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历史文化走廊设计方案范文

历史文化走廊设计方案精选(九篇)

历史文化走廊设计方案

第1篇:历史文化走廊设计方案范文

一、挖掘资源,确立“教学立意”

家乡是木拱廊桥文化之乡,其中万安桥、千乘桥和百祥桥被列入部级保护文物单位。木拱廊桥的营造技艺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先民留给后人的珍贵文化遗产。廊桥的价值是多方面的,如何挖掘与确立契合当下中职生成长需求的教学立意呢?为此课题组老师进行了深度的解读,在此过程中,周明老师的话引领了我们。他说,教育的全部价值和尊严,在于“服务人生”----满足学习者健康成长、进步和发展的内在需要。[2]借鉴这个理念,结合教学实际,经过推敲,确立本单元教学立意为:感悟和传承廊桥所凝结的工匠精神。廊桥遗存了先民们哪些工匠精神呢?

1、开拓创新、逐梦和美

生产力水平落后的古代,先民在激流险滩之建造廊桥其难度可想而知,但他们凭借着坚定的信仰和百折不饶、开拓创新的意志,发挥集体的智慧,就地取材,用遍布南方丘陵的杉木等编造出桥底拱、桥面平的折线型木拱廊桥,使天堑变通途,沟通了两岸,造福于社会。这既是南迁先民对汴水虹桥的继承,又是对虹桥的发扬光大,更是先民追求天人合一,实现和美人居环境的逐梦产物。

2、担当奉献、服务社会

由于山洪等自然的灾害和人为因素,目前遗存的廊桥大都是几毁几建的遗作,现在所见到的千乘桥就是第四次修建的!建桥董事是名望乡绅,他们不但要带头义捐,从而带动他人的捐赠,还要殚精竭虑,因此荒废了学业与生意的大有人在,有的甚至还要担当节外的非议,但他们义无反顾,为了公益事业勇于担当,无私奉献;能工巧匠精诚协作,如期完成各自的重任:石匠砌成桥墩与桥堍、木工主绳造桥-------完工后,廊屋内的梁上郑重写下他们的姓名,就是职责担当的最好印记。一代代廊桥的建造者用行动和人格诠释了大写的人字。

3、精益求精、人技共进

木拱廊桥营造技艺精湛,是匠师几千年的传承和创新的结晶,它充分运用传统的木构建筑营造方法,改原来的绑扎为榫卯结构,而不用片铁寸钉,这只有能工巧匠才能堪当此任。如第四次建造的千乘桥之所以历经近两百年的风雨沧桑依然岿然屹立,是由于建桥的缘首周大权等人,为确保桥梁永固,所召集的石匠、木匠等都是有名的工匠世家,他们毕生专注专业,敬仰专业,对工艺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正真做到人技共进,用匠心成就了一座有形和无形的丰碑。

木拱廊桥是先民留给后代的珍贵文化遗产!这笔遗产正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精神丰碑!工匠精神将引领“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更是当代学子急需培育的职业素养!

二、瞄准“教学立意”,精心筛选

围绕立意如何整合资源,是关系到利用乡土文物资源,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一步。经过课题组探讨决定:以最典型的千乘桥作为代表加以教学。其理由如下:

其一,从历史和遗留的文物而言,具有典型的代表性。桥西端立有四通保存完好的碑记:其中三通记载着捐款人姓名和金额,一通为周大权于清道光二年撰写的《千乘桥志》,桥志与县志互证,该桥历经四毁和四建:“该桥始建于南宋理宗年间,明末毁于火患,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重建,雍正十年(1732)落成,嘉庆十四年(1809)被大水冲毁。嘉庆二十五年(1820)秀才周大权等再次募建,为确保桥梁永固,召集能工巧匠精心勘察设计,把桥梁建成形似一只昂首展翅的公鸡形象。”[3]这些史料珍贵典型,不仅有利于培育史证意识,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四次重建充分体现出先民百折不饶,奉献当担的精神风貌!有利于通过深度解读“神入”匠心。

其二,从工艺价值来说,该桥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千乘桥一墩两拱,桥墩公鸡形,永看就像展翅飞翔的雄鸡,关于这个创意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周大权为建桥一事寝食不安。一天夜里,周大权梦见一只金鸡下凡,站立于河面,那伸展的双翅正好搭在两岸,朦胧中又见一菩萨站于鸡背上,把水引向两边.一觉醒来,已见晨曦,周大权思之梦境,顿有所悟,认为这是神仙指点,当即挺身为首募捐再造厝桥…”[4]这个传说折射出周大权为了第四次重建殚精竭虑,热心公益的高尚品德,同时为该桥披上了神秘色彩,有利于激发探究的兴趣。

其三,从人文环境方面看,具有得天独厚的教学资源。桥头的祥峰寺、奎光阁、红军北上抗日纪念碑、苍松、翠竹与廊桥融合为一体,被家乡群众评为最美廊桥。这里距城关三公里,周末游人如织,漫步廊桥,远眺景观,静听潺潺溪水,仿佛走进了另一个世界,使人们产生无限的遐想,油然而生敬仰之心。以千乘桥为核心的景观区是自我陶冶的天然教室

三、紧扣“教学立意”,科学设计

本单元的教学内涵丰富,仅靠课堂是不可能实现立意。授课对象由高二年段兴趣生组成,依托这个班级载体,发挥文物资源固有的优势,进行生活化的教学设计:文物资源这个“土”元素,从建构主义角度看,其最大的优势是活在学生身边和心中的课程资源;从陶行知的“行”与“知”合一理念看,其最大的优势完全有可能透过学生的“行”――多种方式“走进”家乡的廊桥,进而达到“相知”、“相识”、“相恋”这位蒙娜丽莎式“姑娘”。为此依据学生的兴趣和专长,组建摄影、采风、模型制作等小组,同时鼓励有学力的跨组合作,利用课内外时间,通过以下六个环节逐步达成立意:

(1)观廊桥:首先引导学生走近廊桥,多途径收集千乘桥的图片、碑文等资料,然后指导整合,并展示小组成果,如通过班级文化栏展示有关的摄影作品、绘画等。老师依据成果,结合典型资料,通过师生互动解读,初识廊桥的美。

(2)探廊桥:通过兴趣组的进一步考察与实践基础上,老师借助多媒体的直观展播,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廊桥的多个方面的价值:①历史文化价值;②民俗的价值; ③工艺科研价值;④旅游开发价值等。

(3)搭廊桥:以廊桥模型制作兴趣小组为主体,利用课外时间用竹筷等玩具厂的边角料在老师指导下分工合作搭建廊桥模型并定期在上课时间分享心得体会。

(4)绘廊桥:引导采风组等同学通过用饱含深情的笔描绘或抒写心中的廊桥。

(5)品廊桥:在前面的几个环节基础上,借助碑文等典型的资料,诱导学生品读出廊桥的工匠精神,进而理解廊桥之所以成为家乡符号的缘由。

(6)护廊桥:就如何更好地保护、传承廊桥技艺和工匠精神,各抒己见,并设计出各种方案,引导他们自觉成为廊桥文化的宣传者、守护者和传承者。如模型制作组利用元旦晚会,展示快速搭建模型等。

这样的设计或通过情景创设,引领学生自主发现;或通过活动组织,引领学生自主展示;或通过问题创设,引领学生自主思辨;或通过角色定位,引领学生自主教育。从而实现了让古老的廊桥穿越历史时空,实现昨天、今天和未来链接与握手!匠心代代薪火相传!

实践表明教学立意不但是“一盏一盏的灯”[5],引领了我们如何开发和利用文物资源,同时让课堂教学有线索、有中心、有灵魂,因此能让学生有启发、有感悟、有成长,而且教学立意又是“一根根红线”[6],连接起课堂教学,链接历史与生活,让“学生智慧地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7]。”

参考文献:

[1]李晓东:《文物学》,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年。

[2]周明:《历史教学要成为“一盏一盏的灯”---我对历史教学“课魂”的思考与实践》,2016年第2期《中学历史教学》

[3]刘杰、周芬芳主编:《乡土屏南》,中华书局,2009年10月出版,第209页。

[4]郑玉晶:《走过千年的廊桥来看你》,《宁德文艺》,2016年第1期

[5]周明:《历史教学要成为“一盏一盏的灯”---我对历史教学“课魂”的思考与实践》,2016年第2期《中学历史教学》

第2篇:历史文化走廊设计方案范文

围绕县级党史二卷本编写存在的问题,联系参加编写和修改廊坊党史二卷本的经验教训,我认为要想编写出一部地方党史的信史,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准备工作必须做全做实

在编修党史正本的准备阶段里,所谓的准备工作要做全,是指党史研究的四大部件一样不能少。我们常说的四大部件,指大事记、组织史、专题、人物,它们是编纂党史正本的基本素材。大事记为党史本提供框架――时间构架,如果它有遗漏,党史本就有遗漏。组织史为党史本提供党政组织机构的构成、发展、变化、沿革,也提供主要领导干部任免和衔接,如果它有遗漏,党史本中的党政组织建设部分就没法写。专题是党史本的血肉,它是大事记中某一条大事的扩展,如果没有它,党史本就成了干巴巴的条目,没有可读性,也称不上史了。如果专题写得不完整,自然也就分析得不透彻,党史本中就没法对相应的大事进行定性和评议。人物,指人物传略和人物资料。凡是党史本中将要涉及到的人物,包括党政主要领导同志、在本地有较大影响的正反面人物,在写入党史本之前都必须给他定性,定性的前提是要搞清他的功过是非,要搞清他的功过是非则必须写出他的人物传略或人物资料,发出去广泛征求意见,求得一致的定论,然后写入党史本才不至于引发争议。为此,我们在编写出组织史的基础上,用7年时间,征集编写大事记,将二卷本时间段所有的政治运动和工农业生产运动都写专题材料,把二卷本中将要涉及到的人物都写成人物传略或人物材料,陆续印发出去广泛地反复地征求意见。

所谓的准备工作必须做实,就是要把素材核准。档案文献资料、回忆录、口碑资料是党史本四大部件的素材。档案文献资料、回忆录、口碑资料这个第一手材料如果搞不准,党史本必然失真。把第一手材料核实准确,是很艰难复杂的工作。我们的经验是,第一步大量地掌握资料。在编写专题、人物之前,围绕题目查阅档案、文献资料,搜集相关回忆录,找有关人员征集口碑资料。收集这些材料过程中,不事先设置框框,不先入为主地设定框架去按图索骥,而是尽可能多地拥有资料。第二步是精心地核实资料。对搜集上来的大量资料,必须进行甄别、分析、筛选,写出文章征求意见,而不能把第一手资料直接都当成党史本素材。因为史料有真伪,史料有水份,史料有时代的思想因素和个人因素,特别是二卷本涵盖的这个时间段,受“左”的思想影响,官方文件有虚假成分的不少,必须认真筛选,去伪存真。

不照搬文献资料,写出专题、人物、大事记之后再广泛地反复地征求意见、修改完善,直至意见统一,实现去伪存真,是一项艰难、繁琐、费时的工作,但必须得做,而且要做细做实。否则,把史料简单地罗列、堆砌在一起,真假不分,得出的史论自然就不准确,也经不起历史检验。

二、编纂党史本必须科学地确立主线

要想顺利地写出一部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党史本,首先需要弄清楚贯穿该历史时期的主线。廊坊党史二卷本编写历史时期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这29年,时间不长,历史事件却不少;取得的成绩很多,存在的问题也不少。需要我们拨去历史迷雾,确定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经过反复学习《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央和河北省的党史二卷本、胡绳的《中国共产党七十年》等文献著作,再结合之前准备的廊坊党史资料四大部件,认真思考,我们确定廊坊29年党史的主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把科学社会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自力更生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其中的关键点是:“探索”与“过程”。在这探索过程中,由于国际、国内局势复杂多变,导致探索之路时而步入歧路――这就是廊坊党史二卷本的主线。这个主线之下涵盖的内容非常丰富,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这29年,廊坊各级党组织和政府,一丝不苟地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路线方针政策,没有自己的多少创新,只是有两大矛盾决定了地方特色,一是发展地方生产力与克服自然条件之间的矛盾,二是社会内部矛盾。探索过程就是在解决各种矛盾的过程中前进的历程。其中,“”十年,有两条主线贯穿始终。一条是大家熟知的“”运动,这是一条政治的主线,是错误的被历史否定的一面;另一条是这10年期间,人民群众自觉的进行农业、工业生产并取得不小的成就,包括廊坊农业上的学大寨、兴修农田水利建设,不断提高粮食单产和总产,这是事实;工业学大庆,从1971年开始各县不断有自己的工业企业,这也是事实,这是历史肯定的。这两条主线一否定的一肯定的,采取分开写的方法,就不至于混淆了。

三、划分阶段必须依据若干历史问题决议

要编写好党史二卷本,必须依据《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科学地划分历史阶段。廊坊在制订党史二卷本编写计划之前,把所有参加制订《编纂方案》的人员组织在一起,深入学习《建国以来党的依据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联系之前编写专题、大事记的体会,充分地讨论,于2002年制订出《廊坊党史二卷本编纂方案》。《方案》把这29年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时间跨度是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12月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第二阶段,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时间跨度是从1957年1月到1966年4月;第三阶段,“”时期,时间跨度是1966年5月到1976年10月;第四阶段,两年徘徊时期,时间跨度是1976年11月到1978年12月。以上每个历史阶段,都囊括了很多历史事件,如过渡时期囊括了运动、抗美援朝运动、镇压反革命运动、三反五反运动、社会主义改造运动、洼地改造运动,等等。

四、内容取舍上力求突出地方特色

二卷本涵盖的历史时期,权力高度集中,政治运动及很多事情都是自上而下布置的,地方上基本只是贯彻执行,所以各地需要写的内容大同小异。“同”指的是在步骤、形式上基本一样,“异”指的是在具体执行力度、造成结果略有不同。

廊坊党史二卷本内容上,在保持与全国政治运动、经济建设步伐一致的基础上,力争突出廊坊本地在贯彻执行中产生的地方特色。大的政治运动、历史事件上,廊坊与其他地方党史二卷的主要内容相同,但在一些具体事件上,努力挖掘发现,廊坊也有自己的独特点:例一,在贯彻落实镇压反革命指示过程中,廊坊因为邻近北京、天津的特定区位,反革命分子比较多,且以敌特为主,镇反时自创了一些手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受到党中央的表扬和推广。例二,贯彻“三反”“五反”指示过程中,廊坊揭发检举出刘青山、张子善案件,廊坊的“三反”运动主要是围绕揭发检举刘、张罪行,肃清刘、张流毒而进行的。例三,贯彻中央生产自救指示过程中,廊坊搞出了在全国影响很大的洼地改造运动,等等。尽管这些例子只是全国党史发展脉络当中的一个小波澜、小特色,总的发展走向、步骤与全国性大脉络始终是一致的,但它决定了地方党史的个性,必须下功夫把这个特色和个性写出来。所以,我们在写地方特色上用笔墨较多。

需要特别提出的是,这29年政治运动一个接一个,甚至是几个运动交叉进行,我们在内容设定上不能被这些政治运动所限制,而写成政治运动史。必须拿出一定的篇幅、独立的章、节、目,客观反映政治运动背景下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等事业的发展状况。事实上,每一个阶段,从农村到城市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不小的变化,我们可以通过事例和数字来表述其发展速度的快慢,但不能因为慢或退而不反映,否则就不是一个完整的党史了。作个比喻,如果把29年党史本看成是活生生的生命肌体,那么,政治就是骨架,经济就是血液,文化等各项事业就是肌肉,只有把这些方面都写丰满了,才能构成具有活力的、真实的、丰富多彩的历史运动主体。

五、编写过程需要把握的原则

党史二卷本涉及的内容离现在比较近,许多当事人、经历者还健在,他们对很多事件历历在目,尤其是对一些敏感事件、人物的叙述、评价,他们都很在意。我们在叙述和评价这段历史的事件和人物时,稍有不慎,可能就会引起负面反响。鉴于这个原因,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以下几项原则。

一是,基本评价依照《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原则。动笔之前要看权威史书的相关内容,搞清楚具体事件的原因背景和来龙去脉,然后参照《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基本评价,采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给事件或人物作出中肯的评定。

二是,宜粗不宜细原则。这一阶段涉及的敏感事件及人物很多,很多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都有其历史必然性,但一些历史偶然性也起了作用;事件的当事人可能有一部分是自觉参与到事件中,甚至推波助澜,但更多的恐怕是当事者迷,是不自觉的被动的被卷入其中了。为此,对一些敏感事件、人物如果写得太细,有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例如“”中的各个小事件,编写原则是写明白5个问题: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什么组织,干了什么事,什么结果?基本上不提人名,不写细节。

三是,量与度要适当原则。成绩不要写得太满,问题不要写得太过。由于这一时期的历史主线是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就很多事件而言,“探索”就意味着没有完全成功,就意味着允许犯错误、允许走弯路。量写大了、度写过了,就不是实事求是了。

六、编写过程处理好六方面关系

一是正确理解历史失误与历史前进的关系。纵观建国后29年的历史,可以概括为成绩伟大、问题不少,尤其是反右扩大化、、“”动乱,失误很大,我们不能回避这段历史。从历史辩证法角度看,历史错误是历史前进的先导。恰当地编写出这段历史,可以通过历史失误为资政育人提供教训,让后来者从错误中学习、借鉴,从而避免犯同样的错误。这也是编写史本的目的与功效之一。但是,我们必须从历史失误中走出来,正视历史全貌,注意理清历史失误的因果关系――像三大改造、化运动中的失误,是所有制结构急于求成,不切实际追求公有化的结果;像、洋冒进是经济建设急于求成造成的失误;像反右、“四清”中的失误及“”运动错误,是阶级斗争扩大化的产物。另外,国际国内环境因素、制度方面因素、传统的文化心理因素(如封建专制思想)的影响,诸多因素综合作用,引发出国家决策层面的失误乃至错误。对地方而言,许多失误不是自身导致的,而是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对地方党史上出现的失误要淡化派系和个人恩怨,编写中虚实结合、点到为止,对事例、人物的定性必须运用各方面公认的结论。

二是兼顾党性与科学性的关系。党史姓党,党史的主要功能是资政育人,在编写时就需要围绕主要功能有所选择,对一些事件、人物就要抱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严谨态度。另一方面,党史也是社会科学范畴的一门学科,需要遵循史学学科的一些普遍原则,如历史唯物主义、客观真实等,可以运用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理论联系实际、比较分析、归纳推理等多种研究方法。这里需要注意处理好站在党的立场写历史与站在科学的立场上写历史的关系。从实质上看,二者是相互统一的。但在具体体现上,站在党的立场强调编写党史必须站位党的立场、遵循党的决议,站在科学的立场强调的是尊重历史真实、实事求是。这里需要说明一点其间的细微区别,党性立场是宣传的需要,偏重于资政育人;科学性立场是研究的原则,偏重于严谨客观。所以党史研究可以不设门槛,可以没有,可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而宣传必须配合形势需要,以不能引起新矛盾、鼓励人遵循四项基本原则、团结进步为原则,以利用历史经验教育人、用历史教训警示人为目的。所以对有争议事件、争议人物要慎重落笔,对一些不能公开的内容、不宜公开的内容,一定不要下笔。万一因为绕不开而有所涉及怎么办?我们的处理办法是,坚持与中央决议、地方党委的结论统一口径,不参杂个人观点,我们对抗洪救灾期间处理一位县委书记的事件的编写就是一个好的例子:写清楚过程,写明白党委对相关人员的几次决议结论,不对其个人功过做评价,留下空间可以由读者自行见仁见智。总之,在党性与科学性之间找到平衡点很重要。

三是注意理解历史的因与果关系。对于编写党史本而言,理解历史的因果关系很重要,不能写出无因的果,也不能只叙述因而写不出果,否则就是割断历史脉络而丢掉了承上启下连贯性。任何一个历史时期或历史阶段,都不是凭空产生的,之所以发展到了这个时期,必然会有之前的历史原因。而且此一时期的这个果,又必然成为下一时期的因。具体到一种社会现象或者某个历史事件再或者是一个运动,也都不是孤立的,必有其要产生的“因”。这些“现象”、“运动”、“事件”又必定会产生出相应的“果”。例如,1956年下半年的整风运动,它的因包括党内的思想不够高度集中统一的问题、领导上层“左”倾思想萌动问题、还有国际共运上的问题,所以才有了整风,不写这些因而上来就写本地县委如何开展整风,是不全面的,是无因的孤立的行为。整风运动使上层“左”的思想形成,加之匈牙利、波兰事件导致国内知识分子思想动荡,等领导人担忧,把事态看得过于严重了,于是才有了反右斗争及反右斗争扩大化。反右斗争扩大化,又成了“”的因,以此类推。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在叙述历史事实中要理解这其中的因果关系,特别是在议论、评价时要给予科学的总结。比如“”为什么产生?“”和后来的改革开放有怎样的关系?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理清历史因果关系,写出的史本注定质量不高。

四是正确摆布论与述的关系。“论”就是议论、评论,就是依据史实在章、节的末尾处作出的评论,以及在叙述过程中必要的节点上所作的夹叙夹议。“述”就是叙述、记述,就是把筛选出来的真实史料科学地贯穿起来,即是叙述历史事实。这里就有个先后、轻重的问题。没有史实做依据,就无法评论、议论。而如果只在那里堆砌史料,该点睛了也不点,也不行。应该做到寓论于史、论从史出。具体操作中如何掌握,要看个人的文字功夫。搞历史的人应该具备深邃、冷静的特点,写出的东西让人看后觉得真实、宏观,有广博宏大的思维空间。事实上,我们的观点已经通过叙述事实的文字,基本上表达出来了,在叙述过程中的必要节点处夹议一下,就是画龙点睛;在章、节的末尾处再简明扼要的评论一下,便是定性和升华。叙述与议论的关系也就是史与论的关系。史本的基础是史实,很大的篇幅要用在对历史事件、历史过程的叙述方面。史本必须有议的内容,没有议论而只有叙述就成为“志”。但史本中的议论也不能太多,否则就成为研究性论著了。所以,一定要掌握好议论的深度和长度,议论只能是点睛之笔,绝不能让它成为添足之举。

五是必须处理好史料语言与编者语言的关系。史料语言,特别是文件上的书面语言,那是文白加杂的,没什么逻辑和方法可言。原因是,那时写公文的人,一部分是留用政府的旧文人,一部分是我们新政府选上来的年轻人,他们当中,中学文化算是大笔杆子,高小文化也是不错的笔杆子。他们写的公文,受时代、文化水平等多方面制约,语病很多,单位名称、时间、数字写不准确,现在人读不通,理解也不容易。编者语言就是站在当今的角度对史料语言加工、提炼、升华的结果,白话说就是现在的正常人叙述事情的普通语言,是主语、谓语、宾语都不能少的语言。但是,照抄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语言,写出来的倒装句一个接一个,主谓宾不写全,模凌两可、让人有多种理解的语言随处可见,让人看不明白。如“1958年秋,全县11个社,227个村共建成公共食堂约140余个。”1958年秋是个多“社”之秋,9月8日前初级社、高级社并存,9月8日后全部转为,这里的11个社指的是什么社?另外,高级社时全县是67个社,时全县是17个社,这里“全县11个社”是什么意思?这个时候哪有“村”这个组织啊?既然有“约”就不应该有“余”啊,一句话就有很多毛病的例子不少。尤其是“左”的语言,必须好好处理。新中国成立后29年,大多数时间受“左”的影响严重,其大多数文献中的语言,自然就偏激,甚至带有阶级斗争的火药味,感彩明显,这就是那个时期的史料语言的基本特点。如果直接的搬入现在人编写的史本中,不伦不类,是科学编纂党史所不允许的。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但在编写过程中却十分容易忽略这个问题,不自觉地被文献中的“左”的语言给带偏了,使用了大量带有“左”的味道的语言,而且靠自己修改还很难纠正。廊坊党史二卷本虽然经过了那么多次的修改,但在请专家审改时,还是被圈点出不少这类语言。例如,“混入党内、干部队伍内部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再如“广大工人兄弟以高昂的革命热情积极投入到农业生产第一线”。这两句话,大家必然觉得有浓烈的“左”的政治色彩,且修辞上也有问题,用于史本很不妥。怎么办?我认为,应该在修改过程中一句不漏地慢慢地咀嚼品味,别怕麻烦别怕慢,把所有“左”的语言通通改掉。对于实在没法改的就要用引号引起来。最终达到的效果是:定稿的语言是当代人编纂历史的编者语言。

第3篇:历史文化走廊设计方案范文

由于种种原因,河西走廊虽作为中国北方干旱地区重要的灌溉农业区,但关于其近代以来水利问题的研究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方面都显得不足。鉴于河西水利问题自身的鲜明特色,我们认为,从历史维度研究河西走廊水利问题,应注意如下4点。(1)水资源开发对河西生态环境演化与社会变迁起到重大决定作用。从古至今,水资源开发对于河西走廊而言始终是关乎生死存亡的头等大事,此点为其他地区所不能比拟。对于同属北方地区的山陕、华北等地区而言,水利问题固然重大,但并不能决定社会经济生活的全部内容。河西地区则不然,其民谚云:/有水斯有木,有木斯有土,有土斯有财,有财斯有用0[3]。水利的先决性在此种递进论述中一目了然。以水利问题为枢纽来把握历史维度下的环境问题与社会问题,在河西地区具有更强的可靠性与典型性。(2)近代河西水利问题的第一关键词,并非/宗族0、/信仰0或广义的/水利共同体0,而是/权威0或/权力0。对河西水利史的研究,既要坚持在中国近代水利问题研究中挖掘传统社会的/非政治要素0的做法,更要看到明清以来河西经济与社会发展,特别是移民屯田和水利开发与管理中政府主导的重要作用。近代河西水利的兴衰,皆与特定的政治理念、政权结构以及政府治理形势密切相关。分析不同年代政权对河西水资源的控制能力和管理方法,是了解其对水利纠纷的调处水平,进而理解区域社会建设与管理演进的本质与机理的重要途径。(3)通过水利问题的视角,不难发现河西走廊诸流域实际存在着一种独特的社会进化模式,即伴随水利纠纷的/激化)解决)再激化)再解决0而同步发展。晚清民国时,河西民众的权利意识、自治愿望在愈演愈烈的争水斗争中获得巨大释放,然而这些被生存逼出来的改变与诸多现代技术、制度乃至观念相交作用后,却遂产生了戏剧性的效果。民国时代,河西各地民众并不拘泥于械斗、遮道告状或/油锅捞钱0式的传统仲裁,而是几乎都是在第一时间动用了政党、议会、地方自治等现代政治工具,使这些政治工具的内涵在当地民众心中迅速获得了地方化理解,而争水的理由也不断/与时俱进0,不断附会在各种意识形态中,左右着河西社会的演化与发展。(4)河西走廊的历史水利问题与现实水利问题联系紧密,许多问题古今十分类似。譬如,近三百年来河西走廊水资源博弈中,下游与上游、土著与移民、地方与中央三大关系一直是最核心内容,只不过在各时期的具体表现形式略有不同。以地方与中央之间的水利博弈为例,在清代主要表现为在/民垦0与/军屯0、保障农业与维持/归化部落0游牧区草场之间,今日则表现个体为农户与大型国营农场、农业用水与工业企业之间。

石羊河流域水权模式应与水循环特点相适应石羊河流域是河西走廊最东部的流域,也是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最高、用水矛盾最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最严重的地区。全流域自产水资源16.59亿m3,外调水1.1亿m3,可利用水资源17.69亿m3。流域内古浪、凉州、民勤、天祝、永昌、金川、肃南、山丹、景泰4市9县的227万人,2003年用水总量达28亿m3,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4]。石羊河流域自西汉起就有了引水灌溉。西汉政权控制河西走廊后,在中游设姑臧县(今凉州区)、下游设武威(今民勤县城西北)、宣威(今民勤县城西南)两县,随之迁入大量人口。彼时石羊河终端湖的广大面积给初到的中原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西汉儒生因此将其指认为5尚书#禹贡6中的潴野泽。汉朝以后,随着人口增加,灌溉需求扩大,流域天然水系格局开始发生变化,潴野泽分裂成东、西两部分。隋与唐代前期(公元581至764年),耕地面积增加到汉代两倍,中下游水系呈现分散化趋势,下游终端湖更分为多个较小湖泊[5]。明代万历年间(公元1573至1620年),全流域耕地面积已达1.33万hm2,而与此同时,下游民勤一带已出现严重沙漠化问题,流沙经常压埋农田、填塞渠道,沙丘甚至高过房屋边墙。进入清代,人口快速增长,使石羊河水资源状况进一步恶化。清中叶镇番(即民勤县)全县人口约19万人,对照明嘉靖年间(公元1522至1566年)的3400多人,增加了60倍。随着水资源状况的恶化,流域开始出现水利纠纷,并愈演愈烈,从局部蔓延到全流域,成为中国北方水案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此种水案,大多在于上游截霸水源,导致下游无水耕种所致。其中最为著名者为北沙河水案,起自明正德年间(公元1506至1521年),至20世纪60年代方告解决。此案地跨三县、经历四朝,发生械斗、词讼不计其数,共有各类政府判决30余件。四百多年间,/争水0已成为民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并发展出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6]。新中国成立后,为解决上下游日益严重的用水矛盾,1962年甘肃省水利厅、武威专区和武威、永昌、民勤三县,仿照历史上的/均水制0,提出了5武、永、民三县用水问题规定6,以此安排上下游的用水秩序,这被称为/时间水权0,主要为:对于泉水,武威泉水给民勤放水时间,平年从12月1日至次年4月4日,放水125d,闰年放水125d,放水期间,武威不得取水;对于山水河流,武威每年给民勤放水两次共27d,第一次放水时间7月1日至7月10日,放水量为平水年380万m3,丰水年450万m3,中等干旱年310万m3,干旱年220万m3;第二次放水时间9月14日至9月30日,放水量平水年620万m3,丰水年740万m3,中等干旱年490万m3,干旱年380万m3。该规定主要确立了不同县区的取水时间,这种模式缓解了上下游之间的用水矛盾,维护和稳定了用水秩序,后虽经历多次修改,仍维持了以自然水循环为基础的时间分配模式。然而,随着石羊河流域众多现代水利工程如水库和大批的机电井的不断兴建,使流域水循环逐渐从自然模式转化为人工模式,地表和地下径流发生了根本变化,以往分水协议赖以存在的水循环基础发生了动摇,分水协议无法有效执行(图1)。石羊河的/均水制0是以时分配地表径流和溢出泉水的取用用户,在河川径流正常、泉水溢出充盈时,上下游之间按照其/时间水权0依时取水,互不干扰、用水秩序井然。随着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不断提高,机井大量使用,地下水开采量增加,导致地下水超载,地下水位下降,/均水0控制断面的地表径流和泉水干涸,/依时取水0的背景条件荡然无存。此时/时间水权0失效,分水协议的实施已/有其名而无其实0,而下游民勤历史上形成的水权犹在,每年仍可取泉水125d,但泉水干涸,无水可取。由此造成整个流域用水的无序和混乱,下游民勤不得不进一步开采地下水以满足用水需求,导致地下水位更加急速下降,引发大片植被死亡,土地沙化,沙漠入侵,沙尘暴肆虐。为缓解这一严峻形势,2007年国务院批准了5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6,投资47.48亿元,实施生态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设,改时间水权为水量水权,到2010年,民勤来水量达到2.5亿m3,并最终在2020年提高到2.9亿m3[7]。正是通过历史水权的梳理与现代水循环条件的比对,发现历史上的时间水权是建立在当时水循环特征基础上的。水循环特征的改变将影响时间水权的实施,造成水权犹在、无水可用的局面,最终摧毁历史形成的分水制度,导致流域用水秩序丧失。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6的第一把钥匙,正是从重建用水秩序入手,逐步扩展到其他方面。疏勒河流域历史河道应与湿地保护区相互通连疏勒河流域的水利开发可追溯至汉代,历经魏晋南北朝而不衰,并一直延续到唐宋时期。当代学者根据敦煌藏经洞发现之唐代文书5沙洲行水规则6等文献,完整复原出疏勒河最大支流党河流域中古灌溉网络的面貌。这些文书记载,早在公元9世纪前党河流域已普遍实行轮灌,并建立起一套水权制度,疏勒河流域整体情形由此可窥见一斑。至明代清初,受边疆宏观形势的影响,疏勒河流域水利完全废弛,今日灌溉系统的渊源始于公元18世纪初清廷的大规模屯田活动。但由于缺乏通盘考虑,清代疏勒河流域自屯田活动展开之初就发生了严重的水权纷争。康熙后期,疏勒河洪积扇东北缘首先兴起屯垦,由此导致了疏勒河中游干流的改道。雍正中期后,疏勒河下游开始大规模屯垦。为了优先保证灌溉,中游地区开展了大规模的渠道建设,开凿了总长近百公里的黄渠、新黄渠干渠系统,由此直接导致了中游布鲁湖的干涸与下游哈拉湖的扩大。至此,人为水利活动塑造了今日疏勒河水系主要河湖的分布面貌。在人工疏导与特殊的水文地质条件的共同作用下,疏勒河下游始终保持了充足的水源。然而疏勒河中游灌区特别是黄渠沿线灌区的水权纠纷始终没有彻底解决,并在民国时趋于激化。历代政府为了解决水利纠纷,曾实行过以水量为标准的流域性分水活动,如雍正七年在今玉门市南进行的/二八分水0尝试。然而,此分水维持时间并不长久,以时间为水权计量单位的流域性分水活动仍然长期居于主导。归根结底,这是因为在传统技术水平下河西走廊不具备进行按水量分水的基本条件,难于修建永久性渠首与经过衬砌的渠道系统,如坚持按水量分水将导致人民工役负担的加重与水量损耗的增加。在没有调蓄手段的情况下,由于每年灌溉高峰与汛期的不吻合,有限的水量如何确保公平分配即成为关键问题;传统水利技术下的按水量分水只能采用原始的/镶坪0法,如此将导致下游灌区渠首全部集中于上游的局面,因此下游群众始终表示难于接受。在民国之前的历史时期,疏勒河流域的人口规模与耕地面积呈现出明显的波浪式演变趋势。

虽然不能认为每一次低谷的出现都是水利危机的产物,但疏勒河流域长期采取的粗放式垦荒、大流域轮灌都不利于水资源开发的平稳持续发展,特殊的地理环境与水文地质条件凸显出传统水利技术的局限。以清代为例,由轮灌引发的用水纷争始终不能解决,这使得疏勒河流域水资源开发水平远远低于走廊其他流域。民国时期,甘肃省建设厅曾试图在全省推广以水量为计量单位实施水权登记、建立现代水权管理体制,但在疏勒河流域乃至整个河西都难于推行。建国以后,疏勒河流域的人口和耕地的快速增长,促使了新的水利工程建设,疏勒河流域也借助地理方面的优势,先后于20世纪60年代与90年代末在中游与上游建成了双塔、昌马两座大中型水库,并建成以昌马干渠为代表的现代化干渠网络,进一步增加了中游灌区的灌溉面积。这一方面使得疏勒河历史河道断流距离加长,对下游湿地保护区的地表水利供给中断;另一方面现代化灌区建设使得全流域的水量调度与精确控制成为可能,按方计量、节水灌溉、总量控制成为现实。5敦煌地区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综合规划6针对这一现状,提出了利用现代技术在中游灌区实施全面节水,重新分配水权,结合水联网现代化建设,配合引哈济党调水,向下游输送一定的生态水量,使干涸多年的近300km的疏勒河重新通水,通连至敦煌西湖部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尾闾湿地,阻止库姆塔格沙漠的东侵。疏勒河的经验说明,特定形态的水权体系是与一定水利技术相适应的,因此有必要在史学界、社会学界提倡,在揭示影响水权形态的社会、人文因素的基础上,发挥水利技术对水权形态的积极影响作用,以支撑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8]。讨赖河流域传统分水模式应与现代水利制度相衔接/时间水权0是指以互不重叠的取水时段作为控制指标的水资源使用权形式,是千百年来河西走廊诸流域占据主流地位的水权形式。虽然随着河西走廊各流域的经济发展和水资源开发利用,多数地方时间水权的分水模式变成了水量水权模式。然而在黑河最大支流讨赖河流域,/时间水权0至今仍是流域水权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讨赖河流域地处河西走廊中部,流域总面积2.81@104km2,总水资源量12.13亿m3。其现行/时间水权0制度规定:在讨赖河干流渠首处,年内分配给上游讨赖灌区(包括嘉峪关市、肃州区、农林场)用水153d,其中春、夏、秋给洪水河灌区分水3000万m3左右;给下游鸳鸯灌区用水175d;给酒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酒钢公司0)工业用水37d,4500万m3,沿着讨赖河干流下行至泉水溢出带,形成清水河、临水河。/时间水权0再规定,清水河、临水河给清水河、临水河灌区用水172d,给下游鸳鸯灌区用水193d(图4(a))。然而,20世纪90年代以后,清水河及临水河的泉水溢出量持续减少,从1992年的1.82亿m3,减少到2006年的1.17亿m3,14年间减少0.65亿m3,减少幅度36%(图4(b))。与此同时上游讨赖河干流同期来水却未减少,清临两河来水量与上游冰沟站径流量相比比例明显减低。这说明讨赖河渠首站尽管严格遵守着/时间水权0,但中游的上游区的地下水增采已影响了中游的泉水出流量。沿着讨赖河继续下行,将到达河西走廊的第一座水库即鸳鸯池水库。鸳鸯池水库是讨赖河中游和下游的分界点,是下游鸳鸯灌区的主要供水水源,其拦蓄鸳鸯灌区/时间水权0内的河道径流量,并供下游使用。1959年-2008年年间,鸳鸯池入库水量减少较为明显。1959年-1969年鸳鸯池多年平均入库水量为3.71亿m3,1999年-2009年平均入库3122亿m3,较20世纪60年代减少0.48亿m3,减少13106%。于此同时,讨赖河干流出山口冰沟站的天然径流量并未出现明显的减少趋势。这说明,在时间水权未变的情况下,上中游用水量的增加,已经导致了进入下游水量的减少,威胁时间水权的运行。讨赖河天然径流系列及鸳鸯池水库入流系列Fig.5ThenaturalannualrunoffintheTaolaiRiverandtheannualinflowtotheYuanyangReservoir很显然,/以时分水0制度是以天然水文循环条件为基础的。与石羊河类似,人类水资源开发利用活动造成的流域水循环特征的改变正在逐渐瓦解讨赖河时间水权制度的水文基础,给讨赖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埋下了很大隐患,因此亟需改革并建立/以量分水0的现代水资源管理方式,否则极有可能步石羊河的后尘[10]。但时间水权制度在讨赖河运行已久,反映了流域用水的历史习惯和特点,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认可度很高。若简单地全盘否定、推倒重来,必将面临巨大的阻力和成本。此外,长期以来,时间水权制度规定/分水时段0内各区域的可用水及实际供水量[11],反映了流域内各区域不同阶段的需水及用水水平,这为划定流域用水总量控制红线、建立/以量分水0的现代水资源管理方式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为讨赖河传统分水模式与现代水利制度衔接提供了基础。可见,在河西走廊地区,水利历史与现实问题有着紧密的联系,忽略历史将使现代水利改革困难重重,尊重理解历史则对解决现状的水利问题、提出可行解决方案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现代水资源管理方式的建立不能与流域水利历史割裂,科学的改革方案需要将传统水资源管理与现实发展要求进行有效地衔接。

通过上述讨论可以发现,对河西走廊水利问题的研究中引入历史维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以史为鉴,有利于深入认识区域水环境的演化规律,更好解决当代河西走廊水资源保护与利用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如流域水权体系改革、流域管理机制创新、生态保护政策制定等。历史维度下的河西走廊水利问题研究必须综合水科学、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乃至法学等诸多学科的研究思路与技术手段,采取定量、定性结合,分析、叙事并重的研究思路,努力探索多学科学者联合工作的具体模式。可以相信,历史维度下河西走廊水利问题研究具有广阔的学术前景,值得更多学界同仁予以积极关注。

作者:王忠静 张景平 郑航 单位:清华大学 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第4篇:历史文化走廊设计方案范文

对城市景观进行评估,可以提高城市环境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状况、增强人们对城市的认同感。本文以廊坊市新世纪步行街改造设计为例,尝试从可达性、景观要素、空间感知、触觉感知等几个方面进行景观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廊坊新世纪步行街进行改造设计,以不同的设计理念,打造风格各异的主题街区,并通过建筑色彩营造商业氛围,实现“赏”、“游”、“购”一体化。本文重点叙述了景观评估结果同景观设计实践的协同关系,探索景观评估体系纳入到设计实践中的可行性。

关键词:

城市景观 景观评估 步行街改造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4-0036-04

一 城市街区景观评估的意义

在日常的设计实践中可以发现,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法规政策有不少,但是多指一些经过专业部门鉴定过的、列为文物的、具有悠久历史的少数区域,而在现实生活中,大量承载历史记忆,寄托城市情感的建筑物和街区往往被简单地推倒重建,造成了城市历史的割裂和城市发展的无序。譬如一棵树木的生长,或许它有一些伤疤、或许它有一些横枝野权,只要经过适当修剪,总能找到让其焕发青春的方法,完全没有必要将其连根拔掉,换种新树。这种对待城市街区的简单行为从当时看有可能是正确的,但是以历史的角度看,往往得不偿失。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城市景观资源一再遭到破坏,城市发展过程中要直面发展和保护的矛盾关系。城市景观中哪些资源值得保留?哪些需要改造?改造的力度需要怎样控制?这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在中国现今的建设环境下,由于缺乏相应的评估机制和保护意识,过多地承载着城市记忆和具有历史价值的城市环境被大面积破坏,城市的发展轨迹被完全抹去,随之消失的是人们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如何在现有的城市环境下,对城市的景观价值进行评估,在保留城市文脉和发展轨迹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设计手段,提高城市环境的品质,改善周围居民的生活,增加人们对所在城市的认同感,是本文探讨的主题。

二 景观评估的程序和方法

(一)景观评估的程序

国外较早出现的景观评估体系是产生于19-20世纪的以英美为主体的景观评估体系,在这一阶段,西方发达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有关景观保护的法律法规,例如英国在1949年颁布的,以保护乡村历史和景观,维护国家公园和地方景观特色为目的的《国家公园和乡村土地使用法案》,美国在1964年颁布的,以保护原始自然环境,野生生物为目的的《美国荒野保护法》等,在制定法规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较为系统的评估体系和学术流派,但是这些评估工作的评估对象往往以自然景观为主,鲜有涉及到城市景观和人文景观,本文尝试借鉴专家学派中Litton的形态学理论和经验学派的Lowenthal.D的偏重心理感知的相关观点,完成对于廊坊新世纪步行街这一位居城市中心且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的城市街区的景观评估工作。

(二)景观评估的方法

在任何一种评估指标体系中,组成景观的各个要素都会被详细地罗列出来,并且制定严格的评估标准,如地形地貌是否多变、植被种类是否丰富、景观色彩是否多样且生动等等,而对于城市景观则多从空间、序列、光线、色彩、植物种类等方面进行评估,所以此次景观评估主要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评估。

三 廊坊新世纪步行街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城市发展对于步行街的影响

廊坊新世纪步行街始建于上世纪90年代,东西长5.4公里,分成8个街区,几乎横穿了整个廊坊市,成为当时廊坊市最著名的一条大街。虽然体量巨大,但是由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设计导向问题,步行街在建筑形态、空间利用上带有明显的时代特色,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问题慢慢显现出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空间划分不合理:步行街中央50米的间距过于宽大,产生强烈的隔阂感,不符合人们购物休闲的行为习惯。(图1)

建筑形式过于单一:尤其是临近城市主干道的街头立面没有风格特色,可辨识度底。(图2)

各个步行街之间被城市干道隔断,无法形成连续的整体效果,随着城市机动车流量的迅猛增长,这种割裂感越发明显。

建筑色彩过于单一:全是米黄色,缺乏商业活力和业态特点。

随着网络电商的兴起,实体商业受到巨大冲击:步行街缺乏相应的商业配套和商业设施来吸引客户,市场竞争力逐渐减弱。

(二)业态变化对于景观的要求

新世纪步行街设立之初,其商业定位并不是十分清晰,随着近几年廊坊城市的快速发展,步行街的外部商业环境和内部业态结构都有了非常明显的变化,这在客观上对步行街的景观改造提出了现实的要求。首先,在步行街南侧兴起了一个以万达广场为核心的新商业中心,集中了大型购物中心、影剧院、餐饮服务等全套的商业服务设施,形成了新的城市热点,其次,步行街内部经过多年的经营,各个街区都形成了自己相对稳定的业态环境,如第三大街主营电子产品和办公用品,第四大街主营时尚用品和服装等,这些外因和内因都会对景观改造设计起到非常明显的限制和引导作用,而且会对景观的内容和形式提出非常具体的要求。

四 景观评估在新世纪步行街改造设计中的应用

(一)新世纪步行街景观评估的内容和标准

鉴于新世纪步行街位于城市中心,且完全是人造环境,所以其评估内容和标准同现行的诸多景观视觉资源管理系统评估指标体系不尽相同,在综合考察了步行街的周围环境和景观现状后,我们尝试从可达性、景观要素、空间感知、触觉感知、配套设施完整性、维护管理便捷性等六个方面进行评估,具体评估标准见表一1。

(二)新世纪步行街的评估结果

经过对廊坊新世纪步行街进行多次调研,及不同学科的专家学者对廊坊新世纪步行街整体状况从评估指标所给定的六个要素进行讨论研究后,制定出符合廊坊新世纪步行街景观评估的调查表,先后7次组织业主开会讨论,并对当地的百余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再结合专家的意见进行综合考虑后得出的评估结果如表一2所示:

通过对评估结果表一2的解读我们可以得知,新世纪步行街在交通可达性、道路通畅性等方面得分较高,即原始的规划框架基本合理,但是由于当时的设计思想陈旧并且缺乏足够的前瞻性,在空间的丰富程度和停车场数量等方面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商业环境的需要,另外随着时间的推移,街内的绿化植物和地面铺装破损严重,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步行街的景观感知。

五 根据评估结果对新世纪步行街的改造设计

(一)新世纪步行街改造设计的方向

根据景观评估的评估结果,步行街的景观改造设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调整步行街的功能分区,理顺功能布局:解决停车面积不够等现实亟待解决的问题。

丰富步行街内部空间组织形式:打破街内空间形式单一、风格一致的僵局,将每段步行街自己的独特风貌展现出来。

通过丰富色彩和增加亮化来烘托步行街的商业氛围。

全面整顿每段步行街的端头空间:使之具有显著的风格特征,并能够起到联通每段步行街使之成为有机整体的作用。

(二)新世纪步行街的改造设计方案

廊坊地处北京和天津两大城市之间,位于京津走廊中心,在地理位置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同时又是河北大学城的所在地,这就使新世纪步行街天然具有了联通京津,承接北京的传统文化和天津的西洋风尚,将东西方文化熔于一炉的区域优势和文化优势(图3)。同时,步行街又地处城市中心,两侧都是非常成熟的住宅社区,步行街是当地居民主要的休闲、娱乐、购物场所,因而当地居民对步行街怀有深厚的情感,所以这次改造设计的主旨确定为――“京津通廊,人民乐坊”。

新世纪步行街1-8大街东西贯穿廊坊市中心,总长逾5.4公里,这样的规模和体量国内罕见,只是整条步行街被7条城市主干道分割开来,无法形成统一有序的整体,所以在规划设计中将1-8大街有效连接,形成一种既是有机整体,各个街区内又各具风情的街道景观,使新世纪步行街重新成为廊坊市的商业主轴、文化主轴、景观主轴和亮化主轴。同时,步行街的改造设计不仅仅局限在内街这一条线上,应当充分利用交通流线、城市家具、标志表识和夜景亮化等手段将两侧的商业空间和住宅社区吸纳进来,利用城市屋脊效应,打造城市景观带,真正做到“纵向连接、横向沟通”。

在步行街原有的建筑设计中,建筑立面风格和建筑色彩较为单一,缺少变化。本次改造设计在尊重原有建筑风貌,不做大规模改造的情况下,利用增建屋顶、修建山墙等手段(图4),打破原有建筑过于统一,僵化刻板的局限,以造型各异的设计手法,在对原建筑不进行大量拆改的前提下,打造不同风格的主题街区(图5、图6),同时丰富建筑色彩,营造热烈的商业氛围,真正实现“赏”、“游”、“购”一体化。以第三大街为例,这段步行街以经营电子产品和办公用品为主,在建筑风格上采用了简洁硬朗的德意志绗架结构形式,在内街新建的建筑物和步行街两端的沿街立面上,笔直挺括的绗架线条代替了柔弱的石膏线脚,明朗的视觉效果给人以精确、高效的心理暗示,和业态特点相符的同时也赋予第三大街强烈的视觉语言街道特点和可辨识度明显提高。

在本次规划设计中有两个重点,一个是各段步行街内部的设计定位和风格体现,一个是各个街区之间的连接与沟通,它们就像玉带上的玉版和串珠那样密不可分。其中,各街区的连接将是亟待解决的设计难点。通过分析其他城市解决同类问题的案例,连接方式最终确定以天桥为主,采用交叉式、平行式、单一式等不同的构造手法,能够使街道两侧的游人可以非常方便地到达街道的另一端,同时,由于这些天桥位于城市干道的十字路口,背靠步行街风格迥异的沿街建筑,完全可以利用不同风格的立面造型,配以现代化的亮化手段,使其成为具有极高显示度的都市明珠。

新世纪步行街的内庭宽约50米,这样的尺度对于一条步行街来说过于宽大了,步行街两侧的行人很难产生交流,无法形成交融贯通的商业氛围。所以规划设计中在内庭增加了大量的商业设施和商业建筑,如酒吧长廊、IT体验馆、灯光廊架等,这些商业设施―方面提高了区位品质,凝聚了商业氛围,同时也拉近了步行街南北两侧的距离,使人们在步行街内部的穿行和购物变得更加惬意。例如,在第二大街的南北两侧各增加了数组西班牙风格的廊架建构,距离原有商铺9-14米不等,这样的尺度对于购物的人来说是最适宜的尺度,廊架内侧的轻体构筑物里还可以提供餐饮和休憩服务,同时两组廊架之间还有广场和喷泉等景观元素,这样就大大提高了步行街内庭的使用效率,同时提高了步行街的环境品质。

近年来,商业和艺术相结合,通过艺术来提高商业品质,通过商业来推广艺术价值,已经成为人们共识的商业发展方向,无论是上海的“新天地”,还是北京的“三里屯”、“798”,随处可见艺术融入商业环境的成功案例,所以在新世纪步行街的改造设计中,必不可少地要融入艺术的相关元素,并且要做到结合业态特点,体现地域文化,引领时尚潮流,成为改造设计中的点睛之笔。例如第四大街的“风情意大利”设计主题,就紧紧结合第四大街时尚服装的业态现状,通过曲线形的平面布局,具有雕塑特性的街心钟楼钢架(图7),营造出一种浓郁的艺术气息,使之不仅成为购物休闲的场所,更是一种城市的标记和时代的印记。

六 结语

本文在调研国外的理论方法与实践案例,结合国内城市发展的实际状况,从景观评估的评估标准入手,力图梳理出一套城市环境下景观评估的依据和方法,并以廊坊市新世纪步行街为例,重点叙述了景观评估结果同景观设计实践的结合过程,探索了如何将景观评估体系纳入到设计实践中的可行性。

第5篇:历史文化走廊设计方案范文

1近自然绿道建设理念

近自然绿道建设理念汲取了西方完全依赖自然或者过分强调人工雕琢这两个极端思潮的不足的经验,关注自然与人类的和谐相处,以“亲近自然、文化传承、科学创新、和谐发展”的理念为指导进行施工建设。

1.1亲近自然近自然绿道建设以“自然就是最美的”这一理念,约束和管理道路建设和生态修复,通过保护路域原生植被和模仿当地自然生态景观对道路两侧进行生态修复,通过路域景观设计,使道路与路域景观融为一体,体现“路在林中展、人在画中游、车在景中行、溪在路边流”的新型旅游公路生态景观的近自然特征。

1.2文化传承近自然绿道继承和保护历史文化传承,这既包括对旧的环保理念的挖掘提升,也包括对历史文化的保护、挖掘、提升。神宜公路所处地域,人文景观历史久远,积淀深厚。为了保护、传承这些历史文化,公路沿线尽量保留历史文化景观,以充分体现旅游公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建设新理念。

1.3科学创新近自然绿道是一个开放的概念,一方面提出对旧的历史理念、文化、技术的传承,另一方面鼓励在此基础上继续创新,从而推动近自然的绿色道路不断向前发展。公路建设应探索宜路则路、宜桥则桥、宜隧则隧、半路半桥、悬挑帮衬、桥隧相连的公路动态设计新理念,将公路与沿线的历史人文景观有机地联为一体,打造生态文化精品线路。

1.4和谐发展引人入胜的路域景观环境可以改善司机、游客的旅行体验,提升公路和旅游景点的旅游价值,进而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了保护自然和人文遗产,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近自然绿道特别注意自然景观和道路环境的改善和保护,并融合植物景观。在道路建设过程中,各种功能设施也尽可能的体现自然美,使工程的实体美感巧妙的融入到大自然中,与自然环境相和谐,同时,充分考虑植物生长和植物群落演替的规律,追求“四季常绿,三季有花,错落有致,色彩丰富”的景观效果。

2近自然绿道的主要功能

近自然绿道关注自然与人类的和谐相处,强调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其主要功能有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交通安全、以及生态示范的教育等。

2.1环境保护近自然绿道以环境友好、生态修复为目标。接近自然的神宜绿色公路的实施,避免神宜公路建设对沿线自然与人文历史环境产生不可逆转的负面影响,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并促进沿线自然、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升其潜在价值,促进沿线经济发展;同时可改善公路自身的运营环境、提升服务水平、改善公路行业形象,并进而吸引更多交通流量,实现项目建设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2.2资源节约近自然绿道建设通过资源节约设计与施工,进一步降低公路建设成本,降低能源消耗,节约工程材料,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将公路建设中产生的生物废料,例如伐木、树根等有机材料作为坡面绿化植生基材或作为边坡防护材料进行利用。

2.3交通安全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是近自然绿道的重要功能。公路建设围绕交通事故“不应以人的生命为代价”的理念,加强边坡防护、防撞护栏、交通标志建设及强化路形和宽容设计,着力打造交通安全的绿色走廊。

2.4示范教育在生态环境和社会系统演替过程中,自然社会系统通过不同层面系统组分以及不同人群的相互作用,形成错综复杂的自然社会关系,在这一演替过程中制度起着核心作用。新的制度、技术、工艺的改变,都涉及变革的路径选择和成本效益问题,通过试验示范的方式使政府官员和公众了解这些变化的潜在利益,从而减少他们的阻挠,可以有效降低技术推广的成本,提高新技术推广速度,加快技术和制度革新的步伐。

3近自然绿道的技术与工程措施

3.1科学的规划与决策根据神宜公路沿线的地形地貌、资源环境到神宜公路的自身特征,湖北省委、省政府及交通运输厅对公路规划设计进行科学决策,经过反复科学论证,由最初的高速公路建设标准改为山区二级公路建设标准。不仅降低了工程造价,由原来的20多亿元调减到不足4亿元,而且新增占地由原来的275.33hm2调减到41.33hm2。同时,利用老路扩建为二级公路避免了新建高速公路重新开辟新的走廊带而带来的穿越沿线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生态敏感区,以及破坏大量的自然植被所带来的生态效益损失。

3.2灵活运用指标和合理掌握标准工程建设中根据老路的控制性约束参数生成布线走廊带,采用内控、外控或分中的方式,逐段或逐点定位,虚拟中线,通过线元与导线法相结合,运用对称或非对称基本型、S型、卵形、凸形、复合型、C型等各种线形对虚拟中线进行精确拟合,以充分利用地形。优化纵坡设计、减少工程数量、优化行车条件。同时在全线纵断面设计中,尽量利用老路,力争填挖平衡,注重环保,照应桥、隧、平面交叉布置,优化行车条件。

3.3道路的宽容设计围绕交通事故“不应以人的生命为代价”的理念,采用了“路侧净区”的概念,并将路侧净区作为设计的一个组成部分。路侧净区设计容许过错车辆一定程度的驶离路面,并为驶离路面的车辆提供一个安全返回的空间。在路线沿溪侧均设置完善的护栏设施,在满足安全的前提下,护栏尽量开阔、通透,减少行车的压抑感觉,使司乘人员的身心能融入沿线的优美环境。沿线设置了57处紧急停车带和3处观景台、停车场、环保厕所等公益环保型营运管理设施,便于停车。

3.4原始植被保护建立施工方案许可制度,严格控制施工红线范围外的植被砍伐和破坏,对施工红线范围内的植被进行最大程度地保护。对工程红线附近可以保留的树木逐一进行了清点、登记和标记,并进行挂牌保护,杜绝施工对古大珍稀树木的损伤。同时,邀请省交通厅环保办、环境监测单位和相关研究机构的专家进行授课,建设、监理和施工单位的技术人员均参加了环保培训和考核。所有监理人员必须持有交通环保监理证书才能上岗,工程监理单位有专门的从事环境监理的技术人员,按照制定的环境监理方案实施监理工作。

3.5人文景观保护“路景相融、自然神宜”是神宜公路的特色定位,以“美、诗、圣、野”为主题,丰富公路文化内涵,将项目沿线自然天成的景观元素,有机“珠链”成为溯源香溪、探秘神农、寻梦百里画廊的公园式通道。(1)地名文化资源挖掘利用。神宜公路在构筑物的命名上,充分体现了地名文化综合利用的原则;丰富意境、虚实结合的原则;抑丑扬美、感观引导的原则,促进地方特色保存与建设,保护乡土文化;(2)“避、清、封、露、绣”相结合,提高公路整体形象。“避”就是通过改线,避开集镇街区、工厂、学校和险要路段。“清”就是将有碍工程建设的建筑物、“三杆”拆除;各类通讯电缆隐形铺设、用电线路远离公路隐形架设等;通过清理公路沿线危石,对可能发生的滑坡进行预防性处理,减少或消除安全隐患。“封”就是通过栽植风景树或构造物造景对有碍观瞻的建筑物、高边坡进行视线封挡。“露”就是将较好景观尽量显露或透出。“绣”就是通过生态绿化和设施美化建设,体现人工绿化、安全设施、各类标志以及建筑物与自然和谐;(3)融合“绿色奇迹”展示和谐的植物景观。充分考虑植物生长和植物群落演替的规律,注重植物景观随时间、季节逐渐变化的效果,充分展示公路沿线的神农风情,峡谷风貌,果园风光和香溪风采;(4)通讯线路隐形处理。结合旧路改造和自然环境景观,全线还设置了九孔的通讯管道,将低压的广播、电视、电话等光缆统一入地,改变公路走廊管线密集的情况,改善景观效果,提高行车安全。神宜公路共计铺设通讯线路隐形管道49km。

3.6利用自然资源与精细化设计施工在工程建设中采用量化控制约束条件拟合布线法,显著提高工效,充分利用原有老路和溪滩,其中改建利用老路44.11km,占路线里程的83%。同时根据施工图路线三维设计(平、纵、横)与实地的校核情况,通过实地跟踪研究,调整优化线型,重点对沿线珍稀植物、地质不良地带等环境敏感区域进行适当避让和尽量减少对山体开挖。路基、路面、桥梁、涵洞动态设计主要因路线变化、路幅调整、挡墙及边坡变更等方面优化而来。通过灵活运用技术指标,适当调整路线横断面,减少上下边坡土石方及防护支挡工程量,实现“最小程度地破坏”,达到公路与自然的和谐。2.7环评咨询贯穿整个工程神宜公路工程提前开展环境影响调查和评价,从节约土地、保护水资源、避让重点动植物保护敏感点等方面提出咨询建议,并以此作为线路比选的必要条件之一。环评的提前介入,改写了传统只有地质地形选线的历史,使环保选线、地质地形选线成为必然。同时,规范性建立环保组织制度和实施方案,成为实施神宜公路生态保护工程的有效保障。

4近自然绿道建设的效果

4.1实现了环境保护与交通安全有机结合神宜公路围绕“以人为本、安全至上”的指导思想,推行绿色安全公路交通。在相同条件下植物道路比土质路具有明显的防蚀作用[24]。神宜公路将工程技术与生物技术有机结合,按照“近自然”的理念进行植物堵墙设计,用林草覆盖边坡堵墙,有效缓解土壤重力侵蚀危害,改善道路边坡土壤不良景观对公路沿线景观的影响。通过路侧净区(净区宽度、净区内边坡、净区内排水设施)、宽容的交通工程、以及工程防护措施的有效实施,极大地改善了道路安全状况,最大限度地降低交通事故死亡率和特大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与道路改造前相比,新路交通事故发生率、事故受伤人数、死亡人数、和经济损失分别减少50.5%、72.4%、74.1%和84.6%(表1)。

4.2实现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目标监测结果表明,近自然的神宜公路实现了“零弃方”的环保目标,增加绿化面积2.4×105m2;全线废弃的老路14.6km利用率为100%,其中转为乡镇、厂区、风景区道路的有7.37km,改建为紧急停车带的有5.22km,改建为路侧净区和绿化带的有1.32km,转为新居民点和公路管理站建设的有0.69km。与传统道路改扩建工程相比,近自然绿道使神宜公路土地占用减少110%、土石方开挖减少85%、投资减少72%。神宜公路的栈道公路沿着峭壁边缘、将悬挑板技术和桥梁修筑技术结合,与传统道路边坡修筑技术和桥梁建设技术相比,对植被的破坏减少71.7%~98.6%、公路建筑成本减少17%~86%。同时,近自然绿道也特别注意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神宜公路建设通过道路沿线景观的保护和道路交通安全提升,有效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统计资料显示,神宜公路建成通车后2009年与建成前2006年相比,神农架林区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分别增长了183%和200%(表2),公路建设成本可以通过经济发展来收回。

5讨论与建议

第6篇:历史文化走廊设计方案范文

关键词: 1.步行街的背景、文化依托和特质;2.建筑尺度与街道的处理;3.界面的处理;4.空间分析;5.符号与标志物;6.人的活动。

1.步行街的背景、文化依托和特质:

(1)杭州河坊街:杭州是一个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处于山水之间,富于诗意与超脱,安逸而舒适。清河坊历史街区位于延安路南端东侧,吴山北麓,是杭州悠久历史的一个缩影,这里聚集着历史文化信息和时代的特征。街区内传统手工艺与饮食聚集,鲜明地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众多特质。

(2)宁波天一广场:宁波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是具有7000年文明史“河姆渡文化”的发祥地。商业发达,具有沿海文化和河道文化的气息。天一广场位于中山东路以南,药行街以北,东临开明街,西靠日新街,处于宁波市旧城商业中心。天一广场运用现代的设计手法营造出丰富的商业空间,尤其水晶街的设计隐喻了河道文化的城市意向。

(3)宁波老外滩:老外滩位于甬江之畔,是中国最早的外滩之一,诞生于中西方文化碰创之际,崛起于民族产业兴盛之时。它以一个地产项目为载体浓缩了宁波的历史和人文,力求传承甬城特色的文脉和人脉。该项目保留了原有建筑及街区的风貌,嵌入了新的时尚元素,集中打造了一个集购物、美食、娱乐、旅游、居住为一体的特色区域。成为宁波的地标。

对于方案的分析:a.宜兴同样属于“淡食”文化的城市,历史文化属于江浙文化体系;

b.城市具有一定的商业性(太湖水系的航运),同宁波有相似之处;

c.城市富有文化气息(陶文化、茶文化、竹文化、洞穴文化是兴城富有特色的四大文化,历史上文化名人也较多),在地形上与杭州相似,同样处于山水之间;

d.河道文化特征明显,但有所衰退,需要注入新的活力;

e.建筑风格细腻而素雅,建筑间的巷道空间意向鲜明。

对于方案的定位:我们的方案应该运用现代的手法进行创作,使其与传统的城市建筑形成鲜明的对比,成为城市中意向清晰的地段;同时在设计中应保留江南传统文化的某些空间特质,使该地段的设计表现出新旧文化的交融,体现历史的纵深感。

2.建筑尺度与街道的处理:

(1)杭州河坊街:

河坊街中的建筑以两层为主,在空间节点处有三层,建筑的开间约4.5米,中间还存在若干窄开间的文化性建筑,内容丰富,尺度宜人。

建筑物的高度与步行街的宽度的比约为2:3,街道略显宽,亲和性略弱,但在步行街中央设置了一列小品(植被、货亭、照壁等要素)后,空间感和亲和力立即得到了加强,且疏导了步行的人流,不致过于混乱,也增加了空间的层次感。

(2)宁波天一广场水晶街:天一广场水晶街空间层次丰富,建筑高度为三到四层,街中的人工水池丰富了街景。对比于河坊街这样的传统步行街尺度是所扩大,更加适应现代商业的运作,包容性也更大,而同时也注意了与城市整体形态和尺度的协调。

(3)宁波老外滩:利用百年前的殖民建筑遗留加以改造,由于建筑与街道的高宽比比较大,所以形成了较为强烈的空间领域感,再加上一些内庭院空间的创造,给人以较为强烈的归属感,整体形态体现了一种内向与自闭性,是城市中甬江畔的一个“世外桃源”。

对于方案尺度的认识: a.方案受到规划的控制和日照的限制,在高度上受到了控制,建筑与街道的高宽比比较小,空间领域感较弱,所以我们可以借鉴河坊街的一些设计经验

b.借鉴老外滩规划中狭窄街道和内院的处理手法完成本方案中的某些空间处理,依靠尺度的变化创造有开有合的空间意向。

3.界面的处理:

(1)杭州河坊街:界面的统一与连续性来自建筑形式和材料的处理上大致相同,而使用功能的多样性(药铺、茶馆、小吃店、银行、邮局等)却创造了步行街富有变化的界面,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步行环境和多种趣味,形成了统一中有变化的丰富街景。

(2)宁波天一广场水晶街:连续统一的网格划分的界面略显单调,但底层的柱廊空间所形成的灰空间具有很强的韵律感、延伸感和引导性,外挂的楼梯、玻璃的小挑台和斜向的盒子成为打破单调感的活跃的形式要素。立面运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原真性体现出建筑材料的本性,同时反映出一种特殊的商业气质。

(3)宁波老外滩:潜入式的现代设计手法所创造的立面与传统的建筑立面形成鲜明对比,表达出中西文化的交融,运用竹这种很中国的植物作为补充性的设计元素,形成建筑与人之间的“第二界面”,使其中蕴藏着强烈的中国江南传统文化的空间韵味。

对于方案界面的考虑:本案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其商业的用途,创造柔性边界,加强内与外的交流。同时通过衔接,转折,断开来控制界面的节奏,丰富界面的层次。界面在人流得导向上也应加以考虑,使驻足与行走不相冲突。

4.空间分析:

(1)杭州河坊街:

线性空间串联起两边的商业空间,街道中央设置的一联串小品既划分了空间又丰富了街景,成为游览中的又一趣味要素。两侧连续的建筑立面被白色的山墙面分割,产生强烈的韵律感和节奏感,在十字交叉口建筑做成圆角,让出外部空间,并有放开的小广场作为空间的变化,在此可以看到南面的吴山风景和北面街道的片段,整体形成秩序感和节奏感,统一而有变化。

内部空间的营造(以方回春堂为例):沿用了传统的院落空间加以改造,在原有的院落和天井空间上加顶,感觉上是半室内的共享空间,形成新的空间体验。

(2)宁波天一广场水晶街:人造水池是水晶街的主体景观和趣味中心,水池的设置可以相当自由地促进或阻止外部空间人的活动。这样人的活动被限制在柱廊所创造的灰空间之中,人的安全感加强,视野相对丰富(店铺丰富的界面、柱廊、水景、对景)。外挂的楼梯和小挑台悬出水面,在此人的视野变的开阔。水上有不同标高的桥连接两侧建筑,使得流线更加丰富,行走更加便捷,交流更加广泛;桥的存在还在空间上划分了层次,使延续的街景有了变化和趣味。

(3)宁波老外滩:以新兴的Block商业街区为母题进行规划,形成由若干街区所构成的商业步行区域,其中由三条主要道路组织整个交通,每个Block的外界面相对比较完整连续,而内部多围合成较为内项的庭院空间,和外部步行街在气质上形成对比,整个规模和尺度宜人。运用多重网格套叠的手法形成活泼有趣的空间效果。利用老街区的建筑遗留创造出一种怀旧的情节,同时在其中穿插了许多现代建筑设计的手法(钢结构、玻璃幕墙、百叶窗等)使新与旧在同一时空上得到和谐的共存。

对于方案空间关系的考虑:a.院落空间

b.进深空间

c.巷道空间

d.骑楼空间

e.空间的转换

f.网格套叠法的运用

5.符号与标志物:

(1)杭州河坊街:各色的旌旗和招牌形成河坊街的标志,封火山墙和现代建筑符号的嵌入丰富了街景,富有历史感和时代感。在街的尽端设置牌坊,成为强烈的领域入口。

(2)宁波天一广场:教堂的存在成为天一广场的识别性标志物,人们通过相对教堂的位置可以清晰辩向。水街已经成为天一广场给人们印象最深刻的元素。不做饰面的混凝土表面的处理和木百叶窗的形式也成为天一广场的符号。

(3)宁波老外滩:天主教堂成为该地块最明显的路标之一,由其引导进入街区,街区内由铸铁路灯、旧木椅、清水砖墙等形成怀旧的意向,在其中的小院落里植上了翠竹,依托着白墙,表现出一种素雅的中国南方文化。同时又和一些明快现代建筑手法相对比、呼应,满足了新阶层的一些精神需求。

6.人的活动:

应该指出,综合并不是建筑物和主要的城市功能在形式上的综合,而是在非常细小的尺度上各种活动和人在实际上的综合。 ――扬 • 盖尔

(1)杭州河坊街:由于步行街功能的复合性,有商业、饮食、茶馆、艺术馆、药铺、银行、邮局、休闲设施、杂耍、景观等,带来了人的活动的丰富性。中间的小品带(由植被、植被、货亭、照壁等要素构成)成为人们驻足停留的场所,而由它分割成的两条街道成为步行的空间,小广场的设置和雕塑的设置为人们提供了休息娱乐的场所。河坊街是一个十分能够聚集人气的空间场所,众多行人在该处的聚集行为也成为城市中的一个可识别要素了。

(2)宁波天一广场:宁波天一广场也是一个功能复合的商业步行街区,但由于档次相对较高,出入这里的人们多为参观和游览的目的,消费行为并不是很强烈。水街一层多是小商品和玩具专卖店,商品琳琅满目,色彩五彩缤纷,对人的吸引力也是最大的。水街二层廊道伸出的小挑台为人们提供了休息和观景的良好场所,据说夏天这里都座满了人,就连水池边上的灯座上都座满了人。说明要想让人在户外空间逗留,就应该设置相应的各种各样的支持物。

(3)宁波老外滩:现在的老外滩基本上没有业主进驻,房子都是空壳子,街上基本上没有人的活动,所以从这层意义上说并没有达到最终的目的,只是一个形式的外套。

对于方案:两岸的连接 /可进入性 /柔性边界 /室外支持物 /界面连续与节奏 /空间的变化 /内容和行为的复合

建筑形式的处理是为了引导人的行为,宜兴方案采用了一河两街的模式,在建筑处理上应加强两岸的联系与互动,不光要丰富人的流线,还要引导人的视觉行为,做出丰富的对景,形成良好的视觉通道。当人在其中行走时应感觉到空间的变化,有收放,有转折,使行走与驻足相互交替,从而丰富人的行为。在人的驻足点上应设置适量的支持物,为驻足提供条件。

实地调查研究是获得设计灵感的手段之一,不仅获得了丰富的可用资源,同时为今后的设计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和指导原则,并得出了自身对于商业街建筑设计的一些感悟。

在城市设计确定的建筑初步形态和规划理念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城市历史文脉关系及相应的城市空间特质,运用现代建筑设计创作手法并结合地方传统建筑空间和材料特色,营造富有现代气息和中国江南传统文化意蕴的商业建筑空间,并在其中穿插历史文化性空间,提高步行街的文化品位,创造具有鲜明个性的建筑群体,使之成为城市中新的可识别区域,为城市的发展提供积极条件。

第7篇:历史文化走廊设计方案范文

论文摘要:分析了在建筑设计中时历史文化保护的种洲误区.并就城市设计中历史文化镶护的内笔进行了才探讨。

要了解城市设计的内涵,就必须关注城市中的生活的人。在城市设计中,人是第披关注的主体.而关注人的思想也显得地位重要。生活在城市中的人的思想是在千百年发展中提炼、沉淀而形成了城市的文化,而人类文明和文化的发展也深刻地印刻在城市的历史巾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城市人。因此,城市设计与城市文化、历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但随着经济高速发展,许多城市建设得n益繁荣,城市人口的增加,往往对城市的历史文化带来极大的破坏性,这就有必要从认识上加以提高,重点防范。在城市设计仁对历史文化明确予以保护,从法律上给以保证。

一、目前城市设计中对历史文化保护存在的几个误区

一种是往往在想毁掉先人的东西时,就有人打出“历史是人民创造的,我们可以创造新的历史’的招牌.历史是大家创造的,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枉自独尊,笔者赞成“让每个人都占有历史一页”的提法。据说在英国古城墙要修复,砖川以不用古砖,就是荃于这种邢论的做法之一有的城市任旧城瑞遗址处修的街道广场上还特意标l泪原城墙的位置走向。历史不能像割韭菜,长一茬割一茬。城市建筑更不能几年就拆一茬。

第二种是“保护历史文化妨碍了经济发展”的观点。持这种观点的人往往一方而在破坏历史文化,一方面又在大谈自己城市的历史t往㈣城拆了占建筑.叉到新区搞明清一条衡。这种做洼既破坏了很好的旅游资源,义不能形成新的经济热点。

第三种是旧的建筑不适用,需要改造”的浇法。这一改就是火拆欠建,耐口垒=倘若西安也把城墙拆掉修成环路,其古都风貌及旅游价值就蜚;色不知多少。还有的地方为丁突出自己的城市特点,在任何价值上部搞上地区。民旌历电的特征.以示“文”的延续。侄个城前里应有不同历电时期的建筑及J礼貌,怛绝没必要在每个建筑上看其五干年。只要对历史做了大胆的保护.觥叫毫虻顾忌地作对现代化的追求。这样,殳就自然延续且通畅。

第四种是要用一种统一的理论指导全盘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特打E千姿百态,文化底蕴备不相同.需要也不同。用一种理论指导垒盘,显然不切际中国有自己的城市文化传统,亩目套用西方理论,只会牺牲自己的城市特色。作为中国文化代袁的北京城借用功能主义系统的犬拆大建、内外环道路超K度衡使北京传统城『l亍特色几近灭绝,便是前车之鉴。然而中国的现代城市设计教育思想,方法义一直在承袭两方的城市设计体系,无法摆脱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影响.当然惜鉴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在十如何往借鉴、套用中研究西方城市设计理论对中国城市快速发展的适应性.逐步建构适应自己城市的地域特点.地方风貌、文化韵味、经济规律,叉具备时代印记的1脏动性城市理论,是当夸亟待解决的课题。

还有,人们对历史文化的保护仕佧忽略对古树名未的保护,为J逛筑可以任意砍伐树是J玎史的活的见旺.是无法仿造假造的文物,难道不应该更加霞视吗?城市既是经济社会疑腱的载体,义是历电文化的象征。这足任何一个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者都不应该忘记或瞳师的两方。

二,城市设计中历史文化保护设计的主要内容

历史文化的像·盐叶是城市设讣的重要内容.其魅力不仅在下它具有很高的艺术,反映…当地的地方特色与风格.而且它具有寓的文化内汹.能充分反映时代的延续性将历电史化占迹和城市设计结合起来.组成几文、{l:会景观的结台俸,是一郝知识性科学性、艺术性很强的活生生的教材历史文化的保护,苒内容包括:侏护对象的确定,保护方法、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范围。

其一,保护对象应该是各个历史时期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历史遗迹和风嚣名胜包括:园家。省,市、县各级文物削I】已定的历史文物和名畦点。尚未列入文物保护单位但具有较高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古迹业已榻毁怛具有蘑修,重建价值的文物古迹等但在城市改建中,有时会对古旧建筑是否是历史文物占迹是否保留等问题提m质疑。我们可以参考英国公民信托社”提出的5条标准:是一件艺术品,能丰富环境t是某一特殊建筑风格或某-N期的迎匀[=代表,在社会I二【有定的历史地位与重大事件或甫要人物在历也l:有联系。能使周围环境具有一种时间上的延续感。

其二.历史文化的保护方法是根据各保护对象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和经济意业来确定其保存,发展利用的办法。为此,血首先弄清各保护计象的历史年代,文化等绒、性质特点,功能内客.容量。交通条件窄0I特征与经济利用价值等,井尽量从社会、文化、经济,精神、习浴以及心里情感上去完蒋和发程。保护的一般方法有保养维修、改造等几种,通过保持和恢复文物古迹的本来面貌,来示明当时的历史陈迹。

对古建筑加以改造,使其外形不变,而内部更添现代化的设备和装修,以充实它们的使用价值,使其得以新生。

通过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达到保护的目的。如日本横滨步行道公园设计中,设计者认识到由于横滨经济的发展,随之也产生了大城市所具有的一系列弊病,如“绿”在消失,“水”被疏远,自然生态遭到破坏,造成城市中自然的匮乏。因之在整个设计中构思了3个相关联的主题段,来追念与城市文脉有关的历史。设计者创造了:绿化步道——这里绿树葱郁,鸟语花香,一派自然景象,成为人工环境中的一块绿洲;“水”的广场——运用喷泉、瀑布、跌水、滚水和漩涡等水的表现来赋予广场自然的气息,使人摆脱城市的喧闹,获得了片刻的宁静;“石”的广场一是供纪念、演出等集体活动使用的露天广场,并制作了几十种有历史性代表的图样方案制作的陶块,铺砌在步道或嵌于指示牌上,给长者以历史的回忆,给少者以乡土的教育,给客人介绍了城市发展的历史而留下特殊的印象。

划定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的保护范围,其目的是为了确保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所处的历史环境,同时,还考虑满足景观的观赏要求,完善原计划的意境,保护古建筑的历史格局和景观,提高其环境质量。

其三,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范围常根据不同保护对象的需要,划分为严格控制区、环境协调区和视线走廊区,现分述如下:

严格控制区:指文物古迹自身占有的地域。在此区内严格保护文物古迹及环境的历史原貌。一般除维修外不得有任意拆迁和改造,更不能新建。

第8篇:历史文化走廊设计方案范文

1教学理念的开放

创意需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本领,创意是个性的、求异求新的,创意是综合能力和文化素养的集中体现。创意型人才的培育离不开教师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理念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态度和基本观念,是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教学理念的开放程度会直接影响创意人才培养的质量。教师应清晰的认识到自己角色的转变,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应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努力摈弃注入式、教条式、单向纵深式等侧重于知识的传承和记忆的教学方式,积极培养学生的发散式思维,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意冲动和快乐;应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享受,积极培养学生去发现、去想象、去探索、去创造的能力,让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品质、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应注重师生互动、小组协作的学习方式,创设愉快、民主的学习氛围;应注重对学生的研究方向和方法给予指导,与学生一起探索、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

2教学内容的开放

创意旅游强调对各类资源的多维化整合。强调对未来文化遗产的创造。强调对旅游消费潮流的引领和塑造。强调旅游产业链的拓展和延伸,以及区域整体价值的提升。创意旅游来源于生活,并引领生活潮流。这就要求我们在培养创意旅游人才时,教学内容的安排应具有更大的开放性。

2.1教师不能刻意追求课程体系的严密与稳定,追求课程要求与教学内容的统一。知识无法穷尽,学习内容有取有舍,不能追求完整。如:《中国旅游历史文化》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的综合学科。五千年文明不是一朝一夕能被导游们掌握,也没有必要全部掌握,这就要结合企业需求,以理论知识“必需够用为度”,对历史知识进行有效选取。在《中国旅游历史文化》课程中,历史、建筑、园林、饮食、民俗、旅游景观与山水文化、旅游文学艺术、宗教等是客体文化的重要基础和主要内容。可以设立历史与宗教文化走廊、建筑与景观文化走廊、饮食与民俗文化走廊、旅游与艺术文化走廊等五大教学模块。以适应旅游创意人才需要拥有较高的文化水平的要求。

2.2课堂传授的知识内容是开放的。一方面教材只是其中诸多学习材料中的一种,学习材料是多样化的。另一方面应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新知与日俱增,及时吸收本专业的新知识、新理论、新信息,引导学生关注前沿知识,面向未知领域。如随着互联网经济的迅速发展,在《旅游市场营销》课程中,教师应该积极补充移动营销的知识,介绍微博和微信的营销原理,并结合现实中的微博、微信营销案例,分析微博和微信两大社交平台的营销方式,引导学生关注并研究――微博与微信营销的利弊。

2.3教师还应结合本专业培养目标的需要,有意识地传授一些跨学科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发散型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如:在《旅游线路产品设计》课中,跨学科传授摄影与美学欣赏的一些知识,激发学生设计灵性。

2.4根据学生实际知识水平、需求和地方旅游资源特色,按需施教、灵活施教。在创意旅游人才的培养中,课程教学要分级而定,让不同的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学习相应的知识点。结合四川和成都地方旅游资源的特色,从区域岗位需求出发,调整教学内容。例加:四川地区三国文化的旅游景点十分丰富,在《中国旅游历史文化》教学中,增加对三国旅游文化的讲解,更好地服务区域旅游经济。这对于四川三国文化旅游产业链的文化创意思维、创意表达、创意传播的形成具有积极的意义。

3教学过程的开放

创意就是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的想法。创意是创新之源,创意人才最明显的特征是思维敏捷、异想天开、勇于创新。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讨者。”在开放的教学过程中,注入式、教条式没有市场,教师注重运用启发、讨论、探究、实验、质疑、争论、搜集信息、自主学习等开放的教学形式,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强化与训练学生的开放性思维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冲动,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实现教学的根本目的。如:旅游法规课程教学中,让学生根据合同法相关知识,自编合情合理的创新案例,然后分小组进行模拟法庭辩护比赛。这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创意思维的培养带来了极大的好处。在教学的具体操作过程中,应重视创设民主和谐的心理环境和自主参与的教学情境,灵活运用协作法、探究法、案例法、情景法和角色扮演法。注重引导学生探究思考,主动寻求和发现新的问题。注意制造教学疑问,引发学生开展研讨和争论。积极培养学生自信、质疑、不怕失败、不满现状的创意意识。

4教学空间的开放

开放式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还应开放探索空间。其一,课堂向社会和企业延伸,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和企业,积极参加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开阔他们的视野,在感受新知的过程中,根据已有的知识,去发现、去思考、去探索、去创造,从而解决问题;其二,课堂向校园文化活动延伸。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创意设计竞赛和展览活动,以激发旅游创意人才创造原创文化产品的激情和动力;其三,课堂向传媒和网络延伸。让学生通过媒体和互联网吸收更丰富、更生动、更鲜活的知识信息。这种空间的开放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多维度思维的能力。

5教学评价的开放

第9篇:历史文化走廊设计方案范文

关键词:泰顺廊桥;装饰;构造;艺术美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5-0169-01

泰顺县是浙江省温州市下辖的六县之一,县名有“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之意。历史上的泰顺被山阻隔,道路不通,当地的人民少于外界接触,泰顺几乎是陶渊明所描绘的世外桃源一般。且曾有隐士隐居于此,从而造就了泰顺独有的历史文化,廊桥正式泰顺历史文化的代表。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泰顺人,我们家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廊桥伴随着我成长,我对每天朝夕相处的廊桥也有着我童真的认识。直到我上大学选择了艺术设计专业,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才真切的感受到我家乡的廊桥所具有的独特的装饰之美和构造之美。

一、廊桥的装饰之美

泰顺县内山水众多,造桥当然是为连接两山以便人们渡河之用,因此泰顺的桥文化也相对久远。古代信仰宗教的人民十分多,泰顺人民也不例外。受的影响,人们不仅在家中物品刻上带有宗教性质的装饰,还将这种装饰之法应用到廊桥的建筑之上。

1.廊桥装饰之美的来自于千年宗教的传承 。泰顺地区的宗教发展与中国历史同步进行,经历了千年的时间,装饰艺术可谓是纷繁复杂。在宗教的深远影响下与人们对其的信仰,廊桥内的装饰便与宗教息息相关。宗教性质的装饰庄重严肃,其装饰艺术符合礼制人伦的要求,不论是雕刻还是绘画都十分高雅。廊桥上的装饰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当地的地方特色,在装饰上,利用神话传说和画师的绘画技巧使其在题材上和创作手法上都极为多变,这样的一座桥不仅能给予人们通行之便,而且满足了人们的祭祀需求视觉的享受,塑造了一个“人神共乐”的场所。

2.绘画作为宗教向人们展示的基本方式,在廊桥之中随处可见。廊桥的绘画一般具有鲜明的主题,以及完整的故事内容,将惩恶扬善,因果报应观念转化为图像从而教化民众,也具有十分强烈的美感,具有一定的观赏性,在给予人信念的同时也给予美的感受。在泰顺现存的大部分廊桥内的绘画装饰都以宗教绘画为主。以泰顺岭北乡的“同乐廊桥”为例,它是现今最为“年轻”的廊桥,是浙江省的唯一一位廊桥师傅-董直机师傅一手打造完成,在2006年正式落成。其内部装饰保持传统廊桥的道教绘画装饰,以一幅“八仙过海图”为主,旁边加以上水画为装饰,画师以精湛的绘画手法向人们传达了神话故事“八仙过海”的情节,其美感无法言喻。

3.取材于民间传说的廊桥雕刻装饰之美。廊桥的内部主要采取绘画作为其主要装饰,而外部主要采用了中国传统的工艺-雕刻作为其主要装饰。以祥云、龙以及莲花作为原型进行雕刻。祥云作为祥瑞的象征,在能工巧匠的雕琢之下其形态宛如真实的云彩一般,使桥有了腾飞之势。

中国人民以龙的传人自称,龙也自然也成了桥上的雕刻装饰,龙是各种动物部分身体的组合,能让人感受到不同动物的体态之美,金色的龙身匍匐在桥上,宛如在作桥的护卫,使桥增添了神圣的神秘感。莲花在佛教中具有纯洁之意,代表佛以纯真之心感化众人,莲花在原有的形态上已极具欣赏性,被佛教赋予纯洁之意后,其美感更具特色。

二、廊桥的人工构造之美

廊桥亦被学者称为“木拱桥”,在泰顺境内当地人则称为蜈蚣桥。对于木拱廊桥的研究始于20世纪中期,1959年罗英先生出版《中国桥梁史料》,内收唐寰澄先生研究汴水虹桥的文章,而当时的学术界普遍认为虹桥技术已失传。七十年代末人们“发现”了在浙南的木拱廊桥。

中国的木拱桥始建于宋朝。在《清明上河图》(宋.张择端)中有一座木拱桥,采用了“贯木”造桥之法便于现在泰顺的廊桥是一样的,即大木穿插叠架,仅利用木材的形态进行穿插固定,不用其他任何材料。历史上北宋南迁,在浙江留下许多木拱桥,如浙江泰顺的泗溪溪东桥,它桥长约41米,横跨约25米,高约6米,便是建于明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

廊桥作为木拱桥中的一种在在泰顺发展长久,泰顺人民在与廊桥的朝夕相处中为其起了一个特殊的名字—“蜈蚣桥”。为什么称其为“蜈蚣桥”?廊桥采用传统的“贯木”造桥之法,不用其他材料进行固定,木材之间的相互穿插在桥的底部便呈现出蜈蚣之状。就仿佛一条蜈蚣匍匐在两山之间为人们起通行之便,当你站在桥下,看到如蜈蚣一般的桥型,将会不禁感叹前人的智慧之高深,桥的人工形态之美。

1.廊桥建筑构造的科学美。“科学美是美的一种形态,它是指科学活动中的美,是科学活动中那种能体现人的探索本性和认识能力的具有生命活力的活的形象。”(王一川《美学与美育》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也就是说,科学美是人们按照事物本质规律生产,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合乎规律性的“真”,而且符合“形式美的规律”。如与木拱桥并列的石拱桥,其代表便是著名的“赵州桥”,桥身—道长拱,桥拱像一张弓。这种设计很富有科学性,不但节约了材料,减轻桥身重量,而且河水暴涨时,可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少洪水对桥身的冲击。而廊桥的制作也是采用了此种方法,体现出了它的科学之美。

2.廊桥建筑构造的结构美。中国的木拱桥形状不一,但总体结构呈对称图形。在建筑中,“对称性原理是构成形式美的基本原理,对称可以赋予建筑形象静态美呈现出稳重、古朴之美。”如泰顺泗溪的姐妹桥的结构是一个大拱,像一张弓,不但形成对称,而且显得均衡。这一结构形式,不但给人以对称美,而且体现出稳重的特点。廊桥不但结构坚固,而且给人一种富有“凝固的音乐”美的感受。

廊桥的韵律与画面美。廊桥的拱形是最为重要的视觉要素,拱桥的施工相对较为方便,但是那简单的形态却能让人感到宁静、简洁、稳定和优美。它所产生的弧形又能显示出强烈的动力感,符合人们的审美心理。当人走在桥上移动时, 不能看见拱圈的形态,然而从侧面观察时便能看出拱圈产生的韵律之美,且当人们通过拱圈看另一边时便能惊喜地发现一幅真实的山水画呈现在你的面前。

结束语:泰顺境内的木拱廊桥工艺之巧、造型之美,在世界桥梁史上堪称一绝,是《清明上河图》中虹桥结构的再现,现已经进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列。但是随着时间的不断发展,廊桥的制造技术正在慢慢的消失,目前在浙江省只有泰顺的董直机师傅传承此门技术,笔者在此呼吁人们重视廊桥的保护以及其制造技术的传承。

参考文献:

[1]崔存明.正在消失的中国古文明:古桥.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2.5.

[2]杜鹃,童泽望.中国古代佛教建筑装饰图案内涵的哲学诠释.

[3]刘敦桢.佛教对于中国建筑之影响.

[4]廖洋.中国佛教建筑史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