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态学的发展史范文

生态学的发展史精选(九篇)

生态学的发展史

第1篇:生态学的发展史范文

一、环境史与生态文明理论基础及二者关系探究

环境史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宗旨皆以全面反思与试图解决人与自然关系、追求人类社会持续永恒发展为终极目标,然而其各自的理论基础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有待深入挖掘与日益完善,这也是当下环境史学界与此次论坛所面临的基本而重要的议题之一。

(一)不同视域情境下环境史基础理论解读

环境史研究是随着环境问题的日渐凸显而逐渐推进的,国内环境史研究专家王利华、梅雪芹、韩茂莉分别基于不同视角对环境史理论加以解读。王利华以“生命中心论”为出发点,以中国古代的“农业史”和“家庭史”为切入点,通过分析人对土地与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论述了环境史的核心内容、基本范畴和价值功效等,廓清了中国古代环境史研究的基本理论基础;梅雪芹以世界近代史为切入点,通过回顾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出现的生态反弹和环境史研究的兴起与发展,论述了其对我国环境史研究的影响及可资借鉴之处。此外,她还对当前国外环境史界的多部重要研究论著进行深入分析,以期实现对包括环境史研究的起源(“富困”问题)、历史研究的视角(上下左右的历史)、研究的方法(跨界别与实践)、评介标准(以自然为镜)、考评、分析与功能(回溯性的环境影响评价)等基本理论的“生态史学”(家园史学)的构建。韩茂莉以历史时期气候波动与人类活动为切入点,对“人类活动与环境变迁”与“环境变迁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辨证思考,通过对历史时期气候的冷暖、干湿变化对人类生活、历史时期植被地理分布、农业活动与气候变动之间关系分析,厘清了历史时期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发展历程、基本特征。

(二)不同学科维度下生态文明基础理论解析

学者们立足于各自学科视野与基于不同视角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理论展开了多学科、多层次、多维度的研究,积累并提供了诸多学术文献与研究平台,本次论坛就生态文明理论之界定、生态文明实践与当下中国之建设目标、生态文明建设的其他相关事项进行了探讨。

首先是关于生态文明理论之界定。贾卫列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适应、利用自然过程中建立的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产方式,内涉三层含义:其一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时代;其二是社会进步新的发展观――生态文明观;其三是一场席卷全球的以生态公正为目标、生态安全为基础、以新能源革命为基石的全球性生态现代化运动――生态文明建设。尹绍亭基于人类学视角认为生态文明是不同时代人类认知自然、适应和顺应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维护人类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的知识、技术、教育、伦理、道德、信仰、法制的综合文化生态体系。吴兆录基于生态学视角认为生态文明应坚持以科学技术为基础,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狭隘文明意识,利用人类的生态智慧促进“环境―生物―人类”的整体协调演进。刘少航立足于生态危机与文明发展关联之视角,认为深生态学提出生态危机源于文化危机,需要生态智慧去解决。李静基于参与者角度认为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民参与,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企业的关键作用,社会的合力影响。田挺认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采用新思维,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生态文明走向中国政治生活和谐领域的前提是政府、社会、民众之间必要的思维转换。汪庆春基于中国传统文化视角,认为我国生态文明理论需要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和”、“天人合一”等值得借鉴的生态思想并加以诠释。

其次是生态文明与当下中国之建设目标。张修玉指出,生态文明理论研究与建设包括:“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一大指导理念;“两山理论”的两树实践模型;生态优势区、经济优势区、均衡发展区等三种分区管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四大目标;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五条路径;构建与发展科学合理的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人居、生态文化、生态制度等六大体系;组织、制度、机制、资金、技术、人才、舆论等七大系统保障;区域、行业、发达地区、少数民族、台港澳等的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数据管理、工程实践、政策战略等任务;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美丽中国、生态文化与生态环境等六大建设体系、科学发展、新常态、中国梦、人类福祉、一带一路、传统哲学、后现代主义之间等十大关系。

最后是生态文明建设及研究的相关事项。生态文明研究成为当下社会各界的关注点,出现了对生态文明滥用、随意使用的情况。鉴于此,周琼对生态文明研究中存在的“泛化”问题进行了批判与反思,认为在当下生态文明学术研究、具体实践与建设中都存有对生态文明“泛化”使用现象,着重警予在生态文明学术研究中,应注意树立研究者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高度警惕生态文明不同形式的泛化现象,注意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跟踪调查研究,避免生态文明泛化使其成为无所不包的杂容所。

(三)当下情景环境史与生态文明之深层关联解说

环境史与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层面关系阐释。韩茂莉认为,环境历史研究的关键点在于人类对其所经历过的且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过程进行反思,尤其是对当下全球性生态危机引发的人类生存危机进行原因追溯与全面反省,她以全球变暖导致绿洲农业发展水源短缺、冻土层解冻等对已修建青藏铁路的破坏性影响为例,深层剖析了环境史研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王利华以中国环境史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关系互动为阐述基点,认为环境史是一种强烈表达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模式,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和包容性等特质,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全面梳理环境发展变迁史与系统反思各历史时期的环境问题史。梅雪芹指出,环境史研究有助于全面提升人类摆脱生态危机的意识自觉,有助于理解生态文明理论理念,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实践建设,是人类探索新文明形态有效途径之一。

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标准相关尝试。崔新婷比较了北京市的两种绿化标准,一种是以频繁拔天然草、浇水、修剪、清除落叶等精细管理为主;一种是尊重自然规律要求乡土植物不少于70%且落叶覆盖土壤的粗放管理。认为这两种标准存在相互矛盾。并以单一植物马唐草和天然植物群落为例,指出杂草具有浇水少、消减雾霾、吸收金属污染、修复土壤等生B价值。建议城市绿化应转变观念,回归传统生态文化自信。刘凯运用综合指数计算2014年中国的289个地级以上城市绿色化水平。指出,地级以上城市绿化整体呈现出从东南向西部递减的趋势。当下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对城市空间的绿色化予以关注,提升城市生态功能。曾P等通过对贵阳市花溪大学城建设中产生的土地利用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冲突进行了论述。指出,协调这一冲突应建立冲突协调、公众参与、生态补偿与法律保障等机制。如唐山,王瓒玮指出,大地震后的唐山成为重要的工业基地及凸显的生态危机为切入点。指出,人类面临无法规避的自然灾害,只能用向自然俯拾身躯的姿态来重新整肃社会系统的发展形式。

生态文明建设法制保障相关问题。从生态文明建设与法律之间的关系而言,罗艺指出,创建生态城市,是生态文明的重要实现途径和具体表现形式。目前,全国各地虽然掀起了生态城市建设的热潮,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从国内外实践来看,生态城市建设亟须法制保障。从构建与生态文明建设与时俱进的环境法律体系、建立专门化的环境执法机构、执法严格、培养公众生态环境意识等开展。王璐以地方民事诉讼案件为视角,对光绪初年吐鲁番地区的多起民事案件加清代地方府州、吐鲁番同知,以及乡约、阿訇、台吉、伯克等在案件处理中的作用、影响等做了分析,这对于民族地区的云南的生态文明建设也有重要借鉴意义。

四、结语

第2篇:生态学的发展史范文

由于心态史研究的对象比较独特,各种历史因素都可能在此找到汇合点,这也要求心态史学具有跨学科的综合研究能力,必须与一些相关学科交叉与渗透,如人口学、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符号学等。另外,勒高夫认为,“心态史的特征表现在方法上,而不是在资料上,所以什么资料都可以使用”。从食物、服饰、习俗、神话、信仰、举止到碑文、建筑、灾害、祈祷词、赦免证书以及书籍、画像、雕刻、武器、随葬品等,不一而足。正是这些文物资料,才从“整体表达了以往社会的精神”,同时也适应了现代社会物质生活丰富的现实。

年鉴学派艰难的发展

心态史是年鉴学派首先祭起的一面大旗,如果按照布罗代尔的三层次说,那么心态史是历史研究的第三层次产物。然而心态史并不是第三代的新创。年鉴学派的创始人布洛赫和费弗尔在偏重社会经济研究史的同时,也非常注重人们的精神生活方面的研究,布洛赫的最后两部著作的核心是论述封建制度的精神,他多次提出“历史的事实本质是心理的事实”这一论断。然而,由于社会经济大背景等方面的原因,两位创始人此时的研究成果毕竟以社会经济史方面的力作居多。

到了20世纪50年代,克劳德・列维・施特劳斯所领导的社会人类学向历史学家提出了挑战,“它旨在突出结构,而这里的结构一词是指真正的结构,即固定的整体。这样,它便把惯时性、时间的作用,也就是历史置于次要的地位。于是,遭到结构主义否定的法国历史学家便不得不接受挑战”。一些历史学家开始非常认真地阅读人类学家的著作。然而,列维・施特劳斯影响下的社会人类学家主要是研究神话。即非物质的、属于心态的东西,一个社会通过这些因素形成对世界及其自身的表象。通过阅读人类学家的著作,历史学家发现他们也有必要加强对心态和精神世界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发生着的事物的研究,他们还感到有必要指出,人们精神世界发生的事物和结构主义宣称的不同,他们不是静止的,而是随着时间而变化的。因此,许多历史学家在上世纪50年代末提出研究心态史的建议。

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研究越来越精细,人们逐渐发现布罗代尔所倡导的包罗万象的“总体史”不仅很难做到,而且也有缺乏事件和事物不能引人入胜的缺点。到了上世纪60年代末,以勒高夫为首的年轻一代的年鉴学派历史学家开始主张恢复年鉴学派创始人注重精神状态史研究的传统,将研究重心逐步由社会――经济史为主转向以研究人们的心态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文化史,反对把文化和心态看作是属于第三层次的次要因素,将研究领域由经济转向心态这一更为深层结构。米歇尔・伏维尔更把它视为史学从经济、社会到心态的三层次发展中的最后一个阶段,他把这一转变称为“从地窖到顶楼”的进步,是年鉴派史学整体研究发展的最后一个层次。它意味着对过去历史整体架构的把握,历史的认识也更为全面真实。

许多早年以研究社会经济史闻名的历史学家,也受到了这种潮流的影响,在某种“心态”的作用下,自觉或不自觉地加入到了心态史家的行列之中。最明显的例子是一度声称要固守“地窖”、坚持经济史研究的历史学家勒华拉杜里。其代表作是1975年出版的《蒙塔尤:1294-1324年奥克西坦尼的一个小山村》,这部著作最终标志了心态史的诞生。勒华拉杜里大量运用富里埃主教审判记录的宝贵资料来反映他们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正如他说的,“我的目的依然是通过伦理和信仰,研究村民们的内心世界和社会学对象”。

解决社会发展所面临问题的新式武器

那么,在面临危机时,又是什么促使新史学家们把目光投向心态史的呢?

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进步,医学的发展等,造成世界人口的激增,对于人口史的研究也逐渐兴盛起来。而人口史的发展恰恰是打开心态史的契机之一。史学家们在研究了家庭和人口变迁之后,直接遇到了心态的问题:例如在17、18世纪为何人们的生育观念会发生变化?为何人们会采取避孕措施?回答这些问题,就必须研究人们观念的变化,也就是心态的变化。文化史构成了通向心态研究的第二个途径:宗教问题、扫盲过程、文化的普及,出版物反映了人们的兴趣爱好、欣赏标准等的变化等,均直接与心态研究有关。社会史、经济史也打开了通向心态史的道路:人们对政治、政权、财政制度、税收、金钱等的观念直接影响了社会运动和竞技运动,这是不容忽视的。而人们对巫师、民间信仰、犹太人、异教徒、流浪汉等社会边缘阶层的态度与观念,更是理解社会史这一重要领域所不可缺少的。同时,由于社会心理学和符号学的蓬勃发展,特别是由于心理分析学的风靡一时,对历史学有了巨大的影响,这些正好为心态史的研究提供了方便之门。

正是由于心态史研究的重要地位,年鉴学派史学家对此作出了大量研究,并视之为史学发展的重要阶段。从新史学家们的研究实践和发表的著述来看,一般所说的俗文化是他们注意的中心。如人体、服饰、死亡、恐惧、婚变、家庭、节日、礼仪、书籍、信仰、迷信、神话、传说、民俗、想象等,无不成为专题研究的对象,可谓事无巨细,包罗万象。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究其原因大致有两个重要方面。

首先,随着当代技术革命的飞速发展,人们在加深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认识的同时,迫切要求认识自身及其主观的精神世界,“人”的问题几乎成为所有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研究核心。历史学家要继续保持对其他学科的领导地位,无法绕过这一问题。历史学家要积极面对挑战。新史学家之所以热衷研究各种心态问题,是因为他们意识到急待深化对自身的认识,史学不是对过去的消极记录,它需要研究自身。“我们始终认为经济是最重要的,但是它并不能解释一切。我们感到,心态史应该义不容辞的弥补社会史过于注重物质生活条件的不足,我们用这些理由很快说服同行”。心态就是认识人的精神演化及其与物质生活的关系的最佳手段。恰恰是在这个意义上,勒高夫说:“心态史实际上是一所特别好的学校,从中可以认识到线性史观的不足,惰性是十分重要的历史力量,更多的体现在通常发展缓慢的人们的心理方面,而不是物质方面。”可以说心态研究是历史学家试图从历史最深的沉淀层中开掘对人的自身认识的尝试。

其次,当代物质文明的极大丰富是与“精神危机”孪生的,特别是在西方发达国家或是一些国际化的大城市中。在钢筋水泥面前的无能为力感以及在日益兴盛的快餐文化的冲击下,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厌倦了单调枯燥的现代生活并缺乏安全感,出现了所谓的“精神危机”。随之,许多反映都市人群精神压力的文学作品应运而生。如拉尔夫・艾里森的《隐形人》、索尔・贝娄的处女作《晃来晃去的人》、阿瑟・米勒的《推销员之死》,特别是最后这部戏剧给人的印象深刻,该剧描写了推销员威利洛曼为推销商品奔波一生,却很不成功,作者以人道主义的视角批判了社会拜金主义狂潮下金钱万能的现实。另外,以中国为例,一份调查显示,20到30岁的人群成为现代社会的“年龄压力”之首,按压力均值计算,这个年龄段的人们的压力均值为71分;其他三个年龄段的压力均值依次是:31―40岁为67分;41―50岁为66分;51―60岁为68分。20-30岁的人群一走上工作岗位就处于激烈竞争的环境中,他们除面临工作的压力,还有成家、购房、子女抚养、管教和社会交往等诸多压力,还存在缺乏社会经验、应对能力不足等问题。在这种种压力下,越来越多的人们渴望返朴归真,重现工业化之前的那种自然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然而,正如伊壁鸠鲁所说的,“关心自己的灵魂,从来不会太早,也不会太晚”。心态史学较好的适应了当代西方社会这种怀疑现代文明,怀念过去古朴自然的生活方式,探寻人们观念的意识的历史与演变的“寻根热”的需要。《蒙塔尤》出版后,一版再版,这个小山村竟成为人们旅游向往的圣地,从中可见一斑。

第3篇:生态学的发展史范文

    [关键词] 初中历史  课堂教学  效率  教学方法

    “以史为鉴”一直是我们认识和对待历史的核心思想,这其实也会反映到我们的历史教学当中。历史的借鉴价值,让我们对历史给予了相当的重视。处于初中阶段的历史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历史观的第一站,对学生认识和掌握历史知识,形成历史观念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其关系到学生对社会发展规律和模式的认识,关系到下一代对社会发展的态度。因此,这就需要初中历史教师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积极的开展多种模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以便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同时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静态的历史动态化。那要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的思考呢?

    一、“化静为动”的历史教学方法

    历史是时间的沉淀,是静态的,也是动态的。过去的历史,对现在以及将来社会的发展方向,仍有极大的参考价值,人们可以从历史中,探讨社会发展的规律,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如何将书本静态的历史变化成动态的历史信息呢?这将要借助于科技的手段。目前是网络高度发达的时代,信息无孔不入。生活在信息时代的人们,每天都在接触着大量的信息,而这些信息的传播方式,已经从从前的书面文字,转变为视频、图片与文字相结合的模式。随着信息传播方式的巨大改变,人们的认知方式,特别是青少年的认知方式也开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多年教学经验的历史教师们会发现,如今学生们接受知识的方式,以上实际的学生的接受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教师还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文本为主,照本宣科,教学的效果很难想象。毕竟,在信息时代,信息语言的方式变得丰富多彩,影像和图片的语言表达方式,冲击着原有的纯文字表达方式。对初中生而言,从单纯的文字接收信息,已经不具备强大的吸引力,以影像和图片的方式接收信息更能得到学生们的青睐。因为,在影像和图片冲击下,学生的认知思维已经发生了变化。图文并茂,声影并存的认知方式,也让学生的思维方式开始多元化,学生更喜欢看图文并茂,声影并存的学习资料,更喜欢在其中认识历史。而历史本身就是一幅幅社会发展变迁的画面,就是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在历史的道路上不断奔跑,这就更让学生倾向于用动态的方式去认识历史。

    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适应学生新思维的出现,应该对教学模式进行调整,应该把静态的历史动态化,把沉寂的课堂动态化,把“死”的历史知识动态化。总之,就是要组织一个“活”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充分的利用图片和影像资料,结合课本的文字资料进行教学,建构一个用图片、声音、文字说话的三维课堂教学模式。

    如在学习《灿烂的青铜文明》时,教师可以用司母戊方鼎的图片进行教学。在教学中,尽量的放大图片,然后从图片开始介绍司母戊方鼎的历史地位,接着青铜器的发展过程以及其对社会生产生活的重大影响。如果有条件的话,教师还可以利用三维影像,将司母戊方鼎真实的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这种流行的影像方式下认识历史。

    二、探究历史渊源,由课内走向课外

    历史知识浩瀚如烟,初中历史课本只是对历史的发展轨迹,对历史的基本发展规律,对主要历史人物进行了概括。尽管,这样已经包含了大量的历史信息,但是知识的魅力是无限的,青少年的求知精神是强调的,在课堂教学中,输入更多的历史信息,对初中学生而言有利而无害。况且,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其记忆力和思维能力都是极为活跃的,对信息量的追求也是比较大的。所以,初中历史教师应该从这一点,改变原有的只从课本上讲历史,找历史的模式,而是要从广阔的历史世界中,收集出适合初中学生学习的知识,让教学内容多元化,让学生的历史知识更为丰富。如在司母戊方鼎的图片教学中,教师其实还可以增加青铜器发展以外的信息。也就是说,在结合青铜器发展的历史时,还可以插入关于司母戊方鼎的历史。因为司母戊方鼎的出土,还有一段曲折的经历。司母戊方鼎是在1939 年3月于河南安阳侯家庄武官村吴玉瑶家的农田中发现的。大鼎出土后,因太重,搬运困难,有人便想锯断它再运出去,当时正值抗战时期,日本侵略者听到这么一个宝贝,曾多次企图霸占它。乡民们怕这一民族珍宝被日寇掠走,便只得重新把它埋到地下。到1945 年中国历史博物馆建成后,司母戊方鼎才运到北京。

    在教学中增加历史知识以外的历史,这让学生更感兴趣,也更能抓住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对学生的知识扩展和教师的教学开展,都是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的。因此,在初中历史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模式可以多元化,在历史的基础上增加更加丰满的历史知识,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初中历史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实际探索出更多更有效的教学模式,丰富历史课堂。

    有课内走向课外,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学习历史知识,是为了了解历史,了解人类、国家、民族的发展史,也是为了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学,从历史的中探索社会发展的新道路。初中历史教师作为学生的导师,在教学模式的安排和选取上,应该根据学生的思维变换已经心领兴趣来决定,尽量开展丰富多彩的历史课堂教学,让学生在丰富的历史画面中了解历史。

    三、结束语

    无论是运用多媒体丰富教学的内容的生动性,还是对课内历史知识进行更深一步的拓展和探讨,都是提高初中历史课堂的有效方法之一,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角色扮演的形式营造历史氛围,把众多零散的知识有机合理地串联起来,在充满情趣的学习中,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丰富的想像力,并掌握巩固了已学的历史知识。

    [参考文献]

    [1] 丁钢,历史与现实之间:中国教育传统的理论探索[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0.

第4篇:生态学的发展史范文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 历史教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我们培养的人才,不但要具有较高的技能以适应和满足社会多样化发展的需求,而且需要具有更强的创新精神,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所以,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就成为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它的成功与否与学生良好品德、健全人格的形成即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密切关系,可以这样认为,它就是教学创新方面最富于挑战的环节,也是素质教育能否落到实处的最终着眼点。学生无论对历史知识的获得,还是在思维能力的增强上,如果最终没有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那么这样的历史教育,很难说是一种成功的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不良的社会思潮影响和侵蚀了可塑性极强的中职学生,一些学生对自己的前途失去信心,对自己对社会毫无责任感,学习动机不明确,厌学逃学现象严重,甚至有些青少年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为此,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我深感在新时期历史教学中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实在太重要了。

二、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重要性

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部分。从古人提出的“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的垂训,到近代等呼吁的“愿为社会先驱的决心”,中华民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传统可谓源远流长。因为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和养成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在人生境界、人生态度、健全人格、坚强意志、团队精神、科学态度等方面的形成和完善,最终达到育人立人的目标,还可以使学生在对国家和民族的情感上,形成对民族的认同,祖国的热爱以及对祖国和民族的责任感。而且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和竞争的激烈,“人力资本”、“开发人力资源”等理论逐渐被国际接受。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也已引起各国教育的关注。在第40次国际教育大会上,许多国家代表都强调要加强道德伦理、纪律和价值观的教育。要“通过提供智育、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体育、美育”等条件来“教育青年,促进个人全面协调发展”。80年代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邀请亚太地区教育学者、未来专家展望21世纪亚太地区教育发展前景时一致认为:各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内容不尽相同,但在认识上是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重要性同21世纪能否在世界上立足联系在一起的。”所以说在历史课堂上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目标是当今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策略

(一)创设“引人入胜”的历史情境,提高中职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历史具有过去性和不可逆性,学生无法直接感知、无法重复验证,两者的关系很疏远。因此,教学时,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围绕一个主要历史史实创设情境,激趣启情,缩短历史与学生的时空感,让学生充分经历感性认识活动,如观投影、看录像、听故事、赏歌曲等,使学生了解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产生的特定背景,激发学生探究特定历史情景下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强烈兴趣,产生学习的最佳状态。

(二)利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在历史教学中对中职学生实施成功感教育

中职学生大部分因为成绩差考入普通高中无望后才进入中等职业学校的,他们在心理上普遍存在一种自卑感,没有上进心,求知欲低下,甚至自暴自弃,因此,在中职历史教学中应利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实施“成功感”教育,帮助学生消除自卑感,重塑自信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首先,应注重课堂教学活动形式的多样化,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中职学生历史知识相对贫乏,教师应根据教学单元内容、学生特点和现有教学条件,精心安排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尽可能为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创造条件。其次,制定符合每个学生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充分体验成功感,例如把几节难度不同课程的内容设置为不同的问题,让每个学生自己选择要回答的内容,课堂上要尽量启发学生,通过一步步的引导,使学生认识到:只要自己认真准备,就能取得成功。

(三)深化体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历史教师应深入挖掘学科中俯拾即是的涵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素材,找出最具代表性的历史事例,在学习的过程中,寓之以情,进而晓之以理。如学生从南朝无神论者范缜绝不卖论取官的高风亮节中,养成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从北宋政治家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品德中,确立历史的责任感。

任何教育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也是如此。历史教师必须有目标、有计划、有意识、有步骤地在学生情感体验和情感态度的基础上,长期坚持寓教于乐、寓理于情和情理统一,将教学过程视为认知、情感、意志统一的过程。强调师生互动、进入角色,激感,进而思索,达到情感与理智的统一,以发挥历史教育增长才智、陶冶情操、坚定信念,追求进取的社会功能。

总之,历史作为人文学科,它的主要目的是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历史教育要真正做到走进学生的心灵,启迪学生的心智,放飞学生的理想,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卢家楣:《情感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

第5篇:生态学的发展史范文

课外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生态道德的培养效果。以环境科学和绿色行动为中心,提高学生生态道德意识,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

1.开展环境科学知识讲座。开展知识讲座是培养学生生态道德的有效途径,能够让学生全方面地了解历史和环境的关系。开展专题讲座可以通过对专题的分析,强调自然环境与历史发展的关系。

2.开展纪念日活动。针对一些与生态环境相关的纪念日,比如植树节、世界环境日、地球日等,组织学生搜集相关的知识与图片,相互学习和讨论,增加学生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3.开展知识竞赛。知识竞赛是一系列的学习过程,从赛前准备、赛中发挥再到赛后总结,学生可以加强对环境保护和破坏的行为理解,锻炼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二、中学历史教学中生态道德培养的不足之处

(一)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观念有待增强

大部分中学历史教师都没有经过环境知识培训,没有扎实的环境科学知识基础,再加上传统的历史教学没有过多的关注生态道德,致使中学历史教师知识结构不完善,观念有待强化。学校要加强师资的建设,为教师提供进修的机会,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修养。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性,确立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观念,从我做起,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观念。

(二)考核标准制约了生态道德的培养

历史教育是人文教育,在素质教育的人格养成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生态道德是人格养成的重要部分。由于考核标准成为了升学考试的工具,学生所学的内容围绕考试展开,制约了历史教育的人文性,阻碍了学生的生态道德培养。因此,学校应该对考核标准进行改革,将硬性的纸质考试转化为实际观念的培养。

(三)生态道德教育的协调机制不完善

生态道德教育体系不仅在校内,与家庭、社会也有着必然的影响。家庭生态道德教育最直接的影响着学生的生态道德,随着环保宣传的日益扩大,许多家庭都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但是一些家庭的言行不一,影响学生的生态道德培养。教师要更多的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教育,从多方面引导学生保护环境。(四)历史教学改革没有突显生态道德培养我国生态环境相关研究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生态道德培养知识相对薄弱。受到传统历史教学的影响,中学历史教材主要为政治史,生态道德培养没有得到突显。要想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要及时进行教学改革。在课程结构的调整和教材内容编写上,着重引入生态道德培养。

三、结语

第6篇:生态学的发展史范文

关键词: 科学史 素材 初中教学

著名特级教师吴加澍老师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从“未知”到达“真知”的过程,实际上是以浓缩的方式,迅速地重演着人类漫长的知识发展历程。让学生重蹈科学发展中那些最关键的步子,这些关键的步子,实际上就是科学发展的历史。

袁振国在《教育新理念》中说:“科学精神的内涵、科学发展史就是科学精神的弘扬史、科学知识的生成过程是一个不断求真的历程。”我们利用科学史,主要关注的是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培养。

一、利用科学史,启迪多样的科学方法

在七年级上中,最早可以充分利用科学史融入教学的内容是《我们居住的地球》。实际上,关于地球的形状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已经是一种常识,教学目的不是介绍这常识,而是通过教学让学生体会到常识中不寻常之处,即得到背后的科学是不断发展的本质观和人们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中所体现的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

在教学中,从古代各国人民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及古人在观察的基础上对地球形状的各种推测,以及各种证据的获取一直到人造卫星的拍摄照片。在引领学生不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中,使学生了解到人类对于地球形状的认识和证明的方法。在学生习得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并领会了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这一本质。

二、利用科学史,树立发展的科学观念

科学教材中,许多内容的教学如果没有加入科学史的材料,从学生学习知识的角度看,就是可行且正常的。如果能利用科学史融入教学,则不但能使教学内容丰富起来,而且可使科学教学显得有血有肉,不仅无损于学生知识内容的学习,而且可以让学生树立发展的科学观。

现在只通过教科书了解科学的学生,往往对科学持有一种非历史的眼光,以为科学的理论与生俱来是正确的、是万古不变的永恒真理,以为科学是从一些天才的头脑里蹦出来的,一旦问世就永驻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从科学发展史上,我们看到的是真理与谬误相交织的过程,科学理论的演变就像是积木拼图游戏一样,先是在黑暗中摸索,继而渐渐地浮现出来。我们看到的是,科学像其他人类文化一样,实际上植根于特定的文化土壤,是由特定的文化素养和文化传统的人推动的,并依赖特定的历史条件而产生的。

以大气压力概念的教学为例,要求学生记住大气压力等于1.013×105Pa并不难,问题是单纯记忆并不能使学生理解大气压力的存在,更不能使学生知道人们对于大气压的认识是经过漫长的历史和许多科学家的努力的。为了促进学生理解大气压力的概念,可以讲解融入托里拆利及帕斯卡等人创造性研究的科学史。

以上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科学史了解科学理论、科学假设、科学实验之间的关系。运用这种融入科学史的多元化教学模式,一方面,因为内容充实且学生本身的积极参与而能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另一方面,通过课堂讨论或辩论,能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家也会犯错误,促进学生纠正错误概念。并且知道科学是逐渐发展的,并非一蹴而就的真理,这有利于学生建立发展的科学观,为形成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求真的科学精神埋下伏笔。

三、利用科学史,形成求实的科学态度

不知道科学发展观,不易形成求实的科学态度,所以要让学生形成科学的态度,必须借助于科学史的融入。如我在教《生物的进化》这一节内容时,利用科学史,营造当年的历史氛围,层层设疑,让学生好像置身于科学家的探究、辨析的历程中,不同思想认识与所用证据犹如连环扣,让学生在思维的理性辨析中达到求实的科学态度。一种新的科学观念的形成,不能仅仅看到片面的证据解释,还要进行理性的、求实的科学态度进行分析才能得到正确的结果。

让学生形成科学的态度并不仅仅是在教学中才能进行。有些时候科学史料比较少,或者一些没能在教学中应用的科学史料,可以在新课教学中和新课教学后,作为素材编写例题与习题。加深学生对所学科学知识的理解,有助于科学态度的进一步深化。

四、利用科学史,培养批判的科学精神

科学发展的历史,让我们看到的是真理与谬误斗争的过程,科学理论的演变就像拼图游戏一样,先在黑暗中摸索,继而渐渐地浮现出来。为避免学生把科学看成是不变真理,形成错误的科学本质观,应当让学生在静态地汲取科学研究成果的同时,适时、适量地渗透科学发展的动态历史,体验科学知识及其理论体系的演变和完善过程,学会用发展的眼光审视现有的科学知识。在形成这些科学知识的过程中,质疑、批判、创新、求真、反省的科学精神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科学史融入科学的教学中,处处体现着科学家的探索、质疑、求真务实的精神。如哥白尼日心说对托勒密地心说的否定,伽利略由于对日心说的支持而受到的迫害,以及布鲁诺对哥白尼日心说的支持与发展。这些不畏艰辛、勇于探索的精神都能给予学生精神的感染。

在科学史的融入中,能使学生领会到科学发现有时是几代科学家锲而不舍、接力棒式的长期研究的结果。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是特定时代或特定条件下科学研究活动的产物,处在不断变化发展和成熟的过程中,科学理论具有相对性。同时,让学生领悟到科学家们对真理的追求与执著,领悟到科学探究的艰辛与曲折。

将科学史融入到初中科学教学中,在教学中让学生体会原汁原味的科学问题,引导他们亲历科学概念的形成过程,科学规律的发现过程,以及科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会更加贴近学生的认知心理,利于学生对知识技能的建构,也有利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将科学史融入到初中科学教学中,使学生了解科学发展的历程和科学思想的发展,有利于循序渐进地把握完整的科学实验设计思想,懂得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实验手段的支持作用,培养学生辩证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7篇:生态学的发展史范文

恩格斯的“历史合力论”作为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而且在实践方面,对于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的开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推进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历史合力论”强调经济因素的决定性,又不忽视经济因素与其他诸多要素的多元互动的观点表明:当前,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现代化的工业文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物质前提,经济建设仍是重中之重,同时经济因素之外的其他非经济因素是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辅助条件,其中广大人民群众作为历史的创造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力量,这几方面因素相互协调补充,缺一不可。

关键词:

恩格斯;历史合力论;经济因素;生态文明建设

环境问题日益成为我国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生态环境的优劣直接制约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顺利进行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这种形势下,党的十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布局,将其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建设“美丽中国”,并发出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伟大号召。恩格斯的“历史合力论”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有着深刻的指导价值。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合力”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之“力”,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对“历史合力论”的具体运用。

一、“历史合力论”的主要内涵

恩格斯对于“历史合力论”的阐释主要体现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恩格斯致约瑟夫•布洛赫》《恩格斯致康拉德•施米特》以及《恩格斯致瓦尔特•博尔吉乌斯》这四篇文章中。

(一)经济因素在社会历史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文中,恩格斯通过考察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初步阐释了其“历史合力论”思想,并得出经济因素对社会历史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论点。首先,恩格斯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同自然界一样,都受一定运动规律的支配,不同的是,自然界是由一些没有意识、没有目的的动力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人类社会运动发展的规律是由“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1]253共同作用的结果,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是有着自觉的意图和预期的目的;同时结果与最初的意图和预期目的又会产生一定的差异性,具有偶然性,而这种“偶然性始终是受内部的隐蔽着的规律支配的”[1]254,关键在于发现这个规律以及找到这个支配规律的最终决定动力。恩格斯认为:“无论历史的结局如何,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合力,就是历史。”[1]254恩格斯在此也第一次表述了其“历史合力论”思想。由此,恩格斯也提出,在这个合力背后最根本的动力是什么呢?恩格斯批判了旧唯物主义把精神动力作为历史发展的最终动力的观点,也否定了英雄史观把个别历史人物作为最终动力的谬论。恩格斯提出,构成历史的真正的最后动力的动力,“与其说是个别人物,即使是非常杰出的人物的动机,不如说是使广大群众、使整个的民族,并且在每一民族中间又是使整个阶级行动起来的动机”[1]256。恩格斯在这里表达了应该把阶级斗争和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作为历史发展的动力的观点。但是恩格斯并不认为阶级斗争就是最终动力,他认为“阶级的起源和发展是由于纯粹经济的原因……政治权力不过是用来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1]257,同时,经济关系的变化是随着生产方式的变化而变化的。恩格斯指出,一切阶级斗争都是一种争取经济解放的斗争,经济关系领域的斗争是一切斗争的决定性因素。其次,恩格斯在《致约瑟夫•布洛赫》的信中更为明确地指出:“我们自己创造着我们的历史,但是第一,我们是在十分确定的前提和条件下创造的。其中经济的前提和条件归根到底是决定性的。”[1]604最终恩格斯得出:社会历史的发展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力和交换关系的发展决定的,即经济因素决定的这一结论。

(二)社会历史的发展是由诸多因素相互作用、多元互动产生的合力的结果尽管恩格斯把经济因素看成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但恩格斯并不认为经济的力量就是历史发展的唯一决定动力。恩格斯认为,历史的发展是由无数个力所产生的合力的结果,是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相互作用、多元互动的结果。正如他在《致约瑟夫•布洛赫》的信中指出:“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而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作用的力量的产物。”[1]605在这里,恩格斯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历史合力论”,恩格斯把无数个意志及其形成的群体合力比喻成一个“力的平行四边形”,形象地说明了社会历史的发展是由无数个意志和力量相互冲突和交互作用的“群体合力”的结果。同时,在恩格斯看来,这种合力并非是简单的单个意志的机械叠加,而是由无数个意志互相碰撞、补充、交汇和融合,进而形成一种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统一体。

(三)经济因素有时起着间接决定的作用,它并非是决定社会历史发展的唯一因素,上层建筑等其他非经济因素也起着重要作用1890年,恩格斯在《致康拉德•施米特》的信中指出,在意识形态领域,尽管经济并不能直接创造出任何东西,但是经济往往能够起着间接的决定作用,经济“决定着现有的思想材料的改变和进一步发展的方式,而且多半也是间接决定的,因为对哲学发生最大的直接影响的,是政治的、法律的和道德的反应”[1]613。阿尔都塞在论述其“多元决定论”时,也对恩格斯这一观点表示赞同,“经济归根到底是决定因素,恩格斯后来说得更多的是,经济归根到底决定历史进程。但历史进程要在上层建筑的多种形式(从地区传统到国际环境)中为自己‘开辟道路’”[2]102。换句话说,经济因素只有在多种形式的上层建筑的影响下才能决定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恩格斯在《致瓦尔特•博尔吉乌斯》的信中表达了自己对当时盛行的单一“经济决定论”的反驳。恩格斯在信中指出:“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这并不是说,只有经济状况才是原因,才是积极的,其余一切都不过是消极的结果,而是说,这是在归根到底不断为自己开辟道路的经济必然性的基础上的相互作用。”[1]649在恩格斯看来,尽管经济因素对于社会历史发展有决定性作用,但并不能因此忽视其他因素的作用,特别是上层建筑的作用,经济因素并不能自发地对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产生作用,经济状况是在既定的、制约着它的环境中对历史发展产生作用的。社会历史的发展是经济因素和其他因素共同作用、多元互动的结果。对此,恩格斯举例说明:虽然18世纪的法国经济落后于英国,后来的德国也并没有英法两国经济繁荣,但法国和德国在哲学上的繁荣都胜于英国,“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小提琴”[1]612。当然,恩格斯认为这也是相对而言的,法国和德国的学术繁荣依旧是“经济高涨”使然。

(四)恩格斯的“历史合力论”充分肯定作为历史创造主体的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不可替代作用,提出“伟大人物”的出现只是纯粹偶然性的观点恩格斯的“历史合力论”认为,无数个单个意志、愿望是形成“历史合力”的基础力量,社会历史的发展正是由于这些无数个单个意志相互碰撞、相互摩擦、相互影响、相互牵制,最终相互妥协融合才形成了历史发展的最终结果:“各个人的意志———其中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的体质和外部的、归根到底是经济的情况(或是他人的,或是一般社会性的)使他向往的东西———虽然都达不到自己的愿望,而是融合为一个总的平均数,一个总的合力,然而从这一事实中决不应做出结论说,这些意志等于零。相反地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因而是包括在这个合力里面的。”[1]606在恩格斯看来,虽然总的合力所呈现的最终结果和单个意志所希望的不尽相同,但是并不等于这些单个意志可以被忽视,他们的贡献也绝不是零。人们在创造历史的进程中,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意志标准,统一的计划蓝图,甚至根本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范围,“他们的意向是相互交错的,正因为如此,在所有这样的社会里,都是那种以偶然性来为其补充和表现形式的必然性占统治地位”[1]649,这种必然性即经济的必然性。同时,恩格斯对于伟大人物的作用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恰巧某个伟大人物在一定时间出现于某个国家,这当然纯粹是一种偶然现象。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个人去掉,那时就会需要有另外一个人来代替他,并且这个代替者是会出现的,不论好一些或差一些,但是最终总是会出现的。”[1]649-650如拿破仑、恺撒、奥古斯都、克伦威尔等英雄人物是可以被替代的,他们的出现仅仅是历史需要他们,人民群众使之成为英雄人物,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

二、“历史合力论”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尽管从“历史合力论”提出到现在已经超过一百多年了,但是它仍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应该懂得“在恩格斯那里,‘力’是一个隐喻而不是一个社会学事实。人们未曾注意的是,在恩格斯那里,‘力’与‘确定性’和‘不变性’相抵牾。人们所能把握的只是力的生成”[3]。我们不仅可以理解认识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力”,而且能够通过主观能动性把握运用乃至创造“力”,使之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服务。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提出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到“三位一体”,再到“四位一体”,以及十以来提出包括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在内的“五位一体”的总布局,都体现了社会历史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并不是单个方面的发展,而是一个多元性、多维度的进步。不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中,我们需要“历史合力论”指导,而且全局中的每一种文明建设都需要“历史合力论”的理论支撑和规范。当前大力推行生态文明建设,冷静和理性地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的关系问题尤其重要。

(一)现代化的工业文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生态文明建设与工业化是密不可分的,工业文明是实现生态文明的首要物质前提。恩格斯的“历史合力论”明确指出,经济因素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经济因素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业化的发展进度。我国积极推进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并不是要否定工业文明,而是要对传统工业文明进行辩证扬弃,在辩证扬弃工业文明和以往文明的基础上推进生态文明。需要指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不同于从神学和纯粹生物学角度出发的“零增长”和“负增长”观点,也区别于极端环保主义者“反增长”的观点,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本质上仍是一个发展问题,它离不开发展,更离不开科学发展,生态文明是目标,生态文明建设是手段,目标催生手段,手段完善丰富目标[4],应努力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促进发展的一种手段。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工业化进程尚未完成,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仍然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仍是第一要务,在这种背景下,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应避免将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和以往传统文明割裂和对立起来,相反,要用生态文明的理念对传统的工业文明进行改造,建设新型的、现代化的工业文明,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融合起来,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当然,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是在极其脆弱和严峻的生态环境下推进的,既要使人民享受丰富的物质文明成果,又要满足其对于生态环境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是可想而知的。

(二)多种要素共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历史合力论”表明,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是由诸多因素相互作用、多元互动产生的合力作用的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也囊括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这五个方面相互作用,缺一不可。其中,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也遵循着“历史合力论”所揭示的发展规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也是一个由多种要素相互作用、补充和融合交汇所产生的合力的结果。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经济因素,即生产力水平、工业发展水平作为支撑,而且必须在其他要素的共同协作下才能顺利进行,包括科学合理的指导思想、发达的生态环保产业支撑、健全的生态文明法律和制度体系、广泛的公众参与、环保意识培养等。具体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科学发展观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思想指导。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我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思想指导。第二,健全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法律制度规范。现行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存在着法律制度不完善、制约力有限、执法不严等问题,已经不能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应大胆对现行制度进行改革,推进制度创新迫在眉睫。第三,形成生态环境保护的文化氛围。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与之相关的文化基础建设,充分汲取古今中外生态思想的营养成分,特别是古代中国生态文化、马克思主义生态理念,构建新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化,努力形成浓烈的环境保护文化氛围,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第四,大力发展低碳产业,为生态文明建设夯实经济基础。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对全球气候带来的影响越来越突出,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共识。“低碳经济”不仅是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而且对于从根本上遏制生态环境恶化作用显著,因此,发展低碳化产业,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目标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方式应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突破口。第五,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为生态文明建设拓展空间基础。生态文明建设与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息息相关,区域经济发展必须充分考虑地区环境承载能力,严格控制开发强度,集约高效地利用空间资源,合理布局空间开发结构,保证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均衡发展。第六,参与生态保护国际合作交流与互动,开发新兴环保技术,推进生态文明理论建设等也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互相整合与联动,共同构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合力”。

(三)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恩格斯的“历史合力论”阐明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不可替代的主体作用,社会历史的发展并不是单个人意志作用的结果,而是无数个意志的“合力”、是人民群众集体力量联动作用的产物。生态文明是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的文明,在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妥善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至关重要,而人是这几大关系的核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人民群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体性作用更是重中之重。第一,要培养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在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在环境治理的过程中,不断加强对公民环保意识的教育与培养,改变长期以来“人类中心论”的传统观念,转变公民落后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模式,提高社会公众参与环保的积极主动性,形成全社会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第二,要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公众参与度。生态文明建设的公众参与度和环保制度体系息息相关,当前我国相关环保制度的缺失长期束缚着公众的参与热情和参与力量,因此,只有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公众参与制度,才能使人民群众真正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将会举步维艰,缺乏人民群众主体地位作用的发挥,生态文明建设也只是空中楼阁。同志曾指出:“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驱动力。”[5]281生态文明建设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福祉,人民群众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因此,满足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诉求,集中民智,群策群力,实现民主决策,使人民群众成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真正建设者,才能更好地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美丽“中国梦”。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法]路易•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M].顾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3]张文喜.恩格斯“历史合力论”的历史语境及其当代意义[J].哲学研究,2009,(4):19-26.

[4]陈志勇,张艳青.论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知行把握[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5(4):6-10.

第8篇:生态学的发展史范文

一、利用教材进行渗透教学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努力挖掘教材中蕴涵的环保教育内容,特别注重挖掘教材中“隐性”的环境教育因素。拨开表象,挖掘实质,做到历史知识教学、环境知识教学和环境保护意识培养的有机统一。充分利用和发挥历史学科的人文教育功能,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素材,适时穿插。历史教材中涉及到环保教育的内容很多,教师在讲解这些内容时,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仔细研究教材素材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选好切入点,有选择地适时穿插。例如:学习中国历代国家政治中心城市时,在欣赏其雄伟壮观的同时,让学生体会其宏伟是建立在对大自然的破坏基础之上的。从总体上看,历史教材为进行环境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内容非常丰富,恰当穿插,适时点拨,是进行环保教育的有效途径,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挖掘教材中的隐性知识,渗透良好的文明生态观。教材中有些历史知识,表面看来与环境问题没有关系,但其实质上都具有环境保护方面的内涵,这需要教师要有敏锐的洞察力。例如:以“大烟囱”为标志的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发展为人类社会带来了极大的进步,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巨大奇迹,正如马克思曾称道的资本主义在100来年所创造的财富比过去所有世纪的总和还多,而他们也必将继续为人类的福祉作出贡献,但它们是建立在最大程度地掠夺自然资源和破坏自然环境以及生态平衡基础之上的,是建立在人与自然对抗分裂基础之上的。一方面人类征服自然的力量日益强大,一方面这种“黑色文化”又进一步唤起人们的物欲和贪欲。人类在取得巨大的物质财富和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的同时,也为人类的发展埋下隐患,导致人类心智与机能的退化,人类付出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巨大代价。可见严峻现实环境问题还需要我们从历史上反思的。 从古到今的环境问题,给了我们深刻的教训,也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可借鉴的经验。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应充分重视历史与现实的结合,达到以史鉴今的目的。适当补充古人对环境问题的一些认识和有益的做法,以及留给我们的启迪,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要看到古代农业开发的短期时效,也要看到它长远的消极影响;要看到人口增殖的积极作用,也要看到的人口过度膨胀的消极后果;要看到古建筑辉煌的一面,也要看到它是以森林的消耗为代价的。 二、结合国情向学生渗透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 在社会经济、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接踵而至,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和我国21世纪的发展战略。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了一个复合系统。生态、经济、社会相互协调统一的思想是可持续发展主题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整治恶化的生态环境,恢复生态环境质量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可见,结合国情渗透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的重要性。例如,黄河曾是中国的母亲河,但却渐渐成了举世瞩目的“问题河流”。历史上黄河大的决口有26次之多,我们的母亲河从1972年开始出现断流,1985年以后年年发生断流,而1997年的断流累计竟达270多天。母亲河正在变成季节河。如果环境继续恶化,那么将来的某一天,也许后代子孙面对的将是一条干涸的河床。基于此当今我国政府极度关注黄河的治理问题。教师可从历史的角度引导学生联系历史洞悉现实问题。汉唐时期是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无论在经济、政治还是在文化上都成为最发达的地区,而这种发达或繁荣的背后却是对自然资源的无节制索取。自汉武帝以后,黄河中下游的可耕地几乎全部被垦辟,唐代开元、天宝年间,甚至呈现出一片“耕者益力、四海之内、高山绝壑、耒耜亦满”的景象。这种“田尽而地,地尽而山”的后果,便是后代子孙们遭受了大自然的无情惩罚——水土流失、环境恶化。西汉末年,由于上游冲刷下来的泥沙淤积,已使“河水高于平地”(《汉书》卷二九《沟洫志》)改道成为无法挽回的定局。 三、加强实践活动,增强环保意识,感悟生态文明历史教学中可以适当开展一些教学实践活动,从书本中走出去,到现实中去具体感受环境问题的严重性、环境保护的紧迫性。例如,可以让学生注意收集一些资料,还可以此举办宣传:如举办历史专题展览,编写历史题材的黑板报、通讯、校报、刊物,撰写历史小论文,举办小型历史生态题材专题讲座等。在学生的活动过程中,经常给学生以生态文明的熏陶,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有利于学生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 总之,在新的历史课程教学中我们应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大力弘扬人文精神和科学理念。这样,才能实现历史教育的真正价值。

第9篇:生态学的发展史范文

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历史唯物主义;思想

中图分类号:A12

文献标识码:A

从1845年秋到1846年5月,马克思和恩格斯一起编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著作,这部著作包括两卷,在该书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是第1卷的第1章。马克思、恩格斯对费尔巴哈、鲍威尔、施蒂纳的唯心主义历史观进行了批判下,并对以往主流哲学进行了梳理,比较详细地阐述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共产主义实现的历史必然性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如今,我们在全党进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时,应积极使用吸收重要思想。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 唯物史观创立的标志性著作

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唯物史观、剩余价值理论是两大重要的基石,马克思、恩格斯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及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而唯物史观的确立作为其哲学的基础,使社会主义走得越来越科学。《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确立了唯物史观这一新世界观,其实,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之前,这一思想已初步形成,即《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

马克思在1844年5月底6月初到8月,编写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指出,人的实践、创造的对象是世界,他最终把唯物主义原则与历史原则结合在一起,充分阐述了私有财产与异化劳动的更深层次的关系,并把私有财产的普遍本质、工人在此状态下的生存困境及其阶级特征揭示出来,甚至对无产阶级在历史中的作用进行了论证。

马克思认为:“在实践的、现实的世界中,自我异化只有通过对他人的实践的、现实的关系才能表现出来。异化借以实现的手段本身就是实践的。”马克思对工人的解放、人类的奴役制的关系进行了系统分析,尤其把工人阶级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描述得淋漓尽致。同时,他认为:“社会从私有财产中解放出来、从奴役制中解放出来,是通过工人解放这种政治形式来表现的,别以为这里涉及的仅仅是工人的解放,因为工人的解放还包含普遍的人的解放;其所以如此,是因为整个的人类奴役制就包含在工人对生产的关系中,而一切奴役关系只不过是这种关系的变形和后果罢了。”

在《手稿》中,马克思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痕迹、残留进行表述,而《手稿》为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思想彻底展开了道路,而在《提纲》中,真正概括了唯物史观思想。就像恩格斯所说:“它作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献,是非常宝贵的。”《提纲》内容批判了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充分说明了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实践唯物主义观念,成为创立唯物史观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第1卷第1章中,充分论述了唯物史观思想,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一些“一般意见”,即对“个别代表人物进行专门批判之前”,这就说明在进行批判时,应本着自己的观点来了解和说明以后每一种批评意见。所以,马克思、恩格斯对新世界观进行正面阐述的重要文献,即《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第1卷第1章,而唯物史观创立的标志性著作,即《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思想的诞生,深深影响着人类思想的发展。正如所说:“到了马克思,才把历史真正意义发明出来,我们可以从他的唯物史观的学说里看出。”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第1卷第1章:唯物史观的主要内容

1.历史观基本问题的科学概括: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对“德意志”的哲学体系进行了一定的批判,基于对人的基本社会意识的考察,基本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问题。一方面,我们从德国人的立场上来分析,对于德国的玄想家们之间的吵闹,不论是基于施特劳斯,还是施蒂纳的言论,他们的基本理念都是。第二个方面,基于对每一个个体的社会意识的考察分析,以此确定每个个体的社会意识都是由社会存在所决定的,当人的意识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后,就会获取一定的独立性。在大自然的面前,人的社会意识是动物式的,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升,人的社会意识也是在逐渐变化的,并开始具备的一定的独立性。如果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之间出现了相互背离的情形,这就深陷到历史的唯心主义当中去了。

2.社会历史发展根本动力的重要发现

奈ㄐ氖饭劭芍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人们在思想动机或精神力量的推动下,促进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唯物史观发现了社会历史最深处的“动力”。马克思、恩格斯把历史发展的四个要素进行了梳理,发现了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促进了社会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为了促进社会历史的发展,需要从以下要素分析。

(1)生产维持自己生命所需要的物质生活资料,即吃、喝、住、穿及其他一些东西。

(2)为了满足新的需要所进行的再生产活动。

(3)人口生产。其往往表现为双重关系,即自然关系、社会关系等,具体指生命的生产:第一方面,通过劳动而得到自己生命的生产;第二方面,通过生育而得到他人生命的生产等。

(4)在人们之间存在的物质联系,也就是在生活、生产中所形成的每一种社会关系。而需要和生产方式往往决定了这种联系;对于这种联系,采取的形式越来越新,因而,显示出“历史”特征。在马克思、恩格斯对四个要素的梳理的基础上,使得物质资料的生产、 再生产、人自身的生产、社会关 系的形成联系在一起,揭示了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也就是生产力或者在人和人之间形成的社会关系,即生产关系;同时,体现出双重关系,其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三、总结

社会上的一些关乎执政党的生存与灭亡的事情,都是和人类的生存有着密切联系的,执政党最大的敌人就是腐败,因此,作为共产党人,其主要的任务就是反腐败。因此,对于共产党人,不论其从事的是何种职业,都要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追求完美的同时,能够更好地为人类的共同富裕和幸福做事。

参考文献:

[1]关 园.论“现实的人”的含义及其意义――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的解读[J].决策探索,2015(12).

[2]韩庆祥.哲学发展:“经典文本”与 “现实逻辑”――回归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J].哲学动态,2015(9).

[3]张传开.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问题的思考――重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J]. 哲学动态,2010(2).

[4]魏小萍.关于唯物史观理论的再认识――根据对《德意志意识形态》(MEGA2试行版)的重新解读[J].哲学研究,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