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范文

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精选(九篇)

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

第1篇: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范文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 职业判断 计量和报告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为什么有的企业能长盛不衰,而有的只能成功一时,还有的甚至没有成功的机会。纵观全球,凡成功的企业,都无不源于其在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管理模式、市场网络、品牌形象、顾客服务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竞争力。由此,普拉哈拉德(C. K. Prahalad) 和哈默尔(G. Hamel) 提出核心竞争力(The core competence)的概念,核心竞争力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对会计行业亦如此。那么,什么是会计核心竞争力?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如何保持?本文拟对此进行探讨。

一、会计的核心竞争力:计量和报告

会计核心竞争力是会计领域的基础问题,在任何学科中,基础问题虽然富有争议,但极为重要,以下一些美国学者的观点有助于我们理解会计核心竞争力。

(一)会计判断:决策和控制。会计既是有助于决策的信息系统,也是控制的工具。决策需要利用会计信息评价环境和行动结果,这两者都是为了更好预测未来。在选择决策所需的信息时,“相关性”是至关重要的,“可靠性”往往被牺牲。控制需将记录已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会计信息与计划或预算进行比较,因此根据既定的规则准确计量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变得至关重要。当不准确的记录被用作资源分配的基础时,就会产生矛盾。决策所需会计信息的特征不同于控制所需会计信息的特征。决策需要创新,但是创新在控制中却遭到怀疑。会计责任在控制中视为美德,但却会降低决策的效率。决策和控制之间不同必然造成会计信息属性自身蕴含的矛盾,因此需要为不同的目的建立独立的会计系统。然而,一致性的属性要求淡化区别,将两个独立的会计系统统一为一个整体。Sunder (2002)认为会计的核心基础在于决策和控制的多重分离,因为这种分离所造成的权衡使得会计的职业判断得以生存和发展,否则会计不可避免地被软件所替代。

(二)会计计量:价值观和信息观。Krantz(1971)认为计量就是使用一个“数字关系系统”来描绘“经验关系系统”。但对于什么是“经验关系系统”,存在两派观点:一是价值学派,强调资源的存量和流量,经验关系系统是有着资源和义务的实体,它随着时间及上述定义关系的发展而发展。但是价值理论有两个难点:一是在混合经济中,价值不能被简单的定义;二是日常使用的市价法有许多缺陷,即使在市场价值可以观测的地方亦如此。二是信息学派,强调在各种活动中信息的有用性,如评价报告实体或者评估他的管理团队,经验关系系统是企业经营下的事件结构及其关系的系统。可见,两学派在会计描述对象的观点上完全不同。例如,一家公司报告存货“估价”100万美元:价值学派关心的是这种“估价”如何更好的接近持有的价值,如重置成本或预期脱手成本;信息学派关心这个“估价”是否能传递同公司活动与发展前景相关的信息。

(三)信息处理技术:压缩和冗余。Fellingham(2002)认为可以把会计理解为信息科学,那么来源于经济背景的信息结果是否会与经济背景缺乏相关性呢?信息理论包含两个基本定理:数据压缩定理和信道编码定理。前者说明在不损失信息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压缩信息,后者说明在一个有噪音的信道中如何传递最大数量的信息。在噪音信道中有效编码方案是利用冗余。从某种意义上说,会计既在会计账户和报表中压缩信息,又在复式记账中增加冗余。会计的核心竞争力就在于它对信息的压缩和冗余技术。Sunder 的二元论超越了会计的概念和实务,他从信息的决策和控制功能解释了会计的核心竞争力问题。Demski 提及的计量在学术上支持了这种观点,他尤其推崇会计计量的信息学派。Fellingham 认为会计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它对信息的处理技术。上述3种颇具代表性的观点从不同视角对会计的核心竞争力进行了阐述。不难看出,有关会计核心竞争力的阐述都贯穿着信息这个重要概念,会计的核心竞争力离不开信息。每一种观点都试图抓住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这一最重要且独一无二的特点,但是究竟什么是核心竞争力,根据Prahalad 和Gray(1990)关于核心竞争力的理论,我们认为,就会计学科而言,核心竞争力应该包含以下几个特征:1.核心竞争力可以使会计提供许多增值服务,进入广泛的信息市场;2.核心竞争力与信息需求者的关键决策是相关的;3.是许多非会计信息难以模仿的。由此得出,会计计量和报告构成了会计的核心竞争力。原因有:首先会计计量和报告可以提供许多用户化的服务;其次会计计量和报告与信息需求者的关键决策是相关的;最后会计计量和报告的开放性、综合性和完美图表结构是许多非财务信息难以模仿的。而职业判断贯穿于会计的全过程,不可被软件所替代。

二、会计核心竞争力的保持:迎接挑战

透过会计职业的发展历程,会计对商业环境的变化做出了积极的响应,会计努力地扩展职业范围。而最近半个世纪会计日益趋向放弃依赖主观的商业计量功能,更多的关注于结构化的标准计量规则。在新经济环境下如果决策者相信标准计量不再是决策相关的、足够精确的或可信的,那么会计就会遭受失败。会计必须在维持和改进标准计量的精确性和商业报告可信性的前提下,持续回到计量标准,甚至研究新的计量方法,因为这事关会计的核心竞争力。

(一)会计组织:科学化。1.从职能上看,会计对内管理应以企业核心竞争力为核心,始终围绕培育、保持和运用企业核心竞争力来组织会计工作,发展会计技术和方法。2.由于管理外延的扩大,会计也必须开阔视野,扩大信息收集的广度和深度,提高信息消化吸收能力,尤其要重视有关竞争对手和市场的信息。3.核心竞争力的积累关键在于创建学习型组织,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增加企业的专用性资源、隐性的不可模仿性的知识等,因此,企业会计组织应具有学习性和动态性。

(二)判断:优化。1.遵守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上岗执业的必备条件,也是防止会计信息虚假误导的基本前提。在会计信息生成过程中,会计职业判断始终面临着客观性与相关性、稳定性与实用性、利益驱动与公允揭示等观念和立场的矛盾和斗争,始终伴随着道德因素。因此,恪守职业道德是会计职业判断优化的前提。2.专业知识是职业判断优化不竭的动力。会计职业判断是一种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只有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才能做好。这就要求会计人员一方面重视基础理论的学习,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实践,不断充实和更新知识,认真领会政策准则制度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使之成为开展职业判断的利器。3.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提高注册会计师执业水平,健全职业判断的内外约束机制,保证职业判断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三)计量:多元化。1.多种计量属性并存。历史成本计量由于其较强的可靠性和可操作性,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长期存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公允价值会计信息由于其高度的相关性,越来越受到投资者和债权人的青睐,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得到了长足发展,其运用领域已经由金融工具扩展至其他领域。2.以货币计量为主,兼顾非货币计量。在新经济时代,知识、技术、人才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宝贵资源,这类无形资产对企业价值的贡献将会超过有形资产,此时仅用货币这一唯一的计量单位将不可避免地丧失信息的完整性和有用性,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来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可以通过非货币计量对于企业无法量化的生产要素进行衡量,因而成为未来会计的一种重要计量手段。

(四)报告:及时、全面、灵活。1.报告将变得更加持续。财务报告的及时性一直是制约会计竞争力的因素,解决及时性这一问题的途径是将报告变得更为持续。我国资本市场的监管机构在这一方面已做出努力,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的披露不再局限于年报和半年报,而且要求披露季报。程小可(2004)的研究结果表明年报披露时间呈逐年缩短的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全天候财务报告系统”将会变成现实。2.报告内容更全面。为适应使用者不断增加的需要,可按照Wallman的建议采用彩色报告模式(Colored Model),按信息符合确认标准的程度分5个层次表述,将财务报告的内容扩展至包括人力资源、自创商誉、顾客满意度和风险的计量等新领域。3.报告更加灵活。财务报告可以通过对“多栏式”报告模式、“事项”报告模式、数据库会计模式、交互式按需报告模式和差别报告模式的选择来增强其灵活性,从而满足不同使用者的不同决策目的;同时为迎合特殊使用者,也可提供专门报告。

三、会计核心竞争力的支撑环境:内外部条件

会计理论界对计量属性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大进展,运用多重计量属性,甚至诸如“斯堪的亚导航器”模型之类的非货币计量手段日益成为可能,尤其是公允价值由于其高度相关性日益受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重视,应用领域不断扩展。另外,非货币计量的采用拓展了会计的计量功能。这些在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已充分体现:引入包括公允价值在内的5种计量属性,并谨慎推广其应用范围;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大大降低信息生成和传递成本,使会计能提供适时、全面、灵活的信息,为保持会计核心竞争力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会计人员专业技能、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使其专业判断能力增强;同时随着公司制改革的深化,公司治理结构不断完善,审计市场逐渐的成熟,从内外两个方面约束会计信息的提供,保持会计信息的优势。

主要参考文献:

[1]王跃堂,毛旦霞,罗慧.会计的核心竞争力:信息技术的挑战与展望[J].会计研究,2004.

[2]程小可.年度披露的及时性与市场反应――来自沪市的证据[J].审计研究,2004(2).

[3]葛家澍.21世纪财务报告展望[J].财务与会计,2002(1)(2).

[4]肖凯.会计计量模式相关问题研究[J].南京经济学院学报,2003(1).

[5]刘爱东,谭艳.2001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会计问题思考[J].技术经济,2001(8).

第2篇: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范文

摘要:高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中提出信息社会责任,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培养信息社会中学生在文化修养、道德规范和行为自律等方面应尽的责任。但现实中,信息社会责任意识不强的人和事屡见不鲜,如高中学生网瘾、玩电子产品和游戏、不爱护公物等。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信息社会责任的养成教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信息社会;责任

信息社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同时,也因信息社会责任意识的缺失,导致了一些严重的社会问题。大量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再加之上网设备普及和资费的低廉,大众可以轻松上网获取所需。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尤为明显,一方面,极大地拓宽了青少年获取信息的渠道,能够培养其创新思维,更新娱乐方式,扩大知识面等;另一方面,给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带来了负面影响,譬如网络游戏和色情、电子产品、暴力犯罪等,导致缺乏辨识能力、好奇心和模仿力强的青少年在长期上网过程中接触 “网上垃圾”而受到腐蚀,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

笔者调查中发现,本校作为一所省级示范高中,学生信息社会道德规范和行为自律方面责任意识不强的现象较为普遍,尤其是学生在上网、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方面自律意识、规范意识不强。本校学生手机、MP3等电子产品持有率约12%,这些学生是上网的主要群体,多在课余时间上网、聊QQ、微信等,尤其是晚寝后上网、玩游戏、聊QQ、微信等1个小时以上,甚至到深夜12点或更晚。另有学生在信息技术操作课上网,甚至在教室利用教学一体机上网、网吧上网等。从上网时间上看,约10%的学生每天上网在1小时左右,约10%的学生每天上网2小时左右。从学生上网活动内容看,约15%查阅资料,约85%在玩网络游戏、QQ和微信聊天、购物等。

近年来,本校学生因信息社会责任意识的缺失,违规上网、使用电子产品造成不良后果的典型案例不在少数。

2013年5月,我校高二学生罗某在晚就寝后,翻越寝室窗户和校园围墙到网吧上网,在过斑马线时,被一辆快速行驶的SUV小车撞击而受重伤,病休至当年9月复学。

2015年4月,高二年级一学生上课玩手机,班主任发现将其收缴暂存。两天后,班主任再次发现该生用手机玩游戏,欲收缴并暂存。在收缴过程中,该生拒不服从批评教育,抡起座椅砸向班主任,导致其脸部和手臂受伤。

2015年下学期,我校高三年级三位同学利用手机参与网络,并骗取家长和借用同学、校外店铺老板的钱财,多者达2.3万元,少者有0.6万元,其中,两名学生由家长帮其付清欠款,一名学生因无法偿还借款而离校离家出走一周。

在学校组织的多次晚寝后查外出上网行动中,每次有多则5至8名、少则1至2名学生在网吧上网。学生上网导致的厌学、网瘾、视力障碍等问题较为普遍。

高中阶段是学生“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是人格健全发展的重要阶段,高中生首要任务是加强学习并不断提高各方面素质与技能。但互联网带来大量的不良信息,加上信息社会责任意识的缺失,使喜欢猎奇、缺乏免疫力的高中W生很容易受到一些不健康信息、观念、行为方式的影响而被腐蚀,渐渐地偏离正确的价值观,丢失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在现实生活中盲目模仿、过度追求,导致种种畸形行为方式的形成。网络对学生的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对心理健康发展产生不良影响,比如消极、孤癖、暴力等;二是对行为方式产生不良影响,如形象怪异、网瘾、游戏瘾、成“低头族”等;三是对思想道德产生不良影响,比如不爱护公物、个人私利主义、拜金主义、性开放观念等;四是对身体健康的不良影响,比如长期不健康使用电子产品,造成学生视力下降、听力障碍、腰颈疾病等。

造成高中学生信息社会责任意识不强、使用网络及电子产品现象较为普遍甚至成瘾的原因很多,有网络的诱惑、监管不力、法律法规不全等,但笔者着重成心理层面谈谈高中生对网络等产生心理依赖的原因。

心理补偿理论认为,个人因心身某个方面有需求或有缺陷不能达到某种目标时,有意识地采取其他能够获取成功的活动来补偿某种需求或能力缺陷,从而弥补因需求或失败造成的虚荣感或自卑感①。高中生学习压力较大,有人际交往需要,并受到信息社会的各种诱惑等,为释缓压力,满足需要,便选择网上寻求心理补偿,并通过网络来释放压力,满足自己。高中学生对网络的依恋主要有下三个方面,一是减轻压力放松自我,摆脱烦恼调节自我,比如美妙的音乐,搞笑的视频,有趣的网络游戏,沉浸其中自由自在,无压力无烦恼,可以放松自己带来快乐,忘记疲劳,让性情尽情释放。二是拓展人际交往的空间,个人空间、QQ、微信互动等较现实世界更轻松,更能言论自由,发泄情绪。三是获取知识,比如查阅资料,甚至查找解题方法和答案等。

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匿名性和信息传输的相对隐蔽性,使学生上网活动没有了传统藩篱,没有老师家长的管束,很容易放松自己甚至放纵自己的行为,按照自身的喜好和意愿做自己想做的事,忘却了社会责任。另外,由于网络上新生事物层出不穷,且较大程度地迎合了高中生的好奇心理,造成高中生对其产生强大而持久的吸引力,导致高中生对网络的极度迷恋,并产生强烈的网瘾。心理补偿的需求进一步促使青少年将现实世界中的情感移植到网络的虚拟世界中,久而久之,青少年逐渐丧失现实社会交往的技能,甚至下意识地逃避社会现实,导致“三观”不健全,情感趋向于冷漠。

在面对学生信息社会责任缺失、上网较为普遍的现象,大多学校往往重堵不重疏,只注重采取查没电子产品、查处上网等治标不治本的方法,没有关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因素,也没有采取切实有效的教育方法。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是培养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主要阵地,但该学科的地位,导致教学时避重就轻,只注重学科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养,实现毕业考查过关的目的,而将信息社会责任这一隐形的、但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的核心素养抛之脑后,弃之不教,或者轻描淡写,一笔带过。此外,仅靠信息技术课堂,对高中生进行信息社会责任意识养成教育,其成效也是捉襟见肘、杯水车薪。

笔者结合多年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和学校管理工作经验,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高中学生信息社会责任意识教育。

一、加强信息社会道德安全教育。

将信息技术规范教育作为新学期开始的重要内容,并将此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一是学习《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让学生了解上网受到道德法律的约束,利用微信、QQ等传播违反国家方针政策、恶意攻击他人的言论是违法行为,造成恶劣影响或严重后果,要受到法律的制裁等。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养成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道德规范,遵守使用计算机的安全制度,拒绝不健康和有害信息。二是学习《全国青少年文明公约》。让同学们做到善于上网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不点击不明链接;诚实友好交友,不诽谤伤害和欺诈他人;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维护网络安全,不打开不明网站,下载不明信息。从事有益身心健康的网络活动,不沉溺网络虚拟时空。三是对学生进行慎独教育,告诫学生不逾越道德的底线,自觉抵御网络诱惑,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从而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健全自身的人格,提高自身的品格。四是提出上网及使用电子产品的行为规范“守纪、文明、健康、有效、快乐”,并将此大字张贴于学生机房,时刻提醒学生规范上网。在机房电脑设置开机启动后的温磬提示语,学生利用一分钟时间阅读文明操作规范,方可启动到桌面,以此来提醒学生规范操作。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为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自觉形成良好的信息社会责任素养,抵制网络诱惑,各年级、班级设计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让同学们积极广泛参与其中,体会到集体活动的乐趣,从而抢占电子产品和网络诱惑对学生产生冲击的市场,挤兑学生上网的时间与空间,达到抵制网瘾、游戏瘾的目的。近年来,我校坚持开展环母亲河励志长走活动。为铸造学生良好的品格和坚韧的意志,形成良好的信息社会责任意识和积极向上精神风貌,自觉抵制W瘾、电子产品,在新生入学后,学校组织高一年级学生参加环母亲河励志长走活动,活动时间一天,行走里程18公里。活动中,结合 “拒绝电子产品,抵制不良诱惑”主题宣传教育,让当前普遍缺少体育锻炼和意志力训练,缺乏坚毅品格的高中生,切切实实地进行了一次集身体检测、耐力比拼、意志力磨练于一体的教育活动。此外,学校还组织敬老院献爱心、校外文明创造卫生打扫、“五四”成人礼、进社区学雷锋、接力赛跑、抢坐椅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开展广泛的人际交往,放松学习压力,磨练坚韧意志,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形成良好信息社会责任意识。

三、强化宣传和管控措施。

高中学生信息社会责任意识的养成,良好网络行为习惯、正确使用电子产品意识的形成,要抓在前头,抓好源头,防范于未然。为形成家校合一的教育合力,让部分家长,尤其是承诺子女考上省示范高中则奖励手机的家长,认识到手机等电子产品的不合理使用可能给子女健康成长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学校在高一新生领取录取通知书时,向每位家长及学生发放一份《拒绝电子产品,助我健康成长》倡议书,要求新生不带手机等电子产品入校。从实际效果来看,新生入校时,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持有率不超过2%。

为使抵制网瘾、养成良好信息社会责任素养的宣传教育常态化,学校加强了宣传力度,在教学区张贴宣传标语:“文件删除了,还有回收站;青春流逝了,还能找回吗?”“网络是虚幻而无限的,青春是真实而短暂的。”“沉迷一时的快乐,换来一生的痛苦。”等,形成抵制网瘾和电子产品的强大舆论氛围。

另一方面,学校加大技术手段管控力度,管住学生上网时间与上网内容。主要是设置校内网络登录实行帐号密码管理,防止学生随意上网。在学生机房安装防病毒、防黄色软件,可以自动过滤不良信息,推荐健康网站。开展不定期收查学生手机等电子产品行动,在学校寝室区安装网络屏蔽设备,防止学生就寝后上网。加强门禁管理,防学生晚寝后外出上网。

四、加强心理健康疏导。

加强学生信息社会责任养成教育,自觉抵制网络和电子产品,要做到标本兼治,且治本重于治标,疏导优先于围堵。为抓好源头治理,让学生从心理上自觉形成良好信息社会责任素养,学校坚持开展“珍爱生命,拥抱青春――做网络的主人”心理健康讲座,从网瘾、电子产品瘾的定义、特点、判断标准、危害、真实案例、预防等方面,科学全面、真情实景、入心入脑地解答网瘾防治等问题。学校设立心理辅导室,由专职心理辅导教师对网瘾、电子产品瘾学生开展专业心理健康疏导,并配合相关专业训练和后期跟踪管理,实行家庭与学校齐头并进、家长与老师齐抓共管、控制与疏导双管齐下的教育模式,让学生在众爱、众管、众扶之下逐步走出网瘾与电子产品瘾,走上学习和生活的正常轨道。

信息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网络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未来。但信息社会不是急风暴雨,网络也不是洪水猛兽。作为高中学生信息技术知识的传授者和网络应用的探路者,我们信息技术教师既要把握好教学内容,充分发掘教育素材,抓好信息知识与操作技能的落实,又要将信息社会责任的养成教育贯穿始终;高中学校既要注重教学质量,又要关注学生的健康发展。教师和学校两者都要高瞻远瞩,要协调一致,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结合教学案例,创新教学方法,喻教于乐,落实信息技术核心素养信息社会责任的养成教育,加强对学生网络道德规范教育,努力培养品学兼优、遵规守纪的新青年。

第3篇: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范文

以下内容由收录,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帮助

卢义峰

教材及学情分析

《多姿多彩的艺术字》是泰山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第二册(上)第三单元最后一课的内容。本课着重让学生掌握艺术字的插入方法,艺术字的大小、位置及形状的调整方法以及艺术字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艺术字”工具栏的灵活使用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四年级学生对Word的基本操作已经有了一定的掌握,特别是前一节课学习的图片操作,为艺术字的学习打下了基础。本节课虽然在内容上较独立,但操作、学习方法与上节课相似,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容易掌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制作“邀请信”,了解艺术字的制作方法;通过制作“中国结”“对联”“艺术扇”,灵活运用艺术字工具栏,把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锻炼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培养审美与观察能力、自主探究学习能力、自我创新的能力以及对信息的获取、加工处理和创新设计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在交流合作学习中,培养互相帮助、共同讨究、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通过课堂展示、评价激励,体验收获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掌握艺术字的插入方法和艺术字工具栏按钮的使用。

难点:“艺术字”工具栏的使用。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大家看它是谁?(米老鼠)对,大家喜欢米老鼠吗?知道迪斯尼乐园吗?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迪斯尼乐园已经在上海安家了,米老鼠给大家发来了一封邀请信,大家请看(出示课件)。大家是不是都想去?可是邀请信只有一封,怎么办呢?没关系!我们可以自己制作邀请信。大家请看,邀请信的标题和下面的文字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

师:这类颜色很漂亮、形状也很独特的文字,我们称为“艺术字”。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多姿多彩的艺术字》。(教师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学生喜爱的卡通人物“米老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通过对比“邀请信”的标题和正文的不同,引出本课的学习内容。

2.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插入艺术字

师:下面请大家打开桌面上“艺术字”文件夹中的“邀请信”,根据老师发给你们的“自学小助手”,自己尝试插入“邀请信”三个艺术字。(课件出示自学小助手)

学生动手制作“邀请信”三个艺术字,教师巡视指导。

师:大家想一想,插入艺术字还有其他方法吗?哪位同学可以给大家演示一下?

学生操作演示。

(2)调整艺术字的大小和位置

师:刚才插入进来的艺术字大小、位置合适吗?(不合适)怎么来调整一下呢?哪位同学可以来试一下?

学生进行调整操作。

师:艺术字是一个整体图形,单击鼠标左键选中,在它的四周就会出现八个正方形的小方块,将鼠标指针移动到任意一个小方块上,按住鼠标左键拖动,可以调整“艺术字”的大小,当鼠标指针变成十字箭头状时拖动,可以移动其位置。艺术字的调整方法,和图片的操作方法是一样的。对艺术字进行操作,必须先将其选中,然后才能操作。请大家自己动手试一试。

学生动手尝试,教师巡视指导。

(3)修改艺术字

师:如果我们想改变艺术字的样式,应该如何进行操作?单击“邀请信”时,就会显示艺术字工具栏,工具栏中有许多按钮组件,每个按钮都有不同的功能,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按钮对艺术字进行编辑、修改、美化。单击“文字组件”,可以修改文字的内容,调整字体、字号、排列格式等,单击艺术字样式组件,可以变换艺术字的样式,工具栏中还有许多按钮组件,请大家探究一下它们的功能。

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中掌握知识点,并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动手实践操作过程中深化知识内涵。

3.综合实践,创新运用

师:米老鼠非常喜欢中国的传统文化,它有三个愿望放在“艺术字”文件夹中,请大家利用刚才所学的知识来帮助它实现这三个愿望,并分组“比一比、赛一赛”,看哪个小组最先完成。小组成员之间要团结协作,互帮互助,共同完成任务。

学生尝试操作。

愿望一:中国结。米老鼠非常喜欢中国结,想在中国结正中贴一个倒着的“福”字,来表示福到了。

师:请大家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能让“福”字,浮在中国结的上面,如何再倒过来呢?大家分组讨论,请各小组同学围到组长旁边,由组长带领本组同学共同学习探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讨论完的学生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开始制作。

师:已完成的同学可以帮助组内有困难的同学。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家的作品(教师打开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大家看他做的作品符合米老鼠的愿望吗?请这位同学演示一下。

学生演示,并介绍用到了哪些按钮。

师:咱们中国人过春节有贴“福”字的风俗,“福”字倒贴表示福到了。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米老鼠的第二个愿望。

愿望二:写对联。米老鼠想在迪斯尼的正门两边贴一幅艺术字对联。上联已经做好,请你帮它制作好下联吧!

师:在我国过春节都有贴对联的风俗,我们学会了用艺术字做对联,过春节的时候就可以自己制作春联贴在家门上了。请大家开始制作。

学生操作制作对联。

愿望三:艺术扇。米老鼠想送给唐老鸭一把有中国特色的艺术扇,但是扇子上的艺术字诗句没有填充颜色,请你帮它填充上合适的颜色。

学生动手操作。

师:(展示学生作品)大家看他填充的颜色符合米老鼠的心愿吗?你能告诉老师,为什么填充红色吗?

生:红色符合诗句的含义并且颜色也很醒目。

师:这把艺术扇上有诗有画非常美,展现了我们中国诗画的特色。刚才大家在帮米老鼠实现愿望的过程中,表现得都很棒。米老鼠也非常高兴,特意准备了精美的礼物送给大家,大家看(课件出示礼物:播放漂亮的艺术字)。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帮助米老鼠完成三个心愿来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在练习过程中突破难点,同时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和互帮互助、团结合作、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

4.综合创作,大显身手

师:圣诞节、新年快要到了,请运用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做一张新年祝福的贺卡,写上温馨的祝福,送给你的父母、朋友或者老师。(课件出示创作要求)请打开“贺卡”文件夹,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样式,开始创作。

学生动手制作,教师播放轻柔音乐。

设计意图:通过作品设计的形式来进一步深化巩固所学知识,让学生所学即所用,把所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5.展示交流,总结延伸

师: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顺利完成了作品的创作,很多同学的贺卡做得非常精美,下面请大家相互看看本组其他同学的作品,如果你认为谁的作品好,就把你手中的智慧币送给他。

教师展示作品,师生共同评价。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生:学会了插入和修改艺术字,还学会了制作邀请信、福字、对联、艺术扇和贺卡。

师:老师还搜集了一些艺术字,它们在生活中经常用到,我们一起来欣赏。

教师播放课件,展示生活中的艺术字。

师:希望大家学以致用,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创作出更美的作品,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交流学生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与人沟通的能力,让学生学会欣赏、评价。总结本课所学知识,拓展应用,进一步升华、体验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

本课从学生喜爱的卡通人物“米老鼠”的“邀请信”导入,让学生带着好奇心投入到探究学习中,接着围绕中国的传统文化,通过为米老鼠完成三个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愿望展开任务设计,让他们在完成任务学习知识的同时,也体验到了帮助别人的快乐。本课教学符合信息技术新课标的核心理念,同时注重了学科整合,整个教学过程贯穿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创新思维能力,以及互帮互助、团结合作的良好品质。每个环节的设计都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

点 评

本节课例获山东省小学信息技术优质课评选一等奖。本节课例教学设计巧妙,将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联,将知识技能应用与解决生活实际相结合,教师把教材进行了二次开发,课堂容量大,课件制作精美,实现了由操作到综合探究——做贺卡,最后把艺术字的运用推向生活。这是个非常成功而典型的案例。

第4篇: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范文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育在信息化的发展下开始发生了变化。尤其是在信息技术快速普及的影响下,不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方法上都在进行深刻的改革。可以说科学的教育能够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所以教材的变化也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作为新的发展动力,对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由于信息技术不再是单纯某一个学科,所以也就需要教师要运用好这一技术,辅助教学的开展。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好这一技术手段,整合学科内容,确立出有效的教育目标,实现对教育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激发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还要从教学优势上入手,对传统的教学方法与理念进行创新,确保学生能够从被动的学习状态中解放出来,从而主动参与到学习中,通过不断的探索与研究,以此来找出有效的资源。所以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要从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信息技术运用上入手,找出存在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以此来消除存在的不足。通过整合与解决好存在的问题,能够促进农村学校数学教学的发展,同时也可以确保新课改能够更好的落实,建立出适合的信息化教育环境,为学生提供优质化的资源,从而满足教育的发展目标。

二、理论依据

就目前的社会发展来说,只要提起信息技术人们往往会产生出熟悉的感受,主要是因为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不论是哪一个方面,信息技术都有着广泛的运用。可以说信息技术其实就是计算机与人、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在交互运用中所涉及到的方法与技巧,同时也是进行有效加工与处理的一种方法。所以从这一层面上来说,信息技术成为了一种比较有效的工具,能够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出重要的影响。信息技术其实就是对信息进行获取、传递以及加工等的基础,所以说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之间还是存在着一定差距的,在信息技术中心主要包含了网络、人工智能等,同时也包含了一些传统的信息技术。所以要从信息技术的工具性上入手,辅助学生学习好数学知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帮助学生在不同的资源中通过查阅与学习等来实现学习的目标。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也可以运用信息技术资源来解决存在的问题。所以进行数学知识与信息技术上的整合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如在开展课程内容教学中可以结合好课程目标与教学方法,最大限度的为学生展示出信息资源,在有效信息技术的参与下,实现二者上的整合,帮助学生感受到课堂中的内容,以此来促使学生学习好数学知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有效整个并不是单纯从某个知识点上来进行的,而是在不同课程结合后所能够展现的效果上来进行的。所以要做好整合与完善工作,从目标、内容等方面出发,运用有效的情境等来引入具体的方案,确保学习活动的有效开展,实现对课程上的整合。通过对整合方式与方向等内容来说,要确保信息技术能够辅助教育的开展,避免单纯为学生展示出课程内容。将信息技术与数学知识整合在一起,其实就是从信息技术的工具性特点入手,构建出完善的教学内容,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信息教育环境。且在这种信息化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来的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也能够得到展现。通过租住探究合作等模式,可以充分发挥出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实现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所以从这一层面上来说,要做好数学教学中信息资源的整合工作,保证教学内容与设计等方面的合理性。首先,要做好教学环境的建设工作,以此来为下一阶段的教学发展提供支持。其次,是要做好教学结构的完善工作,实现深层次的整个,教师也要在开展日常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运用好信息技术,以此来保证教学的有效性,帮助学生掌握好数学知识。

三、研究目标和方法

对于研究目标来说就是要在数学课堂中运用好信息技术,结合好相关的理论内容,做好综合化分析工作,形成有效的数学指导思想,结合教师自身的实践经验以及学生的反馈情况等来进行分析,确保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课堂教学教学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借助信息技术,也可以帮助教师更加科学的利用好多媒体设计,将信息技术思维融入到课堂中,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从研究方法上来说,主要包含了以下几种。第一,理论研究方法。通过查阅资料与文献等,以此来掌握好教育理论。第二,行动研究法。通过实现理论与实践上的结合,从而将所制定的教学内容落实到具体中,确保教学步骤的顺利开展。所以要先确定出教学思路,保证教学设计的合理性。第三,经验总结法。在探索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制定出有效的措施,在分析的基础上来形成能够被借鉴的案例。

四、研究过程

(一)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果能够保持学生的积极性,那么也可以缓解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疲劳感,从而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如学生在学习《圆的周长》这一知识时,由于学生是比较活跃的,所以教师要从学生的发展规律入手,为学生营造出活跃的学习环境。同时还要运用信息技术来将抽象的知识具体的展示在学生的面前,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好重点知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好这一概念。

(二)突出教学的重点

一些知识虽然在成人理解上较为简单,但是对于学生来说想要理解却是存在着较大难度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理解难度上入手,突出教学中的重点,帮助学生理解好数学知识。如学生在学习《百分数的应用》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来为学生创造出问题情境,并借助形象化的手段来帮助学生缓解理解上的难度,从而明确学习中的重点。

五、研究成果

(一)更新教育理念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是从教师的角度上出发的,这样也就使得教学设计比较严谨,但是却会让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中。所以在信息技术的影响下,要做好教学改革工作,从传统的教学转变成为研究,以此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由于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拥有者,所以也可以主动与学生进行合作,学生也可以转变学习态度,主动参与到学习中,通过不断的思考与动手研究,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来提高学习的效果。

(二)运用前置学习提升学生的交流效果

前置学习与与预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其内容是多元化的,通过对知识进行后顾,以此来实现知识结构的构建,帮助学生掌握好知识与技能。所以在课前中要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思考,展现出思考上的独立性,同时还要保持学生的疑问态度,以此来激发出学生交流的欲望,从而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障碍,提高互动与交流的效果。

(三)运用好多向交流

第5篇: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范文

实现信息化战略,要重视信息技术不断创新,推进信息技术不断 发展 。只有坚持技术创新,才能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只有努力创新和掌握核心技术,才能有效地把握信息技术革命的机遇。同时,还要重视技术革命对现行体制、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冲击力,重视生产力的发展对生产关系变革的 影响 ,主动加快生产关系的变革和体制创新,为生产力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体制环境。

积极有效地推进信息技术不断创新发展,以技术创新推进体制创新,构成“以信息化带动 工业 化”战略的首要条件。

促进信息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

到2000年,信息产业已成为我国第一大规模的产业,并列居全球第三位。

然而不可回避的是,这些年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是在低基数上的高速增长,是在低质量、低水平下的数量扩张,“大而不强”是信息产业的现状,特别是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技术和服务,将进一步凸显我国产业竞争力的不足:在技术研发层,在核心技术的研发、新技术的升级过程中,我们始终处在滞后的位势,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存在产业“空洞化”的威胁。

在产品制造与 应用 软件的开发层,由于缺乏对核心技术的控制,缺少对核心部件的制造能力,使得我国的信息技术产品制造业仅处在大件组装的水平上,而应用软件的开发也都是基于跨国公司的系统平台之上的属地性开发,这必然导致缺乏市场竞争力,尤其是缺乏国际市场竞争力。

在信息技术产品的应用层,国内大型信息化应用的系统集成,其核心设备多为境外跨国公司的产品所垄断,这不仅严重制约了我国信息产业的健康发展,也在信息安全和 经济 安全方面埋下诸多隐忧。

在信息增值服务层,由于长期的政策壁垒,电信增值服务业缺乏充分竞争,其服务质量、价格水平与市场的需求差距甚远。加之大量信息的部门所有制及相互封锁,使得在收集、传输与共享的过程中,信息资源被损耗、被贬值,大规模建设形成的 计算 机和 网络 技术能力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信息化尚未真正深入人心。

加快信息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加快建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产品和服务基础上的发展,发展既有数量规模,还有技术含量和市场控制力,更有核心竞争力的信息产业,不断提高和完善信息增值服务的质量,构成“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的产业基础。

推动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培育、扩大和提升应用市场

信息化的本质是对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的应用。反观前一个时期网络经济的起落,究其根本在于缺乏对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市场有针对性的引导和培育,缺乏有效的信息技术应用市场。

从信息化要履行“带动工业化,推进 现代 化”的长期而艰难的重任看,要十分明确工业化、现代化,乃至信息化的主体是 企业 。企业信息化的本质就是应用信息技术实现企业管理的过程,包括实现管理流程的改造、管理效率提高的过程;实现企业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过程;实现改造传统产业、调整行业和产品结构、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过程。

第6篇: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范文

如何突破基础理论和掌握核心技术?

第一,端正学风,建立起突破基础理论和攻克核心技术难关的氛围和价值导向。

只有突破基础理论,才可能掌握核心技术。基础理论的突破不是一朝一夕能实现的,往往需要二三十年的持续努力才可能达成。当前学术风气浮躁、急功近利、学术腐败等问题,是不符合几十年如一日的科研规律的。我们要重视论文,也要重视实验验证。没有正确的假设,就没有正确的方向;没有正确的方向,就没有正确的思想;没有正确的思想,就没有正确的理论;没有正确的理论,就没有正确的战略。

基础理论的突破和核心技术的掌握,关键靠人才。当前国家科研经费主要用于购买仪器和设备,用于人才激励的很少。软件核心技术突破和基础理论突破是需要仪器设备的,但更需要人才。只有先进设备,没有一流人才,不可能实现核心技术的突破;有一流的人才,即使使用简易的设备,也可能实现核心技术和基础理论的突破,搞成“两弹一星”就是最好的例证。

国家的科研投资应该面向更长远、更基础的研究,避免与企业在短期项目上重复。短期项目往往变成争抢科研经费的根源,只覆盖了个别单位。国家投资的长远研究产出的成果应能够广泛为所有企业借用。

建立重视产生思想、产生理论的学术氛围,建立以价值创造为导向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而不是以论文数量、获奖为导向。这对于突破基础理论和掌握核心技术也是很重要的。

第二,开放是掌握核心技术和解决安全问题的必然之路。

发展和进步需要开放的技术体系和开放的环境,封闭只能越来越落后。在开放中和领先者竞争,才能提升技术能力,只有具备能力才是真正安全的。开放是站在巨人肩膀上实现超越。

中国的高铁突破、核电的竞争力提升,都是建立在全球开放的基础之上的。华为的进步也源自通讯产业的开放性和技术体系的开放性,没有开放就没有华为的今天。

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决定于技术能力。技术能力不强、不领先,与先进技术差距大,就无法抵御来自外部的攻击,很容易被攻破和渗透。除非建立一个完全隔离的系统,但网络和信息的价值正在于互联互通和信息流通。成为信息孤岛,也就失去了网络和信息的价值。因此,过度的自我保护、低水平国产化,并不能解决安全问题。只有追求超越,也只有实现超越和领先,突破基础理论,掌握核心技术,才有真正的安全。网络安全也不能完全靠技术,政策法规同样是十分重要的。互联网要传送正能量、主潮流、时代精神,即鼓励人们去奋斗,去创造价值。党的十以来,在党中央领导下,我国互联网逐渐回归了理性。

专网和公网在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上应采取不同的策略。专网以网络与信息安全为第一位,网络建设相对隔离。公网的网络与信息安全要求要低一些,注重于提升与世界同步的高水平。在安全策略和技术选择上,不能搞“一刀切”。

第7篇: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范文

[关键词] 核心技术联盟 内涵 特征

一、核心技术联盟的内涵

Hagedoorn(1995)、海加多尔和罗杰克斯(2000)在研究1985年~1995年间国际生物产业技术联盟的网络密度和联盟数量时发现,尽管技术联盟的成员不断推陈出新,但在大公司的周围总是分别连接着诸多小公司,大公司引领技术发展方向,小公司提供配套技术支持,由此形成了几个以大公司为中心、小公司聚集的核心技术联盟并存的格局。许多学者在研究高新技术企业技术联盟时也发现了类似的现象,即在某一大公司周围围绕着许多小公司,大公司是整个联盟的领导者,它们以技术合作为共同目标。

蔡兵(1995)在探讨技术联盟现象时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即企业构建技术联盟的一个首要条件是一项或数项核心技术的存在,这些核心技术常对企业的长期发展有重大影响。他还认为,由于技术联盟的核心任务是技术的创新和新产品的开发与生产,因而在选择技术联盟成员时,应当选择具有一定实力而又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作为联盟网络的核心。

通过学者们的研究可见,确实存在这样一种特殊的技术联盟,本文称之为核心技术联盟。核心技术联盟是技术联盟的一种特殊形式,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处于联盟网络的中心地位,联盟以技术合作与创新为目标,处于核心地位的企业主导其他追随企业的行为。核心技术联盟具有以下几层含义:1.核心技术联盟是技术联盟的一种特殊形式,即首先具备技术联盟的一般特征;2.核心技术联盟存在起到主导作用的核心企业,核心企业不是由企业的规模决定,而是取决于其是否掌握了联盟的核心技术;3.核心技术联盟是一种关系紧密的联盟网络,联盟内部形成了结构稳定的网络关系。其中处于核心技术联盟网络中心位置,掌握联盟核心技术、并对联盟的合作起主导作用的企业称为核心企业,核心技术联盟内的其他企业称为非核心企业。

二、核心技术联盟的特征

核心技术联盟除了具备技术联盟的特征外,还有其特有的性质。1.核心技术联盟是一种关系更加紧密的联盟网络。通过建立核心技术联盟使得许多产业,特别是高技术产业形成一种错综复杂的层次依稀可辩的“层级星系”,其中处于轴心、被一群伙伴所环绕的公司通常是各产业的世界主要跨国公司。行业内的公司网络的形成也导致许多产业的市场结构发生了变化。2.核心技术联盟更具稳定性。由于掌握核心技术的主导企业处于网络的中心地位,对其他企业的行为具有一定的约束作用,同时核心企业通过其特殊的地位对整个联盟网络进行管理。因而相对于一般意义上的技术联盟来说,核心技术联盟具有更好的稳定性。3.核心技术联盟内的信息和知识流动更加便捷。由于核心企业处于联盟网络的中心,起到桥梁的作用,在原本松散的企业之间建立的紧密的联系,为联盟内的信息与知识转移构建了丰富的传递渠道。同时,核心企业掌握了核心技术,也成为重要而清晰的信息与知识源。因此,核心技术联盟内的信息与知识流动更具效率。

核心技术联盟在如下方面对企业产生了新的影响:1.学习成本和协作成本的节约。Ring(1996)提出学习成本的概念,指出合作关系的建立有利于降低学习成本,合作是一种低成本的学习机会。Gulati and Singh(l998)在分析网络与战略联盟时,将协作成本的存在和变化看成技术联盟建立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核心技术联盟内部企业间所建立的紧密联系,则对学习和协作起到了强化作用。2.技术能力的获取、传递与整合。技术联盟是组织动态能力的发展过程,虽然在企业能力的发展过程中具有路径依赖和核心能力的刚性,但通过技术联盟,通过新的能力的聚合与整合,企业能够获得发展和组织学习的机会,从而提高竞争能力。在新的外部环境下,技术联盟是企业有效获得与利用专门技术、发展与维护核心能力的基本手段。对于核心技术联盟来说,由于存在充当信息和知识源的核心企业,信息和知识流动的路径大大缩短。而技术创新的本质上就是知识的流动,因此核心技术联盟的技术合作与创新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蔡兵:论企业技术联盟的组织特征和作用[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16~19

[2]海加多尔和罗杰克斯.小型创业公司和公司之间具有研发网络的大公司――国际生物工艺行业.转引自[美]米歇尔・赫特,R?爱尔兰等编.战略型企业家[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364~397

[3]蔡兵:技术联盟现象初探[J].自然辩证法,1995,11(8):38~42

[4]蔡兵:技术联盟:企业研究开发的新形式[J].科学学研究,1996,3:58~63

第8篇: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范文

就现在来说,互联网的核心主营业务模型中,有着不同类别和种类的业务、数据包频库、性质、属性以及终端密度等,然而互联网的数据模型与现在的常用的软件QQ相同,其模型是比较小的、频率是比较高的,所以很容易使网络资源产生浪费情况,进而致使了网络的效用无法达到最高,这一情况对互联网日后的发展,有着较大的妨碍作用。存在着这样的情况下,LTE无线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相整合就显得特别重要。这样的两项技术相整合有着较为关键的价值和意义。而LTE无线通信技术和传统通信技术相较来说,是存在着许多不一样的。LTE无线通信技术是正在发展的高科技技术,其LTE的终端是LTE和互联网技术互相整合和在创新这个阶段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并且互联网的不同运用想要获得较为快速的发展,就需要依靠LTE技术终端的发展以及推广来完成的。而紧跟着高科技技术的发展和完善,互联网信息的类别和数量都在不停的提升,所以对数据的分析也随之在增加。相较于互联网的网络层面来说,2G、3G、Wifi和有限网络等都是目前来说,运用的较为广泛的传输系统技术。所以,在LTE终端中,其主要的侧重点在于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以及LTE网络技术两者相互结合的过程实施分析和研究,进而使得异构网络在运营中可以稳定、安全以及快捷。在互联网的运用层面上,重点是使得互联网信息可以存储和分析,且对数据可以进行进一步的挖掘、影像智能处理等实施处理和探讨。在互联网的运用中,云计算就是处理这些问题中的核心关键。所以,把互联网技术和LTE技术进行相互整合,是达成云计算技术和LTE无线通信技术相互整合的关键,而这样不仅能够使数据中心有着较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还可以使得互联网的所提供的服务更加便利,同时还可以和LTE终端数据信息获得共享。而这两项技术的相互结合,可以有效的防止信息出现泄露、黑客进行入侵等现象的产生。

二、LTE无线通信技术在互联网技术中的应用

LTE无线通信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相整合的过程中,其互联网是需要价格传感器和控制器等,利用局域网来达成传感器之间叠加情况的,利用这样的形式把LTE无线通信技术融入其中,这个时候许多数据会利用局域网络进入到LTE无线通信的过程中,而这一过程所出现的的小规模、大频率的业务会包含着对无线网络所产生的的压力。LTE无线通信技术指的是重点运用OFDM技术把巨大的数据传送信道分为许多个小的信息传送信道,在高速数据流中获得变换,与此同时能够运用层二调度器达成对无线资源所进行的有效管理和控制,使得小规模、大频率的业务包在LTE无线通信的原则下达成。除此之外,LTE无线通信技术的核心系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能够主动释放的性能,不能够在还未检验到数据就自动对链路实施释放,唯有在接收入网信息的情形下,或依据一定的形式告知核心网后才可以达成这个性能。LTE无线通信技术和互联网的相互整合的过程中,如果从核心网层面上看这个技术在互联网中的运用,手机就是成为群众进行信息、数据沟通协调的核心方式,在使各个数据信息实施传送后务必要建立无线进行承载,在这个时候使用NAS当作是消息可以传送的平台,把有关信息数据向核心网实施传输,而在这个过程中应设立QCI无线承载来达成数据的传送。而在数据传输的完整过程中,LTE系统的核心网络并没有设立自动释放的性能,唯有收到了接入网的信息分析后,或是UE利用了NAS的信息进行传输和通知,方可实施核心网的释放。而从接入网层面上看,需要依据核心网中的QCI参数设置对新接入的网络实施设置处理,并且LTE用户在实施数据传送中都是需要利用适配对资源实施分析和处理,这样有利于资源配置的运用效用实现最大化。

三、总结

第9篇: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考核;无纸化考试;中小学教师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32-0128-03

1 序言

自治区和兵团中小学教师计算机技术水平考核自2002年开考以来,一直作为自治区和兵团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一种测评工具,在教育信息化、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推动了全疆中小学教师使用计算机,促进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教研活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虽然考核进行了十多年,但考核方式比较落后,在试卷命题、保管、运送和阅卷等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阅卷、评分等环节耗时耗费,考试总体成本较高。

2013年10月,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教师z2013{13号)文件,要求在2018年前完成全国1000多万中小学(含幼儿园)教师的新一轮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和考核工作。自治区按照教育部文件要求,2014年出台了教师信息技术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其中确定了“开发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测评工具,建设网络测评系统,有效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以评促学,以评促用,激发教师持续学习动力”的测评目标。

借此机会,自治区中小学教师计算机技术水平考核办公室按照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要求,决定将现行的纸质考试改进为完全无纸化考试,修订汉、维、哈三个语种的考核大纲,编写新教材,有计划地采用新的考核大纲,平稳过渡到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标准,其作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终结性评价结论。

2 新疆中小学教师计算机技术水平考核概述

2.1 考核的目的和意义

新疆中小学教师计算机技术水平考核目的是以考核促进学习和培训,激发教师持续学习的动力,全面提升我区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重点解决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意识淡薄、能力不足的问题,促进广大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变革传统教学方式,实现专业自主发展。

中小学教师的计算机技术水平考核符合我区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工作要求,在带动我区的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实现教育的跨跃发展,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2.2 考核的对象及考核原则

新疆中小学教师计算机技术水平考核的对象是在职的基础教育阶段教师和从事基础教育阶段教育教学工作的其他工作人员。

依据考核的目的和对象,其考核命题原则确定为:试题尽可能考核教师对计算机的实际应用水平,试题尽量考核教师对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操作能力考核尽可能从教师和学校对计算机在教育和教学领域的应用方面命题

2.3 考核方式

在纸质考试期间,考试分理论笔试和上机操作考试两部分进行,笔试时间40分钟,上机操作考试时间60分钟。笔试试卷、操作考试试卷统一命题、印刷并运送到各考核点进行考试。笔试的答案填涂在机读答题卡上,由读卡机自动阅卷。上机操作考试分场次在机房进行,考生的答案保存在计算机上,由监考教师阅卷打分。

笔试命题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操作系统、字表处理、多媒体技术、网络基础知识和计算机辅助教学等六个部分,按照基础性、实用性、新颖性和科学性原则命题。上机操作命题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操作、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处理、演示文稿制作和网络操作等部分,按照实用、覆盖面广、运用考核文件夹(含有待处理的半成品文件和待加工的素材6603个)的原则命题。

3 创新考核方式的必要性及其意义

3.1 必要性

首先,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全面启动,为新疆中小学教师计算机技术水平考核的创新提供了巨大的契机。其次,已经存在10年多年时间的新疆中小学教师计算机技术水平考核,不论是从试题的合理性、前瞻性,还是考核的形式、内容、评分方法、评分标准以及考展ぷ鞯榷喔龇矫妫一直在沿用传统形式,而这种传统形式越来越不适用于现在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提升。按照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要求,创新适合本地特点的考核方式、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和势在必行。再次,无纸化考试是计算机软硬件及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十二・五”期间,自治区加快推进学校标准化、信息化和现代化建设,优先建设教育信息网络,拓展以卫星电视和互联网为载体的教育资源服务平台,网速加快,促进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为无纸化考试创造有利条件。

3.2 意义

1)促进了具有新疆地域、民族特色的多语种计算机考核系统的研究、实现和使用。因新疆的地域广阔,网络传输距离遥远,各地网络条件差异较大,使得无纸化考试系统的设计面临更多的变数和困难,对稳定性、可靠性的要求更高,系统结构更复杂、实现难度更大。同时,考核系统使用三种不同语言文字,而且维吾尔文和哈萨克文的书写方向跟汉文不同,在网络环境下的混合编排和正确显示也增加了实现难度。因此,在新疆实现计算机考试系统的无纸化,具有挑战性和重要意义。

2)考核方式的创新,推动了适合新疆地域性、民族性的计算机技术考核大纲、考核方法、考核内容和评分规则的创新和完善,进一步推进信息技术教材建设和信息技术培训工作。

3)无纸化考试系统充分发挥了题库的作用,方便考核中心及时、全面、准衡的组织试卷。省去了试卷的打印、印刷、装订、运送和保管等一系列过程,减少了相应工作量并提高了安全性。考试时间可以灵活安排,并实现了客观题部分的自动阅卷功能。成绩的登录、统计和分析等工作也比较方便,效率高。

4 无纸化考试系统的结构及功能

4.1 无纸化考试系统的结构及运行方式

为保证考核题库和考核过程安全,并考虑考试过程中的断网风险,新疆中小学教师计算机技术水平考核所使用的无纸化考试系统采用刹憬峁沟幕チ网C/S工作模式。

中心服务器:是考试系统的核心,负责题库资源和考试数据的统一管理,具有考核核心数据的存储及管理、考试管理、题库管理、考生数据管理、成绩管理等功能。

考点服务器:是各考点的考试服务器,含有考务管理系统,具有考试命令收发、试卷收发、试题组卷和查卷、考试监控、考场管理等功能。一般对考点服务器的硬件要求并不高,性能好一点的PC机即可满足要求。

教师端:安装有考试管理系统,负责管理考试过程、登记考生状态、接收操作题答案文件等。

考生端:安装有考试客户端和素材文件夹。在考试时,考生打开考试客户端输入准考证之后,即可看到本人的照片和其他主要报名信息,经检查无误后确认,就可进入考生须知页面并等待监考统一放开考试。考试开始之后,在客户端主页面上显示倒计时,并第一阶段考试(客观题考试)结束之后,将自动开始第二阶段考试(操作题考试)。客户端支持提前交卷或到时自动收卷,还具有自动建目录、检查答案文件个数等功能,并当答案文件没有提交时,收卷前提示保存或关闭文件。

题库管理端:通过题库编辑模块,实现汉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三种文字的试题命题、预览、编辑、导入和导出等功能。导出试题经过审核之后,可导入中心服务器的题库中。

操作题评分端:在阅卷时,通过预设账号连接中心服务器,实现操作题答案文件的人工阅卷和评分。

4.2 无纸化考试系统的功能及优势

1)支持分布式部署

本系统基于新疆现有的网络和硬件环境,采用分布式考试管理模式,即考核办架设一组中心服务器,实现题库资源和考试数据的统一管理;在各地州、县城考点分别架设考场服务器,考前由考场服务器从中心服务器接受考试指令和试卷,并承担本考点或考场的考试压力,考试结束后将考试结果(考生客观题答案信息、操作试题答案文件、考生信息、考场信息等)返回到中心服务器。

上机操作试题所需要的素材文件夹都已提前安装在每一台考生机。在考试过程中,中心服务器和考点服务器仅下发考试卷和上传考试结果时则需要互联网,并且数据经过深度加密。操作题评分时直接连接中心服务器,减少中间环节。通过这些手段,即达到了经济型、可操作性和安全性的目的,又满足了大规模考试项目的顺利进行。

2)阅卷功能

客观题采用了机器自动阅卷、自动评分,而操作题采用了人工判卷功能。阅卷老师只有下达阅卷任务之后,即可连接中心服务器并可逐次打开、查阅每位考生的答案文件并在系统中给分,评分结果自动上传到中心服务器。系统将需要阅卷的考生答案文件按照便于阅卷的方式和顺序列表,提供给阅卷老师。

3)题库建设功能

题库编辑模块支持汉文、维吾尔文和哈萨克文三种不同语言的试题录入和题库编辑,具有独立命题、管理试题并批量导入题库功能。除了文字,还支持图片、动画、声音、影片等多媒体试题的录入并支持图文混排。丰富的题型支持,能满足将来考试内容和形式的改革、变化需求。具有灵活、科学的组卷功能,可根据内容比例和题目权重自动抽选组题。

4)支持多语种

本系统最大的特色就是支持汉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三个语种的考题和答卷。除了支持多语种题库,其考生页面根据考生所选择的考试语种自动调整为相应语言文字,方便少数民族考生考试。解决了在同一个页面内,汉文、维吾尔文和哈萨克文的混排问题。

5)安全性和可靠性

新疆中小学教师计算机技术水平考核所使用的无纸化考试系统基于可靠的考试引擎术,数据传输和题库严格加密,经一年多的试用,证明了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本系统具有完善的考试监控功能。安装在每一个考场的两个高清摄像头可把考场的实时画面和音频传送到考核中心,便于监督考试过程。考试结束之后,各考点还要把原始监控视频刻盘提交考核中心,以有效避免了考试过程中的舞弊发生。

具有强大的分级管理功能。管理员、用户账号分角色、分级别、设权限,同时具有时限放权和日志功能,方面追查操作记录。

6)先进性

突破了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无纸化考试系统的技术难题。不受人为因素影响,提高了考核的公正性、安全性、准确性、灵活性、及时性和随机性等特点。

5 结束语

由于新特的地域性和民族性,无纸化考试系统的实现和使用必然面临着其他省市和地区无法比拟的困难和坎坷。通过一年多时间的实用,虽然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经过了考验,但在系统的完全智能化、全自动阅卷等方面还需要深入研究技术创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