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语文教育的现状范文

小学语文教育的现状精选(九篇)

小学语文教育的现状

第1篇:小学语文教育的现状范文

王建新,男,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摘要:本文将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研究文献分为七类,并分别概括了各类研究文献的研究现状,发现从微观上分析新疆具体地区双语教育的文献较少,指出需从微观入手,在科学的田野调查研究基础上制定适合具体地区实际情况的双语教育发展策略。

关键词:新疆;双语教育;教师;政策;模式;评价

从20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新疆开始实行双语教育,而关于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研究也逐渐增多,研究文献大致可以分为七类:双语教育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的研究,双语教育个案研究,双语教育教师研究,双语教育课程教材研究,双语教育政策研究,双语教育模式研究,双语教育评价研究。

1.关于新疆双语教育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的研究

近年论文包括:张莉的《浅析新疆双语教学的现状与对策》,张洁、张梅的《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发展历程综述》,嵇宇科的《新疆地区少数民族双语教育问题观察与思考》,张梅的《新疆少数民族多元文化与双语教育关系研究》,方晓华的《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现状、特点及其反思》,刘姣、蔡文伯的《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三十年回溯与反思》等。

近年专著包括:陈世明的《新疆民汉双语现象与社会发展之关系》,廖冬梅的《新疆民族双语发展历史现状与成就》,木哈白提・哈斯木等著的《新疆少数民族中学汉语授课试验研究》等。

这些研究文献阐述了新疆双语教育的发展过程,分析了双语教育的现状,并发现了一些问题:双语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偏低且不稳定、数量不足、教学能力不足、待遇较差、培训体系不完善;教材缺乏地方特色;课程设置不合理;双语教育发展不平衡;双语教育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具体的实施方法;少数民族学生缺乏汉语环境等,并从教师、教材、课程、评价等角度提出了对策。

2.双语教育个案研究

近年研究文献包括:李中耀、海峰和夏迪娅・伊布拉音的《新疆叶城县双语教学调查研究》,吐孙阿依・库尔班的《新疆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双语教育的发展问题研究―以库尔勒市H县为例》,李文涛的《双语教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新疆疏勒县为例》等。

该类文献针对具体地区,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从双语教育的模式、教师、教材、课程、学生等角度深入分析了目标地区双语教育的现状,指出目标地区双语教育存在的具体问题,包括教师教学能力不足、缺乏合理教材、缺乏汉语环境等,并提出了对策。由于实地调查并选取合理的调查对象做了大量调查问卷,因此该类文献研究结果更能反映出目标地区的实际情况,更能服务于目标地区的双语教育发展。

3.双语教育教师研究

近年研究文献包括:王阿舒,苏生艳、汤允凤的《南疆三地州双语教师现状调查分析》,刘旭的《新疆少数民族小学双语教师培训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喀什地区为例》,方晓华的《试论双语教师培养模式》,杨淑芹、吴敏的《新疆中小学双语教学推进中少数民族教师的态度研究》等。

该类文献分析了双语教师的基本情况、教学能力、教学态度、语言使用情况、培训现状等,并指出双语教师汉语水平较低、师资队伍不稳、教学能力不高、培训体系较差、教师待遇较差等问题,认为要提高双语教师地位和待遇,开展多元化培训,完善评价激励机制等。

4.双语教育课程教材研究

张兴、崔静对双语教育课程设置做了研究,指出当前的课程知识体系单一,难以培养合格的民汉兼通人才,指出要设计合理的双语教育课程知识体系,并提出了双语教育课程体系的内容[1]。杨德明对哈密市鲁能小学做了个案分析,认为该小学双语教学开展较为成功的一个原因是开设了学科课程、隐性课程、活动课程“三位一体”的双语课程体系,而问题之一是缺乏适合的教材[2]。

5.双语教育政策研究

赵鸿锴、张迎治从语言政策角度梳理了新疆双语教育政策[3]。王阿舒回顾了新疆50多年来的双语教育政策,分析了政策的演进轨迹[4]。陈旭、陈进分析了新疆双语教育政策对于新疆民族教育发展的作用。王阿舒、孟凡丽阐述了50多年来新疆的双语教育政策[5]。上述文献表明新疆自治区政府认真贯彻了中央的双语教育政策,为双语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

6.双语教育模式研究

陈得军、刘琴和方晓华对新疆双语教育模式的现状做了分析[6]。赵建梅针对乌鲁木齐市T区的实际情况构建了适合该区的双语教育模式。李儒忠阐述了新疆双语教育模式的性质、特征及目的,认为部分课程使用汉语教学是新疆今后较长时期内的主要双语教学模式[7]。魏炜认为部分课程使用汉语教学利于实现民汉兼通的目标[8]。张梅分析了新疆的双语教育模式,认为模式应体现双语教育的目标[9]。结合上述文献可以发现,双语教育模式要因地制宜,对于多数地区部分地区使用汉语教学将是今后较长时期内的主要双语教育模式。

7.双语教育评价研究

方晓华认为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的评价系统应包括对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双语教育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10]。马小玲认为要以教学及其主客体作为新疆双语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以影响教学的客观因素与社会因素为辅助内容,并以历史和现状为根据提出了新疆双语教学的评价体系[11]。

通过分析上述文献,发现研究者以新疆高校师生为主,研究文献以期刊论文为主,大多发表在新疆本地期刊上,研究内容从宏观上分析新疆双语教育的文献较多,而从微观上分析新疆具体地区双语教育的文献较少。对于新疆双语教育而言,各地区少数民族分布情况不同、汉语影响程度不同、经济发展程度不一,即各地区开展双语教育的环境差异较大,因此,各地区难以相互照搬经验,应采取符合各地区实际情况的双语教育策略,而这就需要从微观入手,对各地区的双语教育开展个案研究,在科学的田野调查的研究基础上制定适合具体地区实际情况的双语教育发展策略。(作者单位:1.武汉大学文学院;2.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张兴,崔静.论新疆双语教学课程知识体系的建构[J].双语教育研究,2014(3):35-39.

[2] 杨德明.在双语课程教学改革中探索双语人才培养模式―对新疆哈密市鲁能小学的个案分析[J].民族教育研究,2008(2):50-55.

[3] 赵鸿锴,张迎治.新疆双语教育语言政策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9):17.

[4] 王阿舒.新疆双语教育政策的当代演进[J].新疆社会科学,2012(3):119-122.

[5] 王阿舒,孟凡丽.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政策发展综述[J].民族教育研究,2006(2):22-26.

[6] 陈得军,刘琴,方晓华.文化生态语境下的新疆双语教育模式[J].民族论坛,2014(1):63-67.

[7] 李儒忠.论双语教育的模式[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1(1):25-34.

[8] 魏炜.对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模式的几点思考[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1(1):42-48.

[9] 张梅.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模式及其语言使用问题[J].民族教育研究,2009,(4):96-101.

第2篇:小学语文教育的现状范文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重要性;现状;对策

一、探究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的重要性

语文,它是一门融情感性、人文性、工具性为一体的学科。语文学习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它对一个人知识素养的积淀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语文对学生整个学习与成长的过程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小学语文是促进整个语文学习提高的垫脚石,因此,小学语文对学生教育发展来说尤为重要。尤其在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育更是重中之重。而探究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对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分析、解决,这对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来看:

1.探究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探究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可以使得教师根据现状结合自身,审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根据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去解决问题,进而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水平,促进学生小学语文知识的掌握,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2.探究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对打造高质量小学语文教师团队具有重要的意义。

探究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现状,能够促使教师根据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所存在的问题,结合自己教学的实际来不断的改善自己的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的方式,从而使得小学语文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各方面的素质与能力都得到有效的提高,这对打造少数民族地区高质量小学语文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3.探究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对提升少数民族地区语文教学质量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促进一个事物发展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找到影响该事物发展的阻碍因素,并且找出相关的方法去解决它,这对一个事物的促进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探究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找出阻碍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发展的症结,并使得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这对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4.探究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对少数民族地区知识文化水平的提高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小学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基础知识入门学科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语文是一门融情感性、人文性、工具性为一体的学科,学习语文文化知识不仅对于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弘扬与继承具有重要的作用,还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探究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现状能够改善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从而为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进而提高整个少数民族地区知识文化水平。

二、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随着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全面贯彻实施,少数民族地区在科教兴国战略贯彻实施下,开始落实“寄宿制项目”、“两基攻坚”等科教工程战略任务,从而改善了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教学条件,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少数民族地区分布相对来说比较偏远,经济发展较为滞后,人们的思想观念较为固守,再加上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原因,所以使得少数民族的整体教育与当代社会发展现状来比,还是显得过于滞后。从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来看,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在师资力量上存在很大的不足。

少数民族地区所在的居住地大多都比较偏僻,经济较为落后,所以在师资力量上存在很大的欠缺,即使从表面看,这些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语文教师在学历上都是达标的,但是好多教师都不是全日制师范大学出来的,所以没有经过专业系统培训,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不符合小学语文教师具备的教学要求。

2.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在教学资源上严重缺乏。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落后导致教学资源严重缺乏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面临最大的一个问题。经过调查青海省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小学教学现状发现,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还是最原始的教学工具:粉笔、教材、黑板。除此之外,再没有其他辅教学工具、设备与手段。并且,学生们除了课本以外很少有多余的学习资料作为补充。

3.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在教学观念上不适应新课改背景下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

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观念上明显滞后,这种滞后的教学观念不适应新课改背景下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少数民族地区的部分小学语文教师认为小学语文教学教师简单地教学生识字,进行一些基础知识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这对学生以后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弊端。

三、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的对策实施

(一)应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师师资队伍建设

面对上述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师在师资力量上存在的不足,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管理部门应打造少数民族地区高质量小学语文教师团队,对小学语文教师进行定期的专业培训,提升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从而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水平。

(二)国家应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方面的资金投入

从相关调查结果数据来看,少数民族地区教学的资源设备严重的缺乏,国家针对上述情况,应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方面的资金投入,尤其对于小学基础教育更应该加大资金投入。从而使得少数民族地区的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更多的教学资源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

(三)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师应改善传统教学的观念

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语文教师应改善传统的教学观念,将国家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理念运用到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去,对学生实行素质教育。在学生学习与掌握文化知识的同时,不要忽视对学生思想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领以及对学生独立思考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促进学生各方面全面的发展。

四、结束语

一言以蔽之,探究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有利于我们发现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探讨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使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从而可以改善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的方式与方法,进而提升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 姜会萍.新课改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语文教师应对的新问题[J].教育, 2013(06).

第3篇:小学语文教育的现状范文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育现状;改进策略

语文一直是学校教学中的重点科目,也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它能够对学生的身心和情感教育进行一定层次的升华。高中语文,其教学目的已远远不同于小学和初中的语文教育,它不仅要在课程中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还要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为学生将来的成长培养较强的适应能力。但是,在应试教育长期的影响下,高中语文教育并不能较好展开,许多时候只能止步于课本知识点的传授,虽然达到了基本传授知识的目的,却也使语文教育变得僵化,失去了实际内涵。在时代的发展下,高中语文必须与时俱进,本文对其当前的发展现状进行正确分析,发现其中的不足之处,并及时改进和创新,从而实现高中语文对学生的综合性教育。

一、高中语文的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延续了以往的教学模式

由于即将面临高考,高中学生受到了重重压力,无论在教师心里还是学生自己,都切实把语文的知识点作为授课重点,进而延续了以往的传授式教学模式,教师全面讲解,学生认真听讲。这样的教学模式只起到了“教学”的作用,而“教育”方面却少之又少,对学生的思想和素质发展起不到实质性的促进作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育存在严重的教育模式单一现象,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师习惯性地按照以往的教学模式授课,学生也一如既往地听讲,这就使教学课堂十分枯燥单一,没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未能有效结合先进的教育方法,改变当前的教育现状。此外,对于学生成长状况而言,高中语文的判定一般是以学生的成绩为依据,没有全面结合学生的各方面状况,这就使得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缺乏合理性与科学性,其教育评价标准存在一定的缺陷,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2.课程时间配置缺乏一定的合理性

一般而言,作为高中教学科目中最重要的三大学科之一,语文的课程配置应当是相当充分的,但是,其教育现状并非如此,许多高中学校由于语文重点在于加强阅读理解和文字表述,其书本上的知识点并不多,于是有些教师和大部分学生就把学习的重点放在了数学和其他理科上,分配给理科大量的课程时间以及课外学习时间,而语文的课外学习时间十分少,这就使高中语文的教育存在大量纰漏,亟待改进和创新。同时,由于教师对高中语文教育的松懈性,没有在课程进展的过程中创新教学思维,运用新的教学方法,给予学生新的学习活力。教学内容在本质上长期得不到有效的改进,教学自然也就产生不了新的活力,语文课堂就形成了现在的僵化现象,缺乏活力,枯燥乏味,严重降低了高中语文的教育效果。

二、高中语文教育的改进策略

1.转变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思维

为了彻底改进高中语文的教育现状,高中的教师首先必须转变当前的教学理念,切实地把高中语文的教育落实到课程当中,并逐步深化教育理念,把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作为教学的重点,同时,着重创新教学思维,彻底地消除以往的不重视心理,形成多样式且充满趣味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使高中语文的教育充满活力。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兴趣和情感的培养,以新颖科学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并在教学中逐步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他们得到全方位的发展。比如,在讲授《荆轲刺秦王》时,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相关的影视资料,使学生迅速对课文产生兴趣,进而在课文的讲述中让大家了解荆轲的大义之举,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

2.改进传统教育方式和模式

传统的高中语文教育方式主要是传授式教学,整个课程显得十分枯燥单一,不能对学生实现较好的教育。为此,教师要改进和创新现有的教育方式和模式,不断引入先进的教学手段,促使整个语文教育变得具有条理性,最大化地实现其教育作用。比如,在讲解《赤壁赋》时,教师仅仅通过课本内容的讲述,必然不能够让学生全面地认识这篇课文的实际意义和内涵,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地发言,并在课上向学生讲述相关的背景故事,使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与作者的思想感情相碰触,实现多方面的发展。

高中语文是学生成长和学习路上必然经历的重点教育科目,但是现如今的教育有许多的缺陷,教师要正确地看待和认识这些不足,不断地改进和创新现有的教育模式和方法,逐步实现教育手段的科学性,进而全面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林华.中学生语文素养的现状与对策[D].延安大学,2014.

第4篇:小学语文教育的现状范文

关键词:小学教育;语文教材;中外

0引言

小学语文是我国教育的主要基础科目之一,其发挥的作用十分明显,不仅仅教会了学生基础的识字读文,还使学生幼小无知的心灵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并且给予了学生成长的希望,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对学生的行为形成规范和约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同时,小学语文还是教会学生基础技能的主导者,通过小学语文的学习,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得到全面的提升,懂得怎样与人交流,交流的时候应当使用哪些礼貌用语,并且可以规范自身的各种行为,对不同的社会行为产生相应的认知判断。而这些内容的实现,无一例外地需要一些有教育意义的课文,因而在进行中外小学教育语文教材的选文过程中,需要尽可能选择一些优秀的文章。本文主要综合了一些中外语文教材选文的不同状况,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以提供相应的选文借鉴,使我国小学语文选材更加科学合理。

1中外小学语文教材选文差异的主要表现

中外在小学语文教材选文上,有着很明显的差异。首先,中外所选择的小学教材,在编写方向上有着很大的区别。以美国的小学语文教材为例,其并不像国内的小学语文教学那样,对课程有着深层次的重视,而是十分注重各领域的研究成果,在其语文教材选材上,所选择的课文内容往往是一些最新的学术文章段落,而且还在文章的后面配置了相应的教学思路。可以看出,美国的选文第一原则便是创新,鼓励学生去进行创新。其次,中外的小学语文教材,在形态上有着很大的差异,我国的小学语文教材,是按单元分类的综合型语文教材,但是国外的更多是一些分编语文教材,这类教材将阅读和语言实现了完全的分离,即分为两本教材,但是我国的语文教材却是完全的一体化。最后,中外小学语文教材的选文,很多时候会选择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文章,但是侧重点有着很大的区别,我国的小学语文选文原则,更多地是一些有关道德思想和趣味故事一类的文章,而美国的则是涉及一些创新的科技事物,其中掺杂了一部分教育文章。这样的选文原则使我国的语文教育与国外的语文教育呈现出了两种不一样的形态,学生的学习状况也完全不同。我国的小学生呈现出了中规中矩、积极向上的学习状态,而国外的小学生是一种积极创新、顽强拼搏的学习状态,这也影响了学生以后的人格走向。

2中外小学语文教材选材的基础原则差异

2.1主体方向

中外小学语文教材,存在的差异性相当大,而且这样的差异主要是由于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所形成的。我国的小学语文教材将主导的方向放在了学生的思想教育和素质培育上,因而其中的内容大部分都是各种塑造人格的文章,所关乎的主题也是诚信、自强、自信等充满正能量的文章。同时,为了迎合当前世界发展一体化的趋势,我国也适时引入了一些国外的课文,这些课文与中国的道德教育思想十分相似,并且对于学生的教育也集中在思想层面上,因而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是国外的小学语文教材则不然,以日本的语文教材为例,其更多的是在宣扬自身的民俗文化色彩。而且,在很多的课文当中极力地推崇民族信仰,将一些日本古代的诗词歌赋及将臣的传奇故事融入其中,鼓励学生从小培养自身的民族信仰,以更好地为国家服务。美国的小学语文选材则将主导的方向放在了创新上,其中的很多课文都与现代科技有关,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2.2教育内涵

中外小学语文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所包含的教育内涵有着很大的区别,这一点在基础的课文选择上有着明显的体现。首先,我国的小学语文选材,必然会选择一些和谐美好的事物,如我国古代的诗词歌赋以及各种童话故事,这样的教材选择使小学生经历了美好的教学熏陶,能够正确地看待自身的生活,并逐步培养出积极健康的人格。外国的小学语文教材选文,将主要的方向放在了学生的成长观念上,美国的教材强调英雄主义和创新思想,给予学生一种成功的向往,督促他们付出同样的努力,换取更大的成功。中外小学语文在选材的过程中,许多时候会根据教育内涵的不同,选择不一样的文章。如我国十分推崇五千年文化历史,因而诗词歌赋穿插于每个年级的语文课文中。但是国外则完全不同,其仅仅有一部分涉及到了历史文化,他们在极力地宣扬自身的民族发展精神,将更多现代化的内容实时地融入到语文教材当中,使学生的学习富于现代化气息。笔者认为,这虽然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但是与学生实际的认知有一定差距,需要进一步优化和改善。

3中外小学语文教材选材的主体差异

3.1文化差异的选择

在中国的小学语文教材当中,有许多的神话故事,如女娲补天、夸父追日等,很多人认为将这部分课文添加到实际的语文教材中不合理,容易诱导学生产生虚幻的想法。对于这部分课文的选择,主要有两方面的目的:第一,通过对这些神话故事的引入,使学生更好地认识民族传统文化,并产生相应的追随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第二,小学生心智尚未成熟,在教学中需要一些美好的神话故事给予他们相应的引导,使他们对自己的想象充满好奇,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进而优化其对社会的主体认知。国外的小学语文选材更加渴望迅速地教会学生一些实用性的生存技能和实践方法,因而大部分内容都与现实社会有关。这与当地的生活文化有着直接的联系。

3.2思想教育的差异性

中外小学语文在选材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思想教育方式往往有着很大的区别。我国的小学语文课文,更多的是通过正能量的故事直接感染学生。国外将现实社会的各种事物引入教材当中,给学生最为直接的心灵冲击,使学生自己尝试改变自身的各种想法和思路。同时,我国的小学语文思想教育,习惯于采用一些美好的故事性课文,去积极引导学生深化自身的思想意识,对故事中的人物性格以及课文的中心思想做出合理的分析,并逐步改变整体的教学效率。但是国外的语文思想教育,却选择了一些现实生活当中的琐事教材,由学生自己进行相应的理解,因而国外的学生所接受的思想教育并不多,更多地接受着技能教育。

4结语

综上所述,中外小学教育语文教材在选文的过程中,所坚持的方向有着很大的不同,无论是基础的教育方向,还是深层次的教育思考,都有着明显的差异,其实质的教学效果也呈现出了多样化的发展状态。

参考文献:

[1]罗燕.基于国际化视角的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论改革[J].长沙大学学报,2016,(03):150-152.

[2]赵佩珊.大陆与台湾小学语文教材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

[3]穆飞.我国人教版和美国中文版小学语文教材童话选文的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

第5篇:小学语文教育的现状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口语交际 教学 探析

学生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灵活运用知识,使知识更好地为生活服务。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直接目的就是要使学生通过课本知识的学习提高学习能力、提升语文素养,从而促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不断提高,以便更好地在生活中灵活运用。对小学生而言,语言的掌握是一个漫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而小学语文课堂正好为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学习机会。但目前语文口语教学现状很不乐观,存在着许多棘手的问题。

一、教育工作者对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地位的认识存在片面性

有关人士就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性对小学语文教师进行的调查显示,60%的小学语文教师认为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在教学中存在着积极意义,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主要教学内容之一;而40%的小学语文教师却认为口语交际教育是一个可有可无的教学内容,根本没有必要单独出现,在识字写字教学、阅读教学中就能体现。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很多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根本就不重视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对于口语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得还很片面,没有从根本上把握住语文教学的教学任务,认清教育教学的本质,不重视学生的口语教学。所以,这些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的时候,就会忽视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锻炼。

二、教育工作者对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内涵的认识存在肤浅性

在平时的教师教学经验交流中,你会发现这样的教学倾向,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尤其是一些年长的教师会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语文听说教学。这种解释是相当肤浅的,因为听说教学的概念是从学生学习语言的心理学角度提出来的,注重的是对学生“听”和“写”的锻炼,是为了培养学生听说能力而进行的教学;而我们所说的口语交际教学的概念是从学生运用语言的语言交际角度提出的,与听说教学的概念完全不同,无法作为一种形式进行教学。听说能力教学是心理语言教学的一种,注重对语言的心理表达方式,是根据语言内部结构的发展变化通过编码、解码一系列心理活动而完成的;而口语交际能力教学是语言行为表达的一种,注重对语言外部的结构特征的分析,通过人际交流、对话而到达训练的目的,是一种运用语言的运动状态。所以,如果认为听说能力直接与语言表达能力是等同的,这是不正确的,教师的这种教学认识也是非常片面、肤浅、不科学的。

三、教育工作者对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内容的理解存在模糊性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具体教学内容是丰富多彩的,而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口语教学却不是这样的,大多教育教学工作者对口语交际教学内容的理解存在模糊性,不能准确把握好口语交际的教学内容。语文教学大纲做出了明确规定,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教学的真正目的是渗透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口语交际能力上的。作为语言教育工作者,教师有责任、义务指导每一个学生开口说话,在不同的情境模式下,清楚、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在通过反复训练、指导之后,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模式以及语言风格,不断提升自己的口语交际与表达能力。

四、教育工作者对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序列的构建存在着盲目性

有关人士对我国大多数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课堂的调查显示,很多教育工作者对口语交际教学的构建存在着盲目性,课堂构建序列毫无逻辑性,根本找不到什么科学依据。导致小学口语交际教学课堂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口语教学一直不受到人们的重视,缺乏系统的、科学的知识指导。语言是人们交流、沟通的工具,是人们在长期生活中积累的经验,而口语交际能力的掌握必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在日积月累中学会的能力,所以,任课教师在口语交际教学过程中,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学生认知事物的能力,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从而构建高效的口语教学课堂。

五、教育工作者在小学语言口语交际课堂中对口语交际的评价缺乏全面性

教师在口语交际课堂的评价上存在着很多问题。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教师在对学生做评价的时候一定要做到全面、公正、科学。通常情况下,教师只注重评价学生,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学生评价学生的形式,同时,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中往往忽略了过程评价,对于教学过程评价少之又少。教师学生的评价方式往往仅限制于口头模式,很少利用多种评价媒介,使评价显得枯燥乏味。

六、总结

口语交际是人类交往、对话的特有交流、表达方式。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教学现状不容乐观。这就需要语文教育工作者认清现实,适应新课程标准要求,对口语交际教学进行行之有效的改革,实现口语教学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任桂平.语文学科考试应增设口语交际测试[J].上海教育科研,2005(11).

第6篇:小学语文教育的现状范文

随着当今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英语的重要性显得更加突出。当前中国的发展已经和国际接轨,而培养与其发展相接轨的人才则成为当前教育目的。英语是一种国际语言,是学生走向世界关键的钥匙,是学习外国先进文化和技术的桥梁。小学英语教育的多元化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而面对初学者,教师必须培养和保持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充分地研究教材,把英语的学习做到从工具到文化的互动过程。小学英语教学,激发学生英语的兴趣是首位,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而奠定基础。“新课改”要求对英语学习的基础培养,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对英语教育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现代教育要求小学教师要能说,会讲,善于表演,具有能突破单一的语言教学模式的教学技能。

一、现状与问题

就目前情况来看,小学英语现状并不像预期的那么好,我国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还存在很多以下现状及问题:

1.主管外语教育的教育领导教育观念陈旧,对农村小学英语教育缺乏明确的认识,对新目标缺少清晰的把握,对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视度不够,在教师的配置上也不到位,有大部分学校整个年级只配一名英语教师,对英语新课程改革抱着观望态度,严重影响了小学英语课的开展,使教师对于英语教育也有怠倦心理。

2.农村小学教师的数量和专业素质能力成为农村小学英语改革和发展的瓶颈。教师是搞好英语教学的关键,有些老师专业素质不高,部分学校只是聘用刚毕业的初中或高中学生进入课堂。这对于正处在语言学习起跑线的小学生来说,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甚至会让学生从开始就失去了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3.学校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严重不足,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小学英语教学资源匮乏,缺乏必要的教学设备,教师只能用最基础的录音机、磁带进入课堂。有的学校连这样最基本的设备都没有。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了解仅仅限于课本,这样教学质量也就无从谈起,更谈不到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培养。

二、措施与对策

根据目前的教育现状和形势,我们应该实行相应的改进措施及对应的策略:

1.加强对小学教育的管理和指导。从教育局到学校各级领导都要重视对小学英语课程的开设,对课堂质量的提高。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资源,加大检查,督导和考核力度,邀请专业知识过硬的学者多走进课堂,多听课、多进行面对面指导工作。

2.加大对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培训力度,使其提高教师的素质,调整英语专业知识,提高其创新能力,多让农村教师进入县城,互动交流,相互学习,达到教育资源共享,全面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英语教学水平,使其对小学英语教育充满信心。

3.改善英语教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充分研究和挖透教材,认真备课,相互评比,在各教学环节中增加趣味性。设计有创意的教学卡片,教学导案,开阔学生的视野,对外国文化也会有初步的了解。有些教师没有抓住新的教学理念,只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法陈旧,只是填鸭式的教学,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第7篇:小学语文教育的现状范文

 

在如今以应试教育为主的大环境下,英语教师们多是为了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相应的教学,却忽略了在学习语言时至关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文化的渗透。要想真正掌握一门语言就必须将教学与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对当前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还没有很多相关的研究,因而有必要进行反思进而提出改进的意见,更好地将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在实际教学中进行实践。

 

一、概念的界定

 

(一)基础教育

 

关于对基础教育的定义有很多,车丹在《基础教育定义综述》i中提到,基础教育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人们在成长中为了获取更多学问而在先期要掌握的知识。目前中国事实上的基础教育,是指初中(含初中)以前所有的教育形式。狭义讲来指九年义务教育,广义讲来还应包括家庭教育和必要的社会生活知识教育等。”因而在本文中,就将基础教育简单定义为含初中、小学教育的九年义务教育。

 

(二)英语课程的性质

 

根据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ii中对英语课程性质的定义,“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就人文性而言,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使学生能够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

 

二、英语课程中文化渗透的重要性

 

根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文化意识也被明确列在分级标准中,教师“在起始阶段应使学生对中外文化的异同有粗略的了解,教学中涉及的外国文化知识应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这说明文化的渗透在语言综合运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著名的语言教育家拉多(Robert Lado)iii说,“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我国很多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虽然语法基础好,但在遇到跨文化交际的情况时,所学知识却无处可用。这是因为语言是有内涵的,它的应用离不开文化的渗透。对于刚刚接触英语的小学生,如果能在起始阶段产生浓厚的兴趣,则能为将来的英语学习带来持续不断的动力。而在英语教学中加入一些有趣的异国风土人情知识,最能引发小学生的兴趣。

 

基于文化渗透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意义,教师和学生们都应当提高对文化在语言中作用的重视程度,在初学阶段就打好基础。

 

三、英语课程中文化渗透的现状

 

教师会忽视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原因有很多。最主要是因为在当今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学校过分追求和注重成绩。大多数教师习惯于让学生抄写、背诵单词,给学生灌输大量的语法结构知识以提高成绩。其次是有一些教师认为要将文化分层次地灌输给学生太复杂,且自身文化知识储备不高,索性不重视。另一些教师对于文化的渗透有误区,认为学生通过背诵课文就可以自然地领悟和掌握,无需引导。但对于刚刚起步学英语的小学生来说,并不能很好地理解文化,更多的可能只是机械性地背诵。在遇到跨文化交际时,他们只能在对方提供的与课文相近的情景下,进行条件反射式的对话。

 

四、对英语课程中文化渗透的思考

 

基于英语课程中文化渗透的现状,为了更好地促进英语学习者在起步阶段就培养良好的文化意识,为英语的综合运用打下基础,有必要对现状进行思考并提出一些可行的方法改善现状。

 

(一)教师文化意识的培训

 

如上文所提,很多教师的文化意识不强也缺乏一定的文化相关的知识,需要相关部门针对这一情况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应当包含指导老师如何自然、有层次地在英语课程中结合语言的教学进行文化渗透并引发学生的兴趣。很多的老师虽然会有意识地在课堂上进行文化渗透,但却没有掌握好正确的渗透方法。不正确的文化渗透方式如超过了小学生所能理解的范围,也会导致不但不能使学生的语言掌握程度达到期望的效果,反而事倍功半。

 

(二)教材文化内容的改进

 

在教育环节中,教材扮演了一个非常关键的角色。教材中文化内容的编写应当遵循三个原则。第一是教材内容应当要贴近现实生活。与生活越相近,学生对真实的跨文化交际情景才能更熟悉,从而熟练地运用语言。第二是教材内容应当要有逐级递进的层次感。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限,“填鸭式”文化学习反而会削弱对学习英语的兴趣。第三是教材内容应当要与时俱进。文化在快速发展,而很多教材的内容仍是一成不变。过于老旧的内容与实际脱节,对于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没有积极的作用。

 

(三)文化渗透方法的创新

 

对于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文化渗透的方法,如果一味拘泥于教师讲授的方式,时间久了也会显得乏味,因而需要鼓励教师在这方面进行创新。

 

五、结语

 

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在教学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师们应当意识到单纯的语言教学并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文化交融必不可少。本文所存在的不足是并没有进行很多的实证考察,因而对于一些教学中文化渗透的现状并不是完全了解因而不能完整地进行归纳,这是在将来的研究中要进一步进行调查和分析的,再根据现状提出更多可行的建议,为教师们提供借鉴。

第8篇:小学语文教育的现状范文

关键词:农村;英语教学;现状;对策

在我国的城镇与农村之间由于发展的不均衡,于诸多方面都普遍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教育事业便是如此,特别是英语教育更是差异巨大。城市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生活水平较高,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高,老师在教学时也比较的轻松。而尽管国家已经不断的加大了对于农村教育的投入,但农村的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也不高,可农村的教育水平与城镇相比依然存在较大差距。农村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时,显得尤为吃力。而绥化市的所属县中,有好几个县的经济发展水平都相对落后,辖区内更有部级贫困县―明水县。本文即通过试对绥化市农村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对策进行讨论,希望借此能对农村的英语教学事业有所补益。

一、绥化市农村英语教学的现状

绥化市农村英语教学的实施要克服诸多的困难,教师、和家长学生面临着不同的难处,英语教学的现状令人堪忧。绥化市农村英语教学难以实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学校管理机制不完善

在诸多农村学校中普遍存在着管理机制不完善的问题,绥化市下面的乡镇学校都是总校和分校分开管理,教学资源的利用不是很充分,教学效果难以保障,甚至九年义务教育的基本政策都很难贯彻落实。这样混乱的管理状况,对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是极为不利的,于英语教学来说更是一个不小的阻碍,英语教学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实现预期的目的,学生的英语成绩很难得到提高。此外,学校管理机制不完善很容易造成学生生源的流失,成绩优秀的学生往往会被绥化市区的学校优先录取,这样就使得一些农村学校只能就收学习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了,学生的整体素质相对较弱。

(二)英语教学脱节

绥化市农村的小学由于师资力量有限,能够教授英语的教师不是很多,有些青冈、明水、兰西的农村小学甚至没有开设英语课,很多学生在升入初中以前跟本没有接触过英语。而在绥化市区里,由于条件优越加之家长对于英语教育的重视,学生在上小学甚至是学前时期就已经开始接触并学习英语了,致使农村学生与之相比较而言英语的启蒙教育是太过迟缓了。升入初中以后,农村的学生虽然学习开始了对于英语的学习,但由于学习英语起步较晚,接受起来并不容易,这让很多学生难以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里消化内容繁多、复杂的英语知识

(三)学生英语学习的认识不足且兴趣不浓

在农民朴实的观念中土地就是最大的财富,有了土地就有了生活的保障,踏实肯干就是最好的品德,至于学识知识便是可有可无的了。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一些农民不再是单纯的依靠土地生活了,开始进城务工,虽然没有过人的学识,但就业机会却很多,不用读书也能挣到钱的观念渐渐得到一些人的认同,甚至已深植入一些在校学生的观念中。一些学生认为英语成绩的好坏是无关紧要的,如果不出国、不同外国人交谈,那么学习英语就是无用的,甚至是浪费时间的,学习成绩的好坏已经无所谓了,英语成绩的优劣就更无所谓了。还有一部分学生,对于学习英语的重要性是有清醒的认识的,在刚开始学习英语的时候,也有十足的信心和兴趣,但随着英语学习内容的增加和难度的加大,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也随之慢慢减少了,甚至放弃了对于英语的学习。

(四)英语学习缺少语言环境

因为英语的基础较为薄弱,所记的单词较少、语法知识不扎实,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较差。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一些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虽然可以用英语进行一些简单的交流,但是在课后就很难再进行相应的英语实际应用了。学了英语却不会说英语,怕说错、怕别人嘲笑,得不到英语口语的练习,导致学到的只是无用的“哑巴英语”而已。

二、对于提高绥化市农村英语教学的水平的对策

以上便是对于绥化市农村英语教学现状的简要分析,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就要不断地提高绥化市农村英语教学的水平,现就对此提出几点对策:

(一)有关部门要采取适当措施,逐步完善农村学校管理机制

对于绥化市诸多农村学校中普遍存在着管理机制不完善的问题,有关部门要采取适当措施,使农村学校的管理机制逐步完善,进而提高教学资源的合理运用,使得英语教学工作得以顺利进行。政府和教育行政机构要加大对于农村教学的投入,增加必要的财政支持,鼓励高素质的教师和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广大农村地区去教学,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对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保障学生接受基本的教育。对于学生的升学录取机制进行协调和再分配,保证学校生源的质量。

(二)让学生和家长认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

对于一些学生和家长对于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的问题,当务之急是要转变他们的思想,要让他们认清当今社会的现状,把眼光放长、放远,使他们明白“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从而重视教育,重视英语的学习,这也是有助于教师英语教学工作顺利展开的重要举措之一。

(三)老师要运用新的英语教学方法

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枯燥、乏味,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进而失去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为此,广大的农村英语教师必须要转变英语的教学方式,在传授学生英语知识的同时,要适当的增加与学生的互动,要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激发出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热情。老师在上课时,要关照学生的实际状况,学生的注意力保持的时间大概只有20分钟左右,冗长的、无趣的讲解式教学很难让他们长时间的注意力集中的学习。所以,老师在课前除了必要的知识点的准备以外,还要仔细设计课堂上的趣味性学习活动。学习英语要大声的说出来,上课的时侯一定要鼓励学生主动发言,并且结合课文的文本内容组织一些有益的表演活动、竞赛活动和猜谜活动等,让学生与老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对话练习,将以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在学生的初中阶段,就要注意教学内容与高中英语学习的内在联系性,教学模式也要逐步与高中的教学模式接轨,但不能像高中课堂上那样只注重语法知识的讲解,而是要根据初中生的英语学习实际情况以及不同学生的英语基础状况,有目的的安排教学内容,把语法知识点和灵活的教学方法结合起来,使学生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重视学生的口语训练,可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设置小组负责人,给各个小组布置口语练习作业,并定期对其开展状况进行检查。还可以利用新型的教育模式进行英语的教学,利用多媒体图文并茂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用真实的英语语言情景来感染学生,使学生的思路更为开阔,进而在十分愉悦的状态下达到英语学习的目的。对于一些学生不能说、不能读、不能写等存在的英语学习问题,老师不应该忽视他们,要有一定的耐心帮助他们克服英语学习的困难,帮他们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让他们的成绩逐步得到提升。为此,作为英语教师就要不断地对教材进行分析,以严谨的态度备课,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了解学生不同的学习状况,由难到易的开展英语教学活动,是学生的英语成绩得到稳步提高,逐步缩小其与城市学生的差距。

(四)培养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兴趣

无论是学习那种知识,兴趣都是最好的老师,英语学习亦是如此。一个优秀的英语教师不仅仅是要把英语知识灌输给学生,而且还要竭尽全力的激发出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学会自如流畅的运用英语。为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让他们主动学习英语、爱上学习英语,进而达到善于学习英语,提高英语成绩和整体运用能力的目标。与此同时结合灵活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开展广泛的英语语言应用活动,用多种手段多方面的的激发出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对于一些初中学生不能勇敢的说英语的情况,英语老师可以将一些实物应用到教学中去,把抽象的英语语言具体化,让学生体会英语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进而更快的接受这种语言。还可以把一些英语的单词、短语等写在卡片上,粘贴于黑板的上,在课余时供学生读念,渐渐的使英语学习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培养兴趣他们英语学习的兴趣,在不知不觉中学习英语知识。而且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对于英文字母的敏感度和感兴度,可进一步的让学生慢慢揣摩英语的读音和拼写规律,让学生逐步掌握单拼读单词的方法,以便更快的记住英文单词,更好的学习英语知识。此外,为了全面的激发出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英语老师教学的态度也是要注意的问题,风趣幽默的教学方式往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蔼可亲的微笑可以拉近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更够心甘情愿的接受教师传授的英语知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更积极的接受英语知识。与此同时,英语教师还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要注意坚持适度原则,不能操之过急,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刺激程度要适当,要使学习主动去学习,并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中,逐步提高英语学习兴趣,稳步提高英语成绩。

虽然绥化市农村的英语教学现状令人堪忧,而且还存在着诸多的不良因素,但是经过这样各方面的多方努力,一定可以全面激发出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并转变一些家长和学生的错误思想,让他们认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再结合教师科学的英语教育方式,相信绥化市农村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是指日可待的。

参考文献

[1]李学生;我国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应对[J];河南教育 基教版 2011年Z1期

[2]刘文红;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现状分析《知识力量・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2011年第20期

[3]崔海飞;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 《成功教育》 2007年06期

第9篇:小学语文教育的现状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学作品;鉴赏教学;意义与现状

初中语文在小学语文字词句教学和文学启蒙的基础上,在各方面加强了教学深度,如现代诗歌、古代寓言和散文、现代文学、外国文学等。这些文体本身具有的特点需要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突出,同时这些文学作品所包含的爱、哲理、语言之美等深层次内容,更需要在教学实践中突出。初中语文在对文学形式和技巧进行探究的同时,更是注重对“人”的关注。在文学界有一个著名的论断:文学即人学。任何形式的文学作品,说到底都是对人的研究,研究人的思维、哲理、情感、人生观念、道德要求等,因此作为高一层的语文教育,初中教学更注重对“人”本身的关注,对人的思想情感的关注,这些都需要通过鉴赏文学作品来实现。

一、鉴赏教学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情感

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青春期的身心变化使他们开始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念和价值观念,同时内心的情感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这需要教育的引导。文学作品可以引导他们情感的产生和成熟,因为正确的情感总是对人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这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情感教育。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之下,各个学科都要求加强对学生本身的关注,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而语文教育有其独特的无法替代的优势,因为语文教育本身就是情感的教育。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情感强烈,但是缺少理性的制约,缺少思维的引导,因此在学习文学作品时运用鉴赏教学的方法,不仅是对他们的情感进行培养,也是对他们的情感加入理性和思维的教育,引导他们拥有属于自己的正确的情感。

(二)培养学生理性

理性的提出在西方不在中国,但是中国文化有很多方面体现着理性之光,如先秦及汉代以后的哲理散文和小品。在学习这些课文时,理解字面意思、读懂课文内容是必要的,但这不是主要的,因为理解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学习这些课文的目的是认识古人的思考、学习他们通过人生实践得出的感悟。这些哲理与感悟透着理性的光芒。通过对这些作品的鉴赏,可以培养学生们的理性思想,这对于学生青春期性格的形成有很大的帮助作用。情感是情感,感情是感情,缺少理性的情感不能称之为情感,因此初中的语文教学本身就是对学生情感的培养,所以理性是必不可少的。

(三)培养学生语言能力

文学通过语言来表达,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语言能力的高低关系到文学价值的高低。文学作品的鉴赏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在课堂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重在对课文本身的解读,而对课文所独有的语言之美却甚少关心。语文课本里面的课文都是得到许多人认可的、有很高的语言价值的文学作品,因此不能只关注课文本身,而应该看到作品独特的地方。就像人一样,人在构造上是相同的,但是因为每个人的性格特点、气质等方面的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质。文学作品也是一样,通过文学作品鉴赏教学的方法,学生可以更多的体味作者语言表达的特点,感受作者语言优美的原因,在学习模仿中形成自己的风格,增强自己的语言能力。

二、鉴赏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模式僵化

初中语文教学在模式上依然以讲解为主,缺少师生互动,课堂气氛压抑,因此文学作品的鉴赏教学方式没有得到很好地应用。基于传统的教学理念,大部分教师认为课堂是讲解知识的地方,应该是教师口若悬河侃侃而谈,学生端坐在下面认真听讲,所以教学又被称为“讲学”。其实,这种思想是对文学作品鉴赏教学方法的一种阻碍。教师讲课是对的,但是学生认真听讲是在理想状态下的,是否认真听讲不能完全由教师决定,因此有些课堂教学的效率很低,但是教师认为自己讲得很用心很出色,原因就在于模式的僵化。

(二)知识重于思想

新课程改革要求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养,但是在教学任务和升学考试等因素的影响之下,初中语文教学仍然重知识讲解、轻思想感知。鉴赏教学要求在语文课堂中,在理解课文的文本知识,清除鉴赏的障碍之后,对课文的语言特点、思想感悟进行鉴赏。因此,语文教学的现状难以满足鉴赏教学的要求。其实教育的目的并不仅仅是教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素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知识只是辅的、工具性的,思想才是最重要的。语文教学中知识重于思想的现象,体现了现在教育的体制问题,也体现了语文教育的误区依然存在,只有改变这种状况,语文教育才能真正地将重心转移到思想的层面。

(三)人的价值缺失

语文教育鉴赏教学的现状,还体现在缺少对“人”本身的关注。上文当中提到过,“文学即人学”,文学是研究人的学问,是表达人的情感、思想、观念的学问,因此文章仅是载体,再优美的文章,如果没有思想,也没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文学作品鉴赏教学体现的就是对“人”的关注,而当前语文教学中“人”的价值缺失,无法满足鉴赏教学的要求。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与上述两点相同,另外也有其他方面的原因,比如教学任务过多、课程过于紧凑、应试压力影响等等。针对当前应试教育的弊端,国家提出要求进行“新课程改革”,但是由于教育制度等因素制约,关注学生身心发展、关注学生情感和内心思想的教学要求还没有真正的实现。也许这需要一个过程,慢慢改变,但是处于改革阵痛期的语文教育,需要语文教师真正的切身思考,负起责任,让语文这一更加接近学生内心的学科成为关注学生身心发展的桥梁和纽带。

初中语文教育影响着青春期学生的身心发展,促进他们形成正确的情感和理性思维,同时会教导他们掌握一定的语言能力。初中语文教学体现了对人的价值的尊重,这些方面集中体现在语文课文中。实现上述的教学目的,最好的方法就是采用鉴赏教学的方式,以学生为主体,通过鉴赏文学作品,让他们真正体会到人性之美、情感之美、理性之美、语言之美,所以鉴赏教学是语文教育的重要教学方法。但是鉴赏教学的现状不能满足语文教学的要求,因此还需要更多地思考和改进。

【参考文献】