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性范文

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性精选(九篇)

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性

第1篇: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问题;策略

一、信息化教学的概述

一直以来,对信息化教学的界定都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和意见,学者们各执一端,莫衷一是。其中认可度较高的观点是张一春教授提出的,他认为,信息化教学是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支持,应用现代教学方法的教学。在信息化教学中,要求观念、组织、内容、模式、评价、环境等一系列因素信息化。可见,信息化教学是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所构建的教学平台,融入各种各样的教学媒体、信息资源展开教学的活动。信息化教学的目的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知识、态度、价值观等的自我建构和自我完善。信息化教学模式作为一种现代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扬弃,因而有着许多新的特点。首先,信息源丰富,信息量大,有利于教学情境的创设。其次,有利于彰显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再次,有利于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提升教学效果。最后,有利于培养学生互助互动的意识,帮助他们形成合作学习的习惯。

二、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对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今天,教育部门对信息化教学越来越重视,并给出了许多建设和完善信息化教学的意见。比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就有关于“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内容。文件提出要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优质教育资源开发和利用,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等意见和建议。但是部分高职院校并没有认识到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性,把国家出台的文件仅仅当成口号,而没有在教学实践中践行。即便部分高职院校认识到了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性,也只是停留于肤浅层面,认为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就是教学生上网查阅资料,或者简单地利用网络资源开展教学活动,没有建立其一整套信息化教学工作的规划,也没有建立信息化教学的领导机构,存在管理机构、人员编制等不到位的问题。

(二)学校信息资源建设滞后

作为信息化教育核心的信息化教学离不开结构合理、数量庞大的信息资源。可以说信息资源建设是信息化教学顺利开展的前提和基础。但是,我国高职院校普遍存在信息资源建设滞后的问题。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有多个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有三个方面:一是相关教育部门缺乏强有力的指导,且协调乏力,对高职院校信息资源建设的推动力度不够;二是信息资源建设标准不一,各个地方、各大高职院校各自为政,自成一统,导致了资源的重复建设,也不利于今后资源的相互兼容及共享;三是高职院校之间缺乏科学有效的协作,在信息资源建设上缺乏合作,使信息资源建设的人力物力资源没有形成合力。信息资源建设滞后对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的顺利开展形成了阻碍。

(三)信息化教学的师资队伍素质不高

信息化教学需要教师实施。与传统教学不同,信息化教学对师资队伍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国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并不能真正把握信息化教学的内涵,具备信息化教学的观念和能力,因而还不能完全适应这一要求。一方面,高职院校的教师受以往传统的教育模式的影响,对信息化教学的要求还不能完全领悟,要具备信息化教学的观念和能力还需要继续努力;另一方面,信息化教学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都有心的要求,教师要具备这些素质不是一蹴而就的。比如教师哟啊具备良好的信息意识,把教学观念、教学组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评价、教学环境等一系列要素信息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的有效实现方式

(一)提高对信息化教学的重视程度

在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的建设过程中,学校领导是主要建设的主要带头人,要充分认识到信息化教学在高职院校发展中的重要性,认识到教育信息化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也要充分认识到教育信息化对于高职院校走向现代化的重要作用。因此,高校要十分重视信息化建设,不断更新教育技术手段,更新现有的教学设备,促进教育技术的水平的不断提升。一方面,要把这一工作纳入到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当中,分阶段、有计划地实施。另一方面,要强化教师的责权利意识,把他们在信息化教学中的责任、权利和利益统一起来,促进现代信息信息化教学的顺利开展。提高高职院校对信息化教学的重视程度,是信息化教学有效实现的前提。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在信息化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讲授不再是学生获取信息的唯一来源。在信息化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为学生提供现成的信息,而是提升学生的信息敏锐性,帮助他们掌握信息获取的方法,培养他们获取信息的能力。因此,教师不再像过去一样是以知识的权威者面貌出现在学生面前的,而是以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面貌出现在学生面前的。因此,教师要在信息化教学中要创设出与课堂教学密切相关的情境,帮助学生在情境中探索知识和建构自我。为此,教师必须要掌握信息化教学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教学技能,培养自身的信息素养,提高自己在教学和生活中获取和利用信息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同时,要根据各类信息媒介的特点,选择和运用不同的媒体,建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信息资源平台。

(三)加强信息化教学的资源建设

此外,高职院校要加强教学信息资源建设,丰富信息资源的结构和内容,促进信息字眼获取的便捷化和高效化,为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打牢基础。信息化教学的资源主要是指数字化的学习资源,包括五个方面:一是模拟音响教材,即与课本相配套的音响教材,如音频教材、投影教材、视频教材等等;二是数字化的音像教材,即利用计算机技术职称的数字化音响教材,如DVD等;三是多媒体教学软件,即利用计算机技术制作的多媒体软件,如Photoshop等;四是电子出版物,即纸质出版物的数字化,如各类电子书等;五是网上课程,如MOOCs等。这些资源构成了信息化教学的主要资源,高职院校要投入经费做好此类资源建设,并把这些资源运用于信息化教学中,提高高职院校的信息化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许红叶.地方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03).

[2]王卫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策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 2012(05).

[3]张红涛,王二平.态度与行为关系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心理科学进展,2007(01).

第2篇: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性范文

O 引言 

20世纪70年代以来,伴随着全球教育改革的潮流,教育教学中注重以人为本,推行人本化教育逐渐成为教学改革关注的重点。人本化教育是以调动学习者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为宗旨,以实现学习者自我教育、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为任务,注重培养学习者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要使教育动态地适应社会的变革。就应该将自身建设成为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促进人的学习、发掘人的潜力、支持社会协商与合作、鼓励实践参与和创新、开放的、包容的、具有反思精神与自我更新能力的一个不断发展的创新系统。而这一切都要从关注人的基本点出发,所以加强对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人本化教育研究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从教育哲学的3个角度出发.着重论述了信息技术环境下人本化教育是什么、为什么以及怎样做.以此来推动对信息技术环境下人本化教育的关注和思考。 

1 信息技术环境下人本化教育的涵义 

探讨什么是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人本化教育.须对信息技术环境和人本化教育这两个关键词的内涵和特征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并对二者的动态融合作出具体分析。这样有利于把握信息技术环境下人本化教育的核心内涵。 

1.1信息技术环境 

信息技术是指能够支持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存储和呈现的一类技术.也指利用 计算 机、 网络 、广播电视等各种硬件设备及软件工具与 科学 方法,对图文声像等各种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存储、传输与使用的技术之和。所谓的信息技术环境也就是以基于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为应用主体而创设的动态发展的教育技术应用环境。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我知识建构,学生也可以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通过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以及与他人合作来完成学习任务和智能、情感等内隐心理的发展,最终实现自身的和谐、均衡和健康发展。 

1.2人本化教育 

人本化教育是一种尊重人的个性的教育,是从人的本质出发的教育。它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选择性,从根本上发掘人的创造潜能,提高人的创新素质。在整个人本化教育过程中始终以学生自身的发展为中心,即把人作为主体来培养,使其把争取自我教育、自身发展和全面进步作为更高的追求目标。具体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本化教育要确立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就是要把学生看作教学中的主体、学习的主体、实践的主体.引导学生的人格发展,使每一个学生在教学中都能感到自己的个性受到尊重,动手实践能力获得发展、思维方式有所转变。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需要,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富有吸引力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充分发挥。 

(2)人本化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不但是一个社会实体,也是一个 自然 实体,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差异。从横向来看,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社会背景、学习动机、情感态度、认知能力以及思维方式等非理性因素。从纵向来看,不同的年龄特征又存在着不同的学习方式、思维能力等差异。这些都要求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利用不同的技术实现不同的学习支持服务。实行因材施教。使学生个性得到发展、整体得到全面提升。 

(3)人本化教育要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整体发展就是不但要注重对学生知识、技能等良构知识的传授。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知识结构,也要注重对学生情感、心智以及个性等非良构知识的教育与培养,使学生身心均衡、稳定和全面地发展。总体来说.人本化教育就是要把知识、技能融入个体的整体经验之中,转化为精神的力量和生活的智慧,使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自主性得到和谐、健康、稳定的发展,以此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整体进步。 

1.3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人本化教育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人本化教育,即是要让人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挖掘自身的智慧潜能,借助信息技术所营造的学习环境来完成自我知识结构的更新和身心的全面发展。具体就是指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让学生能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呈现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能、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实现人在信息社会的整体进步和全面发展。家庭、学校、社区通过为学生提供必备的软硬条件和积极健康的信息内容,营造良好的信息技术学习环境氛围,既关注学生当前的学习,更重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学生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协助学生实现自我知识的建构和身心的全面发展。 

2 信息技术环境下人本化教育探讨的必要性 

探讨信息技术环境的下人本化教育,不但符合 历史 发展的趋势,更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人的整体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具体应从以下3个方面考虑: 

2.1历史对人本化教育的重视 

人本化教育思想千百年来一直受到重视和提倡,从孔子到苏格拉底,从夸美纽斯、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杜威、蒙台梭利,到布什总统的教育计划“不让一个孩子落伍”(NoChildLeftBe.hiird),人们一直追求着尊重学生、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完美教育。当代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潮也强调“以人为本”,突出“人性关怀”,力求在教育活动中做到“科学”、“人文”与个性化“创造”的和谐统一,强调教育要回归生命的整体性。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在教育中发挥人的主体作用,遵循人的发展 规律 ,促进人的和谐发展,是教育的最终归宿,因此要在时代的不断进步中,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优势来实现新时期的人本化教育。 

2.2信息时代对人本化教育的呼唤 

当前信息化的发展呼唤对人本化教育的关注。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介入现实教学步伐的加快,它所带来的不仅是教学环境、教学手段的变化,而且也意味着包括教育价值取向、教学过程理念以及教学结果评价在内的整体转型。在这一新的教育转型时期,社会和教育的发展会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比如教学绩效较差、学生情感缺失等,所以教育更应该确立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 

以信息技术作为教育的技术支撑,克服学生心理障碍、情感僵化、成就感缺失等方面的教育失衡问题,积极创造健康、和谐的学习环境,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主动交流协作、独立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最终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整体提升。 

2.3教学过程的复杂性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过程的复杂性呼唤人本化教育。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过程涉及到教师的知识素养,教学媒体的多维表征.学生不同学习的背景、动机、能力、学习方式以及整个教学系统的不可预测性。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教学的效果和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因此人本化教育思想在这种混沌的教学环境中的重要性就显得尤为突出。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过程要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创设充满人性、合理有效的学习环境来弘扬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利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不同教学方式满足不同学生各发面发展的需求。这样才能在复杂的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学习,真正实现学生的整体发展。  

3  发展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人本化 教育 

3.1注重信息技术环境下 科学 知识与人性关怀的动态融合 

传统的教学观只重视认知的、理性的、逻辑的教学活动,以学生获得良构的科学知识和技能等作为主要教学目的,却忽视了学生的心智发展、情感陶冶、创造思维形成、个性发展等有重要影响的其它课程资源。最终导致学生在非良构的真实环境下不会应用或想不起来利用以前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要结合信息技术来营造动态的适应性学习环境,积极引导学习者进行有效的学习,比如情感探究、小组协作等。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中要重视人性关怀、个体交流、情感交流、 艺术 创造,以人的价值实现、情感体验的满足、创造力的激发为宗旨,重视人文知识、审美价值和道德价值的培养。同时不能仅停留在利用先进的技术来促进学习上,应该不断朝着重视学科知识与个人知识内在整合的方向努力,将信息时代富有生命力的知识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反映在校本课程体系之中。最终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思维以及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3.2重视信息技术环境下回归生活的教育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人总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建构事物的意义,而事物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和时空运动性,学习者对事物的感知方式、个人情感和认知结构都具有特殊性。因此,即使对同一事物,每个学习者对其意义的建构都可能是不同的。所以课程教学应该在学生的生活世界中关注教育意义的建构。在现实生活中关注师生之间的对话与理解,迫寻富有意义、充满人性的教育。通过创设信息技术环境下富有生活意义的真实情境,比如虚拟现实、 网络 通讯等,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实现自我知识意义的内在建构,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从而培养学生不断学习的能力,适应社会的发展,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回归生活的教育中,发挥信息技术创设真实问题情境的优势,在先进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注重学科知识体系的重建,凸显课程综合化的趋势,努力软化学科界限,展开跨学科的对话.强调综合性,加强选择性并确保均衡性。因此回归生活世界的教育.所体现的不是分科的学科知识.而是综合的跨学科的知识和学问,注重社会生活,关照学生的经验和个性差异,保证每位学生全面、均衡、和谐发展,实现寓教于科技、寓教于文娱、寓教于实践。 

3.3加强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习实践支持服务系统资源的开发 

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不断应用.使当前的教育形式发生了多元变化,学生不但可以在学校中习得知识,还可以通过其它途径来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实现自我教育。比如当前面对学生开展的远程教育、网络学习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向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学统一的方向发展。而在多种学习的环境中如果不能满足师生或学生之间的人际交流活动.以及通过各种媒体和技术手段进行双向交流,都会制约学生学习的绩效和身心的全面发展一个好的学习实践支持服务系统应能支撑学习者有意义的建构学习,能促进学习者的知识向真实生活情境转化,因此应加强对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习实践支持服务系统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使学习支持服务手段多样,更加灵活、开放、人性化以及交互性强.满足学生各方面的学习以及情感需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此提高信息技术环境的教学绩效 

3.4丰富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的课外、校外活动 

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教学实践,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使学生拥有了更多的非课堂教学的课外活动时间。学生对课外、校外活动的参与。不但可以综合运用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还可以弥补教学实践性不强的缺陷.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与人际交往能力。信息技术在课外、校外活动中的应用,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展示自我,实现自我的乎台比如支持协商学习和交流讨论、提供实践的操作平台,使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主动参与,满足个体发展的需要。还可以通过网络通讯广泛地利用家长和社会一切可以动用的力量来协助学校对学生进行科学知识和情感教育.把封闭式的学校变为开放式的学校,发挥学校在人本化教育中的社会化作用。 

创建信息技术环境,调动学生进行课外、校外多元学习创造的兴趣,可以占领学生的课外阵地,使学生把旺盛的精力应用于有益的各项学习中去,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让学校教育真正回归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情感生成,开发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3.5重视信息环境下对学习者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人本化教育.要求在教与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营造一个健康、和谐、温馨的学习环境,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学生在情境性的学习任务中运用创造性的问题解决策略,发展创造性思维。同时还通过信息技术创建的学习环境,支持学生自主发现探究,关心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度、效度以及学习氛围的形成,最终诱导学生、激活学生的内隐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体来说,就是要让学生在信息环境下,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主体性作用,利用信息技术解决传统教学中无力或不能解决的实际问题。比如借助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来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并在具体实践中积极发现新问题,借助信息技术环境下优越的技术支撑,来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从而实现对自身实践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3.6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评价的包容性和发展性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人本化教育中,可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的学习结果给予及时反馈与过程评价,比如学生档案袋、视频记录等,让学生能时刻感觉到自己的进步,并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或态度等,进行有效的学习。因此开发信息技术环境下针对教学评价以及自我评价的有效学习支持体系.引导一种用动态发展的眼光,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为师生发展服务的精神.重在激励,重在引导,重在督促,重在鼓励他们自我评价、自我发展的教与学的包容性和发展性评价方式,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创造性思维生成以及终身学习能力塑造的需求。 

第3篇: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选择性注意策略 渗透 学习过程 施教过程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2.194

1 化学信息选择注意策略的内涵

化学信息选择性注意策略是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根据选择性注意策略,对化学信息进行高度注意、有效选择,并在已有认知结构基础上对重要的概念进行区分和处理的学习策略[2]。当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化学学习材料时,他们的信息接受是有限的,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所有材料给予注意。所以学生要对新近刺激的短暂性记忆信息进行选择性注意,过滤、提取出重要信息,然后进一步进行编码、加工、处理。由此可见,化学信息选择性注意策略是极其重要的,它可以保证大脑能有效地对化学信息进行编码、贮存及有效加工;可以保证学生将注意指向重要的学习材料,对学习的内容给予高度警觉和关注,强化知识。

2 在教学组织程序中渗透化学信息选择性注意策略

化学信息选择性注意策略是学习策略的一个方面,它不是知识点,所以不能将策略当成知识点来讲授,只能依附于知识点在教学中进行渗透。同时策略是内隐的,要靠教师将其具体化和外显化,才能在教学组织程序中逐步渗透,学生才能逐步体会和运用。

笔者认为学生的化学信息选择性注意策略是在学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教师在教之前要运用化学信息选择性注意策略,在教的组织过程中不仅运用选择性注意策略,还要引导学生对化学信息的选择性注意。所以教师对化学信息选择性注意策略的体会,对选择性注意策略的运用,直接关系到教学中对学生选择性注意策略的渗透,关系到学生选择性注意策略的习得及运用。那么,在具体教学组织程序中,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渗透。

2.1 进行学情研究

教师教学前要对学生进行调查,进行学情研究,全面搜集信息,了解学生的化学知识储备情况,对学生进行观察、交谈、测试和交流来搜集信息。教师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选择过滤,分析学生具备的化学背景知识,然后结合实际情况对即将进行的教学内容运用化学信息选择性注意策略。因此,进行学情分析研究,预估学生的化学信息选择性注意策略的运用情况,有利于教师设计教学策略。

2.2 预设学习目标

认知学习是由信息选择性注意与预期开始的,这是学习的动力阶段。这一阶段就是要对学生制定合适的学习目标来唤起和维持学生的选择注意,对学习者的学习起着定向和标准作用。不同的目标,选择的信息内容方法就会不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自己的已有的化学经验及对新获信息进行选择性注意和加工整理,帮助学生明确目标层次,发挥良好的目标导向作用。例如:在讲授《有机化学基础》模块的醇羟基、酚羟基、羧羟基的活泼性时,教师根据自己的经验预设两套学习目标,一是初级目标,就是认识醇羟基、酚羟基、羧羟基的组成和结构特点,通过实验了解对应典型物质的化学性质的差异。如果学生基础较好,可能接受更高层次的知识,教师就应该马上调整实行第二套目标,即高层目标,就是从成键方式,吸电子、斥电子角度来认识醇羟基、酚羟基、羧羟基的结构特点,从结构角度分析它们酸活性的机理。

可见,教师在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目标体系时,要分层设置,有梯度,这样更有利于激励学生对化学信息的选择注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认识学习目标,构建目标体系,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后继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与教师一起相互反馈信息,及时修正与更新学习目标,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对化学信息进行选择性注意,适时地调整学习目标,掌握自己的学习进程。

2.3 旧知同化激活

新的信息要获得意义,学生的认知结构中不仅要具备适当的原有知识及经验,而且还要将这些原有知识激活,原有经验唤起。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根据已定的学习目标,预期学习结果,对化学信息选择性注意的同时,学生已有的储备的化学知识被调用,但不一定能够同化新知识,这时,教师要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来温故知新,使得知识的激活速度加快。例如:在学习《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的水解平衡时,教师可以先演示Na2CO3溶液中滴加1-2滴酚酞试液后的颜色变化,然后再拿一个试管,把溶液分成两份,把其中一个试管在酒精灯上加热,比较两个试管里溶液的颜色。以此来引起学生的注意,激活学生的旧有知识,然后选择性注意相关知识。再通过对“化学平衡”的一般特征的复习,渗透选择性注意策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化新知。

课堂教学上的化学信息是非常多的,学生会关注重要信息,也会关注非重要信息,所以教师必须教会学生对重要信息的存贮、改组及重建。运用多种感官协同参与信息的存贮、改组及重建是非常有效的办法。例如:在学习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时,可以让学生先观察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根据实验现象对反应的产物做出猜测,提出假说;然后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设计实验方案,收集证据,验证假说,从而获得正确的实验结论。最后,教师会对本节课进行小结,这一部分其实就是对化学信息选择性注意的精致化,最后达到真正的持久存贮。

综上所述,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的施教过程及师生双边互动共同认知的过程是一个三维过程。教师在施教过程中会将自己的已有丰富经验内化为学习策略及教学策略,通过结合化学教材,确定教学目标使得施教系统得以发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对自我进行剖析,会在教师指导下运用学习策略激活原有知识,学习新知识使得学习系统得到发展。教师在教中继续学习,学生也在被动和主动中继续学习,教学相长,共同认知,使得师生客体系统得以发展。教师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渗透化学信息选择性注意策略,培养学生运用化学信息选择性注意策略的能力,使学生能自主运用化学信息选择性注意策略对化学信息保持长时注意,适时掌握自己的学习进程,及时巩固、反思及发展自己的化学知识,达到真正获得有效化学信息,提高学习成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肖谷清,肖小明,谢祥林.选择性注意策略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J].化学教育,2005,(11):25-26.

[2]化学课程标准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第4篇: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投入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06-0019-04

自从2012年3月,教育部颁布《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以来,我国相继启动“三通两平台”等一系列教育信息化建设项目。在基础教育信息化领域,农村教育信息化是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和难点。那么,在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推进进程中,应该注意哪些关键因素,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推进策略,这是农村教育信息化深入推进的核心问题。本研究通过对甘肃省两个农村学区长达半年多的实地研究发现,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关键影响因素包括微观层面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教师可利用时间和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中观层面的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和学校的信息化硬件条件,宏观层面的政府教育信息化投入和教育部门的教育信息化推动作用等,此外,影响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影响因素还包括教师教学观念、学校信息化人才、教育政策等等。上述影响因素综合作用形成复杂的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影响因素模型。 [1]本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提出了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系统性推进策略。

一、保障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可持续投入

目前而言,我国还没有建立可持续的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投入机制,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投入呈现脉冲式投入的特点,制约着农村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汪基德等的研究也证实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在可持续投入方面存在很多问题。[2]

(一)建立生均信息化专项经费投入机制

1.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投入途径的现状分析

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投入主要指信息化基础设施和硬件设备、信息化教学资源和信息化队伍建设三个方面的投入。其中,信息化基础设施和硬件方面,经过多年的应用,硬件设备已经严重老化,急需更新。信息化教学资源在各地教育部门、教师等组织和个人的共建共享下得到极大丰富。信息化队伍建设方面,经过十多年的信息技术教育应用实践,农村中小学教师积累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因此,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投入的重点是信息化基础设施和硬件设备投入。目前而言,政府实施的教育信息化项目不具有持续性,以“农远工程”为例,2003年到2007年“农远工程”完成信息化设备投入后,一直到2012年“三通两平台”项目启动,“农远工程”没有后续投入。另外,统一的教育信息化项目投入灵活性不足,投入的信息化设备不一定是农村学校成本效益最佳的选择。

2.以生均专项经费方式保障信息化可持续投入

(1)经费拨付方式

为了保障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投入可持续性,研究者建议建立农村学校专项信息化经费投入模式。每位学生每年拨付一定数额的信息化经费,然后按照学生总人数拨付专项信息化经费,对于规模较小的农村教学点则拨付固定数额的教育信息化经费。对于西部省份等贫困地区,中央财政保障贫困地区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投入,或者中央、省、市、县分担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

(2)经费使用方式

对于拨付的专项教育信息化经费,可以将学校自主使用和教育部门统筹使用相结合。学校领导和教师更了解学校信息化需求,也能选择成本效益最优化的信息化投入方式。专项教育信息化经费使用主体应该以学校为主,让学校自行选择适合本校的信息化投入模式,同时教育管理部门制定信息化发展规范并给予指导。对于教育信息化光纤网络等农村学校不能自行解决的信息化建设项目,教育部门可以统筹一部分专项信息化经费解决此类问题。

(3)经费拨付标准:满足信息化发展基本需求

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投入在基础设施和硬件方面要满足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基本需求,包括信息化办公、“班班通”信息化教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学生信息化学习、教师备课和教育管理等需求。另外,需要特别注意学校网络环境建设,满足上述信息化活动的网络带宽需求。

(二)农村教育信息化投入的指导原则

1.坚持低成本和高效益原则

教育信息化设备相对黑板粉笔而言成本较高,考虑到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因此教育信息化设备配备应该选择成本较低的设备,高效益原则是指配备的信息化设备要发挥最大应用效益。

2.尽早配备信息化设备

相对而言,年轻教师掌握信息技术操作相对容易,建议尽早配备信息化设备。这样,教师可以在年轻时尽早掌握信息化教学能力,教师和学生也能尽早使用信息化设备。

3.配备灵活的信息化设备

教师每天的信息化教学次数并不多,主要集中在新授课上,平均每个班级每天信息化教学课时数大约为2节课,一般不超过4节课。这里建议“班班通”配备的计算机可以配备成笔记本电脑,笔记本电脑不仅可以用于教学,也方便教师在其他场所使用。

二、教育部门积极发挥信息化推动作用

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主要是教育行政部门自上而下的推动过程。教育部门在推动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通过制度设计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

教育部门可以通过教育信息化制度设计推动信息化发展,比如学校的信息化人事制度中规定校长对学校信息化发展负责,比如骨干教师评选活动中要求参加评选的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比如把信息化相关内容纳入学校年度考核,比如要求教育领域新进教师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比如将教师信息化竞赛活动获奖作为教师职称评定的加分项之一,等等。

(二)发挥信息化监督、管理和指导作用

我国有着完备的教育信息化推动系统――各级教育部门电教馆系统,各级教育部门都设有电教馆,地方电教馆工作人员就是当地的教育信息化专家。地方教育部门可以充分发挥电教馆对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监督、管理和指导作用。比如指导农村学校信息化建设、监督农村学校信息化设备运转、检查学校信息技术课教学情况、指导教师信息化教学等。教育部门可以支持一批农村学校成为教育信息化示范校,带动周边学校信息化发展。教育部门也可以定期组织信息化教学交流活动进而促进当地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

(三)组织校长和教师的信息技术相关培训

教育部门可以通过组织校长和教师的信息技术相关培训,让校长和教师在思想上认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性,在行动上具备基础的信息化相关能力。在新的信息化硬件设备和教育软件投入初期,教育部门提供的培训更加重要,教师只有掌握新型硬件设备和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才能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如果得不到及时培训,新投入的信息化设备和教学资源很可能处于闲置状态。

(四)争取政府和社会各界支持教育信息化

教育部门应该积极推动政府加强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投入。教育部门也可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社会各界支持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比如组织城乡学校之间的教育信息化结对帮扶活动。

三、加强校长信息化领导作用

校长是学校信息化发展的“领头羊”,对学校信息化发展起着全局性、引领性的作用。

(一)积极提升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

通过组织培训、外出参访等活动强化校长信息化认识,提高校长个人信息技术能力以及学校信息化规划和管理能力。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提升中首先要转变校长信息化认识,只有认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性,校长才会积极提升自身的信息化能力、积极推动学校信息化发展。农村学校校长只有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信息化规划能力、信息化管理能力之后,才能更好地推动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

(二)为校长信息化领导行为创造条件

这里建议从政策上为农村学校创造有利的信息化发展环境,国家应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帮扶贫困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教育部门应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校长筹措信息化建设经费。教育部门应该尽量为农村学校选配信息化专业人才,让校长的信息化规划通过信息化人才的具体工作去实现。

(三)通过考核强化校长信息化领导行为

教育部门应该加强学校信息化相关内容考核,比如加强信息技术课教学、信息化教学、信息化硬件建设、信息化管理制度等方面的考核。通过考核引导校长的信息化行动,给校长造成信息化不得不推动的压力,营造校长必须重视学校信息化发展的浓厚氛围。

四、持续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教师是课堂信息化的核心,只有教师具备信息化教学能力,信息技术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一)定期组织信息技术能力校本培训

教师在课堂中不使用信息技术,或者说使用信息技术效果差,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师不会使用信息化设备和教学软件,或者说操作不熟练。这里建议以学校为单位组织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构建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校本支持网络。校本培训中负责培训的教师和接受培训的教师同属一个学校,培训活动结束之后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遇到困难,仍然可以向培训教师寻求帮助,有利于巩固培训效果。这种培训方式也利于形成“及时学习”氛围。Granger等的研究就强调“及时学习”对教师信息化专业发展的重要性。[3]

(二)积极组织信息化校本教研活动

即使教师掌握了信息化设备和教学软件使用技能,掌握具体教学内容中使用信息技术的方法仍然需要教师长期的实践探索。如果教师不能完全掌握课堂中使用信息技术的方法,必然会出现多媒体教学效果差,给教师造成多媒体教学反不如传统教学效果好的错觉,进而影响教师信息化教学积极性。这里建议积极组织信息化教研活动帮助教师掌握信息化教学策略。一般而言,一所学校内总有一部分教师通过个人摸索,率先掌握了一些行之有效的信息化教学策略,组织信息化教研活动就是让这部分教师分享他们的信息化教学经验,以及为其他教师提供示范和指导。Haydn的研究也证实了教师之间的交流对教师信息化专业发展的重要性。[4] Zhao和Frank认为教师间的互助和交流会提升学校整体的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水平。[5]

(三)教师主动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

信息技术培训和教研活动只是为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给予了外部支持,但是取代不了教师个人的积极探索。只有教师自身积极探索和积累信息化教学经验才是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关键,这就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主动克服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信息技术发展也为教师的学习提供了强大的工具支持,教师通过互联网就可以学习、交流、了解和掌握最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理念。

五、培养农村学生的信息化学习能力

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是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重要支撑,同时也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落脚点。

(一)重视农村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

信息化学习首先要求学生会使用常用的信息化硬件设备和教育软件,因此,培养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首先要重视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培养。由于农村学生家庭信息化条件落后,以及学生家长信息素养较差,农村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培养只能通过学校信息技术课教学完成。

1.加强信息技术课程教师队伍建设

这里建议通过培训等方式加强农村学校信息技术科目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在安排兼职教师时尽量安排信息技术能力强的教师承担信息技术课教学工作。教育部门应该尽量为农村学校分配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师。

2.重视信息技术课教学

对于农村学生而言,信息技术实践机会少,我们建议农村学校从小学三年级开始,一周至少安排两节信息技术课,尽量为农村学生多安排一些信息技术实践机会。

(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

除了重视学校的信息技术课教学之外,教师还应该在日常教育中有意识地培养农村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比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查阅资料的课外作业,允许学生使用教室的计算机,尽量组织一些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传统科目教学,日常教学中有意识地为学生教授一些信息技术知识。

六、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推进策略的系统结构

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推进策略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其中保障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可持续投入主要是保障信息化基础设施和硬件设备建设。信息化基础设施和硬件设备也是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推进的关键因素,在论述过程中该因素嵌入“保障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可持续投入”策略中,所以不做单独论述。这样,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推进的关键要素就包括图1所示的6个要素。从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角度讲,教育信息化核心要素除了信息化硬件设备、信息化人才,还应该包括信息化教育资源,但是,考虑到目前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农村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自己制作等途径获得丰富的信息化教学资源,所以信息化教学资源基本能够满足教育信息化需求。所以,图1所示的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推进策略逻辑关系图中没有出现信息化教学资源。

如图1所示,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推进策略有着先后顺序,图1中左边或上边的推进策略影响着右边或下边的推进策略。“保障农村教育信息化可持续投入”是“发挥教育部门信息化推动作用”和“加强校长信息化领导作用”的基础。没有教育信息化可持续投入,谈不上教育部门和校长推动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教育部门可以推动校长信息化领导行为,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和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保障农村学校信息化环境。校长可以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和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保障学校信息化环境。农村教师具备信息化教学能力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综合而言,通过实施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推进策略,最终实现农村学校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七、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推进策略的实施原则

在具体推进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应该坚持以下几条指导原则。

(一)教育信息化推进要保持系统性

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推进策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该是系统的,也就是说上述推进策略在具体实施中是一个整体,缺一不可,缺失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导致教育信息化推进的失败。比如,如果不重视校长信息化领导行为,单纯地推动其他因素的发展很难起到积极的教育信息化推进效果。

(二)教育信息化推进注重前导策略

在推动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应该注重基础性、前导性策略。在前导性策略没有有效实施的情况下,单纯地推动后导性策略对推动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作用不大。比如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和硬件设备是前导性因素,在缺乏信息化硬件设备支持的情况下,单纯地组织教师培训价值不大。

(三)教育信息化推进保持基层灵活性

目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主要是自上而下的推动行为,教育信息化建设历来重视顶层设计。研究者认为教育信息化还应该重视来自基层的教育信息化创新,保持农村学校在教育信息化发展中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实际上,农村校长和教师在信息化实践中有很多因地制宜的创新做法,相关文献也证实自下而上的教育信息化推广更容易成功。[6]在推动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应该更多地把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权力和责任交给农村学校,激发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在教育信息化发展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教育信息化推进采用渐进式变革

研究者认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应该采取渐进式变革过程,允许教师从自己最熟悉的教学法中应用信息技术,然后逐步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赵勇也认为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中应该采取渐进式变革,而非革命式变革。[7]教育技术工作者应该优先推荐将信息技术用于教师熟知的教学法中,当教师逐步掌握信息技术手段后,教育信息化推进的重点逐步转向创新的信息技术教学应用。[8]

八、结语

目前而言,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新形势下,我们需要对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深入推进展开研究。本研究依据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关键因素构建了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推进系统化策略。该策略对于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深入推进有着积极的指导价值,对于农村学校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也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永军.农村教师信息技术教育应用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甘肃省两个农村学区的实地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4.

[2]汪基德,冯永华.“农远工程”的发展对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启示[J].教育研究,2012,(2):65-73.

[3]Granger,C.A.,&Morbey M.L.Factors contributing to teachers’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IT[J].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2002,(4):480-488.

[4]Haydn T,Barton R.‘First do no harm’:Factors influencing teachers’ability and willingness to use ICT in their subject teaching[J].Computes&Education,2008,(1):439-447.

[5]Zhao Y, Frank K A. Factors affecting technology uses in schools: An ecological perspective[J].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2003,(4): 807-840.

[6]Hew K F,Brush T.Integrating technology into K-12 teaching and learning:Current knowledge gap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J].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2007,(3):223-252.

第5篇: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成人教育;信息化;策略

1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随着教育信息化推进力度不断加大,全国各高校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人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信息化建设却一直未能得到重视,关于成人教育的信息化方式和途径一直存在较为模糊的认知,在制定成人教育信息化的相关方案时,也未能与国家的整体规划或地方的统筹规划相调配,在政策层面上没有凸显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不同,在服务和政策支持上缺乏一定的力度。

各级地方高校在响应信息化的同时积极成立了教育信息化指导机构,职业院校也将信息化进程搬上日程,然而很大一部分高校却缺失成人教育的信息化建设。成人教育的信息化建设异常不顺,相对于其他同类高校的信息化建设,成人教育信息化存在师资力量缺乏、教育经费不足、中高端人才短缺和规划方案缺失等问题。一方面,是由于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够;另一方面,也与当前的软硬件环境相关,在注重网络资源、计算机设备等硬件设备的前提下,又会忽视信息化教程、多媒体信息化软资源的配套跟进,未能形成有效的保障体制和机制,难以满足大力发展成人教育的要求。由于政府经费投入不足、各级教育部门对成人教育重视不够等原因,成人教育的信息建设还不能很好地满足信息社会和网络环境下成人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成人高校信息化设施建设不平衡,信息资源匮乏,使用率低下,导致成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效能不高,工作进度相对缓慢。

1.2教师队伍信息化水平有限

教师队伍是推动成人教育教学信息化的原动力,教师队伍信息化水平不高,严重制约成人课程教学信息化的发展。首先是教师对于教育信息化的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和协调性等方面认识还不够。很多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依赖传统的教育教学手段,对先进的教学理论认识不足,不敢大胆尝试。这种缺乏全面科学的认识导致了思想和行动上的偏差。认识的不足、信息化概念的不清晰造成了成人教育信息化资源的利用仍然处于初级层次,有些信息化设施设备成为摆设,给信息技术的推动带来了一定的阻力。其次是教师整体的信息化技术水平和应用能力偏低。多数教师应用的主要软件是Word,Excel和IE的操作,像数据库、网页制作、图象处理、课件制作等更深层次的软件使用能力更欠一筹。这就直接导致多媒体课件制作、教学平台的操作等方面的欠缺。造成成人教育教学教师队伍信息化水平不高的原因一个是大多数教师均来自非计算机专业而对信息化设备驾驭不够好。另一个就是成人高校对教师在信息化培训方面不系统。只有解决教师自身驾驭信息化设备的能力,才能推动成人教育课程教学的信息化,从而推动整个成人教育信息化建设。

1.3成人院校信息化应用水平不高

教学、科研和实验等多个环境的契合度不高,整体而言,当前很多院校的教育信息化仍然停留在将课本中内容照搬到多媒体平台上,传统的课本宣读方式仍是成人教育信息化的主流方式,将大量的优质资源排斥在外,优质的信息化课程资源未能与学生的实际操作平台和实验平台相结合。

2研究策略

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进程,将信息化技术与当前实际的成人教育课程相结合,以课程教育来驱动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将信息化的建设落实到具体的教学中,在教学中使成人学生的学习方式从传统的教材学习方式转换为信息化的学习方式,提升成人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热情,全面提升成人教育的学生质量和教学质量。为此,应着重以下几点信息化建设的策略研究。

2.1加大力度建设成人教育教学资源库及其平台,实现成人教育教学平台信息资源共享

成人院校的教育教学网站建设是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构建教育资源教学库时,要时刻保持以《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为蓝本,以实际教学、媒体化方法、实验仿真教学和在线学习为重心,推进课程资源的优质优化,在优化教育资源库统筹建设的同时,推动信息资源的平滑转化,从当前结构化的离散型数据资源向结构化的主题丰富性资源进行平滑过渡,在知识形态上从单一不变的技术性资源向动态智慧型资源迁移,整体的管理方式由集中性资源收缩方式转而向开发性资源共享方式进行平稳过渡,力求课程资源的多样性、丰富性、生动性、灵活性和共享性。构建多门类多元素的课程学习资源,保证成人学生能够获得丰富、有效的学习资源,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

2.2努力建设一支具备信息化应用能力的成人教育师资队伍,提升成人教育教师的信息化素养

教育信息化首先是人的信息化,因此,当务之急是做好师资的信息化培养和培训。从根本上讲,教师队伍的素质深刻影响成人教育质量的高低乃至整个成人教育事业的成败。无论教学方法如何改革,无论教育政策如何要求加快成人教育信息化的步伐,成人教育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服务于课程教学的能力都是成人教育信息化的最直接、最原始的动力。

拥有丰富教学经验和教学水平的师资力量是一所成人院校成功和进步的标志,在保障当前教学正常进行的前提下,努力培养和发展一支具备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的师资力量,加快推动成人教学信息化的进程是当前成人院校建设和发展的重点。成人教育应当更加贴近实际,深入调查和分析,在教学中探索更为有效的教学方式,按照专业教师的学科不同、年龄不同,分层次、有步骤地开展信息化技术培训工作。培训的要义首先要对教师的认知理念进行培训,使得教师认可当前的成人教育信息化方式是一种更加合理和有效的方式,是更加适合成人学生的方式,能够推动成人教育的整体事业全新的发展,打消他们对计算机的偏见。成人教育师资队伍的信息化教育理念、认知、能力能否跟上设施设备更新的步伐,适应操作软件升级的节奏,是开展成人教育信息化的第一步。在成人教育教师有了信息化服务教学的意识以后,逐步进行专职教师信息化能力的培训,这时就要以计算机的普及教育和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重点,着力于培养成人教育教师应用计算机等信息化设备的能力,并逐步更新培训内容,组织部分基础好、专业对口的教师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培训与学习,强调学以致用,加强学习过程的监督和学习成果的展现,加强技术交流与研讨。最后,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要面向全体教师开展信息安全意识和信息道德行为规范、网络安全和病毒防护、学校管理系统应用等培训,不断提高成人教育教师的信息化素养,提高成人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2.3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成人教育信息化办公平台

信息化建设最依赖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的支持。硬件资源是指信息化中需要的一些必须的硬件设备,软件资源是指信息化建设需要的师资力量。因此,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必须兼顾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以可靠的硬件资源作为支持,同时吸纳更新鲜的互联网资源和信息化资源作为成人学生的实践资源,构建以多媒体设备、教学实践设备和互联网在线学习为主流的信息化硬件平台。在推动信息化软实力的同时,一方面要加强原有师资力量的稳定提升,一方面要吸收外来新鲜的资源作为提升,为当前的环境带来一些不一样的血液,在进步中前进,在前进中进步。

成人教育的信息化不仅包括硬件设施的信息化,还包括所有的用户界面。在加强硬件管理和资源库建设的同时应着力建设用户平台。最终应以成人院校的网络平台主页为轴心逐步建成对外宣传界面、对内教学资源库、在线教学系统、在线测试系统、行政办公系统等子系统群。逐步开展各教研组、各学科的课程教学网站建设,大力提倡成人教育教师建设个人课程教学网站,链接到网络学习平台,随时可以浏览课程相关学习内容和信息。

部分成人院校已经在使用教务管理系统对学生成绩等信息进行科学管理,而学生学籍管理几乎是各个学校的缺口,成人学生都要登录到学信网查询学籍、学历,而成人院校也没有对学信网的使用规则和流程给出相应的指导性和说明性文件,校园网和学信网没有达到有效链接,严重阻碍了学生对学籍、学历查询的需求。因此,成人院校还要逐步实现和完善成人院校的教务教学管理、学生成绩管理、招生信息管理、学籍学历管理、政教管理、教研管理、后勤总务管理等综合性信息化应用,达到成人教育工作业务的综合性、共享性信息化管理,各部门实时共享信息数据,消除“信息孤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纸化办公,极大地提高成人院校日常管理与教学工作的效率。

3问题与展望

3.1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成人院校往往独立于总校的自动化办公系统而自成体系地单独管理。具体体现在,大多数高等院校已经投入使用办公自动化系统,但总校下属的成人教育部门往往没有参与其中,而是有自己的管理方法,这可能是成人教育的教学模式与其他教育形式不同导致的。其次是在教学平台上,师生互动模块使用率较低,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更喜欢使用微信、QQ等即时通讯工具进行交流,分析其原因应该是平台上的互动模块不具备即时性,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不能及时看到并回复,不如微信等通讯工具直接、便捷。第三是成人教育专业教师的信息化应用能力有差距。这个问题是无法避免的,总体情况是青年教师比中老年教师有优势,接受新事物快,信息化掌控能力强。计算机专业教师比其他专业教师更容易掌握专业的应用软件和工具,对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和设计更得心应手。虽然在成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但这些问题可以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发展,把影响减到最小,不仅不会影响成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大局,更有利于激发新课题的研究和探索,使成人教育的信息化建设向更高要求迈进。

第6篇: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性范文

    论文摘要:在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随着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新课程理念要求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设计遵循新的设计理念,改变传统的资源设计思想。因此,扩大资源开发主体,选择恰当的设计原则与方法、以先进的教学理论为指导,设计面向学习者的“学教并重”的信息化教学资源等新型资源设计理念的贯彻,保障了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质量,能够为新课程的顺利实施和信息化教育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近年来,信息化浪潮在教育领域的涌动,使信息化教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教育超越了时空开始向所有人开放,实现了学习的开放化和个性化。教育信息化改变了教学设施和教学手段,传统的印刷资料等教学资源已经不能满足信息时代的教学需要,以信息时代的技术发展为基础设计、开发、存储和处理支持教与学活动的新型教学资源—信息化教学资源,由于其处理数字化、存储海量化、管理智能化、显示多媒体化、传输网络化、交互性强等特点,有效地满足了信息化教育的需要,是支持信息化教育活动的重要保障。另一方面,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和激烈的国际竞争,各国政府都在探索课程改革,我国政府为了应对未来社会的挑战,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和全面提高国民素质,首先在基础教育领域实施了新课程改革,以实现培养目标的调整和人才培养方式的转变,培养大量符合信息时代要求、具备良好的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一、新课程改革对信息化教学资源提出的新要求

    新课程改革提出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全体发展,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针对传统教学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要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引导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关注个体差异,选择适合学生学习需求的信息化教学资源,精心进行教学设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态度和能力,促进所有学生的发展。新课程的改革和全面实施,都对信息化教学资源提出了新要求,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新课程要求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内容是面向学生的“以学为主”的“学习型”资源。要求改变过去资源建设主要为教师教学服务的“以教为主”的“助教型”资源建设思想。新课程要求信息化教学资源不但要便于学生掌握系统知识,还要支持学生为中心的多样化学习方式,如研究型学习、协作学习、问题导向式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等,倡导体验式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使新课程背景下的信息化教学资源既能帮助教师“教”得更好,又能帮助学生“学”得更快、更好、更轻松。

    2.新课程要求信息化教学资源的结构是“主题单元型”的系统化和结构化资源。需要根据先进的教育理论对教学资源进行精心设计,改变过去对文本、图片、视频、音频、动画等多媒体素材的简单堆积和对教学内容的简单呈现的做法。在“以学为中心”的教育理论指导下,对主题进行深度挖掘,引导学生思考,以启发、探索的方式促进学生学习,体现教师的帮助者和促进者角色。

    3.新课程要求信息化教学资源在形态上重视动态智慧型资源建设。以往的资源大多以静态素材库、课件库、教案库、试题库等形式存在,以硬盘或光盘为存贮介质存放在服务器上,供师生下载使用,资源内容更新缓慢,没有充分发挥新技术的优势,将各地的智力资源利用起来。随着互联网的核心转向人力资源的“互联”和人的智慧的“互联”,“人”作为一种最宝贵的教育资源,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作为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在继续加强着眼于“物”的静态的资源库建设的同时,要加强发展着眼于“人”的动态资源建设,使师生在交流、互动与合作中发展。

    4.新课程改革要求信息化教学资源是“智能化的知识管理”型资源。从资源系统性和结构性出发的传统管理模式,难以适应信息更新快、传播迅速的信息时代的要求,学习者和教师面对越来越多的教育信息资源,要能准确、有效、迅速地对海量信息进行筛选加工,必须改变传统的资源管理模式,采用“智能化知识管理”方式,使知识的获得、储存和传播更优化和合理,充分利用各种智能技术,使师生借助知识管理平台共享和利用知识,激发师生生产和创造知识,丰富信息化教学资源。

    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设计理念

    信息化教学资源要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必须改变传统资源设计理念,体现新型教学资源设计理念,具体表现为:

    1.选择恰当的原则与方法指导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设计。针对不同类型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国内学者提出了一些资源设计的原则.主要有多媒体软件、网络课程和网络课件等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设计原则,例如网络课程的设计原则是:(1)个性化;(2)协作化;(3)多媒体;(4)动态化;(5)交互性;(6)共享性。还有学者提出了网络课件的设计原则包括:(1)交互性原则;(2)界面直观友好原则;(3)培养创新能力原则;(4)科学性原则;(5)协作性原则;(6)教学设计原则。其中教学设计原则指出要注意分析学习者的特征、分析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结构、设计符合学生认知心理的知识表现形式,设计能够有力地促进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学习策略。除了这些针对特定类型的信息化教学资源设计原则,国外还提出了一般的信息化教学资源设计应共同遵循的原则与方法。英国教育传播与技术署向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者,提出了信息化教学资源设计的十条原则与方法,具休为:(1)说明信息化教学资源与非信息化教学资源相比较的优越之处;(2)提供合适的教育刺激和反馈;(3)提供适合学习者的挑战性任务;(4)适当的情景下,鼓励协作学习;(5)让使用者可以发掘、改造、鉴别资源,以满足其特定需求;(6)在适当的情景下,让学习者可以选择和安排使用数字化学习资源的顺序;(7)支持用户定制资源;(g)根据学习目标,恰当运用多种媒体(如图表、动画、图片、视频和音频),吸引学习者参与学习;(9)在适当的条件下,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记录工具;(10)充分利用所使用的平台能提供的一切功能(例如pda、笔记本电脑和移动电话)。在信息化教学资源设计过程中,要在新课程改革的三维目标指导下,既遵循信息化教学资源设计的一般原则与方法,还要根据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内容、类别与形式遵循特定资源的设计原则,精心设计信息化教学资源。

    2.要以先进的教学理论为指导,设计面向学习者的“学教并重”的信息化教学资源。“教学是一项以帮助人们学习为目的的事业”。设计信息化教学资源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和促进学生的学习。当前许多教学资源是为教师的学科教学提供素材、教案、试题、课件等,以“学”为中心,支持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教学资源比较少,要转变以“教”为主的教学资源设计,坚持“学教并重”的面向学习者的教学资源设计。教学资源设计要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思想和以“学”为中心的思想,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和活动理论等学习理论为指导,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注重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教学资源,开发不仅能促进“教”而且可以有效地促进“学”,促进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主体的多元化。

    3.加强以学科知识点为组织的结构化教学资源设计。据调查,按学科知识点组织、结构化程度比较高的信息化教学资源更受中小学教师特别是西部地区中小学教师的欢迎,但这类教学资源还不多。在当前从面向学科的教学资源设计向以主题资源设计过渡过程中,开发了一些优秀主题资源和主题资源网站,有利于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探究学习。在西部信息化教学设施短缺、教师是信息化教学资源主要应用主体、其资源整合加工能力不强的情况下,主题资源不便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在开展主题资源设计的同时,加强以学科知识为组织的结构化教学资源设计,既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又保持各学科知识点的相对独立,针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设计便于直接应用的信息化教学资源。

    4.从实际出发,选择恰当的媒体技术。信息化教学资源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学资源,在资源设计过程中,在确定了资源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以后,选择媒体技术时,要考虑国内各中小学信息化建设的实际,考虑师生获取新媒体的可能性,利用现有的媒体技术能开发的教学资源,不片面追求新技术,尽量选择在大部分中小学比较普及的媒体技术来设计开发教学资源,注意照顾学校之间、城乡之间的差异,选择恰当的媒体技术,增强信息化教学资源的适用性和推广性。

    5.提高资源开发人员的信息化教学资源设计能力。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不同于传统的教学资源建设,设计者既要熟悉教学内容、新的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等知识,还要熟悉各种媒体技术和工具,具备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当前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参差不齐,接受过专业训练和相关培训的人员还比较少,要开发出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必须提高教学资源开发人员的资源设计能力。

第7篇: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 信息化 师资力量

汉语言文学作为研究我国文化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对我国的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社会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另外,汉语言文学的特殊性,决定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向应用型人才发展的难度,尤其是在面对当下巨大的社会就业压力下,这就需要做出必要的改革,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要求。

一、汉语言文学

汉语言文学作为我国的一门古老学科,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成果,是中华民族文明的结晶,对我国的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指导社会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规范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语言。

二、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结合应用的重要性

1.教育理念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现行的教学模式和方法都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传统的教学形式过于呆板,只限于知识的单向传输,这在很大程度上违背了信息化时代对教学发展的需求以及多元化时代学生对自身发展的需求,显然不能适应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要实现教学方式上的转变,树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将信息化与汉语言文学进行有效地结合,自觉地引入创新教学方法,推进现代化教育的发展,形成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启发他们的智慧,培养他们的专业兴趣,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

2.社会发展的需求

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都具有较好的文笔、活跃的思维、高雅的气质以及丰富的内涵,可以胜任多样化的工作,比如编辑、创作、文学评论以及发展文化产业、行政管理等,就业面相当广泛。因此,必须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有效地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与技能结合,加强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结合应用,形成自己独有的知识结构体系,并应用到工作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将机遇转变为优势。

3.有利于知识和价值体系的构建

教育的宗旨提高国民的人文素质,深刻影响人们社会价值观的形成,决定人们的精神取向。从某种意义上说,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结合应用,避免了传统教育中的弊端,加强了本科教育与人文教育。

三、 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的现状

1.缺乏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的动力

从我国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的汉语言文学实施了信息化,但是仍旧只是流于表面形式。而且一些学校也建立了汉语言文学信息化基地,加强了汉语言文学与信息化的结合应用,但是由于受到办学经费的限制,再加上缺乏政府对其的高度关注,所以汉语言文学信息化基地建设只是形成一种低层次的结合,并没有实现其根本效益,进而这种形式下的结合缺乏有效的动力,难以实现汉语言文学与信息化的紧密依存、互助互利、有机融合,从而制约了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的良性运行机制的建设。

2.汉语言文学信息化建设不符合现代化发展的需求

从某种角度上讲,教育的职责和使命就是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而这也是教育的性质所决定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要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的全面发展,从而来实现教育的根本目标。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完善教育的过程。为此,在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更为重要的是注重学生的专业理论与专业知识的完整性与系统性发展。但是我国的汉语言文学信息化教育并未达到以上这些要求,进而影响了学生能力的发展,不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发展的需求。

3.汉语言文学信息化课程安排不合理

目前,大多数学校的汉语言文学信息化课程安排与教学计划存在很大的冲突,由于课程安排与教学计划的高度不协调,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的学习,进而无法遵循教学规律的发展,影响了汉语言文学与信息化的有机结合。

四、加强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结合应用的有效策略

1.构建汉语言文学与信息的一体化教育体系

在当前这个知识信息化时代,对人才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学校要注重学生的知识、能力、素养的统一协调发展,加强汉语言文学与信息化的有效结合,确立人才培养的目标,以社会对人才发展的需求作为入手点,一方面要让学生掌握相关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要提高学生的信息能力,构建汉语言文学信息一体化教学模式,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教育课程改革,拓宽获取信息渠道,丰富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强化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管理

在当前的形势下,要加强教育改革,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管理上的柔性化,让学生的选择余地更多,注重实践教学和体验式教学,比如当下的工学合作教育,这样可经有效地增强教学效果,提升教学的实效性。与此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加强“空白”艺术在汉语言文学信息化教学中的应用,让学生自主安排、自由选择,加快我国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的高效化、自主化、信息化、研究化,培养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3.优化师资力量,培养应用型人才

学校要注重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结合应用,加大对师资力量的投资力度,聘用一些应用型的教师,促进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型发展,面向全社会的发展,培养出既懂专业理论又拥有较强应用能力的人才,从而使人才的发展更贴近社会需求。

五、掌握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实质,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第8篇: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教师因素

中图分类号:G637.5

前言:教师在教育活动层面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元素,是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可以说教师的能力和素质将直接的影响到未来教育信息化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中小学教育中要想提升信息化的进程就一定要重视起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培养,从而促使教育得到完善。下面将对影响中小学教育新化进程的教师因素进行详细的讨论。

一、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分析

(一)年龄和性别

当前阶段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中教师人群普遍为女性居多,男性数量较少。同时教师的年龄大多数都在40岁以下,40岁以上年龄教师则能达到总人数的25%左右。这也充分的说明了当前阶段我国的教师队伍年龄结构。近年来我国开始重视起素质教育,并且将信息化教育手段逐渐的融入到了日常教育中去。教师的年龄对于信息化进程的加速将产生一定的影响。年龄比较大的教师普遍在信息化教育能力上差一些。年轻的教师则因为我有着更多的精力和接收能力在教学中更愿意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更加敢于创新。同时年轻教师由于在自己的学生时代就开始接触信息化内容,因此在操作能力上也普遍较强,在使用信息化教学中要比年长的教师更加有优势[1]。

(二)学历

在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中教师普遍以本科学历为主,其次是专科。在这一点上可以说明教师的能力受到学历方面的影响并不是十分明显。学历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出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水平,但并不会影响他们在信息化方面的应用。但教师仍然需要重视起自我的不断提升,只有自身高度重视,才能将教学理论与实践之间更好的结合在一起,从而提升自身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三)不同学科的信息技术使用情况

当前阶段的中小学信息技术使用中,相关数据显示,一般语文、数学和英语的科目中教师所使用的信息化方式比较普遍,在其他的学科上则参差不齐。尤其是美术、历史和体育等教学在信息化使用上普遍概率较低。这些研究结果中充分的显示了我国当前的教育状态。语文数学和英语一直都是教育中的重点部分,因此在教学中这些科目的信息化使用情况也比较好。同时在这一类的科目上网络资源也比较丰富,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下载的方式直接下载资料,然后进行应用。而其他的学科由于本身资源限制,也就直接的影响了其信息化使用的情况。

二、影响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教师因素

(一)教师的态度与认识

随着近年来信息化教育方式的普及和应用,很多的教师都认为信息化发展对于教育事业的促进具有积极意义,但也有教师认为在这方面的应用仍然有待观察,甚至少数的教师会认为没有必要在教育过程中使用现代化的教育方式。因此可以说教师们对于信息化教育方式的应用在态度上是不统一的。同时,现阶段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中大多数的教师对此都持有一种较为乐观的态度,但真正面对信息技术的时候却只有少数的教师能应用有效,得心应手,可以说不少的教师在使用信息技术的时候仍然有着一定的恐惧心理[2]。之所以教师会产生这样的心理主要是因为信息技术是现代化产物,其发展速度是十分快的,对此需要教师不断的进行自我提升,才能更好的适应现代化需要,但同时也有另外的教师认为在课堂中使用信息技术会让自己丧失一些教学中的控制权,因此主观思想上是不愿意接受信息化的。

(二)实践应用中的惰性因素

对于我国来说有着一大部分的农村地区教师,这些教师在面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往往态度要更低于城市教师,同时在教学态度上也远远不如城市教师。出现这样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城市教师的素质和所处的环境等都要远远的高于农村地区教师[3]。同时,农村地区教师由于接触到的信息化内容较少,因此对于自身的能力和素质也有所怀疑,面对信息技术的过程中会显得更加谨慎。城市教师对于信息化应用之所以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是因为他们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各种不同的因素促使他们的心态发生了变化。这些因素中主要包括环境因素、教育规律因素以及内心的惰性因素。这种惰性的产生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城市教师认为造成心理惰性主要是因为外部的环境影响,在面对考试的压力下教师更愿意选择使用一些传统保险的方式进行教学,因此导致信息技术与课程之间的整合受到了影响。农村教师则是因为在应用过程中受到了一定的打击而导致内心产生了压力和焦虑感,因此演变成为内心的惰性。

三、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策略

通过对现阶段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信息化中教师影响因素的分析可以看出,教师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应用重要性。首先,学校方面面对这样的问题一定要给予大力的支持,积极改善信息化教学的环境。同时,学校方面要对信息化教学的实施更加重视,提倡并鼓励教师采取信息化的方式进行教学[4]。其次要重视起对教师的信息化能力和素质培养,积极的为教师提供更多外出学习的机会,或者充分利用教育资源促使教师的应用能力得到提升。此外,要引导教师重视起信息化应用方式,只有让教师本身的应用积极性得到了提升,才能更好的提升其教学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条件。

结语:在中小学信息化教育进程中,只有采取全面性的措施,从环境、意识和素质等方面进行全面性的提升,才能促使信息化的应用性得到提升,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促使中小学信息化教育得到推进,为我国的教育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谈福媛.基于SWOT分析的当前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研究[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03):65―69.

[2]许红平.影中小学信息化发展中的教师因素探究[J].新课程(下),2016,(05):45―48.

第9篇: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实践型教学 信息化 教学管理系统 信息资源 理工科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4(c)-0126-02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会的信息化水平越来越高,教育信息化成为构建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同时,实践性的教学体系有效的将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结合起来,更有利于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在我国理工科实践型教学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实践性教学逐步增加,信息化已经逐步建成但相当多的高校忽视了理工科在实践与实验上与传统文科不同的具体要求,机构的创新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从系统的角度研究我国高校理工科实践性教学管理信息化的现状和职能机构的建设问题,并且针对缺陷提出建设策略。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主体

我们的调研主体为教学信息化管理。理工科实践型教学信息化管理,简而言之,即就是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在理工科领域充分运用信息化传媒理论和信息管理的方法,核心技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并且全面考虑教育教学的主客观因素,高效运行、组织和配置教学信息资源,研究并开发理工科开发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在实践中进行信息化的教学管理。

1.2 研究特点

理工科当代教育系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教学的一部分。理工科教学偏向实践,有着与文科不同的特点。传统的教学管理系统偏重文字理论类教学服务,对理工科的实践型要求难以满足,本次调查针对高校教学管理网络系统,找出现有系统过于程式化,缺乏实践型与创新性的不足,希望引导建立一个多媒体实践信息全面化的资源共享平台,并在此基础上完善现有系统软件,使教育系统服务于实践教学。

1.3 研究目的

教学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内容由教学信息和管理方式两部分构成,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相连,相关领域的研究与推进能够引发出对现行教学系统、教学信息表达方式、教学管理与组织方式、教育方法等的讨论与改革。

1.4 研究方式

此次研究利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详见附件),利用网络向各高校学生发放问卷。共投放问卷1000份,回收988分,有效问卷967份,有效率达到96.7%,由此得出的结论真实可靠。

为保证研究的普遍性,在调查人群方面,选取了211高校学生,跨越不同的省市,将调查结果分类汇总,最终得出有效结论。

2 研究结果及其分析

2.1 管理观念和体制落后

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是一个涉及面广的大工程,涉及教学管理的个个方面,每一个进程。在管理方面,对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定义和意义认识不够完全,还处于传统的理论和方法,陈旧的教学管理观念。虽然有一些教务管理信息系统,但其功能单一,学生应用性较低,这就导致教学管理信息化流于形式。

因此,拥有一个全方位的信息化教学管理观就很重要。

2.2 信息化认识不到位

高校对信息化管理认识不到位体现在没有充分意识到教学管理信息化的价值,因而没有将其设为信息化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各高校教学管理从传统的手工模式向管理信息化模式转变的过程中,教学管理的相关部门在工作环境、管理对象和管理方式都发生了较大变化,这也说明了我们的管理模式、观念也应该作出对应的调整与改革。[1]

但总体来看,信息化教学在效率和全面性上比传统教学更具有优势。图1为传统教学与信息化教学的成果对比。

2.3 信息资源规范化建设问题

(1)缺乏合理的系统规划。

(2)教学管理软件的开发不完善。

相关高校的教学信息化软件由不从事高校教育的人员开发,对高校教育教学的了解不足,所开发的软件不能满足教师与学生需求。同时,一款软件往往应用在多所高校中,而软件的灵活度不高,可调试性差,造成了信息化管理系统不完善。[2]

图2为调查中受调查人群对信息管理系统方便度的看法,59.7%的受调查者认为教学信息化管理系统方便了日常教学管理。32.4%受调查者认为现有系统不方便,仍需改进。

3 改善目前状况建议

3.1 创新教育管理观念,使教学管理制度规范化

教学管理信息化的首要任务是转变教育管理观念。教学管理制度的规范化要求各高校围绕理工类学科部门建设、优秀学生培养模式设计、等重难点问题,使加快教学管理前进的脚步趋向信息化与科学化。

3.2 加强硬件建设

各高校为了加强信息化管理的应用水平,为学生提供一个信息全面、及时、有效的资源平台,要加大对信息化管理硬件的资金投入,链接校园网与互联网,优化高校的网络技术,使校园共享平台不断优化。适应了现代化的教学管理才能有助于提升高校的教学管理效益与质量,实现资金与建设成果的良性循环。

3.3 提高教学管理人员专业水平

一个兼备高效性与人性化的信息化教育管理系统需要操作者,即教育管理人员的操作与维护,管理人员的素质与意识决定了教育教学信息化系统的正常运行与服务。因此,各高校首先应通过组织管理系统人员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意识、引进高素质现代化管理人才三方面优化提高系统的管理人员。

图3为2008―2013全国高校应用理工科实践型教学信息化管理比率发展趋势图,在调查中可见社会各高校对信息化管理系统的重视度和应用率不断提高。信息化管理系统在理工科教学实践中的重要度和受重视程度的提高体现了本次研究的实际性与操作改革的可行性。

3.4 加强教学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建设

教育教学信息化管理系统需要相应的应用软件支持,为达到在网络媒体上进行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教学成果评估、教务考务管理等方面工作,需要打理加强在管理软件上的技术投入,密切与开发公司之间的交流联系,在初期使学生和教师接入。在软件系统的应用过程中,不断维持学生教师与技术开发公司的联络,进行实时的监控调试,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进与维护,力争提高系统的实用性[3]。

理工科教学管理具有实践性特征,要求高校前期以网络平台为基础,利用信息化管理方式进行数据资源处理,在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上进行数字化拓展,提高各部门的工作效率,丰富管理功能与信息全面性。

3.5 建设资源共享平台

在各高校建立一个全面系统的教学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为理工科各种教学资源和信息的整合与共享提供媒介,为高校学生日常自主学习与实验提供硬件设施。具体分为四部分。

(1)建立教学论坛

教学论坛是为师生提供交流平台,在网络上教师与学生用户均可以利用其进行信息交流。教学论坛可分为教学板块和学习板块,安排教师在各个板块协助管理员进行管理与答疑,活跃气氛,建立一个良好的学习思想交流平台。同时上传教学视频、课件、练习题等资源,学生可按个人要求进行下载,完成课下的学习,与教师进行交流,及时进行反馈,协助教师制定教学进度,教师在线答疑,帮助学生进行课下的学习。

(2)实施多媒体教学

在各个教室与阶梯讲堂安装多媒体系统,为教师授课提供硬件支持。例如幻灯片演示,教学视频播放,实验模拟等,以直观的方式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宏观系统理解所学内容

(3)建立开放性计算机中心

对于实践性十分强的理工科专业来说,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维持其学习实验的连续性,实验时间与周期性影响了学生课下进行自主学习的实验。为解决相关问题,应建立健全开放性的计算机中心,在时间上对学生全面开放,学生使用校园卡进行学习。综合性的网络实验室更加充分合理地利用了传统实验室资源,扩大了实验室的适用范围,实现了自动化与数字化的管理。

4 结语

在针对本次课题的调查研究中,我们应用了问卷调查等统计方案。制作了近六年来理工科实践型教学信息化管理在全国各大高校中占额比率,得出了除2009年理工科实践型教学信息化管理在全国各大高校中占额比率管理小幅减小,以后均成稳定上升趋势的结论。比率减小的原因可能是相关技术人员短缺及信息化管理系统不够完善。此外,我们还对比了信息化管理模式与传统管理模式,在更高效、更丰富等方面信息化管理系统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根据调查显示,普遍高校师生认为理工科实践型信息化管理仍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需要进一步改革与完善。目前高校对理工科实践型教学信息化管理的效果给予了普遍的认可,绝大多数师生认为它的发展将成为教学管理新的里程碑。

随着不断步入大众化教育的高等教学发展,针对理工科实践型教学而开展的信息化管理研究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它不仅有助于实现教学研究的全方位管理,更有助于规范化管理教学工作。虽然目前局部高校仍面临技术人员短缺、信息化管理系统不够完善等诸多弊端,但理工科实践型教学信息化管理对于改革研究教学运行及教学管理网络化具有重要的主导意义[4]。以后我们更要深入探讨理工科实践型教学信息化管理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应注意如何将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合理配置等诸多问题。我们将树立开放性的信息化教学理念,做好以实践为基础的信息系统的部署,强调规范化管理,创立良好的运行环境,将理工科实践型教学信息化管理可持续性的发展下去[5]。

参考文献

[1] 蒋洁.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分析及策略[J].教学与管理,2008(4).

[2] 高炜.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与讨论[J].产业与创新科技论坛,2011(2).

[3] 戴玉蓉.适用开放式创新性实验教学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