豆的父母应该进行更多的积极评价:在孩子成功时进行表扬。那么,豆豆就在成功时表现出更多的自豪感,而在失败时表现出较少的羞愧感。

题目22

论述题02.

“朵朵是一个困难型气质的幼儿,他容易焦虑、紧张,对新的生活常规(如4岁了,需要一个人睡在自己的房间了)难以适应;他的父母在要求他遵守规则的过程中,能保持镇定、平静,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并允许孩子放慢脚步、慢慢适应新的生活日常,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孩子就不再那么暴躁、焦虑、拒绝和适应不良了”。试用托马斯的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气质的拟合模型说明这个案例。

答:(1)许多父母在教养困难型气质的儿童时也会变得易怒、不耐烦,要求苛刻、还可能采取惩罚的管教措施。但是,这样的教养态度和教养方式与困难型儿童的气质类型并不拟合,于是,孩子变得更焦虑、紧张,对父母的惩罚措施也更抵抗。事实表明,如果父母在教养时总是不耐烦、生气、要求苛刻、采取惩罚手段,那么,困难型气质的儿童在日后往往会继续保持困难型气质的特点,并出现行为问题。(2)拟合模型告诉我们,孩子带着独特的气质来到这个世界,成人必须接受它、适应它。父母既不能总是表扬孩子的优点,也不能一味指责孩子的过错。无论孩子是哪一种气质类型,父母都要为孩子提供一个安全、接受、认可的家庭氛围,和一个与其气质拟合的抚养环境,以帮助孩子发展他们的优势领域。

阶段测验五

题目1

概念题01.

社会化

答:社会化——是儿童获得他所在的社会的价值标准、行为准则和行为技能的过程。

题目2

概念题02.

隔代教养

答:隔代教养——就是有祖辈父母照顾孙辈孩子的现象。

题目3

概念题03.

同伴

答:同伴就是指儿童与之相处的、具有相同或相似社会认知能力的人。

题目4

概念题04.

同伴互动

答: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由某种共同的活动引发,并在活动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就是儿童的同伴互动。

题目5

概念题05.

平行游戏

答:平行游戏——儿童单独玩,但是他选择的活动自然把他带到别的孩子中间。

题目6

概念题06.

联合游戏

答:联合游戏:帕腾的学前儿童游戏分类中的一种。一些儿童一起做游戏,商借玩具,但彼此并不协作。小组里所有儿童从事同样的或类似的活动,但没有分工,也不对活动目标或结果进行组织。游戏者并不想使个人的兴趣服从小组的兴趣,相反,每个儿童都不管别人,只凭自己的愿望游戏。

题目7

简答题01.

简要分析家庭功能的影响因素。

答:1.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包括社会治安状况、人口密度、家庭结构、消费心理等。例如,人口密度高的地方对住房需求多,价格也就较高;家庭结构趋于小型化增加了家庭单位数量,从而引起住房需求的增加,也会抬高住房的价格。人们消费心理的变化也影响着房地产的设计和开发建设,当人们消费心理倾向于经济实用型的时候,房地产的设计和开发都会以降低成本和售价为目标。当人们消费心理趋于舒适方便时,房地产开发则注重功能的完善和居住环境的美化。虽然这可能会增加开发成本,但同时也提高了售价。

2.政治因素政治因素是指会对房地产价格产生影响的国家政策法规,包括房地产价格政策、税收政策、城市发展规划等。例如,目前中国政府正通过制定政策法规致力于减少房地产开发和交易过程中的各种不合理收费,从而降低住房价格,使之与广大居民的收入相匹配。

3.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包括宏观经济状况、物价状况、居民收入状况等。例如,当经济处于增长期时,社会对房地产的需求强烈,其价格也水涨船高。当经济处于萧条期时,社会对各种房地产的需求减少,价格自然会下降。物价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也与房地产价格呈同向变动。

4.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包括房地产所处地段的地质、地形、地势及气候等。例如,地质和地形条件决定了房地产基础施工的难度,投入的成本越大,开发的房地产价格就越高。气候温和适宜、空气质量优良的地域,其房地产价格也会比气候相对恶劣的地域高。

5.区域因素

区域因素包括交通状况、公共设施、配套设施、学校、医院、商业网点、环境状况等。例如,地处交通便利城区的房地产价格较高,交通不方便的郊区则价格偏低。对于商业房地产,区域因素尤其重要。繁荣的商圈区域内的房地产价格高昂,因持有这些区域的房地产而取得的租金收入不菲。

6.个别因素

个别因素是指影响某个房地产项目的具体因素,包括建筑物造型、风格、色调、朝向、结构、材料、功能设计、施工质量、物业管理水平等。功能设计合理、施工质量优良、通风采光好和良好的朝向等因素都会相应地在房地产价格上体现出来。

题目8

简答题02.

父亲与孩子和母亲与孩子的互动方式有哪些不同?

答:父亲倾向于和孩子玩耍,而母亲则倾向于照顾孩子。所以父亲的角色更可能会向孩子展示“竞争性”和“独立性”这两种品质,母亲的角色则倾向于赋予孩子“公平性”和“安全感”这两种品质。

在与孩子玩耍时,父亲更重视设立规则,母亲更重视为孩子创造安全环境。

如果只有父亲的教养起作用,孩子可能会回避风险,减少很多亲身体验,这会使他们人生无法取得进步。

在父亲保护过于强势的家庭中,孩子普遍比较软弱,安于现状,不肯冒险;如果只有母亲的教养起作用,孩子可能会不考虑后果就参与冒险活动,因为他有足够的安全感,但没有“限制”。在母亲保护过于强势的家庭中,孩子会不太重视社会规范,轻视甚至践踏他人利益。

只有父亲和母亲的养育方式结合,才能使孩子的成长处于一种平衡之中。

题目9

简答题03.

父母的教养方式会影响儿童的发展,父母教养方式中有几个维度和类型?

答:一般把教养类型划分为四种:

第一种:权威型

这是一种具有控制性但又比较灵活的教养方式,也可称之为民主型。这种类型的父母会对孩子提出合理的要求,并且会谨慎地说明要求孩子遵守的原因,保证孩子能够遵从指导。权威型父母,会努力“看见”孩子的需求,更多地接纳孩子的观点并给以回应。他们还会征求孩子对家庭事务的意见。因此权威型父母能够认识到并尊重孩子的观点,以合理、民主,而非盛气凌人的方式去引导孩子。

第二种:专制型

这是一种限制性很强的教养方式。通常父母会提出很多种规则,希望孩子严格遵守。一般他们不会跟孩子解释这些规则的必要性,而是强制性迫使孩子去顺从。孩子顺从便好,不顺从就是直接惩罚。专制型的父母,往往无法敏感觉察到孩子的冲突性观点,只是希望孩子能够将他们所说的话当做法律,接受他们所给予的一切(常常他们会过度相信自己,并且认为我都是为孩子好),并尊重他们的权威。

第三种:纵容型

这种教养方式就是我们常说的溺爱型。是一种接纳且放纵的教养方式。这种类型的父母有较少的要求,允许孩子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冲动,但不能够密切监视孩子的行为,很少对孩子的行为作出坚决的控制。缺乏规则,无限制满足。尤其在物质满足上缺少限制。

第四种:未参与型

这是最不成功的教养方式。父母大量缺席就是典型的未参与。比如那些父母为了自己的事业而奋斗,完全顾不上管孩子的;还有些父母长期务工在外把孩子丢给老人的。它是一种非常放任且具有较低要求的教养方式,这种类型的父母,要么会拒绝孩子的要求,要么会由于过度关注自己的事情而对孩子投入极少的时间和精力。

题目10

简答题04.

幼儿的游戏是观察幼儿同伴交往行为的重要活动,试用巴顿对幼儿游戏行为的观察简述同伴交往行为的发展。

答:幼儿的同伴互动大都反映于他们的游戏行为中。巴顿在自由游戏时观察了2-4.5岁的幼儿。她的观察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同伴交往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根据游戏中社会性由低到高的次序,她将幼儿在自由游戏活动中的行为分成以下六种:非游戏、单独游戏、旁观者、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或有组织的互补游戏。巴顿的观察发现,幼儿游戏行为的发展过程是:独自游戏(2到2岁半)平行游戏(2岁半到3岁)联合游戏(3岁半到4岁半)合作游戏(4岁半以上)。可以看出,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游戏活动中的复杂性和互动水平也越来越高。当然,单独游戏在整个学前阶段一直都很普遍,但这种游戏并不是儿童社会性不成熟的表现。另外,虽然这几种游戏形式是随幼儿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出现的,但并不意味着后一种形式的游戏会取代前一阶段的游戏形式。3-6岁的幼儿出现了更高社会互动水平的游戏行为,但单独游戏和平行游戏仍是该年龄阶段的主导游戏。

题目11

简答题05.

简要分析电视对幼儿发展的消极影响。

答:(1)媒体暴力对幼儿发展的影响。媒体暴力会增强儿童的攻击或反社会倾向:

①儿童的情绪很容易受到情境的刺激而引发某种兴奋状态,如果此时儿童正面临一个可能诱发攻击反应的情境时,那么,这种兴奋状态很可能被他们解释为生气,进而增强他们的攻击行为。

②电视上的攻击者会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经由观察学习,儿童很容易学会许多他不知道的或没有想要表现的暴力动作。而且他们难以理解电视节目中,先前攻击别人的人与他们后来所受到的惩罚之间的关系。

③在特定的年龄段中,一些儿童对某些电视情节的记忆会尤为深刻,不仅会模仿影片中的动作,还会幻想和无意识假设自己身处同样的环境当中。通过这样的想象,儿童在与同伴的互动中会渐渐失去平等意识,产生对周围同伴的控制欲,表现在行为中则出现侵占性和攻击性行为。媒体暴力会对儿童产生深远的影响:儿童可能会对暴力产生“免疫”,在暴力场景中更不敏感、无动于衷;他们会逐渐接受这种观念,即暴力是解决问题的途径之一;儿童也可能会模仿他们在电视节目中看到的暴力行为;认可、喜欢、崇拜某个角色,该角色可能是受害者也可能是侵害者,在这种情况下,这些角色将对孩子的行为特征与个性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2)电视对家庭互动的影响。电视的出现使家庭中其它休闲活动如游戏及全家人出外旅游的时间减少了,有些父母还把电视当作幼儿的电子保姆。社会生态系统论的代表人物布朗芬布伦纳认为,幼儿是在与家庭成员的互动中,在游戏、谈话、家庭活动及争论中学习、成长的,但电视切断了儿童走进人际互动的通道。此外,电视还是社会刻板印象的来源。幼儿对各种人群概括性的印象深受他们所看的电视节目的影响。此外,由于幼儿不太了解广告商的操纵(贩卖)意图,所以电视中的广告信息也会影响儿童对某些玩具、服装、快餐产品的兴趣,影响他们的消费行为。

题目12

简答题06.

幼儿园教师是怎样影响幼儿发展?

答:一、教学内容有时候也会对幼儿的心理产生伤害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如果我们不注意它的适应性,很可能就zhidao会出现某些教学内容对大多数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来说是有益的,而对少数或者某个幼儿来说则是有害的。

二、对幼儿的心理伤害,有时候往往是我们很难意识到的

由于我们心理卫生保健意识不强,在教育活动中,很多版时候,我们伤害了幼儿的心理,但是我们并没有觉察到那是一种伤害。

三、有意的心理伤害在幼儿园中确实存在,但这又确实是不应该的

如果我们细心观察,我们就会发现,我们教师对幼儿的心理伤害,不仅有无意的伤害,而且还有有意的伤害。

四、教师的不慎言语有时也会造成对幼儿心理的伤害

我带学生到某幼儿园见习时曾见过这样的情况,在一个班里,有三位从农村来的小朋友经常被其他小朋友孤立。

五、教师的偏爱对全体幼儿的心理都是一种伤害

偏爱是指教师不能把爱公平地撒向每一个幼儿,而出现的权厚此薄彼的一种情感偏向。

题目13

简答题07.

简要分析幼儿园课程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答:良好的幼儿园课程有利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能促进孩子的认知发展。但是即便如此,一些发展心理学家还是认为,幼儿园没有必要让儿童过早地接受正规的教育,幼儿应有足够的时间自由玩耍,并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完成自己的社会化过程。学前阶级段太过强调正规的学业学习是不必要的。正规的学业学习并不是幼儿学习、成长的最佳方式;鼓励自由游戏、讲故事和表演等活动的非学业取向的幼儿园教育,更有益于幼儿的认知发展,有利于儿童的社会性发展,还有利于幼儿的幼小衔接。这类活动让幼儿有机会在社会互动的实践中,学习诸如沟通技巧及对规则的尊重、责任与任务意识等,而这些特质可以更好地协助儿童更快地适应小学正规学校里的团体学习生活。

题目14

论述题01.

家庭功能是影响儿童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什么是家庭功能?在和谐健康的家庭中,家庭功能有什么特点?

答:从从家庭功能的执行过程来看,家庭功能是指家庭为其成员提供一定的环境条件,以支持他们在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健康发展。如父母要为孩子提供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物质条件,还要为他们提供健康成长的教育教养条件。

从家赶功能的结构来看,家庭功能就是家庭系统中家庭成员的情感联系、家庭规则、家庭沟通以及应对外部:事件的有效性,包括家庭成员间的感情关系、相互关怀、应对能力、家庭凝聚力以及在家庭应对外界压力事件中所体现的家庭生活质量。

实现家庭基本功能和完成家庭基本任务的能力主要表现在6个方面:

(1)家庭功能执行情况良好的家庭,面对家庭问题时,有较强的问题解决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强);

(2)家庭成员间的沟通顺畅,每个人都能坦诚相待,言所欲言、知无不言(家庭沟通顺畅)

(3)家庭角色界限清晰,分工明确,既没有人越俎代庖,也没有人推卸责任〔家庭角色分工明确)

(4)家庭成员间互动充分、情感交流深人,经常有爱与相互接受的身体的、语言的沟通如拥抱等(情感反应能力强)

(5)家庭成员间有较高的情感卷入。家庭成员对家庭有较高的认同,家庭成员间也有较高的接纳和认可(情感卷人程度高);

(6)家庭中每个成员都会有意识的控制自己的行为,在情绪激动的情况下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冲动(行为控制能力强)。

题目15

论述题02.

试分析影响父母教养方式的因素。

答:(1)父母自身的因素:童年期的生活经历会影响成年后为人父母者的教养行为。童年期父母对我们的教养态度和教养行为也相应地成为了我们对孩子的教养方式。父母的教养方式会发生代际传递的现象;父母的人格特质也会影响其教养方式;母亲对怀孕的态度可能会影响日后对于婴儿的照顾行为与敏感性,此外母亲接纳母亲角色的程度、父母亲为人父母的信心等,也都是影响父母教养方式的因素。

(2)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因素:存在于家庭内外的压力因素,往往影响父母对待孩子的行为方式与态度。母亲过分热衷于工作,或是一些生活事件,都可能导致他们教养行为的改变。家庭内外的支持系统,也是非常重要的,它们可能成为父母舒解压力的管道,进而改善父母的教养行为。一般而言,低收入家庭中,较多采用限制与专制的管教方式,而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中,更多地采用诱导式的纪律约束方式、温暖开明的教养方式。这种差异,在男孩身上比在女孩身上表现得更明显。

(3)孩子自身的因素:孩子的先天气质特征是影响父母教养方式的重要因素之一。孩子的身体特征、仪表是影响父母行为的另一因素。亲子之间由于长期共同生活所发展出来的对于对方的态度,也会影响双方对对方行为的解释或期待,进而影响双方的互动。教养行为也常常是动态的。孩子的年龄不同,父母的教养方式也随之不同,孩子的年龄越小,父母越多地扮演管辖监督者的角色,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亲子关系亦趋向平等。

题目16

论述题03.

妈妈看到5岁的毛毛有几次和小朋友玩的时候,因为和小朋友抢玩具,和小朋友发生冲突,而毛毛又总是吃亏,甚至挨打,毛毛的妈妈担心毛毛受到别的小朋友的“欺负”,以后就尽量不让毛毛和小朋友一起玩,带着他和大人一起散步、跳舞,请你根据“同伴关系对幼儿发展的影响作用”来分析毛毛妈妈的做法是否恰当,为什么?

答:不恰当。同伴关系是幼儿在未来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重要力量。幼儿之间的交往是构成个人的生活空间和环境的重要因素。它对幼儿十分重要,是幼儿生活中经常需要面对的状况。而同伴交往比起成人交往更有利于幼儿扩展知识,丰富知识、拓展思维,发展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和社会交往能力。

幼儿之间亲密的交往关系,有利于幼儿优秀品质的的形成,可以增加幼儿之间彼此的信任,面对生活会更加乐观,从容。在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是时常发生的,而争吵,打架更是幼儿生活中普遍出现的现象。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都是家庭对幼儿需要关注的。在幼儿园,如果需要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必须认识到幼儿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性,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职业身份,学会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才能产生一定的效果,以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

要注重培养幼儿之间的良好关系,这样才会使家庭氛围变得和谐,美好起来,也能是孩子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亲密,相反的,如果幼儿时间的关系变得不友好,那么,就会对孩子产生一些不好的心理,例如:自卑,胆小、孤僻等,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过程。所以,作为幼儿的家长和老师,身上肩负着重大的责任,由着义不容辞的义务

题目17

论述题04.

每个人都需要有朋友,儿童不仅需要有足够的同伴关系,还需要亲密的友谊关系。朋友是儿童重要的社会化人之一。试分析友谊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答:友谊影响儿童的许多方面,对友谊重要性的研究从是否拥有朋友一个维度扩展到多个维度,包括儿童是否拥有朋友,朋友的特征以及友谊的质量等。从友谊与学业成绩、人格适应、社会行为、情绪调节、身心健康等方面探讨友谊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话题讨论(40分)

第一次

话题讨论

一位幼儿园教师建议父母:不要太担心孩子们之间的冲突,冲突只表示

他们遇到了问题并开始尝试处理问题,孩子们可能会有建设性地解决他们的冲突

并从中获得成长。请问这位教师认为儿童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谈谈你的观点。

答:教师认为儿童是主动的机体模型认为儿童是主动的、开放的,是一个有机体儿童会主动地东来和自我创原有的经验经由儿童主动地加工而被或小横手,所以儿童具有很强的变通性和可望性,父母应该给予孩子们更多的自由,支持孩子按自己的意愿去发展老师则应该是用发现法进行教学,让孩子自己探索和学习,微化知识的内容体系,尽量诚少约束和规则,老师起到引领和支持作用

第二次

话题讨论

怀孕了两月的文清对自己腹中的胎儿很好奇,她说:“我现在看起来还不像个孕妇,这是不是表示胎儿还没怎么发育?胎儿现在是个什么样子呢?”请你给她一些答复。

答:现在胎儿器官已经开始有明显的特征,手指和脚趾间看上去有少量的蹼状物,他(她)像跳动的豆

子一样开始有运动。孕2个月末时,胎儿已经能辨别头、躯干的轮廓,尾巴也小了一些,眼睛、耳朵、

口唇大致出现,已经有脸的轮廓,但眼睛还分别长在两侧,骨骼还是软骨状态。心、肝等内脏已经初具规模,大脑在迅速发育中,羊膜腔里有羊水,胎宝宝好像漂浮在上面。

第三次

话题讨论

5岁的浩浩已经认识很多字了,他甚至能自己读他喜爱的故事书了。可是他经常念错字,如把“倩”读成“青”,把“兢兢业业”读成“克克业业”等,妈妈担心这样下去,会影响他以后汉字的学习。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答:出现这样的现象很正常,几乎所有的孩子在刚刚开始认汉字时都会有类似的情况,他们可能还会把“打”说成打针,“阳”说成太阳。对汉字有兴趣,愿意多读多看,是一个好现象。

但孩子总是容易辨认出事物的突出明显的特征,比如提到小白兔,他想到的就是长耳朵,提到大象,他立刻想到长鼻子,而不会去注意一些细节信息。他们观察事物也常常表现得有些马虎大意。因为他注意不到形近字的细微差别,才成为把倩读成青,把兢兢业业念成克克业业;同时孩子认识新事物的时候,也喜欢和自己熟悉的东西相联系,所以他会执著地把“打”说成打针,“阳”说成太阳。爸爸妈妈千万不要过多指责孩子,这样会打击孩子的学习热情,让他对学习书面语言产生反感。家长应当引导分析字有哪些不一样,告诉他正确读音,并鼓励他念正确。

第四次

话题讨论

3月份刚刚插班进入你们小(1)班的涛涛,每天还没进幼儿园就开始哭,好容易被他爸爸安抚下来,可是一进班级见到你就又开始哭,两周以后,他仍然不太适应,他不喜欢你抚摸他的头,有小朋友靠近他,他也会很警觉,不愿意参与你组织的集体活动。请用学习过的有关气质的知识,来解释这个孩子的情况。你准备用什么样的方法帮助他适应

答:(1)分析气质的定义,涛涛的气质可能是退缩的、适应慢的、反应阈限低的(敏感的);

(2)气质与教养行为的适配性原则(耐心、不催促、接受、关爱、放慢速度等)。

我准备先不要急于肢体接触涛涛,先找个和他的气质差不多的去和他接触;当看见我哭时先拿个他喜欢的东西转移注意力,暂时离开;多做有趣的实验,游戏。

第五次

话题讨论

5岁的嘟嘟是个聪明的孩子,他上课注意力集中,接受力强,还认识许多汉字,他还非常友好,喜欢帮助别的小朋友。但是他也有缺点,比如他兴奋时会大笑,上课时也如此;他还喜欢折纸飞机,在别人画画的时候,他扔他的纸飞机。请问,对这个孩子,老师会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方法?教师的教育方法会不会影响他的自我评价和同伴对他的评价?

答:教师对儿童行为的反应或评价,也会影响儿童在同伴中的声望,进而间接的影响儿童的同伴关系。幼儿园教师对幼儿在同伴中的地位有重要的影响。老师对孩子的消极评价可能导致孩子被同伴拒绝,而在幼儿园或小学入学初期被同

伴拒绝的儿童,可能会延续他们“被拒绝者”的地位,在以后的生活中也会遭遇拒绝,并由此产生各种适应问题。所以,一方面教师必须对有破坏性的行为做出必要的反应,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尝试使用行为矫正的策略而非批评、责骂儿童的方法对儿童的消极行为予以矫正,并及时称赞这些儿童合宜的行为。

《教育学》网络课答案

形考任务1

一、单选题

题目1

在中国,最早把“教”与“育”连起来使用的是_____________。

选择一项:

A.

孟子的《孟子:尽心上》

恭喜你,答对啦

题目2

提出“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教育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的教育家是____________。

选择一项:

E.

杜威

恭喜你,答对啦

题目3

教育史上第一个设想出全面完整教育学的人,教育学的真正奠基人是_______________。

选择一项:

C.

夸美纽斯

恭喜你,答对啦

题目4

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具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著作是____________。

选择一项:

B.

《普通教育学》

恭喜你,答对啦

题目5

关于教育对象,我国最早提出了有教无类主张的是______________。

选择一项:

E.

孔子

恭喜你,答对啦

题目6

在教育史上,第一个把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和哲学的基础之上进行研究,从而被誉为“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的教育家是____________。

选择一项:

C.

赫尔巴特

恭喜你,答对啦

题目7

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

)。

选择一项:

C.

教育观念的现代化

题目8

一个国家或地区教育经费投入的多少最终是由(

)。

选择一项:

D.

生产力发展水平

题目9

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

选择一项:

D.

社会生产力

题目10

从作用对象上看,教育可以分为哪两种功能(

)。

选择一项:

C.

教育的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题目11

一个地区的人们平均文化程度越高,人口出生率就越低,这体现了教育的(

)。

选择一项:

A.

人口功能

题目12

以下对于文化传统与教育关系的述说不正确的是(

)。

选择一项:

E.

文化传统直接决定着教育的性质

题目13

青少年儿童的大脑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是出生后第5个月到第11个月之间,这说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

选择一项:

C.

不均衡性

题目14

人的发展总是受到社会的制约,这意味着(

)。

选择一项:

C.

教育要充分考虑社会发展的需要

题目15

人类身心的成熟需要通过教育进行,通过教育人才能成长为人。这是因为人与其他哺乳动物不同,人在生理上有一个特性是(

)。

选择一项:

D.

有漫长的不成熟期

题目16

在皮亚杰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中,儿童主要靠感觉和动作来认识周围世界处于什么阶段

)。

选择一项:

B.

感知运动阶段

题目17

我国致力于促进普通高中发展的多样化和特色化,一方面是为了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元化的需求,另一方面是为了适应高中学生发展的(

)。

选择一项:

D.

个体差异性

题目18

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起到什么作用(

)。

选择一项:

C.

主导作用

二、多选题

题目19

从根本上说,贯穿教育活动的基本矛盾、基本规律有____________。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教育要适应并促进社会的发展

D.

教育要适应并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题目20

下列说法中属于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论点是____________

选择一项或多项:

C.

生活即教育

E.

社会即学校

题目21

在西方,认为教育是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的教育家有____________。

选择一项或多项:

B.

斯宾塞

D.

夸美纽斯

题目22

教育科学有诸多的分支学科,其中在整个教育科学体系中属于基础学科的是:____________

选择一项或多项:

B.

外国教育史

D.

中国教育史

题目23

人口制约教育的发展,主要是体现在(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人口的年龄结构

B.

人口的就业结构

C.

人口数量的多少

E.

人口质量的高低

题目24

教育的人口功能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

选择一项或多项:

B.

教育是控制人口增长的重要手段之一

C.

教育有利于人口迁移

D.

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手段

E.

教育可使人口结构趋向合理

题目25

制约教育发展的规模与速度的因素有(

)。

选择一项或多项:

B.

人口数量与增长率

E.

生产力发展水平

题目26

政治制约教育的发展,主要体现在(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管理体制

B.

政治制度制约受教育权

C.

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的社会性质

D.

政治制度制约教育领导权

E.

政治制度制约教育宗旨和目的

题目27

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理由(

)。

选择一项或多项:

B.

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

C.

学校教育具有高度的组织性、较强的计划性

D.

学校教育是特殊的实践活动

题目28

人的素质有哪些特性(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个体性

B.

内隐性

C.

基本性

D.

稳定性

题目29

皮亚杰认为认知的过程实际上是图式的变化过程,这一过程包括(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平衡

B.

同化

D.

顺应

题目30

人的素质结构可以分为哪几部分(

)。

选择一项或多项:

B.

人的个性化活动

C.

人的社会本性

D.

人的自然本性

三、判断题

题目31

《论语》的产生标志中国教育学的萌芽。

选择一项:

题目32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选择一项:

题目33

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产生的条件是印刷术。

选择一项:

题目34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动物界没有教育。

选择一项:

题目35

社会可以制约教育的发展,而教育无法制约社会的发展。

选择一项:

题目36

现代化的教育观念是指产生于现代社会时期的教育观念。

选择一项:

题目37

教育能推进一个社会的民主化进程。

选择一项:

题目38

人的素质不是先天遗传的,完全是后天影响教育的结果,人完全是教育的产物。

选择一项:

题目39

我国古代教育思想提倡“不陵节而施”、“学不躐等”,其依据是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均衡性。

选择一项:

题目40

教育不是人类社会的独有现象,动物界中也存在。

选择一项:

形考任务2

一、单选题

题目1

我国近代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二十世纪初的“壬寅学制”以及“(

)”。

选择一项:

D.

癸卯学制

题目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年),我国现行学校教育的级别体系包括(

)。

选择一项:

B.

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题目3

下列属于学校教育制度内容的是(

)。

选择一项:

A.

修业年限

题目4

教育制度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

)。

选择一项:

E.

学校教育制度

题目5

从学生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学生活动为中心,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直接经验的课程是(

)。

选择一项:

A.

活动课程

题目6

)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

选择一项:

A.

课程标准

题目7

一般在课程计划实施之后关于其效果的评价是(

)。

选择一项:

D.

总结性评价

题目8

根据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和科学发展水平,从各门科学中选择出适合一定年龄阶段学生发展水平的知识,组成各种不同的教学科目的课程是(

)。

选择一项:

C.

分科课程

题目9

为改进现行课程计划所从事的评价活动是(

)。

选择一项:

E.

形成性评价

题目10

自上而下由中央政府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是(

)。

选择一项:

C.

国家课程

题目11

一种双学科或多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强调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性和相互整合的课程是(

)。

选择一项:

A.

综合课程

题目12

以学校为课程编制主体、自主开发与实施的课程是(

)。

选择一项:

E.

校本课程

二、多选题

题目13

把满足社会需要视为教育根本价值的教育目的类型——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

)。

选择一项或多项:

B.

那托普

C.

孔德

D.

裴斯泰洛齐

E.

凯兴斯泰纳

题目14

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其层次的多样性使它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其功能包括(

)。

选择一项或多项:

B.

评价功能

C.

调控功能

D.

激励功能

E.

定向功能

题目15

把满足个人需要视为教育根本价值的教育目的类型——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卢梭

B.

福禄贝尔

C.

萨特

D.

裴斯泰洛齐

题目16

依据学校人才培养的层次划分,学校教育的形式体系可分为(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中等学校

B.

幼儿园

D.

高等学校

E.

初等学校

题目17

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系统,在类别上包括(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基础教育体系

B.

特殊教育学校系统

C.

职业技术教育体系

D.

成人继续教育体系

E.

高等教育体系

题目18

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

)的总称。

选择一项或多项:

B.

运行规则

D.

组织的体系

E.

教育机构

题目19

依据学校人才培养的类别划分,学校教育的形式体系可分为(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普通学校

B.

特殊教育学校

D.

职业技术学校

E.

成人学校

题目20

学校有目的、有计划实施的各门学科课程和课外活动课程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正式课程

B.

公开课程

C.

官方课程

题目21

下列属于隐形课程的是(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学校建筑

B.

班级布置

D.

校园规划

E.

校规

题目22

不在课程计划中反映的、不通过正式教学进行的,对学生的知识、情感、意志、行为和价值观等方面起潜移默化作用的课程是(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非正式课程

B.

潜在课程

C.

无形课程

题目23

按照评价的不同功能,可将课程评价分为(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总结性评价

B.

形成性评价

E.

诊断性评价

题目24

显性课程也被称为(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显露课程

C.

公开课程

D.

正式课程

E.

官方课程

题目25

隐性课程也被称为(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潜在课程

B.

无形课程

C.

非正式课程

D.

隐蔽课程

E.

自发课程

三、判断题

题目26

在五育中,智育对应着数学、语文课,体育对应着体育课,美育对应着美术课,它们是一一对应的。

选择一项:

题目27

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忽视了受教育者个人的发展,因此,我们应当坚持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

选择一项:

题目28

教育目的体现了人类发展的总体方向,可以超越国家、社会、历史而存在,不具有时代性。

选择一项:

题目29

个人全面发展的本质和核心就是个人的智力和体力尽可能广泛、充分、统一和自由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

选择一项:

题目30

教育目的包括教育方针,教育方针的确立必须符合教育目的。

选择一项:

题目31

马克思恩格斯多次指出,是分工造成了劳动者的片面发展,要使劳动者个人获得全面发展,就必须消灭全部分工。

选择一项:

题目32

学前教育即幼儿教育。

选择一项:

题目33

在我国,特殊教育既包括对生理和心理发展缺陷的儿童少年的教育,也包括天才教育和品德不良儿童少年的教育。

选择一项:

题目34

我国高等学校分为普通高等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两大类。

选择一项:

题目35

学科课程也称为经验课程。

选择一项:

题目36

课程是教育的核心和基础。

选择一项:

题目37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

选择一项:

题目38

课程标准即教学大纲。

选择一项:

题目39

课程计划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选择一项:

题目40

档案袋评价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重要的质性评价方法。

选择一项:

形考任务3

一、单选题

题目1

教师运用语言连贯系统地向学生传递知识的方法,属于下面哪一种教学法(

)。

选择一项:

D.

讲授法

题目2

教师和学生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基于预定的课程教学目标,通过交流与互动所达成的有效果与有效益的教学,属于我国当前推崇的教学新理念中的(

)新理念。

选择一项:

D.

有效教学

题目3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

)。

选择一项:

E.

教书育人

题目4

以文本为中介,引发学生对文本中蕴含的思想感情的体味或对自己生活经历的反思,从而获得对文本、内涵和自我人生的一种感受和领悟的教学新理念,属于(

)新理念。

选择一项:

A.

体验教学

题目5

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上课的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就是(

)。

选择一项:

D.

班级授课制

题目6

利用或创造有教育意义的环境或情境,使受教育者在环境或情境的自主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受到深刻教育的德育方法是(

)。

选择一项:

E.

陶冶教育法

题目7

在德育教育中,“抑其所短,扬其所长”是(

)德育原则的要求。

选择一项:

A.

长善救失

题目8

通过询问解答的方式,帮助学生消除影响他们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心理障碍,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方法,属于哪种德育方法(

)。

选择一项:

A.

心理咨询法

题目9

以下内容中不属于隐性德育内容的是(

)。

选择一项:

B.

德育班会

题目10

从内容的性质来看,德育内容可分为规范性的内容和(

)的内容。

选择一项:

E.

意义性

题目11

通过对学生品德给予一定的评价来培养学生品德的德育方法是(

)。

选择一项:

C.

品德评价法

题目12

“严而有格,严而有方”暗含的德育原则是(

)。

选择一项:

D.

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

题目13

在德育中坚持用正确的理论、事实和榜样等来教育学生,疏通学生思想障碍,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体验和实践等不断进步,这属于(

)的德育原则。

选择一项:

D.

疏通引导

题目14

德育的实质在于(

)。

选择一项:

E.

育德

二、多选题

题目15

对于学生的学习方式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划分,就组织形式而言,学习方式可划分为(

)。

选择一项或多项:

C.

独立学习

D.

合作学习

题目16

对于学生的学习方式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划分,根据学习进行的形式,学习的方式可以划分为(

)。

选择一项或多项:

B.

接受式学习

D.

发现式学习

题目17

学校的教学内容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

选择一项或多项:

B.

时代性

D.

科学性

E.

基础性

题目18

我国当今推崇的教学新理念,除了有效教学、反思性教学外,还包括(

)新理念。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体验教学

B.

生命化教学

C.

生成性教学

D.

实践教学

E.

对话教学

题目19

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读书指导法

B.

讨论法

C.

谈话法

E.

讲授法

题目20

德育实施过程中,常用的认知明理法包括(

)。

选择一项或多项:

B.

座谈讨论

C.

报告

D.

讲解

E.

谈心

题目21

下列哪些属于德育方法中的实际锻炼法(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交往活动

B.

文体活动

D.

各种学习活动

E.

规范训练活动

题目22

以下哪些属于品德行为类目标?(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礼仪要求

B.

生活习惯

C.

职责规范

D.

文雅健康

题目23

德育过程的操作特性是(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德性之教是促进“内生”之教

D.

德性之教是心灵交往之教

E.

德性之教是引发感悟之教

题目24

施加教育影响的德育原则包括(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续性

E.

注重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题目25

引导学生自主的德育原则包括(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长善救失

C.

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

D.

疏通引导

题目26

德育实施过程中,常用的品德评价法包括(

)。

选择一项或多项:

B.

批评处罚

C.

评比

D.

操行评定

E.

表扬和奖励

题目27

促进学生品德内化的德育原则包括(

)。

选择一项或多项:

C.

知行统一

E.

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

三、判断题

题目28

学校教学的重点应放在思维和问题解决一般方法的训练上,而不应放在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上。

选择一项:

题目29

教学模式即教学方法。

选择一项:

题目30

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就是学生自主学习。

选择一项:

题目31

教学内容就是教材展现给学生的知识、观念。

选择一项:

题目32

教学就是上课。

选择一项:

题目33

德育为首,就是无论在什么时间什么情况下,无论进行什么教育,都要首先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选择一项:

题目34

陶冶教育法是指利用或创造有意义的环境或情境,给人以积极的感化或熏陶,潜移默化地培养人品德的一种方法。(

选择一项:

题目35

德育过程就是学生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选择一项:

题目36

学校德育就是道德教育,别无他意。(

选择一项:

题目37

所谓知行统一,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既要对学生晓之以理,也要对他们导之以行,使学生形成言行一致的品格。(

选择一项:

题目38

对学生进行疏通引导要注重正面事实或道理的作用,尽量不要使用负面的事实或教训。(

选择一项:

题目39

就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来说,德育目标带有综合性。但实践中,由于总体目标比较笼统、抽象,所以各个学校往往要根据总体目标和本校的可能性对德育目标进行程度和水平上的再选择,提出本校(或本班)的具体德育目标。因此,就实际而言,德育目标是多种多样的。(

选择一项:

题目40

学校德育活动都是有目标、有计划地开展的。(

选择一项:

形考任务4

一、单选题

题目1

教师的专业素质是指(

)。

选择一项:

D.

以上三项的集合

题目2

教师的权利与义务在下面的(

)这部法律中做出了规定。

选择一项:

D.

教师法

题目3

教师的专业情意主要表现为(

)。

选择一项:

D.

教育信念

题目4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体现了教师工作的(

)。

选择一项:

C.

长期性

题目5

在认知上,已经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和对世界的基本观点,是(

)的年龄特点。

选择一项:

A.

青年期

题目6

智力平常者(大多数人)的智商IQ值是(

)之间。

选择一项:

D.

90-110

题目7

在情绪控制上,由以冲动为主向以自制为主发展,属于(

)的年龄特点。

选择一项:

D.

青年期

题目8

把学生的健康和体质增强作为主要任务,是针对(

)时期学生提出的教育重点。

选择一项:

E.

童年期

题目9

一个人接受教育的黄金期,是(

)。

选择一项:

C.

童年期

题目10

心理学家所说的“心理断乳期”指的是人的身心发展的(

)时期。

选择一项:

D.

少年期

题目11

引导学生学会与异性交往,正确处理恋爱与学习的关系,是(

)阶段要面对的教育问题。

选择一项:

A.

青年期

题目12

)也是学校的民主管理机构,但最后的决策行为,则由校长采取。

选择一项:

D.

校务委员会

题目13

学校管理以(

)为出发点和归宿。

选择一项:

A.

教育目的

题目14

学校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是(

)。

选择一项:

D.

合理编制学校预算

题目15

学校管理工作首先必须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和“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和政策。这是(

)原则。

选择一项:

C.

导向性原则

二、多选题

题目16

教师专业知识中“怎么教”的知识包括(

)。

选择一项或多项:

B.

有关教育的知识

D.

学科教学方法知识

E.

关于儿童的知识

题目17

教师职业的作用有(

)。

选择一项或多项:

C.

传播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D.

传播主流文化、意识和道德价值的作用

E.

对个体的潜能和智力培养的奠基作用

题目18

具有信息时代特征的教师职业形象有(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伴奏者

B.

协助者

C.

促进者

D.

领导者

题目19

具有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特性的教师职业形象有(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园丁

B.

临床医生

D.

工程师

题目20

下列属于非智力因素的是(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兴趣

B.

性格

C.

情感

D.

意志

E.

动机

题目21

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青少年儿童的合法权利包括(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生存和安全的权利

B.

人身自由的权利

C.

受教育的权利

D.

受尊重的权利

题目22

《儿童权利公约》提出了儿童权利保护的原则有(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尊重儿童观点和意见原则

B.

无歧视原则

C.

儿童利益最佳原则

D.

尊重儿童尊严原则

题目23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提出了保护未成年人应该遵循的原则有(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C.

教育和保护相结合

D.

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E.

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

题目24

童年期的教育重点是(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正面鼓励为主,锻炼意志品质

B.

加强对学生道德品质培养

C.

把学生的健康和体质增强作为主要任务

D.

开展丰富的集体活动

题目25

教师继续教育,是对取得教师资格的在职教师进行以提高政治思想、师德修养、教育理论、教育教学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培训,主要包括(

)等类别。

选择一项或多项:

B.

教师职务培训

C.

骨干教师培训

D.

新教师见习期培训

题目26

教学管理是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共同的职责。教学管理主要包括(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教务管理

B.

课程评价

D.

课程管理

题目27

学校教育人事管理中最重要的就是对教师所进行的管理。其内容主要包括(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教师考核管理

C.

教师资格管理

D.

教师聘任管理

题目28

目前得到共识和认可的学校管理原则主要有以下(

)原则。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整体性原则

B.

规范性原则和有效性原则

C.

导向性原则

D.

民主性原则和科学性原则

三、判断题

题目29

对于教师来说,文凭是必要的,但为了获得文凭而实学的过程中所经历的体验才是其收获的专业发展本身。

选择一项:

题目30

好老师就是能把课上好的老师。

选择一项:

题目31

班主任有义务主动与学生家长、学生所在社区联系,以期形成教育合力。

选择一项:

题目32

所有教师都有资格当班主任。

选择一项:

题目33

中学生的自制力很差,必须由教师时时看管、事事严格控制才行。

选择一项:

题目34

近代的教师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杜威。

选择一项:

题目35

非智力因素是学生发展的重要方面,但与智力发展无关。

选择一项:

题目36

对待智力超常儿童的教育,我们要早发现、早培养。

选择一项:

题目37

学校管理的内容比较单一,主要是指教学管理。(

选择一项:

题目38

校长负责制就是校长一个人说了算。(

选择一项:

题目39

办学效益主要考虑社会效益,学校应充分利用有限的教育资源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这是学校管理的基本职能。(

选择一项:

题目40

一般来说,学校的教务管理主要是包括与教师相关的教学事务管理。(

第9篇:儿童心理学人格的概念范文

1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智力障碍儿童作为社会群体中的特殊群体而广受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这样的特殊群体是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容忽视的,教育工作者只有对他们的行为特质进行细微而具体的研究,才能不断加强专业化的知识,从而有针对性地对智力障碍儿童进行训练。

智力障碍的原因十分复杂,涉及范围也很广泛。如脑损伤、感染性中毒、代谢或营养障碍、孕期感染、染色体改变、精神病等都可能形成智力障碍。综合智力障碍儿童群体的特殊性和群体产生的复杂原因,中国的教育工作者应不断总结经验,在特殊儿童的培训学校进行观察实习,也应该深入智力障碍儿童家庭探究行为训练模式,更应该借鉴西方先进国家的智力障碍人群训练系统,在社会上打破对智力障碍人群的偏见,让这一特殊群体也可以投身社会事业中。

2智力障碍儿童概念的回顾及再认识

2.1关于智力障碍儿童概念的回顾

已有研究表明:智力障碍(Mental Retardation),也称智力残疾、智力迟钝、智力薄弱、智力落后、发展障碍、智力和发展障碍等等。

智力障碍儿童是智能明显低于平均发展水平,并且伴有缺陷行为的儿童。他们的智力障碍是一种落后,其特征是在智力功能以及适应性行为两个方面有显著限制,表现在概念、社会和时间性适应技能方面的落后,障碍发生在18岁前。

2.2对于智力障碍儿童概念的再认识

并不是所有有轻微缺陷的儿童都被定义为智力障碍,对于智力障碍这个定义,使用的时候必须谨慎。使用智力障碍定义需要谨慎,必须有以下的前提。当前功能的限制必须置于个体同龄伙伴有代表性的社区环境背景以及文化中加以考虑。

2.3智力障碍儿童行为及社会性缺陷的具体表现

2.3.1认知方面

智力障碍儿童的感觉不同于正常儿童,他们往往感受性慢并伴有范围狭窄;智障儿童视觉敏锐性比正常儿童低,听觉分辨能力也不及正常儿童灵敏;其他感觉反应也较为迟钝;弱智儿童的知觉恒常性也不及正常儿童。

2.3.2情绪与人格方面

智力障碍儿童情感交流多受机体需要的支配,高层次情感的协调力差。意志力比较薄弱,容易受到别人的教唆和驱使。

2.3.3社会适应特征

大多数轻度智障儿童通过训练可以学会一般的生活自理技能;中重度智障儿童生活自理技能的发展需要较长时间的专门指导,虽难以取得理想效果,但能很大程度地改善其生活质量。

3智力障碍儿童的教育现状

根据上述定义和国际对智力障碍儿童的水平界定,我们能清晰地看到,智力障碍儿童的心理发展以迟滞特征突出而表现为显著的“低龄化”倾向。所谓“低龄化”倾向是指智力障碍儿童的心智发展明显低于其相应的生理年龄,和与正常的低龄儿童相仿。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尽管经过多年的宣传,但仍有很多人将智力障碍儿童以“傻子”、“白痴”、“孬子”等相称。即使在特殊学校,教师更多关心他们的行为改变,而很少关注其心理发展迟缓对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对智力障碍儿童的本质特点缺乏正确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