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绘本教学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绘本教学培训心得体会精选(九篇)

绘本教学培训心得体会

第1篇:绘本教学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培训;质量;效果

0引言

“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全面推进,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迫切需要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打造由新型基础测绘、地理国情监测、应急测绘、全球地理信息资源建设、航空航天遥感测绘和地理信息产业构成的“5+1”事业发展新格局。人才作为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既面临着需求旺盛、舞台广阔的良好机遇,又面临着加快转型、跨越发展的紧迫需求,迫切需要进一步完善人才发展机制,营造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壮大人才规模,提升人才质量,充分发挥人才效能。根据我省测绘行业人才市场的需求,如何为测绘行业人才素质能力提升搭建平台,完善测绘行业教育培训工作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1现状

目前,我省测绘培训工作呈现五大基本特征:一是培训项目的长期性。我省已连续7年在每年年初举办大型春季培训,除集中培训外,各单位还按计划进行季度培训和年中培训等后续培训。二是培训对象的针对性。每年针对不同人群开办专项培训,如生产技术管理人员培训、中队长人力资源管理培训、检查员培训、财务人员培训、统计与档案管理人员培训、非测绘专业人员转职培训和企业法人管理培训等。三是培训课程的全面性。培训课程的内容除基本的生产知识、管理知识、经营知识等常规培训以外,还逐步开展了多个针对大型国家项目的专项培训以及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培训。四是培训的多样性。测绘培训的组织已形成在职职工培训、岗前生产技术培训和企业委托培训等多样化教育培训网。五是培训的政府干预性。黑龙江测绘地理信息局以文件的形式对全省测绘职工的继续教育做了相应的规定,针对全省测绘职工制订专业的培训计划并纳入全年的工作中,力求全面提高我省测绘职工的职业素养和生产技术水平。

2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黑龙江测绘地理信息局每年都会组织各种各样的测绘培训,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并不理想,究其原因存在以下5个方面的问题。

2.1资源不足

一是师资力量不足,黑龙江测绘地理信息局教育中心作为我省专业从事测绘教育培训的机构,现仅有2名专业授课教师,师资、研究力量明显不足;二是学习资料不足,没有系统的、专业的、有针对性的培训教材;三是设备不足,培训所用计算机设备是2001~2009年出厂的严重超过使用年限的陈旧设备。现代化高新测绘仪器设施不足,无新型生产软件的使用权限,这些严峻现实已严重制约了测绘培训事业的发展。

2.2思路陈旧

近年来,我省开办的一些培训项目多是延续上一年的培训模式,培训思路陈旧、内容重复性高,为培训而培训,这使得测绘单位的培训投入难以持续并形成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主要表现在重视理论学习,与实践结合的培训少;重视新职工、中层及以上岗位职工的培训,轻视基层一线职工的培训;重视常规岗位的知识更新培训,轻视前瞻性的研讨型交流;重视测绘培训班次、培训人数,轻视测绘培训内容、培训质量等。

2.3培训项目与市场接轨效果不佳

测绘市场上主流项目大多为国家重点项目,我省每年为此均开办了项目专项培训,如1∶50000地形图更新、地理国情普查、基础测绘等项目。培训对象多为质检员及项目负责人,培训内容为总结上一年度项目生产中质检时发现的问题。虽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但是对下一步工作不具备有效的指导意义,导致培训内容滞后于实际应用,与市场接轨效果不佳,缺乏项目前期和中期的指导性培训。对于除国家重大项目以外的常规市场项目没有相应培训,如地籍调查、不动产登记、土地确权登记等项目,故此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2.4培训手段单一

在职职工培训多为以天为单位的课程,培训方式以听为主,参训者完全处于被动状态。缺乏多感官学习等其他培训方式,基本属于静态教学;缺乏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互动式课堂模式;缺乏有深度的培训内容,培训面窄、可拓展性差;缺乏培训单位与参训单位的沟通与协作,导致培训内容往往与实际需求不符,培训效果不容乐观。

2.5参训单位重视度不高

一是测绘一线生产单位通常内外业生产任务繁重,职工多为“一岗双责”或“一岗多责”,要抽出大量的时间去参加培训,将会直接影响生产进度。故此常有人力资源部门安排“闲人”去参加培训,在达到完成培训任务的同时又不影响生产。甚至出现一些专门以凑够人数、完成出勤签到、拿到“证书”为目标的培训“专业户”。二是培训工作流于形式,许多单位虽然每年都有系统的培训计划,但是当执行时往往为了节省人力、物力的成本而简化培训。三是不愿花费过多精力和财力对员工进行培训,避免员工经过培训得到成长后另谋高就。这也成为领导者们对培训重视度不高的主要原因。

3建议与对策

基于以上原因,通过走访调研参训单位和相关生产单位,结合自身多年行业培训经验的总结研究,本文提出了解决黑龙江省测绘培训问题的建议与对策。

3.1加大宣传力度

我中心从2006年开始至今,已连续10年开办航测内业岗前技能培训班,吸引部分即将走入社会的学子们参加培训,进而加入测绘行业中来。致力于培养一线初级生产人员,以满足测绘人才市场的“人荒”现象。但近年来,此项培训遇到了招生瓶颈,参训人数逐年下滑。究其原因,主要是宣传工作没有做好,10年来都没有真正面向社会进行招生,而仅是靠行业内部的“口口相传”和往界毕业生的“介绍”与“推荐”,招生简章也仅是在黑龙江测绘地理信息局的官方网站上。测绘行业内的大型培训除在局网站上“培训通知”以外,主要是靠当地测管部门的组织。由于测绘一线工作人员大多常年在通信条件不好的野外工作,难以时刻保持联系,经常出现培训即将结束或已经结束后,还有人询问何时培训等问题。由此可见,必须开展多角度全方位的宣传工作,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认识测绘、走进测绘、了解测绘、加入测绘。还要在行业内建立有效的联系网及时地相关信息,追踪信息的接收状况。

3.2改善基础设施建设

3.2.1加大设备投入寻求上级领导机构的支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投入。提高仪器设备的更新率,使学员在课堂上就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培训中做到“带着问题”来听课,“带着技术”去生产,改变以往软硬件之间“小马拉大车”的尴尬局面。3.2.2加大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加大调整师资队伍的专业结构,扩充专业课教师队伍,引进专业技术人才,优化内部结构,补充专业教师的专业弱项和技能缺项;二是建立专兼职教师团队,引进国内外知名专家、讲师、技术能手等定期到我省传授最新生产技术与手段,改变仅聘请省内甚至是局内的专家或讲师进行授课的现状,促进我省行业技术的有效提升;三是建立专兼职教师知识更新机制,保证教师每年参加教育培训的频率与时间,实施教师培养计划,采取高校进修、挂职锻炼、承担重大科研课题等多种措施,努力建设学习型、研究型测绘教师团队,培养一批专家型名师和骨干教师力量,建设一支整体素质优良、结构优化、师德高尚、学养深厚、业务精湛的测绘教师队伍,从而适应测绘培训的实际需求。3.2.3加大教材选取、编写力度一本高质量、针对性强的教材是一个培训的精髓所在,它是传播测绘知识、测绘技能的主要工具,影响着测绘职工学习和阅读的兴趣,也直接关系到测绘培训质量的高低。日前我省的各种行业培训所选取的教材基本分为3种:一是院校生使用的专业课程类教材;二是授课教师编写的课程PPT;三是根据需要讲授的最新法律法规或操作指南编写的内部教材。均具有针对性差、临时性、片面性等突出问题。因此,多方组织专家和教师根据历年常规性培训编写培训教材成为当务之急。且要使教材具有明了性、兴趣性、实用性的功效,体现测绘技术的新观点、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尽量做到测绘理论和生产实践相结合。

3.3建立多手段课堂

面对职工培训过程中存在已久的培训模式陈旧、培训效果不好等问题应积极创新培训模式,建立多手段课堂。3.3.1建立开放式网络教学培训让参训者可以自由地选择学习时间、学习地点、学习内容,不再受客观条件的制约。参训者可以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在网上选取适合于自身条件的培训内容进行学习,还可以建立互动式QQ群或论坛等让参训者可以互相讨论所学内容及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用这种更易于被当下年轻人所接受的形式充分调动参训者的学习积极性。3.3.2建立走访式教学培训针对多数没有集中时间回到单位参加培训的野外测量工作人员,由培训部带着培训项目下基层,到测区提供“手把手”培训,并在生产一线就实际发生的问题与作业员一起研讨以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提高培训成果的实用性。3.3.3建立研讨式教学培训组织省内各单位的业务骨干组成临时研讨小组,结合即将开始实施或正在实施的国家重大项目展开课题研究。将项目设计中的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将项目中的关键点、热点、难点问题加以整合分析,共同制订具有可行性的项目执行方案,然后按照方案向全体职工进行公开授课,既可以解决同一项目下不同单位生产成果良莠不齐的现象又可以带动生产技术人员完成一次有效的业务进修,进而全面提升我省的专业技术水平。

3.4完善考核机制

一个完善的考核机制不是看员工在一次培训后是否拿到了毕业证书或者一年参加了多少次培训,而是采用科学的考核方式,评定员工的继续教育履行程度、完成情况和发展情况,并且将评定结果作为职工晋升职务的依据。建立职工教育培训目标责任制,将教育培训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进行考核。建立测绘地理信息教育培训发展规划实施评估、考核机制,分阶段对教育培训发展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跟踪、评价和反馈,并根据实施情况进行调查,做到思想落实、任务落实、政策落实、项目落实。各单位人事部门应加强合理引导,督促职工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并对不同岗位职工“量体裁衣”建立不同的培训制度。提供公开且具有诱惑力的晋升制度,建立有效的培训激励制度,加强对单位职工培训工作的领导与监督,提高对培训成果的重视,推进职工综合素质的提升,增强单位的核心竞争力。

3.5制定评价体系

开展培训质量考核评估,制定评价体系。按照评教结合、以评促教、重在提高的原则,检验培训的针对性和实际应用效果,加强信息反馈,提高培训质量。从组织领导、培训项目实施、培训任务落实、培训质量和效果核查等方面进行检查。切实加强培训质量的考核评估,逐步实现评估工作的常规化、规划化、制度化,不断完善测绘系统教育培训工作管理办法,努力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益。

4结束语

测绘系统教育培训工作是测绘队伍建设的关键问题,通过培训的形式提高测绘职工业务技能是增强市场竞争力的根本途径,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结合存在的实际问题坚定信念、积极探索,不断完善教育培训的方式方法,才能有效地提高技术人员的全面素质。

参考文献:

[1]范明华.浅谈新形势下测绘职工培训的几种方法[J].现代测绘,2015(1):61-62.

[2]李俊锋.测绘教学方法改革思路浅析[J].测绘技术装备,2002,4(2):47-48.

[3]马昆林.徐林荣,李军.工程测量课程在非测绘专业中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思考[J].科学创新导报,2011(21):186-186.

[4]李雪松.测绘行业继续教育培训初探[J].西部资源,2014(2):96-97.

第2篇:绘本教学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 CAD绘图实习

培训对象

授课方式

东风高级技工学校自1985年与联邦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合作办学以来,至今已有20多年。这20多年来,我校结合国内特点,引进了联邦德国职业技术教育双元制教学的基本模式,取得了显著效果。该教学模式是以能力培养为基础的课程模式,特别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根据企业的需求,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工作能力。自1995年始,我校与该基金会合作开办了工程绘图员班,从此我校便有了绘图实习这一门新的实习课程。工程绘图员班的实习课程分为图板绘图和Auto CAD计算机辅助绘图两大部分。下面就对如何做好CAD绘图实习教学培训工作进行探讨。

Auto CAD是一种强有力的计算机绘图工具,它可按照用户的指令,迅速而准确地绘制出所需要的图形,具有容易校正绘图错误的特点。其图形资料容易保存和复制,真正实现了绘图技术的重大突破。随着电脑的普及和广泛应用,Auto CAD计算机辅助绘图教学,早已成为我校许多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成了许多企业的进修培训课程。面对参差不齐的教学和培训对象,怎样让学生在短期内学好CAD计算机绘图,是CAD教学工作者所面临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本人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运用引导启发、自主创作和巡回指导等多种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对CAD绘图的学习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中级工培训对象基本上是初中毕业生,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往往不足且理解能力较差,尤其英语基础薄弱。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首先可从形象思维入手。比如,开始进行图幅设置的练习,告诉学生们选择图幅相当于制图课上的图纸幅面,而绘图的笔则是通过不同的命令来完成的。在输入绘图命令时,可选择菜单浮动工具条上的选择按键。由于是形象化的命令很直观,容记易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通过形象化命令的输入,可逐步掌握其含义,在操作过程中,通过对比讲解来拓宽他们的作图思路和提高绘图效率。

传统授课方式一般是按照课程章节顺序进行的,各绘图命令只能单独练习,学习起来比较枯燥单调,学习效率难以提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本人认为,结合学生的专业知识增加绘图的形象化,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授课时,可选择一些学生所熟悉的机械零件或其他有趣图形作为绘制对象。针对该绘制对象,将课程中各有关章节内容、绘图命令进行穿插讲解和演示,并完成对该图形的绘制。运用这种教学方法,学生很快就能独立绘制出简单的零件图,同时也基本掌握了相应的绘图知识。及时将学生练习的图形打印出来并给予指导,可做到有的放矢。这样,尽管学生第一次用电脑作图可能还有许多不完善之处,但是他们往往十分珍惜自己的这最初成果,似乎有一种成就感,学习的兴趣就会大有提高。

高级工的培训对象基本上是具有高中学历的学生,他们文化基础知识较为扎实,接受能力比较强,教学中一般以引导启发式教学为主。所谓引导启发式教学,就是教师针对某一绘图对象通过设问,来引导启发学生灵活应用绘图、编辑及辅助工具等命令的教学过程。同时通过学生应用CAD绘制机械图(如装配图)的过程,来加深学生对有关机械设计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从而起到巩固已学专业知识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技能。另一方面,高中生的英语基础较好,可鼓励他们多采用输入英文命令来绘制图形,掌握多种技能和方法。绘图中指导学生分别用不同的命令来完成同一项任务,其目的是熟练掌握各种命令的应用方法,从中找出最快的绘图路径,提高工作效率。例如:画图框与标题栏时,除了可采用常见的直线line命令外,还可以采用偏移offset、复制copy、矩形rectangle、阵列array等不同命令来完成。通过该练习学生至少可以了解三条以上绘图命令的使用方法,掌握一些绘图技巧,从而可提高绘图效率。

第3篇:绘本教学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大学—小学互惠合作;绘本阅读;师范生;心理健康教育

教党〔2018〕41号文《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要基本形成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强调要丰富教育教学形式,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手段,有效改进教学方法[1]。目前高校传统的教育模式虽然包含了心理讲座、游戏、情景剧等各项活动,但创新性不足,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的主动参与性较低,缺乏连续性和深度。学生可能一时有所感触和体会,但较难产生深刻的、持续性的效果。总之,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已不能完全满足大学生的需要,面对大学生心理问题复杂化、多样化,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迫切需要有所创新。阅读是人类获取信息的重要途经,它可以使人明智、聪慧,陶冶人的情操。有研究表明,阅读对缓解个体焦虑、抑郁情绪,促进自我和谐、心理健康的形成,获得一定社会支持有积极作用[2][3]。鉴于这种必要性和可能性,笔者尝试探索一种大学生与小学生一起成长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即以绘本阅读为切入点,采用互动式分享阅读的方式,以大学—小学互惠合作的实践教育模式,实现师范生心理健康和教师综合素养的发展,同时促进小学生阅读兴趣和身心健康水平的提升。

一、教育模式:大学—小学互惠合作模式

实现教育部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要求,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的一名合格的专业教师,应该热爱基础教育事业,具有积极的情感、端正的态度,能认识教育活动本质,具有现代教育观念,能够掌握小学生发展阶段特点和成长规律,树立正确的育人观,拥有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具有很强的创新精神与实践动手能力,具有较好地组织、设计与实施教学活动的能力。高校师范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现状以及培养目标的复杂性决定了其培养手段的多样性。这里大学—小学互惠合作模式,就是建立大学与小学的合作共同体。在教育愈加开放,也更加注重实践的今天,学校要善用社会资源,加强学校与社会的合作。社会是学校教育的实践场所,学校的教育要能在社会里实现,教育的目标才能真正落实。因此,学校和社会是密不可分的。作为未来从事基础教育工作,将要为人师表的高校师范生,不管心理素养还是能力上,他们都需要一定的实践机会。大学与小学合作是促进教师发展的重要策略,是当前教师教育变革的重要主题。走近真实的小学教育场域中,回到教育实践本身,促进大学与小学的共同发展,在真实情境中实现小学教师的发展,实现基于实践的理论建构是大学永恒的职责与追求,如此也才能真正理解实践、解释实践、为实践服务[4]。本研究中指导教师将培训并指导师范生如何进行绘本教学,培训合格的学生定期到定点小学进行绘本阅读教学实践,寒暑假也会给当地社区适龄儿童讲绘本。如此,师范生获得了真正站上讲台进行教育教学和课堂管理的机会,小学生也能进行更多更丰富的阅读活动,形成了大学生与小学生共同成长模式。整个过程中,每个师范生将经历四个程序:被指导-体验-再被指导-反思。即在师范生进行绘本教学实践前,指导老师会组织进行集体备课、讨论,师范生在班级进行教学时老师随班指导,并在每一次课结束后进行个人反思及集体交流并总结经验,之后教师再进行指导形成机制,如此,使师范生在心理素养和能力上获得持续、深刻的提升。

二、理论基础

(一)阅读疗法

“书,犹药也,善读者可以医愚。”阅读疗法通过有选择的读物来辅助医学心理疾病的治疗或通过有指导的阅读帮助解决个体的问题。它以叙事理论、认同理论和认知治疗理论为基础来帮助个体改变不良认知、情绪和行为等。既可以帮助个体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又能促进其心理健康的成长[2]。基于阅读疗法的理论指导,在绘本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先甄选出优秀的绘本,然后和师范生一起进行赏析、探讨和交流,领悟其蕴含的积极心理,如此,对绘本的阅读达到多元而深度的认识。之后师范生又到小学中进行实践,再一次感受绘本的魅力,促进绘本对自己的积极影响的内化。

(二)互动式分享阅读

绘本是一种独特的儿童文学形式,它是图和文的结合,通过图和文相互交织、相互补充来完成故事的讲述。绘本兼备图画之美和文字之魅,同时它又涉及多元的主题。它是符合儿童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的读物。互动式分享阅读指成人和儿童共同阅读一本有童趣、符合儿童认知特点的读物,双方就书中的内容开展互动式讨论,共同分享阅读的体会,儿童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以复述、表演、绘画等多种形式表达阅读的感受。在阅读的过程中,成人不止是一个故事的讲述者,更是一个平等的参与者,一个倾听者、分享者,孩子的任何感悟、任何感想都应该得到积极关注和引导[5]。在绘本阅读教学实践的培训中,我们指导其与小学生运用互动式分享阅读的方式进行绘本阅读。它是一种利用绘本进行多元教学的立体式阅读方法,运用绘本进行与绘本内容相关概念和事物延伸的活动,是多元智能与绘本教学的结合,充分挖掘绘本教育价值,让绘本阅读显得更加生动丰满。对师范生和小学生来说都是一种积极的阅读体验。

三、绘本阅读指导与实践方案

提升师范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绘本阅读指导与实践方案分为五个步骤,如图1。这五个步骤中既有理论指导,又有实践体验,还有个人反思,环环相扣,形成了一个完善的、可持续的心理育人模式。

(一)甄选适合的阅读材料

指导老师提供一系列的阅读资源,如纸质绘本与书籍以及大量的电子绘本,同时还督促学生去学校图书馆、省市图书馆和书店等阅读儿童文学书籍,有自己喜欢的或是认为好的书籍可以推荐给社团。指导老师会通过全面考虑绘本的图文内容、儿童理论上认知发展特点及儿童的现实状况及需求,最终甄选出优秀的带读书籍,以使带读更具有针对性。

(二)培训学员

学员的招募、培训、实践等都有完善的流程可遵循,在参与带读之前,指导老师会对新手们进行专业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有:第一,讲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科学育人观,如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观察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以及儿童发展及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儿童心理健康辅导的方式方法;第二,介绍什么是儿童视角,什么是绘本以及绘本的结构;第三,辨析错误的阅读观,讲授如何带孩子一起阅读,即互动式分享阅读方式等等。

(三)去定点学校或社区给小学生带读绘本

培训合格的学生带着绘本阅读课去定点学校,每班每周一次课,以小组带读或整班带读方式进行,运用互动式分享阅读方式、苏格拉底式哲学提问等方式进行。学生的带读初期会有指导老师旁听,事后进行督导。寒暑假,师范生们也会给所在社区儿童或自己的弟弟妹妹读绘本。

(四)交流带读中的困惑,总结带读技巧,并集体备课,准备下周的带读

每周固定时间指导老师开展绘本带读沙龙,所有学员聚集在一起,交流各自的带读情况,探讨带读中的问题,比如学员们会谈到,自己带读时觉得很紧张怎么办?自己带读时总会有很多时间剩余怎么办?某小朋友比较内向,不愿表达或比较外向,攻击性强怎么办?某小朋友阅读时总是很着急,不愿意听别人说怎么办?……指导老师和其他学员会一起交流探讨,结合心理学、教育学的理论知识,就自身感受分享好的建议和技巧。同时,沙龙的下半场,学员可就下周要带读的绘本进行探讨。由某一学员带领大家一起欣赏绘本,然后再示范自身会怎么给小学生带,其他社员也会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甚至有时会谈到自己身上的小经历。对于带读,我们提倡营造自由、尊重的氛围;同样地,对于沙龙氛围,我们也始终坚持自由、尊重、互帮互助、一起进步的原则。

(五)整理带读手记,运营微信公众号

每次带读结束,师范生们将自己的带读日志整理好,并发到微信公众号,以供更多群体阅读。在这种梳理过程中,师范生们不仅能积累带读经验,也是自我调节的过程。其他同学在这种新媒体环境下多元化学习方式下,也将受益良多。图1绘本阅读指导与实践流程

四、绘本阅读指导与实践对师范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促进

(一)多元的绘本故事带给师范生丰富的心理体验,助益其身心健康

如绘本作家彭懿所说,不仅仅儿童可以读绘本,成人也可以读。一本好的绘本,不同的年龄可以读出不同的体会[6]。如读《阿秋和阿弧》时,可能会被故事中玩具小狐狸和小女孩之间的友情感动到哽咽;《猜猜我有多爱你》也令大部分学生读来如春风拂过,清新而温暖,久久不能忘怀;再如读《风中的树叶》时,学生在带读之前,自身先走进秋天,拾捡各种落叶,剪贴各种作品,绘本让他们深刻体会到大自然的美;还有读《菲菲生气了》时,学生的情绪都跟着故事里菲菲的情绪也上下波动,最后又也跟着菲菲一起平静了下来,享受着一家人又在一起的生活。研究显示阅读疗法对大学生自我和谐有积极影响,对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及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是有效的。在绘本阅读指导与实践中所挑选的这些绘本故事涉及到道德感、美感、情绪管理、认识自我、悦纳自我、自我调节等各种心理模块,有些是师范生们经历过的,又或者未曾体验过,或是渴望经历的,现在读来都对人生有了更丰富的体验和积极的认识,对身心健康助益良多。

(二)师范生更加热爱阅读,充实快乐

要使小学生爱上阅读,自身先要热爱阅读。而在享受了阅读的魅力和乐趣之后,师范生变得愈加热爱阅读,且种种阅读活动,使师范生的业余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充实快乐。有学期总结时师范生表示,“在团队里虽有辛劳有疑惑,但更多的是意想不到的快乐和美好,回忆起来都觉得感动。”

(三)师范生形成了良好的职业认同,更有自信和前进的动力

师范生们在校期间要考教师资格证,毕业时将参加各种教师招聘考试,才能走上基础教育的岗位,而学生们一开始比较茫然,也有些焦虑,无从下手。在绘本带读的实践中,这丰富的绘本带读实践,能切实提高师范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和管理能力等,进而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在与小学生的交流过程中,师范生对自身职业也有更清晰的认识和良好的职业认同,这有利于他们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积极追求健康的人生。有学员表示:“入学以来自己一直在为今后成为一名老师做准备,学习各种技能、理论知识,然而当真正站在讲台上的时候,这些真的会有用吗?所以我很庆幸在校期间,能够有机会去学校带读,真情实景的锻炼了我的教学能力。也让我站上讲台时的我越来越自信而从容。”

(四)在探讨和理解儿童的心理行为过程中,师范生不断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形成健康的人格

面对绘本故事或是现实中儿童的行为,在教师指导和集体探讨中通常会做一定的剖析。比如《大卫,不可以》中,大卫时常破坏规矩,把家里搞得一团糟。这其实是所有小孩都渴望的,所有小孩都希望能随心所欲的玩,同样,我们自身也不例外。在探讨这一绘本时,学生分享自己的童年经验,这是就自我认识和接纳的过程。

(五)提升了师范生合作、探究、社会参与和奉献的意识与能力

每一次的带读活动,从带读设计到带读实践到反思都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包括绘本剧等一些拓展活动一定都是学员们的共同努力。有学员表示:“在作为社长的这一年中,绘本剧《小黑鱼》是我第一次组织的活动。这期间,改剧本、排练、选服装,这一系列的过程,让我从中提升了组织能力。我需要召集成员扮演角色、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也让我提升了合作能力。”教育心理学指出,合作学习不仅培养了学生主动求知的能力,而且发展学生合作过程中的人际交流能力,进入小学带小学生阅读绘本具有一定的公益性,即使遇到刮风下雨,学生们也都按时到达,而小朋友的每一点进步都让他们雀跃不已,这是师范生良好地社会参与和奉献意识的体现。(六)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注意力、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情绪管理能力得到一定提升有研究表明,互动式分享阅读能提高小学生的情绪控制能力、阅读兴趣,且对其阅读和口头表达有积极影响[7]。应试教育下,孩子们课堂上被不断地灌输知识,课后作业负担沉重,他们作为孩子应有的天真无邪和灵活聪慧受到了一定的束缚,在这种轻松愉快的阅读气氛中,师范生和儿童不以学习为外显目的,共同观察、探讨和分享一本图画书的方式有利于使孩子们的天性得到充分发挥,创造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态度等得到良好的发展。

五、结语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的心理健康更是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必须重视的话题。因此,在职前教育过程中,要打破传统的单一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创新师范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真正激发师范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切实提高师范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以绘本阅读指导与实践为载体的心理育人模式结合了师范生的实际特点和培养需求,尝试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着手,从外显学习和内隐学习两个角度切入,与小学互惠合作,通过有深度和浸润式的活动,既提升了师范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同时做到了“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参考文献:

[1]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Z].教党〔2018〕41号.

[2]肖燕秋,姚仁斌.阅读疗法对大学生自我和谐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11,(32):670-672.

[3]高文凤,宫梅玲,王连云,等.50名大学生阅读治疗前后SCL-90评定初步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06):418-420.

[4]刘秀江,张琦.大学与中小学合作:教师发展学校建设的现象学探析[J].教育科学研究,2011,(03):16-19.

[5]吴念阳.绘本是最好的教科书:跟着儿童心理学家读绘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6]彭懿.图画书阅读与经典[M].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6.

第4篇:绘本教学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材开发;测绘

[中图分类号]G71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5)29-0040-01

一、测绘职业教育教材开发的迫切需求

近年来,由于部级大型测绘地理信息任务量的急剧增加,促使测绘地理信息行业主体快速发展,从事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单位数量猛增。中等测绘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市场紧缺、急需的技能型人才。随着测绘行业的迅速发展,用人单位对测绘类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中等职业学校应紧随社会的发展和需求,适当调整人才培养的方针和策略,在专业标准化和课程标准化的基础上,实现教材开发的科学性,培养出合格的、满足社会建设需求的测绘技能人才。

二、测绘职业教育教材开发的探索

(一)教材开发的基本程序

1.专业调研阶段。成立教材开发项目组,精心编制调查问卷,通过对学生实习的企事业单位进行回访,派遣专人对不同院校、企业进行调研。

2.工作任务分析。组织行业技术专家和职业研发专家对测绘行业岗位任务与职业能力进行分析,通过工作说明书、工作规范等与工作任务相关的资料信息,确定测绘技能人才所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态度。

3.课程内容分析。通过资深专业教师和行业技术专家,尤其需要具有长期一线工作经历或从事一线管理的专家能手,以工作任务为线索,确定测绘课程结构,以就业能力为导向,确定课程内容。

4.教材评估。由项目规划组组织专家对教材进行评估,主要对教材编写的依据、教材内容选取的标准、教材编排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等方面进行评估。

5.组织师资培训,选择试点单位。评估通过后,组织相关教师对新教材的内容及特色进行培训,选择试点专业、试点学校进行实践。

6.教材推广。通过试点学校的实践,教学效果理想,可进行推广。

(二)教材开发的基本要求

1.紧扣测绘专业标准。依据最新颁布的测绘专业标准,通过调研分析工作案例,经过测绘行业专家、课程专家、一线教师综合研讨确定典型教学案例,按照项目任务过程以及学生认知发展编入专业教材。

2.符合测绘行业规范。通过对职业大典、行业法规、行业规范,以及职业技能鉴定来确定学生应该掌握的核心知识点、能力点,通过对岗位群的进一步分析,挑选符合行业规范的教学选材,使毕业生与工作岗位实现无缝对接。

3.突出教材的实践性。由于需求决定原则,测绘职业教育以强调培养学生获得测绘行业的从业能力为教学目标,遵循企业需求导向的原则,全面发展和与时俱进的原则,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开发过程中必须突出专业课程教材的实践性。以工作任务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强调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习得,并能将知识、技能、态度融于一体,突出职业能力和态度的培养。

三、测绘职业教育教材开发的实践

我们依据前面所述的教材开发过程和基本要求,通过将国家职业技能培训教材和校本教材合二为一,高度融合,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得到了职业技能的训练。充分发挥我校骨干教师主编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国家职业技能培训教材的优势,以测绘职业技能标准为基础,详细分析国家测绘各专业所需的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结合测绘不同岗位及岗位群的特点,确定毕业生应具备的专业技能结构和要素,在我校主编的职业技能鉴定教材基础上,与企业专家共同参与编写适合我校中等职业教育现实情形的校本教材。先后完成了《测量平差与数据处理》《控制测量》《GNSS操作与数据处理》《GNSS测量技术》《管线探测与信息系统》《道桥测量》《专题地图编制》《地图制印及印前处理》《地图基础》《专题地图编制》《地图制印及印前处理》《地图基础》等17门教材的校企联合编写出版工作。为了突出教材的实用性,教材开发内容以过程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以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习得为主,以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为辅。为了让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增强对就业岗位的切合度,通过实现教材的日常教学模块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项目衔接方案。为了避免把职业能力简单地理解为操作技能,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层面去理解职业能力包含了知识、技能、态度等多种综合因素。学生在完成主要专业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各主要技能专项实训后,需要综合运用本专业(岗位)的主要知识和技能在校内或相关岗位上集中进行综合性、系统性训练。这种综合实训课程的培养目标就是让学生掌握本专业的核心能力和关键能力。通过学习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层层递进,职业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实现能力与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参考文献:

[1]高钰.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开发改革实践[J].中国新技术产品,2009(13).

[2]江洪,徐益.职业教育中的教材开发[A].2006年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6.

第5篇:绘本教学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机械制图,空间想象能力,教学方法,培养

《机械制图》课是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机电类专业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绘图与读图一直是机械制图教学的两大任务,而它们都离不开空间想象,都离不开对空间形体的分析和表达,因此培养绘图能力实质上就是要培养学生对空间形体的想象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这三种能力是彼此关联、相互促进的,并以空间想象能力为核心。那么,在教学中应该重点解决好哪些关键因素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呢?

1.直观教学是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的有效措施

直观教学主要包括实物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等方法,把学生不容易理解的抽象理论和复杂空间视图变成形象、具体、易掌握的内容,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记得牢,这是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立体感受能力的有效方法。

实物教学是在制图教学中学会运用模型、实物、挂图等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运用投影规律认识实物与图形之间的关系,使投影要素在学生头脑中得到清晰的印象,这样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可先让学生多看一些简单的基本几何体的视图,如长方体、三棱柱、圆柱体、圆锥体的视图,通过对图形的认识,熟悉这些视图所对应的空间形体,实现从平面到空间的思维转换;也可以帮助学生学会将复杂视图分解成简单图形,便于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在制图中,有很多形体表面有孔、键槽,同时内部还有其它各式各样的结构,初学时单凭想象绘制视图的确有一定难度,此时模型便是一个较好的手段。有了直观的模型作教具,再加以适当讲解,绘图便变得简单了许多。

而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可以使那些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无法讲清或难于讲清的教学内容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使抽象的视图变得直观,使课堂教学获得最大的效率。多媒体的形象教学还可以激发学生对《机械制图》课程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比较快地培养学生的看图能力和绘图能力,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首先,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让学生的空间概念更快地形成。《机械制图》课的核心章节是通过“投影理论”的教学和训练,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以及看图与绘图的实际应用能力。初次接触这一学科的学生,由于空间概念还没有建立起来,都会感觉到很困难。例如:讲“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用常规的教学方法很难让学生接受,而运用多媒体生动形象、具体直观的画面,能将“正投影”的投影原理和三视图的“看图方法”有机地结合并清楚地展现出来,同时,将三视图的“形成”及“展开”过程也生动直观地展示出来,使学生一目了然。在此投影图演示的基础上,教师只需因势利导地讲解和板书本节的“学习要点”,就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普遍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其次,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减小教学难度,提高教学效率。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可将传统教学方法中无法突破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内容通过多媒体画面完整清晰直观地展现出来。

2.强化训练是发展学生立体思维能力的关键

《机械制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学生在课堂上听懂教师的讲课并不难,但要较好地理解和掌握本课程的内容,培养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与一定的表达能力,则需要严格学生的基本作图技能,并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生实际出发。在教学活动中针对各教学难点可以进行以下训练:

2.1 切割模型训练。

要培养学生空间与平面的转换能力,必须从具体形象思维入手,利用橡皮泥进行模型制作实际训练,切制空间与平面相互转换的形体,是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制图教学中,让学生根据三视图用橡皮泥进行基本体和各种模型的制作,并且借助模型制作进行正确补图补线,用橡皮泥切制出模型,再补画就容易多了。通过以上训练,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得到迅速提高,这种特殊训练是实物模型或挂图等无法比拟的。

2.2 类比训练。

所谓类比训练,是指给出几组较为雷同的三视图,使每组三视图中有一个或两个视图相同,然后由学生分析总结视图所表示的两个不同形体各自的投影特点。

2.3 构形设计训练。

构形设计训练是指根据给定的一个(或两个)视图设计出各种形体,并补画出它的另两个(或一个)视图。通过这种训练,可以丰富想象,培养学生灵活多变的思维方式。例如可以给定两个视图,补画出多种可能的第三视图(即一题多解),也可以进行趣味投影构形。

2.4 同一形体的变位训练。

同一形体,如果变换它的空间位置,则其投影后的三面视图也将随之发生很大变化,有时一个十分简单的变化,就会引出难度较高的视图,经常进行此类训练,无疑对提高学生识图中的应变能力和想象力十分有益。

2.5 分步切割训练。

所谓分步切割就是从基本体开始切,一步一步切成所要的立体。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徒手绘制轴测图的能力。这种方法在讲切割类组合体时特别实用,例如,在做补视图题时,教师可先引导学生想象出没切之前的原始形状,在黑板上画出轴测图,然后切割,第一步切割后变成什么样,补出视图,第二步切割,再补出视图……最后完成。补漏线也一样,每切割一步补一步,一步一步完成。这样,学生就会清楚的看到每一步切割的立体形状,在脑海中建立空间立体的概念,增强立体感。

综上所述,要通过《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并通过手脑并用的多种训练促进学生立体思维能力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读图、绘图的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围绕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看图能力、绘图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来组织教学,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真正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械类专业通用教材.《机械制图》(第四版).

[2] 王幼龙.《机械制图》.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6篇:绘本教学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建筑绘画;课程改革;课程目标

随着现代高职教育教学的飞速发展,专业课程对基础课程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以期更有效地为提高学生职业能力服务。建筑绘画作为高职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基础课程,担负着重要的造型能力和审美培养任务,对于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也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传统的建筑绘画课程教学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阻碍了学生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的提高。主要问题如下:

(一)课程目标过于笼统,缺乏目的性和高职特色。

(二)课程内容单调、枯燥、缺乏专业特色。

(三)教学方法过时,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四)考核方式单一,未能与学习过程相结合。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分别对建筑绘画课程目标、教学方法、课程内容、授课计划、考核方式等进行深入的研究,充分将建筑绘画课程与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结合,力求设计出一个更适应现代高职教育的建筑绘画课程。

一、课程目标设计

新的建筑绘画课程目标具有如下特点:

(一)具有明确的总体目标

课程总体目标是课程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完成本门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建筑绘画课程的总体目标是根据专业课需要和岗位职业能力要求而设定的,明确地体现出了建筑绘画课程的最终教学任务。主要形式是“通过……等任务训练,使学生掌握……方法,达到……能力。”

(二)课程目标系统化,具有高职特色

新的建筑绘画课程目标结合了现代高职教育特色,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知识体系的构建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在形式上除了总体目标又分别设定了“专业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社会和方法能力目标”。这样系统、详尽、明确的体现了高职教育的办学特色和本课程的教学方向。

(三)课程目标体现了阶段性的教学方向

我们根据学生特点和绘画课程的特点,在专业能力目标中体现了由浅入深的阶段性教学方向。

二、课程内容设计

对建筑绘画课程内容的设置是研究的重点之一。传统的建筑绘画课程内容与艺术类绘画课区别不大,缺乏建筑设计专业方向性。因此,新的课程内容突出了建筑绘画的培养目标。建筑绘画课程内容设置与专业应用结合是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实用造型能力的关键因素,我们对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实际应用元素进行了细致研究,找到了最贴近学生实际的训练内容,主要内容如下:

(一)静物写生训练。静物写生是培养造型能力最基本的训练方式,分成三个阶段训练。前期静物写生训练以几何形体为主,属于入门级训练;中期以常规静物造型为主,训练学生的基本造型能力;后期则以建筑形态静物为主,利用模拟建筑的形象进行训练,训练学生的专业造型能力。三个阶段在难度上递增,符合绘画训练的规律,又与专业充分结合。

(二)建筑元素分解与重组训练。建筑形态元素包括建筑的结构、形体、空间、色彩等,将这些元素进行拆分与重组可以更有效、更直接地提高学生对专业造型的掌握能力。

(三)能力转化训练。通过对建筑设计效果图造型和色彩的分解与重组等若干环节的训练,将绘画写生训练中获得的造型能力转化到专业设计中,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四)风景写生训练。通过以建筑为主体的风景写生训练,让学生掌握建筑形态元素特点与表现方法,进一步提高专业造型能力。

三、教学方法设计

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能力提高。实践证明,“任务教学法”是最适合建筑绘画课程教学的。任务教学法具有很强的“驱动性”,能够让学生主动学习。我们将课程按相应内容设定了若干任务,将课程涉及的知识点融入到各个任务中,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会主动地查找相关知识,进行实践,既提高了能力又掌握了知识。因此任务教学法应用于建筑绘画教学是可行的。

建筑绘画的每个任务都设定了“拟实现的能力目标”、“ 相关支撑知识”和“训练步骤”,这样能够明确的看到每个任务的目的和具体过程。任务总体上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基本的造型写生能力训练,这个部分继承了传统建筑绘画课程的精华,着重训练学生造型能力;另一部分是与基本造型训练相配套的并与专业相结合的能力训练――造型的分解与重组,它是在以往的教学中所没有的,也是本次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它的特点在于:能够与建筑绘画所支撑的专业紧密结合,使学生能够掌握基础造型与专业造型之间的关系,迅速提高专业造型能力(如表一)。

四、授课计划设计

授课计划是使教学有序进行的重要教学文件,授课计划设计得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到课程整体质量。建筑绘画授课计划在设计上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等纲领性文件保持相统一的前提下,增加能力目标与知识目标两个板块,并严格的以各项任务为单元标题,突出了任务主题。在“主要内容及说明”板块中明确了授课方式、上课过程、课程内容,并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课堂形式,极大地体现出了任务教学法的先进性。

五、考核方案设计

新的课程考核内容主要包括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任务评价、教师综合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这些内容以评价表的形式记录了学生平时学习的细节表现、进步情况以及阶段性的成绩,将这些项目汇总后得到学生的综合成绩。评价表分为学习档案评价表(教师用表)、任务完成情况统计表、教师综合评价(教师用表)、学生自我评价表(学生用表)和课程总评分表(如表二)。

第7篇:绘本教学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一、以学生为主体,实施理论和实训一体化教学模式

CAD绘图是一门以机械制图为基础,以实训为主的课程,相关知识与能力的培养主要依赖(依靠)于学生的上机实训操作。该课程的定位是让学生做“熟练绘图手”而不是“AutoCAD专家”。基于这一原则,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实施“学生上机操作为主、教师课堂演示讲授为辅”理论和实训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绕开教科书中拗口的外来语,在熟悉AutoCAD的基本命令、功能和基本操作的前提下,以零件图或发电工程图的绘制来组织教学,把要学习的命令融入到具体实例中来讲解,突出CAD软件的工具性。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把重点放在二维绘图命令、二维编辑命令、文字和尺寸标注、图案填充、图层和图块等的训练上。学生在教师讲解的同时,可以跟着教师一边学一边做,做的同时也学习到要掌握的知识点。通过教师的理论演练和学生的实训训练相结合,体现出学生的“学中做,做中学”,实现一体化教学。

二、以任务驱动法分项实施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按照零件图的内容(一组图形、一组尺寸、技术要求及标题栏)为顺序,以任务驱动法分项目实施教学。教学过程分为两条主线进行,一是教师:教师设计任务布置任务普遍示范与个别辅导对完成情况及表现点评考核评定成绩;二是学生:学生接收任务讨论分析任务学生实操训练提出疑问完成任务成果展示自我总结评价。即老师将需要抄画的零件图做成图片(教师设计任务),以任务的方式分发到学生计算机端(布置任务),之后先由教师通过全体广播进行普遍示范演示,再由学生实操训练。对于计算机操作灵感不太好的同学,还可通过教室中的投影大屏幕与教师同步进行绘图实训,使大部分学生都能完成相关的项目训练任务。整个教学和学习过程依照职业的工作过程展开,以便使学生获得完整的职业行动能力,最终实现“零距离上岗”的就业目标。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组图形的作图任务训练后,接下来就是尺寸标注、技术要求的输入和标题栏的填写等项目的训练。教学过程与作图相同仍然分为两条主线,但为了帮助未能完成作图任务的同学也能跟上训练进度,老师可将画好的CAD草图分发到学生计算机端,供学生标注尺寸用。这种方法能有效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完成相应的训练任务。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学生在完成整门课程所有学习任务过程中能力逐渐增强,最终达到课程的能力目标。由于学生是带着目标和任务在实训操作中探索学习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学习能力,实现“授之以渔”的教学效果。

三、参照专业岗位(群)调整教学内容,推行岗证融通

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专业岗位(群)包括:锅炉运行值班员、汽轮机运行值班员、集控值班员以及热机检修工等。根据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专业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机械制图中级制图员的职业资格标准,调整教学内容,即在CAD绘图实训课的教学中,结合中级制图员的考试内容和要求来设置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参加国家中级制图(机械制图)岗位的资格证书考试,在拓宽学生就业面的同时,也满足了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做到了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融通。鼓励CAD学习和职业技能考证相结合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看到学习CAD的真正用途,让学生切实认识学习CAD不仅仅是为了考试,同时还是一种职业技能的培养,按专业的实际要求去完善自己,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可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提高职业技能。电气图用图形符号是构成电气图的基本单元,是电气技术文件中的“象形文字”,是电气“工程语言”的“词汇”和“单词”。而电力工程图和发电工程图则是表示电气系统、装置和设备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及其连接关系,用以表达其功能、用途、原理、装置和使用信息的一种图。因此,正确地、熟练地理解、绘制和识别各种常用的电力图形符号和发电工程系统图,是从事电力生产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功。所以,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专业岗位(群)除了掌握机械CAD绘图的相关知识外,还必须看懂电气图和发电工程图,熟悉电气图形符号和发电工程图样画法。为此,在该专业的计算机绘课程教学中,我们还增加了发电工程图的绘制这一内容。通过常用电力工程图形符号、热力设备图形符号和几个典型发电工程系统图的绘制训练,学生在学会用CAD绘制热力系统图的同时,初步弄清了发电工程图中各设备间的连接关系,为后续的专业课的学习打下一定的知识基础,得到了专业课教师的肯定。与此同时,当学生学习单元机组运行时看到屏幕上的各种设备图形符号,会产生成就感,从而提高了学习的信心,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培养学生互帮互助的团队协作学习精神

指导学生养成通过课堂教学和书本知识学习的良好习惯,把学到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自觉应用到新的学习过程中,从而提高学习质量,并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由于各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学生对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具有较大的差异性。有的学生连电脑的基本操作都不懂,不会CAD绘图。而用过电脑的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也仅限于收发电子邮件、聊天和网上游戏等。与此同时,由于高职学生机械制图的基础知识相对较差,因而绘制CAD草图就更加困难。为了使计算机灵感好的学生学得更好,计算机灵感相对较差的学生也能跟上教学进度,笔者在计算机绘图实训教学过程中,通过号召或指定学得比较好的同学去指导学习进度较慢的学生。此举除能解决课堂上指导教师人手不足的困难外,更重要的是还培养了学生互帮互助的团队协作学习精神,达到了以学生为认知主体、充分调动学生能动性的效果,强化了学生的计算机绘图实践能力,贯彻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探索了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达到对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培养等目的,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8篇:绘本教学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高职工业设计 手绘技能课程 整合

【基金项目】2011年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改课题。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248-01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大背景下,工业设计成为我国要大力发展的新兴专业之一,各类工业设计企业、公司对人才的需求日趋迫切。企业对设计师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有着非常高的期望,其中熟练的手绘表达能力是工业设计师必须具备的设计技能之一。

一、手绘在工业设计中的重要性

手绘表达是指工业设计师在进行产品设计时,在短时间里通过手绘的形式将灵感记录下来。在设计前期,产品形态在设计师头脑中只有模糊的概念,设计师必须将其具体化、图示化。这些概念有时一闪即逝,必须在第一时间抓住并在很短时间内完成,此外,方案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反复推敲修改,甚至重来,如果用设计软件,会大量增加工作量,影响设计思维的连续性,只有手绘才能适应这个不稳定的过程。手绘能提高设计师的形象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

二、高职工业设计手绘课程整合的必要性

高职层次的工业设计教育主要是为生产一线培养从事具体设计制作及管理工作的设计人员。如何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设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定位,适时调整课堂教学的内容与方式,提高人才的适应力,是办好高职工业设计教育的关键。高职工业设计专业侧重培养学生的设计执行能力,包括产品的手绘表现、计算机辅助设计技能以及实体模型制作等实践能力。

传统的手绘教学模式从素描、色彩等传统绘画课程中延续下来,强调准确的造型、透视关系,并强调通过长时间的训练,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绘画技法和审美能力。而国内现有可以招收高职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普遍艺术功底薄弱、造型基础差。有限的绘画教学使学生只会僵化地进行几何体、石膏像等的写生,无法将透视原理灵活运用到产品的造型绘画中,出现比例失调、透视不准确现象;在设计产品时,即使脑中有很好的构思,也无法通过手绘表达。色彩课程亦是如此,往往上过本课程,学生还是无法很好地掌握色彩的搭配,因此,笔者认为,单纯的素描色彩课程对于高职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专业前导作用不明显。

此外,鉴于设计软件在产品设计中的大量运用,现今手绘表现主要运用在设计前期,即设计草图的工作中。由此也可知,手绘效果图课程应该改变以往重技法轻思维的教学模式,应减少技法试验,增加基础训练和创意设计训练。

三、高职工业设计手绘技能课程教学改革

基于工业设计发展需求、高职工业设计生源特点和传统手绘教学存在的不足,对手绘技能课程进行整合,以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为出发点,将现有素描、速写等基础造型手绘课程整合为设计速写课;将色彩、手绘产品效果图等课程整合为手绘产品效果图课程。

设计速写函括了结构素描、设计素描等教学内容,为了高效率与高频率的设计需求,课程的训练着力于快速而准确地把握形象整体效果的表达,培养学生对形体的准确描绘能力和创新表达能力。

课程定位在“写实”,并辅以必要的创新思维练习。主要通过结构素描教学,强调运用透视学原理,训练学生整体把握的方法。偏重以线为主,同时注重表现物体的内在结构和外部型体,培养学生准确的描绘能力,并适当掌握对象的明暗层次和表现效果。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根据学生的特点循序渐进,逐渐增加复杂的内容,拓宽学生的造型观念,提升学生的手绘能力。具体可分为透视与线条强化训练、产品结构素描强化训练、创意素描和速写三部分:从临摹到写生训练,逐步让学生获得线条运用、结构关系等手绘造型能力和设计必需的创意思维能力。

整合后的手绘产品效果图课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准确表达设计预想能力,训练学生利用典型技法在纸上表现设计产品的形、色、体积、空间的效果。鉴于计算机辅助设计对产品效果图表现的优势,课程删去水彩、水粉技法表现教学环节,主要进行针管笔、马克笔技法表现训练,加强学生对产品造型美感构想表现能力的培养。课程包括产品速写和产品预想效果图两部分内容。

课程利用线描(铅笔、针管笔),对产品进行速写练习,表现产品的结构特征,透视比例,培养学生的形体审美能力。然后运用针管笔、麦克笔等技法综合完成产品预想效果图。由于教学计划中不再对学生进行专门的色彩课程训练,本课程将色彩的明度、冷暖、感觉等以产品为载体,通过产品色彩分析、手绘色彩表达等使学生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

此环节教学亦采用由临摹到写生到设计的三步教学法。从临摹经典作品,到产品写生练习,让学生熟练运用线、面、色彩进行产品空间感和体积感的多层次全面表现。最后将写生环节中出现的产品进行再设计,利用手绘效果图的表现技法表现设计方案,锻炼学生的手绘表现能力,激发学生的设计创新思维。

需要强调的是,根据高职工业设计生源特点和学制特点,手绘技能课程必须利用课内外时间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通过大量的练习,学生的手绘水平明显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专业学习的兴趣、乃至学生的创造性、审美能力都得明显的提升。

四、结论

手绘是设计师综合能力的体现,手绘的训练不论是临摹还是创意练习,都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根据工业设计职业岗位需求、高职工业设计类别差异和生源特点,整合后的高职工业设计手绘技能课程显然较好的抓住了本质问题,为培养优秀的工业设计人才提供了保证。

参考文献:

[1]张辉、王伟.理工类工业设计手绘教育浅谈[J].美术教育.2011(06)

[2]刘建军、徐威.工科工业设计手绘课程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01)

[3]袁巍.手绘在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文学教育.2011(04)

[4]江湛.现今工业设计手绘教学的重要性[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1(08)

第9篇:绘本教学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技能大赛 高职 地形测量课程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C-0039-03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测绘赛项自2012年举办以来,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结合测绘行业发展趋势和就业岗位规范设置竞赛项目,及时反映市场和企业对测绘技能人才的培养要求,为高职院校测绘人才的培养与社会需求对接指明了方向。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根据该赛项的竞赛项目与高职“地形测量”课程内容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折射出的“地形测量”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对高职“地形测量”课程的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创新,通过明确课程教学目标的职业性、增强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改革成绩考核方法、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等措施,达到“按需培养”高素质测绘技能人才,从而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促进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的结合。

一、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测绘赛项简介

(一)赛项设计原则。根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建设对测绘地理信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为目标,以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实际生产项目任务为载体,依托测绘技能竞赛引领我国高职院校测绘地理信息类等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推动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积极探索测绘地理信息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法,坚持测绘地理信息技能竞赛与教学改革相结合,引导高职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教学改革方向,体现竞赛项目的普适性、实用性,以及测绘新技术、新技能的应用。

(二)竞赛目的。检验学生现场分析与处理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组织管理及团队协作能力、职业教育适应行业产业发展需求的应变能力,从而提升学生测绘地理信息职业技能水平;检验学生职业道德养成和适应就业需要的专业技能的具备情况;通过竞赛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提高其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竞赛项目及与高职“地形测量”课程内容之间的紧密联系。具体如下:

1.竞赛项目。高职组的测绘赛项自2012年首次纳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以来,至今已连续成功举办了五届,其竞赛项目见表1。

2.高职测绘赛项与高职“地形测量”课程内容之间的紧密联系。由表1可知,“二等水准测量”、“1∶500数字测图”、“一级导线测量”这三个来自实际生产项目、学生就业上岗的主要技能项目及职业技能鉴定认证考核项目分别举办了5届、5届、4届。而这三个项目即是分别与高职“地形测量”课程中的“三等、四等、等外水准测量”、“1∶500数字测图”、“图根导线测量”紧密联系的内容。高职“地形测量”课程中的“三等、四等、等外水准测量”、“1∶500数字测图”、“图根导线测量”分别为高职测绘赛项的“二等水准测量”、“1∶500数字测图”、“一级导线测量”竞赛项目打下测量学的理论知识基础、实践知识基础、操作技能基础,因此,如果“地形测量”课程中的“三等、四等、等外水准测量”、“1∶500数字测图”、“图根导线测量”未能很好地学习、理解、掌握,是很难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测绘赛项中取得佳绩的(甚至在本省省赛中都难以出线,不能够获得国赛参赛资格),也难以适应社会对高职测绘人才的需求。

二、技能大赛视阈下高职“地形测量”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地形测量”是高职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最重要的专业核心基础课,是测绘核心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测量平差、控制测量、工程测量等主干课程的专业基础课,在整个课程设置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主要培养学生使用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仪器进行测量工作的基本技能,能够进行小区域测量的内外业工作,具有绘制地形图及应用的技能,是学习后续的控制测量、工程测量等专业课程的入门课。我们通过多次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测绘赛项,发现高职“地形测量”课程教学主要存在如下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的职业性不明确,忽略知识与职业能力之间的联系。高职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能够根据学生专业技能及岗位要求设置课程知识内容,从而培养出技能应用型人才。但是,当前高职“地形测量”课程的教学目标只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忽略知识与具体工作任务的联系,没有体现职业教育的职业性特点,难以使“学生专业技能与岗位要求全面对接”。

(二)课程内容缺乏实用性和针对性,与工作岗位实际需求脱节。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职教育理应更加重视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而现行的高职“地形测量”课程内容大部分与市场需求脱节,理论性过强,过于注重原理的推导及结论的得出,忽视实用性和针对性,与工作岗位的实际不一致。因而导致比赛过程中,有的参赛学生面对新仪器操作不熟练,不能严格遵守操作规则,成绩不理想。

(三)课程考核方法不够完善,不利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现阶段高职“地形测量”课程的考核方法还存在较多不完善之处:一是考核内容不全面,存在重视理论知识的考核、轻视或忽略实践操作技能以及理论知识实际应用考核的现象;二是课程考核方法简单:多采用书面考试,很少采用动手操作等其他考核方式。期末成绩评定主要以一次期末书面成绩进行评定,严重影响了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

(四)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严重不足,学生的操作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为了培养出适应现代企业所需要的高技能型测绘人才,实践技能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但由于一些高职院校投入少,导致购买的测量教学仪器数量不足、质量差、更新慢,造成学生的实验、实训、实习效率低,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严重不足,也使学生对测量作业单位普遍使用的新技术、新仪器的掌握只能停留在概念上,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技能大赛视阈下高职“地形测量”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自2012年高职组测绘赛项首次纳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以来,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针对该赛项折射出的高职“地形测量”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对该课程的教学进行了如下改革。

(一)明确教学目标的职业性,加强课程知识与职业能力之间的联系。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把培养服务于生产、建设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测绘人才作为高职工程测量专业的培养目标,而本专业学生就业的岗位工作主要是地形测量、施工放样和变形监测等。因此,根据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其岗位需求,明确“地形测量”课程教学目标的职业性为:加强课程知识与职业能力之间的联系,重视知识与具体工作任务的对接,帮助学生熟悉现代测绘仪器,掌握测量的基本理论、常规方法与操作技能,掌握测量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及小地区控制测量的外业测量与内业计算方法以及测绘与应用大比例尺数字化地形图的能力,具有合作默契、计划周详、处事沉着的职业素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为学生从事土木工程勘测、设计、施工、管理奠定基础,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测量知识进行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及施工,从而实现学生专业技能与岗位要求全面对接。

(二)增强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满足测量工作岗位实际需求。为实现高职测绘人才培养目标,适应测量工程实际作业一线的需要,我们在参照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测绘赛项竞赛项目要求的基础上,经过广泛调研、企业专家参与以及毕业生反馈意见,针对“地形测量”课程的特点及专业的需求,结合测量技术的发展和用人单位的需求,修订教学大纲,彻底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整合和优化,并确定“地形测量”课程内容的选取原则为:面向职业岗位群,以应用为目的,以“高等职业技能应用必需”为教学核心,本着“理论知识够用为度”对测量学传统知识和最新知识进行融合,紧跟时展,使课程内容结合测量工作实际,注重和实际应用技术水平的对接,满足实际工程中对地形测量的要求,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独自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依据以上原则,我们确定了由“四个代表性测量任务和七个知识模块”组成的课程内容。四个代表性测量任务是:图根导线测量、四等水准测量、数字地形图测绘和地形图应用。七个知识模块是:模块一“地形测量基础知识”、模块二“水准测量”、模块三“角度测量”、模块四“距离测量”、模块五“平面控制测量(主要是图根导线测量的内、外业工作内容)”、模块六“高程控制测量(主要是三等、四等水准测量的内、外业工作内容)”、模块七“数字化测图与应用(主要是全站仪数字化测图与地形图应用)”。优化后的课程内容,符合学生循序渐进的认知过程,遵循职业能力培养规律,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适应高职测量应用性专门人才的生产岗位技能的需要,具有鲜明的“产学结合”的特色。

(三)改革课程考核方法,提高师生“教与学”的效果。我们改革以往“重理论、轻实践”的课程考核方法,采用“理论知识考核和实践操作考核”相结合的方法。“理论知识”考核中,注重课外作业和期末卷面考试:加强对学生课外作业的批改,并按照完成的质量进行等级评分;期末卷面考试采用从试题库中随机抽取的方式选取试卷,由于教考分离又有标准答案,这项措施充分调动了师生的积极性。“实践操作考核”综合成绩由平时成绩、实训成果和实训考核成绩三部分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30%,实训成果质量占30%,实训考核占40%。(1)平时成绩:主要包括出勤率、组织纪律、实训态度、团队协作精神、爱护仪器工具、操作技能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2)实训成果:主要反映在实训报告的质量上,包括外业记录手簿的格式是否规范、书写是否工整清晰、数据更改方法是否正确、数据计算是否正确,各项限差是否符合要求,数据是否真实可靠以及实训总结的撰写是否认真、深刻等。(3)实训考核:分为外业操作与内业计算两个部分。外业操作考核根据天气等客观因素采取灵活的方式。根据实训期间每个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各个项目的全面考核或单个项目的抽考,可以采取仪器操作和口头问答相结合的方式等。内业计算是根据实训内容,考核重点计算部分,以卷面形式进行。这样的课程考核方法,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教”及学生的“学”的效果。

(四)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地形测量实践是该课程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通过大量的课间实训和综合实训,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测量仪器的构造、性能及其使用方法,正确地使用测量仪器进行高差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掌握测量工作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从而进一步掌握地形测量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而要保证地形测量实践教学的顺利实施,其先决条件和有效保障就是拥有先进充足的仪器设备以及实效的实训场地。为此,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多年来加大对测量实验室的资金投入,购买了先进的仪器设备和平台软件,如GPS、系列全站仪、数字化测图软件以及数量充足的多种常规仪器设备;同时,签有广州南方测绘仪器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广州市中海达测绘仪器有限公司、广西第一、第二测绘院等多个校外实训基地,并对校内实训场地进行完善,重新制作、埋设控制点。这些仪器设备和实训基地,充分保障了“地形测量”课程实践教学的开展及效果。另外,还多方面实现多形式多维度的“产学结合”教学模式:将测绘生产任务的实施与管理、国家测绘技术规范及标准引入实践教学过程,将地形测量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及时纳入实训内容中,营造贴近工程实际的实践教学环境;聘请测绘行业的资深专家和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组成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地形测量课程教学建设指导委员会,以各种形式参与实习实训活动,实现教学目标规划上的产学结合;加强与企业密切合作,实现互动式的产学相结合的办学模式;与生产单位签订长期稳定的产学合作协议,保证校外教学实训的稳定;寻找机会使学生直接参与生产任务,实现产学结合并改变学校实训仪器设备滞后于生产单位的现状。通过以上措施,学生的操作技能得到明显提高。

基于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视阈的高职“地形测量”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以来,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多次参加全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测绘赛项,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充分表明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的改革与创新是行之有效的,对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将工程测量专业办出特色、办出水平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

[1]赵丽蓉,陈帅.以测绘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课程改革实践探索――以工程测量技术专业课程改革为例[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6(3)

[2]任文静.职业技能竞赛对课程教学改革的意义与实践研究[J].四川水泥,2016(1)

[3]葛雨霞.浅论技能大赛与职业教育课程改革[J].考试周刊,2012(7)

[4]王金玲,周无极.《地形测量》精品课程体系设计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9(11)

[5]李召旭.试论技能大赛对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促进作用[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0)

【基金项目】2014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4JGZ120);2013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3JGA156);桂林理工大学教学改革工程2013年立项项目(2013JG46);桂林理工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课程改革与建设立项建设项目(2014KGA10)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