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传承传统文化重要性范文

传承传统文化重要性精选(九篇)

传承传统文化重要性

第1篇:传承传统文化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朱仙镇;木版年画;传统工艺;经济理性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1X(2017)01-0147-05

朱仙镇木版年画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在其鼎盛的明清时期,朱仙镇从事木版年画印制的作坊多达300余家。然而,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朱仙镇木版年画在近代以来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据笔者在调研中统计,如今朱仙镇地区的木版年画制作作坊只剩下9家,木版年画从业者不到30人。本文通过对朱仙镇地区木版年画制作工艺的调查,运用观察、访谈、文献研究等方法,从经济理性的视角解读木版年画制作工艺的传承与保护问题。

一、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历史沿革

朱仙镇木版年画是开封年画的一个分支,是门神信仰世俗化的体现,在历史上曾经经历过长期的辉煌,然而近代以来,由于历史环境的影响,以及现代文化的冲击,木版年画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木版年画源自于古老的门神信仰,北宋时期,由于雕版印刷技术的日趋成熟以及纸张的普及,为年画印刷带来了便利,门神信仰这样一个无形的、抽象的信仰习俗就通过木板刻印实现世俗化。据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载:“近岁节,市井皆卖门神、桃板、桃符及财门钝驴、回头鹿马、天行帖子。”[1]此时处于京畿之地的朱仙镇水陆交通优势明显,为木版年画的广泛发展传播提供了自然条件,给朱仙镇木版年画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据民国李蔚侬、赵玉芳著朱仙镇镇志《岳飞与朱仙镇》记载:“红纸、门神系旧习^新年之销用物,为镇中最著名特产。”[2]

明末清初,朱仙镇地区凭借贾鲁河漕运的便利,木版年画一度成为该地区的支柱产业,木版年画的影响范围也逐步扩大,即便是在清末,木版年画制作与销售在河南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然而,民国之后,由于受西方思想的影响,以门神信仰为支撑的木版年画受到不小的冲击;新中国成立之后,人们逐渐崇尚红调,并且认为白色是不吉利的象征,因此以白纸为底的木版年画再次受到强烈冲击;时期宣扬神鬼观念的木版年画首当其冲,遭到严重破坏;改革开放以来,机器印刷的普及使得手工印刷的木版年画迎来了巨大的挑战,木版年画生存所面临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二、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传承现状

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产量,高峰时可达到300万至400万张之多,作坊达到300多个,除满足本地需求外,其产品多通过水运销往江苏沿海及全国各地[3],然而目前朱仙镇木版年画作坊仅有9个,产量也大大减少。朱仙镇木版年画所面临的危机不仅仅体现在制作作坊的减少以及年画产量的降低,更重要的是作为传统工艺从业者――传承人本身所呈现出的问题。

(一)传承人文化素养较低

笔者在调研中发现,从事木版年画制作的传承人多为当地农民为解决生存困难而拜师学艺,自身的文化素质并不高,更没有受过专业的雕刻、绘画等艺术教育,因此在制作过程中往往局限于师傅的传授,创新与发展的能力相对较弱。木版年画的制作是集绘画、书法、雕刻、染印及装帧等技术于一身并要历经众多环节,每个环节的把控都需要一定的文化素养作为支撑,特别是受艺术创作力的影响,由于木版年画从业者在这些方面存在不足,因此在朱仙镇仅有的几个作坊中,其作品都是大同小异且质量不是很高,这就使得木版年画在集成的过程中质量得不到保障,因而很难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这为以后的传承也埋下了一定的隐患,再加上创新力不足以及市场占有率较低,木版年画的前景令人担忧。

(二)传承人在申报和宣传中存在造假现象

我国政府在评审各个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时,都会依据相应的评审条件,如对传承谱系的要求以及传承年限的规定,只有达到了这些要求才有资格申请评为代表性传承人,这就意味着要想成为代表性传承人就必须拥有一个相对完善的传承谱系以及较为长久的传承年限。然而,朱仙镇地区的不少木版年画从业者多是半路出家,有的甚至是为了解决生活的窘困才加入这个行当,而并不是他们所宣传的祖上从清朝年间便开始从事年画的制作,到现在已有100多年的传承历史。因此,他们为了评审传承人以及宣传的需要,人为地增加自己的传承年限,伪造传承谱系,把自己打造为第四代甚至第五代代表性传承人。他们这样的做法不仅促成了弄虚作假的不良风习,也成为各个字号之间相互攻击的口实,在这样一个相互攻击,充满欺诈的氛围和环境下,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制作工艺恐怕难以得到有效的保护与传承。

(三)传承人之间恶性竞争

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之下,同行竞争是在所难免的,更何况是拥有一定竞争优势与“话语特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身份,正是由于传承人特别是代表性传承人身份本身所特有的优势,促使各个木版年画从业者都在着力宣传自己是老字号、是百年老店,同时,又不遗余力地揭穿其他字号、其他传承人如何造假、如何虚假宣传。并且,除了字号间的不良竞争之外,有些字号内部也并不团结,为了争夺谁是正宗,甚至亲兄弟之间闹到了法庭相见的地步。我们很难想象,木版年画这样一个充满艺术想象及承载民间信仰的优秀传统工艺,如今沦落到仅有的几家作坊相互诋毁与恶性竞争的局面。如果各个字号间的恶性竞争及字号内部的矛盾不能够得到妥善解决,木版年画从业者之间不能够精诚团结,朱仙镇木版年画制作工艺的传承很难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效。

(四)木版年画传承质量总体处于下降态势

朱仙木版年画不同于天津杨柳青、四川绵竹等地区的年画,这些地区的年画色彩鲜艳且与现代文化的衔接比较紧密,尤其是四川绵竹地区的年画已经逐渐融入到人们的生活,在家具、棉纺、布艺等生活用品中随处可见它的身影。而朱仙镇木版年画更多是对门神画的传承,其作品中现代文化的融入较少,它讲究的是对传统文化原原本本的传承与发扬,很少会有现代元素融入进去,其经典的作品如“钟馗”“五子登科”“三娘教子”“马下鞭”“马上鞭”等都是传统文化尤其是门神信仰的完美展现。然而,在调研中,笔者发现,该地区的年画近年来在质量上并不是完美无瑕,如今的年画作品与收藏者收藏以及博物馆馆藏的以往作品相比存在明显的不足。首先,年画的线条过于粗犷从而使它缺少了美感,这种粗犷并不能理解为民间文化、原生态文化的特色,而是在制作过程中艺术创作力的缺乏所造成的;其次,年画的套色存在明显的偏差,造成年画整体看起来缺少层次感;最重要的是每张年画上面所刻印的字号让人看起来像是随便拼凑的一般,了解年画历史的都知道,每个作坊的字号是每家年画的标志,这些代表各个字号的标志是稳固的,并不像现在这般随便。因此,从整体来看,现如今朱仙镇地区所制作的木版年画作品在质量上与以往相比是不足的。

三、经济理性视角下木版年画传承现状的分析

经济理性是市场化环境中经济人所特有的显著特征。每一个经济活动的从业者都会运用利己的条件来满足自己经济利益的诉求,如果缺乏有效的引导和监督,便会导致畸形发展及问题的出现。朱仙镇木版年画由于其制作者本身条件的限制,在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对经济理性的追逐明显大于对道德理性的秉承,这必然会催生一些传承中不应该有的问题。

(一)“族内传承”的排他性忽视了教育的重要性

笔者认为,注重“族内传承”,忽视甚至排斥社会传承的现象是与传承过程中强调传承谱系息息相关的。完善的传承谱系是他们申报代表性传承人以及对外宣传的首要资本。因此,正如我们所见,现有的木版年画基本上采用族内传承的方式,真正调动社会其他人来学习这门工艺的现象不多,更主要的是强调家族内部成员的继承。族内传承固然有它不可忽视的优点,比如新一代的传承人是在耳濡目染中逐渐接受这一传统文化的,但是族内传承往往会忽视新生代传承人的教育问题。在调研中笔者发现,在朱仙镇现有的年轻一代传承人中,专科以上文化水平的从业者寥寥无几,有过绘画、书法功底的更是凤毛麟角,他们多是在初中毕业就辍学在家帮忙制作年画。这种情况在短时间内可能不会有很大的影响,甚至还会呈现木版年画繁荣发展的画面,但是,由于新一代传承人文化水平以及艺术水准不高,这就使得他们在制作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对年画表征的传承,而忽略了年画所蕴藏的文化内涵。更重要的是由于他们自身条件的限制,导致他们艺术创作力和文化发展力不够,他们关心的是产品的数量和效益,而忽略了对年画制作工艺本身及年画所蕴涵的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二)传承人身份的便利性驱使部分从业者造假

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评审条件的初衷是为了有效地甄别和评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但是部分从业者为了达到这些条件的限制,人为地伪造一些材料,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不在于评审条件和制度本身有问题,而是传承人身份所包含的优势和便利驱使人们都想成为代表性传承人。成为传承人意味着在宣传过程中可以增加一个有效的筹码,传承人身份意味着其所从事的行业是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其生产的东西不同于市面上其他类似的产品,因为该产品有传统文化作为支撑,是地方特色、是民族文化,因而无论是在价格上还是在竞争力上都无疑占据优势,正是由于传承人身份本身便利性和利己性,使得一些追逐利益的从业者通过一些不正当手段甚至造假成为传承人,从而满足自己的利益诉求。

(三)组织管理的失效导致各字号之间竞争恶劣

朱仙镇木版年画作为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其制作和传承过程中需要一个有效的监管机制来规范传承人或各个从业者的传承活动,特别是各个字号之间,各个传承人之间的竞争问题。然而,在调研和访谈中笔者了解到,朱仙镇地区的木版年画处于一个管理真空的状态。虽然早在20世纪80年代分别成立了“河南朱仙镇木版年画研究会”“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社”“朱仙镇木版年画研究会”等协会组织及研究机构,并且于2004年又在开封成立了“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研究保护中心”,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协会组织所发挥的效用和功能不足以调和各个字号之间,各个传承人之间的恶劣竞争。甚至一些协会组织如“木版年画协会”早已经在2007年宣告解散,组织管理的松散甚至失效使得木版年画呈现各干各的,相互批判的局面。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木版年画等能够创造经济效益的传统工艺,在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有经济利益的纠缠,如果政府和相关行业组织或协会不能够把控各传承主体之间的竞争,必然会导致恶性竞争等不良局面的出现。

(四)传承人经济诉求的满足是木版年画良性传承的前提

在市场化的今天,我们每一个人所从事的事业和行当都可以理解为经济活动,即便是有些行业比较偏向于公益性和非营利性,但是单从从事这个行业的个人来看,其行为难免没有自利一面的考虑。作为木版年画从业者的传承人,从他们加入这个行业的初衷来看,更不难理解他们在传承过程中的逐利行为,甚至可以说,他们已经成为“市场化的传承人”。而作为“市场化的传承人”,追逐经济利益往往成为他们的首要目标,解决自己的温饱,支撑家庭的幸福生活成为他们从事木版年画制作的首要目的。如果他们最基本的经济诉求不能够得到满足,我们很难奢望他们能够继续从事这一行当,甚至会有一部分传承人会为了追求经济需求的满足,可能会通过一些不良手段和方法来满足自己的诉求。对于这种现象的发生,我们不能够简单的运用传承人的传承责任、文化道德等标准来衡量他们,批判他们,而是要思考这些现象之所以产生的原因,思考政府、文化精英、甚至民众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过程中在扮演何种角色,是冷眼旁观者,是评头论足的看客,还是投入其中的亲历者。

四、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传承与保护建议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传承人、政府、行业协会、文化精英以及当地民众都是这个保护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不同的文化主体虽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扮演着不同角色,因此这些文化主体当中任何角色的缺失或行为的不规范都会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传承与保护。

(一)加强传承人的文化教育,注重社会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虽然是一个系统的工程,离不开包括传承人、政府在内的多个文化主体的参与,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关键在于传承人自身的完善及传承主体的扩展。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尤其是现代文化的日新月异,传承人的知识水平和受教育程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加强对传承人的文化教育成为现如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重要任务。特别是朱仙镇木版年画等对书法、绘画甚至文学素养有很高要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人更是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创作力,增强年画制作工艺的传承能力。同时,在授徒方面,要打破固有的“族内传承”观念,更加注重社会传承。朱仙镇木版年画不属于哪个人、哪个字号、哪个团体,它是公众的文化,是该地区人们共同创作,协同继承和发展的,代表整个地区形象的文化符号,在保护与发展的过程中只有拉动更多的人参与到木版年画的传承中来,才能为木版年画的传承与保护创造一个肥沃的土壤。

(二)灵活把控传承人申报条件,定期审核和引导传承活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评审与保护是政府注重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工作的有力表现。然而在实际的评审过程中,有些地方由于特殊的原因,拟发展的传承人在某些方面难以达到设定的目标。如朱仙镇木版年画在时期,由于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在长达数十年的过程中处于中断状态,如果在评审过程中一味地要求传承谱系和年限,必然会限制木版年画项目的申报,或者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一些不真实情况的存在。因此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需要工作人员在评审过程中因地制宜地落实评审政策,灵活把控传承人的申报条件。除申报环节以外,对传承人传承活动的定期审核和引导也是必不可少的。要制定相应的传承与保护标准,明确传承人在传承活动中的行为规范,对那些不能够认真履行传承职责的传承人要实行问责,对那些借传承人之名而从事其他逐利活动的行为要有相应的惩罚措施。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对传承人传承活动的正确引导。在社会环境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不少传承人的传承活动更多的是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往往会忽视自己肩负的文化使命,因而在传承的过程中难免会由于传承目的的改变而造成传承的偏差,这就要求政府及其他组织对其传承活动进行有效的引导和监督,确保传承活动的正确方向。

(三)建立政府、行业协会等多重管理机制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中,传承人的传承活动是否合乎规范是影响传统文化传承质量的重要因素。在市场经济的社会背景下,传承人的行为深受经济利益的影响,特别是那些能够创造经济效益的非遗项目,传承人的传承活动更是与市场接轨,在这种情况下,难免会有部分传承人为了追逐经济利益而在传承过程中作出不正当的行为,这就需要政府、协会组织等加强对传承人传承活动的定期审核及实时监督。笔者认为,对朱仙镇木版年画这一类传承内容和形式比较稳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政府及行业协会可以联合传承工作做得较好的传承人制定一个关于制作工具、制作流程、制作效果等一系列程序的制作标准,明确规定传承人在传承过程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并指出在文化变迁过程中,应该坚持传承的,不能轻易篡改甚至放弃的核心要素,这样才能保障传统文化的持续良性传承。

(四)建立博物馆、传习所、手工作坊等多层传承体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在于建立一个活态与动态相结合的多层传承体系。一方面,要积极鼓励传承人的传承活动,注重活态传承的有序进行。首先,传承人要通过手工作坊的建立,拓展传统文化的传承空间,手工作坊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从事传承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其他社会群体直观地了解传统文化的最有效途径,因此在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传承过程中要注重手工作坊的建立与运行,确保传承活动的有序进行。其次,政府要通过传统工艺传习所的建立,培养更多的传统工艺承继者。建立传习所是培养非遗传承人的有效途径,特别是那些濒临灭绝、后继无人的传统文化,更需要政府的积极抢救。在朱仙镇,年轻人对木版年画的传承工作兴致不高,再加上原有的家族内部传承的固有观念,该地区的木版年画目前面临着传承人青黄不接、后继乏力的局面。因此,政府建立年画制作工艺传习所势在必行。另一方面,要不失时机地建立静态的传承与保护机制。朱仙镇于2004年提出修建木版年画博物馆议程,虽然在建成之初曾经举办过年画展览活动,但是,这样的活动从建馆到现在仅举办寥寥几次,目前的朱仙镇木版年画博物馆基本上处于废弃的状态,并没有在木版年画传承中发挥作用。针对这一状况,笔者建议应该把传统文化中或是已经消亡,或是由于对现今社会环境的不适应而即将走向灭绝的文化要素,要充分发挥博物馆的作用,把这些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宜的传统文化通过博物馆进行抢救和维护,从而实现静态保护。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需要通过博物馆、传习所以及手工作坊等多层传承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五、结语

在现代化场域中,市场经济的理念以及现代文化的强烈冲击使得人们在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往往会面临如何处理经济理性的追逐与传承人传承责任的履行两者之间的冲突。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首先要使得传承人经济理性的满足,那些不能够创造经济效益,不能够满足传承人基本经济诉求的传统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必然会被他们所抛弃。然而在满足经济需求的同时对传统文化的本真性传承则是传承人在追求经济理性过程中所要履行的基本职责。

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一方面,传承人不能过于追求经济理性的满足。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过于强调传承人传承责任的履行。传承人过于追逐经济理性,不仅会使传统文化在传承过程中发生不良的变异,更严重的是可能由此引发传统文化继承者产生趋利的心理,这对传统文化的破坏是致命的;同样也不能刻意要求传承人传承责任的履行,在现阶段,有些传统文化明显与时代的发展要求不相符合,传承人在对其传承的过程中难以满足自己生活温饱的需求,如果过于强调传承人对其本真性传承的责任,而忽略传承人面临的生存困难,必然会使传承人逐渐丧失传承的动力和能力,这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显然也是不利的。因此,个人认为,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首先要注重传承人基本经济诉求的满足,然后再对他们的传承活动加以有效的监控和引导,这样才能够促进传统文化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孟元老.东京梦华录[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

第2篇:传承传统文化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高职;音乐教育;传统音乐;传承;策略

一、传承传统音乐的必要性

传承传统音乐是音乐发展的需要,我国传统音乐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演变的过程,现在能够流传下来的传统音乐都是音乐中的精品,其创作风格独特,内容经典,韵律优美,现代音乐的发展需要借鉴传统音乐的艺术元素,这样,才能保持我们民族音乐的独有特点,才能使我国音乐保持自的独有风格,真正地点走向世界。另外,现在社会,人们过多地追求时尚文化,追求西方音乐文化,忽略了传统音乐文化,传统音乐文化失去了群众基础,正面临着被淹没的危险,这是我国民族文化的悲哀。在文化方面,放弃传统,丢弃传统,就将失去发展的动力,失去自己的本真,因此,在高职音乐教育中,有必要对传统音乐文化进行传承,在传承的基础上加以创造,真正创造有中国特色的新时代音乐文化,这是我国音乐文化独立于世界音乐文化的重要选择,也是我国发展民主音乐文化的重要方式。高职院校音乐教育要重视对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能够借鉴传统音乐中的精髓部分,与时代相联系,进行音乐文化创新,进行人才的有效培养,这是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音乐人才的需要,也是传承我国优秀民族音乐文化的需要。

二、高职音乐教育传承传统音乐的策略

(一)树立传承传统音乐的音乐教育理念

在高职音乐教育中,教育者要认识到传承传统音乐的必要性,要树立传承传统音乐的教育理念,能够把传承我国经典的音乐文化贯穿于现代音乐教育的全过程中去,在现代音乐教育中积极引入传统音乐文化,积极展示传统音乐文化的艺术精粹,分析研究传统音乐文化的创造风格,不断用传统音乐文化丰富现代的音乐教育内容,使学生更好地点认识欣赏借鉴传统音乐文化。只要教育者能够树立传承传统音乐的音乐教育理念,就可以通过有效的方式对传统音乐进行传承,使传统音乐能够在现代课堂上大放异彩,展示自己的魅力与价值。

(二)引导学生认识到传统音乐学习的重要性

现代学生对传统音乐普遍不感兴趣,他们觉得传统音乐与时代脱节,很难真正感受到传统音乐的魅力。他们大多喜欢流行音乐,国外音乐,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流行音乐是他们生活的主导。他们学习传统音乐文化的兴趣不高,学习动力明显不足。作为教育者,要使学生认识到传统音乐文化传承的必要性,要通过教育工作,使学生明白传统音乐学习对学生个人发展,对学生音乐素养提高,对我国民族音乐发展的重要性,要积极引入传统音乐文化,使学生能够静下心来欣赏传统音乐,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真正感受到传统音乐的魅力,增加学生传统音乐文化学习的动力。

(三)重视传统音乐课程教学

重视传统音乐课程教学,是传承传统音乐的主要手段。学校要根据学生发展需要,为传统音乐安排足够的课时量。现在高职音乐教育普遍不重视传统音乐教育,传统音乐文化课时量安排得很少。这种现象导致学生认为传统音乐学习不重要,在学习中很难真正地投入进去,传统音乐学习流于形式。因此,进行传统音乐文化的有效传承,学校必须要重视传统音乐文化课程教学工作,要能够安排足够的课时量,保障传统音乐课程教育的效果。另外,传统音乐教育所涉及的科目有很多,并且很多科目内容的专业性极强,要保障这些科目教育的效果,学校必须要能够聘请高水平的学科教师承担学科教学任务,要保障有一批优秀的教师能够承担起传统音乐文化的教育科目。学校要开足传统音乐相关课程,提高专业教师的素养,安排足够的课时量,从而促进传统音乐文化的有效传承。

(四)重视传统音乐文化实践活动的开展

要提高学生传统音乐文化学习的积极性,实现传统音乐文化的有效传承,学校要积极引导学生开展一些传统音乐文化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传统音乐的表演技能,提升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另外,通过实践活动,可以向社会有效宣传统音乐文化,是人们通过观看学生表演可以更好地感知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艺术魅力,这也可以有效提高传统音乐文化的社会影响力,为传承传统音乐文化奠定群众基础。因此,学校要积极与社会上的一些文艺社团联合起来,搞一些音乐实践活动,或者是学校引导学生自发组织起来,开展传统音乐表演活动,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实现传统音乐文化的有效传承。

参考文献:

[1]王鹏飞.论中国传统文化在流行音乐中的传承[D].陕西科技大学,2015.

[2]刘雅琴.高师传统音乐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艺术科技,2013(02).

第3篇:传承传统文化重要性范文

曹学娜,龙江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副教授,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摘要〕传统文化的网络传承与发展,首先要推动中华文明在网络中的传播。按照文化的构成要素,分三个层次探析传统文化网络传承发展的内容,即民族文化遗产层面的传承与发展、汉语言文化和知识系统层面的传承与发展、民族精神和伦理价值观层面的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在网络中的传承与发展,一方面是建,一方面是传。国家应发挥主导作用,全社会应有传承与发展意识,更要遵循传播规律提高传播效果。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承与发展;中华文化;民族精神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8048-(2014)04-0118-005

传统文化的网络传承与发展,首先要明了传承什么,发展什么,即推动什么样的内容在网络中传承与发展。结合网络传播特点,我们从三个层次来分析传统文化在网络中传承发展的内容,即作为文化遗产来加以传承发展的层面、作为语言和知识系统加以传承发展的层面、作为精神价值加以传承发展的层面。传统文化在网络中的传承与发展,建设是传承的前提,传播是传承的路径。国家应发挥主导作用,全社会要有良好的意识,更要遵循传播规律。提高传播效果。

一、民族文化遗产层面的传承与发展

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创造了大量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对于今人来说,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按照文化遗产的类别,将其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1.物质文化遗产

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界定,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历史文物、历史建筑、人类文化遗址。文物,指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碑刻和雕塑、书籍、书法与绘画、具有考古性质成份或结构、铭文、洞窟以及联合体;建筑群,指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立或连接的建筑群;文化遗址,指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联合工程以及考古等区域。截至2013年6月27日,中国已有世界遗产45处,仅次于意大利(49处),位居世界第二位。其中文化遗产31项(包含文化景观3项)、自然遗产10项、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项。这些遗产包括了名山大川、历代建筑、石窟墓葬、遗址遗迹等等。对于这些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要以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加强保护。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网络化,实现了中华文明的网上传播。从文化遗产所涵盖的历史文物、历史建设、人类遗址的具体内容可以看出,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物质性、有形性的特点。物质文化遗产虽然是有形的、物质的,但也内含着无形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性、有形性,是不可承传的。我们在此所说的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一方面,是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民族特有文明形式的传承。要对中华民族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在网上进行传播和传承;另一方面,是物质文化遗产中孕含的无形精神文化的传承。物质遗产,孕含着丰富的精神文化,要推动这些精神文化在网络中传承发展。

2.非物质文化遗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给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我国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界定为: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包括:a.口头传统和表述;b.表演艺术;c.社会风俗、礼仪、节庆;d.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e.传统的手工艺技能。中国目前是世界上拥有世界非物文化质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中国涉及28项。2013年12月4日,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年度世界遗产大会第八次会议宣布,珠算正式被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至此,我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总数已达37项,成为世界上入选“非遗”项目最多的国家。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最为宝贵的财富,长期滋润着民族心灵,孕育了民族品格,尤应为我们重视和保护。国务院的《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制定了国家、省、市、县4级保护体系,要求各地方和各有关部门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在现实中加强保护、传承发展的同时,以网络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必要。冯骥才认为,“民间口头文化数字化,是给古老的文明安了一个现代化的家”,指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网络中传承发展的必要性。

二、汉语言文化和知识系统层面的传承与发展

汉语言文化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文化现象。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汉语言是中华文化得以承传的基础和载体。汉语言文化是独特的音、形、意结合的文化形式,有独特的表达方式,蕴含着中国人特有的文化心理,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文化符号。中国文化在网络中的传承与发展,首先是汉语言文化在网络中的传播,要使汉语言文字在网络中达到一定数量,占有一定地位。从实际来看,网络中处处充斥着英语,而汉语言在网络中所占的比重不足3%,这和我们丰富的文化资源极不匹配。从推动传统文化在网络中传承与发展的力度看,还远远不够,迫切需要加快汉字的数字化步伐。

传统文化知识系统,指我国五千年文明史上积累下来的精神创作及思想文化。在历史文化方面,古代中国有许多伟大的历史学家,这些历史学家创作了光辉灿烂、闻名世界的史学成就。古代知名的历史学家有司马迁、班固、陈寿、刘知己、司马光等。在文学方面,古代中国孕化了大量文学著作和文学巨匠。古代中国在不同时代还形成了鲜明的文化特点的文学样式,如汉代的汉赋、唐宋时期的唐诗宋词、元代元曲、明清小说。中国古代盛产文学巨匠,如屈原、陶渊明、唐宋家、关汉卿、曹雪芹等等,他们都留下了传世之作。在思想文化方面,古代中国成绩斐然。先秦时期,我国的思想文化学说已呈繁荣景象。古典著作《周易》,说明古人开始对世界进行哲学思考。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有《论语》、《孟子》、《道德经》、《庄子》、《孙子兵法》等等。其后历史上又涌现了大量的思想家,如董仲舒、周敦颐、程颐、程灏、陆九渊、朱熹、王阳明、王夫之等等。在科技医药方面,古代中国成就非凡。古代中国形成了领先世界的四大发明,即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古代医药著作很多,有名的著作如《千金方》、《伤寒杂病论》、《黄帝内经》、《本草纲目》等等。古代名医有扁鹊、孙思邈、华佗,以及被称作医圣的张仲景,被称作药圣的李时珍等。

传统文化知识是中华民族创造出来的精神文明和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世界文明财富。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明应该在子孙后代中得以传承,同时也应该传向世界,尤其应该借助现代网络技术向世界传播。

三、民族精神及价值观层面的传承与发展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处理人与生存环境、人与社会生活、人与自身矛盾的实践中所形成的认识世界、人生的一种精神价值,涵盖着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中华民族的魂。张岱年引用《周易・大传》两句名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说明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这种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融入中国人的血脉,进而铸造起中华民族不甘折服的坚强脊梁。在具体的现实生活和道德实践中,中华民族进而形成了诸如爱国主义精神、注重和谐的精神,以及以民为本的人本主义精神等一些基本精神。价值观是人们对自身或他人价值的总的看法,包括价值取向、价值理想、价值原则、价值尺度等方面,具有精神塑造的作用。反之,文化精神对人们的价值观也会进行引导和规范。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凝化为人们“奋斗进取”的价值取向;和谐的精神引导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以“天人合一”为价值取向、在处理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以爱好和平”、“和而不同”为价值取向;爱国主义精神引导人们在处理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时,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民本精神和传统,引导人们在处理个人利益和人民利益时,坚持“天下为公”、“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原则。价值体系是分层次的。奋斗进取、天人合一、爱好和平、和而不同、国家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原则,是中国人在处理与自然、与国家、与社会、与人之间关系的指导原则,处于价值体系的最顶端。这些价值观一直发挥着积极作用,今天甚至具有了世界性意义,如“和而不同”、“天人合一”的价值取向仍对当今时代处理国家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有指导作用。这些处于价值体系顶端的价值观,在今天要加以弘扬。建设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尤其需要凸显中国人特有的价值观。

个体成人的价值遵循上,“有德“是一个根本的价值取向。中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德文化系统,这和西方的“智”文化形成鲜明对比。传统价值观有“三不朽”说,即“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说明道德本身就具有最大的价值。历史上有名的道德典型为伯夷的“清”、伊尹的“任”、柳下惠的“和”、孔子的“时”。伯夷和柳下惠虽无功业可建,但因德性高尚而青史流芳。中国德文化的价值取向,特别强调人的道德修养,这成为区别于西方文化的重要方面。甚至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就是关于做什么人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做人的问题,而且认为做人具有先天的前提预设性。也就是在儒家修齐治平的人生设计中,修身被放在首位,强调了做人的前提性。总之,中国传统文化凸显了重德性的价值观。中国历史传统中,积累下来了大量的传统美德,诸如孝道、礼义、诚信、爱国、为公、重义、勤俭、勇敢、律己等等。任何社会,无论是传统、还是现代,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培养有道德的人都是社会的目的。伦理文化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和特色的文化。要把中国特有的伦理文化,把历史上积累下来的传统美德,加以传承和弘扬。在网络空间传播传统美德尤为重要,宣传“有德”的价值取向和传统美德,使网络空间积极的文化内容越来越多。网络空间德文化的建构,将有助于打造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

有德是一个总的价值观,怎样做一个有德的人,要落实到具体的道德德目。仁、义、礼、智、信等德目在传统社会起根本指导作用,是传统社会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中国人的道德品德,表达了中国人特有的价值取向、价值理想、价值原则、价值尺度。传统核心价值观是封建社会的指导思想,剔除其封建忠君的消极成分,其中包含着积极成分,要阐发其当代价值。

“仁”是仁、义、礼、智、信五德目的核心,总领五常。仁的价值取向为爱人。仁的价值原则体现为做人的五种品德,即按照恭、宽、信、敏、惠的要求行事。仁的价值尺度具体为“忠恕之道”,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今天,这种“仁”的道德价值观仍有积极的意义。与西方以个人为中心的文化追求不同,仁表现为仁爱、宽厚,群体利益至上等道德品质。一个有仁爱心,宽容大度,有国家意识、群体责任感的人,同样是今天做人的标准,是社会对公民的道德期许。当今时代,仍要发扬“仁”的价值理念。

“义”是传统核心价值观中一个重要概念。义利之辨是价值观的核心内容,贯穿一个人的一生。重义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特色。儒家主张重义轻利,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无不表达了重义轻利的价值原则和尺度。义的价值取向为合道义。董仲舒所谓“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说的就是做人做事要合乎道义。尽管有人批判重义轻利不利于市场经济建设,反观之,一个没有道义的市场经济又能走多远?总之,“义”的道德价值观在今天仍有意义。坚持社会道义,强调精神价值,对现代社会过分强调物质利益有矫治作用。以“义”德为内容,加强社会建设,让人成为有道义和正义的人,意义重大。

“礼”是传统价值观中的一个重要德目。礼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特色,书写了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称号。礼的价值理想是追求和谐。在传统社会,礼的作用是对伦理关系的调节。五伦是主要的伦理关系,按照礼的要求,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通过礼的调节,人们各行其是,君是君的样子,臣是臣的样子,实现社会的和谐。此所谓“礼之用,和为贵”。礼对于个人,其价值原则是做到文明礼貌。礼是人之为人的一个内在根本,是人和动物相区别的根本标准,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懂得礼。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是当今时代的价值理想,要进一步发扬“礼”对社会建设的积极价值。对于个人而言,要做一个文明礼貌的人。传统中国是世人皆知的礼仪之邦,而今国人在世界上的形象却很差。无论是在国内旅游,亦或出境旅游,某些中国人不讲公德,不注重文明礼貌,所经之处,皆留下不文明的痕迹。以至,中国人现在被给予最缺德的评价暴发户。总之,“礼”的价值取向对社会文明、社会和谐建设有积极意义。当下,进一步发扬我们文明礼貌的传统美德,对整个社会良好风气的养成,对改善中国人的国际形象十分重要。同时,也要把我们“尚礼”的美德价值观在网络中加以传播,传向世界。

作为传统价值观重要德目的“智”,表现为一种求真精神。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智的价值取向是明白是非、分清善恶,所谓“智而不惑”。孔子把“知”和“仁”、“勇”一起作为君子的德性。董仲舒进一步强调:“必仁且智”。说明既要做一个有仁爱心的人,同时也要做明辨是非的人。进一步来看,“知”德不但要明辨是非、分清善恶,而且要敢于坚持真理,敢于说真话。智强调崇真精神、坚持真理、明白是非,对形成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对智慧人生的培养有积极意义,今天仍要加以提倡。

作为传统价值观的“信”,其价值取向为诚实不欺。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要时时牢记诚实不欺。“信”不能用物质利益来衡量,诚实守信有可能会失去利益。信产生的是道德力量,赢得人们的尊重,得到人心所向。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信是立国之本,以信来赢得民心。执政者取信于民是立国的最根本条件。信的价值原则为言行一致。做一个有信德的人,守信用的人,要言行一致,说到做到,即“言必信,行必果”。信德还贯穿在其他四德之中,一个具备信德的人,才能真正做到“仁义礼智”诸德,即诚仁、诚义、诚礼、诚智。在行为上,要说道做到,履行自己的诺然,遵守职业操守,对待工作要敬业尽责。当今社会,普遍存在诚信缺失的现象,加强“信”德建设意义重大。“信”德对网络伦理建设也尤为重要,网络空间中,流言四起,谎言横行,加强网络空间的“信”德建设异常迫切。

当前,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无疑,传统价值观对今天的核心价值观建设有借鉴意义。同时,也要认识到,传统核心价值观毕竟有消极成分,要批判继承。传统核心价值观的消极成分也会在网络空间泛起,在网络空间,对传统价值观进行批判解读,创造性的应用极为重要。

四、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承与发展的对策

传统文化在网络中的传承与发展,一方面是建,一方面是传。建设是传承的前提,传播是传承的路径。传统文化在网络中的传承与发展应该成为一种全社会的意识,要确保在网络中传播传统文化的精华内容。当然,传统文化网上传播,同样也要遵循传播的规律,通过相关措施提高传播效果。

1.国家应在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承与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

国际上,很多国家都相当重视传统文化保护。网络时代,大多国家开始了传统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传统文化数字化保护走在最前列的是美国,紧随其后是欧盟、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家。从国外传统文化保护的经验来看,国家发挥着主导作用,国外文化遗产数字化都是一种国家行为。首先,国家投入巨资进行文化遗产数字化。美国国会图书馆投入1200万美元完成500万件文献资料的数字化。其次,把传统文化在网络空间发展上升到文化及民族存亡的高度。网络时代,法国尤其重视对法语的保护。其他欧洲国家也极其重视本国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因此,国家在传统文化保护中,负有主要责任,是推动文化传承发展的主导力量。当前,传统文化热潮的掀起,离不开国家和政府的积极引导。官方祭祖大典活动,孔子学院海外推广,对文化遗产及文化传承人的保护,无不彰显了国家和政府在推动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传统文化在网络中的传承与发展,要上升到国家的战略高度,在资金上要进一步加大投入,要实施文化传承专项工程,还要从国家层面给予规范整合,加快打造传统文化示范网站,推动国内媒体海外发展,在产业政策上向传统文化倾斜。

2.全社会应在网络传承发展传统文化中增强自觉意识

自觉意识的养成,是通过主动和理性的行动,进而在生活中变成一种经常的无意识行为的过程。传统文化在网络中的传承与发展,绝不是一人之事,而应该成为全社会的一种责任。一是政府部门人员。首先,要提高政府网上文化宣传、传承的责任意识。传承发展传统文化是每个公民的责任,政府责任更大。政府有责任以主导身份去影响民众,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在网络中传承发展。其次,政府部门要认识到网络成为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毫无疑问,政府文化网站承担着政策宣传、网上服务等重要功能。但不可忽视的是,政府文化网站除了承担网上办公和网上服务功能外,一个重要的功能是进行文化传播。各级政府要把文化网站打造成宣传、传播文化的窗口。二是文化教育部门人员。这一领域人员文化素质高,甚至是文化领域的专家,其中教师群体还肩负教授传统文化的职责,应该成为网上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领航者,成为推动传统文化网上传承发展的重要力量。三是普通大众。网络文化本来就属于普通大众,普通大众是网络文化发展的根本力量。政府和文化工作者的引导,最终要以影响整个大众来实现,而且普通大众中蕴含着巨大的力量。当传统文化在网络中的传承与发展,成为普通大众的一种共识之时,才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传统文化在网络中的传承与发展。

3.创新传统文化在网络中传承发展的技术

第4篇:传承传统文化重要性范文

本文作者:刘迪锋 单位:吉首大学

国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上做了积极的努力。并相应的出台了一系列关于部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相关政策,来实现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下表是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观体育项目历来被列入省级和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情况(如表1、2)。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基地视角传统体育基地是传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手段。是在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关心下,省民委、省体育局、省教育厅在调查的基础上,借鉴省外经验,结合贵州省实际上而建立起来的。2004年11月26日,全省首批确立了10个综合基地和6个单项基地,2009年6月8日,第二批确定了18个基地。从表中不难看出基地和项目的设置日渐增多,可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日趋丰富,但相对整个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数量来说,民族传统体育基地的数量太少,各基地传承项目之间也出现了一些重复现象,真正在通过民族传统体育基地传承的项目只有少部分,这也反映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也正面临着挑战(如表3)。民运会视角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指少数民族在形成发展中结合本民族生产生活特点创造的不同于现代竞技体育的活动项目。其按内容和形式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以竞技为主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这一类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经常出现在国家和地方各级少数民族运动会的比赛项目中[3]。另一类则是以社会风俗、礼仪节庆为内容的表演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这一类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通常以大型聚会或者表演的方式呈现在公众视野下。之所以成为表演项目,是因这类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缺乏竞技性和完善的比赛规则而无法进入到大型的体育赛事中去。然而这些被民族学和文化学相关学者誉为“民族活化石”的表演性传统体育项目却是内容丰富、面临失传风险较高的项目。通过下表不难看出,历届贵州省民运会的表演项目远远多于比赛项目,虽随着时间的推移,比赛项目逐渐增多表演项目逐渐减少,但根据表演项目和比赛项目变化的比例看出,部分的少数民族体育项目正在退出民运会的舞台(如表4、5)。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契机,实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活”的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要传承下去,以人为传承的载体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利用传承人的动态性、活动性最能将民族传统体育的“活”的特征完整体现。贵州省各地方政府应当加强对当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人的保护,建立专项的资金对传承人进行资助,采取各种活动对传承人予以支持。政府可以依托当地资源,通过开办“文化馆”、“学习班”等形式,加强对传承人的管理和教育。规范传承人传承体系,健全相关法律体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承人进行法律保护。据调查,目前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人大多年岁已高,部分传承人体系被打断。因此,加强对传承人的保护和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基地为依托,加深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开发与传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基地是地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重要体现。目前,民族传统体育基地所传承的项目大多是一些当地较为人们所熟悉的项目,这些项目基本上已经具备了相对成熟的发展模式,并且部分项目是民运会和一些大型运动会的竞赛项目,在群众心中已经形成了较大的影响力。而其它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相比之下则需给予更多的关注和保护,这些项目往往因为无人问津正面临失传的边缘。为此,应当加强各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基地的管理,加大民族传统体育基地对其它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发力度,将当地一些还没有开发出来或已经开发但发展状况不理想的传统体育项目纳入到基地中进行保护。实现传承与开发共同进行的民族传统体育基地传承体系。以贵州省民运会为平台,实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规范化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规范化是传承的必然途径。运动员通过民运会将各少数民族的体育文化淋漓尽致的呈现在观众的眼中,通过此平让更多人了解传统体育文化,让公众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检验和筛选。贵州省民运会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规范化发展和传承的重要途径,成为民运会必须是规则体系健全、具有观赏性和便于操作与控制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这有利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开发和整理的过程中规范性的确立。注重传统体育运动员的培养,提高民族传统体育比赛的科学性,借鉴现代体育成果,对一些竞技性、娱乐性不强的民族民间体育进行技术改造和整合,使其既具有现代气息,又保持原始氛围。以学校教育为基础,提升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软实力”将部分优秀民族传统体育引入课堂进行教学,培养学生民族自尊心、民族认同感,促进民族团结。尤其像贵州少数民族聚居地较多的省份,应当充分挖掘当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学校应当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门学科纳入到体育教学计划中。通过学校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参与积极性,使学生从心底里接触和喜欢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理性对待现代体育文化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不同之处,让学生具备传承本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意识和责任感,自觉为传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而努力,实现传统体育文化年轻化传承。这样才能提高全民体育文化素质,实现民族体育文化长远发展,为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贡献力量。

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贵州各族人民的智慧结晶,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独特的地理资源以及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赋予少数民族体育独特的文化内涵。各民族在继承并保持自身文化特色的基础上与相近族群在不同程度上相互渗透,相互吸收,形成了种类繁多的民族体育项目,展示了贵州地区绚丽多姿的民族特征。一方面,我们要用科学的理论知识作指导,系统地挖掘整理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吸收传统体育精华,借鉴现代体育成果,既注重现代气息,又保持原始氛围,让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具备其特有的魅力;另一方面应发挥少数民族体育在贵州地区经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为地区经济建设作贡献,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

第5篇:传承传统文化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传统工艺;高职院校;工作路径

在长期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中,劳动人民创造了门类众多、各具特色的传统工艺。《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指出,传统工艺是指具有历史传承和民族或地域特色、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主要使用手工劳动的制作工艺及相关产品,是创造性的手工劳动和因材施艺的个性化制作,具有工业化生产不能替代的特性[1]。传统工艺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念、思想智慧和实践经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标志之一。近年来,传统工艺振兴逐渐成为业界和社会关注的热点,并被列入国家发展规划。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2017年3月,文化部等部门联合制定实施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

一、传统工艺传承与创新的紧迫性

(一)身口相传的传承方式比较脆弱

香奈儿首席鞋匠称:“一切手工技艺,皆由口传心授”[2]。传统工艺的流传方式古老而传统,口传心授是最基本的方式,就是师傅向徒弟传授,长辈向后辈言传身教。大多数的传统工艺都是靠民间艺人的记忆手把手世代相传,没有文字的描述,缺少固定的媒介,而且传统工艺传承人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这种传承方式相当脆弱,一来时间久远,有些技艺变形甚至面目全非,二来如果传承不及时,就可能出现“人去艺绝”的尴尬境地,导致有些传统技艺濒临失传的危险边缘。

(二)传统工艺传承“后继乏人”

一是愿意学习传统工艺的年轻人越来越少。手工技艺的掌握需要进行长期的手工练习,无法短期内速成,充满了艰辛。现代文明带来了社会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也带来了人心浮躁。当代的年轻人生活条件更加优越,择业也越来越带功利性,他们不甘寂寞,不甘清贫,更吃不了苦,学习传统技艺的主观愿望和要求越来越低,能潜心学习传统工艺的越来越少了[3]。二是传统工艺从业人员自身的局限性。至今,仍然较少有开设与传统工艺相关专业的高等教育,传统工艺依然延续传统的师徒传艺模式,大多数传统工艺从业人员未接受正规的文化教育和系统的艺术基础理论辅导,必然导致其发展潜力受限。从业者的专业素质不高,创新、创意能力后劲不足,直接影响到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创新,行业产业做大、做强、做特更无从谈起,传统工艺面临“后继乏人”的困境。

(三)受现代工业文明的冲击

现代工业文明带来先进的生产力,现代化的生产工艺,机械化的流水线,使得工艺品可以“规模化”、“集成化”地批量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纯手工的传统工艺品较为精细化,但更费工、费时,在市场竞争中价格上无法体现价值,明显处于劣势,手工艺人的生存面临危机。穷则思变,生存的危机决定了传统工艺在新时代必须走创新发展的道路。

二、高职院校传承创新传统工艺的可行性

《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指出:振兴传统工艺,有助于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文化生态,丰富文化资源,增强文化自信;有助于更好地发挥手工劳动的创造力,发现手工劳动的创造性价值,在全社会培育和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有助于促进就业,实现精准扶贫,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增强传统街区和村落活力[1]。传统工艺振兴在当代具有重要意义。高职院校既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职能,也承担着文化传承的使命。在高职院校举办相关传统工艺专业,将传统工艺融入校园文化,弘扬工匠精神,培养传统工艺传承人才,是高职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高职院校传承创新传统工艺的优势

1.人才培养优势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不仅传授学生理论知识,还要培养学生较强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操作能力。部分高职开设了传统工艺相关专业,并深化教学改革,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行各具特色的现代学徒制,不断克服传统师带徒和传统高职课堂教学的弊端,为传统工艺在高职校园的传承奠定了扎实的专业基础。2.教学及科研优势高职院校注重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他们科班出身,理论功底扎实,并在长期教学实践中掌握了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同时,很多高职院校都聘请生产一线匠人、工艺大师担任实训教师,成立大师工作室,教学中以实践为主,突出生产工艺,提高了学生的技术技能水平。优良的师资是传统工艺传承的中坚力量。而且高校容易集聚政行企校多方的力量,资源丰富,有较强的科研能力,为传统工艺的传承创新提供了智力保障[4]。3.文化传播优势互联网时代,信息即时性强、互动性强、覆盖面广。大学生是新媒体的主力军,高校也重视新媒体平台建设。利用高校较为完善的新媒体系统进行传统工艺知识报道,介绍传统工艺的内容和形式,挖掘其中的内涵和艺术价值,多层次多角度引导师生开展网上讨论、交流,可以有效覆盖全体师生并提高师生对传统工艺的认知度,吸引更多师生自觉参与到传统工艺的研究保护中,推动传统工艺的传承创新。

(二)高职院校传承传统工艺的契合点

1.有利于形成特色高职校园文化传统工艺一般都经过上百年的历史传承,它是劳动人民创造的优秀物质财富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文化的积淀。传统工艺包含的文化元素、工艺理念、技法技艺及设计观念,凝聚了历代以来工匠的实践经验,物化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支撑和动力来源,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把握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可以引导形成积极健康的校园主流文化,为校园主体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传统工艺的产生与地理背景和历史发展密切联系,不同的地方产生不同的工艺风格。传统工艺具有地域特色,它承载了区域的传统文化,反映了区域的文化底蕴,体现了区域性人群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可以说,传统工艺是地方文化的精华。高校建在地方,在校园文化中大力弘扬地方文化,有利于地方文化的传承,同时以当地的人文底蕴培育大学文化特色,势必催出生极富个性特征的文化校园。在高职办学,开设传统工艺相关专业,将地方传统工艺纳入学校办学体系,也是高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更彰显了学校的办学特色。丝绸、陶瓷、漆器上的鲜艳色彩、美工图案,雕塑摆件、民族服饰中的高超技艺、精美设计,既实用又美观,是技术和艺术的结合,流露出古代人们对美的向往和追求,蕴含着独特的审美意境,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具有积极向上的审美教育意义。审美素养是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传统工艺的审美功能,可以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高职校园文化的品味,形成高职校园文化的核心竞争力。2.有利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传统工艺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卓越创造力,是中国技术文化的代表,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工匠文化和工匠精神。一代又一代能工巧匠口授心传,将匠艺传承,也将专注敬业、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传递[5]。高职院校是培养大国工匠的摇篮,办学目标是要培养数以万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高职校园中传承传统工艺,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将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不断探索具有高职特色的工匠精神培养路径,有利于增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大批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3.有利于服务地方产业发展传统工艺既具观赏性、艺术性,又具收藏性、实用性,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很多地方政府都深入挖掘当地的传统工艺文化,并作为当地一项重要产业大力发展。《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院校布局和专业设置要更加适应经济社会需求,健全专业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的机制。高职院校紧贴地方产业发展,开设传统工艺相关专业,是高职院校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需要。在高职院校传承创新传统工艺,不仅可以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还可以为当地产业培养一大批“上手快、留得住、用得上”的现代手工艺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同时,高职院校还可以举办职业技能培训,为农村富余劳动力、下岗职工等培训技能,让他们有一技之长,促进就业,增加收入。

三、高职院校传承创新传统工艺的路径分析

(一)要以文化传承为定位,形成校园文化品牌

传统工艺极具人文底蕴,以独特的风格给人以美的感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融入校园文化首先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高校的传承。通过文化传承,可以增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激发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也可以形成保护、传承、创新传统工艺的积极性、自觉性。在校园文化活动中,要积极创设活动载体,找准结合点,力求工作成效。通过开展传统工艺宣传、展示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组建学生社团,邀请非遗传承人指导开展活动,形成课内外互动的良好局面;开展主题社会实践,引导学生体验传统工艺;举办传统工艺作品展,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效等。

(二)要以“校行企”合作为基础,形成工作合力

近年来,各地政府都更加重视传统工艺的发展,传统工艺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涌现出一大批传统工艺美术大师、非遗传承人以及工艺美术产业龙头企业。传统工艺在高职院校的传承与创新,仅靠高职自身的力量还远远不够,需要得到行业、企业及工艺美术大师、非遗传承人等的优势资源、技术力量等多方面的支持。因此,高职院校要加大与行业、企业合作力度,整合大师、非遗传承人等具有地域特色的人力资源,形成工作合力。通过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开展现代学徒制,院校通过聘请知名行业大师、非遗传承人担任客座教授,或直接进入教学一线充实教师队伍,立足课堂面对面向学生传授技艺;不定期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对科任教师开展专题培训、学术交流。同时,发挥院校科研的优势,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展传统工艺科学研究。

(三)要以技艺传承为导向,培养新生代工艺大师

传统工艺融入高职院校最终目的是实现技艺传承,通过高校培养人才,使得传统工艺后继有人,并将传统工艺进一步创新发展,发扬光大。可以结合专业教学,推进教学资源库建设。组建专业团队开发教材,收集整理传统工艺优质资源资料,采用网络、新媒体等先进技术,通过文字介绍、实物图片、视频展示等形式,建成一流的传统工艺教学资源库。要构建特色课程体系,与行业企业深入研讨人才培养目标,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创新教学模式,围绕匠心素养、技艺传承、创新创业等多层次开发特色化课程体系。在教学实践中要大力探索现代学徒制,突出实践教学,强化创意,着力培养新生代工艺美术大师。

(四)要以服务产业为宗旨,振兴传统工艺

传统工艺的传承要依托于整个产业的发展,产业的发展将进一步带动传统工艺的创新。高职院校培养人才,最终是要服务产业发展。将传统工艺融入高职校园文化,以此激发师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从而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进一步服务产业发展。高职院校要积极参与并承办大型的文化艺术展,搭建技艺交流平台。通过及时关注、各种传统工艺品博览会、传统工艺大展、大赛等信息,不定期开展岗位能手竞赛等,组织指导学生作品创作,推荐优秀作品参展、参评,提升学生工艺素养、技艺水平。同时要以创新创业为指导,建设校内创业产业园,提供创业导师、创业基金、创业场地等优惠政策,鼓励学生以传统工艺产品作为创业方向。

[参考文献]

[1]文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N].中国文化报,2017-03-27(1).

[2]李晓岑,朱霞.传统工艺与中国品牌[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7,33(2):98-103.

[3]陈昕.非遗进校园的实现途径与实证研究[J].美术大观,2016(12):172-173.

第6篇:传承传统文化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传统文化;创新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3.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3-0-02

文化指的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特定的地理、历史条件下,形成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的总称。它是人类相互交流时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它是由人类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人类社会与历史的积淀物。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指那些具有超越时代界限,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内涵博大精深的传统优良文化。它们不仅凝聚、保留和传递着民族的历史记忆、情感、经验和智慧,也是人类的思想、才智和感情,是构成民族精神家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更是衡量国家综合国力和综合争力的重要内容。正如2013年8月,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十以来,党中央实施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高校优秀文化传承提供了有利条件,在目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探索高校优秀文化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协同发展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能

学校是传播知识的主要场所,不可否认的是,当今高等教育普遍存在着“重理轻文”、“重术轻道”的现象,人文社会科学被边缘化,上大学就是为了学一项技能,谋一个“饭碗”,大学在某种程度上被逐步变成了职业学校。正如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的,“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高校除了为社会培养各种专业人才之外,还具有研究学问、创新知识、引领社会价值观的功能,因此,高校要把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教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来完成。

(一)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的价值追求、处世之则和精神境界。“读书志在圣贤”,圣人和君子是中国人推崇的理想人格,所谓君子,就是有仁德之人,儒家传统文化中,“仁、义、诚、敬、孝”的思想,以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思想,具有跨时空的生命力。传承优秀文化,就是要让学生从传统文化感受到道德修养力量,让学生从中受到教化感召,并努力成为敬业、诚信、友善、正直的人。“先有其心,然后才能有其行”,要让学生意识到一个人是否具有良好道德品质,主要在于这个人能否刻意努力地修养他的道德,只有先注重并决心去培养自己,把自己的人生目标设定在修养良好的道德上来,才有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可能。

(二)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随着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就业率成为衡量高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因此,高校在人才培养中最强调的是专业知识素养,以增加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很多学生进入大学也主要是为了学习获得“饭碗”的技能,这种教育模式下的大学生,是片面发展的人,人不是一种工具,高校教育应该注重完善人才的人格个性,在培养人才的创造性、主动性的同时,要注意人的全面发展。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是要在综合素质提高的基础上形成健康的人格。健康人格是一个统一的、和谐的、具有协调能力、富有创造性和丰富情感内涵的自我有机体。它包括整体协调性、创造性、情感性、审美力等,而我国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正是培养健康人格的最好载体与媒介,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要从儒家弘扬的刚健有为、勇毅力行的进取精神中,以及道家推崇的致虚守静、身心和谐、天人合一的精神中,吸取品格修养的正能量,不断提高完善自我品格,实现对健康人格的塑造。

(三)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当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德才兼备,不只是要求学生有良好的专业素质,还要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因此,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一个高素质的大学生,除了具有良好的“私德”,还要有良好的“公德”,我国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文化,无疑是对学生进行德育培养的思想宝库。儒家“修齐治平”的家国情怀,从“修身”开始,追求“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作为人生目标,努力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结合。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可以确立学生的责任主体性,激发广大学生的爱国热情,使当代的学生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勇于担当时代赋予的社会责任与建设国家的历史使命。

(四)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校不仅担负着传授科学技术、传播知识的重要职责与使命,也是传播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的平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的继承和发展,系统地继承和发扬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所体现的价值观念、价值体系、价值评判标准,是在吸取优秀传统文化中人本意识和崇尚道德的基础上形成的。正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的那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正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有着天然的、密不可分的内在必然联系,因此,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也必将有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推动力

对于人文社科和理论性基础学科而言,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不是体现在技术或技能等“有形”方面,而是体现在人才的价值取向以及社会担当等“无形”方面,但由于高校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偏重理论教学,教学模式、教学手段较为单一,实践活动很少,已无法满足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因此,通过传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可为教学提供丰富的思想资源,使学生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较好的分析能力、广博的知识、良好的修养,较好满足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求。

(一)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宽容的人文环境

中华文化是人类四大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体系,其连绵不绝至今仍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中华文化具有博采众长学习意识和兼容并蓄的包容精神。中华传统文化在发展历程中,总是以极大的包容和会通精神来丰富和完善自己,中华传统文化尊崇“君子和而不同”,这种兼容并蓄的包容精神,使得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极强的宽容性,不仅使儒释道三者能够得以长期并存,也让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宗教文化有了自己的发展空间。这种以“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为价值追求的文化气氛,能够促进思想的自由发展,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宽松的人文环境。

(二)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批判性思维

创新人才培养,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的必要条件往往就是批判。只有对旧有事物或原有批判意识、批判思维,才能谈得上创新,批判性思维在创新形成的整个过程中能够起到引领和护航的作用,它能够发散思维空间,疏通思想脉络,提高思维效率,提供思维方法。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我们可以看到批判性思维的体现,比如,儒家“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便体现了一种质疑精神,要求人要善于思考,要有独立意识和批判精神,“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种质疑精神恰恰体现了批判性思维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特点;老子构建的以“道”为核心的思想体系,表现出一种独特的否定性思维方式,它的“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思想,深含着怀疑和批判精神。因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也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批判性思维方式,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智力支持。

(三)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教育理念

虽然近些年来教育界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但应当承认,现行教育体系中,不论从小学到大学,还是从课程设置到教学方法,基本还是应试教育。在这种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生一直处于考试的沉重压力下,重分数轻素质、重技能技巧,学生的身心成长受到忽视。在这种功利主义的教育理念下的高等教育忽略了对人的全面教育,变成职业培训所,这固然有其现实合理性,但是最突出的问题是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宝贵的教育资源值得我们去借鉴,孔子提出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对我们的教育实践依然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再者,中国传统书院式的教学方式,强调格物致知,在师生中提倡论辩答疑,注重通过相互讨论,激发创造性,达到师生之间教学相长,而这也应该是现代大学所应该具有的教育模式。

三、构建优秀文化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协同推进机制的途径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育人功能

大学的文化氛围是对各个大学独有的人文气息、学术氛围、学校精神与办学传统的总称。大学的文化氛围,对于大学生而言,起着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陶冶作用,对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既要注重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宿舍、湖泊、花园、以及亭台楼阁等“硬件”的建设,让学生能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感受到校园文化;也要注重师资队伍、文化活动等“软件”的建设,让学生可以通过老师言传身教,以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感受到文化的力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就是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做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凝练独特的办学精神相结合,有文化内涵,又体现自己的文化特色,努力形成深厚悠久而又包容开放的校园文化氛围,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校园文化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育人功能。

(二)结合时代要求,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源动力,也是民族文化保持生机和活力的源泉。只有坚持不断地创新,才能使民族文化永葆青春。因此,优秀传统文化要传承,也要发展,没有传承,人才培养将失去文化“根基”,而没有创新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就会停滞不前,不能适应社会的新变化和新形势。历史表明,文化的传承是与创新发展紧密相结合的,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下,高校要着重从创新入手,实现优秀传统文化更好的传承,这里说的从创新收入,指的既是指要对文化传承形式的创新,也是指对优秀传统文化中创新精神的继承。要在坚持文化主体性的前提下,要敢于新和发展,“苟日新,日日新”,与时俱进,这也是高等教育对创新人才培养的一种有利推动。

(三)完善教育形式,做到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

在教育实践中,有两种主要的教育形式,一种是“填鸭”的灌输式,一种是调动学生自主性的启发式。灌输式是教育者通过系统的讲授,把相关知识传递给受教育者;启发式是通过启发受教育者,使其通过主动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自主学习的过程。孔子说“不愤不启,不徘不发”,培育创新型人才要合理运用灌输式和启发式这两种教育形式,将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纳入人才培养体系之中,要让学生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中,产生求知欲,并把求知欲转化为生活和学习中的创新欲,将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创新的智力支持,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相互结合。

参考文献:

[1]贺伟,李艳文.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8.

[2]杨胜宽.地方高校的文化传承创新与人才培养质量[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11.

[3]袁川.大学文化传承创新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12.

[4]林崇德.创新人才与教育创新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第7篇:传承传统文化重要性范文

2016陕西高考政治自测题(1)一、选择题1.10月13日,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登高、赏菊、插茱萸、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等是我们在重阳节时固有的习俗。下列对重阳节的习俗理解不正确的是()A.它被称为凝固的艺术B.它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下来的形式C.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D.它具有相对稳定性解析:A 本题为逆向选择题。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故应选A;B、C、D都是对传统习俗的正确理解。2.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中国探月工程二期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成功送入太空。“嫦娥”是中华民族对未知月球的传统叫法,以“嫦娥”命名目标飞行器,很快得到了国人的共鸣。这表明传统文化具有()A.鲜明的民族性 B.相对稳定的特点C.特有的包容性 D.博大精深的特点解析:A “嫦娥”是传统叫法,体现出传统文化的民族性。B不能体现。C、D不是传统文化的特点。3.几千年来形成的亲仁善邻、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理念,是中国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的历史根基。这说明( )①传统文化与时代同步发展 ②传统文化能与时代精神相契合 ③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④传统文化能推动外交活动发展A.①④ B.②③C.③④ D.②④解析:B 传统文化与时展不是完全同步的,①错误;“亲仁善邻、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传统理念,是中国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的历史根基,说明传统文化能与时代精神相契合,②正确;传统文化理念在今天仍然延用说明了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③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应区分开精华与糟粕,不是所有的传统文化都起积极作用,④错误。故答案选B项。4.2013年2月,在文化部主办的“传统节日文化论坛”上专家们就传统节日空洞化发表自己的见解,有专家认为,节日和人一样,都是有灵魂的,“春节文化是一个典型的教育,祭祖、尊老爱幼,通过一系列仪式来完成。失去信仰,这个节日就名存实亡。”专家的观点强调了对传统文化中________的继承。()A.传统习俗 B.传统建筑C.传统文艺 D.传统思想解析:A 春节是传统节日,祭祖等活动属于传统习俗,A项正确。B、C、D三项皆与题意不符。5.诵读代表自己文化传统的典范性文本,是“回溯源头,传承命脉”的需要,是继承传统的一种必要的方式。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强调“回溯源头,传承命脉”,是因为()A.文化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才能发展B.文化只能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C.只要继承了传统必定能实现发展D.先继承才能实现文化的发展解析:A C、D说法错误,B观点正确,但不符合题干要求。6. 目前顶尖的设计师都倾向把中国传统文化与现念结合起来,既展现中国灿烂的文化,又弘扬现念。这说明文化发展应该()①继承传统优秀文化,才有文化的积累与发展 ②在继承的基础上,充分体现时代精神 ③发挥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④发展先进文化必须摆脱传统文化的羁绊A.①② B.③④C.②③ D.①②③解析:A 传统文化有精华与糟粕之分,其作用具有两重性,③观点错误;发展先进文化应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④说法错误。7.1911年的辛亥革命,****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制度,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这给我们的文化启示是()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文化发展方向B.实现我国文化发展就要根本改革现有生产关系C.要坚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促进思想运动D.文化发展的过程是一个摒弃传统文化的过程解析:A'辛亥革命****清王朝,属于政治制度的变革,其对文化的促进作用体现A项。B项观点错误,我国现阶段应是改革而不是根本改革;C项与题意不符;D项“摒弃”观点错误。8.孟子所说的“养浩然之气”,对于当下出现的一些价值观混乱现象有相当好的校正作用。这表明优秀传统文化()①有利于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 ②能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价值观 ③钳制着我们的交往和思维方式 ④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促进作用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①④解析:D 本题考查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优秀传统文化是财富,它对当下出现的一些价值观混乱现象有相当好的校正作用,体现了①④。②夸大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只有那些不适应社会发展的传统文化才会钳制着我们的交往和思维方式,③排除。9.[2013·蚌埠质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人乐于回归传统节日,重新认知传统文化的内涵与价值。不过,也有一些人只是热衷于过节享受,热衷于传统节日带来的商机,却忽视或歪曲其中的文化含义。这告诉我们在文化建设中要()①充分发挥政府的文化创造主体作用  ②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  ③增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和自信  ④正确对待传统文化,首先是继承其次是发展A.①② B.③④C.①④ D.②③解析:D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是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继承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继承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由此可见,④说法错误,不能入选;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故①说法错误,亦不能入选;②③两项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要求,可以入选。因此,答案是D项。10.[2014·淮安市调研]2013年10月4日,全球第一份《孝行天下——上海宣言》诞生。该宣言以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五字句形式,向世人阐述了“孝”字蕴含着强大的正能量。之所以要弘扬孝道,是因为()①弘扬孝道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途径 ②弘扬孝道是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催化剂 ③践行孝道是提升个人道德素养的重要内容 ④传统孝文化是财富,为我们的精神提供了栖息之所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解析:A 该题以孝文化为材料,考查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识记、理解和运用。弘扬孝道有利于传承中华文明,建设和谐社会,有利于提升个人道德素养,①②③正确;传统文化为我们的精神提供栖息之所,而传统孝文化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故④不够全面。该题选A。

11.[2014·潍坊期中]近年来,《潇湘雨》《荷花亭》《卷珠帘》等中国风歌曲深受人们喜爱。歌曲创作者将意境隽永的古诗词融入到现代旋律中来,让人们在聆听歌曲时深深领略到传统文化的古典之美。这说明()①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②传统文化是现代歌曲发展的主要源头  ③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④文化创新能使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A.①② B.①④C.①③ D.②③解析:B 材料中这些中国风歌曲是在继承中国古诗词的基础上形成的,体现了文化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也体现了文化应该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第①项应选。第②项是错误的,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第③项是不正确的,应该是优秀文化丰富着人的精神世界。第④项符合题意。[2014·沈阳二中期中]2013年10月13日,中国·仙都祭祀轩辕黄帝大典在缙云仙都黄帝祠宇举行。回答12~13题。12.为了纪念和缅怀始祖精神,先民就有了隆重的祭祀活动,而每一次的黄帝陵祭祀都在规模、礼仪、供品等方面充分体现了当时的文化、经济、农业、政治、军事、生活习俗。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共继承了崇拜圣哲的“礼治”文化传统,同时壮大了祭祀规模,每年的祭祀都有上万人参加,包括大陆人士、港澳台同胞以及海外华侨等。这表明()①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②文化的传承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  ③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先进性,应加以发扬光大  ④全面继承传统文化是提升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手段A.①② B.②④C.②③ D.③④解析:A 题中材料“中共继承了崇拜圣哲的‘礼治’文化传统,同时壮大了祭祀规模”,表明了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故①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题中材料“为了纪念和缅怀始祖精神,先民就有了隆重的祭祀活动”,表明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文化的传承需要一定的载体,故②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中华传统文化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故③④两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A项。13.黄帝陵祭祀具有丰富的文化历史价值和积极的社会意义。下列关于黄帝陵祭祀的文化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的评述中,正确的是()①作为一种先进、健康的文化,决定着我国社会发展方向 ②对研究中华文化发展脉络有独特作用 ③能增强各民族人民的自豪感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④作为一种物质力量,对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产生深刻影响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解析:C 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对社会的发展不能起决定作用,故①④两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②③两项是关于黄帝陵祭祀的文化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的正确表述,符合题意,可以入选。因此,答案是C项。14.身处快速发展的时代,道别变得频繁和寻常。30年前,父母亲朋、恋人对远行者的叮咛是“一定要写信来”;上世纪90年代后,离别的嘱托变成“常打电话”。如今,书信、电话、短信、电邮、MSN、QQ等方式总有一款适合离者抒发别情,道声平安。这表明()①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②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因时而变  ③传统习俗和思想是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④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A.①②④ B.①③C.②③④ D.①④解析:D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联系与沟通的形式也不断丰富和发展,这体现了科技对文化发展的作用,④符合题意;道别这种传统习惯的表达方式随着信息传递手段的不断更新而丰富发展,但其基本内涵并未改变,这体现了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①符合题意;材料只是强调了传统文化表达方式因时而变,并未提到内涵的改变,②不符合题意;材料并未涉及到习俗与思想的重要性,③不符合题意。答案选D。15.孔子的儒家思想作为中国漫长封建统治的主导思想,在今天仍有广泛的影响。儒家思想的广泛传播,广泛影响与孔子设立私学,广收门徒有关,这是因为( )①教育是文化发展、创新的根本途径 ②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和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③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 ④儒家思想本身就是教育思想A.①② B.②③C. ③④ D.①④解析:B 社会实践是文化发展、创新的根本途径,①本身说法错误;孔子设立私学,广收门徒,通过教育传播了儒家思想,说明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教育因其自身的特点在文化传播中具有选择、传递和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②③说法正确;儒家思想内涵丰富复杂,儒家教育思想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故④说法错误。该题选B。二、非选择题16.[2014·邯郸调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各地频现破坏古建筑情况。为加强古建筑保护和利用,M 省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人大代表检查古建筑保护情况,并听取相关部门的情况汇报。某人大代表还上交了关于古建筑保护和利用的议案,建议将古建筑列入规划保护范围,重点保护代表本省历史文化特色的古建筑;在改造利用的过程中既要保证不失传统风格,又要与现代城镇化建设的整体结构协调一致;同时古建筑的保护要向多元化发展,以此适应新的时代要求和变化。运用“文化的继承与文化发展”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人大代表议案中保护古建筑所采取的措施。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理论范围是运用“文化的继承与文化发展”的有关知识,结合人大代表议案中保护古建筑所采取的措施,可联系传统建筑的重要性,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作答。答案:①传统建筑是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保护古建筑有利于传承传统文化。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重点保护代表本省历史文化特色的古建筑,能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凝聚力。③传统文化要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应在继承中发展。古建筑的保护要适应新的时代要求和变化,改造利用古建筑既要保持传统风格,又要与现代城镇化建设的整体结构协调一致。17.2013年8至9月,台湾学者曾仕强应邀参加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的录制,主讲《道德经的玄妙》。《道德经》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经典,思想深隧,言简意赅,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独具特色的无穷魅力。它不仅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一块绚丽夺目的瑰宝,而且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21世纪的今天,古老的《道德经》所蕴含的理念与主张,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我们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赋予其新的内涵。当然《道德经》里面也有一些消极的道理和理论,如不提倡竞争和主动学习等。结合材料说明如何处理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解析:解答本题必须首先仔细阅读材料,找出其中的关键性的语句,来概括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题中材料“《道德经》的内容要紧随时代,增加新的时代内涵”,表明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继承的过程需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题中材料“当然《道德经》里面也有一些消极的道理和理论”,表明对于传统文化我们要批判地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答案:①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在继承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也就是“推陈出新,革故鼎新”。《道德经》的内容也要紧随时代,增加新的时代内涵。②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对于传统文化我们要批判地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道德经》有积极和消极的方面,我们要在批判的基础上吸收其精华。

第8篇:传承传统文化重要性范文

南本是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龙潭乡一个全部为傣族居民的村民小组,生活在这里的傣族人民勤劳、善良,创造出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其中南本傣族传统音乐作为其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流传下来,是因为在生产力低下的南本,南本傣族传统音乐是被需要的。南本寨子就是典型的乡土社会,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

法[1]。在很长时间里,南本寨子是依靠传统农业的小农经济,在经济上每个农家,除了盐铁之外,必要时完全可以关门自给。也正因为依靠种地谋生,自然是人们唯一能够依赖的对象。为了上天能够有好天气,人们崇拜、祈求;为了娱神,音乐成了他们最好的工具。就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南本傣族传统音乐得以保留下来。

南本傣族传统音乐的传承除了受到自身产生的环境影响,还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首先南本傣族传统音乐生存在以依赖自然发展的小农经济为生活基础的南本乡土社会。其次是南本傣族传统音乐处在南本着这个相对封闭的村落中,在南本傣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中,不可避免受到影响。随着社会的整体的发展,南本的文化环境开始变得开放、多元化,很多外来文化逐渐介入,给南本傣族传统音乐的传承带来了新的挑战。最后,南本傣族传统音乐作为“活态”的传统文化,主要靠传承人或者传承主体进行保护和传承。因此,南本傣族传统音乐传承人作为南本傣族传统音乐的主要承载者和传播者,所经历的自身的意识形态、行为模式和生境的变迁也影响着傣族传统音乐的发展和传承。

二、南本傣族传统音乐传承环境的变迁

生境变化是文化变迁的重要因素和驱动力[2]。无论是外部环境还是内部环境的变化无疑都对南本带传统音乐的传承和发展带来了影响,而其所经历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产生活方式多样化发展

90年代以前,波叶法老人(南本傣族传统音乐传承人)等傣族传统文化传承人家庭的经济收入与整个南本寨子村民一样,主要来源于种植和出售农作物、经济作物,而且多数时候都只是能够自给自足。那时,南本寨子基本依靠传统农业生活,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收入水平偏低,为了能够保证基本的收成,因此人们对自然十分依赖。祭神和娱神成了人们能够获得好收成的方法和途径,这时具有傣族传统音乐技能的传承人就派上了用场。那时,传统文化传承人大多可靠拥有一技之长为生,寨子里需要表演时,虽然不收费,但是寨中还是会给一定的慰问金,能给家庭带来除了农业以外的经济收入,但是随着历史进步、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情况发生了改变,现阶段想仅靠一技之长来谋求生存和发展显然已经是非常不现实的了。

随着科技的进步,使得以前靠祈求获得收成的愿望变得容易实现。现在,要想有良好的收成,只需要运用各种生产设备、化肥就可以实现,人们不再需要祭天祈求,傣族传统音乐也慢慢的失去了其作用。加上,年轻人们纷纷走出寨子,进入城市读书和工作。只要有机会年轻人都倾向于在城市里安家,随着老一辈一天天老去,南本傣族传统音乐将面临失去重要的传承者和传播者的问题。

由此可见,南本傣族传统音乐传承人赖以生存的技艺,因适应不了时代的改变或选择,无法再传承甚至无需再传承下去。即使是国家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们的后代也选择了其他的生活方式,不再依靠其父辈曾引以自豪的技艺来谋求生存。

(二)村寨文化边界逐渐消解,多元文化加剧碰撞

除了傣族传统音乐传承人家庭本身的变化,社会生活的变化也是瞬息万变。无论是政治风云还是变革革新都与文化传承人的命运休戚相关。传统文化传承人身在变幻莫测的世界和国家需要的广阔背景中,生境的变化虽然是存在于国家的宏观层面,但是却也是实在的,看似遥远却也跟传承人息息相关开放的发展环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生境,为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带来了新的元素。多元文化介入使南本傣族人民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科技的介入让南本傣族人民生活变得简单便利;交通的便利让南本傣族人民的生活出现了新的谋生方式;现在的南本,已经在慢慢的改变其人口流动性小、社会开放程度低的特征,变得更加开放和多元化。随着汉文化的广泛传播对南本傣族的行为有着相当的同化力量,南本傣族传统文化尤其是傣族传统音乐正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困境。

(三)民众主观意识改变,传承主动性弱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作为活态的传承体,一方面他们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既定的承载者和传递者;另一方面,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传承者在某些特定的时间空间以及外来因素的影响下创新或者抛弃他们所承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3]因此,传承人的主观选择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传统文化传承的过程中,主要表现出两种传承方式:主动接受和被动接受。主动接受主要表现为,传承人自身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有着特别的偏好,出于某种原因对传统技艺真心喜欢和愿意继承父母的传统。被动接受则主要是因为外界原因而被动学习传统技艺,可能是为了继承家族传统,父母硬性传授,而自己并不愿意等原因。

老一辈的艺人们,从小目睹师傅们走村串寨为人们表演,能够谋生的同时,得到人们崇高的敬意,在村子有着特别重要的地位。老一辈从心里觉得会一门传统技艺真的是值得骄傲的事,所以他们发自内心愿意去学习传统技艺,并且会积极去保护和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但随着老人们渐渐老去,他们大部分处于体弱多病、年老无力的艰难状况,无法再参与寨子里大小事务,社会地位自然大不如前,更别说利用自身技能谋生。而寨子里的年轻人自然看在眼里,更不愿意学习传统技艺了。

可见,南本傣族传统音乐传承和生存环境面临着种种的变化,无论是傣族传统音乐传承人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变、社会生活各方面的介入还是人们对传统傣族文化的意识变化,都影响着南本傣族传统音乐传承生生不息、永续发展。

三、南本傣族传统音乐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日益进步,南本从一个相对封闭、落后的村寨,发展变得开放、多元,在这过程中南本不断接受新的文化元素的进入,把外来文化不断融入到本民族的文化生活中,南本傣族人民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各方面正在发生着变化。南本傣族传统音乐作为南本傣族传统文化不可少的一部分,其传承环境发生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而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和传承主体自身意识的变化给南本傣族传统音乐的传承带来了诸多问题。

(一)传承人生活困顿,传承后继乏人

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人凭着自己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责任意识,靠着他们聪明才智和刻苦钻研,用了几十年的刻苦学习、摸索和积累,才逐步形成了民族文传统化的系统体系。他们掌握着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民族民间手工技艺,需要通过言传身教、口传心授等方式一代代的传承、延续和发展下去。

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多来自民间,一代代的被传承下来。在南本像波叶法老人一样的老艺人本来数量就不多,年龄都在70岁以上,身体或多或少都患有疾病,随时都可能离开人世,传统技艺也随时面临着失传的可能。但是由于现实中的种种问题,愿意学习南本傣族传统音乐的人越来越少,尤其是年轻人更是不愿意花费时间去学习如此古老的音乐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原先可以靠技艺,尤其是说唱技艺生活得很好的艺人已经很难再养家糊口,所以很多传承人不得不放弃传统技艺,转而从事其他行业,慢慢的失去了传承的基本条件,从而导致了很多传统技艺没人传承,出现后继乏力,难以为继的情况。因此南本傣族传统音乐传承目前面临最主要的的问题就是缺少传承人。

(二)政策保护措施具体实施不到位

相较于强势文化、主流文化和中心文化而言,民族传统文化大部分都来自民间,只是一种相对弱势的、民间的、边缘的文化,有很多并没有被大众所知道,是属于小众所有的,在生存和发展的竞争上缺乏优势。民族传统文化在强势文化、主流文化面前,只能形单影只的艰难前行,但是民族传统文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应得到保护和传承,而且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无形性和活态性特征,应该是更全面和系统的保护。但是正如2010年6月2日,前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会所说“初步查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总量共近87万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庞大,而且遗产本身所具有的文化价值也各不相同,能够被国家计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只是少数,剩下的难免就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即使现在国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国家、省、市 、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但是还是有很多地处偏僻、无人问津的民族地区的民族传统文化没有被发现从而得不到应有的保护。

在南本寨子里,被命名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只有波叶法老人,也有专业人员到村里对傣族传统音乐的演奏、歌曲进行了记录、采集、保存,但是也仅限于变成书面的保护,之后再没有其他保护措施。就连根据相关规定,每年约3000元的补贴,也从未拿到过。其他的传承人也把自家流传下来的乐器放在村里的文化展览室中,可是却得不到来自政府的任何形式的帮助和扶持,这大大打击了南本傣族传统音乐传承人的积极性。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授予的 20位民间工艺大师和 600位民间工艺家中,不少人因美国提供优厚条件而移居美国,反映出了我国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面临的现实情况。[4]国家在政策实施中的忽视和放松,严重影响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热情和积极性。

(三)民众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淡薄

广大人民群众是民族传统文化的创造者、传承者,也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者。保护传统文化的工作,倘若没有人民群众的参与,无论规划多么美好的蓝图,都只能是政府和官员们的一己之愿。所以,保护与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就不仅仅是某些部门、某些个人的事,而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且是常抓不懈的大事,这件大事应当成为全民的共识、全民自觉自愿的行动。

但是放眼全国,民族传统文化多处于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由于经济落后、地处偏远,当地教育意识也相对落后。从受教育程度来看,大部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所在的地区,人们受教育的程度和水平偏低,对文化价值的认识以及对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自身存在价值都缺乏清楚的认识。从而,导致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缺乏主动性,基本上是一种被动和被生活所迫的心态才会去传承传统文化,绝非是为艺术而艺术的人生。从当前的普遍情况可以看出,大部分传统文化传承人,但凡有另外一种方式可以改善其现有的生存状态,他们首先会选择的就是放弃传统的技艺转而从事其他行业。

第9篇:传承传统文化重要性范文

 传统文化的传承已经不再是一个新话题,但是在每个时期却有着不同的意义。可以说,加强传统文化传承在教育工作中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它需要具备一定的衔接性。所谓继承,就是继续与承担。对后人而言,并不是生硬地将传统吞咽下去,而是要以审视的态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在承担传统文化的传递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时,我们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改进和优化传统文化,做到有选择地继承,有目的地发展。 

  由于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受教育者的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所以,在教育工作中,对文化的共识就可以起到凝聚思想的作用。叶圣陶曾提出:“咱们跟祖先是一脉相承的,自当尝尝他们的营养料,才不至于无本。”匡在国际竞争和国际较量如此激烈的今天,重视先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并不意味着要瓦解甚至抛弃传统,否则必将导致民族精神支柱的坍塌。所以,在培养新型人才时,除了注重专业技能教育以外,绝不可淡化甚至冷落传统文化教育。  

 二、传统文化与语文教育的关系  

 (一)语文教育承担着继承传统文化的重任   

语言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文化,见证着人类从蒙昧到文明的发展历程。从语文单独设科至今,历经多次教改,如今语文的学科地位已不容小觑。当然,这并不是说传统文化的传承仅靠语文单科的教育就可以实现,文化毕竟是多元的,所以其表现形式和继承方式也必定是多元的,单方面的继承会导致文化形式单薄、内容狭隘。但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语文学科,无疑是继承并推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从课程特性来看,语文教育能够以其独特的感性魅力滋养受教育者的心灵,使其从外至内地品味传统,再从内向外地传递文化。   

继承传统文化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传统文化不仅包含着大量的语言知识,而且积淀着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大智慧。如果将历史喻为沙石,那么传统文化就是经过岁月淘洗而形成的精华,是从千年历史中提纯的精粹。有研究者将文化教学称作语言教学的“第五维度面”,认为它与听说读写这四项语文技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廖要丰富语文学科内涵,我们永远不可将其与文化割裂,因为语文学科在承载传统文化时,传统文化也通过语言这一中介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这种互利性主要体现在学生在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时,其原有的语文知识面得以拓展,思想情感得以丰富。   

三、如何在语文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  

 (一)在语文教材中均衡文言文与白话文的比例   

文言文与白话文虽然属于不同的语言体系,在不同时代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是归根到底,它们都根植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吕叔湘曾否认过一种偏激而片面的观点,即以雅俗来划分文白。他强调传统文化的引入并不代表要搁置白话文教育,同样,不能因为白话文作为日常交流语言而冷落了对文言文的传承。在上个世纪末的教育改革过程中,由于对“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理解存在偏差,导致教师在教学中严重忽视文言文教学。其实,这里的“符合学生生活实际”,是指在坚持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加大力度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正如鲁迅先生所言:“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

优秀的古诗文被编入教材,在语法知识的掌握和人文教育方面都是比较有效的,问题的关键是文言文被编入教材的比例是否恰当。目前,初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内容占40%左右,而高中各个版本的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的占比保持在50%左右。从加强传统文化渗透的角度看,有必要再适当提升文言文在教材中所占的比例,当然,调整的空间并不大,只能是微调,这是因为《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曾经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与时代精神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相结合”,“要与学习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相结合”。这里的两个“结合”可以作为语文教材中文言文与白话文比例调整的重要参考和依据。   

(二)让经典之作贯穿课外阅读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诸多优秀的古典作品被选作课文,但学生的阅读量绝不可局限于此,而应根据自身兴趣选择适量优质课外读物来拓宽语文视野。此举可谓是攀附着教材的阶梯,去欣赏更高处的风景。语文教材只能作为养成学生必要语文能力的工具性读本,而无法代替学生主动性的阅读选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重视文言文课外阅读,并激发学生对文言文课外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兼具语言知识和传统文化内涵的经典之作应贯穿课外阅读的全过程,由此课内、课外协调配合,相辅相成,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也丰富其精神内涵。   

在校本课程与教材中增加传统文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